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游戏,APP下载,公益下载:帝一应用

帝一应用手机版|下载排行|最近更新|tags标签汇总

当前位置:首页 - 攻略 - 网游攻略 - 苏伊士战役攻略,我某外贸公司以CIF伦敦向英商出口一批货物卖方在规定的装运期内

苏伊士战役攻略,我某外贸公司以CIF伦敦向英商出口一批货物卖方在规定的装运期内

时间:2022-06-23 10:00:36来源:整理作者:佚名投稿 手机版

1,我某外贸公司以CIF伦敦向英商出口一批货物卖方在规定的装运期内

CIF是c组的贸易条款,指Cost Insurance&Freight,既是成本,保险和运费。CIF贸易术语的买卖双方风险划分的界限是在装运港船舷,交货后货物的灭失或损失的风险,以及由于发生意外事件而引起的任何额外费用都应是由买方来承担的。这是Incoterm2000的解释,根据Incoterms2010,只要货装上船就已经跟卖方无关了,风险已经转移。所以买方要求不合理。可以驳回。

苏伊士战役攻略,我某外贸公司以CIF伦敦向英商出口一批货物卖方在规定的装运期内

2,将军的荣耀北非战场苏伊士运河之战怎么过

展开1全部 有副将吗?没有的话肯定过不去http://tieba.baidu.com/p/3327625858?pid=58262939769&cid=0#58262939769基建升空军和金融就行了,主将把空军弄到铜章也就够了,攒钱买瓦杜丁

苏伊士战役攻略,我某外贸公司以CIF伦敦向英商出口一批货物卖方在规定的装运期内

3,皇牌机娘43关卡攻略

皇牌机娘4-3关卡攻略,皇牌机娘4-3机娘掉落表带路条件。皇牌机娘4-3也是原罪中的一关,那么怎么守卫苏伊士运河呢?4-3压制战怎么打?下面小编就给大家带来了皇牌机娘4-3推图攻略介绍以及4-3掉落表,一起来看看吧。 皇牌机娘4-3带路条件: 这一关的路线分为两条,A点开始带路条件为爆轰和格斗机娘达到3架,就会前往B点,否则就会前往C点。 4-3战役所遇到的敌人情况为,A点会遇到2架强攻和3架格斗机娘,B点会遇到1架强攻、2架格斗和1架突袭机娘,C会遇到2架强攻、2架格斗和2架突袭机娘。而BOSS点会遇到1架重击、2架强攻和3架格斗机娘,所有的敌方机娘都是32级。 皇牌机娘4-3通关攻略: 其实不用管带路条件的,没有沟,然后都可以到BOSS;一样的打不过就强化、练级; 皇牌机娘4-34-3掉落: 点击查看通关掉落机娘表

