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志哪个版本最有可玩性?
我是三国志迷,从GBA那时初几代就玩,很经典,只是现在画面比起,让人没动力,当时可是我很喜欢。说说之后几个版本吧。 论可玩性当然是9代10代11代9代大地图战役模式,出征军队不能实时指挥,颇有“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感觉。对于宏观掌控能力要求很高;南蛮羌族等异族环绕四侧,初期到中后期都有比较大的外交压力。
以及拔作小兵和培养小兵是非常有意思的系统,不知道为什么后代废弃了。战法的联动系统和各个特殊战法计谋使得队伍的搭配出现多种选择(我永远都不会忘记被马家骑兵一发骑兵突进灭队的惨痛历史)。10代,角色扮演,可以按照历史剧情一路走到最后(这个非常有意思,需要玩家主动配合推动剧情,我曾经试过用吕布,曹操和刘备一直按照剧情发展到每个人的结局然后才开始正式攻打别的城池统一,需要修改器配合)。
也可以永远不参与三国战争,当一个闲云野鹤;也可以自立起兵,玩法颇多,自由度最高的一代。另外,这作的单挑和舌战系统是个人感觉最好的一代,既体现了高武高智武将的优势,又给低武低智武将逆袭的机会。11代,我个人吹爆的一代,水墨画风山川河流丘陵关隘一应俱全,像一张展开的绝美画卷,有东坡先生“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的感慨。
各个城市优缺点明显,特色不一,有空地极多经济富饶的大都市洛阳长安许昌邺城,也有弹丸之地的新野;更有易攻难守的坑爹城池寿春江夏(话说黄祖是怎么守江夏硬抗孙家一群水s的挂逼三代的,真无愧是汉末第一守将)。武将取消了10代的技能系统,增加特技系统,正式拉开了各个武将的差距,有『斗神』张飞『神将』关羽『飞将』吕布,更有无敌软控『神百连』,太平洋巡航舰队『鬼百鬼』。
但是因为特技太过于BT,外加各个武将的兵种适性,彻底拉开一线武将和二线武将的差距,大部分武将派出去都觉得寒碜。以往还有出战机会的诸如魏续侯成,在中期就坐冷板凳,只配当运输队长和练兵教头治安巡逻(除了弩兵适性较好和兵器适性较好的武将,大部分二线武将都基本上没有屁用)。而特技的分配也颇多争议,历史上曹仁于禁徐晃都远胜于刘封,但是带有『枪将』的硬控刘封在游戏出场率上完胜前三位曹魏栋梁。
夏侯令女的技能是『明镜』,跟蜀汉后期的内政支柱蒋琬一样,等于于禁的特技『规律』加徐晃的特技『沉着』。 有了mod的三国志11更可以是完全不同的一个游戏,如『华夏风云』『血色衣冠』『大战僵尸』甚至还有『抗日剧本』,你可以扮演李云龙拯救秀芹,打倒侵略者。至于很多人提到的三国志13,个人认为完整度上甚至比不过三国志10,酒馆任务少之又少。
有哪些三国题材的单机版手游?
手游单机的三国题材游戏大多都是策略类的,而且这些游戏很少很少,大部分都是需要氪金类的,当然,小编给大家推荐的没有这个问题,下面呢小编就把为数不多的单机三国类手游推荐给大家。 《三国大时代》 还记得曾经靠技能、秘籍通关的《三国群英传》吗?这款《三国大时代》的玩法也是差不多,每个英雄都有着自己的技能(被动和主动),另外游戏还有兵种、阵法、装备等玩法,在游戏中你可以投靠某个帝王,也可以自立为王。
小编推荐第二部和第四部,他们都可以离线玩,2部游戏的差别也很大。 《锄战三国村》开罗的一款养成策略类游戏,就是《合战忍者村》的三国版,虽然游戏的画质是像素类,但是内在玩法特别丰富,你可以建设城镇、开疆扩土、带兵打仗、招武将、锻装备,甚至你还可以再游戏中挖矿、种菜、砍树收集材料。 《乱世曹操传》 一款回合制rpg扮演游戏,玩法方面和《三国大时代》差不多,只是这款游戏更偏向于RPG,没有什么带兵打仗的内容,游戏可以根据各种武将搭配出不同的阵法,游戏是一开放世界为主,你可以在游戏中随意游走,探索各种隐藏剧情和支线任务。
为什么都说老《三国演义》好看?
