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游戏,APP下载,公益下载:帝一应用

帝一应用手机版|下载排行|最近更新|tags标签汇总

当前位置:首页 - 攻略 - 单机攻略 - 官居几品破解版,推荐几款400以内山寨机要能下载QQ08或09

官居几品破解版,推荐几款400以内山寨机要能下载QQ08或09

时间:2022-06-22 23:36:45来源:整理作者:佚名投稿 手机版

1,推荐几款400以内山寨机要能下载QQ08或09

好多的 1:大显 2:诺卡,是仿诺基亚的 3:仿三星的台湾版都支持的

官居几品破解版,推荐几款400以内山寨机要能下载QQ08或09

2,有官居几品破解版吗

没有破解版。《官居几品》是全职橙光作者萧失制作的一款以男性向为主要视角的古风经营养成类游戏,主要人物是云佑、苏浅语、柳叔孝、萧桑榆,主要讲述的是你从秀才一路前进,最终能官居几品的故事。游戏故事:为了完成父亲的遗愿,你走上了这条漫漫升官路。从秀才一路前进,最终你会成为什么样的人?最终你能官居几品?是与指腹为婚的妻子白头偕老,还是坐拥美人妻妾成群?是一心辅佐帝君名留青史,还是谋逆犯上挟天子以令诸侯?游戏亮点:养成模拟系统,每一个新地图,你都可以自由安排行程。生儿育女、娶妻纳妾、争风吃醋……超高自由度的后宅系统。科举考试、治理领地、破解血案、治疗瘟疫、抵抗蛮寇、朝堂政斗……让你真实感受做官的精彩之处。丰富的剧情安排,每一位NPC都有属于自己的情感。18位妾室,33个独立结局,还原属于你的古代为官生涯。作品中,你将有主角一生的时间来进行作品。——官场逆袭、群妾争宠,权倾天下等你来拿!

官居几品破解版,推荐几款400以内山寨机要能下载QQ08或09

3,谁有官居几品破解版的 跪求

为您提供该软件完整版本,希望可以帮助到您!点击下载官居几品至尊版破解版官居几品破解版是一款非常好玩的以古典宫廷斗争为题材的策略类游戏,逐渐高升至易品之味,领略朝堂尔虞我诈、广纳后宫开支散叶,为国贡献自己的才智勇谋,史上最还原的清朝宫廷手游。在游戏中玩家将扮演一位即将步入仕途的一位官场菜鸟,玩家需要做的就是不断的提升自己的官阶,并且需要招募更多的谋士和武将,直至最后成为万人之上、拥有荣华富贵三千后宫佳丽,执掌上亿人口生死的绝顶人物
为您提供该软件完整版本,希望可以帮助到您!点击下载官居几品至尊版破解版官居几品破解版是一款非常好玩的以古典宫廷斗争为题材的策略类游戏,逐渐高升至易品之味,领略朝堂尔虞我诈、广纳后宫开支散叶,为国贡献自己的才智勇谋,史上最还原的清朝宫廷手游。在游戏中玩家将扮演一位即将步入仕途的一位官场菜鸟,玩家需要做的就是不断的提升自己的官阶,并且需要招募更多的谋士和武将,直至最后成为万人之上、拥有荣华富贵三千后宫佳丽,执掌上亿人口生死的绝顶人物
为您提供该软件完整版本,希望可以帮助到您!点击下载官居几品至尊版破解版官居几品破解版是一款非常好玩的以古典宫廷斗争为题材的策略类游戏,逐渐高升至易品之味,领略朝堂尔虞我诈、广纳后宫开支散叶,为国贡献自己的才智勇谋,史上最还原的清朝宫廷手游。在游戏中玩家将扮演一位即将步入仕途的一位官场菜鸟,玩家需要做的就是不断的提升自己的官阶,并且需要招募更多的谋士和武将,直至最后成为万人之上、拥有荣华富贵三千后宫佳丽,执掌上亿人口生死的绝顶人物

