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游戏,APP下载,公益下载:帝一应用

帝一应用手机版|下载排行|最近更新|tags标签汇总

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 - 单机知识 - 西游记世界攻略视频大全,西游记全球销量达多少

西游记世界攻略视频大全,西游记全球销量达多少

时间:2022-10-18 16:01:10来源:整理作者:佚名投稿 手机版

本文目录一览

1,西游记全球销量达多少

31415926本
18923义万

西游记全球销量达多少

2,梦幻西游手游攻略大全 一起备战公测

继承端游品质的《梦幻西游》手游,将会带给大家怎么样的惊喜呢?明日(3月14日)12时,《梦幻西游》手游就要登陆九游,开启公测前最后一次删档测试。为了更多玩家了解这个游戏,小寒特意整理一下游戏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游戏介绍: 混迹游戏圈的人,不会不知道《梦幻西游》的大名。而集成端游的绝大多数玩法之余,《梦幻西游》手游更多地适应手机这个载体,因此手游版不会完全copy端游,于是梦幻的老玩家们或许就不满,但手游的改动也都是因应手机端的特性而作出的改动。当然,没有接触过《梦幻西游》的玩家也不用过分担心,因为会有很多前辈带着我们去玩呢。 游戏指引: 六大门派总介绍:>>>点我查看>>点我查看>>点我查看>>点我查看>>点我查看>>点我查看>>点我查看>>点我查看>>点我查看>>点我查看>>点我查看>>点我查看>>点我查看>>点我查看>>点我查看>>点我查看>>点我查看>>点我查看>>点我查看>>点我查看>>点我查看>>点我查看>>点我查看>>点我查看>>点我查看>手机用户戳我观看游戏视频<< 《梦幻西游》手游白色情人节与你约会~3月14日12时准时开启删档测试,圆梦西游。

梦幻西游手游攻略大全 一起备战公测

3,大家去过哪些西游记的取景地有哪些旅游攻略可以分享

1.黄果树瀑布还记得孙悟空的根椐地花果山水帘洞吗,这里成群的猴子猴孙。花果山水帘洞就取景于贵州的黄果树瀑布,白水河段系是黄果树瀑布群中规模最大的一级瀑布,也是世界著名的大瀑布之一,瀑布的高度有77.8米,瀑布宽有101米。2.吐鲁番火焰山当年唐僧师徒取经路过火焰山受阻。孙悟空像铁扇公主三借芭蕉扇的故事,也是西游记中非常经典的一幕,火焰山是新疆吐鲁番最出名的景点,也是古丝绸之路。火焰山也是中国最热的地方,夏季最高气温能达到48度,地表最高温度高达89度。现在有人到他火焰山的时候还能够看到唐僧师徒路过时的拴马桩。3.九寨沟瀑布师徒4人取经路上长途跋涉历尽艰辛,翻山越岭跋山涉水,牵着白龙马走在悬崖瀑布上的画面,也是西游记中一个非常经典的画面,很多人都对这个画面记忆犹新,而这个经典画面的取景地就是九寨沟国家自然保护区。
1.黄果树瀑布还记得孙悟空的根椐地花果山水帘洞吗,这里成群的猴子猴孙。花果山水帘洞就取景于贵州的黄果树瀑布,白水河段系是黄果树瀑布群中规模最大的一级瀑布,也是世界著名的大瀑布之一,瀑布的高度有77.8米,瀑布宽有101米。2.吐鲁番火焰山当年唐僧师徒取经路过火焰山受阻。孙悟空像铁扇公主三借芭蕉扇的故事,也是西游记中非常经典的一幕,火焰山是新疆吐鲁番最出名的景点,也是古丝绸之路。火焰山也是中国最热的地方,夏季最高气温能达到48度,地表最高温度高达89度。现在有人到他火焰山的时候还能够看到唐僧师徒路过时的拴马桩。3.九寨沟瀑布师徒4人取经路上长途跋涉历尽艰辛,翻山越岭跋山涉水,牵着白龙马走在悬崖瀑布上的画面,也是西游记中一个非常经典的画面,很多人都对这个画面记忆犹新,而这个经典画面的取景地就是九寨沟国家自然保护区。现实生活,是一幅风雨阳光交织的画面;大多数的时候,骨感而不温柔,也很薄凉!但能用自己内心的强大,温养自己,在漫漫人生前行的路上,用艰辛不易来升华自已,终有一日会宠辱不惊地,站在那属于自己的舞台上!人生当如西游记,艰难险阻不畏惧。风里雨里昂首走,且歌且行且珍惜。
1.黄果树瀑布还记得孙悟空的根椐地花果山水帘洞吗,这里成群的猴子猴孙。花果山水帘洞就取景于贵州的黄果树瀑布,白水河段系是黄果树瀑布群中规模最大的一级瀑布,也是世界著名的大瀑布之一,瀑布的高度有77.8米,瀑布宽有101米。2.吐鲁番火焰山当年唐僧师徒取经路过火焰山受阻。孙悟空像铁扇公主三借芭蕉扇的故事,也是西游记中非常经典的一幕,火焰山是新疆吐鲁番最出名的景点,也是古丝绸之路。火焰山也是中国最热的地方,夏季最高气温能达到48度,地表最高温度高达89度。现在有人到他火焰山的时候还能够看到唐僧师徒路过时的拴马桩。3.九寨沟瀑布师徒4人取经路上长途跋涉历尽艰辛,翻山越岭跋山涉水,牵着白龙马走在悬崖瀑布上的画面,也是西游记中一个非常经典的画面,很多人都对这个画面记忆犹新,而这个经典画面的取景地就是九寨沟国家自然保护区。现实生活,是一幅风雨阳光交织的画面;大多数的时候,骨感而不温柔,也很薄凉!但能用自己内心的强大,温养自己,在漫漫人生前行的路上,用艰辛不易来升华自已,终有一日会宠辱不惊地,站在那属于自己的舞台上!人生当如西游记,艰难险阻不畏惧。风里雨里昂首走,且歌且行且珍惜。我来讲一个埋藏在唐僧身边的卧底吧,他就是沙和尚:(长文警告,大约8000多字,读完估计要10分钟)在我们的印象中,沙和尚一直是以一个忠厚老实的形象示人,虽没有什么大本事,但也任劳任怨,十年如一日地护送唐僧西天取经。在央视《西游记》中,更是把他塑造成了一个沉默寡言,只有几句经典台词的人物:“大师兄!师父被妖怪抓走了!”“大师兄!二师兄被妖怪抓走了!”“大师兄!师父和二师兄都被妖怪抓走了!”“师父,放心吧,大师兄会来救我们的!”但是看完西游记原著后,我要告诉大家,沙和尚老实憨厚,真的是观众们的一厢情愿,他其实是隐藏最深的取经破坏分子!一、看央视《西游记》,觉得取经团队中,除了唐僧外,也就沙和尚还像个人,然而,这种印象真是大错特错了。事实上,沙和尚在取经团队里面,是长得最凶,打扮最时髦,最另类,最让人胆战心惊的一个:“一头红艳发蓬松,两只圆睛亮似灯。不黑不青蓝靛脸,如雷如鼓老龙声。身披一领鹅黄氅,腰束双攒露白藤。项下骷髅悬九个,手持宝杖甚峥嵘。”就类似于上图中的形象,还得让眼睛再大点,皮肤再蓝点,脖子上的铁链再换成骷髅头,就是那个样子。沙和尚第一次跟取经团队见面,就是在流沙河,而且其行为让人十分不解:“那怪一个旋风,奔上岸来,径抢唐僧,慌得行者把师父抱住,急登高岸,回身走脱。”在这里,沙僧是直接冲着唐僧来的,这个袭击发生得非常突然,连孙悟空都来不及阻拦,急忙抱着唐僧飞到高地,这才躲过去。要知道,在这之前,观音菩萨可是跟沙和尚说好的了,让他在此专等取经人:“菩萨方与他摩顶受戒,指沙为姓,就姓了沙,起个法名,叫作个沙悟净。当时入了沙门,送菩萨过了河,他洗心涤虑,再不伤生,专等取经人。”你说,这么一个大光头在那里亮着,他说没认出唐僧是取经人,也说不过去啊!况且,他也向菩萨保证过了,不再伤生,那么为什么还要这样干呢?二、有人说,沙和尚这样做,其实是为了给孙悟空一个下马威,让他知道沙师弟也不是好惹的。若真是如此,那又跟后面取经路上沙和尚的行为不符了,毕竟,他这个目的并没有实现,而且他想给孙悟空下马威,也不能采取这个方式啊。若是为了让孙悟空高看他一眼,或者表明自己本领强,那他也得冲着孙悟空去啊,他们俩一较高下,干嘛冲老和尚下手呢?而且整个流沙河降服沙和尚的过程中,他可是一直躲着孙悟空的,根本就不敢跟孙悟空交手,所以,这个结论就不成立。由此可知,沙和尚冲着唐僧去,并不关孙悟空的事,而是他真的想伤生!在观音菩萨收服沙和尚的时候,他曾经解释过自己脖子上戴着的九颗骷髅头:“菩萨,我在此间吃人无数,向来有几次取经人来,都被我吃了。凡吃的人头,抛落流沙,竟沉水底。这个水,鹅毛也不能浮,惟有九个取经人的骷髅,浮在水面,再不能沉。我以为异物,将索儿穿在一处,闲时拿来玩耍。”要知道,唐僧可是十世转世的和尚,这里偏偏吃了九个取经人,哪里有这么巧合的事?当然,这里的取经人到底是不是唐僧,我们后面会解开。我们先来解释一下,作为一个常年吃人为生,又接连伤害取经人的水怪,观音菩萨完全可以将其诛杀,为什么还要把他弄进取经队伍呢?甚至不惜撒谎,骗他可以官复原职:“教飞剑不来穿你,那时节功成免罪,复你本职。”三、观音菩萨之所以这样做,一是因为沙和尚的背景很强大,不能轻易诛杀,二是因为,若不把他收入取经队伍,唐僧根本就过不了流沙河。沙和尚表面答应菩萨,要保唐僧西天取经,还保证自己不再伤生,回头就食言了,这跟猪八戒是完全不同的:“遂此领命归真,持斋把素,断绝了五荤三厌,专候那取经人。”猪八戒皈依了佛家之后,人家就离开荒郊野外,来到高老庄,不再伤生,不再吃荤。后来唐僧跟孙悟空到达高老庄后,人家高员外也是这样形容的猪八戒,说他:“一顿要吃三五斗米饭,早间点心,也得百十个烧饼才彀。喜得还吃斋素。”而且,人家猪八戒听孙悟空说,他是取经人之后,二话不说就撂下耙子,喊大师兄。而沙和尚呢,即使木叉代替观音菩萨亲自来了,他还是不服气,答应好好的事,他就要撂挑子不干:“这个主子,是他的帮手,好不利害!我不去了。”其实猪八戒的反应才是正常的,有个这么厉害的大师兄,自己应该庆幸才对。而且,整个取经路上,沙僧一直在打酱油,出工不出力,若不是因为气愤猴精变他模样,估计一个像样的妖怪都没打死过。这也导致封赏的时候,如来佛祖绞尽脑汁才讲了这么一句:“诚敬迦持、保护圣僧,登山牵马有功,加升大职正果,为金身罗汉。”四、下面我们就来详细分析一下,如来佛祖说的这句话,到底有多大的水分?思想上的东西佛祖难以判断,但毕竟走到了西天,而保护圣僧,勉强也算吧。牵马就有点说不过去了,毕竟那是龙马,牵不牵,它都走,除此之外,没别的功劳啦!有人说,沙僧啊,人家是有自知之明,毕竟实力也不允许他去降妖除魔,干点力所能及的活就行啦,比如挑挑担子。我们千万不要被央视《西游记》给忽悠了,其实片尾曲就已经告诉我们了,你以为是谁唱的,是沙僧唱的:“你挑着担,我牵着马……”真正挑担的是猪八戒,其实猪八戒也不傻,话里话外也在向孙悟空抱怨:“似这般许多行李,难为老猪一个逐日家担着走,偏你跟师父做徒弟,拿我做长工!”你以为,他这是说给孙悟空听的?当然不是,他其实也是说给沙和尚听,只是他干不过沙和尚,也不想撕破脸,没有明着说而已。即使这样,孙悟空其实也听出来了,回他一句:“呆子,你和谁说哩?”猪八戒能说啥,只能说跟哥哥说呗,孙悟空才不鸟他呢,反正他只管保护师父,行李啥的,猪八戒和沙和尚你俩商量去。猪八戒一计不成,又生一计,开始打白龙马的主意,其实也是为了刺激唐僧,希望唐僧替他说句公道话:“但师父骑的马,那般高大肥盛,只驮着老和尚一个,教他带几件儿,也是弟兄之情。”五、可惜猪八戒又失算了,唐僧选择沉默不语,孙悟空倒接话了,说这可是龙马,哪能随便驮行李!正在此时,沙和尚突然发话了:“哥哥,真个是龙么?”所以说啊,这个沙和尚蔫坏蔫坏的,明明一直在听猪八戒跟孙悟空说话,就是装傻卖楞,假装听不懂,自然也不肯挑担。这之后,猪八戒也放弃了幻想,挑担就挑担吧,沙和尚是指望不上的。等到了后期,孙悟空关心小猪猪,问他担子重不重时,他还说不重:“哥哥,这行李日逐挑着,倒也不知有多重。”沙和尚担子不挑,降妖除魔也不去,那么保护唐僧总可以吧?还是刚才我们分析过的那样,沙和尚根本就不想去取经,也不想让唐僧取成经。平时孙悟空在队伍中,他不敢表现出来,但孙悟空有两次不在,他就两次弄丢了唐僧。一次是三打白骨精之后,当然,在孙悟空被唐僧赶走时,沙和尚就一句挽留的话都不说,仿佛透明人似的。这也导致后来孙悟空回来后,反讽刺沙和尚:“你这个沙尼!师父念《紧箍儿咒》,可肯替我方便一声?”他其实巴不得唐僧赶孙悟空走呢,只有把孙悟空赶走了,他才好施行自己的阴招。但毕竟天上还有诸多神仙看着呢,像六丁六甲,五方揭谛啥的,那就必须要做到神不知鬼不觉才行。六、我们看整部西游记,只要是孙悟空和猪八戒俩人一起去降妖,留沙和尚保护唐僧,基本上再想见师父,就得到妖怪洞府里去见,还连带着个沙僧。而孙悟空不在的两次,一次是在黄袍怪这里,猪八戒去化缘,躲一边睡觉去了。而孙悟空走之前明明嘱咐过沙和尚,让他看好师父,结果他也溜了,后果就是唐僧进了黄袍怪洞穴。第二次孙悟空不在,则是真假美猴王时候了,那次又是猪八戒去打水,沙和尚再次溜了,说去找八戒。结果给了六耳猕猴机会,一棒子下来,差点没揍死唐僧。在这一点上,孙悟空最有发言权,他们不是不知道,唐僧的西天路是:“步步有难,处处该灾。”三个徒弟都在场的情况下,妖怪还敢明抢呢,更何况一个徒弟都不在的时候了。也只有这样,沙僧才能悄无声息地把唐僧交到妖怪手里,自己还以不在场为证据,进行开脱。当然,你要说这是巧合,也能解释,可是在七只蜘蛛精那里时。面对唐僧执意要自己化缘的想法,孙悟空和猪八戒都极力阻止,偏偏一向沉默寡言的沙和尚说话了:“师兄,不必多讲,师父的心性如此,不必违拗。若恼了他,就化将斋来,他也不吃。”还有一次,在唐僧被蝎子精抓走后,孙悟空去救了一次,没救出来,还伤了头。猪八戒一直在担心唐僧会破戒,到时候这个经就取不成了,没曾想沙和尚又冒出来了:“不须索战。一则师兄头痛,二来我师父是个真僧,决不以色空乱性,且就在山坡下闭风处,坐这一夜,养养精神,待天明再作理会。”七、由此可见,沙和尚每次都能悄无声息地,别人还察觉不出来的,把唐僧送进妖怪的洞府。有人说,不对啊,在奎木狼那里,就是沙僧求孙悟空救师父的啊!要不说沙和尚隐藏的深呢,当时他都被百花羞公主救出来了,结果没想到孙悟空从天而降,倒把他吓了一跳:“哥哥,你真是从天而降也!万乞救我一救!”搞笑不,你都跑出来了,还向猴哥求救,至于求孙悟空救师父。这就是多此一举,不救师父,孙悟空有病,从花果山不远千里跑来这里?还有人说,真假美猴王的时候,不也是沙和尚跑去花果山找行李嘛!别提花果山,一提这里,孙悟空就来气,整个取经路上,沙和尚从来就没打死过像样点的妖怪,偏偏跑到花果山耍威风,弄死一只猴精。说白了,他的行为本身就充满着矛盾,他这样做,何尝不是为了激怒美猴王,更加破坏取经的继续进行。要知道,整个取经路上,六耳猕猴这里,是相当地惊险,处理得稍有不慎,满盘皆输。连观音菩萨都按着真悟空在落伽山别动,自己去想办法处理,而取经十多年都不出手的沙和尚偏偏选择这时候贸然出击,其动机何在?三打白骨精,该出头挽救取经团队时,他选择沉默,到了团队没啥事的时候,他又一番假意表忠心,其心可诛啊!由此可知,沙和尚在流沙河这么多年,专门吃人,还专门吃取经人。第一次遇到唐僧,也是直接下死手,若不是孙悟空反应快,还真难说。再到取经路上,也是出工不出力,能躲就躲,甚至还会使点手段,陷唐僧于危险而不顾。可是,沙和尚这样做,对自己有什么好处?而观音菩萨明知道沙和尚不想保唐僧,为什么还给他开这样的条件?而沙和尚为什么非要耍这种小动作,直接把唐僧干掉不行吗?如来佛祖又为何纵容他呢?那就涉及到沙和尚的身份了!八、在沙和尚身上确实藏着太多的谜题,就连他作为卷帘大将的被贬,也是疑点重重!按照沙和尚自己的说法,他曾经是卷帘大将,因为打碎了玻璃盏,才被贬下凡间,成了这幅模样:“我本是灵霄殿下侍銮舆的卷帘大将,只因在蟠桃会上失手打碎了玻璃盏,玉帝把我打了八百,贬下界来,变得这般模样……”关于这个问题,我需要强调一下,不要被电视剧迷惑,沙和尚打碎的并不是琉璃盏,而是玻璃盏。而且,玻璃盏并非什么特别贵重的物品,也并非有人讲的跟宝莲灯里面的灯一样,有多大的法力。其实在整部西游记中,这个物品还多次出现,不仅天庭有,凡间一样也有。比如在东土大唐,唐僧师徒取经回来之后,唐王李世民就摆了一大桌美味佳肴:“门悬彩绣,地衬红毡。异香馥郁,奇品新鲜。琥珀杯,玻璃盏,镶金点翠;黄金盘,白玉碗,嵌锦花缠……”女儿国国王招待唐僧师徒的时候,也是同样桌子上摆着有玻璃盏,就连款待唐僧师徒的寇员外处,也是有玻璃盏的:“玻璃盏,净水澄清;瑠璃灯;香油明亮。一声金磬,响韵虚徐。”所以,沙和尚“失手打碎了玻璃盏”,这个问题的水太深了。玉皇大帝再吝啬,玻璃盏再金贵,也不至于就打了卷帘大将八百大板,还贬下凡间吧?九、所以,这个问题的关键不在于玻璃盏,而在于打碎他的人,以及他所在的职位!沙和尚在天庭的时候位列卷帘大将,有人讲,咳,就是个卷帘子的,不是什么特别重要的职务嘛。这种理解是不对的,历史上有个人物叫侯景,曾经饿死了梁武帝,还逼死了梁武帝的儿子,并自封“宇宙大将军”,难道他真的掌管整个宇宙?还有灵山那边,伏虎罗汉,降龙罗汉,这罗汉,那罗汉的,难道他们只管伏虎和降龙?