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贺当上皇帝,其实对于他自己来说,也是一个意外。彼时朝政由大将军霍光把持,为了找一个能控制得住的人来继位当皇帝,霍光也很是费了一番脑筋。因此,也有人说,刘贺并不算是一个正儿八经的汉朝皇帝。而当闲散王爷就不同了,虽然是要被皇帝控制、差遣。大多数皇帝没出过京城,吃什么睡哪个都有人盯着管着。
王爷跟皇帝是什么关系?
王爷是一个古代的称谓,可以说是尊称也可以说是官称。我认为有两种可能,一种是指皇帝的哥哥和弟弟,第二种就是指皇帝的儿子们。当然了,在不同的时期也有不同的规定。这是来自百度的解释:封建时代尊称有王爵封号的人。不一定是王公贵族出身。包括对国家和民族有贡献的平民被授予称号。根据百度的解释王爷也有可能和皇帝是君臣关系!虽然皇帝的兄弟和儿子也是君臣关系,但是他们是有血缘关系的!。
古代的王爷都有哪些名称?
“王爷”——这个对于中华历代王朝宗室最高等级男性成员(除皇帝外)的称呼主要是盛行于清代,而且是相当口语化的称谓。虽然在明代中晚期宫廷内中就有了“皇爷”(称呼皇帝)、“小爷”(称呼太子)这种尊称,市井小说中也有了“某某爷”的称谓,但是终明一代,朝廷及官员都是用“某王殿下”、或者“殿下”来称呼被封授王爵的宗室高级成员,平民百姓中也没有“某王爷”这种称谓。
朝廷及地方官府正式文书上则一律以“某王”注明,如果涉及先代诸王,则以王号加谥号称呼,如“秦慜王”、“宁靖王”、“兴献王”等。王,起初是上古时期国家最高统治者的称呼,起源于商代(夏朝最高统治者称“后”,即夏后氏)。商首领履于鸣条之战击败夏后氏最后一代后—癸(夏桀),俘获并放逐了夏桀后,自立为天子,自号为“王”,这是中华历史上第一个称王者。
履也就是“成汤”(商汤)。周武王十一年(约前1046年),周灭商,并广建诸侯以屏周室。周武王姬发采用商代制度,同样自号“天子”、称王。而诸侯则尊称天子为“天王”。周天王以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封封授于各诸侯,诸侯们则以天王册命为依据,享有封国治理权、土地和人口统辖权,同时要承担对于共主周天王的臣属义务,如定期朝见纳贡、出兵随同征战等。
由于各国诸侯在封地内享有绝对统治权,并拥有对封国土地和人口的排他性所有权,所以经过数百年不断的兼并扩张作战,一部分诸侯的实力越来越强大,以至于到了可以威胁周天王,自立为王的地步。周桓王十六年(前704年),楚国国君熊通自加王号,并追谥去世的兄长熊眴为“楚厉王”。熊通是春秋时期第一个公开称王的诸侯国君,其死后被追谥为“楚武王”。
(徐国徐偃王称王早于楚武王,不过没有延续下来,后世历代徐国国君都自称徐子。)自熊通称王后,到周简王元年(前585年),吴国国君寿梦也称王,这是第二个称王的诸侯国。周敬王元年(公元前519年),越国国君允常第三个称王。至此,南方楚、吴、越三个诸侯国都自立为王。不过三国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诸夏封国,所以影响力不是很大。
周显王三十五年(前334年),以齐、魏“徐州相王”为标志,诸侯国君们在之后十多年年几乎全部称王,除传统战国七雄以外,中山、宋两国也各自称王,王号不再是周天王一家所独有。秦王政二十六年(前221年),秦国依次消灭其余六国,统一天下。秦王以“功盖三皇、德兼五帝”自夸,于是改尊号为“皇帝”,废弃王号。同时,改分封制为郡县制,以流官治理地方,皇子不再实土就封,也不授予王号。
秦代因此没有封王的情况。至秦末天下大乱时,原山东六国旧贵族及新兴的义军首领们为显示正统传承及凝聚人心,纷纷称王。汉高帝灭西楚代秦建汉后,为了稳定国家、封赏功臣,分封了大量同姓及异姓王,建封国于四方。这时候的王爵还没有高低之分,一律为诸侯王,即国王。两汉、魏晋沿袭相传,宗室封爵制度也一并传承。至晋武帝于泰始元年(265年)代魏称帝、建立晋朝后,大封宗室,其中叔父司马伷被封为东莞郡王,这是“郡王”的称呼第一次出现在中华历史上。
