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游戏,APP下载,公益下载:帝一应用

帝一应用手机版|下载排行|最近更新|tags标签汇总

当前位置:首页 - 攻略 - 网游攻略 - 八阿哥攻略,全民穿越之宫八阿哥剧情攻略详解

八阿哥攻略,全民穿越之宫八阿哥剧情攻略详解

时间:2022-07-22 01:48:27来源:整理作者:佚名投稿 手机版

1,全民穿越之宫八阿哥怎么攻略 八阿哥攻略技巧

全民穿越之宫八阿哥攻略技巧1.不看(勇气+1)2.淡定的站在原地(魅力+1)3.继续盯着他看(好感+5)4.好了,注意言行举止(口才+1)5.索性开始涂鸦(好感+5)6.刮目相看(智力+1)7.真是有其母必有其子(口才+1)8.还嘴(好感+5)9.乐观的(好感+5)10.站定不动(魅力+1)11.继续唱(好感+5)12.解释(好感+5)13.你可以代为转告(智力+1]14.一人做事一人当(勇气+1)15.顺从(魅力+1)16.娓娓道来(口才+1)17.假装没注意(好感+5)18.找良妃帮忙(智力+1)19.给他一巴掌(好感+5)20.谢谢他(好感+5)21.关心她(智力+1)22.不做声(勇气+1)23.说自己迷路了(勇气+1)24.回瞪他(好感+5)25.还是回去吧(勇气+1)26.虽然如此,但还是很有成就感(魅力+1)27.找借口告辞(智力+1)28.好玩(口才+1)29.解释(好感+5)30.不耐烦的(好感+5)31.沉默(魅力+1)32.起身请安(好感+5)33.说(口才+1)34.八阿哥(好感+5)35.撒谎(口才+1)36.问(勇气+1)37.不敢不开心(好感+5)38.不答应(勇气+1)39.送客(好感+5)40.八阿哥还挺呆萌的(智力+1)41.否认(口才+1)42.八阿哥(好感+5)43.是(好感+5)44.不客气(魅力+1)45.解释(勇气+1)46.淡定站在原地(魅力+1)47.站定(好感+5)48.假装嗔怒(好感+5)

八阿哥攻略,全民穿越之宫八阿哥剧情攻略详解

2,全民穿越之宫八阿哥剧情攻略详解

《全民穿越之宫》八阿哥剧情攻略详解!《全民穿越之宫》是一款古风穿越题材的AVG冒险游戏,玩家需要穿越到各个时空,体验不同身份的爱情故事来寻找自己的梦中人。八阿哥也是攻略目标之一。那么剧情要怎么选,八阿哥的好感度才能最大呢?下面就随小编一起来全民穿越之宫看看吧! 1、不看【勇气+1】 2、淡定的站在原地【魅力+1】 3、继续盯着他看【八哥好感+5】 4、好了,注意言行举止【口才+1】 5、索性开始涂鸦【八哥好感+5】 6、刮目相看【智力+1】 7、真是有其母必有其子【口才+1】 8、还嘴【八哥好感+5】 9、乐观的【八哥好感+5】 10、站定不动【魅力+1】 11、继续唱【八哥好感+5】 12、解释【八哥好感+5】 13、你可以代为转告【智力+1] 14、一人做事一人当【勇气+1】 15、顺从【魅力+1】 16、娓娓道来【口才+1】 17、假装没注意【八哥好感+5】 18、找良妃帮忙【智力+1】 19、给他一巴掌【八哥好感+5】 20、谢谢他【八哥好感+5】 21、关心她【智力+1】 22、不做声【勇气+1】 23、说自己迷路了【勇气+1】 24、回瞪他【八哥好感+5】 25、还是回去吧【勇气+1】 26、虽然如此,但还是很有成就感【魅力+1】 27、找借口告辞【智力+1】 28、好玩【口才+1】 29、解释【八哥好感+5】 30、不耐烦的【八哥好感+5】 31、沉默【魅力+1】 32、起身请安【八哥好感+5】 33、说【口才+1】 34、八阿哥【八哥好感+5】 35、撒谎【口才+1】 36、问【勇气+1】 37、不敢不开心【八哥好感+5】 38、不答应【勇气+1】 39、送客【八哥好感+5】 40、八阿哥还挺呆萌的【智力+1】 41、否认【口才+1】 42、八阿哥【八哥好感+5】 43、是【八哥好感+5】 44、不客气【魅力+1】 45、解释【勇气+1】 46、淡定站在原地【魅力+1】 47、站定【八哥好感+5】 48、假装嗔怒【八哥好感+5】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全民穿越之宫八阿哥剧情攻略的详细介绍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全民穿越之宫》游戏攻略,尽在《全民穿越之宫》攻略专区!

