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网页制作模式和中国不一样。我们用上世纪老旧的windows95系统打开了日本的网站,猛然发现:“诶呀!几乎没变过啊!”——SeamoTsai国内网页顶多只是败在审美,而日本的网页会让你穿越时空不多说,先上几张日本的网页图片各位观众姥爷估计要开始扁起袖子要开始和我争论了,日本的网页设计在全世界都得过大奖,你却跑来给我展示日本特别老套的网页,要按照我这样说,那中国很多中小型企业设计的网站也都很老套。
什么app能与日本人聊天?
感谢您的阅读!这个很简单,我们先得知道,日本人喜欢使用什么软件进行聊天呢?有人说,日本人经常使用的是MSN,这个老牌的社交APP,确实曾经在日本风靡了一阵。实际上,根据日经中文网的数据统计,最长使用的是LINE,市场占比为59.0%;而排名第二的是Twitter、排名第三、四的是Instagram、Facebook。
我们原以为Facebook会成为最主要的社交平台,实际上并没有成为日本常用的APP。其实,line在日本的流行并没有什么惊讶的,毕竟line的优势很多:免费的移动社交软件,通讯是免费的,这确实会目前社交平台成功的根源群组聊天,甚至跨越空间的聊天贴纸的创造和设计领域,这是line的一大特色,特别是贴纸,确实是很多人喜欢line的原因所在其实,line的成功是因为它能够抓住日本消费者的心理,更为关键的是,它的推广很有力度。
所以,如果你想和日本人聊天的话——使用LINE可能是第一种最好的方式了。自然,我们可以看看其他的APP,比如说Twitter,如今它其实我觉得和国内的微博有很多相似的地方,这可能是因为关注时事,反而获得了认可。至于马克·扎克伯格于2004年创立的Facebook,也有一部分拥趸,我们如果想了解日本,使用Facebook也是不错的方式。
日本三国游戏难道真的比国产三国游戏好吗?
实话告诉你,真的要比国产三国游戏好!哪怕是坑钱的网页游戏!前两天刷推,偶然看到了一个日本本土三国页游,画面是gif可动,有剧情有配音,系统也非常丰富,还能在线生孩子,这都能吊打国产页游……说到三国游戏,日本的三国无双就是最经典的案例了,真三国无双可以说是开创了一个全新的游戏模式:“割草”,这种玩游戏如割草一样的爽快感,体现了制作方光荣的时代前瞻性,你可以看到任何一个当下的游戏,手游,小游戏,第一要素就是“简单上手,爽快无比”。
而无双这个割草模式,与三国这个题材结合,即有历史的厚重感,又有游戏的爽快,一下子就火了,哪怕是日本文化,战国无双,动漫改编海贼无双,北斗无双,都没有三国火。而除了无双,三国志也是一个经典。三国这个游戏,角色众多,关系复杂,势力纷争,这个题材非常适合做成游戏,可以这样说,只要稍微用心做游戏系统,都可以捷足先登。
但是国产的游戏起步太晚了,三国游戏的价值,早就被日本游戏厂商榨干了。而且英国都开发了宏伟的三国全面战争,世界各路大厂已经将三国题材推向了新高度,而国产游戏连一个大作都做不出来,真要是做了一个三国,拿到世界舞台对比,怕不是要丢尽脸。除非国产有所创新。否则赵云的口头禅将永远是:敌羞!我去拓扑他一!最后,还是要说一句,国货要争气啊!你看日本的赵云都开始代言广告了。
为什么有些日本的网页设计那么丑?你怎么看?
