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宿命的时刻终于到来,另一艘潜艇U-81号发现了英国舰队,16时36分,距英国舰队4000米距离上,U-81号向英国舰队齐射了4枚鱼雷。德国U-205号潜艇率先发现了英国舰队,并向“皇家方舟号”发射3枚鱼雷,但无一命中,“皇家方舟号”逃过一劫。
926型潜艇支援舰怎么样?
近日,阿根廷潜艇近海沉没将近一周,仍然没有得到有效救助的新闻并没有在军迷圈引起多大反响,这无疑是和阿根廷国力弱小,无人关注是分不开的,但是,潜艇沉没的救生难度也不是一般国家能够承受的。中国是一个潜艇使用、制造大国,在历史上,中国海军也曾发生过潜艇重大沉没事件,极大的救生难度和惨重的教训让中国在潜艇救援舰的发展方面非常上心。
926型潜艇支援舰是中国在2010年服役的新型、近万吨级潜艇救援装备,搭载英国产LR7型救生潜艇。中国926型潜艇支援舰总体性能处于当今世界先进水平,至今为止,至少服役三艘。当今世界潜艇大国不在少数,能够做到像中国这样在潜艇支援舰艇上如此下功夫、并取得系列化成就的国家就是凤毛麟角了。926潜艇支援舰尾部绞车装置能将救生舱下放至水下300米深度,一次能从潜艇中救出18名船员。
俄国海军为什么非常注重潜艇?
俄国海军为什么非常注重潜艇?俄罗斯的战略核潜艇在世界上属于先进武器,特别是“北风之神”战略核潜艇号称万吨的排水量,其载弹量多,水下航速快、噪音低,是俄罗斯的镇国武器,也是抗衡美国的杀手锏。题主所问俄国海军为啥特别注重潜艇?我认为一是俄罗斯由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制裁,国内经济不景气,2019年GDP只有1.5万亿美元。
是美国年GDP总量的十二分之一,是印度的二分一。经济上不去,国防支出就少。2019年俄罗斯的军费预算只有480多亿美元。这么少的军费制约了该国的武器更新换代,所以大多数武器还是前苏联的旧式装备。二是俄罗斯用发展核潜艇抗衡美国是明智的选择,核潜艇装载着大量核弹头的导弹,深藏在美国周边海域,照样能构成对美国的威胁。
被称为“大洋黑洞”的基洛级潜艇名副其实吗?
据环球网报道,俄罗斯国防部刚刚宣布将使用最新型的636.3型“华沙女人”级柴电动力潜艇来加强波罗的海舰队的水下作战力量。第一艘建造的潜艇已经被命名为“彼得罗扎沃茨克”号,俄军认为636.3型潜艇很适合波罗的海,并将成为遏制西方对俄罗斯侵略的有效工具。根据《消息报》军事部门的消息人士透露,未来将在俄海军波罗的海舰队服役的第一艘636.3型潜艇,目前正在准备铺设龙骨,该艇被命名为“彼得罗扎沃茨克”号,项目施工合同是在去年签署的,预计建造3~6艘。
为波罗的海舰队建造的潜艇将按照最新改进的设计建造,与已经在黑海舰队和太平洋舰队服役的636.3型潜艇相比,作战效率更高。“华沙女人”级(也称为基洛级)潜艇是俄罗斯常规潜艇舰队的主力潜艇。其中636.3型的“华沙女人”级常规潜艇的第三代改进型,由俄罗斯“红宝石”中央设计局研制。“华沙女人”级常规潜艇的出口型号曾提供给印度、中国、阿尔及利亚和越南等国。
