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长千里,在无启之东。不过在大洋彼岸的周琦,却依然在做着紧张的训练。在《山海经》的记载当中,烛龙是纵钟山之神,住在北方极寒之地,身长千里。随后,一个名叫渤海的国家在白山黑水间冉冉升起,其光芒也在东北亚闪耀了整整200年。在朝廷废“勃极烈制”,建中央集权体制;在地方压缩“猛克安制”适用范围,设立路、府、州、县地方行政机构;在人才选拔上,采用科举制度,教授儒家经典,大量汉人、契丹人、渤海人被授予官职;在法律上,参阅唐宋法律体系,出台了《皇统制》;为加对南部强疆域控制,金国又将都城从上京会宁府迁到中都燕京。
请问中国的图腾龙是怎么来的?
中国的龙图腾是怎么来的?尽管远古和上古时期,中国的不同“族裔”曾还有不同的的“图腾”,比如,殷人即以“玄鸟”作为自己的“图腾”,但不可否认,龙是诸多地域的“族裔”所共有的“图腾”,殷人亦崇拜“龙”。“龙”,能够成为各“族裔”共同信仰的“图腾”,第一,一定是历史久远;第二,一定是有其独特的文化和精神内涵。
“图腾”,最早是北美印第安人鄂吉布瓦氏族的方言,用美国人类学家摩尔根的话说——“意指一个氏族的标志或图徽”。中国著名宗教学家吕大吉说:“图腾崇拜本质上是氏族制度在宗教上的表现,它既是宗教体制,又是社会制度。”这个话,至少有两个意思——一是,“图腾”的产生很早,早到氏族制度存在的原始社会;二是。“图腾”是一种信仰,属于原始宗教范畴。
由此还可以推导出至少两点——第一,“图腾”应该具有某种“神秘性”,远古或上古的人们因为觉得“神秘”,不了解,才产生各种想象;第二,“图腾”的这种“神秘性”,一般都会带来“图腾”的“神性”,古人们之所以崇拜,因为觉得“图腾”是“神”或具有“神力”。(陶寺龙陶器)“开场白”说的有点多,只不过是为方便下面讲述龙这种“图腾”的起源。
长时期里,闻一多在《伏羲考》中的观点,被很多人所接受。他说,原始的龙,是一种蛇,其作为图腾,兼并了许多旁的图腾,而形成一种综合式的虚构生物。这综合式的龙图腾团族所包括的,大概就是古代所谓“诸夏”,和至少与他们同姓的若干夷狄。他们起初都在黄河流域的上游,即古代中原的西部。后来,一部分向北迁徒,即后来的匈奴;一部分向南迁移,即周初南方荆楚吴越各蛮族;留在中原一部分,虽一度被殷商征服而暂时衰落,但其文化势力还继续屹立,且发展成为中华文化的核心。
闻一多认为,龙是由一种蛇发展而来的。(红山玉龙)他的这篇大作,发表于1940年前后。当时,中国开始于20年代末的田野考古,因抗日战争爆发又戛然而止。闻一多的观点,无法获得考古学的证实,而只能从古文献考证入手。近四五十年来,众多的考古发现成果累累。山西襄汾陶寺遗址出土的“社龙”,的确很类似于蛇。再往年代更早的文化遗址看,内蒙古三星塔拉红山文化出土的“玉龙”,极似马;河南濮阳西水坡仰韶时代宗教遗址的“蚌龙”,又像鳄鱼。
这些考古成果,似乎印证了闻一多先生的观点——龙,是一种蛇,它兼并了许多其他“图腾”——如马、鳄鱼等等。这里插上一句,关于说红山文化出土的是“猪龙”,好像诸多学者并不很赞成。(商代龙形青铜器)那么,龙的起源还可不可以前推,或者,龙,还有没有作为“图腾”更具“神秘性”和“神性”的解读?上世纪八十九十年代,辽宁阜新沙拉镇查海遗址进行了7次正式挖掘。
出土文物证明,这是一个距今约9000年以前的新石器文化遗存。1995年,《中国文物报》以《查海遗址发掘再获重大成果》做了综述,其中谈到,查海遗址发掘证明,中国的龙崇拜,至少已有8000年以上的历史。(1-9为甲骨文龙字,10-12为龙星宿)进而,有学者提出,甲骨文和商周金文的“龙”字,提供了一个破解最初“龙”之含义的钥匙。
