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六计》完成在明清时期,具体作者待考究。用计最多战役是应该是三国时期的“官渡之战”,共用了三十六计中的6个计谋,我逐一分析如下:首先更正下朋友的这个问题,《三十六计》并不是出自《孙子兵法》。后来,陶谦病死了,我真的就成了徐州集团董事长。
历史上如何评价孙殿英?
孙殿英1889年生于河南省永城市的一个小村庄,他的父亲因打死了旗人而入狱,最后死于狱中。1、土匪孙殿英小时候养成的打架斗殴的习气,长大后颇有些游侠之气,早些年孙殿英投靠了安徽的姜桂题部下,后来他率领率领不下流窜到了河南西部一代,又投奔了庙道会的李凤朝门下,两年后代替了李凤朝会首的位置。过了几年,孙殿英拉着一批道徒独占山头,当了一名土匪头子,自称为旅长,他到处搜罗土匪,扩充自己的队伍,还打着驻豫西直军开赴前线的旗号招兵买马,队伍迅速扩大到一千多人。
2、国军1925年春天,孙殿英的土匪队伍被剿匪副司令憨玉坤收编,编号为第混成旅,任命孙殿英为旅长在密县驻防。可是不久憨玉坤部队战败,孙殿英迅速改投了国军三军,不久后还升格为师长。后来孙殿英并没有跟随国军三军到陕西,而是在辽宁西部和安徽北部一带到处攻城略地。在安徽省督军的追击下,孙殿英流窜到了山东济宁,被直系军阀张宗昌收编。
后来改编为“直鲁联军”,也就是后来的第五师,孙殿英为第五师的师长,管辖了两个旅的五六千人。在1926年,孙殿英曾经袭击了徐永昌部队,为此张宗昌把孙殿英的部队扩编升格为第十四军,孙殿英为十四军军长。只是后来连打几个败仗,被何成浚说服孙殿英投降,改编为第六军团第十二军军长。3、抗日1931年在九一八事变以后,孙殿英为第四十一军军长。
1933年,日军帅3万多人进攻热河赤峰,孙殿英率领自己的部队到达赤峰救援,随即展开阻击战,战斗持续了七天七夜后战败!战败后孙殿英带领残余部队后撤到察哈尔。这次的战斗孙殿英虽然失败了,但是他吞并了两个骑兵旅、一个步兵团还有几个义勇军,并且依然保存着一定的实力。1936年孙殿英被邀请到北平,被任命为察北保安司令,虽然是个空衔但对他来说也是一定程度的认可。
4、汉奸1943年4月日军率领20多万人包围了太行山孙殿英部队所在的地方。没有想到的是,孙殿英成了一名汉奸,而且多次配合日军和我军作战。此外孙殿英还受日军指使诱惑庞炳勋,最后庞炳勋也投向了日军。5、盗墓清室皇陵对孙殿英来说早已垂涎三尺,1928年7月,孙殿英对慈禧太后定东陵和乾隆墓进行盗掘,这个盗掘是毁灭性的,毁灭性的原因是很多机关都是炸开的。
谷寿夫的第六师团结局如何?
日本陆军第六师团在1943—1945年的布干维尔战役中被美军击溃,后来又在澳大利亚军队的持续打击下,于1945年全军覆没。布干维尔岛处于南半球的所罗门群岛(布干维尔岛,第六师团被消灭的地点)第六师团的编成地在九州岛的熊本县,因此也被称为熊本师团。这支部队是日军侵华前的十七个常备师团之一,装备精良,战斗作风野蛮彪悍,战斗力与第二师团并列,为旧日本陆军中最能打的两支部队。
这支部队组建的初衷,就是为了侵略中国而准备的。早在甲午战争时,第六师团就侵略过中国的山东省。北洋水师的威海卫基地就是这支部队攻陷的,当时这个师团的大寺安纯旅团长在攻下基地后,得意忘形,狂呼天皇陛下万岁。结果被北洋水师的来远舰一炮轰死,当场毙命。成为死在中国的第一个日本高级将领。(谷寿夫,南京大屠杀元凶之一)甲午战争之后的日俄战争、济南惨案、九一八事变、热河抗战等日军侵华事件中,每一次都有第六师团参与。
抗战爆发后,第六师团先是派遣到华北,从北平一路南下,烧杀劫掠。后来又编入日军第十军,参加了淞沪会战、南京战役。是在南京大屠杀中,屠杀中国军民最卖力的部队,没有之一!当时《朝日新闻》报道的两名“百人斩”军官,后来就是被这个师团的一个参与屠杀的低级军官出卖的。(后面再细说)南京大屠杀后,第六师团又先后参加了徐州会战、武汉会战、三次长沙会战。
要论中国军队最痛恨的日军部队,第六师团当之无愧的排第一。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第六师团被调入太平洋战场,从此踏上了一条不归之路。(第九战区也松了一口气)第六师团南调,最早是准备投入到瓜达卡纳尔岛战场,进行反击作战。但由于瓜岛的战局恶化,反击被取消。这支部队随即被调向了西南太平洋的布干维尔岛登陆,编入第八方面军第十七军。