从2010年到2016年,俄罗斯为黑海舰队建造了六艘潜艇636.3型,目前已经全部服役。首艇“新罗西斯克”号(B-261)等多艘潜艇还参加过实战,在黑海和地中海发射“口径”巡航导弹打击了叙利亚境内的极端组织目标。随后俄罗斯开始为太平洋舰队6艘同款潜艇,第一艘“勘察加-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号在2019年底进入太平洋舰队服役,第二艘“沃尔霍夫”号在2020年底服役。
整个批次的六艘潜艇将在2024年完成建造。636.3型被公认为是世界上噪音最小的常规潜艇,拥有“大洋黑洞”的美称。配备了最先进的惯性导航系统、现代化的自动作战、信息和控制系统以及包括先进鱼雷、潜射反舰导弹和“口径”对陆攻击巡航导弹在内的强大武器。由于北约在俄罗斯边境附近的存在和扩张,给俄海军带来了新的挑战和威胁,因此波罗的海舰队任重道远。
5月下旬俄军正式确定在波罗的海舰队补充最新型的柴电潜艇,使其水下作战能力与舰队的任务范围相匹配。尽管俄罗斯还有更先进的677型“拉达”级常规潜艇,但该艇实际上已经下马了,在未来几年内都不会建造该艇。达拉级的最关键改进就是放弃了双壳体设计、转向单壳体潜艇。拉达级是目前俄罗斯最先进的常规潜艇,最大的特点是采用了单壳体的结构设计。
与使用双壳体结构的基洛级常规潜艇相比,拉达级的排水量更小、内部空间更大,机动能力更强。不过拉达级的设计很失败,俄军方曾在2011年11月宣布拉达级潜艇未达到要求,因此不予接收,已建成首艇用作试验平台,后续建造计划取消了。因此俄罗斯又回到了636.6基洛级的成熟型号的老路上。如今波罗的海舰队的潜艇已经过时,急需替换。
驻扎在喀琅施塔得的俄海军波罗的海舰队第123潜艇旅,目前仅有2艘能航行的老式877型基洛级潜艇,其技术性能已经十分落后。现代常规潜艇是强大的武器。对俄罗斯来说,636.3型潜艇将能够在波罗的海显示出良好的作战效果,潜艇将封锁波罗的海海峡,从而关闭通往海洋的通道。636.3型潜艇属于第三代柴电潜艇,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安静的潜艇之一。
它们的长度为74米,排水量超过3.9万吨,可以潜入300米深处,巡航范围可达7500英里,主要武器是鱼雷、反舰导弹和“口径-PL”巡航导弹系统。636.3项目潜艇的最大特点,这是一艘完美的水声综合体,可有效用于广域侦察和监视。636.6潜艇配备了最新的水声和雷达设备以及现代化火控系统,水下行动对于提供俄军侦察和破坏行动非常重要。
由于远洋舰队规模的日益缩小,俄罗斯目前正积极加强近海防御,尤其是波罗的海、黑海、鄂霍茨克海等海岸线复杂崎岖海区的防御力量。波罗的海舰队第36大队的小型导弹舰的重新武装已接近完成,装备了最新的22800和22631型轻型护卫舰。今年还有计划在加里宁格勒附近部署一个营的“堡垒”岸舰导弹系统,装备P-800“缟玛瑙”超音速反舰导弹,能够攻击600公里范围内的敌舰目标。
而X-35“舞会”岸防导弹系统将被部署在圣彼得堡附近。636.3型潜艇最有威慑力的武器是能够发射“口径”巡航导弹,从而成为一个发射半径至少为1500公里的对陆打击平台,极大地扩展了俄罗斯海军的打击能力。“口径-NK”巡航导弹主要从鱼雷发射管发射,射程可达1500公里。波罗的海舰队的636.3型潜艇服役以后,只需要部署在加里宁格勒州的波罗的斯克军港,完全不用出港,就可以用巡航导弹打到伦敦和巴黎等西欧大城市。
俄罗斯潜艇在北极发射导弹,难道不怕几米深的冰层吗?
