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65年英国正流行着瘟疫。剑桥大学暂时关闭了。牛顿也被迫离开学校回到了家乡。传说第二年秋天的一个黄昏,牛顿正坐在果园里深思着,突然间一个熟透的苹果从树上掉了下来。这件很平常的小事触动了牛顿的思绪,使他联想到科学上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来。 原来那时候,他正在研究地球的引力有多大。他通过初步的研究后,产生了一个大胆的科学假设:地球不仅吸引着苹果,也吸引着地球表面上的一切物体,而且它还吸引着遥远的月亮和其他星体。他认为这种吸引力可以达到很远很远的地方;但随着距离的增加,吸引力会逐渐减弱。 牛顿为了证实自己的假定,仔细地研究月亮的运动。因为月亮是地球仅有的一颗卫星,比起其他星体来,它最接近于地球。牛顿认为,月亮在不停地运动,由于惯性的缘故,它时刻要摆脱地球,然而地球对于月亮具有一种吸引力,就像一根无形的绳子拉住了月亮,使它不能逃脱而乖乖地在目前的轨道上围绕着地球运行。要是地球的吸引力突然消失的话,月亮就会逃之夭夭;要是月亮停止运动,它也会像苹果一样地掉到地球上来。
楼主忘了?一个苹果的故事呀!
被苹果砸的,然后小虑了一下,就出来了
苹果掉下来了
被苹果砸昏了头呗!
苹果成熟从树上掉下砸到头!
知道了微信开启画面上地球照片的来历,果然不一般。它不是地图,而是一张照片,一张真实的照片,用哈苏照相机在4.5万公里外拍摄的地球照片。这张照片的名字叫“蓝色弹珠”(The BlueMarble)。 一个孤独的小人,面对巨大的地球站在那里,这就是微信的启动画面,许多人对此非常熟悉。画面里的地球为云团笼罩,只露出一部分地貌特征,这是哪儿?只有对世界地理比较熟悉的有心人才能发现。 这张世界地图上显示的是非洲大陆东北角,那狭长的红海,和东南角上的马达加斯加岛,我都用红圈标注了出来。 地图是在赤道上空看地球,而照片要偏南半球很多,以至于欧洲被挤到了图片之外,南极洲在图片下方占据了大量面积。 问题在于:各个国家习惯性地把自己国家置于地图的中心,例如下面英国出版的世界地图,和你平常看到的世界地图绝对不一样: 中国不在地图的中心,是不是这样?那么,为什么微信的启动画面上的地球是正对非洲,而不是中国呢? 因为它不是地图,而是一张照片,一张真实的照片,用哈苏照相机在4万5千公里外拍摄的地球照片。这张照片的官方编号是:AS17-148-22727,民间给它的名字叫“蓝色弹珠”(The BlueMarble)。 要谈这张照片,必须说到美国的“阿波罗登月计划”。从1961年5月到1972年12月的十一年时间里,美国持续进行了一系列载人登月太空飞行。 其中,有6次成功登上月球。而大家最为熟悉的失败案例是阿波罗13号登月计划,它被拍成了一部非常精彩的电影。 《蓝色弹珠》拍摄于1972年12月7日,当时宇航员在阿波罗17号飞船上,三名宇航员中的某一位用一台80毫米镜头的哈苏照相机,拍下了完整的地球照片。这张照片非常难得,因为阿波罗17号飞船执行的是最后一次阿波罗登月计划,从此以后,人类已经很久没有飞船抵达这个距离对地球进行拍照。我们看到的大量地球的照片,都是合成照,而不是太空实拍。 站在宇航员的角度,于4万5千公里之外看过去,地球就像是一颗很小的蓝色弹珠,这就是这张照片名字的由来。 微信的启动画面就是用了这张《蓝色弹珠》,人类最近一次在太空中远眺母星的景象。作为一种人际沟通工具,没有哪张图能更好地表达出人类内心的孤独。光看照片,整个画面弥漫着一种孤清中的淡淡暖意,给人的感觉是文艺范十足。等你知道了背后的故事,又会觉得闷骚十足。 而我这里有另外一个不同的答案: —为什么不是正对着中国? —因为他在等待着那人转过来。 —转过来之后呢? ---I WANT YOU!
你可以去官网去看看
万有引力的发现过程 小时后,老师告诉我们,牛顿是因为有一天坐在苹果树下打瞌睡,被树上成熟的苹果掉下来打到,就让他发现了万有引力的存在。当然,这只是儿童版的「童话故事」。如果牛顿真那麼天才,他能够「看的到」万有引力的存在,而我就只会把苹果捡起来吃,我想今天我是不会来教各位物理的,我也会没那个勇气来当个科学家了。因为天才身边总是会有奇迹发生。或许苹果落地事件是一个重要的刺激,可是只凭一个单一的刺激是不可能有这麼一个大的发现。 好了,我们该回来到成人版的故事了,到底牛顿是怎麼发现万有引力的存在呢?在谈论万有引力发现的事件时,对於当时天文学及力学的发展情形也得有一些说明,才能了解当时代科学的背景,以及它是如何影响刺激牛顿发现万有引力。 有关力学: 牛顿了解伽利略早先所发展出来的惯性观念,他知道在不受外力作用的情形下,动者恒做等速度直线运动。他也知道若一个运动中物体的速率或运动方向有了变化,其中必定有力的作用。当时的牛顿,受到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的「地球绕日的圆形轨道」的影响可能正对月亮的运行轨迹不是直线、是绕著地球的圆形轨道而深感困惑。但是他已知道,由海更士提出「一物体要作圆周运动需要施一个向中心的力量」的理论。由天文看,行星绕太阳运动也应需要一向心的吸引力量,可是,这个力到底是什麼? 有关天文学: 西元1543年哥白尼提出天体运行论,以太阳为诸行星的运转中心和地球自转来解释星象,对人类以自我为中心的宇宙观作了一个革命性的改变。其后克卜勒分别在西元1609年提出行星运行第一定律「运行的轨道为椭圆,太阳位在椭圆的一焦点上」及第二定律「等面积定律;行星与太阳连线在相同的时间内,扫过的面积相同」及西元1619年提出的第三定律「周期定律;行星周期T的平方正比於轨道平均距离的立方」这三个定律揭示出几个问题: 1. 轨道可以是圆的,也可以是椭圆的,什麼样的作用方式,可以形成这样的轨道运行呢? 2. 太阳处於椭圆一焦点上,显示行星是绕著太阳的,是什麼力量使它们绕著太阳转呢? 3. 由周期与轨道半径的关系(周期平方正比於轨道半径三次方),这又意味著是什麼作用的方式所形的呢? 牛顿的伟大,就是看出了月亮是一直朝著地球「掉落」的,道理就和苹果的掉落相同。他推论月亮与苹果掉落的原因,都是由於地球重力在拉的结果。 掉落中的月球 牛顿又进一步发展他的想法。他比较了掉落中的苹果与掉落中的月亮,后来牛顿了解到,如果月亮没有朝著地球掉落的话,它将会做直线运动,最后则会脱离绕地轨道,所以他认为月亮正绕著地球而掉落(月球可是很认真的掉唷)。因此,月亮必定掉落在那条没受到外力时应该会走的下方。牛顿大胆地假设,月球在重力的吸引下,只是一个绕著地球转的抛体而已。至於月球的切线速度是怎麼来的,可能就是在宇宙大霹雳、创世之时就决定了,而月球的切线速度大小将会决定它绕地球的轨道是圆形、椭圆形、抛物线、双曲线或是撞上地球。 牛顿的万有引力之简单涵义 牛顿并不是发现了重力,他是发现重力是「万有」的。每个物体都会吸引其他物体,而这股引力的大小只跟物体的质量与物体间的距离有关。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说明,每一个物体都吸引著其他每一个物体,而两个物体间的引力大小,正比於这它们的质量,会随著两物体中心连线距离的平方而递减。牛顿为了证明只有球形体可把「球的总质量集中到球的质心点」来代表整个球的万有引力作用的总效果而发展了微积分。然而不管距离地球多远,地球的重力永远不会变成零,即使你被带到宇宙的边缘,地球的重力还是会作用到你身上,虽然地球重力的作用可能会被你附近质量巨大的物体所掩盖,但它还是存在。不管是多小还是多远,每一个物体都会受到重力作用,而且遍布整个太空,正如我们所说的「万有」。
9 月 18 日,苹果终于推送了 iOS 12 正式版,除了性能和流畅度的提升外,最令探长感兴趣的便是全新功能“捷径”。之前大家都预测“捷径”功能会直接内嵌在 iOS 12 中,没想到苹果直接将“Workflow”升级改名为“捷径”,以 App 的方式上线了。
“捷径”App 一经上线,立刻受到热捧,在上线不到四天的时间里,App Store 榜单排名蹭蹭往上升:截止发稿,“捷径”App 效率分类榜排名从 9 月 17 日的第 50 名飙升至第 1 名,应用榜排名从 17 日的第 449 名成功上升至第 3 名。
▎“捷径”是什么
“捷径”的前身是 iOS 上被称为“效率神器”的 Workflow。在 2017 年 3 月,Workflow 被苹果收购,之后便被重组并将它与 iOS 12 进行了深度的整合,最后变成了我们现在看到的“捷径”。
目前,iOS 12 用户可以在 App Store 中下载该应用,“捷径”可配合应用快速的完成各种任务。其中包含了 300 多个内建操作,可与众多用户喜爱的应用配合使用,包括通讯录、日历、地图、健康、音乐、照片、相机、提醒事项、Safari 浏览器等。
简单的说就是可以将一系列步骤组合成一个捷径,点击或者通过 Siri,就可以直接完成。同时“捷径”App 目前已经支持简体中文了。
▎“捷径”怎么玩
废话说了这么多,那“捷径”到底怎么玩?
