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游戏,APP下载,公益下载:帝一应用

帝一应用手机版|下载排行|最近更新|tags标签汇总

当前位置:首页 - 攻略 - 网游攻略 - 侍道2推京次郎攻略,侍道2 怎样使用敌人的武器和技能

侍道2推京次郎攻略,侍道2 怎样使用敌人的武器和技能

时间:2022-07-23 16:48:41来源:整理作者:佚名投稿 手机版

1,侍道2 怎样使用敌人的武器和技能

个人认为,这个游戏的最大特点就是,您那什么刀(变什么人),非常有特色。 比如说您装备上(打败男忍者)得到樱旋风,一拔出刀来除了那层外皮是您自己外 无论是移动方式,气魄,招数都变成哪个身形飘飘的忍者了。。。。

侍道2推京次郎攻略,侍道2 怎样使用敌人的武器和技能

2,侍道2京次郎在哪遇到难打吗

你问这个问题应该是玩到了黑道路线快结局的地方吧,这样的话,首先要从青斗组大宅出去,到大地图,先去其他地方一次,然后再回大地图,重新进青斗组大宅地图,然后进到青斗组院子之后左转,在墙角就会出现京次郎。京次郎不难打,要注意的就是防住她的单手剑奥义,她的奥义第一下百分百是侧斩,只要防守,然后摇杆左右按下,就能直接让她出僵直防反,也可以用中段刀的面打三连击无限压制,只要注意不被防住就行。

侍道2推京次郎攻略,侍道2 怎样使用敌人的武器和技能

3,PSP版侍道2H霞的攻略详细攻略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侍道2推京次郎攻略,侍道2 怎样使用敌人的武器和技能

