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游戏,APP下载,公益下载:帝一应用

帝一应用手机版|下载排行|最近更新|tags标签汇总

当前位置:首页 - 攻略 - 单机攻略 - 盛世明朝游戏用什么将领,国祚276年的明朝

盛世明朝游戏用什么将领,国祚276年的明朝

时间:2022-05-11 12:25:15来源:整理作者:佚名投稿 手机版

元末红巾军杰出将领,明朝开国名将。第四名:蓝玉蓝玉(?―1393年),定远(今属安徽定远县)人,常遇春妻弟,明朝开国将领。第十名:李成梁李成梁(1526年-1615年),字汝契,号引城,辽东铁岭(今辽宁铁岭)人,明朝后期将领。简答:努尔哈赤当过明朝将领不假,我认为说他“叛国”这个词不准,若用“反叛”这个词则比较合适。

明朝十大将领有哪些?

明朝十大将领有哪些

第一名:徐达徐达 (1332-1385年),字天德,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市)人,明朝开国军事统帅,淮西二十四将之一。出身农家,元朝末年,徐达参加了朱元璋领导的起义军。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大败陈友谅。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朱元璋以为左相国。二十七年(1367年),率军消灭张士诚地方割据势力。

同年,任征虏大将军,与副将军常遇春一起挥师,北伐中原,推翻元朝的统治。洪武元年(1368年),攻入大都(今北京),灭亡元朝。以后,连年出兵打击元朝残余势力,官至太傅、中书右丞相、参军国事,兼太子少傅,封魏国公。为人谨慎,善于治军,戎马一生,建立了不朽的功勋。洪武十八年(1385年)卒,追封中山王,谥号武宁,赠三世皆王爵,赐葬钟山之阴,御制神道碑文。

配享太庙,肖像功臣庙,为明朝开国第一功臣。第二名:常遇春常遇春(1330年—1369年),字伯仁,号燕衡,南直隶凤阳府怀远县(今安徽省蚌埠市怀远县)人。元末红巾军杰出将领,明朝开国名将。元顺帝至正十五年,归附朱元璋,自请为前锋,力战克敌,尝自言能将十万众,横行天下,军中称常十万,官至中书平章军国重事,兼太子少保,封鄂国公。

洪武二年,北伐中原,暴卒军中,年仅四十,用宋太宗丧韩王赵普故事,追赠翊运推诚宣德靖远功臣、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太保、中书右丞相,追封开平王,谥号忠武,配享太庙。第三名:汤和汤和(1326年―1395年),字鼎臣,濠州钟离人(今安徽凤阳),汉族,明朝开国功臣,军事将领。汤和为人谨慎,沉敏多智。1352年(元至正十二年),参加郭子兴起义军,授千户。

在随朱元璋渡长江、占集庆(今南京)、取镇江诸战中,屡破元军,累功升统军元帅。1357年(元至正十七年),镇守常州,多次击败张士诚部。1367年(元至正二十七年),为征南将军,在浙东击败方国珍部。尔后率部由海道入福州,俘获占据延平(今福建南平)的陈友定。又随徐达率军征今山西、甘肃、宁夏等地。1378年(明洪武十一年),封信国公。

1389年(明洪武二十二年),告老还乡,赐第凤阳。1395年(明洪武二十八年)农历八月因病去世,是少数明初开国功臣能得以善终者。追封东瓯王,谥襄武。第四名:蓝玉蓝玉(?―1393年),定远(今属安徽定远县)人,常遇春妻弟,明朝开国将领。有胆有谋,勇敢善战,屡立战功。于捕鱼儿海中大破北元,基本摧毁其职官体系而名震天下。

