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在唐朝初期,回鹘人已在新疆种植西瓜,所以现代维吾尔语仍称西瓜为塔吾孜。”在辽上京皇城遗址中,不仅出土了西瓜籽,在两处壁画中发现了近似西瓜的图像,基本可以确认西瓜是从契丹传入中原的。而且,就算给西瓜打针打成功了,有针孔的西瓜,会使得西瓜的果肉与空气直接接触,加速西瓜的腐烂。
真的有“打针西瓜”吗?
买西瓜,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不红不甜,觉得商家是拿不熟的西瓜哄你,太红太甜,又觉得商家给西瓜打了针。咱今天就西瓜打针这件事说说。曾有人做过实验,发现药水很难推进瓜身,即便推进去了,也无法让整个瓜“雨露均沾”。有的瓜,甚至针头一插进去,就炸裂了。所以,要想给西瓜打针,并不容易。而且,就算给西瓜打针打成功了,有针孔的西瓜,会使得西瓜的果肉与空气直接接触,加速西瓜的腐烂。
也就是说,有可能西瓜还没卖出去,瓜农手里的西瓜就坏掉了。这般算下来,似乎有些得不偿失了。但瓜肉里的白筋又让人产生怀疑了,这难道不是打了激素后的副作用吗?并不是的。白筋,其实是西瓜自己长的,如果按人体构造来说的话,它属于西瓜的“经脉”,是输送营养的通道。一般来说,西瓜慢慢成熟,这些白筋就会慢慢的褪去。如果白筋残留很多,可能是西瓜在生长期内遭遇恶劣环境的影响,如气温大变之类的。
隔夜的西瓜到底还能吃吗?
吃了隔夜西瓜放到三口人,这个是典型的唬人的题目,凡事都有好多因素包含子里面。有的人本是体质不好,就不能吃寒凉的食物,再加上西瓜本身放在冰箱里冷藏了一个夜晚,温度肯定会很低,碰上肠胃不好的,不倒下都奇怪。现在夏季的气温有的地区都达到了三四十度 ,西瓜切开了如果不放冰箱保存,在常温的条件下,西瓜的切面会伴随着气温的上升而快速变质,滋生大量的细菌。
再加上本身有的人切西瓜的刀也不加以消毒,刀上也会感染好多细菌而粘附在西瓜的切面上。没吃完的西瓜在常温情况下一个小时内食用还算可以,超过这个时间就要将切面切掉再食用为好。但凡是新鲜的西瓜在未切开之前都是无菌的,西瓜切开后细菌会伴随着刀具、环境以及有的人会用保鲜膜的干净度而增减所以建议夏季吃西瓜时一定要先把刀具清洗干净,切开后吃不掉的西瓜应该马上用干净的保鲜膜盖上放入冰箱冷藏。
西瓜是从什么时候引进中国的?
西瓜第一次见诸中国史籍,是五代时胡峤《陷虏记》其中有:“东行数十里遂入平川,多草木,始食西瓜。 云契丹破回纥得此种,以牛粪覆棚而种,大如中国冬瓜而味甘。”胡峤是后晋同州郃阳(今属陕西省)的县令,曾入契丹,居留7年,将在契丹的见闻写成《陷虏记》(又名《陷北记》)。胡峤所记的地方,在辽上京(今属内蒙古赤峰市附近)不远。
图片说明:辽上京遗址中南塔上的浮雕。契丹破回鹘是胡峤看到西瓜30年前的事(924年),由此可以推断,大概是10世纪初,西瓜传入中国。西瓜真的来自非洲吗目前最得到公认的是非洲起源说,证据是:1、至今撒哈拉沙漠附近尚有大片野生西瓜,而在世界各地均未发现野生西瓜的记载。2.埃及壁画中发现了4000年前的食西瓜图。
西瓜其实有两种味道,一种是苦味,一种是甜味,非洲土著获得西瓜后,将其打开,只吃甜的。另一种说法是中国起源说,上世纪50年代,中国多地(江苏高邮和邗江、广西贵县、山西孝义)在汉墓中出土了西瓜籽,除一处籽粒已粉化,无法判断是什么物种,其他经辨认,分别是葫芦籽、冬瓜籽。由此可以判断,非洲起源说比较合理,中国起源说目前缺乏足够证据。
西瓜是如何传入中国的一般认为,西瓜从非洲起源,3千年前传承希腊,公元初传入罗马,并经海路传入印度,又从印度传入东南亚。至于是怎么传入中国的,有说法是突厥人经天山南麓传入中国的。大概在唐朝初期,回鹘人已在新疆种植西瓜,所以现代维吾尔语仍称西瓜为塔吾孜。图片说明:三彩西瓜,唐(618-907年),陕西历史博物馆藏。
由于“三彩西瓜”并不是正规考古发掘出土的,因此相关学者认为它有“伪造嫌疑”。而到底是真是假,至今说法仍有不一。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契丹破回纥,始得此种,以牛粪覆而种之。结实如斗大,而圆如匏,色如青玉,子如金色,或黑麻色。此地多有之。”在辽上京皇城遗址中,不仅出土了西瓜籽,还在两处壁画中发现了近似西瓜的图像,基本可以确认西瓜是从契丹传入中原的。
图片说明:内蒙古赤峰敖汉旗羊山1号辽墓的壁画“西瓜图”。(右下盘中的水果近似西瓜)北京是西瓜南传的中介吗?金灭宋后,洪皓(《容斋随笔》作者洪迈的父亲),以礼部尚书身份出使金国,结果被扣留15年,其间长期在北京附近活动。他著有《松漠纪闻》一书,称:“西瓜形如匾蒲而圆,色极青翠,经岁则变黄,其瓞类甜瓜,味甘脆,中有汁,尤冷。
朋友们在手机上剪辑西瓜视频都用什么软件?
