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有哪些必吃的美食?
壹周君知道温州海鲜、江鲜蛮出名,用这些食材做出的菜肴自然有很多,像人尽皆知的江蟹生、鮸鱼做出的敲鱼、鱼丸、鱼饼等等。温州菜又叫做是瓯菜,瓯是瓯江的瓯,就是那条穿越温州的江。说到这条江,壹周君自然而然就想到了江蟹。江蟹吃法蛮多,炒制的红烧江蟹、做成汤的豆腐蟹汤、生吃的江蟹生等等。其中最著名的莫属江蟹生。
“保留食物原味”是温州饮食的一大特点,这无人不晓的江蟹生就是典范。它是一道传统冷菜,瓯江产的梭子蟹再佐以调料就能制成一道江蟹生。“鲜”自然是江蟹生最显著的特征,冰凉的蟹肉淋上酱汁后味道便丰富了起来。当地人日常做江蟹生还会配一碗白米饭,冰凉的蟹肉搭配热乎乎的米饭,倒有些“冰火两重天”的意境。温州鱼丸是极有名的,也是一道当地的传统菜肴。
和我们对鱼丸的固有印象不一样,温州鱼丸的形状是不规则的。鮸鱼肉是鱼丸的主料,去刺剔成鱼茸后还会用调料腌渍,最后加入淀粉和葱花姜末。一碗鱼丸看似清淡,味道是不容小觑的,调味品的薄淡味的事留住鱼丸的鲜。温州的鱼类蛮多,像是家家户户都吃的子梅鱼、小黄鱼,制成干货的鱼干也是受欢迎的,比如鳗鲞,也是家庭饭桌上、酒桌上的必备。
雍正皇帝是寿终正寝还是离奇暴毙?
雍正是历史上最为勤奋的皇帝,每天工作十几小时,公文批注有八九干字,由于劳累过度,头昏眼花,加上前不久中暑身虚,栽倒楼下地基汉白玉玉大理石上,七壳出血,一命鸟呼。可是看作是病死的。雍正是住在九州清宴,位于园明园后湖景区南岛上,有前后三殿。依次低高为园明园殿,奉三无私殿,和九州清晏殿。前殿是放挂康熙御书《园明园》匾地方。
中殿为祭祀前人殿。后殿才是皇帝的寝殿,叫九洲清晏。禺意国泰民安 ,九州清平,江山永固。他也住万方安和,是东邻杏花春馆,西南湖外山高水长,都是汉白玉石建筑基座,修建在水中,基座上建有群多东西南北屋室万字相连,殿宇造型独特,风景秀丽,四时皆宜。根据天令时节,择优四时居住。雍正帝在办事居住的西路十分巧妙有一个宝戏台设计,唱戏者西北殿而演戏,皇帝则在正西殿内看戏。
中间用水相隔,对岸建有十字大亭,有铜凤凰为亭。亭周围栽种了许多珍贵花卉树种。雍正也在四宜书室居住。四宜书屋位于廓然大公东北,有安澜园,采芳洲,无边风月阁,涵秋堂,远秀山房,烟月清真楼都是楼台宇亭相连,高堂楼台。是红楼梦大观园想象园的基础,雍正在身心疲惫, 累劳不堪时,头眼昏花血脂降低一下栽掉下来,七窍流血而死。
历史记载,张廷玉首先发现雍正七窍血流的令他惊孩欲绝。雍正之死不是中风而死,不是吕四娘刺杀而死,更不是丹药中毒而死,这些就没有七窍出血,也不会把人吓得欲绝。只有突发性摔倒掉下高楼才会如此。就是头昏眼花,象日本电影追捕台词所说,向前走,不要向两边看,您会溶化兰天下。他看戏也太如神了,风月无边阁上,摔下来掉到汉白玉大理石基座上 ,头破血流一命乌呼。
张延玉是担任皇帝的秘书,对清廷密秘一清二楚,能够在雍正朝,是保和殿大学士,吏部尚书,军机大臣。加少保衔,不久又加太保。任《圣祖实录》付总裁,纂修缮写实录,及起居注,深合上意。又任《明史》总裁。为雍正做出许多军国大事参与者,鸿典巨文,多出其手,是唯一在清朝汉人配享太庙的人对清廷政治制度改革,与军机处设立及运作规则都有贡献。
办事能力强,又是历史事实记录者记载。凡有诏则,命 廷玉入内,口授大意,或于御前前伏地以书,隔帘授几,稿就即呈御览,每日不下十数次。是三朝元老,在年羹尧用兵打仗时,遵奉密谕,筹划经理,羽书四出,刻不容缓。有他一曰所办,其他人十日所不能办的能力。为人谨小慎微,谨遵黄庭坚名言,万言万当,不如一默。但还是日记中露出雍正七窍流血而死,可见,不是刺杀,丹药毒死,更不是中风而死。
雍正是在摔下制死。一七三五年八月廾一日还在正常工作,暴病突然,临终命张廷玉与鄂尔泰并为顾命大臣,二十三死去。乾隆朝张廷玉更为所重。雍正摔下楼底石台到死有二三天的时间,可见雍正之死,不是中毒,中毒,是几小时或十几天后,神志不明之死。只有摔死,还会交待后事。我们从乾隆的诗中,看到有昔我皇考,宅是广居。旰食宵衣,左图右书……。
一念之间,敬肆攸殊,作狂作圣,糸彼斯须。……谓天可畏,屋漏与俱。谓民可畏,敢欺其愚?……一念之间,敬肆攸殊,作狂作圣,糸不彼斯。从谓天可畏,屋漏与俱。等诗语中我们似看到雍正从屋中摔下的,还有诗中有最后诗中,水榭山亭,天然画图,瞻彼茅檐,痌瘝切肤。慎终如始,前圣之漠,呜呼小子,毋渝厥初。可见乾隆怀念父亲时也是痛心的很不是父亲摔死如何有此痌瘝切肤慎终如始。
请问雍正皇帝在历史上真的炼制过丹药吗?
可以肯定的说,雍正皇帝在位时一定炼制过丹药。为什么这么说呢?原因有三点:首先雍正皇帝是个宗教虔诚信徒,他在位十三年,对宗教的信仰已经到了痴迷的程度。因此对长生不老术置信无疑。和僧人,道士来往密切。雍正皇帝是一个非常勤奋的皇帝,他每天要处理朝政,批阅奏折,身心疲惫。于是道士们就投其所好。他们在炼制的丹药里面加入肉苁蓉吃了可以补肾壮阳。
他们还在一起炼制丹药的里面加入重金属,说这样炼制的丹药吃下去就能够让人像金属一样入火百炼不消,入土千年不朽,轻微的汞中毒会让人有仙境般的体验。这是雍正皇帝炼制丹药的直接原因。其次,炼制丹药需要大量的煤炭还需要盛放东西的器皿和一些金属等。在一本史书中有这样的记载:在雍正皇帝死去的前些日子里,曾有大量原料被送到圆明园中练丹炉的烟尘把圆明园弄得乌烟瘴气。
《雍正王朝》雍正去世后,心腹李卫的下场如何?
