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游戏,APP下载,公益下载:帝一应用

帝一应用手机版|下载排行|最近更新|tags标签汇总

当前位置:首页 - 攻略 - 系统攻略 - 巴卡尔马军团歼灭作战,埃尔温隆美尔在二战指挥出色有那几场战役

巴卡尔马军团歼灭作战,埃尔温隆美尔在二战指挥出色有那几场战役

时间:2022-07-30 11:58:40来源:整理作者:佚名投稿 手机版

1,埃尔温隆美尔在二战指挥出色有那几场战役

1.率装甲第七师攻击法国的战争2.率非洲军团在北非指挥的战争

巴卡尔马军团歼灭作战,埃尔温隆美尔在二战指挥出色有那几场战役

2,永恒之塔使命任务巴卡尔马军团歼灭作战龙族奥德消耗石在哪

你说的家人或魔族,家庭的天因特尔迪卡地图的右下角,天齐遐迩部落再往右走,会看到英德拉图军团的居民,居民将进入继续走在一个洞穴,洞穴去头文件的副本:英德拉图要塞。 ,魔族的右下角阿尔奎米亚城寨贝鲁斯兰地图往上看的巴卡的帕尔玛军团居民,走到头,看到一个副本:尤伯杯尼尔·德拉洞穴。

巴卡尔马军团歼灭作战,埃尔温隆美尔在二战指挥出色有那几场战役

3,永恒之塔使命任务巴卡尔马军团歼灭作战龙族奥德消耗石

你说的家人或魔族,家庭的天因特尔迪卡地图的右下角,天齐遐迩部落再往右走,会看到英德拉图军团的居民,居民将进入继续走在一个洞穴,洞穴去头文件的副本:英德拉图要塞。,魔族的右下角阿尔奎米亚城寨贝鲁斯兰地图往上看的巴卡的帕尔玛军团居民,走到头,看到一个副本:尤伯杯尼尔·德拉洞穴。