苏伊士战役攻略,我某外贸公司以CIF伦敦向英商出口一批货物卖方在规定的装运期内

4,瓦良格号为什么没走苏伊士运河你怎么看

因为埃及背后有大佬在。不止你以为的老毛子哦,美帝也在其中。英法以三国的行动遭到国际社会的普遍指责。作为三国盟友的美国也不满这次秘密行动,他们将英法的侵略看作是殖民主义的再次体现。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直接致电英国首相艾登施压。经济上,美国政府故意抛售英镑,导致英镑汇率浮动并贬值15%,同时否决英国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贷款申请,亦停止向英国的经济援助。美国在联合国安理会也提交议案要求英法立即撤军,遭到英法两国否决后又敦促联合国大会召开紧急会议,正式通过决议要求停止战争并从埃及撤除所有外国军队。另一方面,忙于匈牙利事件的苏联也插手苏伊士运河危机,甚至警告英法两国,必要时苏联将动用核武器(虽然北约的情报显示苏联当时根本没有能够直接从本土袭击巴黎或伦敦的导弹)。美苏两国的介入动机各不相同:美国希望能够拉拢一批刚刚从英法等老牌殖民国家统治底下独立出来的亚非拉第三世界国家,避免他们倒向苏联阵营;而苏联则能通过插手苏伊士运河危机淡化国际社会对其出兵匈牙利的关注。英法和以色列的行为受到国际社会的强烈谴责。苏联宣布:如英法不停火,苏将对英实施核攻击。美国为把英法势力挤出运河区,命令全球美军进入戒备状态,威胁英法。在埃及军民坚决反抗和国际社会强大舆论压力下,英、法被迫在11月7日宣布停火,1956年11月22日撤出全部军队。在埃及应允以色列有蒂朗海峡水面航行和空中飞行权后,以色列军队于1957年3月从西奈撤出全部军队,所遗有争议的加沙地带和亚喀巴湾沿岸地区由"联合国军"暂时管理。关键原因是美苏都不愿意英法继续维持他们的殖民帝国,所以这对死敌才走到一起。至于说为什么埃及毫无准备(其实不是)。因为埃及实力不足啊!英法联手对埃及几乎是降维打击,区区埃及怎么也打不过,有没有战术失误无关紧要。
因为埃及背后有大佬在。不止你以为的老毛子哦,美帝也在其中。英法以三国的行动遭到国际社会的普遍指责。作为三国盟友的美国也不满这次秘密行动,他们将英法的侵略看作是殖民主义的再次体现。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直接致电英国首相艾登施压。经济上,美国政府故意抛售英镑,导致英镑汇率浮动并贬值15%,同时否决英国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贷款申请,亦停止向英国的经济援助。美国在联合国安理会也提交议案要求英法立即撤军,遭到英法两国否决后又敦促联合国大会召开紧急会议,正式通过决议要求停止战争并从埃及撤除所有外国军队。另一方面,忙于匈牙利事件的苏联也插手苏伊士运河危机,甚至警告英法两国,必要时苏联将动用核武器(虽然北约的情报显示苏联当时根本没有能够直接从本土袭击巴黎或伦敦的导弹)。美苏两国的介入动机各不相同:美国希望能够拉拢一批刚刚从英法等老牌殖民国家统治底下独立出来的亚非拉第三世界国家,避免他们倒向苏联阵营;而苏联则能通过插手苏伊士运河危机淡化国际社会对其出兵匈牙利的关注。英法和以色列的行为受到国际社会的强烈谴责。苏联宣布:如英法不停火,苏将对英实施核攻击。美国为把英法势力挤出运河区,命令全球美军进入戒备状态,威胁英法。在埃及军民坚决反抗和国际社会强大舆论压力下,英、法被迫在11月7日宣布停火,1956年11月22日撤出全部军队。在埃及应允以色列有蒂朗海峡水面航行和空中飞行权后,以色列军队于1957年3月从西奈撤出全部军队,所遗有争议的加沙地带和亚喀巴湾沿岸地区由"联合国军"暂时管理。关键原因是美苏都不愿意英法继续维持他们的殖民帝国,所以这对死敌才走到一起。至于说为什么埃及毫无准备(其实不是)。因为埃及实力不足啊!英法联手对埃及几乎是降维打击,区区埃及怎么也打不过,有没有战术失误无关紧要。英法合伙欺负银1956年7月26日,埃及总统纳赛尔宣布将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并准备独立修建一条水坝。这一举动引起英法两国的强烈不满,因为英国银行和企业本来占了运河49%的股份,另外51%则属于法国。虽然当时殖民地独立运动风潮涌动,但苏伊士运河的战略意义重大,两个欧洲强国明显都不准备放手。作威作福已成习惯的老牌殖民者准备再次选择战争,只不过他们需要先找到一个借口。1956年10月29日,以色列突然不宣而战强攻下加沙地带和整个西奈半岛,并迅速向运河区挺进。在以色列进攻发起2小时后英法两国假惺惺的声称出于运河安全考虑,最后通牒双方停火,各自撤军10公里。早有默契的以色列单方面接受了通牒,却继续向埃及进攻,纳赛尔那边一看以色列根本没停手的打算,干脆拒绝了这份通牒。也不得不说纳赛尔同学的心眼儿太实,人家英法等的就是他拒绝,这下总算找到借口群殴了!10月31日,英法两国调集了100多艘舰艇,200余架飞机开始对埃及狂轰滥炸,短短两天就能调动这种规模的轰炸,说他们提前没准备鬼都不信。到了11月5日,英军1000多伞兵加2万多海军陆战队已经开始对运河区实施直接占领了,还好埃及军民拼死抵抗,总算运河没被完全占领。美苏仁义大哥出手英法以三国唱的这出双簧实在不怎么高明,世界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一致表示这吃相太难看,几百年来一点进步都没有,差评!白头鹰大统领艾森豪威尔先生不失时机的出来开始主持公道,着实收拢了一大波人心。老艾是技术流选手,他先给英国首相艾登发了个电报,赶紧给我滚回来!不然有你好看!然而艾登却假装没看见,继续军事行动。折了面子的老艾终于开始发飙,他表示要让不长进的英国佬看看高端玩家怎么浪,之后开始抛售英镑.....仅仅一天的时间英镑就贬值了15%,搞的英国佬欲哭无泪。更狠的是老艾还直接否决了英国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贷款申请,同时停止向英国的经济援助。不给我面子是吧?那你也别想过日子啦!白头鹰这边大杀特杀的时候苏联大毛熊也没闲着,他们正焦头烂额的摆平匈牙利造反的事儿,赫鲁晓夫一看老艾这么露脸也赶紧出来刷存在感。当然,毛熊的方法自然是一贯的简单粗暴。他们直接向英法以三国发去通牒,赶紧给我滚回去,保持好你们的和平状态,如果你们不选择和平,老子就会选择核平!英国两国对这个威胁表示无所谓,你家的熊牌原子弹够不着伦敦也够不着巴黎。以色列这边可不干了,合着你俩拿我当枪使唤完还想再当把炮灰呗?毛熊的原子弹能够着我啊!不过英法的强硬也确实没坚持多久,比下限他们根本不是毛熊的对手,赫秃子见他俩不惧自己,直接给老艾发了个公开信。信中表示咱们两国是时候重温下二战时摆平小胡子的旧梦啦,再组团抽那俩孙子一顿怎么样?还没等老艾回信儿呢,那边的哥仨就受不鸟了,表示俺们撤出来不就完了嘛!何必搞得这么伤感情呢?其实都有小算盘就这样,11月6日,英法接受停火协议开始撤军,11月8日以色列也接受了撤军的协议,只是他们赖唧唧的带到第二年3月才走。一场由运河归属权引起的战争在两个仁义大哥的努力下平息了,只是仁义大哥们是真仗义吗?当然不是,他们都有自己的算盘。美国一反常态的压制英法大抵基于以下几个考虑:英法的军事行动事先没通知自己,这是美国秩序制定者身份的挑衅,必须打压。英法找借口的军事行动也可能成为苏联的借口,他们可能会借机在中东扩大势力。英法的行为是典型旧殖民主义体现,作为新带头大哥,绝不能让他们露头。可以在整个地区大量刚独立的旧殖民地国家中狂刷一波好感,有利于他们在中东的势力扩展。而苏联不惜发动战争威胁也要逼退英法大抵处于以下几个考量:苏联与埃及纳赛尔政府本就关系亲密,那是他们在中东的桥头堡,谁碰谁死。在匈牙利事件中的国际形象太差,他们需要换换脸。配合美国压制英法可以让他们离心,给英法一种美国不可靠的信号。可以进一步加强苏联在中东地区的存在感。没啥能总结的,这帮玩战术的都心黑,而且越来越黑,原来身为顶级玩家的英法两国这时候只能叫人家玩,怎一个惨字了得。事实上这次苏伊士战争对各国都造成了深远的影响。英国的艾登政府直接垮台,从此由一个全球大国沦为地区强国,甚至成了美国的跟班;法国那个永不服输的戴高乐则意识到美国人不可靠,开始走独立外交政策,一直延续到21世纪才停止。纳赛尔带领的埃及虽然在战争中受到重创,但在政治上收获颇丰,成为阿拉伯世界的共主,身后还多了毛熊做靠山。以色列把到嘴的肥肉吐了出去,但也不是毫无所得,在谈判过程中他们取得了美国的支持,崛起已不可阻挡。
因为埃及背后有大佬在。不止你以为的老毛子哦,美帝也在其中。英法以三国的行动遭到国际社会的普遍指责。作为三国盟友的美国也不满这次秘密行动,他们将英法的侵略看作是殖民主义的再次体现。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直接致电英国首相艾登施压。经济上,美国政府故意抛售英镑,导致英镑汇率浮动并贬值15%,同时否决英国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贷款申请,亦停止向英国的经济援助。美国在联合国安理会也提交议案要求英法立即撤军,遭到英法两国否决后又敦促联合国大会召开紧急会议,正式通过决议要求停止战争并从埃及撤除所有外国军队。另一方面,忙于匈牙利事件的苏联也插手苏伊士运河危机,甚至警告英法两国,必要时苏联将动用核武器(虽然北约的情报显示苏联当时根本没有能够直接从本土袭击巴黎或伦敦的导弹)。美苏两国的介入动机各不相同:美国希望能够拉拢一批刚刚从英法等老牌殖民国家统治底下独立出来的亚非拉第三世界国家,避免他们倒向苏联阵营;而苏联则能通过插手苏伊士运河危机淡化国际社会对其出兵匈牙利的关注。英法和以色列的行为受到国际社会的强烈谴责。苏联宣布:如英法不停火,苏将对英实施核攻击。美国为把英法势力挤出运河区,命令全球美军进入戒备状态,威胁英法。在埃及军民坚决反抗和国际社会强大舆论压力下,英、法被迫在11月7日宣布停火,1956年11月22日撤出全部军队。在埃及应允以色列有蒂朗海峡水面航行和空中飞行权后,以色列军队于1957年3月从西奈撤出全部军队,所遗有争议的加沙地带和亚喀巴湾沿岸地区由"联合国军"暂时管理。关键原因是美苏都不愿意英法继续维持他们的殖民帝国,所以这对死敌才走到一起。至于说为什么埃及毫无准备(其实不是)。因为埃及实力不足啊!英法联手对埃及几乎是降维打击,区区埃及怎么也打不过,有没有战术失误无关紧要。英法合伙欺负银1956年7月26日,埃及总统纳赛尔宣布将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并准备独立修建一条水坝。这一举动引起英法两国的强烈不满,因为英国银行和企业本来占了运河49%的股份,另外51%则属于法国。虽然当时殖民地独立运动风潮涌动,但苏伊士运河的战略意义重大,两个欧洲强国明显都不准备放手。作威作福已成习惯的老牌殖民者准备再次选择战争,只不过他们需要先找到一个借口。1956年10月29日,以色列突然不宣而战强攻下加沙地带和整个西奈半岛,并迅速向运河区挺进。在以色列进攻发起2小时后英法两国假惺惺的声称出于运河安全考虑,最后通牒双方停火,各自撤军10公里。早有默契的以色列单方面接受了通牒,却继续向埃及进攻,纳赛尔那边一看以色列根本没停手的打算,干脆拒绝了这份通牒。也不得不说纳赛尔同学的心眼儿太实,人家英法等的就是他拒绝,这下总算找到借口群殴了!10月31日,英法两国调集了100多艘舰艇,200余架飞机开始对埃及狂轰滥炸,短短两天就能调动这种规模的轰炸,说他们提前没准备鬼都不信。到了11月5日,英军1000多伞兵加2万多海军陆战队已经开始对运河区实施直接占领了,还好埃及军民拼死抵抗,总算运河没被完全占领。美苏仁义大哥出手英法以三国唱的这出双簧实在不怎么高明,世界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一致表示这吃相太难看,几百年来一点进步都没有,差评!白头鹰大统领艾森豪威尔先生不失时机的出来开始主持公道,着实收拢了一大波人心。老艾是技术流选手,他先给英国首相艾登发了个电报,赶紧给我滚回来!不然有你好看!然而艾登却假装没看见,继续军事行动。折了面子的老艾终于开始发飙,他表示要让不长进的英国佬看看高端玩家怎么浪,之后开始抛售英镑.....仅仅一天的时间英镑就贬值了15%,搞的英国佬欲哭无泪。更狠的是老艾还直接否决了英国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贷款申请,同时停止向英国的经济援助。不给我面子是吧?那你也别想过日子啦!白头鹰这边大杀特杀的时候苏联大毛熊也没闲着,他们正焦头烂额的摆平匈牙利造反的事儿,赫鲁晓夫一看老艾这么露脸也赶紧出来刷存在感。当然,毛熊的方法自然是一贯的简单粗暴。他们直接向英法以三国发去通牒,赶紧给我滚回去,保持好你们的和平状态,如果你们不选择和平,老子就会选择核平!英国两国对这个威胁表示无所谓,你家的熊牌原子弹够不着伦敦也够不着巴黎。以色列这边可不干了,合着你俩拿我当枪使唤完还想再当把炮灰呗?毛熊的原子弹能够着我啊!不过英法的强硬也确实没坚持多久,比下限他们根本不是毛熊的对手,赫秃子见他俩不惧自己,直接给老艾发了个公开信。信中表示咱们两国是时候重温下二战时摆平小胡子的旧梦啦,再组团抽那俩孙子一顿怎么样?还没等老艾回信儿呢,那边的哥仨就受不鸟了,表示俺们撤出来不就完了嘛!何必搞得这么伤感情呢?其实都有小算盘就这样,11月6日,英法接受停火协议开始撤军,11月8日以色列也接受了撤军的协议,只是他们赖唧唧的带到第二年3月才走。一场由运河归属权引起的战争在两个仁义大哥的努力下平息了,只是仁义大哥们是真仗义吗?当然不是,他们都有自己的算盘。美国一反常态的压制英法大抵基于以下几个考虑:英法的军事行动事先没通知自己,这是美国秩序制定者身份的挑衅,必须打压。英法找借口的军事行动也可能成为苏联的借口,他们可能会借机在中东扩大势力。英法的行为是典型旧殖民主义体现,作为新带头大哥,绝不能让他们露头。可以在整个地区大量刚独立的旧殖民地国家中狂刷一波好感,有利于他们在中东的势力扩展。而苏联不惜发动战争威胁也要逼退英法大抵处于以下几个考量:苏联与埃及纳赛尔政府本就关系亲密,那是他们在中东的桥头堡,谁碰谁死。在匈牙利事件中的国际形象太差,他们需要换换脸。配合美国压制英法可以让他们离心,给英法一种美国不可靠的信号。可以进一步加强苏联在中东地区的存在感。没啥能总结的,这帮玩战术的都心黑,而且越来越黑,原来身为顶级玩家的英法两国这时候只能叫人家玩,怎一个惨字了得。事实上这次苏伊士战争对各国都造成了深远的影响。英国的艾登政府直接垮台,从此由一个全球大国沦为地区强国,甚至成了美国的跟班;法国那个永不服输的戴高乐则意识到美国人不可靠,开始走独立外交政策,一直延续到21世纪才停止。纳赛尔带领的埃及虽然在战争中受到重创,但在政治上收获颇丰,成为阿拉伯世界的共主,身后还多了毛熊做靠山。以色列把到嘴的肥肉吐了出去,但也不是毫无所得,在谈判过程中他们取得了美国的支持,崛起已不可阻挡。1948年以色列宣布独立,然后与阿拉伯国家打了一场战争,也就是第一次中东战争。以色列随后对周边的阿拉伯国家,采取一种主动进攻的战略。以色列与阿拉伯国家第二次战争,即第二次中东战争,对手是埃及。以色列为何发动战争?主要是埃及从苏伊士运河与蒂朗海峡,对以色列进行海上封锁。一、苏伊士运河埃及虽然在1922年就独立了,但英国军队一直驻扎在埃及。二战后英国其实也有从全世界适当撤兵的打算,苏联盟友波兰、东德、捷克斯洛伐克、南斯拉夫,这些国家地处中欧和南欧,几乎就在列强的家门口。英国最重要的还是保住在西欧的利益,堵住苏联西进的步伐。1954年,埃及要求英国全面撤军。英国正好也有一个台阶下,于是打算用两年的时间撤离埃及大部分地区。英国有个底线,苏伊士运河这个战略要地,英国不但不撤离,还要保留经营权,这当然遭到埃及拒绝。苏伊士运河连接地中海与红海,南北长约163公里,北端在地中海有塞得港,南端在红海有苏伊士港。穿过苏伊士运河比绕道好望角,可缩短7000公里航程。苏伊士运河水面宽度从南端280米到北端345米不等,航道浮标间平均宽度约135米。航道深度约22.5米,最大吃水深度19米,允许21万吨排水量的船只通过。1956年,英国人在埃及其他地区撤兵完成,但仍占着苏伊士运河。英国在十几年前还是日不落帝国,手段毒辣没的说。埃及驱赶英国人,英国则来一个“分而治之”,策动苏丹从埃及独立。1956年1月1日,新年第一天,南边的苏丹宣布独立,给埃及当头一棒。若埃及去收复苏丹,得到英式装备的苏丹军必然把埃及拖入持久战,那样英国就能重获苏伊士运河控制权。不过埃及认为安内必先攘外,小不忍则乱大谋,他们决心先把英国人彻底驱赶走,再来征服苏丹。1956年7月26日,埃及派兵进入苏伊士运河沿线,宣布将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此前英法两国的企业拥有苏伊士运河超过九成的股权。此时埃及与苏联走的很近,军事装备从华约国家得到加强,因此底气十足。英国不能失去苏伊士运河这个咽喉要地,另一个列强法国同样不能失去随意通航的权力。既然埃及铁了心要赶走英国人,英法决定教训不知天高地厚的埃及人。不过英法兵力不足,于是又拉了一个盟友以色列。苏伊士运河的通行权对以色列同样重要,但埃及封锁以色列的,可不仅是苏伊士运河,还有亚喀巴湾。二、亚喀巴湾亚喀巴湾,是红海东北部的一个大海湾,也是东非大裂谷的一部分,位于西奈半岛以东,阿拉伯半岛以西。亚喀巴湾最深处有1850米,最宽处约24公里,长约160公里。如今亚喀巴湾海岸线分属四个国家:埃及、以色列、约旦和沙特阿拉伯。亚喀巴湾有三个重要城市:埃及的塔巴、以色列的埃拉特和约旦的亚喀巴。其中埃拉特和亚喀巴,是以色列和约旦在红海唯一的出海港口。亚喀巴湾入口处称为蒂朗海峡,有两座岛屿,中间的是蒂朗岛,东边的是塞纳菲尔岛。蒂朗岛80平方公里,塞纳菲尔岛(萨那费岛)53平方公里,岛上极为干燥,都没有植被覆盖,是两座无人小岛。在奥斯曼帝国时期,周边都是奥斯曼帝国控制范围,所以无人问津。1882年,埃及成为英国的“保护国”。两座小岛守护蒂朗海峡,略地位凸显出来。1906年,英国从奥斯曼帝国夺得这两个小岛,以便控制蒂朗海峡,进一步控制亚喀巴湾。蒂朗海峡宽度约13公里,由于蒂朗岛和塞纳菲尔岛阻隔,航道在西奈半岛与蒂朗岛之间,只有5到6公里宽。1922年,埃及名义上从英国独立出来,但英国还有大量军队驻扎埃及,埃及只能算是从殖民地到半殖民地。第二年,英国把蒂朗岛和塞纳菲尔岛两岛送给埃及隔海相望的沙特。这种分而治之的套路,英国在退出全世界殖民地时,玩了很多次。当时沙特还没有统一,红海沿岸称为汉志,东边沙漠地带称为内志,英国把这两个岛送给内志,以此削弱埃及。在英国人帮助下,内志得到两岛后一年,就把汉志兼并了,这个国家还在不断扩张,主要是攻占奥斯曼帝国势力范围。1932年,沙特宣布建国,不再是英国的保护国,并且南下攻打也门。沙特在阿拉伯半岛崛起,英国必须遏制沙特进一步发展,便出面调停阻止也门灭亡,不让沙特进一步壮大。1950年,为了对付以色列,沙特把两个小岛让给埃及。如此一来,埃及只要封锁苏伊士运河与蒂朗海峡,以色列通往亚洲的海上通道就全部切断。三、第二次中东战争(苏伊士河战争)埃及一方面将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一方面派兵封锁蒂朗海峡,以色列早就想进攻埃及,此刻与英法一拍即合。英国、法国和以色列在巴黎会盟,三方主要谈论的是如何进行军事合作,一举灭亡埃及。这次会议三方瞒着美国,当时美国在1953年刚打完朝鲜战争,又于1954年在法国手中接盘南越,美国人的大战主要在亚洲。1956年10月29日,第二次中东战争打响。参战兵力,英国4.5万,法国3.4万,以色列17.5万,埃及则有15万大军。此战英国派出7艘航空母舰,画面震撼,日不落帝国余威犹存。战争打了九天,英军攻占地中海塞得港和苏伊士运河沿线,以色列攻占西奈半岛和蒂朗海峡等地。伤亡方面,英法以三方合计伤亡不过一千多,埃及伤亡和失踪2万多人,军事设施几乎全毁,空军宣告灭亡。11月6日,三方在节节胜利时,却宣布停战,原因还是来自苏美的压力。苏联威胁英法,若不停战,苏联在必要时将使用核武,这给英法形成巨大的压力。美国接盘南越后,正卷入持久战泥潭,若英法灭亡埃及,英法的实力将大为增强,这也是美国不愿意看到的。美国人通过经济手段,抛售英镑,导致英镑兑美元下跌15%,重挫英国经济。图-以色列人三方把埃及痛打一顿后,也只能停战撤兵,第二次中东战争结束。以色列在各方压力之下,到第二年3月,才心不甘情不愿地撤兵。埃及虽然避免了亡国,但用苏伊士运河与蒂朗海峡封锁以色列红海航运的战略也失败了。
因为埃及背后有大佬在。不止你以为的老毛子哦,美帝也在其中。英法以三国的行动遭到国际社会的普遍指责。作为三国盟友的美国也不满这次秘密行动,他们将英法的侵略看作是殖民主义的再次体现。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直接致电英国首相艾登施压。经济上,美国政府故意抛售英镑,导致英镑汇率浮动并贬值15%,同时否决英国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贷款申请,亦停止向英国的经济援助。美国在联合国安理会也提交议案要求英法立即撤军,遭到英法两国否决后又敦促联合国大会召开紧急会议,正式通过决议要求停止战争并从埃及撤除所有外国军队。另一方面,忙于匈牙利事件的苏联也插手苏伊士运河危机,甚至警告英法两国,必要时苏联将动用核武器(虽然北约的情报显示苏联当时根本没有能够直接从本土袭击巴黎或伦敦的导弹)。美苏两国的介入动机各不相同:美国希望能够拉拢一批刚刚从英法等老牌殖民国家统治底下独立出来的亚非拉第三世界国家,避免他们倒向苏联阵营;而苏联则能通过插手苏伊士运河危机淡化国际社会对其出兵匈牙利的关注。英法和以色列的行为受到国际社会的强烈谴责。苏联宣布:如英法不停火,苏将对英实施核攻击。美国为把英法势力挤出运河区,命令全球美军进入戒备状态,威胁英法。在埃及军民坚决反抗和国际社会强大舆论压力下,英、法被迫在11月7日宣布停火,1956年11月22日撤出全部军队。在埃及应允以色列有蒂朗海峡水面航行和空中飞行权后,以色列军队于1957年3月从西奈撤出全部军队,所遗有争议的加沙地带和亚喀巴湾沿岸地区由"联合国军"暂时管理。关键原因是美苏都不愿意英法继续维持他们的殖民帝国,所以这对死敌才走到一起。至于说为什么埃及毫无准备(其实不是)。因为埃及实力不足啊!英法联手对埃及几乎是降维打击,区区埃及怎么也打不过,有没有战术失误无关紧要。英法合伙欺负银1956年7月26日,埃及总统纳赛尔宣布将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并准备独立修建一条水坝。这一举动引起英法两国的强烈不满,因为英国银行和企业本来占了运河49%的股份,另外51%则属于法国。虽然当时殖民地独立运动风潮涌动,但苏伊士运河的战略意义重大,两个欧洲强国明显都不准备放手。作威作福已成习惯的老牌殖民者准备再次选择战争,只不过他们需要先找到一个借口。1956年10月29日,以色列突然不宣而战强攻下加沙地带和整个西奈半岛,并迅速向运河区挺进。在以色列进攻发起2小时后英法两国假惺惺的声称出于运河安全考虑,最后通牒双方停火,各自撤军10公里。早有默契的以色列单方面接受了通牒,却继续向埃及进攻,纳赛尔那边一看以色列根本没停手的打算,干脆拒绝了这份通牒。也不得不说纳赛尔同学的心眼儿太实,人家英法等的就是他拒绝,这下总算找到借口群殴了!10月31日,英法两国调集了100多艘舰艇,200余架飞机开始对埃及狂轰滥炸,短短两天就能调动这种规模的轰炸,说他们提前没准备鬼都不信。到了11月5日,英军1000多伞兵加2万多海军陆战队已经开始对运河区实施直接占领了,还好埃及军民拼死抵抗,总算运河没被完全占领。美苏仁义大哥出手英法以三国唱的这出双簧实在不怎么高明,世界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一致表示这吃相太难看,几百年来一点进步都没有,差评!白头鹰大统领艾森豪威尔先生不失时机的出来开始主持公道,着实收拢了一大波人心。老艾是技术流选手,他先给英国首相艾登发了个电报,赶紧给我滚回来!不然有你好看!然而艾登却假装没看见,继续军事行动。折了面子的老艾终于开始发飙,他表示要让不长进的英国佬看看高端玩家怎么浪,之后开始抛售英镑.....仅仅一天的时间英镑就贬值了15%,搞的英国佬欲哭无泪。更狠的是老艾还直接否决了英国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贷款申请,同时停止向英国的经济援助。不给我面子是吧?那你也别想过日子啦!白头鹰这边大杀特杀的时候苏联大毛熊也没闲着,他们正焦头烂额的摆平匈牙利造反的事儿,赫鲁晓夫一看老艾这么露脸也赶紧出来刷存在感。当然,毛熊的方法自然是一贯的简单粗暴。他们直接向英法以三国发去通牒,赶紧给我滚回去,保持好你们的和平状态,如果你们不选择和平,老子就会选择核平!英国两国对这个威胁表示无所谓,你家的熊牌原子弹够不着伦敦也够不着巴黎。以色列这边可不干了,合着你俩拿我当枪使唤完还想再当把炮灰呗?毛熊的原子弹能够着我啊!不过英法的强硬也确实没坚持多久,比下限他们根本不是毛熊的对手,赫秃子见他俩不惧自己,直接给老艾发了个公开信。信中表示咱们两国是时候重温下二战时摆平小胡子的旧梦啦,再组团抽那俩孙子一顿怎么样?还没等老艾回信儿呢,那边的哥仨就受不鸟了,表示俺们撤出来不就完了嘛!何必搞得这么伤感情呢?其实都有小算盘就这样,11月6日,英法接受停火协议开始撤军,11月8日以色列也接受了撤军的协议,只是他们赖唧唧的带到第二年3月才走。一场由运河归属权引起的战争在两个仁义大哥的努力下平息了,只是仁义大哥们是真仗义吗?当然不是,他们都有自己的算盘。美国一反常态的压制英法大抵基于以下几个考虑:英法的军事行动事先没通知自己,这是美国秩序制定者身份的挑衅,必须打压。英法找借口的军事行动也可能成为苏联的借口,他们可能会借机在中东扩大势力。英法的行为是典型旧殖民主义体现,作为新带头大哥,绝不能让他们露头。可以在整个地区大量刚独立的旧殖民地国家中狂刷一波好感,有利于他们在中东的势力扩展。而苏联不惜发动战争威胁也要逼退英法大抵处于以下几个考量:苏联与埃及纳赛尔政府本就关系亲密,那是他们在中东的桥头堡,谁碰谁死。在匈牙利事件中的国际形象太差,他们需要换换脸。配合美国压制英法可以让他们离心,给英法一种美国不可靠的信号。可以进一步加强苏联在中东地区的存在感。没啥能总结的,这帮玩战术的都心黑,而且越来越黑,原来身为顶级玩家的英法两国这时候只能叫人家玩,怎一个惨字了得。事实上这次苏伊士战争对各国都造成了深远的影响。英国的艾登政府直接垮台,从此由一个全球大国沦为地区强国,甚至成了美国的跟班;法国那个永不服输的戴高乐则意识到美国人不可靠,开始走独立外交政策,一直延续到21世纪才停止。纳赛尔带领的埃及虽然在战争中受到重创,但在政治上收获颇丰,成为阿拉伯世界的共主,身后还多了毛熊做靠山。以色列把到嘴的肥肉吐了出去,但也不是毫无所得,在谈判过程中他们取得了美国的支持,崛起已不可阻挡。1948年以色列宣布独立,然后与阿拉伯国家打了一场战争,也就是第一次中东战争。以色列随后对周边的阿拉伯国家,采取一种主动进攻的战略。以色列与阿拉伯国家第二次战争,即第二次中东战争,对手是埃及。以色列为何发动战争?主要是埃及从苏伊士运河与蒂朗海峡,对以色列进行海上封锁。一、苏伊士运河埃及虽然在1922年就独立了,但英国军队一直驻扎在埃及。二战后英国其实也有从全世界适当撤兵的打算,苏联盟友波兰、东德、捷克斯洛伐克、南斯拉夫,这些国家地处中欧和南欧,几乎就在列强的家门口。英国最重要的还是保住在西欧的利益,堵住苏联西进的步伐。1954年,埃及要求英国全面撤军。英国正好也有一个台阶下,于是打算用两年的时间撤离埃及大部分地区。英国有个底线,苏伊士运河这个战略要地,英国不但不撤离,还要保留经营权,这当然遭到埃及拒绝。苏伊士运河连接地中海与红海,南北长约163公里,北端在地中海有塞得港,南端在红海有苏伊士港。穿过苏伊士运河比绕道好望角,可缩短7000公里航程。苏伊士运河水面宽度从南端280米到北端345米不等,航道浮标间平均宽度约135米。航道深度约22.5米,最大吃水深度19米,允许21万吨排水量的船只通过。1956年,英国人在埃及其他地区撤兵完成,但仍占着苏伊士运河。英国在十几年前还是日不落帝国,手段毒辣没的说。埃及驱赶英国人,英国则来一个“分而治之”,策动苏丹从埃及独立。1956年1月1日,新年第一天,南边的苏丹宣布独立,给埃及当头一棒。若埃及去收复苏丹,得到英式装备的苏丹军必然把埃及拖入持久战,那样英国就能重获苏伊士运河控制权。不过埃及认为安内必先攘外,小不忍则乱大谋,他们决心先把英国人彻底驱赶走,再来征服苏丹。1956年7月26日,埃及派兵进入苏伊士运河沿线,宣布将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此前英法两国的企业拥有苏伊士运河超过九成的股权。此时埃及与苏联走的很近,军事装备从华约国家得到加强,因此底气十足。英国不能失去苏伊士运河这个咽喉要地,另一个列强法国同样不能失去随意通航的权力。既然埃及铁了心要赶走英国人,英法决定教训不知天高地厚的埃及人。不过英法兵力不足,于是又拉了一个盟友以色列。苏伊士运河的通行权对以色列同样重要,但埃及封锁以色列的,可不仅是苏伊士运河,还有亚喀巴湾。二、亚喀巴湾亚喀巴湾,是红海东北部的一个大海湾,也是东非大裂谷的一部分,位于西奈半岛以东,阿拉伯半岛以西。亚喀巴湾最深处有1850米,最宽处约24公里,长约160公里。如今亚喀巴湾海岸线分属四个国家:埃及、以色列、约旦和沙特阿拉伯。亚喀巴湾有三个重要城市:埃及的塔巴、以色列的埃拉特和约旦的亚喀巴。其中埃拉特和亚喀巴,是以色列和约旦在红海唯一的出海港口。亚喀巴湾入口处称为蒂朗海峡,有两座岛屿,中间的是蒂朗岛,东边的是塞纳菲尔岛。蒂朗岛80平方公里,塞纳菲尔岛(萨那费岛)53平方公里,岛上极为干燥,都没有植被覆盖,是两座无人小岛。在奥斯曼帝国时期,周边都是奥斯曼帝国控制范围,所以无人问津。1882年,埃及成为英国的“保护国”。两座小岛守护蒂朗海峡,略地位凸显出来。1906年,英国从奥斯曼帝国夺得这两个小岛,以便控制蒂朗海峡,进一步控制亚喀巴湾。蒂朗海峡宽度约13公里,由于蒂朗岛和塞纳菲尔岛阻隔,航道在西奈半岛与蒂朗岛之间,只有5到6公里宽。1922年,埃及名义上从英国独立出来,但英国还有大量军队驻扎埃及,埃及只能算是从殖民地到半殖民地。第二年,英国把蒂朗岛和塞纳菲尔岛两岛送给埃及隔海相望的沙特。这种分而治之的套路,英国在退出全世界殖民地时,玩了很多次。当时沙特还没有统一,红海沿岸称为汉志,东边沙漠地带称为内志,英国把这两个岛送给内志,以此削弱埃及。在英国人帮助下,内志得到两岛后一年,就把汉志兼并了,这个国家还在不断扩张,主要是攻占奥斯曼帝国势力范围。1932年,沙特宣布建国,不再是英国的保护国,并且南下攻打也门。沙特在阿拉伯半岛崛起,英国必须遏制沙特进一步发展,便出面调停阻止也门灭亡,不让沙特进一步壮大。1950年,为了对付以色列,沙特把两个小岛让给埃及。如此一来,埃及只要封锁苏伊士运河与蒂朗海峡,以色列通往亚洲的海上通道就全部切断。三、第二次中东战争(苏伊士河战争)埃及一方面将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一方面派兵封锁蒂朗海峡,以色列早就想进攻埃及,此刻与英法一拍即合。英国、法国和以色列在巴黎会盟,三方主要谈论的是如何进行军事合作,一举灭亡埃及。这次会议三方瞒着美国,当时美国在1953年刚打完朝鲜战争,又于1954年在法国手中接盘南越,美国人的大战主要在亚洲。1956年10月29日,第二次中东战争打响。参战兵力,英国4.5万,法国3.4万,以色列17.5万,埃及则有15万大军。此战英国派出7艘航空母舰,画面震撼,日不落帝国余威犹存。战争打了九天,英军攻占地中海塞得港和苏伊士运河沿线,以色列攻占西奈半岛和蒂朗海峡等地。伤亡方面,英法以三方合计伤亡不过一千多,埃及伤亡和失踪2万多人,军事设施几乎全毁,空军宣告灭亡。11月6日,三方在节节胜利时,却宣布停战,原因还是来自苏美的压力。苏联威胁英法,若不停战,苏联在必要时将使用核武,这给英法形成巨大的压力。美国接盘南越后,正卷入持久战泥潭,若英法灭亡埃及,英法的实力将大为增强,这也是美国不愿意看到的。美国人通过经济手段,抛售英镑,导致英镑兑美元下跌15%,重挫英国经济。图-以色列人三方把埃及痛打一顿后,也只能停战撤兵,第二次中东战争结束。以色列在各方压力之下,到第二年3月,才心不甘情不愿地撤兵。埃及虽然避免了亡国,但用苏伊士运河与蒂朗海峡封锁以色列红海航运的战略也失败了。苏伊士运河,位于埃及西奈半岛与埃及本土之间,全长约190千米。运河连通了地中海与红海,是沟通亚非欧三大洲以及大西洋、印度洋两大洋最直接的海上通道,同时也是亚洲与非洲的地理分界线(图一)。目前,苏伊士运河的全部管辖权归埃及国家所有。苏伊士运河最早开凿是在18世纪末期,这一时期埃及被法国所占领。法国原本计划开凿一条连接红海与地中海的运河,由于勘探数据出现了偏差导致这一计划被迫放弃。在1856年至1856年期间,法国重起了开凿运河的计划。并在1858年年底设立了苏伊士运河公司。1869年11月,经历了十一年多,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的苏伊士运河正式通航。由于苏伊士运河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英国就在1875年收购了苏伊士运河的股份,并在收购之后派兵驻扎运河。1936年8月,英国与埃及签订了《英埃条约》,英国成为埃及的保护国的同时,英国对苏伊士运河保留了实质上的控制权。在二战期间,德国曾一度对埃及发动攻击,企图争夺对苏伊士运河的控制权,最后以失败告终。埃及拿回苏伊士运河的全部管辖权是在1956年。当时的埃及总统宣布将苏伊士运河的管辖权收归国有,随之引发了英国的不满。为了争夺运河的管辖权,英法等三国组成了联军,对埃及发动军事行动(图二)并控制了西奈半岛。但是迫于当时国际局势的压力,联军接受了停火的决议,撤出了西奈半岛。至此,埃及虽然在战争中失败,但是拿回了苏伊士运河全部的管辖权。
