一般的学生见了老师是要拜老师的,但身为学生的皇帝,却不拜老师,反而是老师得拜他。一般人的老师相对较为好当,中国人尊师重教,学生对于老师向来都是非常恭敬;但作为皇帝的老师,却并不那么容易当。成为帝王的老师有两种,一种是在帝王没有当皇帝的时候,教他读书。
古代皇帝的老师都教皇帝什么内容?
任何人的知识和学问都不是天生的,都是靠后天的学习获得的。在学习过程中,老师的作用不言而喻。一般人的老师相对较为好当,中国人尊师重教,学生对于老师向来都是非常恭敬;但作为皇帝的老师,却并不那么容易当。周代曾设立太傅、太师、太保,合称“三公”,名义上是天子的老师,其实是辅佐天子的官职,后来把“三公”用作赏赐大臣的最高荣誉。
能成为帝王的老师,也是中国古代读书人最高的荣誉。 成为帝王的老师有两种,一种是在帝王还没有当皇帝的时候,教他读书。将来有一天,所教的学生当上了皇帝,老师跟着也就成了帝王师。如汉成帝为太子的时候,丞相张禹曾为他讲授《论语》,等成帝即位当上皇帝后,就尊称张禹为帝师。另一种是直接为皇帝讲课,这种老师最难当。
因为在古代,皇权至上,皇帝是地位最高的人,至尊至大,老师地位再高,也是臣,皇帝虽为学生,却是君。一般的学生见了老师是要拜老师的,但身为学生的皇帝,却不拜老师,反而是老师得拜他。老师在教皇帝的时候,也不能像对待一般学生那样,不能责罚,连骂都不行,时刻要小心,以免出差错得了皇帝,丢掉饭碗是小事,丢了性命可就麻烦大了。
汉元帝听信宦官之言,逼死恩师萧望之是谁之过?
最直接的责任人当然是石显、弘恭的阴谋诡计,以及汉元帝的糊涂。但是从根子上讲,萧望之之死,是儒家与法家的思想阵地抢夺战,是权力斗争的结果,也是自汉武帝崇儒政策以来,法家对新兴的儒家思想,最后一次反击战。萧望之冤死事件汉宣帝驾崩前,为太子刘奭留下了一个三人的辅政团队,他们是大司马车骑将军史高,光禄勋前将军萧望之,和光禄大夫周堪。
其中,史高是汉宣帝的表叔,外戚;萧望之和周堪都是汉元帝的老师。在三人辅政团队以外,其实还有一个重要的势力——中书令弘恭和尚书仆射石显。弘恭和石显都是太监,汉宣帝的秘书长,朝政事宜的幕后重要参与人。这五个人分成了明显的两派,史高与弘恭石显走得近,萧望之与周堪为了对付史高,提拔宗室子弟刘向为给事中,金敞(金日磾侄孙)为侍中,进入内朝官,参与朝政决策。
史高石显等人主张依照旧典章制度行事,萧望之等人主张改变政事,摒弃太监。两派斗争愈演愈烈,萧望之不断推荐名儒出任谏官,抨击史高一派。萧望之错用了一个人,给他带来灭顶之灾。此人叫郑朋,是个卑鄙的儒生,他本是一名普通的待诏,为了投靠萧望之,给朝廷上了一份为萧望之歌功颂德的奏章。靠这一份奏章,郑朋迅速成为萧望之的心腹和爪牙。