当然怕,但正因为如此,俄罗斯核潜艇进化出了自己的独门绝技:水下破冰。 北冰洋冬季有73%的面积被冰封,冰层的平均厚度达到了3米,就是到了夏季,依旧有57%覆盖着冰层。但北冰洋又对俄罗斯水下核战略有巨大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两点:一是北冰洋厚厚的冰层隔绝了各种信号,美国的反潜飞机和卫星根本找不到隐藏在冰层下的潜艇,这对俄罗斯核潜艇冲破美国在各个海峡的封锁去远洋战备巡航非常有利。
二是俄罗斯弹道导弹核潜艇在北冰洋巡航有巨大的战略意义。从北极中心的极点到美国纽约的直线距离只有5550公里,若能从北冰洋发射弹道导弹,可极大压缩美国的反应时间,提高突防成功率。北冰洋是俄罗斯水下核打击的捷径但在冰封海域核潜艇水下发射导弹显然是行不通的,只能破冰之后上浮进行水面发射,但核潜艇的隐蔽性决定了不可能与破冰船编队航行,破冰的事只能由核潜艇自己搞定。
而且冰层下的潜艇也是无法接收到外部信息的,即使是为了具备冰封海域的通信能力,俄罗斯核潜艇也必须拥有破冰能力。那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呢?俄罗斯核潜艇采用了模仿北极地区弓头鲸破冰的“鲸背式”破冰设计。弓头鲸是一种属于鲸目的海洋哺乳动物,成年个体长度可达21米,体重190000公斤,作为哺乳动物,弓头鲸也是用肺呼吸,就像人类游泳需要憋气一样,它每次入水通常只能待9~18分钟,为了在冰封海域换气,弓头鲸能用长度可达5米的巨大三角形头部撞破60公分厚的极地海冰,俄罗斯核潜艇就是基于这一自然现象进行的仿生学设计。
生活在北极的鲸鱼进化出了水下破冰能力但核潜艇水下破冰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至少要做到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外形,核潜艇要有坚硬而又向上凸起的“鲸背”顶破冰层,上浮前,需要将雷达天线和潜望镜等各种外置设备收进围壳,将艇艏舵缩回艇内,围壳舵90度偏转呈竖直状态,减小破冰压力增加强度。台风级核潜艇还更进一步,专门还设计了巨大的整流基座。
首先接触冰面的围壳有特殊的外形和材料要求二是材料及结构。指挥台围壳顶部要用轻而坚硬的钛合金材料,还要有合理的结构设计,使破冰时的冲击力能够均匀的传递至艇身,台风级围壳下巨大的整流基座就起到了这样的作用。台风级核潜艇的指挥台围壳和上层建筑甲板有很强的破冰加强结构,可以凿穿3米厚的冰层上浮,只有专门设计的核潜艇才能具备这样的破冰能力三是有强大的上浮力量。
俄式双壳体核潜艇有巨大的储备浮力,除了主压载水舱,还有“特设压载水舱”,在快速排放所有压载水舱的情况下,俄式核潜艇可获得足够上浮速度和力量用来破冰。破冰是俄罗斯核潜艇的拿手好戏而美国核潜艇普遍采用单壳体设计,储备浮力本身就与俄罗斯潜艇有很大差距,这往往意味着上浮破冰力量不足。在北极活动的美国海狼级核潜艇的“康涅狄格”号也曾尝试过破冰,却被卡住了指挥台围壳,既上不来,又下不去,最后不得不用人工凿开冰面才得以脱困。
这也从反面证明潜艇破冰并不容易。被困的康涅狄格号四是要有相应的传感器和操作技巧。潜艇上浮破冰前要用专门的声呐系统来探测冰层的厚度,还要用特殊设备观察冰层的底部,尽量寻找底部平坦又不太厚的冰层破冰上浮。核潜艇的破冰能力是有限的,俄罗斯的台风级核潜艇可以破3米左右的冰层,这在全球属于最强的了,而美国的潜艇破冰能力不到1米。
潜艇号称水下杀手,为何二战时日本潜艇却一直在打酱油?
首先,日本和德国的舰队构建不同,日本的水面舰只远远强大于德国,不论是航母还是战列舰,它的战列舰大和号吨位达到了7万吨,舰炮口径480毫米,而德国建造的俾斯麦号战舰吨位为满载52000吨,而且日本的航母舰队和舰载机也远远多于德国,因为他在水面实力较之美国有优势,所以就不太重视水下潜艇的应用,虽然它的潜艇规模也在世界前列。
而德国对付的是英国,英国主要依赖于海上运输补给,所以潜艇就当仁不让的成了它掐断海上运输补给线的最佳选择。而日本对付的中国和美国,美国虽然远离本土,但是它的海外基地很多,补给线不是薄弱环节。反过来这恰恰是日本自己的软肋,所以日本就把海上作战当成了舰队最重要的使命,而把自身运输补给的任务交给了潜艇来完成。
如果俄罗斯出动潜艇在地中海与美军舰队较量,谁的胜算大?
