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玩什么棋牌?古人主要玩围棋,象棋,麻将牌这三种。玩,是人的天性。中国历史上有400多位皇帝,会玩的不在少数,本文挑几位有名的扒一扒,大家图一乐。围棋是古代时侯尧发明的。(九月己巳,渔于积水池,舟覆,救免,遂不豫)作为一个皇帝,你说朱同学是不是很会玩啊?更多人生励志小故事请直接关注我!。
古代人玩什么棋牌?
古人玩什么棋牌?古人主要玩围棋,象棋,麻将牌这三种。围棋是古代时侯尧发明的。据今4000多年历史。据先秦典籍《世本》记载,“尧造围棋,朱舟善之”。围棋现在传播到了世界各地,现在下围棋有名的是聂卫平。象棋。我们今天下的象棋是宋朝时改良过的,宋以前就有,但没有炮。宋朝以后才增加了炮。象棋可称国棋,中国人人都会下象棋,就是水平有高底之分。
明朝、清朝还出了关于下象棋的古谱书。一本叫《桔中密》,一本叫《梅花谱》。我曾经看过这两本古谱书,也打过谱。可以说象棋棋艺突飞猛进,水平提高很快。民国时期下象棋的高手有杨官璘。现在下象棋的高手是胡荣华。麻将牌。麻将可称国粹。不但我们中国人爱打麻将,现在外国人也爱打麻将。麻将是明朝浙江人“万丙朝”发明的,浙江话““万丙朝””就是读“万饼条”。
将麻有“万”,有“饼”,有“条”。他发明麻将是为了纪念梁山好汉一百零八将。每一张麻将牌代表梁山好汉的一位人物,九条就是九龙鞭“史进”。在这些梁山好汉中有来自各个地方的,所以就有了麻将“东”“西”“南”“北”“中”。这些梁山好汉一百零八将的出身有富贵的,也有贫穷的,所以就有了麻将牌“发财”和“白版”。麻将牌中的“发财”代表人物就是大富豪“卢俊义”。
古代有什么喝酒小游戏?
"酒逢知己千杯少”中国人喝酒注重气氛,酒礼与酒令更是古来有之。古代的投壶、射覆,复杂而又高雅,现代"哥俩好、五魁手"的划拳酒令更是简单而又有趣,这些都是酒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让你的酒桌徒增几份雅趣。文雅一点就是行酒令行酒令,是筵宴上助兴取乐的饮酒游戏,一般推举一人为令官,余者听令轮流说诗词、联语或其他类似游戏,违令者或负者罚饮,所以又称"行令饮酒"。
饮酒行令,不仅要以酒助兴,往往还伴之以赋诗填词、猜迷行拳之举,要求行酒令者敏捷机智,有文彩和才华。行酒行令既是古人好客传统的表现,又是他们饮酒艺术与聪明才智的结晶。最早诞生于西周,完备于隋唐,流行于士大夫中。古人与我们现在在酒桌上玩摇骰子一样,古人也偶尔会想一些“益智小游戏”来玩,藏钩、射覆、牙牌、猜枚都属于此类。
藏钩也称“送钩”,简便易行。参与的一方将“钩”藏于手中或匿于手外,握成拳状让另一方猜度,猜错罚酒。就像现在的“猜有无”一样。射覆则是要先分队,也叫“分曹”,先让一方悄悄把东西藏在器皿下让另一方猜。唐代诗人李商隐大概是精于此道,才会写下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的诗句。
能喝酒玩乐玩一宿然后直接上班,这体力也真不是吹的。牙牌就是麻将,明朝盛行的玩法是猜麻将的点数。猜枚则是从藏钩、射覆发展而来的,不仅要猜有无,还要猜单双,猜数量,猜颜色,抓的东西也更加常见,随便一把瓜子、松子,就地取材,随时可以玩起来!划拳可能拿着工具玩儿有点不够爽利,喝酒还是划拳最过瘾。猜拳这事儿,最早可以追溯到汉代的“手势令”,自古玩法一脉相承,都是用若干个手指、手势代表某个数,两人出手时各报一个数字,若恰好有人报的数字为二人比出的数字之和,则为赢家,输的就要喝酒喽。
明代盛行的姆战则是划拳的简化版,规则类似斗兽棋,双方出手指比大小,拇指胜食指,食指胜中指,以此类推,最后小指胜拇指。《浮生六记》中记沈复曾“拇战辄北,大醉而卧”,看来沈复当时的运气和手法都不是很好。投壶射覆,划拳捻牌射箭比武,歌舞助兴,这些都是最初级的玩法。《周礼》有 “燕射,帅射夫以弓矢舞”的记载,想来颇有气魄——搭弓射箭,谁输谁喝,倒也不失为鼓励骑射的好手段了。
但是,要喝个酒还要专门找块场地准备一堆弓箭,实在是太麻烦了,更何况还有不会射箭的人呢,于是人们简化出了老少咸宜的投壶——以铜壶代替靶子,投箭取乐。玩法虽然不同,难度却不见得降低,毕竟还有人在壶外面放上屏风玩“盲投”,或者背对壶玩“背投”呢。汤匙令、拧酒令除了这种颇有技术又富有竞技意味的游戏,古人喝酒时候有一些玩法也是相当的简单粗暴。
历史上有哪些会玩的皇帝?