对于今天苦奔职场的人来说,李卫这个人,无论是真实历史人物,还是电视剧里的角色,用一生时间,从普通老百姓变成封疆大吏,都具有非常值得学习的地方。首先,就电视剧《雍正王朝》来说,并没有交代李卫这个角色的结局。李卫最后一次在本剧里出场,是在最后一集,也就是第44集,已经是几省总督的李卫听见曾静污蔑雍正,二话不说,直接到刑部大牢里痛扁曾静,给自己亲爱的主子雍正出气。
我们先看李卫的官帽上的顶戴——深红色的红宝石。戴这个顶戴的官员,已经是一二品大员了。然后这个大员把官服脱了,当着大家的面在牢房里修理曾静。然后被雍正和将来的接班人宝亲王,也就是乾隆撞见,他的结局是很有趣的。首先是雍正,来了以后只字不提李卫,而是把围观的大臣们训了一顿——雍正只字不提李卫打人不对,而是骂官员们:“身为刑部大臣,对这种无君无父之人,居然没有半点愤慨之心,居然还围观取乐。
”表面上骂周围的人,其实就是在表扬李卫,只有我们家小李,才知道愤慨,才知道为主子分忧。然后官员狡辩说,主要是李卫把钥匙收了,我们没办法。这个答案很显然是零分,因为雍正的潜台词是,你们居然围观取乐,都不进去帮着教育一下曾静。于是宝亲王补刀,宝亲王也只字不提李卫,而是把围观取乐的官员们痛骂了一顿,说他们麻木不仁,忘恩负义,然后把他们都革职了。
当今皇上和未来的皇上基本上就定调调了——只有李卫心中有君父,心里有正义感。官员们代表的就是官僚集团,官僚集团就是等着看皇帝笑话,官僚集团都不出来说话,皇帝就很尴尬,而李卫敢站出来,当出头鸟,不管采用什么手段,就很给雍正出气。这一幕,李卫表现就满分了。但是,雍正还有一层意思,是李卫做不到的,那就是你做恶人出来修理曾静唱白脸,让这个清高的知识分子吃吃拳头吃吃苦,先认怂,而差不多了的时候,我要站出来制止你,加恩于曾静,唱红脸,给颗糖,真正收买人心。
所以,把官僚集团的代表大臣们哄走以后,当着曾静的面,雍正开始批评李卫。怎么批评的呢?很艺术。也没说他打曾静这件事对不对,而是说李卫不顾官体,这哪里是批评,这是爱护。你一个一二品的大员,这么不爱惜自己的羽毛,以后怎么服众?然后处理结果就是罚俸一年。当年雍正清理国库亏空没做好,也是被康熙罚俸一年,但是这个罚只是告诉你你做事的方法不对,没有革职,没有降职,没有削弱权力,表示——你的心为我好,我是懂的。
而对于李卫这样有权力的人,罚俸一年根本不算什么,各种孝敬银子,各种奖励,各种陋规,要活下去不难。一年后照样吃香喝辣。而李卫呢,连哼唧都没哼唧一下,一句话不说——按照李卫的脾气,觉得委屈了,肯定哼唧一个皇上,奴才xxxx,但是人家一个字都没说。这一主一仆,一唱一和,一恩一威,就把事情办了——正皇帝的权威,灭百官的威风,收曾静的心。
接下来呢,马上雍正就请曾静吃自己的饭——曾静这个喷子喷了人,挨了打,受了恩,瞬间也就痛哭流涕了。其实古往今来的喷子都是心比天高,命比纸薄,在那里瞎喷就是为了出位,你整死他不要紧,正是成全了他,但是你折磨他,稍微吃点苦,立马就认怂,而你对他好点,一满足他那点虚荣心,他瞬间也就软了。最后,曾同学吃得香香的,出去就可以显摆——当今皇上的饭我吃过。
足够显摆一辈子,也足够为雍正正面宣传一辈子了。李卫的最后一次出场,就这样用自污,自我牺牲的方式帮了雍正,帮主子出了气,同时也给了主子加恩曾静的机会。你说雍正爱不爱他?其实李卫的每一次出场,都是满分,小时候机灵,在江夏镇救了主子的命,到当铺骗《百官行述》,监视年羹尧,回来看主子不坐轿子而是走路,在江南收拾官僚,推行新政......这样稳,这样贴心的奴才,打着灯笼也找不到了。
更重要的是,他还和图里琛救过宝亲王的命。所以如果雍正王朝有续集,这样聪明,能干,忠诚,有分寸,值得信赖的大臣,基本上就可以笑几代人了。而真实历史上的李卫,和电视剧里其实是有很大出处的。首先,不是叫花子,而是富户,捐官出仕。李卫主要是搞财政和刑侦工作的,他出道是因为干盐务很出色,才被雍正重用,后来去浙江,也是管理雍正的最大的税仓,换句话说,虽然学历不高,但是特别能搞钱。
能搞钱的大臣谁不爱?在雍正朝,雍正对他的评价是——“此筹是,览而不嘉悦者,除非呆皇帝也。此时,天下督抚与朕心关切者,鄂尔泰、田文镜、李卫三人耳。”李卫到了乾隆朝照理说也可以有一番作为,但是李卫有肝病,身体不好,加上是劳模,日夜操劳。乾隆三年(1738年)八月,李卫在随乾隆帝拜谒泰陵时,突发肝病。同年十月病休还乡,然而还来不及还乡,就吐血身亡,享年五十二岁。
五十二岁,对于一个古代官员来说,真的死得太早了,本来还可以走二十年,然而他年轻而辉煌的政治生命,就此也就戛然而止了,非常遗憾。当然戛然而止也是好处,因为伴君如伴虎,鬼晓得以后的权力斗争会出现什么问题,而就此成为一个完人,就是给自己政治生命划上一个圆满的句号。乾隆的评语是:“李卫才猷干练,实心办事,宣力封疆,无少瞻顾,畿辅重地,正资料理……今闻溘逝,深为悼念。
雍正继位的时候,手握重兵的老十四为何按兵不动?
雍正继位后,在外拥兵的老十四胤禵,为何按兵不动?而且雍正叫他回来,他就乖乖的回来了。实际上不是老十四按兵不动,而是根本没得动了。雍正想当皇帝的野心又不是一天两天了,为了这一天,他早就做好了准备,等到康熙驾崩时,所有的事情都已在他掌控之中了。雍正的权谋之路在漫长的储位争夺战中,当他的兄弟们为此争得头破血流时,雍正却是冷眼旁观,从来没有强出头,而是选择了礼佛参禅,所以兄弟们并没有把目光聚焦在他身上。
那么,雍正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觊觎皇位的呢?如果追溯雍正称帝的野心,至少要在太子胤礽第二次被废之后。胤禛为康熙的第十一子,但因前面的兄长夭折了不少,所以胤禛的排位就到了第四位,前面的三个哥哥分别是胤禔、胤礽和胤祉。在太子胤礽第二次被废后,胤禛的思想发生了动摇。太子出局后,很快大哥胤禔因魇咒太子胤礽,谋夺储位,也被关进了牢里。
这样一来,比自己年长的就只有三阿哥了,那么与先前的局势相比,他继位的几率就大大增加了。胤禛有个心腹叫戴铎,在形势发生变化之后,也斗胆给胤禛写了一封信,信的大意就是怂恿胤禛回入争储行列,并且说此事事关系荣辱。康熙当皇帝虽然圣明,但并不是一个英明的皇阿玛,在太子人选上始终没有定夺,导致诸王钩心斗角,有不并立之心,如果其他人当上皇帝,将来受损的就是胤禛。
对此,戴铎还提了三个重要的建议:第一,搞好父子关系和兄弟关系;第二,搞好跟朝廷官员的关系;第三,培养人马,收拢人心,壮大自己的实力。最重要的是,戴铎给了他四字箴言,即孝、诚、和、忍。只有左右逢源,各方都不得罪,才能赢得更大的机会。对于戴铎这封信,胤禛给予了回复,大意是说,他知道戴铎是为自己好,但他根本没有争储之心,还提到继承皇位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无祸无福才是人生最大的福气。
