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游戏,APP下载,公益下载:帝一应用

帝一应用手机版|下载排行|最近更新|tags标签汇总

当前位置:首页 - 攻略 - 系统攻略 - 潜艇鱼雷战,二战潜艇之鱼雷3

潜艇鱼雷战,二战潜艇之鱼雷3

时间:2022-07-20 10:07:00来源:整理作者:佚名投稿 手机版

1,二战时期的鱼雷战中如何确保鱼雷能准确命中目标

鱼雷如何击中目标?一枚重型鱼雷,真能把大型舰艇炸成两截? 00:00 / 04:5570% 快捷键说明 空格: 播放 / 暂停Esc: 退出全屏 ↑: 音量提高10% ↓: 音量降低10% →: 单次快进5秒 ←: 单次快退5秒按住此处可拖拽 不再出现 可在播放器设置中重新打开小窗播放快捷键说明

潜艇鱼雷战,二战潜艇之鱼雷3

2,二战潜艇之鱼雷3

非常简单的问题。鱼雷和其他任何武器一样,需要通过引信的作用来引爆炸药。引信类型有很多种,二战中的鱼雷引信主要是磁引信,也就是所谓的非触发引信,通过对于磁场变化的探测,可以在目标近距离上爆炸,只要出发点合适,理论上的破坏效果比触发引信要好多了。可惜二战的技术下,鱼雷的磁引信可靠性很差,因此实战中各国几乎都用触发引信,电影中的很多场景都是胡扯。最真实的潜艇电影就是德国的DASBOOT,从海底出击。