甲骨卜辞中,提到“龙”,首先是能呼风唤雨的“神祇”——“龙”是“神祇”之名;其次,“龙”,具有“神性”,能保佑人之平安,武丁曾占卜,乞求“龙”保佑生病的妇好,还乞望能有“龙甲”作为妇好的“护身符”;再一个含义,“龙”是方国之名,很可能是以龙为图腾的方国。学者称,甲骨文和商周金文的“龙”字,呈“角、首、颈、身、尾”几部分俱全的形象。
这一形象,与上古时期“苍龙星宿”位置及“宿名”古义高度吻合。“苍龙星宿”,作为苍龙之体的“角、亢、氐、房、心、尾”六宿,其名皆于龙体有关。角,为龙角;亢为龙咽;氐为龙首;房,指龙腹;心,为龙心;尾,为龙尾。(曾侯乙墓漆箱二十八宿图画)“角、亢、氐、房、心、尾”六宿的“宿名”古义,皆可从汉以前的古文献中找到根据。
如“角”,《国语.周语中》云:“夫辰角见而雨毕。”韦昭《注》:“辰角,大辰苍龙之角。角,星名。这也是所谓“辰龙”之来源。如“亢”,《尔雅.释鸟》郭璞《注》:“亢即咽。”等等,限于篇幅,不多赘引。由此可知,甲骨文及以后汉字中的“龙”,所摹写的,不是现实中的某一种动物,而是古人夜观天象,根据星宿,想象出来的“神兽”。
东汉末年,应劭在《风俗通义》中曰:“四方皆有七宿,各成一形。东方成龙形,西方成虎形,南首而北尾。南方成鸟形,北方成龟形,西首而东尾。”(汉瓦拓四象)在距今6500年左右的河南濮阳西水坡仰韶时代遗址中,发现了以蚌壳塑列的形象图。居中的是“北斗”,左右为龙、虎,即后来所说的“青龙”“白虎”。此时,南“朱雀”北“玄武”大概还没被当时的人们所“认识”、总结。
中国的先民,认识世界的重要对象是日月星辰。这既是人类认知发展的必然途径,也是“观象授时”所需要。居于地球北半球的中国先民,很自然地望向了天空的北方。于是,首先注意到了“北极”,即北部中央天域的“北斗”。然后,又认识了日月升落的东西方的“龙”“虎”。(北斗)在公元前四千纪的时候,“龙”“虎”二星官,恰好处于“二分”,即“秋分”“春分” 点上。
这“二点”,是春耕秋收的时令,远比后来的“二至”即夏至、东至更为重要。这是“青龙”“白虎”比“朱雀”“玄武”更早被认知的重要原因。“青龙”“白虎”“朱雀”“玄武”等二十八宿系统,是中国上古天文观测的重大成果,标志着“二分二至”时空统一体系的准确建立。但此时,这一成果也走下天空,与地上和人间的许多区域、地理、人文、生产、政治,甚至谶纬结合在了一起。
(汉画黄龙)其中,关于“龙”的各种说法,不仅日益增多,而且与王权结合在了一起——帝王成了真龙天子,从黄帝开始就能够驭龙升天;祝融、夏后启、蓐收、句芒皆“乘雨龙”;颛顼乘龙至四海;帝喾春夏乘龙,等等。这也恰好证明,龙本生活于天上。这些,从先秦古籍开始,即不绝于书。汉代,则到达顶峰。有人说,龙的形象定型于宋代,这大约不对。
汉之前,已将龙分为四种——有鳞称蛟龙;有翼称应龙;有角称虬龙;无角称螭龙。汉代王符《潜夫论》说,龙“头似蛇、眼似兔、耳似牛、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鲤、爪似鹰、掌似虎……其背有八十一鳞、口旁有胡须、颔下有明珠、喉下有逆鳞、头上有博山,又名尺木。”自此,龙的基本特征——巨口、有角、鳞身、四足、有爪,就形成了。
后世虽有变化,但均未脱出以上诸特色。(汉画应龙)尽管帝王们死劲想垄断“龙”,但实际上“龙”已经深入民众人心,因为“星宿”和气象不可能被王侯将相垄断。后来,“龙”的图腾意义逐渐淡化了,但文化和信念却长久流传了下来。汉代,即已有“四灵”之说,“龙”居其中。“龙”,在文化传承中,不只归于帝王所有了,而成为中华民族的信仰符号。
龙族姓敖,那么凤凰族姓什么?