洪武十二年(1379年)封永昌侯,洪武二十年(1387年)拜征虏大将军。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拜大将军、凉国公。为常遇春的妻弟、常遇春是太子朱标岳父,蓝玉是太子妃舅父,因极力维护太子的储君地位 ,与早已觊觎皇位的燕王交恶。朱元璋为儿子朱标组建当时明朝超一流的武人集团班底做为儿子继承大统彻底清除北元而预备,然太子死皇孙幼,朱标太子的武人集团班底全部被屠戮干净,最后落了个周亚夫的下场。

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以谋反罪被杀,剥皮实草,传示各地。究其党羽,牵连致死者达一万五千余人,史称“蓝玉案”。第五名:李文忠李文忠 (1339~1384) 中国明朝开国名将,字思本,江苏盱眙人。喜爱读书,作战骁勇,治军严明。19岁率亲军,从朱元璋增援池州(今安徽贵池),初建战功。继又率部连挫元军,于元至正十八年(1358)攻占浙江昌化(今临安西)、淳安等地,因功授帐前左副都指挥兼领元帅府事。

后与邓愈会师,再克浙西重镇建德。不久,元水陆军数万突然反击,他先破其陆军,取部分首级置于木筏,顺流而下,水路元军见之惊慌逃遁。二十五年春,张士诚派兵20万攻新城(今浙江诸暨南)。李文忠率军驰援,因敌众己寡,将士有疑惧,他激励将士说:兵在谋不在众。次日,乘雾进攻,冲其中坚,果获大胜,歼张军数万,俘将校600 人。

二十六年秋,率军进克杭州,迫守军3万投降,升浙江行省平章。明洪武二年(1369),以偏将军从常遇春攻占元上都(今内蒙古正蓝旗东北)。常遇春病逝后,他代其职继续远征漠北,俘斩元兵万余。次年,与徐达分道北征,俘获元主之孙及大臣数百人,升大都督府左都督。十年,负责大都督府,十二年兼领国子监事。十七年病卒。第六名:于谦于谦(1398年5月13日-1457年2月16日),字廷益,号节庵,汉族,明朝名臣、民族英雄,杭州府钱塘县(今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人。

永乐十九年(1421年),于谦登辛丑科进士,宣德初授御史,曾随宣宗镇压汉王朱高煦之叛。平叛后,身为御史的于谦因数落朱高煦有功,被宣宗升任巡按江西,颂声满道。宣德五年(1430年),以兵部右侍郎巡抚河南、山西。正统十一年(1446年),因进京觐见时不向王振献媚送礼,遭其党羽诬陷,下狱论死,后因两省百姓官吏乃至藩王力请复任。

正统十四年(1449年)土木堡之变,明英宗亲征瓦剌,他力排南迁之议,坚请固守,进兵部尚书。代宗立,整饬兵备,部署要害,亲自督战,率师二十二万,列阵北京九门外,破瓦剌之军。加少保,总督军务。也先挟英宗逼和,他以社稷为重,君为轻,不许。也先以无隙可乘,被迫释放英宗。英宗既归,仍以和议难恃,择京军精锐分十团营操练,又遣兵出关屯守,边境以安。

其时朝野多事,乃独运征调,悉合机宜,号令明审,片纸行万里外无不惕息。他忧国忘身,口不言功,自奉俭约,所居仅蔽风雨,但性固刚直,颇遭众忌。 天顺元年(1457年)英宗复辟,石亨等诬其谋立襄王之子,被杀。成化初,复官赐祭,弘治二年(1489年),谥肃愍。万历中,改谥忠肃。有《于忠肃集》。《明史》称赞其“忠心义烈,与日月争光”。

与岳飞、张煌言并称“西湖三杰”。第七名:戚继光戚继光(1528年11月12日-1588年1月5日),字元敬,号南塘,晚号孟诸,卒谥武毅。汉族,山东蓬莱人(一说祖籍安徽定远,生于山东济宁微山县鲁桥镇)。明朝抗倭名将,杰出的军事家、书法家、诗人、民族英雄。 戚继光在东南沿海抗击倭寇十余年,扫平了多年为虐沿海的倭患,确保了沿海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后又在北方抗击蒙古部族内犯十余年,保卫了北部疆域的安全,促进了蒙汉民族的和平发展,写下了十八卷本《纪效新书》和十四卷本《练兵实纪》等著名兵书,还有《止止堂集》及在各个不同历史时期呈报朝廷的奏疏和修议。