潜艇鱼雷战,二战潜艇之鱼雷3

3,潜艇是如何填装鱼雷的

核潜艇被一枚鱼雷命中,插入潜艇外壳,但未爆炸,求该艇长的心理阴影面积。潜艇在水下来无影去无踪,是海军的最隐秘杀手。但其实潜艇在水下是“又聋又瞎”的,潜艇的侦测手段不多,仅能凭借海图和声纳探路,感知和判断周边环境的能力较差。所以自潜艇问世以来,各种事故就层出不穷。最奇葩的事故,是被鱼雷命中以后,竟然浑然不觉,直接带着鱼雷回港了。在1968年10月2日,苏联海军的第一代弹道导弹核潜艇,排水量5300吨的658型“旅馆”级战略核潜艇K-54号,与排水量4870吨的671型“维克托”级(V级)攻击核潜艇K-178号进行反潜战术合练。 在这次演习中,由于靶场导引设备突然失灵, K-178潜艇发射的一枚重型反潜鱼雷,一头插进B-454号核潜艇的尾部。这枚脱靶的重型鱼雷直接把附近的K-178号潜艇当作目标径直奔了过来,并准确命中K-178号潜艇指挥塔后部约5米的艇身,并穿透了潜艇的外壳卡在K-178号潜艇的艇身上。好在,这只是一枚没有装炸药的训练操雷,不然这艘核潜艇就挂了。658型由苏联的627型攻击核潜艇和629型常规导弹潜艇混合发展而来,受制于当时苏联工业水平的限制,无法生产大直径的潜艇耐压壳,苏联的潜射导弹体积又普遍很大,所以,苏联采用了一个简单粗暴的方式——把战略核导弹发射筒和潜艇指挥塔融合起来,研制出658型核潜艇,指挥塔很大,里面装备了3枚R-13型潜射弹道导弹(后期升级为R-29型)。出事的这艘658型“旅馆”级战略核潜艇,就是电影《k-19》里核泄漏的K-19号核潜艇的同型艇。K-19号是658型战略核潜艇的首制艇,该艇仿佛被诅咒过,一生十分坎坷,事故无数,甚至有反应堆爆炸和核泄漏,以及与美国核潜艇相撞,两次严重火灾,在美国电影中被谑称为”寡妇制造者“。潜艇挨鱼雷插的乌龙,美国也没少搞。在1960年8月5日,美国海军“淡水鲤”级SS-490“飞鱼”号常规潜艇。在一次反潜演习中被美国海军的“国王”号驱逐舰误射的Mk44鱼雷打中,鱼雷插进“飞鱼”号的指挥塔围壳,这枚鱼雷是安装了战斗部的实雷,但万幸的是鱼雷的保险没解脱,才没有酿成大祸,全艇躲过一劫。这次鱼雷命中自己的潜艇,把艇长吓得满头大汗,急忙从150米的深海上浮,并大骂“国王”号驱逐舰的舰长。“飞鱼”号被Mk44击中的位置在指挥塔围壳,属于非耐压舱段,所以即使被打中,只要没爆炸,对潜艇的水密性不会有影响。1965年5月,美国海军的“猫鲨”级SS-365“石首鱼”号常规潜艇,在进行实战训练时,被自己发射的一枚“叛变”了的Mk-37主/被动自导鱼雷命中。这枚鱼雷发射以后,直接转身锁定了自己的潜艇,打个正着,鱼雷射穿了潜艇围壳,幸而没炸。Mk-37是射程45公里的533毫米重型鱼雷,战斗部装有150公斤黑铝混合炸药,如果爆炸的话,足以将这艘潜艇炸成两截。在混乱的海战中,潜艇很容易被自己或友军发射的“叛变”鱼雷所命中,所以本艇或友艇发射鱼雷以后,声呐兵的一个责任是通过声呐警戒,感知是否有鱼雷接近。即使是在二战时期的非制导直航鱼雷,也有命中本艇的危险。在1944年10月底,即将完成远航的美国海军“刺尾鱼”号只剩下一枚鱼雷,于是在琉球附近向海面上一艘受伤的日本商船发射了这枚鱼雷,然而当鱼雷发射出去时,并没有直奔受伤的日本商船,而是沿着一条弧线开始偏转,最后竟然直奔“刺尾鱼”号而来,“刺尾鱼”号的艇长大吃一惊,命令潜艇紧急规避,而此时的潜艇速度只有6节,鱼雷的速度高达26节,就在几秒钟后,在水面上画了一个巨大的圆圈后准确命中了“刺尾鱼”号的艇艉,巨大的爆炸使一半以上的艇员当场毙命,大量海水涌入舱室,潜艇最后沉没在大海中。事后查明,事故的原因是鱼雷的方向尾舵被卡住了,造成鱼雷沿固定角度偏转了整整180°,然后命中了自己。这才是真正的最后一枚鱼雷留给我。在二战中,经常有“叛变”的鱼雷命中自己潜艇的情况。在1944年3月26日 美国海军“白鲑”号潜艇,在帕劳群岛海域攻击一艘日本运输船时,被自己发射的鱼雷命中击沉,仅有一名艇员幸存。1942年10月18日,“六线鱼”号潜艇,向一艘日本货轮发射了两枚鱼雷,第二枚鱼雷在水中绕了一圈后直扑自己而来,幸未命中。1944年7月,“绒球鱼”号潜艇在鄂霍次克海的一次战斗中,也险些被自己发射的鱼雷命中。为了增加命中率,某些德国U艇的鱼雷,会装订一个折返信号,在鱼雷错过目标,没有命中的时候,能自动折返几次,对想定的目标航迹进行来回切割,直至命中。不过,这种战术在近战和混战的时候非常危险,一不小心鱼雷很可能会命中自己的潜艇。
核潜艇被一枚鱼雷命中,插入潜艇外壳,但未爆炸,求该艇长的心理阴影面积。潜艇在水下来无影去无踪,是海军的最隐秘杀手。但其实潜艇在水下是“又聋又瞎”的,潜艇的侦测手段不多,仅能凭借海图和声纳探路,感知和判断周边环境的能力较差。所以自潜艇问世以来,各种事故就层出不穷。最奇葩的事故,是被鱼雷命中以后,竟然浑然不觉,直接带着鱼雷回港了。在1968年10月2日,苏联海军的第一代弹道导弹核潜艇,排水量5300吨的658型“旅馆”级战略核潜艇K-54号,与排水量4870吨的671型“维克托”级(V级)攻击核潜艇K-178号进行反潜战术合练。 在这次演习中,由于靶场导引设备突然失灵, K-178潜艇发射的一枚重型反潜鱼雷,一头插进B-454号核潜艇的尾部。这枚脱靶的重型鱼雷直接把附近的K-178号潜艇当作目标径直奔了过来,并准确命中K-178号潜艇指挥塔后部约5米的艇身,并穿透了潜艇的外壳卡在K-178号潜艇的艇身上。好在,这只是一枚没有装炸药的训练操雷,不然这艘核潜艇就挂了。658型由苏联的627型攻击核潜艇和629型常规导弹潜艇混合发展而来,受制于当时苏联工业水平的限制,无法生产大直径的潜艇耐压壳,苏联的潜射导弹体积又普遍很大,所以,苏联采用了一个简单粗暴的方式——把战略核导弹发射筒和潜艇指挥塔融合起来,研制出658型核潜艇,指挥塔很大,里面装备了3枚R-13型潜射弹道导弹(后期升级为R-29型)。出事的这艘658型“旅馆”级战略核潜艇,就是电影《k-19》里核泄漏的K-19号核潜艇的同型艇。K-19号是658型战略核潜艇的首制艇,该艇仿佛被诅咒过,一生十分坎坷,事故无数,甚至有反应堆爆炸和核泄漏,以及与美国核潜艇相撞,两次严重火灾,在美国电影中被谑称为”寡妇制造者“。潜艇挨鱼雷插的乌龙,美国也没少搞。在1960年8月5日,美国海军“淡水鲤”级SS-490“飞鱼”号常规潜艇。在一次反潜演习中被美国海军的“国王”号驱逐舰误射的Mk44鱼雷打中,鱼雷插进“飞鱼”号的指挥塔围壳,这枚鱼雷是安装了战斗部的实雷,但万幸的是鱼雷的保险没解脱,才没有酿成大祸,全艇躲过一劫。这次鱼雷命中自己的潜艇,把艇长吓得满头大汗,急忙从150米的深海上浮,并大骂“国王”号驱逐舰的舰长。“飞鱼”号被Mk44击中的位置在指挥塔围壳,属于非耐压舱段,所以即使被打中,只要没爆炸,对潜艇的水密性不会有影响。1965年5月,美国海军的“猫鲨”级SS-365“石首鱼”号常规潜艇,在进行实战训练时,被自己发射的一枚“叛变”了的Mk-37主/被动自导鱼雷命中。这枚鱼雷发射以后,直接转身锁定了自己的潜艇,打个正着,鱼雷射穿了潜艇围壳,幸而没炸。Mk-37是射程45公里的533毫米重型鱼雷,战斗部装有150公斤黑铝混合炸药,如果爆炸的话,足以将这艘潜艇炸成两截。在混乱的海战中,潜艇很容易被自己或友军发射的“叛变”鱼雷所命中,所以本艇或友艇发射鱼雷以后,声呐兵的一个责任是通过声呐警戒,感知是否有鱼雷接近。即使是在二战时期的非制导直航鱼雷,也有命中本艇的危险。在1944年10月底,即将完成远航的美国海军“刺尾鱼”号只剩下一枚鱼雷,于是在琉球附近向海面上一艘受伤的日本商船发射了这枚鱼雷,然而当鱼雷发射出去时,并没有直奔受伤的日本商船,而是沿着一条弧线开始偏转,最后竟然直奔“刺尾鱼”号而来,“刺尾鱼”号的艇长大吃一惊,命令潜艇紧急规避,而此时的潜艇速度只有6节,鱼雷的速度高达26节,就在几秒钟后,在水面上画了一个巨大的圆圈后准确命中了“刺尾鱼”号的艇艉,巨大的爆炸使一半以上的艇员当场毙命,大量海水涌入舱室,潜艇最后沉没在大海中。事后查明,事故的原因是鱼雷的方向尾舵被卡住了,造成鱼雷沿固定角度偏转了整整180°,然后命中了自己。这才是真正的最后一枚鱼雷留给我。在二战中,经常有“叛变”的鱼雷命中自己潜艇的情况。在1944年3月26日 美国海军“白鲑”号潜艇,在帕劳群岛海域攻击一艘日本运输船时,被自己发射的鱼雷命中击沉,仅有一名艇员幸存。1942年10月18日,“六线鱼”号潜艇,向一艘日本货轮发射了两枚鱼雷,第二枚鱼雷在水中绕了一圈后直扑自己而来,幸未命中。1944年7月,“绒球鱼”号潜艇在鄂霍次克海的一次战斗中,也险些被自己发射的鱼雷命中。为了增加命中率,某些德国U艇的鱼雷,会装订一个折返信号,在鱼雷错过目标,没有命中的时候,能自动折返几次,对想定的目标航迹进行来回切割,直至命中。不过,这种战术在近战和混战的时候非常危险,一不小心鱼雷很可能会命中自己的潜艇。兔哥回答,二战前德国的潜艇的研制就已经受到了重视,二战中对潜艇的使用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因此,德国的潜艇研制也发展迅速,应该说,二战中德国的潜艇从质量到数量是当时世界海军装备中最先进最庞大的水下力量。二战中德国的种类型号非常繁杂,这是根据作战需求不断改进的结果,战争是推动武器装备发展的主要因素,也是检验改进武器装备发展的重要平台。二战中德国的潜艇主要就是U型潜艇,兔哥根据所掌握的资料和大家分享一下二战德国U型潜艇的鱼雷携量。 (1) I型潜艇,长约72.4米,水下排水量约862吨,鱼雷发射管数量:6具(艇首4具/艇尾2具)鱼雷数量:14枚鱼雷。(2)IIA型潜艇(共建造6艘:U-1至U-6号)乘员:22-24 人,艇长:40米。水下排水量:303 吨左右,设计下潜深度:150 米。鱼雷发射管数量:3 具(艇首)鱼雷数量:5 枚。(3)ⅡB型潜艇:IIA型的改进型ⅡB型潜艇,一共建造了18艘,编号从U-7至U-24,另外U-120和U-121也属于该级型号。共建造约20艘。曾经是当时德国主力潜艇。1939年,有一部分的ⅡB型潜艇部分参加了二战时期早期作战,主要是近海作战。该型艇水下排水量约328吨,长约42米,有鱼雷5枚,水雷12枚,下潜深120米。装备有20毫米口径高射机炮。(4)XI型潜艇:艇长,76.8 米,水下排水量,1232 吨,设计下潜深度,150 米。鱼雷发射管数量6具(艇首4具/艇尾2具)。鱼雷总数:22枚。这型艇是由IA型改进而来的,当时作为一艘远洋潜艇设计(5)IXB型潜艇艇长:76.5 米,水下排水量1148吨。设计下潜深度230 米,鱼雷发射管数量6具(艇首4具,艇尾2具),鱼雷总数:22枚(或44枚水雷)。105毫米甲板炮,20毫米机炮。(6)IXC型潜艇:艇长76.76 米,水下排水量1232 吨。设计下潜深度230 米,鱼雷发射管数量6具(前四后2)鱼雷总数22枚,1 门105mm炮;。1门4联装37毫米防空炮。1门20毫米机炮。(7)IXC/40型艇是IXC型的改进型,改动不大,主要是航程和航速上的提高。共有87艘该型艇服役。鱼雷携带量22枚。(8)IXD型潜艇:艇长:87.6 米,水下排水量:1804 吨。鱼雷发射管数量:6具(艇首4具/艇尾2具),鱼雷总数24枚。(9)VIIA型潜艇:这个潜艇不大,艇:64.5 米,水下排水量:745 鱼雷发射管数量:5具(艇首4具/艇尾1具),鱼雷总数:11枚,一门88 mm甲板炮。(10)VIIB型,艇长:66.5 米,鱼雷发射管数量5具(艇首4具/艇尾1具),鱼雷总数14枚。建造了24艘,最为成功的是U-47号、U-99号、U-100号、U-48号等。(11)VIIC型潜艇:长:67.1 米,水下排水量871吨。设计下潜深度:220 米鱼雷发射管数量5具(艇首4具/艇尾1具),鱼雷总数:14枚。这是二战德国的主力潜艇。共建造了690多艘。从1941年到战争结束,这型潜艇从未中止建造,也从未中止过行动。它的性能并不比VIIB好。但VIIC型是二战德国设计最为成功的一型潜艇,它服役时正是德国U型艇即将结束“快乐日”的时期,处于被盟军暴揍的开始。而以后的二战德国最先进的潜艇XXI型就是根据它为蓝本建造的。(12)让我们看看这个现代潜艇的“鼻祖”XXI型潜艇:排水量(水下)2100吨,设计潜深300米,6具鱼雷发射管全部在艇首,533毫米,可携带23枚鱼雷,并可以携带水雷。二战德国的潜艇还有专门布雷的潜艇,数量不大,另外,还有补给用的潜艇绰号“奶牛”VIIF,数量不多,使用效果并不好。同时还有VIID型,鱼雷的携带量14枚。二战大西洋海域主要是VII型系统潜艇的主战场,二战时,德国共建造了约1180多艘中型潜艇,还有约1200多小型(含袖珍型)潜艇。共击沉盟国商船约2828艘,舰船约175艘。纳粹德国损失778艘潜艇(含事故),约2.8万人死亡(失踪)。以上是二战德国主要潜艇鱼雷携带数量统计,难免有误,仅供参考。以上仅为兔哥个人论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欢迎关注兔哥(图片来源网络)
核潜艇被一枚鱼雷命中,插入潜艇外壳,但未爆炸,求该艇长的心理阴影面积。潜艇在水下来无影去无踪,是海军的最隐秘杀手。但其实潜艇在水下是“又聋又瞎”的,潜艇的侦测手段不多,仅能凭借海图和声纳探路,感知和判断周边环境的能力较差。所以自潜艇问世以来,各种事故就层出不穷。最奇葩的事故,是被鱼雷命中以后,竟然浑然不觉,直接带着鱼雷回港了。在1968年10月2日,苏联海军的第一代弹道导弹核潜艇,排水量5300吨的658型“旅馆”级战略核潜艇K-54号,与排水量4870吨的671型“维克托”级(V级)攻击核潜艇K-178号进行反潜战术合练。 在这次演习中,由于靶场导引设备突然失灵, K-178潜艇发射的一枚重型反潜鱼雷,一头插进B-454号核潜艇的尾部。这枚脱靶的重型鱼雷直接把附近的K-178号潜艇当作目标径直奔了过来,并准确命中K-178号潜艇指挥塔后部约5米的艇身,并穿透了潜艇的外壳卡在K-178号潜艇的艇身上。好在,这只是一枚没有装炸药的训练操雷,不然这艘核潜艇就挂了。658型由苏联的627型攻击核潜艇和629型常规导弹潜艇混合发展而来,受制于当时苏联工业水平的限制,无法生产大直径的潜艇耐压壳,苏联的潜射导弹体积又普遍很大,所以,苏联采用了一个简单粗暴的方式——把战略核导弹发射筒和潜艇指挥塔融合起来,研制出658型核潜艇,指挥塔很大,里面装备了3枚R-13型潜射弹道导弹(后期升级为R-29型)。出事的这艘658型“旅馆”级战略核潜艇,就是电影《k-19》里核泄漏的K-19号核潜艇的同型艇。K-19号是658型战略核潜艇的首制艇,该艇仿佛被诅咒过,一生十分坎坷,事故无数,甚至有反应堆爆炸和核泄漏,以及与美国核潜艇相撞,两次严重火灾,在美国电影中被谑称为”寡妇制造者“。潜艇挨鱼雷插的乌龙,美国也没少搞。在1960年8月5日,美国海军“淡水鲤”级SS-490“飞鱼”号常规潜艇。在一次反潜演习中被美国海军的“国王”号驱逐舰误射的Mk44鱼雷打中,鱼雷插进“飞鱼”号的指挥塔围壳,这枚鱼雷是安装了战斗部的实雷,但万幸的是鱼雷的保险没解脱,才没有酿成大祸,全艇躲过一劫。这次鱼雷命中自己的潜艇,把艇长吓得满头大汗,急忙从150米的深海上浮,并大骂“国王”号驱逐舰的舰长。“飞鱼”号被Mk44击中的位置在指挥塔围壳,属于非耐压舱段,所以即使被打中,只要没爆炸,对潜艇的水密性不会有影响。1965年5月,美国海军的“猫鲨”级SS-365“石首鱼”号常规潜艇,在进行实战训练时,被自己发射的一枚“叛变”了的Mk-37主/被动自导鱼雷命中。这枚鱼雷发射以后,直接转身锁定了自己的潜艇,打个正着,鱼雷射穿了潜艇围壳,幸而没炸。Mk-37是射程45公里的533毫米重型鱼雷,战斗部装有150公斤黑铝混合炸药,如果爆炸的话,足以将这艘潜艇炸成两截。在混乱的海战中,潜艇很容易被自己或友军发射的“叛变”鱼雷所命中,所以本艇或友艇发射鱼雷以后,声呐兵的一个责任是通过声呐警戒,感知是否有鱼雷接近。即使是在二战时期的非制导直航鱼雷,也有命中本艇的危险。在1944年10月底,即将完成远航的美国海军“刺尾鱼”号只剩下一枚鱼雷,于是在琉球附近向海面上一艘受伤的日本商船发射了这枚鱼雷,然而当鱼雷发射出去时,并没有直奔受伤的日本商船,而是沿着一条弧线开始偏转,最后竟然直奔“刺尾鱼”号而来,“刺尾鱼”号的艇长大吃一惊,命令潜艇紧急规避,而此时的潜艇速度只有6节,鱼雷的速度高达26节,就在几秒钟后,在水面上画了一个巨大的圆圈后准确命中了“刺尾鱼”号的艇艉,巨大的爆炸使一半以上的艇员当场毙命,大量海水涌入舱室,潜艇最后沉没在大海中。事后查明,事故的原因是鱼雷的方向尾舵被卡住了,造成鱼雷沿固定角度偏转了整整180°,然后命中了自己。这才是真正的最后一枚鱼雷留给我。在二战中,经常有“叛变”的鱼雷命中自己潜艇的情况。在1944年3月26日 美国海军“白鲑”号潜艇,在帕劳群岛海域攻击一艘日本运输船时,被自己发射的鱼雷命中击沉,仅有一名艇员幸存。1942年10月18日,“六线鱼”号潜艇,向一艘日本货轮发射了两枚鱼雷,第二枚鱼雷在水中绕了一圈后直扑自己而来,幸未命中。1944年7月,“绒球鱼”号潜艇在鄂霍次克海的一次战斗中,也险些被自己发射的鱼雷命中。