八阿哥攻略,全民穿越之宫八阿哥剧情攻略详解

3,曾深受康熙喜爱的八阿哥胤禩是如何一步步被康熙所厌恶的

“九龙夺嫡”是爆发于康熙晚年的一场重大政治风波,皇子之间明争暗斗、阴谋诡计不止,而四阿哥胤禛则成为了最终的胜者。八阿哥胤禩本在朝廷势力极大,然最终惨遭失败,而不论是正史还是影视剧,其中的关键便是“死鹰”事件,不同的是正史中八阿哥胤禩因此彻底失去夺嫡资格,十四阿哥胤禵接手八爷党;而在《雍正王朝》中,此事则成为了康熙离间,并导致胤禩和胤禵彻底决裂的关键。△“死鹰”事件是夺嫡关键事件正史中,八阿哥胤禩因“死鹰”事件彻底失去夺嫡资格八阿哥胤禩因为人亲和,待人处事体贴细致、灵活温润,不拘泥于规制与名分,因而在诸皇子和王公大臣之中颇有声望,乃是当时夺嫡五党之中势力最大的一支(大爷党、太子党、三爷党、四爷党、八爷党)。△《雍正王朝》中的康熙皇帝然而,在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的公推太子事件中,即使康熙已经多次作出重立胤礽为太子的举动,但以佟国维、马齐、阿灵阿、鄂伦岱、揆叙、王鸿绪等为首的朝中重臣仍然联名保奏胤禩为储,这令康熙大感意外的同时,开始产生警惕心理,此后不断压制胤禩。而彻底导致胤禩失去夺储资格的,则是“死鹰”事件。“死鹰”事件又称“毙鹰事件”、“海东青事件”,发生于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十一月二十六日。当时,康熙正在前往热河巡视的途中,因当时恰好是八阿哥胤禩生母良妃的祭日,由于要前去祭奠母亲,胤禩没能随侍在旁,于是便派了太监前去康熙处说明缘由,并表示将在汤泉处等候康熙一同返京。后来,胤禩又挑选了两只上好的海东青派人送给康熙,却不想等到了康熙手里时却变成了两只奄奄一息的死鹰。△《雍正王朝》中的八阿哥胤禩此事令康熙极为震怒,认为这是胤禩对自己的诅咒,当即召见诸皇子,对胤禩严厉责备,《康熙实录》对这段有详细记载,大意是说,“胤禩出生本就卑贱,自幼便心高阴险。听信相面人张明德之言,逐行大逆之事,阴谋杀死二阿哥胤礽,举国皆知,从未念及朕的身体。朕之前患病(康熙四十七年),诸大臣保举八阿哥,朕无奈之下将不可册立的胤礽放出,数年之内极其郁闷。然而胤禩仍然不忘争夺储君之位,与乱臣贼子结成党羽,阴谋诡计层出不穷……”至此,康熙甚至承认自己复立胤礽乃是无奈之举,之后更是说出了更加绝情之语“自此朕与胤禩,父子之恩绝矣”,已经到了要断绝父子之情的地步。△《康熙实录》卷二百六十一次年正月二十九日,康熙谕胤禩“行止卑污,凡应行走处俱懒惰不赴”,将其官职、俸银、俸米等全部罢免或剥夺,胤禩至此等于彻底失去了夺嫡资格。此后,八爷党的势力开始为十四阿哥胤禵所继承。《雍正王朝》中,康熙利用“死鹰”事件彻底离间胤禩和胤禵《雍正王朝》中,八阿哥胤禩和十四阿哥胤禵原本也是一党,胤禵曾经的确真心实意的支持过胤禩,与正史不同的是,影视剧中的胤禩和胤禵最终成为了竞争对手。在影视剧中,两人矛盾的爆发源于大将军王的争夺,而彻底的决裂则是因为“死鹰”事件。在争夺大将军王时,四阿哥胤禛、八阿哥胤禩、十四阿哥胤禵其实都有心争夺,不同的是四阿哥最终在邬思道的劝说下推荐了十四阿哥胤禵,而八阿哥胤禩则是自己赤膊上阵。十四阿哥当选大将军王之后,四阿哥胤禛不仅让自己的奴才年羹尧做了陕甘总督,而且将自己摘了出来,直接导致十四阿哥胤禵和八阿哥胤禩之间的关系开始出现明显裂痕。八阿哥胤禩给十四阿哥胤禵身边安插了一个副将鄂伦泰,监视其一举一动,而十四阿哥则利用一纸伪造的书信将鄂伦泰策反,不仅摆脱了胤禩的监视和遥控,并成功在康熙六十八岁大寿之前取得了一场大胜。八阿哥胤禩知道此事之后心生不安,也意识到了鄂伦泰的叛变,于是心生一计,将十四阿哥的寿礼换成了一只死鹰。△胤禩换掉了十四阿哥胤禵的寿礼康熙寿辰之上,当十四阿哥的礼盒被打开之后,康熙看到其中的死鹰差点昏了过去,然而事后不仅没有大开杀戒,甚至没有追查此事,而是趁机撤掉了四阿哥胤禛和八阿哥胤禩等人的差事,这导致朝野上下均以为康熙要传位给十四阿哥,更是成功将八阿哥胤禩和十四阿哥胤禵的关系彻底离间,导致两人势同水火。关于康熙此举的深意,邬思道曾给四阿哥胤禛详细分析过,当时的局面是八阿哥胤禩不仅防着四阿哥胤禛,更防着十四阿哥胤禵,而康熙此举就是要造成自己有意立十四阿哥为储君的错觉,彻底挑起八爷党内部纷争,使得胤禩和胤禵彻底决裂,从而让四阿哥胤禛置身事外。康熙不追查死鹰的另外一个原因,便是十四阿哥胤禵拥兵在外,一旦要查他便会有天下大乱的危险;如果查办八阿哥胤禩,他在朝中影响力又过大,立时就是祸起萧墙。因此,此时乱局对胤禩、胤禵最为有利,而稳定则对四阿哥胤禛最为有利,康熙在默认四阿哥胤禛为继承人的情况下,自然不会再追查“死鹰”事件。可以说,康熙利用“死鹰”事件完成了一石三鸟之计,不但成功粉碎了八阿哥胤禩意图制造乱局的计划,而且离间了胤禩和胤禵的关系,同时将胤禛拉出了漩涡中心。
“九龙夺嫡”是爆发于康熙晚年的一场重大政治风波,皇子之间明争暗斗、阴谋诡计不止,而四阿哥胤禛则成为了最终的胜者。八阿哥胤禩本在朝廷势力极大,然最终惨遭失败,而不论是正史还是影视剧,其中的关键便是“死鹰”事件,不同的是正史中八阿哥胤禩因此彻底失去夺嫡资格,十四阿哥胤禵接手八爷党;而在《雍正王朝》中,此事则成为了康熙离间,并导致胤禩和胤禵彻底决裂的关键。△“死鹰”事件是夺嫡关键事件正史中,八阿哥胤禩因“死鹰”事件彻底失去夺嫡资格八阿哥胤禩因为人亲和,待人处事体贴细致、灵活温润,不拘泥于规制与名分,因而在诸皇子和王公大臣之中颇有声望,乃是当时夺嫡五党之中势力最大的一支(大爷党、太子党、三爷党、四爷党、八爷党)。△《雍正王朝》中的康熙皇帝然而,在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的公推太子事件中,即使康熙已经多次作出重立胤礽为太子的举动,但以佟国维、马齐、阿灵阿、鄂伦岱、揆叙、王鸿绪等为首的朝中重臣仍然联名保奏胤禩为储,这令康熙大感意外的同时,开始产生警惕心理,此后不断压制胤禩。而彻底导致胤禩失去夺储资格的,则是“死鹰”事件。“死鹰”事件又称“毙鹰事件”、“海东青事件”,发生于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十一月二十六日。当时,康熙正在前往热河巡视的途中,因当时恰好是八阿哥胤禩生母良妃的祭日,由于要前去祭奠母亲,胤禩没能随侍在旁,于是便派了太监前去康熙处说明缘由,并表示将在汤泉处等候康熙一同返京。后来,胤禩又挑选了两只上好的海东青派人送给康熙,却不想等到了康熙手里时却变成了两只奄奄一息的死鹰。△《雍正王朝》中的八阿哥胤禩此事令康熙极为震怒,认为这是胤禩对自己的诅咒,当即召见诸皇子,对胤禩严厉责备,《康熙实录》对这段有详细记载,大意是说,“胤禩出生本就卑贱,自幼便心高阴险。听信相面人张明德之言,逐行大逆之事,阴谋杀死二阿哥胤礽,举国皆知,从未念及朕的身体。朕之前患病(康熙四十七年),诸大臣保举八阿哥,朕无奈之下将不可册立的胤礽放出,数年之内极其郁闷。然而胤禩仍然不忘争夺储君之位,与乱臣贼子结成党羽,阴谋诡计层出不穷……”至此,康熙甚至承认自己复立胤礽乃是无奈之举,之后更是说出了更加绝情之语“自此朕与胤禩,父子之恩绝矣”,已经到了要断绝父子之情的地步。△《康熙实录》卷二百六十一次年正月二十九日,康熙谕胤禩“行止卑污,凡应行走处俱懒惰不赴”,将其官职、俸银、俸米等全部罢免或剥夺,胤禩至此等于彻底失去了夺嫡资格。此后,八爷党的势力开始为十四阿哥胤禵所继承。《雍正王朝》中,康熙利用“死鹰”事件彻底离间胤禩和胤禵《雍正王朝》中,八阿哥胤禩和十四阿哥胤禵原本也是一党,胤禵曾经的确真心实意的支持过胤禩,与正史不同的是,影视剧中的胤禩和胤禵最终成为了竞争对手。在影视剧中,两人矛盾的爆发源于大将军王的争夺,而彻底的决裂则是因为“死鹰”事件。在争夺大将军王时,四阿哥胤禛、八阿哥胤禩、十四阿哥胤禵其实都有心争夺,不同的是四阿哥最终在邬思道的劝说下推荐了十四阿哥胤禵,而八阿哥胤禩则是自己赤膊上阵。十四阿哥当选大将军王之后,四阿哥胤禛不仅让自己的奴才年羹尧做了陕甘总督,而且将自己摘了出来,直接导致十四阿哥胤禵和八阿哥胤禩之间的关系开始出现明显裂痕。八阿哥胤禩给十四阿哥胤禵身边安插了一个副将鄂伦泰,监视其一举一动,而十四阿哥则利用一纸伪造的书信将鄂伦泰策反,不仅摆脱了胤禩的监视和遥控,并成功在康熙六十八岁大寿之前取得了一场大胜。八阿哥胤禩知道此事之后心生不安,也意识到了鄂伦泰的叛变,于是心生一计,将十四阿哥的寿礼换成了一只死鹰。△胤禩换掉了十四阿哥胤禵的寿礼康熙寿辰之上,当十四阿哥的礼盒被打开之后,康熙看到其中的死鹰差点昏了过去,然而事后不仅没有大开杀戒,甚至没有追查此事,而是趁机撤掉了四阿哥胤禛和八阿哥胤禩等人的差事,这导致朝野上下均以为康熙要传位给十四阿哥,更是成功将八阿哥胤禩和十四阿哥胤禵的关系彻底离间,导致两人势同水火。关于康熙此举的深意,邬思道曾给四阿哥胤禛详细分析过,当时的局面是八阿哥胤禩不仅防着四阿哥胤禛,更防着十四阿哥胤禵,而康熙此举就是要造成自己有意立十四阿哥为储君的错觉,彻底挑起八爷党内部纷争,使得胤禩和胤禵彻底决裂,从而让四阿哥胤禛置身事外。康熙不追查死鹰的另外一个原因,便是十四阿哥胤禵拥兵在外,一旦要查他便会有天下大乱的危险;如果查办八阿哥胤禩,他在朝中影响力又过大,立时就是祸起萧墙。因此,此时乱局对胤禩、胤禵最为有利,而稳定则对四阿哥胤禛最为有利,康熙在默认四阿哥胤禛为继承人的情况下,自然不会再追查“死鹰”事件。可以说,康熙利用“死鹰”事件完成了一石三鸟之计,不但成功粉碎了八阿哥胤禩意图制造乱局的计划,而且离间了胤禩和胤禵的关系,同时将胤禛拉出了漩涡中心。《雍正王朝》当中的侍卫领班图里琛,在康熙雍正两朝都是深受皇上赏识和信任的“身边人”,尤其是在雍正朝,图里琛几乎是“形影不离左右”,为雍正办了几件关键的大事:——登基之初奉命“押解”皇十四子胤禵回京;——作为钦差赴山西调查诺敏案,——作为钦差赴西北大营解除年羹尧兵权,——帮助雍正密裁皇三子弘时……等等。细看看这个侍卫领班绝对不简单。图里琛作为两朝皇帝的“身边人”,能够得到两任皇帝的信任肯定有自己的过人之处。图里琛的过人之处总结起来有四点。第一,绝对的忠于皇帝,绝对不结党,不搞小圈子。第二,为皇上办事绝对尽心尽力,几乎没有疏漏。第三,脑袋好使,看破不说破,不仅会装糊涂,而且知道什么时候“装傻充愣”。第四,做人低调,同时,作为皇帝身边的人,嘴巴是真紧。这样的侍卫,任何一个皇帝都会喜欢,会信任。其实,在有一个事情发生之前,康熙对皇八子胤禩的印象挺好的,在他看来,这个老八知书达礼,为人和气,办事沉稳,朝野的口碑不错,算是个能力和德行还都满意的好儿子,所以,康熙把很重要的户部交给了胤禩属理。要不是因为康熙四十六年黄河发大水,康熙还真的以为这个儿子把户部管的很好呢!他怎么也想不到在他的八阿哥胤禩的“管理下”,国库已经空虚到了“不堪一场洪水”的地步了。但是,尽管康熙为此斥责了胤禩,但是,他还是把主要的责任算在了“代为理政”的太子身上。朝堂之上,康熙明确表示“近些年来把朝政交太子主持,不曾想搞成这个样子”。如果说,国库空虚的问题上康熙对皇八子胤禩只是有“管理不善”的不满,在后来的刑部贪赃枉法买卖人命的“宰白鸭”大案当中,康熙对这个老八的看法发生了本质的改变,而这个改变被聪明的图里琛扑捉到了,但是他却用“装傻充愣”瞒过了康熙,让康熙认为图里琛是一个“直肠子”而对他深信不疑。八阿哥胤禩,利用争取到的主审“宰白鸭”大案的机会,绕开康熙特意安排的作为共同审理的十三阿哥胤祥,打着康熙的旗号,私下审问了刑部肖国兴,威逼利诱之下,肖国兴供出了太子胤礽参与“宰白鸭”案并收受巨额贿赂的事实。胤禩拿到了肖国兴的口供,连夜进宫,上报康熙,实际上是给康熙出了一道天大的难题——太子贪赃枉法,说出去康熙的颜面尽失。对于胤禩的“私下审问”,康熙起了疑心——绕开胤祥是为什么?康熙找到张廷玉,而张廷玉毫不犹豫的当着康熙的面,烧掉了肖国兴的供词。算是为康熙解了围。康熙马上命令图里琛连夜押解肖国兴到关外盛京将军处,严令单独关押不许任何人接触肖国兴——康熙下决心把这个“丑事”彻底隐瞒下来。在图里琛完成使命回京复命之时,康熙似乎是漫不经心的问了图里琛:一路上肖国兴都说了什么?图里琛回答:肖国兴一路上一直喊冤,说八阿哥承诺,也是皇上的意思,只要如实交代太子贪赃枉法,康熙会网开一面,从轻处罚他的。康熙听了之后,大吃一惊,追问图里琛:肖国兴真的是这么说的?图里琛回答说:肖国兴原话就是这么说的……。康熙听后,连说三声:其心可诛!图里琛连忙回答:奴才这就去杀了肖国兴!康熙骂到:谁让你杀肖国兴!便佛袖而去。其实,在康熙连说:其心可诛的时候,图里琛已经听明白了康熙的意思,而且从康熙的这句话,图里琛很清楚,这个自命不凡的八阿哥已经没戏了。从那时起,图里琛心中的天平就开始向四阿哥胤禛倾斜,他很清楚,“宰白鸭”一案,太子和八阿哥都完蛋了。而这一切是不能让康熙看出来,所以图里琛装傻充愣的要杀了肖国兴,一方面是掩饰自己,另一方面也是向康熙传递一个信息:除了皇上您,别人都不好使,我图里琛只听皇上您的!看似彪悍粗壮的图里琛,实则心细如发。机敏的反应和准确的判断,让他在康熙雍正两朝都深得信赖和重用。有时候,装傻充愣,看破不说破其实是一种很高的境界。
“九龙夺嫡”是爆发于康熙晚年的一场重大政治风波,皇子之间明争暗斗、阴谋诡计不止,而四阿哥胤禛则成为了最终的胜者。八阿哥胤禩本在朝廷势力极大,然最终惨遭失败,而不论是正史还是影视剧,其中的关键便是“死鹰”事件,不同的是正史中八阿哥胤禩因此彻底失去夺嫡资格,十四阿哥胤禵接手八爷党;而在《雍正王朝》中,此事则成为了康熙离间,并导致胤禩和胤禵彻底决裂的关键。△“死鹰”事件是夺嫡关键事件正史中,八阿哥胤禩因“死鹰”事件彻底失去夺嫡资格八阿哥胤禩因为人亲和,待人处事体贴细致、灵活温润,不拘泥于规制与名分,因而在诸皇子和王公大臣之中颇有声望,乃是当时夺嫡五党之中势力最大的一支(大爷党、太子党、三爷党、四爷党、八爷党)。△《雍正王朝》中的康熙皇帝然而,在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的公推太子事件中,即使康熙已经多次作出重立胤礽为太子的举动,但以佟国维、马齐、阿灵阿、鄂伦岱、揆叙、王鸿绪等为首的朝中重臣仍然联名保奏胤禩为储,这令康熙大感意外的同时,开始产生警惕心理,此后不断压制胤禩。而彻底导致胤禩失去夺储资格的,则是“死鹰”事件。“死鹰”事件又称“毙鹰事件”、“海东青事件”,发生于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十一月二十六日。当时,康熙正在前往热河巡视的途中,因当时恰好是八阿哥胤禩生母良妃的祭日,由于要前去祭奠母亲,胤禩没能随侍在旁,于是便派了太监前去康熙处说明缘由,并表示将在汤泉处等候康熙一同返京。后来,胤禩又挑选了两只上好的海东青派人送给康熙,却不想等到了康熙手里时却变成了两只奄奄一息的死鹰。△《雍正王朝》中的八阿哥胤禩此事令康熙极为震怒,认为这是胤禩对自己的诅咒,当即召见诸皇子,对胤禩严厉责备,《康熙实录》对这段有详细记载,大意是说,“胤禩出生本就卑贱,自幼便心高阴险。听信相面人张明德之言,逐行大逆之事,阴谋杀死二阿哥胤礽,举国皆知,从未念及朕的身体。朕之前患病(康熙四十七年),诸大臣保举八阿哥,朕无奈之下将不可册立的胤礽放出,数年之内极其郁闷。然而胤禩仍然不忘争夺储君之位,与乱臣贼子结成党羽,阴谋诡计层出不穷……”至此,康熙甚至承认自己复立胤礽乃是无奈之举,之后更是说出了更加绝情之语“自此朕与胤禩,父子之恩绝矣”,已经到了要断绝父子之情的地步。△《康熙实录》卷二百六十一次年正月二十九日,康熙谕胤禩“行止卑污,凡应行走处俱懒惰不赴”,将其官职、俸银、俸米等全部罢免或剥夺,胤禩至此等于彻底失去了夺嫡资格。此后,八爷党的势力开始为十四阿哥胤禵所继承。《雍正王朝》中,康熙利用“死鹰”事件彻底离间胤禩和胤禵《雍正王朝》中,八阿哥胤禩和十四阿哥胤禵原本也是一党,胤禵曾经的确真心实意的支持过胤禩,与正史不同的是,影视剧中的胤禩和胤禵最终成为了竞争对手。在影视剧中,两人矛盾的爆发源于大将军王的争夺,而彻底的决裂则是因为“死鹰”事件。在争夺大将军王时,四阿哥胤禛、八阿哥胤禩、十四阿哥胤禵其实都有心争夺,不同的是四阿哥最终在邬思道的劝说下推荐了十四阿哥胤禵,而八阿哥胤禩则是自己赤膊上阵。十四阿哥当选大将军王之后,四阿哥胤禛不仅让自己的奴才年羹尧做了陕甘总督,而且将自己摘了出来,直接导致十四阿哥胤禵和八阿哥胤禩之间的关系开始出现明显裂痕。八阿哥胤禩给十四阿哥胤禵身边安插了一个副将鄂伦泰,监视其一举一动,而十四阿哥则利用一纸伪造的书信将鄂伦泰策反,不仅摆脱了胤禩的监视和遥控,并成功在康熙六十八岁大寿之前取得了一场大胜。八阿哥胤禩知道此事之后心生不安,也意识到了鄂伦泰的叛变,于是心生一计,将十四阿哥的寿礼换成了一只死鹰。△胤禩换掉了十四阿哥胤禵的寿礼康熙寿辰之上,当十四阿哥的礼盒被打开之后,康熙看到其中的死鹰差点昏了过去,然而事后不仅没有大开杀戒,甚至没有追查此事,而是趁机撤掉了四阿哥胤禛和八阿哥胤禩等人的差事,这导致朝野上下均以为康熙要传位给十四阿哥,更是成功将八阿哥胤禩和十四阿哥胤禵的关系彻底离间,导致两人势同水火。关于康熙此举的深意,邬思道曾给四阿哥胤禛详细分析过,当时的局面是八阿哥胤禩不仅防着四阿哥胤禛,更防着十四阿哥胤禵,而康熙此举就是要造成自己有意立十四阿哥为储君的错觉,彻底挑起八爷党内部纷争,使得胤禩和胤禵彻底决裂,从而让四阿哥胤禛置身事外。康熙不追查死鹰的另外一个原因,便是十四阿哥胤禵拥兵在外,一旦要查他便会有天下大乱的危险;如果查办八阿哥胤禩,他在朝中影响力又过大,立时就是祸起萧墙。因此,此时乱局对胤禩、胤禵最为有利,而稳定则对四阿哥胤禛最为有利,康熙在默认四阿哥胤禛为继承人的情况下,自然不会再追查“死鹰”事件。可以说,康熙利用“死鹰”事件完成了一石三鸟之计,不但成功粉碎了八阿哥胤禩意图制造乱局的计划,而且离间了胤禩和胤禵的关系,同时将胤禛拉出了漩涡中心。《雍正王朝》当中的侍卫领班图里琛,在康熙雍正两朝都是深受皇上赏识和信任的“身边人”,尤其是在雍正朝,图里琛几乎是“形影不离左右”,为雍正办了几件关键的大事:——登基之初奉命“押解”皇十四子胤禵回京;——作为钦差赴山西调查诺敏案,——作为钦差赴西北大营解除年羹尧兵权,——帮助雍正密裁皇三子弘时……等等。细看看这个侍卫领班绝对不简单。图里琛作为两朝皇帝的“身边人”,能够得到两任皇帝的信任肯定有自己的过人之处。图里琛的过人之处总结起来有四点。第一,绝对的忠于皇帝,绝对不结党,不搞小圈子。第二,为皇上办事绝对尽心尽力,几乎没有疏漏。第三,脑袋好使,看破不说破,不仅会装糊涂,而且知道什么时候“装傻充愣”。第四,做人低调,同时,作为皇帝身边的人,嘴巴是真紧。这样的侍卫,任何一个皇帝都会喜欢,会信任。其实,在有一个事情发生之前,康熙对皇八子胤禩的印象挺好的,在他看来,这个老八知书达礼,为人和气,办事沉稳,朝野的口碑不错,算是个能力和德行还都满意的好儿子,所以,康熙把很重要的户部交给了胤禩属理。要不是因为康熙四十六年黄河发大水,康熙还真的以为这个儿子把户部管的很好呢!他怎么也想不到在他的八阿哥胤禩的“管理下”,国库已经空虚到了“不堪一场洪水”的地步了。但是,尽管康熙为此斥责了胤禩,但是,他还是把主要的责任算在了“代为理政”的太子身上。朝堂之上,康熙明确表示“近些年来把朝政交太子主持,不曾想搞成这个样子”。如果说,国库空虚的问题上康熙对皇八子胤禩只是有“管理不善”的不满,在后来的刑部贪赃枉法买卖人命的“宰白鸭”大案当中,康熙对这个老八的看法发生了本质的改变,而这个改变被聪明的图里琛扑捉到了,但是他却用“装傻充愣”瞒过了康熙,让康熙认为图里琛是一个“直肠子”而对他深信不疑。八阿哥胤禩,利用争取到的主审“宰白鸭”大案的机会,绕开康熙特意安排的作为共同审理的十三阿哥胤祥,打着康熙的旗号,私下审问了刑部肖国兴,威逼利诱之下,肖国兴供出了太子胤礽参与“宰白鸭”案并收受巨额贿赂的事实。胤禩拿到了肖国兴的口供,连夜进宫,上报康熙,实际上是给康熙出了一道天大的难题——太子贪赃枉法,说出去康熙的颜面尽失。对于胤禩的“私下审问”,康熙起了疑心——绕开胤祥是为什么?康熙找到张廷玉,而张廷玉毫不犹豫的当着康熙的面,烧掉了肖国兴的供词。算是为康熙解了围。康熙马上命令图里琛连夜押解肖国兴到关外盛京将军处,严令单独关押不许任何人接触肖国兴——康熙下决心把这个“丑事”彻底隐瞒下来。在图里琛完成使命回京复命之时,康熙似乎是漫不经心的问了图里琛:一路上肖国兴都说了什么?图里琛回答:肖国兴一路上一直喊冤,说八阿哥承诺,也是皇上的意思,只要如实交代太子贪赃枉法,康熙会网开一面,从轻处罚他的。康熙听了之后,大吃一惊,追问图里琛:肖国兴真的是这么说的?图里琛回答说:肖国兴原话就是这么说的……。康熙听后,连说三声:其心可诛!图里琛连忙回答:奴才这就去杀了肖国兴!康熙骂到:谁让你杀肖国兴!便佛袖而去。其实,在康熙连说:其心可诛的时候,图里琛已经听明白了康熙的意思,而且从康熙的这句话,图里琛很清楚,这个自命不凡的八阿哥已经没戏了。从那时起,图里琛心中的天平就开始向四阿哥胤禛倾斜,他很清楚,“宰白鸭”一案,太子和八阿哥都完蛋了。而这一切是不能让康熙看出来,所以图里琛装傻充愣的要杀了肖国兴,一方面是掩饰自己,另一方面也是向康熙传递一个信息:除了皇上您,别人都不好使,我图里琛只听皇上您的!看似彪悍粗壮的图里琛,实则心细如发。机敏的反应和准确的判断,让他在康熙雍正两朝都深得信赖和重用。有时候,装傻充愣,看破不说破其实是一种很高的境界。如果真的不是雍正这个铁面皇帝即位而是那个八阿哥上台的话,那么清仁宗这个名号就轮不到嘉庆皇帝了,只能给他八阿哥,爱新觉罗.胤禩了。我们来看看这雍正和八阿哥两个人的性格。第一、能力。雍正的能力是没得说的,他自身也很努力,或许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在整个清朝也只有他能做得出来。其次,雍正在当皇帝之前就是个实干派,他自己知道他比其他的哥哥弟弟们差了太多。你像三阿哥胤祉的圆滑世故,他没有。像八阿哥胤禩这样的“大度”,他也没有。像五阿哥、九阿哥、十阿哥那样娘家实力强劲,他还是没有。就算当朝的那个太子是个废物,还有个康熙在那里力挺着呢。你说他除了埋头做事还能做什么?八阿哥的能力呢?都体现在做人身上去了。他的聪明,都在想方设法怎么讨康熙欢心,怎么去结交大臣。反而实干方面在雍正面前落了个下乘。第二、眼光。当康熙的皇子,你不仅得时时刻刻准备着接受训斥,还得准备好后路。康熙皇帝生来就是个多疑的性格,早年间因为鳌拜和除三藩的事他没有过多的时间去教导儿子们。但是看他亲自教导出来的太子就一目了然了。这哪是在教太子啊,这就是在耍猴子,既不让人权力过大,又训斥人能力不行。这时候,雍正的眼光就体现出来了。他怎么做的呢?就是黄老之学里面的八个字。无为而治,因势利导。讲究的是顺大势而为,从不做有损于自身的事,且在利益面前,提倡平常心对待,有就拿,没有也没关系。这在外人看来就是一个老好人的形象,或者是最没存在感的那种人。或许在其他朝代,这种人估计早就被吃得渣滓都不剩了。但是在康熙这里还真就不一样。康熙多疑到了什么程度?那些个皇子们,他一个都不相信。派你去做个事情,都经常疑神疑鬼扣扣索索的。所以反而是雍正这种人最让康熙放心。而八阿哥的眼光就要短浅得多了,他看到的更多的是眼前的利益。就像他结交大臣一样,他的目的就是想着用大臣们的势力去帮助他夺取储君之位。但是他就是始终看不明白,那个储君的决策权自始至终都握在康熙的手中。康熙也正是极度不喜欢八阿哥的这种自作聪明的作风,就是认为他目光短浅。如果说这些证据不够的话,那么大军就用举例来证明,雍正在位期间所做的事情换成八阿哥要怎么做,会造成一些什么影响。一、彻查国库亏空,严查贪官污吏,设置养廉银。这是雍正在位期间所做的一件大事。因为康熙皇帝留给了他一个烂摊子,国库在账面上还存了几千万两,可实际却是六百万两都不到了。都是康熙任期的时候那些王公大臣们给打白条借走的,康熙也没管过这档子事。国库没钱了,后果不堪设想。首先就能想到的事情就是官员的俸禄发布出去了,虽说清朝的官员大部分还真不一定靠俸禄过日子,但是跟你国库发布出来就是两个概念了。有的人会认为,这是天下大乱的征兆,从而会借机在里面浑水摸鱼,到处散播谣言。等到了那个时候,就是有八百张嘴巴也说不清楚了,因为,百姓们都信了。你就等着当亡国之君吧。雍正怎么做的?他一笔一笔地查,一个一个地审,丝毫没有留一点情面,除了那些实在是烂账无从查起的之外,基本上追回来了八成左右。甚至在这个基础之上,又查了一波贪官污吏,也是勒令其退回赃款。同时还实行高薪养廉的政策,使得当时的吏治终归是清明了一波。二、火耗归公。雍正设置了一个底线,所有府县收回来的税银,都严格按照这个火耗制度的标准执行,彻底地杜绝了那些官员为了增高火耗而盘剥百姓的行为。同时把多余的那些个火耗就当成了养廉银存着,等那些个考核过关的官员年纪大了再一次性发放到他们手里。三、摊丁入亩、官绅一体纳税。这个制度是大力地打击了当时士绅阶级兼并土地的行为,因为那时候的士绅阶级大多时候是享受免税政策的,这也就导致了很多土地挂靠在他们名下的存在,国家根本没有办法收上税。而另外一个摊丁入亩呢,也是在士绅阶级口里面夺食,他按一户人口的多寡来丈量土地,分配土地。人多的就多分,人少的就少分,这样一来,那些穷苦百姓也是享受到了清朝的第一波红利,终于不用再苦哈哈地去给地主们打工了,可以有自己的土地了。而雍正之所以能做到这一切,全因为他就是在单打独斗,他没有借助朝堂里任何一方势力,而是选择了自己培养、提拔能臣,像李卫,田汉文这样的能臣都是他和十三阿哥发掘并提拔上来的。这也就说明了他雍正可以不给任何人的面子,可以把所有人都当成一视同仁。最后他驾崩的时候也证明了他的制度是正确的,雍正接手的时候国库里不足六百万两银子,但是他驾崩的时候国库里足足有六千万两,十三年的时间翻了十倍。而这一切如果是八阿哥继位呢?第一、国库亏空。这个问题八阿哥连提都不敢提,因为他自己就曾经打过白条往外借银子。而且,他的势力大多都是靠着朝堂里的大佬支持的,你说他上位了敢这么一波清洗到底吗?人家不掀翻他就不错了。第二、火耗还是火耗,只会越来越严重。同理,八阿哥手底下的人,大多都是捞钱特别厉害的人。他一旦上台,或许也只能睁只眼闭只眼,任由那些贪官污吏继续下去,百姓也只会越过越苦。第三、这是与天下人为敌。还是那句话,八阿哥背后站着的就是士绅阶级的势力,人家也不会傻到自己去拆了自己的台子,也不会允许你这个没权力的皇帝去干这种事情。综合以上三点来看,如果让八阿哥继位,那么清朝的局势只会提前糜烂。或许他八阿哥能撑过去,到死都没有亡国,可他留给下一任的也是个烂摊子,这么一烂二烂下去,清朝亡国的速度只会越来越提前。
“九龙夺嫡”是爆发于康熙晚年的一场重大政治风波,皇子之间明争暗斗、阴谋诡计不止,而四阿哥胤禛则成为了最终的胜者。八阿哥胤禩本在朝廷势力极大,然最终惨遭失败,而不论是正史还是影视剧,其中的关键便是“死鹰”事件,不同的是正史中八阿哥胤禩因此彻底失去夺嫡资格,十四阿哥胤禵接手八爷党;而在《雍正王朝》中,此事则成为了康熙离间,并导致胤禩和胤禵彻底决裂的关键。△“死鹰”事件是夺嫡关键事件正史中,八阿哥胤禩因“死鹰”事件彻底失去夺嫡资格八阿哥胤禩因为人亲和,待人处事体贴细致、灵活温润,不拘泥于规制与名分,因而在诸皇子和王公大臣之中颇有声望,乃是当时夺嫡五党之中势力最大的一支(大爷党、太子党、三爷党、四爷党、八爷党)。△《雍正王朝》中的康熙皇帝然而,在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的公推太子事件中,即使康熙已经多次作出重立胤礽为太子的举动,但以佟国维、马齐、阿灵阿、鄂伦岱、揆叙、王鸿绪等为首的朝中重臣仍然联名保奏胤禩为储,这令康熙大感意外的同时,开始产生警惕心理,此后不断压制胤禩。而彻底导致胤禩失去夺储资格的,则是“死鹰”事件。“死鹰”事件又称“毙鹰事件”、“海东青事件”,发生于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十一月二十六日。当时,康熙正在前往热河巡视的途中,因当时恰好是八阿哥胤禩生母良妃的祭日,由于要前去祭奠母亲,胤禩没能随侍在旁,于是便派了太监前去康熙处说明缘由,并表示将在汤泉处等候康熙一同返京。后来,胤禩又挑选了两只上好的海东青派人送给康熙,却不想等到了康熙手里时却变成了两只奄奄一息的死鹰。△《雍正王朝》中的八阿哥胤禩此事令康熙极为震怒,认为这是胤禩对自己的诅咒,当即召见诸皇子,对胤禩严厉责备,《康熙实录》对这段有详细记载,大意是说,“胤禩出生本就卑贱,自幼便心高阴险。听信相面人张明德之言,逐行大逆之事,阴谋杀死二阿哥胤礽,举国皆知,从未念及朕的身体。朕之前患病(康熙四十七年),诸大臣保举八阿哥,朕无奈之下将不可册立的胤礽放出,数年之内极其郁闷。然而胤禩仍然不忘争夺储君之位,与乱臣贼子结成党羽,阴谋诡计层出不穷……”至此,康熙甚至承认自己复立胤礽乃是无奈之举,之后更是说出了更加绝情之语“自此朕与胤禩,父子之恩绝矣”,已经到了要断绝父子之情的地步。△《康熙实录》卷二百六十一次年正月二十九日,康熙谕胤禩“行止卑污,凡应行走处俱懒惰不赴”,将其官职、俸银、俸米等全部罢免或剥夺,胤禩至此等于彻底失去了夺嫡资格。此后,八爷党的势力开始为十四阿哥胤禵所继承。《雍正王朝》中,康熙利用“死鹰”事件彻底离间胤禩和胤禵《雍正王朝》中,八阿哥胤禩和十四阿哥胤禵原本也是一党,胤禵曾经的确真心实意的支持过胤禩,与正史不同的是,影视剧中的胤禩和胤禵最终成为了竞争对手。在影视剧中,两人矛盾的爆发源于大将军王的争夺,而彻底的决裂则是因为“死鹰”事件。在争夺大将军王时,四阿哥胤禛、八阿哥胤禩、十四阿哥胤禵其实都有心争夺,不同的是四阿哥最终在邬思道的劝说下推荐了十四阿哥胤禵,而八阿哥胤禩则是自己赤膊上阵。十四阿哥当选大将军王之后,四阿哥胤禛不仅让自己的奴才年羹尧做了陕甘总督,而且将自己摘了出来,直接导致十四阿哥胤禵和八阿哥胤禩之间的关系开始出现明显裂痕。八阿哥胤禩给十四阿哥胤禵身边安插了一个副将鄂伦泰,监视其一举一动,而十四阿哥则利用一纸伪造的书信将鄂伦泰策反,不仅摆脱了胤禩的监视和遥控,并成功在康熙六十八岁大寿之前取得了一场大胜。八阿哥胤禩知道此事之后心生不安,也意识到了鄂伦泰的叛变,于是心生一计,将十四阿哥的寿礼换成了一只死鹰。△胤禩换掉了十四阿哥胤禵的寿礼康熙寿辰之上,当十四阿哥的礼盒被打开之后,康熙看到其中的死鹰差点昏了过去,然而事后不仅没有大开杀戒,甚至没有追查此事,而是趁机撤掉了四阿哥胤禛和八阿哥胤禩等人的差事,这导致朝野上下均以为康熙要传位给十四阿哥,更是成功将八阿哥胤禩和十四阿哥胤禵的关系彻底离间,导致两人势同水火。关于康熙此举的深意,邬思道曾给四阿哥胤禛详细分析过,当时的局面是八阿哥胤禩不仅防着四阿哥胤禛,更防着十四阿哥胤禵,而康熙此举就是要造成自己有意立十四阿哥为储君的错觉,彻底挑起八爷党内部纷争,使得胤禩和胤禵彻底决裂,从而让四阿哥胤禛置身事外。康熙不追查死鹰的另外一个原因,便是十四阿哥胤禵拥兵在外,一旦要查他便会有天下大乱的危险;如果查办八阿哥胤禩,他在朝中影响力又过大,立时就是祸起萧墙。因此,此时乱局对胤禩、胤禵最为有利,而稳定则对四阿哥胤禛最为有利,康熙在默认四阿哥胤禛为继承人的情况下,自然不会再追查“死鹰”事件。可以说,康熙利用“死鹰”事件完成了一石三鸟之计,不但成功粉碎了八阿哥胤禩意图制造乱局的计划,而且离间了胤禩和胤禵的关系,同时将胤禛拉出了漩涡中心。《雍正王朝》当中的侍卫领班图里琛,在康熙雍正两朝都是深受皇上赏识和信任的“身边人”,尤其是在雍正朝,图里琛几乎是“形影不离左右”,为雍正办了几件关键的大事:——登基之初奉命“押解”皇十四子胤禵回京;——作为钦差赴山西调查诺敏案,——作为钦差赴西北大营解除年羹尧兵权,——帮助雍正密裁皇三子弘时……等等。细看看这个侍卫领班绝对不简单。图里琛作为两朝皇帝的“身边人”,能够得到两任皇帝的信任肯定有自己的过人之处。图里琛的过人之处总结起来有四点。第一,绝对的忠于皇帝,绝对不结党,不搞小圈子。第二,为皇上办事绝对尽心尽力,几乎没有疏漏。第三,脑袋好使,看破不说破,不仅会装糊涂,而且知道什么时候“装傻充愣”。第四,做人低调,同时,作为皇帝身边的人,嘴巴是真紧。这样的侍卫,任何一个皇帝都会喜欢,会信任。其实,在有一个事情发生之前,康熙对皇八子胤禩的印象挺好的,在他看来,这个老八知书达礼,为人和气,办事沉稳,朝野的口碑不错,算是个能力和德行还都满意的好儿子,所以,康熙把很重要的户部交给了胤禩属理。要不是因为康熙四十六年黄河发大水,康熙还真的以为这个儿子把户部管的很好呢!他怎么也想不到在他的八阿哥胤禩的“管理下”,国库已经空虚到了“不堪一场洪水”的地步了。但是,尽管康熙为此斥责了胤禩,但是,他还是把主要的责任算在了“代为理政”的太子身上。朝堂之上,康熙明确表示“近些年来把朝政交太子主持,不曾想搞成这个样子”。如果说,国库空虚的问题上康熙对皇八子胤禩只是有“管理不善”的不满,在后来的刑部贪赃枉法买卖人命的“宰白鸭”大案当中,康熙对这个老八的看法发生了本质的改变,而这个改变被聪明的图里琛扑捉到了,但是他却用“装傻充愣”瞒过了康熙,让康熙认为图里琛是一个“直肠子”而对他深信不疑。八阿哥胤禩,利用争取到的主审“宰白鸭”大案的机会,绕开康熙特意安排的作为共同审理的十三阿哥胤祥,打着康熙的旗号,私下审问了刑部肖国兴,威逼利诱之下,肖国兴供出了太子胤礽参与“宰白鸭”案并收受巨额贿赂的事实。胤禩拿到了肖国兴的口供,连夜进宫,上报康熙,实际上是给康熙出了一道天大的难题——太子贪赃枉法,说出去康熙的颜面尽失。对于胤禩的“私下审问”,康熙起了疑心——绕开胤祥是为什么?康熙找到张廷玉,而张廷玉毫不犹豫的当着康熙的面,烧掉了肖国兴的供词。算是为康熙解了围。康熙马上命令图里琛连夜押解肖国兴到关外盛京将军处,严令单独关押不许任何人接触肖国兴——康熙下决心把这个“丑事”彻底隐瞒下来。在图里琛完成使命回京复命之时,康熙似乎是漫不经心的问了图里琛:一路上肖国兴都说了什么?图里琛回答:肖国兴一路上一直喊冤,说八阿哥承诺,也是皇上的意思,只要如实交代太子贪赃枉法,康熙会网开一面,从轻处罚他的。康熙听了之后,大吃一惊,追问图里琛:肖国兴真的是这么说的?图里琛回答说:肖国兴原话就是这么说的……。康熙听后,连说三声:其心可诛!图里琛连忙回答:奴才这就去杀了肖国兴!康熙骂到:谁让你杀肖国兴!便佛袖而去。其实,在康熙连说:其心可诛的时候,图里琛已经听明白了康熙的意思,而且从康熙的这句话,图里琛很清楚,这个自命不凡的八阿哥已经没戏了。从那时起,图里琛心中的天平就开始向四阿哥胤禛倾斜,他很清楚,“宰白鸭”一案,太子和八阿哥都完蛋了。而这一切是不能让康熙看出来,所以图里琛装傻充愣的要杀了肖国兴,一方面是掩饰自己,另一方面也是向康熙传递一个信息:除了皇上您,别人都不好使,我图里琛只听皇上您的!看似彪悍粗壮的图里琛,实则心细如发。机敏的反应和准确的判断,让他在康熙雍正两朝都深得信赖和重用。有时候,装傻充愣,看破不说破其实是一种很高的境界。如果真的不是雍正这个铁面皇帝即位而是那个八阿哥上台的话,那么清仁宗这个名号就轮不到嘉庆皇帝了,只能给他八阿哥,爱新觉罗.胤禩了。我们来看看这雍正和八阿哥两个人的性格。第一、能力。雍正的能力是没得说的,他自身也很努力,或许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在整个清朝也只有他能做得出来。其次,雍正在当皇帝之前就是个实干派,他自己知道他比其他的哥哥弟弟们差了太多。你像三阿哥胤祉的圆滑世故,他没有。像八阿哥胤禩这样的“大度”,他也没有。像五阿哥、九阿哥、十阿哥那样娘家实力强劲,他还是没有。就算当朝的那个太子是个废物,还有个康熙在那里力挺着呢。你说他除了埋头做事还能做什么?八阿哥的能力呢?都体现在做人身上去了。他的聪明,都在想方设法怎么讨康熙欢心,怎么去结交大臣。反而实干方面在雍正面前落了个下乘。第二、眼光。当康熙的皇子,你不仅得时时刻刻准备着接受训斥,还得准备好后路。康熙皇帝生来就是个多疑的性格,早年间因为鳌拜和除三藩的事他没有过多的时间去教导儿子们。但是看他亲自教导出来的太子就一目了然了。这哪是在教太子啊,这就是在耍猴子,既不让人权力过大,又训斥人能力不行。这时候,雍正的眼光就体现出来了。他怎么做的呢?就是黄老之学里面的八个字。无为而治,因势利导。讲究的是顺大势而为,从不做有损于自身的事,且在利益面前,提倡平常心对待,有就拿,没有也没关系。这在外人看来就是一个老好人的形象,或者是最没存在感的那种人。或许在其他朝代,这种人估计早就被吃得渣滓都不剩了。但是在康熙这里还真就不一样。康熙多疑到了什么程度?那些个皇子们,他一个都不相信。派你去做个事情,都经常疑神疑鬼扣扣索索的。所以反而是雍正这种人最让康熙放心。而八阿哥的眼光就要短浅得多了,他看到的更多的是眼前的利益。就像他结交大臣一样,他的目的就是想着用大臣们的势力去帮助他夺取储君之位。但是他就是始终看不明白,那个储君的决策权自始至终都握在康熙的手中。康熙也正是极度不喜欢八阿哥的这种自作聪明的作风,就是认为他目光短浅。如果说这些证据不够的话,那么大军就用举例来证明,雍正在位期间所做的事情换成八阿哥要怎么做,会造成一些什么影响。一、彻查国库亏空,严查贪官污吏,设置养廉银。这是雍正在位期间所做的一件大事。因为康熙皇帝留给了他一个烂摊子,国库在账面上还存了几千万两,可实际却是六百万两都不到了。都是康熙任期的时候那些王公大臣们给打白条借走的,康熙也没管过这档子事。国库没钱了,后果不堪设想。首先就能想到的事情就是官员的俸禄发布出去了,虽说清朝的官员大部分还真不一定靠俸禄过日子,但是跟你国库发布出来就是两个概念了。有的人会认为,这是天下大乱的征兆,从而会借机在里面浑水摸鱼,到处散播谣言。等到了那个时候,就是有八百张嘴巴也说不清楚了,因为,百姓们都信了。你就等着当亡国之君吧。雍正怎么做的?他一笔一笔地查,一个一个地审,丝毫没有留一点情面,除了那些实在是烂账无从查起的之外,基本上追回来了八成左右。甚至在这个基础之上,又查了一波贪官污吏,也是勒令其退回赃款。同时还实行高薪养廉的政策,使得当时的吏治终归是清明了一波。二、火耗归公。雍正设置了一个底线,所有府县收回来的税银,都严格按照这个火耗制度的标准执行,彻底地杜绝了那些官员为了增高火耗而盘剥百姓的行为。同时把多余的那些个火耗就当成了养廉银存着,等那些个考核过关的官员年纪大了再一次性发放到他们手里。三、摊丁入亩、官绅一体纳税。这个制度是大力地打击了当时士绅阶级兼并土地的行为,因为那时候的士绅阶级大多时候是享受免税政策的,这也就导致了很多土地挂靠在他们名下的存在,国家根本没有办法收上税。而另外一个摊丁入亩呢,也是在士绅阶级口里面夺食,他按一户人口的多寡来丈量土地,分配土地。人多的就多分,人少的就少分,这样一来,那些穷苦百姓也是享受到了清朝的第一波红利,终于不用再苦哈哈地去给地主们打工了,可以有自己的土地了。而雍正之所以能做到这一切,全因为他就是在单打独斗,他没有借助朝堂里任何一方势力,而是选择了自己培养、提拔能臣,像李卫,田汉文这样的能臣都是他和十三阿哥发掘并提拔上来的。这也就说明了他雍正可以不给任何人的面子,可以把所有人都当成一视同仁。最后他驾崩的时候也证明了他的制度是正确的,雍正接手的时候国库里不足六百万两银子,但是他驾崩的时候国库里足足有六千万两,十三年的时间翻了十倍。而这一切如果是八阿哥继位呢?第一、国库亏空。这个问题八阿哥连提都不敢提,因为他自己就曾经打过白条往外借银子。而且,他的势力大多都是靠着朝堂里的大佬支持的,你说他上位了敢这么一波清洗到底吗?人家不掀翻他就不错了。第二、火耗还是火耗,只会越来越严重。同理,八阿哥手底下的人,大多都是捞钱特别厉害的人。他一旦上台,或许也只能睁只眼闭只眼,任由那些贪官污吏继续下去,百姓也只会越过越苦。第三、这是与天下人为敌。还是那句话,八阿哥背后站着的就是士绅阶级的势力,人家也不会傻到自己去拆了自己的台子,也不会允许你这个没权力的皇帝去干这种事情。综合以上三点来看,如果让八阿哥继位,那么清朝的局势只会提前糜烂。或许他八阿哥能撑过去,到死都没有亡国,可他留给下一任的也是个烂摊子,这么一烂二烂下去,清朝亡国的速度只会越来越提前。雍正四年,在皇权稳定、根基稳固以后,雍正皇帝开始了对昔日夺嫡政敌——皇八子胤禩的清算行动。为了获得光明正大的清算理由,雍正皇帝将“九子夺嫡”期间,康熙皇帝对胤禩的诸多负面评价全部翻了出来。康熙四十七年,太子胤礽首次被废,康熙皇帝下达“命诸大臣於诸皇子中举可为太子者”的命令后,面对“阿灵阿等私示意诸大臣举允禩”的结果,康熙皇帝以“允禩未更事,且罹罪,其母亦微贱,宜别举”为由,予以了驳回。康熙五十三年,康熙朝著名的“毙鹰事件”中,康熙皇帝将皇八子胤禩评价为“系辛者库贱妇所生,自幼心高阴险”,甚至直接给出了“自此朕与胤禩,父子之恩绝矣”的绝情之言。康熙皇帝对于皇八子胤禩乃系“辛者库贱妇所生”的训斥之言,虽然有着雍正皇帝为收集胤禩罪行而刻意杜撰的嫌疑,但皇八子胤禩的生母——良妃卫氏,乃系内管领,也就是上三旗辛者库的出身却是确定无疑的!《爱新觉罗宗谱》的汉文本谱牒——《星源集庆》,对良妃有着如此记载:良妃卫氏,内管领阿布鼐之女,初入侍宫中,康熙三十九年十二月册封良嫔,后晋封良妃。康熙五十年辛卯十一月二十日薨。清朝名臣张廷玉等奉敕撰典制文献——《皇朝文献通考》对良妃的出身有着类似的记载:良妃卫氏,内管领阿布鼐女,康熙三十九年十二月封良嫔,后晋封良妃。也就是说,皇八子胤禩的生母良妃,确实是康熙皇帝后宫妃嫔中“出身微贱”的辛者库出身。而且,在良妃卫氏入宫之时只是宫女身份。那么,“辛者库出身”的良妃卫氏,为何能够得到康熙皇帝的临幸,并借此一步登天,成为了康熙后宫的高等妃嫔呢?由康熙皇帝亲自编纂之《庭训格言·国学经典》中,有过一段这样的记载:明时宫女至数千,脂粉钱至百万。今朕宫中计使女三百,况朕未近使之宫女,年近三十者,即出与其父母,令婚配。而且,按照《宫女往谈录》的描述,清宫宫女能够单独接触皇帝的概率非常之低,皇帝见到宫女临时起意,便推倒临幸的事情是几乎不可能发生的!那么,身为宫女的卫氏,是如何完成这项几乎不可能完成之逆袭的呢?根据《清代十三朝宫闱秘史》的记载,历史上的卫氏乃系“美艳冠一宫,体有异香,洗之不去”的绝美之人,甚至达到了“唾液亦含芬芳气”的夸张地步。也就是说,卫氏出众的外貌条件为其获得康熙皇帝青睐奠定了相当程度的基础。但这肯定不是主要原因,卫氏之所以能够得到康熙皇帝的临幸,得益于孝懿仁皇后给予搭建的平台。在良妃卫氏薨逝以后的康熙五十年,康熙皇帝曾经为其亲撰祭文,在此祭文中有着这样的说明:敬恭自矢,克彰褕翟之休。 念久备乎嫔行,爰优加夫妃号,方期永绵福祉,何意遽告沦殂。其中“褕翟”的意思为“王后祭服”之意,在这里泛指皇后。也就是说,良妃卫氏曾经服侍于皇后之侧,才得到了康熙皇帝的青睐。按照皇八子胤禩的出生时间——康熙二十年来看,祭文中所指的皇后应该为时为皇贵妃,代行皇后之职的佟佳氏,也就是康熙皇帝的第三任皇后——孝懿仁皇后佟佳氏!也就是说,在康熙皇帝驾临孝懿仁皇后所居承乾宫时,很可能遇到了绝美的卫氏,正值青壮之年、需求正盛的康熙皇帝未能抵抗如此美颜,遂幸之。有此来看,皇八子胤禩生母卫氏,在身为宫女之时能够得到康熙皇帝的青睐,并被康熙皇帝临幸,成功完成逆袭,其自身出众的外貌条件不容忽视;但更重要的是,服侍于孝懿仁皇后之侧,为卫氏提供了最佳平台,才完成了这一几乎不可能的命运转变。参考文献:《清实录》、《清史稿》、《星源集庆》、《皇朝文献通考》、《庭训格言·国学经典》、《宫女往谈录》、《康熙帝亲撰之良妃祭文》
