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我们纵观历史,也会发现,一个王朝的政策的最终决定权在谁手里,那么,这个王朝的兴衰的责任就在谁头上,即便下决定的时候知道这个决定有危害,决策者无可奈何的下的决定,责任依然在决策者。商纣王时期,没有明确的考古资料显示女人在社会中的地位高于男性,所以在一个男性主导的社会里,就算有一百个妲己,那么毁掉商朝的是纣王,不可能是妲己。
封神演义中纣王的江山真的是被妲己毁掉的吗?
在《封神演义》中,很多人都说纣王的江山都是被狐妖妲己所毁掉的,因为当初狐妖妲己的主人女娲娘娘曾经说过,要她们三个女妖迷惑纣王,毁了纣王的江山。那么,纣王的江山真的是被妲己毁掉的吗?答案很明显,并不是。原因很简单,一个女人能有多大的能量,能毁灭一个朝代?男人总会为自己的失败找借口,明明看见美女就身不由己了,可最后会说:红颜祸水啊。
如果男人不愿意,女人想做祸水能做得了吗?如果一个男人正真强悍,即使遇到祸水又能奈何?所以这明显是在甩锅,这么重的锅哪个女人背的动。。商纣王时期,还没有明确的考古资料显示女人在社会中的地位高于男性,所以在一个男性主导的社会里,就算有一百个妲己,那么毁掉商朝的还是纣王,不可能是妲己。商朝灭亡是毁在纣王残虐,失民心者失天下。
当然了,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西岐的周武王联合了众多诸侯,乘虚而入,而商军主力正在淮河流域,无暇西顾。其实我们纵观历史,也会发现,一个王朝的政策的最终决定权在谁手里,那么,这个王朝的兴衰的责任就在谁头上,即便下决定的时候知道这个决定有危害,决策者无可奈何的下的决定,责任依然在决策者。而商朝的最终决策者是当朝天子纣王,而不是妲己,所以妲己不能承担这个责任。
为什么都把《封神演义》中的纣王称作“人皇”?
由于《封神演义》中有很多历史人物和道教神祇,再加上网络盛行和民间故事的广为流传,所以很多并不存在于《封神演义》的设定,被强加到原著上。纣王被称作“人皇”就是其中之一。被无限添加的《封神演义》我一向反对对文学作品混搭解读,有人说这是固步自封,不能与时俱进,我倒觉得这是偷换概念。客观讲,《封神演义》的整体框架和构思非常出色,但是文笔、严谨性一般,对比同为神魔类小说的《西游记》,明显差一个档次。
除了封神这个原创的大主题,其他很多人物、人设都是拼凑的,或者说借鉴了很多民间故事、道教典籍甚至《西游记》。其实这也是在所难免的,相对于西方神话,中国神话故事虽然多,但是不成体系,很杂乱。在不同故事或者文学作品中,设定都是不一样的。比如道教典籍,三清是道教最高神祇,但是在《西游记》和《封神演义》中,显然玉帝(昊天)的地位更高。
由于《封神演义》的时间背景比较早,所以尽管他算不得古典文学作品中的上上之作,但依旧会被很多喜欢神魔小说的朋友拿来讨论。久而久之,他们把那些听来的故事或者其他文学作品中的设定也加到了《封神》中,这是我一直比较反对的。有的朋友或许会说,现代网文《佛本是道》的整体水平明显比《封神演义》强,难道不许进步了吗?难道只有《封神》才是对的,不都是小说吗,又不是历史,你较什么真。
我觉得这种人很可笑,你自己不严谨,难道就要求别人也这样?不是历史难道就没有研究的价值,小说就可以乱盖?那你上学时语文课学的也是历史?分析鲁迅的作品干什么?我从来不反对创新,也不排斥现代网文。我反对的是出处乱安。现在很多人一说起这些神魔人物,就说在《封神演义》中如何如何,无论原著是否真的有写,久而久之,《封神演义》被无限添加,这让很多没看过原著的朋友被误导。
在我看来,这是典型的误人子弟。原著不存在却一直被误以为存在的这里简单给大家举几个例子,看看一些常见的认知有哪些和《封神演义》无关。第一,最有名的一句话——道友请留步。这句话原著从来没有,应该来自电视剧或者评书。第二,蚊道人。原著从来没有这个人物,只提到一群蚊虫将龟灵圣母吸成了空壳。蚊道人是现代网文《佛本是道》原创。
同样的还有红云、冥河、十大祖巫的设定等等。第三,番天印是半截不周山炼化。这个设定也不见于原著,出处不得而知。第四,鸿钧道人是诸圣之师。书中写明了鸿钧只是老子、元始天尊、通天教主的师傅,和准提道人、接引道人没有传承关系,所以在西方两位教主准备向鸿钧行弟子礼时被婉拒,而二圣也就坡下驴。诸如此类的很多很多,就不一一而论了。
