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游戏,APP下载,公益下载:帝一应用

帝一应用手机版|下载排行|最近更新|tags标签汇总

当前位置:首页 - 攻略 - 系统攻略 - 斯大林大战火星人,火星为什么不能生存人类

斯大林大战火星人,火星为什么不能生存人类

时间:2022-07-13 08:54:22来源:整理作者:佚名投稿 手机版

1,火星为什么不能生存人类

亲切的告诉你。火星没地球危险所以不能生存呗。不是都说么。地球是很危险滴。赶快回火星去吧

斯大林大战火星人,火星为什么不能生存人类

2,斯大林大战火星人的介绍

该作是塞尔维亚游戏公司Dreamlore决定制作一款以二战为背景的RTS游戏,对阵双方是敬爱的斯大林大元帅和——火星人话说1942年那个躁动的初夏,火星人突然降临西伯利亚,悍然发动对俄罗斯母亲的猖狂进攻,这对苏维埃来说是个艰难时刻(尤其是南边还在和德国人争夺斯大林格勒),于是斯大林同志亲自披挂上阵,成立了以他为首的反击外星人统帅部。

斯大林大战火星人,火星为什么不能生存人类

3,斯大林大战火星人第3关怎么打

刚开始顶住一波攻击,然后用坦克解决前面的绿色脑袋,地图中间有一个雕像,消灭守军,然后任务完成,第二任务就是找到地图上说有的祭坛,并消灭守军,祭坛的守军被消灭后,会有一队闪着叹号的步兵小队在旁边出现,把他们移动到祭坛旁边,会闪红光,当所有的步兵小队都进入了各自旁边的祭坛后,地图中央会出现3只大猩猩 - -,然后通过大猩猩干掉背着火箭的毛毛虫。哦了~