在这里,他们的对手不再是火力孱弱的中国军队,而是从不计较弹药损耗的美军!美军揍第六师团的策略非常简单粗暴:第一步:打退日军海军,切断布干维尔岛与外界的一切联络。布干维尔岛离日本本土有万里之遥,第六师团不可能游回去吧。第二步:火力覆盖,直接将日军的滩头阵地全部摧毁。在岛上铺设飞机跑道,哪怕第六师团退到雨林里面了,也要往死里炸。
第三步:车轮战。美军掌握了布岛周围的制海权和制空权,第六师团的后勤被切断,被困在了岛上。而美军却可以轮换攻击。第一波与第六师团作战的美军,是海军陆战队第三师和陆军第三十七步兵师。在美国海航兵的狂轰乱炸之下,第六师团滩头阵地沦陷。美军借此登岛后,第六师团发动了反攻。在中国骄横惯了的日军,自恃经验丰富,用散兵线端加刺刀冲锋的战术,向美军发动万岁冲锋。
不料美军早已经准备到位,步炮协同,凭借火炮群的一通猛轰。第六师团的冲锋战术被打的七零八落,损失惨重。这一仗,第六师团损失了近万人。第二波与第六师团作战的是美国陆军第十四军的士兵。日本海军撤走,第六师团的一切补给被切断。当粮食吃完后,当年在中国耀武扬威的这支部队,在布干维尔岛上只能靠挖野菜填饱肚子。可能是饿疯了的缘故,第六师团师团长百武晴吉下令仅存的一万五千人,向美军的阵地连续发动了八天进攻。
美军死伤了一千多人,日军死伤八千多人。残余的七千多人又退回了环境恶劣的热带雨林,为了果腹,这帮鬼子居然在岛上种起了蔬菜。这一仗,第六师团又损失了八千人。第三波与第六师团作战的是澳大利亚陆军第二军。澳军接替美军后,继续对第六师团进行围剿。垂死挣扎的第六师团再一次发动了疯狂反击,结果撞上了澳军的坦克,被一阵碾压,死伤无数。
师团长秋永力带着手上仅存两千多人再次退回雨林。这一仗,第六师团又被干掉了四千多人。当初登上布干维尔岛时,全师团有两万五千人,被美军三波车轮战后,仅剩两千人。(从侧面也证明了第六师团的战斗意志确实厉害,孤军在岛上作战两年,死不投降。)尽管只剩两千羸弱之师,贼心不死的师团长秋永力,仍然驱赶着他的那些形同要饭花子的部下,发动了最后的攻击。
两千多沮丧的至极的日军,硬着头皮向澳军阵地冲去,结果又死伤了一千多人。自此。作为一支战斗部队,第六师团已经不复存在。1945年9月,第六师团仅存的一千多人走出雨林,向澳大利亚军队投降。值得一提的是,当年在南京大屠杀中参与“百人斩”的两名刽子手:野田毅、向井敏明,就是被第六师团的一个叫田中军吉的低级军官给供出来的。
这个叫田中军吉的人,居然都还活着。而且就在第六师团最后的一千多人当中……(足以证明这个人并不是什么真正的勇士,否则早就“玉碎”了。)中国驻日本的审判团在听说百人斩的两个人都还活着的消息后,第一时间展开了抓捕行动。但是苦于没有资料,不知道去哪追查这两个人的下落。结果,天无绝人之路。有一天,国际宪兵在路过东京赤坂路一家鱼丸店时,听到店内传来争吵声。
一个名叫田中军吉的人吃完鱼丸后不给钱。老板找他要钱,他打了店老板一记耳光。于是两人厮打起来。田中军吉狂叫道:“老子当年在支那参战,一天就杀掉了一百多个支那人,你还敢跟老子要钱?” 翻译听了这番话后,立即向宪兵翻译。宪兵遂即将田中军吉按倒在地,在确认其身份后,将田中老鬼子五花大绑,押回了宪兵司令部。当天即对田中老鬼子展开突审。
经过审讯,田中老鬼子口供出了当年参加百人斩的野田毅所藏之处。并且田中军吉还大言不惭的说:野田毅当年都是小角色,我们第六师团杀的比他们厉害多了。(二逼加猪队友)此时的野田毅,正躲藏在鹿儿岛。国际宪兵抽调了大批的警力对鹿儿岛县的大街小巷进行了全面搜查,最后在一条并不起眼的小路边,发现一个摆摊的中年男人行为可疑。
宪兵在对比了照片后发现,此人就是野田毅!宪兵当即猛扑上去,将野田毅押至东京。在田中军吉指认下,野田毅承认了自己的身份。经过审讯,野田毅又供出了向井敏明这个老鬼子的下落。日本投降后,向井老鬼子自知犯下滔天大罪,也不敢回家,日本政府又不管他们的生活。向井只得伪装成平民,隐藏在山口县的一处山林中,靠贩卖山货维持生计。
国际宪兵在抓捕他之前,向井老鬼子因为山货买卖的价格问题,跟村里的樵夫打了一架。向井敏明觉得自己当年在中国风光得意,回到日本后居然被山野村夫欺负,气不打一处来。岂料,国际宪兵此时正在追捕他。在山民的指认下,宪兵将向井老鬼子躲藏的区域团团围住。此时,向井老鬼子正在床上躺着休息。宪兵在抓他时,他还翻窗逃跑,被宪兵逮了个正着。
五花大绑后押回东京。其后中国政府将其三个人押回南京。三名恶贯满盈老鬼子押回南京后,在审判法庭上仍然高呼“天皇万岁”,死不认罪。 行刑的士兵毫不犹豫,用驳壳枪朝三人后脑勺,用正义的子弹将三人的狗命结果。三名刽子手,没有在二中被击毙,这是天意。因为他们将接受中国人民,正义的惩罚!至于谷寿夫,也没有轻饶了他。
你如何看待兵法上的诱饵战术?
