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游戏,APP下载,公益下载:帝一应用

帝一应用手机版|下载排行|最近更新|tags标签汇总

当前位置:首页 - 攻略 - 手游攻略 - 测试你的高考分数攻略,高考录取系统分子系统有如下功能:(1)计算标准分:根据考生原...

测试你的高考分数攻略,高考录取系统分子系统有如下功能:(1)计算标准分:根据考生原...

时间:2022-04-20 03:00:21来源:整理作者:佚名投稿 手机版

1,高考录取系统分子系统有如下功能:(1)计算标准分:根据考生原...

我跟你是不是认识啊,这是我们的软件工程题目

…………于是你到底想问什么………………

测试你的高考分数攻略,高考录取系统分子系统有如下功能:(1)计算标准分:根据考生原...

2,测试我的高考分数可以去哪所学校

高考成绩既然已经知道了,报考哪个院校就要根据自己的高考成绩来选择了。你可以查询学校发放的普通高考报考指南,从里面找出往年录取与自己高考成绩相近的院校及专业,从中间确定几个院校及专业报考。

测试你的高考分数攻略,高考录取系统分子系统有如下功能:(1)计算标准分:根据考生原...

3,如何查高考成绩

1、每个省份查询高考成绩的方式都是不同的,大部分省份都是到招生考试院或招考办网站查询。

2、有些省份还提供了短信查询、电话查询等查询方式。高考后,学校会公布高考成绩的查询方式。

3、例如
2013年北京高考成绩查询方式:
 
  ●登录北京教育考试院网站(http://www.bjeea.edu.cn或http://www.bjeea.cn),免费查询。

  ●拨打电话12580,按语音提示输入准考证号和考生号查询,免收信息费,只收取基本通话费。

  ●登录首都之窗“市民主页”(http://wap.mybj.gov.cn/kaoshi),点击“我的服务”栏目下面的“教育”频道,再点击“高考成绩”,按要求输入准考证号、考生号和手机号,即可查询。

测试你的高考分数攻略,高考录取系统分子系统有如下功能:(1)计算标准分:根据考生原...

4,怎样查询高考分数

我省2009年普通高考成绩及录取信息将于6月下旬至8月底陆续对外发布 记者昨日从省教育考试院获悉,我省2009年普通高考成绩信息及录取信息将于6月下旬至8月底陆续对外发布,最快今晚可查询高考成绩。 高考查分:最快今晚可知成绩 最快今晚,考生就可以通过四川高考查询信息网( www.scgkcx.com)免费查询高考成绩及录取信息;也可以通过声讯方式查询:电信用户拨打96789100,移动用户拨打125902007,联通用户拨打11688789。 招生日程:25-30日填报志愿 根据省教育考试院公布的招生日程,6月25-30日,考生将填报高考志愿(具体时间由各市、州自定)。6月28日前,考生查分登记。6月28-30日,公安院校公安类专业招生面试、体能测试;6月29日—7月1日,公安院校公安类专业招生军检。6月28日—7月3日18:00前,公安院校公安类专业招生政审。 录取工作:将于7月8日开始 据悉,我省录取工作将于7月8日开始。 时间大致安排如下:①普通高校:提前批

去教育网查

到网上去查吗

可以直接在地址栏上写 2009高考分数线 就行了

上网或是打电话都行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准考证号*身份证号后5位”发送到10086088, 联通包括固话拨打16866

5,综合评价招生是什么意思?_

高校综合评价招生,是以综合素质为主,综合考量考生高考成绩、高校考核结论、高中学业水平测试成绩、综合素质评价以及高校自身培养特色要求等五个维度的内容,对高考成绩达到相关标准的考生进行综合评价,择优录取。

综合评价招生,主要是各省自主进行的改革,也叫“三位一体”的招生。可能大部分同学及家长对综合评价招生的认识都还停留在北大博雅、清华领军上,其实综合评价高校远远不止这两所,每年有新的高校参与这种招生试点。

综合素质评价录取,不要求学生有竞赛获奖,主要关注学生的高中学业成绩和综合素养,也就是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评价,获得综合素质评价入围的学生,要填报志愿,高校一般按1.5:1接受档案,对投档进来的学生按高考成绩60%(或50%),大学面试考察成绩30%(或40%),中学学业水平测试成绩或综合素质10%进行综合评价录取。

高校进行录取时,按照考生综合成绩择优录取。绝大多数高校按照“631”模式(或者类似比例)进行,即高考成绩(折算成百分制)占综合成绩的60%,学校组织的能力测试成绩占30%(笔试和面试),高中学业成绩占10%(综合素质3%、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7%)。

一般来说,大多数高校的综合评价录取计划不超过本校年度本科第一批招生计划总数的5%。一般各高校会在3月底4月初发布当年的综合评价简章,考生和家长需要及时关注。

6,怎样估计高考成绩和评估进步值?

