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主要是游戏题材与游戏厂商之间的关系问题《海贼王》是典型的热血漫,人物众多,故事流程长,对于游戏的类型要求相对有一些限制。海贼王的版权被阿里抢走了,做成了《海贼王:燃烧意志》。作为一个海贼王粉丝来说,真的不喜欢阿里推出的这款游戏。
日本有哪些非常厉害的动画制作公司?
论制作的质量,作品的档次,以及观众的认可度,京都动画可能是被提到最多的公司之一。国内喜欢这家公司的观众有很多,对武本康弘、石原立也、山田尚子这些导演的作品都如数家珍。大家习惯把这家公司称为“京阿尼”,也喜欢“京蜜”这个词来指代众多的粉丝。我们就从这张恶搞京阿尼的图入手,说说其他动画公司的特点吧:SHAFT又称“沙发套”,这家公司从外包一点点做起来,已经有四十多年历史了。
之前有过《绝望先生》《向阳素描》等等优秀的作品,还出了新房昭之、大沼心这样的鬼才导演。2008年,SHAFT遇到了现在Aniplex的大当家岩上敦宏,促成了《化物语》的诞生。叫好又叫座,是日本动画史上累计平均销量第二名。新房昭之也与西尾维新结下了不解之缘,这部被称为无法动画化的作品被新房拍出了个性,真的是重新定义了“轻改”。
之后岩上又带着新房、老虚几个主创搞了《魔法少女小圆》,又狠狠地赚了一波,从此公司一路高歌猛进。J.C.STAFF“节操社”改编大厂,标准流水线作业,每个季度非常高产,同时出三四部动画都没什么压力。动画的上限和下限都很高,看内部资源分配了,运气不好的可能会遭到“献祭”,例如上个季度的《后街女孩》。UFOtable“飞碟社”,大家喜欢的很多Fate都出自这家公司之手,原画精致,摄影部门相当给力,各种特效给人一种经费燃烧的感觉。
经常与“首席电焊工”阿部望合作,打斗追求炫酷华丽。菜刀切电线,火光带闪电。(UFO的确有自己的餐饮店。)PAworks“趴社”,跟京阿尼差不多的小作坊,不过规模要更小一些,很多动画都要请不少外援来帮助完成作画,不过质量非常精细。经常在动画中推广当地旅游业比如《樱花任务》《花开伊吕波》等等bones“骨头社”,打戏作画数一数二的公司,有中村丰、伊藤嘉之等等著名原画师坐镇,也随时能请大量外援组成梦幻般的打戏阵容。
代表作有《钢之炼金术师》《异邦人》等等。GAINAX“宅社”,有《EVA》《飞跃巅峰》等等著名作品,从这家公司走出来的庵野秀明、今石洋之、雨宫哲等等现在都混的有头有脸。不过公司本体已经日薄西山,前几年还搞了副业,卖起了番茄。东映动画东映基本上不仅深夜档,作为业界的领头羊,这家公司在省钱和变现方面真的一流。
做火影忍者,海贼王网络游戏的公司侵权了吗?
侵权是有,但是侵犯的不是肖像权,而是版权。漫画人物是没有肖像权的,肖像权是针对自然人。不过腾讯自从出了火影正版手游,买断了中国市场所有的版权,狂发律师函 要求删除侵权动漫游戏。火影这部动漫的中国大陆网络信息传播权、发行、出版及翻译权现在都归腾讯了,以前还有打擦边球的游戏公司现在都不行了,玩不过腾讯。。
那些经典的4399小游戏都是哪些公司出品的?