官居几品破解版,推荐几款400以内山寨机要能下载QQ08或09

4,李白杜甫皆才华过人却在仕途上毫无成就是什么原因

状元,就是科举考试的第一名,是在最后一次考试(唐是省试,宋后殿试)中,取得的进士第一名,也称鼎元、殿元。状元,不是官职,是考试成绩的荣誉。有文科状元、武科状元之分。文状元考试成绩无论怎么牛,一般不能马上去地方担任实职,需一步步历练。一开始,状元普遍进翰林院。翰林院是皇帝秘书机构,各朝作用大同小异。翰林院修撰,从六品,职责是掌修国史、修实录、记载皇帝言行、讲经史,以及起草典礼文稿。任职翰林院,因是天子近臣,加上状元的光环,一二十年大多都能混到三品左右,如果真有能力、家族背景、皇帝喜欢,以及运气等因素,可以做到尚书、或进入内阁。状元,授翰林院修撰;榜眼、探花授编修,是正七品,就是口头常说的"芝麻官";其余进士考试合格者,进翰林院,称庶吉士。状元、进士,一般要等三年后,考试合格者,部分可以安排到各部或地方任职。武状元开始于中唐,风行于南宋。一般从六品“校”干起,相当于如今的正营或副团清初,武一甲进士授副将、参将;二、三甲进士授守备;武状元榜眼、探花授一、二等侍卫等。
状元,就是科举考试的第一名,是在最后一次考试(唐是省试,宋后殿试)中,取得的进士第一名,也称鼎元、殿元。状元,不是官职,是考试成绩的荣誉。有文科状元、武科状元之分。文状元考试成绩无论怎么牛,一般不能马上去地方担任实职,需一步步历练。一开始,状元普遍进翰林院。翰林院是皇帝秘书机构,各朝作用大同小异。翰林院修撰,从六品,职责是掌修国史、修实录、记载皇帝言行、讲经史,以及起草典礼文稿。任职翰林院,因是天子近臣,加上状元的光环,一二十年大多都能混到三品左右,如果真有能力、家族背景、皇帝喜欢,以及运气等因素,可以做到尚书、或进入内阁。状元,授翰林院修撰;榜眼、探花授编修,是正七品,就是口头常说的"芝麻官";其余进士考试合格者,进翰林院,称庶吉士。状元、进士,一般要等三年后,考试合格者,部分可以安排到各部或地方任职。武状元开始于中唐,风行于南宋。一般从六品“校”干起,相当于如今的正营或副团清初,武一甲进士授副将、参将;二、三甲进士授守备;武状元榜眼、探花授一、二等侍卫等。知府知府就是府一级的最高行政长官,府相当于现在的市,知府一般情况下能够治理一府数县的区域,他总管这些区域的一切政务,包括民生、经济、吏治、赋税、科举等一切行政事务,但需注意知府只管政务,他没有军权。清朝的知府一般是从四品,但是顺天府和奉天府这两个府的府尹是正三品官职,而之所以比普通的知府高出两个品级,其一顺天府是天子脚下的地方,其二奉天府是满清龙兴之地,所以这两个地方的府尹官职肯定不会太低。道台清朝在继承明朝的“省-府-县”的区域划分下,还独创的在省和府之间增加了一个“道”的行政区划。而道台就是道一级的地方长官,但是清朝的道台有两个类型的道台,其一有专门管理一省或数省某一项事物的道台,如浙江督粮道道台就是管理一省督运漕粮的事务,其二就是管理一府或数府一切政务的道台,比如苏松道道台,就管理着苏州、松江、常州三府的财政、民政和司法等政务。清朝道台正常情况下都是正四品,但是在光绪时期,由于满清朝廷的吏治已经腐败到极点,再加上有品级没职务的官员越来越多,后期甚至出现了正二品的道台,当然这个只是例外并不常见。提督清朝提督就是各省绿营的最高统帅,分为陆路提督和水师提督,其中陆路提督节制全省陆路各镇绿营兵,负责全省绿营兵的训练、考核、晋升等军务,及一省的省防安全。但是需注意在各省的“八旗驻防军”是陆路提督管不了的,满清的八旗军归各地的满族驻防将军专管,如驻守浙江的八旗军就是有杭州将军管辖的。而水师提督就是管理满清三大水师的最高统帅,其中福建水师提督负责台湾、福建、江苏、浙江等地的海防,广东水师提督主负责广东、海南等地的海防,长江水师提督负责长江江面及沿江河湖,以及负责湖南、湖北、江西、安徽等五省的江防。而整个清朝一共有十九名提督,其中陆路提督十一员,即直隶、福建、湖北、陕西、甘肃、新疆、四川、云南、贵州、广西、广东各一位,巡抚兼陆路提督五员,即山东、山西、河南、安徽、江西各一位;专职水师提督三位,即福建水师提督、广东水师提督及长江水师提督。清朝提督一般是从一品,其官阶可以说是地方上最大的官了,位于巡抚和未加授兵部尚书衔的总督之上,不过提督官职虽高,但是他却是被巡抚和总督节制,也就是说提督是需要听从巡抚或者总督的命令的。总督清朝的总督主要分两类,一种是掌管一省或数省军政大权的地方最高行政长官,清朝在光绪之前一共将整个中国分为八个区域,分别让八个总督管理,包括直隶总督、两江总督、 两广总督、闽浙总督、湖广总督、陕甘总督、四川总督和云贵总督,这八个总督管理着满清十八个省的军务、政务和粮饷税赋,同时有些总督还兼任着其他职务,比如直隶总督还兼领直隶河道总督,掌管着漳卫入运归海及永定河疏浚堤防之事;两江总督还兼任两淮盐政,掌控淮扬地区的盐政事务;四川总督还兼任四川巡抚一职。而另一种主要是专门负责全国某项事务的长官,包括漕运总督、南河总督、东河总督和北河总督这四个总督,其中漕运总督是负责管理全国漕运事务的最高长官,及统管各省的督粮道,同时节制山东、河南、江苏、安徽、江西、浙江、湖北和湖南八省漕粮所;南河总督负责江苏河道的疏浚及堤防,不过在1861年因太平天国起义而被裁撤;东河总督负责山东、河南两省黄河和运河事务;北河总督负责直隶境内的南北运河等河道的疏浚及堤防,但这个总督都有直隶总督兼任。清朝的总督一般都是正二品,但是大部分的时候会被加授兵部尚书衔高配至从一品,借此可以有效的节制地方上的提督和巡抚。巡抚清朝的巡抚就是管理一省的军政和民政大权,包括刑狱、吏治、盐漕、赋税、科举等事务,比如每次乡试按例由巡抚督试,武科则由巡抚主考,同时节制一省的水陆各镇兵马。当然清朝不是每一个省都有巡抚的,比如福建的巡抚就有闽浙总督兼任及四川巡抚就有四川总督兼任等等,同时每个省的巡抚也都有所区别,比如浙江巡抚监管盐政;安徽巡抚兼安徽提督之职。清朝的巡抚一般是从二品,但是同总督一样,大部分时候都会被加兵部侍郎衔,高配至正二品。
状元,就是科举考试的第一名,是在最后一次考试(唐是省试,宋后殿试)中,取得的进士第一名,也称鼎元、殿元。状元,不是官职,是考试成绩的荣誉。有文科状元、武科状元之分。文状元考试成绩无论怎么牛,一般不能马上去地方担任实职,需一步步历练。一开始,状元普遍进翰林院。翰林院是皇帝秘书机构,各朝作用大同小异。翰林院修撰,从六品,职责是掌修国史、修实录、记载皇帝言行、讲经史,以及起草典礼文稿。任职翰林院,因是天子近臣,加上状元的光环,一二十年大多都能混到三品左右,如果真有能力、家族背景、皇帝喜欢,以及运气等因素,可以做到尚书、或进入内阁。状元,授翰林院修撰;榜眼、探花授编修,是正七品,就是口头常说的"芝麻官";其余进士考试合格者,进翰林院,称庶吉士。状元、进士,一般要等三年后,考试合格者,部分可以安排到各部或地方任职。武状元开始于中唐,风行于南宋。一般从六品“校”干起,相当于如今的正营或副团清初,武一甲进士授副将、参将;二、三甲进士授守备;武状元榜眼、探花授一、二等侍卫等。知府知府就是府一级的最高行政长官,府相当于现在的市,知府一般情况下能够治理一府数县的区域,他总管这些区域的一切政务,包括民生、经济、吏治、赋税、科举等一切行政事务,但需注意知府只管政务,他没有军权。清朝的知府一般是从四品,但是顺天府和奉天府这两个府的府尹是正三品官职,而之所以比普通的知府高出两个品级,其一顺天府是天子脚下的地方,其二奉天府是满清龙兴之地,所以这两个地方的府尹官职肯定不会太低。道台清朝在继承明朝的“省-府-县”的区域划分下,还独创的在省和府之间增加了一个“道”的行政区划。而道台就是道一级的地方长官,但是清朝的道台有两个类型的道台,其一有专门管理一省或数省某一项事物的道台,如浙江督粮道道台就是管理一省督运漕粮的事务,其二就是管理一府或数府一切政务的道台,比如苏松道道台,就管理着苏州、松江、常州三府的财政、民政和司法等政务。清朝道台正常情况下都是正四品,但是在光绪时期,由于满清朝廷的吏治已经腐败到极点,再加上有品级没职务的官员越来越多,后期甚至出现了正二品的道台,当然这个只是例外并不常见。提督清朝提督就是各省绿营的最高统帅,分为陆路提督和水师提督,其中陆路提督节制全省陆路各镇绿营兵,负责全省绿营兵的训练、考核、晋升等军务,及一省的省防安全。但是需注意在各省的“八旗驻防军”是陆路提督管不了的,满清的八旗军归各地的满族驻防将军专管,如驻守浙江的八旗军就是有杭州将军管辖的。而水师提督就是管理满清三大水师的最高统帅,其中福建水师提督负责台湾、福建、江苏、浙江等地的海防,广东水师提督主负责广东、海南等地的海防,长江水师提督负责长江江面及沿江河湖,以及负责湖南、湖北、江西、安徽等五省的江防。而整个清朝一共有十九名提督,其中陆路提督十一员,即直隶、福建、湖北、陕西、甘肃、新疆、四川、云南、贵州、广西、广东各一位,巡抚兼陆路提督五员,即山东、山西、河南、安徽、江西各一位;专职水师提督三位,即福建水师提督、广东水师提督及长江水师提督。清朝提督一般是从一品,其官阶可以说是地方上最大的官了,位于巡抚和未加授兵部尚书衔的总督之上,不过提督官职虽高,但是他却是被巡抚和总督节制,也就是说提督是需要听从巡抚或者总督的命令的。总督清朝的总督主要分两类,一种是掌管一省或数省军政大权的地方最高行政长官,清朝在光绪之前一共将整个中国分为八个区域,分别让八个总督管理,包括直隶总督、两江总督、 两广总督、闽浙总督、湖广总督、陕甘总督、四川总督和云贵总督,这八个总督管理着满清十八个省的军务、政务和粮饷税赋,同时有些总督还兼任着其他职务,比如直隶总督还兼领直隶河道总督,掌管着漳卫入运归海及永定河疏浚堤防之事;两江总督还兼任两淮盐政,掌控淮扬地区的盐政事务;四川总督还兼任四川巡抚一职。而另一种主要是专门负责全国某项事务的长官,包括漕运总督、南河总督、东河总督和北河总督这四个总督,其中漕运总督是负责管理全国漕运事务的最高长官,及统管各省的督粮道,同时节制山东、河南、江苏、安徽、江西、浙江、湖北和湖南八省漕粮所;南河总督负责江苏河道的疏浚及堤防,不过在1861年因太平天国起义而被裁撤;东河总督负责山东、河南两省黄河和运河事务;北河总督负责直隶境内的南北运河等河道的疏浚及堤防,但这个总督都有直隶总督兼任。清朝的总督一般都是正二品,但是大部分的时候会被加授兵部尚书衔高配至从一品,借此可以有效的节制地方上的提督和巡抚。巡抚清朝的巡抚就是管理一省的军政和民政大权,包括刑狱、吏治、盐漕、赋税、科举等事务,比如每次乡试按例由巡抚督试,武科则由巡抚主考,同时节制一省的水陆各镇兵马。当然清朝不是每一个省都有巡抚的,比如福建的巡抚就有闽浙总督兼任及四川巡抚就有四川总督兼任等等,同时每个省的巡抚也都有所区别,比如浙江巡抚监管盐政;安徽巡抚兼安徽提督之职。清朝的巡抚一般是从二品,但是同总督一样,大部分时候都会被加兵部侍郎衔,高配至正二品。这个问题问的好,探觅Orient来回答~驸马是官职说起“驸马”来,大多数人都会脱口而出:“驸马就是皇帝的女婿呗!”的确,一般地,“驸马”指的是中国古代帝王女婿的称谓,又称帝婿、主婿、国婿等。但实际上,最初的“驸马”并不是指一类人,而是一种官职——驸马都尉。出处“驸马”一词的原始义是:古代几匹马共同驾一辆车,辕马之外的马都称之为“附”。驸马一词最开始称为副马,“副马”一职的设立源于秦始皇的一次出游。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了六国,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制国家——秦王朝。称帝后,为巩固国家政权,秦始皇经常出巡,每次出巡都是大车小车,前呼后拥。一次,他游至博浪沙(今河南原阳)时,张良会同大力士以大铁椎袭击秦始皇的车帐,结果只击中了副车。从那以后,秦始皇再出游时,便在自己的车帐队伍中设了很多的副车,安排了很多“替身”。后代皇帝纷纷仿效,“替身”一职也由最得力的亲信而逐渐转变为皇家的女婿。而选择公主的丈夫做“副马”,一是因为他的地位较高,与皇帝的威仪和尊严相称;二是因为皇家的女婿是“亲人”,总比“亲信”要强,关键时刻能够舍身卖命;三是因为一旦发生意外,皇家也不损失什么,女婿毕竟是外姓人。由于皇帝的女婿常坐在“副驾驶”的位置上,于是后人便干脆将皇帝的女婿称为“副马”。驸马是多大的官职?实际上驸马虽属官职,但是没有具体的实权,属于皇亲国戚,对国家政治没有多大参与权。唐宋两朝时,“驸马都尉从五品,皆尚主者为之。”到了清朝,驸马直接称为“额驸”,属于一种宫廷摆设。
状元,就是科举考试的第一名,是在最后一次考试(唐是省试,宋后殿试)中,取得的进士第一名,也称鼎元、殿元。状元,不是官职,是考试成绩的荣誉。有文科状元、武科状元之分。文状元考试成绩无论怎么牛,一般不能马上去地方担任实职,需一步步历练。一开始,状元普遍进翰林院。翰林院是皇帝秘书机构,各朝作用大同小异。翰林院修撰,从六品,职责是掌修国史、修实录、记载皇帝言行、讲经史,以及起草典礼文稿。任职翰林院,因是天子近臣,加上状元的光环,一二十年大多都能混到三品左右,如果真有能力、家族背景、皇帝喜欢,以及运气等因素,可以做到尚书、或进入内阁。状元,授翰林院修撰;榜眼、探花授编修,是正七品,就是口头常说的"芝麻官";其余进士考试合格者,进翰林院,称庶吉士。状元、进士,一般要等三年后,考试合格者,部分可以安排到各部或地方任职。武状元开始于中唐,风行于南宋。一般从六品“校”干起,相当于如今的正营或副团清初,武一甲进士授副将、参将;二、三甲进士授守备;武状元榜眼、探花授一、二等侍卫等。知府知府就是府一级的最高行政长官,府相当于现在的市,知府一般情况下能够治理一府数县的区域,他总管这些区域的一切政务,包括民生、经济、吏治、赋税、科举等一切行政事务,但需注意知府只管政务,他没有军权。清朝的知府一般是从四品,但是顺天府和奉天府这两个府的府尹是正三品官职,而之所以比普通的知府高出两个品级,其一顺天府是天子脚下的地方,其二奉天府是满清龙兴之地,所以这两个地方的府尹官职肯定不会太低。道台清朝在继承明朝的“省-府-县”的区域划分下,还独创的在省和府之间增加了一个“道”的行政区划。而道台就是道一级的地方长官,但是清朝的道台有两个类型的道台,其一有专门管理一省或数省某一项事物的道台,如浙江督粮道道台就是管理一省督运漕粮的事务,其二就是管理一府或数府一切政务的道台,比如苏松道道台,就管理着苏州、松江、常州三府的财政、民政和司法等政务。清朝道台正常情况下都是正四品,但是在光绪时期,由于满清朝廷的吏治已经腐败到极点,再加上有品级没职务的官员越来越多,后期甚至出现了正二品的道台,当然这个只是例外并不常见。提督清朝提督就是各省绿营的最高统帅,分为陆路提督和水师提督,其中陆路提督节制全省陆路各镇绿营兵,负责全省绿营兵的训练、考核、晋升等军务,及一省的省防安全。但是需注意在各省的“八旗驻防军”是陆路提督管不了的,满清的八旗军归各地的满族驻防将军专管,如驻守浙江的八旗军就是有杭州将军管辖的。而水师提督就是管理满清三大水师的最高统帅,其中福建水师提督负责台湾、福建、江苏、浙江等地的海防,广东水师提督主负责广东、海南等地的海防,长江水师提督负责长江江面及沿江河湖,以及负责湖南、湖北、江西、安徽等五省的江防。而整个清朝一共有十九名提督,其中陆路提督十一员,即直隶、福建、湖北、陕西、甘肃、新疆、四川、云南、贵州、广西、广东各一位,巡抚兼陆路提督五员,即山东、山西、河南、安徽、江西各一位;专职水师提督三位,即福建水师提督、广东水师提督及长江水师提督。清朝提督一般是从一品,其官阶可以说是地方上最大的官了,位于巡抚和未加授兵部尚书衔的总督之上,不过提督官职虽高,但是他却是被巡抚和总督节制,也就是说提督是需要听从巡抚或者总督的命令的。总督清朝的总督主要分两类,一种是掌管一省或数省军政大权的地方最高行政长官,清朝在光绪之前一共将整个中国分为八个区域,分别让八个总督管理,包括直隶总督、两江总督、 两广总督、闽浙总督、湖广总督、陕甘总督、四川总督和云贵总督,这八个总督管理着满清十八个省的军务、政务和粮饷税赋,同时有些总督还兼任着其他职务,比如直隶总督还兼领直隶河道总督,掌管着漳卫入运归海及永定河疏浚堤防之事;两江总督还兼任两淮盐政,掌控淮扬地区的盐政事务;四川总督还兼任四川巡抚一职。而另一种主要是专门负责全国某项事务的长官,包括漕运总督、南河总督、东河总督和北河总督这四个总督,其中漕运总督是负责管理全国漕运事务的最高长官,及统管各省的督粮道,同时节制山东、河南、江苏、安徽、江西、浙江、湖北和湖南八省漕粮所;南河总督负责江苏河道的疏浚及堤防,不过在1861年因太平天国起义而被裁撤;东河总督负责山东、河南两省黄河和运河事务;北河总督负责直隶境内的南北运河等河道的疏浚及堤防,但这个总督都有直隶总督兼任。清朝的总督一般都是正二品,但是大部分的时候会被加授兵部尚书衔高配至从一品,借此可以有效的节制地方上的提督和巡抚。巡抚清朝的巡抚就是管理一省的军政和民政大权,包括刑狱、吏治、盐漕、赋税、科举等事务,比如每次乡试按例由巡抚督试,武科则由巡抚主考,同时节制一省的水陆各镇兵马。当然清朝不是每一个省都有巡抚的,比如福建的巡抚就有闽浙总督兼任及四川巡抚就有四川总督兼任等等,同时每个省的巡抚也都有所区别,比如浙江巡抚监管盐政;安徽巡抚兼安徽提督之职。清朝的巡抚一般是从二品,但是同总督一样,大部分时候都会被加兵部侍郎衔,高配至正二品。这个问题问的好,探觅Orient来回答~驸马是官职说起“驸马”来,大多数人都会脱口而出:“驸马就是皇帝的女婿呗!”的确,一般地,“驸马”指的是中国古代帝王女婿的称谓,又称帝婿、主婿、国婿等。但实际上,最初的“驸马”并不是指一类人,而是一种官职——驸马都尉。出处“驸马”一词的原始义是:古代几匹马共同驾一辆车,辕马之外的马都称之为“附”。驸马一词最开始称为副马,“副马”一职的设立源于秦始皇的一次出游。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了六国,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制国家——秦王朝。称帝后,为巩固国家政权,秦始皇经常出巡,每次出巡都是大车小车,前呼后拥。一次,他游至博浪沙(今河南原阳)时,张良会同大力士以大铁椎袭击秦始皇的车帐,结果只击中了副车。从那以后,秦始皇再出游时,便在自己的车帐队伍中设了很多的副车,安排了很多“替身”。后代皇帝纷纷仿效,“替身”一职也由最得力的亲信而逐渐转变为皇家的女婿。而选择公主的丈夫做“副马”,一是因为他的地位较高,与皇帝的威仪和尊严相称;二是因为皇家的女婿是“亲人”,总比“亲信”要强,关键时刻能够舍身卖命;三是因为一旦发生意外,皇家也不损失什么,女婿毕竟是外姓人。由于皇帝的女婿常坐在“副驾驶”的位置上,于是后人便干脆将皇帝的女婿称为“副马”。驸马是多大的官职?实际上驸马虽属官职,但是没有具体的实权,属于皇亲国戚,对国家政治没有多大参与权。唐宋两朝时,“驸马都尉从五品,皆尚主者为之。”到了清朝,驸马直接称为“额驸”,属于一种宫廷摆设。照着一般人理解的“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的意思,必然认为古代官场之上宰相的权势是最大的,那么,相应的也就认为宰相的官阶也一定是最高的。可是,如果有这样看上去合情合理的观点的人接触到大唐的官职制度,就会傻了眼——宰相才区区的三品官? 《长安十二时辰》是一部热播剧,在该剧当中,曾经出现过执掌右骁卫的甘守城甘将军受制于右相这么一个宰相的剧情,很多人刚开始看其实没什么感觉——毕竟是宰相嘛,制得住一个将军那还不是毛毛雨嘛。可是如果事后看看他们的官阶,就会越琢磨越觉得不对劲:右骁卫属于南衙十六卫,而南衙十六卫的长官属于堂堂正正的正三品,而右相在唐朝三省六部的官职制度设计下,也还是一个正三品,两人其实都是正三品啊!这还没完呢,我们在《长安十二时辰》里面还会发现这么一个细节,工部主事封大伦这个黑帮头子摊上大事后,为了解决张小敬,新丰县县丞吉温推荐元载的时候,曾经评价大理寺八品评事元载说,他想穿红袍想得眼睛都发红。那么要是可以穿红袍了,那是一个什么官阶呢? 在《长安十二时辰》里面,有一个主角团的角色“姚汝能”,他就是一身红袍!他是什么官,官居几品呢?我们会发现,姚汝能这个剧中的搞笑担当,谁都能使唤一下的家伙,居然是堂堂正正的正四品太子东宫卫率,这官阶不可不谓不高了,要知道这可是货真价实的正四品红袍官员啊,距离传统意义上的“万人之上”的大唐宰相也不过就隔了一级啊。为什么姚在电视剧里面的表现和那些七八品的小官区别不大啊。难道这是电视剧的失误嘛?实际上不是,事实上,这部电视剧出了名的注意细节,这里面的设计完全符合大唐的实际情况,不可能会犯这种超级低级的错误,其实这就是当时大唐官制的设定,官阶并不能决定职权,那些像姚汝能这样出身名门的人,生下来随便搞搞,也就有了寻常人一辈子都穿不起来的红袍。甚至更高级的名门,生下来就能有紫袍在身。看完这些,言归正传,而宰相的官阶看上去不算很高,不过区区正三品,可是宰相拥有的职权实在是远超寻常的三品官,很多时候都可以轻易的对那些看上去的同僚“正三品”进行改变终身的改变。在唐朝历史上,正三品的宰相在三省六部的框架下,相权按理来说已然被大大限制住了,但是这种被限制住的相权却依旧要比大多数名门望族那与生俱来的官阶要高出不知道多少倍。 而虽然三省六部分割了相权,三省长官虽然都属于宰相,可是在这三省里面还是有一个高下低劣的,三省是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这里面的中书省是决策的机构,门下是审核的机构,尚书省却是直接控制六部进行执行的部门,尚书省的长官也因此官居正二品,但是因为曾经有一个过于出名的人担任过尚书令,就直接导致以后没人敢做这个尚书令了——文皇帝李世民曾经做过尚书令。以后的尚书省的长官长期只能担任尚书省的副手。 而大唐的正一品从一品的高官,数目更是稀少的可怕,都是给予那些德高望重的公卿大夫以及曾经立下无数若干功勋的世家子弟养老用的,比如太师、太傅、太保、太尉、司徒、司空、太子太(少)师、太子太(少)保、太子太(少)傅,这些高官与其说是高官,其实不妨说是荣誉称号,基本上这么些个官职就是年老力衰的养老闲散职位了。要说档次,也就是地位崇高的虚职了。
状元,就是科举考试的第一名,是在最后一次考试(唐是省试,宋后殿试)中,取得的进士第一名,也称鼎元、殿元。状元,不是官职,是考试成绩的荣誉。有文科状元、武科状元之分。文状元考试成绩无论怎么牛,一般不能马上去地方担任实职,需一步步历练。一开始,状元普遍进翰林院。翰林院是皇帝秘书机构,各朝作用大同小异。翰林院修撰,从六品,职责是掌修国史、修实录、记载皇帝言行、讲经史,以及起草典礼文稿。任职翰林院,因是天子近臣,加上状元的光环,一二十年大多都能混到三品左右,如果真有能力、家族背景、皇帝喜欢,以及运气等因素,可以做到尚书、或进入内阁。状元,授翰林院修撰;榜眼、探花授编修,是正七品,就是口头常说的"芝麻官";其余进士考试合格者,进翰林院,称庶吉士。状元、进士,一般要等三年后,考试合格者,部分可以安排到各部或地方任职。武状元开始于中唐,风行于南宋。一般从六品“校”干起,相当于如今的正营或副团清初,武一甲进士授副将、参将;二、三甲进士授守备;武状元榜眼、探花授一、二等侍卫等。知府知府就是府一级的最高行政长官,府相当于现在的市,知府一般情况下能够治理一府数县的区域,他总管这些区域的一切政务,包括民生、经济、吏治、赋税、科举等一切行政事务,但需注意知府只管政务,他没有军权。清朝的知府一般是从四品,但是顺天府和奉天府这两个府的府尹是正三品官职,而之所以比普通的知府高出两个品级,其一顺天府是天子脚下的地方,其二奉天府是满清龙兴之地,所以这两个地方的府尹官职肯定不会太低。道台清朝在继承明朝的“省-府-县”的区域划分下,还独创的在省和府之间增加了一个“道”的行政区划。而道台就是道一级的地方长官,但是清朝的道台有两个类型的道台,其一有专门管理一省或数省某一项事物的道台,如浙江督粮道道台就是管理一省督运漕粮的事务,其二就是管理一府或数府一切政务的道台,比如苏松道道台,就管理着苏州、松江、常州三府的财政、民政和司法等政务。清朝道台正常情况下都是正四品,但是在光绪时期,由于满清朝廷的吏治已经腐败到极点,再加上有品级没职务的官员越来越多,后期甚至出现了正二品的道台,当然这个只是例外并不常见。提督清朝提督就是各省绿营的最高统帅,分为陆路提督和水师提督,其中陆路提督节制全省陆路各镇绿营兵,负责全省绿营兵的训练、考核、晋升等军务,及一省的省防安全。但是需注意在各省的“八旗驻防军”是陆路提督管不了的,满清的八旗军归各地的满族驻防将军专管,如驻守浙江的八旗军就是有杭州将军管辖的。而水师提督就是管理满清三大水师的最高统帅,其中福建水师提督负责台湾、福建、江苏、浙江等地的海防,广东水师提督主负责广东、海南等地的海防,长江水师提督负责长江江面及沿江河湖,以及负责湖南、湖北、江西、安徽等五省的江防。而整个清朝一共有十九名提督,其中陆路提督十一员,即直隶、福建、湖北、陕西、甘肃、新疆、四川、云南、贵州、广西、广东各一位,巡抚兼陆路提督五员,即山东、山西、河南、安徽、江西各一位;专职水师提督三位,即福建水师提督、广东水师提督及长江水师提督。清朝提督一般是从一品,其官阶可以说是地方上最大的官了,位于巡抚和未加授兵部尚书衔的总督之上,不过提督官职虽高,但是他却是被巡抚和总督节制,也就是说提督是需要听从巡抚或者总督的命令的。总督清朝的总督主要分两类,一种是掌管一省或数省军政大权的地方最高行政长官,清朝在光绪之前一共将整个中国分为八个区域,分别让八个总督管理,包括直隶总督、两江总督、 两广总督、闽浙总督、湖广总督、陕甘总督、四川总督和云贵总督,这八个总督管理着满清十八个省的军务、政务和粮饷税赋,同时有些总督还兼任着其他职务,比如直隶总督还兼领直隶河道总督,掌管着漳卫入运归海及永定河疏浚堤防之事;两江总督还兼任两淮盐政,掌控淮扬地区的盐政事务;四川总督还兼任四川巡抚一职。而另一种主要是专门负责全国某项事务的长官,包括漕运总督、南河总督、东河总督和北河总督这四个总督,其中漕运总督是负责管理全国漕运事务的最高长官,及统管各省的督粮道,同时节制山东、河南、江苏、安徽、江西、浙江、湖北和湖南八省漕粮所;南河总督负责江苏河道的疏浚及堤防,不过在1861年因太平天国起义而被裁撤;东河总督负责山东、河南两省黄河和运河事务;北河总督负责直隶境内的南北运河等河道的疏浚及堤防,但这个总督都有直隶总督兼任。清朝的总督一般都是正二品,但是大部分的时候会被加授兵部尚书衔高配至从一品,借此可以有效的节制地方上的提督和巡抚。巡抚清朝的巡抚就是管理一省的军政和民政大权,包括刑狱、吏治、盐漕、赋税、科举等事务,比如每次乡试按例由巡抚督试,武科则由巡抚主考,同时节制一省的水陆各镇兵马。当然清朝不是每一个省都有巡抚的,比如福建的巡抚就有闽浙总督兼任及四川巡抚就有四川总督兼任等等,同时每个省的巡抚也都有所区别,比如浙江巡抚监管盐政;安徽巡抚兼安徽提督之职。清朝的巡抚一般是从二品,但是同总督一样,大部分时候都会被加兵部侍郎衔,高配至正二品。这个问题问的好,探觅Orient来回答~驸马是官职说起“驸马”来,大多数人都会脱口而出:“驸马就是皇帝的女婿呗!”的确,一般地,“驸马”指的是中国古代帝王女婿的称谓,又称帝婿、主婿、国婿等。但实际上,最初的“驸马”并不是指一类人,而是一种官职——驸马都尉。出处“驸马”一词的原始义是:古代几匹马共同驾一辆车,辕马之外的马都称之为“附”。驸马一词最开始称为副马,“副马”一职的设立源于秦始皇的一次出游。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了六国,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制国家——秦王朝。称帝后,为巩固国家政权,秦始皇经常出巡,每次出巡都是大车小车,前呼后拥。一次,他游至博浪沙(今河南原阳)时,张良会同大力士以大铁椎袭击秦始皇的车帐,结果只击中了副车。从那以后,秦始皇再出游时,便在自己的车帐队伍中设了很多的副车,安排了很多“替身”。后代皇帝纷纷仿效,“替身”一职也由最得力的亲信而逐渐转变为皇家的女婿。而选择公主的丈夫做“副马”,一是因为他的地位较高,与皇帝的威仪和尊严相称;二是因为皇家的女婿是“亲人”,总比“亲信”要强,关键时刻能够舍身卖命;三是因为一旦发生意外,皇家也不损失什么,女婿毕竟是外姓人。由于皇帝的女婿常坐在“副驾驶”的位置上,于是后人便干脆将皇帝的女婿称为“副马”。驸马是多大的官职?实际上驸马虽属官职,但是没有具体的实权,属于皇亲国戚,对国家政治没有多大参与权。唐宋两朝时,“驸马都尉从五品,皆尚主者为之。”到了清朝,驸马直接称为“额驸”,属于一种宫廷摆设。照着一般人理解的“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的意思,必然认为古代官场之上宰相的权势是最大的,那么,相应的也就认为宰相的官阶也一定是最高的。可是,如果有这样看上去合情合理的观点的人接触到大唐的官职制度,就会傻了眼——宰相才区区的三品官? 《长安十二时辰》是一部热播剧,在该剧当中,曾经出现过执掌右骁卫的甘守城甘将军受制于右相这么一个宰相的剧情,很多人刚开始看其实没什么感觉——毕竟是宰相嘛,制得住一个将军那还不是毛毛雨嘛。可是如果事后看看他们的官阶,就会越琢磨越觉得不对劲:右骁卫属于南衙十六卫,而南衙十六卫的长官属于堂堂正正的正三品,而右相在唐朝三省六部的官职制度设计下,也还是一个正三品,两人其实都是正三品啊!这还没完呢,我们在《长安十二时辰》里面还会发现这么一个细节,工部主事封大伦这个黑帮头子摊上大事后,为了解决张小敬,新丰县县丞吉温推荐元载的时候,曾经评价大理寺八品评事元载说,他想穿红袍想得眼睛都发红。那么要是可以穿红袍了,那是一个什么官阶呢? 在《长安十二时辰》里面,有一个主角团的角色“姚汝能”,他就是一身红袍!他是什么官,官居几品呢?我们会发现,姚汝能这个剧中的搞笑担当,谁都能使唤一下的家伙,居然是堂堂正正的正四品太子东宫卫率,这官阶不可不谓不高了,要知道这可是货真价实的正四品红袍官员啊,距离传统意义上的“万人之上”的大唐宰相也不过就隔了一级啊。为什么姚在电视剧里面的表现和那些七八品的小官区别不大啊。难道这是电视剧的失误嘛?实际上不是,事实上,这部电视剧出了名的注意细节,这里面的设计完全符合大唐的实际情况,不可能会犯这种超级低级的错误,其实这就是当时大唐官制的设定,官阶并不能决定职权,那些像姚汝能这样出身名门的人,生下来随便搞搞,也就有了寻常人一辈子都穿不起来的红袍。甚至更高级的名门,生下来就能有紫袍在身。看完这些,言归正传,而宰相的官阶看上去不算很高,不过区区正三品,可是宰相拥有的职权实在是远超寻常的三品官,很多时候都可以轻易的对那些看上去的同僚“正三品”进行改变终身的改变。在唐朝历史上,正三品的宰相在三省六部的框架下,相权按理来说已然被大大限制住了,但是这种被限制住的相权却依旧要比大多数名门望族那与生俱来的官阶要高出不知道多少倍。 而虽然三省六部分割了相权,三省长官虽然都属于宰相,可是在这三省里面还是有一个高下低劣的,三省是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这里面的中书省是决策的机构,门下是审核的机构,尚书省却是直接控制六部进行执行的部门,尚书省的长官也因此官居正二品,但是因为曾经有一个过于出名的人担任过尚书令,就直接导致以后没人敢做这个尚书令了——文皇帝李世民曾经做过尚书令。以后的尚书省的长官长期只能担任尚书省的副手。 而大唐的正一品从一品的高官,数目更是稀少的可怕,都是给予那些德高望重的公卿大夫以及曾经立下无数若干功勋的世家子弟养老用的,比如太师、太傅、太保、太尉、司徒、司空、太子太(少)师、太子太(少)保、太子太(少)傅,这些高官与其说是高官,其实不妨说是荣誉称号,基本上这么些个官职就是年老力衰的养老闲散职位了。要说档次,也就是地位崇高的虚职了。答:野史里一个听起来“很牛很正义”的官职,正是“八府巡按”。这个职务有多牛气?远点的可以看京剧《苏三起解》,被诬杀人的妓女苏三,眼看就要含冤上法场,幸亏遇上了巡按山西的“八府巡按”王景隆,硬是把案翻了过来。近点儿的可以看香港经典喜剧《九品芝麻官》,被诬沦落妓院的“候补知县”周星星,偶然得封一品要职“八府巡按”(电影里叫八府巡抚),立刻就咸鱼翻身,在朝堂上怼天怼地,把听审的老太监都差点怼背过气,漂漂亮亮伸张了正义……京剧《苏三起解》其实,所谓“八府巡按”,那多是戏曲野史里的叫法,正史上的叫法,应该是“巡按御史”。巡按御史制度起于明初,清朝顺治年间后就基本“消失”。严格说来,“巡按御史”只是个临时性的差事,其品级也只有正七品,与北京大兴县衙门里的县丞以及地方知县“平级”。但权力却极大,号称“代天子巡狩”。按现在的话说,就是顶着“县长”的级别待遇,干着“中央检查团”的大活儿。如此地位,也是古代王朝常见的“以小制大”制度设计。但即使在明清同时代小说里,看上去只是“七品芝麻官”的巡按御史,也是牛得不行。比如明末小说《二刻拍案惊奇》里,穷困落魄的老教官高愚溪,恰逢学生李某荣升福建巡按御史,被李御史接到福建玩了一圈,走哪当地官员都争着给这“御史恩师”送钱,半年里不知不觉就收了“二千余两白物”,人生就此转运……另外还有清朝顺治年间小说《自作孽》里,那为非作歹的江西德安知县汪费,原想带着一笔钱出去打点高官,路上却误揍了微服私访的江西巡按御史。这下彻底“自作孽”,官职被剥干净不说,四万三千两银子的家产也全数充公。好不容易从狱中脱身,除了倾家荡产外,“人也瘦了一半”,一个多月后就“染大病一场,呜呼死了!”可见,这在戏曲里“很正义”的巡按御史,在明清文人们的笔下,也往往是“惹不起”且“很肥”的存在。那在真实历史上,“巡按御史”真有这么牛?其实,在巡按御史制度刚设立的明初,这些“代天巡狩”的仁兄们,那真是相当的低调:通常是每年八月出巡,每次出巡时间短则一年,长则一两年。而且“出差”时轻装简从,每次都是骑上头小毛驴,最多带一两个书吏就出发了。伙食也是奇差,连烧鹅都吃不上。跟传说中的“很肥”,真是不搭边。但他们“惹不起”却是真的,巡按御史制度,发端于明朝洪武年间,确立于明朝永乐年间,从此各省还有了“巡按御史”的专署官衙“按院”。这群“来出差”的“低调小官”,其核心工作就是“代天子巡狩”,即考察当地的“藩服大臣,府县案官”。从布政使按察使到知府知县等一切官员,都在其考核范围内。当地的仓库钱粮案卷,全都由巡按御史经手复核。甚至可以“大事奏裁,小事立断”,也就是“说办谁,就办谁!”所以《自作孽》里,打了巡按御史的汪费知县,别看和巡按御史“平级”,却迅速落得倒霉下狱的下场。放在当时官场上,这就是典型“自作死”。比这更叫地方官们提心吊胆的是,明朝的官员考课,通常是“九年三考”,对地方官的考察,则是由吏部与巡按御史所在的都察院联合进行,所以巡按御史的每次“巡狩”,就对地方官们无比重要,未来是升是降?“官运”就在巡按御史手里捏着。所以发展到明朝中后期,就出现了咄咄怪事:七品的巡按御史一亮相,当地四五品的各级“领导”们,都要纷纷拜见……当然,明王朝之所以给这些“低调小官”们这么大的权力,并不是为了让他们抖威风。比起野史里这些“八府巡按”们“青天大老爷”“铁面御史”的威武角色。巡按御史对于大明三百年国祚,却有着更重要的意义:明王朝的“防腐剂”!在巡按御史们“代天巡狩”的多项任务里,“惩治腐败”一直都是重头。一次次对当地官员的“无死角审核”,通常能揪出大批“蛀虫”。比如天顺年间的浙江巡按御史李纲,一路就法办了四百多名贪官污吏,给浙江官场来了场“大洗涤”。后来在北京保卫战里力挽狂澜的大英雄于谦,早年“巡按山西”时,除了惩治了一群贪官,还平反了三十多起冤案,挽救了数百“冤囚”。就连传说中享有高官厚禄,抢男霸女“很轻松”的藩王们,对巡按御史们也是颇为畏惧。弘治年间包泽巡按湖广,查明了当地藩王侵占土地的劣迹,一口气叫这些王爷们“咸勒而归之民”,乖乖把到嘴的肉吐出了。这类事在明代相当长时间里,都是巡按御史的“寻常战果”。如此战果,以至于相当长时间里,“巡按御史”都是个叫贪官们打哆嗦的名字。明代官场上甚至还有过奇景:每当听说巡按御史在路上,好些“有劣迹”的地方官纷纷“弃官遁去”。吓得官都不做了。明朝“老直臣”王恕,更是一句话形容了这些“低调小官”的战斗力:“天下贪官污吏强军豪民忌惮者唯御史尔。”所以,明清野史戏曲里,那些“铁面御史”们的光辉事迹,还真不是空穴来风,就是明朝一代代巡按御史们“打”出来的。而与这“防腐剂”同样重要的,就是巡按御史们的“传声筒”角色:古代信息交通条件有限,朝廷如何能准确得悉民声民情?每次“代天巡狩”就十分重要。特别是每当水旱灾情爆发时,常是巡按御史们不辞辛苦,戳穿地方官瞒报灾情的把戏。同时许多已经“过时”的政策甚至弊政,也同样要靠巡按御史发现问题。比如明代陕北的征粮政策,就是多亏御史传吉据理力争,将“以米缴纳”的弊政改成“小麦抵米”,从而“民粮易完,军储易足”。以这个意义说,虽然包括“御史给事中”在内的明朝言官们,常被后人吐槽“乱说话”“爱乱骂”。但巡按御史却绝不在此例,他们既是王朝的防腐剂,又是国家的“眼睛”“耳朵”,大明王朝三个世纪的繁荣,多少认真负责的巡按御史,就是背后无名英雄。但是,当晚明的明王朝,以无可救药的速度腐化下去时,身在这个染缸里的巡按御史们,当然也没有独善其身。相反,由于他们权力极大,自然也就成了腐败分子们的“拉拢对象”。原本是“防腐剂”的他们,更变成了明朝腐败的重灾区。比如到了明朝万历年间时,所谓的巡按御史“代天巡狩”,早没了明初时的低调,相反是“骑大马,衣锦绣”,走哪都是豪华排场。沿途的地方官业绩如何?这些事儿“巡按御史”们不再关心,反而是把这帮人当做提款机。比如魏忠贤的“好儿子”崔呈秀巡按江淮时,一路就明码标价,抓个强盗三千两银子就放人,抓个通缉犯千两银子就放人,看哪个官有钱?使个眼色放风要弹劾,对方就乖乖把钱送来……如《二刻拍案惊奇》里,顶着“御史恩师”名头一路收钱的高愚溪,就是明末“巡按御史”嘴脸的写照。而且“才收两千两”的操作,绝对算巡按御史里的良心。明朝崇祯年间的兵部尚书梁廷栋就怒斥说:“国家遣一方巡方,天下加派百余万”。也就是说,巡按御史“出差”一趟搂的钱,相当于明王朝收百万两银子的税,杀几个巡按御史,估计辽东军费就齐活了。发展到明末最后几年,连崇祯皇帝本人,都看透了这帮堕落的人:“公署前后皆通窦纳贿,每奉使皆富可敌国”。简直成了动动手就搂钱的肥差。更恶劣的是,这些“招待”巡按御史的花费,地方官们当然不会自己买单,往往巧立名目加税,让当地百姓“赔补”。以至于“各县赔补,不胜其苦”。等到老百姓“苦够了”,也就有了最后把崇祯逼上吊的明末农民战争。以这个意义说,大明灭亡这事儿,“巡按御史”就是神助攻。从早年的“正义化身”“防腐剂”,到最后王朝的毒瘤。明朝“八府巡按”的荣光下,是“巡按御史”这个光荣职业的堕落史,多少思考,尽在其中。参考资料:赵克生,许文继《一本书读懂明朝》、王世华《明代的巡按御史》、顾诚《明末农民战争史》、《明史》《明实录》
状元,就是科举考试的第一名,是在最后一次考试(唐是省试,宋后殿试)中,取得的进士第一名,也称鼎元、殿元。状元,不是官职,是考试成绩的荣誉。有文科状元、武科状元之分。文状元考试成绩无论怎么牛,一般不能马上去地方担任实职,需一步步历练。一开始,状元普遍进翰林院。翰林院是皇帝秘书机构,各朝作用大同小异。翰林院修撰,从六品,职责是掌修国史、修实录、记载皇帝言行、讲经史,以及起草典礼文稿。任职翰林院,因是天子近臣,加上状元的光环,一二十年大多都能混到三品左右,如果真有能力、家族背景、皇帝喜欢,以及运气等因素,可以做到尚书、或进入内阁。状元,授翰林院修撰;榜眼、探花授编修,是正七品,就是口头常说的"芝麻官";其余进士考试合格者,进翰林院,称庶吉士。状元、进士,一般要等三年后,考试合格者,部分可以安排到各部或地方任职。武状元开始于中唐,风行于南宋。一般从六品“校”干起,相当于如今的正营或副团清初,武一甲进士授副将、参将;二、三甲进士授守备;武状元榜眼、探花授一、二等侍卫等。知府知府就是府一级的最高行政长官,府相当于现在的市,知府一般情况下能够治理一府数县的区域,他总管这些区域的一切政务,包括民生、经济、吏治、赋税、科举等一切行政事务,但需注意知府只管政务,他没有军权。清朝的知府一般是从四品,但是顺天府和奉天府这两个府的府尹是正三品官职,而之所以比普通的知府高出两个品级,其一顺天府是天子脚下的地方,其二奉天府是满清龙兴之地,所以这两个地方的府尹官职肯定不会太低。道台清朝在继承明朝的“省-府-县”的区域划分下,还独创的在省和府之间增加了一个“道”的行政区划。而道台就是道一级的地方长官,但是清朝的道台有两个类型的道台,其一有专门管理一省或数省某一项事物的道台,如浙江督粮道道台就是管理一省督运漕粮的事务,其二就是管理一府或数府一切政务的道台,比如苏松道道台,就管理着苏州、松江、常州三府的财政、民政和司法等政务。清朝道台正常情况下都是正四品,但是在光绪时期,由于满清朝廷的吏治已经腐败到极点,再加上有品级没职务的官员越来越多,后期甚至出现了正二品的道台,当然这个只是例外并不常见。提督清朝提督就是各省绿营的最高统帅,分为陆路提督和水师提督,其中陆路提督节制全省陆路各镇绿营兵,负责全省绿营兵的训练、考核、晋升等军务,及一省的省防安全。但是需注意在各省的“八旗驻防军”是陆路提督管不了的,满清的八旗军归各地的满族驻防将军专管,如驻守浙江的八旗军就是有杭州将军管辖的。而水师提督就是管理满清三大水师的最高统帅,其中福建水师提督负责台湾、福建、江苏、浙江等地的海防,广东水师提督主负责广东、海南等地的海防,长江水师提督负责长江江面及沿江河湖,以及负责湖南、湖北、江西、安徽等五省的江防。而整个清朝一共有十九名提督,其中陆路提督十一员,即直隶、福建、湖北、陕西、甘肃、新疆、四川、云南、贵州、广西、广东各一位,巡抚兼陆路提督五员,即山东、山西、河南、安徽、江西各一位;专职水师提督三位,即福建水师提督、广东水师提督及长江水师提督。清朝提督一般是从一品,其官阶可以说是地方上最大的官了,位于巡抚和未加授兵部尚书衔的总督之上,不过提督官职虽高,但是他却是被巡抚和总督节制,也就是说提督是需要听从巡抚或者总督的命令的。总督清朝的总督主要分两类,一种是掌管一省或数省军政大权的地方最高行政长官,清朝在光绪之前一共将整个中国分为八个区域,分别让八个总督管理,包括直隶总督、两江总督、 两广总督、闽浙总督、湖广总督、陕甘总督、四川总督和云贵总督,这八个总督管理着满清十八个省的军务、政务和粮饷税赋,同时有些总督还兼任着其他职务,比如直隶总督还兼领直隶河道总督,掌管着漳卫入运归海及永定河疏浚堤防之事;两江总督还兼任两淮盐政,掌控淮扬地区的盐政事务;四川总督还兼任四川巡抚一职。而另一种主要是专门负责全国某项事务的长官,包括漕运总督、南河总督、东河总督和北河总督这四个总督,其中漕运总督是负责管理全国漕运事务的最高长官,及统管各省的督粮道,同时节制山东、河南、江苏、安徽、江西、浙江、湖北和湖南八省漕粮所;南河总督负责江苏河道的疏浚及堤防,不过在1861年因太平天国起义而被裁撤;东河总督负责山东、河南两省黄河和运河事务;北河总督负责直隶境内的南北运河等河道的疏浚及堤防,但这个总督都有直隶总督兼任。清朝的总督一般都是正二品,但是大部分的时候会被加授兵部尚书衔高配至从一品,借此可以有效的节制地方上的提督和巡抚。巡抚清朝的巡抚就是管理一省的军政和民政大权,包括刑狱、吏治、盐漕、赋税、科举等事务,比如每次乡试按例由巡抚督试,武科则由巡抚主考,同时节制一省的水陆各镇兵马。当然清朝不是每一个省都有巡抚的,比如福建的巡抚就有闽浙总督兼任及四川巡抚就有四川总督兼任等等,同时每个省的巡抚也都有所区别,比如浙江巡抚监管盐政;安徽巡抚兼安徽提督之职。清朝的巡抚一般是从二品,但是同总督一样,大部分时候都会被加兵部侍郎衔,高配至正二品。这个问题问的好,探觅Orient来回答~驸马是官职说起“驸马”来,大多数人都会脱口而出:“驸马就是皇帝的女婿呗!”的确,一般地,“驸马”指的是中国古代帝王女婿的称谓,又称帝婿、主婿、国婿等。但实际上,最初的“驸马”并不是指一类人,而是一种官职——驸马都尉。出处“驸马”一词的原始义是:古代几匹马共同驾一辆车,辕马之外的马都称之为“附”。驸马一词最开始称为副马,“副马”一职的设立源于秦始皇的一次出游。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了六国,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制国家——秦王朝。称帝后,为巩固国家政权,秦始皇经常出巡,每次出巡都是大车小车,前呼后拥。一次,他游至博浪沙(今河南原阳)时,张良会同大力士以大铁椎袭击秦始皇的车帐,结果只击中了副车。从那以后,秦始皇再出游时,便在自己的车帐队伍中设了很多的副车,安排了很多“替身”。后代皇帝纷纷仿效,“替身”一职也由最得力的亲信而逐渐转变为皇家的女婿。而选择公主的丈夫做“副马”,一是因为他的地位较高,与皇帝的威仪和尊严相称;二是因为皇家的女婿是“亲人”,总比“亲信”要强,关键时刻能够舍身卖命;三是因为一旦发生意外,皇家也不损失什么,女婿毕竟是外姓人。由于皇帝的女婿常坐在“副驾驶”的位置上,于是后人便干脆将皇帝的女婿称为“副马”。驸马是多大的官职?实际上驸马虽属官职,但是没有具体的实权,属于皇亲国戚,对国家政治没有多大参与权。唐宋两朝时,“驸马都尉从五品,皆尚主者为之。”到了清朝,驸马直接称为“额驸”,属于一种宫廷摆设。照着一般人理解的“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的意思,必然认为古代官场之上宰相的权势是最大的,那么,相应的也就认为宰相的官阶也一定是最高的。可是,如果有这样看上去合情合理的观点的人接触到大唐的官职制度,就会傻了眼——宰相才区区的三品官? 《长安十二时辰》是一部热播剧,在该剧当中,曾经出现过执掌右骁卫的甘守城甘将军受制于右相这么一个宰相的剧情,很多人刚开始看其实没什么感觉——毕竟是宰相嘛,制得住一个将军那还不是毛毛雨嘛。可是如果事后看看他们的官阶,就会越琢磨越觉得不对劲:右骁卫属于南衙十六卫,而南衙十六卫的长官属于堂堂正正的正三品,而右相在唐朝三省六部的官职制度设计下,也还是一个正三品,两人其实都是正三品啊!这还没完呢,我们在《长安十二时辰》里面还会发现这么一个细节,工部主事封大伦这个黑帮头子摊上大事后,为了解决张小敬,新丰县县丞吉温推荐元载的时候,曾经评价大理寺八品评事元载说,他想穿红袍想得眼睛都发红。那么要是可以穿红袍了,那是一个什么官阶呢? 在《长安十二时辰》里面,有一个主角团的角色“姚汝能”,他就是一身红袍!他是什么官,官居几品呢?我们会发现,姚汝能这个剧中的搞笑担当,谁都能使唤一下的家伙,居然是堂堂正正的正四品太子东宫卫率,这官阶不可不谓不高了,要知道这可是货真价实的正四品红袍官员啊,距离传统意义上的“万人之上”的大唐宰相也不过就隔了一级啊。为什么姚在电视剧里面的表现和那些七八品的小官区别不大啊。难道这是电视剧的失误嘛?实际上不是,事实上,这部电视剧出了名的注意细节,这里面的设计完全符合大唐的实际情况,不可能会犯这种超级低级的错误,其实这就是当时大唐官制的设定,官阶并不能决定职权,那些像姚汝能这样出身名门的人,生下来随便搞搞,也就有了寻常人一辈子都穿不起来的红袍。甚至更高级的名门,生下来就能有紫袍在身。