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游戏,APP下载,公益下载:帝一应用

帝一应用手机版|下载排行|最近更新|tags标签汇总

当前位置:首页 - 攻略 - 系统攻略 - 潜艇鱼雷战攻略,鱼雷快艇 南方开局怎么对付潜艇

潜艇鱼雷战攻略,鱼雷快艇 南方开局怎么对付潜艇

时间:2022-08-16 07:14:40来源:整理作者:佚名投稿 手机版

1,鱼雷快艇 南方开局怎么对付潜艇

潜对潜,还可以埋设反潜水雷封锁航道,反潜直升机,军舰投放反潜水雷等,开局前轰炸潜艇停靠的军港
风格很反感

潜艇鱼雷战攻略,鱼雷快艇 南方开局怎么对付潜艇

2,潜艇鱼雷战的游戏介绍与攻略

从首页按下PLAY开始游戏,然后是选择难易度。接下来是选择本艇尺寸,尺寸越小则速度越快,但是潜艇空间小,武器库小;尺寸越大速度越慢,但是潜艇空间大,武器库大。然后是动力选择,其中核子动力的声音最大,容易被敌方潜艇发觉,但是不会消耗电力;柴电式动力需要浮上水面充电,声音小;电池式的水下就可以充电,但需要消耗氧气,没有声音。接着是螺旋桨的选择,其噪音跟效率(速度)成反比,越贵的越安静但是效率(速度)也越差。之后为外部装备,气泡放出装置(开启后大幅度加快潜艇行驶速度);高分子液体放出(开启后能一定程度上逃脱鱼雷追踪);加装无反射装甲,中远距离不会被敌方的PING发觉,增加防御,但会增加重量减低速度;尾舵改良(加快转弯速度)。最后是武器库鱼雷选择,有MK48重型鱼雷(威力大,射程远,但是武器库占用率大,近距离引爆本舰会受伤),MK46轻型鱼雷(威力小,射程近,但是武器库占用率小,近距离引爆本舰不会受伤)与DECOY诱饵(发射后模仿潜艇运动,用来引诱被动鱼雷,对舰无威力,没有弹头,无法强制引爆)。建议主要选择MK48鱼雷,2发MK46鱼雷,2发DECOY诱导鱼雷(MK48在远距离上有可靠性,MK46在近距离连发威力不亚于MK48,DECOY用来诱导被动鱼雷)。决定好之后就准备出发啦,按下SORTIE出击! 旁边有SAVE可以把资料存档以便以后继续存档。(如果你想买最好,最多的装备但又苦于钱不够的话,你可以试试这个方法:先买最贵的那个潜艇,卖掉,再买再卖,重复N遍后,你会发现你的钱增加了不少)