斯大林大战火星人,火星为什么不能生存人类

4,朱可夫为何赢了斯大林格勒战役但光彩属于莫德尔

这个问题我们从战略和战术两个角度来分析,便可以得出德军失败的真正原因。首先从战略角度来看,德军1942年的“夏季攻势”再度违背了集中兵力这一基本军事原则,将有限的进攻力量分散到几个战略目标上(斯大林格勒和高加索),导致战线宽度和补给线长度大大拉长,进攻的速度也就不可避免的慢了下来,德军又一次使自己的作战任务超过其承受能力之外,结果就是和1941年一样,德军虽然无限接近胜利,却最终失去了胜利。德军已经在1941年犯了目标过多的战略错误,那为何会在1942年再次重蹈覆辙呢?虽然希特勒是一个军事上的“门外汉”(当然他自认为是一个军事天才),但是他还有一个当时最有能力的总参谋部,这些专业的军事将领不可能不会在1941年的失败中吸取经验教训。事实上,德军总参谋部确实这样做了,“蓝色方案”便是基本出自其手,希特勒仅做轻微的修改。1942年的作战计划严格限制了进攻范围以集中兵力,对于两个战略方向上的进攻也排出了先后顺序,即先取得斯大林格勒方向上的胜利,然后再转向高加索,确保德军在任何时期都只在一个方向上保持攻势,这样德军就可以在每一次进攻中集中使用装甲部队来保持强大的突击能力。可惜德军的进攻并没有严格按照事先制定的作战方案执行,在粉碎苏军的南部防线后,随即做出了同时向斯大林格勒和高加索进军的决定,进攻部队被一分为二,由此埋下了失败的种子。从常理来看,德军在击败南翼的苏军主力后,发起一场迅速的追击以扩大战果是无可厚非的,但是要建立在苏军已经没有战略预备队的前提之上。苏军在1941年已经展现出惊人的动员能力,1942年的作战规模更小,苏军的损失也相对减少,再加上军事工业基本已经迁徙到位,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苏军在1942年都将拥有更加强大的动员能力。也就是说,苏军无需使用正在撤退中的前线部队来重建防线,而是直接投入新锐预备队,这样德军的追击就起不到太大的作用了,希特勒显然是过于低估苏军的实力了,尤其是苏军的动员能力。从战术角度来看,德军擅长的是机动作战,具备很强的野战能力,这主要是缘于德军拥有强大的装甲兵和炮兵,而德军步兵虽然作战素质很高但是数量却非常缺乏,步兵不足问题一直在困扰着德军(动员太晚),而步兵却是战场上不可或缺的兵种。在野战中,可以大大发挥出装甲兵和炮兵的火力优势,德军步兵的损耗较小,还能给予苏军严重的打击。而在斯大林格勒战役这样的城市攻坚战中,装甲兵和炮兵的威力都大打折扣,只能依靠步兵一步一步艰难的肃清守军的抵抗,这是一场步兵之间的对决,而在步兵方面是德军是处于绝对的劣势。斯大林格勒背靠伏尔加河,德军无法对其形成真正的合围,这样苏军就可以持续的将生力部队投入斯大林格勒城,使这场攻坚战又演变为一场消耗战,其结果就是精锐的德军野战集团军在斯大林格勒耗尽了实力,取得的战果却远不如以前。鉴于苏军的动员能力远超过德军,如果德军不能持续的歼灭苏军有生力量,那么苏军必然将积蓄其强大的反攻力量,从而发起战略反攻,而德军在后方没有战略预备队,因此无法有效应对苏军的反攻,失败也就不可避免!
这个问题我们从战略和战术两个角度来分析,便可以得出德军失败的真正原因。首先从战略角度来看,德军1942年的“夏季攻势”再度违背了集中兵力这一基本军事原则,将有限的进攻力量分散到几个战略目标上(斯大林格勒和高加索),导致战线宽度和补给线长度大大拉长,进攻的速度也就不可避免的慢了下来,德军又一次使自己的作战任务超过其承受能力之外,结果就是和1941年一样,德军虽然无限接近胜利,却最终失去了胜利。德军已经在1941年犯了目标过多的战略错误,那为何会在1942年再次重蹈覆辙呢?虽然希特勒是一个军事上的“门外汉”(当然他自认为是一个军事天才),但是他还有一个当时最有能力的总参谋部,这些专业的军事将领不可能不会在1941年的失败中吸取经验教训。事实上,德军总参谋部确实这样做了,“蓝色方案”便是基本出自其手,希特勒仅做轻微的修改。1942年的作战计划严格限制了进攻范围以集中兵力,对于两个战略方向上的进攻也排出了先后顺序,即先取得斯大林格勒方向上的胜利,然后再转向高加索,确保德军在任何时期都只在一个方向上保持攻势,这样德军就可以在每一次进攻中集中使用装甲部队来保持强大的突击能力。可惜德军的进攻并没有严格按照事先制定的作战方案执行,在粉碎苏军的南部防线后,随即做出了同时向斯大林格勒和高加索进军的决定,进攻部队被一分为二,由此埋下了失败的种子。从常理来看,德军在击败南翼的苏军主力后,发起一场迅速的追击以扩大战果是无可厚非的,但是要建立在苏军已经没有战略预备队的前提之上。苏军在1941年已经展现出惊人的动员能力,1942年的作战规模更小,苏军的损失也相对减少,再加上军事工业基本已经迁徙到位,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苏军在1942年都将拥有更加强大的动员能力。也就是说,苏军无需使用正在撤退中的前线部队来重建防线,而是直接投入新锐预备队,这样德军的追击就起不到太大的作用了,希特勒显然是过于低估苏军的实力了,尤其是苏军的动员能力。从战术角度来看,德军擅长的是机动作战,具备很强的野战能力,这主要是缘于德军拥有强大的装甲兵和炮兵,而德军步兵虽然作战素质很高但是数量却非常缺乏,步兵不足问题一直在困扰着德军(动员太晚),而步兵却是战场上不可或缺的兵种。在野战中,可以大大发挥出装甲兵和炮兵的火力优势,德军步兵的损耗较小,还能给予苏军严重的打击。而在斯大林格勒战役这样的城市攻坚战中,装甲兵和炮兵的威力都大打折扣,只能依靠步兵一步一步艰难的肃清守军的抵抗,这是一场步兵之间的对决,而在步兵方面是德军是处于绝对的劣势。斯大林格勒背靠伏尔加河,德军无法对其形成真正的合围,这样苏军就可以持续的将生力部队投入斯大林格勒城,使这场攻坚战又演变为一场消耗战,其结果就是精锐的德军野战集团军在斯大林格勒耗尽了实力,取得的战果却远不如以前。鉴于苏军的动员能力远超过德军,如果德军不能持续的歼灭苏军有生力量,那么苏军必然将积蓄其强大的反攻力量,从而发起战略反攻,而德军在后方没有战略预备队,因此无法有效应对苏军的反攻,失败也就不可避免!很多观点认为巴甫洛夫在战争中失利完全是斯大林造成的,因此成了替罪羊。甚至还煞有介事的搬出1956年苏共20大为巴甫洛夫平反作为依据。然而在笔者看来,巴甫洛夫纯属死有余辜!!这得从战前说起!巴甫洛夫是苏联红军最早的两个坦克团长之一,另一个是朱可夫。两人资历都差不多,都是凭借担任早期坦克部队领导职务拾级而上,到二战前都位列大军区总司令,大将军衔。唯一的区别是巴甫洛夫是继图哈切夫斯基后的苏军中首屈一指的坦克战专家!!朱可夫在战前就扮演起了救火队员的角色,从苏联西部的白俄罗斯再到中部中蒙边境的诺门坎,走马灯似的转来转去。而巴甫洛夫则始终坐镇屏障苏联心脏莫斯科的西部白俄罗斯地区,并且不断组织试验苏军机械化部队,苏军甚至走在德军之前成立了独立的坦克兵团——坦克军,其麾下的西部特别军区是苏军机械化程度最高最强的部队,足见斯大林他的倚重!巴甫洛夫曾作为苏联军事代表参加西班牙内战,然而回国后,这位苏联头号坦克战专家居然提出要取消坦克部队作为独立兵团的做法。巴甫洛夫是图哈切夫斯基机械化建军理论政策下提拔和成长起来的干部,图哈切夫斯基在大清洗运动中丧生,其理论也被贴上政治标签,巴甫洛夫于是就抛弃了先前的理论。1939年11月,苏军统帅部不顾总参谋长沙波什尼科夫和刚在远东揍了日本人的朱可夫的坚决反对,采纳巴甫洛夫的建议在苏军编制序列中取消了坦克军编制。如果这种做法还可以理解的话,那下面这个就不能原谅了。巴甫洛夫抛弃了的坦克战理论和独立坦克兵团编制却在纳粹德国手里玩的炉火纯青!这一点是巴甫洛夫和斯大林都始料未及的。苏德战争开始后,巴甫洛夫麾下的西方方面军在兵员数量上弱于德军,但在坦克数量上双方则是旗鼓相当。然而巴甫洛夫对于德军装甲部队从南北两翼对苏军部队实施大纵深迂回包围的战法估计不足,直到德军合围完成后的第三天,巴甫洛夫才在同朱可夫通电话中晓得这一噩耗。然而为时已晚,30万苏军战士、2500辆坦克、1500门火炮被德军围歼!而距离开战才过去半个月,苏军最精锐的战略兵团之一的西方方面军就这样灰飞烟灭了。而造成这一恶果的巴甫洛夫则遭到枪决的惩处!!
这个问题我们从战略和战术两个角度来分析,便可以得出德军失败的真正原因。首先从战略角度来看,德军1942年的“夏季攻势”再度违背了集中兵力这一基本军事原则,将有限的进攻力量分散到几个战略目标上(斯大林格勒和高加索),导致战线宽度和补给线长度大大拉长,进攻的速度也就不可避免的慢了下来,德军又一次使自己的作战任务超过其承受能力之外,结果就是和1941年一样,德军虽然无限接近胜利,却最终失去了胜利。德军已经在1941年犯了目标过多的战略错误,那为何会在1942年再次重蹈覆辙呢?虽然希特勒是一个军事上的“门外汉”(当然他自认为是一个军事天才),但是他还有一个当时最有能力的总参谋部,这些专业的军事将领不可能不会在1941年的失败中吸取经验教训。事实上,德军总参谋部确实这样做了,“蓝色方案”便是基本出自其手,希特勒仅做轻微的修改。1942年的作战计划严格限制了进攻范围以集中兵力,对于两个战略方向上的进攻也排出了先后顺序,即先取得斯大林格勒方向上的胜利,然后再转向高加索,确保德军在任何时期都只在一个方向上保持攻势,这样德军就可以在每一次进攻中集中使用装甲部队来保持强大的突击能力。可惜德军的进攻并没有严格按照事先制定的作战方案执行,在粉碎苏军的南部防线后,随即做出了同时向斯大林格勒和高加索进军的决定,进攻部队被一分为二,由此埋下了失败的种子。从常理来看,德军在击败南翼的苏军主力后,发起一场迅速的追击以扩大战果是无可厚非的,但是要建立在苏军已经没有战略预备队的前提之上。苏军在1941年已经展现出惊人的动员能力,1942年的作战规模更小,苏军的损失也相对减少,再加上军事工业基本已经迁徙到位,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苏军在1942年都将拥有更加强大的动员能力。也就是说,苏军无需使用正在撤退中的前线部队来重建防线,而是直接投入新锐预备队,这样德军的追击就起不到太大的作用了,希特勒显然是过于低估苏军的实力了,尤其是苏军的动员能力。从战术角度来看,德军擅长的是机动作战,具备很强的野战能力,这主要是缘于德军拥有强大的装甲兵和炮兵,而德军步兵虽然作战素质很高但是数量却非常缺乏,步兵不足问题一直在困扰着德军(动员太晚),而步兵却是战场上不可或缺的兵种。在野战中,可以大大发挥出装甲兵和炮兵的火力优势,德军步兵的损耗较小,还能给予苏军严重的打击。而在斯大林格勒战役这样的城市攻坚战中,装甲兵和炮兵的威力都大打折扣,只能依靠步兵一步一步艰难的肃清守军的抵抗,这是一场步兵之间的对决,而在步兵方面是德军是处于绝对的劣势。斯大林格勒背靠伏尔加河,德军无法对其形成真正的合围,这样苏军就可以持续的将生力部队投入斯大林格勒城,使这场攻坚战又演变为一场消耗战,其结果就是精锐的德军野战集团军在斯大林格勒耗尽了实力,取得的战果却远不如以前。鉴于苏军的动员能力远超过德军,如果德军不能持续的歼灭苏军有生力量,那么苏军必然将积蓄其强大的反攻力量,从而发起战略反攻,而德军在后方没有战略预备队,因此无法有效应对苏军的反攻,失败也就不可避免!很多观点认为巴甫洛夫在战争中失利完全是斯大林造成的,因此成了替罪羊。