因为埃及背后有大佬在。不止你以为的老毛子哦,美帝也在其中。英法以三国的行动遭到国际社会的普遍指责。作为三国盟友的美国也不满这次秘密行动,他们将英法的侵略看作是殖民主义的再次体现。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直接致电英国首相艾登施压。经济上,美国政府故意抛售英镑,导致英镑汇率浮动并贬值15%,同时否决英国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贷款申请,亦停止向英国的经济援助。美国在联合国安理会也提交议案要求英法立即撤军,遭到英法两国否决后又敦促联合国大会召开紧急会议,正式通过决议要求停止战争并从埃及撤除所有外国军队。另一方面,忙于匈牙利事件的苏联也插手苏伊士运河危机,甚至警告英法两国,必要时苏联将动用核武器(虽然北约的情报显示苏联当时根本没有能够直接从本土袭击巴黎或伦敦的导弹)。美苏两国的介入动机各不相同:美国希望能够拉拢一批刚刚从英法等老牌殖民国家统治底下独立出来的亚非拉第三世界国家,避免他们倒向苏联阵营;而苏联则能通过插手苏伊士运河危机淡化国际社会对其出兵匈牙利的关注。英法和以色列的行为受到国际社会的强烈谴责。苏联宣布:如英法不停火,苏将对英实施核攻击。美国为把英法势力挤出运河区,命令全球美军进入戒备状态,威胁英法。在埃及军民坚决反抗和国际社会强大舆论压力下,英、法被迫在11月7日宣布停火,1956年11月22日撤出全部军队。在埃及应允以色列有蒂朗海峡水面航行和空中飞行权后,以色列军队于1957年3月从西奈撤出全部军队,所遗有争议的加沙地带和亚喀巴湾沿岸地区由"联合国军"暂时管理。关键原因是美苏都不愿意英法继续维持他们的殖民帝国,所以这对死敌才走到一起。至于说为什么埃及毫无准备(其实不是)。因为埃及实力不足啊!英法联手对埃及几乎是降维打击,区区埃及怎么也打不过,有没有战术失误无关紧要。英法合伙欺负银1956年7月26日,埃及总统纳赛尔宣布将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并准备独立修建一条水坝。这一举动引起英法两国的强烈不满,因为英国银行和企业本来占了运河49%的股份,另外51%则属于法国。虽然当时殖民地独立运动风潮涌动,但苏伊士运河的战略意义重大,两个欧洲强国明显都不准备放手。作威作福已成习惯的老牌殖民者准备再次选择战争,只不过他们需要先找到一个借口。1956年10月29日,以色列突然不宣而战强攻下加沙地带和整个西奈半岛,并迅速向运河区挺进。在以色列进攻发起2小时后英法两国假惺惺的声称出于运河安全考虑,最后通牒双方停火,各自撤军10公里。早有默契的以色列单方面接受了通牒,却继续向埃及进攻,纳赛尔那边一看以色列根本没停手的打算,干脆拒绝了这份通牒。也不得不说纳赛尔同学的心眼儿太实,人家英法等的就是他拒绝,这下总算找到借口群殴了!10月31日,英法两国调集了100多艘舰艇,200余架飞机开始对埃及狂轰滥炸,短短两天就能调动这种规模的轰炸,说他们提前没准备鬼都不信。到了11月5日,英军1000多伞兵加2万多海军陆战队已经开始对运河区实施直接占领了,还好埃及军民拼死抵抗,总算运河没被完全占领。美苏仁义大哥出手英法以三国唱的这出双簧实在不怎么高明,世界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一致表示这吃相太难看,几百年来一点进步都没有,差评!白头鹰大统领艾森豪威尔先生不失时机的出来开始主持公道,着实收拢了一大波人心。老艾是技术流选手,他先给英国首相艾登发了个电报,赶紧给我滚回来!不然有你好看!然而艾登却假装没看见,继续军事行动。折了面子的老艾终于开始发飙,他表示要让不长进的英国佬看看高端玩家怎么浪,之后开始抛售英镑.....仅仅一天的时间英镑就贬值了15%,搞的英国佬欲哭无泪。更狠的是老艾还直接否决了英国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贷款申请,同时停止向英国的经济援助。不给我面子是吧?那你也别想过日子啦!白头鹰这边大杀特杀的时候苏联大毛熊也没闲着,他们正焦头烂额的摆平匈牙利造反的事儿,赫鲁晓夫一看老艾这么露脸也赶紧出来刷存在感。当然,毛熊的方法自然是一贯的简单粗暴。他们直接向英法以三国发去通牒,赶紧给我滚回去,保持好你们的和平状态,如果你们不选择和平,老子就会选择核平!英国两国对这个威胁表示无所谓,你家的熊牌原子弹够不着伦敦也够不着巴黎。以色列这边可不干了,合着你俩拿我当枪使唤完还想再当把炮灰呗?毛熊的原子弹能够着我啊!不过英法的强硬也确实没坚持多久,比下限他们根本不是毛熊的对手,赫秃子见他俩不惧自己,直接给老艾发了个公开信。信中表示咱们两国是时候重温下二战时摆平小胡子的旧梦啦,再组团抽那俩孙子一顿怎么样?还没等老艾回信儿呢,那边的哥仨就受不鸟了,表示俺们撤出来不就完了嘛!何必搞得这么伤感情呢?其实都有小算盘就这样,11月6日,英法接受停火协议开始撤军,11月8日以色列也接受了撤军的协议,只是他们赖唧唧的带到第二年3月才走。一场由运河归属权引起的战争在两个仁义大哥的努力下平息了,只是仁义大哥们是真仗义吗?当然不是,他们都有自己的算盘。美国一反常态的压制英法大抵基于以下几个考虑:英法的军事行动事先没通知自己,这是美国秩序制定者身份的挑衅,必须打压。英法找借口的军事行动也可能成为苏联的借口,他们可能会借机在中东扩大势力。英法的行为是典型旧殖民主义体现,作为新带头大哥,绝不能让他们露头。可以在整个地区大量刚独立的旧殖民地国家中狂刷一波好感,有利于他们在中东的势力扩展。而苏联不惜发动战争威胁也要逼退英法大抵处于以下几个考量:苏联与埃及纳赛尔政府本就关系亲密,那是他们在中东的桥头堡,谁碰谁死。在匈牙利事件中的国际形象太差,他们需要换换脸。配合美国压制英法可以让他们离心,给英法一种美国不可靠的信号。可以进一步加强苏联在中东地区的存在感。没啥能总结的,这帮玩战术的都心黑,而且越来越黑,原来身为顶级玩家的英法两国这时候只能叫人家玩,怎一个惨字了得。事实上这次苏伊士战争对各国都造成了深远的影响。英国的艾登政府直接垮台,从此由一个全球大国沦为地区强国,甚至成了美国的跟班;法国那个永不服输的戴高乐则意识到美国人不可靠,开始走独立外交政策,一直延续到21世纪才停止。纳赛尔带领的埃及虽然在战争中受到重创,但在政治上收获颇丰,成为阿拉伯世界的共主,身后还多了毛熊做靠山。以色列把到嘴的肥肉吐了出去,但也不是毫无所得,在谈判过程中他们取得了美国的支持,崛起已不可阻挡。1948年以色列宣布独立,然后与阿拉伯国家打了一场战争,也就是第一次中东战争。以色列随后对周边的阿拉伯国家,采取一种主动进攻的战略。以色列与阿拉伯国家第二次战争,即第二次中东战争,对手是埃及。以色列为何发动战争?主要是埃及从苏伊士运河与蒂朗海峡,对以色列进行海上封锁。一、苏伊士运河埃及虽然在1922年就独立了,但英国军队一直驻扎在埃及。二战后英国其实也有从全世界适当撤兵的打算,苏联盟友波兰、东德、捷克斯洛伐克、南斯拉夫,这些国家地处中欧和南欧,几乎就在列强的家门口。英国最重要的还是保住在西欧的利益,堵住苏联西进的步伐。1954年,埃及要求英国全面撤军。英国正好也有一个台阶下,于是打算用两年的时间撤离埃及大部分地区。英国有个底线,苏伊士运河这个战略要地,英国不但不撤离,还要保留经营权,这当然遭到埃及拒绝。苏伊士运河连接地中海与红海,南北长约163公里,北端在地中海有塞得港,南端在红海有苏伊士港。穿过苏伊士运河比绕道好望角,可缩短7000公里航程。苏伊士运河水面宽度从南端280米到北端345米不等,航道浮标间平均宽度约135米。航道深度约22.5米,最大吃水深度19米,允许21万吨排水量的船只通过。1956年,英国人在埃及其他地区撤兵完成,但仍占着苏伊士运河。英国在十几年前还是日不落帝国,手段毒辣没的说。埃及驱赶英国人,英国则来一个“分而治之”,策动苏丹从埃及独立。1956年1月1日,新年第一天,南边的苏丹宣布独立,给埃及当头一棒。若埃及去收复苏丹,得到英式装备的苏丹军必然把埃及拖入持久战,那样英国就能重获苏伊士运河控制权。不过埃及认为安内必先攘外,小不忍则乱大谋,他们决心先把英国人彻底驱赶走,再来征服苏丹。1956年7月26日,埃及派兵进入苏伊士运河沿线,宣布将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此前英法两国的企业拥有苏伊士运河超过九成的股权。此时埃及与苏联走的很近,军事装备从华约国家得到加强,因此底气十足。英国不能失去苏伊士运河这个咽喉要地,另一个列强法国同样不能失去随意通航的权力。既然埃及铁了心要赶走英国人,英法决定教训不知天高地厚的埃及人。不过英法兵力不足,于是又拉了一个盟友以色列。苏伊士运河的通行权对以色列同样重要,但埃及封锁以色列的,可不仅是苏伊士运河,还有亚喀巴湾。二、亚喀巴湾亚喀巴湾,是红海东北部的一个大海湾,也是东非大裂谷的一部分,位于西奈半岛以东,阿拉伯半岛以西。亚喀巴湾最深处有1850米,最宽处约24公里,长约160公里。如今亚喀巴湾海岸线分属四个国家:埃及、以色列、约旦和沙特阿拉伯。亚喀巴湾有三个重要城市:埃及的塔巴、以色列的埃拉特和约旦的亚喀巴。其中埃拉特和亚喀巴,是以色列和约旦在红海唯一的出海港口。亚喀巴湾入口处称为蒂朗海峡,有两座岛屿,中间的是蒂朗岛,东边的是塞纳菲尔岛。蒂朗岛80平方公里,塞纳菲尔岛(萨那费岛)53平方公里,岛上极为干燥,都没有植被覆盖,是两座无人小岛。在奥斯曼帝国时期,周边都是奥斯曼帝国控制范围,所以无人问津。1882年,埃及成为英国的“保护国”。两座小岛守护蒂朗海峡,略地位凸显出来。1906年,英国从奥斯曼帝国夺得这两个小岛,以便控制蒂朗海峡,进一步控制亚喀巴湾。蒂朗海峡宽度约13公里,由于蒂朗岛和塞纳菲尔岛阻隔,航道在西奈半岛与蒂朗岛之间,只有5到6公里宽。1922年,埃及名义上从英国独立出来,但英国还有大量军队驻扎埃及,埃及只能算是从殖民地到半殖民地。第二年,英国把蒂朗岛和塞纳菲尔岛两岛送给埃及隔海相望的沙特。这种分而治之的套路,英国在退出全世界殖民地时,玩了很多次。当时沙特还没有统一,红海沿岸称为汉志,东边沙漠地带称为内志,英国把这两个岛送给内志,以此削弱埃及。在英国人帮助下,内志得到两岛后一年,就把汉志兼并了,这个国家还在不断扩张,主要是攻占奥斯曼帝国势力范围。1932年,沙特宣布建国,不再是英国的保护国,并且南下攻打也门。沙特在阿拉伯半岛崛起,英国必须遏制沙特进一步发展,便出面调停阻止也门灭亡,不让沙特进一步壮大。1950年,为了对付以色列,沙特把两个小岛让给埃及。如此一来,埃及只要封锁苏伊士运河与蒂朗海峡,以色列通往亚洲的海上通道就全部切断。三、第二次中东战争(苏伊士河战争)埃及一方面将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一方面派兵封锁蒂朗海峡,以色列早就想进攻埃及,此刻与英法一拍即合。英国、法国和以色列在巴黎会盟,三方主要谈论的是如何进行军事合作,一举灭亡埃及。这次会议三方瞒着美国,当时美国在1953年刚打完朝鲜战争,又于1954年在法国手中接盘南越,美国人的大战主要在亚洲。1956年10月29日,第二次中东战争打响。参战兵力,英国4.5万,法国3.4万,以色列17.5万,埃及则有15万大军。此战英国派出7艘航空母舰,画面震撼,日不落帝国余威犹存。战争打了九天,英军攻占地中海塞得港和苏伊士运河沿线,以色列攻占西奈半岛和蒂朗海峡等地。伤亡方面,英法以三方合计伤亡不过一千多,埃及伤亡和失踪2万多人,军事设施几乎全毁,空军宣告灭亡。11月6日,三方在节节胜利时,却宣布停战,原因还是来自苏美的压力。苏联威胁英法,若不停战,苏联在必要时将使用核武,这给英法形成巨大的压力。美国接盘南越后,正卷入持久战泥潭,若英法灭亡埃及,英法的实力将大为增强,这也是美国不愿意看到的。美国人通过经济手段,抛售英镑,导致英镑兑美元下跌15%,重挫英国经济。图-以色列人三方把埃及痛打一顿后,也只能停战撤兵,第二次中东战争结束。以色列在各方压力之下,到第二年3月,才心不甘情不愿地撤兵。埃及虽然避免了亡国,但用苏伊士运河与蒂朗海峡封锁以色列红海航运的战略也失败了。苏伊士运河,位于埃及西奈半岛与埃及本土之间,全长约190千米。运河连通了地中海与红海,是沟通亚非欧三大洲以及大西洋、印度洋两大洋最直接的海上通道,同时也是亚洲与非洲的地理分界线(图一)。目前,苏伊士运河的全部管辖权归埃及国家所有。苏伊士运河最早开凿是在18世纪末期,这一时期埃及被法国所占领。法国原本计划开凿一条连接红海与地中海的运河,由于勘探数据出现了偏差导致这一计划被迫放弃。在1856年至1856年期间,法国重起了开凿运河的计划。并在1858年年底设立了苏伊士运河公司。1869年11月,经历了十一年多,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的苏伊士运河正式通航。由于苏伊士运河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英国就在1875年收购了苏伊士运河的股份,并在收购之后派兵驻扎运河。1936年8月,英国与埃及签订了《英埃条约》,英国成为埃及的保护国的同时,英国对苏伊士运河保留了实质上的控制权。在二战期间,德国曾一度对埃及发动攻击,企图争夺对苏伊士运河的控制权,最后以失败告终。埃及拿回苏伊士运河的全部管辖权是在1956年。当时的埃及总统宣布将苏伊士运河的管辖权收归国有,随之引发了英国的不满。为了争夺运河的管辖权,英法等三国组成了联军,对埃及发动军事行动(图二)并控制了西奈半岛。但是迫于当时国际局势的压力,联军接受了停火的决议,撤出了西奈半岛。至此,埃及虽然在战争中失败,但是拿回了苏伊士运河全部的管辖权。那是英国殖民地体系彻底坍塌前的一次最后疯狂,不出意外的失败了,于是英国人开始老老实实的当美国的走狗小弟。英国和法国作为一战前殖民地最多的国家,其海外干涉和部署能力反而超过了二战同盟国主力的苏联和美国。对于美苏来说,两个已经衰落的国家却控制着大部分“阳光下的土地”是完全不可接受的。为此,美国在中东和非洲地区多次扶持自己的势力,苏联则发起了民族解放运动,都在试图摧毁英法在第三世界国家中的影响力。美国和苏联在冷战期间长期处于对抗状态。双方在经济、科技、政治和军事上进行着全方位的对抗。然而,美苏却还在冷战中有过多次联手,为了共同的目标,不惜放下双方的矛盾,来解决两个老牌帝国。这两个帝国就是英国和法国。而英法虽然实力已经大幅度倒退,但是依然不甘心失败。皇家海军虽然无法像一战时期一样制霸大洋,但是维持海上运输线,保障登陆作战却完全可行。在苏伊士运河战争中,英国和法国为了打击埃及控制苏伊士运河的企图,在周边地区发动了登陆作战。相比于缺乏训练的埃及军队,英法联军不仅装备上有优势,部队中大量的二战军士、军官也保证了部队优秀的训练素质。战后第一代的武器装备更是有着决定性优势。英法联军在登陆作战中仅仅损失不到200人,以色列空降兵大约1100人,而埃及军队则损失接近一万人。在登陆作战后,英法联军总共向苏伊士运河周边地区投放了接近8万人的地面部队,不仅控制了运河区,还直接威胁到埃及的民族独立和国家主权。然而,美苏显然无法接受英法继续控制苏伊士运河这一重要水道的企图。苏联为了保障埃及和阿拉伯国家的独立,避免英法重新控制中东局面的发生,甚至直接提出了核打击威慑。此时,苏联已经装备中程弹道导弹,其综合突防能力远远超过战略轰炸机等投送手段。而美国在面对共同敌人时,默许了苏联的威慑,并且威胁要派遣美军直接介入这一地区威胁,强制隔离双方部队。美苏的强烈反应直接导致了联合国历史上第一次针对常任理事国的决议诞生。美国和苏联共同建立了联合国紧急部队,即UNEP 1。这一部队包括了12万人次的苏军官兵和6万人次的美军,依靠强大的地面部队直接隔离了英法联军和埃及武装部队的接触。而面对远远超过自己实力的联合国紧急部队和背后的强大势力,英法最终选择了服软。苏伊士运河危机直接代表了英法两国不再作为一个“殖民帝国”存在于国际舞台。虽然其文化、语言影响力依然在影响殖民地居民,但是民族解放、民族独立运动已经逐渐兴起。在1960年代后,英法彻底放弃了其在大部分殖民地的特权,将冷战争锋相对的舞台直接让给了美国和苏联,从此沦为五常中的“二流”国家。
因为埃及背后有大佬在。不止你以为的老毛子哦,美帝也在其中。英法以三国的行动遭到国际社会的普遍指责。作为三国盟友的美国也不满这次秘密行动,他们将英法的侵略看作是殖民主义的再次体现。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直接致电英国首相艾登施压。经济上,美国政府故意抛售英镑,导致英镑汇率浮动并贬值15%,同时否决英国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贷款申请,亦停止向英国的经济援助。美国在联合国安理会也提交议案要求英法立即撤军,遭到英法两国否决后又敦促联合国大会召开紧急会议,正式通过决议要求停止战争并从埃及撤除所有外国军队。另一方面,忙于匈牙利事件的苏联也插手苏伊士运河危机,甚至警告英法两国,必要时苏联将动用核武器(虽然北约的情报显示苏联当时根本没有能够直接从本土袭击巴黎或伦敦的导弹)。美苏两国的介入动机各不相同:美国希望能够拉拢一批刚刚从英法等老牌殖民国家统治底下独立出来的亚非拉第三世界国家,避免他们倒向苏联阵营;而苏联则能通过插手苏伊士运河危机淡化国际社会对其出兵匈牙利的关注。英法和以色列的行为受到国际社会的强烈谴责。苏联宣布:如英法不停火,苏将对英实施核攻击。美国为把英法势力挤出运河区,命令全球美军进入戒备状态,威胁英法。在埃及军民坚决反抗和国际社会强大舆论压力下,英、法被迫在11月7日宣布停火,1956年11月22日撤出全部军队。在埃及应允以色列有蒂朗海峡水面航行和空中飞行权后,以色列军队于1957年3月从西奈撤出全部军队,所遗有争议的加沙地带和亚喀巴湾沿岸地区由"联合国军"暂时管理。关键原因是美苏都不愿意英法继续维持他们的殖民帝国,所以这对死敌才走到一起。至于说为什么埃及毫无准备(其实不是)。因为埃及实力不足啊!英法联手对埃及几乎是降维打击,区区埃及怎么也打不过,有没有战术失误无关紧要。英法合伙欺负银1956年7月26日,埃及总统纳赛尔宣布将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并准备独立修建一条水坝。这一举动引起英法两国的强烈不满,因为英国银行和企业本来占了运河49%的股份,另外51%则属于法国。虽然当时殖民地独立运动风潮涌动,但苏伊士运河的战略意义重大,两个欧洲强国明显都不准备放手。作威作福已成习惯的老牌殖民者准备再次选择战争,只不过他们需要先找到一个借口。1956年10月29日,以色列突然不宣而战强攻下加沙地带和整个西奈半岛,并迅速向运河区挺进。在以色列进攻发起2小时后英法两国假惺惺的声称出于运河安全考虑,最后通牒双方停火,各自撤军10公里。早有默契的以色列单方面接受了通牒,却继续向埃及进攻,纳赛尔那边一看以色列根本没停手的打算,干脆拒绝了这份通牒。也不得不说纳赛尔同学的心眼儿太实,人家英法等的就是他拒绝,这下总算找到借口群殴了!10月31日,英法两国调集了100多艘舰艇,200余架飞机开始对埃及狂轰滥炸,短短两天就能调动这种规模的轰炸,说他们提前没准备鬼都不信。到了11月5日,英军1000多伞兵加2万多海军陆战队已经开始对运河区实施直接占领了,还好埃及军民拼死抵抗,总算运河没被完全占领。美苏仁义大哥出手英法以三国唱的这出双簧实在不怎么高明,世界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一致表示这吃相太难看,几百年来一点进步都没有,差评!白头鹰大统领艾森豪威尔先生不失时机的出来开始主持公道,着实收拢了一大波人心。老艾是技术流选手,他先给英国首相艾登发了个电报,赶紧给我滚回来!不然有你好看!然而艾登却假装没看见,继续军事行动。折了面子的老艾终于开始发飙,他表示要让不长进的英国佬看看高端玩家怎么浪,之后开始抛售英镑.....仅仅一天的时间英镑就贬值了15%,搞的英国佬欲哭无泪。更狠的是老艾还直接否决了英国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贷款申请,同时停止向英国的经济援助。不给我面子是吧?那你也别想过日子啦!白头鹰这边大杀特杀的时候苏联大毛熊也没闲着,他们正焦头烂额的摆平匈牙利造反的事儿,赫鲁晓夫一看老艾这么露脸也赶紧出来刷存在感。当然,毛熊的方法自然是一贯的简单粗暴。他们直接向英法以三国发去通牒,赶紧给我滚回去,保持好你们的和平状态,如果你们不选择和平,老子就会选择核平!英国两国对这个威胁表示无所谓,你家的熊牌原子弹够不着伦敦也够不着巴黎。以色列这边可不干了,合着你俩拿我当枪使唤完还想再当把炮灰呗?毛熊的原子弹能够着我啊!不过英法的强硬也确实没坚持多久,比下限他们根本不是毛熊的对手,赫秃子见他俩不惧自己,直接给老艾发了个公开信。信中表示咱们两国是时候重温下二战时摆平小胡子的旧梦啦,再组团抽那俩孙子一顿怎么样?还没等老艾回信儿呢,那边的哥仨就受不鸟了,表示俺们撤出来不就完了嘛!何必搞得这么伤感情呢?其实都有小算盘就这样,11月6日,英法接受停火协议开始撤军,11月8日以色列也接受了撤军的协议,只是他们赖唧唧的带到第二年3月才走。一场由运河归属权引起的战争在两个仁义大哥的努力下平息了,只是仁义大哥们是真仗义吗?当然不是,他们都有自己的算盘。美国一反常态的压制英法大抵基于以下几个考虑:英法的军事行动事先没通知自己,这是美国秩序制定者身份的挑衅,必须打压。英法找借口的军事行动也可能成为苏联的借口,他们可能会借机在中东扩大势力。英法的行为是典型旧殖民主义体现,作为新带头大哥,绝不能让他们露头。可以在整个地区大量刚独立的旧殖民地国家中狂刷一波好感,有利于他们在中东的势力扩展。而苏联不惜发动战争威胁也要逼退英法大抵处于以下几个考量:苏联与埃及纳赛尔政府本就关系亲密,那是他们在中东的桥头堡,谁碰谁死。在匈牙利事件中的国际形象太差,他们需要换换脸。配合美国压制英法可以让他们离心,给英法一种美国不可靠的信号。可以进一步加强苏联在中东地区的存在感。没啥能总结的,这帮玩战术的都心黑,而且越来越黑,原来身为顶级玩家的英法两国这时候只能叫人家玩,怎一个惨字了得。事实上这次苏伊士战争对各国都造成了深远的影响。英国的艾登政府直接垮台,从此由一个全球大国沦为地区强国,甚至成了美国的跟班;法国那个永不服输的戴高乐则意识到美国人不可靠,开始走独立外交政策,一直延续到21世纪才停止。纳赛尔带领的埃及虽然在战争中受到重创,但在政治上收获颇丰,成为阿拉伯世界的共主,身后还多了毛熊做靠山。以色列把到嘴的肥肉吐了出去,但也不是毫无所得,在谈判过程中他们取得了美国的支持,崛起已不可阻挡。1948年以色列宣布独立,然后与阿拉伯国家打了一场战争,也就是第一次中东战争。以色列随后对周边的阿拉伯国家,采取一种主动进攻的战略。以色列与阿拉伯国家第二次战争,即第二次中东战争,对手是埃及。以色列为何发动战争?主要是埃及从苏伊士运河与蒂朗海峡,对以色列进行海上封锁。一、苏伊士运河埃及虽然在1922年就独立了,但英国军队一直驻扎在埃及。二战后英国其实也有从全世界适当撤兵的打算,苏联盟友波兰、东德、捷克斯洛伐克、南斯拉夫,这些国家地处中欧和南欧,几乎就在列强的家门口。英国最重要的还是保住在西欧的利益,堵住苏联西进的步伐。1954年,埃及要求英国全面撤军。英国正好也有一个台阶下,于是打算用两年的时间撤离埃及大部分地区。英国有个底线,苏伊士运河这个战略要地,英国不但不撤离,还要保留经营权,这当然遭到埃及拒绝。苏伊士运河连接地中海与红海,南北长约163公里,北端在地中海有塞得港,南端在红海有苏伊士港。穿过苏伊士运河比绕道好望角,可缩短7000公里航程。苏伊士运河水面宽度从南端280米到北端345米不等,航道浮标间平均宽度约135米。航道深度约22.5米,最大吃水深度19米,允许21万吨排水量的船只通过。1956年,英国人在埃及其他地区撤兵完成,但仍占着苏伊士运河。英国在十几年前还是日不落帝国,手段毒辣没的说。埃及驱赶英国人,英国则来一个“分而治之”,策动苏丹从埃及独立。1956年1月1日,新年第一天,南边的苏丹宣布独立,给埃及当头一棒。若埃及去收复苏丹,得到英式装备的苏丹军必然把埃及拖入持久战,那样英国就能重获苏伊士运河控制权。不过埃及认为安内必先攘外,小不忍则乱大谋,他们决心先把英国人彻底驱赶走,再来征服苏丹。1956年7月26日,埃及派兵进入苏伊士运河沿线,宣布将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此前英法两国的企业拥有苏伊士运河超过九成的股权。此时埃及与苏联走的很近,军事装备从华约国家得到加强,因此底气十足。英国不能失去苏伊士运河这个咽喉要地,另一个列强法国同样不能失去随意通航的权力。既然埃及铁了心要赶走英国人,英法决定教训不知天高地厚的埃及人。不过英法兵力不足,于是又拉了一个盟友以色列。苏伊士运河的通行权对以色列同样重要,但埃及封锁以色列的,可不仅是苏伊士运河,还有亚喀巴湾。二、亚喀巴湾亚喀巴湾,是红海东北部的一个大海湾,也是东非大裂谷的一部分,位于西奈半岛以东,阿拉伯半岛以西。亚喀巴湾最深处有1850米,最宽处约24公里,长约160公里。如今亚喀巴湾海岸线分属四个国家:埃及、以色列、约旦和沙特阿拉伯。亚喀巴湾有三个重要城市:埃及的塔巴、以色列的埃拉特和约旦的亚喀巴。其中埃拉特和亚喀巴,是以色列和约旦在红海唯一的出海港口。亚喀巴湾入口处称为蒂朗海峡,有两座岛屿,中间的是蒂朗岛,东边的是塞纳菲尔岛。蒂朗岛80平方公里,塞纳菲尔岛(萨那费岛)53平方公里,岛上极为干燥,都没有植被覆盖,是两座无人小岛。在奥斯曼帝国时期,周边都是奥斯曼帝国控制范围,所以无人问津。1882年,埃及成为英国的“保护国”。两座小岛守护蒂朗海峡,略地位凸显出来。1906年,英国从奥斯曼帝国夺得这两个小岛,以便控制蒂朗海峡,进一步控制亚喀巴湾。蒂朗海峡宽度约13公里,由于蒂朗岛和塞纳菲尔岛阻隔,航道在西奈半岛与蒂朗岛之间,只有5到6公里宽。1922年,埃及名义上从英国独立出来,但英国还有大量军队驻扎埃及,埃及只能算是从殖民地到半殖民地。第二年,英国把蒂朗岛和塞纳菲尔岛两岛送给埃及隔海相望的沙特。这种分而治之的套路,英国在退出全世界殖民地时,玩了很多次。当时沙特还没有统一,红海沿岸称为汉志,东边沙漠地带称为内志,英国把这两个岛送给内志,以此削弱埃及。在英国人帮助下,内志得到两岛后一年,就把汉志兼并了,这个国家还在不断扩张,主要是攻占奥斯曼帝国势力范围。1932年,沙特宣布建国,不再是英国的保护国,并且南下攻打也门。沙特在阿拉伯半岛崛起,英国必须遏制沙特进一步发展,便出面调停阻止也门灭亡,不让沙特进一步壮大。1950年,为了对付以色列,沙特把两个小岛让给埃及。如此一来,埃及只要封锁苏伊士运河与蒂朗海峡,以色列通往亚洲的海上通道就全部切断。三、第二次中东战争(苏伊士河战争)埃及一方面将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一方面派兵封锁蒂朗海峡,以色列早就想进攻埃及,此刻与英法一拍即合。英国、法国和以色列在巴黎会盟,三方主要谈论的是如何进行军事合作,一举灭亡埃及。这次会议三方瞒着美国,当时美国在1953年刚打完朝鲜战争,又于1954年在法国手中接盘南越,美国人的大战主要在亚洲。1956年10月29日,第二次中东战争打响。参战兵力,英国4.5万,法国3.4万,以色列17.5万,埃及则有15万大军。此战英国派出7艘航空母舰,画面震撼,日不落帝国余威犹存。战争打了九天,英军攻占地中海塞得港和苏伊士运河沿线,以色列攻占西奈半岛和蒂朗海峡等地。伤亡方面,英法以三方合计伤亡不过一千多,埃及伤亡和失踪2万多人,军事设施几乎全毁,空军宣告灭亡。11月6日,三方在节节胜利时,却宣布停战,原因还是来自苏美的压力。苏联威胁英法,若不停战,苏联在必要时将使用核武,这给英法形成巨大的压力。美国接盘南越后,正卷入持久战泥潭,若英法灭亡埃及,英法的实力将大为增强,这也是美国不愿意看到的。美国人通过经济手段,抛售英镑,导致英镑兑美元下跌15%,重挫英国经济。图-以色列人三方把埃及痛打一顿后,也只能停战撤兵,第二次中东战争结束。以色列在各方压力之下,到第二年3月,才心不甘情不愿地撤兵。埃及虽然避免了亡国,但用苏伊士运河与蒂朗海峡封锁以色列红海航运的战略也失败了。苏伊士运河,位于埃及西奈半岛与埃及本土之间,全长约190千米。运河连通了地中海与红海,是沟通亚非欧三大洲以及大西洋、印度洋两大洋最直接的海上通道,同时也是亚洲与非洲的地理分界线(图一)。目前,苏伊士运河的全部管辖权归埃及国家所有。苏伊士运河最早开凿是在18世纪末期,这一时期埃及被法国所占领。法国原本计划开凿一条连接红海与地中海的运河,由于勘探数据出现了偏差导致这一计划被迫放弃。在1856年至1856年期间,法国重起了开凿运河的计划。并在1858年年底设立了苏伊士运河公司。1869年11月,经历了十一年多,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的苏伊士运河正式通航。由于苏伊士运河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英国就在1875年收购了苏伊士运河的股份,并在收购之后派兵驻扎运河。1936年8月,英国与埃及签订了《英埃条约》,英国成为埃及的保护国的同时,英国对苏伊士运河保留了实质上的控制权。在二战期间,德国曾一度对埃及发动攻击,企图争夺对苏伊士运河的控制权,最后以失败告终。埃及拿回苏伊士运河的全部管辖权是在1956年。当时的埃及总统宣布将苏伊士运河的管辖权收归国有,随之引发了英国的不满。为了争夺运河的管辖权,英法等三国组成了联军,对埃及发动军事行动(图二)并控制了西奈半岛。但是迫于当时国际局势的压力,联军接受了停火的决议,撤出了西奈半岛。至此,埃及虽然在战争中失败,但是拿回了苏伊士运河全部的管辖权。那是英国殖民地体系彻底坍塌前的一次最后疯狂,不出意外的失败了,于是英国人开始老老实实的当美国的走狗小弟。英国和法国作为一战前殖民地最多的国家,其海外干涉和部署能力反而超过了二战同盟国主力的苏联和美国。对于美苏来说,两个已经衰落的国家却控制着大部分“阳光下的土地”是完全不可接受的。为此,美国在中东和非洲地区多次扶持自己的势力,苏联则发起了民族解放运动,都在试图摧毁英法在第三世界国家中的影响力。美国和苏联在冷战期间长期处于对抗状态。双方在经济、科技、政治和军事上进行着全方位的对抗。然而,美苏却还在冷战中有过多次联手,为了共同的目标,不惜放下双方的矛盾,来解决两个老牌帝国。这两个帝国就是英国和法国。而英法虽然实力已经大幅度倒退,但是依然不甘心失败。皇家海军虽然无法像一战时期一样制霸大洋,但是维持海上运输线,保障登陆作战却完全可行。在苏伊士运河战争中,英国和法国为了打击埃及控制苏伊士运河的企图,在周边地区发动了登陆作战。相比于缺乏训练的埃及军队,英法联军不仅装备上有优势,部队中大量的二战军士、军官也保证了部队优秀的训练素质。战后第一代的武器装备更是有着决定性优势。英法联军在登陆作战中仅仅损失不到200人,以色列空降兵大约1100人,而埃及军队则损失接近一万人。在登陆作战后,英法联军总共向苏伊士运河周边地区投放了接近8万人的地面部队,不仅控制了运河区,还直接威胁到埃及的民族独立和国家主权。然而,美苏显然无法接受英法继续控制苏伊士运河这一重要水道的企图。苏联为了保障埃及和阿拉伯国家的独立,避免英法重新控制中东局面的发生,甚至直接提出了核打击威慑。此时,苏联已经装备中程弹道导弹,其综合突防能力远远超过战略轰炸机等投送手段。而美国在面对共同敌人时,默许了苏联的威慑,并且威胁要派遣美军直接介入这一地区威胁,强制隔离双方部队。美苏的强烈反应直接导致了联合国历史上第一次针对常任理事国的决议诞生。美国和苏联共同建立了联合国紧急部队,即UNEP 1。这一部队包括了12万人次的苏军官兵和6万人次的美军,依靠强大的地面部队直接隔离了英法联军和埃及武装部队的接触。而面对远远超过自己实力的联合国紧急部队和背后的强大势力,英法最终选择了服软。苏伊士运河危机直接代表了英法两国不再作为一个“殖民帝国”存在于国际舞台。虽然其文化、语言影响力依然在影响殖民地居民,但是民族解放、民族独立运动已经逐渐兴起。在1960年代后,英法彻底放弃了其在大部分殖民地的特权,将冷战争锋相对的舞台直接让给了美国和苏联,从此沦为五常中的“二流”国家。当然不是!“一头狮子带领一群羊能打败一只羊带领的一群狮子”。盟军在第二次阿拉曼战役中取得了在北非最辉煌的胜利,这也是让蒙哥马利将军功成名就的一役。蒙哥马利准确预判了战役的持续和盟军的损失情况,这让他得以很好的应用炮火支援。此外蒙哥马利还向美方强力施压,要求其提供大批装甲武装和后勤保障,这也让盟军方取得绝对的制空权和压倒性的武器装备。阿拉曼战役同样凸显出隆美尔的巨大作用,虽然轴心国部队损失惨痛,但其中大部分是有“拖油瓶”之称的意大利军队。而且生存下来的德国装甲兵,在此后的战役中保持了1:4的战斗交换比,不得不赞叹德军强大的战斗力。 实际上阿拉曼战役分为第一次和第二次阿兰曼战役。在1942年7月1日至7月27日之间是第一次阿拉曼战役,这是隆美尔指挥的非洲装甲军团和英国中东战场司令克劳德·奥金莱克之间的较量。这是一场拉锯的消耗战,英军在僵持中获得上风,但整个有生力量消耗巨大,并迫使奥金莱克下令进入防御状态,而这一切随着蒙哥马利的到任而逆转。第二次阿拉曼战役中从1942年10月23日持续到11月3日。蒙哥马利指挥下的第二次阿拉曼战役分为五个阶段,分别是闯入、分散、反击、增压行动和突破。盟军从10月23日晚上10点开始发动进攻,直至11月4日上午7点,盟军将轴心国彻底击败。阿拉曼战役也标准这隆美尔在北非战场上的大势已去,很难想象盟军没有蒙哥马利的指挥会打成什么样。
