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体第一舰队和三体第二舰队是两支独立的舰队。而且因为有云天明的存在,第一舰队直接指挥了针对地球的欺骗计划,所以绝大部分智子事实上直接由第一舰队控制,这就给了第一舰队偷袭、埋伏第二光速舰队创造了条件。为什么第二光速舰队会选择金牛座?宇宙中会有谁会拼死一战消灭第二光速舰队?很明显只有第一舰队,只有第一舰队能够欺骗第二光速舰队,也只有第一舰队会不遗余力地消灭第二光速舰队,因为第二光速舰队有他们必需的资源!所以根据以上观点,两只舰队的故事大致应该是这样的:因为第一舰队在宇宙中航行了200多年,所以他们对外太空的了解是自己的母星所不能比的。
中国的军舰是根据什么命名的?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对战斗舰艇进行命名的依据规范为《海军舰艇命名条例》。该条例是1978年11月18日,经中央军委批准,海军颁发的。规定了海军舰艇的命名标准。在1986年7月8日,海军对该条例又作了补充和修改。根据《条例》,舰艇命名必须遵循以下原则:(一)区别于国际上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舰艇命名(二)区别于国内民用商用的船名(三)条理性强,便于记忆(四)字音清晰,不易相互混淆(五)名称响亮,富有含义(六)能够体现国家的尊严(七)能够体现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八)能够经得起历史的考验,使用长久,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能够满足装备发展的需要舷号规则1字头为驱逐舰(其中105-130属北海舰队,131-159属东海舰队,160-199属南海舰队)2字头、3字头为常规潜艇4字头为核潜艇5字头为护卫舰6字头为反潜护卫艇(猎潜艇)7字头为导弹护卫艇8字头为补给舰、扫雷舰9字头为登陆舰33字头为气垫登陆艇500吨以下的小艇以X字头开始,X1字头为导弹艇,X2字头为鱼雷艇,X3字头为护卫艇,X5字头为登陆艇。
训练舰编号为两位数命名限制以山名命名的井冈山号综合登陆舰为了避免舰艇出现重名的现象,海军舰艇名的授予必须严格按区域划分北海舰队舰艇,用华北、东北、西北等十四省(直辖市、自治区)的地名东海舰队舰艇,用华东七省(直辖市、自治区)的地名南海舰队舰艇,用华南及西南九省(直辖市、自治区)的地名命名规则航空母舰、战列舰、巡洋舰:以行政省(区)或直辖市命名。
如:“辽宁”号航空母舰驱逐舰:以“大、中城市”命名。如:“沈阳”号驱逐舰护卫舰:以“中、小城市”命名。如:“东莞”号护卫舰综合补给舰:以“湖泊”命名。如:“千岛湖”号补给舰弹道导弹核潜艇:以“长征”加序号命名。如“长征”6号攻击型核潜艇:以“长征”加序号命名。如:“长征”4号常规导弹潜艇:以“远征”加序号命名。
如:“远征”23号常规鱼雷潜艇:以“长城”加序号命名。如:“长城”18号扫雷舰:以“州”或“县”命名。如“鹤山”号、“霍邱”号扫雷舰猎潜艇、护卫艇:以“县”命名。如“南海”号、“番禺”号护卫艇船坞登陆舰、坦克登陆舰:以“山”命名。如:“井冈山”号登陆舰步兵登陆舰:以“河”命名。如:“黄河”号登陆舰电子侦察船:以“星”命名。
如:“天狼星”号电子侦查船训练舰、武器试验舰:以人名命名。如:“郑和”号远洋综合训练舰辅助舰船以所在海区和性质的名称(如:“南运”、“东拖”、“北油”、“东标”等),再加序号命名当然也有例外的情况,如属于南海舰队的169“武汉”号、170“兰州”号驱逐舰、533“台州”号、569“运城”号护卫舰、945“华山”号登陆舰等的舰名,都不是华南、西南地区的地名。
三体第一舰队和第二舰队都有什么结局?