甚至还煞有介事的搬出1956年苏共20大为巴甫洛夫平反作为依据。然而在笔者看来,巴甫洛夫纯属死有余辜!!这得从战前说起!巴甫洛夫是苏联红军最早的两个坦克团长之一,另一个是朱可夫。两人资历都差不多,都是凭借担任早期坦克部队领导职务拾级而上,到二战前都位列大军区总司令,大将军衔。唯一的区别是巴甫洛夫是继图哈切夫斯基后的苏军中首屈一指的坦克战专家!!朱可夫在战前就扮演起了救火队员的角色,从苏联西部的白俄罗斯再到中部中蒙边境的诺门坎,走马灯似的转来转去。而巴甫洛夫则始终坐镇屏障苏联心脏莫斯科的西部白俄罗斯地区,并且不断组织试验苏军机械化部队,苏军甚至走在德军之前成立了独立的坦克兵团——坦克军,其麾下的西部特别军区是苏军机械化程度最高最强的部队,足见斯大林他的倚重!巴甫洛夫曾作为苏联军事代表参加西班牙内战,然而回国后,这位苏联头号坦克战专家居然提出要取消坦克部队作为独立兵团的做法。巴甫洛夫是图哈切夫斯基机械化建军理论政策下提拔和成长起来的干部,图哈切夫斯基在大清洗运动中丧生,其理论也被贴上政治标签,巴甫洛夫于是就抛弃了先前的理论。1939年11月,苏军统帅部不顾总参谋长沙波什尼科夫和刚在远东揍了日本人的朱可夫的坚决反对,采纳巴甫洛夫的建议在苏军编制序列中取消了坦克军编制。如果这种做法还可以理解的话,那下面这个就不能原谅了。巴甫洛夫抛弃了的坦克战理论和独立坦克兵团编制却在纳粹德国手里玩的炉火纯青!这一点是巴甫洛夫和斯大林都始料未及的。苏德战争开始后,巴甫洛夫麾下的西方方面军在兵员数量上弱于德军,但在坦克数量上双方则是旗鼓相当。然而巴甫洛夫对于德军装甲部队从南北两翼对苏军部队实施大纵深迂回包围的战法估计不足,直到德军合围完成后的第三天,巴甫洛夫才在同朱可夫通电话中晓得这一噩耗。然而为时已晚,30万苏军战士、2500辆坦克、1500门火炮被德军围歼!而距离开战才过去半个月,苏军最精锐的战略兵团之一的西方方面军就这样灰飞烟灭了。而造成这一恶果的巴甫洛夫则遭到枪决的惩处!!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包括北非战场的阿拉曼战役、太平洋战场的中途岛海战以及苏德战场的斯大林格勒战役,这三次战役使得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略形势发生了根本性转变。而诺曼底登陆是世界上最大的一次两栖登陆作战,开辟了欧洲大陆的第二战场。1941年至1942年北非形势(来源:Wikipedia,下同)第二次阿拉曼战役前双方的部署蒙哥马利隆美尔(左)阿拉曼战役(The Second Battle of El Alamein)北非战场的转折点,正式名称应该是第二次阿拉曼战役,这一战役的时间是1942年10月23日至11月11日,发生在埃及阿拉曼铁路终点站附近,某种意义上可以看做是第一次阿拉曼战役的延续。第一次阿拉曼战役阻止了轴心国军队对埃及的进一步入侵。阿拉曼是北非埃及与突尼斯的交通要道,轴心国如果控制了阿拉曼就等于打开了进入埃及的大门。1942年8月蒙哥马利(Field Marshal Bernard Law Montgomery, 1st Viscount Montgomery of Alamein)被任命为盟军第八集团军司令后,带领第八军对隆美尔统帅的轴心国非洲军团(Axis Panzer Army Africa)发起进攻,最终英军获胜,德意军队被迫推到突尼斯边境。阿拉曼战役结束了轴心国对埃及、苏伊士运河以及中东和波斯油田的威胁。这次战役扭转了北非战场的格局,成为轴心国军队在北非最终失败的开端,直到1943年5月轴心国军队最终被完全逐出非洲。中途岛海战示意图中途岛海战爆发前1941年11月24日的中途岛环礁1942年4月以前日本的扩张中途岛海战前的日本海军航母赤城号中途岛海战中,美军企业号航母上准备起飞的道格拉斯VT-6毁灭者中途岛海战中途岛海战是发生在1942年6月4日至7日,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太平洋战场上的一场决定性战役,是美国海军以少胜多的战役。中途岛环礁面积虽然仅有4.7平方公里,但地缘位置重要,是亚洲与北美太平洋航线的中点,距珍珠港仅1135海里,是美国夏威夷的门户和前哨阵地,中途岛一旦有失,将会直接威胁到美国太平洋舰队大本营珍珠港,最终美国海军在这次战役中成功击退日本海军对中途岛环礁的攻击。此次战役结果以美国仅损失一艘航母“约克城”号的代价击沉日本飞龙、苍龙、赤城、加贺四艘重型主力航空母舰,对日本海军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太平洋地区盟军由守转攻的转折点,是the most stunning and decisive blow in the history of naval warfare.(海战史上最令人震惊和最具决定性的战役)而中途岛海战后,日本仍然还坚持进攻战略,接下来经过1942年8月7日到1943年2月9日的瓜达尔卡纳尔战役后,盟军在太平洋战区开始从防御转入进攻,并最终导致日本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1943年苏联士兵在斯大林格勒中央广场挥舞红旗1942年5月7日到1942年11月18日的苏德战场1942年7月24日至11月18日,德军的夏季攻势德国空袭后的斯大林格勒中央火车站上空的烟穿过斯大林格勒废墟的战壕中的苏联士兵天王星行动:苏联在斯大林格勒的反击斯大林格勒战役中的德军战俘战后的斯大林格勒斯大林格勒战役斯大林格勒战役,又叫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斯大林格勒是苏联中央地区通往南方重要经济区的要地,战略位置重要。德军如果攻占斯大林格勒,向北威胁莫斯科,向南可以突进波斯湾。而斯大林格勒以西、以东则是苏联粮食、石油以及煤炭等重要物资的主产区。因此,斯大林格勒对于苏德两国来说,是苏德战场的必争之地。德国和苏联围绕斯大林格勒进行的斯大林格勒战役,从1942年6月28日开始,到1943年2月2日,最终以苏联胜利和纳粹德国失败告终。斯大林格勒战役是人类战争史上规模最大(直接参战人数近220万人)和最残酷的(180多万人死亡、受伤或者被俘)一场战斗。这次战役不仅导致了纳粹德国南方集群自苏德战争爆发以来的攻势局面的结束,而且直接导致了苏联与德国力量对比的根本性变化,德国不得不开始从西线抽调大量部队到苏德战场,以补充其损失。当然,虽然斯大林格勒战役苏联取得了胜利,但是德军在战场上的主动权的真正丧失要到库尔斯克战役。但不论如何,斯大林格勒战役是苏德战场上德军转入防御,苏联转入进攻的开始。诺曼底登陆时的盟军后勤供给盟军在诺曼底登陆时的进攻路线大西洋壁垒诺曼底登陆的空中攻击计划诺曼底登陆后突破德军封锁诺曼底战役中受伤的盟军士兵投降的德国士兵诺曼底登陆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盟军为了开辟欧洲第二战场而进行的一场大规模两栖登陆作战。盟军的这次行动代号为霸王行动。美国艾森豪而为将军盟军远征军最高统帅部统帅,英国蒙哥马利将军为指挥官。1944年6月6日凌晨6时30分,总计17.6万人的先头部队从英国跨过英吉利海峡,登陆诺曼底,在犹他、奥马哈、金滩、朱诺和剑滩五处海滩建立滩头阵地,之后288万盟军进入法国,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8月25日,巴黎解放,8月30日,纳粹德国军队向东撤退至塞纳河,这标志着霸王行动结束。根据以上简单介绍,苏德战场的斯大林格勒战役与北非战场的阿拉曼战役以及太平洋战场的中途岛海战,都共同具有同样的性质,那就是该战役是其所在战场上盟军部队反攻的开始。换句话说,那就是轴心国在苏德战场、北非战场以及太平洋战场上在这三次战役爆发之前,基本上都处于战略优势地位,属于主动方,而这三次战役以后,轴心国与盟国攻守之势易位,轴心国虽然在这三次战役后仍然还在战场上保持了一段进攻事态,但是从战略上来说,轴心国已经丧失了战略主动权,盟军已经取得了战略上的优势。正是包括斯大林格勒战役在内的这三次战役,是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交战双方战略形势的彻底改变的开始,所以才将包括斯大林格勒战役在内的这三次战役称之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而诺曼底登陆,是在纳粹德国败局已定的局面下,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诺曼底登陆成功的意义在于,加速了纳粹德国的败亡。这场战役对于加速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场的结束有重要意义,但并不是战略攻守势态转变的关键性战役,因此不能称作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这个问题我们从战略和战术两个角度来分析,便可以得出德军失败的真正原因。首先从战略角度来看,德军1942年的“夏季攻势”再度违背了集中兵力这一基本军事原则,将有限的进攻力量分散到几个战略目标上(斯大林格勒和高加索),导致战线宽度和补给线长度大大拉长,进攻的速度也就不可避免的慢了下来,德军又一次使自己的作战任务超过其承受能力之外,结果就是和1941年一样,德军虽然无限接近胜利,却最终失去了胜利。德军已经在1941年犯了目标过多的战略错误,那为何会在1942年再次重蹈覆辙呢?虽然希特勒是一个军事上的“门外汉”(当然他自认为是一个军事天才),但是他还有一个当时最有能力的总参谋部,这些专业的军事将领不可能不会在1941年的失败中吸取经验教训。事实上,德军总参谋部确实这样做了,“蓝色方案”便是基本出自其手,希特勒仅做轻微的修改。1942年的作战计划严格限制了进攻范围以集中兵力,对于两个战略方向上的进攻也排出了先后顺序,即先取得斯大林格勒方向上的胜利,然后再转向高加索,确保德军在任何时期都只在一个方向上保持攻势,这样德军就可以在每一次进攻中集中使用装甲部队来保持强大的突击能力。可惜德军的进攻并没有严格按照事先制定的作战方案执行,在粉碎苏军的南部防线后,随即做出了同时向斯大林格勒和高加索进军的决定,进攻部队被一分为二,由此埋下了失败的种子。从常理来看,德军在击败南翼的苏军主力后,发起一场迅速的追击以扩大战果是无可厚非的,但是要建立在苏军已经没有战略预备队的前提之上。苏军在1941年已经展现出惊人的动员能力,1942年的作战规模更小,苏军的损失也相对减少,再加上军事工业基本已经迁徙到位,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苏军在1942年都将拥有更加强大的动员能力。也就是说,苏军无需使用正在撤退中的前线部队来重建防线,而是直接投入新锐预备队,这样德军的追击就起不到太大的作用了,希特勒显然是过于低估苏军的实力了,尤其是苏军的动员能力。从战术角度来看,德军擅长的是机动作战,具备很强的野战能力,这主要是缘于德军拥有强大的装甲兵和炮兵,而德军步兵虽然作战素质很高但是数量却非常缺乏,步兵不足问题一直在困扰着德军(动员太晚),而步兵却是战场上不可或缺的兵种。