“九龙夺嫡”是爆发于康熙晚年的一场重大政治风波,皇子之间明争暗斗、阴谋诡计不止,而四阿哥胤禛则成为了最终的胜者。八阿哥胤禩本在朝廷势力极大,然最终惨遭失败,而不论是正史还是影视剧,其中的关键便是“死鹰”事件,不同的是正史中八阿哥胤禩因此彻底失去夺嫡资格,十四阿哥胤禵接手八爷党;而在《雍正王朝》中,此事则成为了康熙离间,并导致胤禩和胤禵彻底决裂的关键。△“死鹰”事件是夺嫡关键事件正史中,八阿哥胤禩因“死鹰”事件彻底失去夺嫡资格八阿哥胤禩因为人亲和,待人处事体贴细致、灵活温润,不拘泥于规制与名分,因而在诸皇子和王公大臣之中颇有声望,乃是当时夺嫡五党之中势力最大的一支(大爷党、太子党、三爷党、四爷党、八爷党)。△《雍正王朝》中的康熙皇帝然而,在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的公推太子事件中,即使康熙已经多次作出重立胤礽为太子的举动,但以佟国维、马齐、阿灵阿、鄂伦岱、揆叙、王鸿绪等为首的朝中重臣仍然联名保奏胤禩为储,这令康熙大感意外的同时,开始产生警惕心理,此后不断压制胤禩。而彻底导致胤禩失去夺储资格的,则是“死鹰”事件。“死鹰”事件又称“毙鹰事件”、“海东青事件”,发生于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十一月二十六日。当时,康熙正在前往热河巡视的途中,因当时恰好是八阿哥胤禩生母良妃的祭日,由于要前去祭奠母亲,胤禩没能随侍在旁,于是便派了太监前去康熙处说明缘由,并表示将在汤泉处等候康熙一同返京。后来,胤禩又挑选了两只上好的海东青派人送给康熙,却不想等到了康熙手里时却变成了两只奄奄一息的死鹰。△《雍正王朝》中的八阿哥胤禩此事令康熙极为震怒,认为这是胤禩对自己的诅咒,当即召见诸皇子,对胤禩严厉责备,《康熙实录》对这段有详细记载,大意是说,“胤禩出生本就卑贱,自幼便心高阴险。听信相面人张明德之言,逐行大逆之事,阴谋杀死二阿哥胤礽,举国皆知,从未念及朕的身体。朕之前患病(康熙四十七年),诸大臣保举八阿哥,朕无奈之下将不可册立的胤礽放出,数年之内极其郁闷。然而胤禩仍然不忘争夺储君之位,与乱臣贼子结成党羽,阴谋诡计层出不穷……”至此,康熙甚至承认自己复立胤礽乃是无奈之举,之后更是说出了更加绝情之语“自此朕与胤禩,父子之恩绝矣”,已经到了要断绝父子之情的地步。△《康熙实录》卷二百六十一次年正月二十九日,康熙谕胤禩“行止卑污,凡应行走处俱懒惰不赴”,将其官职、俸银、俸米等全部罢免或剥夺,胤禩至此等于彻底失去了夺嫡资格。此后,八爷党的势力开始为十四阿哥胤禵所继承。《雍正王朝》中,康熙利用“死鹰”事件彻底离间胤禩和胤禵《雍正王朝》中,八阿哥胤禩和十四阿哥胤禵原本也是一党,胤禵曾经的确真心实意的支持过胤禩,与正史不同的是,影视剧中的胤禩和胤禵最终成为了竞争对手。在影视剧中,两人矛盾的爆发源于大将军王的争夺,而彻底的决裂则是因为“死鹰”事件。在争夺大将军王时,四阿哥胤禛、八阿哥胤禩、十四阿哥胤禵其实都有心争夺,不同的是四阿哥最终在邬思道的劝说下推荐了十四阿哥胤禵,而八阿哥胤禩则是自己赤膊上阵。十四阿哥当选大将军王之后,四阿哥胤禛不仅让自己的奴才年羹尧做了陕甘总督,而且将自己摘了出来,直接导致十四阿哥胤禵和八阿哥胤禩之间的关系开始出现明显裂痕。八阿哥胤禩给十四阿哥胤禵身边安插了一个副将鄂伦泰,监视其一举一动,而十四阿哥则利用一纸伪造的书信将鄂伦泰策反,不仅摆脱了胤禩的监视和遥控,并成功在康熙六十八岁大寿之前取得了一场大胜。八阿哥胤禩知道此事之后心生不安,也意识到了鄂伦泰的叛变,于是心生一计,将十四阿哥的寿礼换成了一只死鹰。△胤禩换掉了十四阿哥胤禵的寿礼康熙寿辰之上,当十四阿哥的礼盒被打开之后,康熙看到其中的死鹰差点昏了过去,然而事后不仅没有大开杀戒,甚至没有追查此事,而是趁机撤掉了四阿哥胤禛和八阿哥胤禩等人的差事,这导致朝野上下均以为康熙要传位给十四阿哥,更是成功将八阿哥胤禩和十四阿哥胤禵的关系彻底离间,导致两人势同水火。关于康熙此举的深意,邬思道曾给四阿哥胤禛详细分析过,当时的局面是八阿哥胤禩不仅防着四阿哥胤禛,更防着十四阿哥胤禵,而康熙此举就是要造成自己有意立十四阿哥为储君的错觉,彻底挑起八爷党内部纷争,使得胤禩和胤禵彻底决裂,从而让四阿哥胤禛置身事外。康熙不追查死鹰的另外一个原因,便是十四阿哥胤禵拥兵在外,一旦要查他便会有天下大乱的危险;如果查办八阿哥胤禩,他在朝中影响力又过大,立时就是祸起萧墙。因此,此时乱局对胤禩、胤禵最为有利,而稳定则对四阿哥胤禛最为有利,康熙在默认四阿哥胤禛为继承人的情况下,自然不会再追查“死鹰”事件。可以说,康熙利用“死鹰”事件完成了一石三鸟之计,不但成功粉碎了八阿哥胤禩意图制造乱局的计划,而且离间了胤禩和胤禵的关系,同时将胤禛拉出了漩涡中心。《雍正王朝》当中的侍卫领班图里琛,在康熙雍正两朝都是深受皇上赏识和信任的“身边人”,尤其是在雍正朝,图里琛几乎是“形影不离左右”,为雍正办了几件关键的大事:——登基之初奉命“押解”皇十四子胤禵回京;——作为钦差赴山西调查诺敏案,——作为钦差赴西北大营解除年羹尧兵权,——帮助雍正密裁皇三子弘时……等等。细看看这个侍卫领班绝对不简单。图里琛作为两朝皇帝的“身边人”,能够得到两任皇帝的信任肯定有自己的过人之处。图里琛的过人之处总结起来有四点。第一,绝对的忠于皇帝,绝对不结党,不搞小圈子。第二,为皇上办事绝对尽心尽力,几乎没有疏漏。第三,脑袋好使,看破不说破,不仅会装糊涂,而且知道什么时候“装傻充愣”。第四,做人低调,同时,作为皇帝身边的人,嘴巴是真紧。这样的侍卫,任何一个皇帝都会喜欢,会信任。其实,在有一个事情发生之前,康熙对皇八子胤禩的印象挺好的,在他看来,这个老八知书达礼,为人和气,办事沉稳,朝野的口碑不错,算是个能力和德行还都满意的好儿子,所以,康熙把很重要的户部交给了胤禩属理。要不是因为康熙四十六年黄河发大水,康熙还真的以为这个儿子把户部管的很好呢!他怎么也想不到在他的八阿哥胤禩的“管理下”,国库已经空虚到了“不堪一场洪水”的地步了。但是,尽管康熙为此斥责了胤禩,但是,他还是把主要的责任算在了“代为理政”的太子身上。朝堂之上,康熙明确表示“近些年来把朝政交太子主持,不曾想搞成这个样子”。如果说,国库空虚的问题上康熙对皇八子胤禩只是有“管理不善”的不满,在后来的刑部贪赃枉法买卖人命的“宰白鸭”大案当中,康熙对这个老八的看法发生了本质的改变,而这个改变被聪明的图里琛扑捉到了,但是他却用“装傻充愣”瞒过了康熙,让康熙认为图里琛是一个“直肠子”而对他深信不疑。八阿哥胤禩,利用争取到的主审“宰白鸭”大案的机会,绕开康熙特意安排的作为共同审理的十三阿哥胤祥,打着康熙的旗号,私下审问了刑部肖国兴,威逼利诱之下,肖国兴供出了太子胤礽参与“宰白鸭”案并收受巨额贿赂的事实。胤禩拿到了肖国兴的口供,连夜进宫,上报康熙,实际上是给康熙出了一道天大的难题——太子贪赃枉法,说出去康熙的颜面尽失。对于胤禩的“私下审问”,康熙起了疑心——绕开胤祥是为什么?康熙找到张廷玉,而张廷玉毫不犹豫的当着康熙的面,烧掉了肖国兴的供词。算是为康熙解了围。康熙马上命令图里琛连夜押解肖国兴到关外盛京将军处,严令单独关押不许任何人接触肖国兴——康熙下决心把这个“丑事”彻底隐瞒下来。在图里琛完成使命回京复命之时,康熙似乎是漫不经心的问了图里琛:一路上肖国兴都说了什么?图里琛回答:肖国兴一路上一直喊冤,说八阿哥承诺,也是皇上的意思,只要如实交代太子贪赃枉法,康熙会网开一面,从轻处罚他的。康熙听了之后,大吃一惊,追问图里琛:肖国兴真的是这么说的?图里琛回答说:肖国兴原话就是这么说的……。康熙听后,连说三声:其心可诛!图里琛连忙回答:奴才这就去杀了肖国兴!康熙骂到:谁让你杀肖国兴!便佛袖而去。其实,在康熙连说:其心可诛的时候,图里琛已经听明白了康熙的意思,而且从康熙的这句话,图里琛很清楚,这个自命不凡的八阿哥已经没戏了。从那时起,图里琛心中的天平就开始向四阿哥胤禛倾斜,他很清楚,“宰白鸭”一案,太子和八阿哥都完蛋了。而这一切是不能让康熙看出来,所以图里琛装傻充愣的要杀了肖国兴,一方面是掩饰自己,另一方面也是向康熙传递一个信息:除了皇上您,别人都不好使,我图里琛只听皇上您的!看似彪悍粗壮的图里琛,实则心细如发。机敏的反应和准确的判断,让他在康熙雍正两朝都深得信赖和重用。有时候,装傻充愣,看破不说破其实是一种很高的境界。如果真的不是雍正这个铁面皇帝即位而是那个八阿哥上台的话,那么清仁宗这个名号就轮不到嘉庆皇帝了,只能给他八阿哥,爱新觉罗.胤禩了。我们来看看这雍正和八阿哥两个人的性格。第一、能力。雍正的能力是没得说的,他自身也很努力,或许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在整个清朝也只有他能做得出来。其次,雍正在当皇帝之前就是个实干派,他自己知道他比其他的哥哥弟弟们差了太多。你像三阿哥胤祉的圆滑世故,他没有。像八阿哥胤禩这样的“大度”,他也没有。像五阿哥、九阿哥、十阿哥那样娘家实力强劲,他还是没有。就算当朝的那个太子是个废物,还有个康熙在那里力挺着呢。你说他除了埋头做事还能做什么?八阿哥的能力呢?都体现在做人身上去了。他的聪明,都在想方设法怎么讨康熙欢心,怎么去结交大臣。反而实干方面在雍正面前落了个下乘。第二、眼光。当康熙的皇子,你不仅得时时刻刻准备着接受训斥,还得准备好后路。康熙皇帝生来就是个多疑的性格,早年间因为鳌拜和除三藩的事他没有过多的时间去教导儿子们。但是看他亲自教导出来的太子就一目了然了。这哪是在教太子啊,这就是在耍猴子,既不让人权力过大,又训斥人能力不行。这时候,雍正的眼光就体现出来了。他怎么做的呢?就是黄老之学里面的八个字。无为而治,因势利导。讲究的是顺大势而为,从不做有损于自身的事,且在利益面前,提倡平常心对待,有就拿,没有也没关系。这在外人看来就是一个老好人的形象,或者是最没存在感的那种人。或许在其他朝代,这种人估计早就被吃得渣滓都不剩了。但是在康熙这里还真就不一样。康熙多疑到了什么程度?那些个皇子们,他一个都不相信。派你去做个事情,都经常疑神疑鬼扣扣索索的。所以反而是雍正这种人最让康熙放心。而八阿哥的眼光就要短浅得多了,他看到的更多的是眼前的利益。就像他结交大臣一样,他的目的就是想着用大臣们的势力去帮助他夺取储君之位。但是他就是始终看不明白,那个储君的决策权自始至终都握在康熙的手中。康熙也正是极度不喜欢八阿哥的这种自作聪明的作风,就是认为他目光短浅。如果说这些证据不够的话,那么大军就用举例来证明,雍正在位期间所做的事情换成八阿哥要怎么做,会造成一些什么影响。一、彻查国库亏空,严查贪官污吏,设置养廉银。这是雍正在位期间所做的一件大事。因为康熙皇帝留给了他一个烂摊子,国库在账面上还存了几千万两,可实际却是六百万两都不到了。都是康熙任期的时候那些王公大臣们给打白条借走的,康熙也没管过这档子事。国库没钱了,后果不堪设想。首先就能想到的事情就是官员的俸禄发布出去了,虽说清朝的官员大部分还真不一定靠俸禄过日子,但是跟你国库发布出来就是两个概念了。有的人会认为,这是天下大乱的征兆,从而会借机在里面浑水摸鱼,到处散播谣言。等到了那个时候,就是有八百张嘴巴也说不清楚了,因为,百姓们都信了。你就等着当亡国之君吧。雍正怎么做的?他一笔一笔地查,一个一个地审,丝毫没有留一点情面,除了那些实在是烂账无从查起的之外,基本上追回来了八成左右。甚至在这个基础之上,又查了一波贪官污吏,也是勒令其退回赃款。同时还实行高薪养廉的政策,使得当时的吏治终归是清明了一波。二、火耗归公。雍正设置了一个底线,所有府县收回来的税银,都严格按照这个火耗制度的标准执行,彻底地杜绝了那些官员为了增高火耗而盘剥百姓的行为。同时把多余的那些个火耗就当成了养廉银存着,等那些个考核过关的官员年纪大了再一次性发放到他们手里。三、摊丁入亩、官绅一体纳税。这个制度是大力地打击了当时士绅阶级兼并土地的行为,因为那时候的士绅阶级大多时候是享受免税政策的,这也就导致了很多土地挂靠在他们名下的存在,国家根本没有办法收上税。而另外一个摊丁入亩呢,也是在士绅阶级口里面夺食,他按一户人口的多寡来丈量土地,分配土地。人多的就多分,人少的就少分,这样一来,那些穷苦百姓也是享受到了清朝的第一波红利,终于不用再苦哈哈地去给地主们打工了,可以有自己的土地了。而雍正之所以能做到这一切,全因为他就是在单打独斗,他没有借助朝堂里任何一方势力,而是选择了自己培养、提拔能臣,像李卫,田汉文这样的能臣都是他和十三阿哥发掘并提拔上来的。这也就说明了他雍正可以不给任何人的面子,可以把所有人都当成一视同仁。最后他驾崩的时候也证明了他的制度是正确的,雍正接手的时候国库里不足六百万两银子,但是他驾崩的时候国库里足足有六千万两,十三年的时间翻了十倍。而这一切如果是八阿哥继位呢?第一、国库亏空。这个问题八阿哥连提都不敢提,因为他自己就曾经打过白条往外借银子。而且,他的势力大多都是靠着朝堂里的大佬支持的,你说他上位了敢这么一波清洗到底吗?人家不掀翻他就不错了。第二、火耗还是火耗,只会越来越严重。同理,八阿哥手底下的人,大多都是捞钱特别厉害的人。他一旦上台,或许也只能睁只眼闭只眼,任由那些贪官污吏继续下去,百姓也只会越过越苦。第三、这是与天下人为敌。还是那句话,八阿哥背后站着的就是士绅阶级的势力,人家也不会傻到自己去拆了自己的台子,也不会允许你这个没权力的皇帝去干这种事情。综合以上三点来看,如果让八阿哥继位,那么清朝的局势只会提前糜烂。或许他八阿哥能撑过去,到死都没有亡国,可他留给下一任的也是个烂摊子,这么一烂二烂下去,清朝亡国的速度只会越来越提前。雍正四年,在皇权稳定、根基稳固以后,雍正皇帝开始了对昔日夺嫡政敌——皇八子胤禩的清算行动。为了获得光明正大的清算理由,雍正皇帝将“九子夺嫡”期间,康熙皇帝对胤禩的诸多负面评价全部翻了出来。康熙四十七年,太子胤礽首次被废,康熙皇帝下达“命诸大臣於诸皇子中举可为太子者”的命令后,面对“阿灵阿等私示意诸大臣举允禩”的结果,康熙皇帝以“允禩未更事,且罹罪,其母亦微贱,宜别举”为由,予以了驳回。康熙五十三年,康熙朝著名的“毙鹰事件”中,康熙皇帝将皇八子胤禩评价为“系辛者库贱妇所生,自幼心高阴险”,甚至直接给出了“自此朕与胤禩,父子之恩绝矣”的绝情之言。康熙皇帝对于皇八子胤禩乃系“辛者库贱妇所生”的训斥之言,虽然有着雍正皇帝为收集胤禩罪行而刻意杜撰的嫌疑,但皇八子胤禩的生母——良妃卫氏,乃系内管领,也就是上三旗辛者库的出身却是确定无疑的!《爱新觉罗宗谱》的汉文本谱牒——《星源集庆》,对良妃有着如此记载:良妃卫氏,内管领阿布鼐之女,初入侍宫中,康熙三十九年十二月册封良嫔,后晋封良妃。康熙五十年辛卯十一月二十日薨。清朝名臣张廷玉等奉敕撰典制文献——《皇朝文献通考》对良妃的出身有着类似的记载:良妃卫氏,内管领阿布鼐女,康熙三十九年十二月封良嫔,后晋封良妃。也就是说,皇八子胤禩的生母良妃,确实是康熙皇帝后宫妃嫔中“出身微贱”的辛者库出身。而且,在良妃卫氏入宫之时只是宫女身份。那么,“辛者库出身”的良妃卫氏,为何能够得到康熙皇帝的临幸,并借此一步登天,成为了康熙后宫的高等妃嫔呢?由康熙皇帝亲自编纂之《庭训格言·国学经典》中,有过一段这样的记载:明时宫女至数千,脂粉钱至百万。今朕宫中计使女三百,况朕未近使之宫女,年近三十者,即出与其父母,令婚配。而且,按照《宫女往谈录》的描述,清宫宫女能够单独接触皇帝的概率非常之低,皇帝见到宫女临时起意,便推倒临幸的事情是几乎不可能发生的!那么,身为宫女的卫氏,是如何完成这项几乎不可能完成之逆袭的呢?根据《清代十三朝宫闱秘史》的记载,历史上的卫氏乃系“美艳冠一宫,体有异香,洗之不去”的绝美之人,甚至达到了“唾液亦含芬芳气”的夸张地步。也就是说,卫氏出众的外貌条件为其获得康熙皇帝青睐奠定了相当程度的基础。但这肯定不是主要原因,卫氏之所以能够得到康熙皇帝的临幸,得益于孝懿仁皇后给予搭建的平台。在良妃卫氏薨逝以后的康熙五十年,康熙皇帝曾经为其亲撰祭文,在此祭文中有着这样的说明:敬恭自矢,克彰褕翟之休。 念久备乎嫔行,爰优加夫妃号,方期永绵福祉,何意遽告沦殂。其中“褕翟”的意思为“王后祭服”之意,在这里泛指皇后。也就是说,良妃卫氏曾经服侍于皇后之侧,才得到了康熙皇帝的青睐。按照皇八子胤禩的出生时间——康熙二十年来看,祭文中所指的皇后应该为时为皇贵妃,代行皇后之职的佟佳氏,也就是康熙皇帝的第三任皇后——孝懿仁皇后佟佳氏!也就是说,在康熙皇帝驾临孝懿仁皇后所居承乾宫时,很可能遇到了绝美的卫氏,正值青壮之年、需求正盛的康熙皇帝未能抵抗如此美颜,遂幸之。有此来看,皇八子胤禩生母卫氏,在身为宫女之时能够得到康熙皇帝的青睐,并被康熙皇帝临幸,成功完成逆袭,其自身出众的外貌条件不容忽视;但更重要的是,服侍于孝懿仁皇后之侧,为卫氏提供了最佳平台,才完成了这一几乎不可能的命运转变。参考文献:《清实录》、《清史稿》、《星源集庆》、《皇朝文献通考》、《庭训格言·国学经典》、《宫女往谈录》、《康熙帝亲撰之良妃祭文》八阿哥胤禩曾是康熙皇帝非常喜爱的皇子,深得康熙本人的信任与器重,并且由于其一贯谦逊的为人态度和卓越的办事能力,胤禩也得到了一众康熙皇子以及朝中绝大多数官员的拥护与支持,使得他就此成为了“九子夺嫡”中的“热门人选”。俗话说,当“人气”达到了一定程度,便会转变为“气人”。胤禩过高的“人气”,不仅对胤礽的皇太子之位产生了巨大的威胁,同时也对康熙的皇权威严以及皇权统治的根基形成了极大挑战。也正是因为如此,胤禩受到了康熙的极度厌恶,更是在经历了一系列挫折和打击之后,从“九子夺嫡”中彻底出局,再也无法染指大清王朝最高统治者的宝座。胤禩虽然出身卑贱,但深得康熙皇帝的喜爱。八阿哥胤禩,生母是辛者库出身的良妃卫氏,而这也使得胤禩成为了所有参与“九子夺嫡”的康熙皇子中,出身最为卑贱的一位。然而,低微的出身非但没有让胤禩产生自卑,反而成为了胤禩不断努力向上的动力。胤禩自幼聪明伶俐,学习刻苦认真,并且待人接物上的表现更是可圈可点,包括出身相对高贵的九阿哥胤禟、十阿哥胤?以及十四阿哥胤禵等人,皆与其建立了非常密切的关系,并且朝中许多大臣也对胤禩是赞誉有加。而对于此时的八阿哥胤禩,康熙也是非常的喜爱。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胤禩被封为了多罗贝勒,与他同期受封为贝勒的还有四阿哥胤禛、也就是后来的雍正皇帝,五阿哥胤祺,七阿哥胤祐,而胤禩则是他们中年龄最小的一位。与此同时,康熙还曾先后两次在自己离京外出期间,安排胤禩与三阿哥胤祉等人一同署理政务,以培养其施政能力。不仅如此,胤禩还在康熙皇帝的主持下,迎娶了出身非常高贵的安亲王岳乐的外孙女郭络罗氏为嫡福晋。而与胤禩相对应的是,这一时期太子胤礽的表现可以说是招致了所有人的不满。一方面,胤礽生活奢靡、极度贪婪,铺张浪费极为严重,甚至一再行僭越之事,冒犯皇权威严;另一方面,胤礽对于兄弟以及朝臣的态度非常的傲慢无礼,并且经常借助自己的皇太子身份,欺压其他康熙皇子,甚至公然向官员索贿。于是乎,在朝堂上反对太子胤礽的呼声越来越高,同时,更多的人选择站在八阿哥胤禩一边,支持其向胤礽发起挑战,并随时准备拥立其成为“新太子”。这其中就包括了胤禩嫡福晋郭络罗氏所在的安亲王岳乐家族,以遏必隆之子阿灵阿为代表的钮祜禄氏家族,以明珠之子纳兰揆叙为代表的叶赫那拉氏家族、以佟国维、鄂伦岱为代表的佟佳氏家族,除此之外,以“满洲首席大学士”马齐为首的诸多满洲大臣和以户部尚书王鸿绪为首的一众汉族大臣,也尽皆站在了八阿哥胤禩一边。历史上的“八爷党”政治势力集团也就此形成,并就此对胤礽的皇太子之位发起了冲击。“一废皇太子”期间,胤禩和他的“八爷党”遭受到了沉重的打击。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康熙皇帝在热河秋闱期间以“太子不善,所行不孝”为由,第一次废黜了胤礽的皇太子之位。与此同时,康熙还下令,罢免了胤礽主管内务府的差事,并废黜了其奶妈丈夫凌普的内务府总管职务,改由八阿哥胤禩署理内务府事务。要知道,内务府是清朝掌宫廷事务的机构,皇宫内所有人的衣食起居全都归其管辖,地位极其重要,让胤禩掌管内务府足可见康熙对其的重视。然而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胤禩便遭到了康熙皇帝的不满和厌恶。按照康熙的本意,他是希望胤禩能够整顿在胤礽署理内务府事务期间所积累的诸多弊病,同时对内务府进行整顿,清除胤礽的残余势力。可胤禩却选择将所有人予以了保留,并且他还向康熙皇帝上疏要求嘉奖并晋封内务府的一些中下级官员。这种“邀买人心”的做法随即引发了康熙皇帝的警觉,进而让其对胤禩的用心产生了深深的怀疑,于是当众对胤禩予以了严厉的训斥,胤禩在康熙心中的印象也就此大打折扣。接下来就是“江湖术士张明德案”的爆发。由于胤禩是被大阿哥胤褆的生母惠妃那拉氏抚养长大,所以两人自幼关系亲密。在胤褆因为妄图置胤礽于死地而彻底失去皇位继承资格后,便就此全力扶保八阿哥胤禩,并主动向康熙劝谏应该立胤禩为储君,只不过其给出的理由太过于荒唐,就是江湖术士张明德对于胤禩的一番评价:“八阿哥丰神清逸、仁谊敦厚、福寿绵长、诚贵相也。”经过康熙皇帝的仔细审查,发现不仅八阿哥胤禩与张明德接触密切,包括九阿哥胤禟、十阿哥胤?、十四阿哥胤禵等康熙皇子,还有一众朝中大臣,也参与到了其中,“八爷党”的势力瞬间暴露在了康熙面前,而如此“缘结朋党”的行为更是引发了康熙皇帝的极度不满。就这样,康熙再一次严厉训斥了胤禩,并且当众宣布自己永远不会考虑将胤禩作为自己的接班人。然而紧跟着,又发生了一件令康熙更加愤怒的事情。面对众位皇子对于皇位的强烈觊觎之心,同时也是不愿自己此前的半生心血付诸东流,康熙经过深思熟虑,还是决定复立胤礽的皇太子之位。为了增加胤礽重新被立为皇太子的合法性,康熙还专门召开了一次御前会议,希望借此与朝中重臣达成一致意见,从而形成良好的舆论效果。可会议的最终结果让康熙是无比失望。参加会议的四位在朝中有着极高影响力的重臣,即领侍卫内大臣阿灵阿、内大臣鄂伦岱、翰林院掌院学士纳兰揆叙以及户部尚书王鸿绪等,不顾康熙皇帝的一再劝导,全部坚持己见,坚决反对康熙复立胤礽,并且是强烈建议康熙应该改立胤禩为“新太子”,而这也让康熙产生了浓厚的“羡慕嫉妒恨”的情绪,以至于对胤禩是愈发的不满与厌恶。“八阿哥未尝更事,近又罹罪,且其母家亦甚微贱”可以说,此时的胤禩已经彻底失去了康熙对其的喜爱,取而代之的是极度的愤恨,甚至是对自己皇权稳固的极大担忧。“毙鹰事件”的发生,使得八阿哥胤禩的政治生命走到了尽头。如果说此前所有的一切都是因为胤禩自己“人气”过高,引发了康熙皇帝的“羡慕嫉妒恨”,从而对其产生了极大不满的话,那么在这之后发生的事情以及所产生的严重后果,则都是因为胤禩的处事不当而咎由自取的。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伴随着“托合齐会饮案”被勘破,胤礽第二次也是最后一次被康熙废黜了皇太子之位,并被永久的圈禁在了咸安宫之中。然而,胤禩竟忘乎所以的主动跑到康熙面前,讲述了此前康熙在“一废皇太子”期间,征集众大臣意见时,几乎所有的朝臣都支持他的事情,并且表现出了一副替康熙皇帝担忧和为难的样子,然后对康熙说:“我今如何行走?情愿卧床不起。”于是,康熙是勃然大怒,对其进行了严厉的训斥,并且再彻底否定了胤禩继位的可能。“尔不过一贝勒,何得奏此越分之语,以此试朕乎?尔以贝勒之身,存此越分之想,探视朕躬,妄行陈奏,岂非大奸大邪乎?!”当然,这还不是最让康熙气愤的事情,两年之后的“毙鹰事件”的发生,对于胤禩的打击才是最为致命的。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康熙皇帝带着所有成年皇子前往热河秋闱,此时正好赶上卫氏的忌日,于是八阿哥胤禩以为母守孝为由留守北京。在此期间,胤禩派人给康熙皇帝请安,并同时带上了两只海东青作为礼物。可当康熙皇帝收到的时候,这两只海东青已经是奄奄待毙了。要知道,海东青可不是普通的老鹰,在满洲人传统的萨满教义中,海东青是最高图腾般的存在。如果是将两只健康、雄武的海东青送给康熙,是对康熙的赞美,然而,用“毙鹰”当作礼物,无疑是对康熙的一种深深诅咒。至于海东青为什么会濒临将死,有人说路上照顾不周致使海东青脱水,也有人是雍正派人所为,还有说是太子胤礽的党羽不满胤禩在“两废皇太子”期间的所作所为而故意陷害。可无论是什么样的原因,都不可能是八阿哥胤禩故意而为之的。然而,盛怒之下的康熙却管不了那么多,当即让胤禩赶到自己的行宫,不仅大骂胤禩是“不仁不义不忠不孝”之辈,更是当众宣布“自此朕与胤禩,父子之恩绝矣”,就连胤禩已经过世的母亲卫氏都受到康熙皇帝的迁怒,被痛斥为“辛者库贱妇”。而也正是这次“毙鹰事件”,宣告了八阿哥胤禩从“九子夺嫡”中彻底出局,同时他也自知再也无法染指皇位,所以就此带领着他的“八爷党”,开始全力扶保雍正同父同母的亲弟弟十四阿哥胤禵了。论能力,八阿哥胤禩确实是出类拔萃,就连日后登基的雍正非常认可:“胤禩为人聪明强干,才具优裕,朕深知其能办大事。”论魅力,胤禩更是拥有一众康熙皇子的扶保以及绝大多数朝臣的拥护和支持,可谓是声望极高。可也正是这样的能力,再配上如此之高的“人气”,让康熙产生了巨大的不安,并就此感觉到这是对他皇权威严的挑衅,更是对他皇权统治稳固的冲击。于是,不管胤禩和他的支持支持者们再怎么努力,最终也都只能以失败的结局收场,因为康熙已经对胤禩这个人予以了彻底的怀疑与否定。
“九龙夺嫡”是爆发于康熙晚年的一场重大政治风波,皇子之间明争暗斗、阴谋诡计不止,而四阿哥胤禛则成为了最终的胜者。八阿哥胤禩本在朝廷势力极大,然最终惨遭失败,而不论是正史还是影视剧,其中的关键便是“死鹰”事件,不同的是正史中八阿哥胤禩因此彻底失去夺嫡资格,十四阿哥胤禵接手八爷党;而在《雍正王朝》中,此事则成为了康熙离间,并导致胤禩和胤禵彻底决裂的关键。△“死鹰”事件是夺嫡关键事件正史中,八阿哥胤禩因“死鹰”事件彻底失去夺嫡资格八阿哥胤禩因为人亲和,待人处事体贴细致、灵活温润,不拘泥于规制与名分,因而在诸皇子和王公大臣之中颇有声望,乃是当时夺嫡五党之中势力最大的一支(大爷党、太子党、三爷党、四爷党、八爷党)。△《雍正王朝》中的康熙皇帝然而,在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的公推太子事件中,即使康熙已经多次作出重立胤礽为太子的举动,但以佟国维、马齐、阿灵阿、鄂伦岱、揆叙、王鸿绪等为首的朝中重臣仍然联名保奏胤禩为储,这令康熙大感意外的同时,开始产生警惕心理,此后不断压制胤禩。而彻底导致胤禩失去夺储资格的,则是“死鹰”事件。“死鹰”事件又称“毙鹰事件”、“海东青事件”,发生于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十一月二十六日。当时,康熙正在前往热河巡视的途中,因当时恰好是八阿哥胤禩生母良妃的祭日,由于要前去祭奠母亲,胤禩没能随侍在旁,于是便派了太监前去康熙处说明缘由,并表示将在汤泉处等候康熙一同返京。后来,胤禩又挑选了两只上好的海东青派人送给康熙,却不想等到了康熙手里时却变成了两只奄奄一息的死鹰。△《雍正王朝》中的八阿哥胤禩此事令康熙极为震怒,认为这是胤禩对自己的诅咒,当即召见诸皇子,对胤禩严厉责备,《康熙实录》对这段有详细记载,大意是说,“胤禩出生本就卑贱,自幼便心高阴险。听信相面人张明德之言,逐行大逆之事,阴谋杀死二阿哥胤礽,举国皆知,从未念及朕的身体。朕之前患病(康熙四十七年),诸大臣保举八阿哥,朕无奈之下将不可册立的胤礽放出,数年之内极其郁闷。然而胤禩仍然不忘争夺储君之位,与乱臣贼子结成党羽,阴谋诡计层出不穷……”至此,康熙甚至承认自己复立胤礽乃是无奈之举,之后更是说出了更加绝情之语“自此朕与胤禩,父子之恩绝矣”,已经到了要断绝父子之情的地步。△《康熙实录》卷二百六十一次年正月二十九日,康熙谕胤禩“行止卑污,凡应行走处俱懒惰不赴”,将其官职、俸银、俸米等全部罢免或剥夺,胤禩至此等于彻底失去了夺嫡资格。此后,八爷党的势力开始为十四阿哥胤禵所继承。《雍正王朝》中,康熙利用“死鹰”事件彻底离间胤禩和胤禵《雍正王朝》中,八阿哥胤禩和十四阿哥胤禵原本也是一党,胤禵曾经的确真心实意的支持过胤禩,与正史不同的是,影视剧中的胤禩和胤禵最终成为了竞争对手。在影视剧中,两人矛盾的爆发源于大将军王的争夺,而彻底的决裂则是因为“死鹰”事件。在争夺大将军王时,四阿哥胤禛、八阿哥胤禩、十四阿哥胤禵其实都有心争夺,不同的是四阿哥最终在邬思道的劝说下推荐了十四阿哥胤禵,而八阿哥胤禩则是自己赤膊上阵。十四阿哥当选大将军王之后,四阿哥胤禛不仅让自己的奴才年羹尧做了陕甘总督,而且将自己摘了出来,直接导致十四阿哥胤禵和八阿哥胤禩之间的关系开始出现明显裂痕。八阿哥胤禩给十四阿哥胤禵身边安插了一个副将鄂伦泰,监视其一举一动,而十四阿哥则利用一纸伪造的书信将鄂伦泰策反,不仅摆脱了胤禩的监视和遥控,并成功在康熙六十八岁大寿之前取得了一场大胜。八阿哥胤禩知道此事之后心生不安,也意识到了鄂伦泰的叛变,于是心生一计,将十四阿哥的寿礼换成了一只死鹰。△胤禩换掉了十四阿哥胤禵的寿礼康熙寿辰之上,当十四阿哥的礼盒被打开之后,康熙看到其中的死鹰差点昏了过去,然而事后不仅没有大开杀戒,甚至没有追查此事,而是趁机撤掉了四阿哥胤禛和八阿哥胤禩等人的差事,这导致朝野上下均以为康熙要传位给十四阿哥,更是成功将八阿哥胤禩和十四阿哥胤禵的关系彻底离间,导致两人势同水火。关于康熙此举的深意,邬思道曾给四阿哥胤禛详细分析过,当时的局面是八阿哥胤禩不仅防着四阿哥胤禛,更防着十四阿哥胤禵,而康熙此举就是要造成自己有意立十四阿哥为储君的错觉,彻底挑起八爷党内部纷争,使得胤禩和胤禵彻底决裂,从而让四阿哥胤禛置身事外。康熙不追查死鹰的另外一个原因,便是十四阿哥胤禵拥兵在外,一旦要查他便会有天下大乱的危险;如果查办八阿哥胤禩,他在朝中影响力又过大,立时就是祸起萧墙。因此,此时乱局对胤禩、胤禵最为有利,而稳定则对四阿哥胤禛最为有利,康熙在默认四阿哥胤禛为继承人的情况下,自然不会再追查“死鹰”事件。可以说,康熙利用“死鹰”事件完成了一石三鸟之计,不但成功粉碎了八阿哥胤禩意图制造乱局的计划,而且离间了胤禩和胤禵的关系,同时将胤禛拉出了漩涡中心。《雍正王朝》当中的侍卫领班图里琛,在康熙雍正两朝都是深受皇上赏识和信任的“身边人”,尤其是在雍正朝,图里琛几乎是“形影不离左右”,为雍正办了几件关键的大事:——登基之初奉命“押解”皇十四子胤禵回京;——作为钦差赴山西调查诺敏案,——作为钦差赴西北大营解除年羹尧兵权,——帮助雍正密裁皇三子弘时……等等。细看看这个侍卫领班绝对不简单。图里琛作为两朝皇帝的“身边人”,能够得到两任皇帝的信任肯定有自己的过人之处。图里琛的过人之处总结起来有四点。第一,绝对的忠于皇帝,绝对不结党,不搞小圈子。第二,为皇上办事绝对尽心尽力,几乎没有疏漏。第三,脑袋好使,看破不说破,不仅会装糊涂,而且知道什么时候“装傻充愣”。第四,做人低调,同时,作为皇帝身边的人,嘴巴是真紧。这样的侍卫,任何一个皇帝都会喜欢,会信任。其实,在有一个事情发生之前,康熙对皇八子胤禩的印象挺好的,在他看来,这个老八知书达礼,为人和气,办事沉稳,朝野的口碑不错,算是个能力和德行还都满意的好儿子,所以,康熙把很重要的户部交给了胤禩属理。要不是因为康熙四十六年黄河发大水,康熙还真的以为这个儿子把户部管的很好呢!他怎么也想不到在他的八阿哥胤禩的“管理下”,国库已经空虚到了“不堪一场洪水”的地步了。但是,尽管康熙为此斥责了胤禩,但是,他还是把主要的责任算在了“代为理政”的太子身上。朝堂之上,康熙明确表示“近些年来把朝政交太子主持,不曾想搞成这个样子”。如果说,国库空虚的问题上康熙对皇八子胤禩只是有“管理不善”的不满,在后来的刑部贪赃枉法买卖人命的“宰白鸭”大案当中,康熙对这个老八的看法发生了本质的改变,而这个改变被聪明的图里琛扑捉到了,但是他却用“装傻充愣”瞒过了康熙,让康熙认为图里琛是一个“直肠子”而对他深信不疑。八阿哥胤禩,利用争取到的主审“宰白鸭”大案的机会,绕开康熙特意安排的作为共同审理的十三阿哥胤祥,打着康熙的旗号,私下审问了刑部肖国兴,威逼利诱之下,肖国兴供出了太子胤礽参与“宰白鸭”案并收受巨额贿赂的事实。胤禩拿到了肖国兴的口供,连夜进宫,上报康熙,实际上是给康熙出了一道天大的难题——太子贪赃枉法,说出去康熙的颜面尽失。对于胤禩的“私下审问”,康熙起了疑心——绕开胤祥是为什么?康熙找到张廷玉,而张廷玉毫不犹豫的当着康熙的面,烧掉了肖国兴的供词。算是为康熙解了围。康熙马上命令图里琛连夜押解肖国兴到关外盛京将军处,严令单独关押不许任何人接触肖国兴——康熙下决心把这个“丑事”彻底隐瞒下来。在图里琛完成使命回京复命之时,康熙似乎是漫不经心的问了图里琛:一路上肖国兴都说了什么?图里琛回答:肖国兴一路上一直喊冤,说八阿哥承诺,也是皇上的意思,只要如实交代太子贪赃枉法,康熙会网开一面,从轻处罚他的。康熙听了之后,大吃一惊,追问图里琛:肖国兴真的是这么说的?图里琛回答说:肖国兴原话就是这么说的……。康熙听后,连说三声:其心可诛!图里琛连忙回答:奴才这就去杀了肖国兴!康熙骂到:谁让你杀肖国兴!便佛袖而去。其实,在康熙连说:其心可诛的时候,图里琛已经听明白了康熙的意思,而且从康熙的这句话,图里琛很清楚,这个自命不凡的八阿哥已经没戏了。从那时起,图里琛心中的天平就开始向四阿哥胤禛倾斜,他很清楚,“宰白鸭”一案,太子和八阿哥都完蛋了。而这一切是不能让康熙看出来,所以图里琛装傻充愣的要杀了肖国兴,一方面是掩饰自己,另一方面也是向康熙传递一个信息:除了皇上您,别人都不好使,我图里琛只听皇上您的!看似彪悍粗壮的图里琛,实则心细如发。机敏的反应和准确的判断,让他在康熙雍正两朝都深得信赖和重用。有时候,装傻充愣,看破不说破其实是一种很高的境界。如果真的不是雍正这个铁面皇帝即位而是那个八阿哥上台的话,那么清仁宗这个名号就轮不到嘉庆皇帝了,只能给他八阿哥,爱新觉罗.胤禩了。我们来看看这雍正和八阿哥两个人的性格。第一、能力。雍正的能力是没得说的,他自身也很努力,或许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在整个清朝也只有他能做得出来。其次,雍正在当皇帝之前就是个实干派,他自己知道他比其他的哥哥弟弟们差了太多。你像三阿哥胤祉的圆滑世故,他没有。像八阿哥胤禩这样的“大度”,他也没有。像五阿哥、九阿哥、十阿哥那样娘家实力强劲,他还是没有。就算当朝的那个太子是个废物,还有个康熙在那里力挺着呢。你说他除了埋头做事还能做什么?八阿哥的能力呢?都体现在做人身上去了。他的聪明,都在想方设法怎么讨康熙欢心,怎么去结交大臣。反而实干方面在雍正面前落了个下乘。第二、眼光。当康熙的皇子,你不仅得时时刻刻准备着接受训斥,还得准备好后路。