古时有传说,说是轩辕黄帝四方征战,征服了众多的部落。之后把这些部落统一起来,建立了一个有共同领导者的国度,为了让这个聚合起来的国家更加团结,轩辕皇帝打算制定一个统一的图腾。当时,被征服的那些部落有不同的信仰图腾,轩辕黄帝把这些图腾整合杂糅,创造出了一个新的图腾——龙。但“龙”这一图腾形象,只是整合了大部分部落的图腾,还有一少部分的部落图腾没用上。
为了安抚这小部分的部落,轩辕黄帝的妻子嫘祖想了一个主意,把剩余的这些小部落的图腾也整合在一起,变成一个新的形象:孔雀的头,天鹅的身体,金鸡的翅膀,金山鸡的羽毛,金色雀的颜色等等,最后组合成一对五彩华丽的大鸟——凤、凰。凤与凰的形象出自嫘祖之手,所以凤凰部落的人以“嫘”为姓,经过时代的变迁“嫘”字演化成“雷”字,所以凤凰族也以“雷”为姓。
“龙”到底是怎样的一种存在?
据说“龙”的形象正是由伏羲确定下来的,并且伏羲用龙的名字来给他的百官命名:青龙官、赤龙官、黄龙官……《千字文》中有“龙师火帝,鸟官人皇”,其中的龙师是指伏羲。谁也不知道伏羲所创制的龙形究竟是什么样子。但从不文化时期所遗留的实物来映证内涵丰富的龙文化,龙的形象在不同文化时期又有很大的差别,经历了完善的过程。
上古时期传说中的神或英雄似乎很多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人首蛇身,包括传说中的伏羲自己,这恐怕是“龙”这种神兽创制出来的观念源起。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出土的唐代伏羲女娲图,伏羲和女娲都是人首蛇身。龙的主体就是蛇,龙以蛇为身,又加了兽足、马毛、鹿角、鱼须等因素。下图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出土的伏羲女娲图,阿斯塔那是唐代高昌国故址。
在伏羲和女娲的周围遍布星辰。这种画在当地出土三十多幅,为麻布或绢所制,用木钉钉在墓室顶部,画面向下对着被葬者的脸。甘肃省博物馆有一个鲵鱼彩陶瓶,属于距今五千五百年到六千年的仰韶文化中期,这只瓶子上的鲵鱼就有如蛇一般的长长身体。绘画在陶器上的纹饰应该是当时原始人对自己周围事物的认知。最原始的简单认知在思维进化的过程中被加以想象,可能就成了“龙”。
下图仰韶中期鲵鱼瓶。原始时期的“龙”不但没有神兽之风,反而是萌宠之风。真正的“龙”起源于红山文化,红山文化中龙的躯体都是蜷曲的。身体蜷曲的龙叫作“蜷龙”,也叫作“猪龙”。红山文化现出土的玉质蜷龙都是随葬器,放在墓主人胸前,这种玉饰的珍贵可见一斑。用这种玉饰作葬器的墓主人的身份也一定不普通。下图红山玉龙,辽宁朝阳牛河梁出土。
后世的升龙、降龙、行龙、蟠龙都是从蜷龙演变来的。殷周时期龙的形象仍然是卷龙。殷商武丁时期的王后妇好墓出土过玉卷龙。周代天子祭天的衮服上的龙也是蜷曲的。《周礼*春官*司服》郑玄作注“卷龙衣也。”春秋战国,甚至一直到汉代,龙的形象一直以卷龙为主,这其间开始有S形和各种弯弯曲曲形状的龙,但从来没有直龙,西汉以前就没有过直的龙。
《周易》“亢龙有悔” 亢龙是不吉之占,曲龙是正常的龙,直龙则是不正常的。下图唐代鎏金铜走龙。唐代的龙出现了很大的不同。首先面貌有所不同,原始时期的龙重点在形体的卷曲,面部很模糊,比较有特点的是有的龙有长吻,背有长鬃,看起来似乎有点像彘,就是野猪,这大概也是原始时期的卷龙被称为“猪龙”的原因。唐代的龙怒目圆睁,尖牙利口,甚至长须而有角,从面貌上开始摆脱野兽有点神化的意思了。
下图唐代鎏金铜龙,仪仗用器,高难度形体动作。不仅面貌,唐代的龙形体看起来更让人咋舌。有的龙爪如四足,看起来如同急急奔走;还有的以前爪支地,蛇一般的身体反向蜷曲。唐代的龙的形象运用到了宗教、生活、政治等等不同领域,衣饰、日用生活用品、仪仗器等都少不了龙的影子。最典型的就是白瓷双龙尊,双龙的造型在唐代很多。
满族的发源地是哪里?有什么历史渊源?
