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酷谎言。。。整个系列都是经典
搜一下:寻物解谜游戏中开头在车里找线索是什么
选择残酷谎言:愿望。 4、在搜索框输入710,点后面的放大镜,进行搜索。会显示搜索到XX个数据b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别的游戏拉,叫王F牌O对决哦视角采用个人英雄战斗模式的,无缝任意切换可以满足大部分玩家的需求哦,着堪比无双系列的战斗爽快感,整体感和节奏感会打得非常鲜明,能够在战场上与英雄相配合,所带来的战斗力提升很大呢,楼主试试吧
任务占坑
你是指哪个部分?游戏中只要用鼠标点击即可完成,你要寻找相关线索和物品。把物品拖到可以使用的地方它会自动安装上去(还不用点太准),下面有个钟会给你提示,不过有冷却时间,也可以直接帮你过游戏中的小游戏部分,冷却时间过了就行。祝你成功,这是个不错的游戏。
结局 恶魔被赶出父亲的身体,之后恶魔跑了,大家都没死。 残酷谎言:新娘下载游戏讲述的是你的妹妹消失在她的婚礼当日,没人知道她发生了什么,所以你要找出真相。残酷谎言:新娘有人说她淹死了,但没人发现她的尸体。回到废弃家园并查找线索。探索你妹妹的回忆去解决她消失的秘密。
1
8月18日,我终于看完了中国独立游戏纪录片《独行》。这部由拼命玩三郎发起,陈鹤庭导演的影片在独立游戏圈早已闻名,可惜我错过了几场点映,始终未能一见。
独立游戏领域有一套受人欢迎的叙事范式:个性十足且有理想的开发者,对抗外部世界和内心世界,最终取得精神和世俗的双重成功。《独立游戏大电影》就是这样,片中的三款游戏《超级食肉男孩》、《时空幻境》和《Fez》都是足以青史留名的佳作,影片也拍得足够煽情。
《独立游戏大电影》截图
《独行》却反其道而行之:它没有一条称得上完整的,能让观众的情绪随之起伏的故事线,BGM几乎是它渲染情感的唯一方式,它的结尾甚至都不像结尾,5个主角中只有1个人算是取得了成功,看完之后,我觉得自己酝酿好的情绪全都打到了空气上。
五款游戏中,只有《蜡烛人》出了正式版本
可这种叙事的平淡和情感的克制,居然构建出了一种真实细碎,绵延始终的,属于独立游戏人甚至所有游戏人的孤独。
2
作为媒体人,我们采访过《独行》中大部分的主角。在接受采访时,他们每个人都很乐观,仿佛所有问题都能解决,所有理想都能实现。但《独行》捕捉到了几个他们显露脆弱的时刻。
影片中有一个镜头,是《代号:硬核》的制作人穆飞批评同事算错了工作时间,同事的面子挂不住,解释道:“那就我时间记错了嘛”,他马上怼了回去:
之后两个人复盘了另一件事,穆飞得到了同事承认错误的答复,依旧补了两句:
在所有人看来,掌控话语权的穆飞都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强者。但就在这场谈话中,穆飞撂下了一段看似高高在上,实则袒露心声的狠话:
穆飞的境遇其实比大多数独立游戏人好:他的《代号:硬核》分别在kickstarter和摩点网上众筹到了14.3万美元和52万人民币,备受玩家和媒体的好评。
但这些成就不是没有代价:平常他每天回家都要在12点之后,周末也会被占满,几乎没有个人生活,更没有时间找女朋友。
即便如此,原定于2017年发售的游戏还是跳票到了2018年。
而在撂下了那段狠话之后,穆飞穿上围巾大衣,走出公司,没头没脑地嘀咕了几句。在这一瞬间,他才褪去了理想主义者和创业者的光环,有了一个向镜头解释和示弱的机会。
做独立游戏就像走独木桥,研发实力不足、团队管理不善、资金短缺、宣发不力、市场遇冷……任何方面出了问题都会跌下失败的深渊,而且没有人能提供保障。
既然处处都有风险,渐渐大家也就被迫成了强者,不再将脆弱示人。在一个结果导向的行业,这场孤独的旅程往往要持续数年之久。
3
另一种孤独则来自与世俗生活的拉扯。
《蜡烛人》的制作人高鸣是这部片子中最幸运的主角,他每天都会提前下班接孩子,等孩子睡觉后回公司加班,白天再回家送孩子上学,以此取得工作与生活的平衡。但其实他的父母一度希望他从政:
高鸣最终获得了父母的理解,但不是每个人都像他那样幸运。对于同样从清华毕业,曾在网易担任架构师的《美好世界》制作人王妙一来说,做独立游戏可能还意味着社会阶层的跌落:“大学同学聚会或者同事聚会,我都是最没面子的那一个。”
而曾经创业失败的陈静用“我所拥有的全在我身”来形容自己,分不清语气是认真还是自嘲。
更残酷的是,对抗世俗不是做独立游戏的全部。很多时候他们还需要接纳世俗。《纽扣人兄弟》的制作人李远扬接触过一些发行商,但对发行商总是要求自己修改游戏的行为颇为不满。
然而后来《纽扣人兄弟》做了太久,团队资金难免捉襟见肘,李远扬的心态似乎有了微妙的变化。在见一名投资人之前,他甚至回到老家理发烧香(李远扬称主要是为了回家),还安排大家在晚上搬到了更正式的场地。
面对投资人,李远扬直言团队的成本很低,“说白了就是每个人就拿个两三千块钱”,言下之意或许是对资金的要求也不高:
然而投资人的回复相当套路,这意味着一切细心的准备都成了泡影。
和商业游戏类似,做独立游戏一样需要资金,需要盈利,需要维持开发者的生活;但与商业游戏不同,做独立游戏很难获得世俗上的回报,也更难受到家人、朋友在世俗层面的理解和尊重。
人是社会的动物,没有人能够离群索居,独立游戏人终归要行走在理想与世俗之间,这种两边不讨好的状态也让他们显得更加特立独行。
4
但《独行》又不只是一部讲述独立游戏人的孤独的片子,它还通过朴实的记录表达了一种既苦涩又快乐的,难以言表的情绪。
陈静曾经创业做过一家游戏公司,用4年时间做了《红刃Online》,最终游戏不够优秀,公司随之破产。
他也曾开发过一款以骑单车为主题的音乐游戏《时光流逝》,传递自己和创业伙伴在珠江边骑车,吹着风,看着道路两侧树木向后移动的感受。
这款游戏只卖了500美元。当物质回报已经低到这种程度的时候,我猜想创作者一定很难坚持下去,更不会有继续创作的热情。
但出乎意料的是,在还债的同时,陈静又开发了一款双人合作的赛车游戏。他甚至一边和另一名同伴远程沟通,一边向镜头和同伴炫耀自己的开发能力。
你很难说得清楚,到底是怎样一种冲动在驱使着他们继续开发独立游戏。高鸣说他现在特别开心的事情是“终于可以把蜡烛人彻底地结束掉……早想做新游戏了。”
王妙一因为和合作伙伴的纠纷解散了团队,看着《美好世界》的销量也在一天天下滑,她居然开解自己:“做一个游戏没什么了不起的,明年开始还不是要做个新的。”
在《独行》即将结束时,镜头记录下了新年前夕几名主角的样子:夜晚寒冷,他们穿着棉衣,瑟缩着等待新年的来临。
随后零点的钟声响起,烟花盛放于城市的天空:
这些烟花或许象征着所有独立游戏人,甚至所有游戏人、所有创作者的宿命。他们的每部作品都是燃烧的烟花,在夜空中留下耀眼的光芒,随后便沉寂下去,直到他们完成下一段孤独的旅程,创作出新的作品,重新获得人们的认同。
当你有过一段燃烧自己,留下作品的经历,那或许终其一生,你都会自愿停留在创作所必须经历的,漫长的黑夜与短暂的光明当中。
5
所以《独行》是一部好纪录片吗?