同时,戚继光又是一位杰出的兵器专家和军事工程家,他改造、发明了各种火攻武器;他建造的大小战船、战车,使明军水路装备优于敌人;他富有创造性的在长城上修建空心敌台,进可攻退可守,是极具特色的军事工程。第八名:李定国李定国(1621年 — 1662年),字宁宇,汉族,陕西榆林人(一说延安人)。张献忠义子,张献忠临死前交代义子们投明抗清,于是李定国前半辈子反明,后半辈子保明。

在孙可望投清之后,李定国在永历朝一时无二,“两蹶名王”让他成为南明抗清旗帜。声望超过郑成功,可惜当时南方抗清群体不团结,内部纷争不休,否则李定国、郑成功一海一陆如果合力抗清,还真不知道鹿死谁手。永历皇帝被吴三桂绞死后李定国悲痛不已,染病而亡,死后部下全退入缅甸安家,立誓终身不事清朝。第九名:郑成功郑成功(1624.08.26-1662.06.23),本名森,又名福松,字明俨、大木。

福建泉州南安人,祖籍河南固始。汉族,明末清初军事家,抗清名将,民族英雄。其父郑芝龙,其母名田川氏。弘光时监生,因蒙隆武帝赐明朝国姓“朱”,赐名成功,并封忠孝伯,世称“郑赐姓”、“郑国姓”、“国姓爷”,又因蒙永历帝封延平王,称“郑延平”。 1645年(清顺治二年,弘光元年)清军攻入江南,不久郑芝龙降清、田川氏在乱军中自尽;郑成功率领父亲旧部在中国东南沿海抗清,成为南明后期主要军事力量之一,一度由海路突袭、包围清江宁府(原明朝南京),但终遭清军击退,只能凭借海战优势固守泉州府的海岛厦门、金门。

1661年(清顺治十八年,永历十五年)率军横渡台湾海峡,翌年击败荷兰东印度公司在台湾大员(今台湾台南市境内)的驻军,收复台湾,开启郑氏在台湾的统治 。有《延平王集》行世。郑成功死后,台湾民间陆续建立庙宇祭祀,其中以台南延平郡王祠最为重要。第十名:李成梁李成梁(1526年-1615年),字汝契,号引城,辽东铁岭(今辽宁铁岭)人,明朝后期将领。

祖上因躲避唐末变乱避于朝鲜,明朝自朝鲜内附。万历初期,灭建州女真首领王杲、子阿台部,数次大败插汉部酋长土蛮、泰宁部酋长速把亥;计杀海西叶赫部首领清佳砮、杨吉砮。李成梁有大将才。在整个明朝将吏贪懦,边备废弛的情况下,镇守辽东30年间,率领辽东铁骑先后奏大捷者十,边帅武功之盛,200年来前所未有。但他位望益隆,奢侈无度,甚至虚报战功,为言官所劾。

万历十九年(1591年)罢官。其后十年间,辽东边备益弛。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李成梁复职,年已76岁。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李成梁错将万历初年时由他献议兴建,已"生聚日繁、至六万四千余家"的宽甸等六堡,以"地孤悬难守"放弃之,尽徙其民6万余户于内地,以大军驱迫恋家之民,虽为时论所谴责,但使辽东再次出现安定的局面。

明朝大将蓝玉如果活着,朱棣敢造反吗?

