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MP40属性: B伤害、A命中、A回避、B射速、B生命、A成长 少女前线UMP40怎么得? UMP40将通过夏活“深层映射”获得,玩家通关“深层映射”指定关卡可获得UMP40。同时后期UMP40也会通过建造获得。 UMP40是一个四星冲锋枪。活泼热心的UMP40,是个坚强又有着团结精神的人形,与此同时,她还是揭开神秘过去的某个“关键”。
搜一下:少女前线UMP40怎么获得 UMP40技能属性厉
您好,少女前线纲领任务第二周第三周分别在5-5和4-4。云母为少女前线的主线做了不错的剧情,这次发布这样的纲领任务也是希望大家能够好好的看一看剧情而不是无脑SKIP。如果您已经skip了,点击图鉴可以进行剧情回想。
最大的优点:立绘+声优+音乐属上乘。 这点绝对要比舰r要有优势,角色看起来都更立体,更像个人。 最大的缺点:数值爆炸 远征收益+出击消耗+扩编消耗+狗粮消耗+建造消耗 全部都有问题,瞬间爆炸。 说难听点,数值策划可以拖出去枪毙了,简直拖其他部门的后腿。
《少女前线》中自律作战的经验的算法,应该就是基础经验乘队长加成乘扩编加成。 1. 基础经验 x 10 =总经验。 2. 每只队伍的基础经验=总经验/参战部队数。即上一队的不用分,2队的平分,类推。 3. 得出的基础经验,队员每人都固定获得,不需要平分。 4. 并且和推图练级一样,会有扩编加成、等级衰减、队长加成,但没有mvp。 《少女前线》游戏技巧: 1. 游戏2星枪娘并不是不好,在内测版本中基本都要靠她们来推图。 2. 游戏8个枪娘才能够进行扩编成x5的枪娘,所以只有一个基本的是不够的。 3. 游戏999大建并不可取,需要注意节制。 4. 抄起枪娘就打0-2的桥头是不对的,记得绕路。 5. 袭击敌方的时候注意时间变化,夜晚会对部队产生影响。 6. 你可以在0-2刷图,这样确保资源足够可以无限的进行游戏。 7. 大地图需要注意什么点可以恢复口粮,不然跑一帮没有口粮只能撤退了,如果你刚好还没其他部队就得中断作战了。 8. 修理就是增援,不要搞错了,就在编队的上面那边选择。 9. 游戏中0-4一定不要去找BOSS的麻烦,按照制作人的说法,那个就是打不过的,偷摸过去吧。 10. 远征一定要记得挂,让剧情小队赶紧去成为远征小队,挂2小时那个,然后组织好其他部队挂其他的,这样才能有资源。 11. 拆掉自己不要的枪娘是必须的,不要舍不得。
举个例子,5-1,下面写着基础经验320.需要两个梯队。 那么每个人形获得的经验为 基础经验x10/梯队数量=320x10/2=1600 另外自律有经验衰减
选择秘籍:
1、所选问题如果具有一定的科普性质,将大大提高回答被推荐首页的几率。 2、避免选择的回答语序不通顺、表意不明、有营销倾向、推荐单品等问题。
3、回答中禁止自称小编;禁止辱骂他人;禁止复制粘贴(新闻原稿、其他问答网站内容)
千万不能选:
1.作弊
2.灌水
3.广告性质的提问和回答
4.违背伦理道德的提问和回答
5.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提问和回答
优质回答案例&模式:
1、 求推荐类问题
例: “请问现在5000左右,买什么样的笔记本好,主商辅游。” “有哪些有趣的APP?” “女孩学习什么专业最好?”
优质答题步骤 直接给出建议:推荐XX或XX 推荐理由: 1.此类事物有几种: 2.XX(推荐事物)的优势
2、 求对比
例: “请问单反相机佳能650D与宾得k50,哪个更适合新手出去旅游拍照使用?” “买车,是选择SUV还是轿车比较好?”
优质答题步骤 直接给出建议:选XXX比较好 推荐理由: 1、产品A的优势与劣势 2、产品B的优势与劣势 3、综上,产品X更适合XXXX
3、求方案 例: “PPT无法播放视频,该怎么解决? “拔丝红薯糖浆应该怎么熬?” 优质答题步骤 建议方案: 首先XXXXXXXXX 1、 2、 为什么这样做: 1、 2、 注意事项:xxx
4、求定义 例: “XXXX的意义是什么?” “XXX是什么?” 优质答题步骤 意义/意思是: 原因是:
5、求原因 例: “鸭嘴兽为什么是哺乳动物?” “为什么《肖申克的救赎》是豆瓣首部破百万评分人数电影?” 优质答题步骤 是因为(可能是): 解释原因: 1、 2、
杀人游戏4.0规则 4.0游戏人数达到12人以上方可开始游戏 角色:花蝴蝶1人、森林老人1人、杀手3-4人、警察1人、狙击手1人、医生1人、平民4-7人。 花蝴蝶,森林老人,狙击手,医生,警察各一人,杀手和水民的个数看具体情况。 这个游戏里除了杀手,平民以外,其它身份的人的作用跟3.0相比都有变化,下面做一一介绍。 警察:警察只能验证一个人是不是杀手,就会提示:平民或其它的身份的人。 狙击手:狙击手每晚可以打死一个人。 森林老人:森林老人每晚可以让一个人在下一个白天不能说话,连遗言也不能说。 医生:医生每晚可以救一个人,如果这个人在这晚被杀手杀,或者被狙击手打了,这个人被救活!如果这个人在这晚没有被杀手杀,也没有被狙击手打,这个人身上会留 下一个“空针”,任何一个人累计2个“空针”就会死亡,所以面杀的朋友们经常开玩笑的 说医生是兽医。 花蝴蝶:花蝴蝶是整个4.0版本里最有创意的角色,往往就是花蝴蝶让整个游戏结局发生很多变化。 花蝴蝶每晚可以抱走一个人,这个被抱走的人的将失去自己的权力。 花蝴蝶抱走狙击手,狙击手那晚开的枪无效; 花蝴蝶抱走医生,医生救人无效; 花蝴蝶抱走警察,警察向法官验证人时,法官不会给警察任何提示; 花蝴蝶抱走森林老人时,森林老人的禁言无效,他指的人白天仍然能说话; 花蝴蝶抱走任意一个杀手时,杀手杀的人在白天不会被杀死(如果被杀人正巧是由于 其它原因而死,如被狙击手打死或者中了医生的空针2次,还是会死)。 反之,如果 有什么对花蝴蝶的杀或救的动作,花蝴蝶和他抱着的人会同时中招。 如果狙击手打中 花蝴蝶或者杀手杀花蝴蝶,而医生有没有救花蝴蝶,花蝴蝶和他抱着的人一起死;同时两人可以留遗言。 如果医生救花蝴蝶而花蝴蝶没有被杀手杀,也没有被狙击手打,花蝴蝶和他抱着的人一起中空针一下; 如果医生救花蝴蝶而花蝴蝶被杀手杀或者被狙击手打中时,花蝴蝶不死,而他抱着的人中空针一下。 但如果森林老人让花蝴蝶不能说话,第二天花蝴蝶不可以说话,他所抱的人是不会被禁言的。 这个游戏对于杀手来说实在是很累,杀手跳平民身份,会很无谓的被投死,杀手跳花 蝴蝶身份,很可能被花蝴蝶抱,而使自己的同伴都杀不了人,杀手跳警察身份,会被验出来,杀手跳医生的身份,会被医生的空针救死,杀手跳狙击手或者森林老人的身份,就比较无聊了,可能会立马被打死或者把把说不了话。 但是杀手是唯一知道同伴的组织,他们之间可以配合投票。所以杀手必须杀对自己位置有利的人,从而可以辩述自己的身份。 而对于非杀手来说,大家都会有一套完整的逻辑将所有人一个一个的对上身份,任何一个错误的逻辑都可能被杀手利用。 死人的情况非常常见,诸如狙击手和医生都可能杀人。最多第一轮可能死3人,比如 花蝴蝶抱着一个不是杀手的人,花蝴蝶被狙击手打死,他抱着的人也死,而杀手杀了 别的人。第二轮以后就可能死4个人,即除了上面的3人死亡,还有医生就了某个人2针 而把他救死了。 当所有有身份的人死完时,杀手胜,当杀手的人数等于非杀手的人数时,杀手胜。当 杀手全部死掉或投掉时,平民胜。
精彩速递>>>
? 如此钜惠!双11中公医疗卫生购课节提前开抢!
