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末年九子夺嫡, 九位皇子的结局如何?
康熙是我国历史上的明君,文治武功都有着一定成就,更是我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一个皇帝。不过也是他在位时间太长了才会有九子夺嫡这一幕的上演吧。身为皇太子的二皇子胤礽,做了三十多年的太子,终是按奈不住,蠢蠢欲动,最终令康熙感到不满,多次被废。胤礽本就是二皇子,被立为太子也是因为康熙感到对他母亲的亏欠,不过他自己也确实有才能。
但是他在夜晚时候窥视康熙的营帐,加上以前康熙就对他有所不满,就以“弑逆”的罪名将他废黜。一年后复立太子,但是不久再次被废,之后便永不立他了。皇太子被废黜之后,其他的众皇子也就开始觊觎这个太子储君的位置了。身为皇长子的胤褆,也是很有才能。曾随康熙出战葛尔丹,立下很多战功,也是很受康熙喜爱,只是因为他的母亲只是一个庶妃,地位不高,所以他身为皇长子却也没能成为太子的人选。
在太子被废黜之后,他则是很庆幸,还让康熙杀死皇太子胤礽,这让康熙一下就变得反感他。后来皇三子胤祉告发他用人偶诅咒皇太子,康熙更是生气,骂他“乱臣贼子”,就把他囚禁了起来,直到他死。皇三子胤祉其本身并没有参与皇位之争,他与太子交好,后来在雍正年间被削爵,并囚禁到宗人府,直到死。皇四子胤禛是一个工于心计的人。
在第一次太子被废黜后,他明白康熙的心思,也就没有参加争夺,反而在支持复立太子的同时,与皇八子 胤禩也保持良好的关系。后来争夺皇位的时候左右逢源,让政敌都没太在意他,同时他也培养了自己的势力,有年羹尧和隆科多两股势力,都在后来的关键时刻派上用场。皇八子 胤禩,在当时太子第一次被废止后,让大臣在除了皇长子之外的皇子中推举,大臣都推荐他,这让康熙有点意外,也感到厌烦,后来复立太子。
太子在此被废黜后再次参与夺嫡,但最后因为毙鹰事件,彻底没有了机会,康熙更要是与他断绝父子关系。雍正年间被削王圈禁。皇九子胤禟、皇十子胤誐、皇十三子胤祥,三人本身并没有参与夺嫡,老九和老十一开始是支持八皇子的八爷党,后来 胤禩夺嫡彻底没有希望后,支持皇十四子胤禵。十三子胤祥是跟四皇子胤禛关系交好,支持胤禛争夺皇位。
清朝的九子夺嫡,为何八爷党四人敌不过四爷党二人呢?
“九龙夺嫡”为:大阿哥胤褆、二阿哥胤礽、三阿哥胤祉、四阿哥胤禛、八阿哥胤禩、九阿哥胤禟、十阿哥胤䄉、十三阿哥胤祥、十四阿哥胤祯。这其中九阿哥胤禟、十阿哥胤䄉只是支持胤禩,并没有参与夺位的想法;胤祯虽然也有争储之心,但也属于八爷党;十三阿哥胤祥是胤禛的支持者。在康熙立储里面有两条线不能碰:一是威胁皇权;二是不顾孝悌。
历史以来的皇帝都不许任何人威胁他的皇权,即使是自己的亲生骨肉;而作为父亲,更不愿看到为了利益导致儿子们手足相残。作为参与夺嫡的这些皇子,都曾得到康熙不同程度的指导,胤礽是从小就被当做接班人培养的;胤祉、胤禛、胤禩也接受过政事方面的教导;胤褆、胤祯则是在带兵打战方面的磨练。其实真正来说,发生九龙夺嫡这样的事,康熙也要担负一些责任,主要是他活的太久了,从而导致太子的身边慢慢有了自己的势力,当这个实力庞大起来后就会对皇权产生威胁。
