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游戏《天堂II》可以看到黑暗精灵的腹肌和兽人的腹肌,只要显卡不错,可以看得很清晰! 最近的韩国游戏《奇迹世界》同样可以看到! 格斗累的没有太细致画面的,好像《铁拳》系列的好一点,版本越高画面越清晰,《拳皇》已经不行了
half life and half life 2 系列,teamfortress 2, Portal,cs,day of defeat 太多了,现在连quake,doom, bioshock都可以在steam上.
有的
小猛!模拟人生不错哦!可以做总统、黑社会老大、老板等等!还可以恋爱!
魔兽还行....
你去 http://www.4399.com/里面有好多游戏
萝卜青菜各有所爱,虚拟经营有《三国志11》(最好是威力加强版的)啊
战略的就有《魔兽争霸之冰封王座》还有《红警3》
动作类的《鬼泣3》也不错~~
《真三国无双》,《冰封王座》应该是必修吧。
谢谢采纳啊
www.youxidaqun.com.cn 上有虚拟经营的。有工厂经营,有小店经营,也有大的超市经营,还有美发洗澡经营等,很多,看看喜欢哪个吧
你直接去买盗版盘吧,正版的下载太大了,你全部要装的话要20几个G呢
地下城与勇士 穿越火线
来玩星辰变吧 |
178星辰变专区: http://xcb.178.com/ |
178星辰变论坛: http://bbs.178.com/forum-455-1.html |
相关文章 |
初识星辰变技能系统~~修仙门派技能首次公开哦 |
http://bbs.178.com/thread-622373-1-1.html |
《星辰变》6月精英测试~~首测发号活动已开启` |
http://bbs.178.com/thread-622436-1-1.html |
比起男性向的 galgame 游戏,在 2018 年有不少女性向游戏以及作品改编成动画,其中也有乙女游戏改编动画。在乙女游戏中玩家会扮演女主角体验与帅哥们日常交往的故事,如果乙女游戏的玩家变成了一位男性,则像是掰弯自己与男性角色谈恋爱。P 站漫画平台开了一部新的漫画连载《穿越到乙女游戏世界的我》,故事就是一位男性玩家误打误撞进入到了乙女游戏的世界,而回到原来世界的方法就是要攻略所有的男性角色刷满好感度,实现大团圆结局。
《穿越到乙女游戏世界的我》(乙ゲーにトリップした俺)是作者花乃军在 Pixiv Comic 上开的周更连载漫画,这个漫画的主角乙谷乙成是个死宅大学生,梦想是穿越到 galgame 的世界当中一边与美少女卿卿我我一边拯救世界。但是他的梦想实现了一半,他确实穿越到了游戏的世界,只不过是一个乙女游戏的世界,只因为他自己在手机上误触了乙女游戏的广告。穿越到乙女游戏世界后,眼前出现的三位可攻略男性角色,丝毫不讲他当男性看待而是和对待女主角一样,抄起来就是一个公主抱还对他甜言蜜语,然而实际上这些男性游戏角色只是在扮演帅哥的样子,他们也想是一个可爱的女高中生出现在自己面向,但既然出现的是一个男生,作为乙女游戏角色的高度职业感使命感,让他们对男生都能搞出脸红心跳事件。
而穿越到乙女游戏世界后,乙谷乙成发现自己的手机都变成了乙女游戏攻略网站的样式,手机提示建议他选择刷满所有角色好感度的大团圆结局,这样就能回到原本的世界,本来乙谷乙成以为只要攻略面前的 3 个男性角色就可以,但是一查发现这款乙女游戏可攻略角色为 11 人,乙谷乙成就要在乙女游戏中攻略 11 位帅哥还要走后宫路线……
漫画连载地址
第七个游戏主机世代是指PS3、Xbox360和Wii以及同时期的PC平台。这个世代已经过去了,但是在这个世代也曾留下了众多经典游戏。下面来看看,从这个世代起发布大5大经典游戏系列。
1.《无主之地》系列
由《无主之地》是一款带有RPG元素的FPS游戏,该作一改原先传统3D渲染,转投美术渲染风格。游戏提供了大量的关卡供玩家游玩,如果你对官方设定的关卡有所意见的话,还可以自定义任务。可以自定义的内容包括了任务目标,武器配置,敌人数量,掉落物品种类,几乎所有游戏中出现的要素都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进行修改。