至此,王爵细分为王(国王)、郡王两等,但是彼此的差别和仪制俸禄车马服饰待遇尚不明显。南北朝时期,各国基本都遵循这一制度。隋文帝开皇元年(581年),隋代周而立,隋文帝更定了宗室制度,宗室爵位九等,为国王、郡王、国公、郡公、县公、侯、伯、子、男。其中王爵为国王、郡王两等。隋炀帝时只保留了王、公、侯三等,其余六等爵位废除,并规定了皇帝之叔伯、兄弟、皇子封授国王(亲王)的制度。
唐武德元年(618年)李渊建唐,宗室制度在唐代得到进一步加强。唐制:皇帝兄弟、皇子封亲王,亲王承继子封嗣王,亲王余子中有功劳者或者皇帝特别加恩者封郡王,其余封国公。皇太子所生诸子则一律封郡王(皇太孙除外)。有唐一代,异姓封王者非常多(集中在中后期),这是由于唐代政治斗争复杂严重,中后期又长期处于藩镇割据局面,所以朝廷多对建立功业的功臣加以晋封王爵的奖励,以激励他们为朝廷效力(当然,安禄山、朱温等反贼也有授王爵,这里就不多解释了)。
不过除了唐初的吴王杜伏威以外,其他的异姓王都是郡王级别,例如汾阳王郭子仪。经历五代乱世后,宋太祖于建隆元年(960年)建立宋朝,宗室封爵制度一依唐制,不过也有修改,王爵分王(亲王)、嗣王、郡王三等。宋代宗室爵位没有太多实际意义、也没有过多的物质利益,和官员封爵几乎混同一体(除了最高级别的亲王以外)。而嗣王一级更是几乎虚置,两宋三百年间,一共才封授了四位嗣王,算是极为特殊的王爵了。
与唐朝一样,宋代异姓功臣获得郡王封号的概率也非常之高。辽、金、西夏、元等少数民族政权,在封爵制度上照搬中原制度,但是对于王爵的封授不是很严谨和很规整,大量的异姓被授予国王(亲王)爵位,由此而带来的政治动荡也十分常见。明洪武元年(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大明,对于宗藩制度进行了有史以来最为详细的设定,规定亲王王号一字、谥号一字;郡王王号二字、谥号二字。
皇子封亲王、亲王除世子外其余诸子封郡王。诸王皆世袭。初代明朝亲王(即太祖诸子)大多以前代大封国为号,如秦、晋、燕、吴(周)、楚、齐等;郡王则以府县名为号,如临潼王、宁化王、高阳王等等。之后帝系传承、宗人繁衍,而大而美的封国名称已经用完,所以中后期明代亲王封号则以美号为主,如:荣王、兴王、景王、福王等。
清崇德六年(1636年),清太宗更改国号为“清”,厘定了宗室封爵制度,分为九等:一和硕亲王;二多罗郡王;三多罗贝勒;四固山贝 子;五镇国公;六辅国公;七镇国将军;八辅国将军;九奉国将军。开国时期诸事草创,所以爵位制度没有过多细分,名号时常更改。而且王爵只加美号,不加前代国名、府邑名,同时以等级直呼“某亲王、某郡王”。
顺治六年(1650年),增加宗室爵位增加第十等“奉恩将军”。乾隆十三年(1748年),清高宗颁布“钦定爵表”,彻底完善了清代封爵制度。宗室爵位细分为:和硕亲王;亲王世子;多罗郡王;郡王长子;多罗贝勒;固山贝子;奉恩镇国公;奉恩辅国公;不入八分镇国公;不入八分辅国公;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奉国将军;奉恩将军。
一共十二等十四级(亲王世子、郡王长子不列等级,仅具俸禄,承袭王爵后自动除去世子、长子身份。)清代除开国六亲王(礼亲王代善、郑亲王济尔哈朗、睿亲王多尔衮、豫亲王多铎、肃亲王豪格、(承泽)庄亲王硕塞)、二郡王(克勤郡王岳托、顺承郡王勒克德浑)以军功获封爵位世袭外(即铁帽子王),只有雍正时的怡亲王(胤祥)、同治时的恭亲王(奕䜣)、光绪时的醇亲王(奕譞)、庆亲王(奕劻)四家恩封世袭亲王。
而郡王则没有恩封世袭的。“王爷”这种口语化的称呼,也是从清初开始流行,旗人好称呼他人(或者自称)为“爷”,久而久之,诸亲王、郡王的称呼也被引申为“某王爷”,长期潜移默化之下,即使到了现代,在影视文化作品中对于各朝王爵的称呼绝大多数都是使用清朝的俗称,称其为“王爷”。其实在清代以前,各朝国王(主要指亲王、包括嗣王、郡王)的称呼都各有不同:先秦时称“王上”、秦汉至隋唐、宋元时称“大王”、明代称“某王殿下”,或者“殿下”。
清朝皇帝的儿子都能当王爷吗?