看完这些,言归正传,而宰相的官阶看上去不算很高,不过区区正三品,可是宰相拥有的职权实在是远超寻常的三品官,很多时候都可以轻易的对那些看上去的同僚“正三品”进行改变终身的改变。在唐朝历史上,正三品的宰相在三省六部的框架下,相权按理来说已然被大大限制住了,但是这种被限制住的相权却依旧要比大多数名门望族那与生俱来的官阶要高出不知道多少倍。 而虽然三省六部分割了相权,三省长官虽然都属于宰相,可是在这三省里面还是有一个高下低劣的,三省是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这里面的中书省是决策的机构,门下是审核的机构,尚书省却是直接控制六部进行执行的部门,尚书省的长官也因此官居正二品,但是因为曾经有一个过于出名的人担任过尚书令,就直接导致以后没人敢做这个尚书令了——文皇帝李世民曾经做过尚书令。以后的尚书省的长官长期只能担任尚书省的副手。 而大唐的正一品从一品的高官,数目更是稀少的可怕,都是给予那些德高望重的公卿大夫以及曾经立下无数若干功勋的世家子弟养老用的,比如太师、太傅、太保、太尉、司徒、司空、太子太(少)师、太子太(少)保、太子太(少)傅,这些高官与其说是高官,其实不妨说是荣誉称号,基本上这么些个官职就是年老力衰的养老闲散职位了。要说档次,也就是地位崇高的虚职了。答:野史里一个听起来“很牛很正义”的官职,正是“八府巡按”。这个职务有多牛气?远点的可以看京剧《苏三起解》,被诬杀人的妓女苏三,眼看就要含冤上法场,幸亏遇上了巡按山西的“八府巡按”王景隆,硬是把案翻了过来。近点儿的可以看香港经典喜剧《九品芝麻官》,被诬沦落妓院的“候补知县”周星星,偶然得封一品要职“八府巡按”(电影里叫八府巡抚),立刻就咸鱼翻身,在朝堂上怼天怼地,把听审的老太监都差点怼背过气,漂漂亮亮伸张了正义……京剧《苏三起解》其实,所谓“八府巡按”,那多是戏曲野史里的叫法,正史上的叫法,应该是“巡按御史”。巡按御史制度起于明初,清朝顺治年间后就基本“消失”。严格说来,“巡按御史”只是个临时性的差事,其品级也只有正七品,与北京大兴县衙门里的县丞以及地方知县“平级”。但权力却极大,号称“代天子巡狩”。按现在的话说,就是顶着“县长”的级别待遇,干着“中央检查团”的大活儿。如此地位,也是古代王朝常见的“以小制大”制度设计。但即使在明清同时代小说里,看上去只是“七品芝麻官”的巡按御史,也是牛得不行。比如明末小说《二刻拍案惊奇》里,穷困落魄的老教官高愚溪,恰逢学生李某荣升福建巡按御史,被李御史接到福建玩了一圈,走哪当地官员都争着给这“御史恩师”送钱,半年里不知不觉就收了“二千余两白物”,人生就此转运……另外还有清朝顺治年间小说《自作孽》里,那为非作歹的江西德安知县汪费,原想带着一笔钱出去打点高官,路上却误揍了微服私访的江西巡按御史。这下彻底“自作孽”,官职被剥干净不说,四万三千两银子的家产也全数充公。好不容易从狱中脱身,除了倾家荡产外,“人也瘦了一半”,一个多月后就“染大病一场,呜呼死了!”可见,这在戏曲里“很正义”的巡按御史,在明清文人们的笔下,也往往是“惹不起”且“很肥”的存在。那在真实历史上,“巡按御史”真有这么牛?其实,在巡按御史制度刚设立的明初,这些“代天巡狩”的仁兄们,那真是相当的低调:通常是每年八月出巡,每次出巡时间短则一年,长则一两年。而且“出差”时轻装简从,每次都是骑上头小毛驴,最多带一两个书吏就出发了。伙食也是奇差,连烧鹅都吃不上。跟传说中的“很肥”,真是不搭边。但他们“惹不起”却是真的,巡按御史制度,发端于明朝洪武年间,确立于明朝永乐年间,从此各省还有了“巡按御史”的专署官衙“按院”。这群“来出差”的“低调小官”,其核心工作就是“代天子巡狩”,即考察当地的“藩服大臣,府县案官”。从布政使按察使到知府知县等一切官员,都在其考核范围内。当地的仓库钱粮案卷,全都由巡按御史经手复核。甚至可以“大事奏裁,小事立断”,也就是“说办谁,就办谁!”所以《自作孽》里,打了巡按御史的汪费知县,别看和巡按御史“平级”,却迅速落得倒霉下狱的下场。放在当时官场上,这就是典型“自作死”。比这更叫地方官们提心吊胆的是,明朝的官员考课,通常是“九年三考”,对地方官的考察,则是由吏部与巡按御史所在的都察院联合进行,所以巡按御史的每次“巡狩”,就对地方官们无比重要,未来是升是降?“官运”就在巡按御史手里捏着。所以发展到明朝中后期,就出现了咄咄怪事:七品的巡按御史一亮相,当地四五品的各级“领导”们,都要纷纷拜见……当然,明王朝之所以给这些“低调小官”们这么大的权力,并不是为了让他们抖威风。比起野史里这些“八府巡按”们“青天大老爷”“铁面御史”的威武角色。巡按御史对于大明三百年国祚,却有着更重要的意义:明王朝的“防腐剂”!在巡按御史们“代天巡狩”的多项任务里,“惩治腐败”一直都是重头。一次次对当地官员的“无死角审核”,通常能揪出大批“蛀虫”。比如天顺年间的浙江巡按御史李纲,一路就法办了四百多名贪官污吏,给浙江官场来了场“大洗涤”。后来在北京保卫战里力挽狂澜的大英雄于谦,早年“巡按山西”时,除了惩治了一群贪官,还平反了三十多起冤案,挽救了数百“冤囚”。就连传说中享有高官厚禄,抢男霸女“很轻松”的藩王们,对巡按御史们也是颇为畏惧。弘治年间包泽巡按湖广,查明了当地藩王侵占土地的劣迹,一口气叫这些王爷们“咸勒而归之民”,乖乖把到嘴的肉吐出了。这类事在明代相当长时间里,都是巡按御史的“寻常战果”。如此战果,以至于相当长时间里,“巡按御史”都是个叫贪官们打哆嗦的名字。明代官场上甚至还有过奇景:每当听说巡按御史在路上,好些“有劣迹”的地方官纷纷“弃官遁去”。吓得官都不做了。明朝“老直臣”王恕,更是一句话形容了这些“低调小官”的战斗力:“天下贪官污吏强军豪民忌惮者唯御史尔。”所以,明清野史戏曲里,那些“铁面御史”们的光辉事迹,还真不是空穴来风,就是明朝一代代巡按御史们“打”出来的。而与这“防腐剂”同样重要的,就是巡按御史们的“传声筒”角色:古代信息交通条件有限,朝廷如何能准确得悉民声民情?每次“代天巡狩”就十分重要。特别是每当水旱灾情爆发时,常是巡按御史们不辞辛苦,戳穿地方官瞒报灾情的把戏。同时许多已经“过时”的政策甚至弊政,也同样要靠巡按御史发现问题。比如明代陕北的征粮政策,就是多亏御史传吉据理力争,将“以米缴纳”的弊政改成“小麦抵米”,从而“民粮易完,军储易足”。以这个意义说,虽然包括“御史给事中”在内的明朝言官们,常被后人吐槽“乱说话”“爱乱骂”。但巡按御史却绝不在此例,他们既是王朝的防腐剂,又是国家的“眼睛”“耳朵”,大明王朝三个世纪的繁荣,多少认真负责的巡按御史,就是背后无名英雄。但是,当晚明的明王朝,以无可救药的速度腐化下去时,身在这个染缸里的巡按御史们,当然也没有独善其身。相反,由于他们权力极大,自然也就成了腐败分子们的“拉拢对象”。原本是“防腐剂”的他们,更变成了明朝腐败的重灾区。比如到了明朝万历年间时,所谓的巡按御史“代天巡狩”,早没了明初时的低调,相反是“骑大马,衣锦绣”,走哪都是豪华排场。沿途的地方官业绩如何?这些事儿“巡按御史”们不再关心,反而是把这帮人当做提款机。比如魏忠贤的“好儿子”崔呈秀巡按江淮时,一路就明码标价,抓个强盗三千两银子就放人,抓个通缉犯千两银子就放人,看哪个官有钱?使个眼色放风要弹劾,对方就乖乖把钱送来……如《二刻拍案惊奇》里,顶着“御史恩师”名头一路收钱的高愚溪,就是明末“巡按御史”嘴脸的写照。而且“才收两千两”的操作,绝对算巡按御史里的良心。明朝崇祯年间的兵部尚书梁廷栋就怒斥说:“国家遣一方巡方,天下加派百余万”。也就是说,巡按御史“出差”一趟搂的钱,相当于明王朝收百万两银子的税,杀几个巡按御史,估计辽东军费就齐活了。发展到明末最后几年,连崇祯皇帝本人,都看透了这帮堕落的人:“公署前后皆通窦纳贿,每奉使皆富可敌国”。简直成了动动手就搂钱的肥差。更恶劣的是,这些“招待”巡按御史的花费,地方官们当然不会自己买单,往往巧立名目加税,让当地百姓“赔补”。以至于“各县赔补,不胜其苦”。等到老百姓“苦够了”,也就有了最后把崇祯逼上吊的明末农民战争。以这个意义说,大明灭亡这事儿,“巡按御史”就是神助攻。从早年的“正义化身”“防腐剂”,到最后王朝的毒瘤。明朝“八府巡按”的荣光下,是“巡按御史”这个光荣职业的堕落史,多少思考,尽在其中。参考资料:赵克生,许文继《一本书读懂明朝》、王世华《明代的巡按御史》、顾诚《明末农民战争史》、《明史》《明实录》 简单的说,爵位是对一个人的功绩的认可,同时附带了很多特权,是终身制的,甚至可以承袭;官位是具体做事任职的职位,一事一任,不是终身制,也不可继承。官位是在其位则有对应的俸禄;不在其位,则没有俸禄。官位与爵位基本上是对应的,在官位上有了功绩,则爵位高;在官位上没有功绩,则没有爵位,如果有爵位也会降低爵位。一、春秋以前官爵一体化官爵在春秋以前是一体化的,爵位与官位区别不明显,高爵者在高位任高官,低爵者在低位任小官。春秋以前的爵位有:王、公、侯、伯、子、男六爵。天下只有一王,就是天子;公则是较大诸侯国的国君或者中央王朝的三公才能拥有的高级爵位。子与男则是较低的爵位,比如先秦的诸子百家,都是子爵,唯有法家的商鞅爵位是君爵。秦国在商鞅变法前,基本上是官爵一体化,变法后慢慢官与爵相分离。比如卫鞅以左庶长之身在秦国变法,这个左庶长即是官位,又是爵位;卫鞅收复河西之地后,以其大功封爵位为大良造,这个大良造还是官爵一体化。后来的秦国上将军白起,因多次打败六国,以赫赫战功封爵为大良造,这时官与爵已分开了,白起的官身是秦国上将军,爵位是大良造,后升为武安君。二、秦朝之后,官爵正式分离秦始皇有了皇帝爵位后,慢慢的爵位就多了。王、公、侯、君都是高爵,汉朝的爵位承袭秦国爵位,从下至上分别是:公士、上造、簪袅、不更、大夫、官大夫、公大夫、公乘、五大夫、左庶长、右庶长、左更、中更、右更、少良造、大良造、驷车庶长、大庶长、关内侯、彻侯。飞将军李广的官职多次变化,但爵位一直没有上去,他一生想得一个侯爵而不能如愿,最终获得了一个怀柔伯爵位。因为没有军功,没有大的功劳,是不能封侯爵的。就是当了丞相高官后,也不一定能得到王、公爵位,最多是侯爵。本头条号“大秦铁鹰剑士” 专注先秦两汉的历史与文化研究,欢迎大家关注我,以便相互交流讨论,共同学习进步,共同弘扬国学文化。
知府知府就是府一级的最高行政长官,府相当于现在的市,知府一般情况下能够治理一府数县的区域,他总管这些区域的一切政务,包括民生、经济、吏治、赋税、科举等一切行政事务,但需注意知府只管政务,他没有军权。清朝的知府一般是从四品,但是顺天府和奉天府这两个府的府尹是正三品官职,而之所以比普通的知府高出两个品级,其一顺天府是天子脚下的地方,其二奉天府是满清龙兴之地,所以这两个地方的府尹官职肯定不会太低。道台清朝在继承明朝的“省-府-县”的区域划分下,还独创的在省和府之间增加了一个“道”的行政区划。而道台就是道一级的地方长官,但是清朝的道台有两个类型的道台,其一有专门管理一省或数省某一项事物的道台,如浙江督粮道道台就是管理一省督运漕粮的事务,其二就是管理一府或数府一切政务的道台,比如苏松道道台,就管理着苏州、松江、常州三府的财政、民政和司法等政务。清朝道台正常情况下都是正四品,但是在光绪时期,由于满清朝廷的吏治已经腐败到极点,再加上有品级没职务的官员越来越多,后期甚至出现了正二品的道台,当然这个只是例外并不常见。提督清朝提督就是各省绿营的最高统帅,分为陆路提督和水师提督,其中陆路提督节制全省陆路各镇绿营兵,负责全省绿营兵的训练、考核、晋升等军务,及一省的省防安全。但是需注意在各省的“八旗驻防军”是陆路提督管不了的,满清的八旗军归各地的满族驻防将军专管,如驻守浙江的八旗军就是有杭州将军管辖的。而水师提督就是管理满清三大水师的最高统帅,其中福建水师提督负责台湾、福建、江苏、浙江等地的海防,广东水师提督主负责广东、海南等地的海防,长江水师提督负责长江江面及沿江河湖,以及负责湖南、湖北、江西、安徽等五省的江防。而整个清朝一共有十九名提督,其中陆路提督十一员,即直隶、福建、湖北、陕西、甘肃、新疆、四川、云南、贵州、广西、广东各一位,巡抚兼陆路提督五员,即山东、山西、河南、安徽、江西各一位;专职水师提督三位,即福建水师提督、广东水师提督及长江水师提督。清朝提督一般是从一品,其官阶可以说是地方上最大的官了,位于巡抚和未加授兵部尚书衔的总督之上,不过提督官职虽高,但是他却是被巡抚和总督节制,也就是说提督是需要听从巡抚或者总督的命令的。总督清朝的总督主要分两类,一种是掌管一省或数省军政大权的地方最高行政长官,清朝在光绪之前一共将整个中国分为八个区域,分别让八个总督管理,包括直隶总督、两江总督、 两广总督、闽浙总督、湖广总督、陕甘总督、四川总督和云贵总督,这八个总督管理着满清十八个省的军务、政务和粮饷税赋,同时有些总督还兼任着其他职务,比如直隶总督还兼领直隶河道总督,掌管着漳卫入运归海及永定河疏浚堤防之事;两江总督还兼任两淮盐政,掌控淮扬地区的盐政事务;四川总督还兼任四川巡抚一职。而另一种主要是专门负责全国某项事务的长官,包括漕运总督、南河总督、东河总督和北河总督这四个总督,其中漕运总督是负责管理全国漕运事务的最高长官,及统管各省的督粮道,同时节制山东、河南、江苏、安徽、江西、浙江、湖北和湖南八省漕粮所;南河总督负责江苏河道的疏浚及堤防,不过在1861年因太平天国起义而被裁撤;东河总督负责山东、河南两省黄河和运河事务;北河总督负责直隶境内的南北运河等河道的疏浚及堤防,但这个总督都有直隶总督兼任。清朝的总督一般都是正二品,但是大部分的时候会被加授兵部尚书衔高配至从一品,借此可以有效的节制地方上的提督和巡抚。巡抚清朝的巡抚就是管理一省的军政和民政大权,包括刑狱、吏治、盐漕、赋税、科举等事务,比如每次乡试按例由巡抚督试,武科则由巡抚主考,同时节制一省的水陆各镇兵马。当然清朝不是每一个省都有巡抚的,比如福建的巡抚就有闽浙总督兼任及四川巡抚就有四川总督兼任等等,同时每个省的巡抚也都有所区别,比如浙江巡抚监管盐政;安徽巡抚兼安徽提督之职。清朝的巡抚一般是从二品,但是同总督一样,大部分时候都会被加兵部侍郎衔,高配至正二品。
知府知府就是府一级的最高行政长官,府相当于现在的市,知府一般情况下能够治理一府数县的区域,他总管这些区域的一切政务,包括民生、经济、吏治、赋税、科举等一切行政事务,但需注意知府只管政务,他没有军权。清朝的知府一般是从四品,但是顺天府和奉天府这两个府的府尹是正三品官职,而之所以比普通的知府高出两个品级,其一顺天府是天子脚下的地方,其二奉天府是满清龙兴之地,所以这两个地方的府尹官职肯定不会太低。道台清朝在继承明朝的“省-府-县”的区域划分下,还独创的在省和府之间增加了一个“道”的行政区划。而道台就是道一级的地方长官,但是清朝的道台有两个类型的道台,其一有专门管理一省或数省某一项事物的道台,如浙江督粮道道台就是管理一省督运漕粮的事务,其二就是管理一府或数府一切政务的道台,比如苏松道道台,就管理着苏州、松江、常州三府的财政、民政和司法等政务。清朝道台正常情况下都是正四品,但是在光绪时期,由于满清朝廷的吏治已经腐败到极点,再加上有品级没职务的官员越来越多,后期甚至出现了正二品的道台,当然这个只是例外并不常见。提督清朝提督就是各省绿营的最高统帅,分为陆路提督和水师提督,其中陆路提督节制全省陆路各镇绿营兵,负责全省绿营兵的训练、考核、晋升等军务,及一省的省防安全。但是需注意在各省的“八旗驻防军”是陆路提督管不了的,满清的八旗军归各地的满族驻防将军专管,如驻守浙江的八旗军就是有杭州将军管辖的。而水师提督就是管理满清三大水师的最高统帅,其中福建水师提督负责台湾、福建、江苏、浙江等地的海防,广东水师提督主负责广东、海南等地的海防,长江水师提督负责长江江面及沿江河湖,以及负责湖南、湖北、江西、安徽等五省的江防。而整个清朝一共有十九名提督,其中陆路提督十一员,即直隶、福建、湖北、陕西、甘肃、新疆、四川、云南、贵州、广西、广东各一位,巡抚兼陆路提督五员,即山东、山西、河南、安徽、江西各一位;专职水师提督三位,即福建水师提督、广东水师提督及长江水师提督。清朝提督一般是从一品,其官阶可以说是地方上最大的官了,位于巡抚和未加授兵部尚书衔的总督之上,不过提督官职虽高,但是他却是被巡抚和总督节制,也就是说提督是需要听从巡抚或者总督的命令的。总督清朝的总督主要分两类,一种是掌管一省或数省军政大权的地方最高行政长官,清朝在光绪之前一共将整个中国分为八个区域,分别让八个总督管理,包括直隶总督、两江总督、 两广总督、闽浙总督、湖广总督、陕甘总督、四川总督和云贵总督,这八个总督管理着满清十八个省的军务、政务和粮饷税赋,同时有些总督还兼任着其他职务,比如直隶总督还兼领直隶河道总督,掌管着漳卫入运归海及永定河疏浚堤防之事;两江总督还兼任两淮盐政,掌控淮扬地区的盐政事务;四川总督还兼任四川巡抚一职。而另一种主要是专门负责全国某项事务的长官,包括漕运总督、南河总督、东河总督和北河总督这四个总督,其中漕运总督是负责管理全国漕运事务的最高长官,及统管各省的督粮道,同时节制山东、河南、江苏、安徽、江西、浙江、湖北和湖南八省漕粮所;南河总督负责江苏河道的疏浚及堤防,不过在1861年因太平天国起义而被裁撤;东河总督负责山东、河南两省黄河和运河事务;北河总督负责直隶境内的南北运河等河道的疏浚及堤防,但这个总督都有直隶总督兼任。清朝的总督一般都是正二品,但是大部分的时候会被加授兵部尚书衔高配至从一品,借此可以有效的节制地方上的提督和巡抚。巡抚清朝的巡抚就是管理一省的军政和民政大权,包括刑狱、吏治、盐漕、赋税、科举等事务,比如每次乡试按例由巡抚督试,武科则由巡抚主考,同时节制一省的水陆各镇兵马。当然清朝不是每一个省都有巡抚的,比如福建的巡抚就有闽浙总督兼任及四川巡抚就有四川总督兼任等等,同时每个省的巡抚也都有所区别,比如浙江巡抚监管盐政;安徽巡抚兼安徽提督之职。清朝的巡抚一般是从二品,但是同总督一样,大部分时候都会被加兵部侍郎衔,高配至正二品。照着一般人理解的“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的意思,必然认为古代官场之上宰相的权势是最大的,那么,相应的也就认为宰相的官阶也一定是最高的。可是,如果有这样看上去合情合理的观点的人接触到大唐的官职制度,就会傻了眼——宰相才区区的三品官? 《长安十二时辰》是一部热播剧,在该剧当中,曾经出现过执掌右骁卫的甘守城甘将军受制于右相这么一个宰相的剧情,很多人刚开始看其实没什么感觉——毕竟是宰相嘛,制得住一个将军那还不是毛毛雨嘛。可是如果事后看看他们的官阶,就会越琢磨越觉得不对劲:右骁卫属于南衙十六卫,而南衙十六卫的长官属于堂堂正正的正三品,而右相在唐朝三省六部的官职制度设计下,也还是一个正三品,两人其实都是正三品啊!这还没完呢,我们在《长安十二时辰》里面还会发现这么一个细节,工部主事封大伦这个黑帮头子摊上大事后,为了解决张小敬,新丰县县丞吉温推荐元载的时候,曾经评价大理寺八品评事元载说,他想穿红袍想得眼睛都发红。那么要是可以穿红袍了,那是一个什么官阶呢? 在《长安十二时辰》里面,有一个主角团的角色“姚汝能”,他就是一身红袍!他是什么官,官居几品呢?我们会发现,姚汝能这个剧中的搞笑担当,谁都能使唤一下的家伙,居然是堂堂正正的正四品太子东宫卫率,这官阶不可不谓不高了,要知道这可是货真价实的正四品红袍官员啊,距离传统意义上的“万人之上”的大唐宰相也不过就隔了一级啊。为什么姚在电视剧里面的表现和那些七八品的小官区别不大啊。难道这是电视剧的失误嘛?实际上不是,事实上,这部电视剧出了名的注意细节,这里面的设计完全符合大唐的实际情况,不可能会犯这种超级低级的错误,其实这就是当时大唐官制的设定,官阶并不能决定职权,那些像姚汝能这样出身名门的人,生下来随便搞搞,也就有了寻常人一辈子都穿不起来的红袍。甚至更高级的名门,生下来就能有紫袍在身。看完这些,言归正传,而宰相的官阶看上去不算很高,不过区区正三品,可是宰相拥有的职权实在是远超寻常的三品官,很多时候都可以轻易的对那些看上去的同僚“正三品”进行改变终身的改变。在唐朝历史上,正三品的宰相在三省六部的框架下,相权按理来说已然被大大限制住了,但是这种被限制住的相权却依旧要比大多数名门望族那与生俱来的官阶要高出不知道多少倍。 而虽然三省六部分割了相权,三省长官虽然都属于宰相,可是在这三省里面还是有一个高下低劣的,三省是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这里面的中书省是决策的机构,门下是审核的机构,尚书省却是直接控制六部进行执行的部门,尚书省的长官也因此官居正二品,但是因为曾经有一个过于出名的人担任过尚书令,就直接导致以后没人敢做这个尚书令了——文皇帝李世民曾经做过尚书令。以后的尚书省的长官长期只能担任尚书省的副手。 而大唐的正一品从一品的高官,数目更是稀少的可怕,都是给予那些德高望重的公卿大夫以及曾经立下无数若干功勋的世家子弟养老用的,比如太师、太傅、太保、太尉、司徒、司空、太子太(少)师、太子太(少)保、太子太(少)傅,这些高官与其说是高官,其实不妨说是荣誉称号,基本上这么些个官职就是年老力衰的养老闲散职位了。要说档次,也就是地位崇高的虚职了。
知府知府就是府一级的最高行政长官,府相当于现在的市,知府一般情况下能够治理一府数县的区域,他总管这些区域的一切政务,包括民生、经济、吏治、赋税、科举等一切行政事务,但需注意知府只管政务,他没有军权。清朝的知府一般是从四品,但是顺天府和奉天府这两个府的府尹是正三品官职,而之所以比普通的知府高出两个品级,其一顺天府是天子脚下的地方,其二奉天府是满清龙兴之地,所以这两个地方的府尹官职肯定不会太低。道台清朝在继承明朝的“省-府-县”的区域划分下,还独创的在省和府之间增加了一个“道”的行政区划。而道台就是道一级的地方长官,但是清朝的道台有两个类型的道台,其一有专门管理一省或数省某一项事物的道台,如浙江督粮道道台就是管理一省督运漕粮的事务,其二就是管理一府或数府一切政务的道台,比如苏松道道台,就管理着苏州、松江、常州三府的财政、民政和司法等政务。清朝道台正常情况下都是正四品,但是在光绪时期,由于满清朝廷的吏治已经腐败到极点,再加上有品级没职务的官员越来越多,后期甚至出现了正二品的道台,当然这个只是例外并不常见。提督清朝提督就是各省绿营的最高统帅,分为陆路提督和水师提督,其中陆路提督节制全省陆路各镇绿营兵,负责全省绿营兵的训练、考核、晋升等军务,及一省的省防安全。但是需注意在各省的“八旗驻防军”是陆路提督管不了的,满清的八旗军归各地的满族驻防将军专管,如驻守浙江的八旗军就是有杭州将军管辖的。而水师提督就是管理满清三大水师的最高统帅,其中福建水师提督负责台湾、福建、江苏、浙江等地的海防,广东水师提督主负责广东、海南等地的海防,长江水师提督负责长江江面及沿江河湖,以及负责湖南、湖北、江西、安徽等五省的江防。而整个清朝一共有十九名提督,其中陆路提督十一员,即直隶、福建、湖北、陕西、甘肃、新疆、四川、云南、贵州、广西、广东各一位,巡抚兼陆路提督五员,即山东、山西、河南、安徽、江西各一位;专职水师提督三位,即福建水师提督、广东水师提督及长江水师提督。清朝提督一般是从一品,其官阶可以说是地方上最大的官了,位于巡抚和未加授兵部尚书衔的总督之上,不过提督官职虽高,但是他却是被巡抚和总督节制,也就是说提督是需要听从巡抚或者总督的命令的。总督清朝的总督主要分两类,一种是掌管一省或数省军政大权的地方最高行政长官,清朝在光绪之前一共将整个中国分为八个区域,分别让八个总督管理,包括直隶总督、两江总督、 两广总督、闽浙总督、湖广总督、陕甘总督、四川总督和云贵总督,这八个总督管理着满清十八个省的军务、政务和粮饷税赋,同时有些总督还兼任着其他职务,比如直隶总督还兼领直隶河道总督,掌管着漳卫入运归海及永定河疏浚堤防之事;两江总督还兼任两淮盐政,掌控淮扬地区的盐政事务;四川总督还兼任四川巡抚一职。而另一种主要是专门负责全国某项事务的长官,包括漕运总督、南河总督、东河总督和北河总督这四个总督,其中漕运总督是负责管理全国漕运事务的最高长官,及统管各省的督粮道,同时节制山东、河南、江苏、安徽、江西、浙江、湖北和湖南八省漕粮所;南河总督负责江苏河道的疏浚及堤防,不过在1861年因太平天国起义而被裁撤;东河总督负责山东、河南两省黄河和运河事务;北河总督负责直隶境内的南北运河等河道的疏浚及堤防,但这个总督都有直隶总督兼任。清朝的总督一般都是正二品,但是大部分的时候会被加授兵部尚书衔高配至从一品,借此可以有效的节制地方上的提督和巡抚。巡抚清朝的巡抚就是管理一省的军政和民政大权,包括刑狱、吏治、盐漕、赋税、科举等事务,比如每次乡试按例由巡抚督试,武科则由巡抚主考,同时节制一省的水陆各镇兵马。当然清朝不是每一个省都有巡抚的,比如福建的巡抚就有闽浙总督兼任及四川巡抚就有四川总督兼任等等,同时每个省的巡抚也都有所区别,比如浙江巡抚监管盐政;安徽巡抚兼安徽提督之职。清朝的巡抚一般是从二品,但是同总督一样,大部分时候都会被加兵部侍郎衔,高配至正二品。照着一般人理解的“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的意思,必然认为古代官场之上宰相的权势是最大的,那么,相应的也就认为宰相的官阶也一定是最高的。可是,如果有这样看上去合情合理的观点的人接触到大唐的官职制度,就会傻了眼——宰相才区区的三品官? 《长安十二时辰》是一部热播剧,在该剧当中,曾经出现过执掌右骁卫的甘守城甘将军受制于右相这么一个宰相的剧情,很多人刚开始看其实没什么感觉——毕竟是宰相嘛,制得住一个将军那还不是毛毛雨嘛。可是如果事后看看他们的官阶,就会越琢磨越觉得不对劲:右骁卫属于南衙十六卫,而南衙十六卫的长官属于堂堂正正的正三品,而右相在唐朝三省六部的官职制度设计下,也还是一个正三品,两人其实都是正三品啊!这还没完呢,我们在《长安十二时辰》里面还会发现这么一个细节,工部主事封大伦这个黑帮头子摊上大事后,为了解决张小敬,新丰县县丞吉温推荐元载的时候,曾经评价大理寺八品评事元载说,他想穿红袍想得眼睛都发红。那么要是可以穿红袍了,那是一个什么官阶呢? 在《长安十二时辰》里面,有一个主角团的角色“姚汝能”,他就是一身红袍!他是什么官,官居几品呢?我们会发现,姚汝能这个剧中的搞笑担当,谁都能使唤一下的家伙,居然是堂堂正正的正四品太子东宫卫率,这官阶不可不谓不高了,要知道这可是货真价实的正四品红袍官员啊,距离传统意义上的“万人之上”的大唐宰相也不过就隔了一级啊。为什么姚在电视剧里面的表现和那些七八品的小官区别不大啊。难道这是电视剧的失误嘛?实际上不是,事实上,这部电视剧出了名的注意细节,这里面的设计完全符合大唐的实际情况,不可能会犯这种超级低级的错误,其实这就是当时大唐官制的设定,官阶并不能决定职权,那些像姚汝能这样出身名门的人,生下来随便搞搞,也就有了寻常人一辈子都穿不起来的红袍。甚至更高级的名门,生下来就能有紫袍在身。看完这些,言归正传,而宰相的官阶看上去不算很高,不过区区正三品,可是宰相拥有的职权实在是远超寻常的三品官,很多时候都可以轻易的对那些看上去的同僚“正三品”进行改变终身的改变。在唐朝历史上,正三品的宰相在三省六部的框架下,相权按理来说已然被大大限制住了,但是这种被限制住的相权却依旧要比大多数名门望族那与生俱来的官阶要高出不知道多少倍。 而虽然三省六部分割了相权,三省长官虽然都属于宰相,可是在这三省里面还是有一个高下低劣的,三省是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这里面的中书省是决策的机构,门下是审核的机构,尚书省却是直接控制六部进行执行的部门,尚书省的长官也因此官居正二品,但是因为曾经有一个过于出名的人担任过尚书令,就直接导致以后没人敢做这个尚书令了——文皇帝李世民曾经做过尚书令。以后的尚书省的长官长期只能担任尚书省的副手。 而大唐的正一品从一品的高官,数目更是稀少的可怕,都是给予那些德高望重的公卿大夫以及曾经立下无数若干功勋的世家子弟养老用的,比如太师、太傅、太保、太尉、司徒、司空、太子太(少)师、太子太(少)保、太子太(少)傅,这些高官与其说是高官,其实不妨说是荣誉称号,基本上这么些个官职就是年老力衰的养老闲散职位了。要说档次,也就是地位崇高的虚职了。 简单的说,爵位是对一个人的功绩的认可,同时附带了很多特权,是终身制的,甚至可以承袭;官位是具体做事任职的职位,一事一任,不是终身制,也不可继承。官位是在其位则有对应的俸禄;不在其位,则没有俸禄。官位与爵位基本上是对应的,在官位上有了功绩,则爵位高;在官位上没有功绩,则没有爵位,如果有爵位也会降低爵位。一、春秋以前官爵一体化官爵在春秋以前是一体化的,爵位与官位区别不明显,高爵者在高位任高官,低爵者在低位任小官。春秋以前的爵位有:王、公、侯、伯、子、男六爵。天下只有一王,就是天子;公则是较大诸侯国的国君或者中央王朝的三公才能拥有的高级爵位。子与男则是较低的爵位,比如先秦的诸子百家,都是子爵,唯有法家的商鞅爵位是君爵。秦国在商鞅变法前,基本上是官爵一体化,变法后慢慢官与爵相分离。比如卫鞅以左庶长之身在秦国变法,这个左庶长即是官位,又是爵位;卫鞅收复河西之地后,以其大功封爵位为大良造,这个大良造还是官爵一体化。后来的秦国上将军白起,因多次打败六国,以赫赫战功封爵为大良造,这时官与爵已分开了,白起的官身是秦国上将军,爵位是大良造,后升为武安君。二、秦朝之后,官爵正式分离秦始皇有了皇帝爵位后,慢慢的爵位就多了。王、公、侯、君都是高爵,汉朝的爵位承袭秦国爵位,从下至上分别是:公士、上造、簪袅、不更、大夫、官大夫、公大夫、公乘、五大夫、左庶长、右庶长、左更、中更、右更、少良造、大良造、驷车庶长、大庶长、关内侯、彻侯。飞将军李广的官职多次变化,但爵位一直没有上去,他一生想得一个侯爵而不能如愿,最终获得了一个怀柔伯爵位。因为没有军功,没有大的功劳,是不能封侯爵的。就是当了丞相高官后,也不一定能得到王、公爵位,最多是侯爵。本头条号“大秦铁鹰剑士” 专注先秦两汉的历史与文化研究,欢迎大家关注我,以便相互交流讨论,共同学习进步,共同弘扬国学文化。
知府知府就是府一级的最高行政长官,府相当于现在的市,知府一般情况下能够治理一府数县的区域,他总管这些区域的一切政务,包括民生、经济、吏治、赋税、科举等一切行政事务,但需注意知府只管政务,他没有军权。清朝的知府一般是从四品,但是顺天府和奉天府这两个府的府尹是正三品官职,而之所以比普通的知府高出两个品级,其一顺天府是天子脚下的地方,其二奉天府是满清龙兴之地,所以这两个地方的府尹官职肯定不会太低。道台清朝在继承明朝的“省-府-县”的区域划分下,还独创的在省和府之间增加了一个“道”的行政区划。而道台就是道一级的地方长官,但是清朝的道台有两个类型的道台,其一有专门管理一省或数省某一项事物的道台,如浙江督粮道道台就是管理一省督运漕粮的事务,其二就是管理一府或数府一切政务的道台,比如苏松道道台,就管理着苏州、松江、常州三府的财政、民政和司法等政务。清朝道台正常情况下都是正四品,但是在光绪时期,由于满清朝廷的吏治已经腐败到极点,再加上有品级没职务的官员越来越多,后期甚至出现了正二品的道台,当然这个只是例外并不常见。提督清朝提督就是各省绿营的最高统帅,分为陆路提督和水师提督,其中陆路提督节制全省陆路各镇绿营兵,负责全省绿营兵的训练、考核、晋升等军务,及一省的省防安全。但是需注意在各省的“八旗驻防军”是陆路提督管不了的,满清的八旗军归各地的满族驻防将军专管,如驻守浙江的八旗军就是有杭州将军管辖的。而水师提督就是管理满清三大水师的最高统帅,其中福建水师提督负责台湾、福建、江苏、浙江等地的海防,广东水师提督主负责广东、海南等地的海防,长江水师提督负责长江江面及沿江河湖,以及负责湖南、湖北、江西、安徽等五省的江防。而整个清朝一共有十九名提督,其中陆路提督十一员,即直隶、福建、湖北、陕西、甘肃、新疆、四川、云南、贵州、广西、广东各一位,巡抚兼陆路提督五员,即山东、山西、河南、安徽、江西各一位;专职水师提督三位,即福建水师提督、广东水师提督及长江水师提督。清朝提督一般是从一品,其官阶可以说是地方上最大的官了,位于巡抚和未加授兵部尚书衔的总督之上,不过提督官职虽高,但是他却是被巡抚和总督节制,也就是说提督是需要听从巡抚或者总督的命令的。总督清朝的总督主要分两类,一种是掌管一省或数省军政大权的地方最高行政长官,清朝在光绪之前一共将整个中国分为八个区域,分别让八个总督管理,包括直隶总督、两江总督、 两广总督、闽浙总督、湖广总督、陕甘总督、四川总督和云贵总督,这八个总督管理着满清十八个省的军务、政务和粮饷税赋,同时有些总督还兼任着其他职务,比如直隶总督还兼领直隶河道总督,掌管着漳卫入运归海及永定河疏浚堤防之事;两江总督还兼任两淮盐政,掌控淮扬地区的盐政事务;四川总督还兼任四川巡抚一职。而另一种主要是专门负责全国某项事务的长官,包括漕运总督、南河总督、东河总督和北河总督这四个总督,其中漕运总督是负责管理全国漕运事务的最高长官,及统管各省的督粮道,同时节制山东、河南、江苏、安徽、江西、浙江、湖北和湖南八省漕粮所;南河总督负责江苏河道的疏浚及堤防,不过在1861年因太平天国起义而被裁撤;东河总督负责山东、河南两省黄河和运河事务;北河总督负责直隶境内的南北运河等河道的疏浚及堤防,但这个总督都有直隶总督兼任。清朝的总督一般都是正二品,但是大部分的时候会被加授兵部尚书衔高配至从一品,借此可以有效的节制地方上的提督和巡抚。巡抚清朝的巡抚就是管理一省的军政和民政大权,包括刑狱、吏治、盐漕、赋税、科举等事务,比如每次乡试按例由巡抚督试,武科则由巡抚主考,同时节制一省的水陆各镇兵马。当然清朝不是每一个省都有巡抚的,比如福建的巡抚就有闽浙总督兼任及四川巡抚就有四川总督兼任等等,同时每个省的巡抚也都有所区别,比如浙江巡抚监管盐政;安徽巡抚兼安徽提督之职。清朝的巡抚一般是从二品,但是同总督一样,大部分时候都会被加兵部侍郎衔,高配至正二品。照着一般人理解的“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的意思,必然认为古代官场之上宰相的权势是最大的,那么,相应的也就认为宰相的官阶也一定是最高的。可是,如果有这样看上去合情合理的观点的人接触到大唐的官职制度,就会傻了眼——宰相才区区的三品官? 《长安十二时辰》是一部热播剧,在该剧当中,曾经出现过执掌右骁卫的甘守城甘将军受制于右相这么一个宰相的剧情,很多人刚开始看其实没什么感觉——毕竟是宰相嘛,制得住一个将军那还不是毛毛雨嘛。可是如果事后看看他们的官阶,就会越琢磨越觉得不对劲:右骁卫属于南衙十六卫,而南衙十六卫的长官属于堂堂正正的正三品,而右相在唐朝三省六部的官职制度设计下,也还是一个正三品,两人其实都是正三品啊!这还没完呢,我们在《长安十二时辰》里面还会发现这么一个细节,工部主事封大伦这个黑帮头子摊上大事后,为了解决张小敬,新丰县县丞吉温推荐元载的时候,曾经评价大理寺八品评事元载说,他想穿红袍想得眼睛都发红。那么要是可以穿红袍了,那是一个什么官阶呢? 在《长安十二时辰》里面,有一个主角团的角色“姚汝能”,他就是一身红袍!他是什么官,官居几品呢?我们会发现,姚汝能这个剧中的搞笑担当,谁都能使唤一下的家伙,居然是堂堂正正的正四品太子东宫卫率,这官阶不可不谓不高了,要知道这可是货真价实的正四品红袍官员啊,距离传统意义上的“万人之上”的大唐宰相也不过就隔了一级啊。为什么姚在电视剧里面的表现和那些七八品的小官区别不大啊。难道这是电视剧的失误嘛?实际上不是,事实上,这部电视剧出了名的注意细节,这里面的设计完全符合大唐的实际情况,不可能会犯这种超级低级的错误,其实这就是当时大唐官制的设定,官阶并不能决定职权,那些像姚汝能这样出身名门的人,生下来随便搞搞,也就有了寻常人一辈子都穿不起来的红袍。甚至更高级的名门,生下来就能有紫袍在身。看完这些,言归正传,而宰相的官阶看上去不算很高,不过区区正三品,可是宰相拥有的职权实在是远超寻常的三品官,很多时候都可以轻易的对那些看上去的同僚“正三品”进行改变终身的改变。在唐朝历史上,正三品的宰相在三省六部的框架下,相权按理来说已然被大大限制住了,但是这种被限制住的相权却依旧要比大多数名门望族那与生俱来的官阶要高出不知道多少倍。 而虽然三省六部分割了相权,三省长官虽然都属于宰相,可是在这三省里面还是有一个高下低劣的,三省是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这里面的中书省是决策的机构,门下是审核的机构,尚书省却是直接控制六部进行执行的部门,尚书省的长官也因此官居正二品,但是因为曾经有一个过于出名的人担任过尚书令,就直接导致以后没人敢做这个尚书令了——文皇帝李世民曾经做过尚书令。以后的尚书省的长官长期只能担任尚书省的副手。 而大唐的正一品从一品的高官,数目更是稀少的可怕,都是给予那些德高望重的公卿大夫以及曾经立下无数若干功勋的世家子弟养老用的,比如太师、太傅、太保、太尉、司徒、司空、太子太(少)师、太子太(少)保、太子太(少)傅,这些高官与其说是高官,其实不妨说是荣誉称号,基本上这么些个官职就是年老力衰的养老闲散职位了。要说档次,也就是地位崇高的虚职了。 简单的说,爵位是对一个人的功绩的认可,同时附带了很多特权,是终身制的,甚至可以承袭;官位是具体做事任职的职位,一事一任,不是终身制,也不可继承。官位是在其位则有对应的俸禄;不在其位,则没有俸禄。官位与爵位基本上是对应的,在官位上有了功绩,则爵位高;在官位上没有功绩,则没有爵位,如果有爵位也会降低爵位。一、春秋以前官爵一体化官爵在春秋以前是一体化的,爵位与官位区别不明显,高爵者在高位任高官,低爵者在低位任小官。春秋以前的爵位有:王、公、侯、伯、子、男六爵。天下只有一王,就是天子;公则是较大诸侯国的国君或者中央王朝的三公才能拥有的高级爵位。子与男则是较低的爵位,比如先秦的诸子百家,都是子爵,唯有法家的商鞅爵位是君爵。秦国在商鞅变法前,基本上是官爵一体化,变法后慢慢官与爵相分离。比如卫鞅以左庶长之身在秦国变法,这个左庶长即是官位,又是爵位;卫鞅收复河西之地后,以其大功封爵位为大良造,这个大良造还是官爵一体化。后来的秦国上将军白起,因多次打败六国,以赫赫战功封爵为大良造,这时官与爵已分开了,白起的官身是秦国上将军,爵位是大良造,后升为武安君。二、秦朝之后,官爵正式分离秦始皇有了皇帝爵位后,慢慢的爵位就多了。王、公、侯、君都是高爵,汉朝的爵位承袭秦国爵位,从下至上分别是:公士、上造、簪袅、不更、大夫、官大夫、公大夫、公乘、五大夫、左庶长、右庶长、左更、中更、右更、少良造、大良造、驷车庶长、大庶长、关内侯、彻侯。飞将军李广的官职多次变化,但爵位一直没有上去,他一生想得一个侯爵而不能如愿,最终获得了一个怀柔伯爵位。因为没有军功,没有大的功劳,是不能封侯爵的。就是当了丞相高官后,也不一定能得到王、公爵位,最多是侯爵。本头条号“大秦铁鹰剑士” 专注先秦两汉的历史与文化研究,欢迎大家关注我,以便相互交流讨论,共同学习进步,共同弘扬国学文化。诗圣,诗仙。在当时的唐朝,可以说才高八斗,无人能比。才思敏捷,任途不佳。是因为他们的性格,所决定了一切。正直,果敢,不奴颜媚骨,巴结权贵。对当时的封建王朝不满,处处遭排挤。
状元,就是科举考试的第一名,是在最后一次考试(唐是省试,宋后殿试)中,取得的进士第一名,也称鼎元、殿元。状元,不是官职,是考试成绩的荣誉。有文科状元、武科状元之分。文状元考试成绩无论怎么牛,一般不能马上去地方担任实职,需一步步历练。一开始,状元普遍进翰林院。翰林院是皇帝秘书机构,各朝作用大同小异。翰林院修撰,从六品,职责是掌修国史、修实录、记载皇帝言行、讲经史,以及起草典礼文稿。任职翰林院,因是天子近臣,加上状元的光环,一二十年大多都能混到三品左右,如果真有能力、家族背景、皇帝喜欢,以及运气等因素,可以做到尚书、或进入内阁。状元,授翰林院修撰;榜眼、探花授编修,是正七品,就是口头常说的"芝麻官";其余进士考试合格者,进翰林院,称庶吉士。状元、进士,一般要等三年后,考试合格者,部分可以安排到各部或地方任职。武状元开始于中唐,风行于南宋。一般从六品“校”干起,相当于如今的正营或副团清初,武一甲进士授副将、参将;二、三甲进士授守备;武状元榜眼、探花授一、二等侍卫等。
状元,就是科举考试的第一名,是在最后一次考试(唐是省试,宋后殿试)中,取得的进士第一名,也称鼎元、殿元。状元,不是官职,是考试成绩的荣誉。有文科状元、武科状元之分。文状元考试成绩无论怎么牛,一般不能马上去地方担任实职,需一步步历练。一开始,状元普遍进翰林院。翰林院是皇帝秘书机构,各朝作用大同小异。翰林院修撰,从六品,职责是掌修国史、修实录、记载皇帝言行、讲经史,以及起草典礼文稿。任职翰林院,因是天子近臣,加上状元的光环,一二十年大多都能混到三品左右,如果真有能力、家族背景、皇帝喜欢,以及运气等因素,可以做到尚书、或进入内阁。状元,授翰林院修撰;榜眼、探花授编修,是正七品,就是口头常说的"芝麻官";其余进士考试合格者,进翰林院,称庶吉士。状元、进士,一般要等三年后,考试合格者,部分可以安排到各部或地方任职。武状元开始于中唐,风行于南宋。一般从六品“校”干起,相当于如今的正营或副团清初,武一甲进士授副将、参将;二、三甲进士授守备;武状元榜眼、探花授一、二等侍卫等。状元是鼎甲之首,又称某科一甲第一名进士及第。明清时代,对一甲的三名进士授官,有特别的优待。(请注意,只有一甲三名进士才可称“进士及第”,二甲则只能称“进士出身”,三甲就只能称“同进士出身”了。在名义上的差别非常大)一般来说,二甲、三甲进士在殿试结束唱名放榜后,还要进行一次考试,成绩优秀的一部分人,被选为庶吉士,到翰林院读书,散馆之后会有好的分配。而其他大多数进士,不是直接授官,而是先分到各部院衙门去实习,称为“观政进士”。实习结束,才正式分配工作,多到六部任职(主要是担任主事,称为“部属”),或到地方上任知县、府州佐贰等官。总的来说,对进士来说,最好的分配,就是去有“清贵”之称的翰林院。翰林官是“清流”,部属及州县地方官则是“俗流”。能够分到翰林院的,都是考试成绩最好的那少部分人。其他进士需要通过再次考试才能获得进入翰林院做词臣和史官的资格,唯独一甲进士及第的三个人:状元、榜眼、探花,殿试一放榜,就直接进入翰林院:状元授翰林院修撰(从六品),榜眼、探花授编修(正七品)。修撰和编修能够参与国家的修史活动,故又称“史官”,这是极大的荣耀,足以写入墓碑的,一些做过史官的大官僚,往往在墓志铭书衔时,要特别注明,他修过史,做过翰林官!(古代人做了状元,不单是家族的大福,更是一乡、一县、一府,甚至是一省之荣!)一步踏入翰林院,为状元们未来仕途的发展打下了极好的基础。在古代的官僚制度下,九品十八级,品级森列,但官位好不好,不能光看品级。比如修撰的品级并不高,只是从六品,而到地方上做官的进士们,开张也是正七品(知县),看起来只比修撰低一级。然而这一级便是天壤之别。由于明代有“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的惯例,入阁做相几乎为翰林官员所垄断,状元的功名兼修撰的出身,决定了他们能以很短的时间擢升到侍郎一级,而且全在京城做官,不会外放(清代略有不同,翰林外放到地方锻炼的机会多了,比如张之洞和他堂兄张之万,一个是探花,一个是状元,都做过翰林,后来都成为地方督抚大员),而知县在地方上升迁就比较慢,两者的差距渐渐拉大。如果运气好的话,状元出身的修撰,只需要十五到二十年便能做到六卿(尚书)或卿贰(侍郎),甚至入阁辅政做相。这在循例迁转的古代官僚体制下,是非常快的了。可惜啦,现在没科举考试了,不然,我也要立一下大志的,嘿嘿!
状元,就是科举考试的第一名,是在最后一次考试(唐是省试,宋后殿试)中,取得的进士第一名,也称鼎元、殿元。状元,不是官职,是考试成绩的荣誉。有文科状元、武科状元之分。文状元考试成绩无论怎么牛,一般不能马上去地方担任实职,需一步步历练。一开始,状元普遍进翰林院。翰林院是皇帝秘书机构,各朝作用大同小异。翰林院修撰,从六品,职责是掌修国史、修实录、记载皇帝言行、讲经史,以及起草典礼文稿。任职翰林院,因是天子近臣,加上状元的光环,一二十年大多都能混到三品左右,如果真有能力、家族背景、皇帝喜欢,以及运气等因素,可以做到尚书、或进入内阁。状元,授翰林院修撰;榜眼、探花授编修,是正七品,就是口头常说的"芝麻官";其余进士考试合格者,进翰林院,称庶吉士。状元、进士,一般要等三年后,考试合格者,部分可以安排到各部或地方任职。武状元开始于中唐,风行于南宋。一般从六品“校”干起,相当于如今的正营或副团清初,武一甲进士授副将、参将;二、三甲进士授守备;武状元榜眼、探花授一、二等侍卫等。状元是鼎甲之首,又称某科一甲第一名进士及第。明清时代,对一甲的三名进士授官,有特别的优待。(请注意,只有一甲三名进士才可称“进士及第”,二甲则只能称“进士出身”,三甲就只能称“同进士出身”了。在名义上的差别非常大)一般来说,二甲、三甲进士在殿试结束唱名放榜后,还要进行一次考试,成绩优秀的一部分人,被选为庶吉士,到翰林院读书,散馆之后会有好的分配。而其他大多数进士,不是直接授官,而是先分到各部院衙门去实习,称为“观政进士”。实习结束,才正式分配工作,多到六部任职(主要是担任主事,称为“部属”),或到地方上任知县、府州佐贰等官。总的来说,对进士来说,最好的分配,就是去有“清贵”之称的翰林院。翰林官是“清流”,部属及州县地方官则是“俗流”。能够分到翰林院的,都是考试成绩最好的那少部分人。其他进士需要通过再次考试才能获得进入翰林院做词臣和史官的资格,唯独一甲进士及第的三个人:状元、榜眼、探花,殿试一放榜,就直接进入翰林院:状元授翰林院修撰(从六品),榜眼、探花授编修(正七品)。修撰和编修能够参与国家的修史活动,故又称“史官”,这是极大的荣耀,足以写入墓碑的,一些做过史官的大官僚,往往在墓志铭书衔时,要特别注明,他修过史,做过翰林官!(古代人做了状元,不单是家族的大福,更是一乡、一县、一府,甚至是一省之荣!)一步踏入翰林院,为状元们未来仕途的发展打下了极好的基础。在古代的官僚制度下,九品十八级,品级森列,但官位好不好,不能光看品级。比如修撰的品级并不高,只是从六品,而到地方上做官的进士们,开张也是正七品(知县),看起来只比修撰低一级。然而这一级便是天壤之别。由于明代有“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的惯例,入阁做相几乎为翰林官员所垄断,状元的功名兼修撰的出身,决定了他们能以很短的时间擢升到侍郎一级,而且全在京城做官,不会外放(清代略有不同,翰林外放到地方锻炼的机会多了,比如张之洞和他堂兄张之万,一个是探花,一个是状元,都做过翰林,后来都成为地方督抚大员),而知县在地方上升迁就比较慢,两者的差距渐渐拉大。如果运气好的话,状元出身的修撰,只需要十五到二十年便能做到六卿(尚书)或卿贰(侍郎),甚至入阁辅政做相。这在循例迁转的古代官僚体制下,是非常快的了。可惜啦,现在没科举考试了,不然,我也要立一下大志的,嘿嘿!照着一般人理解的“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的意思,必然认为古代官场之上宰相的权势是最大的,那么,相应的也就认为宰相的官阶也一定是最高的。可是,如果有这样看上去合情合理的观点的人接触到大唐的官职制度,就会傻了眼——宰相才区区的三品官? 《长安十二时辰》是一部热播剧,在该剧当中,曾经出现过执掌右骁卫的甘守城甘将军受制于右相这么一个宰相的剧情,很多人刚开始看其实没什么感觉——毕竟是宰相嘛,制得住一个将军那还不是毛毛雨嘛。可是如果事后看看他们的官阶,就会越琢磨越觉得不对劲:右骁卫属于南衙十六卫,而南衙十六卫的长官属于堂堂正正的正三品,而右相在唐朝三省六部的官职制度设计下,也还是一个正三品,两人其实都是正三品啊!这还没完呢,我们在《长安十二时辰》里面还会发现这么一个细节,工部主事封大伦这个黑帮头子摊上大事后,为了解决张小敬,新丰县县丞吉温推荐元载的时候,曾经评价大理寺八品评事元载说,他想穿红袍想得眼睛都发红。那么要是可以穿红袍了,那是一个什么官阶呢? 在《长安十二时辰》里面,有一个主角团的角色“姚汝能”,他就是一身红袍!他是什么官,官居几品呢?我们会发现,姚汝能这个剧中的搞笑担当,谁都能使唤一下的家伙,居然是堂堂正正的正四品太子东宫卫率,这官阶不可不谓不高了,要知道这可是货真价实的正四品红袍官员啊,距离传统意义上的“万人之上”的大唐宰相也不过就隔了一级啊。为什么姚在电视剧里面的表现和那些七八品的小官区别不大啊。难道这是电视剧的失误嘛?实际上不是,事实上,这部电视剧出了名的注意细节,这里面的设计完全符合大唐的实际情况,不可能会犯这种超级低级的错误,其实这就是当时大唐官制的设定,官阶并不能决定职权,那些像姚汝能这样出身名门的人,生下来随便搞搞,也就有了寻常人一辈子都穿不起来的红袍。甚至更高级的名门,生下来就能有紫袍在身。看完这些,言归正传,而宰相的官阶看上去不算很高,不过区区正三品,可是宰相拥有的职权实在是远超寻常的三品官,很多时候都可以轻易的对那些看上去的同僚“正三品”进行改变终身的改变。在唐朝历史上,正三品的宰相在三省六部的框架下,相权按理来说已然被大大限制住了,但是这种被限制住的相权却依旧要比大多数名门望族那与生俱来的官阶要高出不知道多少倍。 而虽然三省六部分割了相权,三省长官虽然都属于宰相,可是在这三省里面还是有一个高下低劣的,三省是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这里面的中书省是决策的机构,门下是审核的机构,尚书省却是直接控制六部进行执行的部门,尚书省的长官也因此官居正二品,但是因为曾经有一个过于出名的人担任过尚书令,就直接导致以后没人敢做这个尚书令了——文皇帝李世民曾经做过尚书令。以后的尚书省的长官长期只能担任尚书省的副手。 而大唐的正一品从一品的高官,数目更是稀少的可怕,都是给予那些德高望重的公卿大夫以及曾经立下无数若干功勋的世家子弟养老用的,比如太师、太傅、太保、太尉、司徒、司空、太子太(少)师、太子太(少)保、太子太(少)傅,这些高官与其说是高官,其实不妨说是荣誉称号,基本上这么些个官职就是年老力衰的养老闲散职位了。要说档次,也就是地位崇高的虚职了。
