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巴雷特能干掉霸王龙吗?
巴雷特枪族多为反器材步枪,是用来打轻装甲的,也就是打薄皮大馅的卡车、皮卡车和停着的直升机,也可以用作狙击步枪。使用12.7mm的普通ap弹就能击穿25mm的均质装甲,打霸王龙肯定是没问题的,霸王龙也是有血有肉有骨头的动物,它的皮不可能比金属装甲还硬吧。拿这种威力巨大的狙击枪攻击肉体实在太残忍了,可以一枪把人体打烂,子弹进入霸王龙这种大型动物体内还会高速翻滚、变形甚至炸裂,形成巨大的空腔,对身体组织造成巨大破坏。
如果一枪打在霸王龙腿上可以把它腿骨打得粉碎,要是打在肚子上,子弹钻入身体能把内脏结构搅得稀巴烂,打在脑袋上还好,瞬间毙命没有痛苦。如果使用开花弹,那基本上打在任何部位都活不了。巴雷特枪族就是以发明者朗尼·巴雷特命名,有几十款,最著名的就是M82A1和M82A2,在2010年之前的枪战游戏里出现的一般都是这两款,2010年之后出现的一般是M107和其衍生型,因为前两款已经停产了。
▲最左边就是.50口径子弹M82A1是巴雷特枪族的代表,使用的是12.7×99 NATO(.50 BMG)大口径弹药,枪身重量14公斤,最大射程6800米,有效射程1850米。因为威力太大,所以美国很多州郡都明令禁止向私人出售.50口径的M82A1,如果想卖,必须改为.416。霸王龙的体型估计差距较大,有人认为它只有6吨,有人认为是18吨。
目前出土的化石最完整的就是一头叫“苏”的霸王龙,它的体型估值也有很大差异,基本在10吨上下徘徊。而目前估算出来的最大霸王龙是UCMP118742,体长14.5米,体重16吨以上,但它只有一块残缺的上颌骨。所以霸王龙到底多大现在还没有定论。不管霸王龙多大,它都是肉做的,不可能扛得住反器材步枪,如果一枪打不死,那就补一枪。
现代狙击手都用什么狙击枪?
在电影中,我们总会看到狙击手拿着一把步枪大杀四方,这只不过是电影剧情而已。在现实的战役中,狙击手的武器当属“狙击步枪”最牛,可能你会觉得这枪很神秘?其实不然,它和普通的步枪没多大区别,它的设计基础就是普通步枪的原型,再做专门的改造和设计,让这把枪的精度变高,距离变远,可靠性大增。相比普通的步枪,狙击步枪一般都装有精确瞄准器,射击时大多是以半自动方式或手动单发射击,既然是狙击,连发自然是没多大必要的。
狙击注重暗战,敌在明,狙在暗,根本不需要狙击手去和敌人拼刀拼枪拼子弹。还有一个区别就是,普通步枪的射程一般在500米左右,狙击步枪经过改良后自带瞄准镜,射程可提高一到两倍。有相关记载,目前最远的狙击记录是阿富汗北约的狙击手一枪击毙2000多米以外的塔利班头目,子弹单单在空中飞行的时间就长达6秒钟,子弹射速那么快,6秒是什么概念?想想都觉得恐怖。
现如今,世界上最先进的狙击步枪应该是美国的M21、M24、SR25,其次是英国的恩菲尔德L42、AWM,再就是德国的PSG-1、AS50,然后才到俄罗斯的德拉贡诺夫SVD,中国造的狙击步枪暂时还没能入人眼帘。一般来说,狙击手是不会去和敌人做常规战斗的,但总有意外事件发生,一旦被敌人所发现,狙击手除了开溜意外,有时候也会被迫迎战,那么,为了防止这样的意外发生,狙击手身上除了狙击枪以外,一般都会配备其他武器,如手枪、刺刀等等近战武器,以防万一。
awm和巴雷特哪个威力大?
