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里面谁最聪明?
一个人的聪明不仅仅体现在智商有多高,能有多么高明的主意,更应该是具有处理事情的能力及取得如何的成就。可能是我自己个人的偏好,我还是最喜欢曹操,认为曹操是最聪明的人。先说杀吕伯奢。曹操亡命到了吕伯奢的庄上,人饥马困,就想歇歇腿,吃口饭,立马走路。或许曹操不会告诉自己行踪真实的目的,但吕伯奢想好好款待的话,理该对曹操言明。
招呼也不打,就跑到外面去买好酒,还杀口猪来招待曹操一行。这明显违背了常理。不管吕伯奢与曹操的父亲是故人也好,是结义兄弟也罢,就礼节和情义都到不了这个份上。恐怕吕伯奢的家庭状况,还不足以来个朋友就杀猪的地步吧。再说,能随便就杀个猪招待客人的主,家里还没点好酒吗?不必说聪明的曹操,就是随便个人也会多疑。退一步说,如果曹操大意,真的被吕伯奢告了密,被逮捕诛杀,世人是不是又耻笑曹操愚蠢哪?耻笑他这么简单的事都看不出来,不是等死吗?即便吕伯奢是冤枉的,曹操这事做得也在情理之中。
再说曹操屠城。兵民是军事斗争的根本,在战争时期,很难把兵与民分得清。刘备渡江,携带十几万百姓。刘备也知道人口的重要性。这些死心塌地追随刘备的百姓,一旦刘备站稳了脚跟,那就是对抗曹操最强大的力量。在三国时期,诺大的中国大地上仅仅只有不到一千万人口。看看今天的人口密度,就可以想象当时人口的重要性。到2018年末,新疆人口2486万。
由此可以想象,三国时期人口的分布情况。之所以陶谦、刘备、吕布盘踞徐州,就是因为徐州有大量的人口可以依赖。如果不能把这些人口迁移出来,把陶谦、吕布、刘备等击败赶走,他们还会再回来。即便是派再有能力的官员镇守,都很难守得住。因而,彻底摧毁这些军阀赖以生存的基础,实际上就是削弱了他的实力,他就会成为无根之木。
同时,对百姓也是一种震慑,也就不敢再众志成城的协助守城。曹操最终能把吕布生擒,还是得益于其部下的反叛。尽管曹操是因为陶谦杀了他的父亲,而泄恨于其属下的百姓。但曹操是政治家,他如此行事,绝对没有那么简单和感情用事。张绣和贾诩杀了他的爱子,还能够再次容纳他们,难道就因为陶谦杀了他的父亲,就把百姓杀绝吗?曹操就不考虑人心、民心吗?曹操是最精明的,尽管是文学青年,情感丰富,但他更是政治家,肚子里的小九九清楚得很。
他不会做折本的买卖的。尽管陈宫、张邈等人是因为曹操嗜杀而背叛,就陈宫那些人的德性,即便没有曹操的嗜杀也不会安分的。曹操攻占了冀州,首先是安抚百姓。因为这块土地上原有的主人已经死去啦,自己成为了新主人,这里的百姓就是自己的势力基础,他自然就会好好善待,好好利用啦。至于唯才是举,曹操能把一大群天王级的大佬们集聚在一起,发挥他们的能量,没有高超的驾驭能力是做不到的。
就用人这一方面,刘备就差的不少。仅仅荆州与益州一帮子人,就迟迟没有摆平,再加上东州集团一些人作梗,刘备始终没有把这些人的能量积聚在一起,形成合力,发挥更大的作用。至于曹操杀人,这里面学问就更大啦。曹操是有那个权力和能力,但也不可能想杀谁就杀谁。看看他杀荀彧,杀许攸、杀孔融、杀祢衡、杀杨修等等,都很高明,都不用一套路子。
但几乎见不到曹操诛杀大将,可见其杀人都许多手段,管理也有许多的办法。不是最聪明的人,是做不到的。之所以贾诩、郭嘉、荀彧、杨修等都成为顶尖聪明的人,是因为能在曹操手下做事。荀彧、郭嘉都曾经投奔过袁绍,如果他们一直在袁绍手下做事的话,还能有如此的成就吗?恐怕跟沮授、田丰的结局差不多。至于杨修,那是曹操谦虚,在某一方面或许比曹操更有能力,但并不说明就比曹操强。
你喜欢玩三国游戏的原因是什么?