你说的老《三国演义》,应该就是94版的三国演义吧?也就鲍国安演曹操,陆树铭演关羽那一版。我也认为这一版拍得好!为什么呢?一是老版《三国演义》的导演、编剧,懂英雄,懂大历史,更懂大历史与英雄碰撞出来了的那份沧桑与悲凉;二是老版《三国演义》注重细节的处理,起到升华原著的作用,让我们走进了历史洪流,读懂了剧中人物的内心;三是老版《三国演义》的演员选得好。
特别是刘关张、曹操、诸葛亮、赵云、鲁肃等等的荧幕形象,太贴合原著中的人物形象了;四是老版《三国演义》在取景上下了一番功夫。该剧镜头下的华夏大地,体现出了黄土黄河的雄浑苍莽、江左风光的诗意秀丽、蜀道的艰险、南中的奇崛......更妙的是,还努力把那个时代的英雄人物,都放到这样一个壮阔的大天地里来,是一种多么诗意的、大气的表达。
你电脑里存着的最老的游戏是什么?
还是那句老话,从90年代玩FC游戏到PC游戏,沙丘、红警、星际争霸、暗黑破坏神2、仙家奇侠传、网游传奇、梦幻西游、石器时代等等。有一个游戏无论我升级几次电脑,我都会在硬盘里放着。这个游戏也许有的人知道,有的人会觉得不值一提,但是对于一个二战军事爱好者来说,它是一款很老的游戏了,但是绝对是永远的经典,那就是二战即时战略《永远的突袭》。
1999年,一群程序员在莫斯科成立了Fireglow Games工作室。曾几何时,在那个年代游戏开发程序还不是像现在如今如此成熟,由其是三D三维技术还很一般!要做一款二战类即时战略游戏从构思到能够展现出历次二战的重大场景的画面的还原都是很难的,并且还要熟悉二战历史,各个战线的著名战役,各个参战国士兵到武器装备坦克飞机大炮都要熟悉才能更好地制作!要知道当时没有一款二战类即时战略游戏是做出来或者说做的很成熟的!并且《突袭》1代这款二战即时战略游戏不像红色警戒、星际争霸等等有资源这一说,有的关卡只有那多部队给你指挥去作战,比如德军第三关我就只有这多部队去进攻。
连一辆坦克都没有,甚至于连一辆轻型坦克都没有,有几辆装甲车。利用有限的兵力去完成任务,我总记得当时玩的时候那是2001年,小心翼翼一个士兵都不舍得轻易的损失。并且随时存档,多看地图,利用军官和装甲车的视野进行侦查,对不同的地形和敌人防御阵地做出分析判断,哪里薄弱,哪里适合炮击削弱敌人的防御工事,炮击完再去进攻!以至于以后我玩《闪电战》和《战争之人》系列养成了习惯,首先侦查。
我玩肯定就玩困难模式,主要就为了体验真实的二战战争哪种残酷的战斗,也许是没有事先预警突然敌人增援从哪个方向来了,也许刚刚顶住一波攻击还没来的及调整下一波攻击又来了,也许太多了的也许突发情况在当时突袭里都体现出来了!当然了突袭是有德国、美国、苏联任务的。记得苏联第7关任务就是保卫斯大林格勒。记得这关打的相关残酷啊,德军不停的派飞机炸桥,不让我军援军过河,并且这关德军使用了最新式的虎式坦克进攻,而我军只有T-34中型坦克,火炮也有中大口径但是毕竟德军虎式坦克和其余中型坦克太多了,这德军坦克又如潮水般涌来3,其实玩起来还是满有劲的,感受了下当年保卫斯大林格勒的勇气。
其实玩战争之人也有保卫斯大林格勒的关卡,那德军坦克也是源源不断的开来,当然了战争之人我在别的回答也说过了!那以后场景做的更好了,都是后话了!以上保卫斯大林格勒开局还没有来得及部署!其实以后的很多二战类即时战略布局都像突袭学习了吗?开局赶快进行部署,哪里是步兵,那里放置反坦克炮兵阵地,哪里是火炮阵地,火炮的攻击距离等等,其实突袭火炮不管哪边永远都是122MM,这是错误的,真实的每边是不一样的,比如英军火炮是讲磅的,美军刚开始是105MM,后期在变化等等。