巴雷特的单纯威力要大,不考虑战术易用性的话,巴雷特是胜过AWM的。AWM只是普通的高精度战术狙击枪,主要作战目标是对方人员等有生力量。而巴雷特系列是大口径的反器材步枪,主要以打击对方装备、轻型载具为主,也执行一些远程或穿墙对人员狙击行为。口径上AWM也远不如巴雷特系列。巴雷特使用的是12.7×99mm弹药(.50BMG),这种弹药大家不应该陌生,它是美军勃朗宁M2大口径机关枪的弹药,二战时的美军战斗机、坦克也使用了这种机枪和子弹。
在史泰龙的《第一滴血4》中,便有一个M2机枪用.50BMG屠杀式扫射的画面,这种大口径弹药拿来打人威力也就比机关炮差那么一点,弹头长达134mm,重45.8克,直径比钢笔还粗,打到人身上就是个撕裂效果,断手断脚不在话下。如果拿二战的美军全威力弹药,著名的30-06春田弹(7.62×63mm)做对比的话,30-06的枪口动能不到4千焦,而.50BMG则可达到18千焦,威力翻了4.5倍。
实际上今天大部分狙击枪都达不到30-06这个程度,比如北约的一些狙击枪和机枪,大都使用了7.62×51mm NATO弹药,虽然也是全威力弹,但在绝对威力上比30-06还是差那么一点。(州长米尼岗用的都是NATO弹我到处说?)苏系的也差不多,苏系大多使用7.62×54R的莫辛纳甘弹(如SVD),狙击方面有7N1和7N14等专用弹药,但也就7.62NATO或30-06那个水平线上,是远比不得.50BMG这种不讲理的东西的。
那么AWM使用了什么弹药呢?它们有两种管型和两种弹药,分别是:.300英寸的温彻斯特·马格努姆弹( .300 Winchester Magnum),这种弹药对应26英寸(66cm)的枪管。.338英寸的拉普阿·马格努姆弹 (.338 Lapua Magnum),这种弹药对应27英寸(69cm)的枪管。
AWM是一种名气相当大的精确狙击步枪,在世界各地被广泛应用,其中英国陆军称其L115,而德军则称之为G22,北约方面甚至接受了其.300和.338英寸弹药的列装。但是,作为反人员战术狙击枪,它的弹药威力先天就无法与12.7mm的.50BMG相比,AWM的先进性在于它科学的枪体设计和高精度的制造工艺,以及能方便战术切换的专业化组件附加能力。
在子弹威力上,.300英寸温彻斯特·马格努姆弹虽然挂着个“马格努姆”的大药瓶之名,但它性能对标的其实是7.62×51mm NATO弹,基本上提供了比7.62NATO更高一些的射程和精度,但也仅此而已了,某些性能还不如7.62×51mm。.338的弹药也是一样,虽然挂着“马格努姆”,却基本上也不过是脱胎于7.62mm弹药等标准,1984年芬兰拉普阿开发了这种弹药,继而使之成为北约精确战术狙击枪的弹药,而美军的使用理由是——它介于.50BMG和7.62NATO之间。
所以,有些问题都不用想,使用了勃朗宁大口径机枪弹的巴雷特系列,在威力表现上不可能弱于AWM的弹药。但是,狙击步枪在单纯的火力表现之外,也应该参考其战术能力,实际上AWM的远距离狙杀能力一点都不比巴雷特系列差,在不考虑毁坏器材的情况下,它的战术表现甚至会更好,比如狙杀精度、射击隐匿性、携行性能等等都很不错,0.338 Lapua甚至拥有1000米仍然击穿防弹衣,1750米杀敌的情况。
按照狙击手的记录信息,AWM的成绩与巴雷特其实是不相上下的,顶尖成绩上AWM好一点,最高纪录是2009年英国下士克雷格·哈里森(Craig Harrison)创造的,它使用的是一支L115A3(英国版的AWM),在2475米杀死了一名塔利班,事后通过GPS定位确定了狙杀距离,这个狙杀成绩排列为官方认可的狙杀成绩第2名。
巴雷特最好的成绩为第5名,是一个叫布莱恩·克莱默(Brian Kremer)的美军中士创造的,他在2004年的伊拉克,使用一杆巴雷特M82A1反器材枪,在2300米处完成了一次狙杀。使用的弹药是挪威“Raufoss”生产的NM140 MP弹药,这是种穿爆燃多功能弹,美军称之为Raufoss Mk.211 API,其实也是.50BMG的变种。
有趣的是,尽管巴雷特步枪在顶尖战绩上略输AWM一筹,但换成弹药表现却不一样了——狙击手们的远程狙杀成绩几乎全是.50BMG创造的,这种子弹毕竟质量大、动能足,存速能力较.338好得多。比如排名紧跟在布莱恩·克莱默中士下面的第6名,这个名叫卡罗斯·哈斯库克(Carlos Hathcock)的枪炮军士使用的是一把M2重机枪,他在1967年的越南战争中,以2286米的距离射杀目标,使用的是标准的.50BMG机枪弹。
还有第一名,隐匿了姓名,被称为“联合特遣部队2号狙击手”的加拿大狙击手,它的成绩是2017年伊拉克“治安战”中创造的,他使用一杆麦克米兰TAC-50狙击枪,以及Hornady A-MAX.50子弹(.50BMG的变种),在3540米距离上杀死了对手。实际上,使用麦克米兰TAC-50发射.50BMG弹创造的超远狙击相当多,还有如2002年加拿大罗伯·弗龙下士(Rob Furlong)在阿富汗创造的2430米记录,阿伦·佩里一级下士(Arron Perry)创造的2310米记录等。
一只老虎能不能抗住巴雷特的子弹?