从2005年开始,教育部“普通高中新课程学生学业成绩评价研究”项目组开始高中必修课学业水平测试的研究活动。作为高中必修课的学业水平测试,具有三个方面的功能:第一,检查学生经过必修课学习后达到的水平,帮助学生建构学科知识结构;第二,诊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为教师搞好选修阶段的教学以及高考复习做准备;第三,预测学生在高考中可能达到的成绩水平。前两方面的功能是显而易见的,我们通过每年测试后的信息反馈和分析报告,已经做了这项工作。第三项工作是大家所关心的,然而要如何做才能达到呢?通过回归分析,我们可以计算出每一位同学、每一间学校从必修课水平测试到高考这段时间内的进步情况,建立起高考与水平测试之间的关系模型,进而粗略地预计新参加水平测试的学生将来参加高考可能达到的成绩区间。下面简单介绍线性回归分析的方法和如何解读数据的方法。1、 线性回归分析线性回归是利用线性方程来模拟表示两组相关数据之间的关系的方法。如果两组相关数据,比如说,必修课水平测试与高考成绩之间存在着相关关系,这种关系可以近似地用一个线性方程来表达,即高考的成绩与水平测试的成绩之间的关系可以表示为:,其中a和b为两个常数,通过统计分析可以把这两个常数找出来。这样对应于每一个的值,就可以找到相应的值,即可以用这一关系来预测高考的期望成绩。由于新课程实施后的高考是以必修课的内容为主要的测试对象,学生经过必修课的学习基本上奠定了高考的知识基础,掌握了相关学科的基本能力,又因为我们的测试题目的目标要求与高考的目标要求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必修课水平测试的成绩与高考成绩应该存在着高度相关的关系。我们的研究也证实了这种关系的存在。在2005年,佛山市顺德区和禅城区的高二学生参与了我们的必修课水平测试,在2007年他们又参加了高考。根据这些考生两次考试的成绩,我们计算得到两次测试的语文科相关系数为0.454,数学科(文)的相关系数为0.429,数学科(理)的相关系数为0.450,英语科的相关系数为0.608,语数英三科总分(文)的相关系数为0.680,语数英三科总分(理)的相关系数为0.693。由于高考是在必修课水平测试施测一年后才进行的,因而上述相关系数都是比较可观的,尤其是语数英三科总分(理)的相关系数高达0.693。因此,通过统计分析确定上述回归方程是可能的。以下以英语学科为例来具体说明如何运用线性回归分析来估计学生高考可能达到的成绩。[1]

支持一下感觉挺不错的

7,各省市高考最低录取分数线预测,你的分数能上一本吗?_

2018年高考成绩还有几天就下来了,很多考生现在都估分结束,很多考生目前都大致清楚自己如今的高考情况。那么你知道你的高考分数能上几本吗?如果想在你所在的省份读一本,要考多少分才可以呢?

2018年高考考生达到975万,那么各省的高考分数录取线会上涨吗?

很多人看到今年高考的人数突破到了975万,心想很多省的高考录取分数线一定会上涨不少。小水今天去理发的时候,理发阿姨的女儿今年就参加了四川省的高考,而这个问题也是她关心的问题。女儿一心想去外地发展,但是阿姨却总认为成都的外来工作者也很多,打算要自己的女儿报考四川交大或者四川财经大学。而她的女儿却一心想去上海,哪怕是江浙都可以。

在和阿姨的交谈中,她也是担心分数线会上涨。虽然她女儿估分成绩是610到630之间,但是一般的985高校也不敢报。如果选择上海的话,只能选择211大学。因为她女儿学的是理科,所以小水推荐的大学是华东理工大学、上海大学、东华大学。如果可以的话,这三个学校考以试着先关注一下。

关于读大学在本省读还是在外地读,她一直在纠结。小水知道她们母女各有想法,也只是给了一些中肯的建议。小水倒是觉得可以先出去闯闯,在外省读个好大学,学成再归来到成都工作。这样女儿也看了外面的世界,也能建设家乡,回到父母身边,就是不知道阿姨有没有听进去了。

2018年各省市高考录取分数线预测,你的高考分数能上一本吗?

今年的分数还没下达,然而可以先估分之后再了解学校的填报。如果还不知道估分的同学可以参考小水之前发的估分攻略,关注我之后就可以找到前几天发的估分攻略,按照小水的办法,单门估分偏差可以控制在五分之内。估的分数出来之后,就可以对照前几年的你所在省份的高考录取分数线,这样自己心里有个底。今年各省市高考录取分数线预测如下,大家可以做一个参考,特别是今年参加高考的同学!