下面是本文讨论的重点——纣王是最后一位人皇。这一说法流传度非常广,和那句“道友请留步”不相伯仲,然而,原著并没有这样的说法。“纣王人皇论”的由来分析不知什么时候起,网上兴起了“平反风”,很多被定性多年的人物人设被网友推翻,比较典型的就有杨广和纣王这两个多数人认知中的昏君。客观讲,杨广和纣王确实不能算昏庸,他们都是能力很强的人物,能力强是优势,但物极必反,容易变得狂妄,听不进谏言,同时好大喜功、急功近利。
比如杨广开凿京杭大运河,两百年的工程偏要二十年完工,这就是典型的功在千秋,罪在当下。或许是出于对历史人物黑化的同情,再加上确实有“周朝之后为天子”的说法,所以纣王被扣上了“人皇”的帽子。历史上有没有这么一说我不知道,但《封神演义》里肯定是没有的,相反,原著明确称纣王为天子,甚至在最终封神名单上,天喜星后面写的就是“纣王天子”四个大字。
所以个人觉得,纣王的“人皇”论,更多是网友们对其被极限黑化的不满,或者是将历史和小说混淆。话说看《封神演义》对照历史的,也都是“神人”。归根结底个人认为,不同人物,在不同文学作品或者历史上的形象、人设不尽相同,所以不应该混搭解读。说《封神演义》就按照《封神》内容,说《佛本是道》就按照《佛本》内容,没必要非得想当然的将这些作为前后部混在一起。
为什么纣王是人皇,后世之君只能称天子?两者有什么区别?
纣王是人皇是可以跟天帝平起平坐的,昊天上帝管理天庭,纣王统治人间,各行其是。纣王从来不拜神仙,因为在他心里他才是世界的主宰,人间的帝王。商朝六百多年历代统治者都是生前称王,死后称帝,商王祭祀天帝可不是指昊天上帝而是那些故去的商王祖先。正因为纣王拥有如此尊崇的地位所以他连女娲娘娘都没听说过。当丞相商容提议纣王在三月十五日女娲娘娘降诞之日前往女娲宫降香时纣王竟然问女娲有何功德值得他鞍马劳顿去给她降香?商容详细介绍了女娲娘娘的功德,主要有两条,一是补天之功,二是可以保佑老百姓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还能庇护国家兴旺。
纣王觉得女娲娘娘的功绩够大,给她烧炷香也未尝不可,于是亲自前往女娲宫降香。纣王肯为女娲娘娘上香其实还是看中了女娲庇国福民这一点,跟自己的政权与子民有关系,但是纣王也仅仅是给女娲娘娘上香而已并不是去跪拜!纣王是人皇的另一个证据是他作为君主手下有不少大臣都是神仙,比如闻仲贵为太师还是托孤重臣,倾尽全力来帮助纣王以尽臣节。
纣王之后的帝王哪还有神仙大臣,神仙早就放到庙里供奉起来了。封神大战之前神仙遍地走,跟普通人没有任何区别;封神大战之后神仙都高高在上了,很少在人间见到他们了,能够见到他们的都是有缘之人,而且普通人一见到神仙就得跪拜,真是物以稀为贵。这也说明了纣王之后神仙与人平等的格局打破了,神仙的地位已经远高于人类了。
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就是因为纣王统治时期他跟天帝平等,自己的子民跟神仙平等。但是自从武王伐纣推翻纣王之后自武王起身份自降一辈,从人王变成了天子。当头的都成天子了,那老百姓也就跟着自降身价,神仙就这么变得高贵了。武王之所以自称天子是因为他的江山都是神仙们帮他打下来的。如果没有昊天上帝、鸿钧老祖、老子、元始天尊、通天教主、西方二圣这些法力无边的大神的帮忙,周武王是不可能推翻纣王统治建立周朝的。
俗话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作为对神仙的回报,周武王甘愿以天子自居,从此之后历朝历代封建统治者都自称天子。封神大战之后神仙们达到了目的,终于不再跟人类平起平坐了,他们可以堂而皇之被人们供奉起来,香火不断。而收集人间香火恰恰是可以增加神仙寿元的最好的方式。结语:打个比方纣王跟昊天上帝见面俩人携手揽腕称兄道弟,喝酒饮茶谈笑风生;武王见了昊天上帝需要下跪磕头,上帝坐着武王毕恭毕敬在后面站着大气不敢出!同样是君主,差距就是如此大!。
《封神榜》里为什么神仙们非要推翻商朝,商朝做错了什么?