三体舰队三体第一舰队和第二光速舰队最终的结局,几乎是每一个《三体》都迷津津乐道的话题。因为在这两支舰队身上都透着浓厚的谜团,尤其是第二光速舰队在金牛座莫名其妙的生死之战,让人充满无限遐想。第一个问题:三体第一舰队背后有哪些令人疑惑的地方?在《三体》中,第一舰队的大的脉络相对清晰。危机纪元末期,三体世界在被罗辑威慑之后,第一舰队为了自己母星的利益,不得不在奥尔特星云之外转向,开始驶入未知的黑暗之地。
并在300多年后,在蓝星附近建立了自己的殖民地,发展出光速科技,建立小宇宙,并最终延续了三体文明。但和人类的蓝色空间号和万有引力一样,第一舰队最令人疑惑的地方在于他们是如何到达的蓝星,并建立了自己的殖民地?在正常情况下,这是完全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这是因为:一、三体第一舰队为什么能够到达蓝星附近:虽然第一舰队的理论航速能达到光速的10%,但实际航速却只有光速的1%。
在正常情况下,这支舰队即便是全速航行要到达蓝星附近,也需要3000—30000年的时间。他们是如何在不到400年的时间里,跨越了将近这么远的距离,到达的蓝星附近?二、第一舰队从哪里获得了资源:在末日之战前夕,三体第一舰队由于之前200多年的航行,实际已经是一支濒临崩溃的舰队。根据人类的观测,第一舰队的大部分战舰都已经停止了加速。
用罗辑小护士的话说,都已经快变成了幽灵船,那么这支舰队又是从哪里获得的资源,保证能够到达蓝星附近?第二光速舰队第二个问题:三体第二光速舰队为什么让人觉得诡异?三体第二光速舰队是一支悲壮的舰队,本来已经越过太阳系的柯伊伯带,距离地球只有一步之遥。但因为万有引力号对三体世界的坐标进行了广播,地球已经失去了占领的价值,于是这支舰队迅速转向,消失在茫茫的太空。
并在约300余年后,在金牛座方向和一个未知文明爆发了一场惨烈的战役,生死未知。如果说第一舰队的遭遇令人感到疑惑的话,第二光速舰队的结局就可以用“诡异”来形容了,首先,第二光速舰队为什么要转向金牛座?在母星被诅咒地球失去价值的情况下,是什么理由让他们选择了向金牛座航行?第二光速舰队不同于第一舰队,属于被胁迫的必须转向,他们有充足的时间在宇宙中选择一个合适的目的地,所以他们最终选择金牛座方向一定是有一个非常充足且无法拒绝的理由。
其次,三体第二光速舰队为什么要跟一个未知的文明进行死磕?金牛座方向既然是第二光速舰队精心选择的目标,又为什么会引发一场惨烈的战争?难道他们去金牛座就是为了打仗?这显然不符合第二光速舰队和整个三体世界的利益。同时从战争的惨烈程度判断,第二光速舰队对手的实力很强,甚至高于第二光速舰队。作为一支光速舰队,三体第二光速舰队既有绝对的实力在宇宙中寻找生存空间,也有足够的实力逃跑,从理论上已经处于不可被消灭的状态,即使他们遇到了归零者,也完全可以直接加速到光速逃跑,那他们又为什么一定要和对方死战呢?星际战争第三个问题:三体第一舰队和第二舰队真正的结局是什么?三体第一和第二光速舰队各自的结局,如果独立地看的确令人费解,但一旦把两只舰队综合进行分析就会让人感觉细思极恐。
为什么第二光速舰队会选择金牛座?宇宙中还会有谁会拼死一战消灭第二光速舰队?很明显只有第一舰队,只有第一舰队能够欺骗第二光速舰队,也只有第一舰队会不遗余力地消灭第二光速舰队,因为第二光速舰队有他们必需的资源!所以根据以上观点,两只舰队的故事大致应该是这样的:因为第一舰队在宇宙中航行了200多年,所以他们对外太空的了解是自己的母星所不能比的。
而且因为有云天明的存在,第一舰队直接指挥了针对地球的欺骗计划,所以绝大部分智子事实上直接由第一舰队控制,这就给了第一舰队偷袭、埋伏第二光速舰队创造了条件。在广播纪元之后,第一舰队不得不彻底对地球死心,开始全力探测新世界。而第二光速舰队则只能回防自己的母星,尽可能地救出更多的同胞。但没想到的是,还没等他们到达母星,三体世界就已经被摧毁了。
