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游戏,APP下载,公益下载:帝一应用

帝一应用手机版|下载排行|最近更新|tags标签汇总

当前位置:首页 - 攻略 - 手游攻略 - 64式轻坦攻略,15式轻坦哪个厂家生产

64式轻坦攻略,15式轻坦哪个厂家生产

时间:2022-09-17 23:58:51来源:整理作者:佚名投稿 手机版

本文目录一览

1,15式轻坦哪个厂家生产

中国内蒙古第一机集团由于性能优良,海陆空三军都有大量15式坦克换装需求,生产线批量生产任务重。加装了车长周视瞄准镜。被称为“战斗力倍增器”。15式坦克是一个三人小组,包括驾驶员、火炮指挥官和车辆指挥官。车辆指挥员负责指挥整个车辆的作战。所谓的猎杀系统是指“双命令模式”。在周观测系统的支持下,车辆指挥员可以加强战场情报收集能力,为火炮指挥员指明目标,必要时可以越过炮兵指挥员对火炮的控制,从而有效地完成歼敌任务。

15式轻坦哪个厂家生产

2,加了枪托的毛瑟驳壳枪盒子炮到底性能能提升多少

很难说它性能有多优秀...64式微冲只能说是当年时代环境下借鉴了各种成熟技术而产出的一支消音冲锋枪。一点点盘吧它很大程度上参考了56冲(AK),但由于机匣是铣削的,因此重量较大。握把、保险兼防尘盖,弹匣卡榫,甚至冲压的机匣盖也带有很明显的AK风格,折叠枪托则是直接用56-1的。在复进簧尾部还有一块缓冲垫用来减轻枪机后坐冲量。由于它是一杆冲锋枪,因此没用AK那种导气式,而是采用了较为简单的自由枪机原理,前冲式击发,这都是早期一竿子冲锋枪的常见原理。但前冲击发在机匣太脏,子弹装药差等情况下容易出现炸壳或者炸膛的风险。它发射的是基于7.62x25mm 51式手枪弹的亚音速版的64式微声弹,弹头质量7.9克(接近56式步枪弹),初速290-305m/s,弹头设计为步枪弹样式的尖头,钢芯,这主要是当年在抗美援朝时已经遇到身着M52尼龙防弹衣的美军,因此设计时考虑到了侵彻力。消音部件采用了比较常见的多腔室隔音消音原理,64的枪管末端开了4条9个总计36个泄压孔用来降低膛口的燃气压力。然后经由一个大膨胀室和由大到小的13个消音碗让火药燃气在途径时逐级膨胀,等喷出消音筒时,火药燃气的压力已经很低,以此起到降低膛口噪音的目的。64的射速一直被人吐槽,高达1000-1300发/分,这种射速在全自动时非常难控。消音的效果不错,夜间在50米处也无法见到膛口焰,用来抵近摸哨倒很合适。由于64也能发射标准的51式手枪弹,且消音器是个易损耗材,因此对越自卫反击战期间,战士们也会直接拆掉消音器当做普通冲锋枪使用。不过,这枪的准心和照门都在消音筒上,拆了的话没法瞄是个问题,但近距离泼水也无所谓瞄不瞄了。最后丢个Dboy枪炮世界站的参数
很难说它性能有多优秀...64式微冲只能说是当年时代环境下借鉴了各种成熟技术而产出的一支消音冲锋枪。一点点盘吧它很大程度上参考了56冲(AK),但由于机匣是铣削的,因此重量较大。握把、保险兼防尘盖,弹匣卡榫,甚至冲压的机匣盖也带有很明显的AK风格,折叠枪托则是直接用56-1的。在复进簧尾部还有一块缓冲垫用来减轻枪机后坐冲量。由于它是一杆冲锋枪,因此没用AK那种导气式,而是采用了较为简单的自由枪机原理,前冲式击发,这都是早期一竿子冲锋枪的常见原理。但前冲击发在机匣太脏,子弹装药差等情况下容易出现炸壳或者炸膛的风险。它发射的是基于7.62x25mm 51式手枪弹的亚音速版的64式微声弹,弹头质量7.9克(接近56式步枪弹),初速290-305m/s,弹头设计为步枪弹样式的尖头,钢芯,这主要是当年在抗美援朝时已经遇到身着M52尼龙防弹衣的美军,因此设计时考虑到了侵彻力。消音部件采用了比较常见的多腔室隔音消音原理,64的枪管末端开了4条9个总计36个泄压孔用来降低膛口的燃气压力。然后经由一个大膨胀室和由大到小的13个消音碗让火药燃气在途径时逐级膨胀,等喷出消音筒时,火药燃气的压力已经很低,以此起到降低膛口噪音的目的。64的射速一直被人吐槽,高达1000-1300发/分,这种射速在全自动时非常难控。消音的效果不错,夜间在50米处也无法见到膛口焰,用来抵近摸哨倒很合适。由于64也能发射标准的51式手枪弹,且消音器是个易损耗材,因此对越自卫反击战期间,战士们也会直接拆掉消音器当做普通冲锋枪使用。不过,这枪的准心和照门都在消音筒上,拆了的话没法瞄是个问题,但近距离泼水也无所谓瞄不瞄了。最后丢个Dboy枪炮世界站的参数我是萨沙,我来回答。很烂的手枪。击毙1个歹徒需要12枪的小砸炮?公安三大件之一64式手枪作者:萨沙本文章为萨沙原创,谢绝任何媒体转载关于64式手枪的文章已经很多了。作为警方的三大件,64式手枪已经使用接近40年,优点和缺点早已被说烂了。小砸炮击毙1个人需要12枪?听萨沙说说吧。52式公安手枪52式公安手枪64式手枪名气很大。太空员杨利伟就佩戴1支64式手枪,用于降落以后可能遭遇野兽或者歹徒的自卫。64式手枪的原形,是名气不大的52式公安手枪。52式公安手枪是继51式手枪以后(托卡列夫手枪的中国仿制品),中国第一款自产手枪。52式公安手枪是警察专用,仿造全世界赫赫有名的德国PPK半自动手枪。不错,PPK就是007詹姆斯邦德的配枪,希特勒自杀用的也是PPK。PPK早在1908年研发成功,时至今日仍然在大面积使用,已经超过100年。在今天的德国,一支PPK自卫手枪的售价大概是4000多人民币,并不算便宜。由此,足可见PPK性能的优秀。PPK不过,52式公安手枪却是PPK的粗劣仿制品。它采用和PPK相同的7.65毫米手枪弹,结构也大体相同,取消了弹匣的指托。缺少指托导致手枪的人机功效较差,影响了全枪的综合性能。更关键的是,在1952年中国军工水平过于低下,加工技术远远低于德国。资料中这么写:一位在公安战线上工作多年的老同志,据他的回忆,52式手枪加工甚为粗糙,武器内部加工后的刀痕遍布,与缴获的德制原版PPK比较,显得颇为寒酸。且防腐工艺也不过关,易锈蚀。当年一次蹲守任务,在草丛中埋伏了一天一夜后,发现手枪表面已经锈成黄褐色。所使用的钢材亦不合适,偏软,许多保存下来的52式手枪扳机护圈均有变形的现象。一款完美武器,完全被仿制的加工技术搞砸了。PPK同时,我国不能生产7.65毫米手枪弹,必须从国外(主要是东欧国家)进口,这自然不是长久之计。于是,52式手枪并没有大面积装备。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中国警察主要装备54式手枪和乱七八糟的各种缴获手枪。80年代,在剿灭东北2个持枪歹徒的枪战中,一名路过法警见义勇为,果断开枪。他手中的枪支,竟然是抗战时期日军使用的王八盒子手枪,使用了至少40年之久。结果该枪第1枪子弹没走直线,第2枪就卡壳,歹徒立即用自动步枪扫射还击,法警光荣牺牲。而在那个年代,这种王八盒子的杂牌枪并不罕见。一些偏远山区基层公安,甚至还用李向阳用的驳壳枪。杂牌手枪不谈,即便是54式手枪也有很多问题。技术上的不想多说,类似文章太多。54式手枪简而言之,54式手枪适合军用,它的威力太大,曾有1枪击中歹徒后,子弹穿过身体又将不远处1名群众脚掌击穿的例子。也有室内开枪后,子弹穿透歹徒腹部又连续跳弹2次,击碎另1个歹徒的头骨。所以,民警在城市中人多的地方,往往不敢使用54式手枪随便射击,怕造成误伤。同时,54式手枪的保险设计有问题,还是比较容易走火,不符合警用手枪的需要。在中国,大部分警察一辈子开不了几枪,手枪主要是威慑作用,走火只会打死自己。自然,54手枪的原尊托卡列夫手枪,是为了苏联在二战中取胜的军用武器。只要威力大加廉价还可以大量生产即可,没有必要过于考虑安全性。另外,54式手枪太大,不利于警察携带尤其不适合便衣隐藏枪支。现实的要求下,军方和警方都要求研发一种取代52式公安手枪的小型自卫手枪。五六十年代,军人是国家的第一位,所以这种手枪优先满足军队的要求。这样,在52式公安手枪或者说PPK手枪基础上,最终于1964年研发了64式手枪。64式手枪多说一句,期间的1959年根据苏联援助的马卡洛夫手枪图纸,我们自研了59式手枪。59式手枪对于加工要求很高,导致我国的产品质量很低,出现过很多走火事故。最终,59式手枪根本没有定型就直接淘汰了,前后不过1年,只装备军方少数高级军官和保卫部门。64式手枪的研制,是建立在我国成功生产7.62毫米手枪弹的基础上的。7.62毫米手枪弹和PPK的7.65毫米手枪弹的主要性能相似。区别是7.65毫米手枪弹采用半凸缘式底缘弹壳,弹壳底缘直径是9.06毫米,弹壳长17.3毫米。而64式手枪弹则是采用无凸缘式底缘弹壳,弹壳底缘直径是8.44毫米,弹壳长16.8毫米。原则上,7.65毫米的PPK手枪可以发射64式的7.62毫米子弹,但64式手枪不能发射7.65毫米子弹。扯远了。64式手枪是在52式和PPK手枪基础上的改进型。遗憾的是,64式手枪的综合性能显然不如原尊。更惨的是,明明是1964年就研发成功。因文革的影响,该枪一直没有大规模生产,直到80年代才开始量产装备军警。64式手枪有着很多优点,这基本都是传承PPK手枪而来。最大的优点,在于64式手枪的安全性较好。具体怎么好,类似文章很多,萨沙也不多说了。另外,64式手枪也具有快速反应能力。因为设计合理,该枪上弹匣的速度很快,便于持续射击。枪即便上了保险,只要子弹上膛,64式手枪也可以直接扣动扳机发射。对于随时可能遇到危险的警察,快速反应具有巨大的意义。另外,64式手枪的后坐力较小。以萨沙使用64式手枪打靶的经验来说,这枪很容易控制,连续射击也没有问题,比较容易训练。而54式手枪后坐力要大的多,枪身跳动明显,新手会有畏惧感。还有,64式手枪体积很小,重量轻,便于高级军官和警察长期佩戴。萨沙写过很多案件,中国歹徒购买制式手枪作案,基本都会选择64和77式。它们体积很小,可以随意放入裤袋中。几乎没有人会选择54式手枪,因为体积较大,不好隐藏。著名的董利案件中,董利就揣着1支64式手枪堂而皇之四处流传。因枪支体积小,董利根本不怕被人发现。总体来说,64式手枪大体满足了军队高级军官自卫以及警察的日常需要。不过,作为一款一战前的手枪延伸而来的产物,64式手枪也有很多问题。其一,就是威力不够。这主要是7.62毫米手枪弹的问题。根据我国的相关杀伤动能标准,杀伤人体所需动能为80焦耳,而杀伤马匹的动能则为180焦耳,所以该枪的枪口动能设定为220焦耳,其威力理论上能满足日常自卫的需要。实际上,这个数值显然有问题。彭加木他们在罗布泊的时候,曾经追猎过1只野骆驼。彭加木的队友,当过兵的陈百录用64式手枪射击:“我坐在5座车的后排,身上挂着64式手枪。这把枪从出发到现在从来没有用过,我把枪从车窗伸出去,瞄准,”陈百录说。“我扣了两下板机,一两米远的距离而且射出两颗子弹,它还在跑!”“车上的人都在叫,陈百录,你这当兵的,枪法咋这么差!”其实子弹是射中了。不一会,血随着野骆驼的跃动一下一下地往外喷。不行,得打脑袋!有人喊。陈百录再一次瞄准,一枪、二枪、三枪!“突然之间,野骆驼不跑了,回过身来,四腿杈开很大地站住,眼睛瞪着我们,一分钟,两分钟,十分钟,二十分钟,我们吓得大气不敢出,动也不敢动。突然,轰的一下,野骆驼倒下了”。看看,打一头野骆驼用了至少5发子弹,而且很可能是击中头部才致命的。即便如此,野骆驼也坚持了20分钟才倒下去。打大型动物这样,打人呢?而深圳2009年劫持人质案。面对吸毒产生幻觉的歹徒,2名特警使用64式手枪连续射击了12枪才将其击毙。根据视频显示,歹徒是中了5枪以后才向后摔倒的,前4枪不是没有打中就是击中没有效果。当时报道记载:黑衣民警探出头朝保安亭内望了一眼,但被歹徒发现。突然,歹徒发疯似地举起菜刀朝蹲在地上的人质郑某砍了下去。就在此时,一直躲在岗亭旁的白衣民警果断举枪向歹徒射击。第一声枪响后,歹徒被击中,身体下滑,但很快又站起来,举刀砍向人质。见歹徒还没有放下菜刀,白衣民警继续向歹徒射击……歹徒在中第三枪后仍然负隅顽抗,举刀砍向女人质。在这千钧一发之际,2名民警齐齐举枪向歹徒射击,“砰砰砰……”连续的枪响声中,歹徒终于倒下了。。万幸的是,歹徒吸毒过量,反应较慢,凶器也只是随手操起的菜刀。如果歹徒也是持枪或者神志清醒,这次解救人质的结果还很难说。这类的例子非常多,小砸炮的外号并不仅仅说该枪枪声很小,还有抱怨威力小的意思。资料中写道:一个巡夜片警抓获一撬门贼,贼用铁棍反抗,片警开枪自卫打光弹匣内6颗子弹,6发5中,但还是被贼击晕,片警第二天早上才苏醒过来,发现贼因为失血过多死于200米外的水沟里。自然,手枪威力小也是相对的。如果击中头部或者重要内脏,还是可以1枪毙命的。萨沙看过多个使用64手枪杀人和自杀的案例,这枪绝对打的死人。只是,通过对子弹的反复测试,认为这种弹药的停止率(一枪将敌人打的失去抵抗能力)是百分之五十几。而目前美国警察主流手枪的数值,均在百分之八十甚至百分之九十以上。萨沙的肥手另外,64式手枪就是人机功效不好。这个也很多人说过了。和52式手枪一样,64式取消了PPK弹匣的指托,握把厚度又小。这导致手掌较大的射手,小指头基本是悬空的,掌心也是悬空的,导致握枪非常变扭。不要小看这个问题,对于手枪使用是致命的。萨沙用64式手枪射击时,就觉得握枪比较变扭。萨沙因为遗传因素的手掌比普通男人要小一些,仍然觉得握枪很不舒服。如果手掌很大的军警,感受就可想而知。这不利于射击训练,也不利于射击精度。还有最大的问题,恐怕就是枪的重心不对。刻意减低枪支重量,导致枪的重心和PPK不同,上重下轻,射击时候跳动明显,严重影响了手枪射击的精度。客观来说,64式手枪在设计的60年代算是世界中流手枪,并不算很落后。在80年代,64式手枪相比众多世界名枪,早已过时了,应该淘汰了。就以装弹为例。在60年代,64式手枪可以装弹7发并不算少了,在今天就太少。也许,这就是新疆特警装备格洛克手枪的原因吧。
很难说它性能有多优秀...64式微冲只能说是当年时代环境下借鉴了各种成熟技术而产出的一支消音冲锋枪。一点点盘吧它很大程度上参考了56冲(AK),但由于机匣是铣削的,因此重量较大。握把、保险兼防尘盖,弹匣卡榫,甚至冲压的机匣盖也带有很明显的AK风格,折叠枪托则是直接用56-1的。在复进簧尾部还有一块缓冲垫用来减轻枪机后坐冲量。由于它是一杆冲锋枪,因此没用AK那种导气式,而是采用了较为简单的自由枪机原理,前冲式击发,这都是早期一竿子冲锋枪的常见原理。但前冲击发在机匣太脏,子弹装药差等情况下容易出现炸壳或者炸膛的风险。它发射的是基于7.62x25mm 51式手枪弹的亚音速版的64式微声弹,弹头质量7.9克(接近56式步枪弹),初速290-305m/s,弹头设计为步枪弹样式的尖头,钢芯,这主要是当年在抗美援朝时已经遇到身着M52尼龙防弹衣的美军,因此设计时考虑到了侵彻力。消音部件采用了比较常见的多腔室隔音消音原理,64的枪管末端开了4条9个总计36个泄压孔用来降低膛口的燃气压力。然后经由一个大膨胀室和由大到小的13个消音碗让火药燃气在途径时逐级膨胀,等喷出消音筒时,火药燃气的压力已经很低,以此起到降低膛口噪音的目的。64的射速一直被人吐槽,高达1000-1300发/分,这种射速在全自动时非常难控。消音的效果不错,夜间在50米处也无法见到膛口焰,用来抵近摸哨倒很合适。由于64也能发射标准的51式手枪弹,且消音器是个易损耗材,因此对越自卫反击战期间,战士们也会直接拆掉消音器当做普通冲锋枪使用。不过,这枪的准心和照门都在消音筒上,拆了的话没法瞄是个问题,但近距离泼水也无所谓瞄不瞄了。最后丢个Dboy枪炮世界站的参数我是萨沙,我来回答。很烂的手枪。击毙1个歹徒需要12枪的小砸炮?公安三大件之一64式手枪作者:萨沙本文章为萨沙原创,谢绝任何媒体转载关于64式手枪的文章已经很多了。作为警方的三大件,64式手枪已经使用接近40年,优点和缺点早已被说烂了。小砸炮击毙1个人需要12枪?听萨沙说说吧。52式公安手枪52式公安手枪64式手枪名气很大。太空员杨利伟就佩戴1支64式手枪,用于降落以后可能遭遇野兽或者歹徒的自卫。64式手枪的原形,是名气不大的52式公安手枪。52式公安手枪是继51式手枪以后(托卡列夫手枪的中国仿制品),中国第一款自产手枪。52式公安手枪是警察专用,仿造全世界赫赫有名的德国PPK半自动手枪。不错,PPK就是007詹姆斯邦德的配枪,希特勒自杀用的也是PPK。PPK早在1908年研发成功,时至今日仍然在大面积使用,已经超过100年。在今天的德国,一支PPK自卫手枪的售价大概是4000多人民币,并不算便宜。由此,足可见PPK性能的优秀。PPK不过,52式公安手枪却是PPK的粗劣仿制品。它采用和PPK相同的7.65毫米手枪弹,结构也大体相同,取消了弹匣的指托。缺少指托导致手枪的人机功效较差,影响了全枪的综合性能。更关键的是,在1952年中国军工水平过于低下,加工技术远远低于德国。资料中这么写:一位在公安战线上工作多年的老同志,据他的回忆,52式手枪加工甚为粗糙,武器内部加工后的刀痕遍布,与缴获的德制原版PPK比较,显得颇为寒酸。且防腐工艺也不过关,易锈蚀。当年一次蹲守任务,在草丛中埋伏了一天一夜后,发现手枪表面已经锈成黄褐色。所使用的钢材亦不合适,偏软,许多保存下来的52式手枪扳机护圈均有变形的现象。一款完美武器,完全被仿制的加工技术搞砸了。PPK同时,我国不能生产7.65毫米手枪弹,必须从国外(主要是东欧国家)进口,这自然不是长久之计。于是,52式手枪并没有大面积装备。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中国警察主要装备54式手枪和乱七八糟的各种缴获手枪。80年代,在剿灭东北2个持枪歹徒的枪战中,一名路过法警见义勇为,果断开枪。他手中的枪支,竟然是抗战时期日军使用的王八盒子手枪,使用了至少40年之久。结果该枪第1枪子弹没走直线,第2枪就卡壳,歹徒立即用自动步枪扫射还击,法警光荣牺牲。而在那个年代,这种王八盒子的杂牌枪并不罕见。一些偏远山区基层公安,甚至还用李向阳用的驳壳枪。杂牌手枪不谈,即便是54式手枪也有很多问题。技术上的不想多说,类似文章太多。54式手枪简而言之,54式手枪适合军用,它的威力太大,曾有1枪击中歹徒后,子弹穿过身体又将不远处1名群众脚掌击穿的例子。也有室内开枪后,子弹穿透歹徒腹部又连续跳弹2次,击碎另1个歹徒的头骨。所以,民警在城市中人多的地方,往往不敢使用54式手枪随便射击,怕造成误伤。同时,54式手枪的保险设计有问题,还是比较容易走火,不符合警用手枪的需要。在中国,大部分警察一辈子开不了几枪,手枪主要是威慑作用,走火只会打死自己。自然,54手枪的原尊托卡列夫手枪,是为了苏联在二战中取胜的军用武器。只要威力大加廉价还可以大量生产即可,没有必要过于考虑安全性。另外,54式手枪太大,不利于警察携带尤其不适合便衣隐藏枪支。现实的要求下,军方和警方都要求研发一种取代52式公安手枪的小型自卫手枪。五六十年代,军人是国家的第一位,所以这种手枪优先满足军队的要求。这样,在52式公安手枪或者说PPK手枪基础上,最终于1964年研发了64式手枪。64式手枪多说一句,期间的1959年根据苏联援助的马卡洛夫手枪图纸,我们自研了59式手枪。59式手枪对于加工要求很高,导致我国的产品质量很低,出现过很多走火事故。最终,59式手枪根本没有定型就直接淘汰了,前后不过1年,只装备军方少数高级军官和保卫部门。64式手枪的研制,是建立在我国成功生产7.62毫米手枪弹的基础上的。7.62毫米手枪弹和PPK的7.65毫米手枪弹的主要性能相似。区别是7.65毫米手枪弹采用半凸缘式底缘弹壳,弹壳底缘直径是9.06毫米,弹壳长17.3毫米。而64式手枪弹则是采用无凸缘式底缘弹壳,弹壳底缘直径是8.44毫米,弹壳长16.8毫米。原则上,7.65毫米的PPK手枪可以发射64式的7.62毫米子弹,但64式手枪不能发射7.65毫米子弹。扯远了。64式手枪是在52式和PPK手枪基础上的改进型。遗憾的是,64式手枪的综合性能显然不如原尊。更惨的是,明明是1964年就研发成功。因文革的影响,该枪一直没有大规模生产,直到80年代才开始量产装备军警。64式手枪有着很多优点,这基本都是传承PPK手枪而来。最大的优点,在于64式手枪的安全性较好。具体怎么好,类似文章很多,萨沙也不多说了。另外,64式手枪也具有快速反应能力。因为设计合理,该枪上弹匣的速度很快,便于持续射击。枪即便上了保险,只要子弹上膛,64式手枪也可以直接扣动扳机发射。对于随时可能遇到危险的警察,快速反应具有巨大的意义。另外,64式手枪的后坐力较小。以萨沙使用64式手枪打靶的经验来说,这枪很容易控制,连续射击也没有问题,比较容易训练。而54式手枪后坐力要大的多,枪身跳动明显,新手会有畏惧感。还有,64式手枪体积很小,重量轻,便于高级军官和警察长期佩戴。萨沙写过很多案件,中国歹徒购买制式手枪作案,基本都会选择64和77式。它们体积很小,可以随意放入裤袋中。几乎没有人会选择54式手枪,因为体积较大,不好隐藏。著名的董利案件中,董利就揣着1支64式手枪堂而皇之四处流传。因枪支体积小,董利根本不怕被人发现。总体来说,64式手枪大体满足了军队高级军官自卫以及警察的日常需要。不过,作为一款一战前的手枪延伸而来的产物,64式手枪也有很多问题。其一,就是威力不够。这主要是7.62毫米手枪弹的问题。根据我国的相关杀伤动能标准,杀伤人体所需动能为80焦耳,而杀伤马匹的动能则为180焦耳,所以该枪的枪口动能设定为220焦耳,其威力理论上能满足日常自卫的需要。实际上,这个数值显然有问题。彭加木他们在罗布泊的时候,曾经追猎过1只野骆驼。彭加木的队友,当过兵的陈百录用64式手枪射击:“我坐在5座车的后排,身上挂着64式手枪。这把枪从出发到现在从来没有用过,我把枪从车窗伸出去,瞄准,”陈百录说。“我扣了两下板机,一两米远的距离而且射出两颗子弹,它还在跑!”“车上的人都在叫,陈百录,你这当兵的,枪法咋这么差!”其实子弹是射中了。不一会,血随着野骆驼的跃动一下一下地往外喷。不行,得打脑袋!有人喊。陈百录再一次瞄准,一枪、二枪、三枪!“突然之间,野骆驼不跑了,回过身来,四腿杈开很大地站住,眼睛瞪着我们,一分钟,两分钟,十分钟,二十分钟,我们吓得大气不敢出,动也不敢动。突然,轰的一下,野骆驼倒下了”。看看,打一头野骆驼用了至少5发子弹,而且很可能是击中头部才致命的。即便如此,野骆驼也坚持了20分钟才倒下去。打大型动物这样,打人呢?而深圳2009年劫持人质案。面对吸毒产生幻觉的歹徒,2名特警使用64式手枪连续射击了12枪才将其击毙。根据视频显示,歹徒是中了5枪以后才向后摔倒的,前4枪不是没有打中就是击中没有效果。当时报道记载:黑衣民警探出头朝保安亭内望了一眼,但被歹徒发现。突然,歹徒发疯似地举起菜刀朝蹲在地上的人质郑某砍了下去。就在此时,一直躲在岗亭旁的白衣民警果断举枪向歹徒射击。第一声枪响后,歹徒被击中,身体下滑,但很快又站起来,举刀砍向人质。见歹徒还没有放下菜刀,白衣民警继续向歹徒射击……歹徒在中第三枪后仍然负隅顽抗,举刀砍向女人质。在这千钧一发之际,2名民警齐齐举枪向歹徒射击,“砰砰砰……”连续的枪响声中,歹徒终于倒下了。。万幸的是,歹徒吸毒过量,反应较慢,凶器也只是随手操起的菜刀。如果歹徒也是持枪或者神志清醒,这次解救人质的结果还很难说。这类的例子非常多,小砸炮的外号并不仅仅说该枪枪声很小,还有抱怨威力小的意思。资料中写道:一个巡夜片警抓获一撬门贼,贼用铁棍反抗,片警开枪自卫打光弹匣内6颗子弹,6发5中,但还是被贼击晕,片警第二天早上才苏醒过来,发现贼因为失血过多死于200米外的水沟里。自然,手枪威力小也是相对的。如果击中头部或者重要内脏,还是可以1枪毙命的。萨沙看过多个使用64手枪杀人和自杀的案例,这枪绝对打的死人。只是,通过对子弹的反复测试,认为这种弹药的停止率(一枪将敌人打的失去抵抗能力)是百分之五十几。而目前美国警察主流手枪的数值,均在百分之八十甚至百分之九十以上。萨沙的肥手另外,64式手枪就是人机功效不好。这个也很多人说过了。和52式手枪一样,64式取消了PPK弹匣的指托,握把厚度又小。这导致手掌较大的射手,小指头基本是悬空的,掌心也是悬空的,导致握枪非常变扭。不要小看这个问题,对于手枪使用是致命的。萨沙用64式手枪射击时,就觉得握枪比较变扭。萨沙因为遗传因素的手掌比普通男人要小一些,仍然觉得握枪很不舒服。如果手掌很大的军警,感受就可想而知。这不利于射击训练,也不利于射击精度。还有最大的问题,恐怕就是枪的重心不对。刻意减低枪支重量,导致枪的重心和PPK不同,上重下轻,射击时候跳动明显,严重影响了手枪射击的精度。客观来说,64式手枪在设计的60年代算是世界中流手枪,并不算很落后。在80年代,64式手枪相比众多世界名枪,早已过时了,应该淘汰了。就以装弹为例。在60年代,64式手枪可以装弹7发并不算少了,在今天就太少。也许,这就是新疆特警装备格洛克手枪的原因吧。79冲锋枪还存在的主要原因是存量巨大,而且配套的子弹多的要命,不消耗出去实在是划不来。从1979年定型,到1992年停产,79式冲锋枪生产了20多万支,产量高的年份1年就能搞出3万支,完全是当做廉价武器疯狂制造的,非常符合它的定位。生产这么多当然也要用出去,除了战争时期的部队装备外,79还被大量装备给武警、公安队伍和民兵,成了除56式冲锋枪外,地方上火力最猛的轻武器枪械。当然,因为设计上的原因,79式冲锋枪的问题相当多,主要集中在故障率频发和射速过高问题上。这两个问题实际又是一个问题,过高的射速造成了频繁的卡壳,偏偏因为它是款从56式上微缩而来的奇葩“导气式冲锋枪”,连供弹结构都设计的比较玄幻,采用了一种本应是工程性故障的,名为“偏火”的方式帮助降低枪弹卡壳问题。可想而知,这种凑合搞出来的东西能有什么好名声?79式的装备历程基本就是一路挨喷的历程,什么老卡壳啦、拉机柄割肉啦、射速过高啦、弹匣容量小啦、连发无准头啦、弹匣一摔就完蛋啦,很多很多。除了结构设计问题,还有很大部分责任应归罪于79式的生产工艺,相当一部分79都因为生产不合格而浪费了,而通过装备的部分,则也有很多加工不到位的情况,一个典型的问题就是弹匣,稍微变形就对不上口,实在太娇气。此外卡壳与51式手枪弹的关系也很大,许多子弹的底缘制作的并不标准,而质量高的弹药确实可以显著降低79的卡壳率。但当时国家的条件也就那样,不用79用什么?有段时间西方还真对我们敞开了怀抱,要什么可以买什么,轻武器也都送过来一一过目,但最后有哪种武器被选用了?一个也没有,国家更愿意把紧缺的外汇用在重武器、战斗机、先进技术这些方面,冲锋枪这种玩意儿能凑合也就行了,实在没闲钱摆弄什么MP5、UZI了。再说了,战争中79式表现的也不算太烂,出侦查任务时79往往是标配,它轻便,在山野中比较节省体力,发射也简单快速,熟练者可做到掰开挂上火就打,高达1000发/分钟的射速也保证了近距离时恐怖的弹雨泼洒能力。所以,难用归难用,79还算是能用得下去。公安、武警队伍也是没办法,执行的都是治安任务,总不可能掏出56式冲锋枪把人往死里打吧?那玩意儿喊着是冲锋枪,实际是突击步枪。而64、54这些手枪的威力又实在镇不住邪,没法在与犯罪分子的斗争中取得优势,那么79冲也就成了唯一的选择了。对公安武警来说,79冲也有个好处,它单发精度还可以。虽然使用的是手枪弹,但54、64这类手枪没谁能做到79那样的射程和精准,当用出经验之后,许多时候79冲都担任了“狙击枪”的角色,用来在不近不远的距离射杀嫌犯,表现的还挺好。51式手枪弹的存世巨大也是79冲被长期使用的一大要素,这种手枪弹仿自苏联托卡列夫7.62X25mm手枪弹,50式、54式冲锋枪都是采用这种弹药,简直要多少有多少,甚至早年还都是黄铜弹壳的,后期才换成了覆铜钢,每年光处理过期弹药都费劲,不赶紧打出去留着作甚?当然,64、85式也都是使用51弹的冲锋枪,但它们的覆盖面是远不及79式的。64式只是一款一体化的微声冲锋枪而已,它如果想达到较好的微声性能,则不能使用51式手枪弹,需要更换专门的64式7.62mm微声冲锋枪弹,所以这注定了它的局限性。不过64冲在战争中表现的很好,它的微声特性得到了一致的赞扬,所以这把武器的名声真的比79冲要好得多。但同样我们要看到64冲不好的一面,毕竟它是种结构复杂的老武器,重量较大,使用场景限制太大,且由于采用了一体式的消音器,它会因为消音器内部燃气积垢问题,打着打着就炸了。所有在战场上出现了一些无语的场景,某些消音器损坏得不到补充,或者消音器寿命到头的64冲,会被战士们拆掉消音器继续使用,这显然违背了微声冲锋枪战术本意。因为79、64冲都表现出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再加上它们的研发年代也实在太久远了点,所以军工部门干脆就想重新设计一款冲锋枪,再加上文革结束,为了新起炉灶,这才有了85式系列。85式包含了微声系列和常规系列两种,且零件可以互换,但它的设计其实并无新意,仅仅只是为设计一款比79更“正常”,比64“简单”的冲锋枪罢了,标准相当低,虽然也有一些厂家的竞争,但这会儿的中国军工水准其实也没啥好说的。上图.PM6385怎么上马的呢?那会儿也就9616厂和208所正经拿出了一个自己的联合设计,而其它厂的东西要么是仿制波兰PM63,要么是仿制以色列UZI,甚至连芬兰刚刚生产出的杰迪-玛蒂克GG95 9mm冲锋枪都仿制了。上图.仿制的GG95所有的这些仿制冲锋枪都有一个特征——小。它们几乎都是基于当时“时髦”的PDW潮流搞的东西,便于单手握持,小巧可以藏住,特别适合做副武器。但这恰恰是他们竞争不过85冲的地方,在那会儿比较保守的大佬们眼中,也就85式像把枪了,其它玩意儿都更像手枪的翻版:“两只手都捏不好,还打什么仗?坚决不要!”而且85冲还走对了条路子,他们绝不赶时髦,直接套最基本的最简单的技术,还尽量简化构造,这反倒与冲锋枪的本质不谋而合,于是85冲在后来的靶场演示时,性能没说多好,但可靠性都优于对手——山寨的波兰、芬兰枪都因为可靠性自动退场了。山寨的UZI据说表现的也不错,但还是上面那个意思,大佬们看不惯这种武器,还嫌它重,所以就把UZI拐到外贸武器那边去了。85当然也有缺点,它极端简化,连热护套都省,搞得极其容易烫手,过短的枪机行程加上比较快的射速,让枪支的握持设计感很差,与打56冲差不多,它只是比79强那么一些罢了。所以,85式确实很有点矮子里拔将军的意思,也确实承载了部队冲锋枪换装的意味,但85没赶上好时候,这款“中国版斯登”1985年定型,而自1983年开始军工都在铆足马力生产另一款经典武器“81式突击步枪”,比起弱一个级别的冲锋枪,显然突击步枪才是战时全军换装的大头。就这样,85冲的生产和装备给耽搁了下来,大规模投产延后了很长时间,也就加快生产了部分微声型号先期提供部队换装。与此同时,79冲还在发疯的生产,一直产到1992年才停下来。有意思的是,越到后面79式的产能越嚣张,那个3万1月就是1991年爆发的,要不是92年给停了,它还能生产这个数字,这其中的问题就耐人寻味了。战争一打完,武器生产自然就得给经济建设让道,85冲也就更没法得到快速的生产了,再加上79冲数量这么多,还都是崭新的,怎么可能不再拿着多耍几年呢?本来由着正常的脚步,85冲迟早也会换装到部队,但这个时候还有另一件事——海湾战争刺激到了国内的军界,大量先进的武器、战术被运用,多国部队杀得伊拉克人屁滚尿流,部队结结实实的给上了一课,一番内部探讨的风云之后,新的强军理念替换了旧有的某些思路,冲锋枪这种被证明淘汰的武器是不适合大规模出现在战场上的。而且当时还有个新武器在酝酿中,1989年208所已经开始着手研发95式自动步枪,国内这段时间前后轻武器界都在为新一代小口径步枪忙得不可开交,之前就有87式等多种步枪设计,你85冲一个“中国版斯登”谁看得上?于是,85冲的大规模换代便不再可能,虽然它在05式换装的这段时间里一直都在装备和生产,却始终没能取代79的数量地位,甚至连“脸熟”都没混到就黯然下场了。05式冲锋枪则是另一种不同的概念,它一种5.8mm的“枪族式”冲锋枪(尽管这个族有点名不符实),连外形都造得与95系列近似,性能也是杠杠的,更适合部队装备,错过时代的85冲也就只能卷起铺盖走人了。
很难说它性能有多优秀...64式微冲只能说是当年时代环境下借鉴了各种成熟技术而产出的一支消音冲锋枪。一点点盘吧它很大程度上参考了56冲(AK),但由于机匣是铣削的,因此重量较大。握把、保险兼防尘盖,弹匣卡榫,甚至冲压的机匣盖也带有很明显的AK风格,折叠枪托则是直接用56-1的。在复进簧尾部还有一块缓冲垫用来减轻枪机后坐冲量。由于它是一杆冲锋枪,因此没用AK那种导气式,而是采用了较为简单的自由枪机原理,前冲式击发,这都是早期一竿子冲锋枪的常见原理。但前冲击发在机匣太脏,子弹装药差等情况下容易出现炸壳或者炸膛的风险。它发射的是基于7.62x25mm 51式手枪弹的亚音速版的64式微声弹,弹头质量7.9克(接近56式步枪弹),初速290-305m/s,弹头设计为步枪弹样式的尖头,钢芯,这主要是当年在抗美援朝时已经遇到身着M52尼龙防弹衣的美军,因此设计时考虑到了侵彻力。消音部件采用了比较常见的多腔室隔音消音原理,64的枪管末端开了4条9个总计36个泄压孔用来降低膛口的燃气压力。然后经由一个大膨胀室和由大到小的13个消音碗让火药燃气在途径时逐级膨胀,等喷出消音筒时,火药燃气的压力已经很低,以此起到降低膛口噪音的目的。64的射速一直被人吐槽,高达1000-1300发/分,这种射速在全自动时非常难控。消音的效果不错,夜间在50米处也无法见到膛口焰,用来抵近摸哨倒很合适。由于64也能发射标准的51式手枪弹,且消音器是个易损耗材,因此对越自卫反击战期间,战士们也会直接拆掉消音器当做普通冲锋枪使用。不过,这枪的准心和照门都在消音筒上,拆了的话没法瞄是个问题,但近距离泼水也无所谓瞄不瞄了。最后丢个Dboy枪炮世界站的参数我是萨沙,我来回答。很烂的手枪。击毙1个歹徒需要12枪的小砸炮?公安三大件之一64式手枪作者:萨沙本文章为萨沙原创,谢绝任何媒体转载关于64式手枪的文章已经很多了。作为警方的三大件,64式手枪已经使用接近40年,优点和缺点早已被说烂了。小砸炮击毙1个人需要12枪?听萨沙说说吧。52式公安手枪52式公安手枪64式手枪名气很大。太空员杨利伟就佩戴1支64式手枪,用于降落以后可能遭遇野兽或者歹徒的自卫。64式手枪的原形,是名气不大的52式公安手枪。52式公安手枪是继51式手枪以后(托卡列夫手枪的中国仿制品),中国第一款自产手枪。52式公安手枪是警察专用,仿造全世界赫赫有名的德国PPK半自动手枪。不错,PPK就是007詹姆斯邦德的配枪,希特勒自杀用的也是PPK。PPK早在1908年研发成功,时至今日仍然在大面积使用,已经超过100年。在今天的德国,一支PPK自卫手枪的售价大概是4000多人民币,并不算便宜。由此,足可见PPK性能的优秀。PPK不过,52式公安手枪却是PPK的粗劣仿制品。它采用和PPK相同的7.65毫米手枪弹,结构也大体相同,取消了弹匣的指托。缺少指托导致手枪的人机功效较差,影响了全枪的综合性能。更关键的是,在1952年中国军工水平过于低下,加工技术远远低于德国。资料中这么写:一位在公安战线上工作多年的老同志,据他的回忆,52式手枪加工甚为粗糙,武器内部加工后的刀痕遍布,与缴获的德制原版PPK比较,显得颇为寒酸。且防腐工艺也不过关,易锈蚀。当年一次蹲守任务,在草丛中埋伏了一天一夜后,发现手枪表面已经锈成黄褐色。所使用的钢材亦不合适,偏软,许多保存下来的52式手枪扳机护圈均有变形的现象。一款完美武器,完全被仿制的加工技术搞砸了。PPK同时,我国不能生产7.65毫米手枪弹,必须从国外(主要是东欧国家)进口,这自然不是长久之计。于是,52式手枪并没有大面积装备。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中国警察主要装备54式手枪和乱七八糟的各种缴获手枪。80年代,在剿灭东北2个持枪歹徒的枪战中,一名路过法警见义勇为,果断开枪。他手中的枪支,竟然是抗战时期日军使用的王八盒子手枪,使用了至少40年之久。结果该枪第1枪子弹没走直线,第2枪就卡壳,歹徒立即用自动步枪扫射还击,法警光荣牺牲。而在那个年代,这种王八盒子的杂牌枪并不罕见。一些偏远山区基层公安,甚至还用李向阳用的驳壳枪。杂牌手枪不谈,即便是54式手枪也有很多问题。技术上的不想多说,类似文章太多。54式手枪简而言之,54式手枪适合军用,它的威力太大,曾有1枪击中歹徒后,子弹穿过身体又将不远处1名群众脚掌击穿的例子。也有室内开枪后,子弹穿透歹徒腹部又连续跳弹2次,击碎另1个歹徒的头骨。所以,民警在城市中人多的地方,往往不敢使用54式手枪随便射击,怕造成误伤。同时,54式手枪的保险设计有问题,还是比较容易走火,不符合警用手枪的需要。在中国,大部分警察一辈子开不了几枪,手枪主要是威慑作用,走火只会打死自己。自然,54手枪的原尊托卡列夫手枪,是为了苏联在二战中取胜的军用武器。只要威力大加廉价还可以大量生产即可,没有必要过于考虑安全性。另外,54式手枪太大,不利于警察携带尤其不适合便衣隐藏枪支。现实的要求下,军方和警方都要求研发一种取代52式公安手枪的小型自卫手枪。五六十年代,军人是国家的第一位,所以这种手枪优先满足军队的要求。这样,在52式公安手枪或者说PPK手枪基础上,最终于1964年研发了64式手枪。64式手枪多说一句,期间的1959年根据苏联援助的马卡洛夫手枪图纸,我们自研了59式手枪。59式手枪对于加工要求很高,导致我国的产品质量很低,出现过很多走火事故。最终,59式手枪根本没有定型就直接淘汰了,前后不过1年,只装备军方少数高级军官和保卫部门。64式手枪的研制,是建立在我国成功生产7.62毫米手枪弹的基础上的。7.62毫米手枪弹和PPK的7.65毫米手枪弹的主要性能相似。区别是7.65毫米手枪弹采用半凸缘式底缘弹壳,弹壳底缘直径是9.06毫米,弹壳长17.3毫米。而64式手枪弹则是采用无凸缘式底缘弹壳,弹壳底缘直径是8.44毫米,弹壳长16.8毫米。原则上,7.65毫米的PPK手枪可以发射64式的7.62毫米子弹,但64式手枪不能发射7.65毫米子弹。扯远了。64式手枪是在52式和PPK手枪基础上的改进型。遗憾的是,64式手枪的综合性能显然不如原尊。更惨的是,明明是1964年就研发成功。因文革的影响,该枪一直没有大规模生产,直到80年代才开始量产装备军警。64式手枪有着很多优点,这基本都是传承PPK手枪而来。最大的优点,在于64式手枪的安全性较好。具体怎么好,类似文章很多,萨沙也不多说了。另外,64式手枪也具有快速反应能力。因为设计合理,该枪上弹匣的速度很快,便于持续射击。枪即便上了保险,只要子弹上膛,64式手枪也可以直接扣动扳机发射。对于随时可能遇到危险的警察,快速反应具有巨大的意义。另外,64式手枪的后坐力较小。以萨沙使用64式手枪打靶的经验来说,这枪很容易控制,连续射击也没有问题,比较容易训练。而54式手枪后坐力要大的多,枪身跳动明显,新手会有畏惧感。还有,64式手枪体积很小,重量轻,便于高级军官和警察长期佩戴。萨沙写过很多案件,中国歹徒购买制式手枪作案,基本都会选择64和77式。它们体积很小,可以随意放入裤袋中。几乎没有人会选择54式手枪,因为体积较大,不好隐藏。著名的董利案件中,董利就揣着1支64式手枪堂而皇之四处流传。因枪支体积小,董利根本不怕被人发现。总体来说,64式手枪大体满足了军队高级军官自卫以及警察的日常需要。不过,作为一款一战前的手枪延伸而来的产物,64式手枪也有很多问题。其一,就是威力不够。这主要是7.62毫米手枪弹的问题。根据我国的相关杀伤动能标准,杀伤人体所需动能为80焦耳,而杀伤马匹的动能则为180焦耳,所以该枪的枪口动能设定为220焦耳,其威力理论上能满足日常自卫的需要。实际上,这个数值显然有问题。彭加木他们在罗布泊的时候,曾经追猎过1只野骆驼。彭加木的队友,当过兵的陈百录用64式手枪射击:“我坐在5座车的后排,身上挂着64式手枪。这把枪从出发到现在从来没有用过,我把枪从车窗伸出去,瞄准,”陈百录说。“我扣了两下板机,一两米远的距离而且射出两颗子弹,它还在跑!”“车上的人都在叫,陈百录,你这当兵的,枪法咋这么差!”其实子弹是射中了。不一会,血随着野骆驼的跃动一下一下地往外喷。不行,得打脑袋!有人喊。陈百录再一次瞄准,一枪、二枪、三枪!“突然之间,野骆驼不跑了,回过身来,四腿杈开很大地站住,眼睛瞪着我们,一分钟,两分钟,十分钟,二十分钟,我们吓得大气不敢出,动也不敢动。突然,轰的一下,野骆驼倒下了”。看看,打一头野骆驼用了至少5发子弹,而且很可能是击中头部才致命的。即便如此,野骆驼也坚持了20分钟才倒下去。打大型动物这样,打人呢?而深圳2009年劫持人质案。面对吸毒产生幻觉的歹徒,2名特警使用64式手枪连续射击了12枪才将其击毙。根据视频显示,歹徒是中了5枪以后才向后摔倒的,前4枪不是没有打中就是击中没有效果。当时报道记载:黑衣民警探出头朝保安亭内望了一眼,但被歹徒发现。突然,歹徒发疯似地举起菜刀朝蹲在地上的人质郑某砍了下去。就在此时,一直躲在岗亭旁的白衣民警果断举枪向歹徒射击。第一声枪响后,歹徒被击中,身体下滑,但很快又站起来,举刀砍向人质。见歹徒还没有放下菜刀,白衣民警继续向歹徒射击……歹徒在中第三枪后仍然负隅顽抗,举刀砍向女人质。在这千钧一发之际,2名民警齐齐举枪向歹徒射击,“砰砰砰……”连续的枪响声中,歹徒终于倒下了。。万幸的是,歹徒吸毒过量,反应较慢,凶器也只是随手操起的菜刀。如果歹徒也是持枪或者神志清醒,这次解救人质的结果还很难说。这类的例子非常多,小砸炮的外号并不仅仅说该枪枪声很小,还有抱怨威力小的意思。资料中写道:一个巡夜片警抓获一撬门贼,贼用铁棍反抗,片警开枪自卫打光弹匣内6颗子弹,6发5中,但还是被贼击晕,片警第二天早上才苏醒过来,发现贼因为失血过多死于200米外的水沟里。自然,手枪威力小也是相对的。如果击中头部或者重要内脏,还是可以1枪毙命的。萨沙看过多个使用64手枪杀人和自杀的案例,这枪绝对打的死人。只是,通过对子弹的反复测试,认为这种弹药的停止率(一枪将敌人打的失去抵抗能力)是百分之五十几。而目前美国警察主流手枪的数值,均在百分之八十甚至百分之九十以上。萨沙的肥手另外,64式手枪就是人机功效不好。这个也很多人说过了。和52式手枪一样,64式取消了PPK弹匣的指托,握把厚度又小。这导致手掌较大的射手,小指头基本是悬空的,掌心也是悬空的,导致握枪非常变扭。不要小看这个问题,对于手枪使用是致命的。萨沙用64式手枪射击时,就觉得握枪比较变扭。萨沙因为遗传因素的手掌比普通男人要小一些,仍然觉得握枪很不舒服。如果手掌很大的军警,感受就可想而知。这不利于射击训练,也不利于射击精度。还有最大的问题,恐怕就是枪的重心不对。刻意减低枪支重量,导致枪的重心和PPK不同,上重下轻,射击时候跳动明显,严重影响了手枪射击的精度。客观来说,64式手枪在设计的60年代算是世界中流手枪,并不算很落后。在80年代,64式手枪相比众多世界名枪,早已过时了,应该淘汰了。就以装弹为例。在60年代,64式手枪可以装弹7发并不算少了,在今天就太少。也许,这就是新疆特警装备格洛克手枪的原因吧。79冲锋枪还存在的主要原因是存量巨大,而且配套的子弹多的要命,不消耗出去实在是划不来。从1979年定型,到1992年停产,79式冲锋枪生产了20多万支,产量高的年份1年就能搞出3万支,完全是当做廉价武器疯狂制造的,非常符合它的定位。生产这么多当然也要用出去,除了战争时期的部队装备外,79还被大量装备给武警、公安队伍和民兵,成了除56式冲锋枪外,地方上火力最猛的轻武器枪械。当然,因为设计上的原因,79式冲锋枪的问题相当多,主要集中在故障率频发和射速过高问题上。这两个问题实际又是一个问题,过高的射速造成了频繁的卡壳,偏偏因为它是款从56式上微缩而来的奇葩“导气式冲锋枪”,连供弹结构都设计的比较玄幻,采用了一种本应是工程性故障的,名为“偏火”的方式帮助降低枪弹卡壳问题。可想而知,这种凑合搞出来的东西能有什么好名声?79式的装备历程基本就是一路挨喷的历程,什么老卡壳啦、拉机柄割肉啦、射速过高啦、弹匣容量小啦、连发无准头啦、弹匣一摔就完蛋啦,很多很多。除了结构设计问题,还有很大部分责任应归罪于79式的生产工艺,相当一部分79都因为生产不合格而浪费了,而通过装备的部分,则也有很多加工不到位的情况,一个典型的问题就是弹匣,稍微变形就对不上口,实在太娇气。此外卡壳与51式手枪弹的关系也很大,许多子弹的底缘制作的并不标准,而质量高的弹药确实可以显著降低79的卡壳率。但当时国家的条件也就那样,不用79用什么?有段时间西方还真对我们敞开了怀抱,要什么可以买什么,轻武器也都送过来一一过目,但最后有哪种武器被选用了?一个也没有,国家更愿意把紧缺的外汇用在重武器、战斗机、先进技术这些方面,冲锋枪这种玩意儿能凑合也就行了,实在没闲钱摆弄什么MP5、UZI了。再说了,战争中79式表现的也不算太烂,出侦查任务时79往往是标配,它轻便,在山野中比较节省体力,发射也简单快速,熟练者可做到掰开挂上火就打,高达1000发/分钟的射速也保证了近距离时恐怖的弹雨泼洒能力。所以,难用归难用,79还算是能用得下去。公安、武警队伍也是没办法,执行的都是治安任务,总不可能掏出56式冲锋枪把人往死里打吧?那玩意儿喊着是冲锋枪,实际是突击步枪。而64、54这些手枪的威力又实在镇不住邪,没法在与犯罪分子的斗争中取得优势,那么79冲也就成了唯一的选择了。对公安武警来说,79冲也有个好处,它单发精度还可以。虽然使用的是手枪弹,但54、64这类手枪没谁能做到79那样的射程和精准,当用出经验之后,许多时候79冲都担任了“狙击枪”的角色,用来在不近不远的距离射杀嫌犯,表现的还挺好。51式手枪弹的存世巨大也是79冲被长期使用的一大要素,这种手枪弹仿自苏联托卡列夫7.62X25mm手枪弹,50式、54式冲锋枪都是采用这种弹药,简直要多少有多少,甚至早年还都是黄铜弹壳的,后期才换成了覆铜钢,每年光处理过期弹药都费劲,不赶紧打出去留着作甚?当然,64、85式也都是使用51弹的冲锋枪,但它们的覆盖面是远不及79式的。64式只是一款一体化的微声冲锋枪而已,它如果想达到较好的微声性能,则不能使用51式手枪弹,需要更换专门的64式7.62mm微声冲锋枪弹,所以这注定了它的局限性。不过64冲在战争中表现的很好,它的微声特性得到了一致的赞扬,所以这把武器的名声真的比79冲要好得多。但同样我们要看到64冲不好的一面,毕竟它是种结构复杂的老武器,重量较大,使用场景限制太大,且由于采用了一体式的消音器,它会因为消音器内部燃气积垢问题,打着打着就炸了。所有在战场上出现了一些无语的场景,某些消音器损坏得不到补充,或者消音器寿命到头的64冲,会被战士们拆掉消音器继续使用,这显然违背了微声冲锋枪战术本意。因为79、64冲都表现出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再加上它们的研发年代也实在太久远了点,所以军工部门干脆就想重新设计一款冲锋枪,再加上文革结束,为了新起炉灶,这才有了85式系列。85式包含了微声系列和常规系列两种,且零件可以互换,但它的设计其实并无新意,仅仅只是为设计一款比79更“正常”,比64“简单”的冲锋枪罢了,标准相当低,虽然也有一些厂家的竞争,但这会儿的中国军工水准其实也没啥好说的。上图.PM6385怎么上马的呢?那会儿也就9616厂和208所正经拿出了一个自己的联合设计,而其它厂的东西要么是仿制波兰PM63,要么是仿制以色列UZI,甚至连芬兰刚刚生产出的杰迪-玛蒂克GG95 9mm冲锋枪都仿制了。上图.仿制的GG95所有的这些仿制冲锋枪都有一个特征——小。它们几乎都是基于当时“时髦”的PDW潮流搞的东西,便于单手握持,小巧可以藏住,特别适合做副武器。但这恰恰是他们竞争不过85冲的地方,在那会儿比较保守的大佬们眼中,也就85式像把枪了,其它玩意儿都更像手枪的翻版:“两只手都捏不好,还打什么仗?坚决不要!”而且85冲还走对了条路子,他们绝不赶时髦,直接套最基本的最简单的技术,还尽量简化构造,这反倒与冲锋枪的本质不谋而合,于是85冲在后来的靶场演示时,性能没说多好,但可靠性都优于对手——山寨的波兰、芬兰枪都因为可靠性自动退场了。山寨的UZI据说表现的也不错,但还是上面那个意思,大佬们看不惯这种武器,还嫌它重,所以就把UZI拐到外贸武器那边去了。85当然也有缺点,它极端简化,连热护套都省,搞得极其容易烫手,过短的枪机行程加上比较快的射速,让枪支的握持设计感很差,与打56冲差不多,它只是比79强那么一些罢了。所以,85式确实很有点矮子里拔将军的意思,也确实承载了部队冲锋枪换装的意味,但85没赶上好时候,这款“中国版斯登”1985年定型,而自1983年开始军工都在铆足马力生产另一款经典武器“81式突击步枪”,比起弱一个级别的冲锋枪,显然突击步枪才是战时全军换装的大头。就这样,85冲的生产和装备给耽搁了下来,大规模投产延后了很长时间,也就加快生产了部分微声型号先期提供部队换装。