康熙四十二年,杀太子阵营的索额图。康熙四十七年,胤礽被废。对于至高无上的皇权,不管是谁都想争取的,更别说对这些只差一步之遥的阿哥们,于是乎阿哥们开始了动作。争储第一段,一石激起千层浪这些阿哥看到太子被废后 ,一个个躁动起来。先是大阿哥胤褆,蠢蠢欲动,被康熙察觉后斥责“躁急愚顽,岂可立为皇太子”,大阿哥被斥责后知道自己成为太子无望便向康熙表示“今欲诛胤礽,不必父皇亲自出手”,并力荐八阿哥胤禩为储。
三阿哥胤祉,向康熙举报胤褆请妖人施法,降咒胤礽。四阿哥胤禛曾为胤礽求情,另外十三阿哥胤祥行迹并没有被记载,但从后来史书上看到胤禛成为雍正帝后对胤祥十分的照顾,便可推测当初胤祥对胤禛的态度是极为支持的。因为重新立储之事,康熙特意召集大臣,试探这些人的想法,谁知大臣全都推举八阿哥胤禩,而康熙对此事的反应是怒火中烧;对众阿哥争储的反应更是震怒。
因此老大、老二、老三、老四、老五、老八、老十三曾都被康熙圈禁,唯独大阿哥胤褆和十三阿哥胤祥无事,而八阿哥胤禩的爵位更是被削。事情后期的结果:二阿哥胤礽太子复立。大阿哥胤褆被康熙终身圈禁。阿哥胤祉,被圈禁后又被放出。四阿哥胤禛,也被放出。十三阿哥胤祥因支持胤禛,在康熙死前都没有封爵。八阿哥胤禩,圈禁后被放,但被削爵。
十四阿哥胤祯,力保胤禩,被康熙气的打几十大板子,差点死掉。争储第二段,太子再被废,八爷争储无望太子胤礽再次被废,其原因是被告发与刑部尚书、步军统领、兵部尚书结党营私,康熙表示谁再为太子说话便是死罪。对于八阿哥胤禩,康熙直接公开斥责:“党羽甚恶,阴险至极,即朕亦畏之,朕深知其不孝不义行为,自此朕与胤禩父子之义绝矣!”至此,二阿哥胤礽和八阿哥胤禩退出了争储的队伍,八爷党受到重大打击,到现在为止九龙夺嫡的队伍里只剩下胤祉、胤禛和胤祯三人。
争储第三段,胤禛对胤祯对于胤祉而言,他更多的是以学者的身份出现,其势力和能力无法与另外两人相抗衡,在康熙斩了他的门人孟光祖后,和胤祉一起修书的魏延珍表示:“每日与三阿哥一起修书,若有此事,便以身家性命担保”。此话一出,也等于把胤祉排出皇位争夺的范围,所以现在可以争夺皇位的只有两个同母兄弟了。两人对比下,胤禛更有优势:其势力并不明显,也就无法对皇权构成威胁,胤祯从一开始就是八爷党,而康熙现在对八爷党是十分的痛恨,所以这这个上面胤祉就要被扣分。
胤禛给康熙有着忠孝的好印象,在外有着“冷面王”的称号,从君王的角度来看这样的素质就非常符合,而胤祯当时为了胤禩的事顶撞过康熙,这样的行为像个愣头青,在康熙看来作为皇帝必须时刻保持冷静,因此胤祯又被扣分了。胤禛有着两个重量级人物:九门提督、步军统领隆科多,在紧急时刻可以控制整个京城;四川总督年羹尧,正好掐死胤祯大军的后路和后勤。
这两点在胤禛即位时发挥出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于九龙夺嫡来说,四爷党的胜率从开始就很高,因为胤禛这个人心思细腻,老谋深算,他深谙帝王心术,不结党羽,一直装着无意夺储而孝顺父母的样子。在宗法上来说,老大老二失去继位的资格后,雍正这个嫡庶子在纬度上是最优先的,并且他虽然不植党羽,但他也有自己的亲信隆科多这个王牌,而且他也有着丰富的政治经验,善于察颜观色。
历史上的九龙夺嫡是哪几个人,谁的下场比较好,为什么?