不过在信的末尾,他却连用了两个“慎之,慎之”,实际已透露了他的想法,对于这种事应非常谨慎,天知地知,你知我知就可以了,切不可妄动。从此之后,胤禛就开始处心积滤地谋划起了自己的帝王之路,但越是心急,他越不会表露出来。比如,康熙要封他为亲王的时候,他表示想降低自己的爵位,以便和其他阿哥平等。尽管这种行为有作秀的成分,但很容易引发地位较低的阿哥们的好感,也更容易引起康熙对他的赏识。
我们常说,一个好汉三个帮,除了对内博得好感,对外他也没闲着。在胤禛的集团里,文有戴铎,武有年羹尧。此外,还有湖广提督魏经国、副都统常赉、商州知州觉廷正、武会元金昆等。而且从一开始,胤禛在驭人方面就是恩威并施。比如年羹尧有段时间对他不恭敬了,在写给他的信中没有自称奴才,而是自称官职。胤禛很生气,因为当时三阿哥和十四阿哥也在拉拢年。
于是,胤禛便大骂年羹尧,还吓唬他说,年的信中所言“今日不负后皇上,即异日不负王爷也。”,单凭“异日”两个字,他就能抄了年的家灭了年家的门。在笼络人才的路上,胤禛也从来没有停止过。比如隆科多,时任步军统领兼理藩院尚书,原是八阿哥胤禩的成员,后来八阿哥没戏了,胤禛便把他拉到了自己的阵营。说起来,隆科多与胤禛还算是有点关系的,隆科多是佟佳氏(佟国维之女孝懿仁皇后)的弟弟,而佟佳氏是胤禛的养母。
所以,隆科多是加入胤禛的团队也算是有渊源的。此外,胤禛还有一个铁杆支持者--十三阿哥胤祥。胤祥对胤禛的顺利登基也直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到康熙暮年的时候,胤禛在众多阿哥中已成最大势力,门下掌握军政大权的人遍布四方,朝中也大有人在。老十四胤禵虽受康熙宠爱,也有一定的兵权,但他在政治权术方面则是弱势,党羽远不及胤禛。
由此可见,当康熙驾崩时,胤禛对即将发生的形势已然了如指掌,并且相应的做出了部署,那么他是如何制服统兵在外的老十四胤禵呢?如何挟制统兵在外的老十四?胤禵与胤禛是亲兄弟,按照年龄来说,胤禵原本在争夺储位上是没有优势的,但自打胤禩受到康熙打压后,胤禵就变得异常活跃。对此,他也展开了很多工作。比如,他曾试图拉拢过大学士李光地,但李光地这个人原则性很强,胤禵没有得逞。
于是,他退而求其次,又去拉拢李光地的门人陈万策。可以说,胤禵为了扩充自己的影响力,对官员和士人都进行了大肆笼络,因此,才有了当时社会上流传的“十四爷虚贤下士”的说法。西藏发生叛乱后,胤禵请求带兵平叛,实际上,胤禛也同样提出了这个要求,但康熙把这个机会给了十四阿哥,而且康熙给老十四的权力相当大。胤禵这个大将军,其权势甚至超过了当年统一中原、平定三藩时的大将军,康熙将十几万大军的指挥权全权交给了胤禵,还封他为亲王,可见对胤禵的信任和重视,真可谓是位高权重。
胤禵到前线后,又不断扩充实力,延揽人才,将打仗反而放到了次要的位置上。以至于到后来,胤禛曾说他:“妄自尊大,做出种种不法的行为,我朝大将军如此行事者,从未闻之······”。实际上,当时在很多人眼里,胤禵的这个大将军位不过是登上太子之位的跳板,康熙希望他立下战功,然后顺理成章地封他为王,之后再过渡到太子。
在西洋人马国贤的记载中,有这样一段描述:“康熙皇帝崩逝后数日,当大丧仪注正在进行,新皇帝雍正同时宣布了大行皇帝的遗诏,正式宣布由他继承皇位。这在整个帝国,兴起一阵惊诧。”从马国贤的记录中,可以感受到,雍正继位,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当时不少人都在对康熙的人选持质疑的态度。很明显,雍正也感受到了这种诡异的气氛,因此,在康熙死后的第二天,他就命令隆科多关闭了京城九门。
隆科多是九门提督,手下掌管着八旗步军营和巡捕五营,而胤禛本身兼任领侍卫内大臣,可以管理和调动皇宫里的侍卫部队,皇宫随时都在胤禛的控制之下,只要关闭九门,对内基本上大事可定。但是,还有一个地方不能忽视,就是驻扎在城外的丰台大营,这时老十四也派上了用场。在康熙皇帝活着的时候,胤祥对丰台大营的控制就非常强,丰台大营中的很多的将领,都是胤祥的老部下。
这么看来,雍正在继位时,对形势的预判非常充分,从皇宫里的警卫队到京师的内卫部队再到郊区的野战军,都在胤禛的控制之下,其背后所反映出的也是胤禛的谋划能力和拉拢人才的能力。在雍正即位后,老十三胤祥、隆科多、年羹尧等这些人,也都因此而受到加封。但奇怪的是,同时受到雍正加封的还有一个人,就是胤禩,他也被提拔为总理事务的大臣。
这当然是雍正的一种策略,当时人心不稳,稳住八王党也是势在必行的。另外一重目的,与统兵在外的老十四也有关系。康熙死后,对于制服老十四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让他尽快回京,削夺他手中的兵权。雍正写信给胤禵说,让他回来奔丧,如果他不回来,恐怕心里不安。雍正一面写信召胤禵回来,一面已经派辅国公延信赶到了甘肃,接管了胤禵的帅印,同时还让川陕总督年羹尧对延信进行监督。
那么如果胤禵不回去,而是选择挥师直捣京城,会有什么结果呢?实际上,他根本也就到不了京城,因为雍正早就安排了年羹尧来牵制胤禵,只要胤禵敢造反,年羹尧必半道阻击,更何况,胤禵也没有必胜的把握。胤禵之所以最后选择回到京城,雍正对胤禩的加封也是一个极大的鼓励,让他产生了一个错觉,那就是他以为雍正没有加害兄弟之心,因而失去了戒心。
由此可见,雍正重用胤禩的用意是何等的深远,真不愧是权谋大师。胤禵在回京的路上就给雍正写了一封信,请示皇帝他应该是先去景山拜谒先皇灵柩呢,还是先祝贺新君登基呢?这话里是满满的讽刺,分明就是在说雍正得位不正。雍正回复让胤禵先去拜谒先皇,巧的是,雍正也像算好了似的,也偏偏在那里。两人虽是同母所生,但此刻相见却如仇人一般。
但是出于君臣礼仪,胤禵不得不向雍正行礼,但又不情不愿,于是就远远地身雍正叩头,祝贺的话一句也没说。之后雍正便借机剥夺了他的王爵,将他降为贝勒。后来,雍正送康熙灵柩到遵化景陵时,又再次下旨教训了一番胤禵,最后安排他留下看守景陵,还让李如柏监视他,这实际上就是软禁了。之后,雍正又收拾了胤禵的部下,甚至将那些部下们十六岁以上的儿子们都关押了起来。
如此一来,胤禵的势力也就彻底被瓦解了。雍正这样对自己的亲弟弟下手,最伤心的人莫过于他们的母亲德妃。因此,德妃在雍正称帝后,对于儿子的工作极为不配合。雍正让他搬到宁寿宫,她以服丧为由拒绝了,给她上封号,也是推三阻四的。不过同样的,德妃为了胤禵向雍正求情,雍正也是不为所动。而胤禵也相当的心高气傲,始终不肯向雍正低头。
曹雪芹家是怎么得罪雍正的,居然落得到抄家的地步?