4,当事事不如意万念俱灰时当下最应该做什么

即便吴三桂不反,恐怕想继续平平安安地做他的平西王也不太可能,因为削藩势在必行,削藩后,诸侯王没有好结果。01吴三桂被封平西王吴三桂(1612年6月8日-1678年10月2日),字长伯,一字月所,明朝辽东人,祖籍江南高邮(今江苏省高邮市),锦州总兵吴襄之子,祖大寿外甥。明末清初著名的政治、军事人物。吴三桂具有很雄厚的家庭背景,这与李自成大不相同。他是锦州总兵吴襄之子、祖大寿的外甥。崇祯帝时为辽东总兵,封平西伯,镇守山海关。李自成(1606年-1645年),原名鸿基,小字黄来儿,又字枣儿 ,明末农民起义领袖,世居陕西米脂李继迁寨。童年时给地主牧羊,曾为银川驿卒。李自成从小就是个牧羊人,1629年参加了明末农民起义,因为勇猛有胆识,成为闯王高迎祥部下的闯将。高迎祥死后,李自成成为闯王。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祯帝在煤山上吊自杀,明朝灭亡。当初,明朝面临覆灭的命运,把赌注全部押在了关外拥有重兵的吴三桂身上。崇祯帝诏征天下勤王,加封吴三桂为平西伯,命其火速领兵入卫北京。吴三桂抵达山海关,准备西进京畿,听到崇祯帝已经上吊自杀。明朝已经灭亡,吴三桂失去了依靠,在此后一个多月的时间内,他游离于各种政治势力之间,企图进行投机。李自成多次招降,吴三桂犹豫再三,曾一度打算投降李自成。后来听说爱妾陈圆圆被李自成大将刘宗敏霸占。吴三桂腹背受敌,为保护家人,就与李自成议和,为防李自成有诈,又私下以黄河南北分治为条件,向多尔衮求助。四月,李自成率领六万大军进攻吴三桂把守的山海关。吴三桂继续玩弄假投降的把戏,但李自成被胜利冲昏了头脑,对当时的军事对峙估计不足,失去了进攻吴三桂的最佳时机。等到得知吴三桂是假投降时,才与之交战。尽管击败了吴三桂,但没能彻底将其消灭。多尔衮答应了吴三桂的求助,但坐山观虎斗,并没有及时出兵相助。等到李自成与吴三桂两败俱伤时,接到吴三桂第二次求援信后,迅速出兵抵达关门十五里之外。利用吴三桂所处的危机局面,逼迫吴三桂放弃联清击李的政策,让其彻底投降了清朝。两军联手在一片石击溃李自成,主将刘宗敏受伤,李自成下令撤退。李自成逃回京城,仅剩三万余人,于是在北京称帝,怒杀吴三桂家族大小三十四口,次日逃亡西安。清军入关后,攻入北京,多尔衮把年幼的顺治帝以及朝廷由东北的盛京迁都北京。清朝定都北京后,封吴三桂为平西王。有说法认为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是因为陈圆圆之故反叛李自成。其实,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吴三桂利用李自成与多尔衮之间的势力,背后有更大的企图。02吴三桂镇守云贵,成为掌握重兵的一方诸侯势力。吴三桂投降了清朝,但依然与明朝的残余势力眉来眼去,对南京福王政权表示:"不忍一矢相加遗"。与其他降将不同的是,吴三桂还拥有一支自己独立统帅的军队。在与明朝残存势力勾勾搭搭的同时,继续与清军配合,进攻李自成的余部。清朝对吴三桂优宠有加,但只是利用其对李自成的仇恨,借助其军事力量对付李自成。对于吴三桂心里那点花花肠子,存有疑忌,并没有授之于太大的事权。顺治十六年(1659年),吴三桂攻下了云南,清廷即委其开藩设府,镇守云南,总管军民事务。康熙元年(1662年),清廷又以吴三桂出师缅甸、擒杀桂王之功,进爵亲王,兼辖贵州。其子吴应熊也娶了尚公主,号称“和硕额驸”。加吴三桂为少保兼太子太保,吴三桂的权力和声望达到了顶峰。03吴三桂与清廷矛盾激化的过程清朝廷对于吴三桂宠遇日隆,只不过是权宜之计,彼此之间都心照不宣。在吴三桂的权势达到鼎盛之时,与清朝中央政权的矛盾开始激化。在云贵,他想做清朝的沐英“世镇云南”的平西王。当初,明朝灭亡后,明神宗朱翊钧之孙、桂端王朱常瀛之子朱由榔,在隆武二年(1646)年在广东肇庆监国,后即皇帝位,改次年为永历元年。朱由榔依靠大西军余部李定国、孙可望在西南一隅抵抗清朝,维持了很长一段时间。永历十五年(1661年),吴三桂攻占云南,朱由榔逃亡缅甸,被缅王收留。随后吴三桂攻入缅甸,缅王将朱由榔交给了吴三桂,次年在昆明被绞死。在吴三桂绞死永历帝朱由榔之后,清朝便着手裁抑吴三桂的权势。康熙二年(1663年),清廷以云贵军事行动已经结束为由,收缴了吴三桂平西大将军的印绶,接着又诏令:"截其用人题补之权,迁除悉归部选"。也就是取消了平西王吴三桂的人事任命权,将其收归中央。康熙六年(1667年),吴三桂为了打消朝廷的疑虑,表达自己无心反叛的心迹,上疏请辞总管云贵两省事务。这是在试探朝廷的意图,但清廷也没客气,借机下令云贵两省督抚直接听命于中央。同时,清廷还剥夺了吴三桂的司法特权:"平西藩下逃人,俱归有司审理,章京不得干预"。也就是说,平西王藩下有人逃亡,就交给有司审理,吴三桂不能再干预。从这里看出,平西王吴三桂已经进爵亲王,那可不只是一个荣誉称号,是具有军事、人事、司法等专断大权的藩王,掌握重兵,独揽云贵一切事务。清朝已经坐稳了江山,卧榻之下岂容他人鼾睡。不必说异姓诸侯王,即便是同姓诸侯王势力过于强大,威胁到中央政权时也会被铲除。吴三桂的处境可想而知,作为一代枭雄,他也清楚得很,更不想坐以待毙。于是,吴三桂以"构衅苗蛮,借事用兵"为由,扩军索饷以报复朝廷,吴三桂与清廷之间的矛盾日益激化,而且公开化。04清廷开始削藩康熙十二年(1673年),镇守广东的平南王尚可喜上疏奏请归老辽东,康熙趁机做出了令其移藩的决定。随后,对镇守福建的靖南王耿精忠的撤藩要求,也依样画葫芦。形势所迫,吴三桂也假惺惺的上书朝廷,请求撤藩,实则希望朝廷能够慰留他。但朝廷对于吴三桂的意图非常清楚,认为他与朝廷对立已久:"撤亦反,不撤亦反。不若及今先发,犹可制也"。于是,康熙力排众议,毅然决定允其撤藩,而且派遣专人到云南,专门督办撤藩事宜。吴三桂得知朝廷撤藩已定,就诛杀云南巡抚朱国治,号称天下都招讨兵马大元帅,提出“兴明讨虏”,起兵造反。吴三桂经营云南多年,造反之初进展顺利,原三藩势力纷纷响应,很快占领云南、贵州及湖南衡州。康熙十三年(1674年),吴三桂在衡州改元,称为“周王元年)。经过几年与清廷的对战,吴三桂深感兵力、财力严重不足,其各地党羽也纷纷离心离德,各有图谋。康熙十七年(1678年),吴三桂在衡州称帝,国号大周。由于衡州天气酷热,加之战事不利,吴三桂着急上火,不久就挂掉了,时年六十七岁,只做了五个月的皇帝。其孙吴世璠继承皇位,勉强支撑了三年之后,被清军攻破昆明,三藩之乱结束。纵观整个过程,吴三桂自始至终就没有与清朝彻底尿到一个壶里去。清廷自始至终也清楚吴三桂的心思,更何况历朝历代都是先封王、后削藩,这是必然的套路。而且削藩都是很残酷的事情,几乎没有能够侥幸逃脱被诛杀的命运。作为异姓诸侯王,吴三桂即便不造反也不会得到善终。既然如此,还不如放手一搏。打不过人家,愿赌服输,死得也有尊严。这是从个人利益选择来看,对于社稷黎民来说是另一回事。看一下另外两藩的情况吧。清廷下诏撤藩,靖南王耿精忠就反了,自称总统兵马大元帅,与吴三桂合兵进入江西。后被清军镇压,遂即投降。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三藩之乱彻底平息,康熙帝即诏令将耿精忠凌迟处死。或许是耿精忠参与了造反才被凌迟,但即便不造反,康熙在平定吴三桂之后,未必就善待他。如果康熙有那个境界,耿精忠已经投降,对清朝已经没有了威胁,为何不大度一些呢?那样是不是更显得仁德呢?康熙十五年(1676年),尚可喜之子尚之信发兵围困其父府邸,夺取了广东最高指挥权,响应吴三桂叛乱。尚可喜闻变后悬梁自尽,被左右救起,不久病逝。康熙闻讯,就给了一个“敬”的谥号。但由于其子反叛,尚可喜也没有善终。吴三桂把持云贵、尚可喜坐镇广东、耿精忠控制福建,整个南方控制在三个异姓诸侯王手中,清廷针插不入,岂能长久无视?史实也证明,吴三桂、尚之信、耿精忠并没有真心归顺朝廷。如果不是尚之信造反,清廷如何清楚尚可喜是忠于朝廷的呢?吴三桂、耿精忠请求撤藩是个阴谋,难道清廷会相信尚可喜的撤藩不是阴谋吗?眉毛胡子一把抓,最终的结局,就是一起铲除掉。从康熙逐步解除吴三桂的军事、人事、司法权来看,如果吴三桂听之任之,接下来就是光杆司令,毫无抵抗能力。你说无心反叛,谁会相信呢?”欲加之罪,何患无辞?“想除掉你,总会找到理由。正如康熙决定撤藩时所说,"撤亦反,不撤亦反。不若及今先发,犹可制也"。吴三桂面临的局势也是:反也被杀,不反也被杀;与其坐以待毙,不如放手一搏。在豹眼看来,不管吴三桂是否造反,结局没有根本区别,最终一样会被杀掉。这在历史上屡屡如此,所有帝王都一个套路,几无例外,难道就吴三桂能够豁免吗?这是几乎不可能的,不存在幻想也就对啦。
即便吴三桂不反,恐怕想继续平平安安地做他的平西王也不太可能,因为削藩势在必行,削藩后,诸侯王没有好结果。01吴三桂被封平西王吴三桂(1612年6月8日-1678年10月2日),字长伯,一字月所,明朝辽东人,祖籍江南高邮(今江苏省高邮市),锦州总兵吴襄之子,祖大寿外甥。明末清初著名的政治、军事人物。吴三桂具有很雄厚的家庭背景,这与李自成大不相同。他是锦州总兵吴襄之子、祖大寿的外甥。崇祯帝时为辽东总兵,封平西伯,镇守山海关。李自成(1606年-1645年),原名鸿基,小字黄来儿,又字枣儿 ,明末农民起义领袖,世居陕西米脂李继迁寨。童年时给地主牧羊,曾为银川驿卒。李自成从小就是个牧羊人,1629年参加了明末农民起义,因为勇猛有胆识,成为闯王高迎祥部下的闯将。高迎祥死后,李自成成为闯王。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祯帝在煤山上吊自杀,明朝灭亡。当初,明朝面临覆灭的命运,把赌注全部押在了关外拥有重兵的吴三桂身上。崇祯帝诏征天下勤王,加封吴三桂为平西伯,命其火速领兵入卫北京。吴三桂抵达山海关,准备西进京畿,听到崇祯帝已经上吊自杀。明朝已经灭亡,吴三桂失去了依靠,在此后一个多月的时间内,他游离于各种政治势力之间,企图进行投机。李自成多次招降,吴三桂犹豫再三,曾一度打算投降李自成。后来听说爱妾陈圆圆被李自成大将刘宗敏霸占。吴三桂腹背受敌,为保护家人,就与李自成议和,为防李自成有诈,又私下以黄河南北分治为条件,向多尔衮求助。四月,李自成率领六万大军进攻吴三桂把守的山海关。吴三桂继续玩弄假投降的把戏,但李自成被胜利冲昏了头脑,对当时的军事对峙估计不足,失去了进攻吴三桂的最佳时机。等到得知吴三桂是假投降时,才与之交战。尽管击败了吴三桂,但没能彻底将其消灭。多尔衮答应了吴三桂的求助,但坐山观虎斗,并没有及时出兵相助。等到李自成与吴三桂两败俱伤时,接到吴三桂第二次求援信后,迅速出兵抵达关门十五里之外。利用吴三桂所处的危机局面,逼迫吴三桂放弃联清击李的政策,让其彻底投降了清朝。两军联手在一片石击溃李自成,主将刘宗敏受伤,李自成下令撤退。李自成逃回京城,仅剩三万余人,于是在北京称帝,怒杀吴三桂家族大小三十四口,次日逃亡西安。清军入关后,攻入北京,多尔衮把年幼的顺治帝以及朝廷由东北的盛京迁都北京。清朝定都北京后,封吴三桂为平西王。有说法认为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是因为陈圆圆之故反叛李自成。其实,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吴三桂利用李自成与多尔衮之间的势力,背后有更大的企图。02吴三桂镇守云贵,成为掌握重兵的一方诸侯势力。吴三桂投降了清朝,但依然与明朝的残余势力眉来眼去,对南京福王政权表示:"不忍一矢相加遗"。与其他降将不同的是,吴三桂还拥有一支自己独立统帅的军队。在与明朝残存势力勾勾搭搭的同时,继续与清军配合,进攻李自成的余部。清朝对吴三桂优宠有加,但只是利用其对李自成的仇恨,借助其军事力量对付李自成。对于吴三桂心里那点花花肠子,存有疑忌,并没有授之于太大的事权。顺治十六年(1659年),吴三桂攻下了云南,清廷即委其开藩设府,镇守云南,总管军民事务。康熙元年(1662年),清廷又以吴三桂出师缅甸、擒杀桂王之功,进爵亲王,兼辖贵州。其子吴应熊也娶了尚公主,号称“和硕额驸”。加吴三桂为少保兼太子太保,吴三桂的权力和声望达到了顶峰。03吴三桂与清廷矛盾激化的过程清朝廷对于吴三桂宠遇日隆,只不过是权宜之计,彼此之间都心照不宣。在吴三桂的权势达到鼎盛之时,与清朝中央政权的矛盾开始激化。在云贵,他想做清朝的沐英“世镇云南”的平西王。当初,明朝灭亡后,明神宗朱翊钧之孙、桂端王朱常瀛之子朱由榔,在隆武二年(1646)年在广东肇庆监国,后即皇帝位,改次年为永历元年。朱由榔依靠大西军余部李定国、孙可望在西南一隅抵抗清朝,维持了很长一段时间。永历十五年(1661年),吴三桂攻占云南,朱由榔逃亡缅甸,被缅王收留。随后吴三桂攻入缅甸,缅王将朱由榔交给了吴三桂,次年在昆明被绞死。在吴三桂绞死永历帝朱由榔之后,清朝便着手裁抑吴三桂的权势。康熙二年(1663年),清廷以云贵军事行动已经结束为由,收缴了吴三桂平西大将军的印绶,接着又诏令:"截其用人题补之权,迁除悉归部选"。也就是取消了平西王吴三桂的人事任命权,将其收归中央。康熙六年(1667年),吴三桂为了打消朝廷的疑虑,表达自己无心反叛的心迹,上疏请辞总管云贵两省事务。这是在试探朝廷的意图,但清廷也没客气,借机下令云贵两省督抚直接听命于中央。同时,清廷还剥夺了吴三桂的司法特权:"平西藩下逃人,俱归有司审理,章京不得干预"。也就是说,平西王藩下有人逃亡,就交给有司审理,吴三桂不能再干预。从这里看出,平西王吴三桂已经进爵亲王,那可不只是一个荣誉称号,是具有军事、人事、司法等专断大权的藩王,掌握重兵,独揽云贵一切事务。清朝已经坐稳了江山,卧榻之下岂容他人鼾睡。不必说异姓诸侯王,即便是同姓诸侯王势力过于强大,威胁到中央政权时也会被铲除。吴三桂的处境可想而知,作为一代枭雄,他也清楚得很,更不想坐以待毙。于是,吴三桂以"构衅苗蛮,借事用兵"为由,扩军索饷以报复朝廷,吴三桂与清廷之间的矛盾日益激化,而且公开化。04清廷开始削藩康熙十二年(1673年),镇守广东的平南王尚可喜上疏奏请归老辽东,康熙趁机做出了令其移藩的决定。随后,对镇守福建的靖南王耿精忠的撤藩要求,也依样画葫芦。形势所迫,吴三桂也假惺惺的上书朝廷,请求撤藩,实则希望朝廷能够慰留他。但朝廷对于吴三桂的意图非常清楚,认为他与朝廷对立已久:"撤亦反,不撤亦反。不若及今先发,犹可制也"。于是,康熙力排众议,毅然决定允其撤藩,而且派遣专人到云南,专门督办撤藩事宜。吴三桂得知朝廷撤藩已定,就诛杀云南巡抚朱国治,号称天下都招讨兵马大元帅,提出“兴明讨虏”,起兵造反。吴三桂经营云南多年,造反之初进展顺利,原三藩势力纷纷响应,很快占领云南、贵州及湖南衡州。康熙十三年(1674年),吴三桂在衡州改元,称为“周王元年)。经过几年与清廷的对战,吴三桂深感兵力、财力严重不足,其各地党羽也纷纷离心离德,各有图谋。康熙十七年(1678年),吴三桂在衡州称帝,国号大周。由于衡州天气酷热,加之战事不利,吴三桂着急上火,不久就挂掉了,时年六十七岁,只做了五个月的皇帝。其孙吴世璠继承皇位,勉强支撑了三年之后,被清军攻破昆明,三藩之乱结束。纵观整个过程,吴三桂自始至终就没有与清朝彻底尿到一个壶里去。清廷自始至终也清楚吴三桂的心思,更何况历朝历代都是先封王、后削藩,这是必然的套路。而且削藩都是很残酷的事情,几乎没有能够侥幸逃脱被诛杀的命运。作为异姓诸侯王,吴三桂即便不造反也不会得到善终。既然如此,还不如放手一搏。打不过人家,愿赌服输,死得也有尊严。这是从个人利益选择来看,对于社稷黎民来说是另一回事。看一下另外两藩的情况吧。清廷下诏撤藩,靖南王耿精忠就反了,自称总统兵马大元帅,与吴三桂合兵进入江西。后被清军镇压,遂即投降。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三藩之乱彻底平息,康熙帝即诏令将耿精忠凌迟处死。或许是耿精忠参与了造反才被凌迟,但即便不造反,康熙在平定吴三桂之后,未必就善待他。如果康熙有那个境界,耿精忠已经投降,对清朝已经没有了威胁,为何不大度一些呢?那样是不是更显得仁德呢?康熙十五年(1676年),尚可喜之子尚之信发兵围困其父府邸,夺取了广东最高指挥权,响应吴三桂叛乱。尚可喜闻变后悬梁自尽,被左右救起,不久病逝。康熙闻讯,就给了一个“敬”的谥号。但由于其子反叛,尚可喜也没有善终。吴三桂把持云贵、尚可喜坐镇广东、耿精忠控制福建,整个南方控制在三个异姓诸侯王手中,清廷针插不入,岂能长久无视?史实也证明,吴三桂、尚之信、耿精忠并没有真心归顺朝廷。如果不是尚之信造反,清廷如何清楚尚可喜是忠于朝廷的呢?吴三桂、耿精忠请求撤藩是个阴谋,难道清廷会相信尚可喜的撤藩不是阴谋吗?眉毛胡子一把抓,最终的结局,就是一起铲除掉。从康熙逐步解除吴三桂的军事、人事、司法权来看,如果吴三桂听之任之,接下来就是光杆司令,毫无抵抗能力。你说无心反叛,谁会相信呢?”欲加之罪,何患无辞?“想除掉你,总会找到理由。正如康熙决定撤藩时所说,"撤亦反,不撤亦反。不若及今先发,犹可制也"。吴三桂面临的局势也是:反也被杀,不反也被杀;与其坐以待毙,不如放手一搏。在豹眼看来,不管吴三桂是否造反,结局没有根本区别,最终一样会被杀掉。这在历史上屡屡如此,所有帝王都一个套路,几无例外,难道就吴三桂能够豁免吗?这是几乎不可能的,不存在幻想也就对啦。刘秀起兵出南阳,人称东汉面位王。孔明抒怀《出师表》,躬耕南阳天下晓。锡禹挥毫《陋室铭》,南阳茅芦无白丁。
即便吴三桂不反,恐怕想继续平平安安地做他的平西王也不太可能,因为削藩势在必行,削藩后,诸侯王没有好结果。01吴三桂被封平西王吴三桂(1612年6月8日-1678年10月2日),字长伯,一字月所,明朝辽东人,祖籍江南高邮(今江苏省高邮市),锦州总兵吴襄之子,祖大寿外甥。明末清初著名的政治、军事人物。吴三桂具有很雄厚的家庭背景,这与李自成大不相同。他是锦州总兵吴襄之子、祖大寿的外甥。崇祯帝时为辽东总兵,封平西伯,镇守山海关。李自成(1606年-1645年),原名鸿基,小字黄来儿,又字枣儿 ,明末农民起义领袖,世居陕西米脂李继迁寨。童年时给地主牧羊,曾为银川驿卒。李自成从小就是个牧羊人,1629年参加了明末农民起义,因为勇猛有胆识,成为闯王高迎祥部下的闯将。高迎祥死后,李自成成为闯王。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祯帝在煤山上吊自杀,明朝灭亡。当初,明朝面临覆灭的命运,把赌注全部押在了关外拥有重兵的吴三桂身上。崇祯帝诏征天下勤王,加封吴三桂为平西伯,命其火速领兵入卫北京。吴三桂抵达山海关,准备西进京畿,听到崇祯帝已经上吊自杀。明朝已经灭亡,吴三桂失去了依靠,在此后一个多月的时间内,他游离于各种政治势力之间,企图进行投机。李自成多次招降,吴三桂犹豫再三,曾一度打算投降李自成。后来听说爱妾陈圆圆被李自成大将刘宗敏霸占。吴三桂腹背受敌,为保护家人,就与李自成议和,为防李自成有诈,又私下以黄河南北分治为条件,向多尔衮求助。四月,李自成率领六万大军进攻吴三桂把守的山海关。吴三桂继续玩弄假投降的把戏,但李自成被胜利冲昏了头脑,对当时的军事对峙估计不足,失去了进攻吴三桂的最佳时机。等到得知吴三桂是假投降时,才与之交战。尽管击败了吴三桂,但没能彻底将其消灭。多尔衮答应了吴三桂的求助,但坐山观虎斗,并没有及时出兵相助。等到李自成与吴三桂两败俱伤时,接到吴三桂第二次求援信后,迅速出兵抵达关门十五里之外。利用吴三桂所处的危机局面,逼迫吴三桂放弃联清击李的政策,让其彻底投降了清朝。两军联手在一片石击溃李自成,主将刘宗敏受伤,李自成下令撤退。李自成逃回京城,仅剩三万余人,于是在北京称帝,怒杀吴三桂家族大小三十四口,次日逃亡西安。清军入关后,攻入北京,多尔衮把年幼的顺治帝以及朝廷由东北的盛京迁都北京。清朝定都北京后,封吴三桂为平西王。有说法认为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是因为陈圆圆之故反叛李自成。其实,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吴三桂利用李自成与多尔衮之间的势力,背后有更大的企图。02吴三桂镇守云贵,成为掌握重兵的一方诸侯势力。吴三桂投降了清朝,但依然与明朝的残余势力眉来眼去,对南京福王政权表示:"不忍一矢相加遗"。与其他降将不同的是,吴三桂还拥有一支自己独立统帅的军队。在与明朝残存势力勾勾搭搭的同时,继续与清军配合,进攻李自成的余部。清朝对吴三桂优宠有加,但只是利用其对李自成的仇恨,借助其军事力量对付李自成。对于吴三桂心里那点花花肠子,存有疑忌,并没有授之于太大的事权。顺治十六年(1659年),吴三桂攻下了云南,清廷即委其开藩设府,镇守云南,总管军民事务。康熙元年(1662年),清廷又以吴三桂出师缅甸、擒杀桂王之功,进爵亲王,兼辖贵州。其子吴应熊也娶了尚公主,号称“和硕额驸”。加吴三桂为少保兼太子太保,吴三桂的权力和声望达到了顶峰。03吴三桂与清廷矛盾激化的过程清朝廷对于吴三桂宠遇日隆,只不过是权宜之计,彼此之间都心照不宣。在吴三桂的权势达到鼎盛之时,与清朝中央政权的矛盾开始激化。在云贵,他想做清朝的沐英“世镇云南”的平西王。当初,明朝灭亡后,明神宗朱翊钧之孙、桂端王朱常瀛之子朱由榔,在隆武二年(1646)年在广东肇庆监国,后即皇帝位,改次年为永历元年。朱由榔依靠大西军余部李定国、孙可望在西南一隅抵抗清朝,维持了很长一段时间。永历十五年(1661年),吴三桂攻占云南,朱由榔逃亡缅甸,被缅王收留。随后吴三桂攻入缅甸,缅王将朱由榔交给了吴三桂,次年在昆明被绞死。在吴三桂绞死永历帝朱由榔之后,清朝便着手裁抑吴三桂的权势。康熙二年(1663年),清廷以云贵军事行动已经结束为由,收缴了吴三桂平西大将军的印绶,接着又诏令:"截其用人题补之权,迁除悉归部选"。也就是取消了平西王吴三桂的人事任命权,将其收归中央。康熙六年(1667年),吴三桂为了打消朝廷的疑虑,表达自己无心反叛的心迹,上疏请辞总管云贵两省事务。这是在试探朝廷的意图,但清廷也没客气,借机下令云贵两省督抚直接听命于中央。同时,清廷还剥夺了吴三桂的司法特权:"平西藩下逃人,俱归有司审理,章京不得干预"。也就是说,平西王藩下有人逃亡,就交给有司审理,吴三桂不能再干预。从这里看出,平西王吴三桂已经进爵亲王,那可不只是一个荣誉称号,是具有军事、人事、司法等专断大权的藩王,掌握重兵,独揽云贵一切事务。清朝已经坐稳了江山,卧榻之下岂容他人鼾睡。不必说异姓诸侯王,即便是同姓诸侯王势力过于强大,威胁到中央政权时也会被铲除。吴三桂的处境可想而知,作为一代枭雄,他也清楚得很,更不想坐以待毙。于是,吴三桂以"构衅苗蛮,借事用兵"为由,扩军索饷以报复朝廷,吴三桂与清廷之间的矛盾日益激化,而且公开化。04清廷开始削藩康熙十二年(1673年),镇守广东的平南王尚可喜上疏奏请归老辽东,康熙趁机做出了令其移藩的决定。随后,对镇守福建的靖南王耿精忠的撤藩要求,也依样画葫芦。形势所迫,吴三桂也假惺惺的上书朝廷,请求撤藩,实则希望朝廷能够慰留他。但朝廷对于吴三桂的意图非常清楚,认为他与朝廷对立已久:"撤亦反,不撤亦反。不若及今先发,犹可制也"。于是,康熙力排众议,毅然决定允其撤藩,而且派遣专人到云南,专门督办撤藩事宜。吴三桂得知朝廷撤藩已定,就诛杀云南巡抚朱国治,号称天下都招讨兵马大元帅,提出“兴明讨虏”,起兵造反。吴三桂经营云南多年,造反之初进展顺利,原三藩势力纷纷响应,很快占领云南、贵州及湖南衡州。康熙十三年(1674年),吴三桂在衡州改元,称为“周王元年)。经过几年与清廷的对战,吴三桂深感兵力、财力严重不足,其各地党羽也纷纷离心离德,各有图谋。