4399小游戏应该每个九零后都是有玩过的。还记得那个还是一回到家就要偷偷的打开电脑,趁着妈妈不注意快点玩游戏,过完瘾之后才舍得关电脑。而且这个网站里面不仅仅是有着小游戏,还有网游,它也是最初让我们认识到网游的存在,那大家还记得4399里面最经典的游戏吗。摩尔庄园应该是大家记忆中接触的很早的一款游戏,像是九零后的一种代表,绝对的经典。
在这里面每个人都是一只摩尔,大家可以操作他们干任何的事情,还能养拉姆,就和现实差不多了,跟养宠物一样。那这个游戏现在已经是没有了,当这个消息出来以后,还上过一阵子热搜,看到它是真的能想到以前可爱的岁月呀,那些无忧无虑的生活。森林冰火人是小编比较喜欢的,其实也就是闯关的游戏。当初在电脑课的还是就喜欢拉着同学一起玩,在家就拉着弟弟一起玩。
就是有一个火一个水,只能跳到于自己相关颜色的陷阱里面,进入到了其他颜色就会死掉重新来,尽管已经通关很多次,还是依旧乐不思蜀。还有闪客快打小编也是比较喜欢,当时这是一款比较暴力的游戏,就是用主角来打小混混,完成任务。当初看他全身穿着黄色的衣服,特别的亮眼,就觉得特别的帅。而且出拳战斗的时候也特别的迷人。
那现在这个游戏已经是出了很多部了,不过小编觉得还是最初的最好玩,那现在后面的好像已经不是当初那款游戏了。那赛尔号也是大家以前很喜欢的一款游戏,这里面还需要氪金。那大家小时候其实很多都是没什么钱的,可是为了它省吃俭用都会冲进去,就为了那些比较强大的精灵,就如果那些远古鱼龙、盖亚等等。那一开始因为新鲜确是吸引到了很多人,不够后面它就越贪心,所以渐渐得让我们失去了玩游戏的乐趣,就慢慢没玩了。
还有一个格斗的游戏拳皇,当初还是有很多的版本的,不过4399里面应该不是正版。那玩不到正版的时候这个也是可以的,不过就是特效和人物还是有着一定的差别的。小编也是经常拉着弟弟一起对战,搞的键盘噼里啪啦响,而且小编还经常输,真的是太没有面子了,然后就经常耍赖,真的是非常有趣,。现在想起来还非常的有意思。。
育碧或KONAMI为何不把《海贼王》做成系列游戏?
这个主要还是游戏题材与游戏厂商之间的关系问题《海贼王》是典型的热血漫,人物众多,故事流程长,对于游戏的类型要求相对有一些限制。一般来说热血漫都适合做成动作游戏、ARPG、格斗游戏。动作游戏和ARPG类型游戏可以让角色陆续登场,不断推进剧情格斗游戏可以让大量角色融入其中育碧旗下大名鼎鼎的系列《刺客信条》是潜入暗杀类型的,《全境封锁》是射击类型。
KONAMI(科乐美)现在基本上已经放弃游戏业务了,连最后的《合金装备》系列都搞砸了,童年经典《魂斗罗》口碑也崩了,《寂静岭》都变成柏青哥了,真的不要寄希望于科乐美了。目前比较知名的《海贼王》题材的游戏当属《海贼无双》了,也就是ARPG类型,偏向动作,一边爽快地厮杀,一边推动剧情,这就非常出色。还有一些格斗类游戏也有《海贼王》的身影,像PS2时期的《D.O.N》大乱斗,不久前的《Jump大乱斗》都是格斗与海贼王的成功结合。
东京映画做《海贼王》做得不尽人意,为什么不换制作公司?
