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面就是27艘大型航母了。和护航航母不同,轻型航母的底子比较好,这些航母都是在珍珠港事件之后美军发现大型军舰在舰载机的攻击下几乎毫无手之力。12500吨级别的舰就能装300枚大型远程反舰导弹,1个舰队里配2艘,600枚弹,对付一个双航母编队,应该是够了。
美国在二战中造了多少航空母舰?
谢邀,在在二战中,美国一共建造了155艘各种航空母舰。看似数量庞大吧?不过对于航母来说,其中有110多艘是属于充数的。先说这些“充数”的。这些充数的航母并不用于高强度的作战,仅仅执行护航任务。因此也就被叫做“护航航母”(Escort Carrie)了。例如美国的博格级护航航母,这艘船大家如果看轮廓的时候忽略掉飞行甲板,我们会发现博格级是有着货船的外形的。
这是因为博格级航母本身是在美国的 C3级货轮的基础上进行的改建。去掉了。去掉了货轮上的吊装设备和上面的建筑,直接铺设了一个飞行甲板,然后再搭起来一个航母剑桥。这种航母本身的航行特征和C3级的货轮是基本一样的。最快的航速是18节。不过由于去掉了货轮上的建筑,整体迎风面大幅度减小,因此这种还是比C3货轮的最快16.5节的航速块了那么一点点。
这种护航航母看起来就是特别简单的,有点类似于临时搭建出来的效果,其实本身就是临时搭建的。可以承载12架诸如F4F野猫这样的舰载机。由于载机数量较小因此对大型的舰队根本无法起到致命的打击,因此往往是一到两艘护航航母协同运输船队行动,放出一定数量的舰载机在航路周围侦查。如果发现敌人的大部队整个运输队就会略微的更改航向和航路去避免与敌人接触。
正由于这类的航母执行的并不是直接的作战任务,所以它们的损失比也就小的惊人。例如博格级航母一共建造了45艘,大部分都得以善终。只有三艘被德国的U型潜艇击沉。例如博格级里面的布洛克岛号,在1944年5月29日执行运输任务的时候,派出了3架野猫战斗机做侦查。然而这支运输队没有想到的是,德国的U-549潜艇正在运输队的航路上,潜艇发射了三枚鱼雷命中了布洛克岛号,随后潜艇还发射了一枚鱼雷击中了同在运输队护航的巴尔号驱逐舰,将这只驱逐舰击伤。
当然了,在U型潜艇发起攻击的时候,舰队中的其他护航舰也发现了潜艇并用深水炸弹进行了反击,U-549也在这次作战中被击沉。布洛克岛号的沉没唯一的问题就是大意了,不过由于是这艘航母是在运输队里面,因此航母上的961名成员全部获救,倒霉的仅仅是派出去的三架野猫战斗机,得知自己的母舰被击沉,这三架战斗机就被迫飞往加那利群岛的机场,但中途油料耗尽,三架飞机上的六名飞行员只有两名获救。
这就是护航航母的经典战例了。再有就是美军还建造了11艘轻型航母。主要就是9艘独立级和2艘塞班岛级。和护航航母不同,轻型航母的底子比较好,这些航母都是在珍珠港事件之后美军发现大型军舰在舰载机的攻击下几乎毫无还手之力。于是就将正在建造的巡洋舰修改建造计划,将这些巡洋舰都临时的改成了航母。以独立级为例,这些航母都是在建的克利夫兰级轻型巡洋舰。
也是去掉了上面的建筑物,搭起来飞行甲板,话说“铺路”可比“盖楼”容易,因此这些克利夫兰的舰体摇身一变就成立轻型航母。以至于独立级的最后一艘圣哈辛托号(CVL-30)也在1943年11月就入役了。独立级航母普通航母的区别在于继承了原来轻型巡洋舰的船身,因此显得有点狭长,不过这个特征让独立级获得了和轻型巡洋舰一样的航速,达到了31.5节,但受制于本身底子还不是那么厚(吨位小)的原因,只能携带大约40架舰载机。
由于速度快,因此这些轻型航母都被用于前线作战,并且取得了不小的战绩。它们携带的大量的鱼雷攻击机和俯冲轰炸机都是在开战的时候第一波次抵达战场的。不过由于轻型航母还是临时修改而建成的航空母舰方案防护性很差,甚至很难做出有效的损管。以普林斯顿号为例:这是独立级航母的第二艘,是临时搭建起来的塔拉哈西号轻型巡洋舰,在建设这个航母的时候,塔拉哈西号已经基本上快完工了。