以上数据只是一种参考,只是让各位考生和家长有个心理准备,届时各省的高考录取分数线标准还得是各省公布的分数线为准。比对你估到的分数,大致就能知道你可以报考什么批次的学校。考生可以做个参考,提前了解各批次的大学和专业。到成绩下达的时候,也好从容应对。

8,2018年高考:全国高考难度系数地图_

不知不觉,距离全国高考仅剩一周左右。我和所有要考大学和考过大学的同学一样,紧张又兴奋。

在考题测评,分数线吐槽,录取花边,“选分数、选大学还是选城市”等话题攻陷热搜之前,我们还是得先讨论讨论不同省份之间的高考难度系数。

不同地区考生之间免不了唇枪舌剑,而且每年都会有多一批往届生加入群嘲。吵得最热闹的梗是什么?北京考生400上清北?还是江苏葛军令人闻风丧胆?

究竟在不同地方高考有怎样的难度体验呢? 我们不妨先从江苏说起。

江苏

常驻难度榜首的大魔头

如果你身边站着一个江苏考生,你最好别吐槽高考难了,否则你将准确捕捉到ta从鼻子里冷漠地“哼”。

江苏考生太艰难了,理科卷几乎是竞赛水平不说,评定方式总在变化,早些年3+2,过几年3+X,接着是大统考,过几年又3+1+1,之后又改成ABC等级测试......这样的创新,让人应接不暇。

给大家解读一下。

江苏的高考科目和设置要比普通的“三科+综合”复杂一些:

理科考生要考语文(满分160),数学(满分200),外语(满分120),物理,化学或生物。

文科生则是语文(满分200),数学(满分160),外语(满分120),历史,政治或地理。

不管文科生还是理科生,高考总分只计语数英,满分480分,理综和文综科目选两科进行评级(其中物理和历史必选,剩下两科任选一科)。

后两科的等级将会直接影响考生报考学校的批次。比如没有拿到双A,很可能就会无缘985院校。

设置复杂,比不过“试卷难”。都说葛军威震八方,江苏考生一句“我那届是葛军出卷”足以标榜身份,但天外有天,如果是熊斌出题,我估计大多数考生只能毫无意外地避开所有正确选项了。江苏考生苦啊!

2010年3月20日,考生来到南京金陵中学考点参加考试。当日,被称为“小高考”的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必修科目考试在全省320多个考点同时开考,53万多名考生参加考试 图/新华社

更何况,江苏考生人数还特别多,分母大,录取难。近年来,江苏平均一本录取率只有9.66%,与毗邻的上海21%的数据差了一倍不止。

也难怪当教育部打算牺牲江苏考生利益,出让3万个录取名额支援匮乏省份时,江苏全省考生家长义愤填膺了。考生攥紧拳头争夺名额,后脚窝又被踹上一脚——这不是叫人给跪嘛。

所以江苏考生人数连年下跌,也就不奇怪了。

河南、河北

人多分不贱

比起江苏,河南高考大省的名号也不遑多让,响彻全国。

根据教育部网站公示的数据显示,2018年河南高考报名人数很有可能突破90万。省内唯一的211大学(郑州大学),对比冰岛总人口两倍还多的河南考生而言,无异于杯水车薪。

河南这三年的平均一本率只有7.53%,211录取率只有3.8%。河南考生可谓夹缝中求生存。也可能是因为难考出头的原因,河南省的复读率特别高,每年有近一半的考生选择复读,这“一半”浩浩荡荡地加入下一年高考大军,更是滚雪球一样增加了河南考生的高考压力。

周而复始,恶性循环。

河北的情况和河南类似,高考本科录取率分母大,分子小。虽然紧靠京津,但完全没有沾到两个直辖市在高考上的政策待遇。提起河北,人们首先想到的是衡水中学,它是冀地高考恶劣生存状态的一种缩影,也是没有希望中的希望,没有选择下的选择。

河北省内优秀高校除了燕山大学外,其他几座拿得出手的大学地位有点尴尬:河北工业大学位于天津;华北电力大学的主校区迁至北京后,好像就和河北没什么关系了;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还是随东北大学,没有明显偏向河北省的招生政策。

在高等教育“一穷二白”的情况下,读到“北京考生进入清华大学的概率是山东考生的 21 倍,而上海考生进上海交大的概率是河北考生的 166 倍”这样的数据时,河北考生一定要坚强!

福建

给拒签大省洗洗地

你可能会对“高考移民”这样的词汇不陌生,恭喜H打头的福建成为其中的优质之选。虽然另一方面,其户口申请外国签证还是很不容易。

自从通用全国卷后,总能看到福建的分数线,如同股市中的熊市。

这张表格中,文科一本分数线低于500分的只有两个地方,一个是福建,一个是内蒙古。而理工类一本分数线,低于450分的,只有福建了。

高考新梗!——四科都不需及格,在福建便可上一本!

