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游戏,APP下载,公益下载:帝一应用

帝一应用手机版|下载排行|最近更新|tags标签汇总

当前位置:首页 - 攻略 - 手游攻略 - 两宋风云 宋太宗攻略,三国群英传7之两宋风云的招降有诀窍没

两宋风云 宋太宗攻略,三国群英传7之两宋风云的招降有诀窍没

时间:2022-07-06 06:46:22来源:整理作者:佚名投稿 手机版

1,三国群英传7之两宋风云的招降有诀窍没

有,有的好武将你可以让他们在监狱里多呆几年,之后再招降的几率就会大的 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缀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

两宋风云 宋太宗攻略,三国群英传7之两宋风云的招降有诀窍没

2,两宋风云狼烟四起如何和西夏决战

1、开局攻略:岳飞势力,月底读档出高宠,单挑出海。个人推荐宋太宗势力,可以去抓岳飞那些人,北方有杨家将得营救(七郎牛逼),柴美容读档出杨宗保和穆桂英(50级学得一刀绝天地)2、去金国抓完颜宗弼(神龙之怒)一人可以横扫李元昊大军。3、不知道你8.3版本还是VIP1.2或VIP1.1,要是8.3统帅之剑带毒,高宠带上40多级就可以裸奔了补充一下:一开始一般不能和强电脑势力硬碰硬,风筝抓前期强力武将再去打天下,方法是拿弓箭(有迅雷以及飞马跑得快一点的武将),一边射一边跑。详细问题去三国群英传之两宋风云百度贴吧提问,现在最新版本是北宋3.0拓展版欢迎各大新手玩家来玩,不过要买