在野战中,可以大大发挥出装甲兵和炮兵的火力优势,德军步兵的损耗较小,还能给予苏军严重的打击。而在斯大林格勒战役这样的城市攻坚战中,装甲兵和炮兵的威力都大打折扣,只能依靠步兵一步一步艰难的肃清守军的抵抗,这是一场步兵之间的对决,而在步兵方面是德军是处于绝对的劣势。斯大林格勒背靠伏尔加河,德军无法对其形成真正的合围,这样苏军就可以持续的将生力部队投入斯大林格勒城,使这场攻坚战又演变为一场消耗战,其结果就是精锐的德军野战集团军在斯大林格勒耗尽了实力,取得的战果却远不如以前。鉴于苏军的动员能力远超过德军,如果德军不能持续的歼灭苏军有生力量,那么苏军必然将积蓄其强大的反攻力量,从而发起战略反攻,而德军在后方没有战略预备队,因此无法有效应对苏军的反攻,失败也就不可避免!很多观点认为巴甫洛夫在战争中失利完全是斯大林造成的,因此成了替罪羊。甚至还煞有介事的搬出1956年苏共20大为巴甫洛夫平反作为依据。然而在笔者看来,巴甫洛夫纯属死有余辜!!这得从战前说起!巴甫洛夫是苏联红军最早的两个坦克团长之一,另一个是朱可夫。两人资历都差不多,都是凭借担任早期坦克部队领导职务拾级而上,到二战前都位列大军区总司令,大将军衔。唯一的区别是巴甫洛夫是继图哈切夫斯基后的苏军中首屈一指的坦克战专家!!朱可夫在战前就扮演起了救火队员的角色,从苏联西部的白俄罗斯再到中部中蒙边境的诺门坎,走马灯似的转来转去。而巴甫洛夫则始终坐镇屏障苏联心脏莫斯科的西部白俄罗斯地区,并且不断组织试验苏军机械化部队,苏军甚至走在德军之前成立了独立的坦克兵团——坦克军,其麾下的西部特别军区是苏军机械化程度最高最强的部队,足见斯大林他的倚重!巴甫洛夫曾作为苏联军事代表参加西班牙内战,然而回国后,这位苏联头号坦克战专家居然提出要取消坦克部队作为独立兵团的做法。巴甫洛夫是图哈切夫斯基机械化建军理论政策下提拔和成长起来的干部,图哈切夫斯基在大清洗运动中丧生,其理论也被贴上政治标签,巴甫洛夫于是就抛弃了先前的理论。1939年11月,苏军统帅部不顾总参谋长沙波什尼科夫和刚在远东揍了日本人的朱可夫的坚决反对,采纳巴甫洛夫的建议在苏军编制序列中取消了坦克军编制。如果这种做法还可以理解的话,那下面这个就不能原谅了。巴甫洛夫抛弃了的坦克战理论和独立坦克兵团编制却在纳粹德国手里玩的炉火纯青!这一点是巴甫洛夫和斯大林都始料未及的。苏德战争开始后,巴甫洛夫麾下的西方方面军在兵员数量上弱于德军,但在坦克数量上双方则是旗鼓相当。然而巴甫洛夫对于德军装甲部队从南北两翼对苏军部队实施大纵深迂回包围的战法估计不足,直到德军合围完成后的第三天,巴甫洛夫才在同朱可夫通电话中晓得这一噩耗。然而为时已晚,30万苏军战士、2500辆坦克、1500门火炮被德军围歼!而距离开战才过去半个月,苏军最精锐的战略兵团之一的西方方面军就这样灰飞烟灭了。而造成这一恶果的巴甫洛夫则遭到枪决的惩处!!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包括北非战场的阿拉曼战役、太平洋战场的中途岛海战以及苏德战场的斯大林格勒战役,这三次战役使得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略形势发生了根本性转变。而诺曼底登陆是世界上最大的一次两栖登陆作战,开辟了欧洲大陆的第二战场。1941年至1942年北非形势(来源:Wikipedia,下同)第二次阿拉曼战役前双方的部署蒙哥马利隆美尔(左)阿拉曼战役(The Second Battle of El Alamein)北非战场的转折点,正式名称应该是第二次阿拉曼战役,这一战役的时间是1942年10月23日至11月11日,发生在埃及阿拉曼铁路终点站附近,某种意义上可以看做是第一次阿拉曼战役的延续。第一次阿拉曼战役阻止了轴心国军队对埃及的进一步入侵。阿拉曼是北非埃及与突尼斯的交通要道,轴心国如果控制了阿拉曼就等于打开了进入埃及的大门。1942年8月蒙哥马利(Field Marshal Bernard Law Montgomery, 1st Viscount Montgomery of Alamein)被任命为盟军第八集团军司令后,带领第八军对隆美尔统帅的轴心国非洲军团(Axis Panzer Army Africa)发起进攻,最终英军获胜,德意军队被迫推到突尼斯边境。阿拉曼战役结束了轴心国对埃及、苏伊士运河以及中东和波斯油田的威胁。这次战役扭转了北非战场的格局,成为轴心国军队在北非最终失败的开端,直到1943年5月轴心国军队最终被完全逐出非洲。中途岛海战示意图中途岛海战爆发前1941年11月24日的中途岛环礁1942年4月以前日本的扩张中途岛海战前的日本海军航母赤城号中途岛海战中,美军企业号航母上准备起飞的道格拉斯VT-6毁灭者中途岛海战中途岛海战是发生在1942年6月4日至7日,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太平洋战场上的一场决定性战役,是美国海军以少胜多的战役。中途岛环礁面积虽然仅有4.7平方公里,但地缘位置重要,是亚洲与北美太平洋航线的中点,距珍珠港仅1135海里,是美国夏威夷的门户和前哨阵地,中途岛一旦有失,将会直接威胁到美国太平洋舰队大本营珍珠港,最终美国海军在这次战役中成功击退日本海军对中途岛环礁的攻击。此次战役结果以美国仅损失一艘航母“约克城”号的代价击沉日本飞龙、苍龙、赤城、加贺四艘重型主力航空母舰,对日本海军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太平洋地区盟军由守转攻的转折点,是the most stunning and decisive blow in the history of naval warfare.(海战史上最令人震惊和最具决定性的战役)而中途岛海战后,日本仍然还坚持进攻战略,接下来经过1942年8月7日到1943年2月9日的瓜达尔卡纳尔战役后,盟军在太平洋战区开始从防御转入进攻,并最终导致日本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1943年苏联士兵在斯大林格勒中央广场挥舞红旗1942年5月7日到1942年11月18日的苏德战场1942年7月24日至11月18日,德军的夏季攻势德国空袭后的斯大林格勒中央火车站上空的烟穿过斯大林格勒废墟的战壕中的苏联士兵天王星行动:苏联在斯大林格勒的反击斯大林格勒战役中的德军战俘战后的斯大林格勒斯大林格勒战役斯大林格勒战役,又叫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斯大林格勒是苏联中央地区通往南方重要经济区的要地,战略位置重要。德军如果攻占斯大林格勒,向北威胁莫斯科,向南可以突进波斯湾。而斯大林格勒以西、以东则是苏联粮食、石油以及煤炭等重要物资的主产区。因此,斯大林格勒对于苏德两国来说,是苏德战场的必争之地。德国和苏联围绕斯大林格勒进行的斯大林格勒战役,从1942年6月28日开始,到1943年2月2日,最终以苏联胜利和纳粹德国失败告终。斯大林格勒战役是人类战争史上规模最大(直接参战人数近220万人)和最残酷的(180多万人死亡、受伤或者被俘)一场战斗。这次战役不仅导致了纳粹德国南方集群自苏德战争爆发以来的攻势局面的结束,而且直接导致了苏联与德国力量对比的根本性变化,德国不得不开始从西线抽调大量部队到苏德战场,以补充其损失。当然,虽然斯大林格勒战役苏联取得了胜利,但是德军在战场上的主动权的真正丧失要到库尔斯克战役。但不论如何,斯大林格勒战役是苏德战场上德军转入防御,苏联转入进攻的开始。诺曼底登陆时的盟军后勤供给盟军在诺曼底登陆时的进攻路线大西洋壁垒诺曼底登陆的空中攻击计划诺曼底登陆后突破德军封锁诺曼底战役中受伤的盟军士兵投降的德国士兵诺曼底登陆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盟军为了开辟欧洲第二战场而进行的一场大规模两栖登陆作战。盟军的这次行动代号为霸王行动。美国艾森豪而为将军盟军远征军最高统帅部统帅,英国蒙哥马利将军为指挥官。1944年6月6日凌晨6时30分,总计17.6万人的先头部队从英国跨过英吉利海峡,登陆诺曼底,在犹他、奥马哈、金滩、朱诺和剑滩五处海滩建立滩头阵地,之后288万盟军进入法国,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8月25日,巴黎解放,8月30日,纳粹德国军队向东撤退至塞纳河,这标志着霸王行动结束。根据以上简单介绍,苏德战场的斯大林格勒战役与北非战场的阿拉曼战役以及太平洋战场的中途岛海战,都共同具有同样的性质,那就是该战役是其所在战场上盟军部队反攻的开始。换句话说,那就是轴心国在苏德战场、北非战场以及太平洋战场上在这三次战役爆发之前,基本上都处于战略优势地位,属于主动方,而这三次战役以后,轴心国与盟国攻守之势易位,轴心国虽然在这三次战役后仍然还在战场上保持了一段进攻事态,但是从战略上来说,轴心国已经丧失了战略主动权,盟军已经取得了战略上的优势。正是包括斯大林格勒战役在内的这三次战役,是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交战双方战略形势的彻底改变的开始,所以才将包括斯大林格勒战役在内的这三次战役称之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而诺曼底登陆,是在纳粹德国败局已定的局面下,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诺曼底登陆成功的意义在于,加速了纳粹德国的败亡。这场战役对于加速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场的结束有重要意义,但并不是战略攻守势态转变的关键性战役,因此不能称作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肯定是成吉思汗影响大的多。没有斯大林,苏联照样会存在,但是如果没有成吉思汗,俄罗斯就不会形成一个统一的帝国,也就不会出现后来的苏联。蒙古人两百年的统治使得分散的各自为政的罗斯部落形成一个统一的国家,这是俄罗斯史学界的共识。成吉思汗子孙统治期间,莫斯科公国借助蒙古人的力量击破了其它公国,最后羽翼丰满的时候摆脱了蒙古人的控制。同时,蒙古人勇猛好战的基因也改变了俄罗斯人,使得他们独立之后走上了迅速扩张领土的道路,从而打造了一个辽阔的覆盖欧亚的大帝国。除了俄罗斯,成吉思汗还从根本上改写了中亚(推翻了阿拉伯人的阿拔斯王朝)和中国的历史(结束了文化繁荣的南宋)。