潜艇鱼雷战攻略,鱼雷快艇 南方开局怎么对付潜艇

3,攻击型潜艇可以在深水发射鱼雷吗性能如何

核潜艇被一枚鱼雷命中,插入潜艇外壳,但未爆炸,求该艇长的心理阴影面积。潜艇在水下来无影去无踪,是海军的最隐秘杀手。但其实潜艇在水下是“又聋又瞎”的,潜艇的侦测手段不多,仅能凭借海图和声纳探路,感知和判断周边环境的能力较差。所以自潜艇问世以来,各种事故就层出不穷。最奇葩的事故,是被鱼雷命中以后,竟然浑然不觉,直接带着鱼雷回港了。在1968年10月2日,苏联海军的第一代弹道导弹核潜艇,排水量5300吨的658型“旅馆”级战略核潜艇K-54号,与排水量4870吨的671型“维克托”级(V级)攻击核潜艇K-178号进行反潜战术合练。 在这次演习中,由于靶场导引设备突然失灵, K-178潜艇发射的一枚重型反潜鱼雷,一头插进B-454号核潜艇的尾部。这枚脱靶的重型鱼雷直接把附近的K-178号潜艇当作目标径直奔了过来,并准确命中K-178号潜艇指挥塔后部约5米的艇身,并穿透了潜艇的外壳卡在K-178号潜艇的艇身上。好在,这只是一枚没有装炸药的训练操雷,不然这艘核潜艇就挂了。658型由苏联的627型攻击核潜艇和629型常规导弹潜艇混合发展而来,受制于当时苏联工业水平的限制,无法生产大直径的潜艇耐压壳,苏联的潜射导弹体积又普遍很大,所以,苏联采用了一个简单粗暴的方式——把战略核导弹发射筒和潜艇指挥塔融合起来,研制出658型核潜艇,指挥塔很大,里面装备了3枚R-13型潜射弹道导弹(后期升级为R-29型)。出事的这艘658型“旅馆”级战略核潜艇,就是电影《k-19》里核泄漏的K-19号核潜艇的同型艇。K-19号是658型战略核潜艇的首制艇,该艇仿佛被诅咒过,一生十分坎坷,事故无数,甚至有反应堆爆炸和核泄漏,以及与美国核潜艇相撞,两次严重火灾,在美国电影中被谑称为”寡妇制造者“。潜艇挨鱼雷插的乌龙,美国也没少搞。在1960年8月5日,美国海军“淡水鲤”级SS-490“飞鱼”号常规潜艇。在一次反潜演习中被美国海军的“国王”号驱逐舰误射的Mk44鱼雷打中,鱼雷插进“飞鱼”号的指挥塔围壳,这枚鱼雷是安装了战斗部的实雷,但万幸的是鱼雷的保险没解脱,才没有酿成大祸,全艇躲过一劫。这次鱼雷命中自己的潜艇,把艇长吓得满头大汗,急忙从150米的深海上浮,并大骂“国王”号驱逐舰的舰长。“飞鱼”号被Mk44击中的位置在指挥塔围壳,属于非耐压舱段,所以即使被打中,只要没爆炸,对潜艇的水密性不会有影响。1965年5月,美国海军的“猫鲨”级SS-365“石首鱼”号常规潜艇,在进行实战训练时,被自己发射的一枚“叛变”了的Mk-37主/被动自导鱼雷命中。这枚鱼雷发射以后,直接转身锁定了自己的潜艇,打个正着,鱼雷射穿了潜艇围壳,幸而没炸。Mk-37是射程45公里的533毫米重型鱼雷,战斗部装有150公斤黑铝混合炸药,如果爆炸的话,足以将这艘潜艇炸成两截。在混乱的海战中,潜艇很容易被自己或友军发射的“叛变”鱼雷所命中,所以本艇或友艇发射鱼雷以后,声呐兵的一个责任是通过声呐警戒,感知是否有鱼雷接近。即使是在二战时期的非制导直航鱼雷,也有命中本艇的危险。在1944年10月底,即将完成远航的美国海军“刺尾鱼”号只剩下一枚鱼雷,于是在琉球附近向海面上一艘受伤的日本商船发射了这枚鱼雷,然而当鱼雷发射出去时,并没有直奔受伤的日本商船,而是沿着一条弧线开始偏转,最后竟然直奔“刺尾鱼”号而来,“刺尾鱼”号的艇长大吃一惊,命令潜艇紧急规避,而此时的潜艇速度只有6节,鱼雷的速度高达26节,就在几秒钟后,在水面上画了一个巨大的圆圈后准确命中了“刺尾鱼”号的艇艉,巨大的爆炸使一半以上的艇员当场毙命,大量海水涌入舱室,潜艇最后沉没在大海中。事后查明,事故的原因是鱼雷的方向尾舵被卡住了,造成鱼雷沿固定角度偏转了整整180°,然后命中了自己。这才是真正的最后一枚鱼雷留给我。在二战中,经常有“叛变”的鱼雷命中自己潜艇的情况。在1944年3月26日 美国海军“白鲑”号潜艇,在帕劳群岛海域攻击一艘日本运输船时,被自己发射的鱼雷命中击沉,仅有一名艇员幸存。1942年10月18日,“六线鱼”号潜艇,向一艘日本货轮发射了两枚鱼雷,第二枚鱼雷在水中绕了一圈后直扑自己而来,幸未命中。1944年7月,“绒球鱼”号潜艇在鄂霍次克海的一次战斗中,也险些被自己发射的鱼雷命中。为了增加命中率,某些德国U艇的鱼雷,会装订一个折返信号,在鱼雷错过目标,没有命中的时候,能自动折返几次,对想定的目标航迹进行来回切割,直至命中。不过,这种战术在近战和混战的时候非常危险,一不小心鱼雷很可能会命中自己的潜艇。
核潜艇被一枚鱼雷命中,插入潜艇外壳,但未爆炸,求该艇长的心理阴影面积。潜艇在水下来无影去无踪,是海军的最隐秘杀手。但其实潜艇在水下是“又聋又瞎”的,潜艇的侦测手段不多,仅能凭借海图和声纳探路,感知和判断周边环境的能力较差。所以自潜艇问世以来,各种事故就层出不穷。最奇葩的事故,是被鱼雷命中以后,竟然浑然不觉,直接带着鱼雷回港了。在1968年10月2日,苏联海军的第一代弹道导弹核潜艇,排水量5300吨的658型“旅馆”级战略核潜艇K-54号,与排水量4870吨的671型“维克托”级(V级)攻击核潜艇K-178号进行反潜战术合练。 在这次演习中,由于靶场导引设备突然失灵, K-178潜艇发射的一枚重型反潜鱼雷,一头插进B-454号核潜艇的尾部。这枚脱靶的重型鱼雷直接把附近的K-178号潜艇当作目标径直奔了过来,并准确命中K-178号潜艇指挥塔后部约5米的艇身,并穿透了潜艇的外壳卡在K-178号潜艇的艇身上。好在,这只是一枚没有装炸药的训练操雷,不然这艘核潜艇就挂了。658型由苏联的627型攻击核潜艇和629型常规导弹潜艇混合发展而来,受制于当时苏联工业水平的限制,无法生产大直径的潜艇耐压壳,苏联的潜射导弹体积又普遍很大,所以,苏联采用了一个简单粗暴的方式——把战略核导弹发射筒和潜艇指挥塔融合起来,研制出658型核潜艇,指挥塔很大,里面装备了3枚R-13型潜射弹道导弹(后期升级为R-29型)。出事的这艘658型“旅馆”级战略核潜艇,就是电影《k-19》里核泄漏的K-19号核潜艇的同型艇。K-19号是658型战略核潜艇的首制艇,该艇仿佛被诅咒过,一生十分坎坷,事故无数,甚至有反应堆爆炸和核泄漏,以及与美国核潜艇相撞,两次严重火灾,在美国电影中被谑称为”寡妇制造者“。潜艇挨鱼雷插的乌龙,美国也没少搞。在1960年8月5日,美国海军“淡水鲤”级SS-490“飞鱼”号常规潜艇。在一次反潜演习中被美国海军的“国王”号驱逐舰误射的Mk44鱼雷打中,鱼雷插进“飞鱼”号的指挥塔围壳,这枚鱼雷是安装了战斗部的实雷,但万幸的是鱼雷的保险没解脱,才没有酿成大祸,全艇躲过一劫。这次鱼雷命中自己的潜艇,把艇长吓得满头大汗,急忙从150米的深海上浮,并大骂“国王”号驱逐舰的舰长。“飞鱼”号被Mk44击中的位置在指挥塔围壳,属于非耐压舱段,所以即使被打中,只要没爆炸,对潜艇的水密性不会有影响。1965年5月,美国海军的“猫鲨”级SS-365“石首鱼”号常规潜艇,在进行实战训练时,被自己发射的一枚“叛变”了的Mk-37主/被动自导鱼雷命中。这枚鱼雷发射以后,直接转身锁定了自己的潜艇,打个正着,鱼雷射穿了潜艇围壳,幸而没炸。Mk-37是射程45公里的533毫米重型鱼雷,战斗部装有150公斤黑铝混合炸药,如果爆炸的话,足以将这艘潜艇炸成两截。在混乱的海战中,潜艇很容易被自己或友军发射的“叛变”鱼雷所命中,所以本艇或友艇发射鱼雷以后,声呐兵的一个责任是通过声呐警戒,感知是否有鱼雷接近。即使是在二战时期的非制导直航鱼雷,也有命中本艇的危险。在1944年10月底,即将完成远航的美国海军“刺尾鱼”号只剩下一枚鱼雷,于是在琉球附近向海面上一艘受伤的日本商船发射了这枚鱼雷,然而当鱼雷发射出去时,并没有直奔受伤的日本商船,而是沿着一条弧线开始偏转,最后竟然直奔“刺尾鱼”号而来,“刺尾鱼”号的艇长大吃一惊,命令潜艇紧急规避,而此时的潜艇速度只有6节,鱼雷的速度高达26节,就在几秒钟后,在水面上画了一个巨大的圆圈后准确命中了“刺尾鱼”号的艇艉,巨大的爆炸使一半以上的艇员当场毙命,大量海水涌入舱室,潜艇最后沉没在大海中。事后查明,事故的原因是鱼雷的方向尾舵被卡住了,造成鱼雷沿固定角度偏转了整整180°,然后命中了自己。这才是真正的最后一枚鱼雷留给我。在二战中,经常有“叛变”的鱼雷命中自己潜艇的情况。在1944年3月26日 美国海军“白鲑”号潜艇,在帕劳群岛海域攻击一艘日本运输船时,被自己发射的鱼雷命中击沉,仅有一名艇员幸存。1942年10月18日,“六线鱼”号潜艇,向一艘日本货轮发射了两枚鱼雷,第二枚鱼雷在水中绕了一圈后直扑自己而来,幸未命中。1944年7月,“绒球鱼”号潜艇在鄂霍次克海的一次战斗中,也险些被自己发射的鱼雷命中。为了增加命中率,某些德国U艇的鱼雷,会装订一个折返信号,在鱼雷错过目标,没有命中的时候,能自动折返几次,对想定的目标航迹进行来回切割,直至命中。不过,这种战术在近战和混战的时候非常危险,一不小心鱼雷很可能会命中自己的潜艇。潜艇出海作战,带着大量的鱼雷、水雷和导弹运载箱等武器。这些武器个头都很大,有6、7米长,一两吨重,如何将其从基地码头上装载到潜艇鱼雷舱里,是一项非常关键的工作。将它们从码头上转移到潜艇鱼雷舱内的过程叫“装载”;把鱼雷从雷弹存放架上装入鱼雷发射管中的过程叫“装填”。通常来说,主流的装载方式有两种:一、从鱼雷发射管的上层发射管直接装入鱼雷艇,中小型潜艇使用较多,相当于发射鱼雷的逆向操作。1、潜艇要系泊在专用的装雷码头上。码头上有一个浮体平台,平台上的凹槽与潜艇头部形状吻合。将鱼雷放到发射管正前方的鱼雷托架上。2、潜艇艉部压载水舱注入一部分压载水,使潜艇小幅度尾倾,将艇艏鱼雷发射管抬出水面,防止进水。艉部鱼雷管装载时方向相反。3、将鱼雷发射管前后盖互锁系统解锁,前后盖同时打开,形成一条顺畅的通道。4、将钢丝绳通过鱼雷发射管伸出来,固定到鱼雷后部,启动电动绞车将鱼雷慢慢拉入鱼雷舱。进舱后用电葫芦吊起鱼雷,放置到两侧或下层存放架上固定好,就完成装载了。这种方式操作简单方便,不需要对潜艇做任何改动,占用空间小,很适合中小潜艇使用。但这种装载方式对环境要求太高:海况要好,不能有大风浪;要在专用码头上进行;无法在海上用补给舰补给,只能回基地,使用范围较小。二、另一种从鱼雷装载舱口装载,通常在大型潜艇上使用较多。鱼雷装载舱口在潜艇耐压壳体上方,指挥台围壳前方。开口可以向前,也可以向后,主要由上甲板空间决定。如果舱口与指挥台围壳距离太近,就只能朝向前方。这个舱口也是艇员从艏舱进出潜艇的通道。装载鱼雷时:1、打开装载舱口,用吊车先将鱼雷放到装载装置的托架上,固定好。2、启动装载装置上的动力系统,使装置上的鱼雷存放托架与潜艇鱼雷舱内的托架对接,形成一条约25°~40°的倾斜滑道。3、解开鱼雷固定带,用绞盘将鱼雷慢慢滑入艇内,用电葫芦吊起放到存放架上。这种方式使用范围广,舱口开在上方,受风浪影响小,在海上可以用补给舰上补给。缺点是在艇体上开口结构复杂,对潜艇结构强度、耐压程度的嗓声水平等有影响。三、垂直吊装方式。美国“俄亥俄”级潜艇艇身直径大,装载的鱼雷短,鱼雷舱布置在底部,所以能从前进出闸室垂直吊入,是一种特殊的装载方式。▲“俄亥俄”级潜艇吊装鱼雷当需要向发射管装填鱼雷时,先将鱼雷上的固定带解开。再利用存放架上的牵引滑轨,用钢丝绳牵引鱼雷推入发射管中。法国的潜艇特殊些,不是在滑轨上推,而是将鱼雷吊起来推入发射管。现代潜艇就是用以上方法,将鱼雷、水雷、导弹装载进鱼雷舱,再装填到发射管的。和风漫谈原创文字,欢迎关注。图片来自网络,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核潜艇被一枚鱼雷命中,插入潜艇外壳,但未爆炸,求该艇长的心理阴影面积。潜艇在水下来无影去无踪,是海军的最隐秘杀手。但其实潜艇在水下是“又聋又瞎”的,潜艇的侦测手段不多,仅能凭借海图和声纳探路,感知和判断周边环境的能力较差。所以自潜艇问世以来,各种事故就层出不穷。最奇葩的事故,是被鱼雷命中以后,竟然浑然不觉,直接带着鱼雷回港了。在1968年10月2日,苏联海军的第一代弹道导弹核潜艇,排水量5300吨的658型“旅馆”级战略核潜艇K-54号,与排水量4870吨的671型“维克托”级(V级)攻击核潜艇K-178号进行反潜战术合练。 在这次演习中,由于靶场导引设备突然失灵, K-178潜艇发射的一枚重型反潜鱼雷,一头插进B-454号核潜艇的尾部。这枚脱靶的重型鱼雷直接把附近的K-178号潜艇当作目标径直奔了过来,并准确命中K-178号潜艇指挥塔后部约5米的艇身,并穿透了潜艇的外壳卡在K-178号潜艇的艇身上。好在,这只是一枚没有装炸药的训练操雷,不然这艘核潜艇就挂了。658型由苏联的627型攻击核潜艇和629型常规导弹潜艇混合发展而来,受制于当时苏联工业水平的限制,无法生产大直径的潜艇耐压壳,苏联的潜射导弹体积又普遍很大,所以,苏联采用了一个简单粗暴的方式——把战略核导弹发射筒和潜艇指挥塔融合起来,研制出658型核潜艇,指挥塔很大,里面装备了3枚R-13型潜射弹道导弹(后期升级为R-29型)。出事的这艘658型“旅馆”级战略核潜艇,就是电影《k-19》里核泄漏的K-19号核潜艇的同型艇。K-19号是658型战略核潜艇的首制艇,该艇仿佛被诅咒过,一生十分坎坷,事故无数,甚至有反应堆爆炸和核泄漏,以及与美国核潜艇相撞,两次严重火灾,在美国电影中被谑称为”寡妇制造者“。潜艇挨鱼雷插的乌龙,美国也没少搞。在1960年8月5日,美国海军“淡水鲤”级SS-490“飞鱼”号常规潜艇。在一次反潜演习中被美国海军的“国王”号驱逐舰误射的Mk44鱼雷打中,鱼雷插进“飞鱼”号的指挥塔围壳,这枚鱼雷是安装了战斗部的实雷,但万幸的是鱼雷的保险没解脱,才没有酿成大祸,全艇躲过一劫。这次鱼雷命中自己的潜艇,把艇长吓得满头大汗,急忙从150米的深海上浮,并大骂“国王”号驱逐舰的舰长。“飞鱼”号被Mk44击中的位置在指挥塔围壳,属于非耐压舱段,所以即使被打中,只要没爆炸,对潜艇的水密性不会有影响。1965年5月,美国海军的“猫鲨”级SS-365“石首鱼”号常规潜艇,在进行实战训练时,被自己发射的一枚“叛变”了的Mk-37主/被动自导鱼雷命中。这枚鱼雷发射以后,直接转身锁定了自己的潜艇,打个正着,鱼雷射穿了潜艇围壳,幸而没炸。Mk-37是射程45公里的533毫米重型鱼雷,战斗部装有150公斤黑铝混合炸药,如果爆炸的话,足以将这艘潜艇炸成两截。在混乱的海战中,潜艇很容易被自己或友军发射的“叛变”鱼雷所命中,所以本艇或友艇发射鱼雷以后,声呐兵的一个责任是通过声呐警戒,感知是否有鱼雷接近。即使是在二战时期的非制导直航鱼雷,也有命中本艇的危险。在1944年10月底,即将完成远航的美国海军“刺尾鱼”号只剩下一枚鱼雷,于是在琉球附近向海面上一艘受伤的日本商船发射了这枚鱼雷,然而当鱼雷发射出去时,并没有直奔受伤的日本商船,而是沿着一条弧线开始偏转,最后竟然直奔“刺尾鱼”号而来,“刺尾鱼”号的艇长大吃一惊,命令潜艇紧急规避,而此时的潜艇速度只有6节,鱼雷的速度高达26节,就在几秒钟后,在水面上画了一个巨大的圆圈后准确命中了“刺尾鱼”号的艇艉,巨大的爆炸使一半以上的艇员当场毙命,大量海水涌入舱室,潜艇最后沉没在大海中。事后查明,事故的原因是鱼雷的方向尾舵被卡住了,造成鱼雷沿固定角度偏转了整整180°,然后命中了自己。这才是真正的最后一枚鱼雷留给我。在二战中,经常有“叛变”的鱼雷命中自己潜艇的情况。在1944年3月26日 美国海军“白鲑”号潜艇,在帕劳群岛海域攻击一艘日本运输船时,被自己发射的鱼雷命中击沉,仅有一名艇员幸存。1942年10月18日,“六线鱼”号潜艇,向一艘日本货轮发射了两枚鱼雷,第二枚鱼雷在水中绕了一圈后直扑自己而来,幸未命中。1944年7月,“绒球鱼”号潜艇在鄂霍次克海的一次战斗中,也险些被自己发射的鱼雷命中。为了增加命中率,某些德国U艇的鱼雷,会装订一个折返信号,在鱼雷错过目标,没有命中的时候,能自动折返几次,对想定的目标航迹进行来回切割,直至命中。不过,这种战术在近战和混战的时候非常危险,一不小心鱼雷很可能会命中自己的潜艇。潜艇出海作战,带着大量的鱼雷、水雷和导弹运载箱等武器。这些武器个头都很大,有6、7米长,一两吨重,如何将其从基地码头上装载到潜艇鱼雷舱里,是一项非常关键的工作。将它们从码头上转移到潜艇鱼雷舱内的过程叫“装载”;把鱼雷从雷弹存放架上装入鱼雷发射管中的过程叫“装填”。通常来说,主流的装载方式有两种:一、从鱼雷发射管的上层发射管直接装入鱼雷艇,中小型潜艇使用较多,相当于发射鱼雷的逆向操作。1、潜艇要系泊在专用的装雷码头上。码头上有一个浮体平台,平台上的凹槽与潜艇头部形状吻合。将鱼雷放到发射管正前方的鱼雷托架上。2、潜艇艉部压载水舱注入一部分压载水,使潜艇小幅度尾倾,将艇艏鱼雷发射管抬出水面,防止进水。艉部鱼雷管装载时方向相反。3、将鱼雷发射管前后盖互锁系统解锁,前后盖同时打开,形成一条顺畅的通道。4、将钢丝绳通过鱼雷发射管伸出来,固定到鱼雷后部,启动电动绞车将鱼雷慢慢拉入鱼雷舱。进舱后用电葫芦吊起鱼雷,放置到两侧或下层存放架上固定好,就完成装载了。这种方式操作简单方便,不需要对潜艇做任何改动,占用空间小,很适合中小潜艇使用。但这种装载方式对环境要求太高:海况要好,不能有大风浪;要在专用码头上进行;无法在海上用补给舰补给,只能回基地,使用范围较小。二、另一种从鱼雷装载舱口装载,通常在大型潜艇上使用较多。鱼雷装载舱口在潜艇耐压壳体上方,指挥台围壳前方。开口可以向前,也可以向后,主要由上甲板空间决定。如果舱口与指挥台围壳距离太近,就只能朝向前方。这个舱口也是艇员从艏舱进出潜艇的通道。装载鱼雷时:1、打开装载舱口,用吊车先将鱼雷放到装载装置的托架上,固定好。2、启动装载装置上的动力系统,使装置上的鱼雷存放托架与潜艇鱼雷舱内的托架对接,形成一条约25°~40°的倾斜滑道。3、解开鱼雷固定带,用绞盘将鱼雷慢慢滑入艇内,用电葫芦吊起放到存放架上。这种方式使用范围广,舱口开在上方,受风浪影响小,在海上可以用补给舰上补给。缺点是在艇体上开口结构复杂,对潜艇结构强度、耐压程度的嗓声水平等有影响。三、垂直吊装方式。美国“俄亥俄”级潜艇艇身直径大,装载的鱼雷短,鱼雷舱布置在底部,所以能从前进出闸室垂直吊入,是一种特殊的装载方式。▲“俄亥俄”级潜艇吊装鱼雷当需要向发射管装填鱼雷时,先将鱼雷上的固定带解开。再利用存放架上的牵引滑轨,用钢丝绳牵引鱼雷推入发射管中。法国的潜艇特殊些,不是在滑轨上推,而是将鱼雷吊起来推入发射管。现代潜艇就是用以上方法,将鱼雷、水雷、导弹装载进鱼雷舱,再装填到发射管的。和风漫谈原创文字,欢迎关注。图片来自网络,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潜艇装填鱼雷,是指将鱼雷从潜艇外部补充到潜艇里面,目前潜艇装填鱼雷的方式主要有两种。第一,直接把鱼雷从鱼雷发射管外面塞进去。为了让潜艇的鱼雷发射管露出来,远离水面,防止装填鱼雷时海水倒灌进潜艇内部。在装填鱼雷时首先需要给潜艇尾部的压载水舱注水,让潜艇的艏部翘起来。当然了,也有潜艇是在艇艉设置鱼雷发射管,这时候就是给潜艇艏部压载水舱注水,让潜艇的艇艉翘起。当鱼雷发射管完全露出水面后,就用浮筏固定住潜艇,然后使用吊机等设备将鱼雷起吊至发射口,装填人员会乘坐浮筏/小艇在旁边辅助鱼雷顺利进入鱼雷发射管。此时潜艇内部还要安排人员接收这些“逆行”的鱼雷,将它们从鱼雷发射管里面拖出来,放到备用鱼雷台架。值得注意的是,很多潜艇使用的巡航导弹也是通过鱼雷发射管进行装填的。例如“基洛”级常规潜艇是使用鱼雷发射管来发射3M54俱乐部巡航导弹的,而不是采用垂直发射管,所以装填时也是用鱼雷发射管。能够从潜艇外面装填鱼雷的发射管必须是设计在水线以上才行。而在水线下的鱼雷发射管无论怎么给压载水舱注水,都难以让它完全露出水面,保证装填鱼雷时不进入海水。例如中国的093系列核潜艇的鱼雷发射管采用的是4上2下的布局,只有上面4具鱼雷发射管是在水线上的,能够在装填时露出水面。第二种潜艇装填鱼雷的方式就是通过专门的装填舱口进行装填。专门的装填舱口设置在潜艇上甲板,当潜艇正常露出水面时,装填舱口自然远离水面,不需要采用额外的手段防止海水进入潜艇,简化了装填鱼雷的工作。专门装填舱口开设位置一般是在潜艇鱼雷舱的上方,从潜艇上甲板直接贯通到鱼雷舱里面。在装填时直接吊装鱼雷从装填舱口放进去,鱼雷会顺着由滑轨、绞盘等装备组成的临时装填系统缓缓滑进鱼雷舱,内部的装填人员再将它转移到鱼雷台架。潜艇使用的巡航导弹也可以采用这种方式进行装填。一般来说,第二种装填鱼雷的方式更加方便,快捷,工作量更少,而且能够适应更多的装填环境,更加受欢迎。
核潜艇被一枚鱼雷命中,插入潜艇外壳,但未爆炸,求该艇长的心理阴影面积。潜艇在水下来无影去无踪,是海军的最隐秘杀手。但其实潜艇在水下是“又聋又瞎”的,潜艇的侦测手段不多,仅能凭借海图和声纳探路,感知和判断周边环境的能力较差。所以自潜艇问世以来,各种事故就层出不穷。最奇葩的事故,是被鱼雷命中以后,竟然浑然不觉,直接带着鱼雷回港了。在1968年10月2日,苏联海军的第一代弹道导弹核潜艇,排水量5300吨的658型“旅馆”级战略核潜艇K-54号,与排水量4870吨的671型“维克托”级(V级)攻击核潜艇K-178号进行反潜战术合练。 在这次演习中,由于靶场导引设备突然失灵, K-178潜艇发射的一枚重型反潜鱼雷,一头插进B-454号核潜艇的尾部。这枚脱靶的重型鱼雷直接把附近的K-178号潜艇当作目标径直奔了过来,并准确命中K-178号潜艇指挥塔后部约5米的艇身,并穿透了潜艇的外壳卡在K-178号潜艇的艇身上。好在,这只是一枚没有装炸药的训练操雷,不然这艘核潜艇就挂了。658型由苏联的627型攻击核潜艇和629型常规导弹潜艇混合发展而来,受制于当时苏联工业水平的限制,无法生产大直径的潜艇耐压壳,苏联的潜射导弹体积又普遍很大,所以,苏联采用了一个简单粗暴的方式——把战略核导弹发射筒和潜艇指挥塔融合起来,研制出658型核潜艇,指挥塔很大,里面装备了3枚R-13型潜射弹道导弹(后期升级为R-29型)。出事的这艘658型“旅馆”级战略核潜艇,就是电影《k-19》里核泄漏的K-19号核潜艇的同型艇。K-19号是658型战略核潜艇的首制艇,该艇仿佛被诅咒过,一生十分坎坷,事故无数,甚至有反应堆爆炸和核泄漏,以及与美国核潜艇相撞,两次严重火灾,在美国电影中被谑称为”寡妇制造者“。潜艇挨鱼雷插的乌龙,美国也没少搞。在1960年8月5日,美国海军“淡水鲤”级SS-490“飞鱼”号常规潜艇。在一次反潜演习中被美国海军的“国王”号驱逐舰误射的Mk44鱼雷打中,鱼雷插进“飞鱼”号的指挥塔围壳,这枚鱼雷是安装了战斗部的实雷,但万幸的是鱼雷的保险没解脱,才没有酿成大祸,全艇躲过一劫。这次鱼雷命中自己的潜艇,把艇长吓得满头大汗,急忙从150米的深海上浮,并大骂“国王”号驱逐舰的舰长。“飞鱼”号被Mk44击中的位置在指挥塔围壳,属于非耐压舱段,所以即使被打中,只要没爆炸,对潜艇的水密性不会有影响。1965年5月,美国海军的“猫鲨”级SS-365“石首鱼”号常规潜艇,在进行实战训练时,被自己发射的一枚“叛变”了的Mk-37主/被动自导鱼雷命中。这枚鱼雷发射以后,直接转身锁定了自己的潜艇,打个正着,鱼雷射穿了潜艇围壳,幸而没炸。Mk-37是射程45公里的533毫米重型鱼雷,战斗部装有150公斤黑铝混合炸药,如果爆炸的话,足以将这艘潜艇炸成两截。在混乱的海战中,潜艇很容易被自己或友军发射的“叛变”鱼雷所命中,所以本艇或友艇发射鱼雷以后,声呐兵的一个责任是通过声呐警戒,感知是否有鱼雷接近。即使是在二战时期的非制导直航鱼雷,也有命中本艇的危险。在1944年10月底,即将完成远航的美国海军“刺尾鱼”号只剩下一枚鱼雷,于是在琉球附近向海面上一艘受伤的日本商船发射了这枚鱼雷,然而当鱼雷发射出去时,并没有直奔受伤的日本商船,而是沿着一条弧线开始偏转,最后竟然直奔“刺尾鱼”号而来,“刺尾鱼”号的艇长大吃一惊,命令潜艇紧急规避,而此时的潜艇速度只有6节,鱼雷的速度高达26节,就在几秒钟后,在水面上画了一个巨大的圆圈后准确命中了“刺尾鱼”号的艇艉,巨大的爆炸使一半以上的艇员当场毙命,大量海水涌入舱室,潜艇最后沉没在大海中。事后查明,事故的原因是鱼雷的方向尾舵被卡住了,造成鱼雷沿固定角度偏转了整整180°,然后命中了自己。这才是真正的最后一枚鱼雷留给我。在二战中,经常有“叛变”的鱼雷命中自己潜艇的情况。在1944年3月26日 美国海军“白鲑”号潜艇,在帕劳群岛海域攻击一艘日本运输船时,被自己发射的鱼雷命中击沉,仅有一名艇员幸存。1942年10月18日,“六线鱼”号潜艇,向一艘日本货轮发射了两枚鱼雷,第二枚鱼雷在水中绕了一圈后直扑自己而来,幸未命中。1944年7月,“绒球鱼”号潜艇在鄂霍次克海的一次战斗中,也险些被自己发射的鱼雷命中。为了增加命中率,某些德国U艇的鱼雷,会装订一个折返信号,在鱼雷错过目标,没有命中的时候,能自动折返几次,对想定的目标航迹进行来回切割,直至命中。不过,这种战术在近战和混战的时候非常危险,一不小心鱼雷很可能会命中自己的潜艇。潜艇出海作战,带着大量的鱼雷、水雷和导弹运载箱等武器。这些武器个头都很大,有6、7米长,一两吨重,如何将其从基地码头上装载到潜艇鱼雷舱里,是一项非常关键的工作。将它们从码头上转移到潜艇鱼雷舱内的过程叫“装载”;把鱼雷从雷弹存放架上装入鱼雷发射管中的过程叫“装填”。通常来说,主流的装载方式有两种:一、从鱼雷发射管的上层发射管直接装入鱼雷艇,中小型潜艇使用较多,相当于发射鱼雷的逆向操作。1、潜艇要系泊在专用的装雷码头上。码头上有一个浮体平台,平台上的凹槽与潜艇头部形状吻合。将鱼雷放到发射管正前方的鱼雷托架上。2、潜艇艉部压载水舱注入一部分压载水,使潜艇小幅度尾倾,将艇艏鱼雷发射管抬出水面,防止进水。艉部鱼雷管装载时方向相反。3、将鱼雷发射管前后盖互锁系统解锁,前后盖同时打开,形成一条顺畅的通道。4、将钢丝绳通过鱼雷发射管伸出来,固定到鱼雷后部,启动电动绞车将鱼雷慢慢拉入鱼雷舱。进舱后用电葫芦吊起鱼雷,放置到两侧或下层存放架上固定好,就完成装载了。这种方式操作简单方便,不需要对潜艇做任何改动,占用空间小,很适合中小潜艇使用。但这种装载方式对环境要求太高:海况要好,不能有大风浪;要在专用码头上进行;无法在海上用补给舰补给,只能回基地,使用范围较小。二、另一种从鱼雷装载舱口装载,通常在大型潜艇上使用较多。鱼雷装载舱口在潜艇耐压壳体上方,指挥台围壳前方。开口可以向前,也可以向后,主要由上甲板空间决定。如果舱口与指挥台围壳距离太近,就只能朝向前方。这个舱口也是艇员从艏舱进出潜艇的通道。装载鱼雷时:1、打开装载舱口,用吊车先将鱼雷放到装载装置的托架上,固定好。2、启动装载装置上的动力系统,使装置上的鱼雷存放托架与潜艇鱼雷舱内的托架对接,形成一条约25°~40°的倾斜滑道。3、解开鱼雷固定带,用绞盘将鱼雷慢慢滑入艇内,用电葫芦吊起放到存放架上。这种方式使用范围广,舱口开在上方,受风浪影响小,在海上可以用补给舰上补给。缺点是在艇体上开口结构复杂,对潜艇结构强度、耐压程度的嗓声水平等有影响。三、垂直吊装方式。美国“俄亥俄”级潜艇艇身直径大,装载的鱼雷短,鱼雷舱布置在底部,所以能从前进出闸室垂直吊入,是一种特殊的装载方式。▲“俄亥俄”级潜艇吊装鱼雷当需要向发射管装填鱼雷时,先将鱼雷上的固定带解开。再利用存放架上的牵引滑轨,用钢丝绳牵引鱼雷推入发射管中。法国的潜艇特殊些,不是在滑轨上推,而是将鱼雷吊起来推入发射管。现代潜艇就是用以上方法,将鱼雷、水雷、导弹装载进鱼雷舱,再装填到发射管的。和风漫谈原创文字,欢迎关注。图片来自网络,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潜艇装填鱼雷,是指将鱼雷从潜艇外部补充到潜艇里面,目前潜艇装填鱼雷的方式主要有两种。第一,直接把鱼雷从鱼雷发射管外面塞进去。为了让潜艇的鱼雷发射管露出来,远离水面,防止装填鱼雷时海水倒灌进潜艇内部。在装填鱼雷时首先需要给潜艇尾部的压载水舱注水,让潜艇的艏部翘起来。当然了,也有潜艇是在艇艉设置鱼雷发射管,这时候就是给潜艇艏部压载水舱注水,让潜艇的艇艉翘起。当鱼雷发射管完全露出水面后,就用浮筏固定住潜艇,然后使用吊机等设备将鱼雷起吊至发射口,装填人员会乘坐浮筏/小艇在旁边辅助鱼雷顺利进入鱼雷发射管。此时潜艇内部还要安排人员接收这些“逆行”的鱼雷,将它们从鱼雷发射管里面拖出来,放到备用鱼雷台架。值得注意的是,很多潜艇使用的巡航导弹也是通过鱼雷发射管进行装填的。例如“基洛”级常规潜艇是使用鱼雷发射管来发射3M54俱乐部巡航导弹的,而不是采用垂直发射管,所以装填时也是用鱼雷发射管。能够从潜艇外面装填鱼雷的发射管必须是设计在水线以上才行。而在水线下的鱼雷发射管无论怎么给压载水舱注水,都难以让它完全露出水面,保证装填鱼雷时不进入海水。例如中国的093系列核潜艇的鱼雷发射管采用的是4上2下的布局,只有上面4具鱼雷发射管是在水线上的,能够在装填时露出水面。第二种潜艇装填鱼雷的方式就是通过专门的装填舱口进行装填。专门的装填舱口设置在潜艇上甲板,当潜艇正常露出水面时,装填舱口自然远离水面,不需要采用额外的手段防止海水进入潜艇,简化了装填鱼雷的工作。专门装填舱口开设位置一般是在潜艇鱼雷舱的上方,从潜艇上甲板直接贯通到鱼雷舱里面。在装填时直接吊装鱼雷从装填舱口放进去,鱼雷会顺着由滑轨、绞盘等装备组成的临时装填系统缓缓滑进鱼雷舱,内部的装填人员再将它转移到鱼雷台架。潜艇使用的巡航导弹也可以采用这种方式进行装填。一般来说,第二种装填鱼雷的方式更加方便,快捷,工作量更少,而且能够适应更多的装填环境,更加受欢迎。看了一圈,所有的答案都仅限于回答鱼雷是怎么从发射管里被打出去的,至于打出去之前怎样,没人提。笔者就来说说战雷攻击的标准程序好了,同导弹需要火控雷达或光电雷达解算射击诸元一样,战雷攻击同样也需要预先解算射击诸元,为装进鱼雷发射管里的鱼雷装订射表。解算射击诸元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方式,一是声呐火控,二是光学火控。其中,声呐火控又分为主动声呐与被动声呐两种,主动声呐测距测向很好理解,就是由艇艏的攻击声呐发出中频声呐波,打到目标舰体上之后反射回来,用三角测量法测算出目标航距航向,为本艇的战雷攻击提供基本的火控数据;而被动声呐测距相对复杂一些,由于被动声呐只能监听攻击目标的水声动力学特征,因此需要使用调幅法测算目标舷角结合自身船位变化,解算出目标的运动要素。总的来说,主动声呐攻击精度较高,但是隐蔽性较差,被动声呐攻击对雷弹部门长的业务能力要求较高,但隐蔽性相对较好,在直航雷大行其道的时代,战雷攻击多使用主动声呐攻击模式,而在目前尾流自导、线导鱼雷成为主流的时代,被动声呐制导已经成为相对较为普及的攻击方式。除了声呐攻击,潜艇在攻击水面舰艇目标时,战雷攻击还有潜望镜攻击模式。相对于声呐制导,潜望镜的光学制导就相对简单一些了,只需要使用航向上的攻击潜望镜发现目标并判断目标性质,手动测绘目标的距离、航向、角速度,用函数解算出火控诸元,即可为战雷装表发射。至于发射鱼雷的方式有压缩气发射与自航式发射,前面很多答主都已说过了,这里就不再赘述了。以上是《军武次位面》为您解答,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_^