状元,就是科举考试的第一名,是在最后一次考试(唐是省试,宋后殿试)中,取得的进士第一名,也称鼎元、殿元。状元,不是官职,是考试成绩的荣誉。有文科状元、武科状元之分。文状元考试成绩无论怎么牛,一般不能马上去地方担任实职,需一步步历练。一开始,状元普遍进翰林院。翰林院是皇帝秘书机构,各朝作用大同小异。翰林院修撰,从六品,职责是掌修国史、修实录、记载皇帝言行、讲经史,以及起草典礼文稿。任职翰林院,因是天子近臣,加上状元的光环,一二十年大多都能混到三品左右,如果真有能力、家族背景、皇帝喜欢,以及运气等因素,可以做到尚书、或进入内阁。状元,授翰林院修撰;榜眼、探花授编修,是正七品,就是口头常说的"芝麻官";其余进士考试合格者,进翰林院,称庶吉士。状元、进士,一般要等三年后,考试合格者,部分可以安排到各部或地方任职。武状元开始于中唐,风行于南宋。一般从六品“校”干起,相当于如今的正营或副团清初,武一甲进士授副将、参将;二、三甲进士授守备;武状元榜眼、探花授一、二等侍卫等。状元是鼎甲之首,又称某科一甲第一名进士及第。明清时代,对一甲的三名进士授官,有特别的优待。(请注意,只有一甲三名进士才可称“进士及第”,二甲则只能称“进士出身”,三甲就只能称“同进士出身”了。在名义上的差别非常大)一般来说,二甲、三甲进士在殿试结束唱名放榜后,还要进行一次考试,成绩优秀的一部分人,被选为庶吉士,到翰林院读书,散馆之后会有好的分配。而其他大多数进士,不是直接授官,而是先分到各部院衙门去实习,称为“观政进士”。实习结束,才正式分配工作,多到六部任职(主要是担任主事,称为“部属”),或到地方上任知县、府州佐贰等官。总的来说,对进士来说,最好的分配,就是去有“清贵”之称的翰林院。翰林官是“清流”,部属及州县地方官则是“俗流”。能够分到翰林院的,都是考试成绩最好的那少部分人。其他进士需要通过再次考试才能获得进入翰林院做词臣和史官的资格,唯独一甲进士及第的三个人:状元、榜眼、探花,殿试一放榜,就直接进入翰林院:状元授翰林院修撰(从六品),榜眼、探花授编修(正七品)。修撰和编修能够参与国家的修史活动,故又称“史官”,这是极大的荣耀,足以写入墓碑的,一些做过史官的大官僚,往往在墓志铭书衔时,要特别注明,他修过史,做过翰林官!(古代人做了状元,不单是家族的大福,更是一乡、一县、一府,甚至是一省之荣!)一步踏入翰林院,为状元们未来仕途的发展打下了极好的基础。在古代的官僚制度下,九品十八级,品级森列,但官位好不好,不能光看品级。比如修撰的品级并不高,只是从六品,而到地方上做官的进士们,开张也是正七品(知县),看起来只比修撰低一级。然而这一级便是天壤之别。由于明代有“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的惯例,入阁做相几乎为翰林官员所垄断,状元的功名兼修撰的出身,决定了他们能以很短的时间擢升到侍郎一级,而且全在京城做官,不会外放(清代略有不同,翰林外放到地方锻炼的机会多了,比如张之洞和他堂兄张之万,一个是探花,一个是状元,都做过翰林,后来都成为地方督抚大员),而知县在地方上升迁就比较慢,两者的差距渐渐拉大。如果运气好的话,状元出身的修撰,只需要十五到二十年便能做到六卿(尚书)或卿贰(侍郎),甚至入阁辅政做相。这在循例迁转的古代官僚体制下,是非常快的了。可惜啦,现在没科举考试了,不然,我也要立一下大志的,嘿嘿!照着一般人理解的“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的意思,必然认为古代官场之上宰相的权势是最大的,那么,相应的也就认为宰相的官阶也一定是最高的。可是,如果有这样看上去合情合理的观点的人接触到大唐的官职制度,就会傻了眼——宰相才区区的三品官? 《长安十二时辰》是一部热播剧,在该剧当中,曾经出现过执掌右骁卫的甘守城甘将军受制于右相这么一个宰相的剧情,很多人刚开始看其实没什么感觉——毕竟是宰相嘛,制得住一个将军那还不是毛毛雨嘛。可是如果事后看看他们的官阶,就会越琢磨越觉得不对劲:右骁卫属于南衙十六卫,而南衙十六卫的长官属于堂堂正正的正三品,而右相在唐朝三省六部的官职制度设计下,也还是一个正三品,两人其实都是正三品啊!这还没完呢,我们在《长安十二时辰》里面还会发现这么一个细节,工部主事封大伦这个黑帮头子摊上大事后,为了解决张小敬,新丰县县丞吉温推荐元载的时候,曾经评价大理寺八品评事元载说,他想穿红袍想得眼睛都发红。那么要是可以穿红袍了,那是一个什么官阶呢? 在《长安十二时辰》里面,有一个主角团的角色“姚汝能”,他就是一身红袍!他是什么官,官居几品呢?我们会发现,姚汝能这个剧中的搞笑担当,谁都能使唤一下的家伙,居然是堂堂正正的正四品太子东宫卫率,这官阶不可不谓不高了,要知道这可是货真价实的正四品红袍官员啊,距离传统意义上的“万人之上”的大唐宰相也不过就隔了一级啊。为什么姚在电视剧里面的表现和那些七八品的小官区别不大啊。难道这是电视剧的失误嘛?实际上不是,事实上,这部电视剧出了名的注意细节,这里面的设计完全符合大唐的实际情况,不可能会犯这种超级低级的错误,其实这就是当时大唐官制的设定,官阶并不能决定职权,那些像姚汝能这样出身名门的人,生下来随便搞搞,也就有了寻常人一辈子都穿不起来的红袍。甚至更高级的名门,生下来就能有紫袍在身。看完这些,言归正传,而宰相的官阶看上去不算很高,不过区区正三品,可是宰相拥有的职权实在是远超寻常的三品官,很多时候都可以轻易的对那些看上去的同僚“正三品”进行改变终身的改变。在唐朝历史上,正三品的宰相在三省六部的框架下,相权按理来说已然被大大限制住了,但是这种被限制住的相权却依旧要比大多数名门望族那与生俱来的官阶要高出不知道多少倍。 而虽然三省六部分割了相权,三省长官虽然都属于宰相,可是在这三省里面还是有一个高下低劣的,三省是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这里面的中书省是决策的机构,门下是审核的机构,尚书省却是直接控制六部进行执行的部门,尚书省的长官也因此官居正二品,但是因为曾经有一个过于出名的人担任过尚书令,就直接导致以后没人敢做这个尚书令了——文皇帝李世民曾经做过尚书令。以后的尚书省的长官长期只能担任尚书省的副手。 而大唐的正一品从一品的高官,数目更是稀少的可怕,都是给予那些德高望重的公卿大夫以及曾经立下无数若干功勋的世家子弟养老用的,比如太师、太傅、太保、太尉、司徒、司空、太子太(少)师、太子太(少)保、太子太(少)傅,这些高官与其说是高官,其实不妨说是荣誉称号,基本上这么些个官职就是年老力衰的养老闲散职位了。要说档次,也就是地位崇高的虚职了。答:野史里一个听起来“很牛很正义”的官职,正是“八府巡按”。这个职务有多牛气?远点的可以看京剧《苏三起解》,被诬杀人的妓女苏三,眼看就要含冤上法场,幸亏遇上了巡按山西的“八府巡按”王景隆,硬是把案翻了过来。近点儿的可以看香港经典喜剧《九品芝麻官》,被诬沦落妓院的“候补知县”周星星,偶然得封一品要职“八府巡按”(电影里叫八府巡抚),立刻就咸鱼翻身,在朝堂上怼天怼地,把听审的老太监都差点怼背过气,漂漂亮亮伸张了正义……京剧《苏三起解》其实,所谓“八府巡按”,那多是戏曲野史里的叫法,正史上的叫法,应该是“巡按御史”。巡按御史制度起于明初,清朝顺治年间后就基本“消失”。严格说来,“巡按御史”只是个临时性的差事,其品级也只有正七品,与北京大兴县衙门里的县丞以及地方知县“平级”。但权力却极大,号称“代天子巡狩”。按现在的话说,就是顶着“县长”的级别待遇,干着“中央检查团”的大活儿。如此地位,也是古代王朝常见的“以小制大”制度设计。但即使在明清同时代小说里,看上去只是“七品芝麻官”的巡按御史,也是牛得不行。比如明末小说《二刻拍案惊奇》里,穷困落魄的老教官高愚溪,恰逢学生李某荣升福建巡按御史,被李御史接到福建玩了一圈,走哪当地官员都争着给这“御史恩师”送钱,半年里不知不觉就收了“二千余两白物”,人生就此转运……另外还有清朝顺治年间小说《自作孽》里,那为非作歹的江西德安知县汪费,原想带着一笔钱出去打点高官,路上却误揍了微服私访的江西巡按御史。这下彻底“自作孽”,官职被剥干净不说,四万三千两银子的家产也全数充公。好不容易从狱中脱身,除了倾家荡产外,“人也瘦了一半”,一个多月后就“染大病一场,呜呼死了!”可见,这在戏曲里“很正义”的巡按御史,在明清文人们的笔下,也往往是“惹不起”且“很肥”的存在。那在真实历史上,“巡按御史”真有这么牛?其实,在巡按御史制度刚设立的明初,这些“代天巡狩”的仁兄们,那真是相当的低调:通常是每年八月出巡,每次出巡时间短则一年,长则一两年。而且“出差”时轻装简从,每次都是骑上头小毛驴,最多带一两个书吏就出发了。伙食也是奇差,连烧鹅都吃不上。跟传说中的“很肥”,真是不搭边。但他们“惹不起”却是真的,巡按御史制度,发端于明朝洪武年间,确立于明朝永乐年间,从此各省还有了“巡按御史”的专署官衙“按院”。这群“来出差”的“低调小官”,其核心工作就是“代天子巡狩”,即考察当地的“藩服大臣,府县案官”。从布政使按察使到知府知县等一切官员,都在其考核范围内。当地的仓库钱粮案卷,全都由巡按御史经手复核。甚至可以“大事奏裁,小事立断”,也就是“说办谁,就办谁!”所以《自作孽》里,打了巡按御史的汪费知县,别看和巡按御史“平级”,却迅速落得倒霉下狱的下场。放在当时官场上,这就是典型“自作死”。比这更叫地方官们提心吊胆的是,明朝的官员考课,通常是“九年三考”,对地方官的考察,则是由吏部与巡按御史所在的都察院联合进行,所以巡按御史的每次“巡狩”,就对地方官们无比重要,未来是升是降?“官运”就在巡按御史手里捏着。所以发展到明朝中后期,就出现了咄咄怪事:七品的巡按御史一亮相,当地四五品的各级“领导”们,都要纷纷拜见……当然,明王朝之所以给这些“低调小官”们这么大的权力,并不是为了让他们抖威风。比起野史里这些“八府巡按”们“青天大老爷”“铁面御史”的威武角色。巡按御史对于大明三百年国祚,却有着更重要的意义:明王朝的“防腐剂”!在巡按御史们“代天巡狩”的多项任务里,“惩治腐败”一直都是重头。一次次对当地官员的“无死角审核”,通常能揪出大批“蛀虫”。比如天顺年间的浙江巡按御史李纲,一路就法办了四百多名贪官污吏,给浙江官场来了场“大洗涤”。后来在北京保卫战里力挽狂澜的大英雄于谦,早年“巡按山西”时,除了惩治了一群贪官,还平反了三十多起冤案,挽救了数百“冤囚”。就连传说中享有高官厚禄,抢男霸女“很轻松”的藩王们,对巡按御史们也是颇为畏惧。弘治年间包泽巡按湖广,查明了当地藩王侵占土地的劣迹,一口气叫这些王爷们“咸勒而归之民”,乖乖把到嘴的肉吐出了。这类事在明代相当长时间里,都是巡按御史的“寻常战果”。如此战果,以至于相当长时间里,“巡按御史”都是个叫贪官们打哆嗦的名字。明代官场上甚至还有过奇景:每当听说巡按御史在路上,好些“有劣迹”的地方官纷纷“弃官遁去”。吓得官都不做了。明朝“老直臣”王恕,更是一句话形容了这些“低调小官”的战斗力:“天下贪官污吏强军豪民忌惮者唯御史尔。”所以,明清野史戏曲里,那些“铁面御史”们的光辉事迹,还真不是空穴来风,就是明朝一代代巡按御史们“打”出来的。而与这“防腐剂”同样重要的,就是巡按御史们的“传声筒”角色:古代信息交通条件有限,朝廷如何能准确得悉民声民情?每次“代天巡狩”就十分重要。特别是每当水旱灾情爆发时,常是巡按御史们不辞辛苦,戳穿地方官瞒报灾情的把戏。同时许多已经“过时”的政策甚至弊政,也同样要靠巡按御史发现问题。比如明代陕北的征粮政策,就是多亏御史传吉据理力争,将“以米缴纳”的弊政改成“小麦抵米”,从而“民粮易完,军储易足”。以这个意义说,虽然包括“御史给事中”在内的明朝言官们,常被后人吐槽“乱说话”“爱乱骂”。但巡按御史却绝不在此例,他们既是王朝的防腐剂,又是国家的“眼睛”“耳朵”,大明王朝三个世纪的繁荣,多少认真负责的巡按御史,就是背后无名英雄。但是,当晚明的明王朝,以无可救药的速度腐化下去时,身在这个染缸里的巡按御史们,当然也没有独善其身。相反,由于他们权力极大,自然也就成了腐败分子们的“拉拢对象”。原本是“防腐剂”的他们,更变成了明朝腐败的重灾区。比如到了明朝万历年间时,所谓的巡按御史“代天巡狩”,早没了明初时的低调,相反是“骑大马,衣锦绣”,走哪都是豪华排场。沿途的地方官业绩如何?这些事儿“巡按御史”们不再关心,反而是把这帮人当做提款机。比如魏忠贤的“好儿子”崔呈秀巡按江淮时,一路就明码标价,抓个强盗三千两银子就放人,抓个通缉犯千两银子就放人,看哪个官有钱?使个眼色放风要弹劾,对方就乖乖把钱送来……如《二刻拍案惊奇》里,顶着“御史恩师”名头一路收钱的高愚溪,就是明末“巡按御史”嘴脸的写照。而且“才收两千两”的操作,绝对算巡按御史里的良心。明朝崇祯年间的兵部尚书梁廷栋就怒斥说:“国家遣一方巡方,天下加派百余万”。也就是说,巡按御史“出差”一趟搂的钱,相当于明王朝收百万两银子的税,杀几个巡按御史,估计辽东军费就齐活了。发展到明末最后几年,连崇祯皇帝本人,都看透了这帮堕落的人:“公署前后皆通窦纳贿,每奉使皆富可敌国”。简直成了动动手就搂钱的肥差。更恶劣的是,这些“招待”巡按御史的花费,地方官们当然不会自己买单,往往巧立名目加税,让当地百姓“赔补”。以至于“各县赔补,不胜其苦”。等到老百姓“苦够了”,也就有了最后把崇祯逼上吊的明末农民战争。以这个意义说,大明灭亡这事儿,“巡按御史”就是神助攻。从早年的“正义化身”“防腐剂”,到最后王朝的毒瘤。明朝“八府巡按”的荣光下,是“巡按御史”这个光荣职业的堕落史,多少思考,尽在其中。参考资料:赵克生,许文继《一本书读懂明朝》、王世华《明代的巡按御史》、顾诚《明末农民战争史》、《明史》《明实录》
状元,就是科举考试的第一名,是在最后一次考试(唐是省试,宋后殿试)中,取得的进士第一名,也称鼎元、殿元。状元,不是官职,是考试成绩的荣誉。有文科状元、武科状元之分。文状元考试成绩无论怎么牛,一般不能马上去地方担任实职,需一步步历练。一开始,状元普遍进翰林院。翰林院是皇帝秘书机构,各朝作用大同小异。翰林院修撰,从六品,职责是掌修国史、修实录、记载皇帝言行、讲经史,以及起草典礼文稿。任职翰林院,因是天子近臣,加上状元的光环,一二十年大多都能混到三品左右,如果真有能力、家族背景、皇帝喜欢,以及运气等因素,可以做到尚书、或进入内阁。状元,授翰林院修撰;榜眼、探花授编修,是正七品,就是口头常说的"芝麻官";其余进士考试合格者,进翰林院,称庶吉士。状元、进士,一般要等三年后,考试合格者,部分可以安排到各部或地方任职。武状元开始于中唐,风行于南宋。一般从六品“校”干起,相当于如今的正营或副团清初,武一甲进士授副将、参将;二、三甲进士授守备;武状元榜眼、探花授一、二等侍卫等。状元是鼎甲之首,又称某科一甲第一名进士及第。明清时代,对一甲的三名进士授官,有特别的优待。(请注意,只有一甲三名进士才可称“进士及第”,二甲则只能称“进士出身”,三甲就只能称“同进士出身”了。在名义上的差别非常大)一般来说,二甲、三甲进士在殿试结束唱名放榜后,还要进行一次考试,成绩优秀的一部分人,被选为庶吉士,到翰林院读书,散馆之后会有好的分配。而其他大多数进士,不是直接授官,而是先分到各部院衙门去实习,称为“观政进士”。实习结束,才正式分配工作,多到六部任职(主要是担任主事,称为“部属”),或到地方上任知县、府州佐贰等官。总的来说,对进士来说,最好的分配,就是去有“清贵”之称的翰林院。翰林官是“清流”,部属及州县地方官则是“俗流”。能够分到翰林院的,都是考试成绩最好的那少部分人。其他进士需要通过再次考试才能获得进入翰林院做词臣和史官的资格,唯独一甲进士及第的三个人:状元、榜眼、探花,殿试一放榜,就直接进入翰林院:状元授翰林院修撰(从六品),榜眼、探花授编修(正七品)。修撰和编修能够参与国家的修史活动,故又称“史官”,这是极大的荣耀,足以写入墓碑的,一些做过史官的大官僚,往往在墓志铭书衔时,要特别注明,他修过史,做过翰林官!(古代人做了状元,不单是家族的大福,更是一乡、一县、一府,甚至是一省之荣!)一步踏入翰林院,为状元们未来仕途的发展打下了极好的基础。在古代的官僚制度下,九品十八级,品级森列,但官位好不好,不能光看品级。比如修撰的品级并不高,只是从六品,而到地方上做官的进士们,开张也是正七品(知县),看起来只比修撰低一级。然而这一级便是天壤之别。由于明代有“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的惯例,入阁做相几乎为翰林官员所垄断,状元的功名兼修撰的出身,决定了他们能以很短的时间擢升到侍郎一级,而且全在京城做官,不会外放(清代略有不同,翰林外放到地方锻炼的机会多了,比如张之洞和他堂兄张之万,一个是探花,一个是状元,都做过翰林,后来都成为地方督抚大员),而知县在地方上升迁就比较慢,两者的差距渐渐拉大。如果运气好的话,状元出身的修撰,只需要十五到二十年便能做到六卿(尚书)或卿贰(侍郎),甚至入阁辅政做相。这在循例迁转的古代官僚体制下,是非常快的了。可惜啦,现在没科举考试了,不然,我也要立一下大志的,嘿嘿!照着一般人理解的“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的意思,必然认为古代官场之上宰相的权势是最大的,那么,相应的也就认为宰相的官阶也一定是最高的。可是,如果有这样看上去合情合理的观点的人接触到大唐的官职制度,就会傻了眼——宰相才区区的三品官? 《长安十二时辰》是一部热播剧,在该剧当中,曾经出现过执掌右骁卫的甘守城甘将军受制于右相这么一个宰相的剧情,很多人刚开始看其实没什么感觉——毕竟是宰相嘛,制得住一个将军那还不是毛毛雨嘛。可是如果事后看看他们的官阶,就会越琢磨越觉得不对劲:右骁卫属于南衙十六卫,而南衙十六卫的长官属于堂堂正正的正三品,而右相在唐朝三省六部的官职制度设计下,也还是一个正三品,两人其实都是正三品啊!这还没完呢,我们在《长安十二时辰》里面还会发现这么一个细节,工部主事封大伦这个黑帮头子摊上大事后,为了解决张小敬,新丰县县丞吉温推荐元载的时候,曾经评价大理寺八品评事元载说,他想穿红袍想得眼睛都发红。那么要是可以穿红袍了,那是一个什么官阶呢? 在《长安十二时辰》里面,有一个主角团的角色“姚汝能”,他就是一身红袍!他是什么官,官居几品呢?我们会发现,姚汝能这个剧中的搞笑担当,谁都能使唤一下的家伙,居然是堂堂正正的正四品太子东宫卫率,这官阶不可不谓不高了,要知道这可是货真价实的正四品红袍官员啊,距离传统意义上的“万人之上”的大唐宰相也不过就隔了一级啊。为什么姚在电视剧里面的表现和那些七八品的小官区别不大啊。难道这是电视剧的失误嘛?实际上不是,事实上,这部电视剧出了名的注意细节,这里面的设计完全符合大唐的实际情况,不可能会犯这种超级低级的错误,其实这就是当时大唐官制的设定,官阶并不能决定职权,那些像姚汝能这样出身名门的人,生下来随便搞搞,也就有了寻常人一辈子都穿不起来的红袍。甚至更高级的名门,生下来就能有紫袍在身。看完这些,言归正传,而宰相的官阶看上去不算很高,不过区区正三品,可是宰相拥有的职权实在是远超寻常的三品官,很多时候都可以轻易的对那些看上去的同僚“正三品”进行改变终身的改变。在唐朝历史上,正三品的宰相在三省六部的框架下,相权按理来说已然被大大限制住了,但是这种被限制住的相权却依旧要比大多数名门望族那与生俱来的官阶要高出不知道多少倍。 而虽然三省六部分割了相权,三省长官虽然都属于宰相,可是在这三省里面还是有一个高下低劣的,三省是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这里面的中书省是决策的机构,门下是审核的机构,尚书省却是直接控制六部进行执行的部门,尚书省的长官也因此官居正二品,但是因为曾经有一个过于出名的人担任过尚书令,就直接导致以后没人敢做这个尚书令了——文皇帝李世民曾经做过尚书令。以后的尚书省的长官长期只能担任尚书省的副手。 而大唐的正一品从一品的高官,数目更是稀少的可怕,都是给予那些德高望重的公卿大夫以及曾经立下无数若干功勋的世家子弟养老用的,比如太师、太傅、太保、太尉、司徒、司空、太子太(少)师、太子太(少)保、太子太(少)傅,这些高官与其说是高官,其实不妨说是荣誉称号,基本上这么些个官职就是年老力衰的养老闲散职位了。要说档次,也就是地位崇高的虚职了。答:野史里一个听起来“很牛很正义”的官职,正是“八府巡按”。这个职务有多牛气?远点的可以看京剧《苏三起解》,被诬杀人的妓女苏三,眼看就要含冤上法场,幸亏遇上了巡按山西的“八府巡按”王景隆,硬是把案翻了过来。近点儿的可以看香港经典喜剧《九品芝麻官》,被诬沦落妓院的“候补知县”周星星,偶然得封一品要职“八府巡按”(电影里叫八府巡抚),立刻就咸鱼翻身,在朝堂上怼天怼地,把听审的老太监都差点怼背过气,漂漂亮亮伸张了正义……京剧《苏三起解》其实,所谓“八府巡按”,那多是戏曲野史里的叫法,正史上的叫法,应该是“巡按御史”。巡按御史制度起于明初,清朝顺治年间后就基本“消失”。严格说来,“巡按御史”只是个临时性的差事,其品级也只有正七品,与北京大兴县衙门里的县丞以及地方知县“平级”。但权力却极大,号称“代天子巡狩”。按现在的话说,就是顶着“县长”的级别待遇,干着“中央检查团”的大活儿。如此地位,也是古代王朝常见的“以小制大”制度设计。但即使在明清同时代小说里,看上去只是“七品芝麻官”的巡按御史,也是牛得不行。比如明末小说《二刻拍案惊奇》里,穷困落魄的老教官高愚溪,恰逢学生李某荣升福建巡按御史,被李御史接到福建玩了一圈,走哪当地官员都争着给这“御史恩师”送钱,半年里不知不觉就收了“二千余两白物”,人生就此转运……另外还有清朝顺治年间小说《自作孽》里,那为非作歹的江西德安知县汪费,原想带着一笔钱出去打点高官,路上却误揍了微服私访的江西巡按御史。这下彻底“自作孽”,官职被剥干净不说,四万三千两银子的家产也全数充公。好不容易从狱中脱身,除了倾家荡产外,“人也瘦了一半”,一个多月后就“染大病一场,呜呼死了!”可见,这在戏曲里“很正义”的巡按御史,在明清文人们的笔下,也往往是“惹不起”且“很肥”的存在。那在真实历史上,“巡按御史”真有这么牛?其实,在巡按御史制度刚设立的明初,这些“代天巡狩”的仁兄们,那真是相当的低调:通常是每年八月出巡,每次出巡时间短则一年,长则一两年。而且“出差”时轻装简从,每次都是骑上头小毛驴,最多带一两个书吏就出发了。伙食也是奇差,连烧鹅都吃不上。跟传说中的“很肥”,真是不搭边。但他们“惹不起”却是真的,巡按御史制度,发端于明朝洪武年间,确立于明朝永乐年间,从此各省还有了“巡按御史”的专署官衙“按院”。这群“来出差”的“低调小官”,其核心工作就是“代天子巡狩”,即考察当地的“藩服大臣,府县案官”。从布政使按察使到知府知县等一切官员,都在其考核范围内。当地的仓库钱粮案卷,全都由巡按御史经手复核。甚至可以“大事奏裁,小事立断”,也就是“说办谁,就办谁!”所以《自作孽》里,打了巡按御史的汪费知县,别看和巡按御史“平级”,却迅速落得倒霉下狱的下场。放在当时官场上,这就是典型“自作死”。比这更叫地方官们提心吊胆的是,明朝的官员考课,通常是“九年三考”,对地方官的考察,则是由吏部与巡按御史所在的都察院联合进行,所以巡按御史的每次“巡狩”,就对地方官们无比重要,未来是升是降?“官运”就在巡按御史手里捏着。所以发展到明朝中后期,就出现了咄咄怪事:七品的巡按御史一亮相,当地四五品的各级“领导”们,都要纷纷拜见……当然,明王朝之所以给这些“低调小官”们这么大的权力,并不是为了让他们抖威风。比起野史里这些“八府巡按”们“青天大老爷”“铁面御史”的威武角色。巡按御史对于大明三百年国祚,却有着更重要的意义:明王朝的“防腐剂”!在巡按御史们“代天巡狩”的多项任务里,“惩治腐败”一直都是重头。一次次对当地官员的“无死角审核”,通常能揪出大批“蛀虫”。比如天顺年间的浙江巡按御史李纲,一路就法办了四百多名贪官污吏,给浙江官场来了场“大洗涤”。后来在北京保卫战里力挽狂澜的大英雄于谦,早年“巡按山西”时,除了惩治了一群贪官,还平反了三十多起冤案,挽救了数百“冤囚”。就连传说中享有高官厚禄,抢男霸女“很轻松”的藩王们,对巡按御史们也是颇为畏惧。弘治年间包泽巡按湖广,查明了当地藩王侵占土地的劣迹,一口气叫这些王爷们“咸勒而归之民”,乖乖把到嘴的肉吐出了。这类事在明代相当长时间里,都是巡按御史的“寻常战果”。如此战果,以至于相当长时间里,“巡按御史”都是个叫贪官们打哆嗦的名字。明代官场上甚至还有过奇景:每当听说巡按御史在路上,好些“有劣迹”的地方官纷纷“弃官遁去”。吓得官都不做了。明朝“老直臣”王恕,更是一句话形容了这些“低调小官”的战斗力:“天下贪官污吏强军豪民忌惮者唯御史尔。”所以,明清野史戏曲里,那些“铁面御史”们的光辉事迹,还真不是空穴来风,就是明朝一代代巡按御史们“打”出来的。而与这“防腐剂”同样重要的,就是巡按御史们的“传声筒”角色:古代信息交通条件有限,朝廷如何能准确得悉民声民情?每次“代天巡狩”就十分重要。特别是每当水旱灾情爆发时,常是巡按御史们不辞辛苦,戳穿地方官瞒报灾情的把戏。同时许多已经“过时”的政策甚至弊政,也同样要靠巡按御史发现问题。比如明代陕北的征粮政策,就是多亏御史传吉据理力争,将“以米缴纳”的弊政改成“小麦抵米”,从而“民粮易完,军储易足”。以这个意义说,虽然包括“御史给事中”在内的明朝言官们,常被后人吐槽“乱说话”“爱乱骂”。但巡按御史却绝不在此例,他们既是王朝的防腐剂,又是国家的“眼睛”“耳朵”,大明王朝三个世纪的繁荣,多少认真负责的巡按御史,就是背后无名英雄。但是,当晚明的明王朝,以无可救药的速度腐化下去时,身在这个染缸里的巡按御史们,当然也没有独善其身。相反,由于他们权力极大,自然也就成了腐败分子们的“拉拢对象”。原本是“防腐剂”的他们,更变成了明朝腐败的重灾区。比如到了明朝万历年间时,所谓的巡按御史“代天巡狩”,早没了明初时的低调,相反是“骑大马,衣锦绣”,走哪都是豪华排场。沿途的地方官业绩如何?这些事儿“巡按御史”们不再关心,反而是把这帮人当做提款机。比如魏忠贤的“好儿子”崔呈秀巡按江淮时,一路就明码标价,抓个强盗三千两银子就放人,抓个通缉犯千两银子就放人,看哪个官有钱?使个眼色放风要弹劾,对方就乖乖把钱送来……如《二刻拍案惊奇》里,顶着“御史恩师”名头一路收钱的高愚溪,就是明末“巡按御史”嘴脸的写照。而且“才收两千两”的操作,绝对算巡按御史里的良心。明朝崇祯年间的兵部尚书梁廷栋就怒斥说:“国家遣一方巡方,天下加派百余万”。也就是说,巡按御史“出差”一趟搂的钱,相当于明王朝收百万两银子的税,杀几个巡按御史,估计辽东军费就齐活了。发展到明末最后几年,连崇祯皇帝本人,都看透了这帮堕落的人:“公署前后皆通窦纳贿,每奉使皆富可敌国”。简直成了动动手就搂钱的肥差。更恶劣的是,这些“招待”巡按御史的花费,地方官们当然不会自己买单,往往巧立名目加税,让当地百姓“赔补”。以至于“各县赔补,不胜其苦”。等到老百姓“苦够了”,也就有了最后把崇祯逼上吊的明末农民战争。以这个意义说,大明灭亡这事儿,“巡按御史”就是神助攻。从早年的“正义化身”“防腐剂”,到最后王朝的毒瘤。明朝“八府巡按”的荣光下,是“巡按御史”这个光荣职业的堕落史,多少思考,尽在其中。参考资料:赵克生,许文继《一本书读懂明朝》、王世华《明代的巡按御史》、顾诚《明末农民战争史》、《明史》《明实录》清朝实在是太大了,有1300多万平方公里,比现在还大了400万平方公里左右,别问我这400万平方公里去哪儿了,我们今天就谈谈清朝这么大,该怎么管理这件事儿。地方太大了,这也不太好管啊!那时候又没有电话、网络,传递消息基本就靠马的四条腿,发了疯似的狂奔。为了方便管辖,清朝便开始实行总督制度。其实这玩意儿明朝就有,不过两者还是有一定区别的。明朝的总督,基本上就是遇到麻烦事儿了,就派个朝中大员到地方上兼任总督一职,等到事情解决了,这哥们就撤了,类似钦差大臣的意思。比如浙直总督胡宗宪,蓟辽总督袁崇焕等。清朝的总督,那可就是常设职位了。他们便是正儿八经的封疆大吏了,主要管辖地方上的军政大权,一般手里有一到三个省的地盘可以管,那权力实在是大得吓人。而且清朝总督,一般是正二品高官,如果还能兼有一个兵部尚书衔或者都察院右都御史衔的话,那可就成了从一品大员了。如果这位总督除此之外,还兼有大学士衔,那么就要恭喜他了,他可就荣升为正一品高官了,升无可升的情况下,就等着封爵了。一、清朝常设的总督,一般有9个。清朝的这9大总督,分别是:直隶总督、两江总督、四川总督、闽浙总督、云贵总督、湖广总督、两广总督、东三省总督和陕甘总督。直隶总督,坐镇保定。手握直隶境内的军政大权,包括了如今的河北、内蒙部分地区。两江总督,坐镇江宁。手握江苏(包括上海)、安徽、江西三省的军政大权。四川总督,坐镇成都。显然,是四川的军政一把手。闽浙总督,坐镇福州。管辖福建、浙江两省的军政大权。云贵总督,坐镇昆明。手握云南、贵州两省的军政大权。湖广总督,坐镇武昌。手握湖南、湖北两省的军政大权。(最近不太热播的电影主人公张之洞,就曾是湖广总督。)两广总督,坐镇广州。自然是广东、广西的军政一把手了。东三省总督,坐镇奉天。这个比较特别,过去清朝在东北设立盛京将军,到了光绪年间,才改成了东三省总督,手握吉林、辽宁、黑龙江等地的军政大权。陕甘总督,坐镇兰州。主要负责陕西、甘肃等地的军政事务。除了这9大总督以外,清朝还设立了另外两个比较特殊的总督:漕运总督、河道总督。他们俩是干嘛的呢?看名字其实我们就知道了,这两位并不是负责某一个片区的军政事务,而是负责水利运输的官员。其中漕运总督,驻扎在淮安,管理着山东、河南、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湖南、湖北等8个省的漕运。主要负责将这8个省的粮食通过水路运送到京城。河道总督,驻扎在清江浦(也在淮安境内),他们主要负责黄河、京杭大运河及永定河堤防、疏浚等事务。二、直隶总督有1个地方,他是管不到的,那就是顺天府。这9大总督,分别管辖着全国各地的军政事务,对清朝朝廷对地方的管理,有着非常直接的作用。其中大家比较熟悉的,应该是直隶总督、两江总督和陕甘总督。陕甘总督大家很熟悉,因为在《雍正王朝》里,年羹尧就是坐镇陕甘地区的陕甘总督,在这儿帮助十四阿哥胤禵运送粮草,顺便以粮草挟制他。两江总督,那可是总督里的热门职位,因为他所管辖的两江地区,是清朝最为富庶繁华的地区,知道这人有钱就完事儿了。直隶总督,这是很多人耳熟能详,但是不太了解,主要是因为直隶这个称呼如今没了。其实直隶就是如今的河北大部分地区外加内蒙的一小部分地区。那我们现在就通透了,直隶总督不就把京城给包裹起来了嘛!还真是这样,所以现在你应该能搞明白一点了,京城是直隶总督绝对管不了的地方。而京城也不可能是皇帝亲自管理治安问题吧?所以京城及其周边地区还设立了顺天府,京城及其周边地区的治安,则是由顺天府尹单独管辖。顺天府尹是正三品官员,那么是不是说直隶总督就能管辖顺天府尹了?当然不是!直隶总督看到这儿都懵圈了,什么情况?我一个从一品的高官,怎么就管不了一个正三品的家伙了?对不起,您还真管不了!第一,因为顺天府尹的职位比较敏感,一般都是由朝中六部的尚书、侍郎等高级官吏兼任。都说朝中有人好做官,人家就是朝中那个人,顺天府尹只是兼职而已,你说你一个地方总督能管得了嘛!第二,因为顺天府尹是皇帝跟前的父母官。好家伙,人家一言不合就可以直接面圣,你虽然是总督,可想要见皇帝,是不是也得层层申请啊?可人家顺天府尹完全有机会成为天天面圣,这就是区别。第三,因为顺天府相当于直辖市。顺天府尹这个直辖市的市长,自然和省部级高官的级别是一样的了,尽管你还是只能称呼他为府尹,可人家头上并没有巡抚和总督了。由此可见,顺天府尹是不好惹的角色,人家在天子脚下做事,可以直达天庭,哪怕是封疆大吏直隶总督,也得给他几分面子。总结:直隶总督,其实是最尴尬的总督。都说直隶总督是天下11位总督中最牛的一个,其实在我看来,直隶总督是最为尴尬的一个才对。身为封疆大吏,一般的总督,在自己的地盘上,绝对是说一不二的对不对?可直隶总督不行啊,他的地盘上有他管不了的顺天府尹,还有他管不了的京城内各大高官包括皇帝。管不了就躲远点呗,最要命的是,直隶总督还得在这帮高级官吏眼皮子底下干活。你尝试过在考试的时候,监考老师一直盯着你的那种感觉吗?直隶总督整天胆战心惊地上班,这工作自然是很难办得好。而且想要揩油,也不敢随便找机会,因为他知道,有若干双眼睛正在盯着他。所以说,当年曾国藩平定太平军以后,从两江总督任上转任直隶总督,这可把他搞得烦透了,在那儿什么都干不好,最后还是回来做两江总督了。不吹不黑,两江地区做官,那是真相。参考资料:《清史稿》
状元,就是科举考试的第一名,是在最后一次考试(唐是省试,宋后殿试)中,取得的进士第一名,也称鼎元、殿元。状元,不是官职,是考试成绩的荣誉。有文科状元、武科状元之分。文状元考试成绩无论怎么牛,一般不能马上去地方担任实职,需一步步历练。一开始,状元普遍进翰林院。翰林院是皇帝秘书机构,各朝作用大同小异。翰林院修撰,从六品,职责是掌修国史、修实录、记载皇帝言行、讲经史,以及起草典礼文稿。任职翰林院,因是天子近臣,加上状元的光环,一二十年大多都能混到三品左右,如果真有能力、家族背景、皇帝喜欢,以及运气等因素,可以做到尚书、或进入内阁。状元,授翰林院修撰;榜眼、探花授编修,是正七品,就是口头常说的"芝麻官";其余进士考试合格者,进翰林院,称庶吉士。状元、进士,一般要等三年后,考试合格者,部分可以安排到各部或地方任职。武状元开始于中唐,风行于南宋。一般从六品“校”干起,相当于如今的正营或副团清初,武一甲进士授副将、参将;二、三甲进士授守备;武状元榜眼、探花授一、二等侍卫等。状元是鼎甲之首,又称某科一甲第一名进士及第。明清时代,对一甲的三名进士授官,有特别的优待。(请注意,只有一甲三名进士才可称“进士及第”,二甲则只能称“进士出身”,三甲就只能称“同进士出身”了。在名义上的差别非常大)一般来说,二甲、三甲进士在殿试结束唱名放榜后,还要进行一次考试,成绩优秀的一部分人,被选为庶吉士,到翰林院读书,散馆之后会有好的分配。而其他大多数进士,不是直接授官,而是先分到各部院衙门去实习,称为“观政进士”。实习结束,才正式分配工作,多到六部任职(主要是担任主事,称为“部属”),或到地方上任知县、府州佐贰等官。总的来说,对进士来说,最好的分配,就是去有“清贵”之称的翰林院。翰林官是“清流”,部属及州县地方官则是“俗流”。能够分到翰林院的,都是考试成绩最好的那少部分人。其他进士需要通过再次考试才能获得进入翰林院做词臣和史官的资格,唯独一甲进士及第的三个人:状元、榜眼、探花,殿试一放榜,就直接进入翰林院:状元授翰林院修撰(从六品),榜眼、探花授编修(正七品)。修撰和编修能够参与国家的修史活动,故又称“史官”,这是极大的荣耀,足以写入墓碑的,一些做过史官的大官僚,往往在墓志铭书衔时,要特别注明,他修过史,做过翰林官!(古代人做了状元,不单是家族的大福,更是一乡、一县、一府,甚至是一省之荣!)一步踏入翰林院,为状元们未来仕途的发展打下了极好的基础。在古代的官僚制度下,九品十八级,品级森列,但官位好不好,不能光看品级。比如修撰的品级并不高,只是从六品,而到地方上做官的进士们,开张也是正七品(知县),看起来只比修撰低一级。然而这一级便是天壤之别。由于明代有“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的惯例,入阁做相几乎为翰林官员所垄断,状元的功名兼修撰的出身,决定了他们能以很短的时间擢升到侍郎一级,而且全在京城做官,不会外放(清代略有不同,翰林外放到地方锻炼的机会多了,比如张之洞和他堂兄张之万,一个是探花,一个是状元,都做过翰林,后来都成为地方督抚大员),而知县在地方上升迁就比较慢,两者的差距渐渐拉大。如果运气好的话,状元出身的修撰,只需要十五到二十年便能做到六卿(尚书)或卿贰(侍郎),甚至入阁辅政做相。这在循例迁转的古代官僚体制下,是非常快的了。可惜啦,现在没科举考试了,不然,我也要立一下大志的,嘿嘿!照着一般人理解的“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的意思,必然认为古代官场之上宰相的权势是最大的,那么,相应的也就认为宰相的官阶也一定是最高的。可是,如果有这样看上去合情合理的观点的人接触到大唐的官职制度,就会傻了眼——宰相才区区的三品官? 《长安十二时辰》是一部热播剧,在该剧当中,曾经出现过执掌右骁卫的甘守城甘将军受制于右相这么一个宰相的剧情,很多人刚开始看其实没什么感觉——毕竟是宰相嘛,制得住一个将军那还不是毛毛雨嘛。可是如果事后看看他们的官阶,就会越琢磨越觉得不对劲:右骁卫属于南衙十六卫,而南衙十六卫的长官属于堂堂正正的正三品,而右相在唐朝三省六部的官职制度设计下,也还是一个正三品,两人其实都是正三品啊!这还没完呢,我们在《长安十二时辰》里面还会发现这么一个细节,工部主事封大伦这个黑帮头子摊上大事后,为了解决张小敬,新丰县县丞吉温推荐元载的时候,曾经评价大理寺八品评事元载说,他想穿红袍想得眼睛都发红。那么要是可以穿红袍了,那是一个什么官阶呢? 在《长安十二时辰》里面,有一个主角团的角色“姚汝能”,他就是一身红袍!他是什么官,官居几品呢?我们会发现,姚汝能这个剧中的搞笑担当,谁都能使唤一下的家伙,居然是堂堂正正的正四品太子东宫卫率,这官阶不可不谓不高了,要知道这可是货真价实的正四品红袍官员啊,距离传统意义上的“万人之上”的大唐宰相也不过就隔了一级啊。为什么姚在电视剧里面的表现和那些七八品的小官区别不大啊。难道这是电视剧的失误嘛?实际上不是,事实上,这部电视剧出了名的注意细节,这里面的设计完全符合大唐的实际情况,不可能会犯这种超级低级的错误,其实这就是当时大唐官制的设定,官阶并不能决定职权,那些像姚汝能这样出身名门的人,生下来随便搞搞,也就有了寻常人一辈子都穿不起来的红袍。甚至更高级的名门,生下来就能有紫袍在身。看完这些,言归正传,而宰相的官阶看上去不算很高,不过区区正三品,可是宰相拥有的职权实在是远超寻常的三品官,很多时候都可以轻易的对那些看上去的同僚“正三品”进行改变终身的改变。在唐朝历史上,正三品的宰相在三省六部的框架下,相权按理来说已然被大大限制住了,但是这种被限制住的相权却依旧要比大多数名门望族那与生俱来的官阶要高出不知道多少倍。 而虽然三省六部分割了相权,三省长官虽然都属于宰相,可是在这三省里面还是有一个高下低劣的,三省是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这里面的中书省是决策的机构,门下是审核的机构,尚书省却是直接控制六部进行执行的部门,尚书省的长官也因此官居正二品,但是因为曾经有一个过于出名的人担任过尚书令,就直接导致以后没人敢做这个尚书令了——文皇帝李世民曾经做过尚书令。以后的尚书省的长官长期只能担任尚书省的副手。 而大唐的正一品从一品的高官,数目更是稀少的可怕,都是给予那些德高望重的公卿大夫以及曾经立下无数若干功勋的世家子弟养老用的,比如太师、太傅、太保、太尉、司徒、司空、太子太(少)师、太子太(少)保、太子太(少)傅,这些高官与其说是高官,其实不妨说是荣誉称号,基本上这么些个官职就是年老力衰的养老闲散职位了。要说档次,也就是地位崇高的虚职了。答:野史里一个听起来“很牛很正义”的官职,正是“八府巡按”。这个职务有多牛气?远点的可以看京剧《苏三起解》,被诬杀人的妓女苏三,眼看就要含冤上法场,幸亏遇上了巡按山西的“八府巡按”王景隆,硬是把案翻了过来。近点儿的可以看香港经典喜剧《九品芝麻官》,被诬沦落妓院的“候补知县”周星星,偶然得封一品要职“八府巡按”(电影里叫八府巡抚),立刻就咸鱼翻身,在朝堂上怼天怼地,把听审的老太监都差点怼背过气,漂漂亮亮伸张了正义……京剧《苏三起解》其实,所谓“八府巡按”,那多是戏曲野史里的叫法,正史上的叫法,应该是“巡按御史”。巡按御史制度起于明初,清朝顺治年间后就基本“消失”。严格说来,“巡按御史”只是个临时性的差事,其品级也只有正七品,与北京大兴县衙门里的县丞以及地方知县“平级”。但权力却极大,号称“代天子巡狩”。按现在的话说,就是顶着“县长”的级别待遇,干着“中央检查团”的大活儿。如此地位,也是古代王朝常见的“以小制大”制度设计。但即使在明清同时代小说里,看上去只是“七品芝麻官”的巡按御史,也是牛得不行。比如明末小说《二刻拍案惊奇》里,穷困落魄的老教官高愚溪,恰逢学生李某荣升福建巡按御史,被李御史接到福建玩了一圈,走哪当地官员都争着给这“御史恩师”送钱,半年里不知不觉就收了“二千余两白物”,人生就此转运……另外还有清朝顺治年间小说《自作孽》里,那为非作歹的江西德安知县汪费,原想带着一笔钱出去打点高官,路上却误揍了微服私访的江西巡按御史。这下彻底“自作孽”,官职被剥干净不说,四万三千两银子的家产也全数充公。好不容易从狱中脱身,除了倾家荡产外,“人也瘦了一半”,一个多月后就“染大病一场,呜呼死了!”可见,这在戏曲里“很正义”的巡按御史,在明清文人们的笔下,也往往是“惹不起”且“很肥”的存在。那在真实历史上,“巡按御史”真有这么牛?其实,在巡按御史制度刚设立的明初,这些“代天巡狩”的仁兄们,那真是相当的低调:通常是每年八月出巡,每次出巡时间短则一年,长则一两年。而且“出差”时轻装简从,每次都是骑上头小毛驴,最多带一两个书吏就出发了。伙食也是奇差,连烧鹅都吃不上。跟传说中的“很肥”,真是不搭边。但他们“惹不起”却是真的,巡按御史制度,发端于明朝洪武年间,确立于明朝永乐年间,从此各省还有了“巡按御史”的专署官衙“按院”。这群“来出差”的“低调小官”,其核心工作就是“代天子巡狩”,即考察当地的“藩服大臣,府县案官”。从布政使按察使到知府知县等一切官员,都在其考核范围内。当地的仓库钱粮案卷,全都由巡按御史经手复核。甚至可以“大事奏裁,小事立断”,也就是“说办谁,就办谁!”所以《自作孽》里,打了巡按御史的汪费知县,别看和巡按御史“平级”,却迅速落得倒霉下狱的下场。放在当时官场上,这就是典型“自作死”。比这更叫地方官们提心吊胆的是,明朝的官员考课,通常是“九年三考”,对地方官的考察,则是由吏部与巡按御史所在的都察院联合进行,所以巡按御史的每次“巡狩”,就对地方官们无比重要,未来是升是降?“官运”就在巡按御史手里捏着。所以发展到明朝中后期,就出现了咄咄怪事:七品的巡按御史一亮相,当地四五品的各级“领导”们,都要纷纷拜见……当然,明王朝之所以给这些“低调小官”们这么大的权力,并不是为了让他们抖威风。比起野史里这些“八府巡按”们“青天大老爷”“铁面御史”的威武角色。巡按御史对于大明三百年国祚,却有着更重要的意义:明王朝的“防腐剂”!在巡按御史们“代天巡狩”的多项任务里,“惩治腐败”一直都是重头。一次次对当地官员的“无死角审核”,通常能揪出大批“蛀虫”。比如天顺年间的浙江巡按御史李纲,一路就法办了四百多名贪官污吏,给浙江官场来了场“大洗涤”。后来在北京保卫战里力挽狂澜的大英雄于谦,早年“巡按山西”时,除了惩治了一群贪官,还平反了三十多起冤案,挽救了数百“冤囚”。就连传说中享有高官厚禄,抢男霸女“很轻松”的藩王们,对巡按御史们也是颇为畏惧。弘治年间包泽巡按湖广,查明了当地藩王侵占土地的劣迹,一口气叫这些王爷们“咸勒而归之民”,乖乖把到嘴的肉吐出了。这类事在明代相当长时间里,都是巡按御史的“寻常战果”。如此战果,以至于相当长时间里,“巡按御史”都是个叫贪官们打哆嗦的名字。明代官场上甚至还有过奇景:每当听说巡按御史在路上,好些“有劣迹”的地方官纷纷“弃官遁去”。吓得官都不做了。明朝“老直臣”王恕,更是一句话形容了这些“低调小官”的战斗力:“天下贪官污吏强军豪民忌惮者唯御史尔。”所以,明清野史戏曲里,那些“铁面御史”们的光辉事迹,还真不是空穴来风,就是明朝一代代巡按御史们“打”出来的。而与这“防腐剂”同样重要的,就是巡按御史们的“传声筒”角色:古代信息交通条件有限,朝廷如何能准确得悉民声民情?每次“代天巡狩”就十分重要。特别是每当水旱灾情爆发时,常是巡按御史们不辞辛苦,戳穿地方官瞒报灾情的把戏。同时许多已经“过时”的政策甚至弊政,也同样要靠巡按御史发现问题。比如明代陕北的征粮政策,就是多亏御史传吉据理力争,将“以米缴纳”的弊政改成“小麦抵米”,从而“民粮易完,军储易足”。以这个意义说,虽然包括“御史给事中”在内的明朝言官们,常被后人吐槽“乱说话”“爱乱骂”。但巡按御史却绝不在此例,他们既是王朝的防腐剂,又是国家的“眼睛”“耳朵”,大明王朝三个世纪的繁荣,多少认真负责的巡按御史,就是背后无名英雄。但是,当晚明的明王朝,以无可救药的速度腐化下去时,身在这个染缸里的巡按御史们,当然也没有独善其身。相反,由于他们权力极大,自然也就成了腐败分子们的“拉拢对象”。原本是“防腐剂”的他们,更变成了明朝腐败的重灾区。比如到了明朝万历年间时,所谓的巡按御史“代天巡狩”,早没了明初时的低调,相反是“骑大马,衣锦绣”,走哪都是豪华排场。沿途的地方官业绩如何?这些事儿“巡按御史”们不再关心,反而是把这帮人当做提款机。比如魏忠贤的“好儿子”崔呈秀巡按江淮时,一路就明码标价,抓个强盗三千两银子就放人,抓个通缉犯千两银子就放人,看哪个官有钱?使个眼色放风要弹劾,对方就乖乖把钱送来……如《二刻拍案惊奇》里,顶着“御史恩师”名头一路收钱的高愚溪,就是明末“巡按御史”嘴脸的写照。