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仅仅是贪恋美色,高纬是一个普通的昏君,,简单的游戏越来越没有新鲜感,他很快就想到了新的玩法,像冯小怜这样美妙的尤物,只有自己独享她的风情,岂不是太可惜了吗?据说,每次高纬在和大臣们议事的时候,都要把冯小怜抱在怀里,或者放在膝上,如此尤物,议事的大臣也感觉不好意思,说话经常语无伦次,不着边际,多数无功而返,时间一久,朝廷的许多大事便荒废了。
韩信到底有多厉害?
韩信用兵”多多益善“,可是韩信一生中真正指挥的大战,用兵并没有几何。和刘邦用兵(大鼻的妈老鼻子了)相比刘邦几十万,用兵相差着很远。但屡次失败。韩信用智,比用兵神气,背水一战擒魏王,取代,破赵王胁。迫燕王投降,东进击齐,南灭楚军,垓下用兵都是不多。但能每战必胜,攻必取,特别为刘邦定制夺关中的汉中对策,及奇兵用水淹取在潍水全歼龙且率领援齐的二十万楚军,是他最大战绩。
是韩信统兵最多时期也才有几万人。垓下合围,是刘邦直接指挥统帅,不是韩信杰作。韩信在为刘邦打下关中就脱离刘邦北上伐魏去了,使刘邦统帅几十万大军打下项羽的老窝。又被项羽三万精兵杀得老婆孩子父亲都被项羽擒获。使吕后太子特别恨他。韩信是智慧性军事家,是中国军事思想以妙取胜”兵权谋家“,更是古代传统兵家以理论为基础,指导现实的兵仙,以创新理论,创新战法,总结军事理论的神帅,从而成闻名古令兵家四圣。
与孙子,吴起,张良 等大家齐名,为中国留下很多成语故事,是汉初张良,萧何等为杰出智慧人才,和彭越,英布为著名敢战大将。其神奇为一步从兵头成为将头为大将军。为古令中外所唯一,但军事生涯来说,韩信是从跟随项梁项羽统领八干江东弟子兵渡江北上进入东海的老兵。渡过长江北上,他参加前期抗秦的项燕之子项梁,智杀会稽太守殷通,与用范增之计立楚怀王之孙熊心为王,击败秦将章邯在雍丘,也在三川阵斩秦将李由的一系列战役。
因经历了主将项梁轻敌,造成定陶被秦主将章邯打败,项梁战死惨重失败。项羽继承叔叔项梁之志,勇敢做破釜沉舟以一当十的巨鹿之战,战胜王离,章邯。韩信和秦队的四十大军的决战,是百战老兵,在战斗里成长。与当时刘邦也率老十百余名随从失败后去拜见项梁,项梁给刘邦增拨了士兵五干名,大夫级的军官五十名,使刘邦开始巨变。
在项梁兼并了楚王将领景驹,秦嘉驻彭城部队,伎景驹兵败逃跑死在外地,在胡陵章邯的军队也打败项梁的将领朱鸡石,馀樊君。次年项梁 ,亲自率领刘邦进入薛地报了杀朱鸡石的仇,又领兵进攻丰邑,次年攻陷了该城。项羽也在血战襄城,一时攻不下,最后攻陷后的血洗该城,军民全部埋掉,从早期刘邦说在项梁的队伍中,就应该认识韩信。
那时范增年己过了七十多,却多有奇计,屡次邦助项梁。在东阿击败章邯的军队,向西在定陶时再度打垮秦军,项羽,刘邦又在雍丘与秦军李由交战,大败秦军,斩杀李斯儿子三川太守李由。这时秦二世,调动全国部队增援章邯,攻打楚军。在定陶大败楚军,项梁战死。农民起义再次周文失败后受重大打击。项羽是名将项燕之孙,中国历史史上最厉害的将领在叔项梁阵亡后,他率领楚军渡黄河,同仇敌忾,救赵王歇于巨鹿之战,击破章邯 王离领导秦军主力四十万。
确晚于刘邦一个月进人咸阳城。他实行分封制,封灭秦功臣及各国贵族为王。这时刘邦占领巴蜀汉中,有精兵十万多,是当时项羽分封王后,实际最大的政治力量,与项羽最大敌对势力。项羽军事集团,由于由于分封诸侯很快四分五裂,回到封地,形成各个弱小国家,虽使项羽成为霸王。但不是能成集中拳头。这个形势下韩信选择离开项羽,跟随有真正实力刘邦,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经夏侯婴推荐,成为小队长治粟都尉,后经萧何保荐成为大将军。当然是拿出一套全面让刘邦信服的能速快夺取整个关中的战略方案,促使刘邦听信去战。韩信分析楚汉双方战略形势,举兵东向三秦弱国,很快就被夺取关中。刘邦占领关中形成楚汉战争中有力一方,韩信却立即游离出刘邦的控制以外,带领三万精兵,去占领当刚刚成立弱魏国,平定了魏国。
又学习项羽背水一战,击败代赵联军之后,声名大振,北上降服了燕国。这些都是新立弱国。再率兵东击齐国,乘无防备攻下临淄。在潍水全歼龙且率领援齐的二十万楚军。迫使刘邦正在危机之中。立韩信为齐王。才完成对项羽会师垓下围歼楚军。韩信用十面埋伏,迫使项羽兵败自刎。韩信是神奇从小队长都尉一跃冲天成为大将军。韩信的神圣的几万大军战胜二十龙且的楚军。
但是比起天生战略家政治强人刘邦,比起来就差的,不是一星半点。从他天天到人家蹭饭,到成了楚王后,不思报恩。而忘恩负义的骂人家是,小人做好事有始无终。但对一连几十天给他饭漂母说,小吾必有重报漂母 ,却被老妇怒骂到”大丈夫不能自食,吾哀下王孙而进食,岂望报乎。是的韩信夲是王孙浪子,随身总带一把剑,衣破形同乞丐。
天天无处吃饭。出生高贵却穷困潦倒,也不肯丢王孙贵族的架子。原是饱读兵书经史诗词歌赋的王爷子孙。屠夫少年不知不畏,辱骂韩信,你虽长得高大英武早就没有王爷名誉,还天天很美,喜欢佩刀带剑,其实骨子里是胆小鬼的很。你要不怕死,就拨出的你的剑,把我杀了,要是怕死,就从我裤裆下钻过去。韩信思想很久很久。人家不怕死,才敢拿命和你赌,乱世不惜命,才是真男人,自己最装腔做势罢了,还是留下青山在再图大发展。
最终从少年胯下钻过。后来,少年投奔他,成为中尉,他也心情平静地对部下将领忠恳讲,这是壮士,当年他侮辱我时,我难道不能杀他吗?杀了他,也不会扬名立万成为英雄,所以就忍了下来。是他让我立志从军不怕死,这才有了今天成就。韩信不是贫民,是王孙子弟,前半身命运叵测从王孙贵族在秦始统一六国浪潮中已经成为乞丐象,后在项梁队伍里几经生死。
特别定陶城下惨败,主将项梁身死兵散,韩信侥幸逃脱一死。再在项羽军中,也贡献了数以干计给项羽划谋项,羽却不用。得不到项羽赏识,特别是项羽在任命秦降将司马欣为上将。驱使二十万新兵与秦兵同去攻关中。韩信认为不对,项羽不听。联军行进到新安邑降的秦军出现再次哗变的动向,项羽与英布,蒲将军密谋坑杀了二十万秦军。项羽进入咸阳以后,也不是安定民心,烧毁了屠杀赢氏家族。
及咸阳城的一切。一心衣锦还乡东归。不愿意以关中为本,撑权支配天下。韩信也曾写夲进言相劝,根本不为所用。多次想进到项羽身边,却不为所用。才到夏侯婴部下,成为小队长,还在仓库出大错,犯罪差点被杀掉头脑。是萧何救了韩信,也是萧月下追韩信,才有大将军韩信。韩信在政治更不成熟,自以为是,在刘邦派郦其食游说齐国结盟己经成功。
韩信率军进入齐地得知郦食其成功说服齐国,本应退军。为争功,在蒯通以刘邦并未发退军今为由。抢功攻击于未作防备齐国。使齐王得讯极为愤怒煮杀本在热情款待郦食其,把刘邦推进毫无信誉境地。韩信虽然以几万兵,以水淹计击败田广和楚将主力龙且的联军二十万。龙且战死。也陆续平定齐地,但为自己埋下被杀恶种,一波未一平,又制造一祸,韩信以齐地治理为由,要假王,当时刘邦正被打败,受困于楚军的包围之中,不得不把怒火压下,听从张良和陈平的劝谏。
为了拉拢韩信对坑项羽封韩信为真齐王。当项羽兵败自刎后,立即夺韩信兵权,转封楚王,移到下邳。让其交出部下钟离昧,并让人告发韩信谋反。迫使其有意发兵抵抗。但韩信干思万以后,还是想自陈无罪。把好友钟离眛人头给刘邦,说明原委。刘邦令人捉拿到京,韩信在长安大街大喊。果然是人言,狡免死,良狗烹,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
天下己定。我固当烹。遂使得刘邦放了韩信,降为淮阴侯。政治不成熟,在刘邦外出平定陈豨叛乱时,吕后,太子,萧何密谋联合把正是一心著书立说,整理先秦以来,我国历史大规模兵书的韩信,也打成反叛,被各种酷刑折魔后,直接打死于长乐钟室,并诛杀三族。韩信在军势上有很高的成就。但政治的不成熟,把自已和家族带进万劫不复深渊。
强大的晋国为何走向分裂?