明朝大将蓝玉如果活着,朱棣敢造反吗

如果蓝玉活着大概会是这样一副光景:朱允炆:蓝玉!朕命你即刻出兵,迎击燕王朱棣的部队,但不准伤了他的性命。蓝玉:谨遵陛下旨意!几天后,蓝玉:陛下,微臣替您将逆贼朱棣的人头砍下来了,作为交换,你把皇位禅让给朱允熥吧!朱允炆:我********你********!明朝时期最可惜的事情我想某过于朱标英年早逝,朱标算是历史上权力最大的太子,不但长期拥有监国的实权,还被允许肆意培养自己的班底,如果不出意外妥妥接任朱元璋的位置。

只是可惜他英年早逝,朱元璋为了替皇孙朱允炆铺路,大肆屠杀明朝开国功臣,这为后来燕王朱棣造反创造了绝佳的条件。那么问题来了——如果蓝玉还活着,朱棣敢造反吗?(靖难之役)被逼上绝路的朱棣笔者认为,朱棣仍然会造反,因为蓝玉是否活着他都已经被逼上绝路。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朱元璋病逝,皇太孙朱允炆登基。

此前朱元璋一直分封藩王,希望朱家子孙世世代代都能繁荣下去,所以那时候各地藩王的势力已经很大,甚至威胁到中央政权。而朱允炆能力不够,野心倒是挺大。他皇位还没有坐热,就急急忙忙找来兵部尚书齐泰、太常卿黄子澄,商议如何削藩,收回地方权力,最后决定从势力最为弱小的藩王入手。洪武三十一年七月,朱元璋才去世几个月,朱允炆就开始对周王朱橚动手。

在其指使下,朱橚次子朱有爋诬告自己的父亲谋反,而后朱允炆派曹国公李景隆来到开封,将周王一家老小押回南京,随后把他贬为庶民,发配云南蒙化。建文元年四月,朱允炆先后对齐王、湘王、代王三位藩王动手,两月后又将矛头指向岷王朱楩,将他们全部贬为庶民,其中湘王朱柏不堪受辱,举家自焚。不得不说,朱允炆的削藩的手段极为狠辣,完全不留情面,将这些藩王全部往死路上逼,哪怕是第一个实施削政策的汉景帝刘启,见到朱允炆的举措也得惊掉下巴。

在扫除其他障碍后,只剩下实力作为强大的朱棣。而自洪武三十一年晋王去世后,朱棣已经基本掌控了北疆的兵权。朱元璋在世的时候他就经常外出打战,立下赫赫战功。如今想让他交出手中的权力,就相当于动他的命根子,朱棣万万不可能答应。可是朱允炆削藩的态度又非常坚决,于是摆着朱棣面前的路只有一条——起兵造反!因此,朱棣造反最根本的原因就是被朱允炆的削藩政策逼上绝路,如果这项政策不改变,哪怕蓝玉再世他仍然会选择造反。

(朱允炆剧照)稳操胜券的蓝玉那么如果蓝玉率军与朱棣对垒,谁取胜的概率更大一些呢?笔者认为毫无疑问是蓝玉,甚至可以说蓝玉稳操胜券。我们知道,正史当中,虽然朱棣成功夺得皇位,但他获胜的过程并不轻松,好几次都是惊险取胜,而且取胜的主要原因还是明朝官方部队作战不利。当初明朝官兵围攻北平城,都督瞿率领千余骑精兵就能杀入彰义门内,可惜后来援军没有跟上,他只好停止进攻。

后来主将李景隆又担心瞿能功劳超过自己,命他原地等待大部队攻城,结果错失最佳进攻时机,使得围攻北平的计划泡汤。如果将主将换成蓝玉,他怎么可能会犯这种愚蠢的错误?不说轻而易举攻破城池,但至少不会付出太大的代价,更不要谈失败了。不仅如此,朱允炆曾发布过“毋使朕有杀叔父名”的诏令,这才使得朱棣能够安全打进南京。

