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游戏,APP下载,公益下载:帝一应用

帝一应用手机版|下载排行|最近更新|tags标签汇总

当前位置:首页 - 攻略 - 网游攻略 - 剑灵巨匠成就,剑灵巨匠成就怎么得

剑灵巨匠成就,剑灵巨匠成就怎么得

时间:2022-06-22 11:48:48来源:整理作者:佚名投稿 手机版

1,剑灵巨匠成就怎么得

打开U键 选择采集制造,完成一个分支就完成了一个巨匠成就

剑灵巨匠成就,剑灵巨匠成就怎么得

2,剑灵巨匠成就怎么做加入风味门后要升满级吗巨匠称号怎么

用退只要用风味门之证跟调料吧箱子开出巨匠头饰算完成了能开出风味门大使件衣服加上另外6副职业衣服集齐龙珠获得神秘时装

剑灵巨匠成就,剑灵巨匠成就怎么得

3,就书法而言当今谁可称为百年巨匠

我知道随朝的匠师李春,他在今天的河北赵县建了一座桥,名为安济桥,是一座跨洨河的石拱桥,是世界上现存年代最久远,跨度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单孔坦弧敞肩石拱桥。
我知道随朝的匠师李春,他在今天的河北赵县建了一座桥,名为安济桥,是一座跨洨河的石拱桥,是世界上现存年代最久远,跨度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单孔坦弧敞肩石拱桥。公平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不能光看见好处,看不见坏处。倒回到那个时代,看一下当年的大学入学考试是个什么样子,就明白我的意思了。何兆武先生是1939年考入西南联合大学,1946年离开,在《上学记》一书中记录了自己“高考”的经历,可以作为参考。据他回忆。当时考大学、考中学,都是各个学校分开考,每人选定几所学校,就去参加相应的考试,每个学校要求不一样,有的考这几门,有的考那几门。1938年就变成了统考(这一年国民政府教育部设立了全国统一招生委员会),抗战全面爆发后,又变成了“联合招生”、“委托招生”,就是划分考区,考区内统一组织同样的入学考试,并设定一家学校负责牵头,各考区自主命题,但录取人数需要教育部核准。何兆武先生参加的是贵阳考区的考试,当年贵阳考区的第一名是许少鸿,他是贵阳考区的第二名,西南联大本系的第四名。当年西南联大的报考人数和录取人数他没有写,只能从别的史料中推算。1939年,全国考生共有两万零六人,录取率不足10%。因为地域分布太广,阅卷不易,所以采用了分区阅卷的方式,这种方法用了两年,1941年开始变成了分考区考试。水力发电学家、工程教育家施熙灿是我是1943年夏报考西南联大工学院的,报考人数与录取人数的比例为5:1,施先生感慨:“西南联大的入学门槛真高”。1947年,国立重庆大学共有5388人报考,录取人数只有434人,录取比例只有8%。这些材料说明,在民国时,参加高考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参加人数并不多。这主要是因为以下几个原因:划分考区,考生就得自己背着行李,带着盘缠去赶考,没钱当然不行,还得受过良好的初高中教育,不然也不可能考中,而初高中教育也在摸索阶段,所以经常发生变化,今天这个老师提倡文言文,明天那个老师又全面教学白话文,常有的事。何兆武先生提到,当年他们班的学生文言文水平都很差,而那一年上海交通大学的语文题非常难,因为上交的国文是请了清末的老先生来教,出的作文题就是“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论”。他说他“连题目都看不懂,要是这个题目给我作文的话,肯定得零分。”还好他考的是西南联大,考上海交大岂非歇菜?这种坑不去考不知道,当然也增加了录取的难度。何兆武受过很好的初高中教育,他是北京人,十六岁离开北京,撤退到马鞍山继续读书。也有家学,父亲是搞技术出身,当时属于紧缺人才,一家人在北京的生活虽不富裕但也足够舒适,他的两个姐姐、一个妹妹,都是西南联大毕业,没有好的教育和足够的家庭支持是供不出来的。有人还举过一个例子,严耕望出生于1916年、何炳棣1917年、黄仁宇1918年、何兆武1921年,四个人都是前后脚接受的大学教育,都成名成家,是民国教育出来的精英,这其中何炳棣的父亲曾在北洋政府任职,是天津的一个法官;黄仁宇的父亲曾为同盟会元老,后退出政治,但在国民党内依然保有一些关系;何兆武的父亲说过了;只有严耕望出身农村,但也接受了比较良好的基础教育。能给出的信息都在这里了,来总结一下民国时“高考”的基本特征:一、范围小。1939年全国才二万考生,虽然有战争的影响,但数量也实在是少得可怜。1943年的西南联大,1947年的国立重庆大学,都是一流大学,录取率居然分别达到了20%和8%,报考人数并不多,不然就是如今公考热门职位的1:3000了。二、能接受良好的初中级教育的人数就很有限,所以竞争并不十分激烈。何兆武所在的那个班,考中西南联大的就有好多,而当时一起撤退到马鞍山读书的学生一共才有多少,几乎到了读完高中就有学上的程度,何况民国的免试入学比例出奇的高。三、教育水平地区差异极大。何兆武先生回忆,1936年的暑假,他遇到语文老师,老师不无感慨的跟他说,当年北大录取二百人,光北京地区就报名了四千人。请注意1939年的全国高考人数,想象一下北京孩子当年享受的是怎样的教育。总之,这样就可以形成对民国“高考”的一个大致印象,这是一种萌芽阶段,还在摸索,涉及范围较小,不是人人都参与得起的一种现代精英式高等教育入学考试,能跳过这道龙门的,人数并不多,水平也不见得有多高。1939年,中华民国人口超过五亿,只有两万多高考考生,这是什么概念。民国免试入学比例又高,15%,先修班还有50%几率免试入学,闻一多大笔一挥,特招几个学生,完全符合当时的制度。问题来了,那么羡慕这种特招制度的话,请先设想一下,自己回到民国,有多大几率能成为茫茫人海中的那两万分之一。如今呢?人口飙升,初高中生人数、高考人数、专科本科入学人数飙升得更快吧?教育是不是得到极大普及?大学生还稀罕吗?硕士毕业还叫事儿吗?试想,在这种情况下,大笔一挥特招几个学生,会不会被亿万家长指着鼻子骂:“你以为你是闻一多就了不起吗?教育腐败!我要告教育部!”制度各有各的好,各有各的坏,羡慕民国的特招,就得忍受民国高考制度的那狭窄的覆盖范围,想享受现在教育制度的普及,就别做鼓励学生培养个性、特招名额落自己头上的美梦了。
我知道随朝的匠师李春,他在今天的河北赵县建了一座桥,名为安济桥,是一座跨洨河的石拱桥,是世界上现存年代最久远,跨度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单孔坦弧敞肩石拱桥。公平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不能光看见好处,看不见坏处。倒回到那个时代,看一下当年的大学入学考试是个什么样子,就明白我的意思了。何兆武先生是1939年考入西南联合大学,1946年离开,在《上学记》一书中记录了自己“高考”的经历,可以作为参考。据他回忆。当时考大学、考中学,都是各个学校分开考,每人选定几所学校,就去参加相应的考试,每个学校要求不一样,有的考这几门,有的考那几门。1938年就变成了统考(这一年国民政府教育部设立了全国统一招生委员会),抗战全面爆发后,又变成了“联合招生”、“委托招生”,就是划分考区,考区内统一组织同样的入学考试,并设定一家学校负责牵头,各考区自主命题,但录取人数需要教育部核准。何兆武先生参加的是贵阳考区的考试,当年贵阳考区的第一名是许少鸿,他是贵阳考区的第二名,西南联大本系的第四名。当年西南联大的报考人数和录取人数他没有写,只能从别的史料中推算。1939年,全国考生共有两万零六人,录取率不足10%。因为地域分布太广,阅卷不易,所以采用了分区阅卷的方式,这种方法用了两年,1941年开始变成了分考区考试。水力发电学家、工程教育家施熙灿是我是1943年夏报考西南联大工学院的,报考人数与录取人数的比例为5:1,施先生感慨:“西南联大的入学门槛真高”。1947年,国立重庆大学共有5388人报考,录取人数只有434人,录取比例只有8%。这些材料说明,在民国时,参加高考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参加人数并不多。这主要是因为以下几个原因:划分考区,考生就得自己背着行李,带着盘缠去赶考,没钱当然不行,还得受过良好的初高中教育,不然也不可能考中,而初高中教育也在摸索阶段,所以经常发生变化,今天这个老师提倡文言文,明天那个老师又全面教学白话文,常有的事。何兆武先生提到,当年他们班的学生文言文水平都很差,而那一年上海交通大学的语文题非常难,因为上交的国文是请了清末的老先生来教,出的作文题就是“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论”。他说他“连题目都看不懂,要是这个题目给我作文的话,肯定得零分。”还好他考的是西南联大,考上海交大岂非歇菜?这种坑不去考不知道,当然也增加了录取的难度。何兆武受过很好的初高中教育,他是北京人,十六岁离开北京,撤退到马鞍山继续读书。也有家学,父亲是搞技术出身,当时属于紧缺人才,一家人在北京的生活虽不富裕但也足够舒适,他的两个姐姐、一个妹妹,都是西南联大毕业,没有好的教育和足够的家庭支持是供不出来的。有人还举过一个例子,严耕望出生于1916年、何炳棣1917年、黄仁宇1918年、何兆武1921年,四个人都是前后脚接受的大学教育,都成名成家,是民国教育出来的精英,这其中何炳棣的父亲曾在北洋政府任职,是天津的一个法官;黄仁宇的父亲曾为同盟会元老,后退出政治,但在国民党内依然保有一些关系;何兆武的父亲说过了;只有严耕望出身农村,但也接受了比较良好的基础教育。能给出的信息都在这里了,来总结一下民国时“高考”的基本特征:一、范围小。1939年全国才二万考生,虽然有战争的影响,但数量也实在是少得可怜。1943年的西南联大,1947年的国立重庆大学,都是一流大学,录取率居然分别达到了20%和8%,报考人数并不多,不然就是如今公考热门职位的1:3000了。二、能接受良好的初中级教育的人数就很有限,所以竞争并不十分激烈。何兆武所在的那个班,考中西南联大的就有好多,而当时一起撤退到马鞍山读书的学生一共才有多少,几乎到了读完高中就有学上的程度,何况民国的免试入学比例出奇的高。三、教育水平地区差异极大。何兆武先生回忆,1936年的暑假,他遇到语文老师,老师不无感慨的跟他说,当年北大录取二百人,光北京地区就报名了四千人。请注意1939年的全国高考人数,想象一下北京孩子当年享受的是怎样的教育。总之,这样就可以形成对民国“高考”的一个大致印象,这是一种萌芽阶段,还在摸索,涉及范围较小,不是人人都参与得起的一种现代精英式高等教育入学考试,能跳过这道龙门的,人数并不多,水平也不见得有多高。1939年,中华民国人口超过五亿,只有两万多高考考生,这是什么概念。民国免试入学比例又高,15%,先修班还有50%几率免试入学,闻一多大笔一挥,特招几个学生,完全符合当时的制度。问题来了,那么羡慕这种特招制度的话,请先设想一下,自己回到民国,有多大几率能成为茫茫人海中的那两万分之一。如今呢?人口飙升,初高中生人数、高考人数、专科本科入学人数飙升得更快吧?教育是不是得到极大普及?大学生还稀罕吗?硕士毕业还叫事儿吗?试想,在这种情况下,大笔一挥特招几个学生,会不会被亿万家长指着鼻子骂:“你以为你是闻一多就了不起吗?教育腐败!我要告教育部!”制度各有各的好,各有各的坏,羡慕民国的特招,就得忍受民国高考制度的那狭窄的覆盖范围,想享受现在教育制度的普及,就别做鼓励学生培养个性、特招名额落自己头上的美梦了。从古至今,在中国的绘画史上,涌现了许多彪炳千秋的大师级画家,他们对中国绘画艺术的发展,起到了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作用,也为时间绘画的发展起到了深远的影响。古代的,毛延寿、吴道子、张择端、赵孟頫、唐寅、八大山人、石涛、郑板桥……现代的,任伯年、吴昌硕、齐白石、徐悲鸿、张大千、刘海粟、吴作人、李可染……这些伟大的画家,能够闻名于世,最主要的是他们在某一绘画领域,取得了突出的成就。他们的成名,是靠许多年的刻苦努力换来的。这些真正大师级的书画家,即使成名了,也仍然深沉内敛,谦逊随和,不断学习进取,这是大师的风范,也是做人的风范!他们在艺术方面令人佩服,在做人方面令人景仰。然而,近年来,在书画界一股浮躁虚夸之风甚嚣尘上,真是画院多如牛毛,“大师”满天飞。打开网络,更有“乱花渐欲迷人眼”的感觉,……大师,猫王、虾王、花王、鱼王、牡丹王、……第一人、……第一才子,……邮票……有时,一个书画群里,就活跃着好几十个“大师”,可一看他们的作品,则大跌眼镜,名不符实。还有一些杂耍式的所谓大师,到处招摇撞骗,胡涂乱抹,糟蹋艺术,让人腾起一股想揍他们一顿的冲动!书画是高档艺术品,无论你有没有门派,有没有名号,都要凭真本事!拿玩意儿说话!顺应某些人的需要,有些机构,网络,也正在利用书画家们的虚荣心,搞出五花八门的各种评选!几乎每天都接到拉票的邀请,……最佳品牌,……最具影响力,……领军人物,人民艺术家……,两会指定艺术家……我们回头看看那些伟大的书画艺术大师,他们的名声,哪个是靠吹出来的,哪个是靠拉票拉出来的呢?你拉出个人民满意的艺术家头衔,就真的是艺术家了吗?别人信吗?你自己信吗?我认为,要真正成为人民满意的艺术家,首先,要让自己的艺术亲民,要雅俗共赏,而不是少数人孤芳自赏的怪胎。其次,要学习和继承老一代艺术家爱国的热忱,做人的风范和做事的态度;第三,要把功夫用到技艺的提高上,而不是走捷径,浪得虚名!你成还是不成,要拿玩意说话,而不是靠牌子,名号或祖上的阴功。时代为我们书画家提供了自由发展的无限空间,我们要不断从传统绘画中汲取精华,在实践中吸收养分,努力提高书画技艺和做人的风范!也希望书画界能出几个真正大师级画家!
我知道随朝的匠师李春,他在今天的河北赵县建了一座桥,名为安济桥,是一座跨洨河的石拱桥,是世界上现存年代最久远,跨度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单孔坦弧敞肩石拱桥。公平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不能光看见好处,看不见坏处。倒回到那个时代,看一下当年的大学入学考试是个什么样子,就明白我的意思了。何兆武先生是1939年考入西南联合大学,1946年离开,在《上学记》一书中记录了自己“高考”的经历,可以作为参考。据他回忆。当时考大学、考中学,都是各个学校分开考,每人选定几所学校,就去参加相应的考试,每个学校要求不一样,有的考这几门,有的考那几门。1938年就变成了统考(这一年国民政府教育部设立了全国统一招生委员会),抗战全面爆发后,又变成了“联合招生”、“委托招生”,就是划分考区,考区内统一组织同样的入学考试,并设定一家学校负责牵头,各考区自主命题,但录取人数需要教育部核准。何兆武先生参加的是贵阳考区的考试,当年贵阳考区的第一名是许少鸿,他是贵阳考区的第二名,西南联大本系的第四名。当年西南联大的报考人数和录取人数他没有写,只能从别的史料中推算。1939年,全国考生共有两万零六人,录取率不足10%。因为地域分布太广,阅卷不易,所以采用了分区阅卷的方式,这种方法用了两年,1941年开始变成了分考区考试。水力发电学家、工程教育家施熙灿是我是1943年夏报考西南联大工学院的,报考人数与录取人数的比例为5:1,施先生感慨:“西南联大的入学门槛真高”。1947年,国立重庆大学共有5388人报考,录取人数只有434人,录取比例只有8%。这些材料说明,在民国时,参加高考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参加人数并不多。这主要是因为以下几个原因:划分考区,考生就得自己背着行李,带着盘缠去赶考,没钱当然不行,还得受过良好的初高中教育,不然也不可能考中,而初高中教育也在摸索阶段,所以经常发生变化,今天这个老师提倡文言文,明天那个老师又全面教学白话文,常有的事。何兆武先生提到,当年他们班的学生文言文水平都很差,而那一年上海交通大学的语文题非常难,因为上交的国文是请了清末的老先生来教,出的作文题就是“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论”。他说他“连题目都看不懂,要是这个题目给我作文的话,肯定得零分。”还好他考的是西南联大,考上海交大岂非歇菜?这种坑不去考不知道,当然也增加了录取的难度。何兆武受过很好的初高中教育,他是北京人,十六岁离开北京,撤退到马鞍山继续读书。也有家学,父亲是搞技术出身,当时属于紧缺人才,一家人在北京的生活虽不富裕但也足够舒适,他的两个姐姐、一个妹妹,都是西南联大毕业,没有好的教育和足够的家庭支持是供不出来的。有人还举过一个例子,严耕望出生于1916年、何炳棣1917年、黄仁宇1918年、何兆武1921年,四个人都是前后脚接受的大学教育,都成名成家,是民国教育出来的精英,这其中何炳棣的父亲曾在北洋政府任职,是天津的一个法官;黄仁宇的父亲曾为同盟会元老,后退出政治,但在国民党内依然保有一些关系;何兆武的父亲说过了;只有严耕望出身农村,但也接受了比较良好的基础教育。能给出的信息都在这里了,来总结一下民国时“高考”的基本特征:一、范围小。1939年全国才二万考生,虽然有战争的影响,但数量也实在是少得可怜。1943年的西南联大,1947年的国立重庆大学,都是一流大学,录取率居然分别达到了20%和8%,报考人数并不多,不然就是如今公考热门职位的1:3000了。二、能接受良好的初中级教育的人数就很有限,所以竞争并不十分激烈。何兆武所在的那个班,考中西南联大的就有好多,而当时一起撤退到马鞍山读书的学生一共才有多少,几乎到了读完高中就有学上的程度,何况民国的免试入学比例出奇的高。三、教育水平地区差异极大。何兆武先生回忆,1936年的暑假,他遇到语文老师,老师不无感慨的跟他说,当年北大录取二百人,光北京地区就报名了四千人。请注意1939年的全国高考人数,想象一下北京孩子当年享受的是怎样的教育。总之,这样就可以形成对民国“高考”的一个大致印象,这是一种萌芽阶段,还在摸索,涉及范围较小,不是人人都参与得起的一种现代精英式高等教育入学考试,能跳过这道龙门的,人数并不多,水平也不见得有多高。1939年,中华民国人口超过五亿,只有两万多高考考生,这是什么概念。民国免试入学比例又高,15%,先修班还有50%几率免试入学,闻一多大笔一挥,特招几个学生,完全符合当时的制度。问题来了,那么羡慕这种特招制度的话,请先设想一下,自己回到民国,有多大几率能成为茫茫人海中的那两万分之一。如今呢?人口飙升,初高中生人数、高考人数、专科本科入学人数飙升得更快吧?教育是不是得到极大普及?大学生还稀罕吗?硕士毕业还叫事儿吗?试想,在这种情况下,大笔一挥特招几个学生,会不会被亿万家长指着鼻子骂:“你以为你是闻一多就了不起吗?教育腐败!我要告教育部!”制度各有各的好,各有各的坏,羡慕民国的特招,就得忍受民国高考制度的那狭窄的覆盖范围,想享受现在教育制度的普及,就别做鼓励学生培养个性、特招名额落自己头上的美梦了。从古至今,在中国的绘画史上,涌现了许多彪炳千秋的大师级画家,他们对中国绘画艺术的发展,起到了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作用,也为时间绘画的发展起到了深远的影响。古代的,毛延寿、吴道子、张择端、赵孟頫、唐寅、八大山人、石涛、郑板桥……现代的,任伯年、吴昌硕、齐白石、徐悲鸿、张大千、刘海粟、吴作人、李可染……这些伟大的画家,能够闻名于世,最主要的是他们在某一绘画领域,取得了突出的成就。他们的成名,是靠许多年的刻苦努力换来的。这些真正大师级的书画家,即使成名了,也仍然深沉内敛,谦逊随和,不断学习进取,这是大师的风范,也是做人的风范!他们在艺术方面令人佩服,在做人方面令人景仰。然而,近年来,在书画界一股浮躁虚夸之风甚嚣尘上,真是画院多如牛毛,“大师”满天飞。打开网络,更有“乱花渐欲迷人眼”的感觉,……大师,猫王、虾王、花王、鱼王、牡丹王、……第一人、……第一才子,……邮票……有时,一个书画群里,就活跃着好几十个“大师”,可一看他们的作品,则大跌眼镜,名不符实。还有一些杂耍式的所谓大师,到处招摇撞骗,胡涂乱抹,糟蹋艺术,让人腾起一股想揍他们一顿的冲动!书画是高档艺术品,无论你有没有门派,有没有名号,都要凭真本事!拿玩意儿说话!顺应某些人的需要,有些机构,网络,也正在利用书画家们的虚荣心,搞出五花八门的各种评选!几乎每天都接到拉票的邀请,……最佳品牌,……最具影响力,……领军人物,人民艺术家……,两会指定艺术家……我们回头看看那些伟大的书画艺术大师,他们的名声,哪个是靠吹出来的,哪个是靠拉票拉出来的呢?你拉出个人民满意的艺术家头衔,就真的是艺术家了吗?别人信吗?你自己信吗?我认为,要真正成为人民满意的艺术家,首先,要让自己的艺术亲民,要雅俗共赏,而不是少数人孤芳自赏的怪胎。其次,要学习和继承老一代艺术家爱国的热忱,做人的风范和做事的态度;第三,要把功夫用到技艺的提高上,而不是走捷径,浪得虚名!你成还是不成,要拿玩意说话,而不是靠牌子,名号或祖上的阴功。时代为我们书画家提供了自由发展的无限空间,我们要不断从传统绘画中汲取精华,在实践中吸收养分,努力提高书画技艺和做人的风范!也希望书画界能出几个真正大师级画家!【原创】 当代书坛巨匠沈鹏卢秀辉阮元南北书派论一出,又燃起了新字体演变的雄心。康有为如此想,于右任如此为的。事实是,那都是书法梦了。帖学的自成一系,有延续、有发展,重要的是无数人在践行他。北碑一出,还是以帖学的基础玩它,不能从技术到演变自成一体,就很难和帖学相抗行。从审美上,帖学的俊雅、流畅,北碑的率性、活泼,让人都向往之。无数人不忍弃,于是,出现了一个新的玩法,碑帖结合。要想碑帖结合,仅是想想,显然是不够的,要实践之,实践后,要让人品阅出碑帖结合的味道,需要有艺术者、有学问者、有思想者的人,方能为之。这样的时刻,谁都在找,谁都在等,谁都想做。当代书法灵魂式的人物出现了,沈鹏! 沈鹏先生是中国当代书法的灵魂式的代表人物。我在这里,不用“代表人物之一”的原因很简单,灵魂式的人物是唯一的。灵魂式人物的出现,是代表无数人的梦想,无数人的梦想才能汇聚成一个事业、一个时代。中国当代书法,沈鹏作为灵魂式的人物,他必然代表了无数人的梦想、无数人的追求、无数人的对时代的共建。对于沈鹏来说,他自己不会、也不能成为代表当代书法的代表人物。但是,事业的要求、时代的要求,是不会让个体做主的,个体在其中所起的作用是很渺小的,只有事业、时代的大浪,才能推着沈鹏这样的人物向前走。而沈鹏所能做的是,锤炼自己、积极求索,与时代共同进步、与时代共展风貌。沈鹏与康有为、于右任不一样。他没有政治作为读书、艺术创作的背景,他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纯碎的中国式文人。他年轻时,就有幸在中国最重要的艺术专业机构工作,以使他能够自始至现在,都处于学术的前沿、艺术的前沿、思想的前沿、创作的前沿,来考虑书法、艺术、学术问题。这一点,是相当难能可贵的。沈鹏是中国当代书法的领导者。他在任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期间,力主制定了《中国书法发展纲要》。这个《纲要》是当下、及未来若干年的书法发展的一部纲领性文献,其意义不但是中国书法史的进程中,唯一的一部指导性的发展纲要,还对书法的本质、以及与时代共同发展的规律进行了学术性的预测,沈鹏的这种高屋建瓴的前瞻性,无愧于他作为当代书法领导者的地位。和康有为比,康有为的书法地位让当时的中国唯其马首是瞻。但是,作为书坛的领导者,他利用他的影响力做的只是以个人的喜好,扬碑抑帖。和于右任比,于右任作为执政党国民政府的大佬,他做的就是促进标准草书。康、于两君子,与沈鹏在书法发展的思考上,出现了很大的差距。沈鹏是中国当代书法的思想者。沈鹏在艺术上提到了很多的新主张,其中,在创作上他提出了原创性的要求,是对当下书法发展下的一剂猛药。书法发展到了今天,因为展览体制的需求,加上学术能力的限制,人们对风格张扬的原创性持谨慎的态度。艺术的生命力就在于原创,当艺术的原创性得不到群体的认同,在书法复兴的道路上,前贤的制高点会离当代越来越高,这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这不但是对内容原创的要求,还是对书法创作原创的要求,书法家不是复制前人,而是开创自我。书法家是书法艺术家,艺术家必须要有担当,艺术家必须要有自己的语言。唯其独立,才能见艺术家的学识、修为、思想。对于书法来讲,思想性的东西太重要了,书法不像美术那样,能五湖四海的做比较学研究,书法是纯民族性的东西,外来文化对其形不成大的冲击,外来文化的作用,大多表现在对理论的研究上被套用。所以,书法的研究比对于美术,在思想上走的不是太远,沈鹏这样的书法思想者,在中国书法发展时期,对书法问题的全面的思考,更显其珍贵。沈鹏是中国当代书法的实践家。他的实践:一、原创性。沈鹏在前人的基础上,比康有为、于右任走的远。同样是立志于书法,康有为是改良,于右任是不彻底的革命,沈鹏在书法创作上完成了凤凰涅槃,而且,沈鹏是自觉的完成了碑帖结合,在技法上独迈今人。二、人书俱新。我不知道在书法的审美上,为什么要用人书俱老?人书俱老,还有另外一个层面的意思,就是在技法上、个人风格上更趋于稳定、老到。这样的稳定、老到,对于一个普通的书法家来说,弥足珍贵,但是,对于沈鹏来说,这些是末技。艺术的创作,唯有常新,才是艺术创作的积极面,而沈鹏的创作就是这样的,他的创作并不是千篇一面,而是每于机锋中自出新意,令人有不思到处,书有新意,人也未有老意,而是以常新的创作彰显鲜活的生命力。三、雅俗共赏。艺术肯定是小众的,这是由艺术的格局所决定的,高雅的艺术注定不能流行。但是,高雅的艺术也能引起雅俗共赏。王右军的兰亭帖深入人心,在中国,是真正的雅俗共赏。把高雅写成雅俗共赏是件非常了不得的事,所谓高书不入俗人眼,除了创作者的自负,也有欺世的一面。当然,不排除个性化的东西小众化。也有当时不为同时代的人所了解,而为后世倾倒的,这是个案化问题。在中国,沈鹏是难得的雅俗共赏的艺术家。就像中国的小提琴曲《梁祝》,不但在中国雅俗共赏,在世界上也是雅俗共赏。能雅俗共赏的必是极高雅的艺术,能得到大众的内心的共鸣,这是多么幸福的事。四、书卷气。书法艺术的小情趣常表现在小作品的创作上,而巨幅大幛,写出书卷气这样的情趣,是极难的事,这不是功力问题,其眼界的高远已经很让人折服了,而沈鹏常常作这样的创作。小字当作大字看,有书卷气,了不得。而大字当作小字看,更了不起。大字的谋局是不一样的,大字往往以大摄人,以霸悍取胜,而把大变成小的,让人看了后,还能摄人,还能见书卷气,那更了不得。五、碑帖结合。由于康有为的狭隘,他拒绝了走碑帖结合的路,虽然,他在实践过程中,还是堕入到了用帖法写碑,但是,由于他对帖学的拒绝,所以,他在北碑草、行上,没有能够走的更远些。这一点,于右任是看出来了,所以他在北碑的行、草上走的比康有为远。沈鹏则更远,其原因就在于沈鹏是兼容碑帖,用他自己的话说,“碑与帖,不应相互排斥各自禁锢,而应当融合互补”。六、写出了信仰。信仰,是没有利害的,信仰只有奉献,信仰只有用心。没有奉献,就与信仰无关。没有用心,也与信仰无关。沈鹏的创作,没有了名利的左右,没有了技法的约束,没有了旁骛,对书法的使命感,就是他的信仰。他是在用信仰写,写到了艺术的心境,写出了时代的气息。沈鹏是中国当代书法的诗人。中国古贤中,以诗人而为书法家、学问家、政治家的比比皆是。现代人的知识结构越来越复杂于前人,社会成了强大的机器,在强大的组合式的社会面前,许多学问的事,做了精细的分工。书法家已经成为了纯粹的书法人。诗人也成了独立的行当。在当代,能以诗行,并结合于书法创作的,不但是有前人之风,更是凤毛麟角鲜见了。沈鹏立志于此,一是兴趣使然, 二是其私下定有力挽书法家文化颓势的意思,前不久的《霞客行》自作诗文展轰动了全国。
我知道随朝的匠师李春,他在今天的河北赵县建了一座桥,名为安济桥,是一座跨洨河的石拱桥,是世界上现存年代最久远,跨度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单孔坦弧敞肩石拱桥。
我知道随朝的匠师李春,他在今天的河北赵县建了一座桥,名为安济桥,是一座跨洨河的石拱桥,是世界上现存年代最久远,跨度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单孔坦弧敞肩石拱桥。公平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不能光看见好处,看不见坏处。倒回到那个时代,看一下当年的大学入学考试是个什么样子,就明白我的意思了。何兆武先生是1939年考入西南联合大学,1946年离开,在《上学记》一书中记录了自己“高考”的经历,可以作为参考。据他回忆。当时考大学、考中学,都是各个学校分开考,每人选定几所学校,就去参加相应的考试,每个学校要求不一样,有的考这几门,有的考那几门。1938年就变成了统考(这一年国民政府教育部设立了全国统一招生委员会),抗战全面爆发后,又变成了“联合招生”、“委托招生”,就是划分考区,考区内统一组织同样的入学考试,并设定一家学校负责牵头,各考区自主命题,但录取人数需要教育部核准。何兆武先生参加的是贵阳考区的考试,当年贵阳考区的第一名是许少鸿,他是贵阳考区的第二名,西南联大本系的第四名。当年西南联大的报考人数和录取人数他没有写,只能从别的史料中推算。1939年,全国考生共有两万零六人,录取率不足10%。因为地域分布太广,阅卷不易,所以采用了分区阅卷的方式,这种方法用了两年,1941年开始变成了分考区考试。水力发电学家、工程教育家施熙灿是我是1943年夏报考西南联大工学院的,报考人数与录取人数的比例为5:1,施先生感慨:“西南联大的入学门槛真高”。1947年,国立重庆大学共有5388人报考,录取人数只有434人,录取比例只有8%。这些材料说明,在民国时,参加高考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参加人数并不多。这主要是因为以下几个原因:划分考区,考生就得自己背着行李,带着盘缠去赶考,没钱当然不行,还得受过良好的初高中教育,不然也不可能考中,而初高中教育也在摸索阶段,所以经常发生变化,今天这个老师提倡文言文,明天那个老师又全面教学白话文,常有的事。何兆武先生提到,当年他们班的学生文言文水平都很差,而那一年上海交通大学的语文题非常难,因为上交的国文是请了清末的老先生来教,出的作文题就是“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论”。他说他“连题目都看不懂,要是这个题目给我作文的话,肯定得零分。”还好他考的是西南联大,考上海交大岂非歇菜?这种坑不去考不知道,当然也增加了录取的难度。何兆武受过很好的初高中教育,他是北京人,十六岁离开北京,撤退到马鞍山继续读书。也有家学,父亲是搞技术出身,当时属于紧缺人才,一家人在北京的生活虽不富裕但也足够舒适,他的两个姐姐、一个妹妹,都是西南联大毕业,没有好的教育和足够的家庭支持是供不出来的。有人还举过一个例子,严耕望出生于1916年、何炳棣1917年、黄仁宇1918年、何兆武1921年,四个人都是前后脚接受的大学教育,都成名成家,是民国教育出来的精英,这其中何炳棣的父亲曾在北洋政府任职,是天津的一个法官;黄仁宇的父亲曾为同盟会元老,后退出政治,但在国民党内依然保有一些关系;何兆武的父亲说过了;只有严耕望出身农村,但也接受了比较良好的基础教育。能给出的信息都在这里了,来总结一下民国时“高考”的基本特征:一、范围小。1939年全国才二万考生,虽然有战争的影响,但数量也实在是少得可怜。1943年的西南联大,1947年的国立重庆大学,都是一流大学,录取率居然分别达到了20%和8%,报考人数并不多,不然就是如今公考热门职位的1:3000了。二、能接受良好的初中级教育的人数就很有限,所以竞争并不十分激烈。何兆武所在的那个班,考中西南联大的就有好多,而当时一起撤退到马鞍山读书的学生一共才有多少,几乎到了读完高中就有学上的程度,何况民国的免试入学比例出奇的高。三、教育水平地区差异极大。何兆武先生回忆,1936年的暑假,他遇到语文老师,老师不无感慨的跟他说,当年北大录取二百人,光北京地区就报名了四千人。请注意1939年的全国高考人数,想象一下北京孩子当年享受的是怎样的教育。总之,这样就可以形成对民国“高考”的一个大致印象,这是一种萌芽阶段,还在摸索,涉及范围较小,不是人人都参与得起的一种现代精英式高等教育入学考试,能跳过这道龙门的,人数并不多,水平也不见得有多高。1939年,中华民国人口超过五亿,只有两万多高考考生,这是什么概念。民国免试入学比例又高,15%,先修班还有50%几率免试入学,闻一多大笔一挥,特招几个学生,完全符合当时的制度。问题来了,那么羡慕这种特招制度的话,请先设想一下,自己回到民国,有多大几率能成为茫茫人海中的那两万分之一。如今呢?人口飙升,初高中生人数、高考人数、专科本科入学人数飙升得更快吧?教育是不是得到极大普及?大学生还稀罕吗?硕士毕业还叫事儿吗?试想,在这种情况下,大笔一挥特招几个学生,会不会被亿万家长指着鼻子骂:“你以为你是闻一多就了不起吗?教育腐败!我要告教育部!”制度各有各的好,各有各的坏,羡慕民国的特招,就得忍受民国高考制度的那狭窄的覆盖范围,想享受现在教育制度的普及,就别做鼓励学生培养个性、特招名额落自己头上的美梦了。
我知道随朝的匠师李春,他在今天的河北赵县建了一座桥,名为安济桥,是一座跨洨河的石拱桥,是世界上现存年代最久远,跨度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单孔坦弧敞肩石拱桥。公平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不能光看见好处,看不见坏处。倒回到那个时代,看一下当年的大学入学考试是个什么样子,就明白我的意思了。何兆武先生是1939年考入西南联合大学,1946年离开,在《上学记》一书中记录了自己“高考”的经历,可以作为参考。据他回忆。当时考大学、考中学,都是各个学校分开考,每人选定几所学校,就去参加相应的考试,每个学校要求不一样,有的考这几门,有的考那几门。1938年就变成了统考(这一年国民政府教育部设立了全国统一招生委员会),抗战全面爆发后,又变成了“联合招生”、“委托招生”,就是划分考区,考区内统一组织同样的入学考试,并设定一家学校负责牵头,各考区自主命题,但录取人数需要教育部核准。何兆武先生参加的是贵阳考区的考试,当年贵阳考区的第一名是许少鸿,他是贵阳考区的第二名,西南联大本系的第四名。当年西南联大的报考人数和录取人数他没有写,只能从别的史料中推算。1939年,全国考生共有两万零六人,录取率不足10%。因为地域分布太广,阅卷不易,所以采用了分区阅卷的方式,这种方法用了两年,1941年开始变成了分考区考试。水力发电学家、工程教育家施熙灿是我是1943年夏报考西南联大工学院的,报考人数与录取人数的比例为5:1,施先生感慨:“西南联大的入学门槛真高”。1947年,国立重庆大学共有5388人报考,录取人数只有434人,录取比例只有8%。这些材料说明,在民国时,参加高考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参加人数并不多。这主要是因为以下几个原因:划分考区,考生就得自己背着行李,带着盘缠去赶考,没钱当然不行,还得受过良好的初高中教育,不然也不可能考中,而初高中教育也在摸索阶段,所以经常发生变化,今天这个老师提倡文言文,明天那个老师又全面教学白话文,常有的事。何兆武先生提到,当年他们班的学生文言文水平都很差,而那一年上海交通大学的语文题非常难,因为上交的国文是请了清末的老先生来教,出的作文题就是“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论”。他说他“连题目都看不懂,要是这个题目给我作文的话,肯定得零分。”还好他考的是西南联大,考上海交大岂非歇菜?这种坑不去考不知道,当然也增加了录取的难度。何兆武受过很好的初高中教育,他是北京人,十六岁离开北京,撤退到马鞍山继续读书。也有家学,父亲是搞技术出身,当时属于紧缺人才,一家人在北京的生活虽不富裕但也足够舒适,他的两个姐姐、一个妹妹,都是西南联大毕业,没有好的教育和足够的家庭支持是供不出来的。有人还举过一个例子,严耕望出生于1916年、何炳棣1917年、黄仁宇1918年、何兆武1921年,四个人都是前后脚接受的大学教育,都成名成家,是民国教育出来的精英,这其中何炳棣的父亲曾在北洋政府任职,是天津的一个法官;黄仁宇的父亲曾为同盟会元老,后退出政治,但在国民党内依然保有一些关系;何兆武的父亲说过了;只有严耕望出身农村,但也接受了比较良好的基础教育。能给出的信息都在这里了,来总结一下民国时“高考”的基本特征:一、范围小。1939年全国才二万考生,虽然有战争的影响,但数量也实在是少得可怜。1943年的西南联大,1947年的国立重庆大学,都是一流大学,录取率居然分别达到了20%和8%,报考人数并不多,不然就是如今公考热门职位的1:3000了。二、能接受良好的初中级教育的人数就很有限,所以竞争并不十分激烈。何兆武所在的那个班,考中西南联大的就有好多,而当时一起撤退到马鞍山读书的学生一共才有多少,几乎到了读完高中就有学上的程度,何况民国的免试入学比例出奇的高。三、教育水平地区差异极大。何兆武先生回忆,1936年的暑假,他遇到语文老师,老师不无感慨的跟他说,当年北大录取二百人,光北京地区就报名了四千人。请注意1939年的全国高考人数,想象一下北京孩子当年享受的是怎样的教育。总之,这样就可以形成对民国“高考”的一个大致印象,这是一种萌芽阶段,还在摸索,涉及范围较小,不是人人都参与得起的一种现代精英式高等教育入学考试,能跳过这道龙门的,人数并不多,水平也不见得有多高。1939年,中华民国人口超过五亿,只有两万多高考考生,这是什么概念。民国免试入学比例又高,15%,先修班还有50%几率免试入学,闻一多大笔一挥,特招几个学生,完全符合当时的制度。问题来了,那么羡慕这种特招制度的话,请先设想一下,自己回到民国,有多大几率能成为茫茫人海中的那两万分之一。如今呢?人口飙升,初高中生人数、高考人数、专科本科入学人数飙升得更快吧?教育是不是得到极大普及?大学生还稀罕吗?硕士毕业还叫事儿吗?试想,在这种情况下,大笔一挥特招几个学生,会不会被亿万家长指着鼻子骂:“你以为你是闻一多就了不起吗?教育腐败!我要告教育部!”制度各有各的好,各有各的坏,羡慕民国的特招,就得忍受民国高考制度的那狭窄的覆盖范围,想享受现在教育制度的普及,就别做鼓励学生培养个性、特招名额落自己头上的美梦了。从古至今,在中国的绘画史上,涌现了许多彪炳千秋的大师级画家,他们对中国绘画艺术的发展,起到了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作用,也为时间绘画的发展起到了深远的影响。古代的,毛延寿、吴道子、张择端、赵孟頫、唐寅、八大山人、石涛、郑板桥……现代的,任伯年、吴昌硕、齐白石、徐悲鸿、张大千、刘海粟、吴作人、李可染……这些伟大的画家,能够闻名于世,最主要的是他们在某一绘画领域,取得了突出的成就。他们的成名,是靠许多年的刻苦努力换来的。这些真正大师级的书画家,即使成名了,也仍然深沉内敛,谦逊随和,不断学习进取,这是大师的风范,也是做人的风范!他们在艺术方面令人佩服,在做人方面令人景仰。然而,近年来,在书画界一股浮躁虚夸之风甚嚣尘上,真是画院多如牛毛,“大师”满天飞。打开网络,更有“乱花渐欲迷人眼”的感觉,……大师,猫王、虾王、花王、鱼王、牡丹王、……第一人、……第一才子,……邮票……有时,一个书画群里,就活跃着好几十个“大师”,可一看他们的作品,则大跌眼镜,名不符实。还有一些杂耍式的所谓大师,到处招摇撞骗,胡涂乱抹,糟蹋艺术,让人腾起一股想揍他们一顿的冲动!书画是高档艺术品,无论你有没有门派,有没有名号,都要凭真本事!拿玩意儿说话!顺应某些人的需要,有些机构,网络,也正在利用书画家们的虚荣心,搞出五花八门的各种评选!几乎每天都接到拉票的邀请,……最佳品牌,……最具影响力,……领军人物,人民艺术家……,两会指定艺术家……我们回头看看那些伟大的书画艺术大师,他们的名声,哪个是靠吹出来的,哪个是靠拉票拉出来的呢?你拉出个人民满意的艺术家头衔,就真的是艺术家了吗?别人信吗?你自己信吗?我认为,要真正成为人民满意的艺术家,首先,要让自己的艺术亲民,要雅俗共赏,而不是少数人孤芳自赏的怪胎。其次,要学习和继承老一代艺术家爱国的热忱,做人的风范和做事的态度;第三,要把功夫用到技艺的提高上,而不是走捷径,浪得虚名!你成还是不成,要拿玩意说话,而不是靠牌子,名号或祖上的阴功。时代为我们书画家提供了自由发展的无限空间,我们要不断从传统绘画中汲取精华,在实践中吸收养分,努力提高书画技艺和做人的风范!也希望书画界能出几个真正大师级画家!