《无主之地》既有销量又有口碑,可以说是本世代创新性游戏大获成功的最好例子。虽然目前只有两部作品,但是已经树立了良好的品牌,我们期待这个新的系列能够长远的发展下去。
2.《质量效应》系列
毫无疑问,《质量效应》系列绝对是本世代乃至游戏史上最好的游戏系列了。
《质量效应》是欧美RPG梦工厂BioWare继《星球大战:旧共和国武士》和《翡翠帝国》之后,再次为Console玩家献上的一款融入了动作射击要素的科幻题材RPG游戏。《质量效应》在以RPG为主体的结构中融合了TPS的战斗要素,与《杀出重围》、《生化奇兵》等人气作品以动作射击为主,融入RPG元素的做法颇有异曲同工之妙。BioWare的出品向来以严谨、大气的风格著称。不论是画面素质,还是游戏内涵,《质量效应》都不会让喜欢科幻游戏的玩家们失望。
未来10年类最佳游戏系列榜单,《质量效应》都会名列其中,没有悬念。
3.《战争机器》系列
《战争机器》是由开发3D游戏引擎虚幻3引擎的制作公司Epic Games所制作的X360游戏,在之前结束的E3上凭借着惊人的画面效果得到了绝大多数玩家以及多位制作人的肯定游戏故事叙述未来世界的人类与地底种族兽族(罗卡斯,Locust)之间的生存之战。游戏的类型并非常见的第一人称射击游戏,而是采取背后视点的第三人称策略动作游戏,能更清楚的显示出玩家所操作角色的一举一动,与环境的互动也更为生动丰富。
本作是XBOX360上第一个原创大作,而且把TPS游戏上升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目前已经出到了第三款,可以说是名利双收。
4.《神秘海域》系列
神秘海域、系列目前共有四部,其中PS3占据三部,PSV一部。PS3系列由SCE(索尼电脑娱乐)旗下Naughty Dog(顽皮狗)工作室制作,是为PS3主机量身定做的集解谜、射击、冒险于一身的游戏,游戏舞台设定在原始丛林及古代遗迹中展开。PSV版则由Bend Studio制作。主人公是一名身手矫健的帅哥内森·德雷克(Nathan Drake),而他要面对的则是各种各样的敌人。
游戏中的动作成分将占有很大的成分,玩家既可以利用各种现代化的武器来消灭敌人,也可以利用格斗术来将他们制服。而在探险方面则与《古墓丽影》系列十分相似,岩石的突起部分、山上垂下的藤条、敌人搭建的设施等,都将为玩家的探险提供极大地帮助。
神海第一部不错,但是第二部才是让游戏声名大噪的原因。游戏有着无以伦比的剧情,大量的纠结,转变,背叛和动作成分。如果你想玩一部好莱坞动作大片,就是它了。好玩的定义就是如此。人物设计顶级,剧情引人入胜。
5.《生化奇兵》系列
有悬念吗?当然没有,《生化奇兵》系列生来就是为了获得“最佳游戏”这个称号的。
《生化奇兵》系列是曾经开发过《网络奇兵》系列的著名制作组Irrational Games的最新作品,采用了第一人称视角,除了融入了大量FPS元素外,你还要在游戏中进行与NPC互动、解决各种谜题等多项内容。本作最大的特色就是采用了开放式的游戏架构,这样针对某一个场景玩家可有多种方式进入,而产生的结果也会完然不同,从而使游戏更富变化。
一直到最近的《生化奇兵:无限》,每一代都把游戏与艺术完美结合,包含深刻的哲学、人类学意义,还有很深的科幻元素,堪称经典。
1. 拍单词/图片:把本节课重点单词先全部过一遍,让学生有更深的印象,然后将图片一横排贴在黑板上,在图片的下方划个圈,让一男一女上台来并背对老师。老师用口型对下面的同学作提示,让学生反应单词,并大声说出来。老师再将该词确认一次后,发出明确指示,让台上的两位学生转身去拍单词下面的圆圈。拍的又快又准的一方胜出得分。如:crab,T:crab,台上学生马上去拍对应图片或单词下的圆圈,又快又准的加分。 要求 1. 贴图片或单词时,让全班学生认一个贴一个。在游戏前,让全班同学再次熟悉下要比赛的单词。 2. 上台来的两位同学,面朝台下同学,老师通过口型提示,如rock,台下同学一起说rock,为防止台上同学听不清楚,老师要大声再读一次,然后发出指令,“go!”比赛选手才能去拍。 3. 在拍图前,为了活跃气氛,可让比赛选手先做点热身,如:选手对着全班时,让他们原地小跑,听到go的指令时,再转身拍词。 4. 游戏时,注意控制纪律,学生拍错的单词,一定要全班再认读一次,纠正错误。 2. 