目前俄军可以快速部署到地中海的潜艇部队只有以黑海内的克里米亚半岛塞瓦斯托波尔为基地的俄海军黑海舰队第4潜艇独立旅,该旅目前仅装备有5艘“基洛”级常规动力潜艇。距离地中海最近的俄攻击型/战略核潜艇是远在北冰洋的北方舰队,但若其南下驰援黑海战区就必定会通过北大西洋。一旦开战,北约在北大西洋强大的反潜兵力与完善的早期反潜预警系统SOSUS会使进入该海域的俄军潜艇陷入极其危险的境地,况且北约还控制着地中海的出海口直布罗陀海峡。
由此可见地中海内的水下战斗只能依靠前文提到的5艘“基洛”级潜艇。相对,部署在地中海以及大西洋北部海域的美军常备舰队是第6舰队,拥有一支导弹驱逐舰中队与三支核潜艇中队,其中有两支都是攻击型核潜艇中队,必要时还可以调遣部署于美国东海岸的杜鲁门号航母战斗群与其组成一支颇为强大的海上兵力,远远不是苏联解体之后弱小的俄黑海舰队可以与之抗衡的。
同时,受制于地理因素,一旦黑海出海口博斯普鲁斯海峡遭到美军封锁,黑海舰队甚至无法前往地中海作战,而就算当前俄军可以在叙利亚拉塔基亚海军基地部署潜艇,仅仅5艘常规动力潜艇也不是美军第6舰队的对手。俄海军目前在叙利亚的活动,只是为了保住供其使用的军港,执行一些诸如向没有反抗能力的反对派、极端武装发射巡航导弹的任务。
意外沉没的库尔斯克号潜艇有哪些秘密,为何许多国家都想打捞?
“库尔斯克”号属于前苏联“奥斯卡”级第四代导弹核潜艇,作为前苏联登峰造极时期的产物,水下排水量2.4万吨,2000年8月12日在训练时因遭遇鱼雷爆炸,引爆了鱼雷舱炸沉于巴伦支海108米深的海底。这一深度,就西方打捞技术来说,根本不困难,然而俄罗斯怕是一旦技术泄露的话,对国家安全的危害,是致命性的。事故发生后,西方多国表现出极出的兴趣,都表示出有能力去打捞施救的意思,因为当时情况不明,但按技术推断,潜艇上的118名官兵还有生还的可能,照设计几天时间没有问题。
时间就是生命,8天之后,经过与挪威协调,俄方同意挪威潜水员下水施救。被发现为时已晚,打开了升降口,巨大的气团蓬勃而出,在判断艇员毫生还的可能后,救援工作终止。终止是终止,不可能不打捞,首先要使逝者安息,其次为了看守核潜艇机密,一年后再次联系好了荷兰一家打捞公司,俄罗斯方面也改装了一艘驳船,负责打捞艇体前段,此一段为武器舱。
因艇体巨大,只能锯为两断,两断均被成功打捞出水。为此俄罗斯花费了1.3亿美元之巨,约相当于整个北方舰队全年的军费。牺牲沉痛,代价堪谓巨大,此事得到了较好的处理,然而仍然被指,可能有些技术,比如结构,舱内布置,发生了无可奈何地泄露。“奥斯卡”是北约给起的绰号,在俄称为“安泰”,其中核心技术一大堆,包括结构,都是其积几十年之功而打造的看家绝学,没有是次事故,可以说西方对此一无所知。
印度对美国开放其租借的俄制“阿库拉”级核潜艇,就遭到了俄罗斯很大的抗议。其中各种型号的导弹和鱼雷充塞,高低频声呐一大堆,以及各种雷达,电子对抗设备等琳琅满目,如果任西方捞了去,可以说比天都大,诚然是根本不可能之事。当不可能成为可能时,俄罗斯只能选择技术泄露最少的一种可能,想来也是一件无奈之事,当年虚弱,只能说一声叹息。
俄罗斯别尔哥罗德号潜艇发射波塞冬双核鱼雷,美国有办法拦截吗?
