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游戏,APP下载,公益下载:帝一应用

帝一应用手机版|下载排行|最近更新|tags标签汇总

当前位置:首页 - 攻略 - 手游攻略 - 贾诩 攻略 三年,我今年三十岁有三个男孩但最小小孩子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如果按

贾诩 攻略 三年,我今年三十岁有三个男孩但最小小孩子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如果按

时间:2022-08-26 04:09:56来源:整理作者:佚名投稿 手机版

1,我今年三十岁有三个男孩但最小小孩子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如果按

不能免
的小孩05年的,第二

贾诩 攻略 三年,我今年三十岁有三个男孩但最小小孩子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如果按

2,求火凤燎原三年的神结局全攻略

神结局属性要求:计略、推演、辩才、统帅四项800+ 政治650+,机巧、容止两项400+,黑暗兵法必须要150 光明兵法不做要求。这是到目前为止目前测到的数值。事件么……按郭嘉的HE路线走没错的早期记得刷一下贾诩和荀彧的好感度,因为神结局重要达成条件“平安符”,平安符的材料“破旧护身符”(一年4月去贾诩房间翻书触发)、“五色线”(第二年7月集市荀彧触发),需要这两位师兄的好感。再一个就是华佗的符纸。第二年的时候连续采药几次吧,大夫会给的。其他的事件就是郭嘉线的事件了,能触发一定要触发要跟郭嘉打沙盘打沙盘打沙盘,是知道的吧?走郭嘉线不跟郭嘉沙盘就会悲剧。主线别走错,走白毛线,打白毛必须赢。总之先攒几周目嫁妆吧,神结局嫁妆很重要。祝玩的愉快!

贾诩 攻略 三年,我今年三十岁有三个男孩但最小小孩子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如果按

3,求贾诩攻略

依次就是速度之靴、仙术古卷、巫术杖、天机,法装这就齐了,剩下的看形式出,比如月下啦,血斧啦什么的,最后升山海经.杀人在能打出四连发火焰爆轰的情况下就是先对敌人使乌龟再开C,那绝对就是秒人,如果秒不了就证明你发展太不行了,别人都快全装了你才那么点装,追击敌人的时候贾诩就是耗死人,他的C 6秒就恢复一次,再加上E,追几步C一次追几步C一次就耗死敌人了.剩下的E和W就是看情况使,见机行事.总共贾诩杀人就是这样了,望楼主采纳. 个人觉得贾诩没什么技术性,就是光爽.

贾诩 攻略 三年,我今年三十岁有三个男孩但最小小孩子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如果按