它的技术手段不够成熟,叙事也有可以改良的空间,但它做到了自己的初衷:忠实地记录这个年代独立游戏开发者们的故事:
没有人知道中国有多少独立游戏开发者,也没有人知道当中全职开发与业余开发的比例,更没有人知道他们的年龄分布。 但是,我们很确定有这么一帮人,他们在执着地、坚持地、努力地要在做自己喜欢的游戏,我们的世界因为有他们的存在而变得不同,我们的游戏也因为有这样的不同而变得精彩。 我们不知道他们当中,谁会成功,谁会失败,也或者在执着这件事情上面,本身就没有所谓的成功或者失败; 但是我们很确定,这些都是是历史的一部分,历史总会在某个时刻以某种角度我们某种启发,因而应该有人去把他们记录下来。
除了上面这段话,拼命玩三郎还在摩点网的众筹页面解释了他们对纪录片的想法,这应该也是《独行》的视听语言如此平淡的原因。
目前这部片子并没有既定的中心思想,既然是纪录片,拍到什么就是什么。我们不会刻意渲染梦想、不会故意包装苦逼,不要营造“形势一片大好”、不要追求“努力就一定有回报”,不能设计、更不能编造。
在这一点上,《独行》确实做到了。
6
也许《独行》的主题并不只有独立游戏,还有创作。
创作是一件足够复杂的事物:理想与现实,工作与生活,清誉与财富,表达自我与理解大众,坚持与放弃往往交织在一起。再平淡的记录,也无法掩盖这些彼此冲突的主题。
我见过在大厂做游戏策划,后来却辞职去海外学习游戏设计的理想主义者;也见过怀揣独立游戏梦,在海外深造数年,最后还是选择了商业项目的游戏人。大家很难认同彼此的选择,只是理解彼此有不同的生活方式。但这些不是创作的标尺。
创作永远都是一场独行,毕竟真正伟大的创作者需要与他人的标准、眼光甚至舆论对抗,榨取自己的体力与精神,把生命与热爱缠绕在一起,才能创作出闪闪发光的作品。以这个标尺而论,独立游戏和商业游戏的泾渭也没有那么分明。
在这个自由和财务高度相关的年代,许多人都认为随心所欲才是自由的前提;但其实自由无关财务,无论在何等境遇,人都有选择的自由。
既然你已经做出了选择,那只管去做就是了。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二说”,作者 虫二
中国市值最高的公司摊上大事了,一篇《腾讯没有梦想》让媒体选好立场,分别站队,吃瓜群众拎着马扎儿火速赶场,就为了要看马化腾和一众大佬如何反击,至于腾讯到底有没有梦想,谁会真正关心?
看热闹的不怕事大,看客有两种心理:一是希望事件中有人失态,马化腾当然不会指着作者的鼻子破口大骂,但激愤之下,言多语失就有好戏可看了。二是等料,腾讯为了自证梦想,或许晒出猛料秘辛,那么剧本就有续集了。
但大佬之所以为大佬,就在于见多识广,宠辱不惊,既不会因为被踩到尾巴暴跳如雷,也不会轻易认错,只会摆出一副开诚布公,夜半虚席,敬畏人言的姿态。
想让大佬认错一般只有四种情形:
第一种由马云做了示范。
他曾经特别掏心窝子的表示:“我这辈子最大的错误就是创建了阿里巴巴!”这逼格太高了,一般人学不来。
第二种叫做这锅我不背。
微软CEO纳德拉眼高于顶,但总是乐于承认WP手机的失败,为什么?因为这锅是鲍尔默的,他一点责任也没有,反可证明接了个烂摊子。
类似情况还有老佛爷慈禧太后,庚子国难之后,她晓得对各方要有交待,欣然搞了个罪己诏,因为下诏背锅的是光绪皇帝。
第三种比较特殊,叫做自我纠正。
有人曾经问我,“小米6有什么缺点?“我告诉他:“小米7发布时雷军会告诉你!”一般在错误得到修正或后果可控时,人们会变得开明。
最后一种是形势比人强。
当败局已定,残酷的现实逼面而来时,多数人才会反思,失败的创业者总是乐于自我剖析,听来闻者足戒,原因在此。
但这只是主观因素,大佬学不会弯腰,还因为积威之下内部缺乏自省的氛围。
再厉害的打工仔也只敢在体系外撒野,比如阿里十年元老冯大辉离开之后没少抨击阿里,当然也没少给自己惹麻烦,嘴上积德的说他黑白分明,挑事的说他是祥林嫂。
立志做魏征第二,想当老板诤友的少之又少。
魏征辅佐李世民17年,当面劝谏50多次,上书言事200多次,下不了台的李世民有时也想干掉“田舍翁“,但魏征命硬,有第一夫人长孙皇后救场。现实中,你有没有李世民这种老板尚在其次,先看看有没有这样的老板娘。
但大佬的刚愎自用又是有道理的。
在重要的历史关头,胜利者往往是力排众议,不为浮言所惑,这也说明在关键时刻,宸衷独断远比从善如流有用的多。
事实上,大佬得以成功的真正秘诀既非不犯错误,也不是勇于认错,而是如何低成本的修正和处理错误以及可能带来的间接伤害。
一、自我辩护是外界观察和评判能力的一种方式。
有研究显示,大部分人遇到与自己观点相左的信息,仍然坚信自己是正确的,“人们只会寻找更多的证据来证实自己已经形成的看法”。这就是自我辩护。
以今天的公关危机为例,公众习惯了从企业的应对策略观察是非曲直,而不是事件本身,换句话说,你自我辩护的方式要比错误本身更引人注目。
所以认错只是权宜之计,很快就会反客为主,变害为利。去年阿里钉钉的产品营销很成功,但广告越位撩拨微信,引发群嘲,马云碍于身份就不得不发话,但道歉的同时仍不忘强行碰瓷:广告太LOW,像京东做的。
去年12月火绒安全软件与QQ刚正面,马化腾的反应友善,不仅道歉,还誓言自查,这当然不是给KESO面子,也不是大度,而是犯不着。因为火绒的体量还没资格做腾讯的友商,更适合用来展示胸襟而不是胸肌。
不信换成360试试。