做为我国五十六个民族之一的满族,其民族史漫长而丰富,满族也是为数不多的一个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对汉民族亦步亦趋、与汉人如影相随的民族。虽然“满族”这一称呼出现的比较晚,但它的前身却源远流长,刻尽历史沧桑。满族人的发源地准确的说,关于满族的发源地有中西两种观点:中国考古学家认为是长白山与黑龙江之间,故称为白山黑水;而部分外国历史学家则认为是黑龙江下游,现属俄罗斯远东省份的森林山地。
前者较后者笼统,而两者又都没有超出白山黑水的范畴。满族人祖先的发展历程满族人的祖先叫做靺鞨,是一个原始的渔猎部落。靺鞨在先秦的时候称为“肃慎”,刘汉至曹魏时期称“挹娄”,南北朝时自称“勿吉”。隋唐之前,勿吉化分为粟末、伯咄、安车骨、拂涅、黑水、白山七大部落。隋朝时正式更名“靺鞨”。唐帝国的光芒点亮了世界,也吸引了深山老林人的目光,一部分靺鞨人成为了唐朝忠实的学徒。
其实,最终只有粟末靺鞨与黑水靺鞨人从落后封闭走向开化,跨出森林,来到平原,接受文明的洗礼。然而,粟末靺鞨与黑水靺鞨的崛起,却先后经历了200余年的时间差。唐高宗时期,大将李勣灭高句丽,内迁20万民众,于平壤设安东都护府。之后,臣服高句丽的白山靺鞨归顺唐朝;伯咄部与安车骨部化整为零,鸟兽散尽;粟末靺鞨则迁剧营州(今辽宁朝阳市);黑水靺鞨继续在北部丛林中摸索和挣扎。
(粟末靺鞨)渤海国——东亚文明记忆中的海东盛国,满族人祖先辉煌的第一章唐玄宗开元元年(公元713年),粟末靺鞨首领大祚荣表示归顺唐朝,并送次子大武艺入唐充当人质,玄宗皇帝赐封大祚荣为渤海郡王。随后,一个名叫渤海的国家在白山黑水间冉冉升起,其光芒也在东北亚闪耀了整整200年。渤海国在大仁秀时期(817~830)达到鼎盛,成为闻名于世的“海东盛国”。
公元926年,渤海国被契丹征服,并沦为其附庸。此后,渤海国大量王室成员迁徙到朝鲜半岛,成为高句丽及新罗国民的一部分。黑水靺鞨的崛起,离满族人魂牵梦萦的大金出于对粟末靺鞨的羡慕,那个在北部丛林中摸爬滚打的黑水靺鞨蠢蠢欲动。五代十国时期,他们将名字改为“女真”,寓意“东方之鹰。辽国显然不会给这只鹰展翅高飞的机会,他们把实力较强的女真人编入直接管辖的户籍,迁到辽阳府以南,与汉、契丹杂居,被称为“熟女真;而生活在辉发江一带的女真与辽有着半羁縻关系,被称为“半生不熟女真”;仍生活在松花江、黑龙江流域,以渔猎为生者称为“生女真”。
辽圣宗耶律宗真继位后,为避自己“宗真”名讳,将女真人的“两只脚”去掉,改称“女直人”。屈服只是一个过程,英雄总会找到东山再起的机会。1113年,女真完颜部的一名名叫完颜阿骨打的年轻人被推荐为都勃极烈。从此,这个部落联盟首领举起了抗辽大旗。1115年,阿骨打灭辽建金,一个喻意唯金不腐,万世不朽的国家诞生。
随着金国的建立,施政大纲也随之出台。在政治上,推行勃极烈制:皇帝称都勃极烈,其次称谙(尊贵)勃极烈、国论(贵)勃极烈、忽鲁(总帅)勃极烈。军事上,实行猛安谋克制:每300户为一谋克,10谋克为一猛安,谋克首为百户长,猛安首领为千户长,各户壮丁平时务农,战时出征。文化上,将汉人正楷和女真言语杂糅在一起,创造了“女真大字”。