核潜艇被一枚鱼雷命中,插入潜艇外壳,但未爆炸,求该艇长的心理阴影面积。潜艇在水下来无影去无踪,是海军的最隐秘杀手。但其实潜艇在水下是“又聋又瞎”的,潜艇的侦测手段不多,仅能凭借海图和声纳探路,感知和判断周边环境的能力较差。所以自潜艇问世以来,各种事故就层出不穷。最奇葩的事故,是被鱼雷命中以后,竟然浑然不觉,直接带着鱼雷回港了。在1968年10月2日,苏联海军的第一代弹道导弹核潜艇,排水量5300吨的658型“旅馆”级战略核潜艇K-54号,与排水量4870吨的671型“维克托”级(V级)攻击核潜艇K-178号进行反潜战术合练。 在这次演习中,由于靶场导引设备突然失灵, K-178潜艇发射的一枚重型反潜鱼雷,一头插进B-454号核潜艇的尾部。这枚脱靶的重型鱼雷直接把附近的K-178号潜艇当作目标径直奔了过来,并准确命中K-178号潜艇指挥塔后部约5米的艇身,并穿透了潜艇的外壳卡在K-178号潜艇的艇身上。好在,这只是一枚没有装炸药的训练操雷,不然这艘核潜艇就挂了。658型由苏联的627型攻击核潜艇和629型常规导弹潜艇混合发展而来,受制于当时苏联工业水平的限制,无法生产大直径的潜艇耐压壳,苏联的潜射导弹体积又普遍很大,所以,苏联采用了一个简单粗暴的方式——把战略核导弹发射筒和潜艇指挥塔融合起来,研制出658型核潜艇,指挥塔很大,里面装备了3枚R-13型潜射弹道导弹(后期升级为R-29型)。出事的这艘658型“旅馆”级战略核潜艇,就是电影《k-19》里核泄漏的K-19号核潜艇的同型艇。K-19号是658型战略核潜艇的首制艇,该艇仿佛被诅咒过,一生十分坎坷,事故无数,甚至有反应堆爆炸和核泄漏,以及与美国核潜艇相撞,两次严重火灾,在美国电影中被谑称为”寡妇制造者“。潜艇挨鱼雷插的乌龙,美国也没少搞。在1960年8月5日,美国海军“淡水鲤”级SS-490“飞鱼”号常规潜艇。在一次反潜演习中被美国海军的“国王”号驱逐舰误射的Mk44鱼雷打中,鱼雷插进“飞鱼”号的指挥塔围壳,这枚鱼雷是安装了战斗部的实雷,但万幸的是鱼雷的保险没解脱,才没有酿成大祸,全艇躲过一劫。这次鱼雷命中自己的潜艇,把艇长吓得满头大汗,急忙从150米的深海上浮,并大骂“国王”号驱逐舰的舰长。“飞鱼”号被Mk44击中的位置在指挥塔围壳,属于非耐压舱段,所以即使被打中,只要没爆炸,对潜艇的水密性不会有影响。1965年5月,美国海军的“猫鲨”级SS-365“石首鱼”号常规潜艇,在进行实战训练时,被自己发射的一枚“叛变”了的Mk-37主/被动自导鱼雷命中。这枚鱼雷发射以后,直接转身锁定了自己的潜艇,打个正着,鱼雷射穿了潜艇围壳,幸而没炸。Mk-37是射程45公里的533毫米重型鱼雷,战斗部装有150公斤黑铝混合炸药,如果爆炸的话,足以将这艘潜艇炸成两截。在混乱的海战中,潜艇很容易被自己或友军发射的“叛变”鱼雷所命中,所以本艇或友艇发射鱼雷以后,声呐兵的一个责任是通过声呐警戒,感知是否有鱼雷接近。即使是在二战时期的非制导直航鱼雷,也有命中本艇的危险。在1944年10月底,即将完成远航的美国海军“刺尾鱼”号只剩下一枚鱼雷,于是在琉球附近向海面上一艘受伤的日本商船发射了这枚鱼雷,然而当鱼雷发射出去时,并没有直奔受伤的日本商船,而是沿着一条弧线开始偏转,最后竟然直奔“刺尾鱼”号而来,“刺尾鱼”号的艇长大吃一惊,命令潜艇紧急规避,而此时的潜艇速度只有6节,鱼雷的速度高达26节,就在几秒钟后,在水面上画了一个巨大的圆圈后准确命中了“刺尾鱼”号的艇艉,巨大的爆炸使一半以上的艇员当场毙命,大量海水涌入舱室,潜艇最后沉没在大海中。事后查明,事故的原因是鱼雷的方向尾舵被卡住了,造成鱼雷沿固定角度偏转了整整180°,然后命中了自己。这才是真正的最后一枚鱼雷留给我。在二战中,经常有“叛变”的鱼雷命中自己潜艇的情况。在1944年3月26日 美国海军“白鲑”号潜艇,在帕劳群岛海域攻击一艘日本运输船时,被自己发射的鱼雷命中击沉,仅有一名艇员幸存。1942年10月18日,“六线鱼”号潜艇,向一艘日本货轮发射了两枚鱼雷,第二枚鱼雷在水中绕了一圈后直扑自己而来,幸未命中。1944年7月,“绒球鱼”号潜艇在鄂霍次克海的一次战斗中,也险些被自己发射的鱼雷命中。为了增加命中率,某些德国U艇的鱼雷,会装订一个折返信号,在鱼雷错过目标,没有命中的时候,能自动折返几次,对想定的目标航迹进行来回切割,直至命中。不过,这种战术在近战和混战的时候非常危险,一不小心鱼雷很可能会命中自己的潜艇。潜艇出海作战,带着大量的鱼雷、水雷和导弹运载箱等武器。这些武器个头都很大,有6、7米长,一两吨重,如何将其从基地码头上装载到潜艇鱼雷舱里,是一项非常关键的工作。将它们从码头上转移到潜艇鱼雷舱内的过程叫“装载”;把鱼雷从雷弹存放架上装入鱼雷发射管中的过程叫“装填”。通常来说,主流的装载方式有两种:一、从鱼雷发射管的上层发射管直接装入鱼雷艇,中小型潜艇使用较多,相当于发射鱼雷的逆向操作。1、潜艇要系泊在专用的装雷码头上。码头上有一个浮体平台,平台上的凹槽与潜艇头部形状吻合。将鱼雷放到发射管正前方的鱼雷托架上。2、潜艇艉部压载水舱注入一部分压载水,使潜艇小幅度尾倾,将艇艏鱼雷发射管抬出水面,防止进水。艉部鱼雷管装载时方向相反。3、将鱼雷发射管前后盖互锁系统解锁,前后盖同时打开,形成一条顺畅的通道。4、将钢丝绳通过鱼雷发射管伸出来,固定到鱼雷后部,启动电动绞车将鱼雷慢慢拉入鱼雷舱。进舱后用电葫芦吊起鱼雷,放置到两侧或下层存放架上固定好,就完成装载了。这种方式操作简单方便,不需要对潜艇做任何改动,占用空间小,很适合中小潜艇使用。但这种装载方式对环境要求太高:海况要好,不能有大风浪;要在专用码头上进行;无法在海上用补给舰补给,只能回基地,使用范围较小。二、另一种从鱼雷装载舱口装载,通常在大型潜艇上使用较多。鱼雷装载舱口在潜艇耐压壳体上方,指挥台围壳前方。开口可以向前,也可以向后,主要由上甲板空间决定。如果舱口与指挥台围壳距离太近,就只能朝向前方。这个舱口也是艇员从艏舱进出潜艇的通道。装载鱼雷时:1、打开装载舱口,用吊车先将鱼雷放到装载装置的托架上,固定好。2、启动装载装置上的动力系统,使装置上的鱼雷存放托架与潜艇鱼雷舱内的托架对接,形成一条约25°~40°的倾斜滑道。3、解开鱼雷固定带,用绞盘将鱼雷慢慢滑入艇内,用电葫芦吊起放到存放架上。这种方式使用范围广,舱口开在上方,受风浪影响小,在海上可以用补给舰上补给。缺点是在艇体上开口结构复杂,对潜艇结构强度、耐压程度的嗓声水平等有影响。三、垂直吊装方式。美国“俄亥俄”级潜艇艇身直径大,装载的鱼雷短,鱼雷舱布置在底部,所以能从前进出闸室垂直吊入,是一种特殊的装载方式。▲“俄亥俄”级潜艇吊装鱼雷当需要向发射管装填鱼雷时,先将鱼雷上的固定带解开。再利用存放架上的牵引滑轨,用钢丝绳牵引鱼雷推入发射管中。法国的潜艇特殊些,不是在滑轨上推,而是将鱼雷吊起来推入发射管。现代潜艇就是用以上方法,将鱼雷、水雷、导弹装载进鱼雷舱,再装填到发射管的。和风漫谈原创文字,欢迎关注。图片来自网络,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潜艇装填鱼雷,是指将鱼雷从潜艇外部补充到潜艇里面,目前潜艇装填鱼雷的方式主要有两种。第一,直接把鱼雷从鱼雷发射管外面塞进去。为了让潜艇的鱼雷发射管露出来,远离水面,防止装填鱼雷时海水倒灌进潜艇内部。在装填鱼雷时首先需要给潜艇尾部的压载水舱注水,让潜艇的艏部翘起来。当然了,也有潜艇是在艇艉设置鱼雷发射管,这时候就是给潜艇艏部压载水舱注水,让潜艇的艇艉翘起。当鱼雷发射管完全露出水面后,就用浮筏固定住潜艇,然后使用吊机等设备将鱼雷起吊至发射口,装填人员会乘坐浮筏/小艇在旁边辅助鱼雷顺利进入鱼雷发射管。此时潜艇内部还要安排人员接收这些“逆行”的鱼雷,将它们从鱼雷发射管里面拖出来,放到备用鱼雷台架。值得注意的是,很多潜艇使用的巡航导弹也是通过鱼雷发射管进行装填的。例如“基洛”级常规潜艇是使用鱼雷发射管来发射3M54俱乐部巡航导弹的,而不是采用垂直发射管,所以装填时也是用鱼雷发射管。能够从潜艇外面装填鱼雷的发射管必须是设计在水线以上才行。而在水线下的鱼雷发射管无论怎么给压载水舱注水,都难以让它完全露出水面,保证装填鱼雷时不进入海水。例如中国的093系列核潜艇的鱼雷发射管采用的是4上2下的布局,只有上面4具鱼雷发射管是在水线上的,能够在装填时露出水面。第二种潜艇装填鱼雷的方式就是通过专门的装填舱口进行装填。专门的装填舱口设置在潜艇上甲板,当潜艇正常露出水面时,装填舱口自然远离水面,不需要采用额外的手段防止海水进入潜艇,简化了装填鱼雷的工作。专门装填舱口开设位置一般是在潜艇鱼雷舱的上方,从潜艇上甲板直接贯通到鱼雷舱里面。在装填时直接吊装鱼雷从装填舱口放进去,鱼雷会顺着由滑轨、绞盘等装备组成的临时装填系统缓缓滑进鱼雷舱,内部的装填人员再将它转移到鱼雷台架。潜艇使用的巡航导弹也可以采用这种方式进行装填。一般来说,第二种装填鱼雷的方式更加方便,快捷,工作量更少,而且能够适应更多的装填环境,更加受欢迎。看了一圈,所有的答案都仅限于回答鱼雷是怎么从发射管里被打出去的,至于打出去之前怎样,没人提。笔者就来说说战雷攻击的标准程序好了,同导弹需要火控雷达或光电雷达解算射击诸元一样,战雷攻击同样也需要预先解算射击诸元,为装进鱼雷发射管里的鱼雷装订射表。解算射击诸元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方式,一是声呐火控,二是光学火控。其中,声呐火控又分为主动声呐与被动声呐两种,主动声呐测距测向很好理解,就是由艇艏的攻击声呐发出中频声呐波,打到目标舰体上之后反射回来,用三角测量法测算出目标航距航向,为本艇的战雷攻击提供基本的火控数据;而被动声呐测距相对复杂一些,由于被动声呐只能监听攻击目标的水声动力学特征,因此需要使用调幅法测算目标舷角结合自身船位变化,解算出目标的运动要素。总的来说,主动声呐攻击精度较高,但是隐蔽性较差,被动声呐攻击对雷弹部门长的业务能力要求较高,但隐蔽性相对较好,在直航雷大行其道的时代,战雷攻击多使用主动声呐攻击模式,而在目前尾流自导、线导鱼雷成为主流的时代,被动声呐制导已经成为相对较为普及的攻击方式。除了声呐攻击,潜艇在攻击水面舰艇目标时,战雷攻击还有潜望镜攻击模式。相对于声呐制导,潜望镜的光学制导就相对简单一些了,只需要使用航向上的攻击潜望镜发现目标并判断目标性质,手动测绘目标的距离、航向、角速度,用函数解算出火控诸元,即可为战雷装表发射。至于发射鱼雷的方式有压缩气发射与自航式发射,前面很多答主都已说过了,这里就不再赘述了。以上是《军武次位面》为您解答,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_^
核潜艇被一枚鱼雷命中,插入潜艇外壳,但未爆炸,求该艇长的心理阴影面积。潜艇在水下来无影去无踪,是海军的最隐秘杀手。但其实潜艇在水下是“又聋又瞎”的,潜艇的侦测手段不多,仅能凭借海图和声纳探路,感知和判断周边环境的能力较差。所以自潜艇问世以来,各种事故就层出不穷。最奇葩的事故,是被鱼雷命中以后,竟然浑然不觉,直接带着鱼雷回港了。在1968年10月2日,苏联海军的第一代弹道导弹核潜艇,排水量5300吨的658型“旅馆”级战略核潜艇K-54号,与排水量4870吨的671型“维克托”级(V级)攻击核潜艇K-178号进行反潜战术合练。 在这次演习中,由于靶场导引设备突然失灵, K-178潜艇发射的一枚重型反潜鱼雷,一头插进B-454号核潜艇的尾部。这枚脱靶的重型鱼雷直接把附近的K-178号潜艇当作目标径直奔了过来,并准确命中K-178号潜艇指挥塔后部约5米的艇身,并穿透了潜艇的外壳卡在K-178号潜艇的艇身上。好在,这只是一枚没有装炸药的训练操雷,不然这艘核潜艇就挂了。658型由苏联的627型攻击核潜艇和629型常规导弹潜艇混合发展而来,受制于当时苏联工业水平的限制,无法生产大直径的潜艇耐压壳,苏联的潜射导弹体积又普遍很大,所以,苏联采用了一个简单粗暴的方式——把战略核导弹发射筒和潜艇指挥塔融合起来,研制出658型核潜艇,指挥塔很大,里面装备了3枚R-13型潜射弹道导弹(后期升级为R-29型)。出事的这艘658型“旅馆”级战略核潜艇,就是电影《k-19》里核泄漏的K-19号核潜艇的同型艇。K-19号是658型战略核潜艇的首制艇,该艇仿佛被诅咒过,一生十分坎坷,事故无数,甚至有反应堆爆炸和核泄漏,以及与美国核潜艇相撞,两次严重火灾,在美国电影中被谑称为”寡妇制造者“。潜艇挨鱼雷插的乌龙,美国也没少搞。在1960年8月5日,美国海军“淡水鲤”级SS-490“飞鱼”号常规潜艇。在一次反潜演习中被美国海军的“国王”号驱逐舰误射的Mk44鱼雷打中,鱼雷插进“飞鱼”号的指挥塔围壳,这枚鱼雷是安装了战斗部的实雷,但万幸的是鱼雷的保险没解脱,才没有酿成大祸,全艇躲过一劫。这次鱼雷命中自己的潜艇,把艇长吓得满头大汗,急忙从150米的深海上浮,并大骂“国王”号驱逐舰的舰长。“飞鱼”号被Mk44击中的位置在指挥塔围壳,属于非耐压舱段,所以即使被打中,只要没爆炸,对潜艇的水密性不会有影响。1965年5月,美国海军的“猫鲨”级SS-365“石首鱼”号常规潜艇,在进行实战训练时,被自己发射的一枚“叛变”了的Mk-37主/被动自导鱼雷命中。这枚鱼雷发射以后,直接转身锁定了自己的潜艇,打个正着,鱼雷射穿了潜艇围壳,幸而没炸。Mk-37是射程45公里的533毫米重型鱼雷,战斗部装有150公斤黑铝混合炸药,如果爆炸的话,足以将这艘潜艇炸成两截。在混乱的海战中,潜艇很容易被自己或友军发射的“叛变”鱼雷所命中,所以本艇或友艇发射鱼雷以后,声呐兵的一个责任是通过声呐警戒,感知是否有鱼雷接近。即使是在二战时期的非制导直航鱼雷,也有命中本艇的危险。在1944年10月底,即将完成远航的美国海军“刺尾鱼”号只剩下一枚鱼雷,于是在琉球附近向海面上一艘受伤的日本商船发射了这枚鱼雷,然而当鱼雷发射出去时,并没有直奔受伤的日本商船,而是沿着一条弧线开始偏转,最后竟然直奔“刺尾鱼”号而来,“刺尾鱼”号的艇长大吃一惊,命令潜艇紧急规避,而此时的潜艇速度只有6节,鱼雷的速度高达26节,就在几秒钟后,在水面上画了一个巨大的圆圈后准确命中了“刺尾鱼”号的艇艉,巨大的爆炸使一半以上的艇员当场毙命,大量海水涌入舱室,潜艇最后沉没在大海中。事后查明,事故的原因是鱼雷的方向尾舵被卡住了,造成鱼雷沿固定角度偏转了整整180°,然后命中了自己。这才是真正的最后一枚鱼雷留给我。在二战中,经常有“叛变”的鱼雷命中自己潜艇的情况。在1944年3月26日 美国海军“白鲑”号潜艇,在帕劳群岛海域攻击一艘日本运输船时,被自己发射的鱼雷命中击沉,仅有一名艇员幸存。1942年10月18日,“六线鱼”号潜艇,向一艘日本货轮发射了两枚鱼雷,第二枚鱼雷在水中绕了一圈后直扑自己而来,幸未命中。1944年7月,“绒球鱼”号潜艇在鄂霍次克海的一次战斗中,也险些被自己发射的鱼雷命中。为了增加命中率,某些德国U艇的鱼雷,会装订一个折返信号,在鱼雷错过目标,没有命中的时候,能自动折返几次,对想定的目标航迹进行来回切割,直至命中。不过,这种战术在近战和混战的时候非常危险,一不小心鱼雷很可能会命中自己的潜艇。潜艇出海作战,带着大量的鱼雷、水雷和导弹运载箱等武器。这些武器个头都很大,有6、7米长,一两吨重,如何将其从基地码头上装载到潜艇鱼雷舱里,是一项非常关键的工作。将它们从码头上转移到潜艇鱼雷舱内的过程叫“装载”;把鱼雷从雷弹存放架上装入鱼雷发射管中的过程叫“装填”。通常来说,主流的装载方式有两种:一、从鱼雷发射管的上层发射管直接装入鱼雷艇,中小型潜艇使用较多,相当于发射鱼雷的逆向操作。1、潜艇要系泊在专用的装雷码头上。码头上有一个浮体平台,平台上的凹槽与潜艇头部形状吻合。将鱼雷放到发射管正前方的鱼雷托架上。2、潜艇艉部压载水舱注入一部分压载水,使潜艇小幅度尾倾,将艇艏鱼雷发射管抬出水面,防止进水。艉部鱼雷管装载时方向相反。3、将鱼雷发射管前后盖互锁系统解锁,前后盖同时打开,形成一条顺畅的通道。4、将钢丝绳通过鱼雷发射管伸出来,固定到鱼雷后部,启动电动绞车将鱼雷慢慢拉入鱼雷舱。进舱后用电葫芦吊起鱼雷,放置到两侧或下层存放架上固定好,就完成装载了。这种方式操作简单方便,不需要对潜艇做任何改动,占用空间小,很适合中小潜艇使用。但这种装载方式对环境要求太高:海况要好,不能有大风浪;要在专用码头上进行;无法在海上用补给舰补给,只能回基地,使用范围较小。二、另一种从鱼雷装载舱口装载,通常在大型潜艇上使用较多。鱼雷装载舱口在潜艇耐压壳体上方,指挥台围壳前方。开口可以向前,也可以向后,主要由上甲板空间决定。如果舱口与指挥台围壳距离太近,就只能朝向前方。这个舱口也是艇员从艏舱进出潜艇的通道。装载鱼雷时:1、打开装载舱口,用吊车先将鱼雷放到装载装置的托架上,固定好。2、启动装载装置上的动力系统,使装置上的鱼雷存放托架与潜艇鱼雷舱内的托架对接,形成一条约25°~40°的倾斜滑道。3、解开鱼雷固定带,用绞盘将鱼雷慢慢滑入艇内,用电葫芦吊起放到存放架上。这种方式使用范围广,舱口开在上方,受风浪影响小,在海上可以用补给舰上补给。缺点是在艇体上开口结构复杂,对潜艇结构强度、耐压程度的嗓声水平等有影响。三、垂直吊装方式。美国“俄亥俄”级潜艇艇身直径大,装载的鱼雷短,鱼雷舱布置在底部,所以能从前进出闸室垂直吊入,是一种特殊的装载方式。▲“俄亥俄”级潜艇吊装鱼雷当需要向发射管装填鱼雷时,先将鱼雷上的固定带解开。再利用存放架上的牵引滑轨,用钢丝绳牵引鱼雷推入发射管中。法国的潜艇特殊些,不是在滑轨上推,而是将鱼雷吊起来推入发射管。现代潜艇就是用以上方法,将鱼雷、水雷、导弹装载进鱼雷舱,再装填到发射管的。和风漫谈原创文字,欢迎关注。图片来自网络,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潜艇装填鱼雷,是指将鱼雷从潜艇外部补充到潜艇里面,目前潜艇装填鱼雷的方式主要有两种。第一,直接把鱼雷从鱼雷发射管外面塞进去。为了让潜艇的鱼雷发射管露出来,远离水面,防止装填鱼雷时海水倒灌进潜艇内部。在装填鱼雷时首先需要给潜艇尾部的压载水舱注水,让潜艇的艏部翘起来。当然了,也有潜艇是在艇艉设置鱼雷发射管,这时候就是给潜艇艏部压载水舱注水,让潜艇的艇艉翘起。当鱼雷发射管完全露出水面后,就用浮筏固定住潜艇,然后使用吊机等设备将鱼雷起吊至发射口,装填人员会乘坐浮筏/小艇在旁边辅助鱼雷顺利进入鱼雷发射管。此时潜艇内部还要安排人员接收这些“逆行”的鱼雷,将它们从鱼雷发射管里面拖出来,放到备用鱼雷台架。值得注意的是,很多潜艇使用的巡航导弹也是通过鱼雷发射管进行装填的。例如“基洛”级常规潜艇是使用鱼雷发射管来发射3M54俱乐部巡航导弹的,而不是采用垂直发射管,所以装填时也是用鱼雷发射管。能够从潜艇外面装填鱼雷的发射管必须是设计在水线以上才行。而在水线下的鱼雷发射管无论怎么给压载水舱注水,都难以让它完全露出水面,保证装填鱼雷时不进入海水。例如中国的093系列核潜艇的鱼雷发射管采用的是4上2下的布局,只有上面4具鱼雷发射管是在水线上的,能够在装填时露出水面。第二种潜艇装填鱼雷的方式就是通过专门的装填舱口进行装填。专门的装填舱口设置在潜艇上甲板,当潜艇正常露出水面时,装填舱口自然远离水面,不需要采用额外的手段防止海水进入潜艇,简化了装填鱼雷的工作。专门装填舱口开设位置一般是在潜艇鱼雷舱的上方,从潜艇上甲板直接贯通到鱼雷舱里面。在装填时直接吊装鱼雷从装填舱口放进去,鱼雷会顺着由滑轨、绞盘等装备组成的临时装填系统缓缓滑进鱼雷舱,内部的装填人员再将它转移到鱼雷台架。潜艇使用的巡航导弹也可以采用这种方式进行装填。一般来说,第二种装填鱼雷的方式更加方便,快捷,工作量更少,而且能够适应更多的装填环境,更加受欢迎。看了一圈,所有的答案都仅限于回答鱼雷是怎么从发射管里被打出去的,至于打出去之前怎样,没人提。笔者就来说说战雷攻击的标准程序好了,同导弹需要火控雷达或光电雷达解算射击诸元一样,战雷攻击同样也需要预先解算射击诸元,为装进鱼雷发射管里的鱼雷装订射表。解算射击诸元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方式,一是声呐火控,二是光学火控。其中,声呐火控又分为主动声呐与被动声呐两种,主动声呐测距测向很好理解,就是由艇艏的攻击声呐发出中频声呐波,打到目标舰体上之后反射回来,用三角测量法测算出目标航距航向,为本艇的战雷攻击提供基本的火控数据;而被动声呐测距相对复杂一些,由于被动声呐只能监听攻击目标的水声动力学特征,因此需要使用调幅法测算目标舷角结合自身船位变化,解算出目标的运动要素。总的来说,主动声呐攻击精度较高,但是隐蔽性较差,被动声呐攻击对雷弹部门长的业务能力要求较高,但隐蔽性相对较好,在直航雷大行其道的时代,战雷攻击多使用主动声呐攻击模式,而在目前尾流自导、线导鱼雷成为主流的时代,被动声呐制导已经成为相对较为普及的攻击方式。除了声呐攻击,潜艇在攻击水面舰艇目标时,战雷攻击还有潜望镜攻击模式。相对于声呐制导,潜望镜的光学制导就相对简单一些了,只需要使用航向上的攻击潜望镜发现目标并判断目标性质,手动测绘目标的距离、航向、角速度,用函数解算出火控诸元,即可为战雷装表发射。至于发射鱼雷的方式有压缩气发射与自航式发射,前面很多答主都已说过了,这里就不再赘述了。以上是《军武次位面》为您解答,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_^常规潜艇主要通过鱼雷发射管发射导弹,部分型号装备了垂直发射的防空导弹;攻击型核潜艇则既可以通过鱼雷发射管也可以垂直发射系统发射导弹。俄罗斯“布拉瓦”潜射弹道导弹发射景象美国“三叉戟“潜射弹道导弹发射1)常规潜艇:目前各主要海军强国装备的先进常规潜艇大多可以发射反舰导弹,包括我国的039及各种改进型号、俄罗斯“基洛级”/“阿穆尔级”、德国212/214级、法国“阿戈斯塔级”/“鲔鱼级”、日本“苍龙级”等。由于吨位、尺寸相对较小,现役常规潜艇中尚没有装备可以发射反舰导弹/对陆打击巡航导弹的垂直发射系统的型号(我国的032试验艇除外),均利用鱼雷发射管发射反舰导弹,基本流程是利用鱼雷发射管中的压缩气体将装有反舰导弹的密闭箱体弹射出潜艇,箱体到达一定水深后导弹发动机点火冲出水面。目前已有国家开始研发装备垂直发射系统等常规潜艇,也许不久就会看到装备垂直发射系统的常规潜艇出现。德国212潜艇装备的IDAS潜射防空导弹IDAS防空导弹利用鱼雷发射管发射出口泰国的ST-26潜艇装备的CM-708潜射反舰导弹鹰击-82潜射反舰导弹及其发射载具2)核潜艇:装备垂直发射系统、具备远程反舰/对陆打击能力是各海军强国核潜艇发射的趋势。美国自“洛杉矶级”核潜艇开始就已经装备“巡航”巡航导弹垂直发射系统,其现役核潜艇全部具备导弹垂直发射能力(包括14艘“俄亥俄级”战略核潜艇);俄罗斯的核潜艇也大多装备导弹垂直发射系统,如“奥斯卡级”巡航导弹核潜艇、最新的“亚森级”攻击型核潜艇和“北风之神级”战略核潜艇等。核潜艇垂直发射导弹方式与常规潜艇略有不同,其原理是利用压缩气体将导弹弹出水面(一定水深情况下),导弹在离开水面后再启动发动机。“洛杉矶级”核潜艇装备的“战斧”巡航导弹发射装置俄罗斯“亚森级”核潜艇装有8具4联装“缟玛瑙”反舰导弹垂直发射系统不论是水面舰艇还是潜艇,导弹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打击手段。尤其是潜艇具备导弹发射能力后,在保持自身隐蔽性优势的情况下,进一步提升了远程打击能力,增大了潜艇在海上对抗中的主动性,已经越来越被各海军强国重视!我国032型试验艇上也出现了巡航导弹垂直发射系统,相信不久的将来将会就能够在我们自己的核潜艇上看到垂直发射系统的身影。032艇上装备了2款垂直发射系统093众多型号中的“小龟背”曾被认为是垂发系统,目前已经可以排除这一可能欢迎关注“威呐解析”,阅读更多原创军事内容(图片源自网络)。
核潜艇被一枚鱼雷命中,插入潜艇外壳,但未爆炸,求该艇长的心理阴影面积。潜艇在水下来无影去无踪,是海军的最隐秘杀手。但其实潜艇在水下是“又聋又瞎”的,潜艇的侦测手段不多,仅能凭借海图和声纳探路,感知和判断周边环境的能力较差。所以自潜艇问世以来,各种事故就层出不穷。最奇葩的事故,是被鱼雷命中以后,竟然浑然不觉,直接带着鱼雷回港了。在1968年10月2日,苏联海军的第一代弹道导弹核潜艇,排水量5300吨的658型“旅馆”级战略核潜艇K-54号,与排水量4870吨的671型“维克托”级(V级)攻击核潜艇K-178号进行反潜战术合练。 在这次演习中,由于靶场导引设备突然失灵, K-178潜艇发射的一枚重型反潜鱼雷,一头插进B-454号核潜艇的尾部。这枚脱靶的重型鱼雷直接把附近的K-178号潜艇当作目标径直奔了过来,并准确命中K-178号潜艇指挥塔后部约5米的艇身,并穿透了潜艇的外壳卡在K-178号潜艇的艇身上。好在,这只是一枚没有装炸药的训练操雷,不然这艘核潜艇就挂了。658型由苏联的627型攻击核潜艇和629型常规导弹潜艇混合发展而来,受制于当时苏联工业水平的限制,无法生产大直径的潜艇耐压壳,苏联的潜射导弹体积又普遍很大,所以,苏联采用了一个简单粗暴的方式——把战略核导弹发射筒和潜艇指挥塔融合起来,研制出658型核潜艇,指挥塔很大,里面装备了3枚R-13型潜射弹道导弹(后期升级为R-29型)。出事的这艘658型“旅馆”级战略核潜艇,就是电影《k-19》里核泄漏的K-19号核潜艇的同型艇。K-19号是658型战略核潜艇的首制艇,该艇仿佛被诅咒过,一生十分坎坷,事故无数,甚至有反应堆爆炸和核泄漏,以及与美国核潜艇相撞,两次严重火灾,在美国电影中被谑称为”寡妇制造者“。潜艇挨鱼雷插的乌龙,美国也没少搞。在1960年8月5日,美国海军“淡水鲤”级SS-490“飞鱼”号常规潜艇。在一次反潜演习中被美国海军的“国王”号驱逐舰误射的Mk44鱼雷打中,鱼雷插进“飞鱼”号的指挥塔围壳,这枚鱼雷是安装了战斗部的实雷,但万幸的是鱼雷的保险没解脱,才没有酿成大祸,全艇躲过一劫。这次鱼雷命中自己的潜艇,把艇长吓得满头大汗,急忙从150米的深海上浮,并大骂“国王”号驱逐舰的舰长。“飞鱼”号被Mk44击中的位置在指挥塔围壳,属于非耐压舱段,所以即使被打中,只要没爆炸,对潜艇的水密性不会有影响。1965年5月,美国海军的“猫鲨”级SS-365“石首鱼”号常规潜艇,在进行实战训练时,被自己发射的一枚“叛变”了的Mk-37主/被动自导鱼雷命中。这枚鱼雷发射以后,直接转身锁定了自己的潜艇,打个正着,鱼雷射穿了潜艇围壳,幸而没炸。Mk-37是射程45公里的533毫米重型鱼雷,战斗部装有150公斤黑铝混合炸药,如果爆炸的话,足以将这艘潜艇炸成两截。在混乱的海战中,潜艇很容易被自己或友军发射的“叛变”鱼雷所命中,所以本艇或友艇发射鱼雷以后,声呐兵的一个责任是通过声呐警戒,感知是否有鱼雷接近。即使是在二战时期的非制导直航鱼雷,也有命中本艇的危险。在1944年10月底,即将完成远航的美国海军“刺尾鱼”号只剩下一枚鱼雷,于是在琉球附近向海面上一艘受伤的日本商船发射了这枚鱼雷,然而当鱼雷发射出去时,并没有直奔受伤的日本商船,而是沿着一条弧线开始偏转,最后竟然直奔“刺尾鱼”号而来,“刺尾鱼”号的艇长大吃一惊,命令潜艇紧急规避,而此时的潜艇速度只有6节,鱼雷的速度高达26节,就在几秒钟后,在水面上画了一个巨大的圆圈后准确命中了“刺尾鱼”号的艇艉,巨大的爆炸使一半以上的艇员当场毙命,大量海水涌入舱室,潜艇最后沉没在大海中。事后查明,事故的原因是鱼雷的方向尾舵被卡住了,造成鱼雷沿固定角度偏转了整整180°,然后命中了自己。这才是真正的最后一枚鱼雷留给我。在二战中,经常有“叛变”的鱼雷命中自己潜艇的情况。在1944年3月26日 美国海军“白鲑”号潜艇,在帕劳群岛海域攻击一艘日本运输船时,被自己发射的鱼雷命中击沉,仅有一名艇员幸存。1942年10月18日,“六线鱼”号潜艇,向一艘日本货轮发射了两枚鱼雷,第二枚鱼雷在水中绕了一圈后直扑自己而来,幸未命中。1944年7月,“绒球鱼”号潜艇在鄂霍次克海的一次战斗中,也险些被自己发射的鱼雷命中。为了增加命中率,某些德国U艇的鱼雷,会装订一个折返信号,在鱼雷错过目标,没有命中的时候,能自动折返几次,对想定的目标航迹进行来回切割,直至命中。不过,这种战术在近战和混战的时候非常危险,一不小心鱼雷很可能会命中自己的潜艇。潜艇出海作战,带着大量的鱼雷、水雷和导弹运载箱等武器。这些武器个头都很大,有6、7米长,一两吨重,如何将其从基地码头上装载到潜艇鱼雷舱里,是一项非常关键的工作。将它们从码头上转移到潜艇鱼雷舱内的过程叫“装载”;把鱼雷从雷弹存放架上装入鱼雷发射管中的过程叫“装填”。通常来说,主流的装载方式有两种:一、从鱼雷发射管的上层发射管直接装入鱼雷艇,中小型潜艇使用较多,相当于发射鱼雷的逆向操作。1、潜艇要系泊在专用的装雷码头上。码头上有一个浮体平台,平台上的凹槽与潜艇头部形状吻合。将鱼雷放到发射管正前方的鱼雷托架上。2、潜艇艉部压载水舱注入一部分压载水,使潜艇小幅度尾倾,将艇艏鱼雷发射管抬出水面,防止进水。艉部鱼雷管装载时方向相反。3、将鱼雷发射管前后盖互锁系统解锁,前后盖同时打开,形成一条顺畅的通道。4、将钢丝绳通过鱼雷发射管伸出来,固定到鱼雷后部,启动电动绞车将鱼雷慢慢拉入鱼雷舱。进舱后用电葫芦吊起鱼雷,放置到两侧或下层存放架上固定好,就完成装载了。这种方式操作简单方便,不需要对潜艇做任何改动,占用空间小,很适合中小潜艇使用。但这种装载方式对环境要求太高:海况要好,不能有大风浪;要在专用码头上进行;无法在海上用补给舰补给,只能回基地,使用范围较小。二、另一种从鱼雷装载舱口装载,通常在大型潜艇上使用较多。鱼雷装载舱口在潜艇耐压壳体上方,指挥台围壳前方。开口可以向前,也可以向后,主要由上甲板空间决定。如果舱口与指挥台围壳距离太近,就只能朝向前方。这个舱口也是艇员从艏舱进出潜艇的通道。装载鱼雷时:1、打开装载舱口,用吊车先将鱼雷放到装载装置的托架上,固定好。2、启动装载装置上的动力系统,使装置上的鱼雷存放托架与潜艇鱼雷舱内的托架对接,形成一条约25°~40°的倾斜滑道。3、解开鱼雷固定带,用绞盘将鱼雷慢慢滑入艇内,用电葫芦吊起放到存放架上。这种方式使用范围广,舱口开在上方,受风浪影响小,在海上可以用补给舰上补给。缺点是在艇体上开口结构复杂,对潜艇结构强度、耐压程度的嗓声水平等有影响。三、垂直吊装方式。美国“俄亥俄”级潜艇艇身直径大,装载的鱼雷短,鱼雷舱布置在底部,所以能从前进出闸室垂直吊入,是一种特殊的装载方式。▲“俄亥俄”级潜艇吊装鱼雷当需要向发射管装填鱼雷时,先将鱼雷上的固定带解开。再利用存放架上的牵引滑轨,用钢丝绳牵引鱼雷推入发射管中。法国的潜艇特殊些,不是在滑轨上推,而是将鱼雷吊起来推入发射管。现代潜艇就是用以上方法,将鱼雷、水雷、导弹装载进鱼雷舱,再装填到发射管的。和风漫谈原创文字,欢迎关注。图片来自网络,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潜艇装填鱼雷,是指将鱼雷从潜艇外部补充到潜艇里面,目前潜艇装填鱼雷的方式主要有两种。第一,直接把鱼雷从鱼雷发射管外面塞进去。为了让潜艇的鱼雷发射管露出来,远离水面,防止装填鱼雷时海水倒灌进潜艇内部。在装填鱼雷时首先需要给潜艇尾部的压载水舱注水,让潜艇的艏部翘起来。当然了,也有潜艇是在艇艉设置鱼雷发射管,这时候就是给潜艇艏部压载水舱注水,让潜艇的艇艉翘起。当鱼雷发射管完全露出水面后,就用浮筏固定住潜艇,然后使用吊机等设备将鱼雷起吊至发射口,装填人员会乘坐浮筏/小艇在旁边辅助鱼雷顺利进入鱼雷发射管。此时潜艇内部还要安排人员接收这些“逆行”的鱼雷,将它们从鱼雷发射管里面拖出来,放到备用鱼雷台架。值得注意的是,很多潜艇使用的巡航导弹也是通过鱼雷发射管进行装填的。例如“基洛”级常规潜艇是使用鱼雷发射管来发射3M54俱乐部巡航导弹的,而不是采用垂直发射管,所以装填时也是用鱼雷发射管。能够从潜艇外面装填鱼雷的发射管必须是设计在水线以上才行。而在水线下的鱼雷发射管无论怎么给压载水舱注水,都难以让它完全露出水面,保证装填鱼雷时不进入海水。例如中国的093系列核潜艇的鱼雷发射管采用的是4上2下的布局,只有上面4具鱼雷发射管是在水线上的,能够在装填时露出水面。第二种潜艇装填鱼雷的方式就是通过专门的装填舱口进行装填。专门的装填舱口设置在潜艇上甲板,当潜艇正常露出水面时,装填舱口自然远离水面,不需要采用额外的手段防止海水进入潜艇,简化了装填鱼雷的工作。专门装填舱口开设位置一般是在潜艇鱼雷舱的上方,从潜艇上甲板直接贯通到鱼雷舱里面。在装填时直接吊装鱼雷从装填舱口放进去,鱼雷会顺着由滑轨、绞盘等装备组成的临时装填系统缓缓滑进鱼雷舱,内部的装填人员再将它转移到鱼雷台架。潜艇使用的巡航导弹也可以采用这种方式进行装填。一般来说,第二种装填鱼雷的方式更加方便,快捷,工作量更少,而且能够适应更多的装填环境,更加受欢迎。看了一圈,所有的答案都仅限于回答鱼雷是怎么从发射管里被打出去的,至于打出去之前怎样,没人提。笔者就来说说战雷攻击的标准程序好了,同导弹需要火控雷达或光电雷达解算射击诸元一样,战雷攻击同样也需要预先解算射击诸元,为装进鱼雷发射管里的鱼雷装订射表。解算射击诸元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方式,一是声呐火控,二是光学火控。其中,声呐火控又分为主动声呐与被动声呐两种,主动声呐测距测向很好理解,就是由艇艏的攻击声呐发出中频声呐波,打到目标舰体上之后反射回来,用三角测量法测算出目标航距航向,为本艇的战雷攻击提供基本的火控数据;而被动声呐测距相对复杂一些,由于被动声呐只能监听攻击目标的水声动力学特征,因此需要使用调幅法测算目标舷角结合自身船位变化,解算出目标的运动要素。总的来说,主动声呐攻击精度较高,但是隐蔽性较差,被动声呐攻击对雷弹部门长的业务能力要求较高,但隐蔽性相对较好,在直航雷大行其道的时代,战雷攻击多使用主动声呐攻击模式,而在目前尾流自导、线导鱼雷成为主流的时代,被动声呐制导已经成为相对较为普及的攻击方式。除了声呐攻击,潜艇在攻击水面舰艇目标时,战雷攻击还有潜望镜攻击模式。相对于声呐制导,潜望镜的光学制导就相对简单一些了,只需要使用航向上的攻击潜望镜发现目标并判断目标性质,手动测绘目标的距离、航向、角速度,用函数解算出火控诸元,即可为战雷装表发射。至于发射鱼雷的方式有压缩气发射与自航式发射,前面很多答主都已说过了,这里就不再赘述了。以上是《军武次位面》为您解答,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_^常规潜艇主要通过鱼雷发射管发射导弹,部分型号装备了垂直发射的防空导弹;攻击型核潜艇则既可以通过鱼雷发射管也可以垂直发射系统发射导弹。俄罗斯“布拉瓦”潜射弹道导弹发射景象美国“三叉戟“潜射弹道导弹发射1)常规潜艇:目前各主要海军强国装备的先进常规潜艇大多可以发射反舰导弹,包括我国的039及各种改进型号、俄罗斯“基洛级”/“阿穆尔级”、德国212/214级、法国“阿戈斯塔级”/“鲔鱼级”、日本“苍龙级”等。由于吨位、尺寸相对较小,现役常规潜艇中尚没有装备可以发射反舰导弹/对陆打击巡航导弹的垂直发射系统的型号(我国的032试验艇除外),均利用鱼雷发射管发射反舰导弹,基本流程是利用鱼雷发射管中的压缩气体将装有反舰导弹的密闭箱体弹射出潜艇,箱体到达一定水深后导弹发动机点火冲出水面。目前已有国家开始研发装备垂直发射系统等常规潜艇,也许不久就会看到装备垂直发射系统的常规潜艇出现。德国212潜艇装备的IDAS潜射防空导弹IDAS防空导弹利用鱼雷发射管发射出口泰国的ST-26潜艇装备的CM-708潜射反舰导弹鹰击-82潜射反舰导弹及其发射载具2)核潜艇:装备垂直发射系统、具备远程反舰/对陆打击能力是各海军强国核潜艇发射的趋势。美国自“洛杉矶级”核潜艇开始就已经装备“巡航”巡航导弹垂直发射系统,其现役核潜艇全部具备导弹垂直发射能力(包括14艘“俄亥俄级”战略核潜艇);俄罗斯的核潜艇也大多装备导弹垂直发射系统,如“奥斯卡级”巡航导弹核潜艇、最新的“亚森级”攻击型核潜艇和“北风之神级”战略核潜艇等。核潜艇垂直发射导弹方式与常规潜艇略有不同,其原理是利用压缩气体将导弹弹出水面(一定水深情况下),导弹在离开水面后再启动发动机。“洛杉矶级”核潜艇装备的“战斧”巡航导弹发射装置俄罗斯“亚森级”核潜艇装有8具4联装“缟玛瑙”反舰导弹垂直发射系统不论是水面舰艇还是潜艇,导弹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打击手段。尤其是潜艇具备导弹发射能力后,在保持自身隐蔽性优势的情况下,进一步提升了远程打击能力,增大了潜艇在海上对抗中的主动性,已经越来越被各海军强国重视!我国032型试验艇上也出现了巡航导弹垂直发射系统,相信不久的将来将会就能够在我们自己的核潜艇上看到垂直发射系统的身影。032艇上装备了2款垂直发射系统093众多型号中的“小龟背”曾被认为是垂发系统,目前已经可以排除这一可能欢迎关注“威呐解析”,阅读更多原创军事内容(图片源自网络)。兔哥回答:这个问题有问题了,你问的可能是潜艇的鱼雷为什么不设置成垂发系统的样子吧。其实没有必要,为什么呢?兔哥说说个人看法,仅供参考。首先,潜艇的鱼雷本身就具备由下而上的攻击能力:鱼雷发射管虽然是平行布置在潜艇上的,但潜艇发射鱼雷时潜艇并不需要必须和舰船目标处于同一平面,潜艇可以在水下发射鱼雷。早期鱼雷发射深度有要求,而且必须要通过潜望镜瞄准目标,然后发射鱼雷,这个深度并不深,十来米。不过这个深度已经超过了军舰的吃水深度,没关系,鱼雷是可以调整攻击深度的。鱼雷上都有一个定深器,例如,设定深度3米,鱼雷即便是从几十米的深度发射,它也是爬升到3米深度攻击目标。现在的潜艇不需要将鱼雷发射管对准目标就可以发射鱼雷。也可以用鱼雷发射管发射反舰导弹;早期的鱼雷虽然可以通过定深实现攻击目标,但必须要对正目标,否则就打偏了,主要原因就是没有制导能力。现在的鱼雷都具备自导能力,例如,声自导鱼雷,尾流自导鱼雷,线导鱼雷等等,都不需要使用潜望镜瞄准目标,连潜望镜都不需要,通过声呐探测系统就可以精准定位目标,并且在鱼雷的最大承受深度可以发射攻击。声自导鱼雷可自动追踪舰船的声学信号特征,尾流自导鱼雷可以采用蛇形机动追踪舰船的螺旋桨尾流,线导鱼雷可以控制前进方向。因此,不需要把鱼雷发射管采用垂发设置,现在的反舰导弹也可由鱼雷发射管发射。潜艇垂发系统并不是一个优势,不适合鱼雷武器使用:潜艇垂发系统通常是战略导弹使用,巡航导弹也有使用,但潜艇上安装垂发系统并不是优势,以上武器只所以采用垂发,是必须要这样做才能满足需要。潜艇垂发系统对潜艇的结构影响非常大,很复杂,最大的缺点是不具备再装填能力,这对于战略导弹核潜艇影响不大,反正也无法携带如此大口径的备用导弹。而鱼雷属于再装填武器,一艘潜艇虽然只有六到八具鱼雷发射管,但鱼雷携带量都可以达到几十枚,能够快速装填。另外,导弹垂直发射有火箭发动机助推,可以克服海水流速的影响,出发射筒的速度快于鱼雷。而鱼雷如果垂发,就必须要有一个大角度的调整航向动作,这无疑会影响鱼雷的航行路径,如果是浅水区,很容易暴露潜艇的位置,甚至是无法使用,另外也不能再装填,同时会影响潜艇空间的使用。潜艇不设计向上发射是科学性的,也是实际性的考虑,不适合,也不符合潜艇的使用要求。潜艇并不能保证慢速平稳状态下发射鱼雷,如果是高速航行状态下,垂发系统就不适合发射武器,包括战略导弹核潜艇发射潜射弹道导弹时,都对航速有严格的要求,否则巨大的水流压力会将导弹推“倒”,甚至是导弹射出一半就会被“折”坏。弹道导弹核潜艇在水深十几米,航速几节的情况下必须要快速出筒,某核潜艇设计师曾经表示,只需要0.5秒就射出发射筒,时间长了不行。潜艇发射鱼雷只所以选择水平布置的发射管,还有其它作用,例如,超空泡鱼雷,速度极快,但不能拐弯,需要直线行驶,垂发系统显然不好使。所以,鱼雷发射水平布置也是技术和使用特点的需要,这样更适合鱼雷发射。以上是兔哥个人观点,欢迎关注兔,欢迎探讨评论!图片来源网络。