复古潮流来袭,新世纪的先锋弄潮儿开始追忆起“雅达利”和“任天堂”,音乐潮流转向“蒸汽波”,尘封已久的“红白机”和“老虎机”也被一些主打怀旧风格的餐厅翻了出来,就连装扮甚至都要开始偏向“昭和风气”。我们用上世纪老旧的windows95系统打开了日本的网站,猛然发现:“诶呀!几乎没变过啊!”——Seamo Tsai国内网页顶多只是败在审美,而日本的网页会让你穿越时空不多说,先上几张日本的网页图片各位观众姥爷估计要开始扁起袖子要开始和我争论了,日本的网页设计在全世界都得过大奖,你却跑来给我展示日本特别老套的网页,要按照我这样说,那中国很多中小型企业设计的网站也都很老套。
中国当下也存在这样的网站,但是存在率很低,因为中国互联网企业迭代速度十分惊人,处于增长期,所以想要跻身于中国的互联网企业中就必须加速迭代,追赶同行,要不然就会被迅速淘汰。 讲个笑话:下划线 早早就进入了智能时代的中国人应该快把“下划线”这种东西给遗忘了吧!现在中国人使用智能手机也好,智能终端也好,基本上只要是可以进行交互的界面,看上去是实线或者黑线标清了的基本上都能点进去,相反的如果是虚线或者黑线就说明这个界面还在完善,或者还是一种待开发的状态是点不进去的,这应该成为了常识。
但是日本的许多网站的文字还保留了“下划线”这一传统。有些人会说,之所以带下划线是为了让患有色盲的人也能够知道超链接在何处。但这是上个世纪web默认标准,在这个标准里,只有带下划线的文字才是可点击的超链接,日本原封不动的沿用这一默认标准至今,并没有任何形式上或者内容上的变化。更有甚者,中国台湾的ptt竟然会让我联想到更为古老的“CMD指令”,这难道不是我重装我家老旧电脑时才会出现的东西吗?你如果说是他们故意而为之,那我觉得他们应该早就想到了更好的解决方案,而不是一味的守旧啊!是审美的锅,还是技术的锅?结论先行,无论是审美还是技术,日本在网页设计方面都高于中国,和这两个因素并没有太大的关系。
只能说是日本社会和日本的思维方式没能让日本的审美和技术展现出来,限制了其发展。日本果真没有好的网页设计吗?有!还不少,请看看下面的网页。其实日本在网页设计和互联网技术方面起步比中国早,发展也相当不错。日本的网页制作模式和中国不一样。中国倾向于雇佣自己优秀的网页制作团队去制作,并且不断优化,而日本倾向于雇佣公司以外的网页工作室去制作,自己只负责产出内容。
而设计师人才去向和中国也不一样,中国的设计师倾向于去那种大型互联网企业,去争当金字塔尖,所以最优秀的设计师往往都在最大型的企业中。而日本就不一样,设计师倾向于开一家属于自己的工作室,而拒绝去大企业竞争,所以日本的大网站代表不了日本的网页设计最TOP的水平,有时候甚至相反。根源问题到底出在哪里?有一种说法是说日本的互联网发展和中国刚好是相反的,移动互联网先发展于互联网,手机的普及率比电脑要高,大部分日本人都是用手机来接入互联网的。
所以日本人首先考虑的会是移动端的观看效果,而并不在意客户端的网页设计。 于是没有什么设计感的网页雨后春笋的冒出来了。早期日本手机不像现在的智能手机,都是滑盖或者翻盖手机。这种网站虽然没有审美上的考究,但是出于实用主义和商业利益的考虑,其实是非常适合非智能手机去获取内容的。小编觉得究其根本原因,可能在于“没人愿意,也不敢去花时间、费力气去整合和更迭这一套老旧的设计”,日本至今还在网页设计上沿袭了许许多多的陈旧技术,虽然还能使用,但是在现在这个时代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于当下的审美需求和技术需求了。
2023-12-20 / 1.1
2023-12-19 / 6.0.1
2023-12-19 / 6.0.1
2023-08-25 / v3.1
2023-08-25 / v1.0.3
2023-08-25 / v1.0.1
2023-08-25 / v2.19.1
2023-08-25 / v1.2.0
2023-08-25 / v2.0.1
2023-08-25 / v1.5.1
2023-08-25 / v4.4.0
2023-08-25 / v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