康熙十七年(1678年),吴三桂在衡州称帝,国号大周。由于衡州天气酷热,加之战事不利,吴三桂着急上火,不久就挂掉了,时年六十七岁,只做了五个月的皇帝。其孙吴世璠继承皇位,勉强支撑了三年之后,被清军攻破昆明,三藩之乱结束。纵观整个过程,吴三桂自始至终就没有与清朝彻底尿到一个壶里去。清廷自始至终也清楚吴三桂的心思,更何况历朝历代都是先封王、后削藩,这是必然的套路。而且削藩都是很残酷的事情,几乎没有能够侥幸逃脱被诛杀的命运。作为异姓诸侯王,吴三桂即便不造反也不会得到善终。既然如此,还不如放手一搏。打不过人家,愿赌服输,死得也有尊严。这是从个人利益选择来看,对于社稷黎民来说是另一回事。看一下另外两藩的情况吧。清廷下诏撤藩,靖南王耿精忠就反了,自称总统兵马大元帅,与吴三桂合兵进入江西。后被清军镇压,遂即投降。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三藩之乱彻底平息,康熙帝即诏令将耿精忠凌迟处死。或许是耿精忠参与了造反才被凌迟,但即便不造反,康熙在平定吴三桂之后,未必就善待他。如果康熙有那个境界,耿精忠已经投降,对清朝已经没有了威胁,为何不大度一些呢?那样是不是更显得仁德呢?康熙十五年(1676年),尚可喜之子尚之信发兵围困其父府邸,夺取了广东最高指挥权,响应吴三桂叛乱。尚可喜闻变后悬梁自尽,被左右救起,不久病逝。康熙闻讯,就给了一个“敬”的谥号。但由于其子反叛,尚可喜也没有善终。吴三桂把持云贵、尚可喜坐镇广东、耿精忠控制福建,整个南方控制在三个异姓诸侯王手中,清廷针插不入,岂能长久无视?史实也证明,吴三桂、尚之信、耿精忠并没有真心归顺朝廷。如果不是尚之信造反,清廷如何清楚尚可喜是忠于朝廷的呢?吴三桂、耿精忠请求撤藩是个阴谋,难道清廷会相信尚可喜的撤藩不是阴谋吗?眉毛胡子一把抓,最终的结局,就是一起铲除掉。从康熙逐步解除吴三桂的军事、人事、司法权来看,如果吴三桂听之任之,接下来就是光杆司令,毫无抵抗能力。你说无心反叛,谁会相信呢?”欲加之罪,何患无辞?“想除掉你,总会找到理由。正如康熙决定撤藩时所说,"撤亦反,不撤亦反。不若及今先发,犹可制也"。吴三桂面临的局势也是:反也被杀,不反也被杀;与其坐以待毙,不如放手一搏。在豹眼看来,不管吴三桂是否造反,结局没有根本区别,最终一样会被杀掉。这在历史上屡屡如此,所有帝王都一个套路,几无例外,难道就吴三桂能够豁免吗?这是几乎不可能的,不存在幻想也就对啦。刘秀起兵出南阳,人称东汉面位王。孔明抒怀《出师表》,躬耕南阳天下晓。锡禹挥毫《陋室铭》,南阳茅芦无白丁。董卓篡权擅政之后,汉室事实上已经名存实亡,几乎所有的时人都清楚。就所谓的“曹丕篡位”,恐怕当时的人比今天更容易接受。01董卓之后,已无汉室董卓入京勤王,把持朝政。凭自己一句话就废掉少帝,改立献帝。卢植劝谏被免职,几乎丢掉性命。曹操袁绍不想同流合污,只能逃离京师。少帝稍有怨言,即被处死。部分忠义大臣如王允等人,韬光养晦,只能等待机会。02王允非领袖之才机会来了,王允联络吕布等人除掉董卓,汉室光复出现了唯一的可能。但王允一把好牌打得稀烂,居功自傲,诛杀有名望的大臣,比如蔡邕等。不能有效控制军事局面,在处理董卓部众西凉军的问题上犯下了致命的错误,导致李傕郭汜反攻倒算,吕布被击败,王允被诛杀,导致朝政彻底瘫痪。如果说董卓会篡汉自立的话,那是将来的事;王允这一折腾,彻底葬送了刘家汉室。王允面对三大死结:第一,协助支持除掉董卓的人,并不都是忠于汉室的人,许多是因为权力的分配问题出现的利益冲突。比如吕布之流,大有人在。王允显然没有预料到此问题的严重性,从其对吕布的态度上就看得出来。王允太过刚直,缺少政治家善于妥协的一面。不能笼络朝中大臣,实现匡扶汉室的重任。其二,王允接受了诸侯带兵勤王的教训,恐怕重蹈“引狼入室”的覆辙,没有魄力号召天下勤王。面对如狼似虎的西凉军,犹豫不决,坐以待毙。其三,不能安抚李傕郭汜等叛党头领,过于拘泥道义,书生气太足。政治家只有利益,没有道义,这一点王允似乎差得太多。王允很快就死啦,这里就不去臆测“如果王允执政久了,会不会是另一个董卓”的问题,也不去臆测“李傕郭汜不杀王允,吕布会不会杀王允”的问题。因为史实是,王允一死,汉室就亡啦。03挟天子以令诸侯这不是汉朝发明的,更不是曹操专享的。早在春秋时期,晋文公就玩过这一招,比齐桓公玩得还溜,效果很不错。都对汉家小皇帝,那么有兴趣,但几乎没有是为了老刘家的。以前的不说,就从曹操说起吧。除了荀彧几乎所有的部将谋士都反对迎奉献帝到许都。最后的事实说明,只有荀彧是想匡扶汉室的。曹操与所有部将谋士的想法是一致的,并不想去拯救这个已经不再存在的汉室。不同的是,曹操认为“奉迎天子”对自己开拓霸业更有利而已。荀彧正是看到了曹操这一点,才力劝曹操奉迎天子。在曹操欲立魏王时,荀彧与曹操彻底分道扬镳,这只是一个结果,恐怕在奉迎天子的那一刻开始,荀彧就预见了这一结果。荀彧遍观群雄,只有曹操可以维持暂时的局面。这是荀彧抛弃袁绍投奔曹操的真实目的。也算是“死马当作活马医”,没有办法的办法,也就是唯一的好的办法啦。荀彧不接受三公的爵位,最后忧郁而死,就顺理成章啦!在袁绍面对曹操的选择时,也遇到了同样的问题。袁绍放弃啦,他跟曹操的想法一致,只是对厉害的判断出现了不同的结果。袁绍联络视为仇敌的袁术,欲另立幽州牧刘虞为帝。袁术慷慨陈词,大义凛然,貌似汉室股肱之臣,结果是第一个做了皇帝。袁绍依然决然派使者去劝说刘虞进位,还算是有一点明智的刘虞,断然拒绝。只要不是彻底利令智昏的人都明白是咋回事。在曹操奉迎天子建都许昌之后,袁绍还打算请献帝到鄄城。这是老百姓走亲戚啊,哪里得劲去哪里啊!在献帝最需要的时候,没有人来勤王,在曹操家里有吃有喝的时候,你说忠于汉室朝廷,要铲除汉贼奸雄,说给谁听谁也不信啊!挟天子以令诸侯,诟病很多。即便如此,当时除了曹操,也没有一个人去做的。想做的人恐怕是不少,但究竟有几个是为了匡扶汉室的呢?一定要曹操做仁德之臣,恐怕曹操的部下谋士都不干哦!既然都是打工,为啥一定在一家已经破产的公司里混呢?何况主持工作的老板,让人也看不到有扭转乾坤的希望啊。04利益选择汉末时期,所有的有点想法的大佬们,都露面啦。对孔融尽管也有争议,但孔融也是看透了形势。一定意义上说,他跟荀彧是一样的,都是忠于汉室的。只是采取了不同的方式,来实现自己的政治目的和人生的价值观。孔融知道汉室已无希望,曹操也靠不住。既然是死定啦,那也没必要再当活马医啦!这是与荀彧的不同,于是采取与曹操不合作的态度,对抗到底,死而后已。可悲的是,孔融书生气太足,做了许多不靠谱的事,自己把自己阉割啦,只留下了一些笑柄。再说一下贾诩吧。贾诩(147年-223年8月11日),字文和,凉州姑臧(今甘肃武威市凉州区)人。东汉末年至三国初年著名谋士、军事战略家,曹魏开国功臣。原为董卓部将,董卓死后,献计李傕、郭汜反攻长安。李傕等人失败后,辗转成为张绣的谋士。张绣曾用他的计策两次打败曹操,官渡之战前他劝张绣归降曹操。 这是一个跳槽的高手。如果他是为了匡扶汉室的话,他能鼓动李傕郭汜反攻长安吗?他会不清楚李傕郭汜是那一路子货吗?袁绍联络张绣夹击曹操,张绣尚未开口,他在一旁就沉不住气啦,说啥“兄弟都不能相容,还能容得下天下的国士吗?”意思是说打工要选择一个老板,其目的很明确,不管是不是刘家的饭碗,只要锅里炖着肉就行。汉末三国时期,跳槽的人不少,可谓家常便饭。究竟有几个是为了匡扶汉室而跳槽的呢?还真有一个,就是那个自称汉室贵胄的刘备,还有一个“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诸葛亮。当张飞说“我哥哥也姓刘,即便是杀到京城去,宰了那个鸟皇帝,自己做了皇帝也未尝不可”时,刘备赶紧说小点声,别让人听见。我靠,这咋就像是李逵那货说得呢?诸葛亮“三顾茅庐”才出山,低处说是拿拿架子,高处说是已知汉室气数已尽,谁也无力回天啦。为天下苍生考虑,应该是“天要下雨,娘要改嫁”,随他去吧。可刘备不这么想啊,诸葛亮感于其心诚,于是就好吧,我陪你走一程。诸葛亮是真心匡扶汉室,否则不会“知不可为而为之”,六出祁山,劳民伤财,屡败屡战,回回无功而返。刘备那些事,都是些幌子而已。诸葛亮岂不知刘备的花花肠子几道弯吗?跟荀彧有些相似,诸葛亮也是借刘备的幌子,出来试试,看看能不能匡扶汉室。这就是刘备不能完全放手诸葛亮的原因所在。换句话说,如果诸葛亮真的把曹操干掉了,汉室还是那个汉室吗?他能保证让刘备或者刘禅把位置和权力送还献帝吗?如果不能,这还叫匡扶汉室吗?刘备临终托孤时也说了,实在不行的话,丞相你就自代吧!那你刘备忙活了啥啊?曹操不能做皇帝,难道诸葛亮就能吗?诸葛亮也不姓刘嘛!姓刘的多了去了,不能说只要姓刘,就有名正言顺做皇帝的道理吧。只要不姓刘,谁也不行。谁想竞争这个岗位,谁就是汉贼,谁就是奸雄。其实,我们远不必纠结这个问题,当时的人都清楚的很。这就是曹丕所谓“称王篡汉”时,为何汉室忠臣不去投奔刘备的原因啦。因为已经没有汉室忠臣啦,能称得上汉室忠臣的孔融,荀彧等都死啦。之所以说都死啦,是因为曹丕称王篡汉时没有人为汉室殉节,装装样子的都没有。或许我孤陋寡闻,有看到的朋友,告诉我一声,咱们一起劝劝他去!归根结底一句话,无论是名还是利,在面对选择时都遵循一个原则,那就是“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都是经久考验的老司机,遇到弯道都会打方向的。再傻的司机,都不会一条道跑到黑啊。如果曹操就把这事办了的话,或许就不会有“三国两晋南北朝”三百多年的混乱局面啦。这个我们就不必异想天开啦,否则米国人也不干哦!
即便吴三桂不反,恐怕想继续平平安安地做他的平西王也不太可能,因为削藩势在必行,削藩后,诸侯王没有好结果。01吴三桂被封平西王吴三桂(1612年6月8日-1678年10月2日),字长伯,一字月所,明朝辽东人,祖籍江南高邮(今江苏省高邮市),锦州总兵吴襄之子,祖大寿外甥。明末清初著名的政治、军事人物。吴三桂具有很雄厚的家庭背景,这与李自成大不相同。他是锦州总兵吴襄之子、祖大寿的外甥。崇祯帝时为辽东总兵,封平西伯,镇守山海关。李自成(1606年-1645年),原名鸿基,小字黄来儿,又字枣儿 ,明末农民起义领袖,世居陕西米脂李继迁寨。童年时给地主牧羊,曾为银川驿卒。李自成从小就是个牧羊人,1629年参加了明末农民起义,因为勇猛有胆识,成为闯王高迎祥部下的闯将。高迎祥死后,李自成成为闯王。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祯帝在煤山上吊自杀,明朝灭亡。当初,明朝面临覆灭的命运,把赌注全部押在了关外拥有重兵的吴三桂身上。崇祯帝诏征天下勤王,加封吴三桂为平西伯,命其火速领兵入卫北京。吴三桂抵达山海关,准备西进京畿,听到崇祯帝已经上吊自杀。明朝已经灭亡,吴三桂失去了依靠,在此后一个多月的时间内,他游离于各种政治势力之间,企图进行投机。李自成多次招降,吴三桂犹豫再三,曾一度打算投降李自成。后来听说爱妾陈圆圆被李自成大将刘宗敏霸占。吴三桂腹背受敌,为保护家人,就与李自成议和,为防李自成有诈,又私下以黄河南北分治为条件,向多尔衮求助。四月,李自成率领六万大军进攻吴三桂把守的山海关。吴三桂继续玩弄假投降的把戏,但李自成被胜利冲昏了头脑,对当时的军事对峙估计不足,失去了进攻吴三桂的最佳时机。等到得知吴三桂是假投降时,才与之交战。尽管击败了吴三桂,但没能彻底将其消灭。多尔衮答应了吴三桂的求助,但坐山观虎斗,并没有及时出兵相助。等到李自成与吴三桂两败俱伤时,接到吴三桂第二次求援信后,迅速出兵抵达关门十五里之外。利用吴三桂所处的危机局面,逼迫吴三桂放弃联清击李的政策,让其彻底投降了清朝。两军联手在一片石击溃李自成,主将刘宗敏受伤,李自成下令撤退。李自成逃回京城,仅剩三万余人,于是在北京称帝,怒杀吴三桂家族大小三十四口,次日逃亡西安。清军入关后,攻入北京,多尔衮把年幼的顺治帝以及朝廷由东北的盛京迁都北京。清朝定都北京后,封吴三桂为平西王。有说法认为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是因为陈圆圆之故反叛李自成。其实,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吴三桂利用李自成与多尔衮之间的势力,背后有更大的企图。02吴三桂镇守云贵,成为掌握重兵的一方诸侯势力。吴三桂投降了清朝,但依然与明朝的残余势力眉来眼去,对南京福王政权表示:"不忍一矢相加遗"。与其他降将不同的是,吴三桂还拥有一支自己独立统帅的军队。在与明朝残存势力勾勾搭搭的同时,继续与清军配合,进攻李自成的余部。清朝对吴三桂优宠有加,但只是利用其对李自成的仇恨,借助其军事力量对付李自成。对于吴三桂心里那点花花肠子,存有疑忌,并没有授之于太大的事权。顺治十六年(1659年),吴三桂攻下了云南,清廷即委其开藩设府,镇守云南,总管军民事务。康熙元年(1662年),清廷又以吴三桂出师缅甸、擒杀桂王之功,进爵亲王,兼辖贵州。其子吴应熊也娶了尚公主,号称“和硕额驸”。加吴三桂为少保兼太子太保,吴三桂的权力和声望达到了顶峰。03吴三桂与清廷矛盾激化的过程清朝廷对于吴三桂宠遇日隆,只不过是权宜之计,彼此之间都心照不宣。在吴三桂的权势达到鼎盛之时,与清朝中央政权的矛盾开始激化。在云贵,他想做清朝的沐英“世镇云南”的平西王。当初,明朝灭亡后,明神宗朱翊钧之孙、桂端王朱常瀛之子朱由榔,在隆武二年(1646)年在广东肇庆监国,后即皇帝位,改次年为永历元年。朱由榔依靠大西军余部李定国、孙可望在西南一隅抵抗清朝,维持了很长一段时间。永历十五年(1661年),吴三桂攻占云南,朱由榔逃亡缅甸,被缅王收留。随后吴三桂攻入缅甸,缅王将朱由榔交给了吴三桂,次年在昆明被绞死。在吴三桂绞死永历帝朱由榔之后,清朝便着手裁抑吴三桂的权势。康熙二年(1663年),清廷以云贵军事行动已经结束为由,收缴了吴三桂平西大将军的印绶,接着又诏令:"截其用人题补之权,迁除悉归部选"。也就是取消了平西王吴三桂的人事任命权,将其收归中央。康熙六年(1667年),吴三桂为了打消朝廷的疑虑,表达自己无心反叛的心迹,上疏请辞总管云贵两省事务。这是在试探朝廷的意图,但清廷也没客气,借机下令云贵两省督抚直接听命于中央。同时,清廷还剥夺了吴三桂的司法特权:"平西藩下逃人,俱归有司审理,章京不得干预"。也就是说,平西王藩下有人逃亡,就交给有司审理,吴三桂不能再干预。从这里看出,平西王吴三桂已经进爵亲王,那可不只是一个荣誉称号,是具有军事、人事、司法等专断大权的藩王,掌握重兵,独揽云贵一切事务。清朝已经坐稳了江山,卧榻之下岂容他人鼾睡。不必说异姓诸侯王,即便是同姓诸侯王势力过于强大,威胁到中央政权时也会被铲除。吴三桂的处境可想而知,作为一代枭雄,他也清楚得很,更不想坐以待毙。于是,吴三桂以"构衅苗蛮,借事用兵"为由,扩军索饷以报复朝廷,吴三桂与清廷之间的矛盾日益激化,而且公开化。04清廷开始削藩康熙十二年(1673年),镇守广东的平南王尚可喜上疏奏请归老辽东,康熙趁机做出了令其移藩的决定。随后,对镇守福建的靖南王耿精忠的撤藩要求,也依样画葫芦。形势所迫,吴三桂也假惺惺的上书朝廷,请求撤藩,实则希望朝廷能够慰留他。但朝廷对于吴三桂的意图非常清楚,认为他与朝廷对立已久:"撤亦反,不撤亦反。不若及今先发,犹可制也"。于是,康熙力排众议,毅然决定允其撤藩,而且派遣专人到云南,专门督办撤藩事宜。吴三桂得知朝廷撤藩已定,就诛杀云南巡抚朱国治,号称天下都招讨兵马大元帅,提出“兴明讨虏”,起兵造反。吴三桂经营云南多年,造反之初进展顺利,原三藩势力纷纷响应,很快占领云南、贵州及湖南衡州。康熙十三年(1674年),吴三桂在衡州改元,称为“周王元年)。经过几年与清廷的对战,吴三桂深感兵力、财力严重不足,其各地党羽也纷纷离心离德,各有图谋。康熙十七年(1678年),吴三桂在衡州称帝,国号大周。由于衡州天气酷热,加之战事不利,吴三桂着急上火,不久就挂掉了,时年六十七岁,只做了五个月的皇帝。其孙吴世璠继承皇位,勉强支撑了三年之后,被清军攻破昆明,三藩之乱结束。纵观整个过程,吴三桂自始至终就没有与清朝彻底尿到一个壶里去。清廷自始至终也清楚吴三桂的心思,更何况历朝历代都是先封王、后削藩,这是必然的套路。而且削藩都是很残酷的事情,几乎没有能够侥幸逃脱被诛杀的命运。作为异姓诸侯王,吴三桂即便不造反也不会得到善终。既然如此,还不如放手一搏。打不过人家,愿赌服输,死得也有尊严。这是从个人利益选择来看,对于社稷黎民来说是另一回事。看一下另外两藩的情况吧。清廷下诏撤藩,靖南王耿精忠就反了,自称总统兵马大元帅,与吴三桂合兵进入江西。后被清军镇压,遂即投降。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三藩之乱彻底平息,康熙帝即诏令将耿精忠凌迟处死。或许是耿精忠参与了造反才被凌迟,但即便不造反,康熙在平定吴三桂之后,未必就善待他。如果康熙有那个境界,耿精忠已经投降,对清朝已经没有了威胁,为何不大度一些呢?那样是不是更显得仁德呢?康熙十五年(1676年),尚可喜之子尚之信发兵围困其父府邸,夺取了广东最高指挥权,响应吴三桂叛乱。尚可喜闻变后悬梁自尽,被左右救起,不久病逝。康熙闻讯,就给了一个“敬”的谥号。但由于其子反叛,尚可喜也没有善终。吴三桂把持云贵、尚可喜坐镇广东、耿精忠控制福建,整个南方控制在三个异姓诸侯王手中,清廷针插不入,岂能长久无视?史实也证明,吴三桂、尚之信、耿精忠并没有真心归顺朝廷。如果不是尚之信造反,清廷如何清楚尚可喜是忠于朝廷的呢?吴三桂、耿精忠请求撤藩是个阴谋,难道清廷会相信尚可喜的撤藩不是阴谋吗?眉毛胡子一把抓,最终的结局,就是一起铲除掉。从康熙逐步解除吴三桂的军事、人事、司法权来看,如果吴三桂听之任之,接下来就是光杆司令,毫无抵抗能力。你说无心反叛,谁会相信呢?”欲加之罪,何患无辞?“想除掉你,总会找到理由。正如康熙决定撤藩时所说,"撤亦反,不撤亦反。不若及今先发,犹可制也"。吴三桂面临的局势也是:反也被杀,不反也被杀;与其坐以待毙,不如放手一搏。在豹眼看来,不管吴三桂是否造反,结局没有根本区别,最终一样会被杀掉。这在历史上屡屡如此,所有帝王都一个套路,几无例外,难道就吴三桂能够豁免吗?这是几乎不可能的,不存在幻想也就对啦。刘秀起兵出南阳,人称东汉面位王。孔明抒怀《出师表》,躬耕南阳天下晓。锡禹挥毫《陋室铭》,南阳茅芦无白丁。董卓篡权擅政之后,汉室事实上已经名存实亡,几乎所有的时人都清楚。就所谓的“曹丕篡位”,恐怕当时的人比今天更容易接受。01董卓之后,已无汉室董卓入京勤王,把持朝政。凭自己一句话就废掉少帝,改立献帝。卢植劝谏被免职,几乎丢掉性命。曹操袁绍不想同流合污,只能逃离京师。少帝稍有怨言,即被处死。部分忠义大臣如王允等人,韬光养晦,只能等待机会。02王允非领袖之才机会来了,王允联络吕布等人除掉董卓,汉室光复出现了唯一的可能。但王允一把好牌打得稀烂,居功自傲,诛杀有名望的大臣,比如蔡邕等。不能有效控制军事局面,在处理董卓部众西凉军的问题上犯下了致命的错误,导致李傕郭汜反攻倒算,吕布被击败,王允被诛杀,导致朝政彻底瘫痪。如果说董卓会篡汉自立的话,那是将来的事;王允这一折腾,彻底葬送了刘家汉室。王允面对三大死结:第一,协助支持除掉董卓的人,并不都是忠于汉室的人,许多是因为权力的分配问题出现的利益冲突。比如吕布之流,大有人在。王允显然没有预料到此问题的严重性,从其对吕布的态度上就看得出来。王允太过刚直,缺少政治家善于妥协的一面。不能笼络朝中大臣,实现匡扶汉室的重任。其二,王允接受了诸侯带兵勤王的教训,恐怕重蹈“引狼入室”的覆辙,没有魄力号召天下勤王。面对如狼似虎的西凉军,犹豫不决,坐以待毙。其三,不能安抚李傕郭汜等叛党头领,过于拘泥道义,书生气太足。政治家只有利益,没有道义,这一点王允似乎差得太多。王允很快就死啦,这里就不去臆测“如果王允执政久了,会不会是另一个董卓”的问题,也不去臆测“李傕郭汜不杀王允,吕布会不会杀王允”的问题。因为史实是,王允一死,汉室就亡啦。03挟天子以令诸侯这不是汉朝发明的,更不是曹操专享的。早在春秋时期,晋文公就玩过这一招,比齐桓公玩得还溜,效果很不错。都对汉家小皇帝,那么有兴趣,但几乎没有是为了老刘家的。以前的不说,就从曹操说起吧。除了荀彧几乎所有的部将谋士都反对迎奉献帝到许都。最后的事实说明,只有荀彧是想匡扶汉室的。曹操与所有部将谋士的想法是一致的,并不想去拯救这个已经不再存在的汉室。不同的是,曹操认为“奉迎天子”对自己开拓霸业更有利而已。荀彧正是看到了曹操这一点,才力劝曹操奉迎天子。在曹操欲立魏王时,荀彧与曹操彻底分道扬镳,这只是一个结果,恐怕在奉迎天子的那一刻开始,荀彧就预见了这一结果。荀彧遍观群雄,只有曹操可以维持暂时的局面。这是荀彧抛弃袁绍投奔曹操的真实目的。也算是“死马当作活马医”,没有办法的办法,也就是唯一的好的办法啦。荀彧不接受三公的爵位,最后忧郁而死,就顺理成章啦!在袁绍面对曹操的选择时,也遇到了同样的问题。袁绍放弃啦,他跟曹操的想法一致,只是对厉害的判断出现了不同的结果。袁绍联络视为仇敌的袁术,欲另立幽州牧刘虞为帝。袁术慷慨陈词,大义凛然,貌似汉室股肱之臣,结果是第一个做了皇帝。袁绍依然决然派使者去劝说刘虞进位,还算是有一点明智的刘虞,断然拒绝。只要不是彻底利令智昏的人都明白是咋回事。在曹操奉迎天子建都许昌之后,袁绍还打算请献帝到鄄城。这是老百姓走亲戚啊,哪里得劲去哪里啊!在献帝最需要的时候,没有人来勤王,在曹操家里有吃有喝的时候,你说忠于汉室朝廷,要铲除汉贼奸雄,说给谁听谁也不信啊!挟天子以令诸侯,诟病很多。即便如此,当时除了曹操,也没有一个人去做的。想做的人恐怕是不少,但究竟有几个是为了匡扶汉室的呢?一定要曹操做仁德之臣,恐怕曹操的部下谋士都不干哦!既然都是打工,为啥一定在一家已经破产的公司里混呢?何况主持工作的老板,让人也看不到有扭转乾坤的希望啊。04利益选择汉末时期,所有的有点想法的大佬们,都露面啦。对孔融尽管也有争议,但孔融也是看透了形势。一定意义上说,他跟荀彧是一样的,都是忠于汉室的。只是采取了不同的方式,来实现自己的政治目的和人生的价值观。孔融知道汉室已无希望,曹操也靠不住。既然是死定啦,那也没必要再当活马医啦!这是与荀彧的不同,于是采取与曹操不合作的态度,对抗到底,死而后已。可悲的是,孔融书生气太足,做了许多不靠谱的事,自己把自己阉割啦,只留下了一些笑柄。再说一下贾诩吧。贾诩(147年-223年8月11日),字文和,凉州姑臧(今甘肃武威市凉州区)人。东汉末年至三国初年著名谋士、军事战略家,曹魏开国功臣。原为董卓部将,董卓死后,献计李傕、郭汜反攻长安。李傕等人失败后,辗转成为张绣的谋士。张绣曾用他的计策两次打败曹操,官渡之战前他劝张绣归降曹操。 这是一个跳槽的高手。如果他是为了匡扶汉室的话,他能鼓动李傕郭汜反攻长安吗?他会不清楚李傕郭汜是那一路子货吗?袁绍联络张绣夹击曹操,张绣尚未开口,他在一旁就沉不住气啦,说啥“兄弟都不能相容,还能容得下天下的国士吗?”意思是说打工要选择一个老板,其目的很明确,不管是不是刘家的饭碗,只要锅里炖着肉就行。汉末三国时期,跳槽的人不少,可谓家常便饭。究竟有几个是为了匡扶汉室而跳槽的呢?还真有一个,就是那个自称汉室贵胄的刘备,还有一个“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诸葛亮。当张飞说“我哥哥也姓刘,即便是杀到京城去,宰了那个鸟皇帝,自己做了皇帝也未尝不可”时,刘备赶紧说小点声,别让人听见。我靠,这咋就像是李逵那货说得呢?诸葛亮“三顾茅庐”才出山,低处说是拿拿架子,高处说是已知汉室气数已尽,谁也无力回天啦。为天下苍生考虑,应该是“天要下雨,娘要改嫁”,随他去吧。可刘备不这么想啊,诸葛亮感于其心诚,于是就好吧,我陪你走一程。