?【错题集】打造专属的考前备考错题集!
?2019E类备考Q群:371246039
今日小编要为大家介绍护理面试中答题框架的灵活运用,相信同学们为了备考面试,已经掌握了一些答题基本框架,但是在这个时候也往往容易产生一些新的问题。比如说:有很多同学在看到题目以后,首先思考的问题就是如何能把知识点“套”进答题的基本框架当中,但是在这个过程当中又觉得好像这道题目既可以用这个框架也可以用另外一个框架;那么,这个时候究竟该怎么办呢?下面我们以一道题目为例:
王女士,20岁,突发上腹部疼痛,初步诊断为“急腹症”,患者强烈要求止痛处理,如果你是当班护士,该如何紧急处理?
首先这道题目可以认为是一道护理措施类型的题目,可以这样去回答:
(1)合理解释:未明确诊断的急腹症如使用镇痛药,会掩盖病情,延误治疗。
(2)环境:安静整洁,空气流通,温度保持在18~22℃,湿度保持在50%~60%之间。
(3)休息与活动: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卧床休息。
(4)饮食护理:遵医嘱禁食,必要时胃肠减压。
(5)病情观察: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意识状态以及尿量,及时评估患者疼痛。
(6)心理护理:安慰患者,倾听患者主诉,教患者转移注意力的方法:听音乐、聊天等。
其次,这道题目也可以认为是一道急救类型的题目,可以这样去回答:
(1)立即为患者建立两条静脉通路并吸氧。
(2)未明确诊断的急腹症如使用镇痛药,以免掩盖病情,延误治疗。
(3)在不延缓救治的情况下寻求上级支援,必要的时候行胃肠减压术,如果患者出现了呼吸暂停,立即予以呼吸机辅助呼吸,必要的时候立即手术。
(4)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时做好患者本人及其家属的心理支持与安慰。
可能有的同学会问,这两种答题方法,究竟哪一种是正确的,哪一种是错误的呢?其实,在面试考试当中,并没有绝对的标准答案,这两种答题方式都没有原则性的错误,都是可以采用的。
护理面试中答题框架的灵活运用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通过这个例子,同学们应该明白,在面试考试当中,并没有统一的标准答案,自己不论采取哪种答题方式,只要把这道题目核心的特点回答出来即可。
▼热门活动▼
【医疗】11.11 好课疯狂抢 血拼不等待
这个双11来点猛料?中公医疗卫生秒杀活动开始啦!
11月1日零点起,1000道题目直播课仅需9块9,图书两本套23元,网课8折秒杀,更有面授课优惠等你拿!
一燃到底,诚意满满,小伙伴们速来围观吧~
扫描参与,拯救单身狗
▼
往期精彩回顾
▼
面试 | 2019年医疗卫生系统招聘考试面试预测题(11月2日)
面试 | 2019年医疗卫生系统招聘考试面试预测题(11月1日)
面试 | 面试时如何在做好自我介绍?
▼
又又又改版
▼
公众号即将全新改版
为了让大家更快收到每日招聘资讯
请尽快设置公众号为星标
【安卓用户设为置顶】
↓ 设置星标方法 ↓
中公医疗卫生
全国课程咨询电话:400-6300-999
戳原文,查看更多面试预测!
密室逃脱2攻略 1-1关三星图文攻略 http://www.18183.com/mstt2/gonglue/91124.html 密室逃脱2攻略 1-2关三星图文攻略 http://www.18183.com/mstt2/gonglue/91127.html 密室逃脱2攻略 1-3关三星图文攻略 http://www.18183.com/mstt2/gonglue/91130.html 密室逃脱2攻略 1-4关三星图文攻略 http://www.18183.com/mstt2/gonglue/91132.html 密室逃脱2攻略 1-5关三星图文攻略 http://www.18183.com/mstt2/gonglue/91135.html 密室逃脱2攻略 1-6关三星图文攻略 http://www.18183.com/mstt2/gonglue/91141.html 密室逃脱2攻略 1-7关三星图文攻略 http://www.18183.com/mstt2/gonglue/91147.html 密室逃脱2攻略 1-8关三星图文攻略 http://www.18183.com/mstt2/gonglue/91151.html 密室逃脱2攻略 1-9关三星图文攻略 http://www.18183.com/mstt2/gonglue/91159.html 密室逃脱2攻略 1-10关三星图文攻略 http://www.18183.com/mstt2/gonglue/91178.html 密室逃脱2攻略 1-11关三星图文攻略 http://www.18183.com/mstt2/gonglue/91184.html 密室逃脱2攻略 1-12关三星图文攻略 http://www.18183.com/mstt2/gonglue/91232.html 密室逃脱2攻略 1-13关三星图文攻略 http://www.18183.com/mstt2/gonglue/91249.html 密室逃脱2攻略 1-14关三星图文攻略 http://www.18183.com/mstt2/gonglue/91256.html 密室逃脱2攻略 1-15关三星图文攻略 http://www.18183.com/mstt2/gonglue/91263.html 密室逃脱2攻略 1-16关三星图文攻略 http://www.18183.com/mstt2/gonglue/91285.html 密室逃脱2攻略 1-17关三星图文攻略 http://www.18183.com/mstt2/gonglue/91303.html 密室逃脱2攻略 1-18关三星图文攻略 http://www.18183.com/mstt2/gonglue/91308.html 密室逃脱2攻略 1-19关三星图文攻略 http://www.18183.com/mstt2/gonglue/91315.html 密室逃脱2攻略 1-20关三星图文攻略 http://www.18183.com/mstt2/gonglue/91327.html 密室逃脱2攻略 2-1关三星图文攻略 http://www.18183.com/mstt2/gonglue/91337.html 密室逃脱2攻略 2-2关三星图文攻略 http://www.18183.com/mstt2/gonglue/91353.html 密室逃脱2攻略 2-3关三星图文攻略 http://www.18183.com/mstt2/gonglue/91377.html 密室逃脱2攻略 2-4关三星图文攻略 http://www.18183.com/mstt2/gonglue/91383.html 密室逃脱2攻略 2-5关三星图文攻略 http://www.18183.com/mstt2/gonglue/91390.html 密室逃脱2攻略 2-6关三星图文攻略 http://www.18183.com/mstt2/gonglue/91404.html 密室逃脱2攻略 2-7关三星图文攻略 http://www.18183.com/mstt2/gonglue/91408.html 密室逃脱2攻略 2-8关三星图文攻略 http://www.18183.com/mstt2/gonglue/91410.html 密室逃脱2攻略 2-9关三星图文攻略 http://www.18183.com/mstt2/gonglue/91411.html 密室逃脱2攻略 2-10关三星图文攻略 http://www.18183.com/mstt2/gonglue/91412.html
你百度搜 密室逃脱游戏浑水摸鱼 就能看到的(?ò ? ó?) 这个我本来有云文件的但每次发的时候都说涉谎。。。发不上去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二说”,作者 虫二
中国市值最高的公司摊上大事了,一篇《腾讯没有梦想》让媒体选好立场,分别站队,吃瓜群众拎着马扎儿火速赶场,就为了要看马化腾和一众大佬如何反击,至于腾讯到底有没有梦想,谁会真正关心?
