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游页游网游中的氪金定价是根据什么制定的?
简单说是根据市场行情决定的,比如市面上别人开发的同类游戏十连抽定价648,那么如果你开发的游戏还没上线,为了稳妥起见,也只能暂时定一个十连抽648。初始价格定好之后,游戏上线之后就可以根据玩家的反馈,进行调整。如果玩家反馈良好,那运营数据肯定不错,自然是皆大欢喜,如果玩家感觉不满足,可能就是定价定高了,当然直接改价格是极其不推荐的做法,这个时候就可以多推出运营活动,从其他的地方变相给到玩家补偿,直到大部分玩家感到能玩下去为止。
可能不少读者能看得出,游戏定价的底层逻辑还是要看游戏的品质,比如说玩法是否创新好玩?立绘是否出色?剧情是否有代入感,引人入胜?多人对战的时候,机器是否发烫?网络是否卡顿?这些都是影响游戏的定价的基本因素。举个极端的例子,四五个人团队开发的卡牌手游,定价敢和【阴阳师】一样吗?和【阴阳师】定价一样能有玩家玩吗?所以玩家经常看到市面上新开服的手游有很多开服送十连抽,百连抽的噱头,定价也很贵,实际上根本不值钱。
当然也有一些类型明星代言,游戏IP,甚至类似阴阳师全民抽SSR等类似游戏外因素可以影响游戏的定价,但是大部分游戏都没这个条件,所以还是老老实实打磨玩法和游戏体验吧。最后强调一下,市场环境也是在时刻变化的,如果一款抄袭山寨【阴阳师】的手游,即便品质过硬,却晚了【阴阳师】上线两三年,如果不自量力的和【阴阳师】当年定价一样,数据也不会理想。
娃初三了,玩游戏充值几百块钱,娃不诚实交代,怎么教育?
题主你好,谢邀!作为家长,当看到自己的孩子已经初三了,但是孩子玩游戏,竟然还充值,还不主动承认自己的错误,家长肯定又生气,又无奈。作为一名老师我可以理解你的心态。我们首先对你提出的问题进行一下初步的解析:①孩子初三。孩子的年级在大约在15岁左右,正值孩子青春期。这个时候的孩子已经不是你以前屁股后面的“跟屁虫”,孩子的“自我意识”开始独立,开始“好面子”。
②孩子玩游戏。现在几乎所有的中小学生都在玩游戏。之前我对孩子玩游戏查阅过一些资料。2019年79.6%的中小学生都在玩游戏,中学生每周玩游戏平均时长在3.5小时。孩子玩游戏是正常的,但是看一下孩子是否沉迷于游戏。③游戏充值。孩子游戏充值的钱是哪来的?是从家长钱包偷拿的,还是自己“省吃俭用”攒下来的。这两者的性质是截然不同的。
④孩子不诚实交代。孩子为什么要撒谎,孩子为什么不敢主动坦白。孩子怕什么?怕家长责备,还是想逃避责任?家长要思考一下,为什么孩子在这种问题上跟你撒谎?孩子已经初三,在青春期的年龄。很多家长感觉到孩子不听爸妈的了,“儿大不由娘”!很多家长在面对孩子出现问题的时候,都无从下手。作为一名老师,我想提几点建议,希望我的建议对你们家的孩子有所帮助!建议一:尊重自己的孩子,尤其是“青春期”的孩子。
知道、了解自己孩子的心理和心态的变化。孩子步入青春期,不管是生理还是心理都有了巨大的变化。很多家长不知道为什么以前那么乖的孩子怎么突然就不听话了,现在也不跟我交流了,有的时候的交流仿佛就像是“火星撞地球”有的时候是“你说你的,他做他的”家长很无奈的说一声“我管不了了”。第一步知道青春期的四个典型特点:①孩子在成长,这是从幼稚到成熟的蜕变期。