“捷径”类似于微信小程序或者 Chrome 插件,它是一个平台,只要添加各类“捷径”就能实现各种功能,让你省下大力气。
比如,在捷径库中添加九宫格捷径,就可以直接将图切成九张;而常规的九宫格切图不仅需要下载一个专用的图片编辑软件,还要进行各种繁琐的操作才能将图切成九张。
具体步骤以九宫格规则为例。首先要找到九宫格捷径的链接,复制后用 Safari 打开(其他浏览器不支持),点击“GET WORKFLOW”。
自动跳转至“捷径库”,轻点上方播放按钮,选择“运行捷径”。
选择要切割的照片,点击左上方“完成”,即可将图片分割成九张。
还可以选择一键分享至朋友圈,再也不用下载图片编辑软件。
“捷径”可以加入到通知中心里,方便大家即开即用。
还可以在“设置-Siri 与搜索”里录下口令,跟 Siri 结合,通过语音就可以实现复杂的操作。
▎“捷径”哪里有
苹果官方在“捷径中心”里提供大量的优质捷径,像预计到家时间、快速拨号、倒计时等等。
除此之外,探长还整理了几个好玩的“捷径”分享给大家。
九宫格发朋友圈
网页链接
自动切割为 9 图,一键发布朋友圈,不用下载图片编辑软件。
GIF 动图制作
网页链接
用过几个 GIF 转换后,最满意的一个,配合 iOS 录屏功能好用到爆。
Live、图片、视频互转
网页链接
Live 转 GIF、GIF 转视频、视频转 Live……几乎所有格式之间的互转,很是强大。
快递物件查询
网页链接
支持剪切板复制、手工直接输入、扫描二维码等方式,自动识别物流公司。
另外,还有一些网站有很多大神做好的“规则”,各位可以按需添加。
少数派
网页链接
有移除照片 EXIF、以图搜图、帮你谷歌、解压缩包、翻译等很多好用又好玩的“捷径”。
JaBi 扎比
网页链接
有铃声设置、修改步数、带壳截图、视频下载等诸多黑科技。
需要注意的是,所有链接只有通过 Safari 才能打开。
虽然看起来操作很麻烦,但是跟着探长的节奏,一步一步配置并不是很难。探长用惯了之后简直离不开它,尤其跟 Siri 配合起来,简直是效(tou)率(lan)神器。
苹果电脑Mac恢复出厂系统方法 1、重启Mac 在重启Mac 后,按下键盘option + command + R ,如下图:直到等显示器上显示小地球后,然后会出现倒计时,耐心等待就可以了。 2、选择磁盘工具 选择如下图的第四项 “磁盘工具” 3、抹掉硬盘 选择你的主硬盘,这里要说明一下就是你的系统盘,一般就是限制“内置”的硬盘, 格式选择“Mac OS扩展(日志式)” 或者是英文的“Mac OS Extended (Journaled)”然后选择抹掉。然后点击完成,再叉掉弹框。 4、选择重新安装MacOS 会重新显示到第一个示图,选择第二个“重新安装macOS ” 然后点继续。选择完毕后,会提示“若要设置安装 macOS Sierra ,请点继续”,系统可能会不一样,但是步骤是一样的。点继续即可。然后会提示一个检查是否符合重新安装系统条件,要等一会。 5、点击同意安装条款 再如下图,点同意即可。 6、选择你刚刚格式化的硬盘 选择你刚刚格式化后的硬盘,点继续,如下界面需要等一会了。也会提示剩余大约多少分钟,这个取决你的网速和安装时间。
你好,苹果系统不存在恢复出场设置。所谓的恢复出厂设置只有重新安装系统。 有三种方法(资料注意备份): 1:在线恢复:开机按住command+r。等待地球图标出现连接无线网恢复。时间根据网速而定。 2:恢复盘恢复:电脑磁盘完全没问题的情况下:开机按option进入系统盘切换界面进入recorey恢复盘。抹除系统盘。返回主界面重新安装mac os。 3:制作外置系统安装 盘安装。 如果你是一般用户建议第一种方法,简单不易出问题。 另外两种方法都是有一定操作和知识基础的人群适合的方法。 希望我详细认真的解答能得到你的好评采纳,谢谢!
当我们系统反应慢, Windows 系统是直接要什么老毛桃什么的去重装系统,要系统盘,而苹果系统是不需要这样操作的,可以支持直接恢复出厂设置就可以达到重装系统的效果。 其实Mac 和Macbook 、系列重装系统或者叫恢复出厂设置,都是一样的步骤,一样的概念,下面来看下具体重装系统(恢复出厂设置)步骤和注意事项。 恢复出厂设置 · 注意事项 一、保存好要保存的数据 Mac 恢复出厂设置后就难以还原原来的数据,这时候就后悔莫及了。 二、WIFI链接检查 在恢复出厂设置之前,需要检查Mac的WIFI链接是否正常。 三、电源保证 在恢复出厂设置前,尤其是Macbook 电池电源是否足够。保证在不断电的情况下完成回复系统。 四、准备一套有线USB鼠键套 如果是Mac ,需要准备有线的USB 鼠键套,或者鼠标即可,因为你的鼠标和键盘是蓝牙的,如果重装后是要设置链接的。如果是Macbook,那无所谓了,so... ... 恢复出厂设置 · 开始恢复 如果在过程中有问题,请不用着急后面点取消就可以,证明你的的电脑系统太老了。不能在线恢复。我演示的是2013年末的Mac。如下图: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一、重启Mac 在重启Mac 后,按下键盘option + command + R ,如下图: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直到等显示器上显示小地球后,然后会出现倒计时,耐心等待就可以了。 二、选择磁盘工具 选择如下图的第四项 “磁盘工具” 三、抹掉硬盘 选择你的主硬盘,这里要说明一下就是你的系统盘,一般就是限制“内置”的硬盘, 格式选择“Mac OS扩展(日志式)” 或者是英文的“Mac OS Extended (Journaled)” 然后选择抹掉。 然后点击完成,再叉掉弹框。 四、选择重新安装MacOS 会重新显示到第一个示图,选择第二个“重新安装macOS” 然后点继续。 选择完毕后,会提示“若要设置安装 macOS Sierra ,请点继续”,系统可能会不一样,但是步骤是一样的。点继续即可。 然后会提示一个检查是否符合重新安装系统条件,要等一会。 五、点击同意安装条款 再如下图,点同意即可。 六、选择你刚刚格式化的硬盘 选择你刚刚格式化后的硬盘,点继续,如下界面需要等一会了。也会提示剩余大约多少分钟,这个取决你的网速和安装时间。 等等等呗。几分钟 ~ 半个小时过去后,就好了。 七、配置 Mac 鼠标键盘 如果是Mac 需要配置无线的鼠标键盘,Macbook 无所谓,所以一开始要你准备一个其他插USB 接口的鼠标就在这里用,然后根据提示选择你的蓝牙鼠标键盘即可。 好了,我的电脑要卖了,分享到此结束。 原文链接如下 苹果电脑Mac恢复出厂系统
1. 接上充电器,开机时按下Option键。 2. 按Command+ R键。Mac自动联网恢复并进入“MacOS X实用工具”。 3. 打开“磁盘工具”。 4. 选择磁盘,选取“分区”标签,选择“分区布局”(1个分区)。 5. 更改“名称”,更改格式为“MacOS 拓展(日志式)”。 6. 点击“选项…”,选择“GUID分区表”。 7. 点击“应用”,在弹出的窗口点击“分区”。 8. 退出磁盘工具,回到MacOS X实用工具,选择“重新安装MacOS X”。 9. 点击“继续”,提示“若要下载并恢复MacOS X,Apple将验证您的电脑是否具备此资格”。 10. 点击“同意”。 11. 选择磁盘,点击“安装”。 12. 耐心等待电脑下载并恢复系统。 如果还不会,建议把恢复系统的工作交给苹果直营店的天才们完成(免费的)
苹果的笔记本怎么恢复出厂设置?你可以去设置里面查找一下,一般都有恢复出厂设置的
据说有一次,他去郊外游玩,之后靠在一棵苹果树下休息,忽然,一个苹果从树上掉下来。他觉得很奇怪,为什么苹果会从上往下掉而不是从下往上升?他带着这个疑问回到了家里研究,后来他通过论证发现原来地球是有引力的能把物体吸住。随后,就出现了《牛顿物理引力学》。
苹果的传说 许多介绍牛顿的书上都介绍过牛顿与苹果的传奇故事:1665-1666之间,由于剑桥流行黑热病,学校被迫停学,刚从剑桥拿到学士学位的牛顿也返回了家乡。一天,牛顿正坐在一棵苹果树下看书及思考问题时,这时,有一个苹果落了下来,这一下子启发了牛顿.但后来经专家发现,当时的苹果并没有砸到牛顿.而且牛顿的日记中回忆道,苹果并没有砸到他.这位当时年仅23岁的学生立刻想到,苹果一定是被地球的引力拉下来的,此后,经过多年努力,他终于完成了万有引力定律的阐述、数学证明与公式推导。 这个故事流传得非常广泛,不过,近来有一位历史学者提出异议,他认为所说并不是事实。他的根据如下: 把这个故事最早公诸于众的是法国作家伏尔泰 (Voltaire,1694-1778),他对牛顿的研究成果抱有极大热情,并曾积极予以宣传。1726年,他前往英国,当年写了25篇通讯,其中第15篇通讯中提到这个苹果落地的故事。他在文章中说,这个故事是听牛顿的侄女告诉他的。此时是1726年。 其后,在1752年,有一位比牛顿小45岁的牛顿的朋友(William Stukeley),在他的回忆文章中说,牛顿去世前一年,牛顿曾讲过这个故事,而牛顿是1727年去世的,就是说,牛顿在1726年自己也讲过这个故事。 因此,这位历史学者指出,在同一年(1726年),如果两个人都讲过,那么,到底是谁先讲的?所以,关于苹果的故事一定是瞎编出来的。有人认为,这个苹果的故事至少有两点与已经了解的历史事实不符: 第一,万有引力不是牛顿一个人的独立发现,而是历史上若干人的研究逐步探索、积累的结果,有的书上却把万有引力定律以牛顿名字命名,这是不行的;另外,把牛顿发现万有引力说成是由于受了苹果落地启发的自然结果,根据历史学者的观点,显然是对历史的严重歪曲。第二,在1665年,牛顿对天体的运动规律问题还没有完全搞清楚,如果承认这个苹果故事,不是等于把牛顿对万有引力的发现提前了至少20年吗?实际上,牛顿直到二十多年后才取得最终结论,并完成数学论证与公式推导。 持第一个观点的人认为,不能把万有引力定律成果归于牛顿名下,因为前人也付出过探索和努力。他们指出,万有引力发现的实际经过大致是这样的: 首先,开普勒(J.Kepler,1571-1630)最早在探索行星运动规律时,认为引力就是太阳发出的类似于磁力的流,这些磁力流沿切线方向推动着行星公转,其强度随离太阳的距离而减弱。开普勒还曾企图用磁作用机制解释椭圆轨道的产生。他还以月球与海水间的磁性吸引解释潮汐现象。 1645年,法国天文学家布里阿德(I.Bulliadus)提出一个假设:“开普勒力的减少,和离太阳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这是第一次提出平方反比关系的思想。 1661 年,英国皇家学会成立了一个专门委员会研究重力问题。罗伯特 胡克(Robert Hooke,1635-1703)、克里斯托夫 雷恩(Christopher Wren,1632-1723)、爱德蒙 哈雷(Edmund Halley,1656-1742)在引力问题的研究上都曾做出过贡献。