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核要求: 宫伎-琴棋书画≧20,礼仪≧40 歌舞≧15 选择题答案ABCD,DD,ADBAAA
清宫计
8月小比答案:1,不可以,2,管仲,3,宫商角徵羽,4,郑谷 (琴棋书画10,歌艺10,舞艺8达到条件小比第一,小牌,500钱)
考核要求: 宫伎-琴棋书画≧20,礼仪≧40 歌舞≧15 选择题答案abcd,dd,adbaaa
技能加点2121,主加身法,转生后可以适当家体魄。一开始做几个酱油任务,可以拿小弟刷小鸡,购买大板斧,1w的甲,皮盾就可以刷纵火任务,刷到流云衣、纵火皮甲,鬼烛火,换个融合石合成一个甲,初始的甲就没问题了,可以去刷骷髅任务,刷到剑,...4097
顾闳中(910?~980?)江南人,五代十国中南唐人物画家,曾任南唐画院待诏,用笔圆劲,间以方笔转折,设色浓丽,擅描摹人物神情意态,与周文矩齐名,唯一传世作品为《韩熙载夜宴图》。 《韩熙载夜宴图》,北京故宫博物院馆藏珍品。绢本纵28.7厘米,横335厘米。是五代大画家顾闳中所作,以连环长卷的方式描摹了南唐巨宦韩熙载家开宴行乐的场景。用笔细润圆劲,设色浓丽,人物形象清俊、娟秀,栩栩如生而名闻中外。是今存五代时期人物画中最杰出的代表作。《韩熙载夜宴图》全长三米,共分五段,每一段画面以屏风相隔。第一段描绘韩熙载在宴会进行中与宾客们听歌女弹琵琶的情景,生动地表现了韩熙载和他的宾客们全神贯注侧耳倾听的神态。第二段描绘韩熙载亲自为舞女击鼓,所有的宾客都以赞赏的神色注视着韩熙载击鼓的动作,似乎都陶醉在美妙的鼓声中。第三段描绘宴会进行中间的休息场面,韩熙载坐在床边,一面洗手,一面和几个女子谈话。第四段是描绘韩熙载坐听管乐的场面。韩熙载盘膝坐在椅子上,好像在跟一个女子说话,另有五个女子做吹奏的准备,她们虽然坐在一排,但各有各的动作,毫不呆板。第五段是描绘韩熙载的众宾客与歌女们谈话的情景。第一段听琵琶演奏 描绘了韩熙载与宾客们正在聆听弹奏琵琶的情景,画家着重地表现演奏刚开始,全场气氛凝注的一刹那。画上每一个人物的精神和视线,都集中到了琵琶女的手上,结构紧凑,人物集中。但人们敛声屏气的神情中使场面显得十分宁静,从这弹奏琵琶的手上,似乎传出了美妙清脆的音符,而这音符震动着观众的耳膜,勾摄了他们的内心情感。画家对于不同的人物,根据他们不同的身份和年龄,刻划出他们各自不同的姿态、性格和表情,显示出作者不同凡响的画艺。此段出现人物最多,计有七男五女,有的可确指其人,弹琵琶者为教坊副使李佳明之妹,李佳明离她最近并侧头向着她,穿红袍者为状元郎粲。另有韩的门生舒雅、宠妓弱兰和王屋山等。第二段集体观舞 描绘了韩熙载亲自为舞伎击鼓,气氛热烈而动荡。其中有一个和尚拱手伸着手指,似乎是刚刚鼓完掌,眼神正在注视着韩熙载击鼓的动作而没有看舞伎,露出一种尴尬的神态,完全符合这个特定人物的特定神情。第三段间息 描绘的是宴会进行中间的休息场面,人物安排相对松散。韩熙载在侍女们的簇拥下躺在内室的卧榻上,一边洗手,一边和侍女们交谈着,也是整个画卷所表现的夜宴情节的一个间歇,整体气氛舒缓放松。第四段独自赏乐 人物疏密有致,乐伎们的吹奏动作中,使人感到高亢、丰富的管乐和声,调动了欣赏者的情绪。女伎们吹奏管乐的情景,韩熙载换了便服盘膝坐在椅子上,正跟一个侍女说话。奏乐的女伎们排成一列,参差婀娜,各有不同的动态,统一之中显出变化,似乎画面中迷漫着清澈悦耳的音乐。 第五段依依惜别 画面描绘宴会结束,宾客们有的离去,有的依依不舍地与女伎们谈心调笑的情状,结束了整个画面。完整的一幅画卷交织着热烈而冷清、缠绵又沉郁的氛围,在醉生梦死的及时行乐中,隐含着韩熙载对生活的失望,而这种心情,反过来又加强了对生活的执着和向往。
亚多模告诉父母他要去国外旅行一两个月意图忘记追求不成功的女孩,爸爸鼓励亚多模养好精神和身体回来继续相亲。 亚多模开车到了机场,却又因为忘记不掉丹丝兰,临时改变了主意。在登机前的一刻,亚多模决定回到芙蓉阁去。 丹丝兰和李道花出去做按摩,亚多模来到芙蓉阁,他向吴华兰请求留在芙蓉阁直到周六的时候亲眼见到丹丝兰举行包养仪式,那时他就可以完全忘记丹丝兰,彻底的放弃。 丹丝兰回到芙蓉阁忽然见到本应在飞机上的亚多模,极力忍住了扑进亚多模怀抱的冲动,丹丝兰冷漠平静的问亚多模为什么还在这里。亚多模告诉丹丝兰他是来彻底忘记丹丝兰的,到周六亲眼见到丹丝兰被包养之后,他就再也不会和丹丝兰见面。丹丝兰对他置之不理,任由他去。 亚多模的妈妈到芙蓉阁来见了丹丝兰,她向丹丝兰道谢的同时也感到很内疚。丹丝兰为了亚多模所做出的牺牲令多模妈妈惭愧不已,多模妈妈摘下手上戴着的手链送给丹丝兰,丹丝兰却拒绝了接受。 马仁忠和丹丝兰的父母见面,孔珠因为反对丹丝兰被包养而拒绝出席。达研对马仁忠送的礼物很满意,见面的气氛热烈而融洽,达研因为就要借丹丝兰的福气过上好日子而兴奋。 孙子陪孔珠在家里吃饭,孙子提起了孔珠醉酒被他接回家的事情,孔珠问发生什么事,孙子提起孔珠因为不经意和孙子身体接触使他心向触电一样的感觉,孔珠怒气冲冲质问孙子是什么样的接触,孙子解释说只是下巴碰到了孔珠的额头。孙子跪在地上向孔珠道歉,外面的雷声吓到了孔珠,孔珠惊恐的扑进孙子的怀里寻求保护。 拉拉和孔珠找到马仁忠的办公室试图劝说他放弃包养丹丝兰的决定,马仁忠讲诉他对丹丝兰的迷恋和丹丝兰对他的感情,拉拉和孔珠见说服不了马仁忠,只好告别离去。 拉拉的婶婶想起拉拉就要结婚,而她身为亲生母亲却不能坐在证婚人的位置上而难过。忽然她想到拉拉的妈妈张珠熙已经和金语山离婚,这样她也有理由为拉拉征婚。 顺德因为丹丝兰被包养的仪式而回到芙蓉阁厨房帮忙,见到亚多模,卢室长告诉她这个男孩子就是追求丹丝兰的人,而丹丝兰为了躲避他的追求才决定被包养。顺德不明白丹丝兰为什么要放弃这样好的男朋友,而选择了被包养。 孙子收拾好了行李就要离开丹丝兰家搬到自己奶奶家去住,临行前孙子去向孔珠道别,孔珠因为孙子就要离开而难过,虽然强忍着,但还是流出了泪水。孙子也不舍的离开了孔珠家里。 到了奶奶家,孙子和拉拉姐奶奶大伯一起吃饭,奶奶和姐姐对他的亲切使孙子忘记了拘谨,很快和家人相处融洽。 亚多模继续在芙蓉阁里工作,每天看着丹丝兰和马仁忠见面,亚多模尽量忍耐着不和丹丝兰说话。同一宿舍的大叔劝亚多模不要亲眼看见丹丝兰包养的仪式,亚多模坚持看完后自己才能完全忘记丹丝兰。 拉拉的婶婶到拉拉家请求做拉拉的证婚人,奶奶也觉得婶婶说的有道理,拉拉同意婶婶做证婚人,但是同时提出条件让婶婶接受孙子。最后婶婶同意等拉拉结婚后,顺德和大伯结婚就把孙子接到家里住。 顺德离开芙蓉阁回家的路上,遇见了正赶回来的李道花和丹丝兰,李道花向顺德介绍了丹丝兰,两人见面都有似曾相识的感觉。