这时候的孩子由于生理的成熟,思想刚从儿童阶段到达到青春期阶段,思想处于半幼稚,半成熟的阶段。现在孩子的人格发展逐渐表现为不稳定性,慢慢的由对家长和老师等长辈的依赖到相对的独立。对应孩子的特点,孩子是不是有的时候表达一个观点的时候,家长会感觉怎么能这么想!很多家长一棒子打死“这是不对的”。我要说的是任何的成长都是一个过程,当孩子褪去青涩,走向成熟,本来就是一个不同磨砺的过程。
“一朝长大”只能存在小说和电视剧中。②孩子拒绝沟通,“闭关锁国”。孩子长大了,心里开始装事情了。孩子进入青春期,内心的世界逐渐的复杂起来,开始不大轻易的把内心世界表露出来。中学生心里的话常常不愿意对家长诉说了,但是他愿意把自己的想法跟同龄的好朋友进行沟通,特别是他认定的知己沟通。③孩子突破父母的“羽翼”,开始在社会中成长。
青春期的孩子逐渐把注意力从自己及自己周围生活中具体事物的关心转移到对社会上事物的思考,他们期待希望通过自己去探求一些社会上的本质,并且这个阶段他为人处世的态度和行为方式。自我意识、世界观人生观趋于成熟。④思想开始敏感,学会了“思考”。这个阶段的孩子开始嫉恶如仇,有了是非观、人生观、英雄观。但是这个阶段的孩子特别容易被左右。
当别人对他提出质疑的时候,他开始进行思考我认为的正确真的是对的吗?他想通过自己的敢做、敢为去证明自己,于是有些时候。他动荡的思想,让他很难明确执拗和坚定、勇敢和蛮干之间的界限。这就是青春期孩子典型的四个特点,这位题主你想想孩子现在是不是经常跟你“对着干”,“你让他撵狗,他去抓鸡”。是不是经常的对你爱答不理,但是和好朋友却无话不谈。
开始对社会上的现象表达出自己的见解,开始思考xxx真勇敢等等。(二)根据孩子青春期的特点,对症下药。孩子的成长是不可逆的。这时候家长应该怎么办?①尊重孩子的成长,放下身段去聆听孩子的想法。很多家长不能充分认识到孩子的成长,这位家长在家里有没有出现过这种现象:①你再说一句试试,反了你了,你说的什么东西,我还管不了你了。
②你如果再跟那个xxx在一起,你就别回家了,他什么东西你不知道吗?③你这是要死吗?为什么不能在家好好待着,知道外面多乱吗?以上这三条是家长在极力的否定孩子的成长。在家长的眼里,孩子和在幼儿园的时候状态是一样的。家长在否认孩子思想和心理的成长,却在一直说孩子不懂事这不是自相矛盾吗?放下身段,到孩子身边,去聆听孩子真是的想法。
青春期的孩子都是“顺毛驴”,你顺着他的意思去聆听,不打断,你才能真正的去了解自己的孩子。②聆听孩子的想法,适时的引导。当你做了上述的事情,在“聆听”孩子诉说的前提下,再进行引导,如何引导,怎么引导。例:当孩子表达了一件最近学校xxx因为不好好学习,被请家长了。这时家长要先听孩子讲完,在告诉他请家长的事情事情是件小事,说明老师对学生们负责。
你看看之前的那个xxx老师,对学生不管不问,你觉得那种老师合格吗?启发孩子思考,让他表达自己的观点,适时的纠正。让孩子成为你的朋友。当家长以上面的例子,逐渐和孩子成为朋友的时候,他就会向你敞开心扉。成为孩子的“知己”。我认识一位律师父亲,他们家的孩子一直把他当成朋友,把他对女孩子的爱慕之情都和父亲诉说,父亲告诉他青春期应该如何处理,如何树立正确的爱情观、价值观。
小结:这位家长你可以适当的学习一下,放下身段,去了解孩子的本心,让孩子愿意走进你的心扉,和你分享,你会获得孩子成长的快乐,并且为孩子成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去排忧解难。建议二:家长了解孩子玩游戏的目的是什么?是娱乐还是沉迷游戏“游戏人生”。很多家长把孩子学习不好归结于“游戏”,把孩子“学坏”归结于“游戏”。