4,李儒贾诩程昱都是三国中著名的毒士他们三个哪个最毒

谢邀,我是以史为鉴。如果把三国时期的谋士们都组织起来玩吃鸡游戏,谁会赢不好说,但贾诩绝对是可以活到最后主力人选。别说三国时期,整个中国历史上比贾诩更善于保命的也没有几个。贾诩可以说把明哲保身的技能点到了满级。三国中记载了贾诩的几次献计,除了次次都洞察秋毫外,更多的是贾诩的活命本能。一贾诩是武威人,年轻的时候,有一次跟着商队,结果被羌、氐人打劫了。按照之前的经验,被这些人打劫基本上人必死,货必失。结果贾诩就给羌人首领讲了一句话,也给后来者上了一堂经典的保命课。贾诩说:我是段颎(jiǒng)段太尉的侄子,杀了我后果你们自己看。如果放我走,赎金给你们翻十倍。段颎(jiǒng)也是武威人,在凉州跟羌人作战几十年,光杀掉的羌人就超过四万人,威名远播。这些强盗还是很害怕,又听到有厚重的赎金,就把贾诩放了,而其他人都没能活着回来。二贾诩后来跟着董卓女婿牛辅,后来董卓被吕布所杀,王允和吕布打算清洗董卓西凉旧部。西凉将领都很恐慌,纷纷打算各自逃命,贾诩一看这那行?都这么跑路的话谁也别想活,于是贾诩给李榷郭汜说:咱们自己这样跑,随便一个片警就给逮起来了,莫不如集合西凉士兵试一下,不行再跑。李榷郭汜一拍大腿,有道理啊!于是集合西凉士兵,以替董卓报仇的名义打跑了吕布,杀了王允,挟持了汉献帝。俩人互相还不服气,又乒乒乓乓打了好几年。不过贾诩早看出俩个家伙不成器,早早跟着张绣跳出关中来到南阳。三贾诩跟着张绣,虽然帮张绣称霸一方,但更多的还在观察天下大势。张绣刚开始跟着刘表、袁绍和曹操不对付,曹操虽然出兵击退张绣但迅速撤退。张绣觉得这个时候应该追击,贾诩说你追击必败。张绣不听,果然被曹操打了个埋伏惨败而回。贾诩说,你再追就能赢!张绣很奇怪,但这次听贾诩的话,重新追了上去,果然打了胜仗。可见贾诩对曹操的心理、战术掌握之深。而虽然贾诩跟曹操为敌,但是贾诩更多的还是选择机会投靠曹操。于是才有第一次劝张绣投降曹操,以及曹操宛城之败后,贾诩选择了在官渡之战关键时刻,对曹操雪中送炭,第二次投降曹操。果然,曹操咽下了长子曹昂、侄子曹安民、大将典韦之死的怨恨之气,拜贾诩为执金吾,封都亭侯,迁冀州牧。拜张绣为扬武将军,并让其子曹均娶张绣之女为妻。四贾诩跟随曹操晚,但是贡献不小。不论是官渡之战还是关中对阵马超,贾诩都有精彩表现。但是贾诩最精彩的还是站队。在曹丕和曹植争夺继承人如火如荼的时候,曹丕前往求教贾诩。贾诩在站队问题上其实早有想法,但是贾诩又不能明显的表达出来,否则杨修就是前车之鉴。于是贾诩跟曹丕说:你只要安安稳稳本职工作,不要违反孝道即可。曹丕虽然一头雾水但还是答应了。果然没过多久曹操也来咨询贾诩立储之事。面对曹操亲自询问,要是回答的太有倾向性,曹操就会怀疑早有串通,但贾诩怎么是如何做的呢?贾诩先是故意沉默不回答。果然曹操等了半天没反应,又催道:你想啥呢?赶紧说话!这个时候,贾诩才慢悠悠的说:我刚才在想袁绍和刘表啊。曹操听完哈哈一笑,终于下定决心。读书读到这里,不尽要感叹一番:和聪明人聊天就是不一样啊。五等到曹操去世,曹丕继位。贾诩知道曹丕心眼比曹操小多了,可能会记恨当年宛城之败的事情。所以贾诩虽然贵为三公,但基本上闭门不出,不和其他达官显贵交往,甚至子女婚事都不和贵族联姻。在这样的低调之下,贾诩在三国乱世之中足足活了七十七岁。而民间以长寿闻名的司马懿才活了七十三岁。比起贾诩,谁敢说自己聪明?比起贾诩,谁敢说自己洞察人心?在以史为鉴看来,贾诩乃是三国时期最为聪明之人。不知道您认可这一观点否?我是以史为鉴,每天都有靠谱的历史故事,欢迎关注。我是三国主公,那就好玩了,不说一统江山,至少要当个草包皇帝!夫人要慎重!后宫太多,伤肾,死得早,因此又要专美还不能走心,就选大乔。苏杭出美女,就是老子来了我也这么说!苏杭女子声音软柔,身段又好,又没坏脾气,当了皇帝,操心之余还得享受人生,大乔刚刚好!小姨子是小乔,大伙都懂得,三国时期,只要有能力,何况我还是主公,小乔能逃出我的手心?娶一送一,包赚不赔的生意!军师诸葛亮、荀彧诸葛亮不用说,能把一个草根弄上蜀国皇帝的位置,除了诸葛亮还能有谁那么大的能耐?一个好军师,眼光要远,能力要出众,有这样的臣子,主公才有空和大乔玩,多爽心!关键诸葛亮还忠心,一心一意忠君忠国,这样的臣子,用起来放心。不用担心诸葛亮大权在握,搞什么皇袍加身,所以主公也能心宽体胖,多活几年。荀彧诸葛亮忙军事,所以得找个内政很厉害的人来分担责任,要想皇位坐得久,就不能让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那显然是在透支生命。荀彧不错,不仅为曹操制定天下的大略,最主要帮曹操打造了一个稳定的大后方,大败之后的曹操能够卷土重来,荀彧功不可没!三将吕布、关羽、赵云吕布吕布虽然人品不好,但作为一个主公,连吕布都降服不了,还怎么打江山?吕布最大的劣根性就是只服强主,墙头草味十足,说穿了就是有点良禽择木而栖的味儿。只要主公霸气十足,吕布有了依靠,那就是一把出鞘的剑,对三国前期建功立业那是动力十足的催化剂。三英战吕布看起来很带劲,词只换个位儿,真相就出来了,吕布战三英,好恐怖的存在!关羽关羽真没什么好说的,青龙偃月刀,配匹好马,一样于千军万马中取敌首如探囊取物。赤兔马吕布的,大家好哥们,不必为一匹马生分了!关羽忠义无双,战力无双,与吕布一前一后冲敌营,没几个人抗得住,两人过处象犁田一样,敌人跟新翻的泥土一样倒得很整齐。关羽镇荊州,吕布守汉中,一个抗吴,一个防魏,剩下的事情交给诸葛亮和荀彧,军事经济双管其下,想不强大都难!赵云赵云也是个大杀器,冲守兼备,智慧型的大将,作为前锋开路,想攻吴伐魏就跟玩似的,步步推进,其后吕布、关羽接应,所到之处便是王的属地。子龙一身是胆不是吹的,长坂坡七进七出那可是打怕了一堆人,刘备入蜀又拿下江阳、犍为两郡,汉水之战更是借水淹死了曹操大军不计其数。赵云没有吕布的狡诈,也没有关羽的骄傲,简直就是攻城拔寨的最佳将领,以最少的人手取得最大的战果,这是赵云打仗的特色。我作为主公,有诸葛亮运等帷幄,军事无忧;有荀彧主掌内政,经济无虑;有吕布、关羽、赵云征战四方,拓土无患。我呢,好好享受生活就行了,左手牵大乔,右手搂小乔,站在成都大地上,吴与我沾亲,魏与我带故,曹操、孙权在我面前颤抖吧!三国都是我的,我骄傲了吗?
谢邀,我是以史为鉴。如果把三国时期的谋士们都组织起来玩吃鸡游戏,谁会赢不好说,但贾诩绝对是可以活到最后主力人选。别说三国时期,整个中国历史上比贾诩更善于保命的也没有几个。贾诩可以说把明哲保身的技能点到了满级。三国中记载了贾诩的几次献计,除了次次都洞察秋毫外,更多的是贾诩的活命本能。一贾诩是武威人,年轻的时候,有一次跟着商队,结果被羌、氐人打劫了。按照之前的经验,被这些人打劫基本上人必死,货必失。结果贾诩就给羌人首领讲了一句话,也给后来者上了一堂经典的保命课。贾诩说:我是段颎(jiǒng)段太尉的侄子,杀了我后果你们自己看。如果放我走,赎金给你们翻十倍。段颎(jiǒng)也是武威人,在凉州跟羌人作战几十年,光杀掉的羌人就超过四万人,威名远播。这些强盗还是很害怕,又听到有厚重的赎金,就把贾诩放了,而其他人都没能活着回来。二贾诩后来跟着董卓女婿牛辅,后来董卓被吕布所杀,王允和吕布打算清洗董卓西凉旧部。西凉将领都很恐慌,纷纷打算各自逃命,贾诩一看这那行?都这么跑路的话谁也别想活,于是贾诩给李榷郭汜说:咱们自己这样跑,随便一个片警就给逮起来了,莫不如集合西凉士兵试一下,不行再跑。李榷郭汜一拍大腿,有道理啊!于是集合西凉士兵,以替董卓报仇的名义打跑了吕布,杀了王允,挟持了汉献帝。俩人互相还不服气,又乒乒乓乓打了好几年。不过贾诩早看出俩个家伙不成器,早早跟着张绣跳出关中来到南阳。三贾诩跟着张绣,虽然帮张绣称霸一方,但更多的还在观察天下大势。张绣刚开始跟着刘表、袁绍和曹操不对付,曹操虽然出兵击退张绣但迅速撤退。张绣觉得这个时候应该追击,贾诩说你追击必败。张绣不听,果然被曹操打了个埋伏惨败而回。贾诩说,你再追就能赢!张绣很奇怪,但这次听贾诩的话,重新追了上去,果然打了胜仗。可见贾诩对曹操的心理、战术掌握之深。而虽然贾诩跟曹操为敌,但是贾诩更多的还是选择机会投靠曹操。于是才有第一次劝张绣投降曹操,以及曹操宛城之败后,贾诩选择了在官渡之战关键时刻,对曹操雪中送炭,第二次投降曹操。果然,曹操咽下了长子曹昂、侄子曹安民、大将典韦之死的怨恨之气,拜贾诩为执金吾,封都亭侯,迁冀州牧。拜张绣为扬武将军,并让其子曹均娶张绣之女为妻。四贾诩跟随曹操晚,但是贡献不小。不论是官渡之战还是关中对阵马超,贾诩都有精彩表现。但是贾诩最精彩的还是站队。在曹丕和曹植争夺继承人如火如荼的时候,曹丕前往求教贾诩。贾诩在站队问题上其实早有想法,但是贾诩又不能明显的表达出来,否则杨修就是前车之鉴。于是贾诩跟曹丕说:你只要安安稳稳本职工作,不要违反孝道即可。曹丕虽然一头雾水但还是答应了。果然没过多久曹操也来咨询贾诩立储之事。面对曹操亲自询问,要是回答的太有倾向性,曹操就会怀疑早有串通,但贾诩怎么是如何做的呢?贾诩先是故意沉默不回答。果然曹操等了半天没反应,又催道:你想啥呢?赶紧说话!这个时候,贾诩才慢悠悠的说:我刚才在想袁绍和刘表啊。曹操听完哈哈一笑,终于下定决心。读书读到这里,不尽要感叹一番:和聪明人聊天就是不一样啊。五等到曹操去世,曹丕继位。贾诩知道曹丕心眼比曹操小多了,可能会记恨当年宛城之败的事情。所以贾诩虽然贵为三公,但基本上闭门不出,不和其他达官显贵交往,甚至子女婚事都不和贵族联姻。在这样的低调之下,贾诩在三国乱世之中足足活了七十七岁。而民间以长寿闻名的司马懿才活了七十三岁。比起贾诩,谁敢说自己聪明?比起贾诩,谁敢说自己洞察人心?在以史为鉴看来,贾诩乃是三国时期最为聪明之人。不知道您认可这一观点否?我是以史为鉴,每天都有靠谱的历史故事,欢迎关注。我是三国主公,那就好玩了,不说一统江山,至少要当个草包皇帝!夫人要慎重!后宫太多,伤肾,死得早,因此又要专美还不能走心,就选大乔。苏杭出美女,就是老子来了我也这么说!苏杭女子声音软柔,身段又好,又没坏脾气,当了皇帝,操心之余还得享受人生,大乔刚刚好!小姨子是小乔,大伙都懂得,三国时期,只要有能力,何况我还是主公,小乔能逃出我的手心?娶一送一,包赚不赔的生意!军师诸葛亮、荀彧诸葛亮不用说,能把一个草根弄上蜀国皇帝的位置,除了诸葛亮还能有谁那么大的能耐?一个好军师,眼光要远,能力要出众,有这样的臣子,主公才有空和大乔玩,多爽心!关键诸葛亮还忠心,一心一意忠君忠国,这样的臣子,用起来放心。不用担心诸葛亮大权在握,搞什么皇袍加身,所以主公也能心宽体胖,多活几年。荀彧诸葛亮忙军事,所以得找个内政很厉害的人来分担责任,要想皇位坐得久,就不能让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那显然是在透支生命。荀彧不错,不仅为曹操制定天下的大略,最主要帮曹操打造了一个稳定的大后方,大败之后的曹操能够卷土重来,荀彧功不可没!三将吕布、关羽、赵云吕布吕布虽然人品不好,但作为一个主公,连吕布都降服不了,还怎么打江山?吕布最大的劣根性就是只服强主,墙头草味十足,说穿了就是有点良禽择木而栖的味儿。只要主公霸气十足,吕布有了依靠,那就是一把出鞘的剑,对三国前期建功立业那是动力十足的催化剂。三英战吕布看起来很带劲,词只换个位儿,真相就出来了,吕布战三英,好恐怖的存在!关羽关羽真没什么好说的,青龙偃月刀,配匹好马,一样于千军万马中取敌首如探囊取物。赤兔马吕布的,大家好哥们,不必为一匹马生分了!关羽忠义无双,战力无双,与吕布一前一后冲敌营,没几个人抗得住,两人过处象犁田一样,敌人跟新翻的泥土一样倒得很整齐。关羽镇荊州,吕布守汉中,一个抗吴,一个防魏,剩下的事情交给诸葛亮和荀彧,军事经济双管其下,想不强大都难!赵云赵云也是个大杀器,冲守兼备,智慧型的大将,作为前锋开路,想攻吴伐魏就跟玩似的,步步推进,其后吕布、关羽接应,所到之处便是王的属地。子龙一身是胆不是吹的,长坂坡七进七出那可是打怕了一堆人,刘备入蜀又拿下江阳、犍为两郡,汉水之战更是借水淹死了曹操大军不计其数。赵云没有吕布的狡诈,也没有关羽的骄傲,简直就是攻城拔寨的最佳将领,以最少的人手取得最大的战果,这是赵云打仗的特色。我作为主公,有诸葛亮运等帷幄,军事无忧;有荀彧主掌内政,经济无虑;有吕布、关羽、赵云征战四方,拓土无患。我呢,好好享受生活就行了,左手牵大乔,右手搂小乔,站在成都大地上,吴与我沾亲,魏与我带故,曹操、孙权在我面前颤抖吧!三国都是我的,我骄傲了吗?三国著名谋士众多,但诸葛亮更重要的是体现在内政上,而周瑜则在军事统帅上更显眼,只有贾诩,干的是正宗谋士的事,而且他基本算无遗漏,招招致命,他懂得主公心思,善于察言观色,又会顺应形势和时代的发展,灵活应变,如弃李傕而投张绣,劝张绣依付曹操,助曹丕代汉等,这些是诸葛亮等人所比不上的,曹丕即位后他官封太尉,后得以善终,在乱世三国中,这殊为不易,这些又是田丰,沮授,徐庶和庞统等人所不及的,所以人称贾诩为三国第一谋士。贾诩(147年-223年8月11日),字文和,凉州姑臧(今甘肃武威市凉州区)人。东汉末年至三国初年著名谋士、军事战略家,曹魏开国功臣。原为董卓部将,董卓死后,献计李傕、郭汜反攻长安。李傕等人失败后,辗转成为张绣的谋士。张绣曾用他的计策两次打败曹操,官渡之战前他劝张绣归降曹操。官渡之战时,贾诩力主与袁绍决战。赤壁之战前,认为应安抚百姓而不应劳师动众讨江东,曹操不听,结果受到严重的挫败。曹操与关中联军相持渭南时,贾诩献离间计瓦解马超、韩遂,使得曹操一举平定关中。在曹操继承人的确定上,贾诩以袁绍、刘表为例,暗示曹操不可废长立幼,从而暗助了曹丕成为世子。黄初元年(220年),曹丕称帝,拜其为太尉,封魏寿乡侯。曹丕曾问贾诩应先灭蜀还是吴,贾诩建议应先治理好国家再动武,曹丕不听,果然征吴无功而返。
谢邀,我是以史为鉴。如果把三国时期的谋士们都组织起来玩吃鸡游戏,谁会赢不好说,但贾诩绝对是可以活到最后主力人选。别说三国时期,整个中国历史上比贾诩更善于保命的也没有几个。贾诩可以说把明哲保身的技能点到了满级。三国中记载了贾诩的几次献计,除了次次都洞察秋毫外,更多的是贾诩的活命本能。一贾诩是武威人,年轻的时候,有一次跟着商队,结果被羌、氐人打劫了。按照之前的经验,被这些人打劫基本上人必死,货必失。结果贾诩就给羌人首领讲了一句话,也给后来者上了一堂经典的保命课。贾诩说:我是段颎(jiǒng)段太尉的侄子,杀了我后果你们自己看。如果放我走,赎金给你们翻十倍。段颎(jiǒng)也是武威人,在凉州跟羌人作战几十年,光杀掉的羌人就超过四万人,威名远播。这些强盗还是很害怕,又听到有厚重的赎金,就把贾诩放了,而其他人都没能活着回来。二贾诩后来跟着董卓女婿牛辅,后来董卓被吕布所杀,王允和吕布打算清洗董卓西凉旧部。西凉将领都很恐慌,纷纷打算各自逃命,贾诩一看这那行?都这么跑路的话谁也别想活,于是贾诩给李榷郭汜说:咱们自己这样跑,随便一个片警就给逮起来了,莫不如集合西凉士兵试一下,不行再跑。李榷郭汜一拍大腿,有道理啊!于是集合西凉士兵,以替董卓报仇的名义打跑了吕布,杀了王允,挟持了汉献帝。俩人互相还不服气,又乒乒乓乓打了好几年。不过贾诩早看出俩个家伙不成器,早早跟着张绣跳出关中来到南阳。三贾诩跟着张绣,虽然帮张绣称霸一方,但更多的还在观察天下大势。张绣刚开始跟着刘表、袁绍和曹操不对付,曹操虽然出兵击退张绣但迅速撤退。张绣觉得这个时候应该追击,贾诩说你追击必败。张绣不听,果然被曹操打了个埋伏惨败而回。贾诩说,你再追就能赢!张绣很奇怪,但这次听贾诩的话,重新追了上去,果然打了胜仗。可见贾诩对曹操的心理、战术掌握之深。而虽然贾诩跟曹操为敌,但是贾诩更多的还是选择机会投靠曹操。于是才有第一次劝张绣投降曹操,以及曹操宛城之败后,贾诩选择了在官渡之战关键时刻,对曹操雪中送炭,第二次投降曹操。果然,曹操咽下了长子曹昂、侄子曹安民、大将典韦之死的怨恨之气,拜贾诩为执金吾,封都亭侯,迁冀州牧。拜张绣为扬武将军,并让其子曹均娶张绣之女为妻。四贾诩跟随曹操晚,但是贡献不小。不论是官渡之战还是关中对阵马超,贾诩都有精彩表现。但是贾诩最精彩的还是站队。在曹丕和曹植争夺继承人如火如荼的时候,曹丕前往求教贾诩。贾诩在站队问题上其实早有想法,但是贾诩又不能明显的表达出来,否则杨修就是前车之鉴。于是贾诩跟曹丕说:你只要安安稳稳本职工作,不要违反孝道即可。曹丕虽然一头雾水但还是答应了。果然没过多久曹操也来咨询贾诩立储之事。面对曹操亲自询问,要是回答的太有倾向性,曹操就会怀疑早有串通,但贾诩怎么是如何做的呢?贾诩先是故意沉默不回答。果然曹操等了半天没反应,又催道:你想啥呢?赶紧说话!这个时候,贾诩才慢悠悠的说:我刚才在想袁绍和刘表啊。曹操听完哈哈一笑,终于下定决心。读书读到这里,不尽要感叹一番:和聪明人聊天就是不一样啊。五等到曹操去世,曹丕继位。贾诩知道曹丕心眼比曹操小多了,可能会记恨当年宛城之败的事情。所以贾诩虽然贵为三公,但基本上闭门不出,不和其他达官显贵交往,甚至子女婚事都不和贵族联姻。在这样的低调之下,贾诩在三国乱世之中足足活了七十七岁。而民间以长寿闻名的司马懿才活了七十三岁。比起贾诩,谁敢说自己聪明?比起贾诩,谁敢说自己洞察人心?在以史为鉴看来,贾诩乃是三国时期最为聪明之人。不知道您认可这一观点否?我是以史为鉴,每天都有靠谱的历史故事,欢迎关注。我是三国主公,那就好玩了,不说一统江山,至少要当个草包皇帝!夫人要慎重!后宫太多,伤肾,死得早,因此又要专美还不能走心,就选大乔。苏杭出美女,就是老子来了我也这么说!苏杭女子声音软柔,身段又好,又没坏脾气,当了皇帝,操心之余还得享受人生,大乔刚刚好!小姨子是小乔,大伙都懂得,三国时期,只要有能力,何况我还是主公,小乔能逃出我的手心?娶一送一,包赚不赔的生意!军师诸葛亮、荀彧诸葛亮不用说,能把一个草根弄上蜀国皇帝的位置,除了诸葛亮还能有谁那么大的能耐?一个好军师,眼光要远,能力要出众,有这样的臣子,主公才有空和大乔玩,多爽心!关键诸葛亮还忠心,一心一意忠君忠国,这样的臣子,用起来放心。不用担心诸葛亮大权在握,搞什么皇袍加身,所以主公也能心宽体胖,多活几年。荀彧诸葛亮忙军事,所以得找个内政很厉害的人来分担责任,要想皇位坐得久,就不能让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那显然是在透支生命。荀彧不错,不仅为曹操制定天下的大略,最主要帮曹操打造了一个稳定的大后方,大败之后的曹操能够卷土重来,荀彧功不可没!三将吕布、关羽、赵云吕布吕布虽然人品不好,但作为一个主公,连吕布都降服不了,还怎么打江山?吕布最大的劣根性就是只服强主,墙头草味十足,说穿了就是有点良禽择木而栖的味儿。只要主公霸气十足,吕布有了依靠,那就是一把出鞘的剑,对三国前期建功立业那是动力十足的催化剂。三英战吕布看起来很带劲,词只换个位儿,真相就出来了,吕布战三英,好恐怖的存在!关羽关羽真没什么好说的,青龙偃月刀,配匹好马,一样于千军万马中取敌首如探囊取物。赤兔马吕布的,大家好哥们,不必为一匹马生分了!关羽忠义无双,战力无双,与吕布一前一后冲敌营,没几个人抗得住,两人过处象犁田一样,敌人跟新翻的泥土一样倒得很整齐。关羽镇荊州,吕布守汉中,一个抗吴,一个防魏,剩下的事情交给诸葛亮和荀彧,军事经济双管其下,想不强大都难!赵云赵云也是个大杀器,冲守兼备,智慧型的大将,作为前锋开路,想攻吴伐魏就跟玩似的,步步推进,其后吕布、关羽接应,所到之处便是王的属地。子龙一身是胆不是吹的,长坂坡七进七出那可是打怕了一堆人,刘备入蜀又拿下江阳、犍为两郡,汉水之战更是借水淹死了曹操大军不计其数。赵云没有吕布的狡诈,也没有关羽的骄傲,简直就是攻城拔寨的最佳将领,以最少的人手取得最大的战果,这是赵云打仗的特色。我作为主公,有诸葛亮运等帷幄,军事无忧;有荀彧主掌内政,经济无虑;有吕布、关羽、赵云征战四方,拓土无患。我呢,好好享受生活就行了,左手牵大乔,右手搂小乔,站在成都大地上,吴与我沾亲,魏与我带故,曹操、孙权在我面前颤抖吧!三国都是我的,我骄傲了吗?三国著名谋士众多,但诸葛亮更重要的是体现在内政上,而周瑜则在军事统帅上更显眼,只有贾诩,干的是正宗谋士的事,而且他基本算无遗漏,招招致命,他懂得主公心思,善于察言观色,又会顺应形势和时代的发展,灵活应变,如弃李傕而投张绣,劝张绣依付曹操,助曹丕代汉等,这些是诸葛亮等人所比不上的,曹丕即位后他官封太尉,后得以善终,在乱世三国中,这殊为不易,这些又是田丰,沮授,徐庶和庞统等人所不及的,所以人称贾诩为三国第一谋士。贾诩(147年-223年8月11日),字文和,凉州姑臧(今甘肃武威市凉州区)人。东汉末年至三国初年著名谋士、军事战略家,曹魏开国功臣。原为董卓部将,董卓死后,献计李傕、郭汜反攻长安。李傕等人失败后,辗转成为张绣的谋士。张绣曾用他的计策两次打败曹操,官渡之战前他劝张绣归降曹操。官渡之战时,贾诩力主与袁绍决战。赤壁之战前,认为应安抚百姓而不应劳师动众讨江东,曹操不听,结果受到严重的挫败。曹操与关中联军相持渭南时,贾诩献离间计瓦解马超、韩遂,使得曹操一举平定关中。在曹操继承人的确定上,贾诩以袁绍、刘表为例,暗示曹操不可废长立幼,从而暗助了曹丕成为世子。黄初元年(220年),曹丕称帝,拜其为太尉,封魏寿乡侯。曹丕曾问贾诩应先灭蜀还是吴,贾诩建议应先治理好国家再动武,曹丕不听,果然征吴无功而返。文无第一,武无第二。贾诩是不是三国里最聪明的谋士不好说,但起码是最聪明的谋士之一。就题主这个问题,说一下我的看法,一起与大家交流。贾诩(147年-223年8月11日),字文和,凉州姑臧(今甘肃武威市凉州区)人。东汉末年至三国初年著名谋士、军事战略家,曹魏开国功臣。黄初四年(223年),贾诩去世,享年七十七岁,谥曰肃侯。《唐会要》尊其为魏晋八君子之首。贾诩精通兵法,著有《钞孙子兵法》一卷,并为《吴起兵法》校注。01“毒士”贾诩贾诩少年时并不出名,只有当时的名士阎忠认为他与众不同,有张良、陈平的智慧。贾诩早年被举孝廉为郎,因病辞官。董卓专权时,以太尉掾为平津都尉,后升为讨虏校尉,在董卓女婿牛辅部下辅军。王允、吕布诛杀董卓之后,要肃清其余党。李傕等人打算逃走。贾诩阻止他们,建议说:“不如收敛士卒,带兵杀入长安,为董公报仇。如果侥幸成功,就尊奉国家,征服天下;如果不行,再逃走不迟。”李傕等人采纳了贾诩的计谋,杀入长安,击败吕布,诛杀了王允等大臣,控制了朝廷。一时间,京城血雨腥风,朝野大乱。贾诩此计过于凶狠,也因此被称作了“毒士”。汉室唯一复活的希望,也被贾诩这一毒计扼杀在摇篮之中。虽然贾诩下手是狠了点,但根本原因还是在主持朝政的王允身上。当时的儒学大宗蔡邕,由于听到董卓被杀,轻轻一声叹息,就被王允缉拿下狱,最后死在狱中。王允如此不能容人,缺乏政治家最起码的妥协与怀柔,必然导致政敌强烈的反弹。在处理蔡邕一事上,许多大臣都向王允求情,但不允许。而且狂妄地说:“就董卓这样的,我都把他杀啦,我还怕谁啊!”当初,董卓跟袁绍商量要废掉少帝刘辩,袁绍不赞同,董卓大怒,要杀袁绍。袁绍说:“天下强大的人,难道就只有你董公一人吗?”说罢,握剑长揖而去。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令王允想不到的是,还有个贾诩,下手比他还狠。贾诩“毒士"的恶名,也由此得来。李傕等人以贾诩的功劳欲封其为侯,贾诩说:“这是保命的计谋,哪有什么功劳可言?”坚决不接受。李傕等人又让贾诩做尚书仆射,贾诩说:“尚书仆射是百官之长,天下的榜样,我一向没有名望,难以服人。就算我可以贪图虚荣,但对国家又有什么好处哪?”于是,改拜贾诩为尚书,掌管选拔人才,在人事方面多有贡献。李傕等人亲近贾诩,但同时也很忌惮他。李傕、郭祀、樊稠三人把持朝政,相互猜忌,争权夺利。贾诩每次都以大体责备他们,三人虽然心中不和,但表面还过得去。献帝东归,贾诩也做了许多协助,也保护了一些大臣。无奈,汉室太弱,在朝堂上贾诩得不到足够的信任和支持;又因为名望太低,得不到外部诸侯的拥护。一起起事的李傕等人就是一群兵痞土匪,毫无政治智慧可言。贾诩也是无力回天。不久,贾诩之母去世,于是辞掉官职,回家守孝,被拜为光禄大夫。贾诩不得已而出“毒计”,但还坚守起码的君臣道义,心里还有国家社稷一念,就当时的社会状况而言,也算难能可贵。贾诩不是圣人,只是高明的谋士,后世不能以大义强求贾诩归隐或者另求明主。02张绣谋主当初,攻入长安的四军阀之一张济,由于势力最弱,在朝廷上没有发言权,只得屯兵在外。贾诩辗转成为了张济的谋士。张济由于进攻刘表的地盘抢粮,被流矢射中死亡,其侄子张绣接管了部队。贾诩劝说张绣依附刘表,与之联合,屯兵宛城,北据曹操。曹操南征,贾诩劝说张绣投降了曹操。贾诩代表张绣去曹操处通款,曹操对其十分赏识,就想把他留下来做自己的谋士。不料贾诩却说:“以前我跟从李傕等人,得罪了天下;现在,我追随张绣,言听计从,不忍心背弃他。”贾诩既向曹操说明了以前所做的那些事,是不得已而为之,不是出于自己的本意,现在很懊悔;同时,又表明自己不是那种“有奶便是娘”的见利忘义之徒。看看贾诩有多么聪明。之后,由于曹操抢占了张绣的婶婶,张绣一怒之下就反叛啦。曹操侥幸逃脱,但其长子曹昂、侄子曹安民,猛士典韦为此战死。张绣采用贾诩的计谋又两次打败曹操。贾诩本来是一心要投靠曹操的,可曹操不识货,没有认识到其能力。贾诩只好再出“毒计”,让曹操付出代价,替自己再做次广告。投靠一个新东家,不拿出点真本事,是得不到老板青睐的。贾诩深谙此道,世道如此,也别怪贾诩每次下手太狠。油不榨不出,大老板油水更大,就得下狠手才行。第一次下手,差点把献帝办啦;第二次下手,差点让曹操挂啦。这就是贾诩厉害之处。03投靠曹操官渡之战前夜,袁绍派人到穰城联络张绣欲一起收拾曹操。袁绍也非等闲之辈,知道贾诩是很角色,不是省油的灯,不敢轻视。专门给贾诩写信示好。张绣准备答应袁绍,还没等开口,在一旁的贾诩就开腔啦,对使者说:“回去告诉你家主公,连自己的亲兄弟都容纳不下,还能容得下天下的国士吗?”于是,张绣就拒绝啦。袁绍要下手啦,贾诩看到火候到啦,就对张绣说:“袁绍不能容人,而曹操却不同。投降曹操有三点优势: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名正言顺;曹操兵力较弱,更愿意拉拢盟友;曹操志向远大,一定能够不计前嫌。”总之,张绣降了又反,反了又降。张绣是言听计从,贾诩说啥就是啥。都清楚官渡决战对袁绍和曹操来说,其意义之大。在这个时候,贾诩劝说张绣投降曹操,真是可遇不可求的时机。别人不知道,但贾诩知道啊。他等的就是这一天,他知道这一天早晚会到来。贾诩被称为“军事战略家”,不是浪得虚名。要卖身自然要找个好人家,想要个好价钱,就必须选择一个好时机。聪明的贾诩不仅为自己,也为自己的老板一起找了个好归宿。“毒士”贾诩,又是一句话,把袁绍做掉啦。试想一下,如果张绣答应袁绍,在官渡最胶着的时候,背后给曹操来一下,恐怕三国的历史就会改写啦。曹操尽管反应迟钝了些,但到底还是精明的老板。张绣率众归顺曹操,曹操闻讯大喜,不喜那是面瘫啊。曹操亲自接见贾诩,激动地、亲切地握着贾诩的手,语无伦次地说:“使我的信誉扬名天下的人就是你啊”,没好意思说,没想到你小子下手比我还狠啊。于是,曹操拜贾诩为执金吾,封都亭侯,迁冀州牧。当时冀州还被袁绍占据,贾诩便留参司空军事。同时,拜张绣为扬武将军,并让其子曹均娶张绣之女为妻。贾诩想,这是曹操叫我再出把力,不把袁绍做掉就没地办公啊,就只能在官渡河边临时凑合啦。官渡最艰难的时候,曹操想到了撤军。贾诩一看就急眼啦,心想这不行啊,不把袁绍赶走,我咋去上班啊。于是,极力劝说曹操顶住,贾诩说:“您在精明、勇敢、用人、决断四个方面都胜过袁绍。之所以相持半年不能取胜,是您想顾及周全。只要抓住机会,便能很快取胜。”贾诩这顶高帽一戴,曹操又来了精神。刚好荀彧也力劝曹操坚守,等待时机。最终幸运女神眷顾了曹操,袁绍被击败啦。河北平定以后,曹操自领冀州牧,改任贾诩为太中大夫。这就不清楚贾诩咋想的啦。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南征刘表,占领荆州,想乘机顺江而下。贾诩劝阻,说应该先安抚百姓,等待时机。曹操不从,结果赤壁大败而归。建安十六年(211年),曹操西征。贾诩建议曹操采用离间计,大败马超、韩遂,平定关中,大胜而归。试想一下,赤壁之战前,曹操采纳贾诩的建议,稳扎稳打,三国的历史又要改写啦。04位列三公建安二十二年(217年),当时曹操尚未确立世子人选。曹丕问计于贾诩。贾诩说:“但愿将军能够弘扬道德,培养气度,实践士人的责任和义务,勤勤恳恳,孜孜不倦,不做违背孝道的事情,也就可以啦。”曹丕听从了贾诩的建议,刻意磨炼自己。后来,曹操私下询问贾诩对立嗣的看法,贾诩闭口不谈。曹操问他为何不回答,贾诩说:“我在考虑袁绍和刘表啊。”曹操哈哈大笑,最终确定曹丕为魏太子。贾诩认为自己非曹操旧臣,却策谋深远,怕曹操猜忌,于是采用自保策略,闭门自守,不与别人私下交往。他的子女婚嫁也不攀结权贵。当时,喜欢谈论天下智谋之士的人,都十分推崇他。黄初元年(220年),曹丕即位,为报贾诩暗中相助之恩,拜其为太尉,进爵魏寿乡侯。封其幼子贾访为列侯,任命其长子贾穆为驸马都尉。黄初四年(223年),曹丕首征东吴,问计于贾诩。贾诩说:“应该先治理好国家再动武。”曹丕不听,结果无功而返。同年六月,贾诩去世,终年七十七岁。谥号肃侯,贾穆袭爵。多年后,贾诩与王朗、曹真、辛毗配享魏文帝曹丕庙。纵观贾诩一生,屡出“毒计”,但总能成功实现人生的跨越,实现人生的价值。更难得的是,贾诩能够平稳着陆,寿终正寝,的确是非常高明,不愧是聪明之士。为人若此,可谓登峰造极。贾诩真的有那么厉害吗?为什么有人说,他才是三国最厉害的人?对此,你怎么看?贾诩确实是那一个时代、那一辈人中最厉害的一个,分析他的人生轨迹、分析他在各个时期、在不同集团所贡献的计谋,我们就可以看出有这样一个特点:贾诩首先是站在自己的角度看,就是首先要保命,其次是追求功名,再其次就是为他服务的集团着想。不过很多时候,贾诩能将保命、功名、集团利益等三位一体地处理好!具体分析如下:一, 首先是保命。举两个例子。例一:贾诩离开官场,回家路上,被叛乱的氐人抓住,同行的有十几人。贾诩对氐人说:“我是段大人的外甥,你们一定要单独埋葬我。因为我的家人一定会用赎金来赎回我的尸首!”这里贾诩巧妙地告诉氐人,他是段大人的外甥。段大人,就是当时的段太尉段颖,当时在边境很有名。氐人听说贾诩就是段大人的外甥,就把贾诩放了,其他人都被活埋了。例二:董卓进入洛阳,贾诩就跟着董卓混。后来董卓失败,董卓手下的那些人,如李傕、郭汜、张济等就想各自逃命。贾诩对他们说:“如果你们各自逃命,只要一个亭长就可以把你们逮住。你们现在不如组织兵马,向长安进攻,成功了,扶持天子,征服天下;失败了,再逃跑也不迟。”李傕等听从了贾诩的建议,成功了!李傕要奖赏贾诩,贾诩说:“当时那样建议你们,都是为了逃命,不值得奖赏。”二, 保命与功名兼顾。也举两个例子。例一:贾诩离开段煨,投奔张绣。碰到张绣联合刘表,与曹操作战。曹操打败张绣与刘表后,迅速撤军,回许都。张绣派精兵追歼曹操。贾诩说:“不能追歼曹操,追歼曹操,必败!”张绣果然失败而回。此时贾诩说:“再带着军队去追,一定会打败曹操。”张绣因为失败,不敢再去追歼曹操。贾诩说:“这次一定会打败曹操。”张绣听贾诩的,带着军队去追歼曹操,果然打败了曹操。张绣问这其中有什么奥妙?贾诩说:“很简单!曹操这次撤军是有计划撤军,一定会预计你们会追歼他,所以必有防备。当曹操打败了你后,就以为不会再追歼他了,就不会防备了。你这次追歼他,是他没有任何防备。所以,我知道一定会赢!”例二:曹操与袁绍对峙在官渡,双方都派人到张绣这里,拉拢张绣。贾诩建议张绣投奔曹操。张绣有顾忌,因为张绣与曹操之间的恩怨太深了。贾诩说:“曹操有五霸之志,不会计较个人恩怨。”张绣投降曹操,曹操非常高兴,并表贾诩为执金吾,封都亭侯,迁冀州牧。三, 保命、功名与集团利益三位一体。同样举两个例子。例一:曹丕与曹植争太子,而且曹丕感到了威胁,派人求教贾诩。贾诩说:“好好孝敬你的父亲,做个好儿子,就这么简单!”这么简单的几句话,贾诩将保命、功名、集团利益三位一体。首先是保命:贾诩知道卷入太子之争,稍不留神,就会丢命。但是既然曹丕求教不说也不行,说得太明白,一旦曹丕失败,自己就有把柄留在曹植手里,搪塞曹丕更不行,一旦曹丕成功,自己更危险!怎么办呢?贾诩就用这么几句话点化了曹丕。也让曹丕明白了,目前的情况下好好孝敬曹操就是最好的办法。在贾诩看来呢,即使日后曹植胜利了,自己也无妨。当时曹丕是要我为他出谋献策,但是我教训他说:“争什么太子?做个好儿子就不错了!”将来曹丕成功了,贾诩也有功劳,也为曹丕集团的成功争取了利益。例二:曹操在立太子这件事情犹豫不决,不知立才子曹植好呢,还是立长子曹丕好?咨询贾诩。这也是个棘手的问题,特别是面对曹操回答这样的问题,因为曹参心机深,曹操到底是怎样想法,贾诩又不知道。不回答不行,回答不如曹操的意更不行,怎么办呢?贾诩装作一副深思的样子!曹操问:“你怎么不回答我的问题呢?”贾诩说:“我正在琢磨你说的问题啊,所以没有及时回答!”曹操问:“你在琢磨什么问题?”贾诩说:“我在琢磨袁绍与刘表的事情。”曹操听了哈哈大笑,说:“我知道了!”这就是贾诩,看似答非所问,但是又回答得让对方满意,但是要是对方追究其责任来,贾诩又可以推辞,我什么也没说!这两个例子将保命、功名、集团利益三位一体。既为自己保命留有后路,又为曹丕争太子出了好主意,自己日后也有一份功劳,也为曹丕集团争取了一份利益。所以有人说贾诩是“毒士”,由此看也不无道理!山野老人讲三国,不管您满意与否,都盼望您阅读后能写两句您想说的话!平阳狐狸,回答问题。千古名篇《过秦论》的作者,是西汉文学家贾谊,“三国第一毒士”贾诩便是其后人,智慧的基因源远流长呀!顶级谋士贾诩常被人忽视,其实贾诩对三国历史进程产生了极其深远而独特的影响。在群星璀璨的三国,贾诩也绝对是一个老资格和老前辈。贾诩生于公元 147 年,比诸葛亮大 34 岁,比司马懿大 32 岁,比周瑜大 28 岁,比郭嘉大 23 岁,比荀彧大 16 岁,绝对算是三国谋士圈里的“老大哥”!我们不妨再来看看三国主公们的生存年代,曹操和孙坚生于 155 年,刘备生于 161 年,贾诩和这些老家伙算是同辈人,而且比他们都大,刘皇叔甚至比贾诩小 14 岁。在小说《三国演义》中,贾诩的出场也非常早,前十回就出场了,这一点倒符合历史事实。(诸葛亮)有贾谊这样的先辈,贾诩自小聪慧机敏,学识渊博,时人将其比作汉之张良、陈平。注意,这可是别人的评价,孔明先生可是“自比管乐”。举个小例子,一次贾诩随众人从中原返回老家凉州,被羌胡人所俘。贾诩自称是段公之外孙,请求不要杀害自己,定用重金来赎。段公是东汉在西凉的将领,在羌胡人中多有威望,于是贾诩被放走,其余人通通被杀。当然这个段将军贾诩也只闻其名,什么外孙都是瞎扯!不过,光有小聪明是上不了三国这个大舞台的。贾诩至少两次改变和影响了三国的历史进程,一次与董卓有关,一次与曹操有关!公元 192 年,呼风唤雨了三年的董卓被吕布所杀。老董一死。树倒猢狲散,西凉兵一哄而散。眼看着东汉朝局将向着另一个方向发展,不好意思,这时贾诩出场了,改变了这一切。贾诩找到董卓手下的将领李傕郭汜,对他们说,如果我们单枪匹马的逃回老家,一个小小的亭长就能把我们拿下。不如召集军队杀回长安,放手一搏,获胜则更好,失败了再跑不迟。李傕郭汜觉得此言有理,于是杀回长安,从此东汉朝局从董卓时代进入李傕郭汜时代。没有贾诩,便没有这一切,东汉或许还能喘口气儿。后来贾诩辗转来到张绣部下,这是官渡之战一触即发,袁绍曹操都有意招纳张绣。最终张绣听从贾诩的建议,投降曹操并参与官渡之战,结果不必再说。我们不能说张绣的加入对官渡之战产生了多么重大的影响,但西凉兵的战斗力是实实在在的,张绣名字虽然带个绣字,绝非绣花枕头,也是一个能争冠战之人。加之大谋士贾诩的加入,自然对曹操阵营有益无害。如果官渡之战发生变局,三国的历史又将会怎样,不得而知!贾诩这两次决定都改变至少影响了东汉末年的历史走向,他的选择一切从现实角度和自身利益出发,不关乎大义和道德。此外贾诩不但有战略眼光,在战术上也是一位行家里手,两败曹操和计败马超是他的杰作。(张绣)贾诩投奔张绣之后,曹操南征,张绣第 1 次投降曹操。大家都知道,曹操喜欢女同志,于是便娶了张绣貌美如花的婶娘。张绣一时气愤,在贾诩的建议下夜袭曹操。此次曹操亏大了,不但军败,长子曹昂、侄子曹安民、大将典韦均战死。顺道说一说《三国演义》里没有的东西。在一些评书故事中,张绣占据宛城,一套“百鸟朝凰枪”天下无敌,人称“北地枪王”。在宛城之战中,虽然胡车儿偷了典韦的双戟,但没有过人的本事,张绣也杀不了典韦。张绣师从武术大家童渊,与西川大都督张任,赵云是同门师兄弟。后来张绣与赵云大战三百回合,被赵云自创的“七探蛇盘枪”刺死,从此奠定了赵云“天下第一枪王”的地位!言归正传,张绣反了曹操,第 2 年曹操又南征张绣,张绣被围。这时曹操闻得袁绍准备偷袭自己的大本营许都,于是准备撤军,张绣刘表联军出击,不幸被曹操军打败。张绣出自西凉,确实是个狠角色,不听贾诩的劝告,亲自率军追击曹操,大败而归。张绣垂头丧气的刚回来,贾诩催促张绣继续追击,张绣不情不愿的再次出发,这次却大胜而归。张绣这下子懵了,赶紧请教贾诩。贾诩风轻云淡的说,这道理其实很简单,曹操撤军。为了防止我们偷袭追击,必然亲自断后,你要去肯定是找死。曹操打败了我们。以为我们不会追击,必然派别人断后,自己率军赶紧撤。这次你再出发,自然会碰上软柿子,自然获胜!不用说,张绣的脸上必然写了一个大大的服字。后来在贾诩的建议下,张绣二度降曹,贾诩随曹操进攻西凉的韩遂、马超。贾诩的人生分为两个阶段,西凉集团和曹魏集团。前半生辗转于董卓,李傕郭汜,张济张绣叔侄等都是西凉集团。这次面对同是西凉集团的韩遂马超,贾诩根本没有留情。在贾诩的反间计下,韩遂、马超反目,最终曹军大败西凉兵。这个故事在《三国演义》的演绎下更加精彩!我们可以看出。贾诩是三国时期的顶级谋士,对天下大势看得明明白白,同时也深谙自保之道,是一个绝顶聪明的人!早年劝说李傕郭汜反杀长安之后,西凉兵个个兴高采烈,手舞足蹈,加官进爵,不亦乐乎。李傕郭汜也要给贾诩加官进爵。贾诩以各种理由推却。在贾栩看来,天下有不义之财,也有不义之名,都不可取。这种淡然的态度和面对诱惑时的冷静,确实非同凡响。在加入曹魏集团之后,贾诩功劳卓著,又年资较长。但做事从来内敛谨慎。平时不与人接触,在儿女的亲事上也不攀附权贵,同样没被功劳,名望冲昏头,冷静的如同一块寒冰。公元 223 年,贾诩去世,享年七十六岁。一个大智慧与小聪明兼备,战略眼光与战术手段并有,同时看透人生和政治,典型的实用主义者和现实主义者,一切从现实利益出发,最终得善终,绝对是一个厉害的大牛人!
