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在常德啊。当人们在对几十年前如蝗虫般遮天蔽日的告密者心有余悸之时,在退隐几十年后,告密行为再次在神州大地悄然繁盛,俨然成为一种文化现象。桃花源记里面武陵的标注就是在今常德一带,常德市的市区也叫武陵区。那么,他追求的理想社会是什么样子呢?这个答案我们就在《桃花源记》中去寻找。
桃花源在重庆酉阳还是湖南常德?
当然在常德啊。桃花源记里面武陵的标注就是在今常德一带,常德市的市区也叫武陵区。只不过前些年桃花源景区里面也不怎么样(现在重新修建了的桃花源要对外开放了,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常德也不重视这个名号,于是有些地区也叫起了桃花源。过去我去过离张家界慈利县不远的一个乡下,那里也搞了个牌坊叫桃花源,可见好多地方都在争取这个名号。
《桃花源记》中的桃花源在哪里?
晋代田园诗人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位于湖南常德市桃源县水溪桃花山,前面是滔滔不绝的沅江,后面是绵延巍峨的武陵山脉。《桃花源记》以引人入胜的手法,将人们引进武陵山区一个以桃花为标志、与世隔绝的小山村,那里风景优美,民风淳朴,没有人世喧嚣,居民怡然自乐,是一个令人经历又不可复得的好地方。“晋朝太元年间,一个以捕鱼为业的武陵人,架着渔船在山间小溪前行。
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夹岸而生,林下长着鲜嫩的芳草,上面铺着从树上掉下来的桃花。渔人很惊奇,继续前行,穿过桃林后,林的尽头便是溪的源头,那里有座小山,山上有个小洞,洞内好像有光。渔人停船上岸进入山洞,起初洞很窄,只能通过一人,走了几十步后,豁然开朗。只见那里有平整的土地,整齐的村舍,美丽的水池和桑竹林,田间小路纵横交错,鸡鸣狗叫之声相闻,人们来来往往忙于耕种,老人小孩安适快乐,男女服装好像外世人一样。
村人见了渔人十分惊讶,纷纷问他从那里来,渔人一一作了回答。经过交流,渔人得知村人为了躲避秦代战乱,带妻儿乡亲来到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从此不再外出,断绝了外面的联係,他们不知外面有汉朝,更不知有魏朝和晋朝。村人邀请渔人到家里作客,杀鸡置酒款待,渔人在那里住了几天后,告辞回家,村人再三嘱咐不要把这里情况告诉外面的人。
渔人出了洞,找到了自己的船,沿着原路回去,所经过的地方都作了标记。回到武陵郡所后,渔人向太守说了自己的这次经历。太守立即派人跟他一起前去,寻找以前留下的标记,然而却迷失了方向,没有找到原来那条路。南阳有个人叫刘子骥,是个超俗的读书人。他听了这件事后,高兴地准备前去,还没成行就逝世了。以后就再也没有别的人去寻找桃花源了”。
陶渊明《桃花源记》中的桃花源真的存在吗?
这个问题好!我打算就两个方面来解答:一,从历史方面看。作者陶渊明生于东晋(公元365一427年),享年62岁,字元亮,名潜。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出生于贵族世家,八岁时其父去世,家境衰落,然不愁衣食。年轻时曾出仕数次,终不堪随波逐流,于四十一岁弃官归农,躬耕隐居。《桃花源记》写的是晋太元中(公元376一396年)之间的事,也即作者年轻時当代之事。
武陵为郡名,在今湖南常德县境内,离作者家乡和出仕做小官的地方很近。照此推理,作者虽没亲赴此桃花源,但对传说中的故事是深信不疑的!二,从文理上分析,当时现实中的桃花源跃然纸上,没有半点神话鬼怪。"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至于后来渔人迷不复得路,这很正常,今人都会迷路,何况千年前的崇山密林之间!仅此两点看,我认为桃花源在当时确实真的存在过。
袭人在群芳开夜宴中抽取的花签到底是什么意思?