看热闹的不怕事大,看客有两种心理:一是希望事件中有人失态,马化腾当然不会指着作者的鼻子破口大骂,但激愤之下,言多语失就有好戏可看了。二是等料,腾讯为了自证梦想,或许晒出猛料秘辛,那么剧本就有续集了。
但大佬之所以为大佬,就在于见多识广,宠辱不惊,既不会因为被踩到尾巴暴跳如雷,也不会轻易认错,只会摆出一副开诚布公,夜半虚席,敬畏人言的姿态。
想让大佬认错一般只有四种情形:
第一种由马云做了示范。
他曾经特别掏心窝子的表示:“我这辈子最大的错误就是创建了阿里巴巴!”这逼格太高了,一般人学不来。
第二种叫做这锅我不背。
微软CEO纳德拉眼高于顶,但总是乐于承认WP手机的失败,为什么?因为这锅是鲍尔默的,他一点责任也没有,反可证明接了个烂摊子。
类似情况还有老佛爷慈禧太后,庚子国难之后,她晓得对各方要有交待,欣然搞了个罪己诏,因为下诏背锅的是光绪皇帝。
第三种比较特殊,叫做自我纠正。
有人曾经问我,“小米6有什么缺点?“我告诉他:“小米7发布时雷军会告诉你!”一般在错误得到修正或后果可控时,人们会变得开明。
最后一种是形势比人强。
当败局已定,残酷的现实逼面而来时,多数人才会反思,失败的创业者总是乐于自我剖析,听来闻者足戒,原因在此。
但这只是主观因素,大佬学不会弯腰,还因为积威之下内部缺乏自省的氛围。
再厉害的打工仔也只敢在体系外撒野,比如阿里十年元老冯大辉离开之后没少抨击阿里,当然也没少给自己惹麻烦,嘴上积德的说他黑白分明,挑事的说他是祥林嫂。
立志做魏征第二,想当老板诤友的少之又少。
魏征辅佐李世民17年,当面劝谏50多次,上书言事200多次,下不了台的李世民有时也想干掉“田舍翁“,但魏征命硬,有第一夫人长孙皇后救场。现实中,你有没有李世民这种老板尚在其次,先看看有没有这样的老板娘。
但大佬的刚愎自用又是有道理的。
在重要的历史关头,胜利者往往是力排众议,不为浮言所惑,这也说明在关键时刻,宸衷独断远比从善如流有用的多。
事实上,大佬得以成功的真正秘诀既非不犯错误,也不是勇于认错,而是如何低成本的修正和处理错误以及可能带来的间接伤害。
一、自我辩护是外界观察和评判能力的一种方式。
有研究显示,大部分人遇到与自己观点相左的信息,仍然坚信自己是正确的,“人们只会寻找更多的证据来证实自己已经形成的看法”。这就是自我辩护。
以今天的公关危机为例,公众习惯了从企业的应对策略观察是非曲直,而不是事件本身,换句话说,你自我辩护的方式要比错误本身更引人注目。
所以认错只是权宜之计,很快就会反客为主,变害为利。去年阿里钉钉的产品营销很成功,但广告越位撩拨微信,引发群嘲,马云碍于身份就不得不发话,但道歉的同时仍不忘强行碰瓷:广告太LOW,像京东做的。
去年12月火绒安全软件与QQ刚正面,马化腾的反应友善,不仅道歉,还誓言自查,这当然不是给KESO面子,也不是大度,而是犯不着。因为火绒的体量还没资格做腾讯的友商,更适合用来展示胸襟而不是胸肌。
不信换成360试试。
自我辩护最成功的是UFO组织。迄今没有任何权威资料证实外星生命造访过地球,但UFO组织对于一次次被证明虚假的“第三类接触”从未出面认错或是做任何澄清。
上个世纪的中国,《飞碟探索》杂志是唯一有能力击败《故事会》、《青年文摘》和《知音》的纸媒,尽管它所“科普“的大多是虚构故事和错误信息。
为什么?因为人类探索未知的信念从未动摇,就有更高的容错能力。同理,互联网创新的便利会让人们选择性忽略它的副作用,这也是为什么淘宝卖家骂人,滴滴打人,电商和网约车仍会发展壮大的根本原因。
从这个角度来说,腾讯有没有梦想,都可以安然入睡。
二、无所谓绝对真理,也无所谓不可补救的错误。
坐在清风徐来的书斋里,品评别人很容易,所谓言者无罪是最高级的豁免权,但很多企业的经营战略看起来南辕北辙,为什么实际推行却都很有效?比如程维坚持,“不能在垂直赛道里做到绝对第一,对我们来说就是失败。”王兴则认为“互联网的下半场就是上天,入地,全球化”,几乎把所有热点都纳入美团的赛道。
大多数战略决策至少是需要五年观察期的,那些公众随意品评的所谓战略其实都属于战术范畴,是阶段性策略或权宜之计,当然也不存在抽象意义的对错。
真正的战略需要时间检验,腾讯、阿里进军新零售、大文娱,支付宝做来往,做圈子社交,美团做网约车,滴滴做外卖,都是时势使然,成功与否与大环境和执行力密切相关,战略本身不存在对错,因为不可控的因素太多,并没有讨论的意义。
这就好比特朗普的减税计划和万亿大基建,究竟会把美国推向债务黑洞,还是全面复兴,上至庙堂,下至乡野,都能发表高论,但基本就是胡说八道。
职场的情况也差不多。
绝大多数工作都不是数学公式,没有标准答案,就拿互联网公司的三套马车来说,产品、技术和运营,一直以来都习惯了互相甩锅,技术认为在给产品和运营擦屁股,产品认为运营和技术不懂用户体验,因为大家的职能平行而不交叉,都是屁股决定脑袋的本位主义,KPI的奴隶而已。
以圈子事件为例,支付宝在来往之后坚持做社交是不得已的尝试,虽然隐隐觉得哪里不对,但不试过总不死心,被腾讯打死总比被吓死好。
管理层既然有决心,团队不过是执行,“所谓用户活跃度面前可以不择手段无节操”到底是谁的锅?
三、快速试错是通往成功的捷径。
比错误更危险的是不敢试错,泰戈尔说过:“如果你对一切错误关上了门,那么真理也会将你关在门外”。
互联网下半场,风口和产品的生命周期都被大大压缩,以往的启动、成长、成熟和衰落四个阶段越发模糊,摩拜上线爆红不过两年,共享单车就已经走到瓶颈,强如腾讯也不敢躺在QQ上睡觉,内部多个团队孵化移动社交产品,互相PK,微信只不过最后胜出而已。长远来看,单款产品的变现和盈利能力被摊薄,因此必须快速迭代、快速试错,这就导致高投资、长效运营的思路不再靠谱,互联网信奉唯快不破原因在此。
当年摩托罗拉盛极一时,管理层判断手机创新封顶,未来是服务之争,因此推出了野心勃勃的铱星计划,企图在服务稳定性和成本结构上压制对手。
铱星计划在时间、性能、成本和拓展性4个维度上充分考虑了长效机制,耗费34亿美元在3年内将66颗卫星送上太空,最终于1998年组网成功,但在同样周期内,技术进化出了更多的替代方案,摩托罗拉的投资效益不高,铱星面世半年就不得不停运,无法维持运营的66颗卫星在两年内陆续坠入大气层自行焚毁。
在后互联网时代,你押宝一项业务或一个产品的机会成本大大提高,市场和需求也不允许你实行庞大而按部就班的计划,熟练而迅速的资本运作才是王道。
从这个角度上说,依托用户和流量秀财技的腾讯无可厚非,有10套房子的土老财与手握10万+的作者,谁羡慕谁还不一定呢?