清朝的皇子不一定都是王爷,皇太极建清后,皇子初封爵位从和硕亲王到辅国公(最低到镇国将军)都有,然后通过不断晋封到达最高爵位。首先要看生母的出身,这一点非常重要,是不是中宫皇后嫡出或是高等级宫妃所生,几乎主导了皇子的爵位等级。比如清太宗第七子,爱新觉罗.常舒,生于崇德二年(1637年)四月十九,生母是伊尔根觉罗庶妃,初封镇国将军,直到康熙八年才由侄子康熙帝晋封为辅国公。
清太宗第十子韬塞初封更是区区三等镇国将军,这在清朝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他的生母为庶妃克伊克勒氏。但是比他们还晚出生的博穆博果尔,他的母亲是崇德五妃中排名第三的麟趾宫贵妃,所以入关时三岁,毫无战功的他在顺治十八年被其兄福临封为和硕襄亲王。再比如康熙诸子中,论母亲身份排第一的是太子(废)胤礽,是康熙发妻仁孝皇后赫舍里氏。
排名第二的就是皇十子胤䄉,生母钮祜禄氏是遏必隆女,孝昭仁皇后的妹妹温僖贵妃钮祜禄氏,虽然他不爱学习比较顽劣,康熙也并不怎么喜欢他,但是首封依然是郡王爵位(敦郡王),而后来的雍正皇帝胤禛首封(康熙第一次大封诸子)仅是贝勒爵位。而大家在《雍正王朝》中喜欢的侠王皇十三子胤祥,他的母亲章佳氏是个满洲镶黄旗包衣的宫女,身份极低,虽然康熙比较赏识他,但在夺嫡风波中受了影响,被圈禁。
到了35岁还是无爵的皇子,雍正继位后才恩封为铁帽子和硕怡亲王,并尊其母为皇贵妃,附葬景陵。另外看皇子的齿序,早出生的作为兄长拥有更多表现机会,更早“为君父分忧,为社稷建功”,在朝中建立威望,甚至组建自己的派系。比如康熙的庶长子胤褆(保清)的母亲叶赫那拉氏,出入宫时的地位仅仅是庶妃,但他年纪长,在康熙二十九年和康熙三十五年两次随军征讨噶尔丹,虽然没什么功劳(第一次还犯了错误被召回),但在康熙三十七年三月还是被首封为直郡王。
还有康熙的皇三子胤祉,生母为荣废马佳氏,他与太子的关系不错,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康熙帝再次亲征噶尔丹,胤祉奉命掌管镶红旗大营。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三月,康熙第一次册封诸成年皇子,胤祉被封为诚郡王。其次看考功(战功),简单的说就是皇帝派给皇子差事或主管朝廷部分事务,观察其个人能力,在处理政务和指挥战事中是否有突出的表现。
比如清太宗皇太极的第五子爱新觉罗硕塞,多次率军攻明,破李闯诸部,击破南明朱由崧,平定姜镶叛乱,他的母亲是太宗的侧妃叶赫那拉氏,地位不高,但硕塞还是靠自己的战功为自己赢得了承泽亲王的爵位,但爵位“”不在贵宠之列。兹以太祖孙故,加锡王爵。其班次、俸禄不得与和硕亲王等”,在和硕亲王之下,多罗郡王之上,成为了八大铁帽子功王之中的庄王系始祖。
再比如雍正皇帝胤禛,他随父亲征噶尔丹,掌正红旗大营,之后治理河道,奉旨南巡江浙,康熙年老后,他又奉旨前往盛京祭告祖陵,回京参加贡士会试试卷复查事务,清查官仓,后来负责行政,管理官吏,韬光养晦,甚至多次冬至代康熙帝南郊祭天,表现的至诚至孝,赢得康熙帝的信赖,晋封为雍亲王。再其次看个人魅力,自幼是否被父皇喜欢,出阁读书是否刻苦,皇子师傅的评价,文学造诣和军事能力等。
比如乾隆的五子永琪(还珠格格里的男一号),琴棋书画无所不精,天文地理无所不晓,骑马射箭功夫了得,关键是长得还帅气精神,你说气人不气人。圆明园九州清晏殿着大火,万险之时他背起他爸爸乾隆冲出火海,他的母亲珂里叶特氏最初仅是由常在晋升的贵人(后母因子贵被晋封为愉妃,追封贵妃),乾隆三十年(1765年)十一月,年仅24岁的永琪封为和硕荣亲王。
道光皇帝六子爱新觉罗奕訢,文武全才。文学造诣很高,分析政务也是入木三分,十几岁时奕訢就曾自创枪法二十八式,刀法十八式,道光亲自为奕訢的枪法命名为“棣华协力”,刀法为“宝锷宣威”,并赐他御用白虹刀,虽然种种原因让他没有登上帝位,但将他和皇四子奕詝一同写进了传位诏书,并封为和硕恭亲王,这在清朝绝对是独一份。
最后看兄弟多少兄弟多了,竞争力大,兄弟少了压力就小多了。康熙的儿子三十五个,女儿二十个,活下来的儿子二十四个,女儿八个,够现在的学校一个班了。在这种兄弟一大堆,个个也不是省油的灯的条件下,高等级的爵位得来不易,尤其是在康熙活着的时候(第二次册封),他儿子中除了胤礽外,只有皇三子胤祉、皇四子胤禛、皇五子胤祺晋封为亲王,皇七子胤佑和皇十子胤䄉封为郡王,其他如黄八子胤禩,皇九子胤禟、皇十二子胤祹、皇十四子胤祯等只封为贝勒,贝子等爵位。
在古代当皇帝和王爷,真的“倍儿爽”吗?