所以,这个卷帘只是一个称号,就跟骠骑将军、荡寇将军、虎威将军、伏波将军差不多一样的意思。关键还得看这个将军,究竟掌握多大的权力,像骠骑将军属于一等将军,左将军是二等,而荡寇将军就已经是杂牌将军了。但卷帘大将权力还是相当大的,沙和尚曾经有一次介绍自己的武器,说到:“只因官拜大将军,玉皇赐我随身带,也曾护驾宴蟠桃,也曾随朝居上界。”平时看《三国》也就清楚,大将军已经是将军之首了,而且卷帘大将还可以随身携带武器。玉帝参加蟠桃宴,他得跟着,玉帝回宫睡觉,他也得跟着,显然,这是御前带刀侍卫的职务。作为御前侍卫,第一条标准就是对玉帝要绝对的忠诚,并可称之为心腹重臣。历史上,很多朝廷重臣也有很多就出自御前侍卫,拿清代举例子,比如明珠、索额图、和珅,均是侍卫出身。十、而卷帘大将,作为玉帝的心腹,就因为打碎了一个玻璃盏,不仅被打下凡间,还有一个酷刑在折磨着他!在观音菩萨寻访取经人的过程中,遇到了沙和尚,沙和尚解释自己的痛苦,玉帝除了将自己打下凡间,还:“又教七日一次,将飞剑来穿我胸胁百余下方回,故此这般苦恼。”确实,玉皇大帝在《西游记》中的性格比较严苛,比如对待凤仙郡的百姓,就相当残酷。但若仅仅以这个嫉恶如仇的性格来解释卷帘大将的遭遇,多少还是有点说不过去的,那么真相是什么呢?显然,打碎玻璃盏事件,只能说是一种官方的说法,类似于公开的通报,真正导致卷帘大将被贬的原因另有隐情。这件事是发生在蟠桃宴上,蟠桃宴,顾名思义,就是给天庭众臣发俸禄的日子,也是续命的日子。那么这场宴会上,最重要的东西,莫过于蟠桃了。而且根据卷帘大将被贬下凡的时间推算,这次宴会就发生在孙悟空大闹天宫之后。而孙悟空大闹天宫后,最遭殃的还是蟠桃的产量,这也就导致这次宴会,蟠桃数量并不够。再加上,玉皇大帝跟灵山佛家如来佛祖达成协议,这必然会触动到天庭道家的利益。这也是为什么太上老君得知蟠桃大片被毁之后,故意放孙悟空偷吃仙丹的原因之一,他也是故意降低续命良方的供应。十一、这样一来,天庭内部各派的关系,就变得十分微妙了。玉皇大帝虽然号称三界之主,但其实天庭属于政教合一的朝廷,在道家内部还有三清在玉帝之上。玉帝想要打破这种格局,这才引进了灵山佛家势力,但此举必然引起元始天尊和灵宝天尊等人的不满。虽然《西游记》中没有表这二位天尊的态度,但想来,他们也铁定不怎么痛快!不管任何一个朝廷,总会拉帮结派的,天蓬元帅承蒙太上老君赏识,赐他九齿钉耙,还推荐他上天做官。同样,卷帘大将也是得遇高人,不仅上天做官,还被安排在玉帝身边做事。而能有这本事安排到玉帝身边工作的,只能是三清,太上老君这里没表,那么就剩下元始天尊和灵宝天尊了。面对灵山势力往天庭渗透,而且还听说他们跟玉帝达成协议,要把佛经传到东土大唐(那时候应该是东汉)。再想到西牛贺洲被如来佛祖统治成那个鸟样,以及看看富裕的道家传统领地汉朝,怎么可能袖手旁观?这也就导致,这次蟠桃大会,卷帘大将不小心暴露了卧底的身份。刚才也讲了蟠桃数量不够,那么为了让每个人都能吃上蟠桃,一些低级神仙就只能合吃一枚了。而合吃最好的办法,就是把桃子榨汁,然后用玻璃盏装好,每人一杯。而两位天尊,显然不想让每个神仙都吃上蟠桃,尤其是灵山的人,这才有了卷帘大将“失手”打碎了玻璃盏,这才有了:“天神个个魂飞丧。”十二、也只有这样,才能解释这之后天庭有些神仙不明不白地没了,比如披香殿侍女,而灵山则为此推迟了取经计划。正因如此,才有了文殊菩萨纵容狮子精进攻南天门,其实就是为了表达没有蟠桃吃的不满。而大鹏鸟更过分,甚至跑到狮驼国,吃光了一国的百姓,就这样,天庭也不敢表态。但这样做的后果也很严重,那就是灵山不得不推迟了取经计划,为什么会这样呢?就是因为续命问题,蟠桃没了,众佛只能自救。也正是如此,在盂兰盆会上,如来佛祖请了好多人,甚至也请了拥有人参果树的镇元子,希望大家想办法提供续命良方救灵山。也正是这次会议,如来的二弟子金蝉子主动提出来,牺牲自己,保全大家,这也是大鹏鸟为什么知道唐僧肉怎么吃的原因所在。当然,这次会议也有人提出反对意见,比如毗蓝婆菩萨,为此不惜离开灵山,从此不问政事,隐居度日。而卷帘大将可就惨了,玉帝勃然大怒,将他打下了凡间,并叫飞剑七日穿胸。他气得不是玻璃盏被打碎,也不是里面的蟠桃汁洒出,而是卷帘大将竟然是卧底。但玉帝并不敢杀掉卷帘大将,毕竟找不到一个合适的罪名,以打碎玻璃盏为由贬他下凡已经是最大的惩罚了。而卷帘大将到了流沙河,也没有忘记两位天尊的嘱托,一心一意阻拦取经,并接连吃掉了九个取经人。至于这九个取经人是不是唐僧转前世,我觉得不是,估计那是西天设立的障眼法,用来迷惑两位天尊的,而真正的金蝉子已经被灵山吃了。十三、而两位天尊虽然让灵山取经计划推迟了五百年,可是后来他们还是成行了,为什么却不主动出击阻拦呢?那不行啊,那不就等于撕破脸了,毕竟名义上三界主宰是玉帝啊,而且西天取经是人家唐王李世民主动派人去的,没有理由阻拦。而灵山这边,明知道派出的几波取经人,都被流沙河的沙和尚吃掉了,为什么却不想办法除掉他呢?不能啊,玉帝都不敢动沙和尚,灵山当然不敢造次啊。所以,明知道派一波被吃一波,他们还是接连派了九波取经人。可是一直这样吃下去,也不是办法啊,毕竟等到真正的金蝉子启程了,还是过不了都是弱水的流沙河啊。正因如此,才有了观音菩萨想拉沙和尚进取经队伍的想法,甚至不惜欺骗他,提出了优厚的条件:“教飞剑不来穿你,那时节功成免罪,复你本职。”观音菩萨收小白龙的时候,还知道禀报玉帝,收沙和尚,可是连玉帝都没禀报,之所以这样做,原因如下:第一个原因就是,取经队伍怎么绕也绕不过流沙河,这里是西牛贺洲跟南赡部洲的连接处,连她自己都感慨:“取经人浊骨凡胎,如何得渡了。”十四、一方面不能杀掉沙和尚,另一方面流沙河又是取经必经之路,况且连鹅毛都浮不起,她只能收了沙和尚。更重要的是观音菩萨断定了,两位天尊虽然对取经有意见,但也不会直接出面干涉。毕竟明着跟如来佛祖和玉皇大帝作对,两边都是掌握核武器的人物,真打起来,三界尽毁。而且,取经成功,并不代表大唐就信佛了,佛家的香火就多于道家了,毕竟没到这一步,还不至于冒险干涉。当然,这里还有一个疑问,那就是观音菩萨不怕沙和尚找准机会,直接干掉唐僧吗?其实一开始沙和尚确实想一下子干掉唐僧,也就万事大吉了,别人问起来,自己就说不认识取经人。可是真等到加入了取经队伍,他再干这种事,那就是自寻死路了。先不说那么多神仙在天上看着唐僧,单就两位天尊来讲,唐僧真被沙和尚拍死了,证据确凿的前提下,他们会保沙和尚吗?当然不会啊,沙僧欺师灭祖,佛家完全可以干掉他,天王老子来了也有理。而两位天尊见杀掉唐僧,阻拦取经的目的达到,又怎么会在乎一枚小小的棋子。沙和尚又不傻,自然得想办法保全自己,这也就导致了整个取经路上,他是一点力都不出啊,连担子都不肯挑。只要留下他保护师父,铁定连他一起,保准都被妖怪抓去。只要孙悟空不在队伍里,猪八戒又离开一会儿,他百分百会去找八戒,专门给妖怪制定机会。成功了,自己大功一件,佛家还不好说什么,失败了,那自己也没过错,也好给天尊交代,你们也看到了,自己实在没机会啊。等到取经结束,佛祖仅仅封了沙和尚为金身罗汉,却没有让他官复原职,使得观音菩萨食言了,为啥会这样呢?其实就是因为西天佛家根本就没有实力让玉帝改变心意,他们瞒着玉帝收沙和尚,已经让玉帝不满了,还想官复原职?而沙和尚自己也清楚,自己是不可能再回天庭了,自然也不会针对此事追问观音菩萨。况且,观音菩萨可不是那么好找的,毕竟这么狠的人,沙和尚也怕啊。
1.黄果树瀑布还记得孙悟空的根椐地花果山水帘洞吗,这里成群的猴子猴孙。花果山水帘洞就取景于贵州的黄果树瀑布,白水河段系是黄果树瀑布群中规模最大的一级瀑布,也是世界著名的大瀑布之一,瀑布的高度有77.8米,瀑布宽有101米。2.吐鲁番火焰山当年唐僧师徒取经路过火焰山受阻。孙悟空像铁扇公主三借芭蕉扇的故事,也是西游记中非常经典的一幕,火焰山是新疆吐鲁番最出名的景点,也是古丝绸之路。火焰山也是中国最热的地方,夏季最高气温能达到48度,地表最高温度高达89度。现在有人到他火焰山的时候还能够看到唐僧师徒路过时的拴马桩。3.九寨沟瀑布师徒4人取经路上长途跋涉历尽艰辛,翻山越岭跋山涉水,牵着白龙马走在悬崖瀑布上的画面,也是西游记中一个非常经典的画面,很多人都对这个画面记忆犹新,而这个经典画面的取景地就是九寨沟国家自然保护区。现实生活,是一幅风雨阳光交织的画面;大多数的时候,骨感而不温柔,也很薄凉!但能用自己内心的强大,温养自己,在漫漫人生前行的路上,用艰辛不易来升华自已,终有一日会宠辱不惊地,站在那属于自己的舞台上!人生当如西游记,艰难险阻不畏惧。风里雨里昂首走,且歌且行且珍惜。我来讲一个埋藏在唐僧身边的卧底吧,他就是沙和尚:(长文警告,大约8000多字,读完估计要10分钟)在我们的印象中,沙和尚一直是以一个忠厚老实的形象示人,虽没有什么大本事,但也任劳任怨,十年如一日地护送唐僧西天取经。在央视《西游记》中,更是把他塑造成了一个沉默寡言,只有几句经典台词的人物:“大师兄!师父被妖怪抓走了!”“大师兄!二师兄被妖怪抓走了!”“大师兄!师父和二师兄都被妖怪抓走了!”“师父,放心吧,大师兄会来救我们的!”但是看完西游记原著后,我要告诉大家,沙和尚老实憨厚,真的是观众们的一厢情愿,他其实是隐藏最深的取经破坏分子!一、看央视《西游记》,觉得取经团队中,除了唐僧外,也就沙和尚还像个人,然而,这种印象真是大错特错了。事实上,沙和尚在取经团队里面,是长得最凶,打扮最时髦,最另类,最让人胆战心惊的一个:“一头红艳发蓬松,两只圆睛亮似灯。不黑不青蓝靛脸,如雷如鼓老龙声。身披一领鹅黄氅,腰束双攒露白藤。项下骷髅悬九个,手持宝杖甚峥嵘。”就类似于上图中的形象,还得让眼睛再大点,皮肤再蓝点,脖子上的铁链再换成骷髅头,就是那个样子。沙和尚第一次跟取经团队见面,就是在流沙河,而且其行为让人十分不解:“那怪一个旋风,奔上岸来,径抢唐僧,慌得行者把师父抱住,急登高岸,回身走脱。”在这里,沙僧是直接冲着唐僧来的,这个袭击发生得非常突然,连孙悟空都来不及阻拦,急忙抱着唐僧飞到高地,这才躲过去。要知道,在这之前,观音菩萨可是跟沙和尚说好的了,让他在此专等取经人:“菩萨方与他摩顶受戒,指沙为姓,就姓了沙,起个法名,叫作个沙悟净。当时入了沙门,送菩萨过了河,他洗心涤虑,再不伤生,专等取经人。”你说,这么一个大光头在那里亮着,他说没认出唐僧是取经人,也说不过去啊!况且,他也向菩萨保证过了,不再伤生,那么为什么还要这样干呢?二、有人说,沙和尚这样做,其实是为了给孙悟空一个下马威,让他知道沙师弟也不是好惹的。若真是如此,那又跟后面取经路上沙和尚的行为不符了,毕竟,他这个目的并没有实现,而且他想给孙悟空下马威,也不能采取这个方式啊。若是为了让孙悟空高看他一眼,或者表明自己本领强,那他也得冲着孙悟空去啊,他们俩一较高下,干嘛冲老和尚下手呢?而且整个流沙河降服沙和尚的过程中,他可是一直躲着孙悟空的,根本就不敢跟孙悟空交手,所以,这个结论就不成立。由此可知,沙和尚冲着唐僧去,并不关孙悟空的事,而是他真的想伤生!在观音菩萨收服沙和尚的时候,他曾经解释过自己脖子上戴着的九颗骷髅头:“菩萨,我在此间吃人无数,向来有几次取经人来,都被我吃了。凡吃的人头,抛落流沙,竟沉水底。这个水,鹅毛也不能浮,惟有九个取经人的骷髅,浮在水面,再不能沉。我以为异物,将索儿穿在一处,闲时拿来玩耍。”要知道,唐僧可是十世转世的和尚,这里偏偏吃了九个取经人,哪里有这么巧合的事?当然,这里的取经人到底是不是唐僧,我们后面会解开。我们先来解释一下,作为一个常年吃人为生,又接连伤害取经人的水怪,观音菩萨完全可以将其诛杀,为什么还要把他弄进取经队伍呢?甚至不惜撒谎,骗他可以官复原职:“教飞剑不来穿你,那时节功成免罪,复你本职。”三、观音菩萨之所以这样做,一是因为沙和尚的背景很强大,不能轻易诛杀,二是因为,若不把他收入取经队伍,唐僧根本就过不了流沙河。沙和尚表面答应菩萨,要保唐僧西天取经,还保证自己不再伤生,回头就食言了,这跟猪八戒是完全不同的:“遂此领命归真,持斋把素,断绝了五荤三厌,专候那取经人。”猪八戒皈依了佛家之后,人家就离开荒郊野外,来到高老庄,不再伤生,不再吃荤。后来唐僧跟孙悟空到达高老庄后,人家高员外也是这样形容的猪八戒,说他:“一顿要吃三五斗米饭,早间点心,也得百十个烧饼才彀。喜得还吃斋素。”而且,人家猪八戒听孙悟空说,他是取经人之后,二话不说就撂下耙子,喊大师兄。而沙和尚呢,即使木叉代替观音菩萨亲自来了,他还是不服气,答应好好的事,他就要撂挑子不干:“这个主子,是他的帮手,好不利害!我不去了。”其实猪八戒的反应才是正常的,有个这么厉害的大师兄,自己应该庆幸才对。而且,整个取经路上,沙僧一直在打酱油,出工不出力,若不是因为气愤猴精变他模样,估计一个像样的妖怪都没打死过。这也导致封赏的时候,如来佛祖绞尽脑汁才讲了这么一句:“诚敬迦持、保护圣僧,登山牵马有功,加升大职正果,为金身罗汉。”四、下面我们就来详细分析一下,如来佛祖说的这句话,到底有多大的水分?思想上的东西佛祖难以判断,但毕竟走到了西天,而保护圣僧,勉强也算吧。牵马就有点说不过去了,毕竟那是龙马,牵不牵,它都走,除此之外,没别的功劳啦!有人说,沙僧啊,人家是有自知之明,毕竟实力也不允许他去降妖除魔,干点力所能及的活就行啦,比如挑挑担子。我们千万不要被央视《西游记》给忽悠了,其实片尾曲就已经告诉我们了,你以为是谁唱的,是沙僧唱的:“你挑着担,我牵着马……”真正挑担的是猪八戒,其实猪八戒也不傻,话里话外也在向孙悟空抱怨:“似这般许多行李,难为老猪一个逐日家担着走,偏你跟师父做徒弟,拿我做长工!”你以为,他这是说给孙悟空听的?当然不是,他其实也是说给沙和尚听,只是他干不过沙和尚,也不想撕破脸,没有明着说而已。即使这样,孙悟空其实也听出来了,回他一句:“呆子,你和谁说哩?”猪八戒能说啥,只能说跟哥哥说呗,孙悟空才不鸟他呢,反正他只管保护师父,行李啥的,猪八戒和沙和尚你俩商量去。猪八戒一计不成,又生一计,开始打白龙马的主意,其实也是为了刺激唐僧,希望唐僧替他说句公道话:“但师父骑的马,那般高大肥盛,只驮着老和尚一个,教他带几件儿,也是弟兄之情。”五、可惜猪八戒又失算了,唐僧选择沉默不语,孙悟空倒接话了,说这可是龙马,哪能随便驮行李!正在此时,沙和尚突然发话了:“哥哥,真个是龙么?”所以说啊,这个沙和尚蔫坏蔫坏的,明明一直在听猪八戒跟孙悟空说话,就是装傻卖楞,假装听不懂,自然也不肯挑担。这之后,猪八戒也放弃了幻想,挑担就挑担吧,沙和尚是指望不上的。等到了后期,孙悟空关心小猪猪,问他担子重不重时,他还说不重:“哥哥,这行李日逐挑着,倒也不知有多重。”沙和尚担子不挑,降妖除魔也不去,那么保护唐僧总可以吧?还是刚才我们分析过的那样,沙和尚根本就不想去取经,也不想让唐僧取成经。平时孙悟空在队伍中,他不敢表现出来,但孙悟空有两次不在,他就两次弄丢了唐僧。一次是三打白骨精之后,当然,在孙悟空被唐僧赶走时,沙和尚就一句挽留的话都不说,仿佛透明人似的。这也导致后来孙悟空回来后,反讽刺沙和尚:“你这个沙尼!师父念《紧箍儿咒》,可肯替我方便一声?”他其实巴不得唐僧赶孙悟空走呢,只有把孙悟空赶走了,他才好施行自己的阴招。但毕竟天上还有诸多神仙看着呢,像六丁六甲,五方揭谛啥的,那就必须要做到神不知鬼不觉才行。六、我们看整部西游记,只要是孙悟空和猪八戒俩人一起去降妖,留沙和尚保护唐僧,基本上再想见师父,就得到妖怪洞府里去见,还连带着个沙僧。而孙悟空不在的两次,一次是在黄袍怪这里,猪八戒去化缘,躲一边睡觉去了。而孙悟空走之前明明嘱咐过沙和尚,让他看好师父,结果他也溜了,后果就是唐僧进了黄袍怪洞穴。第二次孙悟空不在,则是真假美猴王时候了,那次又是猪八戒去打水,沙和尚再次溜了,说去找八戒。结果给了六耳猕猴机会,一棒子下来,差点没揍死唐僧。在这一点上,孙悟空最有发言权,他们不是不知道,唐僧的西天路是:“步步有难,处处该灾。”三个徒弟都在场的情况下,妖怪还敢明抢呢,更何况一个徒弟都不在的时候了。也只有这样,沙僧才能悄无声息地把唐僧交到妖怪手里,自己还以不在场为证据,进行开脱。当然,你要说这是巧合,也能解释,可是在七只蜘蛛精那里时。面对唐僧执意要自己化缘的想法,孙悟空和猪八戒都极力阻止,偏偏一向沉默寡言的沙和尚说话了:“师兄,不必多讲,师父的心性如此,不必违拗。若恼了他,就化将斋来,他也不吃。”还有一次,在唐僧被蝎子精抓走后,孙悟空去救了一次,没救出来,还伤了头。猪八戒一直在担心唐僧会破戒,到时候这个经就取不成了,没曾想沙和尚又冒出来了:“不须索战。一则师兄头痛,二来我师父是个真僧,决不以色空乱性,且就在山坡下闭风处,坐这一夜,养养精神,待天明再作理会。”七、由此可见,沙和尚每次都能悄无声息地,别人还察觉不出来的,把唐僧送进妖怪的洞府。