两宋风云 宋太宗攻略,三国群英传7之两宋风云的招降有诀窍没

3,宋太宗有没有和隋炀帝唐太宗一样弑兄篡位

宋太祖赵匡胤把皇位传给弟弟宋太宗赵光义。赵光义传给儿子宋真宗赵恒,赵恒传位儿子宋仁宗赵贞。因为宋太祖赵匡胤沒有把皇位传儿子而传弟弟,以后皇帝是宋太宗赵光义一族的。所以赵光义是宋仁宗亲爷爷。而宋太祖赵匡胤是宋仁宗赵贞的族爷爷。反过来说宋仁宗赵贞是宋太祖赵匡胤的族孙!
宋太祖赵匡胤把皇位传给弟弟宋太宗赵光义。赵光义传给儿子宋真宗赵恒,赵恒传位儿子宋仁宗赵贞。因为宋太祖赵匡胤沒有把皇位传儿子而传弟弟,以后皇帝是宋太宗赵光义一族的。所以赵光义是宋仁宗亲爷爷。而宋太祖赵匡胤是宋仁宗赵贞的族爷爷。反过来说宋仁宗赵贞是宋太祖赵匡胤的族孙!宋朝的失败无外是用金钱衡量人命的结果。老是以为自己钱多,没看过单单有钱的,就能打赢战争。
宋太祖赵匡胤把皇位传给弟弟宋太宗赵光义。赵光义传给儿子宋真宗赵恒,赵恒传位儿子宋仁宗赵贞。因为宋太祖赵匡胤沒有把皇位传儿子而传弟弟,以后皇帝是宋太宗赵光义一族的。所以赵光义是宋仁宗亲爷爷。而宋太祖赵匡胤是宋仁宗赵贞的族爷爷。反过来说宋仁宗赵贞是宋太祖赵匡胤的族孙!宋朝的失败无外是用金钱衡量人命的结果。老是以为自己钱多,没看过单单有钱的,就能打赢战争。导语:感觉宋太宗除了坑子孙,没啥贡献。宋太宗赵光义夺取了皇位以后,的确做了一系列的事情,给后世的大宋王朝埋下了不小的祸根。但是他又是北宋皇帝的老祖宗,所以他们也不好骂他,只能不断通过改革的尝试,把他留下的毛病给治好,可惜很难很难啊。都说坑爹,遇上宋太宗赵光义这种坑子孙后代的祖先,这也是比较难得的。而且他坑后代都是有理有据的,从他的角度去看,嘿,还蛮有道理的。一、雍熙北伐惨败,导致后世皇帝畏惧北伐。燕云十六州是后晋开国之君石敬瑭拱手送给契丹人的,从此以后,一直到了朱元璋时期,长达400多年的时间,中原汉人王朝都没有收复这块土地。由此可见这件事对当时的中原王朝影响有多大,整个宋朝300多年,都没有机会拿到这块地盘。这地方就好像是北宋的门户,人家可以随时到你家去,因为人家掌握着你家的大门。为此后周世宗柴荣果断北伐,收复了三州三关17个县,可惜他中道崩殂,这事儿也就搁浅了。赵匡胤称帝后,一直忙着征服南方的小国家,等到有空的时候,却溘然长逝了,他一直放不下的就是燕云十六州。宋太宗赵光义打算完成哥哥的心愿,所以也开始了北伐战争。他派遣了20万大军,分为3路向大辽进军。当时大辽新君刚刚登基,赵光义认为这是好时机。本来大军节节胜利,拿下了不少地盘。可是西路军和东路军都接二连三遭到大辽军队的重创,主将潘美和监军王侁指挥失当,导致杨业也就是杨老令公战死沙场。赵光义的三路大军,全部战败而归,死伤无数。不要说收复幽州了,就连蔚州、寰州等地都被大辽给占了。雍熙三年,诏美及曹彬、崔彦进等北伐,美独拔寰、朔、云、应等州。诏内徙其民。会辽兵奄至,战于陈家谷口,不利,骁将杨业死之。美坐削秩三等,责授检校太保。---《宋史》这一次北伐可谓是偷鸡不成蚀把米,不光没完成哥哥的心愿,反倒是丢了点土地。从此以后赵光义再也不愿北伐大辽。后世的宋朝皇帝们,一提到北伐,就会想到赵光义的这次惨败,所以压根就不敢北伐,也就失去了收复燕云十六州的野心。二、开科取士扩招,后世出现严重冗官现象。宋太宗赵光义他的皇位是怎么来的呢?是从哥哥赵匡胤那儿继承来的。当时他老哥才不过50岁,大晚上跟他喝酒聊天,第二天就暴毙了。赵光义想也没想就夺取了皇位,把俩侄子晾在了一边。这么一来这天下就会有人说赵光义的闲话,毕竟皇位来路不正。光靠赵普为了拍马屁,编造出来的金匮之盟,那是没办法让大众信服的。那么这该怎么办呢?赵光义深知人性,只要给大家足够的利益,一切都是好办的。首先他将侄儿赵德芳和赵德昭都加官进爵,赵德昭更是被封为王爵,地位在百官之上,和当年的赵光义一模一样。其次他提拔了一大帮摇摆不定的大臣和亲族,毕竟赵匡胤的亲信都杯酒释兵权给赶回家了,所以朝中剩下的就是赵光义的人和摇摆不定的人,搞定摇摆不定的人就可以了。最后赵光义还要买通一帮人,那就是天下士子。这帮读书人,是民间的舆论导向。于是赵光义就扩招进士,头一年就比哥哥在位期间多招了一倍的进士,基本每年都有四五百人。此后赵光义年年扩招,最多的一年是在公元991年,赵光义一口气招了17300人,这创纪录的招考比例,的确让大量读书人得到了好处。可是也造成了严重的问题,那就是冗官的问题。赵光义招人的时候当然很高兴,大家都开心的事情,何乐而不为呢?可是这么多进士又该如何安排工作呢?境土蹙而赋敛日繁,官吏增而调度日广。景德、庆历时,以三百二十余郡之财赋供一万余员之俸禄。今日以一百余郡之事力而赡二万四千余员之冗官,边郡则有科降支移,内地则欠经常纲解[4]。欲宽财力,必汰冗员。---《宋史全文》工作就那么点,根本就安排不过来,所以大量进士处于待业状态。他们拿着朝廷的俸禄,却没有地方官给他们做,严重的冗官现象就出现了。后世每一代皇帝都想着要学习祖先,自然也是扩招,所以逐渐形成了,一个官职空缺下来,几百号进士找关系竞争的结果。三、重文轻武,进一步削弱了宋朝的战斗力。赵匡胤的皇位是武力夺权得来的,他是武将出身,在掌握大权以后,将后周的小皇帝柴宗训赶下了台,自己做了皇帝。此后为了防止自己的手下也学习他这么干,所以他杯酒释兵权,把手下亲信们的兵权都给收回来了。他本以为这么做就能解决手下人谋反的问题,万万没想到,自己的江山居然还是被弟弟赵光义给夺走了。赵光义也是担心哥哥这样的人在自己的朝廷里面出现,毕竟大将手握兵权,并不是什么好事。为此赵光义也学习哥哥,开始防备着手里的武将。他将军队的控制权收归自己以后,不再下发给武将,而是选择文臣来执掌这些兵权。也就是说武将在前线,必须要听从文臣们的调遣。这不是扯犊子的事情吗?战场上风云变幻,这些老夫子们一个个嗲声嗲气慢悠悠地喝着茶,怎么能办得成事情呢?北宋文臣执掌兵权的局面逐渐出现,他们是文人,翻不起什么大浪。这倒是真的,赵光义的确保住了老赵家的江山,可是也使得宋朝的战斗力差的可怜。不光北边的大辽、大金总是起来欺负他们,就连西边的西夏,北宋都不敢招惹,为什么?因为完全打不过啊。总结:赵光义除了坑子孙,还真没做过什么积德的事情。赵光义的皇位是抢来的,,既然是抢来的,那就好好干呗。这大兄弟还偏偏事事都干得不怎么样,给后世基本上没带来什么好的影响。几件大事干不好,其他小事有成就也等于是白搭。北伐失败,使得后世子孙畏惧北方政权,完全不敢收复燕云之地。为了笼络读书人,大量扩招进士,使得朝廷负担沉重。重文轻武,导致北宋武力值陡降。他还做了啥坑子孙的事情?欢迎大家补充。参考资料:《宋史》
宋太祖赵匡胤把皇位传给弟弟宋太宗赵光义。赵光义传给儿子宋真宗赵恒,赵恒传位儿子宋仁宗赵贞。因为宋太祖赵匡胤沒有把皇位传儿子而传弟弟,以后皇帝是宋太宗赵光义一族的。所以赵光义是宋仁宗亲爷爷。而宋太祖赵匡胤是宋仁宗赵贞的族爷爷。反过来说宋仁宗赵贞是宋太祖赵匡胤的族孙!宋朝的失败无外是用金钱衡量人命的结果。老是以为自己钱多,没看过单单有钱的,就能打赢战争。导语:感觉宋太宗除了坑子孙,没啥贡献。宋太宗赵光义夺取了皇位以后,的确做了一系列的事情,给后世的大宋王朝埋下了不小的祸根。但是他又是北宋皇帝的老祖宗,所以他们也不好骂他,只能不断通过改革的尝试,把他留下的毛病给治好,可惜很难很难啊。都说坑爹,遇上宋太宗赵光义这种坑子孙后代的祖先,这也是比较难得的。而且他坑后代都是有理有据的,从他的角度去看,嘿,还蛮有道理的。一、雍熙北伐惨败,导致后世皇帝畏惧北伐。燕云十六州是后晋开国之君石敬瑭拱手送给契丹人的,从此以后,一直到了朱元璋时期,长达400多年的时间,中原汉人王朝都没有收复这块土地。由此可见这件事对当时的中原王朝影响有多大,整个宋朝300多年,都没有机会拿到这块地盘。这地方就好像是北宋的门户,人家可以随时到你家去,因为人家掌握着你家的大门。为此后周世宗柴荣果断北伐,收复了三州三关17个县,可惜他中道崩殂,这事儿也就搁浅了。赵匡胤称帝后,一直忙着征服南方的小国家,等到有空的时候,却溘然长逝了,他一直放不下的就是燕云十六州。宋太宗赵光义打算完成哥哥的心愿,所以也开始了北伐战争。他派遣了20万大军,分为3路向大辽进军。当时大辽新君刚刚登基,赵光义认为这是好时机。本来大军节节胜利,拿下了不少地盘。可是西路军和东路军都接二连三遭到大辽军队的重创,主将潘美和监军王侁指挥失当,导致杨业也就是杨老令公战死沙场。赵光义的三路大军,全部战败而归,死伤无数。不要说收复幽州了,就连蔚州、寰州等地都被大辽给占了。雍熙三年,诏美及曹彬、崔彦进等北伐,美独拔寰、朔、云、应等州。诏内徙其民。会辽兵奄至,战于陈家谷口,不利,骁将杨业死之。美坐削秩三等,责授检校太保。---《宋史》这一次北伐可谓是偷鸡不成蚀把米,不光没完成哥哥的心愿,反倒是丢了点土地。从此以后赵光义再也不愿北伐大辽。后世的宋朝皇帝们,一提到北伐,就会想到赵光义的这次惨败,所以压根就不敢北伐,也就失去了收复燕云十六州的野心。二、开科取士扩招,后世出现严重冗官现象。宋太宗赵光义他的皇位是怎么来的呢?是从哥哥赵匡胤那儿继承来的。当时他老哥才不过50岁,大晚上跟他喝酒聊天,第二天就暴毙了。赵光义想也没想就夺取了皇位,把俩侄子晾在了一边。这么一来这天下就会有人说赵光义的闲话,毕竟皇位来路不正。光靠赵普为了拍马屁,编造出来的金匮之盟,那是没办法让大众信服的。那么这该怎么办呢?赵光义深知人性,只要给大家足够的利益,一切都是好办的。首先他将侄儿赵德芳和赵德昭都加官进爵,赵德昭更是被封为王爵,地位在百官之上,和当年的赵光义一模一样。其次他提拔了一大帮摇摆不定的大臣和亲族,毕竟赵匡胤的亲信都杯酒释兵权给赶回家了,所以朝中剩下的就是赵光义的人和摇摆不定的人,搞定摇摆不定的人就可以了。最后赵光义还要买通一帮人,那就是天下士子。这帮读书人,是民间的舆论导向。于是赵光义就扩招进士,头一年就比哥哥在位期间多招了一倍的进士,基本每年都有四五百人。此后赵光义年年扩招,最多的一年是在公元991年,赵光义一口气招了17300人,这创纪录的招考比例,的确让大量读书人得到了好处。可是也造成了严重的问题,那就是冗官的问题。赵光义招人的时候当然很高兴,大家都开心的事情,何乐而不为呢?可是这么多进士又该如何安排工作呢?境土蹙而赋敛日繁,官吏增而调度日广。景德、庆历时,以三百二十余郡之财赋供一万余员之俸禄。今日以一百余郡之事力而赡二万四千余员之冗官,边郡则有科降支移,内地则欠经常纲解[4]。欲宽财力,必汰冗员。---《宋史全文》工作就那么点,根本就安排不过来,所以大量进士处于待业状态。他们拿着朝廷的俸禄,却没有地方官给他们做,严重的冗官现象就出现了。后世每一代皇帝都想着要学习祖先,自然也是扩招,所以逐渐形成了,一个官职空缺下来,几百号进士找关系竞争的结果。三、重文轻武,进一步削弱了宋朝的战斗力。赵匡胤的皇位是武力夺权得来的,他是武将出身,在掌握大权以后,将后周的小皇帝柴宗训赶下了台,自己做了皇帝。此后为了防止自己的手下也学习他这么干,所以他杯酒释兵权,把手下亲信们的兵权都给收回来了。他本以为这么做就能解决手下人谋反的问题,万万没想到,自己的江山居然还是被弟弟赵光义给夺走了。赵光义也是担心哥哥这样的人在自己的朝廷里面出现,毕竟大将手握兵权,并不是什么好事。为此赵光义也学习哥哥,开始防备着手里的武将。他将军队的控制权收归自己以后,不再下发给武将,而是选择文臣来执掌这些兵权。也就是说武将在前线,必须要听从文臣们的调遣。这不是扯犊子的事情吗?战场上风云变幻,这些老夫子们一个个嗲声嗲气慢悠悠地喝着茶,怎么能办得成事情呢?北宋文臣执掌兵权的局面逐渐出现,他们是文人,翻不起什么大浪。这倒是真的,赵光义的确保住了老赵家的江山,可是也使得宋朝的战斗力差的可怜。不光北边的大辽、大金总是起来欺负他们,就连西边的西夏,北宋都不敢招惹,为什么?因为完全打不过啊。总结:赵光义除了坑子孙,还真没做过什么积德的事情。赵光义的皇位是抢来的,,既然是抢来的,那就好好干呗。这大兄弟还偏偏事事都干得不怎么样,给后世基本上没带来什么好的影响。几件大事干不好,其他小事有成就也等于是白搭。北伐失败,使得后世子孙畏惧北方政权,完全不敢收复燕云之地。为了笼络读书人,大量扩招进士,使得朝廷负担沉重。重文轻武,导致北宋武力值陡降。他还做了啥坑子孙的事情?欢迎大家补充。参考资料:《宋史》评价宋太宗的人有很多,其中最有名,最不客气的当属毛泽东。毛泽东一句“不知兵”,直接让宋太宗戴上了一顶不懂军事的帽子,影响深远。实际上,毛泽东对宋太宗的评价可真不咋滴,甚至可以说是近乎苛责——“无能”,“小人”、“不择手段”这些贬义词频繁出现。在毛泽东看来,宋太宗就是一个无能小人。 这是怎么回事呢? 01、点评帝王毛泽东历来酷爱读书,从青年时代起,毛泽东就翻阅了大量传统的经、史、子、集著作。尤其是是《二十四史》,是他最为重视的一部巨著,其重要部分读得很细、很熟、很透。 据曾经给毛泽东选读《二十四史》及《昭明文选》等文史书籍的北京大学中文系教师芦荻说:“二十四史”的重要部分,毛泽东起码读了三遍以上,有的书皮都磨破了。”毛泽东不仅自己爱读历史,还号召同志们一起多读历史。他曾强调道:“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一个发展,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不应当割裂历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1941年,毛泽东在延安干部会议上,又明确指出:“不但要懂得中国的今天,还要懂得中国的昨天和前天。” 1952年,为了系统研究中国历史,探寻中国历史发展规律,更好的规划中国未来发展。毛泽东开始全面系统的研究《二十四史》,他不仅通读这些历史巨著,而且还繁圈密点,写下了大量自己对历史人物或事件的独特评价和批注。 其中评价的历史人物有100多位,他的评价往往能打破常规,提出异于传统,“古为今用”、鉴古知今的评价。在这些评价中,毛泽东对帝王的评价无疑最受人关注。比如,历来被视为昏庸无道、荒淫残暴的纣王,毛泽东给出的评价是——“很有本事,能文能武的人”; 再比如,一直以来都是暴君代表的秦始皇,毛泽东高度肯定道:“第一个把中国统一起来的人物,比孔子伟大得多,孔夫子讲的是空话。” 而对史书中褒大于贬的宋太宗,毛泽东也做出过多次评价,内容不长,却短小精悍,杀伤力很大,侮辱性极强。因为毛泽东对宋太宗的评价,每一次都没有好词,不是无能,就是小人!而他对宋太宗别开生面的评价引人注目,让人们对宋太宗形成固有的印象 02、宋太宗 宋太宗,原名赵匡义,宋太祖赵匡胤称帝后,为避讳改名赵光义,自己称帝后则改名赵炅。网友戏称宋太宗为赵二,宋太祖为赵大,实际宋太宗兄弟排名第三,长兄早夭。开宝九年(976年)十月二十日,宋太祖离奇暴毙,宋太宗登基称帝,由此留下一段千古迷案——烛影斧声。至道三年(997年)三月二十九日,宋太宗驾崩,时年58岁,在位22年。宋太宗死后,皇太子赵恒继位登基,是为宋真宗。 实际上,宋太宗死后,宋朝人就开始对他进行评价,此后元明清对他的评价就没有停过。当然,在宋朝,对宋太宗的评价以盛赞为主,好的重点说,往好了说,浓墨重彩地说,大书特书;坏的尽量不说,往小了说,一笔带过地说,甚至不说。宋朝官方史书《宋会要辑稿》称赞宋太宗:“庙号太宗。恭惟圣灵,诞膺茂典,锡兹纯嘏,俾盛业之无疆;播厥鸿休,垂永代而不朽!” 另一部巨著《太平宝训·政事纪年·卷一·太宗皇帝》 则称赞道:“人君尚俭,前代稍贤者能之。太宗之尚俭,其难哉!时天下平定,功业盛大,自唐及五代,四方僭伪之国,尽为我有;贡献之物,府无虚月。加之生民脱去乱世,各居富乐。三代之下,帝王致太平如此盛者有几?虽尚奢侈,固有余力,亦未掩大德,而过为俭素,所难能也!此无他,正以厚天下之俗,为子孙之法耳。其长育人才,文武不乏,冯继业自矜守边之功,以为他人难继,太宗命一郎官代之,威名方略过于继业,当时养材如此之盛!”而个人私史对宋太宗也不吝赞美,比如南宋著名史学界王称在《东都事略》中评价宋太宗道:“太宗以英睿之姿,佐太祖定天下,开子孙帝王万世之业,故太祖勤勤于传袭,非特以昭宪顾命而已。太宗以明继圣,而能广文之声,卒其成功,乃大一统。于是北自常、碣,南极领表,东际海、岱,西接洮、陇,宋之威德,斯为盛矣。”基本上来说,全都是歌功颂德之词。03、身后名到了元朝,蒙古人评价宋太宗就少了一些顾忌,该夸的夸,该批评的也批评,《宋史·太宗本纪》评价道:赞曰:帝沈谋英断,慨然有削平天下之志。既即大位,陈洪进、钱俶相继纳土。 未几,取太原,伐契丹,继有交州、西夏之役。干戈不息,天灾方行,俘馘日至, 而民不知兵;水旱螟蝗,殆遍天下,而民不思乱。其故何也?帝以慈俭为宝,服浣 濯之衣,毁奇巧之器,却女乐之献,悟畋游之非。绝远物,抑符瑞,闵农事,考治 功。讲学以求多闻,不罪狂悖以劝谏士,哀矜恻怛,勤以自励,日晏忘食。至于欲 自焚以答天谴,欲尽除天下之赋以纾民力,卒有五兵不试、禾稼荐登之效。是以青、 齐耆耋之叟,愿率子弟治道请登禅者,接踵而至。君子曰:“得乎丘民而为天子”, 帝之谓乎?故帝之功德,炳焕史牒,号称贤君。 若夫太祖之崩不逾年而改元,涪陵县公之贬死,武功王之自杀,宋后之不成丧,则后世不能无议焉。《宋史》既肯定宋太宗的功绩,先表扬一通,给他一个贤君帽子戴戴,而后主要抨击宋太宗改年号,逼死弟弟、侄子,轻视嫂子这些事,对于宋太宗本人的政治、军事方面的缺陷并没有提及。到了明朝和清朝历史学家们的步子就迈得更大了,除了《宋史》这些批评之外,明朝历史学家王夫之对宋太宗屡易宰相,提出尖锐的批评——“立法愈密,奸佞之术愈巧。太宗颠倒其大臣之权术,又奚能取必于闇主?徒以掣体国之才臣,使不能毕效其所长。呜呼!是不可为永鉴也欤!” 而清朝历史学家赵翼对宋太宗驭将之术提出更严厉的批评: “宋太祖以忠厚开国,未尝戮一大将,然正当兴王之运,所至成功,固无事诛杀。乃太宗、真宗以后,遂相沿为固然,不复有驭将纪律。如太宗雍熙四年,刘廷让与契丹战于君子馆,廷让先约李继隆为援,及战,而继隆不发一兵,退保乐寿,致廷让一军尽没,廷让仅以数骑脱归。是继隆之罪,必宜以军法从事,而太宗反下诏自悔,而释继隆不问。” 整体上说,古代对宋太宗的评价还是褒大于贬的,对他的批评主要是权术和军事方面03、太宗不知兵终于到毛泽东了,毛泽东对宋太宗可不太客气了。 首先,毛泽东重点评价了宋太宗在位22年最大的军事行动,两次北伐。第一次北伐是太平兴国四年(979年),宋太宗灭掉北汉后,为收复幽云十六州,对辽国发动第一次大规模战争,这一次出兵作战,打了辽国一个措手不及,险些收复幽州,但由于宋太宗指挥失误,在高粱河大败,宋军全线溃退,死者万余人,宋太宗本人乘驴车弃军逃跑,留下一个高粱河车神驴车漂移的美丽传奇。 第二次北伐是雍熙三年(986年),宋太宗趁辽国新君初立、主幼国疑之机,发动三路大军,再次北伐辽国。结果第一路,米信率领的西北路军在新城会战失利;第二路,曹彬率领东路军在岐沟关被辽名将耶律休哥击败。 宋太宗急令宋军三路大军撤退,并命潘美、杨业统率的西路军护送百姓内迁。 结果监军王侁和主帅潘美指挥失误,且怯阵先退,致使断后的杨业陷入重围,被俘绝食殉国。 第二次北伐以失败告终。毛泽东可是不世出的军事家,宋军此战存在的缺陷,宋太宗拙劣的指挥,毛泽东自然是一眼洞穿。 毛泽东在评价这两次北伐时,没有从史学家的角度分析,而是以军事家的身份,对宋辽双方战术特别是辽国战术上进行了深入分析。尤其是辽军在两次战争中都用了“诱敌深入、聚而歼之”的战术,而宋军却“尔后屡败……宋人终不省”(毛泽东评价)。 毛泽东可谓是“诱敌深入、聚而歼之”的战术的行家里手,因此他对辽军采用此战术表示肯定,对宋军的失败表示惋惜。 重点来了,毛泽东把两次失败的主要原因归咎于宋太宗的错误指挥。于是,他在看完两次战争后,给宋太宗的评价是——“此人不知兵,非契丹敌手”。 毛泽东一句话,宋太宗从此成为“不知兵”皇帝的代表人物。但毛泽东什么人,古往今来比他强的军事家,没有几个。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他说宋太宗“不知兵”,宋太宗不服也得憋着!04、太宗无能也正是因为毛泽东对宋太宗那令人发指的军事低劣水平深恶痛绝,因此,当他看到《宋史》评价宋太宗时,他给出更为辛辣的讽刺。 《宋史》对宋太宗的赞,有这么一句“帝沈谋英断,慨然有削平天下之志。” 毛泽东毫不客气的批注道:“但无能”。毛泽东意思是说,宋太宗就是一眼高手低的无能之辈。《宋史》赞中这句“故帝之功德,炳焕史牒,号称贤君”。毛泽东则在“炳焕史牒”后面批注道:“幽州之败”。毛泽东这话可就有意思了,嘲讽之意,不言而喻。宋太宗,你确实永载史册了,幽州之败,高粱河车神的名声可不是永载史册了嘛。而在《宋史》赞中这句“至于欲 自焚以答天谴,欲尽除天下之赋以纾民力,卒有五兵不试、禾稼荐登之效。是以青、 齐耆耋之叟,愿率子弟治道请登禅者,接踵而至。”毛泽东直接毫不留情的批注道:“不择手段,急于登台。”在毛泽东看来,《宋史》对宋太宗的称赞是十分虚伪的(他认可宋太宗弑君杀兄继位的说法)。 毛泽东丝毫不掩饰对宋太宗的蔑视嘲讽之意。05、小人之心《宋史纪事本末》记载:“帝遂以襄王为开封尹,改封寿王,于是立为皇太子。庙见还,京师之人拥道喜跃,曰:“少年天子也。”帝闻之不怿,召准谓曰:“人心遽属太子,欲置我何地?”准再拜贺曰:“此社稷之福也。”帝入语后嫔,宫中皆前贺。这个记载指的是宋太宗立宋真宗为太子后,开封百姓欢呼悦雀,夸宋真宗是“少年天子”。一般来说,正常人看到自己儿子有出息了,应该高兴才是。可宋太宗听到这话后,就很不高兴了,他想到的是,大家都说太子好,置我于何地。 宋太宗此言虽说是出自帝王对权力的本能反应,但心胸着实太狭小了些。因此,毛泽东看到这个记载后,不屑之意,勃然而出,愤然提笔,直截了当批注道:“赵匡义小人之言!”综上所述,毛泽东评价宋太宗的用语,分别是——“宋人终不省”、“此人不知兵,非契丹敌手”、“但无能”、“不择手段,急于登台”、“小人之言”。这些可都不是什么好词,甚至可以说,在毛泽东看来,宋太宗就是对内不择手段、虚伪奸诈,对外不懂军事、无能至极的心胸狭窄的小人。结语、 毛泽东是整个世界历史上有数的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他的思想和成就所达到的高度是常人所无法企及的。 这一高度使得他的事业、思想、看法,都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毛泽东向来对一些庸碌无为的帝王不假颜色,他对汉文帝、汉景帝都没什么好话,认为“文景二帝乃守旧之君,无能之辈”。 至于宋太宗,他更是瞧不起,毛泽东是以一个领袖和军事家的角度去评价另一个领袖宋太宗。 他得出的结论当然和古今学者都不一样。且不说毛泽东的话是否有失偏颇,但他确实言之有物。靓坤同志曾说,错了就要认,挨打要立正。 毛泽东的评价虽然很不客气,但是宋太宗不服不行。 技不如人,只能甘拜下风。
宋太祖赵匡胤把皇位传给弟弟宋太宗赵光义。赵光义传给儿子宋真宗赵恒,赵恒传位儿子宋仁宗赵贞。因为宋太祖赵匡胤沒有把皇位传儿子而传弟弟,以后皇帝是宋太宗赵光义一族的。所以赵光义是宋仁宗亲爷爷。而宋太祖赵匡胤是宋仁宗赵贞的族爷爷。反过来说宋仁宗赵贞是宋太祖赵匡胤的族孙!宋朝的失败无外是用金钱衡量人命的结果。老是以为自己钱多,没看过单单有钱的,就能打赢战争。导语:感觉宋太宗除了坑子孙,没啥贡献。宋太宗赵光义夺取了皇位以后,的确做了一系列的事情,给后世的大宋王朝埋下了不小的祸根。但是他又是北宋皇帝的老祖宗,所以他们也不好骂他,只能不断通过改革的尝试,把他留下的毛病给治好,可惜很难很难啊。都说坑爹,遇上宋太宗赵光义这种坑子孙后代的祖先,这也是比较难得的。而且他坑后代都是有理有据的,从他的角度去看,嘿,还蛮有道理的。一、雍熙北伐惨败,导致后世皇帝畏惧北伐。燕云十六州是后晋开国之君石敬瑭拱手送给契丹人的,从此以后,一直到了朱元璋时期,长达400多年的时间,中原汉人王朝都没有收复这块土地。由此可见这件事对当时的中原王朝影响有多大,整个宋朝300多年,都没有机会拿到这块地盘。这地方就好像是北宋的门户,人家可以随时到你家去,因为人家掌握着你家的大门。为此后周世宗柴荣果断北伐,收复了三州三关17个县,可惜他中道崩殂,这事儿也就搁浅了。赵匡胤称帝后,一直忙着征服南方的小国家,等到有空的时候,却溘然长逝了,他一直放不下的就是燕云十六州。宋太宗赵光义打算完成哥哥的心愿,所以也开始了北伐战争。他派遣了20万大军,分为3路向大辽进军。当时大辽新君刚刚登基,赵光义认为这是好时机。本来大军节节胜利,拿下了不少地盘。可是西路军和东路军都接二连三遭到大辽军队的重创,主将潘美和监军王侁指挥失当,导致杨业也就是杨老令公战死沙场。赵光义的三路大军,全部战败而归,死伤无数。不要说收复幽州了,就连蔚州、寰州等地都被大辽给占了。雍熙三年,诏美及曹彬、崔彦进等北伐,美独拔寰、朔、云、应等州。诏内徙其民。会辽兵奄至,战于陈家谷口,不利,骁将杨业死之。美坐削秩三等,责授检校太保。---《宋史》这一次北伐可谓是偷鸡不成蚀把米,不光没完成哥哥的心愿,反倒是丢了点土地。从此以后赵光义再也不愿北伐大辽。后世的宋朝皇帝们,一提到北伐,就会想到赵光义的这次惨败,所以压根就不敢北伐,也就失去了收复燕云十六州的野心。二、开科取士扩招,后世出现严重冗官现象。宋太宗赵光义他的皇位是怎么来的呢?是从哥哥赵匡胤那儿继承来的。当时他老哥才不过50岁,大晚上跟他喝酒聊天,第二天就暴毙了。赵光义想也没想就夺取了皇位,把俩侄子晾在了一边。这么一来这天下就会有人说赵光义的闲话,毕竟皇位来路不正。光靠赵普为了拍马屁,编造出来的金匮之盟,那是没办法让大众信服的。那么这该怎么办呢?赵光义深知人性,只要给大家足够的利益,一切都是好办的。首先他将侄儿赵德芳和赵德昭都加官进爵,赵德昭更是被封为王爵,地位在百官之上,和当年的赵光义一模一样。其次他提拔了一大帮摇摆不定的大臣和亲族,毕竟赵匡胤的亲信都杯酒释兵权给赶回家了,所以朝中剩下的就是赵光义的人和摇摆不定的人,搞定摇摆不定的人就可以了。最后赵光义还要买通一帮人,那就是天下士子。这帮读书人,是民间的舆论导向。于是赵光义就扩招进士,头一年就比哥哥在位期间多招了一倍的进士,基本每年都有四五百人。此后赵光义年年扩招,最多的一年是在公元991年,赵光义一口气招了17300人,这创纪录的招考比例,的确让大量读书人得到了好处。可是也造成了严重的问题,那就是冗官的问题。赵光义招人的时候当然很高兴,大家都开心的事情,何乐而不为呢?可是这么多进士又该如何安排工作呢?境土蹙而赋敛日繁,官吏增而调度日广。景德、庆历时,以三百二十余郡之财赋供一万余员之俸禄。今日以一百余郡之事力而赡二万四千余员之冗官,边郡则有科降支移,内地则欠经常纲解[4]。欲宽财力,必汰冗员。---《宋史全文》工作就那么点,根本就安排不过来,所以大量进士处于待业状态。他们拿着朝廷的俸禄,却没有地方官给他们做,严重的冗官现象就出现了。后世每一代皇帝都想着要学习祖先,自然也是扩招,所以逐渐形成了,一个官职空缺下来,几百号进士找关系竞争的结果。三、重文轻武,进一步削弱了宋朝的战斗力。赵匡胤的皇位是武力夺权得来的,他是武将出身,在掌握大权以后,将后周的小皇帝柴宗训赶下了台,自己做了皇帝。此后为了防止自己的手下也学习他这么干,所以他杯酒释兵权,把手下亲信们的兵权都给收回来了。他本以为这么做就能解决手下人谋反的问题,万万没想到,自己的江山居然还是被弟弟赵光义给夺走了。赵光义也是担心哥哥这样的人在自己的朝廷里面出现,毕竟大将手握兵权,并不是什么好事。为此赵光义也学习哥哥,开始防备着手里的武将。他将军队的控制权收归自己以后,不再下发给武将,而是选择文臣来执掌这些兵权。也就是说武将在前线,必须要听从文臣们的调遣。这不是扯犊子的事情吗?战场上风云变幻,这些老夫子们一个个嗲声嗲气慢悠悠地喝着茶,怎么能办得成事情呢?北宋文臣执掌兵权的局面逐渐出现,他们是文人,翻不起什么大浪。这倒是真的,赵光义的确保住了老赵家的江山,可是也使得宋朝的战斗力差的可怜。不光北边的大辽、大金总是起来欺负他们,就连西边的西夏,北宋都不敢招惹,为什么?因为完全打不过啊。总结:赵光义除了坑子孙,还真没做过什么积德的事情。赵光义的皇位是抢来的,,既然是抢来的,那就好好干呗。这大兄弟还偏偏事事都干得不怎么样,给后世基本上没带来什么好的影响。几件大事干不好,其他小事有成就也等于是白搭。北伐失败,使得后世子孙畏惧北方政权,完全不敢收复燕云之地。为了笼络读书人,大量扩招进士,使得朝廷负担沉重。重文轻武,导致北宋武力值陡降。他还做了啥坑子孙的事情?欢迎大家补充。参考资料:《宋史》评价宋太宗的人有很多,其中最有名,最不客气的当属毛泽东。毛泽东一句“不知兵”,直接让宋太宗戴上了一顶不懂军事的帽子,影响深远。实际上,毛泽东对宋太宗的评价可真不咋滴,甚至可以说是近乎苛责——“无能”,“小人”、“不择手段”这些贬义词频繁出现。在毛泽东看来,宋太宗就是一个无能小人。 这是怎么回事呢? 01、点评帝王毛泽东历来酷爱读书,从青年时代起,毛泽东就翻阅了大量传统的经、史、子、集著作。尤其是是《二十四史》,是他最为重视的一部巨著,其重要部分读得很细、很熟、很透。 据曾经给毛泽东选读《二十四史》及《昭明文选》等文史书籍的北京大学中文系教师芦荻说:“二十四史”的重要部分,毛泽东起码读了三遍以上,有的书皮都磨破了。”毛泽东不仅自己爱读历史,还号召同志们一起多读历史。他曾强调道:“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一个发展,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不应当割裂历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1941年,毛泽东在延安干部会议上,又明确指出:“不但要懂得中国的今天,还要懂得中国的昨天和前天。” 1952年,为了系统研究中国历史,探寻中国历史发展规律,更好的规划中国未来发展。毛泽东开始全面系统的研究《二十四史》,他不仅通读这些历史巨著,而且还繁圈密点,写下了大量自己对历史人物或事件的独特评价和批注。 其中评价的历史人物有100多位,他的评价往往能打破常规,提出异于传统,“古为今用”、鉴古知今的评价。在这些评价中,毛泽东对帝王的评价无疑最受人关注。比如,历来被视为昏庸无道、荒淫残暴的纣王,毛泽东给出的评价是——“很有本事,能文能武的人”; 再比如,一直以来都是暴君代表的秦始皇,毛泽东高度肯定道:“第一个把中国统一起来的人物,比孔子伟大得多,孔夫子讲的是空话。” 而对史书中褒大于贬的宋太宗,毛泽东也做出过多次评价,内容不长,却短小精悍,杀伤力很大,侮辱性极强。因为毛泽东对宋太宗的评价,每一次都没有好词,不是无能,就是小人!而他对宋太宗别开生面的评价引人注目,让人们对宋太宗形成固有的印象 02、宋太宗 宋太宗,原名赵匡义,宋太祖赵匡胤称帝后,为避讳改名赵光义,自己称帝后则改名赵炅。网友戏称宋太宗为赵二,宋太祖为赵大,实际宋太宗兄弟排名第三,长兄早夭。开宝九年(976年)十月二十日,宋太祖离奇暴毙,宋太宗登基称帝,由此留下一段千古迷案——烛影斧声。至道三年(997年)三月二十九日,宋太宗驾崩,时年58岁,在位22年。宋太宗死后,皇太子赵恒继位登基,是为宋真宗。 实际上,宋太宗死后,宋朝人就开始对他进行评价,此后元明清对他的评价就没有停过。当然,在宋朝,对宋太宗的评价以盛赞为主,好的重点说,往好了说,浓墨重彩地说,大书特书;坏的尽量不说,往小了说,一笔带过地说,甚至不说。宋朝官方史书《宋会要辑稿》称赞宋太宗:“庙号太宗。恭惟圣灵,诞膺茂典,锡兹纯嘏,俾盛业之无疆;播厥鸿休,垂永代而不朽!” 另一部巨著《太平宝训·政事纪年·卷一·太宗皇帝》 则称赞道:“人君尚俭,前代稍贤者能之。太宗之尚俭,其难哉!时天下平定,功业盛大,自唐及五代,四方僭伪之国,尽为我有;贡献之物,府无虚月。加之生民脱去乱世,各居富乐。三代之下,帝王致太平如此盛者有几?虽尚奢侈,固有余力,亦未掩大德,而过为俭素,所难能也!此无他,正以厚天下之俗,为子孙之法耳。其长育人才,文武不乏,冯继业自矜守边之功,以为他人难继,太宗命一郎官代之,威名方略过于继业,当时养材如此之盛!”而个人私史对宋太宗也不吝赞美,比如南宋著名史学界王称在《东都事略》中评价宋太宗道:“太宗以英睿之姿,佐太祖定天下,开子孙帝王万世之业,故太祖勤勤于传袭,非特以昭宪顾命而已。太宗以明继圣,而能广文之声,卒其成功,乃大一统。于是北自常、碣,南极领表,东际海、岱,西接洮、陇,宋之威德,斯为盛矣。”基本上来说,全都是歌功颂德之词。03、身后名到了元朝,蒙古人评价宋太宗就少了一些顾忌,该夸的夸,该批评的也批评,《宋史·太宗本纪》评价道:赞曰:帝沈谋英断,慨然有削平天下之志。既即大位,陈洪进、钱俶相继纳土。 未几,取太原,伐契丹,继有交州、西夏之役。干戈不息,天灾方行,俘馘日至, 而民不知兵;水旱螟蝗,殆遍天下,而民不思乱。其故何也?帝以慈俭为宝,服浣 濯之衣,毁奇巧之器,却女乐之献,悟畋游之非。绝远物,抑符瑞,闵农事,考治 功。讲学以求多闻,不罪狂悖以劝谏士,哀矜恻怛,勤以自励,日晏忘食。至于欲 自焚以答天谴,欲尽除天下之赋以纾民力,卒有五兵不试、禾稼荐登之效。是以青、 齐耆耋之叟,愿率子弟治道请登禅者,接踵而至。君子曰:“得乎丘民而为天子”, 帝之谓乎?故帝之功德,炳焕史牒,号称贤君。 若夫太祖之崩不逾年而改元,涪陵县公之贬死,武功王之自杀,宋后之不成丧,则后世不能无议焉。《宋史》既肯定宋太宗的功绩,先表扬一通,给他一个贤君帽子戴戴,而后主要抨击宋太宗改年号,逼死弟弟、侄子,轻视嫂子这些事,对于宋太宗本人的政治、军事方面的缺陷并没有提及。到了明朝和清朝历史学家们的步子就迈得更大了,除了《宋史》这些批评之外,明朝历史学家王夫之对宋太宗屡易宰相,提出尖锐的批评——“立法愈密,奸佞之术愈巧。太宗颠倒其大臣之权术,又奚能取必于闇主?徒以掣体国之才臣,使不能毕效其所长。呜呼!是不可为永鉴也欤!” 而清朝历史学家赵翼对宋太宗驭将之术提出更严厉的批评: “宋太祖以忠厚开国,未尝戮一大将,然正当兴王之运,所至成功,固无事诛杀。乃太宗、真宗以后,遂相沿为固然,不复有驭将纪律。如太宗雍熙四年,刘廷让与契丹战于君子馆,廷让先约李继隆为援,及战,而继隆不发一兵,退保乐寿,致廷让一军尽没,廷让仅以数骑脱归。是继隆之罪,必宜以军法从事,而太宗反下诏自悔,而释继隆不问。” 整体上说,古代对宋太宗的评价还是褒大于贬的,对他的批评主要是权术和军事方面03、太宗不知兵终于到毛泽东了,毛泽东对宋太宗可不太客气了。 首先,毛泽东重点评价了宋太宗在位22年最大的军事行动,两次北伐。第一次北伐是太平兴国四年(979年),宋太宗灭掉北汉后,为收复幽云十六州,对辽国发动第一次大规模战争,这一次出兵作战,打了辽国一个措手不及,险些收复幽州,但由于宋太宗指挥失误,在高粱河大败,宋军全线溃退,死者万余人,宋太宗本人乘驴车弃军逃跑,留下一个高粱河车神驴车漂移的美丽传奇。 第二次北伐是雍熙三年(986年),宋太宗趁辽国新君初立、主幼国疑之机,发动三路大军,再次北伐辽国。结果第一路,米信率领的西北路军在新城会战失利;第二路,曹彬率领东路军在岐沟关被辽名将耶律休哥击败。 宋太宗急令宋军三路大军撤退,并命潘美、杨业统率的西路军护送百姓内迁。 结果监军王侁和主帅潘美指挥失误,且怯阵先退,致使断后的杨业陷入重围,被俘绝食殉国。 第二次北伐以失败告终。毛泽东可是不世出的军事家,宋军此战存在的缺陷,宋太宗拙劣的指挥,毛泽东自然是一眼洞穿。 毛泽东在评价这两次北伐时,没有从史学家的角度分析,而是以军事家的身份,对宋辽双方战术特别是辽国战术上进行了深入分析。尤其是辽军在两次战争中都用了“诱敌深入、聚而歼之”的战术,而宋军却“尔后屡败……宋人终不省”(毛泽东评价)。 毛泽东可谓是“诱敌深入、聚而歼之”的战术的行家里手,因此他对辽军采用此战术表示肯定,对宋军的失败表示惋惜。 重点来了,毛泽东把两次失败的主要原因归咎于宋太宗的错误指挥。于是,他在看完两次战争后,给宋太宗的评价是——“此人不知兵,非契丹敌手”。 毛泽东一句话,宋太宗从此成为“不知兵”皇帝的代表人物。但毛泽东什么人,古往今来比他强的军事家,没有几个。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他说宋太宗“不知兵”,宋太宗不服也得憋着!04、太宗无能也正是因为毛泽东对宋太宗那令人发指的军事低劣水平深恶痛绝,因此,当他看到《宋史》评价宋太宗时,他给出更为辛辣的讽刺。 《宋史》对宋太宗的赞,有这么一句“帝沈谋英断,慨然有削平天下之志。” 毛泽东毫不客气的批注道:“但无能”。毛泽东意思是说,宋太宗就是一眼高手低的无能之辈。《宋史》赞中这句“故帝之功德,炳焕史牒,号称贤君”。毛泽东则在“炳焕史牒”后面批注道:“幽州之败”。毛泽东这话可就有意思了,嘲讽之意,不言而喻。宋太宗,你确实永载史册了,幽州之败,高粱河车神的名声可不是永载史册了嘛。而在《宋史》赞中这句“至于欲 自焚以答天谴,欲尽除天下之赋以纾民力,卒有五兵不试、禾稼荐登之效。是以青、 齐耆耋之叟,愿率子弟治道请登禅者,接踵而至。”毛泽东直接毫不留情的批注道:“不择手段,急于登台。”在毛泽东看来,《宋史》对宋太宗的称赞是十分虚伪的(他认可宋太宗弑君杀兄继位的说法)。 毛泽东丝毫不掩饰对宋太宗的蔑视嘲讽之意。05、小人之心《宋史纪事本末》记载:“帝遂以襄王为开封尹,改封寿王,于是立为皇太子。庙见还,京师之人拥道喜跃,曰:“少年天子也。”帝闻之不怿,召准谓曰:“人心遽属太子,欲置我何地?”准再拜贺曰:“此社稷之福也。”帝入语后嫔,宫中皆前贺。这个记载指的是宋太宗立宋真宗为太子后,开封百姓欢呼悦雀,夸宋真宗是“少年天子”。一般来说,正常人看到自己儿子有出息了,应该高兴才是。可宋太宗听到这话后,就很不高兴了,他想到的是,大家都说太子好,置我于何地。 宋太宗此言虽说是出自帝王对权力的本能反应,但心胸着实太狭小了些。因此,毛泽东看到这个记载后,不屑之意,勃然而出,愤然提笔,直截了当批注道:“赵匡义小人之言!”综上所述,毛泽东评价宋太宗的用语,分别是——“宋人终不省”、“此人不知兵,非契丹敌手”、“但无能”、“不择手段,急于登台”、“小人之言”。这些可都不是什么好词,甚至可以说,在毛泽东看来,宋太宗就是对内不择手段、虚伪奸诈,对外不懂军事、无能至极的心胸狭窄的小人。结语、 毛泽东是整个世界历史上有数的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他的思想和成就所达到的高度是常人所无法企及的。 这一高度使得他的事业、思想、看法,都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毛泽东向来对一些庸碌无为的帝王不假颜色,他对汉文帝、汉景帝都没什么好话,认为“文景二帝乃守旧之君,无能之辈”。 至于宋太宗,他更是瞧不起,毛泽东是以一个领袖和军事家的角度去评价另一个领袖宋太宗。 他得出的结论当然和古今学者都不一样。且不说毛泽东的话是否有失偏颇,但他确实言之有物。靓坤同志曾说,错了就要认,挨打要立正。 毛泽东的评价虽然很不客气,但是宋太宗不服不行。 技不如人,只能甘拜下风。所谓“烛影斧声”,最早来源于《宋史纪事本末》的记载:帝王召晋王光义,嘱以后事。左右皆不得闻,但遥烛影下晋王时或离席,若有逊避之状。既而上引柱斧戳地大声谓晋王曰:好为之,俄尔帝崩时漏下四鼓矣。976年,也就是北宋开宝九年十月壬午夜,宋太祖患病未愈,急召晋王议事,兄弟二人屏退宫女和太监后独处。期间,屋外有人看见烛光下的赵光义时而离席,时而躲避,还听见赵匡胤引柱斧戳地声,场面非常的激烈。宋太祖当夜驾崩后,其弟赵光义继承皇位,史称宋太宗。此后,关于“有子不传却传弟”的争议从来就没有停止过,纷纷质疑晋王以斧砍死兄长后强行篡位。宋太宗继位后,逐渐又有了“金匮之盟”的说法,声言这次皇位传承是杜太后生前就定下的,并非谋逆夺权。但是,后世关于这个悬案却从来没有盖棺定论,至今都有许多的声音。那么,宋太宗究竟有没有杀兄篡位?本着尊重事实和揭秘历史的态度,文史不假带您走近宋太祖和宋太宗,走进备受争议的“两宋王朝”。为了抵制恶意抄袭,笔者在来源于网络的图片附加标识实属无奈之举,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959年,后周世宗柴荣突然病故,年仅七岁的柴宗训继位,立即引起了朝局的不稳。到了正月初一,前方传来了辽国联合北汉大举入侵的消息,更加剧了政权的动荡不安。实际掌权的符太后毫无主见,慌乱之下只好求助于宰相范质,重新对赵匡胤委以重任领兵御敌。当后周大军行至陈桥驿(今河南省封丘东南陈桥镇),蓄谋已久的兵变终于开始了。这天晚上,赵匡胤的弟弟赵光义和亲信赵普等人在军中大肆散布消息,鼓吹“皇帝幼弱不能亲政,为国效力破敌又有谁人知晓”?受此影响,将士们的情绪立即被煽动了起来,赵光义等人将准备好的龙袍披在假装醉酒的赵匡胤身上,伏地皆呼万岁。赵匡胤在半推半就下登基称帝,率兵回师开封,几乎兵不血刃就夺取了政权,摇身一变成为了大宋的开国皇帝。在这个夺权过程中,有个人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他就是同胞弟弟赵光义。功成名就后,赵匡胤立即犒赏群臣,任命石守信为归德军节度使,任命高怀德为义成军节度使,任命张令铎为镇安节度使,任命王审琦为泰宁军节度使,任命张光翰为江宁军节度使,任命赵彦徽为武信军节度使……。而对于陈桥兵变最大的功臣赵光义,他又是如何封赏的?起初,赵光义被任命为殿前都虞侯,领睦州防御使之职,后又担任了泰宁军节度使。征讨李重进后,他被加封为大内都部署加同平章事,还任开封府尹兼中书令。消灭北汉后,更被任命为东都留守并且加封晋王,位列宰相之上。在赵匡胤看来,弟弟对自己不错,而自己也没有亏待他。可是,赵光义却并不这么认为,他还有第二步棋要走,那就是未来也要当皇帝。问题来了,这“皇帝”的名额非常有限,不像是在学校当个组长或者课代表,名额特别多。为了抢夺这唯一的名额,他开始蠢蠢欲动,终于对老哥赵匡胤下手了。于是,在称帝九年后的一个夜晚,年仅50岁的赵匡胤就毫无征兆地驾崩了。事发当夜,赵光义奉诏后入宫面圣,哥俩在屏退左右后推杯换盏,聊到关键时刻还发生了剧烈争执,最终形成了“烛影斧声”。第二天凌晨,赵光义独自从殿内走出,声称皇帝刚刚驾崩了,自己就当仁不让地继承了皇位。之后,他继续完成哥哥未尽的事业,着手进行统一全国的战事。由于过分自信和好大喜功,宋太宗主导的几次北伐都以失败而告终,国力消耗非常严重。一看外战不行,他立即调整了政策,开始执行“守内虚外”,为日后的“积贫积弱”局面埋下了伏笔。自古以来,王位或者皇位的传承都是事关大局的重中之重。从商朝开始,继承制度基本都是按照“父死子承”,辅之以“兄终弟及”,逐渐成为了惯例。据《公羊传·昭公二十二年》记载:其称王子猛卒何?不与当也,不与当父死子继和兄死弟及之辞也。不过,无论从历史传统还是血缘亲疏来看,“父死子承”都是首选,“兄终弟及”都是备选。问题来了,宋太祖赵匡胤虽然驾崩了,但他并非没有儿子,除了滕王赵德秀和燕王赵德林早夭外,还有两个儿子活到了成年,他们分别是次子赵德昭和幼子赵德芳。也就是说,这二位正主才是真正的皇位继承人。宋太宗在即位之初,朝野始终都议论纷纷,认为他的皇位得来不正。面对严峻的信任危机,他开始茶饭不思,开始寝食难安,终于下定决心要为自己皇位的合法性找到依据。通过冥思苦想,宋太宗终于找到了一根救命稻草。于是,他声称自己的母亲杜太后当年临终前,曾当着宋太祖的面留下一道懿旨,要求老哥死后传位于自己,而自己去世后再传位于弟弟赵廷美。这套说辞俨然有鼻子有眼,具有一定的合理性。而且,还有一份懿旨藏于金匮之中作为实物证据,更增加了可信程度,史称“金匮之盟”。“金匮之盟”暂时让宋太宗度过了信任危机,可新的问题又来了。难道,自己真的要传位于弟弟赵光美吗?这是一个问题,一个大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宋太宗又一次下手了。于是,赵氏皇族内部开始接二连三的出事,很多都是“天外横祸”,离奇得让人目瞪口呆!979年,赵匡胤的儿子赵德昭被叔叔赵光义痛斥一顿,理由是不思进取。结果,他回家后就莫名其妙地死了,具体死因高度成疑。经过一系列的调查取证,官方结论竟然是自杀。981年,赵匡胤的最后一个儿子赵德芳也离奇死了,年仅23岁。经过又一次的调查取证,官方结论竟然是病死,可问题是他正值盛年,而且从无病史。于是,在赵氏皇族内部,仅存的隐患就剩下了赵光美。怎么办?赵光义开始天天犯愁。到了982年,宋太宗赵光义终于等到了机会。也许,就是他自己创造的机会,自导自演了一出戏。赵廷美被人揭发阴谋篡位,立即遭到有关各方的密切调查,很快被以莫须有的罪名贬到了西京,后来又贬到了房州。据说,他因为“羞愧难当”进而患病,在984年就一命呜呼了。短短四年时间,潜在的皇位争夺者赵德昭、赵德芳和赵廷美都相继离世,而且非常的匪夷所思。从此以后,再也没有什么力量能与宋太宗及其子孙们争夺皇位了,他终于笑了!但是!也有人认为“金匮之盟”是真实的。赵德昭出生于951年,先后担任过贵州防御使和山南西道节度使等职。通过历练,宋太祖赵匡胤任命他出任中书门下平章事,基本上形同宰相。赵德芳出生于959年,先后担任过贵州防御使和山南西道节度使等职,和他的哥哥轨迹如出一辙。在此历练期间,他的表现有些平庸,并没有赢得父亲宋太祖的认可。最关键的一点,宋太祖赵匡胤始终都没有册立太子,甚至没给两个儿子封王。而很早之前,他已经晋封弟弟赵光义为晋王,孰轻孰重明显一目了然。有人认为,赵匡胤的北宋是在五代十国的乱象中建立起来的,是从后周的孤儿寡母手中夺过来的。因此,他深知“国赖长君”的重要性,要不是柴宗训年幼无知,要不是符太后毫无主见,陈桥兵变或许根本不会成功。为了延续来之不易的赵宋王朝,赵匡胤更愿意传位于年长的弟弟赵光义,这是最稳妥的办法。而且,当时传位长者为君也并非没有先例,后周世宗柴荣就是这样得位的,是郭威心甘情愿这样做的。很多人认为,宋太祖赵匡胤是为了宋朝的基业,为了完成国家的大一统,把皇位传给更具政治手腕、更有战略眼光、更能稳定朝局的赵光义,似乎也在情理之中。不过,事情的发展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北宋在宋太宗赵光义之后并不顺畅。由于鼠目寸光和因循守旧,金国在1127年攻破了都城开封,还将宋徽宗和宋钦宗以及绝大部分赵氏皇族、后宫妃嫔与文臣武将共计三千多人都虏走,北宋的传承就此结束。期间,只有宋徽宗的第九子赵构侥幸逃脱,还跑到临安被拥立为皇帝,改元建炎,成为南宋的第一位皇帝。不过,由于他长年无子,只好就近从赵匡胤的子孙中选出一位继承皇位。1162年,赵构主动退位成为太上皇,将皇位禅让于赵昚,史称宋孝宗。从此以后,被赵光义中途截胡的皇位,又传回到了赵匡胤后人的手中。文史不假个人认为,宋朝的皇位传承非常有意思,也非常有邪性。北宋朝,除了开国皇帝赵匡胤以外,继位的皇帝都是赵光义的这一支脉;南宋朝,除了开国皇帝赵构以外,继位的皇帝都是赵匡胤的这一支脉。真不知道,这是巧合?还是天定?@文史不假
宋太祖赵匡胤把皇位传给弟弟宋太宗赵光义。赵光义传给儿子宋真宗赵恒,赵恒传位儿子宋仁宗赵贞。因为宋太祖赵匡胤沒有把皇位传儿子而传弟弟,以后皇帝是宋太宗赵光义一族的。所以赵光义是宋仁宗亲爷爷。而宋太祖赵匡胤是宋仁宗赵贞的族爷爷。反过来说宋仁宗赵贞是宋太祖赵匡胤的族孙!宋朝的失败无外是用金钱衡量人命的结果。老是以为自己钱多,没看过单单有钱的,就能打赢战争。导语:感觉宋太宗除了坑子孙,没啥贡献。宋太宗赵光义夺取了皇位以后,的确做了一系列的事情,给后世的大宋王朝埋下了不小的祸根。但是他又是北宋皇帝的老祖宗,所以他们也不好骂他,只能不断通过改革的尝试,把他留下的毛病给治好,可惜很难很难啊。都说坑爹,遇上宋太宗赵光义这种坑子孙后代的祖先,这也是比较难得的。而且他坑后代都是有理有据的,从他的角度去看,嘿,还蛮有道理的。一、雍熙北伐惨败,导致后世皇帝畏惧北伐。燕云十六州是后晋开国之君石敬瑭拱手送给契丹人的,从此以后,一直到了朱元璋时期,长达400多年的时间,中原汉人王朝都没有收复这块土地。由此可见这件事对当时的中原王朝影响有多大,整个宋朝300多年,都没有机会拿到这块地盘。这地方就好像是北宋的门户,人家可以随时到你家去,因为人家掌握着你家的大门。为此后周世宗柴荣果断北伐,收复了三州三关17个县,可惜他中道崩殂,这事儿也就搁浅了。赵匡胤称帝后,一直忙着征服南方的小国家,等到有空的时候,却溘然长逝了,他一直放不下的就是燕云十六州。宋太宗赵光义打算完成哥哥的心愿,所以也开始了北伐战争。他派遣了20万大军,分为3路向大辽进军。当时大辽新君刚刚登基,赵光义认为这是好时机。本来大军节节胜利,拿下了不少地盘。可是西路军和东路军都接二连三遭到大辽军队的重创,主将潘美和监军王侁指挥失当,导致杨业也就是杨老令公战死沙场。赵光义的三路大军,全部战败而归,死伤无数。不要说收复幽州了,就连蔚州、寰州等地都被大辽给占了。雍熙三年,诏美及曹彬、崔彦进等北伐,美独拔寰、朔、云、应等州。诏内徙其民。会辽兵奄至,战于陈家谷口,不利,骁将杨业死之。美坐削秩三等,责授检校太保。---《宋史》这一次北伐可谓是偷鸡不成蚀把米,不光没完成哥哥的心愿,反倒是丢了点土地。从此以后赵光义再也不愿北伐大辽。后世的宋朝皇帝们,一提到北伐,就会想到赵光义的这次惨败,所以压根就不敢北伐,也就失去了收复燕云十六州的野心。二、开科取士扩招,后世出现严重冗官现象。宋太宗赵光义他的皇位是怎么来的呢?是从哥哥赵匡胤那儿继承来的。当时他老哥才不过50岁,大晚上跟他喝酒聊天,第二天就暴毙了。赵光义想也没想就夺取了皇位,把俩侄子晾在了一边。这么一来这天下就会有人说赵光义的闲话,毕竟皇位来路不正。光靠赵普为了拍马屁,编造出来的金匮之盟,那是没办法让大众信服的。那么这该怎么办呢?赵光义深知人性,只要给大家足够的利益,一切都是好办的。首先他将侄儿赵德芳和赵德昭都加官进爵,赵德昭更是被封为王爵,地位在百官之上,和当年的赵光义一模一样。其次他提拔了一大帮摇摆不定的大臣和亲族,毕竟赵匡胤的亲信都杯酒释兵权给赶回家了,所以朝中剩下的就是赵光义的人和摇摆不定的人,搞定摇摆不定的人就可以了。最后赵光义还要买通一帮人,那就是天下士子。这帮读书人,是民间的舆论导向。于是赵光义就扩招进士,头一年就比哥哥在位期间多招了一倍的进士,基本每年都有四五百人。此后赵光义年年扩招,最多的一年是在公元991年,赵光义一口气招了17300人,这创纪录的招考比例,的确让大量读书人得到了好处。可是也造成了严重的问题,那就是冗官的问题。赵光义招人的时候当然很高兴,大家都开心的事情,何乐而不为呢?可是这么多进士又该如何安排工作呢?境土蹙而赋敛日繁,官吏增而调度日广。景德、庆历时,以三百二十余郡之财赋供一万余员之俸禄。今日以一百余郡之事力而赡二万四千余员之冗官,边郡则有科降支移,内地则欠经常纲解[4]。欲宽财力,必汰冗员。---《宋史全文》工作就那么点,根本就安排不过来,所以大量进士处于待业状态。他们拿着朝廷的俸禄,却没有地方官给他们做,严重的冗官现象就出现了。后世每一代皇帝都想着要学习祖先,自然也是扩招,所以逐渐形成了,一个官职空缺下来,几百号进士找关系竞争的结果。三、重文轻武,进一步削弱了宋朝的战斗力。赵匡胤的皇位是武力夺权得来的,他是武将出身,在掌握大权以后,将后周的小皇帝柴宗训赶下了台,自己做了皇帝。此后为了防止自己的手下也学习他这么干,所以他杯酒释兵权,把手下亲信们的兵权都给收回来了。他本以为这么做就能解决手下人谋反的问题,万万没想到,自己的江山居然还是被弟弟赵光义给夺走了。赵光义也是担心哥哥这样的人在自己的朝廷里面出现,毕竟大将手握兵权,并不是什么好事。为此赵光义也学习哥哥,开始防备着手里的武将。他将军队的控制权收归自己以后,不再下发给武将,而是选择文臣来执掌这些兵权。也就是说武将在前线,必须要听从文臣们的调遣。这不是扯犊子的事情吗?战场上风云变幻,这些老夫子们一个个嗲声嗲气慢悠悠地喝着茶,怎么能办得成事情呢?北宋文臣执掌兵权的局面逐渐出现,他们是文人,翻不起什么大浪。这倒是真的,赵光义的确保住了老赵家的江山,可是也使得宋朝的战斗力差的可怜。不光北边的大辽、大金总是起来欺负他们,就连西边的西夏,北宋都不敢招惹,为什么?因为完全打不过啊。总结:赵光义除了坑子孙,还真没做过什么积德的事情。赵光义的皇位是抢来的,,既然是抢来的,那就好好干呗。这大兄弟还偏偏事事都干得不怎么样,给后世基本上没带来什么好的影响。几件大事干不好,其他小事有成就也等于是白搭。北伐失败,使得后世子孙畏惧北方政权,完全不敢收复燕云之地。为了笼络读书人,大量扩招进士,使得朝廷负担沉重。重文轻武,导致北宋武力值陡降。他还做了啥坑子孙的事情?欢迎大家补充。参考资料:《宋史》评价宋太宗的人有很多,其中最有名,最不客气的当属毛泽东。毛泽东一句“不知兵”,直接让宋太宗戴上了一顶不懂军事的帽子,影响深远。实际上,毛泽东对宋太宗的评价可真不咋滴,甚至可以说是近乎苛责——“无能”,“小人”、“不择手段”这些贬义词频繁出现。在毛泽东看来,宋太宗就是一个无能小人。 这是怎么回事呢? 01、点评帝王毛泽东历来酷爱读书,从青年时代起,毛泽东就翻阅了大量传统的经、史、子、集著作。尤其是是《二十四史》,是他最为重视的一部巨著,其重要部分读得很细、很熟、很透。 据曾经给毛泽东选读《二十四史》及《昭明文选》等文史书籍的北京大学中文系教师芦荻说:“二十四史”的重要部分,毛泽东起码读了三遍以上,有的书皮都磨破了。”毛泽东不仅自己爱读历史,还号召同志们一起多读历史。他曾强调道:“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一个发展,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不应当割裂历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1941年,毛泽东在延安干部会议上,又明确指出:“不但要懂得中国的今天,还要懂得中国的昨天和前天。” 1952年,为了系统研究中国历史,探寻中国历史发展规律,更好的规划中国未来发展。毛泽东开始全面系统的研究《二十四史》,他不仅通读这些历史巨著,而且还繁圈密点,写下了大量自己对历史人物或事件的独特评价和批注。 其中评价的历史人物有100多位,他的评价往往能打破常规,提出异于传统,“古为今用”、鉴古知今的评价。在这些评价中,毛泽东对帝王的评价无疑最受人关注。比如,历来被视为昏庸无道、荒淫残暴的纣王,毛泽东给出的评价是——“很有本事,能文能武的人”; 再比如,一直以来都是暴君代表的秦始皇,毛泽东高度肯定道:“第一个把中国统一起来的人物,比孔子伟大得多,孔夫子讲的是空话。” 而对史书中褒大于贬的宋太宗,毛泽东也做出过多次评价,内容不长,却短小精悍,杀伤力很大,侮辱性极强。因为毛泽东对宋太宗的评价,每一次都没有好词,不是无能,就是小人!而他对宋太宗别开生面的评价引人注目,让人们对宋太宗形成固有的印象 02、宋太宗 宋太宗,原名赵匡义,宋太祖赵匡胤称帝后,为避讳改名赵光义,自己称帝后则改名赵炅。网友戏称宋太宗为赵二,宋太祖为赵大,实际宋太宗兄弟排名第三,长兄早夭。开宝九年(976年)十月二十日,宋太祖离奇暴毙,宋太宗登基称帝,由此留下一段千古迷案——烛影斧声。至道三年(997年)三月二十九日,宋太宗驾崩,时年58岁,在位22年。宋太宗死后,皇太子赵恒继位登基,是为宋真宗。 实际上,宋太宗死后,宋朝人就开始对他进行评价,此后元明清对他的评价就没有停过。当然,在宋朝,对宋太宗的评价以盛赞为主,好的重点说,往好了说,浓墨重彩地说,大书特书;坏的尽量不说,往小了说,一笔带过地说,甚至不说。宋朝官方史书《宋会要辑稿》称赞宋太宗:“庙号太宗。恭惟圣灵,诞膺茂典,锡兹纯嘏,俾盛业之无疆;播厥鸿休,垂永代而不朽!” 另一部巨著《太平宝训·政事纪年·卷一·太宗皇帝》 则称赞道:“人君尚俭,前代稍贤者能之。太宗之尚俭,其难哉!时天下平定,功业盛大,自唐及五代,四方僭伪之国,尽为我有;贡献之物,府无虚月。加之生民脱去乱世,各居富乐。三代之下,帝王致太平如此盛者有几?虽尚奢侈,固有余力,亦未掩大德,而过为俭素,所难能也!此无他,正以厚天下之俗,为子孙之法耳。其长育人才,文武不乏,冯继业自矜守边之功,以为他人难继,太宗命一郎官代之,威名方略过于继业,当时养材如此之盛!”而个人私史对宋太宗也不吝赞美,比如南宋著名史学界王称在《东都事略》中评价宋太宗道:“太宗以英睿之姿,佐太祖定天下,开子孙帝王万世之业,故太祖勤勤于传袭,非特以昭宪顾命而已。太宗以明继圣,而能广文之声,卒其成功,乃大一统。于是北自常、碣,南极领表,东际海、岱,西接洮、陇,宋之威德,斯为盛矣。”基本上来说,全都是歌功颂德之词。03、身后名到了元朝,蒙古人评价宋太宗就少了一些顾忌,该夸的夸,该批评的也批评,《宋史·太宗本纪》评价道:赞曰:帝沈谋英断,慨然有削平天下之志。既即大位,陈洪进、钱俶相继纳土。 未几,取太原,伐契丹,继有交州、西夏之役。干戈不息,天灾方行,俘馘日至, 而民不知兵;水旱螟蝗,殆遍天下,而民不思乱。其故何也?帝以慈俭为宝,服浣 濯之衣,毁奇巧之器,却女乐之献,悟畋游之非。绝远物,抑符瑞,闵农事,考治 功。讲学以求多闻,不罪狂悖以劝谏士,哀矜恻怛,勤以自励,日晏忘食。至于欲 自焚以答天谴,欲尽除天下之赋以纾民力,卒有五兵不试、禾稼荐登之效。是以青、 齐耆耋之叟,愿率子弟治道请登禅者,接踵而至。君子曰:“得乎丘民而为天子”, 帝之谓乎?故帝之功德,炳焕史牒,号称贤君。 若夫太祖之崩不逾年而改元,涪陵县公之贬死,武功王之自杀,宋后之不成丧,则后世不能无议焉。《宋史》既肯定宋太宗的功绩,先表扬一通,给他一个贤君帽子戴戴,而后主要抨击宋太宗改年号,逼死弟弟、侄子,轻视嫂子这些事,对于宋太宗本人的政治、军事方面的缺陷并没有提及。到了明朝和清朝历史学家们的步子就迈得更大了,除了《宋史》这些批评之外,明朝历史学家王夫之对宋太宗屡易宰相,提出尖锐的批评——“立法愈密,奸佞之术愈巧。太宗颠倒其大臣之权术,又奚能取必于闇主?徒以掣体国之才臣,使不能毕效其所长。呜呼!是不可为永鉴也欤!” 而清朝历史学家赵翼对宋太宗驭将之术提出更严厉的批评: “宋太祖以忠厚开国,未尝戮一大将,然正当兴王之运,所至成功,固无事诛杀。乃太宗、真宗以后,遂相沿为固然,不复有驭将纪律。如太宗雍熙四年,刘廷让与契丹战于君子馆,廷让先约李继隆为援,及战,而继隆不发一兵,退保乐寿,致廷让一军尽没,廷让仅以数骑脱归。是继隆之罪,必宜以军法从事,而太宗反下诏自悔,而释继隆不问。” 整体上说,古代对宋太宗的评价还是褒大于贬的,对他的批评主要是权术和军事方面03、太宗不知兵终于到毛泽东了,毛泽东对宋太宗可不太客气了。 首先,毛泽东重点评价了宋太宗在位22年最大的军事行动,两次北伐。第一次北伐是太平兴国四年(979年),宋太宗灭掉北汉后,为收复幽云十六州,对辽国发动第一次大规模战争,这一次出兵作战,打了辽国一个措手不及,险些收复幽州,但由于宋太宗指挥失误,在高粱河大败,宋军全线溃退,死者万余人,宋太宗本人乘驴车弃军逃跑,留下一个高粱河车神驴车漂移的美丽传奇。 第二次北伐是雍熙三年(986年),宋太宗趁辽国新君初立、主幼国疑之机,发动三路大军,再次北伐辽国。结果第一路,米信率领的西北路军在新城会战失利;第二路,曹彬率领东路军在岐沟关被辽名将耶律休哥击败。 宋太宗急令宋军三路大军撤退,并命潘美、杨业统率的西路军护送百姓内迁。 结果监军王侁和主帅潘美指挥失误,且怯阵先退,致使断后的杨业陷入重围,被俘绝食殉国。 第二次北伐以失败告终。毛泽东可是不世出的军事家,宋军此战存在的缺陷,宋太宗拙劣的指挥,毛泽东自然是一眼洞穿。 毛泽东在评价这两次北伐时,没有从史学家的角度分析,而是以军事家的身份,对宋辽双方战术特别是辽国战术上进行了深入分析。尤其是辽军在两次战争中都用了“诱敌深入、聚而歼之”的战术,而宋军却“尔后屡败……宋人终不省”(毛泽东评价)。 毛泽东可谓是“诱敌深入、聚而歼之”的战术的行家里手,因此他对辽军采用此战术表示肯定,对宋军的失败表示惋惜。 重点来了,毛泽东把两次失败的主要原因归咎于宋太宗的错误指挥。于是,他在看完两次战争后,给宋太宗的评价是——“此人不知兵,非契丹敌手”。 毛泽东一句话,宋太宗从此成为“不知兵”皇帝的代表人物。但毛泽东什么人,古往今来比他强的军事家,没有几个。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他说宋太宗“不知兵”,宋太宗不服也得憋着!04、太宗无能也正是因为毛泽东对宋太宗那令人发指的军事低劣水平深恶痛绝,因此,当他看到《宋史》评价宋太宗时,他给出更为辛辣的讽刺。 《宋史》对宋太宗的赞,有这么一句“帝沈谋英断,慨然有削平天下之志。” 毛泽东毫不客气的批注道:“但无能”。毛泽东意思是说,宋太宗就是一眼高手低的无能之辈。《宋史》赞中这句“故帝之功德,炳焕史牒,号称贤君”。毛泽东则在“炳焕史牒”后面批注道:“幽州之败”。毛泽东这话可就有意思了,嘲讽之意,不言而喻。宋太宗,你确实永载史册了,幽州之败,高粱河车神的名声可不是永载史册了嘛。而在《宋史》赞中这句“至于欲 自焚以答天谴,欲尽除天下之赋以纾民力,卒有五兵不试、禾稼荐登之效。是以青、 齐耆耋之叟,愿率子弟治道请登禅者,接踵而至。”毛泽东直接毫不留情的批注道:“不择手段,急于登台。”在毛泽东看来,《宋史》对宋太宗的称赞是十分虚伪的(他认可宋太宗弑君杀兄继位的说法)。 毛泽东丝毫不掩饰对宋太宗的蔑视嘲讽之意。05、小人之心《宋史纪事本末》记载:“帝遂以襄王为开封尹,改封寿王,于是立为皇太子。庙见还,京师之人拥道喜跃,曰:“少年天子也。”帝闻之不怿,召准谓曰:“人心遽属太子,欲置我何地?”准再拜贺曰:“此社稷之福也。”帝入语后嫔,宫中皆前贺。这个记载指的是宋太宗立宋真宗为太子后,开封百姓欢呼悦雀,夸宋真宗是“少年天子”。一般来说,正常人看到自己儿子有出息了,应该高兴才是。可宋太宗听到这话后,就很不高兴了,他想到的是,大家都说太子好,置我于何地。 宋太宗此言虽说是出自帝王对权力的本能反应,但心胸着实太狭小了些。因此,毛泽东看到这个记载后,不屑之意,勃然而出,愤然提笔,直截了当批注道:“赵匡义小人之言!”综上所述,毛泽东评价宋太宗的用语,分别是——“宋人终不省”、“此人不知兵,非契丹敌手”、“但无能”、“不择手段,急于登台”、“小人之言”。这些可都不是什么好词,甚至可以说,在毛泽东看来,宋太宗就是对内不择手段、虚伪奸诈,对外不懂军事、无能至极的心胸狭窄的小人。结语、 毛泽东是整个世界历史上有数的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他的思想和成就所达到的高度是常人所无法企及的。 这一高度使得他的事业、思想、看法,都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毛泽东向来对一些庸碌无为的帝王不假颜色,他对汉文帝、汉景帝都没什么好话,认为“文景二帝乃守旧之君,无能之辈”。 至于宋太宗,他更是瞧不起,毛泽东是以一个领袖和军事家的角度去评价另一个领袖宋太宗。 他得出的结论当然和古今学者都不一样。且不说毛泽东的话是否有失偏颇,但他确实言之有物。靓坤同志曾说,错了就要认,挨打要立正。 毛泽东的评价虽然很不客气,但是宋太宗不服不行。 技不如人,只能甘拜下风。所谓“烛影斧声”,最早来源于《宋史纪事本末》的记载:帝王召晋王光义,嘱以后事。左右皆不得闻,但遥烛影下晋王时或离席,若有逊避之状。既而上引柱斧戳地大声谓晋王曰:好为之,俄尔帝崩时漏下四鼓矣。976年,也就是北宋开宝九年十月壬午夜,宋太祖患病未愈,急召晋王议事,兄弟二人屏退宫女和太监后独处。期间,屋外有人看见烛光下的赵光义时而离席,时而躲避,还听见赵匡胤引柱斧戳地声,场面非常的激烈。宋太祖当夜驾崩后,其弟赵光义继承皇位,史称宋太宗。此后,关于“有子不传却传弟”的争议从来就没有停止过,纷纷质疑晋王以斧砍死兄长后强行篡位。宋太宗继位后,逐渐又有了“金匮之盟”的说法,声言这次皇位传承是杜太后生前就定下的,并非谋逆夺权。但是,后世关于这个悬案却从来没有盖棺定论,至今都有许多的声音。那么,宋太宗究竟有没有杀兄篡位?本着尊重事实和揭秘历史的态度,文史不假带您走近宋太祖和宋太宗,走进备受争议的“两宋王朝”。为了抵制恶意抄袭,笔者在来源于网络的图片附加标识实属无奈之举,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959年,后周世宗柴荣突然病故,年仅七岁的柴宗训继位,立即引起了朝局的不稳。到了正月初一,前方传来了辽国联合北汉大举入侵的消息,更加剧了政权的动荡不安。实际掌权的符太后毫无主见,慌乱之下只好求助于宰相范质,重新对赵匡胤委以重任领兵御敌。当后周大军行至陈桥驿(今河南省封丘东南陈桥镇),蓄谋已久的兵变终于开始了。这天晚上,赵匡胤的弟弟赵光义和亲信赵普等人在军中大肆散布消息,鼓吹“皇帝幼弱不能亲政,为国效力破敌又有谁人知晓”?受此影响,将士们的情绪立即被煽动了起来,赵光义等人将准备好的龙袍披在假装醉酒的赵匡胤身上,伏地皆呼万岁。赵匡胤在半推半就下登基称帝,率兵回师开封,几乎兵不血刃就夺取了政权,摇身一变成为了大宋的开国皇帝。在这个夺权过程中,有个人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他就是同胞弟弟赵光义。功成名就后,赵匡胤立即犒赏群臣,任命石守信为归德军节度使,任命高怀德为义成军节度使,任命张令铎为镇安节度使,任命王审琦为泰宁军节度使,任命张光翰为江宁军节度使,任命赵彦徽为武信军节度使……。而对于陈桥兵变最大的功臣赵光义,他又是如何封赏的?起初,赵光义被任命为殿前都虞侯,领睦州防御使之职,后又担任了泰宁军节度使。征讨李重进后,他被加封为大内都部署加同平章事,还任开封府尹兼中书令。消灭北汉后,更被任命为东都留守并且加封晋王,位列宰相之上。在赵匡胤看来,弟弟对自己不错,而自己也没有亏待他。可是,赵光义却并不这么认为,他还有第二步棋要走,那就是未来也要当皇帝。问题来了,这“皇帝”的名额非常有限,不像是在学校当个组长或者课代表,名额特别多。为了抢夺这唯一的名额,他开始蠢蠢欲动,终于对老哥赵匡胤下手了。于是,在称帝九年后的一个夜晚,年仅50岁的赵匡胤就毫无征兆地驾崩了。事发当夜,赵光义奉诏后入宫面圣,哥俩在屏退左右后推杯换盏,聊到关键时刻还发生了剧烈争执,最终形成了“烛影斧声”。第二天凌晨,赵光义独自从殿内走出,声称皇帝刚刚驾崩了,自己就当仁不让地继承了皇位。之后,他继续完成哥哥未尽的事业,着手进行统一全国的战事。由于过分自信和好大喜功,宋太宗主导的几次北伐都以失败而告终,国力消耗非常严重。一看外战不行,他立即调整了政策,开始执行“守内虚外”,为日后的“积贫积弱”局面埋下了伏笔。自古以来,王位或者皇位的传承都是事关大局的重中之重。从商朝开始,继承制度基本都是按照“父死子承”,辅之以“兄终弟及”,逐渐成为了惯例。据《公羊传·昭公二十二年》记载:其称王子猛卒何?不与当也,不与当父死子继和兄死弟及之辞也。不过,无论从历史传统还是血缘亲疏来看,“父死子承”都是首选,“兄终弟及”都是备选。问题来了,宋太祖赵匡胤虽然驾崩了,但他并非没有儿子,除了滕王赵德秀和燕王赵德林早夭外,还有两个儿子活到了成年,他们分别是次子赵德昭和幼子赵德芳。也就是说,这二位正主才是真正的皇位继承人。宋太宗在即位之初,朝野始终都议论纷纷,认为他的皇位得来不正。面对严峻的信任危机,他开始茶饭不思,开始寝食难安,终于下定决心要为自己皇位的合法性找到依据。通过冥思苦想,宋太宗终于找到了一根救命稻草。于是,他声称自己的母亲杜太后当年临终前,曾当着宋太祖的面留下一道懿旨,要求老哥死后传位于自己,而自己去世后再传位于弟弟赵廷美。这套说辞俨然有鼻子有眼,具有一定的合理性。而且,还有一份懿旨藏于金匮之中作为实物证据,更增加了可信程度,史称“金匮之盟”。“金匮之盟”暂时让宋太宗度过了信任危机,可新的问题又来了。难道,自己真的要传位于弟弟赵光美吗?这是一个问题,一个大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宋太宗又一次下手了。于是,赵氏皇族内部开始接二连三的出事,很多都是“天外横祸”,离奇得让人目瞪口呆!979年,赵匡胤的儿子赵德昭被叔叔赵光义痛斥一顿,理由是不思进取。结果,他回家后就莫名其妙地死了,具体死因高度成疑。经过一系列的调查取证,官方结论竟然是自杀。981年,赵匡胤的最后一个儿子赵德芳也离奇死了,年仅23岁。经过又一次的调查取证,官方结论竟然是病死,可问题是他正值盛年,而且从无病史。于是,在赵氏皇族内部,仅存的隐患就剩下了赵光美。怎么办?赵光义开始天天犯愁。到了982年,宋太宗赵光义终于等到了机会。也许,就是他自己创造的机会,自导自演了一出戏。赵廷美被人揭发阴谋篡位,立即遭到有关各方的密切调查,很快被以莫须有的罪名贬到了西京,后来又贬到了房州。据说,他因为“羞愧难当”进而患病,在984年就一命呜呼了。短短四年时间,潜在的皇位争夺者赵德昭、赵德芳和赵廷美都相继离世,而且非常的匪夷所思。从此以后,再也没有什么力量能与宋太宗及其子孙们争夺皇位了,他终于笑了!但是!也有人认为“金匮之盟”是真实的。赵德昭出生于951年,先后担任过贵州防御使和山南西道节度使等职。通过历练,宋太祖赵匡胤任命他出任中书门下平章事,基本上形同宰相。赵德芳出生于959年,先后担任过贵州防御使和山南西道节度使等职,和他的哥哥轨迹如出一辙。在此历练期间,他的表现有些平庸,并没有赢得父亲宋太祖的认可。最关键的一点,宋太祖赵匡胤始终都没有册立太子,甚至没给两个儿子封王。而很早之前,他已经晋封弟弟赵光义为晋王,孰轻孰重明显一目了然。有人认为,赵匡胤的北宋是在五代十国的乱象中建立起来的,是从后周的孤儿寡母手中夺过来的。因此,他深知“国赖长君”的重要性,要不是柴宗训年幼无知,要不是符太后毫无主见,陈桥兵变或许根本不会成功。为了延续来之不易的赵宋王朝,赵匡胤更愿意传位于年长的弟弟赵光义,这是最稳妥的办法。而且,当时传位长者为君也并非没有先例,后周世宗柴荣就是这样得位的,是郭威心甘情愿这样做的。很多人认为,宋太祖赵匡胤是为了宋朝的基业,为了完成国家的大一统,把皇位传给更具政治手腕、更有战略眼光、更能稳定朝局的赵光义,似乎也在情理之中。不过,事情的发展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北宋在宋太宗赵光义之后并不顺畅。由于鼠目寸光和因循守旧,金国在1127年攻破了都城开封,还将宋徽宗和宋钦宗以及绝大部分赵氏皇族、后宫妃嫔与文臣武将共计三千多人都虏走,北宋的传承就此结束。期间,只有宋徽宗的第九子赵构侥幸逃脱,还跑到临安被拥立为皇帝,改元建炎,成为南宋的第一位皇帝。不过,由于他长年无子,只好就近从赵匡胤的子孙中选出一位继承皇位。1162年,赵构主动退位成为太上皇,将皇位禅让于赵昚,史称宋孝宗。从此以后,被赵光义中途截胡的皇位,又传回到了赵匡胤后人的手中。文史不假个人认为,宋朝的皇位传承非常有意思,也非常有邪性。北宋朝,除了开国皇帝赵匡胤以外,继位的皇帝都是赵光义的这一支脉;南宋朝,除了开国皇帝赵构以外,继位的皇帝都是赵匡胤的这一支脉。真不知道,这是巧合?还是天定?@文史不假宋太祖赵匡胤去世的时候五十岁,他的妻子宋皇后二十四岁,活下来的儿子中,赵德昭二十五岁,赵德芳更是只有十七岁。按道理说,赵匡胤两个儿子年纪都不小了,也都可以做皇帝了,但最后登基的却是他的弟弟赵光义。至于说赵光义为什么可以做皇帝,“斧声烛影”太过于玄幻了,着实不可信。我倒认为有个说法相对而言靠谱点,而且这直接关系到赵光义后来对待赵匡胤妻儿的态度。赵匡胤一共有过三个皇后,第一个皇后贺氏出身名门,跟赵匡胤感情很好,育有三个儿子和两个女儿,其中儿子是长子赵德秀(早夭),次子赵德昭和三子赵德林(早夭)。可惜的是,贺氏在北宋建立前四年就去世了,后来被追封为皇后。贺氏去世后,赵匡胤又续娶王氏为妻,北宋建立后被封为皇后,她也是北宋历史上第一个实际意义上活着就当上皇后的女人,但没有生下孩子,还在北宋建立后的第二年就去世了。王皇后去世后,拥有后唐和后周皇室血统的宋氏嫁给了赵匡胤,她一入宫便被赵匡胤封为皇后。宋氏是洛阳人,她的祖母是后唐义宁公主,父亲是检校太师宋偓,母亲则是后汉太祖刘知远的长女永宁公主,身份十分高贵。据说,宋皇后美丽大方而又贤良淑德,赵匡胤跟她的年纪相差虽然很大,但两人的感情很好。两人在一起生活了十六年,赵匡胤每次下朝回宫,宋皇后都穿得整整齐齐地迎接赵匡胤,赵匡胤也每天晚上尽量跟宋皇后待在一起,足见夫妻情深。宋皇后没有孩子,所以她有意在赵匡胤仅有的两个孩子之一挑选一个作为她的子嗣来培养,赵德昭因为年纪比她还大一岁,她觉得尴尬,所以有意回避赵德昭。而比宋皇后小五岁的赵德芳就没有这种尴尬了,而且两人也比较投缘,所以宋皇后就将赵德芳视如己出地照顾和培养。976年十月十日深夜,赵匡胤突然去世。由于赵匡胤并未册立太子,所以宋皇后有意让次子赵德芳继承皇位,便派遣大宦官王继恩去召秦王赵德芳入宫继承皇位。但王继恩却没有去找赵德芳,而是直接去将晋王赵光义引入宫中。赵光义入宫后,王继恩让他在殿外等候,自己先进去回报宋皇后。宋皇后问王继恩把赵德芳请来没有,王继恩说没有,然后将赵光义给叫了进来。宋皇后这才发现王继恩出卖了自己,但转念又想到赵光义大权在握,自己孤儿寡母又无依无靠,于是在慌忙之中喊赵光义为官家,也就是承认了既定事实了。据记载,当时宋皇后见到赵光义进来的时候是这么说的,吾母子之命,皆托于官家。而赵光义喜出眉梢,于是对宋皇后说,共保富贵,无忧也。双方就这样达成了协议,赵光义做皇帝,宋皇后享富贵,一切都显得那么美好。事实上理性来看,赵匡胤不可能有“兄终弟及”的意思,赵光义弑兄篡位这个说法也说不过去。只能说赵匡胤去世得突然,将决定权留给了宋皇后,而宋皇后有意让赵德芳继位为帝,但最后被王继恩给背叛了,让赵光义占了便宜。在正史记载当中,王继恩后来受到了赵光义的格外看重,成为了一个可以领兵在外征战的排阵都监,可以说是相当风光了。所以从王继恩的人生境遇来看的话,他应该是对拥立赵光义有功劳才被重用的,毕竟他之前只是赵匡胤身边的小角色而已。至于说宋皇后在赵光义之后入宫之后的反应,这对于一个弱女人来说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她出生名门又久在宫廷,对政治斗争的残酷性是有认识的,所以她选择马上妥协,而不是跟赵光义负隅顽抗。不过,宋皇后暴露了她有意立赵德芳继位为帝的意图,赵光义当时不能干啥,但他继位之后发生的一些事情就很蹊跷了。弟弟抢了哥哥儿子的皇位,如果你要是弟弟,你会有安全感吗?换做是我,肯定是没有安全感的,我相信赵光义也是一样。根据陈桥兵变中赵光义的尿性来看,他做事跟他哥一个风格,那就是演技高超,喜欢在背后搞鬼,还善于借力打力。赵光义为了显示自己对哥哥妻儿的照顾,宋皇后封号不变,待遇不变,移居西宫;弟弟赵廷美封为齐王,任命为开封府尹兼中书令;赵匡胤的儿女都称皇子皇女,其中赵德昭封武功郡王,被任命为中书令;赵德芳年纪小,没有封王,但被封为贵州防御使。赵光义看似仁慈,但为什么赵匡胤的两个儿子都死得早,而且他还要在宋皇后死后不给她应有的待遇呢?一,赵德昭之死。赵光义976年继位,但到979年,赵德昭就去世了。979年,赵光义北伐幽州,赵德昭也跟着他一去了。在一次战斗中,赵光义不知道怎么就跑到前线了,屁股上还被契丹人射了一箭,他为了逃命,结果跟大部队走丢了。文臣武将们很久都无法找到赵光义,就以为他已经战死了。国不可一日无君,再加上战事紧急,急需要一个拍板作决定的人,所以就有很多人提出拥护赵德昭继位为帝。但就在大家热火朝天筹划的时候,赵光义捂着屁股屁颠屁颠地跑回来了,打乱了大臣们拥立赵德昭为帝的计划,大家就再也不敢提这事了。赵光义的北伐最终以失败而告终,这证明他的能力还是不行的,所以他回去之后绝口不提战败之事,也不封有功之人,但有人却将拥立赵德昭为帝之事告诉他了,他就有些坐不住了,但也不好发作。过了好长时间,赵德昭去找赵光义说封赏功臣的事情,赵光义拉长着脸对他说,等你做了皇帝之后,再去封赏那些功臣吧。赵光义这话说得狠啊,杀机暴露无遗。赵德昭也是个聪明人,知道自己差点就被大臣们拥立为帝之事被赵光义知道了,回家之后辗转反侧,觉得还是自我了结最好,至少可以保住家人,于是用一把剑自刎而死。赵光义虽然没有说要杀赵德昭,但他说的话这么重,能不让赵德昭害怕吗?赵光义未必真有心让赵德昭去死,但他威胁到了赵光义的地位,所以即使他不自杀,我想他也是必死无疑的。比较搞笑的是,后来司马光在他写的《涑水记闻》里,为了给赵光义洗白,便编造了一个故事,说赵德昭是因为喜欢吃肥肉给吃死的。司马光这玩笑可是开大了,听着就笑得肚子疼。德昭好啖肥劕肉,因而遇疾不起。二,赵廷美之死。赵匡胤去世的时候,赵光说是因为他母亲杜太后留有金匮之盟,要求兄终弟及,所以他才得以继承了赵匡胤的皇位。如果按照金匮之盟的说法,那么赵光义去世,他的皇位就应该交给弟弟赵廷美。既然如此,那么赵廷美就应该被封为皇太弟了,可是赵光义并没有这么做,而是对赵廷美进行极力打压。赵廷美作为皇弟,平时比较嚣张跋扈,所以赵光义经常斥责他,他因此对赵光义十分不满。后来,赵廷美不知从哪儿听说了金匮之盟的内容,得知自己可以在二哥赵光义去之后继承皇位,所以好几次找赵光义要看金匮之盟的内容,但赵光义态度很暧昧,一直在敷衍他,就是不给他看。978年,赵廷美被赵光义忽悠去毒杀了后主李煜,后来被人们唾骂得很惨,他对赵光义的不满开始急剧增加,于是密谋造反,但不幸事情败露,被赵光义贬为涪陵县公,举家迁往湖北房县居住。蹊跷的事情再次发生,赵廷美在去到房县之后,没过几天就突然去世了,只知道他死前吐了大量鲜血,死时也只有三十八岁而已。更为蹊跷的是,赵光义的长子赵元佐因为同情赵廷美而发疯,还被贬为庶人。那么问题来了,如果赵廷美是真的该死,赵元佐为啥要同情他?只能说,赵廷美之死并不简单,这才让赵元佐难以接受,继而发疯。而赵元佐发疯之后,赵光义不去为他治疗,反而将其贬为庶人,又是为什么?还不是因为赵元佐知道的事情太多了,而且这些事情还很重要,比如说皇位要兄终弟及,比如说赵廷美谋反是被诬陷的,再比如说赵廷美之死的真相。事实上,赵廷美只是发牢骚要谋反,他根本就没有跟谁密谋谋反,是因为赵光义害怕他继承皇位,所以才说他跟卢多逊要谋反的。赵元佐曾出面为赵廷美辩白,遭到了赵光义的嫉恨,他因此失去了皇位继承权,后来因为“发疯”被贬为庶人。三,赵德芳之死。历史上关于赵德芳的记载实在是太少了,只说他是在23岁的时候生病了,在睡觉的时候突然死去了。六年三月,寝疾薨,年二十三。一般而言,在睡梦中去世多半跟心脑血管疾病有关,但赵德芳这么年轻,不是得心脑血管疾病的年纪啊,所以说他的死十分蹊跷。顺便说一句,演义中八贤王的原型人物就是赵德芳。四,宋皇后的身后事。995年,宋皇后去世,享年四十三岁。宋皇后年纪轻轻就去世已经很可怜了,但是赵光义对待她的身后事却十分草率,甚至是羞辱。宋皇后死后,赵光义不为她穿丧服,也不让大臣们去给她治丧,还将她的灵柩搬到宫外的燕国长公主家存放,这完全不符合皇后应该享受的礼仪。有些大臣实在看不下去了,于是上奏折批评赵光义,他都不予理会。翰林学士王禹偁十分气愤,于是写了一封奏折规劝赵光义,竟然遭到了贬黜。孝章皇后(宋皇后谥号)崩,迁梓宫于故燕国长公主第,群臣不成服。禹偁与客言,后尝母信仪天下,当遵用旧礼。坐谤讪,罢为工部郎中、知滁州。这还没完,宋皇后的灵柩在燕国长公主家存放了两年后,赵光义还下诏书说,不让宋皇后跟宋太祖合葬,也不能让她的牌位进入太庙供奉。后来,赵光义将宋皇后葬在了宋太祖永昌陵北边的一处坟墓之中,而不是在皇后应该埋葬的西南方位,然后他派人将王皇后的牌位移到太庙去,导致宋皇后的牌位就只能放在别庙中,这个做法实在是太侮辱宋皇后了。有些人说,赵光义之所以不让宋皇后跟赵匡胤陪葬,是因为那时候礼法森严,只能有一位皇后跟皇帝陪葬,其他两位皇后无法享受皇后待遇,所以赵光义对待宋皇后做法是没有错的。事实上,赵匡胤的嫡妻贺氏因为是被追封为皇后的,所以她既没享受跟赵匡胤合葬的待遇,也没有被供奉在太庙;而赵匡胤的第二任皇后王氏因为当皇后的时间太短,所以她也没有享受以上两项待遇。那么问题就来了,赵匡胤的地三任皇后宋皇后去世之后,怎么就不能享受合葬和供奉在太庙的待遇呢,实在是说不过去啊。所以说,赵光义是有意在贬低宋皇后,他是在发泄心中的不满情绪,至于说他对宋皇后究竟有什么不满,我想跟宋皇后当初支持赵德芳继位关系莫大。宋皇后在守寡的十九年间,低调到令人可怕,以至于史书上对她这段时间的人生经历没有太多记载,只知道她搬过一次家,但依然居住在皇宫中,而且活的时间有点短。宋太祖去世之后,他的儿子赵恒继位,恢复了宋皇后的待遇,她的家人也受到厚待。后世史家如李贽等人都批评赵光义之所以对宋皇后薄情寡义,跟赵匡胤去世当晚发生的事情有关。所以说,赵匡胤妻儿都没有什么好结局是不争的事实,也很难让人不将这个责任归咎到赵光义头上。至于说这些事情为什么会发生,只能说是赵光义为了稳固他的皇位并确保他的子孙可以继承皇位,这换做是任何一个人都可能去这么做。