与此同时,79冲还在发疯的生产,一直产到1992年才停下来。有意思的是,越到后面79式的产能越嚣张,那个3万1月就是1991年爆发的,要不是92年给停了,它还能生产这个数字,这其中的问题就耐人寻味了。战争一打完,武器生产自然就得给经济建设让道,85冲也就更没法得到快速的生产了,再加上79冲数量这么多,还都是崭新的,怎么可能不再拿着多耍几年呢?本来由着正常的脚步,85冲迟早也会换装到部队,但这个时候还有另一件事——海湾战争刺激到了国内的军界,大量先进的武器、战术被运用,多国部队杀得伊拉克人屁滚尿流,部队结结实实的给上了一课,一番内部探讨的风云之后,新的强军理念替换了旧有的某些思路,冲锋枪这种被证明淘汰的武器是不适合大规模出现在战场上的。而且当时还有个新武器在酝酿中,1989年208所已经开始着手研发95式自动步枪,国内这段时间前后轻武器界都在为新一代小口径步枪忙得不可开交,之前就有87式等多种步枪设计,你85冲一个“中国版斯登”谁看得上?于是,85冲的大规模换代便不再可能,虽然它在05式换装的这段时间里一直都在装备和生产,却始终没能取代79的数量地位,甚至连“脸熟”都没混到就黯然下场了。05式冲锋枪则是另一种不同的概念,它一种5.8mm的“枪族式”冲锋枪(尽管这个族有点名不符实),连外形都造得与95系列近似,性能也是杠杠的,更适合部队装备,错过时代的85冲也就只能卷起铺盖走人了。央视曾经做过这么一档节目——用坦克炮打钢板!在这档节目中,一共为坦克设置了10道钢板墙,坦克在500米以外射击,结果这10道钢板墙全部被击穿,而击穿这些钢板的坦克炮就是15式轻型坦克装备的105毫米坦克炮,试问,印军装备的俄制T-90S型主战坦克的装甲有10层钢板这么么厚吗?很显然,答案是否定的。不仅T-90S型主战坦克的防护装甲没有那么厚,世界上任何一款主战坦克的装甲都不可能造得这么厚,换句话说就是:世界上没有任何一款坦克能承受15式轻型坦克的105毫米坦克炮在500米以内的射击。105毫米坦克炮究竟有何过人之处呢?其实在其“华丽”的性能背后藏着一段另国人感到非常心酸的故事:上世纪80年代,我国开始陆续引进西方先进的军事装备技术,其中就包括坦克炮技术。我们在引进德国120毫米滑膛坦克炮的同时还向英国提出引进L7型105毫米线膛坦克炮的意向,用来装备我们的69式主战坦克和59D中型坦克。但是英国佬是特别的傲慢啊,嘴上不说,但心里是100个不愿意的,所以对这个事情的态度十分消极。心灰意冷之下,奥地利居然主动提出向我国出售B1型105毫米线膛坦克炮意向!这可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两国一拍即合,奥方以“十分友好”的价格向我国转让了全套B1型105毫米线膛坦克炮生产技术和专利。奥地利B1型105毫米线膛坦克炮的技术源自于英国的L7型105毫米线膛坦克炮,基本上除了命名不同以外,其它指标完全一样!至此我国才算是拥有了西方先进的线膛跑技术,出钱人家都不愿卖,真的太不容易了。然而我国成功仿制奥地利B1型105毫米线膛坦克炮以后发生了意见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性能不达标!奥地利原版样炮可以在1000米的距离上击穿400毫米厚的均质装甲钢,而仿制的国产炮却无法击穿,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我们从以下几点来继续分析。▼下图为装备英国L7型105毫米线膛坦克炮的美国装甲突击车,该型火炮性能实在太好了,曾经是我国可望而不可求的火炮,好在现在我们已经实现大批量生产,要不然15式轻型坦克就该没炮可用了,或者就向印度一样,根本就无轻型坦克可以装备。国产105毫米坦克炮的华丽转身——81式105毫米高膛压线膛坦克炮我国在仿制奥地利B1型105毫米线膛坦克炮出现威力下降的现象,这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如果不能很好地解决,那么国产105毫米线膛坦克炮研发项目极有可能会像120毫米滑膛炮研发项目那样被国家下马。经奥地利工厂代表以及中方工作人员共同研究发现,出现威力下降的原因是国产发射药性能不过关导致的(早发现的话120坦克炮项目就不用下马了),奥地利原版样炮在发射欧洲制造的炮弹发射药时膛压达到460兆帕,而使用国产发射药时膛压只有390兆帕,相同的12升药室容积,国产发射药产生的膛压竟然低于进口发射药70兆帕,这个差距太让人吃惊了。奥方代表提出的解决方案是让我方继续谈判,同时引进发射药技术,然而国防科工委的回复却是要求我国军工人员自行解决发射药问题,不能再发射药技术上受制于人!要不然将来打起仗来是一件很被动的事。然而发射药技术的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缓慢积淀过程,不可能在一朝一夕之间有所突破,但是坦克炮的研发又是一个十分紧迫的任务(中苏之间可能爆发大规模战争),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中方提出一个惊世骇俗的解决方案——增大药室容积!把原来的12升药室提高到16升,使其成为真正意义上的“高膛压”坦克炮。这个方案实施后得到的效果就是膛压提升到了500兆帕!要知道德国120毫米滑膛炮的最大膛压也不过520兆帕而已,口径只有105毫米线膛坦克炮的膛压就接近了大口径坦克炮的膛压,奥方代表直接惊掉下巴砸在脚面上。经测试,高膛压的国产105毫米线膛坦克炮在发射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时初速达到了1500米/秒,1000米距离上能够击穿600毫米均值钢装甲,500米距离上更够击穿800毫米均值钢装甲!这就是该炮在央视节目中能一炮击穿10层钢板的原因。该炮于1981年定型,故而命名为81式105毫米线膛坦克炮。高膛压带来的高初速固然能够提高威力,但是新问题也随之出现——火炮身管寿命因此降低了。奥地利原版样炮的设计寿命是600发,而国产高膛压型的寿命只有300发!而此时恰逢我国炮钢电渣重熔技术获得突破,于是在1983年时改用国产高性能炮钢以及重新设计身管保护装置以后,寿命终于达到原版水平,改进型又被重新命名为83式105毫米线膛坦克炮。至此,国产105毫米线膛坦克炮从下马边缘完成了定型批量生产的华丽转身,该型坦克跑由于性能优越,成为我国产量最高、应用最广泛的火炮(没有之一),它装备了各种型号的坦克、自行反坦克炮、装甲突击车等等平台,其中就包括专门中来装备高原机械化部队的15式轻型坦克。▼下图为配备国产83式105毫米线膛坦克炮的79式中型坦克,由于在国产化过程中进行了大量改进设计,从外形上来看已经脱离了英制原版L7的外部特征,俨然一门新型火炮,而且其药室容量达到了16升,威力已经远远超过原版炮了。T-90S型主战坦克不具备低于15式轻型坦克105毫米坦克炮射击的能力15式轻型坦克搭载的主炮为105毫米坦克炮,该型火炮就是国产高膛压线膛坦克炮——83式国产105毫米线膛坦克炮,它在发射国产105mm硬质钨合金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时能在1000米的距离上击穿600毫米均值钢装甲,那么问题就来了:印度陆军装备的T-90S主战坦克是否具备在1000米距离上承受15式轻型坦克105毫米坦克炮的射击呢?我们先来看看T-90S主战坦克防御水平:该型坦克的防御手段有两种,第一、装甲防御;第二、光电主动防御。其中光电主动防御指的是“窗帘-1”型“红眼”防御系统,它主要是针对激光制导、红外制导的反坦克导弹,对非制导的炮弹不起作用,所以我们在这里就不提它了。装甲防御是指坦克所披挂的防御装甲,它包括均值钢装甲、复合材料装甲、爆炸式反应装甲,T-90S主战坦克的车体正面为均质钢装甲为倾斜22°、厚200毫米的均值钢装甲,外加爆炸式反应装甲,防御水平相当于600毫米均值钢装甲;炮塔正面为倾斜60°、厚400毫米的均值钢装甲,外加倾斜20°安装的复合材料装甲,防御水平相当于600毫米均值钢装甲;侧面装甲为80毫米厚、后部为40毫米厚的均值钢装甲。可见T-90S主战坦克防御水平最高的部位为车体正面和炮塔正面,然而一旦与15式轻型坦克的交战距离缩短到1000米时,这两个部位都会被15式轻型坦克的105毫米坦克炮击穿,所以说T-90S型主战坦克不具备低于15式轻型坦克105毫米坦克炮射击的能力,为了提高战场生存能力,T-90S主战坦克必须保持大于1000米的交战距离,否则任何一部位遭到15式轻型坦克射击时结局只有一个——被击穿。▼下图为央视直播105毫米坦克炮500米打10层钢板的视屏截图,T-90S主战坦克的装甲再厚也没有实验中这10层钢板厚,所以在实战中一旦遭到15式轻型坦克的105毫米坦克炮所发射的穿甲弹击中时必然会被击穿。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第一、15式轻型坦克配备的105毫米坦克炮是国产83式高膛压线膛坦克炮,该炮技术源自于英国L7型线膛坦克炮,在国产化过程性能中得到了进一步的优化,火炮膛压达到了500兆帕,是同类装备中威力最大的坦克炮,由于性能优越,该型坦克炮被广泛应用到许多武器平台上,包括15式轻型坦克,是应用最广泛的国产火炮。第二、国产83式高膛压线膛坦克炮由于膛压极高,在发射105mm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时炮口初速达到了1500米/秒,高初速赋予了炮弹高动能,在1000米的距离上能够击穿600毫米厚的均值钢装甲,500米距离上能击穿800毫米厚的均质钢装甲,而T-90S主战坦克最厚的装甲防御部位只相当于600毫米,因此当交战距离在1000米以内时15式轻型坦克105毫米坦克炮可以击穿T-90S主战坦克任何一个部位。结语很多读者认为虽然15式轻型坦克配备的105毫米坦克炮可以在1000米距离内击穿T-90S主战坦克,但是T-90S主战坦克的125毫米滑膛炮更能在2000米距离上击穿15式轻型坦克,这次算来还是我军的15式轻型坦克吃亏啊。不得不承认,如果仅仅是纸面性能的比较,那么我军的15式轻型坦克无疑是吃亏的,但事实并非如此,因为15式轻型坦克是我国应部队要求研发的一款专门针对空气稀薄的高原地区使用的重型装备,该型坦克在实用中证明了它极高的高原适用性,深受一线部队好评。而T-90S主战坦克就糟糕了,在平原地区时,它那1200马力的发动机尚能给予坦克较好的机动性,然而高原地区的氧含量只有平原地区的60%~70%,进入高原以后的T-90S主战坦克只能以8公里/小时的速度进行机动,与15式轻型坦克20公里/小时的机动速度相比,它简直就是个“残疾”,试问:失去机动性的坦克还能发挥重型优势么?这也是印度最近又向俄罗斯提出紧急采购轻型坦克要求的原因,然而印度却被告知这个星球上只有中国拥有现役轻型坦克,除此之外还有美国在研的轻型坦克,如果非要采购,那只能向中国提出申请,又或者再等5~10年,当美国的轻型坦克研发成功以后向他们采购!当然,这是后话了。▼下图为美国通用动力公司展示的新型轻型坦克样车,它也配备105毫米线膛坦克炮,只不过型号仍然是英国L7型坦克炮,从外形上来看,该型坦克大量参考了我国的15式轻型坦克设计,这是老美第一次转过头来摸着我军的石头过河,看来印度只能等5~10年以后去买美制轻型坦克来抗衡我军的15式轻型坦克了。
很难说它性能有多优秀...64式微冲只能说是当年时代环境下借鉴了各种成熟技术而产出的一支消音冲锋枪。一点点盘吧它很大程度上参考了56冲(AK),但由于机匣是铣削的,因此重量较大。握把、保险兼防尘盖,弹匣卡榫,甚至冲压的机匣盖也带有很明显的AK风格,折叠枪托则是直接用56-1的。在复进簧尾部还有一块缓冲垫用来减轻枪机后坐冲量。由于它是一杆冲锋枪,因此没用AK那种导气式,而是采用了较为简单的自由枪机原理,前冲式击发,这都是早期一竿子冲锋枪的常见原理。但前冲击发在机匣太脏,子弹装药差等情况下容易出现炸壳或者炸膛的风险。它发射的是基于7.62x25mm 51式手枪弹的亚音速版的64式微声弹,弹头质量7.9克(接近56式步枪弹),初速290-305m/s,弹头设计为步枪弹样式的尖头,钢芯,这主要是当年在抗美援朝时已经遇到身着M52尼龙防弹衣的美军,因此设计时考虑到了侵彻力。消音部件采用了比较常见的多腔室隔音消音原理,64的枪管末端开了4条9个总计36个泄压孔用来降低膛口的燃气压力。然后经由一个大膨胀室和由大到小的13个消音碗让火药燃气在途径时逐级膨胀,等喷出消音筒时,火药燃气的压力已经很低,以此起到降低膛口噪音的目的。64的射速一直被人吐槽,高达1000-1300发/分,这种射速在全自动时非常难控。消音的效果不错,夜间在50米处也无法见到膛口焰,用来抵近摸哨倒很合适。由于64也能发射标准的51式手枪弹,且消音器是个易损耗材,因此对越自卫反击战期间,战士们也会直接拆掉消音器当做普通冲锋枪使用。不过,这枪的准心和照门都在消音筒上,拆了的话没法瞄是个问题,但近距离泼水也无所谓瞄不瞄了。最后丢个Dboy枪炮世界站的参数我是萨沙,我来回答。很烂的手枪。击毙1个歹徒需要12枪的小砸炮?公安三大件之一64式手枪作者:萨沙本文章为萨沙原创,谢绝任何媒体转载关于64式手枪的文章已经很多了。作为警方的三大件,64式手枪已经使用接近40年,优点和缺点早已被说烂了。小砸炮击毙1个人需要12枪?听萨沙说说吧。52式公安手枪52式公安手枪64式手枪名气很大。太空员杨利伟就佩戴1支64式手枪,用于降落以后可能遭遇野兽或者歹徒的自卫。64式手枪的原形,是名气不大的52式公安手枪。52式公安手枪是继51式手枪以后(托卡列夫手枪的中国仿制品),中国第一款自产手枪。52式公安手枪是警察专用,仿造全世界赫赫有名的德国PPK半自动手枪。不错,PPK就是007詹姆斯邦德的配枪,希特勒自杀用的也是PPK。PPK早在1908年研发成功,时至今日仍然在大面积使用,已经超过100年。在今天的德国,一支PPK自卫手枪的售价大概是4000多人民币,并不算便宜。由此,足可见PPK性能的优秀。PPK不过,52式公安手枪却是PPK的粗劣仿制品。它采用和PPK相同的7.65毫米手枪弹,结构也大体相同,取消了弹匣的指托。缺少指托导致手枪的人机功效较差,影响了全枪的综合性能。更关键的是,在1952年中国军工水平过于低下,加工技术远远低于德国。资料中这么写:一位在公安战线上工作多年的老同志,据他的回忆,52式手枪加工甚为粗糙,武器内部加工后的刀痕遍布,与缴获的德制原版PPK比较,显得颇为寒酸。且防腐工艺也不过关,易锈蚀。当年一次蹲守任务,在草丛中埋伏了一天一夜后,发现手枪表面已经锈成黄褐色。所使用的钢材亦不合适,偏软,许多保存下来的52式手枪扳机护圈均有变形的现象。一款完美武器,完全被仿制的加工技术搞砸了。PPK同时,我国不能生产7.65毫米手枪弹,必须从国外(主要是东欧国家)进口,这自然不是长久之计。于是,52式手枪并没有大面积装备。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中国警察主要装备54式手枪和乱七八糟的各种缴获手枪。80年代,在剿灭东北2个持枪歹徒的枪战中,一名路过法警见义勇为,果断开枪。他手中的枪支,竟然是抗战时期日军使用的王八盒子手枪,使用了至少40年之久。结果该枪第1枪子弹没走直线,第2枪就卡壳,歹徒立即用自动步枪扫射还击,法警光荣牺牲。而在那个年代,这种王八盒子的杂牌枪并不罕见。一些偏远山区基层公安,甚至还用李向阳用的驳壳枪。杂牌手枪不谈,即便是54式手枪也有很多问题。技术上的不想多说,类似文章太多。54式手枪简而言之,54式手枪适合军用,它的威力太大,曾有1枪击中歹徒后,子弹穿过身体又将不远处1名群众脚掌击穿的例子。也有室内开枪后,子弹穿透歹徒腹部又连续跳弹2次,击碎另1个歹徒的头骨。所以,民警在城市中人多的地方,往往不敢使用54式手枪随便射击,怕造成误伤。同时,54式手枪的保险设计有问题,还是比较容易走火,不符合警用手枪的需要。在中国,大部分警察一辈子开不了几枪,手枪主要是威慑作用,走火只会打死自己。自然,54手枪的原尊托卡列夫手枪,是为了苏联在二战中取胜的军用武器。只要威力大加廉价还可以大量生产即可,没有必要过于考虑安全性。另外,54式手枪太大,不利于警察携带尤其不适合便衣隐藏枪支。现实的要求下,军方和警方都要求研发一种取代52式公安手枪的小型自卫手枪。五六十年代,军人是国家的第一位,所以这种手枪优先满足军队的要求。这样,在52式公安手枪或者说PPK手枪基础上,最终于1964年研发了64式手枪。64式手枪多说一句,期间的1959年根据苏联援助的马卡洛夫手枪图纸,我们自研了59式手枪。59式手枪对于加工要求很高,导致我国的产品质量很低,出现过很多走火事故。最终,59式手枪根本没有定型就直接淘汰了,前后不过1年,只装备军方少数高级军官和保卫部门。64式手枪的研制,是建立在我国成功生产7.62毫米手枪弹的基础上的。7.62毫米手枪弹和PPK的7.65毫米手枪弹的主要性能相似。区别是7.65毫米手枪弹采用半凸缘式底缘弹壳,弹壳底缘直径是9.06毫米,弹壳长17.3毫米。而64式手枪弹则是采用无凸缘式底缘弹壳,弹壳底缘直径是8.44毫米,弹壳长16.8毫米。原则上,7.65毫米的PPK手枪可以发射64式的7.62毫米子弹,但64式手枪不能发射7.65毫米子弹。扯远了。64式手枪是在52式和PPK手枪基础上的改进型。遗憾的是,64式手枪的综合性能显然不如原尊。更惨的是,明明是1964年就研发成功。因文革的影响,该枪一直没有大规模生产,直到80年代才开始量产装备军警。64式手枪有着很多优点,这基本都是传承PPK手枪而来。最大的优点,在于64式手枪的安全性较好。具体怎么好,类似文章很多,萨沙也不多说了。另外,64式手枪也具有快速反应能力。因为设计合理,该枪上弹匣的速度很快,便于持续射击。枪即便上了保险,只要子弹上膛,64式手枪也可以直接扣动扳机发射。对于随时可能遇到危险的警察,快速反应具有巨大的意义。另外,64式手枪的后坐力较小。以萨沙使用64式手枪打靶的经验来说,这枪很容易控制,连续射击也没有问题,比较容易训练。而54式手枪后坐力要大的多,枪身跳动明显,新手会有畏惧感。还有,64式手枪体积很小,重量轻,便于高级军官和警察长期佩戴。萨沙写过很多案件,中国歹徒购买制式手枪作案,基本都会选择64和77式。它们体积很小,可以随意放入裤袋中。几乎没有人会选择54式手枪,因为体积较大,不好隐藏。著名的董利案件中,董利就揣着1支64式手枪堂而皇之四处流传。因枪支体积小,董利根本不怕被人发现。总体来说,64式手枪大体满足了军队高级军官自卫以及警察的日常需要。不过,作为一款一战前的手枪延伸而来的产物,64式手枪也有很多问题。其一,就是威力不够。这主要是7.62毫米手枪弹的问题。根据我国的相关杀伤动能标准,杀伤人体所需动能为80焦耳,而杀伤马匹的动能则为180焦耳,所以该枪的枪口动能设定为220焦耳,其威力理论上能满足日常自卫的需要。实际上,这个数值显然有问题。彭加木他们在罗布泊的时候,曾经追猎过1只野骆驼。彭加木的队友,当过兵的陈百录用64式手枪射击:“我坐在5座车的后排,身上挂着64式手枪。这把枪从出发到现在从来没有用过,我把枪从车窗伸出去,瞄准,”陈百录说。“我扣了两下板机,一两米远的距离而且射出两颗子弹,它还在跑!”“车上的人都在叫,陈百录,你这当兵的,枪法咋这么差!”其实子弹是射中了。不一会,血随着野骆驼的跃动一下一下地往外喷。不行,得打脑袋!有人喊。陈百录再一次瞄准,一枪、二枪、三枪!“突然之间,野骆驼不跑了,回过身来,四腿杈开很大地站住,眼睛瞪着我们,一分钟,两分钟,十分钟,二十分钟,我们吓得大气不敢出,动也不敢动。突然,轰的一下,野骆驼倒下了”。看看,打一头野骆驼用了至少5发子弹,而且很可能是击中头部才致命的。即便如此,野骆驼也坚持了20分钟才倒下去。打大型动物这样,打人呢?而深圳2009年劫持人质案。面对吸毒产生幻觉的歹徒,2名特警使用64式手枪连续射击了12枪才将其击毙。根据视频显示,歹徒是中了5枪以后才向后摔倒的,前4枪不是没有打中就是击中没有效果。当时报道记载:黑衣民警探出头朝保安亭内望了一眼,但被歹徒发现。突然,歹徒发疯似地举起菜刀朝蹲在地上的人质郑某砍了下去。就在此时,一直躲在岗亭旁的白衣民警果断举枪向歹徒射击。第一声枪响后,歹徒被击中,身体下滑,但很快又站起来,举刀砍向人质。见歹徒还没有放下菜刀,白衣民警继续向歹徒射击……歹徒在中第三枪后仍然负隅顽抗,举刀砍向女人质。在这千钧一发之际,2名民警齐齐举枪向歹徒射击,“砰砰砰……”连续的枪响声中,歹徒终于倒下了。。万幸的是,歹徒吸毒过量,反应较慢,凶器也只是随手操起的菜刀。如果歹徒也是持枪或者神志清醒,这次解救人质的结果还很难说。这类的例子非常多,小砸炮的外号并不仅仅说该枪枪声很小,还有抱怨威力小的意思。资料中写道:一个巡夜片警抓获一撬门贼,贼用铁棍反抗,片警开枪自卫打光弹匣内6颗子弹,6发5中,但还是被贼击晕,片警第二天早上才苏醒过来,发现贼因为失血过多死于200米外的水沟里。自然,手枪威力小也是相对的。如果击中头部或者重要内脏,还是可以1枪毙命的。萨沙看过多个使用64手枪杀人和自杀的案例,这枪绝对打的死人。只是,通过对子弹的反复测试,认为这种弹药的停止率(一枪将敌人打的失去抵抗能力)是百分之五十几。而目前美国警察主流手枪的数值,均在百分之八十甚至百分之九十以上。萨沙的肥手另外,64式手枪就是人机功效不好。这个也很多人说过了。和52式手枪一样,64式取消了PPK弹匣的指托,握把厚度又小。这导致手掌较大的射手,小指头基本是悬空的,掌心也是悬空的,导致握枪非常变扭。不要小看这个问题,对于手枪使用是致命的。萨沙用64式手枪射击时,就觉得握枪比较变扭。萨沙因为遗传因素的手掌比普通男人要小一些,仍然觉得握枪很不舒服。如果手掌很大的军警,感受就可想而知。这不利于射击训练,也不利于射击精度。还有最大的问题,恐怕就是枪的重心不对。刻意减低枪支重量,导致枪的重心和PPK不同,上重下轻,射击时候跳动明显,严重影响了手枪射击的精度。客观来说,64式手枪在设计的60年代算是世界中流手枪,并不算很落后。在80年代,64式手枪相比众多世界名枪,早已过时了,应该淘汰了。就以装弹为例。在60年代,64式手枪可以装弹7发并不算少了,在今天就太少。也许,这就是新疆特警装备格洛克手枪的原因吧。79冲锋枪还存在的主要原因是存量巨大,而且配套的子弹多的要命,不消耗出去实在是划不来。从1979年定型,到1992年停产,79式冲锋枪生产了20多万支,产量高的年份1年就能搞出3万支,完全是当做廉价武器疯狂制造的,非常符合它的定位。生产这么多当然也要用出去,除了战争时期的部队装备外,79还被大量装备给武警、公安队伍和民兵,成了除56式冲锋枪外,地方上火力最猛的轻武器枪械。当然,因为设计上的原因,79式冲锋枪的问题相当多,主要集中在故障率频发和射速过高问题上。这两个问题实际又是一个问题,过高的射速造成了频繁的卡壳,偏偏因为它是款从56式上微缩而来的奇葩“导气式冲锋枪”,连供弹结构都设计的比较玄幻,采用了一种本应是工程性故障的,名为“偏火”的方式帮助降低枪弹卡壳问题。可想而知,这种凑合搞出来的东西能有什么好名声?79式的装备历程基本就是一路挨喷的历程,什么老卡壳啦、拉机柄割肉啦、射速过高啦、弹匣容量小啦、连发无准头啦、弹匣一摔就完蛋啦,很多很多。除了结构设计问题,还有很大部分责任应归罪于79式的生产工艺,相当一部分79都因为生产不合格而浪费了,而通过装备的部分,则也有很多加工不到位的情况,一个典型的问题就是弹匣,稍微变形就对不上口,实在太娇气。此外卡壳与51式手枪弹的关系也很大,许多子弹的底缘制作的并不标准,而质量高的弹药确实可以显著降低79的卡壳率。但当时国家的条件也就那样,不用79用什么?有段时间西方还真对我们敞开了怀抱,要什么可以买什么,轻武器也都送过来一一过目,但最后有哪种武器被选用了?一个也没有,国家更愿意把紧缺的外汇用在重武器、战斗机、先进技术这些方面,冲锋枪这种玩意儿能凑合也就行了,实在没闲钱摆弄什么MP5、UZI了。再说了,战争中79式表现的也不算太烂,出侦查任务时79往往是标配,它轻便,在山野中比较节省体力,发射也简单快速,熟练者可做到掰开挂上火就打,高达1000发/分钟的射速也保证了近距离时恐怖的弹雨泼洒能力。所以,难用归难用,79还算是能用得下去。公安、武警队伍也是没办法,执行的都是治安任务,总不可能掏出56式冲锋枪把人往死里打吧?那玩意儿喊着是冲锋枪,实际是突击步枪。而64、54这些手枪的威力又实在镇不住邪,没法在与犯罪分子的斗争中取得优势,那么79冲也就成了唯一的选择了。对公安武警来说,79冲也有个好处,它单发精度还可以。虽然使用的是手枪弹,但54、64这类手枪没谁能做到79那样的射程和精准,当用出经验之后,许多时候79冲都担任了“狙击枪”的角色,用来在不近不远的距离射杀嫌犯,表现的还挺好。51式手枪弹的存世巨大也是79冲被长期使用的一大要素,这种手枪弹仿自苏联托卡列夫7.62X25mm手枪弹,50式、54式冲锋枪都是采用这种弹药,简直要多少有多少,甚至早年还都是黄铜弹壳的,后期才换成了覆铜钢,每年光处理过期弹药都费劲,不赶紧打出去留着作甚?当然,64、85式也都是使用51弹的冲锋枪,但它们的覆盖面是远不及79式的。64式只是一款一体化的微声冲锋枪而已,它如果想达到较好的微声性能,则不能使用51式手枪弹,需要更换专门的64式7.62mm微声冲锋枪弹,所以这注定了它的局限性。不过64冲在战争中表现的很好,它的微声特性得到了一致的赞扬,所以这把武器的名声真的比79冲要好得多。但同样我们要看到64冲不好的一面,毕竟它是种结构复杂的老武器,重量较大,使用场景限制太大,且由于采用了一体式的消音器,它会因为消音器内部燃气积垢问题,打着打着就炸了。所有在战场上出现了一些无语的场景,某些消音器损坏得不到补充,或者消音器寿命到头的64冲,会被战士们拆掉消音器继续使用,这显然违背了微声冲锋枪战术本意。因为79、64冲都表现出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再加上它们的研发年代也实在太久远了点,所以军工部门干脆就想重新设计一款冲锋枪,再加上文革结束,为了新起炉灶,这才有了85式系列。85式包含了微声系列和常规系列两种,且零件可以互换,但它的设计其实并无新意,仅仅只是为设计一款比79更“正常”,比64“简单”的冲锋枪罢了,标准相当低,虽然也有一些厂家的竞争,但这会儿的中国军工水准其实也没啥好说的。上图.PM6385怎么上马的呢?那会儿也就9616厂和208所正经拿出了一个自己的联合设计,而其它厂的东西要么是仿制波兰PM63,要么是仿制以色列UZI,甚至连芬兰刚刚生产出的杰迪-玛蒂克GG95 9mm冲锋枪都仿制了。上图.仿制的GG95所有的这些仿制冲锋枪都有一个特征——小。它们几乎都是基于当时“时髦”的PDW潮流搞的东西,便于单手握持,小巧可以藏住,特别适合做副武器。但这恰恰是他们竞争不过85冲的地方,在那会儿比较保守的大佬们眼中,也就85式像把枪了,其它玩意儿都更像手枪的翻版:“两只手都捏不好,还打什么仗?坚决不要!”而且85冲还走对了条路子,他们绝不赶时髦,直接套最基本的最简单的技术,还尽量简化构造,这反倒与冲锋枪的本质不谋而合,于是85冲在后来的靶场演示时,性能没说多好,但可靠性都优于对手——山寨的波兰、芬兰枪都因为可靠性自动退场了。山寨的UZI据说表现的也不错,但还是上面那个意思,大佬们看不惯这种武器,还嫌它重,所以就把UZI拐到外贸武器那边去了。85当然也有缺点,它极端简化,连热护套都省,搞得极其容易烫手,过短的枪机行程加上比较快的射速,让枪支的握持设计感很差,与打56冲差不多,它只是比79强那么一些罢了。所以,85式确实很有点矮子里拔将军的意思,也确实承载了部队冲锋枪换装的意味,但85没赶上好时候,这款“中国版斯登”1985年定型,而自1983年开始军工都在铆足马力生产另一款经典武器“81式突击步枪”,比起弱一个级别的冲锋枪,显然突击步枪才是战时全军换装的大头。就这样,85冲的生产和装备给耽搁了下来,大规模投产延后了很长时间,也就加快生产了部分微声型号先期提供部队换装。与此同时,79冲还在发疯的生产,一直产到1992年才停下来。有意思的是,越到后面79式的产能越嚣张,那个3万1月就是1991年爆发的,要不是92年给停了,它还能生产这个数字,这其中的问题就耐人寻味了。战争一打完,武器生产自然就得给经济建设让道,85冲也就更没法得到快速的生产了,再加上79冲数量这么多,还都是崭新的,怎么可能不再拿着多耍几年呢?本来由着正常的脚步,85冲迟早也会换装到部队,但这个时候还有另一件事——海湾战争刺激到了国内的军界,大量先进的武器、战术被运用,多国部队杀得伊拉克人屁滚尿流,部队结结实实的给上了一课,一番内部探讨的风云之后,新的强军理念替换了旧有的某些思路,冲锋枪这种被证明淘汰的武器是不适合大规模出现在战场上的。而且当时还有个新武器在酝酿中,1989年208所已经开始着手研发95式自动步枪,国内这段时间前后轻武器界都在为新一代小口径步枪忙得不可开交,之前就有87式等多种步枪设计,你85冲一个“中国版斯登”谁看得上?于是,85冲的大规模换代便不再可能,虽然它在05式换装的这段时间里一直都在装备和生产,却始终没能取代79的数量地位,甚至连“脸熟”都没混到就黯然下场了。05式冲锋枪则是另一种不同的概念,它一种5.8mm的“枪族式”冲锋枪(尽管这个族有点名不符实),连外形都造得与95系列近似,性能也是杠杠的,更适合部队装备,错过时代的85冲也就只能卷起铺盖走人了。央视曾经做过这么一档节目——用坦克炮打钢板!在这档节目中,一共为坦克设置了10道钢板墙,坦克在500米以外射击,结果这10道钢板墙全部被击穿,而击穿这些钢板的坦克炮就是15式轻型坦克装备的105毫米坦克炮,试问,印军装备的俄制T-90S型主战坦克的装甲有10层钢板这么么厚吗?很显然,答案是否定的。不仅T-90S型主战坦克的防护装甲没有那么厚,世界上任何一款主战坦克的装甲都不可能造得这么厚,换句话说就是:世界上没有任何一款坦克能承受15式轻型坦克的105毫米坦克炮在500米以内的射击。105毫米坦克炮究竟有何过人之处呢?其实在其“华丽”的性能背后藏着一段另国人感到非常心酸的故事:上世纪80年代,我国开始陆续引进西方先进的军事装备技术,其中就包括坦克炮技术。我们在引进德国120毫米滑膛坦克炮的同时还向英国提出引进L7型105毫米线膛坦克炮的意向,用来装备我们的69式主战坦克和59D中型坦克。但是英国佬是特别的傲慢啊,嘴上不说,但心里是100个不愿意的,所以对这个事情的态度十分消极。心灰意冷之下,奥地利居然主动提出向我国出售B1型105毫米线膛坦克炮意向!这可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两国一拍即合,奥方以“十分友好”的价格向我国转让了全套B1型105毫米线膛坦克炮生产技术和专利。奥地利B1型105毫米线膛坦克炮的技术源自于英国的L7型105毫米线膛坦克炮,基本上除了命名不同以外,其它指标完全一样!至此我国才算是拥有了西方先进的线膛跑技术,出钱人家都不愿卖,真的太不容易了。然而我国成功仿制奥地利B1型105毫米线膛坦克炮以后发生了意见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性能不达标!奥地利原版样炮可以在1000米的距离上击穿400毫米厚的均质装甲钢,而仿制的国产炮却无法击穿,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我们从以下几点来继续分析。▼下图为装备英国L7型105毫米线膛坦克炮的美国装甲突击车,该型火炮性能实在太好了,曾经是我国可望而不可求的火炮,好在现在我们已经实现大批量生产,要不然15式轻型坦克就该没炮可用了,或者就向印度一样,根本就无轻型坦克可以装备。国产105毫米坦克炮的华丽转身——81式105毫米高膛压线膛坦克炮我国在仿制奥地利B1型105毫米线膛坦克炮出现威力下降的现象,这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如果不能很好地解决,那么国产105毫米线膛坦克炮研发项目极有可能会像120毫米滑膛炮研发项目那样被国家下马。经奥地利工厂代表以及中方工作人员共同研究发现,出现威力下降的原因是国产发射药性能不过关导致的(早发现的话120坦克炮项目就不用下马了),奥地利原版样炮在发射欧洲制造的炮弹发射药时膛压达到460兆帕,而使用国产发射药时膛压只有390兆帕,相同的12升药室容积,国产发射药产生的膛压竟然低于进口发射药70兆帕,这个差距太让人吃惊了。奥方代表提出的解决方案是让我方继续谈判,同时引进发射药技术,然而国防科工委的回复却是要求我国军工人员自行解决发射药问题,不能再发射药技术上受制于人!要不然将来打起仗来是一件很被动的事。然而发射药技术的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缓慢积淀过程,不可能在一朝一夕之间有所突破,但是坦克炮的研发又是一个十分紧迫的任务(中苏之间可能爆发大规模战争),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中方提出一个惊世骇俗的解决方案——增大药室容积!把原来的12升药室提高到16升,使其成为真正意义上的“高膛压”坦克炮。这个方案实施后得到的效果就是膛压提升到了500兆帕!要知道德国120毫米滑膛炮的最大膛压也不过520兆帕而已,口径只有105毫米线膛坦克炮的膛压就接近了大口径坦克炮的膛压,奥方代表直接惊掉下巴砸在脚面上。经测试,高膛压的国产105毫米线膛坦克炮在发射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时初速达到了1500米/秒,1000米距离上能够击穿600毫米均值钢装甲,500米距离上更够击穿800毫米均值钢装甲!这就是该炮在央视节目中能一炮击穿10层钢板的原因。该炮于1981年定型,故而命名为81式105毫米线膛坦克炮。高膛压带来的高初速固然能够提高威力,但是新问题也随之出现——火炮身管寿命因此降低了。奥地利原版样炮的设计寿命是600发,而国产高膛压型的寿命只有300发!而此时恰逢我国炮钢电渣重熔技术获得突破,于是在1983年时改用国产高性能炮钢以及重新设计身管保护装置以后,寿命终于达到原版水平,改进型又被重新命名为83式105毫米线膛坦克炮。至此,国产105毫米线膛坦克炮从下马边缘完成了定型批量生产的华丽转身,该型坦克跑由于性能优越,成为我国产量最高、应用最广泛的火炮(没有之一),它装备了各种型号的坦克、自行反坦克炮、装甲突击车等等平台,其中就包括专门中来装备高原机械化部队的15式轻型坦克。▼下图为配备国产83式105毫米线膛坦克炮的79式中型坦克,由于在国产化过程中进行了大量改进设计,从外形上来看已经脱离了英制原版L7的外部特征,俨然一门新型火炮,而且其药室容量达到了16升,威力已经远远超过原版炮了。T-90S型主战坦克不具备低于15式轻型坦克105毫米坦克炮射击的能力15式轻型坦克搭载的主炮为105毫米坦克炮,该型火炮就是国产高膛压线膛坦克炮——83式国产105毫米线膛坦克炮,它在发射国产105mm硬质钨合金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时能在1000米的距离上击穿600毫米均值钢装甲,那么问题就来了:印度陆军装备的T-90S主战坦克是否具备在1000米距离上承受15式轻型坦克105毫米坦克炮的射击呢?我们先来看看T-90S主战坦克防御水平:该型坦克的防御手段有两种,第一、装甲防御;第二、光电主动防御。其中光电主动防御指的是“窗帘-1”型“红眼”防御系统,它主要是针对激光制导、红外制导的反坦克导弹,对非制导的炮弹不起作用,所以我们在这里就不提它了。装甲防御是指坦克所披挂的防御装甲,它包括均值钢装甲、复合材料装甲、爆炸式反应装甲,T-90S主战坦克的车体正面为均质钢装甲为倾斜22°、厚200毫米的均值钢装甲,外加爆炸式反应装甲,防御水平相当于600毫米均值钢装甲;炮塔正面为倾斜60°、厚400毫米的均值钢装甲,外加倾斜20°安装的复合材料装甲,防御水平相当于600毫米均值钢装甲;侧面装甲为80毫米厚、后部为40毫米厚的均值钢装甲。可见T-90S主战坦克防御水平最高的部位为车体正面和炮塔正面,然而一旦与15式轻型坦克的交战距离缩短到1000米时,这两个部位都会被15式轻型坦克的105毫米坦克炮击穿,所以说T-90S型主战坦克不具备低于15式轻型坦克105毫米坦克炮射击的能力,为了提高战场生存能力,T-90S主战坦克必须保持大于1000米的交战距离,否则任何一部位遭到15式轻型坦克射击时结局只有一个——被击穿。▼下图为央视直播105毫米坦克炮500米打10层钢板的视屏截图,T-90S主战坦克的装甲再厚也没有实验中这10层钢板厚,所以在实战中一旦遭到15式轻型坦克的105毫米坦克炮所发射的穿甲弹击中时必然会被击穿。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第一、15式轻型坦克配备的105毫米坦克炮是国产83式高膛压线膛坦克炮,该炮技术源自于英国L7型线膛坦克炮,在国产化过程性能中得到了进一步的优化,火炮膛压达到了500兆帕,是同类装备中威力最大的坦克炮,由于性能优越,该型坦克炮被广泛应用到许多武器平台上,包括15式轻型坦克,是应用最广泛的国产火炮。第二、国产83式高膛压线膛坦克炮由于膛压极高,在发射105mm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时炮口初速达到了1500米/秒,高初速赋予了炮弹高动能,在1000米的距离上能够击穿600毫米厚的均值钢装甲,500米距离上能击穿800毫米厚的均质钢装甲,而T-90S主战坦克最厚的装甲防御部位只相当于600毫米,因此当交战距离在1000米以内时15式轻型坦克105毫米坦克炮可以击穿T-90S主战坦克任何一个部位。结语很多读者认为虽然15式轻型坦克配备的105毫米坦克炮可以在1000米距离内击穿T-90S主战坦克,但是T-90S主战坦克的125毫米滑膛炮更能在2000米距离上击穿15式轻型坦克,这次算来还是我军的15式轻型坦克吃亏啊。不得不承认,如果仅仅是纸面性能的比较,那么我军的15式轻型坦克无疑是吃亏的,但事实并非如此,因为15式轻型坦克是我国应部队要求研发的一款专门针对空气稀薄的高原地区使用的重型装备,该型坦克在实用中证明了它极高的高原适用性,深受一线部队好评。而T-90S主战坦克就糟糕了,在平原地区时,它那1200马力的发动机尚能给予坦克较好的机动性,然而高原地区的氧含量只有平原地区的60%~70%,进入高原以后的T-90S主战坦克只能以8公里/小时的速度进行机动,与15式轻型坦克20公里/小时的机动速度相比,它简直就是个“残疾”,试问:失去机动性的坦克还能发挥重型优势么?这也是印度最近又向俄罗斯提出紧急采购轻型坦克要求的原因,然而印度却被告知这个星球上只有中国拥有现役轻型坦克,除此之外还有美国在研的轻型坦克,如果非要采购,那只能向中国提出申请,又或者再等5~10年,当美国的轻型坦克研发成功以后向他们采购!当然,这是后话了。▼下图为美国通用动力公司展示的新型轻型坦克样车,它也配备105毫米线膛坦克炮,只不过型号仍然是英国L7型坦克炮,从外形上来看,该型坦克大量参考了我国的15式轻型坦克设计,这是老美第一次转过头来摸着我军的石头过河,看来印度只能等5~10年以后去买美制轻型坦克来抗衡我军的15式轻型坦克了。54式和64式两款手枪分别仿制于苏联TT-33“卡托列夫”手枪和德国PPK “瓦尔特 ”手枪,两种型号均为军用自动手枪,由于我国并无专门为警用研制的制式武器,因此又被当做军警两用武器,目前我国警方仍然装备着这两款手枪。54式手枪和64式手枪的口径均为7.62毫米,但是所使用的子弹是不相同的,54式手枪配用51式7.62×25mm手枪弹,这种子弹俗称“卡托列夫手枪弹”,是主流苏式7.62毫米口径武器的“标准弹”,地位相当于9毫米“帕拉贝鲁姆”北约标准手枪弹;而64式手枪配用64式7.62×17mm手枪弹,该型子弹是我国专门为64式、77式这种小威力手枪研发的“贵族手枪专用弹”(64式手枪最初只配发将官或赠送国际友人,77式只配发师级以上军官),是7.62毫米口径枪弹中威力最小的子弹。配用的子弹不同是54式手枪和64式手枪最大的区别,同也体现出两款手枪不同的杀伤力,54式手枪在发射51式7.62×25mm普通弹时初速较高,穿透力非常强,可在近距离击穿III级以下(不包括III级)防护等级防弹衣,被香港警方称为“大黑星”;而64式手枪在发射64式7.62×17mm普通弹时枪口动能仅为220焦耳,无论是杀伤力还是穿透力都十分有限,因此才在我国警界得了一个“小砸炮”的外号。▼下图为正在枪库中清点武器装备的警官,读者朋友们能否看得出他正在检查的那一排枪是54式还是64式?欢迎在评论区分享答案。警用54式手枪和64式手枪在外观上的区别由于我国长期无警察专用型号手枪,因此这里所说的“警用54式和64式”与军用型并无区别,警察手里就叫“警用”,军人手里的就叫“军用”。54式手枪和64式手枪在外观上最大的区别就是尺寸,54式手枪全枪长195毫米,空弹匣状态下重量为0.85千克,弹匣装填满8发子弹状态下重量为0.94千克,外观酷似美军装备的M1911手枪;64式手枪全长152.8毫米,空枪重量为560克,弹匣容量7发。两种手枪除了外观尺寸有着巨大区别,在制造工艺上的差别也非常明显。54式手枪在定型时正逢我国建国伊始,军事工业十分落后,不论是材料还是加工工艺都达不到苏联TT33手枪的生产要求,而且军队对制式手枪的需求非常迫切,该型手枪在苏联原型枪的基础上做出了大量修改,说白了就是降低了工艺制造要求,因此54手枪外观与苏联TT33原型枪相比略显粗糙。▼下图为苏联原厂出品的54式原型枪——TT33式手枪,如此精湛的工艺是54式无法与其相提并论的。而在研发64式手枪时我国经过10年的发展,轻兵器工业已经形成相对完整的体系,冶金、制造等工业也快速发展起来,因此该枪在生产工艺上与54式相比较有了很大的改善,而且为了体现出它“贵族”特性,64式手枪经过特殊工艺处理后外观十分精美,握把上还有花纹浮雕,部分用于赠送国际友人的特制版在枪身上还刻有铭文,甚至还有镀金、镶金或者干脆使用金、银等贵金属制作的定制版。所以54式手枪和64式手枪在外观上的区别不仅仅是尺寸和造型,生产工艺更是天差地别,如果把54式手枪比作一名粗犷的蒙古壮汉,那么64式手枪就应当是婀娜的江南女子。下图为正在警察手中把玩的64式手枪,尽管加工工艺相对于54式而言已经进步了许多,但是相较于二战德国原厂生产的原型枪瓦尔特PPK而言差距十分明显。54式手枪与64式手枪在威力上的区别根据我国的相关杀伤动能标准,杀伤人体所需动能为<80焦耳,而杀伤马匹的动能则为<180焦耳,研究人员参照国外有关武器的性能,量化武器的战技指标,将我国手枪枪口动能定为180~220焦耳之间。64式手枪的枪管长度为85mm,膛线数量6条,在发射7.62×17mm手枪弹时膛压约为123MPa,弹丸初速为280米/秒,枪口动能220焦耳,有效射程50米。该枪在实验中能射穿距离25米远的2毫米厚均质钢板、7厘米厚的木板、4厘米厚的砖墙、25厘米厚的土层,但由于弹丸动能过小,虽然能有效杀伤无防护生动目标,但是停止作用不明显,比如民警在缉毒和反恐执法行动中曾出现多起使用该枪连续命中罪犯躯干3枪也未能击毙的案例,更有国外军警使用该枪作战时出现无法击穿目标防弹衣的尴尬现象。54手枪是枪管长116mm,膛线4条,在发射7.62×25mm手枪弹时最大膛压平均值为210MPa,子弹初速为420米/秒,枪口动能520焦耳,精确射击距离50米,有效杀伤距离100米。54式手枪是一款纯粹的战斗型枪械,其原型枪TT33经历了二战洗礼,成为54式手枪后在我国经历了出朝鲜战争以外的所有共和国战争。它的特点就是威力大、穿透力强、射击精度高,在50米内使用普通弹时可击穿3mm厚的均质钢板,弹丸穿透钢板后还能继续穿透一块100mm厚的松木板,在使用钢芯穿甲弹时则能击穿III级防护等级以下(不包括III级)的防弹衣!因此警方防弹衣在交火中被悍匪使用54式手枪击穿的案例屡屡发生。▼下图为64式手枪所使用的7.62×17mm普通弹,它通用于64式手枪、77式手枪和67式7.62mm微声手枪。区分54式手枪和64式手枪所使用的子弹的方法我们来学习关于54式手枪和64式手枪的51式7.62×25mm和64式7.62×17mm两种相同口径不同规格手枪弹的知识:简单来讲51式手枪弹略长于64式手枪弹。51式手枪弹的全长34.4~34.9mm,弹壳长度为25mm,因此这类规格的子弹就称之为“7.62×25mm子弹”;64式手枪弹的全长24.4~25mm,弹壳长度为17mm,所以它称之为“7.62×17mm”。可见两种不同手枪所使用的子弹虽然口径相同,但长度是不一样的,所以现实中我们可以通过观察来区分两种规格的手枪弹,稍长的是54式手枪用的51式子弹,稍短的就是64式子弹。还有另外一种办法,那就是用手摸。由于我国制式手枪中使用了两种规格的7.62mm手枪弹,为避免在可视条件较差的环境中出现混用现象的发生,51式手枪弹在弹壳与弹丸的结合部位设计有两个凹孔,以便于射手在可视环境较差的情况下中对枪弹的辩识。射手在装弹时只要用手指触摸到弹壳上的凹孔即可确认该弹为7.62×25mm子弹,触摸时没有凹感则表示该弹不是适合的配用弹。▼下图为54式手枪和弹壳上有小孔的51式7.62×25mm普通的弹,不仅普通弹有小孔,所有这个型号的钢珠弹、橡胶弹、空包弹都有这个设计。每一种子弹都有它独一无二的特征,64式手枪弹虽然在外形上没有用于辩识的设计,但是它同样拥有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的特征,而且这种特征只有用过该枪的人才会知道。由于64式手枪弹除了配用于64式手枪以外还通用于77式手枪、62式微声手枪,辨别是哪一种枪械击发的64式手枪弹,64式手枪在使用该弹进行射击时会在弹壳上留下一个凹环,这种独特的设计十分便于警方在破案时对弹种行进目视辩识。综上所述我们得出这样的结论:中国警方所使用过的手枪型号里,54式和64式两款同为口径7.62毫米的手枪,它们最大的区别是外观尺寸和使用弹种两方面。外观尺寸上54式手枪又粗又大,64式手枪小巧玲珑;使用弹种上54手枪配用51式7.62×25mm子弹,64式手枪配用7.62×17mm子弹。为了便于辩识两种规格不同的子弹,54式手枪所使用的51式子弹和64式手枪所使用64式子弹都有自己独一无二的辩识特征。这两款手枪虽然并不适警察装备,但是对于我国安定的社会环境而言已经基本满足警方需求,在长达半个世纪的装备时间里虽然这两款手枪暴露出诸多问题,但是还在警方能忍受范围内,真切地盼望我国轻武器类防务和警务能早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民企参与、军民融合、警民融合,使防务装备和警务装备在竞争中发展,避免再出现因“拍脑门”而设计出各种奇葩装备的现象。▼下图为我国军工开脑洞设计出来具备“单手上膛”功能的77式手枪,它配用64式7.62×17mm子弹。
