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成吉思汗死亡时间决定埋在六盘山公元1227年5月,成吉思汗在攻打西夏时因天气炎热,在六盘山避暑。但也有说法认为成吉思汗陵内确实没有成吉思汗的遗体,不过在萨满教的角度上并不算是衣冠冢[c],此外有观点认为成吉思汗陵内安放的是成吉思汗的骨灰,而成吉思汗陵所在地的伊金霍洛旗政府则表示成吉思汗就葬在成吉思汗陵内。
成吉思汗陵墓在哪里?
由于蒙古人信奉萨满教,实行的是迷葬,对先人的祭奠主要是祭奠灵魂,而不是尸骨。目前祭祀成吉思汗的陵墓在今内蒙古鄂尔多斯伊金霍洛旗,但成吉思汗的尸骨到底葬在哪至今都没有确切的定论,但从一些史料及野史分析据说应该有三个位置,一是现蒙古境内的肯特山以南、克鲁伦河以北的某个地方; 二是新疆北部阿勒泰山; 三是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六盘山附近。
成吉思汗陵是否被找到?
由于蒙古族的宫廷葬俗中不会对外透露墓址,并且在埋葬完毕后会用马把墓址踏平,以免被人发现,甚至在埋葬的过程中如有外人发现也会将其杀害,这导致了成吉思汗真正的埋葬地点的具体地点至今无人可以确认,这也引起多方猜测,至今已经有六盘山、阿勒泰山等多种说法,这些说法都倾向于认为成吉思汗陵是衣冠冢。但也有说法认为成吉思汗陵内确实没有成吉思汗的遗体,不过在萨满教的角度上并不算是衣冠冢[c],此外还有观点认为成吉思汗陵内安放的是成吉思汗的骨灰,而成吉思汗陵所在地的伊金霍洛旗政府则表示成吉思汗就葬在成吉思汗陵内。
成吉思汗陵(蒙古语:ᠴᠢᠩᠭᠢᠰᠬᠠᠭᠠᠨ ᠤᠣᠩᠭᠣᠨ,西里尔字母:Чингис хааны онгон)位于中国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新街镇甘德尔敖包的伊金霍洛草原上,属窟野河上游。成吉思汗陵清朝初年迁至伊金霍洛,抗日战争期间陵墓八白室迁至甘肃,后于1949年迁至青海塔尔寺。1954年又迁回,现有建筑修建于1955年至1956年。
陵内有成吉思汗生平功业绘画及其坐像、遗物,并陈列有元代文物。1982年,成吉思汗陵正式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227年,成吉思汗在灭西夏的战争中病逝。元中统四年(1264年)三月,元朝的太庙开始在燕京修建,并于至元三年(1266年)十月建成,成吉思汗八白室开始在太庙中成型。元朝灭亡时,元顺帝北逃,八白室也随之北迁。
此后八白室的归属经历过多次交替,十五世纪七十年代以后,河套地区成为蒙古本部的汗主,当地的蒙古部族就在鄂尔多斯地区重新将各白室聚集起来,修建了新的八白室,用以纪念和供奉成吉思汗,这就是现在的成吉思汗陵的雏形。明万历四十二年(公元1614年),博硕克图济农在鄂尔多斯部的驻牧地修建王爱召后,“八白室”便迁移至王爱召附近供奉。
清初时,八白室被迁移至了鄂尔多斯左翼中旗,所在地也被改名为了“伊金霍洛”,蒙语意为“圣主的陵园”。在乾隆年间,八白室当中除成吉思汗灵帐和商更斡尔阁白室之外的其他白室散落到鄂尔多斯各地,只有在每年大型祭祀的时候才会重新聚集到伊金霍洛。光绪年间,有部分传教士来到伊金霍洛,把八白室当做“成吉思汗陵”对外宣传,从此“成吉思汗陵”这一称呼就流传开来。