康熙皇帝生来就是个多疑的性格,早年间因为鳌拜和除三藩的事他没有过多的时间去教导儿子们。但是看他亲自教导出来的太子就一目了然了。这哪是在教太子啊,这就是在耍猴子,既不让人权力过大,又训斥人能力不行。这时候,雍正的眼光就体现出来了。他怎么做的呢?就是黄老之学里面的八个字。无为而治,因势利导。讲究的是顺大势而为,从不做有损于自身的事,且在利益面前,提倡平常心对待,有就拿,没有也没关系。这在外人看来就是一个老好人的形象,或者是最没存在感的那种人。或许在其他朝代,这种人估计早就被吃得渣滓都不剩了。但是在康熙这里还真就不一样。康熙多疑到了什么程度?那些个皇子们,他一个都不相信。派你去做个事情,都经常疑神疑鬼扣扣索索的。所以反而是雍正这种人最让康熙放心。而八阿哥的眼光就要短浅得多了,他看到的更多的是眼前的利益。就像他结交大臣一样,他的目的就是想着用大臣们的势力去帮助他夺取储君之位。但是他就是始终看不明白,那个储君的决策权自始至终都握在康熙的手中。康熙也正是极度不喜欢八阿哥的这种自作聪明的作风,就是认为他目光短浅。如果说这些证据不够的话,那么大军就用举例来证明,雍正在位期间所做的事情换成八阿哥要怎么做,会造成一些什么影响。一、彻查国库亏空,严查贪官污吏,设置养廉银。这是雍正在位期间所做的一件大事。因为康熙皇帝留给了他一个烂摊子,国库在账面上还存了几千万两,可实际却是六百万两都不到了。都是康熙任期的时候那些王公大臣们给打白条借走的,康熙也没管过这档子事。国库没钱了,后果不堪设想。首先就能想到的事情就是官员的俸禄发布出去了,虽说清朝的官员大部分还真不一定靠俸禄过日子,但是跟你国库发布出来就是两个概念了。有的人会认为,这是天下大乱的征兆,从而会借机在里面浑水摸鱼,到处散播谣言。等到了那个时候,就是有八百张嘴巴也说不清楚了,因为,百姓们都信了。你就等着当亡国之君吧。雍正怎么做的?他一笔一笔地查,一个一个地审,丝毫没有留一点情面,除了那些实在是烂账无从查起的之外,基本上追回来了八成左右。甚至在这个基础之上,又查了一波贪官污吏,也是勒令其退回赃款。同时还实行高薪养廉的政策,使得当时的吏治终归是清明了一波。二、火耗归公。雍正设置了一个底线,所有府县收回来的税银,都严格按照这个火耗制度的标准执行,彻底地杜绝了那些官员为了增高火耗而盘剥百姓的行为。同时把多余的那些个火耗就当成了养廉银存着,等那些个考核过关的官员年纪大了再一次性发放到他们手里。三、摊丁入亩、官绅一体纳税。这个制度是大力地打击了当时士绅阶级兼并土地的行为,因为那时候的士绅阶级大多时候是享受免税政策的,这也就导致了很多土地挂靠在他们名下的存在,国家根本没有办法收上税。而另外一个摊丁入亩呢,也是在士绅阶级口里面夺食,他按一户人口的多寡来丈量土地,分配土地。人多的就多分,人少的就少分,这样一来,那些穷苦百姓也是享受到了清朝的第一波红利,终于不用再苦哈哈地去给地主们打工了,可以有自己的土地了。而雍正之所以能做到这一切,全因为他就是在单打独斗,他没有借助朝堂里任何一方势力,而是选择了自己培养、提拔能臣,像李卫,田汉文这样的能臣都是他和十三阿哥发掘并提拔上来的。这也就说明了他雍正可以不给任何人的面子,可以把所有人都当成一视同仁。最后他驾崩的时候也证明了他的制度是正确的,雍正接手的时候国库里不足六百万两银子,但是他驾崩的时候国库里足足有六千万两,十三年的时间翻了十倍。而这一切如果是八阿哥继位呢?第一、国库亏空。这个问题八阿哥连提都不敢提,因为他自己就曾经打过白条往外借银子。而且,他的势力大多都是靠着朝堂里的大佬支持的,你说他上位了敢这么一波清洗到底吗?人家不掀翻他就不错了。第二、火耗还是火耗,只会越来越严重。同理,八阿哥手底下的人,大多都是捞钱特别厉害的人。他一旦上台,或许也只能睁只眼闭只眼,任由那些贪官污吏继续下去,百姓也只会越过越苦。第三、这是与天下人为敌。还是那句话,八阿哥背后站着的就是士绅阶级的势力,人家也不会傻到自己去拆了自己的台子,也不会允许你这个没权力的皇帝去干这种事情。综合以上三点来看,如果让八阿哥继位,那么清朝的局势只会提前糜烂。或许他八阿哥能撑过去,到死都没有亡国,可他留给下一任的也是个烂摊子,这么一烂二烂下去,清朝亡国的速度只会越来越提前。雍正四年,在皇权稳定、根基稳固以后,雍正皇帝开始了对昔日夺嫡政敌——皇八子胤禩的清算行动。为了获得光明正大的清算理由,雍正皇帝将“九子夺嫡”期间,康熙皇帝对胤禩的诸多负面评价全部翻了出来。康熙四十七年,太子胤礽首次被废,康熙皇帝下达“命诸大臣於诸皇子中举可为太子者”的命令后,面对“阿灵阿等私示意诸大臣举允禩”的结果,康熙皇帝以“允禩未更事,且罹罪,其母亦微贱,宜别举”为由,予以了驳回。康熙五十三年,康熙朝著名的“毙鹰事件”中,康熙皇帝将皇八子胤禩评价为“系辛者库贱妇所生,自幼心高阴险”,甚至直接给出了“自此朕与胤禩,父子之恩绝矣”的绝情之言。康熙皇帝对于皇八子胤禩乃系“辛者库贱妇所生”的训斥之言,虽然有着雍正皇帝为收集胤禩罪行而刻意杜撰的嫌疑,但皇八子胤禩的生母——良妃卫氏,乃系内管领,也就是上三旗辛者库的出身却是确定无疑的!《爱新觉罗宗谱》的汉文本谱牒——《星源集庆》,对良妃有着如此记载:良妃卫氏,内管领阿布鼐之女,初入侍宫中,康熙三十九年十二月册封良嫔,后晋封良妃。康熙五十年辛卯十一月二十日薨。清朝名臣张廷玉等奉敕撰典制文献——《皇朝文献通考》对良妃的出身有着类似的记载:良妃卫氏,内管领阿布鼐女,康熙三十九年十二月封良嫔,后晋封良妃。也就是说,皇八子胤禩的生母良妃,确实是康熙皇帝后宫妃嫔中“出身微贱”的辛者库出身。而且,在良妃卫氏入宫之时只是宫女身份。那么,“辛者库出身”的良妃卫氏,为何能够得到康熙皇帝的临幸,并借此一步登天,成为了康熙后宫的高等妃嫔呢?由康熙皇帝亲自编纂之《庭训格言·国学经典》中,有过一段这样的记载:明时宫女至数千,脂粉钱至百万。今朕宫中计使女三百,况朕未近使之宫女,年近三十者,即出与其父母,令婚配。而且,按照《宫女往谈录》的描述,清宫宫女能够单独接触皇帝的概率非常之低,皇帝见到宫女临时起意,便推倒临幸的事情是几乎不可能发生的!那么,身为宫女的卫氏,是如何完成这项几乎不可能完成之逆袭的呢?根据《清代十三朝宫闱秘史》的记载,历史上的卫氏乃系“美艳冠一宫,体有异香,洗之不去”的绝美之人,甚至达到了“唾液亦含芬芳气”的夸张地步。也就是说,卫氏出众的外貌条件为其获得康熙皇帝青睐奠定了相当程度的基础。但这肯定不是主要原因,卫氏之所以能够得到康熙皇帝的临幸,得益于孝懿仁皇后给予搭建的平台。在良妃卫氏薨逝以后的康熙五十年,康熙皇帝曾经为其亲撰祭文,在此祭文中有着这样的说明:敬恭自矢,克彰褕翟之休。 念久备乎嫔行,爰优加夫妃号,方期永绵福祉,何意遽告沦殂。其中“褕翟”的意思为“王后祭服”之意,在这里泛指皇后。也就是说,良妃卫氏曾经服侍于皇后之侧,才得到了康熙皇帝的青睐。按照皇八子胤禩的出生时间——康熙二十年来看,祭文中所指的皇后应该为时为皇贵妃,代行皇后之职的佟佳氏,也就是康熙皇帝的第三任皇后——孝懿仁皇后佟佳氏!也就是说,在康熙皇帝驾临孝懿仁皇后所居承乾宫时,很可能遇到了绝美的卫氏,正值青壮之年、需求正盛的康熙皇帝未能抵抗如此美颜,遂幸之。有此来看,皇八子胤禩生母卫氏,在身为宫女之时能够得到康熙皇帝的青睐,并被康熙皇帝临幸,成功完成逆袭,其自身出众的外貌条件不容忽视;但更重要的是,服侍于孝懿仁皇后之侧,为卫氏提供了最佳平台,才完成了这一几乎不可能的命运转变。参考文献:《清实录》、《清史稿》、《星源集庆》、《皇朝文献通考》、《庭训格言·国学经典》、《宫女往谈录》、《康熙帝亲撰之良妃祭文》八阿哥胤禩曾是康熙皇帝非常喜爱的皇子,深得康熙本人的信任与器重,并且由于其一贯谦逊的为人态度和卓越的办事能力,胤禩也得到了一众康熙皇子以及朝中绝大多数官员的拥护与支持,使得他就此成为了“九子夺嫡”中的“热门人选”。俗话说,当“人气”达到了一定程度,便会转变为“气人”。胤禩过高的“人气”,不仅对胤礽的皇太子之位产生了巨大的威胁,同时也对康熙的皇权威严以及皇权统治的根基形成了极大挑战。也正是因为如此,胤禩受到了康熙的极度厌恶,更是在经历了一系列挫折和打击之后,从“九子夺嫡”中彻底出局,再也无法染指大清王朝最高统治者的宝座。胤禩虽然出身卑贱,但深得康熙皇帝的喜爱。八阿哥胤禩,生母是辛者库出身的良妃卫氏,而这也使得胤禩成为了所有参与“九子夺嫡”的康熙皇子中,出身最为卑贱的一位。然而,低微的出身非但没有让胤禩产生自卑,反而成为了胤禩不断努力向上的动力。胤禩自幼聪明伶俐,学习刻苦认真,并且待人接物上的表现更是可圈可点,包括出身相对高贵的九阿哥胤禟、十阿哥胤?以及十四阿哥胤禵等人,皆与其建立了非常密切的关系,并且朝中许多大臣也对胤禩是赞誉有加。而对于此时的八阿哥胤禩,康熙也是非常的喜爱。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胤禩被封为了多罗贝勒,与他同期受封为贝勒的还有四阿哥胤禛、也就是后来的雍正皇帝,五阿哥胤祺,七阿哥胤祐,而胤禩则是他们中年龄最小的一位。与此同时,康熙还曾先后两次在自己离京外出期间,安排胤禩与三阿哥胤祉等人一同署理政务,以培养其施政能力。不仅如此,胤禩还在康熙皇帝的主持下,迎娶了出身非常高贵的安亲王岳乐的外孙女郭络罗氏为嫡福晋。而与胤禩相对应的是,这一时期太子胤礽的表现可以说是招致了所有人的不满。一方面,胤礽生活奢靡、极度贪婪,铺张浪费极为严重,甚至一再行僭越之事,冒犯皇权威严;另一方面,胤礽对于兄弟以及朝臣的态度非常的傲慢无礼,并且经常借助自己的皇太子身份,欺压其他康熙皇子,甚至公然向官员索贿。于是乎,在朝堂上反对太子胤礽的呼声越来越高,同时,更多的人选择站在八阿哥胤禩一边,支持其向胤礽发起挑战,并随时准备拥立其成为“新太子”。这其中就包括了胤禩嫡福晋郭络罗氏所在的安亲王岳乐家族,以遏必隆之子阿灵阿为代表的钮祜禄氏家族,以明珠之子纳兰揆叙为代表的叶赫那拉氏家族、以佟国维、鄂伦岱为代表的佟佳氏家族,除此之外,以“满洲首席大学士”马齐为首的诸多满洲大臣和以户部尚书王鸿绪为首的一众汉族大臣,也尽皆站在了八阿哥胤禩一边。历史上的“八爷党”政治势力集团也就此形成,并就此对胤礽的皇太子之位发起了冲击。“一废皇太子”期间,胤禩和他的“八爷党”遭受到了沉重的打击。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康熙皇帝在热河秋闱期间以“太子不善,所行不孝”为由,第一次废黜了胤礽的皇太子之位。与此同时,康熙还下令,罢免了胤礽主管内务府的差事,并废黜了其奶妈丈夫凌普的内务府总管职务,改由八阿哥胤禩署理内务府事务。要知道,内务府是清朝掌宫廷事务的机构,皇宫内所有人的衣食起居全都归其管辖,地位极其重要,让胤禩掌管内务府足可见康熙对其的重视。然而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胤禩便遭到了康熙皇帝的不满和厌恶。按照康熙的本意,他是希望胤禩能够整顿在胤礽署理内务府事务期间所积累的诸多弊病,同时对内务府进行整顿,清除胤礽的残余势力。可胤禩却选择将所有人予以了保留,并且他还向康熙皇帝上疏要求嘉奖并晋封内务府的一些中下级官员。这种“邀买人心”的做法随即引发了康熙皇帝的警觉,进而让其对胤禩的用心产生了深深的怀疑,于是当众对胤禩予以了严厉的训斥,胤禩在康熙心中的印象也就此大打折扣。接下来就是“江湖术士张明德案”的爆发。由于胤禩是被大阿哥胤褆的生母惠妃那拉氏抚养长大,所以两人自幼关系亲密。在胤褆因为妄图置胤礽于死地而彻底失去皇位继承资格后,便就此全力扶保八阿哥胤禩,并主动向康熙劝谏应该立胤禩为储君,只不过其给出的理由太过于荒唐,就是江湖术士张明德对于胤禩的一番评价:“八阿哥丰神清逸、仁谊敦厚、福寿绵长、诚贵相也。”经过康熙皇帝的仔细审查,发现不仅八阿哥胤禩与张明德接触密切,包括九阿哥胤禟、十阿哥胤?、十四阿哥胤禵等康熙皇子,还有一众朝中大臣,也参与到了其中,“八爷党”的势力瞬间暴露在了康熙面前,而如此“缘结朋党”的行为更是引发了康熙皇帝的极度不满。就这样,康熙再一次严厉训斥了胤禩,并且当众宣布自己永远不会考虑将胤禩作为自己的接班人。然而紧跟着,又发生了一件令康熙更加愤怒的事情。面对众位皇子对于皇位的强烈觊觎之心,同时也是不愿自己此前的半生心血付诸东流,康熙经过深思熟虑,还是决定复立胤礽的皇太子之位。为了增加胤礽重新被立为皇太子的合法性,康熙还专门召开了一次御前会议,希望借此与朝中重臣达成一致意见,从而形成良好的舆论效果。可会议的最终结果让康熙是无比失望。参加会议的四位在朝中有着极高影响力的重臣,即领侍卫内大臣阿灵阿、内大臣鄂伦岱、翰林院掌院学士纳兰揆叙以及户部尚书王鸿绪等,不顾康熙皇帝的一再劝导,全部坚持己见,坚决反对康熙复立胤礽,并且是强烈建议康熙应该改立胤禩为“新太子”,而这也让康熙产生了浓厚的“羡慕嫉妒恨”的情绪,以至于对胤禩是愈发的不满与厌恶。“八阿哥未尝更事,近又罹罪,且其母家亦甚微贱”可以说,此时的胤禩已经彻底失去了康熙对其的喜爱,取而代之的是极度的愤恨,甚至是对自己皇权稳固的极大担忧。“毙鹰事件”的发生,使得八阿哥胤禩的政治生命走到了尽头。如果说此前所有的一切都是因为胤禩自己“人气”过高,引发了康熙皇帝的“羡慕嫉妒恨”,从而对其产生了极大不满的话,那么在这之后发生的事情以及所产生的严重后果,则都是因为胤禩的处事不当而咎由自取的。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伴随着“托合齐会饮案”被勘破,胤礽第二次也是最后一次被康熙废黜了皇太子之位,并被永久的圈禁在了咸安宫之中。然而,胤禩竟忘乎所以的主动跑到康熙面前,讲述了此前康熙在“一废皇太子”期间,征集众大臣意见时,几乎所有的朝臣都支持他的事情,并且表现出了一副替康熙皇帝担忧和为难的样子,然后对康熙说:“我今如何行走?情愿卧床不起。”于是,康熙是勃然大怒,对其进行了严厉的训斥,并且再彻底否定了胤禩继位的可能。“尔不过一贝勒,何得奏此越分之语,以此试朕乎?尔以贝勒之身,存此越分之想,探视朕躬,妄行陈奏,岂非大奸大邪乎?!”当然,这还不是最让康熙气愤的事情,两年之后的“毙鹰事件”的发生,对于胤禩的打击才是最为致命的。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康熙皇帝带着所有成年皇子前往热河秋闱,此时正好赶上卫氏的忌日,于是八阿哥胤禩以为母守孝为由留守北京。在此期间,胤禩派人给康熙皇帝请安,并同时带上了两只海东青作为礼物。可当康熙皇帝收到的时候,这两只海东青已经是奄奄待毙了。要知道,海东青可不是普通的老鹰,在满洲人传统的萨满教义中,海东青是最高图腾般的存在。如果是将两只健康、雄武的海东青送给康熙,是对康熙的赞美,然而,用“毙鹰”当作礼物,无疑是对康熙的一种深深诅咒。至于海东青为什么会濒临将死,有人说路上照顾不周致使海东青脱水,也有人是雍正派人所为,还有说是太子胤礽的党羽不满胤禩在“两废皇太子”期间的所作所为而故意陷害。可无论是什么样的原因,都不可能是八阿哥胤禩故意而为之的。然而,盛怒之下的康熙却管不了那么多,当即让胤禩赶到自己的行宫,不仅大骂胤禩是“不仁不义不忠不孝”之辈,更是当众宣布“自此朕与胤禩,父子之恩绝矣”,就连胤禩已经过世的母亲卫氏都受到康熙皇帝的迁怒,被痛斥为“辛者库贱妇”。而也正是这次“毙鹰事件”,宣告了八阿哥胤禩从“九子夺嫡”中彻底出局,同时他也自知再也无法染指皇位,所以就此带领着他的“八爷党”,开始全力扶保雍正同父同母的亲弟弟十四阿哥胤禵了。论能力,八阿哥胤禩确实是出类拔萃,就连日后登基的雍正非常认可:“胤禩为人聪明强干,才具优裕,朕深知其能办大事。”论魅力,胤禩更是拥有一众康熙皇子的扶保以及绝大多数朝臣的拥护和支持,可谓是声望极高。可也正是这样的能力,再配上如此之高的“人气”,让康熙产生了巨大的不安,并就此感觉到这是对他皇权威严的挑衅,更是对他皇权统治稳固的冲击。于是,不管胤禩和他的支持支持者们再怎么努力,最终也都只能以失败的结局收场,因为康熙已经对胤禩这个人予以了彻底的怀疑与否定。一提到八阿哥胤禩,当时朝野内外众口铄金,赞不绝口,他是个精于世故会做人的人,连日后的雍正都说过胤禩“聪明强干,才具优裕”,这些和我们在影视剧里看到的八阿哥一样。康熙的哥哥裕亲王福全在宗室中资格算老的,很有影响力,在临终时都揭发太子胤礽的不是,向康熙推荐老八胤禩,可以说胤禩夺嫡的优势看上去比任何一个皇子都大得多。不过苹果不是一天就烂的,胤禩在很多关键节点上的失手导致了他在康熙心目中的地位一落千丈,这些具体事件的细节当然和电视剧有不小的差别。比如第一次废太子后,大阿哥胤禔勾结江湖术士暗害太子的阴谋被败露,实际上老八胤禩也参与其中。大阿哥自作聪明向康熙上奏折,有替父杀子的意思,还提及那位江湖术士认为老八将来一定大富贵。康熙当时就发火了,把江湖骗子揪出来严加审问后老八的小九九才被曝光,这次是大阿哥这个猪队友害死了胤禩。之后又发生的畅春园投票事件,表面看是一个圆满大结局,康熙规定除了大阿哥没有资格参选,大臣和宗室在其他皇子中选出皇位继承人,投票结果是一致推选老八胤禩。康熙心里可不乐意见到这种结果,如果一个人全国上下都说他贤能,那么就要好好掂量掂量,胤禩再得人心也不会没有丝毫反对的声音吧,皇帝认为是八爷一党做了手脚。想当年王莽就是举国上下都给他点赞的,可实际情况又如何呢,康熙是老了,但起码的帝王心术他还是有的。畅春圆投票后康熙并没有明确认可最后结果,投票事件表面上胤禩拔得头筹,但实际上他已经输了。他的“众望所归”反而引起了康熙的猜忌,既然王公大臣这么多人都站在胤禩那边,万一他们“兴兵构难,逼朕逊位而立胤禩”,康熙想到这后背发凉。康熙五十三年底,康熙前往塞外狩猎,驻陛在回来的行宫,胤禩让太监进贡了两只海冬青(电视剧里是十四阿哥送的宝物,老八偷梁换柱换成了死鸟),结果打开后那两只雕已经奄奄一息。这是嘲笑康熙老迈将死,居心不良,气得康熙心脏病发作当场要杀人。还声明从此和胤禩父子恩断义绝,如果皇子里有再依附老八的就是不忠不孝。老八是无论如何没有豹子胆敢送两只死鸟给康熙的,有幕后黑手操作栽赃,甚至有人怀疑就是康熙本人做手脚,第一种可能当然是他的那些兄弟们导演,谁获利谁就是主谋(但风险实在太大,因为操作人有反水的可能),第二种可能更可怕,康熙自己做戏,其目的是把老八彻底摒弃在夺嫡范围之外。如果老八还有争位的可能,还是康熙心里的太子人选之一,那只要追究贡品的看管不利好了,何必上纲上线到不尊君父的高度。胤禩的夺嫡之路走到这里基本也就到头了,海东青事件抵消了畅春园投票的影响,康熙在臣民面前树立了胤禩不仁不孝的形象,八爷党从此是打了霜的茄子再也提不起精神头来了。(一家之言,欢迎指正。)
“九龙夺嫡”是爆发于康熙晚年的一场重大政治风波,皇子之间明争暗斗、阴谋诡计不止,而四阿哥胤禛则成为了最终的胜者。八阿哥胤禩本在朝廷势力极大,然最终惨遭失败,而不论是正史还是影视剧,其中的关键便是“死鹰”事件,不同的是正史中八阿哥胤禩因此彻底失去夺嫡资格,十四阿哥胤禵接手八爷党;而在《雍正王朝》中,此事则成为了康熙离间,并导致胤禩和胤禵彻底决裂的关键。△“死鹰”事件是夺嫡关键事件正史中,八阿哥胤禩因“死鹰”事件彻底失去夺嫡资格八阿哥胤禩因为人亲和,待人处事体贴细致、灵活温润,不拘泥于规制与名分,因而在诸皇子和王公大臣之中颇有声望,乃是当时夺嫡五党之中势力最大的一支(大爷党、太子党、三爷党、四爷党、八爷党)。△《雍正王朝》中的康熙皇帝然而,在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的公推太子事件中,即使康熙已经多次作出重立胤礽为太子的举动,但以佟国维、马齐、阿灵阿、鄂伦岱、揆叙、王鸿绪等为首的朝中重臣仍然联名保奏胤禩为储,这令康熙大感意外的同时,开始产生警惕心理,此后不断压制胤禩。而彻底导致胤禩失去夺储资格的,则是“死鹰”事件。“死鹰”事件又称“毙鹰事件”、“海东青事件”,发生于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十一月二十六日。当时,康熙正在前往热河巡视的途中,因当时恰好是八阿哥胤禩生母良妃的祭日,由于要前去祭奠母亲,胤禩没能随侍在旁,于是便派了太监前去康熙处说明缘由,并表示将在汤泉处等候康熙一同返京。后来,胤禩又挑选了两只上好的海东青派人送给康熙,却不想等到了康熙手里时却变成了两只奄奄一息的死鹰。△《雍正王朝》中的八阿哥胤禩此事令康熙极为震怒,认为这是胤禩对自己的诅咒,当即召见诸皇子,对胤禩严厉责备,《康熙实录》对这段有详细记载,大意是说,“胤禩出生本就卑贱,自幼便心高阴险。听信相面人张明德之言,逐行大逆之事,阴谋杀死二阿哥胤礽,举国皆知,从未念及朕的身体。朕之前患病(康熙四十七年),诸大臣保举八阿哥,朕无奈之下将不可册立的胤礽放出,数年之内极其郁闷。然而胤禩仍然不忘争夺储君之位,与乱臣贼子结成党羽,阴谋诡计层出不穷……”至此,康熙甚至承认自己复立胤礽乃是无奈之举,之后更是说出了更加绝情之语“自此朕与胤禩,父子之恩绝矣”,已经到了要断绝父子之情的地步。△《康熙实录》卷二百六十一次年正月二十九日,康熙谕胤禩“行止卑污,凡应行走处俱懒惰不赴”,将其官职、俸银、俸米等全部罢免或剥夺,胤禩至此等于彻底失去了夺嫡资格。此后,八爷党的势力开始为十四阿哥胤禵所继承。《雍正王朝》中,康熙利用“死鹰”事件彻底离间胤禩和胤禵《雍正王朝》中,八阿哥胤禩和十四阿哥胤禵原本也是一党,胤禵曾经的确真心实意的支持过胤禩,与正史不同的是,影视剧中的胤禩和胤禵最终成为了竞争对手。在影视剧中,两人矛盾的爆发源于大将军王的争夺,而彻底的决裂则是因为“死鹰”事件。在争夺大将军王时,四阿哥胤禛、八阿哥胤禩、十四阿哥胤禵其实都有心争夺,不同的是四阿哥最终在邬思道的劝说下推荐了十四阿哥胤禵,而八阿哥胤禩则是自己赤膊上阵。十四阿哥当选大将军王之后,四阿哥胤禛不仅让自己的奴才年羹尧做了陕甘总督,而且将自己摘了出来,直接导致十四阿哥胤禵和八阿哥胤禩之间的关系开始出现明显裂痕。八阿哥胤禩给十四阿哥胤禵身边安插了一个副将鄂伦泰,监视其一举一动,而十四阿哥则利用一纸伪造的书信将鄂伦泰策反,不仅摆脱了胤禩的监视和遥控,并成功在康熙六十八岁大寿之前取得了一场大胜。八阿哥胤禩知道此事之后心生不安,也意识到了鄂伦泰的叛变,于是心生一计,将十四阿哥的寿礼换成了一只死鹰。△胤禩换掉了十四阿哥胤禵的寿礼康熙寿辰之上,当十四阿哥的礼盒被打开之后,康熙看到其中的死鹰差点昏了过去,然而事后不仅没有大开杀戒,甚至没有追查此事,而是趁机撤掉了四阿哥胤禛和八阿哥胤禩等人的差事,这导致朝野上下均以为康熙要传位给十四阿哥,更是成功将八阿哥胤禩和十四阿哥胤禵的关系彻底离间,导致两人势同水火。关于康熙此举的深意,邬思道曾给四阿哥胤禛详细分析过,当时的局面是八阿哥胤禩不仅防着四阿哥胤禛,更防着十四阿哥胤禵,而康熙此举就是要造成自己有意立十四阿哥为储君的错觉,彻底挑起八爷党内部纷争,使得胤禩和胤禵彻底决裂,从而让四阿哥胤禛置身事外。康熙不追查死鹰的另外一个原因,便是十四阿哥胤禵拥兵在外,一旦要查他便会有天下大乱的危险;如果查办八阿哥胤禩,他在朝中影响力又过大,立时就是祸起萧墙。因此,此时乱局对胤禩、胤禵最为有利,而稳定则对四阿哥胤禛最为有利,康熙在默认四阿哥胤禛为继承人的情况下,自然不会再追查“死鹰”事件。可以说,康熙利用“死鹰”事件完成了一石三鸟之计,不但成功粉碎了八阿哥胤禩意图制造乱局的计划,而且离间了胤禩和胤禵的关系,同时将胤禛拉出了漩涡中心。《雍正王朝》当中的侍卫领班图里琛,在康熙雍正两朝都是深受皇上赏识和信任的“身边人”,尤其是在雍正朝,图里琛几乎是“形影不离左右”,为雍正办了几件关键的大事:——登基之初奉命“押解”皇十四子胤禵回京;——作为钦差赴山西调查诺敏案,——作为钦差赴西北大营解除年羹尧兵权,——帮助雍正密裁皇三子弘时……等等。细看看这个侍卫领班绝对不简单。图里琛作为两朝皇帝的“身边人”,能够得到两任皇帝的信任肯定有自己的过人之处。图里琛的过人之处总结起来有四点。第一,绝对的忠于皇帝,绝对不结党,不搞小圈子。第二,为皇上办事绝对尽心尽力,几乎没有疏漏。第三,脑袋好使,看破不说破,不仅会装糊涂,而且知道什么时候“装傻充愣”。第四,做人低调,同时,作为皇帝身边的人,嘴巴是真紧。这样的侍卫,任何一个皇帝都会喜欢,会信任。其实,在有一个事情发生之前,康熙对皇八子胤禩的印象挺好的,在他看来,这个老八知书达礼,为人和气,办事沉稳,朝野的口碑不错,算是个能力和德行还都满意的好儿子,所以,康熙把很重要的户部交给了胤禩属理。要不是因为康熙四十六年黄河发大水,康熙还真的以为这个儿子把户部管的很好呢!他怎么也想不到在他的八阿哥胤禩的“管理下”,国库已经空虚到了“不堪一场洪水”的地步了。但是,尽管康熙为此斥责了胤禩,但是,他还是把主要的责任算在了“代为理政”的太子身上。朝堂之上,康熙明确表示“近些年来把朝政交太子主持,不曾想搞成这个样子”。如果说,国库空虚的问题上康熙对皇八子胤禩只是有“管理不善”的不满,在后来的刑部贪赃枉法买卖人命的“宰白鸭”大案当中,康熙对这个老八的看法发生了本质的改变,而这个改变被聪明的图里琛扑捉到了,但是他却用“装傻充愣”瞒过了康熙,让康熙认为图里琛是一个“直肠子”而对他深信不疑。八阿哥胤禩,利用争取到的主审“宰白鸭”大案的机会,绕开康熙特意安排的作为共同审理的十三阿哥胤祥,打着康熙的旗号,私下审问了刑部肖国兴,威逼利诱之下,肖国兴供出了太子胤礽参与“宰白鸭”案并收受巨额贿赂的事实。胤禩拿到了肖国兴的口供,连夜进宫,上报康熙,实际上是给康熙出了一道天大的难题——太子贪赃枉法,说出去康熙的颜面尽失。对于胤禩的“私下审问”,康熙起了疑心——绕开胤祥是为什么?康熙找到张廷玉,而张廷玉毫不犹豫的当着康熙的面,烧掉了肖国兴的供词。算是为康熙解了围。康熙马上命令图里琛连夜押解肖国兴到关外盛京将军处,严令单独关押不许任何人接触肖国兴——康熙下决心把这个“丑事”彻底隐瞒下来。在图里琛完成使命回京复命之时,康熙似乎是漫不经心的问了图里琛:一路上肖国兴都说了什么?图里琛回答:肖国兴一路上一直喊冤,说八阿哥承诺,也是皇上的意思,只要如实交代太子贪赃枉法,康熙会网开一面,从轻处罚他的。康熙听了之后,大吃一惊,追问图里琛:肖国兴真的是这么说的?图里琛回答说:肖国兴原话就是这么说的……。康熙听后,连说三声:其心可诛!图里琛连忙回答:奴才这就去杀了肖国兴!康熙骂到:谁让你杀肖国兴!便佛袖而去。其实,在康熙连说:其心可诛的时候,图里琛已经听明白了康熙的意思,而且从康熙的这句话,图里琛很清楚,这个自命不凡的八阿哥已经没戏了。从那时起,图里琛心中的天平就开始向四阿哥胤禛倾斜,他很清楚,“宰白鸭”一案,太子和八阿哥都完蛋了。而这一切是不能让康熙看出来,所以图里琛装傻充愣的要杀了肖国兴,一方面是掩饰自己,另一方面也是向康熙传递一个信息:除了皇上您,别人都不好使,我图里琛只听皇上您的!看似彪悍粗壮的图里琛,实则心细如发。机敏的反应和准确的判断,让他在康熙雍正两朝都深得信赖和重用。有时候,装傻充愣,看破不说破其实是一种很高的境界。如果真的不是雍正这个铁面皇帝即位而是那个八阿哥上台的话,那么清仁宗这个名号就轮不到嘉庆皇帝了,只能给他八阿哥,爱新觉罗.胤禩了。我们来看看这雍正和八阿哥两个人的性格。第一、能力。雍正的能力是没得说的,他自身也很努力,或许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在整个清朝也只有他能做得出来。其次,雍正在当皇帝之前就是个实干派,他自己知道他比其他的哥哥弟弟们差了太多。你像三阿哥胤祉的圆滑世故,他没有。像八阿哥胤禩这样的“大度”,他也没有。像五阿哥、九阿哥、十阿哥那样娘家实力强劲,他还是没有。就算当朝的那个太子是个废物,还有个康熙在那里力挺着呢。你说他除了埋头做事还能做什么?八阿哥的能力呢?都体现在做人身上去了。他的聪明,都在想方设法怎么讨康熙欢心,怎么去结交大臣。反而实干方面在雍正面前落了个下乘。第二、眼光。当康熙的皇子,你不仅得时时刻刻准备着接受训斥,还得准备好后路。康熙皇帝生来就是个多疑的性格,早年间因为鳌拜和除三藩的事他没有过多的时间去教导儿子们。但是看他亲自教导出来的太子就一目了然了。这哪是在教太子啊,这就是在耍猴子,既不让人权力过大,又训斥人能力不行。这时候,雍正的眼光就体现出来了。他怎么做的呢?就是黄老之学里面的八个字。无为而治,因势利导。讲究的是顺大势而为,从不做有损于自身的事,且在利益面前,提倡平常心对待,有就拿,没有也没关系。这在外人看来就是一个老好人的形象,或者是最没存在感的那种人。或许在其他朝代,这种人估计早就被吃得渣滓都不剩了。但是在康熙这里还真就不一样。康熙多疑到了什么程度?那些个皇子们,他一个都不相信。派你去做个事情,都经常疑神疑鬼扣扣索索的。所以反而是雍正这种人最让康熙放心。而八阿哥的眼光就要短浅得多了,他看到的更多的是眼前的利益。就像他结交大臣一样,他的目的就是想着用大臣们的势力去帮助他夺取储君之位。但是他就是始终看不明白,那个储君的决策权自始至终都握在康熙的手中。康熙也正是极度不喜欢八阿哥的这种自作聪明的作风,就是认为他目光短浅。如果说这些证据不够的话,那么大军就用举例来证明,雍正在位期间所做的事情换成八阿哥要怎么做,会造成一些什么影响。一、彻查国库亏空,严查贪官污吏,设置养廉银。这是雍正在位期间所做的一件大事。因为康熙皇帝留给了他一个烂摊子,国库在账面上还存了几千万两,可实际却是六百万两都不到了。都是康熙任期的时候那些王公大臣们给打白条借走的,康熙也没管过这档子事。国库没钱了,后果不堪设想。首先就能想到的事情就是官员的俸禄发布出去了,虽说清朝的官员大部分还真不一定靠俸禄过日子,但是跟你国库发布出来就是两个概念了。有的人会认为,这是天下大乱的征兆,从而会借机在里面浑水摸鱼,到处散播谣言。等到了那个时候,就是有八百张嘴巴也说不清楚了,因为,百姓们都信了。你就等着当亡国之君吧。雍正怎么做的?他一笔一笔地查,一个一个地审,丝毫没有留一点情面,除了那些实在是烂账无从查起的之外,基本上追回来了八成左右。甚至在这个基础之上,又查了一波贪官污吏,也是勒令其退回赃款。同时还实行高薪养廉的政策,使得当时的吏治终归是清明了一波。二、火耗归公。雍正设置了一个底线,所有府县收回来的税银,都严格按照这个火耗制度的标准执行,彻底地杜绝了那些官员为了增高火耗而盘剥百姓的行为。同时把多余的那些个火耗就当成了养廉银存着,等那些个考核过关的官员年纪大了再一次性发放到他们手里。三、摊丁入亩、官绅一体纳税。这个制度是大力地打击了当时士绅阶级兼并土地的行为,因为那时候的士绅阶级大多时候是享受免税政策的,这也就导致了很多土地挂靠在他们名下的存在,国家根本没有办法收上税。而另外一个摊丁入亩呢,也是在士绅阶级口里面夺食,他按一户人口的多寡来丈量土地,分配土地。人多的就多分,人少的就少分,这样一来,那些穷苦百姓也是享受到了清朝的第一波红利,终于不用再苦哈哈地去给地主们打工了,可以有自己的土地了。而雍正之所以能做到这一切,全因为他就是在单打独斗,他没有借助朝堂里任何一方势力,而是选择了自己培养、提拔能臣,像李卫,田汉文这样的能臣都是他和十三阿哥发掘并提拔上来的。这也就说明了他雍正可以不给任何人的面子,可以把所有人都当成一视同仁。最后他驾崩的时候也证明了他的制度是正确的,雍正接手的时候国库里不足六百万两银子,但是他驾崩的时候国库里足足有六千万两,十三年的时间翻了十倍。而这一切如果是八阿哥继位呢?第一、国库亏空。这个问题八阿哥连提都不敢提,因为他自己就曾经打过白条往外借银子。而且,他的势力大多都是靠着朝堂里的大佬支持的,你说他上位了敢这么一波清洗到底吗?人家不掀翻他就不错了。第二、火耗还是火耗,只会越来越严重。同理,八阿哥手底下的人,大多都是捞钱特别厉害的人。他一旦上台,或许也只能睁只眼闭只眼,任由那些贪官污吏继续下去,百姓也只会越过越苦。第三、这是与天下人为敌。还是那句话,八阿哥背后站着的就是士绅阶级的势力,人家也不会傻到自己去拆了自己的台子,也不会允许你这个没权力的皇帝去干这种事情。综合以上三点来看,如果让八阿哥继位,那么清朝的局势只会提前糜烂。或许他八阿哥能撑过去,到死都没有亡国,可他留给下一任的也是个烂摊子,这么一烂二烂下去,清朝亡国的速度只会越来越提前。雍正四年,在皇权稳定、根基稳固以后,雍正皇帝开始了对昔日夺嫡政敌——皇八子胤禩的清算行动。为了获得光明正大的清算理由,雍正皇帝将“九子夺嫡”期间,康熙皇帝对胤禩的诸多负面评价全部翻了出来。康熙四十七年,太子胤礽首次被废,康熙皇帝下达“命诸大臣於诸皇子中举可为太子者”的命令后,面对“阿灵阿等私示意诸大臣举允禩”的结果,康熙皇帝以“允禩未更事,且罹罪,其母亦微贱,宜别举”为由,予以了驳回。康熙五十三年,康熙朝著名的“毙鹰事件”中,康熙皇帝将皇八子胤禩评价为“系辛者库贱妇所生,自幼心高阴险”,甚至直接给出了“自此朕与胤禩,父子之恩绝矣”的绝情之言。康熙皇帝对于皇八子胤禩乃系“辛者库贱妇所生”的训斥之言,虽然有着雍正皇帝为收集胤禩罪行而刻意杜撰的嫌疑,但皇八子胤禩的生母——良妃卫氏,乃系内管领,也就是上三旗辛者库的出身却是确定无疑的!《爱新觉罗宗谱》的汉文本谱牒——《星源集庆》,对良妃有着如此记载:良妃卫氏,内管领阿布鼐之女,初入侍宫中,康熙三十九年十二月册封良嫔,后晋封良妃。康熙五十年辛卯十一月二十日薨。清朝名臣张廷玉等奉敕撰典制文献——《皇朝文献通考》对良妃的出身有着类似的记载:良妃卫氏,内管领阿布鼐女,康熙三十九年十二月封良嫔,后晋封良妃。也就是说,皇八子胤禩的生母良妃,确实是康熙皇帝后宫妃嫔中“出身微贱”的辛者库出身。而且,在良妃卫氏入宫之时只是宫女身份。那么,“辛者库出身”的良妃卫氏,为何能够得到康熙皇帝的临幸,并借此一步登天,成为了康熙后宫的高等妃嫔呢?由康熙皇帝亲自编纂之《庭训格言·国学经典》中,有过一段这样的记载:明时宫女至数千,脂粉钱至百万。今朕宫中计使女三百,况朕未近使之宫女,年近三十者,即出与其父母,令婚配。而且,按照《宫女往谈录》的描述,清宫宫女能够单独接触皇帝的概率非常之低,皇帝见到宫女临时起意,便推倒临幸的事情是几乎不可能发生的!那么,身为宫女的卫氏,是如何完成这项几乎不可能完成之逆袭的呢?根据《清代十三朝宫闱秘史》的记载,历史上的卫氏乃系“美艳冠一宫,体有异香,洗之不去”的绝美之人,甚至达到了“唾液亦含芬芳气”的夸张地步。也就是说,卫氏出众的外貌条件为其获得康熙皇帝青睐奠定了相当程度的基础。但这肯定不是主要原因,卫氏之所以能够得到康熙皇帝的临幸,得益于孝懿仁皇后给予搭建的平台。在良妃卫氏薨逝以后的康熙五十年,康熙皇帝曾经为其亲撰祭文,在此祭文中有着这样的说明:敬恭自矢,克彰褕翟之休。 念久备乎嫔行,爰优加夫妃号,方期永绵福祉,何意遽告沦殂。其中“褕翟”的意思为“王后祭服”之意,在这里泛指皇后。也就是说,良妃卫氏曾经服侍于皇后之侧,才得到了康熙皇帝的青睐。按照皇八子胤禩的出生时间——康熙二十年来看,祭文中所指的皇后应该为时为皇贵妃,代行皇后之职的佟佳氏,也就是康熙皇帝的第三任皇后——孝懿仁皇后佟佳氏!也就是说,在康熙皇帝驾临孝懿仁皇后所居承乾宫时,很可能遇到了绝美的卫氏,正值青壮之年、需求正盛的康熙皇帝未能抵抗如此美颜,遂幸之。有此来看,皇八子胤禩生母卫氏,在身为宫女之时能够得到康熙皇帝的青睐,并被康熙皇帝临幸,成功完成逆袭,其自身出众的外貌条件不容忽视;但更重要的是,服侍于孝懿仁皇后之侧,为卫氏提供了最佳平台,才完成了这一几乎不可能的命运转变。参考文献:《清实录》、《清史稿》、《星源集庆》、《皇朝文献通考》、《庭训格言·国学经典》、《宫女往谈录》、《康熙帝亲撰之良妃祭文》八阿哥胤禩曾是康熙皇帝非常喜爱的皇子,深得康熙本人的信任与器重,并且由于其一贯谦逊的为人态度和卓越的办事能力,胤禩也得到了一众康熙皇子以及朝中绝大多数官员的拥护与支持,使得他就此成为了“九子夺嫡”中的“热门人选”。俗话说,当“人气”达到了一定程度,便会转变为“气人”。胤禩过高的“人气”,不仅对胤礽的皇太子之位产生了巨大的威胁,同时也对康熙的皇权威严以及皇权统治的根基形成了极大挑战。也正是因为如此,胤禩受到了康熙的极度厌恶,更是在经历了一系列挫折和打击之后,从“九子夺嫡”中彻底出局,再也无法染指大清王朝最高统治者的宝座。胤禩虽然出身卑贱,但深得康熙皇帝的喜爱。八阿哥胤禩,生母是辛者库出身的良妃卫氏,而这也使得胤禩成为了所有参与“九子夺嫡”的康熙皇子中,出身最为卑贱的一位。然而,低微的出身非但没有让胤禩产生自卑,反而成为了胤禩不断努力向上的动力。胤禩自幼聪明伶俐,学习刻苦认真,并且待人接物上的表现更是可圈可点,包括出身相对高贵的九阿哥胤禟、十阿哥胤?以及十四阿哥胤禵等人,皆与其建立了非常密切的关系,并且朝中许多大臣也对胤禩是赞誉有加。而对于此时的八阿哥胤禩,康熙也是非常的喜爱。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胤禩被封为了多罗贝勒,与他同期受封为贝勒的还有四阿哥胤禛、也就是后来的雍正皇帝,五阿哥胤祺,七阿哥胤祐,而胤禩则是他们中年龄最小的一位。与此同时,康熙还曾先后两次在自己离京外出期间,安排胤禩与三阿哥胤祉等人一同署理政务,以培养其施政能力。不仅如此,胤禩还在康熙皇帝的主持下,迎娶了出身非常高贵的安亲王岳乐的外孙女郭络罗氏为嫡福晋。而与胤禩相对应的是,这一时期太子胤礽的表现可以说是招致了所有人的不满。一方面,胤礽生活奢靡、极度贪婪,铺张浪费极为严重,甚至一再行僭越之事,冒犯皇权威严;另一方面,胤礽对于兄弟以及朝臣的态度非常的傲慢无礼,并且经常借助自己的皇太子身份,欺压其他康熙皇子,甚至公然向官员索贿。于是乎,在朝堂上反对太子胤礽的呼声越来越高,同时,更多的人选择站在八阿哥胤禩一边,支持其向胤礽发起挑战,并随时准备拥立其成为“新太子”。这其中就包括了胤禩嫡福晋郭络罗氏所在的安亲王岳乐家族,以遏必隆之子阿灵阿为代表的钮祜禄氏家族,以明珠之子纳兰揆叙为代表的叶赫那拉氏家族、以佟国维、鄂伦岱为代表的佟佳氏家族,除此之外,以“满洲首席大学士”马齐为首的诸多满洲大臣和以户部尚书王鸿绪为首的一众汉族大臣,也尽皆站在了八阿哥胤禩一边。历史上的“八爷党”政治势力集团也就此形成,并就此对胤礽的皇太子之位发起了冲击。“一废皇太子”期间,胤禩和他的“八爷党”遭受到了沉重的打击。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康熙皇帝在热河秋闱期间以“太子不善,所行不孝”为由,第一次废黜了胤礽的皇太子之位。与此同时,康熙还下令,罢免了胤礽主管内务府的差事,并废黜了其奶妈丈夫凌普的内务府总管职务,改由八阿哥胤禩署理内务府事务。要知道,内务府是清朝掌宫廷事务的机构,皇宫内所有人的衣食起居全都归其管辖,地位极其重要,让胤禩掌管内务府足可见康熙对其的重视。然而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胤禩便遭到了康熙皇帝的不满和厌恶。按照康熙的本意,他是希望胤禩能够整顿在胤礽署理内务府事务期间所积累的诸多弊病,同时对内务府进行整顿,清除胤礽的残余势力。可胤禩却选择将所有人予以了保留,并且他还向康熙皇帝上疏要求嘉奖并晋封内务府的一些中下级官员。这种“邀买人心”的做法随即引发了康熙皇帝的警觉,进而让其对胤禩的用心产生了深深的怀疑,于是当众对胤禩予以了严厉的训斥,胤禩在康熙心中的印象也就此大打折扣。