晋国是西周和春秋时期的主要诸侯国之一,是由周武王的儿子,也是周成王的弟弟叔虞建立。后来发展成为春秋时期的霸主之一,称霸时间长达一百多年。主要的统治区域在现在的山西境内,所以现在山西也被简称为晋。为什么这样一个实力雄厚称霸多年的强国最后会被几个世家大族肢解呢?“分封制”晋国瓦解的制度根源“分封制”是在西周完善并大力推行的一种统治方式。
这种方式在上古时代生产力低下的时候是一种很有效的统治方式。天子是天下共主,天子将土地分封给宗室子弟和功臣,我们称这些受天子分封的宗室子弟和功臣为诸侯。而诸侯又在自己的诸侯国内继续推行分封制,即将自己的土地又分封给卿大夫。由此形成等级森严的天子——诸侯——卿大夫——士——民的等级体制。但是随着时代的演进,生产力的发展,特别是到了西周晚期和春秋时期,这种分封制的缺点也逐步放大。
因为地理环境和开拓能力的限制,西周总的控制范围是有限的,那么在领土扩张渐渐放缓的情况下,越分封就越削弱自己的实力。同时随着诸侯国之间的血缘关系的疏远,再加上宗法制的破坏,诸侯之间的兼并战争不断,逐渐导致诸侯中的强国实力超越周天子,从而也使得周天子的威信和统治力下降。同样的,因为这些诸侯国也在实行分封制,国君将自己的土地分封给公室子弟和功臣,同样也导致了诸侯国国君的实力开始下降,而受封的卿大夫们有的就乘机扩充实力,逐渐超越了国君的实力之后就产生了取代国君的现象。
其中最典型的就是晋国被三个卿大夫家族瓜分(史称三家分晋)和齐国被卿大夫家族取代(史称田氏代齐)。综上,我们可以看出分封制是晋国被卿大夫家族分解的制度根源,而且这种情况也不仅仅是在晋国。但是晋国在这个制度原罪的基础上,又因为特殊的历史国情导致了晋国的瓦解有更多层次的原因:“曲沃代翼”打开了潘多拉的盒子分封制并不单单在晋国实行,为什么像燕、楚等老牌诸侯国没有因为这种制度出现这种被卿大夫家族取代或瓜分的情况呢?这个问题一句两句也很难说的清楚,但是一个显而易见的原因是晋国的诸侯国国君的家族(也叫公室)势力非常弱小,甚至有一种说法叫“晋国无公室”。
公室力量弱小当然就为卿大夫势力的壮大和最终取代创造了条件。这种“晋国无公室”的局面又是如何形成的呢?春秋初年晋国的“曲沃代翼”事件就是开启这个潘多拉魔盒的标志:故事从晋国第九代国君晋穆候开始讲起,晋穆候在公元前806年随同周天子去讨伐戎族,结果大败而回,正妻晋(齐)姜这时生了个儿子,心里装着仇恨的晋穆候给这个儿子取名“仇”。
四年后,公元前802年晋穆候又去攻打另一个地方的戎族,这次大胜而回,巧的是晋(齐)姜又给他生了个儿子,高兴的晋穆候给这个儿子取命“成师”。我国的史书很喜欢描写历史事件发生前有先知一样的人物发表对事件的准确预见,这里也不例外,晋国的大夫师服就从两个人的名字出发,预言晋国将因为他们兄弟而发生大乱。后来晋穆公死了,他的弟弟篡夺国君之位,太子仇逃亡国外。
几年后公元前781年仇带领部下打回国内夺回国君之位,太子仇也就成了晋文候。晋文侯治国很有能力(看起来似乎师服那这个家伙的预言根本不准),他的兄弟成师也看起来没有什么威胁。公元前746年晋文候死后,他的儿子晋昭侯继位,也正是这个年轻的国君开启了自己家族的死亡之门,也打开了“晋国无公室”的潘多拉魔盒。晋昭侯刚刚继位,就把他的叔父成师分封到曲沃,所以成师又叫曲沃桓叔。
但是当时的曲沃比晋国国君所在的国都翼城还要大,这是很不合常理,也不符合当时礼法的。于是又有预言家出现了,名字又是师服(上一个预言是史记记载的师服,这里预言是左传中记载,两个都说是师服,具体如何已经无法考证了。)。师服认为:建立国家应该本大而末小,即君主的力量、地盘应大于臣下,才能够巩固统治地位。但晋昭侯分封桓叔的曲沃比晋国都城翼还大,这就破坏了等级制度,肯定会危害其自身的统治地位(这也是成语本末倒置的来源之一)。
但是晋昭侯仍然坚持把曲沃分封给了曲沃桓叔。曲沃桓叔受封时已经五十八岁,长期的政治历练,加上他哥哥晋文侯的熏陶,他的能力远远强于侄子晋昭侯。他通过施行仁政,收拢人心等等措施,很快使他的曲沃的实力迅速强盛,甚至已经渐渐超越了在翼城的晋国真正的国君晋昭侯。实力强大后的曲沃桓叔开始野心膨胀,他开始使用各种手段来打压和孤立翼城的晋昭侯。
很快曲沃势力的第一次机会来临了,公元前739年晋昭侯被大臣潘父弑杀,而且潘父还派人来迎接曲沃桓叔去继承国君之位。曲沃桓叔很高兴,立即带领兵马来翼城准备夺取国君之位。但是翼城里支持国君的势力还很强,他们很快杀掉潘父平息叛乱,拥立晋昭侯的儿子平为晋孝候,同时派兵攻打曲沃桓叔的部队。曲沃桓叔被打败了,只好退回曲沃,几年后曲沃桓叔就病死了。
这次夺位行动使曲沃和翼城两支晋国公室势力彻底决裂,双方开始了长达几十年你死我活的血腥夺位战争。公元前731年,曲沃桓叔的儿子鲜继位,是为曲沃庄伯。庄伯即位后,曲沃和翼城双方一直持续斗争。到了公元前724年,庄伯派人暗杀了晋孝候,但是翼城的晋人联合荀国等诸侯击退了庄伯,并且拥立晋孝候的弟弟郤为晋鄂侯。公元前718年,不甘心的庄伯联合郑国、邢国一起讨伐翼城,还通过贿赂的手段争取到周天子派兵协助。
晋鄂侯战败,逃奔随邑。但是庄伯这时却和周天子闹翻了,结果周天子反过来攻打庄伯,结果庄伯又一次失败逃回曲沃。周天子立晋鄂侯之子光为晋哀侯。两年后,庄伯在忧愤中死去,虽然庄伯一次次努力都没能成功,但是通过这几次作战,曲沃的实力已经大大超过翼城。公元前709年,接替庄伯执掌曲沃势力的曲沃武公再次讨伐翼城,在这次决战中翼城晋哀侯大败,其本人也被曲沃武公俘虏。