(女真文字)而综上三种制度在二十年后就逐渐趋于废止。从三世皇帝金熙宗开始,到六世金章宗的近百年和平岁月中,金国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汉化改革浪潮。在朝廷废“勃极烈制”,建中央集权体制;在地方压缩“猛克安制”适用范围,设立路、府、州、县地方行政机构;在人才选拔上,采用科举制度,教授儒家经典,大量汉人、契丹人、渤海人被授予官职;在法律上,参阅唐宋法律体系,出台了《皇统制》;为加对南部强疆域控制,金国又将都城从上京会宁府迁到中都燕京。
蒙古兴起,金国灭亡,元朝灭亡,明朝兴起。明朝后期,女真人经历一个轮回,再度兴起,满族人成为历史的句号。蒙古灭金后,被打散的女真人辗转返回白山黑水之间。退居东北的女真人像被泡透的茶叶一样沉入杯底,一时变得规行矩步,大气不出。元朝在东北设置了五万户府、东征元帅府,严密的监视着女真人的一举一动。明朝在女真人的地盘上设置了300多个卫、所,并设立了奴儿干司,把女真人分成海西、建州、野人,三大部落予以分化管理。
海西以居于日本海和鄂霍茨克海以西而得名,建州以居于建州境内得名,野人又称东海女真,因靠近东海得名。有时候,倒下并不是一蹶不振,而是在为重新站立积蓄力量。万历末期,一位名叫努尔哈赤的女真人走入了我们的视线。他出身于贵族世家,从他的六世祖开始就世袭明朝建州左卫指挥使一职。不幸的是,努尔哈赤幼年丧母,15岁时与弟弟被继母挤兑出家门,投奔到外祖父门下。
不久,外祖父与父亲被辽东总兵李成梁误杀,努尔哈赤兄弟侥幸活命,沦为书童。后来,努尔哈赤到辽东都司“讨要公道”,李成梁出于理亏,给了努尔哈赤许多好处:敕书30道、马30匹、准其收葬祖父与父亲尸体,封其为建州左卫都指挥使。从此,努尔哈赤算是有了起家资本,对明朝阳奉阴违、韬光养晦,对内统一女真各部。最终,除叶赫部,其余如海西、建州、东海各部全部听命于努尔哈赤。
从此,女真人如一只伸展五指的手掌,并拢为一个有力的拳头。1599年,努尔哈赤重新创立了女真文字。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努尔哈赤又创立了“八旗制度”。八旗制度以300人为一牛录,五牛录为一甲喇,五甲喇为一旗,壮丁被分别组织在黄、白、红、蓝、镶黄、镶白、镶红、镶蓝八旗之中,出则为兵,入则为民,平时耕猎,战时出征,一个全民皆兵的组织体系刻入史册。
1616年正月初一,58岁的努尔哈赤称大英明汗,建号大金国(史称后金),定年号为天命。后来,他对称明朝为“南朝”,开始与明朝公然挑衅。1618年,努尔哈赤誓师伐明。1619年,萨尔浒一战歼灭明朝10万精锐。从此,努尔哈赤的八旗铁骑席卷辽东。1626年,努尔哈赤亲率13万大军进攻宁远,原本以为荡平东北指日可待,不曾想宁远城下损兵折将,自己也身负重伤,宁远守将袁崇焕让他人生旅程如恶梦般结束。
努尔哈赤死后,八子皇太极继位。天聪九年(1635年),皇太极将女真族名改为“满洲”。次年四月二十一日,皇太极即皇帝位,改元崇德,定国号为大清。1641年,清军与明军在松锦展开激战。明军损失殆尽,蓟辽总督洪承畴投降,清朝逐鹿中原已成水到渠成之势。1644年五月二日,清军进入梦寐以求的紫禁城,开启统治中国267年的历史序幕。
东青龙、西白虎、南朱雀、北玄武,那么坐镇中央的是什么呢?
