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的,你下载的肯定可以玩。你下载的文件肯定没问题。如果不可以玩,就把游戏删除了,然后重新安装解压一遍就可以了。并不要传游戏那么麻烦。。
希望LZ满意我的答案~
我可以给你传个
我的就是03GEN-C
能玩,估计是你的引导模式不对把引导模式改为M33
土系:巫师可以自如使用水系和土系的法术攻击敌人。土系的白巫咒可以提升巫师的防御等级同时降低攻击等级,是巫师防守反击打法的基石;生命禁锢可以使敌人的生命回复效果减弱。复仇之魂—反噬可以在恰当的时机施加给敌人,让敌人在使用普攻和技能的时候每次都遭受大量伤害,有扭转乾坤之效;巫师意志可以在一段时间内使巫师免疫物理伤害,提高生存能力。
复仇系:复仇之魂是一系列触发效果,在遭受敌人的攻击时,会自动进行反击,并且不影响角色进行其他行为。复仇系包含四大复仇之魂,即惩戒、封印、震荡、和镜像。其反击效果分别是直接伤害,封印,击晕,和**对方的技能。复仇之魂不可驱散。
【巫师特点】
巫师的机动性很差,但可以通过黑白巫师咒自如调整自己的攻防倾向,同时在守护魂的保护下,有极强的反击能力。巫师掌握了水系和土系的攻击技能,同时可以通过各种诅咒削弱敌人的战斗力。
【巫师相关技能的解释】
复仇之魂—惩戒
可以对自己或者友方使用。在复仇惩戒效果存在时,每一次遭受的攻击都会导致一次反击,不论攻击者的数量有多少和攻击频率有多快。反击是一个额外的触发行为,不影响角色的移动和释放技能等正常操作。反击效果是物理攻击,受对方物理防御影响。攻击的强度和魂力成正比。每次反击需要消耗反击者的真气值,真气不足时不会进行反击,但复仇惩戒效果任然存在。复仇惩戒状态的覆盖规则为魂力高的惩戒状态覆盖魂力低的惩戒状态。不可驱散。
复仇之魂—封印
可以对自己或者友方使用。在复仇封印效果存在时,每一次遭受的攻击都会导致一次反击,不论攻击者的数量有多少和攻击频率有多快。反击是一个额外的触发行为,不影响角色的移动和释放技能等正常操作。反击效果是有几率的封印,封印的几率和魂力成正比。每次成功封印敌人需要消耗反击者的真气值,真气不足时不会进行反击,但复仇封印效果任然存在。复仇封印状态的覆盖规则为魂力高的惩戒状态覆盖魂力低的惩戒状态。
复仇之魂—震荡
只可以对自身使用,并且生效一次之后状态就消失了。复仇震荡的反击效果是击晕,击晕的时间长度与魂力有关。
复仇之魂—镜像
只可以对自身使用,并且生效一次之后状态就消失了。复仇镜像的反击效果是一个复合效果,包括3块,1 抵消敌人这次攻击的部分伤害 2 无视敌人这次攻击的状态效果 3 **敌人的这次技能进行反击,包括状态。其中抵消的伤害与自身魂力有关,**敌人的攻击或者是技能时,攻击力由自身魂力决定,攻击类型由敌人攻击或技能决定,并且敌人技
一个游戏在问世之前要面临很多问题,比如资金、人力、技术,如果是在国内,还要加上近一年来被广泛关注的版号。但在问世之后,它需要直接面对的对象只有一个——玩家。
编辑丨陈静(知乎ID @固马 )
这是3个人的故事,也可能是一个人的故事。它们不完全是真实事件,每个人却都有可能遇到类似的状况。
人们会喜欢一些游戏,不喜欢另一些游戏。他们有很多善良或者不善良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喜欢或者不喜欢。他们的目标很简单:让游戏公司知道,该听玩家的,而且必须听玩家的。
丨 1
何霆(化名)觉得自己应该算是正义的伙伴。
这在现实中听起来很是中二,但在与游戏相关的事情上正好合适。
何霆的故事正式开始于2018年6月。他所玩的游戏看起来颇受欢迎,但何霆却觉得运营方最近的一系列操作让他颇为不满。
有人画了张图:收养来的女儿给家里赚了钱,却连庆祝晚会都没资格参加。图上,抱膝坐在门外的孤独小女孩和门内的温暖灯光形成了鲜明对比,激发了所有观众的保护欲、正义感和斗争心。
“运营××××!”何霆熟练地使用各类流行语来表达自己的情绪,但很快发现这并没有什么用。
“7月不课金!”“8月不课金!”有人发起了这样的活动,他很想积极响应,但一想到自己有那么多角色没抽到,还是控制不住自己的手。
到底怎样才能真正让运营得到教训呢?