袭人是《红楼梦》中非常重要的人物,嗜红者议论纷纷,有赞她的,有贬她的,看个人的欣赏水平了。她是宝玉身边的丫鬟,员外据喻象讲,她表丹道的真铅,也是真阳。贾宝玉群芳夜宴时,袭人先得了二十点,这个点数不是乱下的,二十为坎,表丹道的真铅,很多读者不知道,二十的作用,它是表袭人的喻象的,这个我讲过多次。然后袭人得了一签,是一枝桃花,题着《武陵别景》,题诗是:桃红又见一年春。
要知道这是什么意思?跟大家讲,只有真正读懂《红楼梦》的人才能解决,这儿有点吹捧自己了。员外讲,《红楼梦》的主题是丹道,方法要用喻象,不懂这两点,任你读千遍万遍,还是满头雾水,看不懂的。武陵源就是陶渊明写的桃花源,是求仙的好地方,找到了那里可避秦,就是说可以了却凡俗,找到真药,炼成长生不死之药。读者千万别说员外瞎掰,我这是给你讲武陵源的喻象,耐心点,我这儿可是下了很大功夫的,不容易的。
武陵源,字面理解就是藏武器的地方,结合丹道,就是讲生金的地方,金就是药呀,所以武陵源喻丹道的玄关窍,我有证据的,道家在明朝出现了东派的祖师陆潜虚,他的诗讲,“桃源不赚问津人”,桃源就是玄关,问津人,就是采药炼丹人,你看是不是?至于别景,下面说。我们再看,什么叫“桃红又见一年春”?《红楼梦》难懂,大家读得稀里糊涂的,这诗什么意思?员外讲,《红楼梦》是活的丹法,下面有解释的,不过你读不懂而已。
众人玩得高兴,到最后袭人才要掷,有人叫门,发现已是子初一刻十分了。时间怎么这么详细?这要告诉我们什么呢?员外讲子时为丹道的重要时刻,一阳药生的时候,所以桃红就是喻那生出的一阳大药啊!众芳抽花签那是讲金丹一周天的功夫,结束时又到子时,那就是另一次的周天炼药,这就是上面武陵别景,别字的含义,另起一轮的意思,一阳生是春天,所以讲桃红又见一年春,签意诗意是这样的。
陶渊明独爱菊,为什么要写《桃花源记》,而不是“菊花源记”?
陶渊明独爱菊,为什么要写桃花源记,而不是菊花源记?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陶渊明爱菊,是从他的性趣爱好而言。正如周敦颐老先生在《爱莲说》中所说"水陆草木之花,真爱者蕃。晋陶渊明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独爱牡丹;予独爱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从此可以看出,陶渊明爱菊是从个人性趣而言。
所以可以看出陶渊明爱菊,应该从这个角度去理解分析。而陶渊明写《桃花源记》,是他晚年的作品。由于是晚年的作品,那就是根据他一生的经历:青年时做官而"不为五斗米折腰",到弃官归隐,过着隐居生活,并且亲自耕作,经历了风风雨雨的人生,从而看到、并且深刻地感受到当时社会的黑暗。于是产生了对那种黑暗社会的强烈不满,产生了追求理想社会的思想。
诚然,出生于远古时代365年的陶渊明,没有马克恩、恩克斯那样为全人类建立共产主义社会的远大理想和实践,也没有力量来建立《巴黎公社》,于是想象出了《桃花源记》这样的理想社会。那么,他追求的理想社会是什么样子呢?这个答案我们就在《桃花源记》中去寻找。作者扮作一个渔人,驾着小船,沿着小溪而行,竟忘记了归路,穿过桃花林,走进桃花源。
话说这桃花源风景优美,源内清宁而又安静。源内的人,见了"渔人”而大惊。当问明其来路过后,便"设酒杀鸡作食”,象对待亲人一样对待这位从外地来的客人。源内的所有人原来他们上辈为了躲避秦朝的暴政,而带着全家在这个地方世代定居,"不知何世,不知有汉,无论魏晋",并且再不出去了。见从外地来的客人,"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
从此可以明显地看出,作者对当时社会的厌恶而不满。请看源内的"余人"是多么的淳朴和真挚,善良而又好客;又是多么的自由而热情。这就是陶渊明理想的社会!其实,陶渊明所描写的社会,是一个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社会。那里没有贫穷和战乱,共同劳动,共同享受劳动成果。因为不满当时的社会现实,向往这样的幸福生活。陶渊明晚年亲自参加农业劳动,对农民有一定了解,他的这种理想社会,反映了当时农民的愿望。
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写了一位背信弃义的告密者,你同意吗?