有人说,不对啊,在奎木狼那里,就是沙僧求孙悟空救师父的啊!要不说沙和尚隐藏的深呢,当时他都被百花羞公主救出来了,结果没想到孙悟空从天而降,倒把他吓了一跳:“哥哥,你真是从天而降也!万乞救我一救!”搞笑不,你都跑出来了,还向猴哥求救,至于求孙悟空救师父。这就是多此一举,不救师父,孙悟空有病,从花果山不远千里跑来这里?还有人说,真假美猴王的时候,不也是沙和尚跑去花果山找行李嘛!别提花果山,一提这里,孙悟空就来气,整个取经路上,沙和尚从来就没打死过像样点的妖怪,偏偏跑到花果山耍威风,弄死一只猴精。说白了,他的行为本身就充满着矛盾,他这样做,何尝不是为了激怒美猴王,更加破坏取经的继续进行。要知道,整个取经路上,六耳猕猴这里,是相当地惊险,处理得稍有不慎,满盘皆输。连观音菩萨都按着真悟空在落伽山别动,自己去想办法处理,而取经十多年都不出手的沙和尚偏偏选择这时候贸然出击,其动机何在?三打白骨精,该出头挽救取经团队时,他选择沉默,到了团队没啥事的时候,他又一番假意表忠心,其心可诛啊!由此可知,沙和尚在流沙河这么多年,专门吃人,还专门吃取经人。第一次遇到唐僧,也是直接下死手,若不是孙悟空反应快,还真难说。再到取经路上,也是出工不出力,能躲就躲,甚至还会使点手段,陷唐僧于危险而不顾。可是,沙和尚这样做,对自己有什么好处?而观音菩萨明知道沙和尚不想保唐僧,为什么还给他开这样的条件?而沙和尚为什么非要耍这种小动作,直接把唐僧干掉不行吗?如来佛祖又为何纵容他呢?那就涉及到沙和尚的身份了!八、在沙和尚身上确实藏着太多的谜题,就连他作为卷帘大将的被贬,也是疑点重重!按照沙和尚自己的说法,他曾经是卷帘大将,因为打碎了玻璃盏,才被贬下凡间,成了这幅模样:“我本是灵霄殿下侍銮舆的卷帘大将,只因在蟠桃会上失手打碎了玻璃盏,玉帝把我打了八百,贬下界来,变得这般模样……”关于这个问题,我需要强调一下,不要被电视剧迷惑,沙和尚打碎的并不是琉璃盏,而是玻璃盏。而且,玻璃盏并非什么特别贵重的物品,也并非有人讲的跟宝莲灯里面的灯一样,有多大的法力。其实在整部西游记中,这个物品还多次出现,不仅天庭有,凡间一样也有。比如在东土大唐,唐僧师徒取经回来之后,唐王李世民就摆了一大桌美味佳肴:“门悬彩绣,地衬红毡。异香馥郁,奇品新鲜。琥珀杯,玻璃盏,镶金点翠;黄金盘,白玉碗,嵌锦花缠……”女儿国国王招待唐僧师徒的时候,也是同样桌子上摆着有玻璃盏,就连款待唐僧师徒的寇员外处,也是有玻璃盏的:“玻璃盏,净水澄清;瑠璃灯;香油明亮。一声金磬,响韵虚徐。”所以,沙和尚“失手打碎了玻璃盏”,这个问题的水太深了。玉皇大帝再吝啬,玻璃盏再金贵,也不至于就打了卷帘大将八百大板,还贬下凡间吧?九、所以,这个问题的关键不在于玻璃盏,而在于打碎他的人,以及他所在的职位!沙和尚在天庭的时候位列卷帘大将,有人讲,咳,就是个卷帘子的,不是什么特别重要的职务嘛。这种理解是不对的,历史上有个人物叫侯景,曾经饿死了梁武帝,还逼死了梁武帝的儿子,并自封“宇宙大将军”,难道他真的掌管整个宇宙?还有灵山那边,伏虎罗汉,降龙罗汉,这罗汉,那罗汉的,难道他们只管伏虎和降龙?所以,这个卷帘只是一个称号,就跟骠骑将军、荡寇将军、虎威将军、伏波将军差不多一样的意思。关键还得看这个将军,究竟掌握多大的权力,像骠骑将军属于一等将军,左将军是二等,而荡寇将军就已经是杂牌将军了。但卷帘大将权力还是相当大的,沙和尚曾经有一次介绍自己的武器,说到:“只因官拜大将军,玉皇赐我随身带,也曾护驾宴蟠桃,也曾随朝居上界。”平时看《三国》也就清楚,大将军已经是将军之首了,而且卷帘大将还可以随身携带武器。玉帝参加蟠桃宴,他得跟着,玉帝回宫睡觉,他也得跟着,显然,这是御前带刀侍卫的职务。作为御前侍卫,第一条标准就是对玉帝要绝对的忠诚,并可称之为心腹重臣。历史上,很多朝廷重臣也有很多就出自御前侍卫,拿清代举例子,比如明珠、索额图、和珅,均是侍卫出身。十、而卷帘大将,作为玉帝的心腹,就因为打碎了一个玻璃盏,不仅被打下凡间,还有一个酷刑在折磨着他!在观音菩萨寻访取经人的过程中,遇到了沙和尚,沙和尚解释自己的痛苦,玉帝除了将自己打下凡间,还:“又教七日一次,将飞剑来穿我胸胁百余下方回,故此这般苦恼。”确实,玉皇大帝在《西游记》中的性格比较严苛,比如对待凤仙郡的百姓,就相当残酷。但若仅仅以这个嫉恶如仇的性格来解释卷帘大将的遭遇,多少还是有点说不过去的,那么真相是什么呢?显然,打碎玻璃盏事件,只能说是一种官方的说法,类似于公开的通报,真正导致卷帘大将被贬的原因另有隐情。这件事是发生在蟠桃宴上,蟠桃宴,顾名思义,就是给天庭众臣发俸禄的日子,也是续命的日子。那么这场宴会上,最重要的东西,莫过于蟠桃了。而且根据卷帘大将被贬下凡的时间推算,这次宴会就发生在孙悟空大闹天宫之后。而孙悟空大闹天宫后,最遭殃的还是蟠桃的产量,这也就导致这次宴会,蟠桃数量并不够。再加上,玉皇大帝跟灵山佛家如来佛祖达成协议,这必然会触动到天庭道家的利益。这也是为什么太上老君得知蟠桃大片被毁之后,故意放孙悟空偷吃仙丹的原因之一,他也是故意降低续命良方的供应。十一、这样一来,天庭内部各派的关系,就变得十分微妙了。玉皇大帝虽然号称三界之主,但其实天庭属于政教合一的朝廷,在道家内部还有三清在玉帝之上。玉帝想要打破这种格局,这才引进了灵山佛家势力,但此举必然引起元始天尊和灵宝天尊等人的不满。虽然《西游记》中没有表这二位天尊的态度,但想来,他们也铁定不怎么痛快!不管任何一个朝廷,总会拉帮结派的,天蓬元帅承蒙太上老君赏识,赐他九齿钉耙,还推荐他上天做官。同样,卷帘大将也是得遇高人,不仅上天做官,还被安排在玉帝身边做事。而能有这本事安排到玉帝身边工作的,只能是三清,太上老君这里没表,那么就剩下元始天尊和灵宝天尊了。面对灵山势力往天庭渗透,而且还听说他们跟玉帝达成协议,要把佛经传到东土大唐(那时候应该是东汉)。再想到西牛贺洲被如来佛祖统治成那个鸟样,以及看看富裕的道家传统领地汉朝,怎么可能袖手旁观?这也就导致,这次蟠桃大会,卷帘大将不小心暴露了卧底的身份。刚才也讲了蟠桃数量不够,那么为了让每个人都能吃上蟠桃,一些低级神仙就只能合吃一枚了。而合吃最好的办法,就是把桃子榨汁,然后用玻璃盏装好,每人一杯。而两位天尊,显然不想让每个神仙都吃上蟠桃,尤其是灵山的人,这才有了卷帘大将“失手”打碎了玻璃盏,这才有了:“天神个个魂飞丧。”十二、也只有这样,才能解释这之后天庭有些神仙不明不白地没了,比如披香殿侍女,而灵山则为此推迟了取经计划。正因如此,才有了文殊菩萨纵容狮子精进攻南天门,其实就是为了表达没有蟠桃吃的不满。而大鹏鸟更过分,甚至跑到狮驼国,吃光了一国的百姓,就这样,天庭也不敢表态。但这样做的后果也很严重,那就是灵山不得不推迟了取经计划,为什么会这样呢?就是因为续命问题,蟠桃没了,众佛只能自救。也正是如此,在盂兰盆会上,如来佛祖请了好多人,甚至也请了拥有人参果树的镇元子,希望大家想办法提供续命良方救灵山。也正是这次会议,如来的二弟子金蝉子主动提出来,牺牲自己,保全大家,这也是大鹏鸟为什么知道唐僧肉怎么吃的原因所在。当然,这次会议也有人提出反对意见,比如毗蓝婆菩萨,为此不惜离开灵山,从此不问政事,隐居度日。而卷帘大将可就惨了,玉帝勃然大怒,将他打下了凡间,并叫飞剑七日穿胸。他气得不是玻璃盏被打碎,也不是里面的蟠桃汁洒出,而是卷帘大将竟然是卧底。但玉帝并不敢杀掉卷帘大将,毕竟找不到一个合适的罪名,以打碎玻璃盏为由贬他下凡已经是最大的惩罚了。而卷帘大将到了流沙河,也没有忘记两位天尊的嘱托,一心一意阻拦取经,并接连吃掉了九个取经人。至于这九个取经人是不是唐僧转前世,我觉得不是,估计那是西天设立的障眼法,用来迷惑两位天尊的,而真正的金蝉子已经被灵山吃了。十三、而两位天尊虽然让灵山取经计划推迟了五百年,可是后来他们还是成行了,为什么却不主动出击阻拦呢?那不行啊,那不就等于撕破脸了,毕竟名义上三界主宰是玉帝啊,而且西天取经是人家唐王李世民主动派人去的,没有理由阻拦。而灵山这边,明知道派出的几波取经人,都被流沙河的沙和尚吃掉了,为什么却不想办法除掉他呢?不能啊,玉帝都不敢动沙和尚,灵山当然不敢造次啊。所以,明知道派一波被吃一波,他们还是接连派了九波取经人。可是一直这样吃下去,也不是办法啊,毕竟等到真正的金蝉子启程了,还是过不了都是弱水的流沙河啊。正因如此,才有了观音菩萨想拉沙和尚进取经队伍的想法,甚至不惜欺骗他,提出了优厚的条件:“教飞剑不来穿你,那时节功成免罪,复你本职。”观音菩萨收小白龙的时候,还知道禀报玉帝,收沙和尚,可是连玉帝都没禀报,之所以这样做,原因如下:第一个原因就是,取经队伍怎么绕也绕不过流沙河,这里是西牛贺洲跟南赡部洲的连接处,连她自己都感慨:“取经人浊骨凡胎,如何得渡了。”十四、一方面不能杀掉沙和尚,另一方面流沙河又是取经必经之路,况且连鹅毛都浮不起,她只能收了沙和尚。更重要的是观音菩萨断定了,两位天尊虽然对取经有意见,但也不会直接出面干涉。毕竟明着跟如来佛祖和玉皇大帝作对,两边都是掌握核武器的人物,真打起来,三界尽毁。而且,取经成功,并不代表大唐就信佛了,佛家的香火就多于道家了,毕竟没到这一步,还不至于冒险干涉。当然,这里还有一个疑问,那就是观音菩萨不怕沙和尚找准机会,直接干掉唐僧吗?其实一开始沙和尚确实想一下子干掉唐僧,也就万事大吉了,别人问起来,自己就说不认识取经人。可是真等到加入了取经队伍,他再干这种事,那就是自寻死路了。先不说那么多神仙在天上看着唐僧,单就两位天尊来讲,唐僧真被沙和尚拍死了,证据确凿的前提下,他们会保沙和尚吗?当然不会啊,沙僧欺师灭祖,佛家完全可以干掉他,天王老子来了也有理。而两位天尊见杀掉唐僧,阻拦取经的目的达到,又怎么会在乎一枚小小的棋子。沙和尚又不傻,自然得想办法保全自己,这也就导致了整个取经路上,他是一点力都不出啊,连担子都不肯挑。只要留下他保护师父,铁定连他一起,保准都被妖怪抓去。只要孙悟空不在队伍里,猪八戒又离开一会儿,他百分百会去找八戒,专门给妖怪制定机会。成功了,自己大功一件,佛家还不好说什么,失败了,那自己也没过错,也好给天尊交代,你们也看到了,自己实在没机会啊。等到取经结束,佛祖仅仅封了沙和尚为金身罗汉,却没有让他官复原职,使得观音菩萨食言了,为啥会这样呢?其实就是因为西天佛家根本就没有实力让玉帝改变心意,他们瞒着玉帝收沙和尚,已经让玉帝不满了,还想官复原职?而沙和尚自己也清楚,自己是不可能再回天庭了,自然也不会针对此事追问观音菩萨。况且,观音菩萨可不是那么好找的,毕竟这么狠的人,沙和尚也怕啊。神话小说“西游记”,经典中的经典,几次翻拍成电视连续剧,深受中外观众喜爱,剧中人物神化形象生动,演译人世间真、善、美,恶、丑、假,正义与邪恶的较量,唐僧师徒四人经过种种困难,智斗勇战妖魔鬼怪,团结一致最终取得真经修成正果,此剧深刻说明正义必将战胜邪恶,只有持续努力奋斗,遇到困难决不退缩,最终胜利属于勇往直前、迎难而上的勇者智者。
1.黄果树瀑布还记得孙悟空的根椐地花果山水帘洞吗,这里成群的猴子猴孙。花果山水帘洞就取景于贵州的黄果树瀑布,白水河段系是黄果树瀑布群中规模最大的一级瀑布,也是世界著名的大瀑布之一,瀑布的高度有77.8米,瀑布宽有101米。2.吐鲁番火焰山当年唐僧师徒取经路过火焰山受阻。孙悟空像铁扇公主三借芭蕉扇的故事,也是西游记中非常经典的一幕,火焰山是新疆吐鲁番最出名的景点,也是古丝绸之路。火焰山也是中国最热的地方,夏季最高气温能达到48度,地表最高温度高达89度。现在有人到他火焰山的时候还能够看到唐僧师徒路过时的拴马桩。3.九寨沟瀑布师徒4人取经路上长途跋涉历尽艰辛,翻山越岭跋山涉水,牵着白龙马走在悬崖瀑布上的画面,也是西游记中一个非常经典的画面,很多人都对这个画面记忆犹新,而这个经典画面的取景地就是九寨沟国家自然保护区。现实生活,是一幅风雨阳光交织的画面;大多数的时候,骨感而不温柔,也很薄凉!但能用自己内心的强大,温养自己,在漫漫人生前行的路上,用艰辛不易来升华自已,终有一日会宠辱不惊地,站在那属于自己的舞台上!人生当如西游记,艰难险阻不畏惧。风里雨里昂首走,且歌且行且珍惜。我来讲一个埋藏在唐僧身边的卧底吧,他就是沙和尚:(长文警告,大约8000多字,读完估计要10分钟)在我们的印象中,沙和尚一直是以一个忠厚老实的形象示人,虽没有什么大本事,但也任劳任怨,十年如一日地护送唐僧西天取经。在央视《西游记》中,更是把他塑造成了一个沉默寡言,只有几句经典台词的人物:“大师兄!师父被妖怪抓走了!”“大师兄!二师兄被妖怪抓走了!”“大师兄!师父和二师兄都被妖怪抓走了!”“师父,放心吧,大师兄会来救我们的!”但是看完西游记原著后,我要告诉大家,沙和尚老实憨厚,真的是观众们的一厢情愿,他其实是隐藏最深的取经破坏分子!一、看央视《西游记》,觉得取经团队中,除了唐僧外,也就沙和尚还像个人,然而,这种印象真是大错特错了。事实上,沙和尚在取经团队里面,是长得最凶,打扮最时髦,最另类,最让人胆战心惊的一个:“一头红艳发蓬松,两只圆睛亮似灯。不黑不青蓝靛脸,如雷如鼓老龙声。身披一领鹅黄氅,腰束双攒露白藤。项下骷髅悬九个,手持宝杖甚峥嵘。”就类似于上图中的形象,还得让眼睛再大点,皮肤再蓝点,脖子上的铁链再换成骷髅头,就是那个样子。沙和尚第一次跟取经团队见面,就是在流沙河,而且其行为让人十分不解:“那怪一个旋风,奔上岸来,径抢唐僧,慌得行者把师父抱住,急登高岸,回身走脱。”在这里,沙僧是直接冲着唐僧来的,这个袭击发生得非常突然,连孙悟空都来不及阻拦,急忙抱着唐僧飞到高地,这才躲过去。要知道,在这之前,观音菩萨可是跟沙和尚说好的了,让他在此专等取经人:“菩萨方与他摩顶受戒,指沙为姓,就姓了沙,起个法名,叫作个沙悟净。当时入了沙门,送菩萨过了河,他洗心涤虑,再不伤生,专等取经人。”你说,这么一个大光头在那里亮着,他说没认出唐僧是取经人,也说不过去啊!况且,他也向菩萨保证过了,不再伤生,那么为什么还要这样干呢?二、有人说,沙和尚这样做,其实是为了给孙悟空一个下马威,让他知道沙师弟也不是好惹的。若真是如此,那又跟后面取经路上沙和尚的行为不符了,毕竟,他这个目的并没有实现,而且他想给孙悟空下马威,也不能采取这个方式啊。若是为了让孙悟空高看他一眼,或者表明自己本领强,那他也得冲着孙悟空去啊,他们俩一较高下,干嘛冲老和尚下手呢?而且整个流沙河降服沙和尚的过程中,他可是一直躲着孙悟空的,根本就不敢跟孙悟空交手,所以,这个结论就不成立。由此可知,沙和尚冲着唐僧去,并不关孙悟空的事,而是他真的想伤生!在观音菩萨收服沙和尚的时候,他曾经解释过自己脖子上戴着的九颗骷髅头:“菩萨,我在此间吃人无数,向来有几次取经人来,都被我吃了。凡吃的人头,抛落流沙,竟沉水底。这个水,鹅毛也不能浮,惟有九个取经人的骷髅,浮在水面,再不能沉。我以为异物,将索儿穿在一处,闲时拿来玩耍。”要知道,唐僧可是十世转世的和尚,这里偏偏吃了九个取经人,哪里有这么巧合的事?当然,这里的取经人到底是不是唐僧,我们后面会解开。我们先来解释一下,作为一个常年吃人为生,又接连伤害取经人的水怪,观音菩萨完全可以将其诛杀,为什么还要把他弄进取经队伍呢?甚至不惜撒谎,骗他可以官复原职:“教飞剑不来穿你,那时节功成免罪,复你本职。”三、观音菩萨之所以这样做,一是因为沙和尚的背景很强大,不能轻易诛杀,二是因为,若不把他收入取经队伍,唐僧根本就过不了流沙河。沙和尚表面答应菩萨,要保唐僧西天取经,还保证自己不再伤生,回头就食言了,这跟猪八戒是完全不同的:“遂此领命归真,持斋把素,断绝了五荤三厌,专候那取经人。”猪八戒皈依了佛家之后,人家就离开荒郊野外,来到高老庄,不再伤生,不再吃荤。后来唐僧跟孙悟空到达高老庄后,人家高员外也是这样形容的猪八戒,说他:“一顿要吃三五斗米饭,早间点心,也得百十个烧饼才彀。喜得还吃斋素。”而且,人家猪八戒听孙悟空说,他是取经人之后,二话不说就撂下耙子,喊大师兄。而沙和尚呢,即使木叉代替观音菩萨亲自来了,他还是不服气,答应好好的事,他就要撂挑子不干:“这个主子,是他的帮手,好不利害!我不去了。”其实猪八戒的反应才是正常的,有个这么厉害的大师兄,自己应该庆幸才对。而且,整个取经路上,沙僧一直在打酱油,出工不出力,若不是因为气愤猴精变他模样,估计一个像样的妖怪都没打死过。这也导致封赏的时候,如来佛祖绞尽脑汁才讲了这么一句:“诚敬迦持、保护圣僧,登山牵马有功,加升大职正果,为金身罗汉。”四、下面我们就来详细分析一下,如来佛祖说的这句话,到底有多大的水分?思想上的东西佛祖难以判断,但毕竟走到了西天,而保护圣僧,勉强也算吧。牵马就有点说不过去了,毕竟那是龙马,牵不牵,它都走,除此之外,没别的功劳啦!