我知道随朝的匠师李春,他在今天的河北赵县建了一座桥,名为安济桥,是一座跨洨河的石拱桥,是世界上现存年代最久远,跨度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单孔坦弧敞肩石拱桥。公平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不能光看见好处,看不见坏处。倒回到那个时代,看一下当年的大学入学考试是个什么样子,就明白我的意思了。何兆武先生是1939年考入西南联合大学,1946年离开,在《上学记》一书中记录了自己“高考”的经历,可以作为参考。据他回忆。当时考大学、考中学,都是各个学校分开考,每人选定几所学校,就去参加相应的考试,每个学校要求不一样,有的考这几门,有的考那几门。1938年就变成了统考(这一年国民政府教育部设立了全国统一招生委员会),抗战全面爆发后,又变成了“联合招生”、“委托招生”,就是划分考区,考区内统一组织同样的入学考试,并设定一家学校负责牵头,各考区自主命题,但录取人数需要教育部核准。何兆武先生参加的是贵阳考区的考试,当年贵阳考区的第一名是许少鸿,他是贵阳考区的第二名,西南联大本系的第四名。当年西南联大的报考人数和录取人数他没有写,只能从别的史料中推算。1939年,全国考生共有两万零六人,录取率不足10%。因为地域分布太广,阅卷不易,所以采用了分区阅卷的方式,这种方法用了两年,1941年开始变成了分考区考试。水力发电学家、工程教育家施熙灿是我是1943年夏报考西南联大工学院的,报考人数与录取人数的比例为5:1,施先生感慨:“西南联大的入学门槛真高”。1947年,国立重庆大学共有5388人报考,录取人数只有434人,录取比例只有8%。这些材料说明,在民国时,参加高考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参加人数并不多。这主要是因为以下几个原因:划分考区,考生就得自己背着行李,带着盘缠去赶考,没钱当然不行,还得受过良好的初高中教育,不然也不可能考中,而初高中教育也在摸索阶段,所以经常发生变化,今天这个老师提倡文言文,明天那个老师又全面教学白话文,常有的事。何兆武先生提到,当年他们班的学生文言文水平都很差,而那一年上海交通大学的语文题非常难,因为上交的国文是请了清末的老先生来教,出的作文题就是“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论”。他说他“连题目都看不懂,要是这个题目给我作文的话,肯定得零分。”还好他考的是西南联大,考上海交大岂非歇菜?这种坑不去考不知道,当然也增加了录取的难度。何兆武受过很好的初高中教育,他是北京人,十六岁离开北京,撤退到马鞍山继续读书。也有家学,父亲是搞技术出身,当时属于紧缺人才,一家人在北京的生活虽不富裕但也足够舒适,他的两个姐姐、一个妹妹,都是西南联大毕业,没有好的教育和足够的家庭支持是供不出来的。有人还举过一个例子,严耕望出生于1916年、何炳棣1917年、黄仁宇1918年、何兆武1921年,四个人都是前后脚接受的大学教育,都成名成家,是民国教育出来的精英,这其中何炳棣的父亲曾在北洋政府任职,是天津的一个法官;黄仁宇的父亲曾为同盟会元老,后退出政治,但在国民党内依然保有一些关系;何兆武的父亲说过了;只有严耕望出身农村,但也接受了比较良好的基础教育。能给出的信息都在这里了,来总结一下民国时“高考”的基本特征:一、范围小。1939年全国才二万考生,虽然有战争的影响,但数量也实在是少得可怜。1943年的西南联大,1947年的国立重庆大学,都是一流大学,录取率居然分别达到了20%和8%,报考人数并不多,不然就是如今公考热门职位的1:3000了。二、能接受良好的初中级教育的人数就很有限,所以竞争并不十分激烈。何兆武所在的那个班,考中西南联大的就有好多,而当时一起撤退到马鞍山读书的学生一共才有多少,几乎到了读完高中就有学上的程度,何况民国的免试入学比例出奇的高。三、教育水平地区差异极大。何兆武先生回忆,1936年的暑假,他遇到语文老师,老师不无感慨的跟他说,当年北大录取二百人,光北京地区就报名了四千人。请注意1939年的全国高考人数,想象一下北京孩子当年享受的是怎样的教育。总之,这样就可以形成对民国“高考”的一个大致印象,这是一种萌芽阶段,还在摸索,涉及范围较小,不是人人都参与得起的一种现代精英式高等教育入学考试,能跳过这道龙门的,人数并不多,水平也不见得有多高。1939年,中华民国人口超过五亿,只有两万多高考考生,这是什么概念。民国免试入学比例又高,15%,先修班还有50%几率免试入学,闻一多大笔一挥,特招几个学生,完全符合当时的制度。问题来了,那么羡慕这种特招制度的话,请先设想一下,自己回到民国,有多大几率能成为茫茫人海中的那两万分之一。如今呢?人口飙升,初高中生人数、高考人数、专科本科入学人数飙升得更快吧?教育是不是得到极大普及?大学生还稀罕吗?硕士毕业还叫事儿吗?试想,在这种情况下,大笔一挥特招几个学生,会不会被亿万家长指着鼻子骂:“你以为你是闻一多就了不起吗?教育腐败!我要告教育部!”制度各有各的好,各有各的坏,羡慕民国的特招,就得忍受民国高考制度的那狭窄的覆盖范围,想享受现在教育制度的普及,就别做鼓励学生培养个性、特招名额落自己头上的美梦了。从古至今,在中国的绘画史上,涌现了许多彪炳千秋的大师级画家,他们对中国绘画艺术的发展,起到了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作用,也为时间绘画的发展起到了深远的影响。古代的,毛延寿、吴道子、张择端、赵孟頫、唐寅、八大山人、石涛、郑板桥……现代的,任伯年、吴昌硕、齐白石、徐悲鸿、张大千、刘海粟、吴作人、李可染……这些伟大的画家,能够闻名于世,最主要的是他们在某一绘画领域,取得了突出的成就。他们的成名,是靠许多年的刻苦努力换来的。这些真正大师级的书画家,即使成名了,也仍然深沉内敛,谦逊随和,不断学习进取,这是大师的风范,也是做人的风范!他们在艺术方面令人佩服,在做人方面令人景仰。然而,近年来,在书画界一股浮躁虚夸之风甚嚣尘上,真是画院多如牛毛,“大师”满天飞。打开网络,更有“乱花渐欲迷人眼”的感觉,……大师,猫王、虾王、花王、鱼王、牡丹王、……第一人、……第一才子,……邮票……有时,一个书画群里,就活跃着好几十个“大师”,可一看他们的作品,则大跌眼镜,名不符实。还有一些杂耍式的所谓大师,到处招摇撞骗,胡涂乱抹,糟蹋艺术,让人腾起一股想揍他们一顿的冲动!书画是高档艺术品,无论你有没有门派,有没有名号,都要凭真本事!拿玩意儿说话!顺应某些人的需要,有些机构,网络,也正在利用书画家们的虚荣心,搞出五花八门的各种评选!几乎每天都接到拉票的邀请,……最佳品牌,……最具影响力,……领军人物,人民艺术家……,两会指定艺术家……我们回头看看那些伟大的书画艺术大师,他们的名声,哪个是靠吹出来的,哪个是靠拉票拉出来的呢?你拉出个人民满意的艺术家头衔,就真的是艺术家了吗?别人信吗?你自己信吗?我认为,要真正成为人民满意的艺术家,首先,要让自己的艺术亲民,要雅俗共赏,而不是少数人孤芳自赏的怪胎。其次,要学习和继承老一代艺术家爱国的热忱,做人的风范和做事的态度;第三,要把功夫用到技艺的提高上,而不是走捷径,浪得虚名!你成还是不成,要拿玩意说话,而不是靠牌子,名号或祖上的阴功。时代为我们书画家提供了自由发展的无限空间,我们要不断从传统绘画中汲取精华,在实践中吸收养分,努力提高书画技艺和做人的风范!也希望书画界能出几个真正大师级画家!【原创】 当代书坛巨匠沈鹏卢秀辉阮元南北书派论一出,又燃起了新字体演变的雄心。康有为如此想,于右任如此为的。事实是,那都是书法梦了。帖学的自成一系,有延续、有发展,重要的是无数人在践行他。北碑一出,还是以帖学的基础玩它,不能从技术到演变自成一体,就很难和帖学相抗行。从审美上,帖学的俊雅、流畅,北碑的率性、活泼,让人都向往之。无数人不忍弃,于是,出现了一个新的玩法,碑帖结合。要想碑帖结合,仅是想想,显然是不够的,要实践之,实践后,要让人品阅出碑帖结合的味道,需要有艺术者、有学问者、有思想者的人,方能为之。这样的时刻,谁都在找,谁都在等,谁都想做。当代书法灵魂式的人物出现了,沈鹏! 沈鹏先生是中国当代书法的灵魂式的代表人物。我在这里,不用“代表人物之一”的原因很简单,灵魂式的人物是唯一的。灵魂式人物的出现,是代表无数人的梦想,无数人的梦想才能汇聚成一个事业、一个时代。中国当代书法,沈鹏作为灵魂式的人物,他必然代表了无数人的梦想、无数人的追求、无数人的对时代的共建。对于沈鹏来说,他自己不会、也不能成为代表当代书法的代表人物。但是,事业的要求、时代的要求,是不会让个体做主的,个体在其中所起的作用是很渺小的,只有事业、时代的大浪,才能推着沈鹏这样的人物向前走。而沈鹏所能做的是,锤炼自己、积极求索,与时代共同进步、与时代共展风貌。沈鹏与康有为、于右任不一样。他没有政治作为读书、艺术创作的背景,他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纯碎的中国式文人。他年轻时,就有幸在中国最重要的艺术专业机构工作,以使他能够自始至现在,都处于学术的前沿、艺术的前沿、思想的前沿、创作的前沿,来考虑书法、艺术、学术问题。这一点,是相当难能可贵的。沈鹏是中国当代书法的领导者。他在任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期间,力主制定了《中国书法发展纲要》。这个《纲要》是当下、及未来若干年的书法发展的一部纲领性文献,其意义不但是中国书法史的进程中,唯一的一部指导性的发展纲要,还对书法的本质、以及与时代共同发展的规律进行了学术性的预测,沈鹏的这种高屋建瓴的前瞻性,无愧于他作为当代书法领导者的地位。和康有为比,康有为的书法地位让当时的中国唯其马首是瞻。但是,作为书坛的领导者,他利用他的影响力做的只是以个人的喜好,扬碑抑帖。和于右任比,于右任作为执政党国民政府的大佬,他做的就是促进标准草书。康、于两君子,与沈鹏在书法发展的思考上,出现了很大的差距。沈鹏是中国当代书法的思想者。沈鹏在艺术上提到了很多的新主张,其中,在创作上他提出了原创性的要求,是对当下书法发展下的一剂猛药。书法发展到了今天,因为展览体制的需求,加上学术能力的限制,人们对风格张扬的原创性持谨慎的态度。艺术的生命力就在于原创,当艺术的原创性得不到群体的认同,在书法复兴的道路上,前贤的制高点会离当代越来越高,这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这不但是对内容原创的要求,还是对书法创作原创的要求,书法家不是复制前人,而是开创自我。书法家是书法艺术家,艺术家必须要有担当,艺术家必须要有自己的语言。唯其独立,才能见艺术家的学识、修为、思想。对于书法来讲,思想性的东西太重要了,书法不像美术那样,能五湖四海的做比较学研究,书法是纯民族性的东西,外来文化对其形不成大的冲击,外来文化的作用,大多表现在对理论的研究上被套用。所以,书法的研究比对于美术,在思想上走的不是太远,沈鹏这样的书法思想者,在中国书法发展时期,对书法问题的全面的思考,更显其珍贵。沈鹏是中国当代书法的实践家。他的实践:一、原创性。沈鹏在前人的基础上,比康有为、于右任走的远。同样是立志于书法,康有为是改良,于右任是不彻底的革命,沈鹏在书法创作上完成了凤凰涅槃,而且,沈鹏是自觉的完成了碑帖结合,在技法上独迈今人。二、人书俱新。我不知道在书法的审美上,为什么要用人书俱老?人书俱老,还有另外一个层面的意思,就是在技法上、个人风格上更趋于稳定、老到。这样的稳定、老到,对于一个普通的书法家来说,弥足珍贵,但是,对于沈鹏来说,这些是末技。艺术的创作,唯有常新,才是艺术创作的积极面,而沈鹏的创作就是这样的,他的创作并不是千篇一面,而是每于机锋中自出新意,令人有不思到处,书有新意,人也未有老意,而是以常新的创作彰显鲜活的生命力。三、雅俗共赏。艺术肯定是小众的,这是由艺术的格局所决定的,高雅的艺术注定不能流行。但是,高雅的艺术也能引起雅俗共赏。王右军的兰亭帖深入人心,在中国,是真正的雅俗共赏。把高雅写成雅俗共赏是件非常了不得的事,所谓高书不入俗人眼,除了创作者的自负,也有欺世的一面。当然,不排除个性化的东西小众化。也有当时不为同时代的人所了解,而为后世倾倒的,这是个案化问题。在中国,沈鹏是难得的雅俗共赏的艺术家。就像中国的小提琴曲《梁祝》,不但在中国雅俗共赏,在世界上也是雅俗共赏。能雅俗共赏的必是极高雅的艺术,能得到大众的内心的共鸣,这是多么幸福的事。四、书卷气。书法艺术的小情趣常表现在小作品的创作上,而巨幅大幛,写出书卷气这样的情趣,是极难的事,这不是功力问题,其眼界的高远已经很让人折服了,而沈鹏常常作这样的创作。小字当作大字看,有书卷气,了不得。而大字当作小字看,更了不起。大字的谋局是不一样的,大字往往以大摄人,以霸悍取胜,而把大变成小的,让人看了后,还能摄人,还能见书卷气,那更了不得。五、碑帖结合。由于康有为的狭隘,他拒绝了走碑帖结合的路,虽然,他在实践过程中,还是堕入到了用帖法写碑,但是,由于他对帖学的拒绝,所以,他在北碑草、行上,没有能够走的更远些。这一点,于右任是看出来了,所以他在北碑的行、草上走的比康有为远。沈鹏则更远,其原因就在于沈鹏是兼容碑帖,用他自己的话说,“碑与帖,不应相互排斥各自禁锢,而应当融合互补”。六、写出了信仰。信仰,是没有利害的,信仰只有奉献,信仰只有用心。没有奉献,就与信仰无关。没有用心,也与信仰无关。沈鹏的创作,没有了名利的左右,没有了技法的约束,没有了旁骛,对书法的使命感,就是他的信仰。他是在用信仰写,写到了艺术的心境,写出了时代的气息。沈鹏是中国当代书法的诗人。中国古贤中,以诗人而为书法家、学问家、政治家的比比皆是。现代人的知识结构越来越复杂于前人,社会成了强大的机器,在强大的组合式的社会面前,许多学问的事,做了精细的分工。书法家已经成为了纯粹的书法人。诗人也成了独立的行当。在当代,能以诗行,并结合于书法创作的,不但是有前人之风,更是凤毛麟角鲜见了。沈鹏立志于此,一是兴趣使然, 二是其私下定有力挽书法家文化颓势的意思,前不久的《霞客行》自作诗文展轰动了全国。
我知道随朝的匠师李春,他在今天的河北赵县建了一座桥,名为安济桥,是一座跨洨河的石拱桥,是世界上现存年代最久远,跨度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单孔坦弧敞肩石拱桥。
我知道随朝的匠师李春,他在今天的河北赵县建了一座桥,名为安济桥,是一座跨洨河的石拱桥,是世界上现存年代最久远,跨度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单孔坦弧敞肩石拱桥。公平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不能光看见好处,看不见坏处。倒回到那个时代,看一下当年的大学入学考试是个什么样子,就明白我的意思了。何兆武先生是1939年考入西南联合大学,1946年离开,在《上学记》一书中记录了自己“高考”的经历,可以作为参考。据他回忆。当时考大学、考中学,都是各个学校分开考,每人选定几所学校,就去参加相应的考试,每个学校要求不一样,有的考这几门,有的考那几门。1938年就变成了统考(这一年国民政府教育部设立了全国统一招生委员会),抗战全面爆发后,又变成了“联合招生”、“委托招生”,就是划分考区,考区内统一组织同样的入学考试,并设定一家学校负责牵头,各考区自主命题,但录取人数需要教育部核准。何兆武先生参加的是贵阳考区的考试,当年贵阳考区的第一名是许少鸿,他是贵阳考区的第二名,西南联大本系的第四名。当年西南联大的报考人数和录取人数他没有写,只能从别的史料中推算。1939年,全国考生共有两万零六人,录取率不足10%。因为地域分布太广,阅卷不易,所以采用了分区阅卷的方式,这种方法用了两年,1941年开始变成了分考区考试。水力发电学家、工程教育家施熙灿是我是1943年夏报考西南联大工学院的,报考人数与录取人数的比例为5:1,施先生感慨:“西南联大的入学门槛真高”。1947年,国立重庆大学共有5388人报考,录取人数只有434人,录取比例只有8%。这些材料说明,在民国时,参加高考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参加人数并不多。这主要是因为以下几个原因:划分考区,考生就得自己背着行李,带着盘缠去赶考,没钱当然不行,还得受过良好的初高中教育,不然也不可能考中,而初高中教育也在摸索阶段,所以经常发生变化,今天这个老师提倡文言文,明天那个老师又全面教学白话文,常有的事。何兆武先生提到,当年他们班的学生文言文水平都很差,而那一年上海交通大学的语文题非常难,因为上交的国文是请了清末的老先生来教,出的作文题就是“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论”。他说他“连题目都看不懂,要是这个题目给我作文的话,肯定得零分。”还好他考的是西南联大,考上海交大岂非歇菜?这种坑不去考不知道,当然也增加了录取的难度。何兆武受过很好的初高中教育,他是北京人,十六岁离开北京,撤退到马鞍山继续读书。也有家学,父亲是搞技术出身,当时属于紧缺人才,一家人在北京的生活虽不富裕但也足够舒适,他的两个姐姐、一个妹妹,都是西南联大毕业,没有好的教育和足够的家庭支持是供不出来的。有人还举过一个例子,严耕望出生于1916年、何炳棣1917年、黄仁宇1918年、何兆武1921年,四个人都是前后脚接受的大学教育,都成名成家,是民国教育出来的精英,这其中何炳棣的父亲曾在北洋政府任职,是天津的一个法官;黄仁宇的父亲曾为同盟会元老,后退出政治,但在国民党内依然保有一些关系;何兆武的父亲说过了;只有严耕望出身农村,但也接受了比较良好的基础教育。能给出的信息都在这里了,来总结一下民国时“高考”的基本特征:一、范围小。1939年全国才二万考生,虽然有战争的影响,但数量也实在是少得可怜。1943年的西南联大,1947年的国立重庆大学,都是一流大学,录取率居然分别达到了20%和8%,报考人数并不多,不然就是如今公考热门职位的1:3000了。二、能接受良好的初中级教育的人数就很有限,所以竞争并不十分激烈。何兆武所在的那个班,考中西南联大的就有好多,而当时一起撤退到马鞍山读书的学生一共才有多少,几乎到了读完高中就有学上的程度,何况民国的免试入学比例出奇的高。三、教育水平地区差异极大。何兆武先生回忆,1936年的暑假,他遇到语文老师,老师不无感慨的跟他说,当年北大录取二百人,光北京地区就报名了四千人。请注意1939年的全国高考人数,想象一下北京孩子当年享受的是怎样的教育。总之,这样就可以形成对民国“高考”的一个大致印象,这是一种萌芽阶段,还在摸索,涉及范围较小,不是人人都参与得起的一种现代精英式高等教育入学考试,能跳过这道龙门的,人数并不多,水平也不见得有多高。1939年,中华民国人口超过五亿,只有两万多高考考生,这是什么概念。民国免试入学比例又高,15%,先修班还有50%几率免试入学,闻一多大笔一挥,特招几个学生,完全符合当时的制度。问题来了,那么羡慕这种特招制度的话,请先设想一下,自己回到民国,有多大几率能成为茫茫人海中的那两万分之一。如今呢?人口飙升,初高中生人数、高考人数、专科本科入学人数飙升得更快吧?教育是不是得到极大普及?大学生还稀罕吗?硕士毕业还叫事儿吗?试想,在这种情况下,大笔一挥特招几个学生,会不会被亿万家长指着鼻子骂:“你以为你是闻一多就了不起吗?教育腐败!我要告教育部!”制度各有各的好,各有各的坏,羡慕民国的特招,就得忍受民国高考制度的那狭窄的覆盖范围,想享受现在教育制度的普及,就别做鼓励学生培养个性、特招名额落自己头上的美梦了。
我知道随朝的匠师李春,他在今天的河北赵县建了一座桥,名为安济桥,是一座跨洨河的石拱桥,是世界上现存年代最久远,跨度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单孔坦弧敞肩石拱桥。公平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不能光看见好处,看不见坏处。倒回到那个时代,看一下当年的大学入学考试是个什么样子,就明白我的意思了。何兆武先生是1939年考入西南联合大学,1946年离开,在《上学记》一书中记录了自己“高考”的经历,可以作为参考。据他回忆。当时考大学、考中学,都是各个学校分开考,每人选定几所学校,就去参加相应的考试,每个学校要求不一样,有的考这几门,有的考那几门。1938年就变成了统考(这一年国民政府教育部设立了全国统一招生委员会),抗战全面爆发后,又变成了“联合招生”、“委托招生”,就是划分考区,考区内统一组织同样的入学考试,并设定一家学校负责牵头,各考区自主命题,但录取人数需要教育部核准。何兆武先生参加的是贵阳考区的考试,当年贵阳考区的第一名是许少鸿,他是贵阳考区的第二名,西南联大本系的第四名。当年西南联大的报考人数和录取人数他没有写,只能从别的史料中推算。1939年,全国考生共有两万零六人,录取率不足10%。因为地域分布太广,阅卷不易,所以采用了分区阅卷的方式,这种方法用了两年,1941年开始变成了分考区考试。水力发电学家、工程教育家施熙灿是我是1943年夏报考西南联大工学院的,报考人数与录取人数的比例为5:1,施先生感慨:“西南联大的入学门槛真高”。1947年,国立重庆大学共有5388人报考,录取人数只有434人,录取比例只有8%。这些材料说明,在民国时,参加高考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参加人数并不多。这主要是因为以下几个原因:划分考区,考生就得自己背着行李,带着盘缠去赶考,没钱当然不行,还得受过良好的初高中教育,不然也不可能考中,而初高中教育也在摸索阶段,所以经常发生变化,今天这个老师提倡文言文,明天那个老师又全面教学白话文,常有的事。何兆武先生提到,当年他们班的学生文言文水平都很差,而那一年上海交通大学的语文题非常难,因为上交的国文是请了清末的老先生来教,出的作文题就是“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论”。他说他“连题目都看不懂,要是这个题目给我作文的话,肯定得零分。”还好他考的是西南联大,考上海交大岂非歇菜?这种坑不去考不知道,当然也增加了录取的难度。何兆武受过很好的初高中教育,他是北京人,十六岁离开北京,撤退到马鞍山继续读书。也有家学,父亲是搞技术出身,当时属于紧缺人才,一家人在北京的生活虽不富裕但也足够舒适,他的两个姐姐、一个妹妹,都是西南联大毕业,没有好的教育和足够的家庭支持是供不出来的。有人还举过一个例子,严耕望出生于1916年、何炳棣1917年、黄仁宇1918年、何兆武1921年,四个人都是前后脚接受的大学教育,都成名成家,是民国教育出来的精英,这其中何炳棣的父亲曾在北洋政府任职,是天津的一个法官;黄仁宇的父亲曾为同盟会元老,后退出政治,但在国民党内依然保有一些关系;何兆武的父亲说过了;只有严耕望出身农村,但也接受了比较良好的基础教育。能给出的信息都在这里了,来总结一下民国时“高考”的基本特征:一、范围小。1939年全国才二万考生,虽然有战争的影响,但数量也实在是少得可怜。1943年的西南联大,1947年的国立重庆大学,都是一流大学,录取率居然分别达到了20%和8%,报考人数并不多,不然就是如今公考热门职位的1:3000了。二、能接受良好的初中级教育的人数就很有限,所以竞争并不十分激烈。何兆武所在的那个班,考中西南联大的就有好多,而当时一起撤退到马鞍山读书的学生一共才有多少,几乎到了读完高中就有学上的程度,何况民国的免试入学比例出奇的高。三、教育水平地区差异极大。何兆武先生回忆,1936年的暑假,他遇到语文老师,老师不无感慨的跟他说,当年北大录取二百人,光北京地区就报名了四千人。请注意1939年的全国高考人数,想象一下北京孩子当年享受的是怎样的教育。总之,这样就可以形成对民国“高考”的一个大致印象,这是一种萌芽阶段,还在摸索,涉及范围较小,不是人人都参与得起的一种现代精英式高等教育入学考试,能跳过这道龙门的,人数并不多,水平也不见得有多高。1939年,中华民国人口超过五亿,只有两万多高考考生,这是什么概念。民国免试入学比例又高,15%,先修班还有50%几率免试入学,闻一多大笔一挥,特招几个学生,完全符合当时的制度。问题来了,那么羡慕这种特招制度的话,请先设想一下,自己回到民国,有多大几率能成为茫茫人海中的那两万分之一。如今呢?人口飙升,初高中生人数、高考人数、专科本科入学人数飙升得更快吧?教育是不是得到极大普及?大学生还稀罕吗?硕士毕业还叫事儿吗?试想,在这种情况下,大笔一挥特招几个学生,会不会被亿万家长指着鼻子骂:“你以为你是闻一多就了不起吗?教育腐败!我要告教育部!”制度各有各的好,各有各的坏,羡慕民国的特招,就得忍受民国高考制度的那狭窄的覆盖范围,想享受现在教育制度的普及,就别做鼓励学生培养个性、特招名额落自己头上的美梦了。从古至今,在中国的绘画史上,涌现了许多彪炳千秋的大师级画家,他们对中国绘画艺术的发展,起到了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作用,也为时间绘画的发展起到了深远的影响。古代的,毛延寿、吴道子、张择端、赵孟頫、唐寅、八大山人、石涛、郑板桥……现代的,任伯年、吴昌硕、齐白石、徐悲鸿、张大千、刘海粟、吴作人、李可染……这些伟大的画家,能够闻名于世,最主要的是他们在某一绘画领域,取得了突出的成就。他们的成名,是靠许多年的刻苦努力换来的。这些真正大师级的书画家,即使成名了,也仍然深沉内敛,谦逊随和,不断学习进取,这是大师的风范,也是做人的风范!他们在艺术方面令人佩服,在做人方面令人景仰。然而,近年来,在书画界一股浮躁虚夸之风甚嚣尘上,真是画院多如牛毛,“大师”满天飞。打开网络,更有“乱花渐欲迷人眼”的感觉,……大师,猫王、虾王、花王、鱼王、牡丹王、……第一人、……第一才子,……邮票……有时,一个书画群里,就活跃着好几十个“大师”,可一看他们的作品,则大跌眼镜,名不符实。还有一些杂耍式的所谓大师,到处招摇撞骗,胡涂乱抹,糟蹋艺术,让人腾起一股想揍他们一顿的冲动!书画是高档艺术品,无论你有没有门派,有没有名号,都要凭真本事!拿玩意儿说话!顺应某些人的需要,有些机构,网络,也正在利用书画家们的虚荣心,搞出五花八门的各种评选!几乎每天都接到拉票的邀请,……最佳品牌,……最具影响力,……领军人物,人民艺术家……,两会指定艺术家……我们回头看看那些伟大的书画艺术大师,他们的名声,哪个是靠吹出来的,哪个是靠拉票拉出来的呢?你拉出个人民满意的艺术家头衔,就真的是艺术家了吗?别人信吗?你自己信吗?我认为,要真正成为人民满意的艺术家,首先,要让自己的艺术亲民,要雅俗共赏,而不是少数人孤芳自赏的怪胎。其次,要学习和继承老一代艺术家爱国的热忱,做人的风范和做事的态度;第三,要把功夫用到技艺的提高上,而不是走捷径,浪得虚名!你成还是不成,要拿玩意说话,而不是靠牌子,名号或祖上的阴功。时代为我们书画家提供了自由发展的无限空间,我们要不断从传统绘画中汲取精华,在实践中吸收养分,努力提高书画技艺和做人的风范!也希望书画界能出几个真正大师级画家!
我知道随朝的匠师李春,他在今天的河北赵县建了一座桥,名为安济桥,是一座跨洨河的石拱桥,是世界上现存年代最久远,跨度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单孔坦弧敞肩石拱桥。公平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不能光看见好处,看不见坏处。倒回到那个时代,看一下当年的大学入学考试是个什么样子,就明白我的意思了。何兆武先生是1939年考入西南联合大学,1946年离开,在《上学记》一书中记录了自己“高考”的经历,可以作为参考。据他回忆。当时考大学、考中学,都是各个学校分开考,每人选定几所学校,就去参加相应的考试,每个学校要求不一样,有的考这几门,有的考那几门。1938年就变成了统考(这一年国民政府教育部设立了全国统一招生委员会),抗战全面爆发后,又变成了“联合招生”、“委托招生”,就是划分考区,考区内统一组织同样的入学考试,并设定一家学校负责牵头,各考区自主命题,但录取人数需要教育部核准。何兆武先生参加的是贵阳考区的考试,当年贵阳考区的第一名是许少鸿,他是贵阳考区的第二名,西南联大本系的第四名。当年西南联大的报考人数和录取人数他没有写,只能从别的史料中推算。1939年,全国考生共有两万零六人,录取率不足10%。因为地域分布太广,阅卷不易,所以采用了分区阅卷的方式,这种方法用了两年,1941年开始变成了分考区考试。水力发电学家、工程教育家施熙灿是我是1943年夏报考西南联大工学院的,报考人数与录取人数的比例为5:1,施先生感慨:“西南联大的入学门槛真高”。1947年,国立重庆大学共有5388人报考,录取人数只有434人,录取比例只有8%。这些材料说明,在民国时,参加高考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参加人数并不多。这主要是因为以下几个原因:划分考区,考生就得自己背着行李,带着盘缠去赶考,没钱当然不行,还得受过良好的初高中教育,不然也不可能考中,而初高中教育也在摸索阶段,所以经常发生变化,今天这个老师提倡文言文,明天那个老师又全面教学白话文,常有的事。何兆武先生提到,当年他们班的学生文言文水平都很差,而那一年上海交通大学的语文题非常难,因为上交的国文是请了清末的老先生来教,出的作文题就是“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论”。他说他“连题目都看不懂,要是这个题目给我作文的话,肯定得零分。”还好他考的是西南联大,考上海交大岂非歇菜?这种坑不去考不知道,当然也增加了录取的难度。何兆武受过很好的初高中教育,他是北京人,十六岁离开北京,撤退到马鞍山继续读书。也有家学,父亲是搞技术出身,当时属于紧缺人才,一家人在北京的生活虽不富裕但也足够舒适,他的两个姐姐、一个妹妹,都是西南联大毕业,没有好的教育和足够的家庭支持是供不出来的。有人还举过一个例子,严耕望出生于1916年、何炳棣1917年、黄仁宇1918年、何兆武1921年,四个人都是前后脚接受的大学教育,都成名成家,是民国教育出来的精英,这其中何炳棣的父亲曾在北洋政府任职,是天津的一个法官;黄仁宇的父亲曾为同盟会元老,后退出政治,但在国民党内依然保有一些关系;何兆武的父亲说过了;只有严耕望出身农村,但也接受了比较良好的基础教育。能给出的信息都在这里了,来总结一下民国时“高考”的基本特征:一、范围小。1939年全国才二万考生,虽然有战争的影响,但数量也实在是少得可怜。1943年的西南联大,1947年的国立重庆大学,都是一流大学,录取率居然分别达到了20%和8%,报考人数并不多,不然就是如今公考热门职位的1:3000了。二、能接受良好的初中级教育的人数就很有限,所以竞争并不十分激烈。何兆武所在的那个班,考中西南联大的就有好多,而当时一起撤退到马鞍山读书的学生一共才有多少,几乎到了读完高中就有学上的程度,何况民国的免试入学比例出奇的高。三、教育水平地区差异极大。何兆武先生回忆,1936年的暑假,他遇到语文老师,老师不无感慨的跟他说,当年北大录取二百人,光北京地区就报名了四千人。请注意1939年的全国高考人数,想象一下北京孩子当年享受的是怎样的教育。总之,这样就可以形成对民国“高考”的一个大致印象,这是一种萌芽阶段,还在摸索,涉及范围较小,不是人人都参与得起的一种现代精英式高等教育入学考试,能跳过这道龙门的,人数并不多,水平也不见得有多高。1939年,中华民国人口超过五亿,只有两万多高考考生,这是什么概念。民国免试入学比例又高,15%,先修班还有50%几率免试入学,闻一多大笔一挥,特招几个学生,完全符合当时的制度。问题来了,那么羡慕这种特招制度的话,请先设想一下,自己回到民国,有多大几率能成为茫茫人海中的那两万分之一。如今呢?人口飙升,初高中生人数、高考人数、专科本科入学人数飙升得更快吧?教育是不是得到极大普及?大学生还稀罕吗?硕士毕业还叫事儿吗?试想,在这种情况下,大笔一挥特招几个学生,会不会被亿万家长指着鼻子骂:“你以为你是闻一多就了不起吗?教育腐败!我要告教育部!”制度各有各的好,各有各的坏,羡慕民国的特招,就得忍受民国高考制度的那狭窄的覆盖范围,想享受现在教育制度的普及,就别做鼓励学生培养个性、特招名额落自己头上的美梦了。从古至今,在中国的绘画史上,涌现了许多彪炳千秋的大师级画家,他们对中国绘画艺术的发展,起到了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作用,也为时间绘画的发展起到了深远的影响。古代的,毛延寿、吴道子、张择端、赵孟頫、唐寅、八大山人、石涛、郑板桥……现代的,任伯年、吴昌硕、齐白石、徐悲鸿、张大千、刘海粟、吴作人、李可染……这些伟大的画家,能够闻名于世,最主要的是他们在某一绘画领域,取得了突出的成就。他们的成名,是靠许多年的刻苦努力换来的。这些真正大师级的书画家,即使成名了,也仍然深沉内敛,谦逊随和,不断学习进取,这是大师的风范,也是做人的风范!他们在艺术方面令人佩服,在做人方面令人景仰。然而,近年来,在书画界一股浮躁虚夸之风甚嚣尘上,真是画院多如牛毛,“大师”满天飞。打开网络,更有“乱花渐欲迷人眼”的感觉,……大师,猫王、虾王、花王、鱼王、牡丹王、……第一人、……第一才子,……邮票……有时,一个书画群里,就活跃着好几十个“大师”,可一看他们的作品,则大跌眼镜,名不符实。还有一些杂耍式的所谓大师,到处招摇撞骗,胡涂乱抹,糟蹋艺术,让人腾起一股想揍他们一顿的冲动!书画是高档艺术品,无论你有没有门派,有没有名号,都要凭真本事!拿玩意儿说话!顺应某些人的需要,有些机构,网络,也正在利用书画家们的虚荣心,搞出五花八门的各种评选!几乎每天都接到拉票的邀请,……最佳品牌,……最具影响力,……领军人物,人民艺术家……,两会指定艺术家……我们回头看看那些伟大的书画艺术大师,他们的名声,哪个是靠吹出来的,哪个是靠拉票拉出来的呢?你拉出个人民满意的艺术家头衔,就真的是艺术家了吗?别人信吗?你自己信吗?我认为,要真正成为人民满意的艺术家,首先,要让自己的艺术亲民,要雅俗共赏,而不是少数人孤芳自赏的怪胎。其次,要学习和继承老一代艺术家爱国的热忱,做人的风范和做事的态度;第三,要把功夫用到技艺的提高上,而不是走捷径,浪得虚名!你成还是不成,要拿玩意说话,而不是靠牌子,名号或祖上的阴功。时代为我们书画家提供了自由发展的无限空间,我们要不断从传统绘画中汲取精华,在实践中吸收养分,努力提高书画技艺和做人的风范!也希望书画界能出几个真正大师级画家!【原创】 当代书坛巨匠沈鹏卢秀辉阮元南北书派论一出,又燃起了新字体演变的雄心。康有为如此想,于右任如此为的。事实是,那都是书法梦了。帖学的自成一系,有延续、有发展,重要的是无数人在践行他。北碑一出,还是以帖学的基础玩它,不能从技术到演变自成一体,就很难和帖学相抗行。从审美上,帖学的俊雅、流畅,北碑的率性、活泼,让人都向往之。无数人不忍弃,于是,出现了一个新的玩法,碑帖结合。要想碑帖结合,仅是想想,显然是不够的,要实践之,实践后,要让人品阅出碑帖结合的味道,需要有艺术者、有学问者、有思想者的人,方能为之。这样的时刻,谁都在找,谁都在等,谁都想做。当代书法灵魂式的人物出现了,沈鹏! 沈鹏先生是中国当代书法的灵魂式的代表人物。我在这里,不用“代表人物之一”的原因很简单,灵魂式的人物是唯一的。灵魂式人物的出现,是代表无数人的梦想,无数人的梦想才能汇聚成一个事业、一个时代。中国当代书法,沈鹏作为灵魂式的人物,他必然代表了无数人的梦想、无数人的追求、无数人的对时代的共建。对于沈鹏来说,他自己不会、也不能成为代表当代书法的代表人物。但是,事业的要求、时代的要求,是不会让个体做主的,个体在其中所起的作用是很渺小的,只有事业、时代的大浪,才能推着沈鹏这样的人物向前走。而沈鹏所能做的是,锤炼自己、积极求索,与时代共同进步、与时代共展风貌。沈鹏与康有为、于右任不一样。他没有政治作为读书、艺术创作的背景,他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纯碎的中国式文人。他年轻时,就有幸在中国最重要的艺术专业机构工作,以使他能够自始至现在,都处于学术的前沿、艺术的前沿、思想的前沿、创作的前沿,来考虑书法、艺术、学术问题。这一点,是相当难能可贵的。沈鹏是中国当代书法的领导者。他在任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期间,力主制定了《中国书法发展纲要》。这个《纲要》是当下、及未来若干年的书法发展的一部纲领性文献,其意义不但是中国书法史的进程中,唯一的一部指导性的发展纲要,还对书法的本质、以及与时代共同发展的规律进行了学术性的预测,沈鹏的这种高屋建瓴的前瞻性,无愧于他作为当代书法领导者的地位。和康有为比,康有为的书法地位让当时的中国唯其马首是瞻。但是,作为书坛的领导者,他利用他的影响力做的只是以个人的喜好,扬碑抑帖。和于右任比,于右任作为执政党国民政府的大佬,他做的就是促进标准草书。康、于两君子,与沈鹏在书法发展的思考上,出现了很大的差距。沈鹏是中国当代书法的思想者。沈鹏在艺术上提到了很多的新主张,其中,在创作上他提出了原创性的要求,是对当下书法发展下的一剂猛药。书法发展到了今天,因为展览体制的需求,加上学术能力的限制,人们对风格张扬的原创性持谨慎的态度。艺术的生命力就在于原创,当艺术的原创性得不到群体的认同,在书法复兴的道路上,前贤的制高点会离当代越来越高,这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这不但是对内容原创的要求,还是对书法创作原创的要求,书法家不是复制前人,而是开创自我。书法家是书法艺术家,艺术家必须要有担当,艺术家必须要有自己的语言。唯其独立,才能见艺术家的学识、修为、思想。对于书法来讲,思想性的东西太重要了,书法不像美术那样,能五湖四海的做比较学研究,书法是纯民族性的东西,外来文化对其形不成大的冲击,外来文化的作用,大多表现在对理论的研究上被套用。所以,书法的研究比对于美术,在思想上走的不是太远,沈鹏这样的书法思想者,在中国书法发展时期,对书法问题的全面的思考,更显其珍贵。沈鹏是中国当代书法的实践家。他的实践:一、原创性。沈鹏在前人的基础上,比康有为、于右任走的远。同样是立志于书法,康有为是改良,于右任是不彻底的革命,沈鹏在书法创作上完成了凤凰涅槃,而且,沈鹏是自觉的完成了碑帖结合,在技法上独迈今人。二、人书俱新。我不知道在书法的审美上,为什么要用人书俱老?人书俱老,还有另外一个层面的意思,就是在技法上、个人风格上更趋于稳定、老到。这样的稳定、老到,对于一个普通的书法家来说,弥足珍贵,但是,对于沈鹏来说,这些是末技。艺术的创作,唯有常新,才是艺术创作的积极面,而沈鹏的创作就是这样的,他的创作并不是千篇一面,而是每于机锋中自出新意,令人有不思到处,书有新意,人也未有老意,而是以常新的创作彰显鲜活的生命力。三、雅俗共赏。艺术肯定是小众的,这是由艺术的格局所决定的,高雅的艺术注定不能流行。但是,高雅的艺术也能引起雅俗共赏。王右军的兰亭帖深入人心,在中国,是真正的雅俗共赏。把高雅写成雅俗共赏是件非常了不得的事,所谓高书不入俗人眼,除了创作者的自负,也有欺世的一面。当然,不排除个性化的东西小众化。也有当时不为同时代的人所了解,而为后世倾倒的,这是个案化问题。在中国,沈鹏是难得的雅俗共赏的艺术家。就像中国的小提琴曲《梁祝》,不但在中国雅俗共赏,在世界上也是雅俗共赏。能雅俗共赏的必是极高雅的艺术,能得到大众的内心的共鸣,这是多么幸福的事。四、书卷气。书法艺术的小情趣常表现在小作品的创作上,而巨幅大幛,写出书卷气这样的情趣,是极难的事,这不是功力问题,其眼界的高远已经很让人折服了,而沈鹏常常作这样的创作。小字当作大字看,有书卷气,了不得。而大字当作小字看,更了不起。大字的谋局是不一样的,大字往往以大摄人,以霸悍取胜,而把大变成小的,让人看了后,还能摄人,还能见书卷气,那更了不得。五、碑帖结合。由于康有为的狭隘,他拒绝了走碑帖结合的路,虽然,他在实践过程中,还是堕入到了用帖法写碑,但是,由于他对帖学的拒绝,所以,他在北碑草、行上,没有能够走的更远些。这一点,于右任是看出来了,所以他在北碑的行、草上走的比康有为远。沈鹏则更远,其原因就在于沈鹏是兼容碑帖,用他自己的话说,“碑与帖,不应相互排斥各自禁锢,而应当融合互补”。六、写出了信仰。信仰,是没有利害的,信仰只有奉献,信仰只有用心。没有奉献,就与信仰无关。没有用心,也与信仰无关。沈鹏的创作,没有了名利的左右,没有了技法的约束,没有了旁骛,对书法的使命感,就是他的信仰。他是在用信仰写,写到了艺术的心境,写出了时代的气息。沈鹏是中国当代书法的诗人。中国古贤中,以诗人而为书法家、学问家、政治家的比比皆是。现代人的知识结构越来越复杂于前人,社会成了强大的机器,在强大的组合式的社会面前,许多学问的事,做了精细的分工。书法家已经成为了纯粹的书法人。诗人也成了独立的行当。在当代,能以诗行,并结合于书法创作的,不但是有前人之风,更是凤毛麟角鲜见了。沈鹏立志于此,一是兴趣使然, 二是其私下定有力挽书法家文化颓势的意思,前不久的《霞客行》自作诗文展轰动了全国。
公平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不能光看见好处,看不见坏处。倒回到那个时代,看一下当年的大学入学考试是个什么样子,就明白我的意思了。何兆武先生是1939年考入西南联合大学,1946年离开,在《上学记》一书中记录了自己“高考”的经历,可以作为参考。据他回忆。当时考大学、考中学,都是各个学校分开考,每人选定几所学校,就去参加相应的考试,每个学校要求不一样,有的考这几门,有的考那几门。1938年就变成了统考(这一年国民政府教育部设立了全国统一招生委员会),抗战全面爆发后,又变成了“联合招生”、“委托招生”,就是划分考区,考区内统一组织同样的入学考试,并设定一家学校负责牵头,各考区自主命题,但录取人数需要教育部核准。何兆武先生参加的是贵阳考区的考试,当年贵阳考区的第一名是许少鸿,他是贵阳考区的第二名,西南联大本系的第四名。当年西南联大的报考人数和录取人数他没有写,只能从别的史料中推算。1939年,全国考生共有两万零六人,录取率不足10%。因为地域分布太广,阅卷不易,所以采用了分区阅卷的方式,这种方法用了两年,1941年开始变成了分考区考试。水力发电学家、工程教育家施熙灿是我是1943年夏报考西南联大工学院的,报考人数与录取人数的比例为5:1,施先生感慨:“西南联大的入学门槛真高”。1947年,国立重庆大学共有5388人报考,录取人数只有434人,录取比例只有8%。这些材料说明,在民国时,参加高考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参加人数并不多。这主要是因为以下几个原因:划分考区,考生就得自己背着行李,带着盘缠去赶考,没钱当然不行,还得受过良好的初高中教育,不然也不可能考中,而初高中教育也在摸索阶段,所以经常发生变化,今天这个老师提倡文言文,明天那个老师又全面教学白话文,常有的事。何兆武先生提到,当年他们班的学生文言文水平都很差,而那一年上海交通大学的语文题非常难,因为上交的国文是请了清末的老先生来教,出的作文题就是“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论”。他说他“连题目都看不懂,要是这个题目给我作文的话,肯定得零分。”还好他考的是西南联大,考上海交大岂非歇菜?这种坑不去考不知道,当然也增加了录取的难度。何兆武受过很好的初高中教育,他是北京人,十六岁离开北京,撤退到马鞍山继续读书。也有家学,父亲是搞技术出身,当时属于紧缺人才,一家人在北京的生活虽不富裕但也足够舒适,他的两个姐姐、一个妹妹,都是西南联大毕业,没有好的教育和足够的家庭支持是供不出来的。有人还举过一个例子,严耕望出生于1916年、何炳棣1917年、黄仁宇1918年、何兆武1921年,四个人都是前后脚接受的大学教育,都成名成家,是民国教育出来的精英,这其中何炳棣的父亲曾在北洋政府任职,是天津的一个法官;黄仁宇的父亲曾为同盟会元老,后退出政治,但在国民党内依然保有一些关系;何兆武的父亲说过了;只有严耕望出身农村,但也接受了比较良好的基础教育。能给出的信息都在这里了,来总结一下民国时“高考”的基本特征:一、范围小。1939年全国才二万考生,虽然有战争的影响,但数量也实在是少得可怜。1943年的西南联大,1947年的国立重庆大学,都是一流大学,录取率居然分别达到了20%和8%,报考人数并不多,不然就是如今公考热门职位的1:3000了。二、能接受良好的初中级教育的人数就很有限,所以竞争并不十分激烈。何兆武所在的那个班,考中西南联大的就有好多,而当时一起撤退到马鞍山读书的学生一共才有多少,几乎到了读完高中就有学上的程度,何况民国的免试入学比例出奇的高。三、教育水平地区差异极大。何兆武先生回忆,1936年的暑假,他遇到语文老师,老师不无感慨的跟他说,当年北大录取二百人,光北京地区就报名了四千人。请注意1939年的全国高考人数,想象一下北京孩子当年享受的是怎样的教育。总之,这样就可以形成对民国“高考”的一个大致印象,这是一种萌芽阶段,还在摸索,涉及范围较小,不是人人都参与得起的一种现代精英式高等教育入学考试,能跳过这道龙门的,人数并不多,水平也不见得有多高。1939年,中华民国人口超过五亿,只有两万多高考考生,这是什么概念。民国免试入学比例又高,15%,先修班还有50%几率免试入学,闻一多大笔一挥,特招几个学生,完全符合当时的制度。问题来了,那么羡慕这种特招制度的话,请先设想一下,自己回到民国,有多大几率能成为茫茫人海中的那两万分之一。如今呢?人口飙升,初高中生人数、高考人数、专科本科入学人数飙升得更快吧?教育是不是得到极大普及?大学生还稀罕吗?硕士毕业还叫事儿吗?试想,在这种情况下,大笔一挥特招几个学生,会不会被亿万家长指着鼻子骂:“你以为你是闻一多就了不起吗?教育腐败!我要告教育部!”制度各有各的好,各有各的坏,羡慕民国的特招,就得忍受民国高考制度的那狭窄的覆盖范围,想享受现在教育制度的普及,就别做鼓励学生培养个性、特招名额落自己头上的美梦了。
公平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不能光看见好处,看不见坏处。倒回到那个时代,看一下当年的大学入学考试是个什么样子,就明白我的意思了。何兆武先生是1939年考入西南联合大学,1946年离开,在《上学记》一书中记录了自己“高考”的经历,可以作为参考。据他回忆。当时考大学、考中学,都是各个学校分开考,每人选定几所学校,就去参加相应的考试,每个学校要求不一样,有的考这几门,有的考那几门。1938年就变成了统考(这一年国民政府教育部设立了全国统一招生委员会),抗战全面爆发后,又变成了“联合招生”、“委托招生”,就是划分考区,考区内统一组织同样的入学考试,并设定一家学校负责牵头,各考区自主命题,但录取人数需要教育部核准。何兆武先生参加的是贵阳考区的考试,当年贵阳考区的第一名是许少鸿,他是贵阳考区的第二名,西南联大本系的第四名。当年西南联大的报考人数和录取人数他没有写,只能从别的史料中推算。1939年,全国考生共有两万零六人,录取率不足10%。因为地域分布太广,阅卷不易,所以采用了分区阅卷的方式,这种方法用了两年,1941年开始变成了分考区考试。水力发电学家、工程教育家施熙灿是我是1943年夏报考西南联大工学院的,报考人数与录取人数的比例为5:1,施先生感慨:“西南联大的入学门槛真高”。1947年,国立重庆大学共有5388人报考,录取人数只有434人,录取比例只有8%。这些材料说明,在民国时,参加高考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参加人数并不多。这主要是因为以下几个原因:划分考区,考生就得自己背着行李,带着盘缠去赶考,没钱当然不行,还得受过良好的初高中教育,不然也不可能考中,而初高中教育也在摸索阶段,所以经常发生变化,今天这个老师提倡文言文,明天那个老师又全面教学白话文,常有的事。何兆武先生提到,当年他们班的学生文言文水平都很差,而那一年上海交通大学的语文题非常难,因为上交的国文是请了清末的老先生来教,出的作文题就是“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论”。他说他“连题目都看不懂,要是这个题目给我作文的话,肯定得零分。”还好他考的是西南联大,考上海交大岂非歇菜?这种坑不去考不知道,当然也增加了录取的难度。何兆武受过很好的初高中教育,他是北京人,十六岁离开北京,撤退到马鞍山继续读书。也有家学,父亲是搞技术出身,当时属于紧缺人才,一家人在北京的生活虽不富裕但也足够舒适,他的两个姐姐、一个妹妹,都是西南联大毕业,没有好的教育和足够的家庭支持是供不出来的。有人还举过一个例子,严耕望出生于1916年、何炳棣1917年、黄仁宇1918年、何兆武1921年,四个人都是前后脚接受的大学教育,都成名成家,是民国教育出来的精英,这其中何炳棣的父亲曾在北洋政府任职,是天津的一个法官;黄仁宇的父亲曾为同盟会元老,后退出政治,但在国民党内依然保有一些关系;何兆武的父亲说过了;只有严耕望出身农村,但也接受了比较良好的基础教育。能给出的信息都在这里了,来总结一下民国时“高考”的基本特征:一、范围小。1939年全国才二万考生,虽然有战争的影响,但数量也实在是少得可怜。1943年的西南联大,1947年的国立重庆大学,都是一流大学,录取率居然分别达到了20%和8%,报考人数并不多,不然就是如今公考热门职位的1:3000了。二、能接受良好的初中级教育的人数就很有限,所以竞争并不十分激烈。何兆武所在的那个班,考中西南联大的就有好多,而当时一起撤退到马鞍山读书的学生一共才有多少,几乎到了读完高中就有学上的程度,何况民国的免试入学比例出奇的高。三、教育水平地区差异极大。何兆武先生回忆,1936年的暑假,他遇到语文老师,老师不无感慨的跟他说,当年北大录取二百人,光北京地区就报名了四千人。请注意1939年的全国高考人数,想象一下北京孩子当年享受的是怎样的教育。总之,这样就可以形成对民国“高考”的一个大致印象,这是一种萌芽阶段,还在摸索,涉及范围较小,不是人人都参与得起的一种现代精英式高等教育入学考试,能跳过这道龙门的,人数并不多,水平也不见得有多高。1939年,中华民国人口超过五亿,只有两万多高考考生,这是什么概念。民国免试入学比例又高,15%,先修班还有50%几率免试入学,闻一多大笔一挥,特招几个学生,完全符合当时的制度。问题来了,那么羡慕这种特招制度的话,请先设想一下,自己回到民国,有多大几率能成为茫茫人海中的那两万分之一。如今呢?人口飙升,初高中生人数、高考人数、专科本科入学人数飙升得更快吧?教育是不是得到极大普及?大学生还稀罕吗?硕士毕业还叫事儿吗?试想,在这种情况下,大笔一挥特招几个学生,会不会被亿万家长指着鼻子骂:“你以为你是闻一多就了不起吗?教育腐败!我要告教育部!”制度各有各的好,各有各的坏,羡慕民国的特招,就得忍受民国高考制度的那狭窄的覆盖范围,想享受现在教育制度的普及,就别做鼓励学生培养个性、特招名额落自己头上的美梦了。我知道随朝的匠师李春,他在今天的河北赵县建了一座桥,名为安济桥,是一座跨洨河的石拱桥,是世界上现存年代最久远,跨度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单孔坦弧敞肩石拱桥。