据说早在1661年,罗伯特 胡克就觉察到,引力和地球上物体的重力应该是有着同样的本质。 在1674年的一次演讲“证明地球周年运动的尝试”中,胡克提出,要在一致的力学原则的基础上建立一个宇 宙学说,为此提出了以下三个假设:“第一,据我们在地球上的观察可知,一切天体都具有倾向其中心的吸引力,它不仅吸引其本身各部分,并且还吸引其作用范围 内的其他天体。因此,不仅太阳和月亮对地球的形状和运动发生影响,而且地球对太阳和月亮同样也有影响,连水星、金星、火星和木星对地球的运动都有影响。第二,凡是正在作简单直线运动的任何天体,在没有受到其他作用力使其沿着椭圆轨道、圆周或复杂的曲线运动之前,它将继续保持直线运动不变。第三,受到吸引力作用的物体,越靠近吸引中心,其吸引力也越大。至于此力在什么程度上依赖于距离的问题,在实验中我还未解决。一旦知道了这一关系,天文学家就很容易解决天 体运动的规律了。”胡克首先使用了“吸引力”这个词。他在这里提出的这三条假设,实际上已朦胧意识到有关吸引力的一些特性,只是他对引力与距离的关系还没搞清楚,另外,只是缺乏对引力的定量表述和论证而已。 1679年,胡克与牛顿之间进行了关于引力问题的交流,在1679年11月,牛顿致信胡克说:“自己关于发现周日运动的想象,即设想一个自由落体落到地球上,通过地面进入地球内部,而不受任何物质的阻碍,则该落体将沿着一条螺旋形轨道运行,在旋转数圈后,最终旋入(或十分接近)地心。”胡克回信说,物体不会按螺线运动,而是按“一种带椭圆状的曲线”运动,它的轨道将“像-椭圆”。1679年12月13日,牛顿写信给胡克说:“如果假定它的重力是均匀的,〔物体将〕不按螺线下沉那个真正的中心,而是以交替升降的形式运行。” 我们从后人清理牛顿同胡克的这些通信中看出,直至1679年,牛顿对落体引力的问题,还没有彻底解决,他还在考虑物体的重心偏心可能会使落体在下落过程中边旋转边落向地心,而胡克认为,该物体的运动轨迹应该是一个椭圆。从牛顿的角度来看,对于万有引力问题,与距离平方成反比是没问题了,牛顿正在考虑的是与质量的关系、及重心的偏心是否会对万有引力产生影响。还有,就是要用数学知识对万有引力作用下天体按椭圆轨道运行作出严格证明,对万有引力定律作出公式推导。胡克在信中曾向牛顿提出过这个问题,希望牛顿完成这个定律的数学证明与公式推导。因此,后来人们得出结论,一直到1685年,牛顿还没有解决这个问题。直到1686年,牛顿才最终解决了它,并且在哈雷的催促下,把这部分数学论证的内容一并加入《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一书。当胡克老先生看到这本书的书稿后,认为自己也应该有一分功劳,于是向年轻人牛顿提出,最好在书里把自己在这一方面的工作成绩提一下。后来有人气愤地指出,这个本来是合理的要求却遭到了牛顿的断然拒绝。因为牛顿曾向负责出版这本书的哈雷写信说,他不想给胡克任何荣誉,而且称在许多年前他就已经知道了引力作用,以及与距离平方成反比的关系。 老年时的牛顿有一段回忆说:“同年(1666年)我开始把引力与月亮轨道联系起来,并找出了如何估计一个天体在球体内旋转时用来趋向球面的力的方法,……, 最后在1676和1677年之间的冬天我发现了一个命题:利用与距离平方成反比的离心力,行星必然环绕力的中心沿椭圆旋转,……。” 牛顿的这段话指的是月亮轨道的推导及寻找行星绕太阳旋转的原因。有人说,与前面他在信中与胡克讨论落体问题相比较,可以看出在时间上是矛盾的:牛顿1677年研究的是月球轨道和行星轨道问题,而他1679年才研究质量对落体的影响,因此人们说,牛顿在这里是故意把他发现万有引力的时间改在1679年与胡克通信之前,而且造出苹果神话,其目的显然是为了要独吞万有引力这项成果。 牛顿和胡克之间的梁子,不仅表现在万有引力定律的争议上,最早表现在胡克对牛顿的光的微粒说有不同的看法,因为胡克对光的本质是站在波动说一边的。1673年,年轻的牛顿向皇家学会递交了他关于光的一篇论文,后来他又递交过第二篇论文,这些论文受到老先生胡克的批评,并且说论文的一些观点是抄袭他的。这使牛顿无比愤怒,虽经皇家学会调解,牛顿的怒气未消,于1675年2月向胡克写了一封回信。信中说:“如果我比笛卡尔看得更远,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们的肩膀上。”许多人把这句话理解为牛顿的谦虚精神,而攻击牛顿者认为,这其实是他对胡克的一种讽刺和蔑视,完全不是人们望文生义的那回事。 据此,“倒牛顿者”认为:牛顿根本没把胡克和笛卡尔看作巨人一样尊敬,牛顿也没有攀登他们所搭的梯子,他说自己站在比梯子更高的巨人肩膀上,显然这句话是对胡克的人身攻击——胡克身材矮小。他们认为,牛顿的《光学》著作所以在1704年出版,就是因为牛顿为了等胡克去世后才敢出版他的书。 “倒牛顿者”进一步指出:牛顿独占了万有引力的成果后,还不足以解除对胡克的恨,当他于1703年被选为英国皇家学会的主席,就下令在皇家学会除去所有的胡克的肖像。所以当时英国许多著名的科学家中就是胡克的肖像没有留传下来。
苹果砸到了他头上。
据外媒报道,苹果公司6年前发布地图应用时,结果并不令人满意。在给人留下粗略的第一印象后,先是首席执行官道歉,然后是持续4年的漏洞修补、功能改进,但是苹果地图依然未能成为世界级的服务。
显然,苹果地图需要大修。事实证明,苹果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所以它正在重新构建应用中的地图部分。通过利用iPhone“隐私优先”的理念和配备传感器与摄像头的车队收集第一手数据,苹果正逐渐实现预期目标。
新的苹果地图应用将随同新操作系统iOS 12测试版在旧金山和湾区发布,并将于今年秋天覆盖整个北加州地区。iOS的每个版本最终都将获得更新后的地图应用,它将对道路和建筑变化做出更积极响应,并根据具体环境在视觉上给出更丰富的表达。
这是苹果完全重新设计的地图应用,从4年前就已经开始,也就是苹果开始开发新的数据收集系统的时候。最终,苹果将不再依赖第三方数据支持其地图,而从一开始这就是苹果地图的主要缺陷之一。
苹果高级副总裁埃迪·库(Eddy Cue)日前接受采访时表示:“自从6年前推出这款地图应用以来,我们在让地图达到标准方面做了大量投资。发布的时候,它主要是关于方向和到达某个地方的。我们已经对其进行了无数改进,增加了数以百万计的地点,更频繁地更新和改进地图。”
但库表示,苹果地图在质量方面还有改进的空间,这是大多数用户都同意的。他说:“我们想把它提升到全新的水平,我们在努力将其打造为世界上最好的地图应用,这是在建立我们自己的地图数据。”
除了库,苹果副总裁帕特里斯·戈蒂耶(Patrice Gautier)和十几名苹果地图团队成员也透露了其重建地图的努力,宣称构建过程符合苹果在用户隐私方面的公开立场。
至于苹果公司在发布地图应用之前是否考虑过从头开始构建自己的地图,答案是肯定的。当时,人们可以选择是否想要从事地图业务。考虑到移动设备的未来变得越来越清晰,苹果知道地图将成为其设备几乎所有方面的核心,从照片到导航,再到为应用程序提供位置服务等。
苹果公司做出了有利于未来发展的决定,建立了依赖于像TomTom、OpenStreetMap和其他地理数据经纪公司的数据拼凑而成的产品。然而,结果却未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几乎在地图应用发布之后,苹果立即意识到自己需要帮助,并与更多数据提供商签约,以填补位置、基本地图、兴趣点和企业数据等方面的空白。
但这还远远不够,库称:“我们4年前就决定这么做。我们当时反思:‘我们想把地图放在哪里?我们想在地图上做什么?’我们意识到,考虑到我们想做什么、想去哪里,我们需要开发自己的地图应用。”
对于许多功能来说,地图都属于核心,毕竟应用的成功并不仅仅局限于某个功能。地图需要在交通、驾驶和步行方面做得更好,但也需要成为定位服务和其他功能应用程序使用的实用工具。
库说,苹果需要拥有开发地图所需的所有数据,并从质量和隐私角度对其进行控制。在应对外部合作伙伴时,还需要对地图进行修正、更新和改进,并提交到验证长循环中进行更新。
地图团队必须能够在几天或更短的时间内(而不是几个月)修正道路、路径和其他更新特性,更不用提从数亿部iPhone构建和更新流量数据(而不是依赖于合作伙伴数据)中获得的潜在竞争优势。库指出,目前激活的iOS设备数量已超过10亿部,这是改变其进程的决定性因素。
他说:“我们感觉,由于设备转变已经发生,我们需要作出显著改变,并以完全不同的方式进行改变。一是让地图更准确,二是能够根据数据和我们看到的东西更快地更新地图。”
在被问及地图更新的速度,以及这种新地图哲学是否意味着更快的变化时,库回应称:“事实上,地图需要更多更新,即使今天也是如此。我们将更多地利用我们的新地图来实现这一点,我们有实时和频繁改变地图的能力。我们今天每天都这样做。这扩大了我们的能力,让我们可以在地图上做任何事情。现在,有些事情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改变。”
库举例称,公路网络就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改变。在新的地图基础设施中,我们可以相对较快地改变它。如果新的道路开通了,我们马上就能看到它,并迅速围绕它做出改变。在新的地图环境中做改变要快得多。
因此,新的努力开始产生苹果自己的基本地图,它是任何真正好地图系统的最低构建模块。在那之后,苹果将开始对居住位置数据、高分辨率卫星图像和全新高分辨率地面汽车图像数据进行分层,直到其成为苹果所认为的“一流”地图产品。
地球上只有一家大公司拥有完整的地图堆栈,那就是谷歌。苹果知道它必须成为另一家这样的公司。
苹果改装车
尽管整个项目开始得比较早,但大多数人第一次看到苹果重新努力打造的地图产品是在2015年,当时道路上出现带有“苹果地图”标志的改装车。这些装有传感器和摄像头的车突然出现在各个城市街头,引发了激烈的讨论和猜测。
新的苹果地图将是这些改装车收集到的数据第一次被实际用于构建其地图。有些人评论说,苹果设备看起来比其他地图车辆上简单的GPS+摄像头配置更吸睛,它们更像是可以用于无人驾驶车辆训练的设备。
苹果并没有对无人驾驶汽车发表评论,但这些看起来更先进的车辆的确给人这样的印象。除了车顶上安装了增强版的GPS设备、四角安装了4个激光雷达阵列和8个拍摄重叠高分辨率图像的摄像头外,它的后轮上还配有标准的物理测量工具,可以精确跟踪距离和捕获图像。
在汽车后面,令人惊讶的是它缺少笨重设备。相反,它只有固定在地板上的简单Mac Pro,连接在固态硬盘上进行存储。USB数据线可以将其连接到仪表板上,那里真正的地图捕捉软件可以在iPad上运行。
在绘图时,司机负责驾车,而操作员负责设立路径,确保被分配的覆盖区域被完全走遍,并抓拍所有监控图像。每次行动都能拍到数千张图像,以及完整的点云(由点定义的三维空间地图)和GPS数据。通过3D显示的原始数据,甚至可用来训练无人驾驶汽车。