谢邀,我是以史为鉴。如果把三国时期的谋士们都组织起来玩吃鸡游戏,谁会赢不好说,但贾诩绝对是可以活到最后主力人选。别说三国时期,整个中国历史上比贾诩更善于保命的也没有几个。贾诩可以说把明哲保身的技能点到了满级。三国中记载了贾诩的几次献计,除了次次都洞察秋毫外,更多的是贾诩的活命本能。一贾诩是武威人,年轻的时候,有一次跟着商队,结果被羌、氐人打劫了。按照之前的经验,被这些人打劫基本上人必死,货必失。结果贾诩就给羌人首领讲了一句话,也给后来者上了一堂经典的保命课。贾诩说:我是段颎(jiǒng)段太尉的侄子,杀了我后果你们自己看。如果放我走,赎金给你们翻十倍。段颎(jiǒng)也是武威人,在凉州跟羌人作战几十年,光杀掉的羌人就超过四万人,威名远播。这些强盗还是很害怕,又听到有厚重的赎金,就把贾诩放了,而其他人都没能活着回来。二贾诩后来跟着董卓女婿牛辅,后来董卓被吕布所杀,王允和吕布打算清洗董卓西凉旧部。西凉将领都很恐慌,纷纷打算各自逃命,贾诩一看这那行?都这么跑路的话谁也别想活,于是贾诩给李榷郭汜说:咱们自己这样跑,随便一个片警就给逮起来了,莫不如集合西凉士兵试一下,不行再跑。李榷郭汜一拍大腿,有道理啊!于是集合西凉士兵,以替董卓报仇的名义打跑了吕布,杀了王允,挟持了汉献帝。俩人互相还不服气,又乒乒乓乓打了好几年。不过贾诩早看出俩个家伙不成器,早早跟着张绣跳出关中来到南阳。三贾诩跟着张绣,虽然帮张绣称霸一方,但更多的还在观察天下大势。张绣刚开始跟着刘表、袁绍和曹操不对付,曹操虽然出兵击退张绣但迅速撤退。张绣觉得这个时候应该追击,贾诩说你追击必败。张绣不听,果然被曹操打了个埋伏惨败而回。贾诩说,你再追就能赢!张绣很奇怪,但这次听贾诩的话,重新追了上去,果然打了胜仗。可见贾诩对曹操的心理、战术掌握之深。而虽然贾诩跟曹操为敌,但是贾诩更多的还是选择机会投靠曹操。于是才有第一次劝张绣投降曹操,以及曹操宛城之败后,贾诩选择了在官渡之战关键时刻,对曹操雪中送炭,第二次投降曹操。果然,曹操咽下了长子曹昂、侄子曹安民、大将典韦之死的怨恨之气,拜贾诩为执金吾,封都亭侯,迁冀州牧。拜张绣为扬武将军,并让其子曹均娶张绣之女为妻。四贾诩跟随曹操晚,但是贡献不小。不论是官渡之战还是关中对阵马超,贾诩都有精彩表现。但是贾诩最精彩的还是站队。在曹丕和曹植争夺继承人如火如荼的时候,曹丕前往求教贾诩。贾诩在站队问题上其实早有想法,但是贾诩又不能明显的表达出来,否则杨修就是前车之鉴。于是贾诩跟曹丕说:你只要安安稳稳本职工作,不要违反孝道即可。曹丕虽然一头雾水但还是答应了。果然没过多久曹操也来咨询贾诩立储之事。面对曹操亲自询问,要是回答的太有倾向性,曹操就会怀疑早有串通,但贾诩怎么是如何做的呢?贾诩先是故意沉默不回答。果然曹操等了半天没反应,又催道:你想啥呢?赶紧说话!这个时候,贾诩才慢悠悠的说:我刚才在想袁绍和刘表啊。曹操听完哈哈一笑,终于下定决心。读书读到这里,不尽要感叹一番:和聪明人聊天就是不一样啊。五等到曹操去世,曹丕继位。贾诩知道曹丕心眼比曹操小多了,可能会记恨当年宛城之败的事情。所以贾诩虽然贵为三公,但基本上闭门不出,不和其他达官显贵交往,甚至子女婚事都不和贵族联姻。在这样的低调之下,贾诩在三国乱世之中足足活了七十七岁。而民间以长寿闻名的司马懿才活了七十三岁。比起贾诩,谁敢说自己聪明?比起贾诩,谁敢说自己洞察人心?在以史为鉴看来,贾诩乃是三国时期最为聪明之人。不知道您认可这一观点否?我是以史为鉴,每天都有靠谱的历史故事,欢迎关注。我是三国主公,那就好玩了,不说一统江山,至少要当个草包皇帝!夫人要慎重!后宫太多,伤肾,死得早,因此又要专美还不能走心,就选大乔。苏杭出美女,就是老子来了我也这么说!苏杭女子声音软柔,身段又好,又没坏脾气,当了皇帝,操心之余还得享受人生,大乔刚刚好!小姨子是小乔,大伙都懂得,三国时期,只要有能力,何况我还是主公,小乔能逃出我的手心?娶一送一,包赚不赔的生意!军师诸葛亮、荀彧诸葛亮不用说,能把一个草根弄上蜀国皇帝的位置,除了诸葛亮还能有谁那么大的能耐?一个好军师,眼光要远,能力要出众,有这样的臣子,主公才有空和大乔玩,多爽心!关键诸葛亮还忠心,一心一意忠君忠国,这样的臣子,用起来放心。不用担心诸葛亮大权在握,搞什么皇袍加身,所以主公也能心宽体胖,多活几年。荀彧诸葛亮忙军事,所以得找个内政很厉害的人来分担责任,要想皇位坐得久,就不能让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那显然是在透支生命。荀彧不错,不仅为曹操制定天下的大略,最主要帮曹操打造了一个稳定的大后方,大败之后的曹操能够卷土重来,荀彧功不可没!三将吕布、关羽、赵云吕布吕布虽然人品不好,但作为一个主公,连吕布都降服不了,还怎么打江山?吕布最大的劣根性就是只服强主,墙头草味十足,说穿了就是有点良禽择木而栖的味儿。只要主公霸气十足,吕布有了依靠,那就是一把出鞘的剑,对三国前期建功立业那是动力十足的催化剂。三英战吕布看起来很带劲,词只换个位儿,真相就出来了,吕布战三英,好恐怖的存在!关羽关羽真没什么好说的,青龙偃月刀,配匹好马,一样于千军万马中取敌首如探囊取物。赤兔马吕布的,大家好哥们,不必为一匹马生分了!关羽忠义无双,战力无双,与吕布一前一后冲敌营,没几个人抗得住,两人过处象犁田一样,敌人跟新翻的泥土一样倒得很整齐。关羽镇荊州,吕布守汉中,一个抗吴,一个防魏,剩下的事情交给诸葛亮和荀彧,军事经济双管其下,想不强大都难!赵云赵云也是个大杀器,冲守兼备,智慧型的大将,作为前锋开路,想攻吴伐魏就跟玩似的,步步推进,其后吕布、关羽接应,所到之处便是王的属地。子龙一身是胆不是吹的,长坂坡七进七出那可是打怕了一堆人,刘备入蜀又拿下江阳、犍为两郡,汉水之战更是借水淹死了曹操大军不计其数。赵云没有吕布的狡诈,也没有关羽的骄傲,简直就是攻城拔寨的最佳将领,以最少的人手取得最大的战果,这是赵云打仗的特色。我作为主公,有诸葛亮运等帷幄,军事无忧;有荀彧主掌内政,经济无虑;有吕布、关羽、赵云征战四方,拓土无患。我呢,好好享受生活就行了,左手牵大乔,右手搂小乔,站在成都大地上,吴与我沾亲,魏与我带故,曹操、孙权在我面前颤抖吧!三国都是我的,我骄傲了吗?三国著名谋士众多,但诸葛亮更重要的是体现在内政上,而周瑜则在军事统帅上更显眼,只有贾诩,干的是正宗谋士的事,而且他基本算无遗漏,招招致命,他懂得主公心思,善于察言观色,又会顺应形势和时代的发展,灵活应变,如弃李傕而投张绣,劝张绣依付曹操,助曹丕代汉等,这些是诸葛亮等人所比不上的,曹丕即位后他官封太尉,后得以善终,在乱世三国中,这殊为不易,这些又是田丰,沮授,徐庶和庞统等人所不及的,所以人称贾诩为三国第一谋士。贾诩(147年-223年8月11日),字文和,凉州姑臧(今甘肃武威市凉州区)人。东汉末年至三国初年著名谋士、军事战略家,曹魏开国功臣。原为董卓部将,董卓死后,献计李傕、郭汜反攻长安。李傕等人失败后,辗转成为张绣的谋士。张绣曾用他的计策两次打败曹操,官渡之战前他劝张绣归降曹操。官渡之战时,贾诩力主与袁绍决战。赤壁之战前,认为应安抚百姓而不应劳师动众讨江东,曹操不听,结果受到严重的挫败。曹操与关中联军相持渭南时,贾诩献离间计瓦解马超、韩遂,使得曹操一举平定关中。在曹操继承人的确定上,贾诩以袁绍、刘表为例,暗示曹操不可废长立幼,从而暗助了曹丕成为世子。黄初元年(220年),曹丕称帝,拜其为太尉,封魏寿乡侯。曹丕曾问贾诩应先灭蜀还是吴,贾诩建议应先治理好国家再动武,曹丕不听,果然征吴无功而返。文无第一,武无第二。贾诩是不是三国里最聪明的谋士不好说,但起码是最聪明的谋士之一。就题主这个问题,说一下我的看法,一起与大家交流。贾诩(147年-223年8月11日),字文和,凉州姑臧(今甘肃武威市凉州区)人。东汉末年至三国初年著名谋士、军事战略家,曹魏开国功臣。黄初四年(223年),贾诩去世,享年七十七岁,谥曰肃侯。《唐会要》尊其为魏晋八君子之首。贾诩精通兵法,著有《钞孙子兵法》一卷,并为《吴起兵法》校注。01“毒士”贾诩贾诩少年时并不出名,只有当时的名士阎忠认为他与众不同,有张良、陈平的智慧。贾诩早年被举孝廉为郎,因病辞官。董卓专权时,以太尉掾为平津都尉,后升为讨虏校尉,在董卓女婿牛辅部下辅军。王允、吕布诛杀董卓之后,要肃清其余党。李傕等人打算逃走。贾诩阻止他们,建议说:“不如收敛士卒,带兵杀入长安,为董公报仇。如果侥幸成功,就尊奉国家,征服天下;如果不行,再逃走不迟。”李傕等人采纳了贾诩的计谋,杀入长安,击败吕布,诛杀了王允等大臣,控制了朝廷。一时间,京城血雨腥风,朝野大乱。贾诩此计过于凶狠,也因此被称作了“毒士”。汉室唯一复活的希望,也被贾诩这一毒计扼杀在摇篮之中。虽然贾诩下手是狠了点,但根本原因还是在主持朝政的王允身上。当时的儒学大宗蔡邕,由于听到董卓被杀,轻轻一声叹息,就被王允缉拿下狱,最后死在狱中。王允如此不能容人,缺乏政治家最起码的妥协与怀柔,必然导致政敌强烈的反弹。在处理蔡邕一事上,许多大臣都向王允求情,但不允许。而且狂妄地说:“就董卓这样的,我都把他杀啦,我还怕谁啊!”当初,董卓跟袁绍商量要废掉少帝刘辩,袁绍不赞同,董卓大怒,要杀袁绍。袁绍说:“天下强大的人,难道就只有你董公一人吗?”说罢,握剑长揖而去。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令王允想不到的是,还有个贾诩,下手比他还狠。贾诩“毒士"的恶名,也由此得来。李傕等人以贾诩的功劳欲封其为侯,贾诩说:“这是保命的计谋,哪有什么功劳可言?”坚决不接受。李傕等人又让贾诩做尚书仆射,贾诩说:“尚书仆射是百官之长,天下的榜样,我一向没有名望,难以服人。就算我可以贪图虚荣,但对国家又有什么好处哪?”于是,改拜贾诩为尚书,掌管选拔人才,在人事方面多有贡献。李傕等人亲近贾诩,但同时也很忌惮他。李傕、郭祀、樊稠三人把持朝政,相互猜忌,争权夺利。贾诩每次都以大体责备他们,三人虽然心中不和,但表面还过得去。献帝东归,贾诩也做了许多协助,也保护了一些大臣。无奈,汉室太弱,在朝堂上贾诩得不到足够的信任和支持;又因为名望太低,得不到外部诸侯的拥护。一起起事的李傕等人就是一群兵痞土匪,毫无政治智慧可言。贾诩也是无力回天。不久,贾诩之母去世,于是辞掉官职,回家守孝,被拜为光禄大夫。贾诩不得已而出“毒计”,但还坚守起码的君臣道义,心里还有国家社稷一念,就当时的社会状况而言,也算难能可贵。贾诩不是圣人,只是高明的谋士,后世不能以大义强求贾诩归隐或者另求明主。02张绣谋主当初,攻入长安的四军阀之一张济,由于势力最弱,在朝廷上没有发言权,只得屯兵在外。贾诩辗转成为了张济的谋士。张济由于进攻刘表的地盘抢粮,被流矢射中死亡,其侄子张绣接管了部队。贾诩劝说张绣依附刘表,与之联合,屯兵宛城,北据曹操。曹操南征,贾诩劝说张绣投降了曹操。贾诩代表张绣去曹操处通款,曹操对其十分赏识,就想把他留下来做自己的谋士。不料贾诩却说:“以前我跟从李傕等人,得罪了天下;现在,我追随张绣,言听计从,不忍心背弃他。”贾诩既向曹操说明了以前所做的那些事,是不得已而为之,不是出于自己的本意,现在很懊悔;同时,又表明自己不是那种“有奶便是娘”的见利忘义之徒。看看贾诩有多么聪明。之后,由于曹操抢占了张绣的婶婶,张绣一怒之下就反叛啦。曹操侥幸逃脱,但其长子曹昂、侄子曹安民,猛士典韦为此战死。张绣采用贾诩的计谋又两次打败曹操。贾诩本来是一心要投靠曹操的,可曹操不识货,没有认识到其能力。贾诩只好再出“毒计”,让曹操付出代价,替自己再做次广告。投靠一个新东家,不拿出点真本事,是得不到老板青睐的。贾诩深谙此道,世道如此,也别怪贾诩每次下手太狠。油不榨不出,大老板油水更大,就得下狠手才行。第一次下手,差点把献帝办啦;第二次下手,差点让曹操挂啦。这就是贾诩厉害之处。03投靠曹操官渡之战前夜,袁绍派人到穰城联络张绣欲一起收拾曹操。袁绍也非等闲之辈,知道贾诩是很角色,不是省油的灯,不敢轻视。专门给贾诩写信示好。张绣准备答应袁绍,还没等开口,在一旁的贾诩就开腔啦,对使者说:“回去告诉你家主公,连自己的亲兄弟都容纳不下,还能容得下天下的国士吗?”于是,张绣就拒绝啦。袁绍要下手啦,贾诩看到火候到啦,就对张绣说:“袁绍不能容人,而曹操却不同。投降曹操有三点优势: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名正言顺;曹操兵力较弱,更愿意拉拢盟友;曹操志向远大,一定能够不计前嫌。”总之,张绣降了又反,反了又降。张绣是言听计从,贾诩说啥就是啥。都清楚官渡决战对袁绍和曹操来说,其意义之大。在这个时候,贾诩劝说张绣投降曹操,真是可遇不可求的时机。别人不知道,但贾诩知道啊。他等的就是这一天,他知道这一天早晚会到来。贾诩被称为“军事战略家”,不是浪得虚名。要卖身自然要找个好人家,想要个好价钱,就必须选择一个好时机。聪明的贾诩不仅为自己,也为自己的老板一起找了个好归宿。“毒士”贾诩,又是一句话,把袁绍做掉啦。试想一下,如果张绣答应袁绍,在官渡最胶着的时候,背后给曹操来一下,恐怕三国的历史就会改写啦。曹操尽管反应迟钝了些,但到底还是精明的老板。张绣率众归顺曹操,曹操闻讯大喜,不喜那是面瘫啊。曹操亲自接见贾诩,激动地、亲切地握着贾诩的手,语无伦次地说:“使我的信誉扬名天下的人就是你啊”,没好意思说,没想到你小子下手比我还狠啊。于是,曹操拜贾诩为执金吾,封都亭侯,迁冀州牧。当时冀州还被袁绍占据,贾诩便留参司空军事。同时,拜张绣为扬武将军,并让其子曹均娶张绣之女为妻。贾诩想,这是曹操叫我再出把力,不把袁绍做掉就没地办公啊,就只能在官渡河边临时凑合啦。官渡最艰难的时候,曹操想到了撤军。贾诩一看就急眼啦,心想这不行啊,不把袁绍赶走,我咋去上班啊。于是,极力劝说曹操顶住,贾诩说:“您在精明、勇敢、用人、决断四个方面都胜过袁绍。之所以相持半年不能取胜,是您想顾及周全。只要抓住机会,便能很快取胜。”贾诩这顶高帽一戴,曹操又来了精神。刚好荀彧也力劝曹操坚守,等待时机。最终幸运女神眷顾了曹操,袁绍被击败啦。河北平定以后,曹操自领冀州牧,改任贾诩为太中大夫。这就不清楚贾诩咋想的啦。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南征刘表,占领荆州,想乘机顺江而下。贾诩劝阻,说应该先安抚百姓,等待时机。曹操不从,结果赤壁大败而归。建安十六年(211年),曹操西征。贾诩建议曹操采用离间计,大败马超、韩遂,平定关中,大胜而归。试想一下,赤壁之战前,曹操采纳贾诩的建议,稳扎稳打,三国的历史又要改写啦。04位列三公建安二十二年(217年),当时曹操尚未确立世子人选。曹丕问计于贾诩。贾诩说:“但愿将军能够弘扬道德,培养气度,实践士人的责任和义务,勤勤恳恳,孜孜不倦,不做违背孝道的事情,也就可以啦。”曹丕听从了贾诩的建议,刻意磨炼自己。后来,曹操私下询问贾诩对立嗣的看法,贾诩闭口不谈。曹操问他为何不回答,贾诩说:“我在考虑袁绍和刘表啊。”曹操哈哈大笑,最终确定曹丕为魏太子。贾诩认为自己非曹操旧臣,却策谋深远,怕曹操猜忌,于是采用自保策略,闭门自守,不与别人私下交往。他的子女婚嫁也不攀结权贵。当时,喜欢谈论天下智谋之士的人,都十分推崇他。黄初元年(220年),曹丕即位,为报贾诩暗中相助之恩,拜其为太尉,进爵魏寿乡侯。封其幼子贾访为列侯,任命其长子贾穆为驸马都尉。黄初四年(223年),曹丕首征东吴,问计于贾诩。贾诩说:“应该先治理好国家再动武。”曹丕不听,结果无功而返。同年六月,贾诩去世,终年七十七岁。谥号肃侯,贾穆袭爵。多年后,贾诩与王朗、曹真、辛毗配享魏文帝曹丕庙。纵观贾诩一生,屡出“毒计”,但总能成功实现人生的跨越,实现人生的价值。更难得的是,贾诩能够平稳着陆,寿终正寝,的确是非常高明,不愧是聪明之士。为人若此,可谓登峰造极。贾诩真的有那么厉害吗?为什么有人说,他才是三国最厉害的人?对此,你怎么看?贾诩确实是那一个时代、那一辈人中最厉害的一个,分析他的人生轨迹、分析他在各个时期、在不同集团所贡献的计谋,我们就可以看出有这样一个特点:贾诩首先是站在自己的角度看,就是首先要保命,其次是追求功名,再其次就是为他服务的集团着想。不过很多时候,贾诩能将保命、功名、集团利益等三位一体地处理好!具体分析如下:一, 首先是保命。举两个例子。例一:贾诩离开官场,回家路上,被叛乱的氐人抓住,同行的有十几人。贾诩对氐人说:“我是段大人的外甥,你们一定要单独埋葬我。因为我的家人一定会用赎金来赎回我的尸首!”这里贾诩巧妙地告诉氐人,他是段大人的外甥。段大人,就是当时的段太尉段颖,当时在边境很有名。氐人听说贾诩就是段大人的外甥,就把贾诩放了,其他人都被活埋了。例二:董卓进入洛阳,贾诩就跟着董卓混。后来董卓失败,董卓手下的那些人,如李傕、郭汜、张济等就想各自逃命。贾诩对他们说:“如果你们各自逃命,只要一个亭长就可以把你们逮住。你们现在不如组织兵马,向长安进攻,成功了,扶持天子,征服天下;失败了,再逃跑也不迟。”李傕等听从了贾诩的建议,成功了!李傕要奖赏贾诩,贾诩说:“当时那样建议你们,都是为了逃命,不值得奖赏。”二, 保命与功名兼顾。也举两个例子。例一:贾诩离开段煨,投奔张绣。碰到张绣联合刘表,与曹操作战。曹操打败张绣与刘表后,迅速撤军,回许都。张绣派精兵追歼曹操。贾诩说:“不能追歼曹操,追歼曹操,必败!”张绣果然失败而回。此时贾诩说:“再带着军队去追,一定会打败曹操。”张绣因为失败,不敢再去追歼曹操。贾诩说:“这次一定会打败曹操。”张绣听贾诩的,带着军队去追歼曹操,果然打败了曹操。张绣问这其中有什么奥妙?贾诩说:“很简单!曹操这次撤军是有计划撤军,一定会预计你们会追歼他,所以必有防备。当曹操打败了你后,就以为不会再追歼他了,就不会防备了。你这次追歼他,是他没有任何防备。所以,我知道一定会赢!”例二:曹操与袁绍对峙在官渡,双方都派人到张绣这里,拉拢张绣。贾诩建议张绣投奔曹操。张绣有顾忌,因为张绣与曹操之间的恩怨太深了。贾诩说:“曹操有五霸之志,不会计较个人恩怨。”张绣投降曹操,曹操非常高兴,并表贾诩为执金吾,封都亭侯,迁冀州牧。三, 保命、功名与集团利益三位一体。同样举两个例子。例一:曹丕与曹植争太子,而且曹丕感到了威胁,派人求教贾诩。贾诩说:“好好孝敬你的父亲,做个好儿子,就这么简单!”这么简单的几句话,贾诩将保命、功名、集团利益三位一体。首先是保命:贾诩知道卷入太子之争,稍不留神,就会丢命。但是既然曹丕求教不说也不行,说得太明白,一旦曹丕失败,自己就有把柄留在曹植手里,搪塞曹丕更不行,一旦曹丕成功,自己更危险!怎么办呢?贾诩就用这么几句话点化了曹丕。也让曹丕明白了,目前的情况下好好孝敬曹操就是最好的办法。在贾诩看来呢,即使日后曹植胜利了,自己也无妨。当时曹丕是要我为他出谋献策,但是我教训他说:“争什么太子?做个好儿子就不错了!”将来曹丕成功了,贾诩也有功劳,也为曹丕集团的成功争取了利益。例二:曹操在立太子这件事情犹豫不决,不知立才子曹植好呢,还是立长子曹丕好?咨询贾诩。这也是个棘手的问题,特别是面对曹操回答这样的问题,因为曹参心机深,曹操到底是怎样想法,贾诩又不知道。不回答不行,回答不如曹操的意更不行,怎么办呢?贾诩装作一副深思的样子!曹操问:“你怎么不回答我的问题呢?”贾诩说:“我正在琢磨你说的问题啊,所以没有及时回答!”曹操问:“你在琢磨什么问题?”贾诩说:“我在琢磨袁绍与刘表的事情。”曹操听了哈哈大笑,说:“我知道了!”这就是贾诩,看似答非所问,但是又回答得让对方满意,但是要是对方追究其责任来,贾诩又可以推辞,我什么也没说!这两个例子将保命、功名、集团利益三位一体。既为自己保命留有后路,又为曹丕争太子出了好主意,自己日后也有一份功劳,也为曹丕集团争取了一份利益。所以有人说贾诩是“毒士”,由此看也不无道理!山野老人讲三国,不管您满意与否,都盼望您阅读后能写两句您想说的话!平阳狐狸,回答问题。千古名篇《过秦论》的作者,是西汉文学家贾谊,“三国第一毒士”贾诩便是其后人,智慧的基因源远流长呀!顶级谋士贾诩常被人忽视,其实贾诩对三国历史进程产生了极其深远而独特的影响。在群星璀璨的三国,贾诩也绝对是一个老资格和老前辈。贾诩生于公元 147 年,比诸葛亮大 34 岁,比司马懿大 32 岁,比周瑜大 28 岁,比郭嘉大 23 岁,比荀彧大 16 岁,绝对算是三国谋士圈里的“老大哥”!我们不妨再来看看三国主公们的生存年代,曹操和孙坚生于 155 年,刘备生于 161 年,贾诩和这些老家伙算是同辈人,而且比他们都大,刘皇叔甚至比贾诩小 14 岁。在小说《三国演义》中,贾诩的出场也非常早,前十回就出场了,这一点倒符合历史事实。(诸葛亮)有贾谊这样的先辈,贾诩自小聪慧机敏,学识渊博,时人将其比作汉之张良、陈平。注意,这可是别人的评价,孔明先生可是“自比管乐”。举个小例子,一次贾诩随众人从中原返回老家凉州,被羌胡人所俘。贾诩自称是段公之外孙,请求不要杀害自己,定用重金来赎。段公是东汉在西凉的将领,在羌胡人中多有威望,于是贾诩被放走,其余人通通被杀。当然这个段将军贾诩也只闻其名,什么外孙都是瞎扯!不过,光有小聪明是上不了三国这个大舞台的。贾诩至少两次改变和影响了三国的历史进程,一次与董卓有关,一次与曹操有关!公元 192 年,呼风唤雨了三年的董卓被吕布所杀。老董一死。树倒猢狲散,西凉兵一哄而散。眼看着东汉朝局将向着另一个方向发展,不好意思,这时贾诩出场了,改变了这一切。贾诩找到董卓手下的将领李傕郭汜,对他们说,如果我们单枪匹马的逃回老家,一个小小的亭长就能把我们拿下。不如召集军队杀回长安,放手一搏,获胜则更好,失败了再跑不迟。李傕郭汜觉得此言有理,于是杀回长安,从此东汉朝局从董卓时代进入李傕郭汜时代。没有贾诩,便没有这一切,东汉或许还能喘口气儿。后来贾诩辗转来到张绣部下,这是官渡之战一触即发,袁绍曹操都有意招纳张绣。最终张绣听从贾诩的建议,投降曹操并参与官渡之战,结果不必再说。我们不能说张绣的加入对官渡之战产生了多么重大的影响,但西凉兵的战斗力是实实在在的,张绣名字虽然带个绣字,绝非绣花枕头,也是一个能争冠战之人。加之大谋士贾诩的加入,自然对曹操阵营有益无害。如果官渡之战发生变局,三国的历史又将会怎样,不得而知!贾诩这两次决定都改变至少影响了东汉末年的历史走向,他的选择一切从现实角度和自身利益出发,不关乎大义和道德。此外贾诩不但有战略眼光,在战术上也是一位行家里手,两败曹操和计败马超是他的杰作。(张绣)贾诩投奔张绣之后,曹操南征,张绣第 1 次投降曹操。大家都知道,曹操喜欢女同志,于是便娶了张绣貌美如花的婶娘。张绣一时气愤,在贾诩的建议下夜袭曹操。此次曹操亏大了,不但军败,长子曹昂、侄子曹安民、大将典韦均战死。顺道说一说《三国演义》里没有的东西。在一些评书故事中,张绣占据宛城,一套“百鸟朝凰枪”天下无敌,人称“北地枪王”。在宛城之战中,虽然胡车儿偷了典韦的双戟,但没有过人的本事,张绣也杀不了典韦。张绣师从武术大家童渊,与西川大都督张任,赵云是同门师兄弟。后来张绣与赵云大战三百回合,被赵云自创的“七探蛇盘枪”刺死,从此奠定了赵云“天下第一枪王”的地位!言归正传,张绣反了曹操,第 2 年曹操又南征张绣,张绣被围。这时曹操闻得袁绍准备偷袭自己的大本营许都,于是准备撤军,张绣刘表联军出击,不幸被曹操军打败。张绣出自西凉,确实是个狠角色,不听贾诩的劝告,亲自率军追击曹操,大败而归。张绣垂头丧气的刚回来,贾诩催促张绣继续追击,张绣不情不愿的再次出发,这次却大胜而归。张绣这下子懵了,赶紧请教贾诩。贾诩风轻云淡的说,这道理其实很简单,曹操撤军。为了防止我们偷袭追击,必然亲自断后,你要去肯定是找死。曹操打败了我们。以为我们不会追击,必然派别人断后,自己率军赶紧撤。这次你再出发,自然会碰上软柿子,自然获胜!不用说,张绣的脸上必然写了一个大大的服字。后来在贾诩的建议下,张绣二度降曹,贾诩随曹操进攻西凉的韩遂、马超。贾诩的人生分为两个阶段,西凉集团和曹魏集团。前半生辗转于董卓,李傕郭汜,张济张绣叔侄等都是西凉集团。这次面对同是西凉集团的韩遂马超,贾诩根本没有留情。在贾诩的反间计下,韩遂、马超反目,最终曹军大败西凉兵。这个故事在《三国演义》的演绎下更加精彩!我们可以看出。贾诩是三国时期的顶级谋士,对天下大势看得明明白白,同时也深谙自保之道,是一个绝顶聪明的人!早年劝说李傕郭汜反杀长安之后,西凉兵个个兴高采烈,手舞足蹈,加官进爵,不亦乐乎。李傕郭汜也要给贾诩加官进爵。贾诩以各种理由推却。在贾栩看来,天下有不义之财,也有不义之名,都不可取。这种淡然的态度和面对诱惑时的冷静,确实非同凡响。在加入曹魏集团之后,贾诩功劳卓著,又年资较长。但做事从来内敛谨慎。平时不与人接触,在儿女的亲事上也不攀附权贵,同样没被功劳,名望冲昏头,冷静的如同一块寒冰。公元 223 年,贾诩去世,享年七十六岁。一个大智慧与小聪明兼备,战略眼光与战术手段并有,同时看透人生和政治,典型的实用主义者和现实主义者,一切从现实利益出发,最终得善终,绝对是一个厉害的大牛人!谢邀。(一)、三国时代英雄辈出,如军事家、战略家,出将入相者诸葛亮、曹操、司马懿等人,还有集战略家、谋略家为一身的周瑜、荀彧、庞统、鲁肃、陆逊之流;要论谋士一级的那更是群星璀璨,数不胜数,如:贾诩、徐庶、郭嘉、法正、荀攸、程煜等。要问三国出乎其类,拔乎其萃的谋士是谁?笔者认为,最关键的是看他出的谋、划的策,是否真正影响了历史的进程(无论促进或促退),从大格局讲,是否对历史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谋士出谋划策,你的老板得使用,反之束之高阁那就是高谈阔论,纸上谈兵。(二)、对于贾诩之评价,正史与小说基本相近。正巧家中藏有罗贯中著,毛宗岗评的《全图绣像三国演义》其中摘录毛宗岗的评语以飨读者。吾以为贾诩确属在三国一流谋臣行列之中,说他聪明绝顶,每每出招都能切中要害,一击毙命,极其阴险毒辣,几次出谋画策都能搅动天下风云,改变天下大势,所以称之为“毒士”真乃实至名归!在(《三国演义》以下简称《演义》)中,贾诩干了以下几件“大事”:其一、给董卓余党李傕郭汜出谋划策。李郭仓皇出逃,《演义》“谋士贾诩曰:诸君若弃军单行,则一亭长能縛君矣”。他让李郭杀回长安后,造成生灵涂炭,百姓遭殃,汉献帝落到李郭之手,成为玩物,天下大乱。直接把奄奄一息、苟延残喘的东汉末年王朝捣个稀巴滥,成为压倒东汉王朝这个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三国志》注释中:“…岂不由贾诩片言乎?诩之罪也一何大哉!自古兆乱,未有如此之甚”。《演义》毛宗岗评:“只贾诩一言,便使长安大乱。武士兵端起于说士舌端,可畏哉!”其二、是在他最后归顺曹操之前干了一件大事:他怂恿张绣宛城阴谋倒戈,幸亏曹操心腹猛将典韦拼死相搏,使其死里逃生;《演义》:“折兵五万余人,失去辎重无数。”曹操的猛将典韦力战而死,侄儿曹安民遇难,曹操最为疼爱的长子曹昂也死在乱军之中。 这件事,彻底打乱了曹操的既定方针,长子曹昂接班成为泡影。其三、他也干了一件引以为傲、后来受益匪浅的大事!在曹操立储之争时,贾诩表面上不选边站队,装傻充愣,实则暗中助力。《演义》:“长子曹丕,恐不得立,乃问计于中大夫贾诩。”贾诩为其出谋划策。当曹操征询他意见时,他意味深长,顾左右而言他,拿袁绍、刘表说事。《演义》:“诩对曰:思袁本初、刘景升父子也。操大笑遂立长子曹丕为王世子”。他这个宝押个正着! 等到曹丕上位,你投之以桃,我报之以李,曹丕为报贾诩之恩,封贾诩为太尉,进爵魏寿乡侯,增食邑三百,前后共八百户。又分食邑二百。其终年77岁,谥肃侯,长子贾穆继嗣。其四:张绣曾用贾诩的计策两次击败曹操;官渡之战前他审时度势劝张绣归降曹操;归降后,面对强敌袁绍,他力主与袁绍决战;在曹操与关中马超、韩遂联军相持渭南时,贾诩献离间计,瓦解马超、韩遂联军,使得曹操一举平定关中。贾诩精通兵法,身怀奇谋,计无不中,甚至曾令善于用兵的曹操几度败绩。《演义》毛宗岗评:“贾诩之知己知彼,决胜决负,斯诚善矣。”陈寿评价:算无遗策,经达权变,其良、平之亚欤!总之贾诩能在乱世中审时度势,在波谲云诡、尔虞我诈的惊涛骇浪中,稳坐钓鱼船。深晓乱世自保之术。为自保,其隐忍低调确实有一套业务,活命哲学使他本人也是活得时间最长的人,同时还保全了家人。有句俗话叫“人活七十古来希”,而贾诩竟活到77,你说牛逼不牛逼!比那些短命鬼如孙策、郭嘉、周瑜之类,多活他们几个来回!毒士虽毒,但他确实是一位“大智慧”,是最绝顶聪明之人,同时说他为三国一流谋士亦绝不为过!
谢邀,我是以史为鉴。如果把三国时期的谋士们都组织起来玩吃鸡游戏,谁会赢不好说,但贾诩绝对是可以活到最后主力人选。别说三国时期,整个中国历史上比贾诩更善于保命的也没有几个。贾诩可以说把明哲保身的技能点到了满级。三国中记载了贾诩的几次献计,除了次次都洞察秋毫外,更多的是贾诩的活命本能。一贾诩是武威人,年轻的时候,有一次跟着商队,结果被羌、氐人打劫了。按照之前的经验,被这些人打劫基本上人必死,货必失。结果贾诩就给羌人首领讲了一句话,也给后来者上了一堂经典的保命课。贾诩说:我是段颎(jiǒng)段太尉的侄子,杀了我后果你们自己看。如果放我走,赎金给你们翻十倍。段颎(jiǒng)也是武威人,在凉州跟羌人作战几十年,光杀掉的羌人就超过四万人,威名远播。这些强盗还是很害怕,又听到有厚重的赎金,就把贾诩放了,而其他人都没能活着回来。二贾诩后来跟着董卓女婿牛辅,后来董卓被吕布所杀,王允和吕布打算清洗董卓西凉旧部。西凉将领都很恐慌,纷纷打算各自逃命,贾诩一看这那行?都这么跑路的话谁也别想活,于是贾诩给李榷郭汜说:咱们自己这样跑,随便一个片警就给逮起来了,莫不如集合西凉士兵试一下,不行再跑。李榷郭汜一拍大腿,有道理啊!于是集合西凉士兵,以替董卓报仇的名义打跑了吕布,杀了王允,挟持了汉献帝。俩人互相还不服气,又乒乒乓乓打了好几年。不过贾诩早看出俩个家伙不成器,早早跟着张绣跳出关中来到南阳。三贾诩跟着张绣,虽然帮张绣称霸一方,但更多的还在观察天下大势。张绣刚开始跟着刘表、袁绍和曹操不对付,曹操虽然出兵击退张绣但迅速撤退。张绣觉得这个时候应该追击,贾诩说你追击必败。张绣不听,果然被曹操打了个埋伏惨败而回。贾诩说,你再追就能赢!张绣很奇怪,但这次听贾诩的话,重新追了上去,果然打了胜仗。可见贾诩对曹操的心理、战术掌握之深。而虽然贾诩跟曹操为敌,但是贾诩更多的还是选择机会投靠曹操。于是才有第一次劝张绣投降曹操,以及曹操宛城之败后,贾诩选择了在官渡之战关键时刻,对曹操雪中送炭,第二次投降曹操。果然,曹操咽下了长子曹昂、侄子曹安民、大将典韦之死的怨恨之气,拜贾诩为执金吾,封都亭侯,迁冀州牧。拜张绣为扬武将军,并让其子曹均娶张绣之女为妻。四贾诩跟随曹操晚,但是贡献不小。不论是官渡之战还是关中对阵马超,贾诩都有精彩表现。但是贾诩最精彩的还是站队。在曹丕和曹植争夺继承人如火如荼的时候,曹丕前往求教贾诩。贾诩在站队问题上其实早有想法,但是贾诩又不能明显的表达出来,否则杨修就是前车之鉴。于是贾诩跟曹丕说:你只要安安稳稳本职工作,不要违反孝道即可。曹丕虽然一头雾水但还是答应了。果然没过多久曹操也来咨询贾诩立储之事。面对曹操亲自询问,要是回答的太有倾向性,曹操就会怀疑早有串通,但贾诩怎么是如何做的呢?贾诩先是故意沉默不回答。果然曹操等了半天没反应,又催道:你想啥呢?赶紧说话!这个时候,贾诩才慢悠悠的说:我刚才在想袁绍和刘表啊。曹操听完哈哈一笑,终于下定决心。读书读到这里,不尽要感叹一番:和聪明人聊天就是不一样啊。五等到曹操去世,曹丕继位。贾诩知道曹丕心眼比曹操小多了,可能会记恨当年宛城之败的事情。所以贾诩虽然贵为三公,但基本上闭门不出,不和其他达官显贵交往,甚至子女婚事都不和贵族联姻。在这样的低调之下,贾诩在三国乱世之中足足活了七十七岁。而民间以长寿闻名的司马懿才活了七十三岁。比起贾诩,谁敢说自己聪明?比起贾诩,谁敢说自己洞察人心?在以史为鉴看来,贾诩乃是三国时期最为聪明之人。不知道您认可这一观点否?我是以史为鉴,每天都有靠谱的历史故事,欢迎关注。
谢邀,我是以史为鉴。如果把三国时期的谋士们都组织起来玩吃鸡游戏,谁会赢不好说,但贾诩绝对是可以活到最后主力人选。别说三国时期,整个中国历史上比贾诩更善于保命的也没有几个。贾诩可以说把明哲保身的技能点到了满级。三国中记载了贾诩的几次献计,除了次次都洞察秋毫外,更多的是贾诩的活命本能。一贾诩是武威人,年轻的时候,有一次跟着商队,结果被羌、氐人打劫了。按照之前的经验,被这些人打劫基本上人必死,货必失。结果贾诩就给羌人首领讲了一句话,也给后来者上了一堂经典的保命课。贾诩说:我是段颎(jiǒng)段太尉的侄子,杀了我后果你们自己看。如果放我走,赎金给你们翻十倍。段颎(jiǒng)也是武威人,在凉州跟羌人作战几十年,光杀掉的羌人就超过四万人,威名远播。这些强盗还是很害怕,又听到有厚重的赎金,就把贾诩放了,而其他人都没能活着回来。二贾诩后来跟着董卓女婿牛辅,后来董卓被吕布所杀,王允和吕布打算清洗董卓西凉旧部。西凉将领都很恐慌,纷纷打算各自逃命,贾诩一看这那行?都这么跑路的话谁也别想活,于是贾诩给李榷郭汜说:咱们自己这样跑,随便一个片警就给逮起来了,莫不如集合西凉士兵试一下,不行再跑。李榷郭汜一拍大腿,有道理啊!于是集合西凉士兵,以替董卓报仇的名义打跑了吕布,杀了王允,挟持了汉献帝。俩人互相还不服气,又乒乒乓乓打了好几年。不过贾诩早看出俩个家伙不成器,早早跟着张绣跳出关中来到南阳。三贾诩跟着张绣,虽然帮张绣称霸一方,但更多的还在观察天下大势。张绣刚开始跟着刘表、袁绍和曹操不对付,曹操虽然出兵击退张绣但迅速撤退。张绣觉得这个时候应该追击,贾诩说你追击必败。张绣不听,果然被曹操打了个埋伏惨败而回。贾诩说,你再追就能赢!张绣很奇怪,但这次听贾诩的话,重新追了上去,果然打了胜仗。可见贾诩对曹操的心理、战术掌握之深。而虽然贾诩跟曹操为敌,但是贾诩更多的还是选择机会投靠曹操。于是才有第一次劝张绣投降曹操,以及曹操宛城之败后,贾诩选择了在官渡之战关键时刻,对曹操雪中送炭,第二次投降曹操。果然,曹操咽下了长子曹昂、侄子曹安民、大将典韦之死的怨恨之气,拜贾诩为执金吾,封都亭侯,迁冀州牧。拜张绣为扬武将军,并让其子曹均娶张绣之女为妻。四贾诩跟随曹操晚,但是贡献不小。不论是官渡之战还是关中对阵马超,贾诩都有精彩表现。但是贾诩最精彩的还是站队。在曹丕和曹植争夺继承人如火如荼的时候,曹丕前往求教贾诩。贾诩在站队问题上其实早有想法,但是贾诩又不能明显的表达出来,否则杨修就是前车之鉴。于是贾诩跟曹丕说:你只要安安稳稳本职工作,不要违反孝道即可。曹丕虽然一头雾水但还是答应了。果然没过多久曹操也来咨询贾诩立储之事。面对曹操亲自询问,要是回答的太有倾向性,曹操就会怀疑早有串通,但贾诩怎么是如何做的呢?贾诩先是故意沉默不回答。果然曹操等了半天没反应,又催道:你想啥呢?赶紧说话!这个时候,贾诩才慢悠悠的说:我刚才在想袁绍和刘表啊。曹操听完哈哈一笑,终于下定决心。读书读到这里,不尽要感叹一番:和聪明人聊天就是不一样啊。五等到曹操去世,曹丕继位。贾诩知道曹丕心眼比曹操小多了,可能会记恨当年宛城之败的事情。所以贾诩虽然贵为三公,但基本上闭门不出,不和其他达官显贵交往,甚至子女婚事都不和贵族联姻。在这样的低调之下,贾诩在三国乱世之中足足活了七十七岁。而民间以长寿闻名的司马懿才活了七十三岁。比起贾诩,谁敢说自己聪明?比起贾诩,谁敢说自己洞察人心?在以史为鉴看来,贾诩乃是三国时期最为聪明之人。不知道您认可这一观点否?我是以史为鉴,每天都有靠谱的历史故事,欢迎关注。我是三国主公,那就好玩了,不说一统江山,至少要当个草包皇帝!夫人要慎重!后宫太多,伤肾,死得早,因此又要专美还不能走心,就选大乔。苏杭出美女,就是老子来了我也这么说!苏杭女子声音软柔,身段又好,又没坏脾气,当了皇帝,操心之余还得享受人生,大乔刚刚好!小姨子是小乔,大伙都懂得,三国时期,只要有能力,何况我还是主公,小乔能逃出我的手心?娶一送一,包赚不赔的生意!军师诸葛亮、荀彧诸葛亮不用说,能把一个草根弄上蜀国皇帝的位置,除了诸葛亮还能有谁那么大的能耐?一个好军师,眼光要远,能力要出众,有这样的臣子,主公才有空和大乔玩,多爽心!关键诸葛亮还忠心,一心一意忠君忠国,这样的臣子,用起来放心。不用担心诸葛亮大权在握,搞什么皇袍加身,所以主公也能心宽体胖,多活几年。荀彧诸葛亮忙军事,所以得找个内政很厉害的人来分担责任,要想皇位坐得久,就不能让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那显然是在透支生命。荀彧不错,不仅为曹操制定天下的大略,最主要帮曹操打造了一个稳定的大后方,大败之后的曹操能够卷土重来,荀彧功不可没!三将吕布、关羽、赵云吕布吕布虽然人品不好,但作为一个主公,连吕布都降服不了,还怎么打江山?吕布最大的劣根性就是只服强主,墙头草味十足,说穿了就是有点良禽择木而栖的味儿。只要主公霸气十足,吕布有了依靠,那就是一把出鞘的剑,对三国前期建功立业那是动力十足的催化剂。三英战吕布看起来很带劲,词只换个位儿,真相就出来了,吕布战三英,好恐怖的存在!关羽关羽真没什么好说的,青龙偃月刀,配匹好马,一样于千军万马中取敌首如探囊取物。赤兔马吕布的,大家好哥们,不必为一匹马生分了!关羽忠义无双,战力无双,与吕布一前一后冲敌营,没几个人抗得住,两人过处象犁田一样,敌人跟新翻的泥土一样倒得很整齐。关羽镇荊州,吕布守汉中,一个抗吴,一个防魏,剩下的事情交给诸葛亮和荀彧,军事经济双管其下,想不强大都难!赵云赵云也是个大杀器,冲守兼备,智慧型的大将,作为前锋开路,想攻吴伐魏就跟玩似的,步步推进,其后吕布、关羽接应,所到之处便是王的属地。子龙一身是胆不是吹的,长坂坡七进七出那可是打怕了一堆人,刘备入蜀又拿下江阳、犍为两郡,汉水之战更是借水淹死了曹操大军不计其数。赵云没有吕布的狡诈,也没有关羽的骄傲,简直就是攻城拔寨的最佳将领,以最少的人手取得最大的战果,这是赵云打仗的特色。我作为主公,有诸葛亮运等帷幄,军事无忧;有荀彧主掌内政,经济无虑;有吕布、关羽、赵云征战四方,拓土无患。我呢,好好享受生活就行了,左手牵大乔,右手搂小乔,站在成都大地上,吴与我沾亲,魏与我带故,曹操、孙权在我面前颤抖吧!三国都是我的,我骄傲了吗?三国著名谋士众多,但诸葛亮更重要的是体现在内政上,而周瑜则在军事统帅上更显眼,只有贾诩,干的是正宗谋士的事,而且他基本算无遗漏,招招致命,他懂得主公心思,善于察言观色,又会顺应形势和时代的发展,灵活应变,如弃李傕而投张绣,劝张绣依付曹操,助曹丕代汉等,这些是诸葛亮等人所比不上的,曹丕即位后他官封太尉,后得以善终,在乱世三国中,这殊为不易,这些又是田丰,沮授,徐庶和庞统等人所不及的,所以人称贾诩为三国第一谋士。贾诩(147年-223年8月11日),字文和,凉州姑臧(今甘肃武威市凉州区)人。东汉末年至三国初年著名谋士、军事战略家,曹魏开国功臣。原为董卓部将,董卓死后,献计李傕、郭汜反攻长安。李傕等人失败后,辗转成为张绣的谋士。张绣曾用他的计策两次打败曹操,官渡之战前他劝张绣归降曹操。官渡之战时,贾诩力主与袁绍决战。赤壁之战前,认为应安抚百姓而不应劳师动众讨江东,曹操不听,结果受到严重的挫败。曹操与关中联军相持渭南时,贾诩献离间计瓦解马超、韩遂,使得曹操一举平定关中。在曹操继承人的确定上,贾诩以袁绍、刘表为例,暗示曹操不可废长立幼,从而暗助了曹丕成为世子。黄初元年(220年),曹丕称帝,拜其为太尉,封魏寿乡侯。曹丕曾问贾诩应先灭蜀还是吴,贾诩建议应先治理好国家再动武,曹丕不听,果然征吴无功而返。文无第一,武无第二。贾诩是不是三国里最聪明的谋士不好说,但起码是最聪明的谋士之一。就题主这个问题,说一下我的看法,一起与大家交流。贾诩(147年-223年8月11日),字文和,凉州姑臧(今甘肃武威市凉州区)人。东汉末年至三国初年著名谋士、军事战略家,曹魏开国功臣。黄初四年(223年),贾诩去世,享年七十七岁,谥曰肃侯。《唐会要》尊其为魏晋八君子之首。贾诩精通兵法,著有《钞孙子兵法》一卷,并为《吴起兵法》校注。01“毒士”贾诩贾诩少年时并不出名,只有当时的名士阎忠认为他与众不同,有张良、陈平的智慧。贾诩早年被举孝廉为郎,因病辞官。董卓专权时,以太尉掾为平津都尉,后升为讨虏校尉,在董卓女婿牛辅部下辅军。王允、吕布诛杀董卓之后,要肃清其余党。李傕等人打算逃走。贾诩阻止他们,建议说:“不如收敛士卒,带兵杀入长安,为董公报仇。如果侥幸成功,就尊奉国家,征服天下;如果不行,再逃走不迟。”李傕等人采纳了贾诩的计谋,杀入长安,击败吕布,诛杀了王允等大臣,控制了朝廷。一时间,京城血雨腥风,朝野大乱。贾诩此计过于凶狠,也因此被称作了“毒士”。汉室唯一复活的希望,也被贾诩这一毒计扼杀在摇篮之中。虽然贾诩下手是狠了点,但根本原因还是在主持朝政的王允身上。当时的儒学大宗蔡邕,由于听到董卓被杀,轻轻一声叹息,就被王允缉拿下狱,最后死在狱中。王允如此不能容人,缺乏政治家最起码的妥协与怀柔,必然导致政敌强烈的反弹。在处理蔡邕一事上,许多大臣都向王允求情,但不允许。而且狂妄地说:“就董卓这样的,我都把他杀啦,我还怕谁啊!”当初,董卓跟袁绍商量要废掉少帝刘辩,袁绍不赞同,董卓大怒,要杀袁绍。袁绍说:“天下强大的人,难道就只有你董公一人吗?”说罢,握剑长揖而去。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令王允想不到的是,还有个贾诩,下手比他还狠。贾诩“毒士"的恶名,也由此得来。李傕等人以贾诩的功劳欲封其为侯,贾诩说:“这是保命的计谋,哪有什么功劳可言?”坚决不接受。李傕等人又让贾诩做尚书仆射,贾诩说:“尚书仆射是百官之长,天下的榜样,我一向没有名望,难以服人。就算我可以贪图虚荣,但对国家又有什么好处哪?”于是,改拜贾诩为尚书,掌管选拔人才,在人事方面多有贡献。李傕等人亲近贾诩,但同时也很忌惮他。李傕、郭祀、樊稠三人把持朝政,相互猜忌,争权夺利。贾诩每次都以大体责备他们,三人虽然心中不和,但表面还过得去。献帝东归,贾诩也做了许多协助,也保护了一些大臣。无奈,汉室太弱,在朝堂上贾诩得不到足够的信任和支持;又因为名望太低,得不到外部诸侯的拥护。一起起事的李傕等人就是一群兵痞土匪,毫无政治智慧可言。贾诩也是无力回天。不久,贾诩之母去世,于是辞掉官职,回家守孝,被拜为光禄大夫。贾诩不得已而出“毒计”,但还坚守起码的君臣道义,心里还有国家社稷一念,就当时的社会状况而言,也算难能可贵。贾诩不是圣人,只是高明的谋士,后世不能以大义强求贾诩归隐或者另求明主。02张绣谋主当初,攻入长安的四军阀之一张济,由于势力最弱,在朝廷上没有发言权,只得屯兵在外。贾诩辗转成为了张济的谋士。张济由于进攻刘表的地盘抢粮,被流矢射中死亡,其侄子张绣接管了部队。贾诩劝说张绣依附刘表,与之联合,屯兵宛城,北据曹操。曹操南征,贾诩劝说张绣投降了曹操。贾诩代表张绣去曹操处通款,曹操对其十分赏识,就想把他留下来做自己的谋士。不料贾诩却说:“以前我跟从李傕等人,得罪了天下;现在,我追随张绣,言听计从,不忍心背弃他。”贾诩既向曹操说明了以前所做的那些事,是不得已而为之,不是出于自己的本意,现在很懊悔;同时,又表明自己不是那种“有奶便是娘”的见利忘义之徒。看看贾诩有多么聪明。之后,由于曹操抢占了张绣的婶婶,张绣一怒之下就反叛啦。曹操侥幸逃脱,但其长子曹昂、侄子曹安民,猛士典韦为此战死。张绣采用贾诩的计谋又两次打败曹操。贾诩本来是一心要投靠曹操的,可曹操不识货,没有认识到其能力。贾诩只好再出“毒计”,让曹操付出代价,替自己再做次广告。投靠一个新东家,不拿出点真本事,是得不到老板青睐的。贾诩深谙此道,世道如此,也别怪贾诩每次下手太狠。油不榨不出,大老板油水更大,就得下狠手才行。第一次下手,差点把献帝办啦;第二次下手,差点让曹操挂啦。这就是贾诩厉害之处。03投靠曹操官渡之战前夜,袁绍派人到穰城联络张绣欲一起收拾曹操。袁绍也非等闲之辈,知道贾诩是很角色,不是省油的灯,不敢轻视。专门给贾诩写信示好。张绣准备答应袁绍,还没等开口,在一旁的贾诩就开腔啦,对使者说:“回去告诉你家主公,连自己的亲兄弟都容纳不下,还能容得下天下的国士吗?”于是,张绣就拒绝啦。袁绍要下手啦,贾诩看到火候到啦,就对张绣说:“袁绍不能容人,而曹操却不同。投降曹操有三点优势: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名正言顺;曹操兵力较弱,更愿意拉拢盟友;曹操志向远大,一定能够不计前嫌。”总之,张绣降了又反,反了又降。张绣是言听计从,贾诩说啥就是啥。都清楚官渡决战对袁绍和曹操来说,其意义之大。在这个时候,贾诩劝说张绣投降曹操,真是可遇不可求的时机。别人不知道,但贾诩知道啊。他等的就是这一天,他知道这一天早晚会到来。贾诩被称为“军事战略家”,不是浪得虚名。要卖身自然要找个好人家,想要个好价钱,就必须选择一个好时机。聪明的贾诩不仅为自己,也为自己的老板一起找了个好归宿。“毒士”贾诩,又是一句话,把袁绍做掉啦。试想一下,如果张绣答应袁绍,在官渡最胶着的时候,背后给曹操来一下,恐怕三国的历史就会改写啦。曹操尽管反应迟钝了些,但到底还是精明的老板。张绣率众归顺曹操,曹操闻讯大喜,不喜那是面瘫啊。曹操亲自接见贾诩,激动地、亲切地握着贾诩的手,语无伦次地说:“使我的信誉扬名天下的人就是你啊”,没好意思说,没想到你小子下手比我还狠啊。于是,曹操拜贾诩为执金吾,封都亭侯,迁冀州牧。当时冀州还被袁绍占据,贾诩便留参司空军事。同时,拜张绣为扬武将军,并让其子曹均娶张绣之女为妻。贾诩想,这是曹操叫我再出把力,不把袁绍做掉就没地办公啊,就只能在官渡河边临时凑合啦。官渡最艰难的时候,曹操想到了撤军。贾诩一看就急眼啦,心想这不行啊,不把袁绍赶走,我咋去上班啊。于是,极力劝说曹操顶住,贾诩说:“您在精明、勇敢、用人、决断四个方面都胜过袁绍。之所以相持半年不能取胜,是您想顾及周全。只要抓住机会,便能很快取胜。”贾诩这顶高帽一戴,曹操又来了精神。刚好荀彧也力劝曹操坚守,等待时机。最终幸运女神眷顾了曹操,袁绍被击败啦。河北平定以后,曹操自领冀州牧,改任贾诩为太中大夫。这就不清楚贾诩咋想的啦。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南征刘表,占领荆州,想乘机顺江而下。贾诩劝阻,说应该先安抚百姓,等待时机。曹操不从,结果赤壁大败而归。建安十六年(211年),曹操西征。贾诩建议曹操采用离间计,大败马超、韩遂,平定关中,大胜而归。试想一下,赤壁之战前,曹操采纳贾诩的建议,稳扎稳打,三国的历史又要改写啦。04位列三公建安二十二年(217年),当时曹操尚未确立世子人选。曹丕问计于贾诩。贾诩说:“但愿将军能够弘扬道德,培养气度,实践士人的责任和义务,勤勤恳恳,孜孜不倦,不做违背孝道的事情,也就可以啦。”曹丕听从了贾诩的建议,刻意磨炼自己。后来,曹操私下询问贾诩对立嗣的看法,贾诩闭口不谈。曹操问他为何不回答,贾诩说:“我在考虑袁绍和刘表啊。”曹操哈哈大笑,最终确定曹丕为魏太子。贾诩认为自己非曹操旧臣,却策谋深远,怕曹操猜忌,于是采用自保策略,闭门自守,不与别人私下交往。他的子女婚嫁也不攀结权贵。当时,喜欢谈论天下智谋之士的人,都十分推崇他。黄初元年(220年),曹丕即位,为报贾诩暗中相助之恩,拜其为太尉,进爵魏寿乡侯。封其幼子贾访为列侯,任命其长子贾穆为驸马都尉。黄初四年(223年),曹丕首征东吴,问计于贾诩。贾诩说:“应该先治理好国家再动武。”曹丕不听,结果无功而返。同年六月,贾诩去世,终年七十七岁。谥号肃侯,贾穆袭爵。多年后,贾诩与王朗、曹真、辛毗配享魏文帝曹丕庙。纵观贾诩一生,屡出“毒计”,但总能成功实现人生的跨越,实现人生的价值。更难得的是,贾诩能够平稳着陆,寿终正寝,的确是非常高明,不愧是聪明之士。为人若此,可谓登峰造极。贾诩真的有那么厉害吗?为什么有人说,他才是三国最厉害的人?对此,你怎么看?贾诩确实是那一个时代、那一辈人中最厉害的一个,分析他的人生轨迹、分析他在各个时期、在不同集团所贡献的计谋,我们就可以看出有这样一个特点:贾诩首先是站在自己的角度看,就是首先要保命,其次是追求功名,再其次就是为他服务的集团着想。不过很多时候,贾诩能将保命、功名、集团利益等三位一体地处理好!具体分析如下:一, 首先是保命。举两个例子。例一:贾诩离开官场,回家路上,被叛乱的氐人抓住,同行的有十几人。贾诩对氐人说:“我是段大人的外甥,你们一定要单独埋葬我。因为我的家人一定会用赎金来赎回我的尸首!”这里贾诩巧妙地告诉氐人,他是段大人的外甥。段大人,就是当时的段太尉段颖,当时在边境很有名。氐人听说贾诩就是段大人的外甥,就把贾诩放了,其他人都被活埋了。例二:董卓进入洛阳,贾诩就跟着董卓混。后来董卓失败,董卓手下的那些人,如李傕、郭汜、张济等就想各自逃命。贾诩对他们说:“如果你们各自逃命,只要一个亭长就可以把你们逮住。你们现在不如组织兵马,向长安进攻,成功了,扶持天子,征服天下;失败了,再逃跑也不迟。”李傕等听从了贾诩的建议,成功了!李傕要奖赏贾诩,贾诩说:“当时那样建议你们,都是为了逃命,不值得奖赏。”二, 保命与功名兼顾。也举两个例子。例一:贾诩离开段煨,投奔张绣。碰到张绣联合刘表,与曹操作战。曹操打败张绣与刘表后,迅速撤军,回许都。张绣派精兵追歼曹操。贾诩说:“不能追歼曹操,追歼曹操,必败!”张绣果然失败而回。此时贾诩说:“再带着军队去追,一定会打败曹操。”张绣因为失败,不敢再去追歼曹操。贾诩说:“这次一定会打败曹操。”张绣听贾诩的,带着军队去追歼曹操,果然打败了曹操。张绣问这其中有什么奥妙?贾诩说:“很简单!曹操这次撤军是有计划撤军,一定会预计你们会追歼他,所以必有防备。当曹操打败了你后,就以为不会再追歼他了,就不会防备了。你这次追歼他,是他没有任何防备。所以,我知道一定会赢!”例二:曹操与袁绍对峙在官渡,双方都派人到张绣这里,拉拢张绣。贾诩建议张绣投奔曹操。张绣有顾忌,因为张绣与曹操之间的恩怨太深了。贾诩说:“曹操有五霸之志,不会计较个人恩怨。”张绣投降曹操,曹操非常高兴,并表贾诩为执金吾,封都亭侯,迁冀州牧。三, 保命、功名与集团利益三位一体。同样举两个例子。例一:曹丕与曹植争太子,而且曹丕感到了威胁,派人求教贾诩。贾诩说:“好好孝敬你的父亲,做个好儿子,就这么简单!”这么简单的几句话,贾诩将保命、功名、集团利益三位一体。首先是保命:贾诩知道卷入太子之争,稍不留神,就会丢命。但是既然曹丕求教不说也不行,说得太明白,一旦曹丕失败,自己就有把柄留在曹植手里,搪塞曹丕更不行,一旦曹丕成功,自己更危险!怎么办呢?贾诩就用这么几句话点化了曹丕。也让曹丕明白了,目前的情况下好好孝敬曹操就是最好的办法。在贾诩看来呢,即使日后曹植胜利了,自己也无妨。当时曹丕是要我为他出谋献策,但是我教训他说:“争什么太子?做个好儿子就不错了!”将来曹丕成功了,贾诩也有功劳,也为曹丕集团的成功争取了利益。例二:曹操在立太子这件事情犹豫不决,不知立才子曹植好呢,还是立长子曹丕好?咨询贾诩。这也是个棘手的问题,特别是面对曹操回答这样的问题,因为曹参心机深,曹操到底是怎样想法,贾诩又不知道。不回答不行,回答不如曹操的意更不行,怎么办呢?贾诩装作一副深思的样子!曹操问:“你怎么不回答我的问题呢?”贾诩说:“我正在琢磨你说的问题啊,所以没有及时回答!”曹操问:“你在琢磨什么问题?”贾诩说:“我在琢磨袁绍与刘表的事情。”曹操听了哈哈大笑,说:“我知道了!”这就是贾诩,看似答非所问,但是又回答得让对方满意,但是要是对方追究其责任来,贾诩又可以推辞,我什么也没说!这两个例子将保命、功名、集团利益三位一体。既为自己保命留有后路,又为曹丕争太子出了好主意,自己日后也有一份功劳,也为曹丕集团争取了一份利益。所以有人说贾诩是“毒士”,由此看也不无道理!山野老人讲三国,不管您满意与否,都盼望您阅读后能写两句您想说的话!