曹雪芹的祖父曹寅就是康熙智禽鳌拜的少年之一。由此曹家一步步走向巅峰,可以说康熙成就了曹家,他的儿子们却把曹家给霍霍了。曹寅的母亲孙氏是康熙帝的嬷嬷,父亲曹玺病逝于江宁织造任上。三年后,曹寅任苏州织造,隔两年,任江宁织造兼管苏州织造事宜。康熙六次南巡,曹家四次主领接驾。康熙曾为68岁的孙氏亲自题巨匾,“萱瑞堂”。
按照规矩,孙氏参见皇帝要先叙国礼,再叙家礼,而康熙见了她是非常高兴,说道:“这是我们家的老人哪!”,可见对自己老嬷嬷的尊敬和感念之情。这件事,引来了很多文人墨客争相称颂,也标志着曹家荣华富贵达到了新的巅峰。除了给曹寅晋升,位列“九卿”,康熙帝还把曹寅的大女儿指婚给了宗室平郡王讷尔苏作为王妃,对婚事特别满意的康熙,还赐筵宴祝贺。
与皇家贵族联姻,这个恩典非同小可,大大提高了曹家的地位。康熙五十一年,曹寅忽然病逝,据说是疟疾,康熙帝千里飞马送药(奎宁),可惜药给没送到,曹寅就去世了。曹寅生前虽然受皇家恩宠,但是为人低调,做事仗义,两袖清风,所以他的事迹在江宁一代备受传颂。有皇家的信任,还有郎廷极这样的重臣推荐,曹寅之子曹颙被康熙任命继任江宁织造,曹寅的妻兄李煦是苏州织造,现在让其代管巡盐一年,补曹寅任内所亏欠的公款。
曹颙这时不到二十岁,可是上任两年后,突然暴病而亡,遭此变故,曹寅家只剩下,寅妻李氏,颙妻马氏,婆媳二人。康熙帝于心不忍,下旨从曹寅的弟弟曹宣的儿子中选一个孩子过继给曹寅,由李氏抚养。这个被选中的孩子叫曹頫。根据曹頫的奏折,曹雪芹是曹颙的遗腹子,曹颙去世后约三个月,马氏临盆。被选中的曹頫继任江宁织造,他的诗画也曾受到伯父曹寅夸赞,然而入继之后,倍感压力与责任重大,内心十分忧虑,就这样过了大约十年。
到此为止,虽然曹家连遭不幸,但是康熙帝对曹家多有保护照顾。“九子夺嫡”三大派系:一、胤礽(皇二子,太子),支持者——其弟胤祉二、胤禩(皇八子),支持者——胤禵、胤禟、胤祯等三、胤禛(皇四子),支持者——胤祥曹家与这些皇子多有打交道,受他们支应,满足他们索要钱财物人(美女)的要求,我们都知道后来的雍正皇帝,当初喜爱独来独往,像一个独行侠,所以与曹家来往也比其他皇子少。
当曹家得知康熙帝去世,雍正登基的时候,简直倒吸一口凉气,晴天霹雳,虽然当初他们也不敢得罪还是亲王的雍正,与其他皇子相处也是听差遣,但是现下的形势不有他们分说。雍正登基,立刻查李煦亏空公款一事。公款是怎么亏空的,康熙帝在世自己也很清楚,六下江南花费巨大,所以就令李曹两家尽快想办法补上,补上后李煦还被升了官。
在隆科多协助彻查下,李煦被查亏欠25万两多,均因连连盐商少交,虚报的拖累。盐商们愿替其赔偿37万两。钱是赔了,但是李煦一家没有被减轻罪行,家属全部发卖包括李煦收养的15名孤儿。后来,李煦被查到曾买过苏州美女送给八阿哥,最后被发配到东北苦寒之地,此时他已经七十多岁。曹家也被怡亲王胤祥监管,生活在恐惧之中,四处托人求门路,说情。
没有实质证据,但是曹家经常因为织品“粗糙”被责罚小惩。朕安。你是奉旨交与怡亲王传奏你的事的,诸事听王子教导而行。你若自己不为非,诸事王子照看得你来;你若作不法,凭谁不能与你作福。不要乱跑门路,瞎费心思力量买祸受。雍正要曹家据实向怡亲王说明,不要乱跑其他门路,然而曹家认为怡亲王胤祥一向不愿卷入政治漩涡,恐保不住曹家。
曹家没有立刻被处罚,期间年羹尧被铲除,隆科多失势,本来曹家想跑的门路就是隆科多,奈何隆科多也被查了。朝堂之上,对曹家不利的言语自然不少,有说曹頫无才无能,诸事委托他人处理,最后冒出来“行为不端”,这个帽子真是可大可小。雍正五年,曹家苟延残喘的极限到了,在佟佳•隆科多被定罪后仅一个月,曹家就被下令惩治。
江宁织造曹頫,行为不端,织造款项,亏空甚多。朕屡次施恩宽限,令其赔补。伊尚感激朕成全之恩,理应尽心效力,然伊不但不感恩图报,反而将家中财物,暗移他处,企图隐蔽,有违朕恩,甚属可恶!正直大过年,曹家所有物品一概封存,生活难以为继。此时,曹雪芹还只是一个十来岁的孩童。从曹家抄没的物品却是非常“寒酸”,与当时的富贵人家根本没得比,雍正帝看了清单后,也觉得自己被人蒙蔽了,于是开恩,给曹家留了一些房屋居住在北京,不至于两世孀妇流落街头,另外还留了六个曹家的世仆。
曹頫本人,带是25斤重枷在肩上,示众,风雨无阻,直到规定期限。最后曹頫一家到北京居住,后来如何,目前未见记载。自此,曹雪芹也在北京生活。不出意外,曹雪芹家能自食其力,过着平淡的生活,也不至于后来的穷困潦倒。雍正后期,大环境已经得到了很大改善,曹家毕竟占了皇家姻亲,加了曹宜一支奉承雍正得到重用,曹寅这一支也怀着希望迎来新生活。
乾隆登基,本以为一切都是过往云烟,又一番巨变等着曹家。二十几岁的乾隆登基,很多老王爷和儿子都想趁机报上一辈的“仇”,扶植废太子胤礽的儿子弘皙登基。这场政变最终失败了,受牵连的有曹雪芹的祖姑丈讷尔苏,大表兄爱新觉罗•福彭。首犯庄亲王,曹雪芹的叔辈都在其府邸做过差事。太子胤礽案时,查出过胤礽命其乳公凌普向曹寅处“取银”,一次就是二万两。
这次政变中,曹家再次被抄家问罪,上次还有人或者亲戚暗中帮助曹家,这回是一个人也没有了。曹雪芹也曾在内务府任职,后被罢官,寄居在大表兄福彭的府上,乾隆十三年福彭去世,25岁的曹雪芹离开祖姑母家,后住过岳父家,后又经妻子离世,投奔无门,还住过寺庙,马棚等,比较好点的是做过富贵人家的师爷。后半生,曹雪芹穷困潦倒,儿子又早逝,精神寄托大多在写作和志同道合的朋友身上。
雍正亲自赐封的世袭罔替的怡亲王,为何后来被废掉了?
雍正八年(1730年)五月初四,端午节前的一天,雍正帝在圆明园的居所中得到了一个让他极度悲伤的消息:他最为信任的心腹重臣、唯一具有手足感情的爱弟、议政王大臣会议领班、怡亲王允祥,因多年操劳国事,长期在高负荷状态下工作,导身体不堪重负、油尽灯枯,尽管自去年冬天开始修养调理,“医祷备至”,到底也没能挽回康健身体,病势愈发沉疴,于当日病故于京师王府中,年仅四十四岁。
允祥的去世,让一向有着刻薄寡恩、御下严苛、冷酷刚毅面目的雍正帝展现出了异乎寻常地哀痛之心,他为允祥举办了盛大肃穆的葬礼,同时自己亲自穿素服前来祭拜,向允祥的灵位奠酒、致哀,甚至不顾身份在葬礼上嚎啕大哭,并当着诸臣的面,悲切地追忆自己年幼之时和允祥相处的往事:“忆昔幼龄,趋侍庭闱,晨夕聚处。比长,遵奉皇考之命,授弟算学,日事讨论每岁塞外扈从,形影相依。
贤弟克尽恭兄之道,朕兄深笃友弟之情。天伦之乐,宛如昨日事也。”从这里可以看出,雍正帝的内心对允祥这个弟弟的深厚感情和近乎失态的缅怀。允祥去世后,雍正帝著令将其名由之前的“允祥”改回“胤祥”(允祥原名胤祥,雍正帝登基后为避帝讳,改名为允祥),加赐谥号“贤”,赐“忠敬诚直勤慎廉明”八字敬语于谥号之前,以示对胤祥的恩宠怀念之情。