同考全国一卷的九省(湖南、湖北、河南、河北、山西、江西、广东、安徽、福建)不存在难度的差别,福建的教育资源虽称不上卓著,但也不至于拖垮分数线。导致福建分数线低的主要原因是,本省本一批的录取率远高于兄弟省。

数据显示福建本一录取率约20%多(理工类近30%,文史类约10%),同卷考的其他八省大都在10%-12%。

在省外二本招生的集美大学、闽南师范大学、福建工程学院等院校,在省内都升至一本招生,这意味着,福建一本率奇高,考生人数少,仿佛“是个福建人都能上一本”。

擅于自嘲的胡建人不失时机地推销起了自家房产,人少分低空气好,此时不移,更待何时。

甘肃

有指标扶持,依然杀不出重围的冤大头

甘肃省,一个高考低地。

受地理位置所累,教育水平一般。而且录取率低,连续三年平均一本率7.96%,排名第25位。虽然省内就有985,但那可是著名的、孤独的兰州大学啊!

在教育水平低下、各种录取率相当疲软、省内高校稀少的情况下,甘肃考生实在难以杀出重围。而更为冤枉的是,位于西北的他们常常被误认为闷声发财的指标扶贫伸手党。

真是两边难讨好:

其实要说高考最难,山东省、湖北省的考生都是肯定要跳出来的。人多,题难,分高,还要被其他省份瓜分掉大量招生名额。

但贫瘠的中西部省份,还是没分到什么肥水。虽有各种专项计划、少数民族预科指标带来的优势,但比起教育资源拉开的鸿沟,在高考如同信息战的今天,当地考生还是输在起跑线上了。

退一万步来说,即使杀出重围,甘肃考生无法像山东河南等“高考大省”的学霸一样享受鲜花和掌声,反而要被江苏省愤愤不平的家长怀恨在心。真的很委屈。

北京

400分上清北,谣言中的谣言!

一个非常古老,可以用来考验智商的谣言——在北京,400分可以上清北,而这分数在XX省只能搬砖(xx可替换为任何高考重灾区),这个历久弥新的谣言每年几乎都会重新活跃一遍。

其实,清华北大在京录取线从未低于600。

北京大学历年在北京地区招生分数线(文科)

北京大学历年在北京地区招生分数线(理科)

最令人惊讶的是,同处于大北京的密云区、通州区等,和海淀崇文的教育差距同样天堑无涯。由下图可知,密云、通州、大兴、延庆、石景山、门头沟、平谷这八个区在该年统考中一个过清北分数线的都没有,你还觉得北京人天生高考自带光环吗?

北京高考方面的确存在地域优势,这离不开本地高中与本地大学之间的密切关系,北京的高校资源在全国独占鳌头。再加上,北京人大附中、清华附中、北大附中、四中这样的优秀高中享誉全国,在自主招生中折桂是家常便饭。

丰富的教育资源使得北京一本计划招生人数和总报考人数的比例非常高。录取率将近27%,在全国各省中,位列前三甲。获得敲门砖的几率确实比其他省份高很多。但是400分在北京,连二本的边都沾不到。

北京作为全国高校最集中的地方,其中含8所985,10所211,但名校的本地录取率只有5.7%,远没有网传的那么夸张,在这个数据上,8%的上海完爆北京。即使“皇城根下好乘凉”,但“400分上清北”完全是谣言中的谣言!

9,高考变了,但总感觉哪里不对_

头图出自视觉中国

对于每一个经历过高考的人,高二分文理、高三冲刺、百日誓师应该是共同的记忆。但是随着改革,这种富有特色的高考轨迹可能会逐渐消失。因为对于很多00后的孩子,他们的冲刺会从进校开始。

新方案,大力出奇迹

8月23日由北京市教委制定的《北京市深化高等学校考试招生制度综合改革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发布。新方案细则落地,北京成为继浙江、上海后,第二批开展试点的地区(其他包括天津、山东、海南等地)。

新高考规则简图,出自搜狐教育

《方案》洋洋洒洒3600多字,内容可以概括出以下几点:不分文理科、科目3+3模式(语数外3门必考+拆分原文理综3门选考)、合并录取批次等。参考同批次天津、山东等地方案,改革内容大同小异。

其他地区改革反响平平,唯独北京《方案》引起了极大争议。公众的注意力都落在了这段内容上,“综合评价录取依据统一高考成绩、学业水平考试成绩、面试成绩、普通高中综合素质评价进行录取,高考成绩占比原则上不低于总成绩的60%。”

《方案》定的信心满满,不过你们可以体会一下网友的反应。

新浪微博截图

请解释下,什么是面试成绩?什么是综合素质评价?直接把这些提到跟高考成绩同等的程度真的合适么......