办法不是他想出来的。这个被后来者称为“游戏玩家发票维权鼻祖”的点子要归功于论坛上的一位大哥。大哥在帖子里犀利指出,社交网站上的声讨帖没用,不课活动没用,各大App市场刷差评也没用,真正有用的是——开发票。
“索要发票是消费者的正当权利!”大哥说,这也是在后来各种各样的要发票活动中被重复得最多的一句话,“代理商没有任何理由拒开发票,一旦他们不开或者开假发票,后果可是很严重的。”
“更重要的是,大量开发票会给代理商的财务造成压力,财务在公司里的地位可比运营高多了,让他们去对付运营必然更有效果。”
“正当权利”的说法实在很诱人。看着大哥的帖子,不少人都在脑海中描绘出一幅财务主管恼羞成怒、运营团队玩命道歉的画面,何霆也不例外。这个方法称不上快捷方便,甚至算得上麻烦,但胜在足够正当,对方无法拒绝。
“发票是必须开的,敢不开就投诉。”论坛上有人这么说,“但记得要投诉代理商而不是游戏,代理商凉了无所谓,游戏不能受影响。”
他对这种说法深表赞同,并且立刻投入了要发票的行动中。具体过程不能说是顺利,因为排队时间确实很长,游戏的客服也像所有被安排收拾烂摊子的客服一样让人火大;但也不能说是不顺利,大概收拾烂摊子久了,客服也是一副见怪不怪的样子,对他提出的要求都是公式回复,没有任何意料之外的反应。
简单说就是,虽然敷衍着,可发票还是给开了。
这让他的成就感降低了一点,但在其他方面仍然怀有发自内心的喜悦——在合理合法、理智正义、不影响他人利益的情况下给运营添堵确实是一件值得纪念的事儿。他开始在论坛、贴吧、QQ群里给每一个想知道这件事儿的人介绍开发票的攻略,尽管也有人提出质疑,然而质疑声也很快淹没在“求群号”的列队回复之中。
要发票活动一天之后,代理商道了歉,还搞了声势浩大的抽奖,这反而鼓励了索取发票的人们“加大力度”。论坛上出现了修改版的《论发票战》和发票版的《国际歌》;贴吧里的“小道消息”宣称,玩家们已经要到了50万张发票;QQ群里也有人前仆后继,提出“发个攻略呗”的小白们得到了无比友善的指导。
遗憾的是,人们原本构思的“持久战”大概只持续了一星期,与发票相关的大规模讨论也只有一个多星期。不过在这段时间里,“要发票”登上了各个媒体(虽然绝大部分是游戏媒体),“游戏运营不把玩家当人看,玩家被逼无奈只能要发票”成了一段时间内的热门话题。
过了半个月,论坛上陆陆续续有十几个人反馈:“我的发票到了,你们呢?”