接下来就是“江湖术士张明德案”的爆发。由于胤禩是被大阿哥胤褆的生母惠妃那拉氏抚养长大,所以两人自幼关系亲密。在胤褆因为妄图置胤礽于死地而彻底失去皇位继承资格后,便就此全力扶保八阿哥胤禩,并主动向康熙劝谏应该立胤禩为储君,只不过其给出的理由太过于荒唐,就是江湖术士张明德对于胤禩的一番评价:“八阿哥丰神清逸、仁谊敦厚、福寿绵长、诚贵相也。”经过康熙皇帝的仔细审查,发现不仅八阿哥胤禩与张明德接触密切,包括九阿哥胤禟、十阿哥胤?、十四阿哥胤禵等康熙皇子,还有一众朝中大臣,也参与到了其中,“八爷党”的势力瞬间暴露在了康熙面前,而如此“缘结朋党”的行为更是引发了康熙皇帝的极度不满。就这样,康熙再一次严厉训斥了胤禩,并且当众宣布自己永远不会考虑将胤禩作为自己的接班人。然而紧跟着,又发生了一件令康熙更加愤怒的事情。面对众位皇子对于皇位的强烈觊觎之心,同时也是不愿自己此前的半生心血付诸东流,康熙经过深思熟虑,还是决定复立胤礽的皇太子之位。为了增加胤礽重新被立为皇太子的合法性,康熙还专门召开了一次御前会议,希望借此与朝中重臣达成一致意见,从而形成良好的舆论效果。可会议的最终结果让康熙是无比失望。参加会议的四位在朝中有着极高影响力的重臣,即领侍卫内大臣阿灵阿、内大臣鄂伦岱、翰林院掌院学士纳兰揆叙以及户部尚书王鸿绪等,不顾康熙皇帝的一再劝导,全部坚持己见,坚决反对康熙复立胤礽,并且是强烈建议康熙应该改立胤禩为“新太子”,而这也让康熙产生了浓厚的“羡慕嫉妒恨”的情绪,以至于对胤禩是愈发的不满与厌恶。“八阿哥未尝更事,近又罹罪,且其母家亦甚微贱”可以说,此时的胤禩已经彻底失去了康熙对其的喜爱,取而代之的是极度的愤恨,甚至是对自己皇权稳固的极大担忧。“毙鹰事件”的发生,使得八阿哥胤禩的政治生命走到了尽头。如果说此前所有的一切都是因为胤禩自己“人气”过高,引发了康熙皇帝的“羡慕嫉妒恨”,从而对其产生了极大不满的话,那么在这之后发生的事情以及所产生的严重后果,则都是因为胤禩的处事不当而咎由自取的。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伴随着“托合齐会饮案”被勘破,胤礽第二次也是最后一次被康熙废黜了皇太子之位,并被永久的圈禁在了咸安宫之中。然而,胤禩竟忘乎所以的主动跑到康熙面前,讲述了此前康熙在“一废皇太子”期间,征集众大臣意见时,几乎所有的朝臣都支持他的事情,并且表现出了一副替康熙皇帝担忧和为难的样子,然后对康熙说:“我今如何行走?情愿卧床不起。”于是,康熙是勃然大怒,对其进行了严厉的训斥,并且再彻底否定了胤禩继位的可能。“尔不过一贝勒,何得奏此越分之语,以此试朕乎?尔以贝勒之身,存此越分之想,探视朕躬,妄行陈奏,岂非大奸大邪乎?!”当然,这还不是最让康熙气愤的事情,两年之后的“毙鹰事件”的发生,对于胤禩的打击才是最为致命的。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康熙皇帝带着所有成年皇子前往热河秋闱,此时正好赶上卫氏的忌日,于是八阿哥胤禩以为母守孝为由留守北京。在此期间,胤禩派人给康熙皇帝请安,并同时带上了两只海东青作为礼物。可当康熙皇帝收到的时候,这两只海东青已经是奄奄待毙了。要知道,海东青可不是普通的老鹰,在满洲人传统的萨满教义中,海东青是最高图腾般的存在。如果是将两只健康、雄武的海东青送给康熙,是对康熙的赞美,然而,用“毙鹰”当作礼物,无疑是对康熙的一种深深诅咒。至于海东青为什么会濒临将死,有人说路上照顾不周致使海东青脱水,也有人是雍正派人所为,还有说是太子胤礽的党羽不满胤禩在“两废皇太子”期间的所作所为而故意陷害。可无论是什么样的原因,都不可能是八阿哥胤禩故意而为之的。然而,盛怒之下的康熙却管不了那么多,当即让胤禩赶到自己的行宫,不仅大骂胤禩是“不仁不义不忠不孝”之辈,更是当众宣布“自此朕与胤禩,父子之恩绝矣”,就连胤禩已经过世的母亲卫氏都受到康熙皇帝的迁怒,被痛斥为“辛者库贱妇”。而也正是这次“毙鹰事件”,宣告了八阿哥胤禩从“九子夺嫡”中彻底出局,同时他也自知再也无法染指皇位,所以就此带领着他的“八爷党”,开始全力扶保雍正同父同母的亲弟弟十四阿哥胤禵了。论能力,八阿哥胤禩确实是出类拔萃,就连日后登基的雍正非常认可:“胤禩为人聪明强干,才具优裕,朕深知其能办大事。”论魅力,胤禩更是拥有一众康熙皇子的扶保以及绝大多数朝臣的拥护和支持,可谓是声望极高。可也正是这样的能力,再配上如此之高的“人气”,让康熙产生了巨大的不安,并就此感觉到这是对他皇权威严的挑衅,更是对他皇权统治稳固的冲击。于是,不管胤禩和他的支持支持者们再怎么努力,最终也都只能以失败的结局收场,因为康熙已经对胤禩这个人予以了彻底的怀疑与否定。一提到八阿哥胤禩,当时朝野内外众口铄金,赞不绝口,他是个精于世故会做人的人,连日后的雍正都说过胤禩“聪明强干,才具优裕”,这些和我们在影视剧里看到的八阿哥一样。康熙的哥哥裕亲王福全在宗室中资格算老的,很有影响力,在临终时都揭发太子胤礽的不是,向康熙推荐老八胤禩,可以说胤禩夺嫡的优势看上去比任何一个皇子都大得多。不过苹果不是一天就烂的,胤禩在很多关键节点上的失手导致了他在康熙心目中的地位一落千丈,这些具体事件的细节当然和电视剧有不小的差别。比如第一次废太子后,大阿哥胤禔勾结江湖术士暗害太子的阴谋被败露,实际上老八胤禩也参与其中。大阿哥自作聪明向康熙上奏折,有替父杀子的意思,还提及那位江湖术士认为老八将来一定大富贵。康熙当时就发火了,把江湖骗子揪出来严加审问后老八的小九九才被曝光,这次是大阿哥这个猪队友害死了胤禩。之后又发生的畅春园投票事件,表面看是一个圆满大结局,康熙规定除了大阿哥没有资格参选,大臣和宗室在其他皇子中选出皇位继承人,投票结果是一致推选老八胤禩。康熙心里可不乐意见到这种结果,如果一个人全国上下都说他贤能,那么就要好好掂量掂量,胤禩再得人心也不会没有丝毫反对的声音吧,皇帝认为是八爷一党做了手脚。想当年王莽就是举国上下都给他点赞的,可实际情况又如何呢,康熙是老了,但起码的帝王心术他还是有的。畅春圆投票后康熙并没有明确认可最后结果,投票事件表面上胤禩拔得头筹,但实际上他已经输了。他的“众望所归”反而引起了康熙的猜忌,既然王公大臣这么多人都站在胤禩那边,万一他们“兴兵构难,逼朕逊位而立胤禩”,康熙想到这后背发凉。康熙五十三年底,康熙前往塞外狩猎,驻陛在回来的行宫,胤禩让太监进贡了两只海冬青(电视剧里是十四阿哥送的宝物,老八偷梁换柱换成了死鸟),结果打开后那两只雕已经奄奄一息。这是嘲笑康熙老迈将死,居心不良,气得康熙心脏病发作当场要杀人。还声明从此和胤禩父子恩断义绝,如果皇子里有再依附老八的就是不忠不孝。老八是无论如何没有豹子胆敢送两只死鸟给康熙的,有幕后黑手操作栽赃,甚至有人怀疑就是康熙本人做手脚,第一种可能当然是他的那些兄弟们导演,谁获利谁就是主谋(但风险实在太大,因为操作人有反水的可能),第二种可能更可怕,康熙自己做戏,其目的是把老八彻底摒弃在夺嫡范围之外。如果老八还有争位的可能,还是康熙心里的太子人选之一,那只要追究贡品的看管不利好了,何必上纲上线到不尊君父的高度。胤禩的夺嫡之路走到这里基本也就到头了,海东青事件抵消了畅春园投票的影响,康熙在臣民面前树立了胤禩不仁不孝的形象,八爷党从此是打了霜的茄子再也提不起精神头来了。(一家之言,欢迎指正。)(日尧居k古史答雍正王朝)——之无限猜想200——054做小人谁也不愿意做,八阿哥胤祀搞了几个小动作,在父皇康熙帝面前吃了大亏。有一个范例就发生在八阿哥胤祀与十四啊哥胤禵之间,康熙帝并且通过十四阿哥胤禵的一封信看出了端倪。(十四阿哥寄来太子一封信)这次他得到了一份太子胤礽与江南巡盐道任伯安来往的私人信件,把他如何传到康熙帝手里这让八阿哥胤祀非常的为难,他不想出头露面做小人,于是他开始利用了与八爷党若即若离的十四阿哥,由他把这封信交给在江南巡视了康熙帝,里面只有太子一封信,十四阿哥没有别的说明。康熙帝看了,只说了一句:看来十四阿哥胤题也会动心思了!康熙帝说这句话,不是自言自语,他是对上书房大臣张廷玉说的,康熙帝的这句话只有张廷玉听得明白,因为十四阿哥胤禵寄来的奏折上没有任何说明,只有太子胤礽的一封信。十四阿哥无端寄来的太子胤礽这封信干什么?康熙帝与上书房大臣张廷玉看了这封信,才明白是太子胤礽与江南巡盐道任伯安往来的私人信件。所以康熙帝说了这么一句,十四阿哥胤禵也学会动心思了 !前有车,后有辙,康熙四十七年热河木兰秋狝时的那场太子假调兵符案就是八阿哥胤祀捣的鬼。(康熙帝与张廷玉)十四阿哥胤禵原本就是八爷党的趣中一员,可是经过第一次的废太子风波以后,十四阿哥胤题感觉到他这位八哥胤祀有些靠不住,看他做事感觉到不是那么光明磊落,大多使用小人手段,所以就与八爷党有了一种若即若离的感觉,开始小心谨慎起来。太子胤礽与江南巡盐道任伯安的私相往来信件是八阿哥胤祀府上的管家从雍亲王府的小厮高福手里花高价买来的,这封信来历的手段本身就不这么高明,要想搞倒太子,就得把这封信传到在江南巡视的康熙帝行宫,八阿哥胤祀是不敢亲自去办理这件事,于是他想到了十四阿哥胤禵。八阿哥胤祀的心思再明白不过了,因为送这个太子胤礽的信件,枪口明显是对着太子去的,事情一牵扯到太子胤礽,必然会使康熙皇帝认为是小人所为,行的不是正大光明之事。十四阿哥胤禵虽然与八爷党貌合神离,但是还没有到掰脸的地步,所以这封信他不送也得送。可是十四阿哥问题耍了个心眼,他把太子这封信用密奏盒子翻到了南京康熙帝的行宫,并没有在其中加上任何其他的说明。十四阿哥胤题这其中的含义非常清楚:太子胤礽的私人信件寄给你了,至于如何处理,如何判断你皇父看着办,我不再当中说什么也不当这个小人!(八爷党的内讧开始)山雨欲来风满楼,这次的风暴要比上次更加猛烈,更加凶狠,看来太子胤礽又要倒大霉了!康熙帝得到十四阿哥胤禵的这封信以后,第一个反应并不是惊讶太子的所作所为,而是明白了这位桀骜不驯的十四阿哥胤禵与八爷党之间已经有矛盾正在发生,这对康熙帝来说,未免是一件好事儿,因为这对平衡他的儿子们之间的夺嫡之争不再起到的作用,而且八爷党正在分化瓦解。康熙帝分析的一点儿没错,他这是第六次南巡,太子胤礽留在北京监国,还有更深一层意思就是太子胤礽这次复位以后,康熙帝要对他进行一次考验,可太子在这次复位以后对曾经他的反对派,包括当时没有举荐过他的上书房大臣马齐都给予打击。康熙皇帝虽然住在南京,可是京城发生的事瞒不过康熙皇帝的眼睛,特别是太子与任不安之间发生着见不得人的事情,更让康熙皇帝愤怒不已。所以康熙帝把太子与任伯安的这封信又寄回了北京太子胤礽的手里,此刻的太子如果明智的话,应该马上负荆请罪,力争父皇康熙帝的原谅。可鬼迷心窍的太子胤礽在身边的一群小人的蛊惑下竟然打起了谋反之心。(十四阿哥胤禵)不是太子胤礽的格局不够大,而是除了父皇康熙皇帝的压力以外,他在这帮兄弟们各个对他这个“储君”虎视眈眈,无时无刻不对他这个太子下这黑手,让自己每时每刻都在胆战心惊中过日子。所以太子胤礽曾经说过:太子有什么好?好人也得给逼疯了!太子胤礽终于因为谋反罪再次被废彻底废黜。虽然太子胤礽这次做事非常荒唐可笑,可是太子的被废与八爷党的内讧和他们对太子发难是分不开的……因为他们虽然产生了内讧,但是在扳倒太子问题上,他们目的是一致的。
“九龙夺嫡”是爆发于康熙晚年的一场重大政治风波,皇子之间明争暗斗、阴谋诡计不止,而四阿哥胤禛则成为了最终的胜者。八阿哥胤禩本在朝廷势力极大,然最终惨遭失败,而不论是正史还是影视剧,其中的关键便是“死鹰”事件,不同的是正史中八阿哥胤禩因此彻底失去夺嫡资格,十四阿哥胤禵接手八爷党;而在《雍正王朝》中,此事则成为了康熙离间,并导致胤禩和胤禵彻底决裂的关键。△“死鹰”事件是夺嫡关键事件正史中,八阿哥胤禩因“死鹰”事件彻底失去夺嫡资格八阿哥胤禩因为人亲和,待人处事体贴细致、灵活温润,不拘泥于规制与名分,因而在诸皇子和王公大臣之中颇有声望,乃是当时夺嫡五党之中势力最大的一支(大爷党、太子党、三爷党、四爷党、八爷党)。△《雍正王朝》中的康熙皇帝然而,在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的公推太子事件中,即使康熙已经多次作出重立胤礽为太子的举动,但以佟国维、马齐、阿灵阿、鄂伦岱、揆叙、王鸿绪等为首的朝中重臣仍然联名保奏胤禩为储,这令康熙大感意外的同时,开始产生警惕心理,此后不断压制胤禩。而彻底导致胤禩失去夺储资格的,则是“死鹰”事件。“死鹰”事件又称“毙鹰事件”、“海东青事件”,发生于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十一月二十六日。当时,康熙正在前往热河巡视的途中,因当时恰好是八阿哥胤禩生母良妃的祭日,由于要前去祭奠母亲,胤禩没能随侍在旁,于是便派了太监前去康熙处说明缘由,并表示将在汤泉处等候康熙一同返京。后来,胤禩又挑选了两只上好的海东青派人送给康熙,却不想等到了康熙手里时却变成了两只奄奄一息的死鹰。△《雍正王朝》中的八阿哥胤禩此事令康熙极为震怒,认为这是胤禩对自己的诅咒,当即召见诸皇子,对胤禩严厉责备,《康熙实录》对这段有详细记载,大意是说,“胤禩出生本就卑贱,自幼便心高阴险。听信相面人张明德之言,逐行大逆之事,阴谋杀死二阿哥胤礽,举国皆知,从未念及朕的身体。朕之前患病(康熙四十七年),诸大臣保举八阿哥,朕无奈之下将不可册立的胤礽放出,数年之内极其郁闷。然而胤禩仍然不忘争夺储君之位,与乱臣贼子结成党羽,阴谋诡计层出不穷……”至此,康熙甚至承认自己复立胤礽乃是无奈之举,之后更是说出了更加绝情之语“自此朕与胤禩,父子之恩绝矣”,已经到了要断绝父子之情的地步。△《康熙实录》卷二百六十一次年正月二十九日,康熙谕胤禩“行止卑污,凡应行走处俱懒惰不赴”,将其官职、俸银、俸米等全部罢免或剥夺,胤禩至此等于彻底失去了夺嫡资格。此后,八爷党的势力开始为十四阿哥胤禵所继承。《雍正王朝》中,康熙利用“死鹰”事件彻底离间胤禩和胤禵《雍正王朝》中,八阿哥胤禩和十四阿哥胤禵原本也是一党,胤禵曾经的确真心实意的支持过胤禩,与正史不同的是,影视剧中的胤禩和胤禵最终成为了竞争对手。在影视剧中,两人矛盾的爆发源于大将军王的争夺,而彻底的决裂则是因为“死鹰”事件。在争夺大将军王时,四阿哥胤禛、八阿哥胤禩、十四阿哥胤禵其实都有心争夺,不同的是四阿哥最终在邬思道的劝说下推荐了十四阿哥胤禵,而八阿哥胤禩则是自己赤膊上阵。十四阿哥当选大将军王之后,四阿哥胤禛不仅让自己的奴才年羹尧做了陕甘总督,而且将自己摘了出来,直接导致十四阿哥胤禵和八阿哥胤禩之间的关系开始出现明显裂痕。八阿哥胤禩给十四阿哥胤禵身边安插了一个副将鄂伦泰,监视其一举一动,而十四阿哥则利用一纸伪造的书信将鄂伦泰策反,不仅摆脱了胤禩的监视和遥控,并成功在康熙六十八岁大寿之前取得了一场大胜。八阿哥胤禩知道此事之后心生不安,也意识到了鄂伦泰的叛变,于是心生一计,将十四阿哥的寿礼换成了一只死鹰。△胤禩换掉了十四阿哥胤禵的寿礼康熙寿辰之上,当十四阿哥的礼盒被打开之后,康熙看到其中的死鹰差点昏了过去,然而事后不仅没有大开杀戒,甚至没有追查此事,而是趁机撤掉了四阿哥胤禛和八阿哥胤禩等人的差事,这导致朝野上下均以为康熙要传位给十四阿哥,更是成功将八阿哥胤禩和十四阿哥胤禵的关系彻底离间,导致两人势同水火。关于康熙此举的深意,邬思道曾给四阿哥胤禛详细分析过,当时的局面是八阿哥胤禩不仅防着四阿哥胤禛,更防着十四阿哥胤禵,而康熙此举就是要造成自己有意立十四阿哥为储君的错觉,彻底挑起八爷党内部纷争,使得胤禩和胤禵彻底决裂,从而让四阿哥胤禛置身事外。康熙不追查死鹰的另外一个原因,便是十四阿哥胤禵拥兵在外,一旦要查他便会有天下大乱的危险;如果查办八阿哥胤禩,他在朝中影响力又过大,立时就是祸起萧墙。因此,此时乱局对胤禩、胤禵最为有利,而稳定则对四阿哥胤禛最为有利,康熙在默认四阿哥胤禛为继承人的情况下,自然不会再追查“死鹰”事件。可以说,康熙利用“死鹰”事件完成了一石三鸟之计,不但成功粉碎了八阿哥胤禩意图制造乱局的计划,而且离间了胤禩和胤禵的关系,同时将胤禛拉出了漩涡中心。
“九龙夺嫡”是爆发于康熙晚年的一场重大政治风波,皇子之间明争暗斗、阴谋诡计不止,而四阿哥胤禛则成为了最终的胜者。八阿哥胤禩本在朝廷势力极大,然最终惨遭失败,而不论是正史还是影视剧,其中的关键便是“死鹰”事件,不同的是正史中八阿哥胤禩因此彻底失去夺嫡资格,十四阿哥胤禵接手八爷党;而在《雍正王朝》中,此事则成为了康熙离间,并导致胤禩和胤禵彻底决裂的关键。△“死鹰”事件是夺嫡关键事件正史中,八阿哥胤禩因“死鹰”事件彻底失去夺嫡资格八阿哥胤禩因为人亲和,待人处事体贴细致、灵活温润,不拘泥于规制与名分,因而在诸皇子和王公大臣之中颇有声望,乃是当时夺嫡五党之中势力最大的一支(大爷党、太子党、三爷党、四爷党、八爷党)。△《雍正王朝》中的康熙皇帝然而,在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的公推太子事件中,即使康熙已经多次作出重立胤礽为太子的举动,但以佟国维、马齐、阿灵阿、鄂伦岱、揆叙、王鸿绪等为首的朝中重臣仍然联名保奏胤禩为储,这令康熙大感意外的同时,开始产生警惕心理,此后不断压制胤禩。而彻底导致胤禩失去夺储资格的,则是“死鹰”事件。“死鹰”事件又称“毙鹰事件”、“海东青事件”,发生于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十一月二十六日。当时,康熙正在前往热河巡视的途中,因当时恰好是八阿哥胤禩生母良妃的祭日,由于要前去祭奠母亲,胤禩没能随侍在旁,于是便派了太监前去康熙处说明缘由,并表示将在汤泉处等候康熙一同返京。后来,胤禩又挑选了两只上好的海东青派人送给康熙,却不想等到了康熙手里时却变成了两只奄奄一息的死鹰。△《雍正王朝》中的八阿哥胤禩此事令康熙极为震怒,认为这是胤禩对自己的诅咒,当即召见诸皇子,对胤禩严厉责备,《康熙实录》对这段有详细记载,大意是说,“胤禩出生本就卑贱,自幼便心高阴险。听信相面人张明德之言,逐行大逆之事,阴谋杀死二阿哥胤礽,举国皆知,从未念及朕的身体。朕之前患病(康熙四十七年),诸大臣保举八阿哥,朕无奈之下将不可册立的胤礽放出,数年之内极其郁闷。然而胤禩仍然不忘争夺储君之位,与乱臣贼子结成党羽,阴谋诡计层出不穷……”至此,康熙甚至承认自己复立胤礽乃是无奈之举,之后更是说出了更加绝情之语“自此朕与胤禩,父子之恩绝矣”,已经到了要断绝父子之情的地步。△《康熙实录》卷二百六十一次年正月二十九日,康熙谕胤禩“行止卑污,凡应行走处俱懒惰不赴”,将其官职、俸银、俸米等全部罢免或剥夺,胤禩至此等于彻底失去了夺嫡资格。此后,八爷党的势力开始为十四阿哥胤禵所继承。《雍正王朝》中,康熙利用“死鹰”事件彻底离间胤禩和胤禵《雍正王朝》中,八阿哥胤禩和十四阿哥胤禵原本也是一党,胤禵曾经的确真心实意的支持过胤禩,与正史不同的是,影视剧中的胤禩和胤禵最终成为了竞争对手。在影视剧中,两人矛盾的爆发源于大将军王的争夺,而彻底的决裂则是因为“死鹰”事件。在争夺大将军王时,四阿哥胤禛、八阿哥胤禩、十四阿哥胤禵其实都有心争夺,不同的是四阿哥最终在邬思道的劝说下推荐了十四阿哥胤禵,而八阿哥胤禩则是自己赤膊上阵。十四阿哥当选大将军王之后,四阿哥胤禛不仅让自己的奴才年羹尧做了陕甘总督,而且将自己摘了出来,直接导致十四阿哥胤禵和八阿哥胤禩之间的关系开始出现明显裂痕。八阿哥胤禩给十四阿哥胤禵身边安插了一个副将鄂伦泰,监视其一举一动,而十四阿哥则利用一纸伪造的书信将鄂伦泰策反,不仅摆脱了胤禩的监视和遥控,并成功在康熙六十八岁大寿之前取得了一场大胜。八阿哥胤禩知道此事之后心生不安,也意识到了鄂伦泰的叛变,于是心生一计,将十四阿哥的寿礼换成了一只死鹰。△胤禩换掉了十四阿哥胤禵的寿礼康熙寿辰之上,当十四阿哥的礼盒被打开之后,康熙看到其中的死鹰差点昏了过去,然而事后不仅没有大开杀戒,甚至没有追查此事,而是趁机撤掉了四阿哥胤禛和八阿哥胤禩等人的差事,这导致朝野上下均以为康熙要传位给十四阿哥,更是成功将八阿哥胤禩和十四阿哥胤禵的关系彻底离间,导致两人势同水火。关于康熙此举的深意,邬思道曾给四阿哥胤禛详细分析过,当时的局面是八阿哥胤禩不仅防着四阿哥胤禛,更防着十四阿哥胤禵,而康熙此举就是要造成自己有意立十四阿哥为储君的错觉,彻底挑起八爷党内部纷争,使得胤禩和胤禵彻底决裂,从而让四阿哥胤禛置身事外。康熙不追查死鹰的另外一个原因,便是十四阿哥胤禵拥兵在外,一旦要查他便会有天下大乱的危险;如果查办八阿哥胤禩,他在朝中影响力又过大,立时就是祸起萧墙。因此,此时乱局对胤禩、胤禵最为有利,而稳定则对四阿哥胤禛最为有利,康熙在默认四阿哥胤禛为继承人的情况下,自然不会再追查“死鹰”事件。可以说,康熙利用“死鹰”事件完成了一石三鸟之计,不但成功粉碎了八阿哥胤禩意图制造乱局的计划,而且离间了胤禩和胤禵的关系,同时将胤禛拉出了漩涡中心。雍正对付八爷,直接原因是八爷逼宫,即便如此,雍正也没有杀他,而是流放他。假如十四爷继承皇位,以十四爷的性格和心胸,会采取比四爷更残酷的手段对付八爷,直接弄死不是没有可能。为什么这样的说呢?首先,十四爷本来是八爷党的人,说白了,他原来就是八爷的跟班。俗话说,翻身的奴隶比地主更狠。八爷原来是十四爷的领导,现在反而十四爷当上皇帝了,八爷心里自然不会服他,十四爷也知道他不会服自己。既然如此,二人又不是同胞兄弟,对付他不用顾忌太多,自然要收拾他。其次,十四爷在当八爷跟班的时候,多次为八爷夺嫡筹谋,曾经还出过一些下作的主意。最典型的就是,十四爷在热河模仿太子的手令调兵,意图嫁祸太子谋反。这件事情知道的人极少,八爷党里只有八爷知道。那么,八爷既然知道当今皇上如此大的秘密,怎么可能不被除掉。第三,十四爷深知八爷的野心,自己继位,八爷不会消停,八爷党的势力太大,一有机会,自然会兴风作浪。与其等他对付自己,还不如自己先动手。因此我认为,假如十四爷继位,八爷会死的更惨。雍正四年,在皇权稳定、根基稳固以后,雍正皇帝开始了对昔日夺嫡政敌——皇八子胤禩的清算行动。为了获得光明正大的清算理由,雍正皇帝将“九子夺嫡”期间,康熙皇帝对胤禩的诸多负面评价全部翻了出来。康熙四十七年,太子胤礽首次被废,康熙皇帝下达“命诸大臣於诸皇子中举可为太子者”的命令后,面对“阿灵阿等私示意诸大臣举允禩”的结果,康熙皇帝以“允禩未更事,且罹罪,其母亦微贱,宜别举”为由,予以了驳回。康熙五十三年,康熙朝著名的“毙鹰事件”中,康熙皇帝将皇八子胤禩评价为“系辛者库贱妇所生,自幼心高阴险”,甚至直接给出了“自此朕与胤禩,父子之恩绝矣”的绝情之言。康熙皇帝对于皇八子胤禩乃系“辛者库贱妇所生”的训斥之言,虽然有着雍正皇帝为收集胤禩罪行而刻意杜撰的嫌疑,但皇八子胤禩的生母——良妃卫氏,乃系内管领,也就是上三旗辛者库的出身却是确定无疑的!《爱新觉罗宗谱》的汉文本谱牒——《星源集庆》,对良妃有着如此记载:良妃卫氏,内管领阿布鼐之女,初入侍宫中,康熙三十九年十二月册封良嫔,后晋封良妃。康熙五十年辛卯十一月二十日薨。清朝名臣张廷玉等奉敕撰典制文献——《皇朝文献通考》对良妃的出身有着类似的记载:良妃卫氏,内管领阿布鼐女,康熙三十九年十二月封良嫔,后晋封良妃。也就是说,皇八子胤禩的生母良妃,确实是康熙皇帝后宫妃嫔中“出身微贱”的辛者库出身。而且,在良妃卫氏入宫之时只是宫女身份。那么,“辛者库出身”的良妃卫氏,为何能够得到康熙皇帝的临幸,并借此一步登天,成为了康熙后宫的高等妃嫔呢?由康熙皇帝亲自编纂之《庭训格言·国学经典》中,有过一段这样的记载:明时宫女至数千,脂粉钱至百万。今朕宫中计使女三百,况朕未近使之宫女,年近三十者,即出与其父母,令婚配。而且,按照《宫女往谈录》的描述,清宫宫女能够单独接触皇帝的概率非常之低,皇帝见到宫女临时起意,便推倒临幸的事情是几乎不可能发生的!那么,身为宫女的卫氏,是如何完成这项几乎不可能完成之逆袭的呢?根据《清代十三朝宫闱秘史》的记载,历史上的卫氏乃系“美艳冠一宫,体有异香,洗之不去”的绝美之人,甚至达到了“唾液亦含芬芳气”的夸张地步。也就是说,卫氏出众的外貌条件为其获得康熙皇帝青睐奠定了相当程度的基础。但这肯定不是主要原因,卫氏之所以能够得到康熙皇帝的临幸,得益于孝懿仁皇后给予搭建的平台。在良妃卫氏薨逝以后的康熙五十年,康熙皇帝曾经为其亲撰祭文,在此祭文中有着这样的说明:敬恭自矢,克彰褕翟之休。 念久备乎嫔行,爰优加夫妃号,方期永绵福祉,何意遽告沦殂。其中“褕翟”的意思为“王后祭服”之意,在这里泛指皇后。也就是说,良妃卫氏曾经服侍于皇后之侧,才得到了康熙皇帝的青睐。按照皇八子胤禩的出生时间——康熙二十年来看,祭文中所指的皇后应该为时为皇贵妃,代行皇后之职的佟佳氏,也就是康熙皇帝的第三任皇后——孝懿仁皇后佟佳氏!也就是说,在康熙皇帝驾临孝懿仁皇后所居承乾宫时,很可能遇到了绝美的卫氏,正值青壮之年、需求正盛的康熙皇帝未能抵抗如此美颜,遂幸之。有此来看,皇八子胤禩生母卫氏,在身为宫女之时能够得到康熙皇帝的青睐,并被康熙皇帝临幸,成功完成逆袭,其自身出众的外貌条件不容忽视;但更重要的是,服侍于孝懿仁皇后之侧,为卫氏提供了最佳平台,才完成了这一几乎不可能的命运转变。参考文献:《清实录》、《清史稿》、《星源集庆》、《皇朝文献通考》、《庭训格言·国学经典》、《宫女往谈录》、《康熙帝亲撰之良妃祭文》
“九龙夺嫡”是爆发于康熙晚年的一场重大政治风波,皇子之间明争暗斗、阴谋诡计不止,而四阿哥胤禛则成为了最终的胜者。八阿哥胤禩本在朝廷势力极大,然最终惨遭失败,而不论是正史还是影视剧,其中的关键便是“死鹰”事件,不同的是正史中八阿哥胤禩因此彻底失去夺嫡资格,十四阿哥胤禵接手八爷党;而在《雍正王朝》中,此事则成为了康熙离间,并导致胤禩和胤禵彻底决裂的关键。△“死鹰”事件是夺嫡关键事件正史中,八阿哥胤禩因“死鹰”事件彻底失去夺嫡资格八阿哥胤禩因为人亲和,待人处事体贴细致、灵活温润,不拘泥于规制与名分,因而在诸皇子和王公大臣之中颇有声望,乃是当时夺嫡五党之中势力最大的一支(大爷党、太子党、三爷党、四爷党、八爷党)。△《雍正王朝》中的康熙皇帝然而,在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的公推太子事件中,即使康熙已经多次作出重立胤礽为太子的举动,但以佟国维、马齐、阿灵阿、鄂伦岱、揆叙、王鸿绪等为首的朝中重臣仍然联名保奏胤禩为储,这令康熙大感意外的同时,开始产生警惕心理,此后不断压制胤禩。而彻底导致胤禩失去夺储资格的,则是“死鹰”事件。“死鹰”事件又称“毙鹰事件”、“海东青事件”,发生于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十一月二十六日。当时,康熙正在前往热河巡视的途中,因当时恰好是八阿哥胤禩生母良妃的祭日,由于要前去祭奠母亲,胤禩没能随侍在旁,于是便派了太监前去康熙处说明缘由,并表示将在汤泉处等候康熙一同返京。后来,胤禩又挑选了两只上好的海东青派人送给康熙,却不想等到了康熙手里时却变成了两只奄奄一息的死鹰。△《雍正王朝》中的八阿哥胤禩此事令康熙极为震怒,认为这是胤禩对自己的诅咒,当即召见诸皇子,对胤禩严厉责备,《康熙实录》对这段有详细记载,大意是说,“胤禩出生本就卑贱,自幼便心高阴险。听信相面人张明德之言,逐行大逆之事,阴谋杀死二阿哥胤礽,举国皆知,从未念及朕的身体。朕之前患病(康熙四十七年),诸大臣保举八阿哥,朕无奈之下将不可册立的胤礽放出,数年之内极其郁闷。然而胤禩仍然不忘争夺储君之位,与乱臣贼子结成党羽,阴谋诡计层出不穷……”至此,康熙甚至承认自己复立胤礽乃是无奈之举,之后更是说出了更加绝情之语“自此朕与胤禩,父子之恩绝矣”,已经到了要断绝父子之情的地步。△《康熙实录》卷二百六十一次年正月二十九日,康熙谕胤禩“行止卑污,凡应行走处俱懒惰不赴”,将其官职、俸银、俸米等全部罢免或剥夺,胤禩至此等于彻底失去了夺嫡资格。此后,八爷党的势力开始为十四阿哥胤禵所继承。《雍正王朝》中,康熙利用“死鹰”事件彻底离间胤禩和胤禵《雍正王朝》中,八阿哥胤禩和十四阿哥胤禵原本也是一党,胤禵曾经的确真心实意的支持过胤禩,与正史不同的是,影视剧中的胤禩和胤禵最终成为了竞争对手。在影视剧中,两人矛盾的爆发源于大将军王的争夺,而彻底的决裂则是因为“死鹰”事件。在争夺大将军王时,四阿哥胤禛、八阿哥胤禩、十四阿哥胤禵其实都有心争夺,不同的是四阿哥最终在邬思道的劝说下推荐了十四阿哥胤禵,而八阿哥胤禩则是自己赤膊上阵。十四阿哥当选大将军王之后,四阿哥胤禛不仅让自己的奴才年羹尧做了陕甘总督,而且将自己摘了出来,直接导致十四阿哥胤禵和八阿哥胤禩之间的关系开始出现明显裂痕。八阿哥胤禩给十四阿哥胤禵身边安插了一个副将鄂伦泰,监视其一举一动,而十四阿哥则利用一纸伪造的书信将鄂伦泰策反,不仅摆脱了胤禩的监视和遥控,并成功在康熙六十八岁大寿之前取得了一场大胜。八阿哥胤禩知道此事之后心生不安,也意识到了鄂伦泰的叛变,于是心生一计,将十四阿哥的寿礼换成了一只死鹰。△胤禩换掉了十四阿哥胤禵的寿礼康熙寿辰之上,当十四阿哥的礼盒被打开之后,康熙看到其中的死鹰差点昏了过去,然而事后不仅没有大开杀戒,甚至没有追查此事,而是趁机撤掉了四阿哥胤禛和八阿哥胤禩等人的差事,这导致朝野上下均以为康熙要传位给十四阿哥,更是成功将八阿哥胤禩和十四阿哥胤禵的关系彻底离间,导致两人势同水火。关于康熙此举的深意,邬思道曾给四阿哥胤禛详细分析过,当时的局面是八阿哥胤禩不仅防着四阿哥胤禛,更防着十四阿哥胤禵,而康熙此举就是要造成自己有意立十四阿哥为储君的错觉,彻底挑起八爷党内部纷争,使得胤禩和胤禵彻底决裂,从而让四阿哥胤禛置身事外。康熙不追查死鹰的另外一个原因,便是十四阿哥胤禵拥兵在外,一旦要查他便会有天下大乱的危险;如果查办八阿哥胤禩,他在朝中影响力又过大,立时就是祸起萧墙。因此,此时乱局对胤禩、胤禵最为有利,而稳定则对四阿哥胤禛最为有利,康熙在默认四阿哥胤禛为继承人的情况下,自然不会再追查“死鹰”事件。可以说,康熙利用“死鹰”事件完成了一石三鸟之计,不但成功粉碎了八阿哥胤禩意图制造乱局的计划,而且离间了胤禩和胤禵的关系,同时将胤禛拉出了漩涡中心。雍正对付八爷,直接原因是八爷逼宫,即便如此,雍正也没有杀他,而是流放他。假如十四爷继承皇位,以十四爷的性格和心胸,会采取比四爷更残酷的手段对付八爷,直接弄死不是没有可能。为什么这样的说呢?首先,十四爷本来是八爷党的人,说白了,他原来就是八爷的跟班。俗话说,翻身的奴隶比地主更狠。八爷原来是十四爷的领导,现在反而十四爷当上皇帝了,八爷心里自然不会服他,十四爷也知道他不会服自己。既然如此,二人又不是同胞兄弟,对付他不用顾忌太多,自然要收拾他。其次,十四爷在当八爷跟班的时候,多次为八爷夺嫡筹谋,曾经还出过一些下作的主意。最典型的就是,十四爷在热河模仿太子的手令调兵,意图嫁祸太子谋反。这件事情知道的人极少,八爷党里只有八爷知道。那么,八爷既然知道当今皇上如此大的秘密,怎么可能不被除掉。第三,十四爷深知八爷的野心,自己继位,八爷不会消停,八爷党的势力太大,一有机会,自然会兴风作浪。与其等他对付自己,还不如自己先动手。因此我认为,假如十四爷继位,八爷会死的更惨。雍正四年,在皇权稳定、根基稳固以后,雍正皇帝开始了对昔日夺嫡政敌——皇八子胤禩的清算行动。为了获得光明正大的清算理由,雍正皇帝将“九子夺嫡”期间,康熙皇帝对胤禩的诸多负面评价全部翻了出来。康熙四十七年,太子胤礽首次被废,康熙皇帝下达“命诸大臣於诸皇子中举可为太子者”的命令后,面对“阿灵阿等私示意诸大臣举允禩”的结果,康熙皇帝以“允禩未更事,且罹罪,其母亦微贱,宜别举”为由,予以了驳回。康熙五十三年,康熙朝著名的“毙鹰事件”中,康熙皇帝将皇八子胤禩评价为“系辛者库贱妇所生,自幼心高阴险”,甚至直接给出了“自此朕与胤禩,父子之恩绝矣”的绝情之言。康熙皇帝对于皇八子胤禩乃系“辛者库贱妇所生”的训斥之言,虽然有着雍正皇帝为收集胤禩罪行而刻意杜撰的嫌疑,但皇八子胤禩的生母——良妃卫氏,乃系内管领,也就是上三旗辛者库的出身却是确定无疑的!《爱新觉罗宗谱》的汉文本谱牒——《星源集庆》,对良妃有着如此记载:良妃卫氏,内管领阿布鼐之女,初入侍宫中,康熙三十九年十二月册封良嫔,后晋封良妃。康熙五十年辛卯十一月二十日薨。清朝名臣张廷玉等奉敕撰典制文献——《皇朝文献通考》对良妃的出身有着类似的记载:良妃卫氏,内管领阿布鼐女,康熙三十九年十二月封良嫔,后晋封良妃。也就是说,皇八子胤禩的生母良妃,确实是康熙皇帝后宫妃嫔中“出身微贱”的辛者库出身。而且,在良妃卫氏入宫之时只是宫女身份。那么,“辛者库出身”的良妃卫氏,为何能够得到康熙皇帝的临幸,并借此一步登天,成为了康熙后宫的高等妃嫔呢?由康熙皇帝亲自编纂之《庭训格言·国学经典》中,有过一段这样的记载:明时宫女至数千,脂粉钱至百万。今朕宫中计使女三百,况朕未近使之宫女,年近三十者,即出与其父母,令婚配。而且,按照《宫女往谈录》的描述,清宫宫女能够单独接触皇帝的概率非常之低,皇帝见到宫女临时起意,便推倒临幸的事情是几乎不可能发生的!那么,身为宫女的卫氏,是如何完成这项几乎不可能完成之逆袭的呢?根据《清代十三朝宫闱秘史》的记载,历史上的卫氏乃系“美艳冠一宫,体有异香,洗之不去”的绝美之人,甚至达到了“唾液亦含芬芳气”的夸张地步。也就是说,卫氏出众的外貌条件为其获得康熙皇帝青睐奠定了相当程度的基础。但这肯定不是主要原因,卫氏之所以能够得到康熙皇帝的临幸,得益于孝懿仁皇后给予搭建的平台。在良妃卫氏薨逝以后的康熙五十年,康熙皇帝曾经为其亲撰祭文,在此祭文中有着这样的说明:敬恭自矢,克彰褕翟之休。 念久备乎嫔行,爰优加夫妃号,方期永绵福祉,何意遽告沦殂。其中“褕翟”的意思为“王后祭服”之意,在这里泛指皇后。也就是说,良妃卫氏曾经服侍于皇后之侧,才得到了康熙皇帝的青睐。按照皇八子胤禩的出生时间——康熙二十年来看,祭文中所指的皇后应该为时为皇贵妃,代行皇后之职的佟佳氏,也就是康熙皇帝的第三任皇后——孝懿仁皇后佟佳氏!也就是说,在康熙皇帝驾临孝懿仁皇后所居承乾宫时,很可能遇到了绝美的卫氏,正值青壮之年、需求正盛的康熙皇帝未能抵抗如此美颜,遂幸之。有此来看,皇八子胤禩生母卫氏,在身为宫女之时能够得到康熙皇帝的青睐,并被康熙皇帝临幸,成功完成逆袭,其自身出众的外貌条件不容忽视;但更重要的是,服侍于孝懿仁皇后之侧,为卫氏提供了最佳平台,才完成了这一几乎不可能的命运转变。参考文献:《清实录》、《清史稿》、《星源集庆》、《皇朝文献通考》、《庭训格言·国学经典》、《宫女往谈录》、《康熙帝亲撰之良妃祭文》《雍正王朝》当中的侍卫领班图里琛,在康熙雍正两朝都是深受皇上赏识和信任的“身边人”,尤其是在雍正朝,图里琛几乎是“形影不离左右”,为雍正办了几件关键的大事:——登基之初奉命“押解”皇十四子胤禵回京;——作为钦差赴山西调查诺敏案,——作为钦差赴西北大营解除年羹尧兵权,——帮助雍正密裁皇三子弘时……等等。细看看这个侍卫领班绝对不简单。图里琛作为两朝皇帝的“身边人”,能够得到两任皇帝的信任肯定有自己的过人之处。图里琛的过人之处总结起来有四点。第一,绝对的忠于皇帝,绝对不结党,不搞小圈子。第二,为皇上办事绝对尽心尽力,几乎没有疏漏。第三,脑袋好使,看破不说破,不仅会装糊涂,而且知道什么时候“装傻充愣”。第四,做人低调,同时,作为皇帝身边的人,嘴巴是真紧。这样的侍卫,任何一个皇帝都会喜欢,会信任。其实,在有一个事情发生之前,康熙对皇八子胤禩的印象挺好的,在他看来,这个老八知书达礼,为人和气,办事沉稳,朝野的口碑不错,算是个能力和德行还都满意的好儿子,所以,康熙把很重要的户部交给了胤禩属理。要不是因为康熙四十六年黄河发大水,康熙还真的以为这个儿子把户部管的很好呢!他怎么也想不到在他的八阿哥胤禩的“管理下”,国库已经空虚到了“不堪一场洪水”的地步了。但是,尽管康熙为此斥责了胤禩,但是,他还是把主要的责任算在了“代为理政”的太子身上。朝堂之上,康熙明确表示“近些年来把朝政交太子主持,不曾想搞成这个样子”。如果说,国库空虚的问题上康熙对皇八子胤禩只是有“管理不善”的不满,在后来的刑部贪赃枉法买卖人命的“宰白鸭”大案当中,康熙对这个老八的看法发生了本质的改变,而这个改变被聪明的图里琛扑捉到了,但是他却用“装傻充愣”瞒过了康熙,让康熙认为图里琛是一个“直肠子”而对他深信不疑。八阿哥胤禩,利用争取到的主审“宰白鸭”大案的机会,绕开康熙特意安排的作为共同审理的十三阿哥胤祥,打着康熙的旗号,私下审问了刑部肖国兴,威逼利诱之下,肖国兴供出了太子胤礽参与“宰白鸭”案并收受巨额贿赂的事实。胤禩拿到了肖国兴的口供,连夜进宫,上报康熙,实际上是给康熙出了一道天大的难题——太子贪赃枉法,说出去康熙的颜面尽失。对于胤禩的“私下审问”,康熙起了疑心——绕开胤祥是为什么?康熙找到张廷玉,而张廷玉毫不犹豫的当着康熙的面,烧掉了肖国兴的供词。算是为康熙解了围。康熙马上命令图里琛连夜押解肖国兴到关外盛京将军处,严令单独关押不许任何人接触肖国兴——康熙下决心把这个“丑事”彻底隐瞒下来。在图里琛完成使命回京复命之时,康熙似乎是漫不经心的问了图里琛:一路上肖国兴都说了什么?图里琛回答:肖国兴一路上一直喊冤,说八阿哥承诺,也是皇上的意思,只要如实交代太子贪赃枉法,康熙会网开一面,从轻处罚他的。康熙听了之后,大吃一惊,追问图里琛:肖国兴真的是这么说的?图里琛回答说:肖国兴原话就是这么说的……。康熙听后,连说三声:其心可诛!图里琛连忙回答:奴才这就去杀了肖国兴!康熙骂到:谁让你杀肖国兴!便佛袖而去。其实,在康熙连说:其心可诛的时候,图里琛已经听明白了康熙的意思,而且从康熙的这句话,图里琛很清楚,这个自命不凡的八阿哥已经没戏了。从那时起,图里琛心中的天平就开始向四阿哥胤禛倾斜,他很清楚,“宰白鸭”一案,太子和八阿哥都完蛋了。而这一切是不能让康熙看出来,所以图里琛装傻充愣的要杀了肖国兴,一方面是掩饰自己,另一方面也是向康熙传递一个信息:除了皇上您,别人都不好使,我图里琛只听皇上您的!看似彪悍粗壮的图里琛,实则心细如发。机敏的反应和准确的判断,让他在康熙雍正两朝都深得信赖和重用。有时候,装傻充愣,看破不说破其实是一种很高的境界。