宋太祖赵匡胤把皇位传给弟弟宋太宗赵光义。赵光义传给儿子宋真宗赵恒,赵恒传位儿子宋仁宗赵贞。因为宋太祖赵匡胤沒有把皇位传儿子而传弟弟,以后皇帝是宋太宗赵光义一族的。所以赵光义是宋仁宗亲爷爷。而宋太祖赵匡胤是宋仁宗赵贞的族爷爷。反过来说宋仁宗赵贞是宋太祖赵匡胤的族孙!宋朝的失败无外是用金钱衡量人命的结果。老是以为自己钱多,没看过单单有钱的,就能打赢战争。导语:感觉宋太宗除了坑子孙,没啥贡献。宋太宗赵光义夺取了皇位以后,的确做了一系列的事情,给后世的大宋王朝埋下了不小的祸根。但是他又是北宋皇帝的老祖宗,所以他们也不好骂他,只能不断通过改革的尝试,把他留下的毛病给治好,可惜很难很难啊。都说坑爹,遇上宋太宗赵光义这种坑子孙后代的祖先,这也是比较难得的。而且他坑后代都是有理有据的,从他的角度去看,嘿,还蛮有道理的。一、雍熙北伐惨败,导致后世皇帝畏惧北伐。燕云十六州是后晋开国之君石敬瑭拱手送给契丹人的,从此以后,一直到了朱元璋时期,长达400多年的时间,中原汉人王朝都没有收复这块土地。由此可见这件事对当时的中原王朝影响有多大,整个宋朝300多年,都没有机会拿到这块地盘。这地方就好像是北宋的门户,人家可以随时到你家去,因为人家掌握着你家的大门。为此后周世宗柴荣果断北伐,收复了三州三关17个县,可惜他中道崩殂,这事儿也就搁浅了。赵匡胤称帝后,一直忙着征服南方的小国家,等到有空的时候,却溘然长逝了,他一直放不下的就是燕云十六州。宋太宗赵光义打算完成哥哥的心愿,所以也开始了北伐战争。他派遣了20万大军,分为3路向大辽进军。当时大辽新君刚刚登基,赵光义认为这是好时机。本来大军节节胜利,拿下了不少地盘。可是西路军和东路军都接二连三遭到大辽军队的重创,主将潘美和监军王侁指挥失当,导致杨业也就是杨老令公战死沙场。赵光义的三路大军,全部战败而归,死伤无数。不要说收复幽州了,就连蔚州、寰州等地都被大辽给占了。雍熙三年,诏美及曹彬、崔彦进等北伐,美独拔寰、朔、云、应等州。诏内徙其民。会辽兵奄至,战于陈家谷口,不利,骁将杨业死之。美坐削秩三等,责授检校太保。---《宋史》这一次北伐可谓是偷鸡不成蚀把米,不光没完成哥哥的心愿,反倒是丢了点土地。从此以后赵光义再也不愿北伐大辽。后世的宋朝皇帝们,一提到北伐,就会想到赵光义的这次惨败,所以压根就不敢北伐,也就失去了收复燕云十六州的野心。二、开科取士扩招,后世出现严重冗官现象。宋太宗赵光义他的皇位是怎么来的呢?是从哥哥赵匡胤那儿继承来的。当时他老哥才不过50岁,大晚上跟他喝酒聊天,第二天就暴毙了。赵光义想也没想就夺取了皇位,把俩侄子晾在了一边。这么一来这天下就会有人说赵光义的闲话,毕竟皇位来路不正。光靠赵普为了拍马屁,编造出来的金匮之盟,那是没办法让大众信服的。那么这该怎么办呢?赵光义深知人性,只要给大家足够的利益,一切都是好办的。首先他将侄儿赵德芳和赵德昭都加官进爵,赵德昭更是被封为王爵,地位在百官之上,和当年的赵光义一模一样。其次他提拔了一大帮摇摆不定的大臣和亲族,毕竟赵匡胤的亲信都杯酒释兵权给赶回家了,所以朝中剩下的就是赵光义的人和摇摆不定的人,搞定摇摆不定的人就可以了。最后赵光义还要买通一帮人,那就是天下士子。这帮读书人,是民间的舆论导向。于是赵光义就扩招进士,头一年就比哥哥在位期间多招了一倍的进士,基本每年都有四五百人。此后赵光义年年扩招,最多的一年是在公元991年,赵光义一口气招了17300人,这创纪录的招考比例,的确让大量读书人得到了好处。可是也造成了严重的问题,那就是冗官的问题。赵光义招人的时候当然很高兴,大家都开心的事情,何乐而不为呢?可是这么多进士又该如何安排工作呢?境土蹙而赋敛日繁,官吏增而调度日广。景德、庆历时,以三百二十余郡之财赋供一万余员之俸禄。今日以一百余郡之事力而赡二万四千余员之冗官,边郡则有科降支移,内地则欠经常纲解[4]。欲宽财力,必汰冗员。---《宋史全文》工作就那么点,根本就安排不过来,所以大量进士处于待业状态。他们拿着朝廷的俸禄,却没有地方官给他们做,严重的冗官现象就出现了。后世每一代皇帝都想着要学习祖先,自然也是扩招,所以逐渐形成了,一个官职空缺下来,几百号进士找关系竞争的结果。三、重文轻武,进一步削弱了宋朝的战斗力。赵匡胤的皇位是武力夺权得来的,他是武将出身,在掌握大权以后,将后周的小皇帝柴宗训赶下了台,自己做了皇帝。此后为了防止自己的手下也学习他这么干,所以他杯酒释兵权,把手下亲信们的兵权都给收回来了。他本以为这么做就能解决手下人谋反的问题,万万没想到,自己的江山居然还是被弟弟赵光义给夺走了。赵光义也是担心哥哥这样的人在自己的朝廷里面出现,毕竟大将手握兵权,并不是什么好事。为此赵光义也学习哥哥,开始防备着手里的武将。他将军队的控制权收归自己以后,不再下发给武将,而是选择文臣来执掌这些兵权。也就是说武将在前线,必须要听从文臣们的调遣。这不是扯犊子的事情吗?战场上风云变幻,这些老夫子们一个个嗲声嗲气慢悠悠地喝着茶,怎么能办得成事情呢?北宋文臣执掌兵权的局面逐渐出现,他们是文人,翻不起什么大浪。这倒是真的,赵光义的确保住了老赵家的江山,可是也使得宋朝的战斗力差的可怜。不光北边的大辽、大金总是起来欺负他们,就连西边的西夏,北宋都不敢招惹,为什么?因为完全打不过啊。总结:赵光义除了坑子孙,还真没做过什么积德的事情。赵光义的皇位是抢来的,,既然是抢来的,那就好好干呗。这大兄弟还偏偏事事都干得不怎么样,给后世基本上没带来什么好的影响。几件大事干不好,其他小事有成就也等于是白搭。北伐失败,使得后世子孙畏惧北方政权,完全不敢收复燕云之地。为了笼络读书人,大量扩招进士,使得朝廷负担沉重。重文轻武,导致北宋武力值陡降。他还做了啥坑子孙的事情?欢迎大家补充。参考资料:《宋史》评价宋太宗的人有很多,其中最有名,最不客气的当属毛泽东。毛泽东一句“不知兵”,直接让宋太宗戴上了一顶不懂军事的帽子,影响深远。实际上,毛泽东对宋太宗的评价可真不咋滴,甚至可以说是近乎苛责——“无能”,“小人”、“不择手段”这些贬义词频繁出现。在毛泽东看来,宋太宗就是一个无能小人。 这是怎么回事呢? 01、点评帝王毛泽东历来酷爱读书,从青年时代起,毛泽东就翻阅了大量传统的经、史、子、集著作。尤其是是《二十四史》,是他最为重视的一部巨著,其重要部分读得很细、很熟、很透。 据曾经给毛泽东选读《二十四史》及《昭明文选》等文史书籍的北京大学中文系教师芦荻说:“二十四史”的重要部分,毛泽东起码读了三遍以上,有的书皮都磨破了。”毛泽东不仅自己爱读历史,还号召同志们一起多读历史。他曾强调道:“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一个发展,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不应当割裂历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1941年,毛泽东在延安干部会议上,又明确指出:“不但要懂得中国的今天,还要懂得中国的昨天和前天。” 1952年,为了系统研究中国历史,探寻中国历史发展规律,更好的规划中国未来发展。毛泽东开始全面系统的研究《二十四史》,他不仅通读这些历史巨著,而且还繁圈密点,写下了大量自己对历史人物或事件的独特评价和批注。 其中评价的历史人物有100多位,他的评价往往能打破常规,提出异于传统,“古为今用”、鉴古知今的评价。在这些评价中,毛泽东对帝王的评价无疑最受人关注。比如,历来被视为昏庸无道、荒淫残暴的纣王,毛泽东给出的评价是——“很有本事,能文能武的人”; 再比如,一直以来都是暴君代表的秦始皇,毛泽东高度肯定道:“第一个把中国统一起来的人物,比孔子伟大得多,孔夫子讲的是空话。” 而对史书中褒大于贬的宋太宗,毛泽东也做出过多次评价,内容不长,却短小精悍,杀伤力很大,侮辱性极强。因为毛泽东对宋太宗的评价,每一次都没有好词,不是无能,就是小人!而他对宋太宗别开生面的评价引人注目,让人们对宋太宗形成固有的印象 02、宋太宗 宋太宗,原名赵匡义,宋太祖赵匡胤称帝后,为避讳改名赵光义,自己称帝后则改名赵炅。网友戏称宋太宗为赵二,宋太祖为赵大,实际宋太宗兄弟排名第三,长兄早夭。开宝九年(976年)十月二十日,宋太祖离奇暴毙,宋太宗登基称帝,由此留下一段千古迷案——烛影斧声。至道三年(997年)三月二十九日,宋太宗驾崩,时年58岁,在位22年。宋太宗死后,皇太子赵恒继位登基,是为宋真宗。 实际上,宋太宗死后,宋朝人就开始对他进行评价,此后元明清对他的评价就没有停过。当然,在宋朝,对宋太宗的评价以盛赞为主,好的重点说,往好了说,浓墨重彩地说,大书特书;坏的尽量不说,往小了说,一笔带过地说,甚至不说。宋朝官方史书《宋会要辑稿》称赞宋太宗:“庙号太宗。恭惟圣灵,诞膺茂典,锡兹纯嘏,俾盛业之无疆;播厥鸿休,垂永代而不朽!” 另一部巨著《太平宝训·政事纪年·卷一·太宗皇帝》 则称赞道:“人君尚俭,前代稍贤者能之。太宗之尚俭,其难哉!时天下平定,功业盛大,自唐及五代,四方僭伪之国,尽为我有;贡献之物,府无虚月。加之生民脱去乱世,各居富乐。三代之下,帝王致太平如此盛者有几?虽尚奢侈,固有余力,亦未掩大德,而过为俭素,所难能也!此无他,正以厚天下之俗,为子孙之法耳。其长育人才,文武不乏,冯继业自矜守边之功,以为他人难继,太宗命一郎官代之,威名方略过于继业,当时养材如此之盛!”而个人私史对宋太宗也不吝赞美,比如南宋著名史学界王称在《东都事略》中评价宋太宗道:“太宗以英睿之姿,佐太祖定天下,开子孙帝王万世之业,故太祖勤勤于传袭,非特以昭宪顾命而已。太宗以明继圣,而能广文之声,卒其成功,乃大一统。于是北自常、碣,南极领表,东际海、岱,西接洮、陇,宋之威德,斯为盛矣。”基本上来说,全都是歌功颂德之词。03、身后名到了元朝,蒙古人评价宋太宗就少了一些顾忌,该夸的夸,该批评的也批评,《宋史·太宗本纪》评价道:赞曰:帝沈谋英断,慨然有削平天下之志。既即大位,陈洪进、钱俶相继纳土。 未几,取太原,伐契丹,继有交州、西夏之役。干戈不息,天灾方行,俘馘日至, 而民不知兵;水旱螟蝗,殆遍天下,而民不思乱。其故何也?帝以慈俭为宝,服浣 濯之衣,毁奇巧之器,却女乐之献,悟畋游之非。绝远物,抑符瑞,闵农事,考治 功。讲学以求多闻,不罪狂悖以劝谏士,哀矜恻怛,勤以自励,日晏忘食。至于欲 自焚以答天谴,欲尽除天下之赋以纾民力,卒有五兵不试、禾稼荐登之效。是以青、 齐耆耋之叟,愿率子弟治道请登禅者,接踵而至。君子曰:“得乎丘民而为天子”, 帝之谓乎?故帝之功德,炳焕史牒,号称贤君。 若夫太祖之崩不逾年而改元,涪陵县公之贬死,武功王之自杀,宋后之不成丧,则后世不能无议焉。《宋史》既肯定宋太宗的功绩,先表扬一通,给他一个贤君帽子戴戴,而后主要抨击宋太宗改年号,逼死弟弟、侄子,轻视嫂子这些事,对于宋太宗本人的政治、军事方面的缺陷并没有提及。到了明朝和清朝历史学家们的步子就迈得更大了,除了《宋史》这些批评之外,明朝历史学家王夫之对宋太宗屡易宰相,提出尖锐的批评——“立法愈密,奸佞之术愈巧。太宗颠倒其大臣之权术,又奚能取必于闇主?徒以掣体国之才臣,使不能毕效其所长。呜呼!是不可为永鉴也欤!” 而清朝历史学家赵翼对宋太宗驭将之术提出更严厉的批评: “宋太祖以忠厚开国,未尝戮一大将,然正当兴王之运,所至成功,固无事诛杀。乃太宗、真宗以后,遂相沿为固然,不复有驭将纪律。如太宗雍熙四年,刘廷让与契丹战于君子馆,廷让先约李继隆为援,及战,而继隆不发一兵,退保乐寿,致廷让一军尽没,廷让仅以数骑脱归。是继隆之罪,必宜以军法从事,而太宗反下诏自悔,而释继隆不问。” 整体上说,古代对宋太宗的评价还是褒大于贬的,对他的批评主要是权术和军事方面03、太宗不知兵终于到毛泽东了,毛泽东对宋太宗可不太客气了。 首先,毛泽东重点评价了宋太宗在位22年最大的军事行动,两次北伐。第一次北伐是太平兴国四年(979年),宋太宗灭掉北汉后,为收复幽云十六州,对辽国发动第一次大规模战争,这一次出兵作战,打了辽国一个措手不及,险些收复幽州,但由于宋太宗指挥失误,在高粱河大败,宋军全线溃退,死者万余人,宋太宗本人乘驴车弃军逃跑,留下一个高粱河车神驴车漂移的美丽传奇。 第二次北伐是雍熙三年(986年),宋太宗趁辽国新君初立、主幼国疑之机,发动三路大军,再次北伐辽国。结果第一路,米信率领的西北路军在新城会战失利;第二路,曹彬率领东路军在岐沟关被辽名将耶律休哥击败。 宋太宗急令宋军三路大军撤退,并命潘美、杨业统率的西路军护送百姓内迁。 结果监军王侁和主帅潘美指挥失误,且怯阵先退,致使断后的杨业陷入重围,被俘绝食殉国。 第二次北伐以失败告终。毛泽东可是不世出的军事家,宋军此战存在的缺陷,宋太宗拙劣的指挥,毛泽东自然是一眼洞穿。 毛泽东在评价这两次北伐时,没有从史学家的角度分析,而是以军事家的身份,对宋辽双方战术特别是辽国战术上进行了深入分析。尤其是辽军在两次战争中都用了“诱敌深入、聚而歼之”的战术,而宋军却“尔后屡败……宋人终不省”(毛泽东评价)。 毛泽东可谓是“诱敌深入、聚而歼之”的战术的行家里手,因此他对辽军采用此战术表示肯定,对宋军的失败表示惋惜。 重点来了,毛泽东把两次失败的主要原因归咎于宋太宗的错误指挥。于是,他在看完两次战争后,给宋太宗的评价是——“此人不知兵,非契丹敌手”。 毛泽东一句话,宋太宗从此成为“不知兵”皇帝的代表人物。但毛泽东什么人,古往今来比他强的军事家,没有几个。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他说宋太宗“不知兵”,宋太宗不服也得憋着!04、太宗无能也正是因为毛泽东对宋太宗那令人发指的军事低劣水平深恶痛绝,因此,当他看到《宋史》评价宋太宗时,他给出更为辛辣的讽刺。 《宋史》对宋太宗的赞,有这么一句“帝沈谋英断,慨然有削平天下之志。” 毛泽东毫不客气的批注道:“但无能”。毛泽东意思是说,宋太宗就是一眼高手低的无能之辈。《宋史》赞中这句“故帝之功德,炳焕史牒,号称贤君”。毛泽东则在“炳焕史牒”后面批注道:“幽州之败”。毛泽东这话可就有意思了,嘲讽之意,不言而喻。宋太宗,你确实永载史册了,幽州之败,高粱河车神的名声可不是永载史册了嘛。而在《宋史》赞中这句“至于欲 自焚以答天谴,欲尽除天下之赋以纾民力,卒有五兵不试、禾稼荐登之效。是以青、 齐耆耋之叟,愿率子弟治道请登禅者,接踵而至。”毛泽东直接毫不留情的批注道:“不择手段,急于登台。”在毛泽东看来,《宋史》对宋太宗的称赞是十分虚伪的(他认可宋太宗弑君杀兄继位的说法)。 毛泽东丝毫不掩饰对宋太宗的蔑视嘲讽之意。05、小人之心《宋史纪事本末》记载:“帝遂以襄王为开封尹,改封寿王,于是立为皇太子。庙见还,京师之人拥道喜跃,曰:“少年天子也。”帝闻之不怿,召准谓曰:“人心遽属太子,欲置我何地?”准再拜贺曰:“此社稷之福也。”帝入语后嫔,宫中皆前贺。这个记载指的是宋太宗立宋真宗为太子后,开封百姓欢呼悦雀,夸宋真宗是“少年天子”。一般来说,正常人看到自己儿子有出息了,应该高兴才是。可宋太宗听到这话后,就很不高兴了,他想到的是,大家都说太子好,置我于何地。 宋太宗此言虽说是出自帝王对权力的本能反应,但心胸着实太狭小了些。因此,毛泽东看到这个记载后,不屑之意,勃然而出,愤然提笔,直截了当批注道:“赵匡义小人之言!”综上所述,毛泽东评价宋太宗的用语,分别是——“宋人终不省”、“此人不知兵,非契丹敌手”、“但无能”、“不择手段,急于登台”、“小人之言”。这些可都不是什么好词,甚至可以说,在毛泽东看来,宋太宗就是对内不择手段、虚伪奸诈,对外不懂军事、无能至极的心胸狭窄的小人。结语、 毛泽东是整个世界历史上有数的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他的思想和成就所达到的高度是常人所无法企及的。 这一高度使得他的事业、思想、看法,都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毛泽东向来对一些庸碌无为的帝王不假颜色,他对汉文帝、汉景帝都没什么好话,认为“文景二帝乃守旧之君,无能之辈”。 至于宋太宗,他更是瞧不起,毛泽东是以一个领袖和军事家的角度去评价另一个领袖宋太宗。 他得出的结论当然和古今学者都不一样。且不说毛泽东的话是否有失偏颇,但他确实言之有物。靓坤同志曾说,错了就要认,挨打要立正。 毛泽东的评价虽然很不客气,但是宋太宗不服不行。 技不如人,只能甘拜下风。所谓“烛影斧声”,最早来源于《宋史纪事本末》的记载:帝王召晋王光义,嘱以后事。左右皆不得闻,但遥烛影下晋王时或离席,若有逊避之状。既而上引柱斧戳地大声谓晋王曰:好为之,俄尔帝崩时漏下四鼓矣。976年,也就是北宋开宝九年十月壬午夜,宋太祖患病未愈,急召晋王议事,兄弟二人屏退宫女和太监后独处。期间,屋外有人看见烛光下的赵光义时而离席,时而躲避,还听见赵匡胤引柱斧戳地声,场面非常的激烈。宋太祖当夜驾崩后,其弟赵光义继承皇位,史称宋太宗。此后,关于“有子不传却传弟”的争议从来就没有停止过,纷纷质疑晋王以斧砍死兄长后强行篡位。宋太宗继位后,逐渐又有了“金匮之盟”的说法,声言这次皇位传承是杜太后生前就定下的,并非谋逆夺权。但是,后世关于这个悬案却从来没有盖棺定论,至今都有许多的声音。那么,宋太宗究竟有没有杀兄篡位?本着尊重事实和揭秘历史的态度,文史不假带您走近宋太祖和宋太宗,走进备受争议的“两宋王朝”。为了抵制恶意抄袭,笔者在来源于网络的图片附加标识实属无奈之举,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959年,后周世宗柴荣突然病故,年仅七岁的柴宗训继位,立即引起了朝局的不稳。到了正月初一,前方传来了辽国联合北汉大举入侵的消息,更加剧了政权的动荡不安。实际掌权的符太后毫无主见,慌乱之下只好求助于宰相范质,重新对赵匡胤委以重任领兵御敌。当后周大军行至陈桥驿(今河南省封丘东南陈桥镇),蓄谋已久的兵变终于开始了。这天晚上,赵匡胤的弟弟赵光义和亲信赵普等人在军中大肆散布消息,鼓吹“皇帝幼弱不能亲政,为国效力破敌又有谁人知晓”?受此影响,将士们的情绪立即被煽动了起来,赵光义等人将准备好的龙袍披在假装醉酒的赵匡胤身上,伏地皆呼万岁。赵匡胤在半推半就下登基称帝,率兵回师开封,几乎兵不血刃就夺取了政权,摇身一变成为了大宋的开国皇帝。在这个夺权过程中,有个人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他就是同胞弟弟赵光义。功成名就后,赵匡胤立即犒赏群臣,任命石守信为归德军节度使,任命高怀德为义成军节度使,任命张令铎为镇安节度使,任命王审琦为泰宁军节度使,任命张光翰为江宁军节度使,任命赵彦徽为武信军节度使……。而对于陈桥兵变最大的功臣赵光义,他又是如何封赏的?起初,赵光义被任命为殿前都虞侯,领睦州防御使之职,后又担任了泰宁军节度使。征讨李重进后,他被加封为大内都部署加同平章事,还任开封府尹兼中书令。消灭北汉后,更被任命为东都留守并且加封晋王,位列宰相之上。在赵匡胤看来,弟弟对自己不错,而自己也没有亏待他。可是,赵光义却并不这么认为,他还有第二步棋要走,那就是未来也要当皇帝。问题来了,这“皇帝”的名额非常有限,不像是在学校当个组长或者课代表,名额特别多。为了抢夺这唯一的名额,他开始蠢蠢欲动,终于对老哥赵匡胤下手了。于是,在称帝九年后的一个夜晚,年仅50岁的赵匡胤就毫无征兆地驾崩了。事发当夜,赵光义奉诏后入宫面圣,哥俩在屏退左右后推杯换盏,聊到关键时刻还发生了剧烈争执,最终形成了“烛影斧声”。第二天凌晨,赵光义独自从殿内走出,声称皇帝刚刚驾崩了,自己就当仁不让地继承了皇位。之后,他继续完成哥哥未尽的事业,着手进行统一全国的战事。由于过分自信和好大喜功,宋太宗主导的几次北伐都以失败而告终,国力消耗非常严重。一看外战不行,他立即调整了政策,开始执行“守内虚外”,为日后的“积贫积弱”局面埋下了伏笔。自古以来,王位或者皇位的传承都是事关大局的重中之重。从商朝开始,继承制度基本都是按照“父死子承”,辅之以“兄终弟及”,逐渐成为了惯例。据《公羊传·昭公二十二年》记载:其称王子猛卒何?不与当也,不与当父死子继和兄死弟及之辞也。不过,无论从历史传统还是血缘亲疏来看,“父死子承”都是首选,“兄终弟及”都是备选。问题来了,宋太祖赵匡胤虽然驾崩了,但他并非没有儿子,除了滕王赵德秀和燕王赵德林早夭外,还有两个儿子活到了成年,他们分别是次子赵德昭和幼子赵德芳。也就是说,这二位正主才是真正的皇位继承人。宋太宗在即位之初,朝野始终都议论纷纷,认为他的皇位得来不正。面对严峻的信任危机,他开始茶饭不思,开始寝食难安,终于下定决心要为自己皇位的合法性找到依据。通过冥思苦想,宋太宗终于找到了一根救命稻草。于是,他声称自己的母亲杜太后当年临终前,曾当着宋太祖的面留下一道懿旨,要求老哥死后传位于自己,而自己去世后再传位于弟弟赵廷美。这套说辞俨然有鼻子有眼,具有一定的合理性。而且,还有一份懿旨藏于金匮之中作为实物证据,更增加了可信程度,史称“金匮之盟”。“金匮之盟”暂时让宋太宗度过了信任危机,可新的问题又来了。难道,自己真的要传位于弟弟赵光美吗?这是一个问题,一个大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宋太宗又一次下手了。于是,赵氏皇族内部开始接二连三的出事,很多都是“天外横祸”,离奇得让人目瞪口呆!979年,赵匡胤的儿子赵德昭被叔叔赵光义痛斥一顿,理由是不思进取。结果,他回家后就莫名其妙地死了,具体死因高度成疑。经过一系列的调查取证,官方结论竟然是自杀。981年,赵匡胤的最后一个儿子赵德芳也离奇死了,年仅23岁。经过又一次的调查取证,官方结论竟然是病死,可问题是他正值盛年,而且从无病史。于是,在赵氏皇族内部,仅存的隐患就剩下了赵光美。怎么办?赵光义开始天天犯愁。到了982年,宋太宗赵光义终于等到了机会。也许,就是他自己创造的机会,自导自演了一出戏。赵廷美被人揭发阴谋篡位,立即遭到有关各方的密切调查,很快被以莫须有的罪名贬到了西京,后来又贬到了房州。据说,他因为“羞愧难当”进而患病,在984年就一命呜呼了。短短四年时间,潜在的皇位争夺者赵德昭、赵德芳和赵廷美都相继离世,而且非常的匪夷所思。从此以后,再也没有什么力量能与宋太宗及其子孙们争夺皇位了,他终于笑了!但是!也有人认为“金匮之盟”是真实的。赵德昭出生于951年,先后担任过贵州防御使和山南西道节度使等职。通过历练,宋太祖赵匡胤任命他出任中书门下平章事,基本上形同宰相。赵德芳出生于959年,先后担任过贵州防御使和山南西道节度使等职,和他的哥哥轨迹如出一辙。在此历练期间,他的表现有些平庸,并没有赢得父亲宋太祖的认可。最关键的一点,宋太祖赵匡胤始终都没有册立太子,甚至没给两个儿子封王。而很早之前,他已经晋封弟弟赵光义为晋王,孰轻孰重明显一目了然。有人认为,赵匡胤的北宋是在五代十国的乱象中建立起来的,是从后周的孤儿寡母手中夺过来的。因此,他深知“国赖长君”的重要性,要不是柴宗训年幼无知,要不是符太后毫无主见,陈桥兵变或许根本不会成功。为了延续来之不易的赵宋王朝,赵匡胤更愿意传位于年长的弟弟赵光义,这是最稳妥的办法。而且,当时传位长者为君也并非没有先例,后周世宗柴荣就是这样得位的,是郭威心甘情愿这样做的。很多人认为,宋太祖赵匡胤是为了宋朝的基业,为了完成国家的大一统,把皇位传给更具政治手腕、更有战略眼光、更能稳定朝局的赵光义,似乎也在情理之中。不过,事情的发展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北宋在宋太宗赵光义之后并不顺畅。由于鼠目寸光和因循守旧,金国在1127年攻破了都城开封,还将宋徽宗和宋钦宗以及绝大部分赵氏皇族、后宫妃嫔与文臣武将共计三千多人都虏走,北宋的传承就此结束。期间,只有宋徽宗的第九子赵构侥幸逃脱,还跑到临安被拥立为皇帝,改元建炎,成为南宋的第一位皇帝。不过,由于他长年无子,只好就近从赵匡胤的子孙中选出一位继承皇位。1162年,赵构主动退位成为太上皇,将皇位禅让于赵昚,史称宋孝宗。从此以后,被赵光义中途截胡的皇位,又传回到了赵匡胤后人的手中。文史不假个人认为,宋朝的皇位传承非常有意思,也非常有邪性。北宋朝,除了开国皇帝赵匡胤以外,继位的皇帝都是赵光义的这一支脉;南宋朝,除了开国皇帝赵构以外,继位的皇帝都是赵匡胤的这一支脉。真不知道,这是巧合?还是天定?@文史不假宋太祖赵匡胤去世的时候五十岁,他的妻子宋皇后二十四岁,活下来的儿子中,赵德昭二十五岁,赵德芳更是只有十七岁。按道理说,赵匡胤两个儿子年纪都不小了,也都可以做皇帝了,但最后登基的却是他的弟弟赵光义。至于说赵光义为什么可以做皇帝,“斧声烛影”太过于玄幻了,着实不可信。我倒认为有个说法相对而言靠谱点,而且这直接关系到赵光义后来对待赵匡胤妻儿的态度。赵匡胤一共有过三个皇后,第一个皇后贺氏出身名门,跟赵匡胤感情很好,育有三个儿子和两个女儿,其中儿子是长子赵德秀(早夭),次子赵德昭和三子赵德林(早夭)。可惜的是,贺氏在北宋建立前四年就去世了,后来被追封为皇后。贺氏去世后,赵匡胤又续娶王氏为妻,北宋建立后被封为皇后,她也是北宋历史上第一个实际意义上活着就当上皇后的女人,但没有生下孩子,还在北宋建立后的第二年就去世了。王皇后去世后,拥有后唐和后周皇室血统的宋氏嫁给了赵匡胤,她一入宫便被赵匡胤封为皇后。宋氏是洛阳人,她的祖母是后唐义宁公主,父亲是检校太师宋偓,母亲则是后汉太祖刘知远的长女永宁公主,身份十分高贵。据说,宋皇后美丽大方而又贤良淑德,赵匡胤跟她的年纪相差虽然很大,但两人的感情很好。两人在一起生活了十六年,赵匡胤每次下朝回宫,宋皇后都穿得整整齐齐地迎接赵匡胤,赵匡胤也每天晚上尽量跟宋皇后待在一起,足见夫妻情深。宋皇后没有孩子,所以她有意在赵匡胤仅有的两个孩子之一挑选一个作为她的子嗣来培养,赵德昭因为年纪比她还大一岁,她觉得尴尬,所以有意回避赵德昭。而比宋皇后小五岁的赵德芳就没有这种尴尬了,而且两人也比较投缘,所以宋皇后就将赵德芳视如己出地照顾和培养。976年十月十日深夜,赵匡胤突然去世。由于赵匡胤并未册立太子,所以宋皇后有意让次子赵德芳继承皇位,便派遣大宦官王继恩去召秦王赵德芳入宫继承皇位。但王继恩却没有去找赵德芳,而是直接去将晋王赵光义引入宫中。赵光义入宫后,王继恩让他在殿外等候,自己先进去回报宋皇后。宋皇后问王继恩把赵德芳请来没有,王继恩说没有,然后将赵光义给叫了进来。宋皇后这才发现王继恩出卖了自己,但转念又想到赵光义大权在握,自己孤儿寡母又无依无靠,于是在慌忙之中喊赵光义为官家,也就是承认了既定事实了。据记载,当时宋皇后见到赵光义进来的时候是这么说的,吾母子之命,皆托于官家。而赵光义喜出眉梢,于是对宋皇后说,共保富贵,无忧也。双方就这样达成了协议,赵光义做皇帝,宋皇后享富贵,一切都显得那么美好。事实上理性来看,赵匡胤不可能有“兄终弟及”的意思,赵光义弑兄篡位这个说法也说不过去。只能说赵匡胤去世得突然,将决定权留给了宋皇后,而宋皇后有意让赵德芳继位为帝,但最后被王继恩给背叛了,让赵光义占了便宜。在正史记载当中,王继恩后来受到了赵光义的格外看重,成为了一个可以领兵在外征战的排阵都监,可以说是相当风光了。所以从王继恩的人生境遇来看的话,他应该是对拥立赵光义有功劳才被重用的,毕竟他之前只是赵匡胤身边的小角色而已。至于说宋皇后在赵光义之后入宫之后的反应,这对于一个弱女人来说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她出生名门又久在宫廷,对政治斗争的残酷性是有认识的,所以她选择马上妥协,而不是跟赵光义负隅顽抗。不过,宋皇后暴露了她有意立赵德芳继位为帝的意图,赵光义当时不能干啥,但他继位之后发生的一些事情就很蹊跷了。弟弟抢了哥哥儿子的皇位,如果你要是弟弟,你会有安全感吗?换做是我,肯定是没有安全感的,我相信赵光义也是一样。根据陈桥兵变中赵光义的尿性来看,他做事跟他哥一个风格,那就是演技高超,喜欢在背后搞鬼,还善于借力打力。赵光义为了显示自己对哥哥妻儿的照顾,宋皇后封号不变,待遇不变,移居西宫;弟弟赵廷美封为齐王,任命为开封府尹兼中书令;赵匡胤的儿女都称皇子皇女,其中赵德昭封武功郡王,被任命为中书令;赵德芳年纪小,没有封王,但被封为贵州防御使。赵光义看似仁慈,但为什么赵匡胤的两个儿子都死得早,而且他还要在宋皇后死后不给她应有的待遇呢?一,赵德昭之死。赵光义976年继位,但到979年,赵德昭就去世了。979年,赵光义北伐幽州,赵德昭也跟着他一去了。在一次战斗中,赵光义不知道怎么就跑到前线了,屁股上还被契丹人射了一箭,他为了逃命,结果跟大部队走丢了。文臣武将们很久都无法找到赵光义,就以为他已经战死了。国不可一日无君,再加上战事紧急,急需要一个拍板作决定的人,所以就有很多人提出拥护赵德昭继位为帝。但就在大家热火朝天筹划的时候,赵光义捂着屁股屁颠屁颠地跑回来了,打乱了大臣们拥立赵德昭为帝的计划,大家就再也不敢提这事了。赵光义的北伐最终以失败而告终,这证明他的能力还是不行的,所以他回去之后绝口不提战败之事,也不封有功之人,但有人却将拥立赵德昭为帝之事告诉他了,他就有些坐不住了,但也不好发作。过了好长时间,赵德昭去找赵光义说封赏功臣的事情,赵光义拉长着脸对他说,等你做了皇帝之后,再去封赏那些功臣吧。赵光义这话说得狠啊,杀机暴露无遗。赵德昭也是个聪明人,知道自己差点就被大臣们拥立为帝之事被赵光义知道了,回家之后辗转反侧,觉得还是自我了结最好,至少可以保住家人,于是用一把剑自刎而死。赵光义虽然没有说要杀赵德昭,但他说的话这么重,能不让赵德昭害怕吗?赵光义未必真有心让赵德昭去死,但他威胁到了赵光义的地位,所以即使他不自杀,我想他也是必死无疑的。比较搞笑的是,后来司马光在他写的《涑水记闻》里,为了给赵光义洗白,便编造了一个故事,说赵德昭是因为喜欢吃肥肉给吃死的。司马光这玩笑可是开大了,听着就笑得肚子疼。德昭好啖肥劕肉,因而遇疾不起。二,赵廷美之死。赵匡胤去世的时候,赵光说是因为他母亲杜太后留有金匮之盟,要求兄终弟及,所以他才得以继承了赵匡胤的皇位。如果按照金匮之盟的说法,那么赵光义去世,他的皇位就应该交给弟弟赵廷美。既然如此,那么赵廷美就应该被封为皇太弟了,可是赵光义并没有这么做,而是对赵廷美进行极力打压。赵廷美作为皇弟,平时比较嚣张跋扈,所以赵光义经常斥责他,他因此对赵光义十分不满。后来,赵廷美不知从哪儿听说了金匮之盟的内容,得知自己可以在二哥赵光义去之后继承皇位,所以好几次找赵光义要看金匮之盟的内容,但赵光义态度很暧昧,一直在敷衍他,就是不给他看。978年,赵廷美被赵光义忽悠去毒杀了后主李煜,后来被人们唾骂得很惨,他对赵光义的不满开始急剧增加,于是密谋造反,但不幸事情败露,被赵光义贬为涪陵县公,举家迁往湖北房县居住。蹊跷的事情再次发生,赵廷美在去到房县之后,没过几天就突然去世了,只知道他死前吐了大量鲜血,死时也只有三十八岁而已。更为蹊跷的是,赵光义的长子赵元佐因为同情赵廷美而发疯,还被贬为庶人。那么问题来了,如果赵廷美是真的该死,赵元佐为啥要同情他?只能说,赵廷美之死并不简单,这才让赵元佐难以接受,继而发疯。而赵元佐发疯之后,赵光义不去为他治疗,反而将其贬为庶人,又是为什么?还不是因为赵元佐知道的事情太多了,而且这些事情还很重要,比如说皇位要兄终弟及,比如说赵廷美谋反是被诬陷的,再比如说赵廷美之死的真相。事实上,赵廷美只是发牢骚要谋反,他根本就没有跟谁密谋谋反,是因为赵光义害怕他继承皇位,所以才说他跟卢多逊要谋反的。赵元佐曾出面为赵廷美辩白,遭到了赵光义的嫉恨,他因此失去了皇位继承权,后来因为“发疯”被贬为庶人。三,赵德芳之死。历史上关于赵德芳的记载实在是太少了,只说他是在23岁的时候生病了,在睡觉的时候突然死去了。六年三月,寝疾薨,年二十三。一般而言,在睡梦中去世多半跟心脑血管疾病有关,但赵德芳这么年轻,不是得心脑血管疾病的年纪啊,所以说他的死十分蹊跷。顺便说一句,演义中八贤王的原型人物就是赵德芳。四,宋皇后的身后事。995年,宋皇后去世,享年四十三岁。宋皇后年纪轻轻就去世已经很可怜了,但是赵光义对待她的身后事却十分草率,甚至是羞辱。宋皇后死后,赵光义不为她穿丧服,也不让大臣们去给她治丧,还将她的灵柩搬到宫外的燕国长公主家存放,这完全不符合皇后应该享受的礼仪。有些大臣实在看不下去了,于是上奏折批评赵光义,他都不予理会。翰林学士王禹偁十分气愤,于是写了一封奏折规劝赵光义,竟然遭到了贬黜。孝章皇后(宋皇后谥号)崩,迁梓宫于故燕国长公主第,群臣不成服。禹偁与客言,后尝母信仪天下,当遵用旧礼。坐谤讪,罢为工部郎中、知滁州。这还没完,宋皇后的灵柩在燕国长公主家存放了两年后,赵光义还下诏书说,不让宋皇后跟宋太祖合葬,也不能让她的牌位进入太庙供奉。后来,赵光义将宋皇后葬在了宋太祖永昌陵北边的一处坟墓之中,而不是在皇后应该埋葬的西南方位,然后他派人将王皇后的牌位移到太庙去,导致宋皇后的牌位就只能放在别庙中,这个做法实在是太侮辱宋皇后了。有些人说,赵光义之所以不让宋皇后跟赵匡胤陪葬,是因为那时候礼法森严,只能有一位皇后跟皇帝陪葬,其他两位皇后无法享受皇后待遇,所以赵光义对待宋皇后做法是没有错的。事实上,赵匡胤的嫡妻贺氏因为是被追封为皇后的,所以她既没享受跟赵匡胤合葬的待遇,也没有被供奉在太庙;而赵匡胤的第二任皇后王氏因为当皇后的时间太短,所以她也没有享受以上两项待遇。那么问题就来了,赵匡胤的地三任皇后宋皇后去世之后,怎么就不能享受合葬和供奉在太庙的待遇呢,实在是说不过去啊。所以说,赵光义是有意在贬低宋皇后,他是在发泄心中的不满情绪,至于说他对宋皇后究竟有什么不满,我想跟宋皇后当初支持赵德芳继位关系莫大。宋皇后在守寡的十九年间,低调到令人可怕,以至于史书上对她这段时间的人生经历没有太多记载,只知道她搬过一次家,但依然居住在皇宫中,而且活的时间有点短。宋太祖去世之后,他的儿子赵恒继位,恢复了宋皇后的待遇,她的家人也受到厚待。后世史家如李贽等人都批评赵光义之所以对宋皇后薄情寡义,跟赵匡胤去世当晚发生的事情有关。所以说,赵匡胤妻儿都没有什么好结局是不争的事实,也很难让人不将这个责任归咎到赵光义头上。至于说这些事情为什么会发生,只能说是赵光义为了稳固他的皇位并确保他的子孙可以继承皇位,这换做是任何一个人都可能去这么做。宋太祖赵匡胤是武将出身,也是个武力和权术的能人,自“陈桥兵变”皇袍加身到“杯酒释兵权”,体现出对武将的不信任。也是由于唐末武将的以武乱权,故赵匡胤设立枢密院为全国的最高军事机构,最高长官枢密史由文官担任。所以文官权力极大。宋朝官员如何掌握该力量离不开“国策、体制、政治”因素影响下的宋朝“文官制度” 在宋朝,文官的活动空间可谓非常之大,相对于其他朝代的文官也更为自由。这样的变化,与大宋的开国皇帝赵匡胤的政治决策息息相关。宋太祖赵匡胤所颁布的“勒石三戒”,使得宋朝时期的文官们生活有了很大的保障。自从赵匡胤登上皇帝的宝座后,将发展的中心转移到对于国家的建设中去,与此同时也产生了在当时盛极一时的宋朝文官风潮。在宋朝,统治阶级对于文人墨客非常尊敬,重视有佳,重文轻武的程度在中国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在这样的社会大环境下,文官成为了一种比武官更加重要的职位,掌握的权力远远要超过武官,受到了社会各个阶层的尊崇,其光鲜亮丽的程度可见一斑。宋代的开国宰相赵普对儒家文化的大力推崇,更是为整个时代的读书人创造了一个很好的从政的环境。一、 重文抑武,文官当道的治国政策对于宋朝为什么文官会拥有如此高的社会地位,我们就不得提到宋太祖赵匡胤这个人物。在当时,发生了陈桥兵变这一历史事件之后,赵匡胤非常担心这样的情况会再次发生,历史的悲剧将在他的身上重演。五代十国时期藩镇割据导致社会局势非常动荡不安,人心惶惶;宦官掌握国家大权,帝王的权力名存实亡。为了预防出现这样的局面,宋太祖赵匡胤带领自己的得力助手,将散落在各个地区的兵权紧紧收归到自己的手上,大规模的压缩地方政府所享有的权利。并且,其对军队进行了全面的改革,使得各个地方的军事权利完全由自己所掌控,使得军事将领们逆反中央的可能极基本不存在。这样难以表达的小心思,宋太祖赵匡胤肯定不会把它当着文武百官的面赤裸裸的昭告天下。他只说是为了让国家未来可以变得更好、更强大,为了避免战争的再次出现,国家需要休养生息。按照这样的说法,朝政的建设并不需要过多的武官,所以武官的人数理所当然的需要进行裁减。当时国家的努力范围,是要将经济恢复到战前的水平,以及逐步完善国家现有的政治制度。因此,宋朝时期的朝廷对于文官的需求量非常之大。从这一点上我们就可以看出赵匡胤的智慧,利用数量日渐增多而无实质伤害性的文官来打压那些手头上掌握兵权的武官。在这样的政治风向的影响下,走向政治仕途,成为一名文官是当时很多读书分子所追求的目标。现在我们在谈到宋代的文官制度的时候,士大夫可以说是其中的标志。文官们如果想要顺利的进入政坛、踏入仕途,在朝堂上能够有一番作为的话,首先需要通过的就是士大夫阶层的考验。这也是宋朝文官制度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风向标。宋太祖赵匡胤为了能够将国家的权利牢牢的把握在自己的手中,建立了一套体系非常完备、系统的制度,这些举措对于当时国家的稳定以及官员的控制来说都是非常有必要的。“兵权所在,则随以兴,兵权所去,则随以亡。”宋朝在保留有原有的必要的常设的处理日常事务的机构之外,也增设了很多削弱宰相权利的分支机构。为了避免文官也对国家的政权产生影响,将每一个职位的职能都进一步细化,每个职位之间的权能都有相互牵制与制约。由此保证每个文官都在被牵制的情况下尽心尽力为中央贡献自己的力量,这大大加强了中央对于文武百官的控制和朝廷中央集权。虽然在宋朝的末期,还是出现了官员数量过多,行政效率非常的低下,官员们互相推脱责任的种种现象。但是,我们所不能否认的是,宋太祖赵匡胤所设立的这一系统的文官结构对于武官专权起到了很大的抑制和平衡的作用。文官也凭借这样的契机走入了大众的视线。二、 初入体制,文官进阶的资格途径自隋唐时期科举制度创设、完备之后,考试是大多数百姓进入朝堂,开始仕途的一个最佳途径。在宋朝,除了通过科举制度进入仕途之外,还有另外两条进入仕途的道路。它们分别是自荐制度以及荫补制度。科举制度最早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就产生了雏形,到了后来的隋唐时期真正的发展壮大,形成了一套相对完善的体系。这一制度主要是通过公开进行相关科目的考试来选举朝廷所需要的人才,也使得当时宋朝时期的读书人对于学习产生的氛围非常浓厚,人们对于读书人、知识分子也非常的推崇、尊敬。科举制度使得很多家境贫寒,没有什么政治背景的考生有机会获得进入官场的机会,因为科举制度相对来说非常的公平,考生们可以真正展示自己的才华、实力,出生普通家庭的学子也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进入仕途。自荐制度通常针对的是已经步入仕途的官员,皇帝下旨需要人才的时候,这些有才能的官员就可以积极的报名,推荐自己。有的时候,这也需要有上级领导的欣赏和推荐。推荐完自己之后,还需要进行相关的考试来选拨人才,在这一点上和科举制度是非常相似的,这也在最大程度上的保证了公平性,避免权利对其进行干扰。有的时候,皇帝会亲自参加自荐制度中人才的考核以及选拨程序。“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自荐制度的难度与科举制度相比可以说是旗鼓相当的,这也是为官之人得到重用提升的一个非常好的机会。荫补制度相对于以上两种制度来说,对于贵族们来说是更加有利的。那些豪门贵族家的子弟虽然不能随心所欲的进入官场,但是对于平民百姓来说,却是多了很多门路和捷径。这样做的目的也在于笼络朝廷官员,是他们更加衷心的辅佐帝王,全身心的为皇帝服务。从以上所说的我们其实不难看出,在宋朝成为文官有很多种途径。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也是最为公平的一种方法还是通过考试进行相关的选拔,这让很多寒门学子充满了希望。尤其是当时的宋朝重视教育,而且科举录取名额,相比于唐朝有所增加。在宋太宗赵光义在位时期,曾多次恩科,每次录取百余人,他在位的二十多年内,录取的进士人数就有上千。整个宋朝科举录取的进士人数,远高于唐朝,还有其他的制度,与科举制度相辅相成,使得当时文官的队伍日益壮大。三、自在悠然,文官当道的政治保护我们不难看出,在当时的宋朝,文官具有非常高的社会地位,不仅仅是因为很多的学子希望能够通过成文文官来实现自己内心的报复,大展宏图,为国家做出贡献。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当你成为了一个文官之后,你不仅仅可以得到大家的尊敬、推崇,实现自己的理想,而且更重要的一点就在于文官的待遇还是日常优越、自在的。虽然这样低下的工作效率使得宋朝末期出现了冗官的现象,但是对于文官自身来说,这份差事还是相当悠闲自在的。在宋朝重视文官制度的影响之下,皇帝们往往不会对文官们发脾气,通常情况下也不会怪罪他们。宋太祖赵匡胤还下令在自己的墓碑上刻上为人熟知的“勒石三戒”,希望文官制度在后世能够继续发展壮大。“太祖勒石,锁置殿中,使嗣君即位,入而跪读。其戒有三:一、保全柴氏子孙;二、不杀士大夫;三、不加农田之赋。呜呼!若此三者,不谓之盛德也不能。”他还规定的不能杀死士大夫,自然而然的,文官也成为了保护的对象。纵观整个大宋的历史,几乎没有文官被处死。当时在宋朝有一位文官叫做蒲宗孟,他的日常生活非常的骄奢淫逸,而且没有一点仁义之心,残忍至极。虽然他的行为举止引起很多人的不满,屡次遭到弹劾,但是并没有受到惩罚,因此他的行为愈发放肆,这也是与当时对于文官过分的保护所导致的,连皇帝都不敢随意对文官进行惩罚。再加上宋太祖赵匡胤这个人,对于旁人都处于非常戒备的防备状态,他即使非常重用文官,也没有给文官太多的权利。为了防止文官掌握大量的权利,当时招聘了非常多的文官,这样一来,分配给每个文官任务更加的细致,任务量相比较而言也更加的轻松。日常的生活有保障,工作任务也比较轻松,还能得到社会百姓的认同。
宋太祖赵匡胤把皇位传给弟弟宋太宗赵光义。赵光义传给儿子宋真宗赵恒,赵恒传位儿子宋仁宗赵贞。因为宋太祖赵匡胤沒有把皇位传儿子而传弟弟,以后皇帝是宋太宗赵光义一族的。所以赵光义是宋仁宗亲爷爷。而宋太祖赵匡胤是宋仁宗赵贞的族爷爷。反过来说宋仁宗赵贞是宋太祖赵匡胤的族孙!宋朝的失败无外是用金钱衡量人命的结果。老是以为自己钱多,没看过单单有钱的,就能打赢战争。导语:感觉宋太宗除了坑子孙,没啥贡献。宋太宗赵光义夺取了皇位以后,的确做了一系列的事情,给后世的大宋王朝埋下了不小的祸根。但是他又是北宋皇帝的老祖宗,所以他们也不好骂他,只能不断通过改革的尝试,把他留下的毛病给治好,可惜很难很难啊。都说坑爹,遇上宋太宗赵光义这种坑子孙后代的祖先,这也是比较难得的。而且他坑后代都是有理有据的,从他的角度去看,嘿,还蛮有道理的。一、雍熙北伐惨败,导致后世皇帝畏惧北伐。燕云十六州是后晋开国之君石敬瑭拱手送给契丹人的,从此以后,一直到了朱元璋时期,长达400多年的时间,中原汉人王朝都没有收复这块土地。由此可见这件事对当时的中原王朝影响有多大,整个宋朝300多年,都没有机会拿到这块地盘。这地方就好像是北宋的门户,人家可以随时到你家去,因为人家掌握着你家的大门。为此后周世宗柴荣果断北伐,收复了三州三关17个县,可惜他中道崩殂,这事儿也就搁浅了。赵匡胤称帝后,一直忙着征服南方的小国家,等到有空的时候,却溘然长逝了,他一直放不下的就是燕云十六州。宋太宗赵光义打算完成哥哥的心愿,所以也开始了北伐战争。他派遣了20万大军,分为3路向大辽进军。当时大辽新君刚刚登基,赵光义认为这是好时机。本来大军节节胜利,拿下了不少地盘。可是西路军和东路军都接二连三遭到大辽军队的重创,主将潘美和监军王侁指挥失当,导致杨业也就是杨老令公战死沙场。赵光义的三路大军,全部战败而归,死伤无数。不要说收复幽州了,就连蔚州、寰州等地都被大辽给占了。雍熙三年,诏美及曹彬、崔彦进等北伐,美独拔寰、朔、云、应等州。诏内徙其民。会辽兵奄至,战于陈家谷口,不利,骁将杨业死之。美坐削秩三等,责授检校太保。---《宋史》这一次北伐可谓是偷鸡不成蚀把米,不光没完成哥哥的心愿,反倒是丢了点土地。从此以后赵光义再也不愿北伐大辽。后世的宋朝皇帝们,一提到北伐,就会想到赵光义的这次惨败,所以压根就不敢北伐,也就失去了收复燕云十六州的野心。二、开科取士扩招,后世出现严重冗官现象。宋太宗赵光义他的皇位是怎么来的呢?是从哥哥赵匡胤那儿继承来的。当时他老哥才不过50岁,大晚上跟他喝酒聊天,第二天就暴毙了。赵光义想也没想就夺取了皇位,把俩侄子晾在了一边。这么一来这天下就会有人说赵光义的闲话,毕竟皇位来路不正。光靠赵普为了拍马屁,编造出来的金匮之盟,那是没办法让大众信服的。那么这该怎么办呢?赵光义深知人性,只要给大家足够的利益,一切都是好办的。首先他将侄儿赵德芳和赵德昭都加官进爵,赵德昭更是被封为王爵,地位在百官之上,和当年的赵光义一模一样。其次他提拔了一大帮摇摆不定的大臣和亲族,毕竟赵匡胤的亲信都杯酒释兵权给赶回家了,所以朝中剩下的就是赵光义的人和摇摆不定的人,搞定摇摆不定的人就可以了。最后赵光义还要买通一帮人,那就是天下士子。这帮读书人,是民间的舆论导向。于是赵光义就扩招进士,头一年就比哥哥在位期间多招了一倍的进士,基本每年都有四五百人。此后赵光义年年扩招,最多的一年是在公元991年,赵光义一口气招了17300人,这创纪录的招考比例,的确让大量读书人得到了好处。可是也造成了严重的问题,那就是冗官的问题。赵光义招人的时候当然很高兴,大家都开心的事情,何乐而不为呢?可是这么多进士又该如何安排工作呢?境土蹙而赋敛日繁,官吏增而调度日广。景德、庆历时,以三百二十余郡之财赋供一万余员之俸禄。今日以一百余郡之事力而赡二万四千余员之冗官,边郡则有科降支移,内地则欠经常纲解[4]。欲宽财力,必汰冗员。---《宋史全文》工作就那么点,根本就安排不过来,所以大量进士处于待业状态。他们拿着朝廷的俸禄,却没有地方官给他们做,严重的冗官现象就出现了。后世每一代皇帝都想着要学习祖先,自然也是扩招,所以逐渐形成了,一个官职空缺下来,几百号进士找关系竞争的结果。三、重文轻武,进一步削弱了宋朝的战斗力。赵匡胤的皇位是武力夺权得来的,他是武将出身,在掌握大权以后,将后周的小皇帝柴宗训赶下了台,自己做了皇帝。此后为了防止自己的手下也学习他这么干,所以他杯酒释兵权,把手下亲信们的兵权都给收回来了。他本以为这么做就能解决手下人谋反的问题,万万没想到,自己的江山居然还是被弟弟赵光义给夺走了。赵光义也是担心哥哥这样的人在自己的朝廷里面出现,毕竟大将手握兵权,并不是什么好事。为此赵光义也学习哥哥,开始防备着手里的武将。他将军队的控制权收归自己以后,不再下发给武将,而是选择文臣来执掌这些兵权。也就是说武将在前线,必须要听从文臣们的调遣。这不是扯犊子的事情吗?战场上风云变幻,这些老夫子们一个个嗲声嗲气慢悠悠地喝着茶,怎么能办得成事情呢?北宋文臣执掌兵权的局面逐渐出现,他们是文人,翻不起什么大浪。这倒是真的,赵光义的确保住了老赵家的江山,可是也使得宋朝的战斗力差的可怜。不光北边的大辽、大金总是起来欺负他们,就连西边的西夏,北宋都不敢招惹,为什么?因为完全打不过啊。总结:赵光义除了坑子孙,还真没做过什么积德的事情。赵光义的皇位是抢来的,,既然是抢来的,那就好好干呗。这大兄弟还偏偏事事都干得不怎么样,给后世基本上没带来什么好的影响。几件大事干不好,其他小事有成就也等于是白搭。北伐失败,使得后世子孙畏惧北方政权,完全不敢收复燕云之地。为了笼络读书人,大量扩招进士,使得朝廷负担沉重。重文轻武,导致北宋武力值陡降。他还做了啥坑子孙的事情?欢迎大家补充。参考资料:《宋史》评价宋太宗的人有很多,其中最有名,最不客气的当属毛泽东。毛泽东一句“不知兵”,直接让宋太宗戴上了一顶不懂军事的帽子,影响深远。实际上,毛泽东对宋太宗的评价可真不咋滴,甚至可以说是近乎苛责——“无能”,“小人”、“不择手段”这些贬义词频繁出现。在毛泽东看来,宋太宗就是一个无能小人。 这是怎么回事呢? 01、点评帝王毛泽东历来酷爱读书,从青年时代起,毛泽东就翻阅了大量传统的经、史、子、集著作。尤其是是《二十四史》,是他最为重视的一部巨著,其重要部分读得很细、很熟、很透。 据曾经给毛泽东选读《二十四史》及《昭明文选》等文史书籍的北京大学中文系教师芦荻说:“二十四史”的重要部分,毛泽东起码读了三遍以上,有的书皮都磨破了。”毛泽东不仅自己爱读历史,还号召同志们一起多读历史。他曾强调道:“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一个发展,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不应当割裂历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1941年,毛泽东在延安干部会议上,又明确指出:“不但要懂得中国的今天,还要懂得中国的昨天和前天。” 1952年,为了系统研究中国历史,探寻中国历史发展规律,更好的规划中国未来发展。毛泽东开始全面系统的研究《二十四史》,他不仅通读这些历史巨著,而且还繁圈密点,写下了大量自己对历史人物或事件的独特评价和批注。 其中评价的历史人物有100多位,他的评价往往能打破常规,提出异于传统,“古为今用”、鉴古知今的评价。在这些评价中,毛泽东对帝王的评价无疑最受人关注。比如,历来被视为昏庸无道、荒淫残暴的纣王,毛泽东给出的评价是——“很有本事,能文能武的人”; 再比如,一直以来都是暴君代表的秦始皇,毛泽东高度肯定道:“第一个把中国统一起来的人物,比孔子伟大得多,孔夫子讲的是空话。” 而对史书中褒大于贬的宋太宗,毛泽东也做出过多次评价,内容不长,却短小精悍,杀伤力很大,侮辱性极强。因为毛泽东对宋太宗的评价,每一次都没有好词,不是无能,就是小人!而他对宋太宗别开生面的评价引人注目,让人们对宋太宗形成固有的印象 02、宋太宗 宋太宗,原名赵匡义,宋太祖赵匡胤称帝后,为避讳改名赵光义,自己称帝后则改名赵炅。网友戏称宋太宗为赵二,宋太祖为赵大,实际宋太宗兄弟排名第三,长兄早夭。开宝九年(976年)十月二十日,宋太祖离奇暴毙,宋太宗登基称帝,由此留下一段千古迷案——烛影斧声。至道三年(997年)三月二十九日,宋太宗驾崩,时年58岁,在位22年。宋太宗死后,皇太子赵恒继位登基,是为宋真宗。 实际上,宋太宗死后,宋朝人就开始对他进行评价,此后元明清对他的评价就没有停过。当然,在宋朝,对宋太宗的评价以盛赞为主,好的重点说,往好了说,浓墨重彩地说,大书特书;坏的尽量不说,往小了说,一笔带过地说,甚至不说。宋朝官方史书《宋会要辑稿》称赞宋太宗:“庙号太宗。恭惟圣灵,诞膺茂典,锡兹纯嘏,俾盛业之无疆;播厥鸿休,垂永代而不朽!” 另一部巨著《太平宝训·政事纪年·卷一·太宗皇帝》 则称赞道:“人君尚俭,前代稍贤者能之。太宗之尚俭,其难哉!时天下平定,功业盛大,自唐及五代,四方僭伪之国,尽为我有;贡献之物,府无虚月。加之生民脱去乱世,各居富乐。三代之下,帝王致太平如此盛者有几?虽尚奢侈,固有余力,亦未掩大德,而过为俭素,所难能也!此无他,正以厚天下之俗,为子孙之法耳。其长育人才,文武不乏,冯继业自矜守边之功,以为他人难继,太宗命一郎官代之,威名方略过于继业,当时养材如此之盛!”而个人私史对宋太宗也不吝赞美,比如南宋著名史学界王称在《东都事略》中评价宋太宗道:“太宗以英睿之姿,佐太祖定天下,开子孙帝王万世之业,故太祖勤勤于传袭,非特以昭宪顾命而已。太宗以明继圣,而能广文之声,卒其成功,乃大一统。于是北自常、碣,南极领表,东际海、岱,西接洮、陇,宋之威德,斯为盛矣。”基本上来说,全都是歌功颂德之词。03、身后名到了元朝,蒙古人评价宋太宗就少了一些顾忌,该夸的夸,该批评的也批评,《宋史·太宗本纪》评价道:赞曰:帝沈谋英断,慨然有削平天下之志。既即大位,陈洪进、钱俶相继纳土。 未几,取太原,伐契丹,继有交州、西夏之役。干戈不息,天灾方行,俘馘日至, 而民不知兵;水旱螟蝗,殆遍天下,而民不思乱。其故何也?帝以慈俭为宝,服浣 濯之衣,毁奇巧之器,却女乐之献,悟畋游之非。绝远物,抑符瑞,闵农事,考治 功。讲学以求多闻,不罪狂悖以劝谏士,哀矜恻怛,勤以自励,日晏忘食。至于欲 自焚以答天谴,欲尽除天下之赋以纾民力,卒有五兵不试、禾稼荐登之效。是以青、 齐耆耋之叟,愿率子弟治道请登禅者,接踵而至。君子曰:“得乎丘民而为天子”, 帝之谓乎?故帝之功德,炳焕史牒,号称贤君。 若夫太祖之崩不逾年而改元,涪陵县公之贬死,武功王之自杀,宋后之不成丧,则后世不能无议焉。《宋史》既肯定宋太宗的功绩,先表扬一通,给他一个贤君帽子戴戴,而后主要抨击宋太宗改年号,逼死弟弟、侄子,轻视嫂子这些事,对于宋太宗本人的政治、军事方面的缺陷并没有提及。到了明朝和清朝历史学家们的步子就迈得更大了,除了《宋史》这些批评之外,明朝历史学家王夫之对宋太宗屡易宰相,提出尖锐的批评——“立法愈密,奸佞之术愈巧。太宗颠倒其大臣之权术,又奚能取必于闇主?徒以掣体国之才臣,使不能毕效其所长。呜呼!是不可为永鉴也欤!” 而清朝历史学家赵翼对宋太宗驭将之术提出更严厉的批评: “宋太祖以忠厚开国,未尝戮一大将,然正当兴王之运,所至成功,固无事诛杀。乃太宗、真宗以后,遂相沿为固然,不复有驭将纪律。如太宗雍熙四年,刘廷让与契丹战于君子馆,廷让先约李继隆为援,及战,而继隆不发一兵,退保乐寿,致廷让一军尽没,廷让仅以数骑脱归。是继隆之罪,必宜以军法从事,而太宗反下诏自悔,而释继隆不问。” 整体上说,古代对宋太宗的评价还是褒大于贬的,对他的批评主要是权术和军事方面03、太宗不知兵终于到毛泽东了,毛泽东对宋太宗可不太客气了。 首先,毛泽东重点评价了宋太宗在位22年最大的军事行动,两次北伐。第一次北伐是太平兴国四年(979年),宋太宗灭掉北汉后,为收复幽云十六州,对辽国发动第一次大规模战争,这一次出兵作战,打了辽国一个措手不及,险些收复幽州,但由于宋太宗指挥失误,在高粱河大败,宋军全线溃退,死者万余人,宋太宗本人乘驴车弃军逃跑,留下一个高粱河车神驴车漂移的美丽传奇。 第二次北伐是雍熙三年(986年),宋太宗趁辽国新君初立、主幼国疑之机,发动三路大军,再次北伐辽国。结果第一路,米信率领的西北路军在新城会战失利;第二路,曹彬率领东路军在岐沟关被辽名将耶律休哥击败。 宋太宗急令宋军三路大军撤退,并命潘美、杨业统率的西路军护送百姓内迁。 结果监军王侁和主帅潘美指挥失误,且怯阵先退,致使断后的杨业陷入重围,被俘绝食殉国。 第二次北伐以失败告终。毛泽东可是不世出的军事家,宋军此战存在的缺陷,宋太宗拙劣的指挥,毛泽东自然是一眼洞穿。 毛泽东在评价这两次北伐时,没有从史学家的角度分析,而是以军事家的身份,对宋辽双方战术特别是辽国战术上进行了深入分析。尤其是辽军在两次战争中都用了“诱敌深入、聚而歼之”的战术,而宋军却“尔后屡败……宋人终不省”(毛泽东评价)。 毛泽东可谓是“诱敌深入、聚而歼之”的战术的行家里手,因此他对辽军采用此战术表示肯定,对宋军的失败表示惋惜。 重点来了,毛泽东把两次失败的主要原因归咎于宋太宗的错误指挥。于是,他在看完两次战争后,给宋太宗的评价是——“此人不知兵,非契丹敌手”。 毛泽东一句话,宋太宗从此成为“不知兵”皇帝的代表人物。但毛泽东什么人,古往今来比他强的军事家,没有几个。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他说宋太宗“不知兵”,宋太宗不服也得憋着!04、太宗无能也正是因为毛泽东对宋太宗那令人发指的军事低劣水平深恶痛绝,因此,当他看到《宋史》评价宋太宗时,他给出更为辛辣的讽刺。 《宋史》对宋太宗的赞,有这么一句“帝沈谋英断,慨然有削平天下之志。” 毛泽东毫不客气的批注道:“但无能”。毛泽东意思是说,宋太宗就是一眼高手低的无能之辈。《宋史》赞中这句“故帝之功德,炳焕史牒,号称贤君”。毛泽东则在“炳焕史牒”后面批注道:“幽州之败”。毛泽东这话可就有意思了,嘲讽之意,不言而喻。宋太宗,你确实永载史册了,幽州之败,高粱河车神的名声可不是永载史册了嘛。而在《宋史》赞中这句“至于欲 自焚以答天谴,欲尽除天下之赋以纾民力,卒有五兵不试、禾稼荐登之效。是以青、 齐耆耋之叟,愿率子弟治道请登禅者,接踵而至。”毛泽东直接毫不留情的批注道:“不择手段,急于登台。”在毛泽东看来,《宋史》对宋太宗的称赞是十分虚伪的(他认可宋太宗弑君杀兄继位的说法)。 毛泽东丝毫不掩饰对宋太宗的蔑视嘲讽之意。05、小人之心《宋史纪事本末》记载:“帝遂以襄王为开封尹,改封寿王,于是立为皇太子。庙见还,京师之人拥道喜跃,曰:“少年天子也。”帝闻之不怿,召准谓曰:“人心遽属太子,欲置我何地?”准再拜贺曰:“此社稷之福也。”帝入语后嫔,宫中皆前贺。这个记载指的是宋太宗立宋真宗为太子后,开封百姓欢呼悦雀,夸宋真宗是“少年天子”。一般来说,正常人看到自己儿子有出息了,应该高兴才是。可宋太宗听到这话后,就很不高兴了,他想到的是,大家都说太子好,置我于何地。 宋太宗此言虽说是出自帝王对权力的本能反应,但心胸着实太狭小了些。因此,毛泽东看到这个记载后,不屑之意,勃然而出,愤然提笔,直截了当批注道:“赵匡义小人之言!”综上所述,毛泽东评价宋太宗的用语,分别是——“宋人终不省”、“此人不知兵,非契丹敌手”、“但无能”、“不择手段,急于登台”、“小人之言”。这些可都不是什么好词,甚至可以说,在毛泽东看来,宋太宗就是对内不择手段、虚伪奸诈,对外不懂军事、无能至极的心胸狭窄的小人。结语、 毛泽东是整个世界历史上有数的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他的思想和成就所达到的高度是常人所无法企及的。 这一高度使得他的事业、思想、看法,都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毛泽东向来对一些庸碌无为的帝王不假颜色,他对汉文帝、汉景帝都没什么好话,认为“文景二帝乃守旧之君,无能之辈”。 至于宋太宗,他更是瞧不起,毛泽东是以一个领袖和军事家的角度去评价另一个领袖宋太宗。 他得出的结论当然和古今学者都不一样。且不说毛泽东的话是否有失偏颇,但他确实言之有物。靓坤同志曾说,错了就要认,挨打要立正。 毛泽东的评价虽然很不客气,但是宋太宗不服不行。 技不如人,只能甘拜下风。所谓“烛影斧声”,最早来源于《宋史纪事本末》的记载:帝王召晋王光义,嘱以后事。左右皆不得闻,但遥烛影下晋王时或离席,若有逊避之状。既而上引柱斧戳地大声谓晋王曰:好为之,俄尔帝崩时漏下四鼓矣。976年,也就是北宋开宝九年十月壬午夜,宋太祖患病未愈,急召晋王议事,兄弟二人屏退宫女和太监后独处。期间,屋外有人看见烛光下的赵光义时而离席,时而躲避,还听见赵匡胤引柱斧戳地声,场面非常的激烈。宋太祖当夜驾崩后,其弟赵光义继承皇位,史称宋太宗。此后,关于“有子不传却传弟”的争议从来就没有停止过,纷纷质疑晋王以斧砍死兄长后强行篡位。宋太宗继位后,逐渐又有了“金匮之盟”的说法,声言这次皇位传承是杜太后生前就定下的,并非谋逆夺权。但是,后世关于这个悬案却从来没有盖棺定论,至今都有许多的声音。那么,宋太宗究竟有没有杀兄篡位?本着尊重事实和揭秘历史的态度,文史不假带您走近宋太祖和宋太宗,走进备受争议的“两宋王朝”。为了抵制恶意抄袭,笔者在来源于网络的图片附加标识实属无奈之举,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959年,后周世宗柴荣突然病故,年仅七岁的柴宗训继位,立即引起了朝局的不稳。到了正月初一,前方传来了辽国联合北汉大举入侵的消息,更加剧了政权的动荡不安。实际掌权的符太后毫无主见,慌乱之下只好求助于宰相范质,重新对赵匡胤委以重任领兵御敌。当后周大军行至陈桥驿(今河南省封丘东南陈桥镇),蓄谋已久的兵变终于开始了。这天晚上,赵匡胤的弟弟赵光义和亲信赵普等人在军中大肆散布消息,鼓吹“皇帝幼弱不能亲政,为国效力破敌又有谁人知晓”?受此影响,将士们的情绪立即被煽动了起来,赵光义等人将准备好的龙袍披在假装醉酒的赵匡胤身上,伏地皆呼万岁。赵匡胤在半推半就下登基称帝,率兵回师开封,几乎兵不血刃就夺取了政权,摇身一变成为了大宋的开国皇帝。在这个夺权过程中,有个人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他就是同胞弟弟赵光义。功成名就后,赵匡胤立即犒赏群臣,任命石守信为归德军节度使,任命高怀德为义成军节度使,任命张令铎为镇安节度使,任命王审琦为泰宁军节度使,任命张光翰为江宁军节度使,任命赵彦徽为武信军节度使……。而对于陈桥兵变最大的功臣赵光义,他又是如何封赏的?起初,赵光义被任命为殿前都虞侯,领睦州防御使之职,后又担任了泰宁军节度使。征讨李重进后,他被加封为大内都部署加同平章事,还任开封府尹兼中书令。消灭北汉后,更被任命为东都留守并且加封晋王,位列宰相之上。在赵匡胤看来,弟弟对自己不错,而自己也没有亏待他。可是,赵光义却并不这么认为,他还有第二步棋要走,那就是未来也要当皇帝。问题来了,这“皇帝”的名额非常有限,不像是在学校当个组长或者课代表,名额特别多。为了抢夺这唯一的名额,他开始蠢蠢欲动,终于对老哥赵匡胤下手了。于是,在称帝九年后的一个夜晚,年仅50岁的赵匡胤就毫无征兆地驾崩了。事发当夜,赵光义奉诏后入宫面圣,哥俩在屏退左右后推杯换盏,聊到关键时刻还发生了剧烈争执,最终形成了“烛影斧声”。第二天凌晨,赵光义独自从殿内走出,声称皇帝刚刚驾崩了,自己就当仁不让地继承了皇位。之后,他继续完成哥哥未尽的事业,着手进行统一全国的战事。由于过分自信和好大喜功,宋太宗主导的几次北伐都以失败而告终,国力消耗非常严重。一看外战不行,他立即调整了政策,开始执行“守内虚外”,为日后的“积贫积弱”局面埋下了伏笔。自古以来,王位或者皇位的传承都是事关大局的重中之重。从商朝开始,继承制度基本都是按照“父死子承”,辅之以“兄终弟及”,逐渐成为了惯例。据《公羊传·昭公二十二年》记载:其称王子猛卒何?不与当也,不与当父死子继和兄死弟及之辞也。不过,无论从历史传统还是血缘亲疏来看,“父死子承”都是首选,“兄终弟及”都是备选。问题来了,宋太祖赵匡胤虽然驾崩了,但他并非没有儿子,除了滕王赵德秀和燕王赵德林早夭外,还有两个儿子活到了成年,他们分别是次子赵德昭和幼子赵德芳。也就是说,这二位正主才是真正的皇位继承人。宋太宗在即位之初,朝野始终都议论纷纷,认为他的皇位得来不正。面对严峻的信任危机,他开始茶饭不思,开始寝食难安,终于下定决心要为自己皇位的合法性找到依据。通过冥思苦想,宋太宗终于找到了一根救命稻草。于是,他声称自己的母亲杜太后当年临终前,曾当着宋太祖的面留下一道懿旨,要求老哥死后传位于自己,而自己去世后再传位于弟弟赵廷美。这套说辞俨然有鼻子有眼,具有一定的合理性。而且,还有一份懿旨藏于金匮之中作为实物证据,更增加了可信程度,史称“金匮之盟”。“金匮之盟”暂时让宋太宗度过了信任危机,可新的问题又来了。难道,自己真的要传位于弟弟赵光美吗?这是一个问题,一个大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宋太宗又一次下手了。于是,赵氏皇族内部开始接二连三的出事,很多都是“天外横祸”,离奇得让人目瞪口呆!979年,赵匡胤的儿子赵德昭被叔叔赵光义痛斥一顿,理由是不思进取。结果,他回家后就莫名其妙地死了,具体死因高度成疑。经过一系列的调查取证,官方结论竟然是自杀。981年,赵匡胤的最后一个儿子赵德芳也离奇死了,年仅23岁。经过又一次的调查取证,官方结论竟然是病死,可问题是他正值盛年,而且从无病史。于是,在赵氏皇族内部,仅存的隐患就剩下了赵光美。怎么办?赵光义开始天天犯愁。到了982年,宋太宗赵光义终于等到了机会。也许,就是他自己创造的机会,自导自演了一出戏。赵廷美被人揭发阴谋篡位,立即遭到有关各方的密切调查,很快被以莫须有的罪名贬到了西京,后来又贬到了房州。据说,他因为“羞愧难当”进而患病,在984年就一命呜呼了。短短四年时间,潜在的皇位争夺者赵德昭、赵德芳和赵廷美都相继离世,而且非常的匪夷所思。从此以后,再也没有什么力量能与宋太宗及其子孙们争夺皇位了,他终于笑了!但是!也有人认为“金匮之盟”是真实的。赵德昭出生于951年,先后担任过贵州防御使和山南西道节度使等职。通过历练,宋太祖赵匡胤任命他出任中书门下平章事,基本上形同宰相。赵德芳出生于959年,先后担任过贵州防御使和山南西道节度使等职,和他的哥哥轨迹如出一辙。在此历练期间,他的表现有些平庸,并没有赢得父亲宋太祖的认可。最关键的一点,宋太祖赵匡胤始终都没有册立太子,甚至没给两个儿子封王。而很早之前,他已经晋封弟弟赵光义为晋王,孰轻孰重明显一目了然。有人认为,赵匡胤的北宋是在五代十国的乱象中建立起来的,是从后周的孤儿寡母手中夺过来的。因此,他深知“国赖长君”的重要性,要不是柴宗训年幼无知,要不是符太后毫无主见,陈桥兵变或许根本不会成功。为了延续来之不易的赵宋王朝,赵匡胤更愿意传位于年长的弟弟赵光义,这是最稳妥的办法。而且,当时传位长者为君也并非没有先例,后周世宗柴荣就是这样得位的,是郭威心甘情愿这样做的。很多人认为,宋太祖赵匡胤是为了宋朝的基业,为了完成国家的大一统,把皇位传给更具政治手腕、更有战略眼光、更能稳定朝局的赵光义,似乎也在情理之中。不过,事情的发展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北宋在宋太宗赵光义之后并不顺畅。由于鼠目寸光和因循守旧,金国在1127年攻破了都城开封,还将宋徽宗和宋钦宗以及绝大部分赵氏皇族、后宫妃嫔与文臣武将共计三千多人都虏走,北宋的传承就此结束。期间,只有宋徽宗的第九子赵构侥幸逃脱,还跑到临安被拥立为皇帝,改元建炎,成为南宋的第一位皇帝。不过,由于他长年无子,只好就近从赵匡胤的子孙中选出一位继承皇位。1162年,赵构主动退位成为太上皇,将皇位禅让于赵昚,史称宋孝宗。从此以后,被赵光义中途截胡的皇位,又传回到了赵匡胤后人的手中。文史不假个人认为,宋朝的皇位传承非常有意思,也非常有邪性。北宋朝,除了开国皇帝赵匡胤以外,继位的皇帝都是赵光义的这一支脉;南宋朝,除了开国皇帝赵构以外,继位的皇帝都是赵匡胤的这一支脉。真不知道,这是巧合?还是天定?@文史不假宋太祖赵匡胤去世的时候五十岁,他的妻子宋皇后二十四岁,活下来的儿子中,赵德昭二十五岁,赵德芳更是只有十七岁。按道理说,赵匡胤两个儿子年纪都不小了,也都可以做皇帝了,但最后登基的却是他的弟弟赵光义。至于说赵光义为什么可以做皇帝,“斧声烛影”太过于玄幻了,着实不可信。我倒认为有个说法相对而言靠谱点,而且这直接关系到赵光义后来对待赵匡胤妻儿的态度。赵匡胤一共有过三个皇后,第一个皇后贺氏出身名门,跟赵匡胤感情很好,育有三个儿子和两个女儿,其中儿子是长子赵德秀(早夭),次子赵德昭和三子赵德林(早夭)。可惜的是,贺氏在北宋建立前四年就去世了,后来被追封为皇后。贺氏去世后,赵匡胤又续娶王氏为妻,北宋建立后被封为皇后,她也是北宋历史上第一个实际意义上活着就当上皇后的女人,但没有生下孩子,还在北宋建立后的第二年就去世了。王皇后去世后,拥有后唐和后周皇室血统的宋氏嫁给了赵匡胤,她一入宫便被赵匡胤封为皇后。宋氏是洛阳人,她的祖母是后唐义宁公主,父亲是检校太师宋偓,母亲则是后汉太祖刘知远的长女永宁公主,身份十分高贵。据说,宋皇后美丽大方而又贤良淑德,赵匡胤跟她的年纪相差虽然很大,但两人的感情很好。两人在一起生活了十六年,赵匡胤每次下朝回宫,宋皇后都穿得整整齐齐地迎接赵匡胤,赵匡胤也每天晚上尽量跟宋皇后待在一起,足见夫妻情深。宋皇后没有孩子,所以她有意在赵匡胤仅有的两个孩子之一挑选一个作为她的子嗣来培养,赵德昭因为年纪比她还大一岁,她觉得尴尬,所以有意回避赵德昭。而比宋皇后小五岁的赵德芳就没有这种尴尬了,而且两人也比较投缘,所以宋皇后就将赵德芳视如己出地照顾和培养。976年十月十日深夜,赵匡胤突然去世。由于赵匡胤并未册立太子,所以宋皇后有意让次子赵德芳继承皇位,便派遣大宦官王继恩去召秦王赵德芳入宫继承皇位。但王继恩却没有去找赵德芳,而是直接去将晋王赵光义引入宫中。赵光义入宫后,王继恩让他在殿外等候,自己先进去回报宋皇后。宋皇后问王继恩把赵德芳请来没有,王继恩说没有,然后将赵光义给叫了进来。宋皇后这才发现王继恩出卖了自己,但转念又想到赵光义大权在握,自己孤儿寡母又无依无靠,于是在慌忙之中喊赵光义为官家,也就是承认了既定事实了。据记载,当时宋皇后见到赵光义进来的时候是这么说的,吾母子之命,皆托于官家。而赵光义喜出眉梢,于是对宋皇后说,共保富贵,无忧也。双方就这样达成了协议,赵光义做皇帝,宋皇后享富贵,一切都显得那么美好。事实上理性来看,赵匡胤不可能有“兄终弟及”的意思,赵光义弑兄篡位这个说法也说不过去。只能说赵匡胤去世得突然,将决定权留给了宋皇后,而宋皇后有意让赵德芳继位为帝,但最后被王继恩给背叛了,让赵光义占了便宜。在正史记载当中,王继恩后来受到了赵光义的格外看重,成为了一个可以领兵在外征战的排阵都监,可以说是相当风光了。所以从王继恩的人生境遇来看的话,他应该是对拥立赵光义有功劳才被重用的,毕竟他之前只是赵匡胤身边的小角色而已。至于说宋皇后在赵光义之后入宫之后的反应,这对于一个弱女人来说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她出生名门又久在宫廷,对政治斗争的残酷性是有认识的,所以她选择马上妥协,而不是跟赵光义负隅顽抗。不过,宋皇后暴露了她有意立赵德芳继位为帝的意图,赵光义当时不能干啥,但他继位之后发生的一些事情就很蹊跷了。弟弟抢了哥哥儿子的皇位,如果你要是弟弟,你会有安全感吗?换做是我,肯定是没有安全感的,我相信赵光义也是一样。根据陈桥兵变中赵光义的尿性来看,他做事跟他哥一个风格,那就是演技高超,喜欢在背后搞鬼,还善于借力打力。赵光义为了显示自己对哥哥妻儿的照顾,宋皇后封号不变,待遇不变,移居西宫;弟弟赵廷美封为齐王,任命为开封府尹兼中书令;赵匡胤的儿女都称皇子皇女,其中赵德昭封武功郡王,被任命为中书令;赵德芳年纪小,没有封王,但被封为贵州防御使。赵光义看似仁慈,但为什么赵匡胤的两个儿子都死得早,而且他还要在宋皇后死后不给她应有的待遇呢?一,赵德昭之死。赵光义976年继位,但到979年,赵德昭就去世了。979年,赵光义北伐幽州,赵德昭也跟着他一去了。在一次战斗中,赵光义不知道怎么就跑到前线了,屁股上还被契丹人射了一箭,他为了逃命,结果跟大部队走丢了。文臣武将们很久都无法找到赵光义,就以为他已经战死了。国不可一日无君,再加上战事紧急,急需要一个拍板作决定的人,所以就有很多人提出拥护赵德昭继位为帝。但就在大家热火朝天筹划的时候,赵光义捂着屁股屁颠屁颠地跑回来了,打乱了大臣们拥立赵德昭为帝的计划,大家就再也不敢提这事了。赵光义的北伐最终以失败而告终,这证明他的能力还是不行的,所以他回去之后绝口不提战败之事,也不封有功之人,但有人却将拥立赵德昭为帝之事告诉他了,他就有些坐不住了,但也不好发作。过了好长时间,赵德昭去找赵光义说封赏功臣的事情,赵光义拉长着脸对他说,等你做了皇帝之后,再去封赏那些功臣吧。赵光义这话说得狠啊,杀机暴露无遗。赵德昭也是个聪明人,知道自己差点就被大臣们拥立为帝之事被赵光义知道了,回家之后辗转反侧,觉得还是自我了结最好,至少可以保住家人,于是用一把剑自刎而死。赵光义虽然没有说要杀赵德昭,但他说的话这么重,能不让赵德昭害怕吗?赵光义未必真有心让赵德昭去死,但他威胁到了赵光义的地位,所以即使他不自杀,我想他也是必死无疑的。比较搞笑的是,后来司马光在他写的《涑水记闻》里,为了给赵光义洗白,便编造了一个故事,说赵德昭是因为喜欢吃肥肉给吃死的。司马光这玩笑可是开大了,听着就笑得肚子疼。德昭好啖肥劕肉,因而遇疾不起。二,赵廷美之死。赵匡胤去世的时候,赵光说是因为他母亲杜太后留有金匮之盟,要求兄终弟及,所以他才得以继承了赵匡胤的皇位。如果按照金匮之盟的说法,那么赵光义去世,他的皇位就应该交给弟弟赵廷美。既然如此,那么赵廷美就应该被封为皇太弟了,可是赵光义并没有这么做,而是对赵廷美进行极力打压。赵廷美作为皇弟,平时比较嚣张跋扈,所以赵光义经常斥责他,他因此对赵光义十分不满。后来,赵廷美不知从哪儿听说了金匮之盟的内容,得知自己可以在二哥赵光义去之后继承皇位,所以好几次找赵光义要看金匮之盟的内容,但赵光义态度很暧昧,一直在敷衍他,就是不给他看。978年,赵廷美被赵光义忽悠去毒杀了后主李煜,后来被人们唾骂得很惨,他对赵光义的不满开始急剧增加,于是密谋造反,但不幸事情败露,被赵光义贬为涪陵县公,举家迁往湖北房县居住。蹊跷的事情再次发生,赵廷美在去到房县之后,没过几天就突然去世了,只知道他死前吐了大量鲜血,死时也只有三十八岁而已。更为蹊跷的是,赵光义的长子赵元佐因为同情赵廷美而发疯,还被贬为庶人。那么问题来了,如果赵廷美是真的该死,赵元佐为啥要同情他?只能说,赵廷美之死并不简单,这才让赵元佐难以接受,继而发疯。而赵元佐发疯之后,赵光义不去为他治疗,反而将其贬为庶人,又是为什么?还不是因为赵元佐知道的事情太多了,而且这些事情还很重要,比如说皇位要兄终弟及,比如说赵廷美谋反是被诬陷的,再比如说赵廷美之死的真相。事实上,赵廷美只是发牢骚要谋反,他根本就没有跟谁密谋谋反,是因为赵光义害怕他继承皇位,所以才说他跟卢多逊要谋反的。赵元佐曾出面为赵廷美辩白,遭到了赵光义的嫉恨,他因此失去了皇位继承权,后来因为“发疯”被贬为庶人。三,赵德芳之死。历史上关于赵德芳的记载实在是太少了,只说他是在23岁的时候生病了,在睡觉的时候突然死去了。六年三月,寝疾薨,年二十三。一般而言,在睡梦中去世多半跟心脑血管疾病有关,但赵德芳这么年轻,不是得心脑血管疾病的年纪啊,所以说他的死十分蹊跷。顺便说一句,演义中八贤王的原型人物就是赵德芳。四,宋皇后的身后事。995年,宋皇后去世,享年四十三岁。宋皇后年纪轻轻就去世已经很可怜了,但是赵光义对待她的身后事却十分草率,甚至是羞辱。宋皇后死后,赵光义不为她穿丧服,也不让大臣们去给她治丧,还将她的灵柩搬到宫外的燕国长公主家存放,这完全不符合皇后应该享受的礼仪。有些大臣实在看不下去了,于是上奏折批评赵光义,他都不予理会。翰林学士王禹偁十分气愤,于是写了一封奏折规劝赵光义,竟然遭到了贬黜。孝章皇后(宋皇后谥号)崩,迁梓宫于故燕国长公主第,群臣不成服。禹偁与客言,后尝母信仪天下,当遵用旧礼。坐谤讪,罢为工部郎中、知滁州。这还没完,宋皇后的灵柩在燕国长公主家存放了两年后,赵光义还下诏书说,不让宋皇后跟宋太祖合葬,也不能让她的牌位进入太庙供奉。后来,赵光义将宋皇后葬在了宋太祖永昌陵北边的一处坟墓之中,而不是在皇后应该埋葬的西南方位,然后他派人将王皇后的牌位移到太庙去,导致宋皇后的牌位就只能放在别庙中,这个做法实在是太侮辱宋皇后了。有些人说,赵光义之所以不让宋皇后跟赵匡胤陪葬,是因为那时候礼法森严,只能有一位皇后跟皇帝陪葬,其他两位皇后无法享受皇后待遇,所以赵光义对待宋皇后做法是没有错的。事实上,赵匡胤的嫡妻贺氏因为是被追封为皇后的,所以她既没享受跟赵匡胤合葬的待遇,也没有被供奉在太庙;而赵匡胤的第二任皇后王氏因为当皇后的时间太短,所以她也没有享受以上两项待遇。那么问题就来了,赵匡胤的地三任皇后宋皇后去世之后,怎么就不能享受合葬和供奉在太庙的待遇呢,实在是说不过去啊。所以说,赵光义是有意在贬低宋皇后,他是在发泄心中的不满情绪,至于说他对宋皇后究竟有什么不满,我想跟宋皇后当初支持赵德芳继位关系莫大。宋皇后在守寡的十九年间,低调到令人可怕,以至于史书上对她这段时间的人生经历没有太多记载,只知道她搬过一次家,但依然居住在皇宫中,而且活的时间有点短。宋太祖去世之后,他的儿子赵恒继位,恢复了宋皇后的待遇,她的家人也受到厚待。后世史家如李贽等人都批评赵光义之所以对宋皇后薄情寡义,跟赵匡胤去世当晚发生的事情有关。所以说,赵匡胤妻儿都没有什么好结局是不争的事实,也很难让人不将这个责任归咎到赵光义头上。至于说这些事情为什么会发生,只能说是赵光义为了稳固他的皇位并确保他的子孙可以继承皇位,这换做是任何一个人都可能去这么做。宋太祖赵匡胤是武将出身,也是个武力和权术的能人,自“陈桥兵变”皇袍加身到“杯酒释兵权”,体现出对武将的不信任。也是由于唐末武将的以武乱权,故赵匡胤设立枢密院为全国的最高军事机构,最高长官枢密史由文官担任。所以文官权力极大。宋朝官员如何掌握该力量离不开“国策、体制、政治”因素影响下的宋朝“文官制度” 在宋朝,文官的活动空间可谓非常之大,相对于其他朝代的文官也更为自由。这样的变化,与大宋的开国皇帝赵匡胤的政治决策息息相关。宋太祖赵匡胤所颁布的“勒石三戒”,使得宋朝时期的文官们生活有了很大的保障。自从赵匡胤登上皇帝的宝座后,将发展的中心转移到对于国家的建设中去,与此同时也产生了在当时盛极一时的宋朝文官风潮。在宋朝,统治阶级对于文人墨客非常尊敬,重视有佳,重文轻武的程度在中国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在这样的社会大环境下,文官成为了一种比武官更加重要的职位,掌握的权力远远要超过武官,受到了社会各个阶层的尊崇,其光鲜亮丽的程度可见一斑。宋代的开国宰相赵普对儒家文化的大力推崇,更是为整个时代的读书人创造了一个很好的从政的环境。一、 重文抑武,文官当道的治国政策对于宋朝为什么文官会拥有如此高的社会地位,我们就不得提到宋太祖赵匡胤这个人物。在当时,发生了陈桥兵变这一历史事件之后,赵匡胤非常担心这样的情况会再次发生,历史的悲剧将在他的身上重演。五代十国时期藩镇割据导致社会局势非常动荡不安,人心惶惶;宦官掌握国家大权,帝王的权力名存实亡。为了预防出现这样的局面,宋太祖赵匡胤带领自己的得力助手,将散落在各个地区的兵权紧紧收归到自己的手上,大规模的压缩地方政府所享有的权利。并且,其对军队进行了全面的改革,使得各个地方的军事权利完全由自己所掌控,使得军事将领们逆反中央的可能极基本不存在。这样难以表达的小心思,宋太祖赵匡胤肯定不会把它当着文武百官的面赤裸裸的昭告天下。他只说是为了让国家未来可以变得更好、更强大,为了避免战争的再次出现,国家需要休养生息。按照这样的说法,朝政的建设并不需要过多的武官,所以武官的人数理所当然的需要进行裁减。当时国家的努力范围,是要将经济恢复到战前的水平,以及逐步完善国家现有的政治制度。因此,宋朝时期的朝廷对于文官的需求量非常之大。从这一点上我们就可以看出赵匡胤的智慧,利用数量日渐增多而无实质伤害性的文官来打压那些手头上掌握兵权的武官。在这样的政治风向的影响下,走向政治仕途,成为一名文官是当时很多读书分子所追求的目标。现在我们在谈到宋代的文官制度的时候,士大夫可以说是其中的标志。文官们如果想要顺利的进入政坛、踏入仕途,在朝堂上能够有一番作为的话,首先需要通过的就是士大夫阶层的考验。这也是宋朝文官制度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风向标。宋太祖赵匡胤为了能够将国家的权利牢牢的把握在自己的手中,建立了一套体系非常完备、系统的制度,这些举措对于当时国家的稳定以及官员的控制来说都是非常有必要的。“兵权所在,则随以兴,兵权所去,则随以亡。”宋朝在保留有原有的必要的常设的处理日常事务的机构之外,也增设了很多削弱宰相权利的分支机构。为了避免文官也对国家的政权产生影响,将每一个职位的职能都进一步细化,每个职位之间的权能都有相互牵制与制约。由此保证每个文官都在被牵制的情况下尽心尽力为中央贡献自己的力量,这大大加强了中央对于文武百官的控制和朝廷中央集权。虽然在宋朝的末期,还是出现了官员数量过多,行政效率非常的低下,官员们互相推脱责任的种种现象。但是,我们所不能否认的是,宋太祖赵匡胤所设立的这一系统的文官结构对于武官专权起到了很大的抑制和平衡的作用。文官也凭借这样的契机走入了大众的视线。二、 初入体制,文官进阶的资格途径自隋唐时期科举制度创设、完备之后,考试是大多数百姓进入朝堂,开始仕途的一个最佳途径。在宋朝,除了通过科举制度进入仕途之外,还有另外两条进入仕途的道路。它们分别是自荐制度以及荫补制度。科举制度最早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就产生了雏形,到了后来的隋唐时期真正的发展壮大,形成了一套相对完善的体系。这一制度主要是通过公开进行相关科目的考试来选举朝廷所需要的人才,也使得当时宋朝时期的读书人对于学习产生的氛围非常浓厚,人们对于读书人、知识分子也非常的推崇、尊敬。科举制度使得很多家境贫寒,没有什么政治背景的考生有机会获得进入官场的机会,因为科举制度相对来说非常的公平,考生们可以真正展示自己的才华、实力,出生普通家庭的学子也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进入仕途。自荐制度通常针对的是已经步入仕途的官员,皇帝下旨需要人才的时候,这些有才能的官员就可以积极的报名,推荐自己。有的时候,这也需要有上级领导的欣赏和推荐。推荐完自己之后,还需要进行相关的考试来选拨人才,在这一点上和科举制度是非常相似的,这也在最大程度上的保证了公平性,避免权利对其进行干扰。有的时候,皇帝会亲自参加自荐制度中人才的考核以及选拨程序。“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自荐制度的难度与科举制度相比可以说是旗鼓相当的,这也是为官之人得到重用提升的一个非常好的机会。荫补制度相对于以上两种制度来说,对于贵族们来说是更加有利的。那些豪门贵族家的子弟虽然不能随心所欲的进入官场,但是对于平民百姓来说,却是多了很多门路和捷径。这样做的目的也在于笼络朝廷官员,是他们更加衷心的辅佐帝王,全身心的为皇帝服务。从以上所说的我们其实不难看出,在宋朝成为文官有很多种途径。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也是最为公平的一种方法还是通过考试进行相关的选拔,这让很多寒门学子充满了希望。尤其是当时的宋朝重视教育,而且科举录取名额,相比于唐朝有所增加。在宋太宗赵光义在位时期,曾多次恩科,每次录取百余人,他在位的二十多年内,录取的进士人数就有上千。整个宋朝科举录取的进士人数,远高于唐朝,还有其他的制度,与科举制度相辅相成,使得当时文官的队伍日益壮大。三、自在悠然,文官当道的政治保护我们不难看出,在当时的宋朝,文官具有非常高的社会地位,不仅仅是因为很多的学子希望能够通过成文文官来实现自己内心的报复,大展宏图,为国家做出贡献。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当你成为了一个文官之后,你不仅仅可以得到大家的尊敬、推崇,实现自己的理想,而且更重要的一点就在于文官的待遇还是日常优越、自在的。虽然这样低下的工作效率使得宋朝末期出现了冗官的现象,但是对于文官自身来说,这份差事还是相当悠闲自在的。在宋朝重视文官制度的影响之下,皇帝们往往不会对文官们发脾气,通常情况下也不会怪罪他们。宋太祖赵匡胤还下令在自己的墓碑上刻上为人熟知的“勒石三戒”,希望文官制度在后世能够继续发展壮大。“太祖勒石,锁置殿中,使嗣君即位,入而跪读。其戒有三:一、保全柴氏子孙;二、不杀士大夫;三、不加农田之赋。呜呼!若此三者,不谓之盛德也不能。”他还规定的不能杀死士大夫,自然而然的,文官也成为了保护的对象。纵观整个大宋的历史,几乎没有文官被处死。当时在宋朝有一位文官叫做蒲宗孟,他的日常生活非常的骄奢淫逸,而且没有一点仁义之心,残忍至极。虽然他的行为举止引起很多人的不满,屡次遭到弹劾,但是并没有受到惩罚,因此他的行为愈发放肆,这也是与当时对于文官过分的保护所导致的,连皇帝都不敢随意对文官进行惩罚。再加上宋太祖赵匡胤这个人,对于旁人都处于非常戒备的防备状态,他即使非常重用文官,也没有给文官太多的权利。为了防止文官掌握大量的权利,当时招聘了非常多的文官,这样一来,分配给每个文官任务更加的细致,任务量相比较而言也更加的轻松。日常的生活有保障,工作任务也比较轻松,还能得到社会百姓的认同。谢邀请!宋太宗可以说是个守业成功的皇帝,使国家修养生息百姓安居乐业,重文轻武,没有开疆扩土的雄心壮志,少了很多战火硝烟,相对而言使天下较为太平富裕,文化方面领先前朝,因此对他的评价也不差,是合乎情理的。拙见。