雍正帝的这些超出常规的举动,显示了他对胤祥的思念和追忆溢于言表。胤祥在世时,一直谢绝雍正帝给予自己以及后世子孙“世袭罔替”的爵禄待遇,多次把雍正帝想要将怡亲王爵位升为世袭封爵的旨意善意推辞掉,这使得雍正帝既感动又钦佩,愈发信任允祥,称呼他为“柱石贤弟”,并深有感触地赞誉允祥说:““朕实赖王翼赞升平,王实能佐朕治平天下。
咸谓圣王贤臣之相遇数千百载而一见,今且于本支帝胄之间得之。”而雍正帝对于胤祥的倚重,在雍正一朝,再没有其他人可以相比。允胤祥去世后,雍正帝除了追崇他本人之外,还特别下旨,将怡亲王世子弘晓册立为亲王,并明确了“世袭罔替”资格:“吾弟之子弘晓,著袭封怡亲王,世世相承,永远弗替。凡朕加与吾弟之恩典后代子孙,不可任意稍减。
”此外,雍正帝额外再给胤祥一系加恩,册立其第四子弘皎为郡王,一并赐封“世袭罔替”:“著令怡贤亲王子第四子弘皎加恩封授郡王,以嘉王之功勋。”弘皎因此得封宁郡王,世袭罔替。从此后,怡亲王胤祥(允祥死后,经雍正帝特许,可以改回胤祥的原名)的后代,就得到了亲王、郡王各一位的世袭资格,这在整个清朝二百多年间都是罕见的(只有清初的礼亲王代善及其后裔中因军功封爵,有一个亲王、两个郡王的世袭爵位。
而胤祥的后裔都是恩封世袭爵位,这就可以看出他被雍正帝宠信和加恩之深。)雍正十三年(1735年)八月,雍正帝驾崩,第四子宝亲王弘历奉遗诏即位,即乾隆帝。乾隆帝继位后,按照雍正帝去世前的旨意,在怡亲王一系已经有了怡亲王、宁郡王两个世袭王爵之外,再授予胤祥庶长子弘昌贝子爵位(清代宗室封爵制度:亲王庶子只封二等镇国将军,弘昌以胤祥庶子身份得到贝子封爵,是莫大的恩典。
)乾隆四年(1739年)十二月,因为怨恨父亲在世时对自己的压制,以及想要进一步获取更大利益,心怀不满的弘昌暗中勾结同样对父亲乃至雍正帝、乾隆帝不满的四弟宁郡王弘皎(弘皎本来是胤祥嫡长子,应该承袭怡亲王爵位,但胤祥不想让成年儿子继承爵位、从而将来给皇权造成威胁,所以特地选择了嫡幼子弘晓继承爵位,雍正帝也同意胤祥改嗣,弘皎因此失去了继承权),参与了康熙帝废太子胤礽之子理亲王弘皙所牵头发起的宗室谋夺皇权之逆事,想要推翻乾隆帝,扶立弘皙继位。
但是诸人谋事不密(或者说根本就是以卵击石、痴心妄想),事情刚刚起了个头,就被洞悉一切的乾隆帝迎头击碎,弘皙、弘昌、弘皎等人还来不及有任何实际动作,乾隆帝就把他们一网打尽,软禁关押在宗人府,并严查其罪证。在事情水落石出后,乾隆帝下令将弘皙革除王爵,永远圈禁在景山。弘昌革除贝子爵位,降为闲散宗室,收回御赐府邸,任其自生自灭。
弘皎则因为是对国家立有大功的怡贤亲王胤祥嫡子(比弘昌这个庶子重要多了)、又是雍正帝生前亲封的世袭郡王,不好过分处置,所以乾隆帝没有加罪于他,吩咐将其释放回府,但宁郡王爵位从此由世袭罔替改为降等承袭,弘皎的郡王俸禄也终身停止发放,等于不废而废。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弘皎默默无闻地死于宁郡王府,身后谥号“良”,称宁良郡王。
同时,宁郡王爵位在弘皎去世后三世降封,一路从贝勒、贝子、奉恩镇国公直降到奉恩辅国公,然后才以辅国公世袭。这一支怡亲王小宗后裔,因为始祖弘皎的不谨慎,永远失去了世袭郡王资格。(当然,百年后的机缘巧合之下,弘皎后裔又奇迹般获得了大宗宗子地位,承袭了世袭怡亲王爵位。)在两个兄长不自量力挑战皇权的愚蠢行动中,第二代怡亲王弘晓因为才满十八岁,年幼本分、谨小慎微,所以没有被牵扯进“弘皙谋逆案”内,算是为怡亲王一系保住了根本。
但乾隆帝还是对其没有主动出面举报弘昌、弘皎二人的作乱之事而心有猜忌,虽然表面上不予加罪,但私下多少有些恼怒。乾隆七年(1742年)三月和八年(1743年)八月,乾隆帝借口弘晓年幼不谙政事,将其所兼任“管理理藩院事”、“正白旗满洲都统”两职免去,让他回府“安心读书”。此后,弘晓再也没有担任过朝廷的重要差事,只是以世袭罔替的亲王爵位,参与朝廷大典、按例列班朝觐、名义上参与议政王大臣会议,仅此而已。
弘晓也乐得清闲,为了不让皇帝猜忌自己,于是尽量减少对朝政的参与,一心专注于收藏古文典籍,他在怡亲王府内修建了数座精美的藏书楼,分别取名“乐善堂”、“明善堂”、“安乐堂”,把费尽心思搜集而来的古典文献、善本孤本、传世典籍都藏于其中、时时观摩,并根据诸多藏书写出了《明善堂集》,作为自己一生志趣爱好的总结。
如此低调、内敛的处世哲学,和远离朝堂、以藏书家和诗人自娱自乐的态度,使得弘晓躲过了来自乾隆帝的打击,得以将世袭罔替的怡亲王爵位安稳守住,给父亲怡贤亲王胤祥保住了家族的荣耀,从这一点上来说,弘晓也算是怡亲王一系传承不断的功臣。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四月,第二代怡亲王弘晓在低调谨慎了大半辈子后平静去世,一共当了四十八年亲王,时年五十七岁。
乾隆帝对于这个识相知趣的小堂弟还不错,赐其谥号为“僖”,称怡僖亲王,命礼部和宗人府、内务府按制度操办其葬礼,并额外加赠治丧金一万两,让弘晓的次子永琅世袭了怡亲王爵位(弘晓长子永杭,在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去世,没有子嗣。),永琅是第三代怡亲王。在之后的四十七年内,怡亲王经历了五代传承,传到了始封亲王胤祥的五世孙手中,其世系为: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弘晓次子、第三代怡亲王永琅袭爵,嘉庆四年(1799年),永琅薨逝,朝廷追谥为怡恭亲王。
嘉庆四年(1799年),永琅之孙、第四代怡亲王奕勋袭爵(奕勋为永琅次子绵标之子,嘉庆四年(1799年)绵标先于其父永琅去世),嘉庆二十三年(1818年),奕勋薨逝,朝廷追谥为怡恪亲王。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奕勋长子、第五代怡亲王载坊袭爵,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年仅五岁的载坊薨逝,没有子嗣、朝廷没有赐谥号。
自五岁的载坊去世后,世袭罔替的怡亲王爵在长达五年的时间内一直空位,直到道光五年(1825年),道光帝才下旨以怡恪亲王奕勋次子、第五代怡亲王载坊异母弟、时年十岁的载垣承袭怡亲王爵位,延续这“世袭罔替”的王爵。载垣也是第六代怡亲王。承袭怡亲王之后,载垣被道光帝、咸丰帝两代皇帝所倚重,年纪轻轻就先后出任正蓝旗汉军都统、正红旗汉军都统、镶蓝旗蒙古都统、镶白旗汉军都统、镶红旗满洲都统、御前大臣、阅兵大臣、十五善射大臣、镶黄旗领侍卫内大臣等要职。