据俄罗斯卫星网8月1日消息报道,俄罗斯国防部宣布,即将开始测试“别尔哥罗德”号核潜艇,这种核潜艇将成为首个装配有核动力“波塞冬”无人潜艇的载体,据悉别尔哥罗德号可以携带最多6艘波塞冬进行作战。俄罗斯军方毫不掩饰对它的信赖,就连俄罗斯总统普京都亲自下场为波塞冬做宣传,声称在俄罗斯的核武器面前,美国的核防御措施就是一张一捅就破的纸,尤其是在海底。
海军发展需要大量的时间以及巨量的资金投入,只有拥有雄厚国力并选对了海军发展方向的国家,才能拥有一支强大的海军。应该承认,美国海军抓住了以空制海这个发展、关键,打造了大量的航母编队,因而掌控了决定性的大洋作战能力。为了制衡美国海军,苏联和现在的俄罗斯只能选择发展强大的反舰武器,寻求抵消美国海军的海上优势。
当年,苏联海军的反航母核心为奥斯卡-II级核潜艇使用大量花岗岩反舰导弹进行齐射,奥斯卡-II级当年被宣传为可以轻松消灭一支航母编队,同时顺手把区域的潜艇也解决干净。但随着时间流逝,今天的奥斯卡-II级对航母的威胁正日益下降,俄罗斯需要寻求新的对抗航母的手段。此次俄军测试的“别尔哥罗德”号核潜艇,其实是奥斯卡-II级巡航导弹核潜艇的最新一艘,也是九艘该级核潜艇的最后一艘。
奥斯卡-II级是目前全世界火力最强大的攻击核潜艇,以巡航导弹为主要武器,用于攻击水面目标和陆上目标。“别尔哥罗德”号在奥斯卡-II级的基础上进行了部分改进,包括取消了原本奥斯卡-II安装的24枚超音速反舰导弹,利用多余出来的空间安装一个新的舱室,并重新设计了中心部分,这样一来便可以携载更多特种装备。改装之后,原本就是个庞然大物的奥斯卡-II级变得更加巨大,长度扩大了30米,总长度达到184米,比一艘055级驱逐舰还要长,总排水量增长至3万吨,比一艘小型两栖攻击舰还大。
俄军为了提升“别尔哥罗德”号的生存性能,据悉对其进行了静音性能方面的提升,虽然程度未知,但考虑到奥斯卡-II级原本就是一款生存性能较好、静音性能极强的潜艇,在苏军971级“鲨鱼”级核潜艇和美军海浪级出现之前,它是世界上最安静的核潜艇。这个水平到了今天也勉强足够,毕竟美俄核潜艇上世纪80年代的顶尖水平,到了今天也没有几个国家达到。
而“别尔哥罗德”号最大的作用,显然还是发射“波塞冬”无人潜艇(核鱼雷)。俄罗斯方面的数据显示,“波塞冬”由于具有核动力推进系统,速度可以超过200公里/小时,航程不受限制,且潜深可达1000米。如果俄军宣称的高速和大潜深没有太大水分,那么波塞冬确实是现代水平无法拦截的。配备核弹头之后,掀起的巨浪确实足以瞬间消灭美军航母。
相比之下,原版的奥斯卡-II级使用24枚花岗岩导弹,虽然号称射程最大达500公里以上,但那需要中继制导帮助,且需要高空高弹道飞行,突防效果不佳。即使是升级版本采用新的SS-N-26“缟玛瑙”反舰导弹,其超低空突防模式下射程仅120公里,高空突防也不过300公里,对美军航母的威胁虽然也不小,但今天看来这样的突防能力但并非是决定性的,也不可能再对一整支舰队造成毁灭性打击。
英国皇家方舟号航母,号称不沉的战舰,为何被德国潜艇一炮击沉?