未必。皇帝要本职工作做得好,必须勤政,天不亮起来接见大臣,晚上要看堆积如山的奏折。比朝九晚五的白领辛苦。皇帝耽于享乐,大臣要骂,史书要记,死后要得“恶谥”。大多数皇帝没出过京城,吃什么睡哪个都有人盯着管着。这还都是太平世道的皇帝。到了抢位子换朝代的时候,其他人都能投降,皇帝投降,要么不被接受,要么秋后算账一杯毒酒。
当你穿越成某位皇子,是选择当皇帝,还是当一个闲散王爷?
当然是闲散王爷啦,当皇帝辣么辛苦,表面风光无线却奈何不过是一个孤家寡人,虽然说是坐享天下,生杀大权尽在掌中可还要天天防着这个算计那个,生怕被篡权夺位。而当闲散王爷就不同了,虽然还是要被皇帝控制、差遣。因为不掌实权所以不太会触碰到太多人物的利益,也不太会成为政治角逐的对象,所以首当其冲的好处就是人身安全有所保证,爵位虽无实际权利却不影响所享受着身份地位带来的种种特权等等了了概述,欢迎评鉴。
康熙的九个儿子为什么要争皇位,当个无忧无虑的王爷不好吗?
康熙帝是清军入关后的第二任皇帝,清朝的第四位皇帝,共在位六十一年,康熙年号也成为中国历史上使用时间最长的年号。他在位期间可谓披荆斩棘,一路开挂,平三藩、收台湾、战俄国……可这么强势的一个皇帝,晚年却为皇位的传递而苦恼万分,留下了九子夺嫡的传说。今天,我们就单说九子夺嫡,康熙帝的这些皇子们究竟是怎么想的,也不掂量一下自己的实力。
为什么放着好好的王爷不做,非要参与到竞争激烈的夺嫡之争呢?一、我们首先讲讲清朝的王爷们,到底逍遥不逍遥?清朝不同于明朝,明朝是巴不得王爷们都去就藩,留在京城反而是威胁。参考近期大火的《大明风华》,汉王为什么死也不肯离开京城,其目的就是不肯放弃手中的权力。当然,电视剧是戏说,真正的皇权社会,由不得你不愿意,只要到了岁数,必须离开京城去就藩。
没有圣旨,就算亲娘死了,也得在就藩地忍着,不得擅自进京,钱是不少,但是政治权力,几乎为零。至于这些王爷们有无可能继承皇位,全靠天意,比如嘉靖帝,比如崇祯帝。前一任皇帝无子嗣,一不小心嗝屁了,继承人还在就藩地斗蛐蛐呢,“咣当”一下,皇冠砸头上了。就算这样的好事轮不到自己头上,当个闲散王爷还是可以的。举个简单的例子,福王朱常洵,当年离京到河南洛阳就藩,万历皇上一次性就赏赐良田四万倾,连福王自己都不要意思了,只要了一半。
除土地之外,还有盐税、茶税、乱七八糟的税收,均归朱常洵。不过也把他养成了硕鼠,甚至于民间传闻洛阳富于皇宫,据说洛阳被李自成攻陷后,福王朱常洵连同几头鹿放在一起煮熟,众人分吃“福禄宴”。当然,福王朱常洵生不逢时,正赶上大明朝内忧外患之计,没能落得个好下场。但明朝的王爷们对于清朝的王爷们来说,虽然没有政治权力,也算是逍遥自在了。
二、而清朝的王爷们就要苦逼得多,或许是他们吸取了明朝灭亡的教训,定下了正好相反的规矩:"不赐土,不临民,不加郡国!"当然,也不能离京, 虽然有些王爷在朝廷中担任要职,但是经济收入主要靠朝廷发放,来源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一是爵位,爵位越高,俸禄越高;二是职务,职务越高,俸禄越高;三是朝廷赏赐的庄园、矿山、铺子等收入;四是一些额外收入,比如节日赏赐、属下孝敬、职场潜规则等。
貌似收入不错,实际上开销更大,我们熟悉的《雍正王朝》剧中,三阿哥和十阿哥,甚至太子,就因为府上的开销过大,而不得不借国库银子。也就是说,清朝这些王爷们的经济状况并不乐观,如果不能勤俭持家,维持生计都成问题。除此之外,清朝的王爷们,爵位并不是百分百继承的,而是递降的。这个解释起来比较复杂,简单地讲,比如皇上封了一个亲王,亲王的儿子,只有一个可以继承为郡王,后面的就算是正室所生,最高可封不入八分辅国公。
往下传不了几代,先是妾的儿子不再享有爵位,再往后侧室的儿子也没有爵位了。而且前面所说的继承爵位是在最理想状态下,因为王爷们的儿子们还需要考试的。考试内容包括翻译、骑射、布射,只有考到全优才能获得应受爵位,考得不好,就算老爹是亲王,自己也捞不到爵位。三、第三点,康熙帝的儿子都封王了吗?在《雍正王朝》中热河八大山庄被围事件发生后,康熙帝一口气封了四个亲王,貌似封王很容易,其实不然。
清朝的皇上也非常重视子女的生母,之所以胤礽一周岁就被立为太子,完全是沾了生母孝诚仁皇后的光,又是嫡出。之所以对老八胤禩不待见,也完全在于他是系辛者库女所生,所以康熙朝连个郡王都没获封。而看起来傻乎乎的老十胤娥(䄉)就因为生母牛叉,康熙朝就被封为郭郡王了,这也是老八胤禩拉拢他的原因所在。康熙帝封王的众多皇子中,老五胤祺是在康熙帝活着的时候被封亲王,为和硕亲王,没有参与夺嫡。