为了增加命中率,某些德国U艇的鱼雷,会装订一个折返信号,在鱼雷错过目标,没有命中的时候,能自动折返几次,对想定的目标航迹进行来回切割,直至命中。不过,这种战术在近战和混战的时候非常危险,一不小心鱼雷很可能会命中自己的潜艇。兔哥回答,二战前德国的潜艇的研制就已经受到了重视,二战中对潜艇的使用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因此,德国的潜艇研制也发展迅速,应该说,二战中德国的潜艇从质量到数量是当时世界海军装备中最先进最庞大的水下力量。二战中德国的种类型号非常繁杂,这是根据作战需求不断改进的结果,战争是推动武器装备发展的主要因素,也是检验改进武器装备发展的重要平台。二战中德国的潜艇主要就是U型潜艇,兔哥根据所掌握的资料和大家分享一下二战德国U型潜艇的鱼雷携量。 (1) I型潜艇,长约72.4米,水下排水量约862吨,鱼雷发射管数量:6具(艇首4具/艇尾2具)鱼雷数量:14枚鱼雷。(2)IIA型潜艇(共建造6艘:U-1至U-6号)乘员:22-24 人,艇长:40米。水下排水量:303 吨左右,设计下潜深度:150 米。鱼雷发射管数量:3 具(艇首)鱼雷数量:5 枚。(3)ⅡB型潜艇:IIA型的改进型ⅡB型潜艇,一共建造了18艘,编号从U-7至U-24,另外U-120和U-121也属于该级型号。共建造约20艘。曾经是当时德国主力潜艇。1939年,有一部分的ⅡB型潜艇部分参加了二战时期早期作战,主要是近海作战。该型艇水下排水量约328吨,长约42米,有鱼雷5枚,水雷12枚,下潜深120米。装备有20毫米口径高射机炮。(4)XI型潜艇:艇长,76.8 米,水下排水量,1232 吨,设计下潜深度,150 米。鱼雷发射管数量6具(艇首4具/艇尾2具)。鱼雷总数:22枚。这型艇是由IA型改进而来的,当时作为一艘远洋潜艇设计(5)IXB型潜艇艇长:76.5 米,水下排水量1148吨。设计下潜深度230 米,鱼雷发射管数量6具(艇首4具,艇尾2具),鱼雷总数:22枚(或44枚水雷)。105毫米甲板炮,20毫米机炮。(6)IXC型潜艇:艇长76.76 米,水下排水量1232 吨。设计下潜深度230 米,鱼雷发射管数量6具(前四后2)鱼雷总数22枚,1 门105mm炮;。1门4联装37毫米防空炮。1门20毫米机炮。(7)IXC/40型艇是IXC型的改进型,改动不大,主要是航程和航速上的提高。共有87艘该型艇服役。鱼雷携带量22枚。(8)IXD型潜艇:艇长:87.6 米,水下排水量:1804 吨。鱼雷发射管数量:6具(艇首4具/艇尾2具),鱼雷总数24枚。(9)VIIA型潜艇:这个潜艇不大,艇:64.5 米,水下排水量:745 鱼雷发射管数量:5具(艇首4具/艇尾1具),鱼雷总数:11枚,一门88 mm甲板炮。(10)VIIB型,艇长:66.5 米,鱼雷发射管数量5具(艇首4具/艇尾1具),鱼雷总数14枚。建造了24艘,最为成功的是U-47号、U-99号、U-100号、U-48号等。(11)VIIC型潜艇:长:67.1 米,水下排水量871吨。设计下潜深度:220 米鱼雷发射管数量5具(艇首4具/艇尾1具),鱼雷总数:14枚。这是二战德国的主力潜艇。共建造了690多艘。从1941年到战争结束,这型潜艇从未中止建造,也从未中止过行动。它的性能并不比VIIB好。但VIIC型是二战德国设计最为成功的一型潜艇,它服役时正是德国U型艇即将结束“快乐日”的时期,处于被盟军暴揍的开始。而以后的二战德国最先进的潜艇XXI型就是根据它为蓝本建造的。(12)让我们看看这个现代潜艇的“鼻祖”XXI型潜艇:排水量(水下)2100吨,设计潜深300米,6具鱼雷发射管全部在艇首,533毫米,可携带23枚鱼雷,并可以携带水雷。二战德国的潜艇还有专门布雷的潜艇,数量不大,另外,还有补给用的潜艇绰号“奶牛”VIIF,数量不多,使用效果并不好。同时还有VIID型,鱼雷的携带量14枚。二战大西洋海域主要是VII型系统潜艇的主战场,二战时,德国共建造了约1180多艘中型潜艇,还有约1200多小型(含袖珍型)潜艇。共击沉盟国商船约2828艘,舰船约175艘。纳粹德国损失778艘潜艇(含事故),约2.8万人死亡(失踪)。以上是二战德国主要潜艇鱼雷携带数量统计,难免有误,仅供参考。以上仅为兔哥个人论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欢迎关注兔哥(图片来源网络)兔哥回答:这个问题有问题了,你问的可能是潜艇的鱼雷为什么不设置成垂发系统的样子吧。其实没有必要,为什么呢?兔哥说说个人看法,仅供参考。首先,潜艇的鱼雷本身就具备由下而上的攻击能力:鱼雷发射管虽然是平行布置在潜艇上的,但潜艇发射鱼雷时潜艇并不需要必须和舰船目标处于同一平面,潜艇可以在水下发射鱼雷。早期鱼雷发射深度有要求,而且必须要通过潜望镜瞄准目标,然后发射鱼雷,这个深度并不深,十来米。不过这个深度已经超过了军舰的吃水深度,没关系,鱼雷是可以调整攻击深度的。鱼雷上都有一个定深器,例如,设定深度3米,鱼雷即便是从几十米的深度发射,它也是爬升到3米深度攻击目标。现在的潜艇不需要将鱼雷发射管对准目标就可以发射鱼雷。也可以用鱼雷发射管发射反舰导弹;早期的鱼雷虽然可以通过定深实现攻击目标,但必须要对正目标,否则就打偏了,主要原因就是没有制导能力。现在的鱼雷都具备自导能力,例如,声自导鱼雷,尾流自导鱼雷,线导鱼雷等等,都不需要使用潜望镜瞄准目标,连潜望镜都不需要,通过声呐探测系统就可以精准定位目标,并且在鱼雷的最大承受深度可以发射攻击。声自导鱼雷可自动追踪舰船的声学信号特征,尾流自导鱼雷可以采用蛇形机动追踪舰船的螺旋桨尾流,线导鱼雷可以控制前进方向。因此,不需要把鱼雷发射管采用垂发设置,现在的反舰导弹也可由鱼雷发射管发射。潜艇垂发系统并不是一个优势,不适合鱼雷武器使用:潜艇垂发系统通常是战略导弹使用,巡航导弹也有使用,但潜艇上安装垂发系统并不是优势,以上武器只所以采用垂发,是必须要这样做才能满足需要。潜艇垂发系统对潜艇的结构影响非常大,很复杂,最大的缺点是不具备再装填能力,这对于战略导弹核潜艇影响不大,反正也无法携带如此大口径的备用导弹。而鱼雷属于再装填武器,一艘潜艇虽然只有六到八具鱼雷发射管,但鱼雷携带量都可以达到几十枚,能够快速装填。另外,导弹垂直发射有火箭发动机助推,可以克服海水流速的影响,出发射筒的速度快于鱼雷。而鱼雷如果垂发,就必须要有一个大角度的调整航向动作,这无疑会影响鱼雷的航行路径,如果是浅水区,很容易暴露潜艇的位置,甚至是无法使用,另外也不能再装填,同时会影响潜艇空间的使用。潜艇不设计向上发射是科学性的,也是实际性的考虑,不适合,也不符合潜艇的使用要求。潜艇并不能保证慢速平稳状态下发射鱼雷,如果是高速航行状态下,垂发系统就不适合发射武器,包括战略导弹核潜艇发射潜射弹道导弹时,都对航速有严格的要求,否则巨大的水流压力会将导弹推“倒”,甚至是导弹射出一半就会被“折”坏。弹道导弹核潜艇在水深十几米,航速几节的情况下必须要快速出筒,某核潜艇设计师曾经表示,只需要0.5秒就射出发射筒,时间长了不行。潜艇发射鱼雷只所以选择水平布置的发射管,还有其它作用,例如,超空泡鱼雷,速度极快,但不能拐弯,需要直线行驶,垂发系统显然不好使。所以,鱼雷发射水平布置也是技术和使用特点的需要,这样更适合鱼雷发射。以上是兔哥个人观点,欢迎关注兔,欢迎探讨评论!图片来源网络。
核潜艇被一枚鱼雷命中,插入潜艇外壳,但未爆炸,求该艇长的心理阴影面积。潜艇在水下来无影去无踪,是海军的最隐秘杀手。但其实潜艇在水下是“又聋又瞎”的,潜艇的侦测手段不多,仅能凭借海图和声纳探路,感知和判断周边环境的能力较差。所以自潜艇问世以来,各种事故就层出不穷。最奇葩的事故,是被鱼雷命中以后,竟然浑然不觉,直接带着鱼雷回港了。在1968年10月2日,苏联海军的第一代弹道导弹核潜艇,排水量5300吨的658型“旅馆”级战略核潜艇K-54号,与排水量4870吨的671型“维克托”级(V级)攻击核潜艇K-178号进行反潜战术合练。 在这次演习中,由于靶场导引设备突然失灵, K-178潜艇发射的一枚重型反潜鱼雷,一头插进B-454号核潜艇的尾部。这枚脱靶的重型鱼雷直接把附近的K-178号潜艇当作目标径直奔了过来,并准确命中K-178号潜艇指挥塔后部约5米的艇身,并穿透了潜艇的外壳卡在K-178号潜艇的艇身上。好在,这只是一枚没有装炸药的训练操雷,不然这艘核潜艇就挂了。658型由苏联的627型攻击核潜艇和629型常规导弹潜艇混合发展而来,受制于当时苏联工业水平的限制,无法生产大直径的潜艇耐压壳,苏联的潜射导弹体积又普遍很大,所以,苏联采用了一个简单粗暴的方式——把战略核导弹发射筒和潜艇指挥塔融合起来,研制出658型核潜艇,指挥塔很大,里面装备了3枚R-13型潜射弹道导弹(后期升级为R-29型)。出事的这艘658型“旅馆”级战略核潜艇,就是电影《k-19》里核泄漏的K-19号核潜艇的同型艇。K-19号是658型战略核潜艇的首制艇,该艇仿佛被诅咒过,一生十分坎坷,事故无数,甚至有反应堆爆炸和核泄漏,以及与美国核潜艇相撞,两次严重火灾,在美国电影中被谑称为”寡妇制造者“。潜艇挨鱼雷插的乌龙,美国也没少搞。在1960年8月5日,美国海军“淡水鲤”级SS-490“飞鱼”号常规潜艇。在一次反潜演习中被美国海军的“国王”号驱逐舰误射的Mk44鱼雷打中,鱼雷插进“飞鱼”号的指挥塔围壳,这枚鱼雷是安装了战斗部的实雷,但万幸的是鱼雷的保险没解脱,才没有酿成大祸,全艇躲过一劫。这次鱼雷命中自己的潜艇,把艇长吓得满头大汗,急忙从150米的深海上浮,并大骂“国王”号驱逐舰的舰长。“飞鱼”号被Mk44击中的位置在指挥塔围壳,属于非耐压舱段,所以即使被打中,只要没爆炸,对潜艇的水密性不会有影响。1965年5月,美国海军的“猫鲨”级SS-365“石首鱼”号常规潜艇,在进行实战训练时,被自己发射的一枚“叛变”了的Mk-37主/被动自导鱼雷命中。这枚鱼雷发射以后,直接转身锁定了自己的潜艇,打个正着,鱼雷射穿了潜艇围壳,幸而没炸。Mk-37是射程45公里的533毫米重型鱼雷,战斗部装有150公斤黑铝混合炸药,如果爆炸的话,足以将这艘潜艇炸成两截。在混乱的海战中,潜艇很容易被自己或友军发射的“叛变”鱼雷所命中,所以本艇或友艇发射鱼雷以后,声呐兵的一个责任是通过声呐警戒,感知是否有鱼雷接近。即使是在二战时期的非制导直航鱼雷,也有命中本艇的危险。在1944年10月底,即将完成远航的美国海军“刺尾鱼”号只剩下一枚鱼雷,于是在琉球附近向海面上一艘受伤的日本商船发射了这枚鱼雷,然而当鱼雷发射出去时,并没有直奔受伤的日本商船,而是沿着一条弧线开始偏转,最后竟然直奔“刺尾鱼”号而来,“刺尾鱼”号的艇长大吃一惊,命令潜艇紧急规避,而此时的潜艇速度只有6节,鱼雷的速度高达26节,就在几秒钟后,在水面上画了一个巨大的圆圈后准确命中了“刺尾鱼”号的艇艉,巨大的爆炸使一半以上的艇员当场毙命,大量海水涌入舱室,潜艇最后沉没在大海中。事后查明,事故的原因是鱼雷的方向尾舵被卡住了,造成鱼雷沿固定角度偏转了整整180°,然后命中了自己。这才是真正的最后一枚鱼雷留给我。在二战中,经常有“叛变”的鱼雷命中自己潜艇的情况。在1944年3月26日 美国海军“白鲑”号潜艇,在帕劳群岛海域攻击一艘日本运输船时,被自己发射的鱼雷命中击沉,仅有一名艇员幸存。1942年10月18日,“六线鱼”号潜艇,向一艘日本货轮发射了两枚鱼雷,第二枚鱼雷在水中绕了一圈后直扑自己而来,幸未命中。1944年7月,“绒球鱼”号潜艇在鄂霍次克海的一次战斗中,也险些被自己发射的鱼雷命中。为了增加命中率,某些德国U艇的鱼雷,会装订一个折返信号,在鱼雷错过目标,没有命中的时候,能自动折返几次,对想定的目标航迹进行来回切割,直至命中。不过,这种战术在近战和混战的时候非常危险,一不小心鱼雷很可能会命中自己的潜艇。兔哥回答,二战前德国的潜艇的研制就已经受到了重视,二战中对潜艇的使用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因此,德国的潜艇研制也发展迅速,应该说,二战中德国的潜艇从质量到数量是当时世界海军装备中最先进最庞大的水下力量。二战中德国的种类型号非常繁杂,这是根据作战需求不断改进的结果,战争是推动武器装备发展的主要因素,也是检验改进武器装备发展的重要平台。二战中德国的潜艇主要就是U型潜艇,兔哥根据所掌握的资料和大家分享一下二战德国U型潜艇的鱼雷携量。 (1) I型潜艇,长约72.4米,水下排水量约862吨,鱼雷发射管数量:6具(艇首4具/艇尾2具)鱼雷数量:14枚鱼雷。(2)IIA型潜艇(共建造6艘:U-1至U-6号)乘员:22-24 人,艇长:40米。水下排水量:303 吨左右,设计下潜深度:150 米。鱼雷发射管数量:3 具(艇首)鱼雷数量:5 枚。(3)ⅡB型潜艇:IIA型的改进型ⅡB型潜艇,一共建造了18艘,编号从U-7至U-24,另外U-120和U-121也属于该级型号。共建造约20艘。曾经是当时德国主力潜艇。1939年,有一部分的ⅡB型潜艇部分参加了二战时期早期作战,主要是近海作战。该型艇水下排水量约328吨,长约42米,有鱼雷5枚,水雷12枚,下潜深120米。装备有20毫米口径高射机炮。(4)XI型潜艇:艇长,76.8 米,水下排水量,1232 吨,设计下潜深度,150 米。鱼雷发射管数量6具(艇首4具/艇尾2具)。鱼雷总数:22枚。这型艇是由IA型改进而来的,当时作为一艘远洋潜艇设计(5)IXB型潜艇艇长:76.5 米,水下排水量1148吨。设计下潜深度230 米,鱼雷发射管数量6具(艇首4具,艇尾2具),鱼雷总数:22枚(或44枚水雷)。105毫米甲板炮,20毫米机炮。(6)IXC型潜艇:艇长76.76 米,水下排水量1232 吨。设计下潜深度230 米,鱼雷发射管数量6具(前四后2)鱼雷总数22枚,1 门105mm炮;。1门4联装37毫米防空炮。1门20毫米机炮。(7)IXC/40型艇是IXC型的改进型,改动不大,主要是航程和航速上的提高。共有87艘该型艇服役。鱼雷携带量22枚。(8)IXD型潜艇:艇长:87.6 米,水下排水量:1804 吨。鱼雷发射管数量:6具(艇首4具/艇尾2具),鱼雷总数24枚。(9)VIIA型潜艇:这个潜艇不大,艇:64.5 米,水下排水量:745 鱼雷发射管数量:5具(艇首4具/艇尾1具),鱼雷总数:11枚,一门88 mm甲板炮。(10)VIIB型,艇长:66.5 米,鱼雷发射管数量5具(艇首4具/艇尾1具),鱼雷总数14枚。建造了24艘,最为成功的是U-47号、U-99号、U-100号、U-48号等。(11)VIIC型潜艇:长:67.1 米,水下排水量871吨。设计下潜深度:220 米鱼雷发射管数量5具(艇首4具/艇尾1具),鱼雷总数:14枚。这是二战德国的主力潜艇。共建造了690多艘。从1941年到战争结束,这型潜艇从未中止建造,也从未中止过行动。它的性能并不比VIIB好。但VIIC型是二战德国设计最为成功的一型潜艇,它服役时正是德国U型艇即将结束“快乐日”的时期,处于被盟军暴揍的开始。而以后的二战德国最先进的潜艇XXI型就是根据它为蓝本建造的。(12)让我们看看这个现代潜艇的“鼻祖”XXI型潜艇:排水量(水下)2100吨,设计潜深300米,6具鱼雷发射管全部在艇首,533毫米,可携带23枚鱼雷,并可以携带水雷。二战德国的潜艇还有专门布雷的潜艇,数量不大,另外,还有补给用的潜艇绰号“奶牛”VIIF,数量不多,使用效果并不好。同时还有VIID型,鱼雷的携带量14枚。二战大西洋海域主要是VII型系统潜艇的主战场,二战时,德国共建造了约1180多艘中型潜艇,还有约1200多小型(含袖珍型)潜艇。共击沉盟国商船约2828艘,舰船约175艘。纳粹德国损失778艘潜艇(含事故),约2.8万人死亡(失踪)。以上是二战德国主要潜艇鱼雷携带数量统计,难免有误,仅供参考。以上仅为兔哥个人论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欢迎关注兔哥(图片来源网络)兔哥回答:这个问题有问题了,你问的可能是潜艇的鱼雷为什么不设置成垂发系统的样子吧。其实没有必要,为什么呢?兔哥说说个人看法,仅供参考。首先,潜艇的鱼雷本身就具备由下而上的攻击能力:鱼雷发射管虽然是平行布置在潜艇上的,但潜艇发射鱼雷时潜艇并不需要必须和舰船目标处于同一平面,潜艇可以在水下发射鱼雷。早期鱼雷发射深度有要求,而且必须要通过潜望镜瞄准目标,然后发射鱼雷,这个深度并不深,十来米。不过这个深度已经超过了军舰的吃水深度,没关系,鱼雷是可以调整攻击深度的。鱼雷上都有一个定深器,例如,设定深度3米,鱼雷即便是从几十米的深度发射,它也是爬升到3米深度攻击目标。现在的潜艇不需要将鱼雷发射管对准目标就可以发射鱼雷。也可以用鱼雷发射管发射反舰导弹;早期的鱼雷虽然可以通过定深实现攻击目标,但必须要对正目标,否则就打偏了,主要原因就是没有制导能力。现在的鱼雷都具备自导能力,例如,声自导鱼雷,尾流自导鱼雷,线导鱼雷等等,都不需要使用潜望镜瞄准目标,连潜望镜都不需要,通过声呐探测系统就可以精准定位目标,并且在鱼雷的最大承受深度可以发射攻击。声自导鱼雷可自动追踪舰船的声学信号特征,尾流自导鱼雷可以采用蛇形机动追踪舰船的螺旋桨尾流,线导鱼雷可以控制前进方向。