“综合素质”变脸

如何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一直是教育改革的重点(也是争议点)。此前的数十年,因为难以做到客观公正,国内高考录取只能长期采用“一考定终身”这样简单粗暴的模式。水至清则无鱼,即使高考制度有各种各样的不合理因素,但它依然凭借相对公平这一优势受到公众认可,沿用至今。

高考数十年来屡有修补性改进,但高校录取始终没有脱离“唯成绩论”的轨道,运行稳定。这次教改将录取调整成“高考+学业考+综合素质”三位一体的新模式,明显打破了原有平衡。改革还设立时间表,分批限期完成,大干快上的架势明显。

批次时间一栏

然而任何改变都需要时间去适应,有没有充分论证先放在一边。就北京方案看,“一刀切”地直接将2017届高一学生投入新标准,与2016届分割开。对于学生、家长、学校都是冲击。

一次性引入综合素质和学业水平两个变量,理应慎重。

对于最受关注的综合素质,北京《方案》中对此的评价包含思想道德、学业成就、身心健康、艺术素养、社会实践等五个方面。《方案》内容要求学校和教师要“指导学生在《北京市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电子平台》中及时、客观记录反映学生综合素质主要方面的具体活动,收集相关事实材料。”

学校和教师怎样指导没有明说,如何做到及时与客观也没解释。

以现有的资料来看,北京《方案》仍只是一套指令性质的指导框架。而立即上马的是一个为期三年的实验:试点的是模式,实验品是学生,2020年才能看到结果。

不过北京好歹是第二批试点,前人已经开路。依据现有教改成效看,多地实践的结果都可供参考。

作为率先试点的省市,浙江省于2014年公开发布《浙江省深化高校考试招生制度综合改革试点方案》,率先提出了三位一体的招生方案。高校依据考生统一高考、高中学考和综合素质评价成绩按比例合成综合成绩,择优录取,高考成绩占比原则上不低于综合成绩的50%(比北京还狠)。

新政实施第一个3年周期后(2017年),北大在浙江共录取200余人,其中三位一体65人,凭裸分进入北大的只剩12人,占比不足6%。清华在浙江共录取150人,其中三位一体105人,裸分录取的仅15人,占比约10%。(数据出自《中国新闻周刊》)

2016-2018年北大清华录取情况,裸分录取率逐年走低。图出自《中国新闻周刊》

好一个三位一体!要知道在2014年甚至更早之前,清华北大有70%-80%的名额都放在裸分里面进行招生。头部院校的录取情况,与某些部门口中的“一个小规模的试点项目”好像不太一致。

在“综合素质”选拔量化和公平都有待商榷的阶段,这个“小规模”最明显的反馈,竟集中在最优质教育资源上,这不是好兆头。

北京与浙江,当相似的开头再配上同一个3年,会不会等到一样的结局?

来场说改就改的冒险

高考改动能有多频繁?江苏可以做到每一拨考生的记忆都不相同。从1999年到2008年,江苏搞出了匪夷所思的“十年五改”,最短的一次改革只实行了一年。而这还不是“瞎折腾”的全貌。

从1994年“3+2”模式开始

2000年“3+小综合”模式

2002年“3+大综合”模式

2003年“3+1+1”模式

2008年“3+学业水平测试+综合素质评价”模式

2016年发布“3+3”模式

2018年最新的“3+2+1”模式

考试科目从3门到9门不等,分值从450分到750分不等,文科理科分分合合,而现在北京及各省分批次改革中提倡的“三位一体”模式,江苏在2008年就试过,最后没推行下去。

江苏高考历程,图片出自《教育网中国频道》

规则频繁改动对于考生的“折腾”不需多言,而江苏省的教训对于今日全国改革也颇有借鉴意义。抛开前文提到的综合素质,江苏“08方案”的废弃与“学业水平测试”的不靠谱有直接关系。

首先,江苏“08方案”总分值区分度太低(450分),将竞争的压力全部堆到学业水平上。如北大曾要求两门选测成绩都须为A+才能报考,清华大学要求一个A+和一个A。南京大学等大多数重本院校,几乎都要求两个A或以上。

而规则本身不完善还发生过“临阵换帅”。江苏2008年首次将学业水平测试与高考挂钩时,最初的规则是“6个A加10分”,除此以外均为0分。经公众反映不公平后,在2010年又改成了“必修科目1个A加1分,4个A加5分”。

学校为了让学生在高考中加分,只得组织学业水平科目的专门教学来应对“小高考”,这等于将考生的压力提前到高二。高中三年,学生要同时应对两场大考,而互相之间关联性又不强,考生的痛苦可想而知。