在清明节寸,在人们举行踏青活动寸,无论男女老少,都要折些嫩柳枝条。编成柳圈或帽子戴在头上,每家还要在门前栽插梆妓。
“清明不戴柳,红颜变皓首;清明不戴柳,死后变黄狗”是流传甚广的民谚。其来源有众多说法:一说为纪念“教民稼穑”的神农氏;一说柳是“鬼怖木”,可以避邪,将柳圈戴在头上可以防恶鬼的迫害,把柳枝插到门上,可防恶鬼进家骚扰;一说唐末黄巢起义前夕,组织者事先秘密通知百姓,在清明那天,人人都要头戴用柳枝编的帽子,作为保护对象的标志,后来人们就用在清明节戴柳纪念黄巢;一说源于唐高宗。有一天唐高宗在渭阳为征战有功的亡魂举行祭奠,他赐给群臣每人一个柳条圈戴在头上,说这样可以防止蜂蛰蛇咬,于是戴柳圈蔚然成风,渐传民间;一说为纪念柳永。柳永作词旖旎多情,教坊歌伎素喜唱柳词,柳永死后,每逢清明,北里歌伎多往墓前致祭,祭罢则折路边柳枝簪发,因柳永之姓与柳枝之柳谐音,故为悼念。
占籍中有关插柳的记述也很多:“轿子即以杨柳杂花装簇顶上,四垂庶映”;“清明节,都城人家皆插柳满檐,虽小坊幽巷亦青”;“清明是处插垂扬,院宇深深绿翠藏”。
现在清明节时,城市的人戴柳的已不多见,此俗在农村还相当普遍。在农村,儿童们以柳条制成圈戴在头上,也喜欢用嫩绿的柳枝拧下皮筒,做支音色俱佳的柳笛吹玩。由于“清明”与“聪明”谐音,民间把此日生的孩子称为“聪明儿”,并有抱婴儿向邻里乞讨“清明团”的习俗,说是“讨聪明”,讨了“聪明”的孩子最聪明。
清明节时值早春,植物生长发育快,植树成活率高,许多地方都在清明前后举行植树活动,这大概可以算作插柳民俗的演变。所以,古时把清明节称为植树节。然而,沿习了很长时间的民俗,直到1915年才正式规定下来。由于孙中山先生提倡植树,后于1929年又把孙中山先生逝世纪念日3月12日(阳历)改为植树节。到1979年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决定,3月12日为我国的植树节。如今,每到清明日,或集体,或家庭个人,于路边、田头、宅旁或郊野,植树造林更随处可见。
清明时节人人都要戴柳,家家户户门口都要插柳枝。这个习俗早在唐代就有了。杨柳有强大的生命力,俗话说:“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柳条插土就活,插到哪里,活到哪里。唐人认为三月三在河边祭祀时,头戴柳枝可以摆脱毒虫的伤害。宋元以后,清明节插柳的习俗非常盛行,人们踏青游玩回来,在家门口插柳以避免虫疫。春天气候变暖,各种病菌开始繁殖,古人在医疗条件差的情况下只能寄希望于柳枝了。民间对插柳还有很多解释。比如,在辽宁西丰、海城等地,人们认为妇女儿童折取柳枝插于头翼或房搪上,是一种招魂之举。在河南阳武,说是为介子推招魂。在河北张北。各家将柳条折下,悬于门前,认为可以驱除不祥;在广平插柳枝于门,是要顺应节气;在南宫,则取柳插门或戴在头上,俗信可令目清不盲。在上海,用柳条将清明祭祀剩余的蒸糕饼穿起来,存放到立夏日,用油煎后给小孩吃,据说可以不座夏(中医指夏季长期发热的病,小儿多发,多因排汗功能发生障碍引起。主要症状为持续发热。食欲不振。消瘦,口渴,多尿。皮肤干热,天气越热体温越高等)。
据说宋代大词人柳永生活放荡,经常出入于花街柳巷之中。当时的歌妓都很爱慕他的才华,并以受柳永青睐为荣。但因为生活不轨,柳永一生仕途坎坷,虽中过进士,最后却在襄阳贫困而亡。他死后,仰慕他的歌女们集资安葬了他。而且每年清明节,歌女们都会到他坟前插柳枝以示纪念,久而久之就成了清明插柳的习俗。
在全国各地,人们普遍在清明插柳枝、松枝或柏树枝。清明这天,家家户户要在门前、檐下插柳枝、松枝或柏树枝。柳青满檐,非常可观。人们不仅在门头插柳,而且还有男女皆戴用柳条编制的花环的习俗,甚至连狗也会戴上柳条圈,对此有民谚曰:“清明不戴柳,死了变黄狗”,或者说“清明不戴柳,红颜变鹄首”。
那人们为什么要在清明这天插柳枝或柏树枝呢?对此有许多不同的说法。
一种说法认为插柳树与柏树枝是为了纪念介之推,因为介之推与他的母亲正是被烧死在柳树与柏树之间的,所以人们要在清明这天插柳、柏枝纪念他。还有一种说法认为是代表取得新火之意。因寒食断火,第二天要钻木取新火。古时候有皇帝在清明后赐大臣带火柳棍的仪式,老百姓也用柳条互相取新火,然后把柳条插在门前,表示新火已赐,人们可以重新燃火做饭了。在山东东明,则流传着一个故事。朱元璋的皇后马娘娘在清明这天微服出游郊外时,人们不知道她就是当今皇后,便对着她的大脚板嘲笑了一番,弄得马娘娘又羞又愧,非常下不来台。她不好当场发作,便让随从暗暗记下村名,发誓非报此仇不可。正巧这件事让刘伯温知道了,觉得事情很严重,于是扮成一个老太婆,在回南京的路上迎见马娘娘,说自己因为一双大脚,不断受到这村里人的嘲笑,要马娘娘为她报仇,并不要错杀了自己。马娘娘答应了她的请求,并让她在门前插柳为号。刘伯温赶忙跑到村中,让村民们家家户户都插上柳枝,最终免除了全村人的一场灾难。
插柳必须要在清明这天的早晨进行。在清明节的前一天晚上,人们就折些柳、柏等枝条回家,清明一大早,便把柳枝与柏枝相搭配,插在院落的各门户屋檐上,另外,鸡舍、猪圈、磨眼等地也都需要插以柳柏,尤其是磨眼上,更是要插上大的柳柏枝。据民间说法,这样可以堵住天眼与屋眼起到防止毒虫进入的作用。
山东临沂一带有“清明不插柳,死了变个狗;清明不插松,死了变只鹰”的俗谚。
