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置付费可持续盈利买断制的游戏绝大部分都只需要付费一次(DLC不算),也就意味着获得了游戏的全部内容。这类游戏绝大多数都是持续更新(运营)的游戏,第一天的游戏内容并不是游戏的全部,随着时间推移内容会越来越多,也就是说游戏厂商会不断想办法维持游戏的内容,以此来诱惑玩家付费。
为什么有人觉得国外没有诞生国内那样的氪金手游?
玩了一些海外的手游和国内的手游,总体上感觉国外的手游和国内手游侧重点不一样,(这里说的就是大部分手游,不代表全部)。国内的手游研发更加注重养成点和氪金的活动的研究,而海外的手游更加注重玩法和细节的创新。简单来说,就是老外在氪金方面的研究太落后了。老外的氪金点很直白,比如说氪金买体力,氪金加速开箱子等等,氪金的效果明明白白,游戏好玩,玩家就氪,不好玩,那就不氪。
而国内的手游呢,在玩法上下功夫的很少,主要精力都花在了运营活动和系统养成上面。比如经典的首充(6元)——月卡(30)——通行证(128)——质变氪金点(648)氪金线,一步步诱惑玩家氪金到上百元。再或者送超多钻石抽卡,但是实际氪金点在卡牌养成上面,抽到再好的卡都没有用。所以说国内开发和海外开发团队的天赋点加在了不同的地方。
为什么中国的某些游戏公司游戏内置付费,不能一次购买呢?
这个问题很简单,这种类型的游戏叫做F2P(Free-To-Play),使用这种模式最主要的原因在于两点:免费游戏门槛低内置付费可持续盈利免费游戏门槛低卖水果还讲究“先尝后买”呢,一款游戏不实际体验,仅凭包装画面和描述很难知道是否合乎自己的口味。价格越高,风险也就越大,很多人都担心买完游戏之后不喜欢玩,白白浪费钱。
(不仅是国内,国外同样面临这种情况)免费游戏的低门槛就在于玩家不用花一分钱就能够直接体验游戏,好玩就继续玩,不好玩也就算了,基本上不存在什么门槛,容易拓宽受众群体。国外很多游戏会推出试玩版,体验版,Demo版本也能解决这个问题。内置付费可持续盈利买断制的游戏绝大部分都只需要付费一次(DLC不算),也就意味着获得了游戏的全部内容。
无论玩一天还是玩一年,对于游戏制作商而言,盈利数额已经固定了。但是内置付费(内购)却并非如此,只要不断地充钱,就会不断地获得新的内容,角色、皮肤、道具、武器等等,有些东西非常难获得,可能光靠时间去“肝”要花费大把时间,这时候就有一些玩家会选择通过付费的方式“走捷径”。这类游戏绝大多数都是持续更新(运营)的游戏,第一天的游戏内容并不是游戏的全部,随着时间推移内容会越来越多,也就是说游戏厂商会不断想办法维持游戏的内容,以此来诱惑玩家付费。
为何国外游戏很注重平衡,我国游戏却为了让多充值不惜打破平衡?
先说结论:市场需求决定了国内游戏的质量来看看去年游戏厂商全年的收入排行排前五的公司是:索尼,腾讯,任天堂,微软,网易索尼,任天堂和微软都拥有自家的主机以及游戏。他们的生态都建立在自家主机平台上,辅以独占游戏以及各大游戏。纵使索尼在全球拥有1亿台的销量,每年都有优秀的独占3A大作,也不过领先身后腾讯200亿,更不要提被腾讯甩在身后的任天堂和微软了。
既然像鹅厂猪厂这样的国内大厂不愿意沉下心研发,那有没有其他国内厂商来研发呢?答案是有的这款由上海烛龙开发,网元圣唐发行的动作角色扮演游戏,为古剑奇谭系列的第三部单人游戏作品。游戏于2014年12月立项,简体中文版于2018年11月23日上市。《古剑奇谭三》开发实际耗时约3年,项目投资规模约为4000万元人民币,共有约50名开发人员参与其中。
这款定价99元,偶尔打折和临时工定价的国产单机游戏,最乐观预计售出100万份的话,除去研发成本和渠道分成,最后挣到的钱用可怜形容也不为过。与之对比,据说王者荣耀单月盈利四五亿美金。既然出一出皮肤,配下音,建个模就能收获上亿的利润,在这个时代谁还愿意沉住气研发单机游戏呢?造成这样的原因有很多:1.国内长时间视游戏机,电脑游戏为洪水猛兽,对于家用机游戏的审核极为严格。