康熙朝晚期的党派斗争激烈,其中最为激烈就数“九子夺嫡”了,康熙皇帝晚年一直沉痛于九位皇子的夺嫡事件中。在清代历史上,雍正皇帝继位就被认为是一场阴谋。那么,他到底是怎么登上皇位的?这始终是一场引人注目而又难以解决的疑案。“九子夺嫡”是哪九子?康熙一共有24个儿子,最后参与皇位斗争的这9位皇子,最后四阿哥胤禛获胜,继位成为雍正帝。
其余夺嫡失败的皇子下场一个比一个惨,那么在九子夺嫡中所有儿子们的下场是什么呢?九子夺嫡中所有儿子们的下场皇长子胤禔:因野心太过暴露,遭康熙终身圈禁爱新觉罗·胤禔,其母为惠妃纳喇氏,排行第五。因康熙前四子皆早殇,按照封建礼法,所以被列为皇长子。惠妃不算出名,可是他哥哥纳兰明珠可是个名人,当年就是他力主撤藩灭掉吴三桂的。
明珠的儿子,纳兰容若,就更是个大大有名的人物了。胤禔在诸皇子中是比较聪敏能干的,早年也很受康熙的信任。之后,胤禔仗着自己是皇长子,加上康熙对自己的信任,一心想夺嫡继承大统。因为胤禔比较痴迷喇嘛教的“魇胜”巫术,所以胤禔企图以喇嘛巴汉格隆的匿术咒死皇太子胤礽。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十一月,事情败露,胤禔因魔咒皇太子胤礽,谋夺储君之位,被削去爵位并且终身囚禁。
二皇子胤礽:被两次废黜,第二次遭废黜终身圈禁皇太子胤礽,其母为仁孝皇后赫舍里氏,皇后赫舍里氏在生胤礽时,恰逢吴三桂叛乱,就难产去世了。而康熙与皇后自幼青梅竹马,康熙认为“胤礽乃皇后所生,朕煦妪爱惜”,被封为太子亲自抚养宫中,对胤礽格外的宠爱。但是由于教子失当,加上康熙朝后期激烈的党派纷争,致使皇太子胤礽历经两立两废,从此废太子一直被圈禁到雍正朝他死的那一刻,但是印象中雍正给他了一个理密亲王的封号。
因此,这个胤礽因此成为了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皇太子,也是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太子。三皇子胤祉:先被派去守康熙景陵,后被关押在石景山,当年就被折磨致死三皇子胤祉三皇子胤祉喜欢舞文弄墨,周围都是些文人。他们受康熙之命,负责编书,还负责重修坛庙、宫殿、乐器,编制历法等。他们的最大成就是编辑了我国第二部大类书《古今图书集成》,根本没有形成什么明显的朋党之势。
雍正皇帝即位后,将其名改为允祉,并以他与废太子胤礽来往亲密为由,将他发配到遵化马兰峪为康熙皇帝守陵。在守陵期间,雍正其爵位,囚禁于景山永安亭。雍正十年(1732年),胤祉病逝于景山禁所。皇四子胤禛:成功夺得帝位皇四子胤禛皇四子胤禛,就是后来的雍正帝。整个夺嫡运动的胜利者。雍正上位,完全是以制度取胜。可以说,没有他的“以勤先天下”“朝乾夕惕”,深度改革,在位十三年,为中国历史上最为勤政的皇帝。
皇八子胤禩:雍正四年被赶出皇族,自己改名阿其那,禁闭于宗人府,不久后死于监狱皇八子胤禩胤禩在康熙朝众多王公大臣中的口碑,始终是诸皇子内最好的一位,称赞他“朴实”“极正气”。胤禩为人“乐善好施”,人称“八贤王”。因此,胤禩在朝中、江南一带都有极好得声望。其身边还聚集了九阿哥胤禟、十阿哥胤誐、十四阿哥胤禵以及侍卫鄂伦岱、内大臣阿灵阿等人,这就是著名的“八爷党”。
雍正继位后,视允禩及其党羽为眼中钉、肉中刺。将胤禩削去王爵,开除出皇族,改其名为“阿其那”,囚禁于宗人府。不久后,胤禩病逝于宗人府。皇九子胤禟:雍正三年,在押解途中突然死去皇九子胤禟皇九子允禟,因同允禩结党,也为雍正所不容。在雍正即位后,皇九子允禟被派往接管军事,如同充军。雍正三年(1725年),胤禟被革爵。
雍正四年,被定罪状28条,削去宗籍,暂交直隶总督李绂监禁,改其名为塞思黑。同年,允禟在保定狱所备受折磨,以“腹疾卒于幽所”,传说是被毒死的。享年43岁。皇十子胤䄉:获罪被关进大牢,直到乾隆继位才被释放皇十子胤䄉皇十子允锇,因党附允禩,为雍正所恨。因其参与以皇八子胤禩为首的八爷党,并在九子夺嫡中与以皇四子胤禛为首的三爷党作对。
因此,在雍正二年(1724年)被雍正皇帝圈禁革爵。乾隆二年被释放,并授予辅国公品级。乾隆六年(1741年),胤䄉病逝,享年五十九岁。皇十三子胤祥:成为满清王朝唯一一位不用避皇帝讳的人皇十三子胤祥在九子夺嫡的争夺中,胤祥对雍正的帮助很大。在雍正皇帝即位后,被封为怡亲王,总理朝政。后又出任议政大臣,帮助雍正皇帝处理重大事务。
在其死后,雍正皇帝令其享太庙,并给他上谥号为“贤”。为了纪念其的功劳,下旨将其名“允祥”的“允”字改回“胤”,使其成为满清王朝唯一一位不用避皇帝讳的人。皇十四子胤禵:雍正三年被降为贝子,次年被软禁,乾隆朝获释皇十四子胤禵皇十四子胤禵,是雍正皇帝同父同母的亲兄弟,但兄弟二人的感情素来就不好。在九子夺嫡中,胤禵加入皇八子胤禩的阵营中与自己亲哥哥皇四子胤禛作对。
康熙时期的九龙夺嫡为什么那么多人吹捧,这事算不算一场闹剧?