于是船体内有大量的木质支撑结构。在莱特湾海战的时候,普林斯顿号被一枚航空炸弹击中了升降机。而且是整个战斗中它只挨了这次攻击。升降机的爆炸引燃了弹药库和油库,木质结构无法抵挡爆炸的冲击波并且可以燃烧。一发炸弹就让这艘航母受到了致命打击。最后不得不在撤离了所有人员之后,美军自己发射鱼雷将普林斯顿号击沉。所以说这11艘临时拼凑出来的轻型航母本身的作战效能和弱点都相当的明显。
后面就是27艘大型航母了。这27艘包括大家熟悉的企业号、约克城号、大黄蜂号等等。这些航母是一开始就设计为航母的大型水面舰只,和前面说的临时拉来充数的不一样,这是真正的航母。例如约克城号:排水量25600吨,最大航速32.5节,巡航航速25节,可以携带97架各种舰载机。同时这种航母由于是专门设计的结构,格外抗揍。
在做战中,约克城号挨了三枚航空炸弹和两枚鱼雷。在这种情况下船身开始倾斜。不过在船长下达弃船命令之后,约克城号又自己慢慢的扶正了。最后在拖回修理厂的路途中被日军潜艇又发射了一枚鱼雷击中后才缓缓沉没。其他的重型航母W君觉得是不是很多粉丝都能如数家珍了呢?咱就不一一的说了。这样一算: 护航航母117艘,轻型航母11艘,重型航母27艘,一共造了155艘。
航母舰队和驱逐舰舰队,谁的战斗力强?
谢谢邀请回答!一支航母舰队其本身就包括了驱逐舰!驱逐舰与航空母舰就好象兄弟分家,时而单干、时而合拢、各有分工、各尽其职!航空母航是海军大家庭之中的长子老大,能力超强、见多识广,江湖经验丰富,体量大、号召力强。只要是海军就不能少了它,有了它才可以被称为是一个强大的海军!航母是一个大国地位的象征,有了它在世界格局中的发言权就会显得格外有份量,谁若不自量力的挑战它的主人,它一开过去,对方便会老实了许多!航母每次出征身后都会带一帮兄弟,在冷战时期标准的配置大概是这样:两艘左右的巡洋舰、四艘左右的驱逐舰、六艘左右的护卫舰!另外还有水下核潜艇为它水下开路,其次还有几艘为它提供后勤保障的补给船!这样的阵势足以威震一个数千万人口的发展中国家!若遇到一个也是重量级的对手,家门口是去不了啦,人家也会出动自已的力量来进行决战,这个时候那就得说大洋决战了!大洋决战一定得有航母,没有航母你还谈什么大洋决战!你若掌握了大洋的制海权,就表明了你有把海军力量开到任何海岸线的实力,反过来说,你若仅仅拥有驱逐舰编队的实力,你连500海浬以外的仗也打不了!航母舰队虽说实力不凡,但每次出动都少不了巡洋舰、驱逐舰和护卫舰这帮兄弟们的帮助,它坐阵中央是海战的主角,但它无法独自行动,倘若突然出现敌方的导弹舰艇或者战机,那么它就成了被暴揍的靶子。
在这种情况之下,那帮围在它周边的兄弟就大排用场,上面防空、水面护卫还要加上水下反潜!以美国海军为例,它那些巡洋舰和驱逐舰水面作战能力当然不俗,但它更侧重于防空和反潜能力,它们很少有单独作战的时候。只要是有战事发生,它们就会组成一个完美的整体作战编队,其整体配合的作用发挥无与伦比!反过来再说驱逐舰编队,不管是三四千吨的轻型驱逐舰,还是万吨左右的超大型驱逐舰,它是远洋作战一个非常重要的作战编成,也是近岸近海缉私和反入侵的海上利器!但只要是发生大国之间的战争,它是无法远海作战的。
事实上,自从航母出现在二战的战场上以后,它已经就不能象大英帝国的海军一样想打谁就打谁了!现在的海战是空海一体战,掌握了制空权就意味着也掌握了制海权。即便是近海作战,驱逐舰也无法完成打赢战争的任务,它得依靠岸基航空兵的配合才能达到一定的效果,如果没有岸基海航的配合,它连离岸500海浬的海战也打不了。所以说,航母与驱逐舰都是一个娘的孩子,完美组合、团结一致就会发挥极大的效果和威力,倘若闹不合分家单干,不仅应有的效果不能发挥,而且还容易被各个歼灭!大洋决战,航母一定要带上驱逐舰兄弟,在家门口发生骚扰,驱逐舰就会让航母歇着,自己就可以摆平此事!倘若要说航母强大还是驱逐舰强大的话,这样说吧:只要是发生海战,航母舰队就绝不能少了驱逐舰,而交战的另一方也不会傻到单纯的用驱逐舰队去对阵航母舰队!。
航空母舰是在水里航行的,为什么叫航空母舰?