有人说,沙僧啊,人家是有自知之明,毕竟实力也不允许他去降妖除魔,干点力所能及的活就行啦,比如挑挑担子。我们千万不要被央视《西游记》给忽悠了,其实片尾曲就已经告诉我们了,你以为是谁唱的,是沙僧唱的:“你挑着担,我牵着马……”真正挑担的是猪八戒,其实猪八戒也不傻,话里话外也在向孙悟空抱怨:“似这般许多行李,难为老猪一个逐日家担着走,偏你跟师父做徒弟,拿我做长工!”你以为,他这是说给孙悟空听的?当然不是,他其实也是说给沙和尚听,只是他干不过沙和尚,也不想撕破脸,没有明着说而已。即使这样,孙悟空其实也听出来了,回他一句:“呆子,你和谁说哩?”猪八戒能说啥,只能说跟哥哥说呗,孙悟空才不鸟他呢,反正他只管保护师父,行李啥的,猪八戒和沙和尚你俩商量去。猪八戒一计不成,又生一计,开始打白龙马的主意,其实也是为了刺激唐僧,希望唐僧替他说句公道话:“但师父骑的马,那般高大肥盛,只驮着老和尚一个,教他带几件儿,也是弟兄之情。”五、可惜猪八戒又失算了,唐僧选择沉默不语,孙悟空倒接话了,说这可是龙马,哪能随便驮行李!正在此时,沙和尚突然发话了:“哥哥,真个是龙么?”所以说啊,这个沙和尚蔫坏蔫坏的,明明一直在听猪八戒跟孙悟空说话,就是装傻卖楞,假装听不懂,自然也不肯挑担。这之后,猪八戒也放弃了幻想,挑担就挑担吧,沙和尚是指望不上的。等到了后期,孙悟空关心小猪猪,问他担子重不重时,他还说不重:“哥哥,这行李日逐挑着,倒也不知有多重。”沙和尚担子不挑,降妖除魔也不去,那么保护唐僧总可以吧?还是刚才我们分析过的那样,沙和尚根本就不想去取经,也不想让唐僧取成经。平时孙悟空在队伍中,他不敢表现出来,但孙悟空有两次不在,他就两次弄丢了唐僧。一次是三打白骨精之后,当然,在孙悟空被唐僧赶走时,沙和尚就一句挽留的话都不说,仿佛透明人似的。这也导致后来孙悟空回来后,反讽刺沙和尚:“你这个沙尼!师父念《紧箍儿咒》,可肯替我方便一声?”他其实巴不得唐僧赶孙悟空走呢,只有把孙悟空赶走了,他才好施行自己的阴招。但毕竟天上还有诸多神仙看着呢,像六丁六甲,五方揭谛啥的,那就必须要做到神不知鬼不觉才行。六、我们看整部西游记,只要是孙悟空和猪八戒俩人一起去降妖,留沙和尚保护唐僧,基本上再想见师父,就得到妖怪洞府里去见,还连带着个沙僧。而孙悟空不在的两次,一次是在黄袍怪这里,猪八戒去化缘,躲一边睡觉去了。而孙悟空走之前明明嘱咐过沙和尚,让他看好师父,结果他也溜了,后果就是唐僧进了黄袍怪洞穴。第二次孙悟空不在,则是真假美猴王时候了,那次又是猪八戒去打水,沙和尚再次溜了,说去找八戒。结果给了六耳猕猴机会,一棒子下来,差点没揍死唐僧。在这一点上,孙悟空最有发言权,他们不是不知道,唐僧的西天路是:“步步有难,处处该灾。”三个徒弟都在场的情况下,妖怪还敢明抢呢,更何况一个徒弟都不在的时候了。也只有这样,沙僧才能悄无声息地把唐僧交到妖怪手里,自己还以不在场为证据,进行开脱。当然,你要说这是巧合,也能解释,可是在七只蜘蛛精那里时。面对唐僧执意要自己化缘的想法,孙悟空和猪八戒都极力阻止,偏偏一向沉默寡言的沙和尚说话了:“师兄,不必多讲,师父的心性如此,不必违拗。若恼了他,就化将斋来,他也不吃。”还有一次,在唐僧被蝎子精抓走后,孙悟空去救了一次,没救出来,还伤了头。猪八戒一直在担心唐僧会破戒,到时候这个经就取不成了,没曾想沙和尚又冒出来了:“不须索战。一则师兄头痛,二来我师父是个真僧,决不以色空乱性,且就在山坡下闭风处,坐这一夜,养养精神,待天明再作理会。”七、由此可见,沙和尚每次都能悄无声息地,别人还察觉不出来的,把唐僧送进妖怪的洞府。有人说,不对啊,在奎木狼那里,就是沙僧求孙悟空救师父的啊!要不说沙和尚隐藏的深呢,当时他都被百花羞公主救出来了,结果没想到孙悟空从天而降,倒把他吓了一跳:“哥哥,你真是从天而降也!万乞救我一救!”搞笑不,你都跑出来了,还向猴哥求救,至于求孙悟空救师父。这就是多此一举,不救师父,孙悟空有病,从花果山不远千里跑来这里?还有人说,真假美猴王的时候,不也是沙和尚跑去花果山找行李嘛!别提花果山,一提这里,孙悟空就来气,整个取经路上,沙和尚从来就没打死过像样点的妖怪,偏偏跑到花果山耍威风,弄死一只猴精。说白了,他的行为本身就充满着矛盾,他这样做,何尝不是为了激怒美猴王,更加破坏取经的继续进行。要知道,整个取经路上,六耳猕猴这里,是相当地惊险,处理得稍有不慎,满盘皆输。连观音菩萨都按着真悟空在落伽山别动,自己去想办法处理,而取经十多年都不出手的沙和尚偏偏选择这时候贸然出击,其动机何在?三打白骨精,该出头挽救取经团队时,他选择沉默,到了团队没啥事的时候,他又一番假意表忠心,其心可诛啊!由此可知,沙和尚在流沙河这么多年,专门吃人,还专门吃取经人。第一次遇到唐僧,也是直接下死手,若不是孙悟空反应快,还真难说。再到取经路上,也是出工不出力,能躲就躲,甚至还会使点手段,陷唐僧于危险而不顾。可是,沙和尚这样做,对自己有什么好处?而观音菩萨明知道沙和尚不想保唐僧,为什么还给他开这样的条件?而沙和尚为什么非要耍这种小动作,直接把唐僧干掉不行吗?如来佛祖又为何纵容他呢?那就涉及到沙和尚的身份了!八、在沙和尚身上确实藏着太多的谜题,就连他作为卷帘大将的被贬,也是疑点重重!按照沙和尚自己的说法,他曾经是卷帘大将,因为打碎了玻璃盏,才被贬下凡间,成了这幅模样:“我本是灵霄殿下侍銮舆的卷帘大将,只因在蟠桃会上失手打碎了玻璃盏,玉帝把我打了八百,贬下界来,变得这般模样……”关于这个问题,我需要强调一下,不要被电视剧迷惑,沙和尚打碎的并不是琉璃盏,而是玻璃盏。而且,玻璃盏并非什么特别贵重的物品,也并非有人讲的跟宝莲灯里面的灯一样,有多大的法力。其实在整部西游记中,这个物品还多次出现,不仅天庭有,凡间一样也有。比如在东土大唐,唐僧师徒取经回来之后,唐王李世民就摆了一大桌美味佳肴:“门悬彩绣,地衬红毡。异香馥郁,奇品新鲜。琥珀杯,玻璃盏,镶金点翠;黄金盘,白玉碗,嵌锦花缠……”女儿国国王招待唐僧师徒的时候,也是同样桌子上摆着有玻璃盏,就连款待唐僧师徒的寇员外处,也是有玻璃盏的:“玻璃盏,净水澄清;瑠璃灯;香油明亮。一声金磬,响韵虚徐。”所以,沙和尚“失手打碎了玻璃盏”,这个问题的水太深了。玉皇大帝再吝啬,玻璃盏再金贵,也不至于就打了卷帘大将八百大板,还贬下凡间吧?九、所以,这个问题的关键不在于玻璃盏,而在于打碎他的人,以及他所在的职位!沙和尚在天庭的时候位列卷帘大将,有人讲,咳,就是个卷帘子的,不是什么特别重要的职务嘛。这种理解是不对的,历史上有个人物叫侯景,曾经饿死了梁武帝,还逼死了梁武帝的儿子,并自封“宇宙大将军”,难道他真的掌管整个宇宙?还有灵山那边,伏虎罗汉,降龙罗汉,这罗汉,那罗汉的,难道他们只管伏虎和降龙?所以,这个卷帘只是一个称号,就跟骠骑将军、荡寇将军、虎威将军、伏波将军差不多一样的意思。关键还得看这个将军,究竟掌握多大的权力,像骠骑将军属于一等将军,左将军是二等,而荡寇将军就已经是杂牌将军了。但卷帘大将权力还是相当大的,沙和尚曾经有一次介绍自己的武器,说到:“只因官拜大将军,玉皇赐我随身带,也曾护驾宴蟠桃,也曾随朝居上界。”平时看《三国》也就清楚,大将军已经是将军之首了,而且卷帘大将还可以随身携带武器。玉帝参加蟠桃宴,他得跟着,玉帝回宫睡觉,他也得跟着,显然,这是御前带刀侍卫的职务。作为御前侍卫,第一条标准就是对玉帝要绝对的忠诚,并可称之为心腹重臣。历史上,很多朝廷重臣也有很多就出自御前侍卫,拿清代举例子,比如明珠、索额图、和珅,均是侍卫出身。十、而卷帘大将,作为玉帝的心腹,就因为打碎了一个玻璃盏,不仅被打下凡间,还有一个酷刑在折磨着他!在观音菩萨寻访取经人的过程中,遇到了沙和尚,沙和尚解释自己的痛苦,玉帝除了将自己打下凡间,还:“又教七日一次,将飞剑来穿我胸胁百余下方回,故此这般苦恼。”确实,玉皇大帝在《西游记》中的性格比较严苛,比如对待凤仙郡的百姓,就相当残酷。但若仅仅以这个嫉恶如仇的性格来解释卷帘大将的遭遇,多少还是有点说不过去的,那么真相是什么呢?显然,打碎玻璃盏事件,只能说是一种官方的说法,类似于公开的通报,真正导致卷帘大将被贬的原因另有隐情。这件事是发生在蟠桃宴上,蟠桃宴,顾名思义,就是给天庭众臣发俸禄的日子,也是续命的日子。那么这场宴会上,最重要的东西,莫过于蟠桃了。而且根据卷帘大将被贬下凡的时间推算,这次宴会就发生在孙悟空大闹天宫之后。而孙悟空大闹天宫后,最遭殃的还是蟠桃的产量,这也就导致这次宴会,蟠桃数量并不够。再加上,玉皇大帝跟灵山佛家如来佛祖达成协议,这必然会触动到天庭道家的利益。这也是为什么太上老君得知蟠桃大片被毁之后,故意放孙悟空偷吃仙丹的原因之一,他也是故意降低续命良方的供应。十一、这样一来,天庭内部各派的关系,就变得十分微妙了。玉皇大帝虽然号称三界之主,但其实天庭属于政教合一的朝廷,在道家内部还有三清在玉帝之上。玉帝想要打破这种格局,这才引进了灵山佛家势力,但此举必然引起元始天尊和灵宝天尊等人的不满。虽然《西游记》中没有表这二位天尊的态度,但想来,他们也铁定不怎么痛快!不管任何一个朝廷,总会拉帮结派的,天蓬元帅承蒙太上老君赏识,赐他九齿钉耙,还推荐他上天做官。同样,卷帘大将也是得遇高人,不仅上天做官,还被安排在玉帝身边做事。而能有这本事安排到玉帝身边工作的,只能是三清,太上老君这里没表,那么就剩下元始天尊和灵宝天尊了。面对灵山势力往天庭渗透,而且还听说他们跟玉帝达成协议,要把佛经传到东土大唐(那时候应该是东汉)。再想到西牛贺洲被如来佛祖统治成那个鸟样,以及看看富裕的道家传统领地汉朝,怎么可能袖手旁观?这也就导致,这次蟠桃大会,卷帘大将不小心暴露了卧底的身份。刚才也讲了蟠桃数量不够,那么为了让每个人都能吃上蟠桃,一些低级神仙就只能合吃一枚了。而合吃最好的办法,就是把桃子榨汁,然后用玻璃盏装好,每人一杯。而两位天尊,显然不想让每个神仙都吃上蟠桃,尤其是灵山的人,这才有了卷帘大将“失手”打碎了玻璃盏,这才有了:“天神个个魂飞丧。”十二、也只有这样,才能解释这之后天庭有些神仙不明不白地没了,比如披香殿侍女,而灵山则为此推迟了取经计划。正因如此,才有了文殊菩萨纵容狮子精进攻南天门,其实就是为了表达没有蟠桃吃的不满。而大鹏鸟更过分,甚至跑到狮驼国,吃光了一国的百姓,就这样,天庭也不敢表态。但这样做的后果也很严重,那就是灵山不得不推迟了取经计划,为什么会这样呢?就是因为续命问题,蟠桃没了,众佛只能自救。也正是如此,在盂兰盆会上,如来佛祖请了好多人,甚至也请了拥有人参果树的镇元子,希望大家想办法提供续命良方救灵山。也正是这次会议,如来的二弟子金蝉子主动提出来,牺牲自己,保全大家,这也是大鹏鸟为什么知道唐僧肉怎么吃的原因所在。当然,这次会议也有人提出反对意见,比如毗蓝婆菩萨,为此不惜离开灵山,从此不问政事,隐居度日。而卷帘大将可就惨了,玉帝勃然大怒,将他打下了凡间,并叫飞剑七日穿胸。他气得不是玻璃盏被打碎,也不是里面的蟠桃汁洒出,而是卷帘大将竟然是卧底。但玉帝并不敢杀掉卷帘大将,毕竟找不到一个合适的罪名,以打碎玻璃盏为由贬他下凡已经是最大的惩罚了。而卷帘大将到了流沙河,也没有忘记两位天尊的嘱托,一心一意阻拦取经,并接连吃掉了九个取经人。至于这九个取经人是不是唐僧转前世,我觉得不是,估计那是西天设立的障眼法,用来迷惑两位天尊的,而真正的金蝉子已经被灵山吃了。十三、而两位天尊虽然让灵山取经计划推迟了五百年,可是后来他们还是成行了,为什么却不主动出击阻拦呢?那不行啊,那不就等于撕破脸了,毕竟名义上三界主宰是玉帝啊,而且西天取经是人家唐王李世民主动派人去的,没有理由阻拦。而灵山这边,明知道派出的几波取经人,都被流沙河的沙和尚吃掉了,为什么却不想办法除掉他呢?不能啊,玉帝都不敢动沙和尚,灵山当然不敢造次啊。所以,明知道派一波被吃一波,他们还是接连派了九波取经人。可是一直这样吃下去,也不是办法啊,毕竟等到真正的金蝉子启程了,还是过不了都是弱水的流沙河啊。正因如此,才有了观音菩萨想拉沙和尚进取经队伍的想法,甚至不惜欺骗他,提出了优厚的条件:“教飞剑不来穿你,那时节功成免罪,复你本职。”观音菩萨收小白龙的时候,还知道禀报玉帝,收沙和尚,可是连玉帝都没禀报,之所以这样做,原因如下:第一个原因就是,取经队伍怎么绕也绕不过流沙河,这里是西牛贺洲跟南赡部洲的连接处,连她自己都感慨:“取经人浊骨凡胎,如何得渡了。”十四、一方面不能杀掉沙和尚,另一方面流沙河又是取经必经之路,况且连鹅毛都浮不起,她只能收了沙和尚。更重要的是观音菩萨断定了,两位天尊虽然对取经有意见,但也不会直接出面干涉。毕竟明着跟如来佛祖和玉皇大帝作对,两边都是掌握核武器的人物,真打起来,三界尽毁。而且,取经成功,并不代表大唐就信佛了,佛家的香火就多于道家了,毕竟没到这一步,还不至于冒险干涉。当然,这里还有一个疑问,那就是观音菩萨不怕沙和尚找准机会,直接干掉唐僧吗?其实一开始沙和尚确实想一下子干掉唐僧,也就万事大吉了,别人问起来,自己就说不认识取经人。可是真等到加入了取经队伍,他再干这种事,那就是自寻死路了。先不说那么多神仙在天上看着唐僧,单就两位天尊来讲,唐僧真被沙和尚拍死了,证据确凿的前提下,他们会保沙和尚吗?当然不会啊,沙僧欺师灭祖,佛家完全可以干掉他,天王老子来了也有理。而两位天尊见杀掉唐僧,阻拦取经的目的达到,又怎么会在乎一枚小小的棋子。沙和尚又不傻,自然得想办法保全自己,这也就导致了整个取经路上,他是一点力都不出啊,连担子都不肯挑。只要留下他保护师父,铁定连他一起,保准都被妖怪抓去。只要孙悟空不在队伍里,猪八戒又离开一会儿,他百分百会去找八戒,专门给妖怪制定机会。成功了,自己大功一件,佛家还不好说什么,失败了,那自己也没过错,也好给天尊交代,你们也看到了,自己实在没机会啊。等到取经结束,佛祖仅仅封了沙和尚为金身罗汉,却没有让他官复原职,使得观音菩萨食言了,为啥会这样呢?其实就是因为西天佛家根本就没有实力让玉帝改变心意,他们瞒着玉帝收沙和尚,已经让玉帝不满了,还想官复原职?而沙和尚自己也清楚,自己是不可能再回天庭了,自然也不会针对此事追问观音菩萨。况且,观音菩萨可不是那么好找的,毕竟这么狠的人,沙和尚也怕啊。神话小说“西游记”,经典中的经典,几次翻拍成电视连续剧,深受中外观众喜爱,剧中人物神化形象生动,演译人世间真、善、美,恶、丑、假,正义与邪恶的较量,唐僧师徒四人经过种种困难,智斗勇战妖魔鬼怪,团结一致最终取得真经修成正果,此剧深刻说明正义必将战胜邪恶,只有持续努力奋斗,遇到困难决不退缩,最终胜利属于勇往直前、迎难而上的勇者智者。除了长得比九头虫英俊之外,小白龙几乎没有任何的其他优势。谁都更喜欢有本事又会讨自己欢心的另一半,单纯长得好看虽然是个优势,但时间长了也没什么意思,尤其是对那些不在乎外表的人来说。万圣公主选择九头虫而没有选小白龙,其实是非常正常的,不管是从地位、本事与性情等诸多方面来说,九头虫都要比小白龙更有吸引力。龙族地位低下,远远比不上九头虫在绝大多数人的印象之中,龙都是至尊无上的象征,再没有比龙更加尊贵的动物,不管凡间的帝王还是天界的玉帝,都以龙的图案为标志。不过《西游记》当中的龙,尤其是水族中的龙,是非常尴尬的存在。玉帝王母请客的时候,龙肝被当做是寻常的珍馐美味,而如来佛的娘舅金翅大鹏雕,每顿饭都要吃掉五百条龙,就像吃面条一般。小白龙乃龙王之子,但四海龙族的地位也没高哪儿去,他还只是个西海龙王三太子,从这方面来说的话,小白龙的地位也只是高于碧波潭龙族而已。比起小白龙吗,九头虫的来头可非比寻常,在原著之中,九头虫的真身并非是虫,而是长着九个脑袋的妖鸟,也就是九头凤。在传统的神话之中,九头鸟是一种极其凶悍强大的妖鸟,战斗力惊人。《西游记》原著之中,明文写到九头鸟的气力,连大鹏也胜不得他,而实际战斗中,也的确是出动了孙悟空、二郎神、猪八戒还有梅山兄弟等一大群神仙。小白龙虽然听上去很威风,是西海龙王三太子,但实际上与作为妖界大佬的九头鸟相比,要差得很远,完全就是不能相提并论的。小白龙并不得宠,万圣公主嫁过去没前途原著中,小白龙因为纵火烧了殿上明珠,被其父亲西海龙王告上了天庭,说他忤逆不孝,最后玉帝直接判了小白龙受鞭三百,然后问斩。虎毒不食子,西海龙王对小白龙的做法,完全看不出小白龙是个受宠的太子。更何况,西海龙族始终也是水族中的皇族,可小白龙娶亲,对方居然只是碧波潭的公主,完全就是个杂龙,万圣龙王父女都只是龙精而已。俗话说门当户对才是好姻缘,万圣公主嫁给小白龙看似高攀,可小白龙在家也不是受宠的,万圣公主娘家本就不如西海,嫁过去必然受气。而九头虫就完全不同了,九头虫乃是妖界中有头有脸的,法力很高,并且他做了驸马,并不是万圣公主嫁过去,而是入赘到碧波潭。万圣公主招赘九头虫,这对于整个碧波潭是有很大好处的。碧波潭的龙原本就不是龙族正统,但作为水族,终究要受制于龙王,万圣公主要真成了西海龙王的儿媳妇,那万圣龙王就更加没有出头之日。而万圣龙王结交法力通天的牛魔王,又招赘九头虫为驸马,在实力上俨然已经可以和四海中的任何一方抗衡,做个自在逍遥的一方之王,当然更好。九头虫的做派性格,比小白龙更适合万圣公主在原著之中,万圣公主的主要“事迹”就是与驸马九头虫合谋,下了一场血雨,然后盗了祭赛国宝塔上的舍利子。而万圣公主本身也没闲着,直接盗了王母的九叶灵芝草。这夫妇二人,都不是什么正经的,并且可以说都不是好东西,正所谓臭味相投,相反小白龙虽说叛逆,但西海家教森严,怎么都容不得万圣公主这种儿媳妇。与正派出身的小白龙相比,万圣公主当然是更喜欢懂得讨好,而且行事作风与自己如出一辙的九头虫,两者都不是仙,身份也更合。如果只是看长相,九头虫确实没有小白龙长得好看,可耐不住万圣公主并不是外貌协会的,对于她来说,夫婿的样貌其实并不重要。更何况,九头虫乃是妖鸟,其人形可以幻化,英俊与否都是可以随心所欲的。此外,还有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原著之中万圣龙王初次出场就是在祭赛国那段,很可能就是因为当年小白龙被罚,碧波潭才重新找了女婿。换句话来说,万圣公主并不是不喜欢小白龙,而是因为小白龙当初受罚,原本的婚事也就作罢了,在这种情况下,万圣公主才嫁给了九头虫。