东青龙、西白虎、南朱雀、北玄武,在五行中木金火水四个都有了,唯独第五个土没有,而在古代传说中有五方圣兽的说法,分别代表金木水火土五行,同时与之对应的有五大天帝,分别是伏羲、少昊、炎帝、颛顼、黄帝,后来黄帝为阻止四大神兽争霸,便化身为黄龙,将四大神兽封印在了东南西北这四个方位,而他自己坐镇中间,以此来牵制四方,所以中央坐镇的是黄龙。
同时五大神兽也是五大天帝的坐下神兽。青龙是伏羲坐下的神兽,象征朝气和权威,主要掌管一年四季中的春天,五行属木,代表东方。白虎是少昊坐下的神兽,象征战事,由于打仗要用到兵器,而兵器五行属金,所以代表西方,主要掌管一年中的秋天。朱雀是炎帝坐下的神兽,由于长得有点像凤凰,而凤凰五行属火,所以朱雀五行也属火且代表南方,主要掌管一年中的夏季。
周琦小年日还在努力,篮下单挑奥拉居旺,你对他不放弃的态度作何评价?
在中国小年夜的凌晨,周琦在社交媒体上传了一张自己训练的照片。照片中,周琦正在篮下进行对抗训练,而与他一起训练的,正是前火箭队传奇中锋奥拉朱旺。休斯顿那边的时间,此刻正是下午一点多。看来,周琦也没什么心情过小年了,一切以训练为主。值得一提的是,此前周琦还在腊八那天发布了一条视频。配文就是:“腊八过完就是年…年…年…过什么年?训练!!”别的不说,至少从这训练态度上来说,周琦做的无可挑剔。
自从周琦被火箭队裁掉之后,他的下一步去向就不断牵动着中国球迷的心。期间,周琦也曾经短暂回国,并且与CBA球队进行了接触。不过,最终周琦还是返回了休斯顿,自己花钱聘请训练师进行训练。随着姚明正式宣布,周琦无缘本赛季的CBA比赛之后。周琦的目标就只剩下了一个,那就是争取重返NBA打球。在国内,随着春节的临近,大部分的工作状态都已经松懈了。
大家都在忙着过年,想着春节的7天假期呢。不过在大洋彼岸的周琦,却依然在做着紧张的训练。在周琦心里,不存在着什么过年,他也没空回国去看自己新婚的妻子。他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去追求梦想。即使还有百分之一的可能性,也要不断努力,这样才不会在未来后悔。关于周琦,其实不想说太多。他的球迷非常多,但是黑他的也不少。
从个人能力上,周琦并不是一个完美的篮球运动员。他可能有着各种优点,比如说移动灵活,身高臂长能护框,还有一手不错的中远投。但是缺点也非常明显,主要是篮下技术不行,对抗能力差,低位单打比较不靠谱。在能力上,或许周琦永远无法让我们球迷感到满意。因为他始终都是周琦,而并不是我们期待的其他什么人。但是,无论我们如何评价,或者对于周琦的未来有什么样的预测。
有一点不会改变,就是周琦一直很努力。他在很努力的追求梦想,即使失败了也无怨无悔。我们都知道,奥拉朱旺的特训课,价格可并不便宜。此前在火箭队,周琦曾经接受过奥拉朱旺的免费训练。现在当然不可能再免费了。奥拉朱旺的训练营,报价是每周5万美元。而周琦今年在火箭队打球,也不过是拿到了30多万美元的工资而已。对于这样的周琦,我们还能说些什么呢?无论最后的结果如何,不论成败,都请为周琦祝福吧。
《西游记》中龙族的地位很低,烛龙和应龙联手打得过孙悟空和金翅大鹏雕吗?