东昌之战中,朱棣身先士卒率军冲锋,而盛庸事先在阵中埋伏了大量的火枪与毒弩,然后引诱朱棣杀进来,最后将其重重包围。在火器的强力攻击下,燕军损失惨重,朱棣仅仅带着朱能等数十人逃出升天。其实这还是盛庸放水的结果,因为朱允炆的奇葩指令,盛庸部队既不敢射杀朱棣,又无法做到将其生擒,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他跑路。后来朱棣发现这张“免死金牌”,更加肆无忌惮,夹河之战中他直接跑到盛庸的军队阵前侦察,后者依旧不敢开枪。

当晚朱棣又带人在官军营寨附近扎营,早上起来发现被围,他一马当先从官军中穿梭过去,只留下些许飞扬的尘土,而这些官兵如同友军一般任由朱棣扬长而去。因此,朱允炆最后会输,和自己喜欢作死脱不了干系。人家朱棣都起兵造反了,你居然还想着让手下保住他的性命?这不是嫌自己命长吗!(夹河之战)但如果,当时负责阻拦朱棣的不是盛庸而是蓝玉,恐怕朱棣早已成为他的刀下亡魂了。

蓝玉啥人啊?那可是连朱元璋的命令都敢违背的叛逆小伙!当初蓝玉在捕鱼儿海大败北元,本是大功一件,结果蓝玉兽性大发,未经允许强行占有了北元王妃,使后者不堪受辱自尽而亡。不仅如此,他在班师回朝抵达喜峰关时,因为天黑守城将领看不清蓝玉的脸面,要求对其进行身份确认。结果蓝玉非常不耐烦,直接命人攻破城门,强行入关。

朱元璋知道此事后非常生气,将他的封号由“梁国公”改为“凉国公”,希望蓝玉能够反思自己的过错。可蓝玉不但没有收敛,反而更加嚣张跋扈,甚至质问朱元璋为何只封他为太子太傅而不是太师!看出蓝玉有多么狂妄。所以,要是将盛庸换成蓝玉,他根本不会遵守朱允炆妇人之仁的诏令,而会自作主张,将朱棣的人头砍下来向其邀功。至于朱棣,只不过是砧板上的鱼肉,根本不足以抗衡身经百战并且处于优势地位的蓝玉。

(蓝玉剧照)被迫退位的朱允炆然而处理完朱棣造反一事,还得考虑蓝玉本身的忠诚度。蓝玉什么身份?他是开国大臣常遇春妻子的弟弟,后者生下的女儿又嫁给了太子朱标,也就是说蓝玉是朱标的舅舅。因为这一层关系,蓝玉与朱标一直很亲近,而朱元璋也是喜闻乐见,打算把蓝玉慢慢变成朱标自个的班底。可谁都没想到后来朱标会暴毙,朱元璋白发人送黑发人,悲痛之下只能另选皇太孙朱允炆做继承人,而当时朱允炆年纪太小,根本不足以服众,为了替他保驾护航,朱元璋对原先的太子党痛下杀手,其中就包括蓝玉。

蓝玉嚣张跋扈难以管教不说,更重要是他压根就不会支持朱允炆。朱允炆并非太子妃常氏所出,而是朱标妾室的孩子,常氏共有两个儿子,长子朱雄英虽早早夭折,可次子朱允熥仍然活得好好的。所以,无论是出于情感还是家族利益,蓝玉一定会站在朱允炆的对立面,帮助朱允熥上位,这也是朱元璋对其大打出手的根本原因。因此,要是蓝玉还活着,或许他能轻而易举地镇压朱棣,但朱允炆的皇位可能要不保了。

如何开创出明朝盛世并留下巨著《永乐大典》?