猜拳(剪刀石头布)游戏:把本节课重点单词或图片一横排贴在黑板上,叫一男一女上讲台,老师指着一个单词,如dog,台上选手开始划,边划边带领全班一起读dog,读到第三声时,出拳,赢的一方等到dog这个单词,得到单词多的队伍获胜。 要求 为防止选手划拳时,出拳太快,台下学生看不清,或选手划拳时,有人慢出拳,老师要控制好划拳的节奏,带领台下学生有节奏地朗读。(为保证游戏进行时划拳的节奏,短的单词老师要带,读长的单词时,口令改为one、two、three) 3 .击鼓传花:老师先选定一些图片或单词卡分给每组一张,然后选一首节奏明快,学生喜欢的英文歌曲,当音乐一起,拿到的卡片的同学就要马上往后传;当音乐一停,学生停止传卡片,这时手上拿着卡片的同学依次朗读出手中卡片的单词。读对的加分,然后继续游戏。 4. 拼单词:是一个针对单词拼写的游戏。如:slow/fast,先在黑板上写上slow/fast,然后把事先准备好的这两个单词的字母卡打乱顺序贴在黑板下方,男女各派一名代表上来,老师发令,这时全班一起喊slow/fast,slow/fast… 两名代表开始选择字母卡拼单词,最先拼好拼准确的一方胜出。 要求 为比赛公平起见,选择拼写的单词最好是结构相近,字母数相同的一对词。 要拼写的单词老师要先写在黑板上,拼写及字母间隔要大些,便于学生认清。 注意防止选手因求胜心切而损坏字母卡。 5. 大小图:把重点单词的大图依次打横贴在黑板上,老师手里拿着对应的小图,然后选一个男生上来抽一张小图,全体女生来猜,看究竟男生手中抽中的是哪张图片。猜对了女生加分,猜错了男生加分。如:《Dinnertime》中,训练扩展句型do you want some...?句型时,把rice,bread,meat ,milk等大图贴在黑板上,手上准备对应的小图,先叫一男一女上来,男生抽一张小图,女生来指大图,如:指向rice,全班女生问?Gs:Do you want some rice?男生秀小图,如果是rice的阿小图,全体男生回答,Bs:yes,please;若不是,Bs:No,I want some... 要求 该游戏一般多用于训练句型,通过问答形式让全班操练。 游戏时要防止学生喊加油,扰乱课堂纪律。若有学生捣乱,立刻给男方或女方减分,并乘机给另一方加分。惩罚并用,恩危并施。 6. 表演课文:在课文教授以后,让学生上台模仿或表演整篇课文。台下的学生跟着vcd读一句,台上的学生就表演一句。 要求 选择的课文是易于表演的,具有很强的表现力的。如:《The Train》、《The Space Monster》、《Help Me》等。 表演时,可以为学生准备一些头饰,如space monster,spaceship等,使表演更加生动。 注意台下的学生要边读,台上的演员才会表演。不能让大家光顾着看表演,而忽略朗读课文。 7. 传声筒:从每个组的最后一个学生由老师来发令传一个单词,一直传到第一个学生耳朵了,由他来大声说出他听到的那个单词,检测看此学生读出的和老师讲给第一学生听的一致不一致。一致就得一分。 8. 击鼓传声读:老师放音乐,每个组准备一本课文书,音乐一响就开始每个组每个人之间传书,音乐停,传书动作停。书停在谁手里,那个学生就把本游戏规则内要你读的句子读出来,读出得分。 9. 剪纸卡,拼纸卡读:老师把单词分别写在一张一张小纸上,每张纸写一个单词。把整体的一句话的小纸卡分发给每个组,让她们去拼成完整的对的一句话,快者赢。 10. 集体讨论表演读:每个组规定时间把要读的课文先集体读一下,然后在组长的带领下构思怎样表演,时间一到就上去表演,评分决定哪个组是第一。
http://video.baidu.com/v?ct=301989888&rn=20&pn=0&db=0&s=8&word=%B8%E8%C7%FA%BD%D3%C1%FA
击鼓传花啊
小游戏里面有很多。
你们可以常玩一些你比我猜,一个人比动作,一个人来猜。。。。
你能一年玩100个游戏吗?
作者投稿丨Amanda
编者按:本文是一篇读者投稿,未加太多文字修饰。可能对一些资深玩家来说,其中的一些描述未必十足准确,观点也比较个人化,可我们觉得,在年末的时候刊出这样一篇东西还挺有意思的。TGA颁奖已经过去很多天,游戏厂商们的圣诞季也已经开始,是时候回顾一下即将过去的一年我们都玩了什么了。所以本文的目的性很强,就是跟各位读者朋友互动互动——今年你玩了多少款游戏,哪些让你印象深刻?