自我辩护最成功的是UFO组织。迄今没有任何权威资料证实外星生命造访过地球,但UFO组织对于一次次被证明虚假的“第三类接触”从未出面认错或是做任何澄清。
上个世纪的中国,《飞碟探索》杂志是唯一有能力击败《故事会》、《青年文摘》和《知音》的纸媒,尽管它所“科普“的大多是虚构故事和错误信息。
为什么?因为人类探索未知的信念从未动摇,就有更高的容错能力。同理,互联网创新的便利会让人们选择性忽略它的副作用,这也是为什么淘宝卖家骂人,滴滴打人,电商和网约车仍会发展壮大的根本原因。
从这个角度来说,腾讯有没有梦想,都可以安然入睡。
二、无所谓绝对真理,也无所谓不可补救的错误。
坐在清风徐来的书斋里,品评别人很容易,所谓言者无罪是最高级的豁免权,但很多企业的经营战略看起来南辕北辙,为什么实际推行却都很有效?比如程维坚持,“不能在垂直赛道里做到绝对第一,对我们来说就是失败。”王兴则认为“互联网的下半场就是上天,入地,全球化”,几乎把所有热点都纳入美团的赛道。
大多数战略决策至少是需要五年观察期的,那些公众随意品评的所谓战略其实都属于战术范畴,是阶段性策略或权宜之计,当然也不存在抽象意义的对错。
真正的战略需要时间检验,腾讯、阿里进军新零售、大文娱,支付宝做来往,做圈子社交,美团做网约车,滴滴做外卖,都是时势使然,成功与否与大环境和执行力密切相关,战略本身不存在对错,因为不可控的因素太多,并没有讨论的意义。
这就好比特朗普的减税计划和万亿大基建,究竟会把美国推向债务黑洞,还是全面复兴,上至庙堂,下至乡野,都能发表高论,但基本就是胡说八道。
职场的情况也差不多。
绝大多数工作都不是数学公式,没有标准答案,就拿互联网公司的三套马车来说,产品、技术和运营,一直以来都习惯了互相甩锅,技术认为在给产品和运营擦屁股,产品认为运营和技术不懂用户体验,因为大家的职能平行而不交叉,都是屁股决定脑袋的本位主义,KPI的奴隶而已。
以圈子事件为例,支付宝在来往之后坚持做社交是不得已的尝试,虽然隐隐觉得哪里不对,但不试过总不死心,被腾讯打死总比被吓死好。
管理层既然有决心,团队不过是执行,“所谓用户活跃度面前可以不择手段无节操”到底是谁的锅?
三、快速试错是通往成功的捷径。
比错误更危险的是不敢试错,泰戈尔说过:“如果你对一切错误关上了门,那么真理也会将你关在门外”。
互联网下半场,风口和产品的生命周期都被大大压缩,以往的启动、成长、成熟和衰落四个阶段越发模糊,摩拜上线爆红不过两年,共享单车就已经走到瓶颈,强如腾讯也不敢躺在QQ上睡觉,内部多个团队孵化移动社交产品,互相PK,微信只不过最后胜出而已。长远来看,单款产品的变现和盈利能力被摊薄,因此必须快速迭代、快速试错,这就导致高投资、长效运营的思路不再靠谱,互联网信奉唯快不破原因在此。
当年摩托罗拉盛极一时,管理层判断手机创新封顶,未来是服务之争,因此推出了野心勃勃的铱星计划,企图在服务稳定性和成本结构上压制对手。
铱星计划在时间、性能、成本和拓展性4个维度上充分考虑了长效机制,耗费34亿美元在3年内将66颗卫星送上太空,最终于1998年组网成功,但在同样周期内,技术进化出了更多的替代方案,摩托罗拉的投资效益不高,铱星面世半年就不得不停运,无法维持运营的66颗卫星在两年内陆续坠入大气层自行焚毁。
在后互联网时代,你押宝一项业务或一个产品的机会成本大大提高,市场和需求也不允许你实行庞大而按部就班的计划,熟练而迅速的资本运作才是王道。
从这个角度上说,依托用户和流量秀财技的腾讯无可厚非,有10套房子的土老财与手握10万+的作者,谁羡慕谁还不一定呢?
四、将错误合理化是最高能力。
大多数人习惯于对抗而不是承认错误,常见的方法是自欺和归罪,前者选择性忽略所有自身因素,后者寻找一切托词,把错误解释为外界影响或某种群体共性。
真正的大佬往往四两拨千斤,因势利导。
1984年,Richard Branson创立英国维珍航空,曾经激进的向波音公司预订了20架飞机,但随之而来的经济大萧条让他始料不及。维珍当时有两个选择,退订或者与波音对簿公堂,Richard Branson找到了第三条路,他力排众议给波音追加费用,为每架飞机的经济舱定制影音娱乐系统,这成了今天航班的标配,但在当时看起来像是自杀。
结果维珍航空通过差异化优势迅速在萧条市场中脱颖而出,不但获得了稳定客源,而且成为与英国航空分庭抗礼的第二大航空公司。
网络上每天数不清的文章和帖子,开着各种药方,如果有哪位大佬真的按图索骥,用公议来治理公司,这家企业会是什么样子?
古代的皇帝对此最有心得,明清两朝,大臣们兴致来了,就会写一通“亲贤臣,远小人”的奏折,问题在于谁是贤臣、谁是小人在现实中并不容易鉴别,实操上又没有靠谱的解决方案,所以不胜其扰的皇帝选择无视,将奏折“淹了”,学名叫做“留中不发”。腾讯梦想事件中,有人忙着P图马化腾的回复,其实是低估了小马哥的智慧。
五、认错是成功者的专利,不属于升斗小民。
职场上难免犯错,但不是每个人都有认错的权力,大佬是公众人物,被逼到死角时认错反而可以利益最大化,升斗小民绝对不行。
还是以互联网公司为例,你是一个UED,承认流程设计不妥是什么责任?作为攻城狮或码农,承认代码有误是什么后果?作为产品运营承认ROI很烂是什么结局?
你以为很坦诚,其实用认错的方式在一个组织中苟延残喘毫无意义,因为你的自我矮化已经使得任何成绩与你无关,老板分期权时会想起一个无能的下属?