商朝国祚绵长,神仙看着不爽商朝没做错什么,一直安享太平盛世六百余年。按照《封神演义》原著的说法,商朝延续了六百多年到了纣王这一代依然是没有腐朽败落的迹象:文有太师闻仲,武有镇国武成王黄飞虎;文足以安邦,武足以定国。中宫原配皇后姜氏、西宫妃黄氏、馨庆宫妃杨氏,叁宫后妃皆德性贞静,柔和贤淑,纣王坐享大平,万民乐业,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四夷拱手,八方宾服。
从上述表述来看,如果商朝按照这种稳健状态发展下去再统治六百年似乎也不是难事。间或有些个别诸侯反叛也都是小打小闹,掀不起多大风浪来,凭借闻太师的能力平叛这些叛逆不在话下。如果非要说商朝有错的话可能就是统治时间太长了些,高高在上的大罗金仙尚且一千五百年要历经一次杀劫,小小的人类凭什么能统治这么久而安然无恙呢?再者说天庭在昊天上帝领导下人丁不旺,颓唐已久,连工作人员都凑不够数,与人间帝王统治下的太平盛世形成了鲜明对比。
这让包括昊天上帝在内的神仙非常不爽,有些沉不住气了,渐渐的有了改造人间,改朝换代的想法。师出无名,神仙玩阴招仙界要毁灭人间一个王朝总要遵循天道公理,而不能师出无名。但商纣王作为人间帝王并未有何过错,神仙不能无缘无故就去颠覆他的统治。然而要等着纣王主动犯下逆天大错无异于痴心妄想。不过神仙的能为终究远胜人类,他们已经等不及了!昊天上帝发话了天庭人员紧缺需要找一部分员工到天庭听差;此时元始天尊门下十二金仙恰逢一千五百年的杀劫。
风云际会,只待借助一场人间战争来完成封神大战。只可惜了截教门人弟子跟纣王一样可悲,都是为了给阐教和天庭做嫁衣裳。神仙终于迫不及待喊出了周室当兴的口号,开始堂而皇之干预人间王室兴衰。神仙之所以选择西周不是西周多好,而是西周是八百诸侯最有实力的,挑西周对抗商纣王神仙可以省却诸多力气。纣王不坏没有关系,神仙有的是办法让他变坏。
还是女娲最了解自己亲手所造人类的弱点。那就是色字头上一把刀啊!女娲亲自出马,借助纣王为自己题写的一首艳诗为由头,安排了轩辕坟中的三只妖精:狐狸精、九头雉鸡精、玉石琵琶精化作三个绝世美女蛊惑纣王,使其荒淫无道,从内部蛀空商朝根基。可怜一代明主商纣王从此鬼迷心窍,终酿成大祸,将六百年成汤基业拱手让于西周。
神仙们顺利展开封神大战,完成了既定任务。结语:神仙重用妖精使用邪术迷惑纣王有失公允,但是跟神仙讲理无异于对牛弹琴,神仙一句天意就将自身的责任洗得干干净净。倘若当时是西周执政六百年,神仙同样可以借助纣王的商朝推翻西周的统治。周朝与商朝不过是神仙们任意摆布的棋子而已!商纣王也成了最后的人王,从此后世间再无人王!。
《封神演义》中的封神榜是用来干什么的?在剧中有着怎样的地位?