而在皇室宗族之内,载垣还担任过管理镶蓝旗觉罗学、正蓝旗总族长、宗人府右宗正、宗人府宗令、玉牒馆总裁等地位尊崇的职位,太庙祭祀大典、皇族近支婚嫁这些重要的差事大都由其主持。此外,銮舆卫、虎枪营、御枪营、善扑营等皇帝亲卫军队也由载垣负责统管。在道光和咸丰两朝,载垣是道光帝和咸丰帝最为亲近依仗之宗室重臣,其所受到的恩宠是包括道光帝和咸丰帝亲兄弟在内的其他皇室宗族子弟都不能比拟的,载垣的权势地位和被皇帝倚重的程度几乎可以同他的祖先、第一代怡亲王胤祥受到雍正帝的圣恩眷顾相比。
道光三十年(1850)正月,道光帝驾崩,在临终前,道光帝亲授顾命,让族孙载垣为顾命大臣(之一),辅佐即将继位的皇四子奕詝(咸丰帝)。而咸丰帝即位后,也一直信任和倚重载垣,让他出任要职,参与朝政,掌握中枢大权。咸丰十年(1860年)七月,载垣于危急时刻被咸丰帝任命为钦差大臣,与入侵的英法联军展开谈判。但是谈判最终破裂,英法联军在击败清军的抵抗,攻入了京师。
咸丰帝被迫以“木兰秋狝”的名义匆匆逃往热河避暑山庄,载垣等重臣奉命随扈一同前往。咸丰十一年(1861年)七月,咸丰帝驾崩于避暑山庄,临终前他再授予载垣顾命之责,让他以“赞襄政务大臣”的名义、与郑亲王端华、户部尚书协办大学士肃顺等七人共同辅佐皇长子载淳登基,并主持中枢政务,并明确“顾命大臣”中以载垣为首(实际是以肃顺为首)。
载垣“两受顾命”、“两辅新君”,权势和地位达到了其一生的顶点(这个待遇在名义上甚至比胤祥当年的议政王大臣地位还要高)。咸丰帝驾崩后,顾命大臣们拥立其独子载淳登基,即同治帝(当时拟定的年号是祺祥)。不过同治帝登基后顾命大臣们和咸丰帝皇后钮钴禄氏(慈安太后)、同治帝生母叶赫那拉氏(慈禧太后)之间因为最高权力的控制和分配产生了尖锐的矛盾,乃至于不可调和。
争吵最激烈的时候,小皇帝载淳都被吓哭、甚至尿了裤子。两宫皇太后因此深恨辅政的载垣、端华、肃顺等人,欲除之后快。咸丰十一年(1861年)九月,在奉咸丰帝灵柩自避暑山庄返京途中,两宫皇太后秘密和早就暗中联络多时、制定了抓捕顾命大臣计划的咸丰帝六弟、恭亲王奕䜣合谋,设计将顾命大臣中的实际首脑肃顺和其他七人分开,然后突然在京师和密云两处发动政变,把载垣、端华、肃顺等顾命八大臣全部拿获,一举夺回了朝政控制大权。
咸丰十一年是辛酉年,所以两宫皇太后和恭亲王奕䜣所发动的政变被叫做“辛酉政变”。又因为小皇帝载淳初定的年号是“祺祥”,因此后世史书上也称为“祺祥政变”。而两宫皇太后在政变成功后即改年号为“同治”,意在“协同治国”之意。在夺回权力控制权后,两宫皇太后以同治帝的名义下旨,将肃顺斩首弃市,怡亲王载垣和郑亲王端华则免除显戮、“开恩赐死”,在宗人府内赐白绫自尽。
载垣被赐死时,年四十六岁。他的被杀对怡亲王一系是一次最为严重的打击,世袭的怡亲王王爵因此几乎被废除。同治元年二月(1862年),载垣被赐死半年之后,两宫皇太后已经开始了“垂帘听政”,为了收伏人心、也为了团结宗室,两宫皇太后以怡贤亲王胤祥功勋卓著、恩泽后人,其世爵不应因宗子有罪而彻底废封,于是以同治帝的名义下旨将怡亲王大宗封爵返还,但暂时没有直接归还亲王爵位,而是降为不入八分辅国公,以彰显载垣之罪不可轻易免除。
载垣的罪行十分严重,所以以他为代表的怡亲王大宗(怡僖亲王弘晓直系后裔)在朝廷返回封爵之后还是被取消了承袭资格,另以怡亲王小宗——胤祥第三子弘暾的玄孙载泰为新的怡亲王宗子,承袭朝廷返还的不入八分辅国公爵位,并代替原本的大宗—怡僖亲王弘晓一系,主持怡贤亲王胤祥及诸代怡亲王的祭祀(不包括载垣)。从此,原本的怡亲王大宗—怡僖亲王弘晓的直系后裔们在同治二年(1862年)之后再也没有了大宗资格,只被象征性地保留了两个奉恩将军爵位(清朝宗室爵位中最低一级),就此退出了怡亲王世序传承,实际上已经被废黜世袭亲王爵位。
同治三年(1864年),朝廷收复了江宁,因此对诸宗室及朝廷重臣加恩授爵,封赐甚厚。在“辛酉政变”中被废黜世袭罔替资格的怡亲王封爵,也因此得以复封。这一年七月,两宫皇太后以同治帝的名义册封怡贤亲王胤祥第四子宁良郡王弘皎的玄孙奉恩镇国公载敦为怡亲王,并恢复了怡亲王封爵的世袭罔替资格,载敦也是第七代怡亲王。
而原怡亲王府宗子、不入八分辅国公载泰则改袭因载敦入继怡亲王而遗留下来的弘皎后裔封爵——奉恩辅国公(宁良郡王弘皎在乾隆时期被取消世袭罔替资格、改为降等承袭,三降后以奉恩辅国公世袭传承)。载敦在承袭了世袭的怡亲王爵位后,朝廷追封他的曾祖永福(弘皎次子)、祖父绵誉(永福第四子)、父亲奕格(绵誉第三子)为怡亲王,改为怡亲王大宗世系。
光绪十六年(1890年),第七代怡亲王载敦去世,朝廷赐谥号“端”,称怡端亲王,其长子溥静袭爵,为第八代怡亲王。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怡亲王溥静参与了庄亲王载勋、端郡王载漪、辅国公载澜等宗室王公支持义和团的行动,主张和联军开战。侵略军击败清军、侵入京师后,洗劫了怡亲王府,并抓住了来不及逃走的溥静。
之后溥静在王府中莫名其妙死去,传闻是被侵略军故意报复鞭答致死。之后,慈禧太后为向八国联军求和,惩办了部分主战宗室大臣,庄亲王载勋被赐死,端郡王载漪、辅国公载澜被革爵流放。而已经去世的怡亲王溥静也被以“纵庇拳匪、参与启衅”的罪名革除爵位,以示严惩之意。怡亲王爵位第二次被除封废爵。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七月,局势逐渐平息后,慈禧太后返回了京师,并以光绪帝的名义下诏恢复了空悬三年之久的怡亲王封爵。
不过,因为原怡亲王溥静的“参与启衅”之罪,他的儿子们都被剥夺了大宗承袭资格,怡亲王爵改由怡端亲王载敦次子、溥静之弟溥耀的独子、时年仅仅两岁的毓麒承袭。毓麒是第九代、也是最后一代怡亲王。宣统三年(1911年)八月,在武昌城外的隆隆炮声中,大清王朝终于走到了尽头。一九一二年二月,清朝的实际统治者隆裕太后以宣统帝的名义宣布退位,清朝灭亡。
十二岁的怡亲王毓麒也因此失去了世袭亲王的身份,成为普通平民。毓麒年少无知、不能持家,因此家道迅速中落,为了维持生计,他将历代怡亲王陵墓上的树木先后伐倒变卖一空,又将有一百多年历史的怡亲王府也抵押给了别人,以此换取养家糊口的经济来源。到一九四八年十月,四十九岁的末代怡亲王毓麒终于走完了他的一生,在默默无闻中于北平(北京)去世,而毓麒的去世,也标志着二百二十六年的怡亲王世系传承,从此彻底走进了历史的尘埃之中。
《雍正王朝》康熙要传位胤禛,谁可能是最先知道的人?为什么?