巴卡尔马军团歼灭作战,埃尔温隆美尔在二战指挥出色有那几场战役

4,阿拉曼战役中擅长机动作战的非洲军团为什么选择了静态的阵地战

人民军队只是在红军时期才有过“军团”的建制,并且下面一般直辖数师,属于“虚张声势”迷惑敌人的番号,其实称为“军”更合理些。到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时期,已经组建了下辖数个军的“兵团”,所以提问在专业上欠点火候。整个抗美援朝战争中,人民解放军以“志愿军”名义整建制入朝参战的共有六个兵团。这六个兵团分别是为邓华任司令员的第13兵团(四野)、宋时轮任司令员的第9兵团(三野)、陈赓任司令员的第3兵团(二野)、杨得志任司令员的第19兵团(原华北军区后转隶一野)、杨成武任司令员的第20兵团(华北军区)、董其武任司令员的第23兵团(绥远起义部队),注意看,六支部队囊括了当时我军各野战军的代表和起义部队代表,颇有深意。这六个兵团的军政首长名单,是指上述部队刚刚入朝时的指挥序列,后来有所调整,比如第3兵团司令员陈赓还兼任志愿军副司令员,并且很快就奉调回国工作,因此第3兵团后来是由王近山将军指挥。另外需要说明的是,第23兵团只担负了交通线警备和后方警戒的任务,并未深入前线,所以志愿军真正跟敌人交手发生血战的部队,是先后参战的五个兵团。最早出动的当然是第13兵团,在朝鲜战争刚刚爆发的1950年6月,我军高层为防不测,即决定组建“东北边防军”,以应对半岛战局出现恶化的可能(这才叫未雨缪绸),而选定的部队,就是当时担负军委战略预备队的四野第13兵团。同时根据中南军区司令员林彪的建议,调15兵团司令员邓华转任第13兵团司令员(整个司令部机关也进行了对调)。司令员和司令部虽然对调了,但是第13兵团的基干部队并没有大的变化,从河南和广西分头开赴东北的三个主力军是第38军、第39军和第40军,也就是之前的东北野战军第1、第2、第3纵队,堪称个个王牌。同时再调已经在黑龙将开展农垦的第42军入列,连同配属的炮兵第1、第2、第8师、工兵等部队共25万余人组成东北边防军。东北边防军所属之第13兵团当时的领导班子为:邓华任司令员兼政委,洪学智、韩先楚任副司令员,解方任参谋长,杜平任政治部主任。而整个东北边防军的原定司令员为粟裕将军,后来才确定为彭总,第13兵团1950年10月改称“中国人民志愿军第13兵团”,10月19日跨过鸭绿江进行抗美援朝,是第一批入朝参战的部队。由于情况紧急,来不及组建“志司”总部机关,1950年10月25日,第13兵团司令部、政治部奉军委命令,改组为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部、政治部及其他机构,所属第38、第39、第40、第42军暂归志司直接指挥。所以这是第13兵团较为特殊的情况,即战争初期兵团司令部与“志司”合为一体,因为最初投入作战的就是该兵团的四个军,其他部队还没上来。从此以后,第13兵团所属的这几个王牌军始终奋战在抗美援朝战场上(短期回国休整),一直到停战协定签署时,第38、第39和第40军仍然活跃在战场上,期间各军虽然一度由“志司”直辖,也曾经编入“西海岸防御指挥所”,但仍可视为参战次数最多的兵团,基本是打满全场(截止1953年7月)。第13兵团各军参加了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次进攻战役,1951年夏秋防御作战、1952年的春夏巩固阵地作战、1952年秋的“有限目的”进攻战役、1953年春季的反登陆准备战役和夏季攻势,几乎是无役不从。其中在五次大规模进攻战役中,第13兵团各军为作战主力,在后来的战役中,由于轮战的其他各兵团依次入朝,第13兵团各军主要担负次要作战任务、以及战略预备队的任务。关于战场兵力变化问题,我志愿军出国作战时,第一期出动的仅有第13兵团的四个军,后来增加了第50军和第66军,兵力增加到六个军。而在战争期间,随着各兵团各军兵种不断入朝战,又有陈赓、宋时轮、杨得志曾先后任“志司”副司令员,在朝兵力最多时为19个军,连同志愿军空军炮兵、装甲兵、工程兵、铁道兵等部队,峰值为134万余人。关于军政首长变化,从1952年起,邓华历任志愿军代司令员、司令员兼政委,杨得志、杨勇曾先后任司令员,李志民、王平曾先后任政委,所以“志司”的领导班子并不是固定的,而是根据战场形势和谈判进程而变化,这一点要理解清楚,彭总1952年已经回国。1953年7月停战协定签署后,中朝方面曾经联合公布了战绩和歼敌数字:自1950年6月25日起,一共毙、伤、俘敌军1093839人,其中美军397543人,而志愿军作为作战主力,共计歼敌700813人,占比为70%强,那么第13兵团各军的战绩如何呢?根据已知的资料:第38军共歼敌66750 余人(其中美军21000 余人),缴获和击毁敌汽车1732 辆、坦克175 辆、各种火炮700 余门,我38军官兵牺牲6772人。第39军共歼敌40000余人(其中美军28000余人),缴获和击毁敌汽车1315辆、坦克225辆、各种火炮321门,第39军官兵牺牲7298 人。第40军根据统计毙伤俘敌43300人,自身伤亡10000余人。第42军根据统计共歼敌30716人,自身伤亡约10000人。因此第13兵团所属的四个军共计歼敌180766人,其中美军不少于60000人,分别占志愿军歼敌总数的26%和歼灭美军数量的22%,在五个实际参战兵团中,毫无疑问是排名榜首的。因为志愿军除这五个兵团建制外,另有相当数量的直属部队,比如第50军、第47军、第21军等等,也包括各坦克团、炮兵师等等其他兵种部队,这些部队分别有歼敌数字,而不能简单地分摊到五个兵团。关于我军的伤亡,也经过了几次的调查统计,根据2014年10月30日公布的数据:已确认的抗美援朝烈士共有197653名,在确认的烈士名录中,包括抗美援朝战争期间牺牲和失踪的志愿军官兵,也包括支前民兵、民工和其他支前工作人员,谨此,向牺牲的先烈们致敬,正是他们的牺牲,让我们打赢了立国之战!
人民军队只是在红军时期才有过“军团”的建制,并且下面一般直辖数师,属于“虚张声势”迷惑敌人的番号,其实称为“军”更合理些。到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时期,已经组建了下辖数个军的“兵团”,所以提问在专业上欠点火候。整个抗美援朝战争中,人民解放军以“志愿军”名义整建制入朝参战的共有六个兵团。这六个兵团分别是为邓华任司令员的第13兵团(四野)、宋时轮任司令员的第9兵团(三野)、陈赓任司令员的第3兵团(二野)、杨得志任司令员的第19兵团(原华北军区后转隶一野)、杨成武任司令员的第20兵团(华北军区)、董其武任司令员的第23兵团(绥远起义部队),注意看,六支部队囊括了当时我军各野战军的代表和起义部队代表,颇有深意。这六个兵团的军政首长名单,是指上述部队刚刚入朝时的指挥序列,后来有所调整,比如第3兵团司令员陈赓还兼任志愿军副司令员,并且很快就奉调回国工作,因此第3兵团后来是由王近山将军指挥。另外需要说明的是,第23兵团只担负了交通线警备和后方警戒的任务,并未深入前线,所以志愿军真正跟敌人交手发生血战的部队,是先后参战的五个兵团。最早出动的当然是第13兵团,在朝鲜战争刚刚爆发的1950年6月,我军高层为防不测,即决定组建“东北边防军”,以应对半岛战局出现恶化的可能(这才叫未雨缪绸),而选定的部队,就是当时担负军委战略预备队的四野第13兵团。同时根据中南军区司令员林彪的建议,调15兵团司令员邓华转任第13兵团司令员(整个司令部机关也进行了对调)。司令员和司令部虽然对调了,但是第13兵团的基干部队并没有大的变化,从河南和广西分头开赴东北的三个主力军是第38军、第39军和第40军,也就是之前的东北野战军第1、第2、第3纵队,堪称个个王牌。同时再调已经在黑龙将开展农垦的第42军入列,连同配属的炮兵第1、第2、第8师、工兵等部队共25万余人组成东北边防军。东北边防军所属之第13兵团当时的领导班子为:邓华任司令员兼政委,洪学智、韩先楚任副司令员,解方任参谋长,杜平任政治部主任。而整个东北边防军的原定司令员为粟裕将军,后来才确定为彭总,第13兵团1950年10月改称“中国人民志愿军第13兵团”,10月19日跨过鸭绿江进行抗美援朝,是第一批入朝参战的部队。由于情况紧急,来不及组建“志司”总部机关,1950年10月25日,第13兵团司令部、政治部奉军委命令,改组为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部、政治部及其他机构,所属第38、第39、第40、第42军暂归志司直接指挥。所以这是第13兵团较为特殊的情况,即战争初期兵团司令部与“志司”合为一体,因为最初投入作战的就是该兵团的四个军,其他部队还没上来。从此以后,第13兵团所属的这几个王牌军始终奋战在抗美援朝战场上(短期回国休整),一直到停战协定签署时,第38、第39和第40军仍然活跃在战场上,期间各军虽然一度由“志司”直辖,也曾经编入“西海岸防御指挥所”,但仍可视为参战次数最多的兵团,基本是打满全场(截止1953年7月)。第13兵团各军参加了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次进攻战役,1951年夏秋防御作战、1952年的春夏巩固阵地作战、1952年秋的“有限目的”进攻战役、1953年春季的反登陆准备战役和夏季攻势,几乎是无役不从。其中在五次大规模进攻战役中,第13兵团各军为作战主力,在后来的战役中,由于轮战的其他各兵团依次入朝,第13兵团各军主要担负次要作战任务、以及战略预备队的任务。关于战场兵力变化问题,我志愿军出国作战时,第一期出动的仅有第13兵团的四个军,后来增加了第50军和第66军,兵力增加到六个军。而在战争期间,随着各兵团各军兵种不断入朝战,又有陈赓、宋时轮、杨得志曾先后任“志司”副司令员,在朝兵力最多时为19个军,连同志愿军空军炮兵、装甲兵、工程兵、铁道兵等部队,峰值为134万余人。关于军政首长变化,从1952年起,邓华历任志愿军代司令员、司令员兼政委,杨得志、杨勇曾先后任司令员,李志民、王平曾先后任政委,所以“志司”的领导班子并不是固定的,而是根据战场形势和谈判进程而变化,这一点要理解清楚,彭总1952年已经回国。1953年7月停战协定签署后,中朝方面曾经联合公布了战绩和歼敌数字:自1950年6月25日起,一共毙、伤、俘敌军1093839人,其中美军397543人,而志愿军作为作战主力,共计歼敌700813人,占比为70%强,那么第13兵团各军的战绩如何呢?根据已知的资料:第38军共歼敌66750 余人(其中美军21000 余人),缴获和击毁敌汽车1732 辆、坦克175 辆、各种火炮700 余门,我38军官兵牺牲6772人。第39军共歼敌40000余人(其中美军28000余人),缴获和击毁敌汽车1315辆、坦克225辆、各种火炮321门,第39军官兵牺牲7298 人。第40军根据统计毙伤俘敌43300人,自身伤亡10000余人。第42军根据统计共歼敌30716人,自身伤亡约10000人。因此第13兵团所属的四个军共计歼敌180766人,其中美军不少于60000人,分别占志愿军歼敌总数的26%和歼灭美军数量的22%,在五个实际参战兵团中,毫无疑问是排名榜首的。因为志愿军除这五个兵团建制外,另有相当数量的直属部队,比如第50军、第47军、第21军等等,也包括各坦克团、炮兵师等等其他兵种部队,这些部队分别有歼敌数字,而不能简单地分摊到五个兵团。关于我军的伤亡,也经过了几次的调查统计,根据2014年10月30日公布的数据:已确认的抗美援朝烈士共有197653名,在确认的烈士名录中,包括抗美援朝战争期间牺牲和失踪的志愿军官兵,也包括支前民兵、民工和其他支前工作人员,谨此,向牺牲的先烈们致敬,正是他们的牺牲,让我们打赢了立国之战!题主指的应该是朱可夫亲自指挥的火星行动吧。斯大林格勒战役后期,战争的天平渐渐向苏军倾斜,于是苏联最高统帅部决定发起反攻。此时,德军仍然占据着勒热夫这个离莫斯科不到200公里的要地,这就像一根刺,时刻威胁着苏军的喉咙。为了拔掉这根刺,收复勒热夫,同时消灭占据勒热夫的德国第9集团军,苏军发动了代号"火星"的战略级反攻。在朱可夫的指挥下,苏军动员了190万人的兵力,意图以绝对优势一举歼灭德国第9集团军。朱可夫显然低估了德军的防守和反击能力,最终这一声势浩大的反击战以苏军的惨败而告终。苏军的死亡和被俘人数高达26万,受伤人数也达到了50万,“火星行动”也成为了朱可夫军事生涯的唯一败绩。那么为什么占据绝对优势的苏军会有如此惨败呢?我认为原因有下面四点:第一,希特勒的重视。勒热夫地理位置非常特殊,这里既是铁路枢纽,又是德国中央集团军群的补给大动脉,而且它距离莫斯科非常近,由此可以直接威胁苏联首都莫斯科,其政治和军事意义非常突出。德军丢掉勒热夫,不仅会损害德国的国际声望,还会让德国中央集团军陷入被动,所以希特勒对此处的“安危”非常重视。当朱可夫发起进攻时,希特勒向勒热夫增派了大量援军,先后从其他防线抽调了5个装甲师和1个摩步师增援勒热夫。第二,德军获得了情报支持。相关资料指出,一个绰号为Max的苏联人曾为德国提供了大量情报。他将关于苏军火星计划的详细情报交给了德军,而提前得知消息的德军向勒热夫增派了大量兵力以加强防御工事。德军以逸待劳,苏军的进攻自然无法取得进展。第三,苏军轻敌。苏军动员了190万的兵力,在兵力上形成了绝对优势,这在一定程度上让苏军变得有些骄傲轻敌。在进攻中,苏军轻敌冒进,最终导致第41集团军被德军包围。苏军被围后又不懂的随机应变,只知盲目冲击德军防线,而这进一步加剧了苏军的损失。第四,朱可夫对第九集团军司令莫德尔并不了解。相比与古德里安、隆美尔、曼施坦因等德军名将,莫德尔可谓寂寂无名。在战争初期德军依靠闪电战横扫欧洲声名鹊起时,莫德尔还只是一名师长,直到德军转入防御阶段后,莫德尔的“善守”才能才得以凸显。在勒热夫,莫德尔依托地形构筑纵深防御,把城镇乡村都建成了要塞,步步为营组成交叉火力网,进而以此杀伤突破的敌军。面对苏军的强大攻势,莫德尔设计的弹性防御非常有效,苏军耗尽全力也未能撕破德军的防线。当苏军进攻疲软而转攻为守后,莫德尔趁势反攻,包围了孤军深入的第41集团军,最终让朱可夫铩羽而归。文/好奇而已了解更多军事资讯,请关注战情解码!
人民军队只是在红军时期才有过“军团”的建制,并且下面一般直辖数师,属于“虚张声势”迷惑敌人的番号,其实称为“军”更合理些。到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时期,已经组建了下辖数个军的“兵团”,所以提问在专业上欠点火候。整个抗美援朝战争中,人民解放军以“志愿军”名义整建制入朝参战的共有六个兵团。这六个兵团分别是为邓华任司令员的第13兵团(四野)、宋时轮任司令员的第9兵团(三野)、陈赓任司令员的第3兵团(二野)、杨得志任司令员的第19兵团(原华北军区后转隶一野)、杨成武任司令员的第20兵团(华北军区)、董其武任司令员的第23兵团(绥远起义部队),注意看,六支部队囊括了当时我军各野战军的代表和起义部队代表,颇有深意。这六个兵团的军政首长名单,是指上述部队刚刚入朝时的指挥序列,后来有所调整,比如第3兵团司令员陈赓还兼任志愿军副司令员,并且很快就奉调回国工作,因此第3兵团后来是由王近山将军指挥。另外需要说明的是,第23兵团只担负了交通线警备和后方警戒的任务,并未深入前线,所以志愿军真正跟敌人交手发生血战的部队,是先后参战的五个兵团。最早出动的当然是第13兵团,在朝鲜战争刚刚爆发的1950年6月,我军高层为防不测,即决定组建“东北边防军”,以应对半岛战局出现恶化的可能(这才叫未雨缪绸),而选定的部队,就是当时担负军委战略预备队的四野第13兵团。同时根据中南军区司令员林彪的建议,调15兵团司令员邓华转任第13兵团司令员(整个司令部机关也进行了对调)。司令员和司令部虽然对调了,但是第13兵团的基干部队并没有大的变化,从河南和广西分头开赴东北的三个主力军是第38军、第39军和第40军,也就是之前的东北野战军第1、第2、第3纵队,堪称个个王牌。同时再调已经在黑龙将开展农垦的第42军入列,连同配属的炮兵第1、第2、第8师、工兵等部队共25万余人组成东北边防军。东北边防军所属之第13兵团当时的领导班子为:邓华任司令员兼政委,洪学智、韩先楚任副司令员,解方任参谋长,杜平任政治部主任。而整个东北边防军的原定司令员为粟裕将军,后来才确定为彭总,第13兵团1950年10月改称“中国人民志愿军第13兵团”,10月19日跨过鸭绿江进行抗美援朝,是第一批入朝参战的部队。由于情况紧急,来不及组建“志司”总部机关,1950年10月25日,第13兵团司令部、政治部奉军委命令,改组为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部、政治部及其他机构,所属第38、第39、第40、第42军暂归志司直接指挥。所以这是第13兵团较为特殊的情况,即战争初期兵团司令部与“志司”合为一体,因为最初投入作战的就是该兵团的四个军,其他部队还没上来。从此以后,第13兵团所属的这几个王牌军始终奋战在抗美援朝战场上(短期回国休整),一直到停战协定签署时,第38、第39和第40军仍然活跃在战场上,期间各军虽然一度由“志司”直辖,也曾经编入“西海岸防御指挥所”,但仍可视为参战次数最多的兵团,基本是打满全场(截止1953年7月)。第13兵团各军参加了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次进攻战役,1951年夏秋防御作战、1952年的春夏巩固阵地作战、1952年秋的“有限目的”进攻战役、1953年春季的反登陆准备战役和夏季攻势,几乎是无役不从。其中在五次大规模进攻战役中,第13兵团各军为作战主力,在后来的战役中,由于轮战的其他各兵团依次入朝,第13兵团各军主要担负次要作战任务、以及战略预备队的任务。关于战场兵力变化问题,我志愿军出国作战时,第一期出动的仅有第13兵团的四个军,后来增加了第50军和第66军,兵力增加到六个军。而在战争期间,随着各兵团各军兵种不断入朝战,又有陈赓、宋时轮、杨得志曾先后任“志司”副司令员,在朝兵力最多时为19个军,连同志愿军空军炮兵、装甲兵、工程兵、铁道兵等部队,峰值为134万余人。关于军政首长变化,从1952年起,邓华历任志愿军代司令员、司令员兼政委,杨得志、杨勇曾先后任司令员,李志民、王平曾先后任政委,所以“志司”的领导班子并不是固定的,而是根据战场形势和谈判进程而变化,这一点要理解清楚,彭总1952年已经回国。1953年7月停战协定签署后,中朝方面曾经联合公布了战绩和歼敌数字:自1950年6月25日起,一共毙、伤、俘敌军1093839人,其中美军397543人,而志愿军作为作战主力,共计歼敌700813人,占比为70%强,那么第13兵团各军的战绩如何呢?根据已知的资料:第38军共歼敌66750 余人(其中美军21000 余人),缴获和击毁敌汽车1732 辆、坦克175 辆、各种火炮700 余门,我38军官兵牺牲6772人。第39军共歼敌40000余人(其中美军28000余人),缴获和击毁敌汽车1315辆、坦克225辆、各种火炮321门,第39军官兵牺牲7298 人。第40军根据统计毙伤俘敌43300人,自身伤亡10000余人。第42军根据统计共歼敌30716人,自身伤亡约10000人。因此第13兵团所属的四个军共计歼敌180766人,其中美军不少于60000人,分别占志愿军歼敌总数的26%和歼灭美军数量的22%,在五个实际参战兵团中,毫无疑问是排名榜首的。因为志愿军除这五个兵团建制外,另有相当数量的直属部队,比如第50军、第47军、第21军等等,也包括各坦克团、炮兵师等等其他兵种部队,这些部队分别有歼敌数字,而不能简单地分摊到五个兵团。关于我军的伤亡,也经过了几次的调查统计,根据2014年10月30日公布的数据:已确认的抗美援朝烈士共有197653名,在确认的烈士名录中,包括抗美援朝战争期间牺牲和失踪的志愿军官兵,也包括支前民兵、民工和其他支前工作人员,谨此,向牺牲的先烈们致敬,正是他们的牺牲,让我们打赢了立国之战!题主指的应该是朱可夫亲自指挥的火星行动吧。斯大林格勒战役后期,战争的天平渐渐向苏军倾斜,于是苏联最高统帅部决定发起反攻。此时,德军仍然占据着勒热夫这个离莫斯科不到200公里的要地,这就像一根刺,时刻威胁着苏军的喉咙。为了拔掉这根刺,收复勒热夫,同时消灭占据勒热夫的德国第9集团军,苏军发动了代号"火星"的战略级反攻。在朱可夫的指挥下,苏军动员了190万人的兵力,意图以绝对优势一举歼灭德国第9集团军。朱可夫显然低估了德军的防守和反击能力,最终这一声势浩大的反击战以苏军的惨败而告终。苏军的死亡和被俘人数高达26万,受伤人数也达到了50万,“火星行动”也成为了朱可夫军事生涯的唯一败绩。那么为什么占据绝对优势的苏军会有如此惨败呢?我认为原因有下面四点:第一,希特勒的重视。勒热夫地理位置非常特殊,这里既是铁路枢纽,又是德国中央集团军群的补给大动脉,而且它距离莫斯科非常近,由此可以直接威胁苏联首都莫斯科,其政治和军事意义非常突出。德军丢掉勒热夫,不仅会损害德国的国际声望,还会让德国中央集团军陷入被动,所以希特勒对此处的“安危”非常重视。当朱可夫发起进攻时,希特勒向勒热夫增派了大量援军,先后从其他防线抽调了5个装甲师和1个摩步师增援勒热夫。第二,德军获得了情报支持。相关资料指出,一个绰号为Max的苏联人曾为德国提供了大量情报。他将关于苏军火星计划的详细情报交给了德军,而提前得知消息的德军向勒热夫增派了大量兵力以加强防御工事。德军以逸待劳,苏军的进攻自然无法取得进展。第三,苏军轻敌。苏军动员了190万的兵力,在兵力上形成了绝对优势,这在一定程度上让苏军变得有些骄傲轻敌。在进攻中,苏军轻敌冒进,最终导致第41集团军被德军包围。苏军被围后又不懂的随机应变,只知盲目冲击德军防线,而这进一步加剧了苏军的损失。第四,朱可夫对第九集团军司令莫德尔并不了解。相比与古德里安、隆美尔、曼施坦因等德军名将,莫德尔可谓寂寂无名。在战争初期德军依靠闪电战横扫欧洲声名鹊起时,莫德尔还只是一名师长,直到德军转入防御阶段后,莫德尔的“善守”才能才得以凸显。在勒热夫,莫德尔依托地形构筑纵深防御,把城镇乡村都建成了要塞,步步为营组成交叉火力网,进而以此杀伤突破的敌军。面对苏军的强大攻势,莫德尔设计的弹性防御非常有效,苏军耗尽全力也未能撕破德军的防线。当苏军进攻疲软而转攻为守后,莫德尔趁势反攻,包围了孤军深入的第41集团军,最终让朱可夫铩羽而归。文/好奇而已了解更多军事资讯,请关注战情解码!高手,都是擅长造势的。无论项羽那3万骑兵如何精锐,如果要一刀一刀地砍,也是搞不过几十万大军的。造势高手项羽,巧造声势,上演了一场精彩绝伦的战争奇迹。造势高手刘邦,把项羽逼到绝地彭城之战,源于另一位造势高手——刘邦的一场神奇进军。刘邦还定三秦后,项羽并没有马上搭理刘邦。“既击齐,遂欲破之而后击汉”。项羽决定先打服齐,再回头来修理刘邦。项羽的决策不算错得太离谱。毕竟,还在关中的刘邦,想要打到西楚的地盘,理论上不可能太快。但是,刘邦也不是一般人,他一波造势,迅速攻破了彭城!刘邦先是一波猛攻,攻取了一些地盘,给魏、韩等诸侯施加了适当的军事压力。然后,刘邦替义帝发丧,向各诸侯发布檄文:义帝是天下共主!项羽大逆不道,杀了义帝!我们一起去报仇!一时间,魏王、韩王、河南王等诸侯纷纷响应,各处大军云集,一起东下!3月发兵,到攻取彭城,刘邦用时不到一个月!简拔精锐,积蓄军势刘邦占据彭城后,让樊哙驻扎在鲁监视项羽,大军分布在彭城附近。项羽,被逼到了墙角。与几年后的垓下不同,此时的项羽军,连战连捷,士气高昂!他们得知后方被刘邦“偷”了后,一个个同仇敌忾,纷纷请战!军心可用,项羽就还有翻盘的基本!项羽头脑很冷静,他知道,要是现在全军回师,就算眼前的齐军不出来捣乱,楚军和汉军都是一个胳膊扛两个脑袋,兵对兵、将对将,打起来是要耗费时日的!而项羽地盘已失,是耗不起的!刘邦敢日置酒高会,不就是吃准了我们的软肋吗?呵呵,项羽才不会老老实实回去和刘邦慢慢耗,他要的是速度!只要选拔精锐骑兵,以机动力优势迅速迂回,从汉军的薄弱环节开打,项羽就有机会!项羽简拔3万骑兵,开始了又一场传奇之战!大迂回,制造突袭之势项羽只选拔了精锐骑兵,动静小,速度快。一波猛冲,在鲁监视的樊哙没有阻拦住项羽。不过,樊哙也似乎不必过于担心:项羽那么点人,还真敢去彭城送死吗?项羽不是去送死,而是送汉军去死!突破樊哙后,项羽一路猛跑,抵达了萧。汉军攻取彭城后,有56万大军!可是,就一个彭城,是管不了这么多人吃喝拉撒的。因此,刘邦将军队分布在彭城附近的州县。汉王本人的军队,是要跟着汉王在彭城里好好待着的。分布在萧等地的,都是诸侯军!这些诸侯军,就是项羽选定的薄弱环节!首先,巨鹿城下楚军那鬼神般的战斗力,给他们幼小的心灵埋下了一颗恐惧的种子!其次,这些诸侯军此时都驻扎在彭城以西,处于对楚作战的后方,他们压根就没有做好立刻作战的心理准备。就算有作战准备,也是准备向东作战呀!清晨,3万骑兵,突然从诸侯军的后方杀出!驱赶,制造雪崩之势突袭开始后,项羽有两个选择:1、分割包围,歼敌一部;2、击溃敌人,驱赶敌人!如果慢下来,歼敌一部,后面的诸侯军整顿好,那楚军的奇袭效果,就限于歼敌一部了!项羽对歼敌一部没兴趣,他要的是歼敌全部!要歼敌全部,就要扩大混乱!项羽军猛砍猛杀,驱赶着惊慌的诸侯军后退。这是雪崩的开始!后面的诸侯军,突然听到杀声震天,又看到前面的友军恐惧地逃了回来,转眼一看,一波鬼神般的骑兵又迂回到了他们侧翼!当敌人遭我一面进攻时,常常很坚决,但遭我两面、三面进攻时,就崩溃了、打垮了--林彪。撤吧!不然就会被包饺子了!雪球越滚越大!猛打猛冲猛追,制造歼灭之势!彭城,刘邦见到“大雪球”滚了过来,知道大势不好,迅速出城,准备机会,稳定形势!汉军主力列阵于彭城之下,阻击项羽。在那个没有马镫的年代,骑兵要想直接冲破列阵严密的步兵大阵,是没有机会的。项羽没有死打,集中兵力迂回、穿插,做势要穿插汉军侧翼和后路。汉军步步后退,直到——无路可退!他们被压迫到了谷水、泗水。没办法,刘邦只得率领溃军运动到彭城西南的山区,准备依托有利地形,击退项羽。对被冲击溃退的敌人实行猛烈的追击,要一直压下去,直到全部消灭敌人--林彪。想法是好的,不过,两条腿的跑不过四条腿的,汉军立不住脚,终于崩溃!项羽骑兵驱赶、压迫汉军于睢水,猛烈进攻!汉军一片打乱,被杀死无数,自相踩踏死无数,在河中淹死无数!濉水为之不流!濉水中密密麻麻的尸体,真正被项羽骑兵杀死的有多少呢?项羽之所以能以3万骑兵,上演战争奇迹,就在于他巧妙用兵,擅长造势。在他造势之下,诸侯军、汉军的溃散兵士,就都成了他的“友军”,不断挤压汉军队形,不断传播恐惧心理,引发了汉军的连锁崩溃!放眼古今中外,那些各个领域的奇迹,不都是这种造势的结果吗?祝君巧妙造势,不断胜利!