九龙夺嫡并不算闹剧,而是对当时特殊局势下的一种合理定位。今天的人对于古代历史上的皇帝在位时间长短其实并没有多少认知,甚至于在很多人眼里,一个皇帝在位几年和在位几十年仿佛都没有什么区别。所以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在评价中国古代皇帝的时候,往往会因为这个皇帝做的几件事就进行定论,而忽视了这个皇帝的真实在位时间。
就比如康熙和雍正,表面上雍正是对康熙晚年现状的一种纠正,看似雍正是比康熙强,但实际上康熙在位时间的漫长是雍正远远无法媲美的,同理康熙所做的事也远远不是雍正就可以比拟的。再说回九龙夺嫡的问题,所谓的九子夺嫡,即是指的大皇子胤禔、二皇子胤礽、三皇子胤祉、四皇子胤禛、八皇子胤禩、九皇子胤禟、十皇子胤䄉、十三皇子胤祥和十四皇子胤祯。
其实一开始并不存在九龙夺嫡的问题,因为二皇子胤礽在很早就成为了帝国皇太子,所以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二皇子胤礽就是清帝国无可争辩的唯一继承人。然而还是刚才说的那句话,康熙的在位时间实在太长,足足六十一年,而二皇子胤礽当太子时间仅仅是算第一次废黜前就有足足三十三年。另外从康熙三十四年开始,二皇子胤礽便以皇太子身份开始监国,此后一直到康熙四十七年被废为止,这期间二皇子胤礽参与朝政的时间就有足足十四年,而被后人广泛推崇的雍正皇帝总共在位也才不到十三年。
所以说,表面上二皇子胤礽只是一个皇子,但从帝国实际政务出发,他已经当了足足十四年的代理皇帝了。如果说康熙自此之后就没了,亦或者一直病重无心理政也就罢了,毕竟当时的二皇子胤礽作为帝国的实际领袖已经算是合格的了,那么也就不会有之后的九龙夺嫡了。可关键的问题就在于,从康熙四十七年到康熙六十一年,还有足足十四年的时间,这期间的康熙虽然年老,但依旧对政务有着极高的兴趣和控制力。
因此康熙晚年长期存在的帝国二元领袖体制便不可避免的发生冲突了,这其中又不仅仅只是父亲和儿子的关系问题,还有皇帝和太子这两大政治集团的交锋问题。表面上康熙最终废弃二皇子胤礽的太子身份是因为他们之间父子关系破裂的原因,但实际上还是因为两大政治集团无法相容造成的。虽然在今天的人看来,儿子继承父亲的一切理所当然,那么太子和皇帝理应是一体的。
可问题就是,在政治斗争中,又不存在纯粹的继承关系,所谓的一朝天子一朝臣便是这样的道理。的确,普通人的儿子继承父亲的财富就只是单纯的物质关系的继承。可太子继承皇位,却是对权力秩序的一种继承,这其中的权力秩序又是以一大群人作为基础的。所以说,康熙作为皇帝,自然是有着一大群的人对他效忠,并且只对他负责。同理二皇子胤礽作为帝国皇太子,并且又是监国大臣,所以他的下面自然也有一群只对他负责的人。
于是在皇位一天没有落地之前,而皇帝党和太子党的人又要长期存在,于是在相处之时所遇到的各种政治分歧就会演变成两大政治集团的矛盾,继而上升到皇帝和太子两个人的关系破裂。事实上康熙对于二皇子胤礽并非是真正的厌恶,也还是抱有希望的,所以之后康熙一度再次恢复二皇子胤礽的太子身份。但无奈康熙作为政治领袖必须对自己的所属集团负责,他不可能也不会进行让步的,毕竟他一旦对太子让步,就容易引发自身权利秩序的崩溃,这是康熙自身无法容忍的,也是当时的清帝国内部无法面对的,因为一旦皇帝的权力秩序崩溃,太子能否接盘是一方面,万一接盘不顺利,就可能引发新一轮的政治危机。