到底有多少人去要了发票,要了多少张,没人知道,正如没人知道代理商的“道歉”是真的道歉还是自罚三杯、抽奖有多少游戏玩家抽中一样。
不过在何霆看来,事情的结果不重要,因为它的原因其实也不怎么重要,重要的是玩家找到了一个有效的方法,让代理商乃至所有的游戏运营都知道,玩家也有办法对付他们——你无视我的意见并把我视为韭菜,那么我就去找一个能修理你的人,让他修理你。这个人可以是财务,可以是税务,也可以是其他“厉害角色”。
两个多月后,另一个游戏代理商同样在运营问题上惹恼了玩家。看到这条消息,何霆迫不及待地想要介绍自己的经验。不过,还是有人比他快了一点点:
“隔壁××游戏要发票都成功了,我们凭什么花钱遭罪?找运营要发票啊!”
在一场又一场的“发票门”中,总有人提醒大家验证发票的真伪
丨 2
要发票或许有效,但在要不了发票的情况下,玩家还有其他办法。
在朋友们眼中,王东(化名)毫无疑问是个“大佬”。他对自己玩过的每一个游戏了如指掌,可以在每个人遇到任何卡关问题时给出正确答案。当然,他的朋友只在几个群以内,所谓的“大佬”也仅仅相对于一般人而言。因为王东既不是速通玩家,也不是电竞选手。真正为人津津乐道的是,他对游戏总有自己的一套看法,并且很难为外人所改变。用他的话说,自己已经玩了10年游戏,不用别人教了。
如果说王东有什么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大概只有脾气不好这一条。就因为这个,在他10年的游戏资历里,经历过论坛禁言、联系方式拉黑、社交账号封号、回答被折叠等几乎所有想得到和想不到的操作。以前对他这种人的称呼一般是喷子,现在则改成了暴躁老哥。
王东并不同意这种说法。“我是对事不对人,这就不能叫做喷子。”他经常挂在嘴边上的一句话是:“说话要有道理,不管你说了什么。”有些朋友对他说,就算是讲道理,也不能把话说得太难听,喷人更是不对的。王东对这个说法倒不是不赞成,然而他也承认,自己有点儿改不过来了。
不论如何,让王东最在乎的还是游戏。他玩了10年游戏,年纪小的时候什么都不懂,只要有游戏玩就不管别的,买过不少盗版盘,也是破解网站的常客,如今不一样了。“以前玩游戏只花过网费,现在该补票的就要补票。”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如今他的游戏库里已经有了两三千个游戏,而且还在持续增加。 他认真玩过的大概十之二三,其他的要么是补票,要么是游戏打折时单纯的“喜加1”。
“喜加1”经常被人吐槽,但王东自有他的一套道理。“早买早享受,晚买享折扣。不管是早还是晚,总算是为游戏公司贡献了一点销量,总比嘴上嚷着喜欢却不买强。”除此之外,王东还有一个理由:“现在国区的游戏销量已经很高了,多买,就能让游戏公司重视国区玩家的需求。以前玩盗版,看不懂剧情,现在很多游戏都自带中文,肯定不是游戏公司良心发现。”
王东再一次喷人源于一件事:他预购的某个新游戏在宣传时声称有官方中文版,临发售时却突然宣布取消中文。这种近于欺诈的行为让所有国区玩家怒不可遏,王东也是其中之一。他想过很多办法,在所有能留下印记的地方怒斥垃圾厂商和垃圾游戏。很快他就发现,这样的做法只是表面解气,游戏公司根本看不到他们在骂——偶尔看到了也可以装看不见——实际上一点用也没有。
解决的方法也很简单:找一个厂商能看见的地方说,而且还需要有实际意义,不能说完就完了。很快,不知道是谁想出来的主意,玩家纷纷去平台上打起了差评,一时间把游戏的评价从“好评如潮”拉到了“褒贬不一”。
“‘没中文就差评’实际上是这么来的。”王东说,“游戏公司可以出尔反尔,玩家就不能抗议了吗?”