航空母舰在水里航行,为什么能叫航母?航空母舰的英语是aircraft carrier。aircraft的意思是飞机或者飞行器。carrier的意思是,搬运者;运输工具运输公司;带菌者;载体;航空母舰;手提袋;通讯公司,可以理解为运输工具。一种在海洋上航行的能够搭载航空器的运载工具,简称航空母舰有问题么?搭载水上飞机的军舰被称为水上飞机航母美国的阿克隆级飞行航母可以搭载4架双翼战斗机,但是因为他是飞艇,所以阿克隆级飞艇往往被叫做航空母艇,由大型轰炸机改装型携带的寄生战斗机母体被叫做航空母机。
类似于日本的i-400型载机潜艇的,也被叫做潜水航母,像这种情况下,就是将航母作为可搭载飞机的载体的一种略写。前面的潜水或者浮空作为对载体的定语。按照这种称呼推测,就算人类成功建造宇宙战舰,因为叫法问题,宇宙航母也得被叫做航空母舰。也别说前面特地加一个宇宙型或者空天之类的描述词。在现代描述风帆战列舰加上了风帆的定语就是为了区别于传统意义上的蒸汽动力战列舰,所以以后的宇宙战舰也是直接叫名字,然后对于只能在海上航行的战舰加上内燃的定语,比如说内燃航母或者是水面航母。
早年玩过的哪些游戏成为你一生的牵挂,至今仍然记忆犹新?
在九十年代末,曾经火爆多年的街机游戏渐渐走向了没落,稍微年长一点的都离开了街机厅,而此时的电脑游戏慢慢进入了玩家们的视线。也就是在这个时间段,诞生了大量始祖级的经典游戏。也不知道为什么那时候的游戏就是那么的深入人心,玩家无论玩到哪款游戏,只要上手就会被深深的吸引,而这些曾经玩过的游戏在多年后仍然让玩家牵肠挂肚。
后期的3D游戏虽然是最新技术的呈现,但对于早年的玩家来说,最初的那些像素画质的游戏才是最深入人心的。每次我们看到这些经典游戏的画面,都能产生一种怀念的感觉,那就是我们最美好的年代啊!那么,在电脑刚刚流行的年代,大家都玩过哪些经典的游戏呢?《逆玉王》在DOS系统时代,曾经诞生了大量经典游戏。此时的画质虽然并不是很高,但是看上去非常有感觉。
即使见惯了现在的各种高清画质的游戏,再来回味这些游戏的时候才会发现,还是早年的游戏更加有爱啊!逆玉王各位绅士都是比较了解的,这在当年可是人生的一项重要经历啊!在我们情窦初开的年龄中,适时的遇到了这款游戏,那是多么幸运的一件事啊!同年代的类似作品有很多,DOS系统时期就曾经爆发过黑之断章《风云2七武器》在熟悉风云剧情之前就已经先玩过这款游戏了。
可以说这款游戏的玩法极具创意。玩家想要打出各种招式,需要使用头、手、身、脚的按键配合,就可以打出各种逆天的必杀「连续武技」。记得当年第一次玩,不知道还能组合技能,结果在BOSS处死了很多次。看了攻略才知道技能是怎么打出来的。后期玩家随着点击次数的增加,可以打出不同的技能,非常过瘾。最终BOSS是帝释天,那时候就知道他是秦始皇时期活下来的人物,比较震惊。
《天地劫》说实话,该系列也堪称是国产RPG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游戏。但是在那个年代玩过正版的玩家或许并不是很多,很多人玩的盗版甚至连过场动画和结局都看不到,游戏体验大打折扣啊!而该系列的寰神结和幽城幻剑录堪称RPG史上让玩家最痛苦的游戏,不过正版附带攻略玩起来没有那么恼火《炎龙骑士团2黄金城之迷》看到这熟悉的画面,不知道大家是不是非常怀念。
这还是DOS时代的游戏,或许玩过这款游戏的玩家都是40左右了吧!当然了,在后期windows系统中也是可以玩到的。那时候的画面看上去真的非常有感觉!《幻世录》如果说这款游戏是国产战棋类玩法的巅峰,相信没有玩家会反对吧!游戏的剧情堪称是颠覆性的,整个过程都处于在纷乱的世界中。直到结局都没有办法改变这一现状。