另外康熙作为一名优秀的政治家,他虽然曾经对二皇子胤礽极度看好,但也并未放弃对其他皇子的培育,所以康熙不让步的原因就是他还有其他选择。于是随着二皇子胤礽的废黜,嫡庶之别完全放开,那么其他八位皇子便在理论上就都有继承权力,如此历史上闻名遐迩的九龙夺嫡便正式开始。但尽管九龙夺嫡正式开始,可皇帝康熙却并不感到欣喜,反而是对这种现状极度不满,因此在康熙四十七年之时,康熙一怒之下将所有有可能即位的皇子,诸如大皇子胤禔、三皇子胤祉、四皇子胤禛、八皇子胤禩和十三皇子胤祥等五人全部进行圈禁和警告。
但可惜这种警告,恰恰又激化了这几位皇子的互相争斗,于是在之后的十几年里,这几位皇子便是你方唱罢我登场,前赴后继的为了那个位置飞蛾扑火。所以虽然那段历史确实不值得吹捧,但也绝对不是闹剧,反而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一次多皇子长时间争位的奇观。而也正是在这种近乎养蛊式的竞争中,四皇子胤禛最终脱颖而出,成为了清帝国中兴的关键人物,并且他的儿子弘历又作为康熙的好圣孙真正缔造了清帝国的最辉煌时期。
因此哪怕是从结果上来看,这场九龙夺嫡以少流血的方式完成了帝国权力的交替,并选出了在当时而言确实是最合适的继承人,确实还算很不错的。毕竟从实际情况而言,虽然康熙是清朝入关的第二位皇帝,但从实际治理时间而言,半个多世纪的太平稳定之下,早已积累了大量政治矛盾和社会矛盾,如此就亟待有一位年富力强的英明之主进行拨乱反正,好在雍正确实是符合这个位置的。
参与“九子夺嫡”失败被圈禁起来的七位皇子当时圈禁的条件怎样?
康熙晚年的诸子争夺皇位也被称为“九子夺嫡”,当时史书上明确记载参与进争夺皇位的诸子之中有九位皇子,也就是老大胤禔、老二胤礽、老三胤祉、老四胤禛也就是后来的雍正、老八胤禩、老九胤禟、老十胤誐、老十三胤祥、老十四胤禵。这其中最后的胜者就是雍正,还有一个也算是胜者,那就是在雍正继位后得到重用的老十三胤祥,因此也就是说在这场“九子夺嫡”争夺皇位之中胜者就是老四雍正和老十三胤祥。
剩下七位参与争夺皇位的皇子最终都被圈禁起来,虽然都是被圈禁起来,但是这七位皇子的圈禁时期的条件待遇却又大不相同,这七位皇子的圈禁待遇基本可以分为享受型待遇、地狱型待遇以及普通型待遇,下面就来说一说这七位皇子都分数哪个级别。享受型待遇:老大胤禔和老二胤礽老大胤禔和老二胤礽算是参与争夺皇位失败七人中被圈禁之后环境待遇最好的两位,他们俩在被圈禁之后那环境待遇可是美滋滋的,两人圈禁后还生了不少孩子,可见其待遇和环境有多么不错。
其实最初争夺皇位的就是老大胤禔和老二胤礽,毕竟他们俩是康熙诸子中最为年长的两个儿子。胤禔是康熙的庶长子,而胤礽则是康熙的嫡子,他是康熙原配皇后孝诚仁皇后赫舍里氏所生,而孝诚仁皇后因为生育胤礽难产而死,康熙对孝诚仁皇后是十分怀念与愧疚,因此胤礽在出生后不久就被康熙册立为太子。而胤禔作为康熙的长子,自然对胤礽的太子之位垂涎欲滴,所以他自幼就密切监视胤礽的一举一动,专门找胤礽的毛病过错来在康熙面前打小报告。
康熙一废太子也与胤禔经常在面前挑拨康熙与胤礽的父子关系有很大关系。在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一废太子之后,胤禔就感觉到自己的机会来了,开始非常活跃谋求太子之位,他也是康熙诸子中最先暴露有争夺皇位野心的皇子,这让康熙十分厌憎他。后来康熙干脆直接对外公布:朕前命直郡王胤禔善护朕躬,并无欲立胤禔为皇太子之意。
胤禔秉性躁急、愚顽,岂可立为皇太子?康熙的意思就是胤禔不可能被立为太子,他想就此杜绝胤禔争位之心。但胤禔并没有领会到老爹康熙的意图,虽然康熙明确说明他此生不可能被立为太子,也就是他与皇位无缘了,不过胤禔立刻又准备支持其他兄弟继位,他好有拥立之功,能确保自己的政治地位和荣华富贵。于是在这种情况下胤禔决定扶持生母惠妃的养子与自己关系相对亲近的老八胤禩做上皇太子,因此后来拙劣的胤禔又向康熙进言:胤礽所行卑劣,失人心。