封神榜主要是用来“按图索骥”的,凡是榜上有名之人,都是劫数难逃;如果榜上无名,恭喜你,有极小的概率能够逃得一命,比如马元、孔宣、多宝道人,以及万仙阵中“三千红气之客”等3000多位哥们。所以,你问它有怎样的地位?这么说吧,四个字,至高无上!无上至尊行乐地,其中妙境少人知。截教教主所居之地,碧游宫中。灯火辉煌的大殿中站满了三山五岳的修道有成之士,阐教十二金仙、云中子、燃灯道人等,截教赵公明、金灵圣母、龟灵圣母、三霄、石矶娘娘等,毕集于斯。
另有东海龙王、妖族大妖及天庭使者旁听。却都屏息静气,不敢喧哗。因为今时不同往日,三教之中,有一件一千五百年一次的重要大事要启动。鸿钧道人高居从前通天教主的御座九龙沉香辇,左边坐的是火云洞神农、轩辕两位皇帝,右边坐的是女娲娘娘。下面是三人侍立,乃是鸿钧门下三位弟子。三人对面,又站立两道人,一持七宝妙树,一持加持宝杵,正是西方教中的准提、接引二道人。
鸿钧忽道:“吾今日下界,非为别事,自与二徒弟见过昊天上帝之后,转瞬便是五年,我命你三个共立‘封神榜’,此事如何了?“鸿钧二徒弟便是元始天尊,躬身禀道:”承天帝旨意,蒙师尊吩咐,弟子三人以神力祭炼,如今已成一榜,然其上名单,尚未定论。“”哦?有何为难么?“通天教主也躬身道:”其实两位师兄已经拟出了‘封神榜’初榜,是弟子不同意,才没施行。
“自怀中掏出一幅卷轴举过头顶。鸿钧道:”让我过目。“自有童儿过来收取,通天不敢怠慢,毕恭毕敬将卷轴奉上。这份名单很快在有资格坐着的四位世界巅峰大神手中流转了一遍,最后停顿在鸿钧手上。有顷,鸿钧掌中亮起红光,合他最杰出的三个徒弟之力炼就的榜单立刻无火自燃,很快焚尽。鸿钧缓缓道:“周家国运将兴,汤数当尽,神仙逢此杀运,故命你三个共立‘封神榜’,以观众仙根行浅深,或仙,或神,各成其品(引自第84回)。
三位徒弟所拟,实则甚好,然而也有大问题,那便是对未来失之精确的窥测。也罢,你们的道行毕竟还欠圆满,便由我与三位贵客出手吧!”当下向火云洞两位圣皇、天帝之女女娲娘娘颔首为礼,四人很快瞑目屏息,掐动手诀,一齐指向虚空某处。四股汹涌澎湃而受到完美控制的力量很快在空中汇聚,并在一瞬间便狂暴地撕开了虚空。接着从那虚空之中涌来一幅又一幅残留的画面:有金戈铁马的战场;有长矛林立的对峙;有狼烟四起的警报;有尸横遍地的惨象;有鲜血狂飙的杀戮……有仙风道骨的修士;有辉煌无匹的斗法;有化身蛟龙的法宝;有风烟滚滚的杀阵;有人头飘橹的大败……有痛饮狂歌的隐士;有慷慨赴死的大臣;有谗言如刀的屑小;有纵横捭阖的说客;有千里直驱的将军……有宴乐、有美人;有背叛、有欢笑;有残暴、有宽仁;有睚眦必报、有痛苦原谅;有铮铮铁骨、有苟且偷生;有爱、有不爱……似乎是为了给众人造成强烈而持续的震撼,这些残影每一帧停留都超过两息以上。
等到画面全部闪现完毕,已是一个时辰过去。然而他们却并没睁开眼,反而继续催动法术。一张宽两丈许、高三丈许的巨大布帛慢慢又自虚空中隐现,先被勾勒出轮廓,然后是纹饰、花边,紧接着一笔一划似凭空出现,带着金色的光芒,带着莫可抗拒的气息,呼啸着飞向帛布之上,最终构成三个“封神榜”三个大大的篆字。接下来便是这种奇特书写方式的狂潮,只见蝌蚪般细小的笔划似铁画银钩般竞相从四位大神身上飞出,然后准确无误地绣在那“封神榜”之上。
那是一个个神位、一个个名字!然而,除依稀可见“上八部”、“雷部”、“火部”、“瘟部”、“斗部”;“下四部”、“群星列宿部”、“三山五岳部”、“步雨兴云部”、“善恶部”等字眼外,别的字就像被隐藏在一股淡而凝重、小而庞大的气息之下,除了太上老君、元始天尊、通天教主、准提道人及接引道人仗着直追制榜四人的修为得窥其中奥妙外,另外众修士莫不是成仙了道的一时豪杰,但就算他们用尽平生手段,也休想认出那些神位和名字中的一个字来!巅峰之人的威仪,又岂是这些普通金仙和妖修所能窥测的?当最后一个字绣完,又是一个时辰过去。