这是绝对不行的啊!虎哥表示真心伤不起!事实上,不要说巴雷特,一杆普通的步枪,7.62的子弹,就足够把老虎放倒了。巴雷特是什么?重型狙击枪的代名词。它发射12.7X99毫米子弹,有效射程1800米。而全世界远程狙击的记录,使用巴雷特的射手占据了多个席位。使用巴雷特最远的一次成功狙击,射手使用这个枪击中了2.8公里远的目标。
更令人震惊的数字,是巴雷特狙击枪发出的子弹,在6.8公里范围内都可以伤人。所以,修建靶场的安全范围,就要设计成这么大。这个6.8公里的距离,足以赶上一门迫击炮的最大射程了。而巴雷特狙击枪的子弹出膛速度并不高,是800多米每秒,比咱们的95步枪弹的出膛速度还低。能够取得如此优秀的远距离狙击成果,跟它采用大号的12.7毫米子弹有关,也跟这杆枪优良的设计制造有关。
而一支7.62毫米口径的步枪,其子弹就已经可以对命中的动物产生非常大的杀伤力。比如,造成下面这样的杀伤空腔。12.7毫米子弹的杀伤力,只有比7.62更强。一只大老虎的身长可以达到3米多,而体重可达300公斤以上。这样的一个大家伙,承受7.62毫米子弹都受不了几发就要倒下,何况是12.7毫米的巴雷特?所以,这个巴雷特枪,除了狙击人员等有生目标之外,还可以打击敌方的战车雷达之类的目标,也是一种非常好用的反器材枪。
事实上,所有12.7毫米枪械,当初研制都是以反器材,反轻型车辆为主要目标的,这个口径的弹药,打个悍马,M113之类的车辆,是很简单的。后来根据战场需要,把这个枪改成可以狙击人的大狙,完全是顺手捎带。至于用这个打老虎,还是免了吧。威力过剩,跟用高炮打蚊子是一个道理。好了,就写到这里吧。文字原创,配图来自公共网络,侵删。
巴雷特会不会对飞行中的武直造成威胁?
巴雷特其实就是美国的M82A1狙击步枪,其采用半自动击发方式,每扣一次扳机只能射一发子弹,考虑到对武直这类运动目标的瞄准加自动退弹装弹时间,完成一发能够击中武直机身的有效射击起码需要五秒钟。也就是说狙击手如果第一枪不能将武直击落或者重伤,那么在五秒钟时间内,很可能被武直用航炮甚至是火箭弹打成筛子,最后还在尸体上盘旋两周,以表达对狙击手大无畏精神的尊重。
即使武直不进行还击,那么五秒钟时间也完全足够脱离战场,逃之夭夭了!所以巴雷特会不会对武直构成威胁,我们只需要分析一发巴雷特狙击子弹能不能对武直造成实质性伤害即可!(半自动狙击枪射击状态)巴雷特在各类射击游戏中经常被人叫做大炮,原因就是其枪管口径大,子弹威力惊人!该枪使用与勃朗宁M2重机枪的大口径12.7×99mm (西方称.50口径),与之对应,巴雷特也经常被美国陆战队那帮四等马润称之为轻50。
虽然绰号为轻50,但是它的威力却从来没人敢轻视!在阿富汗,美军曾经用巴雷特在1000米距离远程狙杀,直接将一名塔利班成员拦腰打断,12.7毫米子弹真不是盖的!(巴雷特12.7毫米子弹真的是巴掌大!)巴雷特M82A1狙击枪最常使用的是M33型普通弹,该弹弹头约重45.8克,弹壳内装有15.23克双基发射药,膛压379Mpa,出膛速度约850米/秒。
这种弹药在1000米距离上只能击穿不足1厘米的钢板,主要适用于击杀敌方高价值的无防护有生目标。如果要用于对付重防护人体目标和轻防护装甲目标,则需要使用M8穿甲燃烧弹,相比普通弹的铅弹芯,该弹采用高强度的合金钢弹芯,弹头虽然减轻至40.34克,但是内部装药量提高到15.1克,这使得巴雷特在发射穿甲弹时,膛压达到了406Mpa,初速也提升至881米/秒,穿甲能力有了很大进步。