玩,是人的天性。皇帝也是人,自然也不例外。只是,与我们普通百姓相比,他们不仅会玩,而且还玩得很有创意很有内涵,简直可以成为“玩耍达人”或者“发烧友”。中国历史上有400多位皇帝,会玩的不在少数,本文挑几位有名的扒一扒,大家图一乐。唐玄宗李隆基:歌舞达人唐玄宗李隆基的人生大体可以分为两个部分,前半生主要是治国理政,开创了“开元盛世”,后半生主要是和杨贵妃玩儿歌舞。
唐玄宗“性英断多艺,尤知音律”。他能演奏多种乐器,如横笛、琴、拍板、羯鼓、琵琶等等,其中最擅长演奏羯鼓。他的艺术造诣非常高,宫廷里很多歌舞,都是他自编自导,甚至自演,比如《霓裳羽衣曲》(即《霓裳羽衣舞》)、《滴仙怨》、《雨霖铃曲》等。尤其是《霓裳羽衣曲》,是唐朝大曲中的法曲精品,唐歌舞的集大成之作,直到现在,它仍无愧于音乐舞蹈史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开元二年,唐玄宗创置“梨园”,这是一种设立在禁苑梨园中的宫廷音乐机构,它以专门学习(教习)法曲为主。玄宗十分看重梨园,一有机会就到梨园指挥乐人排练。如今,大家称呼戏曲演员为“梨园子弟”,就是源自于此。唐玄宗玩歌舞,玩成了“梨园”祖师爷,妥妥的一枚“歌舞达人”。宋徽宗赵佶:书画达人宋徽宗赵佶不似唐玄宗的“工作玩乐两不误”,他人生的主要信条就是“玩”。
也因为“贪玩”,最终和他的儿子宋钦宗一起被金兵俘虏,葬送了北宋王朝。他对蹴鞠、玩鸟、赏石一类的玩乐事几乎是无一不知、无一不精,特别是诗、画方面,拥有超高的艺术天赋和造诣。宋徽宗的绘画爱好十分真挚,他成立了翰林书画院(即当时的宫廷画院),并以画作为科举升官的一种考试方法,每年以诗词做题目曾刺激出许多新的创意佳话。
这些将画家的地位提到在中国历史上最高的位置,也极大地刺激了中国画意境的发展。宋徽宗还是著名的《清明上河图》第一位收藏者。宋徽宗不仅擅长绘画,在书法上也有很高造诣。他传世的书法作品很多,楷、行、草各种书法作品皆流于后世,且笔势挺劲飘逸,富有鲜明个性,同时,他还自创了独树一帜的“瘦金体”,瘦挺爽利,侧锋如兰竹,与其所画工笔重彩相映成趣,《采芳依翠萼诗帖》便是其中的杰作。
宋徽宗书画成就,不仅古代皇帝中首屈一指,即使在正儿八经的艺术家圈子里,也称得上颇有成就,“书画达人”可谓名至实归。明熹宗朱由校:木工达人明熹宗朱由校玩的爱好比较单纯——木工,他做的漆器、床、梳匣等器物精巧绝伦;甚至还亲自设计制作房屋建筑等。明熹宗对木工的痴迷,已经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他发明了折叠床,还制作了中国最早的喷泉。
对于折叠床的发明,史书上有确切记载,说明代天启年间,匠人所造的床,极其笨重,十几个人才能移动,不仅用料多,样式也很普通。明熹宗便自己琢磨,设计图样,亲自锯木钉板,一年多工夫便造出一张床来,床板可以折叠,携带移动都很方便,床架上还雕镂有各种花纹,美观大方。《寄园寄所寄》评价说“明熹宗天性极巧,癖爱木工,手操斧斫,营建栋宇,即大匠不能及。
”真正的鬼斧神工。朱由校如果不是出生在帝王家,肯定能成像鲁班那样纯粹的受人敬仰的“木工达人”。然而,他并没有那么幸运,大明王朝在他这双“能工巧匠”的手上,已然摇摇欲坠。清高宗乾隆——全能型玩家这一位大家都是最熟悉不过了,不像前几位专注在“某一领域”孜孜耕耘,最终成为这个领域的“优质玩家”。乾隆皇帝的爱好极广,绝对当得上全能型的玩家,“达人”的帽子可不是一顶两顶。