日本陆军中将阿部规秀虽然是命丧在迫击炮之下,但真正要了他小命的却是“狼诱子”,即开国少将曾雍雅率领的晋察冀军区第一军分区游击第3支队。这支装备简陋的地方武装冒着巨大的危险,前后两次充当诱饵,一步一步将成百上千名鬼子引诱至八路军主力部队预设之伏击战场,从而一举破敌。黄土岭战斗的爆发是有前因的,即日军独立混成第2旅团的辻村大队(番号为该旅团第1步兵大队,每个独混旅团一般下辖五个步兵大队)基本被歼,而在消灭这股日军的战斗中,“狼诱子”也起到了很大作用。
1939年11月3日上午,在曾雍雅支队一个分队的引诱下,从涞源向银坊攻击前进进行“扫荡”的辻村大队乖乖上钩,紧追不舍到达地形险峻的雁宿崖地区(听听这名字就知道)。在此埋伏的八路军第一军分区三个主力团和第三军分区一个团共6000余人,在分区司令员杨成武的统一指挥下,突然对辻村大队发起攻击。尽管日军拼命顽抗,但是在我军绝对优势兵力的围攻下、以及完全不利的地形下,战至下午4时许,700余日军被干掉500多(包括生俘13名),仅大队长辻村中佐率少数鬼子脱逃,八路军取得了雁宿崖战斗的重大胜利。
陆军少将阿部规秀是10月2日晋升为中将军衔的,被日本军界称为“山地战专家”和所谓的“名将之花”,军衔晋升固然有停年到期的因素,也肯定有准备提拔为师团长的意思。结果新的任命还没有下达,自己就损失了将近一个大队,传出去肯定影响字号和升迁,这让阿部规秀感觉非常没面子,遂决心调兵进行报复,以便找回点颜面。于是11月4日上午,阿部率旅团属堤鸠大队(第2大队)和中熊大队(第4大队)共1600余人,自涞源出动增援辻村部队,同时寻求与八路军一分区决战。
路上与辻村大队残部会和后,阿部中将率大批日军进至前一日的战场雁宿崖,而我八路军早已撤退没了踪影,日本人只能焚烧几百具死鬼的尸体,气急败坏之余,阿部开始研究下一步追击方向。此时曾雍雅支队再次扮演了“狼诱子”的诱饵部队角色,其实游击第3支队就是个2、300人的营级建制,装备也远不如主力部队,因此这个活其实挺危险的。
如果装得不像,远距离开火就撤,阿部规秀又不是脑残,很容易判断出其中有诈;要想装得像,就必须缠住日军且战且退,那搞不好就可能被敌人包了饺子,所以技术含量还挺高,需要智勇双全呐。曾支队果然经验丰富,一路若击若离向司各庄方向撤退,阿部规秀被撩拨的怒火中烧,率领1800多鬼子穷追不舍,11月5日的夜里总算追到司各庄,仍然没有发现八路军的踪迹,遂丧心病狂放火烧村。
凌晨时分,“狼诱子”再次出现在黄土岭附近,阿部规秀接到斥候的侦察报告,立即率主力直扑黄土岭,曾雍雅支队终于顺利完成任务:狼被诱来了。毕竟是小2000的鬼子,也得承认当时八路军与日军的装备和战斗力差距,所以为保证战斗的胜利,经晋察冀军区聂司令员协调,贺老总派出120师特务团驰援杨成武一分区,使八路军的围歼部队总兵力达到近8000人,在黄土岭附近布下一个大口袋,静待日军进入伏击圈。
当阿部规秀率军追至黄土岭时,环顾四周山势,陡然发现不妙,立即命令撤退,可惜已经晚了。当日军两个半大队掉头跑路时,八路军各团纷纷到达指定位置,完成合围后于11月7日中午发起三面围攻。战斗打响后,日军被压缩在长约5里宽100余米的山沟里,战场态势极度狼狈,只能依靠火力优势拼命突围,中午时分,担负正面拦截任务的一分区1团团长陈正湘(开国中将)发现一个山包上有数名日本军官,遂调来配属的分区炮营迫击炮连实施火力急袭。
炮兵连长杨九喜目测距离后,在800米外指挥四门迫击炮齐射,其中18岁炮手李二喜打出的炮弹准确击中阿部规秀的位置,这家伙当场重伤不久毙命。在整个黄土岭围歼战中,八路军以500余人的伤亡毙伤日军900余人,同时毙杀中将一名,是一次非常漂亮的山地伏击作战。而日军为了挽救阿部旅团的残部,不仅出动两路援军急扑黄土岭,还空投了一名大佐指挥官,甚至出动十几架飞机狂轰滥炸掩护突围。
解放军、八路军和新四军怎么区分?