1937年,蒙疆联合自治政府要求伊克昭盟将成吉思汗陵迁移至归绥,但命令最终没有得到执行。为了保护八白室免受战火侵袭,1939年6月,以当时的伊克昭盟盟长沙克都尔扎布为代表的蒙古族人向国民政府提出向西迁陵的请求。在获得许可后,1939年6月11日,成吉思汗灵柩在达尔扈特守陵人和军队护送下启程,途径延安、西安,7月1日迁至甘肃省兴隆山,安放于兴隆山东山大佛殿。
1949年8月,马步芳在败退至青海时带走了八白室,并最终将其迁移至青海的塔尔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3年,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应蒙古族当地群众的要求,向中共中央和中央人民政府递交“将成吉思汗灵柩迁回伊金霍洛”的报告。这份报告后来得到周恩来批准,同时拨款80万元专款在伊金霍洛旗重新修建陵园。1954年3月6日,绥远省被并入内蒙古自治区,当年3月15日,内蒙古自治区迎接成吉思汗灵柩代表团一行29人前往青海省,并于4月7日从塔尔寺接回了成吉思汗八白室,并将其重新安放在1939年西迁前的土地上。
1955年,成吉思汗陵正式开始建造,并于当年建成。在建造过程中,除了修建成吉思汗陵墓外,鄂尔多斯其他各旗的相关祭祀神一同也被征集入陵园,并分别安排祭祀地点。1956年,成吉思汗陵园建成,此时成吉思汗的灵柩曾被打开,共有7层,其中最内层放置着由一幅画作包裹着的一只皮枕头,皮枕头内所包裹的究竟是什么物品至今不得而知,学术界对此也有多种猜测。
元朝皇帝的陵墓在哪里?
成吉思汗的孙子忽必烈,于1271年建立元朝,到1368年被朱元璋率领的农民军推翻,历时98年,相对来说,元朝的统治时间比较短,但是也传了5世11帝,可不管怎么样,只要当了皇帝,死后定然会有专人负责安葬。史书记载:元诸帝均葬于漠北。意思很明显,说是元朝皇帝的陵墓,全都在漠北。然而八百多年过去了,竟然没有发掘出一座元朝皇帝的陵墓,难道不觉得可疑吗?比如其他朝代的帝王陵墓,已经挖了的有明确记载,没有挖的也都找到位置,唯独元朝皇帝的陵墓,为什么找不到呢?存在即道理,我想,原因可能有如下几个。
一是地处偏僻没有特殊标志。漠北是个很笼统的概念,包含的地区非常大,《史记》中说北匈奴逃走的地方就是漠北,大明朝定义为蒙古的住处为漠北,清朝把外蒙称为漠北。所以这漠北的具体位置究竟在哪里,不得而知,不过可以断定的是,元朝皇帝的寝陵漠北,绝对是个荒无人烟的地方。那么要怎么找?去过北方的朋友们应该知道,‘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草原和漫天黄沙,四面八方长得真差不多。
还有,元朝的皇帝陵墓,不像其他朝代的皇帝,才刚刚登基呢,就着手准备后事,比如唐朝的开山为陵,直接开凿一座大山当作寝陵,这样一个浩大工程,在没有机器的古代,至少需要数万人,更何况,尊贵点的后妃们死后,也要丢进帝王寝陵,又得重新打开,加之送葬队伍异常庞大,消息定然会走漏出去。索性,他们就在寝陵地面,人为打造一个豪华的地面建筑,大老远就能看见。
反观元朝的皇帝,挖个坑随便一埋,马踏一遍,第二年野草生长出来,谁知道地底下埋着个皇帝?缺少必要的标志,就算有一张地图在手里,恐怕也难以在漠北确定方位。二是元朝皇帝喜欢密葬。元朝的前身是蒙古国,他们逐水而居,且为了活着,部落之间经常为了肥美草原干架,因此仇家比较多。仇家多了,就害怕死后不得安宁,被刨出尸骨鞭打一顿,所以他们讲究的是秘密安葬。