老七胤祐在康熙帝活着的时候,被封多罗淳郡王,也没有参与夺嫡。其他参与夺嫡的九位皇子中,老大直郡王、老二太子、老三硕诚亲王、老四雍亲王、老十敦郡王,其余都没有封王。而这些王中,老大胤禔因为魇镇太子胤礽,被永久圈禁,老二太子胤礽又被废。而康熙帝一共有几十个儿子,没有被封王的大有人在,甚至后来的夺嫡热门人选老八胤禩,也不过被封为贝勒。
他的廉亲王的爵位是雍正帝即位之后,为了稳定人心,才封的。这么多皇子,王都封不上,俸禄必然就低,生母那边,也就是姥姥姥爷那边势力又不咋地,要想活得逍遥自在也难。更重要的在于,下一任皇上怎么看待他们,如果自己亲爹这里混不上个王,提前押宝一个皇子,也是有希望被封王的,只不过要冒很大的风险。显然这一点上,老九胤禟、老十胤䄉等就眼光不行,押错了宝,最后被雍正帝整得那叫一个惨。
四、实际上,九子夺嫡不过是说书先生的噱头罢了,真正的历史上,并没有真的争得死去活来。因为关键不在于“夺”这个字,而在于“嫡”这个字,而这个“嫡”,关键要看从谁的肚子里钻出来。这玩意不是你长大了,有想法了,能去自己夺了,而是在你还是小蝌蚪的时候就已经决定了。之所以会出现九子夺嫡的现象,并不是皇子们出了问题,而是皇上出了问题,而且充其量也不能算是九子夺,顶多四个。
在《雍正王朝》中太子胤礽之所以两次被废,并不在于他做了什么,而在于康熙帝希望他做什么。在《大明王朝1566》中,若不是因为嘉靖帝只有这么一个裕王,早就不知道把他废了多少遍了。而真实的历史,也不过如此!人岁数大了以后,莫说是皇上了,就是我们自己,也会觉得子女们都在虎视眈眈地盯着这点遗产。历史上做太子能把位置坐出蘑菇来的,也只有英国的威尔士亲王查尔斯能比了。
越是牢牢抓住权力的人,越害怕失去权力,不同于嘉靖帝,康熙帝是决不允许在自己的朝廷出现另一个小朝廷的。显然那些过早押宝太子胤礽的人,本想扶持和拥护太子,反而成了拉太子下水的人。下一任皇帝在自己的地盘上跑马圈地,这一任皇帝就会担心自己的安危,毕竟能挡在前面的只剩下自己。太子胤礽第一次被废,不就是康熙帝自己通过一个行为联想出太子要刺杀自己吗?“允礽不法祖德,不遵朕训,肆恶虐众,暴戾淫乱,朕包容二十年矣。
乃其恶愈张,僇辱廷臣,专擅威权,鸠聚党与,窥伺朕躬起居动作。”五、眼看着太子的地位一天不如一天,其他皇子会怎么想?当然得为未来做打算啊,康熙帝早晚会驾崩,驾崩之后的皇帝会怎么对自己?既然无法预测到,但总有历史可以查吧,看看雍正帝之前的皇帝都干了些什么:努尔哈赤作为第一代,皇位是自己争夺来的,不是老爹传下来的。
到了皇太极即位,那就不一样了,努尔哈赤封的四大贝勒,除了就差把心掏给皇太极的代善,其余三个没有一个好下场。不仅对兄弟如此,对自己的小妈,也就是多尔衮的亲娘,努尔哈赤大福晋阿巴亥都拉去殉葬了。这个仇多尔衮算是记下了,一直在韬光隐晦,等皇太极一死,不仅睡了他儿媳妇,豪格的老婆,据说连孝庄皇太后都差点搭进去。
顺治帝是眼巴巴地看着这一切啊,传说他出家当了和尚,并不是没有根据的。当然,豪格也罢,多尔衮也罢,也没有什么好下场,尤其后者,死后也不安静,被挫骨扬灰了。康熙帝即位总要好多了吧,毕竟他兄弟少,而且都还在吃奶的年纪就跟皇位错开了,没有灭他们的必要。但是顺治帝留下的顾命四大臣就不妙了,这四人分别是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这个故事想必大家也听烂了。
索尼算是幸运的,不过父债子还,他儿孙就没这福气了,等到太子胤礽被废的同时,四大辅臣全都完蛋了。太子胤礽被废,其余皇子一下子就慌了,不是他们要夺嫡,而是康熙帝这个老爹逼着他们去夺。嫡子被废了,剩下的皇子谁怕谁啊,都TN的是庶出了,比的不就是实力吗?不争的话,万一哪一天看我不顺眼的兄弟即位了,再赶上他娘跟我娘争过宠,得,没跑了。
趁着还能一搏,索性就赌一把吧,就这样,剩下的几个皇子迅速结党,向皇位进军。康熙帝还算是仁慈,知道雍正帝即位之后必然会冲兄弟下手,这已经成了他们家的传统了。于是留下了圣旨,要他善待兄弟,可他一即位,早把嘱咐抛到九霄云外了。但还算仁慈,最起码,你们的老婆还是你们的老婆,你们的老娘,还是你们的老娘,不过是圈禁到郁郁而终,总比真刀真枪上强得多。
代善没有当上皇帝,却有个“铁帽子王爷”的爵号,这个爵号有什么用?