1.黄果树瀑布还记得孙悟空的根椐地花果山水帘洞吗,这里成群的猴子猴孙。花果山水帘洞就取景于贵州的黄果树瀑布,白水河段系是黄果树瀑布群中规模最大的一级瀑布,也是世界著名的大瀑布之一,瀑布的高度有77.8米,瀑布宽有101米。2.吐鲁番火焰山当年唐僧师徒取经路过火焰山受阻。孙悟空像铁扇公主三借芭蕉扇的故事,也是西游记中非常经典的一幕,火焰山是新疆吐鲁番最出名的景点,也是古丝绸之路。火焰山也是中国最热的地方,夏季最高气温能达到48度,地表最高温度高达89度。现在有人到他火焰山的时候还能够看到唐僧师徒路过时的拴马桩。3.九寨沟瀑布师徒4人取经路上长途跋涉历尽艰辛,翻山越岭跋山涉水,牵着白龙马走在悬崖瀑布上的画面,也是西游记中一个非常经典的画面,很多人都对这个画面记忆犹新,而这个经典画面的取景地就是九寨沟国家自然保护区。现实生活,是一幅风雨阳光交织的画面;大多数的时候,骨感而不温柔,也很薄凉!但能用自己内心的强大,温养自己,在漫漫人生前行的路上,用艰辛不易来升华自已,终有一日会宠辱不惊地,站在那属于自己的舞台上!人生当如西游记,艰难险阻不畏惧。风里雨里昂首走,且歌且行且珍惜。我来讲一个埋藏在唐僧身边的卧底吧,他就是沙和尚:(长文警告,大约8000多字,读完估计要10分钟)在我们的印象中,沙和尚一直是以一个忠厚老实的形象示人,虽没有什么大本事,但也任劳任怨,十年如一日地护送唐僧西天取经。在央视《西游记》中,更是把他塑造成了一个沉默寡言,只有几句经典台词的人物:“大师兄!师父被妖怪抓走了!”“大师兄!二师兄被妖怪抓走了!”“大师兄!师父和二师兄都被妖怪抓走了!”“师父,放心吧,大师兄会来救我们的!”但是看完西游记原著后,我要告诉大家,沙和尚老实憨厚,真的是观众们的一厢情愿,他其实是隐藏最深的取经破坏分子!一、看央视《西游记》,觉得取经团队中,除了唐僧外,也就沙和尚还像个人,然而,这种印象真是大错特错了。事实上,沙和尚在取经团队里面,是长得最凶,打扮最时髦,最另类,最让人胆战心惊的一个:“一头红艳发蓬松,两只圆睛亮似灯。不黑不青蓝靛脸,如雷如鼓老龙声。身披一领鹅黄氅,腰束双攒露白藤。项下骷髅悬九个,手持宝杖甚峥嵘。”就类似于上图中的形象,还得让眼睛再大点,皮肤再蓝点,脖子上的铁链再换成骷髅头,就是那个样子。沙和尚第一次跟取经团队见面,就是在流沙河,而且其行为让人十分不解:“那怪一个旋风,奔上岸来,径抢唐僧,慌得行者把师父抱住,急登高岸,回身走脱。”在这里,沙僧是直接冲着唐僧来的,这个袭击发生得非常突然,连孙悟空都来不及阻拦,急忙抱着唐僧飞到高地,这才躲过去。要知道,在这之前,观音菩萨可是跟沙和尚说好的了,让他在此专等取经人:“菩萨方与他摩顶受戒,指沙为姓,就姓了沙,起个法名,叫作个沙悟净。当时入了沙门,送菩萨过了河,他洗心涤虑,再不伤生,专等取经人。”你说,这么一个大光头在那里亮着,他说没认出唐僧是取经人,也说不过去啊!况且,他也向菩萨保证过了,不再伤生,那么为什么还要这样干呢?二、有人说,沙和尚这样做,其实是为了给孙悟空一个下马威,让他知道沙师弟也不是好惹的。若真是如此,那又跟后面取经路上沙和尚的行为不符了,毕竟,他这个目的并没有实现,而且他想给孙悟空下马威,也不能采取这个方式啊。若是为了让孙悟空高看他一眼,或者表明自己本领强,那他也得冲着孙悟空去啊,他们俩一较高下,干嘛冲老和尚下手呢?而且整个流沙河降服沙和尚的过程中,他可是一直躲着孙悟空的,根本就不敢跟孙悟空交手,所以,这个结论就不成立。由此可知,沙和尚冲着唐僧去,并不关孙悟空的事,而是他真的想伤生!在观音菩萨收服沙和尚的时候,他曾经解释过自己脖子上戴着的九颗骷髅头:“菩萨,我在此间吃人无数,向来有几次取经人来,都被我吃了。凡吃的人头,抛落流沙,竟沉水底。这个水,鹅毛也不能浮,惟有九个取经人的骷髅,浮在水面,再不能沉。我以为异物,将索儿穿在一处,闲时拿来玩耍。”要知道,唐僧可是十世转世的和尚,这里偏偏吃了九个取经人,哪里有这么巧合的事?当然,这里的取经人到底是不是唐僧,我们后面会解开。我们先来解释一下,作为一个常年吃人为生,又接连伤害取经人的水怪,观音菩萨完全可以将其诛杀,为什么还要把他弄进取经队伍呢?甚至不惜撒谎,骗他可以官复原职:“教飞剑不来穿你,那时节功成免罪,复你本职。”三、观音菩萨之所以这样做,一是因为沙和尚的背景很强大,不能轻易诛杀,二是因为,若不把他收入取经队伍,唐僧根本就过不了流沙河。沙和尚表面答应菩萨,要保唐僧西天取经,还保证自己不再伤生,回头就食言了,这跟猪八戒是完全不同的:“遂此领命归真,持斋把素,断绝了五荤三厌,专候那取经人。”猪八戒皈依了佛家之后,人家就离开荒郊野外,来到高老庄,不再伤生,不再吃荤。后来唐僧跟孙悟空到达高老庄后,人家高员外也是这样形容的猪八戒,说他:“一顿要吃三五斗米饭,早间点心,也得百十个烧饼才彀。喜得还吃斋素。”而且,人家猪八戒听孙悟空说,他是取经人之后,二话不说就撂下耙子,喊大师兄。而沙和尚呢,即使木叉代替观音菩萨亲自来了,他还是不服气,答应好好的事,他就要撂挑子不干:“这个主子,是他的帮手,好不利害!我不去了。”其实猪八戒的反应才是正常的,有个这么厉害的大师兄,自己应该庆幸才对。而且,整个取经路上,沙僧一直在打酱油,出工不出力,若不是因为气愤猴精变他模样,估计一个像样的妖怪都没打死过。这也导致封赏的时候,如来佛祖绞尽脑汁才讲了这么一句:“诚敬迦持、保护圣僧,登山牵马有功,加升大职正果,为金身罗汉。”四、下面我们就来详细分析一下,如来佛祖说的这句话,到底有多大的水分?思想上的东西佛祖难以判断,但毕竟走到了西天,而保护圣僧,勉强也算吧。牵马就有点说不过去了,毕竟那是龙马,牵不牵,它都走,除此之外,没别的功劳啦!有人说,沙僧啊,人家是有自知之明,毕竟实力也不允许他去降妖除魔,干点力所能及的活就行啦,比如挑挑担子。我们千万不要被央视《西游记》给忽悠了,其实片尾曲就已经告诉我们了,你以为是谁唱的,是沙僧唱的:“你挑着担,我牵着马……”真正挑担的是猪八戒,其实猪八戒也不傻,话里话外也在向孙悟空抱怨:“似这般许多行李,难为老猪一个逐日家担着走,偏你跟师父做徒弟,拿我做长工!”你以为,他这是说给孙悟空听的?当然不是,他其实也是说给沙和尚听,只是他干不过沙和尚,也不想撕破脸,没有明着说而已。即使这样,孙悟空其实也听出来了,回他一句:“呆子,你和谁说哩?”猪八戒能说啥,只能说跟哥哥说呗,孙悟空才不鸟他呢,反正他只管保护师父,行李啥的,猪八戒和沙和尚你俩商量去。猪八戒一计不成,又生一计,开始打白龙马的主意,其实也是为了刺激唐僧,希望唐僧替他说句公道话:“但师父骑的马,那般高大肥盛,只驮着老和尚一个,教他带几件儿,也是弟兄之情。”五、可惜猪八戒又失算了,唐僧选择沉默不语,孙悟空倒接话了,说这可是龙马,哪能随便驮行李!正在此时,沙和尚突然发话了:“哥哥,真个是龙么?”所以说啊,这个沙和尚蔫坏蔫坏的,明明一直在听猪八戒跟孙悟空说话,就是装傻卖楞,假装听不懂,自然也不肯挑担。这之后,猪八戒也放弃了幻想,挑担就挑担吧,沙和尚是指望不上的。等到了后期,孙悟空关心小猪猪,问他担子重不重时,他还说不重:“哥哥,这行李日逐挑着,倒也不知有多重。”沙和尚担子不挑,降妖除魔也不去,那么保护唐僧总可以吧?还是刚才我们分析过的那样,沙和尚根本就不想去取经,也不想让唐僧取成经。平时孙悟空在队伍中,他不敢表现出来,但孙悟空有两次不在,他就两次弄丢了唐僧。一次是三打白骨精之后,当然,在孙悟空被唐僧赶走时,沙和尚就一句挽留的话都不说,仿佛透明人似的。这也导致后来孙悟空回来后,反讽刺沙和尚:“你这个沙尼!师父念《紧箍儿咒》,可肯替我方便一声?”他其实巴不得唐僧赶孙悟空走呢,只有把孙悟空赶走了,他才好施行自己的阴招。但毕竟天上还有诸多神仙看着呢,像六丁六甲,五方揭谛啥的,那就必须要做到神不知鬼不觉才行。六、我们看整部西游记,只要是孙悟空和猪八戒俩人一起去降妖,留沙和尚保护唐僧,基本上再想见师父,就得到妖怪洞府里去见,还连带着个沙僧。而孙悟空不在的两次,一次是在黄袍怪这里,猪八戒去化缘,躲一边睡觉去了。而孙悟空走之前明明嘱咐过沙和尚,让他看好师父,结果他也溜了,后果就是唐僧进了黄袍怪洞穴。第二次孙悟空不在,则是真假美猴王时候了,那次又是猪八戒去打水,沙和尚再次溜了,说去找八戒。结果给了六耳猕猴机会,一棒子下来,差点没揍死唐僧。在这一点上,孙悟空最有发言权,他们不是不知道,唐僧的西天路是:“步步有难,处处该灾。”三个徒弟都在场的情况下,妖怪还敢明抢呢,更何况一个徒弟都不在的时候了。也只有这样,沙僧才能悄无声息地把唐僧交到妖怪手里,自己还以不在场为证据,进行开脱。当然,你要说这是巧合,也能解释,可是在七只蜘蛛精那里时。面对唐僧执意要自己化缘的想法,孙悟空和猪八戒都极力阻止,偏偏一向沉默寡言的沙和尚说话了:“师兄,不必多讲,师父的心性如此,不必违拗。若恼了他,就化将斋来,他也不吃。”还有一次,在唐僧被蝎子精抓走后,孙悟空去救了一次,没救出来,还伤了头。猪八戒一直在担心唐僧会破戒,到时候这个经就取不成了,没曾想沙和尚又冒出来了:“不须索战。一则师兄头痛,二来我师父是个真僧,决不以色空乱性,且就在山坡下闭风处,坐这一夜,养养精神,待天明再作理会。”七、由此可见,沙和尚每次都能悄无声息地,别人还察觉不出来的,把唐僧送进妖怪的洞府。有人说,不对啊,在奎木狼那里,就是沙僧求孙悟空救师父的啊!要不说沙和尚隐藏的深呢,当时他都被百花羞公主救出来了,结果没想到孙悟空从天而降,倒把他吓了一跳:“哥哥,你真是从天而降也!万乞救我一救!”搞笑不,你都跑出来了,还向猴哥求救,至于求孙悟空救师父。这就是多此一举,不救师父,孙悟空有病,从花果山不远千里跑来这里?还有人说,真假美猴王的时候,不也是沙和尚跑去花果山找行李嘛!别提花果山,一提这里,孙悟空就来气,整个取经路上,沙和尚从来就没打死过像样点的妖怪,偏偏跑到花果山耍威风,弄死一只猴精。说白了,他的行为本身就充满着矛盾,他这样做,何尝不是为了激怒美猴王,更加破坏取经的继续进行。要知道,整个取经路上,六耳猕猴这里,是相当地惊险,处理得稍有不慎,满盘皆输。连观音菩萨都按着真悟空在落伽山别动,自己去想办法处理,而取经十多年都不出手的沙和尚偏偏选择这时候贸然出击,其动机何在?三打白骨精,该出头挽救取经团队时,他选择沉默,到了团队没啥事的时候,他又一番假意表忠心,其心可诛啊!由此可知,沙和尚在流沙河这么多年,专门吃人,还专门吃取经人。第一次遇到唐僧,也是直接下死手,若不是孙悟空反应快,还真难说。再到取经路上,也是出工不出力,能躲就躲,甚至还会使点手段,陷唐僧于危险而不顾。可是,沙和尚这样做,对自己有什么好处?而观音菩萨明知道沙和尚不想保唐僧,为什么还给他开这样的条件?而沙和尚为什么非要耍这种小动作,直接把唐僧干掉不行吗?如来佛祖又为何纵容他呢?那就涉及到沙和尚的身份了!八、在沙和尚身上确实藏着太多的谜题,就连他作为卷帘大将的被贬,也是疑点重重!按照沙和尚自己的说法,他曾经是卷帘大将,因为打碎了玻璃盏,才被贬下凡间,成了这幅模样:“我本是灵霄殿下侍銮舆的卷帘大将,只因在蟠桃会上失手打碎了玻璃盏,玉帝把我打了八百,贬下界来,变得这般模样……”关于这个问题,我需要强调一下,不要被电视剧迷惑,沙和尚打碎的并不是琉璃盏,而是玻璃盏。而且,玻璃盏并非什么特别贵重的物品,也并非有人讲的跟宝莲灯里面的灯一样,有多大的法力。其实在整部西游记中,这个物品还多次出现,不仅天庭有,凡间一样也有。比如在东土大唐,唐僧师徒取经回来之后,唐王李世民就摆了一大桌美味佳肴:“门悬彩绣,地衬红毡。异香馥郁,奇品新鲜。琥珀杯,玻璃盏,镶金点翠;黄金盘,白玉碗,嵌锦花缠……”女儿国国王招待唐僧师徒的时候,也是同样桌子上摆着有玻璃盏,就连款待唐僧师徒的寇员外处,也是有玻璃盏的:“玻璃盏,净水澄清;瑠璃灯;香油明亮。一声金磬,响韵虚徐。”所以,沙和尚“失手打碎了玻璃盏”,这个问题的水太深了。玉皇大帝再吝啬,玻璃盏再金贵,也不至于就打了卷帘大将八百大板,还贬下凡间吧?九、所以,这个问题的关键不在于玻璃盏,而在于打碎他的人,以及他所在的职位!沙和尚在天庭的时候位列卷帘大将,有人讲,咳,就是个卷帘子的,不是什么特别重要的职务嘛。这种理解是不对的,历史上有个人物叫侯景,曾经饿死了梁武帝,还逼死了梁武帝的儿子,并自封“宇宙大将军”,难道他真的掌管整个宇宙?还有灵山那边,伏虎罗汉,降龙罗汉,这罗汉,那罗汉的,难道他们只管伏虎和降龙?所以,这个卷帘只是一个称号,就跟骠骑将军、荡寇将军、虎威将军、伏波将军差不多一样的意思。关键还得看这个将军,究竟掌握多大的权力,像骠骑将军属于一等将军,左将军是二等,而荡寇将军就已经是杂牌将军了。但卷帘大将权力还是相当大的,沙和尚曾经有一次介绍自己的武器,说到:“只因官拜大将军,玉皇赐我随身带,也曾护驾宴蟠桃,也曾随朝居上界。”平时看《三国》也就清楚,大将军已经是将军之首了,而且卷帘大将还可以随身携带武器。玉帝参加蟠桃宴,他得跟着,玉帝回宫睡觉,他也得跟着,显然,这是御前带刀侍卫的职务。作为御前侍卫,第一条标准就是对玉帝要绝对的忠诚,并可称之为心腹重臣。历史上,很多朝廷重臣也有很多就出自御前侍卫,拿清代举例子,比如明珠、索额图、和珅,均是侍卫出身。十、而卷帘大将,作为玉帝的心腹,就因为打碎了一个玻璃盏,不仅被打下凡间,还有一个酷刑在折磨着他!在观音菩萨寻访取经人的过程中,遇到了沙和尚,沙和尚解释自己的痛苦,玉帝除了将自己打下凡间,还:“又教七日一次,将飞剑来穿我胸胁百余下方回,故此这般苦恼。”确实,玉皇大帝在《西游记》中的性格比较严苛,比如对待凤仙郡的百姓,就相当残酷。但若仅仅以这个嫉恶如仇的性格来解释卷帘大将的遭遇,多少还是有点说不过去的,那么真相是什么呢?显然,打碎玻璃盏事件,只能说是一种官方的说法,类似于公开的通报,真正导致卷帘大将被贬的原因另有隐情。这件事是发生在蟠桃宴上,蟠桃宴,顾名思义,就是给天庭众臣发俸禄的日子,也是续命的日子。那么这场宴会上,最重要的东西,莫过于蟠桃了。而且根据卷帘大将被贬下凡的时间推算,这次宴会就发生在孙悟空大闹天宫之后。而孙悟空大闹天宫后,最遭殃的还是蟠桃的产量,这也就导致这次宴会,蟠桃数量并不够。再加上,玉皇大帝跟灵山佛家如来佛祖达成协议,这必然会触动到天庭道家的利益。这也是为什么太上老君得知蟠桃大片被毁之后,故意放孙悟空偷吃仙丹的原因之一,他也是故意降低续命良方的供应。十一、这样一来,天庭内部各派的关系,就变得十分微妙了。玉皇大帝虽然号称三界之主,但其实天庭属于政教合一的朝廷,在道家内部还有三清在玉帝之上。玉帝想要打破这种格局,这才引进了灵山佛家势力,但此举必然引起元始天尊和灵宝天尊等人的不满。虽然《西游记》中没有表这二位天尊的态度,但想来,他们也铁定不怎么痛快!不管任何一个朝廷,总会拉帮结派的,天蓬元帅承蒙太上老君赏识,赐他九齿钉耙,还推荐他上天做官。同样,卷帘大将也是得遇高人,不仅上天做官,还被安排在玉帝身边做事。而能有这本事安排到玉帝身边工作的,只能是三清,太上老君这里没表,那么就剩下元始天尊和灵宝天尊了。面对灵山势力往天庭渗透,而且还听说他们跟玉帝达成协议,要把佛经传到东土大唐(那时候应该是东汉)。