朋友们在手机上剪辑西瓜视频都用什么软件?我以前用彩视,现在用剪映,感觉挺方便,功能很全。(一)喜欢这款软件的动画功能下面功能栏,有动画,点开……下面有入场动画,出场动画,组合动画……下面有各种转场功能,功能很多更好用,让平静的画面运动起来,很是喜欢。(二)这款软件画中画功能很实用打开画中画功能,添加画中画……添加完成后,下面有混合模式……下面还有各种模式,正常,叠加等,可以调节不透明度,将两张不同的视频或图片完全混合,真是太好用了。
不小心买了生西瓜,吃瓜群众应怎么识别西瓜甜不甜?
炎炎夏日,西瓜可谓是夏季消暑的利器了,可以挑一个好的西瓜,这里面也是蕴含着很大的学问的。一、看先观察西瓜的纹路,如果西瓜的纹路清晰,瓜皮发亮 ,那么这个就是一个好瓜的标准,反之瓜皮纹路杂乱,暗淡无关,那你就要慎重的考虑了。二、听将西瓜托在手里,用手指轻轻的敲,如果发出清脆的“咚咚咚“,并且托瓜的手有震动感觉的话,就是熟透的西瓜,一般也会比较甜。
如果声音听起来比较闷,且没有震动感,一般这样的西瓜尚未成熟,买的时候就要注意了。三、看瓜脐 要挑西瓜尾部的圆圈较小的瓜。如果圆圈很大的话,说明西瓜还没成熟。四、看瓜藤最好挑留在西瓜上的瓜藤是绿色的比较新鲜。瓜藤弯的,根部粗,头部细说明是熟瓜。好了,这些小妙招大家都学会了吗?赶快把它分享给你的家人和朋友吧!。
在今日头条与西瓜视频你有哪些收获?会一直使用这个app吗?
我在一年前认识的今日头条,那时,我主要是看新闻,对自己感兴趣的条条块块进行关注。特别是在半年前,我订购了孙洪鹤老师的“社交化商业裂变新方法”专栏,通过系统学习后,对我的启发非常大,我逐步认识到了今日头条的价值。于是,我在8月23日注册了头条号,并在7天后,通过了兴趣认证,成为今日头条的一名创作者。今日头条海量的信息,是你取之不尽的财富,在今日头条上从中央各大媒体,到地方媒体,再到草根创作者,超1.5亿的注册用户,他的具大价值,是任何媒体,企业,平台不可比拟的。
今日头条海纳百川,聚水成洋,信息创造价值的理念,使我们都能在平台上结交到和自己有共爱好的人,找到和自己人生观,价值观共鸣的人,是一个人人都能展示和分享自己的价值平台。今日头条和西瓜视频是一个免费学习和成长的平台。只要你愿意学习,坚持努力学习,今日头条和西瓜视频都能免费学习到适合自已的东西。今日头条的智能推荐,精准匹配机制能使你脱颖而出,快速成长。
朱棣邀请两位大臣吃西瓜,看到瓜皮后,大臣为何说“我命休矣!”?