这其实是督促大家好好纪念先贤的意思,凡是死后不愿变成癞狗或饿鹰的人家,就都应该在清明这天插柳柏枝。这其实是要人们认真纪念历史上具有伟大情操的先贤君子,以让自己有一个美好的品行和未来。
还有的地方用柳枝在墙壁等处轻轻抽打,据说可以防毒、驱邪。如在山东安丘,天未明,男孩就到野外折些柳树和柏树枝条来,大人先拿它们到屋里抽打一会儿,用来警告蝎子,边抽打边说:“今天是清明节,只许把墙爬,不许把人蛰。”抽打完后再把树枝插到各个门框上,据说可以去瘟、防毒、驱邪。女孩子们在辫子上结一段柳条或松枝,一为纪念古人,二为辟除毒邪。男孩们则用柳条做项圈,并套在狗的脖子上,说这样可以使狗不招狗蝇。有时孩子们会把戴着项圈的狗集合在一起,看谁的项圈做的好做的大,表现出孩童们争强好胜的天性,也不失为一种充满童稚的欢乐。有的地方还有戴柏枝帽的传统,说是戴上会长生不老。
如今,随着许多地方,尤其是平原地区柳树、柏树等树种的日益减少,清明插柏戴柳之俗也在逐渐发生改变。有的地方已很少在清明这天插这些枝条,有的则用其他枝条比如杨树条等来代替。
柳条还是孩子们的一种好玩具。柳条皮拧下来,可以做成很短的柳笛。吹时鼓起腮帮,其音尖烈,别有风味;如果在上面挖几个小孔,吹起来更是抑扬悠长。这天若走在村中的大街小巷上,可以到处听到孩童们呜呜吹柳笛的声音,真是别有一番风味。
“艺伎是失落于世界的艺术品,活着的意义就是取悦你,其余部分都是阴影。”
这句话来自于电影《艺伎回忆录》。
“我变成更好的自己,也不过是为了遇见你。”
这句话也是。
电影中的三个女人,初桃,真美羽,小百合,心里都偷偷埋藏着一份爱情。
一个乖张,因为提前预知了结局所以像是怕浪费一分一秒一样拼了命去爱,那一身红衣在灰白的画面里真是好冷艳;
一个温柔,她不渴望结局,所以尽着自己所能陪伴在自己所爱身边,因为想要久伴,所以连爱也是沉默的;
我们的女主角,章子怡扮演的小百合在拥有爱情的同时拥有着无敌的好运气,努力向自己爱着的人靠近着,慢慢看清,真好,原来你记得我,原来你也喜欢我。
她们都经历着对于艺伎而言,大不韪的爱情。
像我这样的故事,是不应该告诉别人的。因为我的世界的禁忌之深,正如它的脆弱之深,失去了神秘感,它将不复存在。
美轮美奂、身体纯洁、极尽取悦,日本艺伎是男权社会对于女性物化的极致幻想,一种完美的意淫。
因为极美极需要修炼,从另一种程度上又是遗落的艺术。
只是,这和一个女人的危险、脆弱、神秘,以及孤独统统绑在了一起。
当女人的“美”只为取悦而生,美就是自伤的。
如果将爱情当作生命的唯一信仰和命运的唯一救赎,这个信仰是极其危险的。
她们靠演绎的“完美幻想”以获得某个男人的垂青,从而有可能嫁人生子。
造就畸形的男女关系。这,和现代社会乔装伪饰以获得某种男性青睐的女子如出一辙。
章子怡饰演小百合
那一年,我为片中三大女神所惊艳,十年后,再次翻出这部影片,才发现沉淀下来的不只有姣好的脸,还有曾被忽略的,影片带给我的启示。
年幼的小百合在生命的历程中,遇到将她一眼望穿的男人,从此在心中埋下了火种,从一无所有到被挖掘塑造,历尽千辛万苦,成长进阶为顶级艺伎。
但不管经历了什么,她始终怀有坚定的目标,那就是越过重重刀山火海走到自己喜欢的人面前,并且让他爱上自己。
她没有遗失自己的本心。因为她命里属水,柔韧而坚持。
相比较另外两位女性角色则注定悲剧。
由巩俐饰演的烈火般叛逆反抗的初桃,像《甄嬛传》里的华妃一样爱得卑微,却外化得飞扬跋扈,那种内心怯懦下的坚硬变形,让自己沦为炮灰。
巩俐饰演京都第一红妓初桃
美丽又善妒
由杨紫琼扮演全然伪装自己以取悦迎合男权社会,从而获得长久关系的真美羽,则一生自我压抑,活着如同死去。
杨紫琼饰演真美羽
男权世界里,极左和极右都是不对的,小百合的顺势而为又不失真挚或许才是一条出路。
“自从见过你后,
那在桥头的小女孩,她所走的每一步,都是为了能更接近你。”
这里特别要提及真美羽这个角色对现代女性的启发。
“没有人会为已经得到的东西付账”,艺伎要练习如何与男人周旋,用心念控制男人和自己。就像是一场心理博弈。
真美羽这样的顶级职业艺伎管得住人类天性中的本能和欲望,控制得了自己的感情,所以,才能将男欢女爱作为职业。
懂得掌握魅惑和吸引男人的手段,以此,去换取另一部分她认为更珍贵的东西。却由此失了真心和幸福的根本可能。
像不像我们现代社会中,那些教女性如何驾驭男人的“武林秘籍”?仿佛个个靠“控制”他人实现了拥有甚至是占有,甚至是被爱。
个个想要成为艺伎般的“情场高手”——“要想得到男人的爱,首先是不要爱他们,而是去用他们。”我看到情感大师们带着各界女神一起走火入魔。
善恶美丑,都是人的本性,为了成为男人眼中的完美“艺术品”,她们则需要压抑本性。
每个女孩心里都有一个这样的梦想——没有高贵的血统,同样可以使自己成为高贵的女人。艺伎就是这其中之一。
那样的高贵,是刻意练习出来的非人性。磨灭了真实人性的活色生香,让这个社会充斥着假面假人,和逐渐隐去的真心。
如果看看真实的艺伎生活,便知我说的并不偏激。
艺伎的形象是日本男人幻想中最完美的女人形象,她们有着强烈的道德约束和各项精湛的技艺,不允许在从业期间与任何客人发生性关系。
不是只要把脸画白了,嘴抹红了,发髻梳好了,就能叫艺伎的。艺伎的培养非常严格,单单是练习笑容就要花上两三年。
一般从10岁开始,要在5年时间内完成从文化、礼仪、语言、装饰、诗书、琴瑟,直到鞠躬、斟酒等课程,从16岁学成可以下海,先当舞伎,再转为艺伎。
从这样的艺馆里熏陶出来的年轻艺伎,除了貌美,更有了一种特有的精致与雅美。
而现在对艺伎的要求不仅仅局限在精通各种歌舞乐器,还需要对国际新闻、花边消息了如指掌,懂得如何迎合客人的喜好,善于察言观色,并能维护客人的自尊。
只要不结婚,艺伎可以一直工作到老,而一旦选择结婚,就必须隐退。
电影中段,初桃被发现与客人之间的私情
她们满足男性对女人的极致幻想——享乐、浪漫和占有欲。
借着这种完美幻想,艺伎这个职业存留了下来。而从中,女性却失去了真实的自我,全然被塑造成迎合男性的产物。
中级舞伎衣领红色元素减少
白领艺伎
常有人问,为什么艺伎的脖子后面要留一些不涂白?