对于涉及你工作能力和成绩的任何质疑,必须光速回怼,现在的产品都是复杂的综合体,每个因素都有蝴蝶效应,个人所能犯的错误以及所造成的影响都很可怜。
唯一的原则是不要说谎,因为人与人关系的基础是信任,尤其事关职业操守。一个组织有时会默许不当行为,但绝不会容忍谎言。
刘强东曾经发狠,“你贪了10万元钱,我就算花1000万元调查取证,也要把你查出来,把你开除,因为你做的事情完全违背了我的价值观,”其实这跟价值观没半毛钱关系,只与信任有关,尼采说过:“我感到难过,不是因为你欺骗了我,而是因为我再也不能信任你了”。
很多人觉得对批评应该宽容,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这也让媒体人高度迷信自己的春秋笔法,其实柏杨早就说过:中国人不习惯认错,反而有一万个理由,掩盖自己的错误。有一句俗话:“闭门思过。”思谁的过?思对方的过!
文 | 米奇妈妈 · 主播 | 素年锦时
来源:绘本学堂(ID:huibenxuetang)
前几天西藏旅行回来,看到一些新闻,心里一直堵得慌。
有了孩子之后,最看不得孩子被伤害的事情。
虽然不是自己的孩子,但心还是在滴血,在愤恨,在迷茫:在这样一个危险和机遇齐头并进的时代,我们如何让孩子强壮地成长?
我的孩子,我想对你说:读绘本长大的你,心里存储了好多真善美。
然而,亲爱的孩子,我该如何告诉你,这个世界还有多少阴暗处?
你该如何防备,才不至于被伤害?
孩子,爸妈这代人从小受的教育是:听话,才是好孩子;乖,才有糖吃。
这些话翻译一下就是:不听话就不是好孩子哟,没糖吃,你就哭吧......
但我和你爸爸,都很不巧地长成了“不太听话的孩子”。
我们用自己的双手,得到了属于自己的糖果。
我们希望你做个善良的人,顶天立地的人,但是,千万别做“书本里的乖孩子”!
这次妈妈的川藏行16天,可谓一场极简社会课。
这是远比书本来得更真实的课程,我想与你分享其中的几个故事。
并鼓励你享受书本之余,更能走出书本,走进现实,去勇敢地拥抱真实甚至残酷的世界。
也许这场拥抱会很痛,但是值得。
在西藏圣湖纳木错,和自己的心灵对话
川藏线有一站,要去稻城亚丁。
我几天前就预订了3间房间,房费每间400元。
但是快到目的地前,我接到客服的电话,民宿老板说:“很不巧你们订的3间房间马桶坏了,要不办理一下退房?”
然后一堆理由。
什么?这时景区的民宿,都涨到一两千元了。
你让我退房?
我在电话里忍着怒火调侃:
“理解理解,马桶坏了,那就修啊。
开民宿不会修马桶?
这传出去不合适吧?
实在不行,让老板等着,我来修!
反正房间我们要定啦!”
电话那头沉默5秒钟,然后,就没有然后了,照旧。
同行的90后小君老师,听我挂完电话,戚戚然说:
“还好有你在,如果我接到这样的电话,可能会答应退房的......”
小君老师就是我眼中标准的乖孩子,有礼貌,有教养。
然而,孩子你要记住,在突发状况下,有些别有用心的人,就是利用了人性中不敢拒绝的弱点,实施他的目的啊。
我们顺利入住了“马桶火速修好”的民宿。
在前台办理手续时,只见大厅里凡是能落脚的地方,搭满了帐篷——200元租一个。
这老板的脑子永远机灵着呢。
房间不够,绞尽脑汁忽悠网订的客人退房,然后抬高价格给过路客?
契约精神在哪里?
我不知道还有多少“软柿子”被捏了?
孩子,你看,这样一个小事件,就是商业社会的一个小阴影,一切唯利是从,把契约当儿戏。
孩子,我希望你懂得包容,但不是对势利者的纵容。
在任何可能的场景下,要机智勇敢地捍卫自己正当的权益。
我不希望你认怂,前提是确保安全。
你想想,如果每个人都这样想:
唉,算了算了,算我倒霉呗,不追究了......省得惹事。
商业秩序会因为公众的隐忍和宽容,会越来越好,还是越来越糟?
高原之宝,牦牛
到拉萨之前的几天,西藏的一位企业家朋友介绍了一个做旅游的小A给我们,帮买布达拉宫和文成公主演出的门票。
我和小A联系上之后,对方说话极其漂亮流畅:“包在我身上,肯定让你满意。”
出于对朋友的信任,我早早就把票款打给了他。
孩子,当你在社会上遇到这样爱说满话套话漂亮话的人,可要留心了!
妈妈这样身经百战的人,这次都上了套......
晚上要看文成公主演出,他当天才给我们出票,位子差到极点,而且大家还不连坐,我已经不爽了。
第二天去布宫,他之前口口声声说“肯定给我们1号线路”(全套景点),然而我们拿到手的居然是2号线路(差不多只有一半的景点,价格也不一样)。
我打电话给他,他说:“不可能啊,我肯定给你1号线路啊,你可是某总的好朋友啊!
好吧,又开始嘴里抹油了。
对付这样的人,就算是亲娘介绍来的朋友也不必客套和绕弯了。
而是要直接攻其要点——我直接问:“别解释那么多,直接说如何处理?”
他茫然地表示要想想。
而这时,讲解员已经在催我们进去,否则门票要作废了。
我当机立断:“算了,我们就走2号线吧,你退款给我。”
一听退款,小A就开始玩失联,一直不回复。
我在拉萨玩了3天,他只给我一条华丽的留言:
“姐,您放心,肯定给您退款,这事包在我身上,肯定让您满意。”
然后,就是没动静。
一会说支付宝里没有钱,一会说微信余额不足。
总之,就是一个字:“拖”。
我知道,只要我一松口,他就心安理得地消失了;我知道,其实我没必要顶真,这样追着讨钱别人会不会觉得自己很low?
打住!千万要警惕这样的思想,因为欠钱不还的是他,low的也是他,我,坦坦荡荡。
在我锲而不舍地催促下,他终于让他的一个朋友,给我退了款。
收到款之后,我2秒钟内,手起刀落删除了他。
世界清静了。
孩子,在这个事件中,妈妈犯了一个错误:
没有遵循“银货两讫”的原则,而是提前付款,以至于后来变得被动。
孩子,在社会交往中,一旦牵涉到钱,就会变得复杂,如果钱夹杂人情,就更为复杂。
只有能把钱这个东西驾驭好,才有资格谈感情,谈风月。
这就是为啥我们的家规是:
第一,不问别人借钱,也不轻易借钱给别人;
第二,朋友聚餐AA制。
这次的教训让我不得不加一条:
第三:银货两讫(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布达拉宫一角
在拉萨休整之后,我们换了一个越野车司机。
这一位有些奇葩,跑上来就一直给我们洗脑:要求我们提前一天结束行程。
听下来,这样他可以省下不少油钱和时间。
他甚至预告:最后一天不送我们去机场。
虽然服务条款写明了有送机服务。
一开始我忍着没发声,看他越来越肆无忌惮,我终于开口了:
“师傅,你说了大半天,给我一个直接的理由,为什么要提前一天结束?