很难说它性能有多优秀...64式微冲只能说是当年时代环境下借鉴了各种成熟技术而产出的一支消音冲锋枪。一点点盘吧它很大程度上参考了56冲(AK),但由于机匣是铣削的,因此重量较大。握把、保险兼防尘盖,弹匣卡榫,甚至冲压的机匣盖也带有很明显的AK风格,折叠枪托则是直接用56-1的。在复进簧尾部还有一块缓冲垫用来减轻枪机后坐冲量。由于它是一杆冲锋枪,因此没用AK那种导气式,而是采用了较为简单的自由枪机原理,前冲式击发,这都是早期一竿子冲锋枪的常见原理。但前冲击发在机匣太脏,子弹装药差等情况下容易出现炸壳或者炸膛的风险。它发射的是基于7.62x25mm 51式手枪弹的亚音速版的64式微声弹,弹头质量7.9克(接近56式步枪弹),初速290-305m/s,弹头设计为步枪弹样式的尖头,钢芯,这主要是当年在抗美援朝时已经遇到身着M52尼龙防弹衣的美军,因此设计时考虑到了侵彻力。消音部件采用了比较常见的多腔室隔音消音原理,64的枪管末端开了4条9个总计36个泄压孔用来降低膛口的燃气压力。然后经由一个大膨胀室和由大到小的13个消音碗让火药燃气在途径时逐级膨胀,等喷出消音筒时,火药燃气的压力已经很低,以此起到降低膛口噪音的目的。64的射速一直被人吐槽,高达1000-1300发/分,这种射速在全自动时非常难控。消音的效果不错,夜间在50米处也无法见到膛口焰,用来抵近摸哨倒很合适。由于64也能发射标准的51式手枪弹,且消音器是个易损耗材,因此对越自卫反击战期间,战士们也会直接拆掉消音器当做普通冲锋枪使用。不过,这枪的准心和照门都在消音筒上,拆了的话没法瞄是个问题,但近距离泼水也无所谓瞄不瞄了。最后丢个Dboy枪炮世界站的参数我是萨沙,我来回答。很烂的手枪。击毙1个歹徒需要12枪的小砸炮?公安三大件之一64式手枪作者:萨沙本文章为萨沙原创,谢绝任何媒体转载关于64式手枪的文章已经很多了。作为警方的三大件,64式手枪已经使用接近40年,优点和缺点早已被说烂了。小砸炮击毙1个人需要12枪?听萨沙说说吧。52式公安手枪52式公安手枪64式手枪名气很大。太空员杨利伟就佩戴1支64式手枪,用于降落以后可能遭遇野兽或者歹徒的自卫。64式手枪的原形,是名气不大的52式公安手枪。52式公安手枪是继51式手枪以后(托卡列夫手枪的中国仿制品),中国第一款自产手枪。52式公安手枪是警察专用,仿造全世界赫赫有名的德国PPK半自动手枪。不错,PPK就是007詹姆斯邦德的配枪,希特勒自杀用的也是PPK。PPK早在1908年研发成功,时至今日仍然在大面积使用,已经超过100年。在今天的德国,一支PPK自卫手枪的售价大概是4000多人民币,并不算便宜。由此,足可见PPK性能的优秀。PPK不过,52式公安手枪却是PPK的粗劣仿制品。它采用和PPK相同的7.65毫米手枪弹,结构也大体相同,取消了弹匣的指托。缺少指托导致手枪的人机功效较差,影响了全枪的综合性能。更关键的是,在1952年中国军工水平过于低下,加工技术远远低于德国。资料中这么写:一位在公安战线上工作多年的老同志,据他的回忆,52式手枪加工甚为粗糙,武器内部加工后的刀痕遍布,与缴获的德制原版PPK比较,显得颇为寒酸。且防腐工艺也不过关,易锈蚀。当年一次蹲守任务,在草丛中埋伏了一天一夜后,发现手枪表面已经锈成黄褐色。所使用的钢材亦不合适,偏软,许多保存下来的52式手枪扳机护圈均有变形的现象。一款完美武器,完全被仿制的加工技术搞砸了。PPK同时,我国不能生产7.65毫米手枪弹,必须从国外(主要是东欧国家)进口,这自然不是长久之计。于是,52式手枪并没有大面积装备。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中国警察主要装备54式手枪和乱七八糟的各种缴获手枪。80年代,在剿灭东北2个持枪歹徒的枪战中,一名路过法警见义勇为,果断开枪。他手中的枪支,竟然是抗战时期日军使用的王八盒子手枪,使用了至少40年之久。结果该枪第1枪子弹没走直线,第2枪就卡壳,歹徒立即用自动步枪扫射还击,法警光荣牺牲。而在那个年代,这种王八盒子的杂牌枪并不罕见。一些偏远山区基层公安,甚至还用李向阳用的驳壳枪。杂牌手枪不谈,即便是54式手枪也有很多问题。技术上的不想多说,类似文章太多。54式手枪简而言之,54式手枪适合军用,它的威力太大,曾有1枪击中歹徒后,子弹穿过身体又将不远处1名群众脚掌击穿的例子。也有室内开枪后,子弹穿透歹徒腹部又连续跳弹2次,击碎另1个歹徒的头骨。所以,民警在城市中人多的地方,往往不敢使用54式手枪随便射击,怕造成误伤。同时,54式手枪的保险设计有问题,还是比较容易走火,不符合警用手枪的需要。在中国,大部分警察一辈子开不了几枪,手枪主要是威慑作用,走火只会打死自己。自然,54手枪的原尊托卡列夫手枪,是为了苏联在二战中取胜的军用武器。只要威力大加廉价还可以大量生产即可,没有必要过于考虑安全性。另外,54式手枪太大,不利于警察携带尤其不适合便衣隐藏枪支。现实的要求下,军方和警方都要求研发一种取代52式公安手枪的小型自卫手枪。五六十年代,军人是国家的第一位,所以这种手枪优先满足军队的要求。这样,在52式公安手枪或者说PPK手枪基础上,最终于1964年研发了64式手枪。64式手枪多说一句,期间的1959年根据苏联援助的马卡洛夫手枪图纸,我们自研了59式手枪。59式手枪对于加工要求很高,导致我国的产品质量很低,出现过很多走火事故。最终,59式手枪根本没有定型就直接淘汰了,前后不过1年,只装备军方少数高级军官和保卫部门。64式手枪的研制,是建立在我国成功生产7.62毫米手枪弹的基础上的。7.62毫米手枪弹和PPK的7.65毫米手枪弹的主要性能相似。区别是7.65毫米手枪弹采用半凸缘式底缘弹壳,弹壳底缘直径是9.06毫米,弹壳长17.3毫米。而64式手枪弹则是采用无凸缘式底缘弹壳,弹壳底缘直径是8.44毫米,弹壳长16.8毫米。原则上,7.65毫米的PPK手枪可以发射64式的7.62毫米子弹,但64式手枪不能发射7.65毫米子弹。扯远了。64式手枪是在52式和PPK手枪基础上的改进型。遗憾的是,64式手枪的综合性能显然不如原尊。更惨的是,明明是1964年就研发成功。因文革的影响,该枪一直没有大规模生产,直到80年代才开始量产装备军警。64式手枪有着很多优点,这基本都是传承PPK手枪而来。最大的优点,在于64式手枪的安全性较好。具体怎么好,类似文章很多,萨沙也不多说了。另外,64式手枪也具有快速反应能力。因为设计合理,该枪上弹匣的速度很快,便于持续射击。枪即便上了保险,只要子弹上膛,64式手枪也可以直接扣动扳机发射。对于随时可能遇到危险的警察,快速反应具有巨大的意义。另外,64式手枪的后坐力较小。以萨沙使用64式手枪打靶的经验来说,这枪很容易控制,连续射击也没有问题,比较容易训练。而54式手枪后坐力要大的多,枪身跳动明显,新手会有畏惧感。还有,64式手枪体积很小,重量轻,便于高级军官和警察长期佩戴。萨沙写过很多案件,中国歹徒购买制式手枪作案,基本都会选择64和77式。它们体积很小,可以随意放入裤袋中。几乎没有人会选择54式手枪,因为体积较大,不好隐藏。著名的董利案件中,董利就揣着1支64式手枪堂而皇之四处流传。因枪支体积小,董利根本不怕被人发现。总体来说,64式手枪大体满足了军队高级军官自卫以及警察的日常需要。不过,作为一款一战前的手枪延伸而来的产物,64式手枪也有很多问题。其一,就是威力不够。这主要是7.62毫米手枪弹的问题。根据我国的相关杀伤动能标准,杀伤人体所需动能为80焦耳,而杀伤马匹的动能则为180焦耳,所以该枪的枪口动能设定为220焦耳,其威力理论上能满足日常自卫的需要。实际上,这个数值显然有问题。彭加木他们在罗布泊的时候,曾经追猎过1只野骆驼。彭加木的队友,当过兵的陈百录用64式手枪射击:“我坐在5座车的后排,身上挂着64式手枪。这把枪从出发到现在从来没有用过,我把枪从车窗伸出去,瞄准,”陈百录说。“我扣了两下板机,一两米远的距离而且射出两颗子弹,它还在跑!”“车上的人都在叫,陈百录,你这当兵的,枪法咋这么差!”其实子弹是射中了。不一会,血随着野骆驼的跃动一下一下地往外喷。不行,得打脑袋!有人喊。陈百录再一次瞄准,一枪、二枪、三枪!“突然之间,野骆驼不跑了,回过身来,四腿杈开很大地站住,眼睛瞪着我们,一分钟,两分钟,十分钟,二十分钟,我们吓得大气不敢出,动也不敢动。突然,轰的一下,野骆驼倒下了”。看看,打一头野骆驼用了至少5发子弹,而且很可能是击中头部才致命的。即便如此,野骆驼也坚持了20分钟才倒下去。打大型动物这样,打人呢?而深圳2009年劫持人质案。面对吸毒产生幻觉的歹徒,2名特警使用64式手枪连续射击了12枪才将其击毙。根据视频显示,歹徒是中了5枪以后才向后摔倒的,前4枪不是没有打中就是击中没有效果。当时报道记载:黑衣民警探出头朝保安亭内望了一眼,但被歹徒发现。突然,歹徒发疯似地举起菜刀朝蹲在地上的人质郑某砍了下去。就在此时,一直躲在岗亭旁的白衣民警果断举枪向歹徒射击。第一声枪响后,歹徒被击中,身体下滑,但很快又站起来,举刀砍向人质。见歹徒还没有放下菜刀,白衣民警继续向歹徒射击……歹徒在中第三枪后仍然负隅顽抗,举刀砍向女人质。在这千钧一发之际,2名民警齐齐举枪向歹徒射击,“砰砰砰……”连续的枪响声中,歹徒终于倒下了。。万幸的是,歹徒吸毒过量,反应较慢,凶器也只是随手操起的菜刀。如果歹徒也是持枪或者神志清醒,这次解救人质的结果还很难说。这类的例子非常多,小砸炮的外号并不仅仅说该枪枪声很小,还有抱怨威力小的意思。资料中写道:一个巡夜片警抓获一撬门贼,贼用铁棍反抗,片警开枪自卫打光弹匣内6颗子弹,6发5中,但还是被贼击晕,片警第二天早上才苏醒过来,发现贼因为失血过多死于200米外的水沟里。自然,手枪威力小也是相对的。如果击中头部或者重要内脏,还是可以1枪毙命的。萨沙看过多个使用64手枪杀人和自杀的案例,这枪绝对打的死人。只是,通过对子弹的反复测试,认为这种弹药的停止率(一枪将敌人打的失去抵抗能力)是百分之五十几。而目前美国警察主流手枪的数值,均在百分之八十甚至百分之九十以上。萨沙的肥手另外,64式手枪就是人机功效不好。这个也很多人说过了。和52式手枪一样,64式取消了PPK弹匣的指托,握把厚度又小。这导致手掌较大的射手,小指头基本是悬空的,掌心也是悬空的,导致握枪非常变扭。不要小看这个问题,对于手枪使用是致命的。萨沙用64式手枪射击时,就觉得握枪比较变扭。萨沙因为遗传因素的手掌比普通男人要小一些,仍然觉得握枪很不舒服。如果手掌很大的军警,感受就可想而知。这不利于射击训练,也不利于射击精度。还有最大的问题,恐怕就是枪的重心不对。刻意减低枪支重量,导致枪的重心和PPK不同,上重下轻,射击时候跳动明显,严重影响了手枪射击的精度。客观来说,64式手枪在设计的60年代算是世界中流手枪,并不算很落后。在80年代,64式手枪相比众多世界名枪,早已过时了,应该淘汰了。就以装弹为例。在60年代,64式手枪可以装弹7发并不算少了,在今天就太少。也许,这就是新疆特警装备格洛克手枪的原因吧。79冲锋枪还存在的主要原因是存量巨大,而且配套的子弹多的要命,不消耗出去实在是划不来。从1979年定型,到1992年停产,79式冲锋枪生产了20多万支,产量高的年份1年就能搞出3万支,完全是当做廉价武器疯狂制造的,非常符合它的定位。生产这么多当然也要用出去,除了战争时期的部队装备外,79还被大量装备给武警、公安队伍和民兵,成了除56式冲锋枪外,地方上火力最猛的轻武器枪械。当然,因为设计上的原因,79式冲锋枪的问题相当多,主要集中在故障率频发和射速过高问题上。这两个问题实际又是一个问题,过高的射速造成了频繁的卡壳,偏偏因为它是款从56式上微缩而来的奇葩“导气式冲锋枪”,连供弹结构都设计的比较玄幻,采用了一种本应是工程性故障的,名为“偏火”的方式帮助降低枪弹卡壳问题。可想而知,这种凑合搞出来的东西能有什么好名声?79式的装备历程基本就是一路挨喷的历程,什么老卡壳啦、拉机柄割肉啦、射速过高啦、弹匣容量小啦、连发无准头啦、弹匣一摔就完蛋啦,很多很多。除了结构设计问题,还有很大部分责任应归罪于79式的生产工艺,相当一部分79都因为生产不合格而浪费了,而通过装备的部分,则也有很多加工不到位的情况,一个典型的问题就是弹匣,稍微变形就对不上口,实在太娇气。此外卡壳与51式手枪弹的关系也很大,许多子弹的底缘制作的并不标准,而质量高的弹药确实可以显著降低79的卡壳率。但当时国家的条件也就那样,不用79用什么?有段时间西方还真对我们敞开了怀抱,要什么可以买什么,轻武器也都送过来一一过目,但最后有哪种武器被选用了?一个也没有,国家更愿意把紧缺的外汇用在重武器、战斗机、先进技术这些方面,冲锋枪这种玩意儿能凑合也就行了,实在没闲钱摆弄什么MP5、UZI了。再说了,战争中79式表现的也不算太烂,出侦查任务时79往往是标配,它轻便,在山野中比较节省体力,发射也简单快速,熟练者可做到掰开挂上火就打,高达1000发/分钟的射速也保证了近距离时恐怖的弹雨泼洒能力。所以,难用归难用,79还算是能用得下去。公安、武警队伍也是没办法,执行的都是治安任务,总不可能掏出56式冲锋枪把人往死里打吧?那玩意儿喊着是冲锋枪,实际是突击步枪。而64、54这些手枪的威力又实在镇不住邪,没法在与犯罪分子的斗争中取得优势,那么79冲也就成了唯一的选择了。对公安武警来说,79冲也有个好处,它单发精度还可以。虽然使用的是手枪弹,但54、64这类手枪没谁能做到79那样的射程和精准,当用出经验之后,许多时候79冲都担任了“狙击枪”的角色,用来在不近不远的距离射杀嫌犯,表现的还挺好。51式手枪弹的存世巨大也是79冲被长期使用的一大要素,这种手枪弹仿自苏联托卡列夫7.62X25mm手枪弹,50式、54式冲锋枪都是采用这种弹药,简直要多少有多少,甚至早年还都是黄铜弹壳的,后期才换成了覆铜钢,每年光处理过期弹药都费劲,不赶紧打出去留着作甚?当然,64、85式也都是使用51弹的冲锋枪,但它们的覆盖面是远不及79式的。64式只是一款一体化的微声冲锋枪而已,它如果想达到较好的微声性能,则不能使用51式手枪弹,需要更换专门的64式7.62mm微声冲锋枪弹,所以这注定了它的局限性。不过64冲在战争中表现的很好,它的微声特性得到了一致的赞扬,所以这把武器的名声真的比79冲要好得多。但同样我们要看到64冲不好的一面,毕竟它是种结构复杂的老武器,重量较大,使用场景限制太大,且由于采用了一体式的消音器,它会因为消音器内部燃气积垢问题,打着打着就炸了。所有在战场上出现了一些无语的场景,某些消音器损坏得不到补充,或者消音器寿命到头的64冲,会被战士们拆掉消音器继续使用,这显然违背了微声冲锋枪战术本意。因为79、64冲都表现出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再加上它们的研发年代也实在太久远了点,所以军工部门干脆就想重新设计一款冲锋枪,再加上文革结束,为了新起炉灶,这才有了85式系列。85式包含了微声系列和常规系列两种,且零件可以互换,但它的设计其实并无新意,仅仅只是为设计一款比79更“正常”,比64“简单”的冲锋枪罢了,标准相当低,虽然也有一些厂家的竞争,但这会儿的中国军工水准其实也没啥好说的。上图.PM6385怎么上马的呢?那会儿也就9616厂和208所正经拿出了一个自己的联合设计,而其它厂的东西要么是仿制波兰PM63,要么是仿制以色列UZI,甚至连芬兰刚刚生产出的杰迪-玛蒂克GG95 9mm冲锋枪都仿制了。上图.仿制的GG95所有的这些仿制冲锋枪都有一个特征——小。它们几乎都是基于当时“时髦”的PDW潮流搞的东西,便于单手握持,小巧可以藏住,特别适合做副武器。但这恰恰是他们竞争不过85冲的地方,在那会儿比较保守的大佬们眼中,也就85式像把枪了,其它玩意儿都更像手枪的翻版:“两只手都捏不好,还打什么仗?坚决不要!”而且85冲还走对了条路子,他们绝不赶时髦,直接套最基本的最简单的技术,还尽量简化构造,这反倒与冲锋枪的本质不谋而合,于是85冲在后来的靶场演示时,性能没说多好,但可靠性都优于对手——山寨的波兰、芬兰枪都因为可靠性自动退场了。山寨的UZI据说表现的也不错,但还是上面那个意思,大佬们看不惯这种武器,还嫌它重,所以就把UZI拐到外贸武器那边去了。85当然也有缺点,它极端简化,连热护套都省,搞得极其容易烫手,过短的枪机行程加上比较快的射速,让枪支的握持设计感很差,与打56冲差不多,它只是比79强那么一些罢了。所以,85式确实很有点矮子里拔将军的意思,也确实承载了部队冲锋枪换装的意味,但85没赶上好时候,这款“中国版斯登”1985年定型,而自1983年开始军工都在铆足马力生产另一款经典武器“81式突击步枪”,比起弱一个级别的冲锋枪,显然突击步枪才是战时全军换装的大头。就这样,85冲的生产和装备给耽搁了下来,大规模投产延后了很长时间,也就加快生产了部分微声型号先期提供部队换装。与此同时,79冲还在发疯的生产,一直产到1992年才停下来。有意思的是,越到后面79式的产能越嚣张,那个3万1月就是1991年爆发的,要不是92年给停了,它还能生产这个数字,这其中的问题就耐人寻味了。战争一打完,武器生产自然就得给经济建设让道,85冲也就更没法得到快速的生产了,再加上79冲数量这么多,还都是崭新的,怎么可能不再拿着多耍几年呢?本来由着正常的脚步,85冲迟早也会换装到部队,但这个时候还有另一件事——海湾战争刺激到了国内的军界,大量先进的武器、战术被运用,多国部队杀得伊拉克人屁滚尿流,部队结结实实的给上了一课,一番内部探讨的风云之后,新的强军理念替换了旧有的某些思路,冲锋枪这种被证明淘汰的武器是不适合大规模出现在战场上的。而且当时还有个新武器在酝酿中,1989年208所已经开始着手研发95式自动步枪,国内这段时间前后轻武器界都在为新一代小口径步枪忙得不可开交,之前就有87式等多种步枪设计,你85冲一个“中国版斯登”谁看得上?于是,85冲的大规模换代便不再可能,虽然它在05式换装的这段时间里一直都在装备和生产,却始终没能取代79的数量地位,甚至连“脸熟”都没混到就黯然下场了。05式冲锋枪则是另一种不同的概念,它一种5.8mm的“枪族式”冲锋枪(尽管这个族有点名不符实),连外形都造得与95系列近似,性能也是杠杠的,更适合部队装备,错过时代的85冲也就只能卷起铺盖走人了。央视曾经做过这么一档节目——用坦克炮打钢板!在这档节目中,一共为坦克设置了10道钢板墙,坦克在500米以外射击,结果这10道钢板墙全部被击穿,而击穿这些钢板的坦克炮就是15式轻型坦克装备的105毫米坦克炮,试问,印军装备的俄制T-90S型主战坦克的装甲有10层钢板这么么厚吗?很显然,答案是否定的。不仅T-90S型主战坦克的防护装甲没有那么厚,世界上任何一款主战坦克的装甲都不可能造得这么厚,换句话说就是:世界上没有任何一款坦克能承受15式轻型坦克的105毫米坦克炮在500米以内的射击。105毫米坦克炮究竟有何过人之处呢?其实在其“华丽”的性能背后藏着一段另国人感到非常心酸的故事:上世纪80年代,我国开始陆续引进西方先进的军事装备技术,其中就包括坦克炮技术。我们在引进德国120毫米滑膛坦克炮的同时还向英国提出引进L7型105毫米线膛坦克炮的意向,用来装备我们的69式主战坦克和59D中型坦克。但是英国佬是特别的傲慢啊,嘴上不说,但心里是100个不愿意的,所以对这个事情的态度十分消极。心灰意冷之下,奥地利居然主动提出向我国出售B1型105毫米线膛坦克炮意向!这可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两国一拍即合,奥方以“十分友好”的价格向我国转让了全套B1型105毫米线膛坦克炮生产技术和专利。奥地利B1型105毫米线膛坦克炮的技术源自于英国的L7型105毫米线膛坦克炮,基本上除了命名不同以外,其它指标完全一样!至此我国才算是拥有了西方先进的线膛跑技术,出钱人家都不愿卖,真的太不容易了。然而我国成功仿制奥地利B1型105毫米线膛坦克炮以后发生了意见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性能不达标!奥地利原版样炮可以在1000米的距离上击穿400毫米厚的均质装甲钢,而仿制的国产炮却无法击穿,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我们从以下几点来继续分析。▼下图为装备英国L7型105毫米线膛坦克炮的美国装甲突击车,该型火炮性能实在太好了,曾经是我国可望而不可求的火炮,好在现在我们已经实现大批量生产,要不然15式轻型坦克就该没炮可用了,或者就向印度一样,根本就无轻型坦克可以装备。国产105毫米坦克炮的华丽转身——81式105毫米高膛压线膛坦克炮我国在仿制奥地利B1型105毫米线膛坦克炮出现威力下降的现象,这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如果不能很好地解决,那么国产105毫米线膛坦克炮研发项目极有可能会像120毫米滑膛炮研发项目那样被国家下马。经奥地利工厂代表以及中方工作人员共同研究发现,出现威力下降的原因是国产发射药性能不过关导致的(早发现的话120坦克炮项目就不用下马了),奥地利原版样炮在发射欧洲制造的炮弹发射药时膛压达到460兆帕,而使用国产发射药时膛压只有390兆帕,相同的12升药室容积,国产发射药产生的膛压竟然低于进口发射药70兆帕,这个差距太让人吃惊了。奥方代表提出的解决方案是让我方继续谈判,同时引进发射药技术,然而国防科工委的回复却是要求我国军工人员自行解决发射药问题,不能再发射药技术上受制于人!要不然将来打起仗来是一件很被动的事。然而发射药技术的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缓慢积淀过程,不可能在一朝一夕之间有所突破,但是坦克炮的研发又是一个十分紧迫的任务(中苏之间可能爆发大规模战争),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中方提出一个惊世骇俗的解决方案——增大药室容积!把原来的12升药室提高到16升,使其成为真正意义上的“高膛压”坦克炮。这个方案实施后得到的效果就是膛压提升到了500兆帕!要知道德国120毫米滑膛炮的最大膛压也不过520兆帕而已,口径只有105毫米线膛坦克炮的膛压就接近了大口径坦克炮的膛压,奥方代表直接惊掉下巴砸在脚面上。经测试,高膛压的国产105毫米线膛坦克炮在发射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时初速达到了1500米/秒,1000米距离上能够击穿600毫米均值钢装甲,500米距离上更够击穿800毫米均值钢装甲!这就是该炮在央视节目中能一炮击穿10层钢板的原因。该炮于1981年定型,故而命名为81式105毫米线膛坦克炮。高膛压带来的高初速固然能够提高威力,但是新问题也随之出现——火炮身管寿命因此降低了。奥地利原版样炮的设计寿命是600发,而国产高膛压型的寿命只有300发!而此时恰逢我国炮钢电渣重熔技术获得突破,于是在1983年时改用国产高性能炮钢以及重新设计身管保护装置以后,寿命终于达到原版水平,改进型又被重新命名为83式105毫米线膛坦克炮。至此,国产105毫米线膛坦克炮从下马边缘完成了定型批量生产的华丽转身,该型坦克跑由于性能优越,成为我国产量最高、应用最广泛的火炮(没有之一),它装备了各种型号的坦克、自行反坦克炮、装甲突击车等等平台,其中就包括专门中来装备高原机械化部队的15式轻型坦克。▼下图为配备国产83式105毫米线膛坦克炮的79式中型坦克,由于在国产化过程中进行了大量改进设计,从外形上来看已经脱离了英制原版L7的外部特征,俨然一门新型火炮,而且其药室容量达到了16升,威力已经远远超过原版炮了。T-90S型主战坦克不具备低于15式轻型坦克105毫米坦克炮射击的能力15式轻型坦克搭载的主炮为105毫米坦克炮,该型火炮就是国产高膛压线膛坦克炮——83式国产105毫米线膛坦克炮,它在发射国产105mm硬质钨合金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时能在1000米的距离上击穿600毫米均值钢装甲,那么问题就来了:印度陆军装备的T-90S主战坦克是否具备在1000米距离上承受15式轻型坦克105毫米坦克炮的射击呢?我们先来看看T-90S主战坦克防御水平:该型坦克的防御手段有两种,第一、装甲防御;第二、光电主动防御。其中光电主动防御指的是“窗帘-1”型“红眼”防御系统,它主要是针对激光制导、红外制导的反坦克导弹,对非制导的炮弹不起作用,所以我们在这里就不提它了。装甲防御是指坦克所披挂的防御装甲,它包括均值钢装甲、复合材料装甲、爆炸式反应装甲,T-90S主战坦克的车体正面为均质钢装甲为倾斜22°、厚200毫米的均值钢装甲,外加爆炸式反应装甲,防御水平相当于600毫米均值钢装甲;炮塔正面为倾斜60°、厚400毫米的均值钢装甲,外加倾斜20°安装的复合材料装甲,防御水平相当于600毫米均值钢装甲;侧面装甲为80毫米厚、后部为40毫米厚的均值钢装甲。可见T-90S主战坦克防御水平最高的部位为车体正面和炮塔正面,然而一旦与15式轻型坦克的交战距离缩短到1000米时,这两个部位都会被15式轻型坦克的105毫米坦克炮击穿,所以说T-90S型主战坦克不具备低于15式轻型坦克105毫米坦克炮射击的能力,为了提高战场生存能力,T-90S主战坦克必须保持大于1000米的交战距离,否则任何一部位遭到15式轻型坦克射击时结局只有一个——被击穿。▼下图为央视直播105毫米坦克炮500米打10层钢板的视屏截图,T-90S主战坦克的装甲再厚也没有实验中这10层钢板厚,所以在实战中一旦遭到15式轻型坦克的105毫米坦克炮所发射的穿甲弹击中时必然会被击穿。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第一、15式轻型坦克配备的105毫米坦克炮是国产83式高膛压线膛坦克炮,该炮技术源自于英国L7型线膛坦克炮,在国产化过程性能中得到了进一步的优化,火炮膛压达到了500兆帕,是同类装备中威力最大的坦克炮,由于性能优越,该型坦克炮被广泛应用到许多武器平台上,包括15式轻型坦克,是应用最广泛的国产火炮。第二、国产83式高膛压线膛坦克炮由于膛压极高,在发射105mm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时炮口初速达到了1500米/秒,高初速赋予了炮弹高动能,在1000米的距离上能够击穿600毫米厚的均值钢装甲,500米距离上能击穿800毫米厚的均质钢装甲,而T-90S主战坦克最厚的装甲防御部位只相当于600毫米,因此当交战距离在1000米以内时15式轻型坦克105毫米坦克炮可以击穿T-90S主战坦克任何一个部位。结语很多读者认为虽然15式轻型坦克配备的105毫米坦克炮可以在1000米距离内击穿T-90S主战坦克,但是T-90S主战坦克的125毫米滑膛炮更能在2000米距离上击穿15式轻型坦克,这次算来还是我军的15式轻型坦克吃亏啊。不得不承认,如果仅仅是纸面性能的比较,那么我军的15式轻型坦克无疑是吃亏的,但事实并非如此,因为15式轻型坦克是我国应部队要求研发的一款专门针对空气稀薄的高原地区使用的重型装备,该型坦克在实用中证明了它极高的高原适用性,深受一线部队好评。而T-90S主战坦克就糟糕了,在平原地区时,它那1200马力的发动机尚能给予坦克较好的机动性,然而高原地区的氧含量只有平原地区的60%~70%,进入高原以后的T-90S主战坦克只能以8公里/小时的速度进行机动,与15式轻型坦克20公里/小时的机动速度相比,它简直就是个“残疾”,试问:失去机动性的坦克还能发挥重型优势么?这也是印度最近又向俄罗斯提出紧急采购轻型坦克要求的原因,然而印度却被告知这个星球上只有中国拥有现役轻型坦克,除此之外还有美国在研的轻型坦克,如果非要采购,那只能向中国提出申请,又或者再等5~10年,当美国的轻型坦克研发成功以后向他们采购!当然,这是后话了。▼下图为美国通用动力公司展示的新型轻型坦克样车,它也配备105毫米线膛坦克炮,只不过型号仍然是英国L7型坦克炮,从外形上来看,该型坦克大量参考了我国的15式轻型坦克设计,这是老美第一次转过头来摸着我军的石头过河,看来印度只能等5~10年以后去买美制轻型坦克来抗衡我军的15式轻型坦克了。54式和64式两款手枪分别仿制于苏联TT-33“卡托列夫”手枪和德国PPK “瓦尔特 ”手枪,两种型号均为军用自动手枪,由于我国并无专门为警用研制的制式武器,因此又被当做军警两用武器,目前我国警方仍然装备着这两款手枪。54式手枪和64式手枪的口径均为7.62毫米,但是所使用的子弹是不相同的,54式手枪配用51式7.62×25mm手枪弹,这种子弹俗称“卡托列夫手枪弹”,是主流苏式7.62毫米口径武器的“标准弹”,地位相当于9毫米“帕拉贝鲁姆”北约标准手枪弹;而64式手枪配用64式7.62×17mm手枪弹,该型子弹是我国专门为64式、77式这种小威力手枪研发的“贵族手枪专用弹”(64式手枪最初只配发将官或赠送国际友人,77式只配发师级以上军官),是7.62毫米口径枪弹中威力最小的子弹。配用的子弹不同是54式手枪和64式手枪最大的区别,同也体现出两款手枪不同的杀伤力,54式手枪在发射51式7.62×25mm普通弹时初速较高,穿透力非常强,可在近距离击穿III级以下(不包括III级)防护等级防弹衣,被香港警方称为“大黑星”;而64式手枪在发射64式7.62×17mm普通弹时枪口动能仅为220焦耳,无论是杀伤力还是穿透力都十分有限,因此才在我国警界得了一个“小砸炮”的外号。▼下图为正在枪库中清点武器装备的警官,读者朋友们能否看得出他正在检查的那一排枪是54式还是64式?欢迎在评论区分享答案。警用54式手枪和64式手枪在外观上的区别由于我国长期无警察专用型号手枪,因此这里所说的“警用54式和64式”与军用型并无区别,警察手里就叫“警用”,军人手里的就叫“军用”。54式手枪和64式手枪在外观上最大的区别就是尺寸,54式手枪全枪长195毫米,空弹匣状态下重量为0.85千克,弹匣装填满8发子弹状态下重量为0.94千克,外观酷似美军装备的M1911手枪;64式手枪全长152.8毫米,空枪重量为560克,弹匣容量7发。两种手枪除了外观尺寸有着巨大区别,在制造工艺上的差别也非常明显。54式手枪在定型时正逢我国建国伊始,军事工业十分落后,不论是材料还是加工工艺都达不到苏联TT33手枪的生产要求,而且军队对制式手枪的需求非常迫切,该型手枪在苏联原型枪的基础上做出了大量修改,说白了就是降低了工艺制造要求,因此54手枪外观与苏联TT33原型枪相比略显粗糙。▼下图为苏联原厂出品的54式原型枪——TT33式手枪,如此精湛的工艺是54式无法与其相提并论的。而在研发64式手枪时我国经过10年的发展,轻兵器工业已经形成相对完整的体系,冶金、制造等工业也快速发展起来,因此该枪在生产工艺上与54式相比较有了很大的改善,而且为了体现出它“贵族”特性,64式手枪经过特殊工艺处理后外观十分精美,握把上还有花纹浮雕,部分用于赠送国际友人的特制版在枪身上还刻有铭文,甚至还有镀金、镶金或者干脆使用金、银等贵金属制作的定制版。所以54式手枪和64式手枪在外观上的区别不仅仅是尺寸和造型,生产工艺更是天差地别,如果把54式手枪比作一名粗犷的蒙古壮汉,那么64式手枪就应当是婀娜的江南女子。下图为正在警察手中把玩的64式手枪,尽管加工工艺相对于54式而言已经进步了许多,但是相较于二战德国原厂生产的原型枪瓦尔特PPK而言差距十分明显。54式手枪与64式手枪在威力上的区别根据我国的相关杀伤动能标准,杀伤人体所需动能为<80焦耳,而杀伤马匹的动能则为<180焦耳,研究人员参照国外有关武器的性能,量化武器的战技指标,将我国手枪枪口动能定为180~220焦耳之间。64式手枪的枪管长度为85mm,膛线数量6条,在发射7.62×17mm手枪弹时膛压约为123MPa,弹丸初速为280米/秒,枪口动能220焦耳,有效射程50米。该枪在实验中能射穿距离25米远的2毫米厚均质钢板、7厘米厚的木板、4厘米厚的砖墙、25厘米厚的土层,但由于弹丸动能过小,虽然能有效杀伤无防护生动目标,但是停止作用不明显,比如民警在缉毒和反恐执法行动中曾出现多起使用该枪连续命中罪犯躯干3枪也未能击毙的案例,更有国外军警使用该枪作战时出现无法击穿目标防弹衣的尴尬现象。54手枪是枪管长116mm,膛线4条,在发射7.62×25mm手枪弹时最大膛压平均值为210MPa,子弹初速为420米/秒,枪口动能520焦耳,精确射击距离50米,有效杀伤距离100米。54式手枪是一款纯粹的战斗型枪械,其原型枪TT33经历了二战洗礼,成为54式手枪后在我国经历了出朝鲜战争以外的所有共和国战争。它的特点就是威力大、穿透力强、射击精度高,在50米内使用普通弹时可击穿3mm厚的均质钢板,弹丸穿透钢板后还能继续穿透一块100mm厚的松木板,在使用钢芯穿甲弹时则能击穿III级防护等级以下(不包括III级)的防弹衣!因此警方防弹衣在交火中被悍匪使用54式手枪击穿的案例屡屡发生。▼下图为64式手枪所使用的7.62×17mm普通弹,它通用于64式手枪、77式手枪和67式7.62mm微声手枪。区分54式手枪和64式手枪所使用的子弹的方法我们来学习关于54式手枪和64式手枪的51式7.62×25mm和64式7.62×17mm两种相同口径不同规格手枪弹的知识:简单来讲51式手枪弹略长于64式手枪弹。51式手枪弹的全长34.4~34.9mm,弹壳长度为25mm,因此这类规格的子弹就称之为“7.62×25mm子弹”;64式手枪弹的全长24.4~25mm,弹壳长度为17mm,所以它称之为“7.62×17mm”。可见两种不同手枪所使用的子弹虽然口径相同,但长度是不一样的,所以现实中我们可以通过观察来区分两种规格的手枪弹,稍长的是54式手枪用的51式子弹,稍短的就是64式子弹。还有另外一种办法,那就是用手摸。由于我国制式手枪中使用了两种规格的7.62mm手枪弹,为避免在可视条件较差的环境中出现混用现象的发生,51式手枪弹在弹壳与弹丸的结合部位设计有两个凹孔,以便于射手在可视环境较差的情况下中对枪弹的辩识。射手在装弹时只要用手指触摸到弹壳上的凹孔即可确认该弹为7.62×25mm子弹,触摸时没有凹感则表示该弹不是适合的配用弹。▼下图为54式手枪和弹壳上有小孔的51式7.62×25mm普通的弹,不仅普通弹有小孔,所有这个型号的钢珠弹、橡胶弹、空包弹都有这个设计。每一种子弹都有它独一无二的特征,64式手枪弹虽然在外形上没有用于辩识的设计,但是它同样拥有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的特征,而且这种特征只有用过该枪的人才会知道。由于64式手枪弹除了配用于64式手枪以外还通用于77式手枪、62式微声手枪,辨别是哪一种枪械击发的64式手枪弹,64式手枪在使用该弹进行射击时会在弹壳上留下一个凹环,这种独特的设计十分便于警方在破案时对弹种行进目视辩识。综上所述我们得出这样的结论:中国警方所使用过的手枪型号里,54式和64式两款同为口径7.62毫米的手枪,它们最大的区别是外观尺寸和使用弹种两方面。外观尺寸上54式手枪又粗又大,64式手枪小巧玲珑;使用弹种上54手枪配用51式7.62×25mm子弹,64式手枪配用7.62×17mm子弹。为了便于辩识两种规格不同的子弹,54式手枪所使用的51式子弹和64式手枪所使用64式子弹都有自己独一无二的辩识特征。这两款手枪虽然并不适警察装备,但是对于我国安定的社会环境而言已经基本满足警方需求,在长达半个世纪的装备时间里虽然这两款手枪暴露出诸多问题,但是还在警方能忍受范围内,真切地盼望我国轻武器类防务和警务能早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民企参与、军民融合、警民融合,使防务装备和警务装备在竞争中发展,避免再出现因“拍脑门”而设计出各种奇葩装备的现象。▼下图为我国军工开脑洞设计出来具备“单手上膛”功能的77式手枪,它配用64式7.62×17mm子弹。56式半自动步枪,全称中国1956年式半自动步枪,军方简称“56半”,称得上是“枪坛常青树”了,因为爷爷打过此枪、父亲打过此枪、本文作者打过此枪、儿子打过此枪,估计儿子结婚有了儿女,在军训时打的还是这把56半。此枪是苏制SKS半自动步枪的仿制品,在国内知名度非常高,当年,是与56式轻机枪、56式冲锋枪同时装备我军,尽管枪械的零配件完全不能通用,但因为都发射7.62×39 mm中间威力步枪弹,被称为“56式枪族”。56半,具有重量较轻、射击精度高、动作可靠等优点,随枪装有折叠式刺刀,必要时可以进行白刃战,参与了62年西部、69年北部、79年南部三次军事冲突,算是参与实战较多的一把步兵枪械。此枪全枪长1.02m,枪重3.85公斤,口径7.62mm,初速735m/s,采用10发桥夹弹仓供弹模式,有效射程400m,弹丸在距离1500m处仍然有杀伤力。SKS半自动步枪,设计于二战时期,当正式装备苏军时,已经是战后的1947年,装备不过数年时间,就被火力更猛的30发弹匣供弹的AK-47突击步枪所取代,在苏俄军中保留的原因,是站岗的卫兵以及仪仗兵所使用,作战时不再使用SKS半自动步枪。采用导气式结构,自动装填子弹的SKS半自动步枪,在研发时吸取了苏军参与二战的10发弹匣供弹的SVT38/40半自动步枪,每个士兵只能得到3个弹匣,战斗紧张时弹匣根本就不够用,且可拆卸弹匣又增加了生产成本的经验教训,因此,设计师西蒙诺夫最终决定,SKS半自动步枪采取10发桥夹弹仓供弹模式。而56式半自动步枪,是参照全套SKS枪械设计图,以及样枪依样画葫芦地仿制的,当然,采用弹仓供弹模式了。况且,10发弹匣供弹,一个士兵120发子弹,就得携带12只弹匣,也是非常不方便的,弹仓供弹模式,使用56半的士兵,只需携带12只10发桥夹就解决了子弹。10发桥夹弹仓供弹,操作时非常方便,10发桥夹和比10发弹匣,要轻巧许多,也便于士兵携带,56半采用弹仓供弹,显然要比弹匣供弹,对于士兵来说省时省力。
很难说它性能有多优秀...64式微冲只能说是当年时代环境下借鉴了各种成熟技术而产出的一支消音冲锋枪。一点点盘吧它很大程度上参考了56冲(AK),但由于机匣是铣削的,因此重量较大。握把、保险兼防尘盖,弹匣卡榫,甚至冲压的机匣盖也带有很明显的AK风格,折叠枪托则是直接用56-1的。在复进簧尾部还有一块缓冲垫用来减轻枪机后坐冲量。由于它是一杆冲锋枪,因此没用AK那种导气式,而是采用了较为简单的自由枪机原理,前冲式击发,这都是早期一竿子冲锋枪的常见原理。但前冲击发在机匣太脏,子弹装药差等情况下容易出现炸壳或者炸膛的风险。它发射的是基于7.62x25mm 51式手枪弹的亚音速版的64式微声弹,弹头质量7.9克(接近56式步枪弹),初速290-305m/s,弹头设计为步枪弹样式的尖头,钢芯,这主要是当年在抗美援朝时已经遇到身着M52尼龙防弹衣的美军,因此设计时考虑到了侵彻力。消音部件采用了比较常见的多腔室隔音消音原理,64的枪管末端开了4条9个总计36个泄压孔用来降低膛口的燃气压力。然后经由一个大膨胀室和由大到小的13个消音碗让火药燃气在途径时逐级膨胀,等喷出消音筒时,火药燃气的压力已经很低,以此起到降低膛口噪音的目的。64的射速一直被人吐槽,高达1000-1300发/分,这种射速在全自动时非常难控。消音的效果不错,夜间在50米处也无法见到膛口焰,用来抵近摸哨倒很合适。由于64也能发射标准的51式手枪弹,且消音器是个易损耗材,因此对越自卫反击战期间,战士们也会直接拆掉消音器当做普通冲锋枪使用。不过,这枪的准心和照门都在消音筒上,拆了的话没法瞄是个问题,但近距离泼水也无所谓瞄不瞄了。最后丢个Dboy枪炮世界站的参数我是萨沙,我来回答。很烂的手枪。击毙1个歹徒需要12枪的小砸炮?公安三大件之一64式手枪作者:萨沙本文章为萨沙原创,谢绝任何媒体转载关于64式手枪的文章已经很多了。作为警方的三大件,64式手枪已经使用接近40年,优点和缺点早已被说烂了。小砸炮击毙1个人需要12枪?听萨沙说说吧。52式公安手枪52式公安手枪64式手枪名气很大。太空员杨利伟就佩戴1支64式手枪,用于降落以后可能遭遇野兽或者歹徒的自卫。64式手枪的原形,是名气不大的52式公安手枪。52式公安手枪是继51式手枪以后(托卡列夫手枪的中国仿制品),中国第一款自产手枪。52式公安手枪是警察专用,仿造全世界赫赫有名的德国PPK半自动手枪。不错,PPK就是007詹姆斯邦德的配枪,希特勒自杀用的也是PPK。PPK早在1908年研发成功,时至今日仍然在大面积使用,已经超过100年。在今天的德国,一支PPK自卫手枪的售价大概是4000多人民币,并不算便宜。由此,足可见PPK性能的优秀。PPK不过,52式公安手枪却是PPK的粗劣仿制品。它采用和PPK相同的7.65毫米手枪弹,结构也大体相同,取消了弹匣的指托。缺少指托导致手枪的人机功效较差,影响了全枪的综合性能。更关键的是,在1952年中国军工水平过于低下,加工技术远远低于德国。资料中这么写:一位在公安战线上工作多年的老同志,据他的回忆,52式手枪加工甚为粗糙,武器内部加工后的刀痕遍布,与缴获的德制原版PPK比较,显得颇为寒酸。且防腐工艺也不过关,易锈蚀。当年一次蹲守任务,在草丛中埋伏了一天一夜后,发现手枪表面已经锈成黄褐色。所使用的钢材亦不合适,偏软,许多保存下来的52式手枪扳机护圈均有变形的现象。一款完美武器,完全被仿制的加工技术搞砸了。PPK同时,我国不能生产7.65毫米手枪弹,必须从国外(主要是东欧国家)进口,这自然不是长久之计。于是,52式手枪并没有大面积装备。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中国警察主要装备54式手枪和乱七八糟的各种缴获手枪。80年代,在剿灭东北2个持枪歹徒的枪战中,一名路过法警见义勇为,果断开枪。他手中的枪支,竟然是抗战时期日军使用的王八盒子手枪,使用了至少40年之久。结果该枪第1枪子弹没走直线,第2枪就卡壳,歹徒立即用自动步枪扫射还击,法警光荣牺牲。而在那个年代,这种王八盒子的杂牌枪并不罕见。一些偏远山区基层公安,甚至还用李向阳用的驳壳枪。杂牌手枪不谈,即便是54式手枪也有很多问题。技术上的不想多说,类似文章太多。54式手枪简而言之,54式手枪适合军用,它的威力太大,曾有1枪击中歹徒后,子弹穿过身体又将不远处1名群众脚掌击穿的例子。也有室内开枪后,子弹穿透歹徒腹部又连续跳弹2次,击碎另1个歹徒的头骨。所以,民警在城市中人多的地方,往往不敢使用54式手枪随便射击,怕造成误伤。同时,54式手枪的保险设计有问题,还是比较容易走火,不符合警用手枪的需要。在中国,大部分警察一辈子开不了几枪,手枪主要是威慑作用,走火只会打死自己。自然,54手枪的原尊托卡列夫手枪,是为了苏联在二战中取胜的军用武器。只要威力大加廉价还可以大量生产即可,没有必要过于考虑安全性。另外,54式手枪太大,不利于警察携带尤其不适合便衣隐藏枪支。现实的要求下,军方和警方都要求研发一种取代52式公安手枪的小型自卫手枪。五六十年代,军人是国家的第一位,所以这种手枪优先满足军队的要求。这样,在52式公安手枪或者说PPK手枪基础上,最终于1964年研发了64式手枪。64式手枪多说一句,期间的1959年根据苏联援助的马卡洛夫手枪图纸,我们自研了59式手枪。59式手枪对于加工要求很高,导致我国的产品质量很低,出现过很多走火事故。最终,59式手枪根本没有定型就直接淘汰了,前后不过1年,只装备军方少数高级军官和保卫部门。64式手枪的研制,是建立在我国成功生产7.62毫米手枪弹的基础上的。7.62毫米手枪弹和PPK的7.65毫米手枪弹的主要性能相似。区别是7.65毫米手枪弹采用半凸缘式底缘弹壳,弹壳底缘直径是9.06毫米,弹壳长17.3毫米。而64式手枪弹则是采用无凸缘式底缘弹壳,弹壳底缘直径是8.44毫米,弹壳长16.8毫米。原则上,7.65毫米的PPK手枪可以发射64式的7.62毫米子弹,但64式手枪不能发射7.65毫米子弹。扯远了。64式手枪是在52式和PPK手枪基础上的改进型。遗憾的是,64式手枪的综合性能显然不如原尊。更惨的是,明明是1964年就研发成功。因文革的影响,该枪一直没有大规模生产,直到80年代才开始量产装备军警。64式手枪有着很多优点,这基本都是传承PPK手枪而来。最大的优点,在于64式手枪的安全性较好。具体怎么好,类似文章很多,萨沙也不多说了。另外,64式手枪也具有快速反应能力。因为设计合理,该枪上弹匣的速度很快,便于持续射击。枪即便上了保险,只要子弹上膛,64式手枪也可以直接扣动扳机发射。对于随时可能遇到危险的警察,快速反应具有巨大的意义。另外,64式手枪的后坐力较小。以萨沙使用64式手枪打靶的经验来说,这枪很容易控制,连续射击也没有问题,比较容易训练。而54式手枪后坐力要大的多,枪身跳动明显,新手会有畏惧感。还有,64式手枪体积很小,重量轻,便于高级军官和警察长期佩戴。萨沙写过很多案件,中国歹徒购买制式手枪作案,基本都会选择64和77式。它们体积很小,可以随意放入裤袋中。几乎没有人会选择54式手枪,因为体积较大,不好隐藏。著名的董利案件中,董利就揣着1支64式手枪堂而皇之四处流传。因枪支体积小,董利根本不怕被人发现。总体来说,64式手枪大体满足了军队高级军官自卫以及警察的日常需要。不过,作为一款一战前的手枪延伸而来的产物,64式手枪也有很多问题。其一,就是威力不够。这主要是7.62毫米手枪弹的问题。根据我国的相关杀伤动能标准,杀伤人体所需动能为80焦耳,而杀伤马匹的动能则为180焦耳,所以该枪的枪口动能设定为220焦耳,其威力理论上能满足日常自卫的需要。实际上,这个数值显然有问题。彭加木他们在罗布泊的时候,曾经追猎过1只野骆驼。彭加木的队友,当过兵的陈百录用64式手枪射击:“我坐在5座车的后排,身上挂着64式手枪。这把枪从出发到现在从来没有用过,我把枪从车窗伸出去,瞄准,”陈百录说。“我扣了两下板机,一两米远的距离而且射出两颗子弹,它还在跑!”“车上的人都在叫,陈百录,你这当兵的,枪法咋这么差!”其实子弹是射中了。不一会,血随着野骆驼的跃动一下一下地往外喷。不行,得打脑袋!有人喊。陈百录再一次瞄准,一枪、二枪、三枪!“突然之间,野骆驼不跑了,回过身来,四腿杈开很大地站住,眼睛瞪着我们,一分钟,两分钟,十分钟,二十分钟,我们吓得大气不敢出,动也不敢动。突然,轰的一下,野骆驼倒下了”。看看,打一头野骆驼用了至少5发子弹,而且很可能是击中头部才致命的。即便如此,野骆驼也坚持了20分钟才倒下去。打大型动物这样,打人呢?而深圳2009年劫持人质案。面对吸毒产生幻觉的歹徒,2名特警使用64式手枪连续射击了12枪才将其击毙。根据视频显示,歹徒是中了5枪以后才向后摔倒的,前4枪不是没有打中就是击中没有效果。当时报道记载:黑衣民警探出头朝保安亭内望了一眼,但被歹徒发现。突然,歹徒发疯似地举起菜刀朝蹲在地上的人质郑某砍了下去。就在此时,一直躲在岗亭旁的白衣民警果断举枪向歹徒射击。第一声枪响后,歹徒被击中,身体下滑,但很快又站起来,举刀砍向人质。见歹徒还没有放下菜刀,白衣民警继续向歹徒射击……歹徒在中第三枪后仍然负隅顽抗,举刀砍向女人质。在这千钧一发之际,2名民警齐齐举枪向歹徒射击,“砰砰砰……”连续的枪响声中,歹徒终于倒下了。。万幸的是,歹徒吸毒过量,反应较慢,凶器也只是随手操起的菜刀。如果歹徒也是持枪或者神志清醒,这次解救人质的结果还很难说。这类的例子非常多,小砸炮的外号并不仅仅说该枪枪声很小,还有抱怨威力小的意思。资料中写道:一个巡夜片警抓获一撬门贼,贼用铁棍反抗,片警开枪自卫打光弹匣内6颗子弹,6发5中,但还是被贼击晕,片警第二天早上才苏醒过来,发现贼因为失血过多死于200米外的水沟里。自然,手枪威力小也是相对的。如果击中头部或者重要内脏,还是可以1枪毙命的。萨沙看过多个使用64手枪杀人和自杀的案例,这枪绝对打的死人。只是,通过对子弹的反复测试,认为这种弹药的停止率(一枪将敌人打的失去抵抗能力)是百分之五十几。而目前美国警察主流手枪的数值,均在百分之八十甚至百分之九十以上。萨沙的肥手另外,64式手枪就是人机功效不好。这个也很多人说过了。和52式手枪一样,64式取消了PPK弹匣的指托,握把厚度又小。这导致手掌较大的射手,小指头基本是悬空的,掌心也是悬空的,导致握枪非常变扭。不要小看这个问题,对于手枪使用是致命的。萨沙用64式手枪射击时,就觉得握枪比较变扭。萨沙因为遗传因素的手掌比普通男人要小一些,仍然觉得握枪很不舒服。如果手掌很大的军警,感受就可想而知。这不利于射击训练,也不利于射击精度。还有最大的问题,恐怕就是枪的重心不对。刻意减低枪支重量,导致枪的重心和PPK不同,上重下轻,射击时候跳动明显,严重影响了手枪射击的精度。客观来说,64式手枪在设计的60年代算是世界中流手枪,并不算很落后。在80年代,64式手枪相比众多世界名枪,早已过时了,应该淘汰了。就以装弹为例。在60年代,64式手枪可以装弹7发并不算少了,在今天就太少。也许,这就是新疆特警装备格洛克手枪的原因吧。79冲锋枪还存在的主要原因是存量巨大,而且配套的子弹多的要命,不消耗出去实在是划不来。从1979年定型,到1992年停产,79式冲锋枪生产了20多万支,产量高的年份1年就能搞出3万支,完全是当做廉价武器疯狂制造的,非常符合它的定位。生产这么多当然也要用出去,除了战争时期的部队装备外,79还被大量装备给武警、公安队伍和民兵,成了除56式冲锋枪外,地方上火力最猛的轻武器枪械。当然,因为设计上的原因,79式冲锋枪的问题相当多,主要集中在故障率频发和射速过高问题上。