因为埃及背后有大佬在。不止你以为的老毛子哦,美帝也在其中。英法以三国的行动遭到国际社会的普遍指责。作为三国盟友的美国也不满这次秘密行动,他们将英法的侵略看作是殖民主义的再次体现。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直接致电英国首相艾登施压。经济上,美国政府故意抛售英镑,导致英镑汇率浮动并贬值15%,同时否决英国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贷款申请,亦停止向英国的经济援助。美国在联合国安理会也提交议案要求英法立即撤军,遭到英法两国否决后又敦促联合国大会召开紧急会议,正式通过决议要求停止战争并从埃及撤除所有外国军队。另一方面,忙于匈牙利事件的苏联也插手苏伊士运河危机,甚至警告英法两国,必要时苏联将动用核武器(虽然北约的情报显示苏联当时根本没有能够直接从本土袭击巴黎或伦敦的导弹)。美苏两国的介入动机各不相同:美国希望能够拉拢一批刚刚从英法等老牌殖民国家统治底下独立出来的亚非拉第三世界国家,避免他们倒向苏联阵营;而苏联则能通过插手苏伊士运河危机淡化国际社会对其出兵匈牙利的关注。英法和以色列的行为受到国际社会的强烈谴责。苏联宣布:如英法不停火,苏将对英实施核攻击。美国为把英法势力挤出运河区,命令全球美军进入戒备状态,威胁英法。在埃及军民坚决反抗和国际社会强大舆论压力下,英、法被迫在11月7日宣布停火,1956年11月22日撤出全部军队。在埃及应允以色列有蒂朗海峡水面航行和空中飞行权后,以色列军队于1957年3月从西奈撤出全部军队,所遗有争议的加沙地带和亚喀巴湾沿岸地区由"联合国军"暂时管理。关键原因是美苏都不愿意英法继续维持他们的殖民帝国,所以这对死敌才走到一起。至于说为什么埃及毫无准备(其实不是)。因为埃及实力不足啊!英法联手对埃及几乎是降维打击,区区埃及怎么也打不过,有没有战术失误无关紧要。英法合伙欺负银1956年7月26日,埃及总统纳赛尔宣布将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并准备独立修建一条水坝。这一举动引起英法两国的强烈不满,因为英国银行和企业本来占了运河49%的股份,另外51%则属于法国。虽然当时殖民地独立运动风潮涌动,但苏伊士运河的战略意义重大,两个欧洲强国明显都不准备放手。作威作福已成习惯的老牌殖民者准备再次选择战争,只不过他们需要先找到一个借口。1956年10月29日,以色列突然不宣而战强攻下加沙地带和整个西奈半岛,并迅速向运河区挺进。在以色列进攻发起2小时后英法两国假惺惺的声称出于运河安全考虑,最后通牒双方停火,各自撤军10公里。早有默契的以色列单方面接受了通牒,却继续向埃及进攻,纳赛尔那边一看以色列根本没停手的打算,干脆拒绝了这份通牒。也不得不说纳赛尔同学的心眼儿太实,人家英法等的就是他拒绝,这下总算找到借口群殴了!10月31日,英法两国调集了100多艘舰艇,200余架飞机开始对埃及狂轰滥炸,短短两天就能调动这种规模的轰炸,说他们提前没准备鬼都不信。到了11月5日,英军1000多伞兵加2万多海军陆战队已经开始对运河区实施直接占领了,还好埃及军民拼死抵抗,总算运河没被完全占领。美苏仁义大哥出手英法以三国唱的这出双簧实在不怎么高明,世界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一致表示这吃相太难看,几百年来一点进步都没有,差评!白头鹰大统领艾森豪威尔先生不失时机的出来开始主持公道,着实收拢了一大波人心。老艾是技术流选手,他先给英国首相艾登发了个电报,赶紧给我滚回来!不然有你好看!然而艾登却假装没看见,继续军事行动。折了面子的老艾终于开始发飙,他表示要让不长进的英国佬看看高端玩家怎么浪,之后开始抛售英镑.....仅仅一天的时间英镑就贬值了15%,搞的英国佬欲哭无泪。更狠的是老艾还直接否决了英国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贷款申请,同时停止向英国的经济援助。不给我面子是吧?那你也别想过日子啦!白头鹰这边大杀特杀的时候苏联大毛熊也没闲着,他们正焦头烂额的摆平匈牙利造反的事儿,赫鲁晓夫一看老艾这么露脸也赶紧出来刷存在感。当然,毛熊的方法自然是一贯的简单粗暴。他们直接向英法以三国发去通牒,赶紧给我滚回去,保持好你们的和平状态,如果你们不选择和平,老子就会选择核平!英国两国对这个威胁表示无所谓,你家的熊牌原子弹够不着伦敦也够不着巴黎。以色列这边可不干了,合着你俩拿我当枪使唤完还想再当把炮灰呗?毛熊的原子弹能够着我啊!不过英法的强硬也确实没坚持多久,比下限他们根本不是毛熊的对手,赫秃子见他俩不惧自己,直接给老艾发了个公开信。信中表示咱们两国是时候重温下二战时摆平小胡子的旧梦啦,再组团抽那俩孙子一顿怎么样?还没等老艾回信儿呢,那边的哥仨就受不鸟了,表示俺们撤出来不就完了嘛!何必搞得这么伤感情呢?其实都有小算盘就这样,11月6日,英法接受停火协议开始撤军,11月8日以色列也接受了撤军的协议,只是他们赖唧唧的带到第二年3月才走。一场由运河归属权引起的战争在两个仁义大哥的努力下平息了,只是仁义大哥们是真仗义吗?当然不是,他们都有自己的算盘。美国一反常态的压制英法大抵基于以下几个考虑:英法的军事行动事先没通知自己,这是美国秩序制定者身份的挑衅,必须打压。英法找借口的军事行动也可能成为苏联的借口,他们可能会借机在中东扩大势力。英法的行为是典型旧殖民主义体现,作为新带头大哥,绝不能让他们露头。可以在整个地区大量刚独立的旧殖民地国家中狂刷一波好感,有利于他们在中东的势力扩展。而苏联不惜发动战争威胁也要逼退英法大抵处于以下几个考量:苏联与埃及纳赛尔政府本就关系亲密,那是他们在中东的桥头堡,谁碰谁死。在匈牙利事件中的国际形象太差,他们需要换换脸。配合美国压制英法可以让他们离心,给英法一种美国不可靠的信号。可以进一步加强苏联在中东地区的存在感。没啥能总结的,这帮玩战术的都心黑,而且越来越黑,原来身为顶级玩家的英法两国这时候只能叫人家玩,怎一个惨字了得。事实上这次苏伊士战争对各国都造成了深远的影响。英国的艾登政府直接垮台,从此由一个全球大国沦为地区强国,甚至成了美国的跟班;法国那个永不服输的戴高乐则意识到美国人不可靠,开始走独立外交政策,一直延续到21世纪才停止。纳赛尔带领的埃及虽然在战争中受到重创,但在政治上收获颇丰,成为阿拉伯世界的共主,身后还多了毛熊做靠山。以色列把到嘴的肥肉吐了出去,但也不是毫无所得,在谈判过程中他们取得了美国的支持,崛起已不可阻挡。1948年以色列宣布独立,然后与阿拉伯国家打了一场战争,也就是第一次中东战争。以色列随后对周边的阿拉伯国家,采取一种主动进攻的战略。以色列与阿拉伯国家第二次战争,即第二次中东战争,对手是埃及。以色列为何发动战争?主要是埃及从苏伊士运河与蒂朗海峡,对以色列进行海上封锁。一、苏伊士运河埃及虽然在1922年就独立了,但英国军队一直驻扎在埃及。二战后英国其实也有从全世界适当撤兵的打算,苏联盟友波兰、东德、捷克斯洛伐克、南斯拉夫,这些国家地处中欧和南欧,几乎就在列强的家门口。英国最重要的还是保住在西欧的利益,堵住苏联西进的步伐。1954年,埃及要求英国全面撤军。英国正好也有一个台阶下,于是打算用两年的时间撤离埃及大部分地区。英国有个底线,苏伊士运河这个战略要地,英国不但不撤离,还要保留经营权,这当然遭到埃及拒绝。苏伊士运河连接地中海与红海,南北长约163公里,北端在地中海有塞得港,南端在红海有苏伊士港。穿过苏伊士运河比绕道好望角,可缩短7000公里航程。苏伊士运河水面宽度从南端280米到北端345米不等,航道浮标间平均宽度约135米。航道深度约22.5米,最大吃水深度19米,允许21万吨排水量的船只通过。1956年,英国人在埃及其他地区撤兵完成,但仍占着苏伊士运河。英国在十几年前还是日不落帝国,手段毒辣没的说。埃及驱赶英国人,英国则来一个“分而治之”,策动苏丹从埃及独立。1956年1月1日,新年第一天,南边的苏丹宣布独立,给埃及当头一棒。若埃及去收复苏丹,得到英式装备的苏丹军必然把埃及拖入持久战,那样英国就能重获苏伊士运河控制权。不过埃及认为安内必先攘外,小不忍则乱大谋,他们决心先把英国人彻底驱赶走,再来征服苏丹。1956年7月26日,埃及派兵进入苏伊士运河沿线,宣布将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此前英法两国的企业拥有苏伊士运河超过九成的股权。此时埃及与苏联走的很近,军事装备从华约国家得到加强,因此底气十足。英国不能失去苏伊士运河这个咽喉要地,另一个列强法国同样不能失去随意通航的权力。既然埃及铁了心要赶走英国人,英法决定教训不知天高地厚的埃及人。不过英法兵力不足,于是又拉了一个盟友以色列。苏伊士运河的通行权对以色列同样重要,但埃及封锁以色列的,可不仅是苏伊士运河,还有亚喀巴湾。二、亚喀巴湾亚喀巴湾,是红海东北部的一个大海湾,也是东非大裂谷的一部分,位于西奈半岛以东,阿拉伯半岛以西。亚喀巴湾最深处有1850米,最宽处约24公里,长约160公里。如今亚喀巴湾海岸线分属四个国家:埃及、以色列、约旦和沙特阿拉伯。亚喀巴湾有三个重要城市:埃及的塔巴、以色列的埃拉特和约旦的亚喀巴。其中埃拉特和亚喀巴,是以色列和约旦在红海唯一的出海港口。亚喀巴湾入口处称为蒂朗海峡,有两座岛屿,中间的是蒂朗岛,东边的是塞纳菲尔岛。蒂朗岛80平方公里,塞纳菲尔岛(萨那费岛)53平方公里,岛上极为干燥,都没有植被覆盖,是两座无人小岛。在奥斯曼帝国时期,周边都是奥斯曼帝国控制范围,所以无人问津。1882年,埃及成为英国的“保护国”。两座小岛守护蒂朗海峡,略地位凸显出来。1906年,英国从奥斯曼帝国夺得这两个小岛,以便控制蒂朗海峡,进一步控制亚喀巴湾。蒂朗海峡宽度约13公里,由于蒂朗岛和塞纳菲尔岛阻隔,航道在西奈半岛与蒂朗岛之间,只有5到6公里宽。1922年,埃及名义上从英国独立出来,但英国还有大量军队驻扎埃及,埃及只能算是从殖民地到半殖民地。第二年,英国把蒂朗岛和塞纳菲尔岛两岛送给埃及隔海相望的沙特。这种分而治之的套路,英国在退出全世界殖民地时,玩了很多次。当时沙特还没有统一,红海沿岸称为汉志,东边沙漠地带称为内志,英国把这两个岛送给内志,以此削弱埃及。在英国人帮助下,内志得到两岛后一年,就把汉志兼并了,这个国家还在不断扩张,主要是攻占奥斯曼帝国势力范围。1932年,沙特宣布建国,不再是英国的保护国,并且南下攻打也门。沙特在阿拉伯半岛崛起,英国必须遏制沙特进一步发展,便出面调停阻止也门灭亡,不让沙特进一步壮大。1950年,为了对付以色列,沙特把两个小岛让给埃及。如此一来,埃及只要封锁苏伊士运河与蒂朗海峡,以色列通往亚洲的海上通道就全部切断。三、第二次中东战争(苏伊士河战争)埃及一方面将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一方面派兵封锁蒂朗海峡,以色列早就想进攻埃及,此刻与英法一拍即合。英国、法国和以色列在巴黎会盟,三方主要谈论的是如何进行军事合作,一举灭亡埃及。这次会议三方瞒着美国,当时美国在1953年刚打完朝鲜战争,又于1954年在法国手中接盘南越,美国人的大战主要在亚洲。1956年10月29日,第二次中东战争打响。参战兵力,英国4.5万,法国3.4万,以色列17.5万,埃及则有15万大军。此战英国派出7艘航空母舰,画面震撼,日不落帝国余威犹存。战争打了九天,英军攻占地中海塞得港和苏伊士运河沿线,以色列攻占西奈半岛和蒂朗海峡等地。伤亡方面,英法以三方合计伤亡不过一千多,埃及伤亡和失踪2万多人,军事设施几乎全毁,空军宣告灭亡。11月6日,三方在节节胜利时,却宣布停战,原因还是来自苏美的压力。苏联威胁英法,若不停战,苏联在必要时将使用核武,这给英法形成巨大的压力。美国接盘南越后,正卷入持久战泥潭,若英法灭亡埃及,英法的实力将大为增强,这也是美国不愿意看到的。美国人通过经济手段,抛售英镑,导致英镑兑美元下跌15%,重挫英国经济。图-以色列人三方把埃及痛打一顿后,也只能停战撤兵,第二次中东战争结束。以色列在各方压力之下,到第二年3月,才心不甘情不愿地撤兵。埃及虽然避免了亡国,但用苏伊士运河与蒂朗海峡封锁以色列红海航运的战略也失败了。苏伊士运河,位于埃及西奈半岛与埃及本土之间,全长约190千米。运河连通了地中海与红海,是沟通亚非欧三大洲以及大西洋、印度洋两大洋最直接的海上通道,同时也是亚洲与非洲的地理分界线(图一)。目前,苏伊士运河的全部管辖权归埃及国家所有。苏伊士运河最早开凿是在18世纪末期,这一时期埃及被法国所占领。法国原本计划开凿一条连接红海与地中海的运河,由于勘探数据出现了偏差导致这一计划被迫放弃。在1856年至1856年期间,法国重起了开凿运河的计划。并在1858年年底设立了苏伊士运河公司。1869年11月,经历了十一年多,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的苏伊士运河正式通航。由于苏伊士运河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英国就在1875年收购了苏伊士运河的股份,并在收购之后派兵驻扎运河。1936年8月,英国与埃及签订了《英埃条约》,英国成为埃及的保护国的同时,英国对苏伊士运河保留了实质上的控制权。在二战期间,德国曾一度对埃及发动攻击,企图争夺对苏伊士运河的控制权,最后以失败告终。埃及拿回苏伊士运河的全部管辖权是在1956年。当时的埃及总统宣布将苏伊士运河的管辖权收归国有,随之引发了英国的不满。为了争夺运河的管辖权,英法等三国组成了联军,对埃及发动军事行动(图二)并控制了西奈半岛。但是迫于当时国际局势的压力,联军接受了停火的决议,撤出了西奈半岛。至此,埃及虽然在战争中失败,但是拿回了苏伊士运河全部的管辖权。那是英国殖民地体系彻底坍塌前的一次最后疯狂,不出意外的失败了,于是英国人开始老老实实的当美国的走狗小弟。英国和法国作为一战前殖民地最多的国家,其海外干涉和部署能力反而超过了二战同盟国主力的苏联和美国。对于美苏来说,两个已经衰落的国家却控制着大部分“阳光下的土地”是完全不可接受的。为此,美国在中东和非洲地区多次扶持自己的势力,苏联则发起了民族解放运动,都在试图摧毁英法在第三世界国家中的影响力。美国和苏联在冷战期间长期处于对抗状态。双方在经济、科技、政治和军事上进行着全方位的对抗。然而,美苏却还在冷战中有过多次联手,为了共同的目标,不惜放下双方的矛盾,来解决两个老牌帝国。这两个帝国就是英国和法国。而英法虽然实力已经大幅度倒退,但是依然不甘心失败。皇家海军虽然无法像一战时期一样制霸大洋,但是维持海上运输线,保障登陆作战却完全可行。在苏伊士运河战争中,英国和法国为了打击埃及控制苏伊士运河的企图,在周边地区发动了登陆作战。相比于缺乏训练的埃及军队,英法联军不仅装备上有优势,部队中大量的二战军士、军官也保证了部队优秀的训练素质。战后第一代的武器装备更是有着决定性优势。英法联军在登陆作战中仅仅损失不到200人,以色列空降兵大约1100人,而埃及军队则损失接近一万人。在登陆作战后,英法联军总共向苏伊士运河周边地区投放了接近8万人的地面部队,不仅控制了运河区,还直接威胁到埃及的民族独立和国家主权。然而,美苏显然无法接受英法继续控制苏伊士运河这一重要水道的企图。苏联为了保障埃及和阿拉伯国家的独立,避免英法重新控制中东局面的发生,甚至直接提出了核打击威慑。此时,苏联已经装备中程弹道导弹,其综合突防能力远远超过战略轰炸机等投送手段。而美国在面对共同敌人时,默许了苏联的威慑,并且威胁要派遣美军直接介入这一地区威胁,强制隔离双方部队。美苏的强烈反应直接导致了联合国历史上第一次针对常任理事国的决议诞生。美国和苏联共同建立了联合国紧急部队,即UNEP 1。这一部队包括了12万人次的苏军官兵和6万人次的美军,依靠强大的地面部队直接隔离了英法联军和埃及武装部队的接触。而面对远远超过自己实力的联合国紧急部队和背后的强大势力,英法最终选择了服软。苏伊士运河危机直接代表了英法两国不再作为一个“殖民帝国”存在于国际舞台。虽然其文化、语言影响力依然在影响殖民地居民,但是民族解放、民族独立运动已经逐渐兴起。在1960年代后,英法彻底放弃了其在大部分殖民地的特权,将冷战争锋相对的舞台直接让给了美国和苏联,从此沦为五常中的“二流”国家。当然不是!“一头狮子带领一群羊能打败一只羊带领的一群狮子”。盟军在第二次阿拉曼战役中取得了在北非最辉煌的胜利,这也是让蒙哥马利将军功成名就的一役。蒙哥马利准确预判了战役的持续和盟军的损失情况,这让他得以很好的应用炮火支援。此外蒙哥马利还向美方强力施压,要求其提供大批装甲武装和后勤保障,这也让盟军方取得绝对的制空权和压倒性的武器装备。阿拉曼战役同样凸显出隆美尔的巨大作用,虽然轴心国部队损失惨痛,但其中大部分是有“拖油瓶”之称的意大利军队。而且生存下来的德国装甲兵,在此后的战役中保持了1:4的战斗交换比,不得不赞叹德军强大的战斗力。 实际上阿拉曼战役分为第一次和第二次阿兰曼战役。在1942年7月1日至7月27日之间是第一次阿拉曼战役,这是隆美尔指挥的非洲装甲军团和英国中东战场司令克劳德·奥金莱克之间的较量。这是一场拉锯的消耗战,英军在僵持中获得上风,但整个有生力量消耗巨大,并迫使奥金莱克下令进入防御状态,而这一切随着蒙哥马利的到任而逆转。第二次阿拉曼战役中从1942年10月23日持续到11月3日。蒙哥马利指挥下的第二次阿拉曼战役分为五个阶段,分别是闯入、分散、反击、增压行动和突破。盟军从10月23日晚上10点开始发动进攻,直至11月4日上午7点,盟军将轴心国彻底击败。阿拉曼战役也标准这隆美尔在北非战场上的大势已去,很难想象盟军没有蒙哥马利的指挥会打成什么样。首先可以肯定的是,瓦良格号来华最近的路线就是走苏伊士运河,大约能节省至少8000多公里的路程,而且虽然瓦良格号很大,但其通过苏伊士运河也是完全没有问题的。在2015年,历经12年的苏伊士运河改造工程正式完成,至此苏伊士运河的最大宽度达到了415米,吃水深度增深到23.8米,可以让25万吨的油轮通过。而在此之前,苏伊士运河也能够允许15万吨级的船舶通过。相比之下,瓦良格号的满载排水量刚刚超过6万吨,最大吃水线10.5m,通过苏伊士运河完全没有问题。所以苏伊士运河是瓦良格号回国的最佳路线,走这里的话省钱,省心,还安全。(美国航母通过苏伊士运河场景,美军航母基本上都是满排10万吨的庞然大物,但都可以毫无压力的通过苏伊士运河)但是众所周知的是,瓦良格最终没有走苏伊士运河。在离开了黑海之后,瓦良格号向西横穿地中海,然后通过直布罗陀海峡进入大西洋。之后瓦良格号南下绕过好望角进入印度洋,再继续北上通过马六甲海峡到达了中国南海,最后穿过台湾海峡和东海、黄海到达了大连港,全程历经5个月时间,并且在此之前,瓦良格号航母还被堵在土耳其海峡整整两年多时间。瓦良格号原本是一艘苏联的第三代航母,在苏联解体前夕这艘巨舰已经完工近70%。但是随着苏联的解体,瓦良格号被乌克兰所继承,而乌克兰却没有财力继续将其建造完毕,并且乌克兰海军对于航母也没有需求,因此瓦良格号就被搁置在了岸边。其实当时的乌克兰还有一艘半成品的航母,叫“乌里扬诺夫斯克号航母”,这艘航母的体型比瓦良格号还要大,是前苏联最先进的航母。但因受到美国和挪威的联合欺诈,这艘航母最后被尼古拉耶夫造船厂给拆解了,而所有残骸则被当废铁卖掉了。此后美国又继续怂恿尼古拉耶夫造船厂拆掉瓦良格号,但好在瓦良格号当时已经可以下水了,不用待在船坞里面占地方,因此没有耽误尼古拉耶夫造船厂接单做生意,所以尼古拉耶夫造船厂和乌克兰政府也没有急于拆除瓦良格号。直到一个叫徐增平的中国香港商人来到乌克兰,表示愿意出钱卖下瓦良格号,这才让瓦良格号的命运发生了转机。关于中国购买瓦良格号一事,我之前也写过一篇文章进行描述。到1998年,徐增平名下的创律集团通过竞标,以2000万美元的代价买下瓦良格号,事后他又另外出资将瓦良格号所有的结构图纸和电路图纸一并买下,据传总费用超过一亿美元。但是对于中国购买瓦良格一事,美俄两国都表示了强烈的反对,华盛顿和莫斯科都不希望这艘船落入中国人手中。为此,美国开始频繁阻挠中乌之间的交易。最后在阻挠无果的情况下,美国便唆使土耳其拒绝瓦良格号通过土耳其海峡。由于土耳其海峡是黑海通往外界的唯一通道,因此中国只得派人与土耳其进行谈判。经过了长达两年多的讨价还价,中国在付给土耳其巨额“买路钱”之后,瓦良格号航母终于通过土耳其海峡。(离开黑海只有土耳其海峡一条路可走,这里可谓是“自古华山一条道”)在总算离开黑海之后,瓦良格号进入爱琴海,这时瓦良格号面前有两条路,一条是走苏伊士运河的近路。而另一条就是上文所介绍的,也是瓦良格号最终所走的远路。(图中红色的线是瓦良格号最终所走的路线,而蓝色的虚线则是通过苏伊士运河所需要的路程,大家可以明显看出,走蓝色的路线距离要短很多)瓦良格号之所以舍近求远,原因非常简单,就是因为埃及同样拒绝瓦良格号通过苏伊士运河。而指使埃及的幕后黑手,也依旧是山姆大叔。埃及在近代一直与西方关系良好,在1952年之前埃及一直受到英国“保护”。在二战时英军曾在埃及的阿拉曼击败德军,一举扭转了北非战事。但在1952年埃及爆发军事政变,新政府废除君主制度,建立了共和国。此后,为了收回苏伊士运河的所有权以及对抗以色列,埃及开始倒向苏联。不过在经历了四次中东战争后,埃及不仅没有消灭以色列,反而还丢失了西奈半岛。军事上的失败迫使埃及总统萨达特转变了对以色列态度,在美国撮合下,埃及于1978年与以色列和好,而埃及的外交政策也开始转向美国。1981年穆巴拉克上台成为埃及总统,作为一个世俗派总统,穆巴拉克一直奉行亲美政策,埃及也因此成为美国在中东最重要的盟友之一。因此在很多外交问题上,埃及都与美国保持密切合作。而美国在看到瓦良格号通过土耳其海峡后,仍然没有放弃给中国添堵的努力,继续暗中要求埃及不得允许瓦良格号通过苏伊士运河。不过好在除了苏伊士运河外,中国还有一条路线可走,就是西出直布罗陀海峡,经大西洋,绕好望角回国。虽然这条路远一点,但也就是多花2个月的时间,并且这条路线都是公海,美国没有权力再度阻挠中国,于是瓦良格号就选择了这条路线成功返回国内。
因为埃及背后有大佬在。不止你以为的老毛子哦,美帝也在其中。英法以三国的行动遭到国际社会的普遍指责。作为三国盟友的美国也不满这次秘密行动,他们将英法的侵略看作是殖民主义的再次体现。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直接致电英国首相艾登施压。经济上,美国政府故意抛售英镑,导致英镑汇率浮动并贬值15%,同时否决英国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贷款申请,亦停止向英国的经济援助。美国在联合国安理会也提交议案要求英法立即撤军,遭到英法两国否决后又敦促联合国大会召开紧急会议,正式通过决议要求停止战争并从埃及撤除所有外国军队。另一方面,忙于匈牙利事件的苏联也插手苏伊士运河危机,甚至警告英法两国,必要时苏联将动用核武器(虽然北约的情报显示苏联当时根本没有能够直接从本土袭击巴黎或伦敦的导弹)。美苏两国的介入动机各不相同:美国希望能够拉拢一批刚刚从英法等老牌殖民国家统治底下独立出来的亚非拉第三世界国家,避免他们倒向苏联阵营;而苏联则能通过插手苏伊士运河危机淡化国际社会对其出兵匈牙利的关注。英法和以色列的行为受到国际社会的强烈谴责。苏联宣布:如英法不停火,苏将对英实施核攻击。美国为把英法势力挤出运河区,命令全球美军进入戒备状态,威胁英法。在埃及军民坚决反抗和国际社会强大舆论压力下,英、法被迫在11月7日宣布停火,1956年11月22日撤出全部军队。在埃及应允以色列有蒂朗海峡水面航行和空中飞行权后,以色列军队于1957年3月从西奈撤出全部军队,所遗有争议的加沙地带和亚喀巴湾沿岸地区由"联合国军"暂时管理。关键原因是美苏都不愿意英法继续维持他们的殖民帝国,所以这对死敌才走到一起。至于说为什么埃及毫无准备(其实不是)。因为埃及实力不足啊!英法联手对埃及几乎是降维打击,区区埃及怎么也打不过,有没有战术失误无关紧要。
因为埃及背后有大佬在。不止你以为的老毛子哦,美帝也在其中。英法以三国的行动遭到国际社会的普遍指责。作为三国盟友的美国也不满这次秘密行动,他们将英法的侵略看作是殖民主义的再次体现。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直接致电英国首相艾登施压。经济上,美国政府故意抛售英镑,导致英镑汇率浮动并贬值15%,同时否决英国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贷款申请,亦停止向英国的经济援助。美国在联合国安理会也提交议案要求英法立即撤军,遭到英法两国否决后又敦促联合国大会召开紧急会议,正式通过决议要求停止战争并从埃及撤除所有外国军队。另一方面,忙于匈牙利事件的苏联也插手苏伊士运河危机,甚至警告英法两国,必要时苏联将动用核武器(虽然北约的情报显示苏联当时根本没有能够直接从本土袭击巴黎或伦敦的导弹)。美苏两国的介入动机各不相同:美国希望能够拉拢一批刚刚从英法等老牌殖民国家统治底下独立出来的亚非拉第三世界国家,避免他们倒向苏联阵营;而苏联则能通过插手苏伊士运河危机淡化国际社会对其出兵匈牙利的关注。英法和以色列的行为受到国际社会的强烈谴责。苏联宣布:如英法不停火,苏将对英实施核攻击。美国为把英法势力挤出运河区,命令全球美军进入戒备状态,威胁英法。在埃及军民坚决反抗和国际社会强大舆论压力下,英、法被迫在11月7日宣布停火,1956年11月22日撤出全部军队。在埃及应允以色列有蒂朗海峡水面航行和空中飞行权后,以色列军队于1957年3月从西奈撤出全部军队,所遗有争议的加沙地带和亚喀巴湾沿岸地区由"联合国军"暂时管理。关键原因是美苏都不愿意英法继续维持他们的殖民帝国,所以这对死敌才走到一起。至于说为什么埃及毫无准备(其实不是)。因为埃及实力不足啊!英法联手对埃及几乎是降维打击,区区埃及怎么也打不过,有没有战术失误无关紧要。英法合伙欺负银1956年7月26日,埃及总统纳赛尔宣布将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并准备独立修建一条水坝。这一举动引起英法两国的强烈不满,因为英国银行和企业本来占了运河49%的股份,另外51%则属于法国。虽然当时殖民地独立运动风潮涌动,但苏伊士运河的战略意义重大,两个欧洲强国明显都不准备放手。作威作福已成习惯的老牌殖民者准备再次选择战争,只不过他们需要先找到一个借口。1956年10月29日,以色列突然不宣而战强攻下加沙地带和整个西奈半岛,并迅速向运河区挺进。在以色列进攻发起2小时后英法两国假惺惺的声称出于运河安全考虑,最后通牒双方停火,各自撤军10公里。早有默契的以色列单方面接受了通牒,却继续向埃及进攻,纳赛尔那边一看以色列根本没停手的打算,干脆拒绝了这份通牒。也不得不说纳赛尔同学的心眼儿太实,人家英法等的就是他拒绝,这下总算找到借口群殴了!10月31日,英法两国调集了100多艘舰艇,200余架飞机开始对埃及狂轰滥炸,短短两天就能调动这种规模的轰炸,说他们提前没准备鬼都不信。到了11月5日,英军1000多伞兵加2万多海军陆战队已经开始对运河区实施直接占领了,还好埃及军民拼死抵抗,总算运河没被完全占领。美苏仁义大哥出手英法以三国唱的这出双簧实在不怎么高明,世界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一致表示这吃相太难看,几百年来一点进步都没有,差评!白头鹰大统领艾森豪威尔先生不失时机的出来开始主持公道,着实收拢了一大波人心。老艾是技术流选手,他先给英国首相艾登发了个电报,赶紧给我滚回来!不然有你好看!然而艾登却假装没看见,继续军事行动。折了面子的老艾终于开始发飙,他表示要让不长进的英国佬看看高端玩家怎么浪,之后开始抛售英镑.....仅仅一天的时间英镑就贬值了15%,搞的英国佬欲哭无泪。更狠的是老艾还直接否决了英国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贷款申请,同时停止向英国的经济援助。不给我面子是吧?那你也别想过日子啦!白头鹰这边大杀特杀的时候苏联大毛熊也没闲着,他们正焦头烂额的摆平匈牙利造反的事儿,赫鲁晓夫一看老艾这么露脸也赶紧出来刷存在感。当然,毛熊的方法自然是一贯的简单粗暴。他们直接向英法以三国发去通牒,赶紧给我滚回去,保持好你们的和平状态,如果你们不选择和平,老子就会选择核平!英国两国对这个威胁表示无所谓,你家的熊牌原子弹够不着伦敦也够不着巴黎。以色列这边可不干了,合着你俩拿我当枪使唤完还想再当把炮灰呗?毛熊的原子弹能够着我啊!不过英法的强硬也确实没坚持多久,比下限他们根本不是毛熊的对手,赫秃子见他俩不惧自己,直接给老艾发了个公开信。信中表示咱们两国是时候重温下二战时摆平小胡子的旧梦啦,再组团抽那俩孙子一顿怎么样?还没等老艾回信儿呢,那边的哥仨就受不鸟了,表示俺们撤出来不就完了嘛!何必搞得这么伤感情呢?其实都有小算盘就这样,11月6日,英法接受停火协议开始撤军,11月8日以色列也接受了撤军的协议,只是他们赖唧唧的带到第二年3月才走。一场由运河归属权引起的战争在两个仁义大哥的努力下平息了,只是仁义大哥们是真仗义吗?当然不是,他们都有自己的算盘。美国一反常态的压制英法大抵基于以下几个考虑:英法的军事行动事先没通知自己,这是美国秩序制定者身份的挑衅,必须打压。英法找借口的军事行动也可能成为苏联的借口,他们可能会借机在中东扩大势力。英法的行为是典型旧殖民主义体现,作为新带头大哥,绝不能让他们露头。可以在整个地区大量刚独立的旧殖民地国家中狂刷一波好感,有利于他们在中东的势力扩展。而苏联不惜发动战争威胁也要逼退英法大抵处于以下几个考量:苏联与埃及纳赛尔政府本就关系亲密,那是他们在中东的桥头堡,谁碰谁死。在匈牙利事件中的国际形象太差,他们需要换换脸。配合美国压制英法可以让他们离心,给英法一种美国不可靠的信号。可以进一步加强苏联在中东地区的存在感。没啥能总结的,这帮玩战术的都心黑,而且越来越黑,原来身为顶级玩家的英法两国这时候只能叫人家玩,怎一个惨字了得。事实上这次苏伊士战争对各国都造成了深远的影响。英国的艾登政府直接垮台,从此由一个全球大国沦为地区强国,甚至成了美国的跟班;法国那个永不服输的戴高乐则意识到美国人不可靠,开始走独立外交政策,一直延续到21世纪才停止。纳赛尔带领的埃及虽然在战争中受到重创,但在政治上收获颇丰,成为阿拉伯世界的共主,身后还多了毛熊做靠山。以色列把到嘴的肥肉吐了出去,但也不是毫无所得,在谈判过程中他们取得了美国的支持,崛起已不可阻挡。