为什么不送机?
我们是有旅游合同的,每天的行程安排都有明文规定,你虽然是司机,但是你有责任履行这个旅游服务。
我不是搭你的顺风车赶路,我是付钱的游客,你是赚钱的司机,请做好你的本分事。”
话音刚落,司机哑了。
最后他弱弱地问了句:
“你是做什么职业的?”
我笑答:“你猜。”
之后的几天就非常愉快了,司机简直换了一张脸,每个景点都主动停留和介绍,最后一天圆满地送我们到机场。
让我有些意外的是,在我和司机据理力争的时候,车上其他3位乘客秒变看客,都只用沉默为我加油。
孩子,这就是人性。在社会这个万花筒里,你可以看到人性的N种花样。
但我不希望你活成一个看客。每个人都是看客,迟早都变成受害者。
最近,无论是名人圈性侵系列案件、还是顺风车伤害案件,我想到的都是这个词:“多余的礼貌”。
对待豺狼,你可以勇敢一些,再勇敢一些。
在自身权益受到损害时,不要不好意思,不要怕撕破脸皮,要知道,坏人在使坏时,内心其实是恐惧和侥幸的,只有勇敢地“踢爆”对方营造的掌控氛围,在博弈中找到自己的节奏,才有可能自救。
川藏线,路途风光绮丽,但也危险重重。
就在我们离开亚丁之后,四个成都女孩自驾川藏线,出车祸掉进了怒江!
四条生命戛然而止。
其中三个还是年轻的妈妈,令人扼腕!
新闻里说,事发地是一处急弯,叫骆驼山,边上好像在施工。
目击者的车开到弯道减速的时候,就发现一辆车从对面开来,然后眼睁睁看着车子径直冲到了江中。
我们在旅游途中,也听到司机说起前几年另外一件事,一家四口,爸爸开车,在川藏线“怒江72拐”处,冲进大江,全家殒命。
就在我旅游期间,一个朋友私信我说,他老爸也想自驾进藏,问我如何。
我直接回复他一句话:“人贵有自知之明。”
孩子,你知道吗?人能有“自知”,是多么难得!
在古希腊一座智慧神庙大门上,也写着这样一句箴言:“认识你自己”。
自驾西藏,山路多有泥石流和塌方,好几处都被当地司机称为“死亡之线”。
路线恶劣不说,最可怕的是高原反应。
缺氧导致的嗜睡、头晕、头胀会直接影响到驾驶行为。
几乎每年都能听到自驾高原出事的消息,我们除了默哀,还要默念这两个字:自知。
孩子,行走社会,学会“自知”,你会减少很多头破血流的机会。
我提倡“有把握地冒险”,这样你才能看到更壮丽的人生风景。
川藏线著名的险道“怒江72拐”,司机说其实100多拐
第5个小故事,是我2年前进藏的经历。
我特意选择了坐火车,想体验一下青藏铁路的风光。
到了晚上临睡时,上铺有个小哥,还在肆无忌惮地开着手机声音看剧。
那时已经10点多,这样没心没肺确实令人讨厌。
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
忍气吞声?
还是骂他一顿?
我朝他喊了一声:
“这位帅哥,我也喜欢看剧,正好我带了耳机,要不先借给你用吧!
明早还我就行!”
说着,我就把耳机递了上去。
小哥一愣,不好意思地接了去,赶紧道谢。
一场不愉快就此化解。
世界又清静了。
孩子,这样的小事你多历练,就会对社会各类人群有更多了解,遇到矛盾也更得心应手。
遇到纠纷,我不提倡认怂,但也绝不提倡硬来。
我特别欣赏有理、有利、有节的原则,别看是老法,确实管用啊。
有理,即自卫原则: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有利,即必胜原则:不战则已,战则必胜,不打无把握之仗。
有节,即克制原则:决不无止境地战下去,要有节制,见好就收。
孩子,社会复杂,但也不是洪水猛兽,你越敢拥抱它,越能触摸它跳动的血脉,你越躲着它,它越可能伤害到你。
我和爸爸为啥要让你去摆摊卖菜?
为啥让你去医院急诊室看看现场?
为啥和你一起讨论重大的新闻?
因为这些,学校里没教,只看书也没用。
孩子,别时刻待在“书本的滤镜”里,做个“被美颜过的乖孩子”!