2.大型游戏往往对电脑配置的要求很高,国内很多人并不能达到那样的要求。相反,智能手机让手游的受众要大很多,而门槛也低到几乎看不见。3.电脑游戏的节奏更慢,很多人没时间和心思坐下来玩一款单机游戏。与之相对的手游,充分利用了碎片化时间,即开即玩。4.同样的,手游的节奏较快,短时间就能带来实力增强的快感,厂商则选择不断提升实力上限来保持用户的粘性。
这一点则是买断制游戏无法比拟的。总的来说,这样的现象并非一朝一夕出现的,而是长期存在的了。一个游戏公司是要盈利的,毕竟没有人会跟钱过不去。依然还有人在坚持国产单机游戏的梦,也依然有一批玩家在背后支持着。我们已经见到了《古剑3》,今年还有《仙剑7》《轩辕剑柒》《紫塞秋风》等游戏也即将发售,这不是国产游戏最光明的一天,但肯定也不是最黑暗的一天借用古剑三的一句话来结尾:愿我人族,于此魂梦江海、万古河山之间,星火世传,奋飞不辍。
同样都是号称花几个亿,为什么感觉国内的游戏和国外的游戏差距这么大?
国内的游戏都喜欢打着“耗资X亿,历时X年”的广告语来宣传,动不动就以亿为单位,以数年为开发周期。不知道的人可能还会觉得,这游戏开发商真的下血本啊,做出来的游戏肯定有意思。但殊不知,这其实只是国内一种屡见不鲜的套路罢了,做出来的游戏真没几个能看的。而国外的游戏,如果也是以亿为单位,那两者品质差距真的不小。
就拿今年的某水寒来说,所谓的斥资五亿,开发出来的东西就这个样。场景贴图以“亮”取胜,近景粗糙,人物建模更是和硅胶娃娃没太大区别,而且皮肤贼亮,人物衣服也比较僵硬。真的没看出来这所谓的国内顶尖画质有什么好。特别是对于单机游戏党来说,看到这游戏的宣传语和实景之后,只会抿嘴一笑。这其实也和国内游戏市场的实际情况有关,国内的玩家更倾向于玩社交性强的网游,而且国内的玩家PC配置还不是特别高。
所以为了满足更多的玩家,对于游戏质量的重视,不如对服务器之类的重视。当然了,还有一个前提,那就是技术差距。虽然这些游戏开发商打着用这个引擎,那个引擎的噱头开发游戏。但实际上一些核心技术还是缺乏,他们不愿意把资金放在这上面做突破,因为他们觉得,差不多就行,反正有玩家买单,只要网络好,服务器好就行。要不然为什么国内这么多游戏,画质都那个样,不是他们不想做好,而是没那能力。
而且国内游戏商和国外游戏商,做游戏的理念是不一样的,虽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赚钱。但对游戏的投入不一样,国外所谓的游戏成本,很多都是实打实的成本,而且对待自己研发的游戏就像对待一件艺术品一样。但是国内游戏商就比较将就,各种乱七八糟的都算研发成本,人事变动也给你算进去。此外宣传费用这种大头也算他们的研发成本,而且国内的游戏商在宣传费用上喜,真的没少花。
此外还要说一下人物建模这些精细的东西。国内游戏商根本舍不得钱,宣传图给你看的真的就是宣传图,和游戏实际根本不一样,甚至你把游戏人物放大了看,和宣传图是两个人的情况都不少。所以真的不是我去贬低国内的游戏商,是他们真的不用心。要不然,做出来的东西,画面还不如蓝洞这个小作坊弄的《绝地求生》,你说他们用心了?所以归根到底,可以总结为以下四点:不想花那个钱,尽可能地节省成本;技术有限,还舍不得钱做突破;敷衍了事,不追求细节的东西;市场决定,他们认为没必要投入这么多钱;。
2023-08-25 / v3.1
2023-08-25 / v1.0.3
2023-08-25 / v1.0.1
2023-08-25 / v2.19.1
2023-08-25 / v1.2.0
2023-08-25 / v2.0.1
2023-08-25 / v1.5.1
2023-08-25 / v4.4.0
2023-08-25 / v1.0.03
2023-08-25 / v5.6.6
2023-08-25 / v1.2.20230810
2023-08-25 / v2.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