英国人对航母的防护性有着更加严格的要求。1937年4月13日,家方舟号航空母舰正式下水,这是是二战爆发前英国皇家海军造价最昂贵的军舰。该舰最有特色的是其坚固的舰体结构和强大的装甲防护。飞行甲板被设计为强力甲板,铺设了厚重的装甲,这在航母中也是不多见的。其装甲总重量达到2850吨,号称是不沉的战舰。然而,就这么一艘战功赫赫,性能优异。
异常坚固的航母,却在1941年11月13日殒没于一枚鱼雷之手。当时,“皇家方舟号”和“百眼巨人号”两艘航母担任向马耳他岛运送战斗机的任务。在完成任务返航途中,遭遇了U艇的伏击。德国U-205号潜艇率先发现了英国舰队,并向“皇家方舟号”发射3枚鱼雷,但无一命中,“皇家方舟号”逃过一劫。但宿命的时刻终于到来,另一艘潜艇U-81号发现了英国舰队,16时36分,距英国舰队4000米距离上,U-81号向英国舰队齐射了4枚鱼雷。
这4枚鱼雷只有一枚命中目标,却结结实实地在“皇家方舟号”右舷舰体中部结结实实地炸了个大口。有资料说,巨大的爆炸产生了长约35米的大洞。当然,这个数字可能夸大了,以二战德军广泛使用的G7e T2型鱼雷为例,其战斗部也不过200KG,并不足以产生如此大的破洞。作为对比,2000年美军“科尔号”驱逐舰遇袭事件中,没有装甲的“科尔号”,在500KG左右当量炸药的直接爆破下,水线也只不过开了个12米左右的口子。
而且,命中“皇家方舟号”的鱼雷,只造成了1名水兵的死亡,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这枚鱼雷对舰体伤害其实不算大,“皇家方舟号”的防鱼雷夹层应该起到了作用,破洞和舰体裂缝加在一起有35米倒是有可能的。但是,偏偏就这枚看似不至于致命的鱼雷,却让“皇家方舟号”逐渐走向死亡。由于航母吃水普遍较深,在水下造成这样的破口,堵漏是堵不住的,最通常的做法是对破损舱室采用排水泵进行排水,同时加固周边舱室舱壁、水密门,想尽一切办法限制进水蔓延。
可是,“皇家方舟号”的舰员在损管战斗方面的表现就远不如他们的美国同行。由于限制进水不利,大量海水涌入机舱,锅炉和主机被迫停机。机舱这样空间巨大的舱室进水后,又形成面积很大的自由液面,加剧了航母的倾斜。更要命的是,“皇家方舟号”虽然下力气加强装甲防护,但对舰船损管至关重要的电力系统设计冗余却做得不够,因为该舰的发电机全是汽轮发电机,在锅炉停止供气后,全舰丧失电力供应,消防泵、排水泵都无法使用了。
舰长坚决保船的决心也显得不足,受损后早早地下达了全员弃舰的命令。虽然随后护航的驱逐舰靠帮为其损管工作提供电力,大马力拖船也从直布罗陀赶来,在13日夜间甚至还一度恢复了电力系统与锅炉机组工作,但始终没有能够有效地限制海水的蔓延。14日凌晨4号锅炉组爆炸,这时一切都已无法挽回。6时13分,“皇家方舟号”开始侧倾,并翻转后沉入海底,一代名舰的航迹就此终结。
潜艇在海里,怎么判断前方的情况?比如前方有巨大海带群怎么看到?
