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中国跨境电商是否有红利市场,我们通过iiMediaResearch(艾媒咨询)发布的《2018Q3中国跨境电商市场监测报告》来了解一下。主要原因是中美文化、政策、市场完全不同,本地化的中国巨头们能针对中国市场做到更方便。
我国电商的发展现状怎么样?
随着互联网普及率的不断提高,中国电商稳步发展。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19年上半年,中国的网络零售总额已达到195209.7亿元,占社会零售总额的24.7%,截至2019年,中国移动电商用户规模将突破7亿人。 移动终端和支付技术的进步助推电商在网民中的渗透率提升,电商体系在中国已发展成熟,用户规模逐渐触达网民规模天花板。
随着电商的稳步发展,各大电商平台都不遗余力的开拓新的营销模式来增加消费者的欲望,2019年最流行的消费模式是直播带货和社团团购。 2019上半年中国电商行业热点——直播成新带货方式 直播电商:直播带货成为新的生活方式 直播带货是从用户的角度介绍商品功能和使用效果直接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望。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88.5%的受访直播电商用户表示直播的方式能够强烈的刺激他们的消费欲望,约三成直播电商受访用户称每周会观看直播四到六次,直播俨然已经成为一种新的带货方式,渗透消费者的日常生活。
2019上半年中国电商行业热点——社区拼团发展迅速社区拼团:用户参与度高社团团购主打价格优势,通过团购方式增加用户参与度和联系度打破地理的限制。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有社区拼团经历的用户,会比较频繁地参与社区拼团。超六成的受访用户每周都会参与社区拼团。其中,27.6%的受访用户每周会参与一到三次。
超四成的用户称,优惠的价格是他们参与拼团最关注的因素,超过一半的用户表示对社区团购带来的优惠是比较满意的。 中国电商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1、新零售时代流量获取话题突出 平台多样模式创新争取用户 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电商行业进入新零售时代以来,关于用户流量获取的问题越来越受到各大平台关注。线上平台获客成本持续居高,以及发展线下带来的转型成本都成为各平台发展面对的考验。
面对流量获取的问题,电商平台开始探索更多新型电商模式,如社交电商、直播电商等创新模式涌现,电商平台对于流量的争夺将趋于白热化。 2、电商体系加速成熟 行业发展将更显规范化 中国消费者生活水平日渐提高、电商普及程度不断加强、国家政策鼓励电子商务业务的开展,多方因素推动着电商体系发展更加成熟。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中国电商行业已进入成熟发展阶段,电商在中国零售行业的位置愈加重要。
但与此同时,行业仍然存在诸多乱象,《电商法》的出台是政府重视行业规范发展的信号,未来相关监管措施仍会进一步加强。 3、消费者电商购物更注重品质 平台背书影响力扩大 电商供应链环节的日益完善,使消费者多样化的消费需求得到满足,用户对于电商购物的关注也从商品丰富度、性价比,逐渐往商品质量保障方面转移。
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在消费升级的背景下,质量保障成为各大平台争取用户的关键。而随着电商行业发展逐渐往头部靠拢,未来平台背书的作用将更加明显,口碑建设的重要性愈加突出。 4、电商平台加强社交化布局 组团拼购模式发展速度提升 现阶段各大电商平台开始注重产品社交化布局,如纷纷进入拼购、社区拼团等细分赛道,平台在社交化领域的竞争开始受到关注。
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电商社交化运营模式是降低平台获客成本的有效手段,并且能有助于商家解决销路问题,整体发展迅速,未来入局到社交化运营的电商平台将继续增加。 5、商平台加码内容营销 视频成新阶段获客重要载体 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在获客成本不断攀升的情况下,电商平台对于内容营销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而消费者信息获取趋向于碎片化,电商平台内容营销的模式也能有效切中用户需求。
未来5G应用更加深化后,以视频为载体的内容营销模式将是平台获客的重要手段,能够从展现形式、增强消费者信息等角度更好帮助产品销售。 6、基础设施完善助力电商平台渗透加强 下沉城市争夺将更趋激烈 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中国电商发展的基础环境正不断完善,如物流配送覆盖的地域、购物支付的便利性等,逐渐完善的基础设施也有助于电商平台对更多地区和人群的渗透加强。
亚马逊有没有可能撤出中国?