这种作法实则是为了强调涂白的脸,给人一种脸是面具的感觉。
脖子后面平时是两个叉,重要场合是三个叉,也有种隐秘的仪式感。
还有人说,这个脸真的太太太白了,接受需要时间。
其实这除了美和仪式感,也有客观因素:日本再先进,也有没发明出灯的时候,晚上看艺伎表演光线昏暗,妹子们的脸糊成一团,所以才有了涂白脸的传统。
有必要提到电影《艺伎回忆录》中小百合的原型:岩崎峰子
1949年出生的岩崎峰子15岁正式出道,成为全日本的第64名舞伎,当年便成为收入最高者,并保持“花魁”称号6年之久。
21岁时完成“更领”仪式正式成为艺伎,每天晚上几乎要到10家或10家以上的茶楼接待客人。
在岩崎峰子的嘉宾名单上,可谓“大牌”众多:美国总统福特,英国女王伊丽莎白、查尔斯王子等,都曾是她的座上宾。
国宝级的岩崎峰子在舞蹈、茶道、音律、礼仪素养方面都是行内里手,可惜却在鼎盛的29岁激流勇退,令无数人扼腕不已。
2001年7月,岩崎峰子亲写的《岩崎峰子自传》热销日本。
但现实中的小百合,却并未迷失自己。
一流的艺伎应该习惯镁光灯的环绕,而我则在灰暗的壁龛里度过了很多童年时光。一流的艺伎总是尽她所能取悦客人,使每个认识她的人都为之喝彩,然而我却宁愿享受孤独。一流的艺伎应该像一株优雅的杨柳,恭敬地弯着腰为他人服务,而我却固执叛逆,桀骜不驯……”
岩崎峰子能够成为顶尖艺伎,恰恰在于她为取悦而生,却敢于不取悦。
岩崎峰子嫁给了日本一位艺术家,转身消失在灯红酒绿的夜色中,这是她的美好结局。
如果女人对美的极致追求,是为了取悦男人,那么,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幸运到成为岩崎峰子。
“做艺伎,是因为没有选择。”
电影里说道。
由于艺伎的最好归宿是被某达官贵族看上,并娶回家,所以对于一些艺伎而言,极致的取悦亦有某种婚嫁的目的。
她们在这场取悦中扮演着完美的“另一个自己”。但靠完美表演吸引到的爱情,往往看不见她们的心,和真实的表情。
所以往往也不会有真挚的爱情。
将女性物化成“完美形象”的男人,爱的不是这个人本身。
这却是小百合们的唯一出路。
你有喜欢的人吗?你可以为他慢慢变好慢慢靠近他吗?如果第一个答案是肯定的,我想你是会的。但是如果过于扭曲,在取悦中失去了自己,结局或亦如艺伎。
做自己,不做当代艺伎。
本 文 作 者 李娘娘本文为她生活原创文章,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找她总聊人生加微信:niangniang8923找她总谈合作发邮件:tata@tatata.cc投稿回复关键字
【往期回顾】
?
致章子怡: 要么妥协,要么迎着耳光站稳
小编引咎辞职前,重新为她蜜们推荐一次【羊绒围巾】!
不是每个人都有勇气推倒重来 I 换一个城市,你快乐了吗?
一切互动的前提,
都要基于自我的感受,
如此才能发展出自己的个性,
今晚,女神学院情感导师手把手教你“如何调教男生(上)”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
错过时间段可重复收听课程录音。
文 | 国馆 · 主播 | 赏新晴
来源:国馆文化(ID: guoguanwenhua)
1100多年前的一个夜晚,唐宣宗李忱做了个梦。
他梦见来到黄帝的天宫,黄帝的身旁,站立着一个玉面童子,童子唱着《长恨歌》,衣袂飘飘,声脆如铃。
宣宗大为惊奇,问黄帝:
“这童儿是谁?小小年纪竟能背出《长恨歌》。”
黄帝笑曰:
这小童的前世,就是长恨歌主白居易啊。他只因尘缘未了,才到大唐走了一遭。
宣宗还要再问,却见黄帝和童子腾云驾鹤而去,瞬间无影无踪。
醒来后,宣宗闻内侍来报,白侍郎已于几日前在洛阳病逝。
宣宗潸然泪下,挥毫落纸:
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文章已满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怆然。
白居易一曲《长恨歌》,足以压倒全唐的叙事诗。
但世人多以为,曲里写的是李杨的爱情,却少有人知道,他是在借李杨之事,述说自己抱憾一生的相思。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这句话,他最开始是说给他的湘灵听的……
少年成名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这是白居易16岁时写的,这首诗惊艳了盛唐,惊呆了顾况。
顾况何许人也?
唐人将其视作李杜的衣钵传人,是天下学子争相拜谒的文坛巨擘。
少年白居易,也曾带着自己的诗去拜谒顾况。
顾况初看到白居易的名字,调侃道:“长安米贵,白居可不容易。”
但看到“离离原上草”,他就惊叹:有才如此,居天下不难!
白居易的诗名,很快就传遍了京城,据说,他曾因为这首诗,在酷夏的长安,免费得到了一筐只有贵族才用得起的冰消暑。
但就在天下人把这个少年捧上天的时候,他却选择离开京师这个名利场,回到故乡符离,因为家乡,有一个女孩让她魂牵梦萦。
初遇湘灵
母亲陈氏,15岁嫁给了自己41岁的舅舅,老夫少妻本来就有隔膜,白父又常年在外做官,聚少离多,压抑的婚姻让陈氏扭曲变形,她把所有希望都寄托了早慧的白居易,厉监控着儿子的一举一动。
书斋苦闷,又有严母在侧,白居易终日郁郁寡欢。
12岁那年,为了躲避政敌报复,白家举家搬到了符离。
路程遥远颠簸,白家幼子染疾去世,举家陷入悲痛。
而就是在那个时候,邻家姑娘湘灵,走进了白居易的世界。
两情相悦,在中秋灯会上一见倾心:“娉婷十五胜天仙,白日姮娥旱地莲”。
她是农家之女,身材姣好,清新如莲。
因为贫贱,她侥幸逃过名教束缚,保存了一派天真烂漫。
白居易善谱曲,而她的歌喉又让人着迷。
一个谱曲,一个唱和,才子佳人很快就坠入爱河。
少年连梦里都是湘灵:
还有少年春气味,时时暂到梦中来。
不见湘灵,就害上相思病。
抱枕无言语,空房独悄然。
谁知尽日卧,非病亦非眠。
儿子突然变了个人,母亲肯定是最快察觉的。
婚姻从来都是人生最重要的砝码,但从来只有大家闺秀下嫁风流才子,哪有名门之后娶村妇为妻的道理!