这两个问题实际又是一个问题,过高的射速造成了频繁的卡壳,偏偏因为它是款从56式上微缩而来的奇葩“导气式冲锋枪”,连供弹结构都设计的比较玄幻,采用了一种本应是工程性故障的,名为“偏火”的方式帮助降低枪弹卡壳问题。可想而知,这种凑合搞出来的东西能有什么好名声?79式的装备历程基本就是一路挨喷的历程,什么老卡壳啦、拉机柄割肉啦、射速过高啦、弹匣容量小啦、连发无准头啦、弹匣一摔就完蛋啦,很多很多。除了结构设计问题,还有很大部分责任应归罪于79式的生产工艺,相当一部分79都因为生产不合格而浪费了,而通过装备的部分,则也有很多加工不到位的情况,一个典型的问题就是弹匣,稍微变形就对不上口,实在太娇气。此外卡壳与51式手枪弹的关系也很大,许多子弹的底缘制作的并不标准,而质量高的弹药确实可以显著降低79的卡壳率。但当时国家的条件也就那样,不用79用什么?有段时间西方还真对我们敞开了怀抱,要什么可以买什么,轻武器也都送过来一一过目,但最后有哪种武器被选用了?一个也没有,国家更愿意把紧缺的外汇用在重武器、战斗机、先进技术这些方面,冲锋枪这种玩意儿能凑合也就行了,实在没闲钱摆弄什么MP5、UZI了。再说了,战争中79式表现的也不算太烂,出侦查任务时79往往是标配,它轻便,在山野中比较节省体力,发射也简单快速,熟练者可做到掰开挂上火就打,高达1000发/分钟的射速也保证了近距离时恐怖的弹雨泼洒能力。所以,难用归难用,79还算是能用得下去。公安、武警队伍也是没办法,执行的都是治安任务,总不可能掏出56式冲锋枪把人往死里打吧?那玩意儿喊着是冲锋枪,实际是突击步枪。而64、54这些手枪的威力又实在镇不住邪,没法在与犯罪分子的斗争中取得优势,那么79冲也就成了唯一的选择了。对公安武警来说,79冲也有个好处,它单发精度还可以。虽然使用的是手枪弹,但54、64这类手枪没谁能做到79那样的射程和精准,当用出经验之后,许多时候79冲都担任了“狙击枪”的角色,用来在不近不远的距离射杀嫌犯,表现的还挺好。51式手枪弹的存世巨大也是79冲被长期使用的一大要素,这种手枪弹仿自苏联托卡列夫7.62X25mm手枪弹,50式、54式冲锋枪都是采用这种弹药,简直要多少有多少,甚至早年还都是黄铜弹壳的,后期才换成了覆铜钢,每年光处理过期弹药都费劲,不赶紧打出去留着作甚?当然,64、85式也都是使用51弹的冲锋枪,但它们的覆盖面是远不及79式的。64式只是一款一体化的微声冲锋枪而已,它如果想达到较好的微声性能,则不能使用51式手枪弹,需要更换专门的64式7.62mm微声冲锋枪弹,所以这注定了它的局限性。不过64冲在战争中表现的很好,它的微声特性得到了一致的赞扬,所以这把武器的名声真的比79冲要好得多。但同样我们要看到64冲不好的一面,毕竟它是种结构复杂的老武器,重量较大,使用场景限制太大,且由于采用了一体式的消音器,它会因为消音器内部燃气积垢问题,打着打着就炸了。所有在战场上出现了一些无语的场景,某些消音器损坏得不到补充,或者消音器寿命到头的64冲,会被战士们拆掉消音器继续使用,这显然违背了微声冲锋枪战术本意。因为79、64冲都表现出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再加上它们的研发年代也实在太久远了点,所以军工部门干脆就想重新设计一款冲锋枪,再加上文革结束,为了新起炉灶,这才有了85式系列。85式包含了微声系列和常规系列两种,且零件可以互换,但它的设计其实并无新意,仅仅只是为设计一款比79更“正常”,比64“简单”的冲锋枪罢了,标准相当低,虽然也有一些厂家的竞争,但这会儿的中国军工水准其实也没啥好说的。上图.PM6385怎么上马的呢?那会儿也就9616厂和208所正经拿出了一个自己的联合设计,而其它厂的东西要么是仿制波兰PM63,要么是仿制以色列UZI,甚至连芬兰刚刚生产出的杰迪-玛蒂克GG95 9mm冲锋枪都仿制了。上图.仿制的GG95所有的这些仿制冲锋枪都有一个特征——小。它们几乎都是基于当时“时髦”的PDW潮流搞的东西,便于单手握持,小巧可以藏住,特别适合做副武器。但这恰恰是他们竞争不过85冲的地方,在那会儿比较保守的大佬们眼中,也就85式像把枪了,其它玩意儿都更像手枪的翻版:“两只手都捏不好,还打什么仗?坚决不要!”而且85冲还走对了条路子,他们绝不赶时髦,直接套最基本的最简单的技术,还尽量简化构造,这反倒与冲锋枪的本质不谋而合,于是85冲在后来的靶场演示时,性能没说多好,但可靠性都优于对手——山寨的波兰、芬兰枪都因为可靠性自动退场了。山寨的UZI据说表现的也不错,但还是上面那个意思,大佬们看不惯这种武器,还嫌它重,所以就把UZI拐到外贸武器那边去了。85当然也有缺点,它极端简化,连热护套都省,搞得极其容易烫手,过短的枪机行程加上比较快的射速,让枪支的握持设计感很差,与打56冲差不多,它只是比79强那么一些罢了。所以,85式确实很有点矮子里拔将军的意思,也确实承载了部队冲锋枪换装的意味,但85没赶上好时候,这款“中国版斯登”1985年定型,而自1983年开始军工都在铆足马力生产另一款经典武器“81式突击步枪”,比起弱一个级别的冲锋枪,显然突击步枪才是战时全军换装的大头。就这样,85冲的生产和装备给耽搁了下来,大规模投产延后了很长时间,也就加快生产了部分微声型号先期提供部队换装。与此同时,79冲还在发疯的生产,一直产到1992年才停下来。有意思的是,越到后面79式的产能越嚣张,那个3万1月就是1991年爆发的,要不是92年给停了,它还能生产这个数字,这其中的问题就耐人寻味了。战争一打完,武器生产自然就得给经济建设让道,85冲也就更没法得到快速的生产了,再加上79冲数量这么多,还都是崭新的,怎么可能不再拿着多耍几年呢?本来由着正常的脚步,85冲迟早也会换装到部队,但这个时候还有另一件事——海湾战争刺激到了国内的军界,大量先进的武器、战术被运用,多国部队杀得伊拉克人屁滚尿流,部队结结实实的给上了一课,一番内部探讨的风云之后,新的强军理念替换了旧有的某些思路,冲锋枪这种被证明淘汰的武器是不适合大规模出现在战场上的。而且当时还有个新武器在酝酿中,1989年208所已经开始着手研发95式自动步枪,国内这段时间前后轻武器界都在为新一代小口径步枪忙得不可开交,之前就有87式等多种步枪设计,你85冲一个“中国版斯登”谁看得上?于是,85冲的大规模换代便不再可能,虽然它在05式换装的这段时间里一直都在装备和生产,却始终没能取代79的数量地位,甚至连“脸熟”都没混到就黯然下场了。05式冲锋枪则是另一种不同的概念,它一种5.8mm的“枪族式”冲锋枪(尽管这个族有点名不符实),连外形都造得与95系列近似,性能也是杠杠的,更适合部队装备,错过时代的85冲也就只能卷起铺盖走人了。央视曾经做过这么一档节目——用坦克炮打钢板!在这档节目中,一共为坦克设置了10道钢板墙,坦克在500米以外射击,结果这10道钢板墙全部被击穿,而击穿这些钢板的坦克炮就是15式轻型坦克装备的105毫米坦克炮,试问,印军装备的俄制T-90S型主战坦克的装甲有10层钢板这么么厚吗?很显然,答案是否定的。不仅T-90S型主战坦克的防护装甲没有那么厚,世界上任何一款主战坦克的装甲都不可能造得这么厚,换句话说就是:世界上没有任何一款坦克能承受15式轻型坦克的105毫米坦克炮在500米以内的射击。105毫米坦克炮究竟有何过人之处呢?其实在其“华丽”的性能背后藏着一段另国人感到非常心酸的故事:上世纪80年代,我国开始陆续引进西方先进的军事装备技术,其中就包括坦克炮技术。我们在引进德国120毫米滑膛坦克炮的同时还向英国提出引进L7型105毫米线膛坦克炮的意向,用来装备我们的69式主战坦克和59D中型坦克。但是英国佬是特别的傲慢啊,嘴上不说,但心里是100个不愿意的,所以对这个事情的态度十分消极。心灰意冷之下,奥地利居然主动提出向我国出售B1型105毫米线膛坦克炮意向!这可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两国一拍即合,奥方以“十分友好”的价格向我国转让了全套B1型105毫米线膛坦克炮生产技术和专利。奥地利B1型105毫米线膛坦克炮的技术源自于英国的L7型105毫米线膛坦克炮,基本上除了命名不同以外,其它指标完全一样!至此我国才算是拥有了西方先进的线膛跑技术,出钱人家都不愿卖,真的太不容易了。然而我国成功仿制奥地利B1型105毫米线膛坦克炮以后发生了意见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性能不达标!奥地利原版样炮可以在1000米的距离上击穿400毫米厚的均质装甲钢,而仿制的国产炮却无法击穿,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我们从以下几点来继续分析。▼下图为装备英国L7型105毫米线膛坦克炮的美国装甲突击车,该型火炮性能实在太好了,曾经是我国可望而不可求的火炮,好在现在我们已经实现大批量生产,要不然15式轻型坦克就该没炮可用了,或者就向印度一样,根本就无轻型坦克可以装备。国产105毫米坦克炮的华丽转身——81式105毫米高膛压线膛坦克炮我国在仿制奥地利B1型105毫米线膛坦克炮出现威力下降的现象,这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如果不能很好地解决,那么国产105毫米线膛坦克炮研发项目极有可能会像120毫米滑膛炮研发项目那样被国家下马。经奥地利工厂代表以及中方工作人员共同研究发现,出现威力下降的原因是国产发射药性能不过关导致的(早发现的话120坦克炮项目就不用下马了),奥地利原版样炮在发射欧洲制造的炮弹发射药时膛压达到460兆帕,而使用国产发射药时膛压只有390兆帕,相同的12升药室容积,国产发射药产生的膛压竟然低于进口发射药70兆帕,这个差距太让人吃惊了。奥方代表提出的解决方案是让我方继续谈判,同时引进发射药技术,然而国防科工委的回复却是要求我国军工人员自行解决发射药问题,不能再发射药技术上受制于人!要不然将来打起仗来是一件很被动的事。然而发射药技术的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缓慢积淀过程,不可能在一朝一夕之间有所突破,但是坦克炮的研发又是一个十分紧迫的任务(中苏之间可能爆发大规模战争),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中方提出一个惊世骇俗的解决方案——增大药室容积!把原来的12升药室提高到16升,使其成为真正意义上的“高膛压”坦克炮。这个方案实施后得到的效果就是膛压提升到了500兆帕!要知道德国120毫米滑膛炮的最大膛压也不过520兆帕而已,口径只有105毫米线膛坦克炮的膛压就接近了大口径坦克炮的膛压,奥方代表直接惊掉下巴砸在脚面上。经测试,高膛压的国产105毫米线膛坦克炮在发射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时初速达到了1500米/秒,1000米距离上能够击穿600毫米均值钢装甲,500米距离上更够击穿800毫米均值钢装甲!这就是该炮在央视节目中能一炮击穿10层钢板的原因。该炮于1981年定型,故而命名为81式105毫米线膛坦克炮。高膛压带来的高初速固然能够提高威力,但是新问题也随之出现——火炮身管寿命因此降低了。奥地利原版样炮的设计寿命是600发,而国产高膛压型的寿命只有300发!而此时恰逢我国炮钢电渣重熔技术获得突破,于是在1983年时改用国产高性能炮钢以及重新设计身管保护装置以后,寿命终于达到原版水平,改进型又被重新命名为83式105毫米线膛坦克炮。至此,国产105毫米线膛坦克炮从下马边缘完成了定型批量生产的华丽转身,该型坦克跑由于性能优越,成为我国产量最高、应用最广泛的火炮(没有之一),它装备了各种型号的坦克、自行反坦克炮、装甲突击车等等平台,其中就包括专门中来装备高原机械化部队的15式轻型坦克。▼下图为配备国产83式105毫米线膛坦克炮的79式中型坦克,由于在国产化过程中进行了大量改进设计,从外形上来看已经脱离了英制原版L7的外部特征,俨然一门新型火炮,而且其药室容量达到了16升,威力已经远远超过原版炮了。T-90S型主战坦克不具备低于15式轻型坦克105毫米坦克炮射击的能力15式轻型坦克搭载的主炮为105毫米坦克炮,该型火炮就是国产高膛压线膛坦克炮——83式国产105毫米线膛坦克炮,它在发射国产105mm硬质钨合金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时能在1000米的距离上击穿600毫米均值钢装甲,那么问题就来了:印度陆军装备的T-90S主战坦克是否具备在1000米距离上承受15式轻型坦克105毫米坦克炮的射击呢?我们先来看看T-90S主战坦克防御水平:该型坦克的防御手段有两种,第一、装甲防御;第二、光电主动防御。其中光电主动防御指的是“窗帘-1”型“红眼”防御系统,它主要是针对激光制导、红外制导的反坦克导弹,对非制导的炮弹不起作用,所以我们在这里就不提它了。装甲防御是指坦克所披挂的防御装甲,它包括均值钢装甲、复合材料装甲、爆炸式反应装甲,T-90S主战坦克的车体正面为均质钢装甲为倾斜22°、厚200毫米的均值钢装甲,外加爆炸式反应装甲,防御水平相当于600毫米均值钢装甲;炮塔正面为倾斜60°、厚400毫米的均值钢装甲,外加倾斜20°安装的复合材料装甲,防御水平相当于600毫米均值钢装甲;侧面装甲为80毫米厚、后部为40毫米厚的均值钢装甲。可见T-90S主战坦克防御水平最高的部位为车体正面和炮塔正面,然而一旦与15式轻型坦克的交战距离缩短到1000米时,这两个部位都会被15式轻型坦克的105毫米坦克炮击穿,所以说T-90S型主战坦克不具备低于15式轻型坦克105毫米坦克炮射击的能力,为了提高战场生存能力,T-90S主战坦克必须保持大于1000米的交战距离,否则任何一部位遭到15式轻型坦克射击时结局只有一个——被击穿。▼下图为央视直播105毫米坦克炮500米打10层钢板的视屏截图,T-90S主战坦克的装甲再厚也没有实验中这10层钢板厚,所以在实战中一旦遭到15式轻型坦克的105毫米坦克炮所发射的穿甲弹击中时必然会被击穿。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第一、15式轻型坦克配备的105毫米坦克炮是国产83式高膛压线膛坦克炮,该炮技术源自于英国L7型线膛坦克炮,在国产化过程性能中得到了进一步的优化,火炮膛压达到了500兆帕,是同类装备中威力最大的坦克炮,由于性能优越,该型坦克炮被广泛应用到许多武器平台上,包括15式轻型坦克,是应用最广泛的国产火炮。第二、国产83式高膛压线膛坦克炮由于膛压极高,在发射105mm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时炮口初速达到了1500米/秒,高初速赋予了炮弹高动能,在1000米的距离上能够击穿600毫米厚的均值钢装甲,500米距离上能击穿800毫米厚的均质钢装甲,而T-90S主战坦克最厚的装甲防御部位只相当于600毫米,因此当交战距离在1000米以内时15式轻型坦克105毫米坦克炮可以击穿T-90S主战坦克任何一个部位。结语很多读者认为虽然15式轻型坦克配备的105毫米坦克炮可以在1000米距离内击穿T-90S主战坦克,但是T-90S主战坦克的125毫米滑膛炮更能在2000米距离上击穿15式轻型坦克,这次算来还是我军的15式轻型坦克吃亏啊。不得不承认,如果仅仅是纸面性能的比较,那么我军的15式轻型坦克无疑是吃亏的,但事实并非如此,因为15式轻型坦克是我国应部队要求研发的一款专门针对空气稀薄的高原地区使用的重型装备,该型坦克在实用中证明了它极高的高原适用性,深受一线部队好评。而T-90S主战坦克就糟糕了,在平原地区时,它那1200马力的发动机尚能给予坦克较好的机动性,然而高原地区的氧含量只有平原地区的60%~70%,进入高原以后的T-90S主战坦克只能以8公里/小时的速度进行机动,与15式轻型坦克20公里/小时的机动速度相比,它简直就是个“残疾”,试问:失去机动性的坦克还能发挥重型优势么?这也是印度最近又向俄罗斯提出紧急采购轻型坦克要求的原因,然而印度却被告知这个星球上只有中国拥有现役轻型坦克,除此之外还有美国在研的轻型坦克,如果非要采购,那只能向中国提出申请,又或者再等5~10年,当美国的轻型坦克研发成功以后向他们采购!当然,这是后话了。▼下图为美国通用动力公司展示的新型轻型坦克样车,它也配备105毫米线膛坦克炮,只不过型号仍然是英国L7型坦克炮,从外形上来看,该型坦克大量参考了我国的15式轻型坦克设计,这是老美第一次转过头来摸着我军的石头过河,看来印度只能等5~10年以后去买美制轻型坦克来抗衡我军的15式轻型坦克了。54式和64式两款手枪分别仿制于苏联TT-33“卡托列夫”手枪和德国PPK “瓦尔特 ”手枪,两种型号均为军用自动手枪,由于我国并无专门为警用研制的制式武器,因此又被当做军警两用武器,目前我国警方仍然装备着这两款手枪。54式手枪和64式手枪的口径均为7.62毫米,但是所使用的子弹是不相同的,54式手枪配用51式7.62×25mm手枪弹,这种子弹俗称“卡托列夫手枪弹”,是主流苏式7.62毫米口径武器的“标准弹”,地位相当于9毫米“帕拉贝鲁姆”北约标准手枪弹;而64式手枪配用64式7.62×17mm手枪弹,该型子弹是我国专门为64式、77式这种小威力手枪研发的“贵族手枪专用弹”(64式手枪最初只配发将官或赠送国际友人,77式只配发师级以上军官),是7.62毫米口径枪弹中威力最小的子弹。配用的子弹不同是54式手枪和64式手枪最大的区别,同也体现出两款手枪不同的杀伤力,54式手枪在发射51式7.62×25mm普通弹时初速较高,穿透力非常强,可在近距离击穿III级以下(不包括III级)防护等级防弹衣,被香港警方称为“大黑星”;而64式手枪在发射64式7.62×17mm普通弹时枪口动能仅为220焦耳,无论是杀伤力还是穿透力都十分有限,因此才在我国警界得了一个“小砸炮”的外号。▼下图为正在枪库中清点武器装备的警官,读者朋友们能否看得出他正在检查的那一排枪是54式还是64式?欢迎在评论区分享答案。警用54式手枪和64式手枪在外观上的区别由于我国长期无警察专用型号手枪,因此这里所说的“警用54式和64式”与军用型并无区别,警察手里就叫“警用”,军人手里的就叫“军用”。54式手枪和64式手枪在外观上最大的区别就是尺寸,54式手枪全枪长195毫米,空弹匣状态下重量为0.85千克,弹匣装填满8发子弹状态下重量为0.94千克,外观酷似美军装备的M1911手枪;64式手枪全长152.8毫米,空枪重量为560克,弹匣容量7发。两种手枪除了外观尺寸有着巨大区别,在制造工艺上的差别也非常明显。54式手枪在定型时正逢我国建国伊始,军事工业十分落后,不论是材料还是加工工艺都达不到苏联TT33手枪的生产要求,而且军队对制式手枪的需求非常迫切,该型手枪在苏联原型枪的基础上做出了大量修改,说白了就是降低了工艺制造要求,因此54手枪外观与苏联TT33原型枪相比略显粗糙。▼下图为苏联原厂出品的54式原型枪——TT33式手枪,如此精湛的工艺是54式无法与其相提并论的。而在研发64式手枪时我国经过10年的发展,轻兵器工业已经形成相对完整的体系,冶金、制造等工业也快速发展起来,因此该枪在生产工艺上与54式相比较有了很大的改善,而且为了体现出它“贵族”特性,64式手枪经过特殊工艺处理后外观十分精美,握把上还有花纹浮雕,部分用于赠送国际友人的特制版在枪身上还刻有铭文,甚至还有镀金、镶金或者干脆使用金、银等贵金属制作的定制版。所以54式手枪和64式手枪在外观上的区别不仅仅是尺寸和造型,生产工艺更是天差地别,如果把54式手枪比作一名粗犷的蒙古壮汉,那么64式手枪就应当是婀娜的江南女子。下图为正在警察手中把玩的64式手枪,尽管加工工艺相对于54式而言已经进步了许多,但是相较于二战德国原厂生产的原型枪瓦尔特PPK而言差距十分明显。54式手枪与64式手枪在威力上的区别根据我国的相关杀伤动能标准,杀伤人体所需动能为<80焦耳,而杀伤马匹的动能则为<180焦耳,研究人员参照国外有关武器的性能,量化武器的战技指标,将我国手枪枪口动能定为180~220焦耳之间。64式手枪的枪管长度为85mm,膛线数量6条,在发射7.62×17mm手枪弹时膛压约为123MPa,弹丸初速为280米/秒,枪口动能220焦耳,有效射程50米。该枪在实验中能射穿距离25米远的2毫米厚均质钢板、7厘米厚的木板、4厘米厚的砖墙、25厘米厚的土层,但由于弹丸动能过小,虽然能有效杀伤无防护生动目标,但是停止作用不明显,比如民警在缉毒和反恐执法行动中曾出现多起使用该枪连续命中罪犯躯干3枪也未能击毙的案例,更有国外军警使用该枪作战时出现无法击穿目标防弹衣的尴尬现象。54手枪是枪管长116mm,膛线4条,在发射7.62×25mm手枪弹时最大膛压平均值为210MPa,子弹初速为420米/秒,枪口动能520焦耳,精确射击距离50米,有效杀伤距离100米。54式手枪是一款纯粹的战斗型枪械,其原型枪TT33经历了二战洗礼,成为54式手枪后在我国经历了出朝鲜战争以外的所有共和国战争。它的特点就是威力大、穿透力强、射击精度高,在50米内使用普通弹时可击穿3mm厚的均质钢板,弹丸穿透钢板后还能继续穿透一块100mm厚的松木板,在使用钢芯穿甲弹时则能击穿III级防护等级以下(不包括III级)的防弹衣!因此警方防弹衣在交火中被悍匪使用54式手枪击穿的案例屡屡发生。▼下图为64式手枪所使用的7.62×17mm普通弹,它通用于64式手枪、77式手枪和67式7.62mm微声手枪。区分54式手枪和64式手枪所使用的子弹的方法我们来学习关于54式手枪和64式手枪的51式7.62×25mm和64式7.62×17mm两种相同口径不同规格手枪弹的知识:简单来讲51式手枪弹略长于64式手枪弹。51式手枪弹的全长34.4~34.9mm,弹壳长度为25mm,因此这类规格的子弹就称之为“7.62×25mm子弹”;64式手枪弹的全长24.4~25mm,弹壳长度为17mm,所以它称之为“7.62×17mm”。可见两种不同手枪所使用的子弹虽然口径相同,但长度是不一样的,所以现实中我们可以通过观察来区分两种规格的手枪弹,稍长的是54式手枪用的51式子弹,稍短的就是64式子弹。还有另外一种办法,那就是用手摸。由于我国制式手枪中使用了两种规格的7.62mm手枪弹,为避免在可视条件较差的环境中出现混用现象的发生,51式手枪弹在弹壳与弹丸的结合部位设计有两个凹孔,以便于射手在可视环境较差的情况下中对枪弹的辩识。射手在装弹时只要用手指触摸到弹壳上的凹孔即可确认该弹为7.62×25mm子弹,触摸时没有凹感则表示该弹不是适合的配用弹。▼下图为54式手枪和弹壳上有小孔的51式7.62×25mm普通的弹,不仅普通弹有小孔,所有这个型号的钢珠弹、橡胶弹、空包弹都有这个设计。每一种子弹都有它独一无二的特征,64式手枪弹虽然在外形上没有用于辩识的设计,但是它同样拥有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的特征,而且这种特征只有用过该枪的人才会知道。由于64式手枪弹除了配用于64式手枪以外还通用于77式手枪、62式微声手枪,辨别是哪一种枪械击发的64式手枪弹,64式手枪在使用该弹进行射击时会在弹壳上留下一个凹环,这种独特的设计十分便于警方在破案时对弹种行进目视辩识。综上所述我们得出这样的结论:中国警方所使用过的手枪型号里,54式和64式两款同为口径7.62毫米的手枪,它们最大的区别是外观尺寸和使用弹种两方面。外观尺寸上54式手枪又粗又大,64式手枪小巧玲珑;使用弹种上54手枪配用51式7.62×25mm子弹,64式手枪配用7.62×17mm子弹。为了便于辩识两种规格不同的子弹,54式手枪所使用的51式子弹和64式手枪所使用64式子弹都有自己独一无二的辩识特征。这两款手枪虽然并不适警察装备,但是对于我国安定的社会环境而言已经基本满足警方需求,在长达半个世纪的装备时间里虽然这两款手枪暴露出诸多问题,但是还在警方能忍受范围内,真切地盼望我国轻武器类防务和警务能早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民企参与、军民融合、警民融合,使防务装备和警务装备在竞争中发展,避免再出现因“拍脑门”而设计出各种奇葩装备的现象。▼下图为我国军工开脑洞设计出来具备“单手上膛”功能的77式手枪,它配用64式7.62×17mm子弹。56式半自动步枪,全称中国1956年式半自动步枪,军方简称“56半”,称得上是“枪坛常青树”了,因为爷爷打过此枪、父亲打过此枪、本文作者打过此枪、儿子打过此枪,估计儿子结婚有了儿女,在军训时打的还是这把56半。此枪是苏制SKS半自动步枪的仿制品,在国内知名度非常高,当年,是与56式轻机枪、56式冲锋枪同时装备我军,尽管枪械的零配件完全不能通用,但因为都发射7.62×39 mm中间威力步枪弹,被称为“56式枪族”。56半,具有重量较轻、射击精度高、动作可靠等优点,随枪装有折叠式刺刀,必要时可以进行白刃战,参与了62年西部、69年北部、79年南部三次军事冲突,算是参与实战较多的一把步兵枪械。此枪全枪长1.02m,枪重3.85公斤,口径7.62mm,初速735m/s,采用10发桥夹弹仓供弹模式,有效射程400m,弹丸在距离1500m处仍然有杀伤力。SKS半自动步枪,设计于二战时期,当正式装备苏军时,已经是战后的1947年,装备不过数年时间,就被火力更猛的30发弹匣供弹的AK-47突击步枪所取代,在苏俄军中保留的原因,是站岗的卫兵以及仪仗兵所使用,作战时不再使用SKS半自动步枪。采用导气式结构,自动装填子弹的SKS半自动步枪,在研发时吸取了苏军参与二战的10发弹匣供弹的SVT38/40半自动步枪,每个士兵只能得到3个弹匣,战斗紧张时弹匣根本就不够用,且可拆卸弹匣又增加了生产成本的经验教训,因此,设计师西蒙诺夫最终决定,SKS半自动步枪采取10发桥夹弹仓供弹模式。而56式半自动步枪,是参照全套SKS枪械设计图,以及样枪依样画葫芦地仿制的,当然,采用弹仓供弹模式了。况且,10发弹匣供弹,一个士兵120发子弹,就得携带12只弹匣,也是非常不方便的,弹仓供弹模式,使用56半的士兵,只需携带12只10发桥夹就解决了子弹。10发桥夹弹仓供弹,操作时非常方便,10发桥夹和比10发弹匣,要轻巧许多,也便于士兵携带,56半采用弹仓供弹,显然要比弹匣供弹,对于士兵来说省时省力。人家玩了十年了,我才300多场,啥也不懂[大笑][大笑][大笑]
很难说它性能有多优秀...64式微冲只能说是当年时代环境下借鉴了各种成熟技术而产出的一支消音冲锋枪。一点点盘吧它很大程度上参考了56冲(AK),但由于机匣是铣削的,因此重量较大。握把、保险兼防尘盖,弹匣卡榫,甚至冲压的机匣盖也带有很明显的AK风格,折叠枪托则是直接用56-1的。在复进簧尾部还有一块缓冲垫用来减轻枪机后坐冲量。由于它是一杆冲锋枪,因此没用AK那种导气式,而是采用了较为简单的自由枪机原理,前冲式击发,这都是早期一竿子冲锋枪的常见原理。但前冲击发在机匣太脏,子弹装药差等情况下容易出现炸壳或者炸膛的风险。它发射的是基于7.62x25mm 51式手枪弹的亚音速版的64式微声弹,弹头质量7.9克(接近56式步枪弹),初速290-305m/s,弹头设计为步枪弹样式的尖头,钢芯,这主要是当年在抗美援朝时已经遇到身着M52尼龙防弹衣的美军,因此设计时考虑到了侵彻力。消音部件采用了比较常见的多腔室隔音消音原理,64的枪管末端开了4条9个总计36个泄压孔用来降低膛口的燃气压力。然后经由一个大膨胀室和由大到小的13个消音碗让火药燃气在途径时逐级膨胀,等喷出消音筒时,火药燃气的压力已经很低,以此起到降低膛口噪音的目的。64的射速一直被人吐槽,高达1000-1300发/分,这种射速在全自动时非常难控。消音的效果不错,夜间在50米处也无法见到膛口焰,用来抵近摸哨倒很合适。由于64也能发射标准的51式手枪弹,且消音器是个易损耗材,因此对越自卫反击战期间,战士们也会直接拆掉消音器当做普通冲锋枪使用。不过,这枪的准心和照门都在消音筒上,拆了的话没法瞄是个问题,但近距离泼水也无所谓瞄不瞄了。最后丢个Dboy枪炮世界站的参数我是萨沙,我来回答。很烂的手枪。击毙1个歹徒需要12枪的小砸炮?公安三大件之一64式手枪作者:萨沙本文章为萨沙原创,谢绝任何媒体转载关于64式手枪的文章已经很多了。作为警方的三大件,64式手枪已经使用接近40年,优点和缺点早已被说烂了。小砸炮击毙1个人需要12枪?听萨沙说说吧。52式公安手枪52式公安手枪64式手枪名气很大。太空员杨利伟就佩戴1支64式手枪,用于降落以后可能遭遇野兽或者歹徒的自卫。64式手枪的原形,是名气不大的52式公安手枪。52式公安手枪是继51式手枪以后(托卡列夫手枪的中国仿制品),中国第一款自产手枪。52式公安手枪是警察专用,仿造全世界赫赫有名的德国PPK半自动手枪。不错,PPK就是007詹姆斯邦德的配枪,希特勒自杀用的也是PPK。PPK早在1908年研发成功,时至今日仍然在大面积使用,已经超过100年。在今天的德国,一支PPK自卫手枪的售价大概是4000多人民币,并不算便宜。由此,足可见PPK性能的优秀。PPK不过,52式公安手枪却是PPK的粗劣仿制品。它采用和PPK相同的7.65毫米手枪弹,结构也大体相同,取消了弹匣的指托。缺少指托导致手枪的人机功效较差,影响了全枪的综合性能。更关键的是,在1952年中国军工水平过于低下,加工技术远远低于德国。资料中这么写:一位在公安战线上工作多年的老同志,据他的回忆,52式手枪加工甚为粗糙,武器内部加工后的刀痕遍布,与缴获的德制原版PPK比较,显得颇为寒酸。且防腐工艺也不过关,易锈蚀。当年一次蹲守任务,在草丛中埋伏了一天一夜后,发现手枪表面已经锈成黄褐色。所使用的钢材亦不合适,偏软,许多保存下来的52式手枪扳机护圈均有变形的现象。一款完美武器,完全被仿制的加工技术搞砸了。PPK同时,我国不能生产7.65毫米手枪弹,必须从国外(主要是东欧国家)进口,这自然不是长久之计。于是,52式手枪并没有大面积装备。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中国警察主要装备54式手枪和乱七八糟的各种缴获手枪。80年代,在剿灭东北2个持枪歹徒的枪战中,一名路过法警见义勇为,果断开枪。他手中的枪支,竟然是抗战时期日军使用的王八盒子手枪,使用了至少40年之久。结果该枪第1枪子弹没走直线,第2枪就卡壳,歹徒立即用自动步枪扫射还击,法警光荣牺牲。而在那个年代,这种王八盒子的杂牌枪并不罕见。一些偏远山区基层公安,甚至还用李向阳用的驳壳枪。杂牌手枪不谈,即便是54式手枪也有很多问题。技术上的不想多说,类似文章太多。54式手枪简而言之,54式手枪适合军用,它的威力太大,曾有1枪击中歹徒后,子弹穿过身体又将不远处1名群众脚掌击穿的例子。也有室内开枪后,子弹穿透歹徒腹部又连续跳弹2次,击碎另1个歹徒的头骨。所以,民警在城市中人多的地方,往往不敢使用54式手枪随便射击,怕造成误伤。同时,54式手枪的保险设计有问题,还是比较容易走火,不符合警用手枪的需要。在中国,大部分警察一辈子开不了几枪,手枪主要是威慑作用,走火只会打死自己。自然,54手枪的原尊托卡列夫手枪,是为了苏联在二战中取胜的军用武器。只要威力大加廉价还可以大量生产即可,没有必要过于考虑安全性。另外,54式手枪太大,不利于警察携带尤其不适合便衣隐藏枪支。现实的要求下,军方和警方都要求研发一种取代52式公安手枪的小型自卫手枪。五六十年代,军人是国家的第一位,所以这种手枪优先满足军队的要求。这样,在52式公安手枪或者说PPK手枪基础上,最终于1964年研发了64式手枪。64式手枪多说一句,期间的1959年根据苏联援助的马卡洛夫手枪图纸,我们自研了59式手枪。59式手枪对于加工要求很高,导致我国的产品质量很低,出现过很多走火事故。最终,59式手枪根本没有定型就直接淘汰了,前后不过1年,只装备军方少数高级军官和保卫部门。64式手枪的研制,是建立在我国成功生产7.62毫米手枪弹的基础上的。7.62毫米手枪弹和PPK的7.65毫米手枪弹的主要性能相似。区别是7.65毫米手枪弹采用半凸缘式底缘弹壳,弹壳底缘直径是9.06毫米,弹壳长17.3毫米。而64式手枪弹则是采用无凸缘式底缘弹壳,弹壳底缘直径是8.44毫米,弹壳长16.8毫米。原则上,7.65毫米的PPK手枪可以发射64式的7.62毫米子弹,但64式手枪不能发射7.65毫米子弹。扯远了。64式手枪是在52式和PPK手枪基础上的改进型。遗憾的是,64式手枪的综合性能显然不如原尊。更惨的是,明明是1964年就研发成功。因文革的影响,该枪一直没有大规模生产,直到80年代才开始量产装备军警。64式手枪有着很多优点,这基本都是传承PPK手枪而来。最大的优点,在于64式手枪的安全性较好。具体怎么好,类似文章很多,萨沙也不多说了。另外,64式手枪也具有快速反应能力。因为设计合理,该枪上弹匣的速度很快,便于持续射击。枪即便上了保险,只要子弹上膛,64式手枪也可以直接扣动扳机发射。对于随时可能遇到危险的警察,快速反应具有巨大的意义。另外,64式手枪的后坐力较小。以萨沙使用64式手枪打靶的经验来说,这枪很容易控制,连续射击也没有问题,比较容易训练。而54式手枪后坐力要大的多,枪身跳动明显,新手会有畏惧感。还有,64式手枪体积很小,重量轻,便于高级军官和警察长期佩戴。萨沙写过很多案件,中国歹徒购买制式手枪作案,基本都会选择64和77式。它们体积很小,可以随意放入裤袋中。几乎没有人会选择54式手枪,因为体积较大,不好隐藏。著名的董利案件中,董利就揣着1支64式手枪堂而皇之四处流传。因枪支体积小,董利根本不怕被人发现。总体来说,64式手枪大体满足了军队高级军官自卫以及警察的日常需要。不过,作为一款一战前的手枪延伸而来的产物,64式手枪也有很多问题。其一,就是威力不够。这主要是7.62毫米手枪弹的问题。根据我国的相关杀伤动能标准,杀伤人体所需动能为80焦耳,而杀伤马匹的动能则为180焦耳,所以该枪的枪口动能设定为220焦耳,其威力理论上能满足日常自卫的需要。实际上,这个数值显然有问题。彭加木他们在罗布泊的时候,曾经追猎过1只野骆驼。彭加木的队友,当过兵的陈百录用64式手枪射击:“我坐在5座车的后排,身上挂着64式手枪。这把枪从出发到现在从来没有用过,我把枪从车窗伸出去,瞄准,”陈百录说。“我扣了两下板机,一两米远的距离而且射出两颗子弹,它还在跑!”“车上的人都在叫,陈百录,你这当兵的,枪法咋这么差!”其实子弹是射中了。不一会,血随着野骆驼的跃动一下一下地往外喷。不行,得打脑袋!有人喊。陈百录再一次瞄准,一枪、二枪、三枪!“突然之间,野骆驼不跑了,回过身来,四腿杈开很大地站住,眼睛瞪着我们,一分钟,两分钟,十分钟,二十分钟,我们吓得大气不敢出,动也不敢动。突然,轰的一下,野骆驼倒下了”。看看,打一头野骆驼用了至少5发子弹,而且很可能是击中头部才致命的。即便如此,野骆驼也坚持了20分钟才倒下去。打大型动物这样,打人呢?而深圳2009年劫持人质案。面对吸毒产生幻觉的歹徒,2名特警使用64式手枪连续射击了12枪才将其击毙。根据视频显示,歹徒是中了5枪以后才向后摔倒的,前4枪不是没有打中就是击中没有效果。当时报道记载:黑衣民警探出头朝保安亭内望了一眼,但被歹徒发现。突然,歹徒发疯似地举起菜刀朝蹲在地上的人质郑某砍了下去。就在此时,一直躲在岗亭旁的白衣民警果断举枪向歹徒射击。第一声枪响后,歹徒被击中,身体下滑,但很快又站起来,举刀砍向人质。见歹徒还没有放下菜刀,白衣民警继续向歹徒射击……歹徒在中第三枪后仍然负隅顽抗,举刀砍向女人质。在这千钧一发之际,2名民警齐齐举枪向歹徒射击,“砰砰砰……”连续的枪响声中,歹徒终于倒下了。。万幸的是,歹徒吸毒过量,反应较慢,凶器也只是随手操起的菜刀。如果歹徒也是持枪或者神志清醒,这次解救人质的结果还很难说。这类的例子非常多,小砸炮的外号并不仅仅说该枪枪声很小,还有抱怨威力小的意思。资料中写道:一个巡夜片警抓获一撬门贼,贼用铁棍反抗,片警开枪自卫打光弹匣内6颗子弹,6发5中,但还是被贼击晕,片警第二天早上才苏醒过来,发现贼因为失血过多死于200米外的水沟里。自然,手枪威力小也是相对的。如果击中头部或者重要内脏,还是可以1枪毙命的。萨沙看过多个使用64手枪杀人和自杀的案例,这枪绝对打的死人。只是,通过对子弹的反复测试,认为这种弹药的停止率(一枪将敌人打的失去抵抗能力)是百分之五十几。而目前美国警察主流手枪的数值,均在百分之八十甚至百分之九十以上。萨沙的肥手另外,64式手枪就是人机功效不好。这个也很多人说过了。和52式手枪一样,64式取消了PPK弹匣的指托,握把厚度又小。这导致手掌较大的射手,小指头基本是悬空的,掌心也是悬空的,导致握枪非常变扭。不要小看这个问题,对于手枪使用是致命的。萨沙用64式手枪射击时,就觉得握枪比较变扭。萨沙因为遗传因素的手掌比普通男人要小一些,仍然觉得握枪很不舒服。如果手掌很大的军警,感受就可想而知。这不利于射击训练,也不利于射击精度。还有最大的问题,恐怕就是枪的重心不对。刻意减低枪支重量,导致枪的重心和PPK不同,上重下轻,射击时候跳动明显,严重影响了手枪射击的精度。客观来说,64式手枪在设计的60年代算是世界中流手枪,并不算很落后。在80年代,64式手枪相比众多世界名枪,早已过时了,应该淘汰了。就以装弹为例。在60年代,64式手枪可以装弹7发并不算少了,在今天就太少。也许,这就是新疆特警装备格洛克手枪的原因吧。79冲锋枪还存在的主要原因是存量巨大,而且配套的子弹多的要命,不消耗出去实在是划不来。从1979年定型,到1992年停产,79式冲锋枪生产了20多万支,产量高的年份1年就能搞出3万支,完全是当做廉价武器疯狂制造的,非常符合它的定位。生产这么多当然也要用出去,除了战争时期的部队装备外,79还被大量装备给武警、公安队伍和民兵,成了除56式冲锋枪外,地方上火力最猛的轻武器枪械。当然,因为设计上的原因,79式冲锋枪的问题相当多,主要集中在故障率频发和射速过高问题上。这两个问题实际又是一个问题,过高的射速造成了频繁的卡壳,偏偏因为它是款从56式上微缩而来的奇葩“导气式冲锋枪”,连供弹结构都设计的比较玄幻,采用了一种本应是工程性故障的,名为“偏火”的方式帮助降低枪弹卡壳问题。可想而知,这种凑合搞出来的东西能有什么好名声?79式的装备历程基本就是一路挨喷的历程,什么老卡壳啦、拉机柄割肉啦、射速过高啦、弹匣容量小啦、连发无准头啦、弹匣一摔就完蛋啦,很多很多。除了结构设计问题,还有很大部分责任应归罪于79式的生产工艺,相当一部分79都因为生产不合格而浪费了,而通过装备的部分,则也有很多加工不到位的情况,一个典型的问题就是弹匣,稍微变形就对不上口,实在太娇气。此外卡壳与51式手枪弹的关系也很大,许多子弹的底缘制作的并不标准,而质量高的弹药确实可以显著降低79的卡壳率。但当时国家的条件也就那样,不用79用什么?有段时间西方还真对我们敞开了怀抱,要什么可以买什么,轻武器也都送过来一一过目,但最后有哪种武器被选用了?一个也没有,国家更愿意把紧缺的外汇用在重武器、战斗机、先进技术这些方面,冲锋枪这种玩意儿能凑合也就行了,实在没闲钱摆弄什么MP5、UZI了。再说了,战争中79式表现的也不算太烂,出侦查任务时79往往是标配,它轻便,在山野中比较节省体力,发射也简单快速,熟练者可做到掰开挂上火就打,高达1000发/分钟的射速也保证了近距离时恐怖的弹雨泼洒能力。所以,难用归难用,79还算是能用得下去。公安、武警队伍也是没办法,执行的都是治安任务,总不可能掏出56式冲锋枪把人往死里打吧?那玩意儿喊着是冲锋枪,实际是突击步枪。而64、54这些手枪的威力又实在镇不住邪,没法在与犯罪分子的斗争中取得优势,那么79冲也就成了唯一的选择了。对公安武警来说,79冲也有个好处,它单发精度还可以。虽然使用的是手枪弹,但54、64这类手枪没谁能做到79那样的射程和精准,当用出经验之后,许多时候79冲都担任了“狙击枪”的角色,用来在不近不远的距离射杀嫌犯,表现的还挺好。51式手枪弹的存世巨大也是79冲被长期使用的一大要素,这种手枪弹仿自苏联托卡列夫7.62X25mm手枪弹,50式、54式冲锋枪都是采用这种弹药,简直要多少有多少,甚至早年还都是黄铜弹壳的,后期才换成了覆铜钢,每年光处理过期弹药都费劲,不赶紧打出去留着作甚?当然,64、85式也都是使用51弹的冲锋枪,但它们的覆盖面是远不及79式的。64式只是一款一体化的微声冲锋枪而已,它如果想达到较好的微声性能,则不能使用51式手枪弹,需要更换专门的64式7.62mm微声冲锋枪弹,所以这注定了它的局限性。不过64冲在战争中表现的很好,它的微声特性得到了一致的赞扬,所以这把武器的名声真的比79冲要好得多。但同样我们要看到64冲不好的一面,毕竟它是种结构复杂的老武器,重量较大,使用场景限制太大,且由于采用了一体式的消音器,它会因为消音器内部燃气积垢问题,打着打着就炸了。所有在战场上出现了一些无语的场景,某些消音器损坏得不到补充,或者消音器寿命到头的64冲,会被战士们拆掉消音器继续使用,这显然违背了微声冲锋枪战术本意。因为79、64冲都表现出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再加上它们的研发年代也实在太久远了点,所以军工部门干脆就想重新设计一款冲锋枪,再加上文革结束,为了新起炉灶,这才有了85式系列。85式包含了微声系列和常规系列两种,且零件可以互换,但它的设计其实并无新意,仅仅只是为设计一款比79更“正常”,比64“简单”的冲锋枪罢了,标准相当低,虽然也有一些厂家的竞争,但这会儿的中国军工水准其实也没啥好说的。上图.PM6385怎么上马的呢?那会儿也就9616厂和208所正经拿出了一个自己的联合设计,而其它厂的东西要么是仿制波兰PM63,要么是仿制以色列UZI,甚至连芬兰刚刚生产出的杰迪-玛蒂克GG95 9mm冲锋枪都仿制了。上图.仿制的GG95所有的这些仿制冲锋枪都有一个特征——小。它们几乎都是基于当时“时髦”的PDW潮流搞的东西,便于单手握持,小巧可以藏住,特别适合做副武器。但这恰恰是他们竞争不过85冲的地方,在那会儿比较保守的大佬们眼中,也就85式像把枪了,其它玩意儿都更像手枪的翻版:“两只手都捏不好,还打什么仗?坚决不要!”而且85冲还走对了条路子,他们绝不赶时髦,直接套最基本的最简单的技术,还尽量简化构造,这反倒与冲锋枪的本质不谋而合,于是85冲在后来的靶场演示时,性能没说多好,但可靠性都优于对手——山寨的波兰、芬兰枪都因为可靠性自动退场了。山寨的UZI据说表现的也不错,但还是上面那个意思,大佬们看不惯这种武器,还嫌它重,所以就把UZI拐到外贸武器那边去了。85当然也有缺点,它极端简化,连热护套都省,搞得极其容易烫手,过短的枪机行程加上比较快的射速,让枪支的握持设计感很差,与打56冲差不多,它只是比79强那么一些罢了。所以,85式确实很有点矮子里拔将军的意思,也确实承载了部队冲锋枪换装的意味,但85没赶上好时候,这款“中国版斯登”1985年定型,而自1983年开始军工都在铆足马力生产另一款经典武器“81式突击步枪”,比起弱一个级别的冲锋枪,显然突击步枪才是战时全军换装的大头。就这样,85冲的生产和装备给耽搁了下来,大规模投产延后了很长时间,也就加快生产了部分微声型号先期提供部队换装。与此同时,79冲还在发疯的生产,一直产到1992年才停下来。有意思的是,越到后面79式的产能越嚣张,那个3万1月就是1991年爆发的,要不是92年给停了,它还能生产这个数字,这其中的问题就耐人寻味了。战争一打完,武器生产自然就得给经济建设让道,85冲也就更没法得到快速的生产了,再加上79冲数量这么多,还都是崭新的,怎么可能不再拿着多耍几年呢?本来由着正常的脚步,85冲迟早也会换装到部队,但这个时候还有另一件事——海湾战争刺激到了国内的军界,大量先进的武器、战术被运用,多国部队杀得伊拉克人屁滚尿流,部队结结实实的给上了一课,一番内部探讨的风云之后,新的强军理念替换了旧有的某些思路,冲锋枪这种被证明淘汰的武器是不适合大规模出现在战场上的。而且当时还有个新武器在酝酿中,1989年208所已经开始着手研发95式自动步枪,国内这段时间前后轻武器界都在为新一代小口径步枪忙得不可开交,之前就有87式等多种步枪设计,你85冲一个“中国版斯登”谁看得上?于是,85冲的大规模换代便不再可能,虽然它在05式换装的这段时间里一直都在装备和生产,却始终没能取代79的数量地位,甚至连“脸熟”都没混到就黯然下场了。05式冲锋枪则是另一种不同的概念,它一种5.8mm的“枪族式”冲锋枪(尽管这个族有点名不符实),连外形都造得与95系列近似,性能也是杠杠的,更适合部队装备,错过时代的85冲也就只能卷起铺盖走人了。央视曾经做过这么一档节目——用坦克炮打钢板!在这档节目中,一共为坦克设置了10道钢板墙,坦克在500米以外射击,结果这10道钢板墙全部被击穿,而击穿这些钢板的坦克炮就是15式轻型坦克装备的105毫米坦克炮,试问,印军装备的俄制T-90S型主战坦克的装甲有10层钢板这么么厚吗?很显然,答案是否定的。不仅T-90S型主战坦克的防护装甲没有那么厚,世界上任何一款主战坦克的装甲都不可能造得这么厚,换句话说就是:世界上没有任何一款坦克能承受15式轻型坦克的105毫米坦克炮在500米以内的射击。105毫米坦克炮究竟有何过人之处呢?其实在其“华丽”的性能背后藏着一段另国人感到非常心酸的故事:上世纪80年代,我国开始陆续引进西方先进的军事装备技术,其中就包括坦克炮技术。我们在引进德国120毫米滑膛坦克炮的同时还向英国提出引进L7型105毫米线膛坦克炮的意向,用来装备我们的69式主战坦克和59D中型坦克。但是英国佬是特别的傲慢啊,嘴上不说,但心里是100个不愿意的,所以对这个事情的态度十分消极。心灰意冷之下,奥地利居然主动提出向我国出售B1型105毫米线膛坦克炮意向!这可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两国一拍即合,奥方以“十分友好”的价格向我国转让了全套B1型105毫米线膛坦克炮生产技术和专利。奥地利B1型105毫米线膛坦克炮的技术源自于英国的L7型105毫米线膛坦克炮,基本上除了命名不同以外,其它指标完全一样!至此我国才算是拥有了西方先进的线膛跑技术,出钱人家都不愿卖,真的太不容易了。然而我国成功仿制奥地利B1型105毫米线膛坦克炮以后发生了意见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性能不达标!奥地利原版样炮可以在1000米的距离上击穿400毫米厚的均质装甲钢,而仿制的国产炮却无法击穿,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我们从以下几点来继续分析。▼下图为装备英国L7型105毫米线膛坦克炮的美国装甲突击车,该型火炮性能实在太好了,曾经是我国可望而不可求的火炮,好在现在我们已经实现大批量生产,要不然15式轻型坦克就该没炮可用了,或者就向印度一样,根本就无轻型坦克可以装备。国产105毫米坦克炮的华丽转身——81式105毫米高膛压线膛坦克炮我国在仿制奥地利B1型105毫米线膛坦克炮出现威力下降的现象,这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如果不能很好地解决,那么国产105毫米线膛坦克炮研发项目极有可能会像120毫米滑膛炮研发项目那样被国家下马。经奥地利工厂代表以及中方工作人员共同研究发现,出现威力下降的原因是国产发射药性能不过关导致的(早发现的话120坦克炮项目就不用下马了),奥地利原版样炮在发射欧洲制造的炮弹发射药时膛压达到460兆帕,而使用国产发射药时膛压只有390兆帕,相同的12升药室容积,国产发射药产生的膛压竟然低于进口发射药70兆帕,这个差距太让人吃惊了。奥方代表提出的解决方案是让我方继续谈判,同时引进发射药技术,然而国防科工委的回复却是要求我国军工人员自行解决发射药问题,不能再发射药技术上受制于人!要不然将来打起仗来是一件很被动的事。然而发射药技术的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缓慢积淀过程,不可能在一朝一夕之间有所突破,但是坦克炮的研发又是一个十分紧迫的任务(中苏之间可能爆发大规模战争),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中方提出一个惊世骇俗的解决方案——增大药室容积!把原来的12升药室提高到16升,使其成为真正意义上的“高膛压”坦克炮。