“荣耀历史”用心为你解答。红军、东北抗联、八路军、新四军、解放军、志愿军是不同时期党领导的人民军队。1927年8月1日凌晨2点,周恩来、朱德、贺龙等人在南昌领导武装起义,起义部队使用的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番号,以贺龙为总指挥。起义爆发后,国民党调集优势兵力围攻,起义部队被迫转移,大部分被打散,危急时刻部分起义部队在朱德等人的率领下,于1928年4月到达井冈山与毛泽东会师。
同年5月,朱德领导的南昌起义剩余部队与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武装部队正式合并成为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朱德任军长,毛泽东任党代表兼军委书记。1928年5月25日,中共中央委员会决定,全国各地工农革命军正式定名为红军!1934年10月,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中央机构及中央红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由此开始两万五千里长征,部分没有参与长征的红军部队在项英、陈毅等人的率领下在南方展开游击作战。
1935年10月,中央红军即红一方面军到达陕北,1936年10月,红二、红四方面军也胜利达到陕北,红军三大主力顺利会师,标志着长征结束,也标志中国革命的火种顽强生存了下来。1936年12月12日,为挽救民族存亡,共同抵抗日本侵略者,张学良、杨虎城在西安发动了西安事变,扣留蒋介石,提出共同抗日,最后在周恩来等人的斡旋下,蒋介石答应“停止内战、联共抗日”,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但是蒋介石并没有立即兑现承诺,直到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次日中共中央向全国人民喊出: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呼吁建立广泛的抗日统一战线,并主动发出《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宣布“取消红军番号改编为国民革命军,受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统辖,并待命出发,担任抗日前线职责”,展现出了民族大义之前共产党人崇高作风,然而直到8月13日淞沪会战爆发,南京危急,蒋介石才被迫同意陕北的红军部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简称八路军,后改为第十八集团军,但是由于八路军番号已经下发部队,故一直延续这种叫法。
同年10月,在南方开展游击作战的红军部队也被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简称新四军。朱德任八路军总司令,彭德怀任副总司令,叶剑英为参谋长,左权为副参谋长,任弼时为政治部主任,邓小平为副主任。下辖三个师,分别是:第115师,以林彪为师长,聂荣臻为副师长;第120师,以贺龙为师长,肖克为副师长;第129师,以刘伯承为师长,徐向前为副师长。
新四军成立之初,叶挺为军长,项英为副军长,张云逸为参谋长,袁国平为政治部主任,周子昆为副参谋长,邓子恢为政治部副主任。1941年1月,国民党内部的反共分子制造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以8万人兵力围攻了正在转移中的新四军,叶挺被国民党扣留,项英、张云逸被叛徒出卖遇害,袁国平阵亡,全军共6000余名将士牺牲,实力大损,1月17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下令撤销新四军番号。
中共中央一方面严厉谴责国民党的罪行,周恩来写下“千古奇冤,江南一叶;同室操戈,相煎何急?!”,另一方面重新组建新四军军部,任命陈毅为军长,刘少奇为政委,下辖7个师和1个独立旅,第1师师长粟裕,第2师师长张云逸,第3师师长黄克诚,第4师师长彭雪枫,第5师师长李先念,第6师师长谭震林,第7师师长张鼎丞,独立旅旅长梁兴初,就是后来在抗美援朝中率领万岁军38军给予美军痛击的梁大牙!重新成立的新四军虽然编制庞大,但是队伍力量很薄弱,仍然坚持在苏中、苏北等地区抗日,在抗日的过程中队伍不断壮大。
八路军和新四军是党在抗日时期直接领导的两支队伍,前者在敌后战场,后者在正面战场,除了这两支外,还有一支党领导的抗日队伍,这便是东北抗日联队,简称东北抗联。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东三省人民组织游击队,联合东北军旧部抗日,即东北抗日义勇军。1933年开始在东北区域组建广大的抗日统一战线,东北抗日义勇军也改编为东北人民革命军,后来中央长征,失去了与东北人民革命军的联系,东北人民革命军由中共中央驻共产国际代表团领导,1936年2月正式改编为东北抗日联军,主要领导有杨靖宇、赵尚志等,虽然下辖11个军,然而人数只有不到3万人,其中第1~7军属于共产党直接领导,其他4个军是统一的其他阵线武装部队。