万般无奈之下,只能按照第一舰队的安排,去探测一个更远的世界,以延续三体文明。也可以说在自己的母星被毁灭后,两支舰队实际没有把鸡蛋放到一个篮子里,而是选择了保守方案,分别探测一个世界。但到了太阳系被毁灭之后,随着第一舰队的资源即将耗尽,这支舰队在自身孤立无援之下,只能选择向自己的同胞动手。用诡计欺骗第二光速舰队向自己回航,并提前布置好圈套,消灭了这支舰队。
可能很多人觉得凭借第一舰队的实力很难消灭一支光速舰队,但不要忘了第一舰队除了有云天明这个战略大师(在不懂欺骗的三体世界云天明绝对有资格称得上战略大师)存在,对光速科技了如指掌,因为三体世界的信息是共享的,他们只是在外太空无法进行升级罢了。所以从理论上,他们绝对有能力消灭第二光速舰队。比如提前制造黑域,把第二光速舰队引到一个低光速区域,或者干脆发动突袭……等等,即便如此,他们仍然付出了惨烈的代价。
但好在,最终达到目的,并成功延续了自己的文明。这也就是在蓝星相会之后,云天明对第二光速舰队只字不提,程心在小宇宙中也查阅不到第二光速舰队为什么消失的原因。如果连星舰人类都能观测到第二光速舰队的战役,作为同胞,又拥有更高技术能力的第一舰队不可能对他们毫不关心,毫不知情,所以只能是他们消灭了这支舰队!以上情节纯属个人推测,还请大家批评指正!致力于科学、科幻,专注深度,欢迎喜欢科幻的朋友关注:深度科幻!。
《三体》中星舰人类最终有和三体第一舰队一战之力吗?
说水滴的那些根本没认真读题吧……题主说的应该指的是蓝色空间号之后的那一支,就是这群人把水滴从四维空间废了的,你们还说水滴啥的。三体第一舰队和那时的蓝色空间号舰队其实都已经发展到了令人难以想象的地步,而据某些考证派的人推测,书中提到三体舰队曾经发生过一场内斗,这一场打得不可开交有来有回,而这一场中的一方就是已经在三体文明中取得一定威望的云天明组成的。
这说明什么呢?三体人为什么会服云天明?很大概率是因为云天明的人类思想给他们带去了革命和技术爆炸。这就暗示了星舰文明在脱离了地球文明的束缚后,由于心态上的变化和被动地对宇宙图景的接受与认知,他们也发生了技术爆炸。其实作者在书中其他地方也暗示了这一点。至少我们可以明确地从关一帆的话中知道,星舰文明已知的几种攻击和防守的套路都有了,用死域防二向箔或者光粒打击,用光速飞船拖死线扩散之后围敌人,关一帆他们都已经可以做到了,而他们连处身于光幕之中的神经元计算机也准备好了,恰恰说明他们已经有过这样的交手经历了。
我的推测是,虽然不一定获胜或者打平,但至少不会被凌虐,像水滴那样一穿两千,也许战损比是1比5,但这样的交手其实算得上是平级了,日本侵华战争死伤比例不跟这个数字差不多么,这至少是热武器之间的较量了。而虽然三体人能学一些谋略,但他们在思维透明这方面的劣势会给他们的战略决策造成很大困扰,而人类在技术对等的情况下凭借谋略完全有取胜的机会。
美海军确认重建第一舰队,是否开启了自己的战争模式呢?
美海军确认组建第一舰队,关于这个信息,大致有两种看法:1,第一种看法认为,这有可能是特朗普给拜登政府挖的坑,其目的就是迫使拜登上台,不断的增加军费开支。①,倘若拜登上台后,不接特朗普的招,拒绝增加军费开支,那么美国第一舰队就建不成了。如此一来,拜登就得罪了美国军工集团,得罪了美军高层,这对拜登政府来说,不是好事!②,拜登上台后,不但要花巨资抗击新冠疫情,还要花巨资救助五千多万食不裹腹的美国民众,还得想办法让美国经济摆脱困境。
拜登政府将要面临的财政压力,不可谓不大。如果拜登政府再去续建第一舰队,拜登政府面临的财政压力还会进一步加大。这反过来又有可能影响拜登政府对新冠疫情丶救助民众丶提振经济方面的投入,进而会对拜登政府的政绩,造成不良影响。总之,特朗普挖的这个坑,拜登较难应付。2,第二种看法是,美国重建第一舰队就是为了与俄罗斯争夺北冰洋,进而达到最终掌控北冰洋的目的。