这个方案实施后得到的效果就是膛压提升到了500兆帕!要知道德国120毫米滑膛炮的最大膛压也不过520兆帕而已,口径只有105毫米线膛坦克炮的膛压就接近了大口径坦克炮的膛压,奥方代表直接惊掉下巴砸在脚面上。经测试,高膛压的国产105毫米线膛坦克炮在发射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时初速达到了1500米/秒,1000米距离上能够击穿600毫米均值钢装甲,500米距离上更够击穿800毫米均值钢装甲!这就是该炮在央视节目中能一炮击穿10层钢板的原因。该炮于1981年定型,故而命名为81式105毫米线膛坦克炮。高膛压带来的高初速固然能够提高威力,但是新问题也随之出现——火炮身管寿命因此降低了。奥地利原版样炮的设计寿命是600发,而国产高膛压型的寿命只有300发!而此时恰逢我国炮钢电渣重熔技术获得突破,于是在1983年时改用国产高性能炮钢以及重新设计身管保护装置以后,寿命终于达到原版水平,改进型又被重新命名为83式105毫米线膛坦克炮。至此,国产105毫米线膛坦克炮从下马边缘完成了定型批量生产的华丽转身,该型坦克跑由于性能优越,成为我国产量最高、应用最广泛的火炮(没有之一),它装备了各种型号的坦克、自行反坦克炮、装甲突击车等等平台,其中就包括专门中来装备高原机械化部队的15式轻型坦克。▼下图为配备国产83式105毫米线膛坦克炮的79式中型坦克,由于在国产化过程中进行了大量改进设计,从外形上来看已经脱离了英制原版L7的外部特征,俨然一门新型火炮,而且其药室容量达到了16升,威力已经远远超过原版炮了。T-90S型主战坦克不具备低于15式轻型坦克105毫米坦克炮射击的能力15式轻型坦克搭载的主炮为105毫米坦克炮,该型火炮就是国产高膛压线膛坦克炮——83式国产105毫米线膛坦克炮,它在发射国产105mm硬质钨合金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时能在1000米的距离上击穿600毫米均值钢装甲,那么问题就来了:印度陆军装备的T-90S主战坦克是否具备在1000米距离上承受15式轻型坦克105毫米坦克炮的射击呢?我们先来看看T-90S主战坦克防御水平:该型坦克的防御手段有两种,第一、装甲防御;第二、光电主动防御。其中光电主动防御指的是“窗帘-1”型“红眼”防御系统,它主要是针对激光制导、红外制导的反坦克导弹,对非制导的炮弹不起作用,所以我们在这里就不提它了。装甲防御是指坦克所披挂的防御装甲,它包括均值钢装甲、复合材料装甲、爆炸式反应装甲,T-90S主战坦克的车体正面为均质钢装甲为倾斜22°、厚200毫米的均值钢装甲,外加爆炸式反应装甲,防御水平相当于600毫米均值钢装甲;炮塔正面为倾斜60°、厚400毫米的均值钢装甲,外加倾斜20°安装的复合材料装甲,防御水平相当于600毫米均值钢装甲;侧面装甲为80毫米厚、后部为40毫米厚的均值钢装甲。可见T-90S主战坦克防御水平最高的部位为车体正面和炮塔正面,然而一旦与15式轻型坦克的交战距离缩短到1000米时,这两个部位都会被15式轻型坦克的105毫米坦克炮击穿,所以说T-90S型主战坦克不具备低于15式轻型坦克105毫米坦克炮射击的能力,为了提高战场生存能力,T-90S主战坦克必须保持大于1000米的交战距离,否则任何一部位遭到15式轻型坦克射击时结局只有一个——被击穿。▼下图为央视直播105毫米坦克炮500米打10层钢板的视屏截图,T-90S主战坦克的装甲再厚也没有实验中这10层钢板厚,所以在实战中一旦遭到15式轻型坦克的105毫米坦克炮所发射的穿甲弹击中时必然会被击穿。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第一、15式轻型坦克配备的105毫米坦克炮是国产83式高膛压线膛坦克炮,该炮技术源自于英国L7型线膛坦克炮,在国产化过程性能中得到了进一步的优化,火炮膛压达到了500兆帕,是同类装备中威力最大的坦克炮,由于性能优越,该型坦克炮被广泛应用到许多武器平台上,包括15式轻型坦克,是应用最广泛的国产火炮。第二、国产83式高膛压线膛坦克炮由于膛压极高,在发射105mm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时炮口初速达到了1500米/秒,高初速赋予了炮弹高动能,在1000米的距离上能够击穿600毫米厚的均值钢装甲,500米距离上能击穿800毫米厚的均质钢装甲,而T-90S主战坦克最厚的装甲防御部位只相当于600毫米,因此当交战距离在1000米以内时15式轻型坦克105毫米坦克炮可以击穿T-90S主战坦克任何一个部位。结语很多读者认为虽然15式轻型坦克配备的105毫米坦克炮可以在1000米距离内击穿T-90S主战坦克,但是T-90S主战坦克的125毫米滑膛炮更能在2000米距离上击穿15式轻型坦克,这次算来还是我军的15式轻型坦克吃亏啊。不得不承认,如果仅仅是纸面性能的比较,那么我军的15式轻型坦克无疑是吃亏的,但事实并非如此,因为15式轻型坦克是我国应部队要求研发的一款专门针对空气稀薄的高原地区使用的重型装备,该型坦克在实用中证明了它极高的高原适用性,深受一线部队好评。而T-90S主战坦克就糟糕了,在平原地区时,它那1200马力的发动机尚能给予坦克较好的机动性,然而高原地区的氧含量只有平原地区的60%~70%,进入高原以后的T-90S主战坦克只能以8公里/小时的速度进行机动,与15式轻型坦克20公里/小时的机动速度相比,它简直就是个“残疾”,试问:失去机动性的坦克还能发挥重型优势么?这也是印度最近又向俄罗斯提出紧急采购轻型坦克要求的原因,然而印度却被告知这个星球上只有中国拥有现役轻型坦克,除此之外还有美国在研的轻型坦克,如果非要采购,那只能向中国提出申请,又或者再等5~10年,当美国的轻型坦克研发成功以后向他们采购!当然,这是后话了。▼下图为美国通用动力公司展示的新型轻型坦克样车,它也配备105毫米线膛坦克炮,只不过型号仍然是英国L7型坦克炮,从外形上来看,该型坦克大量参考了我国的15式轻型坦克设计,这是老美第一次转过头来摸着我军的石头过河,看来印度只能等5~10年以后去买美制轻型坦克来抗衡我军的15式轻型坦克了。54式和64式两款手枪分别仿制于苏联TT-33“卡托列夫”手枪和德国PPK “瓦尔特 ”手枪,两种型号均为军用自动手枪,由于我国并无专门为警用研制的制式武器,因此又被当做军警两用武器,目前我国警方仍然装备着这两款手枪。54式手枪和64式手枪的口径均为7.62毫米,但是所使用的子弹是不相同的,54式手枪配用51式7.62×25mm手枪弹,这种子弹俗称“卡托列夫手枪弹”,是主流苏式7.62毫米口径武器的“标准弹”,地位相当于9毫米“帕拉贝鲁姆”北约标准手枪弹;而64式手枪配用64式7.62×17mm手枪弹,该型子弹是我国专门为64式、77式这种小威力手枪研发的“贵族手枪专用弹”(64式手枪最初只配发将官或赠送国际友人,77式只配发师级以上军官),是7.62毫米口径枪弹中威力最小的子弹。配用的子弹不同是54式手枪和64式手枪最大的区别,同也体现出两款手枪不同的杀伤力,54式手枪在发射51式7.62×25mm普通弹时初速较高,穿透力非常强,可在近距离击穿III级以下(不包括III级)防护等级防弹衣,被香港警方称为“大黑星”;而64式手枪在发射64式7.62×17mm普通弹时枪口动能仅为220焦耳,无论是杀伤力还是穿透力都十分有限,因此才在我国警界得了一个“小砸炮”的外号。▼下图为正在枪库中清点武器装备的警官,读者朋友们能否看得出他正在检查的那一排枪是54式还是64式?欢迎在评论区分享答案。警用54式手枪和64式手枪在外观上的区别由于我国长期无警察专用型号手枪,因此这里所说的“警用54式和64式”与军用型并无区别,警察手里就叫“警用”,军人手里的就叫“军用”。54式手枪和64式手枪在外观上最大的区别就是尺寸,54式手枪全枪长195毫米,空弹匣状态下重量为0.85千克,弹匣装填满8发子弹状态下重量为0.94千克,外观酷似美军装备的M1911手枪;64式手枪全长152.8毫米,空枪重量为560克,弹匣容量7发。两种手枪除了外观尺寸有着巨大区别,在制造工艺上的差别也非常明显。54式手枪在定型时正逢我国建国伊始,军事工业十分落后,不论是材料还是加工工艺都达不到苏联TT33手枪的生产要求,而且军队对制式手枪的需求非常迫切,该型手枪在苏联原型枪的基础上做出了大量修改,说白了就是降低了工艺制造要求,因此54手枪外观与苏联TT33原型枪相比略显粗糙。▼下图为苏联原厂出品的54式原型枪——TT33式手枪,如此精湛的工艺是54式无法与其相提并论的。而在研发64式手枪时我国经过10年的发展,轻兵器工业已经形成相对完整的体系,冶金、制造等工业也快速发展起来,因此该枪在生产工艺上与54式相比较有了很大的改善,而且为了体现出它“贵族”特性,64式手枪经过特殊工艺处理后外观十分精美,握把上还有花纹浮雕,部分用于赠送国际友人的特制版在枪身上还刻有铭文,甚至还有镀金、镶金或者干脆使用金、银等贵金属制作的定制版。所以54式手枪和64式手枪在外观上的区别不仅仅是尺寸和造型,生产工艺更是天差地别,如果把54式手枪比作一名粗犷的蒙古壮汉,那么64式手枪就应当是婀娜的江南女子。下图为正在警察手中把玩的64式手枪,尽管加工工艺相对于54式而言已经进步了许多,但是相较于二战德国原厂生产的原型枪瓦尔特PPK而言差距十分明显。54式手枪与64式手枪在威力上的区别根据我国的相关杀伤动能标准,杀伤人体所需动能为<80焦耳,而杀伤马匹的动能则为<180焦耳,研究人员参照国外有关武器的性能,量化武器的战技指标,将我国手枪枪口动能定为180~220焦耳之间。64式手枪的枪管长度为85mm,膛线数量6条,在发射7.62×17mm手枪弹时膛压约为123MPa,弹丸初速为280米/秒,枪口动能220焦耳,有效射程50米。该枪在实验中能射穿距离25米远的2毫米厚均质钢板、7厘米厚的木板、4厘米厚的砖墙、25厘米厚的土层,但由于弹丸动能过小,虽然能有效杀伤无防护生动目标,但是停止作用不明显,比如民警在缉毒和反恐执法行动中曾出现多起使用该枪连续命中罪犯躯干3枪也未能击毙的案例,更有国外军警使用该枪作战时出现无法击穿目标防弹衣的尴尬现象。54手枪是枪管长116mm,膛线4条,在发射7.62×25mm手枪弹时最大膛压平均值为210MPa,子弹初速为420米/秒,枪口动能520焦耳,精确射击距离50米,有效杀伤距离100米。54式手枪是一款纯粹的战斗型枪械,其原型枪TT33经历了二战洗礼,成为54式手枪后在我国经历了出朝鲜战争以外的所有共和国战争。它的特点就是威力大、穿透力强、射击精度高,在50米内使用普通弹时可击穿3mm厚的均质钢板,弹丸穿透钢板后还能继续穿透一块100mm厚的松木板,在使用钢芯穿甲弹时则能击穿III级防护等级以下(不包括III级)的防弹衣!因此警方防弹衣在交火中被悍匪使用54式手枪击穿的案例屡屡发生。▼下图为64式手枪所使用的7.62×17mm普通弹,它通用于64式手枪、77式手枪和67式7.62mm微声手枪。区分54式手枪和64式手枪所使用的子弹的方法我们来学习关于54式手枪和64式手枪的51式7.62×25mm和64式7.62×17mm两种相同口径不同规格手枪弹的知识:简单来讲51式手枪弹略长于64式手枪弹。51式手枪弹的全长34.4~34.9mm,弹壳长度为25mm,因此这类规格的子弹就称之为“7.62×25mm子弹”;64式手枪弹的全长24.4~25mm,弹壳长度为17mm,所以它称之为“7.62×17mm”。可见两种不同手枪所使用的子弹虽然口径相同,但长度是不一样的,所以现实中我们可以通过观察来区分两种规格的手枪弹,稍长的是54式手枪用的51式子弹,稍短的就是64式子弹。还有另外一种办法,那就是用手摸。由于我国制式手枪中使用了两种规格的7.62mm手枪弹,为避免在可视条件较差的环境中出现混用现象的发生,51式手枪弹在弹壳与弹丸的结合部位设计有两个凹孔,以便于射手在可视环境较差的情况下中对枪弹的辩识。射手在装弹时只要用手指触摸到弹壳上的凹孔即可确认该弹为7.62×25mm子弹,触摸时没有凹感则表示该弹不是适合的配用弹。▼下图为54式手枪和弹壳上有小孔的51式7.62×25mm普通的弹,不仅普通弹有小孔,所有这个型号的钢珠弹、橡胶弹、空包弹都有这个设计。每一种子弹都有它独一无二的特征,64式手枪弹虽然在外形上没有用于辩识的设计,但是它同样拥有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的特征,而且这种特征只有用过该枪的人才会知道。由于64式手枪弹除了配用于64式手枪以外还通用于77式手枪、62式微声手枪,辨别是哪一种枪械击发的64式手枪弹,64式手枪在使用该弹进行射击时会在弹壳上留下一个凹环,这种独特的设计十分便于警方在破案时对弹种行进目视辩识。综上所述我们得出这样的结论:中国警方所使用过的手枪型号里,54式和64式两款同为口径7.62毫米的手枪,它们最大的区别是外观尺寸和使用弹种两方面。外观尺寸上54式手枪又粗又大,64式手枪小巧玲珑;使用弹种上54手枪配用51式7.62×25mm子弹,64式手枪配用7.62×17mm子弹。为了便于辩识两种规格不同的子弹,54式手枪所使用的51式子弹和64式手枪所使用64式子弹都有自己独一无二的辩识特征。这两款手枪虽然并不适警察装备,但是对于我国安定的社会环境而言已经基本满足警方需求,在长达半个世纪的装备时间里虽然这两款手枪暴露出诸多问题,但是还在警方能忍受范围内,真切地盼望我国轻武器类防务和警务能早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民企参与、军民融合、警民融合,使防务装备和警务装备在竞争中发展,避免再出现因“拍脑门”而设计出各种奇葩装备的现象。▼下图为我国军工开脑洞设计出来具备“单手上膛”功能的77式手枪,它配用64式7.62×17mm子弹。56式半自动步枪,全称中国1956年式半自动步枪,军方简称“56半”,称得上是“枪坛常青树”了,因为爷爷打过此枪、父亲打过此枪、本文作者打过此枪、儿子打过此枪,估计儿子结婚有了儿女,在军训时打的还是这把56半。此枪是苏制SKS半自动步枪的仿制品,在国内知名度非常高,当年,是与56式轻机枪、56式冲锋枪同时装备我军,尽管枪械的零配件完全不能通用,但因为都发射7.62×39 mm中间威力步枪弹,被称为“56式枪族”。56半,具有重量较轻、射击精度高、动作可靠等优点,随枪装有折叠式刺刀,必要时可以进行白刃战,参与了62年西部、69年北部、79年南部三次军事冲突,算是参与实战较多的一把步兵枪械。此枪全枪长1.02m,枪重3.85公斤,口径7.62mm,初速735m/s,采用10发桥夹弹仓供弹模式,有效射程400m,弹丸在距离1500m处仍然有杀伤力。SKS半自动步枪,设计于二战时期,当正式装备苏军时,已经是战后的1947年,装备不过数年时间,就被火力更猛的30发弹匣供弹的AK-47突击步枪所取代,在苏俄军中保留的原因,是站岗的卫兵以及仪仗兵所使用,作战时不再使用SKS半自动步枪。采用导气式结构,自动装填子弹的SKS半自动步枪,在研发时吸取了苏军参与二战的10发弹匣供弹的SVT38/40半自动步枪,每个士兵只能得到3个弹匣,战斗紧张时弹匣根本就不够用,且可拆卸弹匣又增加了生产成本的经验教训,因此,设计师西蒙诺夫最终决定,SKS半自动步枪采取10发桥夹弹仓供弹模式。而56式半自动步枪,是参照全套SKS枪械设计图,以及样枪依样画葫芦地仿制的,当然,采用弹仓供弹模式了。况且,10发弹匣供弹,一个士兵120发子弹,就得携带12只弹匣,也是非常不方便的,弹仓供弹模式,使用56半的士兵,只需携带12只10发桥夹就解决了子弹。10发桥夹弹仓供弹,操作时非常方便,10发桥夹和比10发弹匣,要轻巧许多,也便于士兵携带,56半采用弹仓供弹,显然要比弹匣供弹,对于士兵来说省时省力。人家玩了十年了,我才300多场,啥也不懂[大笑][大笑][大笑]先给ZTQ-15式正一下名,我们一般管15式叫“15式轻坦”;但是15式和传统意义上的轻型坦克已经完全不是一个概念了,15式真正的名称应该叫——15式轻量化主战坦克。这一点从15式的正式编号“ZTQ”就可以看出。?15式靓照镇楼15式轻量化主战坦克诞生纪略15式轻量化主战坦克(以下简称“15式”)被第一次提到大约是在2010年,那时99A刚刚完成定型,陆军需要一种与99A形成“高低搭配”的主战坦克;99A主战坦克太重太大且太贵,使99A在高原、水网沼泽以及离岛地形上无法使用;而且由于99A高昂的采购成本和高昂的摩托小时使用和维护成本使得在一些特定低烈度作战形式(诸如:侦查、镇压暴乱、区域治安作战、巡逻搜索作战以及据点守备等等)中使用99A极为不划算;再有由于99A的自重极大(运20一次只能运载一辆99A,而且除了运-20之外我国没有运输机能拉动99A)且出动整备时间较长也使得99A对“快速干涉作战”和“快速维和作战”有点力不从心。?99A太重太大太贵,无法满足我军特殊地形及特殊形式的作战需求针对99A的这些“先天缺陷”15式于2014年开始密集测试,并于2015年正式定型;之后于2018年正式装备我军。15式轻量化主战坦克的入列满足了我军对于:?高寒高原以及高寒山地、水网沼泽以及热带丛林、远海岛屿等不适宜重型主战坦克作战的特殊地形的作战需求。?快速抵近侦查、暴乱镇压以及治安作战、搜索巡逻以及据点守备作战等低烈度作战的需求。?快速反应作战、空中突击作战、热点快速干涉以及维和作战等快速机动作战的需求。15式的性能对于15式轻量化主战坦克的性能如何是军迷最关心的问题,那么15式的性能究竟如何,我们就从“火力、机动、防护以及信息化四个方面来分析一下。?先说火力——15式采用的是一门94式105毫米线膛坦克炮的深度改进型主炮,根据94式坦克炮的数据:炮口初速(穿甲弹)1540米/秒,2000米处穿甲能力500毫米均质钢装甲,足以在2000米的距离上击穿T-72B、T-80A、豹IIA4、M1A1(猴版)以及日本10式坦克、三哥的“阿琼”等早期第三代和猴版第三代主战坦克(三哥的“阿琼”属于劣化版)的正面装甲。虽然15式的主炮威力不足以正面对抗现代重型主战坦克(豹IIA7、M1A2等)但是15式的火控却是一个“亮点”!15式的火控系统是在99A的火控系统上升级而来,提高了火力反应速度以及目标搜索/识别距离。?15式炮塔详解另外15式还安装了一个遥控机枪塔,可安装12.7毫米机枪或35毫米自动榴弹发射器,由炮长或车长在车内遥控射击,提高了乘员的生存能力和火力的精度。?15式遥控机枪还有一个重点:15式采用的是于我国传统的盘式自动装填机不同的“尾舱式自动装填机”实现了”人、弹隔舱化“(99A也实现了人、弹隔舱化,但没有15式彻底)在提高了人员的安全性的同时也提高了射速(估计15式的射速在15至18发/分钟)。?15式的尾舱式自动装填机总得来说,15式的火力完全能满足其自身的需求。?机动性——15式作为一款”轻量化主战坦克“其三大性能的排序是:1.机动、2.火力、3.防护!机动性是排在排在三大性能之首,而15式的机动能力分为:战略机动和战术机动两种,先说说15式的战略机动能力:15式的战斗全重(加装全部附加装甲)约为35吨,整套附加装甲的重量估计在3至5吨左右,也就是说拆掉附加装甲的15式重量在30吨左右;且15式的整体尺寸也只有99A的三分之二左右。所以如果采用2架运-20重型运输机和3架运-9中型运输机的组合可以在8小时内将一个营(约36辆坦克)空运至2500公里之外的地点!如果运输机的数量翻倍就可以在12小时内将一个全部装备15式和04A步战的合成旅空运至2500公里之外!!!?15式和99/99A的尺寸对比?运-9可以装载一辆拆除附加装甲的15式?运-20可以一次装载两辆全装的15式再说说15式的战术机动能力:15式采用的是1000马力的涡轮增压柴油发动机,单位推重比达到了28.6马力/吨!这款发动机和在俄罗斯”坦克两项“上做过”惊艳“表演的96B上的1000马力发动机是同一款发动机(96B就是在96A的基础上换装15式的发动机),大家可以想象一下这款发动机在15式上的表现.......?15式的发动机因为”你懂的“原因没有图片,只好用VT-5的900马力整体动力包来代替一下了为了配合的这款——涡轮增压、全自动无极变速的动力系统,15式采用了时髦的”全液气悬挂“!?15式的液气悬挂是全液气悬挂(所有负重轮全部采用液气悬挂)液气悬挂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调整负重轮的弹性状态(全液气悬挂可以独立调整每一个负重轮)以及车底与地面的间距;已适应不同的地形。全液气悬挂系统使得15式的越野能力和通过能力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尤其是针对高原和山地环境。综上所述,15式无论是战略机动性还是战术机动性都已经达到了世界坦克中的”巅峰“!?防护性——最后再来聊一下15式的防护能力。作为一款轻量化主战坦克,防护能力不是15式的强项,所以15式采用了“生存能力”来替代传统的防护能力。先普及一下坦克的生存能力——坦克不容易被发现,被发现后不容易被击中,被击中后不容易被击毁,被击毁后不容易出现乘员伤亡。可以看出15式几乎就是按坦克的生存能力标准设计的;首先:15式坦克的外观极为低矮,还采用了可以调节坦克车高的液气悬挂系统进一步降低车高,另外光洁的车体外观降低了雷达发射面积,优秀的红外抑制设计也降低了车辆的红外特征;这些设计使得在远距离发现15式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其次,15式那优秀的机动能力也使得瞄准15式十分困难,即使是15式在被敌方反坦克武器锁定后可以轻易的依靠自己的机动能力和各种光学、红外和电子对抗手段”脱锁“。第三,15式为了保证乘员的安全采用了优秀的隔舱化设计,将弹药、油料与车内乘员完全隔离开,避免了”二次效应“对乘员的伤害。?二次效应是坦克乘员的第一杀手不过,15式也在保证车辆全重不超标的前提下不遗余力的加强坦克的装甲防护能力,全车的正面和侧面都采用了大量的附加装甲,而且根据不同的威胁等级采用不同的附加装甲,在保证坦克生存能力的同时也没有降低坦克的机动性。?15式的附加装甲?15式的信息化能力15式的信息化能力目前资料不多,所以只能遗憾的暂时略过。15式坦克的横向对比作为”轻量化主战坦克“能和15式一较高下的只有日本的10式主战坦克从两者纸面数据来说,火力上10式120炮要强过15式的105毫米炮(别给我说什么105炮的”妖法“小口径注定弱于大口径);在装甲防护上,10式45吨的体重也比15式35吨有更大的防护冗余量;在战术机动性上,10式和15式都同样采用了全液气悬挂,10式的1200马力发动机推重比也达到了26马力/吨与15式的28.6马力/吨相差不大,所以从战术机动性来说15式略微占优(15式的尺寸小于日本10式所以通过性要好于10式)。但是在战略机动性上,可以用中型运输机空运的15式比日本10式全面占优(目前日本没有运输机可以空运10式坦克);而战略机动能力是轻量化主战坦克最关键的指标。所以15式总体来说是要略微弱于日本10式主战坦克的。不过请再注意一点:15式只是和99A高低搭配中的那个”低“,15式的对手也从来不是10式这类先进主战坦克;不过以15式的火力要是真的碰上日本10式了,也有能力做到和10式在2000米的距离上”互杀“!15式轻量化主战坦克是我国未来作战样式中不可或缺的一款装备,也是目前”轻量化主战坦克“潮流的引领者!
很难说它性能有多优秀...64式微冲只能说是当年时代环境下借鉴了各种成熟技术而产出的一支消音冲锋枪。一点点盘吧它很大程度上参考了56冲(AK),但由于机匣是铣削的,因此重量较大。握把、保险兼防尘盖,弹匣卡榫,甚至冲压的机匣盖也带有很明显的AK风格,折叠枪托则是直接用56-1的。在复进簧尾部还有一块缓冲垫用来减轻枪机后坐冲量。由于它是一杆冲锋枪,因此没用AK那种导气式,而是采用了较为简单的自由枪机原理,前冲式击发,这都是早期一竿子冲锋枪的常见原理。但前冲击发在机匣太脏,子弹装药差等情况下容易出现炸壳或者炸膛的风险。它发射的是基于7.62x25mm 51式手枪弹的亚音速版的64式微声弹,弹头质量7.9克(接近56式步枪弹),初速290-305m/s,弹头设计为步枪弹样式的尖头,钢芯,这主要是当年在抗美援朝时已经遇到身着M52尼龙防弹衣的美军,因此设计时考虑到了侵彻力。消音部件采用了比较常见的多腔室隔音消音原理,64的枪管末端开了4条9个总计36个泄压孔用来降低膛口的燃气压力。然后经由一个大膨胀室和由大到小的13个消音碗让火药燃气在途径时逐级膨胀,等喷出消音筒时,火药燃气的压力已经很低,以此起到降低膛口噪音的目的。64的射速一直被人吐槽,高达1000-1300发/分,这种射速在全自动时非常难控。消音的效果不错,夜间在50米处也无法见到膛口焰,用来抵近摸哨倒很合适。由于64也能发射标准的51式手枪弹,且消音器是个易损耗材,因此对越自卫反击战期间,战士们也会直接拆掉消音器当做普通冲锋枪使用。不过,这枪的准心和照门都在消音筒上,拆了的话没法瞄是个问题,但近距离泼水也无所谓瞄不瞄了。最后丢个Dboy枪炮世界站的参数
很难说它性能有多优秀...64式微冲只能说是当年时代环境下借鉴了各种成熟技术而产出的一支消音冲锋枪。一点点盘吧它很大程度上参考了56冲(AK),但由于机匣是铣削的,因此重量较大。握把、保险兼防尘盖,弹匣卡榫,甚至冲压的机匣盖也带有很明显的AK风格,折叠枪托则是直接用56-1的。在复进簧尾部还有一块缓冲垫用来减轻枪机后坐冲量。由于它是一杆冲锋枪,因此没用AK那种导气式,而是采用了较为简单的自由枪机原理,前冲式击发,这都是早期一竿子冲锋枪的常见原理。但前冲击发在机匣太脏,子弹装药差等情况下容易出现炸壳或者炸膛的风险。它发射的是基于7.62x25mm 51式手枪弹的亚音速版的64式微声弹,弹头质量7.9克(接近56式步枪弹),初速290-305m/s,弹头设计为步枪弹样式的尖头,钢芯,这主要是当年在抗美援朝时已经遇到身着M52尼龙防弹衣的美军,因此设计时考虑到了侵彻力。消音部件采用了比较常见的多腔室隔音消音原理,64的枪管末端开了4条9个总计36个泄压孔用来降低膛口的燃气压力。然后经由一个大膨胀室和由大到小的13个消音碗让火药燃气在途径时逐级膨胀,等喷出消音筒时,火药燃气的压力已经很低,以此起到降低膛口噪音的目的。64的射速一直被人吐槽,高达1000-1300发/分,这种射速在全自动时非常难控。消音的效果不错,夜间在50米处也无法见到膛口焰,用来抵近摸哨倒很合适。由于64也能发射标准的51式手枪弹,且消音器是个易损耗材,因此对越自卫反击战期间,战士们也会直接拆掉消音器当做普通冲锋枪使用。不过,这枪的准心和照门都在消音筒上,拆了的话没法瞄是个问题,但近距离泼水也无所谓瞄不瞄了。最后丢个Dboy枪炮世界站的参数我是萨沙,我来回答。很烂的手枪。击毙1个歹徒需要12枪的小砸炮?公安三大件之一64式手枪作者:萨沙本文章为萨沙原创,谢绝任何媒体转载关于64式手枪的文章已经很多了。作为警方的三大件,64式手枪已经使用接近40年,优点和缺点早已被说烂了。小砸炮击毙1个人需要12枪?听萨沙说说吧。52式公安手枪52式公安手枪64式手枪名气很大。太空员杨利伟就佩戴1支64式手枪,用于降落以后可能遭遇野兽或者歹徒的自卫。64式手枪的原形,是名气不大的52式公安手枪。52式公安手枪是继51式手枪以后(托卡列夫手枪的中国仿制品),中国第一款自产手枪。52式公安手枪是警察专用,仿造全世界赫赫有名的德国PPK半自动手枪。不错,PPK就是007詹姆斯邦德的配枪,希特勒自杀用的也是PPK。PPK早在1908年研发成功,时至今日仍然在大面积使用,已经超过100年。在今天的德国,一支PPK自卫手枪的售价大概是4000多人民币,并不算便宜。由此,足可见PPK性能的优秀。PPK不过,52式公安手枪却是PPK的粗劣仿制品。它采用和PPK相同的7.65毫米手枪弹,结构也大体相同,取消了弹匣的指托。缺少指托导致手枪的人机功效较差,影响了全枪的综合性能。更关键的是,在1952年中国军工水平过于低下,加工技术远远低于德国。资料中这么写:一位在公安战线上工作多年的老同志,据他的回忆,52式手枪加工甚为粗糙,武器内部加工后的刀痕遍布,与缴获的德制原版PPK比较,显得颇为寒酸。且防腐工艺也不过关,易锈蚀。当年一次蹲守任务,在草丛中埋伏了一天一夜后,发现手枪表面已经锈成黄褐色。所使用的钢材亦不合适,偏软,许多保存下来的52式手枪扳机护圈均有变形的现象。一款完美武器,完全被仿制的加工技术搞砸了。PPK同时,我国不能生产7.65毫米手枪弹,必须从国外(主要是东欧国家)进口,这自然不是长久之计。于是,52式手枪并没有大面积装备。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中国警察主要装备54式手枪和乱七八糟的各种缴获手枪。80年代,在剿灭东北2个持枪歹徒的枪战中,一名路过法警见义勇为,果断开枪。他手中的枪支,竟然是抗战时期日军使用的王八盒子手枪,使用了至少40年之久。结果该枪第1枪子弹没走直线,第2枪就卡壳,歹徒立即用自动步枪扫射还击,法警光荣牺牲。而在那个年代,这种王八盒子的杂牌枪并不罕见。一些偏远山区基层公安,甚至还用李向阳用的驳壳枪。杂牌手枪不谈,即便是54式手枪也有很多问题。技术上的不想多说,类似文章太多。54式手枪简而言之,54式手枪适合军用,它的威力太大,曾有1枪击中歹徒后,子弹穿过身体又将不远处1名群众脚掌击穿的例子。也有室内开枪后,子弹穿透歹徒腹部又连续跳弹2次,击碎另1个歹徒的头骨。所以,民警在城市中人多的地方,往往不敢使用54式手枪随便射击,怕造成误伤。同时,54式手枪的保险设计有问题,还是比较容易走火,不符合警用手枪的需要。在中国,大部分警察一辈子开不了几枪,手枪主要是威慑作用,走火只会打死自己。自然,54手枪的原尊托卡列夫手枪,是为了苏联在二战中取胜的军用武器。只要威力大加廉价还可以大量生产即可,没有必要过于考虑安全性。另外,54式手枪太大,不利于警察携带尤其不适合便衣隐藏枪支。现实的要求下,军方和警方都要求研发一种取代52式公安手枪的小型自卫手枪。五六十年代,军人是国家的第一位,所以这种手枪优先满足军队的要求。这样,在52式公安手枪或者说PPK手枪基础上,最终于1964年研发了64式手枪。64式手枪多说一句,期间的1959年根据苏联援助的马卡洛夫手枪图纸,我们自研了59式手枪。59式手枪对于加工要求很高,导致我国的产品质量很低,出现过很多走火事故。最终,59式手枪根本没有定型就直接淘汰了,前后不过1年,只装备军方少数高级军官和保卫部门。64式手枪的研制,是建立在我国成功生产7.62毫米手枪弹的基础上的。7.62毫米手枪弹和PPK的7.65毫米手枪弹的主要性能相似。区别是7.65毫米手枪弹采用半凸缘式底缘弹壳,弹壳底缘直径是9.06毫米,弹壳长17.3毫米。而64式手枪弹则是采用无凸缘式底缘弹壳,弹壳底缘直径是8.44毫米,弹壳长16.8毫米。原则上,7.65毫米的PPK手枪可以发射64式的7.62毫米子弹,但64式手枪不能发射7.65毫米子弹。扯远了。64式手枪是在52式和PPK手枪基础上的改进型。遗憾的是,64式手枪的综合性能显然不如原尊。更惨的是,明明是1964年就研发成功。因文革的影响,该枪一直没有大规模生产,直到80年代才开始量产装备军警。64式手枪有着很多优点,这基本都是传承PPK手枪而来。最大的优点,在于64式手枪的安全性较好。具体怎么好,类似文章很多,萨沙也不多说了。另外,64式手枪也具有快速反应能力。因为设计合理,该枪上弹匣的速度很快,便于持续射击。枪即便上了保险,只要子弹上膛,64式手枪也可以直接扣动扳机发射。对于随时可能遇到危险的警察,快速反应具有巨大的意义。另外,64式手枪的后坐力较小。以萨沙使用64式手枪打靶的经验来说,这枪很容易控制,连续射击也没有问题,比较容易训练。而54式手枪后坐力要大的多,枪身跳动明显,新手会有畏惧感。还有,64式手枪体积很小,重量轻,便于高级军官和警察长期佩戴。萨沙写过很多案件,中国歹徒购买制式手枪作案,基本都会选择64和77式。它们体积很小,可以随意放入裤袋中。几乎没有人会选择54式手枪,因为体积较大,不好隐藏。著名的董利案件中,董利就揣着1支64式手枪堂而皇之四处流传。因枪支体积小,董利根本不怕被人发现。总体来说,64式手枪大体满足了军队高级军官自卫以及警察的日常需要。不过,作为一款一战前的手枪延伸而来的产物,64式手枪也有很多问题。其一,就是威力不够。这主要是7.62毫米手枪弹的问题。根据我国的相关杀伤动能标准,杀伤人体所需动能为80焦耳,而杀伤马匹的动能则为180焦耳,所以该枪的枪口动能设定为220焦耳,其威力理论上能满足日常自卫的需要。实际上,这个数值显然有问题。彭加木他们在罗布泊的时候,曾经追猎过1只野骆驼。彭加木的队友,当过兵的陈百录用64式手枪射击:“我坐在5座车的后排,身上挂着64式手枪。这把枪从出发到现在从来没有用过,我把枪从车窗伸出去,瞄准,”陈百录说。“我扣了两下板机,一两米远的距离而且射出两颗子弹,它还在跑!”“车上的人都在叫,陈百录,你这当兵的,枪法咋这么差!”其实子弹是射中了。不一会,血随着野骆驼的跃动一下一下地往外喷。不行,得打脑袋!有人喊。陈百录再一次瞄准,一枪、二枪、三枪!“突然之间,野骆驼不跑了,回过身来,四腿杈开很大地站住,眼睛瞪着我们,一分钟,两分钟,十分钟,二十分钟,我们吓得大气不敢出,动也不敢动。突然,轰的一下,野骆驼倒下了”。看看,打一头野骆驼用了至少5发子弹,而且很可能是击中头部才致命的。即便如此,野骆驼也坚持了20分钟才倒下去。打大型动物这样,打人呢?而深圳2009年劫持人质案。面对吸毒产生幻觉的歹徒,2名特警使用64式手枪连续射击了12枪才将其击毙。根据视频显示,歹徒是中了5枪以后才向后摔倒的,前4枪不是没有打中就是击中没有效果。当时报道记载:黑衣民警探出头朝保安亭内望了一眼,但被歹徒发现。突然,歹徒发疯似地举起菜刀朝蹲在地上的人质郑某砍了下去。就在此时,一直躲在岗亭旁的白衣民警果断举枪向歹徒射击。第一声枪响后,歹徒被击中,身体下滑,但很快又站起来,举刀砍向人质。见歹徒还没有放下菜刀,白衣民警继续向歹徒射击……歹徒在中第三枪后仍然负隅顽抗,举刀砍向女人质。在这千钧一发之际,2名民警齐齐举枪向歹徒射击,“砰砰砰……”连续的枪响声中,歹徒终于倒下了。。万幸的是,歹徒吸毒过量,反应较慢,凶器也只是随手操起的菜刀。如果歹徒也是持枪或者神志清醒,这次解救人质的结果还很难说。这类的例子非常多,小砸炮的外号并不仅仅说该枪枪声很小,还有抱怨威力小的意思。资料中写道:一个巡夜片警抓获一撬门贼,贼用铁棍反抗,片警开枪自卫打光弹匣内6颗子弹,6发5中,但还是被贼击晕,片警第二天早上才苏醒过来,发现贼因为失血过多死于200米外的水沟里。自然,手枪威力小也是相对的。如果击中头部或者重要内脏,还是可以1枪毙命的。萨沙看过多个使用64手枪杀人和自杀的案例,这枪绝对打的死人。只是,通过对子弹的反复测试,认为这种弹药的停止率(一枪将敌人打的失去抵抗能力)是百分之五十几。而目前美国警察主流手枪的数值,均在百分之八十甚至百分之九十以上。萨沙的肥手另外,64式手枪就是人机功效不好。这个也很多人说过了。和52式手枪一样,64式取消了PPK弹匣的指托,握把厚度又小。这导致手掌较大的射手,小指头基本是悬空的,掌心也是悬空的,导致握枪非常变扭。不要小看这个问题,对于手枪使用是致命的。萨沙用64式手枪射击时,就觉得握枪比较变扭。萨沙因为遗传因素的手掌比普通男人要小一些,仍然觉得握枪很不舒服。如果手掌很大的军警,感受就可想而知。这不利于射击训练,也不利于射击精度。还有最大的问题,恐怕就是枪的重心不对。刻意减低枪支重量,导致枪的重心和PPK不同,上重下轻,射击时候跳动明显,严重影响了手枪射击的精度。客观来说,64式手枪在设计的60年代算是世界中流手枪,并不算很落后。在80年代,64式手枪相比众多世界名枪,早已过时了,应该淘汰了。就以装弹为例。在60年代,64式手枪可以装弹7发并不算少了,在今天就太少。也许,这就是新疆特警装备格洛克手枪的原因吧。
很难说它性能有多优秀...64式微冲只能说是当年时代环境下借鉴了各种成熟技术而产出的一支消音冲锋枪。一点点盘吧它很大程度上参考了56冲(AK),但由于机匣是铣削的,因此重量较大。握把、保险兼防尘盖,弹匣卡榫,甚至冲压的机匣盖也带有很明显的AK风格,折叠枪托则是直接用56-1的。在复进簧尾部还有一块缓冲垫用来减轻枪机后坐冲量。由于它是一杆冲锋枪,因此没用AK那种导气式,而是采用了较为简单的自由枪机原理,前冲式击发,这都是早期一竿子冲锋枪的常见原理。但前冲击发在机匣太脏,子弹装药差等情况下容易出现炸壳或者炸膛的风险。它发射的是基于7.62x25mm 51式手枪弹的亚音速版的64式微声弹,弹头质量7.9克(接近56式步枪弹),初速290-305m/s,弹头设计为步枪弹样式的尖头,钢芯,这主要是当年在抗美援朝时已经遇到身着M52尼龙防弹衣的美军,因此设计时考虑到了侵彻力。消音部件采用了比较常见的多腔室隔音消音原理,64的枪管末端开了4条9个总计36个泄压孔用来降低膛口的燃气压力。然后经由一个大膨胀室和由大到小的13个消音碗让火药燃气在途径时逐级膨胀,等喷出消音筒时,火药燃气的压力已经很低,以此起到降低膛口噪音的目的。64的射速一直被人吐槽,高达1000-1300发/分,这种射速在全自动时非常难控。消音的效果不错,夜间在50米处也无法见到膛口焰,用来抵近摸哨倒很合适。由于64也能发射标准的51式手枪弹,且消音器是个易损耗材,因此对越自卫反击战期间,战士们也会直接拆掉消音器当做普通冲锋枪使用。不过,这枪的准心和照门都在消音筒上,拆了的话没法瞄是个问题,但近距离泼水也无所谓瞄不瞄了。最后丢个Dboy枪炮世界站的参数我是萨沙,我来回答。很烂的手枪。击毙1个歹徒需要12枪的小砸炮?公安三大件之一64式手枪作者:萨沙本文章为萨沙原创,谢绝任何媒体转载关于64式手枪的文章已经很多了。作为警方的三大件,64式手枪已经使用接近40年,优点和缺点早已被说烂了。小砸炮击毙1个人需要12枪?听萨沙说说吧。52式公安手枪52式公安手枪64式手枪名气很大。太空员杨利伟就佩戴1支64式手枪,用于降落以后可能遭遇野兽或者歹徒的自卫。64式手枪的原形,是名气不大的52式公安手枪。52式公安手枪是继51式手枪以后(托卡列夫手枪的中国仿制品),中国第一款自产手枪。52式公安手枪是警察专用,仿造全世界赫赫有名的德国PPK半自动手枪。不错,PPK就是007詹姆斯邦德的配枪,希特勒自杀用的也是PPK。PPK早在1908年研发成功,时至今日仍然在大面积使用,已经超过100年。在今天的德国,一支PPK自卫手枪的售价大概是4000多人民币,并不算便宜。由此,足可见PPK性能的优秀。PPK不过,52式公安手枪却是PPK的粗劣仿制品。它采用和PPK相同的7.65毫米手枪弹,结构也大体相同,取消了弹匣的指托。缺少指托导致手枪的人机功效较差,影响了全枪的综合性能。更关键的是,在1952年中国军工水平过于低下,加工技术远远低于德国。资料中这么写:一位在公安战线上工作多年的老同志,据他的回忆,52式手枪加工甚为粗糙,武器内部加工后的刀痕遍布,与缴获的德制原版PPK比较,显得颇为寒酸。且防腐工艺也不过关,易锈蚀。当年一次蹲守任务,在草丛中埋伏了一天一夜后,发现手枪表面已经锈成黄褐色。所使用的钢材亦不合适,偏软,许多保存下来的52式手枪扳机护圈均有变形的现象。一款完美武器,完全被仿制的加工技术搞砸了。PPK同时,我国不能生产7.65毫米手枪弹,必须从国外(主要是东欧国家)进口,这自然不是长久之计。于是,52式手枪并没有大面积装备。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中国警察主要装备54式手枪和乱七八糟的各种缴获手枪。80年代,在剿灭东北2个持枪歹徒的枪战中,一名路过法警见义勇为,果断开枪。他手中的枪支,竟然是抗战时期日军使用的王八盒子手枪,使用了至少40年之久。结果该枪第1枪子弹没走直线,第2枪就卡壳,歹徒立即用自动步枪扫射还击,法警光荣牺牲。而在那个年代,这种王八盒子的杂牌枪并不罕见。一些偏远山区基层公安,甚至还用李向阳用的驳壳枪。杂牌手枪不谈,即便是54式手枪也有很多问题。技术上的不想多说,类似文章太多。54式手枪简而言之,54式手枪适合军用,它的威力太大,曾有1枪击中歹徒后,子弹穿过身体又将不远处1名群众脚掌击穿的例子。也有室内开枪后,子弹穿透歹徒腹部又连续跳弹2次,击碎另1个歹徒的头骨。所以,民警在城市中人多的地方,往往不敢使用54式手枪随便射击,怕造成误伤。同时,54式手枪的保险设计有问题,还是比较容易走火,不符合警用手枪的需要。在中国,大部分警察一辈子开不了几枪,手枪主要是威慑作用,走火只会打死自己。自然,54手枪的原尊托卡列夫手枪,是为了苏联在二战中取胜的军用武器。只要威力大加廉价还可以大量生产即可,没有必要过于考虑安全性。另外,54式手枪太大,不利于警察携带尤其不适合便衣隐藏枪支。现实的要求下,军方和警方都要求研发一种取代52式公安手枪的小型自卫手枪。五六十年代,军人是国家的第一位,所以这种手枪优先满足军队的要求。这样,在52式公安手枪或者说PPK手枪基础上,最终于1964年研发了64式手枪。64式手枪多说一句,期间的1959年根据苏联援助的马卡洛夫手枪图纸,我们自研了59式手枪。59式手枪对于加工要求很高,导致我国的产品质量很低,出现过很多走火事故。最终,59式手枪根本没有定型就直接淘汰了,前后不过1年,只装备军方少数高级军官和保卫部门。64式手枪的研制,是建立在我国成功生产7.62毫米手枪弹的基础上的。7.62毫米手枪弹和PPK的7.65毫米手枪弹的主要性能相似。区别是7.65毫米手枪弹采用半凸缘式底缘弹壳,弹壳底缘直径是9.06毫米,弹壳长17.3毫米。而64式手枪弹则是采用无凸缘式底缘弹壳,弹壳底缘直径是8.44毫米,弹壳长16.8毫米。原则上,7.65毫米的PPK手枪可以发射64式的7.62毫米子弹,但64式手枪不能发射7.65毫米子弹。扯远了。64式手枪是在52式和PPK手枪基础上的改进型。遗憾的是,64式手枪的综合性能显然不如原尊。更惨的是,明明是1964年就研发成功。因文革的影响,该枪一直没有大规模生产,直到80年代才开始量产装备军警。64式手枪有着很多优点,这基本都是传承PPK手枪而来。最大的优点,在于64式手枪的安全性较好。具体怎么好,类似文章很多,萨沙也不多说了。另外,64式手枪也具有快速反应能力。因为设计合理,该枪上弹匣的速度很快,便于持续射击。枪即便上了保险,只要子弹上膛,64式手枪也可以直接扣动扳机发射。对于随时可能遇到危险的警察,快速反应具有巨大的意义。另外,64式手枪的后坐力较小。以萨沙使用64式手枪打靶的经验来说,这枪很容易控制,连续射击也没有问题,比较容易训练。而54式手枪后坐力要大的多,枪身跳动明显,新手会有畏惧感。还有,64式手枪体积很小,重量轻,便于高级军官和警察长期佩戴。萨沙写过很多案件,中国歹徒购买制式手枪作案,基本都会选择64和77式。它们体积很小,可以随意放入裤袋中。几乎没有人会选择54式手枪,因为体积较大,不好隐藏。著名的董利案件中,董利就揣着1支64式手枪堂而皇之四处流传。因枪支体积小,董利根本不怕被人发现。总体来说,64式手枪大体满足了军队高级军官自卫以及警察的日常需要。不过,作为一款一战前的手枪延伸而来的产物,64式手枪也有很多问题。其一,就是威力不够。这主要是7.62毫米手枪弹的问题。根据我国的相关杀伤动能标准,杀伤人体所需动能为80焦耳,而杀伤马匹的动能则为180焦耳,所以该枪的枪口动能设定为220焦耳,其威力理论上能满足日常自卫的需要。实际上,这个数值显然有问题。彭加木他们在罗布泊的时候,曾经追猎过1只野骆驼。彭加木的队友,当过兵的陈百录用64式手枪射击:“我坐在5座车的后排,身上挂着64式手枪。这把枪从出发到现在从来没有用过,我把枪从车窗伸出去,瞄准,”陈百录说。“我扣了两下板机,一两米远的距离而且射出两颗子弹,它还在跑!”“车上的人都在叫,陈百录,你这当兵的,枪法咋这么差!”其实子弹是射中了。不一会,血随着野骆驼的跃动一下一下地往外喷。不行,得打脑袋!有人喊。陈百录再一次瞄准,一枪、二枪、三枪!“突然之间,野骆驼不跑了,回过身来,四腿杈开很大地站住,眼睛瞪着我们,一分钟,两分钟,十分钟,二十分钟,我们吓得大气不敢出,动也不敢动。突然,轰的一下,野骆驼倒下了”。看看,打一头野骆驼用了至少5发子弹,而且很可能是击中头部才致命的。即便如此,野骆驼也坚持了20分钟才倒下去。打大型动物这样,打人呢?而深圳2009年劫持人质案。面对吸毒产生幻觉的歹徒,2名特警使用64式手枪连续射击了12枪才将其击毙。根据视频显示,歹徒是中了5枪以后才向后摔倒的,前4枪不是没有打中就是击中没有效果。当时报道记载:黑衣民警探出头朝保安亭内望了一眼,但被歹徒发现。突然,歹徒发疯似地举起菜刀朝蹲在地上的人质郑某砍了下去。就在此时,一直躲在岗亭旁的白衣民警果断举枪向歹徒射击。第一声枪响后,歹徒被击中,身体下滑,但很快又站起来,举刀砍向人质。见歹徒还没有放下菜刀,白衣民警继续向歹徒射击……歹徒在中第三枪后仍然负隅顽抗,举刀砍向女人质。在这千钧一发之际,2名民警齐齐举枪向歹徒射击,“砰砰砰……”连续的枪响声中,歹徒终于倒下了。。万幸的是,歹徒吸毒过量,反应较慢,凶器也只是随手操起的菜刀。如果歹徒也是持枪或者神志清醒,这次解救人质的结果还很难说。这类的例子非常多,小砸炮的外号并不仅仅说该枪枪声很小,还有抱怨威力小的意思。资料中写道:一个巡夜片警抓获一撬门贼,贼用铁棍反抗,片警开枪自卫打光弹匣内6颗子弹,6发5中,但还是被贼击晕,片警第二天早上才苏醒过来,发现贼因为失血过多死于200米外的水沟里。自然,手枪威力小也是相对的。如果击中头部或者重要内脏,还是可以1枪毙命的。萨沙看过多个使用64手枪杀人和自杀的案例,这枪绝对打的死人。只是,通过对子弹的反复测试,认为这种弹药的停止率(一枪将敌人打的失去抵抗能力)是百分之五十几。而目前美国警察主流手枪的数值,均在百分之八十甚至百分之九十以上。萨沙的肥手另外,64式手枪就是人机功效不好。这个也很多人说过了。和52式手枪一样,64式取消了PPK弹匣的指托,握把厚度又小。这导致手掌较大的射手,小指头基本是悬空的,掌心也是悬空的,导致握枪非常变扭。不要小看这个问题,对于手枪使用是致命的。萨沙用64式手枪射击时,就觉得握枪比较变扭。萨沙因为遗传因素的手掌比普通男人要小一些,仍然觉得握枪很不舒服。如果手掌很大的军警,感受就可想而知。这不利于射击训练,也不利于射击精度。还有最大的问题,恐怕就是枪的重心不对。刻意减低枪支重量,导致枪的重心和PPK不同,上重下轻,射击时候跳动明显,严重影响了手枪射击的精度。客观来说,64式手枪在设计的60年代算是世界中流手枪,并不算很落后。在80年代,64式手枪相比众多世界名枪,早已过时了,应该淘汰了。就以装弹为例。在60年代,64式手枪可以装弹7发并不算少了,在今天就太少。也许,这就是新疆特警装备格洛克手枪的原因吧。79冲锋枪还存在的主要原因是存量巨大,而且配套的子弹多的要命,不消耗出去实在是划不来。从1979年定型,到1992年停产,79式冲锋枪生产了20多万支,产量高的年份1年就能搞出3万支,完全是当做廉价武器疯狂制造的,非常符合它的定位。生产这么多当然也要用出去,除了战争时期的部队装备外,79还被大量装备给武警、公安队伍和民兵,成了除56式冲锋枪外,地方上火力最猛的轻武器枪械。当然,因为设计上的原因,79式冲锋枪的问题相当多,主要集中在故障率频发和射速过高问题上。这两个问题实际又是一个问题,过高的射速造成了频繁的卡壳,偏偏因为它是款从56式上微缩而来的奇葩“导气式冲锋枪”,连供弹结构都设计的比较玄幻,采用了一种本应是工程性故障的,名为“偏火”的方式帮助降低枪弹卡壳问题。可想而知,这种凑合搞出来的东西能有什么好名声?79式的装备历程基本就是一路挨喷的历程,什么老卡壳啦、拉机柄割肉啦、射速过高啦、弹匣容量小啦、连发无准头啦、弹匣一摔就完蛋啦,很多很多。除了结构设计问题,还有很大部分责任应归罪于79式的生产工艺,相当一部分79都因为生产不合格而浪费了,而通过装备的部分,则也有很多加工不到位的情况,一个典型的问题就是弹匣,稍微变形就对不上口,实在太娇气。此外卡壳与51式手枪弹的关系也很大,许多子弹的底缘制作的并不标准,而质量高的弹药确实可以显著降低79的卡壳率。但当时国家的条件也就那样,不用79用什么?有段时间西方还真对我们敞开了怀抱,要什么可以买什么,轻武器也都送过来一一过目,但最后有哪种武器被选用了?一个也没有,国家更愿意把紧缺的外汇用在重武器、战斗机、先进技术这些方面,冲锋枪这种玩意儿能凑合也就行了,实在没闲钱摆弄什么MP5、UZI了。再说了,战争中79式表现的也不算太烂,出侦查任务时79往往是标配,它轻便,在山野中比较节省体力,发射也简单快速,熟练者可做到掰开挂上火就打,高达1000发/分钟的射速也保证了近距离时恐怖的弹雨泼洒能力。所以,难用归难用,79还算是能用得下去。公安、武警队伍也是没办法,执行的都是治安任务,总不可能掏出56式冲锋枪把人往死里打吧?那玩意儿喊着是冲锋枪,实际是突击步枪。而64、54这些手枪的威力又实在镇不住邪,没法在与犯罪分子的斗争中取得优势,那么79冲也就成了唯一的选择了。对公安武警来说,79冲也有个好处,它单发精度还可以。虽然使用的是手枪弹,但54、64这类手枪没谁能做到79那样的射程和精准,当用出经验之后,许多时候79冲都担任了“狙击枪”的角色,用来在不近不远的距离射杀嫌犯,表现的还挺好。51式手枪弹的存世巨大也是79冲被长期使用的一大要素,这种手枪弹仿自苏联托卡列夫7.62X25mm手枪弹,50式、54式冲锋枪都是采用这种弹药,简直要多少有多少,甚至早年还都是黄铜弹壳的,后期才换成了覆铜钢,每年光处理过期弹药都费劲,不赶紧打出去留着作甚?当然,64、85式也都是使用51弹的冲锋枪,但它们的覆盖面是远不及79式的。64式只是一款一体化的微声冲锋枪而已,它如果想达到较好的微声性能,则不能使用51式手枪弹,需要更换专门的64式7.62mm微声冲锋枪弹,所以这注定了它的局限性。不过64冲在战争中表现的很好,它的微声特性得到了一致的赞扬,所以这把武器的名声真的比79冲要好得多。但同样我们要看到64冲不好的一面,毕竟它是种结构复杂的老武器,重量较大,使用场景限制太大,且由于采用了一体式的消音器,它会因为消音器内部燃气积垢问题,打着打着就炸了。所有在战场上出现了一些无语的场景,某些消音器损坏得不到补充,或者消音器寿命到头的64冲,会被战士们拆掉消音器继续使用,这显然违背了微声冲锋枪战术本意。因为79、64冲都表现出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再加上它们的研发年代也实在太久远了点,所以军工部门干脆就想重新设计一款冲锋枪,再加上文革结束,为了新起炉灶,这才有了85式系列。85式包含了微声系列和常规系列两种,且零件可以互换,但它的设计其实并无新意,仅仅只是为设计一款比79更“正常”,比64“简单”的冲锋枪罢了,标准相当低,虽然也有一些厂家的竞争,但这会儿的中国军工水准其实也没啥好说的。上图.PM6385怎么上马的呢?那会儿也就9616厂和208所正经拿出了一个自己的联合设计,而其它厂的东西要么是仿制波兰PM63,要么是仿制以色列UZI,甚至连芬兰刚刚生产出的杰迪-玛蒂克GG95 9mm冲锋枪都仿制了。上图.仿制的GG95所有的这些仿制冲锋枪都有一个特征——小。它们几乎都是基于当时“时髦”的PDW潮流搞的东西,便于单手握持,小巧可以藏住,特别适合做副武器。但这恰恰是他们竞争不过85冲的地方,在那会儿比较保守的大佬们眼中,也就85式像把枪了,其它玩意儿都更像手枪的翻版:“两只手都捏不好,还打什么仗?坚决不要!”而且85冲还走对了条路子,他们绝不赶时髦,直接套最基本的最简单的技术,还尽量简化构造,这反倒与冲锋枪的本质不谋而合,于是85冲在后来的靶场演示时,性能没说多好,但可靠性都优于对手——山寨的波兰、芬兰枪都因为可靠性自动退场了。山寨的UZI据说表现的也不错,但还是上面那个意思,大佬们看不惯这种武器,还嫌它重,所以就把UZI拐到外贸武器那边去了。85当然也有缺点,它极端简化,连热护套都省,搞得极其容易烫手,过短的枪机行程加上比较快的射速,让枪支的握持设计感很差,与打56冲差不多,它只是比79强那么一些罢了。所以,85式确实很有点矮子里拔将军的意思,也确实承载了部队冲锋枪换装的意味,但85没赶上好时候,这款“中国版斯登”1985年定型,而自1983年开始军工都在铆足马力生产另一款经典武器“81式突击步枪”,比起弱一个级别的冲锋枪,显然突击步枪才是战时全军换装的大头。就这样,85冲的生产和装备给耽搁了下来,大规模投产延后了很长时间,也就加快生产了部分微声型号先期提供部队换装。与此同时,79冲还在发疯的生产,一直产到1992年才停下来。有意思的是,越到后面79式的产能越嚣张,那个3万1月就是1991年爆发的,要不是92年给停了,它还能生产这个数字,这其中的问题就耐人寻味了。战争一打完,武器生产自然就得给经济建设让道,85冲也就更没法得到快速的生产了,再加上79冲数量这么多,还都是崭新的,怎么可能不再拿着多耍几年呢?本来由着正常的脚步,85冲迟早也会换装到部队,但这个时候还有另一件事——海湾战争刺激到了国内的军界,大量先进的武器、战术被运用,多国部队杀得伊拉克人屁滚尿流,部队结结实实的给上了一课,一番内部探讨的风云之后,新的强军理念替换了旧有的某些思路,冲锋枪这种被证明淘汰的武器是不适合大规模出现在战场上的。而且当时还有个新武器在酝酿中,1989年208所已经开始着手研发95式自动步枪,国内这段时间前后轻武器界都在为新一代小口径步枪忙得不可开交,之前就有87式等多种步枪设计,你85冲一个“中国版斯登”谁看得上?于是,85冲的大规模换代便不再可能,虽然它在05式换装的这段时间里一直都在装备和生产,却始终没能取代79的数量地位,甚至连“脸熟”都没混到就黯然下场了。05式冲锋枪则是另一种不同的概念,它一种5.8mm的“枪族式”冲锋枪(尽管这个族有点名不符实),连外形都造得与95系列近似,性能也是杠杠的,更适合部队装备,错过时代的85冲也就只能卷起铺盖走人了。