回答这个题之前,我想借用辛弃疾的著名诗句《破阵子》来表达我的心情。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译文:醉梦里挑亮油灯观看宝剑,梦中回到了当年的各个营垒,接连响起号角声。把烤牛肉分给部下,乐队演奏北疆歌曲。
这是秋天在战场上阅兵。战马像的卢马一样跑得飞快,弓箭像惊雷一样,震耳离弦。我一心想替君主完成收复国家失地的大业,取得世代相传的美名。可怜已成了白发人!小说影响尽管我们现在的环境和当时辛弃疾所处的历史背景和环境有所不同,但是这首诗词充分说明了作者想要回到沙场,为君王成就一番事业的决心。这样的意境带动下,让从小就饱读《三国演义》的我们同样感同身受。
作为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尽管是以小说的视角讲诉了作者心目中的三国时代,但也正是因为这本小说的影响,让无数的人爱上了三国文化,爱上了三国游戏。无数的战场描写,以及人物描写让我们深深的喜欢上了刘备、关羽和张飞,三个性格迥异,但是却生死相伴的“正面”人物形象。以及蜀汉那威武的五虎将,以及鬼神一般的诸葛丞相!都让人神交已久。
影视影响如此精彩的小说,描绘了一个又一个宏大的战争场面,而这些以前只能在书中看到的东西,终于一点一点的被搬上了荧幕。94 版的《三国演义》第一次让我看到了与想象中那些相似或不相似的历史人物形象!鲍国安老师的饰演的曹操,充分展示出了曹操的阴险狡诈,以及作为君主的那种生杀狠劲;而唐国强老师的诸葛亮,则完美复刻了小说中诸葛亮的人物形象,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其他的一些角色,早期关羽的忠肝义胆,中期的狂傲自大;周瑜的小肚鸡肠;鲁肃的仁厚长者等等人物,都被演员们刻画的入木三分。除了 94 版的《三国演义》之外,电影《赤壁》、《见龙卸甲》等作品也都讲诉了一个不一样的三国故事。也正是小说和影视剧的影响,让人更加想看一看游戏中的三国和他们有什么相同或不同之处。游戏影响在众多的三国游戏中,有的让人惊艳,有的让人觉得有趣,而有的则让人对于《三国演义》有了不一样的认知。
而最影响我对三国认知的当属早年光荣旗下的游戏《三国志曹操传》。在年纪较小的时候读《三国演义》一直都把以刘备为主的蜀汉当成“正面人物”来看待,曹操的魏则是最大的反派。而在《曹操传》中,将我的认知彻底改变,游戏以曹操为主角,描绘了曹操的戎马一生,先不论三个结局当中的神魔结局,就说治世能臣结局和乱世奸雄结局,都分别对曹操作出了与小说中不同的解读,让人觉得曹操也并非是什么“反派”人物,只是很多的理念和想法与被小说定义的主角刘备或蜀汉,有着不一样的治世理念。
而随着《易中天品三国》的出现,易中天老师讲诉了很多曹操对于当世在军事、政治、文学等方面的贡献,让人不得不佩服这位奸雄的才华。而我也有了想要在游戏中为这位英雄谱写属于自己的辉煌历史。所以在众多三国游戏中,我都带着这种使命感,要为曹操建立一番伟业。儿时的英雄梦,少时的惜英雄。都为我想在游戏中体验一下征伐沙场、群雄逐鹿带来的快感!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有哪些称得上经典的三国单机游戏?
小白来答题了,先做广告,欢迎大家关注小白,小白会推荐游戏给大家的~然后来答题:经典的三国单机游戏有好多,不过小白第一反应还是大名鼎鼎的三国志系列了,光荣出品的三国志目前应该算是出到了13代,可见寿命有多长久。就各代的玩家反馈来说,最经典还是三国志11,水墨画风,加上全国大地图战场,是小白玩过的最逼真游戏性最强的一代三国志了,主要是光荣老想着把三国志做成可以扮演君主又可以扮演某个武将的,所以游戏性要考虑到两个方向,导致后12,13代游戏效果都不好,动不动把主公完成武将了,或者把武将玩成主公了..反正体验特别不好,感觉不伦不类。
不如11代重心放在主公这个身份上好。还有,经典的那就是开了先河的真.三国无双系列了,最早小白还是在PS2上玩到的这款游戏,当时就惊为天人。不过现在无双已经烂大街了,任何游戏都能做成割草游戏了。但是真三系列还是吃螃蟹的人么,所以要说经典三国,无双割草必须要占据一个席位了。还有其他许许多多的三国游戏,可能是那个时代的好游戏,但是能够成为经典,并且一直延续至今的,小白认为只有以上两款游戏了,其他的要么是昙花一现没有续作,要么就是小范围流行了。
吕布作为三国第一武将,是否被严重高估了?