人民军队只是在红军时期才有过“军团”的建制,并且下面一般直辖数师,属于“虚张声势”迷惑敌人的番号,其实称为“军”更合理些。到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时期,已经组建了下辖数个军的“兵团”,所以提问在专业上欠点火候。整个抗美援朝战争中,人民解放军以“志愿军”名义整建制入朝参战的共有六个兵团。这六个兵团分别是为邓华任司令员的第13兵团(四野)、宋时轮任司令员的第9兵团(三野)、陈赓任司令员的第3兵团(二野)、杨得志任司令员的第19兵团(原华北军区后转隶一野)、杨成武任司令员的第20兵团(华北军区)、董其武任司令员的第23兵团(绥远起义部队),注意看,六支部队囊括了当时我军各野战军的代表和起义部队代表,颇有深意。这六个兵团的军政首长名单,是指上述部队刚刚入朝时的指挥序列,后来有所调整,比如第3兵团司令员陈赓还兼任志愿军副司令员,并且很快就奉调回国工作,因此第3兵团后来是由王近山将军指挥。另外需要说明的是,第23兵团只担负了交通线警备和后方警戒的任务,并未深入前线,所以志愿军真正跟敌人交手发生血战的部队,是先后参战的五个兵团。最早出动的当然是第13兵团,在朝鲜战争刚刚爆发的1950年6月,我军高层为防不测,即决定组建“东北边防军”,以应对半岛战局出现恶化的可能(这才叫未雨缪绸),而选定的部队,就是当时担负军委战略预备队的四野第13兵团。同时根据中南军区司令员林彪的建议,调15兵团司令员邓华转任第13兵团司令员(整个司令部机关也进行了对调)。司令员和司令部虽然对调了,但是第13兵团的基干部队并没有大的变化,从河南和广西分头开赴东北的三个主力军是第38军、第39军和第40军,也就是之前的东北野战军第1、第2、第3纵队,堪称个个王牌。同时再调已经在黑龙将开展农垦的第42军入列,连同配属的炮兵第1、第2、第8师、工兵等部队共25万余人组成东北边防军。东北边防军所属之第13兵团当时的领导班子为:邓华任司令员兼政委,洪学智、韩先楚任副司令员,解方任参谋长,杜平任政治部主任。而整个东北边防军的原定司令员为粟裕将军,后来才确定为彭总,第13兵团1950年10月改称“中国人民志愿军第13兵团”,10月19日跨过鸭绿江进行抗美援朝,是第一批入朝参战的部队。由于情况紧急,来不及组建“志司”总部机关,1950年10月25日,第13兵团司令部、政治部奉军委命令,改组为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部、政治部及其他机构,所属第38、第39、第40、第42军暂归志司直接指挥。所以这是第13兵团较为特殊的情况,即战争初期兵团司令部与“志司”合为一体,因为最初投入作战的就是该兵团的四个军,其他部队还没上来。从此以后,第13兵团所属的这几个王牌军始终奋战在抗美援朝战场上(短期回国休整),一直到停战协定签署时,第38、第39和第40军仍然活跃在战场上,期间各军虽然一度由“志司”直辖,也曾经编入“西海岸防御指挥所”,但仍可视为参战次数最多的兵团,基本是打满全场(截止1953年7月)。第13兵团各军参加了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次进攻战役,1951年夏秋防御作战、1952年的春夏巩固阵地作战、1952年秋的“有限目的”进攻战役、1953年春季的反登陆准备战役和夏季攻势,几乎是无役不从。其中在五次大规模进攻战役中,第13兵团各军为作战主力,在后来的战役中,由于轮战的其他各兵团依次入朝,第13兵团各军主要担负次要作战任务、以及战略预备队的任务。关于战场兵力变化问题,我志愿军出国作战时,第一期出动的仅有第13兵团的四个军,后来增加了第50军和第66军,兵力增加到六个军。而在战争期间,随着各兵团各军兵种不断入朝战,又有陈赓、宋时轮、杨得志曾先后任“志司”副司令员,在朝兵力最多时为19个军,连同志愿军空军炮兵、装甲兵、工程兵、铁道兵等部队,峰值为134万余人。关于军政首长变化,从1952年起,邓华历任志愿军代司令员、司令员兼政委,杨得志、杨勇曾先后任司令员,李志民、王平曾先后任政委,所以“志司”的领导班子并不是固定的,而是根据战场形势和谈判进程而变化,这一点要理解清楚,彭总1952年已经回国。1953年7月停战协定签署后,中朝方面曾经联合公布了战绩和歼敌数字:自1950年6月25日起,一共毙、伤、俘敌军1093839人,其中美军397543人,而志愿军作为作战主力,共计歼敌700813人,占比为70%强,那么第13兵团各军的战绩如何呢?根据已知的资料:第38军共歼敌66750 余人(其中美军21000 余人),缴获和击毁敌汽车1732 辆、坦克175 辆、各种火炮700 余门,我38军官兵牺牲6772人。第39军共歼敌40000余人(其中美军28000余人),缴获和击毁敌汽车1315辆、坦克225辆、各种火炮321门,第39军官兵牺牲7298 人。第40军根据统计毙伤俘敌43300人,自身伤亡10000余人。第42军根据统计共歼敌30716人,自身伤亡约10000人。因此第13兵团所属的四个军共计歼敌180766人,其中美军不少于60000人,分别占志愿军歼敌总数的26%和歼灭美军数量的22%,在五个实际参战兵团中,毫无疑问是排名榜首的。因为志愿军除这五个兵团建制外,另有相当数量的直属部队,比如第50军、第47军、第21军等等,也包括各坦克团、炮兵师等等其他兵种部队,这些部队分别有歼敌数字,而不能简单地分摊到五个兵团。关于我军的伤亡,也经过了几次的调查统计,根据2014年10月30日公布的数据:已确认的抗美援朝烈士共有197653名,在确认的烈士名录中,包括抗美援朝战争期间牺牲和失踪的志愿军官兵,也包括支前民兵、民工和其他支前工作人员,谨此,向牺牲的先烈们致敬,正是他们的牺牲,让我们打赢了立国之战!题主指的应该是朱可夫亲自指挥的火星行动吧。斯大林格勒战役后期,战争的天平渐渐向苏军倾斜,于是苏联最高统帅部决定发起反攻。此时,德军仍然占据着勒热夫这个离莫斯科不到200公里的要地,这就像一根刺,时刻威胁着苏军的喉咙。为了拔掉这根刺,收复勒热夫,同时消灭占据勒热夫的德国第9集团军,苏军发动了代号"火星"的战略级反攻。在朱可夫的指挥下,苏军动员了190万人的兵力,意图以绝对优势一举歼灭德国第9集团军。朱可夫显然低估了德军的防守和反击能力,最终这一声势浩大的反击战以苏军的惨败而告终。苏军的死亡和被俘人数高达26万,受伤人数也达到了50万,“火星行动”也成为了朱可夫军事生涯的唯一败绩。那么为什么占据绝对优势的苏军会有如此惨败呢?我认为原因有下面四点:第一,希特勒的重视。勒热夫地理位置非常特殊,这里既是铁路枢纽,又是德国中央集团军群的补给大动脉,而且它距离莫斯科非常近,由此可以直接威胁苏联首都莫斯科,其政治和军事意义非常突出。德军丢掉勒热夫,不仅会损害德国的国际声望,还会让德国中央集团军陷入被动,所以希特勒对此处的“安危”非常重视。当朱可夫发起进攻时,希特勒向勒热夫增派了大量援军,先后从其他防线抽调了5个装甲师和1个摩步师增援勒热夫。第二,德军获得了情报支持。相关资料指出,一个绰号为Max的苏联人曾为德国提供了大量情报。他将关于苏军火星计划的详细情报交给了德军,而提前得知消息的德军向勒热夫增派了大量兵力以加强防御工事。德军以逸待劳,苏军的进攻自然无法取得进展。第三,苏军轻敌。苏军动员了190万的兵力,在兵力上形成了绝对优势,这在一定程度上让苏军变得有些骄傲轻敌。在进攻中,苏军轻敌冒进,最终导致第41集团军被德军包围。苏军被围后又不懂的随机应变,只知盲目冲击德军防线,而这进一步加剧了苏军的损失。第四,朱可夫对第九集团军司令莫德尔并不了解。相比与古德里安、隆美尔、曼施坦因等德军名将,莫德尔可谓寂寂无名。在战争初期德军依靠闪电战横扫欧洲声名鹊起时,莫德尔还只是一名师长,直到德军转入防御阶段后,莫德尔的“善守”才能才得以凸显。在勒热夫,莫德尔依托地形构筑纵深防御,把城镇乡村都建成了要塞,步步为营组成交叉火力网,进而以此杀伤突破的敌军。面对苏军的强大攻势,莫德尔设计的弹性防御非常有效,苏军耗尽全力也未能撕破德军的防线。当苏军进攻疲软而转攻为守后,莫德尔趁势反攻,包围了孤军深入的第41集团军,最终让朱可夫铩羽而归。文/好奇而已了解更多军事资讯,请关注战情解码!高手,都是擅长造势的。无论项羽那3万骑兵如何精锐,如果要一刀一刀地砍,也是搞不过几十万大军的。造势高手项羽,巧造声势,上演了一场精彩绝伦的战争奇迹。造势高手刘邦,把项羽逼到绝地彭城之战,源于另一位造势高手——刘邦的一场神奇进军。刘邦还定三秦后,项羽并没有马上搭理刘邦。“既击齐,遂欲破之而后击汉”。项羽决定先打服齐,再回头来修理刘邦。项羽的决策不算错得太离谱。毕竟,还在关中的刘邦,想要打到西楚的地盘,理论上不可能太快。但是,刘邦也不是一般人,他一波造势,迅速攻破了彭城!刘邦先是一波猛攻,攻取了一些地盘,给魏、韩等诸侯施加了适当的军事压力。然后,刘邦替义帝发丧,向各诸侯发布檄文:义帝是天下共主!项羽大逆不道,杀了义帝!我们一起去报仇!一时间,魏王、韩王、河南王等诸侯纷纷响应,各处大军云集,一起东下!3月发兵,到攻取彭城,刘邦用时不到一个月!简拔精锐,积蓄军势刘邦占据彭城后,让樊哙驻扎在鲁监视项羽,大军分布在彭城附近。项羽,被逼到了墙角。与几年后的垓下不同,此时的项羽军,连战连捷,士气高昂!他们得知后方被刘邦“偷”了后,一个个同仇敌忾,纷纷请战!军心可用,项羽就还有翻盘的基本!项羽头脑很冷静,他知道,要是现在全军回师,就算眼前的齐军不出来捣乱,楚军和汉军都是一个胳膊扛两个脑袋,兵对兵、将对将,打起来是要耗费时日的!而项羽地盘已失,是耗不起的!刘邦敢日置酒高会,不就是吃准了我们的软肋吗?呵呵,项羽才不会老老实实回去和刘邦慢慢耗,他要的是速度!只要选拔精锐骑兵,以机动力优势迅速迂回,从汉军的薄弱环节开打,项羽就有机会!项羽简拔3万骑兵,开始了又一场传奇之战!大迂回,制造突袭之势项羽只选拔了精锐骑兵,动静小,速度快。一波猛冲,在鲁监视的樊哙没有阻拦住项羽。不过,樊哙也似乎不必过于担心:项羽那么点人,还真敢去彭城送死吗?项羽不是去送死,而是送汉军去死!突破樊哙后,项羽一路猛跑,抵达了萧。汉军攻取彭城后,有56万大军!可是,就一个彭城,是管不了这么多人吃喝拉撒的。因此,刘邦将军队分布在彭城附近的州县。汉王本人的军队,是要跟着汉王在彭城里好好待着的。分布在萧等地的,都是诸侯军!这些诸侯军,就是项羽选定的薄弱环节!首先,巨鹿城下楚军那鬼神般的战斗力,给他们幼小的心灵埋下了一颗恐惧的种子!其次,这些诸侯军此时都驻扎在彭城以西,处于对楚作战的后方,他们压根就没有做好立刻作战的心理准备。就算有作战准备,也是准备向东作战呀!清晨,3万骑兵,突然从诸侯军的后方杀出!驱赶,制造雪崩之势突袭开始后,项羽有两个选择:1、分割包围,歼敌一部;2、击溃敌人,驱赶敌人!如果慢下来,歼敌一部,后面的诸侯军整顿好,那楚军的奇袭效果,就限于歼敌一部了!项羽对歼敌一部没兴趣,他要的是歼敌全部!要歼敌全部,就要扩大混乱!项羽军猛砍猛杀,驱赶着惊慌的诸侯军后退。这是雪崩的开始!后面的诸侯军,突然听到杀声震天,又看到前面的友军恐惧地逃了回来,转眼一看,一波鬼神般的骑兵又迂回到了他们侧翼!当敌人遭我一面进攻时,常常很坚决,但遭我两面、三面进攻时,就崩溃了、打垮了--林彪。撤吧!不然就会被包饺子了!雪球越滚越大!猛打猛冲猛追,制造歼灭之势!彭城,刘邦见到“大雪球”滚了过来,知道大势不好,迅速出城,准备机会,稳定形势!汉军主力列阵于彭城之下,阻击项羽。在那个没有马镫的年代,骑兵要想直接冲破列阵严密的步兵大阵,是没有机会的。项羽没有死打,集中兵力迂回、穿插,做势要穿插汉军侧翼和后路。汉军步步后退,直到——无路可退!他们被压迫到了谷水、泗水。没办法,刘邦只得率领溃军运动到彭城西南的山区,准备依托有利地形,击退项羽。对被冲击溃退的敌人实行猛烈的追击,要一直压下去,直到全部消灭敌人--林彪。想法是好的,不过,两条腿的跑不过四条腿的,汉军立不住脚,终于崩溃!项羽骑兵驱赶、压迫汉军于睢水,猛烈进攻!汉军一片打乱,被杀死无数,自相踩踏死无数,在河中淹死无数!濉水为之不流!濉水中密密麻麻的尸体,真正被项羽骑兵杀死的有多少呢?项羽之所以能以3万骑兵,上演战争奇迹,就在于他巧妙用兵,擅长造势。在他造势之下,诸侯军、汉军的溃散兵士,就都成了他的“友军”,不断挤压汉军队形,不断传播恐惧心理,引发了汉军的连锁崩溃!放眼古今中外,那些各个领域的奇迹,不都是这种造势的结果吗?祝君巧妙造势,不断胜利!由于朱元璋的雄才大略,明军直到攻破大都,推翻元朝,都没有与元军主力决战。而在攻破大都后,朱元璋、徐达君臣,又以其惊人的军事才能,将几十万蒙古军主力一口一口吃掉了。这个过程中,朱元璋君臣将“胜兵先胜而后求战”的思想发挥到了极致。各个击破的战略1367年十月二十一日,朱元璋召集众将,商议下一步部署。当时,南方的主要对手陈友谅、张士诚双雄已灭,南方的福建、两广虽还没有平定但已不构成威胁,北取中原,推翻大元已成为下一步主要任务。当时的大元,军力仍然很强。王保保、李思齐、张思道等人都拥有比较强大的军力。不过,这些将领彼此争夺军权、抢占地盘、内战不已。他们彼此之间有矛盾,与元顺帝之间也各有矛盾。但是,他们仍有可能“急则相救”!朱元璋对局势做了精当的分析:王保保、李思齐、张思道“皆百战之余”,不能立刻击败,如果过早对之猛攻,“急之则并力一隅,不好搞!因此,朱元璋的决定是:出其不意,先集中力气打下山东、大都,”都城即克,有破竹之实,乘胜长驱,余可建瓴而下“,西征,各个击破。具体步骤是:1、攻取山东,去大元东面屏障;2、旋师河南,去其羽翼,并控制潼关,将西面蒙古军主力封锁于关内;3、直取大都;4、挥军西向,击败蒙古军主力,平定关陇、太原。这种分步骤,瓦解敌人,摧毁敌人的方略,使明军牢牢把握着战争的主动权。迅雷不及掩耳,攻破大都明军自至正二十七年十月二十一日兴师北伐,到二十八年八月初二攻取大都,整个过程,仅仅有了9个月时间。朱元璋的判断是十分准确的。当时,王保保、李思齐等人仍然在相互厮杀。所以,明军在攻取大都前,基本没有遭遇势均力敌的大战,一路所向披靡。直到明军攻取山东、河南,并开始北进之时,元顺帝才与王保保和解,并下令王保保、李思齐等人一起抗击明军。不过,为时已晚,各军还未来得及行动,明军即已攻取大都!事实上,当时,元军的实力仍然很强,而且,尽管内部有矛盾,但在抗明这一点上,是可以形成合作的。正如朱元璋所说:”向令未下燕都,骤与角力,胜负未可知也“。正是朱元璋的庙算得当,使明军先取大都,占据主动。接下来,明军与元军主力的碰撞开始了。一拖一打,各个击破当时,驻扎于山西的王保保所部有10余万人,驻扎于陕西的李思齐、张思道所部(陕西各军以李思齐为盟主)也有10余万人,实力很强。逃往上都的元顺帝下令:王保保出雁门关,过居庸关进攻北平;李思齐部归附潼关,进击河南。以元军各帅的关系,他们很难形成高度协调的作战,但是,战略上相互呼应,两面威胁还是可以的。朱元璋决定:拖住李思齐,先主攻王保保。他令徐达、常遇春率主力先破王保保,又将完成福建等地作战的汤和调入河南,既防御李思齐,又威胁王保保侧面。一拖一打,庙算虽好,但如果迁延时日,尤其是与王保保久拖不决,形势仍会复杂。能否快速击败王保保,就要看徐达的了!将计就计,速取山西攻破大都后,各路明军继续发展,攻取了泽州、潞州等地。王保保是颇有军事才能的将领,他决心响应元顺帝的命令,集中兵力,收复大都,从根本上扭转战略劣势。徐达得知,决心来一出将计就计。他指出:王保保迂回(走曲线)而来,太原必然空虚。北平有孙兴祖在,可以守住!我们乘敌不备,由井陉直捣太原(走直线),就可以调动敌人,占据先手,一战而胜!果然,就在王保保抵达保安时,他就得到了徐达逼近太原。王保保大惊,仓促回军!元军前锋万余人抵达太原附近时,被明军猛将傅友德、薛显阻击于城西,不得进。不久,元军陆续抵达,扎营于城西。明军指挥郭英观察敌阵后,指出:元军“兵多而不整,营大而无备”,可以夜袭!正好,元军中有部将豁鼻马愿为内应。徐达遂指挥明军夜袭,元军大溃!王保保之带18骑逃亡大同,明军俘敌4万余!王保保是一位有大兵团指挥能力的将领,当夜扎营之所以出现纰漏,应当主要是被明军调动所致。大军来回跑动,士气不整,刚扎营时难免有问题,即便王保保才能出众,要激励军心,完善防备,也都需要时间。明军及时的袭击,使王保保来不及调整,仓促迎战,以至崩溃!明军趁胜,连取太原、大同等地,平定山西。分化瓦解,各个击破,平定陕西平定山西后,王保保逃亡甘肃,明军遂开始进攻陕西。当时,陕西元军,虽以李思齐为盟主,但彼此之间矛盾仍深。朱元璋采取分化瓦解、各个击破之策。入陕前,朱元璋致书李思齐: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你是汝南汉人!如果你诚心投降,我以礼相待!这时,徐达、常遇春、汤和各部都已经攻来,强弱分明。李思齐虽没有立刻响应,但心理已经动摇,不愿死战。明军一路进军,凤翔等要点不战而克。李思齐退守临洮,张思道退守历阳。此时,诸将认为:李思齐的军事才能胜过张思道。先弱后强,应该先打张思道。徐达指出:张思道才干虽一般,但历阳城险兵悍,一时难以攻下。李思齐虽然厉害,但意志动摇,我军前去,他不是远遁沙漠,就是投降!而临洮位置重要,取得临洮,大事可定!果然,明军挥军西进,李思齐不敢死战,举城投降。随后,明军回师进攻历阳。张思道不敢迎战,令其弟张良臣守历阳,自己逃到了宁夏,被王保保所劫持。张良臣为形势所迫,只好投降。第一场险战张思道投降前,朱元璋已经指示:这个人狡诈,要小心!果然,投降不久,张良臣复叛!这时,形势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张思道本人的才略一般,但他手下有七个良将。时人说:不怕金牌张,惟惧七条枪。因此,张思道虽走,但张良臣复叛后,其党羽响应,指挥能力、军力仍强。同时,四月时,元顺帝派元丞相也速率军进攻通州,常遇春率部自凤翔,李文忠自山西回救。凤翔、山西空虚。王保保趁机出手!王保保兵分三路:1、一路攻打凤翔,牵制明军对张良臣的进攻;2、一路攻泾州,出徐达之后,企图迫使其后退;3、趁明军主力在陕西,出兵攻大同,企图再取太原,恢复山西。战局顿时复杂起来。徐达令傅友德、薛显驻灵武,令冯胜救援泾州,抓紧时间攻历阳。王保保军一度攻克泾州,断徐达后路,但冯胜及时抵达,击退该军。凤翔保卫战则更是惊心动魄。元军以箕盾护军攻城,箭矢伤不到,明军以火攻退敌;元军掘地而进,双方死战。大同方向,形势也十分紧张。李文忠前来救援,遭元军骑兵围攻,连失二营。明军殊死奋战,勉强支撑,待到敌人疲惫时,李文忠分兵夹击,才击破敌军。而历阳,则坚守了2个多月。最后,城内元军抵抗不住,开门,明军才攻破历阳。历阳即克,攻凤翔等地的元军才陆续撤退。这一战,虽然歼敌数不甚辉煌,以至知名度不高,但却是明军自北伐以来最为危险的一战。当时,李思齐已降,王、张等人也都遭到较大削弱。元军尤能使战局险象环生,可见:如果不是朱元璋战略得当,分化瓦解,各个击破,明军要定鼎中原,恐怕难度要大得多。沈儿峪之战,力破王保保平定陕西后,元军精锐只剩下退守甘肃的王保保。王保保自太原兵败后,回到甘肃,又收拢兵马十余万,声势复振。与此同时,明军发生了一些变故。常遇春病死,徐达、汤和回应天。王保保趁明军兵力减少,反攻兰州,并歼灭了自陇西赶去的援军。此时,明军对下步行动又有争议。徐达知王保保难打,建议先消灭元廷,如此,王保保势力全失,可以不战而定。朱元璋力排众议:兵分两路,既打王保保,又打元廷。使其“彼此自救,不遐应援”。徐达出潼关后,抵达定西,王保保退守沈儿峪,两军对峙。徐达与王保保,各有10余万军,展开决战。这也是北伐以来,唯一一次势均力敌的决战!对这场决战,史书记载比较简单。1、两军隔沟筑垒对峙,一日数战。2、王保保分精兵从小路袭击明军东南垒,明军左丞相胡德济指挥失措,陷入混乱,徐达率亲兵来救,击退敌人;3、徐达处决了相关责任人(胡德济因是功臣之后,送去给朱元璋裁决),整顿士气,次日拼死来战,击破元军。由于记载简单,因此,后世不明为何元军会一战而败,因此,强调明军在对峙期间,以各种方式骚扰,疲惫敌军的作用。其实不然。以噪音等手段疲惫敌军,是古代常见的对峙方式,不算什么奇谋。仅靠这个,是制不住王保保这样的名将的。而且,沈儿峪一带是王保保选定的战场,明军并未得地利,在骚扰上并没有优势。起决定性作用的,是明军的政治攻势。徐达在用兵前,就认为:如果先破元廷,王保保军“可不战而降”。而在整个北伐期间,朱元璋也多次写信,企图招降王保保及其部将。在战后,明军“尽降其众”,擒将士84500余人!一支10万余人的部队,被俘虏的就有84500多人!套用国军的话:就是8万头猪,也抓不完呀!可见,元军的崩溃,源自其军心的崩溃!此战后,除云南等地外,长城以南,元军基本被摧毁。1372年,徐达、李文忠、冯胜率15万大军,再次北伐,为王保保所破。足见:蒙古骑兵仍然保持着相当强劲的战斗力。而从整个北伐过程看,尽管蒙古朝廷内部矛盾很深,但在面临危险时,未必不能“急则相救”!而在朱元璋北伐灭元前,元军强军不下30万!如果是双方以硬碰硬,敌人“急则相救”,30余万大军真的并力来战,那么,正如朱元璋本人所说:胜负未知也!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在北伐灭元的战争中,朱元璋准确判断形势,做到了“先胜而后求战”,牢牢占据主动,最终定鼎中原。洞悉形势,将大敌拆解为若干,再各个击破。朱元璋的雄才大略,可见一斑。