核潜艇被一枚鱼雷命中,插入潜艇外壳,但未爆炸,求该艇长的心理阴影面积。潜艇在水下来无影去无踪,是海军的最隐秘杀手。但其实潜艇在水下是“又聋又瞎”的,潜艇的侦测手段不多,仅能凭借海图和声纳探路,感知和判断周边环境的能力较差。所以自潜艇问世以来,各种事故就层出不穷。最奇葩的事故,是被鱼雷命中以后,竟然浑然不觉,直接带着鱼雷回港了。在1968年10月2日,苏联海军的第一代弹道导弹核潜艇,排水量5300吨的658型“旅馆”级战略核潜艇K-54号,与排水量4870吨的671型“维克托”级(V级)攻击核潜艇K-178号进行反潜战术合练。 在这次演习中,由于靶场导引设备突然失灵, K-178潜艇发射的一枚重型反潜鱼雷,一头插进B-454号核潜艇的尾部。这枚脱靶的重型鱼雷直接把附近的K-178号潜艇当作目标径直奔了过来,并准确命中K-178号潜艇指挥塔后部约5米的艇身,并穿透了潜艇的外壳卡在K-178号潜艇的艇身上。好在,这只是一枚没有装炸药的训练操雷,不然这艘核潜艇就挂了。658型由苏联的627型攻击核潜艇和629型常规导弹潜艇混合发展而来,受制于当时苏联工业水平的限制,无法生产大直径的潜艇耐压壳,苏联的潜射导弹体积又普遍很大,所以,苏联采用了一个简单粗暴的方式——把战略核导弹发射筒和潜艇指挥塔融合起来,研制出658型核潜艇,指挥塔很大,里面装备了3枚R-13型潜射弹道导弹(后期升级为R-29型)。出事的这艘658型“旅馆”级战略核潜艇,就是电影《k-19》里核泄漏的K-19号核潜艇的同型艇。K-19号是658型战略核潜艇的首制艇,该艇仿佛被诅咒过,一生十分坎坷,事故无数,甚至有反应堆爆炸和核泄漏,以及与美国核潜艇相撞,两次严重火灾,在美国电影中被谑称为”寡妇制造者“。潜艇挨鱼雷插的乌龙,美国也没少搞。在1960年8月5日,美国海军“淡水鲤”级SS-490“飞鱼”号常规潜艇。在一次反潜演习中被美国海军的“国王”号驱逐舰误射的Mk44鱼雷打中,鱼雷插进“飞鱼”号的指挥塔围壳,这枚鱼雷是安装了战斗部的实雷,但万幸的是鱼雷的保险没解脱,才没有酿成大祸,全艇躲过一劫。这次鱼雷命中自己的潜艇,把艇长吓得满头大汗,急忙从150米的深海上浮,并大骂“国王”号驱逐舰的舰长。“飞鱼”号被Mk44击中的位置在指挥塔围壳,属于非耐压舱段,所以即使被打中,只要没爆炸,对潜艇的水密性不会有影响。1965年5月,美国海军的“猫鲨”级SS-365“石首鱼”号常规潜艇,在进行实战训练时,被自己发射的一枚“叛变”了的Mk-37主/被动自导鱼雷命中。这枚鱼雷发射以后,直接转身锁定了自己的潜艇,打个正着,鱼雷射穿了潜艇围壳,幸而没炸。Mk-37是射程45公里的533毫米重型鱼雷,战斗部装有150公斤黑铝混合炸药,如果爆炸的话,足以将这艘潜艇炸成两截。在混乱的海战中,潜艇很容易被自己或友军发射的“叛变”鱼雷所命中,所以本艇或友艇发射鱼雷以后,声呐兵的一个责任是通过声呐警戒,感知是否有鱼雷接近。即使是在二战时期的非制导直航鱼雷,也有命中本艇的危险。在1944年10月底,即将完成远航的美国海军“刺尾鱼”号只剩下一枚鱼雷,于是在琉球附近向海面上一艘受伤的日本商船发射了这枚鱼雷,然而当鱼雷发射出去时,并没有直奔受伤的日本商船,而是沿着一条弧线开始偏转,最后竟然直奔“刺尾鱼”号而来,“刺尾鱼”号的艇长大吃一惊,命令潜艇紧急规避,而此时的潜艇速度只有6节,鱼雷的速度高达26节,就在几秒钟后,在水面上画了一个巨大的圆圈后准确命中了“刺尾鱼”号的艇艉,巨大的爆炸使一半以上的艇员当场毙命,大量海水涌入舱室,潜艇最后沉没在大海中。事后查明,事故的原因是鱼雷的方向尾舵被卡住了,造成鱼雷沿固定角度偏转了整整180°,然后命中了自己。这才是真正的最后一枚鱼雷留给我。在二战中,经常有“叛变”的鱼雷命中自己潜艇的情况。在1944年3月26日 美国海军“白鲑”号潜艇,在帕劳群岛海域攻击一艘日本运输船时,被自己发射的鱼雷命中击沉,仅有一名艇员幸存。1942年10月18日,“六线鱼”号潜艇,向一艘日本货轮发射了两枚鱼雷,第二枚鱼雷在水中绕了一圈后直扑自己而来,幸未命中。1944年7月,“绒球鱼”号潜艇在鄂霍次克海的一次战斗中,也险些被自己发射的鱼雷命中。为了增加命中率,某些德国U艇的鱼雷,会装订一个折返信号,在鱼雷错过目标,没有命中的时候,能自动折返几次,对想定的目标航迹进行来回切割,直至命中。不过,这种战术在近战和混战的时候非常危险,一不小心鱼雷很可能会命中自己的潜艇。潜艇出海作战,带着大量的鱼雷、水雷和导弹运载箱等武器。这些武器个头都很大,有6、7米长,一两吨重,如何将其从基地码头上装载到潜艇鱼雷舱里,是一项非常关键的工作。将它们从码头上转移到潜艇鱼雷舱内的过程叫“装载”;把鱼雷从雷弹存放架上装入鱼雷发射管中的过程叫“装填”。通常来说,主流的装载方式有两种:一、从鱼雷发射管的上层发射管直接装入鱼雷艇,中小型潜艇使用较多,相当于发射鱼雷的逆向操作。1、潜艇要系泊在专用的装雷码头上。码头上有一个浮体平台,平台上的凹槽与潜艇头部形状吻合。将鱼雷放到发射管正前方的鱼雷托架上。2、潜艇艉部压载水舱注入一部分压载水,使潜艇小幅度尾倾,将艇艏鱼雷发射管抬出水面,防止进水。艉部鱼雷管装载时方向相反。3、将鱼雷发射管前后盖互锁系统解锁,前后盖同时打开,形成一条顺畅的通道。4、将钢丝绳通过鱼雷发射管伸出来,固定到鱼雷后部,启动电动绞车将鱼雷慢慢拉入鱼雷舱。进舱后用电葫芦吊起鱼雷,放置到两侧或下层存放架上固定好,就完成装载了。这种方式操作简单方便,不需要对潜艇做任何改动,占用空间小,很适合中小潜艇使用。但这种装载方式对环境要求太高:海况要好,不能有大风浪;要在专用码头上进行;无法在海上用补给舰补给,只能回基地,使用范围较小。二、另一种从鱼雷装载舱口装载,通常在大型潜艇上使用较多。鱼雷装载舱口在潜艇耐压壳体上方,指挥台围壳前方。开口可以向前,也可以向后,主要由上甲板空间决定。如果舱口与指挥台围壳距离太近,就只能朝向前方。这个舱口也是艇员从艏舱进出潜艇的通道。装载鱼雷时:1、打开装载舱口,用吊车先将鱼雷放到装载装置的托架上,固定好。2、启动装载装置上的动力系统,使装置上的鱼雷存放托架与潜艇鱼雷舱内的托架对接,形成一条约25°~40°的倾斜滑道。3、解开鱼雷固定带,用绞盘将鱼雷慢慢滑入艇内,用电葫芦吊起放到存放架上。这种方式使用范围广,舱口开在上方,受风浪影响小,在海上可以用补给舰上补给。缺点是在艇体上开口结构复杂,对潜艇结构强度、耐压程度的嗓声水平等有影响。三、垂直吊装方式。美国“俄亥俄”级潜艇艇身直径大,装载的鱼雷短,鱼雷舱布置在底部,所以能从前进出闸室垂直吊入,是一种特殊的装载方式。▲“俄亥俄”级潜艇吊装鱼雷当需要向发射管装填鱼雷时,先将鱼雷上的固定带解开。再利用存放架上的牵引滑轨,用钢丝绳牵引鱼雷推入发射管中。法国的潜艇特殊些,不是在滑轨上推,而是将鱼雷吊起来推入发射管。现代潜艇就是用以上方法,将鱼雷、水雷、导弹装载进鱼雷舱,再装填到发射管的。和风漫谈原创文字,欢迎关注。图片来自网络,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潜艇装填鱼雷,是指将鱼雷从潜艇外部补充到潜艇里面,目前潜艇装填鱼雷的方式主要有两种。第一,直接把鱼雷从鱼雷发射管外面塞进去。为了让潜艇的鱼雷发射管露出来,远离水面,防止装填鱼雷时海水倒灌进潜艇内部。在装填鱼雷时首先需要给潜艇尾部的压载水舱注水,让潜艇的艏部翘起来。当然了,也有潜艇是在艇艉设置鱼雷发射管,这时候就是给潜艇艏部压载水舱注水,让潜艇的艇艉翘起。当鱼雷发射管完全露出水面后,就用浮筏固定住潜艇,然后使用吊机等设备将鱼雷起吊至发射口,装填人员会乘坐浮筏/小艇在旁边辅助鱼雷顺利进入鱼雷发射管。此时潜艇内部还要安排人员接收这些“逆行”的鱼雷,将它们从鱼雷发射管里面拖出来,放到备用鱼雷台架。值得注意的是,很多潜艇使用的巡航导弹也是通过鱼雷发射管进行装填的。例如“基洛”级常规潜艇是使用鱼雷发射管来发射3M54俱乐部巡航导弹的,而不是采用垂直发射管,所以装填时也是用鱼雷发射管。能够从潜艇外面装填鱼雷的发射管必须是设计在水线以上才行。而在水线下的鱼雷发射管无论怎么给压载水舱注水,都难以让它完全露出水面,保证装填鱼雷时不进入海水。例如中国的093系列核潜艇的鱼雷发射管采用的是4上2下的布局,只有上面4具鱼雷发射管是在水线上的,能够在装填时露出水面。第二种潜艇装填鱼雷的方式就是通过专门的装填舱口进行装填。专门的装填舱口设置在潜艇上甲板,当潜艇正常露出水面时,装填舱口自然远离水面,不需要采用额外的手段防止海水进入潜艇,简化了装填鱼雷的工作。专门装填舱口开设位置一般是在潜艇鱼雷舱的上方,从潜艇上甲板直接贯通到鱼雷舱里面。在装填时直接吊装鱼雷从装填舱口放进去,鱼雷会顺着由滑轨、绞盘等装备组成的临时装填系统缓缓滑进鱼雷舱,内部的装填人员再将它转移到鱼雷台架。潜艇使用的巡航导弹也可以采用这种方式进行装填。一般来说,第二种装填鱼雷的方式更加方便,快捷,工作量更少,而且能够适应更多的装填环境,更加受欢迎。看了一圈,所有的答案都仅限于回答鱼雷是怎么从发射管里被打出去的,至于打出去之前怎样,没人提。笔者就来说说战雷攻击的标准程序好了,同导弹需要火控雷达或光电雷达解算射击诸元一样,战雷攻击同样也需要预先解算射击诸元,为装进鱼雷发射管里的鱼雷装订射表。解算射击诸元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方式,一是声呐火控,二是光学火控。其中,声呐火控又分为主动声呐与被动声呐两种,主动声呐测距测向很好理解,就是由艇艏的攻击声呐发出中频声呐波,打到目标舰体上之后反射回来,用三角测量法测算出目标航距航向,为本艇的战雷攻击提供基本的火控数据;而被动声呐测距相对复杂一些,由于被动声呐只能监听攻击目标的水声动力学特征,因此需要使用调幅法测算目标舷角结合自身船位变化,解算出目标的运动要素。总的来说,主动声呐攻击精度较高,但是隐蔽性较差,被动声呐攻击对雷弹部门长的业务能力要求较高,但隐蔽性相对较好,在直航雷大行其道的时代,战雷攻击多使用主动声呐攻击模式,而在目前尾流自导、线导鱼雷成为主流的时代,被动声呐制导已经成为相对较为普及的攻击方式。除了声呐攻击,潜艇在攻击水面舰艇目标时,战雷攻击还有潜望镜攻击模式。相对于声呐制导,潜望镜的光学制导就相对简单一些了,只需要使用航向上的攻击潜望镜发现目标并判断目标性质,手动测绘目标的距离、航向、角速度,用函数解算出火控诸元,即可为战雷装表发射。至于发射鱼雷的方式有压缩气发射与自航式发射,前面很多答主都已说过了,这里就不再赘述了。以上是《军武次位面》为您解答,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_^常规潜艇主要通过鱼雷发射管发射导弹,部分型号装备了垂直发射的防空导弹;攻击型核潜艇则既可以通过鱼雷发射管也可以垂直发射系统发射导弹。俄罗斯“布拉瓦”潜射弹道导弹发射景象美国“三叉戟“潜射弹道导弹发射1)常规潜艇:目前各主要海军强国装备的先进常规潜艇大多可以发射反舰导弹,包括我国的039及各种改进型号、俄罗斯“基洛级”/“阿穆尔级”、德国212/214级、法国“阿戈斯塔级”/“鲔鱼级”、日本“苍龙级”等。由于吨位、尺寸相对较小,现役常规潜艇中尚没有装备可以发射反舰导弹/对陆打击巡航导弹的垂直发射系统的型号(我国的032试验艇除外),均利用鱼雷发射管发射反舰导弹,基本流程是利用鱼雷发射管中的压缩气体将装有反舰导弹的密闭箱体弹射出潜艇,箱体到达一定水深后导弹发动机点火冲出水面。目前已有国家开始研发装备垂直发射系统等常规潜艇,也许不久就会看到装备垂直发射系统的常规潜艇出现。德国212潜艇装备的IDAS潜射防空导弹IDAS防空导弹利用鱼雷发射管发射出口泰国的ST-26潜艇装备的CM-708潜射反舰导弹鹰击-82潜射反舰导弹及其发射载具2)核潜艇:装备垂直发射系统、具备远程反舰/对陆打击能力是各海军强国核潜艇发射的趋势。美国自“洛杉矶级”核潜艇开始就已经装备“巡航”巡航导弹垂直发射系统,其现役核潜艇全部具备导弹垂直发射能力(包括14艘“俄亥俄级”战略核潜艇);俄罗斯的核潜艇也大多装备导弹垂直发射系统,如“奥斯卡级”巡航导弹核潜艇、最新的“亚森级”攻击型核潜艇和“北风之神级”战略核潜艇等。核潜艇垂直发射导弹方式与常规潜艇略有不同,其原理是利用压缩气体将导弹弹出水面(一定水深情况下),导弹在离开水面后再启动发动机。“洛杉矶级”核潜艇装备的“战斧”巡航导弹发射装置俄罗斯“亚森级”核潜艇装有8具4联装“缟玛瑙”反舰导弹垂直发射系统不论是水面舰艇还是潜艇,导弹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打击手段。尤其是潜艇具备导弹发射能力后,在保持自身隐蔽性优势的情况下,进一步提升了远程打击能力,增大了潜艇在海上对抗中的主动性,已经越来越被各海军强国重视!我国032型试验艇上也出现了巡航导弹垂直发射系统,相信不久的将来将会就能够在我们自己的核潜艇上看到垂直发射系统的身影。032艇上装备了2款垂直发射系统093众多型号中的“小龟背”曾被认为是垂发系统,目前已经可以排除这一可能欢迎关注“威呐解析”,阅读更多原创军事内容(图片源自网络)。兔哥回答:这个问题有问题了,你问的可能是潜艇的鱼雷为什么不设置成垂发系统的样子吧。其实没有必要,为什么呢?兔哥说说个人看法,仅供参考。首先,潜艇的鱼雷本身就具备由下而上的攻击能力:鱼雷发射管虽然是平行布置在潜艇上的,但潜艇发射鱼雷时潜艇并不需要必须和舰船目标处于同一平面,潜艇可以在水下发射鱼雷。早期鱼雷发射深度有要求,而且必须要通过潜望镜瞄准目标,然后发射鱼雷,这个深度并不深,十来米。不过这个深度已经超过了军舰的吃水深度,没关系,鱼雷是可以调整攻击深度的。鱼雷上都有一个定深器,例如,设定深度3米,鱼雷即便是从几十米的深度发射,它也是爬升到3米深度攻击目标。现在的潜艇不需要将鱼雷发射管对准目标就可以发射鱼雷。也可以用鱼雷发射管发射反舰导弹;早期的鱼雷虽然可以通过定深实现攻击目标,但必须要对正目标,否则就打偏了,主要原因就是没有制导能力。现在的鱼雷都具备自导能力,例如,声自导鱼雷,尾流自导鱼雷,线导鱼雷等等,都不需要使用潜望镜瞄准目标,连潜望镜都不需要,通过声呐探测系统就可以精准定位目标,并且在鱼雷的最大承受深度可以发射攻击。声自导鱼雷可自动追踪舰船的声学信号特征,尾流自导鱼雷可以采用蛇形机动追踪舰船的螺旋桨尾流,线导鱼雷可以控制前进方向。因此,不需要把鱼雷发射管采用垂发设置,现在的反舰导弹也可由鱼雷发射管发射。潜艇垂发系统并不是一个优势,不适合鱼雷武器使用:潜艇垂发系统通常是战略导弹使用,巡航导弹也有使用,但潜艇上安装垂发系统并不是优势,以上武器只所以采用垂发,是必须要这样做才能满足需要。潜艇垂发系统对潜艇的结构影响非常大,很复杂,最大的缺点是不具备再装填能力,这对于战略导弹核潜艇影响不大,反正也无法携带如此大口径的备用导弹。而鱼雷属于再装填武器,一艘潜艇虽然只有六到八具鱼雷发射管,但鱼雷携带量都可以达到几十枚,能够快速装填。另外,导弹垂直发射有火箭发动机助推,可以克服海水流速的影响,出发射筒的速度快于鱼雷。而鱼雷如果垂发,就必须要有一个大角度的调整航向动作,这无疑会影响鱼雷的航行路径,如果是浅水区,很容易暴露潜艇的位置,甚至是无法使用,另外也不能再装填,同时会影响潜艇空间的使用。潜艇不设计向上发射是科学性的,也是实际性的考虑,不适合,也不符合潜艇的使用要求。潜艇并不能保证慢速平稳状态下发射鱼雷,如果是高速航行状态下,垂发系统就不适合发射武器,包括战略导弹核潜艇发射潜射弹道导弹时,都对航速有严格的要求,否则巨大的水流压力会将导弹推“倒”,甚至是导弹射出一半就会被“折”坏。弹道导弹核潜艇在水深十几米,航速几节的情况下必须要快速出筒,某核潜艇设计师曾经表示,只需要0.5秒就射出发射筒,时间长了不行。潜艇发射鱼雷只所以选择水平布置的发射管,还有其它作用,例如,超空泡鱼雷,速度极快,但不能拐弯,需要直线行驶,垂发系统显然不好使。所以,鱼雷发射水平布置也是技术和使用特点的需要,这样更适合鱼雷发射。以上是兔哥个人观点,欢迎关注兔,欢迎探讨评论!图片来源网络。
核潜艇被一枚鱼雷命中,插入潜艇外壳,但未爆炸,求该艇长的心理阴影面积。潜艇在水下来无影去无踪,是海军的最隐秘杀手。但其实潜艇在水下是“又聋又瞎”的,潜艇的侦测手段不多,仅能凭借海图和声纳探路,感知和判断周边环境的能力较差。所以自潜艇问世以来,各种事故就层出不穷。最奇葩的事故,是被鱼雷命中以后,竟然浑然不觉,直接带着鱼雷回港了。在1968年10月2日,苏联海军的第一代弹道导弹核潜艇,排水量5300吨的658型“旅馆”级战略核潜艇K-54号,与排水量4870吨的671型“维克托”级(V级)攻击核潜艇K-178号进行反潜战术合练。 在这次演习中,由于靶场导引设备突然失灵, K-178潜艇发射的一枚重型反潜鱼雷,一头插进B-454号核潜艇的尾部。这枚脱靶的重型鱼雷直接把附近的K-178号潜艇当作目标径直奔了过来,并准确命中K-178号潜艇指挥塔后部约5米的艇身,并穿透了潜艇的外壳卡在K-178号潜艇的艇身上。好在,这只是一枚没有装炸药的训练操雷,不然这艘核潜艇就挂了。658型由苏联的627型攻击核潜艇和629型常规导弹潜艇混合发展而来,受制于当时苏联工业水平的限制,无法生产大直径的潜艇耐压壳,苏联的潜射导弹体积又普遍很大,所以,苏联采用了一个简单粗暴的方式——把战略核导弹发射筒和潜艇指挥塔融合起来,研制出658型核潜艇,指挥塔很大,里面装备了3枚R-13型潜射弹道导弹(后期升级为R-29型)。出事的这艘658型“旅馆”级战略核潜艇,就是电影《k-19》里核泄漏的K-19号核潜艇的同型艇。K-19号是658型战略核潜艇的首制艇,该艇仿佛被诅咒过,一生十分坎坷,事故无数,甚至有反应堆爆炸和核泄漏,以及与美国核潜艇相撞,两次严重火灾,在美国电影中被谑称为”寡妇制造者“。潜艇挨鱼雷插的乌龙,美国也没少搞。在1960年8月5日,美国海军“淡水鲤”级SS-490“飞鱼”号常规潜艇。在一次反潜演习中被美国海军的“国王”号驱逐舰误射的Mk44鱼雷打中,鱼雷插进“飞鱼”号的指挥塔围壳,这枚鱼雷是安装了战斗部的实雷,但万幸的是鱼雷的保险没解脱,才没有酿成大祸,全艇躲过一劫。这次鱼雷命中自己的潜艇,把艇长吓得满头大汗,急忙从150米的深海上浮,并大骂“国王”号驱逐舰的舰长。“飞鱼”号被Mk44击中的位置在指挥塔围壳,属于非耐压舱段,所以即使被打中,只要没爆炸,对潜艇的水密性不会有影响。1965年5月,美国海军的“猫鲨”级SS-365“石首鱼”号常规潜艇,在进行实战训练时,被自己发射的一枚“叛变”了的Mk-37主/被动自导鱼雷命中。这枚鱼雷发射以后,直接转身锁定了自己的潜艇,打个正着,鱼雷射穿了潜艇围壳,幸而没炸。Mk-37是射程45公里的533毫米重型鱼雷,战斗部装有150公斤黑铝混合炸药,如果爆炸的话,足以将这艘潜艇炸成两截。在混乱的海战中,潜艇很容易被自己或友军发射的“叛变”鱼雷所命中,所以本艇或友艇发射鱼雷以后,声呐兵的一个责任是通过声呐警戒,感知是否有鱼雷接近。即使是在二战时期的非制导直航鱼雷,也有命中本艇的危险。在1944年10月底,即将完成远航的美国海军“刺尾鱼”号只剩下一枚鱼雷,于是在琉球附近向海面上一艘受伤的日本商船发射了这枚鱼雷,然而当鱼雷发射出去时,并没有直奔受伤的日本商船,而是沿着一条弧线开始偏转,最后竟然直奔“刺尾鱼”号而来,“刺尾鱼”号的艇长大吃一惊,命令潜艇紧急规避,而此时的潜艇速度只有6节,鱼雷的速度高达26节,就在几秒钟后,在水面上画了一个巨大的圆圈后准确命中了“刺尾鱼”号的艇艉,巨大的爆炸使一半以上的艇员当场毙命,大量海水涌入舱室,潜艇最后沉没在大海中。事后查明,事故的原因是鱼雷的方向尾舵被卡住了,造成鱼雷沿固定角度偏转了整整180°,然后命中了自己。这才是真正的最后一枚鱼雷留给我。在二战中,经常有“叛变”的鱼雷命中自己潜艇的情况。在1944年3月26日 美国海军“白鲑”号潜艇,在帕劳群岛海域攻击一艘日本运输船时,被自己发射的鱼雷命中击沉,仅有一名艇员幸存。1942年10月18日,“六线鱼”号潜艇,向一艘日本货轮发射了两枚鱼雷,第二枚鱼雷在水中绕了一圈后直扑自己而来,幸未命中。1944年7月,“绒球鱼”号潜艇在鄂霍次克海的一次战斗中,也险些被自己发射的鱼雷命中。为了增加命中率,某些德国U艇的鱼雷,会装订一个折返信号,在鱼雷错过目标,没有命中的时候,能自动折返几次,对想定的目标航迹进行来回切割,直至命中。不过,这种战术在近战和混战的时候非常危险,一不小心鱼雷很可能会命中自己的潜艇。潜艇出海作战,带着大量的鱼雷、水雷和导弹运载箱等武器。这些武器个头都很大,有6、7米长,一两吨重,如何将其从基地码头上装载到潜艇鱼雷舱里,是一项非常关键的工作。将它们从码头上转移到潜艇鱼雷舱内的过程叫“装载”;把鱼雷从雷弹存放架上装入鱼雷发射管中的过程叫“装填”。通常来说,主流的装载方式有两种:一、从鱼雷发射管的上层发射管直接装入鱼雷艇,中小型潜艇使用较多,相当于发射鱼雷的逆向操作。1、潜艇要系泊在专用的装雷码头上。码头上有一个浮体平台,平台上的凹槽与潜艇头部形状吻合。将鱼雷放到发射管正前方的鱼雷托架上。2、潜艇艉部压载水舱注入一部分压载水,使潜艇小幅度尾倾,将艇艏鱼雷发射管抬出水面,防止进水。艉部鱼雷管装载时方向相反。3、将鱼雷发射管前后盖互锁系统解锁,前后盖同时打开,形成一条顺畅的通道。4、将钢丝绳通过鱼雷发射管伸出来,固定到鱼雷后部,启动电动绞车将鱼雷慢慢拉入鱼雷舱。进舱后用电葫芦吊起鱼雷,放置到两侧或下层存放架上固定好,就完成装载了。这种方式操作简单方便,不需要对潜艇做任何改动,占用空间小,很适合中小潜艇使用。但这种装载方式对环境要求太高:海况要好,不能有大风浪;要在专用码头上进行;无法在海上用补给舰补给,只能回基地,使用范围较小。二、另一种从鱼雷装载舱口装载,通常在大型潜艇上使用较多。鱼雷装载舱口在潜艇耐压壳体上方,指挥台围壳前方。开口可以向前,也可以向后,主要由上甲板空间决定。如果舱口与指挥台围壳距离太近,就只能朝向前方。这个舱口也是艇员从艏舱进出潜艇的通道。装载鱼雷时:1、打开装载舱口,用吊车先将鱼雷放到装载装置的托架上,固定好。2、启动装载装置上的动力系统,使装置上的鱼雷存放托架与潜艇鱼雷舱内的托架对接,形成一条约25°~40°的倾斜滑道。3、解开鱼雷固定带,用绞盘将鱼雷慢慢滑入艇内,用电葫芦吊起放到存放架上。这种方式使用范围广,舱口开在上方,受风浪影响小,在海上可以用补给舰上补给。缺点是在艇体上开口结构复杂,对潜艇结构强度、耐压程度的嗓声水平等有影响。三、垂直吊装方式。美国“俄亥俄”级潜艇艇身直径大,装载的鱼雷短,鱼雷舱布置在底部,所以能从前进出闸室垂直吊入,是一种特殊的装载方式。▲“俄亥俄”级潜艇吊装鱼雷当需要向发射管装填鱼雷时,先将鱼雷上的固定带解开。再利用存放架上的牵引滑轨,用钢丝绳牵引鱼雷推入发射管中。法国的潜艇特殊些,不是在滑轨上推,而是将鱼雷吊起来推入发射管。现代潜艇就是用以上方法,将鱼雷、水雷、导弹装载进鱼雷舱,再装填到发射管的。和风漫谈原创文字,欢迎关注。图片来自网络,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潜艇装填鱼雷,是指将鱼雷从潜艇外部补充到潜艇里面,目前潜艇装填鱼雷的方式主要有两种。第一,直接把鱼雷从鱼雷发射管外面塞进去。为了让潜艇的鱼雷发射管露出来,远离水面,防止装填鱼雷时海水倒灌进潜艇内部。在装填鱼雷时首先需要给潜艇尾部的压载水舱注水,让潜艇的艏部翘起来。当然了,也有潜艇是在艇艉设置鱼雷发射管,这时候就是给潜艇艏部压载水舱注水,让潜艇的艇艉翘起。当鱼雷发射管完全露出水面后,就用浮筏固定住潜艇,然后使用吊机等设备将鱼雷起吊至发射口,装填人员会乘坐浮筏/小艇在旁边辅助鱼雷顺利进入鱼雷发射管。此时潜艇内部还要安排人员接收这些“逆行”的鱼雷,将它们从鱼雷发射管里面拖出来,放到备用鱼雷台架。值得注意的是,很多潜艇使用的巡航导弹也是通过鱼雷发射管进行装填的。例如“基洛”级常规潜艇是使用鱼雷发射管来发射3M54俱乐部巡航导弹的,而不是采用垂直发射管,所以装填时也是用鱼雷发射管。能够从潜艇外面装填鱼雷的发射管必须是设计在水线以上才行。而在水线下的鱼雷发射管无论怎么给压载水舱注水,都难以让它完全露出水面,保证装填鱼雷时不进入海水。例如中国的093系列核潜艇的鱼雷发射管采用的是4上2下的布局,只有上面4具鱼雷发射管是在水线上的,能够在装填时露出水面。第二种潜艇装填鱼雷的方式就是通过专门的装填舱口进行装填。专门的装填舱口设置在潜艇上甲板,当潜艇正常露出水面时,装填舱口自然远离水面,不需要采用额外的手段防止海水进入潜艇,简化了装填鱼雷的工作。专门装填舱口开设位置一般是在潜艇鱼雷舱的上方,从潜艇上甲板直接贯通到鱼雷舱里面。在装填时直接吊装鱼雷从装填舱口放进去,鱼雷会顺着由滑轨、绞盘等装备组成的临时装填系统缓缓滑进鱼雷舱,内部的装填人员再将它转移到鱼雷台架。潜艇使用的巡航导弹也可以采用这种方式进行装填。一般来说,第二种装填鱼雷的方式更加方便,快捷,工作量更少,而且能够适应更多的装填环境,更加受欢迎。看了一圈,所有的答案都仅限于回答鱼雷是怎么从发射管里被打出去的,至于打出去之前怎样,没人提。笔者就来说说战雷攻击的标准程序好了,同导弹需要火控雷达或光电雷达解算射击诸元一样,战雷攻击同样也需要预先解算射击诸元,为装进鱼雷发射管里的鱼雷装订射表。解算射击诸元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方式,一是声呐火控,二是光学火控。其中,声呐火控又分为主动声呐与被动声呐两种,主动声呐测距测向很好理解,就是由艇艏的攻击声呐发出中频声呐波,打到目标舰体上之后反射回来,用三角测量法测算出目标航距航向,为本艇的战雷攻击提供基本的火控数据;而被动声呐测距相对复杂一些,由于被动声呐只能监听攻击目标的水声动力学特征,因此需要使用调幅法测算目标舷角结合自身船位变化,解算出目标的运动要素。总的来说,主动声呐攻击精度较高,但是隐蔽性较差,被动声呐攻击对雷弹部门长的业务能力要求较高,但隐蔽性相对较好,在直航雷大行其道的时代,战雷攻击多使用主动声呐攻击模式,而在目前尾流自导、线导鱼雷成为主流的时代,被动声呐制导已经成为相对较为普及的攻击方式。除了声呐攻击,潜艇在攻击水面舰艇目标时,战雷攻击还有潜望镜攻击模式。相对于声呐制导,潜望镜的光学制导就相对简单一些了,只需要使用航向上的攻击潜望镜发现目标并判断目标性质,手动测绘目标的距离、航向、角速度,用函数解算出火控诸元,即可为战雷装表发射。至于发射鱼雷的方式有压缩气发射与自航式发射,前面很多答主都已说过了,这里就不再赘述了。以上是《军武次位面》为您解答,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_^常规潜艇主要通过鱼雷发射管发射导弹,部分型号装备了垂直发射的防空导弹;攻击型核潜艇则既可以通过鱼雷发射管也可以垂直发射系统发射导弹。俄罗斯“布拉瓦”潜射弹道导弹发射景象美国“三叉戟“潜射弹道导弹发射1)常规潜艇:目前各主要海军强国装备的先进常规潜艇大多可以发射反舰导弹,包括我国的039及各种改进型号、俄罗斯“基洛级”/“阿穆尔级”、德国212/214级、法国“阿戈斯塔级”/“鲔鱼级”、日本“苍龙级”等。由于吨位、尺寸相对较小,现役常规潜艇中尚没有装备可以发射反舰导弹/对陆打击巡航导弹的垂直发射系统的型号(我国的032试验艇除外),均利用鱼雷发射管发射反舰导弹,基本流程是利用鱼雷发射管中的压缩气体将装有反舰导弹的密闭箱体弹射出潜艇,箱体到达一定水深后导弹发动机点火冲出水面。目前已有国家开始研发装备垂直发射系统等常规潜艇,也许不久就会看到装备垂直发射系统的常规潜艇出现。德国212潜艇装备的IDAS潜射防空导弹IDAS防空导弹利用鱼雷发射管发射出口泰国的ST-26潜艇装备的CM-708潜射反舰导弹鹰击-82潜射反舰导弹及其发射载具2)核潜艇:装备垂直发射系统、具备远程反舰/对陆打击能力是各海军强国核潜艇发射的趋势。美国自“洛杉矶级”核潜艇开始就已经装备“巡航”巡航导弹垂直发射系统,其现役核潜艇全部具备导弹垂直发射能力(包括14艘“俄亥俄级”战略核潜艇);俄罗斯的核潜艇也大多装备导弹垂直发射系统,如“奥斯卡级”巡航导弹核潜艇、最新的“亚森级”攻击型核潜艇和“北风之神级”战略核潜艇等。核潜艇垂直发射导弹方式与常规潜艇略有不同,其原理是利用压缩气体将导弹弹出水面(一定水深情况下),导弹在离开水面后再启动发动机。“洛杉矶级”核潜艇装备的“战斧”巡航导弹发射装置俄罗斯“亚森级”核潜艇装有8具4联装“缟玛瑙”反舰导弹垂直发射系统不论是水面舰艇还是潜艇,导弹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打击手段。尤其是潜艇具备导弹发射能力后,在保持自身隐蔽性优势的情况下,进一步提升了远程打击能力,增大了潜艇在海上对抗中的主动性,已经越来越被各海军强国重视!我国032型试验艇上也出现了巡航导弹垂直发射系统,相信不久的将来将会就能够在我们自己的核潜艇上看到垂直发射系统的身影。032艇上装备了2款垂直发射系统093众多型号中的“小龟背”曾被认为是垂发系统,目前已经可以排除这一可能欢迎关注“威呐解析”,阅读更多原创军事内容(图片源自网络)。兔哥回答:这个问题有问题了,你问的可能是潜艇的鱼雷为什么不设置成垂发系统的样子吧。其实没有必要,为什么呢?兔哥说说个人看法,仅供参考。首先,潜艇的鱼雷本身就具备由下而上的攻击能力:鱼雷发射管虽然是平行布置在潜艇上的,但潜艇发射鱼雷时潜艇并不需要必须和舰船目标处于同一平面,潜艇可以在水下发射鱼雷。早期鱼雷发射深度有要求,而且必须要通过潜望镜瞄准目标,然后发射鱼雷,这个深度并不深,十来米。不过这个深度已经超过了军舰的吃水深度,没关系,鱼雷是可以调整攻击深度的。鱼雷上都有一个定深器,例如,设定深度3米,鱼雷即便是从几十米的深度发射,它也是爬升到3米深度攻击目标。现在的潜艇不需要将鱼雷发射管对准目标就可以发射鱼雷。也可以用鱼雷发射管发射反舰导弹;早期的鱼雷虽然可以通过定深实现攻击目标,但必须要对正目标,否则就打偏了,主要原因就是没有制导能力。现在的鱼雷都具备自导能力,例如,声自导鱼雷,尾流自导鱼雷,线导鱼雷等等,都不需要使用潜望镜瞄准目标,连潜望镜都不需要,通过声呐探测系统就可以精准定位目标,并且在鱼雷的最大承受深度可以发射攻击。声自导鱼雷可自动追踪舰船的声学信号特征,尾流自导鱼雷可以采用蛇形机动追踪舰船的螺旋桨尾流,线导鱼雷可以控制前进方向。因此,不需要把鱼雷发射管采用垂发设置,现在的反舰导弹也可由鱼雷发射管发射。潜艇垂发系统并不是一个优势,不适合鱼雷武器使用:潜艇垂发系统通常是战略导弹使用,巡航导弹也有使用,但潜艇上安装垂发系统并不是优势,以上武器只所以采用垂发,是必须要这样做才能满足需要。潜艇垂发系统对潜艇的结构影响非常大,很复杂,最大的缺点是不具备再装填能力,这对于战略导弹核潜艇影响不大,反正也无法携带如此大口径的备用导弹。而鱼雷属于再装填武器,一艘潜艇虽然只有六到八具鱼雷发射管,但鱼雷携带量都可以达到几十枚,能够快速装填。另外,导弹垂直发射有火箭发动机助推,可以克服海水流速的影响,出发射筒的速度快于鱼雷。而鱼雷如果垂发,就必须要有一个大角度的调整航向动作,这无疑会影响鱼雷的航行路径,如果是浅水区,很容易暴露潜艇的位置,甚至是无法使用,另外也不能再装填,同时会影响潜艇空间的使用。潜艇不设计向上发射是科学性的,也是实际性的考虑,不适合,也不符合潜艇的使用要求。潜艇并不能保证慢速平稳状态下发射鱼雷,如果是高速航行状态下,垂发系统就不适合发射武器,包括战略导弹核潜艇发射潜射弹道导弹时,都对航速有严格的要求,否则巨大的水流压力会将导弹推“倒”,甚至是导弹射出一半就会被“折”坏。弹道导弹核潜艇在水深十几米,航速几节的情况下必须要快速出筒,某核潜艇设计师曾经表示,只需要0.5秒就射出发射筒,时间长了不行。潜艇发射鱼雷只所以选择水平布置的发射管,还有其它作用,例如,超空泡鱼雷,速度极快,但不能拐弯,需要直线行驶,垂发系统显然不好使。所以,鱼雷发射水平布置也是技术和使用特点的需要,这样更适合鱼雷发射。以上是兔哥个人观点,欢迎关注兔,欢迎探讨评论!图片来源网络。潜艇如果不能发射鱼雷,那和咸鱼有什么区别?当然了,我们首先要科普一下核潜艇的分类,所谓的战略核潜艇,一般指的是以携带核弹头的弹道导弹为主武器的核潜艇,而攻击型核潜艇则一般携带常规弹头的巡航导弹,但是不管是驴是马,作为水下作战平台他们都会装备鱼雷这种必备的武器。而所谓的深水鱼雷其实并没有这样的分类(只有深水炸弹一说),现代主流的鱼雷一般都能够在1000米以上的深度发射,这几乎是世界上所有潜艇的极限,因此在什么样的水深发射完全取决于潜艇自身能够达到的深度。在潜艇发射鱼雷时一般会根据目标的不同深度启用定深器,确保到达目标深度后不浮不沉,不然你在深水是根本无法打击到浅水目标的。现在世界上还在服役的潜深最深的攻击性核潜艇当属俄罗斯的“塞拉级”攻击型核潜艇,其壳体由比黄金更贵的钛合金打造而成,西方因此称之为黄金潜艇,由于大量采用了这种超变态的高科技材料,其极限深度能够达到800米,对比来看我国的093型核潜艇最大潜深只有300米,差距还是很大的。“塞拉级”级攻击型核潜艇主要装备就是2枚65型鱼雷和20枚53型鱼雷,其中65型鱼雷是一种相当变态的鱼雷,它不仅可以在大深度悄然无息的攻击敌方潜艇,还可以上浮至水下数米攻击航母和驱逐舰等大型目标,甚至还可以安装核弹头攻击对方的港口和军事基地,由于采用了先进的尾流自导技术,它可以自主跟踪军舰的尾流然后以近百公里的时速冲刺,最后将目标摧毁。(5365型鱼雷随着基洛级的引进被带入了我军服役)