公平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不能光看见好处,看不见坏处。倒回到那个时代,看一下当年的大学入学考试是个什么样子,就明白我的意思了。何兆武先生是1939年考入西南联合大学,1946年离开,在《上学记》一书中记录了自己“高考”的经历,可以作为参考。据他回忆。当时考大学、考中学,都是各个学校分开考,每人选定几所学校,就去参加相应的考试,每个学校要求不一样,有的考这几门,有的考那几门。1938年就变成了统考(这一年国民政府教育部设立了全国统一招生委员会),抗战全面爆发后,又变成了“联合招生”、“委托招生”,就是划分考区,考区内统一组织同样的入学考试,并设定一家学校负责牵头,各考区自主命题,但录取人数需要教育部核准。何兆武先生参加的是贵阳考区的考试,当年贵阳考区的第一名是许少鸿,他是贵阳考区的第二名,西南联大本系的第四名。当年西南联大的报考人数和录取人数他没有写,只能从别的史料中推算。1939年,全国考生共有两万零六人,录取率不足10%。因为地域分布太广,阅卷不易,所以采用了分区阅卷的方式,这种方法用了两年,1941年开始变成了分考区考试。水力发电学家、工程教育家施熙灿是我是1943年夏报考西南联大工学院的,报考人数与录取人数的比例为5:1,施先生感慨:“西南联大的入学门槛真高”。1947年,国立重庆大学共有5388人报考,录取人数只有434人,录取比例只有8%。这些材料说明,在民国时,参加高考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参加人数并不多。这主要是因为以下几个原因:划分考区,考生就得自己背着行李,带着盘缠去赶考,没钱当然不行,还得受过良好的初高中教育,不然也不可能考中,而初高中教育也在摸索阶段,所以经常发生变化,今天这个老师提倡文言文,明天那个老师又全面教学白话文,常有的事。何兆武先生提到,当年他们班的学生文言文水平都很差,而那一年上海交通大学的语文题非常难,因为上交的国文是请了清末的老先生来教,出的作文题就是“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论”。他说他“连题目都看不懂,要是这个题目给我作文的话,肯定得零分。”还好他考的是西南联大,考上海交大岂非歇菜?这种坑不去考不知道,当然也增加了录取的难度。何兆武受过很好的初高中教育,他是北京人,十六岁离开北京,撤退到马鞍山继续读书。也有家学,父亲是搞技术出身,当时属于紧缺人才,一家人在北京的生活虽不富裕但也足够舒适,他的两个姐姐、一个妹妹,都是西南联大毕业,没有好的教育和足够的家庭支持是供不出来的。有人还举过一个例子,严耕望出生于1916年、何炳棣1917年、黄仁宇1918年、何兆武1921年,四个人都是前后脚接受的大学教育,都成名成家,是民国教育出来的精英,这其中何炳棣的父亲曾在北洋政府任职,是天津的一个法官;黄仁宇的父亲曾为同盟会元老,后退出政治,但在国民党内依然保有一些关系;何兆武的父亲说过了;只有严耕望出身农村,但也接受了比较良好的基础教育。能给出的信息都在这里了,来总结一下民国时“高考”的基本特征:一、范围小。1939年全国才二万考生,虽然有战争的影响,但数量也实在是少得可怜。1943年的西南联大,1947年的国立重庆大学,都是一流大学,录取率居然分别达到了20%和8%,报考人数并不多,不然就是如今公考热门职位的1:3000了。二、能接受良好的初中级教育的人数就很有限,所以竞争并不十分激烈。何兆武所在的那个班,考中西南联大的就有好多,而当时一起撤退到马鞍山读书的学生一共才有多少,几乎到了读完高中就有学上的程度,何况民国的免试入学比例出奇的高。三、教育水平地区差异极大。何兆武先生回忆,1936年的暑假,他遇到语文老师,老师不无感慨的跟他说,当年北大录取二百人,光北京地区就报名了四千人。请注意1939年的全国高考人数,想象一下北京孩子当年享受的是怎样的教育。总之,这样就可以形成对民国“高考”的一个大致印象,这是一种萌芽阶段,还在摸索,涉及范围较小,不是人人都参与得起的一种现代精英式高等教育入学考试,能跳过这道龙门的,人数并不多,水平也不见得有多高。1939年,中华民国人口超过五亿,只有两万多高考考生,这是什么概念。民国免试入学比例又高,15%,先修班还有50%几率免试入学,闻一多大笔一挥,特招几个学生,完全符合当时的制度。问题来了,那么羡慕这种特招制度的话,请先设想一下,自己回到民国,有多大几率能成为茫茫人海中的那两万分之一。如今呢?人口飙升,初高中生人数、高考人数、专科本科入学人数飙升得更快吧?教育是不是得到极大普及?大学生还稀罕吗?硕士毕业还叫事儿吗?试想,在这种情况下,大笔一挥特招几个学生,会不会被亿万家长指着鼻子骂:“你以为你是闻一多就了不起吗?教育腐败!我要告教育部!”制度各有各的好,各有各的坏,羡慕民国的特招,就得忍受民国高考制度的那狭窄的覆盖范围,想享受现在教育制度的普及,就别做鼓励学生培养个性、特招名额落自己头上的美梦了。我知道随朝的匠师李春,他在今天的河北赵县建了一座桥,名为安济桥,是一座跨洨河的石拱桥,是世界上现存年代最久远,跨度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单孔坦弧敞肩石拱桥。从古至今,在中国的绘画史上,涌现了许多彪炳千秋的大师级画家,他们对中国绘画艺术的发展,起到了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作用,也为时间绘画的发展起到了深远的影响。古代的,毛延寿、吴道子、张择端、赵孟頫、唐寅、八大山人、石涛、郑板桥……现代的,任伯年、吴昌硕、齐白石、徐悲鸿、张大千、刘海粟、吴作人、李可染……这些伟大的画家,能够闻名于世,最主要的是他们在某一绘画领域,取得了突出的成就。他们的成名,是靠许多年的刻苦努力换来的。这些真正大师级的书画家,即使成名了,也仍然深沉内敛,谦逊随和,不断学习进取,这是大师的风范,也是做人的风范!他们在艺术方面令人佩服,在做人方面令人景仰。然而,近年来,在书画界一股浮躁虚夸之风甚嚣尘上,真是画院多如牛毛,“大师”满天飞。打开网络,更有“乱花渐欲迷人眼”的感觉,……大师,猫王、虾王、花王、鱼王、牡丹王、……第一人、……第一才子,……邮票……有时,一个书画群里,就活跃着好几十个“大师”,可一看他们的作品,则大跌眼镜,名不符实。还有一些杂耍式的所谓大师,到处招摇撞骗,胡涂乱抹,糟蹋艺术,让人腾起一股想揍他们一顿的冲动!书画是高档艺术品,无论你有没有门派,有没有名号,都要凭真本事!拿玩意儿说话!顺应某些人的需要,有些机构,网络,也正在利用书画家们的虚荣心,搞出五花八门的各种评选!几乎每天都接到拉票的邀请,……最佳品牌,……最具影响力,……领军人物,人民艺术家……,两会指定艺术家……我们回头看看那些伟大的书画艺术大师,他们的名声,哪个是靠吹出来的,哪个是靠拉票拉出来的呢?你拉出个人民满意的艺术家头衔,就真的是艺术家了吗?别人信吗?你自己信吗?我认为,要真正成为人民满意的艺术家,首先,要让自己的艺术亲民,要雅俗共赏,而不是少数人孤芳自赏的怪胎。其次,要学习和继承老一代艺术家爱国的热忱,做人的风范和做事的态度;第三,要把功夫用到技艺的提高上,而不是走捷径,浪得虚名!你成还是不成,要拿玩意说话,而不是靠牌子,名号或祖上的阴功。时代为我们书画家提供了自由发展的无限空间,我们要不断从传统绘画中汲取精华,在实践中吸收养分,努力提高书画技艺和做人的风范!也希望书画界能出几个真正大师级画家!
公平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不能光看见好处,看不见坏处。倒回到那个时代,看一下当年的大学入学考试是个什么样子,就明白我的意思了。何兆武先生是1939年考入西南联合大学,1946年离开,在《上学记》一书中记录了自己“高考”的经历,可以作为参考。据他回忆。当时考大学、考中学,都是各个学校分开考,每人选定几所学校,就去参加相应的考试,每个学校要求不一样,有的考这几门,有的考那几门。1938年就变成了统考(这一年国民政府教育部设立了全国统一招生委员会),抗战全面爆发后,又变成了“联合招生”、“委托招生”,就是划分考区,考区内统一组织同样的入学考试,并设定一家学校负责牵头,各考区自主命题,但录取人数需要教育部核准。何兆武先生参加的是贵阳考区的考试,当年贵阳考区的第一名是许少鸿,他是贵阳考区的第二名,西南联大本系的第四名。当年西南联大的报考人数和录取人数他没有写,只能从别的史料中推算。1939年,全国考生共有两万零六人,录取率不足10%。因为地域分布太广,阅卷不易,所以采用了分区阅卷的方式,这种方法用了两年,1941年开始变成了分考区考试。水力发电学家、工程教育家施熙灿是我是1943年夏报考西南联大工学院的,报考人数与录取人数的比例为5:1,施先生感慨:“西南联大的入学门槛真高”。1947年,国立重庆大学共有5388人报考,录取人数只有434人,录取比例只有8%。这些材料说明,在民国时,参加高考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参加人数并不多。这主要是因为以下几个原因:划分考区,考生就得自己背着行李,带着盘缠去赶考,没钱当然不行,还得受过良好的初高中教育,不然也不可能考中,而初高中教育也在摸索阶段,所以经常发生变化,今天这个老师提倡文言文,明天那个老师又全面教学白话文,常有的事。何兆武先生提到,当年他们班的学生文言文水平都很差,而那一年上海交通大学的语文题非常难,因为上交的国文是请了清末的老先生来教,出的作文题就是“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论”。他说他“连题目都看不懂,要是这个题目给我作文的话,肯定得零分。”还好他考的是西南联大,考上海交大岂非歇菜?这种坑不去考不知道,当然也增加了录取的难度。何兆武受过很好的初高中教育,他是北京人,十六岁离开北京,撤退到马鞍山继续读书。也有家学,父亲是搞技术出身,当时属于紧缺人才,一家人在北京的生活虽不富裕但也足够舒适,他的两个姐姐、一个妹妹,都是西南联大毕业,没有好的教育和足够的家庭支持是供不出来的。有人还举过一个例子,严耕望出生于1916年、何炳棣1917年、黄仁宇1918年、何兆武1921年,四个人都是前后脚接受的大学教育,都成名成家,是民国教育出来的精英,这其中何炳棣的父亲曾在北洋政府任职,是天津的一个法官;黄仁宇的父亲曾为同盟会元老,后退出政治,但在国民党内依然保有一些关系;何兆武的父亲说过了;只有严耕望出身农村,但也接受了比较良好的基础教育。能给出的信息都在这里了,来总结一下民国时“高考”的基本特征:一、范围小。1939年全国才二万考生,虽然有战争的影响,但数量也实在是少得可怜。1943年的西南联大,1947年的国立重庆大学,都是一流大学,录取率居然分别达到了20%和8%,报考人数并不多,不然就是如今公考热门职位的1:3000了。二、能接受良好的初中级教育的人数就很有限,所以竞争并不十分激烈。何兆武所在的那个班,考中西南联大的就有好多,而当时一起撤退到马鞍山读书的学生一共才有多少,几乎到了读完高中就有学上的程度,何况民国的免试入学比例出奇的高。三、教育水平地区差异极大。何兆武先生回忆,1936年的暑假,他遇到语文老师,老师不无感慨的跟他说,当年北大录取二百人,光北京地区就报名了四千人。请注意1939年的全国高考人数,想象一下北京孩子当年享受的是怎样的教育。总之,这样就可以形成对民国“高考”的一个大致印象,这是一种萌芽阶段,还在摸索,涉及范围较小,不是人人都参与得起的一种现代精英式高等教育入学考试,能跳过这道龙门的,人数并不多,水平也不见得有多高。1939年,中华民国人口超过五亿,只有两万多高考考生,这是什么概念。民国免试入学比例又高,15%,先修班还有50%几率免试入学,闻一多大笔一挥,特招几个学生,完全符合当时的制度。问题来了,那么羡慕这种特招制度的话,请先设想一下,自己回到民国,有多大几率能成为茫茫人海中的那两万分之一。如今呢?人口飙升,初高中生人数、高考人数、专科本科入学人数飙升得更快吧?教育是不是得到极大普及?大学生还稀罕吗?硕士毕业还叫事儿吗?试想,在这种情况下,大笔一挥特招几个学生,会不会被亿万家长指着鼻子骂:“你以为你是闻一多就了不起吗?教育腐败!我要告教育部!”制度各有各的好,各有各的坏,羡慕民国的特招,就得忍受民国高考制度的那狭窄的覆盖范围,想享受现在教育制度的普及,就别做鼓励学生培养个性、特招名额落自己头上的美梦了。我知道随朝的匠师李春,他在今天的河北赵县建了一座桥,名为安济桥,是一座跨洨河的石拱桥,是世界上现存年代最久远,跨度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单孔坦弧敞肩石拱桥。从古至今,在中国的绘画史上,涌现了许多彪炳千秋的大师级画家,他们对中国绘画艺术的发展,起到了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作用,也为时间绘画的发展起到了深远的影响。古代的,毛延寿、吴道子、张择端、赵孟頫、唐寅、八大山人、石涛、郑板桥……现代的,任伯年、吴昌硕、齐白石、徐悲鸿、张大千、刘海粟、吴作人、李可染……这些伟大的画家,能够闻名于世,最主要的是他们在某一绘画领域,取得了突出的成就。他们的成名,是靠许多年的刻苦努力换来的。这些真正大师级的书画家,即使成名了,也仍然深沉内敛,谦逊随和,不断学习进取,这是大师的风范,也是做人的风范!他们在艺术方面令人佩服,在做人方面令人景仰。然而,近年来,在书画界一股浮躁虚夸之风甚嚣尘上,真是画院多如牛毛,“大师”满天飞。打开网络,更有“乱花渐欲迷人眼”的感觉,……大师,猫王、虾王、花王、鱼王、牡丹王、……第一人、……第一才子,……邮票……有时,一个书画群里,就活跃着好几十个“大师”,可一看他们的作品,则大跌眼镜,名不符实。还有一些杂耍式的所谓大师,到处招摇撞骗,胡涂乱抹,糟蹋艺术,让人腾起一股想揍他们一顿的冲动!书画是高档艺术品,无论你有没有门派,有没有名号,都要凭真本事!拿玩意儿说话!顺应某些人的需要,有些机构,网络,也正在利用书画家们的虚荣心,搞出五花八门的各种评选!几乎每天都接到拉票的邀请,……最佳品牌,……最具影响力,……领军人物,人民艺术家……,两会指定艺术家……我们回头看看那些伟大的书画艺术大师,他们的名声,哪个是靠吹出来的,哪个是靠拉票拉出来的呢?你拉出个人民满意的艺术家头衔,就真的是艺术家了吗?别人信吗?你自己信吗?我认为,要真正成为人民满意的艺术家,首先,要让自己的艺术亲民,要雅俗共赏,而不是少数人孤芳自赏的怪胎。其次,要学习和继承老一代艺术家爱国的热忱,做人的风范和做事的态度;第三,要把功夫用到技艺的提高上,而不是走捷径,浪得虚名!你成还是不成,要拿玩意说话,而不是靠牌子,名号或祖上的阴功。时代为我们书画家提供了自由发展的无限空间,我们要不断从传统绘画中汲取精华,在实践中吸收养分,努力提高书画技艺和做人的风范!也希望书画界能出几个真正大师级画家!【原创】 当代书坛巨匠沈鹏卢秀辉阮元南北书派论一出,又燃起了新字体演变的雄心。康有为如此想,于右任如此为的。事实是,那都是书法梦了。帖学的自成一系,有延续、有发展,重要的是无数人在践行他。北碑一出,还是以帖学的基础玩它,不能从技术到演变自成一体,就很难和帖学相抗行。从审美上,帖学的俊雅、流畅,北碑的率性、活泼,让人都向往之。无数人不忍弃,于是,出现了一个新的玩法,碑帖结合。要想碑帖结合,仅是想想,显然是不够的,要实践之,实践后,要让人品阅出碑帖结合的味道,需要有艺术者、有学问者、有思想者的人,方能为之。这样的时刻,谁都在找,谁都在等,谁都想做。当代书法灵魂式的人物出现了,沈鹏! 沈鹏先生是中国当代书法的灵魂式的代表人物。我在这里,不用“代表人物之一”的原因很简单,灵魂式的人物是唯一的。灵魂式人物的出现,是代表无数人的梦想,无数人的梦想才能汇聚成一个事业、一个时代。中国当代书法,沈鹏作为灵魂式的人物,他必然代表了无数人的梦想、无数人的追求、无数人的对时代的共建。对于沈鹏来说,他自己不会、也不能成为代表当代书法的代表人物。但是,事业的要求、时代的要求,是不会让个体做主的,个体在其中所起的作用是很渺小的,只有事业、时代的大浪,才能推着沈鹏这样的人物向前走。而沈鹏所能做的是,锤炼自己、积极求索,与时代共同进步、与时代共展风貌。沈鹏与康有为、于右任不一样。他没有政治作为读书、艺术创作的背景,他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纯碎的中国式文人。他年轻时,就有幸在中国最重要的艺术专业机构工作,以使他能够自始至现在,都处于学术的前沿、艺术的前沿、思想的前沿、创作的前沿,来考虑书法、艺术、学术问题。这一点,是相当难能可贵的。沈鹏是中国当代书法的领导者。他在任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期间,力主制定了《中国书法发展纲要》。这个《纲要》是当下、及未来若干年的书法发展的一部纲领性文献,其意义不但是中国书法史的进程中,唯一的一部指导性的发展纲要,还对书法的本质、以及与时代共同发展的规律进行了学术性的预测,沈鹏的这种高屋建瓴的前瞻性,无愧于他作为当代书法领导者的地位。和康有为比,康有为的书法地位让当时的中国唯其马首是瞻。但是,作为书坛的领导者,他利用他的影响力做的只是以个人的喜好,扬碑抑帖。和于右任比,于右任作为执政党国民政府的大佬,他做的就是促进标准草书。康、于两君子,与沈鹏在书法发展的思考上,出现了很大的差距。沈鹏是中国当代书法的思想者。沈鹏在艺术上提到了很多的新主张,其中,在创作上他提出了原创性的要求,是对当下书法发展下的一剂猛药。书法发展到了今天,因为展览体制的需求,加上学术能力的限制,人们对风格张扬的原创性持谨慎的态度。艺术的生命力就在于原创,当艺术的原创性得不到群体的认同,在书法复兴的道路上,前贤的制高点会离当代越来越高,这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这不但是对内容原创的要求,还是对书法创作原创的要求,书法家不是复制前人,而是开创自我。书法家是书法艺术家,艺术家必须要有担当,艺术家必须要有自己的语言。唯其独立,才能见艺术家的学识、修为、思想。对于书法来讲,思想性的东西太重要了,书法不像美术那样,能五湖四海的做比较学研究,书法是纯民族性的东西,外来文化对其形不成大的冲击,外来文化的作用,大多表现在对理论的研究上被套用。所以,书法的研究比对于美术,在思想上走的不是太远,沈鹏这样的书法思想者,在中国书法发展时期,对书法问题的全面的思考,更显其珍贵。沈鹏是中国当代书法的实践家。他的实践:一、原创性。沈鹏在前人的基础上,比康有为、于右任走的远。同样是立志于书法,康有为是改良,于右任是不彻底的革命,沈鹏在书法创作上完成了凤凰涅槃,而且,沈鹏是自觉的完成了碑帖结合,在技法上独迈今人。二、人书俱新。我不知道在书法的审美上,为什么要用人书俱老?人书俱老,还有另外一个层面的意思,就是在技法上、个人风格上更趋于稳定、老到。这样的稳定、老到,对于一个普通的书法家来说,弥足珍贵,但是,对于沈鹏来说,这些是末技。艺术的创作,唯有常新,才是艺术创作的积极面,而沈鹏的创作就是这样的,他的创作并不是千篇一面,而是每于机锋中自出新意,令人有不思到处,书有新意,人也未有老意,而是以常新的创作彰显鲜活的生命力。三、雅俗共赏。艺术肯定是小众的,这是由艺术的格局所决定的,高雅的艺术注定不能流行。但是,高雅的艺术也能引起雅俗共赏。王右军的兰亭帖深入人心,在中国,是真正的雅俗共赏。把高雅写成雅俗共赏是件非常了不得的事,所谓高书不入俗人眼,除了创作者的自负,也有欺世的一面。当然,不排除个性化的东西小众化。也有当时不为同时代的人所了解,而为后世倾倒的,这是个案化问题。在中国,沈鹏是难得的雅俗共赏的艺术家。就像中国的小提琴曲《梁祝》,不但在中国雅俗共赏,在世界上也是雅俗共赏。能雅俗共赏的必是极高雅的艺术,能得到大众的内心的共鸣,这是多么幸福的事。四、书卷气。书法艺术的小情趣常表现在小作品的创作上,而巨幅大幛,写出书卷气这样的情趣,是极难的事,这不是功力问题,其眼界的高远已经很让人折服了,而沈鹏常常作这样的创作。小字当作大字看,有书卷气,了不得。而大字当作小字看,更了不起。大字的谋局是不一样的,大字往往以大摄人,以霸悍取胜,而把大变成小的,让人看了后,还能摄人,还能见书卷气,那更了不得。五、碑帖结合。由于康有为的狭隘,他拒绝了走碑帖结合的路,虽然,他在实践过程中,还是堕入到了用帖法写碑,但是,由于他对帖学的拒绝,所以,他在北碑草、行上,没有能够走的更远些。这一点,于右任是看出来了,所以他在北碑的行、草上走的比康有为远。沈鹏则更远,其原因就在于沈鹏是兼容碑帖,用他自己的话说,“碑与帖,不应相互排斥各自禁锢,而应当融合互补”。六、写出了信仰。信仰,是没有利害的,信仰只有奉献,信仰只有用心。没有奉献,就与信仰无关。没有用心,也与信仰无关。沈鹏的创作,没有了名利的左右,没有了技法的约束,没有了旁骛,对书法的使命感,就是他的信仰。他是在用信仰写,写到了艺术的心境,写出了时代的气息。沈鹏是中国当代书法的诗人。中国古贤中,以诗人而为书法家、学问家、政治家的比比皆是。现代人的知识结构越来越复杂于前人,社会成了强大的机器,在强大的组合式的社会面前,许多学问的事,做了精细的分工。书法家已经成为了纯粹的书法人。诗人也成了独立的行当。在当代,能以诗行,并结合于书法创作的,不但是有前人之风,更是凤毛麟角鲜见了。沈鹏立志于此,一是兴趣使然, 二是其私下定有力挽书法家文化颓势的意思,前不久的《霞客行》自作诗文展轰动了全国。
我知道随朝的匠师李春,他在今天的河北赵县建了一座桥,名为安济桥,是一座跨洨河的石拱桥,是世界上现存年代最久远,跨度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单孔坦弧敞肩石拱桥。
我知道随朝的匠师李春,他在今天的河北赵县建了一座桥,名为安济桥,是一座跨洨河的石拱桥,是世界上现存年代最久远,跨度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单孔坦弧敞肩石拱桥。公平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不能光看见好处,看不见坏处。倒回到那个时代,看一下当年的大学入学考试是个什么样子,就明白我的意思了。何兆武先生是1939年考入西南联合大学,1946年离开,在《上学记》一书中记录了自己“高考”的经历,可以作为参考。据他回忆。当时考大学、考中学,都是各个学校分开考,每人选定几所学校,就去参加相应的考试,每个学校要求不一样,有的考这几门,有的考那几门。1938年就变成了统考(这一年国民政府教育部设立了全国统一招生委员会),抗战全面爆发后,又变成了“联合招生”、“委托招生”,就是划分考区,考区内统一组织同样的入学考试,并设定一家学校负责牵头,各考区自主命题,但录取人数需要教育部核准。何兆武先生参加的是贵阳考区的考试,当年贵阳考区的第一名是许少鸿,他是贵阳考区的第二名,西南联大本系的第四名。当年西南联大的报考人数和录取人数他没有写,只能从别的史料中推算。1939年,全国考生共有两万零六人,录取率不足10%。因为地域分布太广,阅卷不易,所以采用了分区阅卷的方式,这种方法用了两年,1941年开始变成了分考区考试。水力发电学家、工程教育家施熙灿是我是1943年夏报考西南联大工学院的,报考人数与录取人数的比例为5:1,施先生感慨:“西南联大的入学门槛真高”。1947年,国立重庆大学共有5388人报考,录取人数只有434人,录取比例只有8%。这些材料说明,在民国时,参加高考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参加人数并不多。这主要是因为以下几个原因:划分考区,考生就得自己背着行李,带着盘缠去赶考,没钱当然不行,还得受过良好的初高中教育,不然也不可能考中,而初高中教育也在摸索阶段,所以经常发生变化,今天这个老师提倡文言文,明天那个老师又全面教学白话文,常有的事。何兆武先生提到,当年他们班的学生文言文水平都很差,而那一年上海交通大学的语文题非常难,因为上交的国文是请了清末的老先生来教,出的作文题就是“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论”。他说他“连题目都看不懂,要是这个题目给我作文的话,肯定得零分。”还好他考的是西南联大,考上海交大岂非歇菜?这种坑不去考不知道,当然也增加了录取的难度。何兆武受过很好的初高中教育,他是北京人,十六岁离开北京,撤退到马鞍山继续读书。也有家学,父亲是搞技术出身,当时属于紧缺人才,一家人在北京的生活虽不富裕但也足够舒适,他的两个姐姐、一个妹妹,都是西南联大毕业,没有好的教育和足够的家庭支持是供不出来的。有人还举过一个例子,严耕望出生于1916年、何炳棣1917年、黄仁宇1918年、何兆武1921年,四个人都是前后脚接受的大学教育,都成名成家,是民国教育出来的精英,这其中何炳棣的父亲曾在北洋政府任职,是天津的一个法官;黄仁宇的父亲曾为同盟会元老,后退出政治,但在国民党内依然保有一些关系;何兆武的父亲说过了;只有严耕望出身农村,但也接受了比较良好的基础教育。能给出的信息都在这里了,来总结一下民国时“高考”的基本特征:一、范围小。1939年全国才二万考生,虽然有战争的影响,但数量也实在是少得可怜。1943年的西南联大,1947年的国立重庆大学,都是一流大学,录取率居然分别达到了20%和8%,报考人数并不多,不然就是如今公考热门职位的1:3000了。二、能接受良好的初中级教育的人数就很有限,所以竞争并不十分激烈。何兆武所在的那个班,考中西南联大的就有好多,而当时一起撤退到马鞍山读书的学生一共才有多少,几乎到了读完高中就有学上的程度,何况民国的免试入学比例出奇的高。三、教育水平地区差异极大。何兆武先生回忆,1936年的暑假,他遇到语文老师,老师不无感慨的跟他说,当年北大录取二百人,光北京地区就报名了四千人。请注意1939年的全国高考人数,想象一下北京孩子当年享受的是怎样的教育。总之,这样就可以形成对民国“高考”的一个大致印象,这是一种萌芽阶段,还在摸索,涉及范围较小,不是人人都参与得起的一种现代精英式高等教育入学考试,能跳过这道龙门的,人数并不多,水平也不见得有多高。1939年,中华民国人口超过五亿,只有两万多高考考生,这是什么概念。民国免试入学比例又高,15%,先修班还有50%几率免试入学,闻一多大笔一挥,特招几个学生,完全符合当时的制度。问题来了,那么羡慕这种特招制度的话,请先设想一下,自己回到民国,有多大几率能成为茫茫人海中的那两万分之一。如今呢?人口飙升,初高中生人数、高考人数、专科本科入学人数飙升得更快吧?教育是不是得到极大普及?大学生还稀罕吗?硕士毕业还叫事儿吗?试想,在这种情况下,大笔一挥特招几个学生,会不会被亿万家长指着鼻子骂:“你以为你是闻一多就了不起吗?教育腐败!我要告教育部!”制度各有各的好,各有各的坏,羡慕民国的特招,就得忍受民国高考制度的那狭窄的覆盖范围,想享受现在教育制度的普及,就别做鼓励学生培养个性、特招名额落自己头上的美梦了。
我知道随朝的匠师李春,他在今天的河北赵县建了一座桥,名为安济桥,是一座跨洨河的石拱桥,是世界上现存年代最久远,跨度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单孔坦弧敞肩石拱桥。公平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不能光看见好处,看不见坏处。倒回到那个时代,看一下当年的大学入学考试是个什么样子,就明白我的意思了。何兆武先生是1939年考入西南联合大学,1946年离开,在《上学记》一书中记录了自己“高考”的经历,可以作为参考。据他回忆。当时考大学、考中学,都是各个学校分开考,每人选定几所学校,就去参加相应的考试,每个学校要求不一样,有的考这几门,有的考那几门。1938年就变成了统考(这一年国民政府教育部设立了全国统一招生委员会),抗战全面爆发后,又变成了“联合招生”、“委托招生”,就是划分考区,考区内统一组织同样的入学考试,并设定一家学校负责牵头,各考区自主命题,但录取人数需要教育部核准。何兆武先生参加的是贵阳考区的考试,当年贵阳考区的第一名是许少鸿,他是贵阳考区的第二名,西南联大本系的第四名。当年西南联大的报考人数和录取人数他没有写,只能从别的史料中推算。1939年,全国考生共有两万零六人,录取率不足10%。因为地域分布太广,阅卷不易,所以采用了分区阅卷的方式,这种方法用了两年,1941年开始变成了分考区考试。水力发电学家、工程教育家施熙灿是我是1943年夏报考西南联大工学院的,报考人数与录取人数的比例为5:1,施先生感慨:“西南联大的入学门槛真高”。1947年,国立重庆大学共有5388人报考,录取人数只有434人,录取比例只有8%。这些材料说明,在民国时,参加高考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参加人数并不多。这主要是因为以下几个原因:划分考区,考生就得自己背着行李,带着盘缠去赶考,没钱当然不行,还得受过良好的初高中教育,不然也不可能考中,而初高中教育也在摸索阶段,所以经常发生变化,今天这个老师提倡文言文,明天那个老师又全面教学白话文,常有的事。何兆武先生提到,当年他们班的学生文言文水平都很差,而那一年上海交通大学的语文题非常难,因为上交的国文是请了清末的老先生来教,出的作文题就是“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论”。他说他“连题目都看不懂,要是这个题目给我作文的话,肯定得零分。”还好他考的是西南联大,考上海交大岂非歇菜?这种坑不去考不知道,当然也增加了录取的难度。何兆武受过很好的初高中教育,他是北京人,十六岁离开北京,撤退到马鞍山继续读书。也有家学,父亲是搞技术出身,当时属于紧缺人才,一家人在北京的生活虽不富裕但也足够舒适,他的两个姐姐、一个妹妹,都是西南联大毕业,没有好的教育和足够的家庭支持是供不出来的。有人还举过一个例子,严耕望出生于1916年、何炳棣1917年、黄仁宇1918年、何兆武1921年,四个人都是前后脚接受的大学教育,都成名成家,是民国教育出来的精英,这其中何炳棣的父亲曾在北洋政府任职,是天津的一个法官;黄仁宇的父亲曾为同盟会元老,后退出政治,但在国民党内依然保有一些关系;何兆武的父亲说过了;只有严耕望出身农村,但也接受了比较良好的基础教育。能给出的信息都在这里了,来总结一下民国时“高考”的基本特征:一、范围小。1939年全国才二万考生,虽然有战争的影响,但数量也实在是少得可怜。1943年的西南联大,1947年的国立重庆大学,都是一流大学,录取率居然分别达到了20%和8%,报考人数并不多,不然就是如今公考热门职位的1:3000了。二、能接受良好的初中级教育的人数就很有限,所以竞争并不十分激烈。何兆武所在的那个班,考中西南联大的就有好多,而当时一起撤退到马鞍山读书的学生一共才有多少,几乎到了读完高中就有学上的程度,何况民国的免试入学比例出奇的高。三、教育水平地区差异极大。何兆武先生回忆,1936年的暑假,他遇到语文老师,老师不无感慨的跟他说,当年北大录取二百人,光北京地区就报名了四千人。请注意1939年的全国高考人数,想象一下北京孩子当年享受的是怎样的教育。总之,这样就可以形成对民国“高考”的一个大致印象,这是一种萌芽阶段,还在摸索,涉及范围较小,不是人人都参与得起的一种现代精英式高等教育入学考试,能跳过这道龙门的,人数并不多,水平也不见得有多高。1939年,中华民国人口超过五亿,只有两万多高考考生,这是什么概念。民国免试入学比例又高,15%,先修班还有50%几率免试入学,闻一多大笔一挥,特招几个学生,完全符合当时的制度。问题来了,那么羡慕这种特招制度的话,请先设想一下,自己回到民国,有多大几率能成为茫茫人海中的那两万分之一。如今呢?人口飙升,初高中生人数、高考人数、专科本科入学人数飙升得更快吧?教育是不是得到极大普及?大学生还稀罕吗?硕士毕业还叫事儿吗?试想,在这种情况下,大笔一挥特招几个学生,会不会被亿万家长指着鼻子骂:“你以为你是闻一多就了不起吗?教育腐败!我要告教育部!”制度各有各的好,各有各的坏,羡慕民国的特招,就得忍受民国高考制度的那狭窄的覆盖范围,想享受现在教育制度的普及,就别做鼓励学生培养个性、特招名额落自己头上的美梦了。从古至今,在中国的绘画史上,涌现了许多彪炳千秋的大师级画家,他们对中国绘画艺术的发展,起到了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作用,也为时间绘画的发展起到了深远的影响。古代的,毛延寿、吴道子、张择端、赵孟頫、唐寅、八大山人、石涛、郑板桥……现代的,任伯年、吴昌硕、齐白石、徐悲鸿、张大千、刘海粟、吴作人、李可染……这些伟大的画家,能够闻名于世,最主要的是他们在某一绘画领域,取得了突出的成就。他们的成名,是靠许多年的刻苦努力换来的。这些真正大师级的书画家,即使成名了,也仍然深沉内敛,谦逊随和,不断学习进取,这是大师的风范,也是做人的风范!他们在艺术方面令人佩服,在做人方面令人景仰。然而,近年来,在书画界一股浮躁虚夸之风甚嚣尘上,真是画院多如牛毛,“大师”满天飞。打开网络,更有“乱花渐欲迷人眼”的感觉,……大师,猫王、虾王、花王、鱼王、牡丹王、……第一人、……第一才子,……邮票……有时,一个书画群里,就活跃着好几十个“大师”,可一看他们的作品,则大跌眼镜,名不符实。还有一些杂耍式的所谓大师,到处招摇撞骗,胡涂乱抹,糟蹋艺术,让人腾起一股想揍他们一顿的冲动!书画是高档艺术品,无论你有没有门派,有没有名号,都要凭真本事!拿玩意儿说话!顺应某些人的需要,有些机构,网络,也正在利用书画家们的虚荣心,搞出五花八门的各种评选!几乎每天都接到拉票的邀请,……最佳品牌,……最具影响力,……领军人物,人民艺术家……,两会指定艺术家……我们回头看看那些伟大的书画艺术大师,他们的名声,哪个是靠吹出来的,哪个是靠拉票拉出来的呢?你拉出个人民满意的艺术家头衔,就真的是艺术家了吗?别人信吗?你自己信吗?我认为,要真正成为人民满意的艺术家,首先,要让自己的艺术亲民,要雅俗共赏,而不是少数人孤芳自赏的怪胎。其次,要学习和继承老一代艺术家爱国的热忱,做人的风范和做事的态度;第三,要把功夫用到技艺的提高上,而不是走捷径,浪得虚名!你成还是不成,要拿玩意说话,而不是靠牌子,名号或祖上的阴功。时代为我们书画家提供了自由发展的无限空间,我们要不断从传统绘画中汲取精华,在实践中吸收养分,努力提高书画技艺和做人的风范!也希望书画界能出几个真正大师级画家!
我知道随朝的匠师李春,他在今天的河北赵县建了一座桥,名为安济桥,是一座跨洨河的石拱桥,是世界上现存年代最久远,跨度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单孔坦弧敞肩石拱桥。公平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不能光看见好处,看不见坏处。倒回到那个时代,看一下当年的大学入学考试是个什么样子,就明白我的意思了。何兆武先生是1939年考入西南联合大学,1946年离开,在《上学记》一书中记录了自己“高考”的经历,可以作为参考。据他回忆。当时考大学、考中学,都是各个学校分开考,每人选定几所学校,就去参加相应的考试,每个学校要求不一样,有的考这几门,有的考那几门。1938年就变成了统考(这一年国民政府教育部设立了全国统一招生委员会),抗战全面爆发后,又变成了“联合招生”、“委托招生”,就是划分考区,考区内统一组织同样的入学考试,并设定一家学校负责牵头,各考区自主命题,但录取人数需要教育部核准。何兆武先生参加的是贵阳考区的考试,当年贵阳考区的第一名是许少鸿,他是贵阳考区的第二名,西南联大本系的第四名。当年西南联大的报考人数和录取人数他没有写,只能从别的史料中推算。1939年,全国考生共有两万零六人,录取率不足10%。因为地域分布太广,阅卷不易,所以采用了分区阅卷的方式,这种方法用了两年,1941年开始变成了分考区考试。水力发电学家、工程教育家施熙灿是我是1943年夏报考西南联大工学院的,报考人数与录取人数的比例为5:1,施先生感慨:“西南联大的入学门槛真高”。1947年,国立重庆大学共有5388人报考,录取人数只有434人,录取比例只有8%。这些材料说明,在民国时,参加高考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参加人数并不多。这主要是因为以下几个原因:划分考区,考生就得自己背着行李,带着盘缠去赶考,没钱当然不行,还得受过良好的初高中教育,不然也不可能考中,而初高中教育也在摸索阶段,所以经常发生变化,今天这个老师提倡文言文,明天那个老师又全面教学白话文,常有的事。何兆武先生提到,当年他们班的学生文言文水平都很差,而那一年上海交通大学的语文题非常难,因为上交的国文是请了清末的老先生来教,出的作文题就是“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论”。他说他“连题目都看不懂,要是这个题目给我作文的话,肯定得零分。”还好他考的是西南联大,考上海交大岂非歇菜?这种坑不去考不知道,当然也增加了录取的难度。何兆武受过很好的初高中教育,他是北京人,十六岁离开北京,撤退到马鞍山继续读书。也有家学,父亲是搞技术出身,当时属于紧缺人才,一家人在北京的生活虽不富裕但也足够舒适,他的两个姐姐、一个妹妹,都是西南联大毕业,没有好的教育和足够的家庭支持是供不出来的。有人还举过一个例子,严耕望出生于1916年、何炳棣1917年、黄仁宇1918年、何兆武1921年,四个人都是前后脚接受的大学教育,都成名成家,是民国教育出来的精英,这其中何炳棣的父亲曾在北洋政府任职,是天津的一个法官;黄仁宇的父亲曾为同盟会元老,后退出政治,但在国民党内依然保有一些关系;何兆武的父亲说过了;只有严耕望出身农村,但也接受了比较良好的基础教育。能给出的信息都在这里了,来总结一下民国时“高考”的基本特征:一、范围小。1939年全国才二万考生,虽然有战争的影响,但数量也实在是少得可怜。1943年的西南联大,1947年的国立重庆大学,都是一流大学,录取率居然分别达到了20%和8%,报考人数并不多,不然就是如今公考热门职位的1:3000了。二、能接受良好的初中级教育的人数就很有限,所以竞争并不十分激烈。何兆武所在的那个班,考中西南联大的就有好多,而当时一起撤退到马鞍山读书的学生一共才有多少,几乎到了读完高中就有学上的程度,何况民国的免试入学比例出奇的高。三、教育水平地区差异极大。何兆武先生回忆,1936年的暑假,他遇到语文老师,老师不无感慨的跟他说,当年北大录取二百人,光北京地区就报名了四千人。请注意1939年的全国高考人数,想象一下北京孩子当年享受的是怎样的教育。总之,这样就可以形成对民国“高考”的一个大致印象,这是一种萌芽阶段,还在摸索,涉及范围较小,不是人人都参与得起的一种现代精英式高等教育入学考试,能跳过这道龙门的,人数并不多,水平也不见得有多高。1939年,中华民国人口超过五亿,只有两万多高考考生,这是什么概念。民国免试入学比例又高,15%,先修班还有50%几率免试入学,闻一多大笔一挥,特招几个学生,完全符合当时的制度。问题来了,那么羡慕这种特招制度的话,请先设想一下,自己回到民国,有多大几率能成为茫茫人海中的那两万分之一。如今呢?人口飙升,初高中生人数、高考人数、专科本科入学人数飙升得更快吧?教育是不是得到极大普及?大学生还稀罕吗?硕士毕业还叫事儿吗?试想,在这种情况下,大笔一挥特招几个学生,会不会被亿万家长指着鼻子骂:“你以为你是闻一多就了不起吗?教育腐败!我要告教育部!”制度各有各的好,各有各的坏,羡慕民国的特招,就得忍受民国高考制度的那狭窄的覆盖范围,想享受现在教育制度的普及,就别做鼓励学生培养个性、特招名额落自己头上的美梦了。从古至今,在中国的绘画史上,涌现了许多彪炳千秋的大师级画家,他们对中国绘画艺术的发展,起到了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作用,也为时间绘画的发展起到了深远的影响。古代的,毛延寿、吴道子、张择端、赵孟頫、唐寅、八大山人、石涛、郑板桥……现代的,任伯年、吴昌硕、齐白石、徐悲鸿、张大千、刘海粟、吴作人、李可染……这些伟大的画家,能够闻名于世,最主要的是他们在某一绘画领域,取得了突出的成就。他们的成名,是靠许多年的刻苦努力换来的。这些真正大师级的书画家,即使成名了,也仍然深沉内敛,谦逊随和,不断学习进取,这是大师的风范,也是做人的风范!他们在艺术方面令人佩服,在做人方面令人景仰。然而,近年来,在书画界一股浮躁虚夸之风甚嚣尘上,真是画院多如牛毛,“大师”满天飞。打开网络,更有“乱花渐欲迷人眼”的感觉,……大师,猫王、虾王、花王、鱼王、牡丹王、……第一人、……第一才子,……邮票……有时,一个书画群里,就活跃着好几十个“大师”,可一看他们的作品,则大跌眼镜,名不符实。还有一些杂耍式的所谓大师,到处招摇撞骗,胡涂乱抹,糟蹋艺术,让人腾起一股想揍他们一顿的冲动!书画是高档艺术品,无论你有没有门派,有没有名号,都要凭真本事!拿玩意儿说话!顺应某些人的需要,有些机构,网络,也正在利用书画家们的虚荣心,搞出五花八门的各种评选!几乎每天都接到拉票的邀请,……最佳品牌,……最具影响力,……领军人物,人民艺术家……,两会指定艺术家……我们回头看看那些伟大的书画艺术大师,他们的名声,哪个是靠吹出来的,哪个是靠拉票拉出来的呢?你拉出个人民满意的艺术家头衔,就真的是艺术家了吗?别人信吗?你自己信吗?我认为,要真正成为人民满意的艺术家,首先,要让自己的艺术亲民,要雅俗共赏,而不是少数人孤芳自赏的怪胎。其次,要学习和继承老一代艺术家爱国的热忱,做人的风范和做事的态度;第三,要把功夫用到技艺的提高上,而不是走捷径,浪得虚名!你成还是不成,要拿玩意说话,而不是靠牌子,名号或祖上的阴功。时代为我们书画家提供了自由发展的无限空间,我们要不断从传统绘画中汲取精华,在实践中吸收养分,努力提高书画技艺和做人的风范!也希望书画界能出几个真正大师级画家!【原创】 当代书坛巨匠沈鹏卢秀辉阮元南北书派论一出,又燃起了新字体演变的雄心。康有为如此想,于右任如此为的。事实是,那都是书法梦了。帖学的自成一系,有延续、有发展,重要的是无数人在践行他。北碑一出,还是以帖学的基础玩它,不能从技术到演变自成一体,就很难和帖学相抗行。从审美上,帖学的俊雅、流畅,北碑的率性、活泼,让人都向往之。无数人不忍弃,于是,出现了一个新的玩法,碑帖结合。要想碑帖结合,仅是想想,显然是不够的,要实践之,实践后,要让人品阅出碑帖结合的味道,需要有艺术者、有学问者、有思想者的人,方能为之。这样的时刻,谁都在找,谁都在等,谁都想做。当代书法灵魂式的人物出现了,沈鹏! 沈鹏先生是中国当代书法的灵魂式的代表人物。我在这里,不用“代表人物之一”的原因很简单,灵魂式的人物是唯一的。灵魂式人物的出现,是代表无数人的梦想,无数人的梦想才能汇聚成一个事业、一个时代。中国当代书法,沈鹏作为灵魂式的人物,他必然代表了无数人的梦想、无数人的追求、无数人的对时代的共建。对于沈鹏来说,他自己不会、也不能成为代表当代书法的代表人物。但是,事业的要求、时代的要求,是不会让个体做主的,个体在其中所起的作用是很渺小的,只有事业、时代的大浪,才能推着沈鹏这样的人物向前走。而沈鹏所能做的是,锤炼自己、积极求索,与时代共同进步、与时代共展风貌。沈鹏与康有为、于右任不一样。他没有政治作为读书、艺术创作的背景,他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纯碎的中国式文人。他年轻时,就有幸在中国最重要的艺术专业机构工作,以使他能够自始至现在,都处于学术的前沿、艺术的前沿、思想的前沿、创作的前沿,来考虑书法、艺术、学术问题。这一点,是相当难能可贵的。沈鹏是中国当代书法的领导者。他在任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期间,力主制定了《中国书法发展纲要》。这个《纲要》是当下、及未来若干年的书法发展的一部纲领性文献,其意义不但是中国书法史的进程中,唯一的一部指导性的发展纲要,还对书法的本质、以及与时代共同发展的规律进行了学术性的预测,沈鹏的这种高屋建瓴的前瞻性,无愧于他作为当代书法领导者的地位。和康有为比,康有为的书法地位让当时的中国唯其马首是瞻。但是,作为书坛的领导者,他利用他的影响力做的只是以个人的喜好,扬碑抑帖。和于右任比,于右任作为执政党国民政府的大佬,他做的就是促进标准草书。康、于两君子,与沈鹏在书法发展的思考上,出现了很大的差距。沈鹏是中国当代书法的思想者。沈鹏在艺术上提到了很多的新主张,其中,在创作上他提出了原创性的要求,是对当下书法发展下的一剂猛药。书法发展到了今天,因为展览体制的需求,加上学术能力的限制,人们对风格张扬的原创性持谨慎的态度。艺术的生命力就在于原创,当艺术的原创性得不到群体的认同,在书法复兴的道路上,前贤的制高点会离当代越来越高,这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这不但是对内容原创的要求,还是对书法创作原创的要求,书法家不是复制前人,而是开创自我。书法家是书法艺术家,艺术家必须要有担当,艺术家必须要有自己的语言。唯其独立,才能见艺术家的学识、修为、思想。对于书法来讲,思想性的东西太重要了,书法不像美术那样,能五湖四海的做比较学研究,书法是纯民族性的东西,外来文化对其形不成大的冲击,外来文化的作用,大多表现在对理论的研究上被套用。所以,书法的研究比对于美术,在思想上走的不是太远,沈鹏这样的书法思想者,在中国书法发展时期,对书法问题的全面的思考,更显其珍贵。沈鹏是中国当代书法的实践家。他的实践:一、原创性。沈鹏在前人的基础上,比康有为、于右任走的远。同样是立志于书法,康有为是改良,于右任是不彻底的革命,沈鹏在书法创作上完成了凤凰涅槃,而且,沈鹏是自觉的完成了碑帖结合,在技法上独迈今人。二、人书俱新。我不知道在书法的审美上,为什么要用人书俱老?人书俱老,还有另外一个层面的意思,就是在技法上、个人风格上更趋于稳定、老到。这样的稳定、老到,对于一个普通的书法家来说,弥足珍贵,但是,对于沈鹏来说,这些是末技。艺术的创作,唯有常新,才是艺术创作的积极面,而沈鹏的创作就是这样的,他的创作并不是千篇一面,而是每于机锋中自出新意,令人有不思到处,书有新意,人也未有老意,而是以常新的创作彰显鲜活的生命力。三、雅俗共赏。艺术肯定是小众的,这是由艺术的格局所决定的,高雅的艺术注定不能流行。但是,高雅的艺术也能引起雅俗共赏。王右军的兰亭帖深入人心,在中国,是真正的雅俗共赏。把高雅写成雅俗共赏是件非常了不得的事,所谓高书不入俗人眼,除了创作者的自负,也有欺世的一面。当然,不排除个性化的东西小众化。也有当时不为同时代的人所了解,而为后世倾倒的,这是个案化问题。在中国,沈鹏是难得的雅俗共赏的艺术家。就像中国的小提琴曲《梁祝》,不但在中国雅俗共赏,在世界上也是雅俗共赏。能雅俗共赏的必是极高雅的艺术,能得到大众的内心的共鸣,这是多么幸福的事。四、书卷气。书法艺术的小情趣常表现在小作品的创作上,而巨幅大幛,写出书卷气这样的情趣,是极难的事,这不是功力问题,其眼界的高远已经很让人折服了,而沈鹏常常作这样的创作。小字当作大字看,有书卷气,了不得。而大字当作小字看,更了不起。大字的谋局是不一样的,大字往往以大摄人,以霸悍取胜,而把大变成小的,让人看了后,还能摄人,还能见书卷气,那更了不得。五、碑帖结合。由于康有为的狭隘,他拒绝了走碑帖结合的路,虽然,他在实践过程中,还是堕入到了用帖法写碑,但是,由于他对帖学的拒绝,所以,他在北碑草、行上,没有能够走的更远些。这一点,于右任是看出来了,所以他在北碑的行、草上走的比康有为远。沈鹏则更远,其原因就在于沈鹏是兼容碑帖,用他自己的话说,“碑与帖,不应相互排斥各自禁锢,而应当融合互补”。六、写出了信仰。信仰,是没有利害的,信仰只有奉献,信仰只有用心。没有奉献,就与信仰无关。没有用心,也与信仰无关。沈鹏的创作,没有了名利的左右,没有了技法的约束,没有了旁骛,对书法的使命感,就是他的信仰。他是在用信仰写,写到了艺术的心境,写出了时代的气息。沈鹏是中国当代书法的诗人。中国古贤中,以诗人而为书法家、学问家、政治家的比比皆是。现代人的知识结构越来越复杂于前人,社会成了强大的机器,在强大的组合式的社会面前,许多学问的事,做了精细的分工。书法家已经成为了纯粹的书法人。诗人也成了独立的行当。在当代,能以诗行,并结合于书法创作的,不但是有前人之风,更是凤毛麟角鲜见了。沈鹏立志于此,一是兴趣使然, 二是其私下定有力挽书法家文化颓势的意思,前不久的《霞客行》自作诗文展轰动了全国。