她相当恼火:
“我白家是贵胄之后,三代为官,书香门第,岂是你一个农妇可想入非非的!”
为了把这段感情掐死在摇篮里,陈氏就把白居易送到南方的叔叔家去,再后来,白居易就去了京城游历。
所以,此番从京城回乡,已经时隔三年了。
偷尝禁果
阔别几年后回到家乡,白居易直奔湘灵家去。
但他却看见木门紧闭,荒草丛生,湘灵一家早不见踪影。
他失魂落魄地回家,问起弟弟白行简:
“哦!你走后,他们家也搬走了,不知道去哪,走之前,湘灵还抓了一把土放在锦囊里,估计要永别家乡,不会再回来了吧。”
白居易怅然若失,但也只好作罢。
不多久,他就结识了家乡名士“符离五子”,终日和他们游玩唱和,谈诗论文,不亦乐乎。
但母亲又看不惯,又动了让他走的心思,“符离五子不过乡野之人,你每天和他们混在一起,对你的仕途有什么帮助!看来我也要学一学孟母三迁了。”
这一次,白居易据理力争,并向母亲保证,以后不游玩,只切磋学问,才勉强留下。
七八年后的一个春日,白居易手捧书卷,漫步湖边,他嘴里念念有词,但眼光却被远处的一辆车马吸引住了。
车里的人,是湘灵!
他们又回来了!
“我们一家去了越中给人种地,那里赋税轻。但爹爹病了,想回家,所以我们就回来了,这次回来了就不走了。”
白居易激动地抓着湘灵的手,语无伦次:
“我也回来了,我也不走了。”
这次见面,他们的感情急剧升温,白居易继续以与符离五子切磋为由,半夜无人时,溜进湘灵家,他们偷尝了禁果,享尽云雨之欢。
花非花,雾非雾,夜半来,天明去。
来如春梦几多时,去如朝云无觅处。
有一晚,符离五子来到白家找白居易,无意间跟白母说起,许久不见居易了,想念得紧。
白母眉头一皱,他不是每天晚上都找你们去了吗?
怎么会许久不见?
不知是不是心理作用,白母又隐约听到了湘灵的歌声,她疑惑,难道七八年过去了,儿子还没忘了那个村妇?
她抓来弟弟白行简一问,一切都明白了。
白居易清晨回家,堂上老母脸色铁青,“搬!去襄阳!全家都到你父亲那里去!即刻走!”
白居易苦苦跪求母亲成全,但母亲不仅不为所动,甚至连给他们告别的机会都不留:
深笼夜锁独栖鸟,利剑春断连理枝。
一夜之间,白家消失得杳无踪迹。
一路上,白居易强忍着悲痛,写了一首《潜别离》:
不得哭,潜别离;不得语,暗相思。
我不敢哭,不敢说,只能在心中和你暗暗告别,暗暗相思。
河水虽浊有清日,乌头虽黑有白时。
我母亲会有回心转意的时候的,湘灵你要等我。
天各一方
到了襄阳后半年,白父就因病辞世了。
按风俗,白居易要扶老父灵柩回符离。
一路颠簸坎坷,终于回到家乡,但湘灵一家又不知所终了。
他走之后,流言四起,湘灵一家在符离也待不住了,只好远走。
白居易失望至极。
但自父亲去世后,失去靠山的白家,已经要靠着举债度日。
为了白家,也为了湘灵,白居易只能忍住悲痛,发奋科考。
唐朝的进士难度极高,白居易参加的那年,3000多人只取17个,但他当然位列其中,还成了最年轻的一个。
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
白居易意气风发,自比李杜,立志成为唐兴两百多年来第一人。
他骑着高头大马,吹吹打打回到家乡,白府大红灯笼,人流如织,喜气洋洋。
但邻家却孤灯一盏,隐约还传来几声啜泣。
是湘灵回来了,但这次她选择避而不见。
新科进士和乡野村妇,他们之间的距离,已经比年少时更远了。
但白居易有心寻她,两人自然很快就又碰面了,再见面,湘灵已经二十五岁了,像她这个年纪的女孩,很多早就是几个孩子的母亲了,只有她还在傻傻地等着白居易来娶她。
白居易感动心疼,他拉上湘灵,跪求母亲成全。
“当年你是布衣学子,她尚且配不上。如今你是天子门生,她就更是连给你提鞋都不配了!”
抗争了十几年依旧是这样的结果,湘灵终于绝望了。
没过多久,白居易就要回京赴吏部的选拔了。
临别的渡口,湘灵送了白居易一双她亲手做的千层底。
鞋成双,人孤单。鞋尚能双行双止,人却要天各一方。
白居易肝肠寸断: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岁月让所有的我爱你,都变成了对不起。
天公于他们,何曾有一点善意。
误我百年
到京之后,白居易遇到了人生中最重要的一个朋友,就是那个写下了“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的元稹。
初遇元稹,他正在写《莺莺传》。
官家千金崔莺莺,为处理老父后事而暂居普救寺,在这里,她遇到了张生。
张生爱慕崔莺莺的才貌,以诗传情,以琴撩拨,莺莺春心大动,在婢女红娘的牵线下,和张生私定终生,张生也是“夜半来,天明去”,俨然恩爱夫妻。
岂料最后他认定莺莺是影响他前程的祸水,决绝地抛弃了莺莺。
一年多后,张生路过莺莺家,此时莺莺已另嫁,张生却还想以莺莺兄长的身份掩人耳目,请求一见,被莺莺断然拒绝。
后来,这个故事还被改编为《西厢记》。
故事写得令人愤恨,但却是以元稹和表妹的初恋为原型。
元稹就是始乱终弃的张生,他在故事里,把张生的这种行为称为善于补过。
因为他抛弃表妹之后,就攀上了丞相之女韦丛,从此青云直上。
元稹得意地把他的作品拿给白居易看,白居易唏嘘感慨,他为莺莺怜惜,也想起了他的湘灵,深感负疚。
他又借他人之事说自己的遗恨:
为君一日恩,误妾百年身。
寄言痴小人家女,慎勿将身轻许人。
放浪形骸
湘灵好像从此在白居易的人生里消失了。
心如死灰的白居易开始疯狂狎妓。
在唐代,以他的官制,只能蓄养三个家伎。
但白居易则一人占了三十多个青楼女子,他把天下所有女人都当玩物,三年一换,老了就遣散:
十载春啼变莺舌,三嫌老丑换蛾眉。
他放浪形骸,任凭天下人戳他脊梁骨,他不遗余力地糟践自己。
年近四十,身边依旧变换着各种女人,他拒绝了所有说媒,坚决不娶妻。
但再凶恶的母亲,也有体衰年老的一天,她找来族人相劝,生死相逼,寡母楚楚可怜,湘灵杳无踪迹,他心里早就放不下别人,娶与不娶,又有什么差别呢。
37岁,白居易终于在百般无奈中迎娶了杨氏。
同床异梦
白居易讨厌杨氏,他对杨氏最有情的一句诗,是新婚时的一句说教:“君虽不读书”。
他忍不住拿湘灵和杨氏对比,湘灵是农家女,但她“娉婷十五胜天仙”,杨氏是名门之后,但还“不如农妇识时节”。
他因功授封,杨氏沾光,他觉得她不配:
吾转官阶常有愧,君加邑号有何功?