兔哥回答;潜艇作为水中的兵器自出现就依靠隐蔽的猎杀被誉为“幽灵杀手”。二战中德国的潜艇狼群战术曾给交战国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因此,对潜艇的猎杀也是此消彼长从未中断。而能给潜艇造成伤害的除了深水炸弹就是鱼雷了,如果说深水炸弹通常属于大面积火力覆盖式的打击,那么鱼雷就是精确制导了。因而,鱼雷才是潜艇最大的克星。那么,潜艇如果对抗鱼雷的攻击呢?主有以下几种方法;水声对抗,机动摆脱,噪声干扰、反鱼雷声诱饵和气幕弹为主。(一)首先是要探测到鱼雷的进攻;这是必须的,要防范鱼雷的进攻就必须要知道鱼雷的位置,航速,才能采取措施,实施规避;这一点并不难,这主要是鱼雷的特征决定的。我们知道鱼雷的体形又长又圆,里面塞满了动力,炸药,声呐等,这就导致鱼雷的重力稳性很低,也就是说,当鱼雷螺旋桨转动划水时根据力学的原理,会产生作用力与反作用力,螺旋桨会受到水的阻力,鱼雷的雷体会由螺旋桨带来一个反扭力,这个反扭力会使鱼雷沿中心轴线翻滚,使前进力下降,鱼雷为了解决这个反扭力采用了同轴正反转两个桨叶。这样一来使鱼雷的流体信号特征加强,容易被潜艇探测到,所以潜艇探测鱼雷并不难,难度在于怎么躲避它。(二)释放干扰诱饵;潜艇只所以能被鱼雷追踪,就是潜艇本身所产生的流体特征信号。特别是尾自流自导鱼雷,就是追踪潜艇的螺旋桨尾流特征进行攻击。按理论,对付此类鱼雷,只要停止信号源的产生就能使鱼雷失去目标,潜艇关机就行了。但鱼雷的种类有很多,通常有线导,这种鱼雷本身没有探测能力,但能通过和潜艇相连的线路获得潜艇的位置,这是非常可怕的,也就是说,潜艇发现你了,才释放线导鱼雷,并通过数据线不断修正鱼雷的航线,只要潜艇能探测到你,也就等于鱼雷也能探测到你,而且攻击距离通常都比较近,一旦被鱼雷咬住,基本上都凶多吉少。所以被攻击的潜艇虽然能探测到鱼雷来咬你了,却并不知道是哪种鱼雷,如果是线导的,你停止运动做静音躲避,正中线导鱼雷的下怀。所以被攻击的潜艇通常是使出浑身解数对抗鱼雷的攻击。释放诱饵就是一种,诱饵并非简单的一个声波体,而是具备和潜艇本身信号特征一致的信号源,好的诱饵能模拟出潜艇的信号特征,在潜艇慢下来效除信号特征时,诱饵顶替潜艇继续释放信号源,而且攻击潜艇辩别不出是真是假,这是最好的诱饵了。诱饵对没有制导能力的鱼雷,如,超空泡鱼雷不起作用,主要是这种鱼雷速度快,直来直去,没制导能力。(三)发射气幕弹。气幕弹能够产生大量的气泡。而这些气泡“咕噜咕噜”的能够产生很大的声音,而潜艇的探测是通过声呐,声呐又非常的灵敏,因此,这些气泡就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声波干扰源,使探测的潜艇无法找到所要攻击的潜艇的位置,使声自导鱼雷的探测声呐失灵,从而无法对潜艇实使打击。对于已经发射的鱼雷只要坚持到其燃料耗尽就安全了。气幕弹的原理就是屏蔽声纳探测,干扰敌方声纳工作;(四)机动摆脱,机动摆脱也是传统的反鱼雷手段,直白的说就是利用大角度的左右,上下机动做出复杂的机动,一是摆脱,二是和鱼雷耗时间,鱼雷的工作时间有限,没动力了也就没用了,但这种方法对付直航式的鱼雷管用,对付有制导能力的鱼雷效果要差很多。(五)主动拦截,潜艇的发展越来越先进,除了被动防御,也会采取主动拦截的战术对抗鱼雷,利用鱼雷对进攻的鱼雷进行拦截,当距离破坏范围内时,利用近炸引信使鱼雷爆炸,所产生的水波压力能使进攻的鱼雷损坏失去作用,现代潜艇的声呐系统非常先进,对鱼雷的制导也很优秀。因此,用鱼雷拦截鱼雷变的越来越成为可能。总之,潜艇对抗鱼雷的手段通常是把以上的各种方法同时进行,必竟鱼雷只要一颗就会毙命,把能用的手段都用上,保命要紧。未来,潜艇和鱼雷的较量还要进行下去,双方的手段也会越来越先进越有效,这种矛与盾的较量会一直进行下去。以上是兔哥个人的观点,欢迎探讨,欢迎关注。图片来源网络,一并谢过!
兔哥回答;潜艇作为水中的兵器自出现就依靠隐蔽的猎杀被誉为“幽灵杀手”。二战中德国的潜艇狼群战术曾给交战国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因此,对潜艇的猎杀也是此消彼长从未中断。而能给潜艇造成伤害的除了深水炸弹就是鱼雷了,如果说深水炸弹通常属于大面积火力覆盖式的打击,那么鱼雷就是精确制导了。因而,鱼雷才是潜艇最大的克星。那么,潜艇如果对抗鱼雷的攻击呢?主有以下几种方法;水声对抗,机动摆脱,噪声干扰、反鱼雷声诱饵和气幕弹为主。(一)首先是要探测到鱼雷的进攻;这是必须的,要防范鱼雷的进攻就必须要知道鱼雷的位置,航速,才能采取措施,实施规避;这一点并不难,这主要是鱼雷的特征决定的。我们知道鱼雷的体形又长又圆,里面塞满了动力,炸药,声呐等,这就导致鱼雷的重力稳性很低,也就是说,当鱼雷螺旋桨转动划水时根据力学的原理,会产生作用力与反作用力,螺旋桨会受到水的阻力,鱼雷的雷体会由螺旋桨带来一个反扭力,这个反扭力会使鱼雷沿中心轴线翻滚,使前进力下降,鱼雷为了解决这个反扭力采用了同轴正反转两个桨叶。这样一来使鱼雷的流体信号特征加强,容易被潜艇探测到,所以潜艇探测鱼雷并不难,难度在于怎么躲避它。(二)释放干扰诱饵;潜艇只所以能被鱼雷追踪,就是潜艇本身所产生的流体特征信号。特别是尾自流自导鱼雷,就是追踪潜艇的螺旋桨尾流特征进行攻击。按理论,对付此类鱼雷,只要停止信号源的产生就能使鱼雷失去目标,潜艇关机就行了。但鱼雷的种类有很多,通常有线导,这种鱼雷本身没有探测能力,但能通过和潜艇相连的线路获得潜艇的位置,这是非常可怕的,也就是说,潜艇发现你了,才释放线导鱼雷,并通过数据线不断修正鱼雷的航线,只要潜艇能探测到你,也就等于鱼雷也能探测到你,而且攻击距离通常都比较近,一旦被鱼雷咬住,基本上都凶多吉少。所以被攻击的潜艇虽然能探测到鱼雷来咬你了,却并不知道是哪种鱼雷,如果是线导的,你停止运动做静音躲避,正中线导鱼雷的下怀。所以被攻击的潜艇通常是使出浑身解数对抗鱼雷的攻击。释放诱饵就是一种,诱饵并非简单的一个声波体,而是具备和潜艇本身信号特征一致的信号源,好的诱饵能模拟出潜艇的信号特征,在潜艇慢下来效除信号特征时,诱饵顶替潜艇继续释放信号源,而且攻击潜艇辩别不出是真是假,这是最好的诱饵了。诱饵对没有制导能力的鱼雷,如,超空泡鱼雷不起作用,主要是这种鱼雷速度快,直来直去,没制导能力。(三)发射气幕弹。气幕弹能够产生大量的气泡。而这些气泡“咕噜咕噜”的能够产生很大的声音,而潜艇的探测是通过声呐,声呐又非常的灵敏,因此,这些气泡就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声波干扰源,使探测的潜艇无法找到所要攻击的潜艇的位置,使声自导鱼雷的探测声呐失灵,从而无法对潜艇实使打击。对于已经发射的鱼雷只要坚持到其燃料耗尽就安全了。气幕弹的原理就是屏蔽声纳探测,干扰敌方声纳工作;(四)机动摆脱,机动摆脱也是传统的反鱼雷手段,直白的说就是利用大角度的左右,上下机动做出复杂的机动,一是摆脱,二是和鱼雷耗时间,鱼雷的工作时间有限,没动力了也就没用了,但这种方法对付直航式的鱼雷管用,对付有制导能力的鱼雷效果要差很多。(五)主动拦截,潜艇的发展越来越先进,除了被动防御,也会采取主动拦截的战术对抗鱼雷,利用鱼雷对进攻的鱼雷进行拦截,当距离破坏范围内时,利用近炸引信使鱼雷爆炸,所产生的水波压力能使进攻的鱼雷损坏失去作用,现代潜艇的声呐系统非常先进,对鱼雷的制导也很优秀。因此,用鱼雷拦截鱼雷变的越来越成为可能。总之,潜艇对抗鱼雷的手段通常是把以上的各种方法同时进行,必竟鱼雷只要一颗就会毙命,把能用的手段都用上,保命要紧。未来,潜艇和鱼雷的较量还要进行下去,双方的手段也会越来越先进越有效,这种矛与盾的较量会一直进行下去。以上是兔哥个人的观点,欢迎探讨,欢迎关注。图片来源网络,一并谢过!潜艇出海作战,带着大量的鱼雷、水雷和导弹运载箱等武器。这些武器个头都很大,有6、7米长,一两吨重,如何将其从基地码头上装载到潜艇鱼雷舱里,是一项非常关键的工作。将它们从码头上转移到潜艇鱼雷舱内的过程叫“装载”;把鱼雷从雷弹存放架上装入鱼雷发射管中的过程叫“装填”。通常来说,主流的装载方式有两种:一、从鱼雷发射管的上层发射管直接装入鱼雷艇,中小型潜艇使用较多,相当于发射鱼雷的逆向操作。1、潜艇要系泊在专用的装雷码头上。码头上有一个浮体平台,平台上的凹槽与潜艇头部形状吻合。将鱼雷放到发射管正前方的鱼雷托架上。2、潜艇艉部压载水舱注入一部分压载水,使潜艇小幅度尾倾,将艇艏鱼雷发射管抬出水面,防止进水。艉部鱼雷管装载时方向相反。3、将鱼雷发射管前后盖互锁系统解锁,前后盖同时打开,形成一条顺畅的通道。4、将钢丝绳通过鱼雷发射管伸出来,固定到鱼雷后部,启动电动绞车将鱼雷慢慢拉入鱼雷舱。进舱后用电葫芦吊起鱼雷,放置到两侧或下层存放架上固定好,就完成装载了。这种方式操作简单方便,不需要对潜艇做任何改动,占用空间小,很适合中小潜艇使用。但这种装载方式对环境要求太高:海况要好,不能有大风浪;要在专用码头上进行;无法在海上用补给舰补给,只能回基地,使用范围较小。二、另一种从鱼雷装载舱口装载,通常在大型潜艇上使用较多。鱼雷装载舱口在潜艇耐压壳体上方,指挥台围壳前方。开口可以向前,也可以向后,主要由上甲板空间决定。如果舱口与指挥台围壳距离太近,就只能朝向前方。这个舱口也是艇员从艏舱进出潜艇的通道。装载鱼雷时:1、打开装载舱口,用吊车先将鱼雷放到装载装置的托架上,固定好。2、启动装载装置上的动力系统,使装置上的鱼雷存放托架与潜艇鱼雷舱内的托架对接,形成一条约25°~40°的倾斜滑道。3、解开鱼雷固定带,用绞盘将鱼雷慢慢滑入艇内,用电葫芦吊起放到存放架上。这种方式使用范围广,舱口开在上方,受风浪影响小,在海上可以用补给舰上补给。缺点是在艇体上开口结构复杂,对潜艇结构强度、耐压程度的嗓声水平等有影响。三、垂直吊装方式。美国“俄亥俄”级潜艇艇身直径大,装载的鱼雷短,鱼雷舱布置在底部,所以能从前进出闸室垂直吊入,是一种特殊的装载方式。▲“俄亥俄”级潜艇吊装鱼雷当需要向发射管装填鱼雷时,先将鱼雷上的固定带解开。再利用存放架上的牵引滑轨,用钢丝绳牵引鱼雷推入发射管中。法国的潜艇特殊些,不是在滑轨上推,而是将鱼雷吊起来推入发射管。现代潜艇就是用以上方法,将鱼雷、水雷、导弹装载进鱼雷舱,再装填到发射管的。和风漫谈原创文字,欢迎关注。图片来自网络,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兔哥回答;潜艇作为水中的兵器自出现就依靠隐蔽的猎杀被誉为“幽灵杀手”。二战中德国的潜艇狼群战术曾给交战国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因此,对潜艇的猎杀也是此消彼长从未中断。而能给潜艇造成伤害的除了深水炸弹就是鱼雷了,如果说深水炸弹通常属于大面积火力覆盖式的打击,那么鱼雷就是精确制导了。因而,鱼雷才是潜艇最大的克星。那么,潜艇如果对抗鱼雷的攻击呢?主有以下几种方法;水声对抗,机动摆脱,噪声干扰、反鱼雷声诱饵和气幕弹为主。(一)首先是要探测到鱼雷的进攻;这是必须的,要防范鱼雷的进攻就必须要知道鱼雷的位置,航速,才能采取措施,实施规避;这一点并不难,这主要是鱼雷的特征决定的。我们知道鱼雷的体形又长又圆,里面塞满了动力,炸药,声呐等,这就导致鱼雷的重力稳性很低,也就是说,当鱼雷螺旋桨转动划水时根据力学的原理,会产生作用力与反作用力,螺旋桨会受到水的阻力,鱼雷的雷体会由螺旋桨带来一个反扭力,这个反扭力会使鱼雷沿中心轴线翻滚,使前进力下降,鱼雷为了解决这个反扭力采用了同轴正反转两个桨叶。这样一来使鱼雷的流体信号特征加强,容易被潜艇探测到,所以潜艇探测鱼雷并不难,难度在于怎么躲避它。(二)释放干扰诱饵;潜艇只所以能被鱼雷追踪,就是潜艇本身所产生的流体特征信号。特别是尾自流自导鱼雷,就是追踪潜艇的螺旋桨尾流特征进行攻击。按理论,对付此类鱼雷,只要停止信号源的产生就能使鱼雷失去目标,潜艇关机就行了。但鱼雷的种类有很多,通常有线导,这种鱼雷本身没有探测能力,但能通过和潜艇相连的线路获得潜艇的位置,这是非常可怕的,也就是说,潜艇发现你了,才释放线导鱼雷,并通过数据线不断修正鱼雷的航线,只要潜艇能探测到你,也就等于鱼雷也能探测到你,而且攻击距离通常都比较近,一旦被鱼雷咬住,基本上都凶多吉少。所以被攻击的潜艇虽然能探测到鱼雷来咬你了,却并不知道是哪种鱼雷,如果是线导的,你停止运动做静音躲避,正中线导鱼雷的下怀。所以被攻击的潜艇通常是使出浑身解数对抗鱼雷的攻击。释放诱饵就是一种,诱饵并非简单的一个声波体,而是具备和潜艇本身信号特征一致的信号源,好的诱饵能模拟出潜艇的信号特征,在潜艇慢下来效除信号特征时,诱饵顶替潜艇继续释放信号源,而且攻击潜艇辩别不出是真是假,这是最好的诱饵了。诱饵对没有制导能力的鱼雷,如,超空泡鱼雷不起作用,主要是这种鱼雷速度快,直来直去,没制导能力。(三)发射气幕弹。气幕弹能够产生大量的气泡。而这些气泡“咕噜咕噜”的能够产生很大的声音,而潜艇的探测是通过声呐,声呐又非常的灵敏,因此,这些气泡就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声波干扰源,使探测的潜艇无法找到所要攻击的潜艇的位置,使声自导鱼雷的探测声呐失灵,从而无法对潜艇实使打击。对于已经发射的鱼雷只要坚持到其燃料耗尽就安全了。气幕弹的原理就是屏蔽声纳探测,干扰敌方声纳工作;(四)机动摆脱,机动摆脱也是传统的反鱼雷手段,直白的说就是利用大角度的左右,上下机动做出复杂的机动,一是摆脱,二是和鱼雷耗时间,鱼雷的工作时间有限,没动力了也就没用了,但这种方法对付直航式的鱼雷管用,对付有制导能力的鱼雷效果要差很多。(五)主动拦截,潜艇的发展越来越先进,除了被动防御,也会采取主动拦截的战术对抗鱼雷,利用鱼雷对进攻的鱼雷进行拦截,当距离破坏范围内时,利用近炸引信使鱼雷爆炸,所产生的水波压力能使进攻的鱼雷损坏失去作用,现代潜艇的声呐系统非常先进,对鱼雷的制导也很优秀。因此,用鱼雷拦截鱼雷变的越来越成为可能。总之,潜艇对抗鱼雷的手段通常是把以上的各种方法同时进行,必竟鱼雷只要一颗就会毙命,把能用的手段都用上,保命要紧。未来,潜艇和鱼雷的较量还要进行下去,双方的手段也会越来越先进越有效,这种矛与盾的较量会一直进行下去。以上是兔哥个人的观点,欢迎探讨,欢迎关注。图片来源网络,一并谢过!潜艇出海作战,带着大量的鱼雷、水雷和导弹运载箱等武器。这些武器个头都很大,有6、7米长,一两吨重,如何将其从基地码头上装载到潜艇鱼雷舱里,是一项非常关键的工作。将它们从码头上转移到潜艇鱼雷舱内的过程叫“装载”;把鱼雷从雷弹存放架上装入鱼雷发射管中的过程叫“装填”。通常来说,主流的装载方式有两种:一、从鱼雷发射管的上层发射管直接装入鱼雷艇,中小型潜艇使用较多,相当于发射鱼雷的逆向操作。1、潜艇要系泊在专用的装雷码头上。码头上有一个浮体平台,平台上的凹槽与潜艇头部形状吻合。将鱼雷放到发射管正前方的鱼雷托架上。2、潜艇艉部压载水舱注入一部分压载水,使潜艇小幅度尾倾,将艇艏鱼雷发射管抬出水面,防止进水。艉部鱼雷管装载时方向相反。3、将鱼雷发射管前后盖互锁系统解锁,前后盖同时打开,形成一条顺畅的通道。4、将钢丝绳通过鱼雷发射管伸出来,固定到鱼雷后部,启动电动绞车将鱼雷慢慢拉入鱼雷舱。进舱后用电葫芦吊起鱼雷,放置到两侧或下层存放架上固定好,就完成装载了。这种方式操作简单方便,不需要对潜艇做任何改动,占用空间小,很适合中小潜艇使用。但这种装载方式对环境要求太高:海况要好,不能有大风浪;要在专用码头上进行;无法在海上用补给舰补给,只能回基地,使用范围较小。二、另一种从鱼雷装载舱口装载,通常在大型潜艇上使用较多。鱼雷装载舱口在潜艇耐压壳体上方,指挥台围壳前方。开口可以向前,也可以向后,主要由上甲板空间决定。如果舱口与指挥台围壳距离太近,就只能朝向前方。这个舱口也是艇员从艏舱进出潜艇的通道。装载鱼雷时:1、打开装载舱口,用吊车先将鱼雷放到装载装置的托架上,固定好。2、启动装载装置上的动力系统,使装置上的鱼雷存放托架与潜艇鱼雷舱内的托架对接,形成一条约25°~40°的倾斜滑道。3、解开鱼雷固定带,用绞盘将鱼雷慢慢滑入艇内,用电葫芦吊起放到存放架上。这种方式使用范围广,舱口开在上方,受风浪影响小,在海上可以用补给舰上补给。缺点是在艇体上开口结构复杂,对潜艇结构强度、耐压程度的嗓声水平等有影响。三、垂直吊装方式。美国“俄亥俄”级潜艇艇身直径大,装载的鱼雷短,鱼雷舱布置在底部,所以能从前进出闸室垂直吊入,是一种特殊的装载方式。▲“俄亥俄”级潜艇吊装鱼雷当需要向发射管装填鱼雷时,先将鱼雷上的固定带解开。再利用存放架上的牵引滑轨,用钢丝绳牵引鱼雷推入发射管中。法国的潜艇特殊些,不是在滑轨上推,而是将鱼雷吊起来推入发射管。现代潜艇就是用以上方法,将鱼雷、水雷、导弹装载进鱼雷舱,再装填到发射管的。和风漫谈原创文字,欢迎关注。图片来自网络,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潜艇装填鱼雷,是指将鱼雷从潜艇外部补充到潜艇里面,目前潜艇装填鱼雷的方式主要有两种。第一,直接把鱼雷从鱼雷发射管外面塞进去。为了让潜艇的鱼雷发射管露出来,远离水面,防止装填鱼雷时海水倒灌进潜艇内部。在装填鱼雷时首先需要给潜艇尾部的压载水舱注水,让潜艇的艏部翘起来。当然了,也有潜艇是在艇艉设置鱼雷发射管,这时候就是给潜艇艏部压载水舱注水,让潜艇的艇艉翘起。当鱼雷发射管完全露出水面后,就用浮筏固定住潜艇,然后使用吊机等设备将鱼雷起吊至发射口,装填人员会乘坐浮筏/小艇在旁边辅助鱼雷顺利进入鱼雷发射管。此时潜艇内部还要安排人员接收这些“逆行”的鱼雷,将它们从鱼雷发射管里面拖出来,放到备用鱼雷台架。值得注意的是,很多潜艇使用的巡航导弹也是通过鱼雷发射管进行装填的。例如“基洛”级常规潜艇是使用鱼雷发射管来发射3M54俱乐部巡航导弹的,而不是采用垂直发射管,所以装填时也是用鱼雷发射管。能够从潜艇外面装填鱼雷的发射管必须是设计在水线以上才行。而在水线下的鱼雷发射管无论怎么给压载水舱注水,都难以让它完全露出水面,保证装填鱼雷时不进入海水。例如中国的093系列核潜艇的鱼雷发射管采用的是4上2下的布局,只有上面4具鱼雷发射管是在水线上的,能够在装填时露出水面。第二种潜艇装填鱼雷的方式就是通过专门的装填舱口进行装填。专门的装填舱口设置在潜艇上甲板,当潜艇正常露出水面时,装填舱口自然远离水面,不需要采用额外的手段防止海水进入潜艇,简化了装填鱼雷的工作。专门装填舱口开设位置一般是在潜艇鱼雷舱的上方,从潜艇上甲板直接贯通到鱼雷舱里面。在装填时直接吊装鱼雷从装填舱口放进去,鱼雷会顺着由滑轨、绞盘等装备组成的临时装填系统缓缓滑进鱼雷舱,内部的装填人员再将它转移到鱼雷台架。潜艇使用的巡航导弹也可以采用这种方式进行装填。一般来说,第二种装填鱼雷的方式更加方便,快捷,工作量更少,而且能够适应更多的装填环境,更加受欢迎。
兔哥回答;潜艇作为水中的兵器自出现就依靠隐蔽的猎杀被誉为“幽灵杀手”。二战中德国的潜艇狼群战术曾给交战国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因此,对潜艇的猎杀也是此消彼长从未中断。而能给潜艇造成伤害的除了深水炸弹就是鱼雷了,如果说深水炸弹通常属于大面积火力覆盖式的打击,那么鱼雷就是精确制导了。因而,鱼雷才是潜艇最大的克星。那么,潜艇如果对抗鱼雷的攻击呢?主有以下几种方法;水声对抗,机动摆脱,噪声干扰、反鱼雷声诱饵和气幕弹为主。(一)首先是要探测到鱼雷的进攻;这是必须的,要防范鱼雷的进攻就必须要知道鱼雷的位置,航速,才能采取措施,实施规避;这一点并不难,这主要是鱼雷的特征决定的。我们知道鱼雷的体形又长又圆,里面塞满了动力,炸药,声呐等,这就导致鱼雷的重力稳性很低,也就是说,当鱼雷螺旋桨转动划水时根据力学的原理,会产生作用力与反作用力,螺旋桨会受到水的阻力,鱼雷的雷体会由螺旋桨带来一个反扭力,这个反扭力会使鱼雷沿中心轴线翻滚,使前进力下降,鱼雷为了解决这个反扭力采用了同轴正反转两个桨叶。这样一来使鱼雷的流体信号特征加强,容易被潜艇探测到,所以潜艇探测鱼雷并不难,难度在于怎么躲避它。(二)释放干扰诱饵;潜艇只所以能被鱼雷追踪,就是潜艇本身所产生的流体特征信号。特别是尾自流自导鱼雷,就是追踪潜艇的螺旋桨尾流特征进行攻击。按理论,对付此类鱼雷,只要停止信号源的产生就能使鱼雷失去目标,潜艇关机就行了。但鱼雷的种类有很多,通常有线导,这种鱼雷本身没有探测能力,但能通过和潜艇相连的线路获得潜艇的位置,这是非常可怕的,也就是说,潜艇发现你了,才释放线导鱼雷,并通过数据线不断修正鱼雷的航线,只要潜艇能探测到你,也就等于鱼雷也能探测到你,而且攻击距离通常都比较近,一旦被鱼雷咬住,基本上都凶多吉少。所以被攻击的潜艇虽然能探测到鱼雷来咬你了,却并不知道是哪种鱼雷,如果是线导的,你停止运动做静音躲避,正中线导鱼雷的下怀。所以被攻击的潜艇通常是使出浑身解数对抗鱼雷的攻击。释放诱饵就是一种,诱饵并非简单的一个声波体,而是具备和潜艇本身信号特征一致的信号源,好的诱饵能模拟出潜艇的信号特征,在潜艇慢下来效除信号特征时,诱饵顶替潜艇继续释放信号源,而且攻击潜艇辩别不出是真是假,这是最好的诱饵了。诱饵对没有制导能力的鱼雷,如,超空泡鱼雷不起作用,主要是这种鱼雷速度快,直来直去,没制导能力。(三)发射气幕弹。气幕弹能够产生大量的气泡。而这些气泡“咕噜咕噜”的能够产生很大的声音,而潜艇的探测是通过声呐,声呐又非常的灵敏,因此,这些气泡就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声波干扰源,使探测的潜艇无法找到所要攻击的潜艇的位置,使声自导鱼雷的探测声呐失灵,从而无法对潜艇实使打击。对于已经发射的鱼雷只要坚持到其燃料耗尽就安全了。气幕弹的原理就是屏蔽声纳探测,干扰敌方声纳工作;(四)机动摆脱,机动摆脱也是传统的反鱼雷手段,直白的说就是利用大角度的左右,上下机动做出复杂的机动,一是摆脱,二是和鱼雷耗时间,鱼雷的工作时间有限,没动力了也就没用了,但这种方法对付直航式的鱼雷管用,对付有制导能力的鱼雷效果要差很多。(五)主动拦截,潜艇的发展越来越先进,除了被动防御,也会采取主动拦截的战术对抗鱼雷,利用鱼雷对进攻的鱼雷进行拦截,当距离破坏范围内时,利用近炸引信使鱼雷爆炸,所产生的水波压力能使进攻的鱼雷损坏失去作用,现代潜艇的声呐系统非常先进,对鱼雷的制导也很优秀。因此,用鱼雷拦截鱼雷变的越来越成为可能。总之,潜艇对抗鱼雷的手段通常是把以上的各种方法同时进行,必竟鱼雷只要一颗就会毙命,把能用的手段都用上,保命要紧。未来,潜艇和鱼雷的较量还要进行下去,双方的手段也会越来越先进越有效,这种矛与盾的较量会一直进行下去。以上是兔哥个人的观点,欢迎探讨,欢迎关注。图片来源网络,一并谢过!潜艇出海作战,带着大量的鱼雷、水雷和导弹运载箱等武器。这些武器个头都很大,有6、7米长,一两吨重,如何将其从基地码头上装载到潜艇鱼雷舱里,是一项非常关键的工作。将它们从码头上转移到潜艇鱼雷舱内的过程叫“装载”;把鱼雷从雷弹存放架上装入鱼雷发射管中的过程叫“装填”。通常来说,主流的装载方式有两种:一、从鱼雷发射管的上层发射管直接装入鱼雷艇,中小型潜艇使用较多,相当于发射鱼雷的逆向操作。1、潜艇要系泊在专用的装雷码头上。码头上有一个浮体平台,平台上的凹槽与潜艇头部形状吻合。将鱼雷放到发射管正前方的鱼雷托架上。2、潜艇艉部压载水舱注入一部分压载水,使潜艇小幅度尾倾,将艇艏鱼雷发射管抬出水面,防止进水。艉部鱼雷管装载时方向相反。3、将鱼雷发射管前后盖互锁系统解锁,前后盖同时打开,形成一条顺畅的通道。4、将钢丝绳通过鱼雷发射管伸出来,固定到鱼雷后部,启动电动绞车将鱼雷慢慢拉入鱼雷舱。进舱后用电葫芦吊起鱼雷,放置到两侧或下层存放架上固定好,就完成装载了。这种方式操作简单方便,不需要对潜艇做任何改动,占用空间小,很适合中小潜艇使用。但这种装载方式对环境要求太高:海况要好,不能有大风浪;要在专用码头上进行;无法在海上用补给舰补给,只能回基地,使用范围较小。二、另一种从鱼雷装载舱口装载,通常在大型潜艇上使用较多。鱼雷装载舱口在潜艇耐压壳体上方,指挥台围壳前方。开口可以向前,也可以向后,主要由上甲板空间决定。如果舱口与指挥台围壳距离太近,就只能朝向前方。这个舱口也是艇员从艏舱进出潜艇的通道。装载鱼雷时:1、打开装载舱口,用吊车先将鱼雷放到装载装置的托架上,固定好。2、启动装载装置上的动力系统,使装置上的鱼雷存放托架与潜艇鱼雷舱内的托架对接,形成一条约25°~40°的倾斜滑道。3、解开鱼雷固定带,用绞盘将鱼雷慢慢滑入艇内,用电葫芦吊起放到存放架上。这种方式使用范围广,舱口开在上方,受风浪影响小,在海上可以用补给舰上补给。缺点是在艇体上开口结构复杂,对潜艇结构强度、耐压程度的嗓声水平等有影响。三、垂直吊装方式。美国“俄亥俄”级潜艇艇身直径大,装载的鱼雷短,鱼雷舱布置在底部,所以能从前进出闸室垂直吊入,是一种特殊的装载方式。▲“俄亥俄”级潜艇吊装鱼雷当需要向发射管装填鱼雷时,先将鱼雷上的固定带解开。再利用存放架上的牵引滑轨,用钢丝绳牵引鱼雷推入发射管中。法国的潜艇特殊些,不是在滑轨上推,而是将鱼雷吊起来推入发射管。现代潜艇就是用以上方法,将鱼雷、水雷、导弹装载进鱼雷舱,再装填到发射管的。和风漫谈原创文字,欢迎关注。图片来自网络,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潜艇装填鱼雷,是指将鱼雷从潜艇外部补充到潜艇里面,目前潜艇装填鱼雷的方式主要有两种。第一,直接把鱼雷从鱼雷发射管外面塞进去。为了让潜艇的鱼雷发射管露出来,远离水面,防止装填鱼雷时海水倒灌进潜艇内部。在装填鱼雷时首先需要给潜艇尾部的压载水舱注水,让潜艇的艏部翘起来。当然了,也有潜艇是在艇艉设置鱼雷发射管,这时候就是给潜艇艏部压载水舱注水,让潜艇的艇艉翘起。当鱼雷发射管完全露出水面后,就用浮筏固定住潜艇,然后使用吊机等设备将鱼雷起吊至发射口,装填人员会乘坐浮筏/小艇在旁边辅助鱼雷顺利进入鱼雷发射管。此时潜艇内部还要安排人员接收这些“逆行”的鱼雷,将它们从鱼雷发射管里面拖出来,放到备用鱼雷台架。值得注意的是,很多潜艇使用的巡航导弹也是通过鱼雷发射管进行装填的。例如“基洛”级常规潜艇是使用鱼雷发射管来发射3M54俱乐部巡航导弹的,而不是采用垂直发射管,所以装填时也是用鱼雷发射管。能够从潜艇外面装填鱼雷的发射管必须是设计在水线以上才行。而在水线下的鱼雷发射管无论怎么给压载水舱注水,都难以让它完全露出水面,保证装填鱼雷时不进入海水。例如中国的093系列核潜艇的鱼雷发射管采用的是4上2下的布局,只有上面4具鱼雷发射管是在水线上的,能够在装填时露出水面。第二种潜艇装填鱼雷的方式就是通过专门的装填舱口进行装填。专门的装填舱口设置在潜艇上甲板,当潜艇正常露出水面时,装填舱口自然远离水面,不需要采用额外的手段防止海水进入潜艇,简化了装填鱼雷的工作。专门装填舱口开设位置一般是在潜艇鱼雷舱的上方,从潜艇上甲板直接贯通到鱼雷舱里面。在装填时直接吊装鱼雷从装填舱口放进去,鱼雷会顺着由滑轨、绞盘等装备组成的临时装填系统缓缓滑进鱼雷舱,内部的装填人员再将它转移到鱼雷台架。潜艇使用的巡航导弹也可以采用这种方式进行装填。一般来说,第二种装填鱼雷的方式更加方便,快捷,工作量更少,而且能够适应更多的装填环境,更加受欢迎。看了一圈,所有的答案都仅限于回答鱼雷是怎么从发射管里被打出去的,至于打出去之前怎样,没人提。笔者就来说说战雷攻击的标准程序好了,同导弹需要火控雷达或光电雷达解算射击诸元一样,战雷攻击同样也需要预先解算射击诸元,为装进鱼雷发射管里的鱼雷装订射表。解算射击诸元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方式,一是声呐火控,二是光学火控。其中,声呐火控又分为主动声呐与被动声呐两种,主动声呐测距测向很好理解,就是由艇艏的攻击声呐发出中频声呐波,打到目标舰体上之后反射回来,用三角测量法测算出目标航距航向,为本艇的战雷攻击提供基本的火控数据;而被动声呐测距相对复杂一些,由于被动声呐只能监听攻击目标的水声动力学特征,因此需要使用调幅法测算目标舷角结合自身船位变化,解算出目标的运动要素。总的来说,主动声呐攻击精度较高,但是隐蔽性较差,被动声呐攻击对雷弹部门长的业务能力要求较高,但隐蔽性相对较好,在直航雷大行其道的时代,战雷攻击多使用主动声呐攻击模式,而在目前尾流自导、线导鱼雷成为主流的时代,被动声呐制导已经成为相对较为普及的攻击方式。除了声呐攻击,潜艇在攻击水面舰艇目标时,战雷攻击还有潜望镜攻击模式。相对于声呐制导,潜望镜的光学制导就相对简单一些了,只需要使用航向上的攻击潜望镜发现目标并判断目标性质,手动测绘目标的距离、航向、角速度,用函数解算出火控诸元,即可为战雷装表发射。至于发射鱼雷的方式有压缩气发射与自航式发射,前面很多答主都已说过了,这里就不再赘述了。以上是《军武次位面》为您解答,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_^