人民军队只是在红军时期才有过“军团”的建制,并且下面一般直辖数师,属于“虚张声势”迷惑敌人的番号,其实称为“军”更合理些。到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时期,已经组建了下辖数个军的“兵团”,所以提问在专业上欠点火候。整个抗美援朝战争中,人民解放军以“志愿军”名义整建制入朝参战的共有六个兵团。这六个兵团分别是为邓华任司令员的第13兵团(四野)、宋时轮任司令员的第9兵团(三野)、陈赓任司令员的第3兵团(二野)、杨得志任司令员的第19兵团(原华北军区后转隶一野)、杨成武任司令员的第20兵团(华北军区)、董其武任司令员的第23兵团(绥远起义部队),注意看,六支部队囊括了当时我军各野战军的代表和起义部队代表,颇有深意。这六个兵团的军政首长名单,是指上述部队刚刚入朝时的指挥序列,后来有所调整,比如第3兵团司令员陈赓还兼任志愿军副司令员,并且很快就奉调回国工作,因此第3兵团后来是由王近山将军指挥。另外需要说明的是,第23兵团只担负了交通线警备和后方警戒的任务,并未深入前线,所以志愿军真正跟敌人交手发生血战的部队,是先后参战的五个兵团。最早出动的当然是第13兵团,在朝鲜战争刚刚爆发的1950年6月,我军高层为防不测,即决定组建“东北边防军”,以应对半岛战局出现恶化的可能(这才叫未雨缪绸),而选定的部队,就是当时担负军委战略预备队的四野第13兵团。同时根据中南军区司令员林彪的建议,调15兵团司令员邓华转任第13兵团司令员(整个司令部机关也进行了对调)。司令员和司令部虽然对调了,但是第13兵团的基干部队并没有大的变化,从河南和广西分头开赴东北的三个主力军是第38军、第39军和第40军,也就是之前的东北野战军第1、第2、第3纵队,堪称个个王牌。同时再调已经在黑龙将开展农垦的第42军入列,连同配属的炮兵第1、第2、第8师、工兵等部队共25万余人组成东北边防军。东北边防军所属之第13兵团当时的领导班子为:邓华任司令员兼政委,洪学智、韩先楚任副司令员,解方任参谋长,杜平任政治部主任。而整个东北边防军的原定司令员为粟裕将军,后来才确定为彭总,第13兵团1950年10月改称“中国人民志愿军第13兵团”,10月19日跨过鸭绿江进行抗美援朝,是第一批入朝参战的部队。由于情况紧急,来不及组建“志司”总部机关,1950年10月25日,第13兵团司令部、政治部奉军委命令,改组为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部、政治部及其他机构,所属第38、第39、第40、第42军暂归志司直接指挥。所以这是第13兵团较为特殊的情况,即战争初期兵团司令部与“志司”合为一体,因为最初投入作战的就是该兵团的四个军,其他部队还没上来。从此以后,第13兵团所属的这几个王牌军始终奋战在抗美援朝战场上(短期回国休整),一直到停战协定签署时,第38、第39和第40军仍然活跃在战场上,期间各军虽然一度由“志司”直辖,也曾经编入“西海岸防御指挥所”,但仍可视为参战次数最多的兵团,基本是打满全场(截止1953年7月)。第13兵团各军参加了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次进攻战役,1951年夏秋防御作战、1952年的春夏巩固阵地作战、1952年秋的“有限目的”进攻战役、1953年春季的反登陆准备战役和夏季攻势,几乎是无役不从。其中在五次大规模进攻战役中,第13兵团各军为作战主力,在后来的战役中,由于轮战的其他各兵团依次入朝,第13兵团各军主要担负次要作战任务、以及战略预备队的任务。关于战场兵力变化问题,我志愿军出国作战时,第一期出动的仅有第13兵团的四个军,后来增加了第50军和第66军,兵力增加到六个军。而在战争期间,随着各兵团各军兵种不断入朝战,又有陈赓、宋时轮、杨得志曾先后任“志司”副司令员,在朝兵力最多时为19个军,连同志愿军空军炮兵、装甲兵、工程兵、铁道兵等部队,峰值为134万余人。关于军政首长变化,从1952年起,邓华历任志愿军代司令员、司令员兼政委,杨得志、杨勇曾先后任司令员,李志民、王平曾先后任政委,所以“志司”的领导班子并不是固定的,而是根据战场形势和谈判进程而变化,这一点要理解清楚,彭总1952年已经回国。1953年7月停战协定签署后,中朝方面曾经联合公布了战绩和歼敌数字:自1950年6月25日起,一共毙、伤、俘敌军1093839人,其中美军397543人,而志愿军作为作战主力,共计歼敌700813人,占比为70%强,那么第13兵团各军的战绩如何呢?根据已知的资料:第38军共歼敌66750 余人(其中美军21000 余人),缴获和击毁敌汽车1732 辆、坦克175 辆、各种火炮700 余门,我38军官兵牺牲6772人。第39军共歼敌40000余人(其中美军28000余人),缴获和击毁敌汽车1315辆、坦克225辆、各种火炮321门,第39军官兵牺牲7298 人。第40军根据统计毙伤俘敌43300人,自身伤亡10000余人。第42军根据统计共歼敌30716人,自身伤亡约10000人。因此第13兵团所属的四个军共计歼敌180766人,其中美军不少于60000人,分别占志愿军歼敌总数的26%和歼灭美军数量的22%,在五个实际参战兵团中,毫无疑问是排名榜首的。因为志愿军除这五个兵团建制外,另有相当数量的直属部队,比如第50军、第47军、第21军等等,也包括各坦克团、炮兵师等等其他兵种部队,这些部队分别有歼敌数字,而不能简单地分摊到五个兵团。关于我军的伤亡,也经过了几次的调查统计,根据2014年10月30日公布的数据:已确认的抗美援朝烈士共有197653名,在确认的烈士名录中,包括抗美援朝战争期间牺牲和失踪的志愿军官兵,也包括支前民兵、民工和其他支前工作人员,谨此,向牺牲的先烈们致敬,正是他们的牺牲,让我们打赢了立国之战!题主指的应该是朱可夫亲自指挥的火星行动吧。斯大林格勒战役后期,战争的天平渐渐向苏军倾斜,于是苏联最高统帅部决定发起反攻。此时,德军仍然占据着勒热夫这个离莫斯科不到200公里的要地,这就像一根刺,时刻威胁着苏军的喉咙。为了拔掉这根刺,收复勒热夫,同时消灭占据勒热夫的德国第9集团军,苏军发动了代号"火星"的战略级反攻。在朱可夫的指挥下,苏军动员了190万人的兵力,意图以绝对优势一举歼灭德国第9集团军。朱可夫显然低估了德军的防守和反击能力,最终这一声势浩大的反击战以苏军的惨败而告终。苏军的死亡和被俘人数高达26万,受伤人数也达到了50万,“火星行动”也成为了朱可夫军事生涯的唯一败绩。那么为什么占据绝对优势的苏军会有如此惨败呢?我认为原因有下面四点:第一,希特勒的重视。勒热夫地理位置非常特殊,这里既是铁路枢纽,又是德国中央集团军群的补给大动脉,而且它距离莫斯科非常近,由此可以直接威胁苏联首都莫斯科,其政治和军事意义非常突出。德军丢掉勒热夫,不仅会损害德国的国际声望,还会让德国中央集团军陷入被动,所以希特勒对此处的“安危”非常重视。当朱可夫发起进攻时,希特勒向勒热夫增派了大量援军,先后从其他防线抽调了5个装甲师和1个摩步师增援勒热夫。第二,德军获得了情报支持。相关资料指出,一个绰号为Max的苏联人曾为德国提供了大量情报。他将关于苏军火星计划的详细情报交给了德军,而提前得知消息的德军向勒热夫增派了大量兵力以加强防御工事。德军以逸待劳,苏军的进攻自然无法取得进展。第三,苏军轻敌。苏军动员了190万的兵力,在兵力上形成了绝对优势,这在一定程度上让苏军变得有些骄傲轻敌。在进攻中,苏军轻敌冒进,最终导致第41集团军被德军包围。苏军被围后又不懂的随机应变,只知盲目冲击德军防线,而这进一步加剧了苏军的损失。第四,朱可夫对第九集团军司令莫德尔并不了解。相比与古德里安、隆美尔、曼施坦因等德军名将,莫德尔可谓寂寂无名。在战争初期德军依靠闪电战横扫欧洲声名鹊起时,莫德尔还只是一名师长,直到德军转入防御阶段后,莫德尔的“善守”才能才得以凸显。在勒热夫,莫德尔依托地形构筑纵深防御,把城镇乡村都建成了要塞,步步为营组成交叉火力网,进而以此杀伤突破的敌军。面对苏军的强大攻势,莫德尔设计的弹性防御非常有效,苏军耗尽全力也未能撕破德军的防线。当苏军进攻疲软而转攻为守后,莫德尔趁势反攻,包围了孤军深入的第41集团军,最终让朱可夫铩羽而归。文/好奇而已了解更多军事资讯,请关注战情解码!高手,都是擅长造势的。无论项羽那3万骑兵如何精锐,如果要一刀一刀地砍,也是搞不过几十万大军的。造势高手项羽,巧造声势,上演了一场精彩绝伦的战争奇迹。造势高手刘邦,把项羽逼到绝地彭城之战,源于另一位造势高手——刘邦的一场神奇进军。刘邦还定三秦后,项羽并没有马上搭理刘邦。“既击齐,遂欲破之而后击汉”。项羽决定先打服齐,再回头来修理刘邦。项羽的决策不算错得太离谱。毕竟,还在关中的刘邦,想要打到西楚的地盘,理论上不可能太快。但是,刘邦也不是一般人,他一波造势,迅速攻破了彭城!刘邦先是一波猛攻,攻取了一些地盘,给魏、韩等诸侯施加了适当的军事压力。然后,刘邦替义帝发丧,向各诸侯发布檄文:义帝是天下共主!项羽大逆不道,杀了义帝!我们一起去报仇!一时间,魏王、韩王、河南王等诸侯纷纷响应,各处大军云集,一起东下!3月发兵,到攻取彭城,刘邦用时不到一个月!简拔精锐,积蓄军势刘邦占据彭城后,让樊哙驻扎在鲁监视项羽,大军分布在彭城附近。项羽,被逼到了墙角。与几年后的垓下不同,此时的项羽军,连战连捷,士气高昂!他们得知后方被刘邦“偷”了后,一个个同仇敌忾,纷纷请战!军心可用,项羽就还有翻盘的基本!项羽头脑很冷静,他知道,要是现在全军回师,就算眼前的齐军不出来捣乱,楚军和汉军都是一个胳膊扛两个脑袋,兵对兵、将对将,打起来是要耗费时日的!而项羽地盘已失,是耗不起的!刘邦敢日置酒高会,不就是吃准了我们的软肋吗?呵呵,项羽才不会老老实实回去和刘邦慢慢耗,他要的是速度!只要选拔精锐骑兵,以机动力优势迅速迂回,从汉军的薄弱环节开打,项羽就有机会!项羽简拔3万骑兵,开始了又一场传奇之战!大迂回,制造突袭之势项羽只选拔了精锐骑兵,动静小,速度快。一波猛冲,在鲁监视的樊哙没有阻拦住项羽。不过,樊哙也似乎不必过于担心:项羽那么点人,还真敢去彭城送死吗?项羽不是去送死,而是送汉军去死!突破樊哙后,项羽一路猛跑,抵达了萧。汉军攻取彭城后,有56万大军!可是,就一个彭城,是管不了这么多人吃喝拉撒的。因此,刘邦将军队分布在彭城附近的州县。汉王本人的军队,是要跟着汉王在彭城里好好待着的。分布在萧等地的,都是诸侯军!这些诸侯军,就是项羽选定的薄弱环节!首先,巨鹿城下楚军那鬼神般的战斗力,给他们幼小的心灵埋下了一颗恐惧的种子!其次,这些诸侯军此时都驻扎在彭城以西,处于对楚作战的后方,他们压根就没有做好立刻作战的心理准备。就算有作战准备,也是准备向东作战呀!清晨,3万骑兵,突然从诸侯军的后方杀出!驱赶,制造雪崩之势突袭开始后,项羽有两个选择:1、分割包围,歼敌一部;2、击溃敌人,驱赶敌人!如果慢下来,歼敌一部,后面的诸侯军整顿好,那楚军的奇袭效果,就限于歼敌一部了!项羽对歼敌一部没兴趣,他要的是歼敌全部!要歼敌全部,就要扩大混乱!项羽军猛砍猛杀,驱赶着惊慌的诸侯军后退。这是雪崩的开始!后面的诸侯军,突然听到杀声震天,又看到前面的友军恐惧地逃了回来,转眼一看,一波鬼神般的骑兵又迂回到了他们侧翼!当敌人遭我一面进攻时,常常很坚决,但遭我两面、三面进攻时,就崩溃了、打垮了--林彪。撤吧!不然就会被包饺子了!雪球越滚越大!猛打猛冲猛追,制造歼灭之势!彭城,刘邦见到“大雪球”滚了过来,知道大势不好,迅速出城,准备机会,稳定形势!汉军主力列阵于彭城之下,阻击项羽。在那个没有马镫的年代,骑兵要想直接冲破列阵严密的步兵大阵,是没有机会的。项羽没有死打,集中兵力迂回、穿插,做势要穿插汉军侧翼和后路。汉军步步后退,直到——无路可退!他们被压迫到了谷水、泗水。没办法,刘邦只得率领溃军运动到彭城西南的山区,准备依托有利地形,击退项羽。对被冲击溃退的敌人实行猛烈的追击,要一直压下去,直到全部消灭敌人--林彪。想法是好的,不过,两条腿的跑不过四条腿的,汉军立不住脚,终于崩溃!项羽骑兵驱赶、压迫汉军于睢水,猛烈进攻!汉军一片打乱,被杀死无数,自相踩踏死无数,在河中淹死无数!濉水为之不流!濉水中密密麻麻的尸体,真正被项羽骑兵杀死的有多少呢?项羽之所以能以3万骑兵,上演战争奇迹,就在于他巧妙用兵,擅长造势。在他造势之下,诸侯军、汉军的溃散兵士,就都成了他的“友军”,不断挤压汉军队形,不断传播恐惧心理,引发了汉军的连锁崩溃!放眼古今中外,那些各个领域的奇迹,不都是这种造势的结果吗?祝君巧妙造势,不断胜利!由于朱元璋的雄才大略,明军直到攻破大都,推翻元朝,都没有与元军主力决战。而在攻破大都后,朱元璋、徐达君臣,又以其惊人的军事才能,将几十万蒙古军主力一口一口吃掉了。这个过程中,朱元璋君臣将“胜兵先胜而后求战”的思想发挥到了极致。各个击破的战略1367年十月二十一日,朱元璋召集众将,商议下一步部署。当时,南方的主要对手陈友谅、张士诚双雄已灭,南方的福建、两广虽还没有平定但已不构成威胁,北取中原,推翻大元已成为下一步主要任务。当时的大元,军力仍然很强。王保保、李思齐、张思道等人都拥有比较强大的军力。不过,这些将领彼此争夺军权、抢占地盘、内战不已。他们彼此之间有矛盾,与元顺帝之间也各有矛盾。但是,他们仍有可能“急则相救”!朱元璋对局势做了精当的分析:王保保、李思齐、张思道“皆百战之余”,不能立刻击败,如果过早对之猛攻,“急之则并力一隅,不好搞!因此,朱元璋的决定是:出其不意,先集中力气打下山东、大都,”都城即克,有破竹之实,乘胜长驱,余可建瓴而下“,西征,各个击破。具体步骤是:1、攻取山东,去大元东面屏障;2、旋师河南,去其羽翼,并控制潼关,将西面蒙古军主力封锁于关内;3、直取大都;4、挥军西向,击败蒙古军主力,平定关陇、太原。这种分步骤,瓦解敌人,摧毁敌人的方略,使明军牢牢把握着战争的主动权。迅雷不及掩耳,攻破大都明军自至正二十七年十月二十一日兴师北伐,到二十八年八月初二攻取大都,整个过程,仅仅有了9个月时间。朱元璋的判断是十分准确的。当时,王保保、李思齐等人仍然在相互厮杀。所以,明军在攻取大都前,基本没有遭遇势均力敌的大战,一路所向披靡。直到明军攻取山东、河南,并开始北进之时,元顺帝才与王保保和解,并下令王保保、李思齐等人一起抗击明军。不过,为时已晚,各军还未来得及行动,明军即已攻取大都!事实上,当时,元军的实力仍然很强,而且,尽管内部有矛盾,但在抗明这一点上,是可以形成合作的。正如朱元璋所说:”向令未下燕都,骤与角力,胜负未可知也“。正是朱元璋的庙算得当,使明军先取大都,占据主动。接下来,明军与元军主力的碰撞开始了。一拖一打,各个击破当时,驻扎于山西的王保保所部有10余万人,驻扎于陕西的李思齐、张思道所部(陕西各军以李思齐为盟主)也有10余万人,实力很强。逃往上都的元顺帝下令:王保保出雁门关,过居庸关进攻北平;李思齐部归附潼关,进击河南。以元军各帅的关系,他们很难形成高度协调的作战,但是,战略上相互呼应,两面威胁还是可以的。朱元璋决定:拖住李思齐,先主攻王保保。他令徐达、常遇春率主力先破王保保,又将完成福建等地作战的汤和调入河南,既防御李思齐,又威胁王保保侧面。一拖一打,庙算虽好,但如果迁延时日,尤其是与王保保久拖不决,形势仍会复杂。能否快速击败王保保,就要看徐达的了!将计就计,速取山西攻破大都后,各路明军继续发展,攻取了泽州、潞州等地。王保保是颇有军事才能的将领,他决心响应元顺帝的命令,集中兵力,收复大都,从根本上扭转战略劣势。徐达得知,决心来一出将计就计。他指出:王保保迂回(走曲线)而来,太原必然空虚。北平有孙兴祖在,可以守住!我们乘敌不备,由井陉直捣太原(走直线),就可以调动敌人,占据先手,一战而胜!果然,就在王保保抵达保安时,他就得到了徐达逼近太原。王保保大惊,仓促回军!元军前锋万余人抵达太原附近时,被明军猛将傅友德、薛显阻击于城西,不得进。不久,元军陆续抵达,扎营于城西。明军指挥郭英观察敌阵后,指出:元军“兵多而不整,营大而无备”,可以夜袭!正好,元军中有部将豁鼻马愿为内应。徐达遂指挥明军夜袭,元军大溃!王保保之带18骑逃亡大同,明军俘敌4万余!王保保是一位有大兵团指挥能力的将领,当夜扎营之所以出现纰漏,应当主要是被明军调动所致。大军来回跑动,士气不整,刚扎营时难免有问题,即便王保保才能出众,要激励军心,完善防备,也都需要时间。明军及时的袭击,使王保保来不及调整,仓促迎战,以至崩溃!明军趁胜,连取太原、大同等地,平定山西。分化瓦解,各个击破,平定陕西平定山西后,王保保逃亡甘肃,明军遂开始进攻陕西。当时,陕西元军,虽以李思齐为盟主,但彼此之间矛盾仍深。朱元璋采取分化瓦解、各个击破之策。入陕前,朱元璋致书李思齐: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你是汝南汉人!如果你诚心投降,我以礼相待!这时,徐达、常遇春、汤和各部都已经攻来,强弱分明。李思齐虽没有立刻响应,但心理已经动摇,不愿死战。明军一路进军,凤翔等要点不战而克。李思齐退守临洮,张思道退守历阳。此时,诸将认为:李思齐的军事才能胜过张思道。先弱后强,应该先打张思道。徐达指出:张思道才干虽一般,但历阳城险兵悍,一时难以攻下。李思齐虽然厉害,但意志动摇,我军前去,他不是远遁沙漠,就是投降!而临洮位置重要,取得临洮,大事可定!果然,明军挥军西进,李思齐不敢死战,举城投降。随后,明军回师进攻历阳。张思道不敢迎战,令其弟张良臣守历阳,自己逃到了宁夏,被王保保所劫持。张良臣为形势所迫,只好投降。第一场险战张思道投降前,朱元璋已经指示:这个人狡诈,要小心!果然,投降不久,张良臣复叛!这时,形势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张思道本人的才略一般,但他手下有七个良将。时人说:不怕金牌张,惟惧七条枪。因此,张思道虽走,但张良臣复叛后,其党羽响应,指挥能力、军力仍强。同时,四月时,元顺帝派元丞相也速率军进攻通州,常遇春率部自凤翔,李文忠自山西回救。凤翔、山西空虚。王保保趁机出手!王保保兵分三路:1、一路攻打凤翔,牵制明军对张良臣的进攻;2、一路攻泾州,出徐达之后,企图迫使其后退;3、趁明军主力在陕西,出兵攻大同,企图再取太原,恢复山西。战局顿时复杂起来。徐达令傅友德、薛显驻灵武,令冯胜救援泾州,抓紧时间攻历阳。王保保军一度攻克泾州,断徐达后路,但冯胜及时抵达,击退该军。凤翔保卫战则更是惊心动魄。元军以箕盾护军攻城,箭矢伤不到,明军以火攻退敌;元军掘地而进,双方死战。大同方向,形势也十分紧张。李文忠前来救援,遭元军骑兵围攻,连失二营。明军殊死奋战,勉强支撑,待到敌人疲惫时,李文忠分兵夹击,才击破敌军。而历阳,则坚守了2个多月。最后,城内元军抵抗不住,开门,明军才攻破历阳。历阳即克,攻凤翔等地的元军才陆续撤退。这一战,虽然歼敌数不甚辉煌,以至知名度不高,但却是明军自北伐以来最为危险的一战。当时,李思齐已降,王、张等人也都遭到较大削弱。元军尤能使战局险象环生,可见:如果不是朱元璋战略得当,分化瓦解,各个击破,明军要定鼎中原,恐怕难度要大得多。沈儿峪之战,力破王保保平定陕西后,元军精锐只剩下退守甘肃的王保保。王保保自太原兵败后,回到甘肃,又收拢兵马十余万,声势复振。与此同时,明军发生了一些变故。常遇春病死,徐达、汤和回应天。王保保趁明军兵力减少,反攻兰州,并歼灭了自陇西赶去的援军。此时,明军对下步行动又有争议。徐达知王保保难打,建议先消灭元廷,如此,王保保势力全失,可以不战而定。朱元璋力排众议:兵分两路,既打王保保,又打元廷。使其“彼此自救,不遐应援”。徐达出潼关后,抵达定西,王保保退守沈儿峪,两军对峙。徐达与王保保,各有10余万军,展开决战。这也是北伐以来,唯一一次势均力敌的决战!对这场决战,史书记载比较简单。1、两军隔沟筑垒对峙,一日数战。2、王保保分精兵从小路袭击明军东南垒,明军左丞相胡德济指挥失措,陷入混乱,徐达率亲兵来救,击退敌人;3、徐达处决了相关责任人(胡德济因是功臣之后,送去给朱元璋裁决),整顿士气,次日拼死来战,击破元军。由于记载简单,因此,后世不明为何元军会一战而败,因此,强调明军在对峙期间,以各种方式骚扰,疲惫敌军的作用。其实不然。以噪音等手段疲惫敌军,是古代常见的对峙方式,不算什么奇谋。仅靠这个,是制不住王保保这样的名将的。而且,沈儿峪一带是王保保选定的战场,明军并未得地利,在骚扰上并没有优势。起决定性作用的,是明军的政治攻势。徐达在用兵前,就认为:如果先破元廷,王保保军“可不战而降”。而在整个北伐期间,朱元璋也多次写信,企图招降王保保及其部将。在战后,明军“尽降其众”,擒将士84500余人!一支10万余人的部队,被俘虏的就有84500多人!套用国军的话:就是8万头猪,也抓不完呀!可见,元军的崩溃,源自其军心的崩溃!此战后,除云南等地外,长城以南,元军基本被摧毁。1372年,徐达、李文忠、冯胜率15万大军,再次北伐,为王保保所破。足见:蒙古骑兵仍然保持着相当强劲的战斗力。而从整个北伐过程看,尽管蒙古朝廷内部矛盾很深,但在面临危险时,未必不能“急则相救”!而在朱元璋北伐灭元前,元军强军不下30万!如果是双方以硬碰硬,敌人“急则相救”,30余万大军真的并力来战,那么,正如朱元璋本人所说:胜负未知也!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在北伐灭元的战争中,朱元璋准确判断形势,做到了“先胜而后求战”,牢牢占据主动,最终定鼎中原。洞悉形势,将大敌拆解为若干,再各个击破。朱元璋的雄才大略,可见一斑。《大决战》第二部应该有印象吧,老蒋主持召开“徐蚌会战军事会议”,前面说了一堆什么北伐时期率军战徐州如何拉风的废话,最后的总结很说明问题:“无论怎么样,60万对80万,优势在我”!尽管这两个数字的准确性都有待商榷,但事实基本如此,在淮海战役真正打响(注意时间点)的1948年11月初,蒋军在徐蚌地区的兵力确实非常雄厚。在各类军史文章中,大多引用了淮海战役我两大野战军总兵力为66万(另有民兵和地方武装40万)的数字,其实是不够精确的。因为在大兵团(称为大军团太不专业了)作战时,主要的交战力量是“野战军”,它的装备、训练和素质不是地方部队所能比拟的,所以决定淮海战场军事力量对比的,仍然要计算两大野战军的实际兵力,而不能笼统地以“我军兵力总数量”来表述。1948年9月济南战役的胜利,是敌我“野战力量对比”的一个转折点,王耀武集团全军覆灭后,蒋军的正规军数量(前方后方通通算上)下降到290万人,而我军总兵力上升到314万人,这是一个分水岭,但主要优势仍然在东北地区。济南战役期间,华东野战军的兵力是大家熟悉的:攻城集团14万人、打援集团18万人,合计只有32万人马。济南战役结束后,华东野战军其实来不及进行更多的整补就投入了淮海战役,全部16个纵队(12个步兵纵队、鲁中南纵队、渤海纵队、两广纵队和特种兵纵队)其实只有36万余人。所谓40多万人的总兵力,那还要包括吴化文起义部队、张克侠起义部队和四个分区独立旅,战役期间前述起义部队并未直接参战,地方独立旅则战力有限,所以华野精锐仍然就是这36万基本部队。中原野战军共投入了7个纵队和3个独立旅,总兵力不足20万人,即便算上华东军区的4个独立旅,两大野战军与敌人正面对垒的实际兵力是:22个野战纵队(其中三个不满编)加7个独立旅约56万余人,根本不足60万之数。其他起义部队和地方武装,更多担负外围警戒、后方保障、战役预备队的角色,攻坚或者破敌时,不能起到主要作用。而蒋军在这一地区大多是黄埔嫡系部队,比如杜聿明(邱前面是代理)、孙元良、李弥等兵团,唯一非黄埔生黄百韬也得算半嫡系,好歹也是陆大毕业的。在淮海战役打响时,“徐州剿总”指挥四个机动兵团(邱、李、孙、黄)、三个直接参战的绥靖区,其后李延年第九绥区改编为第8兵团、刘汝明第四绥区改编为第6兵团,共计六个兵团一个绥区,加上徐州的特种兵部队,总兵力约65万人。真正使双方兵力差拉大的,是黄维第12兵团的加入战场,该兵团下辖第10、第14、第18、第85共四个军以及配属的第四快速纵队,是全部美械装备的12万大军,11月8日奉令从河南驻马店地区开往淮海战场。这样战区蒋军总兵力达到了77万余人,即便去掉一些缺额、空额的部分,由南京统一指挥的蒋军也应该有72万人左右,在兵力上确实对我军构成优势。我两大野战军虽然是在“淮海战役总前委”的统一领导下作战,但就战场实际情况和兵力占比而言,华东野战军代理前委书记、代司令员兼代政委粟裕将军的指挥份量显然更大,与之配合的则是“军神”刘帅指挥的中野各纵。56万对72万的劣势兵力下,结果是什么样呢?蒋军共有五个兵团、22个军、56个师及一个绥靖区共55.5万人被歼,残部逃往江南。而蒋军的指挥体系是:代表老蒋督战的参谋总长顾祝同,“徐州剿总”总司令刘峙、副总司令兼前进指挥部主任杜聿明,其中主要负责的是杜聿明和黄维两个黄埔一期生(第12兵团不归刘峙指挥)。在这场大决战中他们也算尽力了,杜聿明的指挥能力也绝不是菜鸟,结果在优势兵力下仍然完败,两个人最后相会在功德林。所以结论很清晰,在大兵团作战中,起决定性作用的仍然是高级将领的指挥能力,当然这事别抬杠,不能用10万人去对付100万人,得是在一个合理的区间内。大兵团作战指挥是非常复杂的工作,包括部队调动、作战部署、后勤统筹、情报分析、战场判断、战役决心等等等等,真不是动动嘴下命令那么简单。再比如在苏德战争初期,苏军的西部军区、基辅军区和列宁格勒军区的总兵力,并不少于德国的中央、南方和北方三个集团军群,因为320万德军不可能一下子涌过边境,结果由于战术落后和指挥混乱,遭到德军沉重打击,仅被俘即达300多万人,仅仅是兵多将广有什么用呢?
人民军队只是在红军时期才有过“军团”的建制,并且下面一般直辖数师,属于“虚张声势”迷惑敌人的番号,其实称为“军”更合理些。到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时期,已经组建了下辖数个军的“兵团”,所以提问在专业上欠点火候。整个抗美援朝战争中,人民解放军以“志愿军”名义整建制入朝参战的共有六个兵团。这六个兵团分别是为邓华任司令员的第13兵团(四野)、宋时轮任司令员的第9兵团(三野)、陈赓任司令员的第3兵团(二野)、杨得志任司令员的第19兵团(原华北军区后转隶一野)、杨成武任司令员的第20兵团(华北军区)、董其武任司令员的第23兵团(绥远起义部队),注意看,六支部队囊括了当时我军各野战军的代表和起义部队代表,颇有深意。这六个兵团的军政首长名单,是指上述部队刚刚入朝时的指挥序列,后来有所调整,比如第3兵团司令员陈赓还兼任志愿军副司令员,并且很快就奉调回国工作,因此第3兵团后来是由王近山将军指挥。另外需要说明的是,第23兵团只担负了交通线警备和后方警戒的任务,并未深入前线,所以志愿军真正跟敌人交手发生血战的部队,是先后参战的五个兵团。最早出动的当然是第13兵团,在朝鲜战争刚刚爆发的1950年6月,我军高层为防不测,即决定组建“东北边防军”,以应对半岛战局出现恶化的可能(这才叫未雨缪绸),而选定的部队,就是当时担负军委战略预备队的四野第13兵团。同时根据中南军区司令员林彪的建议,调15兵团司令员邓华转任第13兵团司令员(整个司令部机关也进行了对调)。司令员和司令部虽然对调了,但是第13兵团的基干部队并没有大的变化,从河南和广西分头开赴东北的三个主力军是第38军、第39军和第40军,也就是之前的东北野战军第1、第2、第3纵队,堪称个个王牌。同时再调已经在黑龙将开展农垦的第42军入列,连同配属的炮兵第1、第2、第8师、工兵等部队共25万余人组成东北边防军。东北边防军所属之第13兵团当时的领导班子为:邓华任司令员兼政委,洪学智、韩先楚任副司令员,解方任参谋长,杜平任政治部主任。而整个东北边防军的原定司令员为粟裕将军,后来才确定为彭总,第13兵团1950年10月改称“中国人民志愿军第13兵团”,10月19日跨过鸭绿江进行抗美援朝,是第一批入朝参战的部队。由于情况紧急,来不及组建“志司”总部机关,1950年10月25日,第13兵团司令部、政治部奉军委命令,改组为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部、政治部及其他机构,所属第38、第39、第40、第42军暂归志司直接指挥。所以这是第13兵团较为特殊的情况,即战争初期兵团司令部与“志司”合为一体,因为最初投入作战的就是该兵团的四个军,其他部队还没上来。从此以后,第13兵团所属的这几个王牌军始终奋战在抗美援朝战场上(短期回国休整),一直到停战协定签署时,第38、第39和第40军仍然活跃在战场上,期间各军虽然一度由“志司”直辖,也曾经编入“西海岸防御指挥所”,但仍可视为参战次数最多的兵团,基本是打满全场(截止1953年7月)。第13兵团各军参加了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次进攻战役,1951年夏秋防御作战、1952年的春夏巩固阵地作战、1952年秋的“有限目的”进攻战役、1953年春季的反登陆准备战役和夏季攻势,几乎是无役不从。其中在五次大规模进攻战役中,第13兵团各军为作战主力,在后来的战役中,由于轮战的其他各兵团依次入朝,第13兵团各军主要担负次要作战任务、以及战略预备队的任务。关于战场兵力变化问题,我志愿军出国作战时,第一期出动的仅有第13兵团的四个军,后来增加了第50军和第66军,兵力增加到六个军。而在战争期间,随着各兵团各军兵种不断入朝战,又有陈赓、宋时轮、杨得志曾先后任“志司”副司令员,在朝兵力最多时为19个军,连同志愿军空军炮兵、装甲兵、工程兵、铁道兵等部队,峰值为134万余人。