再想到西牛贺洲被如来佛祖统治成那个鸟样,以及看看富裕的道家传统领地汉朝,怎么可能袖手旁观?这也就导致,这次蟠桃大会,卷帘大将不小心暴露了卧底的身份。刚才也讲了蟠桃数量不够,那么为了让每个人都能吃上蟠桃,一些低级神仙就只能合吃一枚了。而合吃最好的办法,就是把桃子榨汁,然后用玻璃盏装好,每人一杯。而两位天尊,显然不想让每个神仙都吃上蟠桃,尤其是灵山的人,这才有了卷帘大将“失手”打碎了玻璃盏,这才有了:“天神个个魂飞丧。”十二、也只有这样,才能解释这之后天庭有些神仙不明不白地没了,比如披香殿侍女,而灵山则为此推迟了取经计划。正因如此,才有了文殊菩萨纵容狮子精进攻南天门,其实就是为了表达没有蟠桃吃的不满。而大鹏鸟更过分,甚至跑到狮驼国,吃光了一国的百姓,就这样,天庭也不敢表态。但这样做的后果也很严重,那就是灵山不得不推迟了取经计划,为什么会这样呢?就是因为续命问题,蟠桃没了,众佛只能自救。也正是如此,在盂兰盆会上,如来佛祖请了好多人,甚至也请了拥有人参果树的镇元子,希望大家想办法提供续命良方救灵山。也正是这次会议,如来的二弟子金蝉子主动提出来,牺牲自己,保全大家,这也是大鹏鸟为什么知道唐僧肉怎么吃的原因所在。当然,这次会议也有人提出反对意见,比如毗蓝婆菩萨,为此不惜离开灵山,从此不问政事,隐居度日。而卷帘大将可就惨了,玉帝勃然大怒,将他打下了凡间,并叫飞剑七日穿胸。他气得不是玻璃盏被打碎,也不是里面的蟠桃汁洒出,而是卷帘大将竟然是卧底。但玉帝并不敢杀掉卷帘大将,毕竟找不到一个合适的罪名,以打碎玻璃盏为由贬他下凡已经是最大的惩罚了。而卷帘大将到了流沙河,也没有忘记两位天尊的嘱托,一心一意阻拦取经,并接连吃掉了九个取经人。至于这九个取经人是不是唐僧转前世,我觉得不是,估计那是西天设立的障眼法,用来迷惑两位天尊的,而真正的金蝉子已经被灵山吃了。十三、而两位天尊虽然让灵山取经计划推迟了五百年,可是后来他们还是成行了,为什么却不主动出击阻拦呢?那不行啊,那不就等于撕破脸了,毕竟名义上三界主宰是玉帝啊,而且西天取经是人家唐王李世民主动派人去的,没有理由阻拦。而灵山这边,明知道派出的几波取经人,都被流沙河的沙和尚吃掉了,为什么却不想办法除掉他呢?不能啊,玉帝都不敢动沙和尚,灵山当然不敢造次啊。所以,明知道派一波被吃一波,他们还是接连派了九波取经人。可是一直这样吃下去,也不是办法啊,毕竟等到真正的金蝉子启程了,还是过不了都是弱水的流沙河啊。正因如此,才有了观音菩萨想拉沙和尚进取经队伍的想法,甚至不惜欺骗他,提出了优厚的条件:“教飞剑不来穿你,那时节功成免罪,复你本职。”观音菩萨收小白龙的时候,还知道禀报玉帝,收沙和尚,可是连玉帝都没禀报,之所以这样做,原因如下:第一个原因就是,取经队伍怎么绕也绕不过流沙河,这里是西牛贺洲跟南赡部洲的连接处,连她自己都感慨:“取经人浊骨凡胎,如何得渡了。”十四、一方面不能杀掉沙和尚,另一方面流沙河又是取经必经之路,况且连鹅毛都浮不起,她只能收了沙和尚。更重要的是观音菩萨断定了,两位天尊虽然对取经有意见,但也不会直接出面干涉。毕竟明着跟如来佛祖和玉皇大帝作对,两边都是掌握核武器的人物,真打起来,三界尽毁。而且,取经成功,并不代表大唐就信佛了,佛家的香火就多于道家了,毕竟没到这一步,还不至于冒险干涉。当然,这里还有一个疑问,那就是观音菩萨不怕沙和尚找准机会,直接干掉唐僧吗?其实一开始沙和尚确实想一下子干掉唐僧,也就万事大吉了,别人问起来,自己就说不认识取经人。可是真等到加入了取经队伍,他再干这种事,那就是自寻死路了。先不说那么多神仙在天上看着唐僧,单就两位天尊来讲,唐僧真被沙和尚拍死了,证据确凿的前提下,他们会保沙和尚吗?当然不会啊,沙僧欺师灭祖,佛家完全可以干掉他,天王老子来了也有理。而两位天尊见杀掉唐僧,阻拦取经的目的达到,又怎么会在乎一枚小小的棋子。沙和尚又不傻,自然得想办法保全自己,这也就导致了整个取经路上,他是一点力都不出啊,连担子都不肯挑。只要留下他保护师父,铁定连他一起,保准都被妖怪抓去。只要孙悟空不在队伍里,猪八戒又离开一会儿,他百分百会去找八戒,专门给妖怪制定机会。成功了,自己大功一件,佛家还不好说什么,失败了,那自己也没过错,也好给天尊交代,你们也看到了,自己实在没机会啊。等到取经结束,佛祖仅仅封了沙和尚为金身罗汉,却没有让他官复原职,使得观音菩萨食言了,为啥会这样呢?其实就是因为西天佛家根本就没有实力让玉帝改变心意,他们瞒着玉帝收沙和尚,已经让玉帝不满了,还想官复原职?而沙和尚自己也清楚,自己是不可能再回天庭了,自然也不会针对此事追问观音菩萨。况且,观音菩萨可不是那么好找的,毕竟这么狠的人,沙和尚也怕啊。神话小说“西游记”,经典中的经典,几次翻拍成电视连续剧,深受中外观众喜爱,剧中人物神化形象生动,演译人世间真、善、美,恶、丑、假,正义与邪恶的较量,唐僧师徒四人经过种种困难,智斗勇战妖魔鬼怪,团结一致最终取得真经修成正果,此剧深刻说明正义必将战胜邪恶,只有持续努力奋斗,遇到困难决不退缩,最终胜利属于勇往直前、迎难而上的勇者智者。除了长得比九头虫英俊之外,小白龙几乎没有任何的其他优势。谁都更喜欢有本事又会讨自己欢心的另一半,单纯长得好看虽然是个优势,但时间长了也没什么意思,尤其是对那些不在乎外表的人来说。万圣公主选择九头虫而没有选小白龙,其实是非常正常的,不管是从地位、本事与性情等诸多方面来说,九头虫都要比小白龙更有吸引力。龙族地位低下,远远比不上九头虫在绝大多数人的印象之中,龙都是至尊无上的象征,再没有比龙更加尊贵的动物,不管凡间的帝王还是天界的玉帝,都以龙的图案为标志。不过《西游记》当中的龙,尤其是水族中的龙,是非常尴尬的存在。玉帝王母请客的时候,龙肝被当做是寻常的珍馐美味,而如来佛的娘舅金翅大鹏雕,每顿饭都要吃掉五百条龙,就像吃面条一般。小白龙乃龙王之子,但四海龙族的地位也没高哪儿去,他还只是个西海龙王三太子,从这方面来说的话,小白龙的地位也只是高于碧波潭龙族而已。比起小白龙吗,九头虫的来头可非比寻常,在原著之中,九头虫的真身并非是虫,而是长着九个脑袋的妖鸟,也就是九头凤。在传统的神话之中,九头鸟是一种极其凶悍强大的妖鸟,战斗力惊人。《西游记》原著之中,明文写到九头鸟的气力,连大鹏也胜不得他,而实际战斗中,也的确是出动了孙悟空、二郎神、猪八戒还有梅山兄弟等一大群神仙。小白龙虽然听上去很威风,是西海龙王三太子,但实际上与作为妖界大佬的九头鸟相比,要差得很远,完全就是不能相提并论的。小白龙并不得宠,万圣公主嫁过去没前途原著中,小白龙因为纵火烧了殿上明珠,被其父亲西海龙王告上了天庭,说他忤逆不孝,最后玉帝直接判了小白龙受鞭三百,然后问斩。虎毒不食子,西海龙王对小白龙的做法,完全看不出小白龙是个受宠的太子。更何况,西海龙族始终也是水族中的皇族,可小白龙娶亲,对方居然只是碧波潭的公主,完全就是个杂龙,万圣龙王父女都只是龙精而已。俗话说门当户对才是好姻缘,万圣公主嫁给小白龙看似高攀,可小白龙在家也不是受宠的,万圣公主娘家本就不如西海,嫁过去必然受气。而九头虫就完全不同了,九头虫乃是妖界中有头有脸的,法力很高,并且他做了驸马,并不是万圣公主嫁过去,而是入赘到碧波潭。万圣公主招赘九头虫,这对于整个碧波潭是有很大好处的。碧波潭的龙原本就不是龙族正统,但作为水族,终究要受制于龙王,万圣公主要真成了西海龙王的儿媳妇,那万圣龙王就更加没有出头之日。而万圣龙王结交法力通天的牛魔王,又招赘九头虫为驸马,在实力上俨然已经可以和四海中的任何一方抗衡,做个自在逍遥的一方之王,当然更好。九头虫的做派性格,比小白龙更适合万圣公主在原著之中,万圣公主的主要“事迹”就是与驸马九头虫合谋,下了一场血雨,然后盗了祭赛国宝塔上的舍利子。而万圣公主本身也没闲着,直接盗了王母的九叶灵芝草。这夫妇二人,都不是什么正经的,并且可以说都不是好东西,正所谓臭味相投,相反小白龙虽说叛逆,但西海家教森严,怎么都容不得万圣公主这种儿媳妇。与正派出身的小白龙相比,万圣公主当然是更喜欢懂得讨好,而且行事作风与自己如出一辙的九头虫,两者都不是仙,身份也更合。如果只是看长相,九头虫确实没有小白龙长得好看,可耐不住万圣公主并不是外貌协会的,对于她来说,夫婿的样貌其实并不重要。更何况,九头虫乃是妖鸟,其人形可以幻化,英俊与否都是可以随心所欲的。此外,还有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原著之中万圣龙王初次出场就是在祭赛国那段,很可能就是因为当年小白龙被罚,碧波潭才重新找了女婿。换句话来说,万圣公主并不是不喜欢小白龙,而是因为小白龙当初受罚,原本的婚事也就作罢了,在这种情况下,万圣公主才嫁给了九头虫。多读几遍,一遍可能看个热闹,两遍可能发现玄机,三遍可能理解奥密,……
1.黄果树瀑布还记得孙悟空的根椐地花果山水帘洞吗,这里成群的猴子猴孙。花果山水帘洞就取景于贵州的黄果树瀑布,白水河段系是黄果树瀑布群中规模最大的一级瀑布,也是世界著名的大瀑布之一,瀑布的高度有77.8米,瀑布宽有101米。2.吐鲁番火焰山当年唐僧师徒取经路过火焰山受阻。孙悟空像铁扇公主三借芭蕉扇的故事,也是西游记中非常经典的一幕,火焰山是新疆吐鲁番最出名的景点,也是古丝绸之路。火焰山也是中国最热的地方,夏季最高气温能达到48度,地表最高温度高达89度。现在有人到他火焰山的时候还能够看到唐僧师徒路过时的拴马桩。3.九寨沟瀑布师徒4人取经路上长途跋涉历尽艰辛,翻山越岭跋山涉水,牵着白龙马走在悬崖瀑布上的画面,也是西游记中一个非常经典的画面,很多人都对这个画面记忆犹新,而这个经典画面的取景地就是九寨沟国家自然保护区。现实生活,是一幅风雨阳光交织的画面;大多数的时候,骨感而不温柔,也很薄凉!但能用自己内心的强大,温养自己,在漫漫人生前行的路上,用艰辛不易来升华自已,终有一日会宠辱不惊地,站在那属于自己的舞台上!人生当如西游记,艰难险阻不畏惧。风里雨里昂首走,且歌且行且珍惜。我来讲一个埋藏在唐僧身边的卧底吧,他就是沙和尚:(长文警告,大约8000多字,读完估计要10分钟)在我们的印象中,沙和尚一直是以一个忠厚老实的形象示人,虽没有什么大本事,但也任劳任怨,十年如一日地护送唐僧西天取经。在央视《西游记》中,更是把他塑造成了一个沉默寡言,只有几句经典台词的人物:“大师兄!师父被妖怪抓走了!”“大师兄!二师兄被妖怪抓走了!”“大师兄!师父和二师兄都被妖怪抓走了!”“师父,放心吧,大师兄会来救我们的!”但是看完西游记原著后,我要告诉大家,沙和尚老实憨厚,真的是观众们的一厢情愿,他其实是隐藏最深的取经破坏分子!一、看央视《西游记》,觉得取经团队中,除了唐僧外,也就沙和尚还像个人,然而,这种印象真是大错特错了。事实上,沙和尚在取经团队里面,是长得最凶,打扮最时髦,最另类,最让人胆战心惊的一个:“一头红艳发蓬松,两只圆睛亮似灯。不黑不青蓝靛脸,如雷如鼓老龙声。身披一领鹅黄氅,腰束双攒露白藤。项下骷髅悬九个,手持宝杖甚峥嵘。”就类似于上图中的形象,还得让眼睛再大点,皮肤再蓝点,脖子上的铁链再换成骷髅头,就是那个样子。沙和尚第一次跟取经团队见面,就是在流沙河,而且其行为让人十分不解:“那怪一个旋风,奔上岸来,径抢唐僧,慌得行者把师父抱住,急登高岸,回身走脱。”在这里,沙僧是直接冲着唐僧来的,这个袭击发生得非常突然,连孙悟空都来不及阻拦,急忙抱着唐僧飞到高地,这才躲过去。要知道,在这之前,观音菩萨可是跟沙和尚说好的了,让他在此专等取经人:“菩萨方与他摩顶受戒,指沙为姓,就姓了沙,起个法名,叫作个沙悟净。当时入了沙门,送菩萨过了河,他洗心涤虑,再不伤生,专等取经人。”你说,这么一个大光头在那里亮着,他说没认出唐僧是取经人,也说不过去啊!况且,他也向菩萨保证过了,不再伤生,那么为什么还要这样干呢?二、有人说,沙和尚这样做,其实是为了给孙悟空一个下马威,让他知道沙师弟也不是好惹的。若真是如此,那又跟后面取经路上沙和尚的行为不符了,毕竟,他这个目的并没有实现,而且他想给孙悟空下马威,也不能采取这个方式啊。若是为了让孙悟空高看他一眼,或者表明自己本领强,那他也得冲着孙悟空去啊,他们俩一较高下,干嘛冲老和尚下手呢?而且整个流沙河降服沙和尚的过程中,他可是一直躲着孙悟空的,根本就不敢跟孙悟空交手,所以,这个结论就不成立。由此可知,沙和尚冲着唐僧去,并不关孙悟空的事,而是他真的想伤生!在观音菩萨收服沙和尚的时候,他曾经解释过自己脖子上戴着的九颗骷髅头:“菩萨,我在此间吃人无数,向来有几次取经人来,都被我吃了。凡吃的人头,抛落流沙,竟沉水底。这个水,鹅毛也不能浮,惟有九个取经人的骷髅,浮在水面,再不能沉。我以为异物,将索儿穿在一处,闲时拿来玩耍。”要知道,唐僧可是十世转世的和尚,这里偏偏吃了九个取经人,哪里有这么巧合的事?当然,这里的取经人到底是不是唐僧,我们后面会解开。我们先来解释一下,作为一个常年吃人为生,又接连伤害取经人的水怪,观音菩萨完全可以将其诛杀,为什么还要把他弄进取经队伍呢?甚至不惜撒谎,骗他可以官复原职:“教飞剑不来穿你,那时节功成免罪,复你本职。”三、观音菩萨之所以这样做,一是因为沙和尚的背景很强大,不能轻易诛杀,二是因为,若不把他收入取经队伍,唐僧根本就过不了流沙河。沙和尚表面答应菩萨,要保唐僧西天取经,还保证自己不再伤生,回头就食言了,这跟猪八戒是完全不同的:“遂此领命归真,持斋把素,断绝了五荤三厌,专候那取经人。”猪八戒皈依了佛家之后,人家就离开荒郊野外,来到高老庄,不再伤生,不再吃荤。后来唐僧跟孙悟空到达高老庄后,人家高员外也是这样形容的猪八戒,说他:“一顿要吃三五斗米饭,早间点心,也得百十个烧饼才彀。喜得还吃斋素。”而且,人家猪八戒听孙悟空说,他是取经人之后,二话不说就撂下耙子,喊大师兄。而沙和尚呢,即使木叉代替观音菩萨亲自来了,他还是不服气,答应好好的事,他就要撂挑子不干:“这个主子,是他的帮手,好不利害!我不去了。”其实猪八戒的反应才是正常的,有个这么厉害的大师兄,自己应该庆幸才对。而且,整个取经路上,沙僧一直在打酱油,出工不出力,若不是因为气愤猴精变他模样,估计一个像样的妖怪都没打死过。这也导致封赏的时候,如来佛祖绞尽脑汁才讲了这么一句:“诚敬迦持、保护圣僧,登山牵马有功,加升大职正果,为金身罗汉。”四、下面我们就来详细分析一下,如来佛祖说的这句话,到底有多大的水分?思想上的东西佛祖难以判断,但毕竟走到了西天,而保护圣僧,勉强也算吧。牵马就有点说不过去了,毕竟那是龙马,牵不牵,它都走,除此之外,没别的功劳啦!有人说,沙僧啊,人家是有自知之明,毕竟实力也不允许他去降妖除魔,干点力所能及的活就行啦,比如挑挑担子。我们千万不要被央视《西游记》给忽悠了,其实片尾曲就已经告诉我们了,你以为是谁唱的,是沙僧唱的:“你挑着担,我牵着马……”真正挑担的是猪八戒,其实猪八戒也不傻,话里话外也在向孙悟空抱怨:“似这般许多行李,难为老猪一个逐日家担着走,偏你跟师父做徒弟,拿我做长工!”你以为,他这是说给孙悟空听的?当然不是,他其实也是说给沙和尚听,只是他干不过沙和尚,也不想撕破脸,没有明着说而已。即使这样,孙悟空其实也听出来了,回他一句:“呆子,你和谁说哩?”猪八戒能说啥,只能说跟哥哥说呗,孙悟空才不鸟他呢,反正他只管保护师父,行李啥的,猪八戒和沙和尚你俩商量去。猪八戒一计不成,又生一计,开始打白龙马的主意,其实也是为了刺激唐僧,希望唐僧替他说句公道话:“但师父骑的马,那般高大肥盛,只驮着老和尚一个,教他带几件儿,也是弟兄之情。”五、可惜猪八戒又失算了,唐僧选择沉默不语,孙悟空倒接话了,说这可是龙马,哪能随便驮行李!正在此时,沙和尚突然发话了:“哥哥,真个是龙么?”所以说啊,这个沙和尚蔫坏蔫坏的,明明一直在听猪八戒跟孙悟空说话,就是装傻卖楞,假装听不懂,自然也不肯挑担。这之后,猪八戒也放弃了幻想,挑担就挑担吧,沙和尚是指望不上的。等到了后期,孙悟空关心小猪猪,问他担子重不重时,他还说不重:“哥哥,这行李日逐挑着,倒也不知有多重。”沙和尚担子不挑,降妖除魔也不去,那么保护唐僧总可以吧?还是刚才我们分析过的那样,沙和尚根本就不想去取经,也不想让唐僧取成经。平时孙悟空在队伍中,他不敢表现出来,但孙悟空有两次不在,他就两次弄丢了唐僧。一次是三打白骨精之后,当然,在孙悟空被唐僧赶走时,沙和尚就一句挽留的话都不说,仿佛透明人似的。这也导致后来孙悟空回来后,反讽刺沙和尚:“你这个沙尼!师父念《紧箍儿咒》,可肯替我方便一声?”他其实巴不得唐僧赶孙悟空走呢,只有把孙悟空赶走了,他才好施行自己的阴招。但毕竟天上还有诸多神仙看着呢,像六丁六甲,五方揭谛啥的,那就必须要做到神不知鬼不觉才行。六、我们看整部西游记,只要是孙悟空和猪八戒俩人一起去降妖,留沙和尚保护唐僧,基本上再想见师父,就得到妖怪洞府里去见,还连带着个沙僧。