谢邀,我是以史为鉴。如果把三国时期的谋士们都组织起来玩吃鸡游戏,谁会赢不好说,但贾诩绝对是可以活到最后主力人选。别说三国时期,整个中国历史上比贾诩更善于保命的也没有几个。贾诩可以说把明哲保身的技能点到了满级。三国中记载了贾诩的几次献计,除了次次都洞察秋毫外,更多的是贾诩的活命本能。一贾诩是武威人,年轻的时候,有一次跟着商队,结果被羌、氐人打劫了。按照之前的经验,被这些人打劫基本上人必死,货必失。结果贾诩就给羌人首领讲了一句话,也给后来者上了一堂经典的保命课。贾诩说:我是段颎(jiǒng)段太尉的侄子,杀了我后果你们自己看。如果放我走,赎金给你们翻十倍。段颎(jiǒng)也是武威人,在凉州跟羌人作战几十年,光杀掉的羌人就超过四万人,威名远播。这些强盗还是很害怕,又听到有厚重的赎金,就把贾诩放了,而其他人都没能活着回来。二贾诩后来跟着董卓女婿牛辅,后来董卓被吕布所杀,王允和吕布打算清洗董卓西凉旧部。西凉将领都很恐慌,纷纷打算各自逃命,贾诩一看这那行?都这么跑路的话谁也别想活,于是贾诩给李榷郭汜说:咱们自己这样跑,随便一个片警就给逮起来了,莫不如集合西凉士兵试一下,不行再跑。李榷郭汜一拍大腿,有道理啊!于是集合西凉士兵,以替董卓报仇的名义打跑了吕布,杀了王允,挟持了汉献帝。俩人互相还不服气,又乒乒乓乓打了好几年。不过贾诩早看出俩个家伙不成器,早早跟着张绣跳出关中来到南阳。三贾诩跟着张绣,虽然帮张绣称霸一方,但更多的还在观察天下大势。张绣刚开始跟着刘表、袁绍和曹操不对付,曹操虽然出兵击退张绣但迅速撤退。张绣觉得这个时候应该追击,贾诩说你追击必败。张绣不听,果然被曹操打了个埋伏惨败而回。贾诩说,你再追就能赢!张绣很奇怪,但这次听贾诩的话,重新追了上去,果然打了胜仗。可见贾诩对曹操的心理、战术掌握之深。而虽然贾诩跟曹操为敌,但是贾诩更多的还是选择机会投靠曹操。于是才有第一次劝张绣投降曹操,以及曹操宛城之败后,贾诩选择了在官渡之战关键时刻,对曹操雪中送炭,第二次投降曹操。果然,曹操咽下了长子曹昂、侄子曹安民、大将典韦之死的怨恨之气,拜贾诩为执金吾,封都亭侯,迁冀州牧。拜张绣为扬武将军,并让其子曹均娶张绣之女为妻。四贾诩跟随曹操晚,但是贡献不小。不论是官渡之战还是关中对阵马超,贾诩都有精彩表现。但是贾诩最精彩的还是站队。在曹丕和曹植争夺继承人如火如荼的时候,曹丕前往求教贾诩。贾诩在站队问题上其实早有想法,但是贾诩又不能明显的表达出来,否则杨修就是前车之鉴。于是贾诩跟曹丕说:你只要安安稳稳本职工作,不要违反孝道即可。曹丕虽然一头雾水但还是答应了。果然没过多久曹操也来咨询贾诩立储之事。面对曹操亲自询问,要是回答的太有倾向性,曹操就会怀疑早有串通,但贾诩怎么是如何做的呢?贾诩先是故意沉默不回答。果然曹操等了半天没反应,又催道:你想啥呢?赶紧说话!这个时候,贾诩才慢悠悠的说:我刚才在想袁绍和刘表啊。曹操听完哈哈一笑,终于下定决心。读书读到这里,不尽要感叹一番:和聪明人聊天就是不一样啊。五等到曹操去世,曹丕继位。贾诩知道曹丕心眼比曹操小多了,可能会记恨当年宛城之败的事情。所以贾诩虽然贵为三公,但基本上闭门不出,不和其他达官显贵交往,甚至子女婚事都不和贵族联姻。在这样的低调之下,贾诩在三国乱世之中足足活了七十七岁。而民间以长寿闻名的司马懿才活了七十三岁。比起贾诩,谁敢说自己聪明?比起贾诩,谁敢说自己洞察人心?在以史为鉴看来,贾诩乃是三国时期最为聪明之人。不知道您认可这一观点否?我是以史为鉴,每天都有靠谱的历史故事,欢迎关注。
谢邀,我是以史为鉴。如果把三国时期的谋士们都组织起来玩吃鸡游戏,谁会赢不好说,但贾诩绝对是可以活到最后主力人选。别说三国时期,整个中国历史上比贾诩更善于保命的也没有几个。贾诩可以说把明哲保身的技能点到了满级。三国中记载了贾诩的几次献计,除了次次都洞察秋毫外,更多的是贾诩的活命本能。一贾诩是武威人,年轻的时候,有一次跟着商队,结果被羌、氐人打劫了。按照之前的经验,被这些人打劫基本上人必死,货必失。结果贾诩就给羌人首领讲了一句话,也给后来者上了一堂经典的保命课。贾诩说:我是段颎(jiǒng)段太尉的侄子,杀了我后果你们自己看。如果放我走,赎金给你们翻十倍。段颎(jiǒng)也是武威人,在凉州跟羌人作战几十年,光杀掉的羌人就超过四万人,威名远播。这些强盗还是很害怕,又听到有厚重的赎金,就把贾诩放了,而其他人都没能活着回来。二贾诩后来跟着董卓女婿牛辅,后来董卓被吕布所杀,王允和吕布打算清洗董卓西凉旧部。西凉将领都很恐慌,纷纷打算各自逃命,贾诩一看这那行?都这么跑路的话谁也别想活,于是贾诩给李榷郭汜说:咱们自己这样跑,随便一个片警就给逮起来了,莫不如集合西凉士兵试一下,不行再跑。李榷郭汜一拍大腿,有道理啊!于是集合西凉士兵,以替董卓报仇的名义打跑了吕布,杀了王允,挟持了汉献帝。俩人互相还不服气,又乒乒乓乓打了好几年。不过贾诩早看出俩个家伙不成器,早早跟着张绣跳出关中来到南阳。三贾诩跟着张绣,虽然帮张绣称霸一方,但更多的还在观察天下大势。张绣刚开始跟着刘表、袁绍和曹操不对付,曹操虽然出兵击退张绣但迅速撤退。张绣觉得这个时候应该追击,贾诩说你追击必败。张绣不听,果然被曹操打了个埋伏惨败而回。贾诩说,你再追就能赢!张绣很奇怪,但这次听贾诩的话,重新追了上去,果然打了胜仗。可见贾诩对曹操的心理、战术掌握之深。而虽然贾诩跟曹操为敌,但是贾诩更多的还是选择机会投靠曹操。于是才有第一次劝张绣投降曹操,以及曹操宛城之败后,贾诩选择了在官渡之战关键时刻,对曹操雪中送炭,第二次投降曹操。果然,曹操咽下了长子曹昂、侄子曹安民、大将典韦之死的怨恨之气,拜贾诩为执金吾,封都亭侯,迁冀州牧。拜张绣为扬武将军,并让其子曹均娶张绣之女为妻。四贾诩跟随曹操晚,但是贡献不小。不论是官渡之战还是关中对阵马超,贾诩都有精彩表现。但是贾诩最精彩的还是站队。在曹丕和曹植争夺继承人如火如荼的时候,曹丕前往求教贾诩。贾诩在站队问题上其实早有想法,但是贾诩又不能明显的表达出来,否则杨修就是前车之鉴。于是贾诩跟曹丕说:你只要安安稳稳本职工作,不要违反孝道即可。曹丕虽然一头雾水但还是答应了。果然没过多久曹操也来咨询贾诩立储之事。面对曹操亲自询问,要是回答的太有倾向性,曹操就会怀疑早有串通,但贾诩怎么是如何做的呢?贾诩先是故意沉默不回答。果然曹操等了半天没反应,又催道:你想啥呢?赶紧说话!这个时候,贾诩才慢悠悠的说:我刚才在想袁绍和刘表啊。曹操听完哈哈一笑,终于下定决心。读书读到这里,不尽要感叹一番:和聪明人聊天就是不一样啊。五等到曹操去世,曹丕继位。贾诩知道曹丕心眼比曹操小多了,可能会记恨当年宛城之败的事情。所以贾诩虽然贵为三公,但基本上闭门不出,不和其他达官显贵交往,甚至子女婚事都不和贵族联姻。在这样的低调之下,贾诩在三国乱世之中足足活了七十七岁。而民间以长寿闻名的司马懿才活了七十三岁。比起贾诩,谁敢说自己聪明?比起贾诩,谁敢说自己洞察人心?在以史为鉴看来,贾诩乃是三国时期最为聪明之人。不知道您认可这一观点否?我是以史为鉴,每天都有靠谱的历史故事,欢迎关注。最早给予贾诩高度评价的人,是《三国志》的作者陈寿,他不仅把贾诩与荀彧、荀攸合传,更是称他为“良、平之亚”,陈平、张良都是辅佐刘邦建立汉朝的开国功臣,陈寿如此评价贾诩,可以说是相当高了。不过陈寿的评价却被裴松之怼了,裴松之甚至认为:如果说荀攸是夜明珠的话,贾诩只不过是一个蜡烛而已。裴松之还认为,只有荀彧荀攸二人,才能够勉强和张良陈平相比。那么贾诩的真实能如何,配得上这样的评价吗?下面,请听小奔为你细细讲解贾诩传奇而充满谋略智慧的一生。一、局势危急时,他能果断找出求生之路公元147年,汉恒帝建和元年,贾诩出生。公元184年,董卓征讨韩遂,贾诩投入董卓军中,成为其幕僚。公元192年,司徒王允联合吕布杀死董卓,并且打算清算董卓部署,群龙无首的凉州军团张皇失措,准备解散回乡。贾诩再次面临20年前的生死存亡关头,关键时刻,贾诩再次献计,阻止了李傕、郭汜等人。贾诩说:“长安城中打算斩尽杀绝凉州人,诸位丢弃部队逃跑,一个普通的亭长就能把你们抓住。不如带领部队进攻长安,为董公报仇,假如幸运地成功,可以逃脱一死,如果不能成功,再逃走也不迟。”最后,凉州兵团十万人攻入长安,王允等公卿百官及普通民众上万人被屠杀,至此以后,东汉朝廷作为中央的权威彻底丧失。假如不是贾诩,或许凉州兵团就此土崩瓦解,东汉中央的威信得到恢复,汉献帝也不至于颠沛流离,最后落得投靠曹操的境界。不能不说,贾诩的奇谋,在某种程度上扭转了历史的走向。二、局势混乱之时,他能慧眼看出天下大势曹操迎汉献帝到许都后,北方中国处于军阀混战的状态,比较大的有袁绍、刘表、曹操等人。在这样的情况下,眼力就显得极端重要了。诸葛亮提出《隆中对》,为刘备谋划未来,鲁肃也为孙权指明东吴的发展路线。事实证明,贾诩也是这样的人才。当时,贾诩投靠董卓部下张济的侄子张绣,由于贾诩的计策救活了凉州军队。张绣非常倚重贾诩的智慧,事事都要听贾的意见。官渡之战的时候,袁绍派使者联络张绣,贾诩劝诫张绣道,“袁绍和袁术两人,自家兄弟尚且不能相容,怎么能容得下其他人?”他又力劝张绣投奔曹操,理由是:袁绍实力强于曹操,现在归顺曹操,如同炒股抄到底部,正是最好的时机。此外,贾诩对张绣分析刘表,认为“刘表在盛世中可以为三公,但是人多疑而且没有决断,这样的性格,深处乱世,注定不会有大作为。”官渡之战后,曹操缴获了大批许都官员暗自向袁绍表忠心的信件。可见,在当时,很多人只是迷惑于表面,根本无法辨识天下大势。贾诩的智谋,无疑证明他确实高人一筹。三、两军对垒时,他能屡出奇谋打胜仗三国中,曹操戎马一生,带兵打仗的本领排名NO1。但就是曹操,连续多次在战场上被贾诩所打败。第一次,贾诩劝说张绣偷袭曹操,大将典韦阵亡,曹操长子曹昂、侄子曹安民阵亡,即便曹操本人也差点被活捉。惨败程度毫不逊色赤壁之战。官渡之战时,贾诩和荀攸献计曹操奇袭袁绍粮仓,曹操顿悟,偷袭乌巢,焚烧粮仓,果然一举成功,彻底击败袁绍。建安十六年,贾诩65岁,跟随曹操进军关中,讨伐马超、韩遂。两军相持之际,贾诩献离间计于曹操,曹操先是假装在阵前与韩遂窃窃私语,其实啥也没说。在马超已经暗生疑心的时候,曹操又假装写了一封涂改多处的信给韩遂,于是马超更加怀疑韩遂。不久,曹操乘二人貌合神离,不能齐心的时候,突然进军,马超韩遂果然大败。至此,关中遂尽为曹操所有。曹丕篡汉之后,拜贾诩为太尉,四年后,贾诩病死。三国时,无数英雄豪杰死于非命,贾诩在这样的世道里,多次化险为夷,一路走到最后,不能不不让人点赞。因此,贾诩能智、能愚、能言、能为,被称为三国第一谋士,实在是恰如其分。
谢邀,我是以史为鉴。如果把三国时期的谋士们都组织起来玩吃鸡游戏,谁会赢不好说,但贾诩绝对是可以活到最后主力人选。别说三国时期,整个中国历史上比贾诩更善于保命的也没有几个。贾诩可以说把明哲保身的技能点到了满级。三国中记载了贾诩的几次献计,除了次次都洞察秋毫外,更多的是贾诩的活命本能。一贾诩是武威人,年轻的时候,有一次跟着商队,结果被羌、氐人打劫了。按照之前的经验,被这些人打劫基本上人必死,货必失。结果贾诩就给羌人首领讲了一句话,也给后来者上了一堂经典的保命课。贾诩说:我是段颎(jiǒng)段太尉的侄子,杀了我后果你们自己看。如果放我走,赎金给你们翻十倍。段颎(jiǒng)也是武威人,在凉州跟羌人作战几十年,光杀掉的羌人就超过四万人,威名远播。这些强盗还是很害怕,又听到有厚重的赎金,就把贾诩放了,而其他人都没能活着回来。二贾诩后来跟着董卓女婿牛辅,后来董卓被吕布所杀,王允和吕布打算清洗董卓西凉旧部。西凉将领都很恐慌,纷纷打算各自逃命,贾诩一看这那行?都这么跑路的话谁也别想活,于是贾诩给李榷郭汜说:咱们自己这样跑,随便一个片警就给逮起来了,莫不如集合西凉士兵试一下,不行再跑。李榷郭汜一拍大腿,有道理啊!于是集合西凉士兵,以替董卓报仇的名义打跑了吕布,杀了王允,挟持了汉献帝。俩人互相还不服气,又乒乒乓乓打了好几年。不过贾诩早看出俩个家伙不成器,早早跟着张绣跳出关中来到南阳。三贾诩跟着张绣,虽然帮张绣称霸一方,但更多的还在观察天下大势。张绣刚开始跟着刘表、袁绍和曹操不对付,曹操虽然出兵击退张绣但迅速撤退。张绣觉得这个时候应该追击,贾诩说你追击必败。张绣不听,果然被曹操打了个埋伏惨败而回。贾诩说,你再追就能赢!张绣很奇怪,但这次听贾诩的话,重新追了上去,果然打了胜仗。可见贾诩对曹操的心理、战术掌握之深。而虽然贾诩跟曹操为敌,但是贾诩更多的还是选择机会投靠曹操。于是才有第一次劝张绣投降曹操,以及曹操宛城之败后,贾诩选择了在官渡之战关键时刻,对曹操雪中送炭,第二次投降曹操。果然,曹操咽下了长子曹昂、侄子曹安民、大将典韦之死的怨恨之气,拜贾诩为执金吾,封都亭侯,迁冀州牧。拜张绣为扬武将军,并让其子曹均娶张绣之女为妻。四贾诩跟随曹操晚,但是贡献不小。不论是官渡之战还是关中对阵马超,贾诩都有精彩表现。但是贾诩最精彩的还是站队。在曹丕和曹植争夺继承人如火如荼的时候,曹丕前往求教贾诩。贾诩在站队问题上其实早有想法,但是贾诩又不能明显的表达出来,否则杨修就是前车之鉴。于是贾诩跟曹丕说:你只要安安稳稳本职工作,不要违反孝道即可。曹丕虽然一头雾水但还是答应了。果然没过多久曹操也来咨询贾诩立储之事。面对曹操亲自询问,要是回答的太有倾向性,曹操就会怀疑早有串通,但贾诩怎么是如何做的呢?贾诩先是故意沉默不回答。果然曹操等了半天没反应,又催道:你想啥呢?赶紧说话!这个时候,贾诩才慢悠悠的说:我刚才在想袁绍和刘表啊。曹操听完哈哈一笑,终于下定决心。读书读到这里,不尽要感叹一番:和聪明人聊天就是不一样啊。五等到曹操去世,曹丕继位。贾诩知道曹丕心眼比曹操小多了,可能会记恨当年宛城之败的事情。所以贾诩虽然贵为三公,但基本上闭门不出,不和其他达官显贵交往,甚至子女婚事都不和贵族联姻。在这样的低调之下,贾诩在三国乱世之中足足活了七十七岁。而民间以长寿闻名的司马懿才活了七十三岁。比起贾诩,谁敢说自己聪明?比起贾诩,谁敢说自己洞察人心?在以史为鉴看来,贾诩乃是三国时期最为聪明之人。不知道您认可这一观点否?我是以史为鉴,每天都有靠谱的历史故事,欢迎关注。最早给予贾诩高度评价的人,是《三国志》的作者陈寿,他不仅把贾诩与荀彧、荀攸合传,更是称他为“良、平之亚”,陈平、张良都是辅佐刘邦建立汉朝的开国功臣,陈寿如此评价贾诩,可以说是相当高了。不过陈寿的评价却被裴松之怼了,裴松之甚至认为:如果说荀攸是夜明珠的话,贾诩只不过是一个蜡烛而已。裴松之还认为,只有荀彧荀攸二人,才能够勉强和张良陈平相比。那么贾诩的真实能如何,配得上这样的评价吗?下面,请听小奔为你细细讲解贾诩传奇而充满谋略智慧的一生。一、局势危急时,他能果断找出求生之路公元147年,汉恒帝建和元年,贾诩出生。公元184年,董卓征讨韩遂,贾诩投入董卓军中,成为其幕僚。公元192年,司徒王允联合吕布杀死董卓,并且打算清算董卓部署,群龙无首的凉州军团张皇失措,准备解散回乡。贾诩再次面临20年前的生死存亡关头,关键时刻,贾诩再次献计,阻止了李傕、郭汜等人。贾诩说:“长安城中打算斩尽杀绝凉州人,诸位丢弃部队逃跑,一个普通的亭长就能把你们抓住。不如带领部队进攻长安,为董公报仇,假如幸运地成功,可以逃脱一死,如果不能成功,再逃走也不迟。”最后,凉州兵团十万人攻入长安,王允等公卿百官及普通民众上万人被屠杀,至此以后,东汉朝廷作为中央的权威彻底丧失。假如不是贾诩,或许凉州兵团就此土崩瓦解,东汉中央的威信得到恢复,汉献帝也不至于颠沛流离,最后落得投靠曹操的境界。不能不说,贾诩的奇谋,在某种程度上扭转了历史的走向。二、局势混乱之时,他能慧眼看出天下大势曹操迎汉献帝到许都后,北方中国处于军阀混战的状态,比较大的有袁绍、刘表、曹操等人。在这样的情况下,眼力就显得极端重要了。诸葛亮提出《隆中对》,为刘备谋划未来,鲁肃也为孙权指明东吴的发展路线。事实证明,贾诩也是这样的人才。当时,贾诩投靠董卓部下张济的侄子张绣,由于贾诩的计策救活了凉州军队。张绣非常倚重贾诩的智慧,事事都要听贾的意见。官渡之战的时候,袁绍派使者联络张绣,贾诩劝诫张绣道,“袁绍和袁术两人,自家兄弟尚且不能相容,怎么能容得下其他人?”他又力劝张绣投奔曹操,理由是:袁绍实力强于曹操,现在归顺曹操,如同炒股抄到底部,正是最好的时机。此外,贾诩对张绣分析刘表,认为“刘表在盛世中可以为三公,但是人多疑而且没有决断,这样的性格,深处乱世,注定不会有大作为。”官渡之战后,曹操缴获了大批许都官员暗自向袁绍表忠心的信件。可见,在当时,很多人只是迷惑于表面,根本无法辨识天下大势。贾诩的智谋,无疑证明他确实高人一筹。三、两军对垒时,他能屡出奇谋打胜仗三国中,曹操戎马一生,带兵打仗的本领排名NO1。但就是曹操,连续多次在战场上被贾诩所打败。第一次,贾诩劝说张绣偷袭曹操,大将典韦阵亡,曹操长子曹昂、侄子曹安民阵亡,即便曹操本人也差点被活捉。惨败程度毫不逊色赤壁之战。官渡之战时,贾诩和荀攸献计曹操奇袭袁绍粮仓,曹操顿悟,偷袭乌巢,焚烧粮仓,果然一举成功,彻底击败袁绍。建安十六年,贾诩65岁,跟随曹操进军关中,讨伐马超、韩遂。两军相持之际,贾诩献离间计于曹操,曹操先是假装在阵前与韩遂窃窃私语,其实啥也没说。在马超已经暗生疑心的时候,曹操又假装写了一封涂改多处的信给韩遂,于是马超更加怀疑韩遂。不久,曹操乘二人貌合神离,不能齐心的时候,突然进军,马超韩遂果然大败。至此,关中遂尽为曹操所有。曹丕篡汉之后,拜贾诩为太尉,四年后,贾诩病死。三国时,无数英雄豪杰死于非命,贾诩在这样的世道里,多次化险为夷,一路走到最后,不能不不让人点赞。因此,贾诩能智、能愚、能言、能为,被称为三国第一谋士,实在是恰如其分。文无第一,武无第二。贾诩是不是三国里最聪明的谋士不好说,但起码是最聪明的谋士之一。就题主这个问题,说一下我的看法,一起与大家交流。贾诩(147年-223年8月11日),字文和,凉州姑臧(今甘肃武威市凉州区)人。东汉末年至三国初年著名谋士、军事战略家,曹魏开国功臣。黄初四年(223年),贾诩去世,享年七十七岁,谥曰肃侯。《唐会要》尊其为魏晋八君子之首。贾诩精通兵法,著有《钞孙子兵法》一卷,并为《吴起兵法》校注。01“毒士”贾诩贾诩少年时并不出名,只有当时的名士阎忠认为他与众不同,有张良、陈平的智慧。贾诩早年被举孝廉为郎,因病辞官。董卓专权时,以太尉掾为平津都尉,后升为讨虏校尉,在董卓女婿牛辅部下辅军。王允、吕布诛杀董卓之后,要肃清其余党。李傕等人打算逃走。贾诩阻止他们,建议说:“不如收敛士卒,带兵杀入长安,为董公报仇。如果侥幸成功,就尊奉国家,征服天下;如果不行,再逃走不迟。”李傕等人采纳了贾诩的计谋,杀入长安,击败吕布,诛杀了王允等大臣,控制了朝廷。一时间,京城血雨腥风,朝野大乱。贾诩此计过于凶狠,也因此被称作了“毒士”。汉室唯一复活的希望,也被贾诩这一毒计扼杀在摇篮之中。虽然贾诩下手是狠了点,但根本原因还是在主持朝政的王允身上。当时的儒学大宗蔡邕,由于听到董卓被杀,轻轻一声叹息,就被王允缉拿下狱,最后死在狱中。王允如此不能容人,缺乏政治家最起码的妥协与怀柔,必然导致政敌强烈的反弹。在处理蔡邕一事上,许多大臣都向王允求情,但不允许。而且狂妄地说:“就董卓这样的,我都把他杀啦,我还怕谁啊!”当初,董卓跟袁绍商量要废掉少帝刘辩,袁绍不赞同,董卓大怒,要杀袁绍。袁绍说:“天下强大的人,难道就只有你董公一人吗?”说罢,握剑长揖而去。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令王允想不到的是,还有个贾诩,下手比他还狠。贾诩“毒士"的恶名,也由此得来。李傕等人以贾诩的功劳欲封其为侯,贾诩说:“这是保命的计谋,哪有什么功劳可言?”坚决不接受。李傕等人又让贾诩做尚书仆射,贾诩说:“尚书仆射是百官之长,天下的榜样,我一向没有名望,难以服人。就算我可以贪图虚荣,但对国家又有什么好处哪?”于是,改拜贾诩为尚书,掌管选拔人才,在人事方面多有贡献。李傕等人亲近贾诩,但同时也很忌惮他。李傕、郭祀、樊稠三人把持朝政,相互猜忌,争权夺利。贾诩每次都以大体责备他们,三人虽然心中不和,但表面还过得去。献帝东归,贾诩也做了许多协助,也保护了一些大臣。无奈,汉室太弱,在朝堂上贾诩得不到足够的信任和支持;又因为名望太低,得不到外部诸侯的拥护。一起起事的李傕等人就是一群兵痞土匪,毫无政治智慧可言。贾诩也是无力回天。不久,贾诩之母去世,于是辞掉官职,回家守孝,被拜为光禄大夫。贾诩不得已而出“毒计”,但还坚守起码的君臣道义,心里还有国家社稷一念,就当时的社会状况而言,也算难能可贵。贾诩不是圣人,只是高明的谋士,后世不能以大义强求贾诩归隐或者另求明主。02张绣谋主当初,攻入长安的四军阀之一张济,由于势力最弱,在朝廷上没有发言权,只得屯兵在外。贾诩辗转成为了张济的谋士。张济由于进攻刘表的地盘抢粮,被流矢射中死亡,其侄子张绣接管了部队。贾诩劝说张绣依附刘表,与之联合,屯兵宛城,北据曹操。曹操南征,贾诩劝说张绣投降了曹操。贾诩代表张绣去曹操处通款,曹操对其十分赏识,就想把他留下来做自己的谋士。不料贾诩却说:“以前我跟从李傕等人,得罪了天下;现在,我追随张绣,言听计从,不忍心背弃他。”贾诩既向曹操说明了以前所做的那些事,是不得已而为之,不是出于自己的本意,现在很懊悔;同时,又表明自己不是那种“有奶便是娘”的见利忘义之徒。看看贾诩有多么聪明。之后,由于曹操抢占了张绣的婶婶,张绣一怒之下就反叛啦。曹操侥幸逃脱,但其长子曹昂、侄子曹安民,猛士典韦为此战死。张绣采用贾诩的计谋又两次打败曹操。贾诩本来是一心要投靠曹操的,可曹操不识货,没有认识到其能力。贾诩只好再出“毒计”,让曹操付出代价,替自己再做次广告。投靠一个新东家,不拿出点真本事,是得不到老板青睐的。贾诩深谙此道,世道如此,也别怪贾诩每次下手太狠。油不榨不出,大老板油水更大,就得下狠手才行。第一次下手,差点把献帝办啦;第二次下手,差点让曹操挂啦。这就是贾诩厉害之处。03投靠曹操官渡之战前夜,袁绍派人到穰城联络张绣欲一起收拾曹操。袁绍也非等闲之辈,知道贾诩是很角色,不是省油的灯,不敢轻视。专门给贾诩写信示好。张绣准备答应袁绍,还没等开口,在一旁的贾诩就开腔啦,对使者说:“回去告诉你家主公,连自己的亲兄弟都容纳不下,还能容得下天下的国士吗?”于是,张绣就拒绝啦。袁绍要下手啦,贾诩看到火候到啦,就对张绣说:“袁绍不能容人,而曹操却不同。投降曹操有三点优势: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名正言顺;曹操兵力较弱,更愿意拉拢盟友;曹操志向远大,一定能够不计前嫌。”总之,张绣降了又反,反了又降。张绣是言听计从,贾诩说啥就是啥。都清楚官渡决战对袁绍和曹操来说,其意义之大。在这个时候,贾诩劝说张绣投降曹操,真是可遇不可求的时机。别人不知道,但贾诩知道啊。他等的就是这一天,他知道这一天早晚会到来。贾诩被称为“军事战略家”,不是浪得虚名。要卖身自然要找个好人家,想要个好价钱,就必须选择一个好时机。聪明的贾诩不仅为自己,也为自己的老板一起找了个好归宿。“毒士”贾诩,又是一句话,把袁绍做掉啦。试想一下,如果张绣答应袁绍,在官渡最胶着的时候,背后给曹操来一下,恐怕三国的历史就会改写啦。曹操尽管反应迟钝了些,但到底还是精明的老板。张绣率众归顺曹操,曹操闻讯大喜,不喜那是面瘫啊。曹操亲自接见贾诩,激动地、亲切地握着贾诩的手,语无伦次地说:“使我的信誉扬名天下的人就是你啊”,没好意思说,没想到你小子下手比我还狠啊。于是,曹操拜贾诩为执金吾,封都亭侯,迁冀州牧。当时冀州还被袁绍占据,贾诩便留参司空军事。同时,拜张绣为扬武将军,并让其子曹均娶张绣之女为妻。贾诩想,这是曹操叫我再出把力,不把袁绍做掉就没地办公啊,就只能在官渡河边临时凑合啦。官渡最艰难的时候,曹操想到了撤军。贾诩一看就急眼啦,心想这不行啊,不把袁绍赶走,我咋去上班啊。于是,极力劝说曹操顶住,贾诩说:“您在精明、勇敢、用人、决断四个方面都胜过袁绍。之所以相持半年不能取胜,是您想顾及周全。只要抓住机会,便能很快取胜。”贾诩这顶高帽一戴,曹操又来了精神。刚好荀彧也力劝曹操坚守,等待时机。最终幸运女神眷顾了曹操,袁绍被击败啦。河北平定以后,曹操自领冀州牧,改任贾诩为太中大夫。这就不清楚贾诩咋想的啦。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南征刘表,占领荆州,想乘机顺江而下。贾诩劝阻,说应该先安抚百姓,等待时机。曹操不从,结果赤壁大败而归。建安十六年(211年),曹操西征。贾诩建议曹操采用离间计,大败马超、韩遂,平定关中,大胜而归。试想一下,赤壁之战前,曹操采纳贾诩的建议,稳扎稳打,三国的历史又要改写啦。04位列三公建安二十二年(217年),当时曹操尚未确立世子人选。曹丕问计于贾诩。贾诩说:“但愿将军能够弘扬道德,培养气度,实践士人的责任和义务,勤勤恳恳,孜孜不倦,不做违背孝道的事情,也就可以啦。”曹丕听从了贾诩的建议,刻意磨炼自己。后来,曹操私下询问贾诩对立嗣的看法,贾诩闭口不谈。曹操问他为何不回答,贾诩说:“我在考虑袁绍和刘表啊。”曹操哈哈大笑,最终确定曹丕为魏太子。贾诩认为自己非曹操旧臣,却策谋深远,怕曹操猜忌,于是采用自保策略,闭门自守,不与别人私下交往。他的子女婚嫁也不攀结权贵。当时,喜欢谈论天下智谋之士的人,都十分推崇他。黄初元年(220年),曹丕即位,为报贾诩暗中相助之恩,拜其为太尉,进爵魏寿乡侯。封其幼子贾访为列侯,任命其长子贾穆为驸马都尉。黄初四年(223年),曹丕首征东吴,问计于贾诩。贾诩说:“应该先治理好国家再动武。”曹丕不听,结果无功而返。同年六月,贾诩去世,终年七十七岁。谥号肃侯,贾穆袭爵。多年后,贾诩与王朗、曹真、辛毗配享魏文帝曹丕庙。纵观贾诩一生,屡出“毒计”,但总能成功实现人生的跨越,实现人生的价值。更难得的是,贾诩能够平稳着陆,寿终正寝,的确是非常高明,不愧是聪明之士。为人若此,可谓登峰造极。
谢邀,我是以史为鉴。如果把三国时期的谋士们都组织起来玩吃鸡游戏,谁会赢不好说,但贾诩绝对是可以活到最后主力人选。别说三国时期,整个中国历史上比贾诩更善于保命的也没有几个。贾诩可以说把明哲保身的技能点到了满级。三国中记载了贾诩的几次献计,除了次次都洞察秋毫外,更多的是贾诩的活命本能。一贾诩是武威人,年轻的时候,有一次跟着商队,结果被羌、氐人打劫了。按照之前的经验,被这些人打劫基本上人必死,货必失。结果贾诩就给羌人首领讲了一句话,也给后来者上了一堂经典的保命课。贾诩说:我是段颎(jiǒng)段太尉的侄子,杀了我后果你们自己看。如果放我走,赎金给你们翻十倍。段颎(jiǒng)也是武威人,在凉州跟羌人作战几十年,光杀掉的羌人就超过四万人,威名远播。这些强盗还是很害怕,又听到有厚重的赎金,就把贾诩放了,而其他人都没能活着回来。二贾诩后来跟着董卓女婿牛辅,后来董卓被吕布所杀,王允和吕布打算清洗董卓西凉旧部。西凉将领都很恐慌,纷纷打算各自逃命,贾诩一看这那行?都这么跑路的话谁也别想活,于是贾诩给李榷郭汜说:咱们自己这样跑,随便一个片警就给逮起来了,莫不如集合西凉士兵试一下,不行再跑。李榷郭汜一拍大腿,有道理啊!于是集合西凉士兵,以替董卓报仇的名义打跑了吕布,杀了王允,挟持了汉献帝。俩人互相还不服气,又乒乒乓乓打了好几年。不过贾诩早看出俩个家伙不成器,早早跟着张绣跳出关中来到南阳。三贾诩跟着张绣,虽然帮张绣称霸一方,但更多的还在观察天下大势。张绣刚开始跟着刘表、袁绍和曹操不对付,曹操虽然出兵击退张绣但迅速撤退。张绣觉得这个时候应该追击,贾诩说你追击必败。张绣不听,果然被曹操打了个埋伏惨败而回。贾诩说,你再追就能赢!张绣很奇怪,但这次听贾诩的话,重新追了上去,果然打了胜仗。可见贾诩对曹操的心理、战术掌握之深。而虽然贾诩跟曹操为敌,但是贾诩更多的还是选择机会投靠曹操。于是才有第一次劝张绣投降曹操,以及曹操宛城之败后,贾诩选择了在官渡之战关键时刻,对曹操雪中送炭,第二次投降曹操。果然,曹操咽下了长子曹昂、侄子曹安民、大将典韦之死的怨恨之气,拜贾诩为执金吾,封都亭侯,迁冀州牧。拜张绣为扬武将军,并让其子曹均娶张绣之女为妻。四贾诩跟随曹操晚,但是贡献不小。不论是官渡之战还是关中对阵马超,贾诩都有精彩表现。但是贾诩最精彩的还是站队。在曹丕和曹植争夺继承人如火如荼的时候,曹丕前往求教贾诩。贾诩在站队问题上其实早有想法,但是贾诩又不能明显的表达出来,否则杨修就是前车之鉴。于是贾诩跟曹丕说:你只要安安稳稳本职工作,不要违反孝道即可。曹丕虽然一头雾水但还是答应了。果然没过多久曹操也来咨询贾诩立储之事。面对曹操亲自询问,要是回答的太有倾向性,曹操就会怀疑早有串通,但贾诩怎么是如何做的呢?贾诩先是故意沉默不回答。果然曹操等了半天没反应,又催道:你想啥呢?赶紧说话!这个时候,贾诩才慢悠悠的说:我刚才在想袁绍和刘表啊。曹操听完哈哈一笑,终于下定决心。读书读到这里,不尽要感叹一番:和聪明人聊天就是不一样啊。五等到曹操去世,曹丕继位。贾诩知道曹丕心眼比曹操小多了,可能会记恨当年宛城之败的事情。所以贾诩虽然贵为三公,但基本上闭门不出,不和其他达官显贵交往,甚至子女婚事都不和贵族联姻。在这样的低调之下,贾诩在三国乱世之中足足活了七十七岁。而民间以长寿闻名的司马懿才活了七十三岁。比起贾诩,谁敢说自己聪明?比起贾诩,谁敢说自己洞察人心?在以史为鉴看来,贾诩乃是三国时期最为聪明之人。不知道您认可这一观点否?我是以史为鉴,每天都有靠谱的历史故事,欢迎关注。最早给予贾诩高度评价的人,是《三国志》的作者陈寿,他不仅把贾诩与荀彧、荀攸合传,更是称他为“良、平之亚”,陈平、张良都是辅佐刘邦建立汉朝的开国功臣,陈寿如此评价贾诩,可以说是相当高了。不过陈寿的评价却被裴松之怼了,裴松之甚至认为:如果说荀攸是夜明珠的话,贾诩只不过是一个蜡烛而已。裴松之还认为,只有荀彧荀攸二人,才能够勉强和张良陈平相比。那么贾诩的真实能如何,配得上这样的评价吗?下面,请听小奔为你细细讲解贾诩传奇而充满谋略智慧的一生。一、局势危急时,他能果断找出求生之路公元147年,汉恒帝建和元年,贾诩出生。公元184年,董卓征讨韩遂,贾诩投入董卓军中,成为其幕僚。公元192年,司徒王允联合吕布杀死董卓,并且打算清算董卓部署,群龙无首的凉州军团张皇失措,准备解散回乡。贾诩再次面临20年前的生死存亡关头,关键时刻,贾诩再次献计,阻止了李傕、郭汜等人。贾诩说:“长安城中打算斩尽杀绝凉州人,诸位丢弃部队逃跑,一个普通的亭长就能把你们抓住。不如带领部队进攻长安,为董公报仇,假如幸运地成功,可以逃脱一死,如果不能成功,再逃走也不迟。”最后,凉州兵团十万人攻入长安,王允等公卿百官及普通民众上万人被屠杀,至此以后,东汉朝廷作为中央的权威彻底丧失。假如不是贾诩,或许凉州兵团就此土崩瓦解,东汉中央的威信得到恢复,汉献帝也不至于颠沛流离,最后落得投靠曹操的境界。不能不说,贾诩的奇谋,在某种程度上扭转了历史的走向。二、局势混乱之时,他能慧眼看出天下大势曹操迎汉献帝到许都后,北方中国处于军阀混战的状态,比较大的有袁绍、刘表、曹操等人。在这样的情况下,眼力就显得极端重要了。诸葛亮提出《隆中对》,为刘备谋划未来,鲁肃也为孙权指明东吴的发展路线。事实证明,贾诩也是这样的人才。当时,贾诩投靠董卓部下张济的侄子张绣,由于贾诩的计策救活了凉州军队。张绣非常倚重贾诩的智慧,事事都要听贾的意见。官渡之战的时候,袁绍派使者联络张绣,贾诩劝诫张绣道,“袁绍和袁术两人,自家兄弟尚且不能相容,怎么能容得下其他人?”他又力劝张绣投奔曹操,理由是:袁绍实力强于曹操,现在归顺曹操,如同炒股抄到底部,正是最好的时机。此外,贾诩对张绣分析刘表,认为“刘表在盛世中可以为三公,但是人多疑而且没有决断,这样的性格,深处乱世,注定不会有大作为。”官渡之战后,曹操缴获了大批许都官员暗自向袁绍表忠心的信件。可见,在当时,很多人只是迷惑于表面,根本无法辨识天下大势。贾诩的智谋,无疑证明他确实高人一筹。三、两军对垒时,他能屡出奇谋打胜仗三国中,曹操戎马一生,带兵打仗的本领排名NO1。但就是曹操,连续多次在战场上被贾诩所打败。第一次,贾诩劝说张绣偷袭曹操,大将典韦阵亡,曹操长子曹昂、侄子曹安民阵亡,即便曹操本人也差点被活捉。惨败程度毫不逊色赤壁之战。官渡之战时,贾诩和荀攸献计曹操奇袭袁绍粮仓,曹操顿悟,偷袭乌巢,焚烧粮仓,果然一举成功,彻底击败袁绍。建安十六年,贾诩65岁,跟随曹操进军关中,讨伐马超、韩遂。两军相持之际,贾诩献离间计于曹操,曹操先是假装在阵前与韩遂窃窃私语,其实啥也没说。在马超已经暗生疑心的时候,曹操又假装写了一封涂改多处的信给韩遂,于是马超更加怀疑韩遂。不久,曹操乘二人貌合神离,不能齐心的时候,突然进军,马超韩遂果然大败。至此,关中遂尽为曹操所有。曹丕篡汉之后,拜贾诩为太尉,四年后,贾诩病死。三国时,无数英雄豪杰死于非命,贾诩在这样的世道里,多次化险为夷,一路走到最后,不能不不让人点赞。因此,贾诩能智、能愚、能言、能为,被称为三国第一谋士,实在是恰如其分。文无第一,武无第二。贾诩是不是三国里最聪明的谋士不好说,但起码是最聪明的谋士之一。就题主这个问题,说一下我的看法,一起与大家交流。贾诩(147年-223年8月11日),字文和,凉州姑臧(今甘肃武威市凉州区)人。东汉末年至三国初年著名谋士、军事战略家,曹魏开国功臣。黄初四年(223年),贾诩去世,享年七十七岁,谥曰肃侯。《唐会要》尊其为魏晋八君子之首。贾诩精通兵法,著有《钞孙子兵法》一卷,并为《吴起兵法》校注。01“毒士”贾诩贾诩少年时并不出名,只有当时的名士阎忠认为他与众不同,有张良、陈平的智慧。贾诩早年被举孝廉为郎,因病辞官。董卓专权时,以太尉掾为平津都尉,后升为讨虏校尉,在董卓女婿牛辅部下辅军。王允、吕布诛杀董卓之后,要肃清其余党。李傕等人打算逃走。贾诩阻止他们,建议说:“不如收敛士卒,带兵杀入长安,为董公报仇。如果侥幸成功,就尊奉国家,征服天下;如果不行,再逃走不迟。”李傕等人采纳了贾诩的计谋,杀入长安,击败吕布,诛杀了王允等大臣,控制了朝廷。一时间,京城血雨腥风,朝野大乱。贾诩此计过于凶狠,也因此被称作了“毒士”。汉室唯一复活的希望,也被贾诩这一毒计扼杀在摇篮之中。虽然贾诩下手是狠了点,但根本原因还是在主持朝政的王允身上。当时的儒学大宗蔡邕,由于听到董卓被杀,轻轻一声叹息,就被王允缉拿下狱,最后死在狱中。王允如此不能容人,缺乏政治家最起码的妥协与怀柔,必然导致政敌强烈的反弹。在处理蔡邕一事上,许多大臣都向王允求情,但不允许。而且狂妄地说:“就董卓这样的,我都把他杀啦,我还怕谁啊!”当初,董卓跟袁绍商量要废掉少帝刘辩,袁绍不赞同,董卓大怒,要杀袁绍。袁绍说:“天下强大的人,难道就只有你董公一人吗?”说罢,握剑长揖而去。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令王允想不到的是,还有个贾诩,下手比他还狠。贾诩“毒士"的恶名,也由此得来。李傕等人以贾诩的功劳欲封其为侯,贾诩说:“这是保命的计谋,哪有什么功劳可言?”坚决不接受。李傕等人又让贾诩做尚书仆射,贾诩说:“尚书仆射是百官之长,天下的榜样,我一向没有名望,难以服人。就算我可以贪图虚荣,但对国家又有什么好处哪?”于是,改拜贾诩为尚书,掌管选拔人才,在人事方面多有贡献。李傕等人亲近贾诩,但同时也很忌惮他。李傕、郭祀、樊稠三人把持朝政,相互猜忌,争权夺利。贾诩每次都以大体责备他们,三人虽然心中不和,但表面还过得去。献帝东归,贾诩也做了许多协助,也保护了一些大臣。无奈,汉室太弱,在朝堂上贾诩得不到足够的信任和支持;又因为名望太低,得不到外部诸侯的拥护。一起起事的李傕等人就是一群兵痞土匪,毫无政治智慧可言。贾诩也是无力回天。不久,贾诩之母去世,于是辞掉官职,回家守孝,被拜为光禄大夫。贾诩不得已而出“毒计”,但还坚守起码的君臣道义,心里还有国家社稷一念,就当时的社会状况而言,也算难能可贵。贾诩不是圣人,只是高明的谋士,后世不能以大义强求贾诩归隐或者另求明主。02张绣谋主当初,攻入长安的四军阀之一张济,由于势力最弱,在朝廷上没有发言权,只得屯兵在外。贾诩辗转成为了张济的谋士。张济由于进攻刘表的地盘抢粮,被流矢射中死亡,其侄子张绣接管了部队。贾诩劝说张绣依附刘表,与之联合,屯兵宛城,北据曹操。曹操南征,贾诩劝说张绣投降了曹操。贾诩代表张绣去曹操处通款,曹操对其十分赏识,就想把他留下来做自己的谋士。不料贾诩却说:“以前我跟从李傕等人,得罪了天下;现在,我追随张绣,言听计从,不忍心背弃他。”贾诩既向曹操说明了以前所做的那些事,是不得已而为之,不是出于自己的本意,现在很懊悔;同时,又表明自己不是那种“有奶便是娘”的见利忘义之徒。看看贾诩有多么聪明。之后,由于曹操抢占了张绣的婶婶,张绣一怒之下就反叛啦。曹操侥幸逃脱,但其长子曹昂、侄子曹安民,猛士典韦为此战死。张绣采用贾诩的计谋又两次打败曹操。贾诩本来是一心要投靠曹操的,可曹操不识货,没有认识到其能力。贾诩只好再出“毒计”,让曹操付出代价,替自己再做次广告。投靠一个新东家,不拿出点真本事,是得不到老板青睐的。贾诩深谙此道,世道如此,也别怪贾诩每次下手太狠。油不榨不出,大老板油水更大,就得下狠手才行。第一次下手,差点把献帝办啦;第二次下手,差点让曹操挂啦。这就是贾诩厉害之处。03投靠曹操官渡之战前夜,袁绍派人到穰城联络张绣欲一起收拾曹操。袁绍也非等闲之辈,知道贾诩是很角色,不是省油的灯,不敢轻视。专门给贾诩写信示好。张绣准备答应袁绍,还没等开口,在一旁的贾诩就开腔啦,对使者说:“回去告诉你家主公,连自己的亲兄弟都容纳不下,还能容得下天下的国士吗?”于是,张绣就拒绝啦。袁绍要下手啦,贾诩看到火候到啦,就对张绣说:“袁绍不能容人,而曹操却不同。投降曹操有三点优势: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名正言顺;曹操兵力较弱,更愿意拉拢盟友;曹操志向远大,一定能够不计前嫌。”总之,张绣降了又反,反了又降。张绣是言听计从,贾诩说啥就是啥。都清楚官渡决战对袁绍和曹操来说,其意义之大。在这个时候,贾诩劝说张绣投降曹操,真是可遇不可求的时机。别人不知道,但贾诩知道啊。他等的就是这一天,他知道这一天早晚会到来。贾诩被称为“军事战略家”,不是浪得虚名。要卖身自然要找个好人家,想要个好价钱,就必须选择一个好时机。聪明的贾诩不仅为自己,也为自己的老板一起找了个好归宿。“毒士”贾诩,又是一句话,把袁绍做掉啦。试想一下,如果张绣答应袁绍,在官渡最胶着的时候,背后给曹操来一下,恐怕三国的历史就会改写啦。曹操尽管反应迟钝了些,但到底还是精明的老板。张绣率众归顺曹操,曹操闻讯大喜,不喜那是面瘫啊。曹操亲自接见贾诩,激动地、亲切地握着贾诩的手,语无伦次地说:“使我的信誉扬名天下的人就是你啊”,没好意思说,没想到你小子下手比我还狠啊。于是,曹操拜贾诩为执金吾,封都亭侯,迁冀州牧。当时冀州还被袁绍占据,贾诩便留参司空军事。同时,拜张绣为扬武将军,并让其子曹均娶张绣之女为妻。贾诩想,这是曹操叫我再出把力,不把袁绍做掉就没地办公啊,就只能在官渡河边临时凑合啦。官渡最艰难的时候,曹操想到了撤军。贾诩一看就急眼啦,心想这不行啊,不把袁绍赶走,我咋去上班啊。于是,极力劝说曹操顶住,贾诩说:“您在精明、勇敢、用人、决断四个方面都胜过袁绍。之所以相持半年不能取胜,是您想顾及周全。只要抓住机会,便能很快取胜。”贾诩这顶高帽一戴,曹操又来了精神。刚好荀彧也力劝曹操坚守,等待时机。最终幸运女神眷顾了曹操,袁绍被击败啦。河北平定以后,曹操自领冀州牧,改任贾诩为太中大夫。这就不清楚贾诩咋想的啦。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南征刘表,占领荆州,想乘机顺江而下。贾诩劝阻,说应该先安抚百姓,等待时机。曹操不从,结果赤壁大败而归。建安十六年(211年),曹操西征。贾诩建议曹操采用离间计,大败马超、韩遂,平定关中,大胜而归。试想一下,赤壁之战前,曹操采纳贾诩的建议,稳扎稳打,三国的历史又要改写啦。04位列三公建安二十二年(217年),当时曹操尚未确立世子人选。曹丕问计于贾诩。贾诩说:“但愿将军能够弘扬道德,培养气度,实践士人的责任和义务,勤勤恳恳,孜孜不倦,不做违背孝道的事情,也就可以啦。”曹丕听从了贾诩的建议,刻意磨炼自己。后来,曹操私下询问贾诩对立嗣的看法,贾诩闭口不谈。曹操问他为何不回答,贾诩说:“我在考虑袁绍和刘表啊。”曹操哈哈大笑,最终确定曹丕为魏太子。贾诩认为自己非曹操旧臣,却策谋深远,怕曹操猜忌,于是采用自保策略,闭门自守,不与别人私下交往。他的子女婚嫁也不攀结权贵。当时,喜欢谈论天下智谋之士的人,都十分推崇他。黄初元年(220年),曹丕即位,为报贾诩暗中相助之恩,拜其为太尉,进爵魏寿乡侯。封其幼子贾访为列侯,任命其长子贾穆为驸马都尉。黄初四年(223年),曹丕首征东吴,问计于贾诩。贾诩说:“应该先治理好国家再动武。”曹丕不听,结果无功而返。同年六月,贾诩去世,终年七十七岁。谥号肃侯,贾穆袭爵。多年后,贾诩与王朗、曹真、辛毗配享魏文帝曹丕庙。纵观贾诩一生,屡出“毒计”,但总能成功实现人生的跨越,实现人生的价值。更难得的是,贾诩能够平稳着陆,寿终正寝,的确是非常高明,不愧是聪明之士。为人若此,可谓登峰造极。贾诩真的有那么厉害吗?为什么有人说,他才是三国最厉害的人?对此,你怎么看?贾诩确实是那一个时代、那一辈人中最厉害的一个,分析他的人生轨迹、分析他在各个时期、在不同集团所贡献的计谋,我们就可以看出有这样一个特点:贾诩首先是站在自己的角度看,就是首先要保命,其次是追求功名,再其次就是为他服务的集团着想。不过很多时候,贾诩能将保命、功名、集团利益等三位一体地处理好!具体分析如下:一, 首先是保命。举两个例子。例一:贾诩离开官场,回家路上,被叛乱的氐人抓住,同行的有十几人。贾诩对氐人说:“我是段大人的外甥,你们一定要单独埋葬我。因为我的家人一定会用赎金来赎回我的尸首!”这里贾诩巧妙地告诉氐人,他是段大人的外甥。段大人,就是当时的段太尉段颖,当时在边境很有名。氐人听说贾诩就是段大人的外甥,就把贾诩放了,其他人都被活埋了。例二:董卓进入洛阳,贾诩就跟着董卓混。后来董卓失败,董卓手下的那些人,如李傕、郭汜、张济等就想各自逃命。贾诩对他们说:“如果你们各自逃命,只要一个亭长就可以把你们逮住。你们现在不如组织兵马,向长安进攻,成功了,扶持天子,征服天下;失败了,再逃跑也不迟。”李傕等听从了贾诩的建议,成功了!李傕要奖赏贾诩,贾诩说:“当时那样建议你们,都是为了逃命,不值得奖赏。”二, 保命与功名兼顾。也举两个例子。例一:贾诩离开段煨,投奔张绣。碰到张绣联合刘表,与曹操作战。曹操打败张绣与刘表后,迅速撤军,回许都。张绣派精兵追歼曹操。贾诩说:“不能追歼曹操,追歼曹操,必败!”张绣果然失败而回。此时贾诩说:“再带着军队去追,一定会打败曹操。”张绣因为失败,不敢再去追歼曹操。贾诩说:“这次一定会打败曹操。”张绣听贾诩的,带着军队去追歼曹操,果然打败了曹操。张绣问这其中有什么奥妙?贾诩说:“很简单!曹操这次撤军是有计划撤军,一定会预计你们会追歼他,所以必有防备。当曹操打败了你后,就以为不会再追歼他了,就不会防备了。你这次追歼他,是他没有任何防备。所以,我知道一定会赢!”例二:曹操与袁绍对峙在官渡,双方都派人到张绣这里,拉拢张绣。贾诩建议张绣投奔曹操。张绣有顾忌,因为张绣与曹操之间的恩怨太深了。贾诩说:“曹操有五霸之志,不会计较个人恩怨。”张绣投降曹操,曹操非常高兴,并表贾诩为执金吾,封都亭侯,迁冀州牧。三, 保命、功名与集团利益三位一体。同样举两个例子。例一:曹丕与曹植争太子,而且曹丕感到了威胁,派人求教贾诩。贾诩说:“好好孝敬你的父亲,做个好儿子,就这么简单!”这么简单的几句话,贾诩将保命、功名、集团利益三位一体。首先是保命:贾诩知道卷入太子之争,稍不留神,就会丢命。但是既然曹丕求教不说也不行,说得太明白,一旦曹丕失败,自己就有把柄留在曹植手里,搪塞曹丕更不行,一旦曹丕成功,自己更危险!怎么办呢?贾诩就用这么几句话点化了曹丕。也让曹丕明白了,目前的情况下好好孝敬曹操就是最好的办法。在贾诩看来呢,即使日后曹植胜利了,自己也无妨。当时曹丕是要我为他出谋献策,但是我教训他说:“争什么太子?做个好儿子就不错了!”将来曹丕成功了,贾诩也有功劳,也为曹丕集团的成功争取了利益。例二:曹操在立太子这件事情犹豫不决,不知立才子曹植好呢,还是立长子曹丕好?咨询贾诩。这也是个棘手的问题,特别是面对曹操回答这样的问题,因为曹参心机深,曹操到底是怎样想法,贾诩又不知道。不回答不行,回答不如曹操的意更不行,怎么办呢?贾诩装作一副深思的样子!曹操问:“你怎么不回答我的问题呢?”贾诩说:“我正在琢磨你说的问题啊,所以没有及时回答!”曹操问:“你在琢磨什么问题?”贾诩说:“我在琢磨袁绍与刘表的事情。”曹操听了哈哈大笑,说:“我知道了!”这就是贾诩,看似答非所问,但是又回答得让对方满意,但是要是对方追究其责任来,贾诩又可以推辞,我什么也没说!这两个例子将保命、功名、集团利益三位一体。既为自己保命留有后路,又为曹丕争太子出了好主意,自己日后也有一份功劳,也为曹丕集团争取了一份利益。所以有人说贾诩是“毒士”,由此看也不无道理!山野老人讲三国,不管您满意与否,都盼望您阅读后能写两句您想说的话!