因此,不需要把鱼雷发射管采用垂发设置,现在的反舰导弹也可由鱼雷发射管发射。潜艇垂发系统并不是一个优势,不适合鱼雷武器使用:潜艇垂发系统通常是战略导弹使用,巡航导弹也有使用,但潜艇上安装垂发系统并不是优势,以上武器只所以采用垂发,是必须要这样做才能满足需要。潜艇垂发系统对潜艇的结构影响非常大,很复杂,最大的缺点是不具备再装填能力,这对于战略导弹核潜艇影响不大,反正也无法携带如此大口径的备用导弹。而鱼雷属于再装填武器,一艘潜艇虽然只有六到八具鱼雷发射管,但鱼雷携带量都可以达到几十枚,能够快速装填。另外,导弹垂直发射有火箭发动机助推,可以克服海水流速的影响,出发射筒的速度快于鱼雷。而鱼雷如果垂发,就必须要有一个大角度的调整航向动作,这无疑会影响鱼雷的航行路径,如果是浅水区,很容易暴露潜艇的位置,甚至是无法使用,另外也不能再装填,同时会影响潜艇空间的使用。潜艇不设计向上发射是科学性的,也是实际性的考虑,不适合,也不符合潜艇的使用要求。潜艇并不能保证慢速平稳状态下发射鱼雷,如果是高速航行状态下,垂发系统就不适合发射武器,包括战略导弹核潜艇发射潜射弹道导弹时,都对航速有严格的要求,否则巨大的水流压力会将导弹推“倒”,甚至是导弹射出一半就会被“折”坏。弹道导弹核潜艇在水深十几米,航速几节的情况下必须要快速出筒,某核潜艇设计师曾经表示,只需要0.5秒就射出发射筒,时间长了不行。潜艇发射鱼雷只所以选择水平布置的发射管,还有其它作用,例如,超空泡鱼雷,速度极快,但不能拐弯,需要直线行驶,垂发系统显然不好使。所以,鱼雷发射水平布置也是技术和使用特点的需要,这样更适合鱼雷发射。以上是兔哥个人观点,欢迎关注兔,欢迎探讨评论!图片来源网络。潜艇装填鱼雷,是指将鱼雷从潜艇外部补充到潜艇里面,目前潜艇装填鱼雷的方式主要有两种。第一,直接把鱼雷从鱼雷发射管外面塞进去。为了让潜艇的鱼雷发射管露出来,远离水面,防止装填鱼雷时海水倒灌进潜艇内部。在装填鱼雷时首先需要给潜艇尾部的压载水舱注水,让潜艇的艏部翘起来。当然了,也有潜艇是在艇艉设置鱼雷发射管,这时候就是给潜艇艏部压载水舱注水,让潜艇的艇艉翘起。当鱼雷发射管完全露出水面后,就用浮筏固定住潜艇,然后使用吊机等设备将鱼雷起吊至发射口,装填人员会乘坐浮筏/小艇在旁边辅助鱼雷顺利进入鱼雷发射管。此时潜艇内部还要安排人员接收这些“逆行”的鱼雷,将它们从鱼雷发射管里面拖出来,放到备用鱼雷台架。值得注意的是,很多潜艇使用的巡航导弹也是通过鱼雷发射管进行装填的。例如“基洛”级常规潜艇是使用鱼雷发射管来发射3M54俱乐部巡航导弹的,而不是采用垂直发射管,所以装填时也是用鱼雷发射管。能够从潜艇外面装填鱼雷的发射管必须是设计在水线以上才行。而在水线下的鱼雷发射管无论怎么给压载水舱注水,都难以让它完全露出水面,保证装填鱼雷时不进入海水。例如中国的093系列核潜艇的鱼雷发射管采用的是4上2下的布局,只有上面4具鱼雷发射管是在水线上的,能够在装填时露出水面。第二种潜艇装填鱼雷的方式就是通过专门的装填舱口进行装填。专门的装填舱口设置在潜艇上甲板,当潜艇正常露出水面时,装填舱口自然远离水面,不需要采用额外的手段防止海水进入潜艇,简化了装填鱼雷的工作。专门装填舱口开设位置一般是在潜艇鱼雷舱的上方,从潜艇上甲板直接贯通到鱼雷舱里面。在装填时直接吊装鱼雷从装填舱口放进去,鱼雷会顺着由滑轨、绞盘等装备组成的临时装填系统缓缓滑进鱼雷舱,内部的装填人员再将它转移到鱼雷台架。潜艇使用的巡航导弹也可以采用这种方式进行装填。一般来说,第二种装填鱼雷的方式更加方便,快捷,工作量更少,而且能够适应更多的装填环境,更加受欢迎。
核潜艇被一枚鱼雷命中,插入潜艇外壳,但未爆炸,求该艇长的心理阴影面积。潜艇在水下来无影去无踪,是海军的最隐秘杀手。但其实潜艇在水下是“又聋又瞎”的,潜艇的侦测手段不多,仅能凭借海图和声纳探路,感知和判断周边环境的能力较差。所以自潜艇问世以来,各种事故就层出不穷。最奇葩的事故,是被鱼雷命中以后,竟然浑然不觉,直接带着鱼雷回港了。在1968年10月2日,苏联海军的第一代弹道导弹核潜艇,排水量5300吨的658型“旅馆”级战略核潜艇K-54号,与排水量4870吨的671型“维克托”级(V级)攻击核潜艇K-178号进行反潜战术合练。 在这次演习中,由于靶场导引设备突然失灵, K-178潜艇发射的一枚重型反潜鱼雷,一头插进B-454号核潜艇的尾部。这枚脱靶的重型鱼雷直接把附近的K-178号潜艇当作目标径直奔了过来,并准确命中K-178号潜艇指挥塔后部约5米的艇身,并穿透了潜艇的外壳卡在K-178号潜艇的艇身上。好在,这只是一枚没有装炸药的训练操雷,不然这艘核潜艇就挂了。658型由苏联的627型攻击核潜艇和629型常规导弹潜艇混合发展而来,受制于当时苏联工业水平的限制,无法生产大直径的潜艇耐压壳,苏联的潜射导弹体积又普遍很大,所以,苏联采用了一个简单粗暴的方式——把战略核导弹发射筒和潜艇指挥塔融合起来,研制出658型核潜艇,指挥塔很大,里面装备了3枚R-13型潜射弹道导弹(后期升级为R-29型)。出事的这艘658型“旅馆”级战略核潜艇,就是电影《k-19》里核泄漏的K-19号核潜艇的同型艇。K-19号是658型战略核潜艇的首制艇,该艇仿佛被诅咒过,一生十分坎坷,事故无数,甚至有反应堆爆炸和核泄漏,以及与美国核潜艇相撞,两次严重火灾,在美国电影中被谑称为”寡妇制造者“。潜艇挨鱼雷插的乌龙,美国也没少搞。在1960年8月5日,美国海军“淡水鲤”级SS-490“飞鱼”号常规潜艇。在一次反潜演习中被美国海军的“国王”号驱逐舰误射的Mk44鱼雷打中,鱼雷插进“飞鱼”号的指挥塔围壳,这枚鱼雷是安装了战斗部的实雷,但万幸的是鱼雷的保险没解脱,才没有酿成大祸,全艇躲过一劫。这次鱼雷命中自己的潜艇,把艇长吓得满头大汗,急忙从150米的深海上浮,并大骂“国王”号驱逐舰的舰长。“飞鱼”号被Mk44击中的位置在指挥塔围壳,属于非耐压舱段,所以即使被打中,只要没爆炸,对潜艇的水密性不会有影响。1965年5月,美国海军的“猫鲨”级SS-365“石首鱼”号常规潜艇,在进行实战训练时,被自己发射的一枚“叛变”了的Mk-37主/被动自导鱼雷命中。这枚鱼雷发射以后,直接转身锁定了自己的潜艇,打个正着,鱼雷射穿了潜艇围壳,幸而没炸。Mk-37是射程45公里的533毫米重型鱼雷,战斗部装有150公斤黑铝混合炸药,如果爆炸的话,足以将这艘潜艇炸成两截。在混乱的海战中,潜艇很容易被自己或友军发射的“叛变”鱼雷所命中,所以本艇或友艇发射鱼雷以后,声呐兵的一个责任是通过声呐警戒,感知是否有鱼雷接近。即使是在二战时期的非制导直航鱼雷,也有命中本艇的危险。在1944年10月底,即将完成远航的美国海军“刺尾鱼”号只剩下一枚鱼雷,于是在琉球附近向海面上一艘受伤的日本商船发射了这枚鱼雷,然而当鱼雷发射出去时,并没有直奔受伤的日本商船,而是沿着一条弧线开始偏转,最后竟然直奔“刺尾鱼”号而来,“刺尾鱼”号的艇长大吃一惊,命令潜艇紧急规避,而此时的潜艇速度只有6节,鱼雷的速度高达26节,就在几秒钟后,在水面上画了一个巨大的圆圈后准确命中了“刺尾鱼”号的艇艉,巨大的爆炸使一半以上的艇员当场毙命,大量海水涌入舱室,潜艇最后沉没在大海中。事后查明,事故的原因是鱼雷的方向尾舵被卡住了,造成鱼雷沿固定角度偏转了整整180°,然后命中了自己。这才是真正的最后一枚鱼雷留给我。在二战中,经常有“叛变”的鱼雷命中自己潜艇的情况。在1944年3月26日 美国海军“白鲑”号潜艇,在帕劳群岛海域攻击一艘日本运输船时,被自己发射的鱼雷命中击沉,仅有一名艇员幸存。1942年10月18日,“六线鱼”号潜艇,向一艘日本货轮发射了两枚鱼雷,第二枚鱼雷在水中绕了一圈后直扑自己而来,幸未命中。1944年7月,“绒球鱼”号潜艇在鄂霍次克海的一次战斗中,也险些被自己发射的鱼雷命中。为了增加命中率,某些德国U艇的鱼雷,会装订一个折返信号,在鱼雷错过目标,没有命中的时候,能自动折返几次,对想定的目标航迹进行来回切割,直至命中。不过,这种战术在近战和混战的时候非常危险,一不小心鱼雷很可能会命中自己的潜艇。兔哥回答,二战前德国的潜艇的研制就已经受到了重视,二战中对潜艇的使用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因此,德国的潜艇研制也发展迅速,应该说,二战中德国的潜艇从质量到数量是当时世界海军装备中最先进最庞大的水下力量。二战中德国的种类型号非常繁杂,这是根据作战需求不断改进的结果,战争是推动武器装备发展的主要因素,也是检验改进武器装备发展的重要平台。二战中德国的潜艇主要就是U型潜艇,兔哥根据所掌握的资料和大家分享一下二战德国U型潜艇的鱼雷携量。 (1) I型潜艇,长约72.4米,水下排水量约862吨,鱼雷发射管数量:6具(艇首4具/艇尾2具)鱼雷数量:14枚鱼雷。(2)IIA型潜艇(共建造6艘:U-1至U-6号)乘员:22-24 人,艇长:40米。水下排水量:303 吨左右,设计下潜深度:150 米。鱼雷发射管数量:3 具(艇首)鱼雷数量:5 枚。(3)ⅡB型潜艇:IIA型的改进型ⅡB型潜艇,一共建造了18艘,编号从U-7至U-24,另外U-120和U-121也属于该级型号。共建造约20艘。曾经是当时德国主力潜艇。1939年,有一部分的ⅡB型潜艇部分参加了二战时期早期作战,主要是近海作战。该型艇水下排水量约328吨,长约42米,有鱼雷5枚,水雷12枚,下潜深120米。装备有20毫米口径高射机炮。(4)XI型潜艇:艇长,76.8 米,水下排水量,1232 吨,设计下潜深度,150 米。鱼雷发射管数量6具(艇首4具/艇尾2具)。鱼雷总数:22枚。这型艇是由IA型改进而来的,当时作为一艘远洋潜艇设计(5)IXB型潜艇艇长:76.5 米,水下排水量1148吨。设计下潜深度230 米,鱼雷发射管数量6具(艇首4具,艇尾2具),鱼雷总数:22枚(或44枚水雷)。105毫米甲板炮,20毫米机炮。(6)IXC型潜艇:艇长76.76 米,水下排水量1232 吨。设计下潜深度230 米,鱼雷发射管数量6具(前四后2)鱼雷总数22枚,1 门105mm炮;。1门4联装37毫米防空炮。1门20毫米机炮。(7)IXC/40型艇是IXC型的改进型,改动不大,主要是航程和航速上的提高。共有87艘该型艇服役。鱼雷携带量22枚。(8)IXD型潜艇:艇长:87.6 米,水下排水量:1804 吨。鱼雷发射管数量:6具(艇首4具/艇尾2具),鱼雷总数24枚。(9)VIIA型潜艇:这个潜艇不大,艇:64.5 米,水下排水量:745 鱼雷发射管数量:5具(艇首4具/艇尾1具),鱼雷总数:11枚,一门88 mm甲板炮。(10)VIIB型,艇长:66.5 米,鱼雷发射管数量5具(艇首4具/艇尾1具),鱼雷总数14枚。建造了24艘,最为成功的是U-47号、U-99号、U-100号、U-48号等。(11)VIIC型潜艇:长:67.1 米,水下排水量871吨。设计下潜深度:220 米鱼雷发射管数量5具(艇首4具/艇尾1具),鱼雷总数:14枚。这是二战德国的主力潜艇。共建造了690多艘。从1941年到战争结束,这型潜艇从未中止建造,也从未中止过行动。它的性能并不比VIIB好。但VIIC型是二战德国设计最为成功的一型潜艇,它服役时正是德国U型艇即将结束“快乐日”的时期,处于被盟军暴揍的开始。而以后的二战德国最先进的潜艇XXI型就是根据它为蓝本建造的。(12)让我们看看这个现代潜艇的“鼻祖”XXI型潜艇:排水量(水下)2100吨,设计潜深300米,6具鱼雷发射管全部在艇首,533毫米,可携带23枚鱼雷,并可以携带水雷。二战德国的潜艇还有专门布雷的潜艇,数量不大,另外,还有补给用的潜艇绰号“奶牛”VIIF,数量不多,使用效果并不好。同时还有VIID型,鱼雷的携带量14枚。二战大西洋海域主要是VII型系统潜艇的主战场,二战时,德国共建造了约1180多艘中型潜艇,还有约1200多小型(含袖珍型)潜艇。共击沉盟国商船约2828艘,舰船约175艘。纳粹德国损失778艘潜艇(含事故),约2.8万人死亡(失踪)。以上是二战德国主要潜艇鱼雷携带数量统计,难免有误,仅供参考。以上仅为兔哥个人论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欢迎关注兔哥(图片来源网络)兔哥回答:这个问题有问题了,你问的可能是潜艇的鱼雷为什么不设置成垂发系统的样子吧。其实没有必要,为什么呢?兔哥说说个人看法,仅供参考。首先,潜艇的鱼雷本身就具备由下而上的攻击能力:鱼雷发射管虽然是平行布置在潜艇上的,但潜艇发射鱼雷时潜艇并不需要必须和舰船目标处于同一平面,潜艇可以在水下发射鱼雷。早期鱼雷发射深度有要求,而且必须要通过潜望镜瞄准目标,然后发射鱼雷,这个深度并不深,十来米。不过这个深度已经超过了军舰的吃水深度,没关系,鱼雷是可以调整攻击深度的。鱼雷上都有一个定深器,例如,设定深度3米,鱼雷即便是从几十米的深度发射,它也是爬升到3米深度攻击目标。现在的潜艇不需要将鱼雷发射管对准目标就可以发射鱼雷。也可以用鱼雷发射管发射反舰导弹;早期的鱼雷虽然可以通过定深实现攻击目标,但必须要对正目标,否则就打偏了,主要原因就是没有制导能力。现在的鱼雷都具备自导能力,例如,声自导鱼雷,尾流自导鱼雷,线导鱼雷等等,都不需要使用潜望镜瞄准目标,连潜望镜都不需要,通过声呐探测系统就可以精准定位目标,并且在鱼雷的最大承受深度可以发射攻击。声自导鱼雷可自动追踪舰船的声学信号特征,尾流自导鱼雷可以采用蛇形机动追踪舰船的螺旋桨尾流,线导鱼雷可以控制前进方向。因此,不需要把鱼雷发射管采用垂发设置,现在的反舰导弹也可由鱼雷发射管发射。潜艇垂发系统并不是一个优势,不适合鱼雷武器使用:潜艇垂发系统通常是战略导弹使用,巡航导弹也有使用,但潜艇上安装垂发系统并不是优势,以上武器只所以采用垂发,是必须要这样做才能满足需要。潜艇垂发系统对潜艇的结构影响非常大,很复杂,最大的缺点是不具备再装填能力,这对于战略导弹核潜艇影响不大,反正也无法携带如此大口径的备用导弹。而鱼雷属于再装填武器,一艘潜艇虽然只有六到八具鱼雷发射管,但鱼雷携带量都可以达到几十枚,能够快速装填。另外,导弹垂直发射有火箭发动机助推,可以克服海水流速的影响,出发射筒的速度快于鱼雷。而鱼雷如果垂发,就必须要有一个大角度的调整航向动作,这无疑会影响鱼雷的航行路径,如果是浅水区,很容易暴露潜艇的位置,甚至是无法使用,另外也不能再装填,同时会影响潜艇空间的使用。潜艇不设计向上发射是科学性的,也是实际性的考虑,不适合,也不符合潜艇的使用要求。潜艇并不能保证慢速平稳状态下发射鱼雷,如果是高速航行状态下,垂发系统就不适合发射武器,包括战略导弹核潜艇发射潜射弹道导弹时,都对航速有严格的要求,否则巨大的水流压力会将导弹推“倒”,甚至是导弹射出一半就会被“折”坏。弹道导弹核潜艇在水深十几米,航速几节的情况下必须要快速出筒,某核潜艇设计师曾经表示,只需要0.5秒就射出发射筒,时间长了不行。潜艇发射鱼雷只所以选择水平布置的发射管,还有其它作用,例如,超空泡鱼雷,速度极快,但不能拐弯,需要直线行驶,垂发系统显然不好使。所以,鱼雷发射水平布置也是技术和使用特点的需要,这样更适合鱼雷发射。以上是兔哥个人观点,欢迎关注兔,欢迎探讨评论!图片来源网络。潜艇装填鱼雷,是指将鱼雷从潜艇外部补充到潜艇里面,目前潜艇装填鱼雷的方式主要有两种。第一,直接把鱼雷从鱼雷发射管外面塞进去。为了让潜艇的鱼雷发射管露出来,远离水面,防止装填鱼雷时海水倒灌进潜艇内部。在装填鱼雷时首先需要给潜艇尾部的压载水舱注水,让潜艇的艏部翘起来。当然了,也有潜艇是在艇艉设置鱼雷发射管,这时候就是给潜艇艏部压载水舱注水,让潜艇的艇艉翘起。当鱼雷发射管完全露出水面后,就用浮筏固定住潜艇,然后使用吊机等设备将鱼雷起吊至发射口,装填人员会乘坐浮筏/小艇在旁边辅助鱼雷顺利进入鱼雷发射管。此时潜艇内部还要安排人员接收这些“逆行”的鱼雷,将它们从鱼雷发射管里面拖出来,放到备用鱼雷台架。值得注意的是,很多潜艇使用的巡航导弹也是通过鱼雷发射管进行装填的。例如“基洛”级常规潜艇是使用鱼雷发射管来发射3M54俱乐部巡航导弹的,而不是采用垂直发射管,所以装填时也是用鱼雷发射管。能够从潜艇外面装填鱼雷的发射管必须是设计在水线以上才行。而在水线下的鱼雷发射管无论怎么给压载水舱注水,都难以让它完全露出水面,保证装填鱼雷时不进入海水。例如中国的093系列核潜艇的鱼雷发射管采用的是4上2下的布局,只有上面4具鱼雷发射管是在水线上的,能够在装填时露出水面。第二种潜艇装填鱼雷的方式就是通过专门的装填舱口进行装填。专门的装填舱口设置在潜艇上甲板,当潜艇正常露出水面时,装填舱口自然远离水面,不需要采用额外的手段防止海水进入潜艇,简化了装填鱼雷的工作。专门装填舱口开设位置一般是在潜艇鱼雷舱的上方,从潜艇上甲板直接贯通到鱼雷舱里面。在装填时直接吊装鱼雷从装填舱口放进去,鱼雷会顺着由滑轨、绞盘等装备组成的临时装填系统缓缓滑进鱼雷舱,内部的装填人员再将它转移到鱼雷台架。潜艇使用的巡航导弹也可以采用这种方式进行装填。一般来说,第二种装填鱼雷的方式更加方便,快捷,工作量更少,而且能够适应更多的装填环境,更加受欢迎。哪有大量舱外鱼雷?无非是VIIB之后的亚型为了提高载弹量,在露天甲板下方增设了两个水密容器,各放置一枚鱼雷而已,再加上尾鱼雷发射管后方地板下增加的一个备雷,把载雷数从VIIA的11枚提高到14枚,耐压舱外备雷怎么算也只有两条,哪来的大量?从VIIB开始配备两个舱外鱼雷容器,可以安放两条备雷而且这两个备雷容器由于取用装填非常麻烦,要打开上甲半把雷从容器中取出再送进鱼雷舱,在海上进行这个作业既困难又危险,所以很多艇长都不愿意携带这两条鱼雷,宁可用这两个水密容器盛放一些补给品。由于在海上从上甲板下的容器中取出鱼雷填入鱼雷舱既麻烦又危险,所以很多艇长在出航时不愿携带这两条鱼雷,而是用这两个容器盛放其他补给品