而孙悟空不在的两次,一次是在黄袍怪这里,猪八戒去化缘,躲一边睡觉去了。而孙悟空走之前明明嘱咐过沙和尚,让他看好师父,结果他也溜了,后果就是唐僧进了黄袍怪洞穴。第二次孙悟空不在,则是真假美猴王时候了,那次又是猪八戒去打水,沙和尚再次溜了,说去找八戒。结果给了六耳猕猴机会,一棒子下来,差点没揍死唐僧。在这一点上,孙悟空最有发言权,他们不是不知道,唐僧的西天路是:“步步有难,处处该灾。”三个徒弟都在场的情况下,妖怪还敢明抢呢,更何况一个徒弟都不在的时候了。也只有这样,沙僧才能悄无声息地把唐僧交到妖怪手里,自己还以不在场为证据,进行开脱。当然,你要说这是巧合,也能解释,可是在七只蜘蛛精那里时。面对唐僧执意要自己化缘的想法,孙悟空和猪八戒都极力阻止,偏偏一向沉默寡言的沙和尚说话了:“师兄,不必多讲,师父的心性如此,不必违拗。若恼了他,就化将斋来,他也不吃。”还有一次,在唐僧被蝎子精抓走后,孙悟空去救了一次,没救出来,还伤了头。猪八戒一直在担心唐僧会破戒,到时候这个经就取不成了,没曾想沙和尚又冒出来了:“不须索战。一则师兄头痛,二来我师父是个真僧,决不以色空乱性,且就在山坡下闭风处,坐这一夜,养养精神,待天明再作理会。”七、由此可见,沙和尚每次都能悄无声息地,别人还察觉不出来的,把唐僧送进妖怪的洞府。有人说,不对啊,在奎木狼那里,就是沙僧求孙悟空救师父的啊!要不说沙和尚隐藏的深呢,当时他都被百花羞公主救出来了,结果没想到孙悟空从天而降,倒把他吓了一跳:“哥哥,你真是从天而降也!万乞救我一救!”搞笑不,你都跑出来了,还向猴哥求救,至于求孙悟空救师父。这就是多此一举,不救师父,孙悟空有病,从花果山不远千里跑来这里?还有人说,真假美猴王的时候,不也是沙和尚跑去花果山找行李嘛!别提花果山,一提这里,孙悟空就来气,整个取经路上,沙和尚从来就没打死过像样点的妖怪,偏偏跑到花果山耍威风,弄死一只猴精。说白了,他的行为本身就充满着矛盾,他这样做,何尝不是为了激怒美猴王,更加破坏取经的继续进行。要知道,整个取经路上,六耳猕猴这里,是相当地惊险,处理得稍有不慎,满盘皆输。连观音菩萨都按着真悟空在落伽山别动,自己去想办法处理,而取经十多年都不出手的沙和尚偏偏选择这时候贸然出击,其动机何在?三打白骨精,该出头挽救取经团队时,他选择沉默,到了团队没啥事的时候,他又一番假意表忠心,其心可诛啊!由此可知,沙和尚在流沙河这么多年,专门吃人,还专门吃取经人。第一次遇到唐僧,也是直接下死手,若不是孙悟空反应快,还真难说。再到取经路上,也是出工不出力,能躲就躲,甚至还会使点手段,陷唐僧于危险而不顾。可是,沙和尚这样做,对自己有什么好处?而观音菩萨明知道沙和尚不想保唐僧,为什么还给他开这样的条件?而沙和尚为什么非要耍这种小动作,直接把唐僧干掉不行吗?如来佛祖又为何纵容他呢?那就涉及到沙和尚的身份了!八、在沙和尚身上确实藏着太多的谜题,就连他作为卷帘大将的被贬,也是疑点重重!按照沙和尚自己的说法,他曾经是卷帘大将,因为打碎了玻璃盏,才被贬下凡间,成了这幅模样:“我本是灵霄殿下侍銮舆的卷帘大将,只因在蟠桃会上失手打碎了玻璃盏,玉帝把我打了八百,贬下界来,变得这般模样……”关于这个问题,我需要强调一下,不要被电视剧迷惑,沙和尚打碎的并不是琉璃盏,而是玻璃盏。而且,玻璃盏并非什么特别贵重的物品,也并非有人讲的跟宝莲灯里面的灯一样,有多大的法力。其实在整部西游记中,这个物品还多次出现,不仅天庭有,凡间一样也有。比如在东土大唐,唐僧师徒取经回来之后,唐王李世民就摆了一大桌美味佳肴:“门悬彩绣,地衬红毡。异香馥郁,奇品新鲜。琥珀杯,玻璃盏,镶金点翠;黄金盘,白玉碗,嵌锦花缠……”女儿国国王招待唐僧师徒的时候,也是同样桌子上摆着有玻璃盏,就连款待唐僧师徒的寇员外处,也是有玻璃盏的:“玻璃盏,净水澄清;瑠璃灯;香油明亮。一声金磬,响韵虚徐。”所以,沙和尚“失手打碎了玻璃盏”,这个问题的水太深了。玉皇大帝再吝啬,玻璃盏再金贵,也不至于就打了卷帘大将八百大板,还贬下凡间吧?九、所以,这个问题的关键不在于玻璃盏,而在于打碎他的人,以及他所在的职位!沙和尚在天庭的时候位列卷帘大将,有人讲,咳,就是个卷帘子的,不是什么特别重要的职务嘛。这种理解是不对的,历史上有个人物叫侯景,曾经饿死了梁武帝,还逼死了梁武帝的儿子,并自封“宇宙大将军”,难道他真的掌管整个宇宙?还有灵山那边,伏虎罗汉,降龙罗汉,这罗汉,那罗汉的,难道他们只管伏虎和降龙?所以,这个卷帘只是一个称号,就跟骠骑将军、荡寇将军、虎威将军、伏波将军差不多一样的意思。关键还得看这个将军,究竟掌握多大的权力,像骠骑将军属于一等将军,左将军是二等,而荡寇将军就已经是杂牌将军了。但卷帘大将权力还是相当大的,沙和尚曾经有一次介绍自己的武器,说到:“只因官拜大将军,玉皇赐我随身带,也曾护驾宴蟠桃,也曾随朝居上界。”平时看《三国》也就清楚,大将军已经是将军之首了,而且卷帘大将还可以随身携带武器。玉帝参加蟠桃宴,他得跟着,玉帝回宫睡觉,他也得跟着,显然,这是御前带刀侍卫的职务。作为御前侍卫,第一条标准就是对玉帝要绝对的忠诚,并可称之为心腹重臣。历史上,很多朝廷重臣也有很多就出自御前侍卫,拿清代举例子,比如明珠、索额图、和珅,均是侍卫出身。十、而卷帘大将,作为玉帝的心腹,就因为打碎了一个玻璃盏,不仅被打下凡间,还有一个酷刑在折磨着他!在观音菩萨寻访取经人的过程中,遇到了沙和尚,沙和尚解释自己的痛苦,玉帝除了将自己打下凡间,还:“又教七日一次,将飞剑来穿我胸胁百余下方回,故此这般苦恼。”确实,玉皇大帝在《西游记》中的性格比较严苛,比如对待凤仙郡的百姓,就相当残酷。但若仅仅以这个嫉恶如仇的性格来解释卷帘大将的遭遇,多少还是有点说不过去的,那么真相是什么呢?显然,打碎玻璃盏事件,只能说是一种官方的说法,类似于公开的通报,真正导致卷帘大将被贬的原因另有隐情。这件事是发生在蟠桃宴上,蟠桃宴,顾名思义,就是给天庭众臣发俸禄的日子,也是续命的日子。那么这场宴会上,最重要的东西,莫过于蟠桃了。而且根据卷帘大将被贬下凡的时间推算,这次宴会就发生在孙悟空大闹天宫之后。而孙悟空大闹天宫后,最遭殃的还是蟠桃的产量,这也就导致这次宴会,蟠桃数量并不够。再加上,玉皇大帝跟灵山佛家如来佛祖达成协议,这必然会触动到天庭道家的利益。这也是为什么太上老君得知蟠桃大片被毁之后,故意放孙悟空偷吃仙丹的原因之一,他也是故意降低续命良方的供应。十一、这样一来,天庭内部各派的关系,就变得十分微妙了。玉皇大帝虽然号称三界之主,但其实天庭属于政教合一的朝廷,在道家内部还有三清在玉帝之上。玉帝想要打破这种格局,这才引进了灵山佛家势力,但此举必然引起元始天尊和灵宝天尊等人的不满。虽然《西游记》中没有表这二位天尊的态度,但想来,他们也铁定不怎么痛快!不管任何一个朝廷,总会拉帮结派的,天蓬元帅承蒙太上老君赏识,赐他九齿钉耙,还推荐他上天做官。同样,卷帘大将也是得遇高人,不仅上天做官,还被安排在玉帝身边做事。而能有这本事安排到玉帝身边工作的,只能是三清,太上老君这里没表,那么就剩下元始天尊和灵宝天尊了。面对灵山势力往天庭渗透,而且还听说他们跟玉帝达成协议,要把佛经传到东土大唐(那时候应该是东汉)。再想到西牛贺洲被如来佛祖统治成那个鸟样,以及看看富裕的道家传统领地汉朝,怎么可能袖手旁观?这也就导致,这次蟠桃大会,卷帘大将不小心暴露了卧底的身份。刚才也讲了蟠桃数量不够,那么为了让每个人都能吃上蟠桃,一些低级神仙就只能合吃一枚了。而合吃最好的办法,就是把桃子榨汁,然后用玻璃盏装好,每人一杯。而两位天尊,显然不想让每个神仙都吃上蟠桃,尤其是灵山的人,这才有了卷帘大将“失手”打碎了玻璃盏,这才有了:“天神个个魂飞丧。”十二、也只有这样,才能解释这之后天庭有些神仙不明不白地没了,比如披香殿侍女,而灵山则为此推迟了取经计划。正因如此,才有了文殊菩萨纵容狮子精进攻南天门,其实就是为了表达没有蟠桃吃的不满。而大鹏鸟更过分,甚至跑到狮驼国,吃光了一国的百姓,就这样,天庭也不敢表态。但这样做的后果也很严重,那就是灵山不得不推迟了取经计划,为什么会这样呢?就是因为续命问题,蟠桃没了,众佛只能自救。也正是如此,在盂兰盆会上,如来佛祖请了好多人,甚至也请了拥有人参果树的镇元子,希望大家想办法提供续命良方救灵山。也正是这次会议,如来的二弟子金蝉子主动提出来,牺牲自己,保全大家,这也是大鹏鸟为什么知道唐僧肉怎么吃的原因所在。当然,这次会议也有人提出反对意见,比如毗蓝婆菩萨,为此不惜离开灵山,从此不问政事,隐居度日。而卷帘大将可就惨了,玉帝勃然大怒,将他打下了凡间,并叫飞剑七日穿胸。他气得不是玻璃盏被打碎,也不是里面的蟠桃汁洒出,而是卷帘大将竟然是卧底。但玉帝并不敢杀掉卷帘大将,毕竟找不到一个合适的罪名,以打碎玻璃盏为由贬他下凡已经是最大的惩罚了。而卷帘大将到了流沙河,也没有忘记两位天尊的嘱托,一心一意阻拦取经,并接连吃掉了九个取经人。至于这九个取经人是不是唐僧转前世,我觉得不是,估计那是西天设立的障眼法,用来迷惑两位天尊的,而真正的金蝉子已经被灵山吃了。十三、而两位天尊虽然让灵山取经计划推迟了五百年,可是后来他们还是成行了,为什么却不主动出击阻拦呢?那不行啊,那不就等于撕破脸了,毕竟名义上三界主宰是玉帝啊,而且西天取经是人家唐王李世民主动派人去的,没有理由阻拦。而灵山这边,明知道派出的几波取经人,都被流沙河的沙和尚吃掉了,为什么却不想办法除掉他呢?不能啊,玉帝都不敢动沙和尚,灵山当然不敢造次啊。所以,明知道派一波被吃一波,他们还是接连派了九波取经人。可是一直这样吃下去,也不是办法啊,毕竟等到真正的金蝉子启程了,还是过不了都是弱水的流沙河啊。正因如此,才有了观音菩萨想拉沙和尚进取经队伍的想法,甚至不惜欺骗他,提出了优厚的条件:“教飞剑不来穿你,那时节功成免罪,复你本职。”观音菩萨收小白龙的时候,还知道禀报玉帝,收沙和尚,可是连玉帝都没禀报,之所以这样做,原因如下:第一个原因就是,取经队伍怎么绕也绕不过流沙河,这里是西牛贺洲跟南赡部洲的连接处,连她自己都感慨:“取经人浊骨凡胎,如何得渡了。”十四、一方面不能杀掉沙和尚,另一方面流沙河又是取经必经之路,况且连鹅毛都浮不起,她只能收了沙和尚。更重要的是观音菩萨断定了,两位天尊虽然对取经有意见,但也不会直接出面干涉。毕竟明着跟如来佛祖和玉皇大帝作对,两边都是掌握核武器的人物,真打起来,三界尽毁。而且,取经成功,并不代表大唐就信佛了,佛家的香火就多于道家了,毕竟没到这一步,还不至于冒险干涉。当然,这里还有一个疑问,那就是观音菩萨不怕沙和尚找准机会,直接干掉唐僧吗?其实一开始沙和尚确实想一下子干掉唐僧,也就万事大吉了,别人问起来,自己就说不认识取经人。可是真等到加入了取经队伍,他再干这种事,那就是自寻死路了。先不说那么多神仙在天上看着唐僧,单就两位天尊来讲,唐僧真被沙和尚拍死了,证据确凿的前提下,他们会保沙和尚吗?当然不会啊,沙僧欺师灭祖,佛家完全可以干掉他,天王老子来了也有理。而两位天尊见杀掉唐僧,阻拦取经的目的达到,又怎么会在乎一枚小小的棋子。沙和尚又不傻,自然得想办法保全自己,这也就导致了整个取经路上,他是一点力都不出啊,连担子都不肯挑。只要留下他保护师父,铁定连他一起,保准都被妖怪抓去。只要孙悟空不在队伍里,猪八戒又离开一会儿,他百分百会去找八戒,专门给妖怪制定机会。成功了,自己大功一件,佛家还不好说什么,失败了,那自己也没过错,也好给天尊交代,你们也看到了,自己实在没机会啊。等到取经结束,佛祖仅仅封了沙和尚为金身罗汉,却没有让他官复原职,使得观音菩萨食言了,为啥会这样呢?其实就是因为西天佛家根本就没有实力让玉帝改变心意,他们瞒着玉帝收沙和尚,已经让玉帝不满了,还想官复原职?而沙和尚自己也清楚,自己是不可能再回天庭了,自然也不会针对此事追问观音菩萨。况且,观音菩萨可不是那么好找的,毕竟这么狠的人,沙和尚也怕啊。神话小说“西游记”,经典中的经典,几次翻拍成电视连续剧,深受中外观众喜爱,剧中人物神化形象生动,演译人世间真、善、美,恶、丑、假,正义与邪恶的较量,唐僧师徒四人经过种种困难,智斗勇战妖魔鬼怪,团结一致最终取得真经修成正果,此剧深刻说明正义必将战胜邪恶,只有持续努力奋斗,遇到困难决不退缩,最终胜利属于勇往直前、迎难而上的勇者智者。除了长得比九头虫英俊之外,小白龙几乎没有任何的其他优势。谁都更喜欢有本事又会讨自己欢心的另一半,单纯长得好看虽然是个优势,但时间长了也没什么意思,尤其是对那些不在乎外表的人来说。万圣公主选择九头虫而没有选小白龙,其实是非常正常的,不管是从地位、本事与性情等诸多方面来说,九头虫都要比小白龙更有吸引力。龙族地位低下,远远比不上九头虫在绝大多数人的印象之中,龙都是至尊无上的象征,再没有比龙更加尊贵的动物,不管凡间的帝王还是天界的玉帝,都以龙的图案为标志。不过《西游记》当中的龙,尤其是水族中的龙,是非常尴尬的存在。玉帝王母请客的时候,龙肝被当做是寻常的珍馐美味,而如来佛的娘舅金翅大鹏雕,每顿饭都要吃掉五百条龙,就像吃面条一般。小白龙乃龙王之子,但四海龙族的地位也没高哪儿去,他还只是个西海龙王三太子,从这方面来说的话,小白龙的地位也只是高于碧波潭龙族而已。比起小白龙吗,九头虫的来头可非比寻常,在原著之中,九头虫的真身并非是虫,而是长着九个脑袋的妖鸟,也就是九头凤。在传统的神话之中,九头鸟是一种极其凶悍强大的妖鸟,战斗力惊人。《西游记》原著之中,明文写到九头鸟的气力,连大鹏也胜不得他,而实际战斗中,也的确是出动了孙悟空、二郎神、猪八戒还有梅山兄弟等一大群神仙。小白龙虽然听上去很威风,是西海龙王三太子,但实际上与作为妖界大佬的九头鸟相比,要差得很远,完全就是不能相提并论的。小白龙并不得宠,万圣公主嫁过去没前途原著中,小白龙因为纵火烧了殿上明珠,被其父亲西海龙王告上了天庭,说他忤逆不孝,最后玉帝直接判了小白龙受鞭三百,然后问斩。虎毒不食子,西海龙王对小白龙的做法,完全看不出小白龙是个受宠的太子。更何况,西海龙族始终也是水族中的皇族,可小白龙娶亲,对方居然只是碧波潭的公主,完全就是个杂龙,万圣龙王父女都只是龙精而已。俗话说门当户对才是好姻缘,万圣公主嫁给小白龙看似高攀,可小白龙在家也不是受宠的,万圣公主娘家本就不如西海,嫁过去必然受气。而九头虫就完全不同了,九头虫乃是妖界中有头有脸的,法力很高,并且他做了驸马,并不是万圣公主嫁过去,而是入赘到碧波潭。万圣公主招赘九头虫,这对于整个碧波潭是有很大好处的。碧波潭的龙原本就不是龙族正统,但作为水族,终究要受制于龙王,万圣公主要真成了西海龙王的儿媳妇,那万圣龙王就更加没有出头之日。而万圣龙王结交法力通天的牛魔王,又招赘九头虫为驸马,在实力上俨然已经可以和四海中的任何一方抗衡,做个自在逍遥的一方之王,当然更好。九头虫的做派性格,比小白龙更适合万圣公主在原著之中,万圣公主的主要“事迹”就是与驸马九头虫合谋,下了一场血雨,然后盗了祭赛国宝塔上的舍利子。而万圣公主本身也没闲着,直接盗了王母的九叶灵芝草。这夫妇二人,都不是什么正经的,并且可以说都不是好东西,正所谓臭味相投,相反小白龙虽说叛逆,但西海家教森严,怎么都容不得万圣公主这种儿媳妇。与正派出身的小白龙相比,万圣公主当然是更喜欢懂得讨好,而且行事作风与自己如出一辙的九头虫,两者都不是仙,身份也更合。如果只是看长相,九头虫确实没有小白龙长得好看,可耐不住万圣公主并不是外貌协会的,对于她来说,夫婿的样貌其实并不重要。更何况,九头虫乃是妖鸟,其人形可以幻化,英俊与否都是可以随心所欲的。此外,还有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原著之中万圣龙王初次出场就是在祭赛国那段,很可能就是因为当年小白龙被罚,碧波潭才重新找了女婿。换句话来说,万圣公主并不是不喜欢小白龙,而是因为小白龙当初受罚,原本的婚事也就作罢了,在这种情况下,万圣公主才嫁给了九头虫。多读几遍,一遍可能看个热闹,两遍可能发现玄机,三遍可能理解奥密,……相信大家都看过《西游记吧》!每年的暑假都会重播的。《西游记》是四大名著之一,有很高文学价值,由于经费紧张,但是很多人看了好几十没能看出穿帮的镜头。我来给大家说一下有哪些镜头穿帮的。唐僧一个镜头,镜头里的唐僧慈眉善目双上合十,如果仔细不看看不出有什么问题。问题是他穿的衣服,里面既然穿着一件白衣衬衫,唐朝时候有白衣衬衫吗?然人有点想不出。还有偷吃人参果那集,两个道童走在走廊上,如果不注意看这个镜头会错过。那里有一根水管,难道是镇元子用法术变的吗?还有就是孙悟空一个镜头,本来没什么特别,但是远处有个信号塔,毕竟古代是用不上电话,要信号塔干什么呢?是吧!