谢邀,我是以史为鉴。如果把三国时期的谋士们都组织起来玩吃鸡游戏,谁会赢不好说,但贾诩绝对是可以活到最后主力人选。别说三国时期,整个中国历史上比贾诩更善于保命的也没有几个。贾诩可以说把明哲保身的技能点到了满级。三国中记载了贾诩的几次献计,除了次次都洞察秋毫外,更多的是贾诩的活命本能。一贾诩是武威人,年轻的时候,有一次跟着商队,结果被羌、氐人打劫了。按照之前的经验,被这些人打劫基本上人必死,货必失。结果贾诩就给羌人首领讲了一句话,也给后来者上了一堂经典的保命课。贾诩说:我是段颎(jiǒng)段太尉的侄子,杀了我后果你们自己看。如果放我走,赎金给你们翻十倍。段颎(jiǒng)也是武威人,在凉州跟羌人作战几十年,光杀掉的羌人就超过四万人,威名远播。这些强盗还是很害怕,又听到有厚重的赎金,就把贾诩放了,而其他人都没能活着回来。二贾诩后来跟着董卓女婿牛辅,后来董卓被吕布所杀,王允和吕布打算清洗董卓西凉旧部。西凉将领都很恐慌,纷纷打算各自逃命,贾诩一看这那行?都这么跑路的话谁也别想活,于是贾诩给李榷郭汜说:咱们自己这样跑,随便一个片警就给逮起来了,莫不如集合西凉士兵试一下,不行再跑。李榷郭汜一拍大腿,有道理啊!于是集合西凉士兵,以替董卓报仇的名义打跑了吕布,杀了王允,挟持了汉献帝。俩人互相还不服气,又乒乒乓乓打了好几年。不过贾诩早看出俩个家伙不成器,早早跟着张绣跳出关中来到南阳。三贾诩跟着张绣,虽然帮张绣称霸一方,但更多的还在观察天下大势。张绣刚开始跟着刘表、袁绍和曹操不对付,曹操虽然出兵击退张绣但迅速撤退。张绣觉得这个时候应该追击,贾诩说你追击必败。张绣不听,果然被曹操打了个埋伏惨败而回。贾诩说,你再追就能赢!张绣很奇怪,但这次听贾诩的话,重新追了上去,果然打了胜仗。可见贾诩对曹操的心理、战术掌握之深。而虽然贾诩跟曹操为敌,但是贾诩更多的还是选择机会投靠曹操。于是才有第一次劝张绣投降曹操,以及曹操宛城之败后,贾诩选择了在官渡之战关键时刻,对曹操雪中送炭,第二次投降曹操。果然,曹操咽下了长子曹昂、侄子曹安民、大将典韦之死的怨恨之气,拜贾诩为执金吾,封都亭侯,迁冀州牧。拜张绣为扬武将军,并让其子曹均娶张绣之女为妻。四贾诩跟随曹操晚,但是贡献不小。不论是官渡之战还是关中对阵马超,贾诩都有精彩表现。但是贾诩最精彩的还是站队。在曹丕和曹植争夺继承人如火如荼的时候,曹丕前往求教贾诩。贾诩在站队问题上其实早有想法,但是贾诩又不能明显的表达出来,否则杨修就是前车之鉴。于是贾诩跟曹丕说:你只要安安稳稳本职工作,不要违反孝道即可。曹丕虽然一头雾水但还是答应了。果然没过多久曹操也来咨询贾诩立储之事。面对曹操亲自询问,要是回答的太有倾向性,曹操就会怀疑早有串通,但贾诩怎么是如何做的呢?贾诩先是故意沉默不回答。果然曹操等了半天没反应,又催道:你想啥呢?赶紧说话!这个时候,贾诩才慢悠悠的说:我刚才在想袁绍和刘表啊。曹操听完哈哈一笑,终于下定决心。读书读到这里,不尽要感叹一番:和聪明人聊天就是不一样啊。五等到曹操去世,曹丕继位。贾诩知道曹丕心眼比曹操小多了,可能会记恨当年宛城之败的事情。所以贾诩虽然贵为三公,但基本上闭门不出,不和其他达官显贵交往,甚至子女婚事都不和贵族联姻。在这样的低调之下,贾诩在三国乱世之中足足活了七十七岁。而民间以长寿闻名的司马懿才活了七十三岁。比起贾诩,谁敢说自己聪明?比起贾诩,谁敢说自己洞察人心?在以史为鉴看来,贾诩乃是三国时期最为聪明之人。不知道您认可这一观点否?我是以史为鉴,每天都有靠谱的历史故事,欢迎关注。最早给予贾诩高度评价的人,是《三国志》的作者陈寿,他不仅把贾诩与荀彧、荀攸合传,更是称他为“良、平之亚”,陈平、张良都是辅佐刘邦建立汉朝的开国功臣,陈寿如此评价贾诩,可以说是相当高了。不过陈寿的评价却被裴松之怼了,裴松之甚至认为:如果说荀攸是夜明珠的话,贾诩只不过是一个蜡烛而已。裴松之还认为,只有荀彧荀攸二人,才能够勉强和张良陈平相比。那么贾诩的真实能如何,配得上这样的评价吗?下面,请听小奔为你细细讲解贾诩传奇而充满谋略智慧的一生。一、局势危急时,他能果断找出求生之路公元147年,汉恒帝建和元年,贾诩出生。公元184年,董卓征讨韩遂,贾诩投入董卓军中,成为其幕僚。公元192年,司徒王允联合吕布杀死董卓,并且打算清算董卓部署,群龙无首的凉州军团张皇失措,准备解散回乡。贾诩再次面临20年前的生死存亡关头,关键时刻,贾诩再次献计,阻止了李傕、郭汜等人。贾诩说:“长安城中打算斩尽杀绝凉州人,诸位丢弃部队逃跑,一个普通的亭长就能把你们抓住。不如带领部队进攻长安,为董公报仇,假如幸运地成功,可以逃脱一死,如果不能成功,再逃走也不迟。”最后,凉州兵团十万人攻入长安,王允等公卿百官及普通民众上万人被屠杀,至此以后,东汉朝廷作为中央的权威彻底丧失。假如不是贾诩,或许凉州兵团就此土崩瓦解,东汉中央的威信得到恢复,汉献帝也不至于颠沛流离,最后落得投靠曹操的境界。不能不说,贾诩的奇谋,在某种程度上扭转了历史的走向。二、局势混乱之时,他能慧眼看出天下大势曹操迎汉献帝到许都后,北方中国处于军阀混战的状态,比较大的有袁绍、刘表、曹操等人。在这样的情况下,眼力就显得极端重要了。诸葛亮提出《隆中对》,为刘备谋划未来,鲁肃也为孙权指明东吴的发展路线。事实证明,贾诩也是这样的人才。当时,贾诩投靠董卓部下张济的侄子张绣,由于贾诩的计策救活了凉州军队。张绣非常倚重贾诩的智慧,事事都要听贾的意见。官渡之战的时候,袁绍派使者联络张绣,贾诩劝诫张绣道,“袁绍和袁术两人,自家兄弟尚且不能相容,怎么能容得下其他人?”他又力劝张绣投奔曹操,理由是:袁绍实力强于曹操,现在归顺曹操,如同炒股抄到底部,正是最好的时机。此外,贾诩对张绣分析刘表,认为“刘表在盛世中可以为三公,但是人多疑而且没有决断,这样的性格,深处乱世,注定不会有大作为。”官渡之战后,曹操缴获了大批许都官员暗自向袁绍表忠心的信件。可见,在当时,很多人只是迷惑于表面,根本无法辨识天下大势。贾诩的智谋,无疑证明他确实高人一筹。三、两军对垒时,他能屡出奇谋打胜仗三国中,曹操戎马一生,带兵打仗的本领排名NO1。但就是曹操,连续多次在战场上被贾诩所打败。第一次,贾诩劝说张绣偷袭曹操,大将典韦阵亡,曹操长子曹昂、侄子曹安民阵亡,即便曹操本人也差点被活捉。惨败程度毫不逊色赤壁之战。官渡之战时,贾诩和荀攸献计曹操奇袭袁绍粮仓,曹操顿悟,偷袭乌巢,焚烧粮仓,果然一举成功,彻底击败袁绍。建安十六年,贾诩65岁,跟随曹操进军关中,讨伐马超、韩遂。两军相持之际,贾诩献离间计于曹操,曹操先是假装在阵前与韩遂窃窃私语,其实啥也没说。在马超已经暗生疑心的时候,曹操又假装写了一封涂改多处的信给韩遂,于是马超更加怀疑韩遂。不久,曹操乘二人貌合神离,不能齐心的时候,突然进军,马超韩遂果然大败。至此,关中遂尽为曹操所有。曹丕篡汉之后,拜贾诩为太尉,四年后,贾诩病死。三国时,无数英雄豪杰死于非命,贾诩在这样的世道里,多次化险为夷,一路走到最后,不能不不让人点赞。因此,贾诩能智、能愚、能言、能为,被称为三国第一谋士,实在是恰如其分。文无第一,武无第二。贾诩是不是三国里最聪明的谋士不好说,但起码是最聪明的谋士之一。就题主这个问题,说一下我的看法,一起与大家交流。贾诩(147年-223年8月11日),字文和,凉州姑臧(今甘肃武威市凉州区)人。东汉末年至三国初年著名谋士、军事战略家,曹魏开国功臣。黄初四年(223年),贾诩去世,享年七十七岁,谥曰肃侯。《唐会要》尊其为魏晋八君子之首。贾诩精通兵法,著有《钞孙子兵法》一卷,并为《吴起兵法》校注。01“毒士”贾诩贾诩少年时并不出名,只有当时的名士阎忠认为他与众不同,有张良、陈平的智慧。贾诩早年被举孝廉为郎,因病辞官。董卓专权时,以太尉掾为平津都尉,后升为讨虏校尉,在董卓女婿牛辅部下辅军。王允、吕布诛杀董卓之后,要肃清其余党。李傕等人打算逃走。贾诩阻止他们,建议说:“不如收敛士卒,带兵杀入长安,为董公报仇。如果侥幸成功,就尊奉国家,征服天下;如果不行,再逃走不迟。”李傕等人采纳了贾诩的计谋,杀入长安,击败吕布,诛杀了王允等大臣,控制了朝廷。一时间,京城血雨腥风,朝野大乱。贾诩此计过于凶狠,也因此被称作了“毒士”。汉室唯一复活的希望,也被贾诩这一毒计扼杀在摇篮之中。虽然贾诩下手是狠了点,但根本原因还是在主持朝政的王允身上。当时的儒学大宗蔡邕,由于听到董卓被杀,轻轻一声叹息,就被王允缉拿下狱,最后死在狱中。王允如此不能容人,缺乏政治家最起码的妥协与怀柔,必然导致政敌强烈的反弹。在处理蔡邕一事上,许多大臣都向王允求情,但不允许。而且狂妄地说:“就董卓这样的,我都把他杀啦,我还怕谁啊!”当初,董卓跟袁绍商量要废掉少帝刘辩,袁绍不赞同,董卓大怒,要杀袁绍。袁绍说:“天下强大的人,难道就只有你董公一人吗?”说罢,握剑长揖而去。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令王允想不到的是,还有个贾诩,下手比他还狠。贾诩“毒士"的恶名,也由此得来。李傕等人以贾诩的功劳欲封其为侯,贾诩说:“这是保命的计谋,哪有什么功劳可言?”坚决不接受。李傕等人又让贾诩做尚书仆射,贾诩说:“尚书仆射是百官之长,天下的榜样,我一向没有名望,难以服人。就算我可以贪图虚荣,但对国家又有什么好处哪?”于是,改拜贾诩为尚书,掌管选拔人才,在人事方面多有贡献。李傕等人亲近贾诩,但同时也很忌惮他。李傕、郭祀、樊稠三人把持朝政,相互猜忌,争权夺利。贾诩每次都以大体责备他们,三人虽然心中不和,但表面还过得去。献帝东归,贾诩也做了许多协助,也保护了一些大臣。无奈,汉室太弱,在朝堂上贾诩得不到足够的信任和支持;又因为名望太低,得不到外部诸侯的拥护。一起起事的李傕等人就是一群兵痞土匪,毫无政治智慧可言。贾诩也是无力回天。不久,贾诩之母去世,于是辞掉官职,回家守孝,被拜为光禄大夫。贾诩不得已而出“毒计”,但还坚守起码的君臣道义,心里还有国家社稷一念,就当时的社会状况而言,也算难能可贵。贾诩不是圣人,只是高明的谋士,后世不能以大义强求贾诩归隐或者另求明主。02张绣谋主当初,攻入长安的四军阀之一张济,由于势力最弱,在朝廷上没有发言权,只得屯兵在外。贾诩辗转成为了张济的谋士。张济由于进攻刘表的地盘抢粮,被流矢射中死亡,其侄子张绣接管了部队。贾诩劝说张绣依附刘表,与之联合,屯兵宛城,北据曹操。曹操南征,贾诩劝说张绣投降了曹操。贾诩代表张绣去曹操处通款,曹操对其十分赏识,就想把他留下来做自己的谋士。不料贾诩却说:“以前我跟从李傕等人,得罪了天下;现在,我追随张绣,言听计从,不忍心背弃他。”贾诩既向曹操说明了以前所做的那些事,是不得已而为之,不是出于自己的本意,现在很懊悔;同时,又表明自己不是那种“有奶便是娘”的见利忘义之徒。看看贾诩有多么聪明。之后,由于曹操抢占了张绣的婶婶,张绣一怒之下就反叛啦。曹操侥幸逃脱,但其长子曹昂、侄子曹安民,猛士典韦为此战死。张绣采用贾诩的计谋又两次打败曹操。贾诩本来是一心要投靠曹操的,可曹操不识货,没有认识到其能力。贾诩只好再出“毒计”,让曹操付出代价,替自己再做次广告。投靠一个新东家,不拿出点真本事,是得不到老板青睐的。贾诩深谙此道,世道如此,也别怪贾诩每次下手太狠。油不榨不出,大老板油水更大,就得下狠手才行。第一次下手,差点把献帝办啦;第二次下手,差点让曹操挂啦。这就是贾诩厉害之处。03投靠曹操官渡之战前夜,袁绍派人到穰城联络张绣欲一起收拾曹操。袁绍也非等闲之辈,知道贾诩是很角色,不是省油的灯,不敢轻视。专门给贾诩写信示好。张绣准备答应袁绍,还没等开口,在一旁的贾诩就开腔啦,对使者说:“回去告诉你家主公,连自己的亲兄弟都容纳不下,还能容得下天下的国士吗?”于是,张绣就拒绝啦。袁绍要下手啦,贾诩看到火候到啦,就对张绣说:“袁绍不能容人,而曹操却不同。投降曹操有三点优势: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名正言顺;曹操兵力较弱,更愿意拉拢盟友;曹操志向远大,一定能够不计前嫌。”总之,张绣降了又反,反了又降。张绣是言听计从,贾诩说啥就是啥。都清楚官渡决战对袁绍和曹操来说,其意义之大。在这个时候,贾诩劝说张绣投降曹操,真是可遇不可求的时机。别人不知道,但贾诩知道啊。他等的就是这一天,他知道这一天早晚会到来。贾诩被称为“军事战略家”,不是浪得虚名。要卖身自然要找个好人家,想要个好价钱,就必须选择一个好时机。聪明的贾诩不仅为自己,也为自己的老板一起找了个好归宿。“毒士”贾诩,又是一句话,把袁绍做掉啦。试想一下,如果张绣答应袁绍,在官渡最胶着的时候,背后给曹操来一下,恐怕三国的历史就会改写啦。曹操尽管反应迟钝了些,但到底还是精明的老板。张绣率众归顺曹操,曹操闻讯大喜,不喜那是面瘫啊。曹操亲自接见贾诩,激动地、亲切地握着贾诩的手,语无伦次地说:“使我的信誉扬名天下的人就是你啊”,没好意思说,没想到你小子下手比我还狠啊。于是,曹操拜贾诩为执金吾,封都亭侯,迁冀州牧。当时冀州还被袁绍占据,贾诩便留参司空军事。同时,拜张绣为扬武将军,并让其子曹均娶张绣之女为妻。贾诩想,这是曹操叫我再出把力,不把袁绍做掉就没地办公啊,就只能在官渡河边临时凑合啦。官渡最艰难的时候,曹操想到了撤军。贾诩一看就急眼啦,心想这不行啊,不把袁绍赶走,我咋去上班啊。于是,极力劝说曹操顶住,贾诩说:“您在精明、勇敢、用人、决断四个方面都胜过袁绍。之所以相持半年不能取胜,是您想顾及周全。只要抓住机会,便能很快取胜。”贾诩这顶高帽一戴,曹操又来了精神。刚好荀彧也力劝曹操坚守,等待时机。最终幸运女神眷顾了曹操,袁绍被击败啦。河北平定以后,曹操自领冀州牧,改任贾诩为太中大夫。这就不清楚贾诩咋想的啦。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南征刘表,占领荆州,想乘机顺江而下。贾诩劝阻,说应该先安抚百姓,等待时机。曹操不从,结果赤壁大败而归。建安十六年(211年),曹操西征。贾诩建议曹操采用离间计,大败马超、韩遂,平定关中,大胜而归。试想一下,赤壁之战前,曹操采纳贾诩的建议,稳扎稳打,三国的历史又要改写啦。04位列三公建安二十二年(217年),当时曹操尚未确立世子人选。曹丕问计于贾诩。贾诩说:“但愿将军能够弘扬道德,培养气度,实践士人的责任和义务,勤勤恳恳,孜孜不倦,不做违背孝道的事情,也就可以啦。”曹丕听从了贾诩的建议,刻意磨炼自己。后来,曹操私下询问贾诩对立嗣的看法,贾诩闭口不谈。曹操问他为何不回答,贾诩说:“我在考虑袁绍和刘表啊。”曹操哈哈大笑,最终确定曹丕为魏太子。贾诩认为自己非曹操旧臣,却策谋深远,怕曹操猜忌,于是采用自保策略,闭门自守,不与别人私下交往。他的子女婚嫁也不攀结权贵。当时,喜欢谈论天下智谋之士的人,都十分推崇他。黄初元年(220年),曹丕即位,为报贾诩暗中相助之恩,拜其为太尉,进爵魏寿乡侯。封其幼子贾访为列侯,任命其长子贾穆为驸马都尉。黄初四年(223年),曹丕首征东吴,问计于贾诩。贾诩说:“应该先治理好国家再动武。”曹丕不听,结果无功而返。同年六月,贾诩去世,终年七十七岁。谥号肃侯,贾穆袭爵。多年后,贾诩与王朗、曹真、辛毗配享魏文帝曹丕庙。纵观贾诩一生,屡出“毒计”,但总能成功实现人生的跨越,实现人生的价值。更难得的是,贾诩能够平稳着陆,寿终正寝,的确是非常高明,不愧是聪明之士。为人若此,可谓登峰造极。贾诩真的有那么厉害吗?为什么有人说,他才是三国最厉害的人?对此,你怎么看?贾诩确实是那一个时代、那一辈人中最厉害的一个,分析他的人生轨迹、分析他在各个时期、在不同集团所贡献的计谋,我们就可以看出有这样一个特点:贾诩首先是站在自己的角度看,就是首先要保命,其次是追求功名,再其次就是为他服务的集团着想。不过很多时候,贾诩能将保命、功名、集团利益等三位一体地处理好!具体分析如下:一, 首先是保命。举两个例子。例一:贾诩离开官场,回家路上,被叛乱的氐人抓住,同行的有十几人。贾诩对氐人说:“我是段大人的外甥,你们一定要单独埋葬我。因为我的家人一定会用赎金来赎回我的尸首!”这里贾诩巧妙地告诉氐人,他是段大人的外甥。段大人,就是当时的段太尉段颖,当时在边境很有名。氐人听说贾诩就是段大人的外甥,就把贾诩放了,其他人都被活埋了。例二:董卓进入洛阳,贾诩就跟着董卓混。后来董卓失败,董卓手下的那些人,如李傕、郭汜、张济等就想各自逃命。贾诩对他们说:“如果你们各自逃命,只要一个亭长就可以把你们逮住。你们现在不如组织兵马,向长安进攻,成功了,扶持天子,征服天下;失败了,再逃跑也不迟。”李傕等听从了贾诩的建议,成功了!李傕要奖赏贾诩,贾诩说:“当时那样建议你们,都是为了逃命,不值得奖赏。”二, 保命与功名兼顾。也举两个例子。例一:贾诩离开段煨,投奔张绣。碰到张绣联合刘表,与曹操作战。曹操打败张绣与刘表后,迅速撤军,回许都。张绣派精兵追歼曹操。贾诩说:“不能追歼曹操,追歼曹操,必败!”张绣果然失败而回。此时贾诩说:“再带着军队去追,一定会打败曹操。”张绣因为失败,不敢再去追歼曹操。贾诩说:“这次一定会打败曹操。”张绣听贾诩的,带着军队去追歼曹操,果然打败了曹操。张绣问这其中有什么奥妙?贾诩说:“很简单!曹操这次撤军是有计划撤军,一定会预计你们会追歼他,所以必有防备。当曹操打败了你后,就以为不会再追歼他了,就不会防备了。你这次追歼他,是他没有任何防备。所以,我知道一定会赢!”例二:曹操与袁绍对峙在官渡,双方都派人到张绣这里,拉拢张绣。贾诩建议张绣投奔曹操。张绣有顾忌,因为张绣与曹操之间的恩怨太深了。贾诩说:“曹操有五霸之志,不会计较个人恩怨。”张绣投降曹操,曹操非常高兴,并表贾诩为执金吾,封都亭侯,迁冀州牧。三, 保命、功名与集团利益三位一体。同样举两个例子。例一:曹丕与曹植争太子,而且曹丕感到了威胁,派人求教贾诩。贾诩说:“好好孝敬你的父亲,做个好儿子,就这么简单!”这么简单的几句话,贾诩将保命、功名、集团利益三位一体。首先是保命:贾诩知道卷入太子之争,稍不留神,就会丢命。但是既然曹丕求教不说也不行,说得太明白,一旦曹丕失败,自己就有把柄留在曹植手里,搪塞曹丕更不行,一旦曹丕成功,自己更危险!怎么办呢?贾诩就用这么几句话点化了曹丕。也让曹丕明白了,目前的情况下好好孝敬曹操就是最好的办法。在贾诩看来呢,即使日后曹植胜利了,自己也无妨。当时曹丕是要我为他出谋献策,但是我教训他说:“争什么太子?做个好儿子就不错了!”将来曹丕成功了,贾诩也有功劳,也为曹丕集团的成功争取了利益。例二:曹操在立太子这件事情犹豫不决,不知立才子曹植好呢,还是立长子曹丕好?咨询贾诩。这也是个棘手的问题,特别是面对曹操回答这样的问题,因为曹参心机深,曹操到底是怎样想法,贾诩又不知道。不回答不行,回答不如曹操的意更不行,怎么办呢?贾诩装作一副深思的样子!曹操问:“你怎么不回答我的问题呢?”贾诩说:“我正在琢磨你说的问题啊,所以没有及时回答!”曹操问:“你在琢磨什么问题?”贾诩说:“我在琢磨袁绍与刘表的事情。”曹操听了哈哈大笑,说:“我知道了!”这就是贾诩,看似答非所问,但是又回答得让对方满意,但是要是对方追究其责任来,贾诩又可以推辞,我什么也没说!这两个例子将保命、功名、集团利益三位一体。既为自己保命留有后路,又为曹丕争太子出了好主意,自己日后也有一份功劳,也为曹丕集团争取了一份利益。所以有人说贾诩是“毒士”,由此看也不无道理!山野老人讲三国,不管您满意与否,都盼望您阅读后能写两句您想说的话!三国是个人才辈出的年代,各路枭雄身边的一流谋士就有一大帮。如卧龙诸葛亮、凤雏庞统、鬼才郭嘉、毒士贾诩等等。常言道文无第一武无第二,所以谁是第一谋士真还难说,各有各的眼光。我心目中的第一谋士是荀彧,一个才干非凡又不失原则的人。但此问答中暂不提及,题主要问的是贾诩。说到贾诩,同样也是一流谋士,他有很多独具的特质。一、独到的毒士谋略早年王允用貂蝉作连环美人计,终使吕布杀董卓,朝廷得到了暂时的安定。董卓余党李傕、郭汜希望得到朝廷的赦免,但王允大赦天下独不赦李傕、郭汜。当时李傕郭汜准备逃亡,作为谋士的贾诩说,你离开了队伍又能逃多久,他马上为李確献上一条毒计:先散布谣言说王允要屠杀西凉军民,引起恐慌,然后让李確郭汜乘机扩充军队,联合张济樊稠杀向长安。仅这一条毒计,使李催郭汜攻破长安城,造大多朝臣被杀,王允被灭族,长安民众十室七八空,其惨烈无比。二、一言兴邦一言丧邦李傕郭汜失败后,贾诩投靠了张济的侄子张绣。曹操征讨张绣,但袁绍乘机袭击许都,曹操只得退兵。张诱率军欲追,贾诩制止说不可追,追则必败。张绣不听率军追击,结果大败。张绣回来面对贾诩说,不听你的劝果然败了。贾诩说再去追击必胜,张绣犹虑,贾诩一再鼓动,张绣追击曹操果然大获全胜。后张绣问他为何能料敌如神,贾诩说,曹操并未失败就撤退,肯定后方出了问题,是有秩序撤退所有重兵布于后掩护,所以追击必定会失败。但曹军获胜后,曹操不再重兵在后,而是在前开路,后面军队弱而且缺少警惕,所以追击就获大胜。张绣听了非常钦佩。这虽然是一场小规模战争,在历史上也算得上一言兴邦一言丧邦的典型案例。后来张绣两次反曹两次降曹,每步都在贾诩的策化中,张绣言听计从居然安稳如泰山。张绣投降曹操后参与了官渡之战,后官至破羌将军,封宣威侯,贾诩成了曹操的重要谋士。三、顾左右而言它曹操晚年对儿子继承问题进行了长时期考查,但一直不能确定。这一类问题对外人来讲十分敏感,谁都不敢进言,怕将来惹祸。曹操私下征求贾诩意见,贾诩故意低头思考不作回答。曹操不高兴了,问他在想什么,贾诩回答说我在想袁本初和刘景升的事。曹操一愣,马上哈哈大笑。原来袁绍和刘表在子嗣上立幼不立长,造成了兄弟相残,最后彻底灭亡。贾诩不作明言只作暗示,看似什么都没说,其实意思全部都表达了,顾左右而言它,意在言外,可谓典型的老狐狸。后来曹操果然立了曹丕为世子。贾诩叫毒士还与他的眼光独到有关,他总是在最复杂的情景中找到最佳的位置,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谢邀,我是以史为鉴。如果把三国时期的谋士们都组织起来玩吃鸡游戏,谁会赢不好说,但贾诩绝对是可以活到最后主力人选。别说三国时期,整个中国历史上比贾诩更善于保命的也没有几个。贾诩可以说把明哲保身的技能点到了满级。三国中记载了贾诩的几次献计,除了次次都洞察秋毫外,更多的是贾诩的活命本能。一贾诩是武威人,年轻的时候,有一次跟着商队,结果被羌、氐人打劫了。按照之前的经验,被这些人打劫基本上人必死,货必失。结果贾诩就给羌人首领讲了一句话,也给后来者上了一堂经典的保命课。贾诩说:我是段颎(jiǒng)段太尉的侄子,杀了我后果你们自己看。如果放我走,赎金给你们翻十倍。段颎(jiǒng)也是武威人,在凉州跟羌人作战几十年,光杀掉的羌人就超过四万人,威名远播。这些强盗还是很害怕,又听到有厚重的赎金,就把贾诩放了,而其他人都没能活着回来。二贾诩后来跟着董卓女婿牛辅,后来董卓被吕布所杀,王允和吕布打算清洗董卓西凉旧部。西凉将领都很恐慌,纷纷打算各自逃命,贾诩一看这那行?都这么跑路的话谁也别想活,于是贾诩给李榷郭汜说:咱们自己这样跑,随便一个片警就给逮起来了,莫不如集合西凉士兵试一下,不行再跑。李榷郭汜一拍大腿,有道理啊!于是集合西凉士兵,以替董卓报仇的名义打跑了吕布,杀了王允,挟持了汉献帝。俩人互相还不服气,又乒乒乓乓打了好几年。不过贾诩早看出俩个家伙不成器,早早跟着张绣跳出关中来到南阳。三贾诩跟着张绣,虽然帮张绣称霸一方,但更多的还在观察天下大势。张绣刚开始跟着刘表、袁绍和曹操不对付,曹操虽然出兵击退张绣但迅速撤退。张绣觉得这个时候应该追击,贾诩说你追击必败。张绣不听,果然被曹操打了个埋伏惨败而回。贾诩说,你再追就能赢!张绣很奇怪,但这次听贾诩的话,重新追了上去,果然打了胜仗。可见贾诩对曹操的心理、战术掌握之深。而虽然贾诩跟曹操为敌,但是贾诩更多的还是选择机会投靠曹操。于是才有第一次劝张绣投降曹操,以及曹操宛城之败后,贾诩选择了在官渡之战关键时刻,对曹操雪中送炭,第二次投降曹操。果然,曹操咽下了长子曹昂、侄子曹安民、大将典韦之死的怨恨之气,拜贾诩为执金吾,封都亭侯,迁冀州牧。拜张绣为扬武将军,并让其子曹均娶张绣之女为妻。四贾诩跟随曹操晚,但是贡献不小。不论是官渡之战还是关中对阵马超,贾诩都有精彩表现。但是贾诩最精彩的还是站队。在曹丕和曹植争夺继承人如火如荼的时候,曹丕前往求教贾诩。贾诩在站队问题上其实早有想法,但是贾诩又不能明显的表达出来,否则杨修就是前车之鉴。于是贾诩跟曹丕说:你只要安安稳稳本职工作,不要违反孝道即可。曹丕虽然一头雾水但还是答应了。果然没过多久曹操也来咨询贾诩立储之事。面对曹操亲自询问,要是回答的太有倾向性,曹操就会怀疑早有串通,但贾诩怎么是如何做的呢?贾诩先是故意沉默不回答。果然曹操等了半天没反应,又催道:你想啥呢?赶紧说话!这个时候,贾诩才慢悠悠的说:我刚才在想袁绍和刘表啊。曹操听完哈哈一笑,终于下定决心。读书读到这里,不尽要感叹一番:和聪明人聊天就是不一样啊。五等到曹操去世,曹丕继位。贾诩知道曹丕心眼比曹操小多了,可能会记恨当年宛城之败的事情。所以贾诩虽然贵为三公,但基本上闭门不出,不和其他达官显贵交往,甚至子女婚事都不和贵族联姻。在这样的低调之下,贾诩在三国乱世之中足足活了七十七岁。而民间以长寿闻名的司马懿才活了七十三岁。比起贾诩,谁敢说自己聪明?比起贾诩,谁敢说自己洞察人心?在以史为鉴看来,贾诩乃是三国时期最为聪明之人。不知道您认可这一观点否?我是以史为鉴,每天都有靠谱的历史故事,欢迎关注。最早给予贾诩高度评价的人,是《三国志》的作者陈寿,他不仅把贾诩与荀彧、荀攸合传,更是称他为“良、平之亚”,陈平、张良都是辅佐刘邦建立汉朝的开国功臣,陈寿如此评价贾诩,可以说是相当高了。不过陈寿的评价却被裴松之怼了,裴松之甚至认为:如果说荀攸是夜明珠的话,贾诩只不过是一个蜡烛而已。裴松之还认为,只有荀彧荀攸二人,才能够勉强和张良陈平相比。那么贾诩的真实能如何,配得上这样的评价吗?下面,请听小奔为你细细讲解贾诩传奇而充满谋略智慧的一生。一、局势危急时,他能果断找出求生之路公元147年,汉恒帝建和元年,贾诩出生。公元184年,董卓征讨韩遂,贾诩投入董卓军中,成为其幕僚。公元192年,司徒王允联合吕布杀死董卓,并且打算清算董卓部署,群龙无首的凉州军团张皇失措,准备解散回乡。贾诩再次面临20年前的生死存亡关头,关键时刻,贾诩再次献计,阻止了李傕、郭汜等人。贾诩说:“长安城中打算斩尽杀绝凉州人,诸位丢弃部队逃跑,一个普通的亭长就能把你们抓住。不如带领部队进攻长安,为董公报仇,假如幸运地成功,可以逃脱一死,如果不能成功,再逃走也不迟。”最后,凉州兵团十万人攻入长安,王允等公卿百官及普通民众上万人被屠杀,至此以后,东汉朝廷作为中央的权威彻底丧失。假如不是贾诩,或许凉州兵团就此土崩瓦解,东汉中央的威信得到恢复,汉献帝也不至于颠沛流离,最后落得投靠曹操的境界。不能不说,贾诩的奇谋,在某种程度上扭转了历史的走向。二、局势混乱之时,他能慧眼看出天下大势曹操迎汉献帝到许都后,北方中国处于军阀混战的状态,比较大的有袁绍、刘表、曹操等人。在这样的情况下,眼力就显得极端重要了。诸葛亮提出《隆中对》,为刘备谋划未来,鲁肃也为孙权指明东吴的发展路线。事实证明,贾诩也是这样的人才。当时,贾诩投靠董卓部下张济的侄子张绣,由于贾诩的计策救活了凉州军队。张绣非常倚重贾诩的智慧,事事都要听贾的意见。官渡之战的时候,袁绍派使者联络张绣,贾诩劝诫张绣道,“袁绍和袁术两人,自家兄弟尚且不能相容,怎么能容得下其他人?”他又力劝张绣投奔曹操,理由是:袁绍实力强于曹操,现在归顺曹操,如同炒股抄到底部,正是最好的时机。此外,贾诩对张绣分析刘表,认为“刘表在盛世中可以为三公,但是人多疑而且没有决断,这样的性格,深处乱世,注定不会有大作为。”官渡之战后,曹操缴获了大批许都官员暗自向袁绍表忠心的信件。可见,在当时,很多人只是迷惑于表面,根本无法辨识天下大势。贾诩的智谋,无疑证明他确实高人一筹。三、两军对垒时,他能屡出奇谋打胜仗三国中,曹操戎马一生,带兵打仗的本领排名NO1。但就是曹操,连续多次在战场上被贾诩所打败。第一次,贾诩劝说张绣偷袭曹操,大将典韦阵亡,曹操长子曹昂、侄子曹安民阵亡,即便曹操本人也差点被活捉。惨败程度毫不逊色赤壁之战。官渡之战时,贾诩和荀攸献计曹操奇袭袁绍粮仓,曹操顿悟,偷袭乌巢,焚烧粮仓,果然一举成功,彻底击败袁绍。建安十六年,贾诩65岁,跟随曹操进军关中,讨伐马超、韩遂。两军相持之际,贾诩献离间计于曹操,曹操先是假装在阵前与韩遂窃窃私语,其实啥也没说。在马超已经暗生疑心的时候,曹操又假装写了一封涂改多处的信给韩遂,于是马超更加怀疑韩遂。不久,曹操乘二人貌合神离,不能齐心的时候,突然进军,马超韩遂果然大败。至此,关中遂尽为曹操所有。曹丕篡汉之后,拜贾诩为太尉,四年后,贾诩病死。三国时,无数英雄豪杰死于非命,贾诩在这样的世道里,多次化险为夷,一路走到最后,不能不不让人点赞。因此,贾诩能智、能愚、能言、能为,被称为三国第一谋士,实在是恰如其分。文无第一,武无第二。贾诩是不是三国里最聪明的谋士不好说,但起码是最聪明的谋士之一。就题主这个问题,说一下我的看法,一起与大家交流。贾诩(147年-223年8月11日),字文和,凉州姑臧(今甘肃武威市凉州区)人。东汉末年至三国初年著名谋士、军事战略家,曹魏开国功臣。黄初四年(223年),贾诩去世,享年七十七岁,谥曰肃侯。《唐会要》尊其为魏晋八君子之首。贾诩精通兵法,著有《钞孙子兵法》一卷,并为《吴起兵法》校注。01“毒士”贾诩贾诩少年时并不出名,只有当时的名士阎忠认为他与众不同,有张良、陈平的智慧。贾诩早年被举孝廉为郎,因病辞官。董卓专权时,以太尉掾为平津都尉,后升为讨虏校尉,在董卓女婿牛辅部下辅军。王允、吕布诛杀董卓之后,要肃清其余党。李傕等人打算逃走。贾诩阻止他们,建议说:“不如收敛士卒,带兵杀入长安,为董公报仇。如果侥幸成功,就尊奉国家,征服天下;如果不行,再逃走不迟。”李傕等人采纳了贾诩的计谋,杀入长安,击败吕布,诛杀了王允等大臣,控制了朝廷。一时间,京城血雨腥风,朝野大乱。贾诩此计过于凶狠,也因此被称作了“毒士”。汉室唯一复活的希望,也被贾诩这一毒计扼杀在摇篮之中。虽然贾诩下手是狠了点,但根本原因还是在主持朝政的王允身上。当时的儒学大宗蔡邕,由于听到董卓被杀,轻轻一声叹息,就被王允缉拿下狱,最后死在狱中。王允如此不能容人,缺乏政治家最起码的妥协与怀柔,必然导致政敌强烈的反弹。在处理蔡邕一事上,许多大臣都向王允求情,但不允许。而且狂妄地说:“就董卓这样的,我都把他杀啦,我还怕谁啊!”当初,董卓跟袁绍商量要废掉少帝刘辩,袁绍不赞同,董卓大怒,要杀袁绍。袁绍说:“天下强大的人,难道就只有你董公一人吗?”说罢,握剑长揖而去。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令王允想不到的是,还有个贾诩,下手比他还狠。贾诩“毒士"的恶名,也由此得来。李傕等人以贾诩的功劳欲封其为侯,贾诩说:“这是保命的计谋,哪有什么功劳可言?”坚决不接受。李傕等人又让贾诩做尚书仆射,贾诩说:“尚书仆射是百官之长,天下的榜样,我一向没有名望,难以服人。就算我可以贪图虚荣,但对国家又有什么好处哪?”于是,改拜贾诩为尚书,掌管选拔人才,在人事方面多有贡献。李傕等人亲近贾诩,但同时也很忌惮他。李傕、郭祀、樊稠三人把持朝政,相互猜忌,争权夺利。贾诩每次都以大体责备他们,三人虽然心中不和,但表面还过得去。献帝东归,贾诩也做了许多协助,也保护了一些大臣。无奈,汉室太弱,在朝堂上贾诩得不到足够的信任和支持;又因为名望太低,得不到外部诸侯的拥护。一起起事的李傕等人就是一群兵痞土匪,毫无政治智慧可言。贾诩也是无力回天。不久,贾诩之母去世,于是辞掉官职,回家守孝,被拜为光禄大夫。贾诩不得已而出“毒计”,但还坚守起码的君臣道义,心里还有国家社稷一念,就当时的社会状况而言,也算难能可贵。贾诩不是圣人,只是高明的谋士,后世不能以大义强求贾诩归隐或者另求明主。02张绣谋主当初,攻入长安的四军阀之一张济,由于势力最弱,在朝廷上没有发言权,只得屯兵在外。贾诩辗转成为了张济的谋士。张济由于进攻刘表的地盘抢粮,被流矢射中死亡,其侄子张绣接管了部队。贾诩劝说张绣依附刘表,与之联合,屯兵宛城,北据曹操。曹操南征,贾诩劝说张绣投降了曹操。贾诩代表张绣去曹操处通款,曹操对其十分赏识,就想把他留下来做自己的谋士。不料贾诩却说:“以前我跟从李傕等人,得罪了天下;现在,我追随张绣,言听计从,不忍心背弃他。”贾诩既向曹操说明了以前所做的那些事,是不得已而为之,不是出于自己的本意,现在很懊悔;同时,又表明自己不是那种“有奶便是娘”的见利忘义之徒。看看贾诩有多么聪明。之后,由于曹操抢占了张绣的婶婶,张绣一怒之下就反叛啦。曹操侥幸逃脱,但其长子曹昂、侄子曹安民,猛士典韦为此战死。张绣采用贾诩的计谋又两次打败曹操。贾诩本来是一心要投靠曹操的,可曹操不识货,没有认识到其能力。贾诩只好再出“毒计”,让曹操付出代价,替自己再做次广告。投靠一个新东家,不拿出点真本事,是得不到老板青睐的。贾诩深谙此道,世道如此,也别怪贾诩每次下手太狠。油不榨不出,大老板油水更大,就得下狠手才行。第一次下手,差点把献帝办啦;第二次下手,差点让曹操挂啦。这就是贾诩厉害之处。03投靠曹操官渡之战前夜,袁绍派人到穰城联络张绣欲一起收拾曹操。袁绍也非等闲之辈,知道贾诩是很角色,不是省油的灯,不敢轻视。专门给贾诩写信示好。张绣准备答应袁绍,还没等开口,在一旁的贾诩就开腔啦,对使者说:“回去告诉你家主公,连自己的亲兄弟都容纳不下,还能容得下天下的国士吗?”于是,张绣就拒绝啦。袁绍要下手啦,贾诩看到火候到啦,就对张绣说:“袁绍不能容人,而曹操却不同。投降曹操有三点优势: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名正言顺;曹操兵力较弱,更愿意拉拢盟友;曹操志向远大,一定能够不计前嫌。”总之,张绣降了又反,反了又降。张绣是言听计从,贾诩说啥就是啥。都清楚官渡决战对袁绍和曹操来说,其意义之大。在这个时候,贾诩劝说张绣投降曹操,真是可遇不可求的时机。别人不知道,但贾诩知道啊。他等的就是这一天,他知道这一天早晚会到来。贾诩被称为“军事战略家”,不是浪得虚名。要卖身自然要找个好人家,想要个好价钱,就必须选择一个好时机。聪明的贾诩不仅为自己,也为自己的老板一起找了个好归宿。“毒士”贾诩,又是一句话,把袁绍做掉啦。试想一下,如果张绣答应袁绍,在官渡最胶着的时候,背后给曹操来一下,恐怕三国的历史就会改写啦。曹操尽管反应迟钝了些,但到底还是精明的老板。张绣率众归顺曹操,曹操闻讯大喜,不喜那是面瘫啊。曹操亲自接见贾诩,激动地、亲切地握着贾诩的手,语无伦次地说:“使我的信誉扬名天下的人就是你啊”,没好意思说,没想到你小子下手比我还狠啊。于是,曹操拜贾诩为执金吾,封都亭侯,迁冀州牧。当时冀州还被袁绍占据,贾诩便留参司空军事。同时,拜张绣为扬武将军,并让其子曹均娶张绣之女为妻。贾诩想,这是曹操叫我再出把力,不把袁绍做掉就没地办公啊,就只能在官渡河边临时凑合啦。官渡最艰难的时候,曹操想到了撤军。贾诩一看就急眼啦,心想这不行啊,不把袁绍赶走,我咋去上班啊。于是,极力劝说曹操顶住,贾诩说:“您在精明、勇敢、用人、决断四个方面都胜过袁绍。之所以相持半年不能取胜,是您想顾及周全。只要抓住机会,便能很快取胜。”贾诩这顶高帽一戴,曹操又来了精神。刚好荀彧也力劝曹操坚守,等待时机。最终幸运女神眷顾了曹操,袁绍被击败啦。河北平定以后,曹操自领冀州牧,改任贾诩为太中大夫。这就不清楚贾诩咋想的啦。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南征刘表,占领荆州,想乘机顺江而下。贾诩劝阻,说应该先安抚百姓,等待时机。曹操不从,结果赤壁大败而归。建安十六年(211年),曹操西征。贾诩建议曹操采用离间计,大败马超、韩遂,平定关中,大胜而归。试想一下,赤壁之战前,曹操采纳贾诩的建议,稳扎稳打,三国的历史又要改写啦。04位列三公建安二十二年(217年),当时曹操尚未确立世子人选。曹丕问计于贾诩。贾诩说:“但愿将军能够弘扬道德,培养气度,实践士人的责任和义务,勤勤恳恳,孜孜不倦,不做违背孝道的事情,也就可以啦。”曹丕听从了贾诩的建议,刻意磨炼自己。后来,曹操私下询问贾诩对立嗣的看法,贾诩闭口不谈。曹操问他为何不回答,贾诩说:“我在考虑袁绍和刘表啊。”曹操哈哈大笑,最终确定曹丕为魏太子。贾诩认为自己非曹操旧臣,却策谋深远,怕曹操猜忌,于是采用自保策略,闭门自守,不与别人私下交往。他的子女婚嫁也不攀结权贵。当时,喜欢谈论天下智谋之士的人,都十分推崇他。黄初元年(220年),曹丕即位,为报贾诩暗中相助之恩,拜其为太尉,进爵魏寿乡侯。封其幼子贾访为列侯,任命其长子贾穆为驸马都尉。黄初四年(223年),曹丕首征东吴,问计于贾诩。贾诩说:“应该先治理好国家再动武。”曹丕不听,结果无功而返。同年六月,贾诩去世,终年七十七岁。谥号肃侯,贾穆袭爵。多年后,贾诩与王朗、曹真、辛毗配享魏文帝曹丕庙。纵观贾诩一生,屡出“毒计”,但总能成功实现人生的跨越,实现人生的价值。更难得的是,贾诩能够平稳着陆,寿终正寝,的确是非常高明,不愧是聪明之士。为人若此,可谓登峰造极。贾诩真的有那么厉害吗?为什么有人说,他才是三国最厉害的人?对此,你怎么看?贾诩确实是那一个时代、那一辈人中最厉害的一个,分析他的人生轨迹、分析他在各个时期、在不同集团所贡献的计谋,我们就可以看出有这样一个特点:贾诩首先是站在自己的角度看,就是首先要保命,其次是追求功名,再其次就是为他服务的集团着想。不过很多时候,贾诩能将保命、功名、集团利益等三位一体地处理好!具体分析如下:一, 首先是保命。举两个例子。例一:贾诩离开官场,回家路上,被叛乱的氐人抓住,同行的有十几人。贾诩对氐人说:“我是段大人的外甥,你们一定要单独埋葬我。因为我的家人一定会用赎金来赎回我的尸首!”这里贾诩巧妙地告诉氐人,他是段大人的外甥。段大人,就是当时的段太尉段颖,当时在边境很有名。氐人听说贾诩就是段大人的外甥,就把贾诩放了,其他人都被活埋了。例二:董卓进入洛阳,贾诩就跟着董卓混。后来董卓失败,董卓手下的那些人,如李傕、郭汜、张济等就想各自逃命。贾诩对他们说:“如果你们各自逃命,只要一个亭长就可以把你们逮住。你们现在不如组织兵马,向长安进攻,成功了,扶持天子,征服天下;失败了,再逃跑也不迟。”李傕等听从了贾诩的建议,成功了!李傕要奖赏贾诩,贾诩说:“当时那样建议你们,都是为了逃命,不值得奖赏。”二, 保命与功名兼顾。也举两个例子。例一:贾诩离开段煨,投奔张绣。碰到张绣联合刘表,与曹操作战。曹操打败张绣与刘表后,迅速撤军,回许都。张绣派精兵追歼曹操。贾诩说:“不能追歼曹操,追歼曹操,必败!”张绣果然失败而回。此时贾诩说:“再带着军队去追,一定会打败曹操。”张绣因为失败,不敢再去追歼曹操。贾诩说:“这次一定会打败曹操。”