日本全面侵华后,东北抗联面临关东军和伪军的联合“围剿”,损失惨重,期间杨靖宇、赵尚志先后壮烈牺牲,东北抗联仅余数百人退入苏联境内修整。1942年在苏联的帮助下,东北抗联得到恢复,并在8月1号当天被授予苏联远东方面军独立步兵第88旅的番号,接受苏联的训练,后来随苏联红军进攻关东军。1945年10月下旬,随着共产党派到关外的10万大军以及2万党员陆续到位,东北抗联结束了历史使命,归入中国人民解放军。
1945年8月15日日本法西斯投降,但是国民党已经策动对解放军的进攻。就在此时,罗荣桓提出将我党领导的部队番号改为“人民解放军”,这一倡议得到很多人支持,8月26号在《中共中央关于同国民党进行和平谈判的通知》中正式提出“解放军”。进入1946年后,我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东北抗联(东北民主联军)等部队逐步改称“人民解放军”,投入轰轰烈烈的全国解放战争,1948年11月1日中央军委对全军番号做出统一调整,下发《关于统一全军组织及部队番号的规定》,规定团以上各级部队均冠以“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字样,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庄严成立,英雄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天安门前接受了党和全国人民的第一次检阅,随后继续向南解放海南岛,向西挺进青藏高原,直至将来的一天,剑指东南,实现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全中国的宏伟目标。
朝鲜战争爆发后,面对气势汹汹的多国联军,为了保住我国的战略缓冲,毛泽东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决定抗美援朝,但是毛主席提出:我们不是跟美国宣战,是人民志愿的!因此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边防军改编为中国人民志愿军,总司令彭德怀,入朝作战。1953年7月,双方签订停战协议,志愿军分批撤离,直到1959年1月志愿军建制撤销。
《亮剑》中李云龙还是团长时旅长为什么就消失了
李云龙的旅长的原型就是陈赓,抗战时任八路军一二九师三八六旅旅长。一二九师由原来的红四方面军留在陕北的第四、第三十一军改编而来,另外还包括陕北红军第二十九、三十军,独立第一至第四团,以及十五军团骑兵团等部编成,下辖两个旅,也就是三八六旅和三八五旅两个旅以及教导团,另外还有工兵营、辎重营等其它师部直属部队。
刘伯承任师长,徐向前任副师长,恢复政委制度后,张浩任政委。第四军改编为三八五旅,王宏坤任旅长,副旅长王维舟,第三十一军改编为三八六旅,陈赓任旅长,许世友一年后赴任三八六旅,任副旅长。每个旅下属两个团,三八五旅下属769团、770团,三八六旅下属771团、772团。抗战开始后,开赴前线时,三八五旅旅部及770团留守陕北,驻地在陇东庆阳,实际上只有769团一个团开赴前线,团长为陈锡联。
为什么三八六旅改编为八路军的时候,要让中央红军的刘伯承任师长,而原来的四方面军总指挥徐向前只是任副师长呢?其实徐向前也不是四方面军的创业元老,同样是半路加入的。在广州起义失败之后,徐向前一度被派到广东的游击队打游击,后来才被派到四方面军去。长征中一、四两个方面军会师时,徐向前因为在张国焘手下比较压抑,曾经主动向中央建议,希望到中央红军工作,而让刘伯承担任四方面军的军事指挥。
但考虑到当时比较复杂的局面,这个提议没有通过。草地分裂之后,四方面军南下四川,一方面军北上,军委随四方面军行动,被裹挟南下,朱德、刘伯承都在其中。后来张国焘另立中央,朱德、刘伯承也在军中,但没有实权,只是随军行动而已。一直到一年后的1936年,四方面军才和二方面军北上,与一方面军会师,朱德、刘伯承也才回归中央红军。
因为有一年多随四方面军行动的经历,加上刘伯承德高望重,所以四方面军将领和他之间相互也比较熟悉。四方面军北上会师之后,和中央发生分歧,张国焘坚持西征,中央希望四方面军留在陕北,但最后四方面军还是选择了自己独立西进,渡河时被半渡而击,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留在陕北,也就是后来改编为一二九师的第四军和三十军,其他部队全部西征,包括第九军、第三十一军、第三十二军,以及被裹挟的中央红军五军团,此时已经缩编为第五军。
西路军失败后,中央原计划派四方面军余部接应和救援,所以在陇东镇原成立了援西军指挥部,总指挥就是刘伯承,下属的部队也就是四方面军留在陕北的第四军和第三十一军。但因为后来形势不断变化,援西军并未出动,而是留在陕北。四方面军干部分散回到陕北后,也基本上都安排在援西军工作。因此,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时,四方面军被改编为一二九师,刘伯承任师长,徐向前任副师长。