核潜艇被一枚鱼雷命中,插入潜艇外壳,但未爆炸,求该艇长的心理阴影面积。潜艇在水下来无影去无踪,是海军的最隐秘杀手。但其实潜艇在水下是“又聋又瞎”的,潜艇的侦测手段不多,仅能凭借海图和声纳探路,感知和判断周边环境的能力较差。所以自潜艇问世以来,各种事故就层出不穷。最奇葩的事故,是被鱼雷命中以后,竟然浑然不觉,直接带着鱼雷回港了。在1968年10月2日,苏联海军的第一代弹道导弹核潜艇,排水量5300吨的658型“旅馆”级战略核潜艇K-54号,与排水量4870吨的671型“维克托”级(V级)攻击核潜艇K-178号进行反潜战术合练。 在这次演习中,由于靶场导引设备突然失灵, K-178潜艇发射的一枚重型反潜鱼雷,一头插进B-454号核潜艇的尾部。这枚脱靶的重型鱼雷直接把附近的K-178号潜艇当作目标径直奔了过来,并准确命中K-178号潜艇指挥塔后部约5米的艇身,并穿透了潜艇的外壳卡在K-178号潜艇的艇身上。好在,这只是一枚没有装炸药的训练操雷,不然这艘核潜艇就挂了。658型由苏联的627型攻击核潜艇和629型常规导弹潜艇混合发展而来,受制于当时苏联工业水平的限制,无法生产大直径的潜艇耐压壳,苏联的潜射导弹体积又普遍很大,所以,苏联采用了一个简单粗暴的方式——把战略核导弹发射筒和潜艇指挥塔融合起来,研制出658型核潜艇,指挥塔很大,里面装备了3枚R-13型潜射弹道导弹(后期升级为R-29型)。出事的这艘658型“旅馆”级战略核潜艇,就是电影《k-19》里核泄漏的K-19号核潜艇的同型艇。K-19号是658型战略核潜艇的首制艇,该艇仿佛被诅咒过,一生十分坎坷,事故无数,甚至有反应堆爆炸和核泄漏,以及与美国核潜艇相撞,两次严重火灾,在美国电影中被谑称为”寡妇制造者“。潜艇挨鱼雷插的乌龙,美国也没少搞。在1960年8月5日,美国海军“淡水鲤”级SS-490“飞鱼”号常规潜艇。在一次反潜演习中被美国海军的“国王”号驱逐舰误射的Mk44鱼雷打中,鱼雷插进“飞鱼”号的指挥塔围壳,这枚鱼雷是安装了战斗部的实雷,但万幸的是鱼雷的保险没解脱,才没有酿成大祸,全艇躲过一劫。这次鱼雷命中自己的潜艇,把艇长吓得满头大汗,急忙从150米的深海上浮,并大骂“国王”号驱逐舰的舰长。“飞鱼”号被Mk44击中的位置在指挥塔围壳,属于非耐压舱段,所以即使被打中,只要没爆炸,对潜艇的水密性不会有影响。1965年5月,美国海军的“猫鲨”级SS-365“石首鱼”号常规潜艇,在进行实战训练时,被自己发射的一枚“叛变”了的Mk-37主/被动自导鱼雷命中。这枚鱼雷发射以后,直接转身锁定了自己的潜艇,打个正着,鱼雷射穿了潜艇围壳,幸而没炸。Mk-37是射程45公里的533毫米重型鱼雷,战斗部装有150公斤黑铝混合炸药,如果爆炸的话,足以将这艘潜艇炸成两截。在混乱的海战中,潜艇很容易被自己或友军发射的“叛变”鱼雷所命中,所以本艇或友艇发射鱼雷以后,声呐兵的一个责任是通过声呐警戒,感知是否有鱼雷接近。即使是在二战时期的非制导直航鱼雷,也有命中本艇的危险。在1944年10月底,即将完成远航的美国海军“刺尾鱼”号只剩下一枚鱼雷,于是在琉球附近向海面上一艘受伤的日本商船发射了这枚鱼雷,然而当鱼雷发射出去时,并没有直奔受伤的日本商船,而是沿着一条弧线开始偏转,最后竟然直奔“刺尾鱼”号而来,“刺尾鱼”号的艇长大吃一惊,命令潜艇紧急规避,而此时的潜艇速度只有6节,鱼雷的速度高达26节,就在几秒钟后,在水面上画了一个巨大的圆圈后准确命中了“刺尾鱼”号的艇艉,巨大的爆炸使一半以上的艇员当场毙命,大量海水涌入舱室,潜艇最后沉没在大海中。事后查明,事故的原因是鱼雷的方向尾舵被卡住了,造成鱼雷沿固定角度偏转了整整180°,然后命中了自己。这才是真正的最后一枚鱼雷留给我。在二战中,经常有“叛变”的鱼雷命中自己潜艇的情况。在1944年3月26日 美国海军“白鲑”号潜艇,在帕劳群岛海域攻击一艘日本运输船时,被自己发射的鱼雷命中击沉,仅有一名艇员幸存。1942年10月18日,“六线鱼”号潜艇,向一艘日本货轮发射了两枚鱼雷,第二枚鱼雷在水中绕了一圈后直扑自己而来,幸未命中。1944年7月,“绒球鱼”号潜艇在鄂霍次克海的一次战斗中,也险些被自己发射的鱼雷命中。为了增加命中率,某些德国U艇的鱼雷,会装订一个折返信号,在鱼雷错过目标,没有命中的时候,能自动折返几次,对想定的目标航迹进行来回切割,直至命中。不过,这种战术在近战和混战的时候非常危险,一不小心鱼雷很可能会命中自己的潜艇。兔哥回答,二战前德国的潜艇的研制就已经受到了重视,二战中对潜艇的使用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因此,德国的潜艇研制也发展迅速,应该说,二战中德国的潜艇从质量到数量是当时世界海军装备中最先进最庞大的水下力量。二战中德国的种类型号非常繁杂,这是根据作战需求不断改进的结果,战争是推动武器装备发展的主要因素,也是检验改进武器装备发展的重要平台。二战中德国的潜艇主要就是U型潜艇,兔哥根据所掌握的资料和大家分享一下二战德国U型潜艇的鱼雷携量。 (1) I型潜艇,长约72.4米,水下排水量约862吨,鱼雷发射管数量:6具(艇首4具/艇尾2具)鱼雷数量:14枚鱼雷。(2)IIA型潜艇(共建造6艘:U-1至U-6号)乘员:22-24 人,艇长:40米。水下排水量:303 吨左右,设计下潜深度:150 米。鱼雷发射管数量:3 具(艇首)鱼雷数量:5 枚。(3)ⅡB型潜艇:IIA型的改进型ⅡB型潜艇,一共建造了18艘,编号从U-7至U-24,另外U-120和U-121也属于该级型号。共建造约20艘。曾经是当时德国主力潜艇。1939年,有一部分的ⅡB型潜艇部分参加了二战时期早期作战,主要是近海作战。该型艇水下排水量约328吨,长约42米,有鱼雷5枚,水雷12枚,下潜深120米。装备有20毫米口径高射机炮。(4)XI型潜艇:艇长,76.8 米,水下排水量,1232 吨,设计下潜深度,150 米。鱼雷发射管数量6具(艇首4具/艇尾2具)。鱼雷总数:22枚。这型艇是由IA型改进而来的,当时作为一艘远洋潜艇设计(5)IXB型潜艇艇长:76.5 米,水下排水量1148吨。设计下潜深度230 米,鱼雷发射管数量6具(艇首4具,艇尾2具),鱼雷总数:22枚(或44枚水雷)。105毫米甲板炮,20毫米机炮。(6)IXC型潜艇:艇长76.76 米,水下排水量1232 吨。设计下潜深度230 米,鱼雷发射管数量6具(前四后2)鱼雷总数22枚,1 门105mm炮;。1门4联装37毫米防空炮。1门20毫米机炮。(7)IXC/40型艇是IXC型的改进型,改动不大,主要是航程和航速上的提高。共有87艘该型艇服役。鱼雷携带量22枚。(8)IXD型潜艇:艇长:87.6 米,水下排水量:1804 吨。鱼雷发射管数量:6具(艇首4具/艇尾2具),鱼雷总数24枚。(9)VIIA型潜艇:这个潜艇不大,艇:64.5 米,水下排水量:745 鱼雷发射管数量:5具(艇首4具/艇尾1具),鱼雷总数:11枚,一门88 mm甲板炮。(10)VIIB型,艇长:66.5 米,鱼雷发射管数量5具(艇首4具/艇尾1具),鱼雷总数14枚。建造了24艘,最为成功的是U-47号、U-99号、U-100号、U-48号等。(11)VIIC型潜艇:长:67.1 米,水下排水量871吨。设计下潜深度:220 米鱼雷发射管数量5具(艇首4具/艇尾1具),鱼雷总数:14枚。这是二战德国的主力潜艇。共建造了690多艘。从1941年到战争结束,这型潜艇从未中止建造,也从未中止过行动。它的性能并不比VIIB好。但VIIC型是二战德国设计最为成功的一型潜艇,它服役时正是德国U型艇即将结束“快乐日”的时期,处于被盟军暴揍的开始。而以后的二战德国最先进的潜艇XXI型就是根据它为蓝本建造的。(12)让我们看看这个现代潜艇的“鼻祖”XXI型潜艇:排水量(水下)2100吨,设计潜深300米,6具鱼雷发射管全部在艇首,533毫米,可携带23枚鱼雷,并可以携带水雷。二战德国的潜艇还有专门布雷的潜艇,数量不大,另外,还有补给用的潜艇绰号“奶牛”VIIF,数量不多,使用效果并不好。同时还有VIID型,鱼雷的携带量14枚。二战大西洋海域主要是VII型系统潜艇的主战场,二战时,德国共建造了约1180多艘中型潜艇,还有约1200多小型(含袖珍型)潜艇。共击沉盟国商船约2828艘,舰船约175艘。纳粹德国损失778艘潜艇(含事故),约2.8万人死亡(失踪)。以上是二战德国主要潜艇鱼雷携带数量统计,难免有误,仅供参考。以上仅为兔哥个人论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欢迎关注兔哥(图片来源网络)兔哥回答:这个问题有问题了,你问的可能是潜艇的鱼雷为什么不设置成垂发系统的样子吧。其实没有必要,为什么呢?兔哥说说个人看法,仅供参考。首先,潜艇的鱼雷本身就具备由下而上的攻击能力:鱼雷发射管虽然是平行布置在潜艇上的,但潜艇发射鱼雷时潜艇并不需要必须和舰船目标处于同一平面,潜艇可以在水下发射鱼雷。早期鱼雷发射深度有要求,而且必须要通过潜望镜瞄准目标,然后发射鱼雷,这个深度并不深,十来米。不过这个深度已经超过了军舰的吃水深度,没关系,鱼雷是可以调整攻击深度的。鱼雷上都有一个定深器,例如,设定深度3米,鱼雷即便是从几十米的深度发射,它也是爬升到3米深度攻击目标。现在的潜艇不需要将鱼雷发射管对准目标就可以发射鱼雷。也可以用鱼雷发射管发射反舰导弹;早期的鱼雷虽然可以通过定深实现攻击目标,但必须要对正目标,否则就打偏了,主要原因就是没有制导能力。现在的鱼雷都具备自导能力,例如,声自导鱼雷,尾流自导鱼雷,线导鱼雷等等,都不需要使用潜望镜瞄准目标,连潜望镜都不需要,通过声呐探测系统就可以精准定位目标,并且在鱼雷的最大承受深度可以发射攻击。声自导鱼雷可自动追踪舰船的声学信号特征,尾流自导鱼雷可以采用蛇形机动追踪舰船的螺旋桨尾流,线导鱼雷可以控制前进方向。因此,不需要把鱼雷发射管采用垂发设置,现在的反舰导弹也可由鱼雷发射管发射。潜艇垂发系统并不是一个优势,不适合鱼雷武器使用:潜艇垂发系统通常是战略导弹使用,巡航导弹也有使用,但潜艇上安装垂发系统并不是优势,以上武器只所以采用垂发,是必须要这样做才能满足需要。潜艇垂发系统对潜艇的结构影响非常大,很复杂,最大的缺点是不具备再装填能力,这对于战略导弹核潜艇影响不大,反正也无法携带如此大口径的备用导弹。而鱼雷属于再装填武器,一艘潜艇虽然只有六到八具鱼雷发射管,但鱼雷携带量都可以达到几十枚,能够快速装填。另外,导弹垂直发射有火箭发动机助推,可以克服海水流速的影响,出发射筒的速度快于鱼雷。而鱼雷如果垂发,就必须要有一个大角度的调整航向动作,这无疑会影响鱼雷的航行路径,如果是浅水区,很容易暴露潜艇的位置,甚至是无法使用,另外也不能再装填,同时会影响潜艇空间的使用。潜艇不设计向上发射是科学性的,也是实际性的考虑,不适合,也不符合潜艇的使用要求。潜艇并不能保证慢速平稳状态下发射鱼雷,如果是高速航行状态下,垂发系统就不适合发射武器,包括战略导弹核潜艇发射潜射弹道导弹时,都对航速有严格的要求,否则巨大的水流压力会将导弹推“倒”,甚至是导弹射出一半就会被“折”坏。弹道导弹核潜艇在水深十几米,航速几节的情况下必须要快速出筒,某核潜艇设计师曾经表示,只需要0.5秒就射出发射筒,时间长了不行。潜艇发射鱼雷只所以选择水平布置的发射管,还有其它作用,例如,超空泡鱼雷,速度极快,但不能拐弯,需要直线行驶,垂发系统显然不好使。所以,鱼雷发射水平布置也是技术和使用特点的需要,这样更适合鱼雷发射。以上是兔哥个人观点,欢迎关注兔,欢迎探讨评论!图片来源网络。潜艇装填鱼雷,是指将鱼雷从潜艇外部补充到潜艇里面,目前潜艇装填鱼雷的方式主要有两种。第一,直接把鱼雷从鱼雷发射管外面塞进去。为了让潜艇的鱼雷发射管露出来,远离水面,防止装填鱼雷时海水倒灌进潜艇内部。在装填鱼雷时首先需要给潜艇尾部的压载水舱注水,让潜艇的艏部翘起来。当然了,也有潜艇是在艇艉设置鱼雷发射管,这时候就是给潜艇艏部压载水舱注水,让潜艇的艇艉翘起。当鱼雷发射管完全露出水面后,就用浮筏固定住潜艇,然后使用吊机等设备将鱼雷起吊至发射口,装填人员会乘坐浮筏/小艇在旁边辅助鱼雷顺利进入鱼雷发射管。此时潜艇内部还要安排人员接收这些“逆行”的鱼雷,将它们从鱼雷发射管里面拖出来,放到备用鱼雷台架。值得注意的是,很多潜艇使用的巡航导弹也是通过鱼雷发射管进行装填的。例如“基洛”级常规潜艇是使用鱼雷发射管来发射3M54俱乐部巡航导弹的,而不是采用垂直发射管,所以装填时也是用鱼雷发射管。能够从潜艇外面装填鱼雷的发射管必须是设计在水线以上才行。而在水线下的鱼雷发射管无论怎么给压载水舱注水,都难以让它完全露出水面,保证装填鱼雷时不进入海水。例如中国的093系列核潜艇的鱼雷发射管采用的是4上2下的布局,只有上面4具鱼雷发射管是在水线上的,能够在装填时露出水面。第二种潜艇装填鱼雷的方式就是通过专门的装填舱口进行装填。专门的装填舱口设置在潜艇上甲板,当潜艇正常露出水面时,装填舱口自然远离水面,不需要采用额外的手段防止海水进入潜艇,简化了装填鱼雷的工作。专门装填舱口开设位置一般是在潜艇鱼雷舱的上方,从潜艇上甲板直接贯通到鱼雷舱里面。在装填时直接吊装鱼雷从装填舱口放进去,鱼雷会顺着由滑轨、绞盘等装备组成的临时装填系统缓缓滑进鱼雷舱,内部的装填人员再将它转移到鱼雷台架。潜艇使用的巡航导弹也可以采用这种方式进行装填。一般来说,第二种装填鱼雷的方式更加方便,快捷,工作量更少,而且能够适应更多的装填环境,更加受欢迎。哪有大量舱外鱼雷?无非是VIIB之后的亚型为了提高载弹量,在露天甲板下方增设了两个水密容器,各放置一枚鱼雷而已,再加上尾鱼雷发射管后方地板下增加的一个备雷,把载雷数从VIIA的11枚提高到14枚,耐压舱外备雷怎么算也只有两条,哪来的大量?从VIIB开始配备两个舱外鱼雷容器,可以安放两条备雷而且这两个备雷容器由于取用装填非常麻烦,要打开上甲半把雷从容器中取出再送进鱼雷舱,在海上进行这个作业既困难又危险,所以很多艇长都不愿意携带这两条鱼雷,宁可用这两个水密容器盛放一些补给品。由于在海上从上甲板下的容器中取出鱼雷填入鱼雷舱既麻烦又危险,所以很多艇长在出航时不愿携带这两条鱼雷,而是用这两个容器盛放其他补给品潜艇一旦进入水下,对外界信息除了声呐,几乎就没别的了,无线电波在水中的传导很受限制,至于更高大上的激光通讯等,也是还没实用,虽然现代潜艇普遍都装备有通讯浮筏之类,但现代反潜机也在进步,对这些装置能够马上识别定位,随后快速赶来执行反潜作业,因此,潜艇对外界感知主要还是靠声呐。二战中,日本海军潜艇声呐将音量强度分为五级,以此表示距离远近,如果对方反潜舰船靠近到很近距离,根据一些回忆录看,已经不用声呐员了,潜艇里的普通乘员都会听到明显的螺旋桨声音,深水炸弹如水和爆炸的声音也能听到,爆炸的声音震耳欲聋,至于潜艇发射鱼雷攻击对方战舰或者商船,所有乘员都能听到爆炸声,然后可以计算发射的鱼雷命中了多少枚。不过,纪录中也提到,即便是在鱼雷攻击的时候,声呐操作手也是在工作的,以防对方反潜舰突然出现,这种事情很平常,鱼雷航迹明显,即便是日军的“长矛”氧气鱼雷也无法完全消除航迹,一旦发射鱼雷,自身位置就暴露了,对方反潜舰艇在附近的话,完全可以根据航迹和发射时候的声响判断位置,前来攻击,这个时候声呐操作手必须执行警戒任务,以便及时下潜躲避。因此,声呐操作手拥有一定的保护听力的装置,现代更是出现了降噪耳机这类设备,仅获得必须的信息,而将爆炸声等大幅弱化。