公平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不能光看见好处,看不见坏处。倒回到那个时代,看一下当年的大学入学考试是个什么样子,就明白我的意思了。何兆武先生是1939年考入西南联合大学,1946年离开,在《上学记》一书中记录了自己“高考”的经历,可以作为参考。据他回忆。当时考大学、考中学,都是各个学校分开考,每人选定几所学校,就去参加相应的考试,每个学校要求不一样,有的考这几门,有的考那几门。1938年就变成了统考(这一年国民政府教育部设立了全国统一招生委员会),抗战全面爆发后,又变成了“联合招生”、“委托招生”,就是划分考区,考区内统一组织同样的入学考试,并设定一家学校负责牵头,各考区自主命题,但录取人数需要教育部核准。何兆武先生参加的是贵阳考区的考试,当年贵阳考区的第一名是许少鸿,他是贵阳考区的第二名,西南联大本系的第四名。当年西南联大的报考人数和录取人数他没有写,只能从别的史料中推算。1939年,全国考生共有两万零六人,录取率不足10%。因为地域分布太广,阅卷不易,所以采用了分区阅卷的方式,这种方法用了两年,1941年开始变成了分考区考试。水力发电学家、工程教育家施熙灿是我是1943年夏报考西南联大工学院的,报考人数与录取人数的比例为5:1,施先生感慨:“西南联大的入学门槛真高”。1947年,国立重庆大学共有5388人报考,录取人数只有434人,录取比例只有8%。这些材料说明,在民国时,参加高考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参加人数并不多。这主要是因为以下几个原因:划分考区,考生就得自己背着行李,带着盘缠去赶考,没钱当然不行,还得受过良好的初高中教育,不然也不可能考中,而初高中教育也在摸索阶段,所以经常发生变化,今天这个老师提倡文言文,明天那个老师又全面教学白话文,常有的事。何兆武先生提到,当年他们班的学生文言文水平都很差,而那一年上海交通大学的语文题非常难,因为上交的国文是请了清末的老先生来教,出的作文题就是“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论”。他说他“连题目都看不懂,要是这个题目给我作文的话,肯定得零分。”还好他考的是西南联大,考上海交大岂非歇菜?这种坑不去考不知道,当然也增加了录取的难度。何兆武受过很好的初高中教育,他是北京人,十六岁离开北京,撤退到马鞍山继续读书。也有家学,父亲是搞技术出身,当时属于紧缺人才,一家人在北京的生活虽不富裕但也足够舒适,他的两个姐姐、一个妹妹,都是西南联大毕业,没有好的教育和足够的家庭支持是供不出来的。有人还举过一个例子,严耕望出生于1916年、何炳棣1917年、黄仁宇1918年、何兆武1921年,四个人都是前后脚接受的大学教育,都成名成家,是民国教育出来的精英,这其中何炳棣的父亲曾在北洋政府任职,是天津的一个法官;黄仁宇的父亲曾为同盟会元老,后退出政治,但在国民党内依然保有一些关系;何兆武的父亲说过了;只有严耕望出身农村,但也接受了比较良好的基础教育。能给出的信息都在这里了,来总结一下民国时“高考”的基本特征:一、范围小。1939年全国才二万考生,虽然有战争的影响,但数量也实在是少得可怜。1943年的西南联大,1947年的国立重庆大学,都是一流大学,录取率居然分别达到了20%和8%,报考人数并不多,不然就是如今公考热门职位的1:3000了。二、能接受良好的初中级教育的人数就很有限,所以竞争并不十分激烈。何兆武所在的那个班,考中西南联大的就有好多,而当时一起撤退到马鞍山读书的学生一共才有多少,几乎到了读完高中就有学上的程度,何况民国的免试入学比例出奇的高。三、教育水平地区差异极大。何兆武先生回忆,1936年的暑假,他遇到语文老师,老师不无感慨的跟他说,当年北大录取二百人,光北京地区就报名了四千人。请注意1939年的全国高考人数,想象一下北京孩子当年享受的是怎样的教育。总之,这样就可以形成对民国“高考”的一个大致印象,这是一种萌芽阶段,还在摸索,涉及范围较小,不是人人都参与得起的一种现代精英式高等教育入学考试,能跳过这道龙门的,人数并不多,水平也不见得有多高。1939年,中华民国人口超过五亿,只有两万多高考考生,这是什么概念。民国免试入学比例又高,15%,先修班还有50%几率免试入学,闻一多大笔一挥,特招几个学生,完全符合当时的制度。问题来了,那么羡慕这种特招制度的话,请先设想一下,自己回到民国,有多大几率能成为茫茫人海中的那两万分之一。如今呢?人口飙升,初高中生人数、高考人数、专科本科入学人数飙升得更快吧?教育是不是得到极大普及?大学生还稀罕吗?硕士毕业还叫事儿吗?试想,在这种情况下,大笔一挥特招几个学生,会不会被亿万家长指着鼻子骂:“你以为你是闻一多就了不起吗?教育腐败!我要告教育部!”制度各有各的好,各有各的坏,羡慕民国的特招,就得忍受民国高考制度的那狭窄的覆盖范围,想享受现在教育制度的普及,就别做鼓励学生培养个性、特招名额落自己头上的美梦了。
公平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不能光看见好处,看不见坏处。倒回到那个时代,看一下当年的大学入学考试是个什么样子,就明白我的意思了。何兆武先生是1939年考入西南联合大学,1946年离开,在《上学记》一书中记录了自己“高考”的经历,可以作为参考。据他回忆。当时考大学、考中学,都是各个学校分开考,每人选定几所学校,就去参加相应的考试,每个学校要求不一样,有的考这几门,有的考那几门。1938年就变成了统考(这一年国民政府教育部设立了全国统一招生委员会),抗战全面爆发后,又变成了“联合招生”、“委托招生”,就是划分考区,考区内统一组织同样的入学考试,并设定一家学校负责牵头,各考区自主命题,但录取人数需要教育部核准。何兆武先生参加的是贵阳考区的考试,当年贵阳考区的第一名是许少鸿,他是贵阳考区的第二名,西南联大本系的第四名。当年西南联大的报考人数和录取人数他没有写,只能从别的史料中推算。1939年,全国考生共有两万零六人,录取率不足10%。因为地域分布太广,阅卷不易,所以采用了分区阅卷的方式,这种方法用了两年,1941年开始变成了分考区考试。水力发电学家、工程教育家施熙灿是我是1943年夏报考西南联大工学院的,报考人数与录取人数的比例为5:1,施先生感慨:“西南联大的入学门槛真高”。1947年,国立重庆大学共有5388人报考,录取人数只有434人,录取比例只有8%。这些材料说明,在民国时,参加高考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参加人数并不多。这主要是因为以下几个原因:划分考区,考生就得自己背着行李,带着盘缠去赶考,没钱当然不行,还得受过良好的初高中教育,不然也不可能考中,而初高中教育也在摸索阶段,所以经常发生变化,今天这个老师提倡文言文,明天那个老师又全面教学白话文,常有的事。何兆武先生提到,当年他们班的学生文言文水平都很差,而那一年上海交通大学的语文题非常难,因为上交的国文是请了清末的老先生来教,出的作文题就是“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论”。他说他“连题目都看不懂,要是这个题目给我作文的话,肯定得零分。”还好他考的是西南联大,考上海交大岂非歇菜?这种坑不去考不知道,当然也增加了录取的难度。何兆武受过很好的初高中教育,他是北京人,十六岁离开北京,撤退到马鞍山继续读书。也有家学,父亲是搞技术出身,当时属于紧缺人才,一家人在北京的生活虽不富裕但也足够舒适,他的两个姐姐、一个妹妹,都是西南联大毕业,没有好的教育和足够的家庭支持是供不出来的。有人还举过一个例子,严耕望出生于1916年、何炳棣1917年、黄仁宇1918年、何兆武1921年,四个人都是前后脚接受的大学教育,都成名成家,是民国教育出来的精英,这其中何炳棣的父亲曾在北洋政府任职,是天津的一个法官;黄仁宇的父亲曾为同盟会元老,后退出政治,但在国民党内依然保有一些关系;何兆武的父亲说过了;只有严耕望出身农村,但也接受了比较良好的基础教育。能给出的信息都在这里了,来总结一下民国时“高考”的基本特征:一、范围小。1939年全国才二万考生,虽然有战争的影响,但数量也实在是少得可怜。1943年的西南联大,1947年的国立重庆大学,都是一流大学,录取率居然分别达到了20%和8%,报考人数并不多,不然就是如今公考热门职位的1:3000了。二、能接受良好的初中级教育的人数就很有限,所以竞争并不十分激烈。何兆武所在的那个班,考中西南联大的就有好多,而当时一起撤退到马鞍山读书的学生一共才有多少,几乎到了读完高中就有学上的程度,何况民国的免试入学比例出奇的高。三、教育水平地区差异极大。何兆武先生回忆,1936年的暑假,他遇到语文老师,老师不无感慨的跟他说,当年北大录取二百人,光北京地区就报名了四千人。请注意1939年的全国高考人数,想象一下北京孩子当年享受的是怎样的教育。总之,这样就可以形成对民国“高考”的一个大致印象,这是一种萌芽阶段,还在摸索,涉及范围较小,不是人人都参与得起的一种现代精英式高等教育入学考试,能跳过这道龙门的,人数并不多,水平也不见得有多高。1939年,中华民国人口超过五亿,只有两万多高考考生,这是什么概念。民国免试入学比例又高,15%,先修班还有50%几率免试入学,闻一多大笔一挥,特招几个学生,完全符合当时的制度。问题来了,那么羡慕这种特招制度的话,请先设想一下,自己回到民国,有多大几率能成为茫茫人海中的那两万分之一。如今呢?人口飙升,初高中生人数、高考人数、专科本科入学人数飙升得更快吧?教育是不是得到极大普及?大学生还稀罕吗?硕士毕业还叫事儿吗?试想,在这种情况下,大笔一挥特招几个学生,会不会被亿万家长指着鼻子骂:“你以为你是闻一多就了不起吗?教育腐败!我要告教育部!”制度各有各的好,各有各的坏,羡慕民国的特招,就得忍受民国高考制度的那狭窄的覆盖范围,想享受现在教育制度的普及,就别做鼓励学生培养个性、特招名额落自己头上的美梦了。从古至今,在中国的绘画史上,涌现了许多彪炳千秋的大师级画家,他们对中国绘画艺术的发展,起到了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作用,也为时间绘画的发展起到了深远的影响。古代的,毛延寿、吴道子、张择端、赵孟頫、唐寅、八大山人、石涛、郑板桥……现代的,任伯年、吴昌硕、齐白石、徐悲鸿、张大千、刘海粟、吴作人、李可染……这些伟大的画家,能够闻名于世,最主要的是他们在某一绘画领域,取得了突出的成就。他们的成名,是靠许多年的刻苦努力换来的。这些真正大师级的书画家,即使成名了,也仍然深沉内敛,谦逊随和,不断学习进取,这是大师的风范,也是做人的风范!他们在艺术方面令人佩服,在做人方面令人景仰。然而,近年来,在书画界一股浮躁虚夸之风甚嚣尘上,真是画院多如牛毛,“大师”满天飞。打开网络,更有“乱花渐欲迷人眼”的感觉,……大师,猫王、虾王、花王、鱼王、牡丹王、……第一人、……第一才子,……邮票……有时,一个书画群里,就活跃着好几十个“大师”,可一看他们的作品,则大跌眼镜,名不符实。还有一些杂耍式的所谓大师,到处招摇撞骗,胡涂乱抹,糟蹋艺术,让人腾起一股想揍他们一顿的冲动!书画是高档艺术品,无论你有没有门派,有没有名号,都要凭真本事!拿玩意儿说话!顺应某些人的需要,有些机构,网络,也正在利用书画家们的虚荣心,搞出五花八门的各种评选!几乎每天都接到拉票的邀请,……最佳品牌,……最具影响力,……领军人物,人民艺术家……,两会指定艺术家……我们回头看看那些伟大的书画艺术大师,他们的名声,哪个是靠吹出来的,哪个是靠拉票拉出来的呢?你拉出个人民满意的艺术家头衔,就真的是艺术家了吗?别人信吗?你自己信吗?我认为,要真正成为人民满意的艺术家,首先,要让自己的艺术亲民,要雅俗共赏,而不是少数人孤芳自赏的怪胎。其次,要学习和继承老一代艺术家爱国的热忱,做人的风范和做事的态度;第三,要把功夫用到技艺的提高上,而不是走捷径,浪得虚名!你成还是不成,要拿玩意说话,而不是靠牌子,名号或祖上的阴功。时代为我们书画家提供了自由发展的无限空间,我们要不断从传统绘画中汲取精华,在实践中吸收养分,努力提高书画技艺和做人的风范!也希望书画界能出几个真正大师级画家!
公平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不能光看见好处,看不见坏处。倒回到那个时代,看一下当年的大学入学考试是个什么样子,就明白我的意思了。何兆武先生是1939年考入西南联合大学,1946年离开,在《上学记》一书中记录了自己“高考”的经历,可以作为参考。据他回忆。当时考大学、考中学,都是各个学校分开考,每人选定几所学校,就去参加相应的考试,每个学校要求不一样,有的考这几门,有的考那几门。1938年就变成了统考(这一年国民政府教育部设立了全国统一招生委员会),抗战全面爆发后,又变成了“联合招生”、“委托招生”,就是划分考区,考区内统一组织同样的入学考试,并设定一家学校负责牵头,各考区自主命题,但录取人数需要教育部核准。何兆武先生参加的是贵阳考区的考试,当年贵阳考区的第一名是许少鸿,他是贵阳考区的第二名,西南联大本系的第四名。当年西南联大的报考人数和录取人数他没有写,只能从别的史料中推算。1939年,全国考生共有两万零六人,录取率不足10%。因为地域分布太广,阅卷不易,所以采用了分区阅卷的方式,这种方法用了两年,1941年开始变成了分考区考试。水力发电学家、工程教育家施熙灿是我是1943年夏报考西南联大工学院的,报考人数与录取人数的比例为5:1,施先生感慨:“西南联大的入学门槛真高”。1947年,国立重庆大学共有5388人报考,录取人数只有434人,录取比例只有8%。这些材料说明,在民国时,参加高考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参加人数并不多。这主要是因为以下几个原因:划分考区,考生就得自己背着行李,带着盘缠去赶考,没钱当然不行,还得受过良好的初高中教育,不然也不可能考中,而初高中教育也在摸索阶段,所以经常发生变化,今天这个老师提倡文言文,明天那个老师又全面教学白话文,常有的事。何兆武先生提到,当年他们班的学生文言文水平都很差,而那一年上海交通大学的语文题非常难,因为上交的国文是请了清末的老先生来教,出的作文题就是“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论”。他说他“连题目都看不懂,要是这个题目给我作文的话,肯定得零分。”还好他考的是西南联大,考上海交大岂非歇菜?这种坑不去考不知道,当然也增加了录取的难度。何兆武受过很好的初高中教育,他是北京人,十六岁离开北京,撤退到马鞍山继续读书。也有家学,父亲是搞技术出身,当时属于紧缺人才,一家人在北京的生活虽不富裕但也足够舒适,他的两个姐姐、一个妹妹,都是西南联大毕业,没有好的教育和足够的家庭支持是供不出来的。有人还举过一个例子,严耕望出生于1916年、何炳棣1917年、黄仁宇1918年、何兆武1921年,四个人都是前后脚接受的大学教育,都成名成家,是民国教育出来的精英,这其中何炳棣的父亲曾在北洋政府任职,是天津的一个法官;黄仁宇的父亲曾为同盟会元老,后退出政治,但在国民党内依然保有一些关系;何兆武的父亲说过了;只有严耕望出身农村,但也接受了比较良好的基础教育。能给出的信息都在这里了,来总结一下民国时“高考”的基本特征:一、范围小。1939年全国才二万考生,虽然有战争的影响,但数量也实在是少得可怜。1943年的西南联大,1947年的国立重庆大学,都是一流大学,录取率居然分别达到了20%和8%,报考人数并不多,不然就是如今公考热门职位的1:3000了。二、能接受良好的初中级教育的人数就很有限,所以竞争并不十分激烈。何兆武所在的那个班,考中西南联大的就有好多,而当时一起撤退到马鞍山读书的学生一共才有多少,几乎到了读完高中就有学上的程度,何况民国的免试入学比例出奇的高。三、教育水平地区差异极大。何兆武先生回忆,1936年的暑假,他遇到语文老师,老师不无感慨的跟他说,当年北大录取二百人,光北京地区就报名了四千人。请注意1939年的全国高考人数,想象一下北京孩子当年享受的是怎样的教育。总之,这样就可以形成对民国“高考”的一个大致印象,这是一种萌芽阶段,还在摸索,涉及范围较小,不是人人都参与得起的一种现代精英式高等教育入学考试,能跳过这道龙门的,人数并不多,水平也不见得有多高。1939年,中华民国人口超过五亿,只有两万多高考考生,这是什么概念。民国免试入学比例又高,15%,先修班还有50%几率免试入学,闻一多大笔一挥,特招几个学生,完全符合当时的制度。问题来了,那么羡慕这种特招制度的话,请先设想一下,自己回到民国,有多大几率能成为茫茫人海中的那两万分之一。如今呢?人口飙升,初高中生人数、高考人数、专科本科入学人数飙升得更快吧?教育是不是得到极大普及?大学生还稀罕吗?硕士毕业还叫事儿吗?试想,在这种情况下,大笔一挥特招几个学生,会不会被亿万家长指着鼻子骂:“你以为你是闻一多就了不起吗?教育腐败!我要告教育部!”制度各有各的好,各有各的坏,羡慕民国的特招,就得忍受民国高考制度的那狭窄的覆盖范围,想享受现在教育制度的普及,就别做鼓励学生培养个性、特招名额落自己头上的美梦了。从古至今,在中国的绘画史上,涌现了许多彪炳千秋的大师级画家,他们对中国绘画艺术的发展,起到了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作用,也为时间绘画的发展起到了深远的影响。古代的,毛延寿、吴道子、张择端、赵孟頫、唐寅、八大山人、石涛、郑板桥……现代的,任伯年、吴昌硕、齐白石、徐悲鸿、张大千、刘海粟、吴作人、李可染……这些伟大的画家,能够闻名于世,最主要的是他们在某一绘画领域,取得了突出的成就。他们的成名,是靠许多年的刻苦努力换来的。这些真正大师级的书画家,即使成名了,也仍然深沉内敛,谦逊随和,不断学习进取,这是大师的风范,也是做人的风范!他们在艺术方面令人佩服,在做人方面令人景仰。然而,近年来,在书画界一股浮躁虚夸之风甚嚣尘上,真是画院多如牛毛,“大师”满天飞。打开网络,更有“乱花渐欲迷人眼”的感觉,……大师,猫王、虾王、花王、鱼王、牡丹王、……第一人、……第一才子,……邮票……有时,一个书画群里,就活跃着好几十个“大师”,可一看他们的作品,则大跌眼镜,名不符实。还有一些杂耍式的所谓大师,到处招摇撞骗,胡涂乱抹,糟蹋艺术,让人腾起一股想揍他们一顿的冲动!书画是高档艺术品,无论你有没有门派,有没有名号,都要凭真本事!拿玩意儿说话!顺应某些人的需要,有些机构,网络,也正在利用书画家们的虚荣心,搞出五花八门的各种评选!几乎每天都接到拉票的邀请,……最佳品牌,……最具影响力,……领军人物,人民艺术家……,两会指定艺术家……我们回头看看那些伟大的书画艺术大师,他们的名声,哪个是靠吹出来的,哪个是靠拉票拉出来的呢?你拉出个人民满意的艺术家头衔,就真的是艺术家了吗?别人信吗?你自己信吗?我认为,要真正成为人民满意的艺术家,首先,要让自己的艺术亲民,要雅俗共赏,而不是少数人孤芳自赏的怪胎。其次,要学习和继承老一代艺术家爱国的热忱,做人的风范和做事的态度;第三,要把功夫用到技艺的提高上,而不是走捷径,浪得虚名!你成还是不成,要拿玩意说话,而不是靠牌子,名号或祖上的阴功。时代为我们书画家提供了自由发展的无限空间,我们要不断从传统绘画中汲取精华,在实践中吸收养分,努力提高书画技艺和做人的风范!也希望书画界能出几个真正大师级画家!我知道随朝的匠师李春,他在今天的河北赵县建了一座桥,名为安济桥,是一座跨洨河的石拱桥,是世界上现存年代最久远,跨度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单孔坦弧敞肩石拱桥。
公平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不能光看见好处,看不见坏处。倒回到那个时代,看一下当年的大学入学考试是个什么样子,就明白我的意思了。何兆武先生是1939年考入西南联合大学,1946年离开,在《上学记》一书中记录了自己“高考”的经历,可以作为参考。据他回忆。当时考大学、考中学,都是各个学校分开考,每人选定几所学校,就去参加相应的考试,每个学校要求不一样,有的考这几门,有的考那几门。1938年就变成了统考(这一年国民政府教育部设立了全国统一招生委员会),抗战全面爆发后,又变成了“联合招生”、“委托招生”,就是划分考区,考区内统一组织同样的入学考试,并设定一家学校负责牵头,各考区自主命题,但录取人数需要教育部核准。何兆武先生参加的是贵阳考区的考试,当年贵阳考区的第一名是许少鸿,他是贵阳考区的第二名,西南联大本系的第四名。当年西南联大的报考人数和录取人数他没有写,只能从别的史料中推算。1939年,全国考生共有两万零六人,录取率不足10%。因为地域分布太广,阅卷不易,所以采用了分区阅卷的方式,这种方法用了两年,1941年开始变成了分考区考试。水力发电学家、工程教育家施熙灿是我是1943年夏报考西南联大工学院的,报考人数与录取人数的比例为5:1,施先生感慨:“西南联大的入学门槛真高”。1947年,国立重庆大学共有5388人报考,录取人数只有434人,录取比例只有8%。这些材料说明,在民国时,参加高考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参加人数并不多。这主要是因为以下几个原因:划分考区,考生就得自己背着行李,带着盘缠去赶考,没钱当然不行,还得受过良好的初高中教育,不然也不可能考中,而初高中教育也在摸索阶段,所以经常发生变化,今天这个老师提倡文言文,明天那个老师又全面教学白话文,常有的事。何兆武先生提到,当年他们班的学生文言文水平都很差,而那一年上海交通大学的语文题非常难,因为上交的国文是请了清末的老先生来教,出的作文题就是“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论”。他说他“连题目都看不懂,要是这个题目给我作文的话,肯定得零分。”还好他考的是西南联大,考上海交大岂非歇菜?这种坑不去考不知道,当然也增加了录取的难度。何兆武受过很好的初高中教育,他是北京人,十六岁离开北京,撤退到马鞍山继续读书。也有家学,父亲是搞技术出身,当时属于紧缺人才,一家人在北京的生活虽不富裕但也足够舒适,他的两个姐姐、一个妹妹,都是西南联大毕业,没有好的教育和足够的家庭支持是供不出来的。有人还举过一个例子,严耕望出生于1916年、何炳棣1917年、黄仁宇1918年、何兆武1921年,四个人都是前后脚接受的大学教育,都成名成家,是民国教育出来的精英,这其中何炳棣的父亲曾在北洋政府任职,是天津的一个法官;黄仁宇的父亲曾为同盟会元老,后退出政治,但在国民党内依然保有一些关系;何兆武的父亲说过了;只有严耕望出身农村,但也接受了比较良好的基础教育。能给出的信息都在这里了,来总结一下民国时“高考”的基本特征:一、范围小。1939年全国才二万考生,虽然有战争的影响,但数量也实在是少得可怜。1943年的西南联大,1947年的国立重庆大学,都是一流大学,录取率居然分别达到了20%和8%,报考人数并不多,不然就是如今公考热门职位的1:3000了。二、能接受良好的初中级教育的人数就很有限,所以竞争并不十分激烈。何兆武所在的那个班,考中西南联大的就有好多,而当时一起撤退到马鞍山读书的学生一共才有多少,几乎到了读完高中就有学上的程度,何况民国的免试入学比例出奇的高。三、教育水平地区差异极大。何兆武先生回忆,1936年的暑假,他遇到语文老师,老师不无感慨的跟他说,当年北大录取二百人,光北京地区就报名了四千人。请注意1939年的全国高考人数,想象一下北京孩子当年享受的是怎样的教育。总之,这样就可以形成对民国“高考”的一个大致印象,这是一种萌芽阶段,还在摸索,涉及范围较小,不是人人都参与得起的一种现代精英式高等教育入学考试,能跳过这道龙门的,人数并不多,水平也不见得有多高。1939年,中华民国人口超过五亿,只有两万多高考考生,这是什么概念。民国免试入学比例又高,15%,先修班还有50%几率免试入学,闻一多大笔一挥,特招几个学生,完全符合当时的制度。问题来了,那么羡慕这种特招制度的话,请先设想一下,自己回到民国,有多大几率能成为茫茫人海中的那两万分之一。如今呢?人口飙升,初高中生人数、高考人数、专科本科入学人数飙升得更快吧?教育是不是得到极大普及?大学生还稀罕吗?硕士毕业还叫事儿吗?试想,在这种情况下,大笔一挥特招几个学生,会不会被亿万家长指着鼻子骂:“你以为你是闻一多就了不起吗?教育腐败!我要告教育部!”制度各有各的好,各有各的坏,羡慕民国的特招,就得忍受民国高考制度的那狭窄的覆盖范围,想享受现在教育制度的普及,就别做鼓励学生培养个性、特招名额落自己头上的美梦了。从古至今,在中国的绘画史上,涌现了许多彪炳千秋的大师级画家,他们对中国绘画艺术的发展,起到了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作用,也为时间绘画的发展起到了深远的影响。古代的,毛延寿、吴道子、张择端、赵孟頫、唐寅、八大山人、石涛、郑板桥……现代的,任伯年、吴昌硕、齐白石、徐悲鸿、张大千、刘海粟、吴作人、李可染……这些伟大的画家,能够闻名于世,最主要的是他们在某一绘画领域,取得了突出的成就。他们的成名,是靠许多年的刻苦努力换来的。这些真正大师级的书画家,即使成名了,也仍然深沉内敛,谦逊随和,不断学习进取,这是大师的风范,也是做人的风范!他们在艺术方面令人佩服,在做人方面令人景仰。然而,近年来,在书画界一股浮躁虚夸之风甚嚣尘上,真是画院多如牛毛,“大师”满天飞。打开网络,更有“乱花渐欲迷人眼”的感觉,……大师,猫王、虾王、花王、鱼王、牡丹王、……第一人、……第一才子,……邮票……有时,一个书画群里,就活跃着好几十个“大师”,可一看他们的作品,则大跌眼镜,名不符实。还有一些杂耍式的所谓大师,到处招摇撞骗,胡涂乱抹,糟蹋艺术,让人腾起一股想揍他们一顿的冲动!书画是高档艺术品,无论你有没有门派,有没有名号,都要凭真本事!拿玩意儿说话!顺应某些人的需要,有些机构,网络,也正在利用书画家们的虚荣心,搞出五花八门的各种评选!几乎每天都接到拉票的邀请,……最佳品牌,……最具影响力,……领军人物,人民艺术家……,两会指定艺术家……我们回头看看那些伟大的书画艺术大师,他们的名声,哪个是靠吹出来的,哪个是靠拉票拉出来的呢?你拉出个人民满意的艺术家头衔,就真的是艺术家了吗?别人信吗?你自己信吗?我认为,要真正成为人民满意的艺术家,首先,要让自己的艺术亲民,要雅俗共赏,而不是少数人孤芳自赏的怪胎。其次,要学习和继承老一代艺术家爱国的热忱,做人的风范和做事的态度;第三,要把功夫用到技艺的提高上,而不是走捷径,浪得虚名!你成还是不成,要拿玩意说话,而不是靠牌子,名号或祖上的阴功。时代为我们书画家提供了自由发展的无限空间,我们要不断从传统绘画中汲取精华,在实践中吸收养分,努力提高书画技艺和做人的风范!也希望书画界能出几个真正大师级画家!我知道随朝的匠师李春,他在今天的河北赵县建了一座桥,名为安济桥,是一座跨洨河的石拱桥,是世界上现存年代最久远,跨度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单孔坦弧敞肩石拱桥。【原创】 当代书坛巨匠沈鹏卢秀辉阮元南北书派论一出,又燃起了新字体演变的雄心。康有为如此想,于右任如此为的。事实是,那都是书法梦了。帖学的自成一系,有延续、有发展,重要的是无数人在践行他。北碑一出,还是以帖学的基础玩它,不能从技术到演变自成一体,就很难和帖学相抗行。从审美上,帖学的俊雅、流畅,北碑的率性、活泼,让人都向往之。无数人不忍弃,于是,出现了一个新的玩法,碑帖结合。要想碑帖结合,仅是想想,显然是不够的,要实践之,实践后,要让人品阅出碑帖结合的味道,需要有艺术者、有学问者、有思想者的人,方能为之。这样的时刻,谁都在找,谁都在等,谁都想做。当代书法灵魂式的人物出现了,沈鹏! 沈鹏先生是中国当代书法的灵魂式的代表人物。我在这里,不用“代表人物之一”的原因很简单,灵魂式的人物是唯一的。灵魂式人物的出现,是代表无数人的梦想,无数人的梦想才能汇聚成一个事业、一个时代。中国当代书法,沈鹏作为灵魂式的人物,他必然代表了无数人的梦想、无数人的追求、无数人的对时代的共建。对于沈鹏来说,他自己不会、也不能成为代表当代书法的代表人物。但是,事业的要求、时代的要求,是不会让个体做主的,个体在其中所起的作用是很渺小的,只有事业、时代的大浪,才能推着沈鹏这样的人物向前走。而沈鹏所能做的是,锤炼自己、积极求索,与时代共同进步、与时代共展风貌。沈鹏与康有为、于右任不一样。他没有政治作为读书、艺术创作的背景,他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纯碎的中国式文人。他年轻时,就有幸在中国最重要的艺术专业机构工作,以使他能够自始至现在,都处于学术的前沿、艺术的前沿、思想的前沿、创作的前沿,来考虑书法、艺术、学术问题。这一点,是相当难能可贵的。沈鹏是中国当代书法的领导者。他在任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期间,力主制定了《中国书法发展纲要》。这个《纲要》是当下、及未来若干年的书法发展的一部纲领性文献,其意义不但是中国书法史的进程中,唯一的一部指导性的发展纲要,还对书法的本质、以及与时代共同发展的规律进行了学术性的预测,沈鹏的这种高屋建瓴的前瞻性,无愧于他作为当代书法领导者的地位。和康有为比,康有为的书法地位让当时的中国唯其马首是瞻。但是,作为书坛的领导者,他利用他的影响力做的只是以个人的喜好,扬碑抑帖。和于右任比,于右任作为执政党国民政府的大佬,他做的就是促进标准草书。康、于两君子,与沈鹏在书法发展的思考上,出现了很大的差距。沈鹏是中国当代书法的思想者。沈鹏在艺术上提到了很多的新主张,其中,在创作上他提出了原创性的要求,是对当下书法发展下的一剂猛药。书法发展到了今天,因为展览体制的需求,加上学术能力的限制,人们对风格张扬的原创性持谨慎的态度。艺术的生命力就在于原创,当艺术的原创性得不到群体的认同,在书法复兴的道路上,前贤的制高点会离当代越来越高,这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这不但是对内容原创的要求,还是对书法创作原创的要求,书法家不是复制前人,而是开创自我。书法家是书法艺术家,艺术家必须要有担当,艺术家必须要有自己的语言。唯其独立,才能见艺术家的学识、修为、思想。对于书法来讲,思想性的东西太重要了,书法不像美术那样,能五湖四海的做比较学研究,书法是纯民族性的东西,外来文化对其形不成大的冲击,外来文化的作用,大多表现在对理论的研究上被套用。所以,书法的研究比对于美术,在思想上走的不是太远,沈鹏这样的书法思想者,在中国书法发展时期,对书法问题的全面的思考,更显其珍贵。沈鹏是中国当代书法的实践家。他的实践:一、原创性。沈鹏在前人的基础上,比康有为、于右任走的远。同样是立志于书法,康有为是改良,于右任是不彻底的革命,沈鹏在书法创作上完成了凤凰涅槃,而且,沈鹏是自觉的完成了碑帖结合,在技法上独迈今人。二、人书俱新。我不知道在书法的审美上,为什么要用人书俱老?人书俱老,还有另外一个层面的意思,就是在技法上、个人风格上更趋于稳定、老到。这样的稳定、老到,对于一个普通的书法家来说,弥足珍贵,但是,对于沈鹏来说,这些是末技。艺术的创作,唯有常新,才是艺术创作的积极面,而沈鹏的创作就是这样的,他的创作并不是千篇一面,而是每于机锋中自出新意,令人有不思到处,书有新意,人也未有老意,而是以常新的创作彰显鲜活的生命力。三、雅俗共赏。艺术肯定是小众的,这是由艺术的格局所决定的,高雅的艺术注定不能流行。但是,高雅的艺术也能引起雅俗共赏。王右军的兰亭帖深入人心,在中国,是真正的雅俗共赏。把高雅写成雅俗共赏是件非常了不得的事,所谓高书不入俗人眼,除了创作者的自负,也有欺世的一面。当然,不排除个性化的东西小众化。也有当时不为同时代的人所了解,而为后世倾倒的,这是个案化问题。在中国,沈鹏是难得的雅俗共赏的艺术家。就像中国的小提琴曲《梁祝》,不但在中国雅俗共赏,在世界上也是雅俗共赏。能雅俗共赏的必是极高雅的艺术,能得到大众的内心的共鸣,这是多么幸福的事。四、书卷气。书法艺术的小情趣常表现在小作品的创作上,而巨幅大幛,写出书卷气这样的情趣,是极难的事,这不是功力问题,其眼界的高远已经很让人折服了,而沈鹏常常作这样的创作。小字当作大字看,有书卷气,了不得。而大字当作小字看,更了不起。大字的谋局是不一样的,大字往往以大摄人,以霸悍取胜,而把大变成小的,让人看了后,还能摄人,还能见书卷气,那更了不得。五、碑帖结合。由于康有为的狭隘,他拒绝了走碑帖结合的路,虽然,他在实践过程中,还是堕入到了用帖法写碑,但是,由于他对帖学的拒绝,所以,他在北碑草、行上,没有能够走的更远些。这一点,于右任是看出来了,所以他在北碑的行、草上走的比康有为远。沈鹏则更远,其原因就在于沈鹏是兼容碑帖,用他自己的话说,“碑与帖,不应相互排斥各自禁锢,而应当融合互补”。六、写出了信仰。信仰,是没有利害的,信仰只有奉献,信仰只有用心。没有奉献,就与信仰无关。没有用心,也与信仰无关。沈鹏的创作,没有了名利的左右,没有了技法的约束,没有了旁骛,对书法的使命感,就是他的信仰。他是在用信仰写,写到了艺术的心境,写出了时代的气息。沈鹏是中国当代书法的诗人。中国古贤中,以诗人而为书法家、学问家、政治家的比比皆是。现代人的知识结构越来越复杂于前人,社会成了强大的机器,在强大的组合式的社会面前,许多学问的事,做了精细的分工。书法家已经成为了纯粹的书法人。诗人也成了独立的行当。在当代,能以诗行,并结合于书法创作的,不但是有前人之风,更是凤毛麟角鲜见了。沈鹏立志于此,一是兴趣使然, 二是其私下定有力挽书法家文化颓势的意思,前不久的《霞客行》自作诗文展轰动了全国。
我知道随朝的匠师李春,他在今天的河北赵县建了一座桥,名为安济桥,是一座跨洨河的石拱桥,是世界上现存年代最久远,跨度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单孔坦弧敞肩石拱桥。
我知道随朝的匠师李春,他在今天的河北赵县建了一座桥,名为安济桥,是一座跨洨河的石拱桥,是世界上现存年代最久远,跨度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单孔坦弧敞肩石拱桥。公平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不能光看见好处,看不见坏处。倒回到那个时代,看一下当年的大学入学考试是个什么样子,就明白我的意思了。何兆武先生是1939年考入西南联合大学,1946年离开,在《上学记》一书中记录了自己“高考”的经历,可以作为参考。据他回忆。当时考大学、考中学,都是各个学校分开考,每人选定几所学校,就去参加相应的考试,每个学校要求不一样,有的考这几门,有的考那几门。1938年就变成了统考(这一年国民政府教育部设立了全国统一招生委员会),抗战全面爆发后,又变成了“联合招生”、“委托招生”,就是划分考区,考区内统一组织同样的入学考试,并设定一家学校负责牵头,各考区自主命题,但录取人数需要教育部核准。何兆武先生参加的是贵阳考区的考试,当年贵阳考区的第一名是许少鸿,他是贵阳考区的第二名,西南联大本系的第四名。当年西南联大的报考人数和录取人数他没有写,只能从别的史料中推算。1939年,全国考生共有两万零六人,录取率不足10%。因为地域分布太广,阅卷不易,所以采用了分区阅卷的方式,这种方法用了两年,1941年开始变成了分考区考试。水力发电学家、工程教育家施熙灿是我是1943年夏报考西南联大工学院的,报考人数与录取人数的比例为5:1,施先生感慨:“西南联大的入学门槛真高”。1947年,国立重庆大学共有5388人报考,录取人数只有434人,录取比例只有8%。这些材料说明,在民国时,参加高考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参加人数并不多。这主要是因为以下几个原因:划分考区,考生就得自己背着行李,带着盘缠去赶考,没钱当然不行,还得受过良好的初高中教育,不然也不可能考中,而初高中教育也在摸索阶段,所以经常发生变化,今天这个老师提倡文言文,明天那个老师又全面教学白话文,常有的事。何兆武先生提到,当年他们班的学生文言文水平都很差,而那一年上海交通大学的语文题非常难,因为上交的国文是请了清末的老先生来教,出的作文题就是“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论”。他说他“连题目都看不懂,要是这个题目给我作文的话,肯定得零分。”还好他考的是西南联大,考上海交大岂非歇菜?这种坑不去考不知道,当然也增加了录取的难度。何兆武受过很好的初高中教育,他是北京人,十六岁离开北京,撤退到马鞍山继续读书。也有家学,父亲是搞技术出身,当时属于紧缺人才,一家人在北京的生活虽不富裕但也足够舒适,他的两个姐姐、一个妹妹,都是西南联大毕业,没有好的教育和足够的家庭支持是供不出来的。有人还举过一个例子,严耕望出生于1916年、何炳棣1917年、黄仁宇1918年、何兆武1921年,四个人都是前后脚接受的大学教育,都成名成家,是民国教育出来的精英,这其中何炳棣的父亲曾在北洋政府任职,是天津的一个法官;黄仁宇的父亲曾为同盟会元老,后退出政治,但在国民党内依然保有一些关系;何兆武的父亲说过了;只有严耕望出身农村,但也接受了比较良好的基础教育。能给出的信息都在这里了,来总结一下民国时“高考”的基本特征:一、范围小。1939年全国才二万考生,虽然有战争的影响,但数量也实在是少得可怜。1943年的西南联大,1947年的国立重庆大学,都是一流大学,录取率居然分别达到了20%和8%,报考人数并不多,不然就是如今公考热门职位的1:3000了。二、能接受良好的初中级教育的人数就很有限,所以竞争并不十分激烈。何兆武所在的那个班,考中西南联大的就有好多,而当时一起撤退到马鞍山读书的学生一共才有多少,几乎到了读完高中就有学上的程度,何况民国的免试入学比例出奇的高。三、教育水平地区差异极大。何兆武先生回忆,1936年的暑假,他遇到语文老师,老师不无感慨的跟他说,当年北大录取二百人,光北京地区就报名了四千人。请注意1939年的全国高考人数,想象一下北京孩子当年享受的是怎样的教育。总之,这样就可以形成对民国“高考”的一个大致印象,这是一种萌芽阶段,还在摸索,涉及范围较小,不是人人都参与得起的一种现代精英式高等教育入学考试,能跳过这道龙门的,人数并不多,水平也不见得有多高。1939年,中华民国人口超过五亿,只有两万多高考考生,这是什么概念。民国免试入学比例又高,15%,先修班还有50%几率免试入学,闻一多大笔一挥,特招几个学生,完全符合当时的制度。问题来了,那么羡慕这种特招制度的话,请先设想一下,自己回到民国,有多大几率能成为茫茫人海中的那两万分之一。如今呢?人口飙升,初高中生人数、高考人数、专科本科入学人数飙升得更快吧?教育是不是得到极大普及?大学生还稀罕吗?硕士毕业还叫事儿吗?试想,在这种情况下,大笔一挥特招几个学生,会不会被亿万家长指着鼻子骂:“你以为你是闻一多就了不起吗?教育腐败!我要告教育部!”制度各有各的好,各有各的坏,羡慕民国的特招,就得忍受民国高考制度的那狭窄的覆盖范围,想享受现在教育制度的普及,就别做鼓励学生培养个性、特招名额落自己头上的美梦了。
我知道随朝的匠师李春,他在今天的河北赵县建了一座桥,名为安济桥,是一座跨洨河的石拱桥,是世界上现存年代最久远,跨度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单孔坦弧敞肩石拱桥。公平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不能光看见好处,看不见坏处。倒回到那个时代,看一下当年的大学入学考试是个什么样子,就明白我的意思了。何兆武先生是1939年考入西南联合大学,1946年离开,在《上学记》一书中记录了自己“高考”的经历,可以作为参考。据他回忆。当时考大学、考中学,都是各个学校分开考,每人选定几所学校,就去参加相应的考试,每个学校要求不一样,有的考这几门,有的考那几门。1938年就变成了统考(这一年国民政府教育部设立了全国统一招生委员会),抗战全面爆发后,又变成了“联合招生”、“委托招生”,就是划分考区,考区内统一组织同样的入学考试,并设定一家学校负责牵头,各考区自主命题,但录取人数需要教育部核准。何兆武先生参加的是贵阳考区的考试,当年贵阳考区的第一名是许少鸿,他是贵阳考区的第二名,西南联大本系的第四名。当年西南联大的报考人数和录取人数他没有写,只能从别的史料中推算。1939年,全国考生共有两万零六人,录取率不足10%。因为地域分布太广,阅卷不易,所以采用了分区阅卷的方式,这种方法用了两年,1941年开始变成了分考区考试。水力发电学家、工程教育家施熙灿是我是1943年夏报考西南联大工学院的,报考人数与录取人数的比例为5:1,施先生感慨:“西南联大的入学门槛真高”。1947年,国立重庆大学共有5388人报考,录取人数只有434人,录取比例只有8%。这些材料说明,在民国时,参加高考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参加人数并不多。这主要是因为以下几个原因:划分考区,考生就得自己背着行李,带着盘缠去赶考,没钱当然不行,还得受过良好的初高中教育,不然也不可能考中,而初高中教育也在摸索阶段,所以经常发生变化,今天这个老师提倡文言文,明天那个老师又全面教学白话文,常有的事。何兆武先生提到,当年他们班的学生文言文水平都很差,而那一年上海交通大学的语文题非常难,因为上交的国文是请了清末的老先生来教,出的作文题就是“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论”。他说他“连题目都看不懂,要是这个题目给我作文的话,肯定得零分。”还好他考的是西南联大,考上海交大岂非歇菜?这种坑不去考不知道,当然也增加了录取的难度。何兆武受过很好的初高中教育,他是北京人,十六岁离开北京,撤退到马鞍山继续读书。也有家学,父亲是搞技术出身,当时属于紧缺人才,一家人在北京的生活虽不富裕但也足够舒适,他的两个姐姐、一个妹妹,都是西南联大毕业,没有好的教育和足够的家庭支持是供不出来的。有人还举过一个例子,严耕望出生于1916年、何炳棣1917年、黄仁宇1918年、何兆武1921年,四个人都是前后脚接受的大学教育,都成名成家,是民国教育出来的精英,这其中何炳棣的父亲曾在北洋政府任职,是天津的一个法官;黄仁宇的父亲曾为同盟会元老,后退出政治,但在国民党内依然保有一些关系;何兆武的父亲说过了;只有严耕望出身农村,但也接受了比较良好的基础教育。能给出的信息都在这里了,来总结一下民国时“高考”的基本特征:一、范围小。1939年全国才二万考生,虽然有战争的影响,但数量也实在是少得可怜。1943年的西南联大,1947年的国立重庆大学,都是一流大学,录取率居然分别达到了20%和8%,报考人数并不多,不然就是如今公考热门职位的1:3000了。二、能接受良好的初中级教育的人数就很有限,所以竞争并不十分激烈。何兆武所在的那个班,考中西南联大的就有好多,而当时一起撤退到马鞍山读书的学生一共才有多少,几乎到了读完高中就有学上的程度,何况民国的免试入学比例出奇的高。三、教育水平地区差异极大。何兆武先生回忆,1936年的暑假,他遇到语文老师,老师不无感慨的跟他说,当年北大录取二百人,光北京地区就报名了四千人。请注意1939年的全国高考人数,想象一下北京孩子当年享受的是怎样的教育。总之,这样就可以形成对民国“高考”的一个大致印象,这是一种萌芽阶段,还在摸索,涉及范围较小,不是人人都参与得起的一种现代精英式高等教育入学考试,能跳过这道龙门的,人数并不多,水平也不见得有多高。1939年,中华民国人口超过五亿,只有两万多高考考生,这是什么概念。民国免试入学比例又高,15%,先修班还有50%几率免试入学,闻一多大笔一挥,特招几个学生,完全符合当时的制度。问题来了,那么羡慕这种特招制度的话,请先设想一下,自己回到民国,有多大几率能成为茫茫人海中的那两万分之一。如今呢?人口飙升,初高中生人数、高考人数、专科本科入学人数飙升得更快吧?教育是不是得到极大普及?大学生还稀罕吗?硕士毕业还叫事儿吗?试想,在这种情况下,大笔一挥特招几个学生,会不会被亿万家长指着鼻子骂:“你以为你是闻一多就了不起吗?教育腐败!我要告教育部!”制度各有各的好,各有各的坏,羡慕民国的特招,就得忍受民国高考制度的那狭窄的覆盖范围,想享受现在教育制度的普及,就别做鼓励学生培养个性、特招名额落自己头上的美梦了。从古至今,在中国的绘画史上,涌现了许多彪炳千秋的大师级画家,他们对中国绘画艺术的发展,起到了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作用,也为时间绘画的发展起到了深远的影响。古代的,毛延寿、吴道子、张择端、赵孟頫、唐寅、八大山人、石涛、郑板桥……现代的,任伯年、吴昌硕、齐白石、徐悲鸿、张大千、刘海粟、吴作人、李可染……这些伟大的画家,能够闻名于世,最主要的是他们在某一绘画领域,取得了突出的成就。他们的成名,是靠许多年的刻苦努力换来的。这些真正大师级的书画家,即使成名了,也仍然深沉内敛,谦逊随和,不断学习进取,这是大师的风范,也是做人的风范!他们在艺术方面令人佩服,在做人方面令人景仰。然而,近年来,在书画界一股浮躁虚夸之风甚嚣尘上,真是画院多如牛毛,“大师”满天飞。打开网络,更有“乱花渐欲迷人眼”的感觉,……大师,猫王、虾王、花王、鱼王、牡丹王、……第一人、……第一才子,……邮票……有时,一个书画群里,就活跃着好几十个“大师”,可一看他们的作品,则大跌眼镜,名不符实。还有一些杂耍式的所谓大师,到处招摇撞骗,胡涂乱抹,糟蹋艺术,让人腾起一股想揍他们一顿的冲动!书画是高档艺术品,无论你有没有门派,有没有名号,都要凭真本事!拿玩意儿说话!顺应某些人的需要,有些机构,网络,也正在利用书画家们的虚荣心,搞出五花八门的各种评选!几乎每天都接到拉票的邀请,……最佳品牌,……最具影响力,……领军人物,人民艺术家……,两会指定艺术家……我们回头看看那些伟大的书画艺术大师,他们的名声,哪个是靠吹出来的,哪个是靠拉票拉出来的呢?你拉出个人民满意的艺术家头衔,就真的是艺术家了吗?别人信吗?你自己信吗?我认为,要真正成为人民满意的艺术家,首先,要让自己的艺术亲民,要雅俗共赏,而不是少数人孤芳自赏的怪胎。其次,要学习和继承老一代艺术家爱国的热忱,做人的风范和做事的态度;第三,要把功夫用到技艺的提高上,而不是走捷径,浪得虚名!你成还是不成,要拿玩意说话,而不是靠牌子,名号或祖上的阴功。时代为我们书画家提供了自由发展的无限空间,我们要不断从传统绘画中汲取精华,在实践中吸收养分,努力提高书画技艺和做人的风范!也希望书画界能出几个真正大师级画家!