四、将错误合理化是最高能力。
大多数人习惯于对抗而不是承认错误,常见的方法是自欺和归罪,前者选择性忽略所有自身因素,后者寻找一切托词,把错误解释为外界影响或某种群体共性。
真正的大佬往往四两拨千斤,因势利导。
1984年,Richard Branson创立英国维珍航空,曾经激进的向波音公司预订了20架飞机,但随之而来的经济大萧条让他始料不及。维珍当时有两个选择,退订或者与波音对簿公堂,Richard Branson找到了第三条路,他力排众议给波音追加费用,为每架飞机的经济舱定制影音娱乐系统,这成了今天航班的标配,但在当时看起来像是自杀。
结果维珍航空通过差异化优势迅速在萧条市场中脱颖而出,不但获得了稳定客源,而且成为与英国航空分庭抗礼的第二大航空公司。
网络上每天数不清的文章和帖子,开着各种药方,如果有哪位大佬真的按图索骥,用公议来治理公司,这家企业会是什么样子?
古代的皇帝对此最有心得,明清两朝,大臣们兴致来了,就会写一通“亲贤臣,远小人”的奏折,问题在于谁是贤臣、谁是小人在现实中并不容易鉴别,实操上又没有靠谱的解决方案,所以不胜其扰的皇帝选择无视,将奏折“淹了”,学名叫做“留中不发”。腾讯梦想事件中,有人忙着P图马化腾的回复,其实是低估了小马哥的智慧。
五、认错是成功者的专利,不属于升斗小民。
职场上难免犯错,但不是每个人都有认错的权力,大佬是公众人物,被逼到死角时认错反而可以利益最大化,升斗小民绝对不行。
还是以互联网公司为例,你是一个UED,承认流程设计不妥是什么责任?作为攻城狮或码农,承认代码有误是什么后果?作为产品运营承认ROI很烂是什么结局?
你以为很坦诚,其实用认错的方式在一个组织中苟延残喘毫无意义,因为你的自我矮化已经使得任何成绩与你无关,老板分期权时会想起一个无能的下属?
对于涉及你工作能力和成绩的任何质疑,必须光速回怼,现在的产品都是复杂的综合体,每个因素都有蝴蝶效应,个人所能犯的错误以及所造成的影响都很可怜。
唯一的原则是不要说谎,因为人与人关系的基础是信任,尤其事关职业操守。一个组织有时会默许不当行为,但绝不会容忍谎言。
刘强东曾经发狠,“你贪了10万元钱,我就算花1000万元调查取证,也要把你查出来,把你开除,因为你做的事情完全违背了我的价值观,”其实这跟价值观没半毛钱关系,只与信任有关,尼采说过:“我感到难过,不是因为你欺骗了我,而是因为我再也不能信任你了”。
很多人觉得对批评应该宽容,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这也让媒体人高度迷信自己的春秋笔法,其实柏杨早就说过:中国人不习惯认错,反而有一万个理由,掩盖自己的错误。有一句俗话:“闭门思过。”思谁的过?思对方的过!
作者:旭阳正在工作
题图来自 Unsplash ,基于 CC0 协议
全文共 13525 字 11 图,阅读超过 25 分钟
———— / BEGIN / ————
排行于无形之中把你上了很多次,而你还依然无所察觉。
回想一下如下场景:
运动中:晚上下班后查看一下微信运动的步数,发现还没有到1w步,不甘落后的你没事找事去了楼下溜了两圈;
听歌中:找喜欢的歌曲找的好辛苦,推荐又不准,你缓缓打开网易云音乐/QQ音乐的歌曲排行榜,听听大家最近榜单最火的歌;
游戏中:一个胖友冷不丁在微信群里丢了一个王者农药排行榜,总共9个人,你排行第八,大家都看在眼里,憋在心里,暗想千万不能找你组队;
交谈中:三姑家的孩子要考大学了,你是过来人帮挑挑省内的大学呗?二话不说,甩给亲戚群里一个新鲜出炉教育部XX大学综合实力排行榜/XX毕业生平均薪酬水平排行榜;
炒股中:老王啊,最近被套的心累,有实力的给推荐个最近猛涨的个股?你三下五除二,把某APP的昨日/近一周的涨跌榜推荐给他;
看书中:周末躺尸在家终于能看点闲书了,找到一本《如何在三天内追到ta》看的不亦乐乎,一看就是8个小时,猛然发现自己已经在读书排行榜占据第一的“读霸”,心里暗暗傲娇起来,谁说老子读书少?
以上场景你经历过多少?
这也只是一部分场景的一部分例子,有莫有发现“排行”的概念一直在牵引着你我。
我们一起来试着探讨产品设计和产品运营中排行榜的玩法,可能你单纯的以为,无非就是利用爱攀比的心理,加个排行榜来刺激用户。
说的没错,但还远不止这么简单。
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排行榜为何总是牵动你的神经,主要从以下4个角度探讨排行榜背后的秘密:寻找权威 、参与比较 、关注主流 、自我确认 。
一、寻找权威
排行榜秘密之一:寻找权威的榜单帮助自身减少选择成本。
观点分析:
这里有两个词我们先来拆解一下:一是“权威”。
权威就是对权力的一种自愿的服从和支持,被认为是一种正当的权力,也可以说是极具公众影响力的威望(维基百科定义)。
如在教育考试领域教育部就是权威,在社交领域微信官方就是权威,在新闻热点领域,专业媒体就是权威——这是一种自上而下的服从和支持。
我们之所以会相信并支持权威(官方)的话,除了权威带来的信任感和可靠性之外,还源于我们无法拿出更好的方案。
如你想要知道真实的微信生态内自媒体公号、小程序活跃度的排名,任何第三方的解决方案都不足以和官方的数据靠谱。
或许就像张小龙在QQ邮箱留下的那句话:
“你说我是错的,那你最好证明你是对的。”
第二个关键词是“选择成本”。
为了搜寻到心目中想要的信息,我们会有一系列的备选集,而从这些备选集合中做出择优决策的成本可以视为“选择成本”。
本质上,是我们面对海量信息,出于成本最低原则,我们会选取最容易获取最简单而又可靠的那一个,权威的存在使得这个成为可能。
(广告学的品牌概念之所以能成立,部分原因也是品牌在消费者购买决策中,起到了降低决策成本的作用。)
产品案例:
(1)权威机构公布的排行:如近些日子工信部官方公布的中国互联网公司排名,即使媒体第三方对主流互联网公司都有N种分法。
显然大佬和大众们都更相信这份排名,即使我们都不知道这份榜单是如何计算的排位。
此类还有福布斯富豪排行榜、体育界运动员积分排名等。
(2)官方平台公布的数据排行:对于一些结果往往由于官方平台占据统治地位和数据优势,他们能够对平台的参与方如京东APP的手机单品排行榜、同花顺APP的股票涨幅榜(当然数据源头还是证交所官方)做出数据分析来公布榜单。
这对用户造成了官方排名的认知,自然减少了选择成本。但此类榜单严重依赖平台的价值背书,这某种程度上代表了官方的权威。如若与实际不符合,很容易导致信任资产的损失,在交易中,信任是最宝贵的资产。
(实际上,18年京东618结束后,小米和华为都说自己在618中销量第一,出现了此类乌龙,后来辟谣说是算法维度不一样~)
产品启示:
(1)“寻找权威型”排行榜形成的条件
“寻找权威”型的前提需要做成一定的规模,形成品牌号召力,这个对于一般产品是难以打造其权威排行榜的。
所以,不建议尚未形成平台效应产品试水“寻找权威”型排行榜。
除了平台型产品之外,还有一个必要条件就是——SKU数目够多。如:豆瓣的电影排行榜、网易云音乐的新歌排行榜等,这样才能体现从多选少,减少用户难以支付的选择成本。
(2)可作为盈利模式
实际上对于拥有巨量的平台型产品来说,交钱上榜或者付费竞价排名已成为产品盈利的生命线。
这里面有两个典型产品:
一是百度,不多说了,百度的搜索竞价“凤巢”系统一直被人所诟病。
还有一个是APP store ,应用商店其实是一个现金流产品(引波士顿矩形模型),还是每个互联网用户的刚需产品。
如苹果iOS应用商店,刚刚(18年7月)登顶第一个万亿美元市值的苹果在17年的苹果公司财报中,苹果有14%收入来源于互联网业务(预计2020年将达到20% 非常可怕的数字),而互联网业务的大头收入则是APP store。
苹果商店虽然除了部分低付费应用向用户收费外,绝大多数收入来自开发者投放的广告和分成。
同理,国内的安卓商店也是如此,拿小米举例:
雷军说硬件综合利润率不高于5%,暂且不说5%究竟在行业是低还是高,小米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把利润来源的大头赌在互联网业务的收入中。
以苹果商店为例:
一款APP想要冲榜到付费榜top10的位置,需要的每天推广费在60-90万,单CVC(用户获客成本)在3-10元,这还是目标用户转化比较好的情况下。这其实,是喂饱了排行榜的设计者(对于冲榜的开发者来说,用户在商店下的不是应用,是白花花的银子)。
(3)注意事项
提交多种明显竞品的服务或者产品如百度淘宝搜索(SEM)/58赶集(置顶付费)等具备商业化变现属性的产品,在利用排位进行盈利时,必须考虑用户体验和重视排行榜的权威属性。
如果是售卖的广告位,需要显式告知用户(如淘宝式样的标签),以免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二、参与比较
排行榜秘密之二:个体的努力需要参与到群体的比较以满足其参与感和虚荣心。
观点分析
我们将从4个心理学理论中来探讨这个秘密,在这里,希望尽可能地从人性心理的角度挖掘简单的“虚荣心”背后的心理驱动。
(1)“人性七宗罪”之虚荣
心理学大师弗洛伊德说过:
“一个人做事的动机不外乎两点,性冲动和渴望伟大。”
性冲动不多说你懂得;而这里的渴望伟大可以理解为虚荣攀比心理。
攀比在心理学上被界定为中性略偏阴性的心理特征,即个体发现自身与参照个体发生偏差时产生负面情绪的心理过程。
当不同的行为之间存在差异和比较的时候,我们会不自觉将自己与他人比较,并且希望总是比他人更强。
如微信运动的微信步数有一个设计,也就是在你的步数超过好友并且占据好友top1的时候,微信运动会在你的个人主页显示你的成就。即占据多少好友的榜单,同时,你自定义的背景图还会出现在好友的封面。
这个细节极大地满足了我们的虚荣攀比心理,若想要占据别人的榜单,那就行动起来,增强了黏性。
(2)“马斯洛需求层次”
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在1943年在《人类激励理论》论文中所提出,书中将人类需求像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分为五种,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其中第四层,我们希望得到被尊重,我们的努力和付出希望能得到别人的赞赏和肯定。而当个人的行为(用户行为)达到一定成就的时候,就会产生自我实现的需要,这种感觉一定形成,就被形成巨大的满足感,对于用户的留存具有很大作用。
想象一下:上学之后你用功读书,考到班级第一名,班主任把成绩表公布时候,你心里充斥着的满足感吧?所有同学也都会向你侧目斜视。
(3)“锚定效应”
生活中,我们会为了减轻认知困难,降低认知成本。
为了评估量化当前事物的价值总是会找一个对标物,这个过程中,就是寻找”锚“的过程;伴随着锚定效应的发生,本质是一种先入为主的心理表现。
可以给出这样的定义:在对某人(某事)做出判断时,易受第一信息的支配,就像沉入海底的锚一样把我们的思想固定在某处。
别人家的老板、别人家的男朋友、别人家的孩子,都是这个意思。
淘宝上的商品落地详情页:原价灰色展示,再以放大亮色展示的优惠券,有的商铺在在展示图片上标注到手价再减一层,三层轰炸,两个锚,你要是真看中这款宝贝儿了,你不买算我输。
同理,星巴克的中杯、大杯、特大杯,已经自动过滤小杯了,大多数人都是选择大杯,还是因为锚的存在。
再比如:商店货架成列的逻辑,你会发现上层商品的价格不是同价排列的,为了刺激你的消费,设置高价的低质量商品锚就是让你产生看起来差不多的商品,选择便宜点的 有一种赚了的感觉,就这样上套。
同时,可以在分析一层,寻找锚定其实也是自我寻找确定性的结果,在产品大咖梁宁的产品思维30讲中也着重讲过这个点,确定性给用户的安全感和依赖是非常重要。
通过锚点效应得到的结果,会让你试着去比较,比较比你排行靠前的人,从而引导你的用户行为。
(4)劳力成本
也是心理学名词,认知不协调的一种特殊情况。
意思是说:
“你在一件事或某一事物上投入了很多精力,便会对其结果期望过高,从而对这件事或事物的价值评估过高。”
也就是:我们更喜欢那些花费时间、需要更多挑战的才能得到的东西;比如:某些网站的邀请码机制,提高了门槛,用户付出了成本,前期会更加珍惜用以提升活跃度。比如:追男女朋友,越容易得到越容易失去。
如果说锚定效应是自身和他人比较,那么劳力成本就是本体内的比较。
花费时间投入精力的你也会做前后比较,如看看本月的KPI达成了没——要是提前达成了,你会开心地像个二百斤的猴子。
也印证一句话:有些同学总是会说,为什么我爱你这么多为你付出这么多,你还是不爱好,还是不给我加薪——按照劳力成本的论述,部分原因其实也在于我们太看重这个事情,导致对其期望过高。
以上四种心理学分析都命中我们总会不自觉做比较,好像一切行为都被左右着,这并不一定是坏处,合适的比较将会使得我们更加有动力去完成这些决策。
当然,也有利于产品同学去深入洞察这些潜在的“阴暗面”并加以放大和利用。
产品案例
(1)微信读书的排行榜设计很值得参考,我们分为表现层、交互层和逻辑层三层来分析其设计。
表现层上:
在UI设计上处理得和其他产品差不多,但也比较得很细腻。根据阅读时长计算的排行榜,在第一名的位置会在其头像处挂上类似“皇冠”的挂件,其排名数字也会显得亮色。
同时还在前一页(我的页面)明显得提醒本周目前排行多少名,这种小细节其实极大地满足了用户自我实现的虚荣攀比心理,排名靠前的会享受他人尊重崇拜的感觉,排名靠后(活跃用户)则是往这个方面争取。
还有一个小点,就是每周日24小时结算,每周的清空计算符合正常的上班上课作息,更加显得公平,同时也不至于导致榜单更新效率不高。
交互层:点赞、列表、兑换、隐藏功能
一是点赞:这已经是社交领域的标准动作,这是也是使用这样经典交互。你给朋友的点赞,微信读书还会通过push提醒的方式通知道你,这更能激励你去提升排名获得更多赞,也会更加活跃去结交书友。
同时这样的push也不是其他官方的推送,而是与你有关的动态,你更会接纳它。
还有一点是:对于本周尚未开始读书的“沉默用户”微信读书采取了一个高超的手段,将点赞的爱心换成类似QQ产品中的“戳一戳”设计;赋能用户,意思是通过用户间的好友关系来通知那些沉默用户(点击戳一戳后会发push通知提醒)该来读书啦,既维系了用户的好友关系,也帮助运营团队省事情,很值得学习。
二是排行榜不仅仅是展示,通过点击书友列表可以直接进入书友的首页信息,可以看到书友的书架、动态并且直接发送信息进行聊天。