而北京《方案》在某些方面比之江苏更甚,将学业水平考试细化到了5层和21类,分数赋值都不相同。

北京新学业等级考试示意图,截图出自腾讯视频

如果说江苏的5分,很多考生没有余力可以选择放弃的话。那北京方案的总计100分对于任何考生都是“华山一条路”。更头疼的是,江苏当时的学业考试只有10门,北京足有13门;江苏当时的高考只有3门,北京是6门,还有3门原综合课的选择也要消耗精力。

每个故事都需要一个结尾:江苏高考改革到2021年即将再次变身,废弃江苏卷,重新使用全国卷。浩浩荡荡20年,江苏最终回归原点。

一位江苏高中教师对教改的评价是这样的:“参加这么多年的历次教育教学改革,次次锣鼓震天响,次次无疾而终,几乎成了一线教师的催命索。希望以后最好不再出现,别让我的后来的同事再受折腾。”

一个萝卜千斤重

审视国内高考的很多现象,会发现彼此矛盾之处。左手是对高考“唯分数论”的全民吐槽,右手是“多重标准”公平性的全民忧心。左右为难,公众对于教育改革的信心流失显而易见。

事关基础教育的诸多改革,常态是执行不下去,几年就来个推到重建,对于所有亲身参与者都是折磨。如果教改的初衷与落脚长期背离,是不是应该思考下,改革的出发点是不是就有问题?

首先,要承认国内教育的基础属性是竞争,而不是育人。否认这一点的人,孩子基本都是找好了出路的(这里不展开)。只要优质的资源没有丰富到全民共享,没有能力逃出争夺的家庭和孩子就还是得拼命挣扎。

这也是为什么,当改革希望减负,搞素质教育的时候,现实却是把素质搞成了应试,孩子负担更重;当改革希望杜绝择校费和赞助,搞起划片派位的时候,学区房却被家长拼得更高,花费更多。

其次,扩充资源应该是更要紧的问题,这好过守着一群饥肠辘辘的人,“优雅”地商量吃法。

毛坦厂的“万人送考”

在具体操作的问题上,很多人都喜欢讨论“招考分离”。试问,如何约束高校对权力的滥用?如何约束公权力对高校招生的干涉?在统一高考这么“简单粗暴”的制度下都不乏“条子生”,一旦纳入更多主观考量的因素,这些问题会不会因此失控?

国家对于公立教育的投入已然不少,但阳光总有照不到的角落。不论基础教育还是高等教育,最应该解决的是摘掉“民办高校”和“民办教师”的帽子,不再以出身决定等级。依此来看,合并录取批次可能是北京《方案》最具现实意义的部分了。

很多人认为合并“一、二本”就是鱼目混珠,忽视竞争,这种担心可能有些多余。将高下之分交给竞争和社会来决定,效果只会好过交给指令规定。

最后,以浙江和江苏的例子来看,北京《方案》可能也会遇到类似的问题,不论罗列多少标准,新高考没有摆脱"一考定终身"的单次选择。多重标准与多次选择的区别,以后会逐渐明朗。不过规定已出,那么还是希望不论理想与否,方案都应该避免运动式的整改。

每个考生都是“一个萝卜一个坑”,个体在某些人心里可能只有三两斤的份量,但对于每一个家庭,自家的“萝卜”都是千斤重。所以,别折腾人家。

虎Cares

这么大的太阳,每天上班还要生一堆闷气

谁不需要一个「职场保命利器」

怼天怼地怼到戏精昏过去

穿上这件「职场内心戏系列T恤」

老板想批评你都得三思而后行

10,上了哈佛才知道:真正优秀的人,都有这3个习惯_

? 点击上方绿标,即可收听受益终身的3种能力

◆ ◆ ◆

文 | 李柘远

这些年来,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

如何让普通孩子也能考上哈佛、耶鲁这种名校?

我是李柘远LEO。

10年前,我以四年的全额奖学金考取了世界顶级名校耶鲁大学,成了300多年来耶鲁在中国福建录取的第一名本科生。

工作三年后,我又考上了世界排名第一的哈佛大学商学院。

然而,这并不是最让我骄傲的。

我最引以为傲的经历是——

我把全校排名垫底的表妹高考成绩提高了100分;把邻居家的“问题小孩”培养成了爱读书的学霸班长。

回顾了过去这些年拼搏和讲课的过程,我认为学业有成有三个关键要素。

“如果同龄人能考上哈佛和耶鲁,

我有什么理由做不到?”