术士张明德尝相于胤禩必大贵。如诛胤礽,不必父皇出手。他这意思就是说胤礽行为卑劣,失去了人心,有相面的术士张明德曾经给胤禩相面说他有大贵之相,胤禩都已经是皇子了,那么再大贵那就是当皇帝了,这意思就是说胤禩有帝王之相,既然这样那胤礽留着就没用了,这意思就是不如由他替康熙杀掉胤礽然后再改立胤禩为太子吧。这也是历史上的“张明德相面”事件,胤禔想杀害弟弟胤礽,这件事康熙十分恼火,他当场痛骂胤禔为畜生,随即命人将胤禔看管起来。
后来善于隐藏的老三胤祉适时出马,又给胤禔来了落井下石,胤祉向康熙禀报胤禔曾经勾结蒙古喇嘛巴汉格隆镇魇诅咒胤礽,康熙震怒开始调查胤禔,又查出相士张明德乃身怀武功之人,胤禔曾经想收买张明德行刺胤礽。这一下康熙就怒火冲天了,胤禔已经不止是想杀弟弟胤礽了,他已经把这个想法付诸行动了,因此康熙立刻下旨褫夺胤禔直郡王爵位,并将其终身圈禁于直郡王府,由八旗士兵严加看管。
一废太子时胤禔和胤礽算是同时被圈禁起来,但是很快康熙又反悔了,他又重新复立胤礽为太子,不过胤禔可就一直被圈禁起来了。胤礽后来虽然被复立了太子之位,但康熙同时大封诸子爵位,很多皇子势力都逐渐强盛起来,胤礽的太子之位已经并不稳固了,而且康熙在位时间过长集权很强,也导致了皇帝与储君之间矛盾日益不可调和,因此胤礽开始在政治上纠集党羽,他准备谋划废掉父亲康熙,提前登基为帝才算是稳妥。
不过康熙毕竟是康熙,他的政治敏锐性非常强,当他发现胤礽有所图谋时,康熙第一时间行动,于康熙五十一年(1713年)再次废除了胤礽的太子名位,将其圈禁于居所咸安宫内。此后二人一直到雍正继位也没有释放出来,一直被圈禁在各自的居所之中。胤禔自康熙四十七年被圈禁,在雍正十二年(1734年)去世,享年63岁,被圈禁27年。
胤礽是自康熙五十一年被圈禁,他在雍正二年(1724年)去世,享年51岁,被圈禁了将近12年。胤禔和胤礽都是被父亲康熙所下旨圈禁,所以雍正继位后也没有将他们释放出来,毕竟胤禔曾经支持过雍正的政敌弟弟老八胤禩,而胤礽的前太子身份更加敏感,因此雍正不可能将他们俩释放出来。但雍正也不会去刻意为难刁难他们俩,其一是因为康熙临终前一再嘱咐雍正要善待他的两个哥哥胤禔和胤礽,其二则是二人已经被圈禁十多年了,在政治上没有太大影响力,对雍正的皇权也构不成威胁,所以雍正没必要去刻意为难他们俩,反而雍正为了向天下人表现自己的宽容,对他们俩还非常礼遇厚待。
胤禔在圈禁生涯中生了20名子女,而胤礽也在圈禁生涯中生了10多名子女,康熙时期他们俩的圈禁待遇还都不错,雍正继位后比以前更好,所以胤禔和胤礽被圈禁只是失去了自由和政治权利而已,各方面的待遇还都很不错,远比普通人生活要幸福得多。因此二人才能各自在圈禁生涯中生育这么多子女,而且二人寿命也都不算短,算是寿终正寝,所以说二人算是享受型的圈禁待遇,也是参与争夺皇位失败后被圈禁起来的皇子中待遇最好的两位,当然,这主要得益于他们俩是在康熙时期被圈禁起来,康熙作为父亲肯定要比雍正作为兄弟对他们更好了。
普通型待遇:老三胤祉、老十胤誐、老十四胤禵老三胤祉和雍正想类似,都属于善于隐藏自身的人,他们俩都在明面上表现出无心政治不参与争位,实际在背地里使劲。胤祉上面有大哥和二哥,所以皇位怎么也轮不到他,这点他心知肚明,因此胤祉一面与太子胤礽保持亲密且良好的关系,一面又在康熙这表现出不关心政治,专心著书立作的表现。
胤祉虽与胤礽关系亲密,但他始终与胤礽保持一定界线,所以当康熙清算胤礽党羽时曾怀疑胤祉,但后来康熙明白胤祉是忠于储君,并没有过分参与胤礽的违法图谋之举。这就是胤祉手段高明之处,他一面与胤礽保持良好关系,做好了万一将来胤礽继位也能保全自身的准备,一面又拉拢文人著书立作,得到了天下文人的支持,同时胤祉还冷眼旁观老大和老二互相斗法,他就等着跳出来坐收渔人之利呢。