关于军政首长变化,从1952年起,邓华历任志愿军代司令员、司令员兼政委,杨得志、杨勇曾先后任司令员,李志民、王平曾先后任政委,所以“志司”的领导班子并不是固定的,而是根据战场形势和谈判进程而变化,这一点要理解清楚,彭总1952年已经回国。1953年7月停战协定签署后,中朝方面曾经联合公布了战绩和歼敌数字:自1950年6月25日起,一共毙、伤、俘敌军1093839人,其中美军397543人,而志愿军作为作战主力,共计歼敌700813人,占比为70%强,那么第13兵团各军的战绩如何呢?根据已知的资料:第38军共歼敌66750 余人(其中美军21000 余人),缴获和击毁敌汽车1732 辆、坦克175 辆、各种火炮700 余门,我38军官兵牺牲6772人。第39军共歼敌40000余人(其中美军28000余人),缴获和击毁敌汽车1315辆、坦克225辆、各种火炮321门,第39军官兵牺牲7298 人。第40军根据统计毙伤俘敌43300人,自身伤亡10000余人。第42军根据统计共歼敌30716人,自身伤亡约10000人。因此第13兵团所属的四个军共计歼敌180766人,其中美军不少于60000人,分别占志愿军歼敌总数的26%和歼灭美军数量的22%,在五个实际参战兵团中,毫无疑问是排名榜首的。因为志愿军除这五个兵团建制外,另有相当数量的直属部队,比如第50军、第47军、第21军等等,也包括各坦克团、炮兵师等等其他兵种部队,这些部队分别有歼敌数字,而不能简单地分摊到五个兵团。关于我军的伤亡,也经过了几次的调查统计,根据2014年10月30日公布的数据:已确认的抗美援朝烈士共有197653名,在确认的烈士名录中,包括抗美援朝战争期间牺牲和失踪的志愿军官兵,也包括支前民兵、民工和其他支前工作人员,谨此,向牺牲的先烈们致敬,正是他们的牺牲,让我们打赢了立国之战!题主指的应该是朱可夫亲自指挥的火星行动吧。斯大林格勒战役后期,战争的天平渐渐向苏军倾斜,于是苏联最高统帅部决定发起反攻。此时,德军仍然占据着勒热夫这个离莫斯科不到200公里的要地,这就像一根刺,时刻威胁着苏军的喉咙。为了拔掉这根刺,收复勒热夫,同时消灭占据勒热夫的德国第9集团军,苏军发动了代号"火星"的战略级反攻。在朱可夫的指挥下,苏军动员了190万人的兵力,意图以绝对优势一举歼灭德国第9集团军。朱可夫显然低估了德军的防守和反击能力,最终这一声势浩大的反击战以苏军的惨败而告终。苏军的死亡和被俘人数高达26万,受伤人数也达到了50万,“火星行动”也成为了朱可夫军事生涯的唯一败绩。那么为什么占据绝对优势的苏军会有如此惨败呢?我认为原因有下面四点:第一,希特勒的重视。勒热夫地理位置非常特殊,这里既是铁路枢纽,又是德国中央集团军群的补给大动脉,而且它距离莫斯科非常近,由此可以直接威胁苏联首都莫斯科,其政治和军事意义非常突出。德军丢掉勒热夫,不仅会损害德国的国际声望,还会让德国中央集团军陷入被动,所以希特勒对此处的“安危”非常重视。当朱可夫发起进攻时,希特勒向勒热夫增派了大量援军,先后从其他防线抽调了5个装甲师和1个摩步师增援勒热夫。第二,德军获得了情报支持。相关资料指出,一个绰号为Max的苏联人曾为德国提供了大量情报。他将关于苏军火星计划的详细情报交给了德军,而提前得知消息的德军向勒热夫增派了大量兵力以加强防御工事。德军以逸待劳,苏军的进攻自然无法取得进展。第三,苏军轻敌。苏军动员了190万的兵力,在兵力上形成了绝对优势,这在一定程度上让苏军变得有些骄傲轻敌。在进攻中,苏军轻敌冒进,最终导致第41集团军被德军包围。苏军被围后又不懂的随机应变,只知盲目冲击德军防线,而这进一步加剧了苏军的损失。第四,朱可夫对第九集团军司令莫德尔并不了解。相比与古德里安、隆美尔、曼施坦因等德军名将,莫德尔可谓寂寂无名。在战争初期德军依靠闪电战横扫欧洲声名鹊起时,莫德尔还只是一名师长,直到德军转入防御阶段后,莫德尔的“善守”才能才得以凸显。在勒热夫,莫德尔依托地形构筑纵深防御,把城镇乡村都建成了要塞,步步为营组成交叉火力网,进而以此杀伤突破的敌军。面对苏军的强大攻势,莫德尔设计的弹性防御非常有效,苏军耗尽全力也未能撕破德军的防线。当苏军进攻疲软而转攻为守后,莫德尔趁势反攻,包围了孤军深入的第41集团军,最终让朱可夫铩羽而归。文/好奇而已了解更多军事资讯,请关注战情解码!高手,都是擅长造势的。无论项羽那3万骑兵如何精锐,如果要一刀一刀地砍,也是搞不过几十万大军的。造势高手项羽,巧造声势,上演了一场精彩绝伦的战争奇迹。造势高手刘邦,把项羽逼到绝地彭城之战,源于另一位造势高手——刘邦的一场神奇进军。刘邦还定三秦后,项羽并没有马上搭理刘邦。“既击齐,遂欲破之而后击汉”。项羽决定先打服齐,再回头来修理刘邦。项羽的决策不算错得太离谱。毕竟,还在关中的刘邦,想要打到西楚的地盘,理论上不可能太快。但是,刘邦也不是一般人,他一波造势,迅速攻破了彭城!刘邦先是一波猛攻,攻取了一些地盘,给魏、韩等诸侯施加了适当的军事压力。然后,刘邦替义帝发丧,向各诸侯发布檄文:义帝是天下共主!项羽大逆不道,杀了义帝!我们一起去报仇!一时间,魏王、韩王、河南王等诸侯纷纷响应,各处大军云集,一起东下!3月发兵,到攻取彭城,刘邦用时不到一个月!简拔精锐,积蓄军势刘邦占据彭城后,让樊哙驻扎在鲁监视项羽,大军分布在彭城附近。项羽,被逼到了墙角。与几年后的垓下不同,此时的项羽军,连战连捷,士气高昂!他们得知后方被刘邦“偷”了后,一个个同仇敌忾,纷纷请战!军心可用,项羽就还有翻盘的基本!项羽头脑很冷静,他知道,要是现在全军回师,就算眼前的齐军不出来捣乱,楚军和汉军都是一个胳膊扛两个脑袋,兵对兵、将对将,打起来是要耗费时日的!而项羽地盘已失,是耗不起的!刘邦敢日置酒高会,不就是吃准了我们的软肋吗?呵呵,项羽才不会老老实实回去和刘邦慢慢耗,他要的是速度!只要选拔精锐骑兵,以机动力优势迅速迂回,从汉军的薄弱环节开打,项羽就有机会!项羽简拔3万骑兵,开始了又一场传奇之战!大迂回,制造突袭之势项羽只选拔了精锐骑兵,动静小,速度快。一波猛冲,在鲁监视的樊哙没有阻拦住项羽。不过,樊哙也似乎不必过于担心:项羽那么点人,还真敢去彭城送死吗?项羽不是去送死,而是送汉军去死!突破樊哙后,项羽一路猛跑,抵达了萧。汉军攻取彭城后,有56万大军!可是,就一个彭城,是管不了这么多人吃喝拉撒的。因此,刘邦将军队分布在彭城附近的州县。汉王本人的军队,是要跟着汉王在彭城里好好待着的。分布在萧等地的,都是诸侯军!这些诸侯军,就是项羽选定的薄弱环节!首先,巨鹿城下楚军那鬼神般的战斗力,给他们幼小的心灵埋下了一颗恐惧的种子!其次,这些诸侯军此时都驻扎在彭城以西,处于对楚作战的后方,他们压根就没有做好立刻作战的心理准备。就算有作战准备,也是准备向东作战呀!清晨,3万骑兵,突然从诸侯军的后方杀出!驱赶,制造雪崩之势突袭开始后,项羽有两个选择:1、分割包围,歼敌一部;2、击溃敌人,驱赶敌人!如果慢下来,歼敌一部,后面的诸侯军整顿好,那楚军的奇袭效果,就限于歼敌一部了!项羽对歼敌一部没兴趣,他要的是歼敌全部!要歼敌全部,就要扩大混乱!项羽军猛砍猛杀,驱赶着惊慌的诸侯军后退。这是雪崩的开始!后面的诸侯军,突然听到杀声震天,又看到前面的友军恐惧地逃了回来,转眼一看,一波鬼神般的骑兵又迂回到了他们侧翼!当敌人遭我一面进攻时,常常很坚决,但遭我两面、三面进攻时,就崩溃了、打垮了--林彪。撤吧!不然就会被包饺子了!雪球越滚越大!猛打猛冲猛追,制造歼灭之势!彭城,刘邦见到“大雪球”滚了过来,知道大势不好,迅速出城,准备机会,稳定形势!汉军主力列阵于彭城之下,阻击项羽。在那个没有马镫的年代,骑兵要想直接冲破列阵严密的步兵大阵,是没有机会的。项羽没有死打,集中兵力迂回、穿插,做势要穿插汉军侧翼和后路。汉军步步后退,直到——无路可退!他们被压迫到了谷水、泗水。没办法,刘邦只得率领溃军运动到彭城西南的山区,准备依托有利地形,击退项羽。对被冲击溃退的敌人实行猛烈的追击,要一直压下去,直到全部消灭敌人--林彪。想法是好的,不过,两条腿的跑不过四条腿的,汉军立不住脚,终于崩溃!项羽骑兵驱赶、压迫汉军于睢水,猛烈进攻!汉军一片打乱,被杀死无数,自相踩踏死无数,在河中淹死无数!濉水为之不流!濉水中密密麻麻的尸体,真正被项羽骑兵杀死的有多少呢?项羽之所以能以3万骑兵,上演战争奇迹,就在于他巧妙用兵,擅长造势。在他造势之下,诸侯军、汉军的溃散兵士,就都成了他的“友军”,不断挤压汉军队形,不断传播恐惧心理,引发了汉军的连锁崩溃!放眼古今中外,那些各个领域的奇迹,不都是这种造势的结果吗?祝君巧妙造势,不断胜利!由于朱元璋的雄才大略,明军直到攻破大都,推翻元朝,都没有与元军主力决战。而在攻破大都后,朱元璋、徐达君臣,又以其惊人的军事才能,将几十万蒙古军主力一口一口吃掉了。这个过程中,朱元璋君臣将“胜兵先胜而后求战”的思想发挥到了极致。各个击破的战略1367年十月二十一日,朱元璋召集众将,商议下一步部署。当时,南方的主要对手陈友谅、张士诚双雄已灭,南方的福建、两广虽还没有平定但已不构成威胁,北取中原,推翻大元已成为下一步主要任务。当时的大元,军力仍然很强。王保保、李思齐、张思道等人都拥有比较强大的军力。不过,这些将领彼此争夺军权、抢占地盘、内战不已。他们彼此之间有矛盾,与元顺帝之间也各有矛盾。但是,他们仍有可能“急则相救”!朱元璋对局势做了精当的分析:王保保、李思齐、张思道“皆百战之余”,不能立刻击败,如果过早对之猛攻,“急之则并力一隅,不好搞!因此,朱元璋的决定是:出其不意,先集中力气打下山东、大都,”都城即克,有破竹之实,乘胜长驱,余可建瓴而下“,西征,各个击破。具体步骤是:1、攻取山东,去大元东面屏障;2、旋师河南,去其羽翼,并控制潼关,将西面蒙古军主力封锁于关内;3、直取大都;4、挥军西向,击败蒙古军主力,平定关陇、太原。这种分步骤,瓦解敌人,摧毁敌人的方略,使明军牢牢把握着战争的主动权。迅雷不及掩耳,攻破大都明军自至正二十七年十月二十一日兴师北伐,到二十八年八月初二攻取大都,整个过程,仅仅有了9个月时间。朱元璋的判断是十分准确的。当时,王保保、李思齐等人仍然在相互厮杀。所以,明军在攻取大都前,基本没有遭遇势均力敌的大战,一路所向披靡。直到明军攻取山东、河南,并开始北进之时,元顺帝才与王保保和解,并下令王保保、李思齐等人一起抗击明军。不过,为时已晚,各军还未来得及行动,明军即已攻取大都!事实上,当时,元军的实力仍然很强,而且,尽管内部有矛盾,但在抗明这一点上,是可以形成合作的。正如朱元璋所说:”向令未下燕都,骤与角力,胜负未可知也“。正是朱元璋的庙算得当,使明军先取大都,占据主动。接下来,明军与元军主力的碰撞开始了。一拖一打,各个击破当时,驻扎于山西的王保保所部有10余万人,驻扎于陕西的李思齐、张思道所部(陕西各军以李思齐为盟主)也有10余万人,实力很强。逃往上都的元顺帝下令:王保保出雁门关,过居庸关进攻北平;李思齐部归附潼关,进击河南。以元军各帅的关系,他们很难形成高度协调的作战,但是,战略上相互呼应,两面威胁还是可以的。朱元璋决定:拖住李思齐,先主攻王保保。他令徐达、常遇春率主力先破王保保,又将完成福建等地作战的汤和调入河南,既防御李思齐,又威胁王保保侧面。一拖一打,庙算虽好,但如果迁延时日,尤其是与王保保久拖不决,形势仍会复杂。能否快速击败王保保,就要看徐达的了!将计就计,速取山西攻破大都后,各路明军继续发展,攻取了泽州、潞州等地。王保保是颇有军事才能的将领,他决心响应元顺帝的命令,集中兵力,收复大都,从根本上扭转战略劣势。徐达得知,决心来一出将计就计。他指出:王保保迂回(走曲线)而来,太原必然空虚。北平有孙兴祖在,可以守住!我们乘敌不备,由井陉直捣太原(走直线),就可以调动敌人,占据先手,一战而胜!果然,就在王保保抵达保安时,他就得到了徐达逼近太原。王保保大惊,仓促回军!元军前锋万余人抵达太原附近时,被明军猛将傅友德、薛显阻击于城西,不得进。不久,元军陆续抵达,扎营于城西。明军指挥郭英观察敌阵后,指出:元军“兵多而不整,营大而无备”,可以夜袭!正好,元军中有部将豁鼻马愿为内应。徐达遂指挥明军夜袭,元军大溃!王保保之带18骑逃亡大同,明军俘敌4万余!王保保是一位有大兵团指挥能力的将领,当夜扎营之所以出现纰漏,应当主要是被明军调动所致。大军来回跑动,士气不整,刚扎营时难免有问题,即便王保保才能出众,要激励军心,完善防备,也都需要时间。明军及时的袭击,使王保保来不及调整,仓促迎战,以至崩溃!明军趁胜,连取太原、大同等地,平定山西。分化瓦解,各个击破,平定陕西平定山西后,王保保逃亡甘肃,明军遂开始进攻陕西。当时,陕西元军,虽以李思齐为盟主,但彼此之间矛盾仍深。朱元璋采取分化瓦解、各个击破之策。入陕前,朱元璋致书李思齐: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你是汝南汉人!如果你诚心投降,我以礼相待!这时,徐达、常遇春、汤和各部都已经攻来,强弱分明。李思齐虽没有立刻响应,但心理已经动摇,不愿死战。明军一路进军,凤翔等要点不战而克。李思齐退守临洮,张思道退守历阳。此时,诸将认为:李思齐的军事才能胜过张思道。先弱后强,应该先打张思道。徐达指出:张思道才干虽一般,但历阳城险兵悍,一时难以攻下。李思齐虽然厉害,但意志动摇,我军前去,他不是远遁沙漠,就是投降!而临洮位置重要,取得临洮,大事可定!果然,明军挥军西进,李思齐不敢死战,举城投降。随后,明军回师进攻历阳。张思道不敢迎战,令其弟张良臣守历阳,自己逃到了宁夏,被王保保所劫持。张良臣为形势所迫,只好投降。第一场险战张思道投降前,朱元璋已经指示:这个人狡诈,要小心!果然,投降不久,张良臣复叛!这时,形势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张思道本人的才略一般,但他手下有七个良将。时人说:不怕金牌张,惟惧七条枪。因此,张思道虽走,但张良臣复叛后,其党羽响应,指挥能力、军力仍强。同时,四月时,元顺帝派元丞相也速率军进攻通州,常遇春率部自凤翔,李文忠自山西回救。凤翔、山西空虚。王保保趁机出手!王保保兵分三路:1、一路攻打凤翔,牵制明军对张良臣的进攻;2、一路攻泾州,出徐达之后,企图迫使其后退;3、趁明军主力在陕西,出兵攻大同,企图再取太原,恢复山西。战局顿时复杂起来。徐达令傅友德、薛显驻灵武,令冯胜救援泾州,抓紧时间攻历阳。王保保军一度攻克泾州,断徐达后路,但冯胜及时抵达,击退该军。凤翔保卫战则更是惊心动魄。元军以箕盾护军攻城,箭矢伤不到,明军以火攻退敌;元军掘地而进,双方死战。大同方向,形势也十分紧张。李文忠前来救援,遭元军骑兵围攻,连失二营。明军殊死奋战,勉强支撑,待到敌人疲惫时,李文忠分兵夹击,才击破敌军。而历阳,则坚守了2个多月。最后,城内元军抵抗不住,开门,明军才攻破历阳。历阳即克,攻凤翔等地的元军才陆续撤退。这一战,虽然歼敌数不甚辉煌,以至知名度不高,但却是明军自北伐以来最为危险的一战。当时,李思齐已降,王、张等人也都遭到较大削弱。元军尤能使战局险象环生,可见:如果不是朱元璋战略得当,分化瓦解,各个击破,明军要定鼎中原,恐怕难度要大得多。沈儿峪之战,力破王保保平定陕西后,元军精锐只剩下退守甘肃的王保保。王保保自太原兵败后,回到甘肃,又收拢兵马十余万,声势复振。与此同时,明军发生了一些变故。常遇春病死,徐达、汤和回应天。王保保趁明军兵力减少,反攻兰州,并歼灭了自陇西赶去的援军。此时,明军对下步行动又有争议。徐达知王保保难打,建议先消灭元廷,如此,王保保势力全失,可以不战而定。朱元璋力排众议:兵分两路,既打王保保,又打元廷。使其“彼此自救,不遐应援”。徐达出潼关后,抵达定西,王保保退守沈儿峪,两军对峙。徐达与王保保,各有10余万军,展开决战。这也是北伐以来,唯一一次势均力敌的决战!对这场决战,史书记载比较简单。1、两军隔沟筑垒对峙,一日数战。2、王保保分精兵从小路袭击明军东南垒,明军左丞相胡德济指挥失措,陷入混乱,徐达率亲兵来救,击退敌人;3、徐达处决了相关责任人(胡德济因是功臣之后,送去给朱元璋裁决),整顿士气,次日拼死来战,击破元军。由于记载简单,因此,后世不明为何元军会一战而败,因此,强调明军在对峙期间,以各种方式骚扰,疲惫敌军的作用。其实不然。以噪音等手段疲惫敌军,是古代常见的对峙方式,不算什么奇谋。仅靠这个,是制不住王保保这样的名将的。而且,沈儿峪一带是王保保选定的战场,明军并未得地利,在骚扰上并没有优势。起决定性作用的,是明军的政治攻势。徐达在用兵前,就认为:如果先破元廷,王保保军“可不战而降”。而在整个北伐期间,朱元璋也多次写信,企图招降王保保及其部将。在战后,明军“尽降其众”,擒将士84500余人!一支10万余人的部队,被俘虏的就有84500多人!套用国军的话:就是8万头猪,也抓不完呀!可见,元军的崩溃,源自其军心的崩溃!此战后,除云南等地外,长城以南,元军基本被摧毁。1372年,徐达、李文忠、冯胜率15万大军,再次北伐,为王保保所破。足见:蒙古骑兵仍然保持着相当强劲的战斗力。而从整个北伐过程看,尽管蒙古朝廷内部矛盾很深,但在面临危险时,未必不能“急则相救”!而在朱元璋北伐灭元前,元军强军不下30万!如果是双方以硬碰硬,敌人“急则相救”,30余万大军真的并力来战,那么,正如朱元璋本人所说:胜负未知也!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在北伐灭元的战争中,朱元璋准确判断形势,做到了“先胜而后求战”,牢牢占据主动,最终定鼎中原。洞悉形势,将大敌拆解为若干,再各个击破。朱元璋的雄才大略,可见一斑。《大决战》第二部应该有印象吧,老蒋主持召开“徐蚌会战军事会议”,前面说了一堆什么北伐时期率军战徐州如何拉风的废话,最后的总结很说明问题:“无论怎么样,60万对80万,优势在我”!尽管这两个数字的准确性都有待商榷,但事实基本如此,在淮海战役真正打响(注意时间点)的1948年11月初,蒋军在徐蚌地区的兵力确实非常雄厚。在各类军史文章中,大多引用了淮海战役我两大野战军总兵力为66万(另有民兵和地方武装40万)的数字,其实是不够精确的。因为在大兵团(称为大军团太不专业了)作战时,主要的交战力量是“野战军”,它的装备、训练和素质不是地方部队所能比拟的,所以决定淮海战场军事力量对比的,仍然要计算两大野战军的实际兵力,而不能笼统地以“我军兵力总数量”来表述。1948年9月济南战役的胜利,是敌我“野战力量对比”的一个转折点,王耀武集团全军覆灭后,蒋军的正规军数量(前方后方通通算上)下降到290万人,而我军总兵力上升到314万人,这是一个分水岭,但主要优势仍然在东北地区。济南战役期间,华东野战军的兵力是大家熟悉的:攻城集团14万人、打援集团18万人,合计只有32万人马。济南战役结束后,华东野战军其实来不及进行更多的整补就投入了淮海战役,全部16个纵队(12个步兵纵队、鲁中南纵队、渤海纵队、两广纵队和特种兵纵队)其实只有36万余人。所谓40多万人的总兵力,那还要包括吴化文起义部队、张克侠起义部队和四个分区独立旅,战役期间前述起义部队并未直接参战,地方独立旅则战力有限,所以华野精锐仍然就是这36万基本部队。中原野战军共投入了7个纵队和3个独立旅,总兵力不足20万人,即便算上华东军区的4个独立旅,两大野战军与敌人正面对垒的实际兵力是:22个野战纵队(其中三个不满编)加7个独立旅约56万余人,根本不足60万之数。其他起义部队和地方武装,更多担负外围警戒、后方保障、战役预备队的角色,攻坚或者破敌时,不能起到主要作用。而蒋军在这一地区大多是黄埔嫡系部队,比如杜聿明(邱前面是代理)、孙元良、李弥等兵团,唯一非黄埔生黄百韬也得算半嫡系,好歹也是陆大毕业的。在淮海战役打响时,“徐州剿总”指挥四个机动兵团(邱、李、孙、黄)、三个直接参战的绥靖区,其后李延年第九绥区改编为第8兵团、刘汝明第四绥区改编为第6兵团,共计六个兵团一个绥区,加上徐州的特种兵部队,总兵力约65万人。真正使双方兵力差拉大的,是黄维第12兵团的加入战场,该兵团下辖第10、第14、第18、第85共四个军以及配属的第四快速纵队,是全部美械装备的12万大军,11月8日奉令从河南驻马店地区开往淮海战场。这样战区蒋军总兵力达到了77万余人,即便去掉一些缺额、空额的部分,由南京统一指挥的蒋军也应该有72万人左右,在兵力上确实对我军构成优势。我两大野战军虽然是在“淮海战役总前委”的统一领导下作战,但就战场实际情况和兵力占比而言,华东野战军代理前委书记、代司令员兼代政委粟裕将军的指挥份量显然更大,与之配合的则是“军神”刘帅指挥的中野各纵。56万对72万的劣势兵力下,结果是什么样呢?蒋军共有五个兵团、22个军、56个师及一个绥靖区共55.5万人被歼,残部逃往江南。而蒋军的指挥体系是:代表老蒋督战的参谋总长顾祝同,“徐州剿总”总司令刘峙、副总司令兼前进指挥部主任杜聿明,其中主要负责的是杜聿明和黄维两个黄埔一期生(第12兵团不归刘峙指挥)。在这场大决战中他们也算尽力了,杜聿明的指挥能力也绝不是菜鸟,结果在优势兵力下仍然完败,两个人最后相会在功德林。所以结论很清晰,在大兵团作战中,起决定性作用的仍然是高级将领的指挥能力,当然这事别抬杠,不能用10万人去对付100万人,得是在一个合理的区间内。大兵团作战指挥是非常复杂的工作,包括部队调动、作战部署、后勤统筹、情报分析、战场判断、战役决心等等等等,真不是动动嘴下命令那么简单。再比如在苏德战争初期,苏军的西部军区、基辅军区和列宁格勒军区的总兵力,并不少于德国的中央、南方和北方三个集团军群,因为320万德军不可能一下子涌过边境,结果由于战术落后和指挥混乱,遭到德军沉重打击,仅被俘即达300多万人,仅仅是兵多将广有什么用呢?这个话题几乎涉及到了战国四大名将白起、廉颇、李牧和王翦,还有战国四君子中的三个,当然还少不了纸上谈兵的赵括,毛遂自荐的毛遂等等一系列在后世如雷贯耳的名字。长平之战的关键人物有白起、范雎、廉颇和赵括。秦国之所以能赢,一方面是秦军有能征善战的战神白起领军,另一方面是因为赵孝成王赵丹的昏聩,中了秦相范雎的离间计,阵前换帅,启用了只会夸夸其谈的赵括替代了作战经验丰富的老将廉颇。说到这里,插个曲,知道范雎的人并不多,但如果说起成语"睚眦必报",知道的人肯定多,这个成语就和范雎有关。这个实际能力连自己的母亲都看不上的赵括,果然葬送了廉颇好不容易才稳固下来的防线,不但自己被秦军所杀,还连带手下45万赵军将士被白起坑杀。要知道,白起征战一生,死于他手下的六国军人,少说也有100万之多,仅长平一战,就占了近二分之一。当时赵国的人口也就300万,一下子失去近50万青壮年,可见这次失败给赵国造成的冲击是多么的巨大和深入骨髓,可以说是元气大伤,没个十年二十年根本恢复不过来。当然,白起还是讲点人性的,把240名乳臭未干的赵国士兵放回了赵国,算是给了赵孝成王一点点薄面,也给长平赵军留了点血脉。本来,按照白起的计划,应该是乘胜追击,趁赵国还没有醒过来劲,一鼓作气拿下赵国都城邯郸,这样赵国也就完了,白起也可以为秦国的统一大业作出更大的贡献。但是,白起只是武将,左右不了秦王和秦国的政治。可笑的是,秦国范雎用在赵国的反间计,这个时候又被赵国反手就甩到了秦国范雎自己的身上。秦国丞相范雎原来,见秦军势大,惊恐万状的韩国和赵国立马聘请苏秦的族弟纵横家苏代去咸阳游说范雎,说哎呀你看,这个白起现在功劳这么大,如果他再拿下邯郸,那就更如日中天了,到时候,丞相您的地位恐怕就会动摇啦,您愿意处于白起之下吗?再说,这仗打来打去,秦国也没有占多大便宜,不如叫赵国割地求和,这样咱秦国不但打了胜仗,还得到了土地,而没有仗打,白起也立不了新功,您的位置也稳当,何乐不为呢?要说苏代还真是个人才,句句入心,几句话就打动了范雎。本来这个范雎吧,还算公心为上,但面对自己切身利益的时候,还是被动摇了。于是后面我们就知道了,范雎给秦昭王灌了点鸡汤,大王啊,你看这仗打的,虽然我们胜利了,但也死了不少人,十几万呢,再打下去士兵就疲沓厌战了,我们也需要休养生息,现在赵国愿意割地求和,不如,就这样算了吧?于是,赵国就暂时活了下来。活下来,才有机会,赵国的机会来了。那么秦国打的是赵国,韩国慌什么呢?不慌才怪,不光韩国,魏国楚国等等没有一个不慌的,唇亡齿寒,如果赵国死了,下一个就轮到他们了,所以他们必须联合起来,单打独斗都不是秦军的对手。长平之战的耻辱,反手就被赵国还了回去。秦军一撤,赵国却耍赖不想割地了。长平之战的第二年,秦昭王意识到了不对,不能够再留赵国活下去了,它必须死!于是,秦昭王就派白起领兵出征。但此时的白起,因为长平之战后的遭遇,已经有些心灰意冷,并不愿意再打仗了,就称病拒绝了。没办法,只好由王陵领军攻打赵国。开始还挺顺利,不久就把赵国都城邯郸给围了个水泄不通。围是围了,但秦军就是打不下小小的邯郸城。为什么呢?很简单,邯郸已经是赵国最后的退路,已经是退无可退了。赵国人一看这退不退都是死,还不如拼命一搏打它个鱼死网破呢。于是,整个邯郸城都动员起来了,上至国君皇亲国戚,下至黎民百姓,都全身心投入到抗击秦军保家卫国的战斗中了。要说自赵武灵王开始的胡服骑射等等军事改革不是白给的,虽然这几年赵国损失惨重,但军队和人民的战斗力、战斗意志还是相当可观的。战国时赫赫有名的战国四公子之一的平原君赵胜更是散尽家财,把自己家里的妻妾都编到了军队里面保卫邯郸城。邯郸城里同仇敌忾,秦军久攻不下损失惨重。这还不算,赵国派出去搬的楚国与魏国的救兵也打了过来。毛遂自荐说到这里,不能不提一下毛遂。这位平原君的食客,虽然平时不显山露水的,但在出使楚国搬救兵时大放异彩,不但说服楚王派春申君黄歇领军支援赵国,也留下了"毛遂自荐"这个让自己名垂青史的成语。至于魏国的救兵,信陵君魏无忌一出"窃符救赵",协助赵国完成了邯郸破秦的艰巨任务。这一仗,战国四公子中的三个闪亮登场,三国斗秦,惊世之举和不世之功让人佩服。这一仗,赵国赢的是哀兵必胜,赢的是内有斗志,外有援兵。这一仗,不但断送了秦军30万人马,一代战神白起也因为秦昭王的猜忌,不得不自刎身亡,不能不让人扼腕叹息。老将廉颇再出征,打燕补血,赵国重生赵国虽然在保卫邯郸之战中取得了胜利,但那也是惨胜,损失非常大,最起码青壮年男丁死伤殆尽。北方的燕国一看,正是薅赵国羊毛的好时候。正所谓趁你病要你命,不知死活的燕王就派兵进攻赵国,妄想捞取好处。但这个时候的赵孝成王长了个心眼,就把老将廉颇请了回来,老将军啊,国难当头,可堪军国大事的,还要靠您啊。