【陶渊明与告密文化】告密,有点像瘟疫,隔段时间便要肆虐一番。当人们还在对几十年前如蝗虫般遮天蔽日的告密者心有余悸之时,在退隐几十年后,告密行为再次在神州大地悄然繁盛,俨然成为一种文化现象。正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可这事如何又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天下第一隐士陶渊明扯进来了?陶渊明用一篇《桃花源记》给千百年来无数在心灵的困境中挣扎的人们开出了一剂疗愈的良药,在饱受世态炎凉、宦海沉浮和世事沧桑之苦的中国士子的心中建造了一方田园牧歌式的净土。
同时奠定了他在中国文学史上无可撼动的地位。桃花源成了多少人梦寐以求的理想之国。每当我们身心俱疲的时候,闭上眼睛,任凭思绪跟随渔人来到“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的桃花源,看那“阡陌交通”,听那鸡犬之声,我们立刻与桃花源的“黄发垂髫”们一起“怡然自乐”了,烦恼和疲惫随风而去。尤其,当我们跟随渔人来到“村中人”的家里,主人“设酒杀鸡作食”,客人放量豪饮。
这家吃了又上那家,家家“皆出酒食”,热情无比。我们沉浸于“村中人”的纯朴和善良,暂时忘却了世间的尔虞我诈。渔人天天喝得酩酊大醉,一连数日,乐此不疲。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桃花源再好,终有离去之时。这些纯朴善良、热情好客的村中人,在送渔人走的时候,只弱弱地提了一个小小的要求:咱们这里的情况“不足为外人道也”。
等于委婉地请求他:您出去了千万别跟外面的人讲我们这个地方的秘密。酒足饭饱的渔人一定是拍着胸脯、打着饱嗝慨然应允:放心吧,我不会跟别人讲的!没想到渔人出了桃花源,“得其船”,一路划行,一路做了很多寻路标记,连回家给父母妻子报个平安都没有,直奔太守官邸告密去了。嘴角的油腥还在 ,口中的酒气尤烈,耳中的嘱咐仍然,可“守密”的承诺却立刻抛到九霄云外,诚信和守约更不知为何物。
读到此处,桃花源的美好意境戛然而止,再也无法闭目悠游。“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陶渊明虚构这个情节,肯定不是故意宣扬告密行为,他的目的应该是营造一种“寻而不复得”的神秘氛围,使桃花源成为虚无缥缈的世外之物。从文学上讲,这肯定极大地强化了作品的感染力。
但无论是作者自己还是千百年来无数桃花源的追寻者都未曾认真考量这种行为的道德意义,这折射出一种怎样的文化现象,值得深思。 《桃花源记》是中国文学里脍炙人口的名篇,很多人在读中学时就能倒背如流。陶渊明这个名字与《桃花源记》一起成为很多中国人心中的清净圣地。现在突然有人跳出来将它们与令人不齿的“告密”二字联系起来,确实令人无法接受。
我也曾无数次将自己沉浸在世外桃源的美好意境里,从不曾感觉到渔人的行为有什么不妥。直至最近,我开始思考一个问题,就是团体利益与个人道德的冲突问题,才注意到我们的现实和文化(哲学、历史、文学)中,为实现集体目标而降低个人道德要求的事例俯拾皆是,《桃花源记》中的渔人告密即是事例之一。集体主义强调集体利益至上,为了集体利益可以牺牲个人利益。
一个人只要是为了集体的利益,哪怕他的所作所为突破了做人的基本原则和道德底线,甚至触犯法律,往往都能获得集体成员的默认甚至赞扬。作者臆想出这个桃花源得而复失故事,是为了表达自己对这种求而不得的超然物外的生活的向往。渔人只是一个道具,其行为无足轻重,不值得关注。然而,文化的作用正是在不经意间影响着人们的行为,恰恰是一些微不足道、习以为常、不易察觉的行为能够表现出人在特定文化下的价值取向。
有的人还给渔人的行为抹上了英雄主义的色彩,比之于哥伦布发现新大陆,认为他这样做,是为了让更多的人欣赏到桃花源的美景。此处,团体获利后,他的背弃行为获得了赞许。陶渊明创作《桃花源记》时虽已辞官归隐十六年,但潜意识里,站在曾经的彭泽县令的角度,渔人向太守报告自己的新发现是理所当然的,是值得赞赏的; 深受儒家文化熏陶的《桃花源记》的沉迷者们,官本位思想也是根深蒂固,渔人向官方报告当然也不值得大惊小怪。
然而,如果我们设身处地地站在善良而纯朴的“村中人”的角度看看,如果太守派出的人真的找到了桃花源,会不会觉得自己被自己所信赖的人出卖了?会不会对渔人的行为义愤填膺地进行道德审判?陶渊明之所以为陶渊明,自有其过人之处。他构想出一个“诣太守”的渔人,同时又设计了一个让告密者无法实现其目的的局:“遂迷,不复得路”。
密是告了,但并没有因此给桃花源带来灭顶之灾,否则,世人心中再无一方桃花源也!一千六百多年来,无数人前赴后继地在自己的心灵世界或现实世界里寻找着这方迷失的桃花源。鄙以为,在一个理想的社会里,每个人都应该坚守自己的道德底线,并在此基础上去履行自己的社会责任、担当社会角色。为了集体利益可以牺牲个人利益,但不能放弃做人的基本原则。
2023-12-25 / 1.0.3
2023-12-20 / 1.1
2023-12-19 / 6.0.1
2023-12-19 / 6.0.1
2023-08-25 / v3.1
2023-08-25 / v1.0.3
2023-08-25 / v1.0.1
2023-08-25 / v2.19.1
2023-08-25 / v1.2.0
2023-08-25 / v2.0.1
2023-08-25 / v1.5.1
2023-08-25 / v4.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