今年3月的时候,我偶尔买了一本《PC Gamer》杂志,那期刚好有个专访,是访问游戏评测团队的。采访里面提到,如果要在这一行工作,那么至少一年要玩100个游戏,于是,杂志编辑们向读者发起了挑战,希望大家也能够力争在2018年玩够100个游戏,好好拓宽作为玩家的视野。当时我没有想太多,觉得只要有时间,玩100个游戏应该不成问题,于是就骄傲地给自己定下了同样的目标。
结果到了年底,我只玩了45个游戏,连一半都不到。
当时我所见到的杂志
我是到快要上大学的时候才开始玩主机游戏的,以前都是玩PC和掌机游戏。促使我买PS3的是“战神”系列,它启蒙了我对动作和RPG类游戏的热爱;也因为PlayStation,我才接触到更多各种各样的游戏,逐渐建立起对游戏更深更广的认知。
从那时候到现在,单机游戏依然我的最爱,虽然在类别上,我觉得现在的自己比以前杂食了,但在质量上,我的要求也随着所玩游戏的积累变得越来越高。所以就算是有时间有精力去玩,要在一年内找到100个自己喜欢而且质量又合格的游戏,还要亲自去试玩,其实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所以,在这个“企划”中,我并没有特意去挑选和限制自己要玩的游戏,而是随心所欲地去探索。
这45个游戏中,有我一直都在玩的系列的续作,有从去年E3时已经关注的新作,但更多的是Steam和网友们的推荐。因为我一直都在玩游戏, 所以2018年之前已经在玩的游戏,我并没有算进去。这些游戏中,剧情类的游戏我都是尽量通关,非剧情类的游戏一般是玩透彻了才玩下一个,当然也有几个是我玩不下去的。下面就是我今年玩过的45个游戏(时间排名)以及我玩后的一些感想。
丨 策略类(11个)
《群星》《地精公司》《战场女武神》《北境之地》《Duel Links》《陷阵之志》《FTL:超越光速》《杀戮尖塔》《王国:新大陆》《巫师之昆特牌:王权的陨落》《这就是警察》
之所以这个类别我玩了这么多,是因为我把战棋和卡牌游戏都归在里面了,不然名单会很分散。
本年度我最喜欢的游戏,没有之一,就是《陷阵之志》,这个游戏拿了TGA的最佳策略游戏奖,我觉得是实至名归。两个人的工作室制作的一个体量很小但五脏俱全的游戏,玩家操控机组在随机地图上用战棋的方法击毙敌人,而且还是像素风格的,全部都是我所热爱的点,现在是全平台都有发售,大家可以趁打折去体验一下。
《杀戮尖塔》和“撒币女王”《王国:新大陆》(这个游戏到底有官方中文名吗?)其实是披着策略皮的Roguelike,都是一条命玩到底,地图是随机的,能走到第几关全靠能力和运气。这里面我觉得剧情比较好得有《王权的陨落》和《这就是警察》。
机组全家福
丨 模拟经营类(10个)
《缺氧》《文明6》《城市:天际线》《星露谷物语》《海岛大亨5》《异星工厂》《双点医院》《冰汽时代》《夜勤人》《Simmiland》
我是经营类游戏的粉丝,所以这个类别玩得比较多。不巧的是,这些游戏基本上都是战天明的,某种程度上“耽误“了很多我原本可以用在其他游戏上的时间。如果让我再重做一次这个企划,估计就不会玩这么多经营类游戏了。游玩时间最长的是《缺氧》,因为我本身很喜欢这种经营类生存游戏,时至今天这个游戏还在增加新的功能,让本来的独立小品变得可玩性非常高。
《星露谷物语》和《双点医院》我也是很喜欢的,毕竟小时候也玩过《牧场物语》和《主题医院》,这两款算是回忆杀的作品吧。至于里面比较有新意的,我觉得是《夜勤人》和《Simmiland》。前者是《星露谷物语》的武器商人版,设定和画风都很不错,遗憾的是游戏内容不太丰富,后期任务很重复,而且跟村子里的人物互动也不足;后者是《上帝也疯狂》的像素版,光是预告片就已经很丧病。
在《缺氧》里,你甚至可以玩火箭
丨 角色扮演类(7个)
《塞尔达传说:旷野之息》《孤岛惊魂5》《战神》《刺客信条:奥德赛》《荒野大镖客:救赎2》《尼尔:机械纪元》《八方旅人》《神界:原罪2》
RPG的话基本上就是3A大作的全平台合集了,然而我只通关了《刺客信条:奥德赛》。一般情况下我是不玩年货的,为了要凑够100个游戏,我只能硬着头皮把《孤岛惊魂5》和《刺客信条:奥德赛》都玩了,虽然这两个系列我之前都有玩过一些,但对其玩法和世界观实在不感冒。
出乎意料的是,“刺客信条”这一作的主角塑造得特别好,故事也很引人入胜,加上希腊文化背景的加持,我很快就把它给通关了;反观《孤岛惊魂5》,感觉跟前一作对比起来并没有太出彩,虽然我先生通关之后一直说故事很好,但我就是没有感受到。