东映这几年确实做的越来越烂了,而且制作水平的下降尤以《海贼王》和《龙珠》为最。原因很简单:东映没钱了!是不是感觉异闻录说的很可笑,东映作为日本动漫行业的龙头老大哥之一,无论市值还是影响力都是顶级的,年营收都是大几亿美元的,怎么可能没钱?我们先来看一下东映的上市财务报表上图是日本从15年到18年,东映年营收的简化版利润表,之所以说是简化版是因为报表展示的只是东映旗下IP的TOP4:《海贼王》、《龙珠》、《圣斗士星矢》以及《美少女战士》。
主要的营收模块有三个:国内版权、海外映像以及海外版权,共同比以每年的3月份作为基准。国内版权15年的时候,东映TOP4的总利润是80亿日元,而到了18年的时候已经达到了135亿日元,同比增长接近68%,贡献最大的是《海贼王》和《光之美少女》。海外映像15年的时候,东映TOP的4总利润是42亿日元,到18年的时候已经达到了87亿日元,同比增长206%,贡献最大是《海贼王》和《龙珠》。
海外版权15年的时候,东映TOP4的总利润是22亿日元,到了18年已经达到了107亿日元,同比增长达到了惊人的481%,贡献最大的依然是《海贼王》和《龙珠》。从三大模块的利润营收我们可以看出,海外版权与海外映像的比例从15年开始极速增长。15财年1Q和2Q显示来自亚洲市场的增幅明显,其中来自中国市场的收入尤为突出。
财报分析会上东映社长高木表示,以往海外仅占公司整体收入的10%,但本期已近20%。未来来自海外收入将继续成长,贡献东映50%的收入。(图片来源于GameLook)这是因为日本海外版权与映像的主要收入有接近八成都来自中国 ,而以腾讯,爱奇艺,优酷,B站等在内的影视巨头从15年开始陆续买下了东映TOP4在国内的版权。
可能有些人会疑问,既然市场行情那么好,你为什么还会说东映没钱了呢?别着急,我们再来看一下18/03期4Q和19/03期的1Q,2Q和3Q(所谓Q就是季度的意思)。上边这张图展现的是《海贼王》和《龙珠》TV和剧场版的配信情况,可以看出,从18年到19年,东映配信(可以理解为放开下载)的数量和频率都在大幅度增加。
然而与之相对的是,国内映像制作的营收比18年同期降低了3.8%,国内版权降低了20.8%,周边同比下降了3.5%,其他项营收降低了34.5%,可以说是营收全面下降。前几年,海外板块和国内板块都是上涨的,然而今年却开始走下坡路了。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海贼和龙珠的IP已经被过度开发了。原本已经退出一线市场的龙珠,硬生生被东映用龙珠超拉了回来,而与海贼相关的游戏和周边授权也在不断增加。
结果就造成,龙珠和海贼的IP效应开始呈现疲态,市场反应的热情度也在下降。海贼的动画质量之所以开始下降,就是因为东映将资金都投入到了游戏和动漫周边的开发。反正海贼的粉丝基数大,再怎么烂都有人买账,东映打的就是情怀牌。等到有粉丝反馈质量问题,东映的公关就会出来打太极:是大家的审美和要求变的严格了啦,我们会继续努力的。
其实并非只有东映这样, 东映隔壁的老大哥东宝已经快把火影给采干净了,另外的几大影视巨头角川、日活、松竹也是半斤八两。追根溯源,都是动画制作委员会制度的锅。所谓的动画制作委员会制度,类似于国内的加盟,由几家财主共同出资,再委派动画公司进行制作,得到的利润由出资的财主瓜分。出资方不会管什么情怀,能吸引他们的只有资本,即便是东映这种巨头也无法独善其身,只能被股东和出资方牵着鼻子走。
而作为超级IP的作者就更惨了,像海贼的作者尾田荣一郎,早在十年前就赚的盆满钵满。但无奈作为Jump的第一大台柱,海贼的命运早就已经不是尾田自己能掌握的了,出资方催东映,东映催Jump,Jump再催尾田。海贼已经变成了资本势力瓜分利益的战场。至于为什么不把东映换掉,上边已经说了,不是尾田和Jump能管的,也不是粉丝义愤填膺去抗议就能改善的。
腾讯做了火影的手游,为什么不做一款《海贼王》的游戏呢?