游戏虽然有几个结局,但几乎都是让人牵肠挂肚的悲剧。游戏几乎每一场战斗都需要大量的时间消磨,玩家需要统筹面对敌兵的攻击方式,稍微错一步就被处处被牵制。另外,游戏中也拥有很多的隐藏元素:隐藏道具、隐藏支线、隐藏商人、隐藏转职《金庸群侠传》DOS时代玩到的才是原汁原味,后期在WINDOWS上面玩到的多多少少有些改动。
这款游戏可以说是巅峰了玩家以往的玩法了,整个过程都是在寻找十四本书。虽然游戏很早期,却加入了穿越的设定,主角经常都会说一些当时比较流行的语言,比较搞笑。而游戏剧情也是环环相扣,玩家想要完成任务,要么看看攻略,要么就是对每一本书的章节都比较了解,要不然不大可能通关的。《轩辕剑3》当年小编最初接触到的《轩辕剑》系列就是《云和山的彼端》,这款游戏当时被认为是最经典的作品。
之后的《天之痕》更是不在《云和山的彼端》。无论是剧情还是玩法都堪称完美。是2D时代最值得回味的游戏。不过在《轩辕剑4》之后开始走3D路线,也是在此时小编没有继续在深入下去了当然了,还有很多小编没有提到的,欢迎大家补充,小编会在之后继续整理。喜欢街机时代的文章请点击关注,粉丝都可以在第一时间查看最新内容。
印度航母第三次海试!发展60年的印度航母,实力达到怎样水平?
印度国产航母“维克兰特”号自2021年8月份以来,进行了三次海试。这艘被印度称为国产航母的大型舰船其实严谨的说,应该称为“国际工程”更恰当。“维克兰特”号航母从建造到今天已经约23年,目前虽然进行了三次海试,但不能说已经建造完工,还有很多的东西并没有安装到位,短时间内很难真正彻底完工。印度接触航母的历史非常早,而且是航母舰载机起降模式全部技术都曾经拥有过的国家,至今已经有足足的60年的航母使用经验。
那么,印度航母技术水平如何呢?印度使用航母60年的历程:印度第一艘航母是从英国购买的,1957年印度从英国手里购买了尊严级航空母舰“大力神”号,英国进行的翻新改造,于1961年交付给印度海军,被印度命名为“维克兰特”号。“维克兰特”的意思是“勇敢”“彻底击败胆敢同我作战之人”。这艘航母是英国1943年开工建造的,印度购买后,英国在这艘航母的舰艏加装了一条蒸汽弹射器,改装了舰岛。
1984年又改装了滑跃甲板、着舰灯光系统和跑道对准系统等升级设备。这艘航母参加了第三次印巴战争,其携带的“海鹰”战斗机和“贸易风”反潜机起降达4000次,击沉巴海军舰船8艘。印度正式通过这艘航母品尝到了航母的价值,从此印度的航母情结越来越浓。老“维克兰特”号航空母舰为印度培养了大批有航母使用经验的人才。
此时的印度也是亚洲第一个拥有航母的国家,而且玩的还是当时技术先进的蒸汽弹射器起飞的航母,由此可见,印度使用航母的起点是很高的。1983年印度购买了30架“海鹞”短距/垂直起降战斗机,印度也成为拥有了短距/垂直起降的战斗机。如果印度集中精力深挖这艘航母和“海鹞”舰载机之道,印度早就应该拥有了自己的弹射航母和短距/垂直舰载机了。
这艘航母于1997年退役,2014年拆解,印度通过这艘航母学会了使用航母的经验,虽然印度没有搞懂怎么建造航母之道,却搞懂了用航母钢材制造摩托车很结实,一辆摩托车拉一个排的人。印度第二艘航母是同样是英国的二手货,印度花费5000万英镑购买了英国退役航母“竞技神”号(包括12架“海鹞”舰载机)。这艘航母参加过马岛战争并且担任英国特混舰队的旗舰,印度购买后改名为“维拉特”号。
这艘航母1953年下水,2017年从印度海军退役,2020年拆解。需要说明的是,“维拉特”号航母上也是有一条蒸汽弹射器的,只不过是印度使用了“海鹞”短距/垂直起降战斗机,因此对弹射器不感冒。印度在“维拉特”号航母上进行了约2.2万架次的舰载机起降作业,为印度舰载机与航母的配合使用奠定了扎实的经验基础,这对印度来说是难能可贵的宝贵经验。