一段时间之后,游戏公司在更新里加上了中文,这被很多玩家视为差评行动的胜利。实际上,没人能真的确定是差评起了关键的作用,但掌握了这个手段的玩家们也不是很在意——很快,差评加“We need Chinese”开始出现在更多游戏的评论区里。
这样的做法也招来了不少非议。有些人说,许多游戏公司起初就没有打算支持中文,平台也把“不支持您的语言”放在购物车上方最显眼的位置上,主观上没有欺骗消费者;还有些人说,不少独立开发者没能力搞中文版,如果觉得没中文就玩不下去,大可以不买;更有些人说,呼吁中文可以有很多方式,可以给游戏公司写信,可以在社交平台上搞活动,还可以主动成立汉化组,这比给差评实际多了。类似的说法很多,各种表达形式都有。但在王东看来,这些都没什么意义。
“自己花钱买的游戏,可以用任何理由给差评。这就是个战术问题。”王东说,“以前玩家和厂商联系的方法不多,玩家说话厂商未必听。现在有平台了,平台让玩家评价,那么评价就是玩家最简单方便的表态途径,厂商也能直接看到。如果他们继续无视玩家的意见,那就接受差评呗。”
“我连游戏都买了,为什么不能差评?很多喷我的人可能连游戏都没买。评价反映的是游戏体验,因为语言不通,游戏体验很差,为什么不能差评?评价可以影响玩家,我就是要提醒像我一样的玩家避雷,当然更该给差评。厂商在国区卖游戏没有中文,你们知道国外的游戏媒体没有本地语言就拒绝评测游戏吗?看到一个游戏支持18国语言却没有中文,是他们不想做吗?就是根本不重视国区。国区贡献着名列前茅的销量结果根本没人重视你,有些人还要站在厂商立场上说话,跪太久站不起来了吧?”
王东一气呵成地打出这段话,发表在他的第203条回复中。让他不明白的是,“付了钱的人有权利评价他买的东西”这么简单的道理,为什么总有人还要和他抬杠。
有些游戏厂商确实在收到差评之后更新了中文,但也有些无动于衷
丨 3
在王东发表自己的第204条回复时,苏颖(化名)正在填写她的第一份举报表格。
苏颖很难说自己算不算游戏玩家。她玩过不少游戏,都是被朋友带着的,MMORPG没兴趣,MOBA玩不来,玩得稍微长久一点的都是抽卡课金游戏,而她对游戏本身的兴趣也完全不高。在她看来,大多数的抽卡游戏都大同小异,差的很差,好的也好不到哪里去,她可以随随便便找出游戏的100个缺点,但那也无所谓。因为她花在CP(即Couple,粉丝们喜欢的情侣配)、同人和周边上的钱跟精力比在游戏上多得多,比起玩游戏,不如说游戏都是为CP服务的。
CP很不错,但也不是最好的。比起CP,她更看重的是本命。熟稔饭圈规则,她同样了解游戏公司的那一套:官方对每个角色的态度肯定是不一样的,人气冷热、卖气高低、剧情轻重、立绘美丑、皮肤多少,对于粉丝来说都是战场。
苏颖正在玩的游戏就是这样。
幸运的是,她又喜欢上了一个人气角色,立绘精美、戏份多,预告片和海报也都被安排在最显眼的位置上。尽管官方卖腐有些刻意,然而她的本命和CP确实互动不断,周边商品成双成对,编剧笔下感人至深的友情被源源不断地折合成同人作者的创作动力,也填补了她的爱心。
然而事情不会如此简单,要维持对本命的爱就需要付出无数的时间与精力。苏颖会出现在一切提到本命名字的文章、视频和评论里,哪怕是字母缩写也无法漏网,为的是确保一切关于他的正面消息能够得到传播,负面消息都能有所回应。与此同时,“对家”的动向也是不能不关注的——对于饭圈女孩来说,“圈地自萌”是个值得赞美的行为,但对方圈的地不能出现在己方的眼里。