很多人以为学习是个单一的过程,只要认真听讲,认真复习,认真补课就好了。

但是这种想法却大错特错!学习是个多维度的问题:

有的人缺乏学习动力——很容易就半途而废。

有的人缺乏学习方法——学习起来非常低效。

有的人缺乏学习系统——不知道怎么一步步去实现目标。

这三个关键要素中,最根本的其实是提高自己的学习动力,缺乏这个1,后面再多的0还是0。

我在2006年的时候就立下了大志——要考上世界级名校。

会立下这个大志,是因为我被这些新闻触动:

“北京四中学生会主席获麻省理工全奖录取”

“人大附中全才少女剑指耶鲁,中国大陆仅五人”

“上海某中学学生被哈佛、耶鲁、斯坦福等名校同时录取”……

正在福建念书的我大脑一个激灵,像被打了一针超强力的鸡血:

“如果北京上海的同龄人能考上世界名校,我有什么理由做不到?”

我用EXCEL表格,把过去3年所有媒体报道过的名校录取生逐一分析,包括他们的考试分数、在校成绩、课外活动成就、竞赛获奖历史等。

从这些人里,我选择了一个和我最像的,当做榜样。

找到榜样后,我完全明白了一个人要考上名校,每一项需要做到哪个地步。

15岁,我就明晰了未来3年的奋斗方向。我坚定地用钢笔在本子上写下:

Leo, you can do it. (Leo,你可以的)

当大多同学还在回味漫长而慵懒的初三暑假时,我已经暗暗地给自己上好了发条,开始了三年奋斗的倒计时。

那几年,我遭受了诸多质疑:

老师说像我这样放弃国内升学机会,去搞‘不靠谱’的美国高考,实在是对自己的不负责;

同学也质疑我,怎么可能成为整个福建省第一个考上耶鲁的人呢?

但是我默不吭声地抗住了压力:“哪怕全世界的人都跟我唱反调,我也不能瞻前顾后。”

之所以最终成功就读耶鲁哈佛,是因为我一开始就找到了自己的榜样,立下大志。

然后就全心投入,破釜沉舟,哪怕风雨兼程。

我和全校垫底的表妹聊了一次天

她的高考成绩就提高了100分

有了自我驱动力还不够,你还需要有科学的学习方法。

前些年回国时,我去小姨家串门。小姨关起门来跟我聊女儿的成绩,愁眉苦脸地说:

“还有半年姗姗就要考试了,光是暑期补习班就花了上万元;买了很多大鱼大肉、健脑产品,有牌子、没牌子的都给女儿吃;

上个星期都去烧香拜佛、求神保佑了。女儿没有一个周末不在学习,成绩却还是全校垫底。

难道我家孩子真的不是读书的料?”

我翻了翻表妹密密麻麻的习题本,心里咯噔了一下:“照这样学习下去,她怕是永远也考不上一本了。”

错误的学习方式就像一张破了洞的网,永远装不满鱼。

我跟表妹说:“你很爱学习,但是从今以后,你要忘记自己的学习方式。”然后告诉她一定要正确地建立属于自己的错题本。

1.弄明白错的根本原因

2.分析题目的思维突破点

3.把课本和习题上的相同题型都做一遍

4.看懂出题者的心思,自己改编错题

大多数人都虎头蛇尾,只能做到摘抄重做错题,仅有很少数的学生能够有耐力和魄力,完成一整套方法。

表妹吸取了我的建议,效果立竿见影。

她的成绩突飞猛进,高考她比高三上学期的市质检足足高了一百多分,成功地考入了211工程全国重点大学,这是她在半年前不敢想的。

▲Leo在耶鲁

我在备考耶鲁的过程中,强烈地体会到了学习方法的重要性。

因为耶鲁不喜欢单纯的学霸,高中前两年,我都在参加各种竞赛活动。真正留给我准备美国高考的时间,只有短短的4个月。

在那四个月里,我上网穷尽了一切资料,看所有关于尖子生的报道,抱老师大腿,向一切我能见到的牛人请教……

最后总结出来了:错题本四步法,5分钟精读法、“5W2H”的阅读方法,提高复习效率的“康奈尔笔记法”等等。

▲Leo的学习方法笔记

结果你们都知道了:

美国高考SAT一次性获得满分;

托福也考出了116分(满分120)的优异成绩;

2008年,我收到了来自耶鲁的录取信,还有一份每年55000多美元的4年全额奖学金;

▲Leo的耶鲁毕业证书

想要备考,高效的学习方法就是你的战袍。

▲Leo拍摄的哈佛图书馆

只用一个方法

我让邻居家的“问题小孩”变成了学霸班长

有人会问:“总是说方法方法,难道不是你天生智商就比较高吗?”