这里面的游戏当中,我最早开始玩的是《神界:原罪2》,但硬是没有把它通关,这种传统RPG玩起来真的很耗时间,光找任务地点都能找半天,而且它的文本量真的非常大,让我觉得自己的阅读能力受到暴击。为了寻求安慰,我转而玩起《塞尔达传说:旷野之息》和《八方旅人》,但不知道是不是不太习惯在Switch上玩RPG, 这两个游戏的进展也是不太理想,但我觉得如果将来自己有孩子的话,这种画风优美、音乐动人的游戏是很适合给他们玩的。
顺便恭喜一下《战神》,虽然作为系列老玩家,我并不是太喜欢这一作, 但看见它拿了年度游戏我还是很高兴的。
《原罪2》的地图:这些旗子只是告诉玩家去哪里交任务,并没有告诉玩家要怎样做才可以完成
丨 冒险类(6个)
《超级马里奥:奥德赛》《前进!奇诺比奥队长》《画中世界》《最后一扇门》《Klocki》《Hexcells Infinite》
这个分类我以往是很少玩的,但为了达到100个游戏的目标,我决定扩宽自己的游玩范围。这里我最喜欢的是《最后一扇门》,洛夫克拉夫特式恐怖像素游戏,在手机上玩的。这个游戏比较普遍的评价是”糊出了新高度“,因为画风真的很奇特,解谜过程和故事本身也是很让人毛骨悚然的。
丨 互动小说类(3个)
《80天环游世界》《VA-11 Hall-A》《暴君》
这里面3个游戏我都挺喜欢的,《VA-11 Hall-A》作为互动小说新玩法的领头作品,很适合用来拓宽游戏视野。
《VA-11 Hall-A》的续作《N1RV Ann-A》已经公布,预计2020年和玩家见面
丨 Roguelike类(3个)
《通往加拿大的死亡之路》《蔚蓝》《传说法师》
我不擅长这类游戏,所以能让我坚持下去的只有《蔚蓝》,全因为这个游戏背后的意义给予了我勇气挑战自己。
《蔚蓝》也拿了不少游戏评选的奖项
丨 休闲合家欢类(2个)
《胡闹厨房》《星之卡比:新星同盟》
买了Switch之后不多不少都会买点这种游戏,毕竟朋友来的时候可以活跃气氛,也是很不错的。
《星之卡比:新星同盟》支持4人同屏游戏
丨 建模类(1个)
《围攻》
以我少得可怜的物理和机械常识,《围攻》(Besiege)我玩了3关就玩不下去了。这是一个自己组建战车然后完成小任务的游戏,我觉得建模和创意还是不错的,所以也算是我拓宽自己视野的一个小挑战吧。
《围攻》的Mod非常丰富,并且天马行空
丨 总结
现在距离2019年还有两个星期, 100个游戏的挑战企划还在持续当中,尤其是TGA颁奖礼之后,我想要玩的游戏忽然多起来了。在2018年的最后一天,我会再统计一下自己玩过的游戏。
在这一年当中,很感谢触乐,还有我的几个好机友(包括我的丈夫)不时向我推荐各种各样的游戏,没有你们,我是不可能发掘出这么多好玩的游戏的,也祝各位玩家在新的一年里能找到更多自己喜欢的作品。
原文链接:一份来自玩家的年鉴:2018年,我玩过的45个游戏
关注触乐专栏,阅读更多优质游戏文章与深度报道。
虎嗅原创组作品,首发于虎嗅旗下年轻厂牌“难逃一吸”(ID:suck2333),头图 视觉中国
作者丨天使不投资人
作为一家信仰算法的公司,今日头条在巨大的外部压力下,增设了数千人的人工内容审查团队。有人觉得头条咎由自取,也有人觉得头条是时代的“冤大头”。但要说有谁比头条更咎由自取也更冤大头,您得到成都看看。
作为《王者荣耀》的诞生地,腾讯成都分部寄托了腾讯对自身游戏内容的希望。然而在下一个“农药”出现前,成都腾讯大厦先添了一道奇景:多达200人的“主动客服”。
这200位客服采用十分传统的“打电话”工作方式,所做的事情更是匪夷所思:在AI识别出“可疑”游戏账号并找到联系方式后,客服们要逐个联系账号拥有者,并询问:“您好,请问XXX账号是您本人在使用吗?”
这一工作比推销“现金贷”更加吃力不讨好。据悉,超过60%的客户在听到第一句话后就会挂断,其中不乏怒骂一句“有病”者。
最后的武器
这些客服在做的工作,是主动探寻借用大人账号打游戏以绕过防沉迷限制和支付限制的孩子。就像当年孩子会借用成年人身份证进入网吧,如今的孩子借用大人账号打游戏也是家常便饭。
腾讯的目的是先于家长、社会和有关部门发现“问题儿童”“网瘾少年”,通过电话确认目标后再联系家庭、给出建议,可以说是无微不至的防沉迷关怀了。
作为技术十分成熟的互联网公司,腾讯如此这般做“防沉迷”工作,就和对算法颇为自信的头条启用人工审查一样——说好听点是弥补技术的缺陷,说难听点就是“求生欲强”。
这两年国家对游戏什么态度,每个关注游戏产业的人都不瞎。至于应付愤怒的家长,更是中国游戏公司的家常便饭。
在事情危急到今年这揍性之前,腾讯也曾试图用互联网的方式——产品来解决儿童沉迷游戏的问题,并且构建了中国最为成熟(没有之一)的防沉迷系统。说来非常讽刺,作为最会诱导用户“氪金”的游戏公司,腾讯也是唯一一家在防沉迷系统加入“限制支付”功能的游戏公司。
然而再好的防沉迷系统也有严重的先天缺陷:
亲子身份验证困难。大多数防沉迷平台会在注册、验证身份(可以简单理解为“证明你儿子是你儿子”)这一步就将家长劝退,对那些缺乏耐心或缺乏“网感”的家长尤其如此;不幸的是,特别在意孩子“网瘾”的家长往往就是这类人。
孩子帐号获取困难。即便最先进的平台在验证身份后允许家长使用身份证、手机、微信号等线索模糊查找,如果家长并不熟悉孩子的帐号且不愿询问(事实上多数家长都不熟悉且排斥沟通),锁定亲子账号就成了老大难问题。
限制游戏却无法挽回亲情。所有防沉迷平台客服接受的最严厉斥责只有一种:“用了你这个系统,孩子不理我了/孩子跟我大吵一架/孩子离家出走了。”90%的家长找到防沉迷系统,是因为他们的亲子关系已经恶化到了无法靠自己解决、只能求助外力的程度。防沉迷等于核威慑,当你需要它爆炸时,结果已经无法挽回了。
因此,即便腾讯花大力气搭建了最为先进的防沉迷平台,仍然迫不得已地在今年加入了这一“主动客服”,力求在亲子关系严重恶化前,让家长得以“先下手为强”。从技术到人力,从“发现问题”到“没事找事”,互联网公司面对无穷质疑的最后武器,就是进一步加强自我审查。
不得不佩服腾讯的决心、技术实力(和求生欲):在客户发现问题之前试图先帮客户解决问题,哪怕承受60%的“有病”谩骂。从6月成立到现在,成都客服中心主动拨出了300万通电话。我不知道这200位客服工资多少,只想替腾讯、社会和国家都对他们说声“谢谢,辛苦了”。
然而,即便以腾讯为代表的中国游戏公司有如此决心和实力,中国AI发展之势又如此喜人,旁观者也无不扼腕叹息。一位从业者直白地向我表示:国家也不管,家长也不管,才轮到企业管这种屁事儿。
谁都不管孩子
在游戏沉迷这个问题上,施压者并非只有国家。游戏在中国的多年“污名化”之路上,国家和家长扮演的角色一向“只有意见,并无建议”。如今中国儿童沉迷游戏的问题客观存在,也跟国家政策及家长选择有莫大关系。
自从小学3点半、初中4点半(教育界称330、430难题)放学,接送孩子就成了一部分家长的老大难问题。无论家长每日请假乃至辞去工作自己去接,抑或拜托亲朋、雇佣保姆去接孩子,接到孩子后,漫长的下午和晚上该怎样度过又是个问题。
诚然,初中阶段,许多地方政府会组织免费晚托班缓解家长压力(在GDP角度,也是解放家长一下午的生产力),小学则基本无解。况且,自从今年国家严禁公校补习、公职补习,初中的免费晚托也成了梦幻。一些富足家庭确实会将孩子交给付费晚托班,但这并非多数人可作出的选择。
幸亏中国的网络发展如此之快、手机产业如此之强,每个懒得盯孩子的家长,都可以甩给孩子一部手机,让他爱玩啥玩啥去。这样做的结果,不仅容易使孩子过早接触到不适宜其年龄的内容,更是疏远了亲子关系,让孩子“对手机比对父母亲”——若非如此,所谓“网瘾”何以发现如此之晚,又何以如此难靠家庭自己解决?
把娱乐交给数码产品,几乎等于把亲子教育交给网络。如此对待,孩子没有网瘾才是新鲜事儿。然而我们毕竟不能苛责家长:学校早放学,家长工作忙又累,不把孩子推给手机,难道要推给国家么?
刚刚过去的9月4日,新华社发表时评:不能让农村青少年成网游成瘾“重灾区”。这一评论虽然将矛头对准游戏和游戏公司,却客观上暴露了日常生活匮乏、家长管教缺位的孩子更容易“沉迷游戏”的现实。留守儿童多发网瘾,与核心家庭(父辈子辈同堂,祖辈往往在老家)老人依赖网络十分类似。网络在他们手里并非闲暇的玩物,而是唯一的精神寄托。
而就在此前一天,9月3日,一条标题为《13岁男孩玩“吃鸡”坠楼身亡 家长:要起诉游戏公司》的视频又在微博热了一阵子。视频中家长言之凿凿地将孩子之死怪罪于游戏公司,绝口不提自己作为监护人的缺位——盯不住孩子“吃鸡”,难道还盯不住孩子跳楼么?
如果在北美,这种孩子跳楼都浑然不觉的家长,大概率在孩子年幼时就会被起诉,剥夺抚养权甚至坐几年牢。在中国,未尽到监护义务的家长不但没有任何法律意义上的危险,反倒可以自以为是地拿起法律武器“将游戏公司一军”——得承认我国家长大概和工业化国家差距还蛮大的。
但是,当他们自顾自地将矛盾推给游戏公司时,有关部门能做出公正的裁决吗?
国家意志
说到国家对游戏的态度,阅读文章至此的朋友们根本没必要听我废话。如果您是从业者或者核心玩家,应该也早已了解今年游戏业遭受的浩劫如版号不批、网游限量等政策,主要是因为主管部门权力交替所致。
文化部管游戏与工信部管游戏最大的区别,在于工信部虽然要限制游戏的意识形态并做出内容审查,但同时也要肩负引导游戏产业发展的使命。然而文化部的职责却只有前半部分,用个互联网从业者容易理解的说法:如今的主管部门根本没有产业、经济相关的KPI,自然是管得越严越好。
那么,应该管什么?什么叫严管,又什么叫松管?