但是翼城的晋人仍然顽强的击退了武公,立晋哀侯的儿子小子为小子候。但是此时翼城的晋国国君的实力已经变得很弱了,在晋国已经没有了话语权。公元前705年,武公设下圈套诱使翼城的小子候来相见,随后杀死了小子候并向翼城进攻。眼看胜利在望,结果周天子看不下去了,觉得你曲沃欺人太甚,于是派兵又一次击退了武公。并且立晋哀侯的弟弟缗为晋侯。
公元前678年,老实了二十多年的武公乘周天子驾崩,新天子刚刚继位,立刻派兵讨伐翼城,杀死了晋侯缗。并且把掠夺来的金银宝器通通送给了新天子周釐王,周釐王一看生米已煮成熟饭,又得到了这么多财物,于是就干脆就正式立曲沃武公为晋候。至此姬成师的曲沃一系就彻底取代了姬仇一系成为了晋国的国君,曲沃武公也就成了晋武公。
从屠戮公室到六卿执政晋武公死后,他的儿子晋献公继位。他在位期间一方面大肆扩张,兼并小国,使晋国成为中原大国。但是由于自己一家的国君之位是通过血腥的夺位之战得来的,晋献公极其担心有人会重演他们一家的故事。于是在大夫士蔿的建议下,干脆将所有晋国公室的公子们全部召集起来一起杀掉(没有被杀的也都纷纷逃亡国外),这一行动使晋国公室的力量遭到极大的削弱。
后来晚年的晋献公又愚蠢的开始将魔掌伸向了自己的儿子们。因为宠爱骊姬姐妹,晋献公先听从骊姬将自己年长的几个儿子都安排到边境居住,甚至太子申生都被派到曲沃去了,名义上是这些儿子们去加强地方的统治和管理。实质上是这些儿子们都远离了国都政治中心,与他这个父亲有了距离。后来骊姬又陷害太子,导致太子申生自杀。另外两个儿子重耳和夷吾也被陷害被迫逃亡国外。
晋献公死后,骊姬的儿子奚齐和她妹妹的儿子卓子相继登位,但是都因为骊姬陷害太子等人的行为使得国内大臣不服,内乱中骊姬姐妹和她们的儿子都被杀死。晋献公没想到他的这些屠戮公室的行为一样也导致了夺位内乱。这些内乱一直到公元前636年,流亡国外十九年的晋文公重耳回国继位才平息下来。晋文公即位后一方面因为跟随他流亡的那些功臣确实劳苦功高,另一方面晋国的公室也确实没几个人了。
于是晋文公就坚定地依靠这些功臣们执掌和管理国政,慢慢就形成了晋国卿士执政的制度。这些卿大夫们一方面因为是因才因功因贤上位执政,比靠血缘血统关系上台的公室贵族们能力更强,从而使得晋国从晋文公开始国力一直保持强盛,开启了长达百年的春秋霸业。但是另一方面这些卿大夫执政后不可避免的使得他们的家族势力扩大,渐渐对晋国国君形成了威胁,直至这些卿大夫家族的实力超过晋国国君,最终晋国也被这些卿大夫家族瓜分。
从晋献公屠戮公室到晋文公确立六卿执政的体制,晋国渐渐形成了不分封公室,国土只分封给执政或有功的卿大夫的制度,这样使得晋国渐渐形成了“晋国无公室”的局面。三家分晋,晋国数百年基业被瓜分这种卿大夫轮流执政的格局一直持续到了春秋末期。期间虽然也有晋国国君诛杀执政卿大夫(当然基本都是联合一些卿大夫去打击另一些卿大夫),打击这些执政家族的情况发生(最有名的就是大家都熟悉的赵氏孤儿的故事)。
但是这种晋国特色的卿大夫轮流执政的体制没有得到彻底的改变和扭转,甚至愈发成熟和顽强的延续了下来。到了春秋晚期,晋国轮流执政的卿大夫家族经过不断洗牌,形成了赵、智、韩、魏、范和中行这六大家族。后来赵氏联合智氏等家族将范和中行两家灭掉,六大家族变成了四大家族。到了智伯瑶的时代,智氏的实力已经成为四个家族之首,他不断削弱其他三家,企图吞并三家之后独自控制晋国。
到了公元前453年,傲慢自大的智伯瑶被赵、魏、韩三家联手反杀。晋国进入了三家执政时期,晋国的国君已经名存实亡,连国君继位都不是这三家去朝贺而是国君分别去这三家拜码头汇报。公元前438年,赵魏韩三家将晋国土地全部瓜分完毕,只留下国都绛和发源地曲沃留给晋国。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正式册立赵魏韩三家为诸侯,从此这三家与晋国国君在名义上都平起平坐了(资政通鉴也以此为战国之始,也是这本史书记载的起点)。
春秋无义战的说法是不是有点太绝对?
这夲身是今天看耒有争议的,即多同意是无义之战,但也有认为具体问题中也有正义的成份,不能千篇一律。我简述后谈我的看法。一,此言是孟子说的,见"孟子.尽心下″,因儒家推崇"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即是春秋乃周天子分封子女,亲臣为褚候国,都应听周天子为礼,僭越礼,乐的行为,只能由天子判断,讨伐也只能由天子耒决定,即只能上伐下,下面互打均为不义,下打上,更是泛上作乱为世人不恥。
从此大家长分的天下背景下,加之儒家的仁政之道,春秋无义战是有道理的。且齐,晋,宋,秦,楚,加之吴越,都力称霸于战,百姓被塗碳,打出耒的霸权极不稳定,对国对民都无益而当然皆无义之战。从而强调仁义,强调和为贵。二,但在春秋交战也立下了一些经验,和有益规则传世。如孙子兵法,两国交兵不斩耒使,但也有假仁义的如不趁人之危,敌未备阵不宜攻之等,在大不义中立些仁义之规,看耒孙子兵法是脱离了此儒家观点的,因此为千世之名篇。
三,社会的发展是需运動变化的,表现在形态上是合久必分,分久必合,重在进步。战争又是政治的最后手段,所以,春秋在从奴隶制向封建过渡,即从奴隶主向封建集权迈进是会有激烈反抗斗争的,奴隶主之间打斗也是为称霸而想减少分离,最终向封建集权迈进的,而春秋小战使数十个褚候国进而成十耒个迈入战国,秦又将七国统一为中国第一封建王朝,因此从社会发展讲,春秋无义战不全对。
隋文帝杨坚为什么将尤物冯小怜转手予人?