宋太祖赵匡胤把皇位传给弟弟宋太宗赵光义。赵光义传给儿子宋真宗赵恒,赵恒传位儿子宋仁宗赵贞。因为宋太祖赵匡胤沒有把皇位传儿子而传弟弟,以后皇帝是宋太宗赵光义一族的。所以赵光义是宋仁宗亲爷爷。而宋太祖赵匡胤是宋仁宗赵贞的族爷爷。反过来说宋仁宗赵贞是宋太祖赵匡胤的族孙!宋朝的失败无外是用金钱衡量人命的结果。老是以为自己钱多,没看过单单有钱的,就能打赢战争。导语:感觉宋太宗除了坑子孙,没啥贡献。宋太宗赵光义夺取了皇位以后,的确做了一系列的事情,给后世的大宋王朝埋下了不小的祸根。但是他又是北宋皇帝的老祖宗,所以他们也不好骂他,只能不断通过改革的尝试,把他留下的毛病给治好,可惜很难很难啊。都说坑爹,遇上宋太宗赵光义这种坑子孙后代的祖先,这也是比较难得的。而且他坑后代都是有理有据的,从他的角度去看,嘿,还蛮有道理的。一、雍熙北伐惨败,导致后世皇帝畏惧北伐。燕云十六州是后晋开国之君石敬瑭拱手送给契丹人的,从此以后,一直到了朱元璋时期,长达400多年的时间,中原汉人王朝都没有收复这块土地。由此可见这件事对当时的中原王朝影响有多大,整个宋朝300多年,都没有机会拿到这块地盘。这地方就好像是北宋的门户,人家可以随时到你家去,因为人家掌握着你家的大门。为此后周世宗柴荣果断北伐,收复了三州三关17个县,可惜他中道崩殂,这事儿也就搁浅了。赵匡胤称帝后,一直忙着征服南方的小国家,等到有空的时候,却溘然长逝了,他一直放不下的就是燕云十六州。宋太宗赵光义打算完成哥哥的心愿,所以也开始了北伐战争。他派遣了20万大军,分为3路向大辽进军。当时大辽新君刚刚登基,赵光义认为这是好时机。本来大军节节胜利,拿下了不少地盘。可是西路军和东路军都接二连三遭到大辽军队的重创,主将潘美和监军王侁指挥失当,导致杨业也就是杨老令公战死沙场。赵光义的三路大军,全部战败而归,死伤无数。不要说收复幽州了,就连蔚州、寰州等地都被大辽给占了。雍熙三年,诏美及曹彬、崔彦进等北伐,美独拔寰、朔、云、应等州。诏内徙其民。会辽兵奄至,战于陈家谷口,不利,骁将杨业死之。美坐削秩三等,责授检校太保。---《宋史》这一次北伐可谓是偷鸡不成蚀把米,不光没完成哥哥的心愿,反倒是丢了点土地。从此以后赵光义再也不愿北伐大辽。后世的宋朝皇帝们,一提到北伐,就会想到赵光义的这次惨败,所以压根就不敢北伐,也就失去了收复燕云十六州的野心。二、开科取士扩招,后世出现严重冗官现象。宋太宗赵光义他的皇位是怎么来的呢?是从哥哥赵匡胤那儿继承来的。当时他老哥才不过50岁,大晚上跟他喝酒聊天,第二天就暴毙了。赵光义想也没想就夺取了皇位,把俩侄子晾在了一边。这么一来这天下就会有人说赵光义的闲话,毕竟皇位来路不正。光靠赵普为了拍马屁,编造出来的金匮之盟,那是没办法让大众信服的。那么这该怎么办呢?赵光义深知人性,只要给大家足够的利益,一切都是好办的。首先他将侄儿赵德芳和赵德昭都加官进爵,赵德昭更是被封为王爵,地位在百官之上,和当年的赵光义一模一样。其次他提拔了一大帮摇摆不定的大臣和亲族,毕竟赵匡胤的亲信都杯酒释兵权给赶回家了,所以朝中剩下的就是赵光义的人和摇摆不定的人,搞定摇摆不定的人就可以了。最后赵光义还要买通一帮人,那就是天下士子。这帮读书人,是民间的舆论导向。于是赵光义就扩招进士,头一年就比哥哥在位期间多招了一倍的进士,基本每年都有四五百人。此后赵光义年年扩招,最多的一年是在公元991年,赵光义一口气招了17300人,这创纪录的招考比例,的确让大量读书人得到了好处。可是也造成了严重的问题,那就是冗官的问题。赵光义招人的时候当然很高兴,大家都开心的事情,何乐而不为呢?可是这么多进士又该如何安排工作呢?境土蹙而赋敛日繁,官吏增而调度日广。景德、庆历时,以三百二十余郡之财赋供一万余员之俸禄。今日以一百余郡之事力而赡二万四千余员之冗官,边郡则有科降支移,内地则欠经常纲解[4]。欲宽财力,必汰冗员。---《宋史全文》工作就那么点,根本就安排不过来,所以大量进士处于待业状态。他们拿着朝廷的俸禄,却没有地方官给他们做,严重的冗官现象就出现了。后世每一代皇帝都想着要学习祖先,自然也是扩招,所以逐渐形成了,一个官职空缺下来,几百号进士找关系竞争的结果。三、重文轻武,进一步削弱了宋朝的战斗力。赵匡胤的皇位是武力夺权得来的,他是武将出身,在掌握大权以后,将后周的小皇帝柴宗训赶下了台,自己做了皇帝。此后为了防止自己的手下也学习他这么干,所以他杯酒释兵权,把手下亲信们的兵权都给收回来了。他本以为这么做就能解决手下人谋反的问题,万万没想到,自己的江山居然还是被弟弟赵光义给夺走了。赵光义也是担心哥哥这样的人在自己的朝廷里面出现,毕竟大将手握兵权,并不是什么好事。为此赵光义也学习哥哥,开始防备着手里的武将。他将军队的控制权收归自己以后,不再下发给武将,而是选择文臣来执掌这些兵权。也就是说武将在前线,必须要听从文臣们的调遣。这不是扯犊子的事情吗?战场上风云变幻,这些老夫子们一个个嗲声嗲气慢悠悠地喝着茶,怎么能办得成事情呢?北宋文臣执掌兵权的局面逐渐出现,他们是文人,翻不起什么大浪。这倒是真的,赵光义的确保住了老赵家的江山,可是也使得宋朝的战斗力差的可怜。不光北边的大辽、大金总是起来欺负他们,就连西边的西夏,北宋都不敢招惹,为什么?因为完全打不过啊。总结:赵光义除了坑子孙,还真没做过什么积德的事情。赵光义的皇位是抢来的,,既然是抢来的,那就好好干呗。这大兄弟还偏偏事事都干得不怎么样,给后世基本上没带来什么好的影响。几件大事干不好,其他小事有成就也等于是白搭。北伐失败,使得后世子孙畏惧北方政权,完全不敢收复燕云之地。为了笼络读书人,大量扩招进士,使得朝廷负担沉重。重文轻武,导致北宋武力值陡降。他还做了啥坑子孙的事情?欢迎大家补充。参考资料:《宋史》评价宋太宗的人有很多,其中最有名,最不客气的当属毛泽东。毛泽东一句“不知兵”,直接让宋太宗戴上了一顶不懂军事的帽子,影响深远。实际上,毛泽东对宋太宗的评价可真不咋滴,甚至可以说是近乎苛责——“无能”,“小人”、“不择手段”这些贬义词频繁出现。在毛泽东看来,宋太宗就是一个无能小人。 这是怎么回事呢? 01、点评帝王毛泽东历来酷爱读书,从青年时代起,毛泽东就翻阅了大量传统的经、史、子、集著作。尤其是是《二十四史》,是他最为重视的一部巨著,其重要部分读得很细、很熟、很透。 据曾经给毛泽东选读《二十四史》及《昭明文选》等文史书籍的北京大学中文系教师芦荻说:“二十四史”的重要部分,毛泽东起码读了三遍以上,有的书皮都磨破了。”毛泽东不仅自己爱读历史,还号召同志们一起多读历史。他曾强调道:“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一个发展,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不应当割裂历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1941年,毛泽东在延安干部会议上,又明确指出:“不但要懂得中国的今天,还要懂得中国的昨天和前天。” 1952年,为了系统研究中国历史,探寻中国历史发展规律,更好的规划中国未来发展。毛泽东开始全面系统的研究《二十四史》,他不仅通读这些历史巨著,而且还繁圈密点,写下了大量自己对历史人物或事件的独特评价和批注。 其中评价的历史人物有100多位,他的评价往往能打破常规,提出异于传统,“古为今用”、鉴古知今的评价。在这些评价中,毛泽东对帝王的评价无疑最受人关注。比如,历来被视为昏庸无道、荒淫残暴的纣王,毛泽东给出的评价是——“很有本事,能文能武的人”; 再比如,一直以来都是暴君代表的秦始皇,毛泽东高度肯定道:“第一个把中国统一起来的人物,比孔子伟大得多,孔夫子讲的是空话。” 而对史书中褒大于贬的宋太宗,毛泽东也做出过多次评价,内容不长,却短小精悍,杀伤力很大,侮辱性极强。因为毛泽东对宋太宗的评价,每一次都没有好词,不是无能,就是小人!而他对宋太宗别开生面的评价引人注目,让人们对宋太宗形成固有的印象 02、宋太宗 宋太宗,原名赵匡义,宋太祖赵匡胤称帝后,为避讳改名赵光义,自己称帝后则改名赵炅。网友戏称宋太宗为赵二,宋太祖为赵大,实际宋太宗兄弟排名第三,长兄早夭。开宝九年(976年)十月二十日,宋太祖离奇暴毙,宋太宗登基称帝,由此留下一段千古迷案——烛影斧声。至道三年(997年)三月二十九日,宋太宗驾崩,时年58岁,在位22年。宋太宗死后,皇太子赵恒继位登基,是为宋真宗。 实际上,宋太宗死后,宋朝人就开始对他进行评价,此后元明清对他的评价就没有停过。当然,在宋朝,对宋太宗的评价以盛赞为主,好的重点说,往好了说,浓墨重彩地说,大书特书;坏的尽量不说,往小了说,一笔带过地说,甚至不说。宋朝官方史书《宋会要辑稿》称赞宋太宗:“庙号太宗。恭惟圣灵,诞膺茂典,锡兹纯嘏,俾盛业之无疆;播厥鸿休,垂永代而不朽!” 另一部巨著《太平宝训·政事纪年·卷一·太宗皇帝》 则称赞道:“人君尚俭,前代稍贤者能之。太宗之尚俭,其难哉!时天下平定,功业盛大,自唐及五代,四方僭伪之国,尽为我有;贡献之物,府无虚月。加之生民脱去乱世,各居富乐。三代之下,帝王致太平如此盛者有几?虽尚奢侈,固有余力,亦未掩大德,而过为俭素,所难能也!此无他,正以厚天下之俗,为子孙之法耳。其长育人才,文武不乏,冯继业自矜守边之功,以为他人难继,太宗命一郎官代之,威名方略过于继业,当时养材如此之盛!”而个人私史对宋太宗也不吝赞美,比如南宋著名史学界王称在《东都事略》中评价宋太宗道:“太宗以英睿之姿,佐太祖定天下,开子孙帝王万世之业,故太祖勤勤于传袭,非特以昭宪顾命而已。太宗以明继圣,而能广文之声,卒其成功,乃大一统。于是北自常、碣,南极领表,东际海、岱,西接洮、陇,宋之威德,斯为盛矣。”基本上来说,全都是歌功颂德之词。03、身后名到了元朝,蒙古人评价宋太宗就少了一些顾忌,该夸的夸,该批评的也批评,《宋史·太宗本纪》评价道:赞曰:帝沈谋英断,慨然有削平天下之志。既即大位,陈洪进、钱俶相继纳土。 未几,取太原,伐契丹,继有交州、西夏之役。干戈不息,天灾方行,俘馘日至, 而民不知兵;水旱螟蝗,殆遍天下,而民不思乱。其故何也?帝以慈俭为宝,服浣 濯之衣,毁奇巧之器,却女乐之献,悟畋游之非。绝远物,抑符瑞,闵农事,考治 功。讲学以求多闻,不罪狂悖以劝谏士,哀矜恻怛,勤以自励,日晏忘食。至于欲 自焚以答天谴,欲尽除天下之赋以纾民力,卒有五兵不试、禾稼荐登之效。是以青、 齐耆耋之叟,愿率子弟治道请登禅者,接踵而至。君子曰:“得乎丘民而为天子”, 帝之谓乎?故帝之功德,炳焕史牒,号称贤君。 若夫太祖之崩不逾年而改元,涪陵县公之贬死,武功王之自杀,宋后之不成丧,则后世不能无议焉。《宋史》既肯定宋太宗的功绩,先表扬一通,给他一个贤君帽子戴戴,而后主要抨击宋太宗改年号,逼死弟弟、侄子,轻视嫂子这些事,对于宋太宗本人的政治、军事方面的缺陷并没有提及。到了明朝和清朝历史学家们的步子就迈得更大了,除了《宋史》这些批评之外,明朝历史学家王夫之对宋太宗屡易宰相,提出尖锐的批评——“立法愈密,奸佞之术愈巧。太宗颠倒其大臣之权术,又奚能取必于闇主?徒以掣体国之才臣,使不能毕效其所长。呜呼!是不可为永鉴也欤!” 而清朝历史学家赵翼对宋太宗驭将之术提出更严厉的批评: “宋太祖以忠厚开国,未尝戮一大将,然正当兴王之运,所至成功,固无事诛杀。乃太宗、真宗以后,遂相沿为固然,不复有驭将纪律。如太宗雍熙四年,刘廷让与契丹战于君子馆,廷让先约李继隆为援,及战,而继隆不发一兵,退保乐寿,致廷让一军尽没,廷让仅以数骑脱归。是继隆之罪,必宜以军法从事,而太宗反下诏自悔,而释继隆不问。” 整体上说,古代对宋太宗的评价还是褒大于贬的,对他的批评主要是权术和军事方面03、太宗不知兵终于到毛泽东了,毛泽东对宋太宗可不太客气了。 首先,毛泽东重点评价了宋太宗在位22年最大的军事行动,两次北伐。第一次北伐是太平兴国四年(979年),宋太宗灭掉北汉后,为收复幽云十六州,对辽国发动第一次大规模战争,这一次出兵作战,打了辽国一个措手不及,险些收复幽州,但由于宋太宗指挥失误,在高粱河大败,宋军全线溃退,死者万余人,宋太宗本人乘驴车弃军逃跑,留下一个高粱河车神驴车漂移的美丽传奇。 第二次北伐是雍熙三年(986年),宋太宗趁辽国新君初立、主幼国疑之机,发动三路大军,再次北伐辽国。结果第一路,米信率领的西北路军在新城会战失利;第二路,曹彬率领东路军在岐沟关被辽名将耶律休哥击败。 宋太宗急令宋军三路大军撤退,并命潘美、杨业统率的西路军护送百姓内迁。 结果监军王侁和主帅潘美指挥失误,且怯阵先退,致使断后的杨业陷入重围,被俘绝食殉国。 第二次北伐以失败告终。毛泽东可是不世出的军事家,宋军此战存在的缺陷,宋太宗拙劣的指挥,毛泽东自然是一眼洞穿。 毛泽东在评价这两次北伐时,没有从史学家的角度分析,而是以军事家的身份,对宋辽双方战术特别是辽国战术上进行了深入分析。尤其是辽军在两次战争中都用了“诱敌深入、聚而歼之”的战术,而宋军却“尔后屡败……宋人终不省”(毛泽东评价)。 毛泽东可谓是“诱敌深入、聚而歼之”的战术的行家里手,因此他对辽军采用此战术表示肯定,对宋军的失败表示惋惜。 重点来了,毛泽东把两次失败的主要原因归咎于宋太宗的错误指挥。于是,他在看完两次战争后,给宋太宗的评价是——“此人不知兵,非契丹敌手”。 毛泽东一句话,宋太宗从此成为“不知兵”皇帝的代表人物。但毛泽东什么人,古往今来比他强的军事家,没有几个。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他说宋太宗“不知兵”,宋太宗不服也得憋着!04、太宗无能也正是因为毛泽东对宋太宗那令人发指的军事低劣水平深恶痛绝,因此,当他看到《宋史》评价宋太宗时,他给出更为辛辣的讽刺。 《宋史》对宋太宗的赞,有这么一句“帝沈谋英断,慨然有削平天下之志。” 毛泽东毫不客气的批注道:“但无能”。毛泽东意思是说,宋太宗就是一眼高手低的无能之辈。《宋史》赞中这句“故帝之功德,炳焕史牒,号称贤君”。毛泽东则在“炳焕史牒”后面批注道:“幽州之败”。毛泽东这话可就有意思了,嘲讽之意,不言而喻。宋太宗,你确实永载史册了,幽州之败,高粱河车神的名声可不是永载史册了嘛。而在《宋史》赞中这句“至于欲 自焚以答天谴,欲尽除天下之赋以纾民力,卒有五兵不试、禾稼荐登之效。是以青、 齐耆耋之叟,愿率子弟治道请登禅者,接踵而至。”毛泽东直接毫不留情的批注道:“不择手段,急于登台。”在毛泽东看来,《宋史》对宋太宗的称赞是十分虚伪的(他认可宋太宗弑君杀兄继位的说法)。 毛泽东丝毫不掩饰对宋太宗的蔑视嘲讽之意。05、小人之心《宋史纪事本末》记载:“帝遂以襄王为开封尹,改封寿王,于是立为皇太子。庙见还,京师之人拥道喜跃,曰:“少年天子也。”帝闻之不怿,召准谓曰:“人心遽属太子,欲置我何地?”准再拜贺曰:“此社稷之福也。”帝入语后嫔,宫中皆前贺。这个记载指的是宋太宗立宋真宗为太子后,开封百姓欢呼悦雀,夸宋真宗是“少年天子”。一般来说,正常人看到自己儿子有出息了,应该高兴才是。可宋太宗听到这话后,就很不高兴了,他想到的是,大家都说太子好,置我于何地。 宋太宗此言虽说是出自帝王对权力的本能反应,但心胸着实太狭小了些。因此,毛泽东看到这个记载后,不屑之意,勃然而出,愤然提笔,直截了当批注道:“赵匡义小人之言!”综上所述,毛泽东评价宋太宗的用语,分别是——“宋人终不省”、“此人不知兵,非契丹敌手”、“但无能”、“不择手段,急于登台”、“小人之言”。这些可都不是什么好词,甚至可以说,在毛泽东看来,宋太宗就是对内不择手段、虚伪奸诈,对外不懂军事、无能至极的心胸狭窄的小人。结语、 毛泽东是整个世界历史上有数的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他的思想和成就所达到的高度是常人所无法企及的。 这一高度使得他的事业、思想、看法,都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毛泽东向来对一些庸碌无为的帝王不假颜色,他对汉文帝、汉景帝都没什么好话,认为“文景二帝乃守旧之君,无能之辈”。 至于宋太宗,他更是瞧不起,毛泽东是以一个领袖和军事家的角度去评价另一个领袖宋太宗。 他得出的结论当然和古今学者都不一样。且不说毛泽东的话是否有失偏颇,但他确实言之有物。靓坤同志曾说,错了就要认,挨打要立正。 毛泽东的评价虽然很不客气,但是宋太宗不服不行。 技不如人,只能甘拜下风。所谓“烛影斧声”,最早来源于《宋史纪事本末》的记载:帝王召晋王光义,嘱以后事。左右皆不得闻,但遥烛影下晋王时或离席,若有逊避之状。既而上引柱斧戳地大声谓晋王曰:好为之,俄尔帝崩时漏下四鼓矣。976年,也就是北宋开宝九年十月壬午夜,宋太祖患病未愈,急召晋王议事,兄弟二人屏退宫女和太监后独处。期间,屋外有人看见烛光下的赵光义时而离席,时而躲避,还听见赵匡胤引柱斧戳地声,场面非常的激烈。宋太祖当夜驾崩后,其弟赵光义继承皇位,史称宋太宗。此后,关于“有子不传却传弟”的争议从来就没有停止过,纷纷质疑晋王以斧砍死兄长后强行篡位。宋太宗继位后,逐渐又有了“金匮之盟”的说法,声言这次皇位传承是杜太后生前就定下的,并非谋逆夺权。但是,后世关于这个悬案却从来没有盖棺定论,至今都有许多的声音。那么,宋太宗究竟有没有杀兄篡位?本着尊重事实和揭秘历史的态度,文史不假带您走近宋太祖和宋太宗,走进备受争议的“两宋王朝”。为了抵制恶意抄袭,笔者在来源于网络的图片附加标识实属无奈之举,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959年,后周世宗柴荣突然病故,年仅七岁的柴宗训继位,立即引起了朝局的不稳。到了正月初一,前方传来了辽国联合北汉大举入侵的消息,更加剧了政权的动荡不安。实际掌权的符太后毫无主见,慌乱之下只好求助于宰相范质,重新对赵匡胤委以重任领兵御敌。当后周大军行至陈桥驿(今河南省封丘东南陈桥镇),蓄谋已久的兵变终于开始了。这天晚上,赵匡胤的弟弟赵光义和亲信赵普等人在军中大肆散布消息,鼓吹“皇帝幼弱不能亲政,为国效力破敌又有谁人知晓”?受此影响,将士们的情绪立即被煽动了起来,赵光义等人将准备好的龙袍披在假装醉酒的赵匡胤身上,伏地皆呼万岁。赵匡胤在半推半就下登基称帝,率兵回师开封,几乎兵不血刃就夺取了政权,摇身一变成为了大宋的开国皇帝。在这个夺权过程中,有个人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他就是同胞弟弟赵光义。功成名就后,赵匡胤立即犒赏群臣,任命石守信为归德军节度使,任命高怀德为义成军节度使,任命张令铎为镇安节度使,任命王审琦为泰宁军节度使,任命张光翰为江宁军节度使,任命赵彦徽为武信军节度使……。而对于陈桥兵变最大的功臣赵光义,他又是如何封赏的?起初,赵光义被任命为殿前都虞侯,领睦州防御使之职,后又担任了泰宁军节度使。征讨李重进后,他被加封为大内都部署加同平章事,还任开封府尹兼中书令。消灭北汉后,更被任命为东都留守并且加封晋王,位列宰相之上。在赵匡胤看来,弟弟对自己不错,而自己也没有亏待他。可是,赵光义却并不这么认为,他还有第二步棋要走,那就是未来也要当皇帝。问题来了,这“皇帝”的名额非常有限,不像是在学校当个组长或者课代表,名额特别多。为了抢夺这唯一的名额,他开始蠢蠢欲动,终于对老哥赵匡胤下手了。于是,在称帝九年后的一个夜晚,年仅50岁的赵匡胤就毫无征兆地驾崩了。事发当夜,赵光义奉诏后入宫面圣,哥俩在屏退左右后推杯换盏,聊到关键时刻还发生了剧烈争执,最终形成了“烛影斧声”。第二天凌晨,赵光义独自从殿内走出,声称皇帝刚刚驾崩了,自己就当仁不让地继承了皇位。之后,他继续完成哥哥未尽的事业,着手进行统一全国的战事。由于过分自信和好大喜功,宋太宗主导的几次北伐都以失败而告终,国力消耗非常严重。一看外战不行,他立即调整了政策,开始执行“守内虚外”,为日后的“积贫积弱”局面埋下了伏笔。自古以来,王位或者皇位的传承都是事关大局的重中之重。从商朝开始,继承制度基本都是按照“父死子承”,辅之以“兄终弟及”,逐渐成为了惯例。据《公羊传·昭公二十二年》记载:其称王子猛卒何?不与当也,不与当父死子继和兄死弟及之辞也。不过,无论从历史传统还是血缘亲疏来看,“父死子承”都是首选,“兄终弟及”都是备选。问题来了,宋太祖赵匡胤虽然驾崩了,但他并非没有儿子,除了滕王赵德秀和燕王赵德林早夭外,还有两个儿子活到了成年,他们分别是次子赵德昭和幼子赵德芳。也就是说,这二位正主才是真正的皇位继承人。宋太宗在即位之初,朝野始终都议论纷纷,认为他的皇位得来不正。面对严峻的信任危机,他开始茶饭不思,开始寝食难安,终于下定决心要为自己皇位的合法性找到依据。通过冥思苦想,宋太宗终于找到了一根救命稻草。于是,他声称自己的母亲杜太后当年临终前,曾当着宋太祖的面留下一道懿旨,要求老哥死后传位于自己,而自己去世后再传位于弟弟赵廷美。这套说辞俨然有鼻子有眼,具有一定的合理性。而且,还有一份懿旨藏于金匮之中作为实物证据,更增加了可信程度,史称“金匮之盟”。“金匮之盟”暂时让宋太宗度过了信任危机,可新的问题又来了。难道,自己真的要传位于弟弟赵光美吗?这是一个问题,一个大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宋太宗又一次下手了。于是,赵氏皇族内部开始接二连三的出事,很多都是“天外横祸”,离奇得让人目瞪口呆!979年,赵匡胤的儿子赵德昭被叔叔赵光义痛斥一顿,理由是不思进取。结果,他回家后就莫名其妙地死了,具体死因高度成疑。经过一系列的调查取证,官方结论竟然是自杀。981年,赵匡胤的最后一个儿子赵德芳也离奇死了,年仅23岁。经过又一次的调查取证,官方结论竟然是病死,可问题是他正值盛年,而且从无病史。于是,在赵氏皇族内部,仅存的隐患就剩下了赵光美。怎么办?赵光义开始天天犯愁。到了982年,宋太宗赵光义终于等到了机会。也许,就是他自己创造的机会,自导自演了一出戏。赵廷美被人揭发阴谋篡位,立即遭到有关各方的密切调查,很快被以莫须有的罪名贬到了西京,后来又贬到了房州。据说,他因为“羞愧难当”进而患病,在984年就一命呜呼了。短短四年时间,潜在的皇位争夺者赵德昭、赵德芳和赵廷美都相继离世,而且非常的匪夷所思。从此以后,再也没有什么力量能与宋太宗及其子孙们争夺皇位了,他终于笑了!但是!也有人认为“金匮之盟”是真实的。赵德昭出生于951年,先后担任过贵州防御使和山南西道节度使等职。通过历练,宋太祖赵匡胤任命他出任中书门下平章事,基本上形同宰相。赵德芳出生于959年,先后担任过贵州防御使和山南西道节度使等职,和他的哥哥轨迹如出一辙。在此历练期间,他的表现有些平庸,并没有赢得父亲宋太祖的认可。最关键的一点,宋太祖赵匡胤始终都没有册立太子,甚至没给两个儿子封王。而很早之前,他已经晋封弟弟赵光义为晋王,孰轻孰重明显一目了然。有人认为,赵匡胤的北宋是在五代十国的乱象中建立起来的,是从后周的孤儿寡母手中夺过来的。因此,他深知“国赖长君”的重要性,要不是柴宗训年幼无知,要不是符太后毫无主见,陈桥兵变或许根本不会成功。为了延续来之不易的赵宋王朝,赵匡胤更愿意传位于年长的弟弟赵光义,这是最稳妥的办法。而且,当时传位长者为君也并非没有先例,后周世宗柴荣就是这样得位的,是郭威心甘情愿这样做的。很多人认为,宋太祖赵匡胤是为了宋朝的基业,为了完成国家的大一统,把皇位传给更具政治手腕、更有战略眼光、更能稳定朝局的赵光义,似乎也在情理之中。不过,事情的发展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北宋在宋太宗赵光义之后并不顺畅。由于鼠目寸光和因循守旧,金国在1127年攻破了都城开封,还将宋徽宗和宋钦宗以及绝大部分赵氏皇族、后宫妃嫔与文臣武将共计三千多人都虏走,北宋的传承就此结束。期间,只有宋徽宗的第九子赵构侥幸逃脱,还跑到临安被拥立为皇帝,改元建炎,成为南宋的第一位皇帝。不过,由于他长年无子,只好就近从赵匡胤的子孙中选出一位继承皇位。1162年,赵构主动退位成为太上皇,将皇位禅让于赵昚,史称宋孝宗。从此以后,被赵光义中途截胡的皇位,又传回到了赵匡胤后人的手中。文史不假个人认为,宋朝的皇位传承非常有意思,也非常有邪性。北宋朝,除了开国皇帝赵匡胤以外,继位的皇帝都是赵光义的这一支脉;南宋朝,除了开国皇帝赵构以外,继位的皇帝都是赵匡胤的这一支脉。真不知道,这是巧合?还是天定?@文史不假宋太祖赵匡胤去世的时候五十岁,他的妻子宋皇后二十四岁,活下来的儿子中,赵德昭二十五岁,赵德芳更是只有十七岁。按道理说,赵匡胤两个儿子年纪都不小了,也都可以做皇帝了,但最后登基的却是他的弟弟赵光义。至于说赵光义为什么可以做皇帝,“斧声烛影”太过于玄幻了,着实不可信。我倒认为有个说法相对而言靠谱点,而且这直接关系到赵光义后来对待赵匡胤妻儿的态度。赵匡胤一共有过三个皇后,第一个皇后贺氏出身名门,跟赵匡胤感情很好,育有三个儿子和两个女儿,其中儿子是长子赵德秀(早夭),次子赵德昭和三子赵德林(早夭)。可惜的是,贺氏在北宋建立前四年就去世了,后来被追封为皇后。贺氏去世后,赵匡胤又续娶王氏为妻,北宋建立后被封为皇后,她也是北宋历史上第一个实际意义上活着就当上皇后的女人,但没有生下孩子,还在北宋建立后的第二年就去世了。王皇后去世后,拥有后唐和后周皇室血统的宋氏嫁给了赵匡胤,她一入宫便被赵匡胤封为皇后。宋氏是洛阳人,她的祖母是后唐义宁公主,父亲是检校太师宋偓,母亲则是后汉太祖刘知远的长女永宁公主,身份十分高贵。据说,宋皇后美丽大方而又贤良淑德,赵匡胤跟她的年纪相差虽然很大,但两人的感情很好。两人在一起生活了十六年,赵匡胤每次下朝回宫,宋皇后都穿得整整齐齐地迎接赵匡胤,赵匡胤也每天晚上尽量跟宋皇后待在一起,足见夫妻情深。宋皇后没有孩子,所以她有意在赵匡胤仅有的两个孩子之一挑选一个作为她的子嗣来培养,赵德昭因为年纪比她还大一岁,她觉得尴尬,所以有意回避赵德昭。而比宋皇后小五岁的赵德芳就没有这种尴尬了,而且两人也比较投缘,所以宋皇后就将赵德芳视如己出地照顾和培养。976年十月十日深夜,赵匡胤突然去世。由于赵匡胤并未册立太子,所以宋皇后有意让次子赵德芳继承皇位,便派遣大宦官王继恩去召秦王赵德芳入宫继承皇位。但王继恩却没有去找赵德芳,而是直接去将晋王赵光义引入宫中。赵光义入宫后,王继恩让他在殿外等候,自己先进去回报宋皇后。宋皇后问王继恩把赵德芳请来没有,王继恩说没有,然后将赵光义给叫了进来。宋皇后这才发现王继恩出卖了自己,但转念又想到赵光义大权在握,自己孤儿寡母又无依无靠,于是在慌忙之中喊赵光义为官家,也就是承认了既定事实了。据记载,当时宋皇后见到赵光义进来的时候是这么说的,吾母子之命,皆托于官家。而赵光义喜出眉梢,于是对宋皇后说,共保富贵,无忧也。双方就这样达成了协议,赵光义做皇帝,宋皇后享富贵,一切都显得那么美好。事实上理性来看,赵匡胤不可能有“兄终弟及”的意思,赵光义弑兄篡位这个说法也说不过去。只能说赵匡胤去世得突然,将决定权留给了宋皇后,而宋皇后有意让赵德芳继位为帝,但最后被王继恩给背叛了,让赵光义占了便宜。在正史记载当中,王继恩后来受到了赵光义的格外看重,成为了一个可以领兵在外征战的排阵都监,可以说是相当风光了。所以从王继恩的人生境遇来看的话,他应该是对拥立赵光义有功劳才被重用的,毕竟他之前只是赵匡胤身边的小角色而已。至于说宋皇后在赵光义之后入宫之后的反应,这对于一个弱女人来说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她出生名门又久在宫廷,对政治斗争的残酷性是有认识的,所以她选择马上妥协,而不是跟赵光义负隅顽抗。不过,宋皇后暴露了她有意立赵德芳继位为帝的意图,赵光义当时不能干啥,但他继位之后发生的一些事情就很蹊跷了。弟弟抢了哥哥儿子的皇位,如果你要是弟弟,你会有安全感吗?换做是我,肯定是没有安全感的,我相信赵光义也是一样。根据陈桥兵变中赵光义的尿性来看,他做事跟他哥一个风格,那就是演技高超,喜欢在背后搞鬼,还善于借力打力。赵光义为了显示自己对哥哥妻儿的照顾,宋皇后封号不变,待遇不变,移居西宫;弟弟赵廷美封为齐王,任命为开封府尹兼中书令;赵匡胤的儿女都称皇子皇女,其中赵德昭封武功郡王,被任命为中书令;赵德芳年纪小,没有封王,但被封为贵州防御使。赵光义看似仁慈,但为什么赵匡胤的两个儿子都死得早,而且他还要在宋皇后死后不给她应有的待遇呢?一,赵德昭之死。赵光义976年继位,但到979年,赵德昭就去世了。979年,赵光义北伐幽州,赵德昭也跟着他一去了。在一次战斗中,赵光义不知道怎么就跑到前线了,屁股上还被契丹人射了一箭,他为了逃命,结果跟大部队走丢了。文臣武将们很久都无法找到赵光义,就以为他已经战死了。国不可一日无君,再加上战事紧急,急需要一个拍板作决定的人,所以就有很多人提出拥护赵德昭继位为帝。但就在大家热火朝天筹划的时候,赵光义捂着屁股屁颠屁颠地跑回来了,打乱了大臣们拥立赵德昭为帝的计划,大家就再也不敢提这事了。赵光义的北伐最终以失败而告终,这证明他的能力还是不行的,所以他回去之后绝口不提战败之事,也不封有功之人,但有人却将拥立赵德昭为帝之事告诉他了,他就有些坐不住了,但也不好发作。过了好长时间,赵德昭去找赵光义说封赏功臣的事情,赵光义拉长着脸对他说,等你做了皇帝之后,再去封赏那些功臣吧。赵光义这话说得狠啊,杀机暴露无遗。赵德昭也是个聪明人,知道自己差点就被大臣们拥立为帝之事被赵光义知道了,回家之后辗转反侧,觉得还是自我了结最好,至少可以保住家人,于是用一把剑自刎而死。赵光义虽然没有说要杀赵德昭,但他说的话这么重,能不让赵德昭害怕吗?赵光义未必真有心让赵德昭去死,但他威胁到了赵光义的地位,所以即使他不自杀,我想他也是必死无疑的。比较搞笑的是,后来司马光在他写的《涑水记闻》里,为了给赵光义洗白,便编造了一个故事,说赵德昭是因为喜欢吃肥肉给吃死的。司马光这玩笑可是开大了,听着就笑得肚子疼。德昭好啖肥劕肉,因而遇疾不起。二,赵廷美之死。赵匡胤去世的时候,赵光说是因为他母亲杜太后留有金匮之盟,要求兄终弟及,所以他才得以继承了赵匡胤的皇位。如果按照金匮之盟的说法,那么赵光义去世,他的皇位就应该交给弟弟赵廷美。既然如此,那么赵廷美就应该被封为皇太弟了,可是赵光义并没有这么做,而是对赵廷美进行极力打压。赵廷美作为皇弟,平时比较嚣张跋扈,所以赵光义经常斥责他,他因此对赵光义十分不满。后来,赵廷美不知从哪儿听说了金匮之盟的内容,得知自己可以在二哥赵光义去之后继承皇位,所以好几次找赵光义要看金匮之盟的内容,但赵光义态度很暧昧,一直在敷衍他,就是不给他看。978年,赵廷美被赵光义忽悠去毒杀了后主李煜,后来被人们唾骂得很惨,他对赵光义的不满开始急剧增加,于是密谋造反,但不幸事情败露,被赵光义贬为涪陵县公,举家迁往湖北房县居住。蹊跷的事情再次发生,赵廷美在去到房县之后,没过几天就突然去世了,只知道他死前吐了大量鲜血,死时也只有三十八岁而已。更为蹊跷的是,赵光义的长子赵元佐因为同情赵廷美而发疯,还被贬为庶人。那么问题来了,如果赵廷美是真的该死,赵元佐为啥要同情他?只能说,赵廷美之死并不简单,这才让赵元佐难以接受,继而发疯。而赵元佐发疯之后,赵光义不去为他治疗,反而将其贬为庶人,又是为什么?还不是因为赵元佐知道的事情太多了,而且这些事情还很重要,比如说皇位要兄终弟及,比如说赵廷美谋反是被诬陷的,再比如说赵廷美之死的真相。事实上,赵廷美只是发牢骚要谋反,他根本就没有跟谁密谋谋反,是因为赵光义害怕他继承皇位,所以才说他跟卢多逊要谋反的。赵元佐曾出面为赵廷美辩白,遭到了赵光义的嫉恨,他因此失去了皇位继承权,后来因为“发疯”被贬为庶人。三,赵德芳之死。历史上关于赵德芳的记载实在是太少了,只说他是在23岁的时候生病了,在睡觉的时候突然死去了。六年三月,寝疾薨,年二十三。一般而言,在睡梦中去世多半跟心脑血管疾病有关,但赵德芳这么年轻,不是得心脑血管疾病的年纪啊,所以说他的死十分蹊跷。顺便说一句,演义中八贤王的原型人物就是赵德芳。四,宋皇后的身后事。995年,宋皇后去世,享年四十三岁。宋皇后年纪轻轻就去世已经很可怜了,但是赵光义对待她的身后事却十分草率,甚至是羞辱。宋皇后死后,赵光义不为她穿丧服,也不让大臣们去给她治丧,还将她的灵柩搬到宫外的燕国长公主家存放,这完全不符合皇后应该享受的礼仪。有些大臣实在看不下去了,于是上奏折批评赵光义,他都不予理会。翰林学士王禹偁十分气愤,于是写了一封奏折规劝赵光义,竟然遭到了贬黜。孝章皇后(宋皇后谥号)崩,迁梓宫于故燕国长公主第,群臣不成服。禹偁与客言,后尝母信仪天下,当遵用旧礼。坐谤讪,罢为工部郎中、知滁州。这还没完,宋皇后的灵柩在燕国长公主家存放了两年后,赵光义还下诏书说,不让宋皇后跟宋太祖合葬,也不能让她的牌位进入太庙供奉。后来,赵光义将宋皇后葬在了宋太祖永昌陵北边的一处坟墓之中,而不是在皇后应该埋葬的西南方位,然后他派人将王皇后的牌位移到太庙去,导致宋皇后的牌位就只能放在别庙中,这个做法实在是太侮辱宋皇后了。有些人说,赵光义之所以不让宋皇后跟赵匡胤陪葬,是因为那时候礼法森严,只能有一位皇后跟皇帝陪葬,其他两位皇后无法享受皇后待遇,所以赵光义对待宋皇后做法是没有错的。事实上,赵匡胤的嫡妻贺氏因为是被追封为皇后的,所以她既没享受跟赵匡胤合葬的待遇,也没有被供奉在太庙;而赵匡胤的第二任皇后王氏因为当皇后的时间太短,所以她也没有享受以上两项待遇。那么问题就来了,赵匡胤的地三任皇后宋皇后去世之后,怎么就不能享受合葬和供奉在太庙的待遇呢,实在是说不过去啊。所以说,赵光义是有意在贬低宋皇后,他是在发泄心中的不满情绪,至于说他对宋皇后究竟有什么不满,我想跟宋皇后当初支持赵德芳继位关系莫大。宋皇后在守寡的十九年间,低调到令人可怕,以至于史书上对她这段时间的人生经历没有太多记载,只知道她搬过一次家,但依然居住在皇宫中,而且活的时间有点短。宋太祖去世之后,他的儿子赵恒继位,恢复了宋皇后的待遇,她的家人也受到厚待。后世史家如李贽等人都批评赵光义之所以对宋皇后薄情寡义,跟赵匡胤去世当晚发生的事情有关。所以说,赵匡胤妻儿都没有什么好结局是不争的事实,也很难让人不将这个责任归咎到赵光义头上。至于说这些事情为什么会发生,只能说是赵光义为了稳固他的皇位并确保他的子孙可以继承皇位,这换做是任何一个人都可能去这么做。宋太祖赵匡胤是武将出身,也是个武力和权术的能人,自“陈桥兵变”皇袍加身到“杯酒释兵权”,体现出对武将的不信任。也是由于唐末武将的以武乱权,故赵匡胤设立枢密院为全国的最高军事机构,最高长官枢密史由文官担任。所以文官权力极大。宋朝官员如何掌握该力量离不开“国策、体制、政治”因素影响下的宋朝“文官制度” 在宋朝,文官的活动空间可谓非常之大,相对于其他朝代的文官也更为自由。这样的变化,与大宋的开国皇帝赵匡胤的政治决策息息相关。宋太祖赵匡胤所颁布的“勒石三戒”,使得宋朝时期的文官们生活有了很大的保障。自从赵匡胤登上皇帝的宝座后,将发展的中心转移到对于国家的建设中去,与此同时也产生了在当时盛极一时的宋朝文官风潮。在宋朝,统治阶级对于文人墨客非常尊敬,重视有佳,重文轻武的程度在中国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在这样的社会大环境下,文官成为了一种比武官更加重要的职位,掌握的权力远远要超过武官,受到了社会各个阶层的尊崇,其光鲜亮丽的程度可见一斑。宋代的开国宰相赵普对儒家文化的大力推崇,更是为整个时代的读书人创造了一个很好的从政的环境。一、 重文抑武,文官当道的治国政策对于宋朝为什么文官会拥有如此高的社会地位,我们就不得提到宋太祖赵匡胤这个人物。在当时,发生了陈桥兵变这一历史事件之后,赵匡胤非常担心这样的情况会再次发生,历史的悲剧将在他的身上重演。五代十国时期藩镇割据导致社会局势非常动荡不安,人心惶惶;宦官掌握国家大权,帝王的权力名存实亡。为了预防出现这样的局面,宋太祖赵匡胤带领自己的得力助手,将散落在各个地区的兵权紧紧收归到自己的手上,大规模的压缩地方政府所享有的权利。并且,其对军队进行了全面的改革,使得各个地方的军事权利完全由自己所掌控,使得军事将领们逆反中央的可能极基本不存在。这样难以表达的小心思,宋太祖赵匡胤肯定不会把它当着文武百官的面赤裸裸的昭告天下。他只说是为了让国家未来可以变得更好、更强大,为了避免战争的再次出现,国家需要休养生息。按照这样的说法,朝政的建设并不需要过多的武官,所以武官的人数理所当然的需要进行裁减。当时国家的努力范围,是要将经济恢复到战前的水平,以及逐步完善国家现有的政治制度。因此,宋朝时期的朝廷对于文官的需求量非常之大。从这一点上我们就可以看出赵匡胤的智慧,利用数量日渐增多而无实质伤害性的文官来打压那些手头上掌握兵权的武官。在这样的政治风向的影响下,走向政治仕途,成为一名文官是当时很多读书分子所追求的目标。现在我们在谈到宋代的文官制度的时候,士大夫可以说是其中的标志。文官们如果想要顺利的进入政坛、踏入仕途,在朝堂上能够有一番作为的话,首先需要通过的就是士大夫阶层的考验。这也是宋朝文官制度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风向标。宋太祖赵匡胤为了能够将国家的权利牢牢的把握在自己的手中,建立了一套体系非常完备、系统的制度,这些举措对于当时国家的稳定以及官员的控制来说都是非常有必要的。“兵权所在,则随以兴,兵权所去,则随以亡。”宋朝在保留有原有的必要的常设的处理日常事务的机构之外,也增设了很多削弱宰相权利的分支机构。为了避免文官也对国家的政权产生影响,将每一个职位的职能都进一步细化,每个职位之间的权能都有相互牵制与制约。由此保证每个文官都在被牵制的情况下尽心尽力为中央贡献自己的力量,这大大加强了中央对于文武百官的控制和朝廷中央集权。虽然在宋朝的末期,还是出现了官员数量过多,行政效率非常的低下,官员们互相推脱责任的种种现象。但是,我们所不能否认的是,宋太祖赵匡胤所设立的这一系统的文官结构对于武官专权起到了很大的抑制和平衡的作用。文官也凭借这样的契机走入了大众的视线。二、 初入体制,文官进阶的资格途径自隋唐时期科举制度创设、完备之后,考试是大多数百姓进入朝堂,开始仕途的一个最佳途径。在宋朝,除了通过科举制度进入仕途之外,还有另外两条进入仕途的道路。它们分别是自荐制度以及荫补制度。科举制度最早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就产生了雏形,到了后来的隋唐时期真正的发展壮大,形成了一套相对完善的体系。这一制度主要是通过公开进行相关科目的考试来选举朝廷所需要的人才,也使得当时宋朝时期的读书人对于学习产生的氛围非常浓厚,人们对于读书人、知识分子也非常的推崇、尊敬。科举制度使得很多家境贫寒,没有什么政治背景的考生有机会获得进入官场的机会,因为科举制度相对来说非常的公平,考生们可以真正展示自己的才华、实力,出生普通家庭的学子也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进入仕途。自荐制度通常针对的是已经步入仕途的官员,皇帝下旨需要人才的时候,这些有才能的官员就可以积极的报名,推荐自己。有的时候,这也需要有上级领导的欣赏和推荐。推荐完自己之后,还需要进行相关的考试来选拨人才,在这一点上和科举制度是非常相似的,这也在最大程度上的保证了公平性,避免权利对其进行干扰。有的时候,皇帝会亲自参加自荐制度中人才的考核以及选拨程序。“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自荐制度的难度与科举制度相比可以说是旗鼓相当的,这也是为官之人得到重用提升的一个非常好的机会。荫补制度相对于以上两种制度来说,对于贵族们来说是更加有利的。那些豪门贵族家的子弟虽然不能随心所欲的进入官场,但是对于平民百姓来说,却是多了很多门路和捷径。这样做的目的也在于笼络朝廷官员,是他们更加衷心的辅佐帝王,全身心的为皇帝服务。从以上所说的我们其实不难看出,在宋朝成为文官有很多种途径。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也是最为公平的一种方法还是通过考试进行相关的选拔,这让很多寒门学子充满了希望。尤其是当时的宋朝重视教育,而且科举录取名额,相比于唐朝有所增加。在宋太宗赵光义在位时期,曾多次恩科,每次录取百余人,他在位的二十多年内,录取的进士人数就有上千。整个宋朝科举录取的进士人数,远高于唐朝,还有其他的制度,与科举制度相辅相成,使得当时文官的队伍日益壮大。三、自在悠然,文官当道的政治保护我们不难看出,在当时的宋朝,文官具有非常高的社会地位,不仅仅是因为很多的学子希望能够通过成文文官来实现自己内心的报复,大展宏图,为国家做出贡献。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当你成为了一个文官之后,你不仅仅可以得到大家的尊敬、推崇,实现自己的理想,而且更重要的一点就在于文官的待遇还是日常优越、自在的。虽然这样低下的工作效率使得宋朝末期出现了冗官的现象,但是对于文官自身来说,这份差事还是相当悠闲自在的。在宋朝重视文官制度的影响之下,皇帝们往往不会对文官们发脾气,通常情况下也不会怪罪他们。宋太祖赵匡胤还下令在自己的墓碑上刻上为人熟知的“勒石三戒”,希望文官制度在后世能够继续发展壮大。“太祖勒石,锁置殿中,使嗣君即位,入而跪读。其戒有三:一、保全柴氏子孙;二、不杀士大夫;三、不加农田之赋。呜呼!若此三者,不谓之盛德也不能。”他还规定的不能杀死士大夫,自然而然的,文官也成为了保护的对象。纵观整个大宋的历史,几乎没有文官被处死。当时在宋朝有一位文官叫做蒲宗孟,他的日常生活非常的骄奢淫逸,而且没有一点仁义之心,残忍至极。虽然他的行为举止引起很多人的不满,屡次遭到弹劾,但是并没有受到惩罚,因此他的行为愈发放肆,这也是与当时对于文官过分的保护所导致的,连皇帝都不敢随意对文官进行惩罚。再加上宋太祖赵匡胤这个人,对于旁人都处于非常戒备的防备状态,他即使非常重用文官,也没有给文官太多的权利。为了防止文官掌握大量的权利,当时招聘了非常多的文官,这样一来,分配给每个文官任务更加的细致,任务量相比较而言也更加的轻松。日常的生活有保障,工作任务也比较轻松,还能得到社会百姓的认同。谢邀请!宋太宗可以说是个守业成功的皇帝,使国家修养生息百姓安居乐业,重文轻武,没有开疆扩土的雄心壮志,少了很多战火硝烟,相对而言使天下较为太平富裕,文化方面领先前朝,因此对他的评价也不差,是合乎情理的。拙见。南唐后主李煜早些年就向北宋纳贡称臣,臣服于北宋以求苟延残喘,赵匡胤志在统一,“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然后联合吴越国,对南唐发起进攻。然而李煜平日只顾赋诗作画、听歌赏舞: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失败也就在所难免。最后李煜兵败降宋,被俘至汴京,封为违命候。至此,一片芳心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开始了他的囚徒生涯。然而,更加残酷的现实令他无法迴避,赵匡胤死后,继位的宋太宗赵光义垂涎于他的妻子小周后,自古风流帝王,自然对花容月貌的美女怜香惜玉,小周后就被赵光义强行占有,江南剩有李花开,也被君王强折来。李煜不仅承受亡国之痛,还得忍受侮妻之辱。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据说,赵光义每次要临幸小周后时,都要派一帮太监大张旗鼓地闯入李煜的梧桐院,并当众将小周后脱光扒尽,然后用几丈红绫包裹起来,再敲锣打鼓地将她抬进自己的寝宫。更为匪夷所思的是,有一次,他在强暴小周后时,还把宫廷画师召来,将“临幸”小周后的实况进行现场临摹,并留下纪实绘画《熙陵幸小周后图》。可怜的小周后为了李煜的安全只能忍耐屈辱和痛苦,每次泪流满面。而李煜遭受这样的奇耻大辱,自然怨恨和愤怒,往事只堪哀,对境难排。剪不断理还乱的家国情仇让他悲愤难禁,遭受的欺凌和侮辱让他难以释怀,人生愁恨何时免?销魂独我情何限!愤恨之余再填一阕伤怀词《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可就是这首词惹恼了赵光义,宋太宗命人给李煜赐了御酒,李煜饮鸠暴崩,当下死于非命。小周后也经不起悲苦哀愁与绝望惊惧的折磨,守丧期满也自杀身亡,追随李煜而去。吴越王钱俶在宋太祖赵匡胤时期,曾拒绝南唐后主李煜的求援建议,也曾出兵助宋灭南唐。南唐亡国后,吴越国也难免唇亡齿寒。不过,钱俶为了百姓免遭生灵添炭,根据祖父遗训:利在一身勿谋也,利在天下必谋之;利在一时固谋也,利在万世更谋之。选择了纳土归降,消弥了吴越战乱。赵匡胤还算仁义,将钱俶仍放归故国,没有为难他。宋太宗赵光义登基后,钱俶再次入朝被扣留,寄人篱下,苟且偷生,在钱俶六十大寿时,赵光义叫人送来御酒,当晚钱俶暴卒。据周亮工《因树屋书影》记载:“南唐李后主以七月七日生,亦以七月七日死。吴越王俶以八月二十四日生,以八月二十四日死。两王生死相同如此。……顾两王皆以生辰死者,盖御忌未消,各借生辰赐酒阴死之耳。”对此,王圻编著的野史《稗史汇编》也有记载:“李(煜)之祸,词语促之也,因记钱塘王(俶)有句云帝乡烟雨锁春愁,故国山川空泪眼。其感时伤事,不减于李。然则其诞辰之祸,岂亦缘是耶。”
宋太祖赵匡胤把皇位传给弟弟宋太宗赵光义。赵光义传给儿子宋真宗赵恒,赵恒传位儿子宋仁宗赵贞。因为宋太祖赵匡胤沒有把皇位传儿子而传弟弟,以后皇帝是宋太宗赵光义一族的。所以赵光义是宋仁宗亲爷爷。而宋太祖赵匡胤是宋仁宗赵贞的族爷爷。反过来说宋仁宗赵贞是宋太祖赵匡胤的族孙!宋朝的失败无外是用金钱衡量人命的结果。老是以为自己钱多,没看过单单有钱的,就能打赢战争。导语:感觉宋太宗除了坑子孙,没啥贡献。宋太宗赵光义夺取了皇位以后,的确做了一系列的事情,给后世的大宋王朝埋下了不小的祸根。但是他又是北宋皇帝的老祖宗,所以他们也不好骂他,只能不断通过改革的尝试,把他留下的毛病给治好,可惜很难很难啊。都说坑爹,遇上宋太宗赵光义这种坑子孙后代的祖先,这也是比较难得的。而且他坑后代都是有理有据的,从他的角度去看,嘿,还蛮有道理的。一、雍熙北伐惨败,导致后世皇帝畏惧北伐。燕云十六州是后晋开国之君石敬瑭拱手送给契丹人的,从此以后,一直到了朱元璋时期,长达400多年的时间,中原汉人王朝都没有收复这块土地。由此可见这件事对当时的中原王朝影响有多大,整个宋朝300多年,都没有机会拿到这块地盘。这地方就好像是北宋的门户,人家可以随时到你家去,因为人家掌握着你家的大门。为此后周世宗柴荣果断北伐,收复了三州三关17个县,可惜他中道崩殂,这事儿也就搁浅了。赵匡胤称帝后,一直忙着征服南方的小国家,等到有空的时候,却溘然长逝了,他一直放不下的就是燕云十六州。宋太宗赵光义打算完成哥哥的心愿,所以也开始了北伐战争。他派遣了20万大军,分为3路向大辽进军。当时大辽新君刚刚登基,赵光义认为这是好时机。本来大军节节胜利,拿下了不少地盘。可是西路军和东路军都接二连三遭到大辽军队的重创,主将潘美和监军王侁指挥失当,导致杨业也就是杨老令公战死沙场。赵光义的三路大军,全部战败而归,死伤无数。不要说收复幽州了,就连蔚州、寰州等地都被大辽给占了。雍熙三年,诏美及曹彬、崔彦进等北伐,美独拔寰、朔、云、应等州。诏内徙其民。会辽兵奄至,战于陈家谷口,不利,骁将杨业死之。美坐削秩三等,责授检校太保。---《宋史》这一次北伐可谓是偷鸡不成蚀把米,不光没完成哥哥的心愿,反倒是丢了点土地。从此以后赵光义再也不愿北伐大辽。后世的宋朝皇帝们,一提到北伐,就会想到赵光义的这次惨败,所以压根就不敢北伐,也就失去了收复燕云十六州的野心。二、开科取士扩招,后世出现严重冗官现象。宋太宗赵光义他的皇位是怎么来的呢?是从哥哥赵匡胤那儿继承来的。当时他老哥才不过50岁,大晚上跟他喝酒聊天,第二天就暴毙了。赵光义想也没想就夺取了皇位,把俩侄子晾在了一边。这么一来这天下就会有人说赵光义的闲话,毕竟皇位来路不正。光靠赵普为了拍马屁,编造出来的金匮之盟,那是没办法让大众信服的。那么这该怎么办呢?赵光义深知人性,只要给大家足够的利益,一切都是好办的。首先他将侄儿赵德芳和赵德昭都加官进爵,赵德昭更是被封为王爵,地位在百官之上,和当年的赵光义一模一样。其次他提拔了一大帮摇摆不定的大臣和亲族,毕竟赵匡胤的亲信都杯酒释兵权给赶回家了,所以朝中剩下的就是赵光义的人和摇摆不定的人,搞定摇摆不定的人就可以了。最后赵光义还要买通一帮人,那就是天下士子。这帮读书人,是民间的舆论导向。于是赵光义就扩招进士,头一年就比哥哥在位期间多招了一倍的进士,基本每年都有四五百人。此后赵光义年年扩招,最多的一年是在公元991年,赵光义一口气招了17300人,这创纪录的招考比例,的确让大量读书人得到了好处。可是也造成了严重的问题,那就是冗官的问题。赵光义招人的时候当然很高兴,大家都开心的事情,何乐而不为呢?可是这么多进士又该如何安排工作呢?境土蹙而赋敛日繁,官吏增而调度日广。景德、庆历时,以三百二十余郡之财赋供一万余员之俸禄。今日以一百余郡之事力而赡二万四千余员之冗官,边郡则有科降支移,内地则欠经常纲解[4]。欲宽财力,必汰冗员。---《宋史全文》工作就那么点,根本就安排不过来,所以大量进士处于待业状态。他们拿着朝廷的俸禄,却没有地方官给他们做,严重的冗官现象就出现了。后世每一代皇帝都想着要学习祖先,自然也是扩招,所以逐渐形成了,一个官职空缺下来,几百号进士找关系竞争的结果。三、重文轻武,进一步削弱了宋朝的战斗力。赵匡胤的皇位是武力夺权得来的,他是武将出身,在掌握大权以后,将后周的小皇帝柴宗训赶下了台,自己做了皇帝。此后为了防止自己的手下也学习他这么干,所以他杯酒释兵权,把手下亲信们的兵权都给收回来了。他本以为这么做就能解决手下人谋反的问题,万万没想到,自己的江山居然还是被弟弟赵光义给夺走了。赵光义也是担心哥哥这样的人在自己的朝廷里面出现,毕竟大将手握兵权,并不是什么好事。为此赵光义也学习哥哥,开始防备着手里的武将。他将军队的控制权收归自己以后,不再下发给武将,而是选择文臣来执掌这些兵权。也就是说武将在前线,必须要听从文臣们的调遣。这不是扯犊子的事情吗?战场上风云变幻,这些老夫子们一个个嗲声嗲气慢悠悠地喝着茶,怎么能办得成事情呢?北宋文臣执掌兵权的局面逐渐出现,他们是文人,翻不起什么大浪。这倒是真的,赵光义的确保住了老赵家的江山,可是也使得宋朝的战斗力差的可怜。不光北边的大辽、大金总是起来欺负他们,就连西边的西夏,北宋都不敢招惹,为什么?因为完全打不过啊。总结:赵光义除了坑子孙,还真没做过什么积德的事情。赵光义的皇位是抢来的,,既然是抢来的,那就好好干呗。这大兄弟还偏偏事事都干得不怎么样,给后世基本上没带来什么好的影响。几件大事干不好,其他小事有成就也等于是白搭。北伐失败,使得后世子孙畏惧北方政权,完全不敢收复燕云之地。为了笼络读书人,大量扩招进士,使得朝廷负担沉重。重文轻武,导致北宋武力值陡降。他还做了啥坑子孙的事情?欢迎大家补充。参考资料:《宋史》评价宋太宗的人有很多,其中最有名,最不客气的当属毛泽东。毛泽东一句“不知兵”,直接让宋太宗戴上了一顶不懂军事的帽子,影响深远。实际上,毛泽东对宋太宗的评价可真不咋滴,甚至可以说是近乎苛责——“无能”,“小人”、“不择手段”这些贬义词频繁出现。在毛泽东看来,宋太宗就是一个无能小人。 这是怎么回事呢? 01、点评帝王毛泽东历来酷爱读书,从青年时代起,毛泽东就翻阅了大量传统的经、史、子、集著作。尤其是是《二十四史》,是他最为重视的一部巨著,其重要部分读得很细、很熟、很透。 据曾经给毛泽东选读《二十四史》及《昭明文选》等文史书籍的北京大学中文系教师芦荻说:“二十四史”的重要部分,毛泽东起码读了三遍以上,有的书皮都磨破了。”毛泽东不仅自己爱读历史,还号召同志们一起多读历史。他曾强调道:“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一个发展,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不应当割裂历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1941年,毛泽东在延安干部会议上,又明确指出:“不但要懂得中国的今天,还要懂得中国的昨天和前天。” 1952年,为了系统研究中国历史,探寻中国历史发展规律,更好的规划中国未来发展。毛泽东开始全面系统的研究《二十四史》,他不仅通读这些历史巨著,而且还繁圈密点,写下了大量自己对历史人物或事件的独特评价和批注。 其中评价的历史人物有100多位,他的评价往往能打破常规,提出异于传统,“古为今用”、鉴古知今的评价。在这些评价中,毛泽东对帝王的评价无疑最受人关注。比如,历来被视为昏庸无道、荒淫残暴的纣王,毛泽东给出的评价是——“很有本事,能文能武的人”; 再比如,一直以来都是暴君代表的秦始皇,毛泽东高度肯定道:“第一个把中国统一起来的人物,比孔子伟大得多,孔夫子讲的是空话。” 而对史书中褒大于贬的宋太宗,毛泽东也做出过多次评价,内容不长,却短小精悍,杀伤力很大,侮辱性极强。因为毛泽东对宋太宗的评价,每一次都没有好词,不是无能,就是小人!而他对宋太宗别开生面的评价引人注目,让人们对宋太宗形成固有的印象 02、宋太宗 宋太宗,原名赵匡义,宋太祖赵匡胤称帝后,为避讳改名赵光义,自己称帝后则改名赵炅。网友戏称宋太宗为赵二,宋太祖为赵大,实际宋太宗兄弟排名第三,长兄早夭。开宝九年(976年)十月二十日,宋太祖离奇暴毙,宋太宗登基称帝,由此留下一段千古迷案——烛影斧声。至道三年(997年)三月二十九日,宋太宗驾崩,时年58岁,在位22年。宋太宗死后,皇太子赵恒继位登基,是为宋真宗。 实际上,宋太宗死后,宋朝人就开始对他进行评价,此后元明清对他的评价就没有停过。当然,在宋朝,对宋太宗的评价以盛赞为主,好的重点说,往好了说,浓墨重彩地说,大书特书;坏的尽量不说,往小了说,一笔带过地说,甚至不说。宋朝官方史书《宋会要辑稿》称赞宋太宗:“庙号太宗。恭惟圣灵,诞膺茂典,锡兹纯嘏,俾盛业之无疆;播厥鸿休,垂永代而不朽!” 另一部巨著《太平宝训·政事纪年·卷一·太宗皇帝》 则称赞道:“人君尚俭,前代稍贤者能之。太宗之尚俭,其难哉!时天下平定,功业盛大,自唐及五代,四方僭伪之国,尽为我有;贡献之物,府无虚月。加之生民脱去乱世,各居富乐。三代之下,帝王致太平如此盛者有几?虽尚奢侈,固有余力,亦未掩大德,而过为俭素,所难能也!此无他,正以厚天下之俗,为子孙之法耳。其长育人才,文武不乏,冯继业自矜守边之功,以为他人难继,太宗命一郎官代之,威名方略过于继业,当时养材如此之盛!”而个人私史对宋太宗也不吝赞美,比如南宋著名史学界王称在《东都事略》中评价宋太宗道:“太宗以英睿之姿,佐太祖定天下,开子孙帝王万世之业,故太祖勤勤于传袭,非特以昭宪顾命而已。太宗以明继圣,而能广文之声,卒其成功,乃大一统。于是北自常、碣,南极领表,东际海、岱,西接洮、陇,宋之威德,斯为盛矣。”基本上来说,全都是歌功颂德之词。03、身后名到了元朝,蒙古人评价宋太宗就少了一些顾忌,该夸的夸,该批评的也批评,《宋史·太宗本纪》评价道:赞曰:帝沈谋英断,慨然有削平天下之志。既即大位,陈洪进、钱俶相继纳土。 未几,取太原,伐契丹,继有交州、西夏之役。干戈不息,天灾方行,俘馘日至, 而民不知兵;水旱螟蝗,殆遍天下,而民不思乱。其故何也?帝以慈俭为宝,服浣 濯之衣,毁奇巧之器,却女乐之献,悟畋游之非。绝远物,抑符瑞,闵农事,考治 功。讲学以求多闻,不罪狂悖以劝谏士,哀矜恻怛,勤以自励,日晏忘食。至于欲 自焚以答天谴,欲尽除天下之赋以纾民力,卒有五兵不试、禾稼荐登之效。是以青、 齐耆耋之叟,愿率子弟治道请登禅者,接踵而至。君子曰:“得乎丘民而为天子”, 帝之谓乎?故帝之功德,炳焕史牒,号称贤君。 若夫太祖之崩不逾年而改元,涪陵县公之贬死,武功王之自杀,宋后之不成丧,则后世不能无议焉。《宋史》既肯定宋太宗的功绩,先表扬一通,给他一个贤君帽子戴戴,而后主要抨击宋太宗改年号,逼死弟弟、侄子,轻视嫂子这些事,对于宋太宗本人的政治、军事方面的缺陷并没有提及。到了明朝和清朝历史学家们的步子就迈得更大了,除了《宋史》这些批评之外,明朝历史学家王夫之对宋太宗屡易宰相,提出尖锐的批评——“立法愈密,奸佞之术愈巧。太宗颠倒其大臣之权术,又奚能取必于闇主?徒以掣体国之才臣,使不能毕效其所长。呜呼!是不可为永鉴也欤!” 而清朝历史学家赵翼对宋太宗驭将之术提出更严厉的批评: “宋太祖以忠厚开国,未尝戮一大将,然正当兴王之运,所至成功,固无事诛杀。乃太宗、真宗以后,遂相沿为固然,不复有驭将纪律。如太宗雍熙四年,刘廷让与契丹战于君子馆,廷让先约李继隆为援,及战,而继隆不发一兵,退保乐寿,致廷让一军尽没,廷让仅以数骑脱归。是继隆之罪,必宜以军法从事,而太宗反下诏自悔,而释继隆不问。” 整体上说,古代对宋太宗的评价还是褒大于贬的,对他的批评主要是权术和军事方面03、太宗不知兵终于到毛泽东了,毛泽东对宋太宗可不太客气了。 首先,毛泽东重点评价了宋太宗在位22年最大的军事行动,两次北伐。第一次北伐是太平兴国四年(979年),宋太宗灭掉北汉后,为收复幽云十六州,对辽国发动第一次大规模战争,这一次出兵作战,打了辽国一个措手不及,险些收复幽州,但由于宋太宗指挥失误,在高粱河大败,宋军全线溃退,死者万余人,宋太宗本人乘驴车弃军逃跑,留下一个高粱河车神驴车漂移的美丽传奇。 第二次北伐是雍熙三年(986年),宋太宗趁辽国新君初立、主幼国疑之机,发动三路大军,再次北伐辽国。结果第一路,米信率领的西北路军在新城会战失利;第二路,曹彬率领东路军在岐沟关被辽名将耶律休哥击败。 宋太宗急令宋军三路大军撤退,并命潘美、杨业统率的西路军护送百姓内迁。 结果监军王侁和主帅潘美指挥失误,且怯阵先退,致使断后的杨业陷入重围,被俘绝食殉国。 第二次北伐以失败告终。毛泽东可是不世出的军事家,宋军此战存在的缺陷,宋太宗拙劣的指挥,毛泽东自然是一眼洞穿。 毛泽东在评价这两次北伐时,没有从史学家的角度分析,而是以军事家的身份,对宋辽双方战术特别是辽国战术上进行了深入分析。尤其是辽军在两次战争中都用了“诱敌深入、聚而歼之”的战术,而宋军却“尔后屡败……宋人终不省”(毛泽东评价)。 毛泽东可谓是“诱敌深入、聚而歼之”的战术的行家里手,因此他对辽军采用此战术表示肯定,对宋军的失败表示惋惜。 重点来了,毛泽东把两次失败的主要原因归咎于宋太宗的错误指挥。于是,他在看完两次战争后,给宋太宗的评价是——“此人不知兵,非契丹敌手”。 毛泽东一句话,宋太宗从此成为“不知兵”皇帝的代表人物。但毛泽东什么人,古往今来比他强的军事家,没有几个。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他说宋太宗“不知兵”,宋太宗不服也得憋着!04、太宗无能也正是因为毛泽东对宋太宗那令人发指的军事低劣水平深恶痛绝,因此,当他看到《宋史》评价宋太宗时,他给出更为辛辣的讽刺。 《宋史》对宋太宗的赞,有这么一句“帝沈谋英断,慨然有削平天下之志。” 毛泽东毫不客气的批注道:“但无能”。毛泽东意思是说,宋太宗就是一眼高手低的无能之辈。《宋史》赞中这句“故帝之功德,炳焕史牒,号称贤君”。毛泽东则在“炳焕史牒”后面批注道:“幽州之败”。毛泽东这话可就有意思了,嘲讽之意,不言而喻。宋太宗,你确实永载史册了,幽州之败,高粱河车神的名声可不是永载史册了嘛。而在《宋史》赞中这句“至于欲 自焚以答天谴,欲尽除天下之赋以纾民力,卒有五兵不试、禾稼荐登之效。是以青、 齐耆耋之叟,愿率子弟治道请登禅者,接踵而至。”毛泽东直接毫不留情的批注道:“不择手段,急于登台。”在毛泽东看来,《宋史》对宋太宗的称赞是十分虚伪的(他认可宋太宗弑君杀兄继位的说法)。 毛泽东丝毫不掩饰对宋太宗的蔑视嘲讽之意。05、小人之心《宋史纪事本末》记载:“帝遂以襄王为开封尹,改封寿王,于是立为皇太子。庙见还,京师之人拥道喜跃,曰:“少年天子也。”帝闻之不怿,召准谓曰:“人心遽属太子,欲置我何地?”准再拜贺曰:“此社稷之福也。”帝入语后嫔,宫中皆前贺。这个记载指的是宋太宗立宋真宗为太子后,开封百姓欢呼悦雀,夸宋真宗是“少年天子”。一般来说,正常人看到自己儿子有出息了,应该高兴才是。可宋太宗听到这话后,就很不高兴了,他想到的是,大家都说太子好,置我于何地。 宋太宗此言虽说是出自帝王对权力的本能反应,但心胸着实太狭小了些。因此,毛泽东看到这个记载后,不屑之意,勃然而出,愤然提笔,直截了当批注道:“赵匡义小人之言!”综上所述,毛泽东评价宋太宗的用语,分别是——“宋人终不省”、“此人不知兵,非契丹敌手”、“但无能”、“不择手段,急于登台”、“小人之言”。这些可都不是什么好词,甚至可以说,在毛泽东看来,宋太宗就是对内不择手段、虚伪奸诈,对外不懂军事、无能至极的心胸狭窄的小人。结语、 毛泽东是整个世界历史上有数的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他的思想和成就所达到的高度是常人所无法企及的。 这一高度使得他的事业、思想、看法,都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毛泽东向来对一些庸碌无为的帝王不假颜色,他对汉文帝、汉景帝都没什么好话,认为“文景二帝乃守旧之君,无能之辈”。 至于宋太宗,他更是瞧不起,毛泽东是以一个领袖和军事家的角度去评价另一个领袖宋太宗。 他得出的结论当然和古今学者都不一样。且不说毛泽东的话是否有失偏颇,但他确实言之有物。靓坤同志曾说,错了就要认,挨打要立正。 毛泽东的评价虽然很不客气,但是宋太宗不服不行。 技不如人,只能甘拜下风。所谓“烛影斧声”,最早来源于《宋史纪事本末》的记载:帝王召晋王光义,嘱以后事。左右皆不得闻,但遥烛影下晋王时或离席,若有逊避之状。既而上引柱斧戳地大声谓晋王曰:好为之,俄尔帝崩时漏下四鼓矣。976年,也就是北宋开宝九年十月壬午夜,宋太祖患病未愈,急召晋王议事,兄弟二人屏退宫女和太监后独处。期间,屋外有人看见烛光下的赵光义时而离席,时而躲避,还听见赵匡胤引柱斧戳地声,场面非常的激烈。宋太祖当夜驾崩后,其弟赵光义继承皇位,史称宋太宗。此后,关于“有子不传却传弟”的争议从来就没有停止过,纷纷质疑晋王以斧砍死兄长后强行篡位。宋太宗继位后,逐渐又有了“金匮之盟”的说法,声言这次皇位传承是杜太后生前就定下的,并非谋逆夺权。但是,后世关于这个悬案却从来没有盖棺定论,至今都有许多的声音。那么,宋太宗究竟有没有杀兄篡位?本着尊重事实和揭秘历史的态度,文史不假带您走近宋太祖和宋太宗,走进备受争议的“两宋王朝”。为了抵制恶意抄袭,笔者在来源于网络的图片附加标识实属无奈之举,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959年,后周世宗柴荣突然病故,年仅七岁的柴宗训继位,立即引起了朝局的不稳。到了正月初一,前方传来了辽国联合北汉大举入侵的消息,更加剧了政权的动荡不安。实际掌权的符太后毫无主见,慌乱之下只好求助于宰相范质,重新对赵匡胤委以重任领兵御敌。当后周大军行至陈桥驿(今河南省封丘东南陈桥镇),蓄谋已久的兵变终于开始了。这天晚上,赵匡胤的弟弟赵光义和亲信赵普等人在军中大肆散布消息,鼓吹“皇帝幼弱不能亲政,为国效力破敌又有谁人知晓”?受此影响,将士们的情绪立即被煽动了起来,赵光义等人将准备好的龙袍披在假装醉酒的赵匡胤身上,伏地皆呼万岁。赵匡胤在半推半就下登基称帝,率兵回师开封,几乎兵不血刃就夺取了政权,摇身一变成为了大宋的开国皇帝。在这个夺权过程中,有个人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他就是同胞弟弟赵光义。功成名就后,赵匡胤立即犒赏群臣,任命石守信为归德军节度使,任命高怀德为义成军节度使,任命张令铎为镇安节度使,任命王审琦为泰宁军节度使,任命张光翰为江宁军节度使,任命赵彦徽为武信军节度使……。而对于陈桥兵变最大的功臣赵光义,他又是如何封赏的?起初,赵光义被任命为殿前都虞侯,领睦州防御使之职,后又担任了泰宁军节度使。征讨李重进后,他被加封为大内都部署加同平章事,还任开封府尹兼中书令。消灭北汉后,更被任命为东都留守并且加封晋王,位列宰相之上。在赵匡胤看来,弟弟对自己不错,而自己也没有亏待他。可是,赵光义却并不这么认为,他还有第二步棋要走,那就是未来也要当皇帝。问题来了,这“皇帝”的名额非常有限,不像是在学校当个组长或者课代表,名额特别多。为了抢夺这唯一的名额,他开始蠢蠢欲动,终于对老哥赵匡胤下手了。于是,在称帝九年后的一个夜晚,年仅50岁的赵匡胤就毫无征兆地驾崩了。事发当夜,赵光义奉诏后入宫面圣,哥俩在屏退左右后推杯换盏,聊到关键时刻还发生了剧烈争执,最终形成了“烛影斧声”。第二天凌晨,赵光义独自从殿内走出,声称皇帝刚刚驾崩了,自己就当仁不让地继承了皇位。之后,他继续完成哥哥未尽的事业,着手进行统一全国的战事。由于过分自信和好大喜功,宋太宗主导的几次北伐都以失败而告终,国力消耗非常严重。一看外战不行,他立即调整了政策,开始执行“守内虚外”,为日后的“积贫积弱”局面埋下了伏笔。自古以来,王位或者皇位的传承都是事关大局的重中之重。从商朝开始,继承制度基本都是按照“父死子承”,辅之以“兄终弟及”,逐渐成为了惯例。据《公羊传·昭公二十二年》记载:其称王子猛卒何?不与当也,不与当父死子继和兄死弟及之辞也。不过,无论从历史传统还是血缘亲疏来看,“父死子承”都是首选,“兄终弟及”都是备选。问题来了,宋太祖赵匡胤虽然驾崩了,但他并非没有儿子,除了滕王赵德秀和燕王赵德林早夭外,还有两个儿子活到了成年,他们分别是次子赵德昭和幼子赵德芳。也就是说,这二位正主才是真正的皇位继承人。宋太宗在即位之初,朝野始终都议论纷纷,认为他的皇位得来不正。面对严峻的信任危机,他开始茶饭不思,开始寝食难安,终于下定决心要为自己皇位的合法性找到依据。通过冥思苦想,宋太宗终于找到了一根救命稻草。于是,他声称自己的母亲杜太后当年临终前,曾当着宋太祖的面留下一道懿旨,要求老哥死后传位于自己,而自己去世后再传位于弟弟赵廷美。这套说辞俨然有鼻子有眼,具有一定的合理性。而且,还有一份懿旨藏于金匮之中作为实物证据,更增加了可信程度,史称“金匮之盟”。“金匮之盟”暂时让宋太宗度过了信任危机,可新的问题又来了。难道,自己真的要传位于弟弟赵光美吗?这是一个问题,一个大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宋太宗又一次下手了。于是,赵氏皇族内部开始接二连三的出事,很多都是“天外横祸”,离奇得让人目瞪口呆!979年,赵匡胤的儿子赵德昭被叔叔赵光义痛斥一顿,理由是不思进取。结果,他回家后就莫名其妙地死了,具体死因高度成疑。经过一系列的调查取证,官方结论竟然是自杀。981年,赵匡胤的最后一个儿子赵德芳也离奇死了,年仅23岁。经过又一次的调查取证,官方结论竟然是病死,可问题是他正值盛年,而且从无病史。于是,在赵氏皇族内部,仅存的隐患就剩下了赵光美。怎么办?赵光义开始天天犯愁。到了982年,宋太宗赵光义终于等到了机会。也许,就是他自己创造的机会,自导自演了一出戏。赵廷美被人揭发阴谋篡位,立即遭到有关各方的密切调查,很快被以莫须有的罪名贬到了西京,后来又贬到了房州。据说,他因为“羞愧难当”进而患病,在984年就一命呜呼了。短短四年时间,潜在的皇位争夺者赵德昭、赵德芳和赵廷美都相继离世,而且非常的匪夷所思。从此以后,再也没有什么力量能与宋太宗及其子孙们争夺皇位了,他终于笑了!但是!也有人认为“金匮之盟”是真实的。赵德昭出生于951年,先后担任过贵州防御使和山南西道节度使等职。通过历练,宋太祖赵匡胤任命他出任中书门下平章事,基本上形同宰相。赵德芳出生于959年,先后担任过贵州防御使和山南西道节度使等职,和他的哥哥轨迹如出一辙。在此历练期间,他的表现有些平庸,并没有赢得父亲宋太祖的认可。最关键的一点,宋太祖赵匡胤始终都没有册立太子,甚至没给两个儿子封王。而很早之前,他已经晋封弟弟赵光义为晋王,孰轻孰重明显一目了然。有人认为,赵匡胤的北宋是在五代十国的乱象中建立起来的,是从后周的孤儿寡母手中夺过来的。因此,他深知“国赖长君”的重要性,要不是柴宗训年幼无知,要不是符太后毫无主见,陈桥兵变或许根本不会成功。为了延续来之不易的赵宋王朝,赵匡胤更愿意传位于年长的弟弟赵光义,这是最稳妥的办法。而且,当时传位长者为君也并非没有先例,后周世宗柴荣就是这样得位的,是郭威心甘情愿这样做的。很多人认为,宋太祖赵匡胤是为了宋朝的基业,为了完成国家的大一统,把皇位传给更具政治手腕、更有战略眼光、更能稳定朝局的赵光义,似乎也在情理之中。不过,事情的发展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北宋在宋太宗赵光义之后并不顺畅。由于鼠目寸光和因循守旧,金国在1127年攻破了都城开封,还将宋徽宗和宋钦宗以及绝大部分赵氏皇族、后宫妃嫔与文臣武将共计三千多人都虏走,北宋的传承就此结束。期间,只有宋徽宗的第九子赵构侥幸逃脱,还跑到临安被拥立为皇帝,改元建炎,成为南宋的第一位皇帝。不过,由于他长年无子,只好就近从赵匡胤的子孙中选出一位继承皇位。1162年,赵构主动退位成为太上皇,将皇位禅让于赵昚,史称宋孝宗。从此以后,被赵光义中途截胡的皇位,又传回到了赵匡胤后人的手中。文史不假个人认为,宋朝的皇位传承非常有意思,也非常有邪性。北宋朝,除了开国皇帝赵匡胤以外,继位的皇帝都是赵光义的这一支脉;南宋朝,除了开国皇帝赵构以外,继位的皇帝都是赵匡胤的这一支脉。真不知道,这是巧合?还是天定?@文史不假宋太祖赵匡胤去世的时候五十岁,他的妻子宋皇后二十四岁,活下来的儿子中,赵德昭二十五岁,赵德芳更是只有十七岁。按道理说,赵匡胤两个儿子年纪都不小了,也都可以做皇帝了,但最后登基的却是他的弟弟赵光义。至于说赵光义为什么可以做皇帝,“斧声烛影”太过于玄幻了,着实不可信。我倒认为有个说法相对而言靠谱点,而且这直接关系到赵光义后来对待赵匡胤妻儿的态度。赵匡胤一共有过三个皇后,第一个皇后贺氏出身名门,跟赵匡胤感情很好,育有三个儿子和两个女儿,其中儿子是长子赵德秀(早夭),次子赵德昭和三子赵德林(早夭)。可惜的是,贺氏在北宋建立前四年就去世了,后来被追封为皇后。贺氏去世后,赵匡胤又续娶王氏为妻,北宋建立后被封为皇后,她也是北宋历史上第一个实际意义上活着就当上皇后的女人,但没有生下孩子,还在北宋建立后的第二年就去世了。王皇后去世后,拥有后唐和后周皇室血统的宋氏嫁给了赵匡胤,她一入宫便被赵匡胤封为皇后。宋氏是洛阳人,她的祖母是后唐义宁公主,父亲是检校太师宋偓,母亲则是后汉太祖刘知远的长女永宁公主,身份十分高贵。据说,宋皇后美丽大方而又贤良淑德,赵匡胤跟她的年纪相差虽然很大,但两人的感情很好。两人在一起生活了十六年,赵匡胤每次下朝回宫,宋皇后都穿得整整齐齐地迎接赵匡胤,赵匡胤也每天晚上尽量跟宋皇后待在一起,足见夫妻情深。宋皇后没有孩子,所以她有意在赵匡胤仅有的两个孩子之一挑选一个作为她的子嗣来培养,赵德昭因为年纪比她还大一岁,她觉得尴尬,所以有意回避赵德昭。而比宋皇后小五岁的赵德芳就没有这种尴尬了,而且两人也比较投缘,所以宋皇后就将赵德芳视如己出地照顾和培养。976年十月十日深夜,赵匡胤突然去世。由于赵匡胤并未册立太子,所以宋皇后有意让次子赵德芳继承皇位,便派遣大宦官王继恩去召秦王赵德芳入宫继承皇位。但王继恩却没有去找赵德芳,而是直接去将晋王赵光义引入宫中。赵光义入宫后,王继恩让他在殿外等候,自己先进去回报宋皇后。宋皇后问王继恩把赵德芳请来没有,王继恩说没有,然后将赵光义给叫了进来。宋皇后这才发现王继恩出卖了自己,但转念又想到赵光义大权在握,自己孤儿寡母又无依无靠,于是在慌忙之中喊赵光义为官家,也就是承认了既定事实了。据记载,当时宋皇后见到赵光义进来的时候是这么说的,吾母子之命,皆托于官家。而赵光义喜出眉梢,于是对宋皇后说,共保富贵,无忧也。双方就这样达成了协议,赵光义做皇帝,宋皇后享富贵,一切都显得那么美好。事实上理性来看,赵匡胤不可能有“兄终弟及”的意思,赵光义弑兄篡位这个说法也说不过去。只能说赵匡胤去世得突然,将决定权留给了宋皇后,而宋皇后有意让赵德芳继位为帝,但最后被王继恩给背叛了,让赵光义占了便宜。在正史记载当中,王继恩后来受到了赵光义的格外看重,成为了一个可以领兵在外征战的排阵都监,可以说是相当风光了。所以从王继恩的人生境遇来看的话,他应该是对拥立赵光义有功劳才被重用的,毕竟他之前只是赵匡胤身边的小角色而已。至于说宋皇后在赵光义之后入宫之后的反应,这对于一个弱女人来说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她出生名门又久在宫廷,对政治斗争的残酷性是有认识的,所以她选择马上妥协,而不是跟赵光义负隅顽抗。不过,宋皇后暴露了她有意立赵德芳继位为帝的意图,赵光义当时不能干啥,但他继位之后发生的一些事情就很蹊跷了。弟弟抢了哥哥儿子的皇位,如果你要是弟弟,你会有安全感吗?换做是我,肯定是没有安全感的,我相信赵光义也是一样。根据陈桥兵变中赵光义的尿性来看,他做事跟他哥一个风格,那就是演技高超,喜欢在背后搞鬼,还善于借力打力。赵光义为了显示自己对哥哥妻儿的照顾,宋皇后封号不变,待遇不变,移居西宫;弟弟赵廷美封为齐王,任命为开封府尹兼中书令;赵匡胤的儿女都称皇子皇女,其中赵德昭封武功郡王,被任命为中书令;赵德芳年纪小,没有封王,但被封为贵州防御使。赵光义看似仁慈,但为什么赵匡胤的两个儿子都死得早,而且他还要在宋皇后死后不给她应有的待遇呢?一,赵德昭之死。赵光义976年继位,但到979年,赵德昭就去世了。979年,赵光义北伐幽州,赵德昭也跟着他一去了。在一次战斗中,赵光义不知道怎么就跑到前线了,屁股上还被契丹人射了一箭,他为了逃命,结果跟大部队走丢了。文臣武将们很久都无法找到赵光义,就以为他已经战死了。国不可一日无君,再加上战事紧急,急需要一个拍板作决定的人,所以就有很多人提出拥护赵德昭继位为帝。但就在大家热火朝天筹划的时候,赵光义捂着屁股屁颠屁颠地跑回来了,打乱了大臣们拥立赵德昭为帝的计划,大家就再也不敢提这事了。赵光义的北伐最终以失败而告终,这证明他的能力还是不行的,所以他回去之后绝口不提战败之事,也不封有功之人,但有人却将拥立赵德昭为帝之事告诉他了,他就有些坐不住了,但也不好发作。过了好长时间,赵德昭去找赵光义说封赏功臣的事情,赵光义拉长着脸对他说,等你做了皇帝之后,再去封赏那些功臣吧。赵光义这话说得狠啊,杀机暴露无遗。赵德昭也是个聪明人,知道自己差点就被大臣们拥立为帝之事被赵光义知道了,回家之后辗转反侧,觉得还是自我了结最好,至少可以保住家人,于是用一把剑自刎而死。赵光义虽然没有说要杀赵德昭,但他说的话这么重,能不让赵德昭害怕吗?赵光义未必真有心让赵德昭去死,但他威胁到了赵光义的地位,所以即使他不自杀,我想他也是必死无疑的。比较搞笑的是,后来司马光在他写的《涑水记闻》里,为了给赵光义洗白,便编造了一个故事,说赵德昭是因为喜欢吃肥肉给吃死的。司马光这玩笑可是开大了,听着就笑得肚子疼。德昭好啖肥劕肉,因而遇疾不起。二,赵廷美之死。赵匡胤去世的时候,赵光说是因为他母亲杜太后留有金匮之盟,要求兄终弟及,所以他才得以继承了赵匡胤的皇位。如果按照金匮之盟的说法,那么赵光义去世,他的皇位就应该交给弟弟赵廷美。既然如此,那么赵廷美就应该被封为皇太弟了,可是赵光义并没有这么做,而是对赵廷美进行极力打压。赵廷美作为皇弟,平时比较嚣张跋扈,所以赵光义经常斥责他,他因此对赵光义十分不满。后来,赵廷美不知从哪儿听说了金匮之盟的内容,得知自己可以在二哥赵光义去之后继承皇位,所以好几次找赵光义要看金匮之盟的内容,但赵光义态度很暧昧,一直在敷衍他,就是不给他看。978年,赵廷美被赵光义忽悠去毒杀了后主李煜,后来被人们唾骂得很惨,他对赵光义的不满开始急剧增加,于是密谋造反,但不幸事情败露,被赵光义贬为涪陵县公,举家迁往湖北房县居住。蹊跷的事情再次发生,赵廷美在去到房县之后,没过几天就突然去世了,只知道他死前吐了大量鲜血,死时也只有三十八岁而已。更为蹊跷的是,赵光义的长子赵元佐因为同情赵廷美而发疯,还被贬为庶人。那么问题来了,如果赵廷美是真的该死,赵元佐为啥要同情他?只能说,赵廷美之死并不简单,这才让赵元佐难以接受,继而发疯。而赵元佐发疯之后,赵光义不去为他治疗,反而将其贬为庶人,又是为什么?还不是因为赵元佐知道的事情太多了,而且这些事情还很重要,比如说皇位要兄终弟及,比如说赵廷美谋反是被诬陷的,再比如说赵廷美之死的真相。事实上,赵廷美只是发牢骚要谋反,他根本就没有跟谁密谋谋反,是因为赵光义害怕他继承皇位,所以才说他跟卢多逊要谋反的。赵元佐曾出面为赵廷美辩白,遭到了赵光义的嫉恨,他因此失去了皇位继承权,后来因为“发疯”被贬为庶人。三,赵德芳之死。历史上关于赵德芳的记载实在是太少了,只说他是在23岁的时候生病了,在睡觉的时候突然死去了。六年三月,寝疾薨,年二十三。一般而言,在睡梦中去世多半跟心脑血管疾病有关,但赵德芳这么年轻,不是得心脑血管疾病的年纪啊,所以说他的死十分蹊跷。顺便说一句,演义中八贤王的原型人物就是赵德芳。四,宋皇后的身后事。995年,宋皇后去世,享年四十三岁。宋皇后年纪轻轻就去世已经很可怜了,但是赵光义对待她的身后事却十分草率,甚至是羞辱。宋皇后死后,赵光义不为她穿丧服,也不让大臣们去给她治丧,还将她的灵柩搬到宫外的燕国长公主家存放,这完全不符合皇后应该享受的礼仪。有些大臣实在看不下去了,于是上奏折批评赵光义,他都不予理会。翰林学士王禹偁十分气愤,于是写了一封奏折规劝赵光义,竟然遭到了贬黜。孝章皇后(宋皇后谥号)崩,迁梓宫于故燕国长公主第,群臣不成服。禹偁与客言,后尝母信仪天下,当遵用旧礼。坐谤讪,罢为工部郎中、知滁州。这还没完,宋皇后的灵柩在燕国长公主家存放了两年后,赵光义还下诏书说,不让宋皇后跟宋太祖合葬,也不能让她的牌位进入太庙供奉。后来,赵光义将宋皇后葬在了宋太祖永昌陵北边的一处坟墓之中,而不是在皇后应该埋葬的西南方位,然后他派人将王皇后的牌位移到太庙去,导致宋皇后的牌位就只能放在别庙中,这个做法实在是太侮辱宋皇后了。有些人说,赵光义之所以不让宋皇后跟赵匡胤陪葬,是因为那时候礼法森严,只能有一位皇后跟皇帝陪葬,其他两位皇后无法享受皇后待遇,所以赵光义对待宋皇后做法是没有错的。事实上,赵匡胤的嫡妻贺氏因为是被追封为皇后的,所以她既没享受跟赵匡胤合葬的待遇,也没有被供奉在太庙;而赵匡胤的第二任皇后王氏因为当皇后的时间太短,所以她也没有享受以上两项待遇。那么问题就来了,赵匡胤的地三任皇后宋皇后去世之后,怎么就不能享受合葬和供奉在太庙的待遇呢,实在是说不过去啊。所以说,赵光义是有意在贬低宋皇后,他是在发泄心中的不满情绪,至于说他对宋皇后究竟有什么不满,我想跟宋皇后当初支持赵德芳继位关系莫大。宋皇后在守寡的十九年间,低调到令人可怕,以至于史书上对她这段时间的人生经历没有太多记载,只知道她搬过一次家,但依然居住在皇宫中,而且活的时间有点短。宋太祖去世之后,他的儿子赵恒继位,恢复了宋皇后的待遇,她的家人也受到厚待。后世史家如李贽等人都批评赵光义之所以对宋皇后薄情寡义,跟赵匡胤去世当晚发生的事情有关。所以说,赵匡胤妻儿都没有什么好结局是不争的事实,也很难让人不将这个责任归咎到赵光义头上。至于说这些事情为什么会发生,只能说是赵光义为了稳固他的皇位并确保他的子孙可以继承皇位,这换做是任何一个人都可能去这么做。宋太祖赵匡胤是武将出身,也是个武力和权术的能人,自“陈桥兵变”皇袍加身到“杯酒释兵权”,体现出对武将的不信任。也是由于唐末武将的以武乱权,故赵匡胤设立枢密院为全国的最高军事机构,最高长官枢密史由文官担任。所以文官权力极大。宋朝官员如何掌握该力量离不开“国策、体制、政治”因素影响下的宋朝“文官制度” 在宋朝,文官的活动空间可谓非常之大,相对于其他朝代的文官也更为自由。这样的变化,与大宋的开国皇帝赵匡胤的政治决策息息相关。宋太祖赵匡胤所颁布的“勒石三戒”,使得宋朝时期的文官们生活有了很大的保障。自从赵匡胤登上皇帝的宝座后,将发展的中心转移到对于国家的建设中去,与此同时也产生了在当时盛极一时的宋朝文官风潮。在宋朝,统治阶级对于文人墨客非常尊敬,重视有佳,重文轻武的程度在中国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在这样的社会大环境下,文官成为了一种比武官更加重要的职位,掌握的权力远远要超过武官,受到了社会各个阶层的尊崇,其光鲜亮丽的程度可见一斑。宋代的开国宰相赵普对儒家文化的大力推崇,更是为整个时代的读书人创造了一个很好的从政的环境。一、 重文抑武,文官当道的治国政策对于宋朝为什么文官会拥有如此高的社会地位,我们就不得提到宋太祖赵匡胤这个人物。在当时,发生了陈桥兵变这一历史事件之后,赵匡胤非常担心这样的情况会再次发生,历史的悲剧将在他的身上重演。五代十国时期藩镇割据导致社会局势非常动荡不安,人心惶惶;宦官掌握国家大权,帝王的权力名存实亡。为了预防出现这样的局面,宋太祖赵匡胤带领自己的得力助手,将散落在各个地区的兵权紧紧收归到自己的手上,大规模的压缩地方政府所享有的权利。并且,其对军队进行了全面的改革,使得各个地方的军事权利完全由自己所掌控,使得军事将领们逆反中央的可能极基本不存在。这样难以表达的小心思,宋太祖赵匡胤肯定不会把它当着文武百官的面赤裸裸的昭告天下。他只说是为了让国家未来可以变得更好、更强大,为了避免战争的再次出现,国家需要休养生息。按照这样的说法,朝政的建设并不需要过多的武官,所以武官的人数理所当然的需要进行裁减。当时国家的努力范围,是要将经济恢复到战前的水平,以及逐步完善国家现有的政治制度。因此,宋朝时期的朝廷对于文官的需求量非常之大。从这一点上我们就可以看出赵匡胤的智慧,利用数量日渐增多而无实质伤害性的文官来打压那些手头上掌握兵权的武官。在这样的政治风向的影响下,走向政治仕途,成为一名文官是当时很多读书分子所追求的目标。现在我们在谈到宋代的文官制度的时候,士大夫可以说是其中的标志。文官们如果想要顺利的进入政坛、踏入仕途,在朝堂上能够有一番作为的话,首先需要通过的就是士大夫阶层的考验。这也是宋朝文官制度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风向标。宋太祖赵匡胤为了能够将国家的权利牢牢的把握在自己的手中,建立了一套体系非常完备、系统的制度,这些举措对于当时国家的稳定以及官员的控制来说都是非常有必要的。“兵权所在,则随以兴,兵权所去,则随以亡。”宋朝在保留有原有的必要的常设的处理日常事务的机构之外,也增设了很多削弱宰相权利的分支机构。为了避免文官也对国家的政权产生影响,将每一个职位的职能都进一步细化,每个职位之间的权能都有相互牵制与制约。由此保证每个文官都在被牵制的情况下尽心尽力为中央贡献自己的力量,这大大加强了中央对于文武百官的控制和朝廷中央集权。虽然在宋朝的末期,还是出现了官员数量过多,行政效率非常的低下,官员们互相推脱责任的种种现象。但是,我们所不能否认的是,宋太祖赵匡胤所设立的这一系统的文官结构对于武官专权起到了很大的抑制和平衡的作用。文官也凭借这样的契机走入了大众的视线。二、 初入体制,文官进阶的资格途径自隋唐时期科举制度创设、完备之后,考试是大多数百姓进入朝堂,开始仕途的一个最佳途径。在宋朝,除了通过科举制度进入仕途之外,还有另外两条进入仕途的道路。它们分别是自荐制度以及荫补制度。科举制度最早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就产生了雏形,到了后来的隋唐时期真正的发展壮大,形成了一套相对完善的体系。这一制度主要是通过公开进行相关科目的考试来选举朝廷所需要的人才,也使得当时宋朝时期的读书人对于学习产生的氛围非常浓厚,人们对于读书人、知识分子也非常的推崇、尊敬。科举制度使得很多家境贫寒,没有什么政治背景的考生有机会获得进入官场的机会,因为科举制度相对来说非常的公平,考生们可以真正展示自己的才华、实力,出生普通家庭的学子也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进入仕途。自荐制度通常针对的是已经步入仕途的官员,皇帝下旨需要人才的时候,这些有才能的官员就可以积极的报名,推荐自己。有的时候,这也需要有上级领导的欣赏和推荐。推荐完自己之后,还需要进行相关的考试来选拨人才,在这一点上和科举制度是非常相似的,这也在最大程度上的保证了公平性,避免权利对其进行干扰。有的时候,皇帝会亲自参加自荐制度中人才的考核以及选拨程序。“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自荐制度的难度与科举制度相比可以说是旗鼓相当的,这也是为官之人得到重用提升的一个非常好的机会。荫补制度相对于以上两种制度来说,对于贵族们来说是更加有利的。那些豪门贵族家的子弟虽然不能随心所欲的进入官场,但是对于平民百姓来说,却是多了很多门路和捷径。这样做的目的也在于笼络朝廷官员,是他们更加衷心的辅佐帝王,全身心的为皇帝服务。从以上所说的我们其实不难看出,在宋朝成为文官有很多种途径。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也是最为公平的一种方法还是通过考试进行相关的选拔,这让很多寒门学子充满了希望。尤其是当时的宋朝重视教育,而且科举录取名额,相比于唐朝有所增加。在宋太宗赵光义在位时期,曾多次恩科,每次录取百余人,他在位的二十多年内,录取的进士人数就有上千。整个宋朝科举录取的进士人数,远高于唐朝,还有其他的制度,与科举制度相辅相成,使得当时文官的队伍日益壮大。三、自在悠然,文官当道的政治保护我们不难看出,在当时的宋朝,文官具有非常高的社会地位,不仅仅是因为很多的学子希望能够通过成文文官来实现自己内心的报复,大展宏图,为国家做出贡献。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当你成为了一个文官之后,你不仅仅可以得到大家的尊敬、推崇,实现自己的理想,而且更重要的一点就在于文官的待遇还是日常优越、自在的。虽然这样低下的工作效率使得宋朝末期出现了冗官的现象,但是对于文官自身来说,这份差事还是相当悠闲自在的。在宋朝重视文官制度的影响之下,皇帝们往往不会对文官们发脾气,通常情况下也不会怪罪他们。宋太祖赵匡胤还下令在自己的墓碑上刻上为人熟知的“勒石三戒”,希望文官制度在后世能够继续发展壮大。“太祖勒石,锁置殿中,使嗣君即位,入而跪读。其戒有三:一、保全柴氏子孙;二、不杀士大夫;三、不加农田之赋。呜呼!若此三者,不谓之盛德也不能。”他还规定的不能杀死士大夫,自然而然的,文官也成为了保护的对象。纵观整个大宋的历史,几乎没有文官被处死。当时在宋朝有一位文官叫做蒲宗孟,他的日常生活非常的骄奢淫逸,而且没有一点仁义之心,残忍至极。虽然他的行为举止引起很多人的不满,屡次遭到弹劾,但是并没有受到惩罚,因此他的行为愈发放肆,这也是与当时对于文官过分的保护所导致的,连皇帝都不敢随意对文官进行惩罚。再加上宋太祖赵匡胤这个人,对于旁人都处于非常戒备的防备状态,他即使非常重用文官,也没有给文官太多的权利。为了防止文官掌握大量的权利,当时招聘了非常多的文官,这样一来,分配给每个文官任务更加的细致,任务量相比较而言也更加的轻松。日常的生活有保障,工作任务也比较轻松,还能得到社会百姓的认同。谢邀请!宋太宗可以说是个守业成功的皇帝,使国家修养生息百姓安居乐业,重文轻武,没有开疆扩土的雄心壮志,少了很多战火硝烟,相对而言使天下较为太平富裕,文化方面领先前朝,因此对他的评价也不差,是合乎情理的。拙见。南唐后主李煜早些年就向北宋纳贡称臣,臣服于北宋以求苟延残喘,赵匡胤志在统一,“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然后联合吴越国,对南唐发起进攻。然而李煜平日只顾赋诗作画、听歌赏舞: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失败也就在所难免。最后李煜兵败降宋,被俘至汴京,封为违命候。至此,一片芳心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开始了他的囚徒生涯。然而,更加残酷的现实令他无法迴避,赵匡胤死后,继位的宋太宗赵光义垂涎于他的妻子小周后,自古风流帝王,自然对花容月貌的美女怜香惜玉,小周后就被赵光义强行占有,江南剩有李花开,也被君王强折来。李煜不仅承受亡国之痛,还得忍受侮妻之辱。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据说,赵光义每次要临幸小周后时,都要派一帮太监大张旗鼓地闯入李煜的梧桐院,并当众将小周后脱光扒尽,然后用几丈红绫包裹起来,再敲锣打鼓地将她抬进自己的寝宫。更为匪夷所思的是,有一次,他在强暴小周后时,还把宫廷画师召来,将“临幸”小周后的实况进行现场临摹,并留下纪实绘画《熙陵幸小周后图》。可怜的小周后为了李煜的安全只能忍耐屈辱和痛苦,每次泪流满面。而李煜遭受这样的奇耻大辱,自然怨恨和愤怒,往事只堪哀,对境难排。剪不断理还乱的家国情仇让他悲愤难禁,遭受的欺凌和侮辱让他难以释怀,人生愁恨何时免?销魂独我情何限!愤恨之余再填一阕伤怀词《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可就是这首词惹恼了赵光义,宋太宗命人给李煜赐了御酒,李煜饮鸠暴崩,当下死于非命。小周后也经不起悲苦哀愁与绝望惊惧的折磨,守丧期满也自杀身亡,追随李煜而去。吴越王钱俶在宋太祖赵匡胤时期,曾拒绝南唐后主李煜的求援建议,也曾出兵助宋灭南唐。南唐亡国后,吴越国也难免唇亡齿寒。不过,钱俶为了百姓免遭生灵添炭,根据祖父遗训:利在一身勿谋也,利在天下必谋之;利在一时固谋也,利在万世更谋之。选择了纳土归降,消弥了吴越战乱。赵匡胤还算仁义,将钱俶仍放归故国,没有为难他。宋太宗赵光义登基后,钱俶再次入朝被扣留,寄人篱下,苟且偷生,在钱俶六十大寿时,赵光义叫人送来御酒,当晚钱俶暴卒。据周亮工《因树屋书影》记载:“南唐李后主以七月七日生,亦以七月七日死。吴越王俶以八月二十四日生,以八月二十四日死。两王生死相同如此。……顾两王皆以生辰死者,盖御忌未消,各借生辰赐酒阴死之耳。”对此,王圻编著的野史《稗史汇编》也有记载:“李(煜)之祸,词语促之也,因记钱塘王(俶)有句云帝乡烟雨锁春愁,故国山川空泪眼。其感时伤事,不减于李。然则其诞辰之祸,岂亦缘是耶。”感谢邀请。先回答第一个问题。宋太祖是在五十岁的时候突然去世的,当时宋朝已经基本巩固了政权,并且相继征服了南平、湖南、后蜀、南汉、南唐等割据势力,但是尚有北汉、吴越、泉漳等政权没有纳入版图。在朝廷内部,经历杯酒释兵权后,武将的地位已经大大削弱,石守信、王审琦等位高权重的将领早就解甲好多年。曾经深受赵匡胤信任的宰相赵普因为过于专权,被罢去相位,外放节度使,成了使相。太祖赵匡胤的弟弟被封为晋王,位在宰相之上,经过几年的经营,已经形成了自己的政治集团。接着谈第二个问题。说赵匡胤为什么不采取措施防范太宗赵光义,那就是默认赵光义是篡位夺权了。先要说明,关于“烛影斧声”之夜,赵光义是否真的谋杀了哥哥赵匡胤其实是没定论的,只是很多人倾向于赵光义这么做了。当然,笔者也倾向这种观点。我们就在假设这个观点成立的前提下讨论问题。说赵匡胤完全没防范,也是不对的。赵匡胤其实已经意识到了赵光义的做大,也感受到了赵光义和赵普的争权,所以在去世前不久,他就曾经动过迁都洛阳的念头,这也有动摇赵光义势力基础的意味(赵光义兼任开封府尹,主要势力在开封)。但是,他应该确实没想到赵光义会生谋逆之心。赵匡胤此前并没出现身体状况异样,所以可以推测,他对自己身后事也不会太多考虑。毕竟,统一大业还有待完成,比如,在他去世时,宋军尚在征伐北汉。关于后继者,赵匡胤有两个儿子,当时均已成年。如果要传位于子,只要赵匡胤还活着,慢慢安排也来得及。所以,说赵匡胤不防范,主要还是因为他并没下定决心彻底解决继承人问题。从其他行事风格来看,赵匡胤也是比较豁达的人(相比于其他帝王),不会料到自己的亲弟弟会为了权力行如此狠辣之事。最后说第三个问题,要说为什么没人反对赵光义,只能说,明面上确实是没有,道理也很简单,赵匡胤都死了,谁还出来冒着生命风险出头呢?他们在哪里都是领俸禄,谁当皇帝也没大区别。虽然很寒心,但人都是很现实的。人们心里对赵光义的做法肯定有不满,赵光义第一次讨伐辽国失败,一度在战场失踪,曾有将士想趁机拥立赵匡胤的长子赵德昭,这其实是人心的反映。直到南宋初年,人们还借机说事,认为赵匡胤开创宋朝,子孙却不能坐天下,有违天意。其实是希望无子的高宗赵构立赵匡胤的后代为帝,最后赵构确实从赵匡胤后代中选择一人为帝,就是孝宗赵昚。从此,宋朝皇帝又回到了赵匡胤一脉。