以后其余的二战即时战略都改进了不少,不过在2001年来说这突袭已经能够做到这种地步,想到的方方面面已经是相当不错了!突袭1代就已经引进了阻击手的概念,一直后续很多二战题材类即时战略都有用阻击手消灭一关敌人!炮兵阵地,坦克部队出击的位置,苏军装甲部队突击!之后就出了永远的突袭,其实就是增加了新的战役,也对各国兵种进行了优化!说起永远的突袭估计现在在各个对战平台还是大有人在在联机对战的!对于军事爱好者来说,这款游戏还是很有名的!后面几代其实做的就有点不尽如人意了!还是被闪电战、战争之人超越了!哎,大家公认是就是永远的突袭和突袭2,突袭2的资料片和MOD也最多!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可以体验下18年前的这款游戏,WIN7下面还是可以玩的!不过2001能有这种画面已经很可以了,要知道当时主流是17纯平的大屁股显示器啊!能支持到024*768在当时是可以的了!Fireglow Games通过1C找到了CDV代理游戏打开海外市场闪电战则是Nival Interactive制作的,也由CDV来代理发行然后以后1C又代理发行了战争之人系列,战争之人也很多部作品,也很玩的!觉得我说的可以的加个关注点个赞呗!我没事就喜欢关注本地资讯、民生问题、军事、游戏、搞笑的!我个人还是很喜欢交朋友的,大家都可以各抒己见评论留言啊!。
为什么老版《三国演义》的武打设计那么差?
1994年10月23日,号称投资亿元的84集连续剧《三国演义》在央视一套播出。第一集《桃园三结义》拍的确实不错,加入了关羽张飞掐架较过劲的传说,也巧妙的淡化避开了黄巾起义是与非观点的政论敏感性,编导是用了力的了。随后追剧的日子里,内容走向的需要,武戏战争戏不断增加,散发浓舟的观剧心气却越来越堵。原来脑中所想的金戈铁马、万骑驰聘的荡气画面,一点点的在心中打折。
这是亿元打造的吗? 94年的亿元什么概念?后来才知这投资也不假,因为大头都在无锡打造太湖三国城景地了。但文戏强武戏弱的小心结一直未有释然。那时毕竟已是9O年代了,各类好的国外、香港动作戏也在国内多见了,可以断言,下了心力拍摄,各项技术问题己可以绝对达到。至于没有达到应该不外是投资不到位、或者编导年龄偏大,场面视觉理念上没有跟上时代。
剧中好几集武将的枪杆子都是弯的,小兵穿的以及走位就和过家家似的,真的是如鲠在喉,几度置疑导演的创作态度。一部史诗般铁马冰河的历史演义,要不是几位一线角色刻划还精良的话,简直就会划入了一本图解小说的流水帐。 关羽斩华雄,只见张飞擂鼓,不见马嘶刀鸣,你这是视觉艺术唉,不是文学中的修辞衬托表现。 典韦浴血救曹操,给了个典韦头像(之前也没铺垫交待下这个人物),配了个女声柔曲。
我真的眼镜欲掉。 我知道今天我重提老《三国》的个人看法,可能要挨板砖。因为有太多人在捧老《三国》经典,十全之作。是的,老《三国》在塑造曹操、刘关张、诸葛亮等几个一线角色时,选角上、服饰上、表演上确实精准,堪为一流。文戏没毛病,我也极赞。但一桌宴席,主菜、辅菜都精良美味,主菜大气、辅菜可口才能称为一桌盛宴。
总不能只上了个‘北京烤鸭’或‘霸王别姬’,旁边搭的全是咸菜,还叫大宴吧。 下什么功夫做什么菜,老《三国》84集明显的有太多集,是敷衍、图解式制作。就问老三国群戏中,除了一线角色,二三线角色你记住了几个。电视剧里一帮二三线武将角色全都一样的‘工作服’,你就不知道分分颜色,分分大胡子和小胡子,那怕盔缨上做做区别的文章呢。
有的大将在每集里,演员还不是原来的演员了,绿叶这么不招待见,红花只能靠自己演技拼了,好在几位红花,确实表演功力一流,这确实应该称赞。《新三国》更烂,想贴近三国志吧,又扔不下演义,还迎合商味,加了宫庭斗心的戏,结果成了乱锅纯,反到给喜欢老三国当成经典的起了垫角之力。武戏到强了,但却又用力过猛的象武侠片了。
嘉靖版《三国演义》和毛版《三国演义》有何区别?