再来说陈赓。陈赓毕业于黄埔军校,和徐向前一样,都是黄埔一期生。此外,他和毛主席还是小学校友,毛主席比他高四届,都是老家东山小学的学生。陈赓参加了南昌起义之后,回到上海。鄂豫皖根据地发展起来后,军事干部不足,请中央调派军事干部来加强领导和指挥。陈赓作为军事干部被派往鄂豫皖根据地,是比较早的红军师长之一。
但陈赓在战斗中负伤,为了疗伤,又在中央安排下,离开了鄂豫皖根据地,前往上海就医治疗。伤愈后,陈赓留在上海的中央机关,参加了情报工作。也是在这个时期,陈赓一度被捕,在监狱里受过电刑,对他身体损伤很大,后来壮年猝死,应该与此有关。在黄埔同学会的联名请求下,加上陈赓对委员长有救命之恩,在东征的时候把委员长从死人堆里背出来的,所以蒋委员长释放了陈赓。
之后,陈赓随中央从上海到了中央根据地,又重新回到军队工作。长征开始时,陈赓担任干部团团长。别看这只是个团,但其实是一个军级单位,因为这个团的组成人员都是红军各级干部。所以,这个团不到万不得已,不会被派上战场。一直到飞夺泸定桥的时候,形势比较紧急了,陈赓这个团才被派上去了。所以,到一方面军和四方面军会师的时候,陈赓见到四方面军的高级干部,尤其是军、师级干部,很多人都是他的老部下,他很感慨,就开玩笑说,我当年是你们的老领导,现在你们都是军师级干部了,我还只是个团长。
抗战开始后,改编四方面军时,因为陈赓有这个经历,所以他被任命为八路军三八六旅旅长。因为他资格老,四方面军干部对他也是服气的,没什么话好说。这也是李云龙虽然桀骜不驯,对谁都不服气,但只要看到陈赓,立刻就服服帖帖、点头哈腰的原因。陈赓的资格、声望都摆在这,不要说李云龙,就是一贯谁都不服的许世友,给他当副手,也是没什么话好说的。
当然,许世友没过多久就被派到山东去了,没有继续和陈赓在一块共事。1941年后,华北地区大旱,加上日军频繁扫荡,前线形势比较恶劣,中央分批抽调干部回到陕北,安排在抗大学习,部队分散打游击。这就是《亮剑》里李云龙的部队也分散开来,去打游击的大背景。不过,陈赓则是在1943年奉命去陕北,准备参加七大。但七大因为战争的原因,干部比较分散,集中起来不容易,所以时间一拖再拖,一直没有开成,陈赓也就一直待在陕北,没有回到前线。
等到陈赓回到陕北时,已经是抗战临近结束的时候。这时候,部队被重新整编,陈赓任司令员的太岳军区所属部队被改编为晋冀鲁豫野战军太岳纵队,部队再次整编时,原太岳军区主力三八六旅被改编为晋冀鲁豫野战军第四纵队,陈赓为司令员,太岳军区另外编成了第九纵队,司令员为秦基伟,也由陈赓统一指挥。这也就是解放战争中的陈谢兵团。
陈谢兵团在解放战争中虽然隶属于晋冀鲁豫野战军,后来也被划入中原野战军,但实际上一直是充当着中央的总预备队和机动兵团,由中央直接指挥,行动并不完全由刘邓指挥。到一九四七后,中原野战军千里跃进大别山,陈谢兵团出豫西,基本上也是分开行动。陈谢兵团独立解放了洛阳、襄阳等城市,一直到淮海战役时才又回归建制,参加围歼黄维兵团。
四野南下时,陈谢兵团又被配属给四野指挥,直接南下广东,再向西南迂回。从《亮剑》的剧情看,李云龙的独立团在解放战争初期就已经脱离了陈赓指挥的太岳军区,应该是被配属给了中原野战军的其他部队。在淮海战役之前,又被配属给了华东野战军。所以,《亮剑》中的李云龙团没有参加对黄维兵团的围歼,但却参加了围歼杜聿明集团的战役。
这之后,李云龙也一直留在华东,并没有随刘邓大军解放大西南,也没有参加陈谢兵团南下解放广东和围歼白崇禧集团。另外,剧中的晋西北铁三角中的丁伟团在解放战争中被调往东北,一直随四野作战,孔捷团和丁伟团一样,解放战争中被调往东北,参加了四野的三下江南、四保临江、辽沈战役、平津战役等四野几乎全部重要战役。因为电视剧是综合加工了许多人的事迹,实际上,陈赓的三八六旅被调往四野的部队,主要是被分出来到山东的部队,而这是在抗战期间1939年的事,之后就脱离了陈赓的指挥,抗战结束后,陈赓的太岳军区并没有抽调部队前往东北。
如果让你给某一个古人写一份简历,你会怎么写?
刘备:背景:大汉集团名誉董事长的叔叔。任职经历:在刚开始参加工作的时候,我就和两个朋友结拜为兄弟,同进同退。1,因有业绩,我出任安喜县县尉。可惜,刚上任不久,就遇到裁员。因不满上级督邮的傲慢态度,一气之下,我把督邮吊起来打200鞭。然后,我就走了。2,后来,漂泊一段时间后,我到同窗好友公孙瓒的公司任职,任职别部司马,和青州刺史田楷一起阻击冀州牧袁绍。
公孙瓒的死(199年)跟我没关系,我(194年)早走了。3,本来我和同窗一起干的挺好。此时遇到一个机遇,曹操集团恶意收购徐州公司!救援徐州的话,我就有机会成为徐州大股东。于是,我带着实股救援陶谦集团。后来,陶谦病死了,我真的就成了徐州集团董事长。4,我在率领徐州集团阻击袁术的恶意吞并时,不小心被吕布抄了后路,成了吕布手下的小股东。
早知道,就不接纳吕布入股了。后来,因为股份问题,我被吕布逼走了。最后,也是报应,吕布这个小人也死了。(我二弟,爱看书)5,从吕布集团出来以后,我携干股就到曹操手下任职豫州牧。曹操本来只是大汉集团的一个高官,竟然欺负我侄子。我找个机会,拿下车胄的股份,自立门户。不想,还没等我替侄子初期,曹操竟然找我报仇。
6,因为势单力薄,我携干股转投袁绍资本。可惜,袁绍这个人太狂妄自大,不听下属建议,最终兵败而亡。7,从袁绍那出来,我携干股转投远亲刘表公司。没想到刘表公司内部股东有矛盾,两个儿子争家产,没我的份啊。刘表死后,我带着自己攒的股份出来自己创业去了。8,创业第一战,我联合东吴,阻击曹操资本南下,捞到第一桶金“荆州”。
你怎么理解“三百六十行,行行行出状元”这句话?