获得图像和数据后,苹果会动态地对它们进行加密,并将其记录到SSD上。存储空间存满数据后,SSD就会被取出替换,并被装进箱子送到苹果的数据中心。在那里,有专门的软件可以去除图像中诸如脸部、车牌和其他信息等隐私信息。
从捕获到被过滤的那一刻,这些信息都处于加密状态,改装车和数据中心各有一把密匙。技术人员和绘图软件从来没有见过未经过滤的数据。这只是苹果关注其新地图使用隐私数据的一个方面。
探测数据和隐私
地图团队的每个成员都非常注重隐私问题。事实上,无论是负责数据安全的人,还是改进苹果地图功能的人,他们不断重复的是,他们可以提供高质量的导航、位置和地图产品,不需要其他平台使用直接的个人数据。
库说:“我们不收集任何数据,即使是从A点到B点。即使我们收集数据,也是以匿名的方式进行,在整体的各个部分收集数据,所以我们甚至不能说有某个人从A点到B点的完整数据,只是零散收集。你可以想象,这始终是我们做事的关键。”
库所指的片段是从任何给定的人的导航会话中分割出来的零散信息,任何旅行的开始或结束都不会传给苹果。旋转标识符(而非个人信息)被分配给发送到苹果的任何数据或请求,它用iPhone发回的“探测数据”,增加了自己的地图车辆提供的“地面真相”数据。
因为只有任意人的行程数据片段被随机发送,而且数据是完全匿名的,所以苹果从来没有办法知道任何一次旅行是独自进行的。本地系统标识ID,只有它知道ID指向谁。苹果公司正在努力工作,以便不会无意间了解用户的任何信息。这种隐私不能在最后添加,而是必须在开发过程中融入进去。
由于苹果的商业模式并不依赖于它为你提供的服务,比如在你的路线上为雪佛龙做广告,它甚至不需要将广告标识符与用户绑定。任何个性化或Siri请求都由车载iOS设备的处理器处理。因此,如果你收到了驾驶通知,告诉你是时候出发去上班了,这是在本地学习、记住和发送的,而不是在苹果的服务器上。
这并不是什么新鲜事,但有一点很重要:苹果正在利用数百万部iPhone手机的影响力,被动地、积极地实时改进地图数据。简而言之,在苹果地图上,交通、实时道路状况、道路系统、新建筑和行人通道的改变将会变得更好。
这里的秘密就是苹果所谓的探测数据。从本质上说,代表方向和速度的矢量数据的小块完全是匿名的,苹果无法将其与特定用户甚至给定的旅行联系起来。苹果可以从数百万用户那里获取少量数据,在不影响用户隐私的情况下,提供完整的实时图片。
如果你正在开车、走路或骑自行车,你的iPhone就能告诉你这一点。现在,如果它知道你正在驾驶,它还可以在这些匿名条中发送相关的交通和路径数据,以改进整个服务。这只有在你的地图应用已经激活,说你查看地图、寻找方向等时才会发生。
如果你积极使用GPS系统步行或导航,然后更新变得更精确,可以通过穿过公园散步帮助改善绘制新人行道的地图,构建地图的整体质量。当然,所有这些都取决于你是否选择了位置服务,并且可以使用设置的隐私部分中“地图位置”来切换。
苹果公司表示,这几乎不会对电池续航时间或数据使用产生任何影响,因为当任何探测数据被共享时,你已经在使用“地图”功能,而它只是这些活动的一小部分。
从点云起步
但是地图不能仅仅依靠“地面真相”和移动数据。苹果还将收集新的高分辨率卫星数据,并将其与“地面真相”数据结合,形成一幅坚实的基础地图。然后在上面放置卫星图像,以便更好地确定树叶、路径、运动设施、建筑形状和路径。
当下游数据被过滤掉车牌和面孔后,它会通过一系列的计算机视觉编程来提取地址、街道标志和其他感兴趣的地方。这些数据是相互参照的公开数据,如城市所拥有的地址和来自城市规划部门的新社区或道路建设。
但苹果在地图工具组合中加入的特殊调味料是点云,它可以在地图车周围以3D方式绘制世界地图。这让它们有各种各样的机会去更好地了解什么是街道标志,或停止标志以及限速标志。它似乎还可以在3D空间中为AR导航定位导航箭头,但苹果拒绝对此类产品的“任何未来计划”。
苹果还使用了语义分割和Deep Lambertian Networks来分析点云,以及汽车和高分辨率卫星同步捕获的图像数据。这允许对物体、标志、交通和建筑物的车道进行三维识别,并将其划分为可被高亮显示的类别,以便更容易发现。
结合汽车和卫星高分辨率图像数据,再加上3D点云,使得苹果现在能够利用纹理对城市街道进行完全意义上的重建。这是一种高分辨率,视觉上更容易看到的东西。它与汽车的“全景”图像、卫星视图和原始数据同步。
这些技术被用于无人驾驶应用中,因为它们提供了对汽车周围发生的事情的全面视角。这对于苹果公司争夺极其精确和有用地图的下一步行动非常重要。苹果公司已经有了工具生成器,专门研究一种工具包,该工具包可被人类编辑用来审查和解析具体街道的数据。
编辑套件中包含了许多工具,可以让人类编辑们指定某些特定的几何图形出现在建筑物上,让它们能一眼就被认出来。它可以让编辑们看到真实的街道标志图片,这些街道标志就在汽车拍摄的图片中,紧挨着现场3D重建和计算机视觉检测的旁边,可以立即识别出它们是否准确。
另一个工具可修正地址,让编辑快速地将地址移动到建筑物的中心,确定它们是否放错了位置,然后在周围移动。它还允许设置访问点,使苹果地图更智能地描述你的旅程的“最后15米”。你已经到了大楼,但是入口到底在哪条街?你怎么进入车道?单击几下,编辑就可以使其永久可见。
库说:“当我们带你去某家公司时,我们会考虑带你去的地方的精确程度,以及我们在正确建筑中的位置。当你从这个角度看旧金山或其他大城市时,你会看到地址是某条街,但实际上,大楼的入口在另一条街上。这些都是我们的新地图将要展示的东西。我们将确保将你带到正确的地方,而不是离你很近的地方。”
由于有了新的计算机视觉和卫星图像应用,水、游泳池、运动区和植被变得更加突出和丰富。因此,苹果公司也必须为这些开发编辑工具。数以百计的编辑将会使用这些工具,除了苹果已经拥有的数千名员工,这些工具必须首先被构建,因为苹果不再依赖第三方来审查和纠正问题。
团队还必须建立计算机视觉和机器学习工具,以帮助苹果确定地图是否存在问题。iPhone提供的匿名探测数据可视化后,看起来就像成千上万个点,在街道和人行道上蜿蜒流动,就像一张发着光的彩色网络。起初,让人觉得有点儿混乱。然后,模式出现。一条街道对企业开放,附近的“血管”将橙色的血液注入新的动脉中。一个标志被触发,编辑会查看新的道路是否需要分配新的名称。
一个新的交叉口被添加到网页上,编辑会进行标记,以确保左转弯通道在方向交通的重叠层之间正确连接。这还带来了在新苹果地图中大幅改进车道导航的额外好处。苹果公司正在依靠人工智能和人类标记相结合的方式,让编辑人员首先绘制基础地图,然后在不断变化的生物量对道路、地址和公园造成严重破坏的情况下维护这些地图。
西文字体Helvetica
与许多其他数字地图一样,苹果的新地图显示方式也因尺寸不同而大不相同。如果你缩小它,只能得到更少的细节。如果放大,你会得到更多信息。但苹果公司有自己的地图绘制团队,他们致力于提高文化、地域和艺术水平,以确保苹果地图的可读性、可识别性和实用性。
这些团队的目标是具体的,并且有点儿与众不同:在苹果公司的传统追求中,技术需要与艺术相结合。地图需要是可用的,但它们也需要实现文化层面的认知目标,超越任何给定用户可能知道的需求。例如,在美国,即使是在中等缩放的情况下,地图显示的细节也相对较少。然而,在日本,地图上的细节都被放大了,因为用户希望增加信息密度。
这就是细节部门的责任,他们重建了数百个实际路标的复制品,以确保导航屏幕上的盾牌与你在公路路标上看到的相匹配。在公共交通方面,苹果授权所有你在地铁系统上看到的喜欢字体,比如纽约的西文字体Helvetica。这些行号的顺序和你们在平台上看到的完全相同。
这一切都是为了减少认知负担,因为你需要把现实世界转换成地图所代表的数字世界。
底线
新版本的苹果地图将会在下周发布预览,届时加州湾区将会在地图上实时显示。它将被无缝地嵌入“当前”版本的地图上,但是质量水平的差异应该立即可见。
更好的道路网络、更多的行人信息、棒球场、篮球场等运动场所、地图上更多的土地覆盖(包括草地和树木),以及更精确的建筑、建筑形状和大小,这张地图让你感觉更像是穿越真实的世界。
搜索也在改进,以确保你得到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相关的结果。导航,特别是行人指南,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此外,还包括停车场和建筑细节,以让你到达目的地的最后几米。不过库说:“你不会在地图上看到巨大的设计变化,我们不想同时把这两件事结合在一起,因为这会造成很多混乱。”
苹果地图正获得期待已久的关注。通过完全接管这个项目,苹果承诺要真正创建用户从一开始就期望的地图应用。地图应用在iPhone上始终是个挥之不去的阴影,尤其是在谷歌地图这样的替代产品提供了更强大的功能时,这些功能很容易与本地应用进行比较,但在深入的系统层面上是无法访问的。
值得重申的是,如果苹果认为地图对自己足够重要,它应该拥有地图。这就是它现在要做的。库补充说:“我们认为没有人在做我们正在做的工作,我们还没告诉任何人。这是我们能够保密的事情之一。没有人真正了解它。我们很兴奋能把它弄出来。在接下来的一年里,我们将在美国逐步推广。”
丨雾霾,再见。星空,你好。丨
▲ 北京房山区红井路,以弯道众多著称。真正的老司机,从不扭脸看星空~
- 风物君语 -
大家好
我是地道风物的图编Geethan
本期地道拼图
老司机于海童现身说法
带你走进超炫的星空摄影世界
什么???
你问我谁是于海童???
▼
在国际上,有三份荣誉,
是每一个星空摄影师的梦想:
其一
英国皇家格林威治(Greenwich)天文台的年度摄影师大赛(IAPY)
这被公认为是每年最重要的国际天文摄影年赛;
其二
“地球与天空”天文摄影年赛
由夜空下的世界(TWAN)网站、
全球天文月(Global Astronomy Month)
和美国国家光学天文台(NOAO)联合举办;
其三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也就是NASA的每日天文一图(APOD)
自1995年6月16日起,
每天提供一张宇宙的不同影像,
并由专业的天文学家撰写图说。
2017年
两份世界大奖的分组冠军
被来自清华大学的于海童
一人摘得
相比之下
NASA每日一图显得都不算啥了。。
这就好比啥呢,
你拿了个NBA总冠军
又拿了个奥运会冠军
然后还捎带手入选了世界最佳阵容
(=。=)
于海童,清华大学博士生、学生摄影队成员,哈苏中国合作摄影师。风光与星空摄影爱好者,作品获天文摄影顶级国际赛事——皇家格林威治天文台年度天文摄影师一等奖、TWAN“地球与天空”摄影年赛一等奖,多次入选NASA与美国国家地理每日一图。
说起星空摄影作品
这些年随着相机和自驾游的普及,
大家见得太多了
银河和银河的长相,
一般人也看不出什么差别╮(╯_╰)╭
但于海童的作品真正吸引我的,
是他拍摄时的策划、构思、创意,
是一份难得的严谨、用心和专注
以下正文部分叙述
来自于海童
格林威治(Greenwich)
天空风景(Skyscapes)组别冠军作品,
是如何诞生的?