我知道随朝的匠师李春,他在今天的河北赵县建了一座桥,名为安济桥,是一座跨洨河的石拱桥,是世界上现存年代最久远,跨度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单孔坦弧敞肩石拱桥。公平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不能光看见好处,看不见坏处。倒回到那个时代,看一下当年的大学入学考试是个什么样子,就明白我的意思了。何兆武先生是1939年考入西南联合大学,1946年离开,在《上学记》一书中记录了自己“高考”的经历,可以作为参考。据他回忆。当时考大学、考中学,都是各个学校分开考,每人选定几所学校,就去参加相应的考试,每个学校要求不一样,有的考这几门,有的考那几门。1938年就变成了统考(这一年国民政府教育部设立了全国统一招生委员会),抗战全面爆发后,又变成了“联合招生”、“委托招生”,就是划分考区,考区内统一组织同样的入学考试,并设定一家学校负责牵头,各考区自主命题,但录取人数需要教育部核准。何兆武先生参加的是贵阳考区的考试,当年贵阳考区的第一名是许少鸿,他是贵阳考区的第二名,西南联大本系的第四名。当年西南联大的报考人数和录取人数他没有写,只能从别的史料中推算。1939年,全国考生共有两万零六人,录取率不足10%。因为地域分布太广,阅卷不易,所以采用了分区阅卷的方式,这种方法用了两年,1941年开始变成了分考区考试。水力发电学家、工程教育家施熙灿是我是1943年夏报考西南联大工学院的,报考人数与录取人数的比例为5:1,施先生感慨:“西南联大的入学门槛真高”。1947年,国立重庆大学共有5388人报考,录取人数只有434人,录取比例只有8%。这些材料说明,在民国时,参加高考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参加人数并不多。这主要是因为以下几个原因:划分考区,考生就得自己背着行李,带着盘缠去赶考,没钱当然不行,还得受过良好的初高中教育,不然也不可能考中,而初高中教育也在摸索阶段,所以经常发生变化,今天这个老师提倡文言文,明天那个老师又全面教学白话文,常有的事。何兆武先生提到,当年他们班的学生文言文水平都很差,而那一年上海交通大学的语文题非常难,因为上交的国文是请了清末的老先生来教,出的作文题就是“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论”。他说他“连题目都看不懂,要是这个题目给我作文的话,肯定得零分。”还好他考的是西南联大,考上海交大岂非歇菜?这种坑不去考不知道,当然也增加了录取的难度。何兆武受过很好的初高中教育,他是北京人,十六岁离开北京,撤退到马鞍山继续读书。也有家学,父亲是搞技术出身,当时属于紧缺人才,一家人在北京的生活虽不富裕但也足够舒适,他的两个姐姐、一个妹妹,都是西南联大毕业,没有好的教育和足够的家庭支持是供不出来的。有人还举过一个例子,严耕望出生于1916年、何炳棣1917年、黄仁宇1918年、何兆武1921年,四个人都是前后脚接受的大学教育,都成名成家,是民国教育出来的精英,这其中何炳棣的父亲曾在北洋政府任职,是天津的一个法官;黄仁宇的父亲曾为同盟会元老,后退出政治,但在国民党内依然保有一些关系;何兆武的父亲说过了;只有严耕望出身农村,但也接受了比较良好的基础教育。能给出的信息都在这里了,来总结一下民国时“高考”的基本特征:一、范围小。1939年全国才二万考生,虽然有战争的影响,但数量也实在是少得可怜。1943年的西南联大,1947年的国立重庆大学,都是一流大学,录取率居然分别达到了20%和8%,报考人数并不多,不然就是如今公考热门职位的1:3000了。二、能接受良好的初中级教育的人数就很有限,所以竞争并不十分激烈。何兆武所在的那个班,考中西南联大的就有好多,而当时一起撤退到马鞍山读书的学生一共才有多少,几乎到了读完高中就有学上的程度,何况民国的免试入学比例出奇的高。三、教育水平地区差异极大。何兆武先生回忆,1936年的暑假,他遇到语文老师,老师不无感慨的跟他说,当年北大录取二百人,光北京地区就报名了四千人。请注意1939年的全国高考人数,想象一下北京孩子当年享受的是怎样的教育。总之,这样就可以形成对民国“高考”的一个大致印象,这是一种萌芽阶段,还在摸索,涉及范围较小,不是人人都参与得起的一种现代精英式高等教育入学考试,能跳过这道龙门的,人数并不多,水平也不见得有多高。1939年,中华民国人口超过五亿,只有两万多高考考生,这是什么概念。民国免试入学比例又高,15%,先修班还有50%几率免试入学,闻一多大笔一挥,特招几个学生,完全符合当时的制度。问题来了,那么羡慕这种特招制度的话,请先设想一下,自己回到民国,有多大几率能成为茫茫人海中的那两万分之一。如今呢?人口飙升,初高中生人数、高考人数、专科本科入学人数飙升得更快吧?教育是不是得到极大普及?大学生还稀罕吗?硕士毕业还叫事儿吗?试想,在这种情况下,大笔一挥特招几个学生,会不会被亿万家长指着鼻子骂:“你以为你是闻一多就了不起吗?教育腐败!我要告教育部!”制度各有各的好,各有各的坏,羡慕民国的特招,就得忍受民国高考制度的那狭窄的覆盖范围,想享受现在教育制度的普及,就别做鼓励学生培养个性、特招名额落自己头上的美梦了。从古至今,在中国的绘画史上,涌现了许多彪炳千秋的大师级画家,他们对中国绘画艺术的发展,起到了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作用,也为时间绘画的发展起到了深远的影响。古代的,毛延寿、吴道子、张择端、赵孟頫、唐寅、八大山人、石涛、郑板桥……现代的,任伯年、吴昌硕、齐白石、徐悲鸿、张大千、刘海粟、吴作人、李可染……这些伟大的画家,能够闻名于世,最主要的是他们在某一绘画领域,取得了突出的成就。他们的成名,是靠许多年的刻苦努力换来的。这些真正大师级的书画家,即使成名了,也仍然深沉内敛,谦逊随和,不断学习进取,这是大师的风范,也是做人的风范!他们在艺术方面令人佩服,在做人方面令人景仰。然而,近年来,在书画界一股浮躁虚夸之风甚嚣尘上,真是画院多如牛毛,“大师”满天飞。打开网络,更有“乱花渐欲迷人眼”的感觉,……大师,猫王、虾王、花王、鱼王、牡丹王、……第一人、……第一才子,……邮票……有时,一个书画群里,就活跃着好几十个“大师”,可一看他们的作品,则大跌眼镜,名不符实。还有一些杂耍式的所谓大师,到处招摇撞骗,胡涂乱抹,糟蹋艺术,让人腾起一股想揍他们一顿的冲动!书画是高档艺术品,无论你有没有门派,有没有名号,都要凭真本事!拿玩意儿说话!顺应某些人的需要,有些机构,网络,也正在利用书画家们的虚荣心,搞出五花八门的各种评选!几乎每天都接到拉票的邀请,……最佳品牌,……最具影响力,……领军人物,人民艺术家……,两会指定艺术家……我们回头看看那些伟大的书画艺术大师,他们的名声,哪个是靠吹出来的,哪个是靠拉票拉出来的呢?你拉出个人民满意的艺术家头衔,就真的是艺术家了吗?别人信吗?你自己信吗?我认为,要真正成为人民满意的艺术家,首先,要让自己的艺术亲民,要雅俗共赏,而不是少数人孤芳自赏的怪胎。其次,要学习和继承老一代艺术家爱国的热忱,做人的风范和做事的态度;第三,要把功夫用到技艺的提高上,而不是走捷径,浪得虚名!你成还是不成,要拿玩意说话,而不是靠牌子,名号或祖上的阴功。时代为我们书画家提供了自由发展的无限空间,我们要不断从传统绘画中汲取精华,在实践中吸收养分,努力提高书画技艺和做人的风范!也希望书画界能出几个真正大师级画家!【原创】 当代书坛巨匠沈鹏卢秀辉阮元南北书派论一出,又燃起了新字体演变的雄心。康有为如此想,于右任如此为的。事实是,那都是书法梦了。帖学的自成一系,有延续、有发展,重要的是无数人在践行他。北碑一出,还是以帖学的基础玩它,不能从技术到演变自成一体,就很难和帖学相抗行。从审美上,帖学的俊雅、流畅,北碑的率性、活泼,让人都向往之。无数人不忍弃,于是,出现了一个新的玩法,碑帖结合。要想碑帖结合,仅是想想,显然是不够的,要实践之,实践后,要让人品阅出碑帖结合的味道,需要有艺术者、有学问者、有思想者的人,方能为之。这样的时刻,谁都在找,谁都在等,谁都想做。当代书法灵魂式的人物出现了,沈鹏! 沈鹏先生是中国当代书法的灵魂式的代表人物。我在这里,不用“代表人物之一”的原因很简单,灵魂式的人物是唯一的。灵魂式人物的出现,是代表无数人的梦想,无数人的梦想才能汇聚成一个事业、一个时代。中国当代书法,沈鹏作为灵魂式的人物,他必然代表了无数人的梦想、无数人的追求、无数人的对时代的共建。对于沈鹏来说,他自己不会、也不能成为代表当代书法的代表人物。但是,事业的要求、时代的要求,是不会让个体做主的,个体在其中所起的作用是很渺小的,只有事业、时代的大浪,才能推着沈鹏这样的人物向前走。而沈鹏所能做的是,锤炼自己、积极求索,与时代共同进步、与时代共展风貌。沈鹏与康有为、于右任不一样。他没有政治作为读书、艺术创作的背景,他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纯碎的中国式文人。他年轻时,就有幸在中国最重要的艺术专业机构工作,以使他能够自始至现在,都处于学术的前沿、艺术的前沿、思想的前沿、创作的前沿,来考虑书法、艺术、学术问题。这一点,是相当难能可贵的。沈鹏是中国当代书法的领导者。他在任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期间,力主制定了《中国书法发展纲要》。这个《纲要》是当下、及未来若干年的书法发展的一部纲领性文献,其意义不但是中国书法史的进程中,唯一的一部指导性的发展纲要,还对书法的本质、以及与时代共同发展的规律进行了学术性的预测,沈鹏的这种高屋建瓴的前瞻性,无愧于他作为当代书法领导者的地位。和康有为比,康有为的书法地位让当时的中国唯其马首是瞻。但是,作为书坛的领导者,他利用他的影响力做的只是以个人的喜好,扬碑抑帖。和于右任比,于右任作为执政党国民政府的大佬,他做的就是促进标准草书。康、于两君子,与沈鹏在书法发展的思考上,出现了很大的差距。沈鹏是中国当代书法的思想者。沈鹏在艺术上提到了很多的新主张,其中,在创作上他提出了原创性的要求,是对当下书法发展下的一剂猛药。书法发展到了今天,因为展览体制的需求,加上学术能力的限制,人们对风格张扬的原创性持谨慎的态度。艺术的生命力就在于原创,当艺术的原创性得不到群体的认同,在书法复兴的道路上,前贤的制高点会离当代越来越高,这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这不但是对内容原创的要求,还是对书法创作原创的要求,书法家不是复制前人,而是开创自我。书法家是书法艺术家,艺术家必须要有担当,艺术家必须要有自己的语言。唯其独立,才能见艺术家的学识、修为、思想。对于书法来讲,思想性的东西太重要了,书法不像美术那样,能五湖四海的做比较学研究,书法是纯民族性的东西,外来文化对其形不成大的冲击,外来文化的作用,大多表现在对理论的研究上被套用。所以,书法的研究比对于美术,在思想上走的不是太远,沈鹏这样的书法思想者,在中国书法发展时期,对书法问题的全面的思考,更显其珍贵。沈鹏是中国当代书法的实践家。他的实践:一、原创性。沈鹏在前人的基础上,比康有为、于右任走的远。同样是立志于书法,康有为是改良,于右任是不彻底的革命,沈鹏在书法创作上完成了凤凰涅槃,而且,沈鹏是自觉的完成了碑帖结合,在技法上独迈今人。二、人书俱新。我不知道在书法的审美上,为什么要用人书俱老?人书俱老,还有另外一个层面的意思,就是在技法上、个人风格上更趋于稳定、老到。这样的稳定、老到,对于一个普通的书法家来说,弥足珍贵,但是,对于沈鹏来说,这些是末技。艺术的创作,唯有常新,才是艺术创作的积极面,而沈鹏的创作就是这样的,他的创作并不是千篇一面,而是每于机锋中自出新意,令人有不思到处,书有新意,人也未有老意,而是以常新的创作彰显鲜活的生命力。三、雅俗共赏。艺术肯定是小众的,这是由艺术的格局所决定的,高雅的艺术注定不能流行。但是,高雅的艺术也能引起雅俗共赏。王右军的兰亭帖深入人心,在中国,是真正的雅俗共赏。把高雅写成雅俗共赏是件非常了不得的事,所谓高书不入俗人眼,除了创作者的自负,也有欺世的一面。当然,不排除个性化的东西小众化。也有当时不为同时代的人所了解,而为后世倾倒的,这是个案化问题。在中国,沈鹏是难得的雅俗共赏的艺术家。就像中国的小提琴曲《梁祝》,不但在中国雅俗共赏,在世界上也是雅俗共赏。能雅俗共赏的必是极高雅的艺术,能得到大众的内心的共鸣,这是多么幸福的事。四、书卷气。书法艺术的小情趣常表现在小作品的创作上,而巨幅大幛,写出书卷气这样的情趣,是极难的事,这不是功力问题,其眼界的高远已经很让人折服了,而沈鹏常常作这样的创作。小字当作大字看,有书卷气,了不得。而大字当作小字看,更了不起。大字的谋局是不一样的,大字往往以大摄人,以霸悍取胜,而把大变成小的,让人看了后,还能摄人,还能见书卷气,那更了不得。五、碑帖结合。由于康有为的狭隘,他拒绝了走碑帖结合的路,虽然,他在实践过程中,还是堕入到了用帖法写碑,但是,由于他对帖学的拒绝,所以,他在北碑草、行上,没有能够走的更远些。这一点,于右任是看出来了,所以他在北碑的行、草上走的比康有为远。沈鹏则更远,其原因就在于沈鹏是兼容碑帖,用他自己的话说,“碑与帖,不应相互排斥各自禁锢,而应当融合互补”。六、写出了信仰。信仰,是没有利害的,信仰只有奉献,信仰只有用心。没有奉献,就与信仰无关。没有用心,也与信仰无关。沈鹏的创作,没有了名利的左右,没有了技法的约束,没有了旁骛,对书法的使命感,就是他的信仰。他是在用信仰写,写到了艺术的心境,写出了时代的气息。沈鹏是中国当代书法的诗人。中国古贤中,以诗人而为书法家、学问家、政治家的比比皆是。现代人的知识结构越来越复杂于前人,社会成了强大的机器,在强大的组合式的社会面前,许多学问的事,做了精细的分工。书法家已经成为了纯粹的书法人。诗人也成了独立的行当。在当代,能以诗行,并结合于书法创作的,不但是有前人之风,更是凤毛麟角鲜见了。沈鹏立志于此,一是兴趣使然, 二是其私下定有力挽书法家文化颓势的意思,前不久的《霞客行》自作诗文展轰动了全国。
公平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不能光看见好处,看不见坏处。倒回到那个时代,看一下当年的大学入学考试是个什么样子,就明白我的意思了。何兆武先生是1939年考入西南联合大学,1946年离开,在《上学记》一书中记录了自己“高考”的经历,可以作为参考。据他回忆。当时考大学、考中学,都是各个学校分开考,每人选定几所学校,就去参加相应的考试,每个学校要求不一样,有的考这几门,有的考那几门。1938年就变成了统考(这一年国民政府教育部设立了全国统一招生委员会),抗战全面爆发后,又变成了“联合招生”、“委托招生”,就是划分考区,考区内统一组织同样的入学考试,并设定一家学校负责牵头,各考区自主命题,但录取人数需要教育部核准。何兆武先生参加的是贵阳考区的考试,当年贵阳考区的第一名是许少鸿,他是贵阳考区的第二名,西南联大本系的第四名。当年西南联大的报考人数和录取人数他没有写,只能从别的史料中推算。1939年,全国考生共有两万零六人,录取率不足10%。因为地域分布太广,阅卷不易,所以采用了分区阅卷的方式,这种方法用了两年,1941年开始变成了分考区考试。水力发电学家、工程教育家施熙灿是我是1943年夏报考西南联大工学院的,报考人数与录取人数的比例为5:1,施先生感慨:“西南联大的入学门槛真高”。1947年,国立重庆大学共有5388人报考,录取人数只有434人,录取比例只有8%。这些材料说明,在民国时,参加高考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参加人数并不多。这主要是因为以下几个原因:划分考区,考生就得自己背着行李,带着盘缠去赶考,没钱当然不行,还得受过良好的初高中教育,不然也不可能考中,而初高中教育也在摸索阶段,所以经常发生变化,今天这个老师提倡文言文,明天那个老师又全面教学白话文,常有的事。何兆武先生提到,当年他们班的学生文言文水平都很差,而那一年上海交通大学的语文题非常难,因为上交的国文是请了清末的老先生来教,出的作文题就是“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论”。他说他“连题目都看不懂,要是这个题目给我作文的话,肯定得零分。”还好他考的是西南联大,考上海交大岂非歇菜?这种坑不去考不知道,当然也增加了录取的难度。何兆武受过很好的初高中教育,他是北京人,十六岁离开北京,撤退到马鞍山继续读书。也有家学,父亲是搞技术出身,当时属于紧缺人才,一家人在北京的生活虽不富裕但也足够舒适,他的两个姐姐、一个妹妹,都是西南联大毕业,没有好的教育和足够的家庭支持是供不出来的。有人还举过一个例子,严耕望出生于1916年、何炳棣1917年、黄仁宇1918年、何兆武1921年,四个人都是前后脚接受的大学教育,都成名成家,是民国教育出来的精英,这其中何炳棣的父亲曾在北洋政府任职,是天津的一个法官;黄仁宇的父亲曾为同盟会元老,后退出政治,但在国民党内依然保有一些关系;何兆武的父亲说过了;只有严耕望出身农村,但也接受了比较良好的基础教育。能给出的信息都在这里了,来总结一下民国时“高考”的基本特征:一、范围小。1939年全国才二万考生,虽然有战争的影响,但数量也实在是少得可怜。1943年的西南联大,1947年的国立重庆大学,都是一流大学,录取率居然分别达到了20%和8%,报考人数并不多,不然就是如今公考热门职位的1:3000了。二、能接受良好的初中级教育的人数就很有限,所以竞争并不十分激烈。何兆武所在的那个班,考中西南联大的就有好多,而当时一起撤退到马鞍山读书的学生一共才有多少,几乎到了读完高中就有学上的程度,何况民国的免试入学比例出奇的高。三、教育水平地区差异极大。何兆武先生回忆,1936年的暑假,他遇到语文老师,老师不无感慨的跟他说,当年北大录取二百人,光北京地区就报名了四千人。请注意1939年的全国高考人数,想象一下北京孩子当年享受的是怎样的教育。总之,这样就可以形成对民国“高考”的一个大致印象,这是一种萌芽阶段,还在摸索,涉及范围较小,不是人人都参与得起的一种现代精英式高等教育入学考试,能跳过这道龙门的,人数并不多,水平也不见得有多高。1939年,中华民国人口超过五亿,只有两万多高考考生,这是什么概念。民国免试入学比例又高,15%,先修班还有50%几率免试入学,闻一多大笔一挥,特招几个学生,完全符合当时的制度。问题来了,那么羡慕这种特招制度的话,请先设想一下,自己回到民国,有多大几率能成为茫茫人海中的那两万分之一。如今呢?人口飙升,初高中生人数、高考人数、专科本科入学人数飙升得更快吧?教育是不是得到极大普及?大学生还稀罕吗?硕士毕业还叫事儿吗?试想,在这种情况下,大笔一挥特招几个学生,会不会被亿万家长指着鼻子骂:“你以为你是闻一多就了不起吗?教育腐败!我要告教育部!”制度各有各的好,各有各的坏,羡慕民国的特招,就得忍受民国高考制度的那狭窄的覆盖范围,想享受现在教育制度的普及,就别做鼓励学生培养个性、特招名额落自己头上的美梦了。
公平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不能光看见好处,看不见坏处。倒回到那个时代,看一下当年的大学入学考试是个什么样子,就明白我的意思了。何兆武先生是1939年考入西南联合大学,1946年离开,在《上学记》一书中记录了自己“高考”的经历,可以作为参考。据他回忆。当时考大学、考中学,都是各个学校分开考,每人选定几所学校,就去参加相应的考试,每个学校要求不一样,有的考这几门,有的考那几门。1938年就变成了统考(这一年国民政府教育部设立了全国统一招生委员会),抗战全面爆发后,又变成了“联合招生”、“委托招生”,就是划分考区,考区内统一组织同样的入学考试,并设定一家学校负责牵头,各考区自主命题,但录取人数需要教育部核准。何兆武先生参加的是贵阳考区的考试,当年贵阳考区的第一名是许少鸿,他是贵阳考区的第二名,西南联大本系的第四名。当年西南联大的报考人数和录取人数他没有写,只能从别的史料中推算。1939年,全国考生共有两万零六人,录取率不足10%。因为地域分布太广,阅卷不易,所以采用了分区阅卷的方式,这种方法用了两年,1941年开始变成了分考区考试。水力发电学家、工程教育家施熙灿是我是1943年夏报考西南联大工学院的,报考人数与录取人数的比例为5:1,施先生感慨:“西南联大的入学门槛真高”。1947年,国立重庆大学共有5388人报考,录取人数只有434人,录取比例只有8%。这些材料说明,在民国时,参加高考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参加人数并不多。这主要是因为以下几个原因:划分考区,考生就得自己背着行李,带着盘缠去赶考,没钱当然不行,还得受过良好的初高中教育,不然也不可能考中,而初高中教育也在摸索阶段,所以经常发生变化,今天这个老师提倡文言文,明天那个老师又全面教学白话文,常有的事。何兆武先生提到,当年他们班的学生文言文水平都很差,而那一年上海交通大学的语文题非常难,因为上交的国文是请了清末的老先生来教,出的作文题就是“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论”。他说他“连题目都看不懂,要是这个题目给我作文的话,肯定得零分。”还好他考的是西南联大,考上海交大岂非歇菜?这种坑不去考不知道,当然也增加了录取的难度。何兆武受过很好的初高中教育,他是北京人,十六岁离开北京,撤退到马鞍山继续读书。也有家学,父亲是搞技术出身,当时属于紧缺人才,一家人在北京的生活虽不富裕但也足够舒适,他的两个姐姐、一个妹妹,都是西南联大毕业,没有好的教育和足够的家庭支持是供不出来的。有人还举过一个例子,严耕望出生于1916年、何炳棣1917年、黄仁宇1918年、何兆武1921年,四个人都是前后脚接受的大学教育,都成名成家,是民国教育出来的精英,这其中何炳棣的父亲曾在北洋政府任职,是天津的一个法官;黄仁宇的父亲曾为同盟会元老,后退出政治,但在国民党内依然保有一些关系;何兆武的父亲说过了;只有严耕望出身农村,但也接受了比较良好的基础教育。能给出的信息都在这里了,来总结一下民国时“高考”的基本特征:一、范围小。1939年全国才二万考生,虽然有战争的影响,但数量也实在是少得可怜。1943年的西南联大,1947年的国立重庆大学,都是一流大学,录取率居然分别达到了20%和8%,报考人数并不多,不然就是如今公考热门职位的1:3000了。二、能接受良好的初中级教育的人数就很有限,所以竞争并不十分激烈。何兆武所在的那个班,考中西南联大的就有好多,而当时一起撤退到马鞍山读书的学生一共才有多少,几乎到了读完高中就有学上的程度,何况民国的免试入学比例出奇的高。三、教育水平地区差异极大。何兆武先生回忆,1936年的暑假,他遇到语文老师,老师不无感慨的跟他说,当年北大录取二百人,光北京地区就报名了四千人。请注意1939年的全国高考人数,想象一下北京孩子当年享受的是怎样的教育。总之,这样就可以形成对民国“高考”的一个大致印象,这是一种萌芽阶段,还在摸索,涉及范围较小,不是人人都参与得起的一种现代精英式高等教育入学考试,能跳过这道龙门的,人数并不多,水平也不见得有多高。1939年,中华民国人口超过五亿,只有两万多高考考生,这是什么概念。民国免试入学比例又高,15%,先修班还有50%几率免试入学,闻一多大笔一挥,特招几个学生,完全符合当时的制度。问题来了,那么羡慕这种特招制度的话,请先设想一下,自己回到民国,有多大几率能成为茫茫人海中的那两万分之一。如今呢?人口飙升,初高中生人数、高考人数、专科本科入学人数飙升得更快吧?教育是不是得到极大普及?大学生还稀罕吗?硕士毕业还叫事儿吗?试想,在这种情况下,大笔一挥特招几个学生,会不会被亿万家长指着鼻子骂:“你以为你是闻一多就了不起吗?教育腐败!我要告教育部!”制度各有各的好,各有各的坏,羡慕民国的特招,就得忍受民国高考制度的那狭窄的覆盖范围,想享受现在教育制度的普及,就别做鼓励学生培养个性、特招名额落自己头上的美梦了。从古至今,在中国的绘画史上,涌现了许多彪炳千秋的大师级画家,他们对中国绘画艺术的发展,起到了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作用,也为时间绘画的发展起到了深远的影响。古代的,毛延寿、吴道子、张择端、赵孟頫、唐寅、八大山人、石涛、郑板桥……现代的,任伯年、吴昌硕、齐白石、徐悲鸿、张大千、刘海粟、吴作人、李可染……这些伟大的画家,能够闻名于世,最主要的是他们在某一绘画领域,取得了突出的成就。他们的成名,是靠许多年的刻苦努力换来的。这些真正大师级的书画家,即使成名了,也仍然深沉内敛,谦逊随和,不断学习进取,这是大师的风范,也是做人的风范!他们在艺术方面令人佩服,在做人方面令人景仰。然而,近年来,在书画界一股浮躁虚夸之风甚嚣尘上,真是画院多如牛毛,“大师”满天飞。打开网络,更有“乱花渐欲迷人眼”的感觉,……大师,猫王、虾王、花王、鱼王、牡丹王、……第一人、……第一才子,……邮票……有时,一个书画群里,就活跃着好几十个“大师”,可一看他们的作品,则大跌眼镜,名不符实。还有一些杂耍式的所谓大师,到处招摇撞骗,胡涂乱抹,糟蹋艺术,让人腾起一股想揍他们一顿的冲动!书画是高档艺术品,无论你有没有门派,有没有名号,都要凭真本事!拿玩意儿说话!顺应某些人的需要,有些机构,网络,也正在利用书画家们的虚荣心,搞出五花八门的各种评选!几乎每天都接到拉票的邀请,……最佳品牌,……最具影响力,……领军人物,人民艺术家……,两会指定艺术家……我们回头看看那些伟大的书画艺术大师,他们的名声,哪个是靠吹出来的,哪个是靠拉票拉出来的呢?你拉出个人民满意的艺术家头衔,就真的是艺术家了吗?别人信吗?你自己信吗?我认为,要真正成为人民满意的艺术家,首先,要让自己的艺术亲民,要雅俗共赏,而不是少数人孤芳自赏的怪胎。其次,要学习和继承老一代艺术家爱国的热忱,做人的风范和做事的态度;第三,要把功夫用到技艺的提高上,而不是走捷径,浪得虚名!你成还是不成,要拿玩意说话,而不是靠牌子,名号或祖上的阴功。时代为我们书画家提供了自由发展的无限空间,我们要不断从传统绘画中汲取精华,在实践中吸收养分,努力提高书画技艺和做人的风范!也希望书画界能出几个真正大师级画家!
公平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不能光看见好处,看不见坏处。倒回到那个时代,看一下当年的大学入学考试是个什么样子,就明白我的意思了。何兆武先生是1939年考入西南联合大学,1946年离开,在《上学记》一书中记录了自己“高考”的经历,可以作为参考。据他回忆。当时考大学、考中学,都是各个学校分开考,每人选定几所学校,就去参加相应的考试,每个学校要求不一样,有的考这几门,有的考那几门。1938年就变成了统考(这一年国民政府教育部设立了全国统一招生委员会),抗战全面爆发后,又变成了“联合招生”、“委托招生”,就是划分考区,考区内统一组织同样的入学考试,并设定一家学校负责牵头,各考区自主命题,但录取人数需要教育部核准。何兆武先生参加的是贵阳考区的考试,当年贵阳考区的第一名是许少鸿,他是贵阳考区的第二名,西南联大本系的第四名。当年西南联大的报考人数和录取人数他没有写,只能从别的史料中推算。1939年,全国考生共有两万零六人,录取率不足10%。因为地域分布太广,阅卷不易,所以采用了分区阅卷的方式,这种方法用了两年,1941年开始变成了分考区考试。水力发电学家、工程教育家施熙灿是我是1943年夏报考西南联大工学院的,报考人数与录取人数的比例为5:1,施先生感慨:“西南联大的入学门槛真高”。1947年,国立重庆大学共有5388人报考,录取人数只有434人,录取比例只有8%。这些材料说明,在民国时,参加高考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参加人数并不多。这主要是因为以下几个原因:划分考区,考生就得自己背着行李,带着盘缠去赶考,没钱当然不行,还得受过良好的初高中教育,不然也不可能考中,而初高中教育也在摸索阶段,所以经常发生变化,今天这个老师提倡文言文,明天那个老师又全面教学白话文,常有的事。何兆武先生提到,当年他们班的学生文言文水平都很差,而那一年上海交通大学的语文题非常难,因为上交的国文是请了清末的老先生来教,出的作文题就是“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论”。他说他“连题目都看不懂,要是这个题目给我作文的话,肯定得零分。”还好他考的是西南联大,考上海交大岂非歇菜?这种坑不去考不知道,当然也增加了录取的难度。何兆武受过很好的初高中教育,他是北京人,十六岁离开北京,撤退到马鞍山继续读书。也有家学,父亲是搞技术出身,当时属于紧缺人才,一家人在北京的生活虽不富裕但也足够舒适,他的两个姐姐、一个妹妹,都是西南联大毕业,没有好的教育和足够的家庭支持是供不出来的。有人还举过一个例子,严耕望出生于1916年、何炳棣1917年、黄仁宇1918年、何兆武1921年,四个人都是前后脚接受的大学教育,都成名成家,是民国教育出来的精英,这其中何炳棣的父亲曾在北洋政府任职,是天津的一个法官;黄仁宇的父亲曾为同盟会元老,后退出政治,但在国民党内依然保有一些关系;何兆武的父亲说过了;只有严耕望出身农村,但也接受了比较良好的基础教育。能给出的信息都在这里了,来总结一下民国时“高考”的基本特征:一、范围小。1939年全国才二万考生,虽然有战争的影响,但数量也实在是少得可怜。1943年的西南联大,1947年的国立重庆大学,都是一流大学,录取率居然分别达到了20%和8%,报考人数并不多,不然就是如今公考热门职位的1:3000了。二、能接受良好的初中级教育的人数就很有限,所以竞争并不十分激烈。何兆武所在的那个班,考中西南联大的就有好多,而当时一起撤退到马鞍山读书的学生一共才有多少,几乎到了读完高中就有学上的程度,何况民国的免试入学比例出奇的高。三、教育水平地区差异极大。何兆武先生回忆,1936年的暑假,他遇到语文老师,老师不无感慨的跟他说,当年北大录取二百人,光北京地区就报名了四千人。请注意1939年的全国高考人数,想象一下北京孩子当年享受的是怎样的教育。总之,这样就可以形成对民国“高考”的一个大致印象,这是一种萌芽阶段,还在摸索,涉及范围较小,不是人人都参与得起的一种现代精英式高等教育入学考试,能跳过这道龙门的,人数并不多,水平也不见得有多高。1939年,中华民国人口超过五亿,只有两万多高考考生,这是什么概念。民国免试入学比例又高,15%,先修班还有50%几率免试入学,闻一多大笔一挥,特招几个学生,完全符合当时的制度。问题来了,那么羡慕这种特招制度的话,请先设想一下,自己回到民国,有多大几率能成为茫茫人海中的那两万分之一。如今呢?人口飙升,初高中生人数、高考人数、专科本科入学人数飙升得更快吧?教育是不是得到极大普及?大学生还稀罕吗?硕士毕业还叫事儿吗?试想,在这种情况下,大笔一挥特招几个学生,会不会被亿万家长指着鼻子骂:“你以为你是闻一多就了不起吗?教育腐败!我要告教育部!”制度各有各的好,各有各的坏,羡慕民国的特招,就得忍受民国高考制度的那狭窄的覆盖范围,想享受现在教育制度的普及,就别做鼓励学生培养个性、特招名额落自己头上的美梦了。从古至今,在中国的绘画史上,涌现了许多彪炳千秋的大师级画家,他们对中国绘画艺术的发展,起到了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作用,也为时间绘画的发展起到了深远的影响。古代的,毛延寿、吴道子、张择端、赵孟頫、唐寅、八大山人、石涛、郑板桥……现代的,任伯年、吴昌硕、齐白石、徐悲鸿、张大千、刘海粟、吴作人、李可染……这些伟大的画家,能够闻名于世,最主要的是他们在某一绘画领域,取得了突出的成就。他们的成名,是靠许多年的刻苦努力换来的。这些真正大师级的书画家,即使成名了,也仍然深沉内敛,谦逊随和,不断学习进取,这是大师的风范,也是做人的风范!他们在艺术方面令人佩服,在做人方面令人景仰。然而,近年来,在书画界一股浮躁虚夸之风甚嚣尘上,真是画院多如牛毛,“大师”满天飞。打开网络,更有“乱花渐欲迷人眼”的感觉,……大师,猫王、虾王、花王、鱼王、牡丹王、……第一人、……第一才子,……邮票……有时,一个书画群里,就活跃着好几十个“大师”,可一看他们的作品,则大跌眼镜,名不符实。还有一些杂耍式的所谓大师,到处招摇撞骗,胡涂乱抹,糟蹋艺术,让人腾起一股想揍他们一顿的冲动!书画是高档艺术品,无论你有没有门派,有没有名号,都要凭真本事!拿玩意儿说话!顺应某些人的需要,有些机构,网络,也正在利用书画家们的虚荣心,搞出五花八门的各种评选!几乎每天都接到拉票的邀请,……最佳品牌,……最具影响力,……领军人物,人民艺术家……,两会指定艺术家……我们回头看看那些伟大的书画艺术大师,他们的名声,哪个是靠吹出来的,哪个是靠拉票拉出来的呢?你拉出个人民满意的艺术家头衔,就真的是艺术家了吗?别人信吗?你自己信吗?我认为,要真正成为人民满意的艺术家,首先,要让自己的艺术亲民,要雅俗共赏,而不是少数人孤芳自赏的怪胎。其次,要学习和继承老一代艺术家爱国的热忱,做人的风范和做事的态度;第三,要把功夫用到技艺的提高上,而不是走捷径,浪得虚名!你成还是不成,要拿玩意说话,而不是靠牌子,名号或祖上的阴功。时代为我们书画家提供了自由发展的无限空间,我们要不断从传统绘画中汲取精华,在实践中吸收养分,努力提高书画技艺和做人的风范!也希望书画界能出几个真正大师级画家!我知道随朝的匠师李春,他在今天的河北赵县建了一座桥,名为安济桥,是一座跨洨河的石拱桥,是世界上现存年代最久远,跨度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单孔坦弧敞肩石拱桥。
公平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不能光看见好处,看不见坏处。倒回到那个时代,看一下当年的大学入学考试是个什么样子,就明白我的意思了。何兆武先生是1939年考入西南联合大学,1946年离开,在《上学记》一书中记录了自己“高考”的经历,可以作为参考。据他回忆。当时考大学、考中学,都是各个学校分开考,每人选定几所学校,就去参加相应的考试,每个学校要求不一样,有的考这几门,有的考那几门。1938年就变成了统考(这一年国民政府教育部设立了全国统一招生委员会),抗战全面爆发后,又变成了“联合招生”、“委托招生”,就是划分考区,考区内统一组织同样的入学考试,并设定一家学校负责牵头,各考区自主命题,但录取人数需要教育部核准。何兆武先生参加的是贵阳考区的考试,当年贵阳考区的第一名是许少鸿,他是贵阳考区的第二名,西南联大本系的第四名。当年西南联大的报考人数和录取人数他没有写,只能从别的史料中推算。1939年,全国考生共有两万零六人,录取率不足10%。因为地域分布太广,阅卷不易,所以采用了分区阅卷的方式,这种方法用了两年,1941年开始变成了分考区考试。水力发电学家、工程教育家施熙灿是我是1943年夏报考西南联大工学院的,报考人数与录取人数的比例为5:1,施先生感慨:“西南联大的入学门槛真高”。1947年,国立重庆大学共有5388人报考,录取人数只有434人,录取比例只有8%。这些材料说明,在民国时,参加高考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参加人数并不多。这主要是因为以下几个原因:划分考区,考生就得自己背着行李,带着盘缠去赶考,没钱当然不行,还得受过良好的初高中教育,不然也不可能考中,而初高中教育也在摸索阶段,所以经常发生变化,今天这个老师提倡文言文,明天那个老师又全面教学白话文,常有的事。何兆武先生提到,当年他们班的学生文言文水平都很差,而那一年上海交通大学的语文题非常难,因为上交的国文是请了清末的老先生来教,出的作文题就是“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论”。他说他“连题目都看不懂,要是这个题目给我作文的话,肯定得零分。”还好他考的是西南联大,考上海交大岂非歇菜?这种坑不去考不知道,当然也增加了录取的难度。何兆武受过很好的初高中教育,他是北京人,十六岁离开北京,撤退到马鞍山继续读书。也有家学,父亲是搞技术出身,当时属于紧缺人才,一家人在北京的生活虽不富裕但也足够舒适,他的两个姐姐、一个妹妹,都是西南联大毕业,没有好的教育和足够的家庭支持是供不出来的。有人还举过一个例子,严耕望出生于1916年、何炳棣1917年、黄仁宇1918年、何兆武1921年,四个人都是前后脚接受的大学教育,都成名成家,是民国教育出来的精英,这其中何炳棣的父亲曾在北洋政府任职,是天津的一个法官;黄仁宇的父亲曾为同盟会元老,后退出政治,但在国民党内依然保有一些关系;何兆武的父亲说过了;只有严耕望出身农村,但也接受了比较良好的基础教育。能给出的信息都在这里了,来总结一下民国时“高考”的基本特征:一、范围小。1939年全国才二万考生,虽然有战争的影响,但数量也实在是少得可怜。1943年的西南联大,1947年的国立重庆大学,都是一流大学,录取率居然分别达到了20%和8%,报考人数并不多,不然就是如今公考热门职位的1:3000了。二、能接受良好的初中级教育的人数就很有限,所以竞争并不十分激烈。何兆武所在的那个班,考中西南联大的就有好多,而当时一起撤退到马鞍山读书的学生一共才有多少,几乎到了读完高中就有学上的程度,何况民国的免试入学比例出奇的高。三、教育水平地区差异极大。何兆武先生回忆,1936年的暑假,他遇到语文老师,老师不无感慨的跟他说,当年北大录取二百人,光北京地区就报名了四千人。请注意1939年的全国高考人数,想象一下北京孩子当年享受的是怎样的教育。总之,这样就可以形成对民国“高考”的一个大致印象,这是一种萌芽阶段,还在摸索,涉及范围较小,不是人人都参与得起的一种现代精英式高等教育入学考试,能跳过这道龙门的,人数并不多,水平也不见得有多高。1939年,中华民国人口超过五亿,只有两万多高考考生,这是什么概念。民国免试入学比例又高,15%,先修班还有50%几率免试入学,闻一多大笔一挥,特招几个学生,完全符合当时的制度。问题来了,那么羡慕这种特招制度的话,请先设想一下,自己回到民国,有多大几率能成为茫茫人海中的那两万分之一。如今呢?人口飙升,初高中生人数、高考人数、专科本科入学人数飙升得更快吧?教育是不是得到极大普及?大学生还稀罕吗?硕士毕业还叫事儿吗?试想,在这种情况下,大笔一挥特招几个学生,会不会被亿万家长指着鼻子骂:“你以为你是闻一多就了不起吗?教育腐败!我要告教育部!”制度各有各的好,各有各的坏,羡慕民国的特招,就得忍受民国高考制度的那狭窄的覆盖范围,想享受现在教育制度的普及,就别做鼓励学生培养个性、特招名额落自己头上的美梦了。从古至今,在中国的绘画史上,涌现了许多彪炳千秋的大师级画家,他们对中国绘画艺术的发展,起到了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作用,也为时间绘画的发展起到了深远的影响。古代的,毛延寿、吴道子、张择端、赵孟頫、唐寅、八大山人、石涛、郑板桥……现代的,任伯年、吴昌硕、齐白石、徐悲鸿、张大千、刘海粟、吴作人、李可染……这些伟大的画家,能够闻名于世,最主要的是他们在某一绘画领域,取得了突出的成就。他们的成名,是靠许多年的刻苦努力换来的。这些真正大师级的书画家,即使成名了,也仍然深沉内敛,谦逊随和,不断学习进取,这是大师的风范,也是做人的风范!他们在艺术方面令人佩服,在做人方面令人景仰。然而,近年来,在书画界一股浮躁虚夸之风甚嚣尘上,真是画院多如牛毛,“大师”满天飞。打开网络,更有“乱花渐欲迷人眼”的感觉,……大师,猫王、虾王、花王、鱼王、牡丹王、……第一人、……第一才子,……邮票……有时,一个书画群里,就活跃着好几十个“大师”,可一看他们的作品,则大跌眼镜,名不符实。还有一些杂耍式的所谓大师,到处招摇撞骗,胡涂乱抹,糟蹋艺术,让人腾起一股想揍他们一顿的冲动!书画是高档艺术品,无论你有没有门派,有没有名号,都要凭真本事!拿玩意儿说话!顺应某些人的需要,有些机构,网络,也正在利用书画家们的虚荣心,搞出五花八门的各种评选!几乎每天都接到拉票的邀请,……最佳品牌,……最具影响力,……领军人物,人民艺术家……,两会指定艺术家……我们回头看看那些伟大的书画艺术大师,他们的名声,哪个是靠吹出来的,哪个是靠拉票拉出来的呢?你拉出个人民满意的艺术家头衔,就真的是艺术家了吗?别人信吗?你自己信吗?我认为,要真正成为人民满意的艺术家,首先,要让自己的艺术亲民,要雅俗共赏,而不是少数人孤芳自赏的怪胎。其次,要学习和继承老一代艺术家爱国的热忱,做人的风范和做事的态度;第三,要把功夫用到技艺的提高上,而不是走捷径,浪得虚名!你成还是不成,要拿玩意说话,而不是靠牌子,名号或祖上的阴功。时代为我们书画家提供了自由发展的无限空间,我们要不断从传统绘画中汲取精华,在实践中吸收养分,努力提高书画技艺和做人的风范!也希望书画界能出几个真正大师级画家!我知道随朝的匠师李春,他在今天的河北赵县建了一座桥,名为安济桥,是一座跨洨河的石拱桥,是世界上现存年代最久远,跨度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单孔坦弧敞肩石拱桥。【原创】 当代书坛巨匠沈鹏卢秀辉阮元南北书派论一出,又燃起了新字体演变的雄心。康有为如此想,于右任如此为的。事实是,那都是书法梦了。帖学的自成一系,有延续、有发展,重要的是无数人在践行他。北碑一出,还是以帖学的基础玩它,不能从技术到演变自成一体,就很难和帖学相抗行。从审美上,帖学的俊雅、流畅,北碑的率性、活泼,让人都向往之。无数人不忍弃,于是,出现了一个新的玩法,碑帖结合。要想碑帖结合,仅是想想,显然是不够的,要实践之,实践后,要让人品阅出碑帖结合的味道,需要有艺术者、有学问者、有思想者的人,方能为之。这样的时刻,谁都在找,谁都在等,谁都想做。当代书法灵魂式的人物出现了,沈鹏! 沈鹏先生是中国当代书法的灵魂式的代表人物。我在这里,不用“代表人物之一”的原因很简单,灵魂式的人物是唯一的。灵魂式人物的出现,是代表无数人的梦想,无数人的梦想才能汇聚成一个事业、一个时代。中国当代书法,沈鹏作为灵魂式的人物,他必然代表了无数人的梦想、无数人的追求、无数人的对时代的共建。对于沈鹏来说,他自己不会、也不能成为代表当代书法的代表人物。但是,事业的要求、时代的要求,是不会让个体做主的,个体在其中所起的作用是很渺小的,只有事业、时代的大浪,才能推着沈鹏这样的人物向前走。而沈鹏所能做的是,锤炼自己、积极求索,与时代共同进步、与时代共展风貌。沈鹏与康有为、于右任不一样。他没有政治作为读书、艺术创作的背景,他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纯碎的中国式文人。他年轻时,就有幸在中国最重要的艺术专业机构工作,以使他能够自始至现在,都处于学术的前沿、艺术的前沿、思想的前沿、创作的前沿,来考虑书法、艺术、学术问题。这一点,是相当难能可贵的。沈鹏是中国当代书法的领导者。他在任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期间,力主制定了《中国书法发展纲要》。这个《纲要》是当下、及未来若干年的书法发展的一部纲领性文献,其意义不但是中国书法史的进程中,唯一的一部指导性的发展纲要,还对书法的本质、以及与时代共同发展的规律进行了学术性的预测,沈鹏的这种高屋建瓴的前瞻性,无愧于他作为当代书法领导者的地位。和康有为比,康有为的书法地位让当时的中国唯其马首是瞻。但是,作为书坛的领导者,他利用他的影响力做的只是以个人的喜好,扬碑抑帖。和于右任比,于右任作为执政党国民政府的大佬,他做的就是促进标准草书。康、于两君子,与沈鹏在书法发展的思考上,出现了很大的差距。沈鹏是中国当代书法的思想者。沈鹏在艺术上提到了很多的新主张,其中,在创作上他提出了原创性的要求,是对当下书法发展下的一剂猛药。书法发展到了今天,因为展览体制的需求,加上学术能力的限制,人们对风格张扬的原创性持谨慎的态度。艺术的生命力就在于原创,当艺术的原创性得不到群体的认同,在书法复兴的道路上,前贤的制高点会离当代越来越高,这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这不但是对内容原创的要求,还是对书法创作原创的要求,书法家不是复制前人,而是开创自我。书法家是书法艺术家,艺术家必须要有担当,艺术家必须要有自己的语言。唯其独立,才能见艺术家的学识、修为、思想。对于书法来讲,思想性的东西太重要了,书法不像美术那样,能五湖四海的做比较学研究,书法是纯民族性的东西,外来文化对其形不成大的冲击,外来文化的作用,大多表现在对理论的研究上被套用。所以,书法的研究比对于美术,在思想上走的不是太远,沈鹏这样的书法思想者,在中国书法发展时期,对书法问题的全面的思考,更显其珍贵。沈鹏是中国当代书法的实践家。他的实践:一、原创性。沈鹏在前人的基础上,比康有为、于右任走的远。同样是立志于书法,康有为是改良,于右任是不彻底的革命,沈鹏在书法创作上完成了凤凰涅槃,而且,沈鹏是自觉的完成了碑帖结合,在技法上独迈今人。二、人书俱新。我不知道在书法的审美上,为什么要用人书俱老?人书俱老,还有另外一个层面的意思,就是在技法上、个人风格上更趋于稳定、老到。这样的稳定、老到,对于一个普通的书法家来说,弥足珍贵,但是,对于沈鹏来说,这些是末技。艺术的创作,唯有常新,才是艺术创作的积极面,而沈鹏的创作就是这样的,他的创作并不是千篇一面,而是每于机锋中自出新意,令人有不思到处,书有新意,人也未有老意,而是以常新的创作彰显鲜活的生命力。三、雅俗共赏。艺术肯定是小众的,这是由艺术的格局所决定的,高雅的艺术注定不能流行。但是,高雅的艺术也能引起雅俗共赏。王右军的兰亭帖深入人心,在中国,是真正的雅俗共赏。把高雅写成雅俗共赏是件非常了不得的事,所谓高书不入俗人眼,除了创作者的自负,也有欺世的一面。当然,不排除个性化的东西小众化。也有当时不为同时代的人所了解,而为后世倾倒的,这是个案化问题。在中国,沈鹏是难得的雅俗共赏的艺术家。就像中国的小提琴曲《梁祝》,不但在中国雅俗共赏,在世界上也是雅俗共赏。能雅俗共赏的必是极高雅的艺术,能得到大众的内心的共鸣,这是多么幸福的事。四、书卷气。书法艺术的小情趣常表现在小作品的创作上,而巨幅大幛,写出书卷气这样的情趣,是极难的事,这不是功力问题,其眼界的高远已经很让人折服了,而沈鹏常常作这样的创作。小字当作大字看,有书卷气,了不得。而大字当作小字看,更了不起。大字的谋局是不一样的,大字往往以大摄人,以霸悍取胜,而把大变成小的,让人看了后,还能摄人,还能见书卷气,那更了不得。五、碑帖结合。由于康有为的狭隘,他拒绝了走碑帖结合的路,虽然,他在实践过程中,还是堕入到了用帖法写碑,但是,由于他对帖学的拒绝,所以,他在北碑草、行上,没有能够走的更远些。这一点,于右任是看出来了,所以他在北碑的行、草上走的比康有为远。沈鹏则更远,其原因就在于沈鹏是兼容碑帖,用他自己的话说,“碑与帖,不应相互排斥各自禁锢,而应当融合互补”。六、写出了信仰。信仰,是没有利害的,信仰只有奉献,信仰只有用心。没有奉献,就与信仰无关。没有用心,也与信仰无关。沈鹏的创作,没有了名利的左右,没有了技法的约束,没有了旁骛,对书法的使命感,就是他的信仰。他是在用信仰写,写到了艺术的心境,写出了时代的气息。沈鹏是中国当代书法的诗人。中国古贤中,以诗人而为书法家、学问家、政治家的比比皆是。现代人的知识结构越来越复杂于前人,社会成了强大的机器,在强大的组合式的社会面前,许多学问的事,做了精细的分工。书法家已经成为了纯粹的书法人。诗人也成了独立的行当。在当代,能以诗行,并结合于书法创作的,不但是有前人之风,更是凤毛麟角鲜见了。沈鹏立志于此,一是兴趣使然, 二是其私下定有力挽书法家文化颓势的意思,前不久的《霞客行》自作诗文展轰动了全国。