游戏某一次更新之后,苏颖突然发现她的本命角色没有新立绘和新皮肤。不仅如此,他也不再出现在海报上的中心位置,取而代之的是另外两个角色。更加让她不能接受的是,新的“C位”正是她所萌CP的对家。
一些画面出现在苏颖的脑海之中:对家有了官方的支持,有了立绘、皮肤和活动,与游戏相关的各个方面肯定会出现海量的对家内容,正如她们以前所做的一样。更重要的是,她们以前站在热门官配立场上甩出的冷嘲热讽,如今也会被原封不动地还回来——粉丝被嘲无关紧要,本命受到攻击可是绝对不允许的。
她需要找到一个有效的方法,让对家乃至所有人知道她爱的角色和他的粉丝都不是那么好欺负的。游戏官方显然不是个好目标,粉丝争吵声再大也只是运营眼中的流量。真正能够解决问题的反而是游戏之外的东西——圈内解决不了的,圈外可以解决。
苏颖举报了自己说过“一生推”,爱过角色也萌过CP的这款游戏。角色形象不健康、内含同性恋倾向、对青少年有负面影响……她爱过游戏多少,举报的理由就有多少。
她想过举报的后果,却不认为那有多么重要。“反正在别人眼里,游戏就是这种东西,就算没有人举报,每年的‘精神毒品’‘电子海洛因’‘青少年沉迷’就少了吗?”她说,“举报没有什么大不了的,被举报就出问题,只能说他们本来就有问题。”
如今,举报也变得更加便利(图片做了模糊处理)
丨 4
这是3个人的故事,也可能是一个人的故事。这个故事真正的根源是一句话。
上个月,我们采访了不少游戏制作人,他们在等待版号的过程中苦熬。其中有一位开发者说:
“不要以为只有没过审的游戏会被版号影响,过了审的也一样。我听说有些玩家因为自己喜欢的游戏没过审,就把别的过审的游戏举报了。”
原文链接:正义的伙伴们
关注触乐专栏,阅读更多优质游戏文章与深度报道。
话说,今年的超级英雄电影《神奇女侠》,
可是让女主演盖尔加朵火了一波。
她长相坚毅又美,身材充满运动感,
对粉丝也好,绝对是个理想爱豆~
但是...
万万没有想到,
最近,有人在网上找到了一段离奇的色情视频,
大致内容是……‘弟弟推倒姐姐’,
而片中的女主角....
乍看……这不就是加朵么!!!
什么?
什么???
哎,等等等等,.....
实际上,加朵本人估计都不知道这段视频的存在,
她完全是被一个猥琐技术宅害惨了....
有人用人工智能算法,把她的脸换成原片中色情女主角的脸.....
坑爹啊....
这几年来,在电影行业里,
让视频中出现原本不存在的人,已经不算一个新鲜事儿。
在火遍全球的《速度与激情7》中,
主演保罗·沃克在2013年11月因车祸逝世,当时电影还没有拍完,
于是制作组找到保罗的弟弟,让他饰演保罗的角色,然后用CGI动作捕捉技术,加上保罗之前拍过但没使用的素材,把弟弟的脸变成保罗的脸,
观众看电影时根本看不出来。
在电影《星球大战:侠盗一号》中,
因为导演是死忠星战粉,他希望拍的电影能和之前的老星战片完全对得上,于是请了很多当年的老演员在《侠盗一号》中饰演之前演过的角色。
曾经在1977年星战片中饰演死星指挥官Moff Tarkin的是演员Peter Cushing,可他早在1994年就去世了。
然而,制作组就用CGI技术让他‘复活’了....
这些效果都非常逼真,
电影工作者们通过大量的资金、物力,和专家资源,将这两个人还原出来,以让电影观众获得更好的体验。
然而,上面那段小片中的‘加朵’不同,
制作出‘她’的人,根本不是一个团队,也不是专家,
只是一个对人工智能技术感兴趣的普通电脑工程师,一个半吊子技术宅!