宋太祖赵匡胤把皇位传给弟弟宋太宗赵光义。赵光义传给儿子宋真宗赵恒,赵恒传位儿子宋仁宗赵贞。因为宋太祖赵匡胤沒有把皇位传儿子而传弟弟,以后皇帝是宋太宗赵光义一族的。所以赵光义是宋仁宗亲爷爷。而宋太祖赵匡胤是宋仁宗赵贞的族爷爷。反过来说宋仁宗赵贞是宋太祖赵匡胤的族孙!
宋太祖赵匡胤把皇位传给弟弟宋太宗赵光义。赵光义传给儿子宋真宗赵恒,赵恒传位儿子宋仁宗赵贞。因为宋太祖赵匡胤沒有把皇位传儿子而传弟弟,以后皇帝是宋太宗赵光义一族的。所以赵光义是宋仁宗亲爷爷。而宋太祖赵匡胤是宋仁宗赵贞的族爷爷。反过来说宋仁宗赵贞是宋太祖赵匡胤的族孙!导语:感觉宋太宗除了坑子孙,没啥贡献。宋太宗赵光义夺取了皇位以后,的确做了一系列的事情,给后世的大宋王朝埋下了不小的祸根。但是他又是北宋皇帝的老祖宗,所以他们也不好骂他,只能不断通过改革的尝试,把他留下的毛病给治好,可惜很难很难啊。都说坑爹,遇上宋太宗赵光义这种坑子孙后代的祖先,这也是比较难得的。而且他坑后代都是有理有据的,从他的角度去看,嘿,还蛮有道理的。一、雍熙北伐惨败,导致后世皇帝畏惧北伐。燕云十六州是后晋开国之君石敬瑭拱手送给契丹人的,从此以后,一直到了朱元璋时期,长达400多年的时间,中原汉人王朝都没有收复这块土地。由此可见这件事对当时的中原王朝影响有多大,整个宋朝300多年,都没有机会拿到这块地盘。这地方就好像是北宋的门户,人家可以随时到你家去,因为人家掌握着你家的大门。为此后周世宗柴荣果断北伐,收复了三州三关17个县,可惜他中道崩殂,这事儿也就搁浅了。赵匡胤称帝后,一直忙着征服南方的小国家,等到有空的时候,却溘然长逝了,他一直放不下的就是燕云十六州。宋太宗赵光义打算完成哥哥的心愿,所以也开始了北伐战争。他派遣了20万大军,分为3路向大辽进军。当时大辽新君刚刚登基,赵光义认为这是好时机。本来大军节节胜利,拿下了不少地盘。可是西路军和东路军都接二连三遭到大辽军队的重创,主将潘美和监军王侁指挥失当,导致杨业也就是杨老令公战死沙场。赵光义的三路大军,全部战败而归,死伤无数。不要说收复幽州了,就连蔚州、寰州等地都被大辽给占了。雍熙三年,诏美及曹彬、崔彦进等北伐,美独拔寰、朔、云、应等州。诏内徙其民。会辽兵奄至,战于陈家谷口,不利,骁将杨业死之。美坐削秩三等,责授检校太保。---《宋史》这一次北伐可谓是偷鸡不成蚀把米,不光没完成哥哥的心愿,反倒是丢了点土地。从此以后赵光义再也不愿北伐大辽。后世的宋朝皇帝们,一提到北伐,就会想到赵光义的这次惨败,所以压根就不敢北伐,也就失去了收复燕云十六州的野心。二、开科取士扩招,后世出现严重冗官现象。宋太宗赵光义他的皇位是怎么来的呢?是从哥哥赵匡胤那儿继承来的。当时他老哥才不过50岁,大晚上跟他喝酒聊天,第二天就暴毙了。赵光义想也没想就夺取了皇位,把俩侄子晾在了一边。这么一来这天下就会有人说赵光义的闲话,毕竟皇位来路不正。光靠赵普为了拍马屁,编造出来的金匮之盟,那是没办法让大众信服的。那么这该怎么办呢?赵光义深知人性,只要给大家足够的利益,一切都是好办的。首先他将侄儿赵德芳和赵德昭都加官进爵,赵德昭更是被封为王爵,地位在百官之上,和当年的赵光义一模一样。其次他提拔了一大帮摇摆不定的大臣和亲族,毕竟赵匡胤的亲信都杯酒释兵权给赶回家了,所以朝中剩下的就是赵光义的人和摇摆不定的人,搞定摇摆不定的人就可以了。最后赵光义还要买通一帮人,那就是天下士子。这帮读书人,是民间的舆论导向。于是赵光义就扩招进士,头一年就比哥哥在位期间多招了一倍的进士,基本每年都有四五百人。此后赵光义年年扩招,最多的一年是在公元991年,赵光义一口气招了17300人,这创纪录的招考比例,的确让大量读书人得到了好处。可是也造成了严重的问题,那就是冗官的问题。赵光义招人的时候当然很高兴,大家都开心的事情,何乐而不为呢?可是这么多进士又该如何安排工作呢?境土蹙而赋敛日繁,官吏增而调度日广。景德、庆历时,以三百二十余郡之财赋供一万余员之俸禄。今日以一百余郡之事力而赡二万四千余员之冗官,边郡则有科降支移,内地则欠经常纲解[4]。欲宽财力,必汰冗员。---《宋史全文》工作就那么点,根本就安排不过来,所以大量进士处于待业状态。他们拿着朝廷的俸禄,却没有地方官给他们做,严重的冗官现象就出现了。后世每一代皇帝都想着要学习祖先,自然也是扩招,所以逐渐形成了,一个官职空缺下来,几百号进士找关系竞争的结果。三、重文轻武,进一步削弱了宋朝的战斗力。赵匡胤的皇位是武力夺权得来的,他是武将出身,在掌握大权以后,将后周的小皇帝柴宗训赶下了台,自己做了皇帝。此后为了防止自己的手下也学习他这么干,所以他杯酒释兵权,把手下亲信们的兵权都给收回来了。他本以为这么做就能解决手下人谋反的问题,万万没想到,自己的江山居然还是被弟弟赵光义给夺走了。赵光义也是担心哥哥这样的人在自己的朝廷里面出现,毕竟大将手握兵权,并不是什么好事。为此赵光义也学习哥哥,开始防备着手里的武将。他将军队的控制权收归自己以后,不再下发给武将,而是选择文臣来执掌这些兵权。也就是说武将在前线,必须要听从文臣们的调遣。这不是扯犊子的事情吗?战场上风云变幻,这些老夫子们一个个嗲声嗲气慢悠悠地喝着茶,怎么能办得成事情呢?北宋文臣执掌兵权的局面逐渐出现,他们是文人,翻不起什么大浪。这倒是真的,赵光义的确保住了老赵家的江山,可是也使得宋朝的战斗力差的可怜。不光北边的大辽、大金总是起来欺负他们,就连西边的西夏,北宋都不敢招惹,为什么?因为完全打不过啊。总结:赵光义除了坑子孙,还真没做过什么积德的事情。赵光义的皇位是抢来的,,既然是抢来的,那就好好干呗。这大兄弟还偏偏事事都干得不怎么样,给后世基本上没带来什么好的影响。几件大事干不好,其他小事有成就也等于是白搭。北伐失败,使得后世子孙畏惧北方政权,完全不敢收复燕云之地。为了笼络读书人,大量扩招进士,使得朝廷负担沉重。重文轻武,导致北宋武力值陡降。他还做了啥坑子孙的事情?欢迎大家补充。参考资料:《宋史》
宋太祖赵匡胤把皇位传给弟弟宋太宗赵光义。赵光义传给儿子宋真宗赵恒,赵恒传位儿子宋仁宗赵贞。因为宋太祖赵匡胤沒有把皇位传儿子而传弟弟,以后皇帝是宋太宗赵光义一族的。所以赵光义是宋仁宗亲爷爷。而宋太祖赵匡胤是宋仁宗赵贞的族爷爷。反过来说宋仁宗赵贞是宋太祖赵匡胤的族孙!导语:感觉宋太宗除了坑子孙,没啥贡献。宋太宗赵光义夺取了皇位以后,的确做了一系列的事情,给后世的大宋王朝埋下了不小的祸根。但是他又是北宋皇帝的老祖宗,所以他们也不好骂他,只能不断通过改革的尝试,把他留下的毛病给治好,可惜很难很难啊。都说坑爹,遇上宋太宗赵光义这种坑子孙后代的祖先,这也是比较难得的。而且他坑后代都是有理有据的,从他的角度去看,嘿,还蛮有道理的。一、雍熙北伐惨败,导致后世皇帝畏惧北伐。燕云十六州是后晋开国之君石敬瑭拱手送给契丹人的,从此以后,一直到了朱元璋时期,长达400多年的时间,中原汉人王朝都没有收复这块土地。由此可见这件事对当时的中原王朝影响有多大,整个宋朝300多年,都没有机会拿到这块地盘。这地方就好像是北宋的门户,人家可以随时到你家去,因为人家掌握着你家的大门。为此后周世宗柴荣果断北伐,收复了三州三关17个县,可惜他中道崩殂,这事儿也就搁浅了。赵匡胤称帝后,一直忙着征服南方的小国家,等到有空的时候,却溘然长逝了,他一直放不下的就是燕云十六州。宋太宗赵光义打算完成哥哥的心愿,所以也开始了北伐战争。他派遣了20万大军,分为3路向大辽进军。当时大辽新君刚刚登基,赵光义认为这是好时机。本来大军节节胜利,拿下了不少地盘。可是西路军和东路军都接二连三遭到大辽军队的重创,主将潘美和监军王侁指挥失当,导致杨业也就是杨老令公战死沙场。赵光义的三路大军,全部战败而归,死伤无数。不要说收复幽州了,就连蔚州、寰州等地都被大辽给占了。雍熙三年,诏美及曹彬、崔彦进等北伐,美独拔寰、朔、云、应等州。诏内徙其民。会辽兵奄至,战于陈家谷口,不利,骁将杨业死之。美坐削秩三等,责授检校太保。---《宋史》这一次北伐可谓是偷鸡不成蚀把米,不光没完成哥哥的心愿,反倒是丢了点土地。从此以后赵光义再也不愿北伐大辽。后世的宋朝皇帝们,一提到北伐,就会想到赵光义的这次惨败,所以压根就不敢北伐,也就失去了收复燕云十六州的野心。二、开科取士扩招,后世出现严重冗官现象。宋太宗赵光义他的皇位是怎么来的呢?是从哥哥赵匡胤那儿继承来的。当时他老哥才不过50岁,大晚上跟他喝酒聊天,第二天就暴毙了。赵光义想也没想就夺取了皇位,把俩侄子晾在了一边。这么一来这天下就会有人说赵光义的闲话,毕竟皇位来路不正。光靠赵普为了拍马屁,编造出来的金匮之盟,那是没办法让大众信服的。那么这该怎么办呢?赵光义深知人性,只要给大家足够的利益,一切都是好办的。首先他将侄儿赵德芳和赵德昭都加官进爵,赵德昭更是被封为王爵,地位在百官之上,和当年的赵光义一模一样。其次他提拔了一大帮摇摆不定的大臣和亲族,毕竟赵匡胤的亲信都杯酒释兵权给赶回家了,所以朝中剩下的就是赵光义的人和摇摆不定的人,搞定摇摆不定的人就可以了。最后赵光义还要买通一帮人,那就是天下士子。这帮读书人,是民间的舆论导向。于是赵光义就扩招进士,头一年就比哥哥在位期间多招了一倍的进士,基本每年都有四五百人。此后赵光义年年扩招,最多的一年是在公元991年,赵光义一口气招了17300人,这创纪录的招考比例,的确让大量读书人得到了好处。可是也造成了严重的问题,那就是冗官的问题。赵光义招人的时候当然很高兴,大家都开心的事情,何乐而不为呢?可是这么多进士又该如何安排工作呢?境土蹙而赋敛日繁,官吏增而调度日广。景德、庆历时,以三百二十余郡之财赋供一万余员之俸禄。今日以一百余郡之事力而赡二万四千余员之冗官,边郡则有科降支移,内地则欠经常纲解[4]。欲宽财力,必汰冗员。---《宋史全文》工作就那么点,根本就安排不过来,所以大量进士处于待业状态。他们拿着朝廷的俸禄,却没有地方官给他们做,严重的冗官现象就出现了。后世每一代皇帝都想着要学习祖先,自然也是扩招,所以逐渐形成了,一个官职空缺下来,几百号进士找关系竞争的结果。三、重文轻武,进一步削弱了宋朝的战斗力。赵匡胤的皇位是武力夺权得来的,他是武将出身,在掌握大权以后,将后周的小皇帝柴宗训赶下了台,自己做了皇帝。此后为了防止自己的手下也学习他这么干,所以他杯酒释兵权,把手下亲信们的兵权都给收回来了。他本以为这么做就能解决手下人谋反的问题,万万没想到,自己的江山居然还是被弟弟赵光义给夺走了。赵光义也是担心哥哥这样的人在自己的朝廷里面出现,毕竟大将手握兵权,并不是什么好事。为此赵光义也学习哥哥,开始防备着手里的武将。他将军队的控制权收归自己以后,不再下发给武将,而是选择文臣来执掌这些兵权。也就是说武将在前线,必须要听从文臣们的调遣。这不是扯犊子的事情吗?战场上风云变幻,这些老夫子们一个个嗲声嗲气慢悠悠地喝着茶,怎么能办得成事情呢?北宋文臣执掌兵权的局面逐渐出现,他们是文人,翻不起什么大浪。这倒是真的,赵光义的确保住了老赵家的江山,可是也使得宋朝的战斗力差的可怜。不光北边的大辽、大金总是起来欺负他们,就连西边的西夏,北宋都不敢招惹,为什么?因为完全打不过啊。总结:赵光义除了坑子孙,还真没做过什么积德的事情。赵光义的皇位是抢来的,,既然是抢来的,那就好好干呗。这大兄弟还偏偏事事都干得不怎么样,给后世基本上没带来什么好的影响。几件大事干不好,其他小事有成就也等于是白搭。北伐失败,使得后世子孙畏惧北方政权,完全不敢收复燕云之地。为了笼络读书人,大量扩招进士,使得朝廷负担沉重。重文轻武,导致北宋武力值陡降。他还做了啥坑子孙的事情?欢迎大家补充。参考资料:《宋史》宋朝的失败无外是用金钱衡量人命的结果。老是以为自己钱多,没看过单单有钱的,就能打赢战争。
宋太祖赵匡胤把皇位传给弟弟宋太宗赵光义。赵光义传给儿子宋真宗赵恒,赵恒传位儿子宋仁宗赵贞。因为宋太祖赵匡胤沒有把皇位传儿子而传弟弟,以后皇帝是宋太宗赵光义一族的。所以赵光义是宋仁宗亲爷爷。而宋太祖赵匡胤是宋仁宗赵贞的族爷爷。反过来说宋仁宗赵贞是宋太祖赵匡胤的族孙!导语:感觉宋太宗除了坑子孙,没啥贡献。宋太宗赵光义夺取了皇位以后,的确做了一系列的事情,给后世的大宋王朝埋下了不小的祸根。但是他又是北宋皇帝的老祖宗,所以他们也不好骂他,只能不断通过改革的尝试,把他留下的毛病给治好,可惜很难很难啊。都说坑爹,遇上宋太宗赵光义这种坑子孙后代的祖先,这也是比较难得的。而且他坑后代都是有理有据的,从他的角度去看,嘿,还蛮有道理的。一、雍熙北伐惨败,导致后世皇帝畏惧北伐。燕云十六州是后晋开国之君石敬瑭拱手送给契丹人的,从此以后,一直到了朱元璋时期,长达400多年的时间,中原汉人王朝都没有收复这块土地。由此可见这件事对当时的中原王朝影响有多大,整个宋朝300多年,都没有机会拿到这块地盘。这地方就好像是北宋的门户,人家可以随时到你家去,因为人家掌握着你家的大门。为此后周世宗柴荣果断北伐,收复了三州三关17个县,可惜他中道崩殂,这事儿也就搁浅了。赵匡胤称帝后,一直忙着征服南方的小国家,等到有空的时候,却溘然长逝了,他一直放不下的就是燕云十六州。宋太宗赵光义打算完成哥哥的心愿,所以也开始了北伐战争。他派遣了20万大军,分为3路向大辽进军。当时大辽新君刚刚登基,赵光义认为这是好时机。本来大军节节胜利,拿下了不少地盘。可是西路军和东路军都接二连三遭到大辽军队的重创,主将潘美和监军王侁指挥失当,导致杨业也就是杨老令公战死沙场。赵光义的三路大军,全部战败而归,死伤无数。不要说收复幽州了,就连蔚州、寰州等地都被大辽给占了。雍熙三年,诏美及曹彬、崔彦进等北伐,美独拔寰、朔、云、应等州。诏内徙其民。会辽兵奄至,战于陈家谷口,不利,骁将杨业死之。美坐削秩三等,责授检校太保。---《宋史》这一次北伐可谓是偷鸡不成蚀把米,不光没完成哥哥的心愿,反倒是丢了点土地。从此以后赵光义再也不愿北伐大辽。后世的宋朝皇帝们,一提到北伐,就会想到赵光义的这次惨败,所以压根就不敢北伐,也就失去了收复燕云十六州的野心。二、开科取士扩招,后世出现严重冗官现象。宋太宗赵光义他的皇位是怎么来的呢?是从哥哥赵匡胤那儿继承来的。当时他老哥才不过50岁,大晚上跟他喝酒聊天,第二天就暴毙了。赵光义想也没想就夺取了皇位,把俩侄子晾在了一边。这么一来这天下就会有人说赵光义的闲话,毕竟皇位来路不正。光靠赵普为了拍马屁,编造出来的金匮之盟,那是没办法让大众信服的。那么这该怎么办呢?赵光义深知人性,只要给大家足够的利益,一切都是好办的。首先他将侄儿赵德芳和赵德昭都加官进爵,赵德昭更是被封为王爵,地位在百官之上,和当年的赵光义一模一样。其次他提拔了一大帮摇摆不定的大臣和亲族,毕竟赵匡胤的亲信都杯酒释兵权给赶回家了,所以朝中剩下的就是赵光义的人和摇摆不定的人,搞定摇摆不定的人就可以了。最后赵光义还要买通一帮人,那就是天下士子。这帮读书人,是民间的舆论导向。于是赵光义就扩招进士,头一年就比哥哥在位期间多招了一倍的进士,基本每年都有四五百人。此后赵光义年年扩招,最多的一年是在公元991年,赵光义一口气招了17300人,这创纪录的招考比例,的确让大量读书人得到了好处。可是也造成了严重的问题,那就是冗官的问题。赵光义招人的时候当然很高兴,大家都开心的事情,何乐而不为呢?可是这么多进士又该如何安排工作呢?境土蹙而赋敛日繁,官吏增而调度日广。景德、庆历时,以三百二十余郡之财赋供一万余员之俸禄。今日以一百余郡之事力而赡二万四千余员之冗官,边郡则有科降支移,内地则欠经常纲解[4]。欲宽财力,必汰冗员。---《宋史全文》工作就那么点,根本就安排不过来,所以大量进士处于待业状态。他们拿着朝廷的俸禄,却没有地方官给他们做,严重的冗官现象就出现了。后世每一代皇帝都想着要学习祖先,自然也是扩招,所以逐渐形成了,一个官职空缺下来,几百号进士找关系竞争的结果。三、重文轻武,进一步削弱了宋朝的战斗力。赵匡胤的皇位是武力夺权得来的,他是武将出身,在掌握大权以后,将后周的小皇帝柴宗训赶下了台,自己做了皇帝。此后为了防止自己的手下也学习他这么干,所以他杯酒释兵权,把手下亲信们的兵权都给收回来了。他本以为这么做就能解决手下人谋反的问题,万万没想到,自己的江山居然还是被弟弟赵光义给夺走了。赵光义也是担心哥哥这样的人在自己的朝廷里面出现,毕竟大将手握兵权,并不是什么好事。为此赵光义也学习哥哥,开始防备着手里的武将。他将军队的控制权收归自己以后,不再下发给武将,而是选择文臣来执掌这些兵权。也就是说武将在前线,必须要听从文臣们的调遣。这不是扯犊子的事情吗?战场上风云变幻,这些老夫子们一个个嗲声嗲气慢悠悠地喝着茶,怎么能办得成事情呢?北宋文臣执掌兵权的局面逐渐出现,他们是文人,翻不起什么大浪。这倒是真的,赵光义的确保住了老赵家的江山,可是也使得宋朝的战斗力差的可怜。不光北边的大辽、大金总是起来欺负他们,就连西边的西夏,北宋都不敢招惹,为什么?因为完全打不过啊。总结:赵光义除了坑子孙,还真没做过什么积德的事情。赵光义的皇位是抢来的,,既然是抢来的,那就好好干呗。这大兄弟还偏偏事事都干得不怎么样,给后世基本上没带来什么好的影响。几件大事干不好,其他小事有成就也等于是白搭。北伐失败,使得后世子孙畏惧北方政权,完全不敢收复燕云之地。为了笼络读书人,大量扩招进士,使得朝廷负担沉重。重文轻武,导致北宋武力值陡降。他还做了啥坑子孙的事情?欢迎大家补充。参考资料:《宋史》宋朝的失败无外是用金钱衡量人命的结果。老是以为自己钱多,没看过单单有钱的,就能打赢战争。评价宋太宗的人有很多,其中最有名,最不客气的当属毛泽东。毛泽东一句“不知兵”,直接让宋太宗戴上了一顶不懂军事的帽子,影响深远。实际上,毛泽东对宋太宗的评价可真不咋滴,甚至可以说是近乎苛责——“无能”,“小人”、“不择手段”这些贬义词频繁出现。在毛泽东看来,宋太宗就是一个无能小人。 这是怎么回事呢? 01、点评帝王毛泽东历来酷爱读书,从青年时代起,毛泽东就翻阅了大量传统的经、史、子、集著作。尤其是是《二十四史》,是他最为重视的一部巨著,其重要部分读得很细、很熟、很透。 据曾经给毛泽东选读《二十四史》及《昭明文选》等文史书籍的北京大学中文系教师芦荻说:“二十四史”的重要部分,毛泽东起码读了三遍以上,有的书皮都磨破了。”毛泽东不仅自己爱读历史,还号召同志们一起多读历史。他曾强调道:“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一个发展,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不应当割裂历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1941年,毛泽东在延安干部会议上,又明确指出:“不但要懂得中国的今天,还要懂得中国的昨天和前天。” 1952年,为了系统研究中国历史,探寻中国历史发展规律,更好的规划中国未来发展。毛泽东开始全面系统的研究《二十四史》,他不仅通读这些历史巨著,而且还繁圈密点,写下了大量自己对历史人物或事件的独特评价和批注。 其中评价的历史人物有100多位,他的评价往往能打破常规,提出异于传统,“古为今用”、鉴古知今的评价。在这些评价中,毛泽东对帝王的评价无疑最受人关注。比如,历来被视为昏庸无道、荒淫残暴的纣王,毛泽东给出的评价是——“很有本事,能文能武的人”; 再比如,一直以来都是暴君代表的秦始皇,毛泽东高度肯定道:“第一个把中国统一起来的人物,比孔子伟大得多,孔夫子讲的是空话。” 而对史书中褒大于贬的宋太宗,毛泽东也做出过多次评价,内容不长,却短小精悍,杀伤力很大,侮辱性极强。因为毛泽东对宋太宗的评价,每一次都没有好词,不是无能,就是小人!而他对宋太宗别开生面的评价引人注目,让人们对宋太宗形成固有的印象 02、宋太宗 宋太宗,原名赵匡义,宋太祖赵匡胤称帝后,为避讳改名赵光义,自己称帝后则改名赵炅。网友戏称宋太宗为赵二,宋太祖为赵大,实际宋太宗兄弟排名第三,长兄早夭。开宝九年(976年)十月二十日,宋太祖离奇暴毙,宋太宗登基称帝,由此留下一段千古迷案——烛影斧声。至道三年(997年)三月二十九日,宋太宗驾崩,时年58岁,在位22年。宋太宗死后,皇太子赵恒继位登基,是为宋真宗。 实际上,宋太宗死后,宋朝人就开始对他进行评价,此后元明清对他的评价就没有停过。当然,在宋朝,对宋太宗的评价以盛赞为主,好的重点说,往好了说,浓墨重彩地说,大书特书;坏的尽量不说,往小了说,一笔带过地说,甚至不说。宋朝官方史书《宋会要辑稿》称赞宋太宗:“庙号太宗。恭惟圣灵,诞膺茂典,锡兹纯嘏,俾盛业之无疆;播厥鸿休,垂永代而不朽!” 另一部巨著《太平宝训·政事纪年·卷一·太宗皇帝》 则称赞道:“人君尚俭,前代稍贤者能之。太宗之尚俭,其难哉!时天下平定,功业盛大,自唐及五代,四方僭伪之国,尽为我有;贡献之物,府无虚月。加之生民脱去乱世,各居富乐。三代之下,帝王致太平如此盛者有几?虽尚奢侈,固有余力,亦未掩大德,而过为俭素,所难能也!此无他,正以厚天下之俗,为子孙之法耳。其长育人才,文武不乏,冯继业自矜守边之功,以为他人难继,太宗命一郎官代之,威名方略过于继业,当时养材如此之盛!”而个人私史对宋太宗也不吝赞美,比如南宋著名史学界王称在《东都事略》中评价宋太宗道:“太宗以英睿之姿,佐太祖定天下,开子孙帝王万世之业,故太祖勤勤于传袭,非特以昭宪顾命而已。太宗以明继圣,而能广文之声,卒其成功,乃大一统。于是北自常、碣,南极领表,东际海、岱,西接洮、陇,宋之威德,斯为盛矣。”基本上来说,全都是歌功颂德之词。03、身后名到了元朝,蒙古人评价宋太宗就少了一些顾忌,该夸的夸,该批评的也批评,《宋史·太宗本纪》评价道:赞曰:帝沈谋英断,慨然有削平天下之志。既即大位,陈洪进、钱俶相继纳土。 未几,取太原,伐契丹,继有交州、西夏之役。干戈不息,天灾方行,俘馘日至, 而民不知兵;水旱螟蝗,殆遍天下,而民不思乱。其故何也?帝以慈俭为宝,服浣 濯之衣,毁奇巧之器,却女乐之献,悟畋游之非。绝远物,抑符瑞,闵农事,考治 功。讲学以求多闻,不罪狂悖以劝谏士,哀矜恻怛,勤以自励,日晏忘食。至于欲 自焚以答天谴,欲尽除天下之赋以纾民力,卒有五兵不试、禾稼荐登之效。是以青、 齐耆耋之叟,愿率子弟治道请登禅者,接踵而至。君子曰:“得乎丘民而为天子”, 帝之谓乎?故帝之功德,炳焕史牒,号称贤君。 若夫太祖之崩不逾年而改元,涪陵县公之贬死,武功王之自杀,宋后之不成丧,则后世不能无议焉。《宋史》既肯定宋太宗的功绩,先表扬一通,给他一个贤君帽子戴戴,而后主要抨击宋太宗改年号,逼死弟弟、侄子,轻视嫂子这些事,对于宋太宗本人的政治、军事方面的缺陷并没有提及。到了明朝和清朝历史学家们的步子就迈得更大了,除了《宋史》这些批评之外,明朝历史学家王夫之对宋太宗屡易宰相,提出尖锐的批评——“立法愈密,奸佞之术愈巧。太宗颠倒其大臣之权术,又奚能取必于闇主?徒以掣体国之才臣,使不能毕效其所长。呜呼!是不可为永鉴也欤!” 而清朝历史学家赵翼对宋太宗驭将之术提出更严厉的批评: “宋太祖以忠厚开国,未尝戮一大将,然正当兴王之运,所至成功,固无事诛杀。乃太宗、真宗以后,遂相沿为固然,不复有驭将纪律。如太宗雍熙四年,刘廷让与契丹战于君子馆,廷让先约李继隆为援,及战,而继隆不发一兵,退保乐寿,致廷让一军尽没,廷让仅以数骑脱归。是继隆之罪,必宜以军法从事,而太宗反下诏自悔,而释继隆不问。” 整体上说,古代对宋太宗的评价还是褒大于贬的,对他的批评主要是权术和军事方面03、太宗不知兵终于到毛泽东了,毛泽东对宋太宗可不太客气了。 首先,毛泽东重点评价了宋太宗在位22年最大的军事行动,两次北伐。第一次北伐是太平兴国四年(979年),宋太宗灭掉北汉后,为收复幽云十六州,对辽国发动第一次大规模战争,这一次出兵作战,打了辽国一个措手不及,险些收复幽州,但由于宋太宗指挥失误,在高粱河大败,宋军全线溃退,死者万余人,宋太宗本人乘驴车弃军逃跑,留下一个高粱河车神驴车漂移的美丽传奇。 第二次北伐是雍熙三年(986年),宋太宗趁辽国新君初立、主幼国疑之机,发动三路大军,再次北伐辽国。结果第一路,米信率领的西北路军在新城会战失利;第二路,曹彬率领东路军在岐沟关被辽名将耶律休哥击败。 宋太宗急令宋军三路大军撤退,并命潘美、杨业统率的西路军护送百姓内迁。 结果监军王侁和主帅潘美指挥失误,且怯阵先退,致使断后的杨业陷入重围,被俘绝食殉国。 第二次北伐以失败告终。毛泽东可是不世出的军事家,宋军此战存在的缺陷,宋太宗拙劣的指挥,毛泽东自然是一眼洞穿。 毛泽东在评价这两次北伐时,没有从史学家的角度分析,而是以军事家的身份,对宋辽双方战术特别是辽国战术上进行了深入分析。尤其是辽军在两次战争中都用了“诱敌深入、聚而歼之”的战术,而宋军却“尔后屡败……宋人终不省”(毛泽东评价)。 毛泽东可谓是“诱敌深入、聚而歼之”的战术的行家里手,因此他对辽军采用此战术表示肯定,对宋军的失败表示惋惜。 重点来了,毛泽东把两次失败的主要原因归咎于宋太宗的错误指挥。于是,他在看完两次战争后,给宋太宗的评价是——“此人不知兵,非契丹敌手”。 毛泽东一句话,宋太宗从此成为“不知兵”皇帝的代表人物。但毛泽东什么人,古往今来比他强的军事家,没有几个。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他说宋太宗“不知兵”,宋太宗不服也得憋着!04、太宗无能也正是因为毛泽东对宋太宗那令人发指的军事低劣水平深恶痛绝,因此,当他看到《宋史》评价宋太宗时,他给出更为辛辣的讽刺。 《宋史》对宋太宗的赞,有这么一句“帝沈谋英断,慨然有削平天下之志。” 毛泽东毫不客气的批注道:“但无能”。毛泽东意思是说,宋太宗就是一眼高手低的无能之辈。《宋史》赞中这句“故帝之功德,炳焕史牒,号称贤君”。毛泽东则在“炳焕史牒”后面批注道:“幽州之败”。毛泽东这话可就有意思了,嘲讽之意,不言而喻。宋太宗,你确实永载史册了,幽州之败,高粱河车神的名声可不是永载史册了嘛。而在《宋史》赞中这句“至于欲 自焚以答天谴,欲尽除天下之赋以纾民力,卒有五兵不试、禾稼荐登之效。是以青、 齐耆耋之叟,愿率子弟治道请登禅者,接踵而至。”毛泽东直接毫不留情的批注道:“不择手段,急于登台。”在毛泽东看来,《宋史》对宋太宗的称赞是十分虚伪的(他认可宋太宗弑君杀兄继位的说法)。 毛泽东丝毫不掩饰对宋太宗的蔑视嘲讽之意。05、小人之心《宋史纪事本末》记载:“帝遂以襄王为开封尹,改封寿王,于是立为皇太子。庙见还,京师之人拥道喜跃,曰:“少年天子也。”帝闻之不怿,召准谓曰:“人心遽属太子,欲置我何地?”准再拜贺曰:“此社稷之福也。”帝入语后嫔,宫中皆前贺。这个记载指的是宋太宗立宋真宗为太子后,开封百姓欢呼悦雀,夸宋真宗是“少年天子”。一般来说,正常人看到自己儿子有出息了,应该高兴才是。可宋太宗听到这话后,就很不高兴了,他想到的是,大家都说太子好,置我于何地。 宋太宗此言虽说是出自帝王对权力的本能反应,但心胸着实太狭小了些。因此,毛泽东看到这个记载后,不屑之意,勃然而出,愤然提笔,直截了当批注道:“赵匡义小人之言!”综上所述,毛泽东评价宋太宗的用语,分别是——“宋人终不省”、“此人不知兵,非契丹敌手”、“但无能”、“不择手段,急于登台”、“小人之言”。这些可都不是什么好词,甚至可以说,在毛泽东看来,宋太宗就是对内不择手段、虚伪奸诈,对外不懂军事、无能至极的心胸狭窄的小人。结语、 毛泽东是整个世界历史上有数的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他的思想和成就所达到的高度是常人所无法企及的。 这一高度使得他的事业、思想、看法,都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毛泽东向来对一些庸碌无为的帝王不假颜色,他对汉文帝、汉景帝都没什么好话,认为“文景二帝乃守旧之君,无能之辈”。 至于宋太宗,他更是瞧不起,毛泽东是以一个领袖和军事家的角度去评价另一个领袖宋太宗。 他得出的结论当然和古今学者都不一样。且不说毛泽东的话是否有失偏颇,但他确实言之有物。靓坤同志曾说,错了就要认,挨打要立正。 毛泽东的评价虽然很不客气,但是宋太宗不服不行。 技不如人,只能甘拜下风。
宋太祖赵匡胤把皇位传给弟弟宋太宗赵光义。赵光义传给儿子宋真宗赵恒,赵恒传位儿子宋仁宗赵贞。因为宋太祖赵匡胤沒有把皇位传儿子而传弟弟,以后皇帝是宋太宗赵光义一族的。所以赵光义是宋仁宗亲爷爷。而宋太祖赵匡胤是宋仁宗赵贞的族爷爷。反过来说宋仁宗赵贞是宋太祖赵匡胤的族孙!导语:感觉宋太宗除了坑子孙,没啥贡献。宋太宗赵光义夺取了皇位以后,的确做了一系列的事情,给后世的大宋王朝埋下了不小的祸根。但是他又是北宋皇帝的老祖宗,所以他们也不好骂他,只能不断通过改革的尝试,把他留下的毛病给治好,可惜很难很难啊。都说坑爹,遇上宋太宗赵光义这种坑子孙后代的祖先,这也是比较难得的。而且他坑后代都是有理有据的,从他的角度去看,嘿,还蛮有道理的。一、雍熙北伐惨败,导致后世皇帝畏惧北伐。燕云十六州是后晋开国之君石敬瑭拱手送给契丹人的,从此以后,一直到了朱元璋时期,长达400多年的时间,中原汉人王朝都没有收复这块土地。由此可见这件事对当时的中原王朝影响有多大,整个宋朝300多年,都没有机会拿到这块地盘。这地方就好像是北宋的门户,人家可以随时到你家去,因为人家掌握着你家的大门。为此后周世宗柴荣果断北伐,收复了三州三关17个县,可惜他中道崩殂,这事儿也就搁浅了。赵匡胤称帝后,一直忙着征服南方的小国家,等到有空的时候,却溘然长逝了,他一直放不下的就是燕云十六州。宋太宗赵光义打算完成哥哥的心愿,所以也开始了北伐战争。他派遣了20万大军,分为3路向大辽进军。当时大辽新君刚刚登基,赵光义认为这是好时机。本来大军节节胜利,拿下了不少地盘。可是西路军和东路军都接二连三遭到大辽军队的重创,主将潘美和监军王侁指挥失当,导致杨业也就是杨老令公战死沙场。赵光义的三路大军,全部战败而归,死伤无数。不要说收复幽州了,就连蔚州、寰州等地都被大辽给占了。雍熙三年,诏美及曹彬、崔彦进等北伐,美独拔寰、朔、云、应等州。诏内徙其民。会辽兵奄至,战于陈家谷口,不利,骁将杨业死之。美坐削秩三等,责授检校太保。---《宋史》这一次北伐可谓是偷鸡不成蚀把米,不光没完成哥哥的心愿,反倒是丢了点土地。从此以后赵光义再也不愿北伐大辽。后世的宋朝皇帝们,一提到北伐,就会想到赵光义的这次惨败,所以压根就不敢北伐,也就失去了收复燕云十六州的野心。二、开科取士扩招,后世出现严重冗官现象。宋太宗赵光义他的皇位是怎么来的呢?是从哥哥赵匡胤那儿继承来的。当时他老哥才不过50岁,大晚上跟他喝酒聊天,第二天就暴毙了。赵光义想也没想就夺取了皇位,把俩侄子晾在了一边。这么一来这天下就会有人说赵光义的闲话,毕竟皇位来路不正。光靠赵普为了拍马屁,编造出来的金匮之盟,那是没办法让大众信服的。那么这该怎么办呢?赵光义深知人性,只要给大家足够的利益,一切都是好办的。首先他将侄儿赵德芳和赵德昭都加官进爵,赵德昭更是被封为王爵,地位在百官之上,和当年的赵光义一模一样。其次他提拔了一大帮摇摆不定的大臣和亲族,毕竟赵匡胤的亲信都杯酒释兵权给赶回家了,所以朝中剩下的就是赵光义的人和摇摆不定的人,搞定摇摆不定的人就可以了。最后赵光义还要买通一帮人,那就是天下士子。这帮读书人,是民间的舆论导向。于是赵光义就扩招进士,头一年就比哥哥在位期间多招了一倍的进士,基本每年都有四五百人。此后赵光义年年扩招,最多的一年是在公元991年,赵光义一口气招了17300人,这创纪录的招考比例,的确让大量读书人得到了好处。可是也造成了严重的问题,那就是冗官的问题。赵光义招人的时候当然很高兴,大家都开心的事情,何乐而不为呢?可是这么多进士又该如何安排工作呢?境土蹙而赋敛日繁,官吏增而调度日广。景德、庆历时,以三百二十余郡之财赋供一万余员之俸禄。今日以一百余郡之事力而赡二万四千余员之冗官,边郡则有科降支移,内地则欠经常纲解[4]。欲宽财力,必汰冗员。---《宋史全文》工作就那么点,根本就安排不过来,所以大量进士处于待业状态。他们拿着朝廷的俸禄,却没有地方官给他们做,严重的冗官现象就出现了。后世每一代皇帝都想着要学习祖先,自然也是扩招,所以逐渐形成了,一个官职空缺下来,几百号进士找关系竞争的结果。三、重文轻武,进一步削弱了宋朝的战斗力。赵匡胤的皇位是武力夺权得来的,他是武将出身,在掌握大权以后,将后周的小皇帝柴宗训赶下了台,自己做了皇帝。此后为了防止自己的手下也学习他这么干,所以他杯酒释兵权,把手下亲信们的兵权都给收回来了。他本以为这么做就能解决手下人谋反的问题,万万没想到,自己的江山居然还是被弟弟赵光义给夺走了。赵光义也是担心哥哥这样的人在自己的朝廷里面出现,毕竟大将手握兵权,并不是什么好事。为此赵光义也学习哥哥,开始防备着手里的武将。他将军队的控制权收归自己以后,不再下发给武将,而是选择文臣来执掌这些兵权。也就是说武将在前线,必须要听从文臣们的调遣。这不是扯犊子的事情吗?战场上风云变幻,这些老夫子们一个个嗲声嗲气慢悠悠地喝着茶,怎么能办得成事情呢?北宋文臣执掌兵权的局面逐渐出现,他们是文人,翻不起什么大浪。这倒是真的,赵光义的确保住了老赵家的江山,可是也使得宋朝的战斗力差的可怜。不光北边的大辽、大金总是起来欺负他们,就连西边的西夏,北宋都不敢招惹,为什么?因为完全打不过啊。总结:赵光义除了坑子孙,还真没做过什么积德的事情。赵光义的皇位是抢来的,,既然是抢来的,那就好好干呗。这大兄弟还偏偏事事都干得不怎么样,给后世基本上没带来什么好的影响。几件大事干不好,其他小事有成就也等于是白搭。北伐失败,使得后世子孙畏惧北方政权,完全不敢收复燕云之地。为了笼络读书人,大量扩招进士,使得朝廷负担沉重。重文轻武,导致北宋武力值陡降。他还做了啥坑子孙的事情?欢迎大家补充。参考资料:《宋史》宋朝的失败无外是用金钱衡量人命的结果。老是以为自己钱多,没看过单单有钱的,就能打赢战争。评价宋太宗的人有很多,其中最有名,最不客气的当属毛泽东。毛泽东一句“不知兵”,直接让宋太宗戴上了一顶不懂军事的帽子,影响深远。实际上,毛泽东对宋太宗的评价可真不咋滴,甚至可以说是近乎苛责——“无能”,“小人”、“不择手段”这些贬义词频繁出现。在毛泽东看来,宋太宗就是一个无能小人。 这是怎么回事呢? 01、点评帝王毛泽东历来酷爱读书,从青年时代起,毛泽东就翻阅了大量传统的经、史、子、集著作。尤其是是《二十四史》,是他最为重视的一部巨著,其重要部分读得很细、很熟、很透。 据曾经给毛泽东选读《二十四史》及《昭明文选》等文史书籍的北京大学中文系教师芦荻说:“二十四史”的重要部分,毛泽东起码读了三遍以上,有的书皮都磨破了。”毛泽东不仅自己爱读历史,还号召同志们一起多读历史。他曾强调道:“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一个发展,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不应当割裂历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1941年,毛泽东在延安干部会议上,又明确指出:“不但要懂得中国的今天,还要懂得中国的昨天和前天。” 1952年,为了系统研究中国历史,探寻中国历史发展规律,更好的规划中国未来发展。毛泽东开始全面系统的研究《二十四史》,他不仅通读这些历史巨著,而且还繁圈密点,写下了大量自己对历史人物或事件的独特评价和批注。 其中评价的历史人物有100多位,他的评价往往能打破常规,提出异于传统,“古为今用”、鉴古知今的评价。在这些评价中,毛泽东对帝王的评价无疑最受人关注。比如,历来被视为昏庸无道、荒淫残暴的纣王,毛泽东给出的评价是——“很有本事,能文能武的人”; 再比如,一直以来都是暴君代表的秦始皇,毛泽东高度肯定道:“第一个把中国统一起来的人物,比孔子伟大得多,孔夫子讲的是空话。” 而对史书中褒大于贬的宋太宗,毛泽东也做出过多次评价,内容不长,却短小精悍,杀伤力很大,侮辱性极强。因为毛泽东对宋太宗的评价,每一次都没有好词,不是无能,就是小人!而他对宋太宗别开生面的评价引人注目,让人们对宋太宗形成固有的印象 02、宋太宗 宋太宗,原名赵匡义,宋太祖赵匡胤称帝后,为避讳改名赵光义,自己称帝后则改名赵炅。网友戏称宋太宗为赵二,宋太祖为赵大,实际宋太宗兄弟排名第三,长兄早夭。开宝九年(976年)十月二十日,宋太祖离奇暴毙,宋太宗登基称帝,由此留下一段千古迷案——烛影斧声。至道三年(997年)三月二十九日,宋太宗驾崩,时年58岁,在位22年。宋太宗死后,皇太子赵恒继位登基,是为宋真宗。 实际上,宋太宗死后,宋朝人就开始对他进行评价,此后元明清对他的评价就没有停过。当然,在宋朝,对宋太宗的评价以盛赞为主,好的重点说,往好了说,浓墨重彩地说,大书特书;坏的尽量不说,往小了说,一笔带过地说,甚至不说。宋朝官方史书《宋会要辑稿》称赞宋太宗:“庙号太宗。恭惟圣灵,诞膺茂典,锡兹纯嘏,俾盛业之无疆;播厥鸿休,垂永代而不朽!” 另一部巨著《太平宝训·政事纪年·卷一·太宗皇帝》 则称赞道:“人君尚俭,前代稍贤者能之。太宗之尚俭,其难哉!时天下平定,功业盛大,自唐及五代,四方僭伪之国,尽为我有;贡献之物,府无虚月。加之生民脱去乱世,各居富乐。三代之下,帝王致太平如此盛者有几?虽尚奢侈,固有余力,亦未掩大德,而过为俭素,所难能也!此无他,正以厚天下之俗,为子孙之法耳。其长育人才,文武不乏,冯继业自矜守边之功,以为他人难继,太宗命一郎官代之,威名方略过于继业,当时养材如此之盛!”而个人私史对宋太宗也不吝赞美,比如南宋著名史学界王称在《东都事略》中评价宋太宗道:“太宗以英睿之姿,佐太祖定天下,开子孙帝王万世之业,故太祖勤勤于传袭,非特以昭宪顾命而已。太宗以明继圣,而能广文之声,卒其成功,乃大一统。于是北自常、碣,南极领表,东际海、岱,西接洮、陇,宋之威德,斯为盛矣。”基本上来说,全都是歌功颂德之词。03、身后名到了元朝,蒙古人评价宋太宗就少了一些顾忌,该夸的夸,该批评的也批评,《宋史·太宗本纪》评价道:赞曰:帝沈谋英断,慨然有削平天下之志。既即大位,陈洪进、钱俶相继纳土。 未几,取太原,伐契丹,继有交州、西夏之役。干戈不息,天灾方行,俘馘日至, 而民不知兵;水旱螟蝗,殆遍天下,而民不思乱。其故何也?帝以慈俭为宝,服浣 濯之衣,毁奇巧之器,却女乐之献,悟畋游之非。绝远物,抑符瑞,闵农事,考治 功。讲学以求多闻,不罪狂悖以劝谏士,哀矜恻怛,勤以自励,日晏忘食。至于欲 自焚以答天谴,欲尽除天下之赋以纾民力,卒有五兵不试、禾稼荐登之效。是以青、 齐耆耋之叟,愿率子弟治道请登禅者,接踵而至。君子曰:“得乎丘民而为天子”, 帝之谓乎?故帝之功德,炳焕史牒,号称贤君。 若夫太祖之崩不逾年而改元,涪陵县公之贬死,武功王之自杀,宋后之不成丧,则后世不能无议焉。《宋史》既肯定宋太宗的功绩,先表扬一通,给他一个贤君帽子戴戴,而后主要抨击宋太宗改年号,逼死弟弟、侄子,轻视嫂子这些事,对于宋太宗本人的政治、军事方面的缺陷并没有提及。到了明朝和清朝历史学家们的步子就迈得更大了,除了《宋史》这些批评之外,明朝历史学家王夫之对宋太宗屡易宰相,提出尖锐的批评——“立法愈密,奸佞之术愈巧。太宗颠倒其大臣之权术,又奚能取必于闇主?徒以掣体国之才臣,使不能毕效其所长。呜呼!是不可为永鉴也欤!” 而清朝历史学家赵翼对宋太宗驭将之术提出更严厉的批评: “宋太祖以忠厚开国,未尝戮一大将,然正当兴王之运,所至成功,固无事诛杀。乃太宗、真宗以后,遂相沿为固然,不复有驭将纪律。如太宗雍熙四年,刘廷让与契丹战于君子馆,廷让先约李继隆为援,及战,而继隆不发一兵,退保乐寿,致廷让一军尽没,廷让仅以数骑脱归。是继隆之罪,必宜以军法从事,而太宗反下诏自悔,而释继隆不问。” 整体上说,古代对宋太宗的评价还是褒大于贬的,对他的批评主要是权术和军事方面03、太宗不知兵终于到毛泽东了,毛泽东对宋太宗可不太客气了。 首先,毛泽东重点评价了宋太宗在位22年最大的军事行动,两次北伐。第一次北伐是太平兴国四年(979年),宋太宗灭掉北汉后,为收复幽云十六州,对辽国发动第一次大规模战争,这一次出兵作战,打了辽国一个措手不及,险些收复幽州,但由于宋太宗指挥失误,在高粱河大败,宋军全线溃退,死者万余人,宋太宗本人乘驴车弃军逃跑,留下一个高粱河车神驴车漂移的美丽传奇。 第二次北伐是雍熙三年(986年),宋太宗趁辽国新君初立、主幼国疑之机,发动三路大军,再次北伐辽国。结果第一路,米信率领的西北路军在新城会战失利;第二路,曹彬率领东路军在岐沟关被辽名将耶律休哥击败。 宋太宗急令宋军三路大军撤退,并命潘美、杨业统率的西路军护送百姓内迁。 结果监军王侁和主帅潘美指挥失误,且怯阵先退,致使断后的杨业陷入重围,被俘绝食殉国。 第二次北伐以失败告终。毛泽东可是不世出的军事家,宋军此战存在的缺陷,宋太宗拙劣的指挥,毛泽东自然是一眼洞穿。 毛泽东在评价这两次北伐时,没有从史学家的角度分析,而是以军事家的身份,对宋辽双方战术特别是辽国战术上进行了深入分析。尤其是辽军在两次战争中都用了“诱敌深入、聚而歼之”的战术,而宋军却“尔后屡败……宋人终不省”(毛泽东评价)。 毛泽东可谓是“诱敌深入、聚而歼之”的战术的行家里手,因此他对辽军采用此战术表示肯定,对宋军的失败表示惋惜。 重点来了,毛泽东把两次失败的主要原因归咎于宋太宗的错误指挥。于是,他在看完两次战争后,给宋太宗的评价是——“此人不知兵,非契丹敌手”。 毛泽东一句话,宋太宗从此成为“不知兵”皇帝的代表人物。但毛泽东什么人,古往今来比他强的军事家,没有几个。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他说宋太宗“不知兵”,宋太宗不服也得憋着!04、太宗无能也正是因为毛泽东对宋太宗那令人发指的军事低劣水平深恶痛绝,因此,当他看到《宋史》评价宋太宗时,他给出更为辛辣的讽刺。 《宋史》对宋太宗的赞,有这么一句“帝沈谋英断,慨然有削平天下之志。” 毛泽东毫不客气的批注道:“但无能”。毛泽东意思是说,宋太宗就是一眼高手低的无能之辈。《宋史》赞中这句“故帝之功德,炳焕史牒,号称贤君”。毛泽东则在“炳焕史牒”后面批注道:“幽州之败”。毛泽东这话可就有意思了,嘲讽之意,不言而喻。宋太宗,你确实永载史册了,幽州之败,高粱河车神的名声可不是永载史册了嘛。而在《宋史》赞中这句“至于欲 自焚以答天谴,欲尽除天下之赋以纾民力,卒有五兵不试、禾稼荐登之效。是以青、 齐耆耋之叟,愿率子弟治道请登禅者,接踵而至。”毛泽东直接毫不留情的批注道:“不择手段,急于登台。”在毛泽东看来,《宋史》对宋太宗的称赞是十分虚伪的(他认可宋太宗弑君杀兄继位的说法)。 毛泽东丝毫不掩饰对宋太宗的蔑视嘲讽之意。05、小人之心《宋史纪事本末》记载:“帝遂以襄王为开封尹,改封寿王,于是立为皇太子。庙见还,京师之人拥道喜跃,曰:“少年天子也。”帝闻之不怿,召准谓曰:“人心遽属太子,欲置我何地?”准再拜贺曰:“此社稷之福也。”帝入语后嫔,宫中皆前贺。这个记载指的是宋太宗立宋真宗为太子后,开封百姓欢呼悦雀,夸宋真宗是“少年天子”。一般来说,正常人看到自己儿子有出息了,应该高兴才是。可宋太宗听到这话后,就很不高兴了,他想到的是,大家都说太子好,置我于何地。 宋太宗此言虽说是出自帝王对权力的本能反应,但心胸着实太狭小了些。因此,毛泽东看到这个记载后,不屑之意,勃然而出,愤然提笔,直截了当批注道:“赵匡义小人之言!”综上所述,毛泽东评价宋太宗的用语,分别是——“宋人终不省”、“此人不知兵,非契丹敌手”、“但无能”、“不择手段,急于登台”、“小人之言”。这些可都不是什么好词,甚至可以说,在毛泽东看来,宋太宗就是对内不择手段、虚伪奸诈,对外不懂军事、无能至极的心胸狭窄的小人。结语、 毛泽东是整个世界历史上有数的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他的思想和成就所达到的高度是常人所无法企及的。 这一高度使得他的事业、思想、看法,都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毛泽东向来对一些庸碌无为的帝王不假颜色,他对汉文帝、汉景帝都没什么好话,认为“文景二帝乃守旧之君,无能之辈”。 至于宋太宗,他更是瞧不起,毛泽东是以一个领袖和军事家的角度去评价另一个领袖宋太宗。 他得出的结论当然和古今学者都不一样。且不说毛泽东的话是否有失偏颇,但他确实言之有物。靓坤同志曾说,错了就要认,挨打要立正。 毛泽东的评价虽然很不客气,但是宋太宗不服不行。 技不如人,只能甘拜下风。所谓“烛影斧声”,最早来源于《宋史纪事本末》的记载:帝王召晋王光义,嘱以后事。左右皆不得闻,但遥烛影下晋王时或离席,若有逊避之状。既而上引柱斧戳地大声谓晋王曰:好为之,俄尔帝崩时漏下四鼓矣。976年,也就是北宋开宝九年十月壬午夜,宋太祖患病未愈,急召晋王议事,兄弟二人屏退宫女和太监后独处。期间,屋外有人看见烛光下的赵光义时而离席,时而躲避,还听见赵匡胤引柱斧戳地声,场面非常的激烈。宋太祖当夜驾崩后,其弟赵光义继承皇位,史称宋太宗。此后,关于“有子不传却传弟”的争议从来就没有停止过,纷纷质疑晋王以斧砍死兄长后强行篡位。宋太宗继位后,逐渐又有了“金匮之盟”的说法,声言这次皇位传承是杜太后生前就定下的,并非谋逆夺权。但是,后世关于这个悬案却从来没有盖棺定论,至今都有许多的声音。那么,宋太宗究竟有没有杀兄篡位?本着尊重事实和揭秘历史的态度,文史不假带您走近宋太祖和宋太宗,走进备受争议的“两宋王朝”。为了抵制恶意抄袭,笔者在来源于网络的图片附加标识实属无奈之举,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959年,后周世宗柴荣突然病故,年仅七岁的柴宗训继位,立即引起了朝局的不稳。到了正月初一,前方传来了辽国联合北汉大举入侵的消息,更加剧了政权的动荡不安。实际掌权的符太后毫无主见,慌乱之下只好求助于宰相范质,重新对赵匡胤委以重任领兵御敌。当后周大军行至陈桥驿(今河南省封丘东南陈桥镇),蓄谋已久的兵变终于开始了。这天晚上,赵匡胤的弟弟赵光义和亲信赵普等人在军中大肆散布消息,鼓吹“皇帝幼弱不能亲政,为国效力破敌又有谁人知晓”?受此影响,将士们的情绪立即被煽动了起来,赵光义等人将准备好的龙袍披在假装醉酒的赵匡胤身上,伏地皆呼万岁。赵匡胤在半推半就下登基称帝,率兵回师开封,几乎兵不血刃就夺取了政权,摇身一变成为了大宋的开国皇帝。在这个夺权过程中,有个人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他就是同胞弟弟赵光义。功成名就后,赵匡胤立即犒赏群臣,任命石守信为归德军节度使,任命高怀德为义成军节度使,任命张令铎为镇安节度使,任命王审琦为泰宁军节度使,任命张光翰为江宁军节度使,任命赵彦徽为武信军节度使……。而对于陈桥兵变最大的功臣赵光义,他又是如何封赏的?起初,赵光义被任命为殿前都虞侯,领睦州防御使之职,后又担任了泰宁军节度使。征讨李重进后,他被加封为大内都部署加同平章事,还任开封府尹兼中书令。消灭北汉后,更被任命为东都留守并且加封晋王,位列宰相之上。在赵匡胤看来,弟弟对自己不错,而自己也没有亏待他。可是,赵光义却并不这么认为,他还有第二步棋要走,那就是未来也要当皇帝。问题来了,这“皇帝”的名额非常有限,不像是在学校当个组长或者课代表,名额特别多。为了抢夺这唯一的名额,他开始蠢蠢欲动,终于对老哥赵匡胤下手了。于是,在称帝九年后的一个夜晚,年仅50岁的赵匡胤就毫无征兆地驾崩了。事发当夜,赵光义奉诏后入宫面圣,哥俩在屏退左右后推杯换盏,聊到关键时刻还发生了剧烈争执,最终形成了“烛影斧声”。第二天凌晨,赵光义独自从殿内走出,声称皇帝刚刚驾崩了,自己就当仁不让地继承了皇位。之后,他继续完成哥哥未尽的事业,着手进行统一全国的战事。由于过分自信和好大喜功,宋太宗主导的几次北伐都以失败而告终,国力消耗非常严重。一看外战不行,他立即调整了政策,开始执行“守内虚外”,为日后的“积贫积弱”局面埋下了伏笔。自古以来,王位或者皇位的传承都是事关大局的重中之重。从商朝开始,继承制度基本都是按照“父死子承”,辅之以“兄终弟及”,逐渐成为了惯例。据《公羊传·昭公二十二年》记载:其称王子猛卒何?不与当也,不与当父死子继和兄死弟及之辞也。不过,无论从历史传统还是血缘亲疏来看,“父死子承”都是首选,“兄终弟及”都是备选。问题来了,宋太祖赵匡胤虽然驾崩了,但他并非没有儿子,除了滕王赵德秀和燕王赵德林早夭外,还有两个儿子活到了成年,他们分别是次子赵德昭和幼子赵德芳。也就是说,这二位正主才是真正的皇位继承人。宋太宗在即位之初,朝野始终都议论纷纷,认为他的皇位得来不正。面对严峻的信任危机,他开始茶饭不思,开始寝食难安,终于下定决心要为自己皇位的合法性找到依据。通过冥思苦想,宋太宗终于找到了一根救命稻草。于是,他声称自己的母亲杜太后当年临终前,曾当着宋太祖的面留下一道懿旨,要求老哥死后传位于自己,而自己去世后再传位于弟弟赵廷美。这套说辞俨然有鼻子有眼,具有一定的合理性。而且,还有一份懿旨藏于金匮之中作为实物证据,更增加了可信程度,史称“金匮之盟”。“金匮之盟”暂时让宋太宗度过了信任危机,可新的问题又来了。难道,自己真的要传位于弟弟赵光美吗?这是一个问题,一个大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宋太宗又一次下手了。于是,赵氏皇族内部开始接二连三的出事,很多都是“天外横祸”,离奇得让人目瞪口呆!979年,赵匡胤的儿子赵德昭被叔叔赵光义痛斥一顿,理由是不思进取。结果,他回家后就莫名其妙地死了,具体死因高度成疑。经过一系列的调查取证,官方结论竟然是自杀。981年,赵匡胤的最后一个儿子赵德芳也离奇死了,年仅23岁。经过又一次的调查取证,官方结论竟然是病死,可问题是他正值盛年,而且从无病史。于是,在赵氏皇族内部,仅存的隐患就剩下了赵光美。怎么办?赵光义开始天天犯愁。到了982年,宋太宗赵光义终于等到了机会。也许,就是他自己创造的机会,自导自演了一出戏。赵廷美被人揭发阴谋篡位,立即遭到有关各方的密切调查,很快被以莫须有的罪名贬到了西京,后来又贬到了房州。据说,他因为“羞愧难当”进而患病,在984年就一命呜呼了。短短四年时间,潜在的皇位争夺者赵德昭、赵德芳和赵廷美都相继离世,而且非常的匪夷所思。从此以后,再也没有什么力量能与宋太宗及其子孙们争夺皇位了,他终于笑了!但是!也有人认为“金匮之盟”是真实的。赵德昭出生于951年,先后担任过贵州防御使和山南西道节度使等职。通过历练,宋太祖赵匡胤任命他出任中书门下平章事,基本上形同宰相。赵德芳出生于959年,先后担任过贵州防御使和山南西道节度使等职,和他的哥哥轨迹如出一辙。在此历练期间,他的表现有些平庸,并没有赢得父亲宋太祖的认可。最关键的一点,宋太祖赵匡胤始终都没有册立太子,甚至没给两个儿子封王。而很早之前,他已经晋封弟弟赵光义为晋王,孰轻孰重明显一目了然。有人认为,赵匡胤的北宋是在五代十国的乱象中建立起来的,是从后周的孤儿寡母手中夺过来的。因此,他深知“国赖长君”的重要性,要不是柴宗训年幼无知,要不是符太后毫无主见,陈桥兵变或许根本不会成功。为了延续来之不易的赵宋王朝,赵匡胤更愿意传位于年长的弟弟赵光义,这是最稳妥的办法。而且,当时传位长者为君也并非没有先例,后周世宗柴荣就是这样得位的,是郭威心甘情愿这样做的。很多人认为,宋太祖赵匡胤是为了宋朝的基业,为了完成国家的大一统,把皇位传给更具政治手腕、更有战略眼光、更能稳定朝局的赵光义,似乎也在情理之中。不过,事情的发展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北宋在宋太宗赵光义之后并不顺畅。由于鼠目寸光和因循守旧,金国在1127年攻破了都城开封,还将宋徽宗和宋钦宗以及绝大部分赵氏皇族、后宫妃嫔与文臣武将共计三千多人都虏走,北宋的传承就此结束。期间,只有宋徽宗的第九子赵构侥幸逃脱,还跑到临安被拥立为皇帝,改元建炎,成为南宋的第一位皇帝。不过,由于他长年无子,只好就近从赵匡胤的子孙中选出一位继承皇位。1162年,赵构主动退位成为太上皇,将皇位禅让于赵昚,史称宋孝宗。从此以后,被赵光义中途截胡的皇位,又传回到了赵匡胤后人的手中。文史不假个人认为,宋朝的皇位传承非常有意思,也非常有邪性。北宋朝,除了开国皇帝赵匡胤以外,继位的皇帝都是赵光义的这一支脉;南宋朝,除了开国皇帝赵构以外,继位的皇帝都是赵匡胤的这一支脉。真不知道,这是巧合?还是天定?@文史不假
宋太祖赵匡胤把皇位传给弟弟宋太宗赵光义。赵光义传给儿子宋真宗赵恒,赵恒传位儿子宋仁宗赵贞。因为宋太祖赵匡胤沒有把皇位传儿子而传弟弟,以后皇帝是宋太宗赵光义一族的。所以赵光义是宋仁宗亲爷爷。而宋太祖赵匡胤是宋仁宗赵贞的族爷爷。反过来说宋仁宗赵贞是宋太祖赵匡胤的族孙!导语:感觉宋太宗除了坑子孙,没啥贡献。宋太宗赵光义夺取了皇位以后,的确做了一系列的事情,给后世的大宋王朝埋下了不小的祸根。但是他又是北宋皇帝的老祖宗,所以他们也不好骂他,只能不断通过改革的尝试,把他留下的毛病给治好,可惜很难很难啊。都说坑爹,遇上宋太宗赵光义这种坑子孙后代的祖先,这也是比较难得的。而且他坑后代都是有理有据的,从他的角度去看,嘿,还蛮有道理的。一、雍熙北伐惨败,导致后世皇帝畏惧北伐。燕云十六州是后晋开国之君石敬瑭拱手送给契丹人的,从此以后,一直到了朱元璋时期,长达400多年的时间,中原汉人王朝都没有收复这块土地。由此可见这件事对当时的中原王朝影响有多大,整个宋朝300多年,都没有机会拿到这块地盘。这地方就好像是北宋的门户,人家可以随时到你家去,因为人家掌握着你家的大门。为此后周世宗柴荣果断北伐,收复了三州三关17个县,可惜他中道崩殂,这事儿也就搁浅了。赵匡胤称帝后,一直忙着征服南方的小国家,等到有空的时候,却溘然长逝了,他一直放不下的就是燕云十六州。宋太宗赵光义打算完成哥哥的心愿,所以也开始了北伐战争。他派遣了20万大军,分为3路向大辽进军。当时大辽新君刚刚登基,赵光义认为这是好时机。本来大军节节胜利,拿下了不少地盘。可是西路军和东路军都接二连三遭到大辽军队的重创,主将潘美和监军王侁指挥失当,导致杨业也就是杨老令公战死沙场。赵光义的三路大军,全部战败而归,死伤无数。不要说收复幽州了,就连蔚州、寰州等地都被大辽给占了。雍熙三年,诏美及曹彬、崔彦进等北伐,美独拔寰、朔、云、应等州。诏内徙其民。会辽兵奄至,战于陈家谷口,不利,骁将杨业死之。美坐削秩三等,责授检校太保。---《宋史》这一次北伐可谓是偷鸡不成蚀把米,不光没完成哥哥的心愿,反倒是丢了点土地。从此以后赵光义再也不愿北伐大辽。后世的宋朝皇帝们,一提到北伐,就会想到赵光义的这次惨败,所以压根就不敢北伐,也就失去了收复燕云十六州的野心。二、开科取士扩招,后世出现严重冗官现象。宋太宗赵光义他的皇位是怎么来的呢?是从哥哥赵匡胤那儿继承来的。当时他老哥才不过50岁,大晚上跟他喝酒聊天,第二天就暴毙了。赵光义想也没想就夺取了皇位,把俩侄子晾在了一边。这么一来这天下就会有人说赵光义的闲话,毕竟皇位来路不正。光靠赵普为了拍马屁,编造出来的金匮之盟,那是没办法让大众信服的。那么这该怎么办呢?赵光义深知人性,只要给大家足够的利益,一切都是好办的。首先他将侄儿赵德芳和赵德昭都加官进爵,赵德昭更是被封为王爵,地位在百官之上,和当年的赵光义一模一样。其次他提拔了一大帮摇摆不定的大臣和亲族,毕竟赵匡胤的亲信都杯酒释兵权给赶回家了,所以朝中剩下的就是赵光义的人和摇摆不定的人,搞定摇摆不定的人就可以了。最后赵光义还要买通一帮人,那就是天下士子。这帮读书人,是民间的舆论导向。于是赵光义就扩招进士,头一年就比哥哥在位期间多招了一倍的进士,基本每年都有四五百人。此后赵光义年年扩招,最多的一年是在公元991年,赵光义一口气招了17300人,这创纪录的招考比例,的确让大量读书人得到了好处。可是也造成了严重的问题,那就是冗官的问题。赵光义招人的时候当然很高兴,大家都开心的事情,何乐而不为呢?可是这么多进士又该如何安排工作呢?境土蹙而赋敛日繁,官吏增而调度日广。景德、庆历时,以三百二十余郡之财赋供一万余员之俸禄。今日以一百余郡之事力而赡二万四千余员之冗官,边郡则有科降支移,内地则欠经常纲解[4]。欲宽财力,必汰冗员。---《宋史全文》工作就那么点,根本就安排不过来,所以大量进士处于待业状态。他们拿着朝廷的俸禄,却没有地方官给他们做,严重的冗官现象就出现了。后世每一代皇帝都想着要学习祖先,自然也是扩招,所以逐渐形成了,一个官职空缺下来,几百号进士找关系竞争的结果。三、重文轻武,进一步削弱了宋朝的战斗力。赵匡胤的皇位是武力夺权得来的,他是武将出身,在掌握大权以后,将后周的小皇帝柴宗训赶下了台,自己做了皇帝。此后为了防止自己的手下也学习他这么干,所以他杯酒释兵权,把手下亲信们的兵权都给收回来了。他本以为这么做就能解决手下人谋反的问题,万万没想到,自己的江山居然还是被弟弟赵光义给夺走了。赵光义也是担心哥哥这样的人在自己的朝廷里面出现,毕竟大将手握兵权,并不是什么好事。为此赵光义也学习哥哥,开始防备着手里的武将。他将军队的控制权收归自己以后,不再下发给武将,而是选择文臣来执掌这些兵权。也就是说武将在前线,必须要听从文臣们的调遣。这不是扯犊子的事情吗?战场上风云变幻,这些老夫子们一个个嗲声嗲气慢悠悠地喝着茶,怎么能办得成事情呢?北宋文臣执掌兵权的局面逐渐出现,他们是文人,翻不起什么大浪。这倒是真的,赵光义的确保住了老赵家的江山,可是也使得宋朝的战斗力差的可怜。不光北边的大辽、大金总是起来欺负他们,就连西边的西夏,北宋都不敢招惹,为什么?因为完全打不过啊。总结:赵光义除了坑子孙,还真没做过什么积德的事情。赵光义的皇位是抢来的,,既然是抢来的,那就好好干呗。这大兄弟还偏偏事事都干得不怎么样,给后世基本上没带来什么好的影响。几件大事干不好,其他小事有成就也等于是白搭。北伐失败,使得后世子孙畏惧北方政权,完全不敢收复燕云之地。为了笼络读书人,大量扩招进士,使得朝廷负担沉重。重文轻武,导致北宋武力值陡降。他还做了啥坑子孙的事情?欢迎大家补充。参考资料:《宋史》宋朝的失败无外是用金钱衡量人命的结果。老是以为自己钱多,没看过单单有钱的,就能打赢战争。评价宋太宗的人有很多,其中最有名,最不客气的当属毛泽东。毛泽东一句“不知兵”,直接让宋太宗戴上了一顶不懂军事的帽子,影响深远。实际上,毛泽东对宋太宗的评价可真不咋滴,甚至可以说是近乎苛责——“无能”,“小人”、“不择手段”这些贬义词频繁出现。在毛泽东看来,宋太宗就是一个无能小人。 这是怎么回事呢? 01、点评帝王毛泽东历来酷爱读书,从青年时代起,毛泽东就翻阅了大量传统的经、史、子、集著作。尤其是是《二十四史》,是他最为重视的一部巨著,其重要部分读得很细、很熟、很透。 据曾经给毛泽东选读《二十四史》及《昭明文选》等文史书籍的北京大学中文系教师芦荻说:“二十四史”的重要部分,毛泽东起码读了三遍以上,有的书皮都磨破了。”毛泽东不仅自己爱读历史,还号召同志们一起多读历史。他曾强调道:“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一个发展,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不应当割裂历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1941年,毛泽东在延安干部会议上,又明确指出:“不但要懂得中国的今天,还要懂得中国的昨天和前天。” 1952年,为了系统研究中国历史,探寻中国历史发展规律,更好的规划中国未来发展。毛泽东开始全面系统的研究《二十四史》,他不仅通读这些历史巨著,而且还繁圈密点,写下了大量自己对历史人物或事件的独特评价和批注。 其中评价的历史人物有100多位,他的评价往往能打破常规,提出异于传统,“古为今用”、鉴古知今的评价。在这些评价中,毛泽东对帝王的评价无疑最受人关注。比如,历来被视为昏庸无道、荒淫残暴的纣王,毛泽东给出的评价是——“很有本事,能文能武的人”; 再比如,一直以来都是暴君代表的秦始皇,毛泽东高度肯定道:“第一个把中国统一起来的人物,比孔子伟大得多,孔夫子讲的是空话。” 而对史书中褒大于贬的宋太宗,毛泽东也做出过多次评价,内容不长,却短小精悍,杀伤力很大,侮辱性极强。因为毛泽东对宋太宗的评价,每一次都没有好词,不是无能,就是小人!而他对宋太宗别开生面的评价引人注目,让人们对宋太宗形成固有的印象 02、宋太宗 宋太宗,原名赵匡义,宋太祖赵匡胤称帝后,为避讳改名赵光义,自己称帝后则改名赵炅。网友戏称宋太宗为赵二,宋太祖为赵大,实际宋太宗兄弟排名第三,长兄早夭。开宝九年(976年)十月二十日,宋太祖离奇暴毙,宋太宗登基称帝,由此留下一段千古迷案——烛影斧声。至道三年(997年)三月二十九日,宋太宗驾崩,时年58岁,在位22年。宋太宗死后,皇太子赵恒继位登基,是为宋真宗。 实际上,宋太宗死后,宋朝人就开始对他进行评价,此后元明清对他的评价就没有停过。当然,在宋朝,对宋太宗的评价以盛赞为主,好的重点说,往好了说,浓墨重彩地说,大书特书;坏的尽量不说,往小了说,一笔带过地说,甚至不说。宋朝官方史书《宋会要辑稿》称赞宋太宗:“庙号太宗。恭惟圣灵,诞膺茂典,锡兹纯嘏,俾盛业之无疆;播厥鸿休,垂永代而不朽!” 另一部巨著《太平宝训·政事纪年·卷一·太宗皇帝》 则称赞道:“人君尚俭,前代稍贤者能之。太宗之尚俭,其难哉!时天下平定,功业盛大,自唐及五代,四方僭伪之国,尽为我有;贡献之物,府无虚月。加之生民脱去乱世,各居富乐。三代之下,帝王致太平如此盛者有几?虽尚奢侈,固有余力,亦未掩大德,而过为俭素,所难能也!此无他,正以厚天下之俗,为子孙之法耳。其长育人才,文武不乏,冯继业自矜守边之功,以为他人难继,太宗命一郎官代之,威名方略过于继业,当时养材如此之盛!”而个人私史对宋太宗也不吝赞美,比如南宋著名史学界王称在《东都事略》中评价宋太宗道:“太宗以英睿之姿,佐太祖定天下,开子孙帝王万世之业,故太祖勤勤于传袭,非特以昭宪顾命而已。太宗以明继圣,而能广文之声,卒其成功,乃大一统。于是北自常、碣,南极领表,东际海、岱,西接洮、陇,宋之威德,斯为盛矣。”基本上来说,全都是歌功颂德之词。03、身后名到了元朝,蒙古人评价宋太宗就少了一些顾忌,该夸的夸,该批评的也批评,《宋史·太宗本纪》评价道:赞曰:帝沈谋英断,慨然有削平天下之志。既即大位,陈洪进、钱俶相继纳土。 未几,取太原,伐契丹,继有交州、西夏之役。干戈不息,天灾方行,俘馘日至, 而民不知兵;水旱螟蝗,殆遍天下,而民不思乱。其故何也?帝以慈俭为宝,服浣 濯之衣,毁奇巧之器,却女乐之献,悟畋游之非。绝远物,抑符瑞,闵农事,考治 功。讲学以求多闻,不罪狂悖以劝谏士,哀矜恻怛,勤以自励,日晏忘食。至于欲 自焚以答天谴,欲尽除天下之赋以纾民力,卒有五兵不试、禾稼荐登之效。是以青、 齐耆耋之叟,愿率子弟治道请登禅者,接踵而至。君子曰:“得乎丘民而为天子”, 帝之谓乎?故帝之功德,炳焕史牒,号称贤君。 若夫太祖之崩不逾年而改元,涪陵县公之贬死,武功王之自杀,宋后之不成丧,则后世不能无议焉。《宋史》既肯定宋太宗的功绩,先表扬一通,给他一个贤君帽子戴戴,而后主要抨击宋太宗改年号,逼死弟弟、侄子,轻视嫂子这些事,对于宋太宗本人的政治、军事方面的缺陷并没有提及。到了明朝和清朝历史学家们的步子就迈得更大了,除了《宋史》这些批评之外,明朝历史学家王夫之对宋太宗屡易宰相,提出尖锐的批评——“立法愈密,奸佞之术愈巧。太宗颠倒其大臣之权术,又奚能取必于闇主?徒以掣体国之才臣,使不能毕效其所长。呜呼!是不可为永鉴也欤!” 而清朝历史学家赵翼对宋太宗驭将之术提出更严厉的批评: “宋太祖以忠厚开国,未尝戮一大将,然正当兴王之运,所至成功,固无事诛杀。乃太宗、真宗以后,遂相沿为固然,不复有驭将纪律。如太宗雍熙四年,刘廷让与契丹战于君子馆,廷让先约李继隆为援,及战,而继隆不发一兵,退保乐寿,致廷让一军尽没,廷让仅以数骑脱归。是继隆之罪,必宜以军法从事,而太宗反下诏自悔,而释继隆不问。” 整体上说,古代对宋太宗的评价还是褒大于贬的,对他的批评主要是权术和军事方面03、太宗不知兵终于到毛泽东了,毛泽东对宋太宗可不太客气了。 首先,毛泽东重点评价了宋太宗在位22年最大的军事行动,两次北伐。第一次北伐是太平兴国四年(979年),宋太宗灭掉北汉后,为收复幽云十六州,对辽国发动第一次大规模战争,这一次出兵作战,打了辽国一个措手不及,险些收复幽州,但由于宋太宗指挥失误,在高粱河大败,宋军全线溃退,死者万余人,宋太宗本人乘驴车弃军逃跑,留下一个高粱河车神驴车漂移的美丽传奇。 第二次北伐是雍熙三年(986年),宋太宗趁辽国新君初立、主幼国疑之机,发动三路大军,再次北伐辽国。结果第一路,米信率领的西北路军在新城会战失利;第二路,曹彬率领东路军在岐沟关被辽名将耶律休哥击败。 宋太宗急令宋军三路大军撤退,并命潘美、杨业统率的西路军护送百姓内迁。 结果监军王侁和主帅潘美指挥失误,且怯阵先退,致使断后的杨业陷入重围,被俘绝食殉国。 第二次北伐以失败告终。毛泽东可是不世出的军事家,宋军此战存在的缺陷,宋太宗拙劣的指挥,毛泽东自然是一眼洞穿。 毛泽东在评价这两次北伐时,没有从史学家的角度分析,而是以军事家的身份,对宋辽双方战术特别是辽国战术上进行了深入分析。尤其是辽军在两次战争中都用了“诱敌深入、聚而歼之”的战术,而宋军却“尔后屡败……宋人终不省”(毛泽东评价)。 毛泽东可谓是“诱敌深入、聚而歼之”的战术的行家里手,因此他对辽军采用此战术表示肯定,对宋军的失败表示惋惜。 重点来了,毛泽东把两次失败的主要原因归咎于宋太宗的错误指挥。于是,他在看完两次战争后,给宋太宗的评价是——“此人不知兵,非契丹敌手”。 毛泽东一句话,宋太宗从此成为“不知兵”皇帝的代表人物。但毛泽东什么人,古往今来比他强的军事家,没有几个。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他说宋太宗“不知兵”,宋太宗不服也得憋着!04、太宗无能也正是因为毛泽东对宋太宗那令人发指的军事低劣水平深恶痛绝,因此,当他看到《宋史》评价宋太宗时,他给出更为辛辣的讽刺。 《宋史》对宋太宗的赞,有这么一句“帝沈谋英断,慨然有削平天下之志。” 毛泽东毫不客气的批注道:“但无能”。毛泽东意思是说,宋太宗就是一眼高手低的无能之辈。《宋史》赞中这句“故帝之功德,炳焕史牒,号称贤君”。毛泽东则在“炳焕史牒”后面批注道:“幽州之败”。毛泽东这话可就有意思了,嘲讽之意,不言而喻。宋太宗,你确实永载史册了,幽州之败,高粱河车神的名声可不是永载史册了嘛。而在《宋史》赞中这句“至于欲 自焚以答天谴,欲尽除天下之赋以纾民力,卒有五兵不试、禾稼荐登之效。是以青、 齐耆耋之叟,愿率子弟治道请登禅者,接踵而至。”毛泽东直接毫不留情的批注道:“不择手段,急于登台。”在毛泽东看来,《宋史》对宋太宗的称赞是十分虚伪的(他认可宋太宗弑君杀兄继位的说法)。 毛泽东丝毫不掩饰对宋太宗的蔑视嘲讽之意。05、小人之心《宋史纪事本末》记载:“帝遂以襄王为开封尹,改封寿王,于是立为皇太子。庙见还,京师之人拥道喜跃,曰:“少年天子也。”帝闻之不怿,召准谓曰:“人心遽属太子,欲置我何地?”准再拜贺曰:“此社稷之福也。”帝入语后嫔,宫中皆前贺。这个记载指的是宋太宗立宋真宗为太子后,开封百姓欢呼悦雀,夸宋真宗是“少年天子”。一般来说,正常人看到自己儿子有出息了,应该高兴才是。可宋太宗听到这话后,就很不高兴了,他想到的是,大家都说太子好,置我于何地。 宋太宗此言虽说是出自帝王对权力的本能反应,但心胸着实太狭小了些。因此,毛泽东看到这个记载后,不屑之意,勃然而出,愤然提笔,直截了当批注道:“赵匡义小人之言!”综上所述,毛泽东评价宋太宗的用语,分别是——“宋人终不省”、“此人不知兵,非契丹敌手”、“但无能”、“不择手段,急于登台”、“小人之言”。这些可都不是什么好词,甚至可以说,在毛泽东看来,宋太宗就是对内不择手段、虚伪奸诈,对外不懂军事、无能至极的心胸狭窄的小人。结语、 毛泽东是整个世界历史上有数的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他的思想和成就所达到的高度是常人所无法企及的。 这一高度使得他的事业、思想、看法,都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毛泽东向来对一些庸碌无为的帝王不假颜色,他对汉文帝、汉景帝都没什么好话,认为“文景二帝乃守旧之君,无能之辈”。 至于宋太宗,他更是瞧不起,毛泽东是以一个领袖和军事家的角度去评价另一个领袖宋太宗。 他得出的结论当然和古今学者都不一样。且不说毛泽东的话是否有失偏颇,但他确实言之有物。靓坤同志曾说,错了就要认,挨打要立正。 毛泽东的评价虽然很不客气,但是宋太宗不服不行。 技不如人,只能甘拜下风。所谓“烛影斧声”,最早来源于《宋史纪事本末》的记载:帝王召晋王光义,嘱以后事。左右皆不得闻,但遥烛影下晋王时或离席,若有逊避之状。既而上引柱斧戳地大声谓晋王曰:好为之,俄尔帝崩时漏下四鼓矣。976年,也就是北宋开宝九年十月壬午夜,宋太祖患病未愈,急召晋王议事,兄弟二人屏退宫女和太监后独处。期间,屋外有人看见烛光下的赵光义时而离席,时而躲避,还听见赵匡胤引柱斧戳地声,场面非常的激烈。宋太祖当夜驾崩后,其弟赵光义继承皇位,史称宋太宗。此后,关于“有子不传却传弟”的争议从来就没有停止过,纷纷质疑晋王以斧砍死兄长后强行篡位。宋太宗继位后,逐渐又有了“金匮之盟”的说法,声言这次皇位传承是杜太后生前就定下的,并非谋逆夺权。但是,后世关于这个悬案却从来没有盖棺定论,至今都有许多的声音。那么,宋太宗究竟有没有杀兄篡位?本着尊重事实和揭秘历史的态度,文史不假带您走近宋太祖和宋太宗,走进备受争议的“两宋王朝”。为了抵制恶意抄袭,笔者在来源于网络的图片附加标识实属无奈之举,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959年,后周世宗柴荣突然病故,年仅七岁的柴宗训继位,立即引起了朝局的不稳。到了正月初一,前方传来了辽国联合北汉大举入侵的消息,更加剧了政权的动荡不安。实际掌权的符太后毫无主见,慌乱之下只好求助于宰相范质,重新对赵匡胤委以重任领兵御敌。当后周大军行至陈桥驿(今河南省封丘东南陈桥镇),蓄谋已久的兵变终于开始了。这天晚上,赵匡胤的弟弟赵光义和亲信赵普等人在军中大肆散布消息,鼓吹“皇帝幼弱不能亲政,为国效力破敌又有谁人知晓”?受此影响,将士们的情绪立即被煽动了起来,赵光义等人将准备好的龙袍披在假装醉酒的赵匡胤身上,伏地皆呼万岁。赵匡胤在半推半就下登基称帝,率兵回师开封,几乎兵不血刃就夺取了政权,摇身一变成为了大宋的开国皇帝。在这个夺权过程中,有个人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他就是同胞弟弟赵光义。功成名就后,赵匡胤立即犒赏群臣,任命石守信为归德军节度使,任命高怀德为义成军节度使,任命张令铎为镇安节度使,任命王审琦为泰宁军节度使,任命张光翰为江宁军节度使,任命赵彦徽为武信军节度使……。而对于陈桥兵变最大的功臣赵光义,他又是如何封赏的?起初,赵光义被任命为殿前都虞侯,领睦州防御使之职,后又担任了泰宁军节度使。征讨李重进后,他被加封为大内都部署加同平章事,还任开封府尹兼中书令。消灭北汉后,更被任命为东都留守并且加封晋王,位列宰相之上。在赵匡胤看来,弟弟对自己不错,而自己也没有亏待他。可是,赵光义却并不这么认为,他还有第二步棋要走,那就是未来也要当皇帝。问题来了,这“皇帝”的名额非常有限,不像是在学校当个组长或者课代表,名额特别多。为了抢夺这唯一的名额,他开始蠢蠢欲动,终于对老哥赵匡胤下手了。于是,在称帝九年后的一个夜晚,年仅50岁的赵匡胤就毫无征兆地驾崩了。事发当夜,赵光义奉诏后入宫面圣,哥俩在屏退左右后推杯换盏,聊到关键时刻还发生了剧烈争执,最终形成了“烛影斧声”。第二天凌晨,赵光义独自从殿内走出,声称皇帝刚刚驾崩了,自己就当仁不让地继承了皇位。之后,他继续完成哥哥未尽的事业,着手进行统一全国的战事。由于过分自信和好大喜功,宋太宗主导的几次北伐都以失败而告终,国力消耗非常严重。一看外战不行,他立即调整了政策,开始执行“守内虚外”,为日后的“积贫积弱”局面埋下了伏笔。自古以来,王位或者皇位的传承都是事关大局的重中之重。从商朝开始,继承制度基本都是按照“父死子承”,辅之以“兄终弟及”,逐渐成为了惯例。据《公羊传·昭公二十二年》记载:其称王子猛卒何?不与当也,不与当父死子继和兄死弟及之辞也。不过,无论从历史传统还是血缘亲疏来看,“父死子承”都是首选,“兄终弟及”都是备选。问题来了,宋太祖赵匡胤虽然驾崩了,但他并非没有儿子,除了滕王赵德秀和燕王赵德林早夭外,还有两个儿子活到了成年,他们分别是次子赵德昭和幼子赵德芳。也就是说,这二位正主才是真正的皇位继承人。宋太宗在即位之初,朝野始终都议论纷纷,认为他的皇位得来不正。面对严峻的信任危机,他开始茶饭不思,开始寝食难安,终于下定决心要为自己皇位的合法性找到依据。通过冥思苦想,宋太宗终于找到了一根救命稻草。于是,他声称自己的母亲杜太后当年临终前,曾当着宋太祖的面留下一道懿旨,要求老哥死后传位于自己,而自己去世后再传位于弟弟赵廷美。这套说辞俨然有鼻子有眼,具有一定的合理性。而且,还有一份懿旨藏于金匮之中作为实物证据,更增加了可信程度,史称“金匮之盟”。“金匮之盟”暂时让宋太宗度过了信任危机,可新的问题又来了。难道,自己真的要传位于弟弟赵光美吗?这是一个问题,一个大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宋太宗又一次下手了。于是,赵氏皇族内部开始接二连三的出事,很多都是“天外横祸”,离奇得让人目瞪口呆!979年,赵匡胤的儿子赵德昭被叔叔赵光义痛斥一顿,理由是不思进取。结果,他回家后就莫名其妙地死了,具体死因高度成疑。经过一系列的调查取证,官方结论竟然是自杀。981年,赵匡胤的最后一个儿子赵德芳也离奇死了,年仅23岁。经过又一次的调查取证,官方结论竟然是病死,可问题是他正值盛年,而且从无病史。于是,在赵氏皇族内部,仅存的隐患就剩下了赵光美。怎么办?赵光义开始天天犯愁。到了982年,宋太宗赵光义终于等到了机会。也许,就是他自己创造的机会,自导自演了一出戏。赵廷美被人揭发阴谋篡位,立即遭到有关各方的密切调查,很快被以莫须有的罪名贬到了西京,后来又贬到了房州。据说,他因为“羞愧难当”进而患病,在984年就一命呜呼了。短短四年时间,潜在的皇位争夺者赵德昭、赵德芳和赵廷美都相继离世,而且非常的匪夷所思。从此以后,再也没有什么力量能与宋太宗及其子孙们争夺皇位了,他终于笑了!但是!也有人认为“金匮之盟”是真实的。赵德昭出生于951年,先后担任过贵州防御使和山南西道节度使等职。通过历练,宋太祖赵匡胤任命他出任中书门下平章事,基本上形同宰相。赵德芳出生于959年,先后担任过贵州防御使和山南西道节度使等职,和他的哥哥轨迹如出一辙。在此历练期间,他的表现有些平庸,并没有赢得父亲宋太祖的认可。最关键的一点,宋太祖赵匡胤始终都没有册立太子,甚至没给两个儿子封王。而很早之前,他已经晋封弟弟赵光义为晋王,孰轻孰重明显一目了然。有人认为,赵匡胤的北宋是在五代十国的乱象中建立起来的,是从后周的孤儿寡母手中夺过来的。因此,他深知“国赖长君”的重要性,要不是柴宗训年幼无知,要不是符太后毫无主见,陈桥兵变或许根本不会成功。为了延续来之不易的赵宋王朝,赵匡胤更愿意传位于年长的弟弟赵光义,这是最稳妥的办法。而且,当时传位长者为君也并非没有先例,后周世宗柴荣就是这样得位的,是郭威心甘情愿这样做的。很多人认为,宋太祖赵匡胤是为了宋朝的基业,为了完成国家的大一统,把皇位传给更具政治手腕、更有战略眼光、更能稳定朝局的赵光义,似乎也在情理之中。不过,事情的发展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北宋在宋太宗赵光义之后并不顺畅。由于鼠目寸光和因循守旧,金国在1127年攻破了都城开封,还将宋徽宗和宋钦宗以及绝大部分赵氏皇族、后宫妃嫔与文臣武将共计三千多人都虏走,北宋的传承就此结束。期间,只有宋徽宗的第九子赵构侥幸逃脱,还跑到临安被拥立为皇帝,改元建炎,成为南宋的第一位皇帝。不过,由于他长年无子,只好就近从赵匡胤的子孙中选出一位继承皇位。1162年,赵构主动退位成为太上皇,将皇位禅让于赵昚,史称宋孝宗。从此以后,被赵光义中途截胡的皇位,又传回到了赵匡胤后人的手中。文史不假个人认为,宋朝的皇位传承非常有意思,也非常有邪性。北宋朝,除了开国皇帝赵匡胤以外,继位的皇帝都是赵光义的这一支脉;南宋朝,除了开国皇帝赵构以外,继位的皇帝都是赵匡胤的这一支脉。真不知道,这是巧合?还是天定?@文史不假宋太祖赵匡胤是武将出身,也是个武力和权术的能人,自“陈桥兵变”皇袍加身到“杯酒释兵权”,体现出对武将的不信任。也是由于唐末武将的以武乱权,故赵匡胤设立枢密院为全国的最高军事机构,最高长官枢密史由文官担任。所以文官权力极大。宋朝官员如何掌握该力量离不开“国策、体制、政治”因素影响下的宋朝“文官制度” 在宋朝,文官的活动空间可谓非常之大,相对于其他朝代的文官也更为自由。这样的变化,与大宋的开国皇帝赵匡胤的政治决策息息相关。宋太祖赵匡胤所颁布的“勒石三戒”,使得宋朝时期的文官们生活有了很大的保障。自从赵匡胤登上皇帝的宝座后,将发展的中心转移到对于国家的建设中去,与此同时也产生了在当时盛极一时的宋朝文官风潮。在宋朝,统治阶级对于文人墨客非常尊敬,重视有佳,重文轻武的程度在中国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在这样的社会大环境下,文官成为了一种比武官更加重要的职位,掌握的权力远远要超过武官,受到了社会各个阶层的尊崇,其光鲜亮丽的程度可见一斑。宋代的开国宰相赵普对儒家文化的大力推崇,更是为整个时代的读书人创造了一个很好的从政的环境。一、 重文抑武,文官当道的治国政策对于宋朝为什么文官会拥有如此高的社会地位,我们就不得提到宋太祖赵匡胤这个人物。在当时,发生了陈桥兵变这一历史事件之后,赵匡胤非常担心这样的情况会再次发生,历史的悲剧将在他的身上重演。五代十国时期藩镇割据导致社会局势非常动荡不安,人心惶惶;宦官掌握国家大权,帝王的权力名存实亡。为了预防出现这样的局面,宋太祖赵匡胤带领自己的得力助手,将散落在各个地区的兵权紧紧收归到自己的手上,大规模的压缩地方政府所享有的权利。并且,其对军队进行了全面的改革,使得各个地方的军事权利完全由自己所掌控,使得军事将领们逆反中央的可能极基本不存在。这样难以表达的小心思,宋太祖赵匡胤肯定不会把它当着文武百官的面赤裸裸的昭告天下。他只说是为了让国家未来可以变得更好、更强大,为了避免战争的再次出现,国家需要休养生息。按照这样的说法,朝政的建设并不需要过多的武官,所以武官的人数理所当然的需要进行裁减。当时国家的努力范围,是要将经济恢复到战前的水平,以及逐步完善国家现有的政治制度。因此,宋朝时期的朝廷对于文官的需求量非常之大。从这一点上我们就可以看出赵匡胤的智慧,利用数量日渐增多而无实质伤害性的文官来打压那些手头上掌握兵权的武官。在这样的政治风向的影响下,走向政治仕途,成为一名文官是当时很多读书分子所追求的目标。现在我们在谈到宋代的文官制度的时候,士大夫可以说是其中的标志。文官们如果想要顺利的进入政坛、踏入仕途,在朝堂上能够有一番作为的话,首先需要通过的就是士大夫阶层的考验。这也是宋朝文官制度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风向标。宋太祖赵匡胤为了能够将国家的权利牢牢的把握在自己的手中,建立了一套体系非常完备、系统的制度,这些举措对于当时国家的稳定以及官员的控制来说都是非常有必要的。“兵权所在,则随以兴,兵权所去,则随以亡。”宋朝在保留有原有的必要的常设的处理日常事务的机构之外,也增设了很多削弱宰相权利的分支机构。为了避免文官也对国家的政权产生影响,将每一个职位的职能都进一步细化,每个职位之间的权能都有相互牵制与制约。由此保证每个文官都在被牵制的情况下尽心尽力为中央贡献自己的力量,这大大加强了中央对于文武百官的控制和朝廷中央集权。虽然在宋朝的末期,还是出现了官员数量过多,行政效率非常的低下,官员们互相推脱责任的种种现象。但是,我们所不能否认的是,宋太祖赵匡胤所设立的这一系统的文官结构对于武官专权起到了很大的抑制和平衡的作用。文官也凭借这样的契机走入了大众的视线。二、 初入体制,文官进阶的资格途径自隋唐时期科举制度创设、完备之后,考试是大多数百姓进入朝堂,开始仕途的一个最佳途径。在宋朝,除了通过科举制度进入仕途之外,还有另外两条进入仕途的道路。它们分别是自荐制度以及荫补制度。科举制度最早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就产生了雏形,到了后来的隋唐时期真正的发展壮大,形成了一套相对完善的体系。这一制度主要是通过公开进行相关科目的考试来选举朝廷所需要的人才,也使得当时宋朝时期的读书人对于学习产生的氛围非常浓厚,人们对于读书人、知识分子也非常的推崇、尊敬。科举制度使得很多家境贫寒,没有什么政治背景的考生有机会获得进入官场的机会,因为科举制度相对来说非常的公平,考生们可以真正展示自己的才华、实力,出生普通家庭的学子也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进入仕途。自荐制度通常针对的是已经步入仕途的官员,皇帝下旨需要人才的时候,这些有才能的官员就可以积极的报名,推荐自己。有的时候,这也需要有上级领导的欣赏和推荐。推荐完自己之后,还需要进行相关的考试来选拨人才,在这一点上和科举制度是非常相似的,这也在最大程度上的保证了公平性,避免权利对其进行干扰。有的时候,皇帝会亲自参加自荐制度中人才的考核以及选拨程序。“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自荐制度的难度与科举制度相比可以说是旗鼓相当的,这也是为官之人得到重用提升的一个非常好的机会。荫补制度相对于以上两种制度来说,对于贵族们来说是更加有利的。那些豪门贵族家的子弟虽然不能随心所欲的进入官场,但是对于平民百姓来说,却是多了很多门路和捷径。这样做的目的也在于笼络朝廷官员,是他们更加衷心的辅佐帝王,全身心的为皇帝服务。从以上所说的我们其实不难看出,在宋朝成为文官有很多种途径。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也是最为公平的一种方法还是通过考试进行相关的选拔,这让很多寒门学子充满了希望。尤其是当时的宋朝重视教育,而且科举录取名额,相比于唐朝有所增加。在宋太宗赵光义在位时期,曾多次恩科,每次录取百余人,他在位的二十多年内,录取的进士人数就有上千。整个宋朝科举录取的进士人数,远高于唐朝,还有其他的制度,与科举制度相辅相成,使得当时文官的队伍日益壮大。三、自在悠然,文官当道的政治保护我们不难看出,在当时的宋朝,文官具有非常高的社会地位,不仅仅是因为很多的学子希望能够通过成文文官来实现自己内心的报复,大展宏图,为国家做出贡献。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当你成为了一个文官之后,你不仅仅可以得到大家的尊敬、推崇,实现自己的理想,而且更重要的一点就在于文官的待遇还是日常优越、自在的。虽然这样低下的工作效率使得宋朝末期出现了冗官的现象,但是对于文官自身来说,这份差事还是相当悠闲自在的。在宋朝重视文官制度的影响之下,皇帝们往往不会对文官们发脾气,通常情况下也不会怪罪他们。宋太祖赵匡胤还下令在自己的墓碑上刻上为人熟知的“勒石三戒”,希望文官制度在后世能够继续发展壮大。“太祖勒石,锁置殿中,使嗣君即位,入而跪读。其戒有三:一、保全柴氏子孙;二、不杀士大夫;三、不加农田之赋。呜呼!若此三者,不谓之盛德也不能。”他还规定的不能杀死士大夫,自然而然的,文官也成为了保护的对象。纵观整个大宋的历史,几乎没有文官被处死。当时在宋朝有一位文官叫做蒲宗孟,他的日常生活非常的骄奢淫逸,而且没有一点仁义之心,残忍至极。虽然他的行为举止引起很多人的不满,屡次遭到弹劾,但是并没有受到惩罚,因此他的行为愈发放肆,这也是与当时对于文官过分的保护所导致的,连皇帝都不敢随意对文官进行惩罚。再加上宋太祖赵匡胤这个人,对于旁人都处于非常戒备的防备状态,他即使非常重用文官,也没有给文官太多的权利。为了防止文官掌握大量的权利,当时招聘了非常多的文官,这样一来,分配给每个文官任务更加的细致,任务量相比较而言也更加的轻松。日常的生活有保障,工作任务也比较轻松,还能得到社会百姓的认同。