核潜艇被一枚鱼雷命中,插入潜艇外壳,但未爆炸,求该艇长的心理阴影面积。潜艇在水下来无影去无踪,是海军的最隐秘杀手。但其实潜艇在水下是“又聋又瞎”的,潜艇的侦测手段不多,仅能凭借海图和声纳探路,感知和判断周边环境的能力较差。所以自潜艇问世以来,各种事故就层出不穷。最奇葩的事故,是被鱼雷命中以后,竟然浑然不觉,直接带着鱼雷回港了。在1968年10月2日,苏联海军的第一代弹道导弹核潜艇,排水量5300吨的658型“旅馆”级战略核潜艇K-54号,与排水量4870吨的671型“维克托”级(V级)攻击核潜艇K-178号进行反潜战术合练。 在这次演习中,由于靶场导引设备突然失灵, K-178潜艇发射的一枚重型反潜鱼雷,一头插进B-454号核潜艇的尾部。这枚脱靶的重型鱼雷直接把附近的K-178号潜艇当作目标径直奔了过来,并准确命中K-178号潜艇指挥塔后部约5米的艇身,并穿透了潜艇的外壳卡在K-178号潜艇的艇身上。好在,这只是一枚没有装炸药的训练操雷,不然这艘核潜艇就挂了。658型由苏联的627型攻击核潜艇和629型常规导弹潜艇混合发展而来,受制于当时苏联工业水平的限制,无法生产大直径的潜艇耐压壳,苏联的潜射导弹体积又普遍很大,所以,苏联采用了一个简单粗暴的方式——把战略核导弹发射筒和潜艇指挥塔融合起来,研制出658型核潜艇,指挥塔很大,里面装备了3枚R-13型潜射弹道导弹(后期升级为R-29型)。出事的这艘658型“旅馆”级战略核潜艇,就是电影《k-19》里核泄漏的K-19号核潜艇的同型艇。K-19号是658型战略核潜艇的首制艇,该艇仿佛被诅咒过,一生十分坎坷,事故无数,甚至有反应堆爆炸和核泄漏,以及与美国核潜艇相撞,两次严重火灾,在美国电影中被谑称为”寡妇制造者“。潜艇挨鱼雷插的乌龙,美国也没少搞。在1960年8月5日,美国海军“淡水鲤”级SS-490“飞鱼”号常规潜艇。在一次反潜演习中被美国海军的“国王”号驱逐舰误射的Mk44鱼雷打中,鱼雷插进“飞鱼”号的指挥塔围壳,这枚鱼雷是安装了战斗部的实雷,但万幸的是鱼雷的保险没解脱,才没有酿成大祸,全艇躲过一劫。这次鱼雷命中自己的潜艇,把艇长吓得满头大汗,急忙从150米的深海上浮,并大骂“国王”号驱逐舰的舰长。“飞鱼”号被Mk44击中的位置在指挥塔围壳,属于非耐压舱段,所以即使被打中,只要没爆炸,对潜艇的水密性不会有影响。1965年5月,美国海军的“猫鲨”级SS-365“石首鱼”号常规潜艇,在进行实战训练时,被自己发射的一枚“叛变”了的Mk-37主/被动自导鱼雷命中。这枚鱼雷发射以后,直接转身锁定了自己的潜艇,打个正着,鱼雷射穿了潜艇围壳,幸而没炸。Mk-37是射程45公里的533毫米重型鱼雷,战斗部装有150公斤黑铝混合炸药,如果爆炸的话,足以将这艘潜艇炸成两截。在混乱的海战中,潜艇很容易被自己或友军发射的“叛变”鱼雷所命中,所以本艇或友艇发射鱼雷以后,声呐兵的一个责任是通过声呐警戒,感知是否有鱼雷接近。即使是在二战时期的非制导直航鱼雷,也有命中本艇的危险。在1944年10月底,即将完成远航的美国海军“刺尾鱼”号只剩下一枚鱼雷,于是在琉球附近向海面上一艘受伤的日本商船发射了这枚鱼雷,然而当鱼雷发射出去时,并没有直奔受伤的日本商船,而是沿着一条弧线开始偏转,最后竟然直奔“刺尾鱼”号而来,“刺尾鱼”号的艇长大吃一惊,命令潜艇紧急规避,而此时的潜艇速度只有6节,鱼雷的速度高达26节,就在几秒钟后,在水面上画了一个巨大的圆圈后准确命中了“刺尾鱼”号的艇艉,巨大的爆炸使一半以上的艇员当场毙命,大量海水涌入舱室,潜艇最后沉没在大海中。事后查明,事故的原因是鱼雷的方向尾舵被卡住了,造成鱼雷沿固定角度偏转了整整180°,然后命中了自己。这才是真正的最后一枚鱼雷留给我。在二战中,经常有“叛变”的鱼雷命中自己潜艇的情况。在1944年3月26日 美国海军“白鲑”号潜艇,在帕劳群岛海域攻击一艘日本运输船时,被自己发射的鱼雷命中击沉,仅有一名艇员幸存。1942年10月18日,“六线鱼”号潜艇,向一艘日本货轮发射了两枚鱼雷,第二枚鱼雷在水中绕了一圈后直扑自己而来,幸未命中。1944年7月,“绒球鱼”号潜艇在鄂霍次克海的一次战斗中,也险些被自己发射的鱼雷命中。为了增加命中率,某些德国U艇的鱼雷,会装订一个折返信号,在鱼雷错过目标,没有命中的时候,能自动折返几次,对想定的目标航迹进行来回切割,直至命中。不过,这种战术在近战和混战的时候非常危险,一不小心鱼雷很可能会命中自己的潜艇。兔哥回答,二战前德国的潜艇的研制就已经受到了重视,二战中对潜艇的使用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因此,德国的潜艇研制也发展迅速,应该说,二战中德国的潜艇从质量到数量是当时世界海军装备中最先进最庞大的水下力量。二战中德国的种类型号非常繁杂,这是根据作战需求不断改进的结果,战争是推动武器装备发展的主要因素,也是检验改进武器装备发展的重要平台。二战中德国的潜艇主要就是U型潜艇,兔哥根据所掌握的资料和大家分享一下二战德国U型潜艇的鱼雷携量。 (1) I型潜艇,长约72.4米,水下排水量约862吨,鱼雷发射管数量:6具(艇首4具/艇尾2具)鱼雷数量:14枚鱼雷。(2)IIA型潜艇(共建造6艘:U-1至U-6号)乘员:22-24 人,艇长:40米。水下排水量:303 吨左右,设计下潜深度:150 米。鱼雷发射管数量:3 具(艇首)鱼雷数量:5 枚。(3)ⅡB型潜艇:IIA型的改进型ⅡB型潜艇,一共建造了18艘,编号从U-7至U-24,另外U-120和U-121也属于该级型号。共建造约20艘。曾经是当时德国主力潜艇。1939年,有一部分的ⅡB型潜艇部分参加了二战时期早期作战,主要是近海作战。该型艇水下排水量约328吨,长约42米,有鱼雷5枚,水雷12枚,下潜深120米。装备有20毫米口径高射机炮。(4)XI型潜艇:艇长,76.8 米,水下排水量,1232 吨,设计下潜深度,150 米。鱼雷发射管数量6具(艇首4具/艇尾2具)。鱼雷总数:22枚。这型艇是由IA型改进而来的,当时作为一艘远洋潜艇设计(5)IXB型潜艇艇长:76.5 米,水下排水量1148吨。设计下潜深度230 米,鱼雷发射管数量6具(艇首4具,艇尾2具),鱼雷总数:22枚(或44枚水雷)。105毫米甲板炮,20毫米机炮。(6)IXC型潜艇:艇长76.76 米,水下排水量1232 吨。设计下潜深度230 米,鱼雷发射管数量6具(前四后2)鱼雷总数22枚,1 门105mm炮;。1门4联装37毫米防空炮。1门20毫米机炮。(7)IXC/40型艇是IXC型的改进型,改动不大,主要是航程和航速上的提高。共有87艘该型艇服役。鱼雷携带量22枚。(8)IXD型潜艇:艇长:87.6 米,水下排水量:1804 吨。鱼雷发射管数量:6具(艇首4具/艇尾2具),鱼雷总数24枚。(9)VIIA型潜艇:这个潜艇不大,艇:64.5 米,水下排水量:745 鱼雷发射管数量:5具(艇首4具/艇尾1具),鱼雷总数:11枚,一门88 mm甲板炮。(10)VIIB型,艇长:66.5 米,鱼雷发射管数量5具(艇首4具/艇尾1具),鱼雷总数14枚。建造了24艘,最为成功的是U-47号、U-99号、U-100号、U-48号等。(11)VIIC型潜艇:长:67.1 米,水下排水量871吨。设计下潜深度:220 米鱼雷发射管数量5具(艇首4具/艇尾1具),鱼雷总数:14枚。这是二战德国的主力潜艇。共建造了690多艘。从1941年到战争结束,这型潜艇从未中止建造,也从未中止过行动。它的性能并不比VIIB好。但VIIC型是二战德国设计最为成功的一型潜艇,它服役时正是德国U型艇即将结束“快乐日”的时期,处于被盟军暴揍的开始。而以后的二战德国最先进的潜艇XXI型就是根据它为蓝本建造的。(12)让我们看看这个现代潜艇的“鼻祖”XXI型潜艇:排水量(水下)2100吨,设计潜深300米,6具鱼雷发射管全部在艇首,533毫米,可携带23枚鱼雷,并可以携带水雷。二战德国的潜艇还有专门布雷的潜艇,数量不大,另外,还有补给用的潜艇绰号“奶牛”VIIF,数量不多,使用效果并不好。同时还有VIID型,鱼雷的携带量14枚。二战大西洋海域主要是VII型系统潜艇的主战场,二战时,德国共建造了约1180多艘中型潜艇,还有约1200多小型(含袖珍型)潜艇。共击沉盟国商船约2828艘,舰船约175艘。纳粹德国损失778艘潜艇(含事故),约2.8万人死亡(失踪)。以上是二战德国主要潜艇鱼雷携带数量统计,难免有误,仅供参考。以上仅为兔哥个人论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欢迎关注兔哥(图片来源网络)兔哥回答:这个问题有问题了,你问的可能是潜艇的鱼雷为什么不设置成垂发系统的样子吧。其实没有必要,为什么呢?兔哥说说个人看法,仅供参考。首先,潜艇的鱼雷本身就具备由下而上的攻击能力:鱼雷发射管虽然是平行布置在潜艇上的,但潜艇发射鱼雷时潜艇并不需要必须和舰船目标处于同一平面,潜艇可以在水下发射鱼雷。早期鱼雷发射深度有要求,而且必须要通过潜望镜瞄准目标,然后发射鱼雷,这个深度并不深,十来米。不过这个深度已经超过了军舰的吃水深度,没关系,鱼雷是可以调整攻击深度的。鱼雷上都有一个定深器,例如,设定深度3米,鱼雷即便是从几十米的深度发射,它也是爬升到3米深度攻击目标。现在的潜艇不需要将鱼雷发射管对准目标就可以发射鱼雷。也可以用鱼雷发射管发射反舰导弹;早期的鱼雷虽然可以通过定深实现攻击目标,但必须要对正目标,否则就打偏了,主要原因就是没有制导能力。现在的鱼雷都具备自导能力,例如,声自导鱼雷,尾流自导鱼雷,线导鱼雷等等,都不需要使用潜望镜瞄准目标,连潜望镜都不需要,通过声呐探测系统就可以精准定位目标,并且在鱼雷的最大承受深度可以发射攻击。声自导鱼雷可自动追踪舰船的声学信号特征,尾流自导鱼雷可以采用蛇形机动追踪舰船的螺旋桨尾流,线导鱼雷可以控制前进方向。因此,不需要把鱼雷发射管采用垂发设置,现在的反舰导弹也可由鱼雷发射管发射。潜艇垂发系统并不是一个优势,不适合鱼雷武器使用:潜艇垂发系统通常是战略导弹使用,巡航导弹也有使用,但潜艇上安装垂发系统并不是优势,以上武器只所以采用垂发,是必须要这样做才能满足需要。潜艇垂发系统对潜艇的结构影响非常大,很复杂,最大的缺点是不具备再装填能力,这对于战略导弹核潜艇影响不大,反正也无法携带如此大口径的备用导弹。而鱼雷属于再装填武器,一艘潜艇虽然只有六到八具鱼雷发射管,但鱼雷携带量都可以达到几十枚,能够快速装填。另外,导弹垂直发射有火箭发动机助推,可以克服海水流速的影响,出发射筒的速度快于鱼雷。而鱼雷如果垂发,就必须要有一个大角度的调整航向动作,这无疑会影响鱼雷的航行路径,如果是浅水区,很容易暴露潜艇的位置,甚至是无法使用,另外也不能再装填,同时会影响潜艇空间的使用。潜艇不设计向上发射是科学性的,也是实际性的考虑,不适合,也不符合潜艇的使用要求。潜艇并不能保证慢速平稳状态下发射鱼雷,如果是高速航行状态下,垂发系统就不适合发射武器,包括战略导弹核潜艇发射潜射弹道导弹时,都对航速有严格的要求,否则巨大的水流压力会将导弹推“倒”,甚至是导弹射出一半就会被“折”坏。弹道导弹核潜艇在水深十几米,航速几节的情况下必须要快速出筒,某核潜艇设计师曾经表示,只需要0.5秒就射出发射筒,时间长了不行。潜艇发射鱼雷只所以选择水平布置的发射管,还有其它作用,例如,超空泡鱼雷,速度极快,但不能拐弯,需要直线行驶,垂发系统显然不好使。所以,鱼雷发射水平布置也是技术和使用特点的需要,这样更适合鱼雷发射。以上是兔哥个人观点,欢迎关注兔,欢迎探讨评论!图片来源网络。潜艇装填鱼雷,是指将鱼雷从潜艇外部补充到潜艇里面,目前潜艇装填鱼雷的方式主要有两种。第一,直接把鱼雷从鱼雷发射管外面塞进去。为了让潜艇的鱼雷发射管露出来,远离水面,防止装填鱼雷时海水倒灌进潜艇内部。在装填鱼雷时首先需要给潜艇尾部的压载水舱注水,让潜艇的艏部翘起来。当然了,也有潜艇是在艇艉设置鱼雷发射管,这时候就是给潜艇艏部压载水舱注水,让潜艇的艇艉翘起。当鱼雷发射管完全露出水面后,就用浮筏固定住潜艇,然后使用吊机等设备将鱼雷起吊至发射口,装填人员会乘坐浮筏/小艇在旁边辅助鱼雷顺利进入鱼雷发射管。此时潜艇内部还要安排人员接收这些“逆行”的鱼雷,将它们从鱼雷发射管里面拖出来,放到备用鱼雷台架。值得注意的是,很多潜艇使用的巡航导弹也是通过鱼雷发射管进行装填的。例如“基洛”级常规潜艇是使用鱼雷发射管来发射3M54俱乐部巡航导弹的,而不是采用垂直发射管,所以装填时也是用鱼雷发射管。能够从潜艇外面装填鱼雷的发射管必须是设计在水线以上才行。而在水线下的鱼雷发射管无论怎么给压载水舱注水,都难以让它完全露出水面,保证装填鱼雷时不进入海水。例如中国的093系列核潜艇的鱼雷发射管采用的是4上2下的布局,只有上面4具鱼雷发射管是在水线上的,能够在装填时露出水面。第二种潜艇装填鱼雷的方式就是通过专门的装填舱口进行装填。专门的装填舱口设置在潜艇上甲板,当潜艇正常露出水面时,装填舱口自然远离水面,不需要采用额外的手段防止海水进入潜艇,简化了装填鱼雷的工作。专门装填舱口开设位置一般是在潜艇鱼雷舱的上方,从潜艇上甲板直接贯通到鱼雷舱里面。在装填时直接吊装鱼雷从装填舱口放进去,鱼雷会顺着由滑轨、绞盘等装备组成的临时装填系统缓缓滑进鱼雷舱,内部的装填人员再将它转移到鱼雷台架。潜艇使用的巡航导弹也可以采用这种方式进行装填。一般来说,第二种装填鱼雷的方式更加方便,快捷,工作量更少,而且能够适应更多的装填环境,更加受欢迎。哪有大量舱外鱼雷?无非是VIIB之后的亚型为了提高载弹量,在露天甲板下方增设了两个水密容器,各放置一枚鱼雷而已,再加上尾鱼雷发射管后方地板下增加的一个备雷,把载雷数从VIIA的11枚提高到14枚,耐压舱外备雷怎么算也只有两条,哪来的大量?从VIIB开始配备两个舱外鱼雷容器,可以安放两条备雷而且这两个备雷容器由于取用装填非常麻烦,要打开上甲半把雷从容器中取出再送进鱼雷舱,在海上进行这个作业既困难又危险,所以很多艇长都不愿意携带这两条鱼雷,宁可用这两个水密容器盛放一些补给品。由于在海上从上甲板下的容器中取出鱼雷填入鱼雷舱既麻烦又危险,所以很多艇长在出航时不愿携带这两条鱼雷,而是用这两个容器盛放其他补给品潜艇一旦进入水下,对外界信息除了声呐,几乎就没别的了,无线电波在水中的传导很受限制,至于更高大上的激光通讯等,也是还没实用,虽然现代潜艇普遍都装备有通讯浮筏之类,但现代反潜机也在进步,对这些装置能够马上识别定位,随后快速赶来执行反潜作业,因此,潜艇对外界感知主要还是靠声呐。二战中,日本海军潜艇声呐将音量强度分为五级,以此表示距离远近,如果对方反潜舰船靠近到很近距离,根据一些回忆录看,已经不用声呐员了,潜艇里的普通乘员都会听到明显的螺旋桨声音,深水炸弹如水和爆炸的声音也能听到,爆炸的声音震耳欲聋,至于潜艇发射鱼雷攻击对方战舰或者商船,所有乘员都能听到爆炸声,然后可以计算发射的鱼雷命中了多少枚。不过,纪录中也提到,即便是在鱼雷攻击的时候,声呐操作手也是在工作的,以防对方反潜舰突然出现,这种事情很平常,鱼雷航迹明显,即便是日军的“长矛”氧气鱼雷也无法完全消除航迹,一旦发射鱼雷,自身位置就暴露了,对方反潜舰艇在附近的话,完全可以根据航迹和发射时候的声响判断位置,前来攻击,这个时候声呐操作手必须执行警戒任务,以便及时下潜躲避。因此,声呐操作手拥有一定的保护听力的装置,现代更是出现了降噪耳机这类设备,仅获得必须的信息,而将爆炸声等大幅弱化。说到潜艇这个话题,要从第一次世界大战说起,其中潜艇战最具有代表性的国家是德国,一战时期德国国土充其量只能算一个中等国家,其海军实力于英国仍存在一定差距,德国想第一时间追赶已经是不可能了,于是德国就全身心投入到德国潜艇的研制。潜艇一战时期最廉价的海军舰艇装备,就往往能创造出惊人无法估量的战绩,因为一战时期各国都没有反潜艇的作战经验所以德国的无限制潜艇战取得巨大成功。那么潜艇主要的攻击武器的什么,当然就是鱼雷了,一种能在潜水区发射的攻击型武器,其使用原理把一个螺旋桨安装在一颗鱼雷后部,通过物理发射后能完成一定推行距离。潜艇属于潜伏性作战装备只适合伏击,不适合在水面战斗,所以潜艇兵最保险进攻型武器就是鱼雷。但德国U潜艇并非没有艇炮,还是有一门舰甲炮88毫米54L部署在潜艇的前部。二战时期,德军又发明狼群战术,以12艘新型U潜艇为一个编队成群在大西洋狩猎,仅仅1942年11月,U艇就击沉了盟军118艘船只,创下了一个月共击沉743321吨级的记录,整个二战德国一共建造了1188艘,击沉盟军军用船只一共3500艘造成了盟军45万人葬身海底。而德国U型潜艇只损失了700多艘。从二战结束后各个海洋大国都意识到了潜艇的重要性,各国全力发展潜艇的一大杀器,并且延续至今。