诗歌达人:乾隆是一个高产诗人,一生写了42250首诗,平均每天写两首(就说你服不服,咱连日更都做不到啊……)全唐朝2700多位诗人做了300年的诗,也只留下48900首,可见乾隆在诗歌方面的“造诣”。收藏达人:乾隆的收藏,多到连他自己都数不过来了,于是命大学士专门编撰了一部纪录他所收藏物品的书籍——《石渠宝笈》,目前就在故宫的陈列馆里。
乾隆皇帝尤其爱收藏玉石,其中有一件“大禹治水”的玉山,将玉料从新疆经水路运到北京,后又转运到扬州,制成后又运回紫禁城,就先后用去10年时间。这座玉雕,高九尺五寸,重一万零七百多斤,堪称玉器之王。现在这座玉山就放在北京故宫博物院里,接受游人们的检阅。旅游达人:这个不多说,六次下江南,尽览江南风情。印章达人:乾隆的印章有一千多枚,凡经他收藏的书画艺术品,每品鉴一遍都要盖一次印。
其中唐朝画家韩干画的一幅《照夜白图》,活活被乾隆盖上了50多枚章子——不知道这位韩画家地下有知,对这样的知己会是何等的感激。海淘达人:乾隆对西方传达了洋玩意儿同样充满热情,如今的博物馆中,还有他穿西装、戴假发的画像,也有一些他玩过的钟表、望远镜等东西。当然,在继承了康熙、雍正给他留下的丰厚的家底,乾隆时期,大清朝达到了“康乾盛世”的顶峰,这也为他的贪玩增加了更丰富的内涵。
古代皇帝有什么娱乐活动?
皇上们的娱乐活动其实还挺多的,毕竟是土豪级别的有钱人嘛,这在治国理政的空余时间也是要放松一下身心。总的来说呢,皇上们还是挺会玩的,养几个唱歌的跳舞的都是小case,我们就暂且放下这些不表,说一些比较冷门的娱乐活动。康熙独爱数学康熙喜爱数学的程度简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他特地召集了一帮数学家为他做事,甚至还从国外引进了一批数学家。
康熙皇帝不仅参与编撰了几部数学著作,而且还独自研究出了三角形边长的独门解法(“若所设者为积数,以积率六除之,平方开之得数,再以勾股弦各率乘之,即得勾股弦之数”)。康熙甚至写了两篇数学论文,分别叫《御制三角形推算法论》《积求勾股法》,而且他每天要学习数学两三个小时。蹴鞠蹴鞠原本只是流行在民间的活动。《史记》中记载着这样一件事:项处这日被扁鹊诊断出了重大疾病,病例上明确的写着“切记不能进行高强度活动”,可这位患者非是不听啊,看完病就跟人家踢球去了,最后踢完球后开始吐血出汗,没多久就去世了。
可以说项处是第一位球迷了。宋代算是蹴鞠发展的巅峰,宋太祖赵匡胤跟宋太宗赵匡义都是极度狂热的球迷。蹴鞠表演甚至成为宫廷表演的一环,皇宫里甚至还花钱组建了支足球队。高俅也算的上是靠足球上位的第一人。高俅某日被派去给宋徽宗,当时的端王送东西,结果碰巧宋徽宗赵佶正在踢球。赵佶看到了高俅眼中的不屑,提议跟高俅来一场球赛。
而后,很明显的,草根高俅被赵佶选入了国家队,从此平步青云。雍正:喜欢cosplayCosplay这种是真的不只存在于二次元的世界,更存在于我们的四阿哥胤禛的生活中。不过他那不全算cosplay,应该叫体验生活。四阿哥经常把自己打扮成农夫啊,或带着斗笠身披蓑衣亲自耕地,或头顶烈日赤足在土地中前行。雍正胤禛的扮成农夫的所有行为都被形象的绘制成图册,成了当下流传于世的《雍正耕织图》。
作曲家:李煜李煜大概是五代十国时期的方文山,没事就喜欢写个词什么的。他亲亲媳妇回娘家省亲了,他想哪,填个词纪念一下,于是一首《长相思》诞生了。李煜也没啥别的爱好,没事就爱写个歌词啥的,可惜最后把南唐给写没了。后来也是因为写了一首词,把赵匡胤惹恼了,赐了他一杯毒酒。本回答系时拾史事原创,微信公众号:historytalking严禁未经授权的转载及搬运。
中国古代哪一位皇帝最会玩?
