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心目中最巅峰的封建王朝是哪个?
我认为是宋朝。中国文化在宋朝达到了顶峰。并且百姓生活水平在整个世界史中都是数一数二的。城墙每月粉刷,街道经常有人打扫,卫生标准很高。宋朝历代君主都比较注重内部稳定,建立了一套覆盖面极广的国家福利:修建粮库赈济穷人、照料孤寡老人,严禁弃婴等。宋朝设置了转运、常平司作为行使赈济权力的常设机构,主管财赋、官仓,负责转运、调配赈济粮食物品等事宜,并对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1138年,宋高宗正式下诏,在全国推行“胎养助产令”:“禁贫民不举子,有不能育者,(官府)给钱养之。”为了防止老百姓生活困难养不起孩子弃婴,宋高宗下令养不起孩子的可以到官府登记报备,朝廷给补助。经济繁荣,各行各业都发展迅速。除了宋朝没有现代化设备,在城市建设、行政管理,以及经济发展已经有了现代社会的雏形,就是普通的客栈,对比那时候的西方来说,都是五星级大酒店了。
儒家思想在几千年的封建社会中,扮演什么角色?
孔子的儒家思想主要贯穿在人际关系和治国理政方面。儒家思想是中国影响最大的流派,也是中国古代的主流意识。儒家思想的内容丰富复杂,在广泛汲取古代典籍精华基础上逐步发展出理论和思想,即讲大一统、讲君臣父子,由程朱理学、陆王心学到废除“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等,都体现了儒家思想广泛的内容。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期,战火弥漫,群雄逐鹿。
在这样一个动乱年代,整个社会的思想却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异彩纷呈。孔子创立了儒家思想,从汉代开始便一直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脊梁。儒家思想中,“礼乐”、“仁恕”是其思想精华。它的思想不仅渗透到了中国人的举手投足之间,更深远的影响着中国的政治进程。“仁”和“恕”是儒学人际关系体系的核心。“颜渊问仁。子日: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人焉。
为人由己,而由人乎哉”。意思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颜渊向孔子问仁,孔子回答道:“有一天恢复了周朝的礼制,天下便都成仁了。对于周朝的礼制,孔子是极力推崇的。“礼”作为一种社会规范,只要人们都遵守这个社会的规范了,整个社会便会井然有序,也就“天下归仁矣”。对于“恕”,孔子说:自己不想做的,就不要强加给别人。
日本古代的封建模式,为何与中世纪欧洲的封建模式很像?
人类的政治制度方面,经过了奴隶社会之后,一般都进入了分封制社会。中国周灭商之后,就进入分封制。周王分封下级诸侯,诸侯又分封下级家臣,家臣还可以再分封下去。中世纪欧洲与日本,也都实行分封制欧洲在西罗马帝国灭亡后(公元476年)进入中世纪,此时欧洲也是进入了分封制时代,与周朝分封制非常相似。日本的历史早期都是传说居多,他们的文字是从中国传过去的。
因此他们的信史很晚,日本最早的《古事记》成书于712年,《日本书记》成书于720年,此时都是中国盛唐时期了。日本在大化二年(公元646年)进行改革,被称为大化改新。实际上就是“全盘唐化”,全面学习中国大唐的各种制度,开始建立律令体制。但日本此时开始实施的是学习大唐的均田制,土地所有权归国家,分给农民种。
但到了十二世纪时,这种制度解体,土地私有化,开始形成庄园制。在镰仓幕府(十二世纪至十四世纪)时期的武士集团是以“族”的形式存在的,有“一门”或者“一家”的称呼。在这样的武士家族中,族长被称为“总领”,统领其他被称作“庶子”的分支(除嫡子之外的所有族人及家臣),这种家族结构被称为“总领制家族”。总领在领地的管理和军事等方面服从与接收幕府的安排,并从幕府那里接受赏赐的土地与俸禄,从而使得总领与幕府建立主从关系。
这样,就建立起镰仓幕府的统治基础——御家人制度。此时的日本,即大致上形成与欧洲中世纪类似的分封制。中世纪欧洲与日本,在继承制度上都实行长子继承制中世纪欧洲实行长子继承制。分封制使土地占有者和使用者有权终身乃至世代拥有土地,在财产的代际继承上,土地财产作为不动产,其继承采用单一继承人制度-即长子继承制。