谢谢邀请!兔哥回答:潜艇做为一款水下兵器,战斗是它主要的任务,也是设计制造它的动力来源,既然是武器就要具备适合作战环境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有效的执行作战任务。潜艇在水下航行对于自己的位置、航路上的敌情、海底地形以及障碍物的感知能力都有系统性的要求,潜艇如果不具备这种能力不就成了瞎人骑瞎马了吗。潜艇在茫茫大海中是如何判断方向和前进道路上的障碍物的呢?下面兔哥说说这个问题。
潜艇在水下航行时,对于前方的探测主要是通过声呐来实现,我们知道普通的无线电信号和雷达电磁波都不能穿透海水,潜艇声呐是唯一的一个探测手段,声呐和雷达功能类似,只不过是传播的介质不同而已,雷达是空气中传播,声呐是水中传播,原理都是波束碰到目标体后回传回来。潜艇声呐会发出声波信号,当碰到障碍物时反射回来,如果声呐信号发射出去没有回声,证明前面一定距离内没有任何障碍物。
如果接收到了声呐回传信号就证明有障碍物了,声音信号间隔越短证明距离障碍物越近。潜艇就是这样来判断前方是否有障碍物的,也是这样来搜索敌方潜艇的。上图就是潜艇声呐作用图,潜艇身体上有探测前方、两侧、上下的声呐设备,现在的声呐设备通过计算机就可以实现屏幕显示,能够感知到障碍物的位置、距离、性质、大小等等信息,声呐就是潜艇的耳朵,通过把听到的信号经过计算机处理变成可视信号,潜艇也就等于有了眼里。
潜艇的声呐虽然好用,但也不能总用,这一点和战斗机火控雷达一样,谁先开启雷达谁先暴露位置,潜艇更是如此。潜艇如果不开启声呐不就成了瞎子了吗?没这么简单。潜艇上的声呐有两种模式,一个是主动声呐,也就上面兔哥所讲的,还有一个就是被动声呐,被动声呐和战斗机上面的雷达告警装置原理一样,本身不打开雷达,但能接受雷达信号,判断出目标位置。
潜艇被动声呐也是这样的,被动声呐既能接受对方声呐信号,也能接受障碍物所产生的声波信号。海水是涌动的,很多障碍物与海水摩擦会发出声音信号,潜艇被动声呐能够接收到这些水声信号,通过计算机解算出地形,障碍物的距离和大小特征。如果海水风平浪静怎么办,有办法,潜艇都有一个航路规划路线,有一个活动范围,并不是进入海里就像鱼儿一样撒开花的瞎跑,而是有一个路线和航行区域,这些区域都是提前经过探测的,有海底地形图。
我们总是能听到什么海洋科考船,海洋探测船等等,很多都是干这个的,海底地形图属于绝对机密,潜艇又是怎么做到自己在哪里的呢?一个是老方法,罗盘,类似于指北针,这也是所有船舶普遍使用的。罗盘导航也就是现在惯性导航的一部分,不过潜艇上的惯性导航仪和计算机是组合使用的,把航行角度度经过计算显示出来。惯性导航仪由潜艇上的加速度计,测出潜艇运动的加速度,通过计算机解算出航速,航程,同时解算出潜艇所在的经纬度、纵横摇角、速度、航行距离和航向等导航参数。
潜艇航行深度主要是深度表,类似于压力表,潜艇不同深度海水压力不同,并不是一个复杂的东西。惯性导航仪有一个缺点,就是产生累积偏差,需要修正,常规动力潜艇航程近,而且上浮时间多,能够通过卫星导航进行修正,或是通过无线电导航仪进行修正,核潜艇长时间呆在水里怎么办呢?目前长波台是潜艇导航、通讯的利器,核大国都有长波台,长波台是唯一的能够实现水下通讯、导航等等任务的电台,能够对一万海里以上航程的核潜艇进行导航、定位、通讯,潜艇不需要浮出水面就可以进行信号接收。
不过长波台可不是谁都玩得起的,造价高昂。下面说说题目所谓的海带对潜艇的影响;首先海带能够食用,既然能食用也就不会是硬物,海带是一种水生植物,通常是浅海水域,并且是成片的生长。海带生长的地方潜艇很少去,即便去了也无所谓,海带很柔软,也很脆弱,特别容易断,对潜艇造成不了伤害。对于潜艇而言,海带并不可怕,而一些渔网,绳索更让潜艇害怕,这些东西能够缠住潜艇的螺旋桨,一但被缠住就会使潜艇推动效率降低,并且噪音增加,更重要的是能使螺旋桨失去作用。
2023-12-20 / 1.1
2023-12-19 / 6.0.1
2023-12-19 / 6.0.1
2023-08-25 / v3.1
2023-08-25 / v1.0.3
2023-08-25 / v1.0.1
2023-08-25 / v2.19.1
2023-08-25 / v1.2.0
2023-08-25 / v2.0.1
2023-08-25 / v1.5.1
2023-08-25 / v4.4.0
2023-08-25 / v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