诸葛亮是真心匡扶汉室,否则不会“知不可为而为之”,六出祁山,劳民伤财,屡败屡战,回回无功而返。刘备那些事,都是些幌子而已。诸葛亮岂不知刘备的花花肠子几道弯吗?跟荀彧有些相似,诸葛亮也是借刘备的幌子,出来试试,看看能不能匡扶汉室。这就是刘备不能完全放手诸葛亮的原因所在。换句话说,如果诸葛亮真的把曹操干掉了,汉室还是那个汉室吗?他能保证让刘备或者刘禅把位置和权力送还献帝吗?如果不能,这还叫匡扶汉室吗?刘备临终托孤时也说了,实在不行的话,丞相你就自代吧!那你刘备忙活了啥啊?曹操不能做皇帝,难道诸葛亮就能吗?诸葛亮也不姓刘嘛!姓刘的多了去了,不能说只要姓刘,就有名正言顺做皇帝的道理吧。只要不姓刘,谁也不行。谁想竞争这个岗位,谁就是汉贼,谁就是奸雄。其实,我们远不必纠结这个问题,当时的人都清楚的很。这就是曹丕所谓“称王篡汉”时,为何汉室忠臣不去投奔刘备的原因啦。因为已经没有汉室忠臣啦,能称得上汉室忠臣的孔融,荀彧等都死啦。之所以说都死啦,是因为曹丕称王篡汉时没有人为汉室殉节,装装样子的都没有。或许我孤陋寡闻,有看到的朋友,告诉我一声,咱们一起劝劝他去!归根结底一句话,无论是名还是利,在面对选择时都遵循一个原则,那就是“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都是经久考验的老司机,遇到弯道都会打方向的。再傻的司机,都不会一条道跑到黑啊。如果曹操就把这事办了的话,或许就不会有“三国两晋南北朝”三百多年的混乱局面啦。这个我们就不必异想天开啦,否则米国人也不干哦!刘伯温,明朝开国元勋,以神机妙算、运筹帷幄而著称于世,民间素有“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的说法。当然在朝堂上,刘伯温并没有如此玄乎其乎的能力,诚然在朱元璋建立明朝的过程中,刘伯温的确是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但也并不是决定性的,李善长、徐达、常遇春、李文忠、冯胜等元勋,他们的功劳无疑要比刘伯温来得大。当然,我们今天不是来探讨刘伯温对于明朝的功劳到底大不大,而是来讨论下这位明朝开国元勋他所遗留下来的子嗣最终的结局如何。刘伯温一生育有二子,长子刘琏、次子刘璟皆为继室陈氏所生。长子刘琏刘琏生于元惠宗至正八年(1348年) ,此时他的父亲刘伯温刚刚结束在丹徒约两年的半隐居生活,准备参与到元末乱世的潮流之中。《明史》赞其“有文行”,即文章出众,有德行,因此在刘琏成年后,朱元璋见他十分聪明,是“欲大用之”。洪武十年(1377年),29岁的刘琏被任命为从六品考功监丞,掌给授诰敕之事,同时兼试监察御史一职。不久,刘琏即升任为从三品江西布政司右参政,掌江西一省粮储、屯田、军务、驿传、水利等事务,成为了明朝地方上权势最大的封疆大吏之一。只是也就在这一年,正当朱元璋要继续重用他,将他培养成与他父亲那样的朝中重臣时,刘琏却因不愿成为胡惟庸一党,而被胡惟庸的党羽逼死。《明史》载:“(刘琏)为惟庸党所胁,堕井死”。他死后,朱元璋是惋惜不已,但也无可奈何,遂只得是遣使祭灵,以示恩宠。总得说刘琏这一生虽短暂,但却并不平凡。正如时任国史院编修吴从善所言:“家为贤子,国有良臣,保有名爵,正而毙焉,生荣死哀,尚何道哉”,在刘伯温良好的家风下,刘琏被教育的很好,可谓德才兼备,在家他是贤子,在外他是良臣,虽是开国功臣之后,但却从来不恃宠而骄,更不会以权谋私,此后更是宁死也不愿意投靠奸臣,而是忠于朝廷。次子刘璟刘璟生于元惠宗至正十年(1350年),史书称其“弱冠通诸经”,他小时候就熟读四书五经,文韬武略是样样精通,较之其哥哥刘琏是不相上下。洪武十年,刘琏死后,刘璟本该是继承刘伯温的伯爵之位的,但他却没有去继承,反而是将这个爵位让给了自己哥哥的儿子刘廌,因此被朱元璋看重,为了表彰刘璟的兄弟情深,遂授他閤门使之职,赐“除奸敌佞”铁简,“百官不法,持此纠正”,是为天子近臣。洪武十四年(1381年),温处叶丁香、吴达三叛乱,刘璟跟随延安侯唐胜宗率兵征讨,在这次战斗中,他表现十分突出,战争中他运筹帷幄协助唐胜宗平定了此次叛乱,凯旋后,朱元璋赞其:“璟,真伯温之子也”,并对其是越发的信任。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谷王就封,刘璟授谷王府左长史,同时朱元璋还赋予他提调肃、辽、燕、赵、庆、宁六王府事权。惠帝朱允炆即位后,因其削藩操之过急,致使朱棣起兵造反,不久南京告急,此时忠心耿耿的刘璟遂急忙返京,向朱允炆献平派十六策,可朱允炆并未采纳这些计策,但却命他与李景隆一起平定朱棣之乱。但是在与朱棣的对战中,刚愎自用的李景隆始终听不进去李璟的谏言,最终致使建文军大败。建文二年(1400年),刘璟带病赴京,再次向朱允炆进《闻见录》,陈述平定朱棣叛乱的计策,可朱允炆还是不愿意听从,此时心灰意冷下的刘璟最终决定弃官归隐,从此不再过问朝堂之事,再也不管惠宗朝的死活。1402年,朱允炆败亡,下落不明,朱棣于南京登基,是为永乐帝。此时朱棣爱惜刘璟的才能,于是准备诏刘璟再次入朝为官,可在接受到诏令后,刘璟却一直为答应前往。而后,恼羞成怒的朱棣遂下旨将他强行押来南京,逼他就范。但就算是到了南京,刘璟也是软硬不吃,无论朱棣怎么说,他就是不开口效忠,反而是用言语百般激怒朱棣。刘璟先是以“人臣事主,死而不贰”为由坚决不接受朱棣给予的官职,再是他也从不称朱棣为“圣上”,而是依然称他为“殿下”,言外之意就是不承认朱棣的皇位。此外,在一次召见时,刘璟更是直言不讳的与朱棣说道:“殿下百世后,逃不得一个篡字”。因此当时的朱棣是震怒不已,不过此时朱棣还是没想要杀他,只是将他关进牢中。但是刘璟知道,他只要不降,朱棣总有一天是会杀了他的,甚至是会被满门抄斩,于是他索性就在狱中用发辫自缢,享年52岁。总得说刘伯温二子刘琏、刘璟,他们皆是大明忠臣,他们誓死效忠于大明皇帝,至死不渝。
即便吴三桂不反,恐怕想继续平平安安地做他的平西王也不太可能,因为削藩势在必行,削藩后,诸侯王没有好结果。01吴三桂被封平西王吴三桂(1612年6月8日-1678年10月2日),字长伯,一字月所,明朝辽东人,祖籍江南高邮(今江苏省高邮市),锦州总兵吴襄之子,祖大寿外甥。明末清初著名的政治、军事人物。吴三桂具有很雄厚的家庭背景,这与李自成大不相同。他是锦州总兵吴襄之子、祖大寿的外甥。崇祯帝时为辽东总兵,封平西伯,镇守山海关。李自成(1606年-1645年),原名鸿基,小字黄来儿,又字枣儿 ,明末农民起义领袖,世居陕西米脂李继迁寨。童年时给地主牧羊,曾为银川驿卒。李自成从小就是个牧羊人,1629年参加了明末农民起义,因为勇猛有胆识,成为闯王高迎祥部下的闯将。高迎祥死后,李自成成为闯王。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祯帝在煤山上吊自杀,明朝灭亡。当初,明朝面临覆灭的命运,把赌注全部押在了关外拥有重兵的吴三桂身上。崇祯帝诏征天下勤王,加封吴三桂为平西伯,命其火速领兵入卫北京。吴三桂抵达山海关,准备西进京畿,听到崇祯帝已经上吊自杀。明朝已经灭亡,吴三桂失去了依靠,在此后一个多月的时间内,他游离于各种政治势力之间,企图进行投机。李自成多次招降,吴三桂犹豫再三,曾一度打算投降李自成。后来听说爱妾陈圆圆被李自成大将刘宗敏霸占。吴三桂腹背受敌,为保护家人,就与李自成议和,为防李自成有诈,又私下以黄河南北分治为条件,向多尔衮求助。四月,李自成率领六万大军进攻吴三桂把守的山海关。吴三桂继续玩弄假投降的把戏,但李自成被胜利冲昏了头脑,对当时的军事对峙估计不足,失去了进攻吴三桂的最佳时机。等到得知吴三桂是假投降时,才与之交战。尽管击败了吴三桂,但没能彻底将其消灭。多尔衮答应了吴三桂的求助,但坐山观虎斗,并没有及时出兵相助。等到李自成与吴三桂两败俱伤时,接到吴三桂第二次求援信后,迅速出兵抵达关门十五里之外。利用吴三桂所处的危机局面,逼迫吴三桂放弃联清击李的政策,让其彻底投降了清朝。两军联手在一片石击溃李自成,主将刘宗敏受伤,李自成下令撤退。李自成逃回京城,仅剩三万余人,于是在北京称帝,怒杀吴三桂家族大小三十四口,次日逃亡西安。清军入关后,攻入北京,多尔衮把年幼的顺治帝以及朝廷由东北的盛京迁都北京。清朝定都北京后,封吴三桂为平西王。有说法认为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是因为陈圆圆之故反叛李自成。其实,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吴三桂利用李自成与多尔衮之间的势力,背后有更大的企图。02吴三桂镇守云贵,成为掌握重兵的一方诸侯势力。吴三桂投降了清朝,但依然与明朝的残余势力眉来眼去,对南京福王政权表示:"不忍一矢相加遗"。与其他降将不同的是,吴三桂还拥有一支自己独立统帅的军队。在与明朝残存势力勾勾搭搭的同时,继续与清军配合,进攻李自成的余部。清朝对吴三桂优宠有加,但只是利用其对李自成的仇恨,借助其军事力量对付李自成。对于吴三桂心里那点花花肠子,存有疑忌,并没有授之于太大的事权。顺治十六年(1659年),吴三桂攻下了云南,清廷即委其开藩设府,镇守云南,总管军民事务。康熙元年(1662年),清廷又以吴三桂出师缅甸、擒杀桂王之功,进爵亲王,兼辖贵州。其子吴应熊也娶了尚公主,号称“和硕额驸”。加吴三桂为少保兼太子太保,吴三桂的权力和声望达到了顶峰。03吴三桂与清廷矛盾激化的过程清朝廷对于吴三桂宠遇日隆,只不过是权宜之计,彼此之间都心照不宣。在吴三桂的权势达到鼎盛之时,与清朝中央政权的矛盾开始激化。在云贵,他想做清朝的沐英“世镇云南”的平西王。当初,明朝灭亡后,明神宗朱翊钧之孙、桂端王朱常瀛之子朱由榔,在隆武二年(1646)年在广东肇庆监国,后即皇帝位,改次年为永历元年。朱由榔依靠大西军余部李定国、孙可望在西南一隅抵抗清朝,维持了很长一段时间。永历十五年(1661年),吴三桂攻占云南,朱由榔逃亡缅甸,被缅王收留。随后吴三桂攻入缅甸,缅王将朱由榔交给了吴三桂,次年在昆明被绞死。在吴三桂绞死永历帝朱由榔之后,清朝便着手裁抑吴三桂的权势。康熙二年(1663年),清廷以云贵军事行动已经结束为由,收缴了吴三桂平西大将军的印绶,接着又诏令:"截其用人题补之权,迁除悉归部选"。也就是取消了平西王吴三桂的人事任命权,将其收归中央。康熙六年(1667年),吴三桂为了打消朝廷的疑虑,表达自己无心反叛的心迹,上疏请辞总管云贵两省事务。这是在试探朝廷的意图,但清廷也没客气,借机下令云贵两省督抚直接听命于中央。同时,清廷还剥夺了吴三桂的司法特权:"平西藩下逃人,俱归有司审理,章京不得干预"。也就是说,平西王藩下有人逃亡,就交给有司审理,吴三桂不能再干预。从这里看出,平西王吴三桂已经进爵亲王,那可不只是一个荣誉称号,是具有军事、人事、司法等专断大权的藩王,掌握重兵,独揽云贵一切事务。清朝已经坐稳了江山,卧榻之下岂容他人鼾睡。不必说异姓诸侯王,即便是同姓诸侯王势力过于强大,威胁到中央政权时也会被铲除。吴三桂的处境可想而知,作为一代枭雄,他也清楚得很,更不想坐以待毙。于是,吴三桂以"构衅苗蛮,借事用兵"为由,扩军索饷以报复朝廷,吴三桂与清廷之间的矛盾日益激化,而且公开化。04清廷开始削藩康熙十二年(1673年),镇守广东的平南王尚可喜上疏奏请归老辽东,康熙趁机做出了令其移藩的决定。随后,对镇守福建的靖南王耿精忠的撤藩要求,也依样画葫芦。形势所迫,吴三桂也假惺惺的上书朝廷,请求撤藩,实则希望朝廷能够慰留他。但朝廷对于吴三桂的意图非常清楚,认为他与朝廷对立已久:"撤亦反,不撤亦反。不若及今先发,犹可制也"。于是,康熙力排众议,毅然决定允其撤藩,而且派遣专人到云南,专门督办撤藩事宜。吴三桂得知朝廷撤藩已定,就诛杀云南巡抚朱国治,号称天下都招讨兵马大元帅,提出“兴明讨虏”,起兵造反。吴三桂经营云南多年,造反之初进展顺利,原三藩势力纷纷响应,很快占领云南、贵州及湖南衡州。康熙十三年(1674年),吴三桂在衡州改元,称为“周王元年)。经过几年与清廷的对战,吴三桂深感兵力、财力严重不足,其各地党羽也纷纷离心离德,各有图谋。康熙十七年(1678年),吴三桂在衡州称帝,国号大周。由于衡州天气酷热,加之战事不利,吴三桂着急上火,不久就挂掉了,时年六十七岁,只做了五个月的皇帝。其孙吴世璠继承皇位,勉强支撑了三年之后,被清军攻破昆明,三藩之乱结束。纵观整个过程,吴三桂自始至终就没有与清朝彻底尿到一个壶里去。清廷自始至终也清楚吴三桂的心思,更何况历朝历代都是先封王、后削藩,这是必然的套路。而且削藩都是很残酷的事情,几乎没有能够侥幸逃脱被诛杀的命运。作为异姓诸侯王,吴三桂即便不造反也不会得到善终。既然如此,还不如放手一搏。打不过人家,愿赌服输,死得也有尊严。这是从个人利益选择来看,对于社稷黎民来说是另一回事。看一下另外两藩的情况吧。清廷下诏撤藩,靖南王耿精忠就反了,自称总统兵马大元帅,与吴三桂合兵进入江西。后被清军镇压,遂即投降。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三藩之乱彻底平息,康熙帝即诏令将耿精忠凌迟处死。或许是耿精忠参与了造反才被凌迟,但即便不造反,康熙在平定吴三桂之后,未必就善待他。如果康熙有那个境界,耿精忠已经投降,对清朝已经没有了威胁,为何不大度一些呢?那样是不是更显得仁德呢?康熙十五年(1676年),尚可喜之子尚之信发兵围困其父府邸,夺取了广东最高指挥权,响应吴三桂叛乱。尚可喜闻变后悬梁自尽,被左右救起,不久病逝。康熙闻讯,就给了一个“敬”的谥号。但由于其子反叛,尚可喜也没有善终。吴三桂把持云贵、尚可喜坐镇广东、耿精忠控制福建,整个南方控制在三个异姓诸侯王手中,清廷针插不入,岂能长久无视?史实也证明,吴三桂、尚之信、耿精忠并没有真心归顺朝廷。如果不是尚之信造反,清廷如何清楚尚可喜是忠于朝廷的呢?吴三桂、耿精忠请求撤藩是个阴谋,难道清廷会相信尚可喜的撤藩不是阴谋吗?眉毛胡子一把抓,最终的结局,就是一起铲除掉。从康熙逐步解除吴三桂的军事、人事、司法权来看,如果吴三桂听之任之,接下来就是光杆司令,毫无抵抗能力。你说无心反叛,谁会相信呢?”欲加之罪,何患无辞?“想除掉你,总会找到理由。正如康熙决定撤藩时所说,"撤亦反,不撤亦反。不若及今先发,犹可制也"。吴三桂面临的局势也是:反也被杀,不反也被杀;与其坐以待毙,不如放手一搏。在豹眼看来,不管吴三桂是否造反,结局没有根本区别,最终一样会被杀掉。这在历史上屡屡如此,所有帝王都一个套路,几无例外,难道就吴三桂能够豁免吗?这是几乎不可能的,不存在幻想也就对啦。刘秀起兵出南阳,人称东汉面位王。孔明抒怀《出师表》,躬耕南阳天下晓。锡禹挥毫《陋室铭》,南阳茅芦无白丁。董卓篡权擅政之后,汉室事实上已经名存实亡,几乎所有的时人都清楚。就所谓的“曹丕篡位”,恐怕当时的人比今天更容易接受。01董卓之后,已无汉室董卓入京勤王,把持朝政。凭自己一句话就废掉少帝,改立献帝。卢植劝谏被免职,几乎丢掉性命。曹操袁绍不想同流合污,只能逃离京师。少帝稍有怨言,即被处死。部分忠义大臣如王允等人,韬光养晦,只能等待机会。02王允非领袖之才机会来了,王允联络吕布等人除掉董卓,汉室光复出现了唯一的可能。但王允一把好牌打得稀烂,居功自傲,诛杀有名望的大臣,比如蔡邕等。不能有效控制军事局面,在处理董卓部众西凉军的问题上犯下了致命的错误,导致李傕郭汜反攻倒算,吕布被击败,王允被诛杀,导致朝政彻底瘫痪。如果说董卓会篡汉自立的话,那是将来的事;王允这一折腾,彻底葬送了刘家汉室。王允面对三大死结:第一,协助支持除掉董卓的人,并不都是忠于汉室的人,许多是因为权力的分配问题出现的利益冲突。比如吕布之流,大有人在。王允显然没有预料到此问题的严重性,从其对吕布的态度上就看得出来。王允太过刚直,缺少政治家善于妥协的一面。不能笼络朝中大臣,实现匡扶汉室的重任。其二,王允接受了诸侯带兵勤王的教训,恐怕重蹈“引狼入室”的覆辙,没有魄力号召天下勤王。面对如狼似虎的西凉军,犹豫不决,坐以待毙。其三,不能安抚李傕郭汜等叛党头领,过于拘泥道义,书生气太足。政治家只有利益,没有道义,这一点王允似乎差得太多。王允很快就死啦,这里就不去臆测“如果王允执政久了,会不会是另一个董卓”的问题,也不去臆测“李傕郭汜不杀王允,吕布会不会杀王允”的问题。因为史实是,王允一死,汉室就亡啦。03挟天子以令诸侯这不是汉朝发明的,更不是曹操专享的。早在春秋时期,晋文公就玩过这一招,比齐桓公玩得还溜,效果很不错。都对汉家小皇帝,那么有兴趣,但几乎没有是为了老刘家的。以前的不说,就从曹操说起吧。除了荀彧几乎所有的部将谋士都反对迎奉献帝到许都。最后的事实说明,只有荀彧是想匡扶汉室的。曹操与所有部将谋士的想法是一致的,并不想去拯救这个已经不再存在的汉室。不同的是,曹操认为“奉迎天子”对自己开拓霸业更有利而已。荀彧正是看到了曹操这一点,才力劝曹操奉迎天子。在曹操欲立魏王时,荀彧与曹操彻底分道扬镳,这只是一个结果,恐怕在奉迎天子的那一刻开始,荀彧就预见了这一结果。荀彧遍观群雄,只有曹操可以维持暂时的局面。这是荀彧抛弃袁绍投奔曹操的真实目的。也算是“死马当作活马医”,没有办法的办法,也就是唯一的好的办法啦。荀彧不接受三公的爵位,最后忧郁而死,就顺理成章啦!在袁绍面对曹操的选择时,也遇到了同样的问题。袁绍放弃啦,他跟曹操的想法一致,只是对厉害的判断出现了不同的结果。袁绍联络视为仇敌的袁术,欲另立幽州牧刘虞为帝。袁术慷慨陈词,大义凛然,貌似汉室股肱之臣,结果是第一个做了皇帝。袁绍依然决然派使者去劝说刘虞进位,还算是有一点明智的刘虞,断然拒绝。只要不是彻底利令智昏的人都明白是咋回事。在曹操奉迎天子建都许昌之后,袁绍还打算请献帝到鄄城。这是老百姓走亲戚啊,哪里得劲去哪里啊!在献帝最需要的时候,没有人来勤王,在曹操家里有吃有喝的时候,你说忠于汉室朝廷,要铲除汉贼奸雄,说给谁听谁也不信啊!挟天子以令诸侯,诟病很多。即便如此,当时除了曹操,也没有一个人去做的。想做的人恐怕是不少,但究竟有几个是为了匡扶汉室的呢?一定要曹操做仁德之臣,恐怕曹操的部下谋士都不干哦!既然都是打工,为啥一定在一家已经破产的公司里混呢?何况主持工作的老板,让人也看不到有扭转乾坤的希望啊。04利益选择汉末时期,所有的有点想法的大佬们,都露面啦。对孔融尽管也有争议,但孔融也是看透了形势。一定意义上说,他跟荀彧是一样的,都是忠于汉室的。只是采取了不同的方式,来实现自己的政治目的和人生的价值观。孔融知道汉室已无希望,曹操也靠不住。既然是死定啦,那也没必要再当活马医啦!这是与荀彧的不同,于是采取与曹操不合作的态度,对抗到底,死而后已。可悲的是,孔融书生气太足,做了许多不靠谱的事,自己把自己阉割啦,只留下了一些笑柄。再说一下贾诩吧。贾诩(147年-223年8月11日),字文和,凉州姑臧(今甘肃武威市凉州区)人。东汉末年至三国初年著名谋士、军事战略家,曹魏开国功臣。原为董卓部将,董卓死后,献计李傕、郭汜反攻长安。李傕等人失败后,辗转成为张绣的谋士。张绣曾用他的计策两次打败曹操,官渡之战前他劝张绣归降曹操。 这是一个跳槽的高手。如果他是为了匡扶汉室的话,他能鼓动李傕郭汜反攻长安吗?他会不清楚李傕郭汜是那一路子货吗?袁绍联络张绣夹击曹操,张绣尚未开口,他在一旁就沉不住气啦,说啥“兄弟都不能相容,还能容得下天下的国士吗?”意思是说打工要选择一个老板,其目的很明确,不管是不是刘家的饭碗,只要锅里炖着肉就行。汉末三国时期,跳槽的人不少,可谓家常便饭。究竟有几个是为了匡扶汉室而跳槽的呢?还真有一个,就是那个自称汉室贵胄的刘备,还有一个“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诸葛亮。当张飞说“我哥哥也姓刘,即便是杀到京城去,宰了那个鸟皇帝,自己做了皇帝也未尝不可”时,刘备赶紧说小点声,别让人听见。我靠,这咋就像是李逵那货说得呢?诸葛亮“三顾茅庐”才出山,低处说是拿拿架子,高处说是已知汉室气数已尽,谁也无力回天啦。为天下苍生考虑,应该是“天要下雨,娘要改嫁”,随他去吧。可刘备不这么想啊,诸葛亮感于其心诚,于是就好吧,我陪你走一程。诸葛亮是真心匡扶汉室,否则不会“知不可为而为之”,六出祁山,劳民伤财,屡败屡战,回回无功而返。刘备那些事,都是些幌子而已。诸葛亮岂不知刘备的花花肠子几道弯吗?跟荀彧有些相似,诸葛亮也是借刘备的幌子,出来试试,看看能不能匡扶汉室。这就是刘备不能完全放手诸葛亮的原因所在。换句话说,如果诸葛亮真的把曹操干掉了,汉室还是那个汉室吗?他能保证让刘备或者刘禅把位置和权力送还献帝吗?如果不能,这还叫匡扶汉室吗?刘备临终托孤时也说了,实在不行的话,丞相你就自代吧!那你刘备忙活了啥啊?曹操不能做皇帝,难道诸葛亮就能吗?诸葛亮也不姓刘嘛!姓刘的多了去了,不能说只要姓刘,就有名正言顺做皇帝的道理吧。只要不姓刘,谁也不行。谁想竞争这个岗位,谁就是汉贼,谁就是奸雄。其实,我们远不必纠结这个问题,当时的人都清楚的很。这就是曹丕所谓“称王篡汉”时,为何汉室忠臣不去投奔刘备的原因啦。因为已经没有汉室忠臣啦,能称得上汉室忠臣的孔融,荀彧等都死啦。之所以说都死啦,是因为曹丕称王篡汉时没有人为汉室殉节,装装样子的都没有。或许我孤陋寡闻,有看到的朋友,告诉我一声,咱们一起劝劝他去!归根结底一句话,无论是名还是利,在面对选择时都遵循一个原则,那就是“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都是经久考验的老司机,遇到弯道都会打方向的。再傻的司机,都不会一条道跑到黑啊。如果曹操就把这事办了的话,或许就不会有“三国两晋南北朝”三百多年的混乱局面啦。这个我们就不必异想天开啦,否则米国人也不干哦!刘伯温,明朝开国元勋,以神机妙算、运筹帷幄而著称于世,民间素有“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的说法。当然在朝堂上,刘伯温并没有如此玄乎其乎的能力,诚然在朱元璋建立明朝的过程中,刘伯温的确是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但也并不是决定性的,李善长、徐达、常遇春、李文忠、冯胜等元勋,他们的功劳无疑要比刘伯温来得大。当然,我们今天不是来探讨刘伯温对于明朝的功劳到底大不大,而是来讨论下这位明朝开国元勋他所遗留下来的子嗣最终的结局如何。刘伯温一生育有二子,长子刘琏、次子刘璟皆为继室陈氏所生。长子刘琏刘琏生于元惠宗至正八年(1348年) ,此时他的父亲刘伯温刚刚结束在丹徒约两年的半隐居生活,准备参与到元末乱世的潮流之中。《明史》赞其“有文行”,即文章出众,有德行,因此在刘琏成年后,朱元璋见他十分聪明,是“欲大用之”。洪武十年(1377年),29岁的刘琏被任命为从六品考功监丞,掌给授诰敕之事,同时兼试监察御史一职。不久,刘琏即升任为从三品江西布政司右参政,掌江西一省粮储、屯田、军务、驿传、水利等事务,成为了明朝地方上权势最大的封疆大吏之一。只是也就在这一年,正当朱元璋要继续重用他,将他培养成与他父亲那样的朝中重臣时,刘琏却因不愿成为胡惟庸一党,而被胡惟庸的党羽逼死。《明史》载:“(刘琏)为惟庸党所胁,堕井死”。他死后,朱元璋是惋惜不已,但也无可奈何,遂只得是遣使祭灵,以示恩宠。总得说刘琏这一生虽短暂,但却并不平凡。正如时任国史院编修吴从善所言:“家为贤子,国有良臣,保有名爵,正而毙焉,生荣死哀,尚何道哉”,在刘伯温良好的家风下,刘琏被教育的很好,可谓德才兼备,在家他是贤子,在外他是良臣,虽是开国功臣之后,但却从来不恃宠而骄,更不会以权谋私,此后更是宁死也不愿意投靠奸臣,而是忠于朝廷。次子刘璟刘璟生于元惠宗至正十年(1350年),史书称其“弱冠通诸经”,他小时候就熟读四书五经,文韬武略是样样精通,较之其哥哥刘琏是不相上下。