倚得身名便慵堕,日高犹睡绿窗中!
白居易流传下来的诗,提及妻子的,除了说教,就是训斥。
被贬江州后,失意让他更无法抵御思念。
有一次,他在晾晒衣物时,翻到了那双藏在箱底的千层底。
心中又再度翻江倒海:
人只履犹双,何曾得相似?
欲忘忘未得,欲去去无由。
所有的情随事迁,都禁不起一点挑逗。
这一生,终究只剩长恨了。
自此永别
白居易53岁的时候,曾再回故居找湘灵。
再重逢,湘灵依旧未嫁,虽是徐娘半老,但风韵依旧。
白居易走后,湘灵舍身佛寺。
未曾想到老了,他们之间还隔着凡俗这堵墙。
白居易又愧又恨,想说的话,开不了口。
十多年后,年过花甲的白居易再次鼓起勇气,又回来找她,这回他想,无论如何,都要和她在一起。
但湘灵连见都不见,因为她不想他看到自己年老色衰的样子。
她回了白居易一封信:
有赖父母的理解支持,我才能坚守终身非你不嫁的承诺。父母去世后,兄弟们也很理解我,我得以继续留在佛寺中。
三十年来,我诵经念佛已经习惯了。红尘之事,也都不记得了,你,也不要再来找我了。
白居易老皱的手掐着书信,五脏俱裂。
他写了一首诗给湘灵:
别来老大苦修道,炼得离心成死灰。
平生忆念消磨尽,昨夜因何入梦来?
如果你已经忘了我,为什么昨晚还到我的梦里来?
湘灵苦笑,她只是让弟弟替她传最后一句话,“既然在梦里见过了,那就当我们已经话别了,天上人间再见吧。”
白居易心碎离开。
符离中秋初相遇,一见君郎误终身。
就让你永远记住我十五岁的样子吧。
本以为时间可以修复所有遗恨,本以为五蕴皆空的佛法可以超度我的灵魂,却想不到,即使吃斋念佛三十年,面对你,到头来我还是连“色即是空”都参不透。
长恨歌主
世人只知道苏轼旷达,却不知道那是他从白居易处学来的闲淡消散。
他曾是朝堂之上的硬骨头。
锋芒所向,令权豪色变。
誓言成空后,他渐渐参破穷达。
晚年的诗,格调不高,境界不大,闲适淡泊中总带着一丝丝哀愁。
他不再把自己比作李杜,而自称是唐代的陶渊明。
亭上独吟罢,眼前无事时。
数峰太白雪,一卷陶潜诗。
他厌倦了争斗,遣散了所有家伎,最美好的生活于他不过是:
窗前有竹玩,门外有酒沽。
何以待君子,数竿对一壶。
他一辈子都忘不了湘灵,他把湘灵写进长恨歌,她的美丝毫不逊于贵妃: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但在爱情里,他和玄宗一样无力: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他苦笑,这世上最无奈的誓言也许是:
但教心似金钿坚,天上人间会相见。
后来,《长恨歌》传到了日本,上至天皇,下至黎庶,全国无不顶礼膜拜,他被日本人奉为文殊菩萨,影响力远超李杜。
再后来,人们称他为长恨歌主,一曲长恨有幽情,江州司马最伤心。
▼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 关注十点人物志
听免费人物传记 / 名人故事 / 文学名著
-背景音乐-
《乱红》《半生缘》
-作者-
国馆,最中国的文化微刊。用文化修炼心灵,以智慧对话世界,在这里,重新发现文化的魅力。本文原标题《白居易一生有33个女人,却失恋了62年》。十点读书经授权发布,转载请联系作者。
-主播-
赏新晴,十点读书签约主播。夜色阑珊之时,我给你讲一个故事,说一段心声。微信公众号:听晴声(ID:sxqreading)。
▼长按2秒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欢迎把我们推荐给你的家人和朋友哟
虎嗅原创组作品,首发于虎嗅旗下年轻厂牌“难逃一吸”(ID:suck2333),头图 视觉中国
作者丨天使不投资人
作为一家信仰算法的公司,今日头条在巨大的外部压力下,增设了数千人的人工内容审查团队。有人觉得头条咎由自取,也有人觉得头条是时代的“冤大头”。但要说有谁比头条更咎由自取也更冤大头,您得到成都看看。
作为《王者荣耀》的诞生地,腾讯成都分部寄托了腾讯对自身游戏内容的希望。然而在下一个“农药”出现前,成都腾讯大厦先添了一道奇景:多达200人的“主动客服”。
这200位客服采用十分传统的“打电话”工作方式,所做的事情更是匪夷所思:在AI识别出“可疑”游戏账号并找到联系方式后,客服们要逐个联系账号拥有者,并询问:“您好,请问XXX账号是您本人在使用吗?”
这一工作比推销“现金贷”更加吃力不讨好。据悉,超过60%的客户在听到第一句话后就会挂断,其中不乏怒骂一句“有病”者。
最后的武器
这些客服在做的工作,是主动探寻借用大人账号打游戏以绕过防沉迷限制和支付限制的孩子。就像当年孩子会借用成年人身份证进入网吧,如今的孩子借用大人账号打游戏也是家常便饭。
腾讯的目的是先于家长、社会和有关部门发现“问题儿童”“网瘾少年”,通过电话确认目标后再联系家庭、给出建议,可以说是无微不至的防沉迷关怀了。
作为技术十分成熟的互联网公司,腾讯如此这般做“防沉迷”工作,就和对算法颇为自信的头条启用人工审查一样——说好听点是弥补技术的缺陷,说难听点就是“求生欲强”。
这两年国家对游戏什么态度,每个关注游戏产业的人都不瞎。至于应付愤怒的家长,更是中国游戏公司的家常便饭。
在事情危急到今年这揍性之前,腾讯也曾试图用互联网的方式——产品来解决儿童沉迷游戏的问题,并且构建了中国最为成熟(没有之一)的防沉迷系统。说来非常讽刺,作为最会诱导用户“氪金”的游戏公司,腾讯也是唯一一家在防沉迷系统加入“限制支付”功能的游戏公司。
然而再好的防沉迷系统也有严重的先天缺陷:
亲子身份验证困难。大多数防沉迷平台会在注册、验证身份(可以简单理解为“证明你儿子是你儿子”)这一步就将家长劝退,对那些缺乏耐心或缺乏“网感”的家长尤其如此;不幸的是,特别在意孩子“网瘾”的家长往往就是这类人。
孩子帐号获取困难。即便最先进的平台在验证身份后允许家长使用身份证、手机、微信号等线索模糊查找,如果家长并不熟悉孩子的帐号且不愿询问(事实上多数家长都不熟悉且排斥沟通),锁定亲子账号就成了老大难问题。
限制游戏却无法挽回亲情。所有防沉迷平台客服接受的最严厉斥责只有一种:“用了你这个系统,孩子不理我了/孩子跟我大吵一架/孩子离家出走了。”90%的家长找到防沉迷系统,是因为他们的亲子关系已经恶化到了无法靠自己解决、只能求助外力的程度。防沉迷等于核威慑,当你需要它爆炸时,结果已经无法挽回了。
因此,即便腾讯花大力气搭建了最为先进的防沉迷平台,仍然迫不得已地在今年加入了这一“主动客服”,力求在亲子关系严重恶化前,让家长得以“先下手为强”。从技术到人力,从“发现问题”到“没事找事”,互联网公司面对无穷质疑的最后武器,就是进一步加强自我审查。
不得不佩服腾讯的决心、技术实力(和求生欲):在客户发现问题之前试图先帮客户解决问题,哪怕承受60%的“有病”谩骂。从6月成立到现在,成都客服中心主动拨出了300万通电话。我不知道这200位客服工资多少,只想替腾讯、社会和国家都对他们说声“谢谢,辛苦了”。
然而,即便以腾讯为代表的中国游戏公司有如此决心和实力,中国AI发展之势又如此喜人,旁观者也无不扼腕叹息。一位从业者直白地向我表示:国家也不管,家长也不管,才轮到企业管这种屁事儿。
谁都不管孩子
在游戏沉迷这个问题上,施压者并非只有国家。游戏在中国的多年“污名化”之路上,国家和家长扮演的角色一向“只有意见,并无建议”。如今中国儿童沉迷游戏的问题客观存在,也跟国家政策及家长选择有莫大关系。
自从小学3点半、初中4点半(教育界称330、430难题)放学,接送孩子就成了一部分家长的老大难问题。无论家长每日请假乃至辞去工作自己去接,抑或拜托亲朋、雇佣保姆去接孩子,接到孩子后,漫长的下午和晚上该怎样度过又是个问题。
诚然,初中阶段,许多地方政府会组织免费晚托班缓解家长压力(在GDP角度,也是解放家长一下午的生产力),小学则基本无解。况且,自从今年国家严禁公校补习、公职补习,初中的免费晚托也成了梦幻。一些富足家庭确实会将孩子交给付费晚托班,但这并非多数人可作出的选择。
幸亏中国的网络发展如此之快、手机产业如此之强,每个懒得盯孩子的家长,都可以甩给孩子一部手机,让他爱玩啥玩啥去。这样做的结果,不仅容易使孩子过早接触到不适宜其年龄的内容,更是疏远了亲子关系,让孩子“对手机比对父母亲”——若非如此,所谓“网瘾”何以发现如此之晚,又何以如此难靠家庭自己解决?
