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复姓的是少数的,所以看到《三国演义》中绝大部分都是两个字的名字。孙权的两个公主也是双名:大女儿孙鲁班,字大虎;小女儿孙鲁育,字小虎。仍然有不少三个字名字的,而且不是复姓的。游戏带有强烈真实的画面,以及可爱的2D造型,丰富的任务系统,独特的装备系统和支持全键盘操作的战斗,满足在PC上感受街机的招式快打。
qq三国是一款怎样的游戏?
《QQ三国》的特色系统主要包括军团系统、师徒系统、修炼系统、结拜系统、情侣系统、组队系统、千货商行、官爵系统、装备系统、交易系统、交流系统、排名系统、副将系统、副职系统、PK系统等。以三国题材为游戏背景,以精美细腻的2D游戏场景,吸引了众多玩家的眼光。游戏带有强烈真实的画面,以及可爱的2D造型,丰富的任务系统,独特的装备系统和支持全键盘操作的战斗,满足在PC上感受街机的招式快打。
有没有好点的三国系列的手游?
嘿嘿嘿,好玩的三国手游有很多,当然还有“怼怼三国”呀!生活太乏味,没事“怼一怼”3分钟横版策略对战,每8张卡牌练就1套阵容,优先破敌方城池者胜,不断晋升排位,夺王争霸。随着等级的提升,卡牌属性一一解锁和加强。不到最后一分钟,不知道谁会笑到最后。三国武将,各显神通,策略竞技,不服来怼!自己搭配阵容,在实战中不断摸索新套路,解锁新策略,这就是怼怼三国的魅力之处!关键是随时随地即开即玩,不用下载哦!(头条搜索“怼怼三国小游戏”)。
《三国演义》里面的人物名字为什么都是两个字的而且没重复的?
《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几乎全是单名,这确实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其实这种潮流从西汉灭亡一直持续到五胡乱华,当时的中国人都热衷于起单名。为何会出现这种现象呢?1、先秦以来,流行单名,但不排斥双名。数数先秦各代的统治者,就不难发现人们喜欢单名。但双名的也不少。2、孔子在修订春秋时,说到“季孙斯、仲孙忌帅师围郓”,然后《公羊传》为这句话作注时说“此仲孙何忌也,曷为谓之仲孙忌?讥二名,二名非礼也。
”意思是仲孙忌本来叫仲孙何忌,为何孔子写成了仲孙忌呢?是因为孔子讥讽他名为双字,所以故意省去一个何字,成为单字。双名是不符合礼法的。其实双名在当时也是符合礼法的,公羊传这么说有点牵强,我估计是孔子无意漏掉了一个字罢了。但孔圣人的这么随意的失误,就被后人理解成为孔子不喜欢双名了。3、到了穿越大师这里了。
王莽建立新朝,进行“托古改制”,从先秦时代文化为自己的改革寻找灵感。王莽改了很多,其中包括名字。比如他把叫了几百年的匈奴单于改成了“降奴服于”,把匈奴改为“恭奴”;他又把高句丽改名为“下句丽”,不知道他是想故意挑起战争还是心血来潮,反正双方因此打了起来。4、都给少数民族改名字了,当然少不了新朝子民。王莽的长孙叫王宗,估计是想当皇帝憋不住了,在家里偷偷的准备了玉玺、龙袍等僭越物品。
王莽知道后大怒,王宗被迫自杀。事后,王莽说“宗本名会宗,以制作去二名,今复名会宗。”说的是,我这孙子王宗本名为王会宗,依据制度(制作)改名为王宗,现在他犯下了大不敬之罪,所以恢复他王会宗的名字,以示惩罚。本来当时社会上虽然单字为主,但双字也很多,经过王莽这么一折腾,人们就基本不敢起双名了,于是单名成为绝对主流。
5、虽然刘备、曹操、孙权、关羽、张飞、赵云等等大家耳熟能详的三国人物都是单名,但三国时代也有“杀马特”非主流,敢于起双名。(诸葛、司马、皇甫、淳于、太史这种复姓不在其列)最出名的,当属诸葛亮喜爱的好同志之一郭攸之,郭攸之,字演长,南阳人。他有名有字,所以能够证明郭攸之同志是三国时代实打实的敢于起双名的非主流之一。
除此之外,曹魏大将田豫给自己的儿子也起了双名——田彭祖,彭祖是我国传说中的长寿之人,田豫起这么个名字估计是他儿子小时候得过大病,叫个彭祖,希望他能长命百岁。孙权的两个公主也是双名:大女儿孙鲁班,字大虎;小女儿孙鲁育,字小虎。还有存疑的,比如诸葛亮的岳父黄承彦。承彦,我认为是字,而不是名,但史书并未记载其姓名,所以存疑。
有没有发现《三国演义》里面,名字基本上两个字,但重名的都没有?
