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23,在家整天打游戏,怎么办?
这样的人估计会再玩个三五年的。自己心理上要做好准备,不要强硬着来,不要老是骂他废物什么的,自己至亲都这么看待他,心理和情感打击比较大,容易出现逆反或者自我否定然后到虚拟世界找尊严。可以去了解一下他玩的游戏,他的水平,还请教请教,该夸奖夸奖,尽量融入进孩子的思维世界,然后出现契机时适当引导出来,管理孩子也是一门技术活。
儿子今年大三了,放假天天在玩游戏,怎么办了?
儿子今年大三,下学期大四,上的是普通二本计算机系,儿子从小到大读书是让我操碎了心,上小学天天让老师投诉,儿子脑瓜很灵活,但是太好动,根本是静不下心来学习,上课动作很多,经常被老师留堂,由于贪玩,从小学开始英语就学的很差。又酷爱玩游戏,以前玩的是电脑游戏,周六周日想着法子偷玩,后来上了初中,有了智能手机,虽然在我们的严格管制下有所收敛,但脑子里还装着游戏,成绩也不上不下,中考也只考了个普高,到了高中,我们管的更严了,但是他的成绩也提不上去,最终考了个二本,原以为他上了大学会认真读书,谁料上了大学后他完全放飞自我,玩游戏玩的更厉害了,转眼间大三了,他不像别的同学那样忙于学习,也不考虑即将毕业后的去向。
有放假在家整天打游戏的死宅们,你们的作息是什么?
虽然不喜欢打游戏,但我也分享一个关于游戏的同事。记得是以前在工厂工作的时候,4个人一个宿舍,是那种上下床,其中有一个游戏爱好者,睡在下铺,他爱好到什么程度呢?可以说除了工作时间,其他时间都是在游戏上,特别奇葩的是,是在床上玩游戏,而且是躺在床上玩。。。躺在床上。。。关键的关键还是台式电脑,不是笔记本电脑哦。
怎样改掉大学生儿子放假回家就玩游戏睡懒觉的毛病?
很多大学生都有同一种感觉,那就是在没放假之前,恨不得立马飞到家中,可是高高兴兴回到家之后,没过三五天,却被父母各种嫌弃。以至于很多学生假期没有过完,就考虑提早回学校,原因就是和父母在家免不了一些小争执,自己的一贯做派被父母瞧不上。这种现象,近几年非常普遍,成了很多放假大学生的现状和通病。大学生没有作业,放假在家很多人几乎是天天抱着手机,打游戏、看短视频、刷剧、聊天等等,从起床到睡觉,从吃饭到休息,无时无刻不在玩手机,这种生活方式极其容易引起父母的不满,以至于很多家长很不理解孩子的这种行为,实在看不下去了,难免会说几句,说的重了,孩子觉得自己玩手机很少有人说,父母冷不丁的训斥一顿,觉得委屈。
玩手机是一个普遍的现象。除了玩手机之外,大学生在学校的很多恶习,也随之带回家去了。比如说晚睡晚起、不收拾房间等毛病。晚上不睡觉,白天不起床,或者睡到自然醒,这是大多数学生在学校养成的坏习惯,因为学校对于非上课时间的作息并没有太多的约束,反而让很多大学生养成了夜猫子,而第二天醒来一般都是日上三竿了。父母在家一般起的比较早,晚点的也都是七八点就已经起床了,每天早上父母的叫早,就让很多学生兜不住,有些即便是醒来,也是赖床不起,如果父母不叫,差不多能够床上一坐坐一天。
关于赖床叫早,应该有很多人感同身受吧。如果你也是,可以在下边的评论区留言讨论,谈谈你的看法。没回家的时候想家,回家之后各种被嫌弃,有些同学自嘲,怀疑自己回了一个假家,遇到的是个假爸假妈,一天到晚被各种嫌弃,早上不起啊,晚上不睡啊,见人不打招呼啊等等,整个假期搞得很郁闷,没有想象中的那么愉快,也不如刚回家那几天受宠。
调查发现,大学生被家长嫌弃的原因主要有:玩手机、打游戏、房间脏乱差、晚睡早上不起。作为孩子的我们,怎么才能够不让父母嫌弃呢?又或者说怎么样才能够让父母不操心呢?说白了,其实很简单,让我们的寒假生活动起来。多陪陪父母,多帮父母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可以陪父母去买买菜,上街溜达溜达,帮父母做做家务,扫地呀,刷碗呀,择菜呀,做菜呀等等吧,只要是别整天拿手机电脑当你的父母就可以。
有些同学还总结出放假在家的经验教训,比如别问父母要钱,别碰手机,没事就看看书,闲着就做做家务,能做多少就做多少。父母又是真的嫌弃我们吗?扪心自问,我们自己有没有意识到,父母抱怨我们,是希望我们能够成长,能够学会承担,学会担当。父母唠叨我们整天玩手机,是希望我们能够少玩点手机,做点有意义的事情,至少你看书父母不会唠叨你吧。
有人说现在的大学生,在寒假、暑假整天沉迷于打游戏,这是真的吗?你怎么看?
本人现在大二,平时也喜欢打游戏,但是会有分寸,毕竟能上到大学自我管理能力还是有点的。我身边的同学有些平时在学校喜欢打游戏,是因为在学校没课的时候无聊,放假在家有同学亲戚,反而玩游戏的频率更小了。当然不排除一些玩游戏上瘾逐渐走进死胡同的同学,同寝室就有一位,在学校无论有没有课,大部分时间都在玩游戏,在家的状态也是在自己房间里面打游戏不出来。
儿子大一了,今年暑假呆在家里每天玩手机游戏,一天什么都不做,家长应该怎么办?
从两点来讲!第一个方面是,有亮点!一是原因,孩子自主性差,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但是在他眼里接受义务教育和高中教育的时候,有没有有意识的培养他的学习,生活和思想的自主性,我想是没有的,甚至是扼杀了孩子的自主性。从义务教育开始,不让他输在起跑线上,强行安排,采用各种方式让他接受各种各样的基础知识教育辅导,先不说学校的教育在培养他自主性上做的好与坏,就单家长一方面,没有这个意识,反而反其道行之,严重扼杀了他的自主性。
二是高中三年高度纪律化的学校教育,更加强化了孩子的服从意识,在这个阶段,他面临的主要任务已经不是自主性了,况且,他的自主性已经磨灭殆尽。他在高中阶段这种学习状态,能够在大学持续多久,高中和大学在知识上可能会有衔接,但是在学生品质培养上,有没有良好的沟通,衔接。大学还再约束孩子好好学习吗?显然不可能。第二个方面是应该怎么做。
2023-08-25 / v3.1
2023-08-25 / v1.0.3
2023-08-25 / v1.0.1
2023-08-25 / v2.19.1
2023-08-25 / v1.2.0
2023-08-25 / v2.0.1
2023-08-25 / v1.5.1
2023-08-25 / v4.4.0
2023-08-25 / v1.0.03
2023-08-25 / v5.6.6
2023-08-25 / v1.2.20230810
2023-08-25 / v2.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