很多人未必知道冯小怜是谁,不过可能都听说过“玉体横陈”这个香艳的词,它指的就是冯小怜,冯小怜有多美呢?史料中记载,她色艺俱佳,气若幽兰,肌肤胜雪,冬天柔软如棉,温暖似玉,夏天则润滑如玉,阴凉如冰,绝对是个不折不扣的天生尤物。冯小怜本来是高纬皇后穆邪利身边的婢女,高纬的后宫佳丽如云,穆皇后很快失宠,失宠以后的穆皇后整日以泪洗面,身为皇后婢女的冯小怜十分聪慧,将一切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非常同情穆皇后,穆皇后对冯小怜也是非常亲近信任,将自己内心的苦楚也都哭诉于她。
冯小怜美貌、才情、心机皆备,她给穆皇后出了一个主意,让穆皇后把她作为礼物送给高纬,为了穆皇后她甘愿“献身”,除掉后宫中对皇后造成威胁的嫔妃们,把高纬对穆皇后的爱夺回来。穆皇后认为冯小怜的计策是一条妙计,就答应了,果然,高纬在得到了冯小怜以后,就冷落了其他后宫佳丽,但是穆皇后却也事与愿违,因为,高纬彻底被冯小怜迷住了。
穆皇后完全没有料到身为婢女,而且平日里丝毫不起眼的冯小怜,能够有这么大的能耐,迅速俘虏了高纬的心,成为后宫中最得宠的嫔妃。冯小怜到底有多美呢?据说她可以用这八个字来形容“冰肌玉骨,明艳如玉”。形容美女的惯用词汇恐怕难以让人们感受冯小怜有多美,有人把冯小怜称为古代的第五大美女,前四个,西施、貂蝉、王昭君、杨贵妃,不必说了,都有倾国倾城之貌,而这个冯小怜,也绝对是个不折不扣的天生尤物。
史料中记载,冯小怜长得玉体挺拔,曲线玲珑,肌肤胜雪,声如娇莺,气息如兰,还有更绝的,说她冬天柔软如棉,温暖似羽,是令人沉迷的温柔乡,夏天则润滑如玉,阴凉如冰,有解暑减压之功效,就是一台人肉空调。当然了,冯小怜不仅长相千娇百媚,国色天香,而且还多才多艺,擅弹琵琶,能歌善舞,见到冯小怜以后的高纬,从此只宠爱冯小怜一人。
高纬从一个滥情的君主变成了专一的情圣,对冯小怜一往情深,从此和她坐则同席,出则并马,誓同生死,从心底浮现出一个男人对待心爱女人的情怀,恩爱之情丝毫不亚于唐玄宗和杨贵妃。冯小怜很快被封为淑妃,北齐老百姓都知道,皇上和淑妃是一对神仙眷侣,于是给高纬取了一个外号,叫“无愁天子”。如果仅仅是贪恋美色,高纬还是一个普通的昏君,但是,简单的游戏越来越没有新鲜感,他很快就想到了新的玩法,像冯小怜这样美妙的尤物,只有自己独享她的风情,岂不是太可惜了吗?据说,每次高纬在和大臣们议事的时候,都要把冯小怜抱在怀里,或者放在膝上,如此尤物,议事的大臣也感觉不好意思,说话经常语无伦次,不着边际,多数无功而返,时间一久,朝廷的许多大事便荒废了。
不仅如此,高纬改别出心裁让冯小怜只穿轻纱,展现玉体,横陈在隆基堂上,让大臣们轮流参观,当然,不能白看,得掏钱买票,票价也很贵,以千金一观的票价,让京城里面的高官、富豪等有钱男人一览秀色,而“玉体横陈”的典故据说就因此而来。沉浸在温柔乡里的高纬把朝政都交给了陆令萱、穆提婆、韩长鸾等人,这些人不学无术,政事自然搞得一团糟。
也正是在高纬欲仙欲死的时候,野心勃勃的邻居北周看到北齐如此糜乱,就开始伺机而动,大举向北齐进攻。而当北周和北齐两军交战的时候,北齐败得一塌糊涂,史书上,把这些罪名都扣到了冯小怜的头上,说她在军中主要干了三件事:一是,高纬想率领大军弛缓晋州,冯小怜请高纬接着打猎,结果晋州被破。二是,高纬率领军队打到平阳的时候,忽然传旨要暂停,说是突发奇想,要等冯小怜一起来观战,然而刚巧那时候冯小怜正在化妆,等她化妆一个多小时出来的时候,周军已经重新修好城墙,结果错过了最有利的战机。
三是,在平阳,北齐军队胜利在望,冯小怜却认为天色已晚需要休息,明日再观战,第二天又说天气不好,要暂缓攻城,结果等到天气好的时候,敌军北周的援军赶到,齐军大败。两军交战,大敌当前,高纬的战略战术竟然听命遵从一个女人漫不经心地嗔笑,高纬亡国似乎也变得意料之中了。北周占领平阳以后,高纬还说:“只要冯小怜无恙,战败又有何妨!”按照齐军的打法,周军完全就是稳操胜券,于是,高纬还没等齐军败退,就带着冯小怜逃跑了。
在逃跑途中,高纬竟然突发奇想,让冯小怜穿上皇后礼服,封冯小怜为左皇后,反复观赏后接着逃跑,不得不说,确实太荒唐了。之后,高纬和冯小怜被周军抓获并押送到长安,高纬被封为温国公,高纬得以活命,自己却不开心,他觉得没了冯小怜,生命毫无意义,于是见到北周武帝宇文邕的第一件事就是乞求他把冯小怜还给自己。北周武帝宇文邕并不好色,听了高纬的要求以后,不以为然说:“我连整个天下都不放在眼里,哪里会舍不得把一个女人给你,一个老太婆,赏给你就是了!”冯小怜再次回到高纬的怀抱,于是高纬抱着冯小怜开开心心回家了,可惜,好景不长,才过了半年,有人诬告说高纬谋反,周武帝便将高纬父子、高延宗等北齐宗族几十人全部赐死,高氏一族惨遭灭族。
冯小怜就这样守了寡,一笑倾城的冯小怜,被周武帝当成战利品赏赐给了代王宇文达做妾,这位代王宇文达是周文帝的儿子,宇文达为人节俭、不好声色、廉洁自律,是个典型的严守孔孟之道的正人君子。周武帝这么做,本意是打算树个道德典范,就是为了让大家看看,身为宗室亲王的宇文达有多么不沉溺女色,以便树立宇文家族的良好形象,同时也好好教育一下以前北齐的臣子们。
然而宇文达的表现却让北周武帝宇文邕失望了,宇文达终究还是没能抵挡住冯小怜这个天生尤物的诱惑,宇文达见到冯小怜以后,彻底被她迷住了,对她万分宠爱,甚至冷落了结发妻子李妃,李妃眼看着曾经好端端的丈夫突然因为冯小怜而变心了,想不开,差点寻了短见。冯小怜自己恐怕也没有料到,北周灭北齐仅仅四年,隋文帝杨坚篡了周静帝的皇位,冯小怜再次成为俘虏,好事者可能给冯小怜安排了另一个新归宿:杨坚看到倾国倾城的冯小怜以后,按奈不住,收到了自己的后宫。
可惜,剧情不是这么走的,冯小怜被杨坚转手给了另一个男人,那就是大将军李询,在很多人眼里,冯小怜是不可多得的人间尤物,杨坚为何丝毫不为所动,不自己留着享用,却把她赐给李询呢?原因有二两点。其一,隋文帝杨坚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妻管严”。杨坚的皇后独孤皇后一生致力于维护一夫一妻制,使得隋文帝杨坚空有后宫,却亲近不得其他女人,只能常常嗟叹:“吾贵为天子,而不得自由”。