阿里提出的“去IOE”概念得到IT界的广泛拥护,IOE指什么呢?IBM的小型机、Oracle的数据库、EMC的存储设备,Oracle的中文名称就是甲骨文,甲骨文在IT行业中的地位可见一斑。甲骨文长期占据着数据库全球份额的半壁江山,遥遥领先于排在后面的IBM和微软。5月7日,甲骨文确定中国区将裁员900人,其中500多人将来自北京研发中心,而当前甲骨文在中国的研发人员总数为1600人左右。
今年3月,甲骨文就曾在墨西哥、美国新罕布什尔州分别裁员50人,在印度、美国硅谷分别裁员100人。显然,甲骨文这次在中国的裁员规模要大得多。好像约好一样,今年4月,亚马逊确定将停止运营亚马逊中国的国内电商业务,7月18日停止为第三方卖家提供服务,未来保留在中国的跨境电商、Kindle、AWS云计算等业务。
也就是说,中国卖家不能再在亚马逊平台上卖东西给国内客户了。这两个国际巨头为何都选择了削减在中国的业务?是国内的企业服务市场没有吸引力了吗?一、都曾经风光过亚马逊中国的前身是金山软件旗下的卓越网,成立于2000年,2004年被亚马逊并购,当时单季度营收已做到1个亿。亚马逊花了3年时间改造卓越网的数据库系统,于2007年将其名称改为“卓越亚马逊”,后于2011年改名为“亚马逊中国”,并上线“我要开店”业务,允许第三方商家入驻。
2014年,亚马逊中国开通“海外购”业务,多个国家的网上销售商品可直邮中国。亚马逊中国最多时在国内拥有15个运营中心,还开创了亚马逊全球自建物流的先例,2008年在中国B2C市场份额达到15.4%,到2011年时仍然稳居第三名。记得当时买书基本就两个选择,要么当当,要么亚马逊中国,眼睁睁看着亚马逊中国在图书方面的市场份额超过了当当,很大的原因是亚马逊中国有自建仓储和配送。
甲骨文于1989年进入中国,2002年在深圳成立在中国的首家研发中心,后相继成立北京、上海、苏州、南京研发中心。到了2015年,甲骨文在中国数据库市场的占有率高达56%,当时在全球市场的占有率为43.9%。亚马逊、甲骨文在中国都有先发优势,在各自领域都赶了个大早。亚马逊中国在很多方面都走在行业前面,一是起步早,卓越网创立时最大的竞争对手是易趣,当当也刚创立不久(1999年)。
淘宝于2003年创立,京东商城创立时间是2004年1月,也就是说2004年亚马逊进入中国时淘宝、京东都远没有站稳脚跟,然而亚马逊中国却一直不温不火、不紧不慢,错失了国内电商大爆发的良机。二是自建物流,众所周知,京东能获得在B2C市场的地位,很大程度是得益于从2007年开始启动的自建物流。亚马逊中国也有自建物流,并且不同于亚马逊全球普遍采用第三方配送,亚马逊中国拥有自己的配送网络。
然而在进入中国市场后,亚马逊花了7年时间改造卓越网,不是强化本土化,而是将其全面同化,从而眼睁睁看着京东后来居上。甲骨文就更不用说了,关系型数据库的创造者,一直是数据库领域的绝对王者,甲骨文的数据库很贵,但不可替代。阿里的第一轮“去IOE”以失败告终,就是因为Oracle难以替代。亚马逊也一直在寻求彻底抛弃Oracle,最新的进展是内部大部分基础设施已转移到AWS,并计划在2020年初彻底移除Oracle数据库软件。
具有讽刺意义的是,阿里等互联网企业竞相选择用来替代Oracle的MySQL,也是甲骨文旗下的产品,只不过它是开源、免费的。Sun于2008年收购了MySQL,甲骨文又于2009年收购了Sun,于是MySQL、JAVA都成了甲骨文的产品。不过甲骨文似乎并没有善用MySQL,就像它一直没能很好地发展云计算业务,原因很简单,就是Oracle数据库实在太能赚钱了,既然获得很滋润,干嘛要很卖力地发展不了解的新业务呢?二、水土不服亚马逊中国电商业务的失败有很多原因,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应该是亚马逊中国的高层缺少决策权。