你可以在学校布置的“社会实践”活动中拿个高分,但更要到真实的社会中体察人性、体味人生。
世界虽不完美,但依然值得我们去拥抱。
珍惜美好,也不惮丑恶。
愿你的精神和肉体都独立而健壮,行走在这片广阔大地上。
▼长按下图识别二维码关注小十点
即可免费收听儿童故事
-背景音乐-
Paniyolo《Jingle Bell Rock》郝阅儒《灯塔》
-作者-
米奇妈妈,来源:绘本学堂(ID:huibenxuetang)。我们是伴读10年的绘本爸妈,正当职业是男孩米奇的父母,上海资深媒体夫妻档。每天研究国内外先进的阅读/心理/育儿理念,解读家庭阅读蕴含的学习力和养育力。欢迎关注。十点读书经授权发布本文,转载请联系作者。
-主播-
素年锦时,十点读书签约主播,朴素的年华,似锦的时光,用声音温暖你每个夜晚。微信公众号:素年锦时FM,荔枝播客:素年锦时FM(ID:fm186458),新浪微博:@主播素年锦时。
▼长按2秒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欢迎把我们推荐给你的家人和朋友哟
“您好,我是今日头条的,我想……”没等刘鸣说完,对方已经挂断了电话。
这是今日头条电话销售部门(SMB,负责中小客户)前员工刘鸣在工位上打的第250个电话,还没有一个客户愿意在今日头条上开户投放广告。
时间已经过了晚上九点半,距离原本的下班时间晚了3个小时,但他每天的KPI却还没有完成—按照SMB的要求员工每天需要打够400个电话。当刘鸣试图拿起电话再打一小时,他的主管王华让他下班了。
“这就是我在今日头条上班的第一天。”刘鸣向《第一财经周刊》回忆。巨大的失落、沮丧让他对“今日头条”的期待完全消失,他之前对这份工作的想象可不是这样的。
2016年9月,正式入职前,刘鸣在位于盈都大厦9层的今日头条北京总部接受培训,那是一层明亮宽敞的办公区,一个人可以占用巨大的办公区域,专供培训使用。“那7天的培训,就让你爱上头条。”刘鸣说。
他清楚记得其中一位头条培训师的履历—原本是联想的工程师,转到头条来做销售,因而赚到了足够多的薪水。这样的履历与晋升模板总会让刘鸣这种初入销售行业的人心生渴望,一个可预期的未来展现在他们面前,“我也可以这样。”
7天培训之后,他们被带到了同一幢写字楼的3层,在这里,办公室从一个开放敞亮的环境变成了一个又一个局促的“格子间”,每个桌面上都摆着一部台式电脑、一部固定电话以及一个耳麦。他们的任务就是用打电话的方式售卖今日头条的广告位。
作为一名最基层的销售,刘鸣从不知道他所在的这个部门的具体员工人数。他只是在2017年时偶然听到自己的主管提及,仅北京一地的SMB部门就有近千人。另一位供职于今日头条上海分公司的销售则告诉《第一财经周刊》,上海SMB部门的人数大概在600人左右。
一位供职于今日头条HR部门的中层员工对《第一财经周刊》透露,截至当下,今日头条全公司的员工总数已接近2万人,其中“销售的规模在1万人以上”。整个销售线,在这家公司内部被统称为“今日头条商业化”团队,而在2017年年初,其规模还被描述为“大约小几千人”。
大量算法工程师、技术工程师的存在代表着今日头条“技术公司”的身份,通过机器运算,用户会直接接收到自己可能感兴趣的信息、资讯、短视频甚至广告,用户喜欢什么就推送什么,一切以数据为导向,而这最终也导致了惊人的流量黑洞:大数据商业服务商QuestMobile在2018年2月监测到的数据称,今日头条App目前的人均单日使用时长数据,已经达到76分钟。
依靠流量吸引广告也是今日头条最核心的商业模式,但对于大大小小的品牌客户和中小企业主,它也需要花巨大的人力去一一说服他们投放广告,和百度、腾讯这样的同行老大哥分食客户手中的营销预算。
而这正是一向喜欢对外强调“技术驱动”的今日头条的运营体系中相对隐藏在背后的一面:核心商业模式的构建逻辑其实比那些算法容易描述多了,无非也是依赖庞大的地面销售人员来完成客户拉新,而这一切看起来并不那么“技术”。
1
今日头条的销售思路,几乎承袭了百度已经沿用十几年的那套针对自身搜索业务的巨大销售体系,分发路径上的不同并未改变广告销售的传统。一定程度上,自中国PC互联网时代以来,一家拥有顶级流量的互联网平台背后,都有一支作风强悍激进的地面销售团队,从阿里巴巴B2B业务售卖“中国供应商”产品,到百度的搜索竞价广告,再到如今的“小巨人”今日头条,无一例外。
今日头条的销售架构分为3个部分—KA(Key Account,指大客户)、LA(Local Account,指地方大客户)和SMB(Small and Midsize Business,指中小企业客户)。
以北京为例,KA、LA在今日头条母公司北京字节跳动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字节跳动”)旗下,属于“本地直营”;SMB则隶属于北京巨量引擎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京巨量引擎”)。北京巨量引擎注册成立于2016年11月,是北京字节跳动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法人为张利东,他是今日头条的合伙人兼高级副总裁。
“我们是一支狼性团队,要有狼性目标。”刘鸣所在的C组组长王华在给组员开晨会时说,王华之前供职于百度的电话销售部门。事实上,今日头条的商业化部门成员很多都来自于百度,包括从百度挖来带销售团队、出任上海分公司总经理的陈琦。通常,那些从百度转到今日头条的销售,会自带一些老客户或者渠道资源,这对团队中那些“小白”销售来说是很大的压力。大家明显不在同一条起跑线上。
不仅在销售方式上,在客户选择上,头条的SMB部门也是在切割百度的中小客户群。在入职前的“7天培训期”中,一个重要的话术训练就是针对“头条相比百度有什么优势”。在刘鸣进行电话销售的过程中,很多客户的确经常会问一个问题:“我已经投了百度,为什么还要投你们头条?”
应答的基本话术是告诉客户今日头条的用户时长以及信息流广告的算法优势,让广告能快速找到有需求的用户,从而提升营销转化率。
销售人员除了接受集中短期培训,每周都会开内部会议,分享各自的拉新经验。刘鸣在头条内网WiKi上看到过的觉得最有趣的内容,是关于头条用户的分析—头条用户与使用百度知道、百科、贴吧等产品的用户高度重合,“这是我们内部总结出的经验。”
用户与百度高度重合,商业化人员大多来自百度,伴随着的便是百度的中小客户资源来到头条。刘鸣对此也深有体会,他入职后开的第二单就是之前投过百度的客户。
那是一家开在北京昌平地区的植物盆栽门店,刘鸣忘记了是在企查查还是58同城找到的电话号码,这类“企业黄页”产品,往往是SMB部门寻找电话营销机会的起点,此外大众点评、知乎、各种销售人员交换资源的微信群QQ群也都是他们发掘潜在客户的信息渠道。