如何开创出明朝盛世并留下巨著《永乐大典》

感谢邀请,我是徐福,东渡归来的徐福。朱棣建立起辉煌的永乐盛世并集成经典巨著《永乐大典》,注意是集成前人的经典,自己著作没多少。主要还是偷盗朱元璋时期的财富积累和国家实力。朱元璋和朱棣的行事作风完全不同。一个是白手起家,一个是富二代。朱元璋是一个非常务实也非常注重基层民生疾苦的人。在他执政的几十年当中,曾经多次体恤百姓在基层的生活。

并且提出国家要相对应的减少公共开支,增加惠民政策,保障国家能够运行的前提下,使老百姓获得更多的收成。包括洪武时期官员的薪俸被压缩到了非常低的一个数额也是当中的政策之一。通过这样的努力,洪武朝留下的积蓄可谓是非常可观的。朱棣全盘接收朱元璋时期的物质积累。朱棣可以说是北京的缔造者,也是中原王朝的终结者,迁都北京后对明朝 清朝 民国 国民党,甚至如今的共产党都很远影响,从交通,运输,行政,各方面都不如定都中原腹地要好,至今影响着我们,深入骨髓啊。

明朝于谦,张居正和王阳明哪个是明朝第一人?

从他们三人的经历看,应当是在土木堡之变后。力挽狂澜救大厦于将倾的大明兵部侍郎于谦了,他处事不惊,纷繁中有定力,力排众议决不迁都,在孙太后支持下立朱祁镇之弟朱祁钰监国。又下令各州府镇勤王,并释放了关在牢中的大将总兵官石享,排兵布阵,临危不惧对大明王朝有再选之恩,无语伦比,与日同辉,取得了北京保卫战的伟大胜利。

张居正是一位伴食宰相权臣伟才,知权谋善管理,精于治国理政,内修政治,外治吏治,其一条鞭法大气磅礴利国利民,是中兴之举类同于商君变法。打江山难,守业更难。张居正知人善任礼贤下士,如果上天在给他十年的天寿大明必中兴鼎盛万邦拜服。他的伟大霸气也令后世称目结舌,对万历皇帝管教太严,导致了天怒人怨墙倒众人推,鼓破万人击。

有哪些历史游戏中含有领土扩张、创造盛世之类的元素?

华夏宏图,一款国产的单机策略游戏。应该是不二选择了。这款国产游戏,几乎涵盖了中国战国之后的所有朝代,以宏观策略经营内政、军事、人才、外交、科技。下面是小编摘录的势力图游戏让玩家扮演一个势力的君主,玩家要做的就是想办法让自己的势力存活下去。游戏中,玩家需要发展自己的城市,不断提高城市的各项数值,以便能获得更多的资源和兵力。

游戏中,玩家可以进行跑商,以赚取更多的金钱。还可以招揽人才,不断扩充自己的实力。对外关系方面,可以进行同盟,也可以进行附属和兼并,方式繁多。战争方面,虽然没有直接的策略选项可供使用,但是在实际操作时,可以自己实施战略,从而增加了游戏的趣味性和可玩性。这款游戏,ios,安卓、pc、mac版本都有,一个账号通用。

努尔哈赤刚刚开始是明朝的一个将领,为什么后来叛国了?

简答:努尔哈赤当过明朝将领不假,我认为说他“叛国”这个词不准,若用“反叛”这个词则比较合适。这里,我简单介绍一下当时的背景,和努尔哈赤造反过程,供小编和读者参考: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1559年2月21日—1626年9月30日),清王朝的奠基者,后金开国之君,通满语和汉语,喜读《三国演义》。二十五岁时起兵统一女真各部,明神宗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称汗,建立后金(满清的前身),割据辽东,建元天命。

明初,女真族(也就是后来的满族)开始建立政权,明成祖朱棣永乐元年(1403年)女真设置建州卫,永乐十年(1412年),女真又扩建一个建州左卫。分别由女真贵族阿哈出和猛哥帖木儿(努尔哈赤六世祖)为指挥使。当时,强大的明军对建州虎视眈眈,元朝蒙古旧部时来光顾,朝鲜部落也想随时捞上一把,本族内部你抢我夺。恶劣的政治环境,没有一点斤两身板,几乎是无法立足的。