目前,北冰洋的价值得到了重视:①,北冰洋的航道极具价值,能让欧亚贸易航程大幅缩短,时间上要减少9天以上。更为重要的是,北冰洋航道绕开了马六甲丶印度洋丶苏伊士运河…,诸多重要的战略通道,这让东亚国家对外贸易的航路,多了一个有利的选择。②,北冰洋的油气资源不可小觑。③,北冰洋在大国竞争上的战略地位,日益突显。
例如,俄罗斯弹道导弹选择从北冰洋方向上,去针对美国,那么美国在亚太丶欧洲部署的导弹防御体系,将形同虚设。再则,俄罗斯的北冰洋地区离美国纽约、芝加哥丶华盛顿…的直线距离不太远,这个方向是美国国土防御的一个漏洞。北冰洋很重要,俄罗斯在北冰洋上有压倒性的优势,美国必须在北冰洋方向加强防御力量,加强对北冰洋的争夺。
然而,北冰洋气候环境特殊,美国现有的海军力量,无法满足美国在北冰洋部署一支强大舰队的需要。因此,美国要想掌控北冰洋,就必须重新构建一支能适应北极极端环境的舰队。坊间认为美国此时组建第一舰队,就是冲着争夺北冰洋去的。也许所谓的特朗普给拜登挖坑,只是一个障眼法,其目的只是为了暂时蒙蔽俄罗斯而已。综上所述,可以看出,美国组建第一舰队,肯定不是在开启战争模式。
美国是世界霸主,也就是说美国是一个守成大国。美国的首要任务是保住现有的既得利益,其次才是进一步拓展利益。美国拓展利益的前提是,首先要确保现有利益的整体安全,因此美国一直在避免与实力强大的大国开战!既然美国无意与实力强大的大国开战,那么美国重建第一舰队,当然不是为了去开启战争模式,而是为了进一步加强对全球海洋的控制!。
在不考虑水滴的情况下,地球的太空舰队能否与三体第一舰队抗衡?
在不考虑水滴的情况下,地球的太空舰队能否与三体第一舰队抗衡?水滴给太阳系舰队的阴影实在是太大了,数千艘迎接水滴的飞船除了青铜时代和量子号事先进入深海状态逃脱以外,其他悉数被毁!水滴所具有的技术对于太阳系舰队是绝对优势,用碾压甚至都无法形容水滴!但除开水滴以外,太阳系舰队能否抗衡三体舰队?这确实是一个问题,那么来简单分析下:首先我们来分析下水滴所具有的优势:一、强作用力的装甲二、10%的光速三、强大的电磁发射功率四、量子计算机水滴的四个人类难以比拟的优势中,也许三体舰队并没有全部拥有,毕竟制造探测器和飞船的是不可同日而语的,探测器可以不计成本但大规模的飞船制造却需要超级成本!因此我们将强作用力的装甲剔除,10%的光速剔除!三体舰队仅仅保留后两者!那么人类舰队有胜算吗?但太阳系舰队并没有太多超距手段,比如激光武器会被小行星遮挡,而其他武器需要发射手段,尚未到达即被拦截!另外即使三体舰队被解除了强作用力的装甲,那么也比普通钢板强得多的抗打击能力,人类的飞船在这样的舰队面前,实在非常吃力,但只要和三体舰队以命相搏,或者仍然还存在一线生机!但三体舰队后两个优势,特别是最后一个优势将让人类的希望化为乌有!三、强大的电磁发射功率,另一个身份就是电磁脉冲武器!也许这个屏蔽起来相对容易,但在烧穿距离下,屏蔽也没有多大作用!而且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出现,这乃重大威胁!四、量子计算机,此乃三体舰队王牌武器!为什么说量子计算机这个没法当武器的是三体舰队的撒手锏呢?因为有量子计算机的支持,AI才真正具有人类的行为特征,简单的说即使真的和三体第一舰队碰撞,那么太阳系舰队碰到的是三体舰队“无人舰队”!完全自主控制作战的无人机,蜂群......人类的飞船根本就不是对手,甚至连真正的三体舰队的影子都看不到!因此文明之间的冲突,优势即是屠杀,而代差就是碾压,但很可惜,我们是被碾压的一方!。
《三体》中的三体第一舰队有一艘一直加速的飞船,它是来做什么的?