2005年王汉华出任亚马逊中国总裁,任职期长达7年之久,但他名为总裁,实际上只负责销售,向亚马逊全球销售副总裁汇报,而没有运营、物流方面的决策权。阿里、京东制定了B2C市场的规则,亚马逊中国却完全跟不上节奏,很大的原因就是美国总部不了解中国市场却手握决策权。王汉华在2011年说过:“以后亚马逊中国在全球市场将扮演运营中心,而非决策中心。
”有一个很具代表性的例子。亚马逊在全球都使用差评率、24小时回复率两项指标考核入驻的商家,如果商家的差评率高于1%、累计3次未及时回复,则系统将自动关店。亚马逊中国也不例外,因为是系统设定,无法人为干预。相比而言,国内B2C平台则充分体现了人性化,对违规行为分级,相应的处罚措施也分级,还给予商家申诉的机会。
2010年对甲骨文来说是重要的一年,因为在那一年甲骨文在全球数据库市场的份额首次超过50%。阿里当时是甲骨文在亚太地区最大的客户,拥有全球最大的Oracle集群。当年没人会想到阿里会成为甲骨文的竞争对手,阿里于2008年创立了阿里云,并正式提出“去IOE”。如今的阿里不仅在“去IOE”,更是成为云计算领域的新贵,而这项业务是甲骨文做梦都想做大的。
如下图所示,在国内云计算市场阿里遥遥领先,而甲骨文被归在“其他”,真实排名在前十名以外。甲骨文起家靠的是数据库管理软件,收购Sun也是看重后者的软件实力,然而在国内企业级应用软件市场,甲骨文仅仅排在第四位,属于第二梯队。更为严重的是,甲骨文目前在力推云计算业务,对企业软件业务造成了冲击,因此这部分业务未来更加不乐观。
三、企业需求变了亚马逊中国尽管国内电商业务以失败告终,其跨境电商和AWS云计算业务却算得上是风生水起,并且在这两个业务上一直拥有很大的优势。既然与国内电商的打法不兼容,又很坚持自己全球一体化的电商服务,放弃份额很小的第三方商家服务无疑很明智。而且亚马逊中国还将向跨境电商的入驻商家提供贷款服务,这也会是一个业务增长点,并且也补上了电商平台“商业 物流 金融”的重要一环,吸引更多的商家入驻。
甲骨文此次裁员是因为业务重组,公司将云计算服务作为核心业务,非相关部门是裁员的重点。前面比较过国内的云计算市场,全球市场如何呢?亚马逊AWS市场份额为51.8%,牢牢占据第一的位置,排在第二的微软Azure份额为13.3%,排在第三的阿里云份额为4.6%,接下来是谷歌、IBM,甲骨文勉强能排在7、8位,与前几位的差距有点大。
看看甲骨文今年一季度的业绩,云服务和授权支持业务营收为66.62亿美元,与去年同期的65.87亿美元相比增长仅1%;云许可和内部部署许可销售额为12.5亿美元,同比下滑了4%。作为数据库和企业软件领域的霸主,很难满意这样的表现。据传为了实现业务转型,甲骨文将在全球裁员1.4万人。2018年甲骨文创始人拉里·埃里森说过:“我们是一家企业云公司,为最严苛的客户需求和最具挑战性的工作负载提供支持。
”可见甲骨文对业务转型已下了很大的决心。至于这位说的什么“担心中国超越美国”、“不能为中国培养太多技术人才”等,权当听听就好。无论如何,甲骨文是一家企业,业务发展和商业利益才是他考虑的首要因素,裁员是为了削减传统业务投入,更是传达业务转型的强烈信号,根本原因是企业服务市场早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企业服务并不是没市场了,而是随着技术、商业环境、市场竞争的变化,企业需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这种变化在短期看来并不明显,但一旦启动则势不可挡,市场变化的速度会远远超出预期,让提供企业服务的企业措手不及。亚马逊、甲骨文所做的业务调整,都是为了顺应企业需求的变化,以保证自身在市场竞争中有更大的竞争力。四、两条信息化之路国内企业的信息化大致有两条主线,一条主线是企业管理,另一条主线是电子商务。先来看企业管理主线,包括财务、OA、进销存、MRP、CRM、EHR等,也就是大家所了解的ERP的范畴,是用数据库、流程为主的技术手段改造企业管理,以增加规范性、提高效率,将各种资源更好地进行整合,从而发挥出更大的价值。