巴雷特M82A1使用穿燃弹时在500米距离能够击穿16毫米A3钢板,1000米距离内仍旧可以击穿10毫米厚A3钢板!因此在对付轻型装甲车时,巴雷特也可以化身为反器材步枪,远距离精准攻击车辆侧部尾部等薄弱部位,有效杀伤内部乘员!那么在满血状态能够有效应对轻装甲目标的巴雷特M82A1,如果遇到武直是否还有一击之力呢?武直被称为一树之高的火力制高点,主要执行反坦克和火力压制等任务,由于自身所携带的反坦克以及火箭弹和航炮射程一般不超过10千米,武直每次作战都必须光临交战最为激烈的战场上空,吸取了苏军米24被阿富汗游击队毒刺导弹和机枪集火攻击的狂虐惨剧后,现代武直都特别重视自身的装甲防护性,而且由于绝大多数武直没有配备弹射系统,发生突发情况只能选择硬着陆来求生,因此武直的机体结构也是很经得起蹂躏的!以全世界最著名的AH-64阿帕奇武装直升机为例,其机体虽然大部分是由轻质铝合金打造而成,但是在诸如发动机、油箱、乘员座舱等关键部位都安装了碳化硼陶瓷和凯芙拉纤维防弹装甲,足以抵挡500米距离内23毫米口径子弹的直接射击。
阿帕奇武直仅有的三块玻璃都是高强度的氧化铝防弹玻璃,可以抵挡12.7毫米子弹近距离射击和23毫米子弹远距离射击。武直最脆弱的地方莫过于螺旋桨,电影《生死狙击》中,男主角就是用12.7毫米狙击枪打断了直升机的旋翼杆而让直升机直接坠毁了。但在现实中,阿帕奇主旋翼杆使用高强度合金钢材料,能够承受12.7毫米穿甲弹直接命中而面不改色。
而阿帕奇的旋翼则是使用柔韧性良好的复合材料制造,即使被巴雷特打中,最多只能穿一个洞眼,根本无伤大雅!(电影生死狙击,主角将直升机击落)总体来看,巴雷特M82A1狙击枪虽然威力不小,但是现代武直“空中坦克”的绰号也不是白叫的,各类抗揍设计和装甲板防护几乎把武直包裹的严严实实,即使存在个别巴雷特一发子弹足够打穿的脆弱部位,也完全不影响武直的正常飞行。
98K、M24、AWM、巴雷特这四个狙击枪哪个最厉害?
左边是98K的7.92x57mm,右边是巴雷特的12.7x99mm。你说谁厉害一点呢?然后M24实际上打的是7.62x51NATO(.308win),AWM打的是.300温切斯特马格南(win mag)下图可以对比下与12.7x99的大小。98K和M24发射的动能都在3000多焦耳,而且98K压根还算不上是狙击枪,吃鸡一时爽,一直吃鸡...AWM的马格南弹动能略大,5000多焦。
但巴雷特的动能将近20000焦,这种反器材狙和前面三小朋友不是一个吨位级别的...当然,如果是打人的话还是看距离办事儿~ 巴雷特的退管原理让他的精度并不高,但弹头重,威力大,在远距离的存能很好。因此真想碰运气干个两三千米外的人就选他。而AWM的马格南弹是为了弥补像M24这种7.62NATO在1000米外的精度和动能不足而研发,如果打800-1500米的人型目标首选他。
2023-08-25 / v3.1
2023-08-25 / v1.0.3
2023-08-25 / v1.0.1
2023-08-25 / v2.19.1
2023-08-25 / v1.2.0
2023-08-25 / v2.0.1
2023-08-25 / v1.5.1
2023-08-25 / v4.4.0
2023-08-25 / v1.0.03
2023-08-25 / v5.6.6
2023-08-25 / v1.2.20230810
2023-08-25 / v2.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