首先这要感谢王莽,是他认为“二名非礼”,所以规定名字都是一个字。毕竟复姓的还是少数的,所以看到《三国演义》中绝大部分都是两个字的名字。但是这个并吧绝对。仍然还有不少三个字名字的,而且不是复姓的。伪三字虽然有不少三个字的,因为种种原因,并不是真正的三个字名字,而是因为其他原因,下面分别看下:其一、复姓,三国时期复姓还是比较多的,著名的有琅琊诸葛家族,代表诸葛亮、诸葛瑾、诸葛诞、诸葛恪;河内司马家族,司马懿、司马徽、司马昭等,辽东公孙一族,代表有公孙渊、公孙度、公孙康、公孙瓒等。
其二、讹传,有些人本身名字是两个字的,但是不明所以的原因,就叫成三个字了,比较著名的有严白虎,本命严虎,号白虎,逐渐就都叫成严白虎了;黄月英,史书只记载了黄氏,后人为了自己方便就加了名字;同样的还有孙尚香。其三、演义杜撰,因为历史上根本没有这号人,而演义中有时需要突出人物,需要塑造一些酱油角色,就出现了这一类三个字名字的人,比如黄巾军的裴元绍、程远志,零陵上将邢道荣等。
其四、少数民族音译,这个严格来说并不能计较字数了,不止三个的也有,少数民族当时都有自己的文化,名字也都是音译过来的,比如沙摩柯、丘力居,于夫罗,轲比能,北宫伯玉,金环三结等。真三字有伪就有真,虽然当时单名居多,但还是有一部分除了姓还有两字名字的。只列举有史所载的。郭攸之,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有提及。黄承彦,诸葛亮岳父。
庞德公,字尚长,此非战关羽的庞德,而是庞统的叔父,荆州著名隐士。庞山民,上面庞德公的儿子,娶了诸葛亮的二姐。曹安民,曹操侄子。傅士仁,成功卖了关羽。秦宜禄,老婆被关羽曹操看上,最终被曹操截留,后来跟随刘备逃走,又反悔。死于张飞之手。步练师,孙权宠妃,死后追赠皇后。那么再来看下另一个问题,有没有重名重姓的?答案是肯定的。
因为史书记载很有限,重名重姓,还都比较厉害,正好都被史书记载的可能性真的比较小,或许当时有个小人物跟曹操刘备重名也不见得,只是没人去记载罢了。许攸,其中一个在官渡之战时,临阵投降,让曹操夜袭乌巢,得以大败袁绍,事迹都很清楚。另一个许攸,是关中的军阀头头,《三国志 杜袭传》中有提及,大概在曹操讨伐马超之前,这个许攸轻慢了曹操,曹操气的要亲手杀了他,被杜袭力劝,最后归降曹操。
如下:时将军许攸拥部曲,不附太祖而有慢言。太祖大怒,先欲伐之马忠,东吴的蹲坑神将,演义中,不光蹲了关羽、关平,还蹲了黄忠。不过史书上记载的只有关羽这一次。璋部下司马马忠禽羽,并羽子平、都督赵累等蜀汉的镇南大将军马忠,也是蜀汉第四任庲降都督,在南中深受爱戴,蜀汉的南方后期主要都是他守护的。现在成都武侯祠中十四武将,马忠排第十一。
《三国演义》中几乎所有人物的名字都是单个字,有没有两个字的人呢?