“维拉特”的意思是“巨大”。印度的第三艘航母原计划是购买法国退役的“福煦”号航母,此时,俄罗斯突然表示可以“白送”印度一艘航母,也就是1143.4型“戈尔什科夫”号,于是印度与俄罗斯签订了购买协议,由俄罗斯负责改装航母,并给印度配齐米格-29K舰载机,航母不要钱,改装费和舰载机要钱,不过,价格相当的“友好”,并且约定2008年交货,实际交货期为2013年。
印度购买的俄罗斯改装的航母命名为“维克拉玛蒂亚”号,滑跃起飞模式。“维克拉玛蒂亚”的意思是“如太阳般勇敢”也译做“超日王”。至此,世界上航母起降作业的三种方式(短距垂/直起降、蒸汽弹射起飞、滑跃式起飞)印度全部都玩遍了。印度在使用了三艘购买的航母后,激发起了印度自己造航母的雄心,于是印度国产航母“维克兰特”号航母就出现了。
印度虽然拥有使用航母60年的丰富经验,但对于航母的设计建造却是一直处于一头雾水的状态。印度的工业体系并不健全,军工体系处于残缺状态,自己是不可能建造航母的。印度国产航母“维克兰特”号“国产”二字不过是一个面子工程,严谨的说,“维克兰特”号航母是一个国际合作的工程。“维克兰特”号航母的设计由意大利和法国设计,舰用特种钢板来自俄罗斯,动力来自美国,雷达、武器、电子设备、舰载机来自以色列、俄罗斯、英国、法国、德国等国家。
一句话,只要是有点技术的东西全部进口。“维克兰特”号航母基本就是一个“万国造”,不过,它确实是印度自己整合建造的,这一点要肯定。印度航母建造水平如何?航母实力水平如何?首先说纸面水平:印度自己建造了“维克兰特”号航母并且进行了三次海试。印度拥有60年的航母使用经验,使用航母的经验丰富。印度航母上的舰载机目前有米格-29舰载机,印度国产“光辉”舰载机,未来不排除引进更先进的国外舰载机,因此,实力相当不错,印度能挤进全球第四大军事强国,航母功不可没。
再说说印度航母的真实水平,不论是航母建造水平还是作战实力都不怎么样。一是印度其实无能力自己独立建造航母,核心技术全部靠进口,过于受制于人。二是印度航母建造周期太长,不符合实战意义,战争耐性、韧性差。三是印度航母的技术工艺落后,美国专家就曾经参与“维克兰特”号航母的建造,给出的评价根本就不合格。从作战水平来说,印度航母使用经验丰富,但是印度却很少进行舰载机起降作业训练,印度摔飞机出名,但他们很少在航母上摔飞机,不是因为印度经验丰富,而是他们很少进行起降训练。
2020年印度一架米格-29舰载机从“维克拉玛蒂亚”号航母起飞后就摔了下来,如果印度航母舰载机训练强度增加到基本的正常训练水平,估计米格-29舰载机早就摔完了。印度航母虽然经历了60年的发展,却至今无法独立建造出一艘真正意义上的国产航母,这是事实。印度航母上的舰载机目前更是处于窘境状态,除了米格-29舰载机,国产“光辉”舰载机还是个“半成品”。
为什么会这样?看看印度国产航母的建造就明白了,建造印度国产航母“维克兰特”号航母的印度国有科钦造船厂,此前该厂几乎没有造过任何军船,它是建造民用船舶的船厂。印度的军舰基本都是由马扎冈造船厂建造的,有点意思了吧。印度之所以要建造国产航母也是有原因的,一个是印度政府振兴民族军工产业的面子工程,哪怕是印度只是把购买的零件组装在一起,也必须要这么做,否则就失信于民众。
二是航母本身就是印度大国面子的象征,必须要有,至于质量、战斗力如何真不重要。印度知道,只要它自己不造次,没人会主动的来揍它,而航母的面子效应却是实实在在的。说一个故事,俄罗斯白送印度的“维克拉玛蒂亚”号航母的改装费 舰载机费用,讲好的是16亿美元,拖延了五年交付后的价格变成了45.8亿美元(航母改装变成了23.5亿美元,舰载机45架22.3亿美元),别人都如何如何的为印度鸣不平,而印度自己却认为,“经过改装它可谓是一艘全新的航母,为它投入的每一分钱都值得!”所以说,印度航母的建造能力,水平,作战能力对印度来说真的不重要,面子最重要。
能否开发一种4万吨以内的导弹舰,装载巨量的大型远程反舰导弹,打击范围达到航母舰载机水平?