因为埃及背后有大佬在。不止你以为的老毛子哦,美帝也在其中。英法以三国的行动遭到国际社会的普遍指责。作为三国盟友的美国也不满这次秘密行动,他们将英法的侵略看作是殖民主义的再次体现。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直接致电英国首相艾登施压。经济上,美国政府故意抛售英镑,导致英镑汇率浮动并贬值15%,同时否决英国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贷款申请,亦停止向英国的经济援助。美国在联合国安理会也提交议案要求英法立即撤军,遭到英法两国否决后又敦促联合国大会召开紧急会议,正式通过决议要求停止战争并从埃及撤除所有外国军队。另一方面,忙于匈牙利事件的苏联也插手苏伊士运河危机,甚至警告英法两国,必要时苏联将动用核武器(虽然北约的情报显示苏联当时根本没有能够直接从本土袭击巴黎或伦敦的导弹)。美苏两国的介入动机各不相同:美国希望能够拉拢一批刚刚从英法等老牌殖民国家统治底下独立出来的亚非拉第三世界国家,避免他们倒向苏联阵营;而苏联则能通过插手苏伊士运河危机淡化国际社会对其出兵匈牙利的关注。英法和以色列的行为受到国际社会的强烈谴责。苏联宣布:如英法不停火,苏将对英实施核攻击。美国为把英法势力挤出运河区,命令全球美军进入戒备状态,威胁英法。在埃及军民坚决反抗和国际社会强大舆论压力下,英、法被迫在11月7日宣布停火,1956年11月22日撤出全部军队。在埃及应允以色列有蒂朗海峡水面航行和空中飞行权后,以色列军队于1957年3月从西奈撤出全部军队,所遗有争议的加沙地带和亚喀巴湾沿岸地区由"联合国军"暂时管理。关键原因是美苏都不愿意英法继续维持他们的殖民帝国,所以这对死敌才走到一起。至于说为什么埃及毫无准备(其实不是)。因为埃及实力不足啊!英法联手对埃及几乎是降维打击,区区埃及怎么也打不过,有没有战术失误无关紧要。英法合伙欺负银1956年7月26日,埃及总统纳赛尔宣布将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并准备独立修建一条水坝。这一举动引起英法两国的强烈不满,因为英国银行和企业本来占了运河49%的股份,另外51%则属于法国。虽然当时殖民地独立运动风潮涌动,但苏伊士运河的战略意义重大,两个欧洲强国明显都不准备放手。作威作福已成习惯的老牌殖民者准备再次选择战争,只不过他们需要先找到一个借口。1956年10月29日,以色列突然不宣而战强攻下加沙地带和整个西奈半岛,并迅速向运河区挺进。在以色列进攻发起2小时后英法两国假惺惺的声称出于运河安全考虑,最后通牒双方停火,各自撤军10公里。早有默契的以色列单方面接受了通牒,却继续向埃及进攻,纳赛尔那边一看以色列根本没停手的打算,干脆拒绝了这份通牒。也不得不说纳赛尔同学的心眼儿太实,人家英法等的就是他拒绝,这下总算找到借口群殴了!10月31日,英法两国调集了100多艘舰艇,200余架飞机开始对埃及狂轰滥炸,短短两天就能调动这种规模的轰炸,说他们提前没准备鬼都不信。到了11月5日,英军1000多伞兵加2万多海军陆战队已经开始对运河区实施直接占领了,还好埃及军民拼死抵抗,总算运河没被完全占领。美苏仁义大哥出手英法以三国唱的这出双簧实在不怎么高明,世界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一致表示这吃相太难看,几百年来一点进步都没有,差评!白头鹰大统领艾森豪威尔先生不失时机的出来开始主持公道,着实收拢了一大波人心。老艾是技术流选手,他先给英国首相艾登发了个电报,赶紧给我滚回来!不然有你好看!然而艾登却假装没看见,继续军事行动。折了面子的老艾终于开始发飙,他表示要让不长进的英国佬看看高端玩家怎么浪,之后开始抛售英镑.....仅仅一天的时间英镑就贬值了15%,搞的英国佬欲哭无泪。更狠的是老艾还直接否决了英国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贷款申请,同时停止向英国的经济援助。不给我面子是吧?那你也别想过日子啦!白头鹰这边大杀特杀的时候苏联大毛熊也没闲着,他们正焦头烂额的摆平匈牙利造反的事儿,赫鲁晓夫一看老艾这么露脸也赶紧出来刷存在感。当然,毛熊的方法自然是一贯的简单粗暴。他们直接向英法以三国发去通牒,赶紧给我滚回去,保持好你们的和平状态,如果你们不选择和平,老子就会选择核平!英国两国对这个威胁表示无所谓,你家的熊牌原子弹够不着伦敦也够不着巴黎。以色列这边可不干了,合着你俩拿我当枪使唤完还想再当把炮灰呗?毛熊的原子弹能够着我啊!不过英法的强硬也确实没坚持多久,比下限他们根本不是毛熊的对手,赫秃子见他俩不惧自己,直接给老艾发了个公开信。信中表示咱们两国是时候重温下二战时摆平小胡子的旧梦啦,再组团抽那俩孙子一顿怎么样?还没等老艾回信儿呢,那边的哥仨就受不鸟了,表示俺们撤出来不就完了嘛!何必搞得这么伤感情呢?其实都有小算盘就这样,11月6日,英法接受停火协议开始撤军,11月8日以色列也接受了撤军的协议,只是他们赖唧唧的带到第二年3月才走。一场由运河归属权引起的战争在两个仁义大哥的努力下平息了,只是仁义大哥们是真仗义吗?当然不是,他们都有自己的算盘。美国一反常态的压制英法大抵基于以下几个考虑:英法的军事行动事先没通知自己,这是美国秩序制定者身份的挑衅,必须打压。英法找借口的军事行动也可能成为苏联的借口,他们可能会借机在中东扩大势力。英法的行为是典型旧殖民主义体现,作为新带头大哥,绝不能让他们露头。可以在整个地区大量刚独立的旧殖民地国家中狂刷一波好感,有利于他们在中东的势力扩展。而苏联不惜发动战争威胁也要逼退英法大抵处于以下几个考量:苏联与埃及纳赛尔政府本就关系亲密,那是他们在中东的桥头堡,谁碰谁死。在匈牙利事件中的国际形象太差,他们需要换换脸。配合美国压制英法可以让他们离心,给英法一种美国不可靠的信号。可以进一步加强苏联在中东地区的存在感。没啥能总结的,这帮玩战术的都心黑,而且越来越黑,原来身为顶级玩家的英法两国这时候只能叫人家玩,怎一个惨字了得。事实上这次苏伊士战争对各国都造成了深远的影响。英国的艾登政府直接垮台,从此由一个全球大国沦为地区强国,甚至成了美国的跟班;法国那个永不服输的戴高乐则意识到美国人不可靠,开始走独立外交政策,一直延续到21世纪才停止。纳赛尔带领的埃及虽然在战争中受到重创,但在政治上收获颇丰,成为阿拉伯世界的共主,身后还多了毛熊做靠山。以色列把到嘴的肥肉吐了出去,但也不是毫无所得,在谈判过程中他们取得了美国的支持,崛起已不可阻挡。苏伊士运河,位于埃及西奈半岛与埃及本土之间,全长约190千米。运河连通了地中海与红海,是沟通亚非欧三大洲以及大西洋、印度洋两大洋最直接的海上通道,同时也是亚洲与非洲的地理分界线(图一)。目前,苏伊士运河的全部管辖权归埃及国家所有。苏伊士运河最早开凿是在18世纪末期,这一时期埃及被法国所占领。法国原本计划开凿一条连接红海与地中海的运河,由于勘探数据出现了偏差导致这一计划被迫放弃。在1856年至1856年期间,法国重起了开凿运河的计划。并在1858年年底设立了苏伊士运河公司。1869年11月,经历了十一年多,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的苏伊士运河正式通航。由于苏伊士运河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英国就在1875年收购了苏伊士运河的股份,并在收购之后派兵驻扎运河。1936年8月,英国与埃及签订了《英埃条约》,英国成为埃及的保护国的同时,英国对苏伊士运河保留了实质上的控制权。在二战期间,德国曾一度对埃及发动攻击,企图争夺对苏伊士运河的控制权,最后以失败告终。埃及拿回苏伊士运河的全部管辖权是在1956年。当时的埃及总统宣布将苏伊士运河的管辖权收归国有,随之引发了英国的不满。为了争夺运河的管辖权,英法等三国组成了联军,对埃及发动军事行动(图二)并控制了西奈半岛。但是迫于当时国际局势的压力,联军接受了停火的决议,撤出了西奈半岛。至此,埃及虽然在战争中失败,但是拿回了苏伊士运河全部的管辖权。
因为埃及背后有大佬在。不止你以为的老毛子哦,美帝也在其中。英法以三国的行动遭到国际社会的普遍指责。作为三国盟友的美国也不满这次秘密行动,他们将英法的侵略看作是殖民主义的再次体现。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直接致电英国首相艾登施压。经济上,美国政府故意抛售英镑,导致英镑汇率浮动并贬值15%,同时否决英国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贷款申请,亦停止向英国的经济援助。美国在联合国安理会也提交议案要求英法立即撤军,遭到英法两国否决后又敦促联合国大会召开紧急会议,正式通过决议要求停止战争并从埃及撤除所有外国军队。另一方面,忙于匈牙利事件的苏联也插手苏伊士运河危机,甚至警告英法两国,必要时苏联将动用核武器(虽然北约的情报显示苏联当时根本没有能够直接从本土袭击巴黎或伦敦的导弹)。美苏两国的介入动机各不相同:美国希望能够拉拢一批刚刚从英法等老牌殖民国家统治底下独立出来的亚非拉第三世界国家,避免他们倒向苏联阵营;而苏联则能通过插手苏伊士运河危机淡化国际社会对其出兵匈牙利的关注。英法和以色列的行为受到国际社会的强烈谴责。苏联宣布:如英法不停火,苏将对英实施核攻击。美国为把英法势力挤出运河区,命令全球美军进入戒备状态,威胁英法。在埃及军民坚决反抗和国际社会强大舆论压力下,英、法被迫在11月7日宣布停火,1956年11月22日撤出全部军队。在埃及应允以色列有蒂朗海峡水面航行和空中飞行权后,以色列军队于1957年3月从西奈撤出全部军队,所遗有争议的加沙地带和亚喀巴湾沿岸地区由"联合国军"暂时管理。关键原因是美苏都不愿意英法继续维持他们的殖民帝国,所以这对死敌才走到一起。至于说为什么埃及毫无准备(其实不是)。因为埃及实力不足啊!英法联手对埃及几乎是降维打击,区区埃及怎么也打不过,有没有战术失误无关紧要。英法合伙欺负银1956年7月26日,埃及总统纳赛尔宣布将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并准备独立修建一条水坝。这一举动引起英法两国的强烈不满,因为英国银行和企业本来占了运河49%的股份,另外51%则属于法国。虽然当时殖民地独立运动风潮涌动,但苏伊士运河的战略意义重大,两个欧洲强国明显都不准备放手。作威作福已成习惯的老牌殖民者准备再次选择战争,只不过他们需要先找到一个借口。1956年10月29日,以色列突然不宣而战强攻下加沙地带和整个西奈半岛,并迅速向运河区挺进。在以色列进攻发起2小时后英法两国假惺惺的声称出于运河安全考虑,最后通牒双方停火,各自撤军10公里。早有默契的以色列单方面接受了通牒,却继续向埃及进攻,纳赛尔那边一看以色列根本没停手的打算,干脆拒绝了这份通牒。也不得不说纳赛尔同学的心眼儿太实,人家英法等的就是他拒绝,这下总算找到借口群殴了!10月31日,英法两国调集了100多艘舰艇,200余架飞机开始对埃及狂轰滥炸,短短两天就能调动这种规模的轰炸,说他们提前没准备鬼都不信。到了11月5日,英军1000多伞兵加2万多海军陆战队已经开始对运河区实施直接占领了,还好埃及军民拼死抵抗,总算运河没被完全占领。美苏仁义大哥出手英法以三国唱的这出双簧实在不怎么高明,世界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一致表示这吃相太难看,几百年来一点进步都没有,差评!白头鹰大统领艾森豪威尔先生不失时机的出来开始主持公道,着实收拢了一大波人心。老艾是技术流选手,他先给英国首相艾登发了个电报,赶紧给我滚回来!不然有你好看!然而艾登却假装没看见,继续军事行动。折了面子的老艾终于开始发飙,他表示要让不长进的英国佬看看高端玩家怎么浪,之后开始抛售英镑.....仅仅一天的时间英镑就贬值了15%,搞的英国佬欲哭无泪。更狠的是老艾还直接否决了英国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贷款申请,同时停止向英国的经济援助。不给我面子是吧?那你也别想过日子啦!白头鹰这边大杀特杀的时候苏联大毛熊也没闲着,他们正焦头烂额的摆平匈牙利造反的事儿,赫鲁晓夫一看老艾这么露脸也赶紧出来刷存在感。当然,毛熊的方法自然是一贯的简单粗暴。他们直接向英法以三国发去通牒,赶紧给我滚回去,保持好你们的和平状态,如果你们不选择和平,老子就会选择核平!英国两国对这个威胁表示无所谓,你家的熊牌原子弹够不着伦敦也够不着巴黎。以色列这边可不干了,合着你俩拿我当枪使唤完还想再当把炮灰呗?毛熊的原子弹能够着我啊!不过英法的强硬也确实没坚持多久,比下限他们根本不是毛熊的对手,赫秃子见他俩不惧自己,直接给老艾发了个公开信。信中表示咱们两国是时候重温下二战时摆平小胡子的旧梦啦,再组团抽那俩孙子一顿怎么样?还没等老艾回信儿呢,那边的哥仨就受不鸟了,表示俺们撤出来不就完了嘛!何必搞得这么伤感情呢?其实都有小算盘就这样,11月6日,英法接受停火协议开始撤军,11月8日以色列也接受了撤军的协议,只是他们赖唧唧的带到第二年3月才走。一场由运河归属权引起的战争在两个仁义大哥的努力下平息了,只是仁义大哥们是真仗义吗?当然不是,他们都有自己的算盘。美国一反常态的压制英法大抵基于以下几个考虑:英法的军事行动事先没通知自己,这是美国秩序制定者身份的挑衅,必须打压。英法找借口的军事行动也可能成为苏联的借口,他们可能会借机在中东扩大势力。英法的行为是典型旧殖民主义体现,作为新带头大哥,绝不能让他们露头。可以在整个地区大量刚独立的旧殖民地国家中狂刷一波好感,有利于他们在中东的势力扩展。而苏联不惜发动战争威胁也要逼退英法大抵处于以下几个考量:苏联与埃及纳赛尔政府本就关系亲密,那是他们在中东的桥头堡,谁碰谁死。在匈牙利事件中的国际形象太差,他们需要换换脸。配合美国压制英法可以让他们离心,给英法一种美国不可靠的信号。可以进一步加强苏联在中东地区的存在感。没啥能总结的,这帮玩战术的都心黑,而且越来越黑,原来身为顶级玩家的英法两国这时候只能叫人家玩,怎一个惨字了得。事实上这次苏伊士战争对各国都造成了深远的影响。英国的艾登政府直接垮台,从此由一个全球大国沦为地区强国,甚至成了美国的跟班;法国那个永不服输的戴高乐则意识到美国人不可靠,开始走独立外交政策,一直延续到21世纪才停止。纳赛尔带领的埃及虽然在战争中受到重创,但在政治上收获颇丰,成为阿拉伯世界的共主,身后还多了毛熊做靠山。以色列把到嘴的肥肉吐了出去,但也不是毫无所得,在谈判过程中他们取得了美国的支持,崛起已不可阻挡。苏伊士运河,位于埃及西奈半岛与埃及本土之间,全长约190千米。运河连通了地中海与红海,是沟通亚非欧三大洲以及大西洋、印度洋两大洋最直接的海上通道,同时也是亚洲与非洲的地理分界线(图一)。目前,苏伊士运河的全部管辖权归埃及国家所有。苏伊士运河最早开凿是在18世纪末期,这一时期埃及被法国所占领。法国原本计划开凿一条连接红海与地中海的运河,由于勘探数据出现了偏差导致这一计划被迫放弃。在1856年至1856年期间,法国重起了开凿运河的计划。并在1858年年底设立了苏伊士运河公司。1869年11月,经历了十一年多,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的苏伊士运河正式通航。由于苏伊士运河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英国就在1875年收购了苏伊士运河的股份,并在收购之后派兵驻扎运河。1936年8月,英国与埃及签订了《英埃条约》,英国成为埃及的保护国的同时,英国对苏伊士运河保留了实质上的控制权。在二战期间,德国曾一度对埃及发动攻击,企图争夺对苏伊士运河的控制权,最后以失败告终。埃及拿回苏伊士运河的全部管辖权是在1956年。当时的埃及总统宣布将苏伊士运河的管辖权收归国有,随之引发了英国的不满。为了争夺运河的管辖权,英法等三国组成了联军,对埃及发动军事行动(图二)并控制了西奈半岛。但是迫于当时国际局势的压力,联军接受了停火的决议,撤出了西奈半岛。至此,埃及虽然在战争中失败,但是拿回了苏伊士运河全部的管辖权。那是英国殖民地体系彻底坍塌前的一次最后疯狂,不出意外的失败了,于是英国人开始老老实实的当美国的走狗小弟。英国和法国作为一战前殖民地最多的国家,其海外干涉和部署能力反而超过了二战同盟国主力的苏联和美国。对于美苏来说,两个已经衰落的国家却控制着大部分“阳光下的土地”是完全不可接受的。为此,美国在中东和非洲地区多次扶持自己的势力,苏联则发起了民族解放运动,都在试图摧毁英法在第三世界国家中的影响力。美国和苏联在冷战期间长期处于对抗状态。双方在经济、科技、政治和军事上进行着全方位的对抗。然而,美苏却还在冷战中有过多次联手,为了共同的目标,不惜放下双方的矛盾,来解决两个老牌帝国。这两个帝国就是英国和法国。而英法虽然实力已经大幅度倒退,但是依然不甘心失败。皇家海军虽然无法像一战时期一样制霸大洋,但是维持海上运输线,保障登陆作战却完全可行。在苏伊士运河战争中,英国和法国为了打击埃及控制苏伊士运河的企图,在周边地区发动了登陆作战。相比于缺乏训练的埃及军队,英法联军不仅装备上有优势,部队中大量的二战军士、军官也保证了部队优秀的训练素质。战后第一代的武器装备更是有着决定性优势。英法联军在登陆作战中仅仅损失不到200人,以色列空降兵大约1100人,而埃及军队则损失接近一万人。在登陆作战后,英法联军总共向苏伊士运河周边地区投放了接近8万人的地面部队,不仅控制了运河区,还直接威胁到埃及的民族独立和国家主权。然而,美苏显然无法接受英法继续控制苏伊士运河这一重要水道的企图。苏联为了保障埃及和阿拉伯国家的独立,避免英法重新控制中东局面的发生,甚至直接提出了核打击威慑。此时,苏联已经装备中程弹道导弹,其综合突防能力远远超过战略轰炸机等投送手段。而美国在面对共同敌人时,默许了苏联的威慑,并且威胁要派遣美军直接介入这一地区威胁,强制隔离双方部队。美苏的强烈反应直接导致了联合国历史上第一次针对常任理事国的决议诞生。美国和苏联共同建立了联合国紧急部队,即UNEP 1。这一部队包括了12万人次的苏军官兵和6万人次的美军,依靠强大的地面部队直接隔离了英法联军和埃及武装部队的接触。而面对远远超过自己实力的联合国紧急部队和背后的强大势力,英法最终选择了服软。苏伊士运河危机直接代表了英法两国不再作为一个“殖民帝国”存在于国际舞台。虽然其文化、语言影响力依然在影响殖民地居民,但是民族解放、民族独立运动已经逐渐兴起。在1960年代后,英法彻底放弃了其在大部分殖民地的特权,将冷战争锋相对的舞台直接让给了美国和苏联,从此沦为五常中的“二流”国家。
因为埃及背后有大佬在。不止你以为的老毛子哦,美帝也在其中。英法以三国的行动遭到国际社会的普遍指责。作为三国盟友的美国也不满这次秘密行动,他们将英法的侵略看作是殖民主义的再次体现。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直接致电英国首相艾登施压。经济上,美国政府故意抛售英镑,导致英镑汇率浮动并贬值15%,同时否决英国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贷款申请,亦停止向英国的经济援助。美国在联合国安理会也提交议案要求英法立即撤军,遭到英法两国否决后又敦促联合国大会召开紧急会议,正式通过决议要求停止战争并从埃及撤除所有外国军队。另一方面,忙于匈牙利事件的苏联也插手苏伊士运河危机,甚至警告英法两国,必要时苏联将动用核武器(虽然北约的情报显示苏联当时根本没有能够直接从本土袭击巴黎或伦敦的导弹)。美苏两国的介入动机各不相同:美国希望能够拉拢一批刚刚从英法等老牌殖民国家统治底下独立出来的亚非拉第三世界国家,避免他们倒向苏联阵营;而苏联则能通过插手苏伊士运河危机淡化国际社会对其出兵匈牙利的关注。英法和以色列的行为受到国际社会的强烈谴责。苏联宣布:如英法不停火,苏将对英实施核攻击。美国为把英法势力挤出运河区,命令全球美军进入戒备状态,威胁英法。在埃及军民坚决反抗和国际社会强大舆论压力下,英、法被迫在11月7日宣布停火,1956年11月22日撤出全部军队。在埃及应允以色列有蒂朗海峡水面航行和空中飞行权后,以色列军队于1957年3月从西奈撤出全部军队,所遗有争议的加沙地带和亚喀巴湾沿岸地区由"联合国军"暂时管理。关键原因是美苏都不愿意英法继续维持他们的殖民帝国,所以这对死敌才走到一起。至于说为什么埃及毫无准备(其实不是)。因为埃及实力不足啊!英法联手对埃及几乎是降维打击,区区埃及怎么也打不过,有没有战术失误无关紧要。英法合伙欺负银1956年7月26日,埃及总统纳赛尔宣布将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并准备独立修建一条水坝。这一举动引起英法两国的强烈不满,因为英国银行和企业本来占了运河49%的股份,另外51%则属于法国。虽然当时殖民地独立运动风潮涌动,但苏伊士运河的战略意义重大,两个欧洲强国明显都不准备放手。作威作福已成习惯的老牌殖民者准备再次选择战争,只不过他们需要先找到一个借口。1956年10月29日,以色列突然不宣而战强攻下加沙地带和整个西奈半岛,并迅速向运河区挺进。在以色列进攻发起2小时后英法两国假惺惺的声称出于运河安全考虑,最后通牒双方停火,各自撤军10公里。早有默契的以色列单方面接受了通牒,却继续向埃及进攻,纳赛尔那边一看以色列根本没停手的打算,干脆拒绝了这份通牒。也不得不说纳赛尔同学的心眼儿太实,人家英法等的就是他拒绝,这下总算找到借口群殴了!10月31日,英法两国调集了100多艘舰艇,200余架飞机开始对埃及狂轰滥炸,短短两天就能调动这种规模的轰炸,说他们提前没准备鬼都不信。到了11月5日,英军1000多伞兵加2万多海军陆战队已经开始对运河区实施直接占领了,还好埃及军民拼死抵抗,总算运河没被完全占领。美苏仁义大哥出手英法以三国唱的这出双簧实在不怎么高明,世界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一致表示这吃相太难看,几百年来一点进步都没有,差评!白头鹰大统领艾森豪威尔先生不失时机的出来开始主持公道,着实收拢了一大波人心。老艾是技术流选手,他先给英国首相艾登发了个电报,赶紧给我滚回来!不然有你好看!然而艾登却假装没看见,继续军事行动。折了面子的老艾终于开始发飙,他表示要让不长进的英国佬看看高端玩家怎么浪,之后开始抛售英镑.....仅仅一天的时间英镑就贬值了15%,搞的英国佬欲哭无泪。更狠的是老艾还直接否决了英国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贷款申请,同时停止向英国的经济援助。不给我面子是吧?那你也别想过日子啦!白头鹰这边大杀特杀的时候苏联大毛熊也没闲着,他们正焦头烂额的摆平匈牙利造反的事儿,赫鲁晓夫一看老艾这么露脸也赶紧出来刷存在感。当然,毛熊的方法自然是一贯的简单粗暴。他们直接向英法以三国发去通牒,赶紧给我滚回去,保持好你们的和平状态,如果你们不选择和平,老子就会选择核平!英国两国对这个威胁表示无所谓,你家的熊牌原子弹够不着伦敦也够不着巴黎。以色列这边可不干了,合着你俩拿我当枪使唤完还想再当把炮灰呗?毛熊的原子弹能够着我啊!不过英法的强硬也确实没坚持多久,比下限他们根本不是毛熊的对手,赫秃子见他俩不惧自己,直接给老艾发了个公开信。信中表示咱们两国是时候重温下二战时摆平小胡子的旧梦啦,再组团抽那俩孙子一顿怎么样?还没等老艾回信儿呢,那边的哥仨就受不鸟了,表示俺们撤出来不就完了嘛!何必搞得这么伤感情呢?其实都有小算盘就这样,11月6日,英法接受停火协议开始撤军,11月8日以色列也接受了撤军的协议,只是他们赖唧唧的带到第二年3月才走。一场由运河归属权引起的战争在两个仁义大哥的努力下平息了,只是仁义大哥们是真仗义吗?当然不是,他们都有自己的算盘。美国一反常态的压制英法大抵基于以下几个考虑:英法的军事行动事先没通知自己,这是美国秩序制定者身份的挑衅,必须打压。英法找借口的军事行动也可能成为苏联的借口,他们可能会借机在中东扩大势力。英法的行为是典型旧殖民主义体现,作为新带头大哥,绝不能让他们露头。可以在整个地区大量刚独立的旧殖民地国家中狂刷一波好感,有利于他们在中东的势力扩展。而苏联不惜发动战争威胁也要逼退英法大抵处于以下几个考量:苏联与埃及纳赛尔政府本就关系亲密,那是他们在中东的桥头堡,谁碰谁死。在匈牙利事件中的国际形象太差,他们需要换换脸。配合美国压制英法可以让他们离心,给英法一种美国不可靠的信号。可以进一步加强苏联在中东地区的存在感。没啥能总结的,这帮玩战术的都心黑,而且越来越黑,原来身为顶级玩家的英法两国这时候只能叫人家玩,怎一个惨字了得。事实上这次苏伊士战争对各国都造成了深远的影响。英国的艾登政府直接垮台,从此由一个全球大国沦为地区强国,甚至成了美国的跟班;法国那个永不服输的戴高乐则意识到美国人不可靠,开始走独立外交政策,一直延续到21世纪才停止。纳赛尔带领的埃及虽然在战争中受到重创,但在政治上收获颇丰,成为阿拉伯世界的共主,身后还多了毛熊做靠山。以色列把到嘴的肥肉吐了出去,但也不是毫无所得,在谈判过程中他们取得了美国的支持,崛起已不可阻挡。苏伊士运河,位于埃及西奈半岛与埃及本土之间,全长约190千米。运河连通了地中海与红海,是沟通亚非欧三大洲以及大西洋、印度洋两大洋最直接的海上通道,同时也是亚洲与非洲的地理分界线(图一)。目前,苏伊士运河的全部管辖权归埃及国家所有。苏伊士运河最早开凿是在18世纪末期,这一时期埃及被法国所占领。法国原本计划开凿一条连接红海与地中海的运河,由于勘探数据出现了偏差导致这一计划被迫放弃。在1856年至1856年期间,法国重起了开凿运河的计划。并在1858年年底设立了苏伊士运河公司。1869年11月,经历了十一年多,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的苏伊士运河正式通航。由于苏伊士运河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英国就在1875年收购了苏伊士运河的股份,并在收购之后派兵驻扎运河。1936年8月,英国与埃及签订了《英埃条约》,英国成为埃及的保护国的同时,英国对苏伊士运河保留了实质上的控制权。在二战期间,德国曾一度对埃及发动攻击,企图争夺对苏伊士运河的控制权,最后以失败告终。埃及拿回苏伊士运河的全部管辖权是在1956年。当时的埃及总统宣布将苏伊士运河的管辖权收归国有,随之引发了英国的不满。为了争夺运河的管辖权,英法等三国组成了联军,对埃及发动军事行动(图二)并控制了西奈半岛。但是迫于当时国际局势的压力,联军接受了停火的决议,撤出了西奈半岛。至此,埃及虽然在战争中失败,但是拿回了苏伊士运河全部的管辖权。那是英国殖民地体系彻底坍塌前的一次最后疯狂,不出意外的失败了,于是英国人开始老老实实的当美国的走狗小弟。英国和法国作为一战前殖民地最多的国家,其海外干涉和部署能力反而超过了二战同盟国主力的苏联和美国。对于美苏来说,两个已经衰落的国家却控制着大部分“阳光下的土地”是完全不可接受的。为此,美国在中东和非洲地区多次扶持自己的势力,苏联则发起了民族解放运动,都在试图摧毁英法在第三世界国家中的影响力。美国和苏联在冷战期间长期处于对抗状态。双方在经济、科技、政治和军事上进行着全方位的对抗。然而,美苏却还在冷战中有过多次联手,为了共同的目标,不惜放下双方的矛盾,来解决两个老牌帝国。这两个帝国就是英国和法国。而英法虽然实力已经大幅度倒退,但是依然不甘心失败。皇家海军虽然无法像一战时期一样制霸大洋,但是维持海上运输线,保障登陆作战却完全可行。在苏伊士运河战争中,英国和法国为了打击埃及控制苏伊士运河的企图,在周边地区发动了登陆作战。相比于缺乏训练的埃及军队,英法联军不仅装备上有优势,部队中大量的二战军士、军官也保证了部队优秀的训练素质。战后第一代的武器装备更是有着决定性优势。英法联军在登陆作战中仅仅损失不到200人,以色列空降兵大约1100人,而埃及军队则损失接近一万人。在登陆作战后,英法联军总共向苏伊士运河周边地区投放了接近8万人的地面部队,不仅控制了运河区,还直接威胁到埃及的民族独立和国家主权。然而,美苏显然无法接受英法继续控制苏伊士运河这一重要水道的企图。苏联为了保障埃及和阿拉伯国家的独立,避免英法重新控制中东局面的发生,甚至直接提出了核打击威慑。此时,苏联已经装备中程弹道导弹,其综合突防能力远远超过战略轰炸机等投送手段。而美国在面对共同敌人时,默许了苏联的威慑,并且威胁要派遣美军直接介入这一地区威胁,强制隔离双方部队。美苏的强烈反应直接导致了联合国历史上第一次针对常任理事国的决议诞生。美国和苏联共同建立了联合国紧急部队,即UNEP 1。这一部队包括了12万人次的苏军官兵和6万人次的美军,依靠强大的地面部队直接隔离了英法联军和埃及武装部队的接触。而面对远远超过自己实力的联合国紧急部队和背后的强大势力,英法最终选择了服软。苏伊士运河危机直接代表了英法两国不再作为一个“殖民帝国”存在于国际舞台。虽然其文化、语言影响力依然在影响殖民地居民,但是民族解放、民族独立运动已经逐渐兴起。在1960年代后,英法彻底放弃了其在大部分殖民地的特权,将冷战争锋相对的舞台直接让给了美国和苏联,从此沦为五常中的“二流”国家。首先可以肯定的是,瓦良格号来华最近的路线就是走苏伊士运河,大约能节省至少8000多公里的路程,而且虽然瓦良格号很大,但其通过苏伊士运河也是完全没有问题的。在2015年,历经12年的苏伊士运河改造工程正式完成,至此苏伊士运河的最大宽度达到了415米,吃水深度增深到23.8米,可以让25万吨的油轮通过。而在此之前,苏伊士运河也能够允许15万吨级的船舶通过。相比之下,瓦良格号的满载排水量刚刚超过6万吨,最大吃水线10.5m,通过苏伊士运河完全没有问题。所以苏伊士运河是瓦良格号回国的最佳路线,走这里的话省钱,省心,还安全。(美国航母通过苏伊士运河场景,美军航母基本上都是满排10万吨的庞然大物,但都可以毫无压力的通过苏伊士运河)但是众所周知的是,瓦良格最终没有走苏伊士运河。在离开了黑海之后,瓦良格号向西横穿地中海,然后通过直布罗陀海峡进入大西洋。之后瓦良格号南下绕过好望角进入印度洋,再继续北上通过马六甲海峡到达了中国南海,最后穿过台湾海峡和东海、黄海到达了大连港,全程历经5个月时间,并且在此之前,瓦良格号航母还被堵在土耳其海峡整整两年多时间。瓦良格号原本是一艘苏联的第三代航母,在苏联解体前夕这艘巨舰已经完工近70%。但是随着苏联的解体,瓦良格号被乌克兰所继承,而乌克兰却没有财力继续将其建造完毕,并且乌克兰海军对于航母也没有需求,因此瓦良格号就被搁置在了岸边。其实当时的乌克兰还有一艘半成品的航母,叫“乌里扬诺夫斯克号航母”,这艘航母的体型比瓦良格号还要大,是前苏联最先进的航母。但因受到美国和挪威的联合欺诈,这艘航母最后被尼古拉耶夫造船厂给拆解了,而所有残骸则被当废铁卖掉了。此后美国又继续怂恿尼古拉耶夫造船厂拆掉瓦良格号,但好在瓦良格号当时已经可以下水了,不用待在船坞里面占地方,因此没有耽误尼古拉耶夫造船厂接单做生意,所以尼古拉耶夫造船厂和乌克兰政府也没有急于拆除瓦良格号。直到一个叫徐增平的中国香港商人来到乌克兰,表示愿意出钱卖下瓦良格号,这才让瓦良格号的命运发生了转机。关于中国购买瓦良格号一事,我之前也写过一篇文章进行描述。到1998年,徐增平名下的创律集团通过竞标,以2000万美元的代价买下瓦良格号,事后他又另外出资将瓦良格号所有的结构图纸和电路图纸一并买下,据传总费用超过一亿美元。但是对于中国购买瓦良格一事,美俄两国都表示了强烈的反对,华盛顿和莫斯科都不希望这艘船落入中国人手中。为此,美国开始频繁阻挠中乌之间的交易。最后在阻挠无果的情况下,美国便唆使土耳其拒绝瓦良格号通过土耳其海峡。由于土耳其海峡是黑海通往外界的唯一通道,因此中国只得派人与土耳其进行谈判。经过了长达两年多的讨价还价,中国在付给土耳其巨额“买路钱”之后,瓦良格号航母终于通过土耳其海峡。(离开黑海只有土耳其海峡一条路可走,这里可谓是“自古华山一条道”)在总算离开黑海之后,瓦良格号进入爱琴海,这时瓦良格号面前有两条路,一条是走苏伊士运河的近路。而另一条就是上文所介绍的,也是瓦良格号最终所走的远路。(图中红色的线是瓦良格号最终所走的路线,而蓝色的虚线则是通过苏伊士运河所需要的路程,大家可以明显看出,走蓝色的路线距离要短很多)瓦良格号之所以舍近求远,原因非常简单,就是因为埃及同样拒绝瓦良格号通过苏伊士运河。而指使埃及的幕后黑手,也依旧是山姆大叔。埃及在近代一直与西方关系良好,在1952年之前埃及一直受到英国“保护”。在二战时英军曾在埃及的阿拉曼击败德军,一举扭转了北非战事。但在1952年埃及爆发军事政变,新政府废除君主制度,建立了共和国。此后,为了收回苏伊士运河的所有权以及对抗以色列,埃及开始倒向苏联。不过在经历了四次中东战争后,埃及不仅没有消灭以色列,反而还丢失了西奈半岛。军事上的失败迫使埃及总统萨达特转变了对以色列态度,在美国撮合下,埃及于1978年与以色列和好,而埃及的外交政策也开始转向美国。1981年穆巴拉克上台成为埃及总统,作为一个世俗派总统,穆巴拉克一直奉行亲美政策,埃及也因此成为美国在中东最重要的盟友之一。因此在很多外交问题上,埃及都与美国保持密切合作。而美国在看到瓦良格号通过土耳其海峡后,仍然没有放弃给中国添堵的努力,继续暗中要求埃及不得允许瓦良格号通过苏伊士运河。不过好在除了苏伊士运河外,中国还有一条路线可走,就是西出直布罗陀海峡,经大西洋,绕好望角回国。虽然这条路远一点,但也就是多花2个月的时间,并且这条路线都是公海,美国没有权力再度阻挠中国,于是瓦良格号就选择了这条路线成功返回国内。