▲ 获奖作品,拍摄于承德国家天文台兴隆站。
格林威治的年度天文摄影师(IAPY)大赛是公认的最重要的国际天文摄影年赛,组别涵盖了星空风景、星空与人、太阳、月亮、行星、深空天体等天文摄影的近乎全部主题,竞争之激烈和评委的高冷都堪称拔群。
2017年四月初,我们来到河北承德的国家天文台兴隆站(距北京车程约4小时)。远离城市的天文台拥有相当好的星空条件,初春的后半夜,美丽的夏季银河开始在东方地平线上升起。
▲ 照片背景中造型奇特的建筑物,是兴隆站的核心设施——巨大的郭守敬望远镜(LAMOST),它虽然是完全功能性的科学设施,但设计外观奇特,超现实感极强。上升的天鹅座段银河,因为深空天体密集,在长曝光照片中呈现出惊艳的红色。
完成了规定动作——星空自拍 银河拱桥之外,我还想找一些有意思的个人视角。几经转悠后我盯上了连接LAMOST双塔之间的空中走廊。凌晨三点,壮丽的银河中心仰角还很低,在合适的位置恰好可以让建筑与银河重叠。
于是我移动到了LAMOST的下面,使用更长的焦距,让走廊成为银心前的高度抽象的剪影,拍到了下面的一等奖获奖作品——《银河走廊》。
在大赛中,《银河走廊》在全世界数千张优秀的作品中脱颖而出,获得了“天空风景”组别的冠军。也许是这张照片里,高大的人造建筑耸立在毫无光污染影响的银河背景之前这样的超现实场景,赢得了由天文学家和博物馆策展人组成的评委团队的青睐。
格林威治天文台的天文学家、大赛评委Marek Kukula给出的评价是:“中国摄影师在专业天文台址拍摄的这张照片,是地球景物与夜空的交错。高度现代化的混凝土野兽派结构,成为了背景银河的优美画框。”
▲ 从午夜到凌晨四点,随着银河位置不断变化,我们一直在紧张地调整位置和构图,不错过这次难得的机会。终于,晨光泛起,银河带开始隐没在变成亮蓝的东方天空中。相机还在拍摄最后的延时,趁着这个难得的闲暇,用另一台相机给自己留了一张影。
夜空下的世界(TWAN)
夜空之美-合成图像(Beauty of night sky-composite image)
组别冠军作品,是如何诞生的?
▲ 获奖作品,拍摄于内蒙古多伦湖。
TWAN在我心中有相当高的地位,因为历年获奖和入围作品中有太多被我视为过神作的照片和让我学习琢磨的大师。本次和我共同获奖的两位同胞——吴忠(@阿五在路上)和叶梓颐(@叶梓颐-巡天者)都是职业星空摄影师,也是上届比赛的分组冠军得主。
而且凭借一张自拍拿到比赛大奖真是令人得意啊蛤蛤蛤蛤蛤蛤~
2016年8月12日,我们从北京出发向西北方疾驶。几小时入夜后,英仙座流星雨的极大时刻即将来临,而华北地区当天阴云密布,我们千里奔袭,尝试走出乌云的边界线。经过七小时的车程,日落之后,我们抵达了目的地——位于内蒙古境内的多伦湖。
▲ 在明亮的月光下,我们在湖畔踩点并扎好了机器。随着月亮西沉,天空的底色渐入墨色,英仙座的火流星开始前赴后继,坠落在多伦湖上空。
为了拍到月落后西南方向的银河和倒影,我涉水走进湖中架起一台相机,将银河、流星群、月光余晖、绿色气辉与水中反射的星光甚至远方风机红灯的倒影收进了一张照片中。
画面中的黄色亮光是在云后即将落入地平线之下的弯月,而天空中带有鲜艳渐变色的轨迹,是英仙座流星坠入大气层燃烧时的焰色反应。这张照片采用赤道仪跟踪,记录了两小时跨度内的数十颗流星。
而图中岸上的红色亮光,则是我布置在湖岸上的另一台相机,它拍摄到的画面是这样的:
这张照片被我命名为《星雨落凡尘》,它来自午夜前后四小时跨度内的过千张照片合成,记录了划过多伦湖北方天空中的近百颗亮流星,其中最亮的火流星甚至留下了蜿蜒的倒影。远处国道上有车辆迎面驶来时,大灯勾勒出了水面弥漫的雾气。而正在湖心拍摄的,就是我啦。
《星雨落凡尘》获得此次大赛分组冠军后,在2017年12月13日,双子座流星雨极大当天,NASA将这张照片选为“每日天文一图”,来解释流星雨的来源与观测方法。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
每日天文一图(APOD)入选作品,
是如何诞生的?
▲ 入选作品,拍摄于赤城县云中水库。
2018年1月31日,一场月全食降临华北地区。虽然在城市里就可以目视月全食的“红月亮”奇观,但为了拍到更壮丽的星空照片,我们还是冒着北方深冬的严寒赶到野外。拍摄地点选在距北京车程约三小时的赤城县云州水库,封冻的冰面提供了开阔的视野和创作空间。
我想拍的是一张长曝光照片,覆盖月食初亏、食甚到生光和食既的全部过程(三小时左右)。
本次的摄影计划使用了PlanIt!,这是我用过的最难上手的摄影APP。即使拍摄了超过四年风光和星空题材、使用过大量手机和电脑的摄影计划软件,我还是对它的功能复杂度感到咋舌。
当然这是有原因的,譬如,它内置了我们有生之年能看到的所有日月食记录:
▲ 标红的这次就是2018年1月31日的月全食,根据拍摄地自动计算出了月亮的方位角。
更惊人的是,软件里根据预期拍摄时长选择了起始时间,产生了这一时间段内的月食轨迹形状:
鉴于拍摄时机的难得,我们选择了一个熟悉的拍摄场所。张家口的云州水库远离城市灯光,而且有大面积的开阔冰面,供我们发挥创意。最后我们找到了水库边的一棵枯树:
▲ 它朝向东南方的剪影非常漂亮,很适合作为月食的前景。
即使经过了漫长而周密的计划,但因为晚餐火锅吃得太久,等到我们赶到树下时,月食已经开始了。。
好在计划周详~按照事先的构图计划,把枯树作为构图主体,让月食开始的位置位于构图左方,我快速地支好了架子,把曝光时间参数设成了 10s x 990张 ≈ 3h,使用了一只14mm超广角镜头,记录了月全食过程中三小时星空。
在得到的延时摄影视频中,可以看见寒夜野外月食过程中,天空底色逐渐深沉,冬季银河在空中缓缓浮现,而随着月亮重新生光,天空变回明亮的艳蓝色,枯树的影子也在地上出现和移动:
最后,我把近千张延时序列照片合成单张图片,得到了最终成图——《月食轨迹》:
▲ 这张照片记录了月亮的轨迹随着初亏、食甚至重新生光过程中,亮度和色彩不断发生着变化。NASA将这张照片选为了2018年2月8日的APOD。
生活在北京的你,
是时候展望一下,
2019年去哪里看星空啦~
当你拥有摄影最重要的配件——汽车之后
你还在等什么??
出发吖!
(以下距离,以地道风物所处的来广营为起点!)
一月
壮丽的猎户座分子云团升起于冬林中,
巨大的弥散星云巴纳德环
围绕着猎户座内的发射星云,
“宇宙就是一座黑暗森林,每个文明都是带枪的猎人,像幽灵般潜行于林间。”
坐标:北京,喇叭沟门
距离车程:2h/130km
夏季人流熙攘的避暑胜地在深冬早已冰封,
冰层中充满了气泡的奇异形状和纹理,
寒夜里,明亮的天狼星在冰上留下了蜿蜒的反光
坐标:张北坝上的闪电湖
距离车程:4.5h/280km
三月
位于北京密云不老屯的著名射电观测站,
光污染情况已经逐年恶化,
即使在天气最好的晴夜的最黑暗的凌晨时段,
夺目的城市灯光依然吞噬掉了银心美丽的纹理
这里是刘慈欣《三体》中汪淼见证
“整个宇宙将会为你闪烁”的地方
近十几年,
多少市郊的光学望远镜被淹没在光污染中,
多少射电站被淹没在震耳欲聋的电磁干扰中
坐标:北京,不老屯
距离车程:2h/140km
▲ 这张照片,被2017年格林威治天文台的“年度天文摄影师”(IAPY)大赛组委会评为最终入围作品 (shortlisted),并选作颁奖式宴会的邀请函封面。
四月
司马台长城的望京楼段是北京附近山势最险要、
形态最壮观的一段长城,
五年前第一次看到这里的星空照片就被迷住了
为了避开山下古北水镇的光污染,
拍到银河拱桥横跨长城
最好的时间是春天的后半夜
我们背着沉重的器材半夜开始登山,
沿着景区外没有经过修缮的长城单边桥,
最终赶在了天文晨光前抵达了拍摄点,
也爬升到了近地的霾层之上,
地面灯光迷蒙,而头顶已经是星河灿烂
坐标:北京,司马台长城
距离车程:1.5h/125km
每一年的两三个夜晚,
有机会看到月亮从银河的正下方升起
,与地平线构成一只巨大的宇宙之眼
这不是什么值得观测的天文现象,
却是极其魔幻的摄影题材
今年四月末的一次午夜行动中,
我们在内蒙古和河北的边界
找到了这条笔直通往月升方向的县道
坐标:内蒙古锡林郭勒,太仆寺旗
距离车程:5h/340km
五月
在天顶的光斑中能找到北斗七星
坐标:内蒙古,库布其沙漠
距离车程:9h/700km
六月
百花山顶的夏季银心
端午假期结束的晚上,
百花山顶的旅舍饭庄已经全部停业
最后的游人正在驶下山路,
山中只剩下虫鸣鸟语
我们站在山顶安静等待银河从东方地平线的灯火之上升起,
好像拥有了整座百花山
坐标:北京,百花山
距离车程:3h/145km
九月
坐标:满月光下的秦皇岛海滨沙漠
距离车程:5h/380km
十月
沿着银河拱桥从左至右可以看到夏季大三角、
天鹅座内的发射星云、
仙女座星系与昴星团等醒目的天界地标
坐标:张家口,西大坪古堡遗迹
距离车程:4.5h/210km
草原天路已经被初雪封闭,
仙女座星系出现在雪中的落叶松林之上
坐标:崇礼,桦皮岭
距离车程:4.5h/280km
▼
图编对话于海童
Q:老师好,老规矩,简单介绍一下您自己吧。
A:我是来自东北的90后,今年夏天从清华大学博士毕业,现在深圳工作。在清华园读书的九年里,我开始喜欢上摄影,主要的拍摄题材是校园、风光和星空。
▲ 清华大学工字厅上空,雨后晴夜里约一小时跨度的星轨。有意思的是,因为北京城的南北中轴线稍微偏斜,所以建筑的对称轴线并没有对准北极星。工字厅是清华园内硕果仅存的清代古建筑,当年作为皇家园林内的大殿,“清华园”三字为咸丰手书。清华建校后,工字厅遂作为学校的校长办公与重要外宾接待场所。
Q:拍摄星空题材的摄影作品,感觉既是个脑力活,还是个体力活。您在拍摄前,需要做足哪些功课?