中国没有明确的游戏分级制度,有很多从业者会根据常识判断,这个问题可以依靠改革解决——现在规则不明确的审查模式,创造了很多审查的灰色地带也就是寻租空间,错误、低效,也应该被时代淘汰。
顺着这个思路下去,“灰色审查”之所以没有改,可能是既得利益者,也就是前审查部门的阻挠、牵制,只要结构一变,部门啪啪一改,一切迎刃而解——然而今年主管部门确实变了,风向也真的变了:变得更糟糕了。
“网游限量”这种几乎是计划经济时代才能诞生的政策,既不符合市场经济的常识,也不符合当前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更不符合一度流传甚广的“权力寻租”论调——有关部门疯起来连灰色收入都不要了?
最合理的解释是:曾经的“寻租设想”是错的。有关部门并不是仅仅要限制色情、暴力、低俗,也没打算要从说不清道不明的审查原则中寻找猫腻,而是发自内心地觉得游戏根本就不是什么好鸟儿。
至于怎么得出了这个结论,我先给大家分享一个故事。
在虎嗅文章《腾讯想做个好人》中,作者六九讲述了一段腾讯投资Paradox(简称P社)的失败经历。彼时腾讯正值TGP宣传期,想借助P社的硬核策略游戏扭转核心玩家对腾讯的成见,并高调赞颂《群星》《城市:天际线》等P社作品。
后果大家都知道了,《群星》这游戏虽然在腾讯投资后火速出了官方中文版,但直到今天TGP更名wegame,这游戏在中国的正版仍然连影儿都没有。
实际上,除了意识形态问题极端敏感的《钢铁雄心》系列,彼时的腾讯曾经希望将“P社四萌”中的其余三部小众硬核作品全部引进,但也遭到了有关部门的极力阻挠。时至今日,在WeGame平台搜索Paradox,显示结果仍然只有《城市:天际线》。
很难想象不血不黄,画面几乎等于UI+纯文字的P社游戏会触犯家长敏感的神经。有不靠谱儿传言称,面对刻意隐去《钢铁雄心》的“P社四萌”,有关部门并非像审批其他游戏一样给出具体的游戏内容问题及修改意见,而是直言“Paradox的游戏就不要想过审了,他们意识形态有问题”。
就算传言再不靠谱儿,这也是人类逻辑能够推测的唯一原因。
这说明了三个问题:
有关部门对游戏的审查可能傲慢,但绝不无知。若非有一定游戏经历的核心玩家,很难透过P社游戏的粗糙外表,看透其“不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反动意识”;
即便在文化部接手之前,意识形态审查也是摆在明面上的问题。只不过因为鲜有公司会冒天下之大不韪引进那些显然涉及意识形态的游戏(被腾讯刻意择出去的《钢铁雄心》系列即是典型),这一原则通常被国内一众只困扰于暴力、色情审查的从业者忽略了;
审查部门的官僚气息仍然浓厚。意识形态问题同样“相当严重”的《城市:天际线》(说《王国风云》《欧陆风云》系列比这玩意更敏感的人不是对P社有误会,就是对敏感有误会)最终得以安全通关,据说是照顾到同期炒得火热的“智慧城市”概念。当然,信不信由您。
失去的是1050亿吗?
在游戏工委发布的《2018中国游戏产业报告(半年报)》中,我们看到了一个不大不小的数字:上半年,中国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达到1050.0亿元。
如果与中国其他产业相比,1050亿是个很尴尬的数字。说它大吧,和国计民生产业比确实不起眼;说它小吧,世界范围内横向比较又太不客观。
一般评价这种产业,当想要割舍时,就指责它是“落后产能”;想要保留时,就说它“带动了很多就业”。
游戏可确实带动了很多就业,尤其对于那些曾被它“祸害”得“百无一用”的孩子们。某游戏公司高管对我如此描述新晋从业者——
游戏业内部的那些就业的学生,都觉得做游戏很酷,这是肯定的,否则他们就不会进游戏行业了嘛。
那这些孩子都是些什么人呢?不了解游戏产业的人可能会想当然地觉得是一群游戏死宅,掌握着一些游戏以外“没什么用”的技能,因此只能在游戏行业混碗饭吃。至于那些程序啊、产品啊、运营啊、客服啊,在游戏产业以外不也普遍存在?