宋太祖赵匡胤把皇位传给弟弟宋太宗赵光义。赵光义传给儿子宋真宗赵恒,赵恒传位儿子宋仁宗赵贞。因为宋太祖赵匡胤沒有把皇位传儿子而传弟弟,以后皇帝是宋太宗赵光义一族的。所以赵光义是宋仁宗亲爷爷。而宋太祖赵匡胤是宋仁宗赵贞的族爷爷。反过来说宋仁宗赵贞是宋太祖赵匡胤的族孙!导语:感觉宋太宗除了坑子孙,没啥贡献。宋太宗赵光义夺取了皇位以后,的确做了一系列的事情,给后世的大宋王朝埋下了不小的祸根。但是他又是北宋皇帝的老祖宗,所以他们也不好骂他,只能不断通过改革的尝试,把他留下的毛病给治好,可惜很难很难啊。都说坑爹,遇上宋太宗赵光义这种坑子孙后代的祖先,这也是比较难得的。而且他坑后代都是有理有据的,从他的角度去看,嘿,还蛮有道理的。一、雍熙北伐惨败,导致后世皇帝畏惧北伐。燕云十六州是后晋开国之君石敬瑭拱手送给契丹人的,从此以后,一直到了朱元璋时期,长达400多年的时间,中原汉人王朝都没有收复这块土地。由此可见这件事对当时的中原王朝影响有多大,整个宋朝300多年,都没有机会拿到这块地盘。这地方就好像是北宋的门户,人家可以随时到你家去,因为人家掌握着你家的大门。为此后周世宗柴荣果断北伐,收复了三州三关17个县,可惜他中道崩殂,这事儿也就搁浅了。赵匡胤称帝后,一直忙着征服南方的小国家,等到有空的时候,却溘然长逝了,他一直放不下的就是燕云十六州。宋太宗赵光义打算完成哥哥的心愿,所以也开始了北伐战争。他派遣了20万大军,分为3路向大辽进军。当时大辽新君刚刚登基,赵光义认为这是好时机。本来大军节节胜利,拿下了不少地盘。可是西路军和东路军都接二连三遭到大辽军队的重创,主将潘美和监军王侁指挥失当,导致杨业也就是杨老令公战死沙场。赵光义的三路大军,全部战败而归,死伤无数。不要说收复幽州了,就连蔚州、寰州等地都被大辽给占了。雍熙三年,诏美及曹彬、崔彦进等北伐,美独拔寰、朔、云、应等州。诏内徙其民。会辽兵奄至,战于陈家谷口,不利,骁将杨业死之。美坐削秩三等,责授检校太保。---《宋史》这一次北伐可谓是偷鸡不成蚀把米,不光没完成哥哥的心愿,反倒是丢了点土地。从此以后赵光义再也不愿北伐大辽。后世的宋朝皇帝们,一提到北伐,就会想到赵光义的这次惨败,所以压根就不敢北伐,也就失去了收复燕云十六州的野心。二、开科取士扩招,后世出现严重冗官现象。宋太宗赵光义他的皇位是怎么来的呢?是从哥哥赵匡胤那儿继承来的。当时他老哥才不过50岁,大晚上跟他喝酒聊天,第二天就暴毙了。赵光义想也没想就夺取了皇位,把俩侄子晾在了一边。这么一来这天下就会有人说赵光义的闲话,毕竟皇位来路不正。光靠赵普为了拍马屁,编造出来的金匮之盟,那是没办法让大众信服的。那么这该怎么办呢?赵光义深知人性,只要给大家足够的利益,一切都是好办的。首先他将侄儿赵德芳和赵德昭都加官进爵,赵德昭更是被封为王爵,地位在百官之上,和当年的赵光义一模一样。其次他提拔了一大帮摇摆不定的大臣和亲族,毕竟赵匡胤的亲信都杯酒释兵权给赶回家了,所以朝中剩下的就是赵光义的人和摇摆不定的人,搞定摇摆不定的人就可以了。最后赵光义还要买通一帮人,那就是天下士子。这帮读书人,是民间的舆论导向。于是赵光义就扩招进士,头一年就比哥哥在位期间多招了一倍的进士,基本每年都有四五百人。此后赵光义年年扩招,最多的一年是在公元991年,赵光义一口气招了17300人,这创纪录的招考比例,的确让大量读书人得到了好处。可是也造成了严重的问题,那就是冗官的问题。赵光义招人的时候当然很高兴,大家都开心的事情,何乐而不为呢?可是这么多进士又该如何安排工作呢?境土蹙而赋敛日繁,官吏增而调度日广。景德、庆历时,以三百二十余郡之财赋供一万余员之俸禄。今日以一百余郡之事力而赡二万四千余员之冗官,边郡则有科降支移,内地则欠经常纲解[4]。欲宽财力,必汰冗员。---《宋史全文》工作就那么点,根本就安排不过来,所以大量进士处于待业状态。他们拿着朝廷的俸禄,却没有地方官给他们做,严重的冗官现象就出现了。后世每一代皇帝都想着要学习祖先,自然也是扩招,所以逐渐形成了,一个官职空缺下来,几百号进士找关系竞争的结果。三、重文轻武,进一步削弱了宋朝的战斗力。赵匡胤的皇位是武力夺权得来的,他是武将出身,在掌握大权以后,将后周的小皇帝柴宗训赶下了台,自己做了皇帝。此后为了防止自己的手下也学习他这么干,所以他杯酒释兵权,把手下亲信们的兵权都给收回来了。他本以为这么做就能解决手下人谋反的问题,万万没想到,自己的江山居然还是被弟弟赵光义给夺走了。赵光义也是担心哥哥这样的人在自己的朝廷里面出现,毕竟大将手握兵权,并不是什么好事。为此赵光义也学习哥哥,开始防备着手里的武将。他将军队的控制权收归自己以后,不再下发给武将,而是选择文臣来执掌这些兵权。也就是说武将在前线,必须要听从文臣们的调遣。这不是扯犊子的事情吗?战场上风云变幻,这些老夫子们一个个嗲声嗲气慢悠悠地喝着茶,怎么能办得成事情呢?北宋文臣执掌兵权的局面逐渐出现,他们是文人,翻不起什么大浪。这倒是真的,赵光义的确保住了老赵家的江山,可是也使得宋朝的战斗力差的可怜。不光北边的大辽、大金总是起来欺负他们,就连西边的西夏,北宋都不敢招惹,为什么?因为完全打不过啊。总结:赵光义除了坑子孙,还真没做过什么积德的事情。赵光义的皇位是抢来的,,既然是抢来的,那就好好干呗。这大兄弟还偏偏事事都干得不怎么样,给后世基本上没带来什么好的影响。几件大事干不好,其他小事有成就也等于是白搭。北伐失败,使得后世子孙畏惧北方政权,完全不敢收复燕云之地。为了笼络读书人,大量扩招进士,使得朝廷负担沉重。重文轻武,导致北宋武力值陡降。他还做了啥坑子孙的事情?欢迎大家补充。参考资料:《宋史》宋朝的失败无外是用金钱衡量人命的结果。老是以为自己钱多,没看过单单有钱的,就能打赢战争。评价宋太宗的人有很多,其中最有名,最不客气的当属毛泽东。毛泽东一句“不知兵”,直接让宋太宗戴上了一顶不懂军事的帽子,影响深远。实际上,毛泽东对宋太宗的评价可真不咋滴,甚至可以说是近乎苛责——“无能”,“小人”、“不择手段”这些贬义词频繁出现。在毛泽东看来,宋太宗就是一个无能小人。 这是怎么回事呢? 01、点评帝王毛泽东历来酷爱读书,从青年时代起,毛泽东就翻阅了大量传统的经、史、子、集著作。尤其是是《二十四史》,是他最为重视的一部巨著,其重要部分读得很细、很熟、很透。 据曾经给毛泽东选读《二十四史》及《昭明文选》等文史书籍的北京大学中文系教师芦荻说:“二十四史”的重要部分,毛泽东起码读了三遍以上,有的书皮都磨破了。”毛泽东不仅自己爱读历史,还号召同志们一起多读历史。他曾强调道:“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一个发展,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不应当割裂历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1941年,毛泽东在延安干部会议上,又明确指出:“不但要懂得中国的今天,还要懂得中国的昨天和前天。” 1952年,为了系统研究中国历史,探寻中国历史发展规律,更好的规划中国未来发展。毛泽东开始全面系统的研究《二十四史》,他不仅通读这些历史巨著,而且还繁圈密点,写下了大量自己对历史人物或事件的独特评价和批注。 其中评价的历史人物有100多位,他的评价往往能打破常规,提出异于传统,“古为今用”、鉴古知今的评价。在这些评价中,毛泽东对帝王的评价无疑最受人关注。比如,历来被视为昏庸无道、荒淫残暴的纣王,毛泽东给出的评价是——“很有本事,能文能武的人”; 再比如,一直以来都是暴君代表的秦始皇,毛泽东高度肯定道:“第一个把中国统一起来的人物,比孔子伟大得多,孔夫子讲的是空话。” 而对史书中褒大于贬的宋太宗,毛泽东也做出过多次评价,内容不长,却短小精悍,杀伤力很大,侮辱性极强。因为毛泽东对宋太宗的评价,每一次都没有好词,不是无能,就是小人!而他对宋太宗别开生面的评价引人注目,让人们对宋太宗形成固有的印象 02、宋太宗 宋太宗,原名赵匡义,宋太祖赵匡胤称帝后,为避讳改名赵光义,自己称帝后则改名赵炅。网友戏称宋太宗为赵二,宋太祖为赵大,实际宋太宗兄弟排名第三,长兄早夭。开宝九年(976年)十月二十日,宋太祖离奇暴毙,宋太宗登基称帝,由此留下一段千古迷案——烛影斧声。至道三年(997年)三月二十九日,宋太宗驾崩,时年58岁,在位22年。宋太宗死后,皇太子赵恒继位登基,是为宋真宗。 实际上,宋太宗死后,宋朝人就开始对他进行评价,此后元明清对他的评价就没有停过。当然,在宋朝,对宋太宗的评价以盛赞为主,好的重点说,往好了说,浓墨重彩地说,大书特书;坏的尽量不说,往小了说,一笔带过地说,甚至不说。宋朝官方史书《宋会要辑稿》称赞宋太宗:“庙号太宗。恭惟圣灵,诞膺茂典,锡兹纯嘏,俾盛业之无疆;播厥鸿休,垂永代而不朽!” 另一部巨著《太平宝训·政事纪年·卷一·太宗皇帝》 则称赞道:“人君尚俭,前代稍贤者能之。太宗之尚俭,其难哉!时天下平定,功业盛大,自唐及五代,四方僭伪之国,尽为我有;贡献之物,府无虚月。加之生民脱去乱世,各居富乐。三代之下,帝王致太平如此盛者有几?虽尚奢侈,固有余力,亦未掩大德,而过为俭素,所难能也!此无他,正以厚天下之俗,为子孙之法耳。其长育人才,文武不乏,冯继业自矜守边之功,以为他人难继,太宗命一郎官代之,威名方略过于继业,当时养材如此之盛!”而个人私史对宋太宗也不吝赞美,比如南宋著名史学界王称在《东都事略》中评价宋太宗道:“太宗以英睿之姿,佐太祖定天下,开子孙帝王万世之业,故太祖勤勤于传袭,非特以昭宪顾命而已。太宗以明继圣,而能广文之声,卒其成功,乃大一统。于是北自常、碣,南极领表,东际海、岱,西接洮、陇,宋之威德,斯为盛矣。”基本上来说,全都是歌功颂德之词。03、身后名到了元朝,蒙古人评价宋太宗就少了一些顾忌,该夸的夸,该批评的也批评,《宋史·太宗本纪》评价道:赞曰:帝沈谋英断,慨然有削平天下之志。既即大位,陈洪进、钱俶相继纳土。 未几,取太原,伐契丹,继有交州、西夏之役。干戈不息,天灾方行,俘馘日至, 而民不知兵;水旱螟蝗,殆遍天下,而民不思乱。其故何也?帝以慈俭为宝,服浣 濯之衣,毁奇巧之器,却女乐之献,悟畋游之非。绝远物,抑符瑞,闵农事,考治 功。讲学以求多闻,不罪狂悖以劝谏士,哀矜恻怛,勤以自励,日晏忘食。至于欲 自焚以答天谴,欲尽除天下之赋以纾民力,卒有五兵不试、禾稼荐登之效。是以青、 齐耆耋之叟,愿率子弟治道请登禅者,接踵而至。君子曰:“得乎丘民而为天子”, 帝之谓乎?故帝之功德,炳焕史牒,号称贤君。 若夫太祖之崩不逾年而改元,涪陵县公之贬死,武功王之自杀,宋后之不成丧,则后世不能无议焉。《宋史》既肯定宋太宗的功绩,先表扬一通,给他一个贤君帽子戴戴,而后主要抨击宋太宗改年号,逼死弟弟、侄子,轻视嫂子这些事,对于宋太宗本人的政治、军事方面的缺陷并没有提及。到了明朝和清朝历史学家们的步子就迈得更大了,除了《宋史》这些批评之外,明朝历史学家王夫之对宋太宗屡易宰相,提出尖锐的批评——“立法愈密,奸佞之术愈巧。太宗颠倒其大臣之权术,又奚能取必于闇主?徒以掣体国之才臣,使不能毕效其所长。呜呼!是不可为永鉴也欤!” 而清朝历史学家赵翼对宋太宗驭将之术提出更严厉的批评: “宋太祖以忠厚开国,未尝戮一大将,然正当兴王之运,所至成功,固无事诛杀。乃太宗、真宗以后,遂相沿为固然,不复有驭将纪律。如太宗雍熙四年,刘廷让与契丹战于君子馆,廷让先约李继隆为援,及战,而继隆不发一兵,退保乐寿,致廷让一军尽没,廷让仅以数骑脱归。是继隆之罪,必宜以军法从事,而太宗反下诏自悔,而释继隆不问。” 整体上说,古代对宋太宗的评价还是褒大于贬的,对他的批评主要是权术和军事方面03、太宗不知兵终于到毛泽东了,毛泽东对宋太宗可不太客气了。 首先,毛泽东重点评价了宋太宗在位22年最大的军事行动,两次北伐。第一次北伐是太平兴国四年(979年),宋太宗灭掉北汉后,为收复幽云十六州,对辽国发动第一次大规模战争,这一次出兵作战,打了辽国一个措手不及,险些收复幽州,但由于宋太宗指挥失误,在高粱河大败,宋军全线溃退,死者万余人,宋太宗本人乘驴车弃军逃跑,留下一个高粱河车神驴车漂移的美丽传奇。 第二次北伐是雍熙三年(986年),宋太宗趁辽国新君初立、主幼国疑之机,发动三路大军,再次北伐辽国。结果第一路,米信率领的西北路军在新城会战失利;第二路,曹彬率领东路军在岐沟关被辽名将耶律休哥击败。 宋太宗急令宋军三路大军撤退,并命潘美、杨业统率的西路军护送百姓内迁。 结果监军王侁和主帅潘美指挥失误,且怯阵先退,致使断后的杨业陷入重围,被俘绝食殉国。 第二次北伐以失败告终。毛泽东可是不世出的军事家,宋军此战存在的缺陷,宋太宗拙劣的指挥,毛泽东自然是一眼洞穿。 毛泽东在评价这两次北伐时,没有从史学家的角度分析,而是以军事家的身份,对宋辽双方战术特别是辽国战术上进行了深入分析。尤其是辽军在两次战争中都用了“诱敌深入、聚而歼之”的战术,而宋军却“尔后屡败……宋人终不省”(毛泽东评价)。 毛泽东可谓是“诱敌深入、聚而歼之”的战术的行家里手,因此他对辽军采用此战术表示肯定,对宋军的失败表示惋惜。 重点来了,毛泽东把两次失败的主要原因归咎于宋太宗的错误指挥。于是,他在看完两次战争后,给宋太宗的评价是——“此人不知兵,非契丹敌手”。 毛泽东一句话,宋太宗从此成为“不知兵”皇帝的代表人物。但毛泽东什么人,古往今来比他强的军事家,没有几个。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他说宋太宗“不知兵”,宋太宗不服也得憋着!04、太宗无能也正是因为毛泽东对宋太宗那令人发指的军事低劣水平深恶痛绝,因此,当他看到《宋史》评价宋太宗时,他给出更为辛辣的讽刺。 《宋史》对宋太宗的赞,有这么一句“帝沈谋英断,慨然有削平天下之志。” 毛泽东毫不客气的批注道:“但无能”。毛泽东意思是说,宋太宗就是一眼高手低的无能之辈。《宋史》赞中这句“故帝之功德,炳焕史牒,号称贤君”。毛泽东则在“炳焕史牒”后面批注道:“幽州之败”。毛泽东这话可就有意思了,嘲讽之意,不言而喻。宋太宗,你确实永载史册了,幽州之败,高粱河车神的名声可不是永载史册了嘛。而在《宋史》赞中这句“至于欲 自焚以答天谴,欲尽除天下之赋以纾民力,卒有五兵不试、禾稼荐登之效。是以青、 齐耆耋之叟,愿率子弟治道请登禅者,接踵而至。”毛泽东直接毫不留情的批注道:“不择手段,急于登台。”在毛泽东看来,《宋史》对宋太宗的称赞是十分虚伪的(他认可宋太宗弑君杀兄继位的说法)。 毛泽东丝毫不掩饰对宋太宗的蔑视嘲讽之意。05、小人之心《宋史纪事本末》记载:“帝遂以襄王为开封尹,改封寿王,于是立为皇太子。庙见还,京师之人拥道喜跃,曰:“少年天子也。”帝闻之不怿,召准谓曰:“人心遽属太子,欲置我何地?”准再拜贺曰:“此社稷之福也。”帝入语后嫔,宫中皆前贺。这个记载指的是宋太宗立宋真宗为太子后,开封百姓欢呼悦雀,夸宋真宗是“少年天子”。一般来说,正常人看到自己儿子有出息了,应该高兴才是。可宋太宗听到这话后,就很不高兴了,他想到的是,大家都说太子好,置我于何地。 宋太宗此言虽说是出自帝王对权力的本能反应,但心胸着实太狭小了些。因此,毛泽东看到这个记载后,不屑之意,勃然而出,愤然提笔,直截了当批注道:“赵匡义小人之言!”综上所述,毛泽东评价宋太宗的用语,分别是——“宋人终不省”、“此人不知兵,非契丹敌手”、“但无能”、“不择手段,急于登台”、“小人之言”。这些可都不是什么好词,甚至可以说,在毛泽东看来,宋太宗就是对内不择手段、虚伪奸诈,对外不懂军事、无能至极的心胸狭窄的小人。结语、 毛泽东是整个世界历史上有数的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他的思想和成就所达到的高度是常人所无法企及的。 这一高度使得他的事业、思想、看法,都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毛泽东向来对一些庸碌无为的帝王不假颜色,他对汉文帝、汉景帝都没什么好话,认为“文景二帝乃守旧之君,无能之辈”。 至于宋太宗,他更是瞧不起,毛泽东是以一个领袖和军事家的角度去评价另一个领袖宋太宗。 他得出的结论当然和古今学者都不一样。且不说毛泽东的话是否有失偏颇,但他确实言之有物。靓坤同志曾说,错了就要认,挨打要立正。 毛泽东的评价虽然很不客气,但是宋太宗不服不行。 技不如人,只能甘拜下风。所谓“烛影斧声”,最早来源于《宋史纪事本末》的记载:帝王召晋王光义,嘱以后事。左右皆不得闻,但遥烛影下晋王时或离席,若有逊避之状。既而上引柱斧戳地大声谓晋王曰:好为之,俄尔帝崩时漏下四鼓矣。976年,也就是北宋开宝九年十月壬午夜,宋太祖患病未愈,急召晋王议事,兄弟二人屏退宫女和太监后独处。期间,屋外有人看见烛光下的赵光义时而离席,时而躲避,还听见赵匡胤引柱斧戳地声,场面非常的激烈。宋太祖当夜驾崩后,其弟赵光义继承皇位,史称宋太宗。此后,关于“有子不传却传弟”的争议从来就没有停止过,纷纷质疑晋王以斧砍死兄长后强行篡位。宋太宗继位后,逐渐又有了“金匮之盟”的说法,声言这次皇位传承是杜太后生前就定下的,并非谋逆夺权。但是,后世关于这个悬案却从来没有盖棺定论,至今都有许多的声音。那么,宋太宗究竟有没有杀兄篡位?本着尊重事实和揭秘历史的态度,文史不假带您走近宋太祖和宋太宗,走进备受争议的“两宋王朝”。为了抵制恶意抄袭,笔者在来源于网络的图片附加标识实属无奈之举,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959年,后周世宗柴荣突然病故,年仅七岁的柴宗训继位,立即引起了朝局的不稳。到了正月初一,前方传来了辽国联合北汉大举入侵的消息,更加剧了政权的动荡不安。实际掌权的符太后毫无主见,慌乱之下只好求助于宰相范质,重新对赵匡胤委以重任领兵御敌。当后周大军行至陈桥驿(今河南省封丘东南陈桥镇),蓄谋已久的兵变终于开始了。这天晚上,赵匡胤的弟弟赵光义和亲信赵普等人在军中大肆散布消息,鼓吹“皇帝幼弱不能亲政,为国效力破敌又有谁人知晓”?受此影响,将士们的情绪立即被煽动了起来,赵光义等人将准备好的龙袍披在假装醉酒的赵匡胤身上,伏地皆呼万岁。赵匡胤在半推半就下登基称帝,率兵回师开封,几乎兵不血刃就夺取了政权,摇身一变成为了大宋的开国皇帝。在这个夺权过程中,有个人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他就是同胞弟弟赵光义。功成名就后,赵匡胤立即犒赏群臣,任命石守信为归德军节度使,任命高怀德为义成军节度使,任命张令铎为镇安节度使,任命王审琦为泰宁军节度使,任命张光翰为江宁军节度使,任命赵彦徽为武信军节度使……。而对于陈桥兵变最大的功臣赵光义,他又是如何封赏的?起初,赵光义被任命为殿前都虞侯,领睦州防御使之职,后又担任了泰宁军节度使。征讨李重进后,他被加封为大内都部署加同平章事,还任开封府尹兼中书令。消灭北汉后,更被任命为东都留守并且加封晋王,位列宰相之上。在赵匡胤看来,弟弟对自己不错,而自己也没有亏待他。可是,赵光义却并不这么认为,他还有第二步棋要走,那就是未来也要当皇帝。问题来了,这“皇帝”的名额非常有限,不像是在学校当个组长或者课代表,名额特别多。为了抢夺这唯一的名额,他开始蠢蠢欲动,终于对老哥赵匡胤下手了。于是,在称帝九年后的一个夜晚,年仅50岁的赵匡胤就毫无征兆地驾崩了。事发当夜,赵光义奉诏后入宫面圣,哥俩在屏退左右后推杯换盏,聊到关键时刻还发生了剧烈争执,最终形成了“烛影斧声”。第二天凌晨,赵光义独自从殿内走出,声称皇帝刚刚驾崩了,自己就当仁不让地继承了皇位。之后,他继续完成哥哥未尽的事业,着手进行统一全国的战事。由于过分自信和好大喜功,宋太宗主导的几次北伐都以失败而告终,国力消耗非常严重。一看外战不行,他立即调整了政策,开始执行“守内虚外”,为日后的“积贫积弱”局面埋下了伏笔。自古以来,王位或者皇位的传承都是事关大局的重中之重。从商朝开始,继承制度基本都是按照“父死子承”,辅之以“兄终弟及”,逐渐成为了惯例。据《公羊传·昭公二十二年》记载:其称王子猛卒何?不与当也,不与当父死子继和兄死弟及之辞也。不过,无论从历史传统还是血缘亲疏来看,“父死子承”都是首选,“兄终弟及”都是备选。问题来了,宋太祖赵匡胤虽然驾崩了,但他并非没有儿子,除了滕王赵德秀和燕王赵德林早夭外,还有两个儿子活到了成年,他们分别是次子赵德昭和幼子赵德芳。也就是说,这二位正主才是真正的皇位继承人。宋太宗在即位之初,朝野始终都议论纷纷,认为他的皇位得来不正。面对严峻的信任危机,他开始茶饭不思,开始寝食难安,终于下定决心要为自己皇位的合法性找到依据。通过冥思苦想,宋太宗终于找到了一根救命稻草。于是,他声称自己的母亲杜太后当年临终前,曾当着宋太祖的面留下一道懿旨,要求老哥死后传位于自己,而自己去世后再传位于弟弟赵廷美。这套说辞俨然有鼻子有眼,具有一定的合理性。而且,还有一份懿旨藏于金匮之中作为实物证据,更增加了可信程度,史称“金匮之盟”。“金匮之盟”暂时让宋太宗度过了信任危机,可新的问题又来了。难道,自己真的要传位于弟弟赵光美吗?这是一个问题,一个大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宋太宗又一次下手了。于是,赵氏皇族内部开始接二连三的出事,很多都是“天外横祸”,离奇得让人目瞪口呆!979年,赵匡胤的儿子赵德昭被叔叔赵光义痛斥一顿,理由是不思进取。结果,他回家后就莫名其妙地死了,具体死因高度成疑。经过一系列的调查取证,官方结论竟然是自杀。981年,赵匡胤的最后一个儿子赵德芳也离奇死了,年仅23岁。经过又一次的调查取证,官方结论竟然是病死,可问题是他正值盛年,而且从无病史。于是,在赵氏皇族内部,仅存的隐患就剩下了赵光美。怎么办?赵光义开始天天犯愁。到了982年,宋太宗赵光义终于等到了机会。也许,就是他自己创造的机会,自导自演了一出戏。赵廷美被人揭发阴谋篡位,立即遭到有关各方的密切调查,很快被以莫须有的罪名贬到了西京,后来又贬到了房州。据说,他因为“羞愧难当”进而患病,在984年就一命呜呼了。短短四年时间,潜在的皇位争夺者赵德昭、赵德芳和赵廷美都相继离世,而且非常的匪夷所思。从此以后,再也没有什么力量能与宋太宗及其子孙们争夺皇位了,他终于笑了!但是!也有人认为“金匮之盟”是真实的。赵德昭出生于951年,先后担任过贵州防御使和山南西道节度使等职。通过历练,宋太祖赵匡胤任命他出任中书门下平章事,基本上形同宰相。赵德芳出生于959年,先后担任过贵州防御使和山南西道节度使等职,和他的哥哥轨迹如出一辙。在此历练期间,他的表现有些平庸,并没有赢得父亲宋太祖的认可。最关键的一点,宋太祖赵匡胤始终都没有册立太子,甚至没给两个儿子封王。而很早之前,他已经晋封弟弟赵光义为晋王,孰轻孰重明显一目了然。有人认为,赵匡胤的北宋是在五代十国的乱象中建立起来的,是从后周的孤儿寡母手中夺过来的。因此,他深知“国赖长君”的重要性,要不是柴宗训年幼无知,要不是符太后毫无主见,陈桥兵变或许根本不会成功。为了延续来之不易的赵宋王朝,赵匡胤更愿意传位于年长的弟弟赵光义,这是最稳妥的办法。而且,当时传位长者为君也并非没有先例,后周世宗柴荣就是这样得位的,是郭威心甘情愿这样做的。很多人认为,宋太祖赵匡胤是为了宋朝的基业,为了完成国家的大一统,把皇位传给更具政治手腕、更有战略眼光、更能稳定朝局的赵光义,似乎也在情理之中。不过,事情的发展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北宋在宋太宗赵光义之后并不顺畅。由于鼠目寸光和因循守旧,金国在1127年攻破了都城开封,还将宋徽宗和宋钦宗以及绝大部分赵氏皇族、后宫妃嫔与文臣武将共计三千多人都虏走,北宋的传承就此结束。期间,只有宋徽宗的第九子赵构侥幸逃脱,还跑到临安被拥立为皇帝,改元建炎,成为南宋的第一位皇帝。不过,由于他长年无子,只好就近从赵匡胤的子孙中选出一位继承皇位。1162年,赵构主动退位成为太上皇,将皇位禅让于赵昚,史称宋孝宗。从此以后,被赵光义中途截胡的皇位,又传回到了赵匡胤后人的手中。文史不假个人认为,宋朝的皇位传承非常有意思,也非常有邪性。北宋朝,除了开国皇帝赵匡胤以外,继位的皇帝都是赵光义的这一支脉;南宋朝,除了开国皇帝赵构以外,继位的皇帝都是赵匡胤的这一支脉。真不知道,这是巧合?还是天定?@文史不假宋太祖赵匡胤是武将出身,也是个武力和权术的能人,自“陈桥兵变”皇袍加身到“杯酒释兵权”,体现出对武将的不信任。也是由于唐末武将的以武乱权,故赵匡胤设立枢密院为全国的最高军事机构,最高长官枢密史由文官担任。所以文官权力极大。宋朝官员如何掌握该力量离不开“国策、体制、政治”因素影响下的宋朝“文官制度” 在宋朝,文官的活动空间可谓非常之大,相对于其他朝代的文官也更为自由。这样的变化,与大宋的开国皇帝赵匡胤的政治决策息息相关。宋太祖赵匡胤所颁布的“勒石三戒”,使得宋朝时期的文官们生活有了很大的保障。自从赵匡胤登上皇帝的宝座后,将发展的中心转移到对于国家的建设中去,与此同时也产生了在当时盛极一时的宋朝文官风潮。在宋朝,统治阶级对于文人墨客非常尊敬,重视有佳,重文轻武的程度在中国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在这样的社会大环境下,文官成为了一种比武官更加重要的职位,掌握的权力远远要超过武官,受到了社会各个阶层的尊崇,其光鲜亮丽的程度可见一斑。宋代的开国宰相赵普对儒家文化的大力推崇,更是为整个时代的读书人创造了一个很好的从政的环境。一、 重文抑武,文官当道的治国政策对于宋朝为什么文官会拥有如此高的社会地位,我们就不得提到宋太祖赵匡胤这个人物。在当时,发生了陈桥兵变这一历史事件之后,赵匡胤非常担心这样的情况会再次发生,历史的悲剧将在他的身上重演。五代十国时期藩镇割据导致社会局势非常动荡不安,人心惶惶;宦官掌握国家大权,帝王的权力名存实亡。为了预防出现这样的局面,宋太祖赵匡胤带领自己的得力助手,将散落在各个地区的兵权紧紧收归到自己的手上,大规模的压缩地方政府所享有的权利。并且,其对军队进行了全面的改革,使得各个地方的军事权利完全由自己所掌控,使得军事将领们逆反中央的可能极基本不存在。这样难以表达的小心思,宋太祖赵匡胤肯定不会把它当着文武百官的面赤裸裸的昭告天下。他只说是为了让国家未来可以变得更好、更强大,为了避免战争的再次出现,国家需要休养生息。按照这样的说法,朝政的建设并不需要过多的武官,所以武官的人数理所当然的需要进行裁减。当时国家的努力范围,是要将经济恢复到战前的水平,以及逐步完善国家现有的政治制度。因此,宋朝时期的朝廷对于文官的需求量非常之大。从这一点上我们就可以看出赵匡胤的智慧,利用数量日渐增多而无实质伤害性的文官来打压那些手头上掌握兵权的武官。在这样的政治风向的影响下,走向政治仕途,成为一名文官是当时很多读书分子所追求的目标。现在我们在谈到宋代的文官制度的时候,士大夫可以说是其中的标志。文官们如果想要顺利的进入政坛、踏入仕途,在朝堂上能够有一番作为的话,首先需要通过的就是士大夫阶层的考验。这也是宋朝文官制度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风向标。宋太祖赵匡胤为了能够将国家的权利牢牢的把握在自己的手中,建立了一套体系非常完备、系统的制度,这些举措对于当时国家的稳定以及官员的控制来说都是非常有必要的。“兵权所在,则随以兴,兵权所去,则随以亡。”宋朝在保留有原有的必要的常设的处理日常事务的机构之外,也增设了很多削弱宰相权利的分支机构。为了避免文官也对国家的政权产生影响,将每一个职位的职能都进一步细化,每个职位之间的权能都有相互牵制与制约。由此保证每个文官都在被牵制的情况下尽心尽力为中央贡献自己的力量,这大大加强了中央对于文武百官的控制和朝廷中央集权。虽然在宋朝的末期,还是出现了官员数量过多,行政效率非常的低下,官员们互相推脱责任的种种现象。但是,我们所不能否认的是,宋太祖赵匡胤所设立的这一系统的文官结构对于武官专权起到了很大的抑制和平衡的作用。文官也凭借这样的契机走入了大众的视线。二、 初入体制,文官进阶的资格途径自隋唐时期科举制度创设、完备之后,考试是大多数百姓进入朝堂,开始仕途的一个最佳途径。在宋朝,除了通过科举制度进入仕途之外,还有另外两条进入仕途的道路。它们分别是自荐制度以及荫补制度。科举制度最早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就产生了雏形,到了后来的隋唐时期真正的发展壮大,形成了一套相对完善的体系。这一制度主要是通过公开进行相关科目的考试来选举朝廷所需要的人才,也使得当时宋朝时期的读书人对于学习产生的氛围非常浓厚,人们对于读书人、知识分子也非常的推崇、尊敬。科举制度使得很多家境贫寒,没有什么政治背景的考生有机会获得进入官场的机会,因为科举制度相对来说非常的公平,考生们可以真正展示自己的才华、实力,出生普通家庭的学子也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进入仕途。自荐制度通常针对的是已经步入仕途的官员,皇帝下旨需要人才的时候,这些有才能的官员就可以积极的报名,推荐自己。有的时候,这也需要有上级领导的欣赏和推荐。推荐完自己之后,还需要进行相关的考试来选拨人才,在这一点上和科举制度是非常相似的,这也在最大程度上的保证了公平性,避免权利对其进行干扰。有的时候,皇帝会亲自参加自荐制度中人才的考核以及选拨程序。“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自荐制度的难度与科举制度相比可以说是旗鼓相当的,这也是为官之人得到重用提升的一个非常好的机会。荫补制度相对于以上两种制度来说,对于贵族们来说是更加有利的。那些豪门贵族家的子弟虽然不能随心所欲的进入官场,但是对于平民百姓来说,却是多了很多门路和捷径。这样做的目的也在于笼络朝廷官员,是他们更加衷心的辅佐帝王,全身心的为皇帝服务。从以上所说的我们其实不难看出,在宋朝成为文官有很多种途径。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也是最为公平的一种方法还是通过考试进行相关的选拔,这让很多寒门学子充满了希望。尤其是当时的宋朝重视教育,而且科举录取名额,相比于唐朝有所增加。在宋太宗赵光义在位时期,曾多次恩科,每次录取百余人,他在位的二十多年内,录取的进士人数就有上千。整个宋朝科举录取的进士人数,远高于唐朝,还有其他的制度,与科举制度相辅相成,使得当时文官的队伍日益壮大。三、自在悠然,文官当道的政治保护我们不难看出,在当时的宋朝,文官具有非常高的社会地位,不仅仅是因为很多的学子希望能够通过成文文官来实现自己内心的报复,大展宏图,为国家做出贡献。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当你成为了一个文官之后,你不仅仅可以得到大家的尊敬、推崇,实现自己的理想,而且更重要的一点就在于文官的待遇还是日常优越、自在的。虽然这样低下的工作效率使得宋朝末期出现了冗官的现象,但是对于文官自身来说,这份差事还是相当悠闲自在的。在宋朝重视文官制度的影响之下,皇帝们往往不会对文官们发脾气,通常情况下也不会怪罪他们。宋太祖赵匡胤还下令在自己的墓碑上刻上为人熟知的“勒石三戒”,希望文官制度在后世能够继续发展壮大。“太祖勒石,锁置殿中,使嗣君即位,入而跪读。其戒有三:一、保全柴氏子孙;二、不杀士大夫;三、不加农田之赋。呜呼!若此三者,不谓之盛德也不能。”他还规定的不能杀死士大夫,自然而然的,文官也成为了保护的对象。纵观整个大宋的历史,几乎没有文官被处死。当时在宋朝有一位文官叫做蒲宗孟,他的日常生活非常的骄奢淫逸,而且没有一点仁义之心,残忍至极。虽然他的行为举止引起很多人的不满,屡次遭到弹劾,但是并没有受到惩罚,因此他的行为愈发放肆,这也是与当时对于文官过分的保护所导致的,连皇帝都不敢随意对文官进行惩罚。再加上宋太祖赵匡胤这个人,对于旁人都处于非常戒备的防备状态,他即使非常重用文官,也没有给文官太多的权利。为了防止文官掌握大量的权利,当时招聘了非常多的文官,这样一来,分配给每个文官任务更加的细致,任务量相比较而言也更加的轻松。日常的生活有保障,工作任务也比较轻松,还能得到社会百姓的认同。宋太祖赵匡胤去世的时候五十岁,他的妻子宋皇后二十四岁,活下来的儿子中,赵德昭二十五岁,赵德芳更是只有十七岁。按道理说,赵匡胤两个儿子年纪都不小了,也都可以做皇帝了,但最后登基的却是他的弟弟赵光义。至于说赵光义为什么可以做皇帝,“斧声烛影”太过于玄幻了,着实不可信。我倒认为有个说法相对而言靠谱点,而且这直接关系到赵光义后来对待赵匡胤妻儿的态度。赵匡胤一共有过三个皇后,第一个皇后贺氏出身名门,跟赵匡胤感情很好,育有三个儿子和两个女儿,其中儿子是长子赵德秀(早夭),次子赵德昭和三子赵德林(早夭)。可惜的是,贺氏在北宋建立前四年就去世了,后来被追封为皇后。贺氏去世后,赵匡胤又续娶王氏为妻,北宋建立后被封为皇后,她也是北宋历史上第一个实际意义上活着就当上皇后的女人,但没有生下孩子,还在北宋建立后的第二年就去世了。王皇后去世后,拥有后唐和后周皇室血统的宋氏嫁给了赵匡胤,她一入宫便被赵匡胤封为皇后。宋氏是洛阳人,她的祖母是后唐义宁公主,父亲是检校太师宋偓,母亲则是后汉太祖刘知远的长女永宁公主,身份十分高贵。据说,宋皇后美丽大方而又贤良淑德,赵匡胤跟她的年纪相差虽然很大,但两人的感情很好。两人在一起生活了十六年,赵匡胤每次下朝回宫,宋皇后都穿得整整齐齐地迎接赵匡胤,赵匡胤也每天晚上尽量跟宋皇后待在一起,足见夫妻情深。宋皇后没有孩子,所以她有意在赵匡胤仅有的两个孩子之一挑选一个作为她的子嗣来培养,赵德昭因为年纪比她还大一岁,她觉得尴尬,所以有意回避赵德昭。而比宋皇后小五岁的赵德芳就没有这种尴尬了,而且两人也比较投缘,所以宋皇后就将赵德芳视如己出地照顾和培养。976年十月十日深夜,赵匡胤突然去世。由于赵匡胤并未册立太子,所以宋皇后有意让次子赵德芳继承皇位,便派遣大宦官王继恩去召秦王赵德芳入宫继承皇位。但王继恩却没有去找赵德芳,而是直接去将晋王赵光义引入宫中。赵光义入宫后,王继恩让他在殿外等候,自己先进去回报宋皇后。宋皇后问王继恩把赵德芳请来没有,王继恩说没有,然后将赵光义给叫了进来。宋皇后这才发现王继恩出卖了自己,但转念又想到赵光义大权在握,自己孤儿寡母又无依无靠,于是在慌忙之中喊赵光义为官家,也就是承认了既定事实了。据记载,当时宋皇后见到赵光义进来的时候是这么说的,吾母子之命,皆托于官家。而赵光义喜出眉梢,于是对宋皇后说,共保富贵,无忧也。双方就这样达成了协议,赵光义做皇帝,宋皇后享富贵,一切都显得那么美好。事实上理性来看,赵匡胤不可能有“兄终弟及”的意思,赵光义弑兄篡位这个说法也说不过去。只能说赵匡胤去世得突然,将决定权留给了宋皇后,而宋皇后有意让赵德芳继位为帝,但最后被王继恩给背叛了,让赵光义占了便宜。在正史记载当中,王继恩后来受到了赵光义的格外看重,成为了一个可以领兵在外征战的排阵都监,可以说是相当风光了。所以从王继恩的人生境遇来看的话,他应该是对拥立赵光义有功劳才被重用的,毕竟他之前只是赵匡胤身边的小角色而已。至于说宋皇后在赵光义之后入宫之后的反应,这对于一个弱女人来说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她出生名门又久在宫廷,对政治斗争的残酷性是有认识的,所以她选择马上妥协,而不是跟赵光义负隅顽抗。不过,宋皇后暴露了她有意立赵德芳继位为帝的意图,赵光义当时不能干啥,但他继位之后发生的一些事情就很蹊跷了。弟弟抢了哥哥儿子的皇位,如果你要是弟弟,你会有安全感吗?换做是我,肯定是没有安全感的,我相信赵光义也是一样。根据陈桥兵变中赵光义的尿性来看,他做事跟他哥一个风格,那就是演技高超,喜欢在背后搞鬼,还善于借力打力。赵光义为了显示自己对哥哥妻儿的照顾,宋皇后封号不变,待遇不变,移居西宫;弟弟赵廷美封为齐王,任命为开封府尹兼中书令;赵匡胤的儿女都称皇子皇女,其中赵德昭封武功郡王,被任命为中书令;赵德芳年纪小,没有封王,但被封为贵州防御使。赵光义看似仁慈,但为什么赵匡胤的两个儿子都死得早,而且他还要在宋皇后死后不给她应有的待遇呢?一,赵德昭之死。赵光义976年继位,但到979年,赵德昭就去世了。979年,赵光义北伐幽州,赵德昭也跟着他一去了。在一次战斗中,赵光义不知道怎么就跑到前线了,屁股上还被契丹人射了一箭,他为了逃命,结果跟大部队走丢了。文臣武将们很久都无法找到赵光义,就以为他已经战死了。国不可一日无君,再加上战事紧急,急需要一个拍板作决定的人,所以就有很多人提出拥护赵德昭继位为帝。但就在大家热火朝天筹划的时候,赵光义捂着屁股屁颠屁颠地跑回来了,打乱了大臣们拥立赵德昭为帝的计划,大家就再也不敢提这事了。赵光义的北伐最终以失败而告终,这证明他的能力还是不行的,所以他回去之后绝口不提战败之事,也不封有功之人,但有人却将拥立赵德昭为帝之事告诉他了,他就有些坐不住了,但也不好发作。过了好长时间,赵德昭去找赵光义说封赏功臣的事情,赵光义拉长着脸对他说,等你做了皇帝之后,再去封赏那些功臣吧。赵光义这话说得狠啊,杀机暴露无遗。赵德昭也是个聪明人,知道自己差点就被大臣们拥立为帝之事被赵光义知道了,回家之后辗转反侧,觉得还是自我了结最好,至少可以保住家人,于是用一把剑自刎而死。赵光义虽然没有说要杀赵德昭,但他说的话这么重,能不让赵德昭害怕吗?赵光义未必真有心让赵德昭去死,但他威胁到了赵光义的地位,所以即使他不自杀,我想他也是必死无疑的。比较搞笑的是,后来司马光在他写的《涑水记闻》里,为了给赵光义洗白,便编造了一个故事,说赵德昭是因为喜欢吃肥肉给吃死的。司马光这玩笑可是开大了,听着就笑得肚子疼。德昭好啖肥劕肉,因而遇疾不起。二,赵廷美之死。赵匡胤去世的时候,赵光说是因为他母亲杜太后留有金匮之盟,要求兄终弟及,所以他才得以继承了赵匡胤的皇位。如果按照金匮之盟的说法,那么赵光义去世,他的皇位就应该交给弟弟赵廷美。既然如此,那么赵廷美就应该被封为皇太弟了,可是赵光义并没有这么做,而是对赵廷美进行极力打压。赵廷美作为皇弟,平时比较嚣张跋扈,所以赵光义经常斥责他,他因此对赵光义十分不满。后来,赵廷美不知从哪儿听说了金匮之盟的内容,得知自己可以在二哥赵光义去之后继承皇位,所以好几次找赵光义要看金匮之盟的内容,但赵光义态度很暧昧,一直在敷衍他,就是不给他看。978年,赵廷美被赵光义忽悠去毒杀了后主李煜,后来被人们唾骂得很惨,他对赵光义的不满开始急剧增加,于是密谋造反,但不幸事情败露,被赵光义贬为涪陵县公,举家迁往湖北房县居住。蹊跷的事情再次发生,赵廷美在去到房县之后,没过几天就突然去世了,只知道他死前吐了大量鲜血,死时也只有三十八岁而已。更为蹊跷的是,赵光义的长子赵元佐因为同情赵廷美而发疯,还被贬为庶人。那么问题来了,如果赵廷美是真的该死,赵元佐为啥要同情他?只能说,赵廷美之死并不简单,这才让赵元佐难以接受,继而发疯。而赵元佐发疯之后,赵光义不去为他治疗,反而将其贬为庶人,又是为什么?还不是因为赵元佐知道的事情太多了,而且这些事情还很重要,比如说皇位要兄终弟及,比如说赵廷美谋反是被诬陷的,再比如说赵廷美之死的真相。事实上,赵廷美只是发牢骚要谋反,他根本就没有跟谁密谋谋反,是因为赵光义害怕他继承皇位,所以才说他跟卢多逊要谋反的。赵元佐曾出面为赵廷美辩白,遭到了赵光义的嫉恨,他因此失去了皇位继承权,后来因为“发疯”被贬为庶人。三,赵德芳之死。历史上关于赵德芳的记载实在是太少了,只说他是在23岁的时候生病了,在睡觉的时候突然死去了。六年三月,寝疾薨,年二十三。一般而言,在睡梦中去世多半跟心脑血管疾病有关,但赵德芳这么年轻,不是得心脑血管疾病的年纪啊,所以说他的死十分蹊跷。顺便说一句,演义中八贤王的原型人物就是赵德芳。四,宋皇后的身后事。995年,宋皇后去世,享年四十三岁。宋皇后年纪轻轻就去世已经很可怜了,但是赵光义对待她的身后事却十分草率,甚至是羞辱。宋皇后死后,赵光义不为她穿丧服,也不让大臣们去给她治丧,还将她的灵柩搬到宫外的燕国长公主家存放,这完全不符合皇后应该享受的礼仪。有些大臣实在看不下去了,于是上奏折批评赵光义,他都不予理会。翰林学士王禹偁十分气愤,于是写了一封奏折规劝赵光义,竟然遭到了贬黜。孝章皇后(宋皇后谥号)崩,迁梓宫于故燕国长公主第,群臣不成服。禹偁与客言,后尝母信仪天下,当遵用旧礼。坐谤讪,罢为工部郎中、知滁州。这还没完,宋皇后的灵柩在燕国长公主家存放了两年后,赵光义还下诏书说,不让宋皇后跟宋太祖合葬,也不能让她的牌位进入太庙供奉。后来,赵光义将宋皇后葬在了宋太祖永昌陵北边的一处坟墓之中,而不是在皇后应该埋葬的西南方位,然后他派人将王皇后的牌位移到太庙去,导致宋皇后的牌位就只能放在别庙中,这个做法实在是太侮辱宋皇后了。有些人说,赵光义之所以不让宋皇后跟赵匡胤陪葬,是因为那时候礼法森严,只能有一位皇后跟皇帝陪葬,其他两位皇后无法享受皇后待遇,所以赵光义对待宋皇后做法是没有错的。事实上,赵匡胤的嫡妻贺氏因为是被追封为皇后的,所以她既没享受跟赵匡胤合葬的待遇,也没有被供奉在太庙;而赵匡胤的第二任皇后王氏因为当皇后的时间太短,所以她也没有享受以上两项待遇。那么问题就来了,赵匡胤的地三任皇后宋皇后去世之后,怎么就不能享受合葬和供奉在太庙的待遇呢,实在是说不过去啊。所以说,赵光义是有意在贬低宋皇后,他是在发泄心中的不满情绪,至于说他对宋皇后究竟有什么不满,我想跟宋皇后当初支持赵德芳继位关系莫大。宋皇后在守寡的十九年间,低调到令人可怕,以至于史书上对她这段时间的人生经历没有太多记载,只知道她搬过一次家,但依然居住在皇宫中,而且活的时间有点短。宋太祖去世之后,他的儿子赵恒继位,恢复了宋皇后的待遇,她的家人也受到厚待。后世史家如李贽等人都批评赵光义之所以对宋皇后薄情寡义,跟赵匡胤去世当晚发生的事情有关。所以说,赵匡胤妻儿都没有什么好结局是不争的事实,也很难让人不将这个责任归咎到赵光义头上。至于说这些事情为什么会发生,只能说是赵光义为了稳固他的皇位并确保他的子孙可以继承皇位,这换做是任何一个人都可能去这么做。
宋太祖赵匡胤把皇位传给弟弟宋太宗赵光义。赵光义传给儿子宋真宗赵恒,赵恒传位儿子宋仁宗赵贞。因为宋太祖赵匡胤沒有把皇位传儿子而传弟弟,以后皇帝是宋太宗赵光义一族的。所以赵光义是宋仁宗亲爷爷。而宋太祖赵匡胤是宋仁宗赵贞的族爷爷。反过来说宋仁宗赵贞是宋太祖赵匡胤的族孙!导语:感觉宋太宗除了坑子孙,没啥贡献。宋太宗赵光义夺取了皇位以后,的确做了一系列的事情,给后世的大宋王朝埋下了不小的祸根。但是他又是北宋皇帝的老祖宗,所以他们也不好骂他,只能不断通过改革的尝试,把他留下的毛病给治好,可惜很难很难啊。都说坑爹,遇上宋太宗赵光义这种坑子孙后代的祖先,这也是比较难得的。而且他坑后代都是有理有据的,从他的角度去看,嘿,还蛮有道理的。一、雍熙北伐惨败,导致后世皇帝畏惧北伐。燕云十六州是后晋开国之君石敬瑭拱手送给契丹人的,从此以后,一直到了朱元璋时期,长达400多年的时间,中原汉人王朝都没有收复这块土地。由此可见这件事对当时的中原王朝影响有多大,整个宋朝300多年,都没有机会拿到这块地盘。这地方就好像是北宋的门户,人家可以随时到你家去,因为人家掌握着你家的大门。为此后周世宗柴荣果断北伐,收复了三州三关17个县,可惜他中道崩殂,这事儿也就搁浅了。赵匡胤称帝后,一直忙着征服南方的小国家,等到有空的时候,却溘然长逝了,他一直放不下的就是燕云十六州。宋太宗赵光义打算完成哥哥的心愿,所以也开始了北伐战争。他派遣了20万大军,分为3路向大辽进军。当时大辽新君刚刚登基,赵光义认为这是好时机。本来大军节节胜利,拿下了不少地盘。可是西路军和东路军都接二连三遭到大辽军队的重创,主将潘美和监军王侁指挥失当,导致杨业也就是杨老令公战死沙场。赵光义的三路大军,全部战败而归,死伤无数。不要说收复幽州了,就连蔚州、寰州等地都被大辽给占了。雍熙三年,诏美及曹彬、崔彦进等北伐,美独拔寰、朔、云、应等州。诏内徙其民。会辽兵奄至,战于陈家谷口,不利,骁将杨业死之。美坐削秩三等,责授检校太保。---《宋史》这一次北伐可谓是偷鸡不成蚀把米,不光没完成哥哥的心愿,反倒是丢了点土地。从此以后赵光义再也不愿北伐大辽。后世的宋朝皇帝们,一提到北伐,就会想到赵光义的这次惨败,所以压根就不敢北伐,也就失去了收复燕云十六州的野心。二、开科取士扩招,后世出现严重冗官现象。宋太宗赵光义他的皇位是怎么来的呢?是从哥哥赵匡胤那儿继承来的。当时他老哥才不过50岁,大晚上跟他喝酒聊天,第二天就暴毙了。赵光义想也没想就夺取了皇位,把俩侄子晾在了一边。这么一来这天下就会有人说赵光义的闲话,毕竟皇位来路不正。光靠赵普为了拍马屁,编造出来的金匮之盟,那是没办法让大众信服的。那么这该怎么办呢?赵光义深知人性,只要给大家足够的利益,一切都是好办的。首先他将侄儿赵德芳和赵德昭都加官进爵,赵德昭更是被封为王爵,地位在百官之上,和当年的赵光义一模一样。其次他提拔了一大帮摇摆不定的大臣和亲族,毕竟赵匡胤的亲信都杯酒释兵权给赶回家了,所以朝中剩下的就是赵光义的人和摇摆不定的人,搞定摇摆不定的人就可以了。最后赵光义还要买通一帮人,那就是天下士子。这帮读书人,是民间的舆论导向。于是赵光义就扩招进士,头一年就比哥哥在位期间多招了一倍的进士,基本每年都有四五百人。此后赵光义年年扩招,最多的一年是在公元991年,赵光义一口气招了17300人,这创纪录的招考比例,的确让大量读书人得到了好处。可是也造成了严重的问题,那就是冗官的问题。赵光义招人的时候当然很高兴,大家都开心的事情,何乐而不为呢?可是这么多进士又该如何安排工作呢?境土蹙而赋敛日繁,官吏增而调度日广。景德、庆历时,以三百二十余郡之财赋供一万余员之俸禄。今日以一百余郡之事力而赡二万四千余员之冗官,边郡则有科降支移,内地则欠经常纲解[4]。欲宽财力,必汰冗员。---《宋史全文》工作就那么点,根本就安排不过来,所以大量进士处于待业状态。他们拿着朝廷的俸禄,却没有地方官给他们做,严重的冗官现象就出现了。后世每一代皇帝都想着要学习祖先,自然也是扩招,所以逐渐形成了,一个官职空缺下来,几百号进士找关系竞争的结果。三、重文轻武,进一步削弱了宋朝的战斗力。赵匡胤的皇位是武力夺权得来的,他是武将出身,在掌握大权以后,将后周的小皇帝柴宗训赶下了台,自己做了皇帝。此后为了防止自己的手下也学习他这么干,所以他杯酒释兵权,把手下亲信们的兵权都给收回来了。他本以为这么做就能解决手下人谋反的问题,万万没想到,自己的江山居然还是被弟弟赵光义给夺走了。赵光义也是担心哥哥这样的人在自己的朝廷里面出现,毕竟大将手握兵权,并不是什么好事。为此赵光义也学习哥哥,开始防备着手里的武将。他将军队的控制权收归自己以后,不再下发给武将,而是选择文臣来执掌这些兵权。也就是说武将在前线,必须要听从文臣们的调遣。这不是扯犊子的事情吗?战场上风云变幻,这些老夫子们一个个嗲声嗲气慢悠悠地喝着茶,怎么能办得成事情呢?北宋文臣执掌兵权的局面逐渐出现,他们是文人,翻不起什么大浪。这倒是真的,赵光义的确保住了老赵家的江山,可是也使得宋朝的战斗力差的可怜。不光北边的大辽、大金总是起来欺负他们,就连西边的西夏,北宋都不敢招惹,为什么?因为完全打不过啊。总结:赵光义除了坑子孙,还真没做过什么积德的事情。赵光义的皇位是抢来的,,既然是抢来的,那就好好干呗。这大兄弟还偏偏事事都干得不怎么样,给后世基本上没带来什么好的影响。几件大事干不好,其他小事有成就也等于是白搭。北伐失败,使得后世子孙畏惧北方政权,完全不敢收复燕云之地。为了笼络读书人,大量扩招进士,使得朝廷负担沉重。重文轻武,导致北宋武力值陡降。他还做了啥坑子孙的事情?欢迎大家补充。参考资料:《宋史》宋朝的失败无外是用金钱衡量人命的结果。老是以为自己钱多,没看过单单有钱的,就能打赢战争。评价宋太宗的人有很多,其中最有名,最不客气的当属毛泽东。毛泽东一句“不知兵”,直接让宋太宗戴上了一顶不懂军事的帽子,影响深远。实际上,毛泽东对宋太宗的评价可真不咋滴,甚至可以说是近乎苛责——“无能”,“小人”、“不择手段”这些贬义词频繁出现。在毛泽东看来,宋太宗就是一个无能小人。 这是怎么回事呢? 01、点评帝王毛泽东历来酷爱读书,从青年时代起,毛泽东就翻阅了大量传统的经、史、子、集著作。尤其是是《二十四史》,是他最为重视的一部巨著,其重要部分读得很细、很熟、很透。 据曾经给毛泽东选读《二十四史》及《昭明文选》等文史书籍的北京大学中文系教师芦荻说:“二十四史”的重要部分,毛泽东起码读了三遍以上,有的书皮都磨破了。”毛泽东不仅自己爱读历史,还号召同志们一起多读历史。他曾强调道:“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一个发展,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不应当割裂历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1941年,毛泽东在延安干部会议上,又明确指出:“不但要懂得中国的今天,还要懂得中国的昨天和前天。” 1952年,为了系统研究中国历史,探寻中国历史发展规律,更好的规划中国未来发展。毛泽东开始全面系统的研究《二十四史》,他不仅通读这些历史巨著,而且还繁圈密点,写下了大量自己对历史人物或事件的独特评价和批注。 其中评价的历史人物有100多位,他的评价往往能打破常规,提出异于传统,“古为今用”、鉴古知今的评价。在这些评价中,毛泽东对帝王的评价无疑最受人关注。比如,历来被视为昏庸无道、荒淫残暴的纣王,毛泽东给出的评价是——“很有本事,能文能武的人”; 再比如,一直以来都是暴君代表的秦始皇,毛泽东高度肯定道:“第一个把中国统一起来的人物,比孔子伟大得多,孔夫子讲的是空话。” 而对史书中褒大于贬的宋太宗,毛泽东也做出过多次评价,内容不长,却短小精悍,杀伤力很大,侮辱性极强。因为毛泽东对宋太宗的评价,每一次都没有好词,不是无能,就是小人!而他对宋太宗别开生面的评价引人注目,让人们对宋太宗形成固有的印象 02、宋太宗 宋太宗,原名赵匡义,宋太祖赵匡胤称帝后,为避讳改名赵光义,自己称帝后则改名赵炅。网友戏称宋太宗为赵二,宋太祖为赵大,实际宋太宗兄弟排名第三,长兄早夭。开宝九年(976年)十月二十日,宋太祖离奇暴毙,宋太宗登基称帝,由此留下一段千古迷案——烛影斧声。至道三年(997年)三月二十九日,宋太宗驾崩,时年58岁,在位22年。宋太宗死后,皇太子赵恒继位登基,是为宋真宗。 实际上,宋太宗死后,宋朝人就开始对他进行评价,此后元明清对他的评价就没有停过。当然,在宋朝,对宋太宗的评价以盛赞为主,好的重点说,往好了说,浓墨重彩地说,大书特书;坏的尽量不说,往小了说,一笔带过地说,甚至不说。宋朝官方史书《宋会要辑稿》称赞宋太宗:“庙号太宗。恭惟圣灵,诞膺茂典,锡兹纯嘏,俾盛业之无疆;播厥鸿休,垂永代而不朽!” 另一部巨著《太平宝训·政事纪年·卷一·太宗皇帝》 则称赞道:“人君尚俭,前代稍贤者能之。太宗之尚俭,其难哉!时天下平定,功业盛大,自唐及五代,四方僭伪之国,尽为我有;贡献之物,府无虚月。加之生民脱去乱世,各居富乐。三代之下,帝王致太平如此盛者有几?虽尚奢侈,固有余力,亦未掩大德,而过为俭素,所难能也!此无他,正以厚天下之俗,为子孙之法耳。其长育人才,文武不乏,冯继业自矜守边之功,以为他人难继,太宗命一郎官代之,威名方略过于继业,当时养材如此之盛!”而个人私史对宋太宗也不吝赞美,比如南宋著名史学界王称在《东都事略》中评价宋太宗道:“太宗以英睿之姿,佐太祖定天下,开子孙帝王万世之业,故太祖勤勤于传袭,非特以昭宪顾命而已。太宗以明继圣,而能广文之声,卒其成功,乃大一统。于是北自常、碣,南极领表,东际海、岱,西接洮、陇,宋之威德,斯为盛矣。”基本上来说,全都是歌功颂德之词。03、身后名到了元朝,蒙古人评价宋太宗就少了一些顾忌,该夸的夸,该批评的也批评,《宋史·太宗本纪》评价道:赞曰:帝沈谋英断,慨然有削平天下之志。既即大位,陈洪进、钱俶相继纳土。 未几,取太原,伐契丹,继有交州、西夏之役。干戈不息,天灾方行,俘馘日至, 而民不知兵;水旱螟蝗,殆遍天下,而民不思乱。其故何也?帝以慈俭为宝,服浣 濯之衣,毁奇巧之器,却女乐之献,悟畋游之非。绝远物,抑符瑞,闵农事,考治 功。讲学以求多闻,不罪狂悖以劝谏士,哀矜恻怛,勤以自励,日晏忘食。至于欲 自焚以答天谴,欲尽除天下之赋以纾民力,卒有五兵不试、禾稼荐登之效。是以青、 齐耆耋之叟,愿率子弟治道请登禅者,接踵而至。君子曰:“得乎丘民而为天子”, 帝之谓乎?故帝之功德,炳焕史牒,号称贤君。 若夫太祖之崩不逾年而改元,涪陵县公之贬死,武功王之自杀,宋后之不成丧,则后世不能无议焉。《宋史》既肯定宋太宗的功绩,先表扬一通,给他一个贤君帽子戴戴,而后主要抨击宋太宗改年号,逼死弟弟、侄子,轻视嫂子这些事,对于宋太宗本人的政治、军事方面的缺陷并没有提及。到了明朝和清朝历史学家们的步子就迈得更大了,除了《宋史》这些批评之外,明朝历史学家王夫之对宋太宗屡易宰相,提出尖锐的批评——“立法愈密,奸佞之术愈巧。太宗颠倒其大臣之权术,又奚能取必于闇主?徒以掣体国之才臣,使不能毕效其所长。呜呼!是不可为永鉴也欤!” 而清朝历史学家赵翼对宋太宗驭将之术提出更严厉的批评: “宋太祖以忠厚开国,未尝戮一大将,然正当兴王之运,所至成功,固无事诛杀。乃太宗、真宗以后,遂相沿为固然,不复有驭将纪律。如太宗雍熙四年,刘廷让与契丹战于君子馆,廷让先约李继隆为援,及战,而继隆不发一兵,退保乐寿,致廷让一军尽没,廷让仅以数骑脱归。是继隆之罪,必宜以军法从事,而太宗反下诏自悔,而释继隆不问。” 整体上说,古代对宋太宗的评价还是褒大于贬的,对他的批评主要是权术和军事方面03、太宗不知兵终于到毛泽东了,毛泽东对宋太宗可不太客气了。 首先,毛泽东重点评价了宋太宗在位22年最大的军事行动,两次北伐。第一次北伐是太平兴国四年(979年),宋太宗灭掉北汉后,为收复幽云十六州,对辽国发动第一次大规模战争,这一次出兵作战,打了辽国一个措手不及,险些收复幽州,但由于宋太宗指挥失误,在高粱河大败,宋军全线溃退,死者万余人,宋太宗本人乘驴车弃军逃跑,留下一个高粱河车神驴车漂移的美丽传奇。 第二次北伐是雍熙三年(986年),宋太宗趁辽国新君初立、主幼国疑之机,发动三路大军,再次北伐辽国。结果第一路,米信率领的西北路军在新城会战失利;第二路,曹彬率领东路军在岐沟关被辽名将耶律休哥击败。 宋太宗急令宋军三路大军撤退,并命潘美、杨业统率的西路军护送百姓内迁。 结果监军王侁和主帅潘美指挥失误,且怯阵先退,致使断后的杨业陷入重围,被俘绝食殉国。 第二次北伐以失败告终。毛泽东可是不世出的军事家,宋军此战存在的缺陷,宋太宗拙劣的指挥,毛泽东自然是一眼洞穿。 毛泽东在评价这两次北伐时,没有从史学家的角度分析,而是以军事家的身份,对宋辽双方战术特别是辽国战术上进行了深入分析。尤其是辽军在两次战争中都用了“诱敌深入、聚而歼之”的战术,而宋军却“尔后屡败……宋人终不省”(毛泽东评价)。 毛泽东可谓是“诱敌深入、聚而歼之”的战术的行家里手,因此他对辽军采用此战术表示肯定,对宋军的失败表示惋惜。 重点来了,毛泽东把两次失败的主要原因归咎于宋太宗的错误指挥。于是,他在看完两次战争后,给宋太宗的评价是——“此人不知兵,非契丹敌手”。 毛泽东一句话,宋太宗从此成为“不知兵”皇帝的代表人物。但毛泽东什么人,古往今来比他强的军事家,没有几个。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他说宋太宗“不知兵”,宋太宗不服也得憋着!04、太宗无能也正是因为毛泽东对宋太宗那令人发指的军事低劣水平深恶痛绝,因此,当他看到《宋史》评价宋太宗时,他给出更为辛辣的讽刺。 《宋史》对宋太宗的赞,有这么一句“帝沈谋英断,慨然有削平天下之志。” 毛泽东毫不客气的批注道:“但无能”。毛泽东意思是说,宋太宗就是一眼高手低的无能之辈。《宋史》赞中这句“故帝之功德,炳焕史牒,号称贤君”。毛泽东则在“炳焕史牒”后面批注道:“幽州之败”。毛泽东这话可就有意思了,嘲讽之意,不言而喻。宋太宗,你确实永载史册了,幽州之败,高粱河车神的名声可不是永载史册了嘛。而在《宋史》赞中这句“至于欲 自焚以答天谴,欲尽除天下之赋以纾民力,卒有五兵不试、禾稼荐登之效。是以青、 齐耆耋之叟,愿率子弟治道请登禅者,接踵而至。”毛泽东直接毫不留情的批注道:“不择手段,急于登台。”在毛泽东看来,《宋史》对宋太宗的称赞是十分虚伪的(他认可宋太宗弑君杀兄继位的说法)。 毛泽东丝毫不掩饰对宋太宗的蔑视嘲讽之意。05、小人之心《宋史纪事本末》记载:“帝遂以襄王为开封尹,改封寿王,于是立为皇太子。庙见还,京师之人拥道喜跃,曰:“少年天子也。”帝闻之不怿,召准谓曰:“人心遽属太子,欲置我何地?”准再拜贺曰:“此社稷之福也。”帝入语后嫔,宫中皆前贺。这个记载指的是宋太宗立宋真宗为太子后,开封百姓欢呼悦雀,夸宋真宗是“少年天子”。一般来说,正常人看到自己儿子有出息了,应该高兴才是。可宋太宗听到这话后,就很不高兴了,他想到的是,大家都说太子好,置我于何地。 宋太宗此言虽说是出自帝王对权力的本能反应,但心胸着实太狭小了些。因此,毛泽东看到这个记载后,不屑之意,勃然而出,愤然提笔,直截了当批注道:“赵匡义小人之言!”综上所述,毛泽东评价宋太宗的用语,分别是——“宋人终不省”、“此人不知兵,非契丹敌手”、“但无能”、“不择手段,急于登台”、“小人之言”。这些可都不是什么好词,甚至可以说,在毛泽东看来,宋太宗就是对内不择手段、虚伪奸诈,对外不懂军事、无能至极的心胸狭窄的小人。结语、 毛泽东是整个世界历史上有数的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他的思想和成就所达到的高度是常人所无法企及的。 这一高度使得他的事业、思想、看法,都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毛泽东向来对一些庸碌无为的帝王不假颜色,他对汉文帝、汉景帝都没什么好话,认为“文景二帝乃守旧之君,无能之辈”。 至于宋太宗,他更是瞧不起,毛泽东是以一个领袖和军事家的角度去评价另一个领袖宋太宗。 他得出的结论当然和古今学者都不一样。且不说毛泽东的话是否有失偏颇,但他确实言之有物。靓坤同志曾说,错了就要认,挨打要立正。 毛泽东的评价虽然很不客气,但是宋太宗不服不行。 技不如人,只能甘拜下风。所谓“烛影斧声”,最早来源于《宋史纪事本末》的记载:帝王召晋王光义,嘱以后事。左右皆不得闻,但遥烛影下晋王时或离席,若有逊避之状。既而上引柱斧戳地大声谓晋王曰:好为之,俄尔帝崩时漏下四鼓矣。976年,也就是北宋开宝九年十月壬午夜,宋太祖患病未愈,急召晋王议事,兄弟二人屏退宫女和太监后独处。期间,屋外有人看见烛光下的赵光义时而离席,时而躲避,还听见赵匡胤引柱斧戳地声,场面非常的激烈。宋太祖当夜驾崩后,其弟赵光义继承皇位,史称宋太宗。此后,关于“有子不传却传弟”的争议从来就没有停止过,纷纷质疑晋王以斧砍死兄长后强行篡位。宋太宗继位后,逐渐又有了“金匮之盟”的说法,声言这次皇位传承是杜太后生前就定下的,并非谋逆夺权。但是,后世关于这个悬案却从来没有盖棺定论,至今都有许多的声音。那么,宋太宗究竟有没有杀兄篡位?本着尊重事实和揭秘历史的态度,文史不假带您走近宋太祖和宋太宗,走进备受争议的“两宋王朝”。为了抵制恶意抄袭,笔者在来源于网络的图片附加标识实属无奈之举,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959年,后周世宗柴荣突然病故,年仅七岁的柴宗训继位,立即引起了朝局的不稳。到了正月初一,前方传来了辽国联合北汉大举入侵的消息,更加剧了政权的动荡不安。实际掌权的符太后毫无主见,慌乱之下只好求助于宰相范质,重新对赵匡胤委以重任领兵御敌。当后周大军行至陈桥驿(今河南省封丘东南陈桥镇),蓄谋已久的兵变终于开始了。这天晚上,赵匡胤的弟弟赵光义和亲信赵普等人在军中大肆散布消息,鼓吹“皇帝幼弱不能亲政,为国效力破敌又有谁人知晓”?受此影响,将士们的情绪立即被煽动了起来,赵光义等人将准备好的龙袍披在假装醉酒的赵匡胤身上,伏地皆呼万岁。赵匡胤在半推半就下登基称帝,率兵回师开封,几乎兵不血刃就夺取了政权,摇身一变成为了大宋的开国皇帝。在这个夺权过程中,有个人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他就是同胞弟弟赵光义。功成名就后,赵匡胤立即犒赏群臣,任命石守信为归德军节度使,任命高怀德为义成军节度使,任命张令铎为镇安节度使,任命王审琦为泰宁军节度使,任命张光翰为江宁军节度使,任命赵彦徽为武信军节度使……。而对于陈桥兵变最大的功臣赵光义,他又是如何封赏的?起初,赵光义被任命为殿前都虞侯,领睦州防御使之职,后又担任了泰宁军节度使。征讨李重进后,他被加封为大内都部署加同平章事,还任开封府尹兼中书令。消灭北汉后,更被任命为东都留守并且加封晋王,位列宰相之上。在赵匡胤看来,弟弟对自己不错,而自己也没有亏待他。可是,赵光义却并不这么认为,他还有第二步棋要走,那就是未来也要当皇帝。问题来了,这“皇帝”的名额非常有限,不像是在学校当个组长或者课代表,名额特别多。为了抢夺这唯一的名额,他开始蠢蠢欲动,终于对老哥赵匡胤下手了。于是,在称帝九年后的一个夜晚,年仅50岁的赵匡胤就毫无征兆地驾崩了。事发当夜,赵光义奉诏后入宫面圣,哥俩在屏退左右后推杯换盏,聊到关键时刻还发生了剧烈争执,最终形成了“烛影斧声”。第二天凌晨,赵光义独自从殿内走出,声称皇帝刚刚驾崩了,自己就当仁不让地继承了皇位。之后,他继续完成哥哥未尽的事业,着手进行统一全国的战事。由于过分自信和好大喜功,宋太宗主导的几次北伐都以失败而告终,国力消耗非常严重。一看外战不行,他立即调整了政策,开始执行“守内虚外”,为日后的“积贫积弱”局面埋下了伏笔。自古以来,王位或者皇位的传承都是事关大局的重中之重。从商朝开始,继承制度基本都是按照“父死子承”,辅之以“兄终弟及”,逐渐成为了惯例。据《公羊传·昭公二十二年》记载:其称王子猛卒何?不与当也,不与当父死子继和兄死弟及之辞也。不过,无论从历史传统还是血缘亲疏来看,“父死子承”都是首选,“兄终弟及”都是备选。问题来了,宋太祖赵匡胤虽然驾崩了,但他并非没有儿子,除了滕王赵德秀和燕王赵德林早夭外,还有两个儿子活到了成年,他们分别是次子赵德昭和幼子赵德芳。也就是说,这二位正主才是真正的皇位继承人。宋太宗在即位之初,朝野始终都议论纷纷,认为他的皇位得来不正。面对严峻的信任危机,他开始茶饭不思,开始寝食难安,终于下定决心要为自己皇位的合法性找到依据。通过冥思苦想,宋太宗终于找到了一根救命稻草。于是,他声称自己的母亲杜太后当年临终前,曾当着宋太祖的面留下一道懿旨,要求老哥死后传位于自己,而自己去世后再传位于弟弟赵廷美。这套说辞俨然有鼻子有眼,具有一定的合理性。而且,还有一份懿旨藏于金匮之中作为实物证据,更增加了可信程度,史称“金匮之盟”。“金匮之盟”暂时让宋太宗度过了信任危机,可新的问题又来了。难道,自己真的要传位于弟弟赵光美吗?这是一个问题,一个大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宋太宗又一次下手了。于是,赵氏皇族内部开始接二连三的出事,很多都是“天外横祸”,离奇得让人目瞪口呆!979年,赵匡胤的儿子赵德昭被叔叔赵光义痛斥一顿,理由是不思进取。结果,他回家后就莫名其妙地死了,具体死因高度成疑。经过一系列的调查取证,官方结论竟然是自杀。981年,赵匡胤的最后一个儿子赵德芳也离奇死了,年仅23岁。经过又一次的调查取证,官方结论竟然是病死,可问题是他正值盛年,而且从无病史。于是,在赵氏皇族内部,仅存的隐患就剩下了赵光美。怎么办?赵光义开始天天犯愁。到了982年,宋太宗赵光义终于等到了机会。也许,就是他自己创造的机会,自导自演了一出戏。赵廷美被人揭发阴谋篡位,立即遭到有关各方的密切调查,很快被以莫须有的罪名贬到了西京,后来又贬到了房州。据说,他因为“羞愧难当”进而患病,在984年就一命呜呼了。短短四年时间,潜在的皇位争夺者赵德昭、赵德芳和赵廷美都相继离世,而且非常的匪夷所思。从此以后,再也没有什么力量能与宋太宗及其子孙们争夺皇位了,他终于笑了!但是!也有人认为“金匮之盟”是真实的。赵德昭出生于951年,先后担任过贵州防御使和山南西道节度使等职。通过历练,宋太祖赵匡胤任命他出任中书门下平章事,基本上形同宰相。赵德芳出生于959年,先后担任过贵州防御使和山南西道节度使等职,和他的哥哥轨迹如出一辙。在此历练期间,他的表现有些平庸,并没有赢得父亲宋太祖的认可。最关键的一点,宋太祖赵匡胤始终都没有册立太子,甚至没给两个儿子封王。而很早之前,他已经晋封弟弟赵光义为晋王,孰轻孰重明显一目了然。有人认为,赵匡胤的北宋是在五代十国的乱象中建立起来的,是从后周的孤儿寡母手中夺过来的。因此,他深知“国赖长君”的重要性,要不是柴宗训年幼无知,要不是符太后毫无主见,陈桥兵变或许根本不会成功。为了延续来之不易的赵宋王朝,赵匡胤更愿意传位于年长的弟弟赵光义,这是最稳妥的办法。而且,当时传位长者为君也并非没有先例,后周世宗柴荣就是这样得位的,是郭威心甘情愿这样做的。很多人认为,宋太祖赵匡胤是为了宋朝的基业,为了完成国家的大一统,把皇位传给更具政治手腕、更有战略眼光、更能稳定朝局的赵光义,似乎也在情理之中。不过,事情的发展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北宋在宋太宗赵光义之后并不顺畅。由于鼠目寸光和因循守旧,金国在1127年攻破了都城开封,还将宋徽宗和宋钦宗以及绝大部分赵氏皇族、后宫妃嫔与文臣武将共计三千多人都虏走,北宋的传承就此结束。期间,只有宋徽宗的第九子赵构侥幸逃脱,还跑到临安被拥立为皇帝,改元建炎,成为南宋的第一位皇帝。不过,由于他长年无子,只好就近从赵匡胤的子孙中选出一位继承皇位。1162年,赵构主动退位成为太上皇,将皇位禅让于赵昚,史称宋孝宗。从此以后,被赵光义中途截胡的皇位,又传回到了赵匡胤后人的手中。文史不假个人认为,宋朝的皇位传承非常有意思,也非常有邪性。北宋朝,除了开国皇帝赵匡胤以外,继位的皇帝都是赵光义的这一支脉;南宋朝,除了开国皇帝赵构以外,继位的皇帝都是赵匡胤的这一支脉。真不知道,这是巧合?还是天定?@文史不假宋太祖赵匡胤是武将出身,也是个武力和权术的能人,自“陈桥兵变”皇袍加身到“杯酒释兵权”,体现出对武将的不信任。也是由于唐末武将的以武乱权,故赵匡胤设立枢密院为全国的最高军事机构,最高长官枢密史由文官担任。所以文官权力极大。宋朝官员如何掌握该力量离不开“国策、体制、政治”因素影响下的宋朝“文官制度” 在宋朝,文官的活动空间可谓非常之大,相对于其他朝代的文官也更为自由。这样的变化,与大宋的开国皇帝赵匡胤的政治决策息息相关。宋太祖赵匡胤所颁布的“勒石三戒”,使得宋朝时期的文官们生活有了很大的保障。自从赵匡胤登上皇帝的宝座后,将发展的中心转移到对于国家的建设中去,与此同时也产生了在当时盛极一时的宋朝文官风潮。在宋朝,统治阶级对于文人墨客非常尊敬,重视有佳,重文轻武的程度在中国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在这样的社会大环境下,文官成为了一种比武官更加重要的职位,掌握的权力远远要超过武官,受到了社会各个阶层的尊崇,其光鲜亮丽的程度可见一斑。宋代的开国宰相赵普对儒家文化的大力推崇,更是为整个时代的读书人创造了一个很好的从政的环境。一、 重文抑武,文官当道的治国政策对于宋朝为什么文官会拥有如此高的社会地位,我们就不得提到宋太祖赵匡胤这个人物。在当时,发生了陈桥兵变这一历史事件之后,赵匡胤非常担心这样的情况会再次发生,历史的悲剧将在他的身上重演。五代十国时期藩镇割据导致社会局势非常动荡不安,人心惶惶;宦官掌握国家大权,帝王的权力名存实亡。为了预防出现这样的局面,宋太祖赵匡胤带领自己的得力助手,将散落在各个地区的兵权紧紧收归到自己的手上,大规模的压缩地方政府所享有的权利。并且,其对军队进行了全面的改革,使得各个地方的军事权利完全由自己所掌控,使得军事将领们逆反中央的可能极基本不存在。这样难以表达的小心思,宋太祖赵匡胤肯定不会把它当着文武百官的面赤裸裸的昭告天下。他只说是为了让国家未来可以变得更好、更强大,为了避免战争的再次出现,国家需要休养生息。按照这样的说法,朝政的建设并不需要过多的武官,所以武官的人数理所当然的需要进行裁减。当时国家的努力范围,是要将经济恢复到战前的水平,以及逐步完善国家现有的政治制度。因此,宋朝时期的朝廷对于文官的需求量非常之大。从这一点上我们就可以看出赵匡胤的智慧,利用数量日渐增多而无实质伤害性的文官来打压那些手头上掌握兵权的武官。在这样的政治风向的影响下,走向政治仕途,成为一名文官是当时很多读书分子所追求的目标。现在我们在谈到宋代的文官制度的时候,士大夫可以说是其中的标志。文官们如果想要顺利的进入政坛、踏入仕途,在朝堂上能够有一番作为的话,首先需要通过的就是士大夫阶层的考验。这也是宋朝文官制度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风向标。宋太祖赵匡胤为了能够将国家的权利牢牢的把握在自己的手中,建立了一套体系非常完备、系统的制度,这些举措对于当时国家的稳定以及官员的控制来说都是非常有必要的。“兵权所在,则随以兴,兵权所去,则随以亡。”宋朝在保留有原有的必要的常设的处理日常事务的机构之外,也增设了很多削弱宰相权利的分支机构。为了避免文官也对国家的政权产生影响,将每一个职位的职能都进一步细化,每个职位之间的权能都有相互牵制与制约。由此保证每个文官都在被牵制的情况下尽心尽力为中央贡献自己的力量,这大大加强了中央对于文武百官的控制和朝廷中央集权。虽然在宋朝的末期,还是出现了官员数量过多,行政效率非常的低下,官员们互相推脱责任的种种现象。但是,我们所不能否认的是,宋太祖赵匡胤所设立的这一系统的文官结构对于武官专权起到了很大的抑制和平衡的作用。文官也凭借这样的契机走入了大众的视线。二、 初入体制,文官进阶的资格途径自隋唐时期科举制度创设、完备之后,考试是大多数百姓进入朝堂,开始仕途的一个最佳途径。在宋朝,除了通过科举制度进入仕途之外,还有另外两条进入仕途的道路。它们分别是自荐制度以及荫补制度。科举制度最早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就产生了雏形,到了后来的隋唐时期真正的发展壮大,形成了一套相对完善的体系。这一制度主要是通过公开进行相关科目的考试来选举朝廷所需要的人才,也使得当时宋朝时期的读书人对于学习产生的氛围非常浓厚,人们对于读书人、知识分子也非常的推崇、尊敬。科举制度使得很多家境贫寒,没有什么政治背景的考生有机会获得进入官场的机会,因为科举制度相对来说非常的公平,考生们可以真正展示自己的才华、实力,出生普通家庭的学子也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进入仕途。自荐制度通常针对的是已经步入仕途的官员,皇帝下旨需要人才的时候,这些有才能的官员就可以积极的报名,推荐自己。有的时候,这也需要有上级领导的欣赏和推荐。推荐完自己之后,还需要进行相关的考试来选拨人才,在这一点上和科举制度是非常相似的,这也在最大程度上的保证了公平性,避免权利对其进行干扰。有的时候,皇帝会亲自参加自荐制度中人才的考核以及选拨程序。“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自荐制度的难度与科举制度相比可以说是旗鼓相当的,这也是为官之人得到重用提升的一个非常好的机会。荫补制度相对于以上两种制度来说,对于贵族们来说是更加有利的。那些豪门贵族家的子弟虽然不能随心所欲的进入官场,但是对于平民百姓来说,却是多了很多门路和捷径。这样做的目的也在于笼络朝廷官员,是他们更加衷心的辅佐帝王,全身心的为皇帝服务。从以上所说的我们其实不难看出,在宋朝成为文官有很多种途径。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也是最为公平的一种方法还是通过考试进行相关的选拔,这让很多寒门学子充满了希望。尤其是当时的宋朝重视教育,而且科举录取名额,相比于唐朝有所增加。在宋太宗赵光义在位时期,曾多次恩科,每次录取百余人,他在位的二十多年内,录取的进士人数就有上千。整个宋朝科举录取的进士人数,远高于唐朝,还有其他的制度,与科举制度相辅相成,使得当时文官的队伍日益壮大。三、自在悠然,文官当道的政治保护我们不难看出,在当时的宋朝,文官具有非常高的社会地位,不仅仅是因为很多的学子希望能够通过成文文官来实现自己内心的报复,大展宏图,为国家做出贡献。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当你成为了一个文官之后,你不仅仅可以得到大家的尊敬、推崇,实现自己的理想,而且更重要的一点就在于文官的待遇还是日常优越、自在的。虽然这样低下的工作效率使得宋朝末期出现了冗官的现象,但是对于文官自身来说,这份差事还是相当悠闲自在的。在宋朝重视文官制度的影响之下,皇帝们往往不会对文官们发脾气,通常情况下也不会怪罪他们。宋太祖赵匡胤还下令在自己的墓碑上刻上为人熟知的“勒石三戒”,希望文官制度在后世能够继续发展壮大。“太祖勒石,锁置殿中,使嗣君即位,入而跪读。其戒有三:一、保全柴氏子孙;二、不杀士大夫;三、不加农田之赋。呜呼!若此三者,不谓之盛德也不能。”他还规定的不能杀死士大夫,自然而然的,文官也成为了保护的对象。纵观整个大宋的历史,几乎没有文官被处死。当时在宋朝有一位文官叫做蒲宗孟,他的日常生活非常的骄奢淫逸,而且没有一点仁义之心,残忍至极。虽然他的行为举止引起很多人的不满,屡次遭到弹劾,但是并没有受到惩罚,因此他的行为愈发放肆,这也是与当时对于文官过分的保护所导致的,连皇帝都不敢随意对文官进行惩罚。再加上宋太祖赵匡胤这个人,对于旁人都处于非常戒备的防备状态,他即使非常重用文官,也没有给文官太多的权利。为了防止文官掌握大量的权利,当时招聘了非常多的文官,这样一来,分配给每个文官任务更加的细致,任务量相比较而言也更加的轻松。日常的生活有保障,工作任务也比较轻松,还能得到社会百姓的认同。宋太祖赵匡胤去世的时候五十岁,他的妻子宋皇后二十四岁,活下来的儿子中,赵德昭二十五岁,赵德芳更是只有十七岁。按道理说,赵匡胤两个儿子年纪都不小了,也都可以做皇帝了,但最后登基的却是他的弟弟赵光义。至于说赵光义为什么可以做皇帝,“斧声烛影”太过于玄幻了,着实不可信。我倒认为有个说法相对而言靠谱点,而且这直接关系到赵光义后来对待赵匡胤妻儿的态度。赵匡胤一共有过三个皇后,第一个皇后贺氏出身名门,跟赵匡胤感情很好,育有三个儿子和两个女儿,其中儿子是长子赵德秀(早夭),次子赵德昭和三子赵德林(早夭)。可惜的是,贺氏在北宋建立前四年就去世了,后来被追封为皇后。贺氏去世后,赵匡胤又续娶王氏为妻,北宋建立后被封为皇后,她也是北宋历史上第一个实际意义上活着就当上皇后的女人,但没有生下孩子,还在北宋建立后的第二年就去世了。王皇后去世后,拥有后唐和后周皇室血统的宋氏嫁给了赵匡胤,她一入宫便被赵匡胤封为皇后。宋氏是洛阳人,她的祖母是后唐义宁公主,父亲是检校太师宋偓,母亲则是后汉太祖刘知远的长女永宁公主,身份十分高贵。据说,宋皇后美丽大方而又贤良淑德,赵匡胤跟她的年纪相差虽然很大,但两人的感情很好。两人在一起生活了十六年,赵匡胤每次下朝回宫,宋皇后都穿得整整齐齐地迎接赵匡胤,赵匡胤也每天晚上尽量跟宋皇后待在一起,足见夫妻情深。宋皇后没有孩子,所以她有意在赵匡胤仅有的两个孩子之一挑选一个作为她的子嗣来培养,赵德昭因为年纪比她还大一岁,她觉得尴尬,所以有意回避赵德昭。而比宋皇后小五岁的赵德芳就没有这种尴尬了,而且两人也比较投缘,所以宋皇后就将赵德芳视如己出地照顾和培养。976年十月十日深夜,赵匡胤突然去世。由于赵匡胤并未册立太子,所以宋皇后有意让次子赵德芳继承皇位,便派遣大宦官王继恩去召秦王赵德芳入宫继承皇位。但王继恩却没有去找赵德芳,而是直接去将晋王赵光义引入宫中。赵光义入宫后,王继恩让他在殿外等候,自己先进去回报宋皇后。宋皇后问王继恩把赵德芳请来没有,王继恩说没有,然后将赵光义给叫了进来。宋皇后这才发现王继恩出卖了自己,但转念又想到赵光义大权在握,自己孤儿寡母又无依无靠,于是在慌忙之中喊赵光义为官家,也就是承认了既定事实了。据记载,当时宋皇后见到赵光义进来的时候是这么说的,吾母子之命,皆托于官家。而赵光义喜出眉梢,于是对宋皇后说,共保富贵,无忧也。双方就这样达成了协议,赵光义做皇帝,宋皇后享富贵,一切都显得那么美好。事实上理性来看,赵匡胤不可能有“兄终弟及”的意思,赵光义弑兄篡位这个说法也说不过去。只能说赵匡胤去世得突然,将决定权留给了宋皇后,而宋皇后有意让赵德芳继位为帝,但最后被王继恩给背叛了,让赵光义占了便宜。在正史记载当中,王继恩后来受到了赵光义的格外看重,成为了一个可以领兵在外征战的排阵都监,可以说是相当风光了。所以从王继恩的人生境遇来看的话,他应该是对拥立赵光义有功劳才被重用的,毕竟他之前只是赵匡胤身边的小角色而已。至于说宋皇后在赵光义之后入宫之后的反应,这对于一个弱女人来说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她出生名门又久在宫廷,对政治斗争的残酷性是有认识的,所以她选择马上妥协,而不是跟赵光义负隅顽抗。不过,宋皇后暴露了她有意立赵德芳继位为帝的意图,赵光义当时不能干啥,但他继位之后发生的一些事情就很蹊跷了。弟弟抢了哥哥儿子的皇位,如果你要是弟弟,你会有安全感吗?换做是我,肯定是没有安全感的,我相信赵光义也是一样。根据陈桥兵变中赵光义的尿性来看,他做事跟他哥一个风格,那就是演技高超,喜欢在背后搞鬼,还善于借力打力。赵光义为了显示自己对哥哥妻儿的照顾,宋皇后封号不变,待遇不变,移居西宫;弟弟赵廷美封为齐王,任命为开封府尹兼中书令;赵匡胤的儿女都称皇子皇女,其中赵德昭封武功郡王,被任命为中书令;赵德芳年纪小,没有封王,但被封为贵州防御使。赵光义看似仁慈,但为什么赵匡胤的两个儿子都死得早,而且他还要在宋皇后死后不给她应有的待遇呢?一,赵德昭之死。赵光义976年继位,但到979年,赵德昭就去世了。979年,赵光义北伐幽州,赵德昭也跟着他一去了。在一次战斗中,赵光义不知道怎么就跑到前线了,屁股上还被契丹人射了一箭,他为了逃命,结果跟大部队走丢了。文臣武将们很久都无法找到赵光义,就以为他已经战死了。国不可一日无君,再加上战事紧急,急需要一个拍板作决定的人,所以就有很多人提出拥护赵德昭继位为帝。但就在大家热火朝天筹划的时候,赵光义捂着屁股屁颠屁颠地跑回来了,打乱了大臣们拥立赵德昭为帝的计划,大家就再也不敢提这事了。赵光义的北伐最终以失败而告终,这证明他的能力还是不行的,所以他回去之后绝口不提战败之事,也不封有功之人,但有人却将拥立赵德昭为帝之事告诉他了,他就有些坐不住了,但也不好发作。过了好长时间,赵德昭去找赵光义说封赏功臣的事情,赵光义拉长着脸对他说,等你做了皇帝之后,再去封赏那些功臣吧。赵光义这话说得狠啊,杀机暴露无遗。赵德昭也是个聪明人,知道自己差点就被大臣们拥立为帝之事被赵光义知道了,回家之后辗转反侧,觉得还是自我了结最好,至少可以保住家人,于是用一把剑自刎而死。赵光义虽然没有说要杀赵德昭,但他说的话这么重,能不让赵德昭害怕吗?赵光义未必真有心让赵德昭去死,但他威胁到了赵光义的地位,所以即使他不自杀,我想他也是必死无疑的。比较搞笑的是,后来司马光在他写的《涑水记闻》里,为了给赵光义洗白,便编造了一个故事,说赵德昭是因为喜欢吃肥肉给吃死的。司马光这玩笑可是开大了,听着就笑得肚子疼。德昭好啖肥劕肉,因而遇疾不起。二,赵廷美之死。赵匡胤去世的时候,赵光说是因为他母亲杜太后留有金匮之盟,要求兄终弟及,所以他才得以继承了赵匡胤的皇位。如果按照金匮之盟的说法,那么赵光义去世,他的皇位就应该交给弟弟赵廷美。既然如此,那么赵廷美就应该被封为皇太弟了,可是赵光义并没有这么做,而是对赵廷美进行极力打压。赵廷美作为皇弟,平时比较嚣张跋扈,所以赵光义经常斥责他,他因此对赵光义十分不满。后来,赵廷美不知从哪儿听说了金匮之盟的内容,得知自己可以在二哥赵光义去之后继承皇位,所以好几次找赵光义要看金匮之盟的内容,但赵光义态度很暧昧,一直在敷衍他,就是不给他看。978年,赵廷美被赵光义忽悠去毒杀了后主李煜,后来被人们唾骂得很惨,他对赵光义的不满开始急剧增加,于是密谋造反,但不幸事情败露,被赵光义贬为涪陵县公,举家迁往湖北房县居住。蹊跷的事情再次发生,赵廷美在去到房县之后,没过几天就突然去世了,只知道他死前吐了大量鲜血,死时也只有三十八岁而已。更为蹊跷的是,赵光义的长子赵元佐因为同情赵廷美而发疯,还被贬为庶人。那么问题来了,如果赵廷美是真的该死,赵元佐为啥要同情他?只能说,赵廷美之死并不简单,这才让赵元佐难以接受,继而发疯。而赵元佐发疯之后,赵光义不去为他治疗,反而将其贬为庶人,又是为什么?还不是因为赵元佐知道的事情太多了,而且这些事情还很重要,比如说皇位要兄终弟及,比如说赵廷美谋反是被诬陷的,再比如说赵廷美之死的真相。事实上,赵廷美只是发牢骚要谋反,他根本就没有跟谁密谋谋反,是因为赵光义害怕他继承皇位,所以才说他跟卢多逊要谋反的。赵元佐曾出面为赵廷美辩白,遭到了赵光义的嫉恨,他因此失去了皇位继承权,后来因为“发疯”被贬为庶人。三,赵德芳之死。历史上关于赵德芳的记载实在是太少了,只说他是在23岁的时候生病了,在睡觉的时候突然死去了。六年三月,寝疾薨,年二十三。一般而言,在睡梦中去世多半跟心脑血管疾病有关,但赵德芳这么年轻,不是得心脑血管疾病的年纪啊,所以说他的死十分蹊跷。顺便说一句,演义中八贤王的原型人物就是赵德芳。四,宋皇后的身后事。995年,宋皇后去世,享年四十三岁。宋皇后年纪轻轻就去世已经很可怜了,但是赵光义对待她的身后事却十分草率,甚至是羞辱。宋皇后死后,赵光义不为她穿丧服,也不让大臣们去给她治丧,还将她的灵柩搬到宫外的燕国长公主家存放,这完全不符合皇后应该享受的礼仪。有些大臣实在看不下去了,于是上奏折批评赵光义,他都不予理会。翰林学士王禹偁十分气愤,于是写了一封奏折规劝赵光义,竟然遭到了贬黜。孝章皇后(宋皇后谥号)崩,迁梓宫于故燕国长公主第,群臣不成服。禹偁与客言,后尝母信仪天下,当遵用旧礼。坐谤讪,罢为工部郎中、知滁州。这还没完,宋皇后的灵柩在燕国长公主家存放了两年后,赵光义还下诏书说,不让宋皇后跟宋太祖合葬,也不能让她的牌位进入太庙供奉。后来,赵光义将宋皇后葬在了宋太祖永昌陵北边的一处坟墓之中,而不是在皇后应该埋葬的西南方位,然后他派人将王皇后的牌位移到太庙去,导致宋皇后的牌位就只能放在别庙中,这个做法实在是太侮辱宋皇后了。有些人说,赵光义之所以不让宋皇后跟赵匡胤陪葬,是因为那时候礼法森严,只能有一位皇后跟皇帝陪葬,其他两位皇后无法享受皇后待遇,所以赵光义对待宋皇后做法是没有错的。事实上,赵匡胤的嫡妻贺氏因为是被追封为皇后的,所以她既没享受跟赵匡胤合葬的待遇,也没有被供奉在太庙;而赵匡胤的第二任皇后王氏因为当皇后的时间太短,所以她也没有享受以上两项待遇。那么问题就来了,赵匡胤的地三任皇后宋皇后去世之后,怎么就不能享受合葬和供奉在太庙的待遇呢,实在是说不过去啊。所以说,赵光义是有意在贬低宋皇后,他是在发泄心中的不满情绪,至于说他对宋皇后究竟有什么不满,我想跟宋皇后当初支持赵德芳继位关系莫大。宋皇后在守寡的十九年间,低调到令人可怕,以至于史书上对她这段时间的人生经历没有太多记载,只知道她搬过一次家,但依然居住在皇宫中,而且活的时间有点短。宋太祖去世之后,他的儿子赵恒继位,恢复了宋皇后的待遇,她的家人也受到厚待。后世史家如李贽等人都批评赵光义之所以对宋皇后薄情寡义,跟赵匡胤去世当晚发生的事情有关。所以说,赵匡胤妻儿都没有什么好结局是不争的事实,也很难让人不将这个责任归咎到赵光义头上。至于说这些事情为什么会发生,只能说是赵光义为了稳固他的皇位并确保他的子孙可以继承皇位,这换做是任何一个人都可能去这么做。谢邀请!宋太宗可以说是个守业成功的皇帝,使国家修养生息百姓安居乐业,重文轻武,没有开疆扩土的雄心壮志,少了很多战火硝烟,相对而言使天下较为太平富裕,文化方面领先前朝,因此对他的评价也不差,是合乎情理的。拙见。
