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大将军是什么职位?
大将军是我国古代各个朝代经常设置的武官职名,多为高级军事指挥官(某些朝代是最高军事统帅),其实际职权各个时期变化很大。战国时就设置大将军(为将军类的最高官),战国以后到汉朝之前以“上将军”的名为取代“大将军”,如秦朝的白起、楚汉起义军的宋义都曾任上将军。汉朝的高祖刘邦、汉武帝刘彻分别又封韩信、卫青为大将军。
汉朝时期大将军位高权重,逐步在“司徒、司空、司马”这三公之上。三国沿袭汉制,曹操曾任大将军,这个在名位只有“太尉”(相当于司马)的袁绍之上,好在曹操大气,为平息不满就将大将军名号让给袁绍。三国后期司马师任大将军时由于其叔父司马孚是太尉,为表示尊重长辈,就曾改大将军在太尉下。东吴孙权那边就在资深的将军前面都冠以“大”字,称为“XX大将军”,如诸葛亮的哥哥诸葛瑾就曾为东吴的大将军。
古代大将军与大都督哪个权力更大?为什么?
将军———官名。春秋时,诸侯以卿统率军队,始有将军的称呼。战国时才以将军为武官名,而卿仍有将军之称。汉置大将军、车骑将军、前后左右将军等。打仗时的统帅则另加称呼如材官将军、度辽将军等,名称不一,也不常设。晋时诸州刺史以将军开府,都督军事。南北朝时将军名号甚多,其职位各异。唐代将军与大将军、上将军都是环卫官及武散官。
宋、元、明时以将军为武散官,而殿廷武士也称为将军。明代的总兵有掛帅印带将军号的,战毕即罢。清时将军,或因战事而临时设置,事毕即罢;或作宗室爵号之一;或以驻防各地的八旗最高长官的称号边疆地区将军则为该区的最高军事和行政长官。都督———官名。三国时,魏文帝始置都督诸州军事,兼任驻在地剌史,而以都督中外诸军事及大都督的权位为最重,是全国的最高军事统帅。
吳、蜀同制。晋及南北朝沿置。北周改都督诸军事为总管,此外,西魏、北周和隋初,府兵制的各军府中,又设大都督、帅都督,是团、旅、队的长官。隋炀帝时,分别改称为校尉、旅帅、队正。唐代置都督府,并分上、中、下三等,其上等都督由亲王充任;都督也常用作赠官,凡边防重地的都督,加旌节以重其权,谓之节度使。唐中叶后,都督名存实亡,为节度使、观察使所代替。
汉代的大将军与三公哪个权力更大地位更高?
通常来讲,大将军权力更高。东汉时期的官制大致可以分为两条线,政务线和将军线。“三公”是指司空、司徒和太尉。三公虽然并不一定具有实权,但是名义上为最高官职。实际最高官职一般是上一任皇帝任命的太傅(也就是太子的老师),太子登基后一般会任命老师录尚书事,实际上相当于丞相,东汉之前一直是没有丞相这一官职的,直到曹操在建安十三年复设丞相。
清朝的将军、都统、提督、总兵都是什么官职?