5,红海为什么叫红海

红海是指介于阿拉伯半岛和非洲大陆之间的狭长海域,古希腊人称为THALASSAERYTHRAE,今名是从古希腊名演化而来的,..其一是用海水的颜色来解释红海的名字。红海水温、盐度很高,海里生长着一种水藻,大批死亡后呈红褐色,将海水染成红色.红海由此而得名
红海是直接由 希腊文、 拉丁文、 阿拉伯文翻译过来。虽然红海在大多数时候并不呈红色,但是偶尔会季节性地出现大片红色。这提供了其名称的一个可能的来源。另一些学者认为,“红”来源于其相对于命名者的方位(许多民族都有以颜色指代方向的传统),指南方或者西方。另外一些该名称的可能来源是:附近的红色山脉;一个名称为红色的本地种族;红地的海(古埃及称沙漠为红地)等。此名称的来源,解释甚多。其一是用海水的颜色来解释红海的名字。这种解释又分为三种观点:有的说红海里有许多色泽鲜艳的贝壳,因而使水色深红;有的认为红海近岸的浅海地带有大量黄中黄红的珊瑚沙,使得海水变红;还有的说红海是世界上温度最高的海,适宜生物的繁衍,所以表层海水中大量繁殖着一种红色海藻,使得海水略呈红色,因而得名红海其二是认为红海两岸岩石的色泽是红海得名的原因。远古时代,由于交通工具和技术条件的制约,人们只能驾船在近岸航行。当时人们发现红海两岸特别是非洲沿岸,是一片绵延不断的红黄色岩壁,这些红黄色岩壁将太阳光反射到海上,使海上也红光闪烁,红海因此而得名。其三是将红海的得名与气候联系在一起。红海海面上常有来自非洲大沙漠的风,送来一股股炎热的气流和红黄色的尘雾,使天色变暗,海而呈暗红色,所以称为红海。其四是古代西亚的许多民族用黑色表示北方,用红色表示南方,红海就是“南方的海”。
红海之所以叫红海是因为:其一是红海是直接由希腊文,拉丁文,阿拉伯文翻译过来意译为泪之门,和海的颜色没有关系,红海并不是红色的。可能的来源包括:季节性出现的红色藻类;附近的红色山脉;一个名称为红色的本地种族;指南边(对应黑海的北边);红地的海(古埃及称沙漠为红地)等。这种解释又分为三种观点:有的说红海里有许多色泽鲜艳的贝壳,因而使水色深红;有的认为红海近岸的浅海地带有大量黄中黄红的珊瑚沙,使得海水变红;还有的说红海是世界上温度最高的海,适宜生物的繁衍,所以表层海水中大量繁殖着一种红色海藻,使得海水略呈红色,因而得名红海。简介红海:红海位于非洲东北部与阿拉伯半岛之间,形状狭长,从西北到东南长1900公里以上,最大宽度306公里,面积45万平方公里。红海北端分叉成两个小海湾,西为苏伊士湾,并通过贯穿苏伊士地峡的苏伊士运河与地中海相连;东为亚喀巴湾。南部通过曼德海峡与亚丁湾、印度洋相连。是连接地中海和阿拉伯海的重要通道。是一条重要的石油运输通道。具有战略价值。红海是印度洋的陆间海,实际是东非大裂谷的北部延伸。按海底扩张和板块构造理论,认为红海和亚丁湾是海洋的雏形。据研究,红海底部确属海洋性的硅镁层岩石,在海底轴部也有如大洋中脊的水平错断的长裂缝,并被破裂带连接起来。非洲大陆与阿拉伯半岛开始分离在2千万年前的中新世,目前还在以每年1厘米的速度继续扩张。苏伊士运河连接苏伊士湾和北面的地中海,使红海成为欧洲、亚洲间的交通航道。北纬25~16°之间,红海的中央部分的海底地形十分崎岖,这里的主要海槽复杂多变,海岸线参差不一,整个红海平均深度558米,最大深度2514米。红海受东西两侧热带沙漠夹峙,常年空气闷热,尘埃弥漫,明朗的日较少。 红海降水量少,蒸发量却很高,盐度为40.1‰,夏季表层水温超过30℃,是世界上水温和含盐量最高的海域。8月表层水温平均27℃至32℃。海水多呈蓝绿色,局部地区因红色海藻生长茂盛而呈红棕色,红海一称即源于此。年蒸发量为2000毫米,远远超过降水量,两岸无常年河流注入。海底为含有铁、锌、铜、铅,银、金的软泥。自古为交通要道,但因沿岸多岩岛与珊瑚礁,曼德海峡狭窄且多风暴,故航行不便。重要港口有苏伊士、埃拉特、亚喀巴、苏丹港、吉达、马萨瓦、荷台达和阿萨布。红海北端分叉成两个小海湾,西为苏伊士湾,并通过贯穿苏伊士地峡的苏伊士运河与地中海相连;东为亚喀巴湾。南部通过曼德海峡与亚丁湾、印度洋相连。是连接地中海和阿拉伯海的重要通道。是一条重要的石油运输通道。具有战略价值。红海两岸陡峭壁立,红海沙滩岸滨多珊瑚礁,天然良港较少。北纬16°以南,因珊瑚礁海岸的大面积增长,使可以通航的航道十分狭窄,某些港口设施受到阻碍。在曼德海峡,要靠爆破和挖泥两种方式来打开航道。红海地区发现有5种主要类型的矿藏资源︰石油沉积、蒸发沉积物(由于升华沉淀作用而形成的沉积物,如岩盐、钾盐、石膏、白云岩)、硫磺、磷酸盐及重金属沉积物,均在主要深海槽底部的淤泥中。 相关信息如下:
红海战略 红海战略 红海战略就是在现有企业市场中展开技术或成本竞争。 红海战略需要研究的变量和因素 红海战略主要是在已有已知的市场空间竞争,在这里你相对于你对手是成本比他低,或是比他更加可以达到差异化的战略两者取其一,游戏规则是已经定好的,按照这个游戏规则,进行针锋相对的竞争,你所要分析的就是竞争态势和已有产业的条件,这是红海战略需要研究的变量和因素。 红海战略概论 虽然蓝色海洋无比美好令人向往,但我们别无选择的,生存在一片黑色海洋中,无论是个人还是组织,我们只能选择黑海战略。 所谓的黑色战略,就是简单的两个字:生存。黑海中,完全没有方向(战略),没有阳光(社会主流文化),只有流星划过,只有浮光掠影,真真假假,敌我难辩。黑海的游戏规则是没有规则。在这样的世界,我们只能在沉默中吸收力量,在无所作为中期待转机。当咬紧牙关熬过最黑暗、最漫长的时期,如果我们发现自己还活着,恭喜你,渡过了黑海时代。 下一步进入勇敢者的战场:红海。红海是血腥的,红海的游戏规则就是弱肉强食,讲究的是一剑封喉。如果说在黑海中你根本连亮剑的机会都没有,在红海中,你不仅要现剑,而且还要打造出一把最锋利的剑。剑多也许不是好事,就算你满身别着飞刀,如果没有最锋利的一把,你一样会被更强的对手淘汰出局。在红海中,最重要的一个战略,就是专业化,也就是你的飞刀,抑或宝剑,一定要锐利无比,要无坚不摧。 从黑海中过来的人,很容易犯一个毛病:追求大而全,追求完美。因为在黑海中,一切危险都有可能,一切防卫都不属多余,就象小公司一样,可能什么生意都敢做,因为公司要活着;就象求职者,什么证书都想拿,因为不知道到哪个证书最有用。 在红海中,这样的思路会把你逼到困境。正确的方法是:寻求专业领域的突破。公司要树立主业的优势,个人要发挥技能特长。组织是一个程序化的机械,稳定第一,创新第二,在各个岗位,都要求最强的人胜任。对个人而言,浑身是刀,不如专心打造最厉害的一把刀。 因为在红海里,生存不再是唯一的目的,更重要的目标是:打败对手。自己身子骨长不大没有关系,但一定不能让对手长大了,就象一条小鱼儿,块头不大,但牙齿一定要锋利。在红海中,每一天都充满战斗,每挺过一天,就离成功更近了一步。在红海中,连睡觉都是不安稳的,因为你敌人会乘你最虚弱的时候来攻击你。你可以选择友善,但你的对手不会。 我们知道有一个“破窗理论”,在一个秩序良好的环境中,如果有少数人打破秩序而且获得好处,其他人一定坐不住了。这种受益的逆反者的榜样力量,是无穷的。 因此社会对红海规则约束,一定要严刑立法,对违规者重处。如果连这样的规则都没有,这个社会便不是红海,而是黑海了。 所以红海中的最强者,就是那群懂得利用规则,甚至能制订规则的人了。企业做大了,要办方设法成为行业领袖,想制定行业标准。做人到一定层次,整个社会都会以之为楷模。“财上平如水,人中直似衡”,社会标准的力量是无穷的。 所以。红海虽然打打杀杀,但绝不是见人就杀。从无规则到有规则,就有从黑海到红海的巨大进步。

6,苏伊士运河战争发生背景以及结果怎样

展开1全部 第二次中东战争(又称苏伊士运河战争、苏伊士运河危机、西奈战役、卡代什行动)是英法为夺得苏伊士运河的控制权,与以色列联合,于1956年10月29日,对埃及发动的军事行动。战争结果是埃及失败,英法以战胜。但埃及取得了政治上的胜利,在美苏的干预下赢得了苏伊士运河的全部主权。——军事知识篇。