简单来说,有,而且很可能不在少数。因为《三国演义》的火爆,三国时期成为我国历史上最火的一个时期,也是因为这本小说,人们可以发现当时的一个人名现象,那就是很多人都是单字名,跟今天双字名为多的情况不同。《三国演义》虽是小说,却有其历史基础,书中背景和人物多取材于史籍,只有少数是虚构,书中的现象其实也反映了正史记载中的人名特点。
对于这一现象的原因,有很多说法,其中最流行的是王莽下令禁止取双字名。《汉书·王莽传上》载:莽念中国已平,唯四夷未有异,乃遣使者赍黄金、币、帛,重赂匈奴单于,使上书言:“闻中国讥二名,故名囊知牙斯今更名知,慕从圣制。”《汉书·王莽传下》载:莽曰:“宗本名会宗,以制作去二名,今复名会宗。”根据《王莽传》的记载,在汉平帝继位后不久,再度掌权的王莽下令禁止双字名,一大批人因此改名,包括匈奴单于囊知牙斯和王莽长孙王会宗。
后来王会宗有谋反企图,事发后自杀,王莽下令将其复名会宗,以示贬损。王莽是个复古派儒生,他认为西汉末年的社会乱象是由于没有严格执行圣人礼治导致的,要想“重建”上古大同社会,必须进行改革,所以他掌权后对各项制度都进行了改革,即“王莽改制”。可惜越改越乱,引发了全国性的大起义,王莽自己也身死族灭。王莽覆灭后,华夏大地陷入军阀割据的乱世之中,最终由汉光武帝刘秀建立的东汉重新统一。
王莽死后,他生前颁布的种种措施都被推翻,双名禁令理应一同被废,而且此令从颁布到废除不过二十余年,最多只有一代人,怎么能够影响东汉两百余年直到汉末三国时期呢?而且王莽颁布禁令的理由就有问题,他收买匈奴单于上书提到改名原因是“闻中国讥二名”,这一说法出自《公羊传》。《公羊传·定公六年》载:季孙斯、仲孙忌帅师围运。
此仲孙何忌也,曷为谓之仲孙忌?讥二名,二名非礼也。由于孔子作的《春秋》非常简略,一字含褒贬,如果没有注解的话,后人非常难懂,于是就有了《左传》、《公羊传》和《谷梁传》这“春秋三传”。三传的作者再怎么能体会圣人之意,他们也并不是孔子,难免会有解释不出来的地方,《左传》还好,它其实算是《春秋》的扩充版,史料较为详尽,对《春秋》的解释尚属次要,而《公羊传》和《谷梁传》就有点“为解释而解释”的味道了,比如这处“讥二名,二名非礼也”就难以服众。
《公羊传》认为“二名”就是双字名,于礼不合,所以孔子将“仲孙何忌”写作“仲孙忌”,但其实孔子从没有发表过双字名不符合礼的言论。他所推崇的上古贤君中,帝尧名放勋,帝舜名文命,都是双字名。《礼记·曲礼》载:“礼不讳嫌名,二名不偏讳。”这是周礼避讳的准则,“嫌名”是指跟名同音的字,也就是说同音字不用避讳,双字名只要不一起用就不用避讳。
可见在周礼里面,双字名是很普通的事物,避讳制度都特意作了规定,完全看不到非礼的影子。不过这一说法在汉朝还是很有市场,原因很简单,建议汉武帝“推明孔氏,抑黜百家”的董仲舒,那就是学《公羊传》出身的啊,这一学派流行起来几乎是必然的事。随着儒家思想的流行,“二名非礼”逐渐成为上层公认的理论,直接影响了士族在取名上的倾向,王莽的禁令不过是这一意识的体现罢了。
那么问题来了,上层逐渐走向全体单名化,基数更为庞大的下层民众取名又是如何?很遗憾,在正史是基本找不到这个答案的,因为正史是帝王将相的家谱,只记载对王朝兴衰起到重大影响的人物,他们大多为上层,下层百姓的身影大多被淹没了。翻看《后汉书》、《三国志》等正史,其实上层出身也是有双字名的,比如大儒郑玄的孙子就叫郑小同,不过这类人很少,至于下层,我们只能从零星记载中窥伺一二。
《三国志·公孙瓒传·裴松之注》:英雄记曰:若故卜数师刘纬台、贩缯李移子、贾人乐何当等三人,与之定兄弟之誓,自号为伯,谓三人者为仲叔季,富皆巨亿,或取其女以配己子,常称古者曲周、灌婴之属以譬也。算命师、小贩和商人无疑是当时社会的底层,而这三人均为双字名,大胆想象一下,在汉末三国时期,会不会是上层单字名为多,下层反而是双字名为多呢?。
2023-12-20 / 1.1
2023-12-19 / 6.0.1
2023-12-19 / 6.0.1
2023-08-25 / v3.1
2023-08-25 / v1.0.3
2023-08-25 / v1.0.1
2023-08-25 / v2.19.1
2023-08-25 / v1.2.0
2023-08-25 / v2.0.1
2023-08-25 / v1.5.1
2023-08-25 / v4.4.0
2023-08-25 / v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