这个问题我们从战略和战术两个角度来分析,便可以得出德军失败的真正原因。首先从战略角度来看,德军1942年的“夏季攻势”再度违背了集中兵力这一基本军事原则,将有限的进攻力量分散到几个战略目标上(斯大林格勒和高加索),导致战线宽度和补给线长度大大拉长,进攻的速度也就不可避免的慢了下来,德军又一次使自己的作战任务超过其承受能力之外,结果就是和1941年一样,德军虽然无限接近胜利,却最终失去了胜利。德军已经在1941年犯了目标过多的战略错误,那为何会在1942年再次重蹈覆辙呢?虽然希特勒是一个军事上的“门外汉”(当然他自认为是一个军事天才),但是他还有一个当时最有能力的总参谋部,这些专业的军事将领不可能不会在1941年的失败中吸取经验教训。事实上,德军总参谋部确实这样做了,“蓝色方案”便是基本出自其手,希特勒仅做轻微的修改。1942年的作战计划严格限制了进攻范围以集中兵力,对于两个战略方向上的进攻也排出了先后顺序,即先取得斯大林格勒方向上的胜利,然后再转向高加索,确保德军在任何时期都只在一个方向上保持攻势,这样德军就可以在每一次进攻中集中使用装甲部队来保持强大的突击能力。可惜德军的进攻并没有严格按照事先制定的作战方案执行,在粉碎苏军的南部防线后,随即做出了同时向斯大林格勒和高加索进军的决定,进攻部队被一分为二,由此埋下了失败的种子。从常理来看,德军在击败南翼的苏军主力后,发起一场迅速的追击以扩大战果是无可厚非的,但是要建立在苏军已经没有战略预备队的前提之上。苏军在1941年已经展现出惊人的动员能力,1942年的作战规模更小,苏军的损失也相对减少,再加上军事工业基本已经迁徙到位,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苏军在1942年都将拥有更加强大的动员能力。也就是说,苏军无需使用正在撤退中的前线部队来重建防线,而是直接投入新锐预备队,这样德军的追击就起不到太大的作用了,希特勒显然是过于低估苏军的实力了,尤其是苏军的动员能力。从战术角度来看,德军擅长的是机动作战,具备很强的野战能力,这主要是缘于德军拥有强大的装甲兵和炮兵,而德军步兵虽然作战素质很高但是数量却非常缺乏,步兵不足问题一直在困扰着德军(动员太晚),而步兵却是战场上不可或缺的兵种。在野战中,可以大大发挥出装甲兵和炮兵的火力优势,德军步兵的损耗较小,还能给予苏军严重的打击。而在斯大林格勒战役这样的城市攻坚战中,装甲兵和炮兵的威力都大打折扣,只能依靠步兵一步一步艰难的肃清守军的抵抗,这是一场步兵之间的对决,而在步兵方面是德军是处于绝对的劣势。斯大林格勒背靠伏尔加河,德军无法对其形成真正的合围,这样苏军就可以持续的将生力部队投入斯大林格勒城,使这场攻坚战又演变为一场消耗战,其结果就是精锐的德军野战集团军在斯大林格勒耗尽了实力,取得的战果却远不如以前。鉴于苏军的动员能力远超过德军,如果德军不能持续的歼灭苏军有生力量,那么苏军必然将积蓄其强大的反攻力量,从而发起战略反攻,而德军在后方没有战略预备队,因此无法有效应对苏军的反攻,失败也就不可避免!很多观点认为巴甫洛夫在战争中失利完全是斯大林造成的,因此成了替罪羊。甚至还煞有介事的搬出1956年苏共20大为巴甫洛夫平反作为依据。然而在笔者看来,巴甫洛夫纯属死有余辜!!这得从战前说起!巴甫洛夫是苏联红军最早的两个坦克团长之一,另一个是朱可夫。两人资历都差不多,都是凭借担任早期坦克部队领导职务拾级而上,到二战前都位列大军区总司令,大将军衔。唯一的区别是巴甫洛夫是继图哈切夫斯基后的苏军中首屈一指的坦克战专家!!朱可夫在战前就扮演起了救火队员的角色,从苏联西部的白俄罗斯再到中部中蒙边境的诺门坎,走马灯似的转来转去。而巴甫洛夫则始终坐镇屏障苏联心脏莫斯科的西部白俄罗斯地区,并且不断组织试验苏军机械化部队,苏军甚至走在德军之前成立了独立的坦克兵团——坦克军,其麾下的西部特别军区是苏军机械化程度最高最强的部队,足见斯大林他的倚重!巴甫洛夫曾作为苏联军事代表参加西班牙内战,然而回国后,这位苏联头号坦克战专家居然提出要取消坦克部队作为独立兵团的做法。巴甫洛夫是图哈切夫斯基机械化建军理论政策下提拔和成长起来的干部,图哈切夫斯基在大清洗运动中丧生,其理论也被贴上政治标签,巴甫洛夫于是就抛弃了先前的理论。1939年11月,苏军统帅部不顾总参谋长沙波什尼科夫和刚在远东揍了日本人的朱可夫的坚决反对,采纳巴甫洛夫的建议在苏军编制序列中取消了坦克军编制。如果这种做法还可以理解的话,那下面这个就不能原谅了。巴甫洛夫抛弃了的坦克战理论和独立坦克兵团编制却在纳粹德国手里玩的炉火纯青!这一点是巴甫洛夫和斯大林都始料未及的。苏德战争开始后,巴甫洛夫麾下的西方方面军在兵员数量上弱于德军,但在坦克数量上双方则是旗鼓相当。然而巴甫洛夫对于德军装甲部队从南北两翼对苏军部队实施大纵深迂回包围的战法估计不足,直到德军合围完成后的第三天,巴甫洛夫才在同朱可夫通电话中晓得这一噩耗。然而为时已晚,30万苏军战士、2500辆坦克、1500门火炮被德军围歼!而距离开战才过去半个月,苏军最精锐的战略兵团之一的西方方面军就这样灰飞烟灭了。而造成这一恶果的巴甫洛夫则遭到枪决的惩处!!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包括北非战场的阿拉曼战役、太平洋战场的中途岛海战以及苏德战场的斯大林格勒战役,这三次战役使得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略形势发生了根本性转变。而诺曼底登陆是世界上最大的一次两栖登陆作战,开辟了欧洲大陆的第二战场。1941年至1942年北非形势(来源:Wikipedia,下同)第二次阿拉曼战役前双方的部署蒙哥马利隆美尔(左)阿拉曼战役(The Second Battle of El Alamein)北非战场的转折点,正式名称应该是第二次阿拉曼战役,这一战役的时间是1942年10月23日至11月11日,发生在埃及阿拉曼铁路终点站附近,某种意义上可以看做是第一次阿拉曼战役的延续。第一次阿拉曼战役阻止了轴心国军队对埃及的进一步入侵。阿拉曼是北非埃及与突尼斯的交通要道,轴心国如果控制了阿拉曼就等于打开了进入埃及的大门。1942年8月蒙哥马利(Field Marshal Bernard Law Montgomery, 1st Viscount Montgomery of Alamein)被任命为盟军第八集团军司令后,带领第八军对隆美尔统帅的轴心国非洲军团(Axis Panzer Army Africa)发起进攻,最终英军获胜,德意军队被迫推到突尼斯边境。阿拉曼战役结束了轴心国对埃及、苏伊士运河以及中东和波斯油田的威胁。这次战役扭转了北非战场的格局,成为轴心国军队在北非最终失败的开端,直到1943年5月轴心国军队最终被完全逐出非洲。中途岛海战示意图中途岛海战爆发前1941年11月24日的中途岛环礁1942年4月以前日本的扩张中途岛海战前的日本海军航母赤城号中途岛海战中,美军企业号航母上准备起飞的道格拉斯VT-6毁灭者中途岛海战中途岛海战是发生在1942年6月4日至7日,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太平洋战场上的一场决定性战役,是美国海军以少胜多的战役。中途岛环礁面积虽然仅有4.7平方公里,但地缘位置重要,是亚洲与北美太平洋航线的中点,距珍珠港仅1135海里,是美国夏威夷的门户和前哨阵地,中途岛一旦有失,将会直接威胁到美国太平洋舰队大本营珍珠港,最终美国海军在这次战役中成功击退日本海军对中途岛环礁的攻击。此次战役结果以美国仅损失一艘航母“约克城”号的代价击沉日本飞龙、苍龙、赤城、加贺四艘重型主力航空母舰,对日本海军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太平洋地区盟军由守转攻的转折点,是the most stunning and decisive blow in the history of naval warfare.(海战史上最令人震惊和最具决定性的战役)而中途岛海战后,日本仍然还坚持进攻战略,接下来经过1942年8月7日到1943年2月9日的瓜达尔卡纳尔战役后,盟军在太平洋战区开始从防御转入进攻,并最终导致日本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1943年苏联士兵在斯大林格勒中央广场挥舞红旗1942年5月7日到1942年11月18日的苏德战场1942年7月24日至11月18日,德军的夏季攻势德国空袭后的斯大林格勒中央火车站上空的烟穿过斯大林格勒废墟的战壕中的苏联士兵天王星行动:苏联在斯大林格勒的反击斯大林格勒战役中的德军战俘战后的斯大林格勒斯大林格勒战役斯大林格勒战役,又叫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斯大林格勒是苏联中央地区通往南方重要经济区的要地,战略位置重要。德军如果攻占斯大林格勒,向北威胁莫斯科,向南可以突进波斯湾。而斯大林格勒以西、以东则是苏联粮食、石油以及煤炭等重要物资的主产区。因此,斯大林格勒对于苏德两国来说,是苏德战场的必争之地。德国和苏联围绕斯大林格勒进行的斯大林格勒战役,从1942年6月28日开始,到1943年2月2日,最终以苏联胜利和纳粹德国失败告终。斯大林格勒战役是人类战争史上规模最大(直接参战人数近220万人)和最残酷的(180多万人死亡、受伤或者被俘)一场战斗。这次战役不仅导致了纳粹德国南方集群自苏德战争爆发以来的攻势局面的结束,而且直接导致了苏联与德国力量对比的根本性变化,德国不得不开始从西线抽调大量部队到苏德战场,以补充其损失。当然,虽然斯大林格勒战役苏联取得了胜利,但是德军在战场上的主动权的真正丧失要到库尔斯克战役。但不论如何,斯大林格勒战役是苏德战场上德军转入防御,苏联转入进攻的开始。诺曼底登陆时的盟军后勤供给盟军在诺曼底登陆时的进攻路线大西洋壁垒诺曼底登陆的空中攻击计划诺曼底登陆后突破德军封锁诺曼底战役中受伤的盟军士兵投降的德国士兵诺曼底登陆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盟军为了开辟欧洲第二战场而进行的一场大规模两栖登陆作战。盟军的这次行动代号为霸王行动。美国艾森豪而为将军盟军远征军最高统帅部统帅,英国蒙哥马利将军为指挥官。1944年6月6日凌晨6时30分,总计17.6万人的先头部队从英国跨过英吉利海峡,登陆诺曼底,在犹他、奥马哈、金滩、朱诺和剑滩五处海滩建立滩头阵地,之后288万盟军进入法国,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8月25日,巴黎解放,8月30日,纳粹德国军队向东撤退至塞纳河,这标志着霸王行动结束。根据以上简单介绍,苏德战场的斯大林格勒战役与北非战场的阿拉曼战役以及太平洋战场的中途岛海战,都共同具有同样的性质,那就是该战役是其所在战场上盟军部队反攻的开始。换句话说,那就是轴心国在苏德战场、北非战场以及太平洋战场上在这三次战役爆发之前,基本上都处于战略优势地位,属于主动方,而这三次战役以后,轴心国与盟国攻守之势易位,轴心国虽然在这三次战役后仍然还在战场上保持了一段进攻事态,但是从战略上来说,轴心国已经丧失了战略主动权,盟军已经取得了战略上的优势。正是包括斯大林格勒战役在内的这三次战役,是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交战双方战略形势的彻底改变的开始,所以才将包括斯大林格勒战役在内的这三次战役称之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而诺曼底登陆,是在纳粹德国败局已定的局面下,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诺曼底登陆成功的意义在于,加速了纳粹德国的败亡。