既然如此,生前大兴土木显然不行,只得在临死前,找几个心腹,告知他们埋葬的地点,或者由臣子们商议埋在哪里。据说成吉思汗铁木真,征服西夏后,看上西夏的王妃,强迫她侍寝,还喜欢玩情调,可西夏王妃忒‘铁齿铜牙’,一口咬掉了铁木真的那家伙。非专业人士,强制阉割,死亡率是很高的,例如太平天国的洪秀全,就曾找来100个童男,结果死了90多个,剩下的也都行动不便。
西夏王妃当然是非专业中的业余人士,铁木真‘艳福’变‘阉服’,无力回天,叮嘱部将秘不发丧,密葬了事,万一哪天被人发现了,真的很丢脸!三是施行薄葬。元朝皇帝的这一点值得肯定,明初学者叶子奇的《草木子》有过记载,说是元朝皇帝下葬只是找来一根直径大一点的金丝楠木,竖切两半,中间凿空,刚好放一个人进去,最后合上,在两头和中间用黄金圈固定。
金丝楠木 黄金圈,对于普通人来说,算得上是厚葬,不过相较于其他动辄挖一座地宫的皇帝来讲,非常节省了。一根金丝楠木,运送到漠北,挖个十来米的深坑,放进去,烈马踏平坟头。这一套操作下来,基本上都不会多出新鲜土壤,还怎么去掘坟?历史学家倒是想,可是他们的技术没过关啊,盗墓贼这方面的技术还行,但是只为了三圈黄金,跑到漠北受那罪?收益还抵不了经费嘞!最后啰嗦一句,忽必烈灭南宋后,指使西夏人杨琏真珈盗掘南宋诸皇帝、皇后陵寝、公侯卿相坟墓,还把宋理宗的头盖骨,做成酒器。
成吉思汗真陵真的在内蒙古吗?
1162年成吉思汗出生在漠北草原斡难河上游地区(今蒙古国肯特省)。1227年在征伐西夏的时候去世,之后被密葬。成吉思汗死后,他的子孙为他举行了一个很特殊的葬礼埋葬了这个世界历史上特殊的人物。他没有留下陵寝和宝鼎,只在他坟地周围30里处插上一圈箭簇,派重兵守卫这块禁地。由于时间已经过去了700余年,成陵的所在已经成为一个难解之谜。
成吉思汗临终时对如何安葬自己有遗言,他告诉自己的部众,等他驾崩后,封锁消息,密不发葬。等待西夏兵众从城里出来时,择机将其歼灭。成吉思汗“六盘山遗嘱”,最终生效,对蒙古汗国消灭西夏和金国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长期以来,关于成吉思汗的去世地点有3种说法:宁夏六盘山、甘肃清水县、宁夏灵武。他们的根据是:成吉思汗病逝时正值炎炎盛夏,在当时的交通条件下遗体不便于长途移动、不便于送到远处安葬。
在宁夏六盘山的依据则是:成吉思汗是1227年盛夏时,攻打西夏时死于六盘山附近。所以有考古专家认为,按照蒙古族过去的风俗,人去世3天内就应该处理掉,或者天葬,或者土葬,或者火化,为的是怕尸体腐烂,灵魂上不了天堂。因此,成吉思汗去世后就地安葬的可能性很大。但这样的观点也没有实质性的根据,只是理论推测。对于成吉思汗墓地的具体位置还有三种说法一是位于蒙古国境内的肯特山南、克鲁伦河以北的地方;二是位于内蒙古鄂尔多斯市鄂托克旗境内。
三是位于新疆北部阿勒泰山。成吉思汗墓地成为难解之谜与蒙古族独特的丧葬习俗有直接关系。按习俗,蒙古“汗”的墓地都是保密的,地面无迹可寻。据史书记载,蒙古族的王公贵族死后的遗体多被装入凿空的粗木之中深埋地下。下葬后,人们在母骆驼的面前杀死子骆驼,然后放马将留有子骆驼血迹的地面踏平,再派兵守护,直到地面长出青草、与周围的土地毫无异样之后才撤兵而去。
成吉思汗最后打到哪里才回来?