“九龙夺嫡”是爆发于康熙晚年的一场重大政治风波,皇子之间明争暗斗、阴谋诡计不止,而四阿哥胤禛则成为了最终的胜者。八阿哥胤禩本在朝廷势力极大,然最终惨遭失败,而不论是正史还是影视剧,其中的关键便是“死鹰”事件,不同的是正史中八阿哥胤禩因此彻底失去夺嫡资格,十四阿哥胤禵接手八爷党;而在《雍正王朝》中,此事则成为了康熙离间,并导致胤禩和胤禵彻底决裂的关键。△“死鹰”事件是夺嫡关键事件正史中,八阿哥胤禩因“死鹰”事件彻底失去夺嫡资格八阿哥胤禩因为人亲和,待人处事体贴细致、灵活温润,不拘泥于规制与名分,因而在诸皇子和王公大臣之中颇有声望,乃是当时夺嫡五党之中势力最大的一支(大爷党、太子党、三爷党、四爷党、八爷党)。△《雍正王朝》中的康熙皇帝然而,在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的公推太子事件中,即使康熙已经多次作出重立胤礽为太子的举动,但以佟国维、马齐、阿灵阿、鄂伦岱、揆叙、王鸿绪等为首的朝中重臣仍然联名保奏胤禩为储,这令康熙大感意外的同时,开始产生警惕心理,此后不断压制胤禩。而彻底导致胤禩失去夺储资格的,则是“死鹰”事件。“死鹰”事件又称“毙鹰事件”、“海东青事件”,发生于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十一月二十六日。当时,康熙正在前往热河巡视的途中,因当时恰好是八阿哥胤禩生母良妃的祭日,由于要前去祭奠母亲,胤禩没能随侍在旁,于是便派了太监前去康熙处说明缘由,并表示将在汤泉处等候康熙一同返京。后来,胤禩又挑选了两只上好的海东青派人送给康熙,却不想等到了康熙手里时却变成了两只奄奄一息的死鹰。△《雍正王朝》中的八阿哥胤禩此事令康熙极为震怒,认为这是胤禩对自己的诅咒,当即召见诸皇子,对胤禩严厉责备,《康熙实录》对这段有详细记载,大意是说,“胤禩出生本就卑贱,自幼便心高阴险。听信相面人张明德之言,逐行大逆之事,阴谋杀死二阿哥胤礽,举国皆知,从未念及朕的身体。朕之前患病(康熙四十七年),诸大臣保举八阿哥,朕无奈之下将不可册立的胤礽放出,数年之内极其郁闷。然而胤禩仍然不忘争夺储君之位,与乱臣贼子结成党羽,阴谋诡计层出不穷……”至此,康熙甚至承认自己复立胤礽乃是无奈之举,之后更是说出了更加绝情之语“自此朕与胤禩,父子之恩绝矣”,已经到了要断绝父子之情的地步。△《康熙实录》卷二百六十一次年正月二十九日,康熙谕胤禩“行止卑污,凡应行走处俱懒惰不赴”,将其官职、俸银、俸米等全部罢免或剥夺,胤禩至此等于彻底失去了夺嫡资格。此后,八爷党的势力开始为十四阿哥胤禵所继承。《雍正王朝》中,康熙利用“死鹰”事件彻底离间胤禩和胤禵《雍正王朝》中,八阿哥胤禩和十四阿哥胤禵原本也是一党,胤禵曾经的确真心实意的支持过胤禩,与正史不同的是,影视剧中的胤禩和胤禵最终成为了竞争对手。在影视剧中,两人矛盾的爆发源于大将军王的争夺,而彻底的决裂则是因为“死鹰”事件。在争夺大将军王时,四阿哥胤禛、八阿哥胤禩、十四阿哥胤禵其实都有心争夺,不同的是四阿哥最终在邬思道的劝说下推荐了十四阿哥胤禵,而八阿哥胤禩则是自己赤膊上阵。十四阿哥当选大将军王之后,四阿哥胤禛不仅让自己的奴才年羹尧做了陕甘总督,而且将自己摘了出来,直接导致十四阿哥胤禵和八阿哥胤禩之间的关系开始出现明显裂痕。八阿哥胤禩给十四阿哥胤禵身边安插了一个副将鄂伦泰,监视其一举一动,而十四阿哥则利用一纸伪造的书信将鄂伦泰策反,不仅摆脱了胤禩的监视和遥控,并成功在康熙六十八岁大寿之前取得了一场大胜。八阿哥胤禩知道此事之后心生不安,也意识到了鄂伦泰的叛变,于是心生一计,将十四阿哥的寿礼换成了一只死鹰。△胤禩换掉了十四阿哥胤禵的寿礼康熙寿辰之上,当十四阿哥的礼盒被打开之后,康熙看到其中的死鹰差点昏了过去,然而事后不仅没有大开杀戒,甚至没有追查此事,而是趁机撤掉了四阿哥胤禛和八阿哥胤禩等人的差事,这导致朝野上下均以为康熙要传位给十四阿哥,更是成功将八阿哥胤禩和十四阿哥胤禵的关系彻底离间,导致两人势同水火。关于康熙此举的深意,邬思道曾给四阿哥胤禛详细分析过,当时的局面是八阿哥胤禩不仅防着四阿哥胤禛,更防着十四阿哥胤禵,而康熙此举就是要造成自己有意立十四阿哥为储君的错觉,彻底挑起八爷党内部纷争,使得胤禩和胤禵彻底决裂,从而让四阿哥胤禛置身事外。康熙不追查死鹰的另外一个原因,便是十四阿哥胤禵拥兵在外,一旦要查他便会有天下大乱的危险;如果查办八阿哥胤禩,他在朝中影响力又过大,立时就是祸起萧墙。因此,此时乱局对胤禩、胤禵最为有利,而稳定则对四阿哥胤禛最为有利,康熙在默认四阿哥胤禛为继承人的情况下,自然不会再追查“死鹰”事件。可以说,康熙利用“死鹰”事件完成了一石三鸟之计,不但成功粉碎了八阿哥胤禩意图制造乱局的计划,而且离间了胤禩和胤禵的关系,同时将胤禛拉出了漩涡中心。雍正对付八爷,直接原因是八爷逼宫,即便如此,雍正也没有杀他,而是流放他。假如十四爷继承皇位,以十四爷的性格和心胸,会采取比四爷更残酷的手段对付八爷,直接弄死不是没有可能。为什么这样的说呢?首先,十四爷本来是八爷党的人,说白了,他原来就是八爷的跟班。俗话说,翻身的奴隶比地主更狠。八爷原来是十四爷的领导,现在反而十四爷当上皇帝了,八爷心里自然不会服他,十四爷也知道他不会服自己。既然如此,二人又不是同胞兄弟,对付他不用顾忌太多,自然要收拾他。其次,十四爷在当八爷跟班的时候,多次为八爷夺嫡筹谋,曾经还出过一些下作的主意。最典型的就是,十四爷在热河模仿太子的手令调兵,意图嫁祸太子谋反。这件事情知道的人极少,八爷党里只有八爷知道。那么,八爷既然知道当今皇上如此大的秘密,怎么可能不被除掉。第三,十四爷深知八爷的野心,自己继位,八爷不会消停,八爷党的势力太大,一有机会,自然会兴风作浪。与其等他对付自己,还不如自己先动手。因此我认为,假如十四爷继位,八爷会死的更惨。雍正四年,在皇权稳定、根基稳固以后,雍正皇帝开始了对昔日夺嫡政敌——皇八子胤禩的清算行动。为了获得光明正大的清算理由,雍正皇帝将“九子夺嫡”期间,康熙皇帝对胤禩的诸多负面评价全部翻了出来。康熙四十七年,太子胤礽首次被废,康熙皇帝下达“命诸大臣於诸皇子中举可为太子者”的命令后,面对“阿灵阿等私示意诸大臣举允禩”的结果,康熙皇帝以“允禩未更事,且罹罪,其母亦微贱,宜别举”为由,予以了驳回。康熙五十三年,康熙朝著名的“毙鹰事件”中,康熙皇帝将皇八子胤禩评价为“系辛者库贱妇所生,自幼心高阴险”,甚至直接给出了“自此朕与胤禩,父子之恩绝矣”的绝情之言。康熙皇帝对于皇八子胤禩乃系“辛者库贱妇所生”的训斥之言,虽然有着雍正皇帝为收集胤禩罪行而刻意杜撰的嫌疑,但皇八子胤禩的生母——良妃卫氏,乃系内管领,也就是上三旗辛者库的出身却是确定无疑的!《爱新觉罗宗谱》的汉文本谱牒——《星源集庆》,对良妃有着如此记载:良妃卫氏,内管领阿布鼐之女,初入侍宫中,康熙三十九年十二月册封良嫔,后晋封良妃。康熙五十年辛卯十一月二十日薨。清朝名臣张廷玉等奉敕撰典制文献——《皇朝文献通考》对良妃的出身有着类似的记载:良妃卫氏,内管领阿布鼐女,康熙三十九年十二月封良嫔,后晋封良妃。也就是说,皇八子胤禩的生母良妃,确实是康熙皇帝后宫妃嫔中“出身微贱”的辛者库出身。而且,在良妃卫氏入宫之时只是宫女身份。那么,“辛者库出身”的良妃卫氏,为何能够得到康熙皇帝的临幸,并借此一步登天,成为了康熙后宫的高等妃嫔呢?由康熙皇帝亲自编纂之《庭训格言·国学经典》中,有过一段这样的记载:明时宫女至数千,脂粉钱至百万。今朕宫中计使女三百,况朕未近使之宫女,年近三十者,即出与其父母,令婚配。而且,按照《宫女往谈录》的描述,清宫宫女能够单独接触皇帝的概率非常之低,皇帝见到宫女临时起意,便推倒临幸的事情是几乎不可能发生的!那么,身为宫女的卫氏,是如何完成这项几乎不可能完成之逆袭的呢?根据《清代十三朝宫闱秘史》的记载,历史上的卫氏乃系“美艳冠一宫,体有异香,洗之不去”的绝美之人,甚至达到了“唾液亦含芬芳气”的夸张地步。也就是说,卫氏出众的外貌条件为其获得康熙皇帝青睐奠定了相当程度的基础。但这肯定不是主要原因,卫氏之所以能够得到康熙皇帝的临幸,得益于孝懿仁皇后给予搭建的平台。在良妃卫氏薨逝以后的康熙五十年,康熙皇帝曾经为其亲撰祭文,在此祭文中有着这样的说明:敬恭自矢,克彰褕翟之休。 念久备乎嫔行,爰优加夫妃号,方期永绵福祉,何意遽告沦殂。其中“褕翟”的意思为“王后祭服”之意,在这里泛指皇后。也就是说,良妃卫氏曾经服侍于皇后之侧,才得到了康熙皇帝的青睐。按照皇八子胤禩的出生时间——康熙二十年来看,祭文中所指的皇后应该为时为皇贵妃,代行皇后之职的佟佳氏,也就是康熙皇帝的第三任皇后——孝懿仁皇后佟佳氏!也就是说,在康熙皇帝驾临孝懿仁皇后所居承乾宫时,很可能遇到了绝美的卫氏,正值青壮之年、需求正盛的康熙皇帝未能抵抗如此美颜,遂幸之。有此来看,皇八子胤禩生母卫氏,在身为宫女之时能够得到康熙皇帝的青睐,并被康熙皇帝临幸,成功完成逆袭,其自身出众的外貌条件不容忽视;但更重要的是,服侍于孝懿仁皇后之侧,为卫氏提供了最佳平台,才完成了这一几乎不可能的命运转变。参考文献:《清实录》、《清史稿》、《星源集庆》、《皇朝文献通考》、《庭训格言·国学经典》、《宫女往谈录》、《康熙帝亲撰之良妃祭文》《雍正王朝》当中的侍卫领班图里琛,在康熙雍正两朝都是深受皇上赏识和信任的“身边人”,尤其是在雍正朝,图里琛几乎是“形影不离左右”,为雍正办了几件关键的大事:——登基之初奉命“押解”皇十四子胤禵回京;——作为钦差赴山西调查诺敏案,——作为钦差赴西北大营解除年羹尧兵权,——帮助雍正密裁皇三子弘时……等等。细看看这个侍卫领班绝对不简单。图里琛作为两朝皇帝的“身边人”,能够得到两任皇帝的信任肯定有自己的过人之处。图里琛的过人之处总结起来有四点。第一,绝对的忠于皇帝,绝对不结党,不搞小圈子。第二,为皇上办事绝对尽心尽力,几乎没有疏漏。第三,脑袋好使,看破不说破,不仅会装糊涂,而且知道什么时候“装傻充愣”。第四,做人低调,同时,作为皇帝身边的人,嘴巴是真紧。这样的侍卫,任何一个皇帝都会喜欢,会信任。其实,在有一个事情发生之前,康熙对皇八子胤禩的印象挺好的,在他看来,这个老八知书达礼,为人和气,办事沉稳,朝野的口碑不错,算是个能力和德行还都满意的好儿子,所以,康熙把很重要的户部交给了胤禩属理。要不是因为康熙四十六年黄河发大水,康熙还真的以为这个儿子把户部管的很好呢!他怎么也想不到在他的八阿哥胤禩的“管理下”,国库已经空虚到了“不堪一场洪水”的地步了。但是,尽管康熙为此斥责了胤禩,但是,他还是把主要的责任算在了“代为理政”的太子身上。朝堂之上,康熙明确表示“近些年来把朝政交太子主持,不曾想搞成这个样子”。如果说,国库空虚的问题上康熙对皇八子胤禩只是有“管理不善”的不满,在后来的刑部贪赃枉法买卖人命的“宰白鸭”大案当中,康熙对这个老八的看法发生了本质的改变,而这个改变被聪明的图里琛扑捉到了,但是他却用“装傻充愣”瞒过了康熙,让康熙认为图里琛是一个“直肠子”而对他深信不疑。八阿哥胤禩,利用争取到的主审“宰白鸭”大案的机会,绕开康熙特意安排的作为共同审理的十三阿哥胤祥,打着康熙的旗号,私下审问了刑部肖国兴,威逼利诱之下,肖国兴供出了太子胤礽参与“宰白鸭”案并收受巨额贿赂的事实。胤禩拿到了肖国兴的口供,连夜进宫,上报康熙,实际上是给康熙出了一道天大的难题——太子贪赃枉法,说出去康熙的颜面尽失。对于胤禩的“私下审问”,康熙起了疑心——绕开胤祥是为什么?康熙找到张廷玉,而张廷玉毫不犹豫的当着康熙的面,烧掉了肖国兴的供词。算是为康熙解了围。康熙马上命令图里琛连夜押解肖国兴到关外盛京将军处,严令单独关押不许任何人接触肖国兴——康熙下决心把这个“丑事”彻底隐瞒下来。在图里琛完成使命回京复命之时,康熙似乎是漫不经心的问了图里琛:一路上肖国兴都说了什么?图里琛回答:肖国兴一路上一直喊冤,说八阿哥承诺,也是皇上的意思,只要如实交代太子贪赃枉法,康熙会网开一面,从轻处罚他的。康熙听了之后,大吃一惊,追问图里琛:肖国兴真的是这么说的?图里琛回答说:肖国兴原话就是这么说的……。康熙听后,连说三声:其心可诛!图里琛连忙回答:奴才这就去杀了肖国兴!康熙骂到:谁让你杀肖国兴!便佛袖而去。其实,在康熙连说:其心可诛的时候,图里琛已经听明白了康熙的意思,而且从康熙的这句话,图里琛很清楚,这个自命不凡的八阿哥已经没戏了。从那时起,图里琛心中的天平就开始向四阿哥胤禛倾斜,他很清楚,“宰白鸭”一案,太子和八阿哥都完蛋了。而这一切是不能让康熙看出来,所以图里琛装傻充愣的要杀了肖国兴,一方面是掩饰自己,另一方面也是向康熙传递一个信息:除了皇上您,别人都不好使,我图里琛只听皇上您的!看似彪悍粗壮的图里琛,实则心细如发。机敏的反应和准确的判断,让他在康熙雍正两朝都深得信赖和重用。有时候,装傻充愣,看破不说破其实是一种很高的境界。八阿哥胤禩曾是康熙皇帝非常喜爱的皇子,深得康熙本人的信任与器重,并且由于其一贯谦逊的为人态度和卓越的办事能力,胤禩也得到了一众康熙皇子以及朝中绝大多数官员的拥护与支持,使得他就此成为了“九子夺嫡”中的“热门人选”。俗话说,当“人气”达到了一定程度,便会转变为“气人”。胤禩过高的“人气”,不仅对胤礽的皇太子之位产生了巨大的威胁,同时也对康熙的皇权威严以及皇权统治的根基形成了极大挑战。也正是因为如此,胤禩受到了康熙的极度厌恶,更是在经历了一系列挫折和打击之后,从“九子夺嫡”中彻底出局,再也无法染指大清王朝最高统治者的宝座。胤禩虽然出身卑贱,但深得康熙皇帝的喜爱。八阿哥胤禩,生母是辛者库出身的良妃卫氏,而这也使得胤禩成为了所有参与“九子夺嫡”的康熙皇子中,出身最为卑贱的一位。然而,低微的出身非但没有让胤禩产生自卑,反而成为了胤禩不断努力向上的动力。胤禩自幼聪明伶俐,学习刻苦认真,并且待人接物上的表现更是可圈可点,包括出身相对高贵的九阿哥胤禟、十阿哥胤?以及十四阿哥胤禵等人,皆与其建立了非常密切的关系,并且朝中许多大臣也对胤禩是赞誉有加。而对于此时的八阿哥胤禩,康熙也是非常的喜爱。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胤禩被封为了多罗贝勒,与他同期受封为贝勒的还有四阿哥胤禛、也就是后来的雍正皇帝,五阿哥胤祺,七阿哥胤祐,而胤禩则是他们中年龄最小的一位。与此同时,康熙还曾先后两次在自己离京外出期间,安排胤禩与三阿哥胤祉等人一同署理政务,以培养其施政能力。不仅如此,胤禩还在康熙皇帝的主持下,迎娶了出身非常高贵的安亲王岳乐的外孙女郭络罗氏为嫡福晋。而与胤禩相对应的是,这一时期太子胤礽的表现可以说是招致了所有人的不满。一方面,胤礽生活奢靡、极度贪婪,铺张浪费极为严重,甚至一再行僭越之事,冒犯皇权威严;另一方面,胤礽对于兄弟以及朝臣的态度非常的傲慢无礼,并且经常借助自己的皇太子身份,欺压其他康熙皇子,甚至公然向官员索贿。于是乎,在朝堂上反对太子胤礽的呼声越来越高,同时,更多的人选择站在八阿哥胤禩一边,支持其向胤礽发起挑战,并随时准备拥立其成为“新太子”。这其中就包括了胤禩嫡福晋郭络罗氏所在的安亲王岳乐家族,以遏必隆之子阿灵阿为代表的钮祜禄氏家族,以明珠之子纳兰揆叙为代表的叶赫那拉氏家族、以佟国维、鄂伦岱为代表的佟佳氏家族,除此之外,以“满洲首席大学士”马齐为首的诸多满洲大臣和以户部尚书王鸿绪为首的一众汉族大臣,也尽皆站在了八阿哥胤禩一边。历史上的“八爷党”政治势力集团也就此形成,并就此对胤礽的皇太子之位发起了冲击。“一废皇太子”期间,胤禩和他的“八爷党”遭受到了沉重的打击。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康熙皇帝在热河秋闱期间以“太子不善,所行不孝”为由,第一次废黜了胤礽的皇太子之位。与此同时,康熙还下令,罢免了胤礽主管内务府的差事,并废黜了其奶妈丈夫凌普的内务府总管职务,改由八阿哥胤禩署理内务府事务。要知道,内务府是清朝掌宫廷事务的机构,皇宫内所有人的衣食起居全都归其管辖,地位极其重要,让胤禩掌管内务府足可见康熙对其的重视。然而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胤禩便遭到了康熙皇帝的不满和厌恶。按照康熙的本意,他是希望胤禩能够整顿在胤礽署理内务府事务期间所积累的诸多弊病,同时对内务府进行整顿,清除胤礽的残余势力。可胤禩却选择将所有人予以了保留,并且他还向康熙皇帝上疏要求嘉奖并晋封内务府的一些中下级官员。这种“邀买人心”的做法随即引发了康熙皇帝的警觉,进而让其对胤禩的用心产生了深深的怀疑,于是当众对胤禩予以了严厉的训斥,胤禩在康熙心中的印象也就此大打折扣。接下来就是“江湖术士张明德案”的爆发。由于胤禩是被大阿哥胤褆的生母惠妃那拉氏抚养长大,所以两人自幼关系亲密。在胤褆因为妄图置胤礽于死地而彻底失去皇位继承资格后,便就此全力扶保八阿哥胤禩,并主动向康熙劝谏应该立胤禩为储君,只不过其给出的理由太过于荒唐,就是江湖术士张明德对于胤禩的一番评价:“八阿哥丰神清逸、仁谊敦厚、福寿绵长、诚贵相也。”经过康熙皇帝的仔细审查,发现不仅八阿哥胤禩与张明德接触密切,包括九阿哥胤禟、十阿哥胤?、十四阿哥胤禵等康熙皇子,还有一众朝中大臣,也参与到了其中,“八爷党”的势力瞬间暴露在了康熙面前,而如此“缘结朋党”的行为更是引发了康熙皇帝的极度不满。就这样,康熙再一次严厉训斥了胤禩,并且当众宣布自己永远不会考虑将胤禩作为自己的接班人。然而紧跟着,又发生了一件令康熙更加愤怒的事情。面对众位皇子对于皇位的强烈觊觎之心,同时也是不愿自己此前的半生心血付诸东流,康熙经过深思熟虑,还是决定复立胤礽的皇太子之位。为了增加胤礽重新被立为皇太子的合法性,康熙还专门召开了一次御前会议,希望借此与朝中重臣达成一致意见,从而形成良好的舆论效果。可会议的最终结果让康熙是无比失望。参加会议的四位在朝中有着极高影响力的重臣,即领侍卫内大臣阿灵阿、内大臣鄂伦岱、翰林院掌院学士纳兰揆叙以及户部尚书王鸿绪等,不顾康熙皇帝的一再劝导,全部坚持己见,坚决反对康熙复立胤礽,并且是强烈建议康熙应该改立胤禩为“新太子”,而这也让康熙产生了浓厚的“羡慕嫉妒恨”的情绪,以至于对胤禩是愈发的不满与厌恶。“八阿哥未尝更事,近又罹罪,且其母家亦甚微贱”可以说,此时的胤禩已经彻底失去了康熙对其的喜爱,取而代之的是极度的愤恨,甚至是对自己皇权稳固的极大担忧。“毙鹰事件”的发生,使得八阿哥胤禩的政治生命走到了尽头。如果说此前所有的一切都是因为胤禩自己“人气”过高,引发了康熙皇帝的“羡慕嫉妒恨”,从而对其产生了极大不满的话,那么在这之后发生的事情以及所产生的严重后果,则都是因为胤禩的处事不当而咎由自取的。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伴随着“托合齐会饮案”被勘破,胤礽第二次也是最后一次被康熙废黜了皇太子之位,并被永久的圈禁在了咸安宫之中。然而,胤禩竟忘乎所以的主动跑到康熙面前,讲述了此前康熙在“一废皇太子”期间,征集众大臣意见时,几乎所有的朝臣都支持他的事情,并且表现出了一副替康熙皇帝担忧和为难的样子,然后对康熙说:“我今如何行走?情愿卧床不起。”于是,康熙是勃然大怒,对其进行了严厉的训斥,并且再彻底否定了胤禩继位的可能。“尔不过一贝勒,何得奏此越分之语,以此试朕乎?尔以贝勒之身,存此越分之想,探视朕躬,妄行陈奏,岂非大奸大邪乎?!”当然,这还不是最让康熙气愤的事情,两年之后的“毙鹰事件”的发生,对于胤禩的打击才是最为致命的。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康熙皇帝带着所有成年皇子前往热河秋闱,此时正好赶上卫氏的忌日,于是八阿哥胤禩以为母守孝为由留守北京。在此期间,胤禩派人给康熙皇帝请安,并同时带上了两只海东青作为礼物。可当康熙皇帝收到的时候,这两只海东青已经是奄奄待毙了。要知道,海东青可不是普通的老鹰,在满洲人传统的萨满教义中,海东青是最高图腾般的存在。如果是将两只健康、雄武的海东青送给康熙,是对康熙的赞美,然而,用“毙鹰”当作礼物,无疑是对康熙的一种深深诅咒。至于海东青为什么会濒临将死,有人说路上照顾不周致使海东青脱水,也有人是雍正派人所为,还有说是太子胤礽的党羽不满胤禩在“两废皇太子”期间的所作所为而故意陷害。可无论是什么样的原因,都不可能是八阿哥胤禩故意而为之的。然而,盛怒之下的康熙却管不了那么多,当即让胤禩赶到自己的行宫,不仅大骂胤禩是“不仁不义不忠不孝”之辈,更是当众宣布“自此朕与胤禩,父子之恩绝矣”,就连胤禩已经过世的母亲卫氏都受到康熙皇帝的迁怒,被痛斥为“辛者库贱妇”。而也正是这次“毙鹰事件”,宣告了八阿哥胤禩从“九子夺嫡”中彻底出局,同时他也自知再也无法染指皇位,所以就此带领着他的“八爷党”,开始全力扶保雍正同父同母的亲弟弟十四阿哥胤禵了。论能力,八阿哥胤禩确实是出类拔萃,就连日后登基的雍正非常认可:“胤禩为人聪明强干,才具优裕,朕深知其能办大事。”论魅力,胤禩更是拥有一众康熙皇子的扶保以及绝大多数朝臣的拥护和支持,可谓是声望极高。可也正是这样的能力,再配上如此之高的“人气”,让康熙产生了巨大的不安,并就此感觉到这是对他皇权威严的挑衅,更是对他皇权统治稳固的冲击。于是,不管胤禩和他的支持支持者们再怎么努力,最终也都只能以失败的结局收场,因为康熙已经对胤禩这个人予以了彻底的怀疑与否定。(日尧居k古史答雍正王朝)——之无限猜想200——054做小人谁也不愿意做,八阿哥胤祀搞了几个小动作,在父皇康熙帝面前吃了大亏。有一个范例就发生在八阿哥胤祀与十四啊哥胤禵之间,康熙帝并且通过十四阿哥胤禵的一封信看出了端倪。(十四阿哥寄来太子一封信)这次他得到了一份太子胤礽与江南巡盐道任伯安来往的私人信件,把他如何传到康熙帝手里这让八阿哥胤祀非常的为难,他不想出头露面做小人,于是他开始利用了与八爷党若即若离的十四阿哥,由他把这封信交给在江南巡视了康熙帝,里面只有太子一封信,十四阿哥没有别的说明。康熙帝看了,只说了一句:看来十四阿哥胤题也会动心思了!康熙帝说这句话,不是自言自语,他是对上书房大臣张廷玉说的,康熙帝的这句话只有张廷玉听得明白,因为十四阿哥胤禵寄来的奏折上没有任何说明,只有太子胤礽的一封信。十四阿哥无端寄来的太子胤礽这封信干什么?康熙帝与上书房大臣张廷玉看了这封信,才明白是太子胤礽与江南巡盐道任伯安往来的私人信件。所以康熙帝说了这么一句,十四阿哥胤禵也学会动心思了 !前有车,后有辙,康熙四十七年热河木兰秋狝时的那场太子假调兵符案就是八阿哥胤祀捣的鬼。(康熙帝与张廷玉)十四阿哥胤禵原本就是八爷党的趣中一员,可是经过第一次的废太子风波以后,十四阿哥胤题感觉到他这位八哥胤祀有些靠不住,看他做事感觉到不是那么光明磊落,大多使用小人手段,所以就与八爷党有了一种若即若离的感觉,开始小心谨慎起来。太子胤礽与江南巡盐道任伯安的私相往来信件是八阿哥胤祀府上的管家从雍亲王府的小厮高福手里花高价买来的,这封信来历的手段本身就不这么高明,要想搞倒太子,就得把这封信传到在江南巡视的康熙帝行宫,八阿哥胤祀是不敢亲自去办理这件事,于是他想到了十四阿哥胤禵。八阿哥胤祀的心思再明白不过了,因为送这个太子胤礽的信件,枪口明显是对着太子去的,事情一牵扯到太子胤礽,必然会使康熙皇帝认为是小人所为,行的不是正大光明之事。十四阿哥胤禵虽然与八爷党貌合神离,但是还没有到掰脸的地步,所以这封信他不送也得送。可是十四阿哥问题耍了个心眼,他把太子这封信用密奏盒子翻到了南京康熙帝的行宫,并没有在其中加上任何其他的说明。十四阿哥胤题这其中的含义非常清楚:太子胤礽的私人信件寄给你了,至于如何处理,如何判断你皇父看着办,我不再当中说什么也不当这个小人!(八爷党的内讧开始)山雨欲来风满楼,这次的风暴要比上次更加猛烈,更加凶狠,看来太子胤礽又要倒大霉了!康熙帝得到十四阿哥胤禵的这封信以后,第一个反应并不是惊讶太子的所作所为,而是明白了这位桀骜不驯的十四阿哥胤禵与八爷党之间已经有矛盾正在发生,这对康熙帝来说,未免是一件好事儿,因为这对平衡他的儿子们之间的夺嫡之争不再起到的作用,而且八爷党正在分化瓦解。康熙帝分析的一点儿没错,他这是第六次南巡,太子胤礽留在北京监国,还有更深一层意思就是太子胤礽这次复位以后,康熙帝要对他进行一次考验,可太子在这次复位以后对曾经他的反对派,包括当时没有举荐过他的上书房大臣马齐都给予打击。康熙皇帝虽然住在南京,可是京城发生的事瞒不过康熙皇帝的眼睛,特别是太子与任不安之间发生着见不得人的事情,更让康熙皇帝愤怒不已。所以康熙帝把太子与任伯安的这封信又寄回了北京太子胤礽的手里,此刻的太子如果明智的话,应该马上负荆请罪,力争父皇康熙帝的原谅。可鬼迷心窍的太子胤礽在身边的一群小人的蛊惑下竟然打起了谋反之心。(十四阿哥胤禵)不是太子胤礽的格局不够大,而是除了父皇康熙皇帝的压力以外,他在这帮兄弟们各个对他这个“储君”虎视眈眈,无时无刻不对他这个太子下这黑手,让自己每时每刻都在胆战心惊中过日子。所以太子胤礽曾经说过:太子有什么好?好人也得给逼疯了!太子胤礽终于因为谋反罪再次被废彻底废黜。虽然太子胤礽这次做事非常荒唐可笑,可是太子的被废与八爷党的内讧和他们对太子发难是分不开的……因为他们虽然产生了内讧,但是在扳倒太子问题上,他们目的是一致的。
“九龙夺嫡”是爆发于康熙晚年的一场重大政治风波,皇子之间明争暗斗、阴谋诡计不止,而四阿哥胤禛则成为了最终的胜者。八阿哥胤禩本在朝廷势力极大,然最终惨遭失败,而不论是正史还是影视剧,其中的关键便是“死鹰”事件,不同的是正史中八阿哥胤禩因此彻底失去夺嫡资格,十四阿哥胤禵接手八爷党;而在《雍正王朝》中,此事则成为了康熙离间,并导致胤禩和胤禵彻底决裂的关键。△“死鹰”事件是夺嫡关键事件正史中,八阿哥胤禩因“死鹰”事件彻底失去夺嫡资格八阿哥胤禩因为人亲和,待人处事体贴细致、灵活温润,不拘泥于规制与名分,因而在诸皇子和王公大臣之中颇有声望,乃是当时夺嫡五党之中势力最大的一支(大爷党、太子党、三爷党、四爷党、八爷党)。△《雍正王朝》中的康熙皇帝然而,在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的公推太子事件中,即使康熙已经多次作出重立胤礽为太子的举动,但以佟国维、马齐、阿灵阿、鄂伦岱、揆叙、王鸿绪等为首的朝中重臣仍然联名保奏胤禩为储,这令康熙大感意外的同时,开始产生警惕心理,此后不断压制胤禩。而彻底导致胤禩失去夺储资格的,则是“死鹰”事件。“死鹰”事件又称“毙鹰事件”、“海东青事件”,发生于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十一月二十六日。当时,康熙正在前往热河巡视的途中,因当时恰好是八阿哥胤禩生母良妃的祭日,由于要前去祭奠母亲,胤禩没能随侍在旁,于是便派了太监前去康熙处说明缘由,并表示将在汤泉处等候康熙一同返京。后来,胤禩又挑选了两只上好的海东青派人送给康熙,却不想等到了康熙手里时却变成了两只奄奄一息的死鹰。△《雍正王朝》中的八阿哥胤禩此事令康熙极为震怒,认为这是胤禩对自己的诅咒,当即召见诸皇子,对胤禩严厉责备,《康熙实录》对这段有详细记载,大意是说,“胤禩出生本就卑贱,自幼便心高阴险。听信相面人张明德之言,逐行大逆之事,阴谋杀死二阿哥胤礽,举国皆知,从未念及朕的身体。朕之前患病(康熙四十七年),诸大臣保举八阿哥,朕无奈之下将不可册立的胤礽放出,数年之内极其郁闷。然而胤禩仍然不忘争夺储君之位,与乱臣贼子结成党羽,阴谋诡计层出不穷……”至此,康熙甚至承认自己复立胤礽乃是无奈之举,之后更是说出了更加绝情之语“自此朕与胤禩,父子之恩绝矣”,已经到了要断绝父子之情的地步。△《康熙实录》卷二百六十一次年正月二十九日,康熙谕胤禩“行止卑污,凡应行走处俱懒惰不赴”,将其官职、俸银、俸米等全部罢免或剥夺,胤禩至此等于彻底失去了夺嫡资格。此后,八爷党的势力开始为十四阿哥胤禵所继承。《雍正王朝》中,康熙利用“死鹰”事件彻底离间胤禩和胤禵《雍正王朝》中,八阿哥胤禩和十四阿哥胤禵原本也是一党,胤禵曾经的确真心实意的支持过胤禩,与正史不同的是,影视剧中的胤禩和胤禵最终成为了竞争对手。在影视剧中,两人矛盾的爆发源于大将军王的争夺,而彻底的决裂则是因为“死鹰”事件。在争夺大将军王时,四阿哥胤禛、八阿哥胤禩、十四阿哥胤禵其实都有心争夺,不同的是四阿哥最终在邬思道的劝说下推荐了十四阿哥胤禵,而八阿哥胤禩则是自己赤膊上阵。十四阿哥当选大将军王之后,四阿哥胤禛不仅让自己的奴才年羹尧做了陕甘总督,而且将自己摘了出来,直接导致十四阿哥胤禵和八阿哥胤禩之间的关系开始出现明显裂痕。八阿哥胤禩给十四阿哥胤禵身边安插了一个副将鄂伦泰,监视其一举一动,而十四阿哥则利用一纸伪造的书信将鄂伦泰策反,不仅摆脱了胤禩的监视和遥控,并成功在康熙六十八岁大寿之前取得了一场大胜。八阿哥胤禩知道此事之后心生不安,也意识到了鄂伦泰的叛变,于是心生一计,将十四阿哥的寿礼换成了一只死鹰。△胤禩换掉了十四阿哥胤禵的寿礼康熙寿辰之上,当十四阿哥的礼盒被打开之后,康熙看到其中的死鹰差点昏了过去,然而事后不仅没有大开杀戒,甚至没有追查此事,而是趁机撤掉了四阿哥胤禛和八阿哥胤禩等人的差事,这导致朝野上下均以为康熙要传位给十四阿哥,更是成功将八阿哥胤禩和十四阿哥胤禵的关系彻底离间,导致两人势同水火。关于康熙此举的深意,邬思道曾给四阿哥胤禛详细分析过,当时的局面是八阿哥胤禩不仅防着四阿哥胤禛,更防着十四阿哥胤禵,而康熙此举就是要造成自己有意立十四阿哥为储君的错觉,彻底挑起八爷党内部纷争,使得胤禩和胤禵彻底决裂,从而让四阿哥胤禛置身事外。康熙不追查死鹰的另外一个原因,便是十四阿哥胤禵拥兵在外,一旦要查他便会有天下大乱的危险;如果查办八阿哥胤禩,他在朝中影响力又过大,立时就是祸起萧墙。因此,此时乱局对胤禩、胤禵最为有利,而稳定则对四阿哥胤禛最为有利,康熙在默认四阿哥胤禛为继承人的情况下,自然不会再追查“死鹰”事件。可以说,康熙利用“死鹰”事件完成了一石三鸟之计,不但成功粉碎了八阿哥胤禩意图制造乱局的计划,而且离间了胤禩和胤禵的关系,同时将胤禛拉出了漩涡中心。雍正对付八爷,直接原因是八爷逼宫,即便如此,雍正也没有杀他,而是流放他。假如十四爷继承皇位,以十四爷的性格和心胸,会采取比四爷更残酷的手段对付八爷,直接弄死不是没有可能。为什么这样的说呢?首先,十四爷本来是八爷党的人,说白了,他原来就是八爷的跟班。俗话说,翻身的奴隶比地主更狠。八爷原来是十四爷的领导,现在反而十四爷当上皇帝了,八爷心里自然不会服他,十四爷也知道他不会服自己。既然如此,二人又不是同胞兄弟,对付他不用顾忌太多,自然要收拾他。其次,十四爷在当八爷跟班的时候,多次为八爷夺嫡筹谋,曾经还出过一些下作的主意。最典型的就是,十四爷在热河模仿太子的手令调兵,意图嫁祸太子谋反。这件事情知道的人极少,八爷党里只有八爷知道。那么,八爷既然知道当今皇上如此大的秘密,怎么可能不被除掉。第三,十四爷深知八爷的野心,自己继位,八爷不会消停,八爷党的势力太大,一有机会,自然会兴风作浪。与其等他对付自己,还不如自己先动手。因此我认为,假如十四爷继位,八爷会死的更惨。雍正四年,在皇权稳定、根基稳固以后,雍正皇帝开始了对昔日夺嫡政敌——皇八子胤禩的清算行动。为了获得光明正大的清算理由,雍正皇帝将“九子夺嫡”期间,康熙皇帝对胤禩的诸多负面评价全部翻了出来。康熙四十七年,太子胤礽首次被废,康熙皇帝下达“命诸大臣於诸皇子中举可为太子者”的命令后,面对“阿灵阿等私示意诸大臣举允禩”的结果,康熙皇帝以“允禩未更事,且罹罪,其母亦微贱,宜别举”为由,予以了驳回。康熙五十三年,康熙朝著名的“毙鹰事件”中,康熙皇帝将皇八子胤禩评价为“系辛者库贱妇所生,自幼心高阴险”,甚至直接给出了“自此朕与胤禩,父子之恩绝矣”的绝情之言。康熙皇帝对于皇八子胤禩乃系“辛者库贱妇所生”的训斥之言,虽然有着雍正皇帝为收集胤禩罪行而刻意杜撰的嫌疑,但皇八子胤禩的生母——良妃卫氏,乃系内管领,也就是上三旗辛者库的出身却是确定无疑的!《爱新觉罗宗谱》的汉文本谱牒——《星源集庆》,对良妃有着如此记载:良妃卫氏,内管领阿布鼐之女,初入侍宫中,康熙三十九年十二月册封良嫔,后晋封良妃。康熙五十年辛卯十一月二十日薨。清朝名臣张廷玉等奉敕撰典制文献——《皇朝文献通考》对良妃的出身有着类似的记载:良妃卫氏,内管领阿布鼐女,康熙三十九年十二月封良嫔,后晋封良妃。也就是说,皇八子胤禩的生母良妃,确实是康熙皇帝后宫妃嫔中“出身微贱”的辛者库出身。而且,在良妃卫氏入宫之时只是宫女身份。那么,“辛者库出身”的良妃卫氏,为何能够得到康熙皇帝的临幸,并借此一步登天,成为了康熙后宫的高等妃嫔呢?由康熙皇帝亲自编纂之《庭训格言·国学经典》中,有过一段这样的记载:明时宫女至数千,脂粉钱至百万。今朕宫中计使女三百,况朕未近使之宫女,年近三十者,即出与其父母,令婚配。而且,按照《宫女往谈录》的描述,清宫宫女能够单独接触皇帝的概率非常之低,皇帝见到宫女临时起意,便推倒临幸的事情是几乎不可能发生的!那么,身为宫女的卫氏,是如何完成这项几乎不可能完成之逆袭的呢?根据《清代十三朝宫闱秘史》的记载,历史上的卫氏乃系“美艳冠一宫,体有异香,洗之不去”的绝美之人,甚至达到了“唾液亦含芬芳气”的夸张地步。也就是说,卫氏出众的外貌条件为其获得康熙皇帝青睐奠定了相当程度的基础。但这肯定不是主要原因,卫氏之所以能够得到康熙皇帝的临幸,得益于孝懿仁皇后给予搭建的平台。在良妃卫氏薨逝以后的康熙五十年,康熙皇帝曾经为其亲撰祭文,在此祭文中有着这样的说明:敬恭自矢,克彰褕翟之休。 念久备乎嫔行,爰优加夫妃号,方期永绵福祉,何意遽告沦殂。其中“褕翟”的意思为“王后祭服”之意,在这里泛指皇后。也就是说,良妃卫氏曾经服侍于皇后之侧,才得到了康熙皇帝的青睐。按照皇八子胤禩的出生时间——康熙二十年来看,祭文中所指的皇后应该为时为皇贵妃,代行皇后之职的佟佳氏,也就是康熙皇帝的第三任皇后——孝懿仁皇后佟佳氏!也就是说,在康熙皇帝驾临孝懿仁皇后所居承乾宫时,很可能遇到了绝美的卫氏,正值青壮之年、需求正盛的康熙皇帝未能抵抗如此美颜,遂幸之。有此来看,皇八子胤禩生母卫氏,在身为宫女之时能够得到康熙皇帝的青睐,并被康熙皇帝临幸,成功完成逆袭,其自身出众的外貌条件不容忽视;但更重要的是,服侍于孝懿仁皇后之侧,为卫氏提供了最佳平台,才完成了这一几乎不可能的命运转变。参考文献:《清实录》、《清史稿》、《星源集庆》、《皇朝文献通考》、《庭训格言·国学经典》、《宫女往谈录》、《康熙帝亲撰之良妃祭文》《雍正王朝》当中的侍卫领班图里琛,在康熙雍正两朝都是深受皇上赏识和信任的“身边人”,尤其是在雍正朝,图里琛几乎是“形影不离左右”,为雍正办了几件关键的大事:——登基之初奉命“押解”皇十四子胤禵回京;——作为钦差赴山西调查诺敏案,——作为钦差赴西北大营解除年羹尧兵权,——帮助雍正密裁皇三子弘时……等等。细看看这个侍卫领班绝对不简单。图里琛作为两朝皇帝的“身边人”,能够得到两任皇帝的信任肯定有自己的过人之处。图里琛的过人之处总结起来有四点。第一,绝对的忠于皇帝,绝对不结党,不搞小圈子。第二,为皇上办事绝对尽心尽力,几乎没有疏漏。第三,脑袋好使,看破不说破,不仅会装糊涂,而且知道什么时候“装傻充愣”。第四,做人低调,同时,作为皇帝身边的人,嘴巴是真紧。这样的侍卫,任何一个皇帝都会喜欢,会信任。其实,在有一个事情发生之前,康熙对皇八子胤禩的印象挺好的,在他看来,这个老八知书达礼,为人和气,办事沉稳,朝野的口碑不错,算是个能力和德行还都满意的好儿子,所以,康熙把很重要的户部交给了胤禩属理。要不是因为康熙四十六年黄河发大水,康熙还真的以为这个儿子把户部管的很好呢!他怎么也想不到在他的八阿哥胤禩的“管理下”,国库已经空虚到了“不堪一场洪水”的地步了。但是,尽管康熙为此斥责了胤禩,但是,他还是把主要的责任算在了“代为理政”的太子身上。朝堂之上,康熙明确表示“近些年来把朝政交太子主持,不曾想搞成这个样子”。如果说,国库空虚的问题上康熙对皇八子胤禩只是有“管理不善”的不满,在后来的刑部贪赃枉法买卖人命的“宰白鸭”大案当中,康熙对这个老八的看法发生了本质的改变,而这个改变被聪明的图里琛扑捉到了,但是他却用“装傻充愣”瞒过了康熙,让康熙认为图里琛是一个“直肠子”而对他深信不疑。八阿哥胤禩,利用争取到的主审“宰白鸭”大案的机会,绕开康熙特意安排的作为共同审理的十三阿哥胤祥,打着康熙的旗号,私下审问了刑部肖国兴,威逼利诱之下,肖国兴供出了太子胤礽参与“宰白鸭”案并收受巨额贿赂的事实。胤禩拿到了肖国兴的口供,连夜进宫,上报康熙,实际上是给康熙出了一道天大的难题——太子贪赃枉法,说出去康熙的颜面尽失。对于胤禩的“私下审问”,康熙起了疑心——绕开胤祥是为什么?康熙找到张廷玉,而张廷玉毫不犹豫的当着康熙的面,烧掉了肖国兴的供词。算是为康熙解了围。康熙马上命令图里琛连夜押解肖国兴到关外盛京将军处,严令单独关押不许任何人接触肖国兴——康熙下决心把这个“丑事”彻底隐瞒下来。在图里琛完成使命回京复命之时,康熙似乎是漫不经心的问了图里琛:一路上肖国兴都说了什么?图里琛回答:肖国兴一路上一直喊冤,说八阿哥承诺,也是皇上的意思,只要如实交代太子贪赃枉法,康熙会网开一面,从轻处罚他的。康熙听了之后,大吃一惊,追问图里琛:肖国兴真的是这么说的?图里琛回答说:肖国兴原话就是这么说的……。康熙听后,连说三声:其心可诛!图里琛连忙回答:奴才这就去杀了肖国兴!康熙骂到:谁让你杀肖国兴!便佛袖而去。其实,在康熙连说:其心可诛的时候,图里琛已经听明白了康熙的意思,而且从康熙的这句话,图里琛很清楚,这个自命不凡的八阿哥已经没戏了。从那时起,图里琛心中的天平就开始向四阿哥胤禛倾斜,他很清楚,“宰白鸭”一案,太子和八阿哥都完蛋了。而这一切是不能让康熙看出来,所以图里琛装傻充愣的要杀了肖国兴,一方面是掩饰自己,另一方面也是向康熙传递一个信息:除了皇上您,别人都不好使,我图里琛只听皇上您的!看似彪悍粗壮的图里琛,实则心细如发。机敏的反应和准确的判断,让他在康熙雍正两朝都深得信赖和重用。有时候,装傻充愣,看破不说破其实是一种很高的境界。八阿哥胤禩曾是康熙皇帝非常喜爱的皇子,深得康熙本人的信任与器重,并且由于其一贯谦逊的为人态度和卓越的办事能力,胤禩也得到了一众康熙皇子以及朝中绝大多数官员的拥护与支持,使得他就此成为了“九子夺嫡”中的“热门人选”。俗话说,当“人气”达到了一定程度,便会转变为“气人”。胤禩过高的“人气”,不仅对胤礽的皇太子之位产生了巨大的威胁,同时也对康熙的皇权威严以及皇权统治的根基形成了极大挑战。也正是因为如此,胤禩受到了康熙的极度厌恶,更是在经历了一系列挫折和打击之后,从“九子夺嫡”中彻底出局,再也无法染指大清王朝最高统治者的宝座。胤禩虽然出身卑贱,但深得康熙皇帝的喜爱。八阿哥胤禩,生母是辛者库出身的良妃卫氏,而这也使得胤禩成为了所有参与“九子夺嫡”的康熙皇子中,出身最为卑贱的一位。然而,低微的出身非但没有让胤禩产生自卑,反而成为了胤禩不断努力向上的动力。胤禩自幼聪明伶俐,学习刻苦认真,并且待人接物上的表现更是可圈可点,包括出身相对高贵的九阿哥胤禟、十阿哥胤?以及十四阿哥胤禵等人,皆与其建立了非常密切的关系,并且朝中许多大臣也对胤禩是赞誉有加。而对于此时的八阿哥胤禩,康熙也是非常的喜爱。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胤禩被封为了多罗贝勒,与他同期受封为贝勒的还有四阿哥胤禛、也就是后来的雍正皇帝,五阿哥胤祺,七阿哥胤祐,而胤禩则是他们中年龄最小的一位。与此同时,康熙还曾先后两次在自己离京外出期间,安排胤禩与三阿哥胤祉等人一同署理政务,以培养其施政能力。不仅如此,胤禩还在康熙皇帝的主持下,迎娶了出身非常高贵的安亲王岳乐的外孙女郭络罗氏为嫡福晋。而与胤禩相对应的是,这一时期太子胤礽的表现可以说是招致了所有人的不满。一方面,胤礽生活奢靡、极度贪婪,铺张浪费极为严重,甚至一再行僭越之事,冒犯皇权威严;另一方面,胤礽对于兄弟以及朝臣的态度非常的傲慢无礼,并且经常借助自己的皇太子身份,欺压其他康熙皇子,甚至公然向官员索贿。于是乎,在朝堂上反对太子胤礽的呼声越来越高,同时,更多的人选择站在八阿哥胤禩一边,支持其向胤礽发起挑战,并随时准备拥立其成为“新太子”。这其中就包括了胤禩嫡福晋郭络罗氏所在的安亲王岳乐家族,以遏必隆之子阿灵阿为代表的钮祜禄氏家族,以明珠之子纳兰揆叙为代表的叶赫那拉氏家族、以佟国维、鄂伦岱为代表的佟佳氏家族,除此之外,以“满洲首席大学士”马齐为首的诸多满洲大臣和以户部尚书王鸿绪为首的一众汉族大臣,也尽皆站在了八阿哥胤禩一边。历史上的“八爷党”政治势力集团也就此形成,并就此对胤礽的皇太子之位发起了冲击。“一废皇太子”期间,胤禩和他的“八爷党”遭受到了沉重的打击。