此人是Reddit网友,ID为deepfakes,
可能是平常撸普通小电影不过瘾,总想看女神,
一个念头之下,他自己决定动手制作专属女神的开车片。
据他说,他上网搜索了加朵成百上千张的静态图片和大量油管视频,
全部下载下来。
然后,找到一个很常见的开源软件库TensorFlow,用它来进行感知方面的机器学习。
而他,就让电脑同时学习色情片女主和加朵的脸....
经过足够多的训练后,电脑能自动识别每个视频里的那些元素属于脸A,哪些属于脸B。 这样,就可以将影片中原本女主的脸A,全部替换成加朵的脸B。
每当女主演转身,或低头时,电脑就会给她匹配上加朵类似的面部动作。
嗯....
看女神主演自己最爱的色情片,这可能是屌丝终极的梦想之一了。
不过,
这段视频不是没有瑕疵,
当‘加朵’在说话的时候,她的嘴型不完全对得上,
而且有几次视频中出现离奇的场面,比如床上的盒子突然跑到她的脸上。
这些都是机器在学习中出现的小失误。
但对大部分网友来说,
如果只是看一小会儿,这段视频似乎有着很高的逼真度。
它似乎就是真的....
如今,加朵不是唯一的受害者,
他还制作过奥布瑞·普拉扎、斯嘉丽·约翰逊、麦茜·威廉姆斯,和艾玛·沃森等女明星的仿制色情片,
这一个个的小片子的逼真度更高...
总之....你们get到意思就好...
为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和我的眼睛,我还是不放图了...
实际上,
他只不过是Reddit上这样专门做明星假图假视频的
近4万成员
中的一员...
在这个奇葩小组里,
全是知名女演员的仿制色情片,
黛茜·雷德利、娜塔莉·波特曼、艾莉尔·温特、艾丽·范宁、凯伦·吉兰.....
而且,他们连歌手都不放过,霉霉、水果姐,两人的片子也是一前一后...
女明星们看到真的是扬天狂吐三升血了!!
有媒体目前已经就这个问题联系了其中几位女星的经纪公司,不过暂时还未得到回应。
然而,这个制作者本人倒是匿名接受了采访,
他表示,并没有觉得自己触犯什么伦理问题,
他觉得自己这么做‘挺聪明’:
‘我觉得换脸这事儿挺聪明的...每一个技术都能被坏人利用,达到坏的目的,这是肯定不可能禁止的。
但我不认为让普通人参与进人工智能的研究是件坏事儿。’
但色情片演员Grace Evangeline的看法不同,
她见过同行和自己的视频在网上被人免费盗载并传播,但从来没见过这种:
‘这件事中我觉得最重要的是,你得得到对方的同意。
给明星制作假的性爱录像根本没有得到她们的同意,这么做就是错的。’
从业15年的前色情片演员Alia Janine也很反感这个:
‘这感觉很恶心,这赤裸裸地显示了男人们觉得女人就是个可以被随意操控的物品,他们想怎么摆弄就怎么摆弄....
他们根本不尊重原影片中的色情演员,更不尊重这些女明星。’
虽然很多人都对此感觉很糟糕,
但要做到类似的色情片并不难,一个早已公开的方法,一个开源的软件库、网上到处都是的美女照片、一个消费级显卡,耗上几个小时就能做出大致效果。
如果有女人很爱拍自拍照,
她的前男友或前夫完全可以把她的头安到色情片主演上,然后传播出去,以此来羞辱她,这种报复可是地狱级的,
毕竟,就算说是假的,人们更愿意相信亲眼看到的....
这个时代,是一个科技高度发达,但人们仍然倾向于相信肉眼的时代。
deepfakes的视频只是其中一丝皮毛,
类似偷天换日的技术还有很多很多....