兔哥回答;潜艇作为水中的兵器自出现就依靠隐蔽的猎杀被誉为“幽灵杀手”。二战中德国的潜艇狼群战术曾给交战国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因此,对潜艇的猎杀也是此消彼长从未中断。而能给潜艇造成伤害的除了深水炸弹就是鱼雷了,如果说深水炸弹通常属于大面积火力覆盖式的打击,那么鱼雷就是精确制导了。因而,鱼雷才是潜艇最大的克星。那么,潜艇如果对抗鱼雷的攻击呢?主有以下几种方法;水声对抗,机动摆脱,噪声干扰、反鱼雷声诱饵和气幕弹为主。(一)首先是要探测到鱼雷的进攻;这是必须的,要防范鱼雷的进攻就必须要知道鱼雷的位置,航速,才能采取措施,实施规避;这一点并不难,这主要是鱼雷的特征决定的。我们知道鱼雷的体形又长又圆,里面塞满了动力,炸药,声呐等,这就导致鱼雷的重力稳性很低,也就是说,当鱼雷螺旋桨转动划水时根据力学的原理,会产生作用力与反作用力,螺旋桨会受到水的阻力,鱼雷的雷体会由螺旋桨带来一个反扭力,这个反扭力会使鱼雷沿中心轴线翻滚,使前进力下降,鱼雷为了解决这个反扭力采用了同轴正反转两个桨叶。这样一来使鱼雷的流体信号特征加强,容易被潜艇探测到,所以潜艇探测鱼雷并不难,难度在于怎么躲避它。(二)释放干扰诱饵;潜艇只所以能被鱼雷追踪,就是潜艇本身所产生的流体特征信号。特别是尾自流自导鱼雷,就是追踪潜艇的螺旋桨尾流特征进行攻击。按理论,对付此类鱼雷,只要停止信号源的产生就能使鱼雷失去目标,潜艇关机就行了。但鱼雷的种类有很多,通常有线导,这种鱼雷本身没有探测能力,但能通过和潜艇相连的线路获得潜艇的位置,这是非常可怕的,也就是说,潜艇发现你了,才释放线导鱼雷,并通过数据线不断修正鱼雷的航线,只要潜艇能探测到你,也就等于鱼雷也能探测到你,而且攻击距离通常都比较近,一旦被鱼雷咬住,基本上都凶多吉少。所以被攻击的潜艇虽然能探测到鱼雷来咬你了,却并不知道是哪种鱼雷,如果是线导的,你停止运动做静音躲避,正中线导鱼雷的下怀。所以被攻击的潜艇通常是使出浑身解数对抗鱼雷的攻击。释放诱饵就是一种,诱饵并非简单的一个声波体,而是具备和潜艇本身信号特征一致的信号源,好的诱饵能模拟出潜艇的信号特征,在潜艇慢下来效除信号特征时,诱饵顶替潜艇继续释放信号源,而且攻击潜艇辩别不出是真是假,这是最好的诱饵了。诱饵对没有制导能力的鱼雷,如,超空泡鱼雷不起作用,主要是这种鱼雷速度快,直来直去,没制导能力。(三)发射气幕弹。气幕弹能够产生大量的气泡。而这些气泡“咕噜咕噜”的能够产生很大的声音,而潜艇的探测是通过声呐,声呐又非常的灵敏,因此,这些气泡就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声波干扰源,使探测的潜艇无法找到所要攻击的潜艇的位置,使声自导鱼雷的探测声呐失灵,从而无法对潜艇实使打击。对于已经发射的鱼雷只要坚持到其燃料耗尽就安全了。气幕弹的原理就是屏蔽声纳探测,干扰敌方声纳工作;(四)机动摆脱,机动摆脱也是传统的反鱼雷手段,直白的说就是利用大角度的左右,上下机动做出复杂的机动,一是摆脱,二是和鱼雷耗时间,鱼雷的工作时间有限,没动力了也就没用了,但这种方法对付直航式的鱼雷管用,对付有制导能力的鱼雷效果要差很多。(五)主动拦截,潜艇的发展越来越先进,除了被动防御,也会采取主动拦截的战术对抗鱼雷,利用鱼雷对进攻的鱼雷进行拦截,当距离破坏范围内时,利用近炸引信使鱼雷爆炸,所产生的水波压力能使进攻的鱼雷损坏失去作用,现代潜艇的声呐系统非常先进,对鱼雷的制导也很优秀。因此,用鱼雷拦截鱼雷变的越来越成为可能。总之,潜艇对抗鱼雷的手段通常是把以上的各种方法同时进行,必竟鱼雷只要一颗就会毙命,把能用的手段都用上,保命要紧。未来,潜艇和鱼雷的较量还要进行下去,双方的手段也会越来越先进越有效,这种矛与盾的较量会一直进行下去。以上是兔哥个人的观点,欢迎探讨,欢迎关注。图片来源网络,一并谢过!潜艇出海作战,带着大量的鱼雷、水雷和导弹运载箱等武器。这些武器个头都很大,有6、7米长,一两吨重,如何将其从基地码头上装载到潜艇鱼雷舱里,是一项非常关键的工作。将它们从码头上转移到潜艇鱼雷舱内的过程叫“装载”;把鱼雷从雷弹存放架上装入鱼雷发射管中的过程叫“装填”。通常来说,主流的装载方式有两种:一、从鱼雷发射管的上层发射管直接装入鱼雷艇,中小型潜艇使用较多,相当于发射鱼雷的逆向操作。1、潜艇要系泊在专用的装雷码头上。码头上有一个浮体平台,平台上的凹槽与潜艇头部形状吻合。将鱼雷放到发射管正前方的鱼雷托架上。2、潜艇艉部压载水舱注入一部分压载水,使潜艇小幅度尾倾,将艇艏鱼雷发射管抬出水面,防止进水。艉部鱼雷管装载时方向相反。3、将鱼雷发射管前后盖互锁系统解锁,前后盖同时打开,形成一条顺畅的通道。4、将钢丝绳通过鱼雷发射管伸出来,固定到鱼雷后部,启动电动绞车将鱼雷慢慢拉入鱼雷舱。进舱后用电葫芦吊起鱼雷,放置到两侧或下层存放架上固定好,就完成装载了。这种方式操作简单方便,不需要对潜艇做任何改动,占用空间小,很适合中小潜艇使用。但这种装载方式对环境要求太高:海况要好,不能有大风浪;要在专用码头上进行;无法在海上用补给舰补给,只能回基地,使用范围较小。二、另一种从鱼雷装载舱口装载,通常在大型潜艇上使用较多。鱼雷装载舱口在潜艇耐压壳体上方,指挥台围壳前方。开口可以向前,也可以向后,主要由上甲板空间决定。如果舱口与指挥台围壳距离太近,就只能朝向前方。这个舱口也是艇员从艏舱进出潜艇的通道。装载鱼雷时:1、打开装载舱口,用吊车先将鱼雷放到装载装置的托架上,固定好。2、启动装载装置上的动力系统,使装置上的鱼雷存放托架与潜艇鱼雷舱内的托架对接,形成一条约25°~40°的倾斜滑道。3、解开鱼雷固定带,用绞盘将鱼雷慢慢滑入艇内,用电葫芦吊起放到存放架上。这种方式使用范围广,舱口开在上方,受风浪影响小,在海上可以用补给舰上补给。缺点是在艇体上开口结构复杂,对潜艇结构强度、耐压程度的嗓声水平等有影响。三、垂直吊装方式。美国“俄亥俄”级潜艇艇身直径大,装载的鱼雷短,鱼雷舱布置在底部,所以能从前进出闸室垂直吊入,是一种特殊的装载方式。▲“俄亥俄”级潜艇吊装鱼雷当需要向发射管装填鱼雷时,先将鱼雷上的固定带解开。再利用存放架上的牵引滑轨,用钢丝绳牵引鱼雷推入发射管中。法国的潜艇特殊些,不是在滑轨上推,而是将鱼雷吊起来推入发射管。现代潜艇就是用以上方法,将鱼雷、水雷、导弹装载进鱼雷舱,再装填到发射管的。和风漫谈原创文字,欢迎关注。图片来自网络,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潜艇装填鱼雷,是指将鱼雷从潜艇外部补充到潜艇里面,目前潜艇装填鱼雷的方式主要有两种。第一,直接把鱼雷从鱼雷发射管外面塞进去。为了让潜艇的鱼雷发射管露出来,远离水面,防止装填鱼雷时海水倒灌进潜艇内部。在装填鱼雷时首先需要给潜艇尾部的压载水舱注水,让潜艇的艏部翘起来。当然了,也有潜艇是在艇艉设置鱼雷发射管,这时候就是给潜艇艏部压载水舱注水,让潜艇的艇艉翘起。当鱼雷发射管完全露出水面后,就用浮筏固定住潜艇,然后使用吊机等设备将鱼雷起吊至发射口,装填人员会乘坐浮筏/小艇在旁边辅助鱼雷顺利进入鱼雷发射管。此时潜艇内部还要安排人员接收这些“逆行”的鱼雷,将它们从鱼雷发射管里面拖出来,放到备用鱼雷台架。值得注意的是,很多潜艇使用的巡航导弹也是通过鱼雷发射管进行装填的。例如“基洛”级常规潜艇是使用鱼雷发射管来发射3M54俱乐部巡航导弹的,而不是采用垂直发射管,所以装填时也是用鱼雷发射管。能够从潜艇外面装填鱼雷的发射管必须是设计在水线以上才行。而在水线下的鱼雷发射管无论怎么给压载水舱注水,都难以让它完全露出水面,保证装填鱼雷时不进入海水。例如中国的093系列核潜艇的鱼雷发射管采用的是4上2下的布局,只有上面4具鱼雷发射管是在水线上的,能够在装填时露出水面。第二种潜艇装填鱼雷的方式就是通过专门的装填舱口进行装填。专门的装填舱口设置在潜艇上甲板,当潜艇正常露出水面时,装填舱口自然远离水面,不需要采用额外的手段防止海水进入潜艇,简化了装填鱼雷的工作。专门装填舱口开设位置一般是在潜艇鱼雷舱的上方,从潜艇上甲板直接贯通到鱼雷舱里面。在装填时直接吊装鱼雷从装填舱口放进去,鱼雷会顺着由滑轨、绞盘等装备组成的临时装填系统缓缓滑进鱼雷舱,内部的装填人员再将它转移到鱼雷台架。潜艇使用的巡航导弹也可以采用这种方式进行装填。一般来说,第二种装填鱼雷的方式更加方便,快捷,工作量更少,而且能够适应更多的装填环境,更加受欢迎。看了一圈,所有的答案都仅限于回答鱼雷是怎么从发射管里被打出去的,至于打出去之前怎样,没人提。笔者就来说说战雷攻击的标准程序好了,同导弹需要火控雷达或光电雷达解算射击诸元一样,战雷攻击同样也需要预先解算射击诸元,为装进鱼雷发射管里的鱼雷装订射表。解算射击诸元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方式,一是声呐火控,二是光学火控。其中,声呐火控又分为主动声呐与被动声呐两种,主动声呐测距测向很好理解,就是由艇艏的攻击声呐发出中频声呐波,打到目标舰体上之后反射回来,用三角测量法测算出目标航距航向,为本艇的战雷攻击提供基本的火控数据;而被动声呐测距相对复杂一些,由于被动声呐只能监听攻击目标的水声动力学特征,因此需要使用调幅法测算目标舷角结合自身船位变化,解算出目标的运动要素。总的来说,主动声呐攻击精度较高,但是隐蔽性较差,被动声呐攻击对雷弹部门长的业务能力要求较高,但隐蔽性相对较好,在直航雷大行其道的时代,战雷攻击多使用主动声呐攻击模式,而在目前尾流自导、线导鱼雷成为主流的时代,被动声呐制导已经成为相对较为普及的攻击方式。除了声呐攻击,潜艇在攻击水面舰艇目标时,战雷攻击还有潜望镜攻击模式。相对于声呐制导,潜望镜的光学制导就相对简单一些了,只需要使用航向上的攻击潜望镜发现目标并判断目标性质,手动测绘目标的距离、航向、角速度,用函数解算出火控诸元,即可为战雷装表发射。至于发射鱼雷的方式有压缩气发射与自航式发射,前面很多答主都已说过了,这里就不再赘述了。以上是《军武次位面》为您解答,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_^常规潜艇主要通过鱼雷发射管发射导弹,部分型号装备了垂直发射的防空导弹;攻击型核潜艇则既可以通过鱼雷发射管也可以垂直发射系统发射导弹。俄罗斯“布拉瓦”潜射弹道导弹发射景象美国“三叉戟“潜射弹道导弹发射1)常规潜艇:目前各主要海军强国装备的先进常规潜艇大多可以发射反舰导弹,包括我国的039及各种改进型号、俄罗斯“基洛级”/“阿穆尔级”、德国212/214级、法国“阿戈斯塔级”/“鲔鱼级”、日本“苍龙级”等。由于吨位、尺寸相对较小,现役常规潜艇中尚没有装备可以发射反舰导弹/对陆打击巡航导弹的垂直发射系统的型号(我国的032试验艇除外),均利用鱼雷发射管发射反舰导弹,基本流程是利用鱼雷发射管中的压缩气体将装有反舰导弹的密闭箱体弹射出潜艇,箱体到达一定水深后导弹发动机点火冲出水面。目前已有国家开始研发装备垂直发射系统等常规潜艇,也许不久就会看到装备垂直发射系统的常规潜艇出现。德国212潜艇装备的IDAS潜射防空导弹IDAS防空导弹利用鱼雷发射管发射出口泰国的ST-26潜艇装备的CM-708潜射反舰导弹鹰击-82潜射反舰导弹及其发射载具2)核潜艇:装备垂直发射系统、具备远程反舰/对陆打击能力是各海军强国核潜艇发射的趋势。美国自“洛杉矶级”核潜艇开始就已经装备“巡航”巡航导弹垂直发射系统,其现役核潜艇全部具备导弹垂直发射能力(包括14艘“俄亥俄级”战略核潜艇);俄罗斯的核潜艇也大多装备导弹垂直发射系统,如“奥斯卡级”巡航导弹核潜艇、最新的“亚森级”攻击型核潜艇和“北风之神级”战略核潜艇等。核潜艇垂直发射导弹方式与常规潜艇略有不同,其原理是利用压缩气体将导弹弹出水面(一定水深情况下),导弹在离开水面后再启动发动机。“洛杉矶级”核潜艇装备的“战斧”巡航导弹发射装置俄罗斯“亚森级”核潜艇装有8具4联装“缟玛瑙”反舰导弹垂直发射系统不论是水面舰艇还是潜艇,导弹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打击手段。尤其是潜艇具备导弹发射能力后,在保持自身隐蔽性优势的情况下,进一步提升了远程打击能力,增大了潜艇在海上对抗中的主动性,已经越来越被各海军强国重视!我国032型试验艇上也出现了巡航导弹垂直发射系统,相信不久的将来将会就能够在我们自己的核潜艇上看到垂直发射系统的身影。032艇上装备了2款垂直发射系统093众多型号中的“小龟背”曾被认为是垂发系统,目前已经可以排除这一可能欢迎关注“威呐解析”,阅读更多原创军事内容(图片源自网络)。
兔哥回答;潜艇作为水中的兵器自出现就依靠隐蔽的猎杀被誉为“幽灵杀手”。二战中德国的潜艇狼群战术曾给交战国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因此,对潜艇的猎杀也是此消彼长从未中断。而能给潜艇造成伤害的除了深水炸弹就是鱼雷了,如果说深水炸弹通常属于大面积火力覆盖式的打击,那么鱼雷就是精确制导了。因而,鱼雷才是潜艇最大的克星。那么,潜艇如果对抗鱼雷的攻击呢?主有以下几种方法;水声对抗,机动摆脱,噪声干扰、反鱼雷声诱饵和气幕弹为主。(一)首先是要探测到鱼雷的进攻;这是必须的,要防范鱼雷的进攻就必须要知道鱼雷的位置,航速,才能采取措施,实施规避;这一点并不难,这主要是鱼雷的特征决定的。我们知道鱼雷的体形又长又圆,里面塞满了动力,炸药,声呐等,这就导致鱼雷的重力稳性很低,也就是说,当鱼雷螺旋桨转动划水时根据力学的原理,会产生作用力与反作用力,螺旋桨会受到水的阻力,鱼雷的雷体会由螺旋桨带来一个反扭力,这个反扭力会使鱼雷沿中心轴线翻滚,使前进力下降,鱼雷为了解决这个反扭力采用了同轴正反转两个桨叶。这样一来使鱼雷的流体信号特征加强,容易被潜艇探测到,所以潜艇探测鱼雷并不难,难度在于怎么躲避它。(二)释放干扰诱饵;潜艇只所以能被鱼雷追踪,就是潜艇本身所产生的流体特征信号。特别是尾自流自导鱼雷,就是追踪潜艇的螺旋桨尾流特征进行攻击。按理论,对付此类鱼雷,只要停止信号源的产生就能使鱼雷失去目标,潜艇关机就行了。但鱼雷的种类有很多,通常有线导,这种鱼雷本身没有探测能力,但能通过和潜艇相连的线路获得潜艇的位置,这是非常可怕的,也就是说,潜艇发现你了,才释放线导鱼雷,并通过数据线不断修正鱼雷的航线,只要潜艇能探测到你,也就等于鱼雷也能探测到你,而且攻击距离通常都比较近,一旦被鱼雷咬住,基本上都凶多吉少。所以被攻击的潜艇虽然能探测到鱼雷来咬你了,却并不知道是哪种鱼雷,如果是线导的,你停止运动做静音躲避,正中线导鱼雷的下怀。所以被攻击的潜艇通常是使出浑身解数对抗鱼雷的攻击。释放诱饵就是一种,诱饵并非简单的一个声波体,而是具备和潜艇本身信号特征一致的信号源,好的诱饵能模拟出潜艇的信号特征,在潜艇慢下来效除信号特征时,诱饵顶替潜艇继续释放信号源,而且攻击潜艇辩别不出是真是假,这是最好的诱饵了。诱饵对没有制导能力的鱼雷,如,超空泡鱼雷不起作用,主要是这种鱼雷速度快,直来直去,没制导能力。(三)发射气幕弹。气幕弹能够产生大量的气泡。而这些气泡“咕噜咕噜”的能够产生很大的声音,而潜艇的探测是通过声呐,声呐又非常的灵敏,因此,这些气泡就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声波干扰源,使探测的潜艇无法找到所要攻击的潜艇的位置,使声自导鱼雷的探测声呐失灵,从而无法对潜艇实使打击。对于已经发射的鱼雷只要坚持到其燃料耗尽就安全了。气幕弹的原理就是屏蔽声纳探测,干扰敌方声纳工作;(四)机动摆脱,机动摆脱也是传统的反鱼雷手段,直白的说就是利用大角度的左右,上下机动做出复杂的机动,一是摆脱,二是和鱼雷耗时间,鱼雷的工作时间有限,没动力了也就没用了,但这种方法对付直航式的鱼雷管用,对付有制导能力的鱼雷效果要差很多。(五)主动拦截,潜艇的发展越来越先进,除了被动防御,也会采取主动拦截的战术对抗鱼雷,利用鱼雷对进攻的鱼雷进行拦截,当距离破坏范围内时,利用近炸引信使鱼雷爆炸,所产生的水波压力能使进攻的鱼雷损坏失去作用,现代潜艇的声呐系统非常先进,对鱼雷的制导也很优秀。因此,用鱼雷拦截鱼雷变的越来越成为可能。总之,潜艇对抗鱼雷的手段通常是把以上的各种方法同时进行,必竟鱼雷只要一颗就会毙命,把能用的手段都用上,保命要紧。未来,潜艇和鱼雷的较量还要进行下去,双方的手段也会越来越先进越有效,这种矛与盾的较量会一直进行下去。以上是兔哥个人的观点,欢迎探讨,欢迎关注。图片来源网络,一并谢过!潜艇出海作战,带着大量的鱼雷、水雷和导弹运载箱等武器。这些武器个头都很大,有6、7米长,一两吨重,如何将其从基地码头上装载到潜艇鱼雷舱里,是一项非常关键的工作。将它们从码头上转移到潜艇鱼雷舱内的过程叫“装载”;把鱼雷从雷弹存放架上装入鱼雷发射管中的过程叫“装填”。通常来说,主流的装载方式有两种:一、从鱼雷发射管的上层发射管直接装入鱼雷艇,中小型潜艇使用较多,相当于发射鱼雷的逆向操作。1、潜艇要系泊在专用的装雷码头上。码头上有一个浮体平台,平台上的凹槽与潜艇头部形状吻合。将鱼雷放到发射管正前方的鱼雷托架上。2、潜艇艉部压载水舱注入一部分压载水,使潜艇小幅度尾倾,将艇艏鱼雷发射管抬出水面,防止进水。艉部鱼雷管装载时方向相反。3、将鱼雷发射管前后盖互锁系统解锁,前后盖同时打开,形成一条顺畅的通道。4、将钢丝绳通过鱼雷发射管伸出来,固定到鱼雷后部,启动电动绞车将鱼雷慢慢拉入鱼雷舱。进舱后用电葫芦吊起鱼雷,放置到两侧或下层存放架上固定好,就完成装载了。这种方式操作简单方便,不需要对潜艇做任何改动,占用空间小,很适合中小潜艇使用。但这种装载方式对环境要求太高:海况要好,不能有大风浪;要在专用码头上进行;无法在海上用补给舰补给,只能回基地,使用范围较小。二、另一种从鱼雷装载舱口装载,通常在大型潜艇上使用较多。鱼雷装载舱口在潜艇耐压壳体上方,指挥台围壳前方。开口可以向前,也可以向后,主要由上甲板空间决定。如果舱口与指挥台围壳距离太近,就只能朝向前方。这个舱口也是艇员从艏舱进出潜艇的通道。装载鱼雷时:1、打开装载舱口,用吊车先将鱼雷放到装载装置的托架上,固定好。2、启动装载装置上的动力系统,使装置上的鱼雷存放托架与潜艇鱼雷舱内的托架对接,形成一条约25°~40°的倾斜滑道。3、解开鱼雷固定带,用绞盘将鱼雷慢慢滑入艇内,用电葫芦吊起放到存放架上。这种方式使用范围广,舱口开在上方,受风浪影响小,在海上可以用补给舰上补给。缺点是在艇体上开口结构复杂,对潜艇结构强度、耐压程度的嗓声水平等有影响。三、垂直吊装方式。美国“俄亥俄”级潜艇艇身直径大,装载的鱼雷短,鱼雷舱布置在底部,所以能从前进出闸室垂直吊入,是一种特殊的装载方式。▲“俄亥俄”级潜艇吊装鱼雷当需要向发射管装填鱼雷时,先将鱼雷上的固定带解开。再利用存放架上的牵引滑轨,用钢丝绳牵引鱼雷推入发射管中。法国的潜艇特殊些,不是在滑轨上推,而是将鱼雷吊起来推入发射管。现代潜艇就是用以上方法,将鱼雷、水雷、导弹装载进鱼雷舱,再装填到发射管的。和风漫谈原创文字,欢迎关注。图片来自网络,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潜艇装填鱼雷,是指将鱼雷从潜艇外部补充到潜艇里面,目前潜艇装填鱼雷的方式主要有两种。第一,直接把鱼雷从鱼雷发射管外面塞进去。为了让潜艇的鱼雷发射管露出来,远离水面,防止装填鱼雷时海水倒灌进潜艇内部。在装填鱼雷时首先需要给潜艇尾部的压载水舱注水,让潜艇的艏部翘起来。当然了,也有潜艇是在艇艉设置鱼雷发射管,这时候就是给潜艇艏部压载水舱注水,让潜艇的艇艉翘起。当鱼雷发射管完全露出水面后,就用浮筏固定住潜艇,然后使用吊机等设备将鱼雷起吊至发射口,装填人员会乘坐浮筏/小艇在旁边辅助鱼雷顺利进入鱼雷发射管。此时潜艇内部还要安排人员接收这些“逆行”的鱼雷,将它们从鱼雷发射管里面拖出来,放到备用鱼雷台架。值得注意的是,很多潜艇使用的巡航导弹也是通过鱼雷发射管进行装填的。例如“基洛”级常规潜艇是使用鱼雷发射管来发射3M54俱乐部巡航导弹的,而不是采用垂直发射管,所以装填时也是用鱼雷发射管。能够从潜艇外面装填鱼雷的发射管必须是设计在水线以上才行。而在水线下的鱼雷发射管无论怎么给压载水舱注水,都难以让它完全露出水面,保证装填鱼雷时不进入海水。例如中国的093系列核潜艇的鱼雷发射管采用的是4上2下的布局,只有上面4具鱼雷发射管是在水线上的,能够在装填时露出水面。第二种潜艇装填鱼雷的方式就是通过专门的装填舱口进行装填。专门的装填舱口设置在潜艇上甲板,当潜艇正常露出水面时,装填舱口自然远离水面,不需要采用额外的手段防止海水进入潜艇,简化了装填鱼雷的工作。专门装填舱口开设位置一般是在潜艇鱼雷舱的上方,从潜艇上甲板直接贯通到鱼雷舱里面。在装填时直接吊装鱼雷从装填舱口放进去,鱼雷会顺着由滑轨、绞盘等装备组成的临时装填系统缓缓滑进鱼雷舱,内部的装填人员再将它转移到鱼雷台架。潜艇使用的巡航导弹也可以采用这种方式进行装填。一般来说,第二种装填鱼雷的方式更加方便,快捷,工作量更少,而且能够适应更多的装填环境,更加受欢迎。看了一圈,所有的答案都仅限于回答鱼雷是怎么从发射管里被打出去的,至于打出去之前怎样,没人提。笔者就来说说战雷攻击的标准程序好了,同导弹需要火控雷达或光电雷达解算射击诸元一样,战雷攻击同样也需要预先解算射击诸元,为装进鱼雷发射管里的鱼雷装订射表。解算射击诸元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方式,一是声呐火控,二是光学火控。其中,声呐火控又分为主动声呐与被动声呐两种,主动声呐测距测向很好理解,就是由艇艏的攻击声呐发出中频声呐波,打到目标舰体上之后反射回来,用三角测量法测算出目标航距航向,为本艇的战雷攻击提供基本的火控数据;而被动声呐测距相对复杂一些,由于被动声呐只能监听攻击目标的水声动力学特征,因此需要使用调幅法测算目标舷角结合自身船位变化,解算出目标的运动要素。总的来说,主动声呐攻击精度较高,但是隐蔽性较差,被动声呐攻击对雷弹部门长的业务能力要求较高,但隐蔽性相对较好,在直航雷大行其道的时代,战雷攻击多使用主动声呐攻击模式,而在目前尾流自导、线导鱼雷成为主流的时代,被动声呐制导已经成为相对较为普及的攻击方式。除了声呐攻击,潜艇在攻击水面舰艇目标时,战雷攻击还有潜望镜攻击模式。相对于声呐制导,潜望镜的光学制导就相对简单一些了,只需要使用航向上的攻击潜望镜发现目标并判断目标性质,手动测绘目标的距离、航向、角速度,用函数解算出火控诸元,即可为战雷装表发射。至于发射鱼雷的方式有压缩气发射与自航式发射,前面很多答主都已说过了,这里就不再赘述了。以上是《军武次位面》为您解答,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_^常规潜艇主要通过鱼雷发射管发射导弹,部分型号装备了垂直发射的防空导弹;攻击型核潜艇则既可以通过鱼雷发射管也可以垂直发射系统发射导弹。俄罗斯“布拉瓦”潜射弹道导弹发射景象美国“三叉戟“潜射弹道导弹发射1)常规潜艇:目前各主要海军强国装备的先进常规潜艇大多可以发射反舰导弹,包括我国的039及各种改进型号、俄罗斯“基洛级”/“阿穆尔级”、德国212/214级、法国“阿戈斯塔级”/“鲔鱼级”、日本“苍龙级”等。由于吨位、尺寸相对较小,现役常规潜艇中尚没有装备可以发射反舰导弹/对陆打击巡航导弹的垂直发射系统的型号(我国的032试验艇除外),均利用鱼雷发射管发射反舰导弹,基本流程是利用鱼雷发射管中的压缩气体将装有反舰导弹的密闭箱体弹射出潜艇,箱体到达一定水深后导弹发动机点火冲出水面。目前已有国家开始研发装备垂直发射系统等常规潜艇,也许不久就会看到装备垂直发射系统的常规潜艇出现。德国212潜艇装备的IDAS潜射防空导弹IDAS防空导弹利用鱼雷发射管发射出口泰国的ST-26潜艇装备的CM-708潜射反舰导弹鹰击-82潜射反舰导弹及其发射载具2)核潜艇:装备垂直发射系统、具备远程反舰/对陆打击能力是各海军强国核潜艇发射的趋势。美国自“洛杉矶级”核潜艇开始就已经装备“巡航”巡航导弹垂直发射系统,其现役核潜艇全部具备导弹垂直发射能力(包括14艘“俄亥俄级”战略核潜艇);俄罗斯的核潜艇也大多装备导弹垂直发射系统,如“奥斯卡级”巡航导弹核潜艇、最新的“亚森级”攻击型核潜艇和“北风之神级”战略核潜艇等。核潜艇垂直发射导弹方式与常规潜艇略有不同,其原理是利用压缩气体将导弹弹出水面(一定水深情况下),导弹在离开水面后再启动发动机。“洛杉矶级”核潜艇装备的“战斧”巡航导弹发射装置俄罗斯“亚森级”核潜艇装有8具4联装“缟玛瑙”反舰导弹垂直发射系统不论是水面舰艇还是潜艇,导弹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打击手段。尤其是潜艇具备导弹发射能力后,在保持自身隐蔽性优势的情况下,进一步提升了远程打击能力,增大了潜艇在海上对抗中的主动性,已经越来越被各海军强国重视!我国032型试验艇上也出现了巡航导弹垂直发射系统,相信不久的将来将会就能够在我们自己的核潜艇上看到垂直发射系统的身影。032艇上装备了2款垂直发射系统093众多型号中的“小龟背”曾被认为是垂发系统,目前已经可以排除这一可能欢迎关注“威呐解析”,阅读更多原创军事内容(图片源自网络)。
兔哥回答;潜艇作为水中的兵器自出现就依靠隐蔽的猎杀被誉为“幽灵杀手”。二战中德国的潜艇狼群战术曾给交战国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因此,对潜艇的猎杀也是此消彼长从未中断。而能给潜艇造成伤害的除了深水炸弹就是鱼雷了,如果说深水炸弹通常属于大面积火力覆盖式的打击,那么鱼雷就是精确制导了。因而,鱼雷才是潜艇最大的克星。那么,潜艇如果对抗鱼雷的攻击呢?主有以下几种方法;水声对抗,机动摆脱,噪声干扰、反鱼雷声诱饵和气幕弹为主。(一)首先是要探测到鱼雷的进攻;这是必须的,要防范鱼雷的进攻就必须要知道鱼雷的位置,航速,才能采取措施,实施规避;这一点并不难,这主要是鱼雷的特征决定的。我们知道鱼雷的体形又长又圆,里面塞满了动力,炸药,声呐等,这就导致鱼雷的重力稳性很低,也就是说,当鱼雷螺旋桨转动划水时根据力学的原理,会产生作用力与反作用力,螺旋桨会受到水的阻力,鱼雷的雷体会由螺旋桨带来一个反扭力,这个反扭力会使鱼雷沿中心轴线翻滚,使前进力下降,鱼雷为了解决这个反扭力采用了同轴正反转两个桨叶。这样一来使鱼雷的流体信号特征加强,容易被潜艇探测到,所以潜艇探测鱼雷并不难,难度在于怎么躲避它。(二)释放干扰诱饵;潜艇只所以能被鱼雷追踪,就是潜艇本身所产生的流体特征信号。特别是尾自流自导鱼雷,就是追踪潜艇的螺旋桨尾流特征进行攻击。按理论,对付此类鱼雷,只要停止信号源的产生就能使鱼雷失去目标,潜艇关机就行了。但鱼雷的种类有很多,通常有线导,这种鱼雷本身没有探测能力,但能通过和潜艇相连的线路获得潜艇的位置,这是非常可怕的,也就是说,潜艇发现你了,才释放线导鱼雷,并通过数据线不断修正鱼雷的航线,只要潜艇能探测到你,也就等于鱼雷也能探测到你,而且攻击距离通常都比较近,一旦被鱼雷咬住,基本上都凶多吉少。所以被攻击的潜艇虽然能探测到鱼雷来咬你了,却并不知道是哪种鱼雷,如果是线导的,你停止运动做静音躲避,正中线导鱼雷的下怀。所以被攻击的潜艇通常是使出浑身解数对抗鱼雷的攻击。释放诱饵就是一种,诱饵并非简单的一个声波体,而是具备和潜艇本身信号特征一致的信号源,好的诱饵能模拟出潜艇的信号特征,在潜艇慢下来效除信号特征时,诱饵顶替潜艇继续释放信号源,而且攻击潜艇辩别不出是真是假,这是最好的诱饵了。诱饵对没有制导能力的鱼雷,如,超空泡鱼雷不起作用,主要是这种鱼雷速度快,直来直去,没制导能力。(三)发射气幕弹。气幕弹能够产生大量的气泡。而这些气泡“咕噜咕噜”的能够产生很大的声音,而潜艇的探测是通过声呐,声呐又非常的灵敏,因此,这些气泡就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声波干扰源,使探测的潜艇无法找到所要攻击的潜艇的位置,使声自导鱼雷的探测声呐失灵,从而无法对潜艇实使打击。对于已经发射的鱼雷只要坚持到其燃料耗尽就安全了。气幕弹的原理就是屏蔽声纳探测,干扰敌方声纳工作;(四)机动摆脱,机动摆脱也是传统的反鱼雷手段,直白的说就是利用大角度的左右,上下机动做出复杂的机动,一是摆脱,二是和鱼雷耗时间,鱼雷的工作时间有限,没动力了也就没用了,但这种方法对付直航式的鱼雷管用,对付有制导能力的鱼雷效果要差很多。(五)主动拦截,潜艇的发展越来越先进,除了被动防御,也会采取主动拦截的战术对抗鱼雷,利用鱼雷对进攻的鱼雷进行拦截,当距离破坏范围内时,利用近炸引信使鱼雷爆炸,所产生的水波压力能使进攻的鱼雷损坏失去作用,现代潜艇的声呐系统非常先进,对鱼雷的制导也很优秀。因此,用鱼雷拦截鱼雷变的越来越成为可能。总之,潜艇对抗鱼雷的手段通常是把以上的各种方法同时进行,必竟鱼雷只要一颗就会毙命,把能用的手段都用上,保命要紧。未来,潜艇和鱼雷的较量还要进行下去,双方的手段也会越来越先进越有效,这种矛与盾的较量会一直进行下去。以上是兔哥个人的观点,欢迎探讨,欢迎关注。图片来源网络,一并谢过!潜艇出海作战,带着大量的鱼雷、水雷和导弹运载箱等武器。这些武器个头都很大,有6、7米长,一两吨重,如何将其从基地码头上装载到潜艇鱼雷舱里,是一项非常关键的工作。将它们从码头上转移到潜艇鱼雷舱内的过程叫“装载”;把鱼雷从雷弹存放架上装入鱼雷发射管中的过程叫“装填”。通常来说,主流的装载方式有两种:一、从鱼雷发射管的上层发射管直接装入鱼雷艇,中小型潜艇使用较多,相当于发射鱼雷的逆向操作。1、潜艇要系泊在专用的装雷码头上。码头上有一个浮体平台,平台上的凹槽与潜艇头部形状吻合。将鱼雷放到发射管正前方的鱼雷托架上。2、潜艇艉部压载水舱注入一部分压载水,使潜艇小幅度尾倾,将艇艏鱼雷发射管抬出水面,防止进水。艉部鱼雷管装载时方向相反。3、将鱼雷发射管前后盖互锁系统解锁,前后盖同时打开,形成一条顺畅的通道。4、将钢丝绳通过鱼雷发射管伸出来,固定到鱼雷后部,启动电动绞车将鱼雷慢慢拉入鱼雷舱。进舱后用电葫芦吊起鱼雷,放置到两侧或下层存放架上固定好,就完成装载了。这种方式操作简单方便,不需要对潜艇做任何改动,占用空间小,很适合中小潜艇使用。但这种装载方式对环境要求太高:海况要好,不能有大风浪;要在专用码头上进行;无法在海上用补给舰补给,只能回基地,使用范围较小。二、另一种从鱼雷装载舱口装载,通常在大型潜艇上使用较多。鱼雷装载舱口在潜艇耐压壳体上方,指挥台围壳前方。开口可以向前,也可以向后,主要由上甲板空间决定。如果舱口与指挥台围壳距离太近,就只能朝向前方。这个舱口也是艇员从艏舱进出潜艇的通道。装载鱼雷时:1、打开装载舱口,用吊车先将鱼雷放到装载装置的托架上,固定好。2、启动装载装置上的动力系统,使装置上的鱼雷存放托架与潜艇鱼雷舱内的托架对接,形成一条约25°~40°的倾斜滑道。3、解开鱼雷固定带,用绞盘将鱼雷慢慢滑入艇内,用电葫芦吊起放到存放架上。这种方式使用范围广,舱口开在上方,受风浪影响小,在海上可以用补给舰上补给。缺点是在艇体上开口结构复杂,对潜艇结构强度、耐压程度的嗓声水平等有影响。三、垂直吊装方式。美国“俄亥俄”级潜艇艇身直径大,装载的鱼雷短,鱼雷舱布置在底部,所以能从前进出闸室垂直吊入,是一种特殊的装载方式。▲“俄亥俄”级潜艇吊装鱼雷当需要向发射管装填鱼雷时,先将鱼雷上的固定带解开。再利用存放架上的牵引滑轨,用钢丝绳牵引鱼雷推入发射管中。法国的潜艇特殊些,不是在滑轨上推,而是将鱼雷吊起来推入发射管。现代潜艇就是用以上方法,将鱼雷、水雷、导弹装载进鱼雷舱,再装填到发射管的。和风漫谈原创文字,欢迎关注。图片来自网络,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潜艇装填鱼雷,是指将鱼雷从潜艇外部补充到潜艇里面,目前潜艇装填鱼雷的方式主要有两种。第一,直接把鱼雷从鱼雷发射管外面塞进去。为了让潜艇的鱼雷发射管露出来,远离水面,防止装填鱼雷时海水倒灌进潜艇内部。在装填鱼雷时首先需要给潜艇尾部的压载水舱注水,让潜艇的艏部翘起来。当然了,也有潜艇是在艇艉设置鱼雷发射管,这时候就是给潜艇艏部压载水舱注水,让潜艇的艇艉翘起。当鱼雷发射管完全露出水面后,就用浮筏固定住潜艇,然后使用吊机等设备将鱼雷起吊至发射口,装填人员会乘坐浮筏/小艇在旁边辅助鱼雷顺利进入鱼雷发射管。此时潜艇内部还要安排人员接收这些“逆行”的鱼雷,将它们从鱼雷发射管里面拖出来,放到备用鱼雷台架。值得注意的是,很多潜艇使用的巡航导弹也是通过鱼雷发射管进行装填的。例如“基洛”级常规潜艇是使用鱼雷发射管来发射3M54俱乐部巡航导弹的,而不是采用垂直发射管,所以装填时也是用鱼雷发射管。能够从潜艇外面装填鱼雷的发射管必须是设计在水线以上才行。而在水线下的鱼雷发射管无论怎么给压载水舱注水,都难以让它完全露出水面,保证装填鱼雷时不进入海水。例如中国的093系列核潜艇的鱼雷发射管采用的是4上2下的布局,只有上面4具鱼雷发射管是在水线上的,能够在装填时露出水面。第二种潜艇装填鱼雷的方式就是通过专门的装填舱口进行装填。专门的装填舱口设置在潜艇上甲板,当潜艇正常露出水面时,装填舱口自然远离水面,不需要采用额外的手段防止海水进入潜艇,简化了装填鱼雷的工作。专门装填舱口开设位置一般是在潜艇鱼雷舱的上方,从潜艇上甲板直接贯通到鱼雷舱里面。在装填时直接吊装鱼雷从装填舱口放进去,鱼雷会顺着由滑轨、绞盘等装备组成的临时装填系统缓缓滑进鱼雷舱,内部的装填人员再将它转移到鱼雷台架。潜艇使用的巡航导弹也可以采用这种方式进行装填。一般来说,第二种装填鱼雷的方式更加方便,快捷,工作量更少,而且能够适应更多的装填环境,更加受欢迎。看了一圈,所有的答案都仅限于回答鱼雷是怎么从发射管里被打出去的,至于打出去之前怎样,没人提。笔者就来说说战雷攻击的标准程序好了,同导弹需要火控雷达或光电雷达解算射击诸元一样,战雷攻击同样也需要预先解算射击诸元,为装进鱼雷发射管里的鱼雷装订射表。解算射击诸元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方式,一是声呐火控,二是光学火控。其中,声呐火控又分为主动声呐与被动声呐两种,主动声呐测距测向很好理解,就是由艇艏的攻击声呐发出中频声呐波,打到目标舰体上之后反射回来,用三角测量法测算出目标航距航向,为本艇的战雷攻击提供基本的火控数据;而被动声呐测距相对复杂一些,由于被动声呐只能监听攻击目标的水声动力学特征,因此需要使用调幅法测算目标舷角结合自身船位变化,解算出目标的运动要素。总的来说,主动声呐攻击精度较高,但是隐蔽性较差,被动声呐攻击对雷弹部门长的业务能力要求较高,但隐蔽性相对较好,在直航雷大行其道的时代,战雷攻击多使用主动声呐攻击模式,而在目前尾流自导、线导鱼雷成为主流的时代,被动声呐制导已经成为相对较为普及的攻击方式。除了声呐攻击,潜艇在攻击水面舰艇目标时,战雷攻击还有潜望镜攻击模式。相对于声呐制导,潜望镜的光学制导就相对简单一些了,只需要使用航向上的攻击潜望镜发现目标并判断目标性质,手动测绘目标的距离、航向、角速度,用函数解算出火控诸元,即可为战雷装表发射。至于发射鱼雷的方式有压缩气发射与自航式发射,前面很多答主都已说过了,这里就不再赘述了。以上是《军武次位面》为您解答,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_^常规潜艇主要通过鱼雷发射管发射导弹,部分型号装备了垂直发射的防空导弹;攻击型核潜艇则既可以通过鱼雷发射管也可以垂直发射系统发射导弹。俄罗斯“布拉瓦”潜射弹道导弹发射景象美国“三叉戟“潜射弹道导弹发射1)常规潜艇:目前各主要海军强国装备的先进常规潜艇大多可以发射反舰导弹,包括我国的039及各种改进型号、俄罗斯“基洛级”/“阿穆尔级”、德国212/214级、法国“阿戈斯塔级”/“鲔鱼级”、日本“苍龙级”等。由于吨位、尺寸相对较小,现役常规潜艇中尚没有装备可以发射反舰导弹/对陆打击巡航导弹的垂直发射系统的型号(我国的032试验艇除外),均利用鱼雷发射管发射反舰导弹,基本流程是利用鱼雷发射管中的压缩气体将装有反舰导弹的密闭箱体弹射出潜艇,箱体到达一定水深后导弹发动机点火冲出水面。目前已有国家开始研发装备垂直发射系统等常规潜艇,也许不久就会看到装备垂直发射系统的常规潜艇出现。德国212潜艇装备的IDAS潜射防空导弹IDAS防空导弹利用鱼雷发射管发射出口泰国的ST-26潜艇装备的CM-708潜射反舰导弹鹰击-82潜射反舰导弹及其发射载具2)核潜艇:装备垂直发射系统、具备远程反舰/对陆打击能力是各海军强国核潜艇发射的趋势。美国自“洛杉矶级”核潜艇开始就已经装备“巡航”巡航导弹垂直发射系统,其现役核潜艇全部具备导弹垂直发射能力(包括14艘“俄亥俄级”战略核潜艇);俄罗斯的核潜艇也大多装备导弹垂直发射系统,如“奥斯卡级”巡航导弹核潜艇、最新的“亚森级”攻击型核潜艇和“北风之神级”战略核潜艇等。核潜艇垂直发射导弹方式与常规潜艇略有不同,其原理是利用压缩气体将导弹弹出水面(一定水深情况下),导弹在离开水面后再启动发动机。“洛杉矶级”核潜艇装备的“战斧”巡航导弹发射装置俄罗斯“亚森级”核潜艇装有8具4联装“缟玛瑙”反舰导弹垂直发射系统不论是水面舰艇还是潜艇,导弹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打击手段。尤其是潜艇具备导弹发射能力后,在保持自身隐蔽性优势的情况下,进一步提升了远程打击能力,增大了潜艇在海上对抗中的主动性,已经越来越被各海军强国重视!我国032型试验艇上也出现了巡航导弹垂直发射系统,相信不久的将来将会就能够在我们自己的核潜艇上看到垂直发射系统的身影。032艇上装备了2款垂直发射系统093众多型号中的“小龟背”曾被认为是垂发系统,目前已经可以排除这一可能欢迎关注“威呐解析”,阅读更多原创军事内容(图片源自网络)。兔哥回答:这个问题有问题了,你问的可能是潜艇的鱼雷为什么不设置成垂发系统的样子吧。其实没有必要,为什么呢?兔哥说说个人看法,仅供参考。首先,潜艇的鱼雷本身就具备由下而上的攻击能力:鱼雷发射管虽然是平行布置在潜艇上的,但潜艇发射鱼雷时潜艇并不需要必须和舰船目标处于同一平面,潜艇可以在水下发射鱼雷。早期鱼雷发射深度有要求,而且必须要通过潜望镜瞄准目标,然后发射鱼雷,这个深度并不深,十来米。不过这个深度已经超过了军舰的吃水深度,没关系,鱼雷是可以调整攻击深度的。鱼雷上都有一个定深器,例如,设定深度3米,鱼雷即便是从几十米的深度发射,它也是爬升到3米深度攻击目标。现在的潜艇不需要将鱼雷发射管对准目标就可以发射鱼雷。也可以用鱼雷发射管发射反舰导弹;早期的鱼雷虽然可以通过定深实现攻击目标,但必须要对正目标,否则就打偏了,主要原因就是没有制导能力。现在的鱼雷都具备自导能力,例如,声自导鱼雷,尾流自导鱼雷,线导鱼雷等等,都不需要使用潜望镜瞄准目标,连潜望镜都不需要,通过声呐探测系统就可以精准定位目标,并且在鱼雷的最大承受深度可以发射攻击。声自导鱼雷可自动追踪舰船的声学信号特征,尾流自导鱼雷可以采用蛇形机动追踪舰船的螺旋桨尾流,线导鱼雷可以控制前进方向。因此,不需要把鱼雷发射管采用垂发设置,现在的反舰导弹也可由鱼雷发射管发射。潜艇垂发系统并不是一个优势,不适合鱼雷武器使用:潜艇垂发系统通常是战略导弹使用,巡航导弹也有使用,但潜艇上安装垂发系统并不是优势,以上武器只所以采用垂发,是必须要这样做才能满足需要。潜艇垂发系统对潜艇的结构影响非常大,很复杂,最大的缺点是不具备再装填能力,这对于战略导弹核潜艇影响不大,反正也无法携带如此大口径的备用导弹。而鱼雷属于再装填武器,一艘潜艇虽然只有六到八具鱼雷发射管,但鱼雷携带量都可以达到几十枚,能够快速装填。另外,导弹垂直发射有火箭发动机助推,可以克服海水流速的影响,出发射筒的速度快于鱼雷。而鱼雷如果垂发,就必须要有一个大角度的调整航向动作,这无疑会影响鱼雷的航行路径,如果是浅水区,很容易暴露潜艇的位置,甚至是无法使用,另外也不能再装填,同时会影响潜艇空间的使用。潜艇不设计向上发射是科学性的,也是实际性的考虑,不适合,也不符合潜艇的使用要求。潜艇并不能保证慢速平稳状态下发射鱼雷,如果是高速航行状态下,垂发系统就不适合发射武器,包括战略导弹核潜艇发射潜射弹道导弹时,都对航速有严格的要求,否则巨大的水流压力会将导弹推“倒”,甚至是导弹射出一半就会被“折”坏。弹道导弹核潜艇在水深十几米,航速几节的情况下必须要快速出筒,某核潜艇设计师曾经表示,只需要0.5秒就射出发射筒,时间长了不行。潜艇发射鱼雷只所以选择水平布置的发射管,还有其它作用,例如,超空泡鱼雷,速度极快,但不能拐弯,需要直线行驶,垂发系统显然不好使。所以,鱼雷发射水平布置也是技术和使用特点的需要,这样更适合鱼雷发射。以上是兔哥个人观点,欢迎关注兔,欢迎探讨评论!图片来源网络。