洪武十年,刘琏死后,刘璟本该是继承刘伯温的伯爵之位的,但他却没有去继承,反而是将这个爵位让给了自己哥哥的儿子刘廌,因此被朱元璋看重,为了表彰刘璟的兄弟情深,遂授他閤门使之职,赐“除奸敌佞”铁简,“百官不法,持此纠正”,是为天子近臣。洪武十四年(1381年),温处叶丁香、吴达三叛乱,刘璟跟随延安侯唐胜宗率兵征讨,在这次战斗中,他表现十分突出,战争中他运筹帷幄协助唐胜宗平定了此次叛乱,凯旋后,朱元璋赞其:“璟,真伯温之子也”,并对其是越发的信任。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谷王就封,刘璟授谷王府左长史,同时朱元璋还赋予他提调肃、辽、燕、赵、庆、宁六王府事权。惠帝朱允炆即位后,因其削藩操之过急,致使朱棣起兵造反,不久南京告急,此时忠心耿耿的刘璟遂急忙返京,向朱允炆献平派十六策,可朱允炆并未采纳这些计策,但却命他与李景隆一起平定朱棣之乱。但是在与朱棣的对战中,刚愎自用的李景隆始终听不进去李璟的谏言,最终致使建文军大败。建文二年(1400年),刘璟带病赴京,再次向朱允炆进《闻见录》,陈述平定朱棣叛乱的计策,可朱允炆还是不愿意听从,此时心灰意冷下的刘璟最终决定弃官归隐,从此不再过问朝堂之事,再也不管惠宗朝的死活。1402年,朱允炆败亡,下落不明,朱棣于南京登基,是为永乐帝。此时朱棣爱惜刘璟的才能,于是准备诏刘璟再次入朝为官,可在接受到诏令后,刘璟却一直为答应前往。而后,恼羞成怒的朱棣遂下旨将他强行押来南京,逼他就范。但就算是到了南京,刘璟也是软硬不吃,无论朱棣怎么说,他就是不开口效忠,反而是用言语百般激怒朱棣。刘璟先是以“人臣事主,死而不贰”为由坚决不接受朱棣给予的官职,再是他也从不称朱棣为“圣上”,而是依然称他为“殿下”,言外之意就是不承认朱棣的皇位。此外,在一次召见时,刘璟更是直言不讳的与朱棣说道:“殿下百世后,逃不得一个篡字”。因此当时的朱棣是震怒不已,不过此时朱棣还是没想要杀他,只是将他关进牢中。但是刘璟知道,他只要不降,朱棣总有一天是会杀了他的,甚至是会被满门抄斩,于是他索性就在狱中用发辫自缢,享年52岁。总得说刘伯温二子刘琏、刘璟,他们皆是大明忠臣,他们誓死效忠于大明皇帝,至死不渝。解放军中一度有大小陈毅之说,后来一位是赫赫有名的开国元帅,一位是开国少将。在195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次授衔时,共授予元帅10人,大将10人,及1000余名将军,他们被统称为开国将帅。在这一千多名的人中,有没有姓名相同的呢?答案是肯定的,而且不止一对,今天我们说的就是大、小陈毅;他们一位是开国元帅,另一位是开国少将。陈毅元帅,赫赫有名,和朱老总一起上井冈和毛主席会师,成为红四军四巨头之一;抗战时期新四军代理军长;解放战争时期第三野战军司令员;建国后历任中央军委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兼外交部部长,新中国十大元帅之一,上海市第一任市长,有″元帅诗人"、"元帅外交家"之称,相必我们已经很熟悉了,我这里就不过多解释,这是大陈毅。今天我们重点说说另一位小陈毅将军,其本名叫佘万能,笔名陈毅,后改名陈沂,因为两人都是出色的无产阶级革命斗士,在解放军当中一度有"大"陈毅"、小"陈毅之称。小陈毅原名佘万能,1912年1月22日,出生于贵州遵义,为了表示革命的毅力和决心,随改名为陈毅。(在1946年后改名为陈沂)。1929年参加革命,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解放前曾任八路军晋南军政干部学校校务部主任,冀鲁豫日报社长总编辑。1930年,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在上海成立,小陈毅作为进步的文学青年列席了成立大会,当时他的笔名就叫″陈毅";1931年他考入北平中国大学,参加了北平左联,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2年成立北方文化同盟;1933年小陈毅被国民党当局逮捕被判处五年徒刑;1935年出狱后担任《救国日报》编辑,发表的作品引起了矛盾、夏衍等人的注意;1937年陈毅去了南京,经李克农安排后进入太行山冀南工作。1939年春,刚一到冀南,任《冀南日报》总编辑,1941年任鲁西日报社社长。1942年,小陈毅到山东分局任宣传部代部长,大众日报社社长,并任山东分局宣传部部长,主管文艺工作。1946年,小陈毅被任命为华东局宣传部部长,后将名字陈毅改为陈沂,后经陈毅老总同意,跟罗荣桓老上级去了东北,担任东北民主联军总政治部宣传部部长。由于他带去了大量的政工宣传干部,之后由林彪提议东北局任命陈沂为野战政治部副主任,代主任,野战政治部撤销后,陈沂到东北民主联军总政治部,谭政要他去当组织部长,陈沂正犹豫时,后黄克诚邀他要去了西满,担任西满军区政治部副主任兼宣传部长,并办起了西满日报。1947年,黄克诚任东北民主联军副总司令兼后勤司令员,陈沂随黄克诚回哈尔滨,任后勤司令部政治部主任,建国后陈毅担任总政文化部部长,任职期间他鼓励创作,发展文艺筹建总政文工团,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他三度作为副总团长去朝鲜慰问。因为陈沂将军一直主管宣传文化和报社工作,所以又称"文化将军"。1955年,陈沂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少将军衔。陈将军与陈元帅擦肩,革命途径截然不同,说起陈沂将军改名字,还有一段故事。陈将军早年上过三所大学,颇有文采曾加入左联外围组织,参军后陈毅将军听说陈老总的名字跟自己相同,很过意不去,革命年代二人并没有机会碰面,直到抗日战争结束方才如见一面,说来也颇具传奇色彩,见面的地点正好是山东临沂城。陈老总听说陈将军改了名字,有些不高兴的说:“法国有大仲马、小仲马,俄国有大托尔斯泰、小托尔斯泰,中国有大陈毅、小陈毅是可以的嘛,但是小陈毅还是非要执意改名,正好在山东临沂,于是他改名为陈沂。不久,陈老总新任新四军山东军区司令员,陈泝将军被任命为华东局宣传部部长,主抓华东地区的宣传公作,正好在陈毅麾下任职,大小陈毅难得的聚在了一起。然而,陈沂将军原来的老上司黄克诚开辟东北即将动身,将军想再次赶赴最前线为革命出工献力,加上与老部队老首长更为熟悉,就主动向陈帅表达了自己的意愿,陈毅元帅了解后,出于对革命大局的考虑,最终还是决定忍痛割爱放走陈沂将军,这才有了陈沂将军在西满、东北、抗美援朝的文化宣传历程。结语:大小陈毅一度在我军中传为佳话,其实在1955年~1964年授衔时,我军出现了好几对名字相同的将军。比如如下几对:方国南~1913年。少将(后改名方国安)。小方国南~1915年。少将。大李元,1894年生。开国少将。小李元,1917年生。64年晋升少将。大李道之,1911年生,开国少将。小李道之,1916年生,64年晋升少将。小罗斌,1915年生,开国少将。大罗斌,1914年生,62年晋升少将。
即便吴三桂不反,恐怕想继续平平安安地做他的平西王也不太可能,因为削藩势在必行,削藩后,诸侯王没有好结果。01吴三桂被封平西王吴三桂(1612年6月8日-1678年10月2日),字长伯,一字月所,明朝辽东人,祖籍江南高邮(今江苏省高邮市),锦州总兵吴襄之子,祖大寿外甥。明末清初著名的政治、军事人物。吴三桂具有很雄厚的家庭背景,这与李自成大不相同。他是锦州总兵吴襄之子、祖大寿的外甥。崇祯帝时为辽东总兵,封平西伯,镇守山海关。李自成(1606年-1645年),原名鸿基,小字黄来儿,又字枣儿 ,明末农民起义领袖,世居陕西米脂李继迁寨。童年时给地主牧羊,曾为银川驿卒。李自成从小就是个牧羊人,1629年参加了明末农民起义,因为勇猛有胆识,成为闯王高迎祥部下的闯将。高迎祥死后,李自成成为闯王。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祯帝在煤山上吊自杀,明朝灭亡。当初,明朝面临覆灭的命运,把赌注全部押在了关外拥有重兵的吴三桂身上。崇祯帝诏征天下勤王,加封吴三桂为平西伯,命其火速领兵入卫北京。吴三桂抵达山海关,准备西进京畿,听到崇祯帝已经上吊自杀。明朝已经灭亡,吴三桂失去了依靠,在此后一个多月的时间内,他游离于各种政治势力之间,企图进行投机。李自成多次招降,吴三桂犹豫再三,曾一度打算投降李自成。后来听说爱妾陈圆圆被李自成大将刘宗敏霸占。吴三桂腹背受敌,为保护家人,就与李自成议和,为防李自成有诈,又私下以黄河南北分治为条件,向多尔衮求助。四月,李自成率领六万大军进攻吴三桂把守的山海关。吴三桂继续玩弄假投降的把戏,但李自成被胜利冲昏了头脑,对当时的军事对峙估计不足,失去了进攻吴三桂的最佳时机。等到得知吴三桂是假投降时,才与之交战。尽管击败了吴三桂,但没能彻底将其消灭。多尔衮答应了吴三桂的求助,但坐山观虎斗,并没有及时出兵相助。等到李自成与吴三桂两败俱伤时,接到吴三桂第二次求援信后,迅速出兵抵达关门十五里之外。利用吴三桂所处的危机局面,逼迫吴三桂放弃联清击李的政策,让其彻底投降了清朝。两军联手在一片石击溃李自成,主将刘宗敏受伤,李自成下令撤退。李自成逃回京城,仅剩三万余人,于是在北京称帝,怒杀吴三桂家族大小三十四口,次日逃亡西安。清军入关后,攻入北京,多尔衮把年幼的顺治帝以及朝廷由东北的盛京迁都北京。清朝定都北京后,封吴三桂为平西王。有说法认为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是因为陈圆圆之故反叛李自成。其实,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吴三桂利用李自成与多尔衮之间的势力,背后有更大的企图。02吴三桂镇守云贵,成为掌握重兵的一方诸侯势力。吴三桂投降了清朝,但依然与明朝的残余势力眉来眼去,对南京福王政权表示:"不忍一矢相加遗"。与其他降将不同的是,吴三桂还拥有一支自己独立统帅的军队。在与明朝残存势力勾勾搭搭的同时,继续与清军配合,进攻李自成的余部。清朝对吴三桂优宠有加,但只是利用其对李自成的仇恨,借助其军事力量对付李自成。对于吴三桂心里那点花花肠子,存有疑忌,并没有授之于太大的事权。顺治十六年(1659年),吴三桂攻下了云南,清廷即委其开藩设府,镇守云南,总管军民事务。康熙元年(1662年),清廷又以吴三桂出师缅甸、擒杀桂王之功,进爵亲王,兼辖贵州。其子吴应熊也娶了尚公主,号称“和硕额驸”。加吴三桂为少保兼太子太保,吴三桂的权力和声望达到了顶峰。03吴三桂与清廷矛盾激化的过程清朝廷对于吴三桂宠遇日隆,只不过是权宜之计,彼此之间都心照不宣。在吴三桂的权势达到鼎盛之时,与清朝中央政权的矛盾开始激化。在云贵,他想做清朝的沐英“世镇云南”的平西王。当初,明朝灭亡后,明神宗朱翊钧之孙、桂端王朱常瀛之子朱由榔,在隆武二年(1646)年在广东肇庆监国,后即皇帝位,改次年为永历元年。朱由榔依靠大西军余部李定国、孙可望在西南一隅抵抗清朝,维持了很长一段时间。永历十五年(1661年),吴三桂攻占云南,朱由榔逃亡缅甸,被缅王收留。随后吴三桂攻入缅甸,缅王将朱由榔交给了吴三桂,次年在昆明被绞死。在吴三桂绞死永历帝朱由榔之后,清朝便着手裁抑吴三桂的权势。康熙二年(1663年),清廷以云贵军事行动已经结束为由,收缴了吴三桂平西大将军的印绶,接着又诏令:"截其用人题补之权,迁除悉归部选"。也就是取消了平西王吴三桂的人事任命权,将其收归中央。康熙六年(1667年),吴三桂为了打消朝廷的疑虑,表达自己无心反叛的心迹,上疏请辞总管云贵两省事务。这是在试探朝廷的意图,但清廷也没客气,借机下令云贵两省督抚直接听命于中央。同时,清廷还剥夺了吴三桂的司法特权:"平西藩下逃人,俱归有司审理,章京不得干预"。也就是说,平西王藩下有人逃亡,就交给有司审理,吴三桂不能再干预。从这里看出,平西王吴三桂已经进爵亲王,那可不只是一个荣誉称号,是具有军事、人事、司法等专断大权的藩王,掌握重兵,独揽云贵一切事务。清朝已经坐稳了江山,卧榻之下岂容他人鼾睡。不必说异姓诸侯王,即便是同姓诸侯王势力过于强大,威胁到中央政权时也会被铲除。吴三桂的处境可想而知,作为一代枭雄,他也清楚得很,更不想坐以待毙。于是,吴三桂以"构衅苗蛮,借事用兵"为由,扩军索饷以报复朝廷,吴三桂与清廷之间的矛盾日益激化,而且公开化。04清廷开始削藩康熙十二年(1673年),镇守广东的平南王尚可喜上疏奏请归老辽东,康熙趁机做出了令其移藩的决定。随后,对镇守福建的靖南王耿精忠的撤藩要求,也依样画葫芦。形势所迫,吴三桂也假惺惺的上书朝廷,请求撤藩,实则希望朝廷能够慰留他。但朝廷对于吴三桂的意图非常清楚,认为他与朝廷对立已久:"撤亦反,不撤亦反。不若及今先发,犹可制也"。于是,康熙力排众议,毅然决定允其撤藩,而且派遣专人到云南,专门督办撤藩事宜。吴三桂得知朝廷撤藩已定,就诛杀云南巡抚朱国治,号称天下都招讨兵马大元帅,提出“兴明讨虏”,起兵造反。吴三桂经营云南多年,造反之初进展顺利,原三藩势力纷纷响应,很快占领云南、贵州及湖南衡州。康熙十三年(1674年),吴三桂在衡州改元,称为“周王元年)。经过几年与清廷的对战,吴三桂深感兵力、财力严重不足,其各地党羽也纷纷离心离德,各有图谋。康熙十七年(1678年),吴三桂在衡州称帝,国号大周。由于衡州天气酷热,加之战事不利,吴三桂着急上火,不久就挂掉了,时年六十七岁,只做了五个月的皇帝。其孙吴世璠继承皇位,勉强支撑了三年之后,被清军攻破昆明,三藩之乱结束。纵观整个过程,吴三桂自始至终就没有与清朝彻底尿到一个壶里去。清廷自始至终也清楚吴三桂的心思,更何况历朝历代都是先封王、后削藩,这是必然的套路。而且削藩都是很残酷的事情,几乎没有能够侥幸逃脱被诛杀的命运。作为异姓诸侯王,吴三桂即便不造反也不会得到善终。既然如此,还不如放手一搏。打不过人家,愿赌服输,死得也有尊严。这是从个人利益选择来看,对于社稷黎民来说是另一回事。看一下另外两藩的情况吧。清廷下诏撤藩,靖南王耿精忠就反了,自称总统兵马大元帅,与吴三桂合兵进入江西。后被清军镇压,遂即投降。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三藩之乱彻底平息,康熙帝即诏令将耿精忠凌迟处死。或许是耿精忠参与了造反才被凌迟,但即便不造反,康熙在平定吴三桂之后,未必就善待他。如果康熙有那个境界,耿精忠已经投降,对清朝已经没有了威胁,为何不大度一些呢?那样是不是更显得仁德呢?康熙十五年(1676年),尚可喜之子尚之信发兵围困其父府邸,夺取了广东最高指挥权,响应吴三桂叛乱。尚可喜闻变后悬梁自尽,被左右救起,不久病逝。康熙闻讯,就给了一个“敬”的谥号。但由于其子反叛,尚可喜也没有善终。吴三桂把持云贵、尚可喜坐镇广东、耿精忠控制福建,整个南方控制在三个异姓诸侯王手中,清廷针插不入,岂能长久无视?史实也证明,吴三桂、尚之信、耿精忠并没有真心归顺朝廷。如果不是尚之信造反,清廷如何清楚尚可喜是忠于朝廷的呢?吴三桂、耿精忠请求撤藩是个阴谋,难道清廷会相信尚可喜的撤藩不是阴谋吗?眉毛胡子一把抓,最终的结局,就是一起铲除掉。从康熙逐步解除吴三桂的军事、人事、司法权来看,如果吴三桂听之任之,接下来就是光杆司令,毫无抵抗能力。你说无心反叛,谁会相信呢?”欲加之罪,何患无辞?“想除掉你,总会找到理由。正如康熙决定撤藩时所说,"撤亦反,不撤亦反。不若及今先发,犹可制也"。吴三桂面临的局势也是:反也被杀,不反也被杀;与其坐以待毙,不如放手一搏。在豹眼看来,不管吴三桂是否造反,结局没有根本区别,最终一样会被杀掉。这在历史上屡屡如此,所有帝王都一个套路,几无例外,难道就吴三桂能够豁免吗?这是几乎不可能的,不存在幻想也就对啦。刘秀起兵出南阳,人称东汉面位王。孔明抒怀《出师表》,躬耕南阳天下晓。锡禹挥毫《陋室铭》,南阳茅芦无白丁。董卓篡权擅政之后,汉室事实上已经名存实亡,几乎所有的时人都清楚。就所谓的“曹丕篡位”,恐怕当时的人比今天更容易接受。01董卓之后,已无汉室董卓入京勤王,把持朝政。凭自己一句话就废掉少帝,改立献帝。卢植劝谏被免职,几乎丢掉性命。曹操袁绍不想同流合污,只能逃离京师。少帝稍有怨言,即被处死。部分忠义大臣如王允等人,韬光养晦,只能等待机会。02王允非领袖之才机会来了,王允联络吕布等人除掉董卓,汉室光复出现了唯一的可能。但王允一把好牌打得稀烂,居功自傲,诛杀有名望的大臣,比如蔡邕等。不能有效控制军事局面,在处理董卓部众西凉军的问题上犯下了致命的错误,导致李傕郭汜反攻倒算,吕布被击败,王允被诛杀,导致朝政彻底瘫痪。如果说董卓会篡汉自立的话,那是将来的事;王允这一折腾,彻底葬送了刘家汉室。王允面对三大死结:第一,协助支持除掉董卓的人,并不都是忠于汉室的人,许多是因为权力的分配问题出现的利益冲突。比如吕布之流,大有人在。王允显然没有预料到此问题的严重性,从其对吕布的态度上就看得出来。王允太过刚直,缺少政治家善于妥协的一面。不能笼络朝中大臣,实现匡扶汉室的重任。其二,王允接受了诸侯带兵勤王的教训,恐怕重蹈“引狼入室”的覆辙,没有魄力号召天下勤王。面对如狼似虎的西凉军,犹豫不决,坐以待毙。其三,不能安抚李傕郭汜等叛党头领,过于拘泥道义,书生气太足。政治家只有利益,没有道义,这一点王允似乎差得太多。王允很快就死啦,这里就不去臆测“如果王允执政久了,会不会是另一个董卓”的问题,也不去臆测“李傕郭汜不杀王允,吕布会不会杀王允”的问题。因为史实是,王允一死,汉室就亡啦。03挟天子以令诸侯这不是汉朝发明的,更不是曹操专享的。早在春秋时期,晋文公就玩过这一招,比齐桓公玩得还溜,效果很不错。都对汉家小皇帝,那么有兴趣,但几乎没有是为了老刘家的。以前的不说,就从曹操说起吧。除了荀彧几乎所有的部将谋士都反对迎奉献帝到许都。最后的事实说明,只有荀彧是想匡扶汉室的。曹操与所有部将谋士的想法是一致的,并不想去拯救这个已经不再存在的汉室。不同的是,曹操认为“奉迎天子”对自己开拓霸业更有利而已。荀彧正是看到了曹操这一点,才力劝曹操奉迎天子。在曹操欲立魏王时,荀彧与曹操彻底分道扬镳,这只是一个结果,恐怕在奉迎天子的那一刻开始,荀彧就预见了这一结果。荀彧遍观群雄,只有曹操可以维持暂时的局面。这是荀彧抛弃袁绍投奔曹操的真实目的。也算是“死马当作活马医”,没有办法的办法,也就是唯一的好的办法啦。荀彧不接受三公的爵位,最后忧郁而死,就顺理成章啦!在袁绍面对曹操的选择时,也遇到了同样的问题。袁绍放弃啦,他跟曹操的想法一致,只是对厉害的判断出现了不同的结果。袁绍联络视为仇敌的袁术,欲另立幽州牧刘虞为帝。袁术慷慨陈词,大义凛然,貌似汉室股肱之臣,结果是第一个做了皇帝。袁绍依然决然派使者去劝说刘虞进位,还算是有一点明智的刘虞,断然拒绝。只要不是彻底利令智昏的人都明白是咋回事。在曹操奉迎天子建都许昌之后,袁绍还打算请献帝到鄄城。这是老百姓走亲戚啊,哪里得劲去哪里啊!在献帝最需要的时候,没有人来勤王,在曹操家里有吃有喝的时候,你说忠于汉室朝廷,要铲除汉贼奸雄,说给谁听谁也不信啊!挟天子以令诸侯,诟病很多。即便如此,当时除了曹操,也没有一个人去做的。想做的人恐怕是不少,但究竟有几个是为了匡扶汉室的呢?一定要曹操做仁德之臣,恐怕曹操的部下谋士都不干哦!既然都是打工,为啥一定在一家已经破产的公司里混呢?何况主持工作的老板,让人也看不到有扭转乾坤的希望啊。04利益选择汉末时期,所有的有点想法的大佬们,都露面啦。对孔融尽管也有争议,但孔融也是看透了形势。一定意义上说,他跟荀彧是一样的,都是忠于汉室的。只是采取了不同的方式,来实现自己的政治目的和人生的价值观。孔融知道汉室已无希望,曹操也靠不住。既然是死定啦,那也没必要再当活马医啦!这是与荀彧的不同,于是采取与曹操不合作的态度,对抗到底,死而后已。可悲的是,孔融书生气太足,做了许多不靠谱的事,自己把自己阉割啦,只留下了一些笑柄。再说一下贾诩吧。贾诩(147年-223年8月11日),字文和,凉州姑臧(今甘肃武威市凉州区)人。东汉末年至三国初年著名谋士、军事战略家,曹魏开国功臣。原为董卓部将,董卓死后,献计李傕、郭汜反攻长安。李傕等人失败后,辗转成为张绣的谋士。张绣曾用他的计策两次打败曹操,官渡之战前他劝张绣归降曹操。 这是一个跳槽的高手。如果他是为了匡扶汉室的话,他能鼓动李傕郭汜反攻长安吗?他会不清楚李傕郭汜是那一路子货吗?袁绍联络张绣夹击曹操,张绣尚未开口,他在一旁就沉不住气啦,说啥“兄弟都不能相容,还能容得下天下的国士吗?”意思是说打工要选择一个老板,其目的很明确,不管是不是刘家的饭碗,只要锅里炖着肉就行。汉末三国时期,跳槽的人不少,可谓家常便饭。究竟有几个是为了匡扶汉室而跳槽的呢?还真有一个,就是那个自称汉室贵胄的刘备,还有一个“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诸葛亮。当张飞说“我哥哥也姓刘,即便是杀到京城去,宰了那个鸟皇帝,自己做了皇帝也未尝不可”时,刘备赶紧说小点声,别让人听见。我靠,这咋就像是李逵那货说得呢?诸葛亮“三顾茅庐”才出山,低处说是拿拿架子,高处说是已知汉室气数已尽,谁也无力回天啦。为天下苍生考虑,应该是“天要下雨,娘要改嫁”,随他去吧。可刘备不这么想啊,诸葛亮感于其心诚,于是就好吧,我陪你走一程。诸葛亮是真心匡扶汉室,否则不会“知不可为而为之”,六出祁山,劳民伤财,屡败屡战,回回无功而返。刘备那些事,都是些幌子而已。诸葛亮岂不知刘备的花花肠子几道弯吗?跟荀彧有些相似,诸葛亮也是借刘备的幌子,出来试试,看看能不能匡扶汉室。这就是刘备不能完全放手诸葛亮的原因所在。换句话说,如果诸葛亮真的把曹操干掉了,汉室还是那个汉室吗?他能保证让刘备或者刘禅把位置和权力送还献帝吗?如果不能,这还叫匡扶汉室吗?刘备临终托孤时也说了,实在不行的话,丞相你就自代吧!那你刘备忙活了啥啊?曹操不能做皇帝,难道诸葛亮就能吗?诸葛亮也不姓刘嘛!姓刘的多了去了,不能说只要姓刘,就有名正言顺做皇帝的道理吧。只要不姓刘,谁也不行。谁想竞争这个岗位,谁就是汉贼,谁就是奸雄。其实,我们远不必纠结这个问题,当时的人都清楚的很。这就是曹丕所谓“称王篡汉”时,为何汉室忠臣不去投奔刘备的原因啦。因为已经没有汉室忠臣啦,能称得上汉室忠臣的孔融,荀彧等都死啦。之所以说都死啦,是因为曹丕称王篡汉时没有人为汉室殉节,装装样子的都没有。或许我孤陋寡闻,有看到的朋友,告诉我一声,咱们一起劝劝他去!归根结底一句话,无论是名还是利,在面对选择时都遵循一个原则,那就是“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都是经久考验的老司机,遇到弯道都会打方向的。再傻的司机,都不会一条道跑到黑啊。如果曹操就把这事办了的话,或许就不会有“三国两晋南北朝”三百多年的混乱局面啦。这个我们就不必异想天开啦,否则米国人也不干哦!刘伯温,明朝开国元勋,以神机妙算、运筹帷幄而著称于世,民间素有“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的说法。当然在朝堂上,刘伯温并没有如此玄乎其乎的能力,诚然在朱元璋建立明朝的过程中,刘伯温的确是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但也并不是决定性的,李善长、徐达、常遇春、李文忠、冯胜等元勋,他们的功劳无疑要比刘伯温来得大。当然,我们今天不是来探讨刘伯温对于明朝的功劳到底大不大,而是来讨论下这位明朝开国元勋他所遗留下来的子嗣最终的结局如何。刘伯温一生育有二子,长子刘琏、次子刘璟皆为继室陈氏所生。