这艘飞船能干什么,自然是来接云天明大脑的,这是程心的猜测。很多读者之所以疑惑,只不过理不清其中的空间关系而已。第一个问题:这艘飞船有没有其他的可能目的?首先可以排除这种可能性,在危机纪元,也就是这艘三体星际战舰开始疯狂加速的时间,三体人面临地球最大威胁或者说唯一威胁,就是罗辑已经参透黑暗森林法则,可能利用太阳作为放大天线对三体世界进行广播,这是他们必须尽快赶到地球的唯一原因。
但这个难题不可能通过一艘战舰来解决,毕竟第一舰队所有战舰的最高速度只有光速的10%,即便不惜一切代价全力加速,也不可能在短时间来到地球。因此当时三体人做了两手准备,首先是利用ETO残余势力对罗辑进行暗杀,虽然最终迫使罗辑进入了冬眠但并没有杀死罗辑,三体人面临的威胁依然存在。所以,三体人在此基础上又发射了10枚水滴。
可以说随着水滴的发射,三体第一舰队的所有战舰已经没有任何理由再去冒险加速。毕竟对于地球落后的科技,一枚水滴已经足够了,事实也证明如此。很多人可能忽视了第一舰队加速的危险。为了早日来到地球,这支悲壮的舰队在约1988年出发的时候只携带了一次加减速的燃料,可以说是在三体元首的强令下进行了一次破釜沉舟式的星际远航。
为了节省燃料,这支号称能够达到光速10%的舰队不得不以光速1%的平均速度,在宇宙中缓慢的爬行,而且在中途还要不停的收集太空中的反物质粒子。但即便如此,在末日之战前夕,这支舰队也已经基本耗尽了自己的元气,用看护罗辑的小护士的话说:“整个第一舰队已经停止了加速,快变成了幽灵船,稀稀拉拉,有的甚至已经失去了动力……”但这艘前出的战舰不同,按照他比其他战舰提前一个半世纪来到地球的时间推算,这艘战舰将自己疯狂的加速到了光速的1.8%左右。
对于三体第一舰队的战舰而言,这几乎是一个疯狂的速度,可以说它执行的是一次绝命任务!第二个问题:程心的推测对吗,为什么这艘前出的战舰必须拼命加速才能捕获云天明的大脑?截获阶梯飞行器的基本可以确定是三体第一舰队的飞船,最有可能是那艘一直没有减速的飞船。当时它大大前出于舰队,预计提前一个半世纪到达太阳系,到达后因速度太高只能穿越而过;这艘飞船的目的也一直是个谜。
黑暗森林威慑建立后,这艘飞船与第一舰队一起转向,对于它的航线参数地球方面并没有掌握,但如果它转向后的航线与第一舰队方向一致的话,就可能与偏航后的阶梯飞行器相遇……对于飞行器被截获的具体时间只能粗略估算,在三十到五十年前,不可能早于威慑纪元。程心是在和云天明会面的时候做出上述推测的。按照他的推测这艘飞船就是来截获云天明大脑的,截获时间大约发生在威慑纪元,也就是公元2216年—2269年之间。
最可能的时间是大约为公元2234年—2254年之间,也就是罗辑建立威慑的20—40年之间。这种怀疑是有道理的,因为在这个时间段,三体人恰好通过地球人把智子变成了机器人,开始了和人类的外交博弈,又对人类实施了一系列高明的战略欺骗,很难想象这是思维透明的三体人能够做到的。但这个问题并没有这么简单,这其中有很多让人疑惑的地方。
细心的读者一定会发现程心推测中的一个矛盾。阶梯计划装载云天明大脑的航天器是在2015年,被人类以1%的光速射向三体舰队。到威慑纪元元年,也就是公元2216年已经飞行了200年,约2光年的距离,已经冲出奥尔特星云。而此时第一舰队也以1%的光速向地球航行了200多年,两者应该正好相遇,也就是说第一舰队跟本就不用派出这艘疯狂加速的战舰,就能在威慑纪元接到云天明的大脑,那么这艘飞船又为什么不顾一切的疯狂加速呢?第三个问题:这艘飞船为什么要不顾危险的拼命加速?这其实涉及一个技术的问题。
由于阶梯计划是人类“用资源改变原理”的一次发射,通过沿途不断的核爆推动辐射帆,用这种极端的方式将装载云天明大脑的航天器加速到了光速的1%。但由于这个航天器没有后续动力介入,不能进行持续加速,所以在飞行途中随着不断撞击宇宙尘埃,不断的减速。尤其是在经过小行星带、柯伊伯带、奥尔特星云的时候,这些区域存在大量的宇宙尘埃,会造成剧烈的减速。
所以即便是飞行了200年,并没有飞出太阳系,只是刚刚到达奥尔特星云的边缘。也正因为如此,三体舰队为了早日捕获云天明的大脑,只能派出一艘星际战舰,不计代价的进行加速。这艘战舰接到云天明大脑的地点,应该大致如上图所示。当然程心的推测也并非绝对的正确,因为这其中还要考虑到云天明被三体人复制、复活的时间。按照云天明性格推测,倔强的云天明也不可能一开始就屈服,肯定有一个认识三体世界,学习三体人知识,和三体人反复博弈的过程,甚至还有可能经历几生几死,并不止一次被三体人复活。
三体第一舰队在金牛座一场大战中覆没,后来的三体人为啥不去报仇呢?