为了奉迎萧望之,郑朋常常在奏疏中抨击史高、许章(许平君的侄子)的过失。郑朋上蹿下跳,慢慢地让萧望之看清了他的嘴脸。萧望之这么个名儒,身边出现个道德败坏的人,早晚受累,于是萧望之干脆疏远了郑朋。郑朋大失所望,忙得一身汗,一文赏钱也没捞着,心有不甘的他立马调转船头,一头扎进史高许章的怀抱。郑朋对许章说:“以前那么说都是周堪他们让我这么说的,我一外地人,哪知道这么多事!我可以弹劾萧望之五条过失,一桩大罪!”石显弘恭知道后,决定拿这事做文章,他们乘萧望之休假,让郑朋勾连另外两名“一丘之貉”,提交上了弹劾书。
在古代,弹劾是件大事,如果只是一般的奏疏抨击,甚至当场争吵都不算大事,一旦被弹劾,就要进入司法程序。比如宋朝,宰相受到弹劾必须立刻辞职。郑朋的弹劾书提交后,弘恭石显给汉元帝喝了一碗迷魂汤:萧望之私结党羽,诬陷大臣,离间皇亲,应该“诏至廷尉”。“诏至廷尉”古代意思就是由廷尉正式逮捕审讯,如果对方是三公高官,还有一条不成文的潜规则,被诏之人要自杀。
汉元帝糊涂,白当了二十年太子,根本不知道“诏至廷尉”就是逮捕,以为就是让廷尉问话核实,就同意了弘恭石显的建议。萧望之连分辩的机会都没有,就直接下狱了。过了段时间,汉元帝问周堪,萧望之哪去了,才知道真相,气得大骂弘恭石显。弘恭石显一边承认错误,一边继续给汉元帝喝下第二碗迷魂汤:事已如此,也不能一点说法没有就释放萧望之,别人会认为是皇帝错了,建议以赦免的方式,让萧望之出狱。
虽然都是出狱,赦免的意思是萧望之有罪,不予追究而已。汉元帝为了自己的面子,稀里糊涂让萧望之顶着犯罪分子的帽子,被免官出狱。又过了段时间,汉元帝准备重新启用萧望之,赐他关内侯,加给事中,并打算让他出任丞相。就这这个关键时候,萧望之的儿子萧伋插了一杠子,把萧望之推向危险的境地。萧伋很不知趣地上了一道奏折,要求给父亲平反以前的罪责。
本来萧望之已经被起复,等于皇帝变相承认了错误,萧伋这么做忘了一个基本事实,萧望之下狱虽然是弘恭石显蛊惑,但是决定还是皇帝做的,你这么做不等于逼皇帝对以前的事做检讨吗?萧伋的上疏,让弘恭石显又抓到了反击的机会,他们乘汉元帝心中不爽之机,对他说:“前次萧望之犯罪事实很清楚,没有受到应有处罚,这会儿他不悔过,又指使儿子翻案,委过天子,有失大臣体统,应该抓起来教训一下。
”汉元帝不忍,说:“老师性格刚烈,万一不从自杀了怎么办?”弘恭石显又给他喝下第三碗迷魂汤:“人性命最宝贵,哪那么容易自杀,教训他一下,过段时间你再释放他就是了。”汉元帝同意了。当廷尉再次来抓捕萧望之时,萧望之仰天长叹,服毒自杀。萧望之之死最直接的责任人从萧望之之死的过程来看,以下几个人显然要对此负责:1、弘恭石显:这俩人是萧望之之死的最直接责任人,刽子手。
正是他们的蛊惑和推动,才让汉元帝一次次上当,让萧望之冤死。2、汉元帝汉元帝此人品行学识都不错,对萧望之的个人感情也很深,萧望之冤死后他连续哭了几天,以后每年都要祭奠萧望之,终生如此。但汉元帝又是个糊涂虫,不明事理,容易被蒙骗,处理实际政务的能力又不足。第一次上当后,就应该对事件做出个明确结论,萧望之到底有没有罪?弘恭石显欺骗君主,又该如何处罚?什么也没做,为第二次上当受骗埋下伏笔。