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康熙皇帝在热河秋闱期间以“太子不善,所行不孝”为由,第一次废黜了胤礽的皇太子之位。与此同时,康熙还下令,罢免了胤礽主管内务府的差事,并废黜了其奶妈丈夫凌普的内务府总管职务,改由八阿哥胤禩署理内务府事务。要知道,内务府是清朝掌宫廷事务的机构,皇宫内所有人的衣食起居全都归其管辖,地位极其重要,让胤禩掌管内务府足可见康熙对其的重视。然而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胤禩便遭到了康熙皇帝的不满和厌恶。按照康熙的本意,他是希望胤禩能够整顿在胤礽署理内务府事务期间所积累的诸多弊病,同时对内务府进行整顿,清除胤礽的残余势力。可胤禩却选择将所有人予以了保留,并且他还向康熙皇帝上疏要求嘉奖并晋封内务府的一些中下级官员。这种“邀买人心”的做法随即引发了康熙皇帝的警觉,进而让其对胤禩的用心产生了深深的怀疑,于是当众对胤禩予以了严厉的训斥,胤禩在康熙心中的印象也就此大打折扣。接下来就是“江湖术士张明德案”的爆发。由于胤禩是被大阿哥胤褆的生母惠妃那拉氏抚养长大,所以两人自幼关系亲密。在胤褆因为妄图置胤礽于死地而彻底失去皇位继承资格后,便就此全力扶保八阿哥胤禩,并主动向康熙劝谏应该立胤禩为储君,只不过其给出的理由太过于荒唐,就是江湖术士张明德对于胤禩的一番评价:“八阿哥丰神清逸、仁谊敦厚、福寿绵长、诚贵相也。”经过康熙皇帝的仔细审查,发现不仅八阿哥胤禩与张明德接触密切,包括九阿哥胤禟、十阿哥胤?、十四阿哥胤禵等康熙皇子,还有一众朝中大臣,也参与到了其中,“八爷党”的势力瞬间暴露在了康熙面前,而如此“缘结朋党”的行为更是引发了康熙皇帝的极度不满。就这样,康熙再一次严厉训斥了胤禩,并且当众宣布自己永远不会考虑将胤禩作为自己的接班人。然而紧跟着,又发生了一件令康熙更加愤怒的事情。面对众位皇子对于皇位的强烈觊觎之心,同时也是不愿自己此前的半生心血付诸东流,康熙经过深思熟虑,还是决定复立胤礽的皇太子之位。为了增加胤礽重新被立为皇太子的合法性,康熙还专门召开了一次御前会议,希望借此与朝中重臣达成一致意见,从而形成良好的舆论效果。可会议的最终结果让康熙是无比失望。参加会议的四位在朝中有着极高影响力的重臣,即领侍卫内大臣阿灵阿、内大臣鄂伦岱、翰林院掌院学士纳兰揆叙以及户部尚书王鸿绪等,不顾康熙皇帝的一再劝导,全部坚持己见,坚决反对康熙复立胤礽,并且是强烈建议康熙应该改立胤禩为“新太子”,而这也让康熙产生了浓厚的“羡慕嫉妒恨”的情绪,以至于对胤禩是愈发的不满与厌恶。“八阿哥未尝更事,近又罹罪,且其母家亦甚微贱”可以说,此时的胤禩已经彻底失去了康熙对其的喜爱,取而代之的是极度的愤恨,甚至是对自己皇权稳固的极大担忧。“毙鹰事件”的发生,使得八阿哥胤禩的政治生命走到了尽头。如果说此前所有的一切都是因为胤禩自己“人气”过高,引发了康熙皇帝的“羡慕嫉妒恨”,从而对其产生了极大不满的话,那么在这之后发生的事情以及所产生的严重后果,则都是因为胤禩的处事不当而咎由自取的。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伴随着“托合齐会饮案”被勘破,胤礽第二次也是最后一次被康熙废黜了皇太子之位,并被永久的圈禁在了咸安宫之中。然而,胤禩竟忘乎所以的主动跑到康熙面前,讲述了此前康熙在“一废皇太子”期间,征集众大臣意见时,几乎所有的朝臣都支持他的事情,并且表现出了一副替康熙皇帝担忧和为难的样子,然后对康熙说:“我今如何行走?情愿卧床不起。”于是,康熙是勃然大怒,对其进行了严厉的训斥,并且再彻底否定了胤禩继位的可能。“尔不过一贝勒,何得奏此越分之语,以此试朕乎?尔以贝勒之身,存此越分之想,探视朕躬,妄行陈奏,岂非大奸大邪乎?!”当然,这还不是最让康熙气愤的事情,两年之后的“毙鹰事件”的发生,对于胤禩的打击才是最为致命的。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康熙皇帝带着所有成年皇子前往热河秋闱,此时正好赶上卫氏的忌日,于是八阿哥胤禩以为母守孝为由留守北京。在此期间,胤禩派人给康熙皇帝请安,并同时带上了两只海东青作为礼物。可当康熙皇帝收到的时候,这两只海东青已经是奄奄待毙了。要知道,海东青可不是普通的老鹰,在满洲人传统的萨满教义中,海东青是最高图腾般的存在。如果是将两只健康、雄武的海东青送给康熙,是对康熙的赞美,然而,用“毙鹰”当作礼物,无疑是对康熙的一种深深诅咒。至于海东青为什么会濒临将死,有人说路上照顾不周致使海东青脱水,也有人是雍正派人所为,还有说是太子胤礽的党羽不满胤禩在“两废皇太子”期间的所作所为而故意陷害。可无论是什么样的原因,都不可能是八阿哥胤禩故意而为之的。然而,盛怒之下的康熙却管不了那么多,当即让胤禩赶到自己的行宫,不仅大骂胤禩是“不仁不义不忠不孝”之辈,更是当众宣布“自此朕与胤禩,父子之恩绝矣”,就连胤禩已经过世的母亲卫氏都受到康熙皇帝的迁怒,被痛斥为“辛者库贱妇”。而也正是这次“毙鹰事件”,宣告了八阿哥胤禩从“九子夺嫡”中彻底出局,同时他也自知再也无法染指皇位,所以就此带领着他的“八爷党”,开始全力扶保雍正同父同母的亲弟弟十四阿哥胤禵了。论能力,八阿哥胤禩确实是出类拔萃,就连日后登基的雍正非常认可:“胤禩为人聪明强干,才具优裕,朕深知其能办大事。”论魅力,胤禩更是拥有一众康熙皇子的扶保以及绝大多数朝臣的拥护和支持,可谓是声望极高。可也正是这样的能力,再配上如此之高的“人气”,让康熙产生了巨大的不安,并就此感觉到这是对他皇权威严的挑衅,更是对他皇权统治稳固的冲击。于是,不管胤禩和他的支持支持者们再怎么努力,最终也都只能以失败的结局收场,因为康熙已经对胤禩这个人予以了彻底的怀疑与否定。(日尧居k古史答雍正王朝)——之无限猜想200——054做小人谁也不愿意做,八阿哥胤祀搞了几个小动作,在父皇康熙帝面前吃了大亏。有一个范例就发生在八阿哥胤祀与十四啊哥胤禵之间,康熙帝并且通过十四阿哥胤禵的一封信看出了端倪。(十四阿哥寄来太子一封信)这次他得到了一份太子胤礽与江南巡盐道任伯安来往的私人信件,把他如何传到康熙帝手里这让八阿哥胤祀非常的为难,他不想出头露面做小人,于是他开始利用了与八爷党若即若离的十四阿哥,由他把这封信交给在江南巡视了康熙帝,里面只有太子一封信,十四阿哥没有别的说明。康熙帝看了,只说了一句:看来十四阿哥胤题也会动心思了!康熙帝说这句话,不是自言自语,他是对上书房大臣张廷玉说的,康熙帝的这句话只有张廷玉听得明白,因为十四阿哥胤禵寄来的奏折上没有任何说明,只有太子胤礽的一封信。十四阿哥无端寄来的太子胤礽这封信干什么?康熙帝与上书房大臣张廷玉看了这封信,才明白是太子胤礽与江南巡盐道任伯安往来的私人信件。所以康熙帝说了这么一句,十四阿哥胤禵也学会动心思了 !前有车,后有辙,康熙四十七年热河木兰秋狝时的那场太子假调兵符案就是八阿哥胤祀捣的鬼。(康熙帝与张廷玉)十四阿哥胤禵原本就是八爷党的趣中一员,可是经过第一次的废太子风波以后,十四阿哥胤题感觉到他这位八哥胤祀有些靠不住,看他做事感觉到不是那么光明磊落,大多使用小人手段,所以就与八爷党有了一种若即若离的感觉,开始小心谨慎起来。太子胤礽与江南巡盐道任伯安的私相往来信件是八阿哥胤祀府上的管家从雍亲王府的小厮高福手里花高价买来的,这封信来历的手段本身就不这么高明,要想搞倒太子,就得把这封信传到在江南巡视的康熙帝行宫,八阿哥胤祀是不敢亲自去办理这件事,于是他想到了十四阿哥胤禵。八阿哥胤祀的心思再明白不过了,因为送这个太子胤礽的信件,枪口明显是对着太子去的,事情一牵扯到太子胤礽,必然会使康熙皇帝认为是小人所为,行的不是正大光明之事。十四阿哥胤禵虽然与八爷党貌合神离,但是还没有到掰脸的地步,所以这封信他不送也得送。可是十四阿哥问题耍了个心眼,他把太子这封信用密奏盒子翻到了南京康熙帝的行宫,并没有在其中加上任何其他的说明。十四阿哥胤题这其中的含义非常清楚:太子胤礽的私人信件寄给你了,至于如何处理,如何判断你皇父看着办,我不再当中说什么也不当这个小人!(八爷党的内讧开始)山雨欲来风满楼,这次的风暴要比上次更加猛烈,更加凶狠,看来太子胤礽又要倒大霉了!康熙帝得到十四阿哥胤禵的这封信以后,第一个反应并不是惊讶太子的所作所为,而是明白了这位桀骜不驯的十四阿哥胤禵与八爷党之间已经有矛盾正在发生,这对康熙帝来说,未免是一件好事儿,因为这对平衡他的儿子们之间的夺嫡之争不再起到的作用,而且八爷党正在分化瓦解。康熙帝分析的一点儿没错,他这是第六次南巡,太子胤礽留在北京监国,还有更深一层意思就是太子胤礽这次复位以后,康熙帝要对他进行一次考验,可太子在这次复位以后对曾经他的反对派,包括当时没有举荐过他的上书房大臣马齐都给予打击。康熙皇帝虽然住在南京,可是京城发生的事瞒不过康熙皇帝的眼睛,特别是太子与任不安之间发生着见不得人的事情,更让康熙皇帝愤怒不已。所以康熙帝把太子与任伯安的这封信又寄回了北京太子胤礽的手里,此刻的太子如果明智的话,应该马上负荆请罪,力争父皇康熙帝的原谅。可鬼迷心窍的太子胤礽在身边的一群小人的蛊惑下竟然打起了谋反之心。(十四阿哥胤禵)不是太子胤礽的格局不够大,而是除了父皇康熙皇帝的压力以外,他在这帮兄弟们各个对他这个“储君”虎视眈眈,无时无刻不对他这个太子下这黑手,让自己每时每刻都在胆战心惊中过日子。所以太子胤礽曾经说过:太子有什么好?好人也得给逼疯了!太子胤礽终于因为谋反罪再次被废彻底废黜。虽然太子胤礽这次做事非常荒唐可笑,可是太子的被废与八爷党的内讧和他们对太子发难是分不开的……因为他们虽然产生了内讧,但是在扳倒太子问题上,他们目的是一致的。一提到八阿哥胤禩,当时朝野内外众口铄金,赞不绝口,他是个精于世故会做人的人,连日后的雍正都说过胤禩“聪明强干,才具优裕”,这些和我们在影视剧里看到的八阿哥一样。康熙的哥哥裕亲王福全在宗室中资格算老的,很有影响力,在临终时都揭发太子胤礽的不是,向康熙推荐老八胤禩,可以说胤禩夺嫡的优势看上去比任何一个皇子都大得多。不过苹果不是一天就烂的,胤禩在很多关键节点上的失手导致了他在康熙心目中的地位一落千丈,这些具体事件的细节当然和电视剧有不小的差别。比如第一次废太子后,大阿哥胤禔勾结江湖术士暗害太子的阴谋被败露,实际上老八胤禩也参与其中。大阿哥自作聪明向康熙上奏折,有替父杀子的意思,还提及那位江湖术士认为老八将来一定大富贵。康熙当时就发火了,把江湖骗子揪出来严加审问后老八的小九九才被曝光,这次是大阿哥这个猪队友害死了胤禩。之后又发生的畅春园投票事件,表面看是一个圆满大结局,康熙规定除了大阿哥没有资格参选,大臣和宗室在其他皇子中选出皇位继承人,投票结果是一致推选老八胤禩。康熙心里可不乐意见到这种结果,如果一个人全国上下都说他贤能,那么就要好好掂量掂量,胤禩再得人心也不会没有丝毫反对的声音吧,皇帝认为是八爷一党做了手脚。想当年王莽就是举国上下都给他点赞的,可实际情况又如何呢,康熙是老了,但起码的帝王心术他还是有的。畅春圆投票后康熙并没有明确认可最后结果,投票事件表面上胤禩拔得头筹,但实际上他已经输了。他的“众望所归”反而引起了康熙的猜忌,既然王公大臣这么多人都站在胤禩那边,万一他们“兴兵构难,逼朕逊位而立胤禩”,康熙想到这后背发凉。康熙五十三年底,康熙前往塞外狩猎,驻陛在回来的行宫,胤禩让太监进贡了两只海冬青(电视剧里是十四阿哥送的宝物,老八偷梁换柱换成了死鸟),结果打开后那两只雕已经奄奄一息。这是嘲笑康熙老迈将死,居心不良,气得康熙心脏病发作当场要杀人。还声明从此和胤禩父子恩断义绝,如果皇子里有再依附老八的就是不忠不孝。老八是无论如何没有豹子胆敢送两只死鸟给康熙的,有幕后黑手操作栽赃,甚至有人怀疑就是康熙本人做手脚,第一种可能当然是他的那些兄弟们导演,谁获利谁就是主谋(但风险实在太大,因为操作人有反水的可能),第二种可能更可怕,康熙自己做戏,其目的是把老八彻底摒弃在夺嫡范围之外。如果老八还有争位的可能,还是康熙心里的太子人选之一,那只要追究贡品的看管不利好了,何必上纲上线到不尊君父的高度。胤禩的夺嫡之路走到这里基本也就到头了,海东青事件抵消了畅春园投票的影响,康熙在臣民面前树立了胤禩不仁不孝的形象,八爷党从此是打了霜的茄子再也提不起精神头来了。(一家之言,欢迎指正。)
“九龙夺嫡”是爆发于康熙晚年的一场重大政治风波,皇子之间明争暗斗、阴谋诡计不止,而四阿哥胤禛则成为了最终的胜者。八阿哥胤禩本在朝廷势力极大,然最终惨遭失败,而不论是正史还是影视剧,其中的关键便是“死鹰”事件,不同的是正史中八阿哥胤禩因此彻底失去夺嫡资格,十四阿哥胤禵接手八爷党;而在《雍正王朝》中,此事则成为了康熙离间,并导致胤禩和胤禵彻底决裂的关键。△“死鹰”事件是夺嫡关键事件正史中,八阿哥胤禩因“死鹰”事件彻底失去夺嫡资格八阿哥胤禩因为人亲和,待人处事体贴细致、灵活温润,不拘泥于规制与名分,因而在诸皇子和王公大臣之中颇有声望,乃是当时夺嫡五党之中势力最大的一支(大爷党、太子党、三爷党、四爷党、八爷党)。△《雍正王朝》中的康熙皇帝然而,在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的公推太子事件中,即使康熙已经多次作出重立胤礽为太子的举动,但以佟国维、马齐、阿灵阿、鄂伦岱、揆叙、王鸿绪等为首的朝中重臣仍然联名保奏胤禩为储,这令康熙大感意外的同时,开始产生警惕心理,此后不断压制胤禩。而彻底导致胤禩失去夺储资格的,则是“死鹰”事件。“死鹰”事件又称“毙鹰事件”、“海东青事件”,发生于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十一月二十六日。当时,康熙正在前往热河巡视的途中,因当时恰好是八阿哥胤禩生母良妃的祭日,由于要前去祭奠母亲,胤禩没能随侍在旁,于是便派了太监前去康熙处说明缘由,并表示将在汤泉处等候康熙一同返京。后来,胤禩又挑选了两只上好的海东青派人送给康熙,却不想等到了康熙手里时却变成了两只奄奄一息的死鹰。△《雍正王朝》中的八阿哥胤禩此事令康熙极为震怒,认为这是胤禩对自己的诅咒,当即召见诸皇子,对胤禩严厉责备,《康熙实录》对这段有详细记载,大意是说,“胤禩出生本就卑贱,自幼便心高阴险。听信相面人张明德之言,逐行大逆之事,阴谋杀死二阿哥胤礽,举国皆知,从未念及朕的身体。朕之前患病(康熙四十七年),诸大臣保举八阿哥,朕无奈之下将不可册立的胤礽放出,数年之内极其郁闷。然而胤禩仍然不忘争夺储君之位,与乱臣贼子结成党羽,阴谋诡计层出不穷……”至此,康熙甚至承认自己复立胤礽乃是无奈之举,之后更是说出了更加绝情之语“自此朕与胤禩,父子之恩绝矣”,已经到了要断绝父子之情的地步。△《康熙实录》卷二百六十一次年正月二十九日,康熙谕胤禩“行止卑污,凡应行走处俱懒惰不赴”,将其官职、俸银、俸米等全部罢免或剥夺,胤禩至此等于彻底失去了夺嫡资格。此后,八爷党的势力开始为十四阿哥胤禵所继承。《雍正王朝》中,康熙利用“死鹰”事件彻底离间胤禩和胤禵《雍正王朝》中,八阿哥胤禩和十四阿哥胤禵原本也是一党,胤禵曾经的确真心实意的支持过胤禩,与正史不同的是,影视剧中的胤禩和胤禵最终成为了竞争对手。在影视剧中,两人矛盾的爆发源于大将军王的争夺,而彻底的决裂则是因为“死鹰”事件。在争夺大将军王时,四阿哥胤禛、八阿哥胤禩、十四阿哥胤禵其实都有心争夺,不同的是四阿哥最终在邬思道的劝说下推荐了十四阿哥胤禵,而八阿哥胤禩则是自己赤膊上阵。十四阿哥当选大将军王之后,四阿哥胤禛不仅让自己的奴才年羹尧做了陕甘总督,而且将自己摘了出来,直接导致十四阿哥胤禵和八阿哥胤禩之间的关系开始出现明显裂痕。八阿哥胤禩给十四阿哥胤禵身边安插了一个副将鄂伦泰,监视其一举一动,而十四阿哥则利用一纸伪造的书信将鄂伦泰策反,不仅摆脱了胤禩的监视和遥控,并成功在康熙六十八岁大寿之前取得了一场大胜。八阿哥胤禩知道此事之后心生不安,也意识到了鄂伦泰的叛变,于是心生一计,将十四阿哥的寿礼换成了一只死鹰。△胤禩换掉了十四阿哥胤禵的寿礼康熙寿辰之上,当十四阿哥的礼盒被打开之后,康熙看到其中的死鹰差点昏了过去,然而事后不仅没有大开杀戒,甚至没有追查此事,而是趁机撤掉了四阿哥胤禛和八阿哥胤禩等人的差事,这导致朝野上下均以为康熙要传位给十四阿哥,更是成功将八阿哥胤禩和十四阿哥胤禵的关系彻底离间,导致两人势同水火。关于康熙此举的深意,邬思道曾给四阿哥胤禛详细分析过,当时的局面是八阿哥胤禩不仅防着四阿哥胤禛,更防着十四阿哥胤禵,而康熙此举就是要造成自己有意立十四阿哥为储君的错觉,彻底挑起八爷党内部纷争,使得胤禩和胤禵彻底决裂,从而让四阿哥胤禛置身事外。康熙不追查死鹰的另外一个原因,便是十四阿哥胤禵拥兵在外,一旦要查他便会有天下大乱的危险;如果查办八阿哥胤禩,他在朝中影响力又过大,立时就是祸起萧墙。因此,此时乱局对胤禩、胤禵最为有利,而稳定则对四阿哥胤禛最为有利,康熙在默认四阿哥胤禛为继承人的情况下,自然不会再追查“死鹰”事件。可以说,康熙利用“死鹰”事件完成了一石三鸟之计,不但成功粉碎了八阿哥胤禩意图制造乱局的计划,而且离间了胤禩和胤禵的关系,同时将胤禛拉出了漩涡中心。雍正对付八爷,直接原因是八爷逼宫,即便如此,雍正也没有杀他,而是流放他。假如十四爷继承皇位,以十四爷的性格和心胸,会采取比四爷更残酷的手段对付八爷,直接弄死不是没有可能。为什么这样的说呢?首先,十四爷本来是八爷党的人,说白了,他原来就是八爷的跟班。俗话说,翻身的奴隶比地主更狠。八爷原来是十四爷的领导,现在反而十四爷当上皇帝了,八爷心里自然不会服他,十四爷也知道他不会服自己。既然如此,二人又不是同胞兄弟,对付他不用顾忌太多,自然要收拾他。其次,十四爷在当八爷跟班的时候,多次为八爷夺嫡筹谋,曾经还出过一些下作的主意。最典型的就是,十四爷在热河模仿太子的手令调兵,意图嫁祸太子谋反。这件事情知道的人极少,八爷党里只有八爷知道。那么,八爷既然知道当今皇上如此大的秘密,怎么可能不被除掉。第三,十四爷深知八爷的野心,自己继位,八爷不会消停,八爷党的势力太大,一有机会,自然会兴风作浪。与其等他对付自己,还不如自己先动手。因此我认为,假如十四爷继位,八爷会死的更惨。
“九龙夺嫡”是爆发于康熙晚年的一场重大政治风波,皇子之间明争暗斗、阴谋诡计不止,而四阿哥胤禛则成为了最终的胜者。八阿哥胤禩本在朝廷势力极大,然最终惨遭失败,而不论是正史还是影视剧,其中的关键便是“死鹰”事件,不同的是正史中八阿哥胤禩因此彻底失去夺嫡资格,十四阿哥胤禵接手八爷党;而在《雍正王朝》中,此事则成为了康熙离间,并导致胤禩和胤禵彻底决裂的关键。△“死鹰”事件是夺嫡关键事件正史中,八阿哥胤禩因“死鹰”事件彻底失去夺嫡资格八阿哥胤禩因为人亲和,待人处事体贴细致、灵活温润,不拘泥于规制与名分,因而在诸皇子和王公大臣之中颇有声望,乃是当时夺嫡五党之中势力最大的一支(大爷党、太子党、三爷党、四爷党、八爷党)。△《雍正王朝》中的康熙皇帝然而,在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的公推太子事件中,即使康熙已经多次作出重立胤礽为太子的举动,但以佟国维、马齐、阿灵阿、鄂伦岱、揆叙、王鸿绪等为首的朝中重臣仍然联名保奏胤禩为储,这令康熙大感意外的同时,开始产生警惕心理,此后不断压制胤禩。而彻底导致胤禩失去夺储资格的,则是“死鹰”事件。“死鹰”事件又称“毙鹰事件”、“海东青事件”,发生于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十一月二十六日。当时,康熙正在前往热河巡视的途中,因当时恰好是八阿哥胤禩生母良妃的祭日,由于要前去祭奠母亲,胤禩没能随侍在旁,于是便派了太监前去康熙处说明缘由,并表示将在汤泉处等候康熙一同返京。后来,胤禩又挑选了两只上好的海东青派人送给康熙,却不想等到了康熙手里时却变成了两只奄奄一息的死鹰。△《雍正王朝》中的八阿哥胤禩此事令康熙极为震怒,认为这是胤禩对自己的诅咒,当即召见诸皇子,对胤禩严厉责备,《康熙实录》对这段有详细记载,大意是说,“胤禩出生本就卑贱,自幼便心高阴险。听信相面人张明德之言,逐行大逆之事,阴谋杀死二阿哥胤礽,举国皆知,从未念及朕的身体。朕之前患病(康熙四十七年),诸大臣保举八阿哥,朕无奈之下将不可册立的胤礽放出,数年之内极其郁闷。然而胤禩仍然不忘争夺储君之位,与乱臣贼子结成党羽,阴谋诡计层出不穷……”至此,康熙甚至承认自己复立胤礽乃是无奈之举,之后更是说出了更加绝情之语“自此朕与胤禩,父子之恩绝矣”,已经到了要断绝父子之情的地步。△《康熙实录》卷二百六十一次年正月二十九日,康熙谕胤禩“行止卑污,凡应行走处俱懒惰不赴”,将其官职、俸银、俸米等全部罢免或剥夺,胤禩至此等于彻底失去了夺嫡资格。此后,八爷党的势力开始为十四阿哥胤禵所继承。《雍正王朝》中,康熙利用“死鹰”事件彻底离间胤禩和胤禵《雍正王朝》中,八阿哥胤禩和十四阿哥胤禵原本也是一党,胤禵曾经的确真心实意的支持过胤禩,与正史不同的是,影视剧中的胤禩和胤禵最终成为了竞争对手。在影视剧中,两人矛盾的爆发源于大将军王的争夺,而彻底的决裂则是因为“死鹰”事件。在争夺大将军王时,四阿哥胤禛、八阿哥胤禩、十四阿哥胤禵其实都有心争夺,不同的是四阿哥最终在邬思道的劝说下推荐了十四阿哥胤禵,而八阿哥胤禩则是自己赤膊上阵。十四阿哥当选大将军王之后,四阿哥胤禛不仅让自己的奴才年羹尧做了陕甘总督,而且将自己摘了出来,直接导致十四阿哥胤禵和八阿哥胤禩之间的关系开始出现明显裂痕。八阿哥胤禩给十四阿哥胤禵身边安插了一个副将鄂伦泰,监视其一举一动,而十四阿哥则利用一纸伪造的书信将鄂伦泰策反,不仅摆脱了胤禩的监视和遥控,并成功在康熙六十八岁大寿之前取得了一场大胜。八阿哥胤禩知道此事之后心生不安,也意识到了鄂伦泰的叛变,于是心生一计,将十四阿哥的寿礼换成了一只死鹰。△胤禩换掉了十四阿哥胤禵的寿礼康熙寿辰之上,当十四阿哥的礼盒被打开之后,康熙看到其中的死鹰差点昏了过去,然而事后不仅没有大开杀戒,甚至没有追查此事,而是趁机撤掉了四阿哥胤禛和八阿哥胤禩等人的差事,这导致朝野上下均以为康熙要传位给十四阿哥,更是成功将八阿哥胤禩和十四阿哥胤禵的关系彻底离间,导致两人势同水火。关于康熙此举的深意,邬思道曾给四阿哥胤禛详细分析过,当时的局面是八阿哥胤禩不仅防着四阿哥胤禛,更防着十四阿哥胤禵,而康熙此举就是要造成自己有意立十四阿哥为储君的错觉,彻底挑起八爷党内部纷争,使得胤禩和胤禵彻底决裂,从而让四阿哥胤禛置身事外。康熙不追查死鹰的另外一个原因,便是十四阿哥胤禵拥兵在外,一旦要查他便会有天下大乱的危险;如果查办八阿哥胤禩,他在朝中影响力又过大,立时就是祸起萧墙。因此,此时乱局对胤禩、胤禵最为有利,而稳定则对四阿哥胤禛最为有利,康熙在默认四阿哥胤禛为继承人的情况下,自然不会再追查“死鹰”事件。可以说,康熙利用“死鹰”事件完成了一石三鸟之计,不但成功粉碎了八阿哥胤禩意图制造乱局的计划,而且离间了胤禩和胤禵的关系,同时将胤禛拉出了漩涡中心。雍正对付八爷,直接原因是八爷逼宫,即便如此,雍正也没有杀他,而是流放他。假如十四爷继承皇位,以十四爷的性格和心胸,会采取比四爷更残酷的手段对付八爷,直接弄死不是没有可能。为什么这样的说呢?首先,十四爷本来是八爷党的人,说白了,他原来就是八爷的跟班。俗话说,翻身的奴隶比地主更狠。八爷原来是十四爷的领导,现在反而十四爷当上皇帝了,八爷心里自然不会服他,十四爷也知道他不会服自己。既然如此,二人又不是同胞兄弟,对付他不用顾忌太多,自然要收拾他。其次,十四爷在当八爷跟班的时候,多次为八爷夺嫡筹谋,曾经还出过一些下作的主意。最典型的就是,十四爷在热河模仿太子的手令调兵,意图嫁祸太子谋反。这件事情知道的人极少,八爷党里只有八爷知道。那么,八爷既然知道当今皇上如此大的秘密,怎么可能不被除掉。第三,十四爷深知八爷的野心,自己继位,八爷不会消停,八爷党的势力太大,一有机会,自然会兴风作浪。与其等他对付自己,还不如自己先动手。因此我认为,假如十四爷继位,八爷会死的更惨。雍正四年,在皇权稳定、根基稳固以后,雍正皇帝开始了对昔日夺嫡政敌——皇八子胤禩的清算行动。为了获得光明正大的清算理由,雍正皇帝将“九子夺嫡”期间,康熙皇帝对胤禩的诸多负面评价全部翻了出来。康熙四十七年,太子胤礽首次被废,康熙皇帝下达“命诸大臣於诸皇子中举可为太子者”的命令后,面对“阿灵阿等私示意诸大臣举允禩”的结果,康熙皇帝以“允禩未更事,且罹罪,其母亦微贱,宜别举”为由,予以了驳回。康熙五十三年,康熙朝著名的“毙鹰事件”中,康熙皇帝将皇八子胤禩评价为“系辛者库贱妇所生,自幼心高阴险”,甚至直接给出了“自此朕与胤禩,父子之恩绝矣”的绝情之言。康熙皇帝对于皇八子胤禩乃系“辛者库贱妇所生”的训斥之言,虽然有着雍正皇帝为收集胤禩罪行而刻意杜撰的嫌疑,但皇八子胤禩的生母——良妃卫氏,乃系内管领,也就是上三旗辛者库的出身却是确定无疑的!《爱新觉罗宗谱》的汉文本谱牒——《星源集庆》,对良妃有着如此记载:良妃卫氏,内管领阿布鼐之女,初入侍宫中,康熙三十九年十二月册封良嫔,后晋封良妃。康熙五十年辛卯十一月二十日薨。清朝名臣张廷玉等奉敕撰典制文献——《皇朝文献通考》对良妃的出身有着类似的记载:良妃卫氏,内管领阿布鼐女,康熙三十九年十二月封良嫔,后晋封良妃。也就是说,皇八子胤禩的生母良妃,确实是康熙皇帝后宫妃嫔中“出身微贱”的辛者库出身。而且,在良妃卫氏入宫之时只是宫女身份。那么,“辛者库出身”的良妃卫氏,为何能够得到康熙皇帝的临幸,并借此一步登天,成为了康熙后宫的高等妃嫔呢?由康熙皇帝亲自编纂之《庭训格言·国学经典》中,有过一段这样的记载:明时宫女至数千,脂粉钱至百万。今朕宫中计使女三百,况朕未近使之宫女,年近三十者,即出与其父母,令婚配。而且,按照《宫女往谈录》的描述,清宫宫女能够单独接触皇帝的概率非常之低,皇帝见到宫女临时起意,便推倒临幸的事情是几乎不可能发生的!那么,身为宫女的卫氏,是如何完成这项几乎不可能完成之逆袭的呢?根据《清代十三朝宫闱秘史》的记载,历史上的卫氏乃系“美艳冠一宫,体有异香,洗之不去”的绝美之人,甚至达到了“唾液亦含芬芳气”的夸张地步。也就是说,卫氏出众的外貌条件为其获得康熙皇帝青睐奠定了相当程度的基础。但这肯定不是主要原因,卫氏之所以能够得到康熙皇帝的临幸,得益于孝懿仁皇后给予搭建的平台。在良妃卫氏薨逝以后的康熙五十年,康熙皇帝曾经为其亲撰祭文,在此祭文中有着这样的说明:敬恭自矢,克彰褕翟之休。 念久备乎嫔行,爰优加夫妃号,方期永绵福祉,何意遽告沦殂。其中“褕翟”的意思为“王后祭服”之意,在这里泛指皇后。也就是说,良妃卫氏曾经服侍于皇后之侧,才得到了康熙皇帝的青睐。按照皇八子胤禩的出生时间——康熙二十年来看,祭文中所指的皇后应该为时为皇贵妃,代行皇后之职的佟佳氏,也就是康熙皇帝的第三任皇后——孝懿仁皇后佟佳氏!也就是说,在康熙皇帝驾临孝懿仁皇后所居承乾宫时,很可能遇到了绝美的卫氏,正值青壮之年、需求正盛的康熙皇帝未能抵抗如此美颜,遂幸之。有此来看,皇八子胤禩生母卫氏,在身为宫女之时能够得到康熙皇帝的青睐,并被康熙皇帝临幸,成功完成逆袭,其自身出众的外貌条件不容忽视;但更重要的是,服侍于孝懿仁皇后之侧,为卫氏提供了最佳平台,才完成了这一几乎不可能的命运转变。参考文献:《清实录》、《清史稿》、《星源集庆》、《皇朝文献通考》、《庭训格言·国学经典》、《宫女往谈录》、《康熙帝亲撰之良妃祭文》《雍正王朝》当中的侍卫领班图里琛,在康熙雍正两朝都是深受皇上赏识和信任的“身边人”,尤其是在雍正朝,图里琛几乎是“形影不离左右”,为雍正办了几件关键的大事:——登基之初奉命“押解”皇十四子胤禵回京;——作为钦差赴山西调查诺敏案,——作为钦差赴西北大营解除年羹尧兵权,——帮助雍正密裁皇三子弘时……等等。细看看这个侍卫领班绝对不简单。图里琛作为两朝皇帝的“身边人”,能够得到两任皇帝的信任肯定有自己的过人之处。图里琛的过人之处总结起来有四点。第一,绝对的忠于皇帝,绝对不结党,不搞小圈子。第二,为皇上办事绝对尽心尽力,几乎没有疏漏。第三,脑袋好使,看破不说破,不仅会装糊涂,而且知道什么时候“装傻充愣”。第四,做人低调,同时,作为皇帝身边的人,嘴巴是真紧。这样的侍卫,任何一个皇帝都会喜欢,会信任。其实,在有一个事情发生之前,康熙对皇八子胤禩的印象挺好的,在他看来,这个老八知书达礼,为人和气,办事沉稳,朝野的口碑不错,算是个能力和德行还都满意的好儿子,所以,康熙把很重要的户部交给了胤禩属理。要不是因为康熙四十六年黄河发大水,康熙还真的以为这个儿子把户部管的很好呢!他怎么也想不到在他的八阿哥胤禩的“管理下”,国库已经空虚到了“不堪一场洪水”的地步了。但是,尽管康熙为此斥责了胤禩,但是,他还是把主要的责任算在了“代为理政”的太子身上。朝堂之上,康熙明确表示“近些年来把朝政交太子主持,不曾想搞成这个样子”。如果说,国库空虚的问题上康熙对皇八子胤禩只是有“管理不善”的不满,在后来的刑部贪赃枉法买卖人命的“宰白鸭”大案当中,康熙对这个老八的看法发生了本质的改变,而这个改变被聪明的图里琛扑捉到了,但是他却用“装傻充愣”瞒过了康熙,让康熙认为图里琛是一个“直肠子”而对他深信不疑。八阿哥胤禩,利用争取到的主审“宰白鸭”大案的机会,绕开康熙特意安排的作为共同审理的十三阿哥胤祥,打着康熙的旗号,私下审问了刑部肖国兴,威逼利诱之下,肖国兴供出了太子胤礽参与“宰白鸭”案并收受巨额贿赂的事实。胤禩拿到了肖国兴的口供,连夜进宫,上报康熙,实际上是给康熙出了一道天大的难题——太子贪赃枉法,说出去康熙的颜面尽失。对于胤禩的“私下审问”,康熙起了疑心——绕开胤祥是为什么?康熙找到张廷玉,而张廷玉毫不犹豫的当着康熙的面,烧掉了肖国兴的供词。算是为康熙解了围。康熙马上命令图里琛连夜押解肖国兴到关外盛京将军处,严令单独关押不许任何人接触肖国兴——康熙下决心把这个“丑事”彻底隐瞒下来。在图里琛完成使命回京复命之时,康熙似乎是漫不经心的问了图里琛:一路上肖国兴都说了什么?图里琛回答:肖国兴一路上一直喊冤,说八阿哥承诺,也是皇上的意思,只要如实交代太子贪赃枉法,康熙会网开一面,从轻处罚他的。康熙听了之后,大吃一惊,追问图里琛:肖国兴真的是这么说的?图里琛回答说:肖国兴原话就是这么说的……。康熙听后,连说三声:其心可诛!图里琛连忙回答:奴才这就去杀了肖国兴!康熙骂到:谁让你杀肖国兴!便佛袖而去。其实,在康熙连说:其心可诛的时候,图里琛已经听明白了康熙的意思,而且从康熙的这句话,图里琛很清楚,这个自命不凡的八阿哥已经没戏了。从那时起,图里琛心中的天平就开始向四阿哥胤禛倾斜,他很清楚,“宰白鸭”一案,太子和八阿哥都完蛋了。而这一切是不能让康熙看出来,所以图里琛装傻充愣的要杀了肖国兴,一方面是掩饰自己,另一方面也是向康熙传递一个信息:除了皇上您,别人都不好使,我图里琛只听皇上您的!看似彪悍粗壮的图里琛,实则心细如发。机敏的反应和准确的判断,让他在康熙雍正两朝都深得信赖和重用。有时候,装傻充愣,看破不说破其实是一种很高的境界。八阿哥胤禩曾是康熙皇帝非常喜爱的皇子,深得康熙本人的信任与器重,并且由于其一贯谦逊的为人态度和卓越的办事能力,胤禩也得到了一众康熙皇子以及朝中绝大多数官员的拥护与支持,使得他就此成为了“九子夺嫡”中的“热门人选”。俗话说,当“人气”达到了一定程度,便会转变为“气人”。胤禩过高的“人气”,不仅对胤礽的皇太子之位产生了巨大的威胁,同时也对康熙的皇权威严以及皇权统治的根基形成了极大挑战。也正是因为如此,胤禩受到了康熙的极度厌恶,更是在经历了一系列挫折和打击之后,从“九子夺嫡”中彻底出局,再也无法染指大清王朝最高统治者的宝座。胤禩虽然出身卑贱,但深得康熙皇帝的喜爱。八阿哥胤禩,生母是辛者库出身的良妃卫氏,而这也使得胤禩成为了所有参与“九子夺嫡”的康熙皇子中,出身最为卑贱的一位。然而,低微的出身非但没有让胤禩产生自卑,反而成为了胤禩不断努力向上的动力。胤禩自幼聪明伶俐,学习刻苦认真,并且待人接物上的表现更是可圈可点,包括出身相对高贵的九阿哥胤禟、十阿哥胤?以及十四阿哥胤禵等人,皆与其建立了非常密切的关系,并且朝中许多大臣也对胤禩是赞誉有加。而对于此时的八阿哥胤禩,康熙也是非常的喜爱。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胤禩被封为了多罗贝勒,与他同期受封为贝勒的还有四阿哥胤禛、也就是后来的雍正皇帝,五阿哥胤祺,七阿哥胤祐,而胤禩则是他们中年龄最小的一位。与此同时,康熙还曾先后两次在自己离京外出期间,安排胤禩与三阿哥胤祉等人一同署理政务,以培养其施政能力。不仅如此,胤禩还在康熙皇帝的主持下,迎娶了出身非常高贵的安亲王岳乐的外孙女郭络罗氏为嫡福晋。而与胤禩相对应的是,这一时期太子胤礽的表现可以说是招致了所有人的不满。一方面,胤礽生活奢靡、极度贪婪,铺张浪费极为严重,甚至一再行僭越之事,冒犯皇权威严;另一方面,胤礽对于兄弟以及朝臣的态度非常的傲慢无礼,并且经常借助自己的皇太子身份,欺压其他康熙皇子,甚至公然向官员索贿。于是乎,在朝堂上反对太子胤礽的呼声越来越高,同时,更多的人选择站在八阿哥胤禩一边,支持其向胤礽发起挑战,并随时准备拥立其成为“新太子”。这其中就包括了胤禩嫡福晋郭络罗氏所在的安亲王岳乐家族,以遏必隆之子阿灵阿为代表的钮祜禄氏家族,以明珠之子纳兰揆叙为代表的叶赫那拉氏家族、以佟国维、鄂伦岱为代表的佟佳氏家族,除此之外,以“满洲首席大学士”马齐为首的诸多满洲大臣和以户部尚书王鸿绪为首的一众汉族大臣,也尽皆站在了八阿哥胤禩一边。历史上的“八爷党”政治势力集团也就此形成,并就此对胤礽的皇太子之位发起了冲击。“一废皇太子”期间,胤禩和他的“八爷党”遭受到了沉重的打击。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康熙皇帝在热河秋闱期间以“太子不善,所行不孝”为由,第一次废黜了胤礽的皇太子之位。与此同时,康熙还下令,罢免了胤礽主管内务府的差事,并废黜了其奶妈丈夫凌普的内务府总管职务,改由八阿哥胤禩署理内务府事务。要知道,内务府是清朝掌宫廷事务的机构,皇宫内所有人的衣食起居全都归其管辖,地位极其重要,让胤禩掌管内务府足可见康熙对其的重视。然而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胤禩便遭到了康熙皇帝的不满和厌恶。按照康熙的本意,他是希望胤禩能够整顿在胤礽署理内务府事务期间所积累的诸多弊病,同时对内务府进行整顿,清除胤礽的残余势力。可胤禩却选择将所有人予以了保留,并且他还向康熙皇帝上疏要求嘉奖并晋封内务府的一些中下级官员。这种“邀买人心”的做法随即引发了康熙皇帝的警觉,进而让其对胤禩的用心产生了深深的怀疑,于是当众对胤禩予以了严厉的训斥,胤禩在康熙心中的印象也就此大打折扣。接下来就是“江湖术士张明德案”的爆发。由于胤禩是被大阿哥胤褆的生母惠妃那拉氏抚养长大,所以两人自幼关系亲密。在胤褆因为妄图置胤礽于死地而彻底失去皇位继承资格后,便就此全力扶保八阿哥胤禩,并主动向康熙劝谏应该立胤禩为储君,只不过其给出的理由太过于荒唐,就是江湖术士张明德对于胤禩的一番评价:“八阿哥丰神清逸、仁谊敦厚、福寿绵长、诚贵相也。”经过康熙皇帝的仔细审查,发现不仅八阿哥胤禩与张明德接触密切,包括九阿哥胤禟、十阿哥胤?、十四阿哥胤禵等康熙皇子,还有一众朝中大臣,也参与到了其中,“八爷党”的势力瞬间暴露在了康熙面前,而如此“缘结朋党”的行为更是引发了康熙皇帝的极度不满。就这样,康熙再一次严厉训斥了胤禩,并且当众宣布自己永远不会考虑将胤禩作为自己的接班人。然而紧跟着,又发生了一件令康熙更加愤怒的事情。面对众位皇子对于皇位的强烈觊觎之心,同时也是不愿自己此前的半生心血付诸东流,康熙经过深思熟虑,还是决定复立胤礽的皇太子之位。为了增加胤礽重新被立为皇太子的合法性,康熙还专门召开了一次御前会议,希望借此与朝中重臣达成一致意见,从而形成良好的舆论效果。可会议的最终结果让康熙是无比失望。参加会议的四位在朝中有着极高影响力的重臣,即领侍卫内大臣阿灵阿、内大臣鄂伦岱、翰林院掌院学士纳兰揆叙以及户部尚书王鸿绪等,不顾康熙皇帝的一再劝导,全部坚持己见,坚决反对康熙复立胤礽,并且是强烈建议康熙应该改立胤禩为“新太子”,而这也让康熙产生了浓厚的“羡慕嫉妒恨”的情绪,以至于对胤禩是愈发的不满与厌恶。“八阿哥未尝更事,近又罹罪,且其母家亦甚微贱”可以说,此时的胤禩已经彻底失去了康熙对其的喜爱,取而代之的是极度的愤恨,甚至是对自己皇权稳固的极大担忧。“毙鹰事件”的发生,使得八阿哥胤禩的政治生命走到了尽头。如果说此前所有的一切都是因为胤禩自己“人气”过高,引发了康熙皇帝的“羡慕嫉妒恨”,从而对其产生了极大不满的话,那么在这之后发生的事情以及所产生的严重后果,则都是因为胤禩的处事不当而咎由自取的。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伴随着“托合齐会饮案”被勘破,胤礽第二次也是最后一次被康熙废黜了皇太子之位,并被永久的圈禁在了咸安宫之中。然而,胤禩竟忘乎所以的主动跑到康熙面前,讲述了此前康熙在“一废皇太子”期间,征集众大臣意见时,几乎所有的朝臣都支持他的事情,并且表现出了一副替康熙皇帝担忧和为难的样子,然后对康熙说:“我今如何行走?情愿卧床不起。”于是,康熙是勃然大怒,对其进行了严厉的训斥,并且再彻底否定了胤禩继位的可能。“尔不过一贝勒,何得奏此越分之语,以此试朕乎?尔以贝勒之身,存此越分之想,探视朕躬,妄行陈奏,岂非大奸大邪乎?!”当然,这还不是最让康熙气愤的事情,两年之后的“毙鹰事件”的发生,对于胤禩的打击才是最为致命的。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康熙皇帝带着所有成年皇子前往热河秋闱,此时正好赶上卫氏的忌日,于是八阿哥胤禩以为母守孝为由留守北京。在此期间,胤禩派人给康熙皇帝请安,并同时带上了两只海东青作为礼物。可当康熙皇帝收到的时候,这两只海东青已经是奄奄待毙了。要知道,海东青可不是普通的老鹰,在满洲人传统的萨满教义中,海东青是最高图腾般的存在。如果是将两只健康、雄武的海东青送给康熙,是对康熙的赞美,然而,用“毙鹰”当作礼物,无疑是对康熙的一种深深诅咒。至于海东青为什么会濒临将死,有人说路上照顾不周致使海东青脱水,也有人是雍正派人所为,还有说是太子胤礽的党羽不满胤禩在“两废皇太子”期间的所作所为而故意陷害。可无论是什么样的原因,都不可能是八阿哥胤禩故意而为之的。然而,盛怒之下的康熙却管不了那么多,当即让胤禩赶到自己的行宫,不仅大骂胤禩是“不仁不义不忠不孝”之辈,更是当众宣布“自此朕与胤禩,父子之恩绝矣”,就连胤禩已经过世的母亲卫氏都受到康熙皇帝的迁怒,被痛斥为“辛者库贱妇”。而也正是这次“毙鹰事件”,宣告了八阿哥胤禩从“九子夺嫡”中彻底出局,同时他也自知再也无法染指皇位,所以就此带领着他的“八爷党”,开始全力扶保雍正同父同母的亲弟弟十四阿哥胤禵了。论能力,八阿哥胤禩确实是出类拔萃,就连日后登基的雍正非常认可:“胤禩为人聪明强干,才具优裕,朕深知其能办大事。”论魅力,胤禩更是拥有一众康熙皇子的扶保以及绝大多数朝臣的拥护和支持,可谓是声望极高。可也正是这样的能力,再配上如此之高的“人气”,让康熙产生了巨大的不安,并就此感觉到这是对他皇权威严的挑衅,更是对他皇权统治稳固的冲击。于是,不管胤禩和他的支持支持者们再怎么努力,最终也都只能以失败的结局收场,因为康熙已经对胤禩这个人予以了彻底的怀疑与否定。