很难说它性能有多优秀...64式微冲只能说是当年时代环境下借鉴了各种成熟技术而产出的一支消音冲锋枪。一点点盘吧它很大程度上参考了56冲(AK),但由于机匣是铣削的,因此重量较大。握把、保险兼防尘盖,弹匣卡榫,甚至冲压的机匣盖也带有很明显的AK风格,折叠枪托则是直接用56-1的。在复进簧尾部还有一块缓冲垫用来减轻枪机后坐冲量。由于它是一杆冲锋枪,因此没用AK那种导气式,而是采用了较为简单的自由枪机原理,前冲式击发,这都是早期一竿子冲锋枪的常见原理。但前冲击发在机匣太脏,子弹装药差等情况下容易出现炸壳或者炸膛的风险。它发射的是基于7.62x25mm 51式手枪弹的亚音速版的64式微声弹,弹头质量7.9克(接近56式步枪弹),初速290-305m/s,弹头设计为步枪弹样式的尖头,钢芯,这主要是当年在抗美援朝时已经遇到身着M52尼龙防弹衣的美军,因此设计时考虑到了侵彻力。消音部件采用了比较常见的多腔室隔音消音原理,64的枪管末端开了4条9个总计36个泄压孔用来降低膛口的燃气压力。然后经由一个大膨胀室和由大到小的13个消音碗让火药燃气在途径时逐级膨胀,等喷出消音筒时,火药燃气的压力已经很低,以此起到降低膛口噪音的目的。64的射速一直被人吐槽,高达1000-1300发/分,这种射速在全自动时非常难控。消音的效果不错,夜间在50米处也无法见到膛口焰,用来抵近摸哨倒很合适。由于64也能发射标准的51式手枪弹,且消音器是个易损耗材,因此对越自卫反击战期间,战士们也会直接拆掉消音器当做普通冲锋枪使用。不过,这枪的准心和照门都在消音筒上,拆了的话没法瞄是个问题,但近距离泼水也无所谓瞄不瞄了。最后丢个Dboy枪炮世界站的参数我是萨沙,我来回答。很烂的手枪。击毙1个歹徒需要12枪的小砸炮?公安三大件之一64式手枪作者:萨沙本文章为萨沙原创,谢绝任何媒体转载关于64式手枪的文章已经很多了。作为警方的三大件,64式手枪已经使用接近40年,优点和缺点早已被说烂了。小砸炮击毙1个人需要12枪?听萨沙说说吧。52式公安手枪52式公安手枪64式手枪名气很大。太空员杨利伟就佩戴1支64式手枪,用于降落以后可能遭遇野兽或者歹徒的自卫。64式手枪的原形,是名气不大的52式公安手枪。52式公安手枪是继51式手枪以后(托卡列夫手枪的中国仿制品),中国第一款自产手枪。52式公安手枪是警察专用,仿造全世界赫赫有名的德国PPK半自动手枪。不错,PPK就是007詹姆斯邦德的配枪,希特勒自杀用的也是PPK。PPK早在1908年研发成功,时至今日仍然在大面积使用,已经超过100年。在今天的德国,一支PPK自卫手枪的售价大概是4000多人民币,并不算便宜。由此,足可见PPK性能的优秀。PPK不过,52式公安手枪却是PPK的粗劣仿制品。它采用和PPK相同的7.65毫米手枪弹,结构也大体相同,取消了弹匣的指托。缺少指托导致手枪的人机功效较差,影响了全枪的综合性能。更关键的是,在1952年中国军工水平过于低下,加工技术远远低于德国。资料中这么写:一位在公安战线上工作多年的老同志,据他的回忆,52式手枪加工甚为粗糙,武器内部加工后的刀痕遍布,与缴获的德制原版PPK比较,显得颇为寒酸。且防腐工艺也不过关,易锈蚀。当年一次蹲守任务,在草丛中埋伏了一天一夜后,发现手枪表面已经锈成黄褐色。所使用的钢材亦不合适,偏软,许多保存下来的52式手枪扳机护圈均有变形的现象。一款完美武器,完全被仿制的加工技术搞砸了。PPK同时,我国不能生产7.65毫米手枪弹,必须从国外(主要是东欧国家)进口,这自然不是长久之计。于是,52式手枪并没有大面积装备。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中国警察主要装备54式手枪和乱七八糟的各种缴获手枪。80年代,在剿灭东北2个持枪歹徒的枪战中,一名路过法警见义勇为,果断开枪。他手中的枪支,竟然是抗战时期日军使用的王八盒子手枪,使用了至少40年之久。结果该枪第1枪子弹没走直线,第2枪就卡壳,歹徒立即用自动步枪扫射还击,法警光荣牺牲。而在那个年代,这种王八盒子的杂牌枪并不罕见。一些偏远山区基层公安,甚至还用李向阳用的驳壳枪。杂牌手枪不谈,即便是54式手枪也有很多问题。技术上的不想多说,类似文章太多。54式手枪简而言之,54式手枪适合军用,它的威力太大,曾有1枪击中歹徒后,子弹穿过身体又将不远处1名群众脚掌击穿的例子。也有室内开枪后,子弹穿透歹徒腹部又连续跳弹2次,击碎另1个歹徒的头骨。所以,民警在城市中人多的地方,往往不敢使用54式手枪随便射击,怕造成误伤。同时,54式手枪的保险设计有问题,还是比较容易走火,不符合警用手枪的需要。在中国,大部分警察一辈子开不了几枪,手枪主要是威慑作用,走火只会打死自己。自然,54手枪的原尊托卡列夫手枪,是为了苏联在二战中取胜的军用武器。只要威力大加廉价还可以大量生产即可,没有必要过于考虑安全性。另外,54式手枪太大,不利于警察携带尤其不适合便衣隐藏枪支。现实的要求下,军方和警方都要求研发一种取代52式公安手枪的小型自卫手枪。五六十年代,军人是国家的第一位,所以这种手枪优先满足军队的要求。这样,在52式公安手枪或者说PPK手枪基础上,最终于1964年研发了64式手枪。64式手枪多说一句,期间的1959年根据苏联援助的马卡洛夫手枪图纸,我们自研了59式手枪。59式手枪对于加工要求很高,导致我国的产品质量很低,出现过很多走火事故。最终,59式手枪根本没有定型就直接淘汰了,前后不过1年,只装备军方少数高级军官和保卫部门。64式手枪的研制,是建立在我国成功生产7.62毫米手枪弹的基础上的。7.62毫米手枪弹和PPK的7.65毫米手枪弹的主要性能相似。区别是7.65毫米手枪弹采用半凸缘式底缘弹壳,弹壳底缘直径是9.06毫米,弹壳长17.3毫米。而64式手枪弹则是采用无凸缘式底缘弹壳,弹壳底缘直径是8.44毫米,弹壳长16.8毫米。原则上,7.65毫米的PPK手枪可以发射64式的7.62毫米子弹,但64式手枪不能发射7.65毫米子弹。扯远了。64式手枪是在52式和PPK手枪基础上的改进型。遗憾的是,64式手枪的综合性能显然不如原尊。更惨的是,明明是1964年就研发成功。因文革的影响,该枪一直没有大规模生产,直到80年代才开始量产装备军警。64式手枪有着很多优点,这基本都是传承PPK手枪而来。最大的优点,在于64式手枪的安全性较好。具体怎么好,类似文章很多,萨沙也不多说了。另外,64式手枪也具有快速反应能力。因为设计合理,该枪上弹匣的速度很快,便于持续射击。枪即便上了保险,只要子弹上膛,64式手枪也可以直接扣动扳机发射。对于随时可能遇到危险的警察,快速反应具有巨大的意义。另外,64式手枪的后坐力较小。以萨沙使用64式手枪打靶的经验来说,这枪很容易控制,连续射击也没有问题,比较容易训练。而54式手枪后坐力要大的多,枪身跳动明显,新手会有畏惧感。还有,64式手枪体积很小,重量轻,便于高级军官和警察长期佩戴。萨沙写过很多案件,中国歹徒购买制式手枪作案,基本都会选择64和77式。它们体积很小,可以随意放入裤袋中。几乎没有人会选择54式手枪,因为体积较大,不好隐藏。著名的董利案件中,董利就揣着1支64式手枪堂而皇之四处流传。因枪支体积小,董利根本不怕被人发现。总体来说,64式手枪大体满足了军队高级军官自卫以及警察的日常需要。不过,作为一款一战前的手枪延伸而来的产物,64式手枪也有很多问题。其一,就是威力不够。这主要是7.62毫米手枪弹的问题。根据我国的相关杀伤动能标准,杀伤人体所需动能为80焦耳,而杀伤马匹的动能则为180焦耳,所以该枪的枪口动能设定为220焦耳,其威力理论上能满足日常自卫的需要。实际上,这个数值显然有问题。彭加木他们在罗布泊的时候,曾经追猎过1只野骆驼。彭加木的队友,当过兵的陈百录用64式手枪射击:“我坐在5座车的后排,身上挂着64式手枪。这把枪从出发到现在从来没有用过,我把枪从车窗伸出去,瞄准,”陈百录说。“我扣了两下板机,一两米远的距离而且射出两颗子弹,它还在跑!”“车上的人都在叫,陈百录,你这当兵的,枪法咋这么差!”其实子弹是射中了。不一会,血随着野骆驼的跃动一下一下地往外喷。不行,得打脑袋!有人喊。陈百录再一次瞄准,一枪、二枪、三枪!“突然之间,野骆驼不跑了,回过身来,四腿杈开很大地站住,眼睛瞪着我们,一分钟,两分钟,十分钟,二十分钟,我们吓得大气不敢出,动也不敢动。突然,轰的一下,野骆驼倒下了”。看看,打一头野骆驼用了至少5发子弹,而且很可能是击中头部才致命的。即便如此,野骆驼也坚持了20分钟才倒下去。打大型动物这样,打人呢?而深圳2009年劫持人质案。面对吸毒产生幻觉的歹徒,2名特警使用64式手枪连续射击了12枪才将其击毙。根据视频显示,歹徒是中了5枪以后才向后摔倒的,前4枪不是没有打中就是击中没有效果。当时报道记载:黑衣民警探出头朝保安亭内望了一眼,但被歹徒发现。突然,歹徒发疯似地举起菜刀朝蹲在地上的人质郑某砍了下去。就在此时,一直躲在岗亭旁的白衣民警果断举枪向歹徒射击。第一声枪响后,歹徒被击中,身体下滑,但很快又站起来,举刀砍向人质。见歹徒还没有放下菜刀,白衣民警继续向歹徒射击……歹徒在中第三枪后仍然负隅顽抗,举刀砍向女人质。在这千钧一发之际,2名民警齐齐举枪向歹徒射击,“砰砰砰……”连续的枪响声中,歹徒终于倒下了。。万幸的是,歹徒吸毒过量,反应较慢,凶器也只是随手操起的菜刀。如果歹徒也是持枪或者神志清醒,这次解救人质的结果还很难说。这类的例子非常多,小砸炮的外号并不仅仅说该枪枪声很小,还有抱怨威力小的意思。资料中写道:一个巡夜片警抓获一撬门贼,贼用铁棍反抗,片警开枪自卫打光弹匣内6颗子弹,6发5中,但还是被贼击晕,片警第二天早上才苏醒过来,发现贼因为失血过多死于200米外的水沟里。自然,手枪威力小也是相对的。如果击中头部或者重要内脏,还是可以1枪毙命的。萨沙看过多个使用64手枪杀人和自杀的案例,这枪绝对打的死人。只是,通过对子弹的反复测试,认为这种弹药的停止率(一枪将敌人打的失去抵抗能力)是百分之五十几。而目前美国警察主流手枪的数值,均在百分之八十甚至百分之九十以上。萨沙的肥手另外,64式手枪就是人机功效不好。这个也很多人说过了。和52式手枪一样,64式取消了PPK弹匣的指托,握把厚度又小。这导致手掌较大的射手,小指头基本是悬空的,掌心也是悬空的,导致握枪非常变扭。不要小看这个问题,对于手枪使用是致命的。萨沙用64式手枪射击时,就觉得握枪比较变扭。萨沙因为遗传因素的手掌比普通男人要小一些,仍然觉得握枪很不舒服。如果手掌很大的军警,感受就可想而知。这不利于射击训练,也不利于射击精度。还有最大的问题,恐怕就是枪的重心不对。刻意减低枪支重量,导致枪的重心和PPK不同,上重下轻,射击时候跳动明显,严重影响了手枪射击的精度。客观来说,64式手枪在设计的60年代算是世界中流手枪,并不算很落后。在80年代,64式手枪相比众多世界名枪,早已过时了,应该淘汰了。就以装弹为例。在60年代,64式手枪可以装弹7发并不算少了,在今天就太少。也许,这就是新疆特警装备格洛克手枪的原因吧。79冲锋枪还存在的主要原因是存量巨大,而且配套的子弹多的要命,不消耗出去实在是划不来。从1979年定型,到1992年停产,79式冲锋枪生产了20多万支,产量高的年份1年就能搞出3万支,完全是当做廉价武器疯狂制造的,非常符合它的定位。生产这么多当然也要用出去,除了战争时期的部队装备外,79还被大量装备给武警、公安队伍和民兵,成了除56式冲锋枪外,地方上火力最猛的轻武器枪械。当然,因为设计上的原因,79式冲锋枪的问题相当多,主要集中在故障率频发和射速过高问题上。这两个问题实际又是一个问题,过高的射速造成了频繁的卡壳,偏偏因为它是款从56式上微缩而来的奇葩“导气式冲锋枪”,连供弹结构都设计的比较玄幻,采用了一种本应是工程性故障的,名为“偏火”的方式帮助降低枪弹卡壳问题。可想而知,这种凑合搞出来的东西能有什么好名声?79式的装备历程基本就是一路挨喷的历程,什么老卡壳啦、拉机柄割肉啦、射速过高啦、弹匣容量小啦、连发无准头啦、弹匣一摔就完蛋啦,很多很多。除了结构设计问题,还有很大部分责任应归罪于79式的生产工艺,相当一部分79都因为生产不合格而浪费了,而通过装备的部分,则也有很多加工不到位的情况,一个典型的问题就是弹匣,稍微变形就对不上口,实在太娇气。此外卡壳与51式手枪弹的关系也很大,许多子弹的底缘制作的并不标准,而质量高的弹药确实可以显著降低79的卡壳率。但当时国家的条件也就那样,不用79用什么?有段时间西方还真对我们敞开了怀抱,要什么可以买什么,轻武器也都送过来一一过目,但最后有哪种武器被选用了?一个也没有,国家更愿意把紧缺的外汇用在重武器、战斗机、先进技术这些方面,冲锋枪这种玩意儿能凑合也就行了,实在没闲钱摆弄什么MP5、UZI了。再说了,战争中79式表现的也不算太烂,出侦查任务时79往往是标配,它轻便,在山野中比较节省体力,发射也简单快速,熟练者可做到掰开挂上火就打,高达1000发/分钟的射速也保证了近距离时恐怖的弹雨泼洒能力。所以,难用归难用,79还算是能用得下去。公安、武警队伍也是没办法,执行的都是治安任务,总不可能掏出56式冲锋枪把人往死里打吧?那玩意儿喊着是冲锋枪,实际是突击步枪。而64、54这些手枪的威力又实在镇不住邪,没法在与犯罪分子的斗争中取得优势,那么79冲也就成了唯一的选择了。对公安武警来说,79冲也有个好处,它单发精度还可以。虽然使用的是手枪弹,但54、64这类手枪没谁能做到79那样的射程和精准,当用出经验之后,许多时候79冲都担任了“狙击枪”的角色,用来在不近不远的距离射杀嫌犯,表现的还挺好。51式手枪弹的存世巨大也是79冲被长期使用的一大要素,这种手枪弹仿自苏联托卡列夫7.62X25mm手枪弹,50式、54式冲锋枪都是采用这种弹药,简直要多少有多少,甚至早年还都是黄铜弹壳的,后期才换成了覆铜钢,每年光处理过期弹药都费劲,不赶紧打出去留着作甚?当然,64、85式也都是使用51弹的冲锋枪,但它们的覆盖面是远不及79式的。64式只是一款一体化的微声冲锋枪而已,它如果想达到较好的微声性能,则不能使用51式手枪弹,需要更换专门的64式7.62mm微声冲锋枪弹,所以这注定了它的局限性。不过64冲在战争中表现的很好,它的微声特性得到了一致的赞扬,所以这把武器的名声真的比79冲要好得多。但同样我们要看到64冲不好的一面,毕竟它是种结构复杂的老武器,重量较大,使用场景限制太大,且由于采用了一体式的消音器,它会因为消音器内部燃气积垢问题,打着打着就炸了。所有在战场上出现了一些无语的场景,某些消音器损坏得不到补充,或者消音器寿命到头的64冲,会被战士们拆掉消音器继续使用,这显然违背了微声冲锋枪战术本意。因为79、64冲都表现出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再加上它们的研发年代也实在太久远了点,所以军工部门干脆就想重新设计一款冲锋枪,再加上文革结束,为了新起炉灶,这才有了85式系列。85式包含了微声系列和常规系列两种,且零件可以互换,但它的设计其实并无新意,仅仅只是为设计一款比79更“正常”,比64“简单”的冲锋枪罢了,标准相当低,虽然也有一些厂家的竞争,但这会儿的中国军工水准其实也没啥好说的。上图.PM6385怎么上马的呢?那会儿也就9616厂和208所正经拿出了一个自己的联合设计,而其它厂的东西要么是仿制波兰PM63,要么是仿制以色列UZI,甚至连芬兰刚刚生产出的杰迪-玛蒂克GG95 9mm冲锋枪都仿制了。上图.仿制的GG95所有的这些仿制冲锋枪都有一个特征——小。它们几乎都是基于当时“时髦”的PDW潮流搞的东西,便于单手握持,小巧可以藏住,特别适合做副武器。但这恰恰是他们竞争不过85冲的地方,在那会儿比较保守的大佬们眼中,也就85式像把枪了,其它玩意儿都更像手枪的翻版:“两只手都捏不好,还打什么仗?坚决不要!”而且85冲还走对了条路子,他们绝不赶时髦,直接套最基本的最简单的技术,还尽量简化构造,这反倒与冲锋枪的本质不谋而合,于是85冲在后来的靶场演示时,性能没说多好,但可靠性都优于对手——山寨的波兰、芬兰枪都因为可靠性自动退场了。山寨的UZI据说表现的也不错,但还是上面那个意思,大佬们看不惯这种武器,还嫌它重,所以就把UZI拐到外贸武器那边去了。85当然也有缺点,它极端简化,连热护套都省,搞得极其容易烫手,过短的枪机行程加上比较快的射速,让枪支的握持设计感很差,与打56冲差不多,它只是比79强那么一些罢了。所以,85式确实很有点矮子里拔将军的意思,也确实承载了部队冲锋枪换装的意味,但85没赶上好时候,这款“中国版斯登”1985年定型,而自1983年开始军工都在铆足马力生产另一款经典武器“81式突击步枪”,比起弱一个级别的冲锋枪,显然突击步枪才是战时全军换装的大头。就这样,85冲的生产和装备给耽搁了下来,大规模投产延后了很长时间,也就加快生产了部分微声型号先期提供部队换装。与此同时,79冲还在发疯的生产,一直产到1992年才停下来。有意思的是,越到后面79式的产能越嚣张,那个3万1月就是1991年爆发的,要不是92年给停了,它还能生产这个数字,这其中的问题就耐人寻味了。战争一打完,武器生产自然就得给经济建设让道,85冲也就更没法得到快速的生产了,再加上79冲数量这么多,还都是崭新的,怎么可能不再拿着多耍几年呢?本来由着正常的脚步,85冲迟早也会换装到部队,但这个时候还有另一件事——海湾战争刺激到了国内的军界,大量先进的武器、战术被运用,多国部队杀得伊拉克人屁滚尿流,部队结结实实的给上了一课,一番内部探讨的风云之后,新的强军理念替换了旧有的某些思路,冲锋枪这种被证明淘汰的武器是不适合大规模出现在战场上的。而且当时还有个新武器在酝酿中,1989年208所已经开始着手研发95式自动步枪,国内这段时间前后轻武器界都在为新一代小口径步枪忙得不可开交,之前就有87式等多种步枪设计,你85冲一个“中国版斯登”谁看得上?于是,85冲的大规模换代便不再可能,虽然它在05式换装的这段时间里一直都在装备和生产,却始终没能取代79的数量地位,甚至连“脸熟”都没混到就黯然下场了。05式冲锋枪则是另一种不同的概念,它一种5.8mm的“枪族式”冲锋枪(尽管这个族有点名不符实),连外形都造得与95系列近似,性能也是杠杠的,更适合部队装备,错过时代的85冲也就只能卷起铺盖走人了。央视曾经做过这么一档节目——用坦克炮打钢板!在这档节目中,一共为坦克设置了10道钢板墙,坦克在500米以外射击,结果这10道钢板墙全部被击穿,而击穿这些钢板的坦克炮就是15式轻型坦克装备的105毫米坦克炮,试问,印军装备的俄制T-90S型主战坦克的装甲有10层钢板这么么厚吗?很显然,答案是否定的。不仅T-90S型主战坦克的防护装甲没有那么厚,世界上任何一款主战坦克的装甲都不可能造得这么厚,换句话说就是:世界上没有任何一款坦克能承受15式轻型坦克的105毫米坦克炮在500米以内的射击。105毫米坦克炮究竟有何过人之处呢?其实在其“华丽”的性能背后藏着一段另国人感到非常心酸的故事:上世纪80年代,我国开始陆续引进西方先进的军事装备技术,其中就包括坦克炮技术。我们在引进德国120毫米滑膛坦克炮的同时还向英国提出引进L7型105毫米线膛坦克炮的意向,用来装备我们的69式主战坦克和59D中型坦克。但是英国佬是特别的傲慢啊,嘴上不说,但心里是100个不愿意的,所以对这个事情的态度十分消极。心灰意冷之下,奥地利居然主动提出向我国出售B1型105毫米线膛坦克炮意向!这可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两国一拍即合,奥方以“十分友好”的价格向我国转让了全套B1型105毫米线膛坦克炮生产技术和专利。奥地利B1型105毫米线膛坦克炮的技术源自于英国的L7型105毫米线膛坦克炮,基本上除了命名不同以外,其它指标完全一样!至此我国才算是拥有了西方先进的线膛跑技术,出钱人家都不愿卖,真的太不容易了。然而我国成功仿制奥地利B1型105毫米线膛坦克炮以后发生了意见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性能不达标!奥地利原版样炮可以在1000米的距离上击穿400毫米厚的均质装甲钢,而仿制的国产炮却无法击穿,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我们从以下几点来继续分析。▼下图为装备英国L7型105毫米线膛坦克炮的美国装甲突击车,该型火炮性能实在太好了,曾经是我国可望而不可求的火炮,好在现在我们已经实现大批量生产,要不然15式轻型坦克就该没炮可用了,或者就向印度一样,根本就无轻型坦克可以装备。国产105毫米坦克炮的华丽转身——81式105毫米高膛压线膛坦克炮我国在仿制奥地利B1型105毫米线膛坦克炮出现威力下降的现象,这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如果不能很好地解决,那么国产105毫米线膛坦克炮研发项目极有可能会像120毫米滑膛炮研发项目那样被国家下马。经奥地利工厂代表以及中方工作人员共同研究发现,出现威力下降的原因是国产发射药性能不过关导致的(早发现的话120坦克炮项目就不用下马了),奥地利原版样炮在发射欧洲制造的炮弹发射药时膛压达到460兆帕,而使用国产发射药时膛压只有390兆帕,相同的12升药室容积,国产发射药产生的膛压竟然低于进口发射药70兆帕,这个差距太让人吃惊了。奥方代表提出的解决方案是让我方继续谈判,同时引进发射药技术,然而国防科工委的回复却是要求我国军工人员自行解决发射药问题,不能再发射药技术上受制于人!要不然将来打起仗来是一件很被动的事。然而发射药技术的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缓慢积淀过程,不可能在一朝一夕之间有所突破,但是坦克炮的研发又是一个十分紧迫的任务(中苏之间可能爆发大规模战争),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中方提出一个惊世骇俗的解决方案——增大药室容积!把原来的12升药室提高到16升,使其成为真正意义上的“高膛压”坦克炮。这个方案实施后得到的效果就是膛压提升到了500兆帕!要知道德国120毫米滑膛炮的最大膛压也不过520兆帕而已,口径只有105毫米线膛坦克炮的膛压就接近了大口径坦克炮的膛压,奥方代表直接惊掉下巴砸在脚面上。经测试,高膛压的国产105毫米线膛坦克炮在发射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时初速达到了1500米/秒,1000米距离上能够击穿600毫米均值钢装甲,500米距离上更够击穿800毫米均值钢装甲!这就是该炮在央视节目中能一炮击穿10层钢板的原因。该炮于1981年定型,故而命名为81式105毫米线膛坦克炮。高膛压带来的高初速固然能够提高威力,但是新问题也随之出现——火炮身管寿命因此降低了。奥地利原版样炮的设计寿命是600发,而国产高膛压型的寿命只有300发!而此时恰逢我国炮钢电渣重熔技术获得突破,于是在1983年时改用国产高性能炮钢以及重新设计身管保护装置以后,寿命终于达到原版水平,改进型又被重新命名为83式105毫米线膛坦克炮。至此,国产105毫米线膛坦克炮从下马边缘完成了定型批量生产的华丽转身,该型坦克跑由于性能优越,成为我国产量最高、应用最广泛的火炮(没有之一),它装备了各种型号的坦克、自行反坦克炮、装甲突击车等等平台,其中就包括专门中来装备高原机械化部队的15式轻型坦克。▼下图为配备国产83式105毫米线膛坦克炮的79式中型坦克,由于在国产化过程中进行了大量改进设计,从外形上来看已经脱离了英制原版L7的外部特征,俨然一门新型火炮,而且其药室容量达到了16升,威力已经远远超过原版炮了。T-90S型主战坦克不具备低于15式轻型坦克105毫米坦克炮射击的能力15式轻型坦克搭载的主炮为105毫米坦克炮,该型火炮就是国产高膛压线膛坦克炮——83式国产105毫米线膛坦克炮,它在发射国产105mm硬质钨合金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时能在1000米的距离上击穿600毫米均值钢装甲,那么问题就来了:印度陆军装备的T-90S主战坦克是否具备在1000米距离上承受15式轻型坦克105毫米坦克炮的射击呢?我们先来看看T-90S主战坦克防御水平:该型坦克的防御手段有两种,第一、装甲防御;第二、光电主动防御。其中光电主动防御指的是“窗帘-1”型“红眼”防御系统,它主要是针对激光制导、红外制导的反坦克导弹,对非制导的炮弹不起作用,所以我们在这里就不提它了。装甲防御是指坦克所披挂的防御装甲,它包括均值钢装甲、复合材料装甲、爆炸式反应装甲,T-90S主战坦克的车体正面为均质钢装甲为倾斜22°、厚200毫米的均值钢装甲,外加爆炸式反应装甲,防御水平相当于600毫米均值钢装甲;炮塔正面为倾斜60°、厚400毫米的均值钢装甲,外加倾斜20°安装的复合材料装甲,防御水平相当于600毫米均值钢装甲;侧面装甲为80毫米厚、后部为40毫米厚的均值钢装甲。可见T-90S主战坦克防御水平最高的部位为车体正面和炮塔正面,然而一旦与15式轻型坦克的交战距离缩短到1000米时,这两个部位都会被15式轻型坦克的105毫米坦克炮击穿,所以说T-90S型主战坦克不具备低于15式轻型坦克105毫米坦克炮射击的能力,为了提高战场生存能力,T-90S主战坦克必须保持大于1000米的交战距离,否则任何一部位遭到15式轻型坦克射击时结局只有一个——被击穿。▼下图为央视直播105毫米坦克炮500米打10层钢板的视屏截图,T-90S主战坦克的装甲再厚也没有实验中这10层钢板厚,所以在实战中一旦遭到15式轻型坦克的105毫米坦克炮所发射的穿甲弹击中时必然会被击穿。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第一、15式轻型坦克配备的105毫米坦克炮是国产83式高膛压线膛坦克炮,该炮技术源自于英国L7型线膛坦克炮,在国产化过程性能中得到了进一步的优化,火炮膛压达到了500兆帕,是同类装备中威力最大的坦克炮,由于性能优越,该型坦克炮被广泛应用到许多武器平台上,包括15式轻型坦克,是应用最广泛的国产火炮。第二、国产83式高膛压线膛坦克炮由于膛压极高,在发射105mm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时炮口初速达到了1500米/秒,高初速赋予了炮弹高动能,在1000米的距离上能够击穿600毫米厚的均值钢装甲,500米距离上能击穿800毫米厚的均质钢装甲,而T-90S主战坦克最厚的装甲防御部位只相当于600毫米,因此当交战距离在1000米以内时15式轻型坦克105毫米坦克炮可以击穿T-90S主战坦克任何一个部位。结语很多读者认为虽然15式轻型坦克配备的105毫米坦克炮可以在1000米距离内击穿T-90S主战坦克,但是T-90S主战坦克的125毫米滑膛炮更能在2000米距离上击穿15式轻型坦克,这次算来还是我军的15式轻型坦克吃亏啊。不得不承认,如果仅仅是纸面性能的比较,那么我军的15式轻型坦克无疑是吃亏的,但事实并非如此,因为15式轻型坦克是我国应部队要求研发的一款专门针对空气稀薄的高原地区使用的重型装备,该型坦克在实用中证明了它极高的高原适用性,深受一线部队好评。而T-90S主战坦克就糟糕了,在平原地区时,它那1200马力的发动机尚能给予坦克较好的机动性,然而高原地区的氧含量只有平原地区的60%~70%,进入高原以后的T-90S主战坦克只能以8公里/小时的速度进行机动,与15式轻型坦克20公里/小时的机动速度相比,它简直就是个“残疾”,试问:失去机动性的坦克还能发挥重型优势么?这也是印度最近又向俄罗斯提出紧急采购轻型坦克要求的原因,然而印度却被告知这个星球上只有中国拥有现役轻型坦克,除此之外还有美国在研的轻型坦克,如果非要采购,那只能向中国提出申请,又或者再等5~10年,当美国的轻型坦克研发成功以后向他们采购!当然,这是后话了。▼下图为美国通用动力公司展示的新型轻型坦克样车,它也配备105毫米线膛坦克炮,只不过型号仍然是英国L7型坦克炮,从外形上来看,该型坦克大量参考了我国的15式轻型坦克设计,这是老美第一次转过头来摸着我军的石头过河,看来印度只能等5~10年以后去买美制轻型坦克来抗衡我军的15式轻型坦克了。
很难说它性能有多优秀...64式微冲只能说是当年时代环境下借鉴了各种成熟技术而产出的一支消音冲锋枪。一点点盘吧它很大程度上参考了56冲(AK),但由于机匣是铣削的,因此重量较大。握把、保险兼防尘盖,弹匣卡榫,甚至冲压的机匣盖也带有很明显的AK风格,折叠枪托则是直接用56-1的。在复进簧尾部还有一块缓冲垫用来减轻枪机后坐冲量。由于它是一杆冲锋枪,因此没用AK那种导气式,而是采用了较为简单的自由枪机原理,前冲式击发,这都是早期一竿子冲锋枪的常见原理。但前冲击发在机匣太脏,子弹装药差等情况下容易出现炸壳或者炸膛的风险。它发射的是基于7.62x25mm 51式手枪弹的亚音速版的64式微声弹,弹头质量7.9克(接近56式步枪弹),初速290-305m/s,弹头设计为步枪弹样式的尖头,钢芯,这主要是当年在抗美援朝时已经遇到身着M52尼龙防弹衣的美军,因此设计时考虑到了侵彻力。消音部件采用了比较常见的多腔室隔音消音原理,64的枪管末端开了4条9个总计36个泄压孔用来降低膛口的燃气压力。然后经由一个大膨胀室和由大到小的13个消音碗让火药燃气在途径时逐级膨胀,等喷出消音筒时,火药燃气的压力已经很低,以此起到降低膛口噪音的目的。64的射速一直被人吐槽,高达1000-1300发/分,这种射速在全自动时非常难控。消音的效果不错,夜间在50米处也无法见到膛口焰,用来抵近摸哨倒很合适。由于64也能发射标准的51式手枪弹,且消音器是个易损耗材,因此对越自卫反击战期间,战士们也会直接拆掉消音器当做普通冲锋枪使用。不过,这枪的准心和照门都在消音筒上,拆了的话没法瞄是个问题,但近距离泼水也无所谓瞄不瞄了。最后丢个Dboy枪炮世界站的参数我是萨沙,我来回答。很烂的手枪。击毙1个歹徒需要12枪的小砸炮?公安三大件之一64式手枪作者:萨沙本文章为萨沙原创,谢绝任何媒体转载关于64式手枪的文章已经很多了。作为警方的三大件,64式手枪已经使用接近40年,优点和缺点早已被说烂了。小砸炮击毙1个人需要12枪?听萨沙说说吧。52式公安手枪52式公安手枪64式手枪名气很大。太空员杨利伟就佩戴1支64式手枪,用于降落以后可能遭遇野兽或者歹徒的自卫。64式手枪的原形,是名气不大的52式公安手枪。52式公安手枪是继51式手枪以后(托卡列夫手枪的中国仿制品),中国第一款自产手枪。52式公安手枪是警察专用,仿造全世界赫赫有名的德国PPK半自动手枪。不错,PPK就是007詹姆斯邦德的配枪,希特勒自杀用的也是PPK。PPK早在1908年研发成功,时至今日仍然在大面积使用,已经超过100年。在今天的德国,一支PPK自卫手枪的售价大概是4000多人民币,并不算便宜。由此,足可见PPK性能的优秀。PPK不过,52式公安手枪却是PPK的粗劣仿制品。它采用和PPK相同的7.65毫米手枪弹,结构也大体相同,取消了弹匣的指托。缺少指托导致手枪的人机功效较差,影响了全枪的综合性能。更关键的是,在1952年中国军工水平过于低下,加工技术远远低于德国。资料中这么写:一位在公安战线上工作多年的老同志,据他的回忆,52式手枪加工甚为粗糙,武器内部加工后的刀痕遍布,与缴获的德制原版PPK比较,显得颇为寒酸。且防腐工艺也不过关,易锈蚀。当年一次蹲守任务,在草丛中埋伏了一天一夜后,发现手枪表面已经锈成黄褐色。所使用的钢材亦不合适,偏软,许多保存下来的52式手枪扳机护圈均有变形的现象。一款完美武器,完全被仿制的加工技术搞砸了。PPK同时,我国不能生产7.65毫米手枪弹,必须从国外(主要是东欧国家)进口,这自然不是长久之计。于是,52式手枪并没有大面积装备。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中国警察主要装备54式手枪和乱七八糟的各种缴获手枪。80年代,在剿灭东北2个持枪歹徒的枪战中,一名路过法警见义勇为,果断开枪。他手中的枪支,竟然是抗战时期日军使用的王八盒子手枪,使用了至少40年之久。结果该枪第1枪子弹没走直线,第2枪就卡壳,歹徒立即用自动步枪扫射还击,法警光荣牺牲。而在那个年代,这种王八盒子的杂牌枪并不罕见。一些偏远山区基层公安,甚至还用李向阳用的驳壳枪。杂牌手枪不谈,即便是54式手枪也有很多问题。技术上的不想多说,类似文章太多。54式手枪简而言之,54式手枪适合军用,它的威力太大,曾有1枪击中歹徒后,子弹穿过身体又将不远处1名群众脚掌击穿的例子。也有室内开枪后,子弹穿透歹徒腹部又连续跳弹2次,击碎另1个歹徒的头骨。所以,民警在城市中人多的地方,往往不敢使用54式手枪随便射击,怕造成误伤。同时,54式手枪的保险设计有问题,还是比较容易走火,不符合警用手枪的需要。在中国,大部分警察一辈子开不了几枪,手枪主要是威慑作用,走火只会打死自己。自然,54手枪的原尊托卡列夫手枪,是为了苏联在二战中取胜的军用武器。只要威力大加廉价还可以大量生产即可,没有必要过于考虑安全性。另外,54式手枪太大,不利于警察携带尤其不适合便衣隐藏枪支。现实的要求下,军方和警方都要求研发一种取代52式公安手枪的小型自卫手枪。五六十年代,军人是国家的第一位,所以这种手枪优先满足军队的要求。这样,在52式公安手枪或者说PPK手枪基础上,最终于1964年研发了64式手枪。64式手枪多说一句,期间的1959年根据苏联援助的马卡洛夫手枪图纸,我们自研了59式手枪。59式手枪对于加工要求很高,导致我国的产品质量很低,出现过很多走火事故。最终,59式手枪根本没有定型就直接淘汰了,前后不过1年,只装备军方少数高级军官和保卫部门。64式手枪的研制,是建立在我国成功生产7.62毫米手枪弹的基础上的。7.62毫米手枪弹和PPK的7.65毫米手枪弹的主要性能相似。区别是7.65毫米手枪弹采用半凸缘式底缘弹壳,弹壳底缘直径是9.06毫米,弹壳长17.3毫米。而64式手枪弹则是采用无凸缘式底缘弹壳,弹壳底缘直径是8.44毫米,弹壳长16.8毫米。原则上,7.65毫米的PPK手枪可以发射64式的7.62毫米子弹,但64式手枪不能发射7.65毫米子弹。扯远了。64式手枪是在52式和PPK手枪基础上的改进型。遗憾的是,64式手枪的综合性能显然不如原尊。更惨的是,明明是1964年就研发成功。因文革的影响,该枪一直没有大规模生产,直到80年代才开始量产装备军警。64式手枪有着很多优点,这基本都是传承PPK手枪而来。最大的优点,在于64式手枪的安全性较好。具体怎么好,类似文章很多,萨沙也不多说了。另外,64式手枪也具有快速反应能力。因为设计合理,该枪上弹匣的速度很快,便于持续射击。枪即便上了保险,只要子弹上膛,64式手枪也可以直接扣动扳机发射。对于随时可能遇到危险的警察,快速反应具有巨大的意义。另外,64式手枪的后坐力较小。以萨沙使用64式手枪打靶的经验来说,这枪很容易控制,连续射击也没有问题,比较容易训练。而54式手枪后坐力要大的多,枪身跳动明显,新手会有畏惧感。还有,64式手枪体积很小,重量轻,便于高级军官和警察长期佩戴。萨沙写过很多案件,中国歹徒购买制式手枪作案,基本都会选择64和77式。它们体积很小,可以随意放入裤袋中。几乎没有人会选择54式手枪,因为体积较大,不好隐藏。著名的董利案件中,董利就揣着1支64式手枪堂而皇之四处流传。因枪支体积小,董利根本不怕被人发现。总体来说,64式手枪大体满足了军队高级军官自卫以及警察的日常需要。不过,作为一款一战前的手枪延伸而来的产物,64式手枪也有很多问题。其一,就是威力不够。这主要是7.62毫米手枪弹的问题。根据我国的相关杀伤动能标准,杀伤人体所需动能为80焦耳,而杀伤马匹的动能则为180焦耳,所以该枪的枪口动能设定为220焦耳,其威力理论上能满足日常自卫的需要。实际上,这个数值显然有问题。彭加木他们在罗布泊的时候,曾经追猎过1只野骆驼。彭加木的队友,当过兵的陈百录用64式手枪射击:“我坐在5座车的后排,身上挂着64式手枪。这把枪从出发到现在从来没有用过,我把枪从车窗伸出去,瞄准,”陈百录说。“我扣了两下板机,一两米远的距离而且射出两颗子弹,它还在跑!”“车上的人都在叫,陈百录,你这当兵的,枪法咋这么差!”其实子弹是射中了。不一会,血随着野骆驼的跃动一下一下地往外喷。不行,得打脑袋!有人喊。陈百录再一次瞄准,一枪、二枪、三枪!“突然之间,野骆驼不跑了,回过身来,四腿杈开很大地站住,眼睛瞪着我们,一分钟,两分钟,十分钟,二十分钟,我们吓得大气不敢出,动也不敢动。突然,轰的一下,野骆驼倒下了”。看看,打一头野骆驼用了至少5发子弹,而且很可能是击中头部才致命的。即便如此,野骆驼也坚持了20分钟才倒下去。打大型动物这样,打人呢?而深圳2009年劫持人质案。面对吸毒产生幻觉的歹徒,2名特警使用64式手枪连续射击了12枪才将其击毙。根据视频显示,歹徒是中了5枪以后才向后摔倒的,前4枪不是没有打中就是击中没有效果。当时报道记载:黑衣民警探出头朝保安亭内望了一眼,但被歹徒发现。突然,歹徒发疯似地举起菜刀朝蹲在地上的人质郑某砍了下去。就在此时,一直躲在岗亭旁的白衣民警果断举枪向歹徒射击。第一声枪响后,歹徒被击中,身体下滑,但很快又站起来,举刀砍向人质。见歹徒还没有放下菜刀,白衣民警继续向歹徒射击……歹徒在中第三枪后仍然负隅顽抗,举刀砍向女人质。在这千钧一发之际,2名民警齐齐举枪向歹徒射击,“砰砰砰……”连续的枪响声中,歹徒终于倒下了。。万幸的是,歹徒吸毒过量,反应较慢,凶器也只是随手操起的菜刀。如果歹徒也是持枪或者神志清醒,这次解救人质的结果还很难说。这类的例子非常多,小砸炮的外号并不仅仅说该枪枪声很小,还有抱怨威力小的意思。资料中写道:一个巡夜片警抓获一撬门贼,贼用铁棍反抗,片警开枪自卫打光弹匣内6颗子弹,6发5中,但还是被贼击晕,片警第二天早上才苏醒过来,发现贼因为失血过多死于200米外的水沟里。自然,手枪威力小也是相对的。如果击中头部或者重要内脏,还是可以1枪毙命的。萨沙看过多个使用64手枪杀人和自杀的案例,这枪绝对打的死人。只是,通过对子弹的反复测试,认为这种弹药的停止率(一枪将敌人打的失去抵抗能力)是百分之五十几。而目前美国警察主流手枪的数值,均在百分之八十甚至百分之九十以上。萨沙的肥手另外,64式手枪就是人机功效不好。这个也很多人说过了。和52式手枪一样,64式取消了PPK弹匣的指托,握把厚度又小。这导致手掌较大的射手,小指头基本是悬空的,掌心也是悬空的,导致握枪非常变扭。不要小看这个问题,对于手枪使用是致命的。萨沙用64式手枪射击时,就觉得握枪比较变扭。萨沙因为遗传因素的手掌比普通男人要小一些,仍然觉得握枪很不舒服。如果手掌很大的军警,感受就可想而知。这不利于射击训练,也不利于射击精度。还有最大的问题,恐怕就是枪的重心不对。刻意减低枪支重量,导致枪的重心和PPK不同,上重下轻,射击时候跳动明显,严重影响了手枪射击的精度。客观来说,64式手枪在设计的60年代算是世界中流手枪,并不算很落后。在80年代,64式手枪相比众多世界名枪,早已过时了,应该淘汰了。就以装弹为例。在60年代,64式手枪可以装弹7发并不算少了,在今天就太少。也许,这就是新疆特警装备格洛克手枪的原因吧。79冲锋枪还存在的主要原因是存量巨大,而且配套的子弹多的要命,不消耗出去实在是划不来。从1979年定型,到1992年停产,79式冲锋枪生产了20多万支,产量高的年份1年就能搞出3万支,完全是当做廉价武器疯狂制造的,非常符合它的定位。生产这么多当然也要用出去,除了战争时期的部队装备外,79还被大量装备给武警、公安队伍和民兵,成了除56式冲锋枪外,地方上火力最猛的轻武器枪械。当然,因为设计上的原因,79式冲锋枪的问题相当多,主要集中在故障率频发和射速过高问题上。这两个问题实际又是一个问题,过高的射速造成了频繁的卡壳,偏偏因为它是款从56式上微缩而来的奇葩“导气式冲锋枪”,连供弹结构都设计的比较玄幻,采用了一种本应是工程性故障的,名为“偏火”的方式帮助降低枪弹卡壳问题。可想而知,这种凑合搞出来的东西能有什么好名声?79式的装备历程基本就是一路挨喷的历程,什么老卡壳啦、拉机柄割肉啦、射速过高啦、弹匣容量小啦、连发无准头啦、弹匣一摔就完蛋啦,很多很多。除了结构设计问题,还有很大部分责任应归罪于79式的生产工艺,相当一部分79都因为生产不合格而浪费了,而通过装备的部分,则也有很多加工不到位的情况,一个典型的问题就是弹匣,稍微变形就对不上口,实在太娇气。此外卡壳与51式手枪弹的关系也很大,许多子弹的底缘制作的并不标准,而质量高的弹药确实可以显著降低79的卡壳率。但当时国家的条件也就那样,不用79用什么?有段时间西方还真对我们敞开了怀抱,要什么可以买什么,轻武器也都送过来一一过目,但最后有哪种武器被选用了?一个也没有,国家更愿意把紧缺的外汇用在重武器、战斗机、先进技术这些方面,冲锋枪这种玩意儿能凑合也就行了,实在没闲钱摆弄什么MP5、UZI了。再说了,战争中79式表现的也不算太烂,出侦查任务时79往往是标配,它轻便,在山野中比较节省体力,发射也简单快速,熟练者可做到掰开挂上火就打,高达1000发/分钟的射速也保证了近距离时恐怖的弹雨泼洒能力。所以,难用归难用,79还算是能用得下去。公安、武警队伍也是没办法,执行的都是治安任务,总不可能掏出56式冲锋枪把人往死里打吧?那玩意儿喊着是冲锋枪,实际是突击步枪。而64、54这些手枪的威力又实在镇不住邪,没法在与犯罪分子的斗争中取得优势,那么79冲也就成了唯一的选择了。对公安武警来说,79冲也有个好处,它单发精度还可以。虽然使用的是手枪弹,但54、64这类手枪没谁能做到79那样的射程和精准,当用出经验之后,许多时候79冲都担任了“狙击枪”的角色,用来在不近不远的距离射杀嫌犯,表现的还挺好。51式手枪弹的存世巨大也是79冲被长期使用的一大要素,这种手枪弹仿自苏联托卡列夫7.62X25mm手枪弹,50式、54式冲锋枪都是采用这种弹药,简直要多少有多少,甚至早年还都是黄铜弹壳的,后期才换成了覆铜钢,每年光处理过期弹药都费劲,不赶紧打出去留着作甚?当然,64、85式也都是使用51弹的冲锋枪,但它们的覆盖面是远不及79式的。64式只是一款一体化的微声冲锋枪而已,它如果想达到较好的微声性能,则不能使用51式手枪弹,需要更换专门的64式7.62mm微声冲锋枪弹,所以这注定了它的局限性。不过64冲在战争中表现的很好,它的微声特性得到了一致的赞扬,所以这把武器的名声真的比79冲要好得多。但同样我们要看到64冲不好的一面,毕竟它是种结构复杂的老武器,重量较大,使用场景限制太大,且由于采用了一体式的消音器,它会因为消音器内部燃气积垢问题,打着打着就炸了。