3、萧伋在最不该出手的时机出手,萧伋坑爹!4、萧望之萧望之自己也有责任,首先事件的起因就是他自己惹起,为了达到扳倒史高的目的,不加分辩启用小人,结果被人家反咬一口,用人不明,目的不纯!其次,萧伋上疏很可能是萧望之唆使,这么大的事件,萧伋不得到父亲同意,绝不敢擅自行动。这就说明,萧望之其实也就是个腐儒,办事能力低劣得很。
5、史高、许章史高、许章虽然没有直接出手,但萧望之之死,他俩不可能一点作为也没有,几乎可以认定,史高才是萧望之之死的幕后黑手。萧望之之死是儒法之争的结果以上分析,仅仅是针对事件本身,似乎是私人恩怨使然,其实不是。当我们了解萧望之之死的历史背景,就会发现,暗藏在萧望之与史高弘恭恩怨背后的,其实是一场政治路线的斗争,是一场儒家与法家,谁执政执牛耳的权力斗争。
萧望之、周堪,以及刘向、金敞,甚至包括郑朋,他们身上都有一个标签:儒生。史高、弘恭、石显,他们也有一个共同的标签:法家。他们什么时候形成两派的呢?早在汉宣帝时期就已经形成了!汉宣帝的治国理念很清晰:以法家思想为核心,王霸杂用。你看汉宣帝一朝的名臣,就很清晰地展现了他的这个思想。邴吉、张安世、杜延年、赵广汉、张敞、韩延寿、尹翁归等等,都是法家治国的好手。
而与之对应的是,汉宣帝对儒家思想和儒生,是不大看得上眼的。比如萧望之,虽然全社会推崇,但是一直不被重用。再比如匡衡,惊动全国的文化明星,比易中天都牛,汉宣帝就是不用。太子刘奭曾经劝汉宣帝“以儒治国”,被汉宣帝痛责“乱我汉家天下者太子也”,并一度准备废掉太子。不过,面对儒家崛起的大趋势,汉宣帝也犯了两个错误:一是让太子刘奭从小浸淫在儒生中间,变成了从头儒到脚,从里儒到外的儒家好学生;二是让萧望之出任辅政大臣,没有强力打压儒生势力。
按汉宣帝的理念,治国的核心思想必须是法家,这就是他重用史高、弘恭、石显的原因。不要认为弘恭石显是太监,立刻想到宦官乱政,汉宣帝不傻,这俩人虽是宦官,但是确实是法家思想治国的能手。矛盾就出现在汉元帝登基后,萧望之看到了儒家打翻身仗的机会。史高等人坚持按旧典章办事,其实就是要坚持汉宣帝时期的法家路线。而萧望之企图改制,以儒家典章代替法家。
怎么代替?自然是以儒生代替外戚和宦官,说白一点就是让史高、弘恭、石显都下课!这就是两派走向水火不容的原因,你想阉割人家政治生命,人家就只好直接要你命!关于萧望之之死的陋见笔者对西汉末年所谓的“新儒学”,基本持鄙视的态度,认为这是儒学走进岔道的一段黑暗历史。西汉灭亡,跟“新儒学”的兴起灭不可分,极端一点说,就是“新儒学”将西汉推向了灭亡。
历史上,翁同龢是中国最后一任“帝师”(皇帝的老师)吗?