第一个电话打过去,刚刚介绍完今日头条,老板直接挂断了。入职培训时刘鸣曾被教育过,遇到这种情况其实可以马上再拨打一次相同的号码,并将话题直接转向询问对方是不是投过百度。老板一旦接茬,销售人员马上跟进询问—投百度有没有效果,想不想试试今日头条……
用这个方法做了第二轮简单沟通后,这个做植物盆栽生意的老板果然没再拒绝继续听下去。刘鸣觉得有戏,他决定第二天继续跟进。
之后,他了解到这个盆栽店老板在百度投过1万元广告,但3天就消耗完了额度,自己的业务销量却没什么起色。刘鸣决定撒个谎,他制造了一个“曾有家花店投了头条之后效果显著,销量明显上升”的故事,借此他进一步解释说,今日头条还能定向投放,迅速找到具有相关兴趣的用户,他还告诉这个老板,如果觉得没有效果,可以把尚未消耗的钱退给他。
但刘鸣也告诉《第一财经周刊》,这套话术,特别是后半部分关于“退款”的承诺,在今日头条其实是不允许的。客户一旦在今日头条开户,预存费用并不能返还,而且,事实上也根本不存在“销量上升的花店”案例。
2
在今日头条商业化的组织架构中,刘鸣的电销组属于“insider”,他在确定盆栽店老板要投放后,需要让SMB部门的“outsider组”(负责在外沟通)人员负责跟客户签订投放合同,之后再由商业化团队中的“增值部门”介入,和客户共同商定广告落地页的设计素材以及投放范围与计划。
Outsider一旦拿回合同,就意味着身为insider的刘鸣已经完成一单,可以得到5%的提成。对于底薪只有3500元的基层电话销售,提成是重要的收入来源。
SMB部门采用outsider与insider的架构,是为了提升效率。一个outsider人员会对应5到6名insider人员,insider与outsider之间自由挑选,只有双方实现高度信任,才可能完成一个投放订单。但是这样做产生的问题是,电销人员没有面访客户的机会,只能打电话沟通,这个过程既培养不了太多的销售能力,也无法为自己真正积累客户资源。这种局面直接导致并没有人会愿意只做一个insider销售。
此外,电话销售的升职空间也很有限。头条将最低级别的电话销售的职级设为T1,每个月会根据业务量考察员工表现,达到整个小组业绩前三名的进入新一阶段的考察期—之后一个月如果成单量还保持在前三,则可以晋升为T2。
T级别员工总共分为8个层级,这意味着一个销售每个月的成单量都要保持在前三,并一直坚持16个月,才能晋升至M序列的管理岗。
事实上,用刘鸣的话来说,能够在SMB部门待够一星期就可以称得上“老人”,超过50%的电话销售会在一星期内离职。
由于需要保证完成足够的通话时长,每个电销人员的工位上都有一盏黄灯,如果系统发现销售有两分钟没有说话,黄灯便会亮起,紧接着,他的主管便会来到跟前查看情况。
工作一年多以后,刘鸣也离职了,他是周边同事里教育程度最好的,毕业于国内一所211高校,其他人大多只有高中、大专学历。现在他在一家在线教育公司担任产品经理。
如今再提起那个盆栽店老板的订单,他还会有些不好意思,“但当时撒起谎都不会脸红的。”背负着巨大的工作流程压力,在一切围绕订单完成量的KPI导向下,今日头条的销售会在实际谈单的过程中,将“巧妙的谎言”自我暗示为一种业务话术和沟通技巧,这么做既是无可奈何,同时也暗含着危机。
所幸,刘鸣做成的这一单,盆栽店老板对投放的效果还算满意。头条信息流中,每个频道的第四栏内容多半是广告位,呈现方式可以是视频、大图等形态,穿插在信息流中,用户看到广告只需要点击,填入地址与电话号码便可生成订单供老板接收,后者只需要照着填写快递地址便可。
这是典型的信息流广告表现形式,以效果广告为主,它比搜索广告更容易获取目标潜在用户,在今日头条后台,广告主可以自行设置投放区域、年龄、用户性别以及各种兴趣标签。比如,盆栽店老板的投放范围可以是北京区域内关注花草内容的年轻用户,他们可能就是潜在的需求用户。
事实上,百度公司董事长李彦宏2017年2月在一封内部公开信中认可了这种转变,“过去传统的搜索是人在找信息,现在要逐渐演进到信息找人。”显然,用户对着信息流持续“刷刷刷”的过程,对平台来说意味着拥有比搜索更多的广告位置。
3
今日头条在抢百度的中小客户,百度也极力想让这些中小客户回到自己的信息流广告中。山东济南就像是这场大规模战役中的一场“巷战”的战场。
2017年年初,百度在代理商大会上开始主推信息流广告。按照百度山东地区广告代理商负责人王照的描述,“百度表示要用3年时间再造一个大搜索时代”。
手机百度成为最重要的拳头产品,但是百度大面积推广信息流的决定还是晚了一步。今日头条在2014年开始商业化,2015年开始进入地方市场,其山东分公司正是在此时成立的。
今日头条分管商业化的合伙人张利东此前是《京华时报》的副总经理兼广告中心主任,地方分公司也大多沿袭这样的架构,多家地方分公司的总经理都有本地都市报经营部门履历。山东也不例外,今日头条山东分公司总经理王东此前供职于《齐鲁晚报》。
山东分公司成立后,今日头条开始与代理公司广泛合作,这为它节约了教育客户的成本还拉来了地方客户资源。成立一年多后,今日头条开始与代理公司解约,大规模招人,采用直营模式。这并不难理解,直营模式能够获得的收入相比代理更有想象空间。
“要说竞争最直接的就是人的竞争。”王照对《第一财经周刊》说,公司有多位销售总监与普通销售都被今日头条挖走,而一起被带走的,直接就是广告客户资源。
事实上,将视野聚焦于二三线市场的巷战,会发现这里更能展现每家拥有信息流产品的互联网公司其产品的触达能力。比如大家都挤在像济南这样的同一个城市里,广告客户对今日头条、百度、腾讯的接受程度明显最高,而一点资讯、网易新闻等产品的认可度则有限,这导致后者广告代理商也活得很艰难。
王照所在公司2017年的信息流广告收入超千万,而接近今日头条山东分公司的人士告诉《第一财经周刊》,2017年今日头条的信息流收入超过2亿元。
今日头条山东分公司销售姚远告诉《第一财经周刊》,很多行业其实都不会放过今日头条与百度这两个渠道,无非是一个预算多一些,一个预算少一些。像他跟踪的行业多数投放品牌广告,客户大多按照曝光量投放,比如在一天之内触达济南区域50万今日头条用户。但是今日头条地方分公司与百度的代理公司不同,地方分公司只做LA与SMB业务,投放区域性广告。
“房产、汽车这两个行业都会投(我们两家)。”王照表示,“头条在做的二类电商、保健品等我们不会做,所以实际上两家之间真正有直接竞争的,还是招商加盟、教育、旅游等行业。”
4
目前,各个信息流广告平台遇到的一个普遍性的问题是,效果广告居多,而品牌广告相对偏少,今日头条的品牌与效果广告占比约为3 : 7。
类似招商加盟、P2P金融、小额贷款、游戏等行业投放的主要都是效果广告,这也是今日头条目前在信息流广告方面做得最好的一块。从平台的投放效果数据看,金融类产品在今日头条的获客成本在50到60元之间,游戏产品则需要80到100元。基本上,金融产品的获客是否成功以用户填写一次表单,留下电话号码等个人信息为准,而游戏则是一个下载量。客户会根据实际投放的效果评判,如果获客成本可以接受,便会续费,客户可以在后台直接操控账户。