所以在一废太子时,胤祉跳出来指证老大胤禔,这是非常高明的手段,老大和老二都被整垮了,那太子之位按理也该轮到老三身上了。但是胤祉此后也一直在隐藏自身,他并没有着急,没有过早表现出对皇位的野心,所以在诸子争位期间,胤祉一直是颇受康熙喜爱。胤祉唯一得意忘形的时刻就是在康熙二废太子之后,他非常的得意忘形,他在与关系亲密的文人交往时,往往以储君身份自居,这就是因为胤祉认为太子胤礽彻底完蛋了,这位置很可能到自己手中,所以他才开始得意忘形,也正是他这个得意忘形,最终让康熙把他跳过,选择了老四雍正。
由于胤祉善于隐藏,所以雍正继位后对他十分猜忌,不过胤祉并没有做太过分的事情,因此雍正也一直没有对他动手,直到雍正八年(1730年)老十三胤祥去世,雍正才以胤祉在胤祥葬礼上迟到,对兄弟没有情义为理由将他褫夺爵位圈禁在景山永安亭。雍正在将胤祉圈禁后曾说过:如诚亲王其才甚属可用,而其心又不得不置而不用,以朕四十年兄弟事事无不洞晰,而用之之难尚然如此。
这意思很明显就是说明雍正看不透胤祉的真心,所以雍正对他始终无法放心,才将他夺爵圈禁起来。胤祉是参与“九子夺嫡”中最后一个被雍正收拾的兄弟,胤祉被圈禁在景山永安亭,这里的环境和待遇应该不是很差,不过胤祉主要是接受不了这样的结局,最终胤祉被圈禁两年后于雍正十年(1732年)抑郁而亡,享年56岁。老十胤誐和老十四胤禵算是参与“九子夺嫡”失败的皇子中结局最好的了,这主要在于两人一个身份血统高贵,一个是雍正的同母亲弟弟。
老十胤誐是康熙诸子中母系家族血统除了太子胤礽之外最为高贵的皇子,胤礽生母孝诚仁皇后是清朝开国功臣、康熙初期首辅索尼的孙女,而胤誐的血统更加高贵,他爷爷的爷爷和姥爷的姥爷都是同一个人,那就是清太祖努尔哈赤。胤誐生母是温僖贵妃钮钴禄氏,温僖贵妃是康熙初期四大辅臣之一遏必隆的女儿,而遏必隆生母是努尔哈赤之女穆库什,父亲是清朝开国功臣额亦都,因此钮钴禄氏家族一直都是清朝的政治豪门。
胤誐的妻系家族政治势力也很强大,他的第一任嫡福晋是蒙古郡王之女,第二任嫡福晋是索尼的曾孙女,因此来说胤誐的母系家族加上妻系家族的都有很强大的政治势力,只不过胤誐为人粗莽不得人心,所以他无意于皇位。但胤誐自幼与老八胤禩和老九胤禟亲近,因此成年之后胤誐一直是支持胤禩争夺皇位,并且胤誐动用母系家族和妻系家族政治势力帮助胤禩争位,所以胤誐被雍正记恨。
可是由于胤誐为人粗莽且不得人心,他在政治上对雍正的威胁并不大,外加母系家族和妻系家族的强大政治势力,所以雍正对胤誐并没有太过分。雍正二年(1724年)雍正将胤誐夺爵圈禁起来,胤誐被圈禁于宗人府,但是圈禁的环境和待遇还都算可以,再加上胤誐没心没肺的性格,所以他最终顺利的把雍正给熬死了。除了胤誐,雍正的同母弟胤禵结局也是非常不错,胤禵虽然与雍正是同母所生,但二人兄弟关系并不亲近,胤禵却与胤禩走得更为亲近,所以胤禵在诸子争位中是明确支持胤禩,到后来胤禩失去康熙宠爱,又推举胤禵出来争夺皇位,所以胤禵与雍正也是直接的皇位竞争对手。
但是胤禵毕竟是雍正的亲弟弟,外加他们的生母德妃在去世前一再叮嘱雍正不要记恨弟弟要善待弟弟,所以雍正也不能违背母亲的临终遗愿,因此胤禵在雍正三年(1725年)十二月被雍正夺爵圈禁于景山寿皇殿,并没有被雍正进一步折磨和迫害。胤禵的圈禁环境和待遇应该还算不错,因为他在这期间还生了两个女儿,这也说明了雍正并没有刻薄对待他,而他也和胤誐一样每天该吃吃该喝喝,最终顺利的熬死了哥哥雍正。