这场战役对于加速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场的结束有重要意义,但并不是战略攻守势态转变的关键性战役,因此不能称作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肯定是成吉思汗影响大的多。没有斯大林,苏联照样会存在,但是如果没有成吉思汗,俄罗斯就不会形成一个统一的帝国,也就不会出现后来的苏联。蒙古人两百年的统治使得分散的各自为政的罗斯部落形成一个统一的国家,这是俄罗斯史学界的共识。成吉思汗子孙统治期间,莫斯科公国借助蒙古人的力量击破了其它公国,最后羽翼丰满的时候摆脱了蒙古人的控制。同时,蒙古人勇猛好战的基因也改变了俄罗斯人,使得他们独立之后走上了迅速扩张领土的道路,从而打造了一个辽阔的覆盖欧亚的大帝国。除了俄罗斯,成吉思汗还从根本上改写了中亚(推翻了阿拉伯人的阿拔斯王朝)和中国的历史(结束了文化繁荣的南宋)。其实无论是苏德战场,还是太平洋战场等其他战场的作战,由于双方的作战实力都很强,所以战争的转折是由一系列作战行动引起的,而并不是孤单的一场战役行动。 斯大林格勒战役也是如此,此战中由于苏军计划周密,实力雄厚,加上德军的指挥失误以及兵力不足等问题,苏军第一次成功地彻底歼灭了一个德军集团军,德国第六集团军高达30万人被全部歼灭,保卫了斯大林格勒这座重要的城市,极大的鼓舞了苏军士气,同时挫败了德军攻下斯大林格勒并向高加索地区迈进的计划。 但是德军整体上还是十分强大的,苏军在1943年初意图乘胜追击,收复哈尔科夫等城市,但是最终在曼施坦因的指挥下德军击败了苏军,暂时稳定了德军战线,而苏军此时也必须积聚力量准备下一次作战。此时苏德战线上出现了库尔斯克突出部,双方在7月进行了又一次大规模会战,此战中德军损失惨重但未能取得突破,自此丧失了作战的主动权,开始向西败退。 而在太平洋战场也是如此,中途岛之战日军只是海军损失惨重,但是进攻势头依然没有停止,日军已经向澳大利亚进行攻击,随着后来瓜岛之战、一系列所罗门海战等南太平洋地区的作战,日军才由于损失惨重而最终丧失了作战的主动权。
这个问题我们从战略和战术两个角度来分析,便可以得出德军失败的真正原因。首先从战略角度来看,德军1942年的“夏季攻势”再度违背了集中兵力这一基本军事原则,将有限的进攻力量分散到几个战略目标上(斯大林格勒和高加索),导致战线宽度和补给线长度大大拉长,进攻的速度也就不可避免的慢了下来,德军又一次使自己的作战任务超过其承受能力之外,结果就是和1941年一样,德军虽然无限接近胜利,却最终失去了胜利。德军已经在1941年犯了目标过多的战略错误,那为何会在1942年再次重蹈覆辙呢?虽然希特勒是一个军事上的“门外汉”(当然他自认为是一个军事天才),但是他还有一个当时最有能力的总参谋部,这些专业的军事将领不可能不会在1941年的失败中吸取经验教训。事实上,德军总参谋部确实这样做了,“蓝色方案”便是基本出自其手,希特勒仅做轻微的修改。1942年的作战计划严格限制了进攻范围以集中兵力,对于两个战略方向上的进攻也排出了先后顺序,即先取得斯大林格勒方向上的胜利,然后再转向高加索,确保德军在任何时期都只在一个方向上保持攻势,这样德军就可以在每一次进攻中集中使用装甲部队来保持强大的突击能力。可惜德军的进攻并没有严格按照事先制定的作战方案执行,在粉碎苏军的南部防线后,随即做出了同时向斯大林格勒和高加索进军的决定,进攻部队被一分为二,由此埋下了失败的种子。从常理来看,德军在击败南翼的苏军主力后,发起一场迅速的追击以扩大战果是无可厚非的,但是要建立在苏军已经没有战略预备队的前提之上。苏军在1941年已经展现出惊人的动员能力,1942年的作战规模更小,苏军的损失也相对减少,再加上军事工业基本已经迁徙到位,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苏军在1942年都将拥有更加强大的动员能力。也就是说,苏军无需使用正在撤退中的前线部队来重建防线,而是直接投入新锐预备队,这样德军的追击就起不到太大的作用了,希特勒显然是过于低估苏军的实力了,尤其是苏军的动员能力。从战术角度来看,德军擅长的是机动作战,具备很强的野战能力,这主要是缘于德军拥有强大的装甲兵和炮兵,而德军步兵虽然作战素质很高但是数量却非常缺乏,步兵不足问题一直在困扰着德军(动员太晚),而步兵却是战场上不可或缺的兵种。在野战中,可以大大发挥出装甲兵和炮兵的火力优势,德军步兵的损耗较小,还能给予苏军严重的打击。而在斯大林格勒战役这样的城市攻坚战中,装甲兵和炮兵的威力都大打折扣,只能依靠步兵一步一步艰难的肃清守军的抵抗,这是一场步兵之间的对决,而在步兵方面是德军是处于绝对的劣势。斯大林格勒背靠伏尔加河,德军无法对其形成真正的合围,这样苏军就可以持续的将生力部队投入斯大林格勒城,使这场攻坚战又演变为一场消耗战,其结果就是精锐的德军野战集团军在斯大林格勒耗尽了实力,取得的战果却远不如以前。鉴于苏军的动员能力远超过德军,如果德军不能持续的歼灭苏军有生力量,那么苏军必然将积蓄其强大的反攻力量,从而发起战略反攻,而德军在后方没有战略预备队,因此无法有效应对苏军的反攻,失败也就不可避免!很多观点认为巴甫洛夫在战争中失利完全是斯大林造成的,因此成了替罪羊。甚至还煞有介事的搬出1956年苏共20大为巴甫洛夫平反作为依据。然而在笔者看来,巴甫洛夫纯属死有余辜!!这得从战前说起!巴甫洛夫是苏联红军最早的两个坦克团长之一,另一个是朱可夫。两人资历都差不多,都是凭借担任早期坦克部队领导职务拾级而上,到二战前都位列大军区总司令,大将军衔。唯一的区别是巴甫洛夫是继图哈切夫斯基后的苏军中首屈一指的坦克战专家!!朱可夫在战前就扮演起了救火队员的角色,从苏联西部的白俄罗斯再到中部中蒙边境的诺门坎,走马灯似的转来转去。而巴甫洛夫则始终坐镇屏障苏联心脏莫斯科的西部白俄罗斯地区,并且不断组织试验苏军机械化部队,苏军甚至走在德军之前成立了独立的坦克兵团——坦克军,其麾下的西部特别军区是苏军机械化程度最高最强的部队,足见斯大林他的倚重!巴甫洛夫曾作为苏联军事代表参加西班牙内战,然而回国后,这位苏联头号坦克战专家居然提出要取消坦克部队作为独立兵团的做法。巴甫洛夫是图哈切夫斯基机械化建军理论政策下提拔和成长起来的干部,图哈切夫斯基在大清洗运动中丧生,其理论也被贴上政治标签,巴甫洛夫于是就抛弃了先前的理论。1939年11月,苏军统帅部不顾总参谋长沙波什尼科夫和刚在远东揍了日本人的朱可夫的坚决反对,采纳巴甫洛夫的建议在苏军编制序列中取消了坦克军编制。如果这种做法还可以理解的话,那下面这个就不能原谅了。巴甫洛夫抛弃了的坦克战理论和独立坦克兵团编制却在纳粹德国手里玩的炉火纯青!这一点是巴甫洛夫和斯大林都始料未及的。苏德战争开始后,巴甫洛夫麾下的西方方面军在兵员数量上弱于德军,但在坦克数量上双方则是旗鼓相当。然而巴甫洛夫对于德军装甲部队从南北两翼对苏军部队实施大纵深迂回包围的战法估计不足,直到德军合围完成后的第三天,巴甫洛夫才在同朱可夫通电话中晓得这一噩耗。然而为时已晚,30万苏军战士、2500辆坦克、1500门火炮被德军围歼!而距离开战才过去半个月,苏军最精锐的战略兵团之一的西方方面军就这样灰飞烟灭了。而造成这一恶果的巴甫洛夫则遭到枪决的惩处!!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包括北非战场的阿拉曼战役、太平洋战场的中途岛海战以及苏德战场的斯大林格勒战役,这三次战役使得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略形势发生了根本性转变。而诺曼底登陆是世界上最大的一次两栖登陆作战,开辟了欧洲大陆的第二战场。1941年至1942年北非形势(来源:Wikipedia,下同)第二次阿拉曼战役前双方的部署蒙哥马利隆美尔(左)阿拉曼战役(The Second Battle of El Alamein)北非战场的转折点,正式名称应该是第二次阿拉曼战役,这一战役的时间是1942年10月23日至11月11日,发生在埃及阿拉曼铁路终点站附近,某种意义上可以看做是第一次阿拉曼战役的延续。第一次阿拉曼战役阻止了轴心国军队对埃及的进一步入侵。阿拉曼是北非埃及与突尼斯的交通要道,轴心国如果控制了阿拉曼就等于打开了进入埃及的大门。1942年8月蒙哥马利(Field Marshal Bernard Law Montgomery, 1st Viscount Montgomery of Alamein)被任命为盟军第八集团军司令后,带领第八军对隆美尔统帅的轴心国非洲军团(Axis Panzer Army Africa)发起进攻,最终英军获胜,德意军队被迫推到突尼斯边境。阿拉曼战役结束了轴心国对埃及、苏伊士运河以及中东和波斯油田的威胁。这次战役扭转了北非战场的格局,成为轴心国军队在北非最终失败的开端,直到1943年5月轴心国军队最终被完全逐出非洲。中途岛海战示意图中途岛海战爆发前1941年11月24日的中途岛环礁1942年4月以前日本的扩张中途岛海战前的日本海军航母赤城号中途岛海战中,美军企业号航母上准备起飞的道格拉斯VT-6毁灭者中途岛海战中途岛海战是发生在1942年6月4日至7日,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太平洋战场上的一场决定性战役,是美国海军以少胜多的战役。中途岛环礁面积虽然仅有4.7平方公里,但地缘位置重要,是亚洲与北美太平洋航线的中点,距珍珠港仅1135海里,是美国夏威夷的门户和前哨阵地,中途岛一旦有失,将会直接威胁到美国太平洋舰队大本营珍珠港,最终美国海军在这次战役中成功击退日本海军对中途岛环礁的攻击。此次战役结果以美国仅损失一艘航母“约克城”号的代价击沉日本飞龙、苍龙、赤城、加贺四艘重型主力航空母舰,对日本海军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太平洋地区盟军由守转攻的转折点,是the most stunning and decisive blow in the history of naval warfare.(海战史上最令人震惊和最具决定性的战役)而中途岛海战后,日本仍然还坚持进攻战略,接下来经过1942年8月7日到1943年2月9日的瓜达尔卡纳尔战役后,盟军在太平洋战区开始从防御转入进攻,并最终导致日本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1943年苏联士兵在斯大林格勒中央广场挥舞红旗1942年5月7日到1942年11月18日的苏德战场1942年7月24日至11月18日,德军的夏季攻势德国空袭后的斯大林格勒中央火车站上空的烟穿过斯大林格勒废墟的战壕中的苏联士兵天王星行动:苏联在斯大林格勒的反击斯大林格勒战役中的德军战俘战后的斯大林格勒斯大林格勒战役斯大林格勒战役,又叫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斯大林格勒是苏联中央地区通往南方重要经济区的要地,战略位置重要。德军如果攻占斯大林格勒,向北威胁莫斯科,向南可以突进波斯湾。而斯大林格勒以西、以东则是苏联粮食、石油以及煤炭等重要物资的主产区。因此,斯大林格勒对于苏德两国来说,是苏德战场的必争之地。德国和苏联围绕斯大林格勒进行的斯大林格勒战役,从1942年6月28日开始,到1943年2月2日,最终以苏联胜利和纳粹德国失败告终。