今年12月,以制作图形处理器闻名的英伟达公司在最近的神经信息处理系统大会上,
发布了一款图像算法,它可以改变视频中的天气或时间。
它由两个系统构成的,一个是变分自动编码器(VAEs),另一个是生成对抗网络(GANs)。
两个系统相互对抗,一个努力欺骗,一个拼命找茬,彼此不断地进化,最终达到近乎完美的状态,做出几乎能以假乱真的虚假图片。
通过这个技术,算法可以将白天开车的视频自动变成黑夜的视频....
连汽车上的反光都考虑到了....
还可以将冬天的视频,自动变成夏天的,一棵凋零的树都变得郁郁葱葱....
有了这个功能,做电影、电视剧的后期会很方便,
但视频作假,也更容易了....
不只是视频,声音也可以...
2016年,
Adobe公司推出一款叫VoCo的音频编辑软件。
只需要将一个人20分钟的录音输入软件
,软件中的人工智能算法就可以通过分析声音数据进行学习,生成一个语音音素模型。
通过这个模型,
用户只需要软件中打入文字,就可以让软件用那个人的声音,说任何话。
是的,任何话,而且听上去非常流畅,自然。
在演示大会上,Adobe的技术官Zeyu Jin让软件用喜剧演员Keegan-Michael Key的声音,对在场的主持人Jordan Peele当众表白,还大胆出柜,说
‘我亲了Jordan三次。’
把主持人吓得大喊‘巫术!(witch!)’。
在2016年,
还有一项让人细思极恐的技术。
德国纽伦堡大学的教授Justus Thies带领团队,做了一个能实时进行面部转换的模型,叫Face2Face。
Face2Face的操作流程是这样的,
使用者选择一个目标角色,比如川普,
Face2Face会将他和川普的面部特征重构并追踪,当他做出一个面部表情时,比如大张嘴,
模型会重新渲染川普的脸的形状和光影,并对背景进行修改。
使用者做什么表情,目标角色就做什么表情,
说任何话口型也都完全对得上,
如果加上Adobe公司的假音频技术,这个仿冒目标人物说话的假视频将会是完美的....
这个技术比网上那些半吊子之流做出来的要可怕的多,
因为大部分类似软件都有很长的延迟性,而且图像经常出错,
但Face2Face的准确性、真实性,和速度都非常高。
使用这个技术,伪造视频、口供,似乎完全是小菜一碟。
幸好Justus Thies本人也意识到它的危险性,
表示考虑到可能造成的社会危害,不会将代码开源。
未来,这些类似的技术,怕是会越来越多....
假音频、假视频、假图片,
原本觉得完全可信的一切,将变得让人疑惑不已...
怎么利用人工智能?
一场正道 VS 邪道 的战争.. 可能才慢慢开始展开...
Ref:
网页链接
网页链接
网页链接
网页链接
网页链接
网页链接
网页链接
网页链接
网页链接
网页链接
--------------------------------------
等待梅德兰回家的梨:mmp……
阿库_MiddleEarth:这种人真恶心
IdealMember:技术所带来的便利性 VS 技术被滥用所带来的危害,恐怕不是那么好权衡的
宋柔丶:有病。还有这居然不算违法?肖像权呢?女明星+***优双重侵权吧
陆璐_Louis:我第一想法是小姑娘们可以和偶像互动了!!自己就是女主角啊!
纠结半天终于放弃的起名废:加上今天的sd直播的事 感觉世界真可怕
橙子不是唯一的水果_ss:当年我把自己的脸p到爱豆旁边假装合照都开心到不行
-嚣问问:我想打死他 敢侮辱我女神
夏天的承诺love:以前是就怕流氓有文化,现在还怕流氓懂技术
--------------------------------------
2023-08-25 / v3.1
2023-08-25 / v1.0.3
2023-08-25 / v1.0.1
2023-08-25 / v2.19.1
2023-08-25 / v1.2.0
2023-08-25 / v2.0.1
2023-08-25 / v1.5.1
2023-08-25 / v4.4.0
2023-08-25 / v1.0.03
2023-08-25 / v5.6.6
2023-08-25 / v1.2.20230810
2023-08-25 / v2.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