八阿哥攻略,全民穿越之宫八阿哥剧情攻略详解

4,全民穿越之宫八阿哥剧情怎么过

全民穿越之宫八阿哥剧情怎么过八阿哥剧情过关方法,在全民穿越之宫手游中八阿哥剧情怎么过咧,小编带大家了解下八阿哥剧情过关方法,一起来看看吧~ 八阿哥剧情过关攻略: 1.不看【勇气+1】 2.淡定的站在原地【魅力+1】 3.继续盯着他看【八哥好感+5】 4.好了,注意言行举止【口才+1】 5.索性开始涂鸦【八哥好感+5】 6.刮目相看【智力+1】 7.真是有其母必有其子【口才+1】 8.还嘴【八哥好感+5】 9.乐观的【八哥好感+5】 10.站定不动【魅力+1】 11.继续唱【八哥好感+5】 12.解释【八哥好感+5】 13.你可以代为转告【智力+1] 14.一人做事一人当【勇气+1】 15.顺从【魅力+1】 16.娓娓道来【口才+1】 17.假装没注意【八哥好感+5】 18.找良妃帮忙【智力+1】 19.给他一巴掌【八哥好感+5】 20.谢谢他【八哥好感+5】 21.关心她【智力+1】 22.不做声【勇气+1】 23.说自己迷路了【勇气+1】 24.回瞪他【八哥好感+5】 25.还是回去吧【勇气+1】 26.虽然如此,但还是很有成就感【魅力+1】 27.找借口告辞【智力+1】 28.好玩【口才+1】 29.解释【八哥好感+5】 30.不耐烦的【八哥好感+5】 31.沉默【魅力+1】 32.起身请安【八哥好感+5】 33.说【口才+1】 34.八阿哥【八哥好感+5】 35.撒谎【口才+1】 36.问【勇气+1】 37.不敢不开心【八哥好感+5】 38.不答应【勇气+1】 39.送客【八哥好感+5】 40.八阿哥还挺呆萌的【智力+1】 41.否认【口才+1】 42.八阿哥【八哥好感+5】 43.是【八哥好感+5】 44.不客气【魅力+1】 45.解释【勇气+1】 46.淡定站在原地【魅力+1】 47.站定【八哥好感+5】 48.假装嗔怒【八哥好感+5】

文章TAG:八阿哥攻略  全民穿越之宫八阿哥剧情攻略详解  八阿哥  攻略  全民  

相关文章

  • 小冰冰传奇怀旧服1.09英雄改动介绍

    不知不觉小冰冰传奇怀旧服已经更新到了1.09版本,那么针对这次的版本更新,又有一些英雄进行了调整。但可能有些玩家并不知道这次的英雄调整,因此给大家带来了关于小冰冰传奇怀旧服1.09英雄改动的介绍。..
  • 原神4.3新圣遗物有什么

    原神马上就要更新4.3版本了,很多玩家非常期待新版本的新圣遗物想知道这些圣遗物适用于哪些角色,4.3的两套新圣遗物分别是:回声之林夜话和昔时之歌。..

猜你喜欢

关于帝一应用 | 联系方式 | 发展历程 | 版权声明 | 下载帮助(?) | 广告联系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11-2022 帝一应用 www.diyiapp.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晋ICP备2023025288号-1

帝一应用所有资源均来自用户上传和网络收集整理,版权归原公司及个人所有。如有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网站编辑和QQ联系,我们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谢谢!
本站点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