二废太子之后,康熙就再也没有册立太子,九子夺嫡的状况也日益白热化,康熙早已焦头乱额,所以,最终,采取了秘密立储的办法,将未来大宝的继承人名字封好悬挂于“正大光明”匾额之下,待到去世后,拿出来宣读。谁将是最终的继承人?这是朝野上下都十分关心的问题,皇子们都是蠢蠢欲动,摩拳擦掌,就等最后紧张的一刻。这一刻也是十分危险的,就以胤禛而言,就和邬思道定下了计划,很有可能会以武力强行夺权。
胤禛将钦差关防大印战战兢兢的交给邬思道的时候,估计心都是悬着的。老八则已经和丰台大营的提督成文运达成协议,随时等候指令。康熙虽然已经安排隆科多保驾护航,但是九门的力量毕竟有限,一旦九门被围,出入切断,就算荣登大宝也无可奈何。为何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这是大清朝的政治制度决定的,从努尔哈赤的八旗推举制度到福临议政王大臣制度,再到康熙立太子制度,清朝对皇位继承人的问题始终没有得以有效的解决,皇子们为了嫡位互相攻伐戕害的事件屡屡出现。
对于立太子制度缺乏经验和制度上的保障成为这些危险因素产生的根本。那么究竟有没有人知道康熙已经内定了胤禛作为继承人呢?张廷玉、隆科多、马齐、邬思道、还是佟国维?我们来推测一下。和康熙最为紧密的人莫过于上书房的几位大臣,第一个就是首席大臣张廷玉。这位老兄自然是政治场面上的高手,对于康熙的心思,莫说十分把握,七八分应该是有的,尽管康熙撒出了不少烟雾弹,比如让十四爷胤禵出任大将军王到西北平叛,不少人甚至认为老十四就是康熙铁定的继承人。
张廷玉和隆科多虽然是最后的保驾人,但是康熙并没有向他们透露出任何有关继承人的事。但是张廷玉也不是傻子,从筹款赈灾,追讨国库欠款,举荐新太子,举荐大将军王,张廷玉都是看在眼里的,如果说他对这些毫无感觉,那一定大错特错,所以,张廷玉即使不确定最终的候选人,但是使用排除法,也能打个90分以上。马齐,这个人是个实心干事的人,对于政治的把握显然还不如张廷玉,在一废太子举荐新太子的时候,就栽过一个跟头,所以,对于这样的事,他宁可高高挂起,做好自己的事就好了。
他不会知道,也不想知道。隆科多,和佟国维相比,他的境界显然要低很多,佟国维一句:只有皇上定立的新君,才是铁稳的新君。就已经昭示,连佟国维都拿不准的事儿,隆科多显然不知道。邬思道的推测就不用说了,但也仅仅只是推测而已,如果他当真知道,就不会与胤禛商议放出老十三为他压阵的事儿了。那么究竟有没有人知道呢?我们来看看康熙最后的圣旨,是罢免了所有皇子和能员干吏的职务,这中间有个人,不知道大家注意没有,那就是王掞。
废太子胤礽的师傅,几次举荐废太子的人,康熙待他礼遇有加的人。这个人,是最后走进四爷府的人。这个人的反常行为值得推敲。他的反常有这么几点:一是屡次举荐废太子,为何最后关键时刻放弃了?他的祖上应该就是在保举明武宗的功臣,明史上著名的几次大礼仪之争何等热闹,王掞因为祖上的荣耀坚持不懈举荐胤礽大概就有祖上的基因。
这时候走进四爷府,不得不令人怀疑。二是王掞是如何得知郑春华藏在四爷府的?郑春华是老四胤禛的小辫子,八爷党瞅着就等机会打出来,除了八爷,四爷和老十三,文宝生,再就是康熙可能知道之外,没其他人知晓了。为什么说康熙知道,因为他并没有下令杀死郑春华,虽然老十三背锅了,但是出于对儿子的了解,是不会相信他真杀了郑春华的。
康熙很有可能将郑春华的消息透露给了王掞。三是王掞羞死郑春华后,为什么要喝毒酒自杀?作为一个正直一生的老臣,一生的心血都寄托在了废太子胤礽的身上,这时候却要为老四做嫁衣,在他面前,实际就意味着背叛了胤礽,虽然知道胤禛上台后会保全他,但是他没脸再见胤礽,所以只好自己一杯毒酒了断了。所以,王掞,可能是最先知道康熙要传位于胤禛的人。
老十四拥有20多万军队,兵强马壮,为何不敢造反推翻雍正皇帝?
老十四并非不敢造反,而是有心无力。康熙晚年,因太子胤礽被废,导致“九子夺嫡”事件爆发,其中,以皇四子胤禛、皇八子胤禩为首的皇子,围绕皇位继承权展开了激烈的政治斗争。最终,皇四子胤禛胜出,继位登基,是为雍正皇帝。而在雍正登基之初,曾经是“八爷党”重要成员之一的皇十四子胤禵,在手握精兵强将的情况下,不仅没去推翻雍正,反而乖乖的回到京城,最终还落了个被雍正圈禁的结局。
要知道,胤禵在当时可是抚远大将军,麾下军队也是兵强马壮,为何他不趁此机会推翻雍正呢?实际上,胤禵倒是很想这么做,但奈何当时被人卡着脖子,着实是有心无力啊。胤禵与雍正是一母同胞的亲哥俩,但两人的感情实在不怎么样。康熙十七年(公元1678年),康熙皇帝的妃子乌雅氏生下了皇四子胤禛(即雍正),但由于清初时后宫不允许生母抚育自己的儿子,因此,胤禛在出生之后,就被送到佟佳氏处养育。
又过了十年,也就是康熙二十七年,乌雅氏再次产生一名皇子,这名皇子就是胤禵。而在胤禵出生后,乌雅氏在后宫的地位已经提高不少,同时后宫的制度也有所改变,因此,胤禵的童年,是跟随生母长起来的。而此时的胤禛,依然跟着佟佳氏生活,直到其成年。也就是说,雍正和胤禵这哥俩,在小时候就没有太多的感情,毕竟很少在一起,长大之后又各自居住,更没有了建立感情的机会。
也正是因为如此,在“九子夺嫡”期间,本是亲哥俩的两人,却分属不同的阵营。雍正自不必说,他是“四爷党”的首领,而胤禵则投入了皇八子胤禩一方,成为了“八爷党”的重要成员。至于他为何选择老八胤禩,史料中没有太多记载,只提到胤禵在小时候,就对才华横溢、为人谦和的老八十分敬仰,两人的关系也一直维持的很好,既然感情好,那选择老八也是顺其自然的事情。
那么,他与老八的感情究竟有多好呢?据载,胤禵曾经为了帮助老八,差一点被康熙皇帝一刀宰了。康熙四十七年,皇太子胤礽被康熙皇帝废除,皇长子胤禔便趁此机会蠢蠢欲动,结果遭到康熙皇帝的严厉训斥,自知已无继承大统希望的胤禔,转而开始举荐皇八子胤禩,并找来一个叫张明德看相人,对外宣称老八日后必有富贵。这件事让康熙知道以后,极为震怒,他当着众皇子的面,斥责皇八子胤禩柔奸成性,妄蓄大志,并下令要将胤禩锁进大牢看管。
关键时刻,老十四胤禵挺身而出,当场就对康熙说“八阿哥无此心,臣等愿保之!”本身,康熙在当时就处在怒火中,老十四这么一闹,更让康熙愤怒地失去了理智,操起一把刀就砍向老十四,幸亏当时是皇五子胤祺抱着康熙的腿,再加上其他皇子都一同求情,康熙这才暂时消除了怒火。“上出所佩刀欲诛胤禵,皇五子胤祺跪抱劝止,诸皇子叩首恳求,上怒稍解,命诸皇子挞胤禵“---《清史稿》而最终,老十四挨了二十大板,以至于好几天都行走困难,不过,也正是因为这件事,让康熙皇帝认为老十四是一个对兄弟的有情有义的人,同时,对他心直口快,表里如一的品质,也相当认可,自此,老十四因祸得福,让康熙皇帝反而更加宠爱他。
包括老十四能够担任抚远大将军,带兵平定西北叛乱,都与这件事所带来的影响有关。总之在这件事发生之后,直到康熙驾崩,老十四在诸多皇子中的受宠程度,可以说是排在前几位的,甚至在他带兵前往西北之后,康熙皇帝不仅经常对他进行赏赐,还将他的几个儿子带在身边亲自进行抚养。而老十四的人生高光时刻,就是他在西北的那几年。
康熙五十七年,准噶尔部的首领策妄阿拉布坦带领大军侵扰西藏,军情传到京城之后,经过康熙皇帝的慎重考虑,最终决定任命皇十四子胤禵为抚远大将军,并封大将军王。当时,康熙皇帝对老十四可以说是寄予厚望,并且也多有优待,比如在出征仪式的规格上,康熙皇帝允许老十四可以使用天子亲征的规格出征。不仅如此,在出征仪式上,康熙皇帝本人亲自到场,同时还要求王公、贝勒、贝子以及在京二品以上大臣全部参加,这足以可见,当时康熙对于老十四的重视程度。
而康熙的重视,就造成了一种直接后果,当时京城内外都谣传说康熙皇帝有意将皇位传给老十四,但这个说法,也为老十四日后凄凉的结局埋下了很大的隐患究竟康熙有没有想过传位给老十四我们暂且不说,单说他担任大将军王的那个时期,那可真是威风八面。据史料记载,老十四在带兵抵达藏区后,很快就展现出其优秀的军事素质。当时,老十四需要负责的工作有很多,其中包括军事决策指挥,军队调度、调节内部和外部矛盾,笼络达赖喇嘛等等,基本上军中的大小事务,均由他负责。