兔哥回答;潜艇作为水中的兵器自出现就依靠隐蔽的猎杀被誉为“幽灵杀手”。二战中德国的潜艇狼群战术曾给交战国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因此,对潜艇的猎杀也是此消彼长从未中断。而能给潜艇造成伤害的除了深水炸弹就是鱼雷了,如果说深水炸弹通常属于大面积火力覆盖式的打击,那么鱼雷就是精确制导了。因而,鱼雷才是潜艇最大的克星。那么,潜艇如果对抗鱼雷的攻击呢?主有以下几种方法;水声对抗,机动摆脱,噪声干扰、反鱼雷声诱饵和气幕弹为主。(一)首先是要探测到鱼雷的进攻;这是必须的,要防范鱼雷的进攻就必须要知道鱼雷的位置,航速,才能采取措施,实施规避;这一点并不难,这主要是鱼雷的特征决定的。我们知道鱼雷的体形又长又圆,里面塞满了动力,炸药,声呐等,这就导致鱼雷的重力稳性很低,也就是说,当鱼雷螺旋桨转动划水时根据力学的原理,会产生作用力与反作用力,螺旋桨会受到水的阻力,鱼雷的雷体会由螺旋桨带来一个反扭力,这个反扭力会使鱼雷沿中心轴线翻滚,使前进力下降,鱼雷为了解决这个反扭力采用了同轴正反转两个桨叶。这样一来使鱼雷的流体信号特征加强,容易被潜艇探测到,所以潜艇探测鱼雷并不难,难度在于怎么躲避它。(二)释放干扰诱饵;潜艇只所以能被鱼雷追踪,就是潜艇本身所产生的流体特征信号。特别是尾自流自导鱼雷,就是追踪潜艇的螺旋桨尾流特征进行攻击。按理论,对付此类鱼雷,只要停止信号源的产生就能使鱼雷失去目标,潜艇关机就行了。但鱼雷的种类有很多,通常有线导,这种鱼雷本身没有探测能力,但能通过和潜艇相连的线路获得潜艇的位置,这是非常可怕的,也就是说,潜艇发现你了,才释放线导鱼雷,并通过数据线不断修正鱼雷的航线,只要潜艇能探测到你,也就等于鱼雷也能探测到你,而且攻击距离通常都比较近,一旦被鱼雷咬住,基本上都凶多吉少。所以被攻击的潜艇虽然能探测到鱼雷来咬你了,却并不知道是哪种鱼雷,如果是线导的,你停止运动做静音躲避,正中线导鱼雷的下怀。所以被攻击的潜艇通常是使出浑身解数对抗鱼雷的攻击。释放诱饵就是一种,诱饵并非简单的一个声波体,而是具备和潜艇本身信号特征一致的信号源,好的诱饵能模拟出潜艇的信号特征,在潜艇慢下来效除信号特征时,诱饵顶替潜艇继续释放信号源,而且攻击潜艇辩别不出是真是假,这是最好的诱饵了。诱饵对没有制导能力的鱼雷,如,超空泡鱼雷不起作用,主要是这种鱼雷速度快,直来直去,没制导能力。(三)发射气幕弹。气幕弹能够产生大量的气泡。而这些气泡“咕噜咕噜”的能够产生很大的声音,而潜艇的探测是通过声呐,声呐又非常的灵敏,因此,这些气泡就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声波干扰源,使探测的潜艇无法找到所要攻击的潜艇的位置,使声自导鱼雷的探测声呐失灵,从而无法对潜艇实使打击。对于已经发射的鱼雷只要坚持到其燃料耗尽就安全了。气幕弹的原理就是屏蔽声纳探测,干扰敌方声纳工作;(四)机动摆脱,机动摆脱也是传统的反鱼雷手段,直白的说就是利用大角度的左右,上下机动做出复杂的机动,一是摆脱,二是和鱼雷耗时间,鱼雷的工作时间有限,没动力了也就没用了,但这种方法对付直航式的鱼雷管用,对付有制导能力的鱼雷效果要差很多。(五)主动拦截,潜艇的发展越来越先进,除了被动防御,也会采取主动拦截的战术对抗鱼雷,利用鱼雷对进攻的鱼雷进行拦截,当距离破坏范围内时,利用近炸引信使鱼雷爆炸,所产生的水波压力能使进攻的鱼雷损坏失去作用,现代潜艇的声呐系统非常先进,对鱼雷的制导也很优秀。因此,用鱼雷拦截鱼雷变的越来越成为可能。总之,潜艇对抗鱼雷的手段通常是把以上的各种方法同时进行,必竟鱼雷只要一颗就会毙命,把能用的手段都用上,保命要紧。未来,潜艇和鱼雷的较量还要进行下去,双方的手段也会越来越先进越有效,这种矛与盾的较量会一直进行下去。以上是兔哥个人的观点,欢迎探讨,欢迎关注。图片来源网络,一并谢过!潜艇出海作战,带着大量的鱼雷、水雷和导弹运载箱等武器。这些武器个头都很大,有6、7米长,一两吨重,如何将其从基地码头上装载到潜艇鱼雷舱里,是一项非常关键的工作。将它们从码头上转移到潜艇鱼雷舱内的过程叫“装载”;把鱼雷从雷弹存放架上装入鱼雷发射管中的过程叫“装填”。通常来说,主流的装载方式有两种:一、从鱼雷发射管的上层发射管直接装入鱼雷艇,中小型潜艇使用较多,相当于发射鱼雷的逆向操作。1、潜艇要系泊在专用的装雷码头上。码头上有一个浮体平台,平台上的凹槽与潜艇头部形状吻合。将鱼雷放到发射管正前方的鱼雷托架上。2、潜艇艉部压载水舱注入一部分压载水,使潜艇小幅度尾倾,将艇艏鱼雷发射管抬出水面,防止进水。艉部鱼雷管装载时方向相反。3、将鱼雷发射管前后盖互锁系统解锁,前后盖同时打开,形成一条顺畅的通道。4、将钢丝绳通过鱼雷发射管伸出来,固定到鱼雷后部,启动电动绞车将鱼雷慢慢拉入鱼雷舱。进舱后用电葫芦吊起鱼雷,放置到两侧或下层存放架上固定好,就完成装载了。这种方式操作简单方便,不需要对潜艇做任何改动,占用空间小,很适合中小潜艇使用。但这种装载方式对环境要求太高:海况要好,不能有大风浪;要在专用码头上进行;无法在海上用补给舰补给,只能回基地,使用范围较小。二、另一种从鱼雷装载舱口装载,通常在大型潜艇上使用较多。鱼雷装载舱口在潜艇耐压壳体上方,指挥台围壳前方。开口可以向前,也可以向后,主要由上甲板空间决定。如果舱口与指挥台围壳距离太近,就只能朝向前方。这个舱口也是艇员从艏舱进出潜艇的通道。装载鱼雷时:1、打开装载舱口,用吊车先将鱼雷放到装载装置的托架上,固定好。2、启动装载装置上的动力系统,使装置上的鱼雷存放托架与潜艇鱼雷舱内的托架对接,形成一条约25°~40°的倾斜滑道。3、解开鱼雷固定带,用绞盘将鱼雷慢慢滑入艇内,用电葫芦吊起放到存放架上。这种方式使用范围广,舱口开在上方,受风浪影响小,在海上可以用补给舰上补给。缺点是在艇体上开口结构复杂,对潜艇结构强度、耐压程度的嗓声水平等有影响。三、垂直吊装方式。美国“俄亥俄”级潜艇艇身直径大,装载的鱼雷短,鱼雷舱布置在底部,所以能从前进出闸室垂直吊入,是一种特殊的装载方式。▲“俄亥俄”级潜艇吊装鱼雷当需要向发射管装填鱼雷时,先将鱼雷上的固定带解开。再利用存放架上的牵引滑轨,用钢丝绳牵引鱼雷推入发射管中。法国的潜艇特殊些,不是在滑轨上推,而是将鱼雷吊起来推入发射管。现代潜艇就是用以上方法,将鱼雷、水雷、导弹装载进鱼雷舱,再装填到发射管的。和风漫谈原创文字,欢迎关注。图片来自网络,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潜艇装填鱼雷,是指将鱼雷从潜艇外部补充到潜艇里面,目前潜艇装填鱼雷的方式主要有两种。第一,直接把鱼雷从鱼雷发射管外面塞进去。为了让潜艇的鱼雷发射管露出来,远离水面,防止装填鱼雷时海水倒灌进潜艇内部。在装填鱼雷时首先需要给潜艇尾部的压载水舱注水,让潜艇的艏部翘起来。当然了,也有潜艇是在艇艉设置鱼雷发射管,这时候就是给潜艇艏部压载水舱注水,让潜艇的艇艉翘起。当鱼雷发射管完全露出水面后,就用浮筏固定住潜艇,然后使用吊机等设备将鱼雷起吊至发射口,装填人员会乘坐浮筏/小艇在旁边辅助鱼雷顺利进入鱼雷发射管。此时潜艇内部还要安排人员接收这些“逆行”的鱼雷,将它们从鱼雷发射管里面拖出来,放到备用鱼雷台架。值得注意的是,很多潜艇使用的巡航导弹也是通过鱼雷发射管进行装填的。例如“基洛”级常规潜艇是使用鱼雷发射管来发射3M54俱乐部巡航导弹的,而不是采用垂直发射管,所以装填时也是用鱼雷发射管。能够从潜艇外面装填鱼雷的发射管必须是设计在水线以上才行。而在水线下的鱼雷发射管无论怎么给压载水舱注水,都难以让它完全露出水面,保证装填鱼雷时不进入海水。例如中国的093系列核潜艇的鱼雷发射管采用的是4上2下的布局,只有上面4具鱼雷发射管是在水线上的,能够在装填时露出水面。第二种潜艇装填鱼雷的方式就是通过专门的装填舱口进行装填。专门的装填舱口设置在潜艇上甲板,当潜艇正常露出水面时,装填舱口自然远离水面,不需要采用额外的手段防止海水进入潜艇,简化了装填鱼雷的工作。专门装填舱口开设位置一般是在潜艇鱼雷舱的上方,从潜艇上甲板直接贯通到鱼雷舱里面。在装填时直接吊装鱼雷从装填舱口放进去,鱼雷会顺着由滑轨、绞盘等装备组成的临时装填系统缓缓滑进鱼雷舱,内部的装填人员再将它转移到鱼雷台架。潜艇使用的巡航导弹也可以采用这种方式进行装填。一般来说,第二种装填鱼雷的方式更加方便,快捷,工作量更少,而且能够适应更多的装填环境,更加受欢迎。看了一圈,所有的答案都仅限于回答鱼雷是怎么从发射管里被打出去的,至于打出去之前怎样,没人提。笔者就来说说战雷攻击的标准程序好了,同导弹需要火控雷达或光电雷达解算射击诸元一样,战雷攻击同样也需要预先解算射击诸元,为装进鱼雷发射管里的鱼雷装订射表。解算射击诸元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方式,一是声呐火控,二是光学火控。其中,声呐火控又分为主动声呐与被动声呐两种,主动声呐测距测向很好理解,就是由艇艏的攻击声呐发出中频声呐波,打到目标舰体上之后反射回来,用三角测量法测算出目标航距航向,为本艇的战雷攻击提供基本的火控数据;而被动声呐测距相对复杂一些,由于被动声呐只能监听攻击目标的水声动力学特征,因此需要使用调幅法测算目标舷角结合自身船位变化,解算出目标的运动要素。总的来说,主动声呐攻击精度较高,但是隐蔽性较差,被动声呐攻击对雷弹部门长的业务能力要求较高,但隐蔽性相对较好,在直航雷大行其道的时代,战雷攻击多使用主动声呐攻击模式,而在目前尾流自导、线导鱼雷成为主流的时代,被动声呐制导已经成为相对较为普及的攻击方式。除了声呐攻击,潜艇在攻击水面舰艇目标时,战雷攻击还有潜望镜攻击模式。相对于声呐制导,潜望镜的光学制导就相对简单一些了,只需要使用航向上的攻击潜望镜发现目标并判断目标性质,手动测绘目标的距离、航向、角速度,用函数解算出火控诸元,即可为战雷装表发射。至于发射鱼雷的方式有压缩气发射与自航式发射,前面很多答主都已说过了,这里就不再赘述了。以上是《军武次位面》为您解答,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_^常规潜艇主要通过鱼雷发射管发射导弹,部分型号装备了垂直发射的防空导弹;攻击型核潜艇则既可以通过鱼雷发射管也可以垂直发射系统发射导弹。俄罗斯“布拉瓦”潜射弹道导弹发射景象美国“三叉戟“潜射弹道导弹发射1)常规潜艇:目前各主要海军强国装备的先进常规潜艇大多可以发射反舰导弹,包括我国的039及各种改进型号、俄罗斯“基洛级”/“阿穆尔级”、德国212/214级、法国“阿戈斯塔级”/“鲔鱼级”、日本“苍龙级”等。由于吨位、尺寸相对较小,现役常规潜艇中尚没有装备可以发射反舰导弹/对陆打击巡航导弹的垂直发射系统的型号(我国的032试验艇除外),均利用鱼雷发射管发射反舰导弹,基本流程是利用鱼雷发射管中的压缩气体将装有反舰导弹的密闭箱体弹射出潜艇,箱体到达一定水深后导弹发动机点火冲出水面。目前已有国家开始研发装备垂直发射系统等常规潜艇,也许不久就会看到装备垂直发射系统的常规潜艇出现。德国212潜艇装备的IDAS潜射防空导弹IDAS防空导弹利用鱼雷发射管发射出口泰国的ST-26潜艇装备的CM-708潜射反舰导弹鹰击-82潜射反舰导弹及其发射载具2)核潜艇:装备垂直发射系统、具备远程反舰/对陆打击能力是各海军强国核潜艇发射的趋势。美国自“洛杉矶级”核潜艇开始就已经装备“巡航”巡航导弹垂直发射系统,其现役核潜艇全部具备导弹垂直发射能力(包括14艘“俄亥俄级”战略核潜艇);俄罗斯的核潜艇也大多装备导弹垂直发射系统,如“奥斯卡级”巡航导弹核潜艇、最新的“亚森级”攻击型核潜艇和“北风之神级”战略核潜艇等。核潜艇垂直发射导弹方式与常规潜艇略有不同,其原理是利用压缩气体将导弹弹出水面(一定水深情况下),导弹在离开水面后再启动发动机。“洛杉矶级”核潜艇装备的“战斧”巡航导弹发射装置俄罗斯“亚森级”核潜艇装有8具4联装“缟玛瑙”反舰导弹垂直发射系统不论是水面舰艇还是潜艇,导弹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打击手段。尤其是潜艇具备导弹发射能力后,在保持自身隐蔽性优势的情况下,进一步提升了远程打击能力,增大了潜艇在海上对抗中的主动性,已经越来越被各海军强国重视!我国032型试验艇上也出现了巡航导弹垂直发射系统,相信不久的将来将会就能够在我们自己的核潜艇上看到垂直发射系统的身影。032艇上装备了2款垂直发射系统093众多型号中的“小龟背”曾被认为是垂发系统,目前已经可以排除这一可能欢迎关注“威呐解析”,阅读更多原创军事内容(图片源自网络)。兔哥回答:这个问题有问题了,你问的可能是潜艇的鱼雷为什么不设置成垂发系统的样子吧。其实没有必要,为什么呢?兔哥说说个人看法,仅供参考。首先,潜艇的鱼雷本身就具备由下而上的攻击能力:鱼雷发射管虽然是平行布置在潜艇上的,但潜艇发射鱼雷时潜艇并不需要必须和舰船目标处于同一平面,潜艇可以在水下发射鱼雷。早期鱼雷发射深度有要求,而且必须要通过潜望镜瞄准目标,然后发射鱼雷,这个深度并不深,十来米。不过这个深度已经超过了军舰的吃水深度,没关系,鱼雷是可以调整攻击深度的。鱼雷上都有一个定深器,例如,设定深度3米,鱼雷即便是从几十米的深度发射,它也是爬升到3米深度攻击目标。现在的潜艇不需要将鱼雷发射管对准目标就可以发射鱼雷。也可以用鱼雷发射管发射反舰导弹;早期的鱼雷虽然可以通过定深实现攻击目标,但必须要对正目标,否则就打偏了,主要原因就是没有制导能力。现在的鱼雷都具备自导能力,例如,声自导鱼雷,尾流自导鱼雷,线导鱼雷等等,都不需要使用潜望镜瞄准目标,连潜望镜都不需要,通过声呐探测系统就可以精准定位目标,并且在鱼雷的最大承受深度可以发射攻击。声自导鱼雷可自动追踪舰船的声学信号特征,尾流自导鱼雷可以采用蛇形机动追踪舰船的螺旋桨尾流,线导鱼雷可以控制前进方向。因此,不需要把鱼雷发射管采用垂发设置,现在的反舰导弹也可由鱼雷发射管发射。潜艇垂发系统并不是一个优势,不适合鱼雷武器使用:潜艇垂发系统通常是战略导弹使用,巡航导弹也有使用,但潜艇上安装垂发系统并不是优势,以上武器只所以采用垂发,是必须要这样做才能满足需要。潜艇垂发系统对潜艇的结构影响非常大,很复杂,最大的缺点是不具备再装填能力,这对于战略导弹核潜艇影响不大,反正也无法携带如此大口径的备用导弹。而鱼雷属于再装填武器,一艘潜艇虽然只有六到八具鱼雷发射管,但鱼雷携带量都可以达到几十枚,能够快速装填。另外,导弹垂直发射有火箭发动机助推,可以克服海水流速的影响,出发射筒的速度快于鱼雷。而鱼雷如果垂发,就必须要有一个大角度的调整航向动作,这无疑会影响鱼雷的航行路径,如果是浅水区,很容易暴露潜艇的位置,甚至是无法使用,另外也不能再装填,同时会影响潜艇空间的使用。潜艇不设计向上发射是科学性的,也是实际性的考虑,不适合,也不符合潜艇的使用要求。潜艇并不能保证慢速平稳状态下发射鱼雷,如果是高速航行状态下,垂发系统就不适合发射武器,包括战略导弹核潜艇发射潜射弹道导弹时,都对航速有严格的要求,否则巨大的水流压力会将导弹推“倒”,甚至是导弹射出一半就会被“折”坏。弹道导弹核潜艇在水深十几米,航速几节的情况下必须要快速出筒,某核潜艇设计师曾经表示,只需要0.5秒就射出发射筒,时间长了不行。潜艇发射鱼雷只所以选择水平布置的发射管,还有其它作用,例如,超空泡鱼雷,速度极快,但不能拐弯,需要直线行驶,垂发系统显然不好使。所以,鱼雷发射水平布置也是技术和使用特点的需要,这样更适合鱼雷发射。以上是兔哥个人观点,欢迎关注兔,欢迎探讨评论!图片来源网络。
兔哥回答;潜艇作为水中的兵器自出现就依靠隐蔽的猎杀被誉为“幽灵杀手”。二战中德国的潜艇狼群战术曾给交战国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因此,对潜艇的猎杀也是此消彼长从未中断。而能给潜艇造成伤害的除了深水炸弹就是鱼雷了,如果说深水炸弹通常属于大面积火力覆盖式的打击,那么鱼雷就是精确制导了。因而,鱼雷才是潜艇最大的克星。那么,潜艇如果对抗鱼雷的攻击呢?主有以下几种方法;水声对抗,机动摆脱,噪声干扰、反鱼雷声诱饵和气幕弹为主。(一)首先是要探测到鱼雷的进攻;这是必须的,要防范鱼雷的进攻就必须要知道鱼雷的位置,航速,才能采取措施,实施规避;这一点并不难,这主要是鱼雷的特征决定的。我们知道鱼雷的体形又长又圆,里面塞满了动力,炸药,声呐等,这就导致鱼雷的重力稳性很低,也就是说,当鱼雷螺旋桨转动划水时根据力学的原理,会产生作用力与反作用力,螺旋桨会受到水的阻力,鱼雷的雷体会由螺旋桨带来一个反扭力,这个反扭力会使鱼雷沿中心轴线翻滚,使前进力下降,鱼雷为了解决这个反扭力采用了同轴正反转两个桨叶。这样一来使鱼雷的流体信号特征加强,容易被潜艇探测到,所以潜艇探测鱼雷并不难,难度在于怎么躲避它。(二)释放干扰诱饵;潜艇只所以能被鱼雷追踪,就是潜艇本身所产生的流体特征信号。特别是尾自流自导鱼雷,就是追踪潜艇的螺旋桨尾流特征进行攻击。按理论,对付此类鱼雷,只要停止信号源的产生就能使鱼雷失去目标,潜艇关机就行了。但鱼雷的种类有很多,通常有线导,这种鱼雷本身没有探测能力,但能通过和潜艇相连的线路获得潜艇的位置,这是非常可怕的,也就是说,潜艇发现你了,才释放线导鱼雷,并通过数据线不断修正鱼雷的航线,只要潜艇能探测到你,也就等于鱼雷也能探测到你,而且攻击距离通常都比较近,一旦被鱼雷咬住,基本上都凶多吉少。所以被攻击的潜艇虽然能探测到鱼雷来咬你了,却并不知道是哪种鱼雷,如果是线导的,你停止运动做静音躲避,正中线导鱼雷的下怀。所以被攻击的潜艇通常是使出浑身解数对抗鱼雷的攻击。释放诱饵就是一种,诱饵并非简单的一个声波体,而是具备和潜艇本身信号特征一致的信号源,好的诱饵能模拟出潜艇的信号特征,在潜艇慢下来效除信号特征时,诱饵顶替潜艇继续释放信号源,而且攻击潜艇辩别不出是真是假,这是最好的诱饵了。诱饵对没有制导能力的鱼雷,如,超空泡鱼雷不起作用,主要是这种鱼雷速度快,直来直去,没制导能力。(三)发射气幕弹。气幕弹能够产生大量的气泡。而这些气泡“咕噜咕噜”的能够产生很大的声音,而潜艇的探测是通过声呐,声呐又非常的灵敏,因此,这些气泡就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声波干扰源,使探测的潜艇无法找到所要攻击的潜艇的位置,使声自导鱼雷的探测声呐失灵,从而无法对潜艇实使打击。对于已经发射的鱼雷只要坚持到其燃料耗尽就安全了。气幕弹的原理就是屏蔽声纳探测,干扰敌方声纳工作;(四)机动摆脱,机动摆脱也是传统的反鱼雷手段,直白的说就是利用大角度的左右,上下机动做出复杂的机动,一是摆脱,二是和鱼雷耗时间,鱼雷的工作时间有限,没动力了也就没用了,但这种方法对付直航式的鱼雷管用,对付有制导能力的鱼雷效果要差很多。(五)主动拦截,潜艇的发展越来越先进,除了被动防御,也会采取主动拦截的战术对抗鱼雷,利用鱼雷对进攻的鱼雷进行拦截,当距离破坏范围内时,利用近炸引信使鱼雷爆炸,所产生的水波压力能使进攻的鱼雷损坏失去作用,现代潜艇的声呐系统非常先进,对鱼雷的制导也很优秀。因此,用鱼雷拦截鱼雷变的越来越成为可能。总之,潜艇对抗鱼雷的手段通常是把以上的各种方法同时进行,必竟鱼雷只要一颗就会毙命,把能用的手段都用上,保命要紧。未来,潜艇和鱼雷的较量还要进行下去,双方的手段也会越来越先进越有效,这种矛与盾的较量会一直进行下去。以上是兔哥个人的观点,欢迎探讨,欢迎关注。图片来源网络,一并谢过!潜艇出海作战,带着大量的鱼雷、水雷和导弹运载箱等武器。这些武器个头都很大,有6、7米长,一两吨重,如何将其从基地码头上装载到潜艇鱼雷舱里,是一项非常关键的工作。将它们从码头上转移到潜艇鱼雷舱内的过程叫“装载”;把鱼雷从雷弹存放架上装入鱼雷发射管中的过程叫“装填”。通常来说,主流的装载方式有两种:一、从鱼雷发射管的上层发射管直接装入鱼雷艇,中小型潜艇使用较多,相当于发射鱼雷的逆向操作。1、潜艇要系泊在专用的装雷码头上。码头上有一个浮体平台,平台上的凹槽与潜艇头部形状吻合。将鱼雷放到发射管正前方的鱼雷托架上。2、潜艇艉部压载水舱注入一部分压载水,使潜艇小幅度尾倾,将艇艏鱼雷发射管抬出水面,防止进水。艉部鱼雷管装载时方向相反。3、将鱼雷发射管前后盖互锁系统解锁,前后盖同时打开,形成一条顺畅的通道。4、将钢丝绳通过鱼雷发射管伸出来,固定到鱼雷后部,启动电动绞车将鱼雷慢慢拉入鱼雷舱。进舱后用电葫芦吊起鱼雷,放置到两侧或下层存放架上固定好,就完成装载了。这种方式操作简单方便,不需要对潜艇做任何改动,占用空间小,很适合中小潜艇使用。但这种装载方式对环境要求太高:海况要好,不能有大风浪;要在专用码头上进行;无法在海上用补给舰补给,只能回基地,使用范围较小。二、另一种从鱼雷装载舱口装载,通常在大型潜艇上使用较多。鱼雷装载舱口在潜艇耐压壳体上方,指挥台围壳前方。开口可以向前,也可以向后,主要由上甲板空间决定。如果舱口与指挥台围壳距离太近,就只能朝向前方。这个舱口也是艇员从艏舱进出潜艇的通道。装载鱼雷时:1、打开装载舱口,用吊车先将鱼雷放到装载装置的托架上,固定好。2、启动装载装置上的动力系统,使装置上的鱼雷存放托架与潜艇鱼雷舱内的托架对接,形成一条约25°~40°的倾斜滑道。3、解开鱼雷固定带,用绞盘将鱼雷慢慢滑入艇内,用电葫芦吊起放到存放架上。这种方式使用范围广,舱口开在上方,受风浪影响小,在海上可以用补给舰上补给。缺点是在艇体上开口结构复杂,对潜艇结构强度、耐压程度的嗓声水平等有影响。三、垂直吊装方式。美国“俄亥俄”级潜艇艇身直径大,装载的鱼雷短,鱼雷舱布置在底部,所以能从前进出闸室垂直吊入,是一种特殊的装载方式。▲“俄亥俄”级潜艇吊装鱼雷当需要向发射管装填鱼雷时,先将鱼雷上的固定带解开。再利用存放架上的牵引滑轨,用钢丝绳牵引鱼雷推入发射管中。法国的潜艇特殊些,不是在滑轨上推,而是将鱼雷吊起来推入发射管。现代潜艇就是用以上方法,将鱼雷、水雷、导弹装载进鱼雷舱,再装填到发射管的。和风漫谈原创文字,欢迎关注。图片来自网络,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潜艇装填鱼雷,是指将鱼雷从潜艇外部补充到潜艇里面,目前潜艇装填鱼雷的方式主要有两种。第一,直接把鱼雷从鱼雷发射管外面塞进去。为了让潜艇的鱼雷发射管露出来,远离水面,防止装填鱼雷时海水倒灌进潜艇内部。在装填鱼雷时首先需要给潜艇尾部的压载水舱注水,让潜艇的艏部翘起来。当然了,也有潜艇是在艇艉设置鱼雷发射管,这时候就是给潜艇艏部压载水舱注水,让潜艇的艇艉翘起。当鱼雷发射管完全露出水面后,就用浮筏固定住潜艇,然后使用吊机等设备将鱼雷起吊至发射口,装填人员会乘坐浮筏/小艇在旁边辅助鱼雷顺利进入鱼雷发射管。此时潜艇内部还要安排人员接收这些“逆行”的鱼雷,将它们从鱼雷发射管里面拖出来,放到备用鱼雷台架。值得注意的是,很多潜艇使用的巡航导弹也是通过鱼雷发射管进行装填的。例如“基洛”级常规潜艇是使用鱼雷发射管来发射3M54俱乐部巡航导弹的,而不是采用垂直发射管,所以装填时也是用鱼雷发射管。能够从潜艇外面装填鱼雷的发射管必须是设计在水线以上才行。而在水线下的鱼雷发射管无论怎么给压载水舱注水,都难以让它完全露出水面,保证装填鱼雷时不进入海水。例如中国的093系列核潜艇的鱼雷发射管采用的是4上2下的布局,只有上面4具鱼雷发射管是在水线上的,能够在装填时露出水面。第二种潜艇装填鱼雷的方式就是通过专门的装填舱口进行装填。专门的装填舱口设置在潜艇上甲板,当潜艇正常露出水面时,装填舱口自然远离水面,不需要采用额外的手段防止海水进入潜艇,简化了装填鱼雷的工作。专门装填舱口开设位置一般是在潜艇鱼雷舱的上方,从潜艇上甲板直接贯通到鱼雷舱里面。在装填时直接吊装鱼雷从装填舱口放进去,鱼雷会顺着由滑轨、绞盘等装备组成的临时装填系统缓缓滑进鱼雷舱,内部的装填人员再将它转移到鱼雷台架。潜艇使用的巡航导弹也可以采用这种方式进行装填。一般来说,第二种装填鱼雷的方式更加方便,快捷,工作量更少,而且能够适应更多的装填环境,更加受欢迎。看了一圈,所有的答案都仅限于回答鱼雷是怎么从发射管里被打出去的,至于打出去之前怎样,没人提。笔者就来说说战雷攻击的标准程序好了,同导弹需要火控雷达或光电雷达解算射击诸元一样,战雷攻击同样也需要预先解算射击诸元,为装进鱼雷发射管里的鱼雷装订射表。解算射击诸元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方式,一是声呐火控,二是光学火控。其中,声呐火控又分为主动声呐与被动声呐两种,主动声呐测距测向很好理解,就是由艇艏的攻击声呐发出中频声呐波,打到目标舰体上之后反射回来,用三角测量法测算出目标航距航向,为本艇的战雷攻击提供基本的火控数据;而被动声呐测距相对复杂一些,由于被动声呐只能监听攻击目标的水声动力学特征,因此需要使用调幅法测算目标舷角结合自身船位变化,解算出目标的运动要素。总的来说,主动声呐攻击精度较高,但是隐蔽性较差,被动声呐攻击对雷弹部门长的业务能力要求较高,但隐蔽性相对较好,在直航雷大行其道的时代,战雷攻击多使用主动声呐攻击模式,而在目前尾流自导、线导鱼雷成为主流的时代,被动声呐制导已经成为相对较为普及的攻击方式。除了声呐攻击,潜艇在攻击水面舰艇目标时,战雷攻击还有潜望镜攻击模式。相对于声呐制导,潜望镜的光学制导就相对简单一些了,只需要使用航向上的攻击潜望镜发现目标并判断目标性质,手动测绘目标的距离、航向、角速度,用函数解算出火控诸元,即可为战雷装表发射。至于发射鱼雷的方式有压缩气发射与自航式发射,前面很多答主都已说过了,这里就不再赘述了。以上是《军武次位面》为您解答,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_^常规潜艇主要通过鱼雷发射管发射导弹,部分型号装备了垂直发射的防空导弹;攻击型核潜艇则既可以通过鱼雷发射管也可以垂直发射系统发射导弹。俄罗斯“布拉瓦”潜射弹道导弹发射景象美国“三叉戟“潜射弹道导弹发射1)常规潜艇:目前各主要海军强国装备的先进常规潜艇大多可以发射反舰导弹,包括我国的039及各种改进型号、俄罗斯“基洛级”/“阿穆尔级”、德国212/214级、法国“阿戈斯塔级”/“鲔鱼级”、日本“苍龙级”等。由于吨位、尺寸相对较小,现役常规潜艇中尚没有装备可以发射反舰导弹/对陆打击巡航导弹的垂直发射系统的型号(我国的032试验艇除外),均利用鱼雷发射管发射反舰导弹,基本流程是利用鱼雷发射管中的压缩气体将装有反舰导弹的密闭箱体弹射出潜艇,箱体到达一定水深后导弹发动机点火冲出水面。目前已有国家开始研发装备垂直发射系统等常规潜艇,也许不久就会看到装备垂直发射系统的常规潜艇出现。德国212潜艇装备的IDAS潜射防空导弹IDAS防空导弹利用鱼雷发射管发射出口泰国的ST-26潜艇装备的CM-708潜射反舰导弹鹰击-82潜射反舰导弹及其发射载具2)核潜艇:装备垂直发射系统、具备远程反舰/对陆打击能力是各海军强国核潜艇发射的趋势。美国自“洛杉矶级”核潜艇开始就已经装备“巡航”巡航导弹垂直发射系统,其现役核潜艇全部具备导弹垂直发射能力(包括14艘“俄亥俄级”战略核潜艇);俄罗斯的核潜艇也大多装备导弹垂直发射系统,如“奥斯卡级”巡航导弹核潜艇、最新的“亚森级”攻击型核潜艇和“北风之神级”战略核潜艇等。核潜艇垂直发射导弹方式与常规潜艇略有不同,其原理是利用压缩气体将导弹弹出水面(一定水深情况下),导弹在离开水面后再启动发动机。“洛杉矶级”核潜艇装备的“战斧”巡航导弹发射装置俄罗斯“亚森级”核潜艇装有8具4联装“缟玛瑙”反舰导弹垂直发射系统不论是水面舰艇还是潜艇,导弹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打击手段。尤其是潜艇具备导弹发射能力后,在保持自身隐蔽性优势的情况下,进一步提升了远程打击能力,增大了潜艇在海上对抗中的主动性,已经越来越被各海军强国重视!我国032型试验艇上也出现了巡航导弹垂直发射系统,相信不久的将来将会就能够在我们自己的核潜艇上看到垂直发射系统的身影。032艇上装备了2款垂直发射系统093众多型号中的“小龟背”曾被认为是垂发系统,目前已经可以排除这一可能欢迎关注“威呐解析”,阅读更多原创军事内容(图片源自网络)。兔哥回答:这个问题有问题了,你问的可能是潜艇的鱼雷为什么不设置成垂发系统的样子吧。其实没有必要,为什么呢?兔哥说说个人看法,仅供参考。首先,潜艇的鱼雷本身就具备由下而上的攻击能力:鱼雷发射管虽然是平行布置在潜艇上的,但潜艇发射鱼雷时潜艇并不需要必须和舰船目标处于同一平面,潜艇可以在水下发射鱼雷。早期鱼雷发射深度有要求,而且必须要通过潜望镜瞄准目标,然后发射鱼雷,这个深度并不深,十来米。不过这个深度已经超过了军舰的吃水深度,没关系,鱼雷是可以调整攻击深度的。鱼雷上都有一个定深器,例如,设定深度3米,鱼雷即便是从几十米的深度发射,它也是爬升到3米深度攻击目标。现在的潜艇不需要将鱼雷发射管对准目标就可以发射鱼雷。也可以用鱼雷发射管发射反舰导弹;早期的鱼雷虽然可以通过定深实现攻击目标,但必须要对正目标,否则就打偏了,主要原因就是没有制导能力。现在的鱼雷都具备自导能力,例如,声自导鱼雷,尾流自导鱼雷,线导鱼雷等等,都不需要使用潜望镜瞄准目标,连潜望镜都不需要,通过声呐探测系统就可以精准定位目标,并且在鱼雷的最大承受深度可以发射攻击。声自导鱼雷可自动追踪舰船的声学信号特征,尾流自导鱼雷可以采用蛇形机动追踪舰船的螺旋桨尾流,线导鱼雷可以控制前进方向。因此,不需要把鱼雷发射管采用垂发设置,现在的反舰导弹也可由鱼雷发射管发射。潜艇垂发系统并不是一个优势,不适合鱼雷武器使用:潜艇垂发系统通常是战略导弹使用,巡航导弹也有使用,但潜艇上安装垂发系统并不是优势,以上武器只所以采用垂发,是必须要这样做才能满足需要。潜艇垂发系统对潜艇的结构影响非常大,很复杂,最大的缺点是不具备再装填能力,这对于战略导弹核潜艇影响不大,反正也无法携带如此大口径的备用导弹。而鱼雷属于再装填武器,一艘潜艇虽然只有六到八具鱼雷发射管,但鱼雷携带量都可以达到几十枚,能够快速装填。另外,导弹垂直发射有火箭发动机助推,可以克服海水流速的影响,出发射筒的速度快于鱼雷。而鱼雷如果垂发,就必须要有一个大角度的调整航向动作,这无疑会影响鱼雷的航行路径,如果是浅水区,很容易暴露潜艇的位置,甚至是无法使用,另外也不能再装填,同时会影响潜艇空间的使用。潜艇不设计向上发射是科学性的,也是实际性的考虑,不适合,也不符合潜艇的使用要求。潜艇并不能保证慢速平稳状态下发射鱼雷,如果是高速航行状态下,垂发系统就不适合发射武器,包括战略导弹核潜艇发射潜射弹道导弹时,都对航速有严格的要求,否则巨大的水流压力会将导弹推“倒”,甚至是导弹射出一半就会被“折”坏。弹道导弹核潜艇在水深十几米,航速几节的情况下必须要快速出筒,某核潜艇设计师曾经表示,只需要0.5秒就射出发射筒,时间长了不行。潜艇发射鱼雷只所以选择水平布置的发射管,还有其它作用,例如,超空泡鱼雷,速度极快,但不能拐弯,需要直线行驶,垂发系统显然不好使。所以,鱼雷发射水平布置也是技术和使用特点的需要,这样更适合鱼雷发射。以上是兔哥个人观点,欢迎关注兔,欢迎探讨评论!图片来源网络。潜艇如果不能发射鱼雷,那和咸鱼有什么区别?当然了,我们首先要科普一下核潜艇的分类,所谓的战略核潜艇,一般指的是以携带核弹头的弹道导弹为主武器的核潜艇,而攻击型核潜艇则一般携带常规弹头的巡航导弹,但是不管是驴是马,作为水下作战平台他们都会装备鱼雷这种必备的武器。而所谓的深水鱼雷其实并没有这样的分类(只有深水炸弹一说),现代主流的鱼雷一般都能够在1000米以上的深度发射,这几乎是世界上所有潜艇的极限,因此在什么样的水深发射完全取决于潜艇自身能够达到的深度。在潜艇发射鱼雷时一般会根据目标的不同深度启用定深器,确保到达目标深度后不浮不沉,不然你在深水是根本无法打击到浅水目标的。现在世界上还在服役的潜深最深的攻击性核潜艇当属俄罗斯的“塞拉级”攻击型核潜艇,其壳体由比黄金更贵的钛合金打造而成,西方因此称之为黄金潜艇,由于大量采用了这种超变态的高科技材料,其极限深度能够达到800米,对比来看我国的093型核潜艇最大潜深只有300米,差距还是很大的。“塞拉级”级攻击型核潜艇主要装备就是2枚65型鱼雷和20枚53型鱼雷,其中65型鱼雷是一种相当变态的鱼雷,它不仅可以在大深度悄然无息的攻击敌方潜艇,还可以上浮至水下数米攻击航母和驱逐舰等大型目标,甚至还可以安装核弹头攻击对方的港口和军事基地,由于采用了先进的尾流自导技术,它可以自主跟踪军舰的尾流然后以近百公里的时速冲刺,最后将目标摧毁。(5365型鱼雷随着基洛级的引进被带入了我军服役)