这个过程也在帮你挑选那些书友更喜欢读书,无形之间帮你做了筛选。
三是时长兑书币的功能,这个其实很有亮点一个核心功能,通过积累阅读时长可以换取相应的书币用以购买电子书籍。一般下半小时换1个币 每周上限10个币)这也算是微信读书差异化的一个功能(如竞品网易蜗牛读书是每天可以读两个小时)。
四是右上角元件点击后隐藏的两个功能,关闭排行榜和分享阅读时长。关闭排行榜是给予用户选择权,有些用户认为读书是一个人的事情,是不喜欢把读书时长对比(当然他们部分还是会偶尔再打开看所以打开和关闭很容易操作)。
这点微信也处理得很好:用户视角,洞悉需求。
分享阅读时长,则是以生成精美卡片图片的形式,带有读书时长和读书字数一键分享到流量平台,这种分享形式简单直接且容易引得好友的关注和互动。
(网易云音乐的音乐/评论等等都是以此形式做分享互动,微信读书想法制作书签图片分享也是这样的逻辑)
逻辑层:
微信读书也是微信团队做的,专业团队出品必属精品。排行榜就在四个一级Tab页面的我的正中间,路径不深,用户很容易参与。
上述交互层说到的一周清空排名的“一周”,也是和其他功能绑定的,一周也是作为书币奖励的时间界限。而路径较深的分享图片到朋友圈新用户和你,也都会获得5元书币奖赏。
在《上瘾》中:触发、行动、多变的酬赏、投入 。作者总结出是一套可行的产品上瘾模型可以应用在这里——用户出于参与排名的参与感和虚荣心,会付出行动来读书。
而读书可以换取书币以购新书这种刺激形成了多变的酬赏(书币/点赞/动态排名/总时长积累等),将会使得用户再次投入到用户行为之中,形成闭环。
同时,由于参与比较也会自发扩散其书友的社交圈,想结识志同道合的书友,与读书过程中陌生的书友留下的想法和点评形成新的互动关系,并参与到排行榜中。
每一个功能都不是独立的功能,参与到整个用户路径转化过程中,这是懂用户的产品,也是把排行榜玩的很溜的产品。
这里忍不住预测一个功能点:类似微信运动捐赠步数,微信团队的尿性很可能也会推出捐赠读书时长的功能——这倒不是说将时长捐给他人以提升排名(其实也已经有了就是买书买一赠一),而是每周可以捐赠当前积累的阅读时长,以换取相应的纸质书图书资源,给到贫困地区的孩子们。
如:用户满足积累6小时的当周阅读时长后(一般一本书需要6h左右)可以选择捐赠图书时长,由微信读书官方通过某些渠道捐给孩子们。
这样有三点利好:
一是增加了用户在线时间提升了用户黏性;
二是利用公益的策略既满足了用户的自我实现,也提升了整个平台的价值,使得产品更有爱和意义;
三是可以促进生成阅读生态或者引入新的盈利模式,如用户贡献读书时长、冠名的企业负责交钱买书以换取品牌的曝光和企业社会价值的实现,这里面还有不少的想象空间。
综上诸多细节和层级间的设计,微信把排行榜功能做得很出色,对用户心理把握到位同时与其他功能点和卖点相链接,刺激用户不断上瘾。
(2)再来看一个case:Keep的运动榜单也是精心设计的结果。
keep作为一款健身运动的工具性APP,在不断运营和商业化过程中,也逐步发展成一个可以自我进行流量获取和消耗的头部级别APP,位属健身运动类APP第一名。
在分析其排行榜设计之前,我们先展示一下keep的排行榜露出位置和设计。
在最新版8月初发布的版本中,keep对APP进行了一次不小的页面升级,这导致在整个APP中至少有三个较为明显的位置可直达运动榜单。
如上图所示:keep中排行榜的玩法基本上触达了用户在多个场景下的使用习惯,如首页的不同类目中,在健身、运动、行走等都可下滑一屏位置看到排行榜;在每次结束运动后,都会在一个弹出页面中的下方位置提示你本周的排名。
在我的管理中心中,类似微信读书的排行榜一级入口也可以直达排行榜,keep对排行榜这种激励玩法的重视程度不言而喻。
但是keep和微信读书不一样,其中有两个比较大的不同:
一是微信读书这类APP有流量获取渠道。借助微信的名义和手段无论怎么样,其排行榜冷启动的成本都比其他未拥有社交资源的APP简单的多。
二是微信读书的排行榜由于阅读的属性,较为单一,只设置了读书时长的排行(虽然也可以设置其他如字数、读书本书、想法分享次数等)。
而keep由于本身产品的属性,有不同的类目,这就导致更导致本身社交好友资源不多的排行榜更难启动。
我们按照常识来:玩好排行榜的前提是——有一定的好友基数才可以支撑整个排行榜设计;要不全班总共三个人,你排名第一,那又有什么意思的?我们的征途应该是星辰大海。
于是,为了做好排行榜这个功能,keep也是拼了。
一定程度上,keep可以认为:做好排行榜也就做好了社交关系的打通。
在整个APP中,keep为了打通社交资源,做了很多细节上的设计。我们从运动前、运动中、运动后三个阶段来探讨。
(部分细节设计,目的不是分析其产品设计,而是为了验证其为实现排行榜功能的更好转化而做验证)
运动前:
虽然本次改版(8月初版本)弱化了添加好友的入口(究其原因是keep已有一定的用户存量,可以随着社区运营的节奏做适当过渡。
但总的来说,keep的添加好友做冷启动想了很多招数。
如下图,添加和邀请好友页面的途径是相当丰富了。
如通讯录好友:不仅仅是可以直接关注通讯录好友,对于尚未开通的通讯录好友,keep还特意提醒你可以一键发短信给对方,短信内容都帮你编辑好。
可以授权第三方平台,同步微博好友;
可以以生成图片或者链接的方式分享到朋友圈来邀请;
可以通过QQ邀请的方式,多个主流的流量平台都设计好,且是以相当明显简单的方式;
可以通过扫描其keep二维码的方式加好友;
可以基于LBS的地理定位,查看附近的人,这对于户外运动健身的人是高需求功能;
可以关注热门达人的推荐,以左右滑动的名片推荐,也以具体动态的形式做推荐。
鉴于形式实现过于多样,这里不再一一截图做展示。
运动中:
亲自体验过keep的同学可以知道:语音播报是默认开启的,在你跑步过程中会收到来自已有的好友或者陌生人的加油通报,好友的加油播报是点对点提醒的。
很明显,这种操作提升了加好友的频率,也创造了好友推荐的场景,同时好友添加成功率也很高。
另外一个是:在你决定运动的时候,比如开始户外跑步时,keep会依据你的以往跑步路线等技术为你推荐运动小组,小组是随机生成的,如宝安体育中心夜跑小组(系统分配的组名),这个小组里为你推荐了同一时间和同一路线的运动爱好者们,这也很好的有助于社交拓展和匹配好友的需求。
运动后:
在每次运动结束后,keep都以较大的绿色按钮提醒你希望你将运动状态和运动心得分享到运动圈,你也可以参与keep中各式各样的话题,刷社区热门的动态,为其加油和那特别明显绿色的一键关注。
当你刷到一个感兴趣的伙伴时,可以直接点击关注。神奇的是,与此同时,当你进入对方主页时,在关注旁边还可以在选择关注更多人,出现推送左右滑动的名片流,真是关注到停不下来。
综上:
整个产品的设计细节其实相当清楚,为了打通好友资源,做社区化运营也是鼓足了劲。当然,这些都将会为keep的排行榜更加好玩。
(虽然产品设计并不是全为了排行榜这一单一的玩法,但反推其社区属性,排行榜为切口的分析无疑是一条很好的分析和学习路径)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窥探到keep的排行榜好友聚合是相当花心思的,露出的路径也很多。
那么就其排行榜本身的设计呢?