而动产和现金财产则采用分割继承的方法。日本在大化改新之后,学习了大唐的身份继承与财产继承并行的二元继承,即身份、等级上的嫡长子继承与财产上的诸子析分。但这导致了“御家人”制度逐渐破产。为啥呢?因为总领虽然身份高,但经济实力却不一定比家族其他人强,因此家族其他人不听话的情况越来越普遍。诸子析分家产也导致总领没有实力去养众多的武士以维持秩序。
因此,诸子析分制逐渐破产,改成了长子继承制。长子继承制在日本叫做家督继承制,就是未来防止家族力量的分散与维护家长的权威以稳定家族。家督继承制下的财产基本遵循长子单独继承的原则,以消除非继承人的经济基础,防止他们的独立。中世纪欧洲与日本,其产生的社会问题也基本一样。随着生产力的缓慢发展,人口逐渐增长。这对于中世纪的欧洲与日本,带来了同样的问题。
这个问题用中国历史上的描述就是:流民增多。因为长子继承所有主要财产,其他的儿子们就惨了,他们就的自谋出路。跟着老大混是一条路,但有种种原因,总有一些人最后一无所有,就成了流民。流民问题中外一样,大部分在自己国家内部打,最后达成新的平衡。还有一部分则向外寻找出路。欧洲的,就被宗教洗脑,成了十字军去东征冒险。
日本的,则成了浪人,开始当海盗,来骚扰中国。结束语中世纪欧洲与日本,其封建模式非常像,这都是经过各自历史的发展之后演化出来的。欧洲罗马帝国时期,就有分封的传统,罗马帝国崩溃之后,欧洲形成了多个国家,国王对下级贵族的制约,就来自于分封。在重要的财产继承方面,欧洲实行的是长子继承制。日本则是先采取土地公有制,之后经济基础演变,上层建筑随之演变,最终在长子继承制下达成了新的平衡。
先秦时代的封建邦国制,和秦朝以后的封建制有什么差别?
先秦时期的封建邦国制,指的是分封制。秦朝以后的封建制则指以君主专制中央集权为主体的政治制度。从存在的社会属性上来看,分封制主要盛行于中国的奴隶社会,而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盛行封建社会。从国家政权组织形式上来看,分封制将国家权力分散于各地,诸侯拥有地方上的行政、财政、军事等各项大权,具有一定独立性,国家权力尚未形成高度集中。
秦朝以来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以皇帝为国家权力的中心,以君主独裁为主要决策方式。通过郡县制垂直管理地方,以直接任免地方长官的形式直接控制住地方。在这种政治体制下,地方权力集中于中央,中央权力集中于皇帝手上,国家权力实现了高度集中。从影响上看,分封制在社会前期起到巩固统治、扩大疆域等作用,后期由于诸侯势力逐渐长大,容易形成地方割据。
救救孩子:鲁迅提出的与今天要求关闭游戏救救孩子,性质一样吗?
谢谢邀请:以老夫之见,是殊途同归,都是为了救救孩子。之所以这么说是鲁迅所处的时代和今天不同,鲁迅先生所处的时代是一个半封建半殖民地,科学技术非常落后的旧中国。那时封建反动的统治者,为了维护封建的奴隶制度,妄图用"非礼勿言,非礼勿听"的封建礼教,把青年培养成没有反抗精神,没有创新精神,唯唯诺诺十分听话的奴才。
所以鲁迅先生非常痛恨反动腐朽的封建教育,并切大声疾呼“完全解放我们的孩子”。鲁迅先生在揭露旧的传统封建教育如何“吞噬孩子”的同时,还反对把孩子压成奴才和宠成霸王。风云百年,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虽然和鲁迅先生所处的时代不同,但遇到的问题都是如何教育培养下一代接班人的问题。如果说封建腐朽的教育制度只是在吞噬孩子的灵魂,那么现在的网络不良游戏就是在毁灭孩子的一切。
2023-08-25 / v3.1
2023-08-25 / v1.0.3
2023-08-25 / v1.0.1
2023-08-25 / v2.19.1
2023-08-25 / v1.2.0
2023-08-25 / v2.0.1
2023-08-25 / v1.5.1
2023-08-25 / v4.4.0
2023-08-25 / v1.0.03
2023-08-25 / v5.6.6
2023-08-25 / v1.2.20230810
2023-08-25 / v2.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