潜艇鱼雷战攻略,鱼雷快艇 南方开局怎么对付潜艇

4,使命召唤10幽灵鱼雷炸潜艇怎么过

游快点,注意从上面掉下来的东西,和躲避前面飘过来的东西,很容易躲避的,没问题。
靠近潜艇尾部垂直的方向舵,有提示,放置就好

5,用鱼雷攻击敌船可敌船在航行鱼雷又不制导那怎么打得中呢潜艇

1因该先预算好敌船的行动轨迹 然后转到瞄准最后才开炮 2这游戏楼主如果时间不多的话最好别玩一个任务就算跑到目标都要几个小时地图上的船实际上在很远的地方 考方向盘找 3在前到一定深处时除啦战舰都发现不了 可战舰有声纳所以躲不了

6,猎杀潜艇4怎么操作鱼雷

在海图界面里面 选择鱼雷后(前置/后置) 然后放大 出现你的潜艇与舰艇的标志时. 你就可以看到鱼雷线--发射后的走向 一般是S/L做运动 查看舰艇的走向及速度. 一般设置是自动瞄准,也就是你在潜望镜中锁定后就可以打到. ------查看鱼雷类型,里面包括"角度" 就是最后鱼雷与舰艇接触面,过大过小都不会引爆, 所以在海图项的时候就要选择好走线的角度.
按P键再按空格就可以了

7,海战世界怎么用鱼雷打潜艇

鱼雷发射有安全距离,大约1艘潜艇2倍的长度,安全距离中鱼雷发射无效伤害,鱼雷必须足够近的距离发射才能保证命中,有要大于安全距离,一般新手发射都太远因此很难命中,驱逐舰打潜艇方法很简单,先中近距离发射鱼雷,然后直线驶向潜艇,若潜艇下沉,就扔深水炸弹。如果上浮,就开主炮消灭,同时鱼雷准备完成后,就发射。
移动状态就会偏了,移动状态需要预判鱼雷的航向,还有对方移动的方向,多玩几盘掌握好潜艇的手感就慢慢好了,纯手打,求采纳,谢谢。

8,战舰打造潜艇怎么发射鱼雷

鱼雷有自导和线导之分!当战舰声呐发现潜艇时,会把潜艇的声波及其他数据信号发给鱼雷,发射后声自导鱼雷自动攻击,线导鱼雷由人员控制攻击。
潜艇玩法攻略潜艇可潜到水下航行,可以在水下发射鱼雷攻击水面的战舰,还可以发射水雷对水面战舰构成障碍。下潜/上浮点击下潜按钮,下潜一个深度。点击上浮按钮,上浮一个深度。氧气潜到水下后,氧气值随时间逐渐减少;当氧气为0后,生命值随时间逐渐减少。浮到水面后,氧气随时间逐渐增加。氧气值低于10%时,屏幕上出现红色闪烁,直至氧气值回升到10%以上。鱼雷潜艇鱼雷向准星位置发射,每次发射一枚,可连续发射,全部发射完后进入装填时间。水雷点击水雷按钮直接发射水雷,水雷发射后立即上浮到水面。当敌舰碰到水雷时立即发生爆炸,对敌舰造成伤害。

9,战术潜艇怎样发射鱼雷

潜艇实施鱼雷攻击,一般有以下步骤:1. 向全艇发布鱼雷攻击命令,进入一级战斗部署:战斗警报鱼雷攻击2. 主电机执行鱼雷攻击速度,(不在运行,前进1,前进2,等)而是按“节”,例如:速度10节3. 潜艇航行到潜望镜深度对敌舰进行第一次测要素,向鱼雷攻击指挥仪输入指令,敌速度xx节,敌航向xxx度,我速度xx节,我航向xxx度,计算出鱼雷发射速度、提前角、散布角、转角等等数据。4. 潜艇驶离潜望镜深度,发布指令:舰艏发射管准备,鱼雷x发散布角xx度,定深xx米,转角xxx度5. 舰艏鱼雷仓鱼雷发射准备完成后。向指挥舱报告:舰艏发射管准备完毕!6. 期间声呐不断监听敌舰动向7. 潜艇再次航行到潜望镜深度,并发布:舰艏发射管预备,打开梭机伐,再次观测敌舰要素复合计算8. 实施鱼雷攻击:舰艏发射管放!9. 舰艏发射管恢复原状,再次填装鱼雷

文章TAG:潜艇鱼雷战攻略  鱼雷快艇  南方开局怎么对付潜艇  潜艇  鱼雷  雷战  

相关文章

  • 娱乐开局休了天后老婆,主人公是从妻子的一本小说开始的

    我老婆明明是天后,却太贤惠。链接:摘抄代码:ayy7小说标题:老婆明明是天后,却太贤惠,作者:光影类型:都市校园连载状态:已完成字数:221.57万字简介:《老婆明明是天后,却太贤惠》是一部娱乐明星类型的网络小说,我对老婆很无奈,老婆明明是天后,却对百度云资源太贤惠,我老婆明明是天后,却太贤惠。_by光英_txt免费阅读全文,链接:摘抄代码:jg3a小说名:老婆明明是天后,却太贤惠,作者:光影类型:娱乐明星连载状态:已完成简介:我对老婆很无奈。《娱乐:开局怒怼相亲女》txt下载在线阅读全文,求百度网盘云资..
  • 最后左转的英语,英语左转右转

    英语中的方向词(左转、左转、右转)?向后转,然后左转。简单学习动作词,左右转,不要搞错,(左转,英语中“左转”怎么发音?)向左转,向右转,然后在你的左边向右转,左转:左转;右转:向右转,举例:1。走到这条路变成羊肠小道的地方向左拐。用英语怎么说交警、红灯、绿灯、慢驶、十字路、速度限制、左转...路标指南、红灯、减速、左转、交叉路口、绿灯、黄灯、斑马线、右转、禁止掉头。英语:trafficpolice:交通警察;Redlight:红灯;绿光:绿光;慢速驾驶:减速(indriving);十字路口:路口;限速:..

猜你喜欢

关于帝一应用 | 联系方式 | 发展历程 | 版权声明 | 下载帮助(?) | 广告联系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11-2022 帝一应用 www.diyiapp.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晋ICP备2023025288号-1

帝一应用所有资源均来自用户上传和网络收集整理,版权归原公司及个人所有。如有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网站编辑和QQ联系,我们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谢谢!
本站点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