是明武宗朱厚照。我们不妨一一列举朱同学的小故事,来看一下他是否是皇帝里面最会玩的:1、朱同学不能生育,所以没有子嗣,虽然和许多人做过许多快乐的事,但他还是没有儿子。但他并不捉急,女人他有很多,所以儿子也会有的。于是他认了一百多个干儿子,比谁的儿子都多。你不服不行。2、朱同学并不励志做一个好皇帝,他比较喜欢寻找自我。
所以很多同学认为微服私访最好,朱同学也这么认为。他从北京游玩到南京,一路都要寻访名胜古迹。由于他的壮志未酬,放着皇帝不想干了,想当大将军,于是在大明江山北部,给自己取了别名,就叫朱寿。给自己封了官,名曰“总督军务威武大将军总兵官”。威武大将军朱寿同学,自降一级,从皇帝变成了将军,还是自封的,他很喜欢这种感觉。
3、那天,应州被蒙古大军围困了。紧急汇报,朱同学知道后,没有紧张,没有埋怨,相反,他十分亢奋。大家都知道,朱寿自封将军,是真的要当将军,不是说着玩的。有这么个好机会,他一定要运用自己的军事智商战胜对手。应州被围困,那就太好了,给了朱同学表现的机会。朱同学带着大军,对蒙古小王子一顿猛槌,竟逼得蒙军撤军,史称“应州大捷”。
4、打完仗,朱同学很满意,他对自己的战绩也很自豪,于是开了个会,让大家选举“谁是最牛逼的”。大臣说,当然是您最牛逼!朱同学一看,既然大家都这么认为,那我也就不客气了。他加封了自己,当了大明朝的太师。5、宁王朱宸濠见朱同学这么二,觉得可以反,可以轻易夺到皇位。于是他在南昌起兵,却不料被一位神人给干掉了。
这个人就叫王阳明。王阳明给朱同学写信,说宁王的谋反我已经搞定了,什么时候可以押解京师啊?大臣们就看出一个道理,那就是,朱同学压根儿就不想让王阳明独贪这个捉拿匪首的功。于是他们向朱寿同学建议,不如让王阳明把宁王放了!为什么要放呢?因为朱同学想亲手抓住宁王。本来宁王已经像这样押着了:朱同学不愿意。但见他带着一帮穿着铠甲的人,将宁王团团围住,然后让人打开宁王的枷锁,由他亲自将宁王扑倒,意思是“要犯是我抓的”。
扭送前列,敲锣打鼓,班师凯旋。就这样,他过了一把亲手捉拿要犯的瘾。6、后来朱同学非要亲自撒网捞鱼,收网的时候太使劲,一不小心,船翻了,他也掉水里了。他呛了几口,喝了不少水,好在被侍卫救了起来,可惜已经被淹得差点儿断气。回北京以后不久,就得肺病死掉了。(九月己巳,渔于积水池,舟覆,救免,遂不豫)作为一个皇帝,你说朱同学是不是很会玩啊?更多人生励志小故事请直接关注我!。
2023-08-25 / v3.1
2023-08-25 / v1.0.3
2023-08-25 / v1.0.1
2023-08-25 / v2.19.1
2023-08-25 / v1.2.0
2023-08-25 / v2.0.1
2023-08-25 / v1.5.1
2023-08-25 / v4.4.0
2023-08-25 / v1.0.03
2023-08-25 / v5.6.6
2023-08-25 / v1.2.20230810
2023-08-25 / v2.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