《西游记》当中的龙族地位是蛮低的。四海龙王觐见玉皇大帝像是九品芝麻官面圣的感觉,小心翼翼的。王母的蟠桃会上还有龙肝凤髓,镇元子掏出一根七星鞭,居然还是龙皮的。这个主要是由于神的地位太高,按照《说文解字》对于“神”的定义:天神,引出万物者也。也就是说神是指可以创造万物的,即便《西游记》当中的神没有此等威能,但大致也可以说明他们的生命阶层要比人类更高。
而龙族虽然也有莫大威能,但是那只是对于人类而言的,他们的生命阶层和人类是一致的,依旧是比神要低一层。所以龙族在神面前,是宠物、是食材……那么作为龙族当中可以算是最强大的两种龙族,烛龙和应龙的地位又如何呢?其实烛龙和应龙都没有出现在《西游记》当中,这两种龙可以说是龙族当中最早出现的两个强者了,被记载在了《山海经》当中,而在此之前,龙族不过是被人类豢养的野兽而已。
应龙《山海经·大荒东经》:“大荒东北隅中,有山名曰凶犁土丘。应龙处南极,杀蚩尤与夸父,不得复上,故下数旱,旱而为应龙之状,乃得大雨”。在最早关于应龙的记载当中,应龙杀蚩尤和夸父,同时还有控雨之能。其战斗力则显示杀蚩尤与夸父。相传夸父为巨人一族,曾经帮助蚩尤打黄帝,被黄帝所败,但是我们听到的神话传说当中,黄帝和蚩尤都是上古人族,黄帝也是后来才飞升的。
那么他们战斗力怎么算呢?我找了找,记载也比较杂乱,那就采用同样出自《山海经》当中的对于夸父的记载去对比吧:《山海经·海外北经》: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按照这个说法,不是追逐太阳,而是和太阳赛跑。而后能够喝光黄河、渭河的水,以及可以将手杖化作桃林的威能。
说到太阳的话,在《西游记》当中出现了一个太阴星君,是月亮的星官,孙悟空对她还是恭恭敬敬的。那夸父与太阳赛跑是不是与太阳星君比赛呢?如此说来的话,夸父就算比不上太阳星君,也不会差太远吧。而应龙又能够杀死蚩尤和夸父,实力想必是在孙悟空之上了吧。根据《文选》的记载,天有九龙,应龙有翼。应龙是九龙之一,而且跟一般的龙不同的是,应龙是有翅膀的。
根据东汉文学家王逸对《楚辞》:“应龙何画”的注解来说“神龙以尾画地”与《拾遗记》当中“黄龙曳尾于前”,还有顺天府志载“黄龙五采曰应龙”等等文献记载的描述,在古人认知当中,黄龙就是应龙。《史记正义》记载黄龙之神,主雷雨之神;《荆州占》记载“勾陈者,黄龙之位也,太一之所妃也。”我们大致可以判断出,应龙就是天神太一的妃子。
(对的,应龙是母系的,孙思邈在《房中补益》中还记载说黄帝飞升成太一君,而应龙就是他的妃子)同时在《淮南子》的记载当中显示“(女娲)乘雷车,服驾应龙,道鬼神,登九天。”作为女娲的坐骑,我想人家实力总不能比啥文殊菩萨之流的坐骑实力还差吧?所以打孙悟空应该玩一样?烛龙《山海经》中记载:“钟山之神 ,名日烛阴 ,视为昼 ,瞑为夜 ,吹为冬 ,呼为夏。
不饮 ,不食 ,不息 ,息为风。身长千里 ,在无启之东。对于应龙的记载,是为龙,是神兽。而对于烛龙的记载,比较的杂乱,在汉朝之前被尊为是神,而在汉朝之后认为是龙,是以为龙神一体的神灵。在《山海经》的记载当中,烛龙是纵钟山之神,住在北方极寒之地,身长千里。睁眼为白天,闭眼为黑夜。吸气为冬季,呼气为夏季,能够呼风唤雨。
可以说是一个掌握昼夜更替,四季轮回,气候变化的神灵了。对于烛龙的解说,说法也是众多,有认为他就是太阳的,有认为他是祝融的,因为烛龙和祝融的音相似,也有人认为他是属于开辟神(开天辟地的神灵),因为古时记载盘古也是泣为江河,气为风,声为雷,目瞳为电,喜为晴,怒为阴。根据袁珂先生在《中国古代神话》的描写,烛龙是一位时序之神,其神力与盘古等同,有开天辟地的资格,但是他的神格是不如盘古的,兽化高于人格化。
毕竟女娲传说还是人身蛇尾的,烛龙是人首龙身。(还有传说记载无足……那跟蛇身有什么区别呢……)但是从实力来看的话,碾压金翅大鹏鸟不成问题。毕竟还有记载,应龙生了麒麟和凤凰。而金翅大鹏鸟还是凤凰所生,也就是说应龙还是金翅大鹏鸟的祖辈,而烛龙比应龙还要强大,在欺负人了都……原谅我找不到《山海经》描述的人首蛇身的烛龙……这两张图,一点都不霸气……。
2023-08-25 / v3.1
2023-08-25 / v1.0.3
2023-08-25 / v1.0.1
2023-08-25 / v2.19.1
2023-08-25 / v1.2.0
2023-08-25 / v2.0.1
2023-08-25 / v1.5.1
2023-08-25 / v4.4.0
2023-08-25 / v1.0.03
2023-08-25 / v5.6.6
2023-08-25 / v1.2.20230810
2023-08-25 / v2.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