清朝的将军、都统、提督、总兵都是什么官职?清朝官制初期基本延续了明朝制度,只是在后期有所改变。大致分中央行政机构、军事系统、行宪机构、地方行政等几个大类。单从官制上说,主要有九品十八级,分中央官制和地方官制两类。从军队系统来看,分八旗和绿营两个系统。八旗又分京营和驻防两部分,京营中侍卫、保护皇帝的,称为亲军,由侍卫处(领侍卫府)领侍卫内大臣和御前大臣分别掌管。
而御前大臣,则执掌乾清门侍卫和皇帝出行的随护。一,将军清朝的将军,是清政府任命的在全国主要地区、边疆要地的最高驻防军事官员,其官秩为从一品,与加尚书衔的地方最高长官总督品级相同,主要由满、蒙人担任。清朝的将军称号不一,一般是以驻防地命名。在乾隆时期,就有14个将军,他们是:绥远将军、江宁将军、成都将军、西安将军、宁夏将军、荆州将军、杭州将军、福州将军、广州将军、盛京将军、吉林将军、黑龙江将军、乌里雅苏台将军与伊犁将军。
其中的盛京将军、吉林将军、黑龙江将军、乌里雅苏台将军、伊犁将军五个将军,属于边疆将军,称为边疆五大辖区。在这五大辖区内,不设巡抚、总督,这些将军们,就是本地区兼管所有军民、钱粮、税收等各项工作的最高军政长官。这些将军,大多属于常设将军,不会像别的文武官员那样,经常调动。他们几十年如一日,一直在这些驻防地守护着。
除非朝廷特意调动他们,或者是国内发生了重大变故。另外,皇帝有时也会给一些战功卓著的官员们授予将军称号,这些人多属皇亲国戚、宗室贵胄。不过,这种将军,属于荣誉性质,就像现在的荣誉证书,没有实际驻防之地。内地驻防将军与本地行政长官总督、巡抚,还有绿营,各成系统,互不隶属。就是说,他们谁都管不着谁。但是,假如在皇帝面前同时遇到了,都有事向皇帝面奏,这些将军们就有优先权。
总督、巡抚就得在这些将军们后面排队等着。这或许是因为两个原因,一是把他们放在前面,以表示他们地位高贵、尊崇。二是因为,只要是将军们有事面奏皇帝,那肯定是因为军情紧急,自然比地方官员的事情大一些、急一些。不过,就实际权力来说,将军们永远也比不上那些掌管着一省或数省军政大权的总督、巡抚。二,都统都统,作为一个朝代的武官,最早见于东晋,东晋名将温峤曾推荐庾亮担任过都统。
清朝的都统,从一品,“掌镇守险要、绥和军民、均齐政刑、修举武备”。是清朝时全国各地“驻防八旗”的最高长官,主管八旗军队,镇守全国各地的军事要地,兼管驻防之地的民政事务。另外,在不设驻防将军之处,都统即为该地方的行政长官。所谓“八旗”,是满族军民相结合的军政组织,具体是指:正黄旗、镶黄旗、正红旗、镶红旗、正白旗、镶白旗、正蓝旗、镶蓝旗。
其中的正黄旗、镶黄旗、正白旗是旗人中的贵族。其他旗,则是旗人中的平民。每旗又分为满洲军、蒙古军、汉军三旗。比如说,正黄旗就有满洲军正黄旗、蒙古军正黄旗、汉军正黄旗。而“八旗都统”,就是任意一个八旗中的任意一个满洲军、蒙古军、汉军三旗的最高军政长官。除了都统,还有一个官员职位,叫副都统,官秩为正二品。需要指出的是,有人说,凡是有都统的地方,通常会设一个副都统,其实这是一个误会。
正确的情况是,在设置驻防八旗都统的地方,并不会设有副都统。副都统,一般是在设有驻防将军之处,才会设有专城副都统(满语:梅勒章京),受驻防地将军节制。清代各处驻防的副都统有:盛京5个:盛京副都统、锦州副都统、熊岳副都统、金州副都统、兴京副都统。吉林7个:宁古塔副都统、伯都讷副都统、三姓副都统、吉林副都统、阿勒楚喀副都统、拉林副都统、珲春副都统。
黑龙江7个:黑龙江副都统、墨尔根副都统、齐齐哈尔副都统、布特哈副都统、呼兰副都统、呼伦贝尔副都统、通肯副都统。新疆3个:伊犁副都统、塔尔巴哈台副都统、乌鲁木齐副都统。内地20个:直隶驻防副都统、密云副都统、山东驻防副都统、太原副都统、察哈尔副都统、归化城副都统、绥远城副都统、江宁副都统、京口副都统、福州副都统、杭州左翼副都统、杭州右翼副都统、荆州左翼副都统、荆州右翼副都统、成都副都统、广州副都统、西安副都统、凉庄副都统、宁夏左翼副都统、宁夏右翼副都统。