“三国”故事有两大系统:一个是以“嘉靖壬午本”为主,衍生出的叶逢春本、黄正甫本、李卓吾本等等;另一个是毛纶、毛宗岗父子在李卓吾本基础上修订而来的版本,被称为“毛本”,也就是我们今天市面上通行的《三国演义》。虽然这两种系统之间有较深的关联,但从内容和形式上有着比较大的差异,所以有了两个系统的分化。比较两种文本风格的区别,不能看具体的字句,因为不同编者进行整理,在具体表述上必然会有所不同,这是正常现象。
比较两者区别,应该从“文本内涵”、“形式特征”两方面入手。先来说说“形式”上的差别“毛本”一个非常明显的变化就是将章节内容进行规划和整合。“嘉靖本”一共有240回之多,每一章基本上是七字单句的回目。比如第一章就叫做“祭天地桃园结义”,第二章叫做“刘玄德斩寇立功”。而“毛本”将章回题目由七字单句变成了两句对偶,并且对不同章节内容进行合并和概括。
“嘉靖本”中的第一、第二两章,在“毛本”里变成了“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斩黄巾英雄首立功”。这种形式上的变化说明了一个问题,《三国演义》这本书从通俗市井逐渐走向案头。仔细思考一下,七字单句这样的章回题目更适合什么样的体裁作品?图册、评书、戏曲这种带有表演性的艺术,其标题往往都比较简练,形式规整容易宣传和记忆;内容相对较短,更利于商业传播。
所以说,“嘉靖本”这样的形式更接近于表演类的通俗艺术,这与《三国演义》创作的目的吻合。据说罗贯中做书商,为了供给说书等艺术提供故事文本,曾经做过调查工作,调查受众喜欢听哪一类故事,结果发现“战争”题材的故事比较受欢迎,而“三国”时代尤为明显,于是就写作了这样一本小说。而“毛本”这种对偶式标题,记忆起来要比“嘉靖本”更难,说书人如果采用这么长的标题和故事情节,表演场次就少,而受众也不容易记住其中的内容。
所以说,这样的标题形式更适合集结成册,放置于书桌上供人阅读,也就是“案头文本”。而“毛本”对于“嘉靖本”还有另一个明显的改动,那就是添加了很多“诗歌”进去。话本、戏剧等表演艺术在开场之前往往会有一个“定场诗”,如今相声这样的形式有些剧场还有这样的传统,比如德云社就经常使用。而这个“定场诗”不是书中的内容,但往往和其有关,不同的说书人有不同的选择,有人用这首,有人用那首,“嘉靖本”更接近于表演类文本的形式,在“定场诗”等内容上就没有固定的文本。
而“毛本”不同,它更接近于案头阅读的形式,那就必须有一个固定的形式来开篇,所以就将明代杨慎所作的那首《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作为了卷首诗。这也就是为什么明明是元末的小说,卷首诗却是明代人的作品,这是毛宗岗父子后来加入进去的。除此之外,“毛本”中经常能看到“后人有诗赞曰”、“有诗单表此事”等等内容,都是这个道理。
说书的时候可以根据现场氛围来决定是不是念一首诗,或者临时发挥写一首通俗打油诗,但阅读的时候就必须把它固定下来,其质量还不能太低。所以,“毛本”当中的很多诗词质量还是很高的,尤其是叙事手法非常成熟。再来讲讲“内容”上的不同上文说到,“嘉靖本”的章回有240节之多,“毛本”变成了120回,这不是简单的合并,而是在内容上有了大量的删节。
这种删节有两个主要方向,体现了“毛本”和“嘉靖本”在内容上有明显的倾向性。第一个方向是删除了关于曹操的正面形象描述。我们今天看到的《三国演义》,曹操“奸雄”形象非常鲜明,这是“毛本”的功劳。它将“嘉靖本”中一些关于曹操正面形象的塑造部分通通删去,使得文本具有更鲜明的特色,艺术成就更高。或许有人会想,这不是改变了作品的原意吗?其实不是。