而且“才收两千两”的操作,绝对算巡按御史里的良心。明朝崇祯年间的兵部尚书梁廷栋就怒斥说:“国家遣一方巡方,天下加派百余万”。也就是说,巡按御史“出差”一趟搂的钱,相当于明王朝收百万两银子的税,杀几个巡按御史,估计辽东军费就齐活了。发展到明末最后几年,连崇祯皇帝本人,都看透了这帮堕落的人:“公署前后皆通窦纳贿,每奉使皆富可敌国”。简直成了动动手就搂钱的肥差。更恶劣的是,这些“招待”巡按御史的花费,地方官们当然不会自己买单,往往巧立名目加税,让当地百姓“赔补”。以至于“各县赔补,不胜其苦”。等到老百姓“苦够了”,也就有了最后把崇祯逼上吊的明末农民战争。以这个意义说,大明灭亡这事儿,“巡按御史”就是神助攻。从早年的“正义化身”“防腐剂”,到最后王朝的毒瘤。明朝“八府巡按”的荣光下,是“巡按御史”这个光荣职业的堕落史,多少思考,尽在其中。参考资料:赵克生,许文继《一本书读懂明朝》、王世华《明代的巡按御史》、顾诚《明末农民战争史》、《明史》《明实录》清朝实在是太大了,有1300多万平方公里,比现在还大了400万平方公里左右,别问我这400万平方公里去哪儿了,我们今天就谈谈清朝这么大,该怎么管理这件事儿。地方太大了,这也不太好管啊!那时候又没有电话、网络,传递消息基本就靠马的四条腿,发了疯似的狂奔。为了方便管辖,清朝便开始实行总督制度。其实这玩意儿明朝就有,不过两者还是有一定区别的。明朝的总督,基本上就是遇到麻烦事儿了,就派个朝中大员到地方上兼任总督一职,等到事情解决了,这哥们就撤了,类似钦差大臣的意思。比如浙直总督胡宗宪,蓟辽总督袁崇焕等。清朝的总督,那可就是常设职位了。他们便是正儿八经的封疆大吏了,主要管辖地方上的军政大权,一般手里有一到三个省的地盘可以管,那权力实在是大得吓人。而且清朝总督,一般是正二品高官,如果还能兼有一个兵部尚书衔或者都察院右都御史衔的话,那可就成了从一品大员了。如果这位总督除此之外,还兼有大学士衔,那么就要恭喜他了,他可就荣升为正一品高官了,升无可升的情况下,就等着封爵了。一、清朝常设的总督,一般有9个。清朝的这9大总督,分别是:直隶总督、两江总督、四川总督、闽浙总督、云贵总督、湖广总督、两广总督、东三省总督和陕甘总督。直隶总督,坐镇保定。手握直隶境内的军政大权,包括了如今的河北、内蒙部分地区。两江总督,坐镇江宁。手握江苏(包括上海)、安徽、江西三省的军政大权。四川总督,坐镇成都。显然,是四川的军政一把手。闽浙总督,坐镇福州。管辖福建、浙江两省的军政大权。云贵总督,坐镇昆明。手握云南、贵州两省的军政大权。湖广总督,坐镇武昌。手握湖南、湖北两省的军政大权。(最近不太热播的电影主人公张之洞,就曾是湖广总督。)两广总督,坐镇广州。自然是广东、广西的军政一把手了。东三省总督,坐镇奉天。这个比较特别,过去清朝在东北设立盛京将军,到了光绪年间,才改成了东三省总督,手握吉林、辽宁、黑龙江等地的军政大权。陕甘总督,坐镇兰州。主要负责陕西、甘肃等地的军政事务。除了这9大总督以外,清朝还设立了另外两个比较特殊的总督:漕运总督、河道总督。他们俩是干嘛的呢?看名字其实我们就知道了,这两位并不是负责某一个片区的军政事务,而是负责水利运输的官员。其中漕运总督,驻扎在淮安,管理着山东、河南、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湖南、湖北等8个省的漕运。主要负责将这8个省的粮食通过水路运送到京城。河道总督,驻扎在清江浦(也在淮安境内),他们主要负责黄河、京杭大运河及永定河堤防、疏浚等事务。二、直隶总督有1个地方,他是管不到的,那就是顺天府。这9大总督,分别管辖着全国各地的军政事务,对清朝朝廷对地方的管理,有着非常直接的作用。其中大家比较熟悉的,应该是直隶总督、两江总督和陕甘总督。陕甘总督大家很熟悉,因为在《雍正王朝》里,年羹尧就是坐镇陕甘地区的陕甘总督,在这儿帮助十四阿哥胤禵运送粮草,顺便以粮草挟制他。两江总督,那可是总督里的热门职位,因为他所管辖的两江地区,是清朝最为富庶繁华的地区,知道这人有钱就完事儿了。直隶总督,这是很多人耳熟能详,但是不太了解,主要是因为直隶这个称呼如今没了。其实直隶就是如今的河北大部分地区外加内蒙的一小部分地区。那我们现在就通透了,直隶总督不就把京城给包裹起来了嘛!还真是这样,所以现在你应该能搞明白一点了,京城是直隶总督绝对管不了的地方。而京城也不可能是皇帝亲自管理治安问题吧?所以京城及其周边地区还设立了顺天府,京城及其周边地区的治安,则是由顺天府尹单独管辖。顺天府尹是正三品官员,那么是不是说直隶总督就能管辖顺天府尹了?当然不是!直隶总督看到这儿都懵圈了,什么情况?我一个从一品的高官,怎么就管不了一个正三品的家伙了?对不起,您还真管不了!第一,因为顺天府尹的职位比较敏感,一般都是由朝中六部的尚书、侍郎等高级官吏兼任。都说朝中有人好做官,人家就是朝中那个人,顺天府尹只是兼职而已,你说你一个地方总督能管得了嘛!第二,因为顺天府尹是皇帝跟前的父母官。好家伙,人家一言不合就可以直接面圣,你虽然是总督,可想要见皇帝,是不是也得层层申请啊?可人家顺天府尹完全有机会成为天天面圣,这就是区别。第三,因为顺天府相当于直辖市。顺天府尹这个直辖市的市长,自然和省部级高官的级别是一样的了,尽管你还是只能称呼他为府尹,可人家头上并没有巡抚和总督了。由此可见,顺天府尹是不好惹的角色,人家在天子脚下做事,可以直达天庭,哪怕是封疆大吏直隶总督,也得给他几分面子。总结:直隶总督,其实是最尴尬的总督。都说直隶总督是天下11位总督中最牛的一个,其实在我看来,直隶总督是最为尴尬的一个才对。身为封疆大吏,一般的总督,在自己的地盘上,绝对是说一不二的对不对?可直隶总督不行啊,他的地盘上有他管不了的顺天府尹,还有他管不了的京城内各大高官包括皇帝。管不了就躲远点呗,最要命的是,直隶总督还得在这帮高级官吏眼皮子底下干活。你尝试过在考试的时候,监考老师一直盯着你的那种感觉吗?直隶总督整天胆战心惊地上班,这工作自然是很难办得好。而且想要揩油,也不敢随便找机会,因为他知道,有若干双眼睛正在盯着他。所以说,当年曾国藩平定太平军以后,从两江总督任上转任直隶总督,这可把他搞得烦透了,在那儿什么都干不好,最后还是回来做两江总督了。不吹不黑,两江地区做官,那是真相。参考资料:《清史稿》 简单的说,爵位是对一个人的功绩的认可,同时附带了很多特权,是终身制的,甚至可以承袭;官位是具体做事任职的职位,一事一任,不是终身制,也不可继承。官位是在其位则有对应的俸禄;不在其位,则没有俸禄。官位与爵位基本上是对应的,在官位上有了功绩,则爵位高;在官位上没有功绩,则没有爵位,如果有爵位也会降低爵位。一、春秋以前官爵一体化官爵在春秋以前是一体化的,爵位与官位区别不明显,高爵者在高位任高官,低爵者在低位任小官。春秋以前的爵位有:王、公、侯、伯、子、男六爵。天下只有一王,就是天子;公则是较大诸侯国的国君或者中央王朝的三公才能拥有的高级爵位。子与男则是较低的爵位,比如先秦的诸子百家,都是子爵,唯有法家的商鞅爵位是君爵。秦国在商鞅变法前,基本上是官爵一体化,变法后慢慢官与爵相分离。比如卫鞅以左庶长之身在秦国变法,这个左庶长即是官位,又是爵位;卫鞅收复河西之地后,以其大功封爵位为大良造,这个大良造还是官爵一体化。后来的秦国上将军白起,因多次打败六国,以赫赫战功封爵为大良造,这时官与爵已分开了,白起的官身是秦国上将军,爵位是大良造,后升为武安君。二、秦朝之后,官爵正式分离秦始皇有了皇帝爵位后,慢慢的爵位就多了。王、公、侯、君都是高爵,汉朝的爵位承袭秦国爵位,从下至上分别是:公士、上造、簪袅、不更、大夫、官大夫、公大夫、公乘、五大夫、左庶长、右庶长、左更、中更、右更、少良造、大良造、驷车庶长、大庶长、关内侯、彻侯。飞将军李广的官职多次变化,但爵位一直没有上去,他一生想得一个侯爵而不能如愿,最终获得了一个怀柔伯爵位。因为没有军功,没有大的功劳,是不能封侯爵的。就是当了丞相高官后,也不一定能得到王、公爵位,最多是侯爵。本头条号“大秦铁鹰剑士” 专注先秦两汉的历史与文化研究,欢迎大家关注我,以便相互交流讨论,共同学习进步,共同弘扬国学文化。
照着一般人理解的“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的意思,必然认为古代官场之上宰相的权势是最大的,那么,相应的也就认为宰相的官阶也一定是最高的。可是,如果有这样看上去合情合理的观点的人接触到大唐的官职制度,就会傻了眼——宰相才区区的三品官? 《长安十二时辰》是一部热播剧,在该剧当中,曾经出现过执掌右骁卫的甘守城甘将军受制于右相这么一个宰相的剧情,很多人刚开始看其实没什么感觉——毕竟是宰相嘛,制得住一个将军那还不是毛毛雨嘛。可是如果事后看看他们的官阶,就会越琢磨越觉得不对劲:右骁卫属于南衙十六卫,而南衙十六卫的长官属于堂堂正正的正三品,而右相在唐朝三省六部的官职制度设计下,也还是一个正三品,两人其实都是正三品啊!这还没完呢,我们在《长安十二时辰》里面还会发现这么一个细节,工部主事封大伦这个黑帮头子摊上大事后,为了解决张小敬,新丰县县丞吉温推荐元载的时候,曾经评价大理寺八品评事元载说,他想穿红袍想得眼睛都发红。那么要是可以穿红袍了,那是一个什么官阶呢? 在《长安十二时辰》里面,有一个主角团的角色“姚汝能”,他就是一身红袍!他是什么官,官居几品呢?我们会发现,姚汝能这个剧中的搞笑担当,谁都能使唤一下的家伙,居然是堂堂正正的正四品太子东宫卫率,这官阶不可不谓不高了,要知道这可是货真价实的正四品红袍官员啊,距离传统意义上的“万人之上”的大唐宰相也不过就隔了一级啊。为什么姚在电视剧里面的表现和那些七八品的小官区别不大啊。难道这是电视剧的失误嘛?实际上不是,事实上,这部电视剧出了名的注意细节,这里面的设计完全符合大唐的实际情况,不可能会犯这种超级低级的错误,其实这就是当时大唐官制的设定,官阶并不能决定职权,那些像姚汝能这样出身名门的人,生下来随便搞搞,也就有了寻常人一辈子都穿不起来的红袍。甚至更高级的名门,生下来就能有紫袍在身。看完这些,言归正传,而宰相的官阶看上去不算很高,不过区区正三品,可是宰相拥有的职权实在是远超寻常的三品官,很多时候都可以轻易的对那些看上去的同僚“正三品”进行改变终身的改变。在唐朝历史上,正三品的宰相在三省六部的框架下,相权按理来说已然被大大限制住了,但是这种被限制住的相权却依旧要比大多数名门望族那与生俱来的官阶要高出不知道多少倍。 而虽然三省六部分割了相权,三省长官虽然都属于宰相,可是在这三省里面还是有一个高下低劣的,三省是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这里面的中书省是决策的机构,门下是审核的机构,尚书省却是直接控制六部进行执行的部门,尚书省的长官也因此官居正二品,但是因为曾经有一个过于出名的人担任过尚书令,就直接导致以后没人敢做这个尚书令了——文皇帝李世民曾经做过尚书令。以后的尚书省的长官长期只能担任尚书省的副手。 而大唐的正一品从一品的高官,数目更是稀少的可怕,都是给予那些德高望重的公卿大夫以及曾经立下无数若干功勋的世家子弟养老用的,比如太师、太傅、太保、太尉、司徒、司空、太子太(少)师、太子太(少)保、太子太(少)傅,这些高官与其说是高官,其实不妨说是荣誉称号,基本上这么些个官职就是年老力衰的养老闲散职位了。要说档次,也就是地位崇高的虚职了。
照着一般人理解的“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的意思,必然认为古代官场之上宰相的权势是最大的,那么,相应的也就认为宰相的官阶也一定是最高的。可是,如果有这样看上去合情合理的观点的人接触到大唐的官职制度,就会傻了眼——宰相才区区的三品官? 《长安十二时辰》是一部热播剧,在该剧当中,曾经出现过执掌右骁卫的甘守城甘将军受制于右相这么一个宰相的剧情,很多人刚开始看其实没什么感觉——毕竟是宰相嘛,制得住一个将军那还不是毛毛雨嘛。可是如果事后看看他们的官阶,就会越琢磨越觉得不对劲:右骁卫属于南衙十六卫,而南衙十六卫的长官属于堂堂正正的正三品,而右相在唐朝三省六部的官职制度设计下,也还是一个正三品,两人其实都是正三品啊!这还没完呢,我们在《长安十二时辰》里面还会发现这么一个细节,工部主事封大伦这个黑帮头子摊上大事后,为了解决张小敬,新丰县县丞吉温推荐元载的时候,曾经评价大理寺八品评事元载说,他想穿红袍想得眼睛都发红。那么要是可以穿红袍了,那是一个什么官阶呢? 在《长安十二时辰》里面,有一个主角团的角色“姚汝能”,他就是一身红袍!他是什么官,官居几品呢?我们会发现,姚汝能这个剧中的搞笑担当,谁都能使唤一下的家伙,居然是堂堂正正的正四品太子东宫卫率,这官阶不可不谓不高了,要知道这可是货真价实的正四品红袍官员啊,距离传统意义上的“万人之上”的大唐宰相也不过就隔了一级啊。为什么姚在电视剧里面的表现和那些七八品的小官区别不大啊。难道这是电视剧的失误嘛?实际上不是,事实上,这部电视剧出了名的注意细节,这里面的设计完全符合大唐的实际情况,不可能会犯这种超级低级的错误,其实这就是当时大唐官制的设定,官阶并不能决定职权,那些像姚汝能这样出身名门的人,生下来随便搞搞,也就有了寻常人一辈子都穿不起来的红袍。甚至更高级的名门,生下来就能有紫袍在身。看完这些,言归正传,而宰相的官阶看上去不算很高,不过区区正三品,可是宰相拥有的职权实在是远超寻常的三品官,很多时候都可以轻易的对那些看上去的同僚“正三品”进行改变终身的改变。在唐朝历史上,正三品的宰相在三省六部的框架下,相权按理来说已然被大大限制住了,但是这种被限制住的相权却依旧要比大多数名门望族那与生俱来的官阶要高出不知道多少倍。 而虽然三省六部分割了相权,三省长官虽然都属于宰相,可是在这三省里面还是有一个高下低劣的,三省是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这里面的中书省是决策的机构,门下是审核的机构,尚书省却是直接控制六部进行执行的部门,尚书省的长官也因此官居正二品,但是因为曾经有一个过于出名的人担任过尚书令,就直接导致以后没人敢做这个尚书令了——文皇帝李世民曾经做过尚书令。以后的尚书省的长官长期只能担任尚书省的副手。 而大唐的正一品从一品的高官,数目更是稀少的可怕,都是给予那些德高望重的公卿大夫以及曾经立下无数若干功勋的世家子弟养老用的,比如太师、太傅、太保、太尉、司徒、司空、太子太(少)师、太子太(少)保、太子太(少)傅,这些高官与其说是高官,其实不妨说是荣誉称号,基本上这么些个官职就是年老力衰的养老闲散职位了。要说档次,也就是地位崇高的虚职了。 简单的说,爵位是对一个人的功绩的认可,同时附带了很多特权,是终身制的,甚至可以承袭;官位是具体做事任职的职位,一事一任,不是终身制,也不可继承。官位是在其位则有对应的俸禄;不在其位,则没有俸禄。官位与爵位基本上是对应的,在官位上有了功绩,则爵位高;在官位上没有功绩,则没有爵位,如果有爵位也会降低爵位。一、春秋以前官爵一体化官爵在春秋以前是一体化的,爵位与官位区别不明显,高爵者在高位任高官,低爵者在低位任小官。春秋以前的爵位有:王、公、侯、伯、子、男六爵。天下只有一王,就是天子;公则是较大诸侯国的国君或者中央王朝的三公才能拥有的高级爵位。子与男则是较低的爵位,比如先秦的诸子百家,都是子爵,唯有法家的商鞅爵位是君爵。秦国在商鞅变法前,基本上是官爵一体化,变法后慢慢官与爵相分离。比如卫鞅以左庶长之身在秦国变法,这个左庶长即是官位,又是爵位;卫鞅收复河西之地后,以其大功封爵位为大良造,这个大良造还是官爵一体化。后来的秦国上将军白起,因多次打败六国,以赫赫战功封爵为大良造,这时官与爵已分开了,白起的官身是秦国上将军,爵位是大良造,后升为武安君。二、秦朝之后,官爵正式分离秦始皇有了皇帝爵位后,慢慢的爵位就多了。王、公、侯、君都是高爵,汉朝的爵位承袭秦国爵位,从下至上分别是:公士、上造、簪袅、不更、大夫、官大夫、公大夫、公乘、五大夫、左庶长、右庶长、左更、中更、右更、少良造、大良造、驷车庶长、大庶长、关内侯、彻侯。飞将军李广的官职多次变化,但爵位一直没有上去,他一生想得一个侯爵而不能如愿,最终获得了一个怀柔伯爵位。因为没有军功,没有大的功劳,是不能封侯爵的。就是当了丞相高官后,也不一定能得到王、公爵位,最多是侯爵。本头条号“大秦铁鹰剑士” 专注先秦两汉的历史与文化研究,欢迎大家关注我,以便相互交流讨论,共同学习进步,共同弘扬国学文化。
照着一般人理解的“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的意思,必然认为古代官场之上宰相的权势是最大的,那么,相应的也就认为宰相的官阶也一定是最高的。可是,如果有这样看上去合情合理的观点的人接触到大唐的官职制度,就会傻了眼——宰相才区区的三品官? 《长安十二时辰》是一部热播剧,在该剧当中,曾经出现过执掌右骁卫的甘守城甘将军受制于右相这么一个宰相的剧情,很多人刚开始看其实没什么感觉——毕竟是宰相嘛,制得住一个将军那还不是毛毛雨嘛。可是如果事后看看他们的官阶,就会越琢磨越觉得不对劲:右骁卫属于南衙十六卫,而南衙十六卫的长官属于堂堂正正的正三品,而右相在唐朝三省六部的官职制度设计下,也还是一个正三品,两人其实都是正三品啊!这还没完呢,我们在《长安十二时辰》里面还会发现这么一个细节,工部主事封大伦这个黑帮头子摊上大事后,为了解决张小敬,新丰县县丞吉温推荐元载的时候,曾经评价大理寺八品评事元载说,他想穿红袍想得眼睛都发红。那么要是可以穿红袍了,那是一个什么官阶呢? 在《长安十二时辰》里面,有一个主角团的角色“姚汝能”,他就是一身红袍!他是什么官,官居几品呢?我们会发现,姚汝能这个剧中的搞笑担当,谁都能使唤一下的家伙,居然是堂堂正正的正四品太子东宫卫率,这官阶不可不谓不高了,要知道这可是货真价实的正四品红袍官员啊,距离传统意义上的“万人之上”的大唐宰相也不过就隔了一级啊。为什么姚在电视剧里面的表现和那些七八品的小官区别不大啊。难道这是电视剧的失误嘛?实际上不是,事实上,这部电视剧出了名的注意细节,这里面的设计完全符合大唐的实际情况,不可能会犯这种超级低级的错误,其实这就是当时大唐官制的设定,官阶并不能决定职权,那些像姚汝能这样出身名门的人,生下来随便搞搞,也就有了寻常人一辈子都穿不起来的红袍。甚至更高级的名门,生下来就能有紫袍在身。看完这些,言归正传,而宰相的官阶看上去不算很高,不过区区正三品,可是宰相拥有的职权实在是远超寻常的三品官,很多时候都可以轻易的对那些看上去的同僚“正三品”进行改变终身的改变。在唐朝历史上,正三品的宰相在三省六部的框架下,相权按理来说已然被大大限制住了,但是这种被限制住的相权却依旧要比大多数名门望族那与生俱来的官阶要高出不知道多少倍。 而虽然三省六部分割了相权,三省长官虽然都属于宰相,可是在这三省里面还是有一个高下低劣的,三省是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这里面的中书省是决策的机构,门下是审核的机构,尚书省却是直接控制六部进行执行的部门,尚书省的长官也因此官居正二品,但是因为曾经有一个过于出名的人担任过尚书令,就直接导致以后没人敢做这个尚书令了——文皇帝李世民曾经做过尚书令。以后的尚书省的长官长期只能担任尚书省的副手。 而大唐的正一品从一品的高官,数目更是稀少的可怕,都是给予那些德高望重的公卿大夫以及曾经立下无数若干功勋的世家子弟养老用的,比如太师、太傅、太保、太尉、司徒、司空、太子太(少)师、太子太(少)保、太子太(少)傅,这些高官与其说是高官,其实不妨说是荣誉称号,基本上这么些个官职就是年老力衰的养老闲散职位了。要说档次,也就是地位崇高的虚职了。 简单的说,爵位是对一个人的功绩的认可,同时附带了很多特权,是终身制的,甚至可以承袭;官位是具体做事任职的职位,一事一任,不是终身制,也不可继承。官位是在其位则有对应的俸禄;不在其位,则没有俸禄。官位与爵位基本上是对应的,在官位上有了功绩,则爵位高;在官位上没有功绩,则没有爵位,如果有爵位也会降低爵位。一、春秋以前官爵一体化官爵在春秋以前是一体化的,爵位与官位区别不明显,高爵者在高位任高官,低爵者在低位任小官。春秋以前的爵位有:王、公、侯、伯、子、男六爵。天下只有一王,就是天子;公则是较大诸侯国的国君或者中央王朝的三公才能拥有的高级爵位。子与男则是较低的爵位,比如先秦的诸子百家,都是子爵,唯有法家的商鞅爵位是君爵。秦国在商鞅变法前,基本上是官爵一体化,变法后慢慢官与爵相分离。比如卫鞅以左庶长之身在秦国变法,这个左庶长即是官位,又是爵位;卫鞅收复河西之地后,以其大功封爵位为大良造,这个大良造还是官爵一体化。后来的秦国上将军白起,因多次打败六国,以赫赫战功封爵为大良造,这时官与爵已分开了,白起的官身是秦国上将军,爵位是大良造,后升为武安君。二、秦朝之后,官爵正式分离秦始皇有了皇帝爵位后,慢慢的爵位就多了。王、公、侯、君都是高爵,汉朝的爵位承袭秦国爵位,从下至上分别是:公士、上造、簪袅、不更、大夫、官大夫、公大夫、公乘、五大夫、左庶长、右庶长、左更、中更、右更、少良造、大良造、驷车庶长、大庶长、关内侯、彻侯。飞将军李广的官职多次变化,但爵位一直没有上去,他一生想得一个侯爵而不能如愿,最终获得了一个怀柔伯爵位。因为没有军功,没有大的功劳,是不能封侯爵的。就是当了丞相高官后,也不一定能得到王、公爵位,最多是侯爵。本头条号“大秦铁鹰剑士” 专注先秦两汉的历史与文化研究,欢迎大家关注我,以便相互交流讨论,共同学习进步,共同弘扬国学文化。诗圣,诗仙。在当时的唐朝,可以说才高八斗,无人能比。才思敏捷,任途不佳。是因为他们的性格,所决定了一切。正直,果敢,不奴颜媚骨,巴结权贵。对当时的封建王朝不满,处处遭排挤。
照着一般人理解的“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的意思,必然认为古代官场之上宰相的权势是最大的,那么,相应的也就认为宰相的官阶也一定是最高的。可是,如果有这样看上去合情合理的观点的人接触到大唐的官职制度,就会傻了眼——宰相才区区的三品官? 《长安十二时辰》是一部热播剧,在该剧当中,曾经出现过执掌右骁卫的甘守城甘将军受制于右相这么一个宰相的剧情,很多人刚开始看其实没什么感觉——毕竟是宰相嘛,制得住一个将军那还不是毛毛雨嘛。可是如果事后看看他们的官阶,就会越琢磨越觉得不对劲:右骁卫属于南衙十六卫,而南衙十六卫的长官属于堂堂正正的正三品,而右相在唐朝三省六部的官职制度设计下,也还是一个正三品,两人其实都是正三品啊!这还没完呢,我们在《长安十二时辰》里面还会发现这么一个细节,工部主事封大伦这个黑帮头子摊上大事后,为了解决张小敬,新丰县县丞吉温推荐元载的时候,曾经评价大理寺八品评事元载说,他想穿红袍想得眼睛都发红。那么要是可以穿红袍了,那是一个什么官阶呢? 在《长安十二时辰》里面,有一个主角团的角色“姚汝能”,他就是一身红袍!他是什么官,官居几品呢?我们会发现,姚汝能这个剧中的搞笑担当,谁都能使唤一下的家伙,居然是堂堂正正的正四品太子东宫卫率,这官阶不可不谓不高了,要知道这可是货真价实的正四品红袍官员啊,距离传统意义上的“万人之上”的大唐宰相也不过就隔了一级啊。为什么姚在电视剧里面的表现和那些七八品的小官区别不大啊。难道这是电视剧的失误嘛?实际上不是,事实上,这部电视剧出了名的注意细节,这里面的设计完全符合大唐的实际情况,不可能会犯这种超级低级的错误,其实这就是当时大唐官制的设定,官阶并不能决定职权,那些像姚汝能这样出身名门的人,生下来随便搞搞,也就有了寻常人一辈子都穿不起来的红袍。甚至更高级的名门,生下来就能有紫袍在身。看完这些,言归正传,而宰相的官阶看上去不算很高,不过区区正三品,可是宰相拥有的职权实在是远超寻常的三品官,很多时候都可以轻易的对那些看上去的同僚“正三品”进行改变终身的改变。在唐朝历史上,正三品的宰相在三省六部的框架下,相权按理来说已然被大大限制住了,但是这种被限制住的相权却依旧要比大多数名门望族那与生俱来的官阶要高出不知道多少倍。 而虽然三省六部分割了相权,三省长官虽然都属于宰相,可是在这三省里面还是有一个高下低劣的,三省是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这里面的中书省是决策的机构,门下是审核的机构,尚书省却是直接控制六部进行执行的部门,尚书省的长官也因此官居正二品,但是因为曾经有一个过于出名的人担任过尚书令,就直接导致以后没人敢做这个尚书令了——文皇帝李世民曾经做过尚书令。以后的尚书省的长官长期只能担任尚书省的副手。 而大唐的正一品从一品的高官,数目更是稀少的可怕,都是给予那些德高望重的公卿大夫以及曾经立下无数若干功勋的世家子弟养老用的,比如太师、太傅、太保、太尉、司徒、司空、太子太(少)师、太子太(少)保、太子太(少)傅,这些高官与其说是高官,其实不妨说是荣誉称号,基本上这么些个官职就是年老力衰的养老闲散职位了。要说档次,也就是地位崇高的虚职了。
照着一般人理解的“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的意思,必然认为古代官场之上宰相的权势是最大的,那么,相应的也就认为宰相的官阶也一定是最高的。可是,如果有这样看上去合情合理的观点的人接触到大唐的官职制度,就会傻了眼——宰相才区区的三品官? 《长安十二时辰》是一部热播剧,在该剧当中,曾经出现过执掌右骁卫的甘守城甘将军受制于右相这么一个宰相的剧情,很多人刚开始看其实没什么感觉——毕竟是宰相嘛,制得住一个将军那还不是毛毛雨嘛。可是如果事后看看他们的官阶,就会越琢磨越觉得不对劲:右骁卫属于南衙十六卫,而南衙十六卫的长官属于堂堂正正的正三品,而右相在唐朝三省六部的官职制度设计下,也还是一个正三品,两人其实都是正三品啊!这还没完呢,我们在《长安十二时辰》里面还会发现这么一个细节,工部主事封大伦这个黑帮头子摊上大事后,为了解决张小敬,新丰县县丞吉温推荐元载的时候,曾经评价大理寺八品评事元载说,他想穿红袍想得眼睛都发红。那么要是可以穿红袍了,那是一个什么官阶呢? 在《长安十二时辰》里面,有一个主角团的角色“姚汝能”,他就是一身红袍!他是什么官,官居几品呢?我们会发现,姚汝能这个剧中的搞笑担当,谁都能使唤一下的家伙,居然是堂堂正正的正四品太子东宫卫率,这官阶不可不谓不高了,要知道这可是货真价实的正四品红袍官员啊,距离传统意义上的“万人之上”的大唐宰相也不过就隔了一级啊。为什么姚在电视剧里面的表现和那些七八品的小官区别不大啊。难道这是电视剧的失误嘛?实际上不是,事实上,这部电视剧出了名的注意细节,这里面的设计完全符合大唐的实际情况,不可能会犯这种超级低级的错误,其实这就是当时大唐官制的设定,官阶并不能决定职权,那些像姚汝能这样出身名门的人,生下来随便搞搞,也就有了寻常人一辈子都穿不起来的红袍。甚至更高级的名门,生下来就能有紫袍在身。看完这些,言归正传,而宰相的官阶看上去不算很高,不过区区正三品,可是宰相拥有的职权实在是远超寻常的三品官,很多时候都可以轻易的对那些看上去的同僚“正三品”进行改变终身的改变。在唐朝历史上,正三品的宰相在三省六部的框架下,相权按理来说已然被大大限制住了,但是这种被限制住的相权却依旧要比大多数名门望族那与生俱来的官阶要高出不知道多少倍。 而虽然三省六部分割了相权,三省长官虽然都属于宰相,可是在这三省里面还是有一个高下低劣的,三省是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这里面的中书省是决策的机构,门下是审核的机构,尚书省却是直接控制六部进行执行的部门,尚书省的长官也因此官居正二品,但是因为曾经有一个过于出名的人担任过尚书令,就直接导致以后没人敢做这个尚书令了——文皇帝李世民曾经做过尚书令。以后的尚书省的长官长期只能担任尚书省的副手。 而大唐的正一品从一品的高官,数目更是稀少的可怕,都是给予那些德高望重的公卿大夫以及曾经立下无数若干功勋的世家子弟养老用的,比如太师、太傅、太保、太尉、司徒、司空、太子太(少)师、太子太(少)保、太子太(少)傅,这些高官与其说是高官,其实不妨说是荣誉称号,基本上这么些个官职就是年老力衰的养老闲散职位了。要说档次,也就是地位崇高的虚职了。 简单的说,爵位是对一个人的功绩的认可,同时附带了很多特权,是终身制的,甚至可以承袭;官位是具体做事任职的职位,一事一任,不是终身制,也不可继承。官位是在其位则有对应的俸禄;不在其位,则没有俸禄。官位与爵位基本上是对应的,在官位上有了功绩,则爵位高;在官位上没有功绩,则没有爵位,如果有爵位也会降低爵位。一、春秋以前官爵一体化官爵在春秋以前是一体化的,爵位与官位区别不明显,高爵者在高位任高官,低爵者在低位任小官。春秋以前的爵位有:王、公、侯、伯、子、男六爵。天下只有一王,就是天子;公则是较大诸侯国的国君或者中央王朝的三公才能拥有的高级爵位。子与男则是较低的爵位,比如先秦的诸子百家,都是子爵,唯有法家的商鞅爵位是君爵。秦国在商鞅变法前,基本上是官爵一体化,变法后慢慢官与爵相分离。比如卫鞅以左庶长之身在秦国变法,这个左庶长即是官位,又是爵位;卫鞅收复河西之地后,以其大功封爵位为大良造,这个大良造还是官爵一体化。后来的秦国上将军白起,因多次打败六国,以赫赫战功封爵为大良造,这时官与爵已分开了,白起的官身是秦国上将军,爵位是大良造,后升为武安君。二、秦朝之后,官爵正式分离秦始皇有了皇帝爵位后,慢慢的爵位就多了。王、公、侯、君都是高爵,汉朝的爵位承袭秦国爵位,从下至上分别是:公士、上造、簪袅、不更、大夫、官大夫、公大夫、公乘、五大夫、左庶长、右庶长、左更、中更、右更、少良造、大良造、驷车庶长、大庶长、关内侯、彻侯。飞将军李广的官职多次变化,但爵位一直没有上去,他一生想得一个侯爵而不能如愿,最终获得了一个怀柔伯爵位。因为没有军功,没有大的功劳,是不能封侯爵的。就是当了丞相高官后,也不一定能得到王、公爵位,最多是侯爵。本头条号“大秦铁鹰剑士” 专注先秦两汉的历史与文化研究,欢迎大家关注我,以便相互交流讨论,共同学习进步,共同弘扬国学文化。
照着一般人理解的“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的意思,必然认为古代官场之上宰相的权势是最大的,那么,相应的也就认为宰相的官阶也一定是最高的。可是,如果有这样看上去合情合理的观点的人接触到大唐的官职制度,就会傻了眼——宰相才区区的三品官? 《长安十二时辰》是一部热播剧,在该剧当中,曾经出现过执掌右骁卫的甘守城甘将军受制于右相这么一个宰相的剧情,很多人刚开始看其实没什么感觉——毕竟是宰相嘛,制得住一个将军那还不是毛毛雨嘛。可是如果事后看看他们的官阶,就会越琢磨越觉得不对劲:右骁卫属于南衙十六卫,而南衙十六卫的长官属于堂堂正正的正三品,而右相在唐朝三省六部的官职制度设计下,也还是一个正三品,两人其实都是正三品啊!这还没完呢,我们在《长安十二时辰》里面还会发现这么一个细节,工部主事封大伦这个黑帮头子摊上大事后,为了解决张小敬,新丰县县丞吉温推荐元载的时候,曾经评价大理寺八品评事元载说,他想穿红袍想得眼睛都发红。那么要是可以穿红袍了,那是一个什么官阶呢? 在《长安十二时辰》里面,有一个主角团的角色“姚汝能”,他就是一身红袍!他是什么官,官居几品呢?我们会发现,姚汝能这个剧中的搞笑担当,谁都能使唤一下的家伙,居然是堂堂正正的正四品太子东宫卫率,这官阶不可不谓不高了,要知道这可是货真价实的正四品红袍官员啊,距离传统意义上的“万人之上”的大唐宰相也不过就隔了一级啊。为什么姚在电视剧里面的表现和那些七八品的小官区别不大啊。难道这是电视剧的失误嘛?实际上不是,事实上,这部电视剧出了名的注意细节,这里面的设计完全符合大唐的实际情况,不可能会犯这种超级低级的错误,其实这就是当时大唐官制的设定,官阶并不能决定职权,那些像姚汝能这样出身名门的人,生下来随便搞搞,也就有了寻常人一辈子都穿不起来的红袍。甚至更高级的名门,生下来就能有紫袍在身。看完这些,言归正传,而宰相的官阶看上去不算很高,不过区区正三品,可是宰相拥有的职权实在是远超寻常的三品官,很多时候都可以轻易的对那些看上去的同僚“正三品”进行改变终身的改变。在唐朝历史上,正三品的宰相在三省六部的框架下,相权按理来说已然被大大限制住了,但是这种被限制住的相权却依旧要比大多数名门望族那与生俱来的官阶要高出不知道多少倍。 而虽然三省六部分割了相权,三省长官虽然都属于宰相,可是在这三省里面还是有一个高下低劣的,三省是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这里面的中书省是决策的机构,门下是审核的机构,尚书省却是直接控制六部进行执行的部门,尚书省的长官也因此官居正二品,但是因为曾经有一个过于出名的人担任过尚书令,就直接导致以后没人敢做这个尚书令了——文皇帝李世民曾经做过尚书令。以后的尚书省的长官长期只能担任尚书省的副手。 而大唐的正一品从一品的高官,数目更是稀少的可怕,都是给予那些德高望重的公卿大夫以及曾经立下无数若干功勋的世家子弟养老用的,比如太师、太傅、太保、太尉、司徒、司空、太子太(少)师、太子太(少)保、太子太(少)傅,这些高官与其说是高官,其实不妨说是荣誉称号,基本上这么些个官职就是年老力衰的养老闲散职位了。要说档次,也就是地位崇高的虚职了。 简单的说,爵位是对一个人的功绩的认可,同时附带了很多特权,是终身制的,甚至可以承袭;官位是具体做事任职的职位,一事一任,不是终身制,也不可继承。官位是在其位则有对应的俸禄;不在其位,则没有俸禄。官位与爵位基本上是对应的,在官位上有了功绩,则爵位高;在官位上没有功绩,则没有爵位,如果有爵位也会降低爵位。一、春秋以前官爵一体化官爵在春秋以前是一体化的,爵位与官位区别不明显,高爵者在高位任高官,低爵者在低位任小官。春秋以前的爵位有:王、公、侯、伯、子、男六爵。天下只有一王,就是天子;公则是较大诸侯国的国君或者中央王朝的三公才能拥有的高级爵位。子与男则是较低的爵位,比如先秦的诸子百家,都是子爵,唯有法家的商鞅爵位是君爵。秦国在商鞅变法前,基本上是官爵一体化,变法后慢慢官与爵相分离。比如卫鞅以左庶长之身在秦国变法,这个左庶长即是官位,又是爵位;卫鞅收复河西之地后,以其大功封爵位为大良造,这个大良造还是官爵一体化。后来的秦国上将军白起,因多次打败六国,以赫赫战功封爵为大良造,这时官与爵已分开了,白起的官身是秦国上将军,爵位是大良造,后升为武安君。二、秦朝之后,官爵正式分离秦始皇有了皇帝爵位后,慢慢的爵位就多了。王、公、侯、君都是高爵,汉朝的爵位承袭秦国爵位,从下至上分别是:公士、上造、簪袅、不更、大夫、官大夫、公大夫、公乘、五大夫、左庶长、右庶长、左更、中更、右更、少良造、大良造、驷车庶长、大庶长、关内侯、彻侯。飞将军李广的官职多次变化,但爵位一直没有上去,他一生想得一个侯爵而不能如愿,最终获得了一个怀柔伯爵位。因为没有军功,没有大的功劳,是不能封侯爵的。就是当了丞相高官后,也不一定能得到王、公爵位,最多是侯爵。本头条号“大秦铁鹰剑士” 专注先秦两汉的历史与文化研究,欢迎大家关注我,以便相互交流讨论,共同学习进步,共同弘扬国学文化。诗圣,诗仙。在当时的唐朝,可以说才高八斗,无人能比。才思敏捷,任途不佳。是因为他们的性格,所决定了一切。正直,果敢,不奴颜媚骨,巴结权贵。对当时的封建王朝不满,处处遭排挤。
照着一般人理解的“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的意思,必然认为古代官场之上宰相的权势是最大的,那么,相应的也就认为宰相的官阶也一定是最高的。可是,如果有这样看上去合情合理的观点的人接触到大唐的官职制度,就会傻了眼——宰相才区区的三品官? 《长安十二时辰》是一部热播剧,在该剧当中,曾经出现过执掌右骁卫的甘守城甘将军受制于右相这么一个宰相的剧情,很多人刚开始看其实没什么感觉——毕竟是宰相嘛,制得住一个将军那还不是毛毛雨嘛。可是如果事后看看他们的官阶,就会越琢磨越觉得不对劲:右骁卫属于南衙十六卫,而南衙十六卫的长官属于堂堂正正的正三品,而右相在唐朝三省六部的官职制度设计下,也还是一个正三品,两人其实都是正三品啊!这还没完呢,我们在《长安十二时辰》里面还会发现这么一个细节,工部主事封大伦这个黑帮头子摊上大事后,为了解决张小敬,新丰县县丞吉温推荐元载的时候,曾经评价大理寺八品评事元载说,他想穿红袍想得眼睛都发红。那么要是可以穿红袍了,那是一个什么官阶呢? 在《长安十二时辰》里面,有一个主角团的角色“姚汝能”,他就是一身红袍!他是什么官,官居几品呢?我们会发现,姚汝能这个剧中的搞笑担当,谁都能使唤一下的家伙,居然是堂堂正正的正四品太子东宫卫率,这官阶不可不谓不高了,要知道这可是货真价实的正四品红袍官员啊,距离传统意义上的“万人之上”的大唐宰相也不过就隔了一级啊。为什么姚在电视剧里面的表现和那些七八品的小官区别不大啊。难道这是电视剧的失误嘛?实际上不是,事实上,这部电视剧出了名的注意细节,这里面的设计完全符合大唐的实际情况,不可能会犯这种超级低级的错误,其实这就是当时大唐官制的设定,官阶并不能决定职权,那些像姚汝能这样出身名门的人,生下来随便搞搞,也就有了寻常人一辈子都穿不起来的红袍。甚至更高级的名门,生下来就能有紫袍在身。看完这些,言归正传,而宰相的官阶看上去不算很高,不过区区正三品,可是宰相拥有的职权实在是远超寻常的三品官,很多时候都可以轻易的对那些看上去的同僚“正三品”进行改变终身的改变。在唐朝历史上,正三品的宰相在三省六部的框架下,相权按理来说已然被大大限制住了,但是这种被限制住的相权却依旧要比大多数名门望族那与生俱来的官阶要高出不知道多少倍。 而虽然三省六部分割了相权,三省长官虽然都属于宰相,可是在这三省里面还是有一个高下低劣的,三省是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这里面的中书省是决策的机构,门下是审核的机构,尚书省却是直接控制六部进行执行的部门,尚书省的长官也因此官居正二品,但是因为曾经有一个过于出名的人担任过尚书令,就直接导致以后没人敢做这个尚书令了——文皇帝李世民曾经做过尚书令。以后的尚书省的长官长期只能担任尚书省的副手。 而大唐的正一品从一品的高官,数目更是稀少的可怕,都是给予那些德高望重的公卿大夫以及曾经立下无数若干功勋的世家子弟养老用的,比如太师、太傅、太保、太尉、司徒、司空、太子太(少)师、太子太(少)保、太子太(少)傅,这些高官与其说是高官,其实不妨说是荣誉称号,基本上这么些个官职就是年老力衰的养老闲散职位了。要说档次,也就是地位崇高的虚职了。 简单的说,爵位是对一个人的功绩的认可,同时附带了很多特权,是终身制的,甚至可以承袭;官位是具体做事任职的职位,一事一任,不是终身制,也不可继承。官位是在其位则有对应的俸禄;不在其位,则没有俸禄。官位与爵位基本上是对应的,在官位上有了功绩,则爵位高;在官位上没有功绩,则没有爵位,如果有爵位也会降低爵位。一、春秋以前官爵一体化官爵在春秋以前是一体化的,爵位与官位区别不明显,高爵者在高位任高官,低爵者在低位任小官。春秋以前的爵位有:王、公、侯、伯、子、男六爵。天下只有一王,就是天子;公则是较大诸侯国的国君或者中央王朝的三公才能拥有的高级爵位。子与男则是较低的爵位,比如先秦的诸子百家,都是子爵,唯有法家的商鞅爵位是君爵。秦国在商鞅变法前,基本上是官爵一体化,变法后慢慢官与爵相分离。比如卫鞅以左庶长之身在秦国变法,这个左庶长即是官位,又是爵位;卫鞅收复河西之地后,以其大功封爵位为大良造,这个大良造还是官爵一体化。后来的秦国上将军白起,因多次打败六国,以赫赫战功封爵为大良造,这时官与爵已分开了,白起的官身是秦国上将军,爵位是大良造,后升为武安君。二、秦朝之后,官爵正式分离秦始皇有了皇帝爵位后,慢慢的爵位就多了。王、公、侯、君都是高爵,汉朝的爵位承袭秦国爵位,从下至上分别是:公士、上造、簪袅、不更、大夫、官大夫、公大夫、公乘、五大夫、左庶长、右庶长、左更、中更、右更、少良造、大良造、驷车庶长、大庶长、关内侯、彻侯。飞将军李广的官职多次变化,但爵位一直没有上去,他一生想得一个侯爵而不能如愿,最终获得了一个怀柔伯爵位。因为没有军功,没有大的功劳,是不能封侯爵的。就是当了丞相高官后,也不一定能得到王、公爵位,最多是侯爵。本头条号“大秦铁鹰剑士” 专注先秦两汉的历史与文化研究,欢迎大家关注我,以便相互交流讨论,共同学习进步,共同弘扬国学文化。诗圣,诗仙。在当时的唐朝,可以说才高八斗,无人能比。才思敏捷,任途不佳。是因为他们的性格,所决定了一切。正直,果敢,不奴颜媚骨,巴结权贵。对当时的封建王朝不满,处处遭排挤。解缙(1369年-1415年),字大绅,一字缙绅,号春雨、喜易,明朝时吉水(今江西吉水)人,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中进士,官至内阁首辅、右春坊大学士,参预机要事务。内阁首辅,相当于宰相,因此是一品。解缙因为才学高而好直言被忌惮,屡遭贬黜,最终以“无人臣礼”下狱,永乐十三年(1415年)冬被埋入雪堆冻死,卒年四十七,成化元年(1465年)赠朝议大夫,谥文毅。 解缙自幼颖悟绝人,他写的文章雅劲奇古,诗豪宕丰赡,书法小楷精绝,行、草皆佳,尤其擅长狂草,与徐渭、杨慎一起被称为明朝三大才子,著有《解学士集》、《天潢玉牒》等;总裁《太祖实录》、《古今列女传》;主持编纂《永乐大典》;墨迹有《自书诗卷》、《书唐人诗》、《宋赵恒殿试佚事》等。
照着一般人理解的“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的意思,必然认为古代官场之上宰相的权势是最大的,那么,相应的也就认为宰相的官阶也一定是最高的。可是,如果有这样看上去合情合理的观点的人接触到大唐的官职制度,就会傻了眼——宰相才区区的三品官? 《长安十二时辰》是一部热播剧,在该剧当中,曾经出现过执掌右骁卫的甘守城甘将军受制于右相这么一个宰相的剧情,很多人刚开始看其实没什么感觉——毕竟是宰相嘛,制得住一个将军那还不是毛毛雨嘛。可是如果事后看看他们的官阶,就会越琢磨越觉得不对劲:右骁卫属于南衙十六卫,而南衙十六卫的长官属于堂堂正正的正三品,而右相在唐朝三省六部的官职制度设计下,也还是一个正三品,两人其实都是正三品啊!这还没完呢,我们在《长安十二时辰》里面还会发现这么一个细节,工部主事封大伦这个黑帮头子摊上大事后,为了解决张小敬,新丰县县丞吉温推荐元载的时候,曾经评价大理寺八品评事元载说,他想穿红袍想得眼睛都发红。那么要是可以穿红袍了,那是一个什么官阶呢? 在《长安十二时辰》里面,有一个主角团的角色“姚汝能”,他就是一身红袍!他是什么官,官居几品呢?我们会发现,姚汝能这个剧中的搞笑担当,谁都能使唤一下的家伙,居然是堂堂正正的正四品太子东宫卫率,这官阶不可不谓不高了,要知道这可是货真价实的正四品红袍官员啊,距离传统意义上的“万人之上”的大唐宰相也不过就隔了一级啊。为什么姚在电视剧里面的表现和那些七八品的小官区别不大啊。难道这是电视剧的失误嘛?实际上不是,事实上,这部电视剧出了名的注意细节,这里面的设计完全符合大唐的实际情况,不可能会犯这种超级低级的错误,其实这就是当时大唐官制的设定,官阶并不能决定职权,那些像姚汝能这样出身名门的人,生下来随便搞搞,也就有了寻常人一辈子都穿不起来的红袍。甚至更高级的名门,生下来就能有紫袍在身。看完这些,言归正传,而宰相的官阶看上去不算很高,不过区区正三品,可是宰相拥有的职权实在是远超寻常的三品官,很多时候都可以轻易的对那些看上去的同僚“正三品”进行改变终身的改变。在唐朝历史上,正三品的宰相在三省六部的框架下,相权按理来说已然被大大限制住了,但是这种被限制住的相权却依旧要比大多数名门望族那与生俱来的官阶要高出不知道多少倍。 而虽然三省六部分割了相权,三省长官虽然都属于宰相,可是在这三省里面还是有一个高下低劣的,三省是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这里面的中书省是决策的机构,门下是审核的机构,尚书省却是直接控制六部进行执行的部门,尚书省的长官也因此官居正二品,但是因为曾经有一个过于出名的人担任过尚书令,就直接导致以后没人敢做这个尚书令了——文皇帝李世民曾经做过尚书令。以后的尚书省的长官长期只能担任尚书省的副手。 而大唐的正一品从一品的高官,数目更是稀少的可怕,都是给予那些德高望重的公卿大夫以及曾经立下无数若干功勋的世家子弟养老用的,比如太师、太傅、太保、太尉、司徒、司空、太子太(少)师、太子太(少)保、太子太(少)傅,这些高官与其说是高官,其实不妨说是荣誉称号,基本上这么些个官职就是年老力衰的养老闲散职位了。要说档次,也就是地位崇高的虚职了。
照着一般人理解的“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的意思,必然认为古代官场之上宰相的权势是最大的,那么,相应的也就认为宰相的官阶也一定是最高的。可是,如果有这样看上去合情合理的观点的人接触到大唐的官职制度,就会傻了眼——宰相才区区的三品官? 《长安十二时辰》是一部热播剧,在该剧当中,曾经出现过执掌右骁卫的甘守城甘将军受制于右相这么一个宰相的剧情,很多人刚开始看其实没什么感觉——毕竟是宰相嘛,制得住一个将军那还不是毛毛雨嘛。可是如果事后看看他们的官阶,就会越琢磨越觉得不对劲:右骁卫属于南衙十六卫,而南衙十六卫的长官属于堂堂正正的正三品,而右相在唐朝三省六部的官职制度设计下,也还是一个正三品,两人其实都是正三品啊!这还没完呢,我们在《长安十二时辰》里面还会发现这么一个细节,工部主事封大伦这个黑帮头子摊上大事后,为了解决张小敬,新丰县县丞吉温推荐元载的时候,曾经评价大理寺八品评事元载说,他想穿红袍想得眼睛都发红。那么要是可以穿红袍了,那是一个什么官阶呢? 在《长安十二时辰》里面,有一个主角团的角色“姚汝能”,他就是一身红袍!他是什么官,官居几品呢?我们会发现,姚汝能这个剧中的搞笑担当,谁都能使唤一下的家伙,居然是堂堂正正的正四品太子东宫卫率,这官阶不可不谓不高了,要知道这可是货真价实的正四品红袍官员啊,距离传统意义上的“万人之上”的大唐宰相也不过就隔了一级啊。为什么姚在电视剧里面的表现和那些七八品的小官区别不大啊。难道这是电视剧的失误嘛?实际上不是,事实上,这部电视剧出了名的注意细节,这里面的设计完全符合大唐的实际情况,不可能会犯这种超级低级的错误,其实这就是当时大唐官制的设定,官阶并不能决定职权,那些像姚汝能这样出身名门的人,生下来随便搞搞,也就有了寻常人一辈子都穿不起来的红袍。甚至更高级的名门,生下来就能有紫袍在身。看完这些,言归正传,而宰相的官阶看上去不算很高,不过区区正三品,可是宰相拥有的职权实在是远超寻常的三品官,很多时候都可以轻易的对那些看上去的同僚“正三品”进行改变终身的改变。在唐朝历史上,正三品的宰相在三省六部的框架下,相权按理来说已然被大大限制住了,但是这种被限制住的相权却依旧要比大多数名门望族那与生俱来的官阶要高出不知道多少倍。 而虽然三省六部分割了相权,三省长官虽然都属于宰相,可是在这三省里面还是有一个高下低劣的,三省是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这里面的中书省是决策的机构,门下是审核的机构,尚书省却是直接控制六部进行执行的部门,尚书省的长官也因此官居正二品,但是因为曾经有一个过于出名的人担任过尚书令,就直接导致以后没人敢做这个尚书令了——文皇帝李世民曾经做过尚书令。以后的尚书省的长官长期只能担任尚书省的副手。 而大唐的正一品从一品的高官,数目更是稀少的可怕,都是给予那些德高望重的公卿大夫以及曾经立下无数若干功勋的世家子弟养老用的,比如太师、太傅、太保、太尉、司徒、司空、太子太(少)师、太子太(少)保、太子太(少)傅,这些高官与其说是高官,其实不妨说是荣誉称号,基本上这么些个官职就是年老力衰的养老闲散职位了。要说档次,也就是地位崇高的虚职了。 简单的说,爵位是对一个人的功绩的认可,同时附带了很多特权,是终身制的,甚至可以承袭;官位是具体做事任职的职位,一事一任,不是终身制,也不可继承。官位是在其位则有对应的俸禄;不在其位,则没有俸禄。官位与爵位基本上是对应的,在官位上有了功绩,则爵位高;在官位上没有功绩,则没有爵位,如果有爵位也会降低爵位。一、春秋以前官爵一体化官爵在春秋以前是一体化的,爵位与官位区别不明显,高爵者在高位任高官,低爵者在低位任小官。春秋以前的爵位有:王、公、侯、伯、子、男六爵。天下只有一王,就是天子;公则是较大诸侯国的国君或者中央王朝的三公才能拥有的高级爵位。子与男则是较低的爵位,比如先秦的诸子百家,都是子爵,唯有法家的商鞅爵位是君爵。秦国在商鞅变法前,基本上是官爵一体化,变法后慢慢官与爵相分离。比如卫鞅以左庶长之身在秦国变法,这个左庶长即是官位,又是爵位;卫鞅收复河西之地后,以其大功封爵位为大良造,这个大良造还是官爵一体化。后来的秦国上将军白起,因多次打败六国,以赫赫战功封爵为大良造,这时官与爵已分开了,白起的官身是秦国上将军,爵位是大良造,后升为武安君。二、秦朝之后,官爵正式分离秦始皇有了皇帝爵位后,慢慢的爵位就多了。王、公、侯、君都是高爵,汉朝的爵位承袭秦国爵位,从下至上分别是:公士、上造、簪袅、不更、大夫、官大夫、公大夫、公乘、五大夫、左庶长、右庶长、左更、中更、右更、少良造、大良造、驷车庶长、大庶长、关内侯、彻侯。飞将军李广的官职多次变化,但爵位一直没有上去,他一生想得一个侯爵而不能如愿,最终获得了一个怀柔伯爵位。因为没有军功,没有大的功劳,是不能封侯爵的。就是当了丞相高官后,也不一定能得到王、公爵位,最多是侯爵。本头条号“大秦铁鹰剑士” 专注先秦两汉的历史与文化研究,欢迎大家关注我,以便相互交流讨论,共同学习进步,共同弘扬国学文化。