A:相比其他风景类拍摄题材,星空摄影要求的科学性更强,对拍摄的时间地点条件要求也更苛刻。
首先要找到一片远离光污染的夜空,这对于生活在城市区域的我们确实是不小的难题。我用来观看光污染条件的两个网站是darksitefinder和lightpollutionmap,它们用色彩和亮度标识出夜空的亮度等级,如下图中,红色和橙色部分是城市严重光污染区,只能看见零星的亮星。绿色区域能肉眼看到较多星星,天气好时可以看见淡淡的银河。而蓝色和黑色区域对应最远离城市灯光的地区,如我国西部的高原地带,可以肉眼看见银河壮丽的纹理。
▲ 日本东京和横滨附近的光污染等级。
2014年冬天,我在东京留学期间,计划在附近拍摄一年一度的双子座流星雨,然而东京和横滨区域城市群密集,即使走得很远也难以逃开城市灯光。最后我按照光污染地图,选择了上图中红色箭头所示的海滨,这里位于光污染绿色区域,而向东的海上为蓝区,恰好与双子座流星雨的辐射点方向相同。入夜后,我的左侧和右侧都是神奈川县的强烈城市灯光,但头顶和前方是一片相对澄澈的夜空。我面向大海拍摄了两个小时,记录了十余颗双子座的亮流星。
除了光污染,天气也是非常重要的,不同于自然风光摄影通常希望拍摄有朝霞、晚霞的云景,星空摄影师普遍希望万里无云、天气晴朗,很多时候为此需要长途奔袭躲开阴云区。我用来看天气的APP是Windy,它内置了较高精度的云图预报,土黄色区域为晴天,由浅灰至亮灰表示云量逐渐增加。
2018年六月,我们计划前往二连浩特恐龙地质公园拍摄星空,当时Windy给出的云图预报中,阴云区域紧紧挨着我们的拍摄点。纠结之后,我们还是决定选择相信科学,按计划驾车北上二连浩特。途中一直阴云密布,但临近到达目的地时,云海突然在我们身后散开,那一夜我们成功拍摄到了壮丽的恐龙骨架银河。
最后,熟悉星空当然也是必不可少的啦,现在手机上有丰富的APP(星图、StarWalk、SkyGuide等)为大家指引天体和星座。如果需要针对特殊天象做出详细的拍摄计划,那么前面提到的PlanIt!是个很好的选择。
▲ 我心目中的2017年度最佳。在四月银河拱月之夜,我们在河北和内蒙古交界的广袤区域对着卫星地图在黑夜里踩点。这是短暂停留准备前往下一站时,在把器材收进后备箱后,图中的少年仰头凝视银河陷入了沉思。
Q:作为一名曾经征服世界的男人,有没有拍摄失败,无功而返的经历?
A:当然啦。星空摄影既要靠个人的奋斗,也要看天气的行程。我经历过在冬夜山顶上彻夜拍摄流星而颗粒无收,有过在长城上苦等云雾消散而未遂,也有过支起架子按下快门前一刻晚霞熄灭。但这些都是星空旅途中的小插曲,最终我记得的和愿意与朋友们分享的,还是一次次星空下的魔幻冒险。
世界很大,还有太多的地方等待我去探索,还远远不敢妄称征服世界。
▲ 库布齐沙漠,老于的队友。对于男人来说,最重要的就是姿势。
Q:星空摄影是个挺艰难的事,别人都在温暖的夕阳的胡同里拍妹子,妹子还会对你笑。你在黑不咙咚的野地里拍老天爷,老天爷还要喂你喝西北风。这事儿到底有什么乐趣?
A:星空摄影的队伍里也是有很多可爱的妹子和汉子的。靠谱的小伙伴是拍摄星空旅途中最强大的心理支撑和快乐源泉,也是我照片中频繁出现的前景,感谢你们。
▲ 跟着老于一起去拍星空的妹子三连。一开始看到那些有些艰难的拍摄环境,我还有些心疼老于,现在这点心疼的感觉已经荡然无存。
-END-
摄影丨于海童
图说丨于海童 Geethan
编辑丨Geethan
设计丨Q年
点击下方图片,看往期地道拼图
|新 媒 体 作 者 招 募 & 投稿|
在后台回复关键词“作者”,获取相关信息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虎嗅注:过去八年(2010年~2017年)中,美国、中国、印度、韩国四个国家占了全球新增经济总量的84%。印度利用了自己庞大人口所带来的市场优势,试图开启“印度制造”时代,并以此制衡中国。韩国在电子科技领域挤压了欧洲和日本的市场份额,即将与中国展开竞争;而美国更是在汽车、化工、机械、制药、电子产品等多个领域占据压倒性优势。这是一场种子选手的竞争。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宁南山(ID:ningnanshan2017),作者:宁南山。
我们的世界正在走向马太效应,世界的力量正在向少数大国集中。
我从IMF数据库下载的当前美元汇率GDP总量。按照现价美元计算,全球有统计数据的190个国家和地区,2017年的GDP总量比2010年增加了21.176%(均为名义值比较,下同)。
GDP总量从65.900237万亿美元增加到79.855231万亿美元, 增加了13.955万亿美元。
我们再把2017年的全球GDP总量15强拿出来看,制作了下图。
为什么是全球GDP总量15强呢,因为这15个国家的经济总量为60.336万亿美元,占全球的75.56%。光是人口过亿的国家,里面就有中国、美国、印度、俄罗斯、日本、墨西哥、巴西六个。
从2010年到2017年,全球经济15强里面,经济实力相对增幅最大的五个国家,分别是
中国:98.07%
印度:52.87%
韩国:40.46%
美国:29.58%
澳大利亚:10.4%
我们可以看到,澳大利亚虽然排在第五,但是八年仅仅10.4%的增幅,明显不如中国、印度、韩国和美国。中印韩美是全球主要国家里面增长最快的,这也是和我们对全球经济发展的感知高度吻合的。
我们可以看到,这四个国家在过去八年有98.07%,52.87%,40.46%,29.58%的增幅,均显著的超过全球平均21.176%的增幅,也就是经济体量占全球的比重都在上升。
这里面尤其值得称道的是美国,在全球体量最大的情况下,居然还能实现GDP总量增幅快于全球经济平均水平,美国经济总量的全球优势还在进一步上升。
所以说如果没有中国的存在,那么美国的感觉是“无敌是多么的寂寞”。
实际上,中美韩印2010年经济总量23.8337万亿美元,占全球为36.17%;到2017年,中美韩印四国经济总量变为35.555万亿美元,占全球上升为44.52%。
当然,这里面韩国的体量最小。但是说体量小,其实韩国2017年GDP也已经排全球第11位了,而2010年是第14位,实际上韩国的前面就是加拿大、西班牙、巴西。
加拿大GDP和韩国非常接近,西班牙和巴西则是两个完全的失败国家,因此韩国十年后超过三个国家中的至少一两个概率很大,因此韩国经济排名还会继续上升。
那么全球经济15强里面,2010年~2017年哪些国家经济实力退步最大呢?
退步最大的就是日本,降幅高达14.53%。然后是南欧的两个笨猪国家:意大利下降8.97%,西班牙下降8.37%。之后是两个金砖国家:巴西下降6.93%,俄罗斯下降6.78%。法国人干了八年,经济实力也是退步的,下降了2.56%。倒是英国和德国继续成为欧洲的发动机。英国增长了7.41%,德国增长了7.65%
我们再来看看绝对实力的变化,也就是2017年的经济总量比2010年增加了多少:中国绝对经济实力增加最多为5.949万亿美元,占全球42.63%;第二是美国,增加4.427万亿美元,占全球31.72%;第三印度,增加0.903万亿美元,占全球6.47%;第四韩国,增加0.443万亿美元,占全球3.17%;第五德国,增加0.262万亿美元,占全球1.88%;第六英国,增加0.181万亿美元,占全球1.3%。
而法国、意大利、西班牙三个南欧国家经济总量都是下降的。日本就更不用说了,经济总量下降8280亿美元,是全球经济20强中退步最大的。
从2010年~2017年,全球经济总量增加的部分。中美韩印四国的经济增量占了全球经济增量的83.99%,如果加上英德,就是87.17%。
所以说全世界新增的财富哪里最多?中国、美国、印度、韩国四个国家。
也就是说,如果地球是公司,有190个员工(有统计数据的,有的国家无统计数据比如在打仗的叙利亚),那么过去的八年,公司给员工涨薪100元的话,其中有84元被中国、美国、印度和韩国四个员工瓜分。
印度制造计划
人口带来的巨大市场,只要加以利用,并且方法得当就能够形成巨大的规模优势,迫使制造业向印度转移。2014年9月,印度莫迪政府提出“印度制造”(Make in India)计划。确定了汽车、汽车零部件、航空、化工、生物技术、食品加工等25个重点产业。印度将使用各种手段将制造业向印度本土转移。
应该说莫迪政府在印度的出现,开启了印度激活规模优势的道路。
以手机为例,印度一年之内三次提高手机整机进口关税。
我感觉印度可能是参考了东亚的电子产业链崛起之路。使用关税武器,逼迫各大手机厂家以及手机零部件企业在印度设厂。
2017年2月,印度宣布对进口手机征收10%的进口关税;
2017年12月16日,印度政府将手机进口关税由10%提升到15%;
而在短短的一个多月之后,2018年2月2日,印度政府再次宣布,将手机进口关税提升到20%;
在仅仅一年的时间内,进口手机的成本上升了20%,这给各大手机巨头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不得不开始考虑在印度建厂的计划。
小米和三星的印度制造
印度对手机为核心的电子产品施加关税,小米和三星对在印度建厂无疑肯定是最积极的,原因也并不复杂,因为这两家是印度最大的两个手机品牌,市场竞争非常激烈。
目前来看,小米在和三星的对决中在不断占据优势,根据Canalys的数据,小米科技在 2017 年第四季度首次超越三星,在印度智能手机市场占比第一,印度的《经济时报》甚至还在头版使用了“第一”两个汉字来报道小米在印度的崛起。
而到2018年第二季度,小米在印度智能机市场份额已大幅提升到29.7%,单季度出货量超过1000万台,同比增长107.6%,依旧排名第一。
而前四名是小米(29.7%)、三星(23.9%)、VIVO(12.6%)、OPPO(7.6%)。小米+三星占了印度智能手机市场份额的超过50%,无怪乎他们对在印度设厂非常积极。
我们也可以看到印度市场的超级潜力。2017年第二季度印度全国卖了2800万部智能手机,到今年第二季度就变成了3350万台,增长高达19.64%,这充分说明了印度人民消费能力的进步。
而印度的潜力还远远没有发挥出来,随着印度经济的不断发展,印度人必然会对更贵更高级的手机产生购买需求,这真的是一块巨大的金矿。
小米可以说是最早响应2014年的印度制造计划的外国电子品牌公司,在2015年小米就在印度建立了手机工厂,当然是和富士康合作生产,说白了就是利用富士康在印度的工厂。
同时2017年随着印度开始征收10%的手机关税。又在印度建立了第二家手机工厂,以及一家移动电源工厂。
