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游戏为国家做了哪些贡献?
税收,增加广电局岗位,游戏公司计算机信息专业就业岗位,吸取社会资金,不至于流出国外,小孩子买个日本玩具就相当于一部分资金给日本转走了,其他国家产品同理。国内游戏可以一定量的控制国家资金在国内流通。其实很多东西看似没贡献,都是水底下的东西。就如我问你,你个人对国家的贡献有没有腾讯一年几百亿的比例来纳税贡献高?你唯一能损游戏公司的就是所谓的祸害谁谁谁来换取你底层的幸福感吧?不然你怕你活着都没意义了?在这谈贡献,坐井观天。
现在腾讯游戏中最火的是哪一个?营收最多的是哪一个?
根据sensor tower数据。分析公司发布的六月份数据,如果按照手游来说的话,可能就是海外版的pubg。两大国际公司腾讯和网易名列榜首,两家公司都有好几款游戏上榜 ,所以我们不得不说网易仍然很强大。然而在跟腾讯比仍然稍逊一筹,腾讯的pung继续在榜单上占据主导地位,并稳坐首位。在国民最受欢迎的手游“王者荣耀”在海外排名第26位,仍然有继续下滑的空间。
腾讯2021第四季度未成年人游戏总时长同比减少88% ,总流水减少73% ,如何看待这一数据?
从直观的数据上来说,未成年人玩游戏的时长和在游戏上花钱的,都大大地减少了,。这说明腾讯在未成年人游戏监管这块是下了大力气的,执行得很到位,成效很明显。但通过这个减少情况去反推就可以得出这样一个数据,未对未成年人进行游戏监管前,未成年人游戏总时长占本游戏总时长的9%,未成年人流水站本土游戏市场的5.5%左右。
这个数据说明了什么?政策实施之后,未成年人的游戏比例占比变得非常小,但政策实施之前,未成年人在游戏群体里所占的比例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大。政策实施之前,网上一直有很大一种声音:玩游戏影响孩子学习,国家管好这些游戏公司,出政策限制孩子玩游戏的时间,再不管管这些游戏公司,孩子们就要被游戏给毁了!现在,政策出来了,游戏公司也对未成年人玩游戏进行监管了,数据也出来了。
未成年人在游戏上花的时间和金钱都大大减少了,效果显著。那么,压力到了家长一方了,孩子不玩儿游戏了,成绩好了么?说这些不是赞成孩子玩游戏。今年过年走亲戚的时候,经常看到这样一个场景:大人在桌子上打牌打麻将,一堆孩子在下面拿着大人的手机刷抖音和快手小视频。有的还是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带着孩子一起看。好像没人在意这些小视频会不会影响孩子的价值观和学习成绩,或者说没意识到。
以前不让看古惑仔说怕孩子学坏,现在短视频里各种女人搔首弄姿、男人装逼打脸的桥段,不更容易让孩子学坏?当时我就寻思着,等到孩子没心思读书了,这些家长会不会怪罪在短视频公司的身上?仔细想一想,这些孩子们玩手机游戏时候,手机哪来的?花钱买皮肤的时候,钱哪来的?有些新闻里,孩子背着父母花巨款买游戏道具和打赏主播的,难道都是游戏公司和主播的责任?孩子在玩游戏、看直播和充钱的时候家长在干嘛?说到底,还是家长管教孩子的问题。
央媒痛批“精神鸦片”游戏板块彻底“翻车”龙头狂泻10% 市值一天缩水4000亿,影响到底有多大?
其实这整件事,G方并没有对游戏行业下重手的意思,只是希望行业自律加强对青少年的防沉迷保护。这篇文章,可能只是一篇正常的报道,标题用的过于醒目,在特殊时期引来了行业恐慌,毕竟前面教培行业还历历在目。游戏业应该被引导和规范,但不是一刀切,因为如果说游戏对青少年发展没有益处,那刷抖音也没有益处,看直播没有益处,饭圈追星没有益处,成年人烟酒没有益处,搓麻将没有益处,歌舞声色没有益处。
游戏也是文化产业的一部分,客观上反映社会经济的繁荣程度。人吃苦是为了提升自我,不是为了吃一辈子的苦。暂时克制娱乐,是为了以后更好的娱乐,不是彻底告别娱乐。所以现在做投资确实难,不光要研究基本面、跟踪行业动态数据、分析宏观流动性,还要提防政策导向,时不时做个自省:自己买的公司是否涉嫌垄断?是否躺赚?是否影响青少年身心健康?远离负外部性行业,在人口、就业、国家安全、生产力发展面前,一切都是可被秒成渣,不要轻言抄底!。
2023-08-25 / v3.1
2023-08-25 / v1.0.3
2023-08-25 / v1.0.1
2023-08-25 / v2.19.1
2023-08-25 / v1.2.0
2023-08-25 / v2.0.1
2023-08-25 / v1.5.1
2023-08-25 / v4.4.0
2023-08-25 / v1.0.03
2023-08-25 / v5.6.6
2023-08-25 / v1.2.20230810
2023-08-25 / v2.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