斯大林格勒战役是人类战争史上规模最大(直接参战人数近220万人)和最残酷的(180多万人死亡、受伤或者被俘)一场战斗。这次战役不仅导致了纳粹德国南方集群自苏德战争爆发以来的攻势局面的结束,而且直接导致了苏联与德国力量对比的根本性变化,德国不得不开始从西线抽调大量部队到苏德战场,以补充其损失。当然,虽然斯大林格勒战役苏联取得了胜利,但是德军在战场上的主动权的真正丧失要到库尔斯克战役。但不论如何,斯大林格勒战役是苏德战场上德军转入防御,苏联转入进攻的开始。诺曼底登陆时的盟军后勤供给盟军在诺曼底登陆时的进攻路线大西洋壁垒诺曼底登陆的空中攻击计划诺曼底登陆后突破德军封锁诺曼底战役中受伤的盟军士兵投降的德国士兵诺曼底登陆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盟军为了开辟欧洲第二战场而进行的一场大规模两栖登陆作战。盟军的这次行动代号为霸王行动。美国艾森豪而为将军盟军远征军最高统帅部统帅,英国蒙哥马利将军为指挥官。1944年6月6日凌晨6时30分,总计17.6万人的先头部队从英国跨过英吉利海峡,登陆诺曼底,在犹他、奥马哈、金滩、朱诺和剑滩五处海滩建立滩头阵地,之后288万盟军进入法国,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8月25日,巴黎解放,8月30日,纳粹德国军队向东撤退至塞纳河,这标志着霸王行动结束。根据以上简单介绍,苏德战场的斯大林格勒战役与北非战场的阿拉曼战役以及太平洋战场的中途岛海战,都共同具有同样的性质,那就是该战役是其所在战场上盟军部队反攻的开始。换句话说,那就是轴心国在苏德战场、北非战场以及太平洋战场上在这三次战役爆发之前,基本上都处于战略优势地位,属于主动方,而这三次战役以后,轴心国与盟国攻守之势易位,轴心国虽然在这三次战役后仍然还在战场上保持了一段进攻事态,但是从战略上来说,轴心国已经丧失了战略主动权,盟军已经取得了战略上的优势。正是包括斯大林格勒战役在内的这三次战役,是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交战双方战略形势的彻底改变的开始,所以才将包括斯大林格勒战役在内的这三次战役称之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而诺曼底登陆,是在纳粹德国败局已定的局面下,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诺曼底登陆成功的意义在于,加速了纳粹德国的败亡。这场战役对于加速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场的结束有重要意义,但并不是战略攻守势态转变的关键性战役,因此不能称作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肯定是成吉思汗影响大的多。没有斯大林,苏联照样会存在,但是如果没有成吉思汗,俄罗斯就不会形成一个统一的帝国,也就不会出现后来的苏联。蒙古人两百年的统治使得分散的各自为政的罗斯部落形成一个统一的国家,这是俄罗斯史学界的共识。成吉思汗子孙统治期间,莫斯科公国借助蒙古人的力量击破了其它公国,最后羽翼丰满的时候摆脱了蒙古人的控制。同时,蒙古人勇猛好战的基因也改变了俄罗斯人,使得他们独立之后走上了迅速扩张领土的道路,从而打造了一个辽阔的覆盖欧亚的大帝国。除了俄罗斯,成吉思汗还从根本上改写了中亚(推翻了阿拉伯人的阿拔斯王朝)和中国的历史(结束了文化繁荣的南宋)。其实无论是苏德战场,还是太平洋战场等其他战场的作战,由于双方的作战实力都很强,所以战争的转折是由一系列作战行动引起的,而并不是孤单的一场战役行动。 斯大林格勒战役也是如此,此战中由于苏军计划周密,实力雄厚,加上德军的指挥失误以及兵力不足等问题,苏军第一次成功地彻底歼灭了一个德军集团军,德国第六集团军高达30万人被全部歼灭,保卫了斯大林格勒这座重要的城市,极大的鼓舞了苏军士气,同时挫败了德军攻下斯大林格勒并向高加索地区迈进的计划。 但是德军整体上还是十分强大的,苏军在1943年初意图乘胜追击,收复哈尔科夫等城市,但是最终在曼施坦因的指挥下德军击败了苏军,暂时稳定了德军战线,而苏军此时也必须积聚力量准备下一次作战。此时苏德战线上出现了库尔斯克突出部,双方在7月进行了又一次大规模会战,此战中德军损失惨重但未能取得突破,自此丧失了作战的主动权,开始向西败退。 而在太平洋战场也是如此,中途岛之战日军只是海军损失惨重,但是进攻势头依然没有停止,日军已经向澳大利亚进行攻击,随着后来瓜岛之战、一系列所罗门海战等南太平洋地区的作战,日军才由于损失惨重而最终丧失了作战的主动权。1942年1月,朱可夫取得了莫斯科战役的胜利,苏军开始了全线反攻,德军一口气撤退了200至300公里,稳住了阵脚。但让他没有想到的是,在勒热夫地区遇到了一个强悍的对手——德国名将莫德尔。两人围绕这个宽约150公里,纵深约100公里的突出部较量了一年,朱可夫始终未能前进一步,不仅蒙受了重大损失,还成就了莫德尔“防御大师”的美名。不过,也正是利用勒热夫,朱可夫取得了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这是怎么回事呢?莫斯科战役结束后的德军,实力依然不容小觑。莫斯科战役的胜利,打破了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曾一路败退的苏军,终于找回了战胜对手的信心,一扫过去失败的阴郁,开始了全线反攻。希望一举将入侵德军赶出苏联。但“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苏军依然没有取得战争主动权。首先,追击200公里,也是苏军的“极限”。按照朱可夫在莫斯科会战的计划,反攻的目的是击退德军的包围,消除对莫斯科的威胁。这就决定了苏军的后勤补给等方面,没有多大的持续力,在德军的抵抗中消耗也所剩无几,不得不停下来。其次,德军实力犹在。尽管莫斯科会战,德军损失50万人,但不是围歼战,而是击溃战,德军仍有100多万精兵强将。更何况,双方的坦克、飞机等先进武器都已消耗殆尽,只有步兵对步兵,但就单兵素质而言,苏军根本不是德军对手。当然,一路高歌猛进的德军,也是第一次被击溃,有些“懵逼”,一时没了章法。但清醒过来的德军,爆发出惊人的战斗力,在莫德尔的指挥下,多次以反冲锋抵消了朱可夫的进攻势头,不仅站稳了脚跟,还给敢于“冒进”的苏军,以歼灭性打击。第一次较量,双方持续了4个月,朱可夫指挥的西方面军和加里宁方面军共计100多万兵力,损失达77万人。7月,莫德尔为了配合对斯大林格勒的进攻,发动了“塞德利茨行动”,11天俘虏苏军30万人。这对自我感觉良好的朱可夫来说,莫德尔成了他“攻也攻不进,守也守不住”的死对头,彻底没了面子。横看整个战场,稍事休整的苏军,不打算给对手太多的喘息时间,在他们看来,以进攻代替防御,打乱德军下一步的进攻节奏。但让他们感到意外的是,在哈尔科夫,非但没有打乱德军的部署,反而被俘24万人。德军却顺势而为,又攻占了克里木。同时,德军掌握了高加索地区的战略主动权,突破了苏军防线,并将矛头指向斯大林格勒。反应过来的苏军最高统帅部,尽管急忙调兵,但实力不济的苏军,节节败退,无法阻挡德军的攻势,德军第6集团军已经推进300公里,“兵临城下”。因斯大林格勒方向告急,不甘心的朱可夫暂时离开了莫斯科。1942年夏季,随着苏军一系列的反攻失败,最高统帅部也从根本上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对付德军不能“一蹴而就”,并研判对手的战略进攻方向,分别是莫斯科和斯大林格勒。然而,德军似乎更关注斯大林格勒方向的进攻。尽管苏军最高统帅部调兵遣将,但依然阻挡不了德军的“钢铁洪流”,斯大林格勒岌岌可危。8月,正在西线与莫德尔一决高下的朱可夫,被任命为苏军副统帅,前往斯大林格勒“救急”。但不久,德国第6集团军还是攻进了城区。双方在城区的战斗进入到了白热化。大炮、飞机都不起作用,只能是步兵面对面地厮杀或肉搏,全市的街道和广场都变成了激烈的战场,每一个房间都会发生惨烈的战斗。“添油战术”成了双方不得已的手段,有些据点反复争夺,几次易手。德军占领了该城的3/4地区,但苏军并没有放弃抵抗的意思,双方打成了“巷战”,“即使占领了厨房,仍然需要在客厅进行战斗”。这样的战斗进行了3个月,对于双方的军人来说,都已疲惫不堪,“谁能坚持到最后,谁就是胜利者”。城里激战的时候,一个大的战略性反攻,在朱可夫的运筹帷幄下逐渐成形。在他的计划中,斯大林格勒的当面之敌尽管有百万之众,但真正有实力的,只有德军的30万人,其两翼的仆从国军队战斗力较弱,反攻先拿他们“开刀”,这就是“天王星行动”。同时,为迷惑对方,牵制进攻斯大林格勒的部分德军。朱可夫在莫斯科方向也集结重兵,准备对德军中央集团军群实施反攻,这就是“火星”行动。其实,他这么做还是有点私心的,他要找机会与莫德尔再较量一番,找回“军神”的面子。朱可夫赢得了斯大林格勒战役,但莫德尔没有给他可以骄傲的机会。1942年11月,朱可夫在莫斯科和斯大林格勒方向集结几百万重兵,对德军展开战略性反攻。在斯大林格勒,苏军3个方面军110万人,从南北两侧突破德军仆从国军队的防线,只用了4天,就完成了对德军第6集团军的包围。与此同时,在勒热夫突出部,朱可夫指挥的两个方面军共计140万人,向德军中央集团军群发起进攻,尤其是对莫德尔的第9集团军,他准备了70万人,从东、西、北三个方向展开突击,企图像合围德军第6集团军那样,包围莫德尔。在广阔的雪原上,苏军呆板的战术,遭到莫德尔密集炮火的阻击,还没有攻到德军前沿,就已伤亡过半。朱可夫凭借其优势兵力,摆出大纵深进攻的架势,但莫德尔采取惯用的“短促突击”的弹性防御措施,不断向苏军实施反冲锋。更难对付的是,莫德尔根本不愿被动挨打,在苏军大举攻击的时候,他集中3个装甲师组成两个战斗群,分两个方向对进犯的4万苏军进行围歼。朱可夫不得不动用10万人和350辆坦克的战略预备队,恢复对德军的进攻。但在双方的对攻中,苏军伤亡惨重,雪地上布满了士兵的尸体,攻势也渐渐地减弱,朱可夫最终下令暂停了“火星行动”。此役苏军伤亡76万人,其中莫德尔的第9集团军,就造成苏军30多万伤亡,而自己仅伤亡4万余人。更让朱可夫倍感泄气的是,斯大林格勒战役胜利后,莫德尔居然在25天内,悄悄地指挥40万德军,撤退100公里。这些都是在苏军的监视下做的,等反应过来下令追击后,苏军又损失了10万人。看来,莫德尔是朱可夫的“天敌”。不管怎么说,朱可夫在战略上赢得了胜利。由于他在热勒夫的积极进攻,致使斯大林格勒方向的德军少之又少,甚至拿不出多余的部队去救援包围中的德军。尽管损失惨重,但达到了战役目的,取得了战略上的主动权。单从战术角度来说,莫德尔给世人展示了他的战术造诣,尤其是他将坦克的优势发挥到最大,在被动中寻找主动,不放过任何打击对手的机会,并“以弱胜强”,让对手毫无成就感。尽管朱可夫赢得了斯大林格勒战役,但光彩属于莫德尔。大家认为呢?欢迎留言和讨论。参考文献:《第二次世界大战》、《朱可夫传》、《回忆与思考》欢迎搜索关注“白杨树下谈历史”//学习历史,传播文化正能量//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5,有一个问题想问大家 罗斯福丘吉尔斯大林三人死后在天堂