在大清王朝定鼎天下、一统江山的过程中,一共产生了八位卓越功勋的“铁帽子王”,分别是礼亲王代善、郑亲王济尔哈朗、睿亲王多尔衮、豫亲王多铎、肃亲王豪格、庄亲王硕塞、克勤郡王岳托、顺承郡王勒克德浑。而这八位初代“铁帽子王”,不仅自己获得了极高的权势与地位,就连其子孙后代也享受到了世袭罔替、隔代不降爵的殊荣。
在这其中,位居“八大铁帽子王”之首的礼亲王代善家族世系,无疑是最具代表意义的。因为在礼亲王爵位的传承经历中,不仅见证了整个“铁帽子王制度”从初创、到发展、再到最终确定的整个过程,同时也将“铁帽子王”所给予整个家族的特殊的“价值”,进行了充分展现。代善被努尔哈赤废黜“太子”之位,进而引出了“铁帽子王”制度的雏形。
纵观努尔哈赤的一生,一共经历的三次失败的“立储”。努尔哈赤最先为自己确定的接班人是他的弟弟舒尔哈尔。然而,随着建州女真势力的不断壮大,两人之间的矛盾也愈发的不可调和,以至于逐渐走向了决裂。最终,努尔哈赤为了维护建州女真部落的统一,选择将舒尔哈齐,这位自起兵时便与他共成长,同战斗、共患难的弟弟,幽禁而死。
努尔哈赤第二次立储选择是他的嫡长子褚英。褚英跟随努尔哈赤征战多年,作战勇猛,深得努尔哈赤喜爱,年纪轻轻就被授予了“洪巴图鲁”和“广略贝勒”的称号。只不过褚英为人骄横,且心胸狭隘、生性残暴,引发了“四大贝勒”与“五大臣”的不满与抵制,之后他与努尔哈赤之间的关系也愈发的交恶,褚英甚至还公然诅咒努尔哈赤,还意图谋反。
就这样,褚英也被努尔哈赤圈禁起来,进而被直接处死。努尔哈赤第三次为自己选择的接班人便是代善,同时他还留下话说在他百年之后,“诸位幼子和大福晋交给大阿哥代善收养”,足可见努尔哈赤对于代善的信任和器重。然而,代善的表现却令努尔哈赤极为失望。先是在后金天命四年(1619年),代善在攻占叶赫东城的过程中,未经努尔哈赤的许可,擅自立誓,称要保全其妻弟、叶赫贝勒布扬古与布尔杭古的性命,并接受其投降,结果布扬古竟当众斥责努尔哈赤,让努尔哈赤很是下不来台。
紧跟着就是“德因泽告密事件”的爆发,代善与努尔哈赤大妃阿巴亥之间的“暧昧”关系引发了巨大的舆论反响,这更加让努尔哈赤对代善愈发的不满。而更为致命的是,由于代善对后期叶赫那拉氏的偏听偏信,长期虐待自己的前妻之子岳托和硕托,甚至数次请求努尔哈赤要处死硕托。终于,忍无可忍的努尔哈赤对代善进行了非常严厉的斥责,并且当众宣布:“先前袭父之国,故曾立为太子,现废除太子,将其专主之僚友、部众,尽行夺取。
”就这样,代善的“太子”之位也被彻底的废黜。在这之后,努尔哈赤没有再选择册立接班人,而是不断平衡诸位统兵的子、侄、孙之间的势力与地位。天命五年(1620年)九月,努尔哈赤宣布:“立阿敏台吉、莽古尔泰台吉、皇太极、德格类、岳讬、济尔哈朗、阿济格阿哥、多尔衮、多铎为和硕额真。”并且规定众人“不得恣意横行”,不能出于一己私怨而贬革勤理政务的和硕额真,如果和硕额真犯错,要对其罪行进行公议,达成一致意见后方可处理。
而代善也没有遭到彻底的排斥,仍居“四大贝勒”之首,继续统领正红旗与镶红旗,佐理国政,统军出征。到了天命七年(1622年)的时候,努尔哈赤正式确立了“八和硕贝勒共治国政”的制度:“继朕而嗣大位者,毋令强梁有力者为也。以若人为君,惧其尚力自恣,获罪于天也。且一人纵有知识,终不及众人之谋。今命尔八子,为八和硕贝勒,同心谋国,庶几无失。
尔八和硕贝勒内,择其能受谏而有德者,嗣朕登大位。若不能受谏,所行非善,更择善者立焉。择立之时,若不乐从众议,艴然变色,岂遂使不贤之人任其所为耶!至于八和硕贝勒,共理国政,或一人心有所得,言之有益于国,七人宜共赞成之。如已既无才,又不能赞成人善,而缄默坐视者,即当易此贝勒,更于子弟中择贤者为之。易置之时,若不乐从众议艴然变色,岂遂使不贤之人任其所为耶!若八和硕贝勒中,或以他事出,告于众,勿私往。
若入以见君,勿一二人见,其众人毕集,同谋议以治国政。务期斥奸佞、举忠直可也。”这其中,有三点内容影响最为深远。首先,努尔哈赤确定了未来汗位继承人的“选举办法”,即“尔八和硕贝勒内,择其能受谏而有德者,嗣朕登大位”,这既是确定了接班人的选取范围,同时也确定了“众人推举”这样一个选举办法。而此后的皇太极以及顺治皇帝,都是通过此制度成为了最高统治者。
其次,“易此贝勒,更于子弟中择贤者为之”,就是说只能废黜个人的爵位,而不能废黜整个家族的爵位世系,要保证其在家族内部的传承,这也成为了“铁帽子王”世袭罔替制度的一个重要模板和雏形。再次,“八和硕贝勒,共理国政”,这也就是清朝初年为何“议政王大臣会议”会有如此大权力的根源所在,因为它遵循的是努尔哈赤的“祖制”。