然而并非如此。被称为“第九艺术”的游戏是多媒体的艺术表现形式,游戏公司对音乐、美术的需求供养了国内大批艺术、设计人才。实际上,无论日本还是中国,画师和音乐人都与游戏产业有极深的交集,其中一些人更是以游戏公司为长期、主要的收入来源。
国产游戏如今的艺术表现有相当突破
日本可能还好,然而在中国,虽然“第九艺术”备受轻视和限制,前八种艺术混得怕不是更差。因此,对于众多从艺术院校毕业的学子,游戏公司成了他们最靠谱的、能发挥一技之长的选择,哪怕不是“没有之一”,也找不到太多“旗鼓相当的对手”。
听到“网游限量”,艺术生的心是拔凉拔凉的。比他们更凉的,则是位于下游的分发、联运企业。
是的,游戏不只是一个单独的行业,更是一个庞大的产业。借用艾瑞这张图,业外人士可以管窥这一产业的规模。
然而“一图流”描述游戏产业还是不足的。首先这张图仅仅描述了中国移动游戏产业而未涵盖PC和主机游戏(当然此二者在中国也相对薄弱);其次缺乏对一些新兴渠道的梳理(比如微信小程序),也没有照顾到橙光游戏之类的UGC平台;最后在代表性商标的选择上也不尽如人意,当然这就是小问题了。
实际上,图中十分重要的分发、联运环节,并非仅仅是应用市场、超级App和门户的盈利点之一,而且是最重要的方式之一。早年常说的电商、增值、游戏三种“商业模式”,很准确地概括了互联网生态的命脉,而游戏正是最重要的命脉之一。
举个简单的例子:
5月11日,在今日头条的一场分享会上,今日头条一负责人称:2018年Q1抖音的消耗能够持平今日头条,而游戏行业内抖音在近期已经超过了今日头条,甚至是它的两倍。其中今日头条占比接近25%,西瓜视频31%,抖音游戏占比接近70%。1月至4月期间,抖音的消耗一口气攀升了121%。3月对全部广告主开放后,只有不超过15%的游戏客户还没有投放抖音。
至于头条系的广告投放总量相信各位心知肚明:每月大几十亿毫不夸张。简而言之,仅在头条系一家渠道,游戏广告投放每月便带来10亿~20亿的收入。如此多快好省,将来即便头条自己动心去做游戏,也绝不夸张。
再来看另一家早就“动了心”的企业,腾讯。之前提到的分发和联运,与占据着中国游戏半壁江山的腾讯游戏无关。严格来说,腾讯的授权、研发、广告、分发、支付等环节全由自己一家公司完成,不涉及与其他企业的联运。腾讯从最开始“用IM完美诠释互联网三大变现渠道之一”,变成了如今干脆的“游戏公司”定位,可见游戏带动其他产业盈利、乃至反客为主的极大驱动力。
腾讯的市值即便今年遭遇重挫,也始终徘徊在3万亿人民币左右。即便不像腾讯一样被定位成“游戏公司”,中国互联网生态中与游戏沾边的从业者又何止头条一家?是尴尬的1050亿,还是数万亿、数十万亿规模的产业,有关部门真的算不清这笔账吗?
无间
我小的时候,最早接触的游戏就是《穿越火线》这种。初中有次看到别人玩PS2,觉得这上面的游戏太NB了,我就每个周六坐两小时车,去教化附近的电玩商店看别人玩。哈尔滨不像北京,我们小时候能买得起主机的家庭不多。我能有今天,真的不容易。
——《腾讯想做个好人》
好不容易跳出国产“氪金”游戏的局限后,六九很快成长为一名核心玩家,并致力于向别人推广各种真正意义上的“好游戏”。他很清楚如今的中国市场还是手游玩家为主,但他从自己和许多小伙伴的亲身经历判断,就像电影一样,玩家对游戏的审美也会不断提高。
很难硬拗游戏的教育意义。我们不能苛求每个《文明》玩家都去阅读文明百科中数十万字的历史科普,但我们知道即便是90年代末的游戏《帝国时代》,也点燃了一批对历史、文化充满好奇心的少年心中的星星之火。
“不能说你玩了三国游戏就会去读《三国演义》,也不能说你玩了舰C就会对二战感兴趣,但确实有很多人真的被游戏开了个头。”一位从业者说,游戏的正面意义或许依赖玩家的内在驱动和自律,但并不等于没有。换句话说,游戏的反面意义也绝不会体现在多数玩家身上。
如果考虑到在北美、欧盟及台湾早已有着20年历史的功能游戏,游戏的正面意义就不仅局限于文化层面,更聚焦于物理、医学、数学、军事、消防、急救、编程等具体的学科和行业,并做出了确实的贡献。如果有谁说游戏只是骗消费者钱的工具,那些从来不“to C”也生存了几十年的游戏公司,只会露出轻蔑的微笑。
然而,假如中国的产业政策一意孤行地打压这一虽庞大但初级的游戏市场,或许还未等到游戏开出收入、就业以外的花朵,这一产业便会过早凋零。在网游限量这种疯狂政策的压迫下,不仅权力寻租的阴云将始终笼罩于这一在中国诞生不久的文化创意产业,中国“被扔给数码产品”的孩子们也只能终日沉沦于“初级形态”的国产游戏,等不来“看到PS2,觉得游戏真好”的那一天。
连给家长主动打电话这种事情都做出来了,偌大如腾讯,在畸形的市场管制下也毫无尊严可言。三年之后又三年,游戏公司想做个好人,监管答应吗?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网立场
虎Cares
这么大的太阳,每天上班还要生一堆闷气
谁不需要一个「职场保命利器」
怼天怼地怼到戏精昏过去
穿上这件「职场内心戏系列T恤」
老板想批评你都得三思而后行
2023-08-25 / v3.1
2023-08-25 / v1.0.3
2023-08-25 / v1.0.1
2023-08-25 / v2.19.1
2023-08-25 / v1.2.0
2023-08-25 / v2.0.1
2023-08-25 / v1.5.1
2023-08-25 / v4.4.0
2023-08-25 / v1.0.03
2023-08-25 / v5.6.6
2023-08-25 / v1.2.20230810
2023-08-25 / v2.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