独孤皇后管得太严,这种情况下,杨坚没有胆量把亡国宠妃冯小怜收入自己的后宫,自然只能转送给他人,算是拉拢朝臣的礼物。其二,冯小怜是红颜祸水,杨坚一心以江山社稷和政治为重,不贪图个人享乐。在杨坚以及很多人眼里,冯小怜是不折不扣的北齐妖妃,断送了北齐的江山,尽管冯小怜倾国倾城,但是几经辗转,早已是年老色衰的妇女,对于杨坚来说,丝毫没有诱惑力,他根本犯不着为了一个半老徐娘冯小怜而担上昏君的骂名。
再者说,冯小怜不仅是红颜祸水,而且是出身低微的小宫女,背后没有强大的家族势力,给不了杨坚政治上的帮助,杨坚当时野心勃勃,一心想统一天下做个好皇帝,所以这种背景下,他是丝毫不考虑把冯小怜据为己有的。身为女子,冯小怜的去向不过就是杨坚的一句话而已,她没有说不的权力,就这样,她被赐给了宇文达王妃的哥哥李询为婢女。
李询正是宇文达的正妃李氏的哥哥,冯小怜曾经和他的妹妹争宠,落到他的手里,冯小怜知道自己不会有什么好下场。李询对这个臭名昭著的美人没有半点怜惜之情,他让她穿着粗布麻衣,干一些粗重的活,而李询的妹妹因为和冯小怜争宠,差点被逼死,李询的母亲知道自己的女儿曾经被冯小怜祸害,她不愿意失去这个替自己女儿报仇的机会,于是变着法子开始折磨冯小怜。
在老太太眼里,冯小怜就是一个下人,一个婢女,一个奴仆,她命令冯小怜改穿布裙,每天洗衣、做饭、劈柴,而且经常羞辱谩骂。冯小怜哪里受得了这样的待遇,每天以泪洗面、痛不欲生,最后趁人不备,偷偷把一根绳子套在脖子上,给生命打了个死结,自杀身亡,一代艳花,香消玉殒。从出身低微的小宫女到宠冠六宫的冯淑妃,冯小怜仅仅依靠着身体的魅力,一个王朝在她手中覆灭,从亡国之奴到几经被赏赐给他人,沦为玩物,红颜薄命,不由得令人唏嘘不已。
小米和华为谁对行业贡献大,分别是什么?
我觉得小米的贡献更大,华为的起步也不过是所谓的“中华酷联”四大毒瘤之一,都说技术积累,可是没有小米的那些年技术积累跑哪去了?山寨机遍地横天的时代里按说有技术更会突出一个品牌啊,可是怎么没见华为成为那是耀眼的明星,那时候山寨机貌似活的很是滋润,洋垃圾卖的又贵又没特色,那时候华为的质量貌似也挺垃圾的,那时候华为华为没技术吗?也没有扛起大旗披荆斩棘,把洋垃圾打散,把山寨机横扫。
那时候华为联想也在随大流搞山寨。那时候华为有技术?有技术为什么不干,还和其他山寨厂商沆瀣一气,这不是没有社会责任感嘛?这是标榜的爱国吗?那个时候华为没有技术?这样说水军们又不愿意了?所以这事不能细讨论,但愿它是个伪命题吧。智能机的竞争烈度白热化是从有了小米的加入才开始的,没有小米的加入,那样的一潭死水创新也是有限的。
说真的,好多人应该其实也不否认华为的伟大,他们只是反感你们这些水军们把华为抬得太高了,华为在欧美市场获得的成功以及国家对华为的支持力度有目共睹,但是,现在有些人把华为拔的太高了。硬件,华为有个麒麟,也是前两年刚刚抬起头,达到了,仅仅是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这是国人的骄傲,我承认,小米的松果还小,可是没有长起来的那一天吗?日韩屏幕?日美内存?日德摄像头?美国安卓?这些华为有涉足?不给钱人家让你用?苹果的A系列处理器还一直是神一样的存在,IOS的牛逼也是全世界都认。
从这个意义上讲,华为真的赶超了国际先进水平?华为不找代工?苹果都找代工好不好,都是代工厂生产的,能说明华为高人一等?都是代工厂生产的,其他品牌是贴牌机,华为就不是贴牌机?小米激活了市场,激活了国人在这方面的创造性,虽然现在发展势头颓了,但是你们想想雷军到底是什么人,22岁武大毕业,28岁金山公司的总经理,他在中关村纵横捭阖的时候,马化腾和丁磊刚刚创业,刚刚上班,百度的李彦宏还在美国上学,周鸿祎也刚刚毕业,雷军就已经是总经理了,而且当年他为什么28岁他能当这个总经理,因为人家勤奋,我最近听雷军在一个论坛上讲,现在在小米创业的时候,是他一生工作当中最轻松的一段时间,真正玩命的时候,是当年在金山的时候,你会发现雷军几乎是中国第一代风险投资家,第一代玩互联网的,什么大风大浪没见过,所以不要小看雷军,小米这家公司我看好。
余大嘴当年说过两三年内超越苹果三星,如今已经两三年,华为却出了闪存门事件。雷军谦虚地说过国产手机想要超越三星苹果还有一段路要走,前几天看新闻大嘴说要进军智能家居,搞智能生态,虽然这是大势所趋,可真的不算吃小米剩下的吗?小米搞处理器就是跟风华为,自不量力,华为追随小米搞智能生态就是开创,就是代表中国最先进水平,谁给华为的权利,凭什么华为就能代表中国“秒”苹果,“超”三星,小米等其他厂商提追逐世界先进水平就会被喷?,超苹果三星被大嘴说过了就能当专利了,其他人不能说了,可笑。
以前我认为华为是国产手机中的佼佼者,这两年,有人说中国人就买华为,成了众人皆知的爱国为,本来已经很令人反感了,现在提起华为言必500强,言必多少多少通讯专利,言必5G ,被水军簇拥着,又有点飘飘然了,姿态也傲慢了,开始用水军打压其他厂家了,开始对比强过阿里腾讯了,开始有了那么多妄念,再这样下去那他就下一个联想。
联想当年也不是没牛过,现在呢,有钱有专利了不起啊,不探索不创新专注追求利润,坑蒙拐骗就注定要被淘汰。在这里我不是说华为不好小米就好,我觉得国产厂商应该在技术上追求新的突破,我也不希望窝里斗,但实在是看小米,我喜欢的品牌,被黑的太惨,我想真心的说两句公道话。我收入也不算低,但我就是喜欢买他们口中的“屌丝米”,我喜欢小米,喜欢雷军身上踏实、务实、低调的品质,但我不是水军。
我希望更多人加入友好的讨论,而不是无止境的谩骂,那样的“粉丝”对华为品牌的塑造真的有价值?我希望更多的人喜欢,至少不偏激的看待那些踏实做事的公司,那些啥都不说直接贴标签说你就是水军,直接开骂开喷的人也拯救不过来,跟他们也讲不通道理,不管是喜欢华为的,还是喜欢小米的,我希望都是理性的人,理性的消费者,而不是脑残。
你见过历史上最低调的将军,他低调到什么程度?