张绣听贾诩的,带着军队去追歼曹操,果然打败了曹操。张绣问这其中有什么奥妙?贾诩说:“很简单!曹操这次撤军是有计划撤军,一定会预计你们会追歼他,所以必有防备。当曹操打败了你后,就以为不会再追歼他了,就不会防备了。你这次追歼他,是他没有任何防备。所以,我知道一定会赢!”例二:曹操与袁绍对峙在官渡,双方都派人到张绣这里,拉拢张绣。贾诩建议张绣投奔曹操。张绣有顾忌,因为张绣与曹操之间的恩怨太深了。贾诩说:“曹操有五霸之志,不会计较个人恩怨。”张绣投降曹操,曹操非常高兴,并表贾诩为执金吾,封都亭侯,迁冀州牧。三, 保命、功名与集团利益三位一体。同样举两个例子。例一:曹丕与曹植争太子,而且曹丕感到了威胁,派人求教贾诩。贾诩说:“好好孝敬你的父亲,做个好儿子,就这么简单!”这么简单的几句话,贾诩将保命、功名、集团利益三位一体。首先是保命:贾诩知道卷入太子之争,稍不留神,就会丢命。但是既然曹丕求教不说也不行,说得太明白,一旦曹丕失败,自己就有把柄留在曹植手里,搪塞曹丕更不行,一旦曹丕成功,自己更危险!怎么办呢?贾诩就用这么几句话点化了曹丕。也让曹丕明白了,目前的情况下好好孝敬曹操就是最好的办法。在贾诩看来呢,即使日后曹植胜利了,自己也无妨。当时曹丕是要我为他出谋献策,但是我教训他说:“争什么太子?做个好儿子就不错了!”将来曹丕成功了,贾诩也有功劳,也为曹丕集团的成功争取了利益。例二:曹操在立太子这件事情犹豫不决,不知立才子曹植好呢,还是立长子曹丕好?咨询贾诩。这也是个棘手的问题,特别是面对曹操回答这样的问题,因为曹参心机深,曹操到底是怎样想法,贾诩又不知道。不回答不行,回答不如曹操的意更不行,怎么办呢?贾诩装作一副深思的样子!曹操问:“你怎么不回答我的问题呢?”贾诩说:“我正在琢磨你说的问题啊,所以没有及时回答!”曹操问:“你在琢磨什么问题?”贾诩说:“我在琢磨袁绍与刘表的事情。”曹操听了哈哈大笑,说:“我知道了!”这就是贾诩,看似答非所问,但是又回答得让对方满意,但是要是对方追究其责任来,贾诩又可以推辞,我什么也没说!这两个例子将保命、功名、集团利益三位一体。既为自己保命留有后路,又为曹丕争太子出了好主意,自己日后也有一份功劳,也为曹丕集团争取了一份利益。所以有人说贾诩是“毒士”,由此看也不无道理!山野老人讲三国,不管您满意与否,都盼望您阅读后能写两句您想说的话!三国是个人才辈出的年代,各路枭雄身边的一流谋士就有一大帮。如卧龙诸葛亮、凤雏庞统、鬼才郭嘉、毒士贾诩等等。常言道文无第一武无第二,所以谁是第一谋士真还难说,各有各的眼光。我心目中的第一谋士是荀彧,一个才干非凡又不失原则的人。但此问答中暂不提及,题主要问的是贾诩。说到贾诩,同样也是一流谋士,他有很多独具的特质。一、独到的毒士谋略早年王允用貂蝉作连环美人计,终使吕布杀董卓,朝廷得到了暂时的安定。董卓余党李傕、郭汜希望得到朝廷的赦免,但王允大赦天下独不赦李傕、郭汜。当时李傕郭汜准备逃亡,作为谋士的贾诩说,你离开了队伍又能逃多久,他马上为李確献上一条毒计:先散布谣言说王允要屠杀西凉军民,引起恐慌,然后让李確郭汜乘机扩充军队,联合张济樊稠杀向长安。仅这一条毒计,使李催郭汜攻破长安城,造大多朝臣被杀,王允被灭族,长安民众十室七八空,其惨烈无比。二、一言兴邦一言丧邦李傕郭汜失败后,贾诩投靠了张济的侄子张绣。曹操征讨张绣,但袁绍乘机袭击许都,曹操只得退兵。张诱率军欲追,贾诩制止说不可追,追则必败。张绣不听率军追击,结果大败。张绣回来面对贾诩说,不听你的劝果然败了。贾诩说再去追击必胜,张绣犹虑,贾诩一再鼓动,张绣追击曹操果然大获全胜。后张绣问他为何能料敌如神,贾诩说,曹操并未失败就撤退,肯定后方出了问题,是有秩序撤退所有重兵布于后掩护,所以追击必定会失败。但曹军获胜后,曹操不再重兵在后,而是在前开路,后面军队弱而且缺少警惕,所以追击就获大胜。张绣听了非常钦佩。这虽然是一场小规模战争,在历史上也算得上一言兴邦一言丧邦的典型案例。后来张绣两次反曹两次降曹,每步都在贾诩的策化中,张绣言听计从居然安稳如泰山。张绣投降曹操后参与了官渡之战,后官至破羌将军,封宣威侯,贾诩成了曹操的重要谋士。三、顾左右而言它曹操晚年对儿子继承问题进行了长时期考查,但一直不能确定。这一类问题对外人来讲十分敏感,谁都不敢进言,怕将来惹祸。曹操私下征求贾诩意见,贾诩故意低头思考不作回答。曹操不高兴了,问他在想什么,贾诩回答说我在想袁本初和刘景升的事。曹操一愣,马上哈哈大笑。原来袁绍和刘表在子嗣上立幼不立长,造成了兄弟相残,最后彻底灭亡。贾诩不作明言只作暗示,看似什么都没说,其实意思全部都表达了,顾左右而言它,意在言外,可谓典型的老狐狸。后来曹操果然立了曹丕为世子。贾诩叫毒士还与他的眼光独到有关,他总是在最复杂的情景中找到最佳的位置,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平阳狐狸,回答问题。千古名篇《过秦论》的作者,是西汉文学家贾谊,“三国第一毒士”贾诩便是其后人,智慧的基因源远流长呀!顶级谋士贾诩常被人忽视,其实贾诩对三国历史进程产生了极其深远而独特的影响。在群星璀璨的三国,贾诩也绝对是一个老资格和老前辈。贾诩生于公元 147 年,比诸葛亮大 34 岁,比司马懿大 32 岁,比周瑜大 28 岁,比郭嘉大 23 岁,比荀彧大 16 岁,绝对算是三国谋士圈里的“老大哥”!我们不妨再来看看三国主公们的生存年代,曹操和孙坚生于 155 年,刘备生于 161 年,贾诩和这些老家伙算是同辈人,而且比他们都大,刘皇叔甚至比贾诩小 14 岁。在小说《三国演义》中,贾诩的出场也非常早,前十回就出场了,这一点倒符合历史事实。(诸葛亮)有贾谊这样的先辈,贾诩自小聪慧机敏,学识渊博,时人将其比作汉之张良、陈平。注意,这可是别人的评价,孔明先生可是“自比管乐”。举个小例子,一次贾诩随众人从中原返回老家凉州,被羌胡人所俘。贾诩自称是段公之外孙,请求不要杀害自己,定用重金来赎。段公是东汉在西凉的将领,在羌胡人中多有威望,于是贾诩被放走,其余人通通被杀。当然这个段将军贾诩也只闻其名,什么外孙都是瞎扯!不过,光有小聪明是上不了三国这个大舞台的。贾诩至少两次改变和影响了三国的历史进程,一次与董卓有关,一次与曹操有关!公元 192 年,呼风唤雨了三年的董卓被吕布所杀。老董一死。树倒猢狲散,西凉兵一哄而散。眼看着东汉朝局将向着另一个方向发展,不好意思,这时贾诩出场了,改变了这一切。贾诩找到董卓手下的将领李傕郭汜,对他们说,如果我们单枪匹马的逃回老家,一个小小的亭长就能把我们拿下。不如召集军队杀回长安,放手一搏,获胜则更好,失败了再跑不迟。李傕郭汜觉得此言有理,于是杀回长安,从此东汉朝局从董卓时代进入李傕郭汜时代。没有贾诩,便没有这一切,东汉或许还能喘口气儿。后来贾诩辗转来到张绣部下,这是官渡之战一触即发,袁绍曹操都有意招纳张绣。最终张绣听从贾诩的建议,投降曹操并参与官渡之战,结果不必再说。我们不能说张绣的加入对官渡之战产生了多么重大的影响,但西凉兵的战斗力是实实在在的,张绣名字虽然带个绣字,绝非绣花枕头,也是一个能争冠战之人。加之大谋士贾诩的加入,自然对曹操阵营有益无害。如果官渡之战发生变局,三国的历史又将会怎样,不得而知!贾诩这两次决定都改变至少影响了东汉末年的历史走向,他的选择一切从现实角度和自身利益出发,不关乎大义和道德。此外贾诩不但有战略眼光,在战术上也是一位行家里手,两败曹操和计败马超是他的杰作。(张绣)贾诩投奔张绣之后,曹操南征,张绣第 1 次投降曹操。大家都知道,曹操喜欢女同志,于是便娶了张绣貌美如花的婶娘。张绣一时气愤,在贾诩的建议下夜袭曹操。此次曹操亏大了,不但军败,长子曹昂、侄子曹安民、大将典韦均战死。顺道说一说《三国演义》里没有的东西。在一些评书故事中,张绣占据宛城,一套“百鸟朝凰枪”天下无敌,人称“北地枪王”。在宛城之战中,虽然胡车儿偷了典韦的双戟,但没有过人的本事,张绣也杀不了典韦。张绣师从武术大家童渊,与西川大都督张任,赵云是同门师兄弟。后来张绣与赵云大战三百回合,被赵云自创的“七探蛇盘枪”刺死,从此奠定了赵云“天下第一枪王”的地位!言归正传,张绣反了曹操,第 2 年曹操又南征张绣,张绣被围。这时曹操闻得袁绍准备偷袭自己的大本营许都,于是准备撤军,张绣刘表联军出击,不幸被曹操军打败。张绣出自西凉,确实是个狠角色,不听贾诩的劝告,亲自率军追击曹操,大败而归。张绣垂头丧气的刚回来,贾诩催促张绣继续追击,张绣不情不愿的再次出发,这次却大胜而归。张绣这下子懵了,赶紧请教贾诩。贾诩风轻云淡的说,这道理其实很简单,曹操撤军。为了防止我们偷袭追击,必然亲自断后,你要去肯定是找死。曹操打败了我们。以为我们不会追击,必然派别人断后,自己率军赶紧撤。这次你再出发,自然会碰上软柿子,自然获胜!不用说,张绣的脸上必然写了一个大大的服字。后来在贾诩的建议下,张绣二度降曹,贾诩随曹操进攻西凉的韩遂、马超。贾诩的人生分为两个阶段,西凉集团和曹魏集团。前半生辗转于董卓,李傕郭汜,张济张绣叔侄等都是西凉集团。这次面对同是西凉集团的韩遂马超,贾诩根本没有留情。在贾诩的反间计下,韩遂、马超反目,最终曹军大败西凉兵。这个故事在《三国演义》的演绎下更加精彩!我们可以看出。贾诩是三国时期的顶级谋士,对天下大势看得明明白白,同时也深谙自保之道,是一个绝顶聪明的人!早年劝说李傕郭汜反杀长安之后,西凉兵个个兴高采烈,手舞足蹈,加官进爵,不亦乐乎。李傕郭汜也要给贾诩加官进爵。贾诩以各种理由推却。在贾栩看来,天下有不义之财,也有不义之名,都不可取。这种淡然的态度和面对诱惑时的冷静,确实非同凡响。在加入曹魏集团之后,贾诩功劳卓著,又年资较长。但做事从来内敛谨慎。平时不与人接触,在儿女的亲事上也不攀附权贵,同样没被功劳,名望冲昏头,冷静的如同一块寒冰。公元 223 年,贾诩去世,享年七十六岁。一个大智慧与小聪明兼备,战略眼光与战术手段并有,同时看透人生和政治,典型的实用主义者和现实主义者,一切从现实利益出发,最终得善终,绝对是一个厉害的大牛人!
谢邀,我是以史为鉴。如果把三国时期的谋士们都组织起来玩吃鸡游戏,谁会赢不好说,但贾诩绝对是可以活到最后主力人选。别说三国时期,整个中国历史上比贾诩更善于保命的也没有几个。贾诩可以说把明哲保身的技能点到了满级。三国中记载了贾诩的几次献计,除了次次都洞察秋毫外,更多的是贾诩的活命本能。一贾诩是武威人,年轻的时候,有一次跟着商队,结果被羌、氐人打劫了。按照之前的经验,被这些人打劫基本上人必死,货必失。结果贾诩就给羌人首领讲了一句话,也给后来者上了一堂经典的保命课。贾诩说:我是段颎(jiǒng)段太尉的侄子,杀了我后果你们自己看。如果放我走,赎金给你们翻十倍。段颎(jiǒng)也是武威人,在凉州跟羌人作战几十年,光杀掉的羌人就超过四万人,威名远播。这些强盗还是很害怕,又听到有厚重的赎金,就把贾诩放了,而其他人都没能活着回来。二贾诩后来跟着董卓女婿牛辅,后来董卓被吕布所杀,王允和吕布打算清洗董卓西凉旧部。西凉将领都很恐慌,纷纷打算各自逃命,贾诩一看这那行?都这么跑路的话谁也别想活,于是贾诩给李榷郭汜说:咱们自己这样跑,随便一个片警就给逮起来了,莫不如集合西凉士兵试一下,不行再跑。李榷郭汜一拍大腿,有道理啊!于是集合西凉士兵,以替董卓报仇的名义打跑了吕布,杀了王允,挟持了汉献帝。俩人互相还不服气,又乒乒乓乓打了好几年。不过贾诩早看出俩个家伙不成器,早早跟着张绣跳出关中来到南阳。三贾诩跟着张绣,虽然帮张绣称霸一方,但更多的还在观察天下大势。张绣刚开始跟着刘表、袁绍和曹操不对付,曹操虽然出兵击退张绣但迅速撤退。张绣觉得这个时候应该追击,贾诩说你追击必败。张绣不听,果然被曹操打了个埋伏惨败而回。贾诩说,你再追就能赢!张绣很奇怪,但这次听贾诩的话,重新追了上去,果然打了胜仗。可见贾诩对曹操的心理、战术掌握之深。而虽然贾诩跟曹操为敌,但是贾诩更多的还是选择机会投靠曹操。于是才有第一次劝张绣投降曹操,以及曹操宛城之败后,贾诩选择了在官渡之战关键时刻,对曹操雪中送炭,第二次投降曹操。果然,曹操咽下了长子曹昂、侄子曹安民、大将典韦之死的怨恨之气,拜贾诩为执金吾,封都亭侯,迁冀州牧。拜张绣为扬武将军,并让其子曹均娶张绣之女为妻。四贾诩跟随曹操晚,但是贡献不小。不论是官渡之战还是关中对阵马超,贾诩都有精彩表现。但是贾诩最精彩的还是站队。在曹丕和曹植争夺继承人如火如荼的时候,曹丕前往求教贾诩。贾诩在站队问题上其实早有想法,但是贾诩又不能明显的表达出来,否则杨修就是前车之鉴。于是贾诩跟曹丕说:你只要安安稳稳本职工作,不要违反孝道即可。曹丕虽然一头雾水但还是答应了。果然没过多久曹操也来咨询贾诩立储之事。面对曹操亲自询问,要是回答的太有倾向性,曹操就会怀疑早有串通,但贾诩怎么是如何做的呢?贾诩先是故意沉默不回答。果然曹操等了半天没反应,又催道:你想啥呢?赶紧说话!这个时候,贾诩才慢悠悠的说:我刚才在想袁绍和刘表啊。曹操听完哈哈一笑,终于下定决心。读书读到这里,不尽要感叹一番:和聪明人聊天就是不一样啊。五等到曹操去世,曹丕继位。贾诩知道曹丕心眼比曹操小多了,可能会记恨当年宛城之败的事情。所以贾诩虽然贵为三公,但基本上闭门不出,不和其他达官显贵交往,甚至子女婚事都不和贵族联姻。在这样的低调之下,贾诩在三国乱世之中足足活了七十七岁。而民间以长寿闻名的司马懿才活了七十三岁。比起贾诩,谁敢说自己聪明?比起贾诩,谁敢说自己洞察人心?在以史为鉴看来,贾诩乃是三国时期最为聪明之人。不知道您认可这一观点否?我是以史为鉴,每天都有靠谱的历史故事,欢迎关注。最早给予贾诩高度评价的人,是《三国志》的作者陈寿,他不仅把贾诩与荀彧、荀攸合传,更是称他为“良、平之亚”,陈平、张良都是辅佐刘邦建立汉朝的开国功臣,陈寿如此评价贾诩,可以说是相当高了。不过陈寿的评价却被裴松之怼了,裴松之甚至认为:如果说荀攸是夜明珠的话,贾诩只不过是一个蜡烛而已。裴松之还认为,只有荀彧荀攸二人,才能够勉强和张良陈平相比。那么贾诩的真实能如何,配得上这样的评价吗?下面,请听小奔为你细细讲解贾诩传奇而充满谋略智慧的一生。一、局势危急时,他能果断找出求生之路公元147年,汉恒帝建和元年,贾诩出生。公元184年,董卓征讨韩遂,贾诩投入董卓军中,成为其幕僚。公元192年,司徒王允联合吕布杀死董卓,并且打算清算董卓部署,群龙无首的凉州军团张皇失措,准备解散回乡。贾诩再次面临20年前的生死存亡关头,关键时刻,贾诩再次献计,阻止了李傕、郭汜等人。贾诩说:“长安城中打算斩尽杀绝凉州人,诸位丢弃部队逃跑,一个普通的亭长就能把你们抓住。不如带领部队进攻长安,为董公报仇,假如幸运地成功,可以逃脱一死,如果不能成功,再逃走也不迟。”最后,凉州兵团十万人攻入长安,王允等公卿百官及普通民众上万人被屠杀,至此以后,东汉朝廷作为中央的权威彻底丧失。假如不是贾诩,或许凉州兵团就此土崩瓦解,东汉中央的威信得到恢复,汉献帝也不至于颠沛流离,最后落得投靠曹操的境界。不能不说,贾诩的奇谋,在某种程度上扭转了历史的走向。二、局势混乱之时,他能慧眼看出天下大势曹操迎汉献帝到许都后,北方中国处于军阀混战的状态,比较大的有袁绍、刘表、曹操等人。在这样的情况下,眼力就显得极端重要了。诸葛亮提出《隆中对》,为刘备谋划未来,鲁肃也为孙权指明东吴的发展路线。事实证明,贾诩也是这样的人才。当时,贾诩投靠董卓部下张济的侄子张绣,由于贾诩的计策救活了凉州军队。张绣非常倚重贾诩的智慧,事事都要听贾的意见。官渡之战的时候,袁绍派使者联络张绣,贾诩劝诫张绣道,“袁绍和袁术两人,自家兄弟尚且不能相容,怎么能容得下其他人?”他又力劝张绣投奔曹操,理由是:袁绍实力强于曹操,现在归顺曹操,如同炒股抄到底部,正是最好的时机。此外,贾诩对张绣分析刘表,认为“刘表在盛世中可以为三公,但是人多疑而且没有决断,这样的性格,深处乱世,注定不会有大作为。”官渡之战后,曹操缴获了大批许都官员暗自向袁绍表忠心的信件。可见,在当时,很多人只是迷惑于表面,根本无法辨识天下大势。贾诩的智谋,无疑证明他确实高人一筹。三、两军对垒时,他能屡出奇谋打胜仗三国中,曹操戎马一生,带兵打仗的本领排名NO1。但就是曹操,连续多次在战场上被贾诩所打败。第一次,贾诩劝说张绣偷袭曹操,大将典韦阵亡,曹操长子曹昂、侄子曹安民阵亡,即便曹操本人也差点被活捉。惨败程度毫不逊色赤壁之战。官渡之战时,贾诩和荀攸献计曹操奇袭袁绍粮仓,曹操顿悟,偷袭乌巢,焚烧粮仓,果然一举成功,彻底击败袁绍。建安十六年,贾诩65岁,跟随曹操进军关中,讨伐马超、韩遂。两军相持之际,贾诩献离间计于曹操,曹操先是假装在阵前与韩遂窃窃私语,其实啥也没说。在马超已经暗生疑心的时候,曹操又假装写了一封涂改多处的信给韩遂,于是马超更加怀疑韩遂。不久,曹操乘二人貌合神离,不能齐心的时候,突然进军,马超韩遂果然大败。至此,关中遂尽为曹操所有。曹丕篡汉之后,拜贾诩为太尉,四年后,贾诩病死。三国时,无数英雄豪杰死于非命,贾诩在这样的世道里,多次化险为夷,一路走到最后,不能不不让人点赞。因此,贾诩能智、能愚、能言、能为,被称为三国第一谋士,实在是恰如其分。文无第一,武无第二。贾诩是不是三国里最聪明的谋士不好说,但起码是最聪明的谋士之一。就题主这个问题,说一下我的看法,一起与大家交流。贾诩(147年-223年8月11日),字文和,凉州姑臧(今甘肃武威市凉州区)人。东汉末年至三国初年著名谋士、军事战略家,曹魏开国功臣。黄初四年(223年),贾诩去世,享年七十七岁,谥曰肃侯。《唐会要》尊其为魏晋八君子之首。贾诩精通兵法,著有《钞孙子兵法》一卷,并为《吴起兵法》校注。01“毒士”贾诩贾诩少年时并不出名,只有当时的名士阎忠认为他与众不同,有张良、陈平的智慧。贾诩早年被举孝廉为郎,因病辞官。董卓专权时,以太尉掾为平津都尉,后升为讨虏校尉,在董卓女婿牛辅部下辅军。王允、吕布诛杀董卓之后,要肃清其余党。李傕等人打算逃走。贾诩阻止他们,建议说:“不如收敛士卒,带兵杀入长安,为董公报仇。如果侥幸成功,就尊奉国家,征服天下;如果不行,再逃走不迟。”李傕等人采纳了贾诩的计谋,杀入长安,击败吕布,诛杀了王允等大臣,控制了朝廷。一时间,京城血雨腥风,朝野大乱。贾诩此计过于凶狠,也因此被称作了“毒士”。汉室唯一复活的希望,也被贾诩这一毒计扼杀在摇篮之中。虽然贾诩下手是狠了点,但根本原因还是在主持朝政的王允身上。当时的儒学大宗蔡邕,由于听到董卓被杀,轻轻一声叹息,就被王允缉拿下狱,最后死在狱中。王允如此不能容人,缺乏政治家最起码的妥协与怀柔,必然导致政敌强烈的反弹。在处理蔡邕一事上,许多大臣都向王允求情,但不允许。而且狂妄地说:“就董卓这样的,我都把他杀啦,我还怕谁啊!”当初,董卓跟袁绍商量要废掉少帝刘辩,袁绍不赞同,董卓大怒,要杀袁绍。袁绍说:“天下强大的人,难道就只有你董公一人吗?”说罢,握剑长揖而去。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令王允想不到的是,还有个贾诩,下手比他还狠。贾诩“毒士"的恶名,也由此得来。李傕等人以贾诩的功劳欲封其为侯,贾诩说:“这是保命的计谋,哪有什么功劳可言?”坚决不接受。李傕等人又让贾诩做尚书仆射,贾诩说:“尚书仆射是百官之长,天下的榜样,我一向没有名望,难以服人。就算我可以贪图虚荣,但对国家又有什么好处哪?”于是,改拜贾诩为尚书,掌管选拔人才,在人事方面多有贡献。李傕等人亲近贾诩,但同时也很忌惮他。李傕、郭祀、樊稠三人把持朝政,相互猜忌,争权夺利。贾诩每次都以大体责备他们,三人虽然心中不和,但表面还过得去。献帝东归,贾诩也做了许多协助,也保护了一些大臣。无奈,汉室太弱,在朝堂上贾诩得不到足够的信任和支持;又因为名望太低,得不到外部诸侯的拥护。一起起事的李傕等人就是一群兵痞土匪,毫无政治智慧可言。贾诩也是无力回天。不久,贾诩之母去世,于是辞掉官职,回家守孝,被拜为光禄大夫。贾诩不得已而出“毒计”,但还坚守起码的君臣道义,心里还有国家社稷一念,就当时的社会状况而言,也算难能可贵。贾诩不是圣人,只是高明的谋士,后世不能以大义强求贾诩归隐或者另求明主。02张绣谋主当初,攻入长安的四军阀之一张济,由于势力最弱,在朝廷上没有发言权,只得屯兵在外。贾诩辗转成为了张济的谋士。张济由于进攻刘表的地盘抢粮,被流矢射中死亡,其侄子张绣接管了部队。贾诩劝说张绣依附刘表,与之联合,屯兵宛城,北据曹操。曹操南征,贾诩劝说张绣投降了曹操。贾诩代表张绣去曹操处通款,曹操对其十分赏识,就想把他留下来做自己的谋士。不料贾诩却说:“以前我跟从李傕等人,得罪了天下;现在,我追随张绣,言听计从,不忍心背弃他。”贾诩既向曹操说明了以前所做的那些事,是不得已而为之,不是出于自己的本意,现在很懊悔;同时,又表明自己不是那种“有奶便是娘”的见利忘义之徒。看看贾诩有多么聪明。之后,由于曹操抢占了张绣的婶婶,张绣一怒之下就反叛啦。曹操侥幸逃脱,但其长子曹昂、侄子曹安民,猛士典韦为此战死。张绣采用贾诩的计谋又两次打败曹操。贾诩本来是一心要投靠曹操的,可曹操不识货,没有认识到其能力。贾诩只好再出“毒计”,让曹操付出代价,替自己再做次广告。投靠一个新东家,不拿出点真本事,是得不到老板青睐的。贾诩深谙此道,世道如此,也别怪贾诩每次下手太狠。油不榨不出,大老板油水更大,就得下狠手才行。第一次下手,差点把献帝办啦;第二次下手,差点让曹操挂啦。这就是贾诩厉害之处。03投靠曹操官渡之战前夜,袁绍派人到穰城联络张绣欲一起收拾曹操。袁绍也非等闲之辈,知道贾诩是很角色,不是省油的灯,不敢轻视。专门给贾诩写信示好。张绣准备答应袁绍,还没等开口,在一旁的贾诩就开腔啦,对使者说:“回去告诉你家主公,连自己的亲兄弟都容纳不下,还能容得下天下的国士吗?”于是,张绣就拒绝啦。袁绍要下手啦,贾诩看到火候到啦,就对张绣说:“袁绍不能容人,而曹操却不同。投降曹操有三点优势: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名正言顺;曹操兵力较弱,更愿意拉拢盟友;曹操志向远大,一定能够不计前嫌。”总之,张绣降了又反,反了又降。张绣是言听计从,贾诩说啥就是啥。都清楚官渡决战对袁绍和曹操来说,其意义之大。在这个时候,贾诩劝说张绣投降曹操,真是可遇不可求的时机。别人不知道,但贾诩知道啊。他等的就是这一天,他知道这一天早晚会到来。贾诩被称为“军事战略家”,不是浪得虚名。要卖身自然要找个好人家,想要个好价钱,就必须选择一个好时机。聪明的贾诩不仅为自己,也为自己的老板一起找了个好归宿。“毒士”贾诩,又是一句话,把袁绍做掉啦。试想一下,如果张绣答应袁绍,在官渡最胶着的时候,背后给曹操来一下,恐怕三国的历史就会改写啦。曹操尽管反应迟钝了些,但到底还是精明的老板。张绣率众归顺曹操,曹操闻讯大喜,不喜那是面瘫啊。曹操亲自接见贾诩,激动地、亲切地握着贾诩的手,语无伦次地说:“使我的信誉扬名天下的人就是你啊”,没好意思说,没想到你小子下手比我还狠啊。于是,曹操拜贾诩为执金吾,封都亭侯,迁冀州牧。当时冀州还被袁绍占据,贾诩便留参司空军事。同时,拜张绣为扬武将军,并让其子曹均娶张绣之女为妻。贾诩想,这是曹操叫我再出把力,不把袁绍做掉就没地办公啊,就只能在官渡河边临时凑合啦。官渡最艰难的时候,曹操想到了撤军。贾诩一看就急眼啦,心想这不行啊,不把袁绍赶走,我咋去上班啊。于是,极力劝说曹操顶住,贾诩说:“您在精明、勇敢、用人、决断四个方面都胜过袁绍。之所以相持半年不能取胜,是您想顾及周全。只要抓住机会,便能很快取胜。”贾诩这顶高帽一戴,曹操又来了精神。刚好荀彧也力劝曹操坚守,等待时机。最终幸运女神眷顾了曹操,袁绍被击败啦。河北平定以后,曹操自领冀州牧,改任贾诩为太中大夫。这就不清楚贾诩咋想的啦。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南征刘表,占领荆州,想乘机顺江而下。贾诩劝阻,说应该先安抚百姓,等待时机。曹操不从,结果赤壁大败而归。建安十六年(211年),曹操西征。贾诩建议曹操采用离间计,大败马超、韩遂,平定关中,大胜而归。试想一下,赤壁之战前,曹操采纳贾诩的建议,稳扎稳打,三国的历史又要改写啦。04位列三公建安二十二年(217年),当时曹操尚未确立世子人选。曹丕问计于贾诩。贾诩说:“但愿将军能够弘扬道德,培养气度,实践士人的责任和义务,勤勤恳恳,孜孜不倦,不做违背孝道的事情,也就可以啦。”曹丕听从了贾诩的建议,刻意磨炼自己。后来,曹操私下询问贾诩对立嗣的看法,贾诩闭口不谈。曹操问他为何不回答,贾诩说:“我在考虑袁绍和刘表啊。”曹操哈哈大笑,最终确定曹丕为魏太子。贾诩认为自己非曹操旧臣,却策谋深远,怕曹操猜忌,于是采用自保策略,闭门自守,不与别人私下交往。他的子女婚嫁也不攀结权贵。当时,喜欢谈论天下智谋之士的人,都十分推崇他。黄初元年(220年),曹丕即位,为报贾诩暗中相助之恩,拜其为太尉,进爵魏寿乡侯。封其幼子贾访为列侯,任命其长子贾穆为驸马都尉。黄初四年(223年),曹丕首征东吴,问计于贾诩。贾诩说:“应该先治理好国家再动武。”曹丕不听,结果无功而返。同年六月,贾诩去世,终年七十七岁。谥号肃侯,贾穆袭爵。多年后,贾诩与王朗、曹真、辛毗配享魏文帝曹丕庙。纵观贾诩一生,屡出“毒计”,但总能成功实现人生的跨越,实现人生的价值。更难得的是,贾诩能够平稳着陆,寿终正寝,的确是非常高明,不愧是聪明之士。为人若此,可谓登峰造极。贾诩真的有那么厉害吗?为什么有人说,他才是三国最厉害的人?对此,你怎么看?贾诩确实是那一个时代、那一辈人中最厉害的一个,分析他的人生轨迹、分析他在各个时期、在不同集团所贡献的计谋,我们就可以看出有这样一个特点:贾诩首先是站在自己的角度看,就是首先要保命,其次是追求功名,再其次就是为他服务的集团着想。不过很多时候,贾诩能将保命、功名、集团利益等三位一体地处理好!具体分析如下:一, 首先是保命。举两个例子。例一:贾诩离开官场,回家路上,被叛乱的氐人抓住,同行的有十几人。贾诩对氐人说:“我是段大人的外甥,你们一定要单独埋葬我。因为我的家人一定会用赎金来赎回我的尸首!”这里贾诩巧妙地告诉氐人,他是段大人的外甥。段大人,就是当时的段太尉段颖,当时在边境很有名。氐人听说贾诩就是段大人的外甥,就把贾诩放了,其他人都被活埋了。例二:董卓进入洛阳,贾诩就跟着董卓混。后来董卓失败,董卓手下的那些人,如李傕、郭汜、张济等就想各自逃命。贾诩对他们说:“如果你们各自逃命,只要一个亭长就可以把你们逮住。你们现在不如组织兵马,向长安进攻,成功了,扶持天子,征服天下;失败了,再逃跑也不迟。”李傕等听从了贾诩的建议,成功了!李傕要奖赏贾诩,贾诩说:“当时那样建议你们,都是为了逃命,不值得奖赏。”二, 保命与功名兼顾。也举两个例子。例一:贾诩离开段煨,投奔张绣。碰到张绣联合刘表,与曹操作战。曹操打败张绣与刘表后,迅速撤军,回许都。张绣派精兵追歼曹操。贾诩说:“不能追歼曹操,追歼曹操,必败!”张绣果然失败而回。此时贾诩说:“再带着军队去追,一定会打败曹操。”张绣因为失败,不敢再去追歼曹操。贾诩说:“这次一定会打败曹操。”张绣听贾诩的,带着军队去追歼曹操,果然打败了曹操。张绣问这其中有什么奥妙?贾诩说:“很简单!曹操这次撤军是有计划撤军,一定会预计你们会追歼他,所以必有防备。当曹操打败了你后,就以为不会再追歼他了,就不会防备了。你这次追歼他,是他没有任何防备。所以,我知道一定会赢!”例二:曹操与袁绍对峙在官渡,双方都派人到张绣这里,拉拢张绣。贾诩建议张绣投奔曹操。张绣有顾忌,因为张绣与曹操之间的恩怨太深了。贾诩说:“曹操有五霸之志,不会计较个人恩怨。”张绣投降曹操,曹操非常高兴,并表贾诩为执金吾,封都亭侯,迁冀州牧。三, 保命、功名与集团利益三位一体。同样举两个例子。例一:曹丕与曹植争太子,而且曹丕感到了威胁,派人求教贾诩。贾诩说:“好好孝敬你的父亲,做个好儿子,就这么简单!”这么简单的几句话,贾诩将保命、功名、集团利益三位一体。首先是保命:贾诩知道卷入太子之争,稍不留神,就会丢命。但是既然曹丕求教不说也不行,说得太明白,一旦曹丕失败,自己就有把柄留在曹植手里,搪塞曹丕更不行,一旦曹丕成功,自己更危险!怎么办呢?贾诩就用这么几句话点化了曹丕。也让曹丕明白了,目前的情况下好好孝敬曹操就是最好的办法。在贾诩看来呢,即使日后曹植胜利了,自己也无妨。当时曹丕是要我为他出谋献策,但是我教训他说:“争什么太子?做个好儿子就不错了!”将来曹丕成功了,贾诩也有功劳,也为曹丕集团的成功争取了利益。例二:曹操在立太子这件事情犹豫不决,不知立才子曹植好呢,还是立长子曹丕好?咨询贾诩。这也是个棘手的问题,特别是面对曹操回答这样的问题,因为曹参心机深,曹操到底是怎样想法,贾诩又不知道。不回答不行,回答不如曹操的意更不行,怎么办呢?贾诩装作一副深思的样子!曹操问:“你怎么不回答我的问题呢?”贾诩说:“我正在琢磨你说的问题啊,所以没有及时回答!”曹操问:“你在琢磨什么问题?”贾诩说:“我在琢磨袁绍与刘表的事情。”曹操听了哈哈大笑,说:“我知道了!”这就是贾诩,看似答非所问,但是又回答得让对方满意,但是要是对方追究其责任来,贾诩又可以推辞,我什么也没说!这两个例子将保命、功名、集团利益三位一体。既为自己保命留有后路,又为曹丕争太子出了好主意,自己日后也有一份功劳,也为曹丕集团争取了一份利益。所以有人说贾诩是“毒士”,由此看也不无道理!山野老人讲三国,不管您满意与否,都盼望您阅读后能写两句您想说的话!三国是个人才辈出的年代,各路枭雄身边的一流谋士就有一大帮。如卧龙诸葛亮、凤雏庞统、鬼才郭嘉、毒士贾诩等等。常言道文无第一武无第二,所以谁是第一谋士真还难说,各有各的眼光。我心目中的第一谋士是荀彧,一个才干非凡又不失原则的人。但此问答中暂不提及,题主要问的是贾诩。说到贾诩,同样也是一流谋士,他有很多独具的特质。一、独到的毒士谋略早年王允用貂蝉作连环美人计,终使吕布杀董卓,朝廷得到了暂时的安定。董卓余党李傕、郭汜希望得到朝廷的赦免,但王允大赦天下独不赦李傕、郭汜。当时李傕郭汜准备逃亡,作为谋士的贾诩说,你离开了队伍又能逃多久,他马上为李確献上一条毒计:先散布谣言说王允要屠杀西凉军民,引起恐慌,然后让李確郭汜乘机扩充军队,联合张济樊稠杀向长安。仅这一条毒计,使李催郭汜攻破长安城,造大多朝臣被杀,王允被灭族,长安民众十室七八空,其惨烈无比。二、一言兴邦一言丧邦李傕郭汜失败后,贾诩投靠了张济的侄子张绣。曹操征讨张绣,但袁绍乘机袭击许都,曹操只得退兵。张诱率军欲追,贾诩制止说不可追,追则必败。张绣不听率军追击,结果大败。张绣回来面对贾诩说,不听你的劝果然败了。贾诩说再去追击必胜,张绣犹虑,贾诩一再鼓动,张绣追击曹操果然大获全胜。后张绣问他为何能料敌如神,贾诩说,曹操并未失败就撤退,肯定后方出了问题,是有秩序撤退所有重兵布于后掩护,所以追击必定会失败。但曹军获胜后,曹操不再重兵在后,而是在前开路,后面军队弱而且缺少警惕,所以追击就获大胜。张绣听了非常钦佩。这虽然是一场小规模战争,在历史上也算得上一言兴邦一言丧邦的典型案例。后来张绣两次反曹两次降曹,每步都在贾诩的策化中,张绣言听计从居然安稳如泰山。张绣投降曹操后参与了官渡之战,后官至破羌将军,封宣威侯,贾诩成了曹操的重要谋士。三、顾左右而言它曹操晚年对儿子继承问题进行了长时期考查,但一直不能确定。这一类问题对外人来讲十分敏感,谁都不敢进言,怕将来惹祸。曹操私下征求贾诩意见,贾诩故意低头思考不作回答。曹操不高兴了,问他在想什么,贾诩回答说我在想袁本初和刘景升的事。曹操一愣,马上哈哈大笑。原来袁绍和刘表在子嗣上立幼不立长,造成了兄弟相残,最后彻底灭亡。贾诩不作明言只作暗示,看似什么都没说,其实意思全部都表达了,顾左右而言它,意在言外,可谓典型的老狐狸。后来曹操果然立了曹丕为世子。贾诩叫毒士还与他的眼光独到有关,他总是在最复杂的情景中找到最佳的位置,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平阳狐狸,回答问题。千古名篇《过秦论》的作者,是西汉文学家贾谊,“三国第一毒士”贾诩便是其后人,智慧的基因源远流长呀!顶级谋士贾诩常被人忽视,其实贾诩对三国历史进程产生了极其深远而独特的影响。在群星璀璨的三国,贾诩也绝对是一个老资格和老前辈。贾诩生于公元 147 年,比诸葛亮大 34 岁,比司马懿大 32 岁,比周瑜大 28 岁,比郭嘉大 23 岁,比荀彧大 16 岁,绝对算是三国谋士圈里的“老大哥”!我们不妨再来看看三国主公们的生存年代,曹操和孙坚生于 155 年,刘备生于 161 年,贾诩和这些老家伙算是同辈人,而且比他们都大,刘皇叔甚至比贾诩小 14 岁。在小说《三国演义》中,贾诩的出场也非常早,前十回就出场了,这一点倒符合历史事实。(诸葛亮)有贾谊这样的先辈,贾诩自小聪慧机敏,学识渊博,时人将其比作汉之张良、陈平。注意,这可是别人的评价,孔明先生可是“自比管乐”。举个小例子,一次贾诩随众人从中原返回老家凉州,被羌胡人所俘。贾诩自称是段公之外孙,请求不要杀害自己,定用重金来赎。段公是东汉在西凉的将领,在羌胡人中多有威望,于是贾诩被放走,其余人通通被杀。当然这个段将军贾诩也只闻其名,什么外孙都是瞎扯!不过,光有小聪明是上不了三国这个大舞台的。贾诩至少两次改变和影响了三国的历史进程,一次与董卓有关,一次与曹操有关!公元 192 年,呼风唤雨了三年的董卓被吕布所杀。老董一死。树倒猢狲散,西凉兵一哄而散。眼看着东汉朝局将向着另一个方向发展,不好意思,这时贾诩出场了,改变了这一切。贾诩找到董卓手下的将领李傕郭汜,对他们说,如果我们单枪匹马的逃回老家,一个小小的亭长就能把我们拿下。不如召集军队杀回长安,放手一搏,获胜则更好,失败了再跑不迟。李傕郭汜觉得此言有理,于是杀回长安,从此东汉朝局从董卓时代进入李傕郭汜时代。没有贾诩,便没有这一切,东汉或许还能喘口气儿。后来贾诩辗转来到张绣部下,这是官渡之战一触即发,袁绍曹操都有意招纳张绣。最终张绣听从贾诩的建议,投降曹操并参与官渡之战,结果不必再说。我们不能说张绣的加入对官渡之战产生了多么重大的影响,但西凉兵的战斗力是实实在在的,张绣名字虽然带个绣字,绝非绣花枕头,也是一个能争冠战之人。加之大谋士贾诩的加入,自然对曹操阵营有益无害。如果官渡之战发生变局,三国的历史又将会怎样,不得而知!贾诩这两次决定都改变至少影响了东汉末年的历史走向,他的选择一切从现实角度和自身利益出发,不关乎大义和道德。此外贾诩不但有战略眼光,在战术上也是一位行家里手,两败曹操和计败马超是他的杰作。(张绣)贾诩投奔张绣之后,曹操南征,张绣第 1 次投降曹操。大家都知道,曹操喜欢女同志,于是便娶了张绣貌美如花的婶娘。张绣一时气愤,在贾诩的建议下夜袭曹操。此次曹操亏大了,不但军败,长子曹昂、侄子曹安民、大将典韦均战死。顺道说一说《三国演义》里没有的东西。在一些评书故事中,张绣占据宛城,一套“百鸟朝凰枪”天下无敌,人称“北地枪王”。在宛城之战中,虽然胡车儿偷了典韦的双戟,但没有过人的本事,张绣也杀不了典韦。张绣师从武术大家童渊,与西川大都督张任,赵云是同门师兄弟。后来张绣与赵云大战三百回合,被赵云自创的“七探蛇盘枪”刺死,从此奠定了赵云“天下第一枪王”的地位!言归正传,张绣反了曹操,第 2 年曹操又南征张绣,张绣被围。这时曹操闻得袁绍准备偷袭自己的大本营许都,于是准备撤军,张绣刘表联军出击,不幸被曹操军打败。张绣出自西凉,确实是个狠角色,不听贾诩的劝告,亲自率军追击曹操,大败而归。张绣垂头丧气的刚回来,贾诩催促张绣继续追击,张绣不情不愿的再次出发,这次却大胜而归。张绣这下子懵了,赶紧请教贾诩。贾诩风轻云淡的说,这道理其实很简单,曹操撤军。为了防止我们偷袭追击,必然亲自断后,你要去肯定是找死。曹操打败了我们。以为我们不会追击,必然派别人断后,自己率军赶紧撤。这次你再出发,自然会碰上软柿子,自然获胜!不用说,张绣的脸上必然写了一个大大的服字。后来在贾诩的建议下,张绣二度降曹,贾诩随曹操进攻西凉的韩遂、马超。贾诩的人生分为两个阶段,西凉集团和曹魏集团。前半生辗转于董卓,李傕郭汜,张济张绣叔侄等都是西凉集团。这次面对同是西凉集团的韩遂马超,贾诩根本没有留情。在贾诩的反间计下,韩遂、马超反目,最终曹军大败西凉兵。这个故事在《三国演义》的演绎下更加精彩!我们可以看出。贾诩是三国时期的顶级谋士,对天下大势看得明明白白,同时也深谙自保之道,是一个绝顶聪明的人!早年劝说李傕郭汜反杀长安之后,西凉兵个个兴高采烈,手舞足蹈,加官进爵,不亦乐乎。李傕郭汜也要给贾诩加官进爵。贾诩以各种理由推却。在贾栩看来,天下有不义之财,也有不义之名,都不可取。这种淡然的态度和面对诱惑时的冷静,确实非同凡响。在加入曹魏集团之后,贾诩功劳卓著,又年资较长。但做事从来内敛谨慎。平时不与人接触,在儿女的亲事上也不攀附权贵,同样没被功劳,名望冲昏头,冷静的如同一块寒冰。公元 223 年,贾诩去世,享年七十六岁。一个大智慧与小聪明兼备,战略眼光与战术手段并有,同时看透人生和政治,典型的实用主义者和现实主义者,一切从现实利益出发,最终得善终,绝对是一个厉害的大牛人!谢邀。(一)、三国时代英雄辈出,如军事家、战略家,出将入相者诸葛亮、曹操、司马懿等人,还有集战略家、谋略家为一身的周瑜、荀彧、庞统、鲁肃、陆逊之流;要论谋士一级的那更是群星璀璨,数不胜数,如:贾诩、徐庶、郭嘉、法正、荀攸、程煜等。要问三国出乎其类,拔乎其萃的谋士是谁?笔者认为,最关键的是看他出的谋、划的策,是否真正影响了历史的进程(无论促进或促退),从大格局讲,是否对历史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谋士出谋划策,你的老板得使用,反之束之高阁那就是高谈阔论,纸上谈兵。(二)、对于贾诩之评价,正史与小说基本相近。正巧家中藏有罗贯中著,毛宗岗评的《全图绣像三国演义》其中摘录毛宗岗的评语以飨读者。吾以为贾诩确属在三国一流谋臣行列之中,说他聪明绝顶,每每出招都能切中要害,一击毙命,极其阴险毒辣,几次出谋画策都能搅动天下风云,改变天下大势,所以称之为“毒士”真乃实至名归!在(《三国演义》以下简称《演义》)中,贾诩干了以下几件“大事”:其一、给董卓余党李傕郭汜出谋划策。李郭仓皇出逃,《演义》“谋士贾诩曰:诸君若弃军单行,则一亭长能縛君矣”。他让李郭杀回长安后,造成生灵涂炭,百姓遭殃,汉献帝落到李郭之手,成为玩物,天下大乱。直接把奄奄一息、苟延残喘的东汉末年王朝捣个稀巴滥,成为压倒东汉王朝这个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三国志》注释中:“…岂不由贾诩片言乎?诩之罪也一何大哉!自古兆乱,未有如此之甚”。《演义》毛宗岗评:“只贾诩一言,便使长安大乱。武士兵端起于说士舌端,可畏哉!”其二、是在他最后归顺曹操之前干了一件大事:他怂恿张绣宛城阴谋倒戈,幸亏曹操心腹猛将典韦拼死相搏,使其死里逃生;《演义》:“折兵五万余人,失去辎重无数。”曹操的猛将典韦力战而死,侄儿曹安民遇难,曹操最为疼爱的长子曹昂也死在乱军之中。 这件事,彻底打乱了曹操的既定方针,长子曹昂接班成为泡影。其三、他也干了一件引以为傲、后来受益匪浅的大事!在曹操立储之争时,贾诩表面上不选边站队,装傻充愣,实则暗中助力。《演义》:“长子曹丕,恐不得立,乃问计于中大夫贾诩。”贾诩为其出谋划策。当曹操征询他意见时,他意味深长,顾左右而言他,拿袁绍、刘表说事。《演义》:“诩对曰:思袁本初、刘景升父子也。操大笑遂立长子曹丕为王世子”。他这个宝押个正着! 等到曹丕上位,你投之以桃,我报之以李,曹丕为报贾诩之恩,封贾诩为太尉,进爵魏寿乡侯,增食邑三百,前后共八百户。又分食邑二百。其终年77岁,谥肃侯,长子贾穆继嗣。其四:张绣曾用贾诩的计策两次击败曹操;官渡之战前他审时度势劝张绣归降曹操;归降后,面对强敌袁绍,他力主与袁绍决战;在曹操与关中马超、韩遂联军相持渭南时,贾诩献离间计,瓦解马超、韩遂联军,使得曹操一举平定关中。贾诩精通兵法,身怀奇谋,计无不中,甚至曾令善于用兵的曹操几度败绩。《演义》毛宗岗评:“贾诩之知己知彼,决胜决负,斯诚善矣。”陈寿评价:算无遗策,经达权变,其良、平之亚欤!总之贾诩能在乱世中审时度势,在波谲云诡、尔虞我诈的惊涛骇浪中,稳坐钓鱼船。深晓乱世自保之术。为自保,其隐忍低调确实有一套业务,活命哲学使他本人也是活得时间最长的人,同时还保全了家人。有句俗话叫“人活七十古来希”,而贾诩竟活到77,你说牛逼不牛逼!比那些短命鬼如孙策、郭嘉、周瑜之类,多活他们几个来回!毒士虽毒,但他确实是一位“大智慧”,是最绝顶聪明之人,同时说他为三国一流谋士亦绝不为过!