首先需要更正一下,根据书里的说法,金牛座附近这场大战的参与者,可以确定的是三体第二舰队,而不是三体第一舰队。关一帆的原话是:“……六十多年前,金牛座附近爆发了一场大规模战役,很惨烈,残骸形成了一片新的尘埃云。我们可以肯定其中的一方就是三体第二舰队,不知道另一方是谁,战役的结果也不清楚。”至于三体第一舰队,关一帆说没有任何消息。
所以,暂且把题目中的第一舰队改成第二舰队再来回答。三体第一舰队和三体第二舰队是两支独立的舰队。从一开始到三体星系毁灭,二者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没有交集。三体第一舰队大约有1000艘战舰,是三体发现地球后,第一时间派出的,派出时间基本与智子同步。只不过智子可以算是实时抵达太阳系,而三体第一舰队大约需要400年后才能到达。
因为三体第一舰队的最高速度是光速的10%,但设定的正常航行速度是光速的1%,从距离太阳系4光年外的三体星系飞来,自然是需要400年。但是在飞了208年后,罗辑成功建立起原始的威慑系统,逼迫三体第一舰队转向,离开太阳系。书里没有明确交代这支舰队的去向,但一直到三体星系毁灭,人类都没有发现这支舰队的踪迹。
虽然身在这支舰队的云天明和程心在地日拉格朗日点进行了图像会晤,但还是不能确证这支舰队的位置。这支舰队可能早早离开了太阳系,也可能一直在太阳系附近。不管怎样,后来三体人又派出了三体第二舰队。三体第二舰队有415艘战舰,最高速度是光速。实际上,这就是可以无限接近光速的曲率飞船。这支舰队的诞生,显然是人类未能察觉的三体技术爆炸的结果。
三体是什么时候发生技术爆炸的,有一种可能,就是威慑纪元里,人类与三体进行了充分的文化交流的时候。根据书中观点,因为这种交流使三体人的思想得到极大解放,催生了自由活跃的思维,进而产生了科技的飞跃。而且,根据三体人高效不浪费的习惯,应该是舰队一建好马上就出发了。人类第一次观测到这支舰队时,已经是这支舰队派出5年之后。
那时威慑已经解除,算起来这支舰队距离太阳系(地球)只有6000个天文单位,只需要1年就能到达。实际上,三体第二舰队既然是光速飞船,理论上只要4年就能到达太阳系。之所以出发了5年还没到,是因为这支舰队为了避免曲率飞船进入和脱离光速时产生的航迹所带来的黑暗森林打击危险,用常规速度足足航行了1年之后才提速进入光速,然后同样在距离太阳系足够远的地方提前降速,总体航程算下来就比光速航行多了2年。
当然,三体第二舰队这样的苦心孤诣没能奏效,那片在远距离观察起来依然会轻易跟三体世界联系在一起的航迹,最终还是早早给三体招致了黑暗森林打击。这是后话了。总之,三体第二舰队从出发到被人类发现,用了5年。人类发现这支舰队的时候,它距离地球大概还有6000个天文单位。一个天文单位大概算1.5亿公里吧,我自己算了一下,6000个天文单位大概还不到0.1光年。
对比书中提到的三体第一舰队几次定位的时间点,就算三体第一舰队并未远离,这个时候距离太阳系大概还有1.5光年的样子吧。后发先至的三体第二舰队远远拉开了和三体第一舰队的距离。由于中途是光速巡航,靠改变空间曲率前进,路径不同,两支舰队在途中也没有碰面的可能。更何况实际上这时三体第一舰队已经离开太阳系,那就更没有和第二舰队会合的机会了。
三体第二舰队一经发现,万有引力号就发射了引力波,针对三体的黑暗森林打击随即到达,本来1年后就要到达地球的三体第二舰队立马转向离开了太阳系。此时三体第一舰队的情形又是如何呢?书中没有说,只能猜测。很可能本来就已经离开太阳系很远了。就算本来在附近,这时也肯定是改变方向,离开太阳系。其次,因为两支舰队之间有一定的距离,很难说是不是同时得到消息,同时做出逃亡决定。