其实,腾讯也不是想做什么手游,就做什么手游的。尤其是,关于火影忍者和海贼王这类的人气动漫。要怪就怪腾讯自己不争气咯,没有抢到海贼王的版权。海贼王的版权被阿里抢走了,做成了《海贼王:燃烧意志》。作为一个海贼王粉丝来说,真的不喜欢阿里推出的这款游戏。海贼王本来就是热血动漫,讲究战斗和激情。然而呢,《海贼王:燃烧意志》居然是剧情式的游戏,大大削弱了打斗的成分。
虽然游戏本身很好地回顾了海贼王动漫,能够使我们在玩游戏时,还能回顾动漫。但是,这类养成类的游戏真的不怎么适合我,平时就是做做任务,像什么组队讨伐、公会任务和训练升级啊。在我看来,这个比较浪费时间,就没有玩了。虽然在头条上偶尔能够刷到《海贼王:燃烧意志》推出了新人物,像基德、罗宾和莫利亚。有那么一个瞬间想要重新下载,但一想到麻烦地刷剧情模式就懈怠了,一次一次做任务真的显得比较寡味。
有人说腾讯应该做一款有关《海贼王》的游戏,对此你怎么看?
《海贼王》ip腾讯暂时不会买的。不是买不起或者是不好买,主要是没必要。其实问题很简单,海贼王的ip在腾讯现在的游戏战略看来,授权ip改编游戏并不是一个非常赚钱的生意,海贼王类型的游戏层出不穷,海贼王的粉丝们都被分流到了不同的游戏中,也就是说,大部分赚到的钱会被分走,而剩下的这部分钱对于腾讯而言并不是不可或缺的。
单纯腾讯作为一个以盈利为目的的游戏公司,但是现在的腾讯战略,绝对不是什么赚钱做什么,创造自己独有的ip,结合自己平台和运营的实力,打造一个游戏平台和游戏帝国,才是腾讯真正想要做的。至于那些改变故事漫画的手游类,倒不如交出来让其他的小游戏公司分杯羹,毕竟一家独大的腾讯也明白自己不能垄断一个游戏行业,所以适当的让利,也一定是必要的。
为什么《火影忍者》《海贼王》人尽皆知,而同时期的日本动画《游戏王》却不怎么出名?
说到《游戏王》,最容易想的是怪兽卡,在很多男孩子小时候都玩过游戏王的卡,所以对男孩子来说,游戏王漫画和动画不熟悉不要紧,但你必须知道有这个卡片,还有玩法,不然很难融入朋友中。在我小时候玩游戏王卡的时候,其实并没有接触多少游戏网漫画和动画,只是知道突然间周围的小伙伴都开始玩这个卡片,有怪兽卡、魔法卡、陷阱卡、人物卡等(早期版本,当时还没有同调说法),因为卡牌设计的很漂亮,我才加入进去收集的。
当时对游戏王卡组的玩法都不懂,因为大家都不像现在一样可以追番或者网络上看漫画,大家也没在意,玩的高兴就好。上初中的时候大概是2005年才在电视上看到,海贼王还是读高中才看的。《海贼王》和《火影忍者》是以剧情为看点的作品,而《游戏王》是以商业产品为主的作品,这两者截然不同。举个简单的例子:知道《四驱兄弟》《爆旋陀螺》吧,我想大部分80、90后都玩过,即便是不玩的女生肯定也会知道小孩子玩陀螺和四驱车,但你要问起他们看过相关动画那肯定很多没看过。
《海贼王》和《火影忍者》等剧情内容为主的动漫作品,我们很少看到有相关东西,最多就是一些周边产品,但是这类的游戏和同人文学就很多了。这就是两者的差异。上面说了那么多,其实不是说《游戏王》不出名,这个问题看起来就像是在一群爱好动漫的人里问你们看不看《游戏王》,如果跑去卡友圈里问,估计个个都知道《游戏王》。
2023-08-25 / v3.1
2023-08-25 / v1.0.3
2023-08-25 / v1.0.1
2023-08-25 / v2.19.1
2023-08-25 / v1.2.0
2023-08-25 / v2.0.1
2023-08-25 / v1.5.1
2023-08-25 / v4.4.0
2023-08-25 / v1.0.03
2023-08-25 / v5.6.6
2023-08-25 / v1.2.20230810
2023-08-25 / v2.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