不是的。

之所以学不好,很可能是学习系统不兼容。

以我的邻居东东妈妈为例。那天她带着孩子到我家,心急如焚地说:

这孩子沉迷于网络游戏,非常讨厌学习。现在好了,初二了,在这种分水岭时期他成绩还是全班倒数。还动不动就跟我们吵架,怎么劝也不听……

孩子在一旁听得面红耳赤:“我就是学不会,就是笨,我也没办法,别再逼我了。”

我见势头不对,赶紧说:只要学习系统对了,学习其实很简单。

东东喜欢玩游戏不喜欢学习,是因为觉得学习太无趣了,最适合他的学习方式就是把学习游戏化。

想了一会儿,我跟东东说:考试就是一场游戏。

每天吸收知识点就是给自己的角色“补血”。

整理错题集,就是给游戏“存档”。

不同的科目就是不同的大boss怪物。

说完之后,我还把“三步精进法”教给了东东妈妈。

培养孩子的自励心,发游戏挑战,激发斗志;

提高孩子的规划力,每月/周/天设置关卡目标;

提高孩子的执行力,用番茄钟设置时间,和同学一起打怪……

结果让东东妈妈喜出望外。

东东竟然上课听得异常认真,会认真地上不同老师的晚自习,说是在“了解敌军”。

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后,东东越学越带劲,越努力。最后不但考上了市里人人都想进的重点高中,还主动要求担任他们班的班长一职。

东东妈妈终于也意识到了这一点:

没有孩子是一出生就不爱学习的,如果孩子不爱学习,一定是学习系统需要更新换代了。

和我一起掌握“哈佛学习力”

从此完成人生进阶

我的“哈佛学霸课”上线后,已经收到了6万人的学习和反馈。

他们有的是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大学生,正在面临着繁重的课业压力,需要高效的学习能力。

有的是考注册会计师、考公务员、考各种证书的成人,时间紧任务重,需要强大的自驱力和系统规划力。

有的是30、40岁的妈妈,想把学习能力掌握于心,再教给自己的儿女。因为父母的学习能力里,藏着孩子未来20年的样子。

在我的课程帮助下,很多人都定下了他们的学习目标,一步一个脚印前行,奔向自己的理想前程。

▲Leo在各大媒体杂志上的报道

老子说:“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今天我来到十点课堂,为大家带来我多年求学经历中测试过最有效的、面对任何学科都能轻松应对的高效学习法——《哈佛学霸的超实用学习法》。

我精心挑选了最实用的干货,打磨成35堂课,让你的孩子和你一起从应试教育中脱颖而出。

这套课程和其它的学习能力课程有什么不一样?

我在课程中会为大家带来两次史无前例的直播,你可以和我一起走进哈佛大学,耶鲁大学等这些世界级名校!

哈佛和耶鲁在读学生,著名教授都有可能会来助阵哦。

?

?

而且这次我也邀请到我的妈妈给大家讲述家庭教育:

我之所以能够从一个略带自卑的少年变成自信执着的追梦者,最终考上哈佛和耶鲁,妈妈功不可没。

这些年来,无论顺逆,都是我们母子相伴相扶。

?

?

▲Leo和妈妈

我教的都是最适合中国学生的学习方法。

我会亲自拆解学习过程中遇到的最常见的难题,帮助各位同学在应试教育中脱颖而出。

?

?

我还会讲解耶鲁、哈佛等名校学生常用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参加课程的人不但可以提高学习成绩,还能开阔眼界,完成人生进阶。

我是李柘远LEO,如果你想从根本上提升学习能力,现在就拖到文章底部,识别二维码报名,期待与你在十点课堂相见!

?

?

35期精致实用的音频课

100+个适合中国教育的学习技巧

10多年亲身实践的备考方法

永久回听,学生和家长可终身学习

听哈佛学霸讲解超实用的学习法

点燃学习热情,完成人生进阶

仅需99元!!!

(每期不到3元)

长按识别下图二维码,即可订阅课程▼

点击下方按钮,下载十点课堂APP

开启你的私人定制成长大学!


文章TAG:测试你的高考分数攻略  测试  你的  高考  

相关文章

  • 荒岛的王制作东西方法

    荒岛的王制作东西可以选择艾利克斯,他能用道具做出新道具,当他的技能激活后,能够把兰姆酒、木棍、木炭道具进行制造,制造的都是比较珍贵的药品。..
  • 风暴之城重铸封印方法

    我们获得封印需要通过挑战关卡打败所有敌人获得,随后我们退出主页面选择“封印”按钮,在出现的页面中选择我们需要重铸的封印,重铸封印是需要一些道具资源的,随后我们点击确认重铸就可以了。..

猜你喜欢

关于帝一应用 | 联系方式 | 发展历程 | 版权声明 | 下载帮助(?) | 广告联系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11-2022 帝一应用 www.diyiapp.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晋ICP备2023025288号-1

帝一应用所有资源均来自用户上传和网络收集整理,版权归原公司及个人所有。如有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网站编辑和QQ联系,我们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谢谢!
本站点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