在我的眼里,他没有“彭德怀”大将军的勇猛,没有“粟裕”将军的运筹帷幄;但是他在我眼里,却是当之无愧最低调的一位“将军”,深藏功与名64年之久的“张富清”。95岁的老兵张富清,在功名身后的64年隐藏,在祖国七十周年庆典之际,获得了“共和国勋章”褒奖,这一份来之不易的承认,是对这位低调老人最大的宽慰。张富清事迹简介老党员张富清曾经在解放战争期间立特等功一次;一等功共计三次;二等功一次;并且荣获两次“战斗英雄”称号。
1955年之际,因为国家的需要,他默默的转向了湖北最贫困也最艰苦的山区工作,此后的64年之中,这位老人从来不曾拿立下的功劳说事,自己默默隐藏在艰苦的第一线,为国家建设作出自己的贡献。张富清所有的功劳自己的家人都不知道,他也没有跟组织上提过任何一点要求,他的事迹还是因为18年退役军人信息采集的时候偶然被发现。
老人张富清回忆录,被彭大将军所赞扬的老人张富清在24岁就进入了部队,并且直接进入的是西北野战军,然后就开着跟着解放大军南征北战,他自己叙述打了多少的仗是真的记不清了,只知道很多次离死亡边缘就差那么一点。我其实打过的仗很多,但是大多数都记不清了,唯独1948年在陕西蒲城永丰镇那场战役让我特别记得,因为那一次真的特别危险(巍巍颤颤的老人)。
--张富清这位老人曾经很自豪的告诉记者,每次的战斗,他都是自己打前锋,当初年轻,总觉得要为革命贡献该有的青春;这位老人说自己每一次能够坚决的完成任务,都是因为有着不怕死,勇敢向前冲的信念。在解放战争之中,张富清因为壶梯山战役、永丰战役表现出色,被授予“西北野战军特等功、一等功”,所以还被彭德怀大将军亲自接见赞扬。
当时的彭德怀大将军,在西北野战军任司令员兼政委,当时因为永丰战役结束嘛,大将军就拉着我的手说:“小伙子,你在永丰战役中表现突出,立下了大功,值得表扬。”大将军在说完这些话之后,还亲自给我授勋,当时把还年轻的我感动的哭了,直到现在大将军的容貌都还在我的眼前。--张富清张富清很多次都说自己作为一个革命的军人,作为一个共产党员,这点事情都是自己应该做的,并且这也是自己分内的事情,不告诉别人是因为不想搞特殊。
从儿女细节之处,自身思想处见证这位不平凡的“将军”一生张富清有一个儿子叫做张健全,在采访张健全的时候,张健全称:“平时我们也不知道他收藏了什么东西,并且不知道在什么地方,因为他基本从来不跟我们谈这些东西。以前见过父亲一个小皮箱,但是都上锁了,完全不知道里面放了什么,父亲也没告诉过我们。”这就是老人儿子所知道的,被张富清瞒了64年的真相,这位老人在离开部队之后,辗转于粮食局、银行等单位,最后的职位是“中国建设银行湖北省来凤支行原副行长 ”,但不管在哪个岗位,他始终践行着一个军人该有的样子,记得一个军人该做的事。
张富清虽然已经退休在家,但是这位老人思想上却一直不曾退休,这位老人在88岁的时候因病截去左腿,本以为接下来的时光将在轮椅上度过。这位老人丝毫没有在轮椅上度过的觉悟,就算因为截去左腿,但没有放弃;凭借着自己的毅力和坚持,他再次站了起来。张富清:“我年纪已经大了,确实已经不能为家人以及国家做事情了,但正是因为如此,我要站起来,我要生活自理,我不能给家人和国家添麻烦,孩子们还在外面工作,我不能作为他们的累赘,不然他们就没有办法集中力量为国家多做事了。
”结语以及感想了解完这位老人的过往,越发觉得其老人的伟大,是什么样的信念,能够让一位战功显赫的人,去埋藏64年的功名。最触动我的是“我经常能够想到跟我并肩作战的战友,他们大多数人为了国家跟人民献出了自己的生命;我相比于他们,起码人还在,生活无忧,日子还过得去,我就做了这么一点应该做的事,又有什么资格拿出来表现呢?”老人的精神恰好是我们应该学习的,这种精神是多么的难能可贵,六十多年的深藏功与名,向这一位老兵致敬。
北齐唯一的女宰相陆令萱到底是个什么人?为何被说是妖女?
一部《陆贞传奇》又蒙住了世人的眼睛,剧中的陆贞,原型就是陆令萱。与剧中情节完全不同,陆令萱没有协助高家父子振兴北齐,而是在她的弄权之下,把北齐带向灭亡!题干称陆令萱为“亡国妖女”十分恰当。电视剧唯一能反应历史真相的就是“传奇”二字,陆令萱从一个奴隶,翻身为“女宰相”,后宫前朝,她都能呼风唤雨,把北齐朝政搅得乌烟瘴气。
包括高叡、高俨、斛律光这样的国家柱石,都败在她的手下,直到北齐灰飞烟灭。从奴隶到封君陆令萱的名字看起来像汉人,其实她是地地道道的鲜卑人。她的丈夫骆超因为谋反罪被杀,她被罚入宫廷为奴,那时她的儿子尚在哺乳期。可就是因为哺乳期,陆令萱因祸得福,她被分配给长广王高湛的儿子高纬当乳母。高纬从小吃陆令萱的奶长大,又是陆令萱一手带大,情同母子,高纬也以“乾阿你”(母亲)称呼陆令萱。
“乾阿你”读起来太费劲,你可以读成“掐你”,事实上,高纬的命运,从此被陆令萱“掐”住了。不久,天上掉馅饼的事发生了,孝昭帝高演迫于压力,临终前将皇位传给了弟弟高湛,才五岁的小高纬瞬间晋升为太子,陆令萱这个“掐你”,也跟着时来运转了。因为把太子抚养得既健康又懂事,高湛和胡皇后对陆令萱赞赏有加。不久,高湛给陆令萱脱去贱籍,还给她封了郡君。
封君,只有公主和重臣之妻才有的荣耀,相当于“女侯爷”。你看看,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靠奶水足也能成就大事业!无冕太后高湛继承了祖上荒淫无道的光荣传统,因为天上有彗星出现,被太史官一忽悠,竟然将皇位传给了年仅八岁的儿子高纬,当起了太上皇。不过,高湛的太上皇也仅仅做了四年就驾崩了。高纬亲政了,“掐你”迎来人生的阳光灿烂时期!阳光总在风雨后,陆令萱的风雨就是胡太后,人家毕竟是高纬的亲“掐你”,俩人围绕着高纬开“掐”。
本来为高纬选皇后就是一次好的契机,可惜被高湛生前“挪用”了,他为高纬指定了太尉斛律光的女儿为皇后。胡太后退而求其次,将自己的侄女送到儿子身边做了昭仪。陆令萱好酸楚,娘家没人,谁让自己太卑微了呢。不过,她发现小淫虫高纬的眼神不在斛律氏的身上,总是在皇后的小侍女穆黄花身上游移。陆令萱笑了,闺女,要不要“掐你”一下?穆黄花绝不是省油的灯,二话不说倒头就拜,成了陆令萱的养女。