“八旗都统”的职权非常大,在他所管辖的旗中,俨然就是一个土皇帝,几乎什么他都可以管。不管你干什么,只要你和这位都统大人有关系,什么都好办;假如你和这位都统大人有仇,那就算你倒霉了。三,提督清朝的提督,全称为提督军务总兵官,官阶从一品,负责统辖一省的陆路或水路的全体官兵。通常为清朝各省绿营的最高主管官,称得上封疆大吏。
如果是以职能划分,提督分为陆路提督与水师提督,掌管区域,达一至两省,好几万平方公里,有的甚至几十万平方公里。一般来说,清朝共在各地设置了12位陆路提督。这12位陆路提督是:直隶、福建、湖北、陕西、甘肃、新疆、四川、湖南、广东、广西、云南、贵州各一人。兼辖水陆提督者,江南、浙江各有一人。其中,还有一种情况,是当地巡抚兼任提督,比如山东、山西、河南、安徽、江西五省。
另外,有人说清朝设置了3名水师提督,福建水师提督、广东水师提督、长江水师提督。实际上,应该是5名水师提督。他们是外海水师提督、内河水师提督、长江水师提督、福建水师提督、广东水师提督各一人。凡水陆提督统辖所属官兵,各就其职掌、分防要地、或游弋巡哨、修整武备,隶属于所在地总督节制管辖。顺治十六年(1660年),清廷增设了巡捕中营,仍然由步军统领衙门主官节制,全称“提督九门步军巡捕三营统领”,就是后来人们简称的“九门提督”。
提督与总兵是汉人武官在清代能出任的最高职位。晚清平定太平天国以后,因为损耗巨大,国库空虚,给不起那些在战争中立功人员的赏赐,就发明了记名提督。不过这只是个虚职,记个名,没有地方可以走马上任,清军中带记名提督头衔的人,后来大概有几千人。四,总兵明朝初年,镇守边疆地区的统兵官有总兵和副总兵,无定员。总兵官本为差遣的名称,无品级,遇有战事,总兵佩将印出战,战争结束以后缴还,后来慢慢成为常驻武官。
明朝的兵制承袭发展了唐、宋、元兵制的特点,建立了卫所制度。从中央到地方的管辖秩序为五军都督府、都司、卫所体系。明朝末年,总兵是明朝的高级将领,全国不过二十人左右,用今天的话说,相当于军区司令员。权力很大。到了清朝的时候,总兵为绿营兵正,受各省巡抚、提督节制,掌理本镇军务,又称“总镇”。其直接统辖的绿营兵称“镇标”。
清初的总兵没有品级,系左右都督、同知各衔。乾隆十八年(公元1735),开始定品秩。京师步兵营有左、右翼总兵,为步兵统领佐官。处于各省巡抚、提督节制的总兵,定级为正二品。具体情况看驻防地的重要性而定,统辖兵员多少也相差非常大。有的总兵手下只有几百人,而有的总兵手下则有15000多人。一般来说,清朝在全国各地设有总兵定员83名。
其中,陆路总兵约占70名,水路13名,统辖国内十八省614防营约63万兵力。台湾,由于地理位置特殊,20世纪前,台湾总兵受台湾道节制,统辖部队称台湾镇,官衔也叫台湾镇总兵,人数在10000至15000人左右。后来归福建陆路提督和福建水师提督所管辖。清末,北洋水师也有左、右翼总兵,各统铁甲舰为领翼队长。
2023-08-25 / v3.1
2023-08-25 / v1.0.3
2023-08-25 / v1.0.1
2023-08-25 / v2.19.1
2023-08-25 / v1.2.0
2023-08-25 / v2.0.1
2023-08-25 / v1.5.1
2023-08-25 / v4.4.0
2023-08-25 / v1.0.03
2023-08-25 / v5.6.6
2023-08-25 / v1.2.20230810
2023-08-25 / v2.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