7,世界上含盐量最大的海

红海. 红海是世界上盐度最高的海域, 盐度在3.6-3.8%之间. 红海位于非洲东北部与阿拉伯半岛之间,形状狭长,从西北到东南长1900公里以上,最大宽度306公里,面积45万平方公里。红海北端分叉成两个小海湾,西为苏伊士湾,并通过贯穿苏伊士地峡的苏伊士运河与地中海相连;东为亚喀巴湾。南部通过曼德海峡与亚丁湾、印度洋相连。是连接地中海和阿拉伯海的重要通道。是一条重要的石油运输通道。具有战略价值。 红海海盆为亚非大裂谷的一部分,长约2100公里。按海底扩张和板块构造理论,认为红海和亚丁湾是海洋的雏形。据研究,红海底部确属海洋性的硅镁层岩石,在海底轴部也有如大洋中脊的水平错断的长裂缝,并被破裂带连接起来。非洲大陆与阿拉伯半岛开始分离在2千万年前的中新世,目前还在以每年1厘米的速度继续扩张。红海两岸陡峭壁立,岸滨多珊瑚礁,天然良港较少。整个红海平均深度558米,最大深度2514米。红海受东西两侧热带沙漠夹峙,常年空气闷热,尘埃弥漫,明朗的日较少。降水量少,蒸发量却很高,盐度为41%,夏季表层水温超过30℃,是世界上水温和含盐量最高的海域。8月表层水温平均27℃至32℃。海水多呈蓝绿色,局部地区因红色海藻生长茂盛而呈红棕色,红海一称即源于此。年蒸发量为2000毫米,远远超过降水量,两岸无常年河流注入。海底为含有铁、锌、铜、铅,银、金的软泥。自古为交通要道,但因沿岸多岩岛与珊瑚礁,曼德海峡狭窄且多风暴,故航行不便。重要港口有苏伊士、埃拉特、亚喀巴、苏丹港、吉达、马萨瓦、荷台达和阿萨布。 红海的水下两侧有宽阔的大陆架,海底象一个大的“刻槽”,深深地嵌进两侧的大陆架之中。在主海槽槽底的中部又裂开为一个更深的轴海槽。这样。红海的海底就形成了“槽中有槽”的海底地貌形态.而且槽底非常崎岖不平。在轴海槽中有着无数的裂谷、缝隙、管道和坑穴。它相当狭窄,最宽处约为24千米,一般仅有几千米宽。但是,它的深度很大,最深处达3050米。轴海槽和主海槽差不多和红海一样长,但在红海北端的西奈半岛附近,它们又分叉成为苏伊士湾和喀巴湾,槽中有槽的地貌形态就不那么明显了。 科学家们进一步研究认为,在距今约4000万年前,地球上根本没有红海,后来在今天非洲和阿拉伯两个大陆隆起部分轴部的岩石基底,发生了地壳张裂。当时有一部分海水乘机进入,使裂缝处成为一个封闭的浅海。在大陆裂谷形成的同时,海底发生扩张.熔岩上涌到地表,不断产生新的海洋地壳,古老的大陆岩石基底则被逐渐推向两侧。后来,由于强烈的蒸发作用,使得这里的海水又慢慢地干涸了,巨厚的蒸发岩被沉积下来,形成了现在红海的主海槽。 到了距今约300万年时,红海的沉积环境突然发生改变,海水再次进入红海。红海海底沿主海槽轴部裂开,形成轴海槽,并沿着轴海槽发生缓慢的海底扩张。根据红海底最年轻的海洋地壳带推算,这一时期红海海底的平均扩张速度为每年1厘米左右。由于红海不断扩张,它东西两侧的非洲和阿拉伯大陆也在缓慢分离。 通过对红海成因的研究,科学家们又联想到大西洋的成因。今日辽阔的大西洋在2亿年前,也是一个狭长的水带,它周围的大陆象今天的红海一样,也是靠得很近的。由于漫长的地质时期的海底扩张作用,大西洋形成了今天的面貌。而且,类似于红海的海底蒸发岩沉积,在大西洋西岸南美洲的巴西海域和东岸西非洲的海域下也有埋藏。此外,在红海轴海槽中的一些小海盆中富集的重金属矿物,在大西计西岸美国东部海岸中也有所发现。 由此可见,今天的红海可能是一个正处于萌芽时期的海洋,一个正在积极扩张的海洋。1978年,在红海阿发尔地区发生的一次火山爆发,使红海南端在短时间内加宽了120厘米,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如果按目前平均每年1厘米的速度扩张的话,再过几亿年,红海就可能发展成为象今天大西洋一样浩瀚的大洋。 红海受副高和信风带控制,形成热带沙漠气候,蒸发量大,降水稀少,终年高温。红海的气候是由两个季风季节组成,东北季风和西南季风,季风是由陆地和海洋的温差造成。红海是世上最热和盐度最高的海洋之一,夏天平均表面温度为北边26℃,南边30℃,总平均温度为22℃,红海和周边地区的降雨量很低,每年只有0.03m,一般以雷暴,沙尘暴的形式下雨,低降雨和欠缺淡水注入造成每年205cm的净蒸发和高盐度。红海最特异的地方莫过于它的“热”了。地球海洋表面的年平均水温是17℃,而红海的表面水温8月份可达27℃~32℃,即使是200米以下的深水,也可达到约21℃。更为奇怪的是在红海深海盆中,水温竟高达60℃!红海地处北回归高压带控制的范围,腹背受北非和阿拉伯半岛热带沙漠气候的影响,气候终年干热,所以水面总是热乎乎的。海底扩张使地壳出现了裂缝,岩浆沿裂缝不断上涌,海底岩石就被加热了,所以海水底部水温特别高。 红海是世界上盐度最高的海域, 盐度在3.6-3.8%之间. 因为气候的原因,使得红海水面比周围海域的水面要低,使得表层洋流向红海流动;海底因为盐度高,密度大,压强大,所以底层洋流是红海海水向周围海域流动。 红海的海滩是大自然精美的馈赠。清澈碧蓝的海水下面,生长着五颜六色的珊瑚和稀有的海洋生物。远处层林叠染,连绵的山峦与海岸遥相呼应,之间是适宜露营的宽阔平原,这些鬼斧神工的自然景观和冬夏都非常宜人的气候共同组成了美轮美奂的风景画,让游人陶醉于人间天堂之中。 红海沿岸主要的旅游区有:沙姆沙伊赫、赫尔格拉、阿里什、穆罕默德角、泽哈卜、努维巴等,这些地区以闪光的沙滩、美丽的珊瑚海、丰富的海洋生物及一流的饭店等闻名于世,这里是世界上最适宜潜水的海域之一,也是水上运动者的天堂。另外,红海上的特色港口是萨法贾,拥有盐量很高的海水和黑泥沙滩,可以治疗风湿症和皮肤病,是世界上最适合疗养度假的胜地之一。 1923年,夫勒特(E.M.Forster)曾对红海海岸作过这样的描述:“世界上只有这个地方才会有如此金黄色的山和五光十色的海中溶洞,这些溶洞是东方和热带地区间的纽带”。 过着退隐生活的隐者们很早就在这里建立了基督教的修道院,他们和养骆驼的贝都因部落在荒野中生活。至今东方沙漠的岩石峪和诙峪还未勘探,贝都因人在这些峪里养山羊和山鹿。红海本身有五光十色的珊瑚礁,海岸有古老的海港,水下有着各种奇异的海洋生物。 每当热风快速地向东面吹过来的时候,候鸟也迁徙到了红海海畔,这里立刻成为了鸟的天堂,今天,这里古老的海湾是世界上最好的潜水和垂钓的地方,随处能看到游人们在白沙滩上休息,沐浴着阳光,观赏在沿岸一排排葱绿的树林,潜游的游客正在水下探寻着各式各样的珊瑚礁。红海海底有着各种奇异的海洋生物:花地毯般活动着的珊瑚礁和特别诱人的鱼都正等待着你去发现它们的秘密。 正如著名的潜水摄影师大卫·杜比勒(David Doubilet)所描绘的“在红海海底,每日每夜都非常热闹,珊瑚礁都在魔术般地默默地有节奏地跳着舞蹈……” 到红海观光游览,潜水、垂钓、海上观光等亲水活动是一定要参加的。红海沿岸浪柔沙软,波澜不惊,是开展水上休闲运动的绝佳场所,赫尔格达、沙姆沙伊赫等海滨城市都有许多优良的海滨浴场和海上游乐场所。此外,红海拥有众多美丽的珊瑚、五颜六色的鱼类及各种珍奇的海洋生物,海底资源丰富,海水清澈,能见度高,是世界上最适宜开展潜水运动的场所之一。 到赫尔格达、沙姆沙伊赫等红海沿岸城市旅游的最佳时节是每年的10月~次年5月,此时是最适合到红海潜水的时节,天气凉爽,海水能见度高,水温适宜潜水,其他时间风浪较大且水较冷,潜水时需要穿更厚一些的潜水服。 购物介绍 赫尔格达是红海观光客聚集的主要区域,市中心有几条主要的购物大街,有传统市集,也有高档的精品店,喜欢购物的游客可以痛快的“挥霍”一番,一般来讲,纸莎草手工艺品、古画、珠宝、 木器、咖啡壶、香料、雕刻品等,都是值得购买的纪念品。 红海最早由埃及人发现。 在《圣经》中,有摩西带以色列人穿过红海的故事,但没有考古证据。 在1世纪左右,希腊航海家打开了由红海到印度的航线。欧洲人在15世纪开始对红海发生兴趣,1798年法国拿破仑占领埃及,并计划建运河,但后来放弃了。1869年11月,苏伊士运河建成,由英法意分用,一战后,美苏也增加了对运河的影响力。1967-1975年,运河由于6日战争关闭。至今,红海航线仍未超越好望角航线的地位。 命名由来:其一是红海是直接由希腊文,拉丁文,阿拉伯文翻译过来,和海的颜色没有关系,红海并不是红色的。可能的来源包括:季节性出现的红色藻类;附近的红色山脉;一个名称为红色的本地种族;指南边(对应黑海的北边);红地的海(古埃及称沙漠为红地)等。这种解释又分为三种观点:有的说红海里有许多色泽鲜艳的贝壳,因而使水色深红;有的认为红海近岸的浅海地带有大量黄中黄红的珊瑚沙,使得海水变红;还有的说红海是世界上温度最高的海,适宜生物的繁衍,所以表层海水中大量繁殖着一种红色海藻,使得海水略呈红色,因而得名红海。 其二是认为红海两岸岩石的色泽是红海得名的原因。远古时代,由于交通工具和技术条件的制约,人们只能驾船在近岸航行。当时人们发现红海两岸特别是非洲沿岸,是一片绵延不断的红黄色岩壁,这些红黄色岩壁将太阳光反射到海上,使海上也红光闪烁,红海因此而得名。 其三是将红海的得名与气候联系在一起。红海海面上常有来自非洲大沙漠的风,送来一股股炎热的气流和红黄色的尘雾,使天色变暗,海而呈暗红色,所以称为红海。 其四是古代西亚的许多民族用黑色表示北方,用红色表示南方,红海就是“南方的海”。
死海不是真正意思上的海.红海对!
含盐量最大的海是红海.盐度4.1% 含盐量最大的湖是死海
红海 降水少,少河流汇入,蒸发大
红海,含盐度37~42‰,
死海名为海 其实是个咸水湖,我们国家的青海湖就是咸水湖 含盐最大的是红海,红海地处热带沙漠气候区域,降水少,蒸发快 它的含盐度37~42‰,(wanderertwo - 魔法师 四级 回答的很正确) 这种海区注意地理上可能会考到密度流,蒸发旺盛,盐度大,水面低,周围海水从盐度低的地方向盐度高的地方流

8,苏伊士运河战争中埃及的战略部署是什么样的

展开3全部 西奈半岛中部的阿布奥格拉是埃及军的关键防御阵地,只要守住该地,以色列军就无法打通通往阿里什的海岸公路,故以军总参谋长达扬少将首先将重点放在进攻阿布奥格拉。沃拉赫上校的中路集群下辖3个旅,另加强有第37机械化旅。但是,在判明英法军确实参战前,第7装甲旅和第37机械化旅是不准参战的。沃拉赫首先以第4旅准备进攻乌姆·卡泰夫,但该旅旅长却无所作为。在此期间,第7装甲旅的”谢尔曼”坦克营历经10个小时通过达伊卡出隘,于1956年10月31日凌晨发起对阿布奥格拉的进攻,经过激战占领阿布奥格的道路交叉点。埃及军第6旅新任旅长瓦雷从阿里什增援第109步兵营,同防守乌姆·卡泰夫的第18步兵营一道夹击阿布奥格拉的阿丹营。但是,阿丹在以色列空军的掩护支援下守住了阿布奥格拉。当天夜里,阿丹营还攻占了鲁瓦法水坝。第10步兵旅旅长因指挥无能导致攻击受挫,受到撤职处分,取而代之的是塔尔上校。达扬还调第37机械化旅进攻乌姆·卡泰夫。该旅旅长戈林达上校未等坦克营到达即指挥步兵营和车辆营发起进攻,结果出师未捷身先死。达扬被迫下令停止进攻乌姆·卡泰夫。

9,红海的形状像什么

红海像一条张着大口的鳄鱼 像条长长的带触角的虫子 红海位于非洲东北部与阿拉伯半岛之间,形状狭长,从西北到东南长1900公里以上,最大宽度306公里,面积45万平方公里。
"(Red Sea) 世界上海水最热的海,也是最年轻的海,世界最咸的海 [编辑本段]位置   红海位于非洲东北部与阿拉伯半岛之间,形状狭长,从西北到东南长1900公里以上,最大宽度306公里,面积45万平方公里。红海北端分叉成两个小海湾,西为苏伊士湾,并通过贯穿苏伊士地峡的苏伊士运河与地中海相连;东为亚喀巴湾。南部通过曼德海峡与亚丁湾、印度洋相连。是连接地中海和阿拉伯海的重要通道。是一条重要的石油运输通道。具有战略价值。 [编辑本段]简介   阿拉伯语作al-Bahr al-Ahmar。   非洲东北部和阿拉伯半岛之间的狭长海域。面积约450,000平方公里(174,000平方哩)。   红海由埃及苏伊士向东南延伸到曼德海峡,长约1,930公里(1,200哩)。曼德海峡连接亚丁湾,然后通往阿拉伯海。红海最宽处为306公里(190 哩)。西岸的埃及、苏丹、衣索比亚和东岸的沙特阿拉伯、也门隔海相对。在北端,红海分成两部分︰西北部为水浅的苏伊士湾,东北部为亚喀巴湾,水深达 1,676公尺(5,500呎)。   苏伊士运河连接苏伊士湾和北面的地中海,使红海成为欧洲、亚洲间的交通航道。北纬25~16°之间,红海的中央部分的海底地形十分崎岖,这里的主要海槽复杂多变,海岸线参差不一,最深处到达了2,920公尺(9,580呎)。北纬16°以南,因珊瑚礁海岸的大面积增长,使可以通航的航道十分狭窄,某些港口设施受到阻碍。在曼德海峡,要靠爆破和挖泥两种方式来打开航道。没有任何河川之水注入红海,沙漠地带雨量稀少。年蒸发量高达2,000公釐(80吋)以上。但这一蒸发量的损失可以用由亚丁湾通过曼德海峡东部水道流入的海水来弥补。红海地区发现有5种主要类型的矿藏资源︰石油沉积、蒸发沉积物(由於升华沉淀作用而形成的沉积物,如岩盐、钾盐、石膏、白云岩)、硫磺、磷酸盐及重金属沉积物,均在主要深海槽底部的淤泥中。   红海海盆为亚非大裂谷的一部分,长约2100公里。按海底扩张和板块构造理论,认为红海和亚丁湾是海洋的雏形。据研究,红海底部确属海洋性的硅镁层岩石,在海底轴部也有如大洋中脊的水平错断的长裂缝,并被破裂带连接起来。非洲大陆与阿拉伯半岛开始分离在2千万年前的中新世,目前还在以每年1厘米的速度继续扩张。红海两岸陡峭壁立,岸滨多珊瑚礁,天然良港较少。整个红海平均深度558米,最大深度2514米。红海受东西两侧热带沙漠夹峙,常年空气闷热,尘埃弥漫,明朗的日较少。降水量少,蒸发量却很高,盐度为4.1%,夏季表层水温超过30℃,是世界上水温和含盐量最高的海域。8月表层水温平均27℃至32℃。海水多呈蓝绿色,局部地区因红色海藻生长茂盛而呈红棕色,红海一称即源于此。年蒸发量为2000毫米,远远超过降水量,两岸无常年河流注入。海底为含有铁、锌、铜、铅,银、金的软泥。自古为交通要道,但因沿岸多岩岛与珊瑚礁,曼德海峡狭窄且多风暴,故航行不便。重要港口有苏伊士、埃拉特、亚喀巴、苏丹港、吉达、马萨瓦、荷台达和阿萨布。   红海含盐量高的主要原因,是这里地处亚热带、热带,气温高,海水蒸发量大,而且降水较小,年平均降水量还不到200毫米。红海两岸没有大河流入,在通往大洋的水路上,有石林及水下岩岭,大洋里稍淡的海水难以进来,红海中较咸的海水也难以流出去。科学家还在海底深处发现了好几处大面积的“热洞”。大量岩浆沿着地壳的裂隙涌到海底,岩浆加热了周围的岩石和海水,出现了深层海水的水温比表层还高的奇特现象。热气腾腾的深层海水泛到海面加速了蒸发,使盐的浓度越来越高。因此,红海的海水就比其地方的海水咸多了。 [编辑本段]历史   最早由埃及人发现。 在《圣经》中,有摩西带以色列人穿过红海的故事,但没有考古证据。在1世纪左右,希腊航海家打开了由红海到印度的航线。欧洲人在15世纪开始对红海发生兴趣,1798年法国拿破仑占领埃及,并计划建运河,但后来放弃了。 1869年11月,苏伊士运河建成,由英法意分用,一战后,美苏也增加了对运河的影响力。1967-1975年,运河由于6日战争关闭。至今,红海航线仍未超越好望角航线的地位。   古代的红海也指波斯湾及其附近的水域。 [编辑本段]红海的产生与未来   红海的水下两侧有宽阔的大陆架,海底象一个大的“刻槽”,深深地嵌进两侧的大陆架之中。在主海槽槽底的中部又裂开为一个更深的轴海槽。这样。红海的红海海底就形成了“槽中有槽”的海底地貌形态.而且槽底非常崎岖不平。在轴海槽中有着无数的裂谷、缝隙、管道和坑穴。它相当狭窄,最宽处约为24千米,一般仅有几千米宽。但是,它的深度很大,最深处达3050米。轴海槽和主海槽差不多和红海一样长,但在红海北端的西奈半岛附近,它们又分叉成为苏伊士湾和喀巴湾,槽中有槽的地貌形态就不那么明显了。   科学家们进一步研究认为,在距今约4000万年前,地球上根本没有红海,后来在今天非洲和阿拉伯两个大陆隆起部分轴部的岩石基底,发生了地壳张裂。当时有一部分海水乘机进入,使裂缝处成为一个封闭的浅海。在大陆裂谷形成的同时,海底发生扩张.熔岩上涌到地表,不断产生新的海洋地壳,古老的大陆岩石基底则被逐渐推向两侧。后来,由于强烈的蒸发作用,使得这里的海水又慢慢地干涸了,巨厚的蒸发岩被沉积下来,形成了现在红海的主海槽。   到了距今约300万年时,红海的沉积环境突然发生改变,海水再次进入红海。红海海底沿主海槽轴部裂开,形成轴海槽,并沿着轴海槽发生缓慢的海底扩张。根据红海底最年轻的海洋地壳带推算,这一时期红海海底的平均扩张速度为每年1厘米左右。由于红海不断扩张,它东西两侧的非洲和阿拉伯大陆也在缓慢分离。   通过对红海成因的研究,科学家们又联想到大西洋的成因。今日辽阔的大西洋在2亿年前,也是一个狭长的水带,它周围的大陆象今天的红海一样,也是靠得很近的。由于漫长的地质时期的海底扩张作用,大西洋形成了今天的面貌。而且,类似于红海的海底蒸发岩沉积,在大西洋西岸南美洲的巴西海域和东岸西非洲的海域下也有埋藏。此外,在红海轴海槽中的一些小海盆中富集的重金属矿物,在大西计西岸美国东部海岸中也有所发现。   由此可见,今天的红海可能是一个正处于萌芽时期的海洋,一个正在积极扩张的海洋。1978年,在红海阿发尔地区发生的一次火山爆发,使红海南端在短时间内加宽了120厘米,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如果按目前平均每年1厘米的速度扩张的话,再过几亿年,红海就可能发展成为象今天大西洋一样浩瀚的大洋。 [编辑本段]水文状况   气候:   红海受副高和信风带控制,形成热带沙漠气候,蒸发量大,降水稀少,终年高温。红海的气候是由两个季风季节组成,东北季风和西南季风,季风是由陆地和海洋的温差造成。红海是世上最热和盐度最高的海洋之一,夏天平均表面温度为北边26℃,南边30℃,总平均温度为22℃,红海和周边地区的降雨量很低,每年只有0.03m,一般以雷暴,沙尘暴的形式下雨,低降雨和欠缺淡水注入造成每年205cm的净蒸发和高盐度。红海最特异的地方莫过于它的“热”了。地球海洋表面的年平均水温是17℃,而红海的表面水温8月份可达27℃~32℃,即使是200米以下的深水,也可达到约21℃。更为奇怪的是在红海深海盆中,水温竟高达60℃!红海地处北回归高压带控制的范围,腹背受北非和阿拉伯半岛热带沙漠气候的影响,气候终年干热,所以水面总是热乎乎的。海底扩张使地壳出现了裂缝,岩浆沿裂缝不断上涌,海底岩石就被加热了,所以海水底部水温特别高。   盐度:   世界上盐度最高的海域, 盐度在3.6-3.8%之间。   洋流:   因为气候的原因,使得红海水面比周围海域的水面要低,使得表层洋流向红海流动;海底因为盐度高,密度大,压强大,所以底层洋流是红海海水向周围海域流动。 [编辑本段]旅游资源   红海的海滩是大自然精美的馈赠。清澈碧蓝的海水下面,生长着五颜六色的珊瑚和稀有的海洋生物。远处层林叠染,连绵的山峦与海岸遥相呼应,之间是适宜露营的宽阔平原,这些鬼斧神工的自然景观和冬夏都非常宜人的气候共同组成了美轮美奂的风景画,让游人陶醉于人间天堂之中。   红海沿岸主要的旅游区有:沙姆沙伊赫、赫尔格拉、阿里什、穆罕默德角、泽哈卜、努维巴等,这些地区以闪光的沙滩、美丽的珊瑚海、丰富的海洋生物及一流的饭店等闻名于世,这里是世界上最适宜潜水的海域之一,也是水上运动者的天堂。另外,红海上的特色港口是萨法贾,拥有盐量很高的海水和黑泥沙滩,可以治疗风湿症和皮肤病,是世界上最适合疗养度假的胜地之一。   1923年,夫勒特(E.M.Forster)曾对红海海岸作过这样的描述:“世界上只有这个地方才会有如此金黄色的山和五光十色的海中溶洞,这些溶洞是东方和热带地区间的纽带”。   过着退隐生活的隐者们很早就在这里建立了基督教的修道院,他们和养骆驼的贝都因部落在荒野中生活。至今东方沙漠的岩石峪和诙峪还未勘探,贝都因人在这些峪里养山羊和山鹿。红海本身有五光十色的珊瑚礁,海岸有古老的海港,水下有着各种奇异的海洋生物。   每当热风快速地向东面吹过来的时候,候鸟也迁徙到了红海海畔,这里立刻成为了鸟的天堂,今天,这里古老的海湾是世界上最好的潜水和垂钓的地方,随处能看到游人们在白沙滩上休息,沐浴着阳光,观赏在沿岸一排排葱绿的树林,潜游的游客正在水下探寻着各式各样的珊瑚礁。红海海底有着各种奇异的海洋生物:花地毯般活动着的珊瑚礁和特别诱人的鱼都正等待着你去发现它们的秘密。 正如著名的潜水摄影师大卫·杜比勒(David Doubilet)所描绘的“在红海海底,每日每夜都非常热闹,珊瑚礁都在魔术般地默默地有节奏地跳着舞蹈……”   最佳旅游时间   到红海观光游览,潜水、垂钓、海上观光等亲水活动是一定要参加的。红海沿岸浪柔沙软,波澜不惊,是开展水上休闲运动的绝佳场所,赫尔格达、沙姆沙伊赫等海滨城市都有许多优良的海滨浴场和海上游乐场所。此外,红海拥有众多美丽的珊瑚、五颜六色的鱼类及各种珍奇的海洋生物,海底资源丰富,海水清澈,能见度高,是世界上最适宜开展潜水运动的场所之一。   到赫尔格达、沙姆沙伊赫等红海沿岸城市旅游的最佳时节是每年的10月~次年5月,此时是最适合到红海潜水的时节,天气凉爽,海水能见度高,水温适宜潜水,其他时间风浪较大且水较冷,潜水时需要穿更厚一些的潜水服。   购物介绍   赫尔格达是红海观光客聚集的主要区域,市中心有几条主要的购物大街,有传统市集,也有高档的精品店,喜欢购物的游客可以痛快的“挥霍”一番,一般来讲,纸莎草手工艺品、古画、珠宝、 木器、咖啡壶、香料、雕刻品等,都是值得购买的纪念品。 [编辑本段]命名由来   其一是红海是直接由希腊文,拉丁文,阿拉伯文翻译过来,和海的颜色没有关系,红海并不是红色的。可能的来源包括:季节性出现的红色藻类;附近的红色山脉;一个名称为红色的本地种族;指南边(对应黑海的北边);红地的海(古埃及称沙漠为红地)等。这种解释又分为三种观点:有的说红海里有许多色泽鲜艳的贝壳,因而使水色深红;有的认为红海近岸的浅海地带有大量黄中黄红的珊瑚沙,使得海水变红;还有的说红海是世界上温度最高的海,适宜生物的繁衍,所以表层海水中大量繁殖着一种红色海藻,使得海水略呈红色,因而得名红海。   其二是认为红海两岸岩石的色泽是红海得名的原因。远古时代,由于交通工具和技术条件的制约,人们只能驾船在近岸航行。当时人们发现红海两岸特别是非洲沿岸,是一片绵延不断的红黄色岩壁,这些红黄色岩壁将太阳光反射到海上,使海上也红光闪烁,红海因此而得名。   其三是将红海的得名与气候联系在一起。红海海面上常有来自非洲大沙漠的风,送来一股股炎热的气流和红黄色的尘雾,使天色变暗,海而呈暗红色,所以称为红海。   其四是古代西亚的许多民族用黑色表示北方,用红色表示南方,红海就是“南方的海”
像屎