这个事情跟燕王朱棣和建文帝朱允炆之间的较量有关,关键人物叫张信。但事情还要从朱元璋讲起。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后,对大明的将来,曾经有一个完美的规划。一方面,一心培养太子朱标。请大儒宋濂做朱标的老师,以期望培养出一代圣君。事实上朱标的确也不负众望,性格仁厚、兄友弟恭,不但能笼络文臣,武将们也非常敬服;另一方面,把20多个儿子全部都封了藩。
希望这些儿子们“封藩建国,以屏王室”。事实上效果也非常好,秦王、晋王、燕王等等,都在各地重镇,统兵屏王,担起了重任。朱标的死改变了朱元璋所有的计划。本来一切都向着朱元璋的设计大踏步迈进,怎奈洪武25年,朱标从西安视察归来,一病不起,不久便死去了。这一下子就打破了朱元璋的所有计划。为了老朱家天下的长治久安,传承万代,就必须要另择贤君。
按照“嫡长子继承制度”,朱元璋最终决定立朱标之子朱允炆为皇太孙,打算把皇位直接传位给这个孙子。但是像蓝玉这类原来给朱标建立起来的班底,就不一定会听朱允炆的了,于是朱元璋一狠心搞了个“蓝玉案”,把那些骄兵悍将们全部杀掉,以为这样就稳妥了。但是朱元璋忽略了一个重大的问题。那就是自己的儿子们屏藩各大重镇,他们可能并不会像朱元璋希望他们的那样,对自己的侄子也乖乖听话。
当朱元璋去世的时候,年轻的朱允炆则感到了深深的危机,决定先下手为强。于是在齐泰、黄子澄等人的建议下,开始削藩。但是在柿子挑软的捏,还是直接敲山震虎?参谋班子意见并不统一。但是最终朱允炆拍板,柿子先挑软的捏。实际上这就是下下策,因为朱允炆本身还没有能够服众准确说还没有自己的铁班底,如果不以雷霆之势去处理问题,必然打草惊蛇,一旦让对手看出他的真实意图,他将极为被动。
于是第一波被削藩的人,便是周王、湘王、代王、齐王等没有兵马的藩王。但由于湘王有点过激,竟然被逼自焚了。这就一下子“打草惊蛇”了,而且使得朱允炆的举动的正义性受到了公众的质疑。带兵的燕王朱棣,由于藩国的地位特殊,是几个藩王里最会打仗的一个。面对迟早要算到自己头上,可谓寝食难安。最终在姚广孝、朱能等手下的建议下,下定决心,筹备谋反。
但是并没有付诸实施,毕竟对于朱棣而言,成本太大了。为了掩人耳目,自己装疯卖傻不说,还养了很多鸡鸭鹅,掩盖打造兵器和练兵的声音。就是该做的都做了,不撕破脸而已。但仅仅半年之后,由于邓庸的告发,朱允炆得知朱棣早就在准备谋反了。在齐泰的建议下,发了一道密旨,命令燕京的三位将领,分别是张信、张昺、谢贵,秘密抓捕燕王朱棣。
(张信)受密诏,令与张昺、谢贵谋燕王。——《明史·张信传》但是其中的张信得到密旨之后,就非常犹豫,因为张信是个孝子,有什么事情都不敢瞒自己的老母亲。遇到这样的大事,心事重重。他老母亲一盘问,立刻骂了张信一顿,“你父亲曾经说过“王气在燕”(朱棣有天子相),你要是疯了,朱允文的旨意瞎来,必然遭到灭族的危险。
”(张)信忧惧不知所为。母怪问之,信以告。母大惊曰:“不可!汝父每言王气在燕,汝无妄举,灭家族。”……(张信)密以情输成祖。 ——《明史·张信传》狠了,一个老太太由于信任自己算命的老头,叫儿子违抗圣旨,结果改变了历史。最终张信听了老母的建议,偷偷跑到燕王府,一脚踢起装疯卖傻的燕王朱棣,将这件事全盘说出。
但这样一来,其实也就出卖了张昺和谢贵。朱棣听后,吓出一身冷汗,再也不疯,再也不傻了。赶紧召集谋士姚广孝等人商议。最终商议决定,让燕王请张昺和谢贵两位到王府以吃西瓜的名义,来给自己王府里曾经不法的士兵求情赔罪。两个无辜的“吃瓜群众”怎么也没想到瓜没吃成,倒是把脑袋丢了。建文元年6月,张昺、谢贵来到燕王府中,刚进门,看到燕王府中的侍从端着几个西瓜经过长廊。
但仔细一看,这些西瓜瓜皮有皱,瓜梗发黄,明显不是新鲜的西瓜。张昺突然意识到,燕王请自己吃西瓜的事情有诈。但是为时已晚,回头再看之时,大门已被关上,燕王府戒备森严。此时,张昺对谢贵说:“事败,吾命休矣! ”绐昺、贵入,至端礼门,为伏兵所执,俱不屈死。 ——《明史·张昺传》张昺和谢贵二人被朱棣活捉后,宁死不降,被朱棣处死,张昺死的时候年仅42岁,留下了那句最著名的话。
2023-08-25 / v3.1
2023-08-25 / v1.0.3
2023-08-25 / v1.0.1
2023-08-25 / v2.19.1
2023-08-25 / v1.2.0
2023-08-25 / v2.0.1
2023-08-25 / v1.5.1
2023-08-25 / v4.4.0
2023-08-25 / v1.0.03
2023-08-25 / v5.6.6
2023-08-25 / v1.2.20230810
2023-08-25 / v2.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