十九世纪中叶以来的晚清帝国,有一个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他以状元进而入仕,先后成为统治招聘俩朝帝师不说,还把握了十数年的国家财政大权,毫无疑问他对晚清政局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他就是中国最后一任帝师,光绪帝的老师翁同龢。 自古以来,位极人臣的官员都是非大忠即大奸,譬如连杀3个皇帝的宇文护就是大奸臣,像三个女儿独孤天下却依旧固守初衷的独孤信就是大忠臣。
翁同龢一个人几乎可以影响整个政局的走向,但是晚清最终走向了覆灭,那翁同龢算不算奸臣呢?一个词评价翁同龢最恰当不过,那就是大奸似忠。大奸似忠的含义就是内心最奸诈的人他的外表往往表现得像最忠厚的人。为什么这么说呢?翁同龢字叔平,号声甫,江苏人。他的一生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平步青云、得到重用、罢官归家、郁郁而终。
他是大学士翁心存的儿子,出身书香世家。咸丰六年,先任户部侍郎、后步步高升至军机大臣。 在官场混得这么开可见他的双商都很高,而且很会为人处世,最重要的是当时他还被大多数人认为清流砥柱,要知道这可不容易,位高权重还不贪财少有。后来他成为光绪帝师,年轻的光绪更是极其倚重他,每次遇到事都问他的意见,以至于后来光绪不听他的坚持戊戌变法的时候他很寒心,罢官回家,郁郁而终。
按理说,他一朝首辅大臣就算是罢官也应该衣锦还乡,后半生做个富贵老头安度晚年。谁承想,他到回家乡时两袖清风,过得十分清苦,论做官的道德操守他为官清廉,值得称颂。但是光从这一点来看,就可以说他是一个好官么?当然不是,为官要看是否无愧自己,无愧君王,无愧百姓,无愧国家。他勉强做到了前面2个。 翁同龢有个哥哥叫翁同书,这是个热血青年,在太平天国战争中他义无反顾称赞太平军,导致曾国藩、李鸿章弹劾他通敌叛国,这是杀头之罪。
覆巢之下,安有完卵,因这件事翁同龢被贬,虽然之后又成为军机大臣,但心气高的他从此就决定一辈子和李鸿章为仇敌,要处给李鸿章穿小鞋。 洋务运动时李鸿章主张的训练海军、开铁道、改变科举制度的八股制学习一下西方,处处遭到当时在户部的翁同龢的反对和牵制,而且守旧派对他议论纷纷,多有诽谤,所以李鸿章最终也没能贯彻执行他的想法。
中日甲午海战,李鸿章、丁汝昌被骂了个狗血喷头,但是他们也是有苦衷。没有充足物资的支持和先进的思想其实直接导致了甲午战争的战败。 为什么没有物资呢?明面上北洋水师每年可是五百万两军费啊,被主战派的翁同龢扣押拿去给慈禧拿去过70大寿了,他就是想让李鸿章死,所以他也是甲午之耻的始作俑者之一,从这方面看就算是个奸臣无疑了。
土豪学生上网课聊游戏被老师禁言,为防禁言怒花18万开通皇帝,如何评价这波操作?
大家好,这里是高进说游戏。在这个特殊时期,为了让学生们在假期里仍然能够学习,很多老师开启了直播教课,上网课也成为了最近的一个火热话题,不少学生也因为网上签到问题给钉钉打出了超低的分数,以此来宣泄自己心中的不满,不过这都不能算什么事。最近有一名网友曝光了自己同学的“土豪”操作,深深的对老师的禁言功能表达了自己的不满,据网友爆料,他的同学在上网课的期间,由于多次在弹幕上跟其他同学大聊特聊,聊完游戏聊家常,被老师发现之后就被禁了言,然后他就不能发弹幕聊天了。
如果你以为到这里就结束了那就大错特错了,这位同学在被禁言之后直接在老师的直播间开通了最贵的贵族“超级皇帝”,超级皇帝的特权就是无法被房主和房管禁言,可以畅所欲言。斗鱼的超级皇帝价格是18万元一个月,这可是18万啊,如果这个网友说的是真的话那么这个学生的实力实在是强,就为了不被禁言而怒开超级皇帝,这得是多厚的家底啊,不过如果这是真的话,那么这位同学有没有考虑过开学之后的后果呢?虽然现在开学延期了,但总归是要开学的,等到现实里跟老师碰了面该怎么办呢。
2023-12-20 / 1.1
2023-12-19 / 6.0.1
2023-12-19 / 6.0.1
2023-08-25 / v3.1
2023-08-25 / v1.0.3
2023-08-25 / v1.0.1
2023-08-25 / v2.19.1
2023-08-25 / v1.2.0
2023-08-25 / v2.0.1
2023-08-25 / v1.5.1
2023-08-25 / v4.4.0
2023-08-25 / v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