再看电子商务主线,兴起于企业网站,再到电子黄页,爆发于在线交易,再到与企业管理主线的财务、进销存、CRM等打通,当前则进阶到更广泛应用场景下的业务平台,比如饿了么。在国内,正是电子商务使得广大中小企业与信息化产生了关联,甚至深度嵌入到了业务和管理中,其渗透程度超过了企业管理主线,并且相比后者,为企业创造了更直接的价值。
与企业管理主线不同的是,电子商务主线天生就是以云计算的方式出现,企业网站的信息在云端,在线交易的数据、流程在云端,各类相关网络应用也都是云计算的形式,客户、供应商通过云端相连接。正是电子商务主线的迅猛发展,才使得国内云计算市场获得爆发式增长。相比之下,企业管理主线的云计算应用则要滞后很多,早期的企业管理系统无一例外都需要企业自备服务器,还需要相配套的局域网、网络管理,倒是大大带动了IT实施行业的发展,给企业留下的是半吊子的IT部门、高昂的软硬件成本、四处散落的信息孤岛。
当然也有例外,比如网上招聘,从一开始就是云端服务,但在企业管理主线中属于凤毛麟角。虽说企业管理系统看上去很高大上,需要企业配置复杂的软硬件,还需要配专人进行维护,但从实施效果,或者说带给企业的价值来看,却远远比不上电子商务。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电子商务维持了大量企业的生存,而企业管理系统最多只是帮助企业局部改善管理,很多时候甚至只是充充门面而已。
原因很简单,因为电子商务实现了外部资源的连接。五、企业还需要什么?除了获得业务机会,企业还希望能真正提升管理,这本来是企业管理系统被寄予厚望的核心价值,却离期望相去甚远。之所以会这样,真正原因是企业在企业管理上有很多选择,而在电子商务上别无选择。什么意思呢?企业开展在线交易是为了生存或拓展业务,只有入驻电商平台才能获得相应的业务资源,因而必须遵守平台的规则。
企业管理系统则不然,在上线信息系统前,企业已经有了自己的一套管理规范、工作习惯,就是说离开了信息系统企业照样玩得转,再加上信息系统操作相对复杂、设计常常不够合理或不符合企业实际情况,更让企业没有形成对信息系统的依赖。电子商务还有一个很显著的优点,就是云服务的形式会吸引大量企业,产生的巨量交易及配套服务迫使系统的迭代升级速度很快,在界面、流程、数据处理等方面的定制化都会越来越高,因而让企业越用越顺,进一步增加了对企业的粘性。
另外,电子商务平台上跑的数据足够真实,并且能够实现实时更新,因而可以开发出海量的应用,向企业更多的需求渗透。举个例子,入驻饿了么的商家可以很方便地获得用户对各色菜品的评价,因而可以相应调整菜单、优化食材采购;而配送提供方也能够获得用户对外卖小哥的评价,可以将这些数据直接用到绩效考核上。企业管理系统呢?一直受困于数据的真实性和联动性,影响到企业使用的热情。
简而言之,就是企业管理系统看上去很美,但为了很好地使用,需要建立一整套管理“管理系统”的体系,这对很多企业来说过于复杂了。企业需要提升管理,但很高的管理成本既是压力,又达不到可接受的投入产出比。企业管理系统也要像电子商务一样,能够将真实数据及时、准确地沉淀下来,实现了这第一步,才谈得上对数据的挖掘和应用。
钉钉、企业微信是往这个方向去,但仍然没有将日常工作与数据采集打通,仍然是一堆IT公司按照IT思路开发功能模块,最多只是因为是移动端,所以在便捷性上有所提升。浪潮的PS Cloud(与开源ERP系统Odoo合作)也是功能模块的堆砌,给人的感觉仍然是“改善了连通性的信息孤岛”。要知道,企业管理的核心是对人的管理,不只是固化的流程,还要有很多设计的内容,决不是简单的功能、流程所能解决的。