这问题正迎合扬刘抑曹观众,甚至有人说张飞偏偏挑战吕布,连演义里白门楼刘,兴,张,三人也没有留下吕布,吕布根本不理采张飞,什么三姓家奴,现在有人要把关羽作为三国第一勇士,其实不然,三国时与关羽平手的最少二十人以上,关羽,张飞怎么了,没有徐庶,诸葛亮,整天被打得抱头鼠窜,伤家犬一样,那时的张飞,怎么没有当阳桥时的霸气,败了还败得那么英勇,丢人不丢人,扯犊子,把桥据断了飞呀,等你把桥修好了,张飞的二十骑兵早已跑得无影无踪了,曹兵傻瓜呀。
三国时期过去千年了,如今聊三国很多人都爱对蜀汉国感兴趣是为什么?
三国,虽然短短的不足一百年,但似乎众多人都对这段历史的了解远远超过其他时期,而且很多人都对蜀国感兴趣较深。我认为大家对蜀国感兴趣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小说影响,关公影响,刘备的逆袭励志故事(也算是一个主要原因)。小说影响不仅我们今天许多人都蜀国感兴趣。过去的一些听书之人也对蜀国有不少情怀。据说当大家听到刘备兵败之时,都垂头丧气,纷纷落泪;但当大家听到曹操兵败之时,众人十分开心。
这些人都是收讲书之人影响,讲书之人将蜀国情感很好的溶于其中,众人皆认为自己刘备就是自己的主公,有身临其境之感。而小说三国演义中,尊刘贬曹,刘备是匡扶汉室之人,曹操是汉贼,作者有意将读者的情感带入到刘备这边,致使大家也都对蜀国感兴趣。关公影响关羽不仅被历朝皇帝所推崇,平民百姓也将其封神(财神等),关羽是为数不多的黑白两道皆拜之人。
由于关羽被众人所推崇,被誉为关公,武圣,正所谓"爱屋及乌",关羽属于蜀国人,那么一些人受影响的话也会喜欢蜀国了。(虽然关羽死的时候蜀国还没有建立,但仍然可以算为蜀国人)。刘备的逆袭励志故事魏蜀吴明明有三个国家,但喜欢蜀国的却超过一半人,我认为跟刘备本人也有一定关系。刘备,虽然是皇族后代,但到他这一带已经是织席贩履之徒了,穷的只能卖草席草鞋了,按照现在的话说就是贫二代,穷二代,一个典型的穷diao丝。
相比较于曹操,孙权这些官二代富二代,刘备无权无势无钱。刘备整日颠沛流离,屡败屡战,犹如丧家之犬一般,在各种诸侯的夹缝中生存,但似乎刘备有种不服输,不认命的精神,即使条件再艰难,自起兵以来都不忘自己的理想和梦想,兴复汉室。最终刘备成就了一番霸业。纵观刘备一生,就是一个diao丝逆袭的励志故事,而我们生活中也有许多像刘备这样的人,无权无势,渴望建功立业,成就一番事业,大家看到刘备后,也希望自己能像刘备一样,开hao车,住别墅,娶美妻。
小时候看三国觉得刘备是仁君,长大后再看三国为何又觉得刘备更像是一个伪君子?
我个人觉得,刘备并非仁君,也非伪君子,而是当时的一个强者,一代枭雄。《三国演义》视蜀汉为正统,因此把刘备的形象往高大上方向塑造。比如桃园结义,就是虚构。刘备当时实际上是地方上一个豪强,关羽张飞都是手下的小弟,应该并未有结义的事情。而且刘备的武艺,应该还在关羽张飞之上,否则怎么当老大?细数刘备的经历,先后投靠过公孙瓒、陶谦、曹操、袁绍、刘表,后来又谋夺了宗亲刘璋的地盘。
仁君这样的帽子是不能可能戴在刘备的头上的。但是刘备也从未有过残害百姓的事迹。而且刘备比较大度,比如张任因为抵抗刘备而被处死,但是刘备不但赦免了他的家人,并且还让他的后人得到任用。所以说刘备待人还是比较宽厚的,不然像诸葛亮这样的人为什么会投靠他呢?刘备虽然也是汉室宗亲,但是当时的家庭已经破落,靠亲戚的支持才能完成学业,可谓是白手起家。
之后的经历也是极其坎坷复杂,50多岁才取得西川和荆州的基业。在当时人均寿命极低的情况下,可以说是极为难得,也极其的励志了,可谓一代枭雄。在三国那种极其复杂的社会环境下,为了生存,投靠强者是很自然的事情。刘备的行为也没什么好指责的。因为《三国演义》拔高了他的形象,与事实当然有差距,因此给人以虚伪的印象。
2023-08-25 / v3.1
2023-08-25 / v1.0.3
2023-08-25 / v1.0.1
2023-08-25 / v2.19.1
2023-08-25 / v1.2.0
2023-08-25 / v2.0.1
2023-08-25 / v1.5.1
2023-08-25 / v4.4.0
2023-08-25 / v1.0.03
2023-08-25 / v5.6.6
2023-08-25 / v1.2.20230810
2023-08-25 / v2.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