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邀请!这个农村俗语不知从哪来的不清楚,就知道我们东北这地方从冬至的第一天起数九天为一九,九九八十一天。如果从这个角度来看,当三九四九天,没有结冰,就像俗语说的开河,那就意味着,这一年是暖冬,气温持续零上,而且降水量也不大。这句老话,并不常听到,按照中国的气候看,三九四九天,是一年中最冷的时候,但三九四九开河,是很少见的。
三九将至,农村俗语“三九开了河,农夫卖老婆”,这是为什么呢?
谢邀请!这个农村俗语不知从哪来的不清楚,就知道我们东北这地方从冬至的第一天起数九天为一九,九九八十一天。有谚语为证: “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开杨柳,七九河开,八九燕来,九九黄牛遍地走”。这“一九二不出手”意是天气寒冻到了最高潮期,三九四九冰上走”,意思是这寒气有了些缓解,人们能上去滑冰了。
“五九六九开杨柳”是表示河岸的杨柳有了温暖的舒展。到了“七九”才能河开,“八九”南方的大燕而回归。“九九”就到了农耕牛犁的时节。我每天晚饭后走路锻炼,必走一段大桥,昨天我在桥上边看桥下边的冰冻的很结实,哪有开河的迹象。也许是南方吧?可南方据说河水从未冻过。更何谈农夫卖老婆一说,也许我的年龄还不算大,不知道古代的情况如何?因为对这个农村俗语一点印象也没有。
农村老话“三九四九开了河,逼的男人卖老婆”什么意思?是真的吗?
这句老话,并不常听到,按照中国的气候看,三九四九天,是一年中最冷的时候,但三九四九开河,还是很少见的。如果我们翻开历史记载,就会发现,对于气候的记载,远不如人物的记载多,大多数气候记载,都散碎的分布在各种传记文章中,很多情况下,冬无雪,就是一种暖冬的信号,而这种信号预示的,很大一种可能是,冬天无雪,会导致土地干旱,再加上暖冬的出现,会导致很多越冬害虫增加。
这种现象的出现,直接导致全年歉收。有句俗语叫做“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说的就是冬天下雪的重要性,除了缓解春旱,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缓解虫害。因为很多害虫会在寒冷的冬天死去。如果从这个角度来看,当三九四九天,还没有结冰,就像俗语说的开河,那就意味着,这一年是暖冬,气温持续零上,而且降水量也不大。
古时候没有大棚技术,没有人工降雨,几乎所有的农民都是靠天吃饭,也正是因为如此,古时候绝大多数盛世,实际上都是农民处于半饥饿状态下的盛世,只有靠大丰收,才会有饱饭和余粮。可见,在古代,暖冬无雪,对于农业的影响,是非常大的。那么,这种情况下,会不会导致卖儿买女的惨状呢?当然会,很多朋友因为穿越剧,总要梦回某某朝代,然后便叱咤风云,但如果真的穿越了,十有八九会被饿死。
因为,现代所有的技能,在古代,是没有什么用处的,因为,古代的第一要务,就是吃饱。翻开史料,即使是治世,也都会出现大饥这样的字样,而且,这种大饥,隔几年就会有一次,并不一定全都是因为战乱,地震、洪水、干旱、蝗灾,瘟疫、暴雪、酷暑、穿越到古代,当上一个农民,随随便便,就会被饿死。于是,在史料中,饥荒期间卖儿卖女的事情,非常常见。
而且,更惨的是人竟相食。就连人都可以吃了,卖儿卖女卖老婆,也是很正常的事情。那么,开垦荒地能不能行?在古代,历朝历代都开垦荒地,但这种开垦,却并没有导致实际土地的增长,而是因为战乱过后,大量土地荒芜,需要人们去耕作,所以才会开垦荒地。有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在后世研究史料时候,发现,宋朝的耕地面积,甚至要比汉朝和唐朝要大,而大家都知道,宋朝领土,连汉唐一半都不如。
因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可耕土地和领土面积并不成正比,因为农业需要的土地,是专门为耕作提供的,其他苦寒之地,不适用耕作,自然也不会当成耕地面积。这种尴尬局面,在玉米,红薯、土豆这些作物传到中国之后,才出现了根本性的改变,因为这些作物对环境的适应性非常强,山地,丘陵,很多土地贫瘠,干旱的地方,都可以种植,这才真正意义上,将可耕土地,从平原,转移到了山地丘陵,从湿润半湿润地区,扩张到了半干旱地区。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耕作技术和粮食种类的不断优化,食物的丰富不但让选择余地增加,也让人们不在会饱受饥荒之苦。以至于,很多人已经理解不了,古代饥荒的可怕和无助。我们回到这个俗语,就会明白,气候的变化,对于古代中国人的可怕影响,靠天吃饭的时代,天永远是老大,一旦出现异常天气,比如暖冬的出现,无雪天气的出现。
2023-12-26 / 1.4.08
2023-12-26 / 1.4.08
2023-12-26 / 1.4.08
2023-12-25 / 1.0.3
2023-12-20 / 1.1
2023-12-19 / 6.0.1
2023-12-19 / 6.0.1
2023-08-25 / v3.1
2023-08-25 / v1.0.3
2023-08-25 / v1.0.1
2023-08-25 / v2.19.1
2023-08-25 / v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