我知道随朝的匠师李春,他在今天的河北赵县建了一座桥,名为安济桥,是一座跨洨河的石拱桥,是世界上现存年代最久远,跨度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单孔坦弧敞肩石拱桥。
我知道随朝的匠师李春,他在今天的河北赵县建了一座桥,名为安济桥,是一座跨洨河的石拱桥,是世界上现存年代最久远,跨度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单孔坦弧敞肩石拱桥。公平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不能光看见好处,看不见坏处。倒回到那个时代,看一下当年的大学入学考试是个什么样子,就明白我的意思了。何兆武先生是1939年考入西南联合大学,1946年离开,在《上学记》一书中记录了自己“高考”的经历,可以作为参考。据他回忆。当时考大学、考中学,都是各个学校分开考,每人选定几所学校,就去参加相应的考试,每个学校要求不一样,有的考这几门,有的考那几门。1938年就变成了统考(这一年国民政府教育部设立了全国统一招生委员会),抗战全面爆发后,又变成了“联合招生”、“委托招生”,就是划分考区,考区内统一组织同样的入学考试,并设定一家学校负责牵头,各考区自主命题,但录取人数需要教育部核准。何兆武先生参加的是贵阳考区的考试,当年贵阳考区的第一名是许少鸿,他是贵阳考区的第二名,西南联大本系的第四名。当年西南联大的报考人数和录取人数他没有写,只能从别的史料中推算。1939年,全国考生共有两万零六人,录取率不足10%。因为地域分布太广,阅卷不易,所以采用了分区阅卷的方式,这种方法用了两年,1941年开始变成了分考区考试。水力发电学家、工程教育家施熙灿是我是1943年夏报考西南联大工学院的,报考人数与录取人数的比例为5:1,施先生感慨:“西南联大的入学门槛真高”。1947年,国立重庆大学共有5388人报考,录取人数只有434人,录取比例只有8%。这些材料说明,在民国时,参加高考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参加人数并不多。这主要是因为以下几个原因:划分考区,考生就得自己背着行李,带着盘缠去赶考,没钱当然不行,还得受过良好的初高中教育,不然也不可能考中,而初高中教育也在摸索阶段,所以经常发生变化,今天这个老师提倡文言文,明天那个老师又全面教学白话文,常有的事。何兆武先生提到,当年他们班的学生文言文水平都很差,而那一年上海交通大学的语文题非常难,因为上交的国文是请了清末的老先生来教,出的作文题就是“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论”。他说他“连题目都看不懂,要是这个题目给我作文的话,肯定得零分。”还好他考的是西南联大,考上海交大岂非歇菜?这种坑不去考不知道,当然也增加了录取的难度。何兆武受过很好的初高中教育,他是北京人,十六岁离开北京,撤退到马鞍山继续读书。也有家学,父亲是搞技术出身,当时属于紧缺人才,一家人在北京的生活虽不富裕但也足够舒适,他的两个姐姐、一个妹妹,都是西南联大毕业,没有好的教育和足够的家庭支持是供不出来的。有人还举过一个例子,严耕望出生于1916年、何炳棣1917年、黄仁宇1918年、何兆武1921年,四个人都是前后脚接受的大学教育,都成名成家,是民国教育出来的精英,这其中何炳棣的父亲曾在北洋政府任职,是天津的一个法官;黄仁宇的父亲曾为同盟会元老,后退出政治,但在国民党内依然保有一些关系;何兆武的父亲说过了;只有严耕望出身农村,但也接受了比较良好的基础教育。能给出的信息都在这里了,来总结一下民国时“高考”的基本特征:一、范围小。1939年全国才二万考生,虽然有战争的影响,但数量也实在是少得可怜。1943年的西南联大,1947年的国立重庆大学,都是一流大学,录取率居然分别达到了20%和8%,报考人数并不多,不然就是如今公考热门职位的1:3000了。二、能接受良好的初中级教育的人数就很有限,所以竞争并不十分激烈。何兆武所在的那个班,考中西南联大的就有好多,而当时一起撤退到马鞍山读书的学生一共才有多少,几乎到了读完高中就有学上的程度,何况民国的免试入学比例出奇的高。三、教育水平地区差异极大。何兆武先生回忆,1936年的暑假,他遇到语文老师,老师不无感慨的跟他说,当年北大录取二百人,光北京地区就报名了四千人。请注意1939年的全国高考人数,想象一下北京孩子当年享受的是怎样的教育。总之,这样就可以形成对民国“高考”的一个大致印象,这是一种萌芽阶段,还在摸索,涉及范围较小,不是人人都参与得起的一种现代精英式高等教育入学考试,能跳过这道龙门的,人数并不多,水平也不见得有多高。1939年,中华民国人口超过五亿,只有两万多高考考生,这是什么概念。民国免试入学比例又高,15%,先修班还有50%几率免试入学,闻一多大笔一挥,特招几个学生,完全符合当时的制度。问题来了,那么羡慕这种特招制度的话,请先设想一下,自己回到民国,有多大几率能成为茫茫人海中的那两万分之一。如今呢?人口飙升,初高中生人数、高考人数、专科本科入学人数飙升得更快吧?教育是不是得到极大普及?大学生还稀罕吗?硕士毕业还叫事儿吗?试想,在这种情况下,大笔一挥特招几个学生,会不会被亿万家长指着鼻子骂:“你以为你是闻一多就了不起吗?教育腐败!我要告教育部!”制度各有各的好,各有各的坏,羡慕民国的特招,就得忍受民国高考制度的那狭窄的覆盖范围,想享受现在教育制度的普及,就别做鼓励学生培养个性、特招名额落自己头上的美梦了。
我知道随朝的匠师李春,他在今天的河北赵县建了一座桥,名为安济桥,是一座跨洨河的石拱桥,是世界上现存年代最久远,跨度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单孔坦弧敞肩石拱桥。公平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不能光看见好处,看不见坏处。倒回到那个时代,看一下当年的大学入学考试是个什么样子,就明白我的意思了。何兆武先生是1939年考入西南联合大学,1946年离开,在《上学记》一书中记录了自己“高考”的经历,可以作为参考。据他回忆。当时考大学、考中学,都是各个学校分开考,每人选定几所学校,就去参加相应的考试,每个学校要求不一样,有的考这几门,有的考那几门。1938年就变成了统考(这一年国民政府教育部设立了全国统一招生委员会),抗战全面爆发后,又变成了“联合招生”、“委托招生”,就是划分考区,考区内统一组织同样的入学考试,并设定一家学校负责牵头,各考区自主命题,但录取人数需要教育部核准。何兆武先生参加的是贵阳考区的考试,当年贵阳考区的第一名是许少鸿,他是贵阳考区的第二名,西南联大本系的第四名。当年西南联大的报考人数和录取人数他没有写,只能从别的史料中推算。1939年,全国考生共有两万零六人,录取率不足10%。因为地域分布太广,阅卷不易,所以采用了分区阅卷的方式,这种方法用了两年,1941年开始变成了分考区考试。水力发电学家、工程教育家施熙灿是我是1943年夏报考西南联大工学院的,报考人数与录取人数的比例为5:1,施先生感慨:“西南联大的入学门槛真高”。1947年,国立重庆大学共有5388人报考,录取人数只有434人,录取比例只有8%。这些材料说明,在民国时,参加高考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参加人数并不多。这主要是因为以下几个原因:划分考区,考生就得自己背着行李,带着盘缠去赶考,没钱当然不行,还得受过良好的初高中教育,不然也不可能考中,而初高中教育也在摸索阶段,所以经常发生变化,今天这个老师提倡文言文,明天那个老师又全面教学白话文,常有的事。何兆武先生提到,当年他们班的学生文言文水平都很差,而那一年上海交通大学的语文题非常难,因为上交的国文是请了清末的老先生来教,出的作文题就是“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论”。他说他“连题目都看不懂,要是这个题目给我作文的话,肯定得零分。”还好他考的是西南联大,考上海交大岂非歇菜?这种坑不去考不知道,当然也增加了录取的难度。何兆武受过很好的初高中教育,他是北京人,十六岁离开北京,撤退到马鞍山继续读书。也有家学,父亲是搞技术出身,当时属于紧缺人才,一家人在北京的生活虽不富裕但也足够舒适,他的两个姐姐、一个妹妹,都是西南联大毕业,没有好的教育和足够的家庭支持是供不出来的。有人还举过一个例子,严耕望出生于1916年、何炳棣1917年、黄仁宇1918年、何兆武1921年,四个人都是前后脚接受的大学教育,都成名成家,是民国教育出来的精英,这其中何炳棣的父亲曾在北洋政府任职,是天津的一个法官;黄仁宇的父亲曾为同盟会元老,后退出政治,但在国民党内依然保有一些关系;何兆武的父亲说过了;只有严耕望出身农村,但也接受了比较良好的基础教育。能给出的信息都在这里了,来总结一下民国时“高考”的基本特征:一、范围小。1939年全国才二万考生,虽然有战争的影响,但数量也实在是少得可怜。1943年的西南联大,1947年的国立重庆大学,都是一流大学,录取率居然分别达到了20%和8%,报考人数并不多,不然就是如今公考热门职位的1:3000了。二、能接受良好的初中级教育的人数就很有限,所以竞争并不十分激烈。何兆武所在的那个班,考中西南联大的就有好多,而当时一起撤退到马鞍山读书的学生一共才有多少,几乎到了读完高中就有学上的程度,何况民国的免试入学比例出奇的高。三、教育水平地区差异极大。何兆武先生回忆,1936年的暑假,他遇到语文老师,老师不无感慨的跟他说,当年北大录取二百人,光北京地区就报名了四千人。请注意1939年的全国高考人数,想象一下北京孩子当年享受的是怎样的教育。总之,这样就可以形成对民国“高考”的一个大致印象,这是一种萌芽阶段,还在摸索,涉及范围较小,不是人人都参与得起的一种现代精英式高等教育入学考试,能跳过这道龙门的,人数并不多,水平也不见得有多高。1939年,中华民国人口超过五亿,只有两万多高考考生,这是什么概念。民国免试入学比例又高,15%,先修班还有50%几率免试入学,闻一多大笔一挥,特招几个学生,完全符合当时的制度。问题来了,那么羡慕这种特招制度的话,请先设想一下,自己回到民国,有多大几率能成为茫茫人海中的那两万分之一。如今呢?人口飙升,初高中生人数、高考人数、专科本科入学人数飙升得更快吧?教育是不是得到极大普及?大学生还稀罕吗?硕士毕业还叫事儿吗?试想,在这种情况下,大笔一挥特招几个学生,会不会被亿万家长指着鼻子骂:“你以为你是闻一多就了不起吗?教育腐败!我要告教育部!”制度各有各的好,各有各的坏,羡慕民国的特招,就得忍受民国高考制度的那狭窄的覆盖范围,想享受现在教育制度的普及,就别做鼓励学生培养个性、特招名额落自己头上的美梦了。从古至今,在中国的绘画史上,涌现了许多彪炳千秋的大师级画家,他们对中国绘画艺术的发展,起到了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作用,也为时间绘画的发展起到了深远的影响。古代的,毛延寿、吴道子、张择端、赵孟頫、唐寅、八大山人、石涛、郑板桥……现代的,任伯年、吴昌硕、齐白石、徐悲鸿、张大千、刘海粟、吴作人、李可染……这些伟大的画家,能够闻名于世,最主要的是他们在某一绘画领域,取得了突出的成就。他们的成名,是靠许多年的刻苦努力换来的。这些真正大师级的书画家,即使成名了,也仍然深沉内敛,谦逊随和,不断学习进取,这是大师的风范,也是做人的风范!他们在艺术方面令人佩服,在做人方面令人景仰。然而,近年来,在书画界一股浮躁虚夸之风甚嚣尘上,真是画院多如牛毛,“大师”满天飞。打开网络,更有“乱花渐欲迷人眼”的感觉,……大师,猫王、虾王、花王、鱼王、牡丹王、……第一人、……第一才子,……邮票……有时,一个书画群里,就活跃着好几十个“大师”,可一看他们的作品,则大跌眼镜,名不符实。还有一些杂耍式的所谓大师,到处招摇撞骗,胡涂乱抹,糟蹋艺术,让人腾起一股想揍他们一顿的冲动!书画是高档艺术品,无论你有没有门派,有没有名号,都要凭真本事!拿玩意儿说话!顺应某些人的需要,有些机构,网络,也正在利用书画家们的虚荣心,搞出五花八门的各种评选!几乎每天都接到拉票的邀请,……最佳品牌,……最具影响力,……领军人物,人民艺术家……,两会指定艺术家……我们回头看看那些伟大的书画艺术大师,他们的名声,哪个是靠吹出来的,哪个是靠拉票拉出来的呢?你拉出个人民满意的艺术家头衔,就真的是艺术家了吗?别人信吗?你自己信吗?我认为,要真正成为人民满意的艺术家,首先,要让自己的艺术亲民,要雅俗共赏,而不是少数人孤芳自赏的怪胎。其次,要学习和继承老一代艺术家爱国的热忱,做人的风范和做事的态度;第三,要把功夫用到技艺的提高上,而不是走捷径,浪得虚名!你成还是不成,要拿玩意说话,而不是靠牌子,名号或祖上的阴功。时代为我们书画家提供了自由发展的无限空间,我们要不断从传统绘画中汲取精华,在实践中吸收养分,努力提高书画技艺和做人的风范!也希望书画界能出几个真正大师级画家!
我知道随朝的匠师李春,他在今天的河北赵县建了一座桥,名为安济桥,是一座跨洨河的石拱桥,是世界上现存年代最久远,跨度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单孔坦弧敞肩石拱桥。公平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不能光看见好处,看不见坏处。倒回到那个时代,看一下当年的大学入学考试是个什么样子,就明白我的意思了。何兆武先生是1939年考入西南联合大学,1946年离开,在《上学记》一书中记录了自己“高考”的经历,可以作为参考。据他回忆。当时考大学、考中学,都是各个学校分开考,每人选定几所学校,就去参加相应的考试,每个学校要求不一样,有的考这几门,有的考那几门。1938年就变成了统考(这一年国民政府教育部设立了全国统一招生委员会),抗战全面爆发后,又变成了“联合招生”、“委托招生”,就是划分考区,考区内统一组织同样的入学考试,并设定一家学校负责牵头,各考区自主命题,但录取人数需要教育部核准。何兆武先生参加的是贵阳考区的考试,当年贵阳考区的第一名是许少鸿,他是贵阳考区的第二名,西南联大本系的第四名。当年西南联大的报考人数和录取人数他没有写,只能从别的史料中推算。1939年,全国考生共有两万零六人,录取率不足10%。因为地域分布太广,阅卷不易,所以采用了分区阅卷的方式,这种方法用了两年,1941年开始变成了分考区考试。水力发电学家、工程教育家施熙灿是我是1943年夏报考西南联大工学院的,报考人数与录取人数的比例为5:1,施先生感慨:“西南联大的入学门槛真高”。1947年,国立重庆大学共有5388人报考,录取人数只有434人,录取比例只有8%。这些材料说明,在民国时,参加高考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参加人数并不多。这主要是因为以下几个原因:划分考区,考生就得自己背着行李,带着盘缠去赶考,没钱当然不行,还得受过良好的初高中教育,不然也不可能考中,而初高中教育也在摸索阶段,所以经常发生变化,今天这个老师提倡文言文,明天那个老师又全面教学白话文,常有的事。何兆武先生提到,当年他们班的学生文言文水平都很差,而那一年上海交通大学的语文题非常难,因为上交的国文是请了清末的老先生来教,出的作文题就是“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论”。他说他“连题目都看不懂,要是这个题目给我作文的话,肯定得零分。”还好他考的是西南联大,考上海交大岂非歇菜?这种坑不去考不知道,当然也增加了录取的难度。何兆武受过很好的初高中教育,他是北京人,十六岁离开北京,撤退到马鞍山继续读书。也有家学,父亲是搞技术出身,当时属于紧缺人才,一家人在北京的生活虽不富裕但也足够舒适,他的两个姐姐、一个妹妹,都是西南联大毕业,没有好的教育和足够的家庭支持是供不出来的。有人还举过一个例子,严耕望出生于1916年、何炳棣1917年、黄仁宇1918年、何兆武1921年,四个人都是前后脚接受的大学教育,都成名成家,是民国教育出来的精英,这其中何炳棣的父亲曾在北洋政府任职,是天津的一个法官;黄仁宇的父亲曾为同盟会元老,后退出政治,但在国民党内依然保有一些关系;何兆武的父亲说过了;只有严耕望出身农村,但也接受了比较良好的基础教育。能给出的信息都在这里了,来总结一下民国时“高考”的基本特征:一、范围小。1939年全国才二万考生,虽然有战争的影响,但数量也实在是少得可怜。1943年的西南联大,1947年的国立重庆大学,都是一流大学,录取率居然分别达到了20%和8%,报考人数并不多,不然就是如今公考热门职位的1:3000了。二、能接受良好的初中级教育的人数就很有限,所以竞争并不十分激烈。何兆武所在的那个班,考中西南联大的就有好多,而当时一起撤退到马鞍山读书的学生一共才有多少,几乎到了读完高中就有学上的程度,何况民国的免试入学比例出奇的高。三、教育水平地区差异极大。何兆武先生回忆,1936年的暑假,他遇到语文老师,老师不无感慨的跟他说,当年北大录取二百人,光北京地区就报名了四千人。请注意1939年的全国高考人数,想象一下北京孩子当年享受的是怎样的教育。总之,这样就可以形成对民国“高考”的一个大致印象,这是一种萌芽阶段,还在摸索,涉及范围较小,不是人人都参与得起的一种现代精英式高等教育入学考试,能跳过这道龙门的,人数并不多,水平也不见得有多高。1939年,中华民国人口超过五亿,只有两万多高考考生,这是什么概念。民国免试入学比例又高,15%,先修班还有50%几率免试入学,闻一多大笔一挥,特招几个学生,完全符合当时的制度。问题来了,那么羡慕这种特招制度的话,请先设想一下,自己回到民国,有多大几率能成为茫茫人海中的那两万分之一。如今呢?人口飙升,初高中生人数、高考人数、专科本科入学人数飙升得更快吧?教育是不是得到极大普及?大学生还稀罕吗?硕士毕业还叫事儿吗?试想,在这种情况下,大笔一挥特招几个学生,会不会被亿万家长指着鼻子骂:“你以为你是闻一多就了不起吗?教育腐败!我要告教育部!”制度各有各的好,各有各的坏,羡慕民国的特招,就得忍受民国高考制度的那狭窄的覆盖范围,想享受现在教育制度的普及,就别做鼓励学生培养个性、特招名额落自己头上的美梦了。从古至今,在中国的绘画史上,涌现了许多彪炳千秋的大师级画家,他们对中国绘画艺术的发展,起到了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作用,也为时间绘画的发展起到了深远的影响。古代的,毛延寿、吴道子、张择端、赵孟頫、唐寅、八大山人、石涛、郑板桥……现代的,任伯年、吴昌硕、齐白石、徐悲鸿、张大千、刘海粟、吴作人、李可染……这些伟大的画家,能够闻名于世,最主要的是他们在某一绘画领域,取得了突出的成就。他们的成名,是靠许多年的刻苦努力换来的。这些真正大师级的书画家,即使成名了,也仍然深沉内敛,谦逊随和,不断学习进取,这是大师的风范,也是做人的风范!他们在艺术方面令人佩服,在做人方面令人景仰。然而,近年来,在书画界一股浮躁虚夸之风甚嚣尘上,真是画院多如牛毛,“大师”满天飞。打开网络,更有“乱花渐欲迷人眼”的感觉,……大师,猫王、虾王、花王、鱼王、牡丹王、……第一人、……第一才子,……邮票……有时,一个书画群里,就活跃着好几十个“大师”,可一看他们的作品,则大跌眼镜,名不符实。还有一些杂耍式的所谓大师,到处招摇撞骗,胡涂乱抹,糟蹋艺术,让人腾起一股想揍他们一顿的冲动!书画是高档艺术品,无论你有没有门派,有没有名号,都要凭真本事!拿玩意儿说话!顺应某些人的需要,有些机构,网络,也正在利用书画家们的虚荣心,搞出五花八门的各种评选!几乎每天都接到拉票的邀请,……最佳品牌,……最具影响力,……领军人物,人民艺术家……,两会指定艺术家……我们回头看看那些伟大的书画艺术大师,他们的名声,哪个是靠吹出来的,哪个是靠拉票拉出来的呢?你拉出个人民满意的艺术家头衔,就真的是艺术家了吗?别人信吗?你自己信吗?我认为,要真正成为人民满意的艺术家,首先,要让自己的艺术亲民,要雅俗共赏,而不是少数人孤芳自赏的怪胎。其次,要学习和继承老一代艺术家爱国的热忱,做人的风范和做事的态度;第三,要把功夫用到技艺的提高上,而不是走捷径,浪得虚名!你成还是不成,要拿玩意说话,而不是靠牌子,名号或祖上的阴功。时代为我们书画家提供了自由发展的无限空间,我们要不断从传统绘画中汲取精华,在实践中吸收养分,努力提高书画技艺和做人的风范!也希望书画界能出几个真正大师级画家!【原创】 当代书坛巨匠沈鹏卢秀辉阮元南北书派论一出,又燃起了新字体演变的雄心。康有为如此想,于右任如此为的。事实是,那都是书法梦了。帖学的自成一系,有延续、有发展,重要的是无数人在践行他。北碑一出,还是以帖学的基础玩它,不能从技术到演变自成一体,就很难和帖学相抗行。从审美上,帖学的俊雅、流畅,北碑的率性、活泼,让人都向往之。无数人不忍弃,于是,出现了一个新的玩法,碑帖结合。要想碑帖结合,仅是想想,显然是不够的,要实践之,实践后,要让人品阅出碑帖结合的味道,需要有艺术者、有学问者、有思想者的人,方能为之。这样的时刻,谁都在找,谁都在等,谁都想做。当代书法灵魂式的人物出现了,沈鹏! 沈鹏先生是中国当代书法的灵魂式的代表人物。我在这里,不用“代表人物之一”的原因很简单,灵魂式的人物是唯一的。灵魂式人物的出现,是代表无数人的梦想,无数人的梦想才能汇聚成一个事业、一个时代。中国当代书法,沈鹏作为灵魂式的人物,他必然代表了无数人的梦想、无数人的追求、无数人的对时代的共建。对于沈鹏来说,他自己不会、也不能成为代表当代书法的代表人物。但是,事业的要求、时代的要求,是不会让个体做主的,个体在其中所起的作用是很渺小的,只有事业、时代的大浪,才能推着沈鹏这样的人物向前走。而沈鹏所能做的是,锤炼自己、积极求索,与时代共同进步、与时代共展风貌。沈鹏与康有为、于右任不一样。他没有政治作为读书、艺术创作的背景,他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纯碎的中国式文人。他年轻时,就有幸在中国最重要的艺术专业机构工作,以使他能够自始至现在,都处于学术的前沿、艺术的前沿、思想的前沿、创作的前沿,来考虑书法、艺术、学术问题。这一点,是相当难能可贵的。沈鹏是中国当代书法的领导者。他在任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期间,力主制定了《中国书法发展纲要》。这个《纲要》是当下、及未来若干年的书法发展的一部纲领性文献,其意义不但是中国书法史的进程中,唯一的一部指导性的发展纲要,还对书法的本质、以及与时代共同发展的规律进行了学术性的预测,沈鹏的这种高屋建瓴的前瞻性,无愧于他作为当代书法领导者的地位。和康有为比,康有为的书法地位让当时的中国唯其马首是瞻。但是,作为书坛的领导者,他利用他的影响力做的只是以个人的喜好,扬碑抑帖。和于右任比,于右任作为执政党国民政府的大佬,他做的就是促进标准草书。康、于两君子,与沈鹏在书法发展的思考上,出现了很大的差距。沈鹏是中国当代书法的思想者。沈鹏在艺术上提到了很多的新主张,其中,在创作上他提出了原创性的要求,是对当下书法发展下的一剂猛药。书法发展到了今天,因为展览体制的需求,加上学术能力的限制,人们对风格张扬的原创性持谨慎的态度。艺术的生命力就在于原创,当艺术的原创性得不到群体的认同,在书法复兴的道路上,前贤的制高点会离当代越来越高,这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这不但是对内容原创的要求,还是对书法创作原创的要求,书法家不是复制前人,而是开创自我。书法家是书法艺术家,艺术家必须要有担当,艺术家必须要有自己的语言。唯其独立,才能见艺术家的学识、修为、思想。对于书法来讲,思想性的东西太重要了,书法不像美术那样,能五湖四海的做比较学研究,书法是纯民族性的东西,外来文化对其形不成大的冲击,外来文化的作用,大多表现在对理论的研究上被套用。所以,书法的研究比对于美术,在思想上走的不是太远,沈鹏这样的书法思想者,在中国书法发展时期,对书法问题的全面的思考,更显其珍贵。沈鹏是中国当代书法的实践家。他的实践:一、原创性。沈鹏在前人的基础上,比康有为、于右任走的远。同样是立志于书法,康有为是改良,于右任是不彻底的革命,沈鹏在书法创作上完成了凤凰涅槃,而且,沈鹏是自觉的完成了碑帖结合,在技法上独迈今人。二、人书俱新。我不知道在书法的审美上,为什么要用人书俱老?人书俱老,还有另外一个层面的意思,就是在技法上、个人风格上更趋于稳定、老到。这样的稳定、老到,对于一个普通的书法家来说,弥足珍贵,但是,对于沈鹏来说,这些是末技。艺术的创作,唯有常新,才是艺术创作的积极面,而沈鹏的创作就是这样的,他的创作并不是千篇一面,而是每于机锋中自出新意,令人有不思到处,书有新意,人也未有老意,而是以常新的创作彰显鲜活的生命力。三、雅俗共赏。艺术肯定是小众的,这是由艺术的格局所决定的,高雅的艺术注定不能流行。但是,高雅的艺术也能引起雅俗共赏。王右军的兰亭帖深入人心,在中国,是真正的雅俗共赏。把高雅写成雅俗共赏是件非常了不得的事,所谓高书不入俗人眼,除了创作者的自负,也有欺世的一面。当然,不排除个性化的东西小众化。也有当时不为同时代的人所了解,而为后世倾倒的,这是个案化问题。在中国,沈鹏是难得的雅俗共赏的艺术家。就像中国的小提琴曲《梁祝》,不但在中国雅俗共赏,在世界上也是雅俗共赏。能雅俗共赏的必是极高雅的艺术,能得到大众的内心的共鸣,这是多么幸福的事。四、书卷气。书法艺术的小情趣常表现在小作品的创作上,而巨幅大幛,写出书卷气这样的情趣,是极难的事,这不是功力问题,其眼界的高远已经很让人折服了,而沈鹏常常作这样的创作。小字当作大字看,有书卷气,了不得。而大字当作小字看,更了不起。大字的谋局是不一样的,大字往往以大摄人,以霸悍取胜,而把大变成小的,让人看了后,还能摄人,还能见书卷气,那更了不得。五、碑帖结合。由于康有为的狭隘,他拒绝了走碑帖结合的路,虽然,他在实践过程中,还是堕入到了用帖法写碑,但是,由于他对帖学的拒绝,所以,他在北碑草、行上,没有能够走的更远些。这一点,于右任是看出来了,所以他在北碑的行、草上走的比康有为远。沈鹏则更远,其原因就在于沈鹏是兼容碑帖,用他自己的话说,“碑与帖,不应相互排斥各自禁锢,而应当融合互补”。六、写出了信仰。信仰,是没有利害的,信仰只有奉献,信仰只有用心。没有奉献,就与信仰无关。没有用心,也与信仰无关。沈鹏的创作,没有了名利的左右,没有了技法的约束,没有了旁骛,对书法的使命感,就是他的信仰。他是在用信仰写,写到了艺术的心境,写出了时代的气息。沈鹏是中国当代书法的诗人。中国古贤中,以诗人而为书法家、学问家、政治家的比比皆是。现代人的知识结构越来越复杂于前人,社会成了强大的机器,在强大的组合式的社会面前,许多学问的事,做了精细的分工。书法家已经成为了纯粹的书法人。诗人也成了独立的行当。在当代,能以诗行,并结合于书法创作的,不但是有前人之风,更是凤毛麟角鲜见了。沈鹏立志于此,一是兴趣使然, 二是其私下定有力挽书法家文化颓势的意思,前不久的《霞客行》自作诗文展轰动了全国。
公平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不能光看见好处,看不见坏处。倒回到那个时代,看一下当年的大学入学考试是个什么样子,就明白我的意思了。何兆武先生是1939年考入西南联合大学,1946年离开,在《上学记》一书中记录了自己“高考”的经历,可以作为参考。据他回忆。当时考大学、考中学,都是各个学校分开考,每人选定几所学校,就去参加相应的考试,每个学校要求不一样,有的考这几门,有的考那几门。1938年就变成了统考(这一年国民政府教育部设立了全国统一招生委员会),抗战全面爆发后,又变成了“联合招生”、“委托招生”,就是划分考区,考区内统一组织同样的入学考试,并设定一家学校负责牵头,各考区自主命题,但录取人数需要教育部核准。何兆武先生参加的是贵阳考区的考试,当年贵阳考区的第一名是许少鸿,他是贵阳考区的第二名,西南联大本系的第四名。当年西南联大的报考人数和录取人数他没有写,只能从别的史料中推算。1939年,全国考生共有两万零六人,录取率不足10%。因为地域分布太广,阅卷不易,所以采用了分区阅卷的方式,这种方法用了两年,1941年开始变成了分考区考试。水力发电学家、工程教育家施熙灿是我是1943年夏报考西南联大工学院的,报考人数与录取人数的比例为5:1,施先生感慨:“西南联大的入学门槛真高”。1947年,国立重庆大学共有5388人报考,录取人数只有434人,录取比例只有8%。这些材料说明,在民国时,参加高考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参加人数并不多。这主要是因为以下几个原因:划分考区,考生就得自己背着行李,带着盘缠去赶考,没钱当然不行,还得受过良好的初高中教育,不然也不可能考中,而初高中教育也在摸索阶段,所以经常发生变化,今天这个老师提倡文言文,明天那个老师又全面教学白话文,常有的事。何兆武先生提到,当年他们班的学生文言文水平都很差,而那一年上海交通大学的语文题非常难,因为上交的国文是请了清末的老先生来教,出的作文题就是“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论”。他说他“连题目都看不懂,要是这个题目给我作文的话,肯定得零分。”还好他考的是西南联大,考上海交大岂非歇菜?这种坑不去考不知道,当然也增加了录取的难度。何兆武受过很好的初高中教育,他是北京人,十六岁离开北京,撤退到马鞍山继续读书。也有家学,父亲是搞技术出身,当时属于紧缺人才,一家人在北京的生活虽不富裕但也足够舒适,他的两个姐姐、一个妹妹,都是西南联大毕业,没有好的教育和足够的家庭支持是供不出来的。有人还举过一个例子,严耕望出生于1916年、何炳棣1917年、黄仁宇1918年、何兆武1921年,四个人都是前后脚接受的大学教育,都成名成家,是民国教育出来的精英,这其中何炳棣的父亲曾在北洋政府任职,是天津的一个法官;黄仁宇的父亲曾为同盟会元老,后退出政治,但在国民党内依然保有一些关系;何兆武的父亲说过了;只有严耕望出身农村,但也接受了比较良好的基础教育。能给出的信息都在这里了,来总结一下民国时“高考”的基本特征:一、范围小。1939年全国才二万考生,虽然有战争的影响,但数量也实在是少得可怜。1943年的西南联大,1947年的国立重庆大学,都是一流大学,录取率居然分别达到了20%和8%,报考人数并不多,不然就是如今公考热门职位的1:3000了。二、能接受良好的初中级教育的人数就很有限,所以竞争并不十分激烈。何兆武所在的那个班,考中西南联大的就有好多,而当时一起撤退到马鞍山读书的学生一共才有多少,几乎到了读完高中就有学上的程度,何况民国的免试入学比例出奇的高。三、教育水平地区差异极大。何兆武先生回忆,1936年的暑假,他遇到语文老师,老师不无感慨的跟他说,当年北大录取二百人,光北京地区就报名了四千人。请注意1939年的全国高考人数,想象一下北京孩子当年享受的是怎样的教育。总之,这样就可以形成对民国“高考”的一个大致印象,这是一种萌芽阶段,还在摸索,涉及范围较小,不是人人都参与得起的一种现代精英式高等教育入学考试,能跳过这道龙门的,人数并不多,水平也不见得有多高。1939年,中华民国人口超过五亿,只有两万多高考考生,这是什么概念。民国免试入学比例又高,15%,先修班还有50%几率免试入学,闻一多大笔一挥,特招几个学生,完全符合当时的制度。问题来了,那么羡慕这种特招制度的话,请先设想一下,自己回到民国,有多大几率能成为茫茫人海中的那两万分之一。如今呢?人口飙升,初高中生人数、高考人数、专科本科入学人数飙升得更快吧?教育是不是得到极大普及?大学生还稀罕吗?硕士毕业还叫事儿吗?试想,在这种情况下,大笔一挥特招几个学生,会不会被亿万家长指着鼻子骂:“你以为你是闻一多就了不起吗?教育腐败!我要告教育部!”制度各有各的好,各有各的坏,羡慕民国的特招,就得忍受民国高考制度的那狭窄的覆盖范围,想享受现在教育制度的普及,就别做鼓励学生培养个性、特招名额落自己头上的美梦了。
公平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不能光看见好处,看不见坏处。倒回到那个时代,看一下当年的大学入学考试是个什么样子,就明白我的意思了。何兆武先生是1939年考入西南联合大学,1946年离开,在《上学记》一书中记录了自己“高考”的经历,可以作为参考。据他回忆。当时考大学、考中学,都是各个学校分开考,每人选定几所学校,就去参加相应的考试,每个学校要求不一样,有的考这几门,有的考那几门。1938年就变成了统考(这一年国民政府教育部设立了全国统一招生委员会),抗战全面爆发后,又变成了“联合招生”、“委托招生”,就是划分考区,考区内统一组织同样的入学考试,并设定一家学校负责牵头,各考区自主命题,但录取人数需要教育部核准。何兆武先生参加的是贵阳考区的考试,当年贵阳考区的第一名是许少鸿,他是贵阳考区的第二名,西南联大本系的第四名。当年西南联大的报考人数和录取人数他没有写,只能从别的史料中推算。1939年,全国考生共有两万零六人,录取率不足10%。因为地域分布太广,阅卷不易,所以采用了分区阅卷的方式,这种方法用了两年,1941年开始变成了分考区考试。水力发电学家、工程教育家施熙灿是我是1943年夏报考西南联大工学院的,报考人数与录取人数的比例为5:1,施先生感慨:“西南联大的入学门槛真高”。1947年,国立重庆大学共有5388人报考,录取人数只有434人,录取比例只有8%。这些材料说明,在民国时,参加高考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参加人数并不多。这主要是因为以下几个原因:划分考区,考生就得自己背着行李,带着盘缠去赶考,没钱当然不行,还得受过良好的初高中教育,不然也不可能考中,而初高中教育也在摸索阶段,所以经常发生变化,今天这个老师提倡文言文,明天那个老师又全面教学白话文,常有的事。何兆武先生提到,当年他们班的学生文言文水平都很差,而那一年上海交通大学的语文题非常难,因为上交的国文是请了清末的老先生来教,出的作文题就是“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论”。他说他“连题目都看不懂,要是这个题目给我作文的话,肯定得零分。”还好他考的是西南联大,考上海交大岂非歇菜?这种坑不去考不知道,当然也增加了录取的难度。何兆武受过很好的初高中教育,他是北京人,十六岁离开北京,撤退到马鞍山继续读书。也有家学,父亲是搞技术出身,当时属于紧缺人才,一家人在北京的生活虽不富裕但也足够舒适,他的两个姐姐、一个妹妹,都是西南联大毕业,没有好的教育和足够的家庭支持是供不出来的。有人还举过一个例子,严耕望出生于1916年、何炳棣1917年、黄仁宇1918年、何兆武1921年,四个人都是前后脚接受的大学教育,都成名成家,是民国教育出来的精英,这其中何炳棣的父亲曾在北洋政府任职,是天津的一个法官;黄仁宇的父亲曾为同盟会元老,后退出政治,但在国民党内依然保有一些关系;何兆武的父亲说过了;只有严耕望出身农村,但也接受了比较良好的基础教育。能给出的信息都在这里了,来总结一下民国时“高考”的基本特征:一、范围小。1939年全国才二万考生,虽然有战争的影响,但数量也实在是少得可怜。1943年的西南联大,1947年的国立重庆大学,都是一流大学,录取率居然分别达到了20%和8%,报考人数并不多,不然就是如今公考热门职位的1:3000了。二、能接受良好的初中级教育的人数就很有限,所以竞争并不十分激烈。何兆武所在的那个班,考中西南联大的就有好多,而当时一起撤退到马鞍山读书的学生一共才有多少,几乎到了读完高中就有学上的程度,何况民国的免试入学比例出奇的高。三、教育水平地区差异极大。何兆武先生回忆,1936年的暑假,他遇到语文老师,老师不无感慨的跟他说,当年北大录取二百人,光北京地区就报名了四千人。请注意1939年的全国高考人数,想象一下北京孩子当年享受的是怎样的教育。总之,这样就可以形成对民国“高考”的一个大致印象,这是一种萌芽阶段,还在摸索,涉及范围较小,不是人人都参与得起的一种现代精英式高等教育入学考试,能跳过这道龙门的,人数并不多,水平也不见得有多高。1939年,中华民国人口超过五亿,只有两万多高考考生,这是什么概念。民国免试入学比例又高,15%,先修班还有50%几率免试入学,闻一多大笔一挥,特招几个学生,完全符合当时的制度。问题来了,那么羡慕这种特招制度的话,请先设想一下,自己回到民国,有多大几率能成为茫茫人海中的那两万分之一。如今呢?人口飙升,初高中生人数、高考人数、专科本科入学人数飙升得更快吧?教育是不是得到极大普及?大学生还稀罕吗?硕士毕业还叫事儿吗?试想,在这种情况下,大笔一挥特招几个学生,会不会被亿万家长指着鼻子骂:“你以为你是闻一多就了不起吗?教育腐败!我要告教育部!”制度各有各的好,各有各的坏,羡慕民国的特招,就得忍受民国高考制度的那狭窄的覆盖范围,想享受现在教育制度的普及,就别做鼓励学生培养个性、特招名额落自己头上的美梦了。我知道随朝的匠师李春,他在今天的河北赵县建了一座桥,名为安济桥,是一座跨洨河的石拱桥,是世界上现存年代最久远,跨度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单孔坦弧敞肩石拱桥。
公平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不能光看见好处,看不见坏处。倒回到那个时代,看一下当年的大学入学考试是个什么样子,就明白我的意思了。何兆武先生是1939年考入西南联合大学,1946年离开,在《上学记》一书中记录了自己“高考”的经历,可以作为参考。据他回忆。当时考大学、考中学,都是各个学校分开考,每人选定几所学校,就去参加相应的考试,每个学校要求不一样,有的考这几门,有的考那几门。1938年就变成了统考(这一年国民政府教育部设立了全国统一招生委员会),抗战全面爆发后,又变成了“联合招生”、“委托招生”,就是划分考区,考区内统一组织同样的入学考试,并设定一家学校负责牵头,各考区自主命题,但录取人数需要教育部核准。何兆武先生参加的是贵阳考区的考试,当年贵阳考区的第一名是许少鸿,他是贵阳考区的第二名,西南联大本系的第四名。当年西南联大的报考人数和录取人数他没有写,只能从别的史料中推算。1939年,全国考生共有两万零六人,录取率不足10%。因为地域分布太广,阅卷不易,所以采用了分区阅卷的方式,这种方法用了两年,1941年开始变成了分考区考试。水力发电学家、工程教育家施熙灿是我是1943年夏报考西南联大工学院的,报考人数与录取人数的比例为5:1,施先生感慨:“西南联大的入学门槛真高”。1947年,国立重庆大学共有5388人报考,录取人数只有434人,录取比例只有8%。这些材料说明,在民国时,参加高考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参加人数并不多。这主要是因为以下几个原因:划分考区,考生就得自己背着行李,带着盘缠去赶考,没钱当然不行,还得受过良好的初高中教育,不然也不可能考中,而初高中教育也在摸索阶段,所以经常发生变化,今天这个老师提倡文言文,明天那个老师又全面教学白话文,常有的事。何兆武先生提到,当年他们班的学生文言文水平都很差,而那一年上海交通大学的语文题非常难,因为上交的国文是请了清末的老先生来教,出的作文题就是“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论”。他说他“连题目都看不懂,要是这个题目给我作文的话,肯定得零分。”还好他考的是西南联大,考上海交大岂非歇菜?这种坑不去考不知道,当然也增加了录取的难度。何兆武受过很好的初高中教育,他是北京人,十六岁离开北京,撤退到马鞍山继续读书。也有家学,父亲是搞技术出身,当时属于紧缺人才,一家人在北京的生活虽不富裕但也足够舒适,他的两个姐姐、一个妹妹,都是西南联大毕业,没有好的教育和足够的家庭支持是供不出来的。有人还举过一个例子,严耕望出生于1916年、何炳棣1917年、黄仁宇1918年、何兆武1921年,四个人都是前后脚接受的大学教育,都成名成家,是民国教育出来的精英,这其中何炳棣的父亲曾在北洋政府任职,是天津的一个法官;黄仁宇的父亲曾为同盟会元老,后退出政治,但在国民党内依然保有一些关系;何兆武的父亲说过了;只有严耕望出身农村,但也接受了比较良好的基础教育。能给出的信息都在这里了,来总结一下民国时“高考”的基本特征:一、范围小。1939年全国才二万考生,虽然有战争的影响,但数量也实在是少得可怜。1943年的西南联大,1947年的国立重庆大学,都是一流大学,录取率居然分别达到了20%和8%,报考人数并不多,不然就是如今公考热门职位的1:3000了。二、能接受良好的初中级教育的人数就很有限,所以竞争并不十分激烈。何兆武所在的那个班,考中西南联大的就有好多,而当时一起撤退到马鞍山读书的学生一共才有多少,几乎到了读完高中就有学上的程度,何况民国的免试入学比例出奇的高。三、教育水平地区差异极大。何兆武先生回忆,1936年的暑假,他遇到语文老师,老师不无感慨的跟他说,当年北大录取二百人,光北京地区就报名了四千人。请注意1939年的全国高考人数,想象一下北京孩子当年享受的是怎样的教育。总之,这样就可以形成对民国“高考”的一个大致印象,这是一种萌芽阶段,还在摸索,涉及范围较小,不是人人都参与得起的一种现代精英式高等教育入学考试,能跳过这道龙门的,人数并不多,水平也不见得有多高。1939年,中华民国人口超过五亿,只有两万多高考考生,这是什么概念。民国免试入学比例又高,15%,先修班还有50%几率免试入学,闻一多大笔一挥,特招几个学生,完全符合当时的制度。问题来了,那么羡慕这种特招制度的话,请先设想一下,自己回到民国,有多大几率能成为茫茫人海中的那两万分之一。如今呢?人口飙升,初高中生人数、高考人数、专科本科入学人数飙升得更快吧?教育是不是得到极大普及?大学生还稀罕吗?硕士毕业还叫事儿吗?试想,在这种情况下,大笔一挥特招几个学生,会不会被亿万家长指着鼻子骂:“你以为你是闻一多就了不起吗?教育腐败!我要告教育部!”制度各有各的好,各有各的坏,羡慕民国的特招,就得忍受民国高考制度的那狭窄的覆盖范围,想享受现在教育制度的普及,就别做鼓励学生培养个性、特招名额落自己头上的美梦了。我知道随朝的匠师李春,他在今天的河北赵县建了一座桥,名为安济桥,是一座跨洨河的石拱桥,是世界上现存年代最久远,跨度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单孔坦弧敞肩石拱桥。从古至今,在中国的绘画史上,涌现了许多彪炳千秋的大师级画家,他们对中国绘画艺术的发展,起到了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作用,也为时间绘画的发展起到了深远的影响。古代的,毛延寿、吴道子、张择端、赵孟頫、唐寅、八大山人、石涛、郑板桥……现代的,任伯年、吴昌硕、齐白石、徐悲鸿、张大千、刘海粟、吴作人、李可染……这些伟大的画家,能够闻名于世,最主要的是他们在某一绘画领域,取得了突出的成就。他们的成名,是靠许多年的刻苦努力换来的。这些真正大师级的书画家,即使成名了,也仍然深沉内敛,谦逊随和,不断学习进取,这是大师的风范,也是做人的风范!他们在艺术方面令人佩服,在做人方面令人景仰。然而,近年来,在书画界一股浮躁虚夸之风甚嚣尘上,真是画院多如牛毛,“大师”满天飞。打开网络,更有“乱花渐欲迷人眼”的感觉,……大师,猫王、虾王、花王、鱼王、牡丹王、……第一人、……第一才子,……邮票……有时,一个书画群里,就活跃着好几十个“大师”,可一看他们的作品,则大跌眼镜,名不符实。还有一些杂耍式的所谓大师,到处招摇撞骗,胡涂乱抹,糟蹋艺术,让人腾起一股想揍他们一顿的冲动!书画是高档艺术品,无论你有没有门派,有没有名号,都要凭真本事!拿玩意儿说话!顺应某些人的需要,有些机构,网络,也正在利用书画家们的虚荣心,搞出五花八门的各种评选!几乎每天都接到拉票的邀请,……最佳品牌,……最具影响力,……领军人物,人民艺术家……,两会指定艺术家……我们回头看看那些伟大的书画艺术大师,他们的名声,哪个是靠吹出来的,哪个是靠拉票拉出来的呢?你拉出个人民满意的艺术家头衔,就真的是艺术家了吗?别人信吗?你自己信吗?我认为,要真正成为人民满意的艺术家,首先,要让自己的艺术亲民,要雅俗共赏,而不是少数人孤芳自赏的怪胎。其次,要学习和继承老一代艺术家爱国的热忱,做人的风范和做事的态度;第三,要把功夫用到技艺的提高上,而不是走捷径,浪得虚名!你成还是不成,要拿玩意说话,而不是靠牌子,名号或祖上的阴功。时代为我们书画家提供了自由发展的无限空间,我们要不断从传统绘画中汲取精华,在实践中吸收养分,努力提高书画技艺和做人的风范!也希望书画界能出几个真正大师级画家!