相当可以!咱们先把概念、思路捋清:首先这个舰的定位是:攻击敌方舰船。功能单一,所以它和驱逐舰、巡洋舰完全不是一个东西。驱逐舰、巡洋舰的主要任务是防空,次要工作是反潜,最后是反舰。驱逐舰、巡洋舰都是多面手。也就是说这款导弹舰并不能取代巡洋舰、驱逐舰以及航母。航母、驱逐舰、巡洋舰这些该有还得有,然后在舰队中再增加这么一款新舰。
防空、反潜还有由其他战舰去干,新舰专心打对方的水面舰船。驱逐舰、巡洋舰上的很多设备,新舰不需要,譬如:声呐、直升机、鱼雷、深弹,这些是反潜武器,不需要。相控阵雷达,这是防空用的,不需要。舰炮,射程太近,无法执行反舰任务,不需要。新舰部署在舰队内部,外围有驱逐舰护航,替它拦截飞机、导弹、潜艇、鱼雷。而声呐是一大套设备,自身体积很大,还有声呐兵配合。
直升机还有机库。舰炮,甲板上的炮塔和炮管只是舰炮系统的4分之1,甲板底下还有很大一堆东西。相控阵雷达很大,舰桥内部还配备很多雷达兵、指挥员和显示平台,又是一套人马设备。这些东西都很占地方。如果单纯反舰,这些东西都不要,会省出很大、很大的空间。055大驱排水量12500吨,112个垂直发射管。要是把上面这些东西都去掉,节省出的空间肯定还能再加100多个垂直发射管,总数会达到300。
055的垂发尺寸全球最大,可以装射程2500公里的巡航导弹。通常反舰导弹比巡航导弹要小很多。但问题说“大型远程”反舰导弹,尺寸应该比现有的反舰导弹大,但再大也就是巡航导弹那么大,不可能再大了。12500吨级别的舰就能装300枚大型远程反舰导弹,1个舰队里配2艘,600枚弹,对付一个双航母编队,应该是够了。
4万吨的舰目标偏大,要是被击中,1千几百枚导弹在自己家舰队中间炸开,太危险。4万吨,动力、速度要求也要高很多。不是很划算。1万多吨的舰,没有相控阵雷达,舰桥可以做的很低,比甲板高出一点就可以了。再加上些隐身设计,甚至是半潜,部署在舰队中间,安全性要好很多,不容易被发现,也不容易被反舰导弹打中。然后它自身只接收指令,不输出信号,不开雷达、声呐。
由卫星、预警机、侦察机、前方舰船定位目标,再把坐标发给导弹舰,导弹舰把坐标装进导弹,打出去,完活。导弹舰本质就是个移动的大发射箱。相控阵雷达、声呐、直升机、舰炮以及配套设备,这些东西又是非常昂贵的。导弹舰不要需要,会节省很大一部分开支。导弹舰的主要成本就是舰体和垂直发射管,这些东西是钢材制品,价格很低。
这个舰火力很猛,但造价要低于驱逐舰,是一款很便宜的装备。物猛价廉。当年美军也张罗过类似装备,就是因为太便宜,会威胁到航母的的建造,影响军火商利润,最后主持这项目的将军都莫名其妙死了。美国海军舰载机的对海作战半径大约在1000公里,现在又装备了射程在800-1000公里的隐身反舰导弹,两项加一起最远可以打将近2000公里。
舰载机先飞出1000公里,然后发射反舰导弹,导弹再向前飞1000公里......想和航母打,导弹舰搭载的“大型远程”反舰导弹的射程最低也得在2000公里。导弹舰本身科技含量很低,就算是12500吨,建造难度、成本也要低于052D驱逐舰,小菜一碟。这里面所有问题其实都集中在“弹”上。传统的鱼叉导弹射程才100多公里,俄罗斯的宝石能打300公里,中国的鹰击18据说能打500公里。
美国最新的lrasm能打800-1000公里,这就是极限了,怎么还能再让射程翻1倍,达到2000公里?弹道反舰导弹是一个办法。中国已经有东风21、26中程反舰弹道导弹,2000公里-4000公里的射程是足够了。这类导弹体积太大,装到军舰的垂直发射管里很难实现。但有这些基础,开发一款“小”导弹,射程在2500公里之内,塞进发射管,还是可行的。