有哪些网站可以查看行业数据?
最近,有粉丝留言,问这些行业报告一般都在哪里才能找到。本着“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职业操守,今天就跟大家分享11个经常闲逛的行业报告网站。这些行业报告网站,包括免费和付费,接下来看一下。一、免费行业报告1、IXDC打开IXDC这个网站,点击行【业报告】,此时会跳转到另一个页面。https://ixdc.org/跳转之后的页面,其中就包含很多行业报告案例。
https://ixdc.org/2021/trendreport.html这里大家可以观看一些最新的报告,找一些不错的案例,点击【完整版】打开看一下。打开之后,会出现一个在线PDF观看页面,浏览一下,如果感觉不错,直接点击下载按钮。此时,即可获取一份精美的行业报告PPT,学习一下里面的设计思路。2、艾瑞网对于艾瑞网,大家应该有听过,也是一个行业内比较不错的资讯网站。
https://www.iresearch.cn/打开之后,点击【研究报告】,可以按照行业、类型、时间查找。之后点击打开,可以先在线浏览一番,如果感觉有用,点击下载。3、移动观象台移动观象台,也有很多不错的行业报告。http://mi.talkingdata.com/index.html然后点击【数据报告】,根据自己的用途,选择不同类型报告。
选择之后,直接打开,点击【下载此报告】即可下载。4、镝数据镝数据,大家应该常用吧,除了一些可视化工具的使用,里面还有很多行业报告。https://www.dydata.io/如果你是第一次注册登录,还可以获取一份50套精选行业报告。打开之后,点击【数据商品】—【行业报告】,此时会有2种类型可供下载,免费和付费。
这里打开一个免费行业报告,直接点击【下载数据】即可下载。5、中国连锁经营协会这个网站算是一个小众网站,或许大家知道的少,里面也有一些行业报告可以下载。http://www.ccfa.org.cn/portal/cn/index.jsp选择之后,将其打开,点击相应的行业报告即可下载。6、亿欧亿欧网不用多说了,打开之后,点击【研究】,即可查看相应的行业报告。
https://www.iyiou.com/research然后将其打开,可以先在线阅览,最后再点击【下载报告】。7、报告查一查报告查一查,不仅可以下载相应的行业报告,还可以直接搜索。http://report.seedsufe.com/index这里点击【报告】,可以按照类型选择。之后将其打开,点击下载即可。
8、极光对于极光这个网站,大家或许了解的也少,这是一共工具型网站,里面也有一些不错的行业报告。https://www.jiguang.cn/打开之后,点击【行业洞察】—【行业报告】。根据自己的使用需求,即可查看相应的行业报告。之后,点击【下载报告】打开。最后,阅览之后,点击下载即可。说完免费的行业报告网站,还有一些付费的网站,这些付费网站价格可不低,土豪随意。
二、付费行业报告1、发现报告首先看一下这个【发现报告】付费网站,或许大家应该也有所了解。https://www.fxbaogao.com/打开之后,首页就有推荐的热门行业报告,时间也是最新。选择一个,点击下方的【免费查看完整报告】打开看看。如果此时想要下载,就需要开通会员或单个下载。2、蜗牛报告百度文库蜗牛报告,是一个综合类行业报告网站。
https://snail.baidu.com/#/下载时,不用说,需要开通会员。3、艾媒网这个艾媒网也是只对会员开放使用,不过里面确实有很多不错的行业报告。https://www.iimedia.cn/c400点击【行业报告】即可查看。最后将其拉到底部,如果点击下载,就会弹出一个付费页面。以上图片案例素材均来源于网络分享,侵删关于本次的主题内容,就分享这么多,希望对你有帮助。
有哪些不错的网站可以查看调研报告?