其实也是可圈可点。
(keep排行榜结果页)
上面说到keep的产品属性、用户行为偏好、社交资源相对较少,导致单一榜单是玩不转的。
再次,keep做了以下的优化:
一是扩展排行的维度,每周按照运动时长计算总榜排名。同时,针对几个类目做分榜单排名。
二是基于地区排名,每天按照运动时间计算总榜,以及还按照新人设计新手榜单。
以上两种都是为了提升用户对于榜单的参与度,从而激发排行榜的功效,使得用户更能产生攀比的心理需求,最终指向用户在线时长的提升和用户黏性以及习惯的养成。
其实类似优质的产品例子还很多,洞察用户的参与排行的心理需求,如小游戏刚火的时候,王者荣耀群排行的小程序先是已经在微信群火爆起来,基本有农药玩家的群里,都会分析群排名链接。
(在此暗想:鹅厂对于用户运营排行设计真是手到擒来,最经典的QQ等级排行的设计、八大付费星钻等级排行设计、群友活跃度排名设计等等打得一手好牌)
这当然也基于腾讯自家产品矩阵和流量的优势,但对其设计必须得“拿来主义”学习学习。
王者荣耀群助手,也是不像微信读书借助微信的巨大好友流量来形成好友关系,继而避免排行榜的冷启动问题;只是另辟蹊径,通过群的玩法来实现排名的丰富度。
产品启示
排行榜设计想要达成用户愿意攀比值得攀比的效果,一个很重要充分条件就是好友基数且都是同需求的好友,这样才能构成排行榜设计成功的必要条件。
结合上述keep的分析,你可以感受到为了聚集好友资源,真是处处都是“机关”不断方便你、暗示你去关注更多好友。
所以说,keep的活跃度也一直相对较高,慢慢形成了社区氛围。
单点突破,垂直打通,很值得借鉴。
当然keep本身排行榜的设计还是有些问题,这么多入口和场景导向,但排行榜的功能没有得到更大的放大,期待以后的版本可以对此做优化升级,不至于这么多准备工作没有顾忌到排行榜的价值。
还有这里也可以总结一下:排行榜所需要的好友资源如何获取的三种方式。
一是拿来主义:对于大厂来说,拿来主义一直很正常,同系同门的产品借助大流量平台的导流是一种快捷有效的方式。微信借助QQ的好友流量,带来好友初期的爆发;微信读书借助微信背书,解决最初部分的冷启动;抖音最初的活跃借助今日头部的流量输送。
这个是正常的事情,但只有大厂的人玩得起,其他小厂只能是花钱买广告砸了用户关系了,流量很贵质量不高,很残酷。
二是自建,自建用户体系:如今日头条不断的给你推送关注的人的信息流,甚至你的通讯录好友开始使用头条都恨不得给你发一条系统推送的push,告诉你你的好友再玩。
keep更是典型,任何产品功能和运营策略都可以为此服务,且意图十分明显。使用工具,如通讯录、地理位置、兴趣偏好等等,不断社区建设推送动态信息流和好友卡片推荐等等,做到了极致。
同时,向王者荣耀的小程序玩法,不局限在自己APP中,而是直接在微信群进行裂变建设其排行榜也是十分值得参考。
三是“伪造”:这个也不失为一个冷启动的好办法,喜茶的火爆你不会单纯的以为就是好喝吧?
黄牛的带动效应也是十分给力了,聚齐了前期的人群效应,从而引发口碑和品牌。
APP也可以随机给你匹配一些用户资源后,使得排行好看,先聚人气,再挖掘你的需求和个性化。
三、关注主流
排行榜秘密之三:对主流对热点的追捧,命中我们渴望融入群体的八卦需要。
观点分析
(1)群体心理学认为:个体都有融入群体的需要,这是人寻求自我安全感的一种天性。
马克思说“人是社会关系的集合”,我们对社会的热点和主流事件有种天生的关注。这种关注哪怕和自身当前无关,这也可以视为“八卦”。
《人类简史》的作者尤瓦尔·赫拉利有一个八卦理论,他认为:
没有八卦,就没有人类的今天。
咱们的老祖宗,也就是智人,在进化的过程中遇到过很多对手,有比他们更强壮的、更聪明,行动更敏捷的,那为什么就咱们老祖宗能脱颖出呢?
就是因为他们强大的八卦能力。
智人发达的语言能力给了他们独特的优势,基本的信息传递,比如说“河边有狮子,大家别去”这种,还停留在描述现实事物的层面。
而智人的语言能力却高到可以八卦,这个能力可厉害了——不出去找食物的时候,智人就聚在一起说八卦,比如:谁值得相信,谁和自己关系更好,谁谁跑的更快等等。
智人不断进化,这种八卦的心理也一直伴随着人类的进步。我们会去主动关注某某明星出什么绯闻了,最近什么游戏大家玩的比较火,最近什么剧目大家喜欢追,又发生什么新闻段子了,不一而足总想着去凑凑热闹。
(2)有一个社会学概念叫“社交货币”。《疯传》中对社交货币的描述是:
就像人们使用货币能买到商品或服务一样,使用社交货币能够获得家人、朋友和同事的更多好评和更积极的印象。
说得更简单一点就是,“社交货币就是谈资”。当你在看新闻时事榜单的时候,你在看什么?没有这些新闻、热搜你真的会受影响?
本质上你不会受影响,这只是一类信息源。但是你的交际关系会受影响,当你的社交圈都在转一些重大热点新闻的时候, 如疫苗时间、如谷歌猜画小程序、如创造101杨超越的时候。
即使你并不感兴趣这些热点,但出于交际谈资的需要,你还是会去关注热点,关注top榜单以满足你的社交需要。许多产品正是利用这一点,推出榜单功能。
微博有一类用户,很少刷信息流关注大咖,他们最主要的获取热点的渠道,就是微博的热点排行榜。有些时候,因为自己关心的事情而进入热搜榜,那真是有一种奇妙的感觉,这就是真实的心理。
同时,“社交货币”的谈资需求也出于“恐惧心理”,恐惧远不是单单指怕蛇怕鬼这一说,真正的恐惧在于你out了,当你还在讲“什么都是浮云”我,我们已经在转发杨超越求保佑了。
产品案例
(1)微博热搜榜最经典的关注主流的排行榜设计,依据用户热搜数据做排行依据。各大应用商店的APP排行(总排行、免费/付费/畅销/各分类排行等等应有尽有)也是关注主流排行榜的设计手段,这既形成了一定的权威,也使得用户以较低成本关注主流,减少交流间的信息不对称。
不过,要是说到这里就太简单了,对于依据用户行为(如热搜量/下载量等)的排行榜设计起来是很有门道的。
这不像“寻求权威型”有官方发布,且你不知道的多维度。不也像微信读书和keep、王者荣耀助手等以你个人的真实数据作为排行支撑。
应用商店、热搜榜单、听歌排行榜单等以特定用户群的行为,作为判断依据的排行榜,大多存在“可操作”的空间,对于平台方来说则是盈利渠道之一。
如简单介绍一下应用商店的排行榜,以苹果商店为例:应用商店的发展已经催生出ASO和ASM的新兴行业,分别是应用商店优化和应用商店营销,而刷榜则是ASO优化师的一项重要法宝。
大量的开发者想要利用榜单的集聚效应,不牺一起手段去购买关键词、去雇佣刷榜团队抢占榜单位置。因为他们知道在商店中排行榜的威力,挤进去top10那对于一些中长尾的资源是多么重要,甚至是一决生死的事情。
许多APP因为自有流量的下滑,而进行刷榜等ASO优化后,起死回生的不尽其数,排行榜的能量为你想象得大得多。
同时,由于存在较大操作空间,应用商店因为ASM的存在,也是赚得盆满锅满。
苹果在18年上半年的收入14%来自互联网业务(万亿市值),而14%中绝大多数来自商店业务,商店的业务收入由来自和开发者的分成以及开发者投放的广告,这一块的纯利润相当可观。
国内某厂商说综合硬件利润率不超过5%,底气而来,不赚手机消费者的钱,那盈利渠道来组互联网收入,来自B端企业收入,但终究还是来源你的口袋。
新浪热搜也是如此,一些明星或者网红为了抢热搜蹭流量,也是有专业营销策划团队来帮助其上榜,这个ROI一直是很高,因为排行榜的存在。
(2)再讲一个B站的例子:
B站的排行榜设计非常的醒目,也给与足够多的位置展示。
在首页上方右上角的整一行留白处,特别明显的排行榜指引。不知道想看什么的小闲用户,总是会去点开关注一下B站那些鬼畜视频的排行榜,一刷又都停不下来。
B站依据其内容属性,也分为全站(总榜)、番剧、国创、鬼畜等分类榜单。
在搜索框中,原创排行榜和全区排行榜的设计也十分明显,占据了搜索入口的流量。
B站这样的设计也命中了以上的分析,引导用户关注主流,减少选择成本,增加谈资等。同时,B站的受众群体是90后00后,这类年轻群体跟风的心理更加明显,希望关注大家最爱关注最爱八卦的——即使不是我喜欢的,我也要去凑热闹,因为我知道得比你多呢。
四、自我确认
排行榜秘密之四: 对于了解真实的自己和数据下的自己,我们乐此不疲。
观点分析
人对了解自己乐此不疲,朋友圈中你会时不时看到一些刷屏的性格测试、能力测试等等,微信再怎么封禁,依然是春风吹又生。
虽然有时你明确的知道,简单地3个问题或者输入名字就能为你得到性格分析、能力图谱、今后运势等等太扯了,但是还是会去参与测试并积极分享到朋友圈里。
而这些,可以都是你内心在追求自我的确认,你迫切地想知道,在测试中的你,在大数据中的你,在别人眼中的你到底是什么样的。
如果是“参与比较”是和同类别他人作比,“关注主流”是对群体行为的关注,那么:自我确认“就是对自身的省视和理解”。
认识你自己从古希腊到现在,我们一直对此抱有十足的兴趣,而这个在如今的大数据时代,则显得更加重要和迷人。
回想一下:每到年初或者年末的时候,朋友圈里什么最火又好玩?