“尊刘贬曹”的倾向在宋代以来就在民间盛行,比如苏轼在《东坡志林》当中记载了说书人现场的景况:闻刘玄德败,顰蹙而有出涕者;闻曹操败,即喜畅快。以是知君子小人之泽,百世不斩。而“嘉靖本”在“尊刘贬曹”的倾向里,还有关于曹操的正面形象混杂其中,或许是保留了一些说书故事的丰富性,但从实际上来说是冗余成分。“毛本”将之删去,会使得故事更为精炼,艺术效果更好。
同理,“毛本”还删去了很多关于人物的心理描写。比如,同是“三英战吕布”的情节里,“毛本”主要描写的就是打斗场面,而“嘉靖本”却有很多心理描写。我们来看具体的对比:“毛本”:吕布见了,弃了公孙瓒,便战张飞。飞抖擞精神,酣战吕布。连斗五十余合,不分胜负。云长见了,把马一拍,舞八十二斤青龙偃月刀,来夹攻吕布。
三匹马丁字儿厮杀。战到三十合,战不倒吕布。刘玄德掣双股剑,骤黄鬃马,刺斜里也来助战。这三个围住吕布。转灯儿般厮杀。八路人马,都看得呆了。“嘉靖本”:吕布见了,弃了公孙瓒,便战张飞。飞抖搜神威,酣战吕布。八路诸侯见张飞渐渐枪法散乱,吕布越添精神。张飞性起,大喊一声。云长把马一拍,舞八十二斤青龙偃月刀,来夹攻吕布。
三匹马丁字儿厮杀。又战到三十合,两员将战不倒吕布。刘玄德看了,心中暗想:“我不下手,更待何时!”掣双股剑,骤黄骠马,刺斜里去砍。这三个围住吕布,转灯儿般厮杀。八路人马都看呆了。“毛本”明显要比“嘉靖本”更为简练,打斗场面也更为突出,对于气氛的烘托也更为有效,这是在艺术效果上进行的优化。第二个方向就是价值立场上的区别。
“嘉靖本”在故事中不止一次地提出一种观点:天下者,非一人之天下。这样的内容出自很多人物之口,王允、诸葛亮、张松等等都表达过这样的观点。有学者统计,全书一共出现过六次之多。而这些在“毛本”当中通通被删除,所体现的正是两者“民本”思想的差异。但并不能说“嘉靖本”的内涵就比“毛本”的要更深刻,这需要考虑时代的背景。
“嘉靖本”比较接近罗贯中的原著,而罗贯中生于乱世,有“图王”之志,所以在对于“民本”的表述上自然有这样的倾向。而“毛本”的编纂者虽然也经历了明清两代的变迁,但战乱年间较短,大部分人生还是在和平的年代里,其所采取的立场自然就有所不同。总结来说,《三国演义》的“毛本”和“嘉靖本”两个系统有着比较明显的差异,无论是在内容还形式上都有很明显的区分。
但从艺术效果和传播影响力上来说,“毛本”无疑是更为出色的,也是对“嘉靖本”的一种改良。这样的现象其实很常见,比如说书人石玉昆所用的话本《三侠五义》被俞樾改写成《七侠五义》,无论是故事情节还是艺术效果都有长足的进步。“毛本”与“嘉靖本”的关系和此类似。未来在黑夜隐匿,于此静待晓光。我是待晓儿,专注于文化的科普与解读,欢迎关注与交流。
你觉得老版《三国演义》和新版《三国演义》哪个更好看更入人心?
看一部电视剧的水平如何,首先看导演选的演员,就知道导演是什么水平!新三国演义,什么都不用看,就看导演挑选诸葛亮的扮演者,就知道导演纯是个二百五!!!!!!!!!!诸葛亮身高八尺,面若冠玉,头戴纶巾,身拨鹤氅,飘飘然有神仙之概。老三国王扶林选唐国强演诸葛亮,是何等眼力!看看新三国导演选的演员,与王扶林相比,天壤之别!老三国陆树铭演关羽,鲍门国安演曹操,十分形相入戏,新三国根本比不了。
2023-08-25 / v3.1
2023-08-25 / v1.0.3
2023-08-25 / v1.0.1
2023-08-25 / v2.19.1
2023-08-25 / v1.2.0
2023-08-25 / v2.0.1
2023-08-25 / v1.5.1
2023-08-25 / v4.4.0
2023-08-25 / v1.0.03
2023-08-25 / v5.6.6
2023-08-25 / v1.2.20230810
2023-08-25 / v2.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