谢邀我觉得这句话更多的是鼓励和激励每一个人的。原因一我们生活在社会中要不断的学习,要掌握必备的生存技能而且要把自己的一个方面的特长发挥的非常好。这需要学习需要不断的磨炼和探索研究。 毕竟现在的职业也多了,工作也多了,在某一个领域能够做出成绩那就是成功。不能半途而废,也不能一棵树上吊死。信息爆炸的时代,生活节奏非常快的时代这就需要我们不断的去努力,而且需要掌握的更多。
原因二也许在一段时间掌握的东西不一定一辈子能够发挥的好,可以尝试着去学习或者是其他方面的,会有意外的收获的。我身边有一个人,他以前学修车的,可是学了三年也没有啥成就,聊天的时候问他你到底喜欢不喜欢修车,当时看他很难为情的回答了,我说你说心里话,他才说了,也不知道就是为了有个事干,我说如果你觉得的不喜欢就可以换个别的,那你喜欢干啥,他说自己想学厨师,我说那你就可以试一试学习厨师。
战场上的指挥员,为什么不拿步枪或者冲锋枪去打仗?
还记得《兄弟连》里面的一幕么?温特斯升迁后离开了E连,一次攻势中,他看到继任的连长戴克中尉将E连指挥得稀烂,把部队带入了绝境,于是激动得抄起枪就要往上跑。结果团长拦住了他并提醒道——温特斯,你是营长,快回来!我理解你对E连感情,温特斯只好讪讪而回,然后他下令让斯皮尔斯前去替换掉戴克。这一幕很生动,显示出了营级单位到连级单位指挥员巨大的区别。
也显示了美军连级部队的前线指挥情况。戴克中尉尽管指挥得一塌糊涂,但他的作为连长,确确实实是在一线指挥战斗,德军的火力可以直接打到他藏身的草垛,这个草垛也成为了E连的临时连指挥部。在战斗扩大到一定规模前,还轮不到戴克以连长的身份直接参加战斗,连级的战斗连长就是最高指挥官,负责发号施令即可。但如果战争场面扩大到更高层面的话,连级指挥员一样得上。
基层部队的指挥有一定的临场性,所以有时基层指挥员得以身作则,或者通过直接的行为带领部队作战。比如温特斯在E连时,有次他甚至插着刺刀,独自跑过空旷地带,带头杀入德军阵地。但随着他升任营长,有些事情就不能随意做了,他必须适应更高层级的指挥角度,去快速的合理的调度部队,而非亲自端枪上阵。部队需要的是整体的指挥,而非多一个端枪冲锋的莽夫。
就如同戴克与斯皮尔斯的临阵指挥权交迭一样,E连迅速产生了变化,在优秀指挥员的各种调度下,E连很快改变了被压着打的现状,继而攻克了阵地。当然,战场的实际情况绝非一部电视剧能阐述,比如苏德战场那些呈集团军规模的冲锋,连排级别的指挥员也只是炮灰而已。苏军那些跟随坦克冲锋的步兵,排长唯一的作用就是整好队形,与士兵们一同组成阵势,然后填进纷飞的炮火之中。
其实部队的班、排、连、营、团、旅、师、军、集团军都遵循着同一个原理,指挥级别越高,越不需要直接的端枪上前线,部队即便打光,最后上场的也是级别最高的那个,他们的职责永远是负责当部队的大脑而非拳头。好比你在打红警,突然把坐在电脑屏幕前的你变成一个小机枪兵投入战场,你觉得这场仗能胜利么?分工决定了军队这个机器的合理运转。
(实际上许多高级指挥官经常出现在最前线)二战太平洋战争初期的巴丹战役,还出现过最高指挥官麦克阿瑟只身逃跑的情况,当时美菲军队被日军围在巴丹半岛的绝境中狂攻,于是麦克阿瑟丢下了温莱特中将一下一众美菲军队,唯独自己坐着鱼雷艇开溜了。麦克阿瑟也不是白溜,他总结了经验,吸收了教训,回去后重整大军,以“蛙跳”拔掉了日军太平洋上的据点,继而卷土重来,一路打到日本投降。
到了麦克阿瑟这一级别,基本上是打死都不会亲自上战场的,要不然50年代初的那场战争中,为什么李奇微来了个脖挂甜瓜雷的扮相,马上就赢得了广大官兵的好感呢?勇敢的将军也有,比如“沙漠之狐”隆美尔。隆美尔当年是战场一浪,他经常坐着桶车在战场前线四处晃悠,要么就坐着飞机到处转,甚至有次他让飞机降落在军队中,指挥了一通才飞走。
隆美尔倒霉也倒霉在这上面,后来负责营造大西洋壁垒时,隆美尔经常坐着车去一线视察,结果遭遇盟军飞机轰炸,脑浆子都差点给炸出来。同样比较莽的还有美军的艾布拉姆斯将军,作为巴顿的下属和美军的坦克悍将,他虽然没端着冲锋枪,却以团长的身份坐在坦克里奋战于一线。他的坦克上焊满了德军坦克上拆下来的装甲,绘制了白云和闪电的图案,还有个“霹雳7号”的外号。
实际上还有霹雳1、2、3、4、5、6号,但这些坦克已经在10个月内毁掉了,他换了7辆坦克,干掉了80辆敌军坦克,这其实已经相当于端着冲锋枪血战了。苏联卫国战争时期也有不少一线冲锋的高级指挥官,比如63军的彼得罗夫斯基中将,他的军队在向第聂伯河东岸撤退时遭遇德军合围,于是彼得罗夫斯基带头冲锋,他不断将胆怯的士兵踢起来,带着战士们坚定的向着河岸推进,最后被德军冲锋枪击中头部而亡。
说说古代战争中,用到《孙子兵法》三十六计最多的一场是哪一场?