第二年,穆黄花就给高纬生下了一个儿子。斛律皇后不受宠,没生子,陆令萱展开她的活动能力,将穆黄花的儿子过继给斛律皇后,变成了嫡子,并顺利地被立为太子!斛律皇后凭空得了个儿子,也算有了个精神安慰,对陆令萱心存感激。穆黄花更不用说,自己的儿子当太子,未来可期呐,全拜“掐你”所赐!顿时,陆令萱人气暴涨!相反,亲“掐你”却因为“偷嘴”被抓了现行,人气暴跌。
原来胡太后不甘寂寞,高湛在世的时候,就与大臣和士开有一腿。高湛死后,她更加奔放,把和尚都搞到宫里来了。高纬气得暴跳如雷,也不能真的“掐”妈啊,就将她圈居北宫,幽禁了一年多。亲的掐下去了,假的信心爆棚——我为什么不能当皇太后?脑洞开得实在太大,乳母想代替家母,真以为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呐!事实上,陆令萱的脑洞超大,后来结果证明,只有你不敢想的,没有做不到的!按理来说,这时候陆令萱已经获得“太姬”称号,虽然有点不伦不类,也该满足了,但她要向皇太后努力。
这时候她的第一个爪牙出现了:一个集才华与无耻于一身,合刚正与奸邪于一体的北齐刽子手,祖珽。祖珽官拜侍中、尚书左仆射,宰辅级的大人物,却心甘情愿,做了陆令萱的捧脚汉。祖珽为陆令萱谋立太后,大造舆论,他说:“太姬虽云妇人,实是雄杰,女娲已来无有也!”敢比作女娲第二,历史上再无二例。如此恬不知耻的说法,受到了斛律光等人怒斥,太姬终究没能如愿变成太后。
陆令萱只能哀叹,当初怎么没想办法跑高湛龙床上睡一觉呢!没沾过龙恩,就上不了台面,什么世道!看来只能当当无冕太后了,穆黄花跳出来:亲爱的“掐你”,你女儿我沾过龙恩!陆令萱点点头,行,便宜你吧。在斗倒斛律光后,斛律皇后不出意料地被废了,皇位空缺。穆黄花扭动婀娜的小蛮腰,向皇后宝座款款而来,却被胡太后一把拦住:我们家侄女的位置,轮得到你吗?胡昭仪抢先一步,成了小胡皇后。
面对眼泪鼻涕的穆黄花,陆令萱脑洞再次大开,她施展浑身魔力,竟然将穆黄花捧上了“左皇后”的位置。自周公创立《周礼》以来,中国的婚姻,一直是一夫一妻多妾制,嫡妻只有一位,穆黄花的“左皇后”仅此一例!左,怎么听都有点别扭,山寨味太浓!穆黄花三头两日对“掐你”哭诉。陆令萱微微一笑,去掉“左”字有何难?她找到胡太后,一副痛心疾首的模样,对胡太后说:你说皇后是您亲侄女,富贵都是您给的,怎么一点不知道感恩呐,竟然四处散布谣言,说你又跟和尚乱睡,连下人都不忍听!胡太后因为裤腰带不紧,被儿子囚禁一年多,最忌讳别人拿这个戳她短,被陆令萱一下子挑成“糊太后”了。
她立刻让人召来侄女,可怜的胡皇后,根本不知道咋回事,就被一群如狼似虎的宫奴摁住,强行剃光了头!和尚,我让你做和尚!胡太后不由分说,让人将她遣送回娘家,主动帮穆黄花倒出了皇后位置。从此,母女俩一个是无冕太后,一个是六宫之主,后宫的事陆令萱一个人说了算。伸向前朝的触角如果仅限于后宫,那不是女人们干的事吗?我陆令萱......咳咳......不管啥了,我得当宰相!高纬忙于享乐,对陆令萱言听计从,真的就任命陆令萱为侍中。
侍中本不是官职,乃皇帝的政策顾问,后来慢慢变成朝廷的核心人物,只要加“侍中”,就是宰相。让一个后宫女官出任侍中,估计发明侍中职位的汉武帝,在地下惊得掐自己大腿。满朝的大臣回过味来了,敢情坐在龙椅上的是木偶,线攥在陆令萱手上呐,于是分封拜码头。除了上面说的祖珽外,陆令萱又成了两位重臣的“掐你”。一位叫高阿那肱,尚书右仆射,副宰相,另一位有点辣眼睛,淮阳王、尚书令和士开。
没错,就是那位跟胡太后有一腿的和士开!论年龄,和士开恐怕不一定比陆令萱小,但一点不妨碍他叫娘,只是不知道胡太后怎么想。朝中的宰相、副宰相们,都纷纷拜倒在陆令萱的脚下,她不光做了后宫的主,北齐天下的主,也得由她做!北齐“伐木工”历史上出现过很多女主当家的事,有不少还真成了杰出的女政治家,比如武则天、吕后,又比如北齐的前身北魏冯太后。
可惜的是,陆令萱不是政治家,是北齐“伐木工”,她把高家的森林,砍成了光秃秃的荒野!陆令萱联合这几位品性极其恶劣的家伙,还有他那个嚣张跋扈的儿子穆提婆(瞧这名起的),卖官鬻爵,贪污受贿,污秽宫闱,什么没底线的事都敢做。北齐好人没死绝,他们的胡作非为,遭到了赵郡王高叡、太尉斛律光和琅琊王高俨的反抗。陆令萱处理反对派的办法极其简单,从来不婆婆妈妈,她直接动用御用杀手刘桃枝,干净利落地让朝堂安静下来。
569年,刘桃枝受命杀太尉、赵郡王高叡。在华林园雀离佛院,刘桃枝拉断了高叡的筋骨,高叡气绝而亡。571年,刘桃枝杀琅琊王高俨。“刘桃枝反接其手。俨呼曰:‘乞见家家、尊兄!’桃枝以袂塞其口,反袍蒙头负出,至大明宫,鼻血满面,拉杀之,时年十四。裹之以席,埋于室内。”572年,刘桃枝杀咸阳王、太尉斛律光。他们骗斛律光进宫,想乘其不备,从后面偷袭,但斛律光宝刀不老,刘桃枝竟然下不了手。
只好叫另外三个大力士帮忙,用弓弦勒死了斛律光。斛律光一死,朝中再也没有反对声了,陆令萱很满意,不过她的幸福时光不多了。自作孽的高纬四年后,北周的大军到了!高纬又做了一件荒唐事——赶紧禅位给七岁的儿子高恒,自己准备逃跑。树倒猢狲散,有个最机灵的猢狲,没等树倒,就提前拔脚跑到北周投降了——陆令萱的儿子穆提婆!这个仗着老妈势力作威作福惯了的家伙,本就是绣花枕头,白瞎了柱国大将军的名头。
这会儿成了北周统战工作的标兵:大家快来向我学习,缴枪不杀,还有封赏!什么破孩子,难道就不能带着陆令萱一起逃吗?她可是你亲“掐你”啊!还是陆令萱够男人,她看着周围闪着怒火的眼光,毫不犹豫地把头伸进了绳套里......看完陆令萱的一生,不由纳闷,一个无根无基的女人,哪来的这么大能量,能够凭一己之力,把北齐天下活活葬送?其实还不是高纬作孽!陆令萱所有的权力都来自于高纬无条件的信任。
高纬这个荒唐、残忍、放纵的皇帝,就是个天生的怪胎,他在位除了变态的杀戮,就是无边的享乐,和超越想象的荒唐。比如,大臣给他汇报工作,不能抬头看他,多看一眼可能就丢命(你瞅啥啊!汗!),时间长了都没人敢见他。比如他给所有的宫女都封官,还赏给她们价值一万金的裙子,和价值连城的镜子。比如他的鸡狗等宠物,拥有跟大臣们一样的封号。
据传历史上有个小兵得到项羽一条大腿,被刘邦封为赤泉侯。其后人出了2个皇帝,12个宰相,是真的吗,当时是怎样的情况?