还是你的生活习惯好,没有高血压罗斯福,丘吉尔,斯大林,三人死在同一杀手手上,高血压
斯大林看着帅些吧,胡子挺好看
语言不通
第一句话会是,我们又见面了
噢,该死的

6,斯大林大战火星人的游戏简介

在伟大领袖指引下的反击行动是最高机密,多年来外界无人知晓。在战役的最后阶段,斯大林同志还将以巨像的形式现身战场,用无产阶级光辉照耀我们前进。这款扯淡的游戏的背景时间是1942年夏天,正值第二次世界大战交战正酣。火星人,没错,真正的火星人突然降临苏联的西伯利亚,并且进攻苏联军队。于是,苏联最高统帅斯大林同志亲手组建了一支反ET部队,由他亲自指挥。这支军队没有任何人知道,属于最高机密。玩家需要控制这支军队来大战火星人。《斯大林大战火星人》没有城市建筑体系,也没有科技树。你可以直接买援兵,还可以使用一堆特别的技能。你根本不用经过“建造兵营->造兵->升级基地”之类的步骤。你在地图上唯一可以收集的就是电源,这种电源看起来就像闪着光芒的旋转着的硬币。这种电源是敌人死掉之后留下来了的,你可以收集它们。事实上硬币一共有五种,分别是钱、装甲升级、攻击力提升、提速、药物。它们的用途一目了然,不多介绍。如果你是一位猎奇的玩家,不妨到时候找到游戏下载下来试试。

7,大战火星人的梗概

  大战火星人 作者:[英国]赫伯特·乔治·威尔斯   序   为了统治地球,状似章鱼、体大如熊的火星人乘着圆筒型飞行器来到了地球上,而地球止的人类却对此毫无防备。火星人使用的武器能发射威力无比的热线和黑烟,它们操纵着巨大的三脚金属怪物,成批地屠杀着人类。人类奋起抵抗,但是他们的武器难以同火星人的武器匹敌。人类面临着死亡和毁灭,然而,正在这危难时刻,火星人却不战自败,是什么使得地球人死里逃生的呢?这场幻想中的地球人与火星人的较量能给我们什么启迪呢?   精读片断   我动身回梅布利的时候,已接近晚上11点钟了。这时的夜空是难以想象的黑,灌木的叶子纹丝不动。当我驾着马车穿过奥克海姆时,我看见西方地平线上出现了一道血红色的光。积聚着暴风雨的乌云与一团团黑红色的浓烟在红光中翻滚。   我来到威伊河谷中时,红色光线都被逮住了。我登上匹尔福特教堂那边的小山,红光又重现在眼前。周围的树梢在晃动,我看到了梅布利山的侧影。山上的树梢和屋顶在红光中显得又黑又失。忽然,一道青绿色的光照亮了我周围的路,也照亮了不远处的树林,云也好像被绿光穿透了一般。啊,第三颗“流星”降落了!   第三个圆筒落下不久,闪电大作,雷声隆隆。我奋力抽着马鞭。马咬着嘴里的嚼子,飞跑起来。   突然,我感到一个东西正从梅布利山对面的山坡上飞快地向下移动。就在我捉摸不透这是个什么东西时,一道闪光把四周照得如同白昼,这个东西一清二楚地呈现在我的面前。   我看见了什么呀!一个奇形怪状的三只脚的东西正大步穿过小松林。它每走一步,身旁的松树都被挤到一边。这是个用闪闪发亮的金属制成的会走路的机器,它比房子还要高。在一道道闪电下,它不断地显现在我的面前,并且离我越来越近。   蓦地,我面前的松树被分开了,另一个三脚怪物出现在眼前。它几乎是直对着我冲过来。顷刻之间,马车翻倒了,两根车辕彻底折断,我被狠狠地摔进一个水坑。庞然大物大步从我身旁走过,穿过山坡,直向匹尔福特走去。我呆呆地望着三脚怪物的背影。它的上部有一些又长又软的触手,一股股绿色烟雾从它肢体的关节处喷射出来……   就这样,我淋着雨站在黑暗中,借着间歇的光亮,望着走远了的三脚怪物。下冰雹了。由于冰雹时下时停,那两个三脚怪物的身影一会儿变得模糊,一会儿变得清晰。   我浑身受着冰雹的敲打,双脚则浸泡在泥水里。过了一会儿,我挣扎着爬出水坑,沿着一道沟走了一大段路,终于来到了通往梅布利的松树林子。   那天晚上的奇遇加上身体受到的种种折磨,使得我已经不能正常思维。我浑身湿透,冻得直打颤,迷迷糊糊中只有一个想法,那就是回家。

文章TAG:斯大林大战火星人  火星为什么不能生存人类  斯大林  大战  大战火星人  

相关文章

  • 娱乐开局休了天后老婆,主人公是从妻子的一本小说开始的

    我老婆明明是天后,却太贤惠。链接:摘抄代码:ayy7小说标题:老婆明明是天后,却太贤惠,作者:光影类型:都市校园连载状态:已完成字数:221.57万字简介:《老婆明明是天后,却太贤惠》是一部娱乐明星类型的网络小说,我对老婆很无奈,老婆明明是天后,却对百度云资源太贤惠,我老婆明明是天后,却太贤惠。_by光英_txt免费阅读全文,链接:摘抄代码:jg3a小说名:老婆明明是天后,却太贤惠,作者:光影类型:娱乐明星连载状态:已完成简介:我对老婆很无奈。《娱乐:开局怒怼相亲女》txt下载在线阅读全文,求百度网盘云资..
  • 最后左转的英语,英语左转右转

    英语中的方向词(左转、左转、右转)?向后转,然后左转。简单学习动作词,左右转,不要搞错,(左转,英语中“左转”怎么发音?)向左转,向右转,然后在你的左边向右转,左转:左转;右转:向右转,举例:1。走到这条路变成羊肠小道的地方向左拐。用英语怎么说交警、红灯、绿灯、慢驶、十字路、速度限制、左转...路标指南、红灯、减速、左转、交叉路口、绿灯、黄灯、斑马线、右转、禁止掉头。英语:trafficpolice:交通警察;Redlight:红灯;绿光:绿光;慢速驾驶:减速(indriving);十字路口:路口;限速:..

猜你喜欢

关于帝一应用 | 联系方式 | 发展历程 | 版权声明 | 下载帮助(?) | 广告联系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11-2022 帝一应用 www.diyiapp.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晋ICP备2023025288号-1

帝一应用所有资源均来自用户上传和网络收集整理,版权归原公司及个人所有。如有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网站编辑和QQ联系,我们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谢谢!
本站点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