用计最多战役是应该是三国时期的“官渡之战”,共用了三十六计中的6个计谋,我逐一分析如下:首先更正下朋友的这个问题,《三十六计》并不是出自《孙子兵法》。《三十六计》完成在明清时期,具体作者还待考究。《孙子兵法》创作于春秋战国时期,由著名的军事家孙膑所作,这也是中国最早的兵书,《三十六计》很多计策都是以此书为指导与借鉴,总结整理而成的。
计策一:以逸待劳曹操知道袁绍南下的消息后,从东、西、南、北四方做好战争准备,以逸待劳,先发制人。东面:派臧霸占领山东的齐、北海、东安等地,用以牵制袁绍,防止袁军从东面进攻;西面:曹操亲率大军据守黄河南岸的重要渡口延津,协助白马的守军一起阻止袁绍大军;北面:曹操将主力部队安排在官渡一带,挖战壕、筑堡垒,用以阻挡正面进攻的袁绍大军;南面:南方的各诸侯已平定:徐州的吕布被铲除;扬州的袁术病死;南阳的张绣也投降了;江南东吴的孙策被刺杀;下邳叛变的刘备被曹操打得落荒而逃,投奔袁绍。
计策二:声东击西有名的“白马之围”:公元200年,颜良进攻白马,曹操听取了谋士荀攸的建议,声东击西,派兵到延津,假意袭击袁绍后方。袁绍果然中计,分兵向延津阻击曹军。但曹操只是虚晃一招,迅速派出张辽和关羽带一支轻骑兵火速赶往白马袭击颜良。最终,关羽斩杀颜良,解除了白马之围。计策三:借刀杀人曹操利用关羽杀了颜良、文丑,逼着袁绍杀刘备,幸好刘备及时解脱,并说可劝关羽投降袁绍,袁绍大喜,不由手舞足蹈,放声大笑,说:“吾得云长,胜颜良、文丑十倍也。
”,就这样刘备算是躲过了杀生之祸。虽然曹操的“借刀杀人”最终没能杀了刘备,但是却利用关羽杀了袁绍的2员顶级高手,也为最终胜利奠定了基础。计策四:笑里藏刀两军阵前,曹操约袁绍喝茶,用谄媚之言套近乎、哄袁绍开心,自降身价,向袁绍“请和、求和、乞和”,并送“天子”及徐州、美女给袁绍,让高傲的袁绍放松了警惕,暗地里排兵布阵,袁绍被曹操吹嘘了一番,更看不透曹操的拖延之计了。
待到正午,太阳直射袁军之时,曹操率大军趁着袁军松懈以少胜多战胜袁绍。计策五:釜底抽薪许攸来降曹操,这已经是釜底抽薪了。许攸一来就献上妙计,曹操在军中已无粮的情况下采取了许攸的计策,亲率5000士兵乔装打扮,全力击杀袁绍大将淳于琼,焚烧所有粮草及辎重,袁军军心动摇,内部分裂,同时张郃、高览因被诬陷转投曹操。
袁绍大败,一气之下又杀了忠臣田丰。从此已基本没有实力与曹操抗衡了。计策六、抛砖引玉白马之战后,袁绍派武将文丑追击曹操。在延津的曹操却命令骑兵解下马鞍,到敌人来的方向放马休息,并把军用物资放在道路上。曹操的将领看见敌人来了很多,请求去守卫营垒。曹操的谋士荀攸说:“这正是引敌上钩,怎么能走?”文丑的骑兵越来越多,达到5、6000人,果然是争先恐后去抢夺军用物资。
此时,曹操一声令下,不到六百人的骑兵,突然发起反击,大破袁绍的军队,文丑也被关羽斩杀了。“官渡之战”是史上最著名的战役之一,决定着北方霸主的归属。最终以曹操大胜结束。在这次战争中,曹操的取胜绝非偶然和侥幸,其根本的决定因素还是曹操的军事指挥、决断能力很强,知人善用,才取得了这场世纪大战。以上分析只是针对“三十六计”其中主要计策来阐述,还有“瞒天过海”、“趁火打劫”、“暗度陈仓”、“顺手牵羊”“欲擒故纵”等都与以上6个主要计策有异曲同工之效。
2023-12-19 / 6.0.1
2023-12-19 / 6.0.1
2023-08-25 / v3.1
2023-08-25 / v1.0.3
2023-08-25 / v1.0.1
2023-08-25 / v2.19.1
2023-08-25 / v1.2.0
2023-08-25 / v2.0.1
2023-08-25 / v1.5.1
2023-08-25 / v4.4.0
2023-08-25 / v1.0.03
2023-08-25 / v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