在谈论这个问题之前,我想先告诉各位一个小知识,成吉思汗出生于公元1162年,这一年是南宋宋高宗绍兴三十二年,距离靖康之耻才过去35年,而赵构也在成吉思汗出生的那年正式禅位于太子赵昚,15年后才驾崩,也就是说我们大众通常认为的两个时代的人其实是一个时代的,他们有长达15年的交集!好了话不多说,回归正题!公元1206年,蒙古贵族们在斡难河(今鄂嫩河)源头召开大会,他们推举铁木真为成吉思汗,由此蒙古诸部正式统一,大蒙古国建立。
之后成吉思汗便率领蒙古铁骑开始踏上对外扩张的道路,公元1218年,蒙古军扫平西辽,第二年蒙古大军正式开始西征。蒙古大军首先进攻的就是位于中亚的花剌子模,在用了不到三年的时间里,蒙古大军攻占了花剌子模大部分领土,之后蒙古军继续西进,一直打到黑海,最远打到了今克里米亚地区。而由于花剌子模国王摩诃末之子札兰丁逃到了今印度河地区,所以成吉思汗亲率蒙古大军向印度河挺进,一直打到了今巴基斯坦地区。
所以相对于今天来说,成吉思汗当年最远打到的地方应该就是今天的黑海地区和巴基斯坦。当成吉思汗在印度河流域打败札兰丁后,之前与蒙古结盟的西夏撕毁和议,再次背叛蒙古,于是成吉思汗回师发动最后灭西夏的战争,1227年西夏灭亡,而成吉思汗也在征途中病逝。其实成吉思汗在位期间,大蒙古国的疆域还不是最大的,蒙古大军也还没有打到历史上最远的地区。
成吉思汗病逝后,幼子拖雷监国两年,两年后窝阔台即位,窝阔台在位期间征服高丽,1234年灭金国,将大蒙古国的南部边线推移到淮河流域,1237年进攻俄罗斯并占领莫斯科,最北打到了北极圈,1240年进攻乌克兰占领基辅,1241年入侵波兰、匈牙利、斯洛伐克、捷克等国,蒙古大军直抵奥地利的维也纳附近,而这才是蒙古大军所到的最西的地方。
但此时也是蒙古大军所能到达的最远的地区了,如果继续西征势必会遭到当时欧洲三大强国英国,法国和神圣罗马帝国的联合抵抗,再加上此时窝阔台去世,所以蒙古大军只能撤退东还。窝阔台去世后,蒙哥即位,蒙哥在位期间继续对外扩张,使得大蒙古国的领土达到极盛,有人说忽必烈时期的元朝才是蒙古疆域最大的时期,但我认为忽必烈上台后,蒙古内部开始内讧分裂,导致原附属于大元大蒙古国(忽必烈上台后令改的国号)的四大汗国纷纷宣布脱离大元大蒙古国。
科技这么发达了,成吉思汗的墓为什么找不到?
科技虽然发达,但是在寻找墓葬这方面还是显的力不从心。很多重大问题考古发现都是施工挖地基发现的,不是靠科技手段探出来的。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工厂,开发区的建设无疑给考古带来重大的机遇。举世闻名的很多墓葬都因为施工一一被发现,对研究古代历史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和实物。成吉思汗蒙古人,无论生前多么风光,但死后肯定会按照蒙古族的丧葬习俗,有的人估计会简葬,有的人认为会厚葬。
毕竟身份和地位在那儿放着呢?但是无论简葬还是厚葬,地点肯定会是草原。因为茫茫大草原才是成吉思汗的家。树落归根就是这个道理。蒙古和内蒙古广域辽阔,一个墓葬消失在茫茫大草原之中,寻找起来无疑是大海捞针。现在距离元初早已经是时过境迁,物是人非。也许现在正在哪个城市的高楼底下或者路面底下,也或许在茫茫的草原下面。
成吉思汗的古墓究竟被埋在了哪里?真的没有人知道吗?