核潜艇被一枚鱼雷命中,插入潜艇外壳,但未爆炸,求该艇长的心理阴影面积。潜艇在水下来无影去无踪,是海军的最隐秘杀手。但其实潜艇在水下是“又聋又瞎”的,潜艇的侦测手段不多,仅能凭借海图和声纳探路,感知和判断周边环境的能力较差。所以自潜艇问世以来,各种事故就层出不穷。最奇葩的事故,是被鱼雷命中以后,竟然浑然不觉,直接带着鱼雷回港了。在1968年10月2日,苏联海军的第一代弹道导弹核潜艇,排水量5300吨的658型“旅馆”级战略核潜艇K-54号,与排水量4870吨的671型“维克托”级(V级)攻击核潜艇K-178号进行反潜战术合练。 在这次演习中,由于靶场导引设备突然失灵, K-178潜艇发射的一枚重型反潜鱼雷,一头插进B-454号核潜艇的尾部。这枚脱靶的重型鱼雷直接把附近的K-178号潜艇当作目标径直奔了过来,并准确命中K-178号潜艇指挥塔后部约5米的艇身,并穿透了潜艇的外壳卡在K-178号潜艇的艇身上。好在,这只是一枚没有装炸药的训练操雷,不然这艘核潜艇就挂了。658型由苏联的627型攻击核潜艇和629型常规导弹潜艇混合发展而来,受制于当时苏联工业水平的限制,无法生产大直径的潜艇耐压壳,苏联的潜射导弹体积又普遍很大,所以,苏联采用了一个简单粗暴的方式——把战略核导弹发射筒和潜艇指挥塔融合起来,研制出658型核潜艇,指挥塔很大,里面装备了3枚R-13型潜射弹道导弹(后期升级为R-29型)。出事的这艘658型“旅馆”级战略核潜艇,就是电影《k-19》里核泄漏的K-19号核潜艇的同型艇。K-19号是658型战略核潜艇的首制艇,该艇仿佛被诅咒过,一生十分坎坷,事故无数,甚至有反应堆爆炸和核泄漏,以及与美国核潜艇相撞,两次严重火灾,在美国电影中被谑称为”寡妇制造者“。潜艇挨鱼雷插的乌龙,美国也没少搞。在1960年8月5日,美国海军“淡水鲤”级SS-490“飞鱼”号常规潜艇。在一次反潜演习中被美国海军的“国王”号驱逐舰误射的Mk44鱼雷打中,鱼雷插进“飞鱼”号的指挥塔围壳,这枚鱼雷是安装了战斗部的实雷,但万幸的是鱼雷的保险没解脱,才没有酿成大祸,全艇躲过一劫。这次鱼雷命中自己的潜艇,把艇长吓得满头大汗,急忙从150米的深海上浮,并大骂“国王”号驱逐舰的舰长。“飞鱼”号被Mk44击中的位置在指挥塔围壳,属于非耐压舱段,所以即使被打中,只要没爆炸,对潜艇的水密性不会有影响。1965年5月,美国海军的“猫鲨”级SS-365“石首鱼”号常规潜艇,在进行实战训练时,被自己发射的一枚“叛变”了的Mk-37主/被动自导鱼雷命中。这枚鱼雷发射以后,直接转身锁定了自己的潜艇,打个正着,鱼雷射穿了潜艇围壳,幸而没炸。Mk-37是射程45公里的533毫米重型鱼雷,战斗部装有150公斤黑铝混合炸药,如果爆炸的话,足以将这艘潜艇炸成两截。在混乱的海战中,潜艇很容易被自己或友军发射的“叛变”鱼雷所命中,所以本艇或友艇发射鱼雷以后,声呐兵的一个责任是通过声呐警戒,感知是否有鱼雷接近。即使是在二战时期的非制导直航鱼雷,也有命中本艇的危险。在1944年10月底,即将完成远航的美国海军“刺尾鱼”号只剩下一枚鱼雷,于是在琉球附近向海面上一艘受伤的日本商船发射了这枚鱼雷,然而当鱼雷发射出去时,并没有直奔受伤的日本商船,而是沿着一条弧线开始偏转,最后竟然直奔“刺尾鱼”号而来,“刺尾鱼”号的艇长大吃一惊,命令潜艇紧急规避,而此时的潜艇速度只有6节,鱼雷的速度高达26节,就在几秒钟后,在水面上画了一个巨大的圆圈后准确命中了“刺尾鱼”号的艇艉,巨大的爆炸使一半以上的艇员当场毙命,大量海水涌入舱室,潜艇最后沉没在大海中。事后查明,事故的原因是鱼雷的方向尾舵被卡住了,造成鱼雷沿固定角度偏转了整整180°,然后命中了自己。这才是真正的最后一枚鱼雷留给我。在二战中,经常有“叛变”的鱼雷命中自己潜艇的情况。在1944年3月26日 美国海军“白鲑”号潜艇,在帕劳群岛海域攻击一艘日本运输船时,被自己发射的鱼雷命中击沉,仅有一名艇员幸存。1942年10月18日,“六线鱼”号潜艇,向一艘日本货轮发射了两枚鱼雷,第二枚鱼雷在水中绕了一圈后直扑自己而来,幸未命中。1944年7月,“绒球鱼”号潜艇在鄂霍次克海的一次战斗中,也险些被自己发射的鱼雷命中。为了增加命中率,某些德国U艇的鱼雷,会装订一个折返信号,在鱼雷错过目标,没有命中的时候,能自动折返几次,对想定的目标航迹进行来回切割,直至命中。不过,这种战术在近战和混战的时候非常危险,一不小心鱼雷很可能会命中自己的潜艇。兔哥回答,二战前德国的潜艇的研制就已经受到了重视,二战中对潜艇的使用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因此,德国的潜艇研制也发展迅速,应该说,二战中德国的潜艇从质量到数量是当时世界海军装备中最先进最庞大的水下力量。二战中德国的种类型号非常繁杂,这是根据作战需求不断改进的结果,战争是推动武器装备发展的主要因素,也是检验改进武器装备发展的重要平台。二战中德国的潜艇主要就是U型潜艇,兔哥根据所掌握的资料和大家分享一下二战德国U型潜艇的鱼雷携量。 (1) I型潜艇,长约72.4米,水下排水量约862吨,鱼雷发射管数量:6具(艇首4具/艇尾2具)鱼雷数量:14枚鱼雷。(2)IIA型潜艇(共建造6艘:U-1至U-6号)乘员:22-24 人,艇长:40米。水下排水量:303 吨左右,设计下潜深度:150 米。鱼雷发射管数量:3 具(艇首)鱼雷数量:5 枚。(3)ⅡB型潜艇:IIA型的改进型ⅡB型潜艇,一共建造了18艘,编号从U-7至U-24,另外U-120和U-121也属于该级型号。共建造约20艘。曾经是当时德国主力潜艇。1939年,有一部分的ⅡB型潜艇部分参加了二战时期早期作战,主要是近海作战。该型艇水下排水量约328吨,长约42米,有鱼雷5枚,水雷12枚,下潜深120米。装备有20毫米口径高射机炮。(4)XI型潜艇:艇长,76.8 米,水下排水量,1232 吨,设计下潜深度,150 米。鱼雷发射管数量6具(艇首4具/艇尾2具)。鱼雷总数:22枚。这型艇是由IA型改进而来的,当时作为一艘远洋潜艇设计(5)IXB型潜艇艇长:76.5 米,水下排水量1148吨。设计下潜深度230 米,鱼雷发射管数量6具(艇首4具,艇尾2具),鱼雷总数:22枚(或44枚水雷)。105毫米甲板炮,20毫米机炮。(6)IXC型潜艇:艇长76.76 米,水下排水量1232 吨。设计下潜深度230 米,鱼雷发射管数量6具(前四后2)鱼雷总数22枚,1 门105mm炮;。1门4联装37毫米防空炮。1门20毫米机炮。(7)IXC/40型艇是IXC型的改进型,改动不大,主要是航程和航速上的提高。共有87艘该型艇服役。鱼雷携带量22枚。(8)IXD型潜艇:艇长:87.6 米,水下排水量:1804 吨。鱼雷发射管数量:6具(艇首4具/艇尾2具),鱼雷总数24枚。(9)VIIA型潜艇:这个潜艇不大,艇:64.5 米,水下排水量:745 鱼雷发射管数量:5具(艇首4具/艇尾1具),鱼雷总数:11枚,一门88 mm甲板炮。(10)VIIB型,艇长:66.5 米,鱼雷发射管数量5具(艇首4具/艇尾1具),鱼雷总数14枚。建造了24艘,最为成功的是U-47号、U-99号、U-100号、U-48号等。(11)VIIC型潜艇:长:67.1 米,水下排水量871吨。设计下潜深度:220 米鱼雷发射管数量5具(艇首4具/艇尾1具),鱼雷总数:14枚。这是二战德国的主力潜艇。共建造了690多艘。从1941年到战争结束,这型潜艇从未中止建造,也从未中止过行动。它的性能并不比VIIB好。但VIIC型是二战德国设计最为成功的一型潜艇,它服役时正是德国U型艇即将结束“快乐日”的时期,处于被盟军暴揍的开始。而以后的二战德国最先进的潜艇XXI型就是根据它为蓝本建造的。(12)让我们看看这个现代潜艇的“鼻祖”XXI型潜艇:排水量(水下)2100吨,设计潜深300米,6具鱼雷发射管全部在艇首,533毫米,可携带23枚鱼雷,并可以携带水雷。二战德国的潜艇还有专门布雷的潜艇,数量不大,另外,还有补给用的潜艇绰号“奶牛”VIIF,数量不多,使用效果并不好。同时还有VIID型,鱼雷的携带量14枚。二战大西洋海域主要是VII型系统潜艇的主战场,二战时,德国共建造了约1180多艘中型潜艇,还有约1200多小型(含袖珍型)潜艇。共击沉盟国商船约2828艘,舰船约175艘。纳粹德国损失778艘潜艇(含事故),约2.8万人死亡(失踪)。以上是二战德国主要潜艇鱼雷携带数量统计,难免有误,仅供参考。以上仅为兔哥个人论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欢迎关注兔哥(图片来源网络)兔哥回答:这个问题有问题了,你问的可能是潜艇的鱼雷为什么不设置成垂发系统的样子吧。其实没有必要,为什么呢?兔哥说说个人看法,仅供参考。首先,潜艇的鱼雷本身就具备由下而上的攻击能力:鱼雷发射管虽然是平行布置在潜艇上的,但潜艇发射鱼雷时潜艇并不需要必须和舰船目标处于同一平面,潜艇可以在水下发射鱼雷。早期鱼雷发射深度有要求,而且必须要通过潜望镜瞄准目标,然后发射鱼雷,这个深度并不深,十来米。不过这个深度已经超过了军舰的吃水深度,没关系,鱼雷是可以调整攻击深度的。鱼雷上都有一个定深器,例如,设定深度3米,鱼雷即便是从几十米的深度发射,它也是爬升到3米深度攻击目标。现在的潜艇不需要将鱼雷发射管对准目标就可以发射鱼雷。也可以用鱼雷发射管发射反舰导弹;早期的鱼雷虽然可以通过定深实现攻击目标,但必须要对正目标,否则就打偏了,主要原因就是没有制导能力。现在的鱼雷都具备自导能力,例如,声自导鱼雷,尾流自导鱼雷,线导鱼雷等等,都不需要使用潜望镜瞄准目标,连潜望镜都不需要,通过声呐探测系统就可以精准定位目标,并且在鱼雷的最大承受深度可以发射攻击。声自导鱼雷可自动追踪舰船的声学信号特征,尾流自导鱼雷可以采用蛇形机动追踪舰船的螺旋桨尾流,线导鱼雷可以控制前进方向。因此,不需要把鱼雷发射管采用垂发设置,现在的反舰导弹也可由鱼雷发射管发射。潜艇垂发系统并不是一个优势,不适合鱼雷武器使用:潜艇垂发系统通常是战略导弹使用,巡航导弹也有使用,但潜艇上安装垂发系统并不是优势,以上武器只所以采用垂发,是必须要这样做才能满足需要。潜艇垂发系统对潜艇的结构影响非常大,很复杂,最大的缺点是不具备再装填能力,这对于战略导弹核潜艇影响不大,反正也无法携带如此大口径的备用导弹。而鱼雷属于再装填武器,一艘潜艇虽然只有六到八具鱼雷发射管,但鱼雷携带量都可以达到几十枚,能够快速装填。另外,导弹垂直发射有火箭发动机助推,可以克服海水流速的影响,出发射筒的速度快于鱼雷。而鱼雷如果垂发,就必须要有一个大角度的调整航向动作,这无疑会影响鱼雷的航行路径,如果是浅水区,很容易暴露潜艇的位置,甚至是无法使用,另外也不能再装填,同时会影响潜艇空间的使用。潜艇不设计向上发射是科学性的,也是实际性的考虑,不适合,也不符合潜艇的使用要求。潜艇并不能保证慢速平稳状态下发射鱼雷,如果是高速航行状态下,垂发系统就不适合发射武器,包括战略导弹核潜艇发射潜射弹道导弹时,都对航速有严格的要求,否则巨大的水流压力会将导弹推“倒”,甚至是导弹射出一半就会被“折”坏。弹道导弹核潜艇在水深十几米,航速几节的情况下必须要快速出筒,某核潜艇设计师曾经表示,只需要0.5秒就射出发射筒,时间长了不行。潜艇发射鱼雷只所以选择水平布置的发射管,还有其它作用,例如,超空泡鱼雷,速度极快,但不能拐弯,需要直线行驶,垂发系统显然不好使。所以,鱼雷发射水平布置也是技术和使用特点的需要,这样更适合鱼雷发射。以上是兔哥个人观点,欢迎关注兔,欢迎探讨评论!图片来源网络。潜艇装填鱼雷,是指将鱼雷从潜艇外部补充到潜艇里面,目前潜艇装填鱼雷的方式主要有两种。第一,直接把鱼雷从鱼雷发射管外面塞进去。为了让潜艇的鱼雷发射管露出来,远离水面,防止装填鱼雷时海水倒灌进潜艇内部。在装填鱼雷时首先需要给潜艇尾部的压载水舱注水,让潜艇的艏部翘起来。当然了,也有潜艇是在艇艉设置鱼雷发射管,这时候就是给潜艇艏部压载水舱注水,让潜艇的艇艉翘起。当鱼雷发射管完全露出水面后,就用浮筏固定住潜艇,然后使用吊机等设备将鱼雷起吊至发射口,装填人员会乘坐浮筏/小艇在旁边辅助鱼雷顺利进入鱼雷发射管。此时潜艇内部还要安排人员接收这些“逆行”的鱼雷,将它们从鱼雷发射管里面拖出来,放到备用鱼雷台架。值得注意的是,很多潜艇使用的巡航导弹也是通过鱼雷发射管进行装填的。例如“基洛”级常规潜艇是使用鱼雷发射管来发射3M54俱乐部巡航导弹的,而不是采用垂直发射管,所以装填时也是用鱼雷发射管。能够从潜艇外面装填鱼雷的发射管必须是设计在水线以上才行。而在水线下的鱼雷发射管无论怎么给压载水舱注水,都难以让它完全露出水面,保证装填鱼雷时不进入海水。例如中国的093系列核潜艇的鱼雷发射管采用的是4上2下的布局,只有上面4具鱼雷发射管是在水线上的,能够在装填时露出水面。第二种潜艇装填鱼雷的方式就是通过专门的装填舱口进行装填。专门的装填舱口设置在潜艇上甲板,当潜艇正常露出水面时,装填舱口自然远离水面,不需要采用额外的手段防止海水进入潜艇,简化了装填鱼雷的工作。专门装填舱口开设位置一般是在潜艇鱼雷舱的上方,从潜艇上甲板直接贯通到鱼雷舱里面。在装填时直接吊装鱼雷从装填舱口放进去,鱼雷会顺着由滑轨、绞盘等装备组成的临时装填系统缓缓滑进鱼雷舱,内部的装填人员再将它转移到鱼雷台架。潜艇使用的巡航导弹也可以采用这种方式进行装填。一般来说,第二种装填鱼雷的方式更加方便,快捷,工作量更少,而且能够适应更多的装填环境,更加受欢迎。哪有大量舱外鱼雷?无非是VIIB之后的亚型为了提高载弹量,在露天甲板下方增设了两个水密容器,各放置一枚鱼雷而已,再加上尾鱼雷发射管后方地板下增加的一个备雷,把载雷数从VIIA的11枚提高到14枚,耐压舱外备雷怎么算也只有两条,哪来的大量?从VIIB开始配备两个舱外鱼雷容器,可以安放两条备雷而且这两个备雷容器由于取用装填非常麻烦,要打开上甲半把雷从容器中取出再送进鱼雷舱,在海上进行这个作业既困难又危险,所以很多艇长都不愿意携带这两条鱼雷,宁可用这两个水密容器盛放一些补给品。由于在海上从上甲板下的容器中取出鱼雷填入鱼雷舱既麻烦又危险,所以很多艇长在出航时不愿携带这两条鱼雷,而是用这两个容器盛放其他补给品潜艇一旦进入水下,对外界信息除了声呐,几乎就没别的了,无线电波在水中的传导很受限制,至于更高大上的激光通讯等,也是还没实用,虽然现代潜艇普遍都装备有通讯浮筏之类,但现代反潜机也在进步,对这些装置能够马上识别定位,随后快速赶来执行反潜作业,因此,潜艇对外界感知主要还是靠声呐。二战中,日本海军潜艇声呐将音量强度分为五级,以此表示距离远近,如果对方反潜舰船靠近到很近距离,根据一些回忆录看,已经不用声呐员了,潜艇里的普通乘员都会听到明显的螺旋桨声音,深水炸弹如水和爆炸的声音也能听到,爆炸的声音震耳欲聋,至于潜艇发射鱼雷攻击对方战舰或者商船,所有乘员都能听到爆炸声,然后可以计算发射的鱼雷命中了多少枚。不过,纪录中也提到,即便是在鱼雷攻击的时候,声呐操作手也是在工作的,以防对方反潜舰突然出现,这种事情很平常,鱼雷航迹明显,即便是日军的“长矛”氧气鱼雷也无法完全消除航迹,一旦发射鱼雷,自身位置就暴露了,对方反潜舰艇在附近的话,完全可以根据航迹和发射时候的声响判断位置,前来攻击,这个时候声呐操作手必须执行警戒任务,以便及时下潜躲避。因此,声呐操作手拥有一定的保护听力的装置,现代更是出现了降噪耳机这类设备,仅获得必须的信息,而将爆炸声等大幅弱化。说到潜艇这个话题,要从第一次世界大战说起,其中潜艇战最具有代表性的国家是德国,一战时期德国国土充其量只能算一个中等国家,其海军实力于英国仍存在一定差距,德国想第一时间追赶已经是不可能了,于是德国就全身心投入到德国潜艇的研制。潜艇一战时期最廉价的海军舰艇装备,就往往能创造出惊人无法估量的战绩,因为一战时期各国都没有反潜艇的作战经验所以德国的无限制潜艇战取得巨大成功。那么潜艇主要的攻击武器的什么,当然就是鱼雷了,一种能在潜水区发射的攻击型武器,其使用原理把一个螺旋桨安装在一颗鱼雷后部,通过物理发射后能完成一定推行距离。潜艇属于潜伏性作战装备只适合伏击,不适合在水面战斗,所以潜艇兵最保险进攻型武器就是鱼雷。但德国U潜艇并非没有艇炮,还是有一门舰甲炮88毫米54L部署在潜艇的前部。二战时期,德军又发明狼群战术,以12艘新型U潜艇为一个编队成群在大西洋狩猎,仅仅1942年11月,U艇就击沉了盟军118艘船只,创下了一个月共击沉743321吨级的记录,整个二战德国一共建造了1188艘,击沉盟军军用船只一共3500艘造成了盟军45万人葬身海底。而德国U型潜艇只损失了700多艘。从二战结束后各个海洋大国都意识到了潜艇的重要性,各国全力发展潜艇的一大杀器,并且延续至今。潜艇出海作战,带着大量的鱼雷、水雷和导弹运载箱等武器。这些武器个头都很大,有6、7米长,一两吨重,如何将其从基地码头上装载到潜艇鱼雷舱里,是一项非常关键的工作。将它们从码头上转移到潜艇鱼雷舱内的过程叫“装载”;把鱼雷从雷弹存放架上装入鱼雷发射管中的过程叫“装填”。通常来说,主流的装载方式有两种:一、从鱼雷发射管的上层发射管直接装入鱼雷艇,中小型潜艇使用较多,相当于发射鱼雷的逆向操作。1、潜艇要系泊在专用的装雷码头上。码头上有一个浮体平台,平台上的凹槽与潜艇头部形状吻合。将鱼雷放到发射管正前方的鱼雷托架上。2、潜艇艉部压载水舱注入一部分压载水,使潜艇小幅度尾倾,将艇艏鱼雷发射管抬出水面,防止进水。艉部鱼雷管装载时方向相反。3、将鱼雷发射管前后盖互锁系统解锁,前后盖同时打开,形成一条顺畅的通道。4、将钢丝绳通过鱼雷发射管伸出来,固定到鱼雷后部,启动电动绞车将鱼雷慢慢拉入鱼雷舱。进舱后用电葫芦吊起鱼雷,放置到两侧或下层存放架上固定好,就完成装载了。这种方式操作简单方便,不需要对潜艇做任何改动,占用空间小,很适合中小潜艇使用。但这种装载方式对环境要求太高:海况要好,不能有大风浪;要在专用码头上进行;无法在海上用补给舰补给,只能回基地,使用范围较小。二、另一种从鱼雷装载舱口装载,通常在大型潜艇上使用较多。鱼雷装载舱口在潜艇耐压壳体上方,指挥台围壳前方。开口可以向前,也可以向后,主要由上甲板空间决定。如果舱口与指挥台围壳距离太近,就只能朝向前方。这个舱口也是艇员从艏舱进出潜艇的通道。装载鱼雷时:1、打开装载舱口,用吊车先将鱼雷放到装载装置的托架上,固定好。2、启动装载装置上的动力系统,使装置上的鱼雷存放托架与潜艇鱼雷舱内的托架对接,形成一条约25°~40°的倾斜滑道。3、解开鱼雷固定带,用绞盘将鱼雷慢慢滑入艇内,用电葫芦吊起放到存放架上。这种方式使用范围广,舱口开在上方,受风浪影响小,在海上可以用补给舰上补给。缺点是在艇体上开口结构复杂,对潜艇结构强度、耐压程度的嗓声水平等有影响。三、垂直吊装方式。美国“俄亥俄”级潜艇艇身直径大,装载的鱼雷短,鱼雷舱布置在底部,所以能从前进出闸室垂直吊入,是一种特殊的装载方式。▲“俄亥俄”级潜艇吊装鱼雷当需要向发射管装填鱼雷时,先将鱼雷上的固定带解开。再利用存放架上的牵引滑轨,用钢丝绳牵引鱼雷推入发射管中。法国的潜艇特殊些,不是在滑轨上推,而是将鱼雷吊起来推入发射管。现代潜艇就是用以上方法,将鱼雷、水雷、导弹装载进鱼雷舱,再装填到发射管的。和风漫谈原创文字,欢迎关注。图片来自网络,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潜艇鱼雷战,二战潜艇之鱼雷3