仿佛世界上没了游戏一切都太平了一样。这种想法肯定是错误的。家长应该:(一)正确的认识游戏游戏从来都不是“洪水猛兽”,家长如果把所有的问题都归结于“游戏”,就会给孩子进行错误的“归因”。在没有手机游戏以前有什么?有电脑游戏!在电脑游戏之前有什么?有街机厅和“小霸王”游戏机!在街机厅和“小霸王”游戏机出现之前有什么?有电视。
电视出现之前,难道所有的孩子都一门心思的铺在学习上?当然不是。看一下孩子玩游戏的动机是什么?是单纯的娱乐,还是沉迷其中。如果孩子玩游戏仅仅是为了娱乐,大可不必,大动肝火。孩子仅仅留出自己的一些空闲时间去娱乐一下,这和某些家长喜欢打牌、喜欢钓鱼都是一样的道理。如果孩子每周花费大量的时间在游戏上,造成了不认真写作业,天天趴在游戏上,把游戏当成生活的全部,这肯定要干预,要使用点“小心思”让孩子不沉迷、不成瘾。
(二)引导孩子兴趣,放在更有意义的事情上当孩子过度玩游戏的时候,家长应该怎么做?学会“偷梁换柱”、“以毒攻毒”。我碰到很多家长谈起孩子玩游戏,家长通常嘴一撇“哎呀,老师你不知道呀,他根本不听我叨叨,我一说他就烦......”肯定很多老师都碰到过这样的家长。学生在学校玩游戏的可能性几乎微乎其微,大部分玩游戏的时间都是在家里完成的。
家长要想办法而不是“坐以待毙”!下面给家长推荐一个“偷梁换柱”“以毒攻毒”的办法。例如:家长让孩子陪你参加集体活动带孩子去跑步或者打球,青春期的孩子年轻有活力。他们一听到出去娱乐,特别是家长主动“邀请”下,一般不会拒绝。把孩子玩游戏的时间进行“消耗”掉,通过户外的体育锻炼,久而久之对“户外运动”产生兴趣。
慢慢的就会淡化对游戏的依赖性,从而摸手机的次数越来越少。既锻炼身体,又解除了你对孩子游戏依赖的困扰,另外还发展了孩子户外的兴趣。“一石三鸟”何乐而不为呢?小结:当孩子出现玩手机玩游戏现象的时候不要过度的紧张,看一下孩子是适当娱乐还是沉迷,如果沉迷的时候采取合适的办法,进行解决。建议三:孩子对游戏的充值,家长理性的看待家长看到孩子充值第一想法就是,我赚钱那么艰辛,你把钱用来玩游戏。
你知道我的心在滴血吗?家长应该如何看待孩子游戏充值呢?第一步:看一下孩子游戏充值的钱财是哪来的?孩子充值游戏的渠道一般为两种,第一种就是偷偷用父母的钱;另外一种就是自己“省吃俭用”攒下来的钱去充值。如果孩子是第一种,当然要批评,还要大批特批。告诉孩子不是不可以用钱,要让孩子以后用钱的时候说明理由,为什么要钱,要钱的目的是什么。
当他找出的理由足以让你信服的时候就满足孩子的愿望,但是如果是自己偷偷的拿父母的钱,这是“偷盗”,通过“证据”让孩子主动承认错误。如果是第二种,孩子通过节省自己日常的零用钱,去换取自己想要的一件东西。我们为什么要阻止呢?我记得我们小的时候,家长每个月只给几块钱的零用钱,我们为了心仪的卡片省吃俭用,就为了最后得到那一套“卡片”的满足感。
如果孩子为了这种心理的满足感,宁可不吃零食,宁可看到想买的小玩具都不买。为什么要去遏制孩子这种为了追求“小确幸”的努力了?所以家长要知道孩子金钱的来由再做评判。我并不是完全支持第二种,如果孩子为了第二种宁愿不吃早餐等家长要适当的干预,告诉他,如果知道为了游戏,荒废身体,肯定不支持。第二步:让孩子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如果家庭经济条件确实不好,让孩子去体验一下家长工作的环境,让他知道父母挣钱省钱的不容易。