所有在战场上出现了一些无语的场景,某些消音器损坏得不到补充,或者消音器寿命到头的64冲,会被战士们拆掉消音器继续使用,这显然违背了微声冲锋枪战术本意。因为79、64冲都表现出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再加上它们的研发年代也实在太久远了点,所以军工部门干脆就想重新设计一款冲锋枪,再加上文革结束,为了新起炉灶,这才有了85式系列。85式包含了微声系列和常规系列两种,且零件可以互换,但它的设计其实并无新意,仅仅只是为设计一款比79更“正常”,比64“简单”的冲锋枪罢了,标准相当低,虽然也有一些厂家的竞争,但这会儿的中国军工水准其实也没啥好说的。上图.PM6385怎么上马的呢?那会儿也就9616厂和208所正经拿出了一个自己的联合设计,而其它厂的东西要么是仿制波兰PM63,要么是仿制以色列UZI,甚至连芬兰刚刚生产出的杰迪-玛蒂克GG95 9mm冲锋枪都仿制了。上图.仿制的GG95所有的这些仿制冲锋枪都有一个特征——小。它们几乎都是基于当时“时髦”的PDW潮流搞的东西,便于单手握持,小巧可以藏住,特别适合做副武器。但这恰恰是他们竞争不过85冲的地方,在那会儿比较保守的大佬们眼中,也就85式像把枪了,其它玩意儿都更像手枪的翻版:“两只手都捏不好,还打什么仗?坚决不要!”而且85冲还走对了条路子,他们绝不赶时髦,直接套最基本的最简单的技术,还尽量简化构造,这反倒与冲锋枪的本质不谋而合,于是85冲在后来的靶场演示时,性能没说多好,但可靠性都优于对手——山寨的波兰、芬兰枪都因为可靠性自动退场了。山寨的UZI据说表现的也不错,但还是上面那个意思,大佬们看不惯这种武器,还嫌它重,所以就把UZI拐到外贸武器那边去了。85当然也有缺点,它极端简化,连热护套都省,搞得极其容易烫手,过短的枪机行程加上比较快的射速,让枪支的握持设计感很差,与打56冲差不多,它只是比79强那么一些罢了。所以,85式确实很有点矮子里拔将军的意思,也确实承载了部队冲锋枪换装的意味,但85没赶上好时候,这款“中国版斯登”1985年定型,而自1983年开始军工都在铆足马力生产另一款经典武器“81式突击步枪”,比起弱一个级别的冲锋枪,显然突击步枪才是战时全军换装的大头。就这样,85冲的生产和装备给耽搁了下来,大规模投产延后了很长时间,也就加快生产了部分微声型号先期提供部队换装。与此同时,79冲还在发疯的生产,一直产到1992年才停下来。有意思的是,越到后面79式的产能越嚣张,那个3万1月就是1991年爆发的,要不是92年给停了,它还能生产这个数字,这其中的问题就耐人寻味了。战争一打完,武器生产自然就得给经济建设让道,85冲也就更没法得到快速的生产了,再加上79冲数量这么多,还都是崭新的,怎么可能不再拿着多耍几年呢?本来由着正常的脚步,85冲迟早也会换装到部队,但这个时候还有另一件事——海湾战争刺激到了国内的军界,大量先进的武器、战术被运用,多国部队杀得伊拉克人屁滚尿流,部队结结实实的给上了一课,一番内部探讨的风云之后,新的强军理念替换了旧有的某些思路,冲锋枪这种被证明淘汰的武器是不适合大规模出现在战场上的。而且当时还有个新武器在酝酿中,1989年208所已经开始着手研发95式自动步枪,国内这段时间前后轻武器界都在为新一代小口径步枪忙得不可开交,之前就有87式等多种步枪设计,你85冲一个“中国版斯登”谁看得上?于是,85冲的大规模换代便不再可能,虽然它在05式换装的这段时间里一直都在装备和生产,却始终没能取代79的数量地位,甚至连“脸熟”都没混到就黯然下场了。05式冲锋枪则是另一种不同的概念,它一种5.8mm的“枪族式”冲锋枪(尽管这个族有点名不符实),连外形都造得与95系列近似,性能也是杠杠的,更适合部队装备,错过时代的85冲也就只能卷起铺盖走人了。央视曾经做过这么一档节目——用坦克炮打钢板!在这档节目中,一共为坦克设置了10道钢板墙,坦克在500米以外射击,结果这10道钢板墙全部被击穿,而击穿这些钢板的坦克炮就是15式轻型坦克装备的105毫米坦克炮,试问,印军装备的俄制T-90S型主战坦克的装甲有10层钢板这么么厚吗?很显然,答案是否定的。不仅T-90S型主战坦克的防护装甲没有那么厚,世界上任何一款主战坦克的装甲都不可能造得这么厚,换句话说就是:世界上没有任何一款坦克能承受15式轻型坦克的105毫米坦克炮在500米以内的射击。105毫米坦克炮究竟有何过人之处呢?其实在其“华丽”的性能背后藏着一段另国人感到非常心酸的故事:上世纪80年代,我国开始陆续引进西方先进的军事装备技术,其中就包括坦克炮技术。我们在引进德国120毫米滑膛坦克炮的同时还向英国提出引进L7型105毫米线膛坦克炮的意向,用来装备我们的69式主战坦克和59D中型坦克。但是英国佬是特别的傲慢啊,嘴上不说,但心里是100个不愿意的,所以对这个事情的态度十分消极。心灰意冷之下,奥地利居然主动提出向我国出售B1型105毫米线膛坦克炮意向!这可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两国一拍即合,奥方以“十分友好”的价格向我国转让了全套B1型105毫米线膛坦克炮生产技术和专利。奥地利B1型105毫米线膛坦克炮的技术源自于英国的L7型105毫米线膛坦克炮,基本上除了命名不同以外,其它指标完全一样!至此我国才算是拥有了西方先进的线膛跑技术,出钱人家都不愿卖,真的太不容易了。然而我国成功仿制奥地利B1型105毫米线膛坦克炮以后发生了意见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性能不达标!奥地利原版样炮可以在1000米的距离上击穿400毫米厚的均质装甲钢,而仿制的国产炮却无法击穿,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我们从以下几点来继续分析。▼下图为装备英国L7型105毫米线膛坦克炮的美国装甲突击车,该型火炮性能实在太好了,曾经是我国可望而不可求的火炮,好在现在我们已经实现大批量生产,要不然15式轻型坦克就该没炮可用了,或者就向印度一样,根本就无轻型坦克可以装备。国产105毫米坦克炮的华丽转身——81式105毫米高膛压线膛坦克炮我国在仿制奥地利B1型105毫米线膛坦克炮出现威力下降的现象,这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如果不能很好地解决,那么国产105毫米线膛坦克炮研发项目极有可能会像120毫米滑膛炮研发项目那样被国家下马。经奥地利工厂代表以及中方工作人员共同研究发现,出现威力下降的原因是国产发射药性能不过关导致的(早发现的话120坦克炮项目就不用下马了),奥地利原版样炮在发射欧洲制造的炮弹发射药时膛压达到460兆帕,而使用国产发射药时膛压只有390兆帕,相同的12升药室容积,国产发射药产生的膛压竟然低于进口发射药70兆帕,这个差距太让人吃惊了。奥方代表提出的解决方案是让我方继续谈判,同时引进发射药技术,然而国防科工委的回复却是要求我国军工人员自行解决发射药问题,不能再发射药技术上受制于人!要不然将来打起仗来是一件很被动的事。然而发射药技术的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缓慢积淀过程,不可能在一朝一夕之间有所突破,但是坦克炮的研发又是一个十分紧迫的任务(中苏之间可能爆发大规模战争),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中方提出一个惊世骇俗的解决方案——增大药室容积!把原来的12升药室提高到16升,使其成为真正意义上的“高膛压”坦克炮。这个方案实施后得到的效果就是膛压提升到了500兆帕!要知道德国120毫米滑膛炮的最大膛压也不过520兆帕而已,口径只有105毫米线膛坦克炮的膛压就接近了大口径坦克炮的膛压,奥方代表直接惊掉下巴砸在脚面上。经测试,高膛压的国产105毫米线膛坦克炮在发射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时初速达到了1500米/秒,1000米距离上能够击穿600毫米均值钢装甲,500米距离上更够击穿800毫米均值钢装甲!这就是该炮在央视节目中能一炮击穿10层钢板的原因。该炮于1981年定型,故而命名为81式105毫米线膛坦克炮。高膛压带来的高初速固然能够提高威力,但是新问题也随之出现——火炮身管寿命因此降低了。奥地利原版样炮的设计寿命是600发,而国产高膛压型的寿命只有300发!而此时恰逢我国炮钢电渣重熔技术获得突破,于是在1983年时改用国产高性能炮钢以及重新设计身管保护装置以后,寿命终于达到原版水平,改进型又被重新命名为83式105毫米线膛坦克炮。至此,国产105毫米线膛坦克炮从下马边缘完成了定型批量生产的华丽转身,该型坦克跑由于性能优越,成为我国产量最高、应用最广泛的火炮(没有之一),它装备了各种型号的坦克、自行反坦克炮、装甲突击车等等平台,其中就包括专门中来装备高原机械化部队的15式轻型坦克。▼下图为配备国产83式105毫米线膛坦克炮的79式中型坦克,由于在国产化过程中进行了大量改进设计,从外形上来看已经脱离了英制原版L7的外部特征,俨然一门新型火炮,而且其药室容量达到了16升,威力已经远远超过原版炮了。T-90S型主战坦克不具备低于15式轻型坦克105毫米坦克炮射击的能力15式轻型坦克搭载的主炮为105毫米坦克炮,该型火炮就是国产高膛压线膛坦克炮——83式国产105毫米线膛坦克炮,它在发射国产105mm硬质钨合金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时能在1000米的距离上击穿600毫米均值钢装甲,那么问题就来了:印度陆军装备的T-90S主战坦克是否具备在1000米距离上承受15式轻型坦克105毫米坦克炮的射击呢?我们先来看看T-90S主战坦克防御水平:该型坦克的防御手段有两种,第一、装甲防御;第二、光电主动防御。其中光电主动防御指的是“窗帘-1”型“红眼”防御系统,它主要是针对激光制导、红外制导的反坦克导弹,对非制导的炮弹不起作用,所以我们在这里就不提它了。装甲防御是指坦克所披挂的防御装甲,它包括均值钢装甲、复合材料装甲、爆炸式反应装甲,T-90S主战坦克的车体正面为均质钢装甲为倾斜22°、厚200毫米的均值钢装甲,外加爆炸式反应装甲,防御水平相当于600毫米均值钢装甲;炮塔正面为倾斜60°、厚400毫米的均值钢装甲,外加倾斜20°安装的复合材料装甲,防御水平相当于600毫米均值钢装甲;侧面装甲为80毫米厚、后部为40毫米厚的均值钢装甲。可见T-90S主战坦克防御水平最高的部位为车体正面和炮塔正面,然而一旦与15式轻型坦克的交战距离缩短到1000米时,这两个部位都会被15式轻型坦克的105毫米坦克炮击穿,所以说T-90S型主战坦克不具备低于15式轻型坦克105毫米坦克炮射击的能力,为了提高战场生存能力,T-90S主战坦克必须保持大于1000米的交战距离,否则任何一部位遭到15式轻型坦克射击时结局只有一个——被击穿。▼下图为央视直播105毫米坦克炮500米打10层钢板的视屏截图,T-90S主战坦克的装甲再厚也没有实验中这10层钢板厚,所以在实战中一旦遭到15式轻型坦克的105毫米坦克炮所发射的穿甲弹击中时必然会被击穿。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第一、15式轻型坦克配备的105毫米坦克炮是国产83式高膛压线膛坦克炮,该炮技术源自于英国L7型线膛坦克炮,在国产化过程性能中得到了进一步的优化,火炮膛压达到了500兆帕,是同类装备中威力最大的坦克炮,由于性能优越,该型坦克炮被广泛应用到许多武器平台上,包括15式轻型坦克,是应用最广泛的国产火炮。第二、国产83式高膛压线膛坦克炮由于膛压极高,在发射105mm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时炮口初速达到了1500米/秒,高初速赋予了炮弹高动能,在1000米的距离上能够击穿600毫米厚的均值钢装甲,500米距离上能击穿800毫米厚的均质钢装甲,而T-90S主战坦克最厚的装甲防御部位只相当于600毫米,因此当交战距离在1000米以内时15式轻型坦克105毫米坦克炮可以击穿T-90S主战坦克任何一个部位。结语很多读者认为虽然15式轻型坦克配备的105毫米坦克炮可以在1000米距离内击穿T-90S主战坦克,但是T-90S主战坦克的125毫米滑膛炮更能在2000米距离上击穿15式轻型坦克,这次算来还是我军的15式轻型坦克吃亏啊。不得不承认,如果仅仅是纸面性能的比较,那么我军的15式轻型坦克无疑是吃亏的,但事实并非如此,因为15式轻型坦克是我国应部队要求研发的一款专门针对空气稀薄的高原地区使用的重型装备,该型坦克在实用中证明了它极高的高原适用性,深受一线部队好评。而T-90S主战坦克就糟糕了,在平原地区时,它那1200马力的发动机尚能给予坦克较好的机动性,然而高原地区的氧含量只有平原地区的60%~70%,进入高原以后的T-90S主战坦克只能以8公里/小时的速度进行机动,与15式轻型坦克20公里/小时的机动速度相比,它简直就是个“残疾”,试问:失去机动性的坦克还能发挥重型优势么?这也是印度最近又向俄罗斯提出紧急采购轻型坦克要求的原因,然而印度却被告知这个星球上只有中国拥有现役轻型坦克,除此之外还有美国在研的轻型坦克,如果非要采购,那只能向中国提出申请,又或者再等5~10年,当美国的轻型坦克研发成功以后向他们采购!当然,这是后话了。▼下图为美国通用动力公司展示的新型轻型坦克样车,它也配备105毫米线膛坦克炮,只不过型号仍然是英国L7型坦克炮,从外形上来看,该型坦克大量参考了我国的15式轻型坦克设计,这是老美第一次转过头来摸着我军的石头过河,看来印度只能等5~10年以后去买美制轻型坦克来抗衡我军的15式轻型坦克了。54式和64式两款手枪分别仿制于苏联TT-33“卡托列夫”手枪和德国PPK “瓦尔特 ”手枪,两种型号均为军用自动手枪,由于我国并无专门为警用研制的制式武器,因此又被当做军警两用武器,目前我国警方仍然装备着这两款手枪。54式手枪和64式手枪的口径均为7.62毫米,但是所使用的子弹是不相同的,54式手枪配用51式7.62×25mm手枪弹,这种子弹俗称“卡托列夫手枪弹”,是主流苏式7.62毫米口径武器的“标准弹”,地位相当于9毫米“帕拉贝鲁姆”北约标准手枪弹;而64式手枪配用64式7.62×17mm手枪弹,该型子弹是我国专门为64式、77式这种小威力手枪研发的“贵族手枪专用弹”(64式手枪最初只配发将官或赠送国际友人,77式只配发师级以上军官),是7.62毫米口径枪弹中威力最小的子弹。配用的子弹不同是54式手枪和64式手枪最大的区别,同也体现出两款手枪不同的杀伤力,54式手枪在发射51式7.62×25mm普通弹时初速较高,穿透力非常强,可在近距离击穿III级以下(不包括III级)防护等级防弹衣,被香港警方称为“大黑星”;而64式手枪在发射64式7.62×17mm普通弹时枪口动能仅为220焦耳,无论是杀伤力还是穿透力都十分有限,因此才在我国警界得了一个“小砸炮”的外号。▼下图为正在枪库中清点武器装备的警官,读者朋友们能否看得出他正在检查的那一排枪是54式还是64式?欢迎在评论区分享答案。警用54式手枪和64式手枪在外观上的区别由于我国长期无警察专用型号手枪,因此这里所说的“警用54式和64式”与军用型并无区别,警察手里就叫“警用”,军人手里的就叫“军用”。54式手枪和64式手枪在外观上最大的区别就是尺寸,54式手枪全枪长195毫米,空弹匣状态下重量为0.85千克,弹匣装填满8发子弹状态下重量为0.94千克,外观酷似美军装备的M1911手枪;64式手枪全长152.8毫米,空枪重量为560克,弹匣容量7发。两种手枪除了外观尺寸有着巨大区别,在制造工艺上的差别也非常明显。54式手枪在定型时正逢我国建国伊始,军事工业十分落后,不论是材料还是加工工艺都达不到苏联TT33手枪的生产要求,而且军队对制式手枪的需求非常迫切,该型手枪在苏联原型枪的基础上做出了大量修改,说白了就是降低了工艺制造要求,因此54手枪外观与苏联TT33原型枪相比略显粗糙。▼下图为苏联原厂出品的54式原型枪——TT33式手枪,如此精湛的工艺是54式无法与其相提并论的。而在研发64式手枪时我国经过10年的发展,轻兵器工业已经形成相对完整的体系,冶金、制造等工业也快速发展起来,因此该枪在生产工艺上与54式相比较有了很大的改善,而且为了体现出它“贵族”特性,64式手枪经过特殊工艺处理后外观十分精美,握把上还有花纹浮雕,部分用于赠送国际友人的特制版在枪身上还刻有铭文,甚至还有镀金、镶金或者干脆使用金、银等贵金属制作的定制版。所以54式手枪和64式手枪在外观上的区别不仅仅是尺寸和造型,生产工艺更是天差地别,如果把54式手枪比作一名粗犷的蒙古壮汉,那么64式手枪就应当是婀娜的江南女子。下图为正在警察手中把玩的64式手枪,尽管加工工艺相对于54式而言已经进步了许多,但是相较于二战德国原厂生产的原型枪瓦尔特PPK而言差距十分明显。54式手枪与64式手枪在威力上的区别根据我国的相关杀伤动能标准,杀伤人体所需动能为<80焦耳,而杀伤马匹的动能则为<180焦耳,研究人员参照国外有关武器的性能,量化武器的战技指标,将我国手枪枪口动能定为180~220焦耳之间。64式手枪的枪管长度为85mm,膛线数量6条,在发射7.62×17mm手枪弹时膛压约为123MPa,弹丸初速为280米/秒,枪口动能220焦耳,有效射程50米。该枪在实验中能射穿距离25米远的2毫米厚均质钢板、7厘米厚的木板、4厘米厚的砖墙、25厘米厚的土层,但由于弹丸动能过小,虽然能有效杀伤无防护生动目标,但是停止作用不明显,比如民警在缉毒和反恐执法行动中曾出现多起使用该枪连续命中罪犯躯干3枪也未能击毙的案例,更有国外军警使用该枪作战时出现无法击穿目标防弹衣的尴尬现象。54手枪是枪管长116mm,膛线4条,在发射7.62×25mm手枪弹时最大膛压平均值为210MPa,子弹初速为420米/秒,枪口动能520焦耳,精确射击距离50米,有效杀伤距离100米。54式手枪是一款纯粹的战斗型枪械,其原型枪TT33经历了二战洗礼,成为54式手枪后在我国经历了出朝鲜战争以外的所有共和国战争。它的特点就是威力大、穿透力强、射击精度高,在50米内使用普通弹时可击穿3mm厚的均质钢板,弹丸穿透钢板后还能继续穿透一块100mm厚的松木板,在使用钢芯穿甲弹时则能击穿III级防护等级以下(不包括III级)的防弹衣!因此警方防弹衣在交火中被悍匪使用54式手枪击穿的案例屡屡发生。▼下图为64式手枪所使用的7.62×17mm普通弹,它通用于64式手枪、77式手枪和67式7.62mm微声手枪。区分54式手枪和64式手枪所使用的子弹的方法我们来学习关于54式手枪和64式手枪的51式7.62×25mm和64式7.62×17mm两种相同口径不同规格手枪弹的知识:简单来讲51式手枪弹略长于64式手枪弹。51式手枪弹的全长34.4~34.9mm,弹壳长度为25mm,因此这类规格的子弹就称之为“7.62×25mm子弹”;64式手枪弹的全长24.4~25mm,弹壳长度为17mm,所以它称之为“7.62×17mm”。可见两种不同手枪所使用的子弹虽然口径相同,但长度是不一样的,所以现实中我们可以通过观察来区分两种规格的手枪弹,稍长的是54式手枪用的51式子弹,稍短的就是64式子弹。还有另外一种办法,那就是用手摸。由于我国制式手枪中使用了两种规格的7.62mm手枪弹,为避免在可视条件较差的环境中出现混用现象的发生,51式手枪弹在弹壳与弹丸的结合部位设计有两个凹孔,以便于射手在可视环境较差的情况下中对枪弹的辩识。射手在装弹时只要用手指触摸到弹壳上的凹孔即可确认该弹为7.62×25mm子弹,触摸时没有凹感则表示该弹不是适合的配用弹。▼下图为54式手枪和弹壳上有小孔的51式7.62×25mm普通的弹,不仅普通弹有小孔,所有这个型号的钢珠弹、橡胶弹、空包弹都有这个设计。每一种子弹都有它独一无二的特征,64式手枪弹虽然在外形上没有用于辩识的设计,但是它同样拥有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的特征,而且这种特征只有用过该枪的人才会知道。由于64式手枪弹除了配用于64式手枪以外还通用于77式手枪、62式微声手枪,辨别是哪一种枪械击发的64式手枪弹,64式手枪在使用该弹进行射击时会在弹壳上留下一个凹环,这种独特的设计十分便于警方在破案时对弹种行进目视辩识。综上所述我们得出这样的结论:中国警方所使用过的手枪型号里,54式和64式两款同为口径7.62毫米的手枪,它们最大的区别是外观尺寸和使用弹种两方面。外观尺寸上54式手枪又粗又大,64式手枪小巧玲珑;使用弹种上54手枪配用51式7.62×25mm子弹,64式手枪配用7.62×17mm子弹。为了便于辩识两种规格不同的子弹,54式手枪所使用的51式子弹和64式手枪所使用64式子弹都有自己独一无二的辩识特征。这两款手枪虽然并不适警察装备,但是对于我国安定的社会环境而言已经基本满足警方需求,在长达半个世纪的装备时间里虽然这两款手枪暴露出诸多问题,但是还在警方能忍受范围内,真切地盼望我国轻武器类防务和警务能早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民企参与、军民融合、警民融合,使防务装备和警务装备在竞争中发展,避免再出现因“拍脑门”而设计出各种奇葩装备的现象。▼下图为我国军工开脑洞设计出来具备“单手上膛”功能的77式手枪,它配用64式7.62×17mm子弹。
很难说它性能有多优秀...64式微冲只能说是当年时代环境下借鉴了各种成熟技术而产出的一支消音冲锋枪。一点点盘吧它很大程度上参考了56冲(AK),但由于机匣是铣削的,因此重量较大。握把、保险兼防尘盖,弹匣卡榫,甚至冲压的机匣盖也带有很明显的AK风格,折叠枪托则是直接用56-1的。在复进簧尾部还有一块缓冲垫用来减轻枪机后坐冲量。由于它是一杆冲锋枪,因此没用AK那种导气式,而是采用了较为简单的自由枪机原理,前冲式击发,这都是早期一竿子冲锋枪的常见原理。但前冲击发在机匣太脏,子弹装药差等情况下容易出现炸壳或者炸膛的风险。它发射的是基于7.62x25mm 51式手枪弹的亚音速版的64式微声弹,弹头质量7.9克(接近56式步枪弹),初速290-305m/s,弹头设计为步枪弹样式的尖头,钢芯,这主要是当年在抗美援朝时已经遇到身着M52尼龙防弹衣的美军,因此设计时考虑到了侵彻力。消音部件采用了比较常见的多腔室隔音消音原理,64的枪管末端开了4条9个总计36个泄压孔用来降低膛口的燃气压力。然后经由一个大膨胀室和由大到小的13个消音碗让火药燃气在途径时逐级膨胀,等喷出消音筒时,火药燃气的压力已经很低,以此起到降低膛口噪音的目的。64的射速一直被人吐槽,高达1000-1300发/分,这种射速在全自动时非常难控。消音的效果不错,夜间在50米处也无法见到膛口焰,用来抵近摸哨倒很合适。由于64也能发射标准的51式手枪弹,且消音器是个易损耗材,因此对越自卫反击战期间,战士们也会直接拆掉消音器当做普通冲锋枪使用。不过,这枪的准心和照门都在消音筒上,拆了的话没法瞄是个问题,但近距离泼水也无所谓瞄不瞄了。最后丢个Dboy枪炮世界站的参数我是萨沙,我来回答。很烂的手枪。击毙1个歹徒需要12枪的小砸炮?公安三大件之一64式手枪作者:萨沙本文章为萨沙原创,谢绝任何媒体转载关于64式手枪的文章已经很多了。作为警方的三大件,64式手枪已经使用接近40年,优点和缺点早已被说烂了。小砸炮击毙1个人需要12枪?听萨沙说说吧。52式公安手枪52式公安手枪64式手枪名气很大。太空员杨利伟就佩戴1支64式手枪,用于降落以后可能遭遇野兽或者歹徒的自卫。64式手枪的原形,是名气不大的52式公安手枪。52式公安手枪是继51式手枪以后(托卡列夫手枪的中国仿制品),中国第一款自产手枪。52式公安手枪是警察专用,仿造全世界赫赫有名的德国PPK半自动手枪。不错,PPK就是007詹姆斯邦德的配枪,希特勒自杀用的也是PPK。PPK早在1908年研发成功,时至今日仍然在大面积使用,已经超过100年。在今天的德国,一支PPK自卫手枪的售价大概是4000多人民币,并不算便宜。由此,足可见PPK性能的优秀。PPK不过,52式公安手枪却是PPK的粗劣仿制品。它采用和PPK相同的7.65毫米手枪弹,结构也大体相同,取消了弹匣的指托。缺少指托导致手枪的人机功效较差,影响了全枪的综合性能。更关键的是,在1952年中国军工水平过于低下,加工技术远远低于德国。资料中这么写:一位在公安战线上工作多年的老同志,据他的回忆,52式手枪加工甚为粗糙,武器内部加工后的刀痕遍布,与缴获的德制原版PPK比较,显得颇为寒酸。且防腐工艺也不过关,易锈蚀。当年一次蹲守任务,在草丛中埋伏了一天一夜后,发现手枪表面已经锈成黄褐色。所使用的钢材亦不合适,偏软,许多保存下来的52式手枪扳机护圈均有变形的现象。一款完美武器,完全被仿制的加工技术搞砸了。PPK同时,我国不能生产7.65毫米手枪弹,必须从国外(主要是东欧国家)进口,这自然不是长久之计。于是,52式手枪并没有大面积装备。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中国警察主要装备54式手枪和乱七八糟的各种缴获手枪。80年代,在剿灭东北2个持枪歹徒的枪战中,一名路过法警见义勇为,果断开枪。他手中的枪支,竟然是抗战时期日军使用的王八盒子手枪,使用了至少40年之久。结果该枪第1枪子弹没走直线,第2枪就卡壳,歹徒立即用自动步枪扫射还击,法警光荣牺牲。而在那个年代,这种王八盒子的杂牌枪并不罕见。一些偏远山区基层公安,甚至还用李向阳用的驳壳枪。杂牌手枪不谈,即便是54式手枪也有很多问题。技术上的不想多说,类似文章太多。54式手枪简而言之,54式手枪适合军用,它的威力太大,曾有1枪击中歹徒后,子弹穿过身体又将不远处1名群众脚掌击穿的例子。也有室内开枪后,子弹穿透歹徒腹部又连续跳弹2次,击碎另1个歹徒的头骨。所以,民警在城市中人多的地方,往往不敢使用54式手枪随便射击,怕造成误伤。同时,54式手枪的保险设计有问题,还是比较容易走火,不符合警用手枪的需要。在中国,大部分警察一辈子开不了几枪,手枪主要是威慑作用,走火只会打死自己。自然,54手枪的原尊托卡列夫手枪,是为了苏联在二战中取胜的军用武器。只要威力大加廉价还可以大量生产即可,没有必要过于考虑安全性。另外,54式手枪太大,不利于警察携带尤其不适合便衣隐藏枪支。现实的要求下,军方和警方都要求研发一种取代52式公安手枪的小型自卫手枪。五六十年代,军人是国家的第一位,所以这种手枪优先满足军队的要求。这样,在52式公安手枪或者说PPK手枪基础上,最终于1964年研发了64式手枪。64式手枪多说一句,期间的1959年根据苏联援助的马卡洛夫手枪图纸,我们自研了59式手枪。59式手枪对于加工要求很高,导致我国的产品质量很低,出现过很多走火事故。最终,59式手枪根本没有定型就直接淘汰了,前后不过1年,只装备军方少数高级军官和保卫部门。64式手枪的研制,是建立在我国成功生产7.62毫米手枪弹的基础上的。7.62毫米手枪弹和PPK的7.65毫米手枪弹的主要性能相似。区别是7.65毫米手枪弹采用半凸缘式底缘弹壳,弹壳底缘直径是9.06毫米,弹壳长17.3毫米。而64式手枪弹则是采用无凸缘式底缘弹壳,弹壳底缘直径是8.44毫米,弹壳长16.8毫米。原则上,7.65毫米的PPK手枪可以发射64式的7.62毫米子弹,但64式手枪不能发射7.65毫米子弹。扯远了。64式手枪是在52式和PPK手枪基础上的改进型。遗憾的是,64式手枪的综合性能显然不如原尊。更惨的是,明明是1964年就研发成功。因文革的影响,该枪一直没有大规模生产,直到80年代才开始量产装备军警。64式手枪有着很多优点,这基本都是传承PPK手枪而来。最大的优点,在于64式手枪的安全性较好。具体怎么好,类似文章很多,萨沙也不多说了。另外,64式手枪也具有快速反应能力。因为设计合理,该枪上弹匣的速度很快,便于持续射击。枪即便上了保险,只要子弹上膛,64式手枪也可以直接扣动扳机发射。对于随时可能遇到危险的警察,快速反应具有巨大的意义。另外,64式手枪的后坐力较小。以萨沙使用64式手枪打靶的经验来说,这枪很容易控制,连续射击也没有问题,比较容易训练。而54式手枪后坐力要大的多,枪身跳动明显,新手会有畏惧感。还有,64式手枪体积很小,重量轻,便于高级军官和警察长期佩戴。萨沙写过很多案件,中国歹徒购买制式手枪作案,基本都会选择64和77式。它们体积很小,可以随意放入裤袋中。几乎没有人会选择54式手枪,因为体积较大,不好隐藏。著名的董利案件中,董利就揣着1支64式手枪堂而皇之四处流传。因枪支体积小,董利根本不怕被人发现。总体来说,64式手枪大体满足了军队高级军官自卫以及警察的日常需要。不过,作为一款一战前的手枪延伸而来的产物,64式手枪也有很多问题。其一,就是威力不够。这主要是7.62毫米手枪弹的问题。根据我国的相关杀伤动能标准,杀伤人体所需动能为80焦耳,而杀伤马匹的动能则为180焦耳,所以该枪的枪口动能设定为220焦耳,其威力理论上能满足日常自卫的需要。实际上,这个数值显然有问题。彭加木他们在罗布泊的时候,曾经追猎过1只野骆驼。彭加木的队友,当过兵的陈百录用64式手枪射击:“我坐在5座车的后排,身上挂着64式手枪。这把枪从出发到现在从来没有用过,我把枪从车窗伸出去,瞄准,”陈百录说。“我扣了两下板机,一两米远的距离而且射出两颗子弹,它还在跑!”“车上的人都在叫,陈百录,你这当兵的,枪法咋这么差!”其实子弹是射中了。不一会,血随着野骆驼的跃动一下一下地往外喷。不行,得打脑袋!有人喊。陈百录再一次瞄准,一枪、二枪、三枪!“突然之间,野骆驼不跑了,回过身来,四腿杈开很大地站住,眼睛瞪着我们,一分钟,两分钟,十分钟,二十分钟,我们吓得大气不敢出,动也不敢动。突然,轰的一下,野骆驼倒下了”。看看,打一头野骆驼用了至少5发子弹,而且很可能是击中头部才致命的。即便如此,野骆驼也坚持了20分钟才倒下去。打大型动物这样,打人呢?而深圳2009年劫持人质案。面对吸毒产生幻觉的歹徒,2名特警使用64式手枪连续射击了12枪才将其击毙。根据视频显示,歹徒是中了5枪以后才向后摔倒的,前4枪不是没有打中就是击中没有效果。当时报道记载:黑衣民警探出头朝保安亭内望了一眼,但被歹徒发现。突然,歹徒发疯似地举起菜刀朝蹲在地上的人质郑某砍了下去。就在此时,一直躲在岗亭旁的白衣民警果断举枪向歹徒射击。第一声枪响后,歹徒被击中,身体下滑,但很快又站起来,举刀砍向人质。见歹徒还没有放下菜刀,白衣民警继续向歹徒射击……歹徒在中第三枪后仍然负隅顽抗,举刀砍向女人质。在这千钧一发之际,2名民警齐齐举枪向歹徒射击,“砰砰砰……”连续的枪响声中,歹徒终于倒下了。。万幸的是,歹徒吸毒过量,反应较慢,凶器也只是随手操起的菜刀。如果歹徒也是持枪或者神志清醒,这次解救人质的结果还很难说。这类的例子非常多,小砸炮的外号并不仅仅说该枪枪声很小,还有抱怨威力小的意思。资料中写道:一个巡夜片警抓获一撬门贼,贼用铁棍反抗,片警开枪自卫打光弹匣内6颗子弹,6发5中,但还是被贼击晕,片警第二天早上才苏醒过来,发现贼因为失血过多死于200米外的水沟里。自然,手枪威力小也是相对的。如果击中头部或者重要内脏,还是可以1枪毙命的。萨沙看过多个使用64手枪杀人和自杀的案例,这枪绝对打的死人。只是,通过对子弹的反复测试,认为这种弹药的停止率(一枪将敌人打的失去抵抗能力)是百分之五十几。而目前美国警察主流手枪的数值,均在百分之八十甚至百分之九十以上。萨沙的肥手另外,64式手枪就是人机功效不好。这个也很多人说过了。和52式手枪一样,64式取消了PPK弹匣的指托,握把厚度又小。这导致手掌较大的射手,小指头基本是悬空的,掌心也是悬空的,导致握枪非常变扭。不要小看这个问题,对于手枪使用是致命的。萨沙用64式手枪射击时,就觉得握枪比较变扭。萨沙因为遗传因素的手掌比普通男人要小一些,仍然觉得握枪很不舒服。如果手掌很大的军警,感受就可想而知。这不利于射击训练,也不利于射击精度。还有最大的问题,恐怕就是枪的重心不对。刻意减低枪支重量,导致枪的重心和PPK不同,上重下轻,射击时候跳动明显,严重影响了手枪射击的精度。客观来说,64式手枪在设计的60年代算是世界中流手枪,并不算很落后。在80年代,64式手枪相比众多世界名枪,早已过时了,应该淘汰了。就以装弹为例。在60年代,64式手枪可以装弹7发并不算少了,在今天就太少。也许,这就是新疆特警装备格洛克手枪的原因吧。79冲锋枪还存在的主要原因是存量巨大,而且配套的子弹多的要命,不消耗出去实在是划不来。从1979年定型,到1992年停产,79式冲锋枪生产了20多万支,产量高的年份1年就能搞出3万支,完全是当做廉价武器疯狂制造的,非常符合它的定位。生产这么多当然也要用出去,除了战争时期的部队装备外,79还被大量装备给武警、公安队伍和民兵,成了除56式冲锋枪外,地方上火力最猛的轻武器枪械。当然,因为设计上的原因,79式冲锋枪的问题相当多,主要集中在故障率频发和射速过高问题上。这两个问题实际又是一个问题,过高的射速造成了频繁的卡壳,偏偏因为它是款从56式上微缩而来的奇葩“导气式冲锋枪”,连供弹结构都设计的比较玄幻,采用了一种本应是工程性故障的,名为“偏火”的方式帮助降低枪弹卡壳问题。可想而知,这种凑合搞出来的东西能有什么好名声?79式的装备历程基本就是一路挨喷的历程,什么老卡壳啦、拉机柄割肉啦、射速过高啦、弹匣容量小啦、连发无准头啦、弹匣一摔就完蛋啦,很多很多。除了结构设计问题,还有很大部分责任应归罪于79式的生产工艺,相当一部分79都因为生产不合格而浪费了,而通过装备的部分,则也有很多加工不到位的情况,一个典型的问题就是弹匣,稍微变形就对不上口,实在太娇气。此外卡壳与51式手枪弹的关系也很大,许多子弹的底缘制作的并不标准,而质量高的弹药确实可以显著降低79的卡壳率。但当时国家的条件也就那样,不用79用什么?有段时间西方还真对我们敞开了怀抱,要什么可以买什么,轻武器也都送过来一一过目,但最后有哪种武器被选用了?一个也没有,国家更愿意把紧缺的外汇用在重武器、战斗机、先进技术这些方面,冲锋枪这种玩意儿能凑合也就行了,实在没闲钱摆弄什么MP5、UZI了。再说了,战争中79式表现的也不算太烂,出侦查任务时79往往是标配,它轻便,在山野中比较节省体力,发射也简单快速,熟练者可做到掰开挂上火就打,高达1000发/分钟的射速也保证了近距离时恐怖的弹雨泼洒能力。所以,难用归难用,79还算是能用得下去。公安、武警队伍也是没办法,执行的都是治安任务,总不可能掏出56式冲锋枪把人往死里打吧?那玩意儿喊着是冲锋枪,实际是突击步枪。而64、54这些手枪的威力又实在镇不住邪,没法在与犯罪分子的斗争中取得优势,那么79冲也就成了唯一的选择了。对公安武警来说,79冲也有个好处,它单发精度还可以。虽然使用的是手枪弹,但54、64这类手枪没谁能做到79那样的射程和精准,当用出经验之后,许多时候79冲都担任了“狙击枪”的角色,用来在不近不远的距离射杀嫌犯,表现的还挺好。51式手枪弹的存世巨大也是79冲被长期使用的一大要素,这种手枪弹仿自苏联托卡列夫7.62X25mm手枪弹,50式、54式冲锋枪都是采用这种弹药,简直要多少有多少,甚至早年还都是黄铜弹壳的,后期才换成了覆铜钢,每年光处理过期弹药都费劲,不赶紧打出去留着作甚?当然,64、85式也都是使用51弹的冲锋枪,但它们的覆盖面是远不及79式的。64式只是一款一体化的微声冲锋枪而已,它如果想达到较好的微声性能,则不能使用51式手枪弹,需要更换专门的64式7.62mm微声冲锋枪弹,所以这注定了它的局限性。不过64冲在战争中表现的很好,它的微声特性得到了一致的赞扬,所以这把武器的名声真的比79冲要好得多。但同样我们要看到64冲不好的一面,毕竟它是种结构复杂的老武器,重量较大,使用场景限制太大,且由于采用了一体式的消音器,它会因为消音器内部燃气积垢问题,打着打着就炸了。所有在战场上出现了一些无语的场景,某些消音器损坏得不到补充,或者消音器寿命到头的64冲,会被战士们拆掉消音器继续使用,这显然违背了微声冲锋枪战术本意。因为79、64冲都表现出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再加上它们的研发年代也实在太久远了点,所以军工部门干脆就想重新设计一款冲锋枪,再加上文革结束,为了新起炉灶,这才有了85式系列。85式包含了微声系列和常规系列两种,且零件可以互换,但它的设计其实并无新意,仅仅只是为设计一款比79更“正常”,比64“简单”的冲锋枪罢了,标准相当低,虽然也有一些厂家的竞争,但这会儿的中国军工水准其实也没啥好说的。上图.PM6385怎么上马的呢?那会儿也就9616厂和208所正经拿出了一个自己的联合设计,而其它厂的东西要么是仿制波兰PM63,要么是仿制以色列UZI,甚至连芬兰刚刚生产出的杰迪-玛蒂克GG95 9mm冲锋枪都仿制了。上图.仿制的GG95所有的这些仿制冲锋枪都有一个特征——小。它们几乎都是基于当时“时髦”的PDW潮流搞的东西,便于单手握持,小巧可以藏住,特别适合做副武器。但这恰恰是他们竞争不过85冲的地方,在那会儿比较保守的大佬们眼中,也就85式像把枪了,其它玩意儿都更像手枪的翻版:“两只手都捏不好,还打什么仗?坚决不要!”而且85冲还走对了条路子,他们绝不赶时髦,直接套最基本的最简单的技术,还尽量简化构造,这反倒与冲锋枪的本质不谋而合,于是85冲在后来的靶场演示时,性能没说多好,但可靠性都优于对手——山寨的波兰、芬兰枪都因为可靠性自动退场了。山寨的UZI据说表现的也不错,但还是上面那个意思,大佬们看不惯这种武器,还嫌它重,所以就把UZI拐到外贸武器那边去了。85当然也有缺点,它极端简化,连热护套都省,搞得极其容易烫手,过短的枪机行程加上比较快的射速,让枪支的握持设计感很差,与打56冲差不多,它只是比79强那么一些罢了。所以,85式确实很有点矮子里拔将军的意思,也确实承载了部队冲锋枪换装的意味,但85没赶上好时候,这款“中国版斯登”1985年定型,而自1983年开始军工都在铆足马力生产另一款经典武器“81式突击步枪”,比起弱一个级别的冲锋枪,显然突击步枪才是战时全军换装的大头。就这样,85冲的生产和装备给耽搁了下来,大规模投产延后了很长时间,也就加快生产了部分微声型号先期提供部队换装。与此同时,79冲还在发疯的生产,一直产到1992年才停下来。有意思的是,越到后面79式的产能越嚣张,那个3万1月就是1991年爆发的,要不是92年给停了,它还能生产这个数字,这其中的问题就耐人寻味了。战争一打完,武器生产自然就得给经济建设让道,85冲也就更没法得到快速的生产了,再加上79冲数量这么多,还都是崭新的,怎么可能不再拿着多耍几年呢?本来由着正常的脚步,85冲迟早也会换装到部队,但这个时候还有另一件事——海湾战争刺激到了国内的军界,大量先进的武器、战术被运用,多国部队杀得伊拉克人屁滚尿流,部队结结实实的给上了一课,一番内部探讨的风云之后,新的强军理念替换了旧有的某些思路,冲锋枪这种被证明淘汰的武器是不适合大规模出现在战场上的。而且当时还有个新武器在酝酿中,1989年208所已经开始着手研发95式自动步枪,国内这段时间前后轻武器界都在为新一代小口径步枪忙得不可开交,之前就有87式等多种步枪设计,你85冲一个“中国版斯登”谁看得上?于是,85冲的大规模换代便不再可能,虽然它在05式换装的这段时间里一直都在装备和生产,却始终没能取代79的数量地位,甚至连“脸熟”都没混到就黯然下场了。05式冲锋枪则是另一种不同的概念,它一种5.8mm的“枪族式”冲锋枪(尽管这个族有点名不符实),连外形都造得与95系列近似,性能也是杠杠的,更适合部队装备,错过时代的85冲也就只能卷起铺盖走人了。央视曾经做过这么一档节目——用坦克炮打钢板!在这档节目中,一共为坦克设置了10道钢板墙,坦克在500米以外射击,结果这10道钢板墙全部被击穿,而击穿这些钢板的坦克炮就是15式轻型坦克装备的105毫米坦克炮,试问,印军装备的俄制T-90S型主战坦克的装甲有10层钢板这么么厚吗?很显然,答案是否定的。不仅T-90S型主战坦克的防护装甲没有那么厚,世界上任何一款主战坦克的装甲都不可能造得这么厚,换句话说就是:世界上没有任何一款坦克能承受15式轻型坦克的105毫米坦克炮在500米以内的射击。105毫米坦克炮究竟有何过人之处呢?其实在其“华丽”的性能背后藏着一段另国人感到非常心酸的故事:上世纪80年代,我国开始陆续引进西方先进的军事装备技术,其中就包括坦克炮技术。我们在引进德国120毫米滑膛坦克炮的同时还向英国提出引进L7型105毫米线膛坦克炮的意向,用来装备我们的69式主战坦克和59D中型坦克。但是英国佬是特别的傲慢啊,嘴上不说,但心里是100个不愿意的,所以对这个事情的态度十分消极。心灰意冷之下,奥地利居然主动提出向我国出售B1型105毫米线膛坦克炮意向!这可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两国一拍即合,奥方以“十分友好”的价格向我国转让了全套B1型105毫米线膛坦克炮生产技术和专利。奥地利B1型105毫米线膛坦克炮的技术源自于英国的L7型105毫米线膛坦克炮,基本上除了命名不同以外,其它指标完全一样!至此我国才算是拥有了西方先进的线膛跑技术,出钱人家都不愿卖,真的太不容易了。然而我国成功仿制奥地利B1型105毫米线膛坦克炮以后发生了意见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性能不达标!奥地利原版样炮可以在1000米的距离上击穿400毫米厚的均质装甲钢,而仿制的国产炮却无法击穿,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我们从以下几点来继续分析。▼下图为装备英国L7型105毫米线膛坦克炮的美国装甲突击车,该型火炮性能实在太好了,曾经是我国可望而不可求的火炮,好在现在我们已经实现大批量生产,要不然15式轻型坦克就该没炮可用了,或者就向印度一样,根本就无轻型坦克可以装备。国产105毫米坦克炮的华丽转身——81式105毫米高膛压线膛坦克炮我国在仿制奥地利B1型105毫米线膛坦克炮出现威力下降的现象,这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如果不能很好地解决,那么国产105毫米线膛坦克炮研发项目极有可能会像120毫米滑膛炮研发项目那样被国家下马。经奥地利工厂代表以及中方工作人员共同研究发现,出现威力下降的原因是国产发射药性能不过关导致的(早发现的话120坦克炮项目就不用下马了),奥地利原版样炮在发射欧洲制造的炮弹发射药时膛压达到460兆帕,而使用国产发射药时膛压只有390兆帕,相同的12升药室容积,国产发射药产生的膛压竟然低于进口发射药70兆帕,这个差距太让人吃惊了。奥方代表提出的解决方案是让我方继续谈判,同时引进发射药技术,然而国防科工委的回复却是要求我国军工人员自行解决发射药问题,不能再发射药技术上受制于人!要不然将来打起仗来是一件很被动的事。然而发射药技术的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缓慢积淀过程,不可能在一朝一夕之间有所突破,但是坦克炮的研发又是一个十分紧迫的任务(中苏之间可能爆发大规模战争),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中方提出一个惊世骇俗的解决方案——增大药室容积!把原来的12升药室提高到16升,使其成为真正意义上的“高膛压”坦克炮。这个方案实施后得到的效果就是膛压提升到了500兆帕!要知道德国120毫米滑膛炮的最大膛压也不过520兆帕而已,口径只有105毫米线膛坦克炮的膛压就接近了大口径坦克炮的膛压,奥方代表直接惊掉下巴砸在脚面上。经测试,高膛压的国产105毫米线膛坦克炮在发射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时初速达到了1500米/秒,1000米距离上能够击穿600毫米均值钢装甲,500米距离上更够击穿800毫米均值钢装甲!这就是该炮在央视节目中能一炮击穿10层钢板的原因。该炮于1981年定型,故而命名为81式105毫米线膛坦克炮。高膛压带来的高初速固然能够提高威力,但是新问题也随之出现——火炮身管寿命因此降低了。奥地利原版样炮的设计寿命是600发,而国产高膛压型的寿命只有300发!而此时恰逢我国炮钢电渣重熔技术获得突破,于是在1983年时改用国产高性能炮钢以及重新设计身管保护装置以后,寿命终于达到原版水平,改进型又被重新命名为83式105毫米线膛坦克炮。至此,国产105毫米线膛坦克炮从下马边缘完成了定型批量生产的华丽转身,该型坦克跑由于性能优越,成为我国产量最高、应用最广泛的火炮(没有之一),它装备了各种型号的坦克、自行反坦克炮、装甲突击车等等平台,其中就包括专门中来装备高原机械化部队的15式轻型坦克。▼下图为配备国产83式105毫米线膛坦克炮的79式中型坦克,由于在国产化过程中进行了大量改进设计,从外形上来看已经脱离了英制原版L7的外部特征,俨然一门新型火炮,而且其药室容量达到了16升,威力已经远远超过原版炮了。T-90S型主战坦克不具备低于15式轻型坦克105毫米坦克炮射击的能力15式轻型坦克搭载的主炮为105毫米坦克炮,该型火炮就是国产高膛压线膛坦克炮——83式国产105毫米线膛坦克炮,它在发射国产105mm硬质钨合金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时能在1000米的距离上击穿600毫米均值钢装甲,那么问题就来了:印度陆军装备的T-90S主战坦克是否具备在1000米距离上承受15式轻型坦克105毫米坦克炮的射击呢?我们先来看看T-90S主战坦克防御水平:该型坦克的防御手段有两种,第一、装甲防御;第二、光电主动防御。其中光电主动防御指的是“窗帘-1”型“红眼”防御系统,它主要是针对激光制导、红外制导的反坦克导弹,对非制导的炮弹不起作用,所以我们在这里就不提它了。装甲防御是指坦克所披挂的防御装甲,它包括均值钢装甲、复合材料装甲、爆炸式反应装甲,T-90S主战坦克的车体正面为均质钢装甲为倾斜22°、厚200毫米的均值钢装甲,外加爆炸式反应装甲,防御水平相当于600毫米均值钢装甲;炮塔正面为倾斜60°、厚400毫米的均值钢装甲,外加倾斜20°安装的复合材料装甲,防御水平相当于600毫米均值钢装甲;侧面装甲为80毫米厚、后部为40毫米厚的均值钢装甲。可见T-90S主战坦克防御水平最高的部位为车体正面和炮塔正面,然而一旦与15式轻型坦克的交战距离缩短到1000米时,这两个部位都会被15式轻型坦克的105毫米坦克炮击穿,所以说T-90S型主战坦克不具备低于15式轻型坦克105毫米坦克炮射击的能力,为了提高战场生存能力,T-90S主战坦克必须保持大于1000米的交战距离,否则任何一部位遭到15式轻型坦克射击时结局只有一个——被击穿。▼下图为央视直播105毫米坦克炮500米打10层钢板的视屏截图,T-90S主战坦克的装甲再厚也没有实验中这10层钢板厚,所以在实战中一旦遭到15式轻型坦克的105毫米坦克炮所发射的穿甲弹击中时必然会被击穿。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第一、15式轻型坦克配备的105毫米坦克炮是国产83式高膛压线膛坦克炮,该炮技术源自于英国L7型线膛坦克炮,在国产化过程性能中得到了进一步的优化,火炮膛压达到了500兆帕,是同类装备中威力最大的坦克炮,由于性能优越,该型坦克炮被广泛应用到许多武器平台上,包括15式轻型坦克,是应用最广泛的国产火炮。第二、国产83式高膛压线膛坦克炮由于膛压极高,在发射105mm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时炮口初速达到了1500米/秒,高初速赋予了炮弹高动能,在1000米的距离上能够击穿600毫米厚的均值钢装甲,500米距离上能击穿800毫米厚的均质钢装甲,而T-90S主战坦克最厚的装甲防御部位只相当于600毫米,因此当交战距离在1000米以内时15式轻型坦克105毫米坦克炮可以击穿T-90S主战坦克任何一个部位。结语很多读者认为虽然15式轻型坦克配备的105毫米坦克炮可以在1000米距离内击穿T-90S主战坦克,但是T-90S主战坦克的125毫米滑膛炮更能在2000米距离上击穿15式轻型坦克,这次算来还是我军的15式轻型坦克吃亏啊。