除此之外,努尔哈赤还规定此后要平均分配战利品和获得的人口,这也使得八旗之间的实力对比,直到清朝末年的时候,基本维持在这一时期的比例。至于“八和硕贝勒”的组成,“四大贝勒”必然位列其中,剩下的“四小贝勒”一直以来都是众说纷纭。网络上,一般都是将阿济格、多尔衮、多铎和济尔哈朗列为“四小贝勒”。然而这样的观点完全是结合其在皇太极时期甚至是顺治朝时期的表现所决定的,并不符合努尔哈赤时期的情况。
可以肯定的是,“四小贝勒”,必然是掌旗或者领旗的贝勒,并且是有着卓越军功的,从这一点来说,济尔哈朗、德格类、岳托、杜度、阿济格等人应该更有资格当选。而多尔衮和多铎因为年龄尚小,没有军功,特别是多尔衮,他连旗主贝勒都算不上,所以他们两人应该不在其中。代善家族,见证了“铁帽子王”制度的发展、演变与最终确定。
后金天命十一年(1626年),努尔哈赤去世,皇太极在代善以及他的两个儿子岳托和萨哈廉的拥立支持下,继任后金大汗,之后在崇德元年(1643年)的时候,正式改元称帝,建立大清王朝。皇太极称帝后,随即封代善为“礼亲王”,“礼”是谦让、恭敬的意思,足可见代善家族在拥立皇太极登上后金汗位的时候所作出的巨大“牺牲”与突出贡献,而代善也在皇太极时期位列“四大亲王”之首,并在文武百官中排名第一。
与此同时,他的两个儿子也得到了封赏。长子岳托被封为成亲王,后降为郡王,并开创了“克勤郡王”的“铁帽子王”家族世系。代善第三子萨哈廉被封为颖郡王,去世后被追封为颖亲王。而萨哈廉之子阿达礼则是降爵继承了颖郡王的爵位。后阿达礼被处死,爵位改由萨哈廉的另外一个儿子勒克德浑袭承,而他也就此开创了“顺承郡王”的世系,其后代享受到了隔代不降爵的“铁帽子王”殊荣。
其实,从萨哈廉、到阿达礼、再到勒克德浑,虽然爵位遵循努尔哈赤“八和硕贝勒共治国政”的制度,在其家族内部成员之间流转,但爵位的名称已经发生了变化,而这一点,在代善本人爵位传承过程中,体现的更为明显。顺治五年(1648年),代善去世,他的和硕亲王爵位由第七子满达海袭承,只是名号被改为了“巽亲王”。在顺治十六年(1659年)的时候,满达海被人检举称其在清算多尔衮时期,侵吞了大量财产,引发了顺治皇帝的不满,然而满达海早在顺治九年(1652年)就已经去世,是他的儿子常阿岱袭承了“巽亲王”的名号和爵位,于是顺治废黜了满达海以及常阿岱的和硕亲王爵位,同时安排由代善之孙杰书袭承了代善的家族爵位。
杰书,是代善第八子祜塞的儿子,顺治皇帝如此安排,就等同于将代善的和硕亲王爵位在其家族内部换了一个分支,保留了原来的爵位等级和待遇,同时包括此前满达海家族袭承的代善正红旗的旗主地位,也一并予以了转移。其实,杰书在顺治六年(1649年)的时候,就已经袭承其兄长精济的多罗郡王爵位,并成为了康郡王,于是在杰书袭承亲王爵位后,他的名号予以了保留,就此成为了“康亲王”,但爵位的源头还是归属于礼亲王代善。
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乾隆皇帝正式确定了“铁帽子王”制度,并就此厘定了“铁帽子王”的家族世系以及爵位名号,“康亲王”的名号也就此被改回了“礼亲王”,在此之后,历任代善和硕亲王爵位的继承者,便全部统一使用“礼亲王”。代善为他的后世子孙留下了丰厚的“政治遗产”。代善曾被努尔哈赤确立为接班人,但是遭到了废黜,然而,在努尔哈赤去世后,以代善的实力和资历,并不是不能角逐后金汗位,但是他和他的两个儿子岳托、萨哈廉选择了扶保皇太极,并在皇太极去世后继续拥立顺治。
作为回报,代善一个家族就出现了三个“铁帽子王”世系,尤其是代善本人,更是被尊为“清初八大铁帽子”之首。与此同时,代善也给子孙后代留下了极为丰厚的政治遗产。首先,就是这个“铁帽子王”的爵位,这是可以世袭罔替、隔代不降爵的,并且有着比其他爵位更多的俸禄,以及自己专属的王府,这样就确保了子孙后世的富贵与荣华。
其次,代善一直以来都是统领着两红旗,并且是正红旗的旗主,这就使得他的子孙后代也在两红旗中被尊为“主子”,地位尊崇。在一部电视剧中就有这样一个场景,乾隆朝时期的权臣和珅在见到自己正红旗旗主、代善的后人“金大烟袋”的时候,依然要下跪请安,这份“主仆关系”实际上就是从代善时期起,就已经确定的。再次,就是代善从“四大贝勒”,到获封“铁帽子王”,实际上就等同于把这个爵位世系留在了自己的家族里,不管家族怎么样变迁,都会有人来袭承爵位,享受这份殊荣,从而使得家族终究不会没落。
做过皇帝的刘贺后世为什么称他为海昏侯?他又是因为什么才做了二十七天皇帝?