照着一般人理解的“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的意思,必然认为古代官场之上宰相的权势是最大的,那么,相应的也就认为宰相的官阶也一定是最高的。可是,如果有这样看上去合情合理的观点的人接触到大唐的官职制度,就会傻了眼——宰相才区区的三品官? 《长安十二时辰》是一部热播剧,在该剧当中,曾经出现过执掌右骁卫的甘守城甘将军受制于右相这么一个宰相的剧情,很多人刚开始看其实没什么感觉——毕竟是宰相嘛,制得住一个将军那还不是毛毛雨嘛。可是如果事后看看他们的官阶,就会越琢磨越觉得不对劲:右骁卫属于南衙十六卫,而南衙十六卫的长官属于堂堂正正的正三品,而右相在唐朝三省六部的官职制度设计下,也还是一个正三品,两人其实都是正三品啊!这还没完呢,我们在《长安十二时辰》里面还会发现这么一个细节,工部主事封大伦这个黑帮头子摊上大事后,为了解决张小敬,新丰县县丞吉温推荐元载的时候,曾经评价大理寺八品评事元载说,他想穿红袍想得眼睛都发红。那么要是可以穿红袍了,那是一个什么官阶呢? 在《长安十二时辰》里面,有一个主角团的角色“姚汝能”,他就是一身红袍!他是什么官,官居几品呢?我们会发现,姚汝能这个剧中的搞笑担当,谁都能使唤一下的家伙,居然是堂堂正正的正四品太子东宫卫率,这官阶不可不谓不高了,要知道这可是货真价实的正四品红袍官员啊,距离传统意义上的“万人之上”的大唐宰相也不过就隔了一级啊。为什么姚在电视剧里面的表现和那些七八品的小官区别不大啊。难道这是电视剧的失误嘛?实际上不是,事实上,这部电视剧出了名的注意细节,这里面的设计完全符合大唐的实际情况,不可能会犯这种超级低级的错误,其实这就是当时大唐官制的设定,官阶并不能决定职权,那些像姚汝能这样出身名门的人,生下来随便搞搞,也就有了寻常人一辈子都穿不起来的红袍。甚至更高级的名门,生下来就能有紫袍在身。看完这些,言归正传,而宰相的官阶看上去不算很高,不过区区正三品,可是宰相拥有的职权实在是远超寻常的三品官,很多时候都可以轻易的对那些看上去的同僚“正三品”进行改变终身的改变。在唐朝历史上,正三品的宰相在三省六部的框架下,相权按理来说已然被大大限制住了,但是这种被限制住的相权却依旧要比大多数名门望族那与生俱来的官阶要高出不知道多少倍。 而虽然三省六部分割了相权,三省长官虽然都属于宰相,可是在这三省里面还是有一个高下低劣的,三省是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这里面的中书省是决策的机构,门下是审核的机构,尚书省却是直接控制六部进行执行的部门,尚书省的长官也因此官居正二品,但是因为曾经有一个过于出名的人担任过尚书令,就直接导致以后没人敢做这个尚书令了——文皇帝李世民曾经做过尚书令。以后的尚书省的长官长期只能担任尚书省的副手。 而大唐的正一品从一品的高官,数目更是稀少的可怕,都是给予那些德高望重的公卿大夫以及曾经立下无数若干功勋的世家子弟养老用的,比如太师、太傅、太保、太尉、司徒、司空、太子太(少)师、太子太(少)保、太子太(少)傅,这些高官与其说是高官,其实不妨说是荣誉称号,基本上这么些个官职就是年老力衰的养老闲散职位了。要说档次,也就是地位崇高的虚职了。 简单的说,爵位是对一个人的功绩的认可,同时附带了很多特权,是终身制的,甚至可以承袭;官位是具体做事任职的职位,一事一任,不是终身制,也不可继承。官位是在其位则有对应的俸禄;不在其位,则没有俸禄。官位与爵位基本上是对应的,在官位上有了功绩,则爵位高;在官位上没有功绩,则没有爵位,如果有爵位也会降低爵位。一、春秋以前官爵一体化官爵在春秋以前是一体化的,爵位与官位区别不明显,高爵者在高位任高官,低爵者在低位任小官。春秋以前的爵位有:王、公、侯、伯、子、男六爵。天下只有一王,就是天子;公则是较大诸侯国的国君或者中央王朝的三公才能拥有的高级爵位。子与男则是较低的爵位,比如先秦的诸子百家,都是子爵,唯有法家的商鞅爵位是君爵。秦国在商鞅变法前,基本上是官爵一体化,变法后慢慢官与爵相分离。比如卫鞅以左庶长之身在秦国变法,这个左庶长即是官位,又是爵位;卫鞅收复河西之地后,以其大功封爵位为大良造,这个大良造还是官爵一体化。后来的秦国上将军白起,因多次打败六国,以赫赫战功封爵为大良造,这时官与爵已分开了,白起的官身是秦国上将军,爵位是大良造,后升为武安君。二、秦朝之后,官爵正式分离秦始皇有了皇帝爵位后,慢慢的爵位就多了。王、公、侯、君都是高爵,汉朝的爵位承袭秦国爵位,从下至上分别是:公士、上造、簪袅、不更、大夫、官大夫、公大夫、公乘、五大夫、左庶长、右庶长、左更、中更、右更、少良造、大良造、驷车庶长、大庶长、关内侯、彻侯。飞将军李广的官职多次变化,但爵位一直没有上去,他一生想得一个侯爵而不能如愿,最终获得了一个怀柔伯爵位。因为没有军功,没有大的功劳,是不能封侯爵的。就是当了丞相高官后,也不一定能得到王、公爵位,最多是侯爵。本头条号“大秦铁鹰剑士” 专注先秦两汉的历史与文化研究,欢迎大家关注我,以便相互交流讨论,共同学习进步,共同弘扬国学文化。诗圣,诗仙。在当时的唐朝,可以说才高八斗,无人能比。才思敏捷,任途不佳。是因为他们的性格,所决定了一切。正直,果敢,不奴颜媚骨,巴结权贵。对当时的封建王朝不满,处处遭排挤。
状元,就是科举考试的第一名,是在最后一次考试(唐是省试,宋后殿试)中,取得的进士第一名,也称鼎元、殿元。状元,不是官职,是考试成绩的荣誉。有文科状元、武科状元之分。文状元考试成绩无论怎么牛,一般不能马上去地方担任实职,需一步步历练。一开始,状元普遍进翰林院。翰林院是皇帝秘书机构,各朝作用大同小异。翰林院修撰,从六品,职责是掌修国史、修实录、记载皇帝言行、讲经史,以及起草典礼文稿。任职翰林院,因是天子近臣,加上状元的光环,一二十年大多都能混到三品左右,如果真有能力、家族背景、皇帝喜欢,以及运气等因素,可以做到尚书、或进入内阁。状元,授翰林院修撰;榜眼、探花授编修,是正七品,就是口头常说的"芝麻官";其余进士考试合格者,进翰林院,称庶吉士。状元、进士,一般要等三年后,考试合格者,部分可以安排到各部或地方任职。武状元开始于中唐,风行于南宋。一般从六品“校”干起,相当于如今的正营或副团清初,武一甲进士授副将、参将;二、三甲进士授守备;武状元榜眼、探花授一、二等侍卫等。
状元,就是科举考试的第一名,是在最后一次考试(唐是省试,宋后殿试)中,取得的进士第一名,也称鼎元、殿元。状元,不是官职,是考试成绩的荣誉。有文科状元、武科状元之分。文状元考试成绩无论怎么牛,一般不能马上去地方担任实职,需一步步历练。一开始,状元普遍进翰林院。翰林院是皇帝秘书机构,各朝作用大同小异。翰林院修撰,从六品,职责是掌修国史、修实录、记载皇帝言行、讲经史,以及起草典礼文稿。任职翰林院,因是天子近臣,加上状元的光环,一二十年大多都能混到三品左右,如果真有能力、家族背景、皇帝喜欢,以及运气等因素,可以做到尚书、或进入内阁。状元,授翰林院修撰;榜眼、探花授编修,是正七品,就是口头常说的"芝麻官";其余进士考试合格者,进翰林院,称庶吉士。状元、进士,一般要等三年后,考试合格者,部分可以安排到各部或地方任职。武状元开始于中唐,风行于南宋。一般从六品“校”干起,相当于如今的正营或副团清初,武一甲进士授副将、参将;二、三甲进士授守备;武状元榜眼、探花授一、二等侍卫等。这个问题问的好,探觅Orient来回答~驸马是官职说起“驸马”来,大多数人都会脱口而出:“驸马就是皇帝的女婿呗!”的确,一般地,“驸马”指的是中国古代帝王女婿的称谓,又称帝婿、主婿、国婿等。但实际上,最初的“驸马”并不是指一类人,而是一种官职——驸马都尉。出处“驸马”一词的原始义是:古代几匹马共同驾一辆车,辕马之外的马都称之为“附”。驸马一词最开始称为副马,“副马”一职的设立源于秦始皇的一次出游。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了六国,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制国家——秦王朝。称帝后,为巩固国家政权,秦始皇经常出巡,每次出巡都是大车小车,前呼后拥。一次,他游至博浪沙(今河南原阳)时,张良会同大力士以大铁椎袭击秦始皇的车帐,结果只击中了副车。从那以后,秦始皇再出游时,便在自己的车帐队伍中设了很多的副车,安排了很多“替身”。后代皇帝纷纷仿效,“替身”一职也由最得力的亲信而逐渐转变为皇家的女婿。而选择公主的丈夫做“副马”,一是因为他的地位较高,与皇帝的威仪和尊严相称;二是因为皇家的女婿是“亲人”,总比“亲信”要强,关键时刻能够舍身卖命;三是因为一旦发生意外,皇家也不损失什么,女婿毕竟是外姓人。由于皇帝的女婿常坐在“副驾驶”的位置上,于是后人便干脆将皇帝的女婿称为“副马”。驸马是多大的官职?实际上驸马虽属官职,但是没有具体的实权,属于皇亲国戚,对国家政治没有多大参与权。唐宋两朝时,“驸马都尉从五品,皆尚主者为之。”到了清朝,驸马直接称为“额驸”,属于一种宫廷摆设。
状元,就是科举考试的第一名,是在最后一次考试(唐是省试,宋后殿试)中,取得的进士第一名,也称鼎元、殿元。状元,不是官职,是考试成绩的荣誉。有文科状元、武科状元之分。文状元考试成绩无论怎么牛,一般不能马上去地方担任实职,需一步步历练。一开始,状元普遍进翰林院。翰林院是皇帝秘书机构,各朝作用大同小异。翰林院修撰,从六品,职责是掌修国史、修实录、记载皇帝言行、讲经史,以及起草典礼文稿。任职翰林院,因是天子近臣,加上状元的光环,一二十年大多都能混到三品左右,如果真有能力、家族背景、皇帝喜欢,以及运气等因素,可以做到尚书、或进入内阁。状元,授翰林院修撰;榜眼、探花授编修,是正七品,就是口头常说的"芝麻官";其余进士考试合格者,进翰林院,称庶吉士。状元、进士,一般要等三年后,考试合格者,部分可以安排到各部或地方任职。武状元开始于中唐,风行于南宋。一般从六品“校”干起,相当于如今的正营或副团清初,武一甲进士授副将、参将;二、三甲进士授守备;武状元榜眼、探花授一、二等侍卫等。这个问题问的好,探觅Orient来回答~驸马是官职说起“驸马”来,大多数人都会脱口而出:“驸马就是皇帝的女婿呗!”的确,一般地,“驸马”指的是中国古代帝王女婿的称谓,又称帝婿、主婿、国婿等。但实际上,最初的“驸马”并不是指一类人,而是一种官职——驸马都尉。出处“驸马”一词的原始义是:古代几匹马共同驾一辆车,辕马之外的马都称之为“附”。驸马一词最开始称为副马,“副马”一职的设立源于秦始皇的一次出游。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了六国,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制国家——秦王朝。称帝后,为巩固国家政权,秦始皇经常出巡,每次出巡都是大车小车,前呼后拥。一次,他游至博浪沙(今河南原阳)时,张良会同大力士以大铁椎袭击秦始皇的车帐,结果只击中了副车。从那以后,秦始皇再出游时,便在自己的车帐队伍中设了很多的副车,安排了很多“替身”。后代皇帝纷纷仿效,“替身”一职也由最得力的亲信而逐渐转变为皇家的女婿。而选择公主的丈夫做“副马”,一是因为他的地位较高,与皇帝的威仪和尊严相称;二是因为皇家的女婿是“亲人”,总比“亲信”要强,关键时刻能够舍身卖命;三是因为一旦发生意外,皇家也不损失什么,女婿毕竟是外姓人。由于皇帝的女婿常坐在“副驾驶”的位置上,于是后人便干脆将皇帝的女婿称为“副马”。驸马是多大的官职?实际上驸马虽属官职,但是没有具体的实权,属于皇亲国戚,对国家政治没有多大参与权。唐宋两朝时,“驸马都尉从五品,皆尚主者为之。”到了清朝,驸马直接称为“额驸”,属于一种宫廷摆设。照着一般人理解的“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的意思,必然认为古代官场之上宰相的权势是最大的,那么,相应的也就认为宰相的官阶也一定是最高的。可是,如果有这样看上去合情合理的观点的人接触到大唐的官职制度,就会傻了眼——宰相才区区的三品官? 《长安十二时辰》是一部热播剧,在该剧当中,曾经出现过执掌右骁卫的甘守城甘将军受制于右相这么一个宰相的剧情,很多人刚开始看其实没什么感觉——毕竟是宰相嘛,制得住一个将军那还不是毛毛雨嘛。可是如果事后看看他们的官阶,就会越琢磨越觉得不对劲:右骁卫属于南衙十六卫,而南衙十六卫的长官属于堂堂正正的正三品,而右相在唐朝三省六部的官职制度设计下,也还是一个正三品,两人其实都是正三品啊!这还没完呢,我们在《长安十二时辰》里面还会发现这么一个细节,工部主事封大伦这个黑帮头子摊上大事后,为了解决张小敬,新丰县县丞吉温推荐元载的时候,曾经评价大理寺八品评事元载说,他想穿红袍想得眼睛都发红。那么要是可以穿红袍了,那是一个什么官阶呢? 在《长安十二时辰》里面,有一个主角团的角色“姚汝能”,他就是一身红袍!他是什么官,官居几品呢?我们会发现,姚汝能这个剧中的搞笑担当,谁都能使唤一下的家伙,居然是堂堂正正的正四品太子东宫卫率,这官阶不可不谓不高了,要知道这可是货真价实的正四品红袍官员啊,距离传统意义上的“万人之上”的大唐宰相也不过就隔了一级啊。为什么姚在电视剧里面的表现和那些七八品的小官区别不大啊。难道这是电视剧的失误嘛?实际上不是,事实上,这部电视剧出了名的注意细节,这里面的设计完全符合大唐的实际情况,不可能会犯这种超级低级的错误,其实这就是当时大唐官制的设定,官阶并不能决定职权,那些像姚汝能这样出身名门的人,生下来随便搞搞,也就有了寻常人一辈子都穿不起来的红袍。甚至更高级的名门,生下来就能有紫袍在身。看完这些,言归正传,而宰相的官阶看上去不算很高,不过区区正三品,可是宰相拥有的职权实在是远超寻常的三品官,很多时候都可以轻易的对那些看上去的同僚“正三品”进行改变终身的改变。在唐朝历史上,正三品的宰相在三省六部的框架下,相权按理来说已然被大大限制住了,但是这种被限制住的相权却依旧要比大多数名门望族那与生俱来的官阶要高出不知道多少倍。 而虽然三省六部分割了相权,三省长官虽然都属于宰相,可是在这三省里面还是有一个高下低劣的,三省是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这里面的中书省是决策的机构,门下是审核的机构,尚书省却是直接控制六部进行执行的部门,尚书省的长官也因此官居正二品,但是因为曾经有一个过于出名的人担任过尚书令,就直接导致以后没人敢做这个尚书令了——文皇帝李世民曾经做过尚书令。以后的尚书省的长官长期只能担任尚书省的副手。 而大唐的正一品从一品的高官,数目更是稀少的可怕,都是给予那些德高望重的公卿大夫以及曾经立下无数若干功勋的世家子弟养老用的,比如太师、太傅、太保、太尉、司徒、司空、太子太(少)师、太子太(少)保、太子太(少)傅,这些高官与其说是高官,其实不妨说是荣誉称号,基本上这么些个官职就是年老力衰的养老闲散职位了。要说档次,也就是地位崇高的虚职了。
状元,就是科举考试的第一名,是在最后一次考试(唐是省试,宋后殿试)中,取得的进士第一名,也称鼎元、殿元。状元,不是官职,是考试成绩的荣誉。有文科状元、武科状元之分。文状元考试成绩无论怎么牛,一般不能马上去地方担任实职,需一步步历练。一开始,状元普遍进翰林院。翰林院是皇帝秘书机构,各朝作用大同小异。翰林院修撰,从六品,职责是掌修国史、修实录、记载皇帝言行、讲经史,以及起草典礼文稿。任职翰林院,因是天子近臣,加上状元的光环,一二十年大多都能混到三品左右,如果真有能力、家族背景、皇帝喜欢,以及运气等因素,可以做到尚书、或进入内阁。状元,授翰林院修撰;榜眼、探花授编修,是正七品,就是口头常说的"芝麻官";其余进士考试合格者,进翰林院,称庶吉士。状元、进士,一般要等三年后,考试合格者,部分可以安排到各部或地方任职。武状元开始于中唐,风行于南宋。一般从六品“校”干起,相当于如今的正营或副团清初,武一甲进士授副将、参将;二、三甲进士授守备;武状元榜眼、探花授一、二等侍卫等。这个问题问的好,探觅Orient来回答~驸马是官职说起“驸马”来,大多数人都会脱口而出:“驸马就是皇帝的女婿呗!”的确,一般地,“驸马”指的是中国古代帝王女婿的称谓,又称帝婿、主婿、国婿等。但实际上,最初的“驸马”并不是指一类人,而是一种官职——驸马都尉。出处“驸马”一词的原始义是:古代几匹马共同驾一辆车,辕马之外的马都称之为“附”。驸马一词最开始称为副马,“副马”一职的设立源于秦始皇的一次出游。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了六国,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制国家——秦王朝。称帝后,为巩固国家政权,秦始皇经常出巡,每次出巡都是大车小车,前呼后拥。一次,他游至博浪沙(今河南原阳)时,张良会同大力士以大铁椎袭击秦始皇的车帐,结果只击中了副车。从那以后,秦始皇再出游时,便在自己的车帐队伍中设了很多的副车,安排了很多“替身”。后代皇帝纷纷仿效,“替身”一职也由最得力的亲信而逐渐转变为皇家的女婿。而选择公主的丈夫做“副马”,一是因为他的地位较高,与皇帝的威仪和尊严相称;二是因为皇家的女婿是“亲人”,总比“亲信”要强,关键时刻能够舍身卖命;三是因为一旦发生意外,皇家也不损失什么,女婿毕竟是外姓人。由于皇帝的女婿常坐在“副驾驶”的位置上,于是后人便干脆将皇帝的女婿称为“副马”。驸马是多大的官职?实际上驸马虽属官职,但是没有具体的实权,属于皇亲国戚,对国家政治没有多大参与权。唐宋两朝时,“驸马都尉从五品,皆尚主者为之。”到了清朝,驸马直接称为“额驸”,属于一种宫廷摆设。照着一般人理解的“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的意思,必然认为古代官场之上宰相的权势是最大的,那么,相应的也就认为宰相的官阶也一定是最高的。可是,如果有这样看上去合情合理的观点的人接触到大唐的官职制度,就会傻了眼——宰相才区区的三品官? 《长安十二时辰》是一部热播剧,在该剧当中,曾经出现过执掌右骁卫的甘守城甘将军受制于右相这么一个宰相的剧情,很多人刚开始看其实没什么感觉——毕竟是宰相嘛,制得住一个将军那还不是毛毛雨嘛。可是如果事后看看他们的官阶,就会越琢磨越觉得不对劲:右骁卫属于南衙十六卫,而南衙十六卫的长官属于堂堂正正的正三品,而右相在唐朝三省六部的官职制度设计下,也还是一个正三品,两人其实都是正三品啊!这还没完呢,我们在《长安十二时辰》里面还会发现这么一个细节,工部主事封大伦这个黑帮头子摊上大事后,为了解决张小敬,新丰县县丞吉温推荐元载的时候,曾经评价大理寺八品评事元载说,他想穿红袍想得眼睛都发红。那么要是可以穿红袍了,那是一个什么官阶呢? 在《长安十二时辰》里面,有一个主角团的角色“姚汝能”,他就是一身红袍!他是什么官,官居几品呢?我们会发现,姚汝能这个剧中的搞笑担当,谁都能使唤一下的家伙,居然是堂堂正正的正四品太子东宫卫率,这官阶不可不谓不高了,要知道这可是货真价实的正四品红袍官员啊,距离传统意义上的“万人之上”的大唐宰相也不过就隔了一级啊。为什么姚在电视剧里面的表现和那些七八品的小官区别不大啊。难道这是电视剧的失误嘛?实际上不是,事实上,这部电视剧出了名的注意细节,这里面的设计完全符合大唐的实际情况,不可能会犯这种超级低级的错误,其实这就是当时大唐官制的设定,官阶并不能决定职权,那些像姚汝能这样出身名门的人,生下来随便搞搞,也就有了寻常人一辈子都穿不起来的红袍。甚至更高级的名门,生下来就能有紫袍在身。看完这些,言归正传,而宰相的官阶看上去不算很高,不过区区正三品,可是宰相拥有的职权实在是远超寻常的三品官,很多时候都可以轻易的对那些看上去的同僚“正三品”进行改变终身的改变。在唐朝历史上,正三品的宰相在三省六部的框架下,相权按理来说已然被大大限制住了,但是这种被限制住的相权却依旧要比大多数名门望族那与生俱来的官阶要高出不知道多少倍。 而虽然三省六部分割了相权,三省长官虽然都属于宰相,可是在这三省里面还是有一个高下低劣的,三省是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这里面的中书省是决策的机构,门下是审核的机构,尚书省却是直接控制六部进行执行的部门,尚书省的长官也因此官居正二品,但是因为曾经有一个过于出名的人担任过尚书令,就直接导致以后没人敢做这个尚书令了——文皇帝李世民曾经做过尚书令。以后的尚书省的长官长期只能担任尚书省的副手。 而大唐的正一品从一品的高官,数目更是稀少的可怕,都是给予那些德高望重的公卿大夫以及曾经立下无数若干功勋的世家子弟养老用的,比如太师、太傅、太保、太尉、司徒、司空、太子太(少)师、太子太(少)保、太子太(少)傅,这些高官与其说是高官,其实不妨说是荣誉称号,基本上这么些个官职就是年老力衰的养老闲散职位了。要说档次,也就是地位崇高的虚职了。答:野史里一个听起来“很牛很正义”的官职,正是“八府巡按”。这个职务有多牛气?远点的可以看京剧《苏三起解》,被诬杀人的妓女苏三,眼看就要含冤上法场,幸亏遇上了巡按山西的“八府巡按”王景隆,硬是把案翻了过来。近点儿的可以看香港经典喜剧《九品芝麻官》,被诬沦落妓院的“候补知县”周星星,偶然得封一品要职“八府巡按”(电影里叫八府巡抚),立刻就咸鱼翻身,在朝堂上怼天怼地,把听审的老太监都差点怼背过气,漂漂亮亮伸张了正义……京剧《苏三起解》其实,所谓“八府巡按”,那多是戏曲野史里的叫法,正史上的叫法,应该是“巡按御史”。巡按御史制度起于明初,清朝顺治年间后就基本“消失”。严格说来,“巡按御史”只是个临时性的差事,其品级也只有正七品,与北京大兴县衙门里的县丞以及地方知县“平级”。但权力却极大,号称“代天子巡狩”。按现在的话说,就是顶着“县长”的级别待遇,干着“中央检查团”的大活儿。如此地位,也是古代王朝常见的“以小制大”制度设计。但即使在明清同时代小说里,看上去只是“七品芝麻官”的巡按御史,也是牛得不行。比如明末小说《二刻拍案惊奇》里,穷困落魄的老教官高愚溪,恰逢学生李某荣升福建巡按御史,被李御史接到福建玩了一圈,走哪当地官员都争着给这“御史恩师”送钱,半年里不知不觉就收了“二千余两白物”,人生就此转运……另外还有清朝顺治年间小说《自作孽》里,那为非作歹的江西德安知县汪费,原想带着一笔钱出去打点高官,路上却误揍了微服私访的江西巡按御史。这下彻底“自作孽”,官职被剥干净不说,四万三千两银子的家产也全数充公。好不容易从狱中脱身,除了倾家荡产外,“人也瘦了一半”,一个多月后就“染大病一场,呜呼死了!”可见,这在戏曲里“很正义”的巡按御史,在明清文人们的笔下,也往往是“惹不起”且“很肥”的存在。那在真实历史上,“巡按御史”真有这么牛?其实,在巡按御史制度刚设立的明初,这些“代天巡狩”的仁兄们,那真是相当的低调:通常是每年八月出巡,每次出巡时间短则一年,长则一两年。而且“出差”时轻装简从,每次都是骑上头小毛驴,最多带一两个书吏就出发了。伙食也是奇差,连烧鹅都吃不上。跟传说中的“很肥”,真是不搭边。但他们“惹不起”却是真的,巡按御史制度,发端于明朝洪武年间,确立于明朝永乐年间,从此各省还有了“巡按御史”的专署官衙“按院”。这群“来出差”的“低调小官”,其核心工作就是“代天子巡狩”,即考察当地的“藩服大臣,府县案官”。从布政使按察使到知府知县等一切官员,都在其考核范围内。当地的仓库钱粮案卷,全都由巡按御史经手复核。甚至可以“大事奏裁,小事立断”,也就是“说办谁,就办谁!”所以《自作孽》里,打了巡按御史的汪费知县,别看和巡按御史“平级”,却迅速落得倒霉下狱的下场。放在当时官场上,这就是典型“自作死”。比这更叫地方官们提心吊胆的是,明朝的官员考课,通常是“九年三考”,对地方官的考察,则是由吏部与巡按御史所在的都察院联合进行,所以巡按御史的每次“巡狩”,就对地方官们无比重要,未来是升是降?“官运”就在巡按御史手里捏着。所以发展到明朝中后期,就出现了咄咄怪事:七品的巡按御史一亮相,当地四五品的各级“领导”们,都要纷纷拜见……当然,明王朝之所以给这些“低调小官”们这么大的权力,并不是为了让他们抖威风。比起野史里这些“八府巡按”们“青天大老爷”“铁面御史”的威武角色。巡按御史对于大明三百年国祚,却有着更重要的意义:明王朝的“防腐剂”!在巡按御史们“代天巡狩”的多项任务里,“惩治腐败”一直都是重头。一次次对当地官员的“无死角审核”,通常能揪出大批“蛀虫”。比如天顺年间的浙江巡按御史李纲,一路就法办了四百多名贪官污吏,给浙江官场来了场“大洗涤”。后来在北京保卫战里力挽狂澜的大英雄于谦,早年“巡按山西”时,除了惩治了一群贪官,还平反了三十多起冤案,挽救了数百“冤囚”。就连传说中享有高官厚禄,抢男霸女“很轻松”的藩王们,对巡按御史们也是颇为畏惧。弘治年间包泽巡按湖广,查明了当地藩王侵占土地的劣迹,一口气叫这些王爷们“咸勒而归之民”,乖乖把到嘴的肉吐出了。这类事在明代相当长时间里,都是巡按御史的“寻常战果”。如此战果,以至于相当长时间里,“巡按御史”都是个叫贪官们打哆嗦的名字。明代官场上甚至还有过奇景:每当听说巡按御史在路上,好些“有劣迹”的地方官纷纷“弃官遁去”。吓得官都不做了。明朝“老直臣”王恕,更是一句话形容了这些“低调小官”的战斗力:“天下贪官污吏强军豪民忌惮者唯御史尔。”所以,明清野史戏曲里,那些“铁面御史”们的光辉事迹,还真不是空穴来风,就是明朝一代代巡按御史们“打”出来的。而与这“防腐剂”同样重要的,就是巡按御史们的“传声筒”角色:古代信息交通条件有限,朝廷如何能准确得悉民声民情?每次“代天巡狩”就十分重要。特别是每当水旱灾情爆发时,常是巡按御史们不辞辛苦,戳穿地方官瞒报灾情的把戏。同时许多已经“过时”的政策甚至弊政,也同样要靠巡按御史发现问题。比如明代陕北的征粮政策,就是多亏御史传吉据理力争,将“以米缴纳”的弊政改成“小麦抵米”,从而“民粮易完,军储易足”。以这个意义说,虽然包括“御史给事中”在内的明朝言官们,常被后人吐槽“乱说话”“爱乱骂”。但巡按御史却绝不在此例,他们既是王朝的防腐剂,又是国家的“眼睛”“耳朵”,大明王朝三个世纪的繁荣,多少认真负责的巡按御史,就是背后无名英雄。但是,当晚明的明王朝,以无可救药的速度腐化下去时,身在这个染缸里的巡按御史们,当然也没有独善其身。相反,由于他们权力极大,自然也就成了腐败分子们的“拉拢对象”。原本是“防腐剂”的他们,更变成了明朝腐败的重灾区。比如到了明朝万历年间时,所谓的巡按御史“代天巡狩”,早没了明初时的低调,相反是“骑大马,衣锦绣”,走哪都是豪华排场。沿途的地方官业绩如何?这些事儿“巡按御史”们不再关心,反而是把这帮人当做提款机。比如魏忠贤的“好儿子”崔呈秀巡按江淮时,一路就明码标价,抓个强盗三千两银子就放人,抓个通缉犯千两银子就放人,看哪个官有钱?使个眼色放风要弹劾,对方就乖乖把钱送来……如《二刻拍案惊奇》里,顶着“御史恩师”名头一路收钱的高愚溪,就是明末“巡按御史”嘴脸的写照。而且“才收两千两”的操作,绝对算巡按御史里的良心。明朝崇祯年间的兵部尚书梁廷栋就怒斥说:“国家遣一方巡方,天下加派百余万”。也就是说,巡按御史“出差”一趟搂的钱,相当于明王朝收百万两银子的税,杀几个巡按御史,估计辽东军费就齐活了。发展到明末最后几年,连崇祯皇帝本人,都看透了这帮堕落的人:“公署前后皆通窦纳贿,每奉使皆富可敌国”。简直成了动动手就搂钱的肥差。更恶劣的是,这些“招待”巡按御史的花费,地方官们当然不会自己买单,往往巧立名目加税,让当地百姓“赔补”。以至于“各县赔补,不胜其苦”。等到老百姓“苦够了”,也就有了最后把崇祯逼上吊的明末农民战争。以这个意义说,大明灭亡这事儿,“巡按御史”就是神助攻。从早年的“正义化身”“防腐剂”,到最后王朝的毒瘤。明朝“八府巡按”的荣光下,是“巡按御史”这个光荣职业的堕落史,多少思考,尽在其中。参考资料:赵克生,许文继《一本书读懂明朝》、王世华《明代的巡按御史》、顾诚《明末农民战争史》、《明史》《明实录》
状元,就是科举考试的第一名,是在最后一次考试(唐是省试,宋后殿试)中,取得的进士第一名,也称鼎元、殿元。状元,不是官职,是考试成绩的荣誉。有文科状元、武科状元之分。文状元考试成绩无论怎么牛,一般不能马上去地方担任实职,需一步步历练。一开始,状元普遍进翰林院。翰林院是皇帝秘书机构,各朝作用大同小异。翰林院修撰,从六品,职责是掌修国史、修实录、记载皇帝言行、讲经史,以及起草典礼文稿。任职翰林院,因是天子近臣,加上状元的光环,一二十年大多都能混到三品左右,如果真有能力、家族背景、皇帝喜欢,以及运气等因素,可以做到尚书、或进入内阁。状元,授翰林院修撰;榜眼、探花授编修,是正七品,就是口头常说的"芝麻官";其余进士考试合格者,进翰林院,称庶吉士。状元、进士,一般要等三年后,考试合格者,部分可以安排到各部或地方任职。武状元开始于中唐,风行于南宋。一般从六品“校”干起,相当于如今的正营或副团清初,武一甲进士授副将、参将;二、三甲进士授守备;武状元榜眼、探花授一、二等侍卫等。这个问题问的好,探觅Orient来回答~驸马是官职说起“驸马”来,大多数人都会脱口而出:“驸马就是皇帝的女婿呗!”的确,一般地,“驸马”指的是中国古代帝王女婿的称谓,又称帝婿、主婿、国婿等。但实际上,最初的“驸马”并不是指一类人,而是一种官职——驸马都尉。出处“驸马”一词的原始义是:古代几匹马共同驾一辆车,辕马之外的马都称之为“附”。驸马一词最开始称为副马,“副马”一职的设立源于秦始皇的一次出游。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了六国,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制国家——秦王朝。称帝后,为巩固国家政权,秦始皇经常出巡,每次出巡都是大车小车,前呼后拥。一次,他游至博浪沙(今河南原阳)时,张良会同大力士以大铁椎袭击秦始皇的车帐,结果只击中了副车。从那以后,秦始皇再出游时,便在自己的车帐队伍中设了很多的副车,安排了很多“替身”。后代皇帝纷纷仿效,“替身”一职也由最得力的亲信而逐渐转变为皇家的女婿。而选择公主的丈夫做“副马”,一是因为他的地位较高,与皇帝的威仪和尊严相称;二是因为皇家的女婿是“亲人”,总比“亲信”要强,关键时刻能够舍身卖命;三是因为一旦发生意外,皇家也不损失什么,女婿毕竟是外姓人。由于皇帝的女婿常坐在“副驾驶”的位置上,于是后人便干脆将皇帝的女婿称为“副马”。驸马是多大的官职?实际上驸马虽属官职,但是没有具体的实权,属于皇亲国戚,对国家政治没有多大参与权。唐宋两朝时,“驸马都尉从五品,皆尚主者为之。”到了清朝,驸马直接称为“额驸”,属于一种宫廷摆设。照着一般人理解的“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的意思,必然认为古代官场之上宰相的权势是最大的,那么,相应的也就认为宰相的官阶也一定是最高的。可是,如果有这样看上去合情合理的观点的人接触到大唐的官职制度,就会傻了眼——宰相才区区的三品官? 《长安十二时辰》是一部热播剧,在该剧当中,曾经出现过执掌右骁卫的甘守城甘将军受制于右相这么一个宰相的剧情,很多人刚开始看其实没什么感觉——毕竟是宰相嘛,制得住一个将军那还不是毛毛雨嘛。可是如果事后看看他们的官阶,就会越琢磨越觉得不对劲:右骁卫属于南衙十六卫,而南衙十六卫的长官属于堂堂正正的正三品,而右相在唐朝三省六部的官职制度设计下,也还是一个正三品,两人其实都是正三品啊!这还没完呢,我们在《长安十二时辰》里面还会发现这么一个细节,工部主事封大伦这个黑帮头子摊上大事后,为了解决张小敬,新丰县县丞吉温推荐元载的时候,曾经评价大理寺八品评事元载说,他想穿红袍想得眼睛都发红。那么要是可以穿红袍了,那是一个什么官阶呢? 在《长安十二时辰》里面,有一个主角团的角色“姚汝能”,他就是一身红袍!他是什么官,官居几品呢?我们会发现,姚汝能这个剧中的搞笑担当,谁都能使唤一下的家伙,居然是堂堂正正的正四品太子东宫卫率,这官阶不可不谓不高了,要知道这可是货真价实的正四品红袍官员啊,距离传统意义上的“万人之上”的大唐宰相也不过就隔了一级啊。为什么姚在电视剧里面的表现和那些七八品的小官区别不大啊。难道这是电视剧的失误嘛?实际上不是,事实上,这部电视剧出了名的注意细节,这里面的设计完全符合大唐的实际情况,不可能会犯这种超级低级的错误,其实这就是当时大唐官制的设定,官阶并不能决定职权,那些像姚汝能这样出身名门的人,生下来随便搞搞,也就有了寻常人一辈子都穿不起来的红袍。甚至更高级的名门,生下来就能有紫袍在身。看完这些,言归正传,而宰相的官阶看上去不算很高,不过区区正三品,可是宰相拥有的职权实在是远超寻常的三品官,很多时候都可以轻易的对那些看上去的同僚“正三品”进行改变终身的改变。在唐朝历史上,正三品的宰相在三省六部的框架下,相权按理来说已然被大大限制住了,但是这种被限制住的相权却依旧要比大多数名门望族那与生俱来的官阶要高出不知道多少倍。 而虽然三省六部分割了相权,三省长官虽然都属于宰相,可是在这三省里面还是有一个高下低劣的,三省是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这里面的中书省是决策的机构,门下是审核的机构,尚书省却是直接控制六部进行执行的部门,尚书省的长官也因此官居正二品,但是因为曾经有一个过于出名的人担任过尚书令,就直接导致以后没人敢做这个尚书令了——文皇帝李世民曾经做过尚书令。以后的尚书省的长官长期只能担任尚书省的副手。 而大唐的正一品从一品的高官,数目更是稀少的可怕,都是给予那些德高望重的公卿大夫以及曾经立下无数若干功勋的世家子弟养老用的,比如太师、太傅、太保、太尉、司徒、司空、太子太(少)师、太子太(少)保、太子太(少)傅,这些高官与其说是高官,其实不妨说是荣誉称号,基本上这么些个官职就是年老力衰的养老闲散职位了。要说档次,也就是地位崇高的虚职了。答:野史里一个听起来“很牛很正义”的官职,正是“八府巡按”。这个职务有多牛气?远点的可以看京剧《苏三起解》,被诬杀人的妓女苏三,眼看就要含冤上法场,幸亏遇上了巡按山西的“八府巡按”王景隆,硬是把案翻了过来。近点儿的可以看香港经典喜剧《九品芝麻官》,被诬沦落妓院的“候补知县”周星星,偶然得封一品要职“八府巡按”(电影里叫八府巡抚),立刻就咸鱼翻身,在朝堂上怼天怼地,把听审的老太监都差点怼背过气,漂漂亮亮伸张了正义……京剧《苏三起解》其实,所谓“八府巡按”,那多是戏曲野史里的叫法,正史上的叫法,应该是“巡按御史”。巡按御史制度起于明初,清朝顺治年间后就基本“消失”。严格说来,“巡按御史”只是个临时性的差事,其品级也只有正七品,与北京大兴县衙门里的县丞以及地方知县“平级”。但权力却极大,号称“代天子巡狩”。按现在的话说,就是顶着“县长”的级别待遇,干着“中央检查团”的大活儿。如此地位,也是古代王朝常见的“以小制大”制度设计。但即使在明清同时代小说里,看上去只是“七品芝麻官”的巡按御史,也是牛得不行。比如明末小说《二刻拍案惊奇》里,穷困落魄的老教官高愚溪,恰逢学生李某荣升福建巡按御史,被李御史接到福建玩了一圈,走哪当地官员都争着给这“御史恩师”送钱,半年里不知不觉就收了“二千余两白物”,人生就此转运……另外还有清朝顺治年间小说《自作孽》里,那为非作歹的江西德安知县汪费,原想带着一笔钱出去打点高官,路上却误揍了微服私访的江西巡按御史。这下彻底“自作孽”,官职被剥干净不说,四万三千两银子的家产也全数充公。好不容易从狱中脱身,除了倾家荡产外,“人也瘦了一半”,一个多月后就“染大病一场,呜呼死了!”可见,这在戏曲里“很正义”的巡按御史,在明清文人们的笔下,也往往是“惹不起”且“很肥”的存在。那在真实历史上,“巡按御史”真有这么牛?其实,在巡按御史制度刚设立的明初,这些“代天巡狩”的仁兄们,那真是相当的低调:通常是每年八月出巡,每次出巡时间短则一年,长则一两年。而且“出差”时轻装简从,每次都是骑上头小毛驴,最多带一两个书吏就出发了。伙食也是奇差,连烧鹅都吃不上。跟传说中的“很肥”,真是不搭边。但他们“惹不起”却是真的,巡按御史制度,发端于明朝洪武年间,确立于明朝永乐年间,从此各省还有了“巡按御史”的专署官衙“按院”。这群“来出差”的“低调小官”,其核心工作就是“代天子巡狩”,即考察当地的“藩服大臣,府县案官”。从布政使按察使到知府知县等一切官员,都在其考核范围内。当地的仓库钱粮案卷,全都由巡按御史经手复核。甚至可以“大事奏裁,小事立断”,也就是“说办谁,就办谁!”所以《自作孽》里,打了巡按御史的汪费知县,别看和巡按御史“平级”,却迅速落得倒霉下狱的下场。放在当时官场上,这就是典型“自作死”。比这更叫地方官们提心吊胆的是,明朝的官员考课,通常是“九年三考”,对地方官的考察,则是由吏部与巡按御史所在的都察院联合进行,所以巡按御史的每次“巡狩”,就对地方官们无比重要,未来是升是降?“官运”就在巡按御史手里捏着。所以发展到明朝中后期,就出现了咄咄怪事:七品的巡按御史一亮相,当地四五品的各级“领导”们,都要纷纷拜见……当然,明王朝之所以给这些“低调小官”们这么大的权力,并不是为了让他们抖威风。比起野史里这些“八府巡按”们“青天大老爷”“铁面御史”的威武角色。巡按御史对于大明三百年国祚,却有着更重要的意义:明王朝的“防腐剂”!在巡按御史们“代天巡狩”的多项任务里,“惩治腐败”一直都是重头。一次次对当地官员的“无死角审核”,通常能揪出大批“蛀虫”。比如天顺年间的浙江巡按御史李纲,一路就法办了四百多名贪官污吏,给浙江官场来了场“大洗涤”。后来在北京保卫战里力挽狂澜的大英雄于谦,早年“巡按山西”时,除了惩治了一群贪官,还平反了三十多起冤案,挽救了数百“冤囚”。就连传说中享有高官厚禄,抢男霸女“很轻松”的藩王们,对巡按御史们也是颇为畏惧。弘治年间包泽巡按湖广,查明了当地藩王侵占土地的劣迹,一口气叫这些王爷们“咸勒而归之民”,乖乖把到嘴的肉吐出了。这类事在明代相当长时间里,都是巡按御史的“寻常战果”。如此战果,以至于相当长时间里,“巡按御史”都是个叫贪官们打哆嗦的名字。明代官场上甚至还有过奇景:每当听说巡按御史在路上,好些“有劣迹”的地方官纷纷“弃官遁去”。吓得官都不做了。明朝“老直臣”王恕,更是一句话形容了这些“低调小官”的战斗力:“天下贪官污吏强军豪民忌惮者唯御史尔。”所以,明清野史戏曲里,那些“铁面御史”们的光辉事迹,还真不是空穴来风,就是明朝一代代巡按御史们“打”出来的。而与这“防腐剂”同样重要的,就是巡按御史们的“传声筒”角色:古代信息交通条件有限,朝廷如何能准确得悉民声民情?每次“代天巡狩”就十分重要。特别是每当水旱灾情爆发时,常是巡按御史们不辞辛苦,戳穿地方官瞒报灾情的把戏。同时许多已经“过时”的政策甚至弊政,也同样要靠巡按御史发现问题。比如明代陕北的征粮政策,就是多亏御史传吉据理力争,将“以米缴纳”的弊政改成“小麦抵米”,从而“民粮易完,军储易足”。以这个意义说,虽然包括“御史给事中”在内的明朝言官们,常被后人吐槽“乱说话”“爱乱骂”。但巡按御史却绝不在此例,他们既是王朝的防腐剂,又是国家的“眼睛”“耳朵”,大明王朝三个世纪的繁荣,多少认真负责的巡按御史,就是背后无名英雄。但是,当晚明的明王朝,以无可救药的速度腐化下去时,身在这个染缸里的巡按御史们,当然也没有独善其身。相反,由于他们权力极大,自然也就成了腐败分子们的“拉拢对象”。原本是“防腐剂”的他们,更变成了明朝腐败的重灾区。比如到了明朝万历年间时,所谓的巡按御史“代天巡狩”,早没了明初时的低调,相反是“骑大马,衣锦绣”,走哪都是豪华排场。沿途的地方官业绩如何?这些事儿“巡按御史”们不再关心,反而是把这帮人当做提款机。比如魏忠贤的“好儿子”崔呈秀巡按江淮时,一路就明码标价,抓个强盗三千两银子就放人,抓个通缉犯千两银子就放人,看哪个官有钱?使个眼色放风要弹劾,对方就乖乖把钱送来……如《二刻拍案惊奇》里,顶着“御史恩师”名头一路收钱的高愚溪,就是明末“巡按御史”嘴脸的写照。而且“才收两千两”的操作,绝对算巡按御史里的良心。明朝崇祯年间的兵部尚书梁廷栋就怒斥说:“国家遣一方巡方,天下加派百余万”。也就是说,巡按御史“出差”一趟搂的钱,相当于明王朝收百万两银子的税,杀几个巡按御史,估计辽东军费就齐活了。发展到明末最后几年,连崇祯皇帝本人,都看透了这帮堕落的人:“公署前后皆通窦纳贿,每奉使皆富可敌国”。简直成了动动手就搂钱的肥差。更恶劣的是,这些“招待”巡按御史的花费,地方官们当然不会自己买单,往往巧立名目加税,让当地百姓“赔补”。以至于“各县赔补,不胜其苦”。等到老百姓“苦够了”,也就有了最后把崇祯逼上吊的明末农民战争。以这个意义说,大明灭亡这事儿,“巡按御史”就是神助攻。从早年的“正义化身”“防腐剂”,到最后王朝的毒瘤。明朝“八府巡按”的荣光下,是“巡按御史”这个光荣职业的堕落史,多少思考,尽在其中。参考资料:赵克生,许文继《一本书读懂明朝》、王世华《明代的巡按御史》、顾诚《明末农民战争史》、《明史》《明实录》 简单的说,爵位是对一个人的功绩的认可,同时附带了很多特权,是终身制的,甚至可以承袭;官位是具体做事任职的职位,一事一任,不是终身制,也不可继承。官位是在其位则有对应的俸禄;不在其位,则没有俸禄。官位与爵位基本上是对应的,在官位上有了功绩,则爵位高;在官位上没有功绩,则没有爵位,如果有爵位也会降低爵位。一、春秋以前官爵一体化官爵在春秋以前是一体化的,爵位与官位区别不明显,高爵者在高位任高官,低爵者在低位任小官。春秋以前的爵位有:王、公、侯、伯、子、男六爵。天下只有一王,就是天子;公则是较大诸侯国的国君或者中央王朝的三公才能拥有的高级爵位。子与男则是较低的爵位,比如先秦的诸子百家,都是子爵,唯有法家的商鞅爵位是君爵。秦国在商鞅变法前,基本上是官爵一体化,变法后慢慢官与爵相分离。比如卫鞅以左庶长之身在秦国变法,这个左庶长即是官位,又是爵位;卫鞅收复河西之地后,以其大功封爵位为大良造,这个大良造还是官爵一体化。后来的秦国上将军白起,因多次打败六国,以赫赫战功封爵为大良造,这时官与爵已分开了,白起的官身是秦国上将军,爵位是大良造,后升为武安君。二、秦朝之后,官爵正式分离秦始皇有了皇帝爵位后,慢慢的爵位就多了。王、公、侯、君都是高爵,汉朝的爵位承袭秦国爵位,从下至上分别是:公士、上造、簪袅、不更、大夫、官大夫、公大夫、公乘、五大夫、左庶长、右庶长、左更、中更、右更、少良造、大良造、驷车庶长、大庶长、关内侯、彻侯。飞将军李广的官职多次变化,但爵位一直没有上去,他一生想得一个侯爵而不能如愿,最终获得了一个怀柔伯爵位。因为没有军功,没有大的功劳,是不能封侯爵的。就是当了丞相高官后,也不一定能得到王、公爵位,最多是侯爵。本头条号“大秦铁鹰剑士” 专注先秦两汉的历史与文化研究,欢迎大家关注我,以便相互交流讨论,共同学习进步,共同弘扬国学文化。
状元,就是科举考试的第一名,是在最后一次考试(唐是省试,宋后殿试)中,取得的进士第一名,也称鼎元、殿元。状元,不是官职,是考试成绩的荣誉。有文科状元、武科状元之分。文状元考试成绩无论怎么牛,一般不能马上去地方担任实职,需一步步历练。一开始,状元普遍进翰林院。翰林院是皇帝秘书机构,各朝作用大同小异。翰林院修撰,从六品,职责是掌修国史、修实录、记载皇帝言行、讲经史,以及起草典礼文稿。任职翰林院,因是天子近臣,加上状元的光环,一二十年大多都能混到三品左右,如果真有能力、家族背景、皇帝喜欢,以及运气等因素,可以做到尚书、或进入内阁。状元,授翰林院修撰;榜眼、探花授编修,是正七品,就是口头常说的"芝麻官";其余进士考试合格者,进翰林院,称庶吉士。状元、进士,一般要等三年后,考试合格者,部分可以安排到各部或地方任职。武状元开始于中唐,风行于南宋。一般从六品“校”干起,相当于如今的正营或副团清初,武一甲进士授副将、参将;二、三甲进士授守备;武状元榜眼、探花授一、二等侍卫等。