10,苏伊士危机是怎么回事

展开1全部   第二次中东战争(Suez Crisis,又称苏伊士运河战争、苏伊士运河危机、西奈战役、卡代什行动)是英法为夺得苏伊士运河的控制权,与以色列联合,于1956年10月29日,对埃及发动的军事行动。英法以三国的行动遭到国际社会的普遍指责。美苏两国均介入此事件,并对三国施加压力。11月6日,在强大的国际压力下英法两国被迫接受停火决议,以色列也在11月8日同意撤出西奈半岛。英法两国的军事冒险最终以失败告终,只有以色列一定程度上达到了自身目的。这场战争也标志着美国和苏联两个超级大国成为真正主宰中东乃至全世界的力量。  苏伊士运河是埃及境内一条国际通航运河,全长175公里,它沟通了地中海和红海,缩短了欧亚两洲的航程,是沟通欧、亚、非三洲的要道,战略位置十分重要。运河自开通以来,一直为英法所控制,1882年,英国派兵占领埃及,在运河区建立了它在海外最大的军事基地。1936年又签定了英埃条约,肯定了英国在苏伊士运河区的驻军权。  二战结束后,老牌殖民国家如英、法等受到很大削弱,埃及的民族解放运动有了较大的发展,1951年10月,埃及废除了英埃条约。1952年7月23日,以纳塞尔为首的“自由军官组织”发动军事政变,推翻了英国扶植的英埃条约法鲁克王朝,废除了君主制,建立了共和国。之后,于1954年10月英国同埃及签定协定,同意分批撤军。1956年6月,英军全部撤离埃及,但苏伊士运河仍为英法控制。1956年7月26日,埃及政府宣布将苏伊士运河公司收归国有,公司全部财产移交埃及。主要目的是为了用运河盈利筹措阿斯旺大坝的费用,此前由于中埃与5月30日建交,美国撤回了对埃及的经济援助。英法为重新控制苏伊士运河,策划召开对运河实施“国际管制”的会议。1956年8月16日,在英法倡议下,22个国家在伦敦举行会议,但未能达成任何协议。9月19日,美、英、法召集18国再次在伦敦举行会议,讨论建立“苏伊士运河使用协会”问题,仍未达成协议。9月30日,英法将苏伊士运河问题提交联合国安理会讨论,10月13日,安理会否决了英、法要求埃及接受“国际管理”制度提案。  在这种情况下,英法决定采取武力来解决问题。为解决兵力不足的问题,法国首先提出邀请以色列加入。而对以色列来说,它早已对埃及不准它的船只通过亚喀巴湾的蒂朗海峡和苏伊士运河不满,早在1955年11月就制定了一个入侵加沙地带和西奈半岛的作战计划,所以,两者是一拍即合。1956年10月13日,法以商定了作战计划,14日,英法又在艾登的乡村举行了秘密会议,制定了作战计划。决定由以色列首先向西奈半岛的埃及军队发起进攻,吸引埃军的主力部队支援;接着,英法从塞浦路斯、马耳他、亚丁和航空母舰上出动飞机轰炸埃及,摧毁埃及的军事基地;然后,英法军队从塞得港登陆,向运河区进攻,切断埃军退路;最后,由以色列占领西奈半岛全境,英法占领西奈半岛运河区,全歼埃军。

11,请介绍一下埃及解放苏伊士运河的战斗

展开1全部 埃及解放“苏伊士运河”又叫做第二次中东战争. 中国出于共产主义同盟的政治因素,埃及当时是苏联的盟友,支持埃及人民的抵抗帝国主义入侵的行动.埃及在1956年正式与中国建交,是第一个与中国建交的非洲国家. 第二次中东战争(1956年10月29日至11月6日) 第二次中东战争又称为苏伊士运河战争,是英、法为了阻挠埃及将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实现国有化,企图夺得苏伊士运河的控制权,联合以色列对埃及发动的一次战争。 苏伊士运河位于埃及的东北部,是一条国际通航运河,全长大约163公里。苏伊士运河不但沟通了地中海和红海,缩短了欧亚两洲的航程,还是连接欧、亚、非三大洲的重要通道,战略位置十分重要。1854年,法国取得修建运河的特许权,1882年,英国派兵占领埃及,在运河区建立了它在海外最大的军事基地。1922年,埃及宣告独立。随后英国为确保其殖民统治而和埃及进行了多年的谈判、斗争,于1936年英国和埃及又签订了《英埃条约》,取得了在苏伊士运河区驻军的权力。 1951年10月,埃及宣布废除《英埃条约》。1952年7月,以加麦尔·阿卜杜拉·纳塞尔为首的“自由军官组织”发动军事政变,推翻了英国扶植的法鲁克王朝,废除了君主制。1953年6月,建立了共和国。从1953年3月起,埃及新政府和英国就英军撤出苏伊士运河等问题开始进行谈判。1954年10月,双方签订协定,英国同意分批从苏伊士运河撤军,1956年6月之前英军全部撤离埃及。 1956年7月26日,纳塞尔当选埃及总统后,在亚历山大港宣读了关于将苏伊士运河公司国有化的命令,宣布将苏伊士运河公司收归国有,要求公司将全部财产移交埃及,并冻结该公司在埃及和国外的所有财产。 埃及将运河收归国有后,英国大为恼火,积极着手制定进攻埃及,重新占领苏伊士运河的作战计划。与此同时,法国和以色列合作,也商定了对埃及作战的计划。10月14日,英法又举行了秘密会谈,制定了联合作战计划。 1956年10月29日,战争爆发。首先,由沙龙上校指挥的以军第202伞兵旅在法国空军的支援下,在米特拉山口空降了500余人和部分武器装备。同时,该旅的主力约3000人,与伞兵会合后向米特拉山口突进。埃军司令部接到报告后,立即命令第2步兵旅的两个营迎战米特拉山口的以军部队。10月30日,埃及进行全国总动员,准备抵抗入侵者。10月31日以军两个连进攻米特拉山口,遭到埃军5个连伏击。同时,以军第7旅向阿布奥格拉发起的进攻,也受到埃军顽强抵抗。乌姆希汉和乌姆卡夫特的战斗也很激烈,埃军顶住了以军两个旅的进攻。11月1日,以军第37旅先头部队发起进攻,遭到埃军的炮火集中射击。正当埃及军队在西奈半岛抵挡以军的时候,英、法两国向埃及发出“最后通牒”,要求埃、以双方停火,并允许其军队进驻运河区。遭拒绝后,英、法空军在10月31日下午对埃及的机场、兵营和开罗、亚历山大、塞得港、伊斯梅利亚、苏伊士等城市的重要设施进行了轰炸。10月31日,以军向开始准备撤退的埃军进攻,遭到埃军的顽强抵抗。11月2日,以军第9旅开始进攻沙姆沙伊赫地区,驻守该地的埃军由于海上有英国海军的封锁,又缺乏陆路交通工具,只好固守阵地。11月5日,埃军在众寡悬殊的情况下,丧失了阵地。同日,英、法向塞得港空投了约600名伞兵,迅速占领了加密尔机场。11月6日,2.2万名英、法海军陆战队士兵在塞得港登陆。 苏联在1955-1956年间与埃及关系密切起来,并向埃及提供了军事援助。1956年8月苏共中央做出决议,强调将在解决中近东问题上起积极作用。英法参与军事行动后,苏联发出最后通牒,表示如果英法不立即撤军,苏联将采取必要的军事行动支援埃及。美国也对英法的军事行动提出抗议。在国际舆论的压力下,10月7日入侵者宣布停火。12月,英、法军队全部撤出了埃及,第二年3月,以军也撤出了西奈. 下图为埃及总统纳赛尔宣布运河国有化,结束了英国对苏伊士运河的控制.满意请采纳

12,红色警戒3世界大战关于房屋的问题

展开1全部 红色警戒3世界大战 是(轴心与同盟)都不知为何那么多童鞋 还在被骗 游戏更本就是两个公司出的 一作弊码:isurrender——打开关卡(输入后就结束任务) veday——过关 fileldpromotion——加100点声望(好象没什么用) swissbank——加100黄金 eginma——全图展开 neverdie——生命无限(这也没用)二攻略:前两个训练关没什么可介绍的,按提示做就行 盟军战役 第一关:阿拉曼战役 主要任务:1消灭隆美尔的军队司令部 次要任务:2摧毁海滩上的5门火炮 3占领并控制意大利的炼油厂本关攻略:一开始你作为英军第8集团军司令蒙哥马利拥有英军司令部和2辆补给仓库卡车及1个摩步团(即游戏中以若干个体单位组成的1个战斗集体单位,你只需点击一下作战单位上的图标即可整个集体行动,以下均以团作为对每个集体单位的通称)与几座碉堡,而隆美尔率领的德意北非军团一开始会派步兵攻击你的一座碉堡然后撤退,同时还有几座碉堡和火炮及雷区分别保护其司令部、意大利的炼油厂、北方的海滩,另外电脑控制的友军也会在游戏开始一段时间后出现在你的基地内,因此建议你要先升级你的司令部,然后展开那2辆卡车,接下来就造步兵师、摩托化师、装甲师的司令部和相应的支援补给设施,此关建议你先造1个步兵师部、1个摩托化师部、4个装甲师部,再各造4个迫击炮团、3个摩托化炮兵团、12个中型坦克团组成强大的地面装甲机械化突击兵团进攻驻守意大利炼油厂的敌军,北面海滩的火炮交给此时赶到的友军去摧毁,你指挥的英军占领炼油厂并休整后再继续西进,摧毁沿途的敌军防御阵地,最后包围并围攻隆美尔的司令部,摧毁该司令部后即告过关。 第二关:瓜达康纳岛战役 主要任务:1夺取并控制日本机场 2消灭日军司令部本关攻略:一开始日军就攻击你的基地,建议你要指挥美军先击退日军再造各种设施和部队,击退日军后就赶紧造步兵师部(本关只能造步兵部队)和所属作战团,最好是2个工兵团、4个轻型步兵团、4个重型步兵团、10个迫击炮团,派2个轻型步兵团、2个重型步兵团、5个迫击炮团组成西路军进攻日本机场,指挥2个工兵团造防御设施,其余各团负责防守基地东部和中部,摧毁日本机场周围的日军防御设施后,将18个作战团编成东西两路军、各9个团,两路同时进攻日军两侧防御阵地,并消灭或击溃日军反击部队,还使用大规模轰炸技能帮助地面部队进攻,最后包围日军司令部,在消灭日军司令部后即告过关。 第三关:斯大林格勒战役 主要任务:1解放南方的斯大林格勒 次要任务:2夺占罗斯托夫 3夺占Tsymllanskava(我能力有限无法翻译此两个单词) 4夺占kapkinsky本关攻略:一开始你就作为朱可夫指挥苏军与德军的一支部队交火,击退德军后立即升级司令部,建造设施,生产部队,建议你最好造12个中型坦克团、4个摩托化炮兵团、1个迫击炮团,将其逐一移动到桥边集结待命,部队到齐后,你就指挥部队向斯大林格勒方向前进,此时崔可夫的部队逐批进攻德军,在消灭离斯大林格勒最近的德军后你的部队就可以毫无阻挡的解放斯大林格勒了,任务完成即告过关。 第四关:库尔斯克会战 主要任务:1保证库尔斯克不失守 2消灭kluge部队的司令部 3消灭曼斯坦因部队的司令部本关攻略:一开始德军的一支部队就攻击守卫库尔斯克的苏军并迅速向北前进,此时你一定要迅速将北面的2个步兵团先撤向库尔斯克东边,待德军全部通过后再撤往库尔斯克,同时也要将南面的2个步兵团迅速撤回库尔斯克,之后在你的基地再继续升级、建造、生产,建议你先迅速生产几个坦克团,然后直奔南面的德军,将其全歼后迅速北上到库尔斯克,另再生产新的坦克团,将新生产的坦克团编组为东路兵团,与驻扎库尔斯克的部队遥相呼应一同进攻北面的德军,不顾一切冲向德军基地内,消灭其司令部即告过关。 第五关:罗马大道 主要任务:1夺占Anzio 2夺占罗马本关攻略:一开始美军登陆部队就与德军交火,而英军在东南面与德军对峙,建议你先卖掉碉堡,然后一边升级建造设施,一边生产部队(最好的选择是8个中型坦克团、4个重型坦克团),部队完成组建后迅速分兵两路扑向当面的德军,另外本关开始可以拥有空军了,建议你造4座机场,共能出动8架轰炸机,你可以指挥英国皇家空军掩护你的地面部队进攻德军,当占领西北的两座城市后即告过关。 第六关:霸王行动(D日) 主要任务:1夺占Dourres 2夺占Bayeux 3夺占Carentan 次要任务:4消灭Rundstedt的军队 5消灭隆美尔的军队本关攻略:一开始盟军的先头登陆部队和舰队就与德军激战,建议你指挥你所属的美军航母舰载机和战舰对德军碉堡实施打击,在摧毁大部分碉堡后,迅速将司令部送到岸上,并建立登陆场,生产8个中型坦克团和4个重型坦克团及2个工兵团与2个反坦克炮团、2个摩托化炮兵团、1个反坦克步兵团、1个迫击炮团,负责登陆场安全和设施维护,建造4座机场部署于登陆场四面,与航母上的飞机协同作战,逐一消灭德军部队,在摧毁德军各级司令部和补给设施后再逐一占领3座城市,全部占领后即告过关。 第七关:诺曼底突袭战 主要任务:1夺占瑟褒 2夺占Saintlo 3夺占卡昂本关攻略:一开始你就作为巴顿将军指挥美军和蒙哥马利指挥的英军分兵两路进攻驻守诺曼底地区的德军,而且此时你指挥的美军正与德军交火,建议你首先用手中仅有的2个迫击炮团和1个中型坦克团消灭这支德军并摧毁附近的德军火炮,然后建立你的基地,在消灭这支德军和火炮后再生产8个中型坦克团、4个重型坦克团、2个反坦克炮兵团、1个摩托化炮兵团、2个工兵团与4座机场的战斗机一起负责基地的安全,部队全部生产集结完毕后建议你先用4座机场的8架轰炸机轮番轰炸西面的德军城防部队和高炮,再用地面部队去占领,之后仍用轰炸机作先导摧毁德军各防御阵地,在摧毁防御阵地后再用轰炸机摧毁南面的德军基地,最后用轰炸机轰炸东面的德军城防部队和防御设施,同时指挥地面部队迅速到达东面与英军会合后去占领德军控制的诺曼底地区的城市,占领后即告过关。 第八关:市场——花园战役 主要任务:1在德军到达前夺占阿纳姆本关攻略:一开始你作为蒙哥马利指挥英军与德军交火,建议你一边迅速建立基地,生产部队,一边指挥手里仅有的3个作战团去进攻德军,直到被全歼为止,然后再全力生产8个中型坦克团、4个重型坦克团、2个摩托化炮兵团、2个反坦克炮兵团、1个迫击炮团、1个反坦克步兵团、2个工兵团,并建造4座机场,指挥驻扎机场的8架轰炸机为地面部队开辟通道,同时盟军的空降部队也予以配合,占领阿纳姆后即告过关。 第九关:突出部战役 主要任务:1坚守20分钟直到援军到达本关因我用秘籍跳过的所以无攻略可写。 第十关:柏林战役 主要任务:1夺取柏林本关攻略:一开始苏军分为北、中、南三路准备攻占柏林,你负责指挥中路苏军,建议你派手中仅有的2个迫击炮团北上与北路的苏军会合,也可以借此通道随时对北路苏军予以支援,然后建立基地,生产部队,共计8个中型坦克团、4个重型坦克团、2个摩托化炮兵团、2个反坦克炮兵团、2个工兵团,分兵两路,一路北上至北方通道待命,一路西进至南入口待命,同时指挥8架轰炸机轮番轰炸守卫柏林地区的各路德军,先消灭南北两路德军和摧毁南北入口的防御阵地,在地面部队夺占两条入口西面的城市后集中轰炸驻守柏林的城防部队,在歼灭其大部后再派地面部队进攻,最后占领柏林即告过关。 第十一关:Battle of Iwo Jima 主要任务:1夺取西南的日军机场 2夺取中部的日军机场 3夺取东北的日军机场本关攻略:一开始美军登陆部队就与日军交火,而你手里仅有2艘战舰和不完整的几个步兵团,建议你以最快的速度登陆司令部并生产作战部队,用战舰的炮火支援少的可怜的地面部队抵抗日军的反登陆突击,然后建造机场,待轰炸机群完成集结后迅速对周围的日军防御阵地和部队及其指挥补给系统实施连续轰炸,逐一摧毁,待东西两边清除干净后再轰炸北面的日军,消灭全部岛上的日军后再派部队占领三座机场,即告过关。 第十二关:入侵冲绳 主要任务:1夺占Shuri 2夺占Hagushi 3夺占Taira本关攻略:一开始美军舰队就与日军联合舰队交火,建议你一边用秘籍加钱,一边指挥美军两艘航母上的舰载轰炸机逐一击沉日军所有的战舰和航母,掌握战场制空权后逐一轰炸摧毁日军的指挥补给系统,以使其地面部队自行消失,在日军指挥补给系统全部被摧毁后实施登陆,逐一占领三座城市并告过关。 轴心国战役 第一关:空降特利克岛 主要任务:1夺占Maleme机场 2夺占Retimo机场 3夺占Sfakia港 次要任务:4夺占Suda港本关攻略:一开始德军就已经空降2个伞兵团在Maleme机场附近,建议你立即将2个空降师司令部打包移至战场画面最贴边的地方,将已空降的2个伞兵团撤至英军战舰西边的一处海滩待命,并在德军控制的希腊领土岸边建造4座机场和3个后勤补给设施,指挥8架轰炸机先摧毁战舰,然后逐一摧毁岛上1、2、4号地区附近的所有高炮,保证德军轰炸机完成摧毁英军指挥补给保障系统任务,再指挥轰炸机摧毁英军指挥补给保障系统,摧毁全部英军的指挥补给保障系统后再展开2个空降师司令部,最后在4个任务目标地区空降全部6个伞兵团,与已空降的先头伞兵团一起攻占4个目标,随后即告过关。 第二关:阿拉曼战役 主要任务:1清除铁路沿线的英军阵地 2发现并夺取英国的油井本关攻略:一开始德军就遭到英军的进攻,并且本关英军能使用空军,因此建议你击退英军后立即开始建设基地,先生产2个工兵团负责维修和建造高炮,然后生产8个中型坦克团、4个摩托化高炮团,以后根据部队损失情况生产坦克团,在友军清除英军第一道铁路防御阵地后你再发动进攻,首先清除你基地附近的英军阵地,之后派遣12个作战团南下到友军基地内再进攻油井的守军,留下6个团防止英军地面部队的反击和英军轰炸机的轰炸,攻下油井后经短暂的休整全力进攻英军基地,摧毁其基地后北上与友军合力攻下英军的最后防御阵地即告过关。 第三关:苏伊士运河战役(假想) 主要任务:1保护意大利的十字军通过苏伊士运河 次要任务:2必须保护全军总部安全通过 3必须保护摩托化师部安全通过 4必须保护装甲师部安全通过 5必须保护油料车安全通过 6必须保护弹药车安全通过本关攻略:一开始你只有5分钟时间建造设施和生产部队,建议你迅速建造若干装甲师司令部和生产若干坦克部队,然后全力进攻第一道英军防线,确保意军车队全部安全无恙,在2分钟内再生产几个部队与原有部队一同进攻第二道英军防线,确保大部分意军车队通过,再在2分钟内再生产几个部队与突破二道英军防线的部队一起进攻第三道英军防线,确保至少一支车队通过,通过后即告过关。 第四关:斯大林格勒战役 主要任务:1攻占斯大林格勒 次要任务:2消灭朱可夫的军队 3消灭崔可夫的军队本关攻略:一开始你指挥的德军位于斯大林格勒的西北面,而朱可夫指挥的苏军位于斯大林格勒北面,崔可夫指挥的苏军位于斯大林格勒南面,建议你快速建立3个装甲师师部和4座机场及各类后勤补给设施,生产9个中型坦克团、3个中型坦克团、3个工兵团、1个摩托化炮兵团、1个反坦克炮兵团,将其中14个作战团和原有3个作战团调到前线防守,将3个工兵团分散部署于基地内,然后指挥8架轰炸机轮番轰炸两支增援的苏军,全部消灭后再轰炸守军,最后消灭守军后,派遣地面部队占领斯大林格勒即告过关。 第五关:入侵澳大利亚(假想) 主要任务:1消灭澳大利亚的英军本关攻略:建议你一开始就派遣联合舰队和陆上机场的轰炸机轮番轰炸驻澳英军的海军,并再建造一座机场,消灭英军海上力量后再轰炸英军皇家空军机场,摧毁所有机场后再轰炸其总基地,摧毁其总基地后即告过关。 第六关:库尔斯克战役 主要任务:1消灭苏军的3个司令部本关攻略:一开始防守库尔斯克的苏军一支部队会攻击你的军队然后后撤,建议你指挥手里仅有的部队集中攻击这支部队直至其撤退,并迅速建造各类设施,生产作战部队和工兵团,机场建好后就派轰炸机逐一消灭苏军的3个司令部,消灭后即告过关,此关中北面有一支德军会吸引苏军地面部队的注意力便于你消灭苏军的3个司令部。 第七关:霸王行动 主要任务:1坚守30分钟 次要任务:2控制Montebourg 3控制St.MereEglist 4控制Carentan 5控制Bayeux 6控制Caen本关坚守任务完成需要足够的耐心和快速的反应能力,因为我没有,所以只好用作弊码直接跳过。 第八关:海狮计划(假想) 主要任务:1夺取伦敦 次要任务:2击沉全部在英吉利海峡里的英军战舰 3摧毁4座皇家空军机场本关攻略:一开始你的一支空降部队已经在伦敦上空实施空降,并与伦敦的守军交火,建议你先不要管空降部队,而是指挥已方的8架轰炸机轰炸英军战舰,同时建造步兵师部、生产2个工兵团,负责维修设施,全部击沉后两艘德军战舰会赶来增援,建议你将这两艘战舰调到司令部附近拦截英军轰炸机,然后指挥8架轰炸机轰炸4座皇家空军机场,全部摧毁后另一支德军在西北面登陆,你继续指挥8架轰炸机轰炸英军地面设施,同时再建造两座机场,卖掉西南面的那两座机场,在西面英军的设施被摧毁后你在伦敦西南面的城市上空空投3个空降团,再登陆一个司令部,建造1个摩托化师部和3个装甲师部,生产2个摩托化炮兵团、1个反坦克炮兵团、9个中型坦克团、3个重型坦克团,待英军设施大多数被摧毁,仅有几座高炮和地面炮兵阵地及伦敦的城防部队时迅速派部队分兵两路进入伦敦,占领后即告过关。 第九关:入侵印度(假想) 主要任务:1消灭英军本关攻略:一开始日军就与一支英军部队交火,将其消灭后游戏正式开始,建议你迅速展开司令部于东面屏幕边线上,然后依次展开其它卡车,将现有的作战团集中于恒河附近,再建造摩托化师部和装甲师部及4座机场与后勤支持设施,生产新的作战团和工兵团,同时指挥你的轰炸机群先摧毁全部英军机场,再轰炸其它英军设施,全部摧毁后派你的部队逐步占领各城市,英军部队自行消亡后即告过关。 第十关:莫斯科的燃烧(此关中日军出现实为假想) 主要任务:1在日军前占领莫斯科 次要任务:2消灭朱可夫的军队 3消灭崔可夫的军队本关攻略:一开始德军与崔可夫的苏军对峙,而日军和朱可夫的苏军及莫斯科的城防部队对峙,另外莫斯科周围还遍布着德军的间谍,你一定要抢在日军前占领莫斯科,否则日军占领莫斯科就会对德国产生威胁,并在与德国争夺世界霸权上占有上风,因此建议你迅速建造摩托化师部和3个装甲师部及4座机场、各类后勤补给设施,快速生产2个工兵团、2个摩托化炮兵团、1个反坦克炮兵团、9个中型坦克团、3个重型坦克团,然后指挥8架轰炸机集中全力轰炸崔可夫的军队,若其不断派部队攻击你的基地和部队,你就趁其部队被消灭或者击溃时占领崔可夫军队的出口附近的城市,防止崔可夫的军队撤到朱可夫的营地和莫斯科附近,也阻止朱可夫派兵解围,在崔可夫的军队被消灭后,你就将已方的全部建筑物和设施搬到崔可夫军队原来的营地,将全部已方的地面部队集中于该城市,防止苏军的地面进攻和远程火力的袭击,同时指挥8架轰炸机集中全力轰炸日军,以消灭日军,使德军从容进攻莫斯科,消灭日军后指挥8架轰炸机集中全力轰炸莫斯科的城防部队,将其消灭后再集中全力对付朱可夫的军队,消灭最后一股敌军后即告过关。 第十一关:袭击中途岛 主要任务:1夺占在沙岛的美国空军基地 2夺占在东方岛的美国空军基地 次要任务:3消灭美军的2艘航母本关攻略:建议你一开始就将舰队调到地图的左上角,然后派舰载机轰炸地图的左中部的美军航母和战舰,将其消灭后再将舰队调到地图的左中部,并派遣舰载机轰炸地图下面偏左的的美军航母和战舰,待其被消灭后将舰队移到刚被击沉的美军航母和战舰所在位置偏下中部,再次派遣舰载机轰炸位于地图中部偏下的美军航母和战舰,待其被消灭后将舰队前移,同时派遣舰载机轰炸本关最后一艘美军战舰,待其被击沉后全力轰炸位于地图右边的小岛上的美军,还指挥战舰的炮火配合,全歼岛上美军后再实施空降,空降的伞兵占领机场后已方的2艘战舰赶来增援,此时你再将舰队调到美军控制的大岛周围,对美军实施空中轰炸和海上炮轰,另外在小岛上登陆、展开司令部,建造补给设施和2座陆上机场,指挥4架陆基轰炸机和4架舰载机及4艘战舰全力轰炸与炮轰美军,待目标机场周围的高炮等防御设施被摧毁后迅速空降大量伞兵夺占机场,占领机场后即告过关。 第十二关:入侵夏威夷 主要任务:1夺占Nanakuli 2夺占Wahiawa 3夺占Honolulu 4击沉全部美军战舰 次要任务:5在瓦胡岛北方与你的间谍联系本关攻略:建议你一开始就派遣舰载机摧毁海边的高炮,打通轰炸美军的空中走廊,达到一定时间即可完成联系间谍的任务,摧毁全部海边的高炮后再轰炸美军,消灭海边的美军基地后集中全力轰炸美军仅有的1艘航母和1艘战舰,待美军航母和战舰被击沉后再全力轰炸剩下的美军,摧毁全部美军设施和建筑物后在海边空降伞兵和登陆司令部,迅速建立登陆场,生产地面部队与空降部队一同占领目标城市,占领城市或美军部队自行消亡后即告过关。

文章TAG:苏伊士战役攻略  我某外贸公司以CIF伦敦向英商出口一批货物卖方在规定的装运期内  苏伊士  战役  攻略  

相关文章

  • 大侠立志传正式版金色短兵怎么入手

    大侠立志传正式版中一共有6款金色短兵,分别是祝融、夸父、精卫、睚眦、太虚、玄黄这些兵器,玩家可以通过完成剧情任务或者完成副本挑战获得即可。..
  • 原神究极霸王超级魔剑突破材料一览

    今天要给各位玩家带来的是,原神中的究极霸王超级魔剑这把武器的突破材料,很多玩家都想知道这个武器需要哪些突破材料,下面就会详细介绍一下,感兴趣的玩家不要错过了。..

猜你喜欢

关于帝一应用 | 联系方式 | 发展历程 | 版权声明 | 下载帮助(?) | 广告联系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11-2022 帝一应用 www.diyiapp.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晋ICP备2023025288号-1

帝一应用所有资源均来自用户上传和网络收集整理,版权归原公司及个人所有。如有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网站编辑和邮箱联系,我们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谢谢!
本站点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