蒙古帝王实行密葬,不允许用文字记载墓地,也不用实物、土堆标记墓穴,因此成吉思汗死后埋在哪里始终是个谜。数百年来人们一直在寻找,包括蒙古、美、英、法、日等国的考古学家多次携带现代探测仪器勘察,仍然没有找到。位于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的成吉思汗陵,公认是他的衣冠冢。那么,成吉思汗埋在哪里,真的就无从下手了吗?从蒙古族丧葬习俗方面去推测,或许能找到线索。
一、丧葬风俗决定成吉思汗埋在六盘山据《蒙古风俗志》记载,蒙古人葬法有风葬、石葬、树葬、水葬、土葬(深葬是土葬的一种,蒙古王公贵族多用此葬法)、火葬、野葬等多种形式。风葬、石葬、树葬是最古老的葬法,公元九世纪以前使用,到成吉思汗时代早已弃用,仅极个别蒙古小部落仍然保留石葬传统。临水而居的蒙古部落有水葬传统,但不普遍。
火葬和野葬是蒙古族皈依藏传佛教后才有的,穷苦人一般野葬,高级喇嘛多用火葬。藏传佛教在成吉思汗死后20年才传入蒙古,忽必烈是第一个皈依藏传佛教的蒙古皇帝,明朝时蒙古土默特部首领俺答汗因为大力推广藏传佛教,死后采用了火葬。如此说来,成吉思汗死后只能采用土葬,而且是蒙古王公贵族惯用的深葬。蒙古族葬法虽多,但只有深葬才有大量陪葬品。
成吉思汗一生征战消灭不少国家,抢掠的奇珍异宝不计其数,他自然希望死后带入天堂享用,采用深葬也就顺理成章了。深葬墓穴虽然深达九尺,但仍然属于土葬。蒙古人土葬时,需要在选定地址挖坑,坑口必须朝着太阳升起的方向。但东、西蒙古土葬停灵时间有区别,西蒙古一般三至七天出殡,东蒙古则当天出殡,停灵时间不超过一个时辰(即2小时),人死时点一炷香,燃尽后再点一炷,第二柱香燃尽即出殡。
成吉思汗是东部蒙古人,遵循东蒙古土葬风俗,很可能当天已入土。二、成吉思汗死亡时间决定埋在六盘山公元1227年5月,成吉思汗在攻打西夏时因天气炎热,在六盘山避暑。西夏都城中兴府被蒙古兵围困半年之久,早已粮尽援绝,6月西夏发生强烈地震,导致瘟疫流行,内外交困的西夏只得投降并献出王妃,7月成吉思汗即病死于六盘山。
关于成吉思汗的死因,有多种说法:一是《蒙古秘史》记载因多年征战、积劳成疾而病死,二是出使蒙古的罗马教廷使者普兰诺·加宾尼自传记载被雷击身亡。三是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传记记载因攻城中箭而死,四是被西夏王妃报复致死。第四种说法源自《蒙古源流》的记载,经常被猎奇、猎艳者提及,说的是:西夏投降时被迫把王妃古尔伯勒津郭斡哈屯献给成吉思汗,这可是个大美人,成吉思汗一见她就欲火焚身,当晚就对她霸王硬上弓,没想到古尔伯勒津郭斡是个烈女子,趁机咬掉了成吉思汗的命根子,然后自杀了。
成吉思汗已经是60多岁的老人,岂能忍受如此剧痛?不久他就疼死了。关于成吉思汗的墓穴,也有四种说法:一是位于蒙古国境内的肯特山南、克鲁伦河以北某处,依据是史书记载成吉思汗生前曾经站在肯特山(汉朝称狼居胥山)上,对随从说过:“我死后就葬在这里”。二是位于新疆北部的阿勒泰山,依据是《马可波罗游记》记载:“在把君主的灵柩运往阿勒泰山的途中,护送人将沿途遇到的所有人作为殉葬者”。
三是位于内蒙古鄂尔多斯市鄂托克旗境内,因为成吉思汗陵墓在这里。四是位于宁夏境内的六盘山,因为当时正值盛夏天气炎热,尸体很容易腐烂,最迟三天内必须安葬。无论成吉思汗死于哪种原因,他死于六盘山都是铁的事实。当时的交通条件以战马速度最快,战马日行200公里已是极限,从甘肃六盘山到蒙古国肯特山或新疆阿勒泰山,直线距离都在1500公里以上,战马最少要8天才能到,这么热的天,尸体早都腐烂了。
成吉思汗的老家是位于内蒙古还是蒙古国?他死后埋葬在哪里?