长子刘琏刘琏生于元惠宗至正八年(1348年) ,此时他的父亲刘伯温刚刚结束在丹徒约两年的半隐居生活,准备参与到元末乱世的潮流之中。《明史》赞其“有文行”,即文章出众,有德行,因此在刘琏成年后,朱元璋见他十分聪明,是“欲大用之”。洪武十年(1377年),29岁的刘琏被任命为从六品考功监丞,掌给授诰敕之事,同时兼试监察御史一职。不久,刘琏即升任为从三品江西布政司右参政,掌江西一省粮储、屯田、军务、驿传、水利等事务,成为了明朝地方上权势最大的封疆大吏之一。只是也就在这一年,正当朱元璋要继续重用他,将他培养成与他父亲那样的朝中重臣时,刘琏却因不愿成为胡惟庸一党,而被胡惟庸的党羽逼死。《明史》载:“(刘琏)为惟庸党所胁,堕井死”。他死后,朱元璋是惋惜不已,但也无可奈何,遂只得是遣使祭灵,以示恩宠。总得说刘琏这一生虽短暂,但却并不平凡。正如时任国史院编修吴从善所言:“家为贤子,国有良臣,保有名爵,正而毙焉,生荣死哀,尚何道哉”,在刘伯温良好的家风下,刘琏被教育的很好,可谓德才兼备,在家他是贤子,在外他是良臣,虽是开国功臣之后,但却从来不恃宠而骄,更不会以权谋私,此后更是宁死也不愿意投靠奸臣,而是忠于朝廷。次子刘璟刘璟生于元惠宗至正十年(1350年),史书称其“弱冠通诸经”,他小时候就熟读四书五经,文韬武略是样样精通,较之其哥哥刘琏是不相上下。洪武十年,刘琏死后,刘璟本该是继承刘伯温的伯爵之位的,但他却没有去继承,反而是将这个爵位让给了自己哥哥的儿子刘廌,因此被朱元璋看重,为了表彰刘璟的兄弟情深,遂授他閤门使之职,赐“除奸敌佞”铁简,“百官不法,持此纠正”,是为天子近臣。洪武十四年(1381年),温处叶丁香、吴达三叛乱,刘璟跟随延安侯唐胜宗率兵征讨,在这次战斗中,他表现十分突出,战争中他运筹帷幄协助唐胜宗平定了此次叛乱,凯旋后,朱元璋赞其:“璟,真伯温之子也”,并对其是越发的信任。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谷王就封,刘璟授谷王府左长史,同时朱元璋还赋予他提调肃、辽、燕、赵、庆、宁六王府事权。惠帝朱允炆即位后,因其削藩操之过急,致使朱棣起兵造反,不久南京告急,此时忠心耿耿的刘璟遂急忙返京,向朱允炆献平派十六策,可朱允炆并未采纳这些计策,但却命他与李景隆一起平定朱棣之乱。但是在与朱棣的对战中,刚愎自用的李景隆始终听不进去李璟的谏言,最终致使建文军大败。建文二年(1400年),刘璟带病赴京,再次向朱允炆进《闻见录》,陈述平定朱棣叛乱的计策,可朱允炆还是不愿意听从,此时心灰意冷下的刘璟最终决定弃官归隐,从此不再过问朝堂之事,再也不管惠宗朝的死活。1402年,朱允炆败亡,下落不明,朱棣于南京登基,是为永乐帝。此时朱棣爱惜刘璟的才能,于是准备诏刘璟再次入朝为官,可在接受到诏令后,刘璟却一直为答应前往。而后,恼羞成怒的朱棣遂下旨将他强行押来南京,逼他就范。但就算是到了南京,刘璟也是软硬不吃,无论朱棣怎么说,他就是不开口效忠,反而是用言语百般激怒朱棣。刘璟先是以“人臣事主,死而不贰”为由坚决不接受朱棣给予的官职,再是他也从不称朱棣为“圣上”,而是依然称他为“殿下”,言外之意就是不承认朱棣的皇位。此外,在一次召见时,刘璟更是直言不讳的与朱棣说道:“殿下百世后,逃不得一个篡字”。因此当时的朱棣是震怒不已,不过此时朱棣还是没想要杀他,只是将他关进牢中。但是刘璟知道,他只要不降,朱棣总有一天是会杀了他的,甚至是会被满门抄斩,于是他索性就在狱中用发辫自缢,享年52岁。总得说刘伯温二子刘琏、刘璟,他们皆是大明忠臣,他们誓死效忠于大明皇帝,至死不渝。解放军中一度有大小陈毅之说,后来一位是赫赫有名的开国元帅,一位是开国少将。在195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次授衔时,共授予元帅10人,大将10人,及1000余名将军,他们被统称为开国将帅。在这一千多名的人中,有没有姓名相同的呢?答案是肯定的,而且不止一对,今天我们说的就是大、小陈毅;他们一位是开国元帅,另一位是开国少将。陈毅元帅,赫赫有名,和朱老总一起上井冈和毛主席会师,成为红四军四巨头之一;抗战时期新四军代理军长;解放战争时期第三野战军司令员;建国后历任中央军委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兼外交部部长,新中国十大元帅之一,上海市第一任市长,有″元帅诗人"、"元帅外交家"之称,相必我们已经很熟悉了,我这里就不过多解释,这是大陈毅。今天我们重点说说另一位小陈毅将军,其本名叫佘万能,笔名陈毅,后改名陈沂,因为两人都是出色的无产阶级革命斗士,在解放军当中一度有"大"陈毅"、小"陈毅之称。小陈毅原名佘万能,1912年1月22日,出生于贵州遵义,为了表示革命的毅力和决心,随改名为陈毅。(在1946年后改名为陈沂)。1929年参加革命,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解放前曾任八路军晋南军政干部学校校务部主任,冀鲁豫日报社长总编辑。1930年,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在上海成立,小陈毅作为进步的文学青年列席了成立大会,当时他的笔名就叫″陈毅";1931年他考入北平中国大学,参加了北平左联,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2年成立北方文化同盟;1933年小陈毅被国民党当局逮捕被判处五年徒刑;1935年出狱后担任《救国日报》编辑,发表的作品引起了矛盾、夏衍等人的注意;1937年陈毅去了南京,经李克农安排后进入太行山冀南工作。1939年春,刚一到冀南,任《冀南日报》总编辑,1941年任鲁西日报社社长。1942年,小陈毅到山东分局任宣传部代部长,大众日报社社长,并任山东分局宣传部部长,主管文艺工作。1946年,小陈毅被任命为华东局宣传部部长,后将名字陈毅改为陈沂,后经陈毅老总同意,跟罗荣桓老上级去了东北,担任东北民主联军总政治部宣传部部长。由于他带去了大量的政工宣传干部,之后由林彪提议东北局任命陈沂为野战政治部副主任,代主任,野战政治部撤销后,陈沂到东北民主联军总政治部,谭政要他去当组织部长,陈沂正犹豫时,后黄克诚邀他要去了西满,担任西满军区政治部副主任兼宣传部长,并办起了西满日报。1947年,黄克诚任东北民主联军副总司令兼后勤司令员,陈沂随黄克诚回哈尔滨,任后勤司令部政治部主任,建国后陈毅担任总政文化部部长,任职期间他鼓励创作,发展文艺筹建总政文工团,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他三度作为副总团长去朝鲜慰问。因为陈沂将军一直主管宣传文化和报社工作,所以又称"文化将军"。1955年,陈沂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少将军衔。陈将军与陈元帅擦肩,革命途径截然不同,说起陈沂将军改名字,还有一段故事。陈将军早年上过三所大学,颇有文采曾加入左联外围组织,参军后陈毅将军听说陈老总的名字跟自己相同,很过意不去,革命年代二人并没有机会碰面,直到抗日战争结束方才如见一面,说来也颇具传奇色彩,见面的地点正好是山东临沂城。陈老总听说陈将军改了名字,有些不高兴的说:“法国有大仲马、小仲马,俄国有大托尔斯泰、小托尔斯泰,中国有大陈毅、小陈毅是可以的嘛,但是小陈毅还是非要执意改名,正好在山东临沂,于是他改名为陈沂。不久,陈老总新任新四军山东军区司令员,陈泝将军被任命为华东局宣传部部长,主抓华东地区的宣传公作,正好在陈毅麾下任职,大小陈毅难得的聚在了一起。然而,陈沂将军原来的老上司黄克诚开辟东北即将动身,将军想再次赶赴最前线为革命出工献力,加上与老部队老首长更为熟悉,就主动向陈帅表达了自己的意愿,陈毅元帅了解后,出于对革命大局的考虑,最终还是决定忍痛割爱放走陈沂将军,这才有了陈沂将军在西满、东北、抗美援朝的文化宣传历程。结语:大小陈毅一度在我军中传为佳话,其实在1955年~1964年授衔时,我军出现了好几对名字相同的将军。比如如下几对:方国南~1913年。少将(后改名方国安)。小方国南~1915年。少将。大李元,1894年生。开国少将。小李元,1917年生。64年晋升少将。大李道之,1911年生,开国少将。小李道之,1916年生,64年晋升少将。小罗斌,1915年生,开国少将。大罗斌,1914年生,62年晋升少将。赵构提前退位的原因很简单。1161年的宋金战争,让他颜面尽失,心态彻底崩了,不想干了。众所周知,赵构当年为了议和,又是向金国称臣,又是割地赔款,又是主动杀岳飞。可谓是把舔跪做到了极致,就差当面跪在金熙宗面前叫爸爸了。然而赵构卑躬屈膝换来的结果,却是金国多年后的翻脸不认账。1161年,也就是赵构与金国签署绍兴和议后的第20个年头,金主完颜亮遣使到临安,大骂了赵构一顿。金使骂完之后,又继续恐吓赵构,金国六十万大军已经在路上,准备踏平江南!你就准备受死吧。赵构当时54岁,搁现在,差不多快退休了。这个年纪的人,不说德高望重吧,起码在别人眼里,也是老持稳重的前辈形象。然而,赵构在被金使一通大骂后,竟然心态崩溃,一声不吭得躲到了身后的屏风后,像个小孩子似的,无端哭了起来。这一幕,弄得在场的大内侍卫是一头雾水。眼见皇帝这么哭,也不是个事。于是,一个叫刘炎的卫士就去找宰相陈康伯。最后是陈康伯跑去找赵构,好说歹说,才化解了尴尬。使人犹在殿中,班皆未退,带御器械刘炎告宰相陈康伯曰:“使人在廷未退,有茶酒之礼,宜奏闻免之。”康伯曰:“公自奏闻。”炎遂转屏风而入,见上哭泣,炎奏其事,上然之。——《三朝北盟会编》赵构为什么哭?因为金使骂他?因为金使恐吓他?都不是。因为此时的赵构,心里产生了深深的挫败感。前面说了,当初赵构为了议和,对金人是各种花式舔跪。可舔跪换来的结果,却只是竹篮打水一场空。让他沦为世人的笑柄。这就好比,你当年有两个孩子,本来你两个都勉强养得活。但你为了所谓的精养,遗弃了一个,对另一个是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摔了。结果二十年后,你精养的孩子不仅不孝顺,反而经常揍你。让你沦为街坊邻居眼中的笑柄。这种情况下,你能忍住那把老泪?不可能的嘛,赵构也是如此。事后,赵构对前途感到了担忧。再加上他又颜面尽失。于是他索性破罐子破摔,决定重操旧业。一面吩咐太监收拾细软,随他下海跑路。一面让陈康伯发下圣旨,让各级官员也提前跑路。“如更一日虏骑未退,且令放散百官”皇位不要了,政权也不要了。不玩了!听说皇帝要跑路,陈康伯感觉莫名其妙。大宋五千万人口,几十万大军。这仗打不打得过,另说。直接跑路,算什么回事?所以,他就没按赵构的意思办,而是连夜进宫劝阻。(陈康伯)闻有劝陛下幸越及闽者,诚用其言,大事去矣。但是,赵构不仅不听劝,反而恬不知耻的埋怨陈康伯:你为啥不按朕的意思办?他是一面骂,一面派人去找太尉杨沂中。准备让杨沂中直接给他找百条航海大船,送他到海上避难。杨沂中一开始不知道赵构要跑的消息。因此他进宫见到赵构后,也和陈康伯一样,大义凛然的劝赵构留下:金兵还远,陛下你现在逃,是不是为时过早了?而且,您是皇帝啊!您要亲自去前线督战才对啊。听了杨沂中的话,赵构瞬间吓尿。当年他就是害怕战争,所以才舔跪,所以才弄死了岳飞,缴了韩世忠等人的兵权。现如今,陈康伯、杨沂中却让他去前线督战玩命,他怎么可能不怕?当然,我们知道。赵构最后在满朝文武的劝说下,还是壮着胆子去前线督战了。并且宋军在虞允文的指挥下,也打赢了采石矶之战,赢得了1161年的这场大战的胜利。但是由于赵构在这起事件过程中,被金人吓破了胆子。所以事后不久,他立即就退了位,把皇位传给了太子赵眘。至于退位的原因,就是本文开头说的。他颜面尽失,心态彻底崩了,哪怕是皇帝这种职业,他也没兴趣做了。毕竟如果赵构继续当这个皇帝,他就不能随便跑路。只要打仗,他就要御驾亲征。他不去,满朝文武就逼他去。还美其名曰“君王死社稷”。而如果赵构退位,那情况就不一样了。到时候再需要御驾亲征,就是赵眘的事了。跟赵构没关系,他已经是太上皇了。他该跑路就跑路,没人能管得着他。哪朝哪代有太上皇御驾亲征的?值得一提的是。赵构此举,不是他的原创。他也是师从于他爹,宋徽宗。当年金兵南下,徽宗直接就跑了,跑之前还把皇位给了宋钦宗。在徽宗看来,自己是皇帝,就得留下君王死社稷。而传给钦宗,他变成太上皇,那死社稷的就是钦宗了。单从这一点来看,赵构和徽宗是真爷俩。遇事就自己赶紧跑路,把问题丢给儿子。至于说赵构为什么要把皇位传给赵眘,也就是宋太祖的后裔。原因也很简单:因为赵眘好控制。他不是皇族大宗出身,家族势力很弱。赵构就是看中他的这个特质,才选择了他。说到这里,要澄清一个错误印象。相信之前也有很多人已经澄清过了。那就是认为赵构把皇位传给太祖后裔,是由于太宗后裔在靖康之变中被金军一锅端,导致赵构别无选择,只能选择太祖后裔。为什么说这个印象是错的呢?因为靖康之变中,只是在开封的太宗后裔被一锅端了。散居在洛阳等地的太宗后裔,很多都逃到了江南。比如宋英宗的哥哥,濮王赵宗晟的后裔。也就是齐安郡王一脉。在靖康之变期间,就跑到了江南。并且还支持了赵构继位。可以说,赵构能稳坐皇位,与当时的齐安郡王赵士?对他的鼎力支持分不开关系。所以,赵构不选太宗后裔继位,不是因为太宗后裔没人了。他立赵眘为太子,单纯就是他不想从皇族大宗中挑选继承人。注意。这里说的“皇族大宗”,也包括了当时的太祖后裔。因为赵匡胤的后裔在南宋初年,也不是都混的不好。比如安定郡王一脉(宋神宗专门为太祖后裔设置的世袭爵位),在南宋初年也是混的风生水起。当时的安定郡王叫赵令畤,也是有钱有势的大爷。赵构直接跳过了安定郡王一脉。理由和他不选太宗后裔,是一样的。毕竟,皇族大宗都是有权有势。那些大爷能支持他赵构坐皇位,当然也能支持别人了。若是皇储的位置让这些人控制,赵构能不能善终都难说。而相比于这些有钱有势的大爷,赵眘的家族衰败了。赵眘的亲爷爷赵令譮在北宋是国公,当时也算是门庭显赫了。但受靖康之变影响,赵眘生父赵子偁没能获得爵位,其在南宋初年仅是一个区区八品小官。家里不仅无权无势,而且还穷。像是这样家庭背景长大的小孩,大概率会懂得感恩,懂得孝顺养父。所以赵构才选了赵眘继位。后来也事实证明,赵眘担得起他的庙号“宋孝宗”。他是非常的孝顺。他继位后,虽然贵为皇帝,可他对赵构这个太上皇,那一直是格外敬重。南宋的最高权柄,也一直在赵构手上。直到赵构去世后,孝宗才获得完全权力。
即便吴三桂不反,恐怕想继续平平安安地做他的平西王也不太可能,因为削藩势在必行,削藩后,诸侯王没有好结果。01吴三桂被封平西王吴三桂(1612年6月8日-1678年10月2日),字长伯,一字月所,明朝辽东人,祖籍江南高邮(今江苏省高邮市),锦州总兵吴襄之子,祖大寿外甥。明末清初著名的政治、军事人物。吴三桂具有很雄厚的家庭背景,这与李自成大不相同。他是锦州总兵吴襄之子、祖大寿的外甥。崇祯帝时为辽东总兵,封平西伯,镇守山海关。李自成(1606年-1645年),原名鸿基,小字黄来儿,又字枣儿 ,明末农民起义领袖,世居陕西米脂李继迁寨。童年时给地主牧羊,曾为银川驿卒。李自成从小就是个牧羊人,1629年参加了明末农民起义,因为勇猛有胆识,成为闯王高迎祥部下的闯将。高迎祥死后,李自成成为闯王。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祯帝在煤山上吊自杀,明朝灭亡。当初,明朝面临覆灭的命运,把赌注全部押在了关外拥有重兵的吴三桂身上。崇祯帝诏征天下勤王,加封吴三桂为平西伯,命其火速领兵入卫北京。吴三桂抵达山海关,准备西进京畿,听到崇祯帝已经上吊自杀。明朝已经灭亡,吴三桂失去了依靠,在此后一个多月的时间内,他游离于各种政治势力之间,企图进行投机。李自成多次招降,吴三桂犹豫再三,曾一度打算投降李自成。后来听说爱妾陈圆圆被李自成大将刘宗敏霸占。吴三桂腹背受敌,为保护家人,就与李自成议和,为防李自成有诈,又私下以黄河南北分治为条件,向多尔衮求助。四月,李自成率领六万大军进攻吴三桂把守的山海关。吴三桂继续玩弄假投降的把戏,但李自成被胜利冲昏了头脑,对当时的军事对峙估计不足,失去了进攻吴三桂的最佳时机。等到得知吴三桂是假投降时,才与之交战。尽管击败了吴三桂,但没能彻底将其消灭。多尔衮答应了吴三桂的求助,但坐山观虎斗,并没有及时出兵相助。等到李自成与吴三桂两败俱伤时,接到吴三桂第二次求援信后,迅速出兵抵达关门十五里之外。利用吴三桂所处的危机局面,逼迫吴三桂放弃联清击李的政策,让其彻底投降了清朝。两军联手在一片石击溃李自成,主将刘宗敏受伤,李自成下令撤退。李自成逃回京城,仅剩三万余人,于是在北京称帝,怒杀吴三桂家族大小三十四口,次日逃亡西安。清军入关后,攻入北京,多尔衮把年幼的顺治帝以及朝廷由东北的盛京迁都北京。清朝定都北京后,封吴三桂为平西王。有说法认为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是因为陈圆圆之故反叛李自成。其实,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吴三桂利用李自成与多尔衮之间的势力,背后有更大的企图。02吴三桂镇守云贵,成为掌握重兵的一方诸侯势力。吴三桂投降了清朝,但依然与明朝的残余势力眉来眼去,对南京福王政权表示:"不忍一矢相加遗"。与其他降将不同的是,吴三桂还拥有一支自己独立统帅的军队。在与明朝残存势力勾勾搭搭的同时,继续与清军配合,进攻李自成的余部。清朝对吴三桂优宠有加,但只是利用其对李自成的仇恨,借助其军事力量对付李自成。对于吴三桂心里那点花花肠子,存有疑忌,并没有授之于太大的事权。顺治十六年(1659年),吴三桂攻下了云南,清廷即委其开藩设府,镇守云南,总管军民事务。康熙元年(1662年),清廷又以吴三桂出师缅甸、擒杀桂王之功,进爵亲王,兼辖贵州。其子吴应熊也娶了尚公主,号称“和硕额驸”。加吴三桂为少保兼太子太保,吴三桂的权力和声望达到了顶峰。03吴三桂与清廷矛盾激化的过程清朝廷对于吴三桂宠遇日隆,只不过是权宜之计,彼此之间都心照不宣。在吴三桂的权势达到鼎盛之时,与清朝中央政权的矛盾开始激化。在云贵,他想做清朝的沐英“世镇云南”的平西王。当初,明朝灭亡后,明神宗朱翊钧之孙、桂端王朱常瀛之子朱由榔,在隆武二年(1646)年在广东肇庆监国,后即皇帝位,改次年为永历元年。朱由榔依靠大西军余部李定国、孙可望在西南一隅抵抗清朝,维持了很长一段时间。永历十五年(1661年),吴三桂攻占云南,朱由榔逃亡缅甸,被缅王收留。随后吴三桂攻入缅甸,缅王将朱由榔交给了吴三桂,次年在昆明被绞死。在吴三桂绞死永历帝朱由榔之后,清朝便着手裁抑吴三桂的权势。康熙二年(1663年),清廷以云贵军事行动已经结束为由,收缴了吴三桂平西大将军的印绶,接着又诏令:"截其用人题补之权,迁除悉归部选"。也就是取消了平西王吴三桂的人事任命权,将其收归中央。康熙六年(1667年),吴三桂为了打消朝廷的疑虑,表达自己无心反叛的心迹,上疏请辞总管云贵两省事务。这是在试探朝廷的意图,但清廷也没客气,借机下令云贵两省督抚直接听命于中央。同时,清廷还剥夺了吴三桂的司法特权:"平西藩下逃人,俱归有司审理,章京不得干预"。也就是说,平西王藩下有人逃亡,就交给有司审理,吴三桂不能再干预。从这里看出,平西王吴三桂已经进爵亲王,那可不只是一个荣誉称号,是具有军事、人事、司法等专断大权的藩王,掌握重兵,独揽云贵一切事务。清朝已经坐稳了江山,卧榻之下岂容他人鼾睡。不必说异姓诸侯王,即便是同姓诸侯王势力过于强大,威胁到中央政权时也会被铲除。吴三桂的处境可想而知,作为一代枭雄,他也清楚得很,更不想坐以待毙。于是,吴三桂以"构衅苗蛮,借事用兵"为由,扩军索饷以报复朝廷,吴三桂与清廷之间的矛盾日益激化,而且公开化。04清廷开始削藩康熙十二年(1673年),镇守广东的平南王尚可喜上疏奏请归老辽东,康熙趁机做出了令其移藩的决定。随后,对镇守福建的靖南王耿精忠的撤藩要求,也依样画葫芦。形势所迫,吴三桂也假惺惺的上书朝廷,请求撤藩,实则希望朝廷能够慰留他。但朝廷对于吴三桂的意图非常清楚,认为他与朝廷对立已久:"撤亦反,不撤亦反。不若及今先发,犹可制也"。于是,康熙力排众议,毅然决定允其撤藩,而且派遣专人到云南,专门督办撤藩事宜。吴三桂得知朝廷撤藩已定,就诛杀云南巡抚朱国治,号称天下都招讨兵马大元帅,提出“兴明讨虏”,起兵造反。吴三桂经营云南多年,造反之初进展顺利,原三藩势力纷纷响应,很快占领云南、贵州及湖南衡州。康熙十三年(1674年),吴三桂在衡州改元,称为“周王元年)。经过几年与清廷的对战,吴三桂深感兵力、财力严重不足,其各地党羽也纷纷离心离德,各有图谋。康熙十七年(1678年),吴三桂在衡州称帝,国号大周。由于衡州天气酷热,加之战事不利,吴三桂着急上火,不久就挂掉了,时年六十七岁,只做了五个月的皇帝。其孙吴世璠继承皇位,勉强支撑了三年之后,被清军攻破昆明,三藩之乱结束。纵观整个过程,吴三桂自始至终就没有与清朝彻底尿到一个壶里去。清廷自始至终也清楚吴三桂的心思,更何况历朝历代都是先封王、后削藩,这是必然的套路。而且削藩都是很残酷的事情,几乎没有能够侥幸逃脱被诛杀的命运。作为异姓诸侯王,吴三桂即便不造反也不会得到善终。既然如此,还不如放手一搏。打不过人家,愿赌服输,死得也有尊严。这是从个人利益选择来看,对于社稷黎民来说是另一回事。看一下另外两藩的情况吧。清廷下诏撤藩,靖南王耿精忠就反了,自称总统兵马大元帅,与吴三桂合兵进入江西。后被清军镇压,遂即投降。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三藩之乱彻底平息,康熙帝即诏令将耿精忠凌迟处死。或许是耿精忠参与了造反才被凌迟,但即便不造反,康熙在平定吴三桂之后,未必就善待他。如果康熙有那个境界,耿精忠已经投降,对清朝已经没有了威胁,为何不大度一些呢?那样是不是更显得仁德呢?康熙十五年(1676年),尚可喜之子尚之信发兵围困其父府邸,夺取了广东最高指挥权,响应吴三桂叛乱。尚可喜闻变后悬梁自尽,被左右救起,不久病逝。康熙闻讯,就给了一个“敬”的谥号。但由于其子反叛,尚可喜也没有善终。吴三桂把持云贵、尚可喜坐镇广东、耿精忠控制福建,整个南方控制在三个异姓诸侯王手中,清廷针插不入,岂能长久无视?史实也证明,吴三桂、尚之信、耿精忠并没有真心归顺朝廷。如果不是尚之信造反,清廷如何清楚尚可喜是忠于朝廷的呢?吴三桂、耿精忠请求撤藩是个阴谋,难道清廷会相信尚可喜的撤藩不是阴谋吗?眉毛胡子一把抓,最终的结局,就是一起铲除掉。从康熙逐步解除吴三桂的军事、人事、司法权来看,如果吴三桂听之任之,接下来就是光杆司令,毫无抵抗能力。你说无心反叛,谁会相信呢?”欲加之罪,何患无辞?“想除掉你,总会找到理由。正如康熙决定撤藩时所说,"撤亦反,不撤亦反。不若及今先发,犹可制也"。吴三桂面临的局势也是:反也被杀,不反也被杀;与其坐以待毙,不如放手一搏。在豹眼看来,不管吴三桂是否造反,结局没有根本区别,最终一样会被杀掉。这在历史上屡屡如此,所有帝王都一个套路,几无例外,难道就吴三桂能够豁免吗?这是几乎不可能的,不存在幻想也就对啦。刘秀起兵出南阳,人称东汉面位王。孔明抒怀《出师表》,躬耕南阳天下晓。锡禹挥毫《陋室铭》,南阳茅芦无白丁。董卓篡权擅政之后,汉室事实上已经名存实亡,几乎所有的时人都清楚。就所谓的“曹丕篡位”,恐怕当时的人比今天更容易接受。01董卓之后,已无汉室董卓入京勤王,把持朝政。凭自己一句话就废掉少帝,改立献帝。卢植劝谏被免职,几乎丢掉性命。曹操袁绍不想同流合污,只能逃离京师。少帝稍有怨言,即被处死。部分忠义大臣如王允等人,韬光养晦,只能等待机会。