谢邀,我是以史为鉴。如果把三国时期的谋士们都组织起来玩吃鸡游戏,谁会赢不好说,但贾诩绝对是可以活到最后主力人选。别说三国时期,整个中国历史上比贾诩更善于保命的也没有几个。贾诩可以说把明哲保身的技能点到了满级。三国中记载了贾诩的几次献计,除了次次都洞察秋毫外,更多的是贾诩的活命本能。一贾诩是武威人,年轻的时候,有一次跟着商队,结果被羌、氐人打劫了。按照之前的经验,被这些人打劫基本上人必死,货必失。结果贾诩就给羌人首领讲了一句话,也给后来者上了一堂经典的保命课。贾诩说:我是段颎(jiǒng)段太尉的侄子,杀了我后果你们自己看。如果放我走,赎金给你们翻十倍。段颎(jiǒng)也是武威人,在凉州跟羌人作战几十年,光杀掉的羌人就超过四万人,威名远播。这些强盗还是很害怕,又听到有厚重的赎金,就把贾诩放了,而其他人都没能活着回来。二贾诩后来跟着董卓女婿牛辅,后来董卓被吕布所杀,王允和吕布打算清洗董卓西凉旧部。西凉将领都很恐慌,纷纷打算各自逃命,贾诩一看这那行?都这么跑路的话谁也别想活,于是贾诩给李榷郭汜说:咱们自己这样跑,随便一个片警就给逮起来了,莫不如集合西凉士兵试一下,不行再跑。李榷郭汜一拍大腿,有道理啊!于是集合西凉士兵,以替董卓报仇的名义打跑了吕布,杀了王允,挟持了汉献帝。俩人互相还不服气,又乒乒乓乓打了好几年。不过贾诩早看出俩个家伙不成器,早早跟着张绣跳出关中来到南阳。三贾诩跟着张绣,虽然帮张绣称霸一方,但更多的还在观察天下大势。张绣刚开始跟着刘表、袁绍和曹操不对付,曹操虽然出兵击退张绣但迅速撤退。张绣觉得这个时候应该追击,贾诩说你追击必败。张绣不听,果然被曹操打了个埋伏惨败而回。贾诩说,你再追就能赢!张绣很奇怪,但这次听贾诩的话,重新追了上去,果然打了胜仗。可见贾诩对曹操的心理、战术掌握之深。而虽然贾诩跟曹操为敌,但是贾诩更多的还是选择机会投靠曹操。于是才有第一次劝张绣投降曹操,以及曹操宛城之败后,贾诩选择了在官渡之战关键时刻,对曹操雪中送炭,第二次投降曹操。果然,曹操咽下了长子曹昂、侄子曹安民、大将典韦之死的怨恨之气,拜贾诩为执金吾,封都亭侯,迁冀州牧。拜张绣为扬武将军,并让其子曹均娶张绣之女为妻。四贾诩跟随曹操晚,但是贡献不小。不论是官渡之战还是关中对阵马超,贾诩都有精彩表现。但是贾诩最精彩的还是站队。在曹丕和曹植争夺继承人如火如荼的时候,曹丕前往求教贾诩。贾诩在站队问题上其实早有想法,但是贾诩又不能明显的表达出来,否则杨修就是前车之鉴。于是贾诩跟曹丕说:你只要安安稳稳本职工作,不要违反孝道即可。曹丕虽然一头雾水但还是答应了。果然没过多久曹操也来咨询贾诩立储之事。面对曹操亲自询问,要是回答的太有倾向性,曹操就会怀疑早有串通,但贾诩怎么是如何做的呢?贾诩先是故意沉默不回答。果然曹操等了半天没反应,又催道:你想啥呢?赶紧说话!这个时候,贾诩才慢悠悠的说:我刚才在想袁绍和刘表啊。曹操听完哈哈一笑,终于下定决心。读书读到这里,不尽要感叹一番:和聪明人聊天就是不一样啊。五等到曹操去世,曹丕继位。贾诩知道曹丕心眼比曹操小多了,可能会记恨当年宛城之败的事情。所以贾诩虽然贵为三公,但基本上闭门不出,不和其他达官显贵交往,甚至子女婚事都不和贵族联姻。在这样的低调之下,贾诩在三国乱世之中足足活了七十七岁。而民间以长寿闻名的司马懿才活了七十三岁。比起贾诩,谁敢说自己聪明?比起贾诩,谁敢说自己洞察人心?在以史为鉴看来,贾诩乃是三国时期最为聪明之人。不知道您认可这一观点否?我是以史为鉴,每天都有靠谱的历史故事,欢迎关注。我是三国主公,那就好玩了,不说一统江山,至少要当个草包皇帝!夫人要慎重!后宫太多,伤肾,死得早,因此又要专美还不能走心,就选大乔。苏杭出美女,就是老子来了我也这么说!苏杭女子声音软柔,身段又好,又没坏脾气,当了皇帝,操心之余还得享受人生,大乔刚刚好!小姨子是小乔,大伙都懂得,三国时期,只要有能力,何况我还是主公,小乔能逃出我的手心?娶一送一,包赚不赔的生意!军师诸葛亮、荀彧诸葛亮不用说,能把一个草根弄上蜀国皇帝的位置,除了诸葛亮还能有谁那么大的能耐?一个好军师,眼光要远,能力要出众,有这样的臣子,主公才有空和大乔玩,多爽心!关键诸葛亮还忠心,一心一意忠君忠国,这样的臣子,用起来放心。不用担心诸葛亮大权在握,搞什么皇袍加身,所以主公也能心宽体胖,多活几年。荀彧诸葛亮忙军事,所以得找个内政很厉害的人来分担责任,要想皇位坐得久,就不能让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那显然是在透支生命。荀彧不错,不仅为曹操制定天下的大略,最主要帮曹操打造了一个稳定的大后方,大败之后的曹操能够卷土重来,荀彧功不可没!三将吕布、关羽、赵云吕布吕布虽然人品不好,但作为一个主公,连吕布都降服不了,还怎么打江山?吕布最大的劣根性就是只服强主,墙头草味十足,说穿了就是有点良禽择木而栖的味儿。只要主公霸气十足,吕布有了依靠,那就是一把出鞘的剑,对三国前期建功立业那是动力十足的催化剂。三英战吕布看起来很带劲,词只换个位儿,真相就出来了,吕布战三英,好恐怖的存在!关羽关羽真没什么好说的,青龙偃月刀,配匹好马,一样于千军万马中取敌首如探囊取物。赤兔马吕布的,大家好哥们,不必为一匹马生分了!关羽忠义无双,战力无双,与吕布一前一后冲敌营,没几个人抗得住,两人过处象犁田一样,敌人跟新翻的泥土一样倒得很整齐。关羽镇荊州,吕布守汉中,一个抗吴,一个防魏,剩下的事情交给诸葛亮和荀彧,军事经济双管其下,想不强大都难!赵云赵云也是个大杀器,冲守兼备,智慧型的大将,作为前锋开路,想攻吴伐魏就跟玩似的,步步推进,其后吕布、关羽接应,所到之处便是王的属地。子龙一身是胆不是吹的,长坂坡七进七出那可是打怕了一堆人,刘备入蜀又拿下江阳、犍为两郡,汉水之战更是借水淹死了曹操大军不计其数。赵云没有吕布的狡诈,也没有关羽的骄傲,简直就是攻城拔寨的最佳将领,以最少的人手取得最大的战果,这是赵云打仗的特色。我作为主公,有诸葛亮运等帷幄,军事无忧;有荀彧主掌内政,经济无虑;有吕布、关羽、赵云征战四方,拓土无患。我呢,好好享受生活就行了,左手牵大乔,右手搂小乔,站在成都大地上,吴与我沾亲,魏与我带故,曹操、孙权在我面前颤抖吧!三国都是我的,我骄傲了吗?三国著名谋士众多,但诸葛亮更重要的是体现在内政上,而周瑜则在军事统帅上更显眼,只有贾诩,干的是正宗谋士的事,而且他基本算无遗漏,招招致命,他懂得主公心思,善于察言观色,又会顺应形势和时代的发展,灵活应变,如弃李傕而投张绣,劝张绣依付曹操,助曹丕代汉等,这些是诸葛亮等人所比不上的,曹丕即位后他官封太尉,后得以善终,在乱世三国中,这殊为不易,这些又是田丰,沮授,徐庶和庞统等人所不及的,所以人称贾诩为三国第一谋士。贾诩(147年-223年8月11日),字文和,凉州姑臧(今甘肃武威市凉州区)人。东汉末年至三国初年著名谋士、军事战略家,曹魏开国功臣。原为董卓部将,董卓死后,献计李傕、郭汜反攻长安。李傕等人失败后,辗转成为张绣的谋士。张绣曾用他的计策两次打败曹操,官渡之战前他劝张绣归降曹操。官渡之战时,贾诩力主与袁绍决战。赤壁之战前,认为应安抚百姓而不应劳师动众讨江东,曹操不听,结果受到严重的挫败。曹操与关中联军相持渭南时,贾诩献离间计瓦解马超、韩遂,使得曹操一举平定关中。在曹操继承人的确定上,贾诩以袁绍、刘表为例,暗示曹操不可废长立幼,从而暗助了曹丕成为世子。黄初元年(220年),曹丕称帝,拜其为太尉,封魏寿乡侯。曹丕曾问贾诩应先灭蜀还是吴,贾诩建议应先治理好国家再动武,曹丕不听,果然征吴无功而返。文无第一,武无第二。贾诩是不是三国里最聪明的谋士不好说,但起码是最聪明的谋士之一。就题主这个问题,说一下我的看法,一起与大家交流。贾诩(147年-223年8月11日),字文和,凉州姑臧(今甘肃武威市凉州区)人。东汉末年至三国初年著名谋士、军事战略家,曹魏开国功臣。黄初四年(223年),贾诩去世,享年七十七岁,谥曰肃侯。《唐会要》尊其为魏晋八君子之首。贾诩精通兵法,著有《钞孙子兵法》一卷,并为《吴起兵法》校注。01“毒士”贾诩贾诩少年时并不出名,只有当时的名士阎忠认为他与众不同,有张良、陈平的智慧。贾诩早年被举孝廉为郎,因病辞官。董卓专权时,以太尉掾为平津都尉,后升为讨虏校尉,在董卓女婿牛辅部下辅军。王允、吕布诛杀董卓之后,要肃清其余党。李傕等人打算逃走。贾诩阻止他们,建议说:“不如收敛士卒,带兵杀入长安,为董公报仇。如果侥幸成功,就尊奉国家,征服天下;如果不行,再逃走不迟。”李傕等人采纳了贾诩的计谋,杀入长安,击败吕布,诛杀了王允等大臣,控制了朝廷。一时间,京城血雨腥风,朝野大乱。贾诩此计过于凶狠,也因此被称作了“毒士”。汉室唯一复活的希望,也被贾诩这一毒计扼杀在摇篮之中。虽然贾诩下手是狠了点,但根本原因还是在主持朝政的王允身上。当时的儒学大宗蔡邕,由于听到董卓被杀,轻轻一声叹息,就被王允缉拿下狱,最后死在狱中。王允如此不能容人,缺乏政治家最起码的妥协与怀柔,必然导致政敌强烈的反弹。在处理蔡邕一事上,许多大臣都向王允求情,但不允许。而且狂妄地说:“就董卓这样的,我都把他杀啦,我还怕谁啊!”当初,董卓跟袁绍商量要废掉少帝刘辩,袁绍不赞同,董卓大怒,要杀袁绍。袁绍说:“天下强大的人,难道就只有你董公一人吗?”说罢,握剑长揖而去。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令王允想不到的是,还有个贾诩,下手比他还狠。贾诩“毒士"的恶名,也由此得来。李傕等人以贾诩的功劳欲封其为侯,贾诩说:“这是保命的计谋,哪有什么功劳可言?”坚决不接受。李傕等人又让贾诩做尚书仆射,贾诩说:“尚书仆射是百官之长,天下的榜样,我一向没有名望,难以服人。就算我可以贪图虚荣,但对国家又有什么好处哪?”于是,改拜贾诩为尚书,掌管选拔人才,在人事方面多有贡献。李傕等人亲近贾诩,但同时也很忌惮他。李傕、郭祀、樊稠三人把持朝政,相互猜忌,争权夺利。贾诩每次都以大体责备他们,三人虽然心中不和,但表面还过得去。献帝东归,贾诩也做了许多协助,也保护了一些大臣。无奈,汉室太弱,在朝堂上贾诩得不到足够的信任和支持;又因为名望太低,得不到外部诸侯的拥护。一起起事的李傕等人就是一群兵痞土匪,毫无政治智慧可言。贾诩也是无力回天。不久,贾诩之母去世,于是辞掉官职,回家守孝,被拜为光禄大夫。贾诩不得已而出“毒计”,但还坚守起码的君臣道义,心里还有国家社稷一念,就当时的社会状况而言,也算难能可贵。贾诩不是圣人,只是高明的谋士,后世不能以大义强求贾诩归隐或者另求明主。02张绣谋主当初,攻入长安的四军阀之一张济,由于势力最弱,在朝廷上没有发言权,只得屯兵在外。贾诩辗转成为了张济的谋士。张济由于进攻刘表的地盘抢粮,被流矢射中死亡,其侄子张绣接管了部队。贾诩劝说张绣依附刘表,与之联合,屯兵宛城,北据曹操。曹操南征,贾诩劝说张绣投降了曹操。贾诩代表张绣去曹操处通款,曹操对其十分赏识,就想把他留下来做自己的谋士。不料贾诩却说:“以前我跟从李傕等人,得罪了天下;现在,我追随张绣,言听计从,不忍心背弃他。”贾诩既向曹操说明了以前所做的那些事,是不得已而为之,不是出于自己的本意,现在很懊悔;同时,又表明自己不是那种“有奶便是娘”的见利忘义之徒。看看贾诩有多么聪明。之后,由于曹操抢占了张绣的婶婶,张绣一怒之下就反叛啦。曹操侥幸逃脱,但其长子曹昂、侄子曹安民,猛士典韦为此战死。张绣采用贾诩的计谋又两次打败曹操。贾诩本来是一心要投靠曹操的,可曹操不识货,没有认识到其能力。贾诩只好再出“毒计”,让曹操付出代价,替自己再做次广告。投靠一个新东家,不拿出点真本事,是得不到老板青睐的。贾诩深谙此道,世道如此,也别怪贾诩每次下手太狠。油不榨不出,大老板油水更大,就得下狠手才行。第一次下手,差点把献帝办啦;第二次下手,差点让曹操挂啦。这就是贾诩厉害之处。03投靠曹操官渡之战前夜,袁绍派人到穰城联络张绣欲一起收拾曹操。袁绍也非等闲之辈,知道贾诩是很角色,不是省油的灯,不敢轻视。专门给贾诩写信示好。张绣准备答应袁绍,还没等开口,在一旁的贾诩就开腔啦,对使者说:“回去告诉你家主公,连自己的亲兄弟都容纳不下,还能容得下天下的国士吗?”于是,张绣就拒绝啦。袁绍要下手啦,贾诩看到火候到啦,就对张绣说:“袁绍不能容人,而曹操却不同。投降曹操有三点优势: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名正言顺;曹操兵力较弱,更愿意拉拢盟友;曹操志向远大,一定能够不计前嫌。”总之,张绣降了又反,反了又降。张绣是言听计从,贾诩说啥就是啥。都清楚官渡决战对袁绍和曹操来说,其意义之大。在这个时候,贾诩劝说张绣投降曹操,真是可遇不可求的时机。别人不知道,但贾诩知道啊。他等的就是这一天,他知道这一天早晚会到来。贾诩被称为“军事战略家”,不是浪得虚名。要卖身自然要找个好人家,想要个好价钱,就必须选择一个好时机。聪明的贾诩不仅为自己,也为自己的老板一起找了个好归宿。“毒士”贾诩,又是一句话,把袁绍做掉啦。试想一下,如果张绣答应袁绍,在官渡最胶着的时候,背后给曹操来一下,恐怕三国的历史就会改写啦。曹操尽管反应迟钝了些,但到底还是精明的老板。张绣率众归顺曹操,曹操闻讯大喜,不喜那是面瘫啊。曹操亲自接见贾诩,激动地、亲切地握着贾诩的手,语无伦次地说:“使我的信誉扬名天下的人就是你啊”,没好意思说,没想到你小子下手比我还狠啊。于是,曹操拜贾诩为执金吾,封都亭侯,迁冀州牧。当时冀州还被袁绍占据,贾诩便留参司空军事。同时,拜张绣为扬武将军,并让其子曹均娶张绣之女为妻。贾诩想,这是曹操叫我再出把力,不把袁绍做掉就没地办公啊,就只能在官渡河边临时凑合啦。官渡最艰难的时候,曹操想到了撤军。贾诩一看就急眼啦,心想这不行啊,不把袁绍赶走,我咋去上班啊。于是,极力劝说曹操顶住,贾诩说:“您在精明、勇敢、用人、决断四个方面都胜过袁绍。之所以相持半年不能取胜,是您想顾及周全。只要抓住机会,便能很快取胜。”贾诩这顶高帽一戴,曹操又来了精神。刚好荀彧也力劝曹操坚守,等待时机。最终幸运女神眷顾了曹操,袁绍被击败啦。河北平定以后,曹操自领冀州牧,改任贾诩为太中大夫。这就不清楚贾诩咋想的啦。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南征刘表,占领荆州,想乘机顺江而下。贾诩劝阻,说应该先安抚百姓,等待时机。曹操不从,结果赤壁大败而归。建安十六年(211年),曹操西征。贾诩建议曹操采用离间计,大败马超、韩遂,平定关中,大胜而归。试想一下,赤壁之战前,曹操采纳贾诩的建议,稳扎稳打,三国的历史又要改写啦。04位列三公建安二十二年(217年),当时曹操尚未确立世子人选。曹丕问计于贾诩。贾诩说:“但愿将军能够弘扬道德,培养气度,实践士人的责任和义务,勤勤恳恳,孜孜不倦,不做违背孝道的事情,也就可以啦。”曹丕听从了贾诩的建议,刻意磨炼自己。后来,曹操私下询问贾诩对立嗣的看法,贾诩闭口不谈。曹操问他为何不回答,贾诩说:“我在考虑袁绍和刘表啊。”曹操哈哈大笑,最终确定曹丕为魏太子。贾诩认为自己非曹操旧臣,却策谋深远,怕曹操猜忌,于是采用自保策略,闭门自守,不与别人私下交往。他的子女婚嫁也不攀结权贵。当时,喜欢谈论天下智谋之士的人,都十分推崇他。黄初元年(220年),曹丕即位,为报贾诩暗中相助之恩,拜其为太尉,进爵魏寿乡侯。封其幼子贾访为列侯,任命其长子贾穆为驸马都尉。黄初四年(223年),曹丕首征东吴,问计于贾诩。贾诩说:“应该先治理好国家再动武。”曹丕不听,结果无功而返。同年六月,贾诩去世,终年七十七岁。谥号肃侯,贾穆袭爵。多年后,贾诩与王朗、曹真、辛毗配享魏文帝曹丕庙。纵观贾诩一生,屡出“毒计”,但总能成功实现人生的跨越,实现人生的价值。更难得的是,贾诩能够平稳着陆,寿终正寝,的确是非常高明,不愧是聪明之士。为人若此,可谓登峰造极。
谢邀,我是以史为鉴。如果把三国时期的谋士们都组织起来玩吃鸡游戏,谁会赢不好说,但贾诩绝对是可以活到最后主力人选。别说三国时期,整个中国历史上比贾诩更善于保命的也没有几个。贾诩可以说把明哲保身的技能点到了满级。三国中记载了贾诩的几次献计,除了次次都洞察秋毫外,更多的是贾诩的活命本能。一贾诩是武威人,年轻的时候,有一次跟着商队,结果被羌、氐人打劫了。按照之前的经验,被这些人打劫基本上人必死,货必失。结果贾诩就给羌人首领讲了一句话,也给后来者上了一堂经典的保命课。贾诩说:我是段颎(jiǒng)段太尉的侄子,杀了我后果你们自己看。如果放我走,赎金给你们翻十倍。段颎(jiǒng)也是武威人,在凉州跟羌人作战几十年,光杀掉的羌人就超过四万人,威名远播。这些强盗还是很害怕,又听到有厚重的赎金,就把贾诩放了,而其他人都没能活着回来。二贾诩后来跟着董卓女婿牛辅,后来董卓被吕布所杀,王允和吕布打算清洗董卓西凉旧部。西凉将领都很恐慌,纷纷打算各自逃命,贾诩一看这那行?都这么跑路的话谁也别想活,于是贾诩给李榷郭汜说:咱们自己这样跑,随便一个片警就给逮起来了,莫不如集合西凉士兵试一下,不行再跑。李榷郭汜一拍大腿,有道理啊!于是集合西凉士兵,以替董卓报仇的名义打跑了吕布,杀了王允,挟持了汉献帝。俩人互相还不服气,又乒乒乓乓打了好几年。不过贾诩早看出俩个家伙不成器,早早跟着张绣跳出关中来到南阳。三贾诩跟着张绣,虽然帮张绣称霸一方,但更多的还在观察天下大势。张绣刚开始跟着刘表、袁绍和曹操不对付,曹操虽然出兵击退张绣但迅速撤退。张绣觉得这个时候应该追击,贾诩说你追击必败。张绣不听,果然被曹操打了个埋伏惨败而回。贾诩说,你再追就能赢!张绣很奇怪,但这次听贾诩的话,重新追了上去,果然打了胜仗。可见贾诩对曹操的心理、战术掌握之深。而虽然贾诩跟曹操为敌,但是贾诩更多的还是选择机会投靠曹操。于是才有第一次劝张绣投降曹操,以及曹操宛城之败后,贾诩选择了在官渡之战关键时刻,对曹操雪中送炭,第二次投降曹操。果然,曹操咽下了长子曹昂、侄子曹安民、大将典韦之死的怨恨之气,拜贾诩为执金吾,封都亭侯,迁冀州牧。拜张绣为扬武将军,并让其子曹均娶张绣之女为妻。四贾诩跟随曹操晚,但是贡献不小。不论是官渡之战还是关中对阵马超,贾诩都有精彩表现。但是贾诩最精彩的还是站队。在曹丕和曹植争夺继承人如火如荼的时候,曹丕前往求教贾诩。贾诩在站队问题上其实早有想法,但是贾诩又不能明显的表达出来,否则杨修就是前车之鉴。于是贾诩跟曹丕说:你只要安安稳稳本职工作,不要违反孝道即可。曹丕虽然一头雾水但还是答应了。果然没过多久曹操也来咨询贾诩立储之事。面对曹操亲自询问,要是回答的太有倾向性,曹操就会怀疑早有串通,但贾诩怎么是如何做的呢?贾诩先是故意沉默不回答。果然曹操等了半天没反应,又催道:你想啥呢?赶紧说话!这个时候,贾诩才慢悠悠的说:我刚才在想袁绍和刘表啊。曹操听完哈哈一笑,终于下定决心。读书读到这里,不尽要感叹一番:和聪明人聊天就是不一样啊。五等到曹操去世,曹丕继位。贾诩知道曹丕心眼比曹操小多了,可能会记恨当年宛城之败的事情。所以贾诩虽然贵为三公,但基本上闭门不出,不和其他达官显贵交往,甚至子女婚事都不和贵族联姻。在这样的低调之下,贾诩在三国乱世之中足足活了七十七岁。而民间以长寿闻名的司马懿才活了七十三岁。比起贾诩,谁敢说自己聪明?比起贾诩,谁敢说自己洞察人心?在以史为鉴看来,贾诩乃是三国时期最为聪明之人。不知道您认可这一观点否?我是以史为鉴,每天都有靠谱的历史故事,欢迎关注。我是三国主公,那就好玩了,不说一统江山,至少要当个草包皇帝!夫人要慎重!后宫太多,伤肾,死得早,因此又要专美还不能走心,就选大乔。苏杭出美女,就是老子来了我也这么说!苏杭女子声音软柔,身段又好,又没坏脾气,当了皇帝,操心之余还得享受人生,大乔刚刚好!小姨子是小乔,大伙都懂得,三国时期,只要有能力,何况我还是主公,小乔能逃出我的手心?娶一送一,包赚不赔的生意!军师诸葛亮、荀彧诸葛亮不用说,能把一个草根弄上蜀国皇帝的位置,除了诸葛亮还能有谁那么大的能耐?一个好军师,眼光要远,能力要出众,有这样的臣子,主公才有空和大乔玩,多爽心!关键诸葛亮还忠心,一心一意忠君忠国,这样的臣子,用起来放心。不用担心诸葛亮大权在握,搞什么皇袍加身,所以主公也能心宽体胖,多活几年。荀彧诸葛亮忙军事,所以得找个内政很厉害的人来分担责任,要想皇位坐得久,就不能让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那显然是在透支生命。荀彧不错,不仅为曹操制定天下的大略,最主要帮曹操打造了一个稳定的大后方,大败之后的曹操能够卷土重来,荀彧功不可没!三将吕布、关羽、赵云吕布吕布虽然人品不好,但作为一个主公,连吕布都降服不了,还怎么打江山?吕布最大的劣根性就是只服强主,墙头草味十足,说穿了就是有点良禽择木而栖的味儿。只要主公霸气十足,吕布有了依靠,那就是一把出鞘的剑,对三国前期建功立业那是动力十足的催化剂。三英战吕布看起来很带劲,词只换个位儿,真相就出来了,吕布战三英,好恐怖的存在!关羽关羽真没什么好说的,青龙偃月刀,配匹好马,一样于千军万马中取敌首如探囊取物。赤兔马吕布的,大家好哥们,不必为一匹马生分了!关羽忠义无双,战力无双,与吕布一前一后冲敌营,没几个人抗得住,两人过处象犁田一样,敌人跟新翻的泥土一样倒得很整齐。关羽镇荊州,吕布守汉中,一个抗吴,一个防魏,剩下的事情交给诸葛亮和荀彧,军事经济双管其下,想不强大都难!赵云赵云也是个大杀器,冲守兼备,智慧型的大将,作为前锋开路,想攻吴伐魏就跟玩似的,步步推进,其后吕布、关羽接应,所到之处便是王的属地。子龙一身是胆不是吹的,长坂坡七进七出那可是打怕了一堆人,刘备入蜀又拿下江阳、犍为两郡,汉水之战更是借水淹死了曹操大军不计其数。赵云没有吕布的狡诈,也没有关羽的骄傲,简直就是攻城拔寨的最佳将领,以最少的人手取得最大的战果,这是赵云打仗的特色。我作为主公,有诸葛亮运等帷幄,军事无忧;有荀彧主掌内政,经济无虑;有吕布、关羽、赵云征战四方,拓土无患。我呢,好好享受生活就行了,左手牵大乔,右手搂小乔,站在成都大地上,吴与我沾亲,魏与我带故,曹操、孙权在我面前颤抖吧!三国都是我的,我骄傲了吗?三国著名谋士众多,但诸葛亮更重要的是体现在内政上,而周瑜则在军事统帅上更显眼,只有贾诩,干的是正宗谋士的事,而且他基本算无遗漏,招招致命,他懂得主公心思,善于察言观色,又会顺应形势和时代的发展,灵活应变,如弃李傕而投张绣,劝张绣依付曹操,助曹丕代汉等,这些是诸葛亮等人所比不上的,曹丕即位后他官封太尉,后得以善终,在乱世三国中,这殊为不易,这些又是田丰,沮授,徐庶和庞统等人所不及的,所以人称贾诩为三国第一谋士。贾诩(147年-223年8月11日),字文和,凉州姑臧(今甘肃武威市凉州区)人。东汉末年至三国初年著名谋士、军事战略家,曹魏开国功臣。原为董卓部将,董卓死后,献计李傕、郭汜反攻长安。李傕等人失败后,辗转成为张绣的谋士。张绣曾用他的计策两次打败曹操,官渡之战前他劝张绣归降曹操。官渡之战时,贾诩力主与袁绍决战。赤壁之战前,认为应安抚百姓而不应劳师动众讨江东,曹操不听,结果受到严重的挫败。曹操与关中联军相持渭南时,贾诩献离间计瓦解马超、韩遂,使得曹操一举平定关中。在曹操继承人的确定上,贾诩以袁绍、刘表为例,暗示曹操不可废长立幼,从而暗助了曹丕成为世子。黄初元年(220年),曹丕称帝,拜其为太尉,封魏寿乡侯。曹丕曾问贾诩应先灭蜀还是吴,贾诩建议应先治理好国家再动武,曹丕不听,果然征吴无功而返。文无第一,武无第二。贾诩是不是三国里最聪明的谋士不好说,但起码是最聪明的谋士之一。就题主这个问题,说一下我的看法,一起与大家交流。贾诩(147年-223年8月11日),字文和,凉州姑臧(今甘肃武威市凉州区)人。东汉末年至三国初年著名谋士、军事战略家,曹魏开国功臣。黄初四年(223年),贾诩去世,享年七十七岁,谥曰肃侯。《唐会要》尊其为魏晋八君子之首。贾诩精通兵法,著有《钞孙子兵法》一卷,并为《吴起兵法》校注。01“毒士”贾诩贾诩少年时并不出名,只有当时的名士阎忠认为他与众不同,有张良、陈平的智慧。贾诩早年被举孝廉为郎,因病辞官。董卓专权时,以太尉掾为平津都尉,后升为讨虏校尉,在董卓女婿牛辅部下辅军。王允、吕布诛杀董卓之后,要肃清其余党。李傕等人打算逃走。贾诩阻止他们,建议说:“不如收敛士卒,带兵杀入长安,为董公报仇。如果侥幸成功,就尊奉国家,征服天下;如果不行,再逃走不迟。”李傕等人采纳了贾诩的计谋,杀入长安,击败吕布,诛杀了王允等大臣,控制了朝廷。一时间,京城血雨腥风,朝野大乱。贾诩此计过于凶狠,也因此被称作了“毒士”。汉室唯一复活的希望,也被贾诩这一毒计扼杀在摇篮之中。虽然贾诩下手是狠了点,但根本原因还是在主持朝政的王允身上。当时的儒学大宗蔡邕,由于听到董卓被杀,轻轻一声叹息,就被王允缉拿下狱,最后死在狱中。王允如此不能容人,缺乏政治家最起码的妥协与怀柔,必然导致政敌强烈的反弹。在处理蔡邕一事上,许多大臣都向王允求情,但不允许。而且狂妄地说:“就董卓这样的,我都把他杀啦,我还怕谁啊!”当初,董卓跟袁绍商量要废掉少帝刘辩,袁绍不赞同,董卓大怒,要杀袁绍。袁绍说:“天下强大的人,难道就只有你董公一人吗?”说罢,握剑长揖而去。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令王允想不到的是,还有个贾诩,下手比他还狠。贾诩“毒士"的恶名,也由此得来。李傕等人以贾诩的功劳欲封其为侯,贾诩说:“这是保命的计谋,哪有什么功劳可言?”坚决不接受。李傕等人又让贾诩做尚书仆射,贾诩说:“尚书仆射是百官之长,天下的榜样,我一向没有名望,难以服人。就算我可以贪图虚荣,但对国家又有什么好处哪?”于是,改拜贾诩为尚书,掌管选拔人才,在人事方面多有贡献。李傕等人亲近贾诩,但同时也很忌惮他。李傕、郭祀、樊稠三人把持朝政,相互猜忌,争权夺利。贾诩每次都以大体责备他们,三人虽然心中不和,但表面还过得去。献帝东归,贾诩也做了许多协助,也保护了一些大臣。无奈,汉室太弱,在朝堂上贾诩得不到足够的信任和支持;又因为名望太低,得不到外部诸侯的拥护。一起起事的李傕等人就是一群兵痞土匪,毫无政治智慧可言。贾诩也是无力回天。不久,贾诩之母去世,于是辞掉官职,回家守孝,被拜为光禄大夫。贾诩不得已而出“毒计”,但还坚守起码的君臣道义,心里还有国家社稷一念,就当时的社会状况而言,也算难能可贵。贾诩不是圣人,只是高明的谋士,后世不能以大义强求贾诩归隐或者另求明主。02张绣谋主当初,攻入长安的四军阀之一张济,由于势力最弱,在朝廷上没有发言权,只得屯兵在外。贾诩辗转成为了张济的谋士。张济由于进攻刘表的地盘抢粮,被流矢射中死亡,其侄子张绣接管了部队。贾诩劝说张绣依附刘表,与之联合,屯兵宛城,北据曹操。曹操南征,贾诩劝说张绣投降了曹操。贾诩代表张绣去曹操处通款,曹操对其十分赏识,就想把他留下来做自己的谋士。不料贾诩却说:“以前我跟从李傕等人,得罪了天下;现在,我追随张绣,言听计从,不忍心背弃他。”贾诩既向曹操说明了以前所做的那些事,是不得已而为之,不是出于自己的本意,现在很懊悔;同时,又表明自己不是那种“有奶便是娘”的见利忘义之徒。看看贾诩有多么聪明。之后,由于曹操抢占了张绣的婶婶,张绣一怒之下就反叛啦。曹操侥幸逃脱,但其长子曹昂、侄子曹安民,猛士典韦为此战死。张绣采用贾诩的计谋又两次打败曹操。贾诩本来是一心要投靠曹操的,可曹操不识货,没有认识到其能力。贾诩只好再出“毒计”,让曹操付出代价,替自己再做次广告。投靠一个新东家,不拿出点真本事,是得不到老板青睐的。贾诩深谙此道,世道如此,也别怪贾诩每次下手太狠。油不榨不出,大老板油水更大,就得下狠手才行。第一次下手,差点把献帝办啦;第二次下手,差点让曹操挂啦。这就是贾诩厉害之处。03投靠曹操官渡之战前夜,袁绍派人到穰城联络张绣欲一起收拾曹操。袁绍也非等闲之辈,知道贾诩是很角色,不是省油的灯,不敢轻视。专门给贾诩写信示好。张绣准备答应袁绍,还没等开口,在一旁的贾诩就开腔啦,对使者说:“回去告诉你家主公,连自己的亲兄弟都容纳不下,还能容得下天下的国士吗?”于是,张绣就拒绝啦。袁绍要下手啦,贾诩看到火候到啦,就对张绣说:“袁绍不能容人,而曹操却不同。投降曹操有三点优势: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名正言顺;曹操兵力较弱,更愿意拉拢盟友;曹操志向远大,一定能够不计前嫌。”总之,张绣降了又反,反了又降。张绣是言听计从,贾诩说啥就是啥。都清楚官渡决战对袁绍和曹操来说,其意义之大。在这个时候,贾诩劝说张绣投降曹操,真是可遇不可求的时机。别人不知道,但贾诩知道啊。他等的就是这一天,他知道这一天早晚会到来。贾诩被称为“军事战略家”,不是浪得虚名。要卖身自然要找个好人家,想要个好价钱,就必须选择一个好时机。聪明的贾诩不仅为自己,也为自己的老板一起找了个好归宿。“毒士”贾诩,又是一句话,把袁绍做掉啦。试想一下,如果张绣答应袁绍,在官渡最胶着的时候,背后给曹操来一下,恐怕三国的历史就会改写啦。曹操尽管反应迟钝了些,但到底还是精明的老板。张绣率众归顺曹操,曹操闻讯大喜,不喜那是面瘫啊。曹操亲自接见贾诩,激动地、亲切地握着贾诩的手,语无伦次地说:“使我的信誉扬名天下的人就是你啊”,没好意思说,没想到你小子下手比我还狠啊。于是,曹操拜贾诩为执金吾,封都亭侯,迁冀州牧。当时冀州还被袁绍占据,贾诩便留参司空军事。同时,拜张绣为扬武将军,并让其子曹均娶张绣之女为妻。贾诩想,这是曹操叫我再出把力,不把袁绍做掉就没地办公啊,就只能在官渡河边临时凑合啦。官渡最艰难的时候,曹操想到了撤军。贾诩一看就急眼啦,心想这不行啊,不把袁绍赶走,我咋去上班啊。于是,极力劝说曹操顶住,贾诩说:“您在精明、勇敢、用人、决断四个方面都胜过袁绍。之所以相持半年不能取胜,是您想顾及周全。只要抓住机会,便能很快取胜。”贾诩这顶高帽一戴,曹操又来了精神。刚好荀彧也力劝曹操坚守,等待时机。最终幸运女神眷顾了曹操,袁绍被击败啦。河北平定以后,曹操自领冀州牧,改任贾诩为太中大夫。这就不清楚贾诩咋想的啦。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南征刘表,占领荆州,想乘机顺江而下。贾诩劝阻,说应该先安抚百姓,等待时机。曹操不从,结果赤壁大败而归。建安十六年(211年),曹操西征。贾诩建议曹操采用离间计,大败马超、韩遂,平定关中,大胜而归。试想一下,赤壁之战前,曹操采纳贾诩的建议,稳扎稳打,三国的历史又要改写啦。04位列三公建安二十二年(217年),当时曹操尚未确立世子人选。曹丕问计于贾诩。贾诩说:“但愿将军能够弘扬道德,培养气度,实践士人的责任和义务,勤勤恳恳,孜孜不倦,不做违背孝道的事情,也就可以啦。”曹丕听从了贾诩的建议,刻意磨炼自己。后来,曹操私下询问贾诩对立嗣的看法,贾诩闭口不谈。曹操问他为何不回答,贾诩说:“我在考虑袁绍和刘表啊。”曹操哈哈大笑,最终确定曹丕为魏太子。贾诩认为自己非曹操旧臣,却策谋深远,怕曹操猜忌,于是采用自保策略,闭门自守,不与别人私下交往。他的子女婚嫁也不攀结权贵。当时,喜欢谈论天下智谋之士的人,都十分推崇他。黄初元年(220年),曹丕即位,为报贾诩暗中相助之恩,拜其为太尉,进爵魏寿乡侯。封其幼子贾访为列侯,任命其长子贾穆为驸马都尉。黄初四年(223年),曹丕首征东吴,问计于贾诩。贾诩说:“应该先治理好国家再动武。”曹丕不听,结果无功而返。同年六月,贾诩去世,终年七十七岁。谥号肃侯,贾穆袭爵。多年后,贾诩与王朗、曹真、辛毗配享魏文帝曹丕庙。纵观贾诩一生,屡出“毒计”,但总能成功实现人生的跨越,实现人生的价值。更难得的是,贾诩能够平稳着陆,寿终正寝,的确是非常高明,不愧是聪明之士。为人若此,可谓登峰造极。贾诩真的有那么厉害吗?为什么有人说,他才是三国最厉害的人?对此,你怎么看?贾诩确实是那一个时代、那一辈人中最厉害的一个,分析他的人生轨迹、分析他在各个时期、在不同集团所贡献的计谋,我们就可以看出有这样一个特点:贾诩首先是站在自己的角度看,就是首先要保命,其次是追求功名,再其次就是为他服务的集团着想。不过很多时候,贾诩能将保命、功名、集团利益等三位一体地处理好!具体分析如下:一, 首先是保命。举两个例子。例一:贾诩离开官场,回家路上,被叛乱的氐人抓住,同行的有十几人。贾诩对氐人说:“我是段大人的外甥,你们一定要单独埋葬我。因为我的家人一定会用赎金来赎回我的尸首!”这里贾诩巧妙地告诉氐人,他是段大人的外甥。段大人,就是当时的段太尉段颖,当时在边境很有名。氐人听说贾诩就是段大人的外甥,就把贾诩放了,其他人都被活埋了。例二:董卓进入洛阳,贾诩就跟着董卓混。后来董卓失败,董卓手下的那些人,如李傕、郭汜、张济等就想各自逃命。贾诩对他们说:“如果你们各自逃命,只要一个亭长就可以把你们逮住。你们现在不如组织兵马,向长安进攻,成功了,扶持天子,征服天下;失败了,再逃跑也不迟。”李傕等听从了贾诩的建议,成功了!李傕要奖赏贾诩,贾诩说:“当时那样建议你们,都是为了逃命,不值得奖赏。”二, 保命与功名兼顾。也举两个例子。例一:贾诩离开段煨,投奔张绣。碰到张绣联合刘表,与曹操作战。曹操打败张绣与刘表后,迅速撤军,回许都。张绣派精兵追歼曹操。贾诩说:“不能追歼曹操,追歼曹操,必败!”张绣果然失败而回。此时贾诩说:“再带着军队去追,一定会打败曹操。”张绣因为失败,不敢再去追歼曹操。贾诩说:“这次一定会打败曹操。”张绣听贾诩的,带着军队去追歼曹操,果然打败了曹操。张绣问这其中有什么奥妙?贾诩说:“很简单!曹操这次撤军是有计划撤军,一定会预计你们会追歼他,所以必有防备。当曹操打败了你后,就以为不会再追歼他了,就不会防备了。你这次追歼他,是他没有任何防备。所以,我知道一定会赢!”例二:曹操与袁绍对峙在官渡,双方都派人到张绣这里,拉拢张绣。贾诩建议张绣投奔曹操。张绣有顾忌,因为张绣与曹操之间的恩怨太深了。贾诩说:“曹操有五霸之志,不会计较个人恩怨。”张绣投降曹操,曹操非常高兴,并表贾诩为执金吾,封都亭侯,迁冀州牧。三, 保命、功名与集团利益三位一体。同样举两个例子。例一:曹丕与曹植争太子,而且曹丕感到了威胁,派人求教贾诩。贾诩说:“好好孝敬你的父亲,做个好儿子,就这么简单!”这么简单的几句话,贾诩将保命、功名、集团利益三位一体。首先是保命:贾诩知道卷入太子之争,稍不留神,就会丢命。但是既然曹丕求教不说也不行,说得太明白,一旦曹丕失败,自己就有把柄留在曹植手里,搪塞曹丕更不行,一旦曹丕成功,自己更危险!怎么办呢?贾诩就用这么几句话点化了曹丕。也让曹丕明白了,目前的情况下好好孝敬曹操就是最好的办法。在贾诩看来呢,即使日后曹植胜利了,自己也无妨。当时曹丕是要我为他出谋献策,但是我教训他说:“争什么太子?做个好儿子就不错了!”将来曹丕成功了,贾诩也有功劳,也为曹丕集团的成功争取了利益。例二:曹操在立太子这件事情犹豫不决,不知立才子曹植好呢,还是立长子曹丕好?咨询贾诩。这也是个棘手的问题,特别是面对曹操回答这样的问题,因为曹参心机深,曹操到底是怎样想法,贾诩又不知道。不回答不行,回答不如曹操的意更不行,怎么办呢?贾诩装作一副深思的样子!曹操问:“你怎么不回答我的问题呢?”贾诩说:“我正在琢磨你说的问题啊,所以没有及时回答!”曹操问:“你在琢磨什么问题?”贾诩说:“我在琢磨袁绍与刘表的事情。”曹操听了哈哈大笑,说:“我知道了!”这就是贾诩,看似答非所问,但是又回答得让对方满意,但是要是对方追究其责任来,贾诩又可以推辞,我什么也没说!这两个例子将保命、功名、集团利益三位一体。既为自己保命留有后路,又为曹丕争太子出了好主意,自己日后也有一份功劳,也为曹丕集团争取了一份利益。所以有人说贾诩是“毒士”,由此看也不无道理!山野老人讲三国,不管您满意与否,都盼望您阅读后能写两句您想说的话!平阳狐狸,回答问题。千古名篇《过秦论》的作者,是西汉文学家贾谊,“三国第一毒士”贾诩便是其后人,智慧的基因源远流长呀!顶级谋士贾诩常被人忽视,其实贾诩对三国历史进程产生了极其深远而独特的影响。在群星璀璨的三国,贾诩也绝对是一个老资格和老前辈。贾诩生于公元 147 年,比诸葛亮大 34 岁,比司马懿大 32 岁,比周瑜大 28 岁,比郭嘉大 23 岁,比荀彧大 16 岁,绝对算是三国谋士圈里的“老大哥”!我们不妨再来看看三国主公们的生存年代,曹操和孙坚生于 155 年,刘备生于 161 年,贾诩和这些老家伙算是同辈人,而且比他们都大,刘皇叔甚至比贾诩小 14 岁。在小说《三国演义》中,贾诩的出场也非常早,前十回就出场了,这一点倒符合历史事实。(诸葛亮)有贾谊这样的先辈,贾诩自小聪慧机敏,学识渊博,时人将其比作汉之张良、陈平。注意,这可是别人的评价,孔明先生可是“自比管乐”。举个小例子,一次贾诩随众人从中原返回老家凉州,被羌胡人所俘。贾诩自称是段公之外孙,请求不要杀害自己,定用重金来赎。段公是东汉在西凉的将领,在羌胡人中多有威望,于是贾诩被放走,其余人通通被杀。当然这个段将军贾诩也只闻其名,什么外孙都是瞎扯!不过,光有小聪明是上不了三国这个大舞台的。贾诩至少两次改变和影响了三国的历史进程,一次与董卓有关,一次与曹操有关!公元 192 年,呼风唤雨了三年的董卓被吕布所杀。老董一死。树倒猢狲散,西凉兵一哄而散。眼看着东汉朝局将向着另一个方向发展,不好意思,这时贾诩出场了,改变了这一切。贾诩找到董卓手下的将领李傕郭汜,对他们说,如果我们单枪匹马的逃回老家,一个小小的亭长就能把我们拿下。不如召集军队杀回长安,放手一搏,获胜则更好,失败了再跑不迟。李傕郭汜觉得此言有理,于是杀回长安,从此东汉朝局从董卓时代进入李傕郭汜时代。没有贾诩,便没有这一切,东汉或许还能喘口气儿。后来贾诩辗转来到张绣部下,这是官渡之战一触即发,袁绍曹操都有意招纳张绣。最终张绣听从贾诩的建议,投降曹操并参与官渡之战,结果不必再说。我们不能说张绣的加入对官渡之战产生了多么重大的影响,但西凉兵的战斗力是实实在在的,张绣名字虽然带个绣字,绝非绣花枕头,也是一个能争冠战之人。加之大谋士贾诩的加入,自然对曹操阵营有益无害。如果官渡之战发生变局,三国的历史又将会怎样,不得而知!贾诩这两次决定都改变至少影响了东汉末年的历史走向,他的选择一切从现实角度和自身利益出发,不关乎大义和道德。此外贾诩不但有战略眼光,在战术上也是一位行家里手,两败曹操和计败马超是他的杰作。(张绣)贾诩投奔张绣之后,曹操南征,张绣第 1 次投降曹操。大家都知道,曹操喜欢女同志,于是便娶了张绣貌美如花的婶娘。张绣一时气愤,在贾诩的建议下夜袭曹操。此次曹操亏大了,不但军败,长子曹昂、侄子曹安民、大将典韦均战死。顺道说一说《三国演义》里没有的东西。在一些评书故事中,张绣占据宛城,一套“百鸟朝凰枪”天下无敌,人称“北地枪王”。在宛城之战中,虽然胡车儿偷了典韦的双戟,但没有过人的本事,张绣也杀不了典韦。张绣师从武术大家童渊,与西川大都督张任,赵云是同门师兄弟。后来张绣与赵云大战三百回合,被赵云自创的“七探蛇盘枪”刺死,从此奠定了赵云“天下第一枪王”的地位!言归正传,张绣反了曹操,第 2 年曹操又南征张绣,张绣被围。这时曹操闻得袁绍准备偷袭自己的大本营许都,于是准备撤军,张绣刘表联军出击,不幸被曹操军打败。张绣出自西凉,确实是个狠角色,不听贾诩的劝告,亲自率军追击曹操,大败而归。张绣垂头丧气的刚回来,贾诩催促张绣继续追击,张绣不情不愿的再次出发,这次却大胜而归。张绣这下子懵了,赶紧请教贾诩。贾诩风轻云淡的说,这道理其实很简单,曹操撤军。为了防止我们偷袭追击,必然亲自断后,你要去肯定是找死。曹操打败了我们。以为我们不会追击,必然派别人断后,自己率军赶紧撤。这次你再出发,自然会碰上软柿子,自然获胜!不用说,张绣的脸上必然写了一个大大的服字。后来在贾诩的建议下,张绣二度降曹,贾诩随曹操进攻西凉的韩遂、马超。贾诩的人生分为两个阶段,西凉集团和曹魏集团。前半生辗转于董卓,李傕郭汜,张济张绣叔侄等都是西凉集团。这次面对同是西凉集团的韩遂马超,贾诩根本没有留情。在贾诩的反间计下,韩遂、马超反目,最终曹军大败西凉兵。这个故事在《三国演义》的演绎下更加精彩!我们可以看出。贾诩是三国时期的顶级谋士,对天下大势看得明明白白,同时也深谙自保之道,是一个绝顶聪明的人!早年劝说李傕郭汜反杀长安之后,西凉兵个个兴高采烈,手舞足蹈,加官进爵,不亦乐乎。李傕郭汜也要给贾诩加官进爵。贾诩以各种理由推却。在贾栩看来,天下有不义之财,也有不义之名,都不可取。这种淡然的态度和面对诱惑时的冷静,确实非同凡响。在加入曹魏集团之后,贾诩功劳卓著,又年资较长。但做事从来内敛谨慎。平时不与人接触,在儿女的亲事上也不攀附权贵,同样没被功劳,名望冲昏头,冷静的如同一块寒冰。公元 223 年,贾诩去世,享年七十六岁。一个大智慧与小聪明兼备,战略眼光与战术手段并有,同时看透人生和政治,典型的实用主义者和现实主义者,一切从现实利益出发,最终得善终,绝对是一个厉害的大牛人!谢邀。(一)、三国时代英雄辈出,如军事家、战略家,出将入相者诸葛亮、曹操、司马懿等人,还有集战略家、谋略家为一身的周瑜、荀彧、庞统、鲁肃、陆逊之流;要论谋士一级的那更是群星璀璨,数不胜数,如:贾诩、徐庶、郭嘉、法正、荀攸、程煜等。要问三国出乎其类,拔乎其萃的谋士是谁?笔者认为,最关键的是看他出的谋、划的策,是否真正影响了历史的进程(无论促进或促退),从大格局讲,是否对历史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谋士出谋划策,你的老板得使用,反之束之高阁那就是高谈阔论,纸上谈兵。(二)、对于贾诩之评价,正史与小说基本相近。正巧家中藏有罗贯中著,毛宗岗评的《全图绣像三国演义》其中摘录毛宗岗的评语以飨读者。吾以为贾诩确属在三国一流谋臣行列之中,说他聪明绝顶,每每出招都能切中要害,一击毙命,极其阴险毒辣,几次出谋画策都能搅动天下风云,改变天下大势,所以称之为“毒士”真乃实至名归!在(《三国演义》以下简称《演义》)中,贾诩干了以下几件“大事”:其一、给董卓余党李傕郭汜出谋划策。李郭仓皇出逃,《演义》“谋士贾诩曰:诸君若弃军单行,则一亭长能縛君矣”。他让李郭杀回长安后,造成生灵涂炭,百姓遭殃,汉献帝落到李郭之手,成为玩物,天下大乱。直接把奄奄一息、苟延残喘的东汉末年王朝捣个稀巴滥,成为压倒东汉王朝这个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三国志》注释中:“…岂不由贾诩片言乎?诩之罪也一何大哉!自古兆乱,未有如此之甚”。《演义》毛宗岗评:“只贾诩一言,便使长安大乱。武士兵端起于说士舌端,可畏哉!”其二、是在他最后归顺曹操之前干了一件大事:他怂恿张绣宛城阴谋倒戈,幸亏曹操心腹猛将典韦拼死相搏,使其死里逃生;《演义》:“折兵五万余人,失去辎重无数。”曹操的猛将典韦力战而死,侄儿曹安民遇难,曹操最为疼爱的长子曹昂也死在乱军之中。 这件事,彻底打乱了曹操的既定方针,长子曹昂接班成为泡影。其三、他也干了一件引以为傲、后来受益匪浅的大事!在曹操立储之争时,贾诩表面上不选边站队,装傻充愣,实则暗中助力。《演义》:“长子曹丕,恐不得立,乃问计于中大夫贾诩。”贾诩为其出谋划策。当曹操征询他意见时,他意味深长,顾左右而言他,拿袁绍、刘表说事。《演义》:“诩对曰:思袁本初、刘景升父子也。操大笑遂立长子曹丕为王世子”。他这个宝押个正着! 等到曹丕上位,你投之以桃,我报之以李,曹丕为报贾诩之恩,封贾诩为太尉,进爵魏寿乡侯,增食邑三百,前后共八百户。又分食邑二百。其终年77岁,谥肃侯,长子贾穆继嗣。其四:张绣曾用贾诩的计策两次击败曹操;官渡之战前他审时度势劝张绣归降曹操;归降后,面对强敌袁绍,他力主与袁绍决战;在曹操与关中马超、韩遂联军相持渭南时,贾诩献离间计,瓦解马超、韩遂联军,使得曹操一举平定关中。贾诩精通兵法,身怀奇谋,计无不中,甚至曾令善于用兵的曹操几度败绩。《演义》毛宗岗评:“贾诩之知己知彼,决胜决负,斯诚善矣。”陈寿评价:算无遗策,经达权变,其良、平之亚欤!总之贾诩能在乱世中审时度势,在波谲云诡、尔虞我诈的惊涛骇浪中,稳坐钓鱼船。深晓乱世自保之术。为自保,其隐忍低调确实有一套业务,活命哲学使他本人也是活得时间最长的人,同时还保全了家人。有句俗话叫“人活七十古来希”,而贾诩竟活到77,你说牛逼不牛逼!比那些短命鬼如孙策、郭嘉、周瑜之类,多活他们几个来回!毒士虽毒,但他确实是一位“大智慧”,是最绝顶聪明之人,同时说他为三国一流谋士亦绝不为过!李儒、贾诩、程昱三人虽然都是三国中著名的“毒士”但是却根本算不上最毒。1、李儒:是董卓的女婿,同时也是董卓最重要的谋士。李儒之毒:在于他早已看出天下大乱,可建立帝王之功,直接建议董卓先下手为强占据主动,进京勤王,让董卓控制汉室,效仿王莽行权臣之道,挟天子以令诸侯,以图帝王之业。后见弘农王不好控制,直接献计鸩杀少帝以夺权。纵观李儒一生计策:进京勤王,挟天子以令诸侯,不杀袁绍,擢用名流,杀帝夺权,识破曹操,示弱退兵,设计曹操,识破连环计。一生九计,一计更甚一计,不可谓不毒,而最根本的就是进京勤王一计,直接加速了汉朝的败亡,直接打开天下大乱,诸侯争霸的混乱局面。2、程昱:程昱是曹操账下三大谋士之一,另外两人则是郭嘉和荀彧。虽然程昱是荀彧举荐给曹操的,但是却和荀彧完全不同,程昱心狠手辣是个标准的毒士。程昱之毒:《魏晋世语》中有一段话“初,曹操乏食,昱略其本县,供三日粮,颇杂以人脯,由是失朝望,故位不至公。”文中指,早期曹操军队曾经严重缺粮,当时程昱想办法为曹操解决问题,于是在自己的县城里(东阿县)强夺粮食,为曹军供应三日的粮食,这些粮食当中据说更有不少人肉。强抢粮食,甚至以人肉为食,毒是不毒?3、贾诩:曹魏开国功臣,原为董卓部将,董卓死后,献计李傕、郭汜反攻长安。李傕等人失败后,辗转成为张绣的谋士。张绣曾用他的计策两次打败曹操,官渡之战前他劝张绣归降曹操。贾诩之毒:其实董卓进京勤王,挟天子以令诸侯,鸩杀少帝等都不只是出自李儒一人之手,贾诩也有不小功劳。甚至在李儒和董卓死后,是贾诩建议李傕郭汜反攻长安,这一举动可谓直接导致了汉室的灭亡,后曹操挟天子汉献帝再次成为傀儡。从效力凉州、献计张绣、劝绣归曹、离间马韩、支持曹丕,这些成功案例,都是贾诩为自己设计的高升之路,贾诩所献之计往往损人利己,不考虑百姓的死活,为李傕等献计攻进长安,不仅加速了汉朝的灭亡,而且使得天下大乱,被认为是三国第一毒士。贾诩最毒的是他只为自己,不管跟随谁,都不能说是忠心,对他来说,保全自己才是最重要的。总结:这三人之中来看,无疑是贾诩这种自私自利,从不真正臣服谁,全是为了自己的心思最毒。但是三国时代那个谋士不毒呢?要想成功就得一将功成万骨枯。诸葛亮火烧博望坡,火烧赤壁,火烧藤甲兵再加上火烧上方谷,次次火烧,一次比一次狠毒。庞统骗曹操铁索连舟更是狠毒,直接让几十万大军逃无可逃。司马懿狼视几十年,司马家一句篡取曹魏天下,毒不毒呢?在乱世中想要成功,脚下都有累累白骨,没有谁是不毒的。