如下图:网易云听歌报告、支付宝剁手榜单有莫有刷爆你的朋友圈?
这也是排行榜的玩法设计之一,这些数据你平时里是没有的,往往最后都给你很大的惊喜,在与你自己都想不到的惊喜,这可自家产品的用户也带来一种很强的参与感,对长期用户留存很有帮助。
产品案例
(1)网易云音乐里有一个个人听歌排行榜 ,可以根据你的听歌的次数定做个人听歌排行,分为近期最爱听的和历史最爱听的,同时也标注出具体的听歌次数,这对于个人来说是最真实的偏好记录。
网易云音乐做的很用心,也是一款把排行榜玩得很转的产品(各总榜分类榜音乐排名的设计),这样的排行设计也有利于社交关系的形成。
众所周知,网易云音乐凭借独特的社交玩法,和UGC歌单设计以及到处都能评论等小创新,硬是从有更多版权资源的大厂所在的音乐市场立足。
想要了解你的好友,完全可以通过你爱听什么歌,听歌排行了解到你的品位,从而确定是否为“一路人”,为交友增加了乐趣,也为了解自身的音乐品位做出数据化展示(大多数人是不懂自己的)。
(2)安卓厂商如华为、OPPO等系统都可以根据的流量使用状况,如每月每周每天等时间线依据你的流量消耗排名做排行榜定制;再如有的三方系统工具类软件,可以帮你监测你手机APP的使用状况,如使用时长、打来次数等等(苹果手机据说已经在做类似功能);再如王者荣耀每周的王者战报,对局次数和成绩等等。
再比如有的翻译软件,如欧陆词典,根据你查某个单词的次数做累计,提醒你这个单词已经查过多少次,为何还没记住?
这样的标签化细节设计从有助于用户成长来说,显得尤其重要也很有创新。
试想:如查单词场景,是将查的单词一键收藏起来后放在收藏夹里再也不看,还是数据化提示你这个单词已经被查过10次,暗示你需要尽快记住,高频词汇对你很重要。
毫无疑问,我们做的每个功能都应该为用户成长做服务,而不是仅仅为了做功能而做功能。
产品启示
(1)“自我确认”型的排行榜也需要一定的数据积累,甚至如果想给用户A-ha moment的惊喜感,大数据的运用是至关重要,小产品往往难以形成效果。
且用户若是参与其中,也是希望分享出去,从而形成共鸣和社交传播。
(2)“自我确认”型产品可以使用到很多场景,其实比较今日头条的信息流推荐,算法维度之一就是依据你浏览文章的属性和标签做判断,要是你浏览的篮球资讯多,那么这类资讯就会占据你信息流的大半部分,让你更关注这些,留住你的时间。
同时,还可以解决一些看起来难以解决的问题,如微信订阅号。
苹果微信在18年7月改成了很像“信息流”的模式,但是用户反馈和数据效果都很差,但依然想试水信息流的分发模式。
而安卓微信一直未上线,在内侧版本中改过来,又改回去。
个人觉得还不如放权给用户,根据用户的使用习惯来判断,如按照最常关注的订阅号、最长浏览时间的文章属性等做筛选排序,智能化推荐文章先后顺序,既照顾了用户原来关注文章的习惯,也能继续探索信息流的玩法。
总结
没有总结的文章不是好文章。
本文主要是简单地从四个心理需求探讨了排行榜的产品设计相关内容,回答了为什么排行榜这么重要,为什么用户习惯榜单的玩法、优质产品如何设计榜单等问题。
对于排行榜设计的心理学分析,分为以下四个大方向:
1. 寻找权威:寻找权威的榜单帮助自身减少选择成本。
2. 参与比较:个体的努力需要参与到群体的比较以满足其参与感和虚荣心。
3. 关注主流:对主流对热点的追捧,命中我们渴望融入群体的八卦需要。
4. 自我确认:对于了解真实的自己和数据下的自己,我们乐此不疲。
如果你有其他不同意的地方,欢迎交流区讨论。
对于做排行榜功能的可能的建议:
1. 排行榜设计会面临冷启动问题,可以采用的方法,自建+拿来主义+伪造,具体可以参考keep案例并结合自家产品特性和场景加以研究。
2. 对排行榜与他人功能绑定,促成整个关键流程的闭环,可以参考微信读书。做每一步每一个功能点设计,都需要考虑当下的价值和未来整个产品逻辑的疏通。
3. 对非产品模块的运营玩法,可参考王者荣耀群助手或者谷歌猜画小哥的小程序+社群玩法,这类玩法随着小程序的兴起,也会越来越流行。
4. 对于通过排行榜进行商业化变现的,可以参考应用商店和微博、赶集网等产品,将用户寻找榜单作为降低选择成本和追求主流的心理需求和商业化结合,不失为一条有益的变现探索。
5. 排行榜功能本身也可视为游戏化设计的玩法,推荐看《游戏化思维》 [美](Kevin Werb)这本书找一些感觉,同时加入勋章、打擂、公益捐赠等运营活动,可能也会发生奇妙的化学效应,值得一试。
6. 另分享一个视角:在设计排行榜等产品模块的时候,一定从用户视角出发,搞清楚是否需要这类榜单、展现哪些用户最为关注的内容,如果仅次以官方视角平台视角做,那么排行榜模块的数据肯定不好看,会死的很惨。
我说的都是错的,嗯。
注:本文中相关数据和观点的引用未插入引用链接,如有误,欢迎指点。
———— / END / ————
———— / 推荐阅读 / ————
>> 看似简单的输入框,你真的会设计吗?
>> 5个方面分析:搜索框的产品设计逻辑
>> 简单2000字,聊聊「注销账号」功能的设计
>> 完美的用户角色画像|共情图设计及使用指南
>> 从CCTV到Google:聊一聊竞价广告的机制设计
和现在手机QQ产品经理
腾讯高级产品经理LiSten面对面学习交流
2天时间系统学产品:
点击“阅读原文”,了解更多!
2023-12-20 / 1.1
2023-12-19 / 6.0.1
2023-12-19 / 6.0.1
2023-08-25 / v3.1
2023-08-25 / v1.0.3
2023-08-25 / v1.0.1
2023-08-25 / v2.19.1
2023-08-25 / v1.2.0
2023-08-25 / v2.0.1
2023-08-25 / v1.5.1
2023-08-25 / v4.4.0
2023-08-25 / v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