这件事确实被收入两部史书巨作之中,所以后世也戏称杨喜是历史上最会抱大腿的人物,项羽的大腿让这位小人物封了侯,其后人在历史上出了不少名人。从两汉的出将入相,到北魏、北周的封疆大吏,至隋朝的两位至尊与宗室亲王,如果算上血统,武则天、李亨皆可算杨氏后人,又何止两帝十一相呢?小人物的一步登天据史料记载,参与围杀和分尸项羽的五个人分别是杨喜、王翳、吕马童、吕胜、杨武,这里的围杀是记录在《史记.灌婴传》与《汉书.樊郦滕灌傅靳周传》里,且一致描写为“所将卒五人共斩项籍”,这里的共斩显然是突出灌婴追杀项羽的功劳,史学家一致认为《项羽本纪》里的乌江自刎更符合史实。
由于司马迁修当代史的现实环境影响,在诸多事件刻画中,不得不以春秋笔法遮掩,所以研究这一段历史应当结合不同的史料进行分析。“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史记.项羽本纪》在公元前202年,项羽兵败该下后拼死突围,刘邦为了鼓励将士追杀项羽,颁布了“赏千金、封万户侯”的追杀令。灌婴率数千骑兵追杀,项羽带着八百余士兵突围后,在乡间老农的错误指引下误入沼泽地,此处应该损失不小,史料中说项羽折回东城时“乃有二十八骑”,也正是项羽折回东城时,与灌婴的追兵发生了遭遇战。
按照司马迁的描写,项羽此时并没有认为是天要亡他,故而以二十八骑做了一次小型的反围攻战术,并成功斩杀了百余汉军,这次最后的小胜利让项羽确信了“天亡我,非战之罪也”。也就是说项羽打仗没问题,这次真是运气不好罢了,这也是当今史学家分析乌江自刎的一个主观原因,即古人的“天命”思想很严重,所以项羽在可以渡江的情况下笑言“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乃自刎而死。
王翳取其头,余骑相蹂践争项王,相杀者数十人”——《史记.项羽本纪》项羽没有选择渡江,反而令残兵下马,短兵再战,击杀百余汉军,然而最终也只剩下满身伤痕的楚霸王一人。项羽此时看到汉军中有一故人,名叫吕马童,于是欲将斩杀霸王的功劳送给这位故人,吕马童不敢靠近,对着领头的郎中令王翳指认项羽,项羽自刎以后,头颅便被这个王翳所得。
随着王翳获得项羽首级,汉军里的士兵也都想着刘邦追杀令的封赏,于是引起了汉军互相争夺项羽残骸。最终由杨喜、吕马童、吕胜、杨武这四人各得尸骸一块,回到汉营领赏,吕马童封为中水侯,王翳封为杜衍侯,杨喜封为赤泉侯,杨武封为吴防侯,吕胜封为涅阳侯。“掌帅郎中骑,守护宫殿门户,出充车骑,属郎中令。”——《汉书.百官公卿表上.郎中令》司马迁对于这个抢尸骸的记载可谓是惟妙惟肖,这也是《史记》历史价值与文学价值皆受追捧的原因。
但这个描写也有一些破绽,上述五人在该下之战时,王翳、杨喜为郎中骑;吕马童为骑司马;吕胜、杨武为郎中;这三种官职皆是近卫的军官。由于灌婴在彭城之战以后被刘邦亲授的郎中骑兵统领,也就是刘邦亲军骑兵的主帅,至公元前204年,灌婴就已经是御史大夫,仍率领刘邦的这支郎中骑兵,隶属韩信对齐地作战,在齐地作战取得成果后至该下与刘邦会师。
所以参与追击项羽的千余骑兵应该就是刘邦的郎中骑兵,这支军队的纪律性应当非常高,且由灌婴亲自带队,在项羽自刎以后出现哄抢尸骸的事件,我觉得可能性并不大。“项羽自阴陵至此,尚有二十八骑。南走至乌江亭,灌婴等追羽,杨喜斩羽于东城。”—— 《元和郡县图志》由此再看《史记》、《汉书》里记载的“灌婴所将卒五人共斩项籍,皆赐爵列侯”,就是说灌婴所率数千骑中,杨喜等五人是追上了项羽并将其合围斩杀,这种情况可能颠覆了我们对楚霸王的勇武形象,但这种情况在霸王人困马乏、身披十余创的背景下是有可能发生的。
上文讲到的五个项羽尸骸获得者,在去世以后皆被谥为“庄”,在谥法中“屡征杀伐曰庄”,说明这五人击杀项羽有可能是真实存在的,五人合作击杀项羽之后,分掉项羽尸骸回营邀功的可能性也是存在的。故而也应有功劳大小之分,因为五人所得封赏是有差别的,某些地方县志记载是杨喜斩杀的项羽,所以杨喜食邑1900户列为头功;王翳虽得项羽首级,却居次功,食邑1700户;杨武食邑700户,吕马童与吕胜食邑无从查知。
杨氏后代公元前200年,杨喜封侯以后算是杨家繁荣的开端。两汉时期,杨家发展成为毫族门阀,出了不少上层名流。杨喜的直系曾孙杨敞是司马迁的女婿,是为世袭赤泉候之外,旁封的安平候,也就是说未占用太爷爷留下的列候指标,自己又混了个侯爵,其子杨恢亦别封平通候。到了杨喜八世孙杨震,官至司徒,后迁太尉,一国军政皆由其执掌,算是杨家出的第一位宰相。
杨震的二儿子名杨秉,官至东汉宰相;三儿子名杨奉,官至车骑将军;杨秉长子官至太尉、骠骑将军;杨秉长孙杨彪官至汉太尉、曹魏光禄大夫;次孙杨众官至汉御史中丞。从杨喜八世孙至十一世孙,位居三公者五人,所以杨家也有“四世三公”之称,与同时期的袁绍家族有得一比。以上所讲的杨彪就是三国时期著名人物杨修之父,杨修的死因往往被认为是自作聪明,常揣测曹操心意,或者是参与到曹丕的夺储,其实这些都非核心问题,杨修之死多半还是因为他有个不愿意与曹操合作的爹,以及背后强大到威胁曹魏政权稳定的杨氏家族。
杨彪虽然出任了曹魏的光禄大夫,但与曹操离心离德,因而使曹操失去了政治上的一个强大门阀的支持,曹操杀杨修的根本原因在此,如同杀害孔融一样,皆是其背后的家族势力过于庞大,不愿意合作的情况下最好的选择就是灭族。杨修有个从兄名杨亮,杨亮没什么本事,凭借卫尉老爸杨琦的基础,做了个平平淡淡的成亭侯。这个不问世事的侯爷也保留了杨家的星星之火,继杨彪一脉被曹操诛灭之后,杨家的兴旺就靠着杨亮这一脉传承。
杨亮的儿子名叫杨孕,杨孕这一脉的八世孙名叫杨坚,这一位就是隋朝的开国皇帝,其子杨广为隋二世,所以说杨家出了两位皇帝是不可争议的。其实如果算上后代,杨家的女儿嫁出去的也很有作为,我国历史上唯一一位正统女皇帝武则天,其母就是隋宗室杨达之女,所以唐肃宗李亨还得叫杨达一声外高祖父,唐李王朝仍有杨氏血统,可谓一个家族,两个朝代,又何止是两帝十一相呢?综上,不论杨喜是击杀了项羽还是抢了项羽的一条大腿,他都因此开启了杨家兴盛之门,杨喜子岁后代出将入相、公卿连绵,至随朝夺得天下,王爵宗亲更是普遍,入唐之后,于李唐一朝任然活跃。
2023-12-26 / 1.4.08
2023-12-26 / 1.4.08
2023-12-26 / 1.4.08
2023-12-25 / 1.0.3
2023-12-20 / 1.1
2023-12-19 / 6.0.1
2023-12-19 / 6.0.1
2023-08-25 / v3.1
2023-08-25 / v1.0.3
2023-08-25 / v1.0.1
2023-08-25 / v2.19.1
2023-08-25 / v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