不得不承认,如果仅仅是纸面性能的比较,那么我军的15式轻型坦克无疑是吃亏的,但事实并非如此,因为15式轻型坦克是我国应部队要求研发的一款专门针对空气稀薄的高原地区使用的重型装备,该型坦克在实用中证明了它极高的高原适用性,深受一线部队好评。而T-90S主战坦克就糟糕了,在平原地区时,它那1200马力的发动机尚能给予坦克较好的机动性,然而高原地区的氧含量只有平原地区的60%~70%,进入高原以后的T-90S主战坦克只能以8公里/小时的速度进行机动,与15式轻型坦克20公里/小时的机动速度相比,它简直就是个“残疾”,试问:失去机动性的坦克还能发挥重型优势么?这也是印度最近又向俄罗斯提出紧急采购轻型坦克要求的原因,然而印度却被告知这个星球上只有中国拥有现役轻型坦克,除此之外还有美国在研的轻型坦克,如果非要采购,那只能向中国提出申请,又或者再等5~10年,当美国的轻型坦克研发成功以后向他们采购!当然,这是后话了。▼下图为美国通用动力公司展示的新型轻型坦克样车,它也配备105毫米线膛坦克炮,只不过型号仍然是英国L7型坦克炮,从外形上来看,该型坦克大量参考了我国的15式轻型坦克设计,这是老美第一次转过头来摸着我军的石头过河,看来印度只能等5~10年以后去买美制轻型坦克来抗衡我军的15式轻型坦克了。54式和64式两款手枪分别仿制于苏联TT-33“卡托列夫”手枪和德国PPK “瓦尔特 ”手枪,两种型号均为军用自动手枪,由于我国并无专门为警用研制的制式武器,因此又被当做军警两用武器,目前我国警方仍然装备着这两款手枪。54式手枪和64式手枪的口径均为7.62毫米,但是所使用的子弹是不相同的,54式手枪配用51式7.62×25mm手枪弹,这种子弹俗称“卡托列夫手枪弹”,是主流苏式7.62毫米口径武器的“标准弹”,地位相当于9毫米“帕拉贝鲁姆”北约标准手枪弹;而64式手枪配用64式7.62×17mm手枪弹,该型子弹是我国专门为64式、77式这种小威力手枪研发的“贵族手枪专用弹”(64式手枪最初只配发将官或赠送国际友人,77式只配发师级以上军官),是7.62毫米口径枪弹中威力最小的子弹。配用的子弹不同是54式手枪和64式手枪最大的区别,同也体现出两款手枪不同的杀伤力,54式手枪在发射51式7.62×25mm普通弹时初速较高,穿透力非常强,可在近距离击穿III级以下(不包括III级)防护等级防弹衣,被香港警方称为“大黑星”;而64式手枪在发射64式7.62×17mm普通弹时枪口动能仅为220焦耳,无论是杀伤力还是穿透力都十分有限,因此才在我国警界得了一个“小砸炮”的外号。▼下图为正在枪库中清点武器装备的警官,读者朋友们能否看得出他正在检查的那一排枪是54式还是64式?欢迎在评论区分享答案。警用54式手枪和64式手枪在外观上的区别由于我国长期无警察专用型号手枪,因此这里所说的“警用54式和64式”与军用型并无区别,警察手里就叫“警用”,军人手里的就叫“军用”。54式手枪和64式手枪在外观上最大的区别就是尺寸,54式手枪全枪长195毫米,空弹匣状态下重量为0.85千克,弹匣装填满8发子弹状态下重量为0.94千克,外观酷似美军装备的M1911手枪;64式手枪全长152.8毫米,空枪重量为560克,弹匣容量7发。两种手枪除了外观尺寸有着巨大区别,在制造工艺上的差别也非常明显。54式手枪在定型时正逢我国建国伊始,军事工业十分落后,不论是材料还是加工工艺都达不到苏联TT33手枪的生产要求,而且军队对制式手枪的需求非常迫切,该型手枪在苏联原型枪的基础上做出了大量修改,说白了就是降低了工艺制造要求,因此54手枪外观与苏联TT33原型枪相比略显粗糙。▼下图为苏联原厂出品的54式原型枪——TT33式手枪,如此精湛的工艺是54式无法与其相提并论的。而在研发64式手枪时我国经过10年的发展,轻兵器工业已经形成相对完整的体系,冶金、制造等工业也快速发展起来,因此该枪在生产工艺上与54式相比较有了很大的改善,而且为了体现出它“贵族”特性,64式手枪经过特殊工艺处理后外观十分精美,握把上还有花纹浮雕,部分用于赠送国际友人的特制版在枪身上还刻有铭文,甚至还有镀金、镶金或者干脆使用金、银等贵金属制作的定制版。所以54式手枪和64式手枪在外观上的区别不仅仅是尺寸和造型,生产工艺更是天差地别,如果把54式手枪比作一名粗犷的蒙古壮汉,那么64式手枪就应当是婀娜的江南女子。下图为正在警察手中把玩的64式手枪,尽管加工工艺相对于54式而言已经进步了许多,但是相较于二战德国原厂生产的原型枪瓦尔特PPK而言差距十分明显。54式手枪与64式手枪在威力上的区别根据我国的相关杀伤动能标准,杀伤人体所需动能为<80焦耳,而杀伤马匹的动能则为<180焦耳,研究人员参照国外有关武器的性能,量化武器的战技指标,将我国手枪枪口动能定为180~220焦耳之间。64式手枪的枪管长度为85mm,膛线数量6条,在发射7.62×17mm手枪弹时膛压约为123MPa,弹丸初速为280米/秒,枪口动能220焦耳,有效射程50米。该枪在实验中能射穿距离25米远的2毫米厚均质钢板、7厘米厚的木板、4厘米厚的砖墙、25厘米厚的土层,但由于弹丸动能过小,虽然能有效杀伤无防护生动目标,但是停止作用不明显,比如民警在缉毒和反恐执法行动中曾出现多起使用该枪连续命中罪犯躯干3枪也未能击毙的案例,更有国外军警使用该枪作战时出现无法击穿目标防弹衣的尴尬现象。54手枪是枪管长116mm,膛线4条,在发射7.62×25mm手枪弹时最大膛压平均值为210MPa,子弹初速为420米/秒,枪口动能520焦耳,精确射击距离50米,有效杀伤距离100米。54式手枪是一款纯粹的战斗型枪械,其原型枪TT33经历了二战洗礼,成为54式手枪后在我国经历了出朝鲜战争以外的所有共和国战争。它的特点就是威力大、穿透力强、射击精度高,在50米内使用普通弹时可击穿3mm厚的均质钢板,弹丸穿透钢板后还能继续穿透一块100mm厚的松木板,在使用钢芯穿甲弹时则能击穿III级防护等级以下(不包括III级)的防弹衣!因此警方防弹衣在交火中被悍匪使用54式手枪击穿的案例屡屡发生。▼下图为64式手枪所使用的7.62×17mm普通弹,它通用于64式手枪、77式手枪和67式7.62mm微声手枪。区分54式手枪和64式手枪所使用的子弹的方法我们来学习关于54式手枪和64式手枪的51式7.62×25mm和64式7.62×17mm两种相同口径不同规格手枪弹的知识:简单来讲51式手枪弹略长于64式手枪弹。51式手枪弹的全长34.4~34.9mm,弹壳长度为25mm,因此这类规格的子弹就称之为“7.62×25mm子弹”;64式手枪弹的全长24.4~25mm,弹壳长度为17mm,所以它称之为“7.62×17mm”。可见两种不同手枪所使用的子弹虽然口径相同,但长度是不一样的,所以现实中我们可以通过观察来区分两种规格的手枪弹,稍长的是54式手枪用的51式子弹,稍短的就是64式子弹。还有另外一种办法,那就是用手摸。由于我国制式手枪中使用了两种规格的7.62mm手枪弹,为避免在可视条件较差的环境中出现混用现象的发生,51式手枪弹在弹壳与弹丸的结合部位设计有两个凹孔,以便于射手在可视环境较差的情况下中对枪弹的辩识。射手在装弹时只要用手指触摸到弹壳上的凹孔即可确认该弹为7.62×25mm子弹,触摸时没有凹感则表示该弹不是适合的配用弹。▼下图为54式手枪和弹壳上有小孔的51式7.62×25mm普通的弹,不仅普通弹有小孔,所有这个型号的钢珠弹、橡胶弹、空包弹都有这个设计。每一种子弹都有它独一无二的特征,64式手枪弹虽然在外形上没有用于辩识的设计,但是它同样拥有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的特征,而且这种特征只有用过该枪的人才会知道。由于64式手枪弹除了配用于64式手枪以外还通用于77式手枪、62式微声手枪,辨别是哪一种枪械击发的64式手枪弹,64式手枪在使用该弹进行射击时会在弹壳上留下一个凹环,这种独特的设计十分便于警方在破案时对弹种行进目视辩识。综上所述我们得出这样的结论:中国警方所使用过的手枪型号里,54式和64式两款同为口径7.62毫米的手枪,它们最大的区别是外观尺寸和使用弹种两方面。外观尺寸上54式手枪又粗又大,64式手枪小巧玲珑;使用弹种上54手枪配用51式7.62×25mm子弹,64式手枪配用7.62×17mm子弹。为了便于辩识两种规格不同的子弹,54式手枪所使用的51式子弹和64式手枪所使用64式子弹都有自己独一无二的辩识特征。这两款手枪虽然并不适警察装备,但是对于我国安定的社会环境而言已经基本满足警方需求,在长达半个世纪的装备时间里虽然这两款手枪暴露出诸多问题,但是还在警方能忍受范围内,真切地盼望我国轻武器类防务和警务能早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民企参与、军民融合、警民融合,使防务装备和警务装备在竞争中发展,避免再出现因“拍脑门”而设计出各种奇葩装备的现象。▼下图为我国军工开脑洞设计出来具备“单手上膛”功能的77式手枪,它配用64式7.62×17mm子弹。对于一般的使用者来说肯定够了,如果说你玩大型的游戏,您长期做视频剪辑啊,可能会有一些吃力。对于90%以上的人,肯定是没有问题。
很难说它性能有多优秀...64式微冲只能说是当年时代环境下借鉴了各种成熟技术而产出的一支消音冲锋枪。一点点盘吧它很大程度上参考了56冲(AK),但由于机匣是铣削的,因此重量较大。握把、保险兼防尘盖,弹匣卡榫,甚至冲压的机匣盖也带有很明显的AK风格,折叠枪托则是直接用56-1的。在复进簧尾部还有一块缓冲垫用来减轻枪机后坐冲量。由于它是一杆冲锋枪,因此没用AK那种导气式,而是采用了较为简单的自由枪机原理,前冲式击发,这都是早期一竿子冲锋枪的常见原理。但前冲击发在机匣太脏,子弹装药差等情况下容易出现炸壳或者炸膛的风险。它发射的是基于7.62x25mm 51式手枪弹的亚音速版的64式微声弹,弹头质量7.9克(接近56式步枪弹),初速290-305m/s,弹头设计为步枪弹样式的尖头,钢芯,这主要是当年在抗美援朝时已经遇到身着M52尼龙防弹衣的美军,因此设计时考虑到了侵彻力。消音部件采用了比较常见的多腔室隔音消音原理,64的枪管末端开了4条9个总计36个泄压孔用来降低膛口的燃气压力。然后经由一个大膨胀室和由大到小的13个消音碗让火药燃气在途径时逐级膨胀,等喷出消音筒时,火药燃气的压力已经很低,以此起到降低膛口噪音的目的。64的射速一直被人吐槽,高达1000-1300发/分,这种射速在全自动时非常难控。消音的效果不错,夜间在50米处也无法见到膛口焰,用来抵近摸哨倒很合适。由于64也能发射标准的51式手枪弹,且消音器是个易损耗材,因此对越自卫反击战期间,战士们也会直接拆掉消音器当做普通冲锋枪使用。不过,这枪的准心和照门都在消音筒上,拆了的话没法瞄是个问题,但近距离泼水也无所谓瞄不瞄了。最后丢个Dboy枪炮世界站的参数我是萨沙,我来回答。很烂的手枪。击毙1个歹徒需要12枪的小砸炮?公安三大件之一64式手枪作者:萨沙本文章为萨沙原创,谢绝任何媒体转载关于64式手枪的文章已经很多了。作为警方的三大件,64式手枪已经使用接近40年,优点和缺点早已被说烂了。小砸炮击毙1个人需要12枪?听萨沙说说吧。52式公安手枪52式公安手枪64式手枪名气很大。太空员杨利伟就佩戴1支64式手枪,用于降落以后可能遭遇野兽或者歹徒的自卫。64式手枪的原形,是名气不大的52式公安手枪。52式公安手枪是继51式手枪以后(托卡列夫手枪的中国仿制品),中国第一款自产手枪。52式公安手枪是警察专用,仿造全世界赫赫有名的德国PPK半自动手枪。不错,PPK就是007詹姆斯邦德的配枪,希特勒自杀用的也是PPK。PPK早在1908年研发成功,时至今日仍然在大面积使用,已经超过100年。在今天的德国,一支PPK自卫手枪的售价大概是4000多人民币,并不算便宜。由此,足可见PPK性能的优秀。PPK不过,52式公安手枪却是PPK的粗劣仿制品。它采用和PPK相同的7.65毫米手枪弹,结构也大体相同,取消了弹匣的指托。缺少指托导致手枪的人机功效较差,影响了全枪的综合性能。更关键的是,在1952年中国军工水平过于低下,加工技术远远低于德国。资料中这么写:一位在公安战线上工作多年的老同志,据他的回忆,52式手枪加工甚为粗糙,武器内部加工后的刀痕遍布,与缴获的德制原版PPK比较,显得颇为寒酸。且防腐工艺也不过关,易锈蚀。当年一次蹲守任务,在草丛中埋伏了一天一夜后,发现手枪表面已经锈成黄褐色。所使用的钢材亦不合适,偏软,许多保存下来的52式手枪扳机护圈均有变形的现象。一款完美武器,完全被仿制的加工技术搞砸了。PPK同时,我国不能生产7.65毫米手枪弹,必须从国外(主要是东欧国家)进口,这自然不是长久之计。于是,52式手枪并没有大面积装备。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中国警察主要装备54式手枪和乱七八糟的各种缴获手枪。80年代,在剿灭东北2个持枪歹徒的枪战中,一名路过法警见义勇为,果断开枪。他手中的枪支,竟然是抗战时期日军使用的王八盒子手枪,使用了至少40年之久。结果该枪第1枪子弹没走直线,第2枪就卡壳,歹徒立即用自动步枪扫射还击,法警光荣牺牲。而在那个年代,这种王八盒子的杂牌枪并不罕见。一些偏远山区基层公安,甚至还用李向阳用的驳壳枪。杂牌手枪不谈,即便是54式手枪也有很多问题。技术上的不想多说,类似文章太多。54式手枪简而言之,54式手枪适合军用,它的威力太大,曾有1枪击中歹徒后,子弹穿过身体又将不远处1名群众脚掌击穿的例子。也有室内开枪后,子弹穿透歹徒腹部又连续跳弹2次,击碎另1个歹徒的头骨。所以,民警在城市中人多的地方,往往不敢使用54式手枪随便射击,怕造成误伤。同时,54式手枪的保险设计有问题,还是比较容易走火,不符合警用手枪的需要。在中国,大部分警察一辈子开不了几枪,手枪主要是威慑作用,走火只会打死自己。自然,54手枪的原尊托卡列夫手枪,是为了苏联在二战中取胜的军用武器。只要威力大加廉价还可以大量生产即可,没有必要过于考虑安全性。另外,54式手枪太大,不利于警察携带尤其不适合便衣隐藏枪支。现实的要求下,军方和警方都要求研发一种取代52式公安手枪的小型自卫手枪。五六十年代,军人是国家的第一位,所以这种手枪优先满足军队的要求。这样,在52式公安手枪或者说PPK手枪基础上,最终于1964年研发了64式手枪。64式手枪多说一句,期间的1959年根据苏联援助的马卡洛夫手枪图纸,我们自研了59式手枪。59式手枪对于加工要求很高,导致我国的产品质量很低,出现过很多走火事故。最终,59式手枪根本没有定型就直接淘汰了,前后不过1年,只装备军方少数高级军官和保卫部门。64式手枪的研制,是建立在我国成功生产7.62毫米手枪弹的基础上的。7.62毫米手枪弹和PPK的7.65毫米手枪弹的主要性能相似。区别是7.65毫米手枪弹采用半凸缘式底缘弹壳,弹壳底缘直径是9.06毫米,弹壳长17.3毫米。而64式手枪弹则是采用无凸缘式底缘弹壳,弹壳底缘直径是8.44毫米,弹壳长16.8毫米。原则上,7.65毫米的PPK手枪可以发射64式的7.62毫米子弹,但64式手枪不能发射7.65毫米子弹。扯远了。64式手枪是在52式和PPK手枪基础上的改进型。遗憾的是,64式手枪的综合性能显然不如原尊。更惨的是,明明是1964年就研发成功。因文革的影响,该枪一直没有大规模生产,直到80年代才开始量产装备军警。64式手枪有着很多优点,这基本都是传承PPK手枪而来。最大的优点,在于64式手枪的安全性较好。具体怎么好,类似文章很多,萨沙也不多说了。另外,64式手枪也具有快速反应能力。因为设计合理,该枪上弹匣的速度很快,便于持续射击。枪即便上了保险,只要子弹上膛,64式手枪也可以直接扣动扳机发射。对于随时可能遇到危险的警察,快速反应具有巨大的意义。另外,64式手枪的后坐力较小。以萨沙使用64式手枪打靶的经验来说,这枪很容易控制,连续射击也没有问题,比较容易训练。而54式手枪后坐力要大的多,枪身跳动明显,新手会有畏惧感。还有,64式手枪体积很小,重量轻,便于高级军官和警察长期佩戴。萨沙写过很多案件,中国歹徒购买制式手枪作案,基本都会选择64和77式。它们体积很小,可以随意放入裤袋中。几乎没有人会选择54式手枪,因为体积较大,不好隐藏。著名的董利案件中,董利就揣着1支64式手枪堂而皇之四处流传。因枪支体积小,董利根本不怕被人发现。总体来说,64式手枪大体满足了军队高级军官自卫以及警察的日常需要。不过,作为一款一战前的手枪延伸而来的产物,64式手枪也有很多问题。其一,就是威力不够。这主要是7.62毫米手枪弹的问题。根据我国的相关杀伤动能标准,杀伤人体所需动能为80焦耳,而杀伤马匹的动能则为180焦耳,所以该枪的枪口动能设定为220焦耳,其威力理论上能满足日常自卫的需要。实际上,这个数值显然有问题。彭加木他们在罗布泊的时候,曾经追猎过1只野骆驼。彭加木的队友,当过兵的陈百录用64式手枪射击:“我坐在5座车的后排,身上挂着64式手枪。这把枪从出发到现在从来没有用过,我把枪从车窗伸出去,瞄准,”陈百录说。“我扣了两下板机,一两米远的距离而且射出两颗子弹,它还在跑!”“车上的人都在叫,陈百录,你这当兵的,枪法咋这么差!”其实子弹是射中了。不一会,血随着野骆驼的跃动一下一下地往外喷。不行,得打脑袋!有人喊。陈百录再一次瞄准,一枪、二枪、三枪!“突然之间,野骆驼不跑了,回过身来,四腿杈开很大地站住,眼睛瞪着我们,一分钟,两分钟,十分钟,二十分钟,我们吓得大气不敢出,动也不敢动。突然,轰的一下,野骆驼倒下了”。看看,打一头野骆驼用了至少5发子弹,而且很可能是击中头部才致命的。即便如此,野骆驼也坚持了20分钟才倒下去。打大型动物这样,打人呢?而深圳2009年劫持人质案。面对吸毒产生幻觉的歹徒,2名特警使用64式手枪连续射击了12枪才将其击毙。根据视频显示,歹徒是中了5枪以后才向后摔倒的,前4枪不是没有打中就是击中没有效果。当时报道记载:黑衣民警探出头朝保安亭内望了一眼,但被歹徒发现。突然,歹徒发疯似地举起菜刀朝蹲在地上的人质郑某砍了下去。就在此时,一直躲在岗亭旁的白衣民警果断举枪向歹徒射击。第一声枪响后,歹徒被击中,身体下滑,但很快又站起来,举刀砍向人质。见歹徒还没有放下菜刀,白衣民警继续向歹徒射击……歹徒在中第三枪后仍然负隅顽抗,举刀砍向女人质。在这千钧一发之际,2名民警齐齐举枪向歹徒射击,“砰砰砰……”连续的枪响声中,歹徒终于倒下了。。万幸的是,歹徒吸毒过量,反应较慢,凶器也只是随手操起的菜刀。如果歹徒也是持枪或者神志清醒,这次解救人质的结果还很难说。这类的例子非常多,小砸炮的外号并不仅仅说该枪枪声很小,还有抱怨威力小的意思。资料中写道:一个巡夜片警抓获一撬门贼,贼用铁棍反抗,片警开枪自卫打光弹匣内6颗子弹,6发5中,但还是被贼击晕,片警第二天早上才苏醒过来,发现贼因为失血过多死于200米外的水沟里。自然,手枪威力小也是相对的。如果击中头部或者重要内脏,还是可以1枪毙命的。萨沙看过多个使用64手枪杀人和自杀的案例,这枪绝对打的死人。只是,通过对子弹的反复测试,认为这种弹药的停止率(一枪将敌人打的失去抵抗能力)是百分之五十几。而目前美国警察主流手枪的数值,均在百分之八十甚至百分之九十以上。萨沙的肥手另外,64式手枪就是人机功效不好。这个也很多人说过了。和52式手枪一样,64式取消了PPK弹匣的指托,握把厚度又小。这导致手掌较大的射手,小指头基本是悬空的,掌心也是悬空的,导致握枪非常变扭。不要小看这个问题,对于手枪使用是致命的。萨沙用64式手枪射击时,就觉得握枪比较变扭。萨沙因为遗传因素的手掌比普通男人要小一些,仍然觉得握枪很不舒服。如果手掌很大的军警,感受就可想而知。这不利于射击训练,也不利于射击精度。还有最大的问题,恐怕就是枪的重心不对。刻意减低枪支重量,导致枪的重心和PPK不同,上重下轻,射击时候跳动明显,严重影响了手枪射击的精度。客观来说,64式手枪在设计的60年代算是世界中流手枪,并不算很落后。在80年代,64式手枪相比众多世界名枪,早已过时了,应该淘汰了。就以装弹为例。在60年代,64式手枪可以装弹7发并不算少了,在今天就太少。也许,这就是新疆特警装备格洛克手枪的原因吧。79冲锋枪还存在的主要原因是存量巨大,而且配套的子弹多的要命,不消耗出去实在是划不来。从1979年定型,到1992年停产,79式冲锋枪生产了20多万支,产量高的年份1年就能搞出3万支,完全是当做廉价武器疯狂制造的,非常符合它的定位。生产这么多当然也要用出去,除了战争时期的部队装备外,79还被大量装备给武警、公安队伍和民兵,成了除56式冲锋枪外,地方上火力最猛的轻武器枪械。当然,因为设计上的原因,79式冲锋枪的问题相当多,主要集中在故障率频发和射速过高问题上。这两个问题实际又是一个问题,过高的射速造成了频繁的卡壳,偏偏因为它是款从56式上微缩而来的奇葩“导气式冲锋枪”,连供弹结构都设计的比较玄幻,采用了一种本应是工程性故障的,名为“偏火”的方式帮助降低枪弹卡壳问题。可想而知,这种凑合搞出来的东西能有什么好名声?79式的装备历程基本就是一路挨喷的历程,什么老卡壳啦、拉机柄割肉啦、射速过高啦、弹匣容量小啦、连发无准头啦、弹匣一摔就完蛋啦,很多很多。除了结构设计问题,还有很大部分责任应归罪于79式的生产工艺,相当一部分79都因为生产不合格而浪费了,而通过装备的部分,则也有很多加工不到位的情况,一个典型的问题就是弹匣,稍微变形就对不上口,实在太娇气。此外卡壳与51式手枪弹的关系也很大,许多子弹的底缘制作的并不标准,而质量高的弹药确实可以显著降低79的卡壳率。但当时国家的条件也就那样,不用79用什么?有段时间西方还真对我们敞开了怀抱,要什么可以买什么,轻武器也都送过来一一过目,但最后有哪种武器被选用了?一个也没有,国家更愿意把紧缺的外汇用在重武器、战斗机、先进技术这些方面,冲锋枪这种玩意儿能凑合也就行了,实在没闲钱摆弄什么MP5、UZI了。再说了,战争中79式表现的也不算太烂,出侦查任务时79往往是标配,它轻便,在山野中比较节省体力,发射也简单快速,熟练者可做到掰开挂上火就打,高达1000发/分钟的射速也保证了近距离时恐怖的弹雨泼洒能力。所以,难用归难用,79还算是能用得下去。公安、武警队伍也是没办法,执行的都是治安任务,总不可能掏出56式冲锋枪把人往死里打吧?那玩意儿喊着是冲锋枪,实际是突击步枪。而64、54这些手枪的威力又实在镇不住邪,没法在与犯罪分子的斗争中取得优势,那么79冲也就成了唯一的选择了。对公安武警来说,79冲也有个好处,它单发精度还可以。虽然使用的是手枪弹,但54、64这类手枪没谁能做到79那样的射程和精准,当用出经验之后,许多时候79冲都担任了“狙击枪”的角色,用来在不近不远的距离射杀嫌犯,表现的还挺好。51式手枪弹的存世巨大也是79冲被长期使用的一大要素,这种手枪弹仿自苏联托卡列夫7.62X25mm手枪弹,50式、54式冲锋枪都是采用这种弹药,简直要多少有多少,甚至早年还都是黄铜弹壳的,后期才换成了覆铜钢,每年光处理过期弹药都费劲,不赶紧打出去留着作甚?当然,64、85式也都是使用51弹的冲锋枪,但它们的覆盖面是远不及79式的。64式只是一款一体化的微声冲锋枪而已,它如果想达到较好的微声性能,则不能使用51式手枪弹,需要更换专门的64式7.62mm微声冲锋枪弹,所以这注定了它的局限性。不过64冲在战争中表现的很好,它的微声特性得到了一致的赞扬,所以这把武器的名声真的比79冲要好得多。但同样我们要看到64冲不好的一面,毕竟它是种结构复杂的老武器,重量较大,使用场景限制太大,且由于采用了一体式的消音器,它会因为消音器内部燃气积垢问题,打着打着就炸了。所有在战场上出现了一些无语的场景,某些消音器损坏得不到补充,或者消音器寿命到头的64冲,会被战士们拆掉消音器继续使用,这显然违背了微声冲锋枪战术本意。因为79、64冲都表现出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再加上它们的研发年代也实在太久远了点,所以军工部门干脆就想重新设计一款冲锋枪,再加上文革结束,为了新起炉灶,这才有了85式系列。85式包含了微声系列和常规系列两种,且零件可以互换,但它的设计其实并无新意,仅仅只是为设计一款比79更“正常”,比64“简单”的冲锋枪罢了,标准相当低,虽然也有一些厂家的竞争,但这会儿的中国军工水准其实也没啥好说的。上图.PM6385怎么上马的呢?那会儿也就9616厂和208所正经拿出了一个自己的联合设计,而其它厂的东西要么是仿制波兰PM63,要么是仿制以色列UZI,甚至连芬兰刚刚生产出的杰迪-玛蒂克GG95 9mm冲锋枪都仿制了。上图.仿制的GG95所有的这些仿制冲锋枪都有一个特征——小。它们几乎都是基于当时“时髦”的PDW潮流搞的东西,便于单手握持,小巧可以藏住,特别适合做副武器。但这恰恰是他们竞争不过85冲的地方,在那会儿比较保守的大佬们眼中,也就85式像把枪了,其它玩意儿都更像手枪的翻版:“两只手都捏不好,还打什么仗?坚决不要!”而且85冲还走对了条路子,他们绝不赶时髦,直接套最基本的最简单的技术,还尽量简化构造,这反倒与冲锋枪的本质不谋而合,于是85冲在后来的靶场演示时,性能没说多好,但可靠性都优于对手——山寨的波兰、芬兰枪都因为可靠性自动退场了。山寨的UZI据说表现的也不错,但还是上面那个意思,大佬们看不惯这种武器,还嫌它重,所以就把UZI拐到外贸武器那边去了。85当然也有缺点,它极端简化,连热护套都省,搞得极其容易烫手,过短的枪机行程加上比较快的射速,让枪支的握持设计感很差,与打56冲差不多,它只是比79强那么一些罢了。所以,85式确实很有点矮子里拔将军的意思,也确实承载了部队冲锋枪换装的意味,但85没赶上好时候,这款“中国版斯登”1985年定型,而自1983年开始军工都在铆足马力生产另一款经典武器“81式突击步枪”,比起弱一个级别的冲锋枪,显然突击步枪才是战时全军换装的大头。就这样,85冲的生产和装备给耽搁了下来,大规模投产延后了很长时间,也就加快生产了部分微声型号先期提供部队换装。与此同时,79冲还在发疯的生产,一直产到1992年才停下来。有意思的是,越到后面79式的产能越嚣张,那个3万1月就是1991年爆发的,要不是92年给停了,它还能生产这个数字,这其中的问题就耐人寻味了。战争一打完,武器生产自然就得给经济建设让道,85冲也就更没法得到快速的生产了,再加上79冲数量这么多,还都是崭新的,怎么可能不再拿着多耍几年呢?本来由着正常的脚步,85冲迟早也会换装到部队,但这个时候还有另一件事——海湾战争刺激到了国内的军界,大量先进的武器、战术被运用,多国部队杀得伊拉克人屁滚尿流,部队结结实实的给上了一课,一番内部探讨的风云之后,新的强军理念替换了旧有的某些思路,冲锋枪这种被证明淘汰的武器是不适合大规模出现在战场上的。而且当时还有个新武器在酝酿中,1989年208所已经开始着手研发95式自动步枪,国内这段时间前后轻武器界都在为新一代小口径步枪忙得不可开交,之前就有87式等多种步枪设计,你85冲一个“中国版斯登”谁看得上?于是,85冲的大规模换代便不再可能,虽然它在05式换装的这段时间里一直都在装备和生产,却始终没能取代79的数量地位,甚至连“脸熟”都没混到就黯然下场了。05式冲锋枪则是另一种不同的概念,它一种5.8mm的“枪族式”冲锋枪(尽管这个族有点名不符实),连外形都造得与95系列近似,性能也是杠杠的,更适合部队装备,错过时代的85冲也就只能卷起铺盖走人了。央视曾经做过这么一档节目——用坦克炮打钢板!在这档节目中,一共为坦克设置了10道钢板墙,坦克在500米以外射击,结果这10道钢板墙全部被击穿,而击穿这些钢板的坦克炮就是15式轻型坦克装备的105毫米坦克炮,试问,印军装备的俄制T-90S型主战坦克的装甲有10层钢板这么么厚吗?很显然,答案是否定的。不仅T-90S型主战坦克的防护装甲没有那么厚,世界上任何一款主战坦克的装甲都不可能造得这么厚,换句话说就是:世界上没有任何一款坦克能承受15式轻型坦克的105毫米坦克炮在500米以内的射击。105毫米坦克炮究竟有何过人之处呢?其实在其“华丽”的性能背后藏着一段另国人感到非常心酸的故事:上世纪80年代,我国开始陆续引进西方先进的军事装备技术,其中就包括坦克炮技术。我们在引进德国120毫米滑膛坦克炮的同时还向英国提出引进L7型105毫米线膛坦克炮的意向,用来装备我们的69式主战坦克和59D中型坦克。但是英国佬是特别的傲慢啊,嘴上不说,但心里是100个不愿意的,所以对这个事情的态度十分消极。心灰意冷之下,奥地利居然主动提出向我国出售B1型105毫米线膛坦克炮意向!这可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两国一拍即合,奥方以“十分友好”的价格向我国转让了全套B1型105毫米线膛坦克炮生产技术和专利。奥地利B1型105毫米线膛坦克炮的技术源自于英国的L7型105毫米线膛坦克炮,基本上除了命名不同以外,其它指标完全一样!至此我国才算是拥有了西方先进的线膛跑技术,出钱人家都不愿卖,真的太不容易了。然而我国成功仿制奥地利B1型105毫米线膛坦克炮以后发生了意见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性能不达标!奥地利原版样炮可以在1000米的距离上击穿400毫米厚的均质装甲钢,而仿制的国产炮却无法击穿,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我们从以下几点来继续分析。▼下图为装备英国L7型105毫米线膛坦克炮的美国装甲突击车,该型火炮性能实在太好了,曾经是我国可望而不可求的火炮,好在现在我们已经实现大批量生产,要不然15式轻型坦克就该没炮可用了,或者就向印度一样,根本就无轻型坦克可以装备。国产105毫米坦克炮的华丽转身——81式105毫米高膛压线膛坦克炮我国在仿制奥地利B1型105毫米线膛坦克炮出现威力下降的现象,这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如果不能很好地解决,那么国产105毫米线膛坦克炮研发项目极有可能会像120毫米滑膛炮研发项目那样被国家下马。经奥地利工厂代表以及中方工作人员共同研究发现,出现威力下降的原因是国产发射药性能不过关导致的(早发现的话120坦克炮项目就不用下马了),奥地利原版样炮在发射欧洲制造的炮弹发射药时膛压达到460兆帕,而使用国产发射药时膛压只有390兆帕,相同的12升药室容积,国产发射药产生的膛压竟然低于进口发射药70兆帕,这个差距太让人吃惊了。奥方代表提出的解决方案是让我方继续谈判,同时引进发射药技术,然而国防科工委的回复却是要求我国军工人员自行解决发射药问题,不能再发射药技术上受制于人!要不然将来打起仗来是一件很被动的事。然而发射药技术的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缓慢积淀过程,不可能在一朝一夕之间有所突破,但是坦克炮的研发又是一个十分紧迫的任务(中苏之间可能爆发大规模战争),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中方提出一个惊世骇俗的解决方案——增大药室容积!把原来的12升药室提高到16升,使其成为真正意义上的“高膛压”坦克炮。这个方案实施后得到的效果就是膛压提升到了500兆帕!要知道德国120毫米滑膛炮的最大膛压也不过520兆帕而已,口径只有105毫米线膛坦克炮的膛压就接近了大口径坦克炮的膛压,奥方代表直接惊掉下巴砸在脚面上。经测试,高膛压的国产105毫米线膛坦克炮在发射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时初速达到了1500米/秒,1000米距离上能够击穿600毫米均值钢装甲,500米距离上更够击穿800毫米均值钢装甲!这就是该炮在央视节目中能一炮击穿10层钢板的原因。该炮于1981年定型,故而命名为81式105毫米线膛坦克炮。高膛压带来的高初速固然能够提高威力,但是新问题也随之出现——火炮身管寿命因此降低了。奥地利原版样炮的设计寿命是600发,而国产高膛压型的寿命只有300发!而此时恰逢我国炮钢电渣重熔技术获得突破,于是在1983年时改用国产高性能炮钢以及重新设计身管保护装置以后,寿命终于达到原版水平,改进型又被重新命名为83式105毫米线膛坦克炮。至此,国产105毫米线膛坦克炮从下马边缘完成了定型批量生产的华丽转身,该型坦克跑由于性能优越,成为我国产量最高、应用最广泛的火炮(没有之一),它装备了各种型号的坦克、自行反坦克炮、装甲突击车等等平台,其中就包括专门中来装备高原机械化部队的15式轻型坦克。▼下图为配备国产83式105毫米线膛坦克炮的79式中型坦克,由于在国产化过程中进行了大量改进设计,从外形上来看已经脱离了英制原版L7的外部特征,俨然一门新型火炮,而且其药室容量达到了16升,威力已经远远超过原版炮了。T-90S型主战坦克不具备低于15式轻型坦克105毫米坦克炮射击的能力15式轻型坦克搭载的主炮为105毫米坦克炮,该型火炮就是国产高膛压线膛坦克炮——83式国产105毫米线膛坦克炮,它在发射国产105mm硬质钨合金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时能在1000米的距离上击穿600毫米均值钢装甲,那么问题就来了:印度陆军装备的T-90S主战坦克是否具备在1000米距离上承受15式轻型坦克105毫米坦克炮的射击呢?我们先来看看T-90S主战坦克防御水平:该型坦克的防御手段有两种,第一、装甲防御;第二、光电主动防御。其中光电主动防御指的是“窗帘-1”型“红眼”防御系统,它主要是针对激光制导、红外制导的反坦克导弹,对非制导的炮弹不起作用,所以我们在这里就不提它了。装甲防御是指坦克所披挂的防御装甲,它包括均值钢装甲、复合材料装甲、爆炸式反应装甲,T-90S主战坦克的车体正面为均质钢装甲为倾斜22°、厚200毫米的均值钢装甲,外加爆炸式反应装甲,防御水平相当于600毫米均值钢装甲;炮塔正面为倾斜60°、厚400毫米的均值钢装甲,外加倾斜20°安装的复合材料装甲,防御水平相当于600毫米均值钢装甲;侧面装甲为80毫米厚、后部为40毫米厚的均值钢装甲。可见T-90S主战坦克防御水平最高的部位为车体正面和炮塔正面,然而一旦与15式轻型坦克的交战距离缩短到1000米时,这两个部位都会被15式轻型坦克的105毫米坦克炮击穿,所以说T-90S型主战坦克不具备低于15式轻型坦克105毫米坦克炮射击的能力,为了提高战场生存能力,T-90S主战坦克必须保持大于1000米的交战距离,否则任何一部位遭到15式轻型坦克射击时结局只有一个——被击穿。▼下图为央视直播105毫米坦克炮500米打10层钢板的视屏截图,T-90S主战坦克的装甲再厚也没有实验中这10层钢板厚,所以在实战中一旦遭到15式轻型坦克的105毫米坦克炮所发射的穿甲弹击中时必然会被击穿。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第一、15式轻型坦克配备的105毫米坦克炮是国产83式高膛压线膛坦克炮,该炮技术源自于英国L7型线膛坦克炮,在国产化过程性能中得到了进一步的优化,火炮膛压达到了500兆帕,是同类装备中威力最大的坦克炮,由于性能优越,该型坦克炮被广泛应用到许多武器平台上,包括15式轻型坦克,是应用最广泛的国产火炮。第二、国产83式高膛压线膛坦克炮由于膛压极高,在发射105mm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时炮口初速达到了1500米/秒,高初速赋予了炮弹高动能,在1000米的距离上能够击穿600毫米厚的均值钢装甲,500米距离上能击穿800毫米厚的均质钢装甲,而T-90S主战坦克最厚的装甲防御部位只相当于600毫米,因此当交战距离在1000米以内时15式轻型坦克105毫米坦克炮可以击穿T-90S主战坦克任何一个部位。结语很多读者认为虽然15式轻型坦克配备的105毫米坦克炮可以在1000米距离内击穿T-90S主战坦克,但是T-90S主战坦克的125毫米滑膛炮更能在2000米距离上击穿15式轻型坦克,这次算来还是我军的15式轻型坦克吃亏啊。不得不承认,如果仅仅是纸面性能的比较,那么我军的15式轻型坦克无疑是吃亏的,但事实并非如此,因为15式轻型坦克是我国应部队要求研发的一款专门针对空气稀薄的高原地区使用的重型装备,该型坦克在实用中证明了它极高的高原适用性,深受一线部队好评。而T-90S主战坦克就糟糕了,在平原地区时,它那1200马力的发动机尚能给予坦克较好的机动性,然而高原地区的氧含量只有平原地区的60%~70%,进入高原以后的T-90S主战坦克只能以8公里/小时的速度进行机动,与15式轻型坦克20公里/小时的机动速度相比,它简直就是个“残疾”,试问:失去机动性的坦克还能发挥重型优势么?这也是印度最近又向俄罗斯提出紧急采购轻型坦克要求的原因,然而印度却被告知这个星球上只有中国拥有现役轻型坦克,除此之外还有美国在研的轻型坦克,如果非要采购,那只能向中国提出申请,又或者再等5~10年,当美国的轻型坦克研发成功以后向他们采购!当然,这是后话了。▼下图为美国通用动力公司展示的新型轻型坦克样车,它也配备105毫米线膛坦克炮,只不过型号仍然是英国L7型坦克炮,从外形上来看,该型坦克大量参考了我国的15式轻型坦克设计,这是老美第一次转过头来摸着我军的石头过河,看来印度只能等5~10年以后去买美制轻型坦克来抗衡我军的15式轻型坦克了。54式和64式两款手枪分别仿制于苏联TT-33“卡托列夫”手枪和德国PPK “瓦尔特 ”手枪,两种型号均为军用自动手枪,由于我国并无专门为警用研制的制式武器,因此又被当做军警两用武器,目前我国警方仍然装备着这两款手枪。54式手枪和64式手枪的口径均为7.62毫米,但是所使用的子弹是不相同的,54式手枪配用51式7.62×25mm手枪弹,这种子弹俗称“卡托列夫手枪弹”,是主流苏式7.62毫米口径武器的“标准弹”,地位相当于9毫米“帕拉贝鲁姆”北约标准手枪弹;而64式手枪配用64式7.62×17mm手枪弹,该型子弹是我国专门为64式、77式这种小威力手枪研发的“贵族手枪专用弹”(64式手枪最初只配发将官或赠送国际友人,77式只配发师级以上军官),是7.62毫米口径枪弹中威力最小的子弹。配用的子弹不同是54式手枪和64式手枪最大的区别,同也体现出两款手枪不同的杀伤力,54式手枪在发射51式7.62×25mm普通弹时初速较高,穿透力非常强,可在近距离击穿III级以下(不包括III级)防护等级防弹衣,被香港警方称为“大黑星”;而64式手枪在发射64式7.62×17mm普通弹时枪口动能仅为220焦耳,无论是杀伤力还是穿透力都十分有限,因此才在我国警界得了一个“小砸炮”的外号。▼下图为正在枪库中清点武器装备的警官,读者朋友们能否看得出他正在检查的那一排枪是54式还是64式?欢迎在评论区分享答案。警用54式手枪和64式手枪在外观上的区别由于我国长期无警察专用型号手枪,因此这里所说的“警用54式和64式”与军用型并无区别,警察手里就叫“警用”,军人手里的就叫“军用”。54式手枪和64式手枪在外观上最大的区别就是尺寸,54式手枪全枪长195毫米,空弹匣状态下重量为0.85千克,弹匣装填满8发子弹状态下重量为0.94千克,外观酷似美军装备的M1911手枪;64式手枪全长152.8毫米,空枪重量为560克,弹匣容量7发。两种手枪除了外观尺寸有着巨大区别,在制造工艺上的差别也非常明显。54式手枪在定型时正逢我国建国伊始,军事工业十分落后,不论是材料还是加工工艺都达不到苏联TT33手枪的生产要求,而且军队对制式手枪的需求非常迫切,该型手枪在苏联原型枪的基础上做出了大量修改,说白了就是降低了工艺制造要求,因此54手枪外观与苏联TT33原型枪相比略显粗糙。▼下图为苏联原厂出品的54式原型枪——TT33式手枪,如此精湛的工艺是54式无法与其相提并论的。而在研发64式手枪时我国经过10年的发展,轻兵器工业已经形成相对完整的体系,冶金、制造等工业也快速发展起来,因此该枪在生产工艺上与54式相比较有了很大的改善,而且为了体现出它“贵族”特性,64式手枪经过特殊工艺处理后外观十分精美,握把上还有花纹浮雕,部分用于赠送国际友人的特制版在枪身上还刻有铭文,甚至还有镀金、镶金或者干脆使用金、银等贵金属制作的定制版。所以54式手枪和64式手枪在外观上的区别不仅仅是尺寸和造型,生产工艺更是天差地别,如果把54式手枪比作一名粗犷的蒙古壮汉,那么64式手枪就应当是婀娜的江南女子。下图为正在警察手中把玩的64式手枪,尽管加工工艺相对于54式而言已经进步了许多,但是相较于二战德国原厂生产的原型枪瓦尔特PPK而言差距十分明显。54式手枪与64式手枪在威力上的区别根据我国的相关杀伤动能标准,杀伤人体所需动能为<80焦耳,而杀伤马匹的动能则为<180焦耳,研究人员参照国外有关武器的性能,量化武器的战技指标,将我国手枪枪口动能定为180~220焦耳之间。64式手枪的枪管长度为85mm,膛线数量6条,在发射7.62×17mm手枪弹时膛压约为123MPa,弹丸初速为280米/秒,枪口动能220焦耳,有效射程50米。该枪在实验中能射穿距离25米远的2毫米厚均质钢板、7厘米厚的木板、4厘米厚的砖墙、25厘米厚的土层,但由于弹丸动能过小,虽然能有效杀伤无防护生动目标,但是停止作用不明显,比如民警在缉毒和反恐执法行动中曾出现多起使用该枪连续命中罪犯躯干3枪也未能击毙的案例,更有国外军警使用该枪作战时出现无法击穿目标防弹衣的尴尬现象。54手枪是枪管长116mm,膛线4条,在发射7.62×25mm手枪弹时最大膛压平均值为210MPa,子弹初速为420米/秒,枪口动能520焦耳,精确射击距离50米,有效杀伤距离100米。54式手枪是一款纯粹的战斗型枪械,其原型枪TT33经历了二战洗礼,成为54式手枪后在我国经历了出朝鲜战争以外的所有共和国战争。它的特点就是威力大、穿透力强、射击精度高,在50米内使用普通弹时可击穿3mm厚的均质钢板,弹丸穿透钢板后还能继续穿透一块100mm厚的松木板,在使用钢芯穿甲弹时则能击穿III级防护等级以下(不包括III级)的防弹衣!因此警方防弹衣在交火中被悍匪使用54式手枪击穿的案例屡屡发生。▼下图为64式手枪所使用的7.62×17mm普通弹,它通用于64式手枪、77式手枪和67式7.62mm微声手枪。区分54式手枪和64式手枪所使用的子弹的方法我们来学习关于54式手枪和64式手枪的51式7.62×25mm和64式7.62×17mm两种相同口径不同规格手枪弹的知识:简单来讲51式手枪弹略长于64式手枪弹。51式手枪弹的全长34.4~34.9mm,弹壳长度为25mm,因此这类规格的子弹就称之为“7.62×25mm子弹”;64式手枪弹的全长24.4~25mm,弹壳长度为17mm,所以它称之为“7.62×17mm”。可见两种不同手枪所使用的子弹虽然口径相同,但长度是不一样的,所以现实中我们可以通过观察来区分两种规格的手枪弹,稍长的是54式手枪用的51式子弹,稍短的就是64式子弹。还有另外一种办法,那就是用手摸。由于我国制式手枪中使用了两种规格的7.62mm手枪弹,为避免在可视条件较差的环境中出现混用现象的发生,51式手枪弹在弹壳与弹丸的结合部位设计有两个凹孔,以便于射手在可视环境较差的情况下中对枪弹的辩识。射手在装弹时只要用手指触摸到弹壳上的凹孔即可确认该弹为7.62×25mm子弹,触摸时没有凹感则表示该弹不是适合的配用弹。▼下图为54式手枪和弹壳上有小孔的51式7.62×25mm普通的弹,不仅普通弹有小孔,所有这个型号的钢珠弹、橡胶弹、空包弹都有这个设计。每一种子弹都有它独一无二的特征,64式手枪弹虽然在外形上没有用于辩识的设计,但是它同样拥有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的特征,而且这种特征只有用过该枪的人才会知道。由于64式手枪弹除了配用于64式手枪以外还通用于77式手枪、62式微声手枪,辨别是哪一种枪械击发的64式手枪弹,64式手枪在使用该弹进行射击时会在弹壳上留下一个凹环,这种独特的设计十分便于警方在破案时对弹种行进目视辩识。综上所述我们得出这样的结论:中国警方所使用过的手枪型号里,54式和64式两款同为口径7.62毫米的手枪,它们最大的区别是外观尺寸和使用弹种两方面。外观尺寸上54式手枪又粗又大,64式手枪小巧玲珑;使用弹种上54手枪配用51式7.62×25mm子弹,64式手枪配用7.62×17mm子弹。为了便于辩识两种规格不同的子弹,54式手枪所使用的51式子弹和64式手枪所使用64式子弹都有自己独一无二的辩识特征。这两款手枪虽然并不适警察装备,但是对于我国安定的社会环境而言已经基本满足警方需求,在长达半个世纪的装备时间里虽然这两款手枪暴露出诸多问题,但是还在警方能忍受范围内,真切地盼望我国轻武器类防务和警务能早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民企参与、军民融合、警民融合,使防务装备和警务装备在竞争中发展,避免再出现因“拍脑门”而设计出各种奇葩装备的现象。▼下图为我国军工开脑洞设计出来具备“单手上膛”功能的77式手枪,它配用64式7.62×17mm子弹。对于一般的使用者来说肯定够了,如果说你玩大型的游戏,您长期做视频剪辑啊,可能会有一些吃力。对于90%以上的人,肯定是没有问题。我是萨沙,我来回答。不加枪托,就是手枪。加了枪托,就勉强可以当做卡宾枪了。其实,毛瑟军用手枪或者说盒子炮有一个版本就是这种卡宾枪,无法是有了枪托,加长枪管而已。手枪是用于50米内近战的利器,但只是自卫而已。除了城镇战以外,很少有人敢用手枪去进攻的。这主要是手枪射程太近,而军事作战很多都是在100米外,手枪射程不足。抗战初期,国军一些将军的警卫连大量装备盒子炮。然而,实战中,警卫连往往会吃大亏。因为日军步兵班都是长枪,可以在100米外彻底压制盒子炮!毛瑟军用手枪或者说盒子炮最大的特点在于,射程比普通手枪远的多。这主要在于它的枪管要长很多,普通型号也在132毫米以上。而我军的64式手枪,整个枪长才不过155毫米。普通的手枪,一般在25米内精度还是不错,50米距离精度就有所下降。但毛瑟军用手枪有效射程可以在150米,还能保证一定的精度。同时,毛瑟手枪基本型装弹10发,用弹匣的装弹20发,这就是一杆卡宾枪了。什么是卡宾枪呢?其实就是是枪管比普通步枪短,子弹初速略低,射程略近的较轻便的步枪。再说细一点就是短步枪!二战卡宾枪是缩小的步枪,甚至可以全自动射击。手枪用于自卫,卡宾枪是可以用来进攻的。至于为什么盒子炮要装枪托?就是装卡宾枪啊!它主要可以保障持续射击的精度。卡宾枪是需要连续单发高速射击的,持续射击如果用手枪,枪跳动的厉害,快速射击根本办不到。采用枪托以后,连续瞄准射击会容易很多,大大提高了射击精度。所以,原则上作为手枪使用,毛瑟军用手枪是不需要枪托的。只有作为卡宾枪时,它才会装上枪托。

加了枪托的毛瑟驳壳枪盒子炮到底性能能提升多少


文章TAG:64式轻坦攻略  15式轻坦哪个厂家生产  攻略  哪个  厂家  

相关文章

  • 荒岛的王制作东西方法

    荒岛的王制作东西可以选择艾利克斯,他能用道具做出新道具,当他的技能激活后,能够把兰姆酒、木棍、木炭道具进行制造,制造的都是比较珍贵的药品。..
  • 风暴之城重铸封印方法

    我们获得封印需要通过挑战关卡打败所有敌人获得,随后我们退出主页面选择“封印”按钮,在出现的页面中选择我们需要重铸的封印,重铸封印是需要一些道具资源的,随后我们点击确认重铸就可以了。..

猜你喜欢

关于帝一应用 | 联系方式 | 发展历程 | 版权声明 | 下载帮助(?) | 广告联系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11-2022 帝一应用 www.diyiapp.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晋ICP备2023025288号-1

帝一应用所有资源均来自用户上传和网络收集整理,版权归原公司及个人所有。如有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网站编辑和QQ联系,我们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谢谢!
本站点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