导弹缩小有难度可以加粗发射管,数量减少一些,也不是啥大事儿。现在的反舰导弹绝大多数还是巡航导弹,而巡航式反舰导弹想打到2000公里之外难度不小。巡航导弹打2500公里本身不是大问题,譬如战斧、东风10,问题是如果打军舰有被拦截的风险,战斧、东风10这类导弹太大,现在的驱逐舰拦截这类目标那是玩一样,没有半点可能打中。
所以巡航式反舰导弹要做的尽可能小,配合上速度、机动、隐身,才可能突破防空网。但这样一来,射程就下来了。导弹小了,装的燃料也就少了。想打军舰,导弹就得小点。想射程远,导弹就得大点。这是一个矛盾。以目前的科技水平想解决这个矛盾也只有一条路:加1级火箭发动机。在反舰导弹的后面再接一级火箭,当然也可以从背后包上半截火箭。
1级火箭点火,先把导弹打出去。加了1级火箭导弹也变大了,但别急,让导弹先飞一会,飞1000公里,1级火箭分离,这截大火箭脱落,导弹变小,然后导弹自身的发动机点火,再向军舰飞1000公里......1级火箭起到的是航母舰载机作用,拉着导弹飞1000公里。反舰导弹自己飞剩下的1000公里有一些限制,只能走亚音速隐身路线,而不能走超音速路线。
亚音速省油,有希望能把导弹做到1000公里射程。然后用隐身来增加突防的机会。超音速尤其是3倍音素,消耗的燃料太多,无法做到1000公里射程。超音速导弹体积大,更重,1级火箭拉着它飞1000公里,也不可能实现。总的看,2000公里射程的反舰导弹不论是走弹道导弹路线还是巡航导弹路线,都还可行。有难度,能克服。
两类导弹区别较大,有各自的特性,导弹舰可以采用两款垂直发射管:48个装弹道导弹,252个装巡航导弹。可以一次向2000公里之外的敌舰打出300枚导弹,火力很豪华,自身又刚好在敌方打击之外。现在的驱逐舰搭载300-500公里射程的反舰导弹,其实是没机会向航母编队开火的。这种舰应该叫火力支援舰,自己家的驱逐舰、航母和对方的舰队较量,它300枚导弹支援。
火力支援舰也可以做成多用途,既能海战支援也能对地支援。打击敌人陆地目标可以换装普通的巡航导弹和弹道导弹。说实话,如果反舰弹道导弹上舰靠谱,单纯的跟航母对抗,恐怕也就不需要这种支援舰了。1艘驱逐舰上装20枚,也能跟航母编队打。但打仗谁都希望能上个保险,有尽量多的手段,就像再加一种巡航式反舰导弹。万一弹道导弹到时候不灵呢?多一招总是好的。
这样考虑,就需要支援舰了。我自己的舰载机挂反舰导弹,再加上弹道导弹和加上1级火箭的巡航式反舰导弹,齐上阵......不打海战,打登陆战,支援舰在两栖舰队身后打出252枚东风10和48枚海对地弹道导弹,也是非常实用。火力支援舰最大的优势是:便宜。咱们上面说了。反过来讲这也是一种“屌丝”思路。如果条件允许,开发25000吨的核动力巡洋舰,相控阵雷达、声呐、直升机、舰炮(电磁)都配全了,肯定效果要好的多。
2023-12-19 / 6.0.1
2023-12-19 / 6.0.1
2023-08-25 / v3.1
2023-08-25 / v1.0.3
2023-08-25 / v1.0.1
2023-08-25 / v2.19.1
2023-08-25 / v1.2.0
2023-08-25 / v2.0.1
2023-08-25 / v1.5.1
2023-08-25 / v4.4.0
2023-08-25 / v1.0.03
2023-08-25 / v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