公平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不能光看见好处,看不见坏处。倒回到那个时代,看一下当年的大学入学考试是个什么样子,就明白我的意思了。何兆武先生是1939年考入西南联合大学,1946年离开,在《上学记》一书中记录了自己“高考”的经历,可以作为参考。据他回忆。当时考大学、考中学,都是各个学校分开考,每人选定几所学校,就去参加相应的考试,每个学校要求不一样,有的考这几门,有的考那几门。1938年就变成了统考(这一年国民政府教育部设立了全国统一招生委员会),抗战全面爆发后,又变成了“联合招生”、“委托招生”,就是划分考区,考区内统一组织同样的入学考试,并设定一家学校负责牵头,各考区自主命题,但录取人数需要教育部核准。何兆武先生参加的是贵阳考区的考试,当年贵阳考区的第一名是许少鸿,他是贵阳考区的第二名,西南联大本系的第四名。当年西南联大的报考人数和录取人数他没有写,只能从别的史料中推算。1939年,全国考生共有两万零六人,录取率不足10%。因为地域分布太广,阅卷不易,所以采用了分区阅卷的方式,这种方法用了两年,1941年开始变成了分考区考试。水力发电学家、工程教育家施熙灿是我是1943年夏报考西南联大工学院的,报考人数与录取人数的比例为5:1,施先生感慨:“西南联大的入学门槛真高”。1947年,国立重庆大学共有5388人报考,录取人数只有434人,录取比例只有8%。这些材料说明,在民国时,参加高考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参加人数并不多。这主要是因为以下几个原因:划分考区,考生就得自己背着行李,带着盘缠去赶考,没钱当然不行,还得受过良好的初高中教育,不然也不可能考中,而初高中教育也在摸索阶段,所以经常发生变化,今天这个老师提倡文言文,明天那个老师又全面教学白话文,常有的事。何兆武先生提到,当年他们班的学生文言文水平都很差,而那一年上海交通大学的语文题非常难,因为上交的国文是请了清末的老先生来教,出的作文题就是“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论”。他说他“连题目都看不懂,要是这个题目给我作文的话,肯定得零分。”还好他考的是西南联大,考上海交大岂非歇菜?这种坑不去考不知道,当然也增加了录取的难度。何兆武受过很好的初高中教育,他是北京人,十六岁离开北京,撤退到马鞍山继续读书。也有家学,父亲是搞技术出身,当时属于紧缺人才,一家人在北京的生活虽不富裕但也足够舒适,他的两个姐姐、一个妹妹,都是西南联大毕业,没有好的教育和足够的家庭支持是供不出来的。有人还举过一个例子,严耕望出生于1916年、何炳棣1917年、黄仁宇1918年、何兆武1921年,四个人都是前后脚接受的大学教育,都成名成家,是民国教育出来的精英,这其中何炳棣的父亲曾在北洋政府任职,是天津的一个法官;黄仁宇的父亲曾为同盟会元老,后退出政治,但在国民党内依然保有一些关系;何兆武的父亲说过了;只有严耕望出身农村,但也接受了比较良好的基础教育。能给出的信息都在这里了,来总结一下民国时“高考”的基本特征:一、范围小。1939年全国才二万考生,虽然有战争的影响,但数量也实在是少得可怜。1943年的西南联大,1947年的国立重庆大学,都是一流大学,录取率居然分别达到了20%和8%,报考人数并不多,不然就是如今公考热门职位的1:3000了。二、能接受良好的初中级教育的人数就很有限,所以竞争并不十分激烈。何兆武所在的那个班,考中西南联大的就有好多,而当时一起撤退到马鞍山读书的学生一共才有多少,几乎到了读完高中就有学上的程度,何况民国的免试入学比例出奇的高。三、教育水平地区差异极大。何兆武先生回忆,1936年的暑假,他遇到语文老师,老师不无感慨的跟他说,当年北大录取二百人,光北京地区就报名了四千人。请注意1939年的全国高考人数,想象一下北京孩子当年享受的是怎样的教育。总之,这样就可以形成对民国“高考”的一个大致印象,这是一种萌芽阶段,还在摸索,涉及范围较小,不是人人都参与得起的一种现代精英式高等教育入学考试,能跳过这道龙门的,人数并不多,水平也不见得有多高。1939年,中华民国人口超过五亿,只有两万多高考考生,这是什么概念。民国免试入学比例又高,15%,先修班还有50%几率免试入学,闻一多大笔一挥,特招几个学生,完全符合当时的制度。问题来了,那么羡慕这种特招制度的话,请先设想一下,自己回到民国,有多大几率能成为茫茫人海中的那两万分之一。如今呢?人口飙升,初高中生人数、高考人数、专科本科入学人数飙升得更快吧?教育是不是得到极大普及?大学生还稀罕吗?硕士毕业还叫事儿吗?试想,在这种情况下,大笔一挥特招几个学生,会不会被亿万家长指着鼻子骂:“你以为你是闻一多就了不起吗?教育腐败!我要告教育部!”制度各有各的好,各有各的坏,羡慕民国的特招,就得忍受民国高考制度的那狭窄的覆盖范围,想享受现在教育制度的普及,就别做鼓励学生培养个性、特招名额落自己头上的美梦了。我知道随朝的匠师李春,他在今天的河北赵县建了一座桥,名为安济桥,是一座跨洨河的石拱桥,是世界上现存年代最久远,跨度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单孔坦弧敞肩石拱桥。从古至今,在中国的绘画史上,涌现了许多彪炳千秋的大师级画家,他们对中国绘画艺术的发展,起到了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作用,也为时间绘画的发展起到了深远的影响。古代的,毛延寿、吴道子、张择端、赵孟頫、唐寅、八大山人、石涛、郑板桥……现代的,任伯年、吴昌硕、齐白石、徐悲鸿、张大千、刘海粟、吴作人、李可染……这些伟大的画家,能够闻名于世,最主要的是他们在某一绘画领域,取得了突出的成就。他们的成名,是靠许多年的刻苦努力换来的。这些真正大师级的书画家,即使成名了,也仍然深沉内敛,谦逊随和,不断学习进取,这是大师的风范,也是做人的风范!他们在艺术方面令人佩服,在做人方面令人景仰。然而,近年来,在书画界一股浮躁虚夸之风甚嚣尘上,真是画院多如牛毛,“大师”满天飞。打开网络,更有“乱花渐欲迷人眼”的感觉,……大师,猫王、虾王、花王、鱼王、牡丹王、……第一人、……第一才子,……邮票……有时,一个书画群里,就活跃着好几十个“大师”,可一看他们的作品,则大跌眼镜,名不符实。还有一些杂耍式的所谓大师,到处招摇撞骗,胡涂乱抹,糟蹋艺术,让人腾起一股想揍他们一顿的冲动!书画是高档艺术品,无论你有没有门派,有没有名号,都要凭真本事!拿玩意儿说话!顺应某些人的需要,有些机构,网络,也正在利用书画家们的虚荣心,搞出五花八门的各种评选!几乎每天都接到拉票的邀请,……最佳品牌,……最具影响力,……领军人物,人民艺术家……,两会指定艺术家……我们回头看看那些伟大的书画艺术大师,他们的名声,哪个是靠吹出来的,哪个是靠拉票拉出来的呢?你拉出个人民满意的艺术家头衔,就真的是艺术家了吗?别人信吗?你自己信吗?我认为,要真正成为人民满意的艺术家,首先,要让自己的艺术亲民,要雅俗共赏,而不是少数人孤芳自赏的怪胎。其次,要学习和继承老一代艺术家爱国的热忱,做人的风范和做事的态度;第三,要把功夫用到技艺的提高上,而不是走捷径,浪得虚名!你成还是不成,要拿玩意说话,而不是靠牌子,名号或祖上的阴功。时代为我们书画家提供了自由发展的无限空间,我们要不断从传统绘画中汲取精华,在实践中吸收养分,努力提高书画技艺和做人的风范!也希望书画界能出几个真正大师级画家!【原创】 当代书坛巨匠沈鹏卢秀辉阮元南北书派论一出,又燃起了新字体演变的雄心。康有为如此想,于右任如此为的。事实是,那都是书法梦了。帖学的自成一系,有延续、有发展,重要的是无数人在践行他。北碑一出,还是以帖学的基础玩它,不能从技术到演变自成一体,就很难和帖学相抗行。从审美上,帖学的俊雅、流畅,北碑的率性、活泼,让人都向往之。无数人不忍弃,于是,出现了一个新的玩法,碑帖结合。要想碑帖结合,仅是想想,显然是不够的,要实践之,实践后,要让人品阅出碑帖结合的味道,需要有艺术者、有学问者、有思想者的人,方能为之。这样的时刻,谁都在找,谁都在等,谁都想做。当代书法灵魂式的人物出现了,沈鹏! 沈鹏先生是中国当代书法的灵魂式的代表人物。我在这里,不用“代表人物之一”的原因很简单,灵魂式的人物是唯一的。灵魂式人物的出现,是代表无数人的梦想,无数人的梦想才能汇聚成一个事业、一个时代。中国当代书法,沈鹏作为灵魂式的人物,他必然代表了无数人的梦想、无数人的追求、无数人的对时代的共建。对于沈鹏来说,他自己不会、也不能成为代表当代书法的代表人物。但是,事业的要求、时代的要求,是不会让个体做主的,个体在其中所起的作用是很渺小的,只有事业、时代的大浪,才能推着沈鹏这样的人物向前走。而沈鹏所能做的是,锤炼自己、积极求索,与时代共同进步、与时代共展风貌。沈鹏与康有为、于右任不一样。他没有政治作为读书、艺术创作的背景,他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纯碎的中国式文人。他年轻时,就有幸在中国最重要的艺术专业机构工作,以使他能够自始至现在,都处于学术的前沿、艺术的前沿、思想的前沿、创作的前沿,来考虑书法、艺术、学术问题。这一点,是相当难能可贵的。沈鹏是中国当代书法的领导者。他在任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期间,力主制定了《中国书法发展纲要》。这个《纲要》是当下、及未来若干年的书法发展的一部纲领性文献,其意义不但是中国书法史的进程中,唯一的一部指导性的发展纲要,还对书法的本质、以及与时代共同发展的规律进行了学术性的预测,沈鹏的这种高屋建瓴的前瞻性,无愧于他作为当代书法领导者的地位。和康有为比,康有为的书法地位让当时的中国唯其马首是瞻。但是,作为书坛的领导者,他利用他的影响力做的只是以个人的喜好,扬碑抑帖。和于右任比,于右任作为执政党国民政府的大佬,他做的就是促进标准草书。康、于两君子,与沈鹏在书法发展的思考上,出现了很大的差距。沈鹏是中国当代书法的思想者。沈鹏在艺术上提到了很多的新主张,其中,在创作上他提出了原创性的要求,是对当下书法发展下的一剂猛药。书法发展到了今天,因为展览体制的需求,加上学术能力的限制,人们对风格张扬的原创性持谨慎的态度。艺术的生命力就在于原创,当艺术的原创性得不到群体的认同,在书法复兴的道路上,前贤的制高点会离当代越来越高,这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这不但是对内容原创的要求,还是对书法创作原创的要求,书法家不是复制前人,而是开创自我。书法家是书法艺术家,艺术家必须要有担当,艺术家必须要有自己的语言。唯其独立,才能见艺术家的学识、修为、思想。对于书法来讲,思想性的东西太重要了,书法不像美术那样,能五湖四海的做比较学研究,书法是纯民族性的东西,外来文化对其形不成大的冲击,外来文化的作用,大多表现在对理论的研究上被套用。所以,书法的研究比对于美术,在思想上走的不是太远,沈鹏这样的书法思想者,在中国书法发展时期,对书法问题的全面的思考,更显其珍贵。沈鹏是中国当代书法的实践家。他的实践:一、原创性。沈鹏在前人的基础上,比康有为、于右任走的远。同样是立志于书法,康有为是改良,于右任是不彻底的革命,沈鹏在书法创作上完成了凤凰涅槃,而且,沈鹏是自觉的完成了碑帖结合,在技法上独迈今人。二、人书俱新。我不知道在书法的审美上,为什么要用人书俱老?人书俱老,还有另外一个层面的意思,就是在技法上、个人风格上更趋于稳定、老到。这样的稳定、老到,对于一个普通的书法家来说,弥足珍贵,但是,对于沈鹏来说,这些是末技。艺术的创作,唯有常新,才是艺术创作的积极面,而沈鹏的创作就是这样的,他的创作并不是千篇一面,而是每于机锋中自出新意,令人有不思到处,书有新意,人也未有老意,而是以常新的创作彰显鲜活的生命力。三、雅俗共赏。艺术肯定是小众的,这是由艺术的格局所决定的,高雅的艺术注定不能流行。但是,高雅的艺术也能引起雅俗共赏。王右军的兰亭帖深入人心,在中国,是真正的雅俗共赏。把高雅写成雅俗共赏是件非常了不得的事,所谓高书不入俗人眼,除了创作者的自负,也有欺世的一面。当然,不排除个性化的东西小众化。也有当时不为同时代的人所了解,而为后世倾倒的,这是个案化问题。在中国,沈鹏是难得的雅俗共赏的艺术家。就像中国的小提琴曲《梁祝》,不但在中国雅俗共赏,在世界上也是雅俗共赏。能雅俗共赏的必是极高雅的艺术,能得到大众的内心的共鸣,这是多么幸福的事。四、书卷气。书法艺术的小情趣常表现在小作品的创作上,而巨幅大幛,写出书卷气这样的情趣,是极难的事,这不是功力问题,其眼界的高远已经很让人折服了,而沈鹏常常作这样的创作。小字当作大字看,有书卷气,了不得。而大字当作小字看,更了不起。大字的谋局是不一样的,大字往往以大摄人,以霸悍取胜,而把大变成小的,让人看了后,还能摄人,还能见书卷气,那更了不得。五、碑帖结合。由于康有为的狭隘,他拒绝了走碑帖结合的路,虽然,他在实践过程中,还是堕入到了用帖法写碑,但是,由于他对帖学的拒绝,所以,他在北碑草、行上,没有能够走的更远些。这一点,于右任是看出来了,所以他在北碑的行、草上走的比康有为远。沈鹏则更远,其原因就在于沈鹏是兼容碑帖,用他自己的话说,“碑与帖,不应相互排斥各自禁锢,而应当融合互补”。六、写出了信仰。信仰,是没有利害的,信仰只有奉献,信仰只有用心。没有奉献,就与信仰无关。没有用心,也与信仰无关。沈鹏的创作,没有了名利的左右,没有了技法的约束,没有了旁骛,对书法的使命感,就是他的信仰。他是在用信仰写,写到了艺术的心境,写出了时代的气息。沈鹏是中国当代书法的诗人。中国古贤中,以诗人而为书法家、学问家、政治家的比比皆是。现代人的知识结构越来越复杂于前人,社会成了强大的机器,在强大的组合式的社会面前,许多学问的事,做了精细的分工。书法家已经成为了纯粹的书法人。诗人也成了独立的行当。在当代,能以诗行,并结合于书法创作的,不但是有前人之风,更是凤毛麟角鲜见了。沈鹏立志于此,一是兴趣使然, 二是其私下定有力挽书法家文化颓势的意思,前不久的《霞客行》自作诗文展轰动了全国。
公平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不能光看见好处,看不见坏处。倒回到那个时代,看一下当年的大学入学考试是个什么样子,就明白我的意思了。何兆武先生是1939年考入西南联合大学,1946年离开,在《上学记》一书中记录了自己“高考”的经历,可以作为参考。据他回忆。当时考大学、考中学,都是各个学校分开考,每人选定几所学校,就去参加相应的考试,每个学校要求不一样,有的考这几门,有的考那几门。1938年就变成了统考(这一年国民政府教育部设立了全国统一招生委员会),抗战全面爆发后,又变成了“联合招生”、“委托招生”,就是划分考区,考区内统一组织同样的入学考试,并设定一家学校负责牵头,各考区自主命题,但录取人数需要教育部核准。何兆武先生参加的是贵阳考区的考试,当年贵阳考区的第一名是许少鸿,他是贵阳考区的第二名,西南联大本系的第四名。当年西南联大的报考人数和录取人数他没有写,只能从别的史料中推算。1939年,全国考生共有两万零六人,录取率不足10%。因为地域分布太广,阅卷不易,所以采用了分区阅卷的方式,这种方法用了两年,1941年开始变成了分考区考试。水力发电学家、工程教育家施熙灿是我是1943年夏报考西南联大工学院的,报考人数与录取人数的比例为5:1,施先生感慨:“西南联大的入学门槛真高”。1947年,国立重庆大学共有5388人报考,录取人数只有434人,录取比例只有8%。这些材料说明,在民国时,参加高考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参加人数并不多。这主要是因为以下几个原因:划分考区,考生就得自己背着行李,带着盘缠去赶考,没钱当然不行,还得受过良好的初高中教育,不然也不可能考中,而初高中教育也在摸索阶段,所以经常发生变化,今天这个老师提倡文言文,明天那个老师又全面教学白话文,常有的事。何兆武先生提到,当年他们班的学生文言文水平都很差,而那一年上海交通大学的语文题非常难,因为上交的国文是请了清末的老先生来教,出的作文题就是“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论”。他说他“连题目都看不懂,要是这个题目给我作文的话,肯定得零分。”还好他考的是西南联大,考上海交大岂非歇菜?这种坑不去考不知道,当然也增加了录取的难度。何兆武受过很好的初高中教育,他是北京人,十六岁离开北京,撤退到马鞍山继续读书。也有家学,父亲是搞技术出身,当时属于紧缺人才,一家人在北京的生活虽不富裕但也足够舒适,他的两个姐姐、一个妹妹,都是西南联大毕业,没有好的教育和足够的家庭支持是供不出来的。有人还举过一个例子,严耕望出生于1916年、何炳棣1917年、黄仁宇1918年、何兆武1921年,四个人都是前后脚接受的大学教育,都成名成家,是民国教育出来的精英,这其中何炳棣的父亲曾在北洋政府任职,是天津的一个法官;黄仁宇的父亲曾为同盟会元老,后退出政治,但在国民党内依然保有一些关系;何兆武的父亲说过了;只有严耕望出身农村,但也接受了比较良好的基础教育。能给出的信息都在这里了,来总结一下民国时“高考”的基本特征:一、范围小。1939年全国才二万考生,虽然有战争的影响,但数量也实在是少得可怜。1943年的西南联大,1947年的国立重庆大学,都是一流大学,录取率居然分别达到了20%和8%,报考人数并不多,不然就是如今公考热门职位的1:3000了。二、能接受良好的初中级教育的人数就很有限,所以竞争并不十分激烈。何兆武所在的那个班,考中西南联大的就有好多,而当时一起撤退到马鞍山读书的学生一共才有多少,几乎到了读完高中就有学上的程度,何况民国的免试入学比例出奇的高。三、教育水平地区差异极大。何兆武先生回忆,1936年的暑假,他遇到语文老师,老师不无感慨的跟他说,当年北大录取二百人,光北京地区就报名了四千人。请注意1939年的全国高考人数,想象一下北京孩子当年享受的是怎样的教育。总之,这样就可以形成对民国“高考”的一个大致印象,这是一种萌芽阶段,还在摸索,涉及范围较小,不是人人都参与得起的一种现代精英式高等教育入学考试,能跳过这道龙门的,人数并不多,水平也不见得有多高。1939年,中华民国人口超过五亿,只有两万多高考考生,这是什么概念。民国免试入学比例又高,15%,先修班还有50%几率免试入学,闻一多大笔一挥,特招几个学生,完全符合当时的制度。问题来了,那么羡慕这种特招制度的话,请先设想一下,自己回到民国,有多大几率能成为茫茫人海中的那两万分之一。如今呢?人口飙升,初高中生人数、高考人数、专科本科入学人数飙升得更快吧?教育是不是得到极大普及?大学生还稀罕吗?硕士毕业还叫事儿吗?试想,在这种情况下,大笔一挥特招几个学生,会不会被亿万家长指着鼻子骂:“你以为你是闻一多就了不起吗?教育腐败!我要告教育部!”制度各有各的好,各有各的坏,羡慕民国的特招,就得忍受民国高考制度的那狭窄的覆盖范围,想享受现在教育制度的普及,就别做鼓励学生培养个性、特招名额落自己头上的美梦了。
公平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不能光看见好处,看不见坏处。倒回到那个时代,看一下当年的大学入学考试是个什么样子,就明白我的意思了。何兆武先生是1939年考入西南联合大学,1946年离开,在《上学记》一书中记录了自己“高考”的经历,可以作为参考。据他回忆。当时考大学、考中学,都是各个学校分开考,每人选定几所学校,就去参加相应的考试,每个学校要求不一样,有的考这几门,有的考那几门。1938年就变成了统考(这一年国民政府教育部设立了全国统一招生委员会),抗战全面爆发后,又变成了“联合招生”、“委托招生”,就是划分考区,考区内统一组织同样的入学考试,并设定一家学校负责牵头,各考区自主命题,但录取人数需要教育部核准。何兆武先生参加的是贵阳考区的考试,当年贵阳考区的第一名是许少鸿,他是贵阳考区的第二名,西南联大本系的第四名。当年西南联大的报考人数和录取人数他没有写,只能从别的史料中推算。1939年,全国考生共有两万零六人,录取率不足10%。因为地域分布太广,阅卷不易,所以采用了分区阅卷的方式,这种方法用了两年,1941年开始变成了分考区考试。水力发电学家、工程教育家施熙灿是我是1943年夏报考西南联大工学院的,报考人数与录取人数的比例为5:1,施先生感慨:“西南联大的入学门槛真高”。1947年,国立重庆大学共有5388人报考,录取人数只有434人,录取比例只有8%。这些材料说明,在民国时,参加高考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参加人数并不多。这主要是因为以下几个原因:划分考区,考生就得自己背着行李,带着盘缠去赶考,没钱当然不行,还得受过良好的初高中教育,不然也不可能考中,而初高中教育也在摸索阶段,所以经常发生变化,今天这个老师提倡文言文,明天那个老师又全面教学白话文,常有的事。何兆武先生提到,当年他们班的学生文言文水平都很差,而那一年上海交通大学的语文题非常难,因为上交的国文是请了清末的老先生来教,出的作文题就是“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论”。他说他“连题目都看不懂,要是这个题目给我作文的话,肯定得零分。”还好他考的是西南联大,考上海交大岂非歇菜?这种坑不去考不知道,当然也增加了录取的难度。何兆武受过很好的初高中教育,他是北京人,十六岁离开北京,撤退到马鞍山继续读书。也有家学,父亲是搞技术出身,当时属于紧缺人才,一家人在北京的生活虽不富裕但也足够舒适,他的两个姐姐、一个妹妹,都是西南联大毕业,没有好的教育和足够的家庭支持是供不出来的。有人还举过一个例子,严耕望出生于1916年、何炳棣1917年、黄仁宇1918年、何兆武1921年,四个人都是前后脚接受的大学教育,都成名成家,是民国教育出来的精英,这其中何炳棣的父亲曾在北洋政府任职,是天津的一个法官;黄仁宇的父亲曾为同盟会元老,后退出政治,但在国民党内依然保有一些关系;何兆武的父亲说过了;只有严耕望出身农村,但也接受了比较良好的基础教育。能给出的信息都在这里了,来总结一下民国时“高考”的基本特征:一、范围小。1939年全国才二万考生,虽然有战争的影响,但数量也实在是少得可怜。1943年的西南联大,1947年的国立重庆大学,都是一流大学,录取率居然分别达到了20%和8%,报考人数并不多,不然就是如今公考热门职位的1:3000了。二、能接受良好的初中级教育的人数就很有限,所以竞争并不十分激烈。何兆武所在的那个班,考中西南联大的就有好多,而当时一起撤退到马鞍山读书的学生一共才有多少,几乎到了读完高中就有学上的程度,何况民国的免试入学比例出奇的高。三、教育水平地区差异极大。何兆武先生回忆,1936年的暑假,他遇到语文老师,老师不无感慨的跟他说,当年北大录取二百人,光北京地区就报名了四千人。请注意1939年的全国高考人数,想象一下北京孩子当年享受的是怎样的教育。总之,这样就可以形成对民国“高考”的一个大致印象,这是一种萌芽阶段,还在摸索,涉及范围较小,不是人人都参与得起的一种现代精英式高等教育入学考试,能跳过这道龙门的,人数并不多,水平也不见得有多高。1939年,中华民国人口超过五亿,只有两万多高考考生,这是什么概念。民国免试入学比例又高,15%,先修班还有50%几率免试入学,闻一多大笔一挥,特招几个学生,完全符合当时的制度。问题来了,那么羡慕这种特招制度的话,请先设想一下,自己回到民国,有多大几率能成为茫茫人海中的那两万分之一。如今呢?人口飙升,初高中生人数、高考人数、专科本科入学人数飙升得更快吧?教育是不是得到极大普及?大学生还稀罕吗?硕士毕业还叫事儿吗?试想,在这种情况下,大笔一挥特招几个学生,会不会被亿万家长指着鼻子骂:“你以为你是闻一多就了不起吗?教育腐败!我要告教育部!”制度各有各的好,各有各的坏,羡慕民国的特招,就得忍受民国高考制度的那狭窄的覆盖范围,想享受现在教育制度的普及,就别做鼓励学生培养个性、特招名额落自己头上的美梦了。我知道随朝的匠师李春,他在今天的河北赵县建了一座桥,名为安济桥,是一座跨洨河的石拱桥,是世界上现存年代最久远,跨度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单孔坦弧敞肩石拱桥。
公平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不能光看见好处,看不见坏处。倒回到那个时代,看一下当年的大学入学考试是个什么样子,就明白我的意思了。何兆武先生是1939年考入西南联合大学,1946年离开,在《上学记》一书中记录了自己“高考”的经历,可以作为参考。据他回忆。当时考大学、考中学,都是各个学校分开考,每人选定几所学校,就去参加相应的考试,每个学校要求不一样,有的考这几门,有的考那几门。1938年就变成了统考(这一年国民政府教育部设立了全国统一招生委员会),抗战全面爆发后,又变成了“联合招生”、“委托招生”,就是划分考区,考区内统一组织同样的入学考试,并设定一家学校负责牵头,各考区自主命题,但录取人数需要教育部核准。何兆武先生参加的是贵阳考区的考试,当年贵阳考区的第一名是许少鸿,他是贵阳考区的第二名,西南联大本系的第四名。当年西南联大的报考人数和录取人数他没有写,只能从别的史料中推算。1939年,全国考生共有两万零六人,录取率不足10%。因为地域分布太广,阅卷不易,所以采用了分区阅卷的方式,这种方法用了两年,1941年开始变成了分考区考试。水力发电学家、工程教育家施熙灿是我是1943年夏报考西南联大工学院的,报考人数与录取人数的比例为5:1,施先生感慨:“西南联大的入学门槛真高”。1947年,国立重庆大学共有5388人报考,录取人数只有434人,录取比例只有8%。这些材料说明,在民国时,参加高考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参加人数并不多。这主要是因为以下几个原因:划分考区,考生就得自己背着行李,带着盘缠去赶考,没钱当然不行,还得受过良好的初高中教育,不然也不可能考中,而初高中教育也在摸索阶段,所以经常发生变化,今天这个老师提倡文言文,明天那个老师又全面教学白话文,常有的事。何兆武先生提到,当年他们班的学生文言文水平都很差,而那一年上海交通大学的语文题非常难,因为上交的国文是请了清末的老先生来教,出的作文题就是“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论”。他说他“连题目都看不懂,要是这个题目给我作文的话,肯定得零分。”还好他考的是西南联大,考上海交大岂非歇菜?这种坑不去考不知道,当然也增加了录取的难度。何兆武受过很好的初高中教育,他是北京人,十六岁离开北京,撤退到马鞍山继续读书。也有家学,父亲是搞技术出身,当时属于紧缺人才,一家人在北京的生活虽不富裕但也足够舒适,他的两个姐姐、一个妹妹,都是西南联大毕业,没有好的教育和足够的家庭支持是供不出来的。有人还举过一个例子,严耕望出生于1916年、何炳棣1917年、黄仁宇1918年、何兆武1921年,四个人都是前后脚接受的大学教育,都成名成家,是民国教育出来的精英,这其中何炳棣的父亲曾在北洋政府任职,是天津的一个法官;黄仁宇的父亲曾为同盟会元老,后退出政治,但在国民党内依然保有一些关系;何兆武的父亲说过了;只有严耕望出身农村,但也接受了比较良好的基础教育。能给出的信息都在这里了,来总结一下民国时“高考”的基本特征:一、范围小。1939年全国才二万考生,虽然有战争的影响,但数量也实在是少得可怜。1943年的西南联大,1947年的国立重庆大学,都是一流大学,录取率居然分别达到了20%和8%,报考人数并不多,不然就是如今公考热门职位的1:3000了。二、能接受良好的初中级教育的人数就很有限,所以竞争并不十分激烈。何兆武所在的那个班,考中西南联大的就有好多,而当时一起撤退到马鞍山读书的学生一共才有多少,几乎到了读完高中就有学上的程度,何况民国的免试入学比例出奇的高。三、教育水平地区差异极大。何兆武先生回忆,1936年的暑假,他遇到语文老师,老师不无感慨的跟他说,当年北大录取二百人,光北京地区就报名了四千人。请注意1939年的全国高考人数,想象一下北京孩子当年享受的是怎样的教育。总之,这样就可以形成对民国“高考”的一个大致印象,这是一种萌芽阶段,还在摸索,涉及范围较小,不是人人都参与得起的一种现代精英式高等教育入学考试,能跳过这道龙门的,人数并不多,水平也不见得有多高。1939年,中华民国人口超过五亿,只有两万多高考考生,这是什么概念。民国免试入学比例又高,15%,先修班还有50%几率免试入学,闻一多大笔一挥,特招几个学生,完全符合当时的制度。问题来了,那么羡慕这种特招制度的话,请先设想一下,自己回到民国,有多大几率能成为茫茫人海中的那两万分之一。如今呢?人口飙升,初高中生人数、高考人数、专科本科入学人数飙升得更快吧?教育是不是得到极大普及?大学生还稀罕吗?硕士毕业还叫事儿吗?试想,在这种情况下,大笔一挥特招几个学生,会不会被亿万家长指着鼻子骂:“你以为你是闻一多就了不起吗?教育腐败!我要告教育部!”制度各有各的好,各有各的坏,羡慕民国的特招,就得忍受民国高考制度的那狭窄的覆盖范围,想享受现在教育制度的普及,就别做鼓励学生培养个性、特招名额落自己头上的美梦了。我知道随朝的匠师李春,他在今天的河北赵县建了一座桥,名为安济桥,是一座跨洨河的石拱桥,是世界上现存年代最久远,跨度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单孔坦弧敞肩石拱桥。从古至今,在中国的绘画史上,涌现了许多彪炳千秋的大师级画家,他们对中国绘画艺术的发展,起到了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作用,也为时间绘画的发展起到了深远的影响。古代的,毛延寿、吴道子、张择端、赵孟頫、唐寅、八大山人、石涛、郑板桥……现代的,任伯年、吴昌硕、齐白石、徐悲鸿、张大千、刘海粟、吴作人、李可染……这些伟大的画家,能够闻名于世,最主要的是他们在某一绘画领域,取得了突出的成就。他们的成名,是靠许多年的刻苦努力换来的。这些真正大师级的书画家,即使成名了,也仍然深沉内敛,谦逊随和,不断学习进取,这是大师的风范,也是做人的风范!他们在艺术方面令人佩服,在做人方面令人景仰。然而,近年来,在书画界一股浮躁虚夸之风甚嚣尘上,真是画院多如牛毛,“大师”满天飞。打开网络,更有“乱花渐欲迷人眼”的感觉,……大师,猫王、虾王、花王、鱼王、牡丹王、……第一人、……第一才子,……邮票……有时,一个书画群里,就活跃着好几十个“大师”,可一看他们的作品,则大跌眼镜,名不符实。还有一些杂耍式的所谓大师,到处招摇撞骗,胡涂乱抹,糟蹋艺术,让人腾起一股想揍他们一顿的冲动!书画是高档艺术品,无论你有没有门派,有没有名号,都要凭真本事!拿玩意儿说话!顺应某些人的需要,有些机构,网络,也正在利用书画家们的虚荣心,搞出五花八门的各种评选!几乎每天都接到拉票的邀请,……最佳品牌,……最具影响力,……领军人物,人民艺术家……,两会指定艺术家……我们回头看看那些伟大的书画艺术大师,他们的名声,哪个是靠吹出来的,哪个是靠拉票拉出来的呢?你拉出个人民满意的艺术家头衔,就真的是艺术家了吗?别人信吗?你自己信吗?我认为,要真正成为人民满意的艺术家,首先,要让自己的艺术亲民,要雅俗共赏,而不是少数人孤芳自赏的怪胎。其次,要学习和继承老一代艺术家爱国的热忱,做人的风范和做事的态度;第三,要把功夫用到技艺的提高上,而不是走捷径,浪得虚名!你成还是不成,要拿玩意说话,而不是靠牌子,名号或祖上的阴功。时代为我们书画家提供了自由发展的无限空间,我们要不断从传统绘画中汲取精华,在实践中吸收养分,努力提高书画技艺和做人的风范!也希望书画界能出几个真正大师级画家!
公平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不能光看见好处,看不见坏处。倒回到那个时代,看一下当年的大学入学考试是个什么样子,就明白我的意思了。何兆武先生是1939年考入西南联合大学,1946年离开,在《上学记》一书中记录了自己“高考”的经历,可以作为参考。据他回忆。当时考大学、考中学,都是各个学校分开考,每人选定几所学校,就去参加相应的考试,每个学校要求不一样,有的考这几门,有的考那几门。1938年就变成了统考(这一年国民政府教育部设立了全国统一招生委员会),抗战全面爆发后,又变成了“联合招生”、“委托招生”,就是划分考区,考区内统一组织同样的入学考试,并设定一家学校负责牵头,各考区自主命题,但录取人数需要教育部核准。何兆武先生参加的是贵阳考区的考试,当年贵阳考区的第一名是许少鸿,他是贵阳考区的第二名,西南联大本系的第四名。当年西南联大的报考人数和录取人数他没有写,只能从别的史料中推算。1939年,全国考生共有两万零六人,录取率不足10%。因为地域分布太广,阅卷不易,所以采用了分区阅卷的方式,这种方法用了两年,1941年开始变成了分考区考试。水力发电学家、工程教育家施熙灿是我是1943年夏报考西南联大工学院的,报考人数与录取人数的比例为5:1,施先生感慨:“西南联大的入学门槛真高”。1947年,国立重庆大学共有5388人报考,录取人数只有434人,录取比例只有8%。这些材料说明,在民国时,参加高考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参加人数并不多。这主要是因为以下几个原因:划分考区,考生就得自己背着行李,带着盘缠去赶考,没钱当然不行,还得受过良好的初高中教育,不然也不可能考中,而初高中教育也在摸索阶段,所以经常发生变化,今天这个老师提倡文言文,明天那个老师又全面教学白话文,常有的事。何兆武先生提到,当年他们班的学生文言文水平都很差,而那一年上海交通大学的语文题非常难,因为上交的国文是请了清末的老先生来教,出的作文题就是“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论”。他说他“连题目都看不懂,要是这个题目给我作文的话,肯定得零分。”还好他考的是西南联大,考上海交大岂非歇菜?这种坑不去考不知道,当然也增加了录取的难度。何兆武受过很好的初高中教育,他是北京人,十六岁离开北京,撤退到马鞍山继续读书。也有家学,父亲是搞技术出身,当时属于紧缺人才,一家人在北京的生活虽不富裕但也足够舒适,他的两个姐姐、一个妹妹,都是西南联大毕业,没有好的教育和足够的家庭支持是供不出来的。有人还举过一个例子,严耕望出生于1916年、何炳棣1917年、黄仁宇1918年、何兆武1921年,四个人都是前后脚接受的大学教育,都成名成家,是民国教育出来的精英,这其中何炳棣的父亲曾在北洋政府任职,是天津的一个法官;黄仁宇的父亲曾为同盟会元老,后退出政治,但在国民党内依然保有一些关系;何兆武的父亲说过了;只有严耕望出身农村,但也接受了比较良好的基础教育。能给出的信息都在这里了,来总结一下民国时“高考”的基本特征:一、范围小。1939年全国才二万考生,虽然有战争的影响,但数量也实在是少得可怜。1943年的西南联大,1947年的国立重庆大学,都是一流大学,录取率居然分别达到了20%和8%,报考人数并不多,不然就是如今公考热门职位的1:3000了。二、能接受良好的初中级教育的人数就很有限,所以竞争并不十分激烈。何兆武所在的那个班,考中西南联大的就有好多,而当时一起撤退到马鞍山读书的学生一共才有多少,几乎到了读完高中就有学上的程度,何况民国的免试入学比例出奇的高。三、教育水平地区差异极大。何兆武先生回忆,1936年的暑假,他遇到语文老师,老师不无感慨的跟他说,当年北大录取二百人,光北京地区就报名了四千人。请注意1939年的全国高考人数,想象一下北京孩子当年享受的是怎样的教育。总之,这样就可以形成对民国“高考”的一个大致印象,这是一种萌芽阶段,还在摸索,涉及范围较小,不是人人都参与得起的一种现代精英式高等教育入学考试,能跳过这道龙门的,人数并不多,水平也不见得有多高。1939年,中华民国人口超过五亿,只有两万多高考考生,这是什么概念。民国免试入学比例又高,15%,先修班还有50%几率免试入学,闻一多大笔一挥,特招几个学生,完全符合当时的制度。问题来了,那么羡慕这种特招制度的话,请先设想一下,自己回到民国,有多大几率能成为茫茫人海中的那两万分之一。如今呢?人口飙升,初高中生人数、高考人数、专科本科入学人数飙升得更快吧?教育是不是得到极大普及?大学生还稀罕吗?硕士毕业还叫事儿吗?试想,在这种情况下,大笔一挥特招几个学生,会不会被亿万家长指着鼻子骂:“你以为你是闻一多就了不起吗?教育腐败!我要告教育部!”制度各有各的好,各有各的坏,羡慕民国的特招,就得忍受民国高考制度的那狭窄的覆盖范围,想享受现在教育制度的普及,就别做鼓励学生培养个性、特招名额落自己头上的美梦了。我知道随朝的匠师李春,他在今天的河北赵县建了一座桥,名为安济桥,是一座跨洨河的石拱桥,是世界上现存年代最久远,跨度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单孔坦弧敞肩石拱桥。从古至今,在中国的绘画史上,涌现了许多彪炳千秋的大师级画家,他们对中国绘画艺术的发展,起到了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作用,也为时间绘画的发展起到了深远的影响。古代的,毛延寿、吴道子、张择端、赵孟頫、唐寅、八大山人、石涛、郑板桥……现代的,任伯年、吴昌硕、齐白石、徐悲鸿、张大千、刘海粟、吴作人、李可染……这些伟大的画家,能够闻名于世,最主要的是他们在某一绘画领域,取得了突出的成就。他们的成名,是靠许多年的刻苦努力换来的。这些真正大师级的书画家,即使成名了,也仍然深沉内敛,谦逊随和,不断学习进取,这是大师的风范,也是做人的风范!他们在艺术方面令人佩服,在做人方面令人景仰。然而,近年来,在书画界一股浮躁虚夸之风甚嚣尘上,真是画院多如牛毛,“大师”满天飞。打开网络,更有“乱花渐欲迷人眼”的感觉,……大师,猫王、虾王、花王、鱼王、牡丹王、……第一人、……第一才子,……邮票……有时,一个书画群里,就活跃着好几十个“大师”,可一看他们的作品,则大跌眼镜,名不符实。还有一些杂耍式的所谓大师,到处招摇撞骗,胡涂乱抹,糟蹋艺术,让人腾起一股想揍他们一顿的冲动!书画是高档艺术品,无论你有没有门派,有没有名号,都要凭真本事!拿玩意儿说话!顺应某些人的需要,有些机构,网络,也正在利用书画家们的虚荣心,搞出五花八门的各种评选!几乎每天都接到拉票的邀请,……最佳品牌,……最具影响力,……领军人物,人民艺术家……,两会指定艺术家……我们回头看看那些伟大的书画艺术大师,他们的名声,哪个是靠吹出来的,哪个是靠拉票拉出来的呢?你拉出个人民满意的艺术家头衔,就真的是艺术家了吗?别人信吗?你自己信吗?我认为,要真正成为人民满意的艺术家,首先,要让自己的艺术亲民,要雅俗共赏,而不是少数人孤芳自赏的怪胎。其次,要学习和继承老一代艺术家爱国的热忱,做人的风范和做事的态度;第三,要把功夫用到技艺的提高上,而不是走捷径,浪得虚名!你成还是不成,要拿玩意说话,而不是靠牌子,名号或祖上的阴功。时代为我们书画家提供了自由发展的无限空间,我们要不断从传统绘画中汲取精华,在实践中吸收养分,努力提高书画技艺和做人的风范!也希望书画界能出几个真正大师级画家!【原创】 当代书坛巨匠沈鹏卢秀辉阮元南北书派论一出,又燃起了新字体演变的雄心。康有为如此想,于右任如此为的。事实是,那都是书法梦了。帖学的自成一系,有延续、有发展,重要的是无数人在践行他。北碑一出,还是以帖学的基础玩它,不能从技术到演变自成一体,就很难和帖学相抗行。从审美上,帖学的俊雅、流畅,北碑的率性、活泼,让人都向往之。无数人不忍弃,于是,出现了一个新的玩法,碑帖结合。要想碑帖结合,仅是想想,显然是不够的,要实践之,实践后,要让人品阅出碑帖结合的味道,需要有艺术者、有学问者、有思想者的人,方能为之。这样的时刻,谁都在找,谁都在等,谁都想做。当代书法灵魂式的人物出现了,沈鹏! 沈鹏先生是中国当代书法的灵魂式的代表人物。我在这里,不用“代表人物之一”的原因很简单,灵魂式的人物是唯一的。灵魂式人物的出现,是代表无数人的梦想,无数人的梦想才能汇聚成一个事业、一个时代。中国当代书法,沈鹏作为灵魂式的人物,他必然代表了无数人的梦想、无数人的追求、无数人的对时代的共建。对于沈鹏来说,他自己不会、也不能成为代表当代书法的代表人物。但是,事业的要求、时代的要求,是不会让个体做主的,个体在其中所起的作用是很渺小的,只有事业、时代的大浪,才能推着沈鹏这样的人物向前走。而沈鹏所能做的是,锤炼自己、积极求索,与时代共同进步、与时代共展风貌。沈鹏与康有为、于右任不一样。他没有政治作为读书、艺术创作的背景,他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纯碎的中国式文人。他年轻时,就有幸在中国最重要的艺术专业机构工作,以使他能够自始至现在,都处于学术的前沿、艺术的前沿、思想的前沿、创作的前沿,来考虑书法、艺术、学术问题。这一点,是相当难能可贵的。沈鹏是中国当代书法的领导者。他在任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期间,力主制定了《中国书法发展纲要》。这个《纲要》是当下、及未来若干年的书法发展的一部纲领性文献,其意义不但是中国书法史的进程中,唯一的一部指导性的发展纲要,还对书法的本质、以及与时代共同发展的规律进行了学术性的预测,沈鹏的这种高屋建瓴的前瞻性,无愧于他作为当代书法领导者的地位。和康有为比,康有为的书法地位让当时的中国唯其马首是瞻。但是,作为书坛的领导者,他利用他的影响力做的只是以个人的喜好,扬碑抑帖。和于右任比,于右任作为执政党国民政府的大佬,他做的就是促进标准草书。康、于两君子,与沈鹏在书法发展的思考上,出现了很大的差距。沈鹏是中国当代书法的思想者。沈鹏在艺术上提到了很多的新主张,其中,在创作上他提出了原创性的要求,是对当下书法发展下的一剂猛药。书法发展到了今天,因为展览体制的需求,加上学术能力的限制,人们对风格张扬的原创性持谨慎的态度。艺术的生命力就在于原创,当艺术的原创性得不到群体的认同,在书法复兴的道路上,前贤的制高点会离当代越来越高,这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这不但是对内容原创的要求,还是对书法创作原创的要求,书法家不是复制前人,而是开创自我。书法家是书法艺术家,艺术家必须要有担当,艺术家必须要有自己的语言。唯其独立,才能见艺术家的学识、修为、思想。对于书法来讲,思想性的东西太重要了,书法不像美术那样,能五湖四海的做比较学研究,书法是纯民族性的东西,外来文化对其形不成大的冲击,外来文化的作用,大多表现在对理论的研究上被套用。所以,书法的研究比对于美术,在思想上走的不是太远,沈鹏这样的书法思想者,在中国书法发展时期,对书法问题的全面的思考,更显其珍贵。沈鹏是中国当代书法的实践家。他的实践:一、原创性。沈鹏在前人的基础上,比康有为、于右任走的远。同样是立志于书法,康有为是改良,于右任是不彻底的革命,沈鹏在书法创作上完成了凤凰涅槃,而且,沈鹏是自觉的完成了碑帖结合,在技法上独迈今人。二、人书俱新。我不知道在书法的审美上,为什么要用人书俱老?人书俱老,还有另外一个层面的意思,就是在技法上、个人风格上更趋于稳定、老到。这样的稳定、老到,对于一个普通的书法家来说,弥足珍贵,但是,对于沈鹏来说,这些是末技。艺术的创作,唯有常新,才是艺术创作的积极面,而沈鹏的创作就是这样的,他的创作并不是千篇一面,而是每于机锋中自出新意,令人有不思到处,书有新意,人也未有老意,而是以常新的创作彰显鲜活的生命力。三、雅俗共赏。艺术肯定是小众的,这是由艺术的格局所决定的,高雅的艺术注定不能流行。但是,高雅的艺术也能引起雅俗共赏。王右军的兰亭帖深入人心,在中国,是真正的雅俗共赏。把高雅写成雅俗共赏是件非常了不得的事,所谓高书不入俗人眼,除了创作者的自负,也有欺世的一面。当然,不排除个性化的东西小众化。也有当时不为同时代的人所了解,而为后世倾倒的,这是个案化问题。在中国,沈鹏是难得的雅俗共赏的艺术家。就像中国的小提琴曲《梁祝》,不但在中国雅俗共赏,在世界上也是雅俗共赏。能雅俗共赏的必是极高雅的艺术,能得到大众的内心的共鸣,这是多么幸福的事。四、书卷气。书法艺术的小情趣常表现在小作品的创作上,而巨幅大幛,写出书卷气这样的情趣,是极难的事,这不是功力问题,其眼界的高远已经很让人折服了,而沈鹏常常作这样的创作。小字当作大字看,有书卷气,了不得。而大字当作小字看,更了不起。大字的谋局是不一样的,大字往往以大摄人,以霸悍取胜,而把大变成小的,让人看了后,还能摄人,还能见书卷气,那更了不得。五、碑帖结合。由于康有为的狭隘,他拒绝了走碑帖结合的路,虽然,他在实践过程中,还是堕入到了用帖法写碑,但是,由于他对帖学的拒绝,所以,他在北碑草、行上,没有能够走的更远些。这一点,于右任是看出来了,所以他在北碑的行、草上走的比康有为远。沈鹏则更远,其原因就在于沈鹏是兼容碑帖,用他自己的话说,“碑与帖,不应相互排斥各自禁锢,而应当融合互补”。六、写出了信仰。信仰,是没有利害的,信仰只有奉献,信仰只有用心。没有奉献,就与信仰无关。没有用心,也与信仰无关。沈鹏的创作,没有了名利的左右,没有了技法的约束,没有了旁骛,对书法的使命感,就是他的信仰。他是在用信仰写,写到了艺术的心境,写出了时代的气息。沈鹏是中国当代书法的诗人。中国古贤中,以诗人而为书法家、学问家、政治家的比比皆是。现代人的知识结构越来越复杂于前人,社会成了强大的机器,在强大的组合式的社会面前,许多学问的事,做了精细的分工。书法家已经成为了纯粹的书法人。诗人也成了独立的行当。在当代,能以诗行,并结合于书法创作的,不但是有前人之风,更是凤毛麟角鲜见了。沈鹏立志于此,一是兴趣使然, 二是其私下定有力挽书法家文化颓势的意思,前不久的《霞客行》自作诗文展轰动了全国。