02王允非领袖之才机会来了,王允联络吕布等人除掉董卓,汉室光复出现了唯一的可能。但王允一把好牌打得稀烂,居功自傲,诛杀有名望的大臣,比如蔡邕等。不能有效控制军事局面,在处理董卓部众西凉军的问题上犯下了致命的错误,导致李傕郭汜反攻倒算,吕布被击败,王允被诛杀,导致朝政彻底瘫痪。如果说董卓会篡汉自立的话,那是将来的事;王允这一折腾,彻底葬送了刘家汉室。王允面对三大死结:第一,协助支持除掉董卓的人,并不都是忠于汉室的人,许多是因为权力的分配问题出现的利益冲突。比如吕布之流,大有人在。王允显然没有预料到此问题的严重性,从其对吕布的态度上就看得出来。王允太过刚直,缺少政治家善于妥协的一面。不能笼络朝中大臣,实现匡扶汉室的重任。其二,王允接受了诸侯带兵勤王的教训,恐怕重蹈“引狼入室”的覆辙,没有魄力号召天下勤王。面对如狼似虎的西凉军,犹豫不决,坐以待毙。其三,不能安抚李傕郭汜等叛党头领,过于拘泥道义,书生气太足。政治家只有利益,没有道义,这一点王允似乎差得太多。王允很快就死啦,这里就不去臆测“如果王允执政久了,会不会是另一个董卓”的问题,也不去臆测“李傕郭汜不杀王允,吕布会不会杀王允”的问题。因为史实是,王允一死,汉室就亡啦。03挟天子以令诸侯这不是汉朝发明的,更不是曹操专享的。早在春秋时期,晋文公就玩过这一招,比齐桓公玩得还溜,效果很不错。都对汉家小皇帝,那么有兴趣,但几乎没有是为了老刘家的。以前的不说,就从曹操说起吧。除了荀彧几乎所有的部将谋士都反对迎奉献帝到许都。最后的事实说明,只有荀彧是想匡扶汉室的。曹操与所有部将谋士的想法是一致的,并不想去拯救这个已经不再存在的汉室。不同的是,曹操认为“奉迎天子”对自己开拓霸业更有利而已。荀彧正是看到了曹操这一点,才力劝曹操奉迎天子。在曹操欲立魏王时,荀彧与曹操彻底分道扬镳,这只是一个结果,恐怕在奉迎天子的那一刻开始,荀彧就预见了这一结果。荀彧遍观群雄,只有曹操可以维持暂时的局面。这是荀彧抛弃袁绍投奔曹操的真实目的。也算是“死马当作活马医”,没有办法的办法,也就是唯一的好的办法啦。荀彧不接受三公的爵位,最后忧郁而死,就顺理成章啦!在袁绍面对曹操的选择时,也遇到了同样的问题。袁绍放弃啦,他跟曹操的想法一致,只是对厉害的判断出现了不同的结果。袁绍联络视为仇敌的袁术,欲另立幽州牧刘虞为帝。袁术慷慨陈词,大义凛然,貌似汉室股肱之臣,结果是第一个做了皇帝。袁绍依然决然派使者去劝说刘虞进位,还算是有一点明智的刘虞,断然拒绝。只要不是彻底利令智昏的人都明白是咋回事。在曹操奉迎天子建都许昌之后,袁绍还打算请献帝到鄄城。这是老百姓走亲戚啊,哪里得劲去哪里啊!在献帝最需要的时候,没有人来勤王,在曹操家里有吃有喝的时候,你说忠于汉室朝廷,要铲除汉贼奸雄,说给谁听谁也不信啊!挟天子以令诸侯,诟病很多。即便如此,当时除了曹操,也没有一个人去做的。想做的人恐怕是不少,但究竟有几个是为了匡扶汉室的呢?一定要曹操做仁德之臣,恐怕曹操的部下谋士都不干哦!既然都是打工,为啥一定在一家已经破产的公司里混呢?何况主持工作的老板,让人也看不到有扭转乾坤的希望啊。04利益选择汉末时期,所有的有点想法的大佬们,都露面啦。对孔融尽管也有争议,但孔融也是看透了形势。一定意义上说,他跟荀彧是一样的,都是忠于汉室的。只是采取了不同的方式,来实现自己的政治目的和人生的价值观。孔融知道汉室已无希望,曹操也靠不住。既然是死定啦,那也没必要再当活马医啦!这是与荀彧的不同,于是采取与曹操不合作的态度,对抗到底,死而后已。可悲的是,孔融书生气太足,做了许多不靠谱的事,自己把自己阉割啦,只留下了一些笑柄。再说一下贾诩吧。贾诩(147年-223年8月11日),字文和,凉州姑臧(今甘肃武威市凉州区)人。东汉末年至三国初年著名谋士、军事战略家,曹魏开国功臣。原为董卓部将,董卓死后,献计李傕、郭汜反攻长安。李傕等人失败后,辗转成为张绣的谋士。张绣曾用他的计策两次打败曹操,官渡之战前他劝张绣归降曹操。 这是一个跳槽的高手。如果他是为了匡扶汉室的话,他能鼓动李傕郭汜反攻长安吗?他会不清楚李傕郭汜是那一路子货吗?袁绍联络张绣夹击曹操,张绣尚未开口,他在一旁就沉不住气啦,说啥“兄弟都不能相容,还能容得下天下的国士吗?”意思是说打工要选择一个老板,其目的很明确,不管是不是刘家的饭碗,只要锅里炖着肉就行。汉末三国时期,跳槽的人不少,可谓家常便饭。究竟有几个是为了匡扶汉室而跳槽的呢?还真有一个,就是那个自称汉室贵胄的刘备,还有一个“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诸葛亮。当张飞说“我哥哥也姓刘,即便是杀到京城去,宰了那个鸟皇帝,自己做了皇帝也未尝不可”时,刘备赶紧说小点声,别让人听见。我靠,这咋就像是李逵那货说得呢?诸葛亮“三顾茅庐”才出山,低处说是拿拿架子,高处说是已知汉室气数已尽,谁也无力回天啦。为天下苍生考虑,应该是“天要下雨,娘要改嫁”,随他去吧。可刘备不这么想啊,诸葛亮感于其心诚,于是就好吧,我陪你走一程。诸葛亮是真心匡扶汉室,否则不会“知不可为而为之”,六出祁山,劳民伤财,屡败屡战,回回无功而返。刘备那些事,都是些幌子而已。诸葛亮岂不知刘备的花花肠子几道弯吗?跟荀彧有些相似,诸葛亮也是借刘备的幌子,出来试试,看看能不能匡扶汉室。这就是刘备不能完全放手诸葛亮的原因所在。换句话说,如果诸葛亮真的把曹操干掉了,汉室还是那个汉室吗?他能保证让刘备或者刘禅把位置和权力送还献帝吗?如果不能,这还叫匡扶汉室吗?刘备临终托孤时也说了,实在不行的话,丞相你就自代吧!那你刘备忙活了啥啊?曹操不能做皇帝,难道诸葛亮就能吗?诸葛亮也不姓刘嘛!姓刘的多了去了,不能说只要姓刘,就有名正言顺做皇帝的道理吧。只要不姓刘,谁也不行。谁想竞争这个岗位,谁就是汉贼,谁就是奸雄。其实,我们远不必纠结这个问题,当时的人都清楚的很。这就是曹丕所谓“称王篡汉”时,为何汉室忠臣不去投奔刘备的原因啦。因为已经没有汉室忠臣啦,能称得上汉室忠臣的孔融,荀彧等都死啦。之所以说都死啦,是因为曹丕称王篡汉时没有人为汉室殉节,装装样子的都没有。或许我孤陋寡闻,有看到的朋友,告诉我一声,咱们一起劝劝他去!归根结底一句话,无论是名还是利,在面对选择时都遵循一个原则,那就是“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都是经久考验的老司机,遇到弯道都会打方向的。再傻的司机,都不会一条道跑到黑啊。如果曹操就把这事办了的话,或许就不会有“三国两晋南北朝”三百多年的混乱局面啦。这个我们就不必异想天开啦,否则米国人也不干哦!刘伯温,明朝开国元勋,以神机妙算、运筹帷幄而著称于世,民间素有“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的说法。当然在朝堂上,刘伯温并没有如此玄乎其乎的能力,诚然在朱元璋建立明朝的过程中,刘伯温的确是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但也并不是决定性的,李善长、徐达、常遇春、李文忠、冯胜等元勋,他们的功劳无疑要比刘伯温来得大。当然,我们今天不是来探讨刘伯温对于明朝的功劳到底大不大,而是来讨论下这位明朝开国元勋他所遗留下来的子嗣最终的结局如何。刘伯温一生育有二子,长子刘琏、次子刘璟皆为继室陈氏所生。长子刘琏刘琏生于元惠宗至正八年(1348年) ,此时他的父亲刘伯温刚刚结束在丹徒约两年的半隐居生活,准备参与到元末乱世的潮流之中。《明史》赞其“有文行”,即文章出众,有德行,因此在刘琏成年后,朱元璋见他十分聪明,是“欲大用之”。洪武十年(1377年),29岁的刘琏被任命为从六品考功监丞,掌给授诰敕之事,同时兼试监察御史一职。不久,刘琏即升任为从三品江西布政司右参政,掌江西一省粮储、屯田、军务、驿传、水利等事务,成为了明朝地方上权势最大的封疆大吏之一。只是也就在这一年,正当朱元璋要继续重用他,将他培养成与他父亲那样的朝中重臣时,刘琏却因不愿成为胡惟庸一党,而被胡惟庸的党羽逼死。《明史》载:“(刘琏)为惟庸党所胁,堕井死”。他死后,朱元璋是惋惜不已,但也无可奈何,遂只得是遣使祭灵,以示恩宠。总得说刘琏这一生虽短暂,但却并不平凡。正如时任国史院编修吴从善所言:“家为贤子,国有良臣,保有名爵,正而毙焉,生荣死哀,尚何道哉”,在刘伯温良好的家风下,刘琏被教育的很好,可谓德才兼备,在家他是贤子,在外他是良臣,虽是开国功臣之后,但却从来不恃宠而骄,更不会以权谋私,此后更是宁死也不愿意投靠奸臣,而是忠于朝廷。次子刘璟刘璟生于元惠宗至正十年(1350年),史书称其“弱冠通诸经”,他小时候就熟读四书五经,文韬武略是样样精通,较之其哥哥刘琏是不相上下。洪武十年,刘琏死后,刘璟本该是继承刘伯温的伯爵之位的,但他却没有去继承,反而是将这个爵位让给了自己哥哥的儿子刘廌,因此被朱元璋看重,为了表彰刘璟的兄弟情深,遂授他閤门使之职,赐“除奸敌佞”铁简,“百官不法,持此纠正”,是为天子近臣。洪武十四年(1381年),温处叶丁香、吴达三叛乱,刘璟跟随延安侯唐胜宗率兵征讨,在这次战斗中,他表现十分突出,战争中他运筹帷幄协助唐胜宗平定了此次叛乱,凯旋后,朱元璋赞其:“璟,真伯温之子也”,并对其是越发的信任。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谷王就封,刘璟授谷王府左长史,同时朱元璋还赋予他提调肃、辽、燕、赵、庆、宁六王府事权。惠帝朱允炆即位后,因其削藩操之过急,致使朱棣起兵造反,不久南京告急,此时忠心耿耿的刘璟遂急忙返京,向朱允炆献平派十六策,可朱允炆并未采纳这些计策,但却命他与李景隆一起平定朱棣之乱。但是在与朱棣的对战中,刚愎自用的李景隆始终听不进去李璟的谏言,最终致使建文军大败。建文二年(1400年),刘璟带病赴京,再次向朱允炆进《闻见录》,陈述平定朱棣叛乱的计策,可朱允炆还是不愿意听从,此时心灰意冷下的刘璟最终决定弃官归隐,从此不再过问朝堂之事,再也不管惠宗朝的死活。1402年,朱允炆败亡,下落不明,朱棣于南京登基,是为永乐帝。此时朱棣爱惜刘璟的才能,于是准备诏刘璟再次入朝为官,可在接受到诏令后,刘璟却一直为答应前往。而后,恼羞成怒的朱棣遂下旨将他强行押来南京,逼他就范。但就算是到了南京,刘璟也是软硬不吃,无论朱棣怎么说,他就是不开口效忠,反而是用言语百般激怒朱棣。刘璟先是以“人臣事主,死而不贰”为由坚决不接受朱棣给予的官职,再是他也从不称朱棣为“圣上”,而是依然称他为“殿下”,言外之意就是不承认朱棣的皇位。此外,在一次召见时,刘璟更是直言不讳的与朱棣说道:“殿下百世后,逃不得一个篡字”。因此当时的朱棣是震怒不已,不过此时朱棣还是没想要杀他,只是将他关进牢中。但是刘璟知道,他只要不降,朱棣总有一天是会杀了他的,甚至是会被满门抄斩,于是他索性就在狱中用发辫自缢,享年52岁。总得说刘伯温二子刘琏、刘璟,他们皆是大明忠臣,他们誓死效忠于大明皇帝,至死不渝。解放军中一度有大小陈毅之说,后来一位是赫赫有名的开国元帅,一位是开国少将。在195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次授衔时,共授予元帅10人,大将10人,及1000余名将军,他们被统称为开国将帅。在这一千多名的人中,有没有姓名相同的呢?答案是肯定的,而且不止一对,今天我们说的就是大、小陈毅;他们一位是开国元帅,另一位是开国少将。陈毅元帅,赫赫有名,和朱老总一起上井冈和毛主席会师,成为红四军四巨头之一;抗战时期新四军代理军长;解放战争时期第三野战军司令员;建国后历任中央军委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兼外交部部长,新中国十大元帅之一,上海市第一任市长,有″元帅诗人"、"元帅外交家"之称,相必我们已经很熟悉了,我这里就不过多解释,这是大陈毅。今天我们重点说说另一位小陈毅将军,其本名叫佘万能,笔名陈毅,后改名陈沂,因为两人都是出色的无产阶级革命斗士,在解放军当中一度有"大"陈毅"、小"陈毅之称。小陈毅原名佘万能,1912年1月22日,出生于贵州遵义,为了表示革命的毅力和决心,随改名为陈毅。(在1946年后改名为陈沂)。1929年参加革命,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解放前曾任八路军晋南军政干部学校校务部主任,冀鲁豫日报社长总编辑。1930年,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在上海成立,小陈毅作为进步的文学青年列席了成立大会,当时他的笔名就叫″陈毅";1931年他考入北平中国大学,参加了北平左联,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2年成立北方文化同盟;1933年小陈毅被国民党当局逮捕被判处五年徒刑;1935年出狱后担任《救国日报》编辑,发表的作品引起了矛盾、夏衍等人的注意;1937年陈毅去了南京,经李克农安排后进入太行山冀南工作。1939年春,刚一到冀南,任《冀南日报》总编辑,1941年任鲁西日报社社长。1942年,小陈毅到山东分局任宣传部代部长,大众日报社社长,并任山东分局宣传部部长,主管文艺工作。1946年,小陈毅被任命为华东局宣传部部长,后将名字陈毅改为陈沂,后经陈毅老总同意,跟罗荣桓老上级去了东北,担任东北民主联军总政治部宣传部部长。由于他带去了大量的政工宣传干部,之后由林彪提议东北局任命陈沂为野战政治部副主任,代主任,野战政治部撤销后,陈沂到东北民主联军总政治部,谭政要他去当组织部长,陈沂正犹豫时,后黄克诚邀他要去了西满,担任西满军区政治部副主任兼宣传部长,并办起了西满日报。1947年,黄克诚任东北民主联军副总司令兼后勤司令员,陈沂随黄克诚回哈尔滨,任后勤司令部政治部主任,建国后陈毅担任总政文化部部长,任职期间他鼓励创作,发展文艺筹建总政文工团,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他三度作为副总团长去朝鲜慰问。因为陈沂将军一直主管宣传文化和报社工作,所以又称"文化将军"。1955年,陈沂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少将军衔。陈将军与陈元帅擦肩,革命途径截然不同,说起陈沂将军改名字,还有一段故事。陈将军早年上过三所大学,颇有文采曾加入左联外围组织,参军后陈毅将军听说陈老总的名字跟自己相同,很过意不去,革命年代二人并没有机会碰面,直到抗日战争结束方才如见一面,说来也颇具传奇色彩,见面的地点正好是山东临沂城。陈老总听说陈将军改了名字,有些不高兴的说:“法国有大仲马、小仲马,俄国有大托尔斯泰、小托尔斯泰,中国有大陈毅、小陈毅是可以的嘛,但是小陈毅还是非要执意改名,正好在山东临沂,于是他改名为陈沂。不久,陈老总新任新四军山东军区司令员,陈泝将军被任命为华东局宣传部部长,主抓华东地区的宣传公作,正好在陈毅麾下任职,大小陈毅难得的聚在了一起。然而,陈沂将军原来的老上司黄克诚开辟东北即将动身,将军想再次赶赴最前线为革命出工献力,加上与老部队老首长更为熟悉,就主动向陈帅表达了自己的意愿,陈毅元帅了解后,出于对革命大局的考虑,最终还是决定忍痛割爱放走陈沂将军,这才有了陈沂将军在西满、东北、抗美援朝的文化宣传历程。结语:大小陈毅一度在我军中传为佳话,其实在1955年~1964年授衔时,我军出现了好几对名字相同的将军。比如如下几对:方国南~1913年。少将(后改名方国安)。小方国南~1915年。少将。大李元,1894年生。开国少将。小李元,1917年生。64年晋升少将。大李道之,1911年生,开国少将。小李道之,1916年生,64年晋升少将。小罗斌,1915年生,开国少将。大罗斌,1914年生,62年晋升少将。赵构提前退位的原因很简单。1161年的宋金战争,让他颜面尽失,心态彻底崩了,不想干了。众所周知,赵构当年为了议和,又是向金国称臣,又是割地赔款,又是主动杀岳飞。可谓是把舔跪做到了极致,就差当面跪在金熙宗面前叫爸爸了。然而赵构卑躬屈膝换来的结果,却是金国多年后的翻脸不认账。1161年,也就是赵构与金国签署绍兴和议后的第20个年头,金主完颜亮遣使到临安,大骂了赵构一顿。金使骂完之后,又继续恐吓赵构,金国六十万大军已经在路上,准备踏平江南!你就准备受死吧。赵构当时54岁,搁现在,差不多快退休了。这个年纪的人,不说德高望重吧,起码在别人眼里,也是老持稳重的前辈形象。然而,赵构在被金使一通大骂后,竟然心态崩溃,一声不吭得躲到了身后的屏风后,像个小孩子似的,无端哭了起来。这一幕,弄得在场的大内侍卫是一头雾水。眼见皇帝这么哭,也不是个事。于是,一个叫刘炎的卫士就去找宰相陈康伯。最后是陈康伯跑去找赵构,好说歹说,才化解了尴尬。使人犹在殿中,班皆未退,带御器械刘炎告宰相陈康伯曰:“使人在廷未退,有茶酒之礼,宜奏闻免之。”康伯曰:“公自奏闻。”炎遂转屏风而入,见上哭泣,炎奏其事,上然之。——《三朝北盟会编》赵构为什么哭?因为金使骂他?因为金使恐吓他?都不是。因为此时的赵构,心里产生了深深的挫败感。前面说了,当初赵构为了议和,对金人是各种花式舔跪。可舔跪换来的结果,却只是竹篮打水一场空。让他沦为世人的笑柄。这就好比,你当年有两个孩子,本来你两个都勉强养得活。但你为了所谓的精养,遗弃了一个,对另一个是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摔了。结果二十年后,你精养的孩子不仅不孝顺,反而经常揍你。让你沦为街坊邻居眼中的笑柄。这种情况下,你能忍住那把老泪?不可能的嘛,赵构也是如此。事后,赵构对前途感到了担忧。再加上他又颜面尽失。于是他索性破罐子破摔,决定重操旧业。一面吩咐太监收拾细软,随他下海跑路。一面让陈康伯发下圣旨,让各级官员也提前跑路。“如更一日虏骑未退,且令放散百官”皇位不要了,政权也不要了。不玩了!听说皇帝要跑路,陈康伯感觉莫名其妙。大宋五千万人口,几十万大军。这仗打不打得过,另说。直接跑路,算什么回事?所以,他就没按赵构的意思办,而是连夜进宫劝阻。(陈康伯)闻有劝陛下幸越及闽者,诚用其言,大事去矣。但是,赵构不仅不听劝,反而恬不知耻的埋怨陈康伯:你为啥不按朕的意思办?他是一面骂,一面派人去找太尉杨沂中。准备让杨沂中直接给他找百条航海大船,送他到海上避难。杨沂中一开始不知道赵构要跑的消息。因此他进宫见到赵构后,也和陈康伯一样,大义凛然的劝赵构留下:金兵还远,陛下你现在逃,是不是为时过早了?而且,您是皇帝啊!您要亲自去前线督战才对啊。听了杨沂中的话,赵构瞬间吓尿。当年他就是害怕战争,所以才舔跪,所以才弄死了岳飞,缴了韩世忠等人的兵权。现如今,陈康伯、杨沂中却让他去前线督战玩命,他怎么可能不怕?当然,我们知道。赵构最后在满朝文武的劝说下,还是壮着胆子去前线督战了。并且宋军在虞允文的指挥下,也打赢了采石矶之战,赢得了1161年的这场大战的胜利。但是由于赵构在这起事件过程中,被金人吓破了胆子。所以事后不久,他立即就退了位,把皇位传给了太子赵眘。至于退位的原因,就是本文开头说的。他颜面尽失,心态彻底崩了,哪怕是皇帝这种职业,他也没兴趣做了。毕竟如果赵构继续当这个皇帝,他就不能随便跑路。只要打仗,他就要御驾亲征。他不去,满朝文武就逼他去。还美其名曰“君王死社稷”。而如果赵构退位,那情况就不一样了。到时候再需要御驾亲征,就是赵眘的事了。跟赵构没关系,他已经是太上皇了。他该跑路就跑路,没人能管得着他。哪朝哪代有太上皇御驾亲征的?值得一提的是。赵构此举,不是他的原创。他也是师从于他爹,宋徽宗。当年金兵南下,徽宗直接就跑了,跑之前还把皇位给了宋钦宗。在徽宗看来,自己是皇帝,就得留下君王死社稷。而传给钦宗,他变成太上皇,那死社稷的就是钦宗了。单从这一点来看,赵构和徽宗是真爷俩。遇事就自己赶紧跑路,把问题丢给儿子。至于说赵构为什么要把皇位传给赵眘,也就是宋太祖的后裔。原因也很简单:因为赵眘好控制。他不是皇族大宗出身,家族势力很弱。赵构就是看中他的这个特质,才选择了他。说到这里,要澄清一个错误印象。相信之前也有很多人已经澄清过了。那就是认为赵构把皇位传给太祖后裔,是由于太宗后裔在靖康之变中被金军一锅端,导致赵构别无选择,只能选择太祖后裔。为什么说这个印象是错的呢?因为靖康之变中,只是在开封的太宗后裔被一锅端了。散居在洛阳等地的太宗后裔,很多都逃到了江南。比如宋英宗的哥哥,濮王赵宗晟的后裔。也就是齐安郡王一脉。在靖康之变期间,就跑到了江南。并且还支持了赵构继位。可以说,赵构能稳坐皇位,与当时的齐安郡王赵士?对他的鼎力支持分不开关系。所以,赵构不选太宗后裔继位,不是因为太宗后裔没人了。他立赵眘为太子,单纯就是他不想从皇族大宗中挑选继承人。注意。这里说的“皇族大宗”,也包括了当时的太祖后裔。因为赵匡胤的后裔在南宋初年,也不是都混的不好。比如安定郡王一脉(宋神宗专门为太祖后裔设置的世袭爵位),在南宋初年也是混的风生水起。当时的安定郡王叫赵令畤,也是有钱有势的大爷。赵构直接跳过了安定郡王一脉。理由和他不选太宗后裔,是一样的。毕竟,皇族大宗都是有权有势。那些大爷能支持他赵构坐皇位,当然也能支持别人了。若是皇储的位置让这些人控制,赵构能不能善终都难说。而相比于这些有钱有势的大爷,赵眘的家族衰败了。赵眘的亲爷爷赵令譮在北宋是国公,当时也算是门庭显赫了。但受靖康之变影响,赵眘生父赵子偁没能获得爵位,其在南宋初年仅是一个区区八品小官。家里不仅无权无势,而且还穷。像是这样家庭背景长大的小孩,大概率会懂得感恩,懂得孝顺养父。所以赵构才选了赵眘继位。后来也事实证明,赵眘担得起他的庙号“宋孝宗”。他是非常的孝顺。他继位后,虽然贵为皇帝,可他对赵构这个太上皇,那一直是格外敬重。南宋的最高权柄,也一直在赵构手上。直到赵构去世后,孝宗才获得完全权力。“黄帝当然只是故事里的人,在真实历史中并没有这个人物。因为真正我们认为”黄帝“这个身份的人,他可能根本就不叫皇帝,有可能是黑帝、白帝、蓝帝,更可能是土根、傻强、狗娃。既然如此,那不是矛盾么?为什么说只是故事里的人,又说有呢?首先毋庸置疑的是我们一直以来认为的黄帝肯定是假的,因为根据我们的历史记载黄帝生活于公元前2717年到公元前2599,足足活了118岁,还刷领大军打赢了蚩尤,统一了中原,这是个什么概念呢?这个概念就跟韩国人说他们的始祖檀君活了2500年是一个意思。再看看我们所见的黄帝形象,很厉害哦,在公元前2500就有这么好的衣服。所以说相信有“黄帝”,还不如说盘古开天辟地来的更现实。毕竟我们的文字记载最早也只到商朝而已,连夏朝都只字未有。如果现在硬要睁眼说瞎话历史上有“黄帝”,我知道这么说很多人会开心,觉得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真伟大,黄帝真伟大。但是对不起,我不能为了讨好某些人就违背良知。或许我们的考古有一天能够把中国最早的历史证明到夏代,但绝对不可能推倒到五帝时代。那问题又来了,即使历史上没有“黄帝”,中华民族又从哪里来的呢?实际上这就是我说的有这个人,我们的历史上肯定有这么一个人,他带领族人最早在中原一代繁衍生息,他甚至通过战争统一了中国各个部落,一同抵御猛兽,一起同自然灾害抗争。只是很抱歉的是,我们无法知道这个人真实的名字,不知道他所生存的年代,甚至连他到底做了哪些事都不知道,但绝对不是我们认知里的“黄帝”。
生活中不论柴米油盐、病痛苦难,还是成功失败、荣辱兴衰,我们都不可能去完全掌控和选择。所以,当一切尖锐的客观现实走进生活时,我们别无选择只有接受现实理智面对。不必忧心忡忡、衰叹怨愤,不必临风洒泪、寻死觅活,我们唯有坦然的面对、理智的思考、努力的去改变一切。如此,我们面对生活拥有了理性、成熟的心态,我们就能从容地去创造生活、享受生活。