投放效果广告的客户大多会给今日头条的运营人员一个设定好的用户范围,头条会在广告后台以设置标签的形式展现用户面貌,而广告主要做的就是选定匹配的标签。比如,贷款类广告会偏向财富、投资等兴趣标签。
此外,搜索广告时代的竞价机制,也被信息流广告继承了。
“信息流广告同样遵循后台竞价投放原则。”张磊介绍说,客户出价越高,广告展现在用户面前的机会越大,也越有可能达到广告效果。以小额贷款产品为例,两个品牌同时投放至同一个用户,出价更高的品牌一定先于低者呈现。
一旦广告与投放人群高度匹配,后台的金额消耗会非常高,这被销售称为“跑起来”。奇虎360旗下的金融产品360借条就是这类的典型,在奇虎360准备上市那段时间,日均消耗超过200万元,持续了一个月左右,由此360借条每天可以从今日头条拿到将近4万用户填写的表单。
品牌广告的投放方式,一般会在短时间内以包量或包时段完成,它们大多出现在用户在每个页面浏览的“前四刷”。这种做法,类似于电商网站遇到周年庆或者大促活动时,都会在很多在线广告渠道大面积包时段,这也是它们的专属时间。遇到这种情况,王照会劝其他客户选择别的时间段,否则即便投放也很难被刷新展示出来。
品牌客户通常更舍得花钱,不会过多计较转化率细节,这也是百度与今日头条都希望拓展更多品牌客户的原因。百度在手机百度中留出了专门的展示位,而今日头条的方式是全力借助矩阵中的短视频产品。
在内部沟通会上,姚远不断听到“今日头条App与西瓜视频、抖音等视频App做联合营销”的方案,公司也试图向客户推介视频产品,但是济南这样的二线城市反应并不积极。
事实上,通过视频可以得到更潮流更直接的展示效果,这些是品牌客户愿意看到的,比如在抖音发起一个品牌活动,在短视频信息流中插入一个精美的视频广告。
5
曾供职于今日头条上海分公司的张勇也说,他去年曾收到过公司在视频方面的“协同商业化”要求。张勇当时供职于效果团队,面向金融行业。他手中的那些金融客户对这一建议并不感冒,倒是有很多游戏产品会在西瓜视频或者火山小视频投放信息流广告。
据张勇透露,头条上海分公司与其他地方的分公司不同,这里设有可以直接面向全国客户投放的KA部门,过去一年,这家分公司实现的年广告收入在40亿元左右,体量仅次于北京。
目前,据说因为金融、借贷类广告的效果不错,今日头条已经在尝试与金融公司达成更深度的战略合作,以丰富自己的商业模式。
具体而言,今日头条给金融公司出广告资源,金融公司在完成订单业务后与它分成。但是不少金融公司担心今日头条会窃走用户的数据,这类合作也因此不了了之。
填单模式的效果投放,也会有“跑不动”的时候。所谓“跑不动”是指后台储值消耗慢,客户的获客需求无法被满足。这需要今日头条的运营人员,特别是优化师改进投放计划,也许是更改广告素材,也许是投放新的用户标签,让这条广告出现在需要它的用户的手机上,让他们完成点击注册或者填写表单。
优化师一度被认为是重要的资源,每家分公司都会为每个行业配置3到4名优化师,协助客户在后台投放。但随着客户对自己的需求更加了解,和对于后台操控更加熟练,优化师成了率先被“优化”的角色。张磊透露,今年头条的商业化团队已经有很多优化师被裁撤,改为让销售人员来承担这项任务,毕竟一线销售更懂得客户需求。
裁撤优化师的背后是今日头条对于自身后台机器分发广告达成效果的自信,换句话说,头条对已有老客户的续费意愿并不担心。像张勇这样的KA销售,其KPI考核要看客户开户后的续费情况,但更重要的是他能否拉来新客户。
不管是SMB、LA还是KA,今日头条对于一线销售团队的“老员工”的依赖性通常会逐渐减弱。一个销售一年内能拓展到的新客户毕竟有限,而对公司来讲,每招一批具有同类工作经验的新销售,便意味着他们将自带新客户,加上他们会在新工作中继续拓展客户资源,这远比利用老员工更高效。
“今日头条确实比较激进。”张勇在头条总共只工作了不到一年,而他在职的这段时间,整个上海分公司销售团队的离职率高达40%。业绩考评机制不仅是双月考核,在职销售会始终处于一种紧迫感中。到了2018年年初,张勇收到的新一年度KPI居然是2017年的3倍,在他看来很难完成。
不止一位今日头条的“老销售”向《第一财经周刊》证实,他们的KPI在新一年都上涨了3倍。这个现象,就算无法直接印证今日头条内部暗藏的员工淘汰机制,但至少也对应了这家公司提出的那个“2018年实现450亿元至500亿元广告销售收入”的巨大野心。2017年,今日头条的全年广告收入为150亿元。
销售团队KPI导向的模式,在这种狂飙突进的状态中,也注定会刺激很多潜藏的危机浮出水面。
此时应该重新回顾一下几段“著名”历史。在阿里巴巴有着销售铁军之称的“中供”团队,在2011年爆出“黑名单事件”。当时,拥有“中国供应商”会员资格的商户中有多家被查出涉嫌欺诈,与之对应的是,阿里巴巴新招募的5000名直销成员,有100名参与了这次“诈骗门”。在当时的阿里巴巴,这一事件可以说是一场地震,最终调查的处理结果直接令时任阿里巴巴B2B公司CEO卫哲、COO李旭晖引咎辞职。一次及时的调查,也及时地制止了更大的管理体系崩塌。
百度则是另一个典型的坏例子。2016年4月持续发酵的魏则西事件,将百度医疗广告的巨大黑洞呈现于公众面前。可以说,这起事件也是百度公司公众形象的最大一次崩塌。
“激进”的今日头条已经显现出危险的信号,特别是在广告资质审核这个环节。刘鸣曾为一家汽车配件公司开过单,这家配件公司的零件来自于事故车,本属于不被允许的经营业务,而刘鸣协助商家将企业经营业务改为出售二手车零件,以此通过审核。
刘鸣的做法并非个例。另一位头条的销售告诉《第一财经周刊》,每到月底或者季度末,减肥药、增高药、保健品等“黑五类”产品便会有投放,因为销售们“要冲冲业绩”。虽然今日头条有一审与二审环节,也在强调禁止不合规产品,但“总有空子可以走”。
刘鸣回忆在今日头条工作的那一年多,总感觉自己像是一台高速运转的机器上的部件,负责被磨损与消耗,等到退出后又有新的部件加入,但他们都无法创造价值。
与Google、Facebook等通过网络销售广告不同,中国互联网行业的商业化依靠的往往是一线销售的行走,可以说,这个领域还处于劳动密集型阶段。这种方式也决定了互联网销售人员的宿命,就像“老销售”王照总结的,“销售人员都要面对残酷,每一次攻城略地后需要再次出发,等待他的只有死亡与离职。”
(应采访对象要求,文中刘鸣、王华、姚远、张勇、王照为化名。)
2023-12-20 / 1.1
2023-12-19 / 6.0.1
2023-12-19 / 6.0.1
2023-08-25 / v3.1
2023-08-25 / v1.0.3
2023-08-25 / v1.0.1
2023-08-25 / v2.19.1
2023-08-25 / v1.2.0
2023-08-25 / v2.0.1
2023-08-25 / v1.5.1
2023-08-25 / v4.4.0
2023-08-25 / v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