宋太祖赵匡胤把皇位传给弟弟宋太宗赵光义。赵光义传给儿子宋真宗赵恒,赵恒传位儿子宋仁宗赵贞。因为宋太祖赵匡胤沒有把皇位传儿子而传弟弟,以后皇帝是宋太宗赵光义一族的。所以赵光义是宋仁宗亲爷爷。而宋太祖赵匡胤是宋仁宗赵贞的族爷爷。反过来说宋仁宗赵贞是宋太祖赵匡胤的族孙!导语:感觉宋太宗除了坑子孙,没啥贡献。宋太宗赵光义夺取了皇位以后,的确做了一系列的事情,给后世的大宋王朝埋下了不小的祸根。但是他又是北宋皇帝的老祖宗,所以他们也不好骂他,只能不断通过改革的尝试,把他留下的毛病给治好,可惜很难很难啊。都说坑爹,遇上宋太宗赵光义这种坑子孙后代的祖先,这也是比较难得的。而且他坑后代都是有理有据的,从他的角度去看,嘿,还蛮有道理的。一、雍熙北伐惨败,导致后世皇帝畏惧北伐。燕云十六州是后晋开国之君石敬瑭拱手送给契丹人的,从此以后,一直到了朱元璋时期,长达400多年的时间,中原汉人王朝都没有收复这块土地。由此可见这件事对当时的中原王朝影响有多大,整个宋朝300多年,都没有机会拿到这块地盘。这地方就好像是北宋的门户,人家可以随时到你家去,因为人家掌握着你家的大门。为此后周世宗柴荣果断北伐,收复了三州三关17个县,可惜他中道崩殂,这事儿也就搁浅了。赵匡胤称帝后,一直忙着征服南方的小国家,等到有空的时候,却溘然长逝了,他一直放不下的就是燕云十六州。宋太宗赵光义打算完成哥哥的心愿,所以也开始了北伐战争。他派遣了20万大军,分为3路向大辽进军。当时大辽新君刚刚登基,赵光义认为这是好时机。本来大军节节胜利,拿下了不少地盘。可是西路军和东路军都接二连三遭到大辽军队的重创,主将潘美和监军王侁指挥失当,导致杨业也就是杨老令公战死沙场。赵光义的三路大军,全部战败而归,死伤无数。不要说收复幽州了,就连蔚州、寰州等地都被大辽给占了。雍熙三年,诏美及曹彬、崔彦进等北伐,美独拔寰、朔、云、应等州。诏内徙其民。会辽兵奄至,战于陈家谷口,不利,骁将杨业死之。美坐削秩三等,责授检校太保。---《宋史》这一次北伐可谓是偷鸡不成蚀把米,不光没完成哥哥的心愿,反倒是丢了点土地。从此以后赵光义再也不愿北伐大辽。后世的宋朝皇帝们,一提到北伐,就会想到赵光义的这次惨败,所以压根就不敢北伐,也就失去了收复燕云十六州的野心。二、开科取士扩招,后世出现严重冗官现象。宋太宗赵光义他的皇位是怎么来的呢?是从哥哥赵匡胤那儿继承来的。当时他老哥才不过50岁,大晚上跟他喝酒聊天,第二天就暴毙了。赵光义想也没想就夺取了皇位,把俩侄子晾在了一边。这么一来这天下就会有人说赵光义的闲话,毕竟皇位来路不正。光靠赵普为了拍马屁,编造出来的金匮之盟,那是没办法让大众信服的。那么这该怎么办呢?赵光义深知人性,只要给大家足够的利益,一切都是好办的。首先他将侄儿赵德芳和赵德昭都加官进爵,赵德昭更是被封为王爵,地位在百官之上,和当年的赵光义一模一样。其次他提拔了一大帮摇摆不定的大臣和亲族,毕竟赵匡胤的亲信都杯酒释兵权给赶回家了,所以朝中剩下的就是赵光义的人和摇摆不定的人,搞定摇摆不定的人就可以了。最后赵光义还要买通一帮人,那就是天下士子。这帮读书人,是民间的舆论导向。于是赵光义就扩招进士,头一年就比哥哥在位期间多招了一倍的进士,基本每年都有四五百人。此后赵光义年年扩招,最多的一年是在公元991年,赵光义一口气招了17300人,这创纪录的招考比例,的确让大量读书人得到了好处。可是也造成了严重的问题,那就是冗官的问题。赵光义招人的时候当然很高兴,大家都开心的事情,何乐而不为呢?可是这么多进士又该如何安排工作呢?境土蹙而赋敛日繁,官吏增而调度日广。景德、庆历时,以三百二十余郡之财赋供一万余员之俸禄。今日以一百余郡之事力而赡二万四千余员之冗官,边郡则有科降支移,内地则欠经常纲解[4]。欲宽财力,必汰冗员。---《宋史全文》工作就那么点,根本就安排不过来,所以大量进士处于待业状态。他们拿着朝廷的俸禄,却没有地方官给他们做,严重的冗官现象就出现了。后世每一代皇帝都想着要学习祖先,自然也是扩招,所以逐渐形成了,一个官职空缺下来,几百号进士找关系竞争的结果。三、重文轻武,进一步削弱了宋朝的战斗力。赵匡胤的皇位是武力夺权得来的,他是武将出身,在掌握大权以后,将后周的小皇帝柴宗训赶下了台,自己做了皇帝。此后为了防止自己的手下也学习他这么干,所以他杯酒释兵权,把手下亲信们的兵权都给收回来了。他本以为这么做就能解决手下人谋反的问题,万万没想到,自己的江山居然还是被弟弟赵光义给夺走了。赵光义也是担心哥哥这样的人在自己的朝廷里面出现,毕竟大将手握兵权,并不是什么好事。为此赵光义也学习哥哥,开始防备着手里的武将。他将军队的控制权收归自己以后,不再下发给武将,而是选择文臣来执掌这些兵权。也就是说武将在前线,必须要听从文臣们的调遣。这不是扯犊子的事情吗?战场上风云变幻,这些老夫子们一个个嗲声嗲气慢悠悠地喝着茶,怎么能办得成事情呢?北宋文臣执掌兵权的局面逐渐出现,他们是文人,翻不起什么大浪。这倒是真的,赵光义的确保住了老赵家的江山,可是也使得宋朝的战斗力差的可怜。不光北边的大辽、大金总是起来欺负他们,就连西边的西夏,北宋都不敢招惹,为什么?因为完全打不过啊。总结:赵光义除了坑子孙,还真没做过什么积德的事情。赵光义的皇位是抢来的,,既然是抢来的,那就好好干呗。这大兄弟还偏偏事事都干得不怎么样,给后世基本上没带来什么好的影响。几件大事干不好,其他小事有成就也等于是白搭。北伐失败,使得后世子孙畏惧北方政权,完全不敢收复燕云之地。为了笼络读书人,大量扩招进士,使得朝廷负担沉重。重文轻武,导致北宋武力值陡降。他还做了啥坑子孙的事情?欢迎大家补充。参考资料:《宋史》宋朝的失败无外是用金钱衡量人命的结果。老是以为自己钱多,没看过单单有钱的,就能打赢战争。评价宋太宗的人有很多,其中最有名,最不客气的当属毛泽东。毛泽东一句“不知兵”,直接让宋太宗戴上了一顶不懂军事的帽子,影响深远。实际上,毛泽东对宋太宗的评价可真不咋滴,甚至可以说是近乎苛责——“无能”,“小人”、“不择手段”这些贬义词频繁出现。在毛泽东看来,宋太宗就是一个无能小人。 这是怎么回事呢? 01、点评帝王毛泽东历来酷爱读书,从青年时代起,毛泽东就翻阅了大量传统的经、史、子、集著作。尤其是是《二十四史》,是他最为重视的一部巨著,其重要部分读得很细、很熟、很透。 据曾经给毛泽东选读《二十四史》及《昭明文选》等文史书籍的北京大学中文系教师芦荻说:“二十四史”的重要部分,毛泽东起码读了三遍以上,有的书皮都磨破了。”毛泽东不仅自己爱读历史,还号召同志们一起多读历史。他曾强调道:“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一个发展,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不应当割裂历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1941年,毛泽东在延安干部会议上,又明确指出:“不但要懂得中国的今天,还要懂得中国的昨天和前天。” 1952年,为了系统研究中国历史,探寻中国历史发展规律,更好的规划中国未来发展。毛泽东开始全面系统的研究《二十四史》,他不仅通读这些历史巨著,而且还繁圈密点,写下了大量自己对历史人物或事件的独特评价和批注。 其中评价的历史人物有100多位,他的评价往往能打破常规,提出异于传统,“古为今用”、鉴古知今的评价。在这些评价中,毛泽东对帝王的评价无疑最受人关注。比如,历来被视为昏庸无道、荒淫残暴的纣王,毛泽东给出的评价是——“很有本事,能文能武的人”; 再比如,一直以来都是暴君代表的秦始皇,毛泽东高度肯定道:“第一个把中国统一起来的人物,比孔子伟大得多,孔夫子讲的是空话。” 而对史书中褒大于贬的宋太宗,毛泽东也做出过多次评价,内容不长,却短小精悍,杀伤力很大,侮辱性极强。因为毛泽东对宋太宗的评价,每一次都没有好词,不是无能,就是小人!而他对宋太宗别开生面的评价引人注目,让人们对宋太宗形成固有的印象 02、宋太宗 宋太宗,原名赵匡义,宋太祖赵匡胤称帝后,为避讳改名赵光义,自己称帝后则改名赵炅。网友戏称宋太宗为赵二,宋太祖为赵大,实际宋太宗兄弟排名第三,长兄早夭。开宝九年(976年)十月二十日,宋太祖离奇暴毙,宋太宗登基称帝,由此留下一段千古迷案——烛影斧声。至道三年(997年)三月二十九日,宋太宗驾崩,时年58岁,在位22年。宋太宗死后,皇太子赵恒继位登基,是为宋真宗。 实际上,宋太宗死后,宋朝人就开始对他进行评价,此后元明清对他的评价就没有停过。当然,在宋朝,对宋太宗的评价以盛赞为主,好的重点说,往好了说,浓墨重彩地说,大书特书;坏的尽量不说,往小了说,一笔带过地说,甚至不说。宋朝官方史书《宋会要辑稿》称赞宋太宗:“庙号太宗。恭惟圣灵,诞膺茂典,锡兹纯嘏,俾盛业之无疆;播厥鸿休,垂永代而不朽!” 另一部巨著《太平宝训·政事纪年·卷一·太宗皇帝》 则称赞道:“人君尚俭,前代稍贤者能之。太宗之尚俭,其难哉!时天下平定,功业盛大,自唐及五代,四方僭伪之国,尽为我有;贡献之物,府无虚月。加之生民脱去乱世,各居富乐。三代之下,帝王致太平如此盛者有几?虽尚奢侈,固有余力,亦未掩大德,而过为俭素,所难能也!此无他,正以厚天下之俗,为子孙之法耳。其长育人才,文武不乏,冯继业自矜守边之功,以为他人难继,太宗命一郎官代之,威名方略过于继业,当时养材如此之盛!”而个人私史对宋太宗也不吝赞美,比如南宋著名史学界王称在《东都事略》中评价宋太宗道:“太宗以英睿之姿,佐太祖定天下,开子孙帝王万世之业,故太祖勤勤于传袭,非特以昭宪顾命而已。太宗以明继圣,而能广文之声,卒其成功,乃大一统。于是北自常、碣,南极领表,东际海、岱,西接洮、陇,宋之威德,斯为盛矣。”基本上来说,全都是歌功颂德之词。03、身后名到了元朝,蒙古人评价宋太宗就少了一些顾忌,该夸的夸,该批评的也批评,《宋史·太宗本纪》评价道:赞曰:帝沈谋英断,慨然有削平天下之志。既即大位,陈洪进、钱俶相继纳土。 未几,取太原,伐契丹,继有交州、西夏之役。干戈不息,天灾方行,俘馘日至, 而民不知兵;水旱螟蝗,殆遍天下,而民不思乱。其故何也?帝以慈俭为宝,服浣 濯之衣,毁奇巧之器,却女乐之献,悟畋游之非。绝远物,抑符瑞,闵农事,考治 功。讲学以求多闻,不罪狂悖以劝谏士,哀矜恻怛,勤以自励,日晏忘食。至于欲 自焚以答天谴,欲尽除天下之赋以纾民力,卒有五兵不试、禾稼荐登之效。是以青、 齐耆耋之叟,愿率子弟治道请登禅者,接踵而至。君子曰:“得乎丘民而为天子”, 帝之谓乎?故帝之功德,炳焕史牒,号称贤君。 若夫太祖之崩不逾年而改元,涪陵县公之贬死,武功王之自杀,宋后之不成丧,则后世不能无议焉。《宋史》既肯定宋太宗的功绩,先表扬一通,给他一个贤君帽子戴戴,而后主要抨击宋太宗改年号,逼死弟弟、侄子,轻视嫂子这些事,对于宋太宗本人的政治、军事方面的缺陷并没有提及。到了明朝和清朝历史学家们的步子就迈得更大了,除了《宋史》这些批评之外,明朝历史学家王夫之对宋太宗屡易宰相,提出尖锐的批评——“立法愈密,奸佞之术愈巧。太宗颠倒其大臣之权术,又奚能取必于闇主?徒以掣体国之才臣,使不能毕效其所长。呜呼!是不可为永鉴也欤!” 而清朝历史学家赵翼对宋太宗驭将之术提出更严厉的批评: “宋太祖以忠厚开国,未尝戮一大将,然正当兴王之运,所至成功,固无事诛杀。乃太宗、真宗以后,遂相沿为固然,不复有驭将纪律。如太宗雍熙四年,刘廷让与契丹战于君子馆,廷让先约李继隆为援,及战,而继隆不发一兵,退保乐寿,致廷让一军尽没,廷让仅以数骑脱归。是继隆之罪,必宜以军法从事,而太宗反下诏自悔,而释继隆不问。” 整体上说,古代对宋太宗的评价还是褒大于贬的,对他的批评主要是权术和军事方面03、太宗不知兵终于到毛泽东了,毛泽东对宋太宗可不太客气了。 首先,毛泽东重点评价了宋太宗在位22年最大的军事行动,两次北伐。第一次北伐是太平兴国四年(979年),宋太宗灭掉北汉后,为收复幽云十六州,对辽国发动第一次大规模战争,这一次出兵作战,打了辽国一个措手不及,险些收复幽州,但由于宋太宗指挥失误,在高粱河大败,宋军全线溃退,死者万余人,宋太宗本人乘驴车弃军逃跑,留下一个高粱河车神驴车漂移的美丽传奇。 第二次北伐是雍熙三年(986年),宋太宗趁辽国新君初立、主幼国疑之机,发动三路大军,再次北伐辽国。结果第一路,米信率领的西北路军在新城会战失利;第二路,曹彬率领东路军在岐沟关被辽名将耶律休哥击败。 宋太宗急令宋军三路大军撤退,并命潘美、杨业统率的西路军护送百姓内迁。 结果监军王侁和主帅潘美指挥失误,且怯阵先退,致使断后的杨业陷入重围,被俘绝食殉国。 第二次北伐以失败告终。毛泽东可是不世出的军事家,宋军此战存在的缺陷,宋太宗拙劣的指挥,毛泽东自然是一眼洞穿。 毛泽东在评价这两次北伐时,没有从史学家的角度分析,而是以军事家的身份,对宋辽双方战术特别是辽国战术上进行了深入分析。尤其是辽军在两次战争中都用了“诱敌深入、聚而歼之”的战术,而宋军却“尔后屡败……宋人终不省”(毛泽东评价)。 毛泽东可谓是“诱敌深入、聚而歼之”的战术的行家里手,因此他对辽军采用此战术表示肯定,对宋军的失败表示惋惜。 重点来了,毛泽东把两次失败的主要原因归咎于宋太宗的错误指挥。于是,他在看完两次战争后,给宋太宗的评价是——“此人不知兵,非契丹敌手”。 毛泽东一句话,宋太宗从此成为“不知兵”皇帝的代表人物。但毛泽东什么人,古往今来比他强的军事家,没有几个。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他说宋太宗“不知兵”,宋太宗不服也得憋着!04、太宗无能也正是因为毛泽东对宋太宗那令人发指的军事低劣水平深恶痛绝,因此,当他看到《宋史》评价宋太宗时,他给出更为辛辣的讽刺。 《宋史》对宋太宗的赞,有这么一句“帝沈谋英断,慨然有削平天下之志。” 毛泽东毫不客气的批注道:“但无能”。毛泽东意思是说,宋太宗就是一眼高手低的无能之辈。《宋史》赞中这句“故帝之功德,炳焕史牒,号称贤君”。毛泽东则在“炳焕史牒”后面批注道:“幽州之败”。毛泽东这话可就有意思了,嘲讽之意,不言而喻。宋太宗,你确实永载史册了,幽州之败,高粱河车神的名声可不是永载史册了嘛。而在《宋史》赞中这句“至于欲 自焚以答天谴,欲尽除天下之赋以纾民力,卒有五兵不试、禾稼荐登之效。是以青、 齐耆耋之叟,愿率子弟治道请登禅者,接踵而至。”毛泽东直接毫不留情的批注道:“不择手段,急于登台。”在毛泽东看来,《宋史》对宋太宗的称赞是十分虚伪的(他认可宋太宗弑君杀兄继位的说法)。 毛泽东丝毫不掩饰对宋太宗的蔑视嘲讽之意。05、小人之心《宋史纪事本末》记载:“帝遂以襄王为开封尹,改封寿王,于是立为皇太子。庙见还,京师之人拥道喜跃,曰:“少年天子也。”帝闻之不怿,召准谓曰:“人心遽属太子,欲置我何地?”准再拜贺曰:“此社稷之福也。”帝入语后嫔,宫中皆前贺。这个记载指的是宋太宗立宋真宗为太子后,开封百姓欢呼悦雀,夸宋真宗是“少年天子”。一般来说,正常人看到自己儿子有出息了,应该高兴才是。可宋太宗听到这话后,就很不高兴了,他想到的是,大家都说太子好,置我于何地。 宋太宗此言虽说是出自帝王对权力的本能反应,但心胸着实太狭小了些。因此,毛泽东看到这个记载后,不屑之意,勃然而出,愤然提笔,直截了当批注道:“赵匡义小人之言!”综上所述,毛泽东评价宋太宗的用语,分别是——“宋人终不省”、“此人不知兵,非契丹敌手”、“但无能”、“不择手段,急于登台”、“小人之言”。这些可都不是什么好词,甚至可以说,在毛泽东看来,宋太宗就是对内不择手段、虚伪奸诈,对外不懂军事、无能至极的心胸狭窄的小人。结语、 毛泽东是整个世界历史上有数的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他的思想和成就所达到的高度是常人所无法企及的。 这一高度使得他的事业、思想、看法,都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毛泽东向来对一些庸碌无为的帝王不假颜色,他对汉文帝、汉景帝都没什么好话,认为“文景二帝乃守旧之君,无能之辈”。 至于宋太宗,他更是瞧不起,毛泽东是以一个领袖和军事家的角度去评价另一个领袖宋太宗。 他得出的结论当然和古今学者都不一样。且不说毛泽东的话是否有失偏颇,但他确实言之有物。靓坤同志曾说,错了就要认,挨打要立正。 毛泽东的评价虽然很不客气,但是宋太宗不服不行。 技不如人,只能甘拜下风。所谓“烛影斧声”,最早来源于《宋史纪事本末》的记载:帝王召晋王光义,嘱以后事。左右皆不得闻,但遥烛影下晋王时或离席,若有逊避之状。既而上引柱斧戳地大声谓晋王曰:好为之,俄尔帝崩时漏下四鼓矣。976年,也就是北宋开宝九年十月壬午夜,宋太祖患病未愈,急召晋王议事,兄弟二人屏退宫女和太监后独处。期间,屋外有人看见烛光下的赵光义时而离席,时而躲避,还听见赵匡胤引柱斧戳地声,场面非常的激烈。宋太祖当夜驾崩后,其弟赵光义继承皇位,史称宋太宗。此后,关于“有子不传却传弟”的争议从来就没有停止过,纷纷质疑晋王以斧砍死兄长后强行篡位。宋太宗继位后,逐渐又有了“金匮之盟”的说法,声言这次皇位传承是杜太后生前就定下的,并非谋逆夺权。但是,后世关于这个悬案却从来没有盖棺定论,至今都有许多的声音。那么,宋太宗究竟有没有杀兄篡位?本着尊重事实和揭秘历史的态度,文史不假带您走近宋太祖和宋太宗,走进备受争议的“两宋王朝”。为了抵制恶意抄袭,笔者在来源于网络的图片附加标识实属无奈之举,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959年,后周世宗柴荣突然病故,年仅七岁的柴宗训继位,立即引起了朝局的不稳。到了正月初一,前方传来了辽国联合北汉大举入侵的消息,更加剧了政权的动荡不安。实际掌权的符太后毫无主见,慌乱之下只好求助于宰相范质,重新对赵匡胤委以重任领兵御敌。当后周大军行至陈桥驿(今河南省封丘东南陈桥镇),蓄谋已久的兵变终于开始了。这天晚上,赵匡胤的弟弟赵光义和亲信赵普等人在军中大肆散布消息,鼓吹“皇帝幼弱不能亲政,为国效力破敌又有谁人知晓”?受此影响,将士们的情绪立即被煽动了起来,赵光义等人将准备好的龙袍披在假装醉酒的赵匡胤身上,伏地皆呼万岁。赵匡胤在半推半就下登基称帝,率兵回师开封,几乎兵不血刃就夺取了政权,摇身一变成为了大宋的开国皇帝。在这个夺权过程中,有个人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他就是同胞弟弟赵光义。功成名就后,赵匡胤立即犒赏群臣,任命石守信为归德军节度使,任命高怀德为义成军节度使,任命张令铎为镇安节度使,任命王审琦为泰宁军节度使,任命张光翰为江宁军节度使,任命赵彦徽为武信军节度使……。而对于陈桥兵变最大的功臣赵光义,他又是如何封赏的?起初,赵光义被任命为殿前都虞侯,领睦州防御使之职,后又担任了泰宁军节度使。征讨李重进后,他被加封为大内都部署加同平章事,还任开封府尹兼中书令。消灭北汉后,更被任命为东都留守并且加封晋王,位列宰相之上。在赵匡胤看来,弟弟对自己不错,而自己也没有亏待他。可是,赵光义却并不这么认为,他还有第二步棋要走,那就是未来也要当皇帝。问题来了,这“皇帝”的名额非常有限,不像是在学校当个组长或者课代表,名额特别多。为了抢夺这唯一的名额,他开始蠢蠢欲动,终于对老哥赵匡胤下手了。于是,在称帝九年后的一个夜晚,年仅50岁的赵匡胤就毫无征兆地驾崩了。事发当夜,赵光义奉诏后入宫面圣,哥俩在屏退左右后推杯换盏,聊到关键时刻还发生了剧烈争执,最终形成了“烛影斧声”。第二天凌晨,赵光义独自从殿内走出,声称皇帝刚刚驾崩了,自己就当仁不让地继承了皇位。之后,他继续完成哥哥未尽的事业,着手进行统一全国的战事。由于过分自信和好大喜功,宋太宗主导的几次北伐都以失败而告终,国力消耗非常严重。一看外战不行,他立即调整了政策,开始执行“守内虚外”,为日后的“积贫积弱”局面埋下了伏笔。自古以来,王位或者皇位的传承都是事关大局的重中之重。从商朝开始,继承制度基本都是按照“父死子承”,辅之以“兄终弟及”,逐渐成为了惯例。据《公羊传·昭公二十二年》记载:其称王子猛卒何?不与当也,不与当父死子继和兄死弟及之辞也。不过,无论从历史传统还是血缘亲疏来看,“父死子承”都是首选,“兄终弟及”都是备选。问题来了,宋太祖赵匡胤虽然驾崩了,但他并非没有儿子,除了滕王赵德秀和燕王赵德林早夭外,还有两个儿子活到了成年,他们分别是次子赵德昭和幼子赵德芳。也就是说,这二位正主才是真正的皇位继承人。宋太宗在即位之初,朝野始终都议论纷纷,认为他的皇位得来不正。面对严峻的信任危机,他开始茶饭不思,开始寝食难安,终于下定决心要为自己皇位的合法性找到依据。通过冥思苦想,宋太宗终于找到了一根救命稻草。于是,他声称自己的母亲杜太后当年临终前,曾当着宋太祖的面留下一道懿旨,要求老哥死后传位于自己,而自己去世后再传位于弟弟赵廷美。这套说辞俨然有鼻子有眼,具有一定的合理性。而且,还有一份懿旨藏于金匮之中作为实物证据,更增加了可信程度,史称“金匮之盟”。“金匮之盟”暂时让宋太宗度过了信任危机,可新的问题又来了。难道,自己真的要传位于弟弟赵光美吗?这是一个问题,一个大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宋太宗又一次下手了。于是,赵氏皇族内部开始接二连三的出事,很多都是“天外横祸”,离奇得让人目瞪口呆!979年,赵匡胤的儿子赵德昭被叔叔赵光义痛斥一顿,理由是不思进取。结果,他回家后就莫名其妙地死了,具体死因高度成疑。经过一系列的调查取证,官方结论竟然是自杀。981年,赵匡胤的最后一个儿子赵德芳也离奇死了,年仅23岁。经过又一次的调查取证,官方结论竟然是病死,可问题是他正值盛年,而且从无病史。于是,在赵氏皇族内部,仅存的隐患就剩下了赵光美。怎么办?赵光义开始天天犯愁。到了982年,宋太宗赵光义终于等到了机会。也许,就是他自己创造的机会,自导自演了一出戏。赵廷美被人揭发阴谋篡位,立即遭到有关各方的密切调查,很快被以莫须有的罪名贬到了西京,后来又贬到了房州。据说,他因为“羞愧难当”进而患病,在984年就一命呜呼了。短短四年时间,潜在的皇位争夺者赵德昭、赵德芳和赵廷美都相继离世,而且非常的匪夷所思。从此以后,再也没有什么力量能与宋太宗及其子孙们争夺皇位了,他终于笑了!但是!也有人认为“金匮之盟”是真实的。赵德昭出生于951年,先后担任过贵州防御使和山南西道节度使等职。通过历练,宋太祖赵匡胤任命他出任中书门下平章事,基本上形同宰相。赵德芳出生于959年,先后担任过贵州防御使和山南西道节度使等职,和他的哥哥轨迹如出一辙。在此历练期间,他的表现有些平庸,并没有赢得父亲宋太祖的认可。最关键的一点,宋太祖赵匡胤始终都没有册立太子,甚至没给两个儿子封王。而很早之前,他已经晋封弟弟赵光义为晋王,孰轻孰重明显一目了然。有人认为,赵匡胤的北宋是在五代十国的乱象中建立起来的,是从后周的孤儿寡母手中夺过来的。因此,他深知“国赖长君”的重要性,要不是柴宗训年幼无知,要不是符太后毫无主见,陈桥兵变或许根本不会成功。为了延续来之不易的赵宋王朝,赵匡胤更愿意传位于年长的弟弟赵光义,这是最稳妥的办法。而且,当时传位长者为君也并非没有先例,后周世宗柴荣就是这样得位的,是郭威心甘情愿这样做的。很多人认为,宋太祖赵匡胤是为了宋朝的基业,为了完成国家的大一统,把皇位传给更具政治手腕、更有战略眼光、更能稳定朝局的赵光义,似乎也在情理之中。不过,事情的发展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北宋在宋太宗赵光义之后并不顺畅。由于鼠目寸光和因循守旧,金国在1127年攻破了都城开封,还将宋徽宗和宋钦宗以及绝大部分赵氏皇族、后宫妃嫔与文臣武将共计三千多人都虏走,北宋的传承就此结束。期间,只有宋徽宗的第九子赵构侥幸逃脱,还跑到临安被拥立为皇帝,改元建炎,成为南宋的第一位皇帝。不过,由于他长年无子,只好就近从赵匡胤的子孙中选出一位继承皇位。1162年,赵构主动退位成为太上皇,将皇位禅让于赵昚,史称宋孝宗。从此以后,被赵光义中途截胡的皇位,又传回到了赵匡胤后人的手中。文史不假个人认为,宋朝的皇位传承非常有意思,也非常有邪性。北宋朝,除了开国皇帝赵匡胤以外,继位的皇帝都是赵光义的这一支脉;南宋朝,除了开国皇帝赵构以外,继位的皇帝都是赵匡胤的这一支脉。真不知道,这是巧合?还是天定?@文史不假宋太祖赵匡胤是武将出身,也是个武力和权术的能人,自“陈桥兵变”皇袍加身到“杯酒释兵权”,体现出对武将的不信任。也是由于唐末武将的以武乱权,故赵匡胤设立枢密院为全国的最高军事机构,最高长官枢密史由文官担任。所以文官权力极大。宋朝官员如何掌握该力量离不开“国策、体制、政治”因素影响下的宋朝“文官制度” 在宋朝,文官的活动空间可谓非常之大,相对于其他朝代的文官也更为自由。这样的变化,与大宋的开国皇帝赵匡胤的政治决策息息相关。宋太祖赵匡胤所颁布的“勒石三戒”,使得宋朝时期的文官们生活有了很大的保障。自从赵匡胤登上皇帝的宝座后,将发展的中心转移到对于国家的建设中去,与此同时也产生了在当时盛极一时的宋朝文官风潮。在宋朝,统治阶级对于文人墨客非常尊敬,重视有佳,重文轻武的程度在中国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在这样的社会大环境下,文官成为了一种比武官更加重要的职位,掌握的权力远远要超过武官,受到了社会各个阶层的尊崇,其光鲜亮丽的程度可见一斑。宋代的开国宰相赵普对儒家文化的大力推崇,更是为整个时代的读书人创造了一个很好的从政的环境。一、 重文抑武,文官当道的治国政策对于宋朝为什么文官会拥有如此高的社会地位,我们就不得提到宋太祖赵匡胤这个人物。在当时,发生了陈桥兵变这一历史事件之后,赵匡胤非常担心这样的情况会再次发生,历史的悲剧将在他的身上重演。五代十国时期藩镇割据导致社会局势非常动荡不安,人心惶惶;宦官掌握国家大权,帝王的权力名存实亡。为了预防出现这样的局面,宋太祖赵匡胤带领自己的得力助手,将散落在各个地区的兵权紧紧收归到自己的手上,大规模的压缩地方政府所享有的权利。并且,其对军队进行了全面的改革,使得各个地方的军事权利完全由自己所掌控,使得军事将领们逆反中央的可能极基本不存在。这样难以表达的小心思,宋太祖赵匡胤肯定不会把它当着文武百官的面赤裸裸的昭告天下。他只说是为了让国家未来可以变得更好、更强大,为了避免战争的再次出现,国家需要休养生息。按照这样的说法,朝政的建设并不需要过多的武官,所以武官的人数理所当然的需要进行裁减。当时国家的努力范围,是要将经济恢复到战前的水平,以及逐步完善国家现有的政治制度。因此,宋朝时期的朝廷对于文官的需求量非常之大。从这一点上我们就可以看出赵匡胤的智慧,利用数量日渐增多而无实质伤害性的文官来打压那些手头上掌握兵权的武官。在这样的政治风向的影响下,走向政治仕途,成为一名文官是当时很多读书分子所追求的目标。现在我们在谈到宋代的文官制度的时候,士大夫可以说是其中的标志。文官们如果想要顺利的进入政坛、踏入仕途,在朝堂上能够有一番作为的话,首先需要通过的就是士大夫阶层的考验。这也是宋朝文官制度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风向标。宋太祖赵匡胤为了能够将国家的权利牢牢的把握在自己的手中,建立了一套体系非常完备、系统的制度,这些举措对于当时国家的稳定以及官员的控制来说都是非常有必要的。“兵权所在,则随以兴,兵权所去,则随以亡。”宋朝在保留有原有的必要的常设的处理日常事务的机构之外,也增设了很多削弱宰相权利的分支机构。为了避免文官也对国家的政权产生影响,将每一个职位的职能都进一步细化,每个职位之间的权能都有相互牵制与制约。由此保证每个文官都在被牵制的情况下尽心尽力为中央贡献自己的力量,这大大加强了中央对于文武百官的控制和朝廷中央集权。虽然在宋朝的末期,还是出现了官员数量过多,行政效率非常的低下,官员们互相推脱责任的种种现象。但是,我们所不能否认的是,宋太祖赵匡胤所设立的这一系统的文官结构对于武官专权起到了很大的抑制和平衡的作用。文官也凭借这样的契机走入了大众的视线。二、 初入体制,文官进阶的资格途径自隋唐时期科举制度创设、完备之后,考试是大多数百姓进入朝堂,开始仕途的一个最佳途径。在宋朝,除了通过科举制度进入仕途之外,还有另外两条进入仕途的道路。它们分别是自荐制度以及荫补制度。科举制度最早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就产生了雏形,到了后来的隋唐时期真正的发展壮大,形成了一套相对完善的体系。这一制度主要是通过公开进行相关科目的考试来选举朝廷所需要的人才,也使得当时宋朝时期的读书人对于学习产生的氛围非常浓厚,人们对于读书人、知识分子也非常的推崇、尊敬。科举制度使得很多家境贫寒,没有什么政治背景的考生有机会获得进入官场的机会,因为科举制度相对来说非常的公平,考生们可以真正展示自己的才华、实力,出生普通家庭的学子也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进入仕途。自荐制度通常针对的是已经步入仕途的官员,皇帝下旨需要人才的时候,这些有才能的官员就可以积极的报名,推荐自己。有的时候,这也需要有上级领导的欣赏和推荐。推荐完自己之后,还需要进行相关的考试来选拨人才,在这一点上和科举制度是非常相似的,这也在最大程度上的保证了公平性,避免权利对其进行干扰。有的时候,皇帝会亲自参加自荐制度中人才的考核以及选拨程序。“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自荐制度的难度与科举制度相比可以说是旗鼓相当的,这也是为官之人得到重用提升的一个非常好的机会。荫补制度相对于以上两种制度来说,对于贵族们来说是更加有利的。那些豪门贵族家的子弟虽然不能随心所欲的进入官场,但是对于平民百姓来说,却是多了很多门路和捷径。这样做的目的也在于笼络朝廷官员,是他们更加衷心的辅佐帝王,全身心的为皇帝服务。从以上所说的我们其实不难看出,在宋朝成为文官有很多种途径。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也是最为公平的一种方法还是通过考试进行相关的选拔,这让很多寒门学子充满了希望。尤其是当时的宋朝重视教育,而且科举录取名额,相比于唐朝有所增加。在宋太宗赵光义在位时期,曾多次恩科,每次录取百余人,他在位的二十多年内,录取的进士人数就有上千。整个宋朝科举录取的进士人数,远高于唐朝,还有其他的制度,与科举制度相辅相成,使得当时文官的队伍日益壮大。三、自在悠然,文官当道的政治保护我们不难看出,在当时的宋朝,文官具有非常高的社会地位,不仅仅是因为很多的学子希望能够通过成文文官来实现自己内心的报复,大展宏图,为国家做出贡献。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当你成为了一个文官之后,你不仅仅可以得到大家的尊敬、推崇,实现自己的理想,而且更重要的一点就在于文官的待遇还是日常优越、自在的。虽然这样低下的工作效率使得宋朝末期出现了冗官的现象,但是对于文官自身来说,这份差事还是相当悠闲自在的。在宋朝重视文官制度的影响之下,皇帝们往往不会对文官们发脾气,通常情况下也不会怪罪他们。宋太祖赵匡胤还下令在自己的墓碑上刻上为人熟知的“勒石三戒”,希望文官制度在后世能够继续发展壮大。“太祖勒石,锁置殿中,使嗣君即位,入而跪读。其戒有三:一、保全柴氏子孙;二、不杀士大夫;三、不加农田之赋。呜呼!若此三者,不谓之盛德也不能。”他还规定的不能杀死士大夫,自然而然的,文官也成为了保护的对象。纵观整个大宋的历史,几乎没有文官被处死。当时在宋朝有一位文官叫做蒲宗孟,他的日常生活非常的骄奢淫逸,而且没有一点仁义之心,残忍至极。虽然他的行为举止引起很多人的不满,屡次遭到弹劾,但是并没有受到惩罚,因此他的行为愈发放肆,这也是与当时对于文官过分的保护所导致的,连皇帝都不敢随意对文官进行惩罚。再加上宋太祖赵匡胤这个人,对于旁人都处于非常戒备的防备状态,他即使非常重用文官,也没有给文官太多的权利。为了防止文官掌握大量的权利,当时招聘了非常多的文官,这样一来,分配给每个文官任务更加的细致,任务量相比较而言也更加的轻松。日常的生活有保障,工作任务也比较轻松,还能得到社会百姓的认同。宋太祖赵匡胤去世的时候五十岁,他的妻子宋皇后二十四岁,活下来的儿子中,赵德昭二十五岁,赵德芳更是只有十七岁。按道理说,赵匡胤两个儿子年纪都不小了,也都可以做皇帝了,但最后登基的却是他的弟弟赵光义。至于说赵光义为什么可以做皇帝,“斧声烛影”太过于玄幻了,着实不可信。我倒认为有个说法相对而言靠谱点,而且这直接关系到赵光义后来对待赵匡胤妻儿的态度。赵匡胤一共有过三个皇后,第一个皇后贺氏出身名门,跟赵匡胤感情很好,育有三个儿子和两个女儿,其中儿子是长子赵德秀(早夭),次子赵德昭和三子赵德林(早夭)。可惜的是,贺氏在北宋建立前四年就去世了,后来被追封为皇后。贺氏去世后,赵匡胤又续娶王氏为妻,北宋建立后被封为皇后,她也是北宋历史上第一个实际意义上活着就当上皇后的女人,但没有生下孩子,还在北宋建立后的第二年就去世了。王皇后去世后,拥有后唐和后周皇室血统的宋氏嫁给了赵匡胤,她一入宫便被赵匡胤封为皇后。宋氏是洛阳人,她的祖母是后唐义宁公主,父亲是检校太师宋偓,母亲则是后汉太祖刘知远的长女永宁公主,身份十分高贵。据说,宋皇后美丽大方而又贤良淑德,赵匡胤跟她的年纪相差虽然很大,但两人的感情很好。两人在一起生活了十六年,赵匡胤每次下朝回宫,宋皇后都穿得整整齐齐地迎接赵匡胤,赵匡胤也每天晚上尽量跟宋皇后待在一起,足见夫妻情深。宋皇后没有孩子,所以她有意在赵匡胤仅有的两个孩子之一挑选一个作为她的子嗣来培养,赵德昭因为年纪比她还大一岁,她觉得尴尬,所以有意回避赵德昭。而比宋皇后小五岁的赵德芳就没有这种尴尬了,而且两人也比较投缘,所以宋皇后就将赵德芳视如己出地照顾和培养。976年十月十日深夜,赵匡胤突然去世。由于赵匡胤并未册立太子,所以宋皇后有意让次子赵德芳继承皇位,便派遣大宦官王继恩去召秦王赵德芳入宫继承皇位。但王继恩却没有去找赵德芳,而是直接去将晋王赵光义引入宫中。赵光义入宫后,王继恩让他在殿外等候,自己先进去回报宋皇后。宋皇后问王继恩把赵德芳请来没有,王继恩说没有,然后将赵光义给叫了进来。宋皇后这才发现王继恩出卖了自己,但转念又想到赵光义大权在握,自己孤儿寡母又无依无靠,于是在慌忙之中喊赵光义为官家,也就是承认了既定事实了。据记载,当时宋皇后见到赵光义进来的时候是这么说的,吾母子之命,皆托于官家。而赵光义喜出眉梢,于是对宋皇后说,共保富贵,无忧也。双方就这样达成了协议,赵光义做皇帝,宋皇后享富贵,一切都显得那么美好。事实上理性来看,赵匡胤不可能有“兄终弟及”的意思,赵光义弑兄篡位这个说法也说不过去。只能说赵匡胤去世得突然,将决定权留给了宋皇后,而宋皇后有意让赵德芳继位为帝,但最后被王继恩给背叛了,让赵光义占了便宜。在正史记载当中,王继恩后来受到了赵光义的格外看重,成为了一个可以领兵在外征战的排阵都监,可以说是相当风光了。所以从王继恩的人生境遇来看的话,他应该是对拥立赵光义有功劳才被重用的,毕竟他之前只是赵匡胤身边的小角色而已。至于说宋皇后在赵光义之后入宫之后的反应,这对于一个弱女人来说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她出生名门又久在宫廷,对政治斗争的残酷性是有认识的,所以她选择马上妥协,而不是跟赵光义负隅顽抗。不过,宋皇后暴露了她有意立赵德芳继位为帝的意图,赵光义当时不能干啥,但他继位之后发生的一些事情就很蹊跷了。弟弟抢了哥哥儿子的皇位,如果你要是弟弟,你会有安全感吗?换做是我,肯定是没有安全感的,我相信赵光义也是一样。根据陈桥兵变中赵光义的尿性来看,他做事跟他哥一个风格,那就是演技高超,喜欢在背后搞鬼,还善于借力打力。赵光义为了显示自己对哥哥妻儿的照顾,宋皇后封号不变,待遇不变,移居西宫;弟弟赵廷美封为齐王,任命为开封府尹兼中书令;赵匡胤的儿女都称皇子皇女,其中赵德昭封武功郡王,被任命为中书令;赵德芳年纪小,没有封王,但被封为贵州防御使。赵光义看似仁慈,但为什么赵匡胤的两个儿子都死得早,而且他还要在宋皇后死后不给她应有的待遇呢?一,赵德昭之死。赵光义976年继位,但到979年,赵德昭就去世了。979年,赵光义北伐幽州,赵德昭也跟着他一去了。在一次战斗中,赵光义不知道怎么就跑到前线了,屁股上还被契丹人射了一箭,他为了逃命,结果跟大部队走丢了。文臣武将们很久都无法找到赵光义,就以为他已经战死了。国不可一日无君,再加上战事紧急,急需要一个拍板作决定的人,所以就有很多人提出拥护赵德昭继位为帝。但就在大家热火朝天筹划的时候,赵光义捂着屁股屁颠屁颠地跑回来了,打乱了大臣们拥立赵德昭为帝的计划,大家就再也不敢提这事了。赵光义的北伐最终以失败而告终,这证明他的能力还是不行的,所以他回去之后绝口不提战败之事,也不封有功之人,但有人却将拥立赵德昭为帝之事告诉他了,他就有些坐不住了,但也不好发作。过了好长时间,赵德昭去找赵光义说封赏功臣的事情,赵光义拉长着脸对他说,等你做了皇帝之后,再去封赏那些功臣吧。赵光义这话说得狠啊,杀机暴露无遗。赵德昭也是个聪明人,知道自己差点就被大臣们拥立为帝之事被赵光义知道了,回家之后辗转反侧,觉得还是自我了结最好,至少可以保住家人,于是用一把剑自刎而死。赵光义虽然没有说要杀赵德昭,但他说的话这么重,能不让赵德昭害怕吗?赵光义未必真有心让赵德昭去死,但他威胁到了赵光义的地位,所以即使他不自杀,我想他也是必死无疑的。比较搞笑的是,后来司马光在他写的《涑水记闻》里,为了给赵光义洗白,便编造了一个故事,说赵德昭是因为喜欢吃肥肉给吃死的。司马光这玩笑可是开大了,听着就笑得肚子疼。德昭好啖肥劕肉,因而遇疾不起。二,赵廷美之死。赵匡胤去世的时候,赵光说是因为他母亲杜太后留有金匮之盟,要求兄终弟及,所以他才得以继承了赵匡胤的皇位。如果按照金匮之盟的说法,那么赵光义去世,他的皇位就应该交给弟弟赵廷美。既然如此,那么赵廷美就应该被封为皇太弟了,可是赵光义并没有这么做,而是对赵廷美进行极力打压。赵廷美作为皇弟,平时比较嚣张跋扈,所以赵光义经常斥责他,他因此对赵光义十分不满。后来,赵廷美不知从哪儿听说了金匮之盟的内容,得知自己可以在二哥赵光义去之后继承皇位,所以好几次找赵光义要看金匮之盟的内容,但赵光义态度很暧昧,一直在敷衍他,就是不给他看。978年,赵廷美被赵光义忽悠去毒杀了后主李煜,后来被人们唾骂得很惨,他对赵光义的不满开始急剧增加,于是密谋造反,但不幸事情败露,被赵光义贬为涪陵县公,举家迁往湖北房县居住。蹊跷的事情再次发生,赵廷美在去到房县之后,没过几天就突然去世了,只知道他死前吐了大量鲜血,死时也只有三十八岁而已。更为蹊跷的是,赵光义的长子赵元佐因为同情赵廷美而发疯,还被贬为庶人。那么问题来了,如果赵廷美是真的该死,赵元佐为啥要同情他?只能说,赵廷美之死并不简单,这才让赵元佐难以接受,继而发疯。而赵元佐发疯之后,赵光义不去为他治疗,反而将其贬为庶人,又是为什么?还不是因为赵元佐知道的事情太多了,而且这些事情还很重要,比如说皇位要兄终弟及,比如说赵廷美谋反是被诬陷的,再比如说赵廷美之死的真相。事实上,赵廷美只是发牢骚要谋反,他根本就没有跟谁密谋谋反,是因为赵光义害怕他继承皇位,所以才说他跟卢多逊要谋反的。赵元佐曾出面为赵廷美辩白,遭到了赵光义的嫉恨,他因此失去了皇位继承权,后来因为“发疯”被贬为庶人。三,赵德芳之死。历史上关于赵德芳的记载实在是太少了,只说他是在23岁的时候生病了,在睡觉的时候突然死去了。六年三月,寝疾薨,年二十三。一般而言,在睡梦中去世多半跟心脑血管疾病有关,但赵德芳这么年轻,不是得心脑血管疾病的年纪啊,所以说他的死十分蹊跷。顺便说一句,演义中八贤王的原型人物就是赵德芳。四,宋皇后的身后事。995年,宋皇后去世,享年四十三岁。宋皇后年纪轻轻就去世已经很可怜了,但是赵光义对待她的身后事却十分草率,甚至是羞辱。宋皇后死后,赵光义不为她穿丧服,也不让大臣们去给她治丧,还将她的灵柩搬到宫外的燕国长公主家存放,这完全不符合皇后应该享受的礼仪。有些大臣实在看不下去了,于是上奏折批评赵光义,他都不予理会。翰林学士王禹偁十分气愤,于是写了一封奏折规劝赵光义,竟然遭到了贬黜。孝章皇后(宋皇后谥号)崩,迁梓宫于故燕国长公主第,群臣不成服。禹偁与客言,后尝母信仪天下,当遵用旧礼。坐谤讪,罢为工部郎中、知滁州。这还没完,宋皇后的灵柩在燕国长公主家存放了两年后,赵光义还下诏书说,不让宋皇后跟宋太祖合葬,也不能让她的牌位进入太庙供奉。后来,赵光义将宋皇后葬在了宋太祖永昌陵北边的一处坟墓之中,而不是在皇后应该埋葬的西南方位,然后他派人将王皇后的牌位移到太庙去,导致宋皇后的牌位就只能放在别庙中,这个做法实在是太侮辱宋皇后了。有些人说,赵光义之所以不让宋皇后跟赵匡胤陪葬,是因为那时候礼法森严,只能有一位皇后跟皇帝陪葬,其他两位皇后无法享受皇后待遇,所以赵光义对待宋皇后做法是没有错的。事实上,赵匡胤的嫡妻贺氏因为是被追封为皇后的,所以她既没享受跟赵匡胤合葬的待遇,也没有被供奉在太庙;而赵匡胤的第二任皇后王氏因为当皇后的时间太短,所以她也没有享受以上两项待遇。那么问题就来了,赵匡胤的地三任皇后宋皇后去世之后,怎么就不能享受合葬和供奉在太庙的待遇呢,实在是说不过去啊。所以说,赵光义是有意在贬低宋皇后,他是在发泄心中的不满情绪,至于说他对宋皇后究竟有什么不满,我想跟宋皇后当初支持赵德芳继位关系莫大。宋皇后在守寡的十九年间,低调到令人可怕,以至于史书上对她这段时间的人生经历没有太多记载,只知道她搬过一次家,但依然居住在皇宫中,而且活的时间有点短。宋太祖去世之后,他的儿子赵恒继位,恢复了宋皇后的待遇,她的家人也受到厚待。后世史家如李贽等人都批评赵光义之所以对宋皇后薄情寡义,跟赵匡胤去世当晚发生的事情有关。所以说,赵匡胤妻儿都没有什么好结局是不争的事实,也很难让人不将这个责任归咎到赵光义头上。至于说这些事情为什么会发生,只能说是赵光义为了稳固他的皇位并确保他的子孙可以继承皇位,这换做是任何一个人都可能去这么做。谢邀请!宋太宗可以说是个守业成功的皇帝,使国家修养生息百姓安居乐业,重文轻武,没有开疆扩土的雄心壮志,少了很多战火硝烟,相对而言使天下较为太平富裕,文化方面领先前朝,因此对他的评价也不差,是合乎情理的。拙见。宋朝以靖康之变为分界线分为北宋和南宋,南、北宋各有9位皇帝,宋朝的帝位继承呈现出与隋唐、明清等朝代不一样的现象,仔细观察两宋时期的帝位继承情况会发现一个颇为奇特的现象。北宋首位皇帝以外全是脉出太宗宋太祖赵匡胤通过“陈桥兵变”建立了北宋,但是年仅50岁便离奇去世,继任者并非太祖子嗣而是太祖之弟赵光义。且不管赵光义是通过“斧声烛影”事件还是“金匮之盟”当上的皇帝,事实上赵光义就是当上了北宋第二位皇帝,即宋太宗。太宗之后一直都是传位自己一脉,即便是第四位皇帝宋仁宗和第七位皇帝宋哲宗去世时无子,但选择的继承人也都是脉出太宗。所以北宋从太宗起直到靖康之变北宋覆亡期间的皇帝都出自太宗一脉。南宋首位皇帝以外全是脉出太祖南宋的帝位继承呈现出的是另一番景象。靖康之变徽钦二帝被俘后徽宗之子宋高宗赵构逃往临安建立南宋政权,赵构是宋徽宗的儿子属于宋太宗赵光义一脉,所以南宋首位皇帝仍是太宗一脉。赵构虽享高龄但去世时并无亲生儿子在世,赵构选的继位者宋孝宗是宋太祖的七世孙,这样一来宋朝的帝位重归于太祖一脉,孝宗之后直至南宋灭亡期间的继位者也都是出自太祖一脉。所以南宋除了首位皇帝出自太宗一脉,其他的皇帝都是脉出太祖。上述便是两宋时期的帝位继承情况,从中可见南宋除第一位皇帝外其他的皇帝都是宋太祖的子孙,北宋除太祖、太宗以外的皇帝以及南宋首位皇帝宋高宗都是宋太宗的子孙。
宋太祖赵匡胤把皇位传给弟弟宋太宗赵光义。赵光义传给儿子宋真宗赵恒,赵恒传位儿子宋仁宗赵贞。因为宋太祖赵匡胤沒有把皇位传儿子而传弟弟,以后皇帝是宋太宗赵光义一族的。所以赵光义是宋仁宗亲爷爷。而宋太祖赵匡胤是宋仁宗赵贞的族爷爷。反过来说宋仁宗赵贞是宋太祖赵匡胤的族孙!导语:感觉宋太宗除了坑子孙,没啥贡献。宋太宗赵光义夺取了皇位以后,的确做了一系列的事情,给后世的大宋王朝埋下了不小的祸根。但是他又是北宋皇帝的老祖宗,所以他们也不好骂他,只能不断通过改革的尝试,把他留下的毛病给治好,可惜很难很难啊。都说坑爹,遇上宋太宗赵光义这种坑子孙后代的祖先,这也是比较难得的。而且他坑后代都是有理有据的,从他的角度去看,嘿,还蛮有道理的。一、雍熙北伐惨败,导致后世皇帝畏惧北伐。燕云十六州是后晋开国之君石敬瑭拱手送给契丹人的,从此以后,一直到了朱元璋时期,长达400多年的时间,中原汉人王朝都没有收复这块土地。由此可见这件事对当时的中原王朝影响有多大,整个宋朝300多年,都没有机会拿到这块地盘。这地方就好像是北宋的门户,人家可以随时到你家去,因为人家掌握着你家的大门。为此后周世宗柴荣果断北伐,收复了三州三关17个县,可惜他中道崩殂,这事儿也就搁浅了。赵匡胤称帝后,一直忙着征服南方的小国家,等到有空的时候,却溘然长逝了,他一直放不下的就是燕云十六州。宋太宗赵光义打算完成哥哥的心愿,所以也开始了北伐战争。他派遣了20万大军,分为3路向大辽进军。当时大辽新君刚刚登基,赵光义认为这是好时机。本来大军节节胜利,拿下了不少地盘。可是西路军和东路军都接二连三遭到大辽军队的重创,主将潘美和监军王侁指挥失当,导致杨业也就是杨老令公战死沙场。赵光义的三路大军,全部战败而归,死伤无数。不要说收复幽州了,就连蔚州、寰州等地都被大辽给占了。雍熙三年,诏美及曹彬、崔彦进等北伐,美独拔寰、朔、云、应等州。诏内徙其民。会辽兵奄至,战于陈家谷口,不利,骁将杨业死之。美坐削秩三等,责授检校太保。---《宋史》这一次北伐可谓是偷鸡不成蚀把米,不光没完成哥哥的心愿,反倒是丢了点土地。从此以后赵光义再也不愿北伐大辽。后世的宋朝皇帝们,一提到北伐,就会想到赵光义的这次惨败,所以压根就不敢北伐,也就失去了收复燕云十六州的野心。二、开科取士扩招,后世出现严重冗官现象。宋太宗赵光义他的皇位是怎么来的呢?是从哥哥赵匡胤那儿继承来的。当时他老哥才不过50岁,大晚上跟他喝酒聊天,第二天就暴毙了。赵光义想也没想就夺取了皇位,把俩侄子晾在了一边。这么一来这天下就会有人说赵光义的闲话,毕竟皇位来路不正。光靠赵普为了拍马屁,编造出来的金匮之盟,那是没办法让大众信服的。那么这该怎么办呢?赵光义深知人性,只要给大家足够的利益,一切都是好办的。首先他将侄儿赵德芳和赵德昭都加官进爵,赵德昭更是被封为王爵,地位在百官之上,和当年的赵光义一模一样。其次他提拔了一大帮摇摆不定的大臣和亲族,毕竟赵匡胤的亲信都杯酒释兵权给赶回家了,所以朝中剩下的就是赵光义的人和摇摆不定的人,搞定摇摆不定的人就可以了。最后赵光义还要买通一帮人,那就是天下士子。这帮读书人,是民间的舆论导向。于是赵光义就扩招进士,头一年就比哥哥在位期间多招了一倍的进士,基本每年都有四五百人。此后赵光义年年扩招,最多的一年是在公元991年,赵光义一口气招了17300人,这创纪录的招考比例,的确让大量读书人得到了好处。可是也造成了严重的问题,那就是冗官的问题。赵光义招人的时候当然很高兴,大家都开心的事情,何乐而不为呢?可是这么多进士又该如何安排工作呢?境土蹙而赋敛日繁,官吏增而调度日广。景德、庆历时,以三百二十余郡之财赋供一万余员之俸禄。今日以一百余郡之事力而赡二万四千余员之冗官,边郡则有科降支移,内地则欠经常纲解[4]。欲宽财力,必汰冗员。---《宋史全文》工作就那么点,根本就安排不过来,所以大量进士处于待业状态。他们拿着朝廷的俸禄,却没有地方官给他们做,严重的冗官现象就出现了。后世每一代皇帝都想着要学习祖先,自然也是扩招,所以逐渐形成了,一个官职空缺下来,几百号进士找关系竞争的结果。三、重文轻武,进一步削弱了宋朝的战斗力。赵匡胤的皇位是武力夺权得来的,他是武将出身,在掌握大权以后,将后周的小皇帝柴宗训赶下了台,自己做了皇帝。此后为了防止自己的手下也学习他这么干,所以他杯酒释兵权,把手下亲信们的兵权都给收回来了。他本以为这么做就能解决手下人谋反的问题,万万没想到,自己的江山居然还是被弟弟赵光义给夺走了。赵光义也是担心哥哥这样的人在自己的朝廷里面出现,毕竟大将手握兵权,并不是什么好事。为此赵光义也学习哥哥,开始防备着手里的武将。他将军队的控制权收归自己以后,不再下发给武将,而是选择文臣来执掌这些兵权。也就是说武将在前线,必须要听从文臣们的调遣。这不是扯犊子的事情吗?战场上风云变幻,这些老夫子们一个个嗲声嗲气慢悠悠地喝着茶,怎么能办得成事情呢?北宋文臣执掌兵权的局面逐渐出现,他们是文人,翻不起什么大浪。这倒是真的,赵光义的确保住了老赵家的江山,可是也使得宋朝的战斗力差的可怜。不光北边的大辽、大金总是起来欺负他们,就连西边的西夏,北宋都不敢招惹,为什么?因为完全打不过啊。总结:赵光义除了坑子孙,还真没做过什么积德的事情。赵光义的皇位是抢来的,,既然是抢来的,那就好好干呗。这大兄弟还偏偏事事都干得不怎么样,给后世基本上没带来什么好的影响。几件大事干不好,其他小事有成就也等于是白搭。北伐失败,使得后世子孙畏惧北方政权,完全不敢收复燕云之地。为了笼络读书人,大量扩招进士,使得朝廷负担沉重。重文轻武,导致北宋武力值陡降。他还做了啥坑子孙的事情?欢迎大家补充。参考资料:《宋史》宋朝的失败无外是用金钱衡量人命的结果。老是以为自己钱多,没看过单单有钱的,就能打赢战争。评价宋太宗的人有很多,其中最有名,最不客气的当属毛泽东。毛泽东一句“不知兵”,直接让宋太宗戴上了一顶不懂军事的帽子,影响深远。实际上,毛泽东对宋太宗的评价可真不咋滴,甚至可以说是近乎苛责——“无能”,“小人”、“不择手段”这些贬义词频繁出现。在毛泽东看来,宋太宗就是一个无能小人。 这是怎么回事呢? 01、点评帝王毛泽东历来酷爱读书,从青年时代起,毛泽东就翻阅了大量传统的经、史、子、集著作。尤其是是《二十四史》,是他最为重视的一部巨著,其重要部分读得很细、很熟、很透。 据曾经给毛泽东选读《二十四史》及《昭明文选》等文史书籍的北京大学中文系教师芦荻说:“二十四史”的重要部分,毛泽东起码读了三遍以上,有的书皮都磨破了。”毛泽东不仅自己爱读历史,还号召同志们一起多读历史。他曾强调道:“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一个发展,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不应当割裂历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1941年,毛泽东在延安干部会议上,又明确指出:“不但要懂得中国的今天,还要懂得中国的昨天和前天。” 1952年,为了系统研究中国历史,探寻中国历史发展规律,更好的规划中国未来发展。毛泽东开始全面系统的研究《二十四史》,他不仅通读这些历史巨著,而且还繁圈密点,写下了大量自己对历史人物或事件的独特评价和批注。 其中评价的历史人物有100多位,他的评价往往能打破常规,提出异于传统,“古为今用”、鉴古知今的评价。在这些评价中,毛泽东对帝王的评价无疑最受人关注。比如,历来被视为昏庸无道、荒淫残暴的纣王,毛泽东给出的评价是——“很有本事,能文能武的人”; 再比如,一直以来都是暴君代表的秦始皇,毛泽东高度肯定道:“第一个把中国统一起来的人物,比孔子伟大得多,孔夫子讲的是空话。” 而对史书中褒大于贬的宋太宗,毛泽东也做出过多次评价,内容不长,却短小精悍,杀伤力很大,侮辱性极强。因为毛泽东对宋太宗的评价,每一次都没有好词,不是无能,就是小人!而他对宋太宗别开生面的评价引人注目,让人们对宋太宗形成固有的印象 02、宋太宗 宋太宗,原名赵匡义,宋太祖赵匡胤称帝后,为避讳改名赵光义,自己称帝后则改名赵炅。网友戏称宋太宗为赵二,宋太祖为赵大,实际宋太宗兄弟排名第三,长兄早夭。开宝九年(976年)十月二十日,宋太祖离奇暴毙,宋太宗登基称帝,由此留下一段千古迷案——烛影斧声。至道三年(997年)三月二十九日,宋太宗驾崩,时年58岁,在位22年。宋太宗死后,皇太子赵恒继位登基,是为宋真宗。 实际上,宋太宗死后,宋朝人就开始对他进行评价,此后元明清对他的评价就没有停过。当然,在宋朝,对宋太宗的评价以盛赞为主,好的重点说,往好了说,浓墨重彩地说,大书特书;坏的尽量不说,往小了说,一笔带过地说,甚至不说。宋朝官方史书《宋会要辑稿》称赞宋太宗:“庙号太宗。恭惟圣灵,诞膺茂典,锡兹纯嘏,俾盛业之无疆;播厥鸿休,垂永代而不朽!” 另一部巨著《太平宝训·政事纪年·卷一·太宗皇帝》 则称赞道:“人君尚俭,前代稍贤者能之。太宗之尚俭,其难哉!时天下平定,功业盛大,自唐及五代,四方僭伪之国,尽为我有;贡献之物,府无虚月。加之生民脱去乱世,各居富乐。三代之下,帝王致太平如此盛者有几?虽尚奢侈,固有余力,亦未掩大德,而过为俭素,所难能也!此无他,正以厚天下之俗,为子孙之法耳。其长育人才,文武不乏,冯继业自矜守边之功,以为他人难继,太宗命一郎官代之,威名方略过于继业,当时养材如此之盛!”而个人私史对宋太宗也不吝赞美,比如南宋著名史学界王称在《东都事略》中评价宋太宗道:“太宗以英睿之姿,佐太祖定天下,开子孙帝王万世之业,故太祖勤勤于传袭,非特以昭宪顾命而已。太宗以明继圣,而能广文之声,卒其成功,乃大一统。于是北自常、碣,南极领表,东际海、岱,西接洮、陇,宋之威德,斯为盛矣。”基本上来说,全都是歌功颂德之词。03、身后名到了元朝,蒙古人评价宋太宗就少了一些顾忌,该夸的夸,该批评的也批评,《宋史·太宗本纪》评价道:赞曰:帝沈谋英断,慨然有削平天下之志。既即大位,陈洪进、钱俶相继纳土。 未几,取太原,伐契丹,继有交州、西夏之役。干戈不息,天灾方行,俘馘日至, 而民不知兵;水旱螟蝗,殆遍天下,而民不思乱。其故何也?帝以慈俭为宝,服浣 濯之衣,毁奇巧之器,却女乐之献,悟畋游之非。绝远物,抑符瑞,闵农事,考治 功。讲学以求多闻,不罪狂悖以劝谏士,哀矜恻怛,勤以自励,日晏忘食。至于欲 自焚以答天谴,欲尽除天下之赋以纾民力,卒有五兵不试、禾稼荐登之效。是以青、 齐耆耋之叟,愿率子弟治道请登禅者,接踵而至。君子曰:“得乎丘民而为天子”, 帝之谓乎?故帝之功德,炳焕史牒,号称贤君。 若夫太祖之崩不逾年而改元,涪陵县公之贬死,武功王之自杀,宋后之不成丧,则后世不能无议焉。《宋史》既肯定宋太宗的功绩,先表扬一通,给他一个贤君帽子戴戴,而后主要抨击宋太宗改年号,逼死弟弟、侄子,轻视嫂子这些事,对于宋太宗本人的政治、军事方面的缺陷并没有提及。到了明朝和清朝历史学家们的步子就迈得更大了,除了《宋史》这些批评之外,明朝历史学家王夫之对宋太宗屡易宰相,提出尖锐的批评——“立法愈密,奸佞之术愈巧。太宗颠倒其大臣之权术,又奚能取必于闇主?徒以掣体国之才臣,使不能毕效其所长。呜呼!是不可为永鉴也欤!” 而清朝历史学家赵翼对宋太宗驭将之术提出更严厉的批评: “宋太祖以忠厚开国,未尝戮一大将,然正当兴王之运,所至成功,固无事诛杀。乃太宗、真宗以后,遂相沿为固然,不复有驭将纪律。如太宗雍熙四年,刘廷让与契丹战于君子馆,廷让先约李继隆为援,及战,而继隆不发一兵,退保乐寿,致廷让一军尽没,廷让仅以数骑脱归。是继隆之罪,必宜以军法从事,而太宗反下诏自悔,而释继隆不问。” 整体上说,古代对宋太宗的评价还是褒大于贬的,对他的批评主要是权术和军事方面03、太宗不知兵终于到毛泽东了,毛泽东对宋太宗可不太客气了。 首先,毛泽东重点评价了宋太宗在位22年最大的军事行动,两次北伐。第一次北伐是太平兴国四年(979年),宋太宗灭掉北汉后,为收复幽云十六州,对辽国发动第一次大规模战争,这一次出兵作战,打了辽国一个措手不及,险些收复幽州,但由于宋太宗指挥失误,在高粱河大败,宋军全线溃退,死者万余人,宋太宗本人乘驴车弃军逃跑,留下一个高粱河车神驴车漂移的美丽传奇。 第二次北伐是雍熙三年(986年),宋太宗趁辽国新君初立、主幼国疑之机,发动三路大军,再次北伐辽国。结果第一路,米信率领的西北路军在新城会战失利;第二路,曹彬率领东路军在岐沟关被辽名将耶律休哥击败。 宋太宗急令宋军三路大军撤退,并命潘美、杨业统率的西路军护送百姓内迁。 结果监军王侁和主帅潘美指挥失误,且怯阵先退,致使断后的杨业陷入重围,被俘绝食殉国。 第二次北伐以失败告终。毛泽东可是不世出的军事家,宋军此战存在的缺陷,宋太宗拙劣的指挥,毛泽东自然是一眼洞穿。 毛泽东在评价这两次北伐时,没有从史学家的角度分析,而是以军事家的身份,对宋辽双方战术特别是辽国战术上进行了深入分析。尤其是辽军在两次战争中都用了“诱敌深入、聚而歼之”的战术,而宋军却“尔后屡败……宋人终不省”(毛泽东评价)。 毛泽东可谓是“诱敌深入、聚而歼之”的战术的行家里手,因此他对辽军采用此战术表示肯定,对宋军的失败表示惋惜。 重点来了,毛泽东把两次失败的主要原因归咎于宋太宗的错误指挥。于是,他在看完两次战争后,给宋太宗的评价是——“此人不知兵,非契丹敌手”。 毛泽东一句话,宋太宗从此成为“不知兵”皇帝的代表人物。但毛泽东什么人,古往今来比他强的军事家,没有几个。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他说宋太宗“不知兵”,宋太宗不服也得憋着!04、太宗无能也正是因为毛泽东对宋太宗那令人发指的军事低劣水平深恶痛绝,因此,当他看到《宋史》评价宋太宗时,他给出更为辛辣的讽刺。 《宋史》对宋太宗的赞,有这么一句“帝沈谋英断,慨然有削平天下之志。” 毛泽东毫不客气的批注道:“但无能”。毛泽东意思是说,宋太宗就是一眼高手低的无能之辈。《宋史》赞中这句“故帝之功德,炳焕史牒,号称贤君”。毛泽东则在“炳焕史牒”后面批注道:“幽州之败”。毛泽东这话可就有意思了,嘲讽之意,不言而喻。宋太宗,你确实永载史册了,幽州之败,高粱河车神的名声可不是永载史册了嘛。而在《宋史》赞中这句“至于欲 自焚以答天谴,欲尽除天下之赋以纾民力,卒有五兵不试、禾稼荐登之效。是以青、 齐耆耋之叟,愿率子弟治道请登禅者,接踵而至。”毛泽东直接毫不留情的批注道:“不择手段,急于登台。”在毛泽东看来,《宋史》对宋太宗的称赞是十分虚伪的(他认可宋太宗弑君杀兄继位的说法)。 毛泽东丝毫不掩饰对宋太宗的蔑视嘲讽之意。05、小人之心《宋史纪事本末》记载:“帝遂以襄王为开封尹,改封寿王,于是立为皇太子。庙见还,京师之人拥道喜跃,曰:“少年天子也。”帝闻之不怿,召准谓曰:“人心遽属太子,欲置我何地?”准再拜贺曰:“此社稷之福也。”帝入语后嫔,宫中皆前贺。这个记载指的是宋太宗立宋真宗为太子后,开封百姓欢呼悦雀,夸宋真宗是“少年天子”。一般来说,正常人看到自己儿子有出息了,应该高兴才是。可宋太宗听到这话后,就很不高兴了,他想到的是,大家都说太子好,置我于何地。 宋太宗此言虽说是出自帝王对权力的本能反应,但心胸着实太狭小了些。因此,毛泽东看到这个记载后,不屑之意,勃然而出,愤然提笔,直截了当批注道:“赵匡义小人之言!”综上所述,毛泽东评价宋太宗的用语,分别是——“宋人终不省”、“此人不知兵,非契丹敌手”、“但无能”、“不择手段,急于登台”、“小人之言”。这些可都不是什么好词,甚至可以说,在毛泽东看来,宋太宗就是对内不择手段、虚伪奸诈,对外不懂军事、无能至极的心胸狭窄的小人。结语、 毛泽东是整个世界历史上有数的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他的思想和成就所达到的高度是常人所无法企及的。 这一高度使得他的事业、思想、看法,都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毛泽东向来对一些庸碌无为的帝王不假颜色,他对汉文帝、汉景帝都没什么好话,认为“文景二帝乃守旧之君,无能之辈”。 至于宋太宗,他更是瞧不起,毛泽东是以一个领袖和军事家的角度去评价另一个领袖宋太宗。 他得出的结论当然和古今学者都不一样。且不说毛泽东的话是否有失偏颇,但他确实言之有物。靓坤同志曾说,错了就要认,挨打要立正。 毛泽东的评价虽然很不客气,但是宋太宗不服不行。 技不如人,只能甘拜下风。所谓“烛影斧声”,最早来源于《宋史纪事本末》的记载:帝王召晋王光义,嘱以后事。左右皆不得闻,但遥烛影下晋王时或离席,若有逊避之状。既而上引柱斧戳地大声谓晋王曰:好为之,俄尔帝崩时漏下四鼓矣。976年,也就是北宋开宝九年十月壬午夜,宋太祖患病未愈,急召晋王议事,兄弟二人屏退宫女和太监后独处。期间,屋外有人看见烛光下的赵光义时而离席,时而躲避,还听见赵匡胤引柱斧戳地声,场面非常的激烈。宋太祖当夜驾崩后,其弟赵光义继承皇位,史称宋太宗。此后,关于“有子不传却传弟”的争议从来就没有停止过,纷纷质疑晋王以斧砍死兄长后强行篡位。宋太宗继位后,逐渐又有了“金匮之盟”的说法,声言这次皇位传承是杜太后生前就定下的,并非谋逆夺权。但是,后世关于这个悬案却从来没有盖棺定论,至今都有许多的声音。那么,宋太宗究竟有没有杀兄篡位?本着尊重事实和揭秘历史的态度,文史不假带您走近宋太祖和宋太宗,走进备受争议的“两宋王朝”。为了抵制恶意抄袭,笔者在来源于网络的图片附加标识实属无奈之举,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959年,后周世宗柴荣突然病故,年仅七岁的柴宗训继位,立即引起了朝局的不稳。到了正月初一,前方传来了辽国联合北汉大举入侵的消息,更加剧了政权的动荡不安。实际掌权的符太后毫无主见,慌乱之下只好求助于宰相范质,重新对赵匡胤委以重任领兵御敌。当后周大军行至陈桥驿(今河南省封丘东南陈桥镇),蓄谋已久的兵变终于开始了。这天晚上,赵匡胤的弟弟赵光义和亲信赵普等人在军中大肆散布消息,鼓吹“皇帝幼弱不能亲政,为国效力破敌又有谁人知晓”?受此影响,将士们的情绪立即被煽动了起来,赵光义等人将准备好的龙袍披在假装醉酒的赵匡胤身上,伏地皆呼万岁。赵匡胤在半推半就下登基称帝,率兵回师开封,几乎兵不血刃就夺取了政权,摇身一变成为了大宋的开国皇帝。在这个夺权过程中,有个人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他就是同胞弟弟赵光义。功成名就后,赵匡胤立即犒赏群臣,任命石守信为归德军节度使,任命高怀德为义成军节度使,任命张令铎为镇安节度使,任命王审琦为泰宁军节度使,任命张光翰为江宁军节度使,任命赵彦徽为武信军节度使……。而对于陈桥兵变最大的功臣赵光义,他又是如何封赏的?起初,赵光义被任命为殿前都虞侯,领睦州防御使之职,后又担任了泰宁军节度使。征讨李重进后,他被加封为大内都部署加同平章事,还任开封府尹兼中书令。消灭北汉后,更被任命为东都留守并且加封晋王,位列宰相之上。在赵匡胤看来,弟弟对自己不错,而自己也没有亏待他。可是,赵光义却并不这么认为,他还有第二步棋要走,那就是未来也要当皇帝。问题来了,这“皇帝”的名额非常有限,不像是在学校当个组长或者课代表,名额特别多。为了抢夺这唯一的名额,他开始蠢蠢欲动,终于对老哥赵匡胤下手了。于是,在称帝九年后的一个夜晚,年仅50岁的赵匡胤就毫无征兆地驾崩了。事发当夜,赵光义奉诏后入宫面圣,哥俩在屏退左右后推杯换盏,聊到关键时刻还发生了剧烈争执,最终形成了“烛影斧声”。第二天凌晨,赵光义独自从殿内走出,声称皇帝刚刚驾崩了,自己就当仁不让地继承了皇位。之后,他继续完成哥哥未尽的事业,着手进行统一全国的战事。由于过分自信和好大喜功,宋太宗主导的几次北伐都以失败而告终,国力消耗非常严重。一看外战不行,他立即调整了政策,开始执行“守内虚外”,为日后的“积贫积弱”局面埋下了伏笔。自古以来,王位或者皇位的传承都是事关大局的重中之重。从商朝开始,继承制度基本都是按照“父死子承”,辅之以“兄终弟及”,逐渐成为了惯例。据《公羊传·昭公二十二年》记载:其称王子猛卒何?不与当也,不与当父死子继和兄死弟及之辞也。不过,无论从历史传统还是血缘亲疏来看,“父死子承”都是首选,“兄终弟及”都是备选。问题来了,宋太祖赵匡胤虽然驾崩了,但他并非没有儿子,除了滕王赵德秀和燕王赵德林早夭外,还有两个儿子活到了成年,他们分别是次子赵德昭和幼子赵德芳。也就是说,这二位正主才是真正的皇位继承人。宋太宗在即位之初,朝野始终都议论纷纷,认为他的皇位得来不正。面对严峻的信任危机,他开始茶饭不思,开始寝食难安,终于下定决心要为自己皇位的合法性找到依据。通过冥思苦想,宋太宗终于找到了一根救命稻草。于是,他声称自己的母亲杜太后当年临终前,曾当着宋太祖的面留下一道懿旨,要求老哥死后传位于自己,而自己去世后再传位于弟弟赵廷美。这套说辞俨然有鼻子有眼,具有一定的合理性。而且,还有一份懿旨藏于金匮之中作为实物证据,更增加了可信程度,史称“金匮之盟”。“金匮之盟”暂时让宋太宗度过了信任危机,可新的问题又来了。难道,自己真的要传位于弟弟赵光美吗?这是一个问题,一个大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宋太宗又一次下手了。于是,赵氏皇族内部开始接二连三的出事,很多都是“天外横祸”,离奇得让人目瞪口呆!979年,赵匡胤的儿子赵德昭被叔叔赵光义痛斥一顿,理由是不思进取。结果,他回家后就莫名其妙地死了,具体死因高度成疑。经过一系列的调查取证,官方结论竟然是自杀。981年,赵匡胤的最后一个儿子赵德芳也离奇死了,年仅23岁。经过又一次的调查取证,官方结论竟然是病死,可问题是他正值盛年,而且从无病史。于是,在赵氏皇族内部,仅存的隐患就剩下了赵光美。怎么办?赵光义开始天天犯愁。到了982年,宋太宗赵光义终于等到了机会。也许,就是他自己创造的机会,自导自演了一出戏。赵廷美被人揭发阴谋篡位,立即遭到有关各方的密切调查,很快被以莫须有的罪名贬到了西京,后来又贬到了房州。据说,他因为“羞愧难当”进而患病,在984年就一命呜呼了。短短四年时间,潜在的皇位争夺者赵德昭、赵德芳和赵廷美都相继离世,而且非常的匪夷所思。从此以后,再也没有什么力量能与宋太宗及其子孙们争夺皇位了,他终于笑了!但是!也有人认为“金匮之盟”是真实的。赵德昭出生于951年,先后担任过贵州防御使和山南西道节度使等职。通过历练,宋太祖赵匡胤任命他出任中书门下平章事,基本上形同宰相。赵德芳出生于959年,先后担任过贵州防御使和山南西道节度使等职,和他的哥哥轨迹如出一辙。在此历练期间,他的表现有些平庸,并没有赢得父亲宋太祖的认可。最关键的一点,宋太祖赵匡胤始终都没有册立太子,甚至没给两个儿子封王。而很早之前,他已经晋封弟弟赵光义为晋王,孰轻孰重明显一目了然。有人认为,赵匡胤的北宋是在五代十国的乱象中建立起来的,是从后周的孤儿寡母手中夺过来的。因此,他深知“国赖长君”的重要性,要不是柴宗训年幼无知,要不是符太后毫无主见,陈桥兵变或许根本不会成功。为了延续来之不易的赵宋王朝,赵匡胤更愿意传位于年长的弟弟赵光义,这是最稳妥的办法。而且,当时传位长者为君也并非没有先例,后周世宗柴荣就是这样得位的,是郭威心甘情愿这样做的。很多人认为,宋太祖赵匡胤是为了宋朝的基业,为了完成国家的大一统,把皇位传给更具政治手腕、更有战略眼光、更能稳定朝局的赵光义,似乎也在情理之中。不过,事情的发展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北宋在宋太宗赵光义之后并不顺畅。由于鼠目寸光和因循守旧,金国在1127年攻破了都城开封,还将宋徽宗和宋钦宗以及绝大部分赵氏皇族、后宫妃嫔与文臣武将共计三千多人都虏走,北宋的传承就此结束。期间,只有宋徽宗的第九子赵构侥幸逃脱,还跑到临安被拥立为皇帝,改元建炎,成为南宋的第一位皇帝。不过,由于他长年无子,只好就近从赵匡胤的子孙中选出一位继承皇位。1162年,赵构主动退位成为太上皇,将皇位禅让于赵昚,史称宋孝宗。从此以后,被赵光义中途截胡的皇位,又传回到了赵匡胤后人的手中。文史不假个人认为,宋朝的皇位传承非常有意思,也非常有邪性。北宋朝,除了开国皇帝赵匡胤以外,继位的皇帝都是赵光义的这一支脉;南宋朝,除了开国皇帝赵构以外,继位的皇帝都是赵匡胤的这一支脉。真不知道,这是巧合?还是天定?@文史不假宋太祖赵匡胤是武将出身,也是个武力和权术的能人,自“陈桥兵变”皇袍加身到“杯酒释兵权”,体现出对武将的不信任。也是由于唐末武将的以武乱权,故赵匡胤设立枢密院为全国的最高军事机构,最高长官枢密史由文官担任。所以文官权力极大。宋朝官员如何掌握该力量离不开“国策、体制、政治”因素影响下的宋朝“文官制度” 在宋朝,文官的活动空间可谓非常之大,相对于其他朝代的文官也更为自由。这样的变化,与大宋的开国皇帝赵匡胤的政治决策息息相关。宋太祖赵匡胤所颁布的“勒石三戒”,使得宋朝时期的文官们生活有了很大的保障。自从赵匡胤登上皇帝的宝座后,将发展的中心转移到对于国家的建设中去,与此同时也产生了在当时盛极一时的宋朝文官风潮。在宋朝,统治阶级对于文人墨客非常尊敬,重视有佳,重文轻武的程度在中国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在这样的社会大环境下,文官成为了一种比武官更加重要的职位,掌握的权力远远要超过武官,受到了社会各个阶层的尊崇,其光鲜亮丽的程度可见一斑。宋代的开国宰相赵普对儒家文化的大力推崇,更是为整个时代的读书人创造了一个很好的从政的环境。一、 重文抑武,文官当道的治国政策对于宋朝为什么文官会拥有如此高的社会地位,我们就不得提到宋太祖赵匡胤这个人物。在当时,发生了陈桥兵变这一历史事件之后,赵匡胤非常担心这样的情况会再次发生,历史的悲剧将在他的身上重演。五代十国时期藩镇割据导致社会局势非常动荡不安,人心惶惶;宦官掌握国家大权,帝王的权力名存实亡。为了预防出现这样的局面,宋太祖赵匡胤带领自己的得力助手,将散落在各个地区的兵权紧紧收归到自己的手上,大规模的压缩地方政府所享有的权利。并且,其对军队进行了全面的改革,使得各个地方的军事权利完全由自己所掌控,使得军事将领们逆反中央的可能极基本不存在。这样难以表达的小心思,宋太祖赵匡胤肯定不会把它当着文武百官的面赤裸裸的昭告天下。他只说是为了让国家未来可以变得更好、更强大,为了避免战争的再次出现,国家需要休养生息。按照这样的说法,朝政的建设并不需要过多的武官,所以武官的人数理所当然的需要进行裁减。当时国家的努力范围,是要将经济恢复到战前的水平,以及逐步完善国家现有的政治制度。因此,宋朝时期的朝廷对于文官的需求量非常之大。从这一点上我们就可以看出赵匡胤的智慧,利用数量日渐增多而无实质伤害性的文官来打压那些手头上掌握兵权的武官。在这样的政治风向的影响下,走向政治仕途,成为一名文官是当时很多读书分子所追求的目标。现在我们在谈到宋代的文官制度的时候,士大夫可以说是其中的标志。文官们如果想要顺利的进入政坛、踏入仕途,在朝堂上能够有一番作为的话,首先需要通过的就是士大夫阶层的考验。这也是宋朝文官制度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风向标。宋太祖赵匡胤为了能够将国家的权利牢牢的把握在自己的手中,建立了一套体系非常完备、系统的制度,这些举措对于当时国家的稳定以及官员的控制来说都是非常有必要的。“兵权所在,则随以兴,兵权所去,则随以亡。”宋朝在保留有原有的必要的常设的处理日常事务的机构之外,也增设了很多削弱宰相权利的分支机构。为了避免文官也对国家的政权产生影响,将每一个职位的职能都进一步细化,每个职位之间的权能都有相互牵制与制约。由此保证每个文官都在被牵制的情况下尽心尽力为中央贡献自己的力量,这大大加强了中央对于文武百官的控制和朝廷中央集权。虽然在宋朝的末期,还是出现了官员数量过多,行政效率非常的低下,官员们互相推脱责任的种种现象。但是,我们所不能否认的是,宋太祖赵匡胤所设立的这一系统的文官结构对于武官专权起到了很大的抑制和平衡的作用。文官也凭借这样的契机走入了大众的视线。二、 初入体制,文官进阶的资格途径自隋唐时期科举制度创设、完备之后,考试是大多数百姓进入朝堂,开始仕途的一个最佳途径。在宋朝,除了通过科举制度进入仕途之外,还有另外两条进入仕途的道路。它们分别是自荐制度以及荫补制度。科举制度最早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就产生了雏形,到了后来的隋唐时期真正的发展壮大,形成了一套相对完善的体系。这一制度主要是通过公开进行相关科目的考试来选举朝廷所需要的人才,也使得当时宋朝时期的读书人对于学习产生的氛围非常浓厚,人们对于读书人、知识分子也非常的推崇、尊敬。科举制度使得很多家境贫寒,没有什么政治背景的考生有机会获得进入官场的机会,因为科举制度相对来说非常的公平,考生们可以真正展示自己的才华、实力,出生普通家庭的学子也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进入仕途。自荐制度通常针对的是已经步入仕途的官员,皇帝下旨需要人才的时候,这些有才能的官员就可以积极的报名,推荐自己。有的时候,这也需要有上级领导的欣赏和推荐。推荐完自己之后,还需要进行相关的考试来选拨人才,在这一点上和科举制度是非常相似的,这也在最大程度上的保证了公平性,避免权利对其进行干扰。有的时候,皇帝会亲自参加自荐制度中人才的考核以及选拨程序。“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自荐制度的难度与科举制度相比可以说是旗鼓相当的,这也是为官之人得到重用提升的一个非常好的机会。荫补制度相对于以上两种制度来说,对于贵族们来说是更加有利的。那些豪门贵族家的子弟虽然不能随心所欲的进入官场,但是对于平民百姓来说,却是多了很多门路和捷径。这样做的目的也在于笼络朝廷官员,是他们更加衷心的辅佐帝王,全身心的为皇帝服务。从以上所说的我们其实不难看出,在宋朝成为文官有很多种途径。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也是最为公平的一种方法还是通过考试进行相关的选拔,这让很多寒门学子充满了希望。尤其是当时的宋朝重视教育,而且科举录取名额,相比于唐朝有所增加。在宋太宗赵光义在位时期,曾多次恩科,每次录取百余人,他在位的二十多年内,录取的进士人数就有上千。整个宋朝科举录取的进士人数,远高于唐朝,还有其他的制度,与科举制度相辅相成,使得当时文官的队伍日益壮大。三、自在悠然,文官当道的政治保护我们不难看出,在当时的宋朝,文官具有非常高的社会地位,不仅仅是因为很多的学子希望能够通过成文文官来实现自己内心的报复,大展宏图,为国家做出贡献。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当你成为了一个文官之后,你不仅仅可以得到大家的尊敬、推崇,实现自己的理想,而且更重要的一点就在于文官的待遇还是日常优越、自在的。虽然这样低下的工作效率使得宋朝末期出现了冗官的现象,但是对于文官自身来说,这份差事还是相当悠闲自在的。在宋朝重视文官制度的影响之下,皇帝们往往不会对文官们发脾气,通常情况下也不会怪罪他们。宋太祖赵匡胤还下令在自己的墓碑上刻上为人熟知的“勒石三戒”,希望文官制度在后世能够继续发展壮大。“太祖勒石,锁置殿中,使嗣君即位,入而跪读。其戒有三:一、保全柴氏子孙;二、不杀士大夫;三、不加农田之赋。呜呼!若此三者,不谓之盛德也不能。”他还规定的不能杀死士大夫,自然而然的,文官也成为了保护的对象。纵观整个大宋的历史,几乎没有文官被处死。当时在宋朝有一位文官叫做蒲宗孟,他的日常生活非常的骄奢淫逸,而且没有一点仁义之心,残忍至极。虽然他的行为举止引起很多人的不满,屡次遭到弹劾,但是并没有受到惩罚,因此他的行为愈发放肆,这也是与当时对于文官过分的保护所导致的,连皇帝都不敢随意对文官进行惩罚。再加上宋太祖赵匡胤这个人,对于旁人都处于非常戒备的防备状态,他即使非常重用文官,也没有给文官太多的权利。为了防止文官掌握大量的权利,当时招聘了非常多的文官,这样一来,分配给每个文官任务更加的细致,任务量相比较而言也更加的轻松。日常的生活有保障,工作任务也比较轻松,还能得到社会百姓的认同。宋太祖赵匡胤去世的时候五十岁,他的妻子宋皇后二十四岁,活下来的儿子中,赵德昭二十五岁,赵德芳更是只有十七岁。按道理说,赵匡胤两个儿子年纪都不小了,也都可以做皇帝了,但最后登基的却是他的弟弟赵光义。至于说赵光义为什么可以做皇帝,“斧声烛影”太过于玄幻了,着实不可信。我倒认为有个说法相对而言靠谱点,而且这直接关系到赵光义后来对待赵匡胤妻儿的态度。赵匡胤一共有过三个皇后,第一个皇后贺氏出身名门,跟赵匡胤感情很好,育有三个儿子和两个女儿,其中儿子是长子赵德秀(早夭),次子赵德昭和三子赵德林(早夭)。可惜的是,贺氏在北宋建立前四年就去世了,后来被追封为皇后。贺氏去世后,赵匡胤又续娶王氏为妻,北宋建立后被封为皇后,她也是北宋历史上第一个实际意义上活着就当上皇后的女人,但没有生下孩子,还在北宋建立后的第二年就去世了。王皇后去世后,拥有后唐和后周皇室血统的宋氏嫁给了赵匡胤,她一入宫便被赵匡胤封为皇后。宋氏是洛阳人,她的祖母是后唐义宁公主,父亲是检校太师宋偓,母亲则是后汉太祖刘知远的长女永宁公主,身份十分高贵。据说,宋皇后美丽大方而又贤良淑德,赵匡胤跟她的年纪相差虽然很大,但两人的感情很好。两人在一起生活了十六年,赵匡胤每次下朝回宫,宋皇后都穿得整整齐齐地迎接赵匡胤,赵匡胤也每天晚上尽量跟宋皇后待在一起,足见夫妻情深。宋皇后没有孩子,所以她有意在赵匡胤仅有的两个孩子之一挑选一个作为她的子嗣来培养,赵德昭因为年纪比她还大一岁,她觉得尴尬,所以有意回避赵德昭。而比宋皇后小五岁的赵德芳就没有这种尴尬了,而且两人也比较投缘,所以宋皇后就将赵德芳视如己出地照顾和培养。976年十月十日深夜,赵匡胤突然去世。由于赵匡胤并未册立太子,所以宋皇后有意让次子赵德芳继承皇位,便派遣大宦官王继恩去召秦王赵德芳入宫继承皇位。但王继恩却没有去找赵德芳,而是直接去将晋王赵光义引入宫中。赵光义入宫后,王继恩让他在殿外等候,自己先进去回报宋皇后。宋皇后问王继恩把赵德芳请来没有,王继恩说没有,然后将赵光义给叫了进来。宋皇后这才发现王继恩出卖了自己,但转念又想到赵光义大权在握,自己孤儿寡母又无依无靠,于是在慌忙之中喊赵光义为官家,也就是承认了既定事实了。据记载,当时宋皇后见到赵光义进来的时候是这么说的,吾母子之命,皆托于官家。而赵光义喜出眉梢,于是对宋皇后说,共保富贵,无忧也。双方就这样达成了协议,赵光义做皇帝,宋皇后享富贵,一切都显得那么美好。事实上理性来看,赵匡胤不可能有“兄终弟及”的意思,赵光义弑兄篡位这个说法也说不过去。只能说赵匡胤去世得突然,将决定权留给了宋皇后,而宋皇后有意让赵德芳继位为帝,但最后被王继恩给背叛了,让赵光义占了便宜。在正史记载当中,王继恩后来受到了赵光义的格外看重,成为了一个可以领兵在外征战的排阵都监,可以说是相当风光了。所以从王继恩的人生境遇来看的话,他应该是对拥立赵光义有功劳才被重用的,毕竟他之前只是赵匡胤身边的小角色而已。至于说宋皇后在赵光义之后入宫之后的反应,这对于一个弱女人来说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她出生名门又久在宫廷,对政治斗争的残酷性是有认识的,所以她选择马上妥协,而不是跟赵光义负隅顽抗。不过,宋皇后暴露了她有意立赵德芳继位为帝的意图,赵光义当时不能干啥,但他继位之后发生的一些事情就很蹊跷了。弟弟抢了哥哥儿子的皇位,如果你要是弟弟,你会有安全感吗?换做是我,肯定是没有安全感的,我相信赵光义也是一样。根据陈桥兵变中赵光义的尿性来看,他做事跟他哥一个风格,那就是演技高超,喜欢在背后搞鬼,还善于借力打力。赵光义为了显示自己对哥哥妻儿的照顾,宋皇后封号不变,待遇不变,移居西宫;弟弟赵廷美封为齐王,任命为开封府尹兼中书令;赵匡胤的儿女都称皇子皇女,其中赵德昭封武功郡王,被任命为中书令;赵德芳年纪小,没有封王,但被封为贵州防御使。赵光义看似仁慈,但为什么赵匡胤的两个儿子都死得早,而且他还要在宋皇后死后不给她应有的待遇呢?一,赵德昭之死。赵光义976年继位,但到979年,赵德昭就去世了。979年,赵光义北伐幽州,赵德昭也跟着他一去了。在一次战斗中,赵光义不知道怎么就跑到前线了,屁股上还被契丹人射了一箭,他为了逃命,结果跟大部队走丢了。文臣武将们很久都无法找到赵光义,就以为他已经战死了。国不可一日无君,再加上战事紧急,急需要一个拍板作决定的人,所以就有很多人提出拥护赵德昭继位为帝。但就在大家热火朝天筹划的时候,赵光义捂着屁股屁颠屁颠地跑回来了,打乱了大臣们拥立赵德昭为帝的计划,大家就再也不敢提这事了。赵光义的北伐最终以失败而告终,这证明他的能力还是不行的,所以他回去之后绝口不提战败之事,也不封有功之人,但有人却将拥立赵德昭为帝之事告诉他了,他就有些坐不住了,但也不好发作。过了好长时间,赵德昭去找赵光义说封赏功臣的事情,赵光义拉长着脸对他说,等你做了皇帝之后,再去封赏那些功臣吧。赵光义这话说得狠啊,杀机暴露无遗。赵德昭也是个聪明人,知道自己差点就被大臣们拥立为帝之事被赵光义知道了,回家之后辗转反侧,觉得还是自我了结最好,至少可以保住家人,于是用一把剑自刎而死。赵光义虽然没有说要杀赵德昭,但他说的话这么重,能不让赵德昭害怕吗?赵光义未必真有心让赵德昭去死,但他威胁到了赵光义的地位,所以即使他不自杀,我想他也是必死无疑的。比较搞笑的是,后来司马光在他写的《涑水记闻》里,为了给赵光义洗白,便编造了一个故事,说赵德昭是因为喜欢吃肥肉给吃死的。司马光这玩笑可是开大了,听着就笑得肚子疼。德昭好啖肥劕肉,因而遇疾不起。二,赵廷美之死。赵匡胤去世的时候,赵光说是因为他母亲杜太后留有金匮之盟,要求兄终弟及,所以他才得以继承了赵匡胤的皇位。如果按照金匮之盟的说法,那么赵光义去世,他的皇位就应该交给弟弟赵廷美。既然如此,那么赵廷美就应该被封为皇太弟了,可是赵光义并没有这么做,而是对赵廷美进行极力打压。赵廷美作为皇弟,平时比较嚣张跋扈,所以赵光义经常斥责他,他因此对赵光义十分不满。后来,赵廷美不知从哪儿听说了金匮之盟的内容,得知自己可以在二哥赵光义去之后继承皇位,所以好几次找赵光义要看金匮之盟的内容,但赵光义态度很暧昧,一直在敷衍他,就是不给他看。978年,赵廷美被赵光义忽悠去毒杀了后主李煜,后来被人们唾骂得很惨,他对赵光义的不满开始急剧增加,于是密谋造反,但不幸事情败露,被赵光义贬为涪陵县公,举家迁往湖北房县居住。蹊跷的事情再次发生,赵廷美在去到房县之后,没过几天就突然去世了,只知道他死前吐了大量鲜血,死时也只有三十八岁而已。更为蹊跷的是,赵光义的长子赵元佐因为同情赵廷美而发疯,还被贬为庶人。那么问题来了,如果赵廷美是真的该死,赵元佐为啥要同情他?只能说,赵廷美之死并不简单,这才让赵元佐难以接受,继而发疯。而赵元佐发疯之后,赵光义不去为他治疗,反而将其贬为庶人,又是为什么?还不是因为赵元佐知道的事情太多了,而且这些事情还很重要,比如说皇位要兄终弟及,比如说赵廷美谋反是被诬陷的,再比如说赵廷美之死的真相。事实上,赵廷美只是发牢骚要谋反,他根本就没有跟谁密谋谋反,是因为赵光义害怕他继承皇位,所以才说他跟卢多逊要谋反的。赵元佐曾出面为赵廷美辩白,遭到了赵光义的嫉恨,他因此失去了皇位继承权,后来因为“发疯”被贬为庶人。三,赵德芳之死。历史上关于赵德芳的记载实在是太少了,只说他是在23岁的时候生病了,在睡觉的时候突然死去了。六年三月,寝疾薨,年二十三。一般而言,在睡梦中去世多半跟心脑血管疾病有关,但赵德芳这么年轻,不是得心脑血管疾病的年纪啊,所以说他的死十分蹊跷。顺便说一句,演义中八贤王的原型人物就是赵德芳。四,宋皇后的身后事。995年,宋皇后去世,享年四十三岁。宋皇后年纪轻轻就去世已经很可怜了,但是赵光义对待她的身后事却十分草率,甚至是羞辱。宋皇后死后,赵光义不为她穿丧服,也不让大臣们去给她治丧,还将她的灵柩搬到宫外的燕国长公主家存放,这完全不符合皇后应该享受的礼仪。有些大臣实在看不下去了,于是上奏折批评赵光义,他都不予理会。翰林学士王禹偁十分气愤,于是写了一封奏折规劝赵光义,竟然遭到了贬黜。孝章皇后(宋皇后谥号)崩,迁梓宫于故燕国长公主第,群臣不成服。禹偁与客言,后尝母信仪天下,当遵用旧礼。坐谤讪,罢为工部郎中、知滁州。这还没完,宋皇后的灵柩在燕国长公主家存放了两年后,赵光义还下诏书说,不让宋皇后跟宋太祖合葬,也不能让她的牌位进入太庙供奉。后来,赵光义将宋皇后葬在了宋太祖永昌陵北边的一处坟墓之中,而不是在皇后应该埋葬的西南方位,然后他派人将王皇后的牌位移到太庙去,导致宋皇后的牌位就只能放在别庙中,这个做法实在是太侮辱宋皇后了。有些人说,赵光义之所以不让宋皇后跟赵匡胤陪葬,是因为那时候礼法森严,只能有一位皇后跟皇帝陪葬,其他两位皇后无法享受皇后待遇,所以赵光义对待宋皇后做法是没有错的。事实上,赵匡胤的嫡妻贺氏因为是被追封为皇后的,所以她既没享受跟赵匡胤合葬的待遇,也没有被供奉在太庙;而赵匡胤的第二任皇后王氏因为当皇后的时间太短,所以她也没有享受以上两项待遇。那么问题就来了,赵匡胤的地三任皇后宋皇后去世之后,怎么就不能享受合葬和供奉在太庙的待遇呢,实在是说不过去啊。所以说,赵光义是有意在贬低宋皇后,他是在发泄心中的不满情绪,至于说他对宋皇后究竟有什么不满,我想跟宋皇后当初支持赵德芳继位关系莫大。宋皇后在守寡的十九年间,低调到令人可怕,以至于史书上对她这段时间的人生经历没有太多记载,只知道她搬过一次家,但依然居住在皇宫中,而且活的时间有点短。宋太祖去世之后,他的儿子赵恒继位,恢复了宋皇后的待遇,她的家人也受到厚待。后世史家如李贽等人都批评赵光义之所以对宋皇后薄情寡义,跟赵匡胤去世当晚发生的事情有关。所以说,赵匡胤妻儿都没有什么好结局是不争的事实,也很难让人不将这个责任归咎到赵光义头上。至于说这些事情为什么会发生,只能说是赵光义为了稳固他的皇位并确保他的子孙可以继承皇位,这换做是任何一个人都可能去这么做。谢邀请!宋太宗可以说是个守业成功的皇帝,使国家修养生息百姓安居乐业,重文轻武,没有开疆扩土的雄心壮志,少了很多战火硝烟,相对而言使天下较为太平富裕,文化方面领先前朝,因此对他的评价也不差,是合乎情理的。拙见。宋朝以靖康之变为分界线分为北宋和南宋,南、北宋各有9位皇帝,宋朝的帝位继承呈现出与隋唐、明清等朝代不一样的现象,仔细观察两宋时期的帝位继承情况会发现一个颇为奇特的现象。北宋首位皇帝以外全是脉出太宗宋太祖赵匡胤通过“陈桥兵变”建立了北宋,但是年仅50岁便离奇去世,继任者并非太祖子嗣而是太祖之弟赵光义。且不管赵光义是通过“斧声烛影”事件还是“金匮之盟”当上的皇帝,事实上赵光义就是当上了北宋第二位皇帝,即宋太宗。太宗之后一直都是传位自己一脉,即便是第四位皇帝宋仁宗和第七位皇帝宋哲宗去世时无子,但选择的继承人也都是脉出太宗。所以北宋从太宗起直到靖康之变北宋覆亡期间的皇帝都出自太宗一脉。南宋首位皇帝以外全是脉出太祖南宋的帝位继承呈现出的是另一番景象。靖康之变徽钦二帝被俘后徽宗之子宋高宗赵构逃往临安建立南宋政权,赵构是宋徽宗的儿子属于宋太宗赵光义一脉,所以南宋首位皇帝仍是太宗一脉。赵构虽享高龄但去世时并无亲生儿子在世,赵构选的继位者宋孝宗是宋太祖的七世孙,这样一来宋朝的帝位重归于太祖一脉,孝宗之后直至南宋灭亡期间的继位者也都是出自太祖一脉。所以南宋除了首位皇帝出自太宗一脉,其他的皇帝都是脉出太祖。上述便是两宋时期的帝位继承情况,从中可见南宋除第一位皇帝外其他的皇帝都是宋太祖的子孙,北宋除太祖、太宗以外的皇帝以及南宋首位皇帝宋高宗都是宋太宗的子孙。三位皇帝都每个朝代的第二任皇帝,但是宋太宗赵光义与隋炀帝杨广、唐太宗李世民走上帝位还是有点区别,后两位皇帝都是在排挤掉自己的竞争者后成为帝国的法定继承人,然后走上皇位的。其中:唐太宗李世民在还是秦王的时候,发动玄武门政变,杀掉自己的竞争者太子李建成,逼迫唐高祖李渊立其为太子,然后禅位登上皇帝宝座;隋炀帝杨广在还是晋王的时候,通过排挤太子杨勇,最终隋文帝杨坚废除杨勇为庶民,改立杨广为太子,然后才逐步继承皇位。当然杨广即位后,假拟隋文帝杨坚诏书,赐死杨勇。宋太宗赵光义与其他两位皇帝的不同之处是:①前任皇帝宋太祖赵匡胤并没有明确指定继承人,在赵光义面前并没有实质的竞争对象。尽管赵匡胤此时还有两个儿子赵德昭、赵德芳,分别是25岁、17岁左右,但是宋太祖赵匡胤并没有对其封王或者太子。然而赵光义被封晋王,领京城开封府尹,位列宰相之上,可以说权利完全成为宋帝国的二号实权人物。②赵光义的继位完全是在合理合法的情况下完成的,并没有遇到大的阻碍。宋太祖赵匡胤驾崩后,晋王赵光义紧跟着以皇太弟身份继承皇帝位,而当时皇后孝章皇后宋氏及赵匡胤两个儿子也没有明显进行反对,尽管此时赵光义已经完全掌控了局势。但是这并不能派出赵光义弑兄篡位的嫌疑,“斧声烛影”出自《续湘山野录》的作者文莹就是宋代人,并且在笔记中对赵光义弑杀赵匡胤的事情记录的有声有色,然人不得不信服。而且作为宋帝国的二号实权人物,处在权利核心,要说赵光义没有再进一步成为帝国一号首长的野心,恐怕是谁也不相信。所以说,赵光义还是有杀兄长赵匡胤的动机的。不过在历史上,这件事恐怕始终成为没有证据的疑案供大家猜测了。即使赵光义在位期间,自己也没有提出更加有力的证明自己清白的证据。所谓“兄终弟及”“金匮之盟”并不能完全洗脱自己的嫌疑,而且宋太祖赵匡胤仅有的两个儿子在赵光义即位六年内相继英年早逝,让人更加怀疑宋太宗赵光义是谋杀宋太祖赵匡胤而篡位。