成吉思汗和中国的历史有关,但成吉思汗并不是中国人,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成吉思汗的后人忽必烈入主中原并建立了元朝,但这和成吉思汗没有什么关系;同样的道理,铁木真孙子拔都建立的金帐汗国征服了罗斯地区,但同样不会有人认为成吉思汗是现在的俄罗斯人或者乌克兰人。铁木真是蒙古乞颜部的王子,而蒙古乞颜部世代居住在斡难河上游和不儿罕山地区。
这片区域在今天的蒙古国肯特省境内。所以,成吉思汗的老家位于现在的蒙古国,这是毫无疑问的。成吉思汗的出生之地是确定的,但他的葬身之所至今还是一个谜。相传,蒙古贵族为了避免自己死后受到打扰,会选一对母子骆驼,然后在入葬之地当着母骆驼的面把小骆驼杀掉。这样,母骆驼会记得自己孩子被杀的地点,来年只要跟着母骆驼就能找到埋葬之所,等到母骆驼死后就再也不会有人找到这个地点了。
不管这个传说是真是假,但蒙古贵族墓葬没有大规模被发现确是事实。所以迄今为止,也没有找到成吉思汗葬身之所。现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草原上的成吉思汗陵只不过是衣冠冢,并不是真正的墓葬!公元1227年,成吉思汗征西夏,于7月在六盘山去世。当时正值盛夏,气温高的很,死后不能久放,因此有人推测成吉思汗就埋在现在六盘山境内(位于今甘肃省)。
另外还有一种说法,说成吉思汗死后葬在肯特山下。据说成吉思汗生前经过肯特山,对随从说了一句:死后要葬在这里。这种说法也有一定的道理。根据《马可波罗游记》的记载,成吉思汗葬在新疆的阿尔泰山。至于说马可波罗一个西方人是如何知道这么秘密的消息,估计是听蒙古贵族说的(马可波罗在元朝是来中国)。在这几种说法中,阿尔泰山的可能性应该是比较低的。
成吉思汗死时正是大夏天,要从六盘山辗转到阿尔泰要数月的时间,时间上有点说不过去。而《元史》中对成吉思汗葬地的描述只有四个字:葬起辇谷。这个起辇谷究竟在哪儿,是有争议的。蒙古国的史学家考证,起辇谷一词,是蒙古语“古连勒古”的雅译,而古连勒古正在今蒙古国肯特省曾克尔满达勒一带。“古连勒古”是铁木真第一次称汗的地方,因此成吉思汗葬在这里也是极有可能的。
2023-12-20 / 1.1
2023-12-19 / 6.0.1
2023-12-19 / 6.0.1
2023-08-25 / v3.1
2023-08-25 / v1.0.3
2023-08-25 / v1.0.1
2023-08-25 / v2.19.1
2023-08-25 / v1.2.0
2023-08-25 / v2.0.1
2023-08-25 / v1.5.1
2023-08-25 / v4.4.0
2023-08-25 / v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