随着印度在2017年底和2018年2月两次提高手机进口关税到了20%,小米迅速做出了反应,在2018年4月9日宣布在印度新建立三家手机工厂,同时在2017年建立的移动电源工厂也开始进行手机制造。
这样小米就将在印度有六家手机制造工厂,这些工厂都是和富士康合作设立。到目前为止,在印度市场销售的小米手机,已经95%以上是印度制造。
同时小米也在深化印度制造的技术水平,在2018年4月宣布建立三家新手机工厂的同一天,小米同时宣布和富士康合作在印度建立PCBA组装工厂,计划到2018年第三季度末尾,小米手机的PCBA(也就是表面贴装了电子元件的电路板)100%印度组装生产。
这样计算的话,如果今年小米在印度销售4000万台手机,那么意味着小米在印度也生产了4000万台智能手机,这是非常大的产能了,当然大部分还是红米。
不过相对于小米,三星在印度的产能显然更大。
2018年7月9日,据路透社报道,韩国科技企业三星电子宣布印度新工厂建成,并称其为世界最大的手机制造工厂,该工厂位于印度新德里郊区的诺伊达(Noida),占地面积32英亩。
三星早在1996年就建立了这个工厂,用于制造手机、冰箱和电视机。
随着印度对手机需求量的不断上升,2017年三星宣布对工厂进行扩建,投资492亿卢比(约合7.17亿美元),工厂现在建成后,手机产量提高了一倍。从每年6800万部至每年1.2亿部。不管是印度人还是韩国人都非常重视这个中国以外全球最大的手机工厂,7月9日当天,印度总理莫迪和韩国总统文在寅出席了工厂竣工仪式。
不过三星的这1.2亿部手机产量,大部分还是功能手机,因为三星的智能手机在印度的销量,今年预计也就是3000多万台,因此印度人目前大部分还是购买的三星手机还是功能手机,下图是三星的印度工厂。
印度的野心不只是手机制造
2018年2月1日,印度财政部公布的“2018年中央财政预算案”中,为了进一步推动“印度制造”计划,对进口关税税率进行大幅调整,并于2018 年2月2日正式生效。
印度重点对以下方面进行关税保护和推进,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印度对制造业发展的态度:
1:以手机为核心的电子制造业
除了把手机整机进口关税提高到20%以外,把锂电池的关税从10%提高到20%,把手机零配件比如充电器和适配器,耳机和麦克风,GSM天线的关税从10%提高到15%等。
除了手机和手机零部件,印度人没有忘记电视机,把液晶电视,OLED电视,LED电视的进口关税也从7.5%-10%上调到15%
手机和电视机,成为了印度人突破电子制造工业的突破口。
2:劳动密集型产业大力征收关税
将太阳镜,风筝,钟表,部分家具(床垫等),鞋子,靴子,护腿的进口关税从10%提高到20%,蜡烛的关税从10%提高到25%,首饰的进口关税也提高到20%,提高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印度制造比例。
3:汽车产业
将包括发动机在内的汽车零部件的进口关税从7.5%-10%上调至15%,将全散件进口的汽车关税提高到15%,将汽车整车的进口关税提高到25%。
除了汽车,印度人又盯上了摩托车,同样的将摩托车零部件和散件进口的摩托车关税从10%提高到了15%。
除了电子制造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和汽车产业之外,印度还将部分塑料和橡胶制品的进口关税上调至15%,包括公共汽车和卡车轮胎等。还有值得一提的是印度的太阳能面板制造业,在这份预算案之前,印度已经从2018年1月开始对进口太阳能面板和部件征收高达70%的进口关税,主要就是针对中国,因为中国垄断了全球绝大部分光伏组件的生产制造。
印度现在也是全球除中国以外最大的光伏组件制造国之一,用70%的关税将中国制造排除在外,显然是想先让印度制造的光伏板占领本土市场。
实际上,印度在2017年是全球第三大光伏市场,仅次于中国和美国,因此印度庞大的本土市场能够为本土制造商提供大量的市场空间。
除了针对各项产品的单独关税提高以外,印度政府这项关税进口法案里面,还有关键的一条:对所有进口产品征收10%的社会福利进口附加税。
以手机为例,进口基本关税为20%,加上10%的社会福利进口附加税,那么就是30%。实际上这还不止,印度在国内的增值税对进口和本土制造税率也不一样,这进一步刺激了制造企业选择在印度生产。
印度在2018年2月作出的关税调整,谁受影响最大?当然是中国。
因为中国从2016年起就取代美国成为印度第一大贸易伙伴,根据中国海关总署的数据,2017年双边贸易同比增长了18.63%,金额为844.4亿美金,首次突破800亿美元,印度对中国逆差为517.5亿美元,中国是印度的第一大进口逆差来源。
印度在2018年的关税调整,可以某种意义上就是为制衡中国制造而打造。
印度的手机整机和零部件关税政策给小米带来很大的压力,尤其是除了手机整机,连零部件关税也大幅上调。
尽管小米的手机基本都在印度组装,但是主要零部件还是从中国进口的,2018年4月小米在印度举办了供应商投资峰会,表示希望自己的手机零部件供应商在印度设厂。
2018年8月6日,小米主要的零部件供应商之一江西合力泰(Holitech)宣布将在印度建厂,预计2019年第一季度开始在印度生产零部件。该公司计划在印度安达拉邦蒂鲁伯蒂市建设工厂开展制造业务。
合力泰宣布的投资金额为2亿美元,该工厂占地75英亩,将在未来三年雇佣6000名员工,这也是合力泰在中国以外的第一家工厂,同时也将成为印度第一家生产摄像头模组,薄膜晶体管,电容式触摸屏模块、FPC和指纹传感器的制造商。
当然,印度安达拉邦政府也给合力泰提供了税收,土地和电力等各种补贴,这和中国对制造业企业的做法简直如出一辙。
这背后的原因,就是印度除了2018年2月的关税调整之外,而且还明确的在预算案例说明,在2018年开始对PCBA,摄像头模组,连接器提高关税,同时在2019年将进一步提升显示屏、触摸屏、保护玻璃、马达等零部件的进口关税,显然,这也必然会推动相关手机零部件供应商进入印度投资建厂。
除了在印度规模最大的小米之外,中国主要的手机公司目前都已经在印度建立工厂,2016年年底,OPPO投资15亿元人民币(约合2.16亿美元)在印度北方邦的诺伊达(GreaterNoida)建设一座工业园,其中就包括一个制造工厂。
2017年12月,OPPO进一步在该地区投资22亿人民币新建工厂。
OPPO预计将建立110英亩的手机制造厂,包括工厂、办公楼、员工宿舍、餐厅和娱乐场地。估计该项目的成本为220亿卢比(约22.6亿人民币)。
作为OPPO的好基友,VIVO的手机工厂也设置在这里。目前VIVO在当地的工厂能月产100万台,年产量大约1200万台。
而OPPO的计划是达到月产量160万台,年产量2000万台,并且在接下来的3年内把产能扩大到每年5000万台。
不仅如此,根据2018年8月21日印度《经济时报》的消息,OPPO已经完成与国内主要手机零部件供应商的谈判,将在2019年在印度建立手机零部件工厂,同样建在大诺伊达工业区。
不过中国企业在印度的工厂并非一帆风顺,2017年3月,OPPO在诺伊达的工厂就发生了“传言中国经理撕掉印度国旗扔进垃圾桶”的事件,数百印度工人群起围堵工厂。
除了电子制造业外,印度的汽车制造业也在快速发展,目前印度已经是全球第五大汽车制造国,前五名是谁呢?中国、美国、日本、德国。
2004年,印度的汽车产量略低于118万辆,而韩国生产了312万辆。2016年印度汽车生产同比增长8.8%,当年印度汽车生产量449万辆,超过韩国成为全球第五大汽车生产国。由于印度通过推高汽车进口关税推进印度制造,预计印度汽车产量还会继续上升。原因为印度市场很大。
据日本《日经新闻》中文网站2018年1月12日报道,2017年印度新车销量达到401万辆,超过德国跃居全球第四位。销量增长是主要国家中增速最快的。印度在2020年将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三大汽车市场。
2017年,中国、美国、日本、印度、德国是全球前四大新车销售市场,新车销售量分别为2287万辆、1723万辆、523万辆、401万辆、38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2%、5%、10%、3%,印度10%的增速显著超过其他主要国家。
值得一提的是,印度汽车制造并非全部外资,印度两大本土汽车品牌塔塔和马恒达均有相当规模的份额,并且由于市场不断扩大,两家本土公司的汽车产量也在不断增长。
以2017年1月~10月为例,印度市场新车销量前五名如下:
铃木销量123.03万辆,增长17.45%;
现代销量40.11万辆,增长5.49%;
本土品牌塔塔销量37.02万辆,增长3.84%
本土品牌马恒达销量32.99万辆,增长3.73%
丰田销量13.85万辆,增长14.4%
可见印度两大本土汽车品牌也是印度汽车工业发展的主要力量之一。
印度的基础设施可以说是制约印度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但是实际上印度的基础设施进步也很快,以最简单的发电量为例,2010年印度发电量是全球第五位,2012年印度还发生了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停电事故,可见其当时电力的短缺程度,随着近年来印度政府大规模的兴建新的发电站,印度电力短缺情况在不断缓解,印度发电量到2017年已经超过俄罗斯,超过日本,跃居世界第三位,仅次于中美。
我今年去了次印度新德里,发现即使在古尔冈这样的科技新城,一下雨,酒店依然会短暂的停电,而且感觉电力不足,空调一开着经常会跳闸,印度的炎热天气,没有空调简直是要命。但是我和在当地居住多年的中国人聊,都说停电情况比过去还是好多了。
国内公众目前对印度的大发展处于不太知情的态度,说起印度脑海里总是浮现出火车外挂,恒河水之类,2010年我们这样想,2013年我们这样想,2018年了我们还是这么想,而印度其实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八年里面,印度经济总量已经从2010年的世界第9位,上升到2017年的世界第6位。而且和英国几乎不相上下,今年可以说肯定超过英国,跃居世界第5位。
我们和印度人打交道,总有一种印度人不靠谱,印度人奇葩的感觉,但是这里面有很大成分是因为印度落后和贫穷带来的。
我五六年以前和一个印度的高管在新加坡见面,他说他想去商场看看,我说你是要买什么东西吗?他居然说想买个电视带回印度…..而且说的非常自然….