要说廉颇这个人为什么后世评价那么高呢?自然是他对赵国的忠心耿耿,虽然长平之战被伤透了心,但国家需要的时候有人义无反顾,这就让人敬佩了。小小的燕军,面对久经沙场的老将,哪里是廉颇的对手。几仗下来,不但把燕军的首领杀的杀,捉的捉,甚至还围困了燕国的都城蓟。这下子偷鸡不成蚀把米的燕王慌了,赵国军队大军压境的情况下,不得不割地求和,把五座城池送给了赵国才躲过一劫。赵国一看,这活不错啊,虽然和秦军作战损失不小,但还可以从燕国这里补偿嘛。尝到甜头的赵国于是隔三差五就去燕国转一圈,收获颇丰。后来甚至还把这个主意打到了魏国的头上,这个时候的赵国早忘了当年魏国是如何支援自己抗秦的。慢慢地,失血严重的赵国,又满血复活了。守边塞,斩匈奴,李牧奇功盖世。此时,该战国四大名将之一的李牧出场了。也许有人会奇怪,长平之战和邯郸保卫战的时候,大名鼎鼎的李牧在哪里呢?为何没有存在感?其实,这个时候的李牧正在边关代地雁门郡防备匈奴。匈奴对赵国的威胁就如悬在头上的剑,李牧大军是一刻也不能离开的。就算长平之战失利和邯郸之围最危险的时候,赵孝成王都没有动调回边关军队的心思,可见李牧当时处境的严峻性。那么,面对凶猛如虎狼之师的匈奴,李牧是如何做到大破其十万精兵呢?这就是李牧的过人之处了。作为一代名将,李牧早就把敌我双方的优劣势搞得清清楚楚。匈奴的优势是骑兵,来如风去无影,劫掠一番就跑了。而赵军呢,则以步兵为主,虽然早已经实施了胡服骑射,但毕竟不是草原民族,在根本上还是有所差距的。要想取得对匈奴作战的胜利,就得另辟蹊径。李牧采取的策略很简单,那就是坚壁清野、敌来我退,固守不战。而且对敢于主动出战的将士,李牧则给予惩罚。一时间,大家都很不理解,但李牧也不解释。当然,李牧也没闲着,一边让士兵吃好喝好,一边让他们苦练杀敌本领。就这样过了好几年,匈奴算是没从李牧这里捞到啥好处,还被折腾得不轻。但赵国这边却不干了,李牧你这是干啥?是不是怕匈奴了?就连赵王都派人训斥李牧胆小如鼠。但李牧对这些诋毁和闲言碎语根本不在乎,依然我行我素,因为他有自己的算盘。一看李牧根本是油盐不进,愤怒的赵孝成王干脆撤了李牧的职务,换了一名大将取而代之。这名接替李牧的将领是谁,史书上没有说,但绝对是一个不了解匈奴、只知道讨好赵王的角色。这货一上任,就开始和匈奴硬碰硬,匈奴来了就出兵迎战,跑了就追,几次三番下来,损失惨重。醒悟过来的赵孝成王一看不是这回事,就赶紧重新启用李牧,要不然边关都被匈奴打残了。李牧也不含糊,用我可以,但打仗这事我说了算,我还是老办法,行就干,不同意就另请高明。没门,赵王也就同意了,反正边关交给你了,咋行你就咋整。重新走马上任的李牧,对待匈奴的战略还是老三篇:避战、吃饭、练箭!这下子可把这些天天吃得饱饱的将士们憋得快疯了,将军,咋还不打啊,都急死我们了!打,当然要打,要不然天天让你们吃得这么好干嘛?这个的匈奴呢,也被李牧不打只跑、而且还时不时扔点诱饵的策略搞得膨胀得不得了,自认为可以秒杀赵军了,就放松了警惕,开始大摇大摆地向赵军腹地进击了。李牧呢,等的就是这个机会,而且这样的机会一般人李牧都不告诉他,这也是为什么李牧遭质疑的原因,但也是李牧能够出奇制胜的所在。这不,终于有一天,膨胀得无边匈奴单于,在赵军数千军士佯败的引诱下,大举进入了李牧早已经布好的包围圈里,被赵军结结实实地扎了个大口袋。战神李牧一声令下,只见15万英勇善战的赵军将士在一千多辆战车的掩护下,以一万多骁勇的骑兵为先导,向已经成为瓮中之鳖的匈奴发起了致命的冲锋。刹那间,刀光剑影闪烁,匈奴军血流成河。打运动战匈奴有优势,打包围战阵地战,匈奴只能等死。一仗下来,杀得是天昏地暗,十万匈奴军被消灭殆尽,只有狡猾的单于带着数十骑逃跑,不久就郁郁而终。干掉了匈奴以后,李牧率军一鼓作气,灭了周边另外几个和赵国作对的胡国,如襜褴,东胡,林胡。此后,十余年,匈奴远遁,不敢骚扰赵国边境。李牧大破匈奴之战,也是有史以来第一次被官方记载的大规模兵团级的破击匈奴之战,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以至于后世西汉等朝代,在对付匈奴的策略上,都多多少少借鉴了李牧成功的战略战术。战国四大战神,赵国有其二,为何还是被秦国灭了?赵国最终被秦国灭了,一方面是历史大势,另一方面,也是赵国自己做的,摊上了二杆子傻国君赵悼襄王赵偃,还有奸臣郭开。本来嘛,这货他爹赵孝成王已经够二了,弃用廉颇导致45万赵军被秦军坑杀,后来还知道重新请廉颇出山,一下子干翻了燕国,用李牧打残了匈奴,赵孝成王也算二并快乐着,干出了点小成就。赵孝成王死后,他的儿子赵悼襄王就是个二傻子兼智商缺陷,摊上一个这样的混蛋君王,也说明赵国的气数已尽,再多的廉颇和李牧也救不了场。我们看看这货上台后干的好事。本来嘛,他爹赵孝成王已经让为赵国重整旗鼓立下汗马功劳的廉颇代理了相国职位,但他一上台便免了廉颇的职务,派乐乘去取代廉颇。为什么他要这么做呢?那是因为他一直看不上廉颇,一个老头子有啥了不起的,还有可能是想夺回廉颇手里的军权吧。廉颇也不是省油的灯,想想自己一心一意为赵国考虑,反而被排挤,气不打一处来,带上自己的老伙计们把这个乐乘打跑了,当然自己也待不下去了,就跑到了魏国,当然跟随他的那5万精兵也跑了,不和赵国玩了。没有了廉颇的赵国,就开始了被秦军压着打的痛苦历史。屡战屡败的赵国国君这个时候想起了被自己逼走的廉颇,但心里又没有底,毕竟廉颇年纪是真的大了。于是就派人去看看廉颇老人家的饭量如何,这就是著名的"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的来历。要说廉颇在魏国也并没有得到重用,毕竟他是赵国的老臣,魏国国君自然是不信任他的。心灰意冷的他也想回赵国重新效力,一看赵君派人来考察,当场就满血表现,别看我年纪大了,身体没有问题,能吃能战!不信您看。于是在使者面前那是大吃特吃,胃口极好,一餐饭吃下一斗米、十斤肉,这是啥概念?想象不到吧。饭后老将军还披挂上马,那可是威风凛凛,雄风犹在啊。可怜的廉颇老将军,为了能够回去效力,也是拼了。所谓的国君虐我千百遍,我待国君如初恋,也不过如此吧。使者看了很满意,这老爷子风采不减当年,老爷子您等着我回去给国君汇报一下。谁知道一转身,这使者就把廉颇给卖了,对赵悼襄王说,哎呀廉颇老将军很能吃,饭量不错,可就是和我说话的一会儿功夫,就去厕所拉了三次!就这一句话,断送了廉颇重出江湖的希望。郁郁不得志的廉颇,只好远走楚国,在84岁高龄时离开了人世。这个杀千刀的使者为什么要埋汰廉颇呢?原来这和赵国的奸臣郭开有关。这货素来与廉颇不和,就借机贿赂了这个使者,让他说廉颇的坏话,不能让赵王重新启用廉颇。他的目的达到了,赵国也快完了。果然是宁得罪君子,不能犯了小人啊。这个小人郭开,在祸害了廉颇以后,还没有完,又开始祸害李牧了。此时的四大名将,白起已经死去,廉颇也告老远走他乡,就剩下各为其主的王翦和李牧了。随着秦国统一六国战争的展开,秦军开始再度进攻赵国。在打了一系列败仗、损失十万兵马以后,招架不住的赵王迁(也就是赵幽缪王,赵悼襄王的儿子,此时赵悼襄王已经死去)赶紧把李牧从边关调了回来。李牧的回来,让战场形势发生了变化,李牧深知秦军锋芒正盛,必须避开,待秦军懈怠以后,再寻机歼敌。果然不出所料,秦军还是因为疏于警惕给了李牧机会。善于抓住战机的李牧,一举拿下了秦军的老巢,击溃了秦军,解了赵国之围,这就是著名的"肥之战"。此后,接任秦国国君的嬴政,又派兵和赵国打了几仗,但都被李牧化解了,而且秦军还吃了不少亏。最著名的就是李牧与司马尚配合下的番吾之战,此战的胜利,也是赵军对秦军的最后一场大胜。这拨秦军失败了,但嬴政并没有放弃进攻计划,于是战国四大名将之一的王翦登场了,开始了他与李牧之间的名将对决。公元前229年,趁赵国出现灾害国力虚弱,王翦率秦军几十万围困邯郸,来势汹汹,颇有一战将赵国干趴的架势。而此时赵国的当家大将李牧,自然也不是吃素的,携击溃匈奴的威势,和秦军斗得是不亦乐乎。说是不亦乐乎,实际上是王翦的秦军忙得不亦乐乎。因为李牧还是廉颇对付秦军的老办法,固守不战,任你天天叫嚣,我自岿然不动,你再厉害,能奈我何?实在没办法的王翦,又想起了前人玩的反间计。我不是打不过你李牧吗?我就找人收拾你。王翦要找的人,自然就是李牧的顶头上司赵王迁。但王翦和他不熟啊,怎么办?好办,赵国不是还有一个郭开吗,这货以前就祸害过廉颇,这次让他去祸害李牧,想来不会拒绝吧。这个郭开就是个不要脸的小人,自然很容易就被王翦收买,很快就在邯郸散布流言,诬陷李牧和司马尚意图投降秦军,背叛赵国。这话很快就传到了赵王迁的耳朵里。这个赵王迁本就是个不学无术的家伙,他的老娘出身红楼,哪有教子的素质,所以这个赵王迁根本就是个废材。对李牧的流言蜚语,他根本是不加分辨,立马派人夺了李牧二人的兵权。李牧对赵国那是忠心耿耿啊,一看这赵王肯定是被蛊惑了,便不愿意交出兵权,就更让赵王猜忌了。赵王迁一不做二不休,干脆耍了个花招,抓捕并杀害了李牧。一代名将,就这样死在了敌人的离间计上,死在了自己誓死保卫的国君手上。看到李牧悲惨的下场,同是名将的王翦是不是心里有那么一点点的惭愧?无论王翦心里怎么想,无论赵王迁怎么做,李牧的死,确实给了王翦剪除赵国的绝佳机会。主将被冤杀,军心涣散的赵军根本不是秦军的对手。很快邯郸就被攻破,这个昏聩的赵王迁也成了俘虏。等被灭国了,赵王迁才知道自己是被郭开耍了,但世上哪有后悔药。说这赵王迁傻,不是没道理。他爹和他爷对廉颇和李牧再有意见,最多也是削了兵权,留着性命,以后万一需要的时候还有个念想。这傻赵王迁倒好,干脆是将赵国最后的希望李牧杀了,这不是自己断自己后路吗?公元前222年,赵王迁的儿子赵嘉被俘,赵国从此成为了历史。那个奸臣郭开呢,赵国灭了以后在秦国活得很滋润,但这货还惦记着自己埋在邯郸城的那些受贿而来的金银珠宝,于是就雇了几辆大车回到邯郸城把财宝装车运回咸阳。谁知道,可能是这货多行不义必自毙吧,在开开心心回咸阳的路上,遇上打劫的绿林好汉,被咔嚓了!也算罪有应得吧。就是可惜了廉颇和李牧这两个被奸臣郭开祸害的盖世英雄,留给后人无限的叹息。
人民军队只是在红军时期才有过“军团”的建制,并且下面一般直辖数师,属于“虚张声势”迷惑敌人的番号,其实称为“军”更合理些。到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时期,已经组建了下辖数个军的“兵团”,所以提问在专业上欠点火候。整个抗美援朝战争中,人民解放军以“志愿军”名义整建制入朝参战的共有六个兵团。这六个兵团分别是为邓华任司令员的第13兵团(四野)、宋时轮任司令员的第9兵团(三野)、陈赓任司令员的第3兵团(二野)、杨得志任司令员的第19兵团(原华北军区后转隶一野)、杨成武任司令员的第20兵团(华北军区)、董其武任司令员的第23兵团(绥远起义部队),注意看,六支部队囊括了当时我军各野战军的代表和起义部队代表,颇有深意。这六个兵团的军政首长名单,是指上述部队刚刚入朝时的指挥序列,后来有所调整,比如第3兵团司令员陈赓还兼任志愿军副司令员,并且很快就奉调回国工作,因此第3兵团后来是由王近山将军指挥。另外需要说明的是,第23兵团只担负了交通线警备和后方警戒的任务,并未深入前线,所以志愿军真正跟敌人交手发生血战的部队,是先后参战的五个兵团。最早出动的当然是第13兵团,在朝鲜战争刚刚爆发的1950年6月,我军高层为防不测,即决定组建“东北边防军”,以应对半岛战局出现恶化的可能(这才叫未雨缪绸),而选定的部队,就是当时担负军委战略预备队的四野第13兵团。同时根据中南军区司令员林彪的建议,调15兵团司令员邓华转任第13兵团司令员(整个司令部机关也进行了对调)。司令员和司令部虽然对调了,但是第13兵团的基干部队并没有大的变化,从河南和广西分头开赴东北的三个主力军是第38军、第39军和第40军,也就是之前的东北野战军第1、第2、第3纵队,堪称个个王牌。同时再调已经在黑龙将开展农垦的第42军入列,连同配属的炮兵第1、第2、第8师、工兵等部队共25万余人组成东北边防军。东北边防军所属之第13兵团当时的领导班子为:邓华任司令员兼政委,洪学智、韩先楚任副司令员,解方任参谋长,杜平任政治部主任。而整个东北边防军的原定司令员为粟裕将军,后来才确定为彭总,第13兵团1950年10月改称“中国人民志愿军第13兵团”,10月19日跨过鸭绿江进行抗美援朝,是第一批入朝参战的部队。由于情况紧急,来不及组建“志司”总部机关,1950年10月25日,第13兵团司令部、政治部奉军委命令,改组为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部、政治部及其他机构,所属第38、第39、第40、第42军暂归志司直接指挥。所以这是第13兵团较为特殊的情况,即战争初期兵团司令部与“志司”合为一体,因为最初投入作战的就是该兵团的四个军,其他部队还没上来。从此以后,第13兵团所属的这几个王牌军始终奋战在抗美援朝战场上(短期回国休整),一直到停战协定签署时,第38、第39和第40军仍然活跃在战场上,期间各军虽然一度由“志司”直辖,也曾经编入“西海岸防御指挥所”,但仍可视为参战次数最多的兵团,基本是打满全场(截止1953年7月)。第13兵团各军参加了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次进攻战役,1951年夏秋防御作战、1952年的春夏巩固阵地作战、1952年秋的“有限目的”进攻战役、1953年春季的反登陆准备战役和夏季攻势,几乎是无役不从。其中在五次大规模进攻战役中,第13兵团各军为作战主力,在后来的战役中,由于轮战的其他各兵团依次入朝,第13兵团各军主要担负次要作战任务、以及战略预备队的任务。关于战场兵力变化问题,我志愿军出国作战时,第一期出动的仅有第13兵团的四个军,后来增加了第50军和第66军,兵力增加到六个军。而在战争期间,随着各兵团各军兵种不断入朝战,又有陈赓、宋时轮、杨得志曾先后任“志司”副司令员,在朝兵力最多时为19个军,连同志愿军空军炮兵、装甲兵、工程兵、铁道兵等部队,峰值为134万余人。关于军政首长变化,从1952年起,邓华历任志愿军代司令员、司令员兼政委,杨得志、杨勇曾先后任司令员,李志民、王平曾先后任政委,所以“志司”的领导班子并不是固定的,而是根据战场形势和谈判进程而变化,这一点要理解清楚,彭总1952年已经回国。1953年7月停战协定签署后,中朝方面曾经联合公布了战绩和歼敌数字:自1950年6月25日起,一共毙、伤、俘敌军1093839人,其中美军397543人,而志愿军作为作战主力,共计歼敌700813人,占比为70%强,那么第13兵团各军的战绩如何呢?根据已知的资料:第38军共歼敌66750 余人(其中美军21000 余人),缴获和击毁敌汽车1732 辆、坦克175 辆、各种火炮700 余门,我38军官兵牺牲6772人。第39军共歼敌40000余人(其中美军28000余人),缴获和击毁敌汽车1315辆、坦克225辆、各种火炮321门,第39军官兵牺牲7298 人。第40军根据统计毙伤俘敌43300人,自身伤亡10000余人。第42军根据统计共歼敌30716人,自身伤亡约10000人。因此第13兵团所属的四个军共计歼敌180766人,其中美军不少于60000人,分别占志愿军歼敌总数的26%和歼灭美军数量的22%,在五个实际参战兵团中,毫无疑问是排名榜首的。因为志愿军除这五个兵团建制外,另有相当数量的直属部队,比如第50军、第47军、第21军等等,也包括各坦克团、炮兵师等等其他兵种部队,这些部队分别有歼敌数字,而不能简单地分摊到五个兵团。关于我军的伤亡,也经过了几次的调查统计,根据2014年10月30日公布的数据:已确认的抗美援朝烈士共有197653名,在确认的烈士名录中,包括抗美援朝战争期间牺牲和失踪的志愿军官兵,也包括支前民兵、民工和其他支前工作人员,谨此,向牺牲的先烈们致敬,正是他们的牺牲,让我们打赢了立国之战!题主指的应该是朱可夫亲自指挥的火星行动吧。斯大林格勒战役后期,战争的天平渐渐向苏军倾斜,于是苏联最高统帅部决定发起反攻。此时,德军仍然占据着勒热夫这个离莫斯科不到200公里的要地,这就像一根刺,时刻威胁着苏军的喉咙。为了拔掉这根刺,收复勒热夫,同时消灭占据勒热夫的德国第9集团军,苏军发动了代号"火星"的战略级反攻。在朱可夫的指挥下,苏军动员了190万人的兵力,意图以绝对优势一举歼灭德国第9集团军。朱可夫显然低估了德军的防守和反击能力,最终这一声势浩大的反击战以苏军的惨败而告终。苏军的死亡和被俘人数高达26万,受伤人数也达到了50万,“火星行动”也成为了朱可夫军事生涯的唯一败绩。那么为什么占据绝对优势的苏军会有如此惨败呢?我认为原因有下面四点:第一,希特勒的重视。勒热夫地理位置非常特殊,这里既是铁路枢纽,又是德国中央集团军群的补给大动脉,而且它距离莫斯科非常近,由此可以直接威胁苏联首都莫斯科,其政治和军事意义非常突出。德军丢掉勒热夫,不仅会损害德国的国际声望,还会让德国中央集团军陷入被动,所以希特勒对此处的“安危”非常重视。当朱可夫发起进攻时,希特勒向勒热夫增派了大量援军,先后从其他防线抽调了5个装甲师和1个摩步师增援勒热夫。第二,德军获得了情报支持。相关资料指出,一个绰号为Max的苏联人曾为德国提供了大量情报。他将关于苏军火星计划的详细情报交给了德军,而提前得知消息的德军向勒热夫增派了大量兵力以加强防御工事。德军以逸待劳,苏军的进攻自然无法取得进展。第三,苏军轻敌。苏军动员了190万的兵力,在兵力上形成了绝对优势,这在一定程度上让苏军变得有些骄傲轻敌。在进攻中,苏军轻敌冒进,最终导致第41集团军被德军包围。苏军被围后又不懂的随机应变,只知盲目冲击德军防线,而这进一步加剧了苏军的损失。第四,朱可夫对第九集团军司令莫德尔并不了解。相比与古德里安、隆美尔、曼施坦因等德军名将,莫德尔可谓寂寂无名。在战争初期德军依靠闪电战横扫欧洲声名鹊起时,莫德尔还只是一名师长,直到德军转入防御阶段后,莫德尔的“善守”才能才得以凸显。在勒热夫,莫德尔依托地形构筑纵深防御,把城镇乡村都建成了要塞,步步为营组成交叉火力网,进而以此杀伤突破的敌军。面对苏军的强大攻势,莫德尔设计的弹性防御非常有效,苏军耗尽全力也未能撕破德军的防线。当苏军进攻疲软而转攻为守后,莫德尔趁势反攻,包围了孤军深入的第41集团军,最终让朱可夫铩羽而归。文/好奇而已了解更多军事资讯,请关注战情解码!高手,都是擅长造势的。无论项羽那3万骑兵如何精锐,如果要一刀一刀地砍,也是搞不过几十万大军的。造势高手项羽,巧造声势,上演了一场精彩绝伦的战争奇迹。造势高手刘邦,把项羽逼到绝地彭城之战,源于另一位造势高手——刘邦的一场神奇进军。刘邦还定三秦后,项羽并没有马上搭理刘邦。“既击齐,遂欲破之而后击汉”。项羽决定先打服齐,再回头来修理刘邦。项羽的决策不算错得太离谱。毕竟,还在关中的刘邦,想要打到西楚的地盘,理论上不可能太快。但是,刘邦也不是一般人,他一波造势,迅速攻破了彭城!刘邦先是一波猛攻,攻取了一些地盘,给魏、韩等诸侯施加了适当的军事压力。然后,刘邦替义帝发丧,向各诸侯发布檄文:义帝是天下共主!项羽大逆不道,杀了义帝!我们一起去报仇!一时间,魏王、韩王、河南王等诸侯纷纷响应,各处大军云集,一起东下!3月发兵,到攻取彭城,刘邦用时不到一个月!简拔精锐,积蓄军势刘邦占据彭城后,让樊哙驻扎在鲁监视项羽,大军分布在彭城附近。项羽,被逼到了墙角。与几年后的垓下不同,此时的项羽军,连战连捷,士气高昂!他们得知后方被刘邦“偷”了后,一个个同仇敌忾,纷纷请战!军心可用,项羽就还有翻盘的基本!项羽头脑很冷静,他知道,要是现在全军回师,就算眼前的齐军不出来捣乱,楚军和汉军都是一个胳膊扛两个脑袋,兵对兵、将对将,打起来是要耗费时日的!而项羽地盘已失,是耗不起的!刘邦敢日置酒高会,不就是吃准了我们的软肋吗?呵呵,项羽才不会老老实实回去和刘邦慢慢耗,他要的是速度!只要选拔精锐骑兵,以机动力优势迅速迂回,从汉军的薄弱环节开打,项羽就有机会!项羽简拔3万骑兵,开始了又一场传奇之战!大迂回,制造突袭之势项羽只选拔了精锐骑兵,动静小,速度快。一波猛冲,在鲁监视的樊哙没有阻拦住项羽。不过,樊哙也似乎不必过于担心:项羽那么点人,还真敢去彭城送死吗?项羽不是去送死,而是送汉军去死!突破樊哙后,项羽一路猛跑,抵达了萧。汉军攻取彭城后,有56万大军!可是,就一个彭城,是管不了这么多人吃喝拉撒的。因此,刘邦将军队分布在彭城附近的州县。汉王本人的军队,是要跟着汉王在彭城里好好待着的。分布在萧等地的,都是诸侯军!这些诸侯军,就是项羽选定的薄弱环节!首先,巨鹿城下楚军那鬼神般的战斗力,给他们幼小的心灵埋下了一颗恐惧的种子!其次,这些诸侯军此时都驻扎在彭城以西,处于对楚作战的后方,他们压根就没有做好立刻作战的心理准备。就算有作战准备,也是准备向东作战呀!清晨,3万骑兵,突然从诸侯军的后方杀出!驱赶,制造雪崩之势突袭开始后,项羽有两个选择:1、分割包围,歼敌一部;2、击溃敌人,驱赶敌人!如果慢下来,歼敌一部,后面的诸侯军整顿好,那楚军的奇袭效果,就限于歼敌一部了!项羽对歼敌一部没兴趣,他要的是歼敌全部!要歼敌全部,就要扩大混乱!项羽军猛砍猛杀,驱赶着惊慌的诸侯军后退。这是雪崩的开始!后面的诸侯军,突然听到杀声震天,又看到前面的友军恐惧地逃了回来,转眼一看,一波鬼神般的骑兵又迂回到了他们侧翼!当敌人遭我一面进攻时,常常很坚决,但遭我两面、三面进攻时,就崩溃了、打垮了--林彪。撤吧!不然就会被包饺子了!雪球越滚越大!猛打猛冲猛追,制造歼灭之势!彭城,刘邦见到“大雪球”滚了过来,知道大势不好,迅速出城,准备机会,稳定形势!汉军主力列阵于彭城之下,阻击项羽。在那个没有马镫的年代,骑兵要想直接冲破列阵严密的步兵大阵,是没有机会的。项羽没有死打,集中兵力迂回、穿插,做势要穿插汉军侧翼和后路。汉军步步后退,直到——无路可退!他们被压迫到了谷水、泗水。没办法,刘邦只得率领溃军运动到彭城西南的山区,准备依托有利地形,击退项羽。对被冲击溃退的敌人实行猛烈的追击,要一直压下去,直到全部消灭敌人--林彪。想法是好的,不过,两条腿的跑不过四条腿的,汉军立不住脚,终于崩溃!项羽骑兵驱赶、压迫汉军于睢水,猛烈进攻!汉军一片打乱,被杀死无数,自相踩踏死无数,在河中淹死无数!濉水为之不流!濉水中密密麻麻的尸体,真正被项羽骑兵杀死的有多少呢?项羽之所以能以3万骑兵,上演战争奇迹,就在于他巧妙用兵,擅长造势。在他造势之下,诸侯军、汉军的溃散兵士,就都成了他的“友军”,不断挤压汉军队形,不断传播恐惧心理,引发了汉军的连锁崩溃!放眼古今中外,那些各个领域的奇迹,不都是这种造势的结果吗?祝君巧妙造势,不断胜利!由于朱元璋的雄才大略,明军直到攻破大都,推翻元朝,都没有与元军主力决战。而在攻破大都后,朱元璋、徐达君臣,又以其惊人的军事才能,将几十万蒙古军主力一口一口吃掉了。这个过程中,朱元璋君臣将“胜兵先胜而后求战”的思想发挥到了极致。各个击破的战略1367年十月二十一日,朱元璋召集众将,商议下一步部署。当时,南方的主要对手陈友谅、张士诚双雄已灭,南方的福建、两广虽还没有平定但已不构成威胁,北取中原,推翻大元已成为下一步主要任务。当时的大元,军力仍然很强。王保保、李思齐、张思道等人都拥有比较强大的军力。不过,这些将领彼此争夺军权、抢占地盘、内战不已。他们彼此之间有矛盾,与元顺帝之间也各有矛盾。但是,他们仍有可能“急则相救”!朱元璋对局势做了精当的分析:王保保、李思齐、张思道“皆百战之余”,不能立刻击败,如果过早对之猛攻,“急之则并力一隅,不好搞!因此,朱元璋的决定是:出其不意,先集中力气打下山东、大都,”都城即克,有破竹之实,乘胜长驱,余可建瓴而下“,西征,各个击破。具体步骤是:1、攻取山东,去大元东面屏障;2、旋师河南,去其羽翼,并控制潼关,将西面蒙古军主力封锁于关内;3、直取大都;4、挥军西向,击败蒙古军主力,平定关陇、太原。这种分步骤,瓦解敌人,摧毁敌人的方略,使明军牢牢把握着战争的主动权。迅雷不及掩耳,攻破大都明军自至正二十七年十月二十一日兴师北伐,到二十八年八月初二攻取大都,整个过程,仅仅有了9个月时间。朱元璋的判断是十分准确的。当时,王保保、李思齐等人仍然在相互厮杀。所以,明军在攻取大都前,基本没有遭遇势均力敌的大战,一路所向披靡。直到明军攻取山东、河南,并开始北进之时,元顺帝才与王保保和解,并下令王保保、李思齐等人一起抗击明军。不过,为时已晚,各军还未来得及行动,明军即已攻取大都!事实上,当时,元军的实力仍然很强,而且,尽管内部有矛盾,但在抗明这一点上,是可以形成合作的。正如朱元璋所说:”向令未下燕都,骤与角力,胜负未可知也“。正是朱元璋的庙算得当,使明军先取大都,占据主动。接下来,明军与元军主力的碰撞开始了。一拖一打,各个击破当时,驻扎于山西的王保保所部有10余万人,驻扎于陕西的李思齐、张思道所部(陕西各军以李思齐为盟主)也有10余万人,实力很强。逃往上都的元顺帝下令:王保保出雁门关,过居庸关进攻北平;李思齐部归附潼关,进击河南。以元军各帅的关系,他们很难形成高度协调的作战,但是,战略上相互呼应,两面威胁还是可以的。朱元璋决定:拖住李思齐,先主攻王保保。他令徐达、常遇春率主力先破王保保,又将完成福建等地作战的汤和调入河南,既防御李思齐,又威胁王保保侧面。一拖一打,庙算虽好,但如果迁延时日,尤其是与王保保久拖不决,形势仍会复杂。能否快速击败王保保,就要看徐达的了!将计就计,速取山西攻破大都后,各路明军继续发展,攻取了泽州、潞州等地。王保保是颇有军事才能的将领,他决心响应元顺帝的命令,集中兵力,收复大都,从根本上扭转战略劣势。徐达得知,决心来一出将计就计。他指出:王保保迂回(走曲线)而来,太原必然空虚。北平有孙兴祖在,可以守住!我们乘敌不备,由井陉直捣太原(走直线),就可以调动敌人,占据先手,一战而胜!果然,就在王保保抵达保安时,他就得到了徐达逼近太原。王保保大惊,仓促回军!元军前锋万余人抵达太原附近时,被明军猛将傅友德、薛显阻击于城西,不得进。不久,元军陆续抵达,扎营于城西。明军指挥郭英观察敌阵后,指出:元军“兵多而不整,营大而无备”,可以夜袭!正好,元军中有部将豁鼻马愿为内应。徐达遂指挥明军夜袭,元军大溃!