两宋风云 宋太宗攻略,三国群英传7之两宋风云的招降有诀窍没

4,三国群英传7 两宋风云 角色岳飞 怎么容易通关

岳飞先来高宠高宠前40级拿余华龙的弓,先打宋朝得宋朝大将,然后打虎牢关灭大金,最后打姓李的这时天下就差不多了望采纳。记住要早点北上擒名将遇到金兀术就高宠PK单挑。
先平定江南再北上最后灭姓李的。

5,三国群英传7之两宋风云的招降有诀窍没

没有的,但一些武将的一些特性可以提高招降的几率。
有,有的好武将你可以让他们在监狱里多呆几年,之后再招降的几率就会大的
有,有的好武将你可以让他们在监狱里多呆几年,之后再招降的几率就会大的 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缀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

6,华山玉泉院旅游景点渭南陕西

玉泉院位于华山脚下,相传是五代时陈抟老祖所建。玉泉院背依大山,四周古木参天,院内有一泉,泉水甘甜清冽,故名玉泉。相传此泉与山顶镇岳宫玉井相通。玉泉院内有希夷祠,名称来源于宋太宗赐陈抟“希夷先生”的称号。希夷祠分前、后两殿。前殿左侧是“华山全图碑”,右侧是宋代书法家米芾手书“第一山”石碑。后殿有陈抟塑像。山荪亭建于一块大石上,相传陈抟常在此观赏山景,著书立说。亭旁有一古树,名为无忧树,传为陈抟手植。玉泉院绿荫蔽天,回廊曲折,历来登华山的游客多先在此歇脚,随后出发登山。院内供奉的太古真人郝大通
我刚从华山旅游回来,我们是下午四点从玉泉院开始步行登山,因为走得比较慢,到晚上七点多宿在北峰。价钱是120一晚,简陋的单间,两张床。在上山住宿就不要想有什么条件了,连洗脸的水都很困难。如果体力好建议夜晚登山,直接爬到东峰看日出,不住宿。因为东峰的住宿的价钱贵的离谱,600左右一晚,条件也好不到哪去。可以前半夜在玉泉院脚下的住宿休息,那里比较多,价钱也比较便宜,估计30块一个床位能搞定。门口有好多拉客的,讲价就行。休息好了,带上两顿饭左右的食物和水,还有手套。上山吃的都很贵,红牛15一罐,方便面10块一碗,黄瓜3块一根,如果你有钱就不必背那么多吃的了,不然还是带点吧,多带巧克力,补充热量快。走玉泉院大门(100元门票,+20元保险。),开始爬山,到东峰看日出,然后直取南峰登顶。登顶后,去西峰,从西峰下山到北峰,或者还有体力转到中峰看看。然后下山,可走智取华山的那一条路。不过建议坐缆车(60块一位)下山,下山后,坐小巴(20块一位)到山脚下。因为那时你已经非常累了,从索道口到出山,还有好几公里呢。胆子大的朋友去走走长空栈道吧(30块一位),很爽,感受一下贴在悬崖峭壁的感觉。华山大门的确两个,索道有一个,玉泉院那里是步行上山的大门。祝你们玩的愉快。

7,殿试拿榜眼雨后太阳升泛舟游三峡打三个数字

殿试拿榜眼,雨后太阳升,泛舟游三峡打三个数字——答案:233。雨过天晴yǔ guò tiān qíng【解释】雨后转晴。也比喻政治上由黑暗到光明。【出处】明·谢肇涮《文海披沙记》:“御批云:雨过天青云破处,这般颜色做将来。”【结构】联合式。【用法】用作褒义。一般作谓语、定语。【辨形】“晴”不能写作“睛”。【近义词】雨后初霁、云开日出、云消雾散【反义词】彤云密布、云幕低垂、天昏地暗、阴雨连绵、大雨如注【例句】~的早晨;空气清新极了。
“榜”就是“表列取士次第之状”,在这里就是人们所说的黄榜或者叫“金榜”。排在首位的叫“状元”。   自唐朝以来,这个称谓就已经存在了,虽然也有过“状头”、“榜首”等不同叫法,但是得以传承的还是“状元”。而榜眼就不一样了,宋朝之前从未听说。据记载:“宋苏老泉曰:今进士三人之中,释褐之日,天下望为卿相。不十余年,未有不为两制者。是时,一甲无定额,不止三人,而以三人为 贵。然未言一甲二、三名为榜眼、探花。”就这个说法,张惟骧做案注:“《宋史》陈思让传,思让子钦祚,钦祚子若拙,太平兴国初进士,以第二人及第。时号第二及第者为榜眼。又李昭遘子杲卿,杲卿子士廉,皆一甲三名,人称三世。探花郎昭遘,宋初宰相李窻孙。是宋初已有榜眼、探花之称矣。丙寅孟秋惟骧又识。”由此可知,北宋时宋仁宗太平兴国初年,已经有“榜眼”的称号。 在历史上,宋代科举制度最引人兴趣的特征之一,是往往用丰富多彩的词汇来代替比较枯燥无味的制度术语。“榜眼”就是这些科举文化语汇中的一个。类似的还有很多:“贡院”指考生参加考试的厅堂,“乡贡”是指在贡院中选拔的举人。其次,是在某些场合、环境里,用通俗易懂的考试术语来强调成功的荣耀。而“榜眼”就很有这种韵味。类似的还有不少,殿试第一名有时称为“龙首”,有时称作“大魁”;而对列出登第者姓名的叫作“榜”,有时也叫“桂籍”。另外,在一些名词里也流露出科举考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如:形象地称呼科考试院为“棘闱”,强调了应试者的艰难。   据《称谓录》记载:“榜眼名目,始于北宋。古者原以第二、三两名为一榜眉目;眼必有二,故第 二、第三皆为榜眼。后以第三为探花,遂专以第二为榜眼。”因此,“榜眼”的概念就是旧时科举之制,给以廷试一甲第二名的称谓。在民间俗称可能更早,但是作 为科举术语广泛使用是自宋朝开始。   宋朝太祖赵匡胤开宝六年三月,在讲武殿亲试举人,并确定自此以后定为常式。自武则天称帝,天授元年二月亲自策试贡士,开殿试之先河,至此终于将殿试纳入科举制常例之中,成为科举中最高的一级考试。北宋时期,宋太宗太平兴国九年进士始分三甲。一开始殿试设三甲取士,一甲三人都可以称为状元①。凡眼睛,人们认为必成双成对,于是将黄榜之上,榜首之下的一甲二、三名统称为金榜之眼,不分第二、第三,全称作榜眼。到宋太宗太平兴国初年,已经将进士第二人号称为榜眼。到南宋时期,将探花的称谓专属第三名,而榜眼也成为进士第二人的专用名称。   元朝虽然仍分三甲取士,但多数一甲仅取一人。因此,进士第二人就成了二甲第一名,仅得进士出身。但是,还是有个别例外,元顺帝首先提出“鼎甲”②,一鼎三足,自然会有榜眼、探花,否则状元单独不可能将“鼎”稳定支撑。   明朝朱元璋洪武年间多次颁诏书,定科举制度。洪武三年,诏定科举法,确定八股制义;洪武 四年,初开会试、殿试;洪武十五年,定三年举行一次科举考试,后又命厘定新进士受职制等。从现存文献看,明朝隆庆年间(1567~1572)已有以榜眼作为著作的题名③。只有到了明朝,榜眼、探花才成为朝廷承认的称谓,开始成为官方定制。清朝沿袭明制,直到终止。   “榜眼“作为进士一甲第二人的称谓,从无到有、从俗称到官制,经历了一个较长的过程。对于我们来讲,不论提到状元还是榜眼,都是数一数二的。众所周知,作为“文明古国”的中国,可以说第五大发明之科举,影响远至西方各国,国际上通行的前三名、各种评比的冠、亚、季军,真不知是否也有状元、榜眼、探花的影响。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中国的科举制度被国外选官制度所借鉴、所采用。

文章TAG:两宋风云  宋太宗攻略  三国群英传7之两宋风云的招降有诀窍没  宋风云  风云  

相关文章

  • 致命公司飞船没电解决方法

    飞船是致命公司游戏中的一个重要工具,玩家可以在飞船上做很多事情,飞船需要充电才可以使用,下面就来说一下飞船没电的解决方法。..
  • 阿凡达潘多拉边境免费游玩方法

    阿凡达潘多拉边境已经正式上线了,玩家也已经可以购买游戏了,但其标准版348的定价却让不少玩家望而却步,因此不少玩家就想到了白嫖,那么怎么才能白嫖呢,有没有不花钱就能玩到阿凡达潘多拉边境的方法呢。..

猜你喜欢

关于帝一应用 | 联系方式 | 发展历程 | 版权声明 | 下载帮助(?) | 广告联系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11-2022 帝一应用 www.diyiapp.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晋ICP备2023025288号-1

帝一应用所有资源均来自用户上传和网络收集整理,版权归原公司及个人所有。如有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网站编辑和邮箱联系,我们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谢谢!
本站点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