5,侍道2最好的刀在哪里在哪时间段获得

村雨吧,高等难度,浪人身上可能有
你好!斩鬼丸仅代表个人观点,不喜勿喷,谢谢。
两把小太刀无限割喉,无敌
感觉大黑生很好用,攻击力高,连击也很好
建议美帝骨,无势力路线,一直睡觉,直接到26日夜,杀京次郎获得

6,PSP侍道2的详细功略

各种结局的达成方法,故事流程会随着下面的发展而变化,你所说的就是ENDING1 请注意时间段,包括白天夜晚等,请看下面 ENDING 1 (少女篇)21日朝在大手门选择「こんなにうまい握り饭は~」帮助少女.21日到24日日中去天风町见到团八和舞风,并在町外れ教少女写字.在夕天风町花1000文给舞风.25日日中大冢町选择「よし、祭りに行こう」.祭典的战斗中要保护她不被杀死.27日朝去大冢町,28日日中去天风,夜或者29日未明去青门屋敷,29日日中去天风,之后去奉行所救出少女.ENDING2 (少女篇)在ENDING1路线基础上,28日夜或者29日未明去青门屋敷.选择「何故さよを~」和「わかった手を引く」.ENDING3 (少女篇)在ENDING1路线基础上,26日的祭り看着少女被杀......ENDING4 (奉行篇)21~23日日中去奉行所与武藤交手.24日日中去大冢町,26日的祭り 选择「わかった力をかそう」27日日中去奉行所夜里在柿沼町选择「御公仪など、俺には~」杀死保野和奈美,28日日中去町外れ,29日日中去讨伐奉行所. ENDING5 (奉行篇)ENDING4的路线基础上,27日夜去柿沼町。选择「金をくれ」.武藤出现后选择「なぜ金をうけっとった?」. 全部击破.ENDING6 (青门篇)21~22日日中去青门屋敷,之后去 鹿野町,然后回到青门屋敷.22日夜去青门,之后去鹿野町.24日日中去青门,之后去鹿野町.26日夜在青门屋敷发生事件,27日日中去青门屋敷.之后去鹿野町,选择「それもまた一兴か」和京次郎战斗.28日日中到夜在青门屋敷和半左卫门决战. ENDING7 (青门篇)在ENDING6的路线基础上,27日日中去青门屋敷.之后去鹿野町,选择「その手にのるものか」.28日去青门屋敷.ENDING8 (かすみ篇)21~22日日中去青门屋敷,之后去 鹿野町,然后回到青门屋敷.22日夜去青门,之后去鹿野町.24日日中去青门,之后去鹿野町. 在大冢町帮助町人.25日去青门,之后去沼田町.26日夜战斗后选择「その娘に手を出すな」.27日日中去鹿野町,夜里去大冢町.28日日中去青门屋敷,29日日中去青门屋敷选择「京次郎を狩る」和京次郎战斗.ENDING 9 (かすみ篇)在ENGING8路线基础上,29日日中选择「この町を出ようと思う」 ENDING 10 (かすみ篇)M在ENGING8路线基础上,29日夜去青门屋敷.ENDING 11 (幕府篇) 26日前不满足以上路线的条件27日朝杀掉 半左卫门后选择「兴味がない」ENDING12 (幕府篇)过程同上,最后选择「それも一兴か…」ENDING 13 (幕府篇)在ENDING1的路线基础上,30日朝去大冢町杀掉奉行后选择「兴味がない」ENDING14 (幕府篇)过程同上,最后选择「それも一兴か…」

7,妄想山海攻略有哪些

妄想山海攻略包括开局角色选择、快速升级方法、捕捉宠物方法、幽兰汤制作方法、如何寻找异人村等方面。在妄想山海游戏中,设置了人、猿、鬼、鼠等18个种族。每个种族有不同的性别和年龄阶段可以选择。开局角色选择1、在妄想山海游戏中,设置了人、猿、鬼、鼠、豚、虎、鹏、狐、龙、鲨、鱼、虫、犬、犀、猫、羊、熊、水母18个种族。2、每个种族有不同的性别和年龄阶段可以选择,分为幼年、成年、老年,玩家可以自由的设置他们的性别和外观。3、不过这些种族都是没有任何加成的,因此大家选择自己喜欢的就可以了。4、建议尽量选择体型较小的或者类似于人型的种族,因为体型小的相对灵活一些,但是一定会稍慢一些,不容易被远程武器攻击到。5、而类似于人型的则可以搭配上各种服饰和时装,不至于有浓烈的违和感。快速升级方法1、图腾刷图腾是最简单的升级方法,每杀死一只怪都可以获得经验。2、秘境秘境中杀死怪物会获取很多经验,是杀死图腾怪的好几倍,时间为五分钟,每天可刷五次,并且和队友一起组队刷秘境的经验是共享的。3、悬赏悬赏是可以获得大量经验的途径之一,每天可以接六次,个人建议接三星以上,最好四五星,悬赏在异人村,地图上会有标识。4、跑图和活动跑图是指解锁景点和天枢,解锁一个景点给一千经验和少量脂玉,天枢解锁了以后可以进行传送,活动完成日常每一个宝箱都给很多经验,最后一个宝箱给大量经验。捕捉宠物方法1、将想要收复的野兽先消耗至残血,所谓的残血就是差一下普攻的血量;2、此时野兽的精力衰弱,头上也出现了可捕捉按钮;3、接着玩家要切换武器也就是纳芥御弩,将野兽继续消耗至生命垂危,瞄准野兽进行捕捉攻击;4、而当野兽捕捉成功后,收服不一定会出现永久的坐骑,有可能出现临时坐骑;5、临时的可以用于召唤后自己的永久宠物吞噬它提高宠物能力。异人村位置1、首先打开左上角的世界地图,寻找一个小房子样式的图标,就是异人村的所在之地了;2、这里注意,所有异人村都是可以直接传送的,只要选中图标,就可以在右侧使用传送功能;3、目前大荒大陆的异人村一共有14个,分别是豕人村、毛蹄村、古猿村、昆豸村;4、还有犬封村、羽民村、菌鼠村、犀马村、狸猫村、海生村、熊罴村、鳞兽村、隗方村;5、最难找的是河罗村,在中山和西山大陆中间的海岛之上。幽兰汤制作方法1、配方:幽兰+水类+野果。2、野果:楼果、薏苡、红韶果、青菩果、蓓棘、山蒜、秦椒。3、水类:冰块、露水。4、制作类型:—级灶台-烹饪,二级灶台-烹饪,—级营地-烹饪,二级营地-烹饪。5、作用:食用增加180点饱食度,完全食用后15秒内回复500生命,并获得少许灵气,可喂给宠物增加饱食度和灵气。

文章TAG:侍道2推京次郎攻略  侍道2  怎样使用敌人的武器和技能  次郎  攻略  怎样  

相关文章

  • 英雄联盟2024生日礼物领取地址介绍

    英雄联盟为玩家准备了一些生日祝福,玩家可以在生日的时候领取到官方给玩家的礼物,有些玩家不知道这个生日礼物在哪里领取,下面就来说一下生日礼物的领取入口。..
  • 第五人格2024春节限定皮肤一览

    第五人格在春节的时候会有很多活动,还有新的玩法,同时也会上线一些新皮肤,很多玩家都很好奇新皮肤会有哪些,下面就来给大家介绍一下春节的限定皮肤。..

关于帝一应用 | 联系方式 | 发展历程 | 版权声明 | 下载帮助(?) | 广告联系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11-2022 帝一应用 www.diyiapp.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晋ICP备2023025288号-1

帝一应用所有资源均来自用户上传和网络收集整理,版权归原公司及个人所有。如有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网站编辑和QQ联系,我们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谢谢!
本站点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