毕竟那时三体母星已灭,理论上两支舰队很难迅速联系起来,重建一个统一的指挥系统,因此最大可能是各行其是,类似于星舰人类中的蓝色空间号和青铜时代号,分别在星海两端各自逃亡。简言之,三体灭亡后,三体飞船上的幸存者大体上分成三支,分别在三体第一舰队、三体第二舰队和三体被毁灭时正躲在三体另两颗恒星背面的飞船里。
当然,实际情况可能复杂一些,因为书里写到,三体第一舰队在距离太阳系还有2.1光年的时候,队伍已经零落不成形,其中有一艘战舰远远前出,就是送来“水滴”的那一艘。根据书中描写,这艘战舰因为没有减速,理论上只能掠过太阳系而不能停留。也就是说,就算没有后来的黑森打击,这艘战舰也注定会成为脱离大部队的一艘孤零零的战舰。
三体第一舰队里的其他战舰,估计在黑森来临时已经散落得不成样了,逃亡时很可能不能像第二舰队那么整齐划一,说不定已经分散成独立的好几拨,分头逃亡和发展了。这或者可以解释为什么关一帆说一直没有三体第一舰队的消息,为什么身在三体第一舰队的云天明最后可以只身一人来到蓝星。三体第一舰队和三体第二舰队在三体星系毁灭前,没有会合过。
在三体星系毁灭后的流亡历程里,是否会合过呢?关一帆的猜测是:“三体第一舰队和第二舰队可能从来就没有会合。”个人认为,三体星系毁灭时,三体第一舰队很可能已经有一定程度的分崩离析。逃亡后有可能是各自开枝散叶,也有可能因为分散的力量太单薄,大部分都没能存活(当然云天明所在的战舰肯定发展得不错)。而三体第二舰队,逃亡时应该是作为一个整体行为的,在金牛座附近的战役中如果输了的话,也有可能是被全体歼灭。
综合来看,就是三体舰队最终各种可能都有,也许是分成好几拨各自发展,也许是大部分都湮灭了,也许是大部分都存活。现在可以回答题主的问题了:三体第二舰队在金牛座大战中覆没,后来的三体人为啥不报仇?1.因为书中从未说过这场战争的结果是三体第二舰队覆没,说不定是三体舰队赢了呢?那就不存在报仇的问题了。2.因为三体人理性至上,不会浪费资源做没必要的事。
三体人本来就没有报仇的概念和情绪,更何况是流亡在太空的分成好几拨的三体人,彼此在心理上就更加疏远,不会有同祖同宗的情感,具体可以参考星舰人类的成长过程。人类是最热衷于爱恨情仇的,一旦进入星舰流浪的状态,心理上都会产生变化,抛弃这种地球人类的传统情感文化,更何况本来就没有这种文化的三体人?3.因为分成好几拨各自流浪的三体人,就算有心报仇,也没有办到的力量了。
星际文明之间的距离遥远,直接导致了黑暗森林状态,可以简单粗暴地理解为,只要距离够远,就是敌人。分头流浪的三体人互相之间距离肯定够远了,而且分散的力量各自都不算强大,就算不当敌人,也没有那个能力飞越千星万云来玩什么复仇的小把戏。4.因为分头流浪的三体人互相之间足够远,别说报仇,假以时日,甚至都可能发展成彼此提防和敌对的黑暗森林敌人。
人类的黑暗战役还不够说明问题?所以有人设想,金牛座这场战役,说不定就是不期而遇的三体第一舰队和三体第二舰队之间的火拼。那样的话,不管谁赢谁输,都谈不上报仇不报仇了。参见相关问答:《三体人是靠什么赖以生存的?》《
2023-08-25 / v3.1
2023-08-25 / v1.0.3
2023-08-25 / v1.0.1
2023-08-25 / v2.19.1
2023-08-25 / v1.2.0
2023-08-25 / v2.0.1
2023-08-25 / v1.5.1
2023-08-25 / v4.4.0
2023-08-25 / v1.0.03
2023-08-25 / v5.6.6
2023-08-25 / v1.2.20230810
2023-08-25 / v2.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