王保保之带18骑逃亡大同,明军俘敌4万余!王保保是一位有大兵团指挥能力的将领,当夜扎营之所以出现纰漏,应当主要是被明军调动所致。大军来回跑动,士气不整,刚扎营时难免有问题,即便王保保才能出众,要激励军心,完善防备,也都需要时间。明军及时的袭击,使王保保来不及调整,仓促迎战,以至崩溃!明军趁胜,连取太原、大同等地,平定山西。分化瓦解,各个击破,平定陕西平定山西后,王保保逃亡甘肃,明军遂开始进攻陕西。当时,陕西元军,虽以李思齐为盟主,但彼此之间矛盾仍深。朱元璋采取分化瓦解、各个击破之策。入陕前,朱元璋致书李思齐: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你是汝南汉人!如果你诚心投降,我以礼相待!这时,徐达、常遇春、汤和各部都已经攻来,强弱分明。李思齐虽没有立刻响应,但心理已经动摇,不愿死战。明军一路进军,凤翔等要点不战而克。李思齐退守临洮,张思道退守历阳。此时,诸将认为:李思齐的军事才能胜过张思道。先弱后强,应该先打张思道。徐达指出:张思道才干虽一般,但历阳城险兵悍,一时难以攻下。李思齐虽然厉害,但意志动摇,我军前去,他不是远遁沙漠,就是投降!而临洮位置重要,取得临洮,大事可定!果然,明军挥军西进,李思齐不敢死战,举城投降。随后,明军回师进攻历阳。张思道不敢迎战,令其弟张良臣守历阳,自己逃到了宁夏,被王保保所劫持。张良臣为形势所迫,只好投降。第一场险战张思道投降前,朱元璋已经指示:这个人狡诈,要小心!果然,投降不久,张良臣复叛!这时,形势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张思道本人的才略一般,但他手下有七个良将。时人说:不怕金牌张,惟惧七条枪。因此,张思道虽走,但张良臣复叛后,其党羽响应,指挥能力、军力仍强。同时,四月时,元顺帝派元丞相也速率军进攻通州,常遇春率部自凤翔,李文忠自山西回救。凤翔、山西空虚。王保保趁机出手!王保保兵分三路:1、一路攻打凤翔,牵制明军对张良臣的进攻;2、一路攻泾州,出徐达之后,企图迫使其后退;3、趁明军主力在陕西,出兵攻大同,企图再取太原,恢复山西。战局顿时复杂起来。徐达令傅友德、薛显驻灵武,令冯胜救援泾州,抓紧时间攻历阳。王保保军一度攻克泾州,断徐达后路,但冯胜及时抵达,击退该军。凤翔保卫战则更是惊心动魄。元军以箕盾护军攻城,箭矢伤不到,明军以火攻退敌;元军掘地而进,双方死战。大同方向,形势也十分紧张。李文忠前来救援,遭元军骑兵围攻,连失二营。明军殊死奋战,勉强支撑,待到敌人疲惫时,李文忠分兵夹击,才击破敌军。而历阳,则坚守了2个多月。最后,城内元军抵抗不住,开门,明军才攻破历阳。历阳即克,攻凤翔等地的元军才陆续撤退。这一战,虽然歼敌数不甚辉煌,以至知名度不高,但却是明军自北伐以来最为危险的一战。当时,李思齐已降,王、张等人也都遭到较大削弱。元军尤能使战局险象环生,可见:如果不是朱元璋战略得当,分化瓦解,各个击破,明军要定鼎中原,恐怕难度要大得多。沈儿峪之战,力破王保保平定陕西后,元军精锐只剩下退守甘肃的王保保。王保保自太原兵败后,回到甘肃,又收拢兵马十余万,声势复振。与此同时,明军发生了一些变故。常遇春病死,徐达、汤和回应天。王保保趁明军兵力减少,反攻兰州,并歼灭了自陇西赶去的援军。此时,明军对下步行动又有争议。徐达知王保保难打,建议先消灭元廷,如此,王保保势力全失,可以不战而定。朱元璋力排众议:兵分两路,既打王保保,又打元廷。使其“彼此自救,不遐应援”。徐达出潼关后,抵达定西,王保保退守沈儿峪,两军对峙。徐达与王保保,各有10余万军,展开决战。这也是北伐以来,唯一一次势均力敌的决战!对这场决战,史书记载比较简单。1、两军隔沟筑垒对峙,一日数战。2、王保保分精兵从小路袭击明军东南垒,明军左丞相胡德济指挥失措,陷入混乱,徐达率亲兵来救,击退敌人;3、徐达处决了相关责任人(胡德济因是功臣之后,送去给朱元璋裁决),整顿士气,次日拼死来战,击破元军。由于记载简单,因此,后世不明为何元军会一战而败,因此,强调明军在对峙期间,以各种方式骚扰,疲惫敌军的作用。其实不然。以噪音等手段疲惫敌军,是古代常见的对峙方式,不算什么奇谋。仅靠这个,是制不住王保保这样的名将的。而且,沈儿峪一带是王保保选定的战场,明军并未得地利,在骚扰上并没有优势。起决定性作用的,是明军的政治攻势。徐达在用兵前,就认为:如果先破元廷,王保保军“可不战而降”。而在整个北伐期间,朱元璋也多次写信,企图招降王保保及其部将。在战后,明军“尽降其众”,擒将士84500余人!一支10万余人的部队,被俘虏的就有84500多人!套用国军的话:就是8万头猪,也抓不完呀!可见,元军的崩溃,源自其军心的崩溃!此战后,除云南等地外,长城以南,元军基本被摧毁。1372年,徐达、李文忠、冯胜率15万大军,再次北伐,为王保保所破。足见:蒙古骑兵仍然保持着相当强劲的战斗力。而从整个北伐过程看,尽管蒙古朝廷内部矛盾很深,但在面临危险时,未必不能“急则相救”!而在朱元璋北伐灭元前,元军强军不下30万!如果是双方以硬碰硬,敌人“急则相救”,30余万大军真的并力来战,那么,正如朱元璋本人所说:胜负未知也!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在北伐灭元的战争中,朱元璋准确判断形势,做到了“先胜而后求战”,牢牢占据主动,最终定鼎中原。洞悉形势,将大敌拆解为若干,再各个击破。朱元璋的雄才大略,可见一斑。《大决战》第二部应该有印象吧,老蒋主持召开“徐蚌会战军事会议”,前面说了一堆什么北伐时期率军战徐州如何拉风的废话,最后的总结很说明问题:“无论怎么样,60万对80万,优势在我”!尽管这两个数字的准确性都有待商榷,但事实基本如此,在淮海战役真正打响(注意时间点)的1948年11月初,蒋军在徐蚌地区的兵力确实非常雄厚。在各类军史文章中,大多引用了淮海战役我两大野战军总兵力为66万(另有民兵和地方武装40万)的数字,其实是不够精确的。因为在大兵团(称为大军团太不专业了)作战时,主要的交战力量是“野战军”,它的装备、训练和素质不是地方部队所能比拟的,所以决定淮海战场军事力量对比的,仍然要计算两大野战军的实际兵力,而不能笼统地以“我军兵力总数量”来表述。1948年9月济南战役的胜利,是敌我“野战力量对比”的一个转折点,王耀武集团全军覆灭后,蒋军的正规军数量(前方后方通通算上)下降到290万人,而我军总兵力上升到314万人,这是一个分水岭,但主要优势仍然在东北地区。济南战役期间,华东野战军的兵力是大家熟悉的:攻城集团14万人、打援集团18万人,合计只有32万人马。济南战役结束后,华东野战军其实来不及进行更多的整补就投入了淮海战役,全部16个纵队(12个步兵纵队、鲁中南纵队、渤海纵队、两广纵队和特种兵纵队)其实只有36万余人。所谓40多万人的总兵力,那还要包括吴化文起义部队、张克侠起义部队和四个分区独立旅,战役期间前述起义部队并未直接参战,地方独立旅则战力有限,所以华野精锐仍然就是这36万基本部队。中原野战军共投入了7个纵队和3个独立旅,总兵力不足20万人,即便算上华东军区的4个独立旅,两大野战军与敌人正面对垒的实际兵力是:22个野战纵队(其中三个不满编)加7个独立旅约56万余人,根本不足60万之数。其他起义部队和地方武装,更多担负外围警戒、后方保障、战役预备队的角色,攻坚或者破敌时,不能起到主要作用。而蒋军在这一地区大多是黄埔嫡系部队,比如杜聿明(邱前面是代理)、孙元良、李弥等兵团,唯一非黄埔生黄百韬也得算半嫡系,好歹也是陆大毕业的。在淮海战役打响时,“徐州剿总”指挥四个机动兵团(邱、李、孙、黄)、三个直接参战的绥靖区,其后李延年第九绥区改编为第8兵团、刘汝明第四绥区改编为第6兵团,共计六个兵团一个绥区,加上徐州的特种兵部队,总兵力约65万人。真正使双方兵力差拉大的,是黄维第12兵团的加入战场,该兵团下辖第10、第14、第18、第85共四个军以及配属的第四快速纵队,是全部美械装备的12万大军,11月8日奉令从河南驻马店地区开往淮海战场。这样战区蒋军总兵力达到了77万余人,即便去掉一些缺额、空额的部分,由南京统一指挥的蒋军也应该有72万人左右,在兵力上确实对我军构成优势。我两大野战军虽然是在“淮海战役总前委”的统一领导下作战,但就战场实际情况和兵力占比而言,华东野战军代理前委书记、代司令员兼代政委粟裕将军的指挥份量显然更大,与之配合的则是“军神”刘帅指挥的中野各纵。56万对72万的劣势兵力下,结果是什么样呢?蒋军共有五个兵团、22个军、56个师及一个绥靖区共55.5万人被歼,残部逃往江南。而蒋军的指挥体系是:代表老蒋督战的参谋总长顾祝同,“徐州剿总”总司令刘峙、副总司令兼前进指挥部主任杜聿明,其中主要负责的是杜聿明和黄维两个黄埔一期生(第12兵团不归刘峙指挥)。在这场大决战中他们也算尽力了,杜聿明的指挥能力也绝不是菜鸟,结果在优势兵力下仍然完败,两个人最后相会在功德林。所以结论很清晰,在大兵团作战中,起决定性作用的仍然是高级将领的指挥能力,当然这事别抬杠,不能用10万人去对付100万人,得是在一个合理的区间内。大兵团作战指挥是非常复杂的工作,包括部队调动、作战部署、后勤统筹、情报分析、战场判断、战役决心等等等等,真不是动动嘴下命令那么简单。再比如在苏德战争初期,苏军的西部军区、基辅军区和列宁格勒军区的总兵力,并不少于德国的中央、南方和北方三个集团军群,因为320万德军不可能一下子涌过边境,结果由于战术落后和指挥混乱,遭到德军沉重打击,仅被俘即达300多万人,仅仅是兵多将广有什么用呢?这个话题几乎涉及到了战国四大名将白起、廉颇、李牧和王翦,还有战国四君子中的三个,当然还少不了纸上谈兵的赵括,毛遂自荐的毛遂等等一系列在后世如雷贯耳的名字。长平之战的关键人物有白起、范雎、廉颇和赵括。秦国之所以能赢,一方面是秦军有能征善战的战神白起领军,另一方面是因为赵孝成王赵丹的昏聩,中了秦相范雎的离间计,阵前换帅,启用了只会夸夸其谈的赵括替代了作战经验丰富的老将廉颇。说到这里,插个曲,知道范雎的人并不多,但如果说起成语"睚眦必报",知道的人肯定多,这个成语就和范雎有关。这个实际能力连自己的母亲都看不上的赵括,果然葬送了廉颇好不容易才稳固下来的防线,不但自己被秦军所杀,还连带手下45万赵军将士被白起坑杀。要知道,白起征战一生,死于他手下的六国军人,少说也有100万之多,仅长平一战,就占了近二分之一。当时赵国的人口也就300万,一下子失去近50万青壮年,可见这次失败给赵国造成的冲击是多么的巨大和深入骨髓,可以说是元气大伤,没个十年二十年根本恢复不过来。当然,白起还是讲点人性的,把240名乳臭未干的赵国士兵放回了赵国,算是给了赵孝成王一点点薄面,也给长平赵军留了点血脉。本来,按照白起的计划,应该是乘胜追击,趁赵国还没有醒过来劲,一鼓作气拿下赵国都城邯郸,这样赵国也就完了,白起也可以为秦国的统一大业作出更大的贡献。但是,白起只是武将,左右不了秦王和秦国的政治。可笑的是,秦国范雎用在赵国的反间计,这个时候又被赵国反手就甩到了秦国范雎自己的身上。秦国丞相范雎原来,见秦军势大,惊恐万状的韩国和赵国立马聘请苏秦的族弟纵横家苏代去咸阳游说范雎,说哎呀你看,这个白起现在功劳这么大,如果他再拿下邯郸,那就更如日中天了,到时候,丞相您的地位恐怕就会动摇啦,您愿意处于白起之下吗?再说,这仗打来打去,秦国也没有占多大便宜,不如叫赵国割地求和,这样咱秦国不但打了胜仗,还得到了土地,而没有仗打,白起也立不了新功,您的位置也稳当,何乐不为呢?要说苏代还真是个人才,句句入心,几句话就打动了范雎。本来这个范雎吧,还算公心为上,但面对自己切身利益的时候,还是被动摇了。于是后面我们就知道了,范雎给秦昭王灌了点鸡汤,大王啊,你看这仗打的,虽然我们胜利了,但也死了不少人,十几万呢,再打下去士兵就疲沓厌战了,我们也需要休养生息,现在赵国愿意割地求和,不如,就这样算了吧?于是,赵国就暂时活了下来。活下来,才有机会,赵国的机会来了。那么秦国打的是赵国,韩国慌什么呢?不慌才怪,不光韩国,魏国楚国等等没有一个不慌的,唇亡齿寒,如果赵国死了,下一个就轮到他们了,所以他们必须联合起来,单打独斗都不是秦军的对手。长平之战的耻辱,反手就被赵国还了回去。秦军一撤,赵国却耍赖不想割地了。长平之战的第二年,秦昭王意识到了不对,不能够再留赵国活下去了,它必须死!于是,秦昭王就派白起领兵出征。但此时的白起,因为长平之战后的遭遇,已经有些心灰意冷,并不愿意再打仗了,就称病拒绝了。没办法,只好由王陵领军攻打赵国。开始还挺顺利,不久就把赵国都城邯郸给围了个水泄不通。围是围了,但秦军就是打不下小小的邯郸城。为什么呢?很简单,邯郸已经是赵国最后的退路,已经是退无可退了。赵国人一看这退不退都是死,还不如拼命一搏打它个鱼死网破呢。于是,整个邯郸城都动员起来了,上至国君皇亲国戚,下至黎民百姓,都全身心投入到抗击秦军保家卫国的战斗中了。要说自赵武灵王开始的胡服骑射等等军事改革不是白给的,虽然这几年赵国损失惨重,但军队和人民的战斗力、战斗意志还是相当可观的。战国时赫赫有名的战国四公子之一的平原君赵胜更是散尽家财,把自己家里的妻妾都编到了军队里面保卫邯郸城。邯郸城里同仇敌忾,秦军久攻不下损失惨重。这还不算,赵国派出去搬的楚国与魏国的救兵也打了过来。毛遂自荐说到这里,不能不提一下毛遂。这位平原君的食客,虽然平时不显山露水的,但在出使楚国搬救兵时大放异彩,不但说服楚王派春申君黄歇领军支援赵国,也留下了"毛遂自荐"这个让自己名垂青史的成语。至于魏国的救兵,信陵君魏无忌一出"窃符救赵",协助赵国完成了邯郸破秦的艰巨任务。这一仗,战国四公子中的三个闪亮登场,三国斗秦,惊世之举和不世之功让人佩服。这一仗,赵国赢的是哀兵必胜,赢的是内有斗志,外有援兵。这一仗,不但断送了秦军30万人马,一代战神白起也因为秦昭王的猜忌,不得不自刎身亡,不能不让人扼腕叹息。老将廉颇再出征,打燕补血,赵国重生赵国虽然在保卫邯郸之战中取得了胜利,但那也是惨胜,损失非常大,最起码青壮年男丁死伤殆尽。北方的燕国一看,正是薅赵国羊毛的好时候。正所谓趁你病要你命,不知死活的燕王就派兵进攻赵国,妄想捞取好处。但这个时候的赵孝成王长了个心眼,就把老将廉颇请了回来,老将军啊,国难当头,可堪军国大事的,还要靠您啊。要说廉颇这个人为什么后世评价那么高呢?自然是他对赵国的忠心耿耿,虽然长平之战被伤透了心,但国家需要的时候有人义无反顾,这就让人敬佩了。小小的燕军,面对久经沙场的老将,哪里是廉颇的对手。几仗下来,不但把燕军的首领杀的杀,捉的捉,甚至还围困了燕国的都城蓟。这下子偷鸡不成蚀把米的燕王慌了,赵国军队大军压境的情况下,不得不割地求和,把五座城池送给了赵国才躲过一劫。赵国一看,这活不错啊,虽然和秦军作战损失不小,但还可以从燕国这里补偿嘛。尝到甜头的赵国于是隔三差五就去燕国转一圈,收获颇丰。后来甚至还把这个主意打到了魏国的头上,这个时候的赵国早忘了当年魏国是如何支援自己抗秦的。慢慢地,失血严重的赵国,又满血复活了。守边塞,斩匈奴,李牧奇功盖世。此时,该战国四大名将之一的李牧出场了。也许有人会奇怪,长平之战和邯郸保卫战的时候,大名鼎鼎的李牧在哪里呢?为何没有存在感?其实,这个时候的李牧正在边关代地雁门郡防备匈奴。匈奴对赵国的威胁就如悬在头上的剑,李牧大军是一刻也不能离开的。就算长平之战失利和邯郸之围最危险的时候,赵孝成王都没有动调回边关军队的心思,可见李牧当时处境的严峻性。那么,面对凶猛如虎狼之师的匈奴,李牧是如何做到大破其十万精兵呢?这就是李牧的过人之处了。作为一代名将,李牧早就把敌我双方的优劣势搞得清清楚楚。匈奴的优势是骑兵,来如风去无影,劫掠一番就跑了。而赵军呢,则以步兵为主,虽然早已经实施了胡服骑射,但毕竟不是草原民族,在根本上还是有所差距的。要想取得对匈奴作战的胜利,就得另辟蹊径。李牧采取的策略很简单,那就是坚壁清野、敌来我退,固守不战。而且对敢于主动出战的将士,李牧则给予惩罚。一时间,大家都很不理解,但李牧也不解释。当然,李牧也没闲着,一边让士兵吃好喝好,一边让他们苦练杀敌本领。就这样过了好几年,匈奴算是没从李牧这里捞到啥好处,还被折腾得不轻。但赵国这边却不干了,李牧你这是干啥?是不是怕匈奴了?就连赵王都派人训斥李牧胆小如鼠。但李牧对这些诋毁和闲言碎语根本不在乎,依然我行我素,因为他有自己的算盘。一看李牧根本是油盐不进,愤怒的赵孝成王干脆撤了李牧的职务,换了一名大将取而代之。这名接替李牧的将领是谁,史书上没有说,但绝对是一个不了解匈奴、只知道讨好赵王的角色。这货一上任,就开始和匈奴硬碰硬,匈奴来了就出兵迎战,跑了就追,几次三番下来,损失惨重。醒悟过来的赵孝成王一看不是这回事,就赶紧重新启用李牧,要不然边关都被匈奴打残了。李牧也不含糊,用我可以,但打仗这事我说了算,我还是老办法,行就干,不同意就另请高明。没门,赵王也就同意了,反正边关交给你了,咋行你就咋整。重新走马上任的李牧,对待匈奴的战略还是老三篇:避战、吃饭、练箭!这下子可把这些天天吃得饱饱的将士们憋得快疯了,将军,咋还不打啊,都急死我们了!打,当然要打,要不然天天让你们吃得这么好干嘛?这个的匈奴呢,也被李牧不打只跑、而且还时不时扔点诱饵的策略搞得膨胀得不得了,自认为可以秒杀赵军了,就放松了警惕,开始大摇大摆地向赵军腹地进击了。李牧呢,等的就是这个机会,而且这样的机会一般人李牧都不告诉他,这也是为什么李牧遭质疑的原因,但也是李牧能够出奇制胜的所在。这不,终于有一天,膨胀得无边匈奴单于,在赵军数千军士佯败的引诱下,大举进入了李牧早已经布好的包围圈里,被赵军结结实实地扎了个大口袋。战神李牧一声令下,只见15万英勇善战的赵军将士在一千多辆战车的掩护下,以一万多骁勇的骑兵为先导,向已经成为瓮中之鳖的匈奴发起了致命的冲锋。刹那间,刀光剑影闪烁,匈奴军血流成河。打运动战匈奴有优势,打包围战阵地战,匈奴只能等死。一仗下来,杀得是天昏地暗,十万匈奴军被消灭殆尽,只有狡猾的单于带着数十骑逃跑,不久就郁郁而终。干掉了匈奴以后,李牧率军一鼓作气,灭了周边另外几个和赵国作对的胡国,如襜褴,东胡,林胡。此后,十余年,匈奴远遁,不敢骚扰赵国边境。李牧大破匈奴之战,也是有史以来第一次被官方记载的大规模兵团级的破击匈奴之战,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以至于后世西汉等朝代,在对付匈奴的策略上,都多多少少借鉴了李牧成功的战略战术。战国四大战神,赵国有其二,为何还是被秦国灭了?赵国最终被秦国灭了,一方面是历史大势,另一方面,也是赵国自己做的,摊上了二杆子傻国君赵悼襄王赵偃,还有奸臣郭开。本来嘛,这货他爹赵孝成王已经够二了,弃用廉颇导致45万赵军被秦军坑杀,后来还知道重新请廉颇出山,一下子干翻了燕国,用李牧打残了匈奴,赵孝成王也算二并快乐着,干出了点小成就。赵孝成王死后,他的儿子赵悼襄王就是个二傻子兼智商缺陷,摊上一个这样的混蛋君王,也说明赵国的气数已尽,再多的廉颇和李牧也救不了场。我们看看这货上台后干的好事。本来嘛,他爹赵孝成王已经让为赵国重整旗鼓立下汗马功劳的廉颇代理了相国职位,但他一上台便免了廉颇的职务,派乐乘去取代廉颇。为什么他要这么做呢?那是因为他一直看不上廉颇,一个老头子有啥了不起的,还有可能是想夺回廉颇手里的军权吧。廉颇也不是省油的灯,想想自己一心一意为赵国考虑,反而被排挤,气不打一处来,带上自己的老伙计们把这个乐乘打跑了,当然自己也待不下去了,就跑到了魏国,当然跟随他的那5万精兵也跑了,不和赵国玩了。没有了廉颇的赵国,就开始了被秦军压着打的痛苦历史。屡战屡败的赵国国君这个时候想起了被自己逼走的廉颇,但心里又没有底,毕竟廉颇年纪是真的大了。于是就派人去看看廉颇老人家的饭量如何,这就是著名的"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的来历。要说廉颇在魏国也并没有得到重用,毕竟他是赵国的老臣,魏国国君自然是不信任他的。心灰意冷的他也想回赵国重新效力,一看赵君派人来考察,当场就满血表现,别看我年纪大了,身体没有问题,能吃能战!不信您看。于是在使者面前那是大吃特吃,胃口极好,一餐饭吃下一斗米、十斤肉,这是啥概念?想象不到吧。饭后老将军还披挂上马,那可是威风凛凛,雄风犹在啊。可怜的廉颇老将军,为了能够回去效力,也是拼了。所谓的国君虐我千百遍,我待国君如初恋,也不过如此吧。使者看了很满意,这老爷子风采不减当年,老爷子您等着我回去给国君汇报一下。谁知道一转身,这使者就把廉颇给卖了,对赵悼襄王说,哎呀廉颇老将军很能吃,饭量不错,可就是和我说话的一会儿功夫,就去厕所拉了三次!就这一句话,断送了廉颇重出江湖的希望。郁郁不得志的廉颇,只好远走楚国,在84岁高龄时离开了人世。这个杀千刀的使者为什么要埋汰廉颇呢?原来这和赵国的奸臣郭开有关。这货素来与廉颇不和,就借机贿赂了这个使者,让他说廉颇的坏话,不能让赵王重新启用廉颇。他的目的达到了,赵国也快完了。果然是宁得罪君子,不能犯了小人啊。这个小人郭开,在祸害了廉颇以后,还没有完,又开始祸害李牧了。此时的四大名将,白起已经死去,廉颇也告老远走他乡,就剩下各为其主的王翦和李牧了。随着秦国统一六国战争的展开,秦军开始再度进攻赵国。在打了一系列败仗、损失十万兵马以后,招架不住的赵王迁(也就是赵幽缪王,赵悼襄王的儿子,此时赵悼襄王已经死去)赶紧把李牧从边关调了回来。李牧的回来,让战场形势发生了变化,李牧深知秦军锋芒正盛,必须避开,待秦军懈怠以后,再寻机歼敌。果然不出所料,秦军还是因为疏于警惕给了李牧机会。善于抓住战机的李牧,一举拿下了秦军的老巢,击溃了秦军,解了赵国之围,这就是著名的"肥之战"。此后,接任秦国国君的嬴政,又派兵和赵国打了几仗,但都被李牧化解了,而且秦军还吃了不少亏。最著名的就是李牧与司马尚配合下的番吾之战,此战的胜利,也是赵军对秦军的最后一场大胜。这拨秦军失败了,但嬴政并没有放弃进攻计划,于是战国四大名将之一的王翦登场了,开始了他与李牧之间的名将对决。公元前229年,趁赵国出现灾害国力虚弱,王翦率秦军几十万围困邯郸,来势汹汹,颇有一战将赵国干趴的架势。而此时赵国的当家大将李牧,自然也不是吃素的,携击溃匈奴的威势,和秦军斗得是不亦乐乎。说是不亦乐乎,实际上是王翦的秦军忙得不亦乐乎。因为李牧还是廉颇对付秦军的老办法,固守不战,任你天天叫嚣,我自岿然不动,你再厉害,能奈我何?实在没办法的王翦,又想起了前人玩的反间计。我不是打不过你李牧吗?我就找人收拾你。王翦要找的人,自然就是李牧的顶头上司赵王迁。但王翦和他不熟啊,怎么办?好办,赵国不是还有一个郭开吗,这货以前就祸害过廉颇,这次让他去祸害李牧,想来不会拒绝吧。这个郭开就是个不要脸的小人,自然很容易就被王翦收买,很快就在邯郸散布流言,诬陷李牧和司马尚意图投降秦军,背叛赵国。这话很快就传到了赵王迁的耳朵里。这个赵王迁本就是个不学无术的家伙,他的老娘出身红楼,哪有教子的素质,所以这个赵王迁根本就是个废材。对李牧的流言蜚语,他根本是不加分辨,立马派人夺了李牧二人的兵权。李牧对赵国那是忠心耿耿啊,一看这赵王肯定是被蛊惑了,便不愿意交出兵权,就更让赵王猜忌了。赵王迁一不做二不休,干脆耍了个花招,抓捕并杀害了李牧。一代名将,就这样死在了敌人的离间计上,死在了自己誓死保卫的国君手上。看到李牧悲惨的下场,同是名将的王翦是不是心里有那么一点点的惭愧?无论王翦心里怎么想,无论赵王迁怎么做,李牧的死,确实给了王翦剪除赵国的绝佳机会。主将被冤杀,军心涣散的赵军根本不是秦军的对手。很快邯郸就被攻破,这个昏聩的赵王迁也成了俘虏。等被灭国了,赵王迁才知道自己是被郭开耍了,但世上哪有后悔药。说这赵王迁傻,不是没道理。他爹和他爷对廉颇和李牧再有意见,最多也是削了兵权,留着性命,以后万一需要的时候还有个念想。这傻赵王迁倒好,干脆是将赵国最后的希望李牧杀了,这不是自己断自己后路吗?公元前222年,赵王迁的儿子赵嘉被俘,赵国从此成为了历史。那个奸臣郭开呢,赵国灭了以后在秦国活得很滋润,但这货还惦记着自己埋在邯郸城的那些受贿而来的金银珠宝,于是就雇了几辆大车回到邯郸城把财宝装车运回咸阳。谁知道,可能是这货多行不义必自毙吧,在开开心心回咸阳的路上,遇上打劫的绿林好汉,被咔嚓了!也算罪有应得吧。就是可惜了廉颇和李牧这两个被奸臣郭开祸害的盖世英雄,留给后人无限的叹息。隆美尔的非洲军团在进攻英军的阿拉曼防线无果后,随即也在阿拉曼一线构筑工事准备长久的防守,并没有采用德军擅长的机动作战方式。显然英军更加适应这种静态的阵地战式的作战,而德军之所以采取这种相对劣势的作战方式显然是无奈之举。决定性性的因素在于德军的兵力构成上,不同于以往,德国非洲军团中的非摩托化部队比重越来越大,这种单位在开阔的沙漠中基本上没有任何价值,只有在坚固设防的阵地上才能发挥作用,所以德军要想守住现有的阿拉曼防线就必须利用这些非摩托化部队,也就只能为他们构筑一条坚固的防线,使他们能够抵挡住英军的进攻,或者迟滞英军的突破,争取时间让后方的德军摩托化预备队赶来封闭缺口。另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德军后勤补给的恶劣,尤其在燃料上的缺乏,以德军现有的燃料储备和供应的数量不足以支持德军的摩托化部队做长时间的大范围的机动作战,这极大的限制了德军摩托化部队的战斗力。在后来的作战中,德军甚至无力在防线上进行横向的机动,他们的燃料太缺乏了,为了尽可能的减少机动中耗费燃料,德军不得不将它的摩托化部队均匀的分布在防线后方,已经完全违背了集中使用装甲部队的原则。而且由于燃料的限制,德军摩托化部队都尽可能的接近前线,这使得谈的饱受英军空军的打击。从地形上来看,阿拉曼防线无疑是一个适合防守的战线,它处在海岸和盖塔拉洼地之间,一般的车辆纵队无法通过这个洼地,这使得对手无法从内陆迂回攻击,只能通过正面的强攻来突破阿拉曼防线,当然了沿海岸线发起两栖登陆也是可以的。这种特殊的地形使得德军可以对阿拉曼防线进行长期的防守,静态的固定防线最害怕的就是被侧翼迂回,就像马奇诺防线那样。最终,即便是像隆美尔这样以擅长机动作战而出名的装甲兵将领迫于摩托化部队和燃料的缺乏也不得不采取这种静态的阵地战,这也证明决定一场战争的胜负基本前提是后勤补给,而不是战略战术。