骄奢淫逸还是另有所谋,海昏侯刘贺的二十七天皇帝游做过皇帝的刘贺后世为什么称他为海昏侯?他又是因为什么才做了二十七天皇帝?刘贺,生于公元前92年,卒于公元前57年,是汉武帝刘彻的孙子,祖母是备受汉武帝宠爱的李夫人。刘贺在公元前74年的时候曾经当过二十七天的皇帝,后被废为海昏侯。2013年,媒体报道了海昏侯墓的发现,在考古界以及国内外都引起了轰动。
据说在海昏侯的墓葬里,出土了超过一百一十五公斤的金器,是名副其实出土黄金最多的一座墓葬。刘贺当上皇帝,其实对于他自己来说,也是一个意外。当时的汉昭帝刘弗陵去世的时候仅仅才二十一岁,而且没有留下继承人。彼时朝政由大将军霍光把持,为了找一个能控制得住的人来继位当皇帝,霍光也很是费了一番脑筋。经过层层比较筛选,偏居一隅的而又吊儿郎当的刘弗陵的侄子刘贺最终被霍光选中,成为继任的皇帝。
从天而降的幸运让刘贺乐昏了头,再加之刘贺本身的性格就很不靠谱,头脑也不太精明,这正是霍光看中他的因素因,也是他只做了二十七天皇帝就被费为海昏侯的最根本的原因。因为行为荒唐,刘贺登基没有谒见高祖庙刘贺在从他原来的封地赶往京城继位的途中,就做出了几件十分不靠谱的事情,比如到济阳找寻善于鸣叫的公鸡,在路上抢来美女放入装载衣服的车辆中等等。
最为出格的是,前任皇帝驾崩,刘贺作为继任者,竟然一点也不愿表示对前皇帝的哀悼之意,到了都城门口,刘贺借口喉咙痛而不愿意哭,也不表现出哀痛的神情。刘贺这样做的直接后果,就是导致了以霍光为首的许多大臣都对他表示不满,甚至在刘贺继位的时候一直到他退位,也没有举行向太庙告祭的典礼。因此,也有人说,刘贺并不算是一个正儿八经的汉朝皇帝。
在位二十七天,做了1127件荒唐事据说,刘贺在当皇帝的这短短二十七天里,又做出了许多荒唐事情,他不断向各地发号施令索取物资,根据记载,因为担心放任刘贺如此荒唐下去会断送汉朝的天下,因此霍光和群臣经过商议,以皇太后的名义废掉了刘贺,并把他赶出了未央宫。刘贺又回到了他原来的封地昌邑国。是由于行为荒唐还是想当好皇帝被废当然,对于刘贺被废这件事情,很多人也持有不同的看法。
有人说,刘贺其实并不像现在我们看到的史料上记载的那样荒唐,之前的种种行为只不过是他迷惑霍光的障眼法。刘贺他太想当一个好皇帝了,发布的号令威胁到了霍光等当权派的实际利益,所以才导致了刘贺被废的结局。刘贺之后,霍光又立汉武帝的曾孙刘询为皇帝,历史上称做汉宣帝。在汉宣帝三年的时候,刘贺被封为海昏侯,海昏,是一个地名,就是海昏县,属于豫章郡,位置在现在的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区。
2023-08-25 / v3.1
2023-08-25 / v1.0.3
2023-08-25 / v1.0.1
2023-08-25 / v2.19.1
2023-08-25 / v1.2.0
2023-08-25 / v2.0.1
2023-08-25 / v1.5.1
2023-08-25 / v4.4.0
2023-08-25 / v1.0.03
2023-08-25 / v5.6.6
2023-08-25 / v1.2.20230810
2023-08-25 / v2.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