努尔哈赤的祖父觉昌安虽说是建州(今黑龙江省牡丹江、绥芬河及长白山一带)左卫枝部酋长(后为明封都指挥使)。但因人少势弱,早期只有依附建州“强酋”儿女亲家王杲(努尔哈赤的外祖父),以求夹缝生存。后觉昌安依附明军,经常率领部众进入抚顺互市贸易,以麻布、粮食易换猪牛羊。领取明抚赏的食盐、红布、兀剌等物。为备扩充实力所需。

万历二年(1574年),建州女真酋长王杲多次骚扰大明边境,明辽东总兵官李成梁率军数万,攻取王杲之寨,杀掠人畜殆尽。觉昌安和儿子塔克世(努尔哈赤的父亲)背叛了亲家,为明军作为向导。万历十一年(1583年),王杲之子阿台为图报父仇,屡掠边境,李成梁再率大军出击,取阿台的古勒寨及其同党阿海的莽子寨,觉昌安、塔克世再次作为明军向导。

李成梁杀了阿台,屠杀女真两千多人。努尔哈赤的祖父觉昌安、父亲塔克世却在这次混乱的屠杀中,被明兵误杀。再说努尔哈赤,在抚顺互市贸易期间,接触到汉人汉文,从此迷恋上了汉文。十五岁那年,努尔哈赤带上十岁的弟弟舒尔哈齐投奔外祖父王杲门下。万历二年的那次,李成梁打败王杲,努尔哈赤兄弟被擒。努尔哈赤用流利的汉语救下了他们兄弟俩。

从此,努尔哈赤在李成梁手下从军,因军功和李成梁的培养,升任李部总兵校尉,并随李到北京晋谒万历皇帝。其实,努尔哈赤对其外祖父王杲之死是有想法的,几年后,努尔哈赤借机称自己成亲回到了故里。假借李部总兵校尉的名义,积极扩军,加强武备。这一次,惊闻祖、父被杀,努尔哈赤再集怒火。因明军边廷及时解释,赏赐和安抚(擢升努尔哈赤为建州左卫都指挥使,赏赐大量马匹,武器和粮草)。

年方二十五岁的努尔哈赤本想起兵索报父仇,但势孤力单,怎能与拥兵百万的大明“天皇帝”交锋?无奈之下,努尔哈赤乃借口建州左卫图伦城主尼堪外兰,指责他是唆使明兵杀害父、祖的元凶,要求明廷将尼堪外兰送归自己处置。这一要求,惹恼了骄横跋扈的明朝边廷和明军将帅,视努尔哈赤的“要求”为无理取闹,并一口拒绝,同时宣称要于甲板筑城,令尼堪外兰为“满洲国主”。


文章TAG:明朝  国祚  276  盛世  游戏  盛世明朝游戏用什么将领  国祚276年的明朝  

相关文章

  • 大侠立志传滋补鲜肉汤获取攻略

    在大侠立志传游戏里,玩家可以在大梁城繁华似锦楼伙计处购买滋补鲜肉汤,玩家在使用食物后可以恢复血量或者提升属性,游戏里有着丰富的食物系统,有着大量的食物和食谱等待玩家解锁。..
  • 我的世界怎么删除已购模组

    我的世界玩家购买了很多的模组插件,但是有可能遇到不兼容或者是好友无法进入的问题,想要把世界里面的插件删除但是不知道怎么操作,其实只需要在组件管理里面就可以删除了。..

猜你喜欢

关于帝一应用 | 联系方式 | 发展历程 | 版权声明 | 下载帮助(?) | 广告联系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11-2022 帝一应用 www.diyiapp.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晋ICP备2023025288号-1

帝一应用所有资源均来自用户上传和网络收集整理,版权归原公司及个人所有。如有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网站编辑和QQ联系,我们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谢谢!
本站点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