剑灵巨匠成就,剑灵巨匠成就怎么得

4,意大利文艺复兴中被尊位画圣的画家是

达芬奇
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
达尔文他哥达芬奇 哈哈开玩笑的 我历史书上写的是这样的: 美术三杰 达芬奇 ,米开朗基罗, 拉斐尔
拉斐尔·桑西(1483——1520)是意大利文艺复兴盛期著名画家和建筑家。他是一位谦虚好学、博采众长的艺术大师,他的艺术特点是秀美、典雅、和谐、明朗;他的一系列圣母画像,和中世纪画家所画的同类题材不同,都以母性的温情和青春健美而体现了人文主义思想,美术史上尊称他为“画圣”。
楼上的,这两位真的是画圣吗?习惯上,西方没有“画圣”之说,西方人喜欢叫“绘画之父”或“巨匠”“大师”。 近代西方的绘画之父是乔托,现代绘画之父是塞尚。 如果文艺复兴中绘画成就最高的,那应该是拉斐尔。
拉斐尔

5,剑灵巨匠成就如何获得

1.风华正茂时装要完成3个副职业巨匠 风味门只是其一,所获取的时装为永久 2风味门巨匠仅需开箱子开出的巨匠头饰 3此巨匠成就非成就系统成就

6,天隙流光秘籍怎么获得

洪门神功秘籍任务的触发道具可以从4人血浪鲨湾的BOSS东天霸处概率获得,完成后可以得到【天隙流光·二篇】。洪门秘籍任务的流程如下:1. 与武神塔1层的白云禅师对话;2. 与白雾森林监视岗楼附近悬崖上的百草居士对话;3. 消灭永灵族遗迹的李东元,获得李东元的实验药品;4. 向百草居士报告;5. 消灭帝国军东部基地的鬼杀门,获得写有洪门秘籍的石块;6. 向武神塔1层的白云禅师报告;7. 在海蛇补给基地门口的基地兑换员张愿处,使用20个恶女徽章兑换写有洪门秘籍的扇子,转交给武神塔1层的白云禅师;剑灵天隙流光二篇怎么获得8. 完成【天隙流光修炼秘法】成就;剑灵天隙流光二篇怎么获得9. 达成成就后,在海蛇补给基地门口的基地兑换员张愿处,使用10个灵石兑换写有洪门秘籍的纸张(达成天隙流光修炼秘法成就后才可以购买);剑灵天隙流光二篇怎么获得10. 将写有洪门秘籍的纸张交给武神塔1层的白云禅师后,完成任务,获得【天隙流光·二篇】。11. 使用【天隙流光·二篇】后,可以修炼五阶一段、二段和三段的天隙流光。
秘籍无法封印 秘籍可以通过可交易的师傅的秘典册获得 但秘籍不能再转为师傅的秘典册 这是不可逆的

7,剑灵巨匠成就怎么得 剑灵巨匠成就获得攻略

  剑灵巨匠成就获得攻略:   1、采集和制作介绍   剑灵中共有7个采集和7个制作工会,每个角色 15级 之后就可以在绿明村可以各加入2个采集和 2个制作工会。   制作专业需要用采集到的材料,两者密不可分。因此,在签订契约的时候必须考虑两个专业之间的 搭配 和 供应 关系。尽可能自给自足的话,可以获得更大的利益。   风味门:料理匠人   铁匠坊:武器匠人   圣君堂:护符匠人   太尚门:武器达人   万金堂:八卦匠人   陶瓷坊:材料匠人

8,六一居士是谁的称号

欧阳修六一居士是欧阳修的称号。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出生于绵州(今四川绵阳),祖籍吉州永丰(今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六一居士是欧阳修的称号。欧阳修是在宋代文学史上最早开创一代文风的文坛领袖,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并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被后人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他领导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继承并发展了韩愈的古文理论。其散文创作的高度成就与其正确的古文理论相辅相成,从而开创了一代文风。欧阳修在变革文风的同时,也对诗风、词风进行了革新。在史学方面,也有较高成就,他曾主修《新唐书》,并独撰《新五代史》。有《欧阳文忠集》传世。欧阳修十岁时,从随州大姓李氏家中得到唐代诗人韩愈的《昌黎先生文集》六卷,甚爱其文,手不释卷,这为日后的诗文革新运动播下了种子。欧阳修对有真才实学的后生极尽赞美,竭力推荐,使一大批当时还默默无闻的青年才俊脱颖而出,名垂后世,堪称千古伯乐。不但包括苏轼、苏辙、曾巩等文坛巨匠,还包括张载、程颢、吕大钧等旷世大儒的出名与欧阳的学识、眼光和胸怀密不可分。他一生桃李满天下,包拯、韩琦、文彦博、司马光,都得到过他的激赏与推荐。“唐宋八大家”,宋代五人均出自他的门下,而且都是以布衣之身被他相中、提携而名扬天下。

9,千古第一用墨大师是谁

黄宾虹千古第一用墨大师是黄宾虹。黄宾虹是中国近现代美术史上开派巨匠,杰出的中国画大师,“千古以来第一的用墨大师”;是20世纪传统中国画四大家之一,有“再举新安画派大旗,终成一代宗师”之誉。黄宾虹早年以干笔淡墨、疏淡清逸为特色;八十岁后以黑密厚重、黑里透亮为特色。重视章法上的虚实、繁简、疏密的统一;用笔如作篆籀,洗练凝重,遒劲有力,在行笔谨严处,有纵横奇峭之趣。所谓"黑、密、厚、重"的画风,正是他显著的特色。黄宾虹平生遍游山川,注重写生,晚年尤精墨法,喜欢以积墨、泼墨、破墨、宿墨互用,常在浓墨、焦墨中兼施重彩,使山川层层深厚,气势磅礴。在中国近现代绘画史上,有“南黄北齐”之说,“北齐”指的是居住在北京的花鸟画匠齐白石,而“南黄”说的就是浙江的画家黄宾虹,二人被美术界并列在一起,足见黄宾虹的艺术功力和成就非同一般。黄宾虹1865年生于浙江金华,卒于1955年。名质,字朴存,擅长山水、花卉并注重写生,但成名相对较晚。50岁以后,他的画风逐渐趋于写实,80岁以后,才真正形成了人们所熟悉的“黑、密、厚、重”的画风。黄宾虹晚年的山水画,所画山川层层深厚,气势磅礴,惊世骇俗,这一显著特点,也使中国的山水画上升到一种至高无上的境界。由于黄宾虹在美术史上的突出贡献,在他90岁寿辰的时候,被国家授予“中国人民优秀的画家”称号。

10,乌衣巷位于什么地方

南京秦淮河朱雀桥南岸乌衣巷位于南京市秦淮区秦淮河上文德桥旁的南岸,地处夫子庙秦淮风光带核心地带,是中国历史最悠久最著名的古巷,当时是中国世家大族居住之地。乌衣巷位于南京市秦淮区秦淮河上文德桥旁的南岸,地处夫子庙秦淮风光带核心地带。乌衣巷是晋代王谢两家豪门大族的宅第,两族子弟都喜欢穿乌衣以显身份尊贵,因此得名。乌衣巷门庭若市,冠盖云集,走出了王羲之、王献之,及山水诗派鼻祖谢灵运等文化巨匠。乌衣巷见证了王谢的艺术成就,与两大家族的历史,乃至整个中国文化的历史紧密相连。1997年,秦淮区人民政府恢复了乌衣巷,挖掘、展示乌衣巷源远流长的历史,并重建了具有民族风格的王谢古居纪念馆。历经千年的沧桑,如今的乌衣巷已不复昔日的繁华,没有豪门士族的觥筹交错,取而代之的是游人探访王谢华堂踪迹。乌衣巷的得名有很多说法。 第一种说法是这里曾是东吴时期的禁卫军驻地,由于军士悉穿乌衣,由此得名乌衣营,后改乌衣巷。 第二种说法称东晋时期王谢两家居住于此,而两族子弟都喜欢穿乌衣以彰显身份尊贵,所以得名乌衣巷。这种说法在南京民间广为流传。 第三种说法来自南宋时编纂的《六朝事迹编类》,称刘禹锡诗中的“旧时王谢堂前燕”乃是误笔,原是“旧时王榭堂前燕”。南京曾有个名叫王榭的人,以航海为业。海船失事,他误入乌衣国,娶妻生子。后来,王榭独自返回故乡南京,为了怀念乌衣国的时光,便将所住的巷子更名乌衣巷。

文章TAG:剑灵巨匠成就  剑灵巨匠成就怎么得  剑灵  巨匠  成就  

相关文章

  • 大侠立志传正式版金色短兵怎么入手

    大侠立志传正式版中一共有6款金色短兵,分别是祝融、夸父、精卫、睚眦、太虚、玄黄这些兵器,玩家可以通过完成剧情任务或者完成副本挑战获得即可。..
  • 原神究极霸王超级魔剑突破材料一览

    今天要给各位玩家带来的是,原神中的究极霸王超级魔剑这把武器的突破材料,很多玩家都想知道这个武器需要哪些突破材料,下面就会详细介绍一下,感兴趣的玩家不要错过了。..

猜你喜欢

关于帝一应用 | 联系方式 | 发展历程 | 版权声明 | 下载帮助(?) | 广告联系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11-2022 帝一应用 www.diyiapp.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晋ICP备2023025288号-1

帝一应用所有资源均来自用户上传和网络收集整理,版权归原公司及个人所有。如有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网站编辑和邮箱联系,我们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谢谢!
本站点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