例:我身边的一个朋友,他为了让他孩子去体验生活的不容易,暑期扔到砖厂上班一个月。一个月后,孩子彻底的改头换面。他用自己赚的几百块钱,给爸爸和妈妈买了衣服和鞋子。承诺以后一定不乱花钱,父母可以说“老泪纵横”,一直感叹孩子长大了。家长必要的时候狠下心,让孩子去体验一下赚钱的生活。给孩子一个月的家庭开支费用,让孩子去打理全家老小所有的生活开支,告诉他省下的钱,自己可以随便消费。
当他知道“花钱容易,赚钱难”的时候,他就知道如何去消费。如何心疼父母的不容易。小结:通过“证据”,得知孩子充值金钱的来源,确定策略,以“偷盗”方式获得,必须批评教育。如果孩子是通过节省“零用钱”节省下来的,家长应该适当干预。如果孩子不知悔改,动用“非常手段”,让孩子“下工厂”、“当家庭管家”了解父母经营家庭的不易。
建议四:塑造孩子成熟人格,知道诚信的重要性家长之所以愤怒,可能更大一部分是因为孩子不能诚实交代自己犯的过错。家长要了解孩子为什么不成熟交代,他觉得“没面子”,还是不能够承担“坦白后的后果”。孩子更多的原因可能是害怕,是恐惧,不敢去承担这个后果,他没有钱去弥补自己的过错,可能知道如果承认之后又是无穷无尽的唠叨,或者是家长的一顿“棍棒教育”。
家长应该怎么做?(一)上面我提到的孩子青春期的特点,家长要理解孩子这种做法。佛洛依德认为人的人格结构由:本我、自我和超我组成。本我遵循“快乐原则”,青春期的孩子一般处于人格的本我阶段,多以冲动为主。自我是学会衡量非理性要求和现实的实际需要。超我是追求自身完美,符合社会上制定的基本“道德法则”。现在这次消费,很可能是没有抑制住自己,以“本我”为中心的冲动消费,当他面临父母的苛责的时候,他不知道如何去面对选择了最蠢的方法——“鸵鸟”方法,死不承认。
这时候家长要引导孩子,告诉他如果是冲动消费的话,没有关系,以后坚决不允许。让孩子知道这次的教训就可以了。(二)如果有足够的证据,把证据展示出来,让他承认错误告诉他,爸爸妈妈这次生气,不是因为你玩游戏,是因为你没有敢于承担错误的勇气,为什么“敢做不敢当”呢?每个人都会犯错,犯了错就要去反思,下次不犯就可以了,但是你这样一直跟我们狡辩,爸妈很痛心。
通过沟通和说教,让孩子知道父母是爱他的,唤醒孩子心理深处,对正确和错误的理解。小结:父母当面临孩子一些谎言的时候,通常和诚信挂钩。但是也许孩子已经在父母的威压下屈服了,希望家长放下强势,通过沟通让孩子主动承认错误。综上所述:任何家长碰到题主这样的问题都会焦虑不安,都可能布置所错,家长要学会怎么去与孩子沟通,任何事情都可以通过沟通来解决。
2023-08-25 / v3.1
2023-08-25 / v1.0.3
2023-08-25 / v1.0.1
2023-08-25 / v2.19.1
2023-08-25 / v1.2.0
2023-08-25 / v2.0.1
2023-08-25 / v1.5.1
2023-08-25 / v4.4.0
2023-08-25 / v1.0.03
2023-08-25 / v5.6.6
2023-08-25 / v1.2.20230810
2023-08-25 / v2.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