四位大神同时睁眼,相视大笑。神农与轩辕道:“吾辈终做一大事,贺喜鸿钧道兄榜成!”女娲也笑道:“封神榜成,贫道也该告辞了!”鸿钧拱手致谢,道:“三位道兄相助之谊,贫道铭感五内。”神光一闪,三人竟自去了。鸿钧自沉香辇上缓缓站起,威压覆盖了全场,沉声道:“吾四人打开时间之河,寻到过去未来之枝蔓,终修成此榜。
人道、阐教、截教及龙族、妖族,皆有榜上有名之人。此榜之上付予二徒弟元始天尊,有吾四人联合设下的封印,嗣后姜子牙封神之时,封印自然解除。你等谨记四句偈子,’来者不可谏,往者不可追,天运不可逆,大数不可违’。三位徒弟回山之后,毋需闭宫止讲,谨慎行事。各修者修身养性,少动干戈,毋犯杀劫。”言毕,只见“封神榜”在空中径自折叠得整整齐齐,鸿钧用手一指,那榜便飘到元始身畔。
香花落下,鸿钧道人也去了。老君、接引等五巨头互相交待了几句,各怀心事,也都驾云而走。跟着便是三山五岳的修士、列席旁听之人,带着一头雾水和沉重无比的心情离开。碧游宫中只剩下通天教主和截教众门人,却见通天久久站立,两手法诀变幻无穷,神色阴晴不定。良久,良久,通天教主重重叹了一口气,那叹息中竟似有无尽的萧瑟和委屈之意。
他挥手召来门下最杰出的两位弟子赵公明和金灵圣母,探手向虚空中一抓,两幅字出现在他手中。他将字抛到二人手中,挥手下令:“去贴在宫门外。”对众门人道,“都散了吧,诸人谨记吾师之言,修身养性、修身养性、修身养性!唉!”碧游宫的大门哗啦啦关上,将通天教主一人留在空旷大殿之中。当截教众人驾云离去之时,都看到了宫外两侧所贴大字:左边是:紧闭洞门,静诵黄庭三两卷;右边是:身投西土,封神台上有名人。
封神演义中,三教共立封神榜究竟是谁的主意?为何地点选在通天教主的碧游宫?
关于封神的起因,《封神演义》交代:“话说昆仑山玉虚宫拿阐教道法元始天尊,因门下十二弟子犯了红尘之厄,杀罚临身,故此闭宫止让。又因昊天上帝命仙首十二称臣,故此三教并谈,乃阐教、截教、人道三等,共编成三百六十五位成神……”也就是说,三教共立封神榜,皆因阐教门下的十二金仙。但不管是十二金仙犯红尘之厄,还是昊天上帝想让十二金仙称臣,元始天尊肯定要保住他们。
怎么保?凭元始天尊的本事,他要保住十二金仙之命容易;但直接违抗昊天上帝旨意,元始天尊需得细细盘算一番。天庭不就是缺编吗?只要把人员早早补足,天庭凑足了三百六十五位成神,昊天上帝就没有理由觊觎十二金仙。于是,元始天尊联合大师兄老子向师父鸿钧老祖提出三教并谈之事。老子是阐教的掌教大老爷子,自然站在元始天尊这边;而鸿钧老祖也正忌惮通天教主的截教由于发展迅速,对天道平衡造成了威胁,刚好趁机搞个封神大战,削弱截教的势力。
2023-08-25 / v3.1
2023-08-25 / v1.0.3
2023-08-25 / v1.0.1
2023-08-25 / v2.19.1
2023-08-25 / v1.2.0
2023-08-25 / v2.0.1
2023-08-25 / v1.5.1
2023-08-25 / v4.4.0
2023-08-25 / v1.0.03
2023-08-25 / v5.6.6
2023-08-25 / v1.2.20230810
2023-08-25 / v2.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