这里给一个整理好的,内容来自: 铸剑师Vic(公众号)。1、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https://www.cbndata.com/report把他放到第一个,自然是因为我最喜欢,因为内容很多都跟消费相关,最重要的是:做的美。我反正又不是重度数据党,美的话看着也开心不是。2、国家统计局http://data.stats.gov.cn/官方数据这里很多都可以查的哈,只是我国的部分数据么,你懂的3、IBM商业价值研究院https://www-935.ibm.com/services/cn/gbs/ibv/说实话,他们的报告我很多都不怎么懂,都是一些细分行业的,但是看完真的是学习到了一些技术趋势,IBM牛的。
来铸剑师vic(ID:vicresource)下报告。4、财新数据http://nei.caixin.com/财新每周都有宏观相关的数据,可以连续关注,他们也出一些趋势报告,做得不错5、36氪研究院http://research.36kr.com/report.html一些报告质量不错,但是我发现他们很多比较新的报告这里不一定能找到,通过第三方发布,经常找的头大,还好我有36kr的小伙伴会提醒我又出报告了,哈哈。
6、极光大数据研究院https://www.jiguang.cn/reports有大数据,很多东西就可以稍微分析一下,他们更新频率也比较快,不错。7、阿里研究院http://www.aliresearch.com阿里么数据肯定大的,但是阿里研究院报告更新的没那么多啊,马云爸爸多漏点数据嘛8、天猫新品创新中心https://insight.tmall.com/portal/tmic_news?spm=a216w.12025734.1224965.4.69f738ea6B0CXf我对这个机构是慢慢的爱啊,有谁认识么,介绍下嘛9、腾讯研究院http://www.tisi.org/研究的内容还比较多,另外一个爸爸做的还不错10、企鹅智酷https://re.qq.com/腾讯的报告我还是首选他们,他们的报告就是我真喜欢,腾讯科技做的吧,但是网站上比较难找,公众号上比较方便,大家还是去关注他们公众号吧11、酷鹅用户研究院微信ID:kueclub不错不错哈,只是没有网页,就去公众号找哈。
12、京东大数据研究院http://research.jd.com/industry/view除了自己出报告以外也会推荐一些其他类别的报告13、头条指数https://index.toutiao.com/report今日头条的报告,做的不错,偏娱乐的多,主要是抖音火了,所以找抖音相关的报告就这边,铸剑师vic(ID:vicresource)很是喜欢啊。
14、美团点评研究院https://about.meituan.com/news.html#美团点评研究院跟36kr一样,我要找最新报告还得去别的地儿找,但是他们的报告质量我觉得已经很好了,我这么知足的人,这样就满足了15、微报告(微博官方)http://data.weibo.com/report/report微博的数据么也是比较火比加大的,他们报告除了更新慢点儿之外,还行了,不敢多奢求16、MobDatahttp://mobdata.mob.com/mobdata/report大数据公司,报告更新频率快,内容丰富,不错17、Questmobilehttp://www.questmobile.com.cn/research/report-new还是大数据公司,有数据就是好啊,可以出各种有意思的报告,他们报告还不错18、TalkingData移动观象台http://mi.talkingdata.com/reports.html大数据公司,每个月都有他们报告看,还行吧19、尼尔森https://www.nielsen.com/cn/zh/insights.html?tag=Category:FMCG and