4,潜艇鱼雷战的游戏介绍与攻略

从首页按下PLAY开始游戏,然后是选择难易度。接下来是选择本艇尺寸,尺寸越小则速度越快,但是潜艇空间小,武器库小;尺寸越大速度越慢,但是潜艇空间大,武器库大。然后是动力选择,其中核子动力的声音最大,容易被敌方潜艇发觉,但是不会消耗电力;柴电式动力需要浮上水面充电,声音小;电池式的水下就可以充电,但需要消耗氧气,没有声音。接着是螺旋桨的选择,其噪音跟效率(速度)成反比,越贵的越安静但是效率(速度)也越差。之后为外部装备,气泡放出装置(开启后大幅度加快潜艇行驶速度);高分子液体放出(开启后能一定程度上逃脱鱼雷追踪);加装无反射装甲,中远距离不会被敌方的PING发觉,增加防御,但会增加重量减低速度;尾舵改良(加快转弯速度)。最后是武器库鱼雷选择,有MK48重型鱼雷(威力大,射程远,但是武器库占用率大,近距离引爆本舰会受伤),MK46轻型鱼雷(威力小,射程近,但是武器库占用率小,近距离引爆本舰不会受伤)与DECOY诱饵(发射后模仿潜艇运动,用来引诱被动鱼雷,对舰无威力,没有弹头,无法强制引爆)。建议主要选择MK48鱼雷,2发MK46鱼雷,2发DECOY诱导鱼雷(MK48在远距离上有可靠性,MK46在近距离连发威力不亚于MK48,DECOY用来诱导被动鱼雷)。决定好之后就准备出发啦,按下SORTIE出击! 旁边有SAVE可以把资料存档以便以后继续存档。(如果你想买最好,最多的装备但又苦于钱不够的话,你可以试试这个方法:先买最贵的那个潜艇,卖掉,再买再卖,重复N遍后,你会发现你的钱增加了不少)

文章TAG:潜艇鱼雷战  二战潜艇之鱼雷3  潜艇  鱼雷  雷战  

相关文章

  • 娱乐开局休了天后老婆,主人公是从妻子的一本小说开始的

    我老婆明明是天后,却太贤惠。链接:摘抄代码:ayy7小说标题:老婆明明是天后,却太贤惠,作者:光影类型:都市校园连载状态:已完成字数:221.57万字简介:《老婆明明是天后,却太贤惠》是一部娱乐明星类型的网络小说,我对老婆很无奈,老婆明明是天后,却对百度云资源太贤惠,我老婆明明是天后,却太贤惠。_by光英_txt免费阅读全文,链接:摘抄代码:jg3a小说名:老婆明明是天后,却太贤惠,作者:光影类型:娱乐明星连载状态:已完成简介:我对老婆很无奈。《娱乐:开局怒怼相亲女》txt下载在线阅读全文,求百度网盘云资..
  • 最后左转的英语,英语左转右转

    英语中的方向词(左转、左转、右转)?向后转,然后左转。简单学习动作词,左右转,不要搞错,(左转,英语中“左转”怎么发音?)向左转,向右转,然后在你的左边向右转,左转:左转;右转:向右转,举例:1。走到这条路变成羊肠小道的地方向左拐。用英语怎么说交警、红灯、绿灯、慢驶、十字路、速度限制、左转...路标指南、红灯、减速、左转、交叉路口、绿灯、黄灯、斑马线、右转、禁止掉头。英语:trafficpolice:交通警察;Redlight:红灯;绿光:绿光;慢速驾驶:减速(indriving);十字路口:路口;限速:..

猜你喜欢

关于帝一应用 | 联系方式 | 发展历程 | 版权声明 | 下载帮助(?) | 广告联系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11-2022 帝一应用 www.diyiapp.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晋ICP备2023025288号-1

帝一应用所有资源均来自用户上传和网络收集整理,版权归原公司及个人所有。如有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网站编辑和QQ联系,我们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谢谢!
本站点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