5,魔域军团掉战了怎么办

1.让军团的人登记宝宝~(最好是稀有种类的宝宝,加战容易)2.图腾加持~军团成员捐款可以用于加持图腾~一次加一点战~有效期一个月
低级少上线的人不要收~~会拉战的~加多了这样的什么登记的都会给拉掉的~

6,完成破坏雷帕尔革命团大本营和巴卡尔马军团歼灭作战还能进德拉乌伯尼尔洞

完成前面2个后还是可以进德拉乌伯尼尔洞穴的,德拉乌伯尼尔洞穴是一个天魔共用副本!以前1.5没有黑暗和要塞副本的时候。这个副本收视率很高。每到晚上的大概7-8点魔族都会集结几个部队在副本门口阻击天族。当时的激情现在已经不在了,天族除了任务很少再有人去这个副本了!并且这个副本最后的军团长都比以前厉害多了!

7,找一款战争指挥游戏游戏要自己可以带兵厮杀的不要骑马与砍杀

我不知道你想要的RTS那种 控制军团打仗的 还是骑砍那种 第一人称吧 控制军团打仗的那种 要是RTS的那种好办啊 大量的那种游戏啊 里面推荐中2 全战吧 因为风格都是中世纪的 问题很多人骑砍玩家听玩去玩后觉得战斗太墨迹了 嘛 毕竟一个是指挥 一个是亲自上战场不太一样 要是骑砍那种 基本没有 因为骑砍那种类型很少见 所以骑砍就成功了 其实骑砍有很多的MOD的 那么多MOD可以延长游戏的寿命 当然你要想要自由度高的 那种游戏的话 上古卷轴 辐射 潜行者 孤岛惊魂 都比较推荐啦 虽然不是带兵打仗的 但都算自由度比较高的那种游戏啦

文章TAG:巴卡尔马军团歼灭作战  埃尔温隆美尔在二战指挥出色有那几场战役  巴卡尔  卡尔马  军团  

相关文章

  • 娱乐开局休了天后老婆,主人公是从妻子的一本小说开始的

    我老婆明明是天后,却太贤惠。链接:摘抄代码:ayy7小说标题:老婆明明是天后,却太贤惠,作者:光影类型:都市校园连载状态:已完成字数:221.57万字简介:《老婆明明是天后,却太贤惠》是一部娱乐明星类型的网络小说,我对老婆很无奈,老婆明明是天后,却对百度云资源太贤惠,我老婆明明是天后,却太贤惠。_by光英_txt免费阅读全文,链接:摘抄代码:jg3a小说名:老婆明明是天后,却太贤惠,作者:光影类型:娱乐明星连载状态:已完成简介:我对老婆很无奈。《娱乐:开局怒怼相亲女》txt下载在线阅读全文,求百度网盘云资..
  • 最后左转的英语,英语左转右转

    英语中的方向词(左转、左转、右转)?向后转,然后左转。简单学习动作词,左右转,不要搞错,(左转,英语中“左转”怎么发音?)向左转,向右转,然后在你的左边向右转,左转:左转;右转:向右转,举例:1。走到这条路变成羊肠小道的地方向左拐。用英语怎么说交警、红灯、绿灯、慢驶、十字路、速度限制、左转...路标指南、红灯、减速、左转、交叉路口、绿灯、黄灯、斑马线、右转、禁止掉头。英语:trafficpolice:交通警察;Redlight:红灯;绿光:绿光;慢速驾驶:减速(indriving);十字路口:路口;限速:..

猜你喜欢

关于帝一应用 | 联系方式 | 发展历程 | 版权声明 | 下载帮助(?) | 广告联系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11-2022 帝一应用 www.diyiapp.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晋ICP备2023025288号-1

帝一应用所有资源均来自用户上传和网络收集整理,版权归原公司及个人所有。如有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网站编辑和QQ联系,我们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谢谢!
本站点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