Retail老牌咨询公司了啦20、英敏特http://china.mintel.com咨询公司,他们的消费者研究和市场研究是我非常喜欢看的21、凯度中国https://cn.kantar.com/报告不错的,只是不能直接下载,要预约,哈哈22、wifipixhttp://www.wifipix.com/reports.html消费之类的报告他们做的不错,就是更新的没那么快,如果能更美点儿就好了23、R3http://www.rthree.com/cn/insight/show_list.html市场类的咨询公司,不仅限于中国,可看24、新榜报告https://report.newrank.cn内容创业方面的报告必须看他们的,微信公众号数据也最全25、卡思数据https://www.caasdata.com/index/reportPGC,KOL,红人之类的他们的还是很不错的26、有米研究院https://youcloud.com/reports/移动广告相关的他们有一些数据的,更新频率稳定27、百度交通出行数据报告http://jiaotong.baidu.com/reports/百度有那么多出行数据,做的报告也是很有意思的,只不过太垂直了,哈哈28、高德报告https://report.amap.com/download_city.do百度出报告,人家高德肯定也得出报告的呀29、飞常准大数据https://data.variflight.com/reports跟飞行相关的报告就看他们家了吧30、马蜂窝攻略http://www.mafengwo.cn/gonglve人家自己都叫攻略,确实也就是攻略,只是这些攻略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大家去玩儿的时候可以顺便下载这些攻略哈。
铸剑师vic(ID:vicresource)当年去国外玩儿的时候就下载到kindle里装着。31、睿意德http://www.ret.cn地产类的报告我就看他们家的,关注消费的话就得关注地产,这个毋庸置疑32、世联行http://www.worldunion.com.cn/slyj/list_9.aspx地产类的报告,还可以看他们的,发现地产的报告都做的没那么丑,是不是因为做地产的有钱请平面设计师啊33、艾瑞网http://report.iresearch.cn/这个大家都用到多的吧,报告数量是不错的,质量么参差不齐的,每周都去看下吧34、亿欧智库https://www.iyiou.com/intelligence/report/他们覆盖面比较齐全,内容也没那么枯燥,不错的35、胖鲸智库https://socialone.com.cn/reports/营销类的居多,他们自己也发报告,但是我更多的是去看有啥新报告出来36、投中研究院https://www.chinaventure.com.cn/cmsmodel/report/list.shtmlVC/PE行业他们的报告算是不错的,只是下载的地儿比较难找37、艾媒咨询http://report.iimedia.cn/?rCode=001会有一些免费报告的哈38、易观国际https://www.analysys.cn/article#analysis下载挺麻烦,我用的也没那么多39、前瞻产业研究院https://bg.qianzhan.com/report/40、ceicdatahttps://www.ceicdata.com/zh-hans/countries应该放前面的,全球宏观数据,不错的哈41、研报http://istock.jrj.com.cn/list,yanbao.html二级市场的很多报告这里都可以找到下面的可以忽略了,更新慢42、中国通信院http://www.caict.ac.cn/kxyj/qwfb/bps/主要发一些通信行业白皮书,关于%G,区块链,VR等的,太官方,哈哈43、admasterhttp://www.admaster.com.cn/?c=downloads
2023-12-26 / 1.4.08
2023-12-26 / 1.4.08
2023-12-26 / 1.4.08
2023-12-25 / 1.0.3
2023-12-20 / 1.1
2023-12-19 / 6.0.1
2023-12-19 / 6.0.1
2023-08-25 / v3.1
2023-08-25 / v1.0.3
2023-08-25 / v1.0.1
2023-08-25 / v2.19.1
2023-08-25 / v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