也就是说,老十四这个大将军王,是一个综合性管理岗位,什么事情都得管,什么事情都得抓。虽说事务繁杂,但老十四在抵达后,没用多长时间,便将这一切打理得井井有条,不仅如此,在军中事务处理妥当之后,老十四又迅速出兵,平定了策旺阿拉布坦发动的叛乱。从康熙五十七年出兵,到康熙五十八年年末的胜利,老十四用了仅仅一年多一点的时间,就平定了藏区的叛乱,由此可见,老十四在军事方面还是有两把刷子的。
在叛乱平定之后,老十四并没有回京,而是留在了前线,之所以如此,一来是当时藏区并不十分稳定,策妄阿拉布坦时不时的还会进行小股部队的侵扰,二来是老十四确实表现很好,康熙皇帝也一时半会找不到替代他的人。因此,从康熙五十八年到康熙皇帝去世,老十四大部分时间都在前线待着,但也正是因为他一直在西北前线待着,让他在康熙皇帝去世时,失去了先机。
康熙六十一年,康熙皇帝在畅春园病逝,在他死后,皇四子胤禛奉康熙遗诏,即皇帝位于太和殿,改元雍正。关于雍正如何登上皇位,历来说法不一,其中流传最广的一种说法,是说当时康熙本有意传位给老十四,结果胤禛却在遗诏上动了手脚,改动了一个字,这才登上了皇位。不过,这种说法的真实性还有待考证,毕竟遗诏是满、蒙、汉三种文字,要想改动还不露出痕迹,应该不太容易实现。
但不管怎么说,从这个传闻可以看出,老十四确实是最有希望继承皇位的人。事实上也确实如此,通过康熙晚年对老十四的表现来看,当时的老十四,确实相当受宠,因此,康熙也有可能真的想过把皇位交给他。不过,最终的胜利者却是老四胤禛,并且,在他继位之后,就对掌握重兵的老十四开始下手了。据史料记载,就在康熙皇帝去世的第二天,雍正就安排镇国公延信为抚远大将军,前往西北接替老十四。
此举意义十分明显,就是雍正担心老十四会对他造成威胁,而延信在抵达西北后,对老十四以及其家人的行踪,做到了随时随地的汇报给雍正。而得到老十四准确行踪的雍正,则在老十四回京奔丧的路上,派人拦住了他,并对其以及家人携带的所有物品,全部进行了检查搜索。之所以雍正会这么做,有一种说法,是说在老十四所携带的物品里,可能有康熙意欲传位给他的书信等证据,雍正正是担心这些书信一旦来到京城,就会对他皇位的稳定造成冲击,因此才会提前拦住老十四,并进行搜索和销毁。
雍正的这个举动,让本就与他感情不好的老十四,更加对他有了隔阂,等到老十四好不容易到了京城之后,在康熙皇帝的灵柩前,再也没能控制住,大闹了灵堂。这个情节,在电视剧《雍正王朝》里也有体现,老十四见到雍正后死活不肯下跪,不过,在电视剧里,雍正是利用把生母乌雅氏立为皇太后的策略,迫使老十四跪拜,从而默认了他的皇帝之位。
而在史料中,让老十四下跪的,则是老八胤禩。当时,老十四赶到灵堂后,看到雍正确实不肯跪拜,有个叫做拉锡的侍卫过来拉老十四,还被老十四骂了一顿,并要求雍正以“以下犯上”的罪名处罚拉锡。还没等雍正表态,老八胤禩看到情形不对,就站出来对老十四说了一句“汝应下跪”。结果,老十四十分听话的就跪下叩拜了雍正,史料中描述其当时是“寂然无声而跪”,也正是因为这件事,让雍正在老十四的罪状上,又多加了一条。
而在随后,老十四的苦难岁月就来临了,雍正也对他这个亲弟弟越来越严酷。先是在雍正元年,老十四被安置在埋葬康熙的景陵附近,明为守陵,实则圈禁,之后,雍正曾加封他为郡王,但不给任何封号和俸银,到了雍正四年,雍正又将老十四的贝子封号革去,并将其押解回京,囚禁在景山寿皇殿内。在这里,老十四一共度过了十年左右的岁月,直到雍正去世,乾隆登基,才被放了出来。
由此可以看出,老十四在回到京城之后,境况还是比较惨的,那么回到问题本身,为何他不在得知康熙驾崩的消息后,不选择回京城奔丧,而是干脆在西北带领几十万大军,直接起兵推翻雍正呢?难道他不敢吗?其实,不是老十四不敢,而是他不能。这个不能,并非是老十四没有这个能力,相反,他是具备起兵的基础条件的,但由于一些因素的限制,导致他只能是想想而已。
第一个因素,是他在军营里的地位。老十四确实担任大将军王不假,他在军营里的威信很高也不错,但是,有一个关键的问题,就是他麾下的士兵,是属于大清朝的,而不是属于他老十四的。不仅仅是士兵,包括那些军官同样如此,这些军官拿的是朝廷的俸禄,吃的是朝廷的赏赐,他们凭什么会听老十四一声吼,就不管不顾的跟着他去造反呢?并且,在康熙皇帝活着的时候,经历了平三藩、收台湾已经亲征噶尔丹等多场战役,他对军权的重要性,是有着切身的体会,因此,他终其一生,都在想方设法将军权收拢到皇权之下,而非任由军权被某个人掌控。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老十四要造反,那无疑是以卵击石,至少在清朝前期,任何在外带兵的将帅,是没有可能会斗得过皇权的。假设老十四铁了心要造反,那些将领军官,第一个就不会答应,并且,这样也会给雍正一个很好的借口,他就会以老十四意图谋反,直接办了他,而不是费劲再将他圈禁。第二个因素,是粮草问题无法解决。根据史料记载,在老十四担任抚远大将军期间,后勤供应粮草的是年羹尧,而年羹尧是什么人?他可是雍正的头号马仔。
因此,如果老十四造反,雍正就会一个旨意,命令年羹尧停止对老十四的粮草供应,到那个时候,大军不吃不喝饿上几天,别说造反,自己内部就会先哗变了。如果老十四当时不是在西北驻军,而是在中原或者江南某个地区,甚至是蜀地,倒还有一丝成功的可能性,毕竟在这些地区,手里再有个几万忠心的部下,靠着抢掠粮草,也能坚持一段时间。
并且,老十四本身也有一定的带兵能力,如果粮草不限制他的话,虽说取代雍正可能有些困难,但至少也能让雍正极为头疼。但可惜的是,老十四人在西北,大军也在西北,要想造反,第一个要解决的,就是粮草问题,这个问题得不到解决,那么造反无疑是痴人说梦。即便是老十四靠着忽悠以及胁迫,让一部分人跟着他造反,但其结果,极有可能还是被哗变的士兵捆成粽子,送到雍正面前。
第三个因素,就是用什么理由造反有道是师出有名,假如老十四想造反,那么他该用什么理由呢?用他才是皇位继承人,老四是篡改了遗诏这个理由吗?这显然说不过去,雍正登基可是奉的康熙遗诏,这是人人皆知的事实。即便是遗诏背后有隐情,但那些士兵们可不知道,他们不会去想,也不可能去想。那就用清君侧,效仿当年的朱棣?这更不行了。
朱棣的清君侧,是有特殊的环境限制的,当时朱元璋已经去世数年,并且朱允炆在削藩上急于求成,导致朱棣面临着生死存亡的问题,因此朱棣才会不得不举兵起事。但饶是如此,朱棣也是在起兵的理由上下了好大功夫,最终找出一个“清君侧”的理由。而老十四呢?他凭什么清君侧?要知道清君侧的前提是“朝有佞臣”,朱棣当年也是打着“诛齐黄(齐泰、黄子澄),清君侧”的旗号才开始行动的。
但作为当时的大清来讲,朝中可没有什么佞臣,老十四也不敢去随便将这个名头按在某个大臣身上,如果他这样做,没等他开始起事,就会成为众矢之的。到时候,光大臣们的口水,就能把老十四淹没了,而这一切,恰恰是雍正最希望看到的,他正愁没有理由收拾老十四呢。综上,正是老十四明白和知道起兵的困难和利害关系,他才会没有那样去做,而是乖乖的回到的京城,不是他不敢推翻他四哥雍正,而是真的有心无力。
2023-08-25 / v3.1
2023-08-25 / v1.0.3
2023-08-25 / v1.0.1
2023-08-25 / v2.19.1
2023-08-25 / v1.2.0
2023-08-25 / v2.0.1
2023-08-25 / v1.5.1
2023-08-25 / v4.4.0
2023-08-25 / v1.0.03
2023-08-25 / v5.6.6
2023-08-25 / v1.2.20230810
2023-08-25 / v2.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