把娱乐交给数码产品,几乎等于把亲子教育交给网络。如此对待,孩子没有网瘾才是新鲜事儿。然而我们毕竟不能苛责家长:学校早放学,家长工作忙又累,不把孩子推给手机,难道要推给国家么?
刚刚过去的9月4日,新华社发表时评:不能让农村青少年成网游成瘾“重灾区”。这一评论虽然将矛头对准游戏和游戏公司,却客观上暴露了日常生活匮乏、家长管教缺位的孩子更容易“沉迷游戏”的现实。留守儿童多发网瘾,与核心家庭(父辈子辈同堂,祖辈往往在老家)老人依赖网络十分类似。网络在他们手里并非闲暇的玩物,而是唯一的精神寄托。
而就在此前一天,9月3日,一条标题为《13岁男孩玩“吃鸡”坠楼身亡 家长:要起诉游戏公司》的视频又在微博热了一阵子。视频中家长言之凿凿地将孩子之死怪罪于游戏公司,绝口不提自己作为监护人的缺位——盯不住孩子“吃鸡”,难道还盯不住孩子跳楼么?
如果在北美,这种孩子跳楼都浑然不觉的家长,大概率在孩子年幼时就会被起诉,剥夺抚养权甚至坐几年牢。在中国,未尽到监护义务的家长不但没有任何法律意义上的危险,反倒可以自以为是地拿起法律武器“将游戏公司一军”——得承认我国家长大概和工业化国家差距还蛮大的。
但是,当他们自顾自地将矛盾推给游戏公司时,有关部门能做出公正的裁决吗?
国家意志
说到国家对游戏的态度,阅读文章至此的朋友们根本没必要听我废话。如果您是从业者或者核心玩家,应该也早已了解今年游戏业遭受的浩劫如版号不批、网游限量等政策,主要是因为主管部门权力交替所致。
文化部管游戏与工信部管游戏最大的区别,在于工信部虽然要限制游戏的意识形态并做出内容审查,但同时也要肩负引导游戏产业发展的使命。然而文化部的职责却只有前半部分,用个互联网从业者容易理解的说法:如今的主管部门根本没有产业、经济相关的KPI,自然是管得越严越好。
那么,应该管什么?什么叫严管,又什么叫松管?
中国没有明确的游戏分级制度,有很多从业者会根据常识判断,这个问题可以依靠改革解决——现在规则不明确的审查模式,创造了很多审查的灰色地带也就是寻租空间,错误、低效,也应该被时代淘汰。
顺着这个思路下去,“灰色审查”之所以没有改,可能是既得利益者,也就是前审查部门的阻挠、牵制,只要结构一变,部门啪啪一改,一切迎刃而解——然而今年主管部门确实变了,风向也真的变了:变得更糟糕了。
“网游限量”这种几乎是计划经济时代才能诞生的政策,既不符合市场经济的常识,也不符合当前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更不符合一度流传甚广的“权力寻租”论调——有关部门疯起来连灰色收入都不要了?
最合理的解释是:曾经的“寻租设想”是错的。有关部门并不是仅仅要限制色情、暴力、低俗,也没打算要从说不清道不明的审查原则中寻找猫腻,而是发自内心地觉得游戏根本就不是什么好鸟儿。
至于怎么得出了这个结论,我先给大家分享一个故事。
在虎嗅文章《腾讯想做个好人》中,作者六九讲述了一段腾讯投资Paradox(简称P社)的失败经历。彼时腾讯正值TGP宣传期,想借助P社的硬核策略游戏扭转核心玩家对腾讯的成见,并高调赞颂《群星》《城市:天际线》等P社作品。
后果大家都知道了,《群星》这游戏虽然在腾讯投资后火速出了官方中文版,但直到今天TGP更名wegame,这游戏在中国的正版仍然连影儿都没有。
实际上,除了意识形态问题极端敏感的《钢铁雄心》系列,彼时的腾讯曾经希望将“P社四萌”中的其余三部小众硬核作品全部引进,但也遭到了有关部门的极力阻挠。时至今日,在WeGame平台搜索Paradox,显示结果仍然只有《城市:天际线》。
很难想象不血不黄,画面几乎等于UI+纯文字的P社游戏会触犯家长敏感的神经。有不靠谱儿传言称,面对刻意隐去《钢铁雄心》的“P社四萌”,有关部门并非像审批其他游戏一样给出具体的游戏内容问题及修改意见,而是直言“Paradox的游戏就不要想过审了,他们意识形态有问题”。
就算传言再不靠谱儿,这也是人类逻辑能够推测的唯一原因。
这说明了三个问题:
有关部门对游戏的审查可能傲慢,但绝不无知。若非有一定游戏经历的核心玩家,很难透过P社游戏的粗糙外表,看透其“不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反动意识”;
即便在文化部接手之前,意识形态审查也是摆在明面上的问题。只不过因为鲜有公司会冒天下之大不韪引进那些显然涉及意识形态的游戏(被腾讯刻意择出去的《钢铁雄心》系列即是典型),这一原则通常被国内一众只困扰于暴力、色情审查的从业者忽略了;
审查部门的官僚气息仍然浓厚。意识形态问题同样“相当严重”的《城市:天际线》(说《王国风云》《欧陆风云》系列比这玩意更敏感的人不是对P社有误会,就是对敏感有误会)最终得以安全通关,据说是照顾到同期炒得火热的“智慧城市”概念。当然,信不信由您。
失去的是1050亿吗?