5,三国杀八人我反用贾诩好还是孙权好

人又多、装上加一马、装上武器、留个杀留几个闪、看准时机果断乱武所以肯定选贾诩
看什么身份了,主公就是孙权,反贼最好贾诩

6,三国杀贾诩玩法攻略怎样玩好贾诩

  技能解析:  完杀:  该技能用白话一点的说法来解释 就是在贾诩的回合内 如果有一名玩家(包括贾诩本人)处于濒死状态。那么,只有该玩家和贾诩可以使用桃牌将其救起。也就是说在这个濒死时刻除了贾诩和你自己以外其他人即使有桃也不能对你用。虽说这个技能可能一局游戏当中也发动不了几次,但却颠覆了三国杀传统的一些打法。华佗的急救、孙权的救援在完杀面前吃尽苦头,而以往郭嘉、刘备等人把桃发给队友、吕蒙藏桃援护等战术也可能不凑效了。  而一些蓄牌等待时机突击同时防御和回复力都比较低的武将,遇上贾诩的完杀技面前也会变得忍无可忍,因为可能还没机会爆发就因为得不到其他玩家的桃而胎死腹中,例如曹操可能卡着一手攻击牌却被贾诩杀了,太史慈还没等到较大点数的牌就被贾诩给补刀。而在这个技能下,乐不思蜀牌以及曹丕的放逐是扩大完杀精度的利器,让多少英雄闷死。而贾诩手中留个顺手牵羊、过河拆桥等待时机,或者在同伴甘宁、张辽、鲁肃等人的配合下,对大部分1血武将来说都是噩梦。不过贾诩也要在自己1血的时候提防不要失误将自己完杀死。总之完杀是一个强力控场+补刀的技能。  帷幕:  想必大多数玩家都很熟悉陆逊的谦逊以及徐庶的无言,那么你就很容易理解帷幕这个技能了。所有黑色锦囊牌,包括一些将卡牌当黑色锦囊用的武将技能都不能对贾诩使用(与徐庶的无言中的“无效”不是同一个概念),大多数黑色锦囊基本都是攻击、干扰的锦囊,帷幕不能成为这些黑色锦囊的目标使得自己的防御力、抗干扰力都提高了很多。除了这些锦囊牌以外,甘宁的奇袭、徐晃的断粮、庞统的连环等技能也在贾诩面前大幅度缩水,可能是三国杀武将里最强同时负面效果最小的抗干扰技能。对于贾诩来说最自得其乐的地方应该就是拿到防马和防具了,那样的话只能靠仅有的一把青钢剑和不多的红色顺手牵羊、过河拆桥了,同时贾诩的藏桃能力也一级棒。如果说该技能有什么负面效果,那应该说自己被乐不思蜀不能被队友通过顺、拆化解,而且也不能被队友用南蛮入侵、铁索连环收掉吧。

7,三国杀中贾诩的第三招帷幕的具体使用方法

1L误导...无懈可击的目标是锦囊不是人...帷幕不用使用的..你不能成为黑色锦囊的目标,.. 锁定技...P.S.假如于吉对贾诩 蛊惑任意锦囊.蛊惑过程中是没有颜色的..如果没人质疑,翻开是黑色锦囊,但此时贾诩已经成为了黑色锦囊的目标,该锦囊生效
也就不能成为黑色锦囊的目标,黑色的乐不思蜀,黑色的顺手牵羊,过河拆桥,决斗,闪电,火攻,南蛮入侵,兵粮寸断,借刀杀人的目标,但是是锁定技,也就是不能自己决定发动,是自动强制发动的……
开始三个问,答案是:这三种情况a都要掉血【失去体力】后面四个问,答案是:黑色的无懈可击对贾诩无效;黑色的闪电对贾诩无效;黑色的铁索连环也当然对贾诩无效。 于吉蛊惑的锦囊对贾诩无效。

8,光与夜之恋攻略是什么

一个章节的选项数量以及选择了什么,可以在章节界面顶端或者对应选项出现的小节查看。选择一个选项后如果想回到另外结局,通关后可使用溯回之涟重置,一个选项点使用一次道具。如果某一属性数量>另外属性,如月>日,则走月线。所以如果一章五个的,建议先3>2匹配好后使用一次道具就能看新剧情,从而避免浪费。第一章攻略:光结局人物:萧逸,夜结局人物:陆沉。分歧点:1-1、1-3、1-5、1-9、1-16。解锁要求:1-5灵犀、1-8信使花园、1-11回家、1-13信使洄游、1-20好友与计划,等级7-光启西岸/遇见初心。第二章攻略:第二章光结局人物:齐司礼,夜结局人物:陆沉。分歧点为:2-3、2-5、2-8、2-10、2-18。解锁要求:2-9遇见极光、2-11成长、2-14研习、216-邮箱。第三章攻略:第三章章节开启等级为10级,光结局人物:萧逸,夜结局人物:陆沉。分歧点为:3-1、3-8、3-14。解锁要求:3-2外婆小铺、3-8萧逸邂逅、3-10星光展馆、3-16铭迹、13级外婆第二章。综上所述,某一属性数量>另外属性,如月>日,则走月线。所以如果一章5个的,则3>2匹配好后使用一次道具就能看新剧情,从而避免浪费,解锁全部幕后故事需要全部溯回。

文章TAG:贾诩  攻略  三年  我今年三十岁有三个男孩但最小小孩子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如果按  

相关文章

  • 阿凡达潘多拉边境免费游玩方法

    阿凡达潘多拉边境已经正式上线了,玩家也已经可以购买游戏了,但其标准版348的定价却让不少玩家望而却步,因此不少玩家就想到了白嫖,那么怎么才能白嫖呢,有没有不花钱就能玩到阿凡达潘多拉边境的方法呢。..
  • 荒岛的王生存探索路线介绍

    荒岛的王这个游戏需要我们选择几个角色和我们一起登上荒岛,并成功在荒岛上存活并逃离荒岛就可以达成游戏胜利条件了,其中不同的角色有着不同的技能和性格。..

猜你喜欢

关于帝一应用 | 联系方式 | 发展历程 | 版权声明 | 下载帮助(?) | 广告联系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11-2022 帝一应用 www.diyiapp.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晋ICP备2023025288号-1

帝一应用所有资源均来自用户上传和网络收集整理,版权归原公司及个人所有。如有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网站编辑和QQ联系,我们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谢谢!
本站点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