乾隆继位之后将胤誐和胤禵释放出来,并赐予他俩镇国公爵位,乾隆六年(1741年)胤誐去世,享年58岁,乾隆命人以贝子之礼厚葬胤誐;胤禵后来还被乾隆晋封为恂郡王,在乾隆二十年(1755年)病逝,享年68岁,胤禵也算是“九子夺嫡”失败的皇子中结局最好的了。胤誐和胤禵所受到的圈禁环境和待遇应该差不多,胤祉可能比他们俩略差一些,再加上被雍正打击迫害的也更厉害一些,所以胤祉被圈禁不到两年之后就抑郁而亡。
总得来说胤祉、胤誐、胤禵三人的圈禁环境和待遇还都算可以,尤其是胤禵最好,这期间他还生了两个女儿,这也说明了雍正并没有进一步对他们进行过分的打击和迫害。地狱型待遇:胤禩和胤禟胤禩曾一度是太子之位最有力的竞争者,他自幼聪慧,为人儒雅宽和,待人细腻,才能卓越,善于拉拢人心,因此朝臣中对于胤禩的支持者很多。因此胤禩曾经深得康熙的喜爱,一度是皇位继承人选的强力竞争者。
但是胤禩的野心暴露太早,在康熙一废太子之后,康熙让群臣推举太子,结果群臣都推举了胤禩为太子,而康熙的初衷是希望群臣推举胤礽复位,所以康熙由此猜测胤禩有图谋皇位的野心。胤禩也由此逐渐失去康熙的喜爱,在后期胤禩明知继位无望的情况下,他决定转而支持与自己关系亲密的老十四胤禵争夺皇位,并且在雍正继位后,胤禩对雍正的继位不服以及胤禩深得人心,对雍正的政治威胁很大,所以雍正最终对他下了死手。
雍正四年(1726年)正月初五,雍正公布胤禩四十条大罪,褫夺胤禩爵位,削除宗籍,将胤禩关入宗人府内,二月初七,雍正命令宗人府修筑高墙,将胤禩囚禁在高墙之中,三月初四,雍正给胤禩改恶名为“阿其那”,就这样胤禩被独自囚禁在高墙之内,无人照看,只是供给粗食,生病也没人管的囚禁生涯,最终老八在衣食无着和无人照料的情况下于当年九月初八咳血而死。
享年45岁。老九胤禟是胤禩的铁杆支持者,他为人比较重情义,头脑精明,善于理财,出手豪爽阔气,擅长交际,因此在朝廷中有不少朝臣都被胤禟的豪气所拉拢。还是因为对于雍正继位的不臣服,以及胤禟与胤禩关系亲密,还都善于拉拢人心,对雍正的政治威胁还是比较大的,所以雍正对胤禟也极为憎恨,必须要对他下死手。同样也是雍正四年,雍正公布了胤禟二十八条大罪,将其圈禁在保定直隶总督府,由直隶总督李绂看管,雍正命令李绂在保定筑造如在宗人府囚禁胤禩的高墙大院将胤禟囚禁在内,并且雍正给胤禟改恶名为“塞思黑”,明令李绂:除下贱饮食之外,一切笔、墨、床、帐、书、字、便冰一块,汤一盏都不能给予。
胤禟被囚禁时正直酷暑,墙高房小,他手脚都被戴上镣铐,在拘禁之所经常中暑昏迷,李绂只是派人用冷水将他浇醒。胤禟可以算是参与“九子夺嫡”失败的皇子中待遇最差且被折磨的最惨一个,胤禟在历经暑期三个半月的折磨之后在43岁生日之后不久就咽了气。胤禩和胤禟在圈禁之后的待遇绝对是地狱级别,这也说明了他们俩对雍正的政治威胁最大,雍正也最为憎恨他们俩。
写在最后所以说这些参与争位失败的皇子最终的圈禁待遇也不尽相同,老大和老二所享受到的待遇最好,属于享受型待遇;老三、老十、老十四还都算可以,算是普通型待遇;至于老八和老九那就是最惨的地狱型待遇了,谁让他们俩对雍正的政治威胁最大,再者也是十分不肯臣服于雍正,因此才受到了雍正的疯狂打击和迫害。小岛知风拙见欢迎四海八方的朋友关注和点评!。
2023-12-19 / 6.0.1
2023-12-19 / 6.0.1
2023-08-25 / v3.1
2023-08-25 / v1.0.3
2023-08-25 / v1.0.1
2023-08-25 / v2.19.1
2023-08-25 / v1.2.0
2023-08-25 / v2.0.1
2023-08-25 / v1.5.1
2023-08-25 / v4.4.0
2023-08-25 / v1.0.03
2023-08-25 / v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