在游戏工委发布的《2018中国游戏产业报告(半年报)》中,我们看到了一个不大不小的数字:上半年,中国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达到1050.0亿元。
如果与中国其他产业相比,1050亿是个很尴尬的数字。说它大吧,和国计民生产业比确实不起眼;说它小吧,世界范围内横向比较又太不客观。
一般评价这种产业,当想要割舍时,就指责它是“落后产能”;想要保留时,就说它“带动了很多就业”。
游戏可确实带动了很多就业,尤其对于那些曾被它“祸害”得“百无一用”的孩子们。某游戏公司高管对我如此描述新晋从业者——
游戏业内部的那些就业的学生,都觉得做游戏很酷,这是肯定的,否则他们就不会进游戏行业了嘛。
那这些孩子都是些什么人呢?不了解游戏产业的人可能会想当然地觉得是一群游戏死宅,掌握着一些游戏以外“没什么用”的技能,因此只能在游戏行业混碗饭吃。至于那些程序啊、产品啊、运营啊、客服啊,在游戏产业以外不也普遍存在?
然而并非如此。被称为“第九艺术”的游戏是多媒体的艺术表现形式,游戏公司对音乐、美术的需求供养了国内大批艺术、设计人才。实际上,无论日本还是中国,画师和音乐人都与游戏产业有极深的交集,其中一些人更是以游戏公司为长期、主要的收入来源。
国产游戏如今的艺术表现有相当突破
日本可能还好,然而在中国,虽然“第九艺术”备受轻视和限制,前八种艺术混得怕不是更差。因此,对于众多从艺术院校毕业的学子,游戏公司成了他们最靠谱的、能发挥一技之长的选择,哪怕不是“没有之一”,也找不到太多“旗鼓相当的对手”。
听到“网游限量”,艺术生的心是拔凉拔凉的。比他们更凉的,则是位于下游的分发、联运企业。
是的,游戏不只是一个单独的行业,更是一个庞大的产业。借用艾瑞这张图,业外人士可以管窥这一产业的规模。
然而“一图流”描述游戏产业还是不足的。首先这张图仅仅描述了中国移动游戏产业而未涵盖PC和主机游戏(当然此二者在中国也相对薄弱);其次缺乏对一些新兴渠道的梳理(比如微信小程序),也没有照顾到橙光游戏之类的UGC平台;最后在代表性商标的选择上也不尽如人意,当然这就是小问题了。
实际上,图中十分重要的分发、联运环节,并非仅仅是应用市场、超级App和门户的盈利点之一,而且是最重要的方式之一。早年常说的电商、增值、游戏三种“商业模式”,很准确地概括了互联网生态的命脉,而游戏正是最重要的命脉之一。
举个简单的例子:
5月11日,在今日头条的一场分享会上,今日头条一负责人称:2018年Q1抖音的消耗能够持平今日头条,而游戏行业内抖音在近期已经超过了今日头条,甚至是它的两倍。其中今日头条占比接近25%,西瓜视频31%,抖音游戏占比接近70%。1月至4月期间,抖音的消耗一口气攀升了121%。3月对全部广告主开放后,只有不超过15%的游戏客户还没有投放抖音。
至于头条系的广告投放总量相信各位心知肚明:每月大几十亿毫不夸张。简而言之,仅在头条系一家渠道,游戏广告投放每月便带来10亿~20亿的收入。如此多快好省,将来即便头条自己动心去做游戏,也绝不夸张。
再来看另一家早就“动了心”的企业,腾讯。之前提到的分发和联运,与占据着中国游戏半壁江山的腾讯游戏无关。严格来说,腾讯的授权、研发、广告、分发、支付等环节全由自己一家公司完成,不涉及与其他企业的联运。腾讯从最开始“用IM完美诠释互联网三大变现渠道之一”,变成了如今干脆的“游戏公司”定位,可见游戏带动其他产业盈利、乃至反客为主的极大驱动力。
腾讯的市值即便今年遭遇重挫,也始终徘徊在3万亿人民币左右。即便不像腾讯一样被定位成“游戏公司”,中国互联网生态中与游戏沾边的从业者又何止头条一家?是尴尬的1050亿,还是数万亿、数十万亿规模的产业,有关部门真的算不清这笔账吗?
无间
我小的时候,最早接触的游戏就是《穿越火线》这种。初中有次看到别人玩PS2,觉得这上面的游戏太NB了,我就每个周六坐两小时车,去教化附近的电玩商店看别人玩。哈尔滨不像北京,我们小时候能买得起主机的家庭不多。我能有今天,真的不容易。
——《腾讯想做个好人》
好不容易跳出国产“氪金”游戏的局限后,六九很快成长为一名核心玩家,并致力于向别人推广各种真正意义上的“好游戏”。他很清楚如今的中国市场还是手游玩家为主,但他从自己和许多小伙伴的亲身经历判断,就像电影一样,玩家对游戏的审美也会不断提高。
很难硬拗游戏的教育意义。我们不能苛求每个《文明》玩家都去阅读文明百科中数十万字的历史科普,但我们知道即便是90年代末的游戏《帝国时代》,也点燃了一批对历史、文化充满好奇心的少年心中的星星之火。
“不能说你玩了三国游戏就会去读《三国演义》,也不能说你玩了舰C就会对二战感兴趣,但确实有很多人真的被游戏开了个头。”一位从业者说,游戏的正面意义或许依赖玩家的内在驱动和自律,但并不等于没有。换句话说,游戏的反面意义也绝不会体现在多数玩家身上。
如果考虑到在北美、欧盟及台湾早已有着20年历史的功能游戏,游戏的正面意义就不仅局限于文化层面,更聚焦于物理、医学、数学、军事、消防、急救、编程等具体的学科和行业,并做出了确实的贡献。如果有谁说游戏只是骗消费者钱的工具,那些从来不“to C”也生存了几十年的游戏公司,只会露出轻蔑的微笑。
然而,假如中国的产业政策一意孤行地打压这一虽庞大但初级的游戏市场,或许还未等到游戏开出收入、就业以外的花朵,这一产业便会过早凋零。在网游限量这种疯狂政策的压迫下,不仅权力寻租的阴云将始终笼罩于这一在中国诞生不久的文化创意产业,中国“被扔给数码产品”的孩子们也只能终日沉沦于“初级形态”的国产游戏,等不来“看到PS2,觉得游戏真好”的那一天。
连给家长主动打电话这种事情都做出来了,偌大如腾讯,在畸形的市场管制下也毫无尊严可言。三年之后又三年,游戏公司想做个好人,监管答应吗?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网立场
虎Cares
这么大的太阳,每天上班还要生一堆闷气
谁不需要一个「职场保命利器」
怼天怼地怼到戏精昏过去
穿上这件「职场内心戏系列T恤」
老板想批评你都得三思而后行
2023-08-25 / v3.1
2023-08-25 / v1.0.3
2023-08-25 / v1.0.1
2023-08-25 / v2.19.1
2023-08-25 / v1.2.0
2023-08-25 / v2.0.1
2023-08-25 / v1.5.1
2023-08-25 / v4.4.0
2023-08-25 / v1.0.03
2023-08-25 / v5.6.6
2023-08-25 / v1.2.20230810
2023-08-25 / v2.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