状元,就是科举考试的第一名,是在最后一次考试(唐是省试,宋后殿试)中,取得的进士第一名,也称鼎元、殿元。状元,不是官职,是考试成绩的荣誉。有文科状元、武科状元之分。文状元考试成绩无论怎么牛,一般不能马上去地方担任实职,需一步步历练。一开始,状元普遍进翰林院。翰林院是皇帝秘书机构,各朝作用大同小异。翰林院修撰,从六品,职责是掌修国史、修实录、记载皇帝言行、讲经史,以及起草典礼文稿。任职翰林院,因是天子近臣,加上状元的光环,一二十年大多都能混到三品左右,如果真有能力、家族背景、皇帝喜欢,以及运气等因素,可以做到尚书、或进入内阁。状元,授翰林院修撰;榜眼、探花授编修,是正七品,就是口头常说的"芝麻官";其余进士考试合格者,进翰林院,称庶吉士。状元、进士,一般要等三年后,考试合格者,部分可以安排到各部或地方任职。武状元开始于中唐,风行于南宋。一般从六品“校”干起,相当于如今的正营或副团清初,武一甲进士授副将、参将;二、三甲进士授守备;武状元榜眼、探花授一、二等侍卫等。状元是鼎甲之首,又称某科一甲第一名进士及第。明清时代,对一甲的三名进士授官,有特别的优待。(请注意,只有一甲三名进士才可称“进士及第”,二甲则只能称“进士出身”,三甲就只能称“同进士出身”了。在名义上的差别非常大)一般来说,二甲、三甲进士在殿试结束唱名放榜后,还要进行一次考试,成绩优秀的一部分人,被选为庶吉士,到翰林院读书,散馆之后会有好的分配。而其他大多数进士,不是直接授官,而是先分到各部院衙门去实习,称为“观政进士”。实习结束,才正式分配工作,多到六部任职(主要是担任主事,称为“部属”),或到地方上任知县、府州佐贰等官。总的来说,对进士来说,最好的分配,就是去有“清贵”之称的翰林院。翰林官是“清流”,部属及州县地方官则是“俗流”。能够分到翰林院的,都是考试成绩最好的那少部分人。其他进士需要通过再次考试才能获得进入翰林院做词臣和史官的资格,唯独一甲进士及第的三个人:状元、榜眼、探花,殿试一放榜,就直接进入翰林院:状元授翰林院修撰(从六品),榜眼、探花授编修(正七品)。修撰和编修能够参与国家的修史活动,故又称“史官”,这是极大的荣耀,足以写入墓碑的,一些做过史官的大官僚,往往在墓志铭书衔时,要特别注明,他修过史,做过翰林官!(古代人做了状元,不单是家族的大福,更是一乡、一县、一府,甚至是一省之荣!)一步踏入翰林院,为状元们未来仕途的发展打下了极好的基础。在古代的官僚制度下,九品十八级,品级森列,但官位好不好,不能光看品级。比如修撰的品级并不高,只是从六品,而到地方上做官的进士们,开张也是正七品(知县),看起来只比修撰低一级。然而这一级便是天壤之别。由于明代有“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的惯例,入阁做相几乎为翰林官员所垄断,状元的功名兼修撰的出身,决定了他们能以很短的时间擢升到侍郎一级,而且全在京城做官,不会外放(清代略有不同,翰林外放到地方锻炼的机会多了,比如张之洞和他堂兄张之万,一个是探花,一个是状元,都做过翰林,后来都成为地方督抚大员),而知县在地方上升迁就比较慢,两者的差距渐渐拉大。如果运气好的话,状元出身的修撰,只需要十五到二十年便能做到六卿(尚书)或卿贰(侍郎),甚至入阁辅政做相。这在循例迁转的古代官僚体制下,是非常快的了。可惜啦,现在没科举考试了,不然,我也要立一下大志的,嘿嘿!
状元,就是科举考试的第一名,是在最后一次考试(唐是省试,宋后殿试)中,取得的进士第一名,也称鼎元、殿元。状元,不是官职,是考试成绩的荣誉。有文科状元、武科状元之分。文状元考试成绩无论怎么牛,一般不能马上去地方担任实职,需一步步历练。一开始,状元普遍进翰林院。翰林院是皇帝秘书机构,各朝作用大同小异。翰林院修撰,从六品,职责是掌修国史、修实录、记载皇帝言行、讲经史,以及起草典礼文稿。任职翰林院,因是天子近臣,加上状元的光环,一二十年大多都能混到三品左右,如果真有能力、家族背景、皇帝喜欢,以及运气等因素,可以做到尚书、或进入内阁。状元,授翰林院修撰;榜眼、探花授编修,是正七品,就是口头常说的"芝麻官";其余进士考试合格者,进翰林院,称庶吉士。状元、进士,一般要等三年后,考试合格者,部分可以安排到各部或地方任职。武状元开始于中唐,风行于南宋。一般从六品“校”干起,相当于如今的正营或副团清初,武一甲进士授副将、参将;二、三甲进士授守备;武状元榜眼、探花授一、二等侍卫等。状元是鼎甲之首,又称某科一甲第一名进士及第。明清时代,对一甲的三名进士授官,有特别的优待。(请注意,只有一甲三名进士才可称“进士及第”,二甲则只能称“进士出身”,三甲就只能称“同进士出身”了。在名义上的差别非常大)一般来说,二甲、三甲进士在殿试结束唱名放榜后,还要进行一次考试,成绩优秀的一部分人,被选为庶吉士,到翰林院读书,散馆之后会有好的分配。而其他大多数进士,不是直接授官,而是先分到各部院衙门去实习,称为“观政进士”。实习结束,才正式分配工作,多到六部任职(主要是担任主事,称为“部属”),或到地方上任知县、府州佐贰等官。总的来说,对进士来说,最好的分配,就是去有“清贵”之称的翰林院。翰林官是“清流”,部属及州县地方官则是“俗流”。能够分到翰林院的,都是考试成绩最好的那少部分人。其他进士需要通过再次考试才能获得进入翰林院做词臣和史官的资格,唯独一甲进士及第的三个人:状元、榜眼、探花,殿试一放榜,就直接进入翰林院:状元授翰林院修撰(从六品),榜眼、探花授编修(正七品)。修撰和编修能够参与国家的修史活动,故又称“史官”,这是极大的荣耀,足以写入墓碑的,一些做过史官的大官僚,往往在墓志铭书衔时,要特别注明,他修过史,做过翰林官!(古代人做了状元,不单是家族的大福,更是一乡、一县、一府,甚至是一省之荣!)一步踏入翰林院,为状元们未来仕途的发展打下了极好的基础。在古代的官僚制度下,九品十八级,品级森列,但官位好不好,不能光看品级。比如修撰的品级并不高,只是从六品,而到地方上做官的进士们,开张也是正七品(知县),看起来只比修撰低一级。然而这一级便是天壤之别。由于明代有“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的惯例,入阁做相几乎为翰林官员所垄断,状元的功名兼修撰的出身,决定了他们能以很短的时间擢升到侍郎一级,而且全在京城做官,不会外放(清代略有不同,翰林外放到地方锻炼的机会多了,比如张之洞和他堂兄张之万,一个是探花,一个是状元,都做过翰林,后来都成为地方督抚大员),而知县在地方上升迁就比较慢,两者的差距渐渐拉大。如果运气好的话,状元出身的修撰,只需要十五到二十年便能做到六卿(尚书)或卿贰(侍郎),甚至入阁辅政做相。这在循例迁转的古代官僚体制下,是非常快的了。可惜啦,现在没科举考试了,不然,我也要立一下大志的,嘿嘿!照着一般人理解的“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的意思,必然认为古代官场之上宰相的权势是最大的,那么,相应的也就认为宰相的官阶也一定是最高的。可是,如果有这样看上去合情合理的观点的人接触到大唐的官职制度,就会傻了眼——宰相才区区的三品官? 《长安十二时辰》是一部热播剧,在该剧当中,曾经出现过执掌右骁卫的甘守城甘将军受制于右相这么一个宰相的剧情,很多人刚开始看其实没什么感觉——毕竟是宰相嘛,制得住一个将军那还不是毛毛雨嘛。可是如果事后看看他们的官阶,就会越琢磨越觉得不对劲:右骁卫属于南衙十六卫,而南衙十六卫的长官属于堂堂正正的正三品,而右相在唐朝三省六部的官职制度设计下,也还是一个正三品,两人其实都是正三品啊!这还没完呢,我们在《长安十二时辰》里面还会发现这么一个细节,工部主事封大伦这个黑帮头子摊上大事后,为了解决张小敬,新丰县县丞吉温推荐元载的时候,曾经评价大理寺八品评事元载说,他想穿红袍想得眼睛都发红。那么要是可以穿红袍了,那是一个什么官阶呢? 在《长安十二时辰》里面,有一个主角团的角色“姚汝能”,他就是一身红袍!他是什么官,官居几品呢?我们会发现,姚汝能这个剧中的搞笑担当,谁都能使唤一下的家伙,居然是堂堂正正的正四品太子东宫卫率,这官阶不可不谓不高了,要知道这可是货真价实的正四品红袍官员啊,距离传统意义上的“万人之上”的大唐宰相也不过就隔了一级啊。为什么姚在电视剧里面的表现和那些七八品的小官区别不大啊。难道这是电视剧的失误嘛?实际上不是,事实上,这部电视剧出了名的注意细节,这里面的设计完全符合大唐的实际情况,不可能会犯这种超级低级的错误,其实这就是当时大唐官制的设定,官阶并不能决定职权,那些像姚汝能这样出身名门的人,生下来随便搞搞,也就有了寻常人一辈子都穿不起来的红袍。甚至更高级的名门,生下来就能有紫袍在身。看完这些,言归正传,而宰相的官阶看上去不算很高,不过区区正三品,可是宰相拥有的职权实在是远超寻常的三品官,很多时候都可以轻易的对那些看上去的同僚“正三品”进行改变终身的改变。在唐朝历史上,正三品的宰相在三省六部的框架下,相权按理来说已然被大大限制住了,但是这种被限制住的相权却依旧要比大多数名门望族那与生俱来的官阶要高出不知道多少倍。 而虽然三省六部分割了相权,三省长官虽然都属于宰相,可是在这三省里面还是有一个高下低劣的,三省是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这里面的中书省是决策的机构,门下是审核的机构,尚书省却是直接控制六部进行执行的部门,尚书省的长官也因此官居正二品,但是因为曾经有一个过于出名的人担任过尚书令,就直接导致以后没人敢做这个尚书令了——文皇帝李世民曾经做过尚书令。以后的尚书省的长官长期只能担任尚书省的副手。 而大唐的正一品从一品的高官,数目更是稀少的可怕,都是给予那些德高望重的公卿大夫以及曾经立下无数若干功勋的世家子弟养老用的,比如太师、太傅、太保、太尉、司徒、司空、太子太(少)师、太子太(少)保、太子太(少)傅,这些高官与其说是高官,其实不妨说是荣誉称号,基本上这么些个官职就是年老力衰的养老闲散职位了。要说档次,也就是地位崇高的虚职了。
状元,就是科举考试的第一名,是在最后一次考试(唐是省试,宋后殿试)中,取得的进士第一名,也称鼎元、殿元。状元,不是官职,是考试成绩的荣誉。有文科状元、武科状元之分。文状元考试成绩无论怎么牛,一般不能马上去地方担任实职,需一步步历练。一开始,状元普遍进翰林院。翰林院是皇帝秘书机构,各朝作用大同小异。翰林院修撰,从六品,职责是掌修国史、修实录、记载皇帝言行、讲经史,以及起草典礼文稿。任职翰林院,因是天子近臣,加上状元的光环,一二十年大多都能混到三品左右,如果真有能力、家族背景、皇帝喜欢,以及运气等因素,可以做到尚书、或进入内阁。状元,授翰林院修撰;榜眼、探花授编修,是正七品,就是口头常说的"芝麻官";其余进士考试合格者,进翰林院,称庶吉士。状元、进士,一般要等三年后,考试合格者,部分可以安排到各部或地方任职。武状元开始于中唐,风行于南宋。一般从六品“校”干起,相当于如今的正营或副团清初,武一甲进士授副将、参将;二、三甲进士授守备;武状元榜眼、探花授一、二等侍卫等。状元是鼎甲之首,又称某科一甲第一名进士及第。明清时代,对一甲的三名进士授官,有特别的优待。(请注意,只有一甲三名进士才可称“进士及第”,二甲则只能称“进士出身”,三甲就只能称“同进士出身”了。在名义上的差别非常大)一般来说,二甲、三甲进士在殿试结束唱名放榜后,还要进行一次考试,成绩优秀的一部分人,被选为庶吉士,到翰林院读书,散馆之后会有好的分配。而其他大多数进士,不是直接授官,而是先分到各部院衙门去实习,称为“观政进士”。实习结束,才正式分配工作,多到六部任职(主要是担任主事,称为“部属”),或到地方上任知县、府州佐贰等官。总的来说,对进士来说,最好的分配,就是去有“清贵”之称的翰林院。翰林官是“清流”,部属及州县地方官则是“俗流”。能够分到翰林院的,都是考试成绩最好的那少部分人。其他进士需要通过再次考试才能获得进入翰林院做词臣和史官的资格,唯独一甲进士及第的三个人:状元、榜眼、探花,殿试一放榜,就直接进入翰林院:状元授翰林院修撰(从六品),榜眼、探花授编修(正七品)。修撰和编修能够参与国家的修史活动,故又称“史官”,这是极大的荣耀,足以写入墓碑的,一些做过史官的大官僚,往往在墓志铭书衔时,要特别注明,他修过史,做过翰林官!(古代人做了状元,不单是家族的大福,更是一乡、一县、一府,甚至是一省之荣!)一步踏入翰林院,为状元们未来仕途的发展打下了极好的基础。在古代的官僚制度下,九品十八级,品级森列,但官位好不好,不能光看品级。比如修撰的品级并不高,只是从六品,而到地方上做官的进士们,开张也是正七品(知县),看起来只比修撰低一级。然而这一级便是天壤之别。由于明代有“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的惯例,入阁做相几乎为翰林官员所垄断,状元的功名兼修撰的出身,决定了他们能以很短的时间擢升到侍郎一级,而且全在京城做官,不会外放(清代略有不同,翰林外放到地方锻炼的机会多了,比如张之洞和他堂兄张之万,一个是探花,一个是状元,都做过翰林,后来都成为地方督抚大员),而知县在地方上升迁就比较慢,两者的差距渐渐拉大。如果运气好的话,状元出身的修撰,只需要十五到二十年便能做到六卿(尚书)或卿贰(侍郎),甚至入阁辅政做相。这在循例迁转的古代官僚体制下,是非常快的了。可惜啦,现在没科举考试了,不然,我也要立一下大志的,嘿嘿!照着一般人理解的“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的意思,必然认为古代官场之上宰相的权势是最大的,那么,相应的也就认为宰相的官阶也一定是最高的。可是,如果有这样看上去合情合理的观点的人接触到大唐的官职制度,就会傻了眼——宰相才区区的三品官? 《长安十二时辰》是一部热播剧,在该剧当中,曾经出现过执掌右骁卫的甘守城甘将军受制于右相这么一个宰相的剧情,很多人刚开始看其实没什么感觉——毕竟是宰相嘛,制得住一个将军那还不是毛毛雨嘛。可是如果事后看看他们的官阶,就会越琢磨越觉得不对劲:右骁卫属于南衙十六卫,而南衙十六卫的长官属于堂堂正正的正三品,而右相在唐朝三省六部的官职制度设计下,也还是一个正三品,两人其实都是正三品啊!这还没完呢,我们在《长安十二时辰》里面还会发现这么一个细节,工部主事封大伦这个黑帮头子摊上大事后,为了解决张小敬,新丰县县丞吉温推荐元载的时候,曾经评价大理寺八品评事元载说,他想穿红袍想得眼睛都发红。那么要是可以穿红袍了,那是一个什么官阶呢? 在《长安十二时辰》里面,有一个主角团的角色“姚汝能”,他就是一身红袍!他是什么官,官居几品呢?我们会发现,姚汝能这个剧中的搞笑担当,谁都能使唤一下的家伙,居然是堂堂正正的正四品太子东宫卫率,这官阶不可不谓不高了,要知道这可是货真价实的正四品红袍官员啊,距离传统意义上的“万人之上”的大唐宰相也不过就隔了一级啊。为什么姚在电视剧里面的表现和那些七八品的小官区别不大啊。难道这是电视剧的失误嘛?实际上不是,事实上,这部电视剧出了名的注意细节,这里面的设计完全符合大唐的实际情况,不可能会犯这种超级低级的错误,其实这就是当时大唐官制的设定,官阶并不能决定职权,那些像姚汝能这样出身名门的人,生下来随便搞搞,也就有了寻常人一辈子都穿不起来的红袍。甚至更高级的名门,生下来就能有紫袍在身。看完这些,言归正传,而宰相的官阶看上去不算很高,不过区区正三品,可是宰相拥有的职权实在是远超寻常的三品官,很多时候都可以轻易的对那些看上去的同僚“正三品”进行改变终身的改变。在唐朝历史上,正三品的宰相在三省六部的框架下,相权按理来说已然被大大限制住了,但是这种被限制住的相权却依旧要比大多数名门望族那与生俱来的官阶要高出不知道多少倍。 而虽然三省六部分割了相权,三省长官虽然都属于宰相,可是在这三省里面还是有一个高下低劣的,三省是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这里面的中书省是决策的机构,门下是审核的机构,尚书省却是直接控制六部进行执行的部门,尚书省的长官也因此官居正二品,但是因为曾经有一个过于出名的人担任过尚书令,就直接导致以后没人敢做这个尚书令了——文皇帝李世民曾经做过尚书令。以后的尚书省的长官长期只能担任尚书省的副手。 而大唐的正一品从一品的高官,数目更是稀少的可怕,都是给予那些德高望重的公卿大夫以及曾经立下无数若干功勋的世家子弟养老用的,比如太师、太傅、太保、太尉、司徒、司空、太子太(少)师、太子太(少)保、太子太(少)傅,这些高官与其说是高官,其实不妨说是荣誉称号,基本上这么些个官职就是年老力衰的养老闲散职位了。要说档次,也就是地位崇高的虚职了。清朝实在是太大了,有1300多万平方公里,比现在还大了400万平方公里左右,别问我这400万平方公里去哪儿了,我们今天就谈谈清朝这么大,该怎么管理这件事儿。地方太大了,这也不太好管啊!那时候又没有电话、网络,传递消息基本就靠马的四条腿,发了疯似的狂奔。为了方便管辖,清朝便开始实行总督制度。其实这玩意儿明朝就有,不过两者还是有一定区别的。明朝的总督,基本上就是遇到麻烦事儿了,就派个朝中大员到地方上兼任总督一职,等到事情解决了,这哥们就撤了,类似钦差大臣的意思。比如浙直总督胡宗宪,蓟辽总督袁崇焕等。清朝的总督,那可就是常设职位了。他们便是正儿八经的封疆大吏了,主要管辖地方上的军政大权,一般手里有一到三个省的地盘可以管,那权力实在是大得吓人。而且清朝总督,一般是正二品高官,如果还能兼有一个兵部尚书衔或者都察院右都御史衔的话,那可就成了从一品大员了。如果这位总督除此之外,还兼有大学士衔,那么就要恭喜他了,他可就荣升为正一品高官了,升无可升的情况下,就等着封爵了。一、清朝常设的总督,一般有9个。清朝的这9大总督,分别是:直隶总督、两江总督、四川总督、闽浙总督、云贵总督、湖广总督、两广总督、东三省总督和陕甘总督。直隶总督,坐镇保定。手握直隶境内的军政大权,包括了如今的河北、内蒙部分地区。两江总督,坐镇江宁。手握江苏(包括上海)、安徽、江西三省的军政大权。四川总督,坐镇成都。显然,是四川的军政一把手。闽浙总督,坐镇福州。管辖福建、浙江两省的军政大权。云贵总督,坐镇昆明。手握云南、贵州两省的军政大权。湖广总督,坐镇武昌。手握湖南、湖北两省的军政大权。(最近不太热播的电影主人公张之洞,就曾是湖广总督。)两广总督,坐镇广州。自然是广东、广西的军政一把手了。东三省总督,坐镇奉天。这个比较特别,过去清朝在东北设立盛京将军,到了光绪年间,才改成了东三省总督,手握吉林、辽宁、黑龙江等地的军政大权。陕甘总督,坐镇兰州。主要负责陕西、甘肃等地的军政事务。除了这9大总督以外,清朝还设立了另外两个比较特殊的总督:漕运总督、河道总督。他们俩是干嘛的呢?看名字其实我们就知道了,这两位并不是负责某一个片区的军政事务,而是负责水利运输的官员。其中漕运总督,驻扎在淮安,管理着山东、河南、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湖南、湖北等8个省的漕运。主要负责将这8个省的粮食通过水路运送到京城。河道总督,驻扎在清江浦(也在淮安境内),他们主要负责黄河、京杭大运河及永定河堤防、疏浚等事务。二、直隶总督有1个地方,他是管不到的,那就是顺天府。这9大总督,分别管辖着全国各地的军政事务,对清朝朝廷对地方的管理,有着非常直接的作用。其中大家比较熟悉的,应该是直隶总督、两江总督和陕甘总督。陕甘总督大家很熟悉,因为在《雍正王朝》里,年羹尧就是坐镇陕甘地区的陕甘总督,在这儿帮助十四阿哥胤禵运送粮草,顺便以粮草挟制他。两江总督,那可是总督里的热门职位,因为他所管辖的两江地区,是清朝最为富庶繁华的地区,知道这人有钱就完事儿了。直隶总督,这是很多人耳熟能详,但是不太了解,主要是因为直隶这个称呼如今没了。其实直隶就是如今的河北大部分地区外加内蒙的一小部分地区。那我们现在就通透了,直隶总督不就把京城给包裹起来了嘛!还真是这样,所以现在你应该能搞明白一点了,京城是直隶总督绝对管不了的地方。而京城也不可能是皇帝亲自管理治安问题吧?所以京城及其周边地区还设立了顺天府,京城及其周边地区的治安,则是由顺天府尹单独管辖。顺天府尹是正三品官员,那么是不是说直隶总督就能管辖顺天府尹了?当然不是!直隶总督看到这儿都懵圈了,什么情况?我一个从一品的高官,怎么就管不了一个正三品的家伙了?对不起,您还真管不了!第一,因为顺天府尹的职位比较敏感,一般都是由朝中六部的尚书、侍郎等高级官吏兼任。都说朝中有人好做官,人家就是朝中那个人,顺天府尹只是兼职而已,你说你一个地方总督能管得了嘛!第二,因为顺天府尹是皇帝跟前的父母官。好家伙,人家一言不合就可以直接面圣,你虽然是总督,可想要见皇帝,是不是也得层层申请啊?可人家顺天府尹完全有机会成为天天面圣,这就是区别。第三,因为顺天府相当于直辖市。顺天府尹这个直辖市的市长,自然和省部级高官的级别是一样的了,尽管你还是只能称呼他为府尹,可人家头上并没有巡抚和总督了。由此可见,顺天府尹是不好惹的角色,人家在天子脚下做事,可以直达天庭,哪怕是封疆大吏直隶总督,也得给他几分面子。总结:直隶总督,其实是最尴尬的总督。都说直隶总督是天下11位总督中最牛的一个,其实在我看来,直隶总督是最为尴尬的一个才对。身为封疆大吏,一般的总督,在自己的地盘上,绝对是说一不二的对不对?可直隶总督不行啊,他的地盘上有他管不了的顺天府尹,还有他管不了的京城内各大高官包括皇帝。管不了就躲远点呗,最要命的是,直隶总督还得在这帮高级官吏眼皮子底下干活。你尝试过在考试的时候,监考老师一直盯着你的那种感觉吗?直隶总督整天胆战心惊地上班,这工作自然是很难办得好。而且想要揩油,也不敢随便找机会,因为他知道,有若干双眼睛正在盯着他。所以说,当年曾国藩平定太平军以后,从两江总督任上转任直隶总督,这可把他搞得烦透了,在那儿什么都干不好,最后还是回来做两江总督了。不吹不黑,两江地区做官,那是真相。参考资料:《清史稿》
状元,就是科举考试的第一名,是在最后一次考试(唐是省试,宋后殿试)中,取得的进士第一名,也称鼎元、殿元。状元,不是官职,是考试成绩的荣誉。有文科状元、武科状元之分。文状元考试成绩无论怎么牛,一般不能马上去地方担任实职,需一步步历练。一开始,状元普遍进翰林院。翰林院是皇帝秘书机构,各朝作用大同小异。翰林院修撰,从六品,职责是掌修国史、修实录、记载皇帝言行、讲经史,以及起草典礼文稿。任职翰林院,因是天子近臣,加上状元的光环,一二十年大多都能混到三品左右,如果真有能力、家族背景、皇帝喜欢,以及运气等因素,可以做到尚书、或进入内阁。状元,授翰林院修撰;榜眼、探花授编修,是正七品,就是口头常说的"芝麻官";其余进士考试合格者,进翰林院,称庶吉士。状元、进士,一般要等三年后,考试合格者,部分可以安排到各部或地方任职。武状元开始于中唐,风行于南宋。一般从六品“校”干起,相当于如今的正营或副团清初,武一甲进士授副将、参将;二、三甲进士授守备;武状元榜眼、探花授一、二等侍卫等。状元是鼎甲之首,又称某科一甲第一名进士及第。明清时代,对一甲的三名进士授官,有特别的优待。(请注意,只有一甲三名进士才可称“进士及第”,二甲则只能称“进士出身”,三甲就只能称“同进士出身”了。在名义上的差别非常大)一般来说,二甲、三甲进士在殿试结束唱名放榜后,还要进行一次考试,成绩优秀的一部分人,被选为庶吉士,到翰林院读书,散馆之后会有好的分配。而其他大多数进士,不是直接授官,而是先分到各部院衙门去实习,称为“观政进士”。实习结束,才正式分配工作,多到六部任职(主要是担任主事,称为“部属”),或到地方上任知县、府州佐贰等官。总的来说,对进士来说,最好的分配,就是去有“清贵”之称的翰林院。翰林官是“清流”,部属及州县地方官则是“俗流”。能够分到翰林院的,都是考试成绩最好的那少部分人。其他进士需要通过再次考试才能获得进入翰林院做词臣和史官的资格,唯独一甲进士及第的三个人:状元、榜眼、探花,殿试一放榜,就直接进入翰林院:状元授翰林院修撰(从六品),榜眼、探花授编修(正七品)。修撰和编修能够参与国家的修史活动,故又称“史官”,这是极大的荣耀,足以写入墓碑的,一些做过史官的大官僚,往往在墓志铭书衔时,要特别注明,他修过史,做过翰林官!(古代人做了状元,不单是家族的大福,更是一乡、一县、一府,甚至是一省之荣!)一步踏入翰林院,为状元们未来仕途的发展打下了极好的基础。在古代的官僚制度下,九品十八级,品级森列,但官位好不好,不能光看品级。比如修撰的品级并不高,只是从六品,而到地方上做官的进士们,开张也是正七品(知县),看起来只比修撰低一级。然而这一级便是天壤之别。由于明代有“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的惯例,入阁做相几乎为翰林官员所垄断,状元的功名兼修撰的出身,决定了他们能以很短的时间擢升到侍郎一级,而且全在京城做官,不会外放(清代略有不同,翰林外放到地方锻炼的机会多了,比如张之洞和他堂兄张之万,一个是探花,一个是状元,都做过翰林,后来都成为地方督抚大员),而知县在地方上升迁就比较慢,两者的差距渐渐拉大。如果运气好的话,状元出身的修撰,只需要十五到二十年便能做到六卿(尚书)或卿贰(侍郎),甚至入阁辅政做相。这在循例迁转的古代官僚体制下,是非常快的了。可惜啦,现在没科举考试了,不然,我也要立一下大志的,嘿嘿!照着一般人理解的“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的意思,必然认为古代官场之上宰相的权势是最大的,那么,相应的也就认为宰相的官阶也一定是最高的。可是,如果有这样看上去合情合理的观点的人接触到大唐的官职制度,就会傻了眼——宰相才区区的三品官? 《长安十二时辰》是一部热播剧,在该剧当中,曾经出现过执掌右骁卫的甘守城甘将军受制于右相这么一个宰相的剧情,很多人刚开始看其实没什么感觉——毕竟是宰相嘛,制得住一个将军那还不是毛毛雨嘛。可是如果事后看看他们的官阶,就会越琢磨越觉得不对劲:右骁卫属于南衙十六卫,而南衙十六卫的长官属于堂堂正正的正三品,而右相在唐朝三省六部的官职制度设计下,也还是一个正三品,两人其实都是正三品啊!这还没完呢,我们在《长安十二时辰》里面还会发现这么一个细节,工部主事封大伦这个黑帮头子摊上大事后,为了解决张小敬,新丰县县丞吉温推荐元载的时候,曾经评价大理寺八品评事元载说,他想穿红袍想得眼睛都发红。那么要是可以穿红袍了,那是一个什么官阶呢? 在《长安十二时辰》里面,有一个主角团的角色“姚汝能”,他就是一身红袍!他是什么官,官居几品呢?我们会发现,姚汝能这个剧中的搞笑担当,谁都能使唤一下的家伙,居然是堂堂正正的正四品太子东宫卫率,这官阶不可不谓不高了,要知道这可是货真价实的正四品红袍官员啊,距离传统意义上的“万人之上”的大唐宰相也不过就隔了一级啊。为什么姚在电视剧里面的表现和那些七八品的小官区别不大啊。难道这是电视剧的失误嘛?实际上不是,事实上,这部电视剧出了名的注意细节,这里面的设计完全符合大唐的实际情况,不可能会犯这种超级低级的错误,其实这就是当时大唐官制的设定,官阶并不能决定职权,那些像姚汝能这样出身名门的人,生下来随便搞搞,也就有了寻常人一辈子都穿不起来的红袍。甚至更高级的名门,生下来就能有紫袍在身。看完这些,言归正传,而宰相的官阶看上去不算很高,不过区区正三品,可是宰相拥有的职权实在是远超寻常的三品官,很多时候都可以轻易的对那些看上去的同僚“正三品”进行改变终身的改变。在唐朝历史上,正三品的宰相在三省六部的框架下,相权按理来说已然被大大限制住了,但是这种被限制住的相权却依旧要比大多数名门望族那与生俱来的官阶要高出不知道多少倍。 而虽然三省六部分割了相权,三省长官虽然都属于宰相,可是在这三省里面还是有一个高下低劣的,三省是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这里面的中书省是决策的机构,门下是审核的机构,尚书省却是直接控制六部进行执行的部门,尚书省的长官也因此官居正二品,但是因为曾经有一个过于出名的人担任过尚书令,就直接导致以后没人敢做这个尚书令了——文皇帝李世民曾经做过尚书令。以后的尚书省的长官长期只能担任尚书省的副手。 而大唐的正一品从一品的高官,数目更是稀少的可怕,都是给予那些德高望重的公卿大夫以及曾经立下无数若干功勋的世家子弟养老用的,比如太师、太傅、太保、太尉、司徒、司空、太子太(少)师、太子太(少)保、太子太(少)傅,这些高官与其说是高官,其实不妨说是荣誉称号,基本上这么些个官职就是年老力衰的养老闲散职位了。要说档次,也就是地位崇高的虚职了。清朝实在是太大了,有1300多万平方公里,比现在还大了400万平方公里左右,别问我这400万平方公里去哪儿了,我们今天就谈谈清朝这么大,该怎么管理这件事儿。地方太大了,这也不太好管啊!那时候又没有电话、网络,传递消息基本就靠马的四条腿,发了疯似的狂奔。为了方便管辖,清朝便开始实行总督制度。其实这玩意儿明朝就有,不过两者还是有一定区别的。明朝的总督,基本上就是遇到麻烦事儿了,就派个朝中大员到地方上兼任总督一职,等到事情解决了,这哥们就撤了,类似钦差大臣的意思。比如浙直总督胡宗宪,蓟辽总督袁崇焕等。清朝的总督,那可就是常设职位了。他们便是正儿八经的封疆大吏了,主要管辖地方上的军政大权,一般手里有一到三个省的地盘可以管,那权力实在是大得吓人。而且清朝总督,一般是正二品高官,如果还能兼有一个兵部尚书衔或者都察院右都御史衔的话,那可就成了从一品大员了。如果这位总督除此之外,还兼有大学士衔,那么就要恭喜他了,他可就荣升为正一品高官了,升无可升的情况下,就等着封爵了。一、清朝常设的总督,一般有9个。清朝的这9大总督,分别是:直隶总督、两江总督、四川总督、闽浙总督、云贵总督、湖广总督、两广总督、东三省总督和陕甘总督。直隶总督,坐镇保定。手握直隶境内的军政大权,包括了如今的河北、内蒙部分地区。两江总督,坐镇江宁。手握江苏(包括上海)、安徽、江西三省的军政大权。四川总督,坐镇成都。显然,是四川的军政一把手。闽浙总督,坐镇福州。管辖福建、浙江两省的军政大权。云贵总督,坐镇昆明。手握云南、贵州两省的军政大权。湖广总督,坐镇武昌。手握湖南、湖北两省的军政大权。(最近不太热播的电影主人公张之洞,就曾是湖广总督。)两广总督,坐镇广州。自然是广东、广西的军政一把手了。东三省总督,坐镇奉天。这个比较特别,过去清朝在东北设立盛京将军,到了光绪年间,才改成了东三省总督,手握吉林、辽宁、黑龙江等地的军政大权。陕甘总督,坐镇兰州。主要负责陕西、甘肃等地的军政事务。除了这9大总督以外,清朝还设立了另外两个比较特殊的总督:漕运总督、河道总督。他们俩是干嘛的呢?看名字其实我们就知道了,这两位并不是负责某一个片区的军政事务,而是负责水利运输的官员。其中漕运总督,驻扎在淮安,管理着山东、河南、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湖南、湖北等8个省的漕运。主要负责将这8个省的粮食通过水路运送到京城。河道总督,驻扎在清江浦(也在淮安境内),他们主要负责黄河、京杭大运河及永定河堤防、疏浚等事务。二、直隶总督有1个地方,他是管不到的,那就是顺天府。这9大总督,分别管辖着全国各地的军政事务,对清朝朝廷对地方的管理,有着非常直接的作用。其中大家比较熟悉的,应该是直隶总督、两江总督和陕甘总督。陕甘总督大家很熟悉,因为在《雍正王朝》里,年羹尧就是坐镇陕甘地区的陕甘总督,在这儿帮助十四阿哥胤禵运送粮草,顺便以粮草挟制他。两江总督,那可是总督里的热门职位,因为他所管辖的两江地区,是清朝最为富庶繁华的地区,知道这人有钱就完事儿了。直隶总督,这是很多人耳熟能详,但是不太了解,主要是因为直隶这个称呼如今没了。其实直隶就是如今的河北大部分地区外加内蒙的一小部分地区。那我们现在就通透了,直隶总督不就把京城给包裹起来了嘛!还真是这样,所以现在你应该能搞明白一点了,京城是直隶总督绝对管不了的地方。而京城也不可能是皇帝亲自管理治安问题吧?所以京城及其周边地区还设立了顺天府,京城及其周边地区的治安,则是由顺天府尹单独管辖。顺天府尹是正三品官员,那么是不是说直隶总督就能管辖顺天府尹了?当然不是!直隶总督看到这儿都懵圈了,什么情况?我一个从一品的高官,怎么就管不了一个正三品的家伙了?对不起,您还真管不了!第一,因为顺天府尹的职位比较敏感,一般都是由朝中六部的尚书、侍郎等高级官吏兼任。都说朝中有人好做官,人家就是朝中那个人,顺天府尹只是兼职而已,你说你一个地方总督能管得了嘛!第二,因为顺天府尹是皇帝跟前的父母官。好家伙,人家一言不合就可以直接面圣,你虽然是总督,可想要见皇帝,是不是也得层层申请啊?可人家顺天府尹完全有机会成为天天面圣,这就是区别。第三,因为顺天府相当于直辖市。顺天府尹这个直辖市的市长,自然和省部级高官的级别是一样的了,尽管你还是只能称呼他为府尹,可人家头上并没有巡抚和总督了。由此可见,顺天府尹是不好惹的角色,人家在天子脚下做事,可以直达天庭,哪怕是封疆大吏直隶总督,也得给他几分面子。总结:直隶总督,其实是最尴尬的总督。都说直隶总督是天下11位总督中最牛的一个,其实在我看来,直隶总督是最为尴尬的一个才对。身为封疆大吏,一般的总督,在自己的地盘上,绝对是说一不二的对不对?可直隶总督不行啊,他的地盘上有他管不了的顺天府尹,还有他管不了的京城内各大高官包括皇帝。管不了就躲远点呗,最要命的是,直隶总督还得在这帮高级官吏眼皮子底下干活。你尝试过在考试的时候,监考老师一直盯着你的那种感觉吗?直隶总督整天胆战心惊地上班,这工作自然是很难办得好。而且想要揩油,也不敢随便找机会,因为他知道,有若干双眼睛正在盯着他。所以说,当年曾国藩平定太平军以后,从两江总督任上转任直隶总督,这可把他搞得烦透了,在那儿什么都干不好,最后还是回来做两江总督了。不吹不黑,两江地区做官,那是真相。参考资料:《清史稿》 简单的说,爵位是对一个人的功绩的认可,同时附带了很多特权,是终身制的,甚至可以承袭;官位是具体做事任职的职位,一事一任,不是终身制,也不可继承。官位是在其位则有对应的俸禄;不在其位,则没有俸禄。官位与爵位基本上是对应的,在官位上有了功绩,则爵位高;在官位上没有功绩,则没有爵位,如果有爵位也会降低爵位。一、春秋以前官爵一体化官爵在春秋以前是一体化的,爵位与官位区别不明显,高爵者在高位任高官,低爵者在低位任小官。春秋以前的爵位有:王、公、侯、伯、子、男六爵。天下只有一王,就是天子;公则是较大诸侯国的国君或者中央王朝的三公才能拥有的高级爵位。子与男则是较低的爵位,比如先秦的诸子百家,都是子爵,唯有法家的商鞅爵位是君爵。秦国在商鞅变法前,基本上是官爵一体化,变法后慢慢官与爵相分离。比如卫鞅以左庶长之身在秦国变法,这个左庶长即是官位,又是爵位;卫鞅收复河西之地后,以其大功封爵位为大良造,这个大良造还是官爵一体化。后来的秦国上将军白起,因多次打败六国,以赫赫战功封爵为大良造,这时官与爵已分开了,白起的官身是秦国上将军,爵位是大良造,后升为武安君。二、秦朝之后,官爵正式分离秦始皇有了皇帝爵位后,慢慢的爵位就多了。王、公、侯、君都是高爵,汉朝的爵位承袭秦国爵位,从下至上分别是:公士、上造、簪袅、不更、大夫、官大夫、公大夫、公乘、五大夫、左庶长、右庶长、左更、中更、右更、少良造、大良造、驷车庶长、大庶长、关内侯、彻侯。飞将军李广的官职多次变化,但爵位一直没有上去,他一生想得一个侯爵而不能如愿,最终获得了一个怀柔伯爵位。因为没有军功,没有大的功劳,是不能封侯爵的。就是当了丞相高官后,也不一定能得到王、公爵位,最多是侯爵。本头条号“大秦铁鹰剑士” 专注先秦两汉的历史与文化研究,欢迎大家关注我,以便相互交流讨论,共同学习进步,共同弘扬国学文化。
照着一般人理解的“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的意思,必然认为古代官场之上宰相的权势是最大的,那么,相应的也就认为宰相的官阶也一定是最高的。可是,如果有这样看上去合情合理的观点的人接触到大唐的官职制度,就会傻了眼——宰相才区区的三品官? 《长安十二时辰》是一部热播剧,在该剧当中,曾经出现过执掌右骁卫的甘守城甘将军受制于右相这么一个宰相的剧情,很多人刚开始看其实没什么感觉——毕竟是宰相嘛,制得住一个将军那还不是毛毛雨嘛。可是如果事后看看他们的官阶,就会越琢磨越觉得不对劲:右骁卫属于南衙十六卫,而南衙十六卫的长官属于堂堂正正的正三品,而右相在唐朝三省六部的官职制度设计下,也还是一个正三品,两人其实都是正三品啊!这还没完呢,我们在《长安十二时辰》里面还会发现这么一个细节,工部主事封大伦这个黑帮头子摊上大事后,为了解决张小敬,新丰县县丞吉温推荐元载的时候,曾经评价大理寺八品评事元载说,他想穿红袍想得眼睛都发红。那么要是可以穿红袍了,那是一个什么官阶呢? 在《长安十二时辰》里面,有一个主角团的角色“姚汝能”,他就是一身红袍!他是什么官,官居几品呢?我们会发现,姚汝能这个剧中的搞笑担当,谁都能使唤一下的家伙,居然是堂堂正正的正四品太子东宫卫率,这官阶不可不谓不高了,要知道这可是货真价实的正四品红袍官员啊,距离传统意义上的“万人之上”的大唐宰相也不过就隔了一级啊。为什么姚在电视剧里面的表现和那些七八品的小官区别不大啊。难道这是电视剧的失误嘛?实际上不是,事实上,这部电视剧出了名的注意细节,这里面的设计完全符合大唐的实际情况,不可能会犯这种超级低级的错误,其实这就是当时大唐官制的设定,官阶并不能决定职权,那些像姚汝能这样出身名门的人,生下来随便搞搞,也就有了寻常人一辈子都穿不起来的红袍。甚至更高级的名门,生下来就能有紫袍在身。看完这些,言归正传,而宰相的官阶看上去不算很高,不过区区正三品,可是宰相拥有的职权实在是远超寻常的三品官,很多时候都可以轻易的对那些看上去的同僚“正三品”进行改变终身的改变。在唐朝历史上,正三品的宰相在三省六部的框架下,相权按理来说已然被大大限制住了,但是这种被限制住的相权却依旧要比大多数名门望族那与生俱来的官阶要高出不知道多少倍。 而虽然三省六部分割了相权,三省长官虽然都属于宰相,可是在这三省里面还是有一个高下低劣的,三省是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这里面的中书省是决策的机构,门下是审核的机构,尚书省却是直接控制六部进行执行的部门,尚书省的长官也因此官居正二品,但是因为曾经有一个过于出名的人担任过尚书令,就直接导致以后没人敢做这个尚书令了——文皇帝李世民曾经做过尚书令。以后的尚书省的长官长期只能担任尚书省的副手。 而大唐的正一品从一品的高官,数目更是稀少的可怕,都是给予那些德高望重的公卿大夫以及曾经立下无数若干功勋的世家子弟养老用的,比如太师、太傅、太保、太尉、司徒、司空、太子太(少)师、太子太(少)保、太子太(少)傅,这些高官与其说是高官,其实不妨说是荣誉称号,基本上这么些个官职就是年老力衰的养老闲散职位了。要说档次,也就是地位崇高的虚职了。
照着一般人理解的“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的意思,必然认为古代官场之上宰相的权势是最大的,那么,相应的也就认为宰相的官阶也一定是最高的。可是,如果有这样看上去合情合理的观点的人接触到大唐的官职制度,就会傻了眼——宰相才区区的三品官? 《长安十二时辰》是一部热播剧,在该剧当中,曾经出现过执掌右骁卫的甘守城甘将军受制于右相这么一个宰相的剧情,很多人刚开始看其实没什么感觉——毕竟是宰相嘛,制得住一个将军那还不是毛毛雨嘛。可是如果事后看看他们的官阶,就会越琢磨越觉得不对劲:右骁卫属于南衙十六卫,而南衙十六卫的长官属于堂堂正正的正三品,而右相在唐朝三省六部的官职制度设计下,也还是一个正三品,两人其实都是正三品啊!这还没完呢,我们在《长安十二时辰》里面还会发现这么一个细节,工部主事封大伦这个黑帮头子摊上大事后,为了解决张小敬,新丰县县丞吉温推荐元载的时候,曾经评价大理寺八品评事元载说,他想穿红袍想得眼睛都发红。那么要是可以穿红袍了,那是一个什么官阶呢? 在《长安十二时辰》里面,有一个主角团的角色“姚汝能”,他就是一身红袍!他是什么官,官居几品呢?我们会发现,姚汝能这个剧中的搞笑担当,谁都能使唤一下的家伙,居然是堂堂正正的正四品太子东宫卫率,这官阶不可不谓不高了,要知道这可是货真价实的正四品红袍官员啊,距离传统意义上的“万人之上”的大唐宰相也不过就隔了一级啊。为什么姚在电视剧里面的表现和那些七八品的小官区别不大啊。难道这是电视剧的失误嘛?实际上不是,事实上,这部电视剧出了名的注意细节,这里面的设计完全符合大唐的实际情况,不可能会犯这种超级低级的错误,其实这就是当时大唐官制的设定,官阶并不能决定职权,那些像姚汝能这样出身名门的人,生下来随便搞搞,也就有了寻常人一辈子都穿不起来的红袍。甚至更高级的名门,生下来就能有紫袍在身。看完这些,言归正传,而宰相的官阶看上去不算很高,不过区区正三品,可是宰相拥有的职权实在是远超寻常的三品官,很多时候都可以轻易的对那些看上去的同僚“正三品”进行改变终身的改变。在唐朝历史上,正三品的宰相在三省六部的框架下,相权按理来说已然被大大限制住了,但是这种被限制住的相权却依旧要比大多数名门望族那与生俱来的官阶要高出不知道多少倍。 而虽然三省六部分割了相权,三省长官虽然都属于宰相,可是在这三省里面还是有一个高下低劣的,三省是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这里面的中书省是决策的机构,门下是审核的机构,尚书省却是直接控制六部进行执行的部门,尚书省的长官也因此官居正二品,但是因为曾经有一个过于出名的人担任过尚书令,就直接导致以后没人敢做这个尚书令了——文皇帝李世民曾经做过尚书令。以后的尚书省的长官长期只能担任尚书省的副手。 而大唐的正一品从一品的高官,数目更是稀少的可怕,都是给予那些德高望重的公卿大夫以及曾经立下无数若干功勋的世家子弟养老用的,比如太师、太傅、太保、太尉、司徒、司空、太子太(少)师、太子太(少)保、太子太(少)傅,这些高官与其说是高官,其实不妨说是荣誉称号,基本上这么些个官职就是年老力衰的养老闲散职位了。要说档次,也就是地位崇高的虚职了。 简单的说,爵位是对一个人的功绩的认可,同时附带了很多特权,是终身制的,甚至可以承袭;官位是具体做事任职的职位,一事一任,不是终身制,也不可继承。官位是在其位则有对应的俸禄;不在其位,则没有俸禄。官位与爵位基本上是对应的,在官位上有了功绩,则爵位高;在官位上没有功绩,则没有爵位,如果有爵位也会降低爵位。一、春秋以前官爵一体化官爵在春秋以前是一体化的,爵位与官位区别不明显,高爵者在高位任高官,低爵者在低位任小官。春秋以前的爵位有:王、公、侯、伯、子、男六爵。天下只有一王,就是天子;公则是较大诸侯国的国君或者中央王朝的三公才能拥有的高级爵位。子与男则是较低的爵位,比如先秦的诸子百家,都是子爵,唯有法家的商鞅爵位是君爵。秦国在商鞅变法前,基本上是官爵一体化,变法后慢慢官与爵相分离。比如卫鞅以左庶长之身在秦国变法,这个左庶长即是官位,又是爵位;卫鞅收复河西之地后,以其大功封爵位为大良造,这个大良造还是官爵一体化。后来的秦国上将军白起,因多次打败六国,以赫赫战功封爵为大良造,这时官与爵已分开了,白起的官身是秦国上将军,爵位是大良造,后升为武安君。二、秦朝之后,官爵正式分离秦始皇有了皇帝爵位后,慢慢的爵位就多了。王、公、侯、君都是高爵,汉朝的爵位承袭秦国爵位,从下至上分别是:公士、上造、簪袅、不更、大夫、官大夫、公大夫、公乘、五大夫、左庶长、右庶长、左更、中更、右更、少良造、大良造、驷车庶长、大庶长、关内侯、彻侯。飞将军李广的官职多次变化,但爵位一直没有上去,他一生想得一个侯爵而不能如愿,最终获得了一个怀柔伯爵位。因为没有军功,没有大的功劳,是不能封侯爵的。就是当了丞相高官后,也不一定能得到王、公爵位,最多是侯爵。本头条号“大秦铁鹰剑士” 专注先秦两汉的历史与文化研究,欢迎大家关注我,以便相互交流讨论,共同学习进步,共同弘扬国学文化。
照着一般人理解的“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的意思,必然认为古代官场之上宰相的权势是最大的,那么,相应的也就认为宰相的官阶也一定是最高的。可是,如果有这样看上去合情合理的观点的人接触到大唐的官职制度,就会傻了眼——宰相才区区的三品官? 《长安十二时辰》是一部热播剧,在该剧当中,曾经出现过执掌右骁卫的甘守城甘将军受制于右相这么一个宰相的剧情,很多人刚开始看其实没什么感觉——毕竟是宰相嘛,制得住一个将军那还不是毛毛雨嘛。可是如果事后看看他们的官阶,就会越琢磨越觉得不对劲:右骁卫属于南衙十六卫,而南衙十六卫的长官属于堂堂正正的正三品,而右相在唐朝三省六部的官职制度设计下,也还是一个正三品,两人其实都是正三品啊!这还没完呢,我们在《长安十二时辰》里面还会发现这么一个细节,工部主事封大伦这个黑帮头子摊上大事后,为了解决张小敬,新丰县县丞吉温推荐元载的时候,曾经评价大理寺八品评事元载说,他想穿红袍想得眼睛都发红。那么要是可以穿红袍了,那是一个什么官阶呢? 在《长安十二时辰》里面,有一个主角团的角色“姚汝能”,他就是一身红袍!他是什么官,官居几品呢?我们会发现,姚汝能这个剧中的搞笑担当,谁都能使唤一下的家伙,居然是堂堂正正的正四品太子东宫卫率,这官阶不可不谓不高了,要知道这可是货真价实的正四品红袍官员啊,距离传统意义上的“万人之上”的大唐宰相也不过就隔了一级啊。为什么姚在电视剧里面的表现和那些七八品的小官区别不大啊。难道这是电视剧的失误嘛?实际上不是,事实上,这部电视剧出了名的注意细节,这里面的设计完全符合大唐的实际情况,不可能会犯这种超级低级的错误,其实这就是当时大唐官制的设定,官阶并不能决定职权,那些像姚汝能这样出身名门的人,生下来随便搞搞,也就有了寻常人一辈子都穿不起来的红袍。甚至更高级的名门,生下来就能有紫袍在身。看完这些,言归正传,而宰相的官阶看上去不算很高,不过区区正三品,可是宰相拥有的职权实在是远超寻常的三品官,很多时候都可以轻易的对那些看上去的同僚“正三品”进行改变终身的改变。在唐朝历史上,正三品的宰相在三省六部的框架下,相权按理来说已然被大大限制住了,但是这种被限制住的相权却依旧要比大多数名门望族那与生俱来的官阶要高出不知道多少倍。 而虽然三省六部分割了相权,三省长官虽然都属于宰相,可是在这三省里面还是有一个高下低劣的,三省是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这里面的中书省是决策的机构,门下是审核的机构,尚书省却是直接控制六部进行执行的部门,尚书省的长官也因此官居正二品,但是因为曾经有一个过于出名的人担任过尚书令,就直接导致以后没人敢做这个尚书令了——文皇帝李世民曾经做过尚书令。以后的尚书省的长官长期只能担任尚书省的副手。 而大唐的正一品从一品的高官,数目更是稀少的可怕,都是给予那些德高望重的公卿大夫以及曾经立下无数若干功勋的世家子弟养老用的,比如太师、太傅、太保、太尉、司徒、司空、太子太(少)师、太子太(少)保、太子太(少)傅,这些高官与其说是高官,其实不妨说是荣誉称号,基本上这么些个官职就是年老力衰的养老闲散职位了。要说档次,也就是地位崇高的虚职了。 简单的说,爵位是对一个人的功绩的认可,同时附带了很多特权,是终身制的,甚至可以承袭;官位是具体做事任职的职位,一事一任,不是终身制,也不可继承。官位是在其位则有对应的俸禄;不在其位,则没有俸禄。官位与爵位基本上是对应的,在官位上有了功绩,则爵位高;在官位上没有功绩,则没有爵位,如果有爵位也会降低爵位。一、春秋以前官爵一体化官爵在春秋以前是一体化的,爵位与官位区别不明显,高爵者在高位任高官,低爵者在低位任小官。春秋以前的爵位有:王、公、侯、伯、子、男六爵。天下只有一王,就是天子;公则是较大诸侯国的国君或者中央王朝的三公才能拥有的高级爵位。子与男则是较低的爵位,比如先秦的诸子百家,都是子爵,唯有法家的商鞅爵位是君爵。秦国在商鞅变法前,基本上是官爵一体化,变法后慢慢官与爵相分离。比如卫鞅以左庶长之身在秦国变法,这个左庶长即是官位,又是爵位;卫鞅收复河西之地后,以其大功封爵位为大良造,这个大良造还是官爵一体化。后来的秦国上将军白起,因多次打败六国,以赫赫战功封爵为大良造,这时官与爵已分开了,白起的官身是秦国上将军,爵位是大良造,后升为武安君。二、秦朝之后,官爵正式分离秦始皇有了皇帝爵位后,慢慢的爵位就多了。王、公、侯、君都是高爵,汉朝的爵位承袭秦国爵位,从下至上分别是:公士、上造、簪袅、不更、大夫、官大夫、公大夫、公乘、五大夫、左庶长、右庶长、左更、中更、右更、少良造、大良造、驷车庶长、大庶长、关内侯、彻侯。飞将军李广的官职多次变化,但爵位一直没有上去,他一生想得一个侯爵而不能如愿,最终获得了一个怀柔伯爵位。因为没有军功,没有大的功劳,是不能封侯爵的。就是当了丞相高官后,也不一定能得到王、公爵位,最多是侯爵。本头条号“大秦铁鹰剑士” 专注先秦两汉的历史与文化研究,欢迎大家关注我,以便相互交流讨论,共同学习进步,共同弘扬国学文化。诗圣,诗仙。在当时的唐朝,可以说才高八斗,无人能比。才思敏捷,任途不佳。是因为他们的性格,所决定了一切。正直,果敢,不奴颜媚骨,巴结权贵。对当时的封建王朝不满,处处遭排挤。