我完全震惊了,从新加坡买电视,然后坐国际航班带回印度?这还是个印度高管啊,简直颠覆了我的想象力,但是又一想,这是贫穷带来的印记。
印度人作为个体,只要受到良好教育,是非常优秀的。在美国的印度裔家庭收入是全美最高的,超过华裔,日裔,韩国裔。2018年在罗马尼亚举行的国际奥林匹克数学竞赛,获得冠军的美国队,有四个人是华裔,两个人是印度裔。
实际上在2018年奥数上面,个人得分最高的前三名,第一名和第三名都是印度裔学生,其中第一名是代表英国参赛,获得了仅有的两个满分之一。第三名是代表美国参赛。
有很多人说印度人只有在美国才混得好,比如硅谷的印度高管,因为去美国的都是印度的精英,事实上在东南亚,中东,非洲很多大型公司,一样很多高管是印度人,在非洲和中东,都有为数不少的印度移民,而且在公司担任高层岗位。
在中国,只要是做过对外贸易时间比较长的人,100%都和印度人打过交道,而且印度人商务谈判能力,是让很多国人感到头痛的。
如果让我们列印度奇葩的方面,不好的方面,我们可以列出洋洋洒洒一大堆,但是我认为我们必须要承认:
1. 印度在快速进步。过去的八年,这个世界上如果没有中国,那么印度毫无疑问是经济发展最快最成功的国家,恐怕只有越南能与之一比。除了前面提到快速增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电子制造产业,汽车产业,印度的制药业也发展的不错,在发展中国家里面属于一流水平了。2018年第二季度,印度制造业同比实际增长竟然达到了惊人的13.5%,这对印度的体量来说是惊人的数字,制造业占印度经济的比例在不断上升。
2. 印度人的很多问题,还是其贫穷落后造成的。YouTube上有不少对印度街头年轻人关于种姓的采访,可以看看印度年轻人对种姓制度的态度,印度在法律层面已经废除种姓多年,我认为随着经济和教育的发展,虽然缓慢但是必将逐渐淡化。
今年上半年我去印度,直观感觉上仍然整体脏乱差,很多地方让我想起15年前,甚至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的中国。在首都新德里附近郊区,农村,能发现很多自发形成的垃圾场,大片的垃圾就丢在那里。
但是也能看到很多有意思的事情,在报纸上能够看到印度电商snapdeal(印度淘宝)的整版广告,还能看到payTM(印度支付宝)的广告。
实际上我在街边的印度最常见的黄绿色三轮车上面,都看到了Paytm的标识。意思是车夫可以接受移动支付。我突然感觉我国一直引以为自豪的移动支付,例如路边小贩都可以微信转账,其实好像自豪程度可以稍微低一点,毕竟印度路边黝黑穿的脏兮兮的的三轮车司机现在也可以移动支付了。
我国还是要尽快搞出集成电路,搞出先进制药,搞出高端自主品牌汽车之类才好。
长期研究印度的学者毛克疾,今年去印度的时候晚上看电视,发现晚上的时候有不少电视频道在转播数学课和物理课之类,供全国的学生学习,可见其内心有向上的渴望,下图来自毛克疾。
印度这个国家,在我看来上限是比不过中国的,我始终认为印度人还是比中国人差了些东西,但是其体量在那里,如果其坚定的自我改革,即使人均只能达到中国三分之一,二分之一,也将是非常惊人的数字。
我们假设以后中国劳动生产率人均达到3万美元,印度达到1.5万美元,考虑到以后印度劳动人口超过中国,其综合经济实力在中国60%左右。
如果印度劳动生产率的上限只有中国人均的三分之一,也即是1万美元,由于劳动力数量将会大大超过我国,经济总量在我国40%~50%。
由于印度体量和规模,我国以后很难在经济实力上对其取得5:1,10:1这样的绝对优势,毕竟以后世界的竞争主要是经济。实际上在2017年,我国经济总量:印度经济总量为4.6:1。
而根据最新的数字,受到制造业带动,印度经济今年上半年同比增速高达8%,这个就超过我国6.8%的增速了,甚至比越南上半年7.08%的增速都要快,是全球主要国家中增速第一位。
未来对印度,经济总量方面我国能够保持2:1,甚至3:1的优势,就算是不错了。
如何在未来面对经济体量庞大的印度,这也是我国将要面临的问题。
不管我们如何看不起印度,都要承认它在快速发展的事实,GDP数字可以造假,但是汽车的销量,摩托车销量,智能手机的销量,钢铁产量,进出口金额,移动支付和电子商务的发展,互联网的繁荣,出国旅游人数上升这些数字是互相印证的。
韩国挤压了欧洲和日本的份额,但是前景上面临中国的竞争。韩国是过去的8年全球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这背后的原因是因为韩国大量挤占了欧洲和日本公司的份额。
我们以最为典型的三星电子来看:
2010年度的三星电子总营业额为154.63万亿韩元;
2017年三星电子的销售额达到239.58万亿韩元,八年增长了54.95%;
当然更为惊人的是三星运营利润的增长,2010年三星电子的运营利润是17.52万亿韩元,2017年创下新高的53.65万亿韩元,是八年前的3.06倍。
根据Gartner的数据,2010年全球手机制造商份额如下:
诺基亚28.9%,三星17.6%,LG 7.1%,Research in Motion 3% 苹果2.9%,索尼爱立信2.6%。显然诺基亚,RIM, 索尼爱立信等欧美日公司合计让出了超过30%的全球份额。
同样的还有半导体。以DRAM为例,根据DRAM eXchange的数据,2011年第一季度韩国三星(39.8%)+海力士(22.9%)。全球份额为62.7%,尔必达(13.5%)、美光科技公司(11.4%)、南亚(4.2%)位居三星电子和海力士之后,依次排第3至第5位。
而到了2017年第一季度,三星占全球DRAM市场份额的47.5%,市场份额第二的SK海力士为26.7%,两大韩厂合计达到74.2%,第三的美光份额为19.4%。
可以看出日本尔必达破产退出,让出了13.5%的份额,而韩厂则上升了11.5个百分点。
不只是份额上升,存储器这个市场本身也在迅速上升,成为集成电路中份额最高的产品,去年中国从韩国进口了463.48亿美元的存储器,同比增长51.3%。
同样的还有显示面板和手机零部件等等,三星和LG在各个领域实现了对日本产品的替代,最为典型的是三星为苹果大规模供货OLED手机屏幕,这让JDI公司很受伤,同样的还有高端的手机摄像头模组等等,LG innotek摄像头成为高端手机产品主要供货商,主要是冲击了日本的份额。
在汽车领域,韩国人在过去7年也有较大进步,现代起亚加起来在2010年的销量为570万辆,而2015年合计实现776万辆,受中韩关系造成的中国市场下来下滑影响,2017年下降为725万辆。
应该说尽管现代集团这几年发展不利,但是比起7年前的水平,无疑还是上了一个台阶,2017年比2010年销量增加的155万台,已经几乎是一个吉利+一个比亚迪了。
另外就是化学领域:
2009年和2016年的全球化工50强。2009年韩国仅有LG化学入围,排在全球第19位;而到2016年,不仅LG化学进步到全球第12位,还新入围了三家企业。包括乐天化学(24位),韩华化学(39位),SK创新(46位);
韩国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产业结构和中国高度重合,面临着中国的强烈竞争。
我们经常说,中国制造现在到了关键时刻,前面是发达国家的中高端产业竞争,后面是人力成本上升等因素带来的发展中国家的中低端产业转移。其实我觉得韩国也在面临这种,而且可能比我们更严峻,因为他们的后面紧追的是中国。
以三星为典型,最开始三星电子其实是以家电为主,今天三星的家电业务,仅有电视机还保持世界第一的位置,三星电视销售全球。
但是总体而言,三星电子里面来自家电的利润目前仅有百分之几了。
同样的还有三星的消费电子产品,手机+平板电脑等,也受到中国品牌的强烈冲击,下图是从2013年到2018年第二季度的三星,苹果和华为的全球市场份额对比,最高点那条曲线就是三星,可以看从2013年的顶点一路下滑。
现在三星主要依靠半导体,和设备解决方案包括原材料来提供利润,如果后面中国公司继续追上来呢?
当然韩国人不是毫无胜算,家电业中国搞了这么多年,在电视上还是无法和三星竞争,功能和智能手机我们也搞了15年以上,虽然蚕食了三星的份额,但是目前总体还是不如三星。
造船业和海工装备,尽管中国在订单的量上面超过韩国有些年了,但是总体造船业技术水平还是没有赶上韩国,尤其是高端船舶领域。
同样的还有汽车,从2001年开始算,中国自主品牌汽车搞了快20年,同样也没有赶上韩国的水平。因此未来的竞争还是会很激烈,对韩国的替代不会那么快。
中美差距
最后就是中国和美国了,这里就不长篇大论了,就说几个数字:
2010年~2017年,全球经济增加的总量中,中国占全球42.63%,美国占全球31.72%。全球第三的印度只有6.47%,远远不能和中美比。
因此首先中美都在提高自己占全球经济的比重,同时继续拉大和全球其他国家的差距。其次中国在不断缩小和美国的差距。
当然由于中国在八年里面出现了刘易斯拐点,16岁~59周岁的劳动年龄人口2012年到顶之后开始下降,2017年为90199万人,比上年减少了548万。所以经济增长只能依靠劳动生产率进步了,加大对教育和科技的投入,发展中高端产业。
美国人在过去的八年,制造业增加值占GDP的比例继续下滑,但是总体幅度不大。2010年为12.2%,之后保持稳定了四五年,但从2015年~2017年,从12.1%下滑到了11.6%,特朗普想搞制造业回流,其背后的原因还是美国本土的制造业占GDP比例在过去的20年呈现一直下滑的趋势。
上图来自华泰证券研究所
其实我们看美国的制造业究竟强在哪里,我们就知道我们的差距还在哪里,以后我们发展哪些产业美国人感觉最痛。
2017年美国制造业增加值里面的前八大产品:电脑和电子产品(16%)、化学产品(15%)、食品饮料烟酒(12%)、机动车及零配件(8%)、机器机械(7%)、合金产品(7%)、石化产品(5%)、其他交通设备(6%)
三个超过10%的大项:电脑和电子产品占16%,其实说白了里面最有技术含量的就是美国的集成电路工业为主的各种半导体和例如服务器等电子产品,这也是美国的基石。英特尔、AMD、德州仪器、高通等等。集成电路对美国到底有多重要可见一斑。
另外还有诸如惠普,戴尔服务器等等IT设备制造业。
化学产品,主要是制药业为核心,美帝执全球制药业技术之牛耳,辉瑞制药全球最大,还有默沙东,强生,艾伯维,安进等等。
食品饮料烟酒占12%,这个就不提了,我国主要是品牌方面没有出现可口可乐,百事可乐(旗下乐事),奥利奥,万宝路这样的世界级品牌。
接下来是5%~10%的五项:
石化产品(5%):全球化工十强的陶氏化学,杜邦,利安德巴赛尔工业等等;
机动车及零配件(8%):美国三大汽车公司通用,福特,克莱斯勒及配套的零部件企业;
合成金属制造(7%):这个主要是金属加工,各种钢铁厂和金属冶炼厂,例如铝金属加工的全球前五的美铝等等;
机器机械(7%):各种生产设备,例如半导体生产设备的应用材料lam research、
工程机械的卡特彼勒、农机和林业机械的约翰迪尔(世界五百强)、爱科集团、石油和天然气等开采设备的全球最大的制造商斯伦贝谢、哈里伯顿、贝克休斯等等;
其他交通设备(6%):波音飞机等民航飞机,小型飞机制造,以及各种子系统,零部件制造业,摩托车,造船业等等;
可以说上面八大项是美国工业的核心,除了食品饮料烟酒和合金制造我国还能勉强一比之外,其他汽车,化工,机器机械三大项我国比美国还有很大差距。
集成电路为核心的电子产品、制药业、民航客机为核心的交通设备制造,这三大项我国目前还只能远远看着美国的尾灯。
我国国民也能从日常新闻感受到和美国的差距。中兴事件让我们知道了集成电路领域的差距,
《我不是药神》让我们知道了国内制药业这么弱。我们的C919还在试飞,ARJ21飞机搞了这么多年。2008年试飞,到2018年8月24日,中国商飞公司才刚刚交付了第6架ARJ21新支线飞机,离美国还差得远。
而从前景来说,每一项我们都是有种子选手和大公司,中美的竞争,某种意义上就看这些公司能不能做起来,做到世界一流了。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网立场
凯迪拉克联合腾讯公益,将你的爱心放大十倍
扫描图中二维码领取
「爱心加倍卡」
为你的爱心十倍加速
2023-08-25 / v3.1
2023-08-25 / v1.0.3
2023-08-25 / v1.0.1
2023-08-25 / v2.19.1
2023-08-25 / v1.2.0
2023-08-25 / v2.0.1
2023-08-25 / v1.5.1
2023-08-25 / v4.4.0
2023-08-25 / v1.0.03
2023-08-25 / v5.6.6
2023-08-25 / v1.2.20230810
2023-08-25 / v2.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