5,PSP3000什麽时候正式发售大概多久才能出破解版预计是多少钱

大陆的害得最少半年,建议有去香港的就可以买了,另外现在60GB的版本性价比更高,我现在已经有了一台60GB的,如果有什么问题可加我QQ问我
http://wenwen.soso.com/z/c119603200.htm

6,葫芦侠中有哪些破解版的橙光游戏

景安区奇案是有完整破解版的囚禁于手中的你也有破解版,但那个是文字手游,和橙光的类似,但是日本出的一款游戏。
橙光游戏有攻略,哪来的破解
橙光游戏不都是文字养成么 不需要破解吧
有官居几品被破解了

7,极品飞车9最高通缉完整破解版下好了怎么下载我怎

http://www.youxi369.com/game/needforspeed9.htm 我下过的,能玩,无毒,中文版,安装方便,是压缩包形式,里面就一个安装程序。祝你玩得愉快!!
是不是下载的光盘版,需要用虚拟光驱载入安装
在官方网站下
www.ea.com.cn官方网站下载,先注册,然后在搜索里搜极品飞车就行。

8,我想买一个psp 买几代的好破解与不破解有什么不同吗

我就是卖PSP的。 首先,型号只有3000型【因为,2000早就停产了】,就算有的话也是翻新和二手的 可破解3000的价格十分吓人,不推荐,因为那价格可以买一台家用机了【2000左右】如果低于这个价,要注意了 不破解的,比较便宜,再说等破解也用不了多少时间,现在可以用模拟器之类的了,相信破解完美也快了! 希望可以帮助到你
一个一个回答,买3000的好,但是3000只有V3主板的,虽然V3主板运行的速度更快,但是缺点也很明显,那就是,不能完美破解。建议你买3000的5.03GEN-C的机子,低于5.03的有的游戏无法运行,高于5.03的还未破解,尽管5.03也没有完美破解,但是除了不能关机外5.03已经是准完美了,所以买机子一定要买这个的,如果还有V2主板的那我可以肯定的告诉你,那是翻新机,已经被用过的机子翻新以后拿来卖的,质量无保证! 所谓的破解其实就是利用系统漏洞运行D版游戏,没有破解的机子只能运行正版UMD游戏,价格贵的很,一个游戏都要上百元,而且UMD得读取速度并没有记忆棒快,所以破解是很重要的,你在PSP网上看到的游戏下载都是ISO文件,也就是所谓的D版,破解以后机子就可以运行这些ISO文件了 望采纳,全是一个字一个字打出来的啊!绝对没有复制!绝对原创!!!!
2000 自制系统比较稳定 可以关机 3000 自制系统还算稳定 但是不能关机 一关机就要重新刷系统 PSP go 基本可以不做考虑 买回来就是个MP4 破解了就不说了,说说不破解的话只要区别是游戏,现在大家都是用记忆棒拷游戏来玩的,但是没破解的PSP拷进去的游戏是无法运行的,只能买游戏盘或去索尼的网站付费下载游戏(当然试玩版这种根本不全的游戏是不收费的),而且自制的软件和模拟器也无法运行;不花钱买游戏的话只能相当于一个MP4播放器
推荐你买psp go,破解的可以下载游戏玩,而没破解的只能去买昂贵的umd。现在市面上全新的破解机几乎没有,即使某店说自己有破解的大部分也都是翻新的,go的破解希望比3000的(没破解的)大,所以建议买go
3

9,进击的巨人看完TV版还有剧场版OAD特典SP和真人版这几

剧场版就是TV版的减缩版,OAD、特典、SP、真人版没有观看顺序,因为这几部剧情都是分开的,没有关联性。剧情介绍:1、剧场版根据《进击的巨人》动漫衍生的动漫电影,共分前后两篇(前后两篇分别为缩减的TV版内容),前篇《红莲的弓矢》于2014年11月22日上映,后篇《自由之翼》于2015年6月27日在日本上映。2、OAD其剧情大部分是根据日本漫画家谏山创的漫画作品《进击的巨人》特别篇2中20来页的手稿中演绎出来的。故事的主角是849年参加第34次壁外调查时牺牲的调查兵团士兵伊尔泽·兰纳。可视为《进击的巨人》动画第一季的番外篇作品。3、真人版片中所发生的背景是在一个存在吞噬人类的巨人世界中,经过被巨人捕食的残酷历史,幸存下来的人类建造了巨大的城墙防止巨人的入侵,并终年生活在圈起来的小天地中,为了安全而失去了到墙壁外面世界的自由。小小的少年艾伦耶格尔(三浦春马饰)自小对没见过的外面世界充满了兴趣与好奇,而就在他正做着“到墙壁外面去”的梦时,巨人终于毁坏了墙壁,出现在他们面前。扩展资料角色介绍1、艾伦·耶格尔现任进击的巨人、始祖巨人、战锤巨人,基本属于开朗型,心性坚毅的少年,能够服从命令而不徇私情,但没有大局意识。为人真诚大度说到做到,故很容易获得同伴的信任,但当看到同伴被杀时容易失去冷静,且毫不掩饰自己对贪生怕死者的厌恶,最讨厌不自由的人。2、三笠·阿克曼和艾伦与爱尔敏是青梅竹马。有着一半东洋血统,现今墙内仅有的三个阿克曼族人之一,基本属于冷静型,但只要艾伦遇到了危险,就会变得不顾一切。后期变得成熟稳重,不会意气用事,还会劝阻其它成员顾全大局服从利威尔的命令。3、利威尔·阿克曼调查兵团兵长。漫画初登场为特别篇1,动画为第4话,超·精锐部队的王牌,实力强到逆天,号称人类最强,此人的战斗力相当于一个旅团(注:巨人的世界观里一个旅团人数不等同于现实世界的一个旅)。是主角艾伦·耶格尔的监护人。据说曾经是王都地下街里很有名的混混,但是认同调查兵团团长的管理方式,服役于调查兵团。很信任埃尔文团长,对上面派下来的命令相当服从。虽然有严重的洁癖,但是在部下临死前,还是会抓着部下沾满鲜血的手,让其安静的离去。
进击的巨人先看TV版,看完之后剧场版就不用看了,因为剧场版就是TV版的减缩版。然后oad,特典 ,还有SP这个随意就行没有先后顺序,巨人的真人版极其不推荐,毁原作
亲可以来ZNDS智能电视论坛发起讨论的,这里有很多热心的网友和大神能提供帮助!Ps:推荐智能电视&安卓机顶盒下载安装当贝应用市场,资源丰富、下载超快、是您休闲娱乐的不二之选!再看看别人怎么说的。

10,景升孽种全无用笑煞当年孙仲谋解三个数字

龙 化石何曾似画龙 腾云驾雾本无踪 点睛能使飞天外 要辨真容问叶公 十二生肖诗 子·鼠 目光短小臭千秋,十二生肖却为头。 打洞钻营偏啮物,偷粮偷果亦偷油。 丑·牛 血汗洒田笃实朋,默默耕耘苦一生。 荫翳难得偷憩卧,春晖依旧舔犊情。 寅·虎 林深啸起风声远,腾跃山间气势宏。 莫笑狡狐威假借 ,英姿飒爽贯长空。 卯·兔 耳聪尾短有三窟,扑朔迷离怎辨出。 灵性难逃狼虎口,温良哀叹命呜呼。 辰·龙 体藏东海卧深潭,从不把身现世间。 愤怒呼风添暴雨,腾空摆尾惊苍天。 巳·蛇 曲折蜿蜒细身长,弓映杯中自惊慌。 尔比龙身差甚远 ,摇头摆尾有何妨? 戊·马 金鞍蹄奋踏飞云,飒飒英姿似战神。 足下犹存千里志,嘶鸣方显壮歌魂。 未·羊 寒舍闲居品性柔,喜吃粗草度春秋。 咩声唤起三阳泰 ,盛世迎福万利收。 申·猴 火眼金睛俊俏头,昂胸翘尾自风流。 龙王玉帝无畏惧,鬼怪妖魔相见愁。 酉·鸡 锦衣公子气绝伦,昂首高歌志士魂。 独有引吭催晓曲,迎来旭日壮乾坤。 戌·狗 众人怕尔恶奴身,摇尾乞怜记惠恩。 防卫盗贼亲守夜,忠于家主品如金。 亥·猪 肠粗肚大懒脏谗,只为口福饱美餐。 貌丑性温庸赞许,污食美酒色均贪。鼠 地支十二贵为先, 独占玄机居洞天. 每凭小巧成大事, 更赖谨慎保平安. 牛 终生奋斗解民忧, 望众德高赖远谋. 忍辱负重兴巨业, 留得美名壮神州. 虎 傲立山岗欲逐鹿, 大智大勇大丈夫. 一声怒吼百兽惊, 仰天长啸正气足. 兔 举止儒雅多内秀, 安贫乐道自风流. 静如处子动若电, 亦令枭雄常蒙羞. 龙 叱咤风云腾空起, 华夏雄魂铸此身. 敢领风骚傲环宇, 我乃炎黄好儿孙. 蛇 洞察万物知所取, 运筹帷幄出奇兵. 莫笑寻常逶迤去, 蓄久发速定腾龙. 马 壮心长存千里志, 伏枥蓄势待天时. 一腔热血著奇勋, 驰骋天下展雄姿. 羊 咬定青山不放松, 要赐祥瑞满寰中. 莫道温文即柔弱, 崭露头角亦峥嵘. 猴 生就灵气且多谋, 大圣本是我同俦. 信守正义持忠胆, 不除鬼魅誓不休. 鸡 大吉大利自豪迈, 五德并臻称奇才.★ 欢呼光明唱旭日, 赢得万户笑颜开. 狗 侠肝义胆举世钦, 忠诚护国不顾身. 敢同虎狼争高下, 不向盗寇让寸分. 猪 大肚能容天下事, 谈笑不忌衣食粗. 参透糊涂悟大道, 唯存一心鉴真如. 子鼠 岸然袍笏掌官粮,廪实充盈礼义亡。收伏狸猫封世子,坐拥粟米号仓王。 忌投重器扑难死,敢窜危梁踞自狂。一种迷魂招不得,竞随魔乐入池塘。 丑牛 股海烟云胆气豪,拼将熊掌博君毛。八方汗血追风马,一刃庖厨享太牢。 俯首弹琴空濯濯,吹皮喘月好嘈嘈。烁金销骨谁能救?坐看泥身化巨涛。 寅虎 王者犹遗草莽风,食人习性九州同。良田觊觎伥仆恶,苛政森严囊橐丰。 履尾有灾皆奇祸,拔牙无术费天工。珍稀品类当呵护,替罪蝇头换大虫。卯兔 堪怨嫦娥弃此身,迷离红眼望红尘。觉来春梦瞠龟尾,老去残生啮草根。 耳畔凄风嗟后短,窟中淫雨叹今贫。咒他富贵难消受,万恨千愁总是嗔。辰龙 侏罗遗种竞嚣嚣,蚤虱奔忙笑尔曹。夏室风云漦帝后,陈桥兵马换黄袍。 君王末代难延嗣,御酒空时只剩糟。一孽丛林能变色,江湖混迹遁屠刀。巳蛇 交尾伏羲共女娲,农夫美色乐无遮。悬弓阴影疑神鬼,出洞阳谋灭草花。 林莽开天蟠细尾,斯文扫地卷狂沙。落裈呼起白娘子,封建当除看洒家。午马 骨戏金台绿水滨,当先跃进看芳邻。拊臀伯乐难调性,歃血苏秦总费神。 田忌机谋藏脚掌,伏波功业裹尸身。流民千里逾墙日,不习兵书只怨贫。未羊 宜将狗肉易君头,印绶光鲜关内侯。金锅有雾常开涮,玉手无痕不算偷。 开放牢笼奔欲海,徘徊歧路叹风流。连天衰草狼为牧,噬尽肥羔未肯休。申猴 暮四朝三看不休,熏衣沐浴好封侯。弹冠弼马温犹喜,升木齐天圣与谋。 竹战猿心争踊跃,桑拿骥汗共交流。年年粉墨蟠桃会,唱罢升平锣鼓收。酉鸡 花都穹落费疑猜,巨卵长孵久未开。一凤来仪天下式,万牲泣血水中台。 椒汤羽蜕三温暖,尾酒魂销二奶杯。非典萧条爱滋苦,有禽流感又袭来。戌狗 盘江烹肉斗花江,祖述觚王谱系长。上蔡有知怀畋猎,未央无计悔封疆。 衣冠佞幸膝头卧,汤火愚忠釜底亡。宠物逍遥食物惨,高辛遗脉叹苍黄。亥猪 供奉三牲最后头,腆然代议作奴囚。穰田碌碌豚蹄举,经世营营狼尾俦。 曾子屠刀信义在,东坡文火美肴留。景升孽种全无用,笑煞当年孙仲谋。子鼠 岸然袍笏掌官粮,廪实充盈礼义亡。收伏狸猫封世子,坐拥粟米号仓王。 忌投重器扑难死,敢窜危梁踞自狂。一种迷魂招不得,竞随魔乐入池塘。 丑牛 股海烟云胆气豪,拼将熊掌博君毛。八方汗血追风马,一刃庖厨享太牢。 俯首弹琴空濯濯,吹皮喘月好嘈嘈。烁金销骨谁能救?坐看泥身化巨涛。 寅虎 王者犹遗草莽风,食人习性九州同。良田觊觎伥仆恶,苛政森严囊橐丰。 履尾有灾皆奇祸,拔牙无术费天工。珍稀品类当呵护,替罪蝇头换大虫。 卯兔 堪怨嫦娥弃此身,迷离红眼望红尘。觉来春梦瞠龟尾,老去残生啮草根。 耳畔凄风嗟后短,窟中淫雨叹今贫。咒他富贵难消受,万恨千愁总是嗔。 辰龙 侏罗遗种竞嚣嚣,蚤虱奔忙笑尔曹。夏室风云漦帝后,陈桥兵马换黄袍。 君王末代难延嗣,御酒空时只剩糟。一孽丛林能变色,江湖混迹遁屠刀。 巳蛇 交尾伏羲共女娲,农夫美色乐无遮。悬弓阴影疑神鬼,出洞阳谋灭草花。 林莽开天蟠细尾,斯文扫地卷狂沙。落裈呼起白娘子,封建当除看洒家。 午马 骨戏金台绿水滨,当先跃进看芳邻。拊臀伯乐难调性,歃血苏秦总费神。 田忌机谋藏脚掌,伏波功业裹尸身。流民千里逾墙日,不习兵书只怨贫。 未羊 宜将狗肉易君头,印绶光鲜关内侯。金锅有雾常开涮,玉手无痕不算偷。 开放牢笼奔欲海,徘徊歧路叹风流。连天衰草狼为牧,噬尽肥羔未肯休。 申猴 暮四朝三看不休,熏衣沐浴好封侯。弹冠弼马温犹喜,升木齐天圣与谋。 竹战猿心争踊跃,桑拿骥汗共交流。年年粉墨蟠桃会,唱罢升平锣鼓收。 酉鸡 花都穹落费疑猜,巨卵长孵久未开。一凤来仪天下式,万牲泣血水中台。 椒汤羽蜕三温暖,尾酒魂销二奶杯。非典萧条爱滋苦,有禽流感又袭来。 戌狗 盘江烹肉斗花江,祖述觚王谱系长。上蔡有知怀畋猎,未央无计悔封疆。 衣冠佞幸膝头卧,汤火愚忠釜底亡。宠物逍遥食物惨,高辛遗脉叹苍黄。 亥猪 供奉三牲最后头,腆然代议作奴囚。穰田碌碌豚蹄举,经世营营狼尾俦。 曾子屠刀信义在,东坡文火美肴留。景升孽种全无用,笑煞当年孙仲谋。 南北朝时的沈炯,曾经写下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首十二生肖诗:“鼠迹生尘案,牛羊暮下来。虎啸坐空谷,兔月向窗开。龙湿远青翠,蛇柳近徘徊。马兰远方摘,羊负始春栽。猴粟羞芳果,鸡砧引清怀。狗其怀物外,猪蠢窗悠哉。”这首诗每句的第一个字是一种动物,并按十二生肖的顺序排列,生动自然,读起来琅琅上口,情趣盎然。 生肖诗[阅读:335] 十二生肖诗两首 明代学士胡俨在《列朝诗集》里, 有一首十二生肖诗,其诗云: 硕鼠饮河河不干,牛女长年相见难。 赤手南山缚猛虎,月中取兔天漫漫。 骊龙有珠常不眠,画蛇添足实为累。 老马何曾有角生,羝羊触藩徒忿嚏。 莫笑楚人冠沐猴,祝鸡空自老林邱。 舞阳屠狗沛中市,平津牧豕海东头。 民初著名学者黄浚也写过一首十二生肖诗: 世情鼹鼠已满腹,诗稿牛腰却成束。 平生不帝虎狼秦,晚守兔园真碌碌。 龙汉心知劫未终,贾生痛哭原蛇足。 梨园烟散舞马尽,独剩羊车人似玉。 子如猕猴传神通,画课鸡窗伴幽独。 板桥狗肉何可美,当羡东坡花猪肉
搜一下:景升孽种全无用,笑煞当年孙仲谋,解三个数字。

文章TAG:官居几品破解版  推荐几款400以内山寨机要能下载QQ08或09  破解  破解版  推荐  

相关文章

  • 三国志幻想大陆大乔出游完美攻略方法

    玩家按照1234的顺序排列好场景后,首先在第一天里按照2212的顺序选择场景,然后第二天按照1122的顺序选择场景,最后在第三天按照111的顺序选择场景,就可以在出游里完美攻略大乔了。..
  • 这城有良田跨服远征玩法介绍

    跨服远征的开放时间为每周六中午12点,目前开放的区服有1-64区服,玩家在活动开启后点击州对决,然后选择前往远征选项,接着玩家需要把县邑迁移至远征抵达城池附近,玩家会以州为单位发起对其他州的进攻掠夺资源,被入侵的州成员需要组成防守,最后游戏会根据对战结果给双方发放奖励。..

猜你喜欢

关于帝一应用 | 联系方式 | 发展历程 | 版权声明 | 下载帮助(?) | 广告联系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11-2022 帝一应用 www.diyiapp.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晋ICP备2023025288号-1

帝一应用所有资源均来自用户上传和网络收集整理,版权归原公司及个人所有。如有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网站编辑和邮箱联系,我们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谢谢!
本站点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