1.黄果树瀑布还记得孙悟空的根椐地花果山水帘洞吗,这里成群的猴子猴孙。花果山水帘洞就取景于贵州的黄果树瀑布,白水河段系是黄果树瀑布群中规模最大的一级瀑布,也是世界著名的大瀑布之一,瀑布的高度有77.8米,瀑布宽有101米。2.吐鲁番火焰山当年唐僧师徒取经路过火焰山受阻。孙悟空像铁扇公主三借芭蕉扇的故事,也是西游记中非常经典的一幕,火焰山是新疆吐鲁番最出名的景点,也是古丝绸之路。火焰山也是中国最热的地方,夏季最高气温能达到48度,地表最高温度高达89度。现在有人到他火焰山的时候还能够看到唐僧师徒路过时的拴马桩。3.九寨沟瀑布师徒4人取经路上长途跋涉历尽艰辛,翻山越岭跋山涉水,牵着白龙马走在悬崖瀑布上的画面,也是西游记中一个非常经典的画面,很多人都对这个画面记忆犹新,而这个经典画面的取景地就是九寨沟国家自然保护区。现实生活,是一幅风雨阳光交织的画面;大多数的时候,骨感而不温柔,也很薄凉!但能用自己内心的强大,温养自己,在漫漫人生前行的路上,用艰辛不易来升华自已,终有一日会宠辱不惊地,站在那属于自己的舞台上!人生当如西游记,艰难险阻不畏惧。风里雨里昂首走,且歌且行且珍惜。
1.黄果树瀑布还记得孙悟空的根椐地花果山水帘洞吗,这里成群的猴子猴孙。花果山水帘洞就取景于贵州的黄果树瀑布,白水河段系是黄果树瀑布群中规模最大的一级瀑布,也是世界著名的大瀑布之一,瀑布的高度有77.8米,瀑布宽有101米。2.吐鲁番火焰山当年唐僧师徒取经路过火焰山受阻。孙悟空像铁扇公主三借芭蕉扇的故事,也是西游记中非常经典的一幕,火焰山是新疆吐鲁番最出名的景点,也是古丝绸之路。火焰山也是中国最热的地方,夏季最高气温能达到48度,地表最高温度高达89度。现在有人到他火焰山的时候还能够看到唐僧师徒路过时的拴马桩。3.九寨沟瀑布师徒4人取经路上长途跋涉历尽艰辛,翻山越岭跋山涉水,牵着白龙马走在悬崖瀑布上的画面,也是西游记中一个非常经典的画面,很多人都对这个画面记忆犹新,而这个经典画面的取景地就是九寨沟国家自然保护区。现实生活,是一幅风雨阳光交织的画面;大多数的时候,骨感而不温柔,也很薄凉!但能用自己内心的强大,温养自己,在漫漫人生前行的路上,用艰辛不易来升华自已,终有一日会宠辱不惊地,站在那属于自己的舞台上!人生当如西游记,艰难险阻不畏惧。风里雨里昂首走,且歌且行且珍惜。我来讲一个埋藏在唐僧身边的卧底吧,他就是沙和尚:(长文警告,大约8000多字,读完估计要10分钟)在我们的印象中,沙和尚一直是以一个忠厚老实的形象示人,虽没有什么大本事,但也任劳任怨,十年如一日地护送唐僧西天取经。在央视《西游记》中,更是把他塑造成了一个沉默寡言,只有几句经典台词的人物:“大师兄!师父被妖怪抓走了!”“大师兄!二师兄被妖怪抓走了!”“大师兄!师父和二师兄都被妖怪抓走了!”“师父,放心吧,大师兄会来救我们的!”但是看完西游记原著后,我要告诉大家,沙和尚老实憨厚,真的是观众们的一厢情愿,他其实是隐藏最深的取经破坏分子!一、看央视《西游记》,觉得取经团队中,除了唐僧外,也就沙和尚还像个人,然而,这种印象真是大错特错了。事实上,沙和尚在取经团队里面,是长得最凶,打扮最时髦,最另类,最让人胆战心惊的一个:“一头红艳发蓬松,两只圆睛亮似灯。不黑不青蓝靛脸,如雷如鼓老龙声。身披一领鹅黄氅,腰束双攒露白藤。项下骷髅悬九个,手持宝杖甚峥嵘。”就类似于上图中的形象,还得让眼睛再大点,皮肤再蓝点,脖子上的铁链再换成骷髅头,就是那个样子。沙和尚第一次跟取经团队见面,就是在流沙河,而且其行为让人十分不解:“那怪一个旋风,奔上岸来,径抢唐僧,慌得行者把师父抱住,急登高岸,回身走脱。”在这里,沙僧是直接冲着唐僧来的,这个袭击发生得非常突然,连孙悟空都来不及阻拦,急忙抱着唐僧飞到高地,这才躲过去。要知道,在这之前,观音菩萨可是跟沙和尚说好的了,让他在此专等取经人:“菩萨方与他摩顶受戒,指沙为姓,就姓了沙,起个法名,叫作个沙悟净。当时入了沙门,送菩萨过了河,他洗心涤虑,再不伤生,专等取经人。”你说,这么一个大光头在那里亮着,他说没认出唐僧是取经人,也说不过去啊!况且,他也向菩萨保证过了,不再伤生,那么为什么还要这样干呢?二、有人说,沙和尚这样做,其实是为了给孙悟空一个下马威,让他知道沙师弟也不是好惹的。若真是如此,那又跟后面取经路上沙和尚的行为不符了,毕竟,他这个目的并没有实现,而且他想给孙悟空下马威,也不能采取这个方式啊。若是为了让孙悟空高看他一眼,或者表明自己本领强,那他也得冲着孙悟空去啊,他们俩一较高下,干嘛冲老和尚下手呢?而且整个流沙河降服沙和尚的过程中,他可是一直躲着孙悟空的,根本就不敢跟孙悟空交手,所以,这个结论就不成立。由此可知,沙和尚冲着唐僧去,并不关孙悟空的事,而是他真的想伤生!在观音菩萨收服沙和尚的时候,他曾经解释过自己脖子上戴着的九颗骷髅头:“菩萨,我在此间吃人无数,向来有几次取经人来,都被我吃了。凡吃的人头,抛落流沙,竟沉水底。这个水,鹅毛也不能浮,惟有九个取经人的骷髅,浮在水面,再不能沉。我以为异物,将索儿穿在一处,闲时拿来玩耍。”要知道,唐僧可是十世转世的和尚,这里偏偏吃了九个取经人,哪里有这么巧合的事?当然,这里的取经人到底是不是唐僧,我们后面会解开。我们先来解释一下,作为一个常年吃人为生,又接连伤害取经人的水怪,观音菩萨完全可以将其诛杀,为什么还要把他弄进取经队伍呢?甚至不惜撒谎,骗他可以官复原职:“教飞剑不来穿你,那时节功成免罪,复你本职。”三、观音菩萨之所以这样做,一是因为沙和尚的背景很强大,不能轻易诛杀,二是因为,若不把他收入取经队伍,唐僧根本就过不了流沙河。沙和尚表面答应菩萨,要保唐僧西天取经,还保证自己不再伤生,回头就食言了,这跟猪八戒是完全不同的:“遂此领命归真,持斋把素,断绝了五荤三厌,专候那取经人。”猪八戒皈依了佛家之后,人家就离开荒郊野外,来到高老庄,不再伤生,不再吃荤。后来唐僧跟孙悟空到达高老庄后,人家高员外也是这样形容的猪八戒,说他:“一顿要吃三五斗米饭,早间点心,也得百十个烧饼才彀。喜得还吃斋素。”而且,人家猪八戒听孙悟空说,他是取经人之后,二话不说就撂下耙子,喊大师兄。而沙和尚呢,即使木叉代替观音菩萨亲自来了,他还是不服气,答应好好的事,他就要撂挑子不干:“这个主子,是他的帮手,好不利害!我不去了。”其实猪八戒的反应才是正常的,有个这么厉害的大师兄,自己应该庆幸才对。而且,整个取经路上,沙僧一直在打酱油,出工不出力,若不是因为气愤猴精变他模样,估计一个像样的妖怪都没打死过。这也导致封赏的时候,如来佛祖绞尽脑汁才讲了这么一句:“诚敬迦持、保护圣僧,登山牵马有功,加升大职正果,为金身罗汉。”四、下面我们就来详细分析一下,如来佛祖说的这句话,到底有多大的水分?思想上的东西佛祖难以判断,但毕竟走到了西天,而保护圣僧,勉强也算吧。牵马就有点说不过去了,毕竟那是龙马,牵不牵,它都走,除此之外,没别的功劳啦!有人说,沙僧啊,人家是有自知之明,毕竟实力也不允许他去降妖除魔,干点力所能及的活就行啦,比如挑挑担子。我们千万不要被央视《西游记》给忽悠了,其实片尾曲就已经告诉我们了,你以为是谁唱的,是沙僧唱的:“你挑着担,我牵着马……”真正挑担的是猪八戒,其实猪八戒也不傻,话里话外也在向孙悟空抱怨:“似这般许多行李,难为老猪一个逐日家担着走,偏你跟师父做徒弟,拿我做长工!”你以为,他这是说给孙悟空听的?当然不是,他其实也是说给沙和尚听,只是他干不过沙和尚,也不想撕破脸,没有明着说而已。即使这样,孙悟空其实也听出来了,回他一句:“呆子,你和谁说哩?”猪八戒能说啥,只能说跟哥哥说呗,孙悟空才不鸟他呢,反正他只管保护师父,行李啥的,猪八戒和沙和尚你俩商量去。猪八戒一计不成,又生一计,开始打白龙马的主意,其实也是为了刺激唐僧,希望唐僧替他说句公道话:“但师父骑的马,那般高大肥盛,只驮着老和尚一个,教他带几件儿,也是弟兄之情。”五、可惜猪八戒又失算了,唐僧选择沉默不语,孙悟空倒接话了,说这可是龙马,哪能随便驮行李!正在此时,沙和尚突然发话了:“哥哥,真个是龙么?”所以说啊,这个沙和尚蔫坏蔫坏的,明明一直在听猪八戒跟孙悟空说话,就是装傻卖楞,假装听不懂,自然也不肯挑担。这之后,猪八戒也放弃了幻想,挑担就挑担吧,沙和尚是指望不上的。等到了后期,孙悟空关心小猪猪,问他担子重不重时,他还说不重:“哥哥,这行李日逐挑着,倒也不知有多重。”沙和尚担子不挑,降妖除魔也不去,那么保护唐僧总可以吧?还是刚才我们分析过的那样,沙和尚根本就不想去取经,也不想让唐僧取成经。平时孙悟空在队伍中,他不敢表现出来,但孙悟空有两次不在,他就两次弄丢了唐僧。一次是三打白骨精之后,当然,在孙悟空被唐僧赶走时,沙和尚就一句挽留的话都不说,仿佛透明人似的。这也导致后来孙悟空回来后,反讽刺沙和尚:“你这个沙尼!师父念《紧箍儿咒》,可肯替我方便一声?”他其实巴不得唐僧赶孙悟空走呢,只有把孙悟空赶走了,他才好施行自己的阴招。但毕竟天上还有诸多神仙看着呢,像六丁六甲,五方揭谛啥的,那就必须要做到神不知鬼不觉才行。六、我们看整部西游记,只要是孙悟空和猪八戒俩人一起去降妖,留沙和尚保护唐僧,基本上再想见师父,就得到妖怪洞府里去见,还连带着个沙僧。而孙悟空不在的两次,一次是在黄袍怪这里,猪八戒去化缘,躲一边睡觉去了。而孙悟空走之前明明嘱咐过沙和尚,让他看好师父,结果他也溜了,后果就是唐僧进了黄袍怪洞穴。第二次孙悟空不在,则是真假美猴王时候了,那次又是猪八戒去打水,沙和尚再次溜了,说去找八戒。结果给了六耳猕猴机会,一棒子下来,差点没揍死唐僧。在这一点上,孙悟空最有发言权,他们不是不知道,唐僧的西天路是:“步步有难,处处该灾。”三个徒弟都在场的情况下,妖怪还敢明抢呢,更何况一个徒弟都不在的时候了。也只有这样,沙僧才能悄无声息地把唐僧交到妖怪手里,自己还以不在场为证据,进行开脱。当然,你要说这是巧合,也能解释,可是在七只蜘蛛精那里时。面对唐僧执意要自己化缘的想法,孙悟空和猪八戒都极力阻止,偏偏一向沉默寡言的沙和尚说话了:“师兄,不必多讲,师父的心性如此,不必违拗。若恼了他,就化将斋来,他也不吃。”还有一次,在唐僧被蝎子精抓走后,孙悟空去救了一次,没救出来,还伤了头。猪八戒一直在担心唐僧会破戒,到时候这个经就取不成了,没曾想沙和尚又冒出来了:“不须索战。一则师兄头痛,二来我师父是个真僧,决不以色空乱性,且就在山坡下闭风处,坐这一夜,养养精神,待天明再作理会。”七、由此可见,沙和尚每次都能悄无声息地,别人还察觉不出来的,把唐僧送进妖怪的洞府。有人说,不对啊,在奎木狼那里,就是沙僧求孙悟空救师父的啊!要不说沙和尚隐藏的深呢,当时他都被百花羞公主救出来了,结果没想到孙悟空从天而降,倒把他吓了一跳:“哥哥,你真是从天而降也!万乞救我一救!”搞笑不,你都跑出来了,还向猴哥求救,至于求孙悟空救师父。这就是多此一举,不救师父,孙悟空有病,从花果山不远千里跑来这里?还有人说,真假美猴王的时候,不也是沙和尚跑去花果山找行李嘛!别提花果山,一提这里,孙悟空就来气,整个取经路上,沙和尚从来就没打死过像样点的妖怪,偏偏跑到花果山耍威风,弄死一只猴精。说白了,他的行为本身就充满着矛盾,他这样做,何尝不是为了激怒美猴王,更加破坏取经的继续进行。要知道,整个取经路上,六耳猕猴这里,是相当地惊险,处理得稍有不慎,满盘皆输。连观音菩萨都按着真悟空在落伽山别动,自己去想办法处理,而取经十多年都不出手的沙和尚偏偏选择这时候贸然出击,其动机何在?三打白骨精,该出头挽救取经团队时,他选择沉默,到了团队没啥事的时候,他又一番假意表忠心,其心可诛啊!由此可知,沙和尚在流沙河这么多年,专门吃人,还专门吃取经人。第一次遇到唐僧,也是直接下死手,若不是孙悟空反应快,还真难说。再到取经路上,也是出工不出力,能躲就躲,甚至还会使点手段,陷唐僧于危险而不顾。可是,沙和尚这样做,对自己有什么好处?而观音菩萨明知道沙和尚不想保唐僧,为什么还给他开这样的条件?而沙和尚为什么非要耍这种小动作,直接把唐僧干掉不行吗?如来佛祖又为何纵容他呢?那就涉及到沙和尚的身份了!八、在沙和尚身上确实藏着太多的谜题,就连他作为卷帘大将的被贬,也是疑点重重!按照沙和尚自己的说法,他曾经是卷帘大将,因为打碎了玻璃盏,才被贬下凡间,成了这幅模样:“我本是灵霄殿下侍銮舆的卷帘大将,只因在蟠桃会上失手打碎了玻璃盏,玉帝把我打了八百,贬下界来,变得这般模样……”关于这个问题,我需要强调一下,不要被电视剧迷惑,沙和尚打碎的并不是琉璃盏,而是玻璃盏。而且,玻璃盏并非什么特别贵重的物品,也并非有人讲的跟宝莲灯里面的灯一样,有多大的法力。其实在整部西游记中,这个物品还多次出现,不仅天庭有,凡间一样也有。比如在东土大唐,唐僧师徒取经回来之后,唐王李世民就摆了一大桌美味佳肴:“门悬彩绣,地衬红毡。异香馥郁,奇品新鲜。琥珀杯,玻璃盏,镶金点翠;黄金盘,白玉碗,嵌锦花缠……”女儿国国王招待唐僧师徒的时候,也是同样桌子上摆着有玻璃盏,就连款待唐僧师徒的寇员外处,也是有玻璃盏的:“玻璃盏,净水澄清;瑠璃灯;香油明亮。一声金磬,响韵虚徐。”所以,沙和尚“失手打碎了玻璃盏”,这个问题的水太深了。玉皇大帝再吝啬,玻璃盏再金贵,也不至于就打了卷帘大将八百大板,还贬下凡间吧?九、所以,这个问题的关键不在于玻璃盏,而在于打碎他的人,以及他所在的职位!沙和尚在天庭的时候位列卷帘大将,有人讲,咳,就是个卷帘子的,不是什么特别重要的职务嘛。这种理解是不对的,历史上有个人物叫侯景,曾经饿死了梁武帝,还逼死了梁武帝的儿子,并自封“宇宙大将军”,难道他真的掌管整个宇宙?还有灵山那边,伏虎罗汉,降龙罗汉,这罗汉,那罗汉的,难道他们只管伏虎和降龙?所以,这个卷帘只是一个称号,就跟骠骑将军、荡寇将军、虎威将军、伏波将军差不多一样的意思。关键还得看这个将军,究竟掌握多大的权力,像骠骑将军属于一等将军,左将军是二等,而荡寇将军就已经是杂牌将军了。但卷帘大将权力还是相当大的,沙和尚曾经有一次介绍自己的武器,说到:“只因官拜大将军,玉皇赐我随身带,也曾护驾宴蟠桃,也曾随朝居上界。”平时看《三国》也就清楚,大将军已经是将军之首了,而且卷帘大将还可以随身携带武器。玉帝参加蟠桃宴,他得跟着,玉帝回宫睡觉,他也得跟着,显然,这是御前带刀侍卫的职务。作为御前侍卫,第一条标准就是对玉帝要绝对的忠诚,并可称之为心腹重臣。历史上,很多朝廷重臣也有很多就出自御前侍卫,拿清代举例子,比如明珠、索额图、和珅,均是侍卫出身。十、而卷帘大将,作为玉帝的心腹,就因为打碎了一个玻璃盏,不仅被打下凡间,还有一个酷刑在折磨着他!在观音菩萨寻访取经人的过程中,遇到了沙和尚,沙和尚解释自己的痛苦,玉帝除了将自己打下凡间,还:“又教七日一次,将飞剑来穿我胸胁百余下方回,故此这般苦恼。”确实,玉皇大帝在《西游记》中的性格比较严苛,比如对待凤仙郡的百姓,就相当残酷。但若仅仅以这个嫉恶如仇的性格来解释卷帘大将的遭遇,多少还是有点说不过去的,那么真相是什么呢?显然,打碎玻璃盏事件,只能说是一种官方的说法,类似于公开的通报,真正导致卷帘大将被贬的原因另有隐情。这件事是发生在蟠桃宴上,蟠桃宴,顾名思义,就是给天庭众臣发俸禄的日子,也是续命的日子。那么这场宴会上,最重要的东西,莫过于蟠桃了。而且根据卷帘大将被贬下凡的时间推算,这次宴会就发生在孙悟空大闹天宫之后。而孙悟空大闹天宫后,最遭殃的还是蟠桃的产量,这也就导致这次宴会,蟠桃数量并不够。再加上,玉皇大帝跟灵山佛家如来佛祖达成协议,这必然会触动到天庭道家的利益。这也是为什么太上老君得知蟠桃大片被毁之后,故意放孙悟空偷吃仙丹的原因之一,他也是故意降低续命良方的供应。十一、这样一来,天庭内部各派的关系,就变得十分微妙了。玉皇大帝虽然号称三界之主,但其实天庭属于政教合一的朝廷,在道家内部还有三清在玉帝之上。玉帝想要打破这种格局,这才引进了灵山佛家势力,但此举必然引起元始天尊和灵宝天尊等人的不满。虽然《西游记》中没有表这二位天尊的态度,但想来,他们也铁定不怎么痛快!不管任何一个朝廷,总会拉帮结派的,天蓬元帅承蒙太上老君赏识,赐他九齿钉耙,还推荐他上天做官。同样,卷帘大将也是得遇高人,不仅上天做官,还被安排在玉帝身边做事。而能有这本事安排到玉帝身边工作的,只能是三清,太上老君这里没表,那么就剩下元始天尊和灵宝天尊了。面对灵山势力往天庭渗透,而且还听说他们跟玉帝达成协议,要把佛经传到东土大唐(那时候应该是东汉)。再想到西牛贺洲被如来佛祖统治成那个鸟样,以及看看富裕的道家传统领地汉朝,怎么可能袖手旁观?这也就导致,这次蟠桃大会,卷帘大将不小心暴露了卧底的身份。刚才也讲了蟠桃数量不够,那么为了让每个人都能吃上蟠桃,一些低级神仙就只能合吃一枚了。而合吃最好的办法,就是把桃子榨汁,然后用玻璃盏装好,每人一杯。而两位天尊,显然不想让每个神仙都吃上蟠桃,尤其是灵山的人,这才有了卷帘大将“失手”打碎了玻璃盏,这才有了:“天神个个魂飞丧。”十二、也只有这样,才能解释这之后天庭有些神仙不明不白地没了,比如披香殿侍女,而灵山则为此推迟了取经计划。正因如此,才有了文殊菩萨纵容狮子精进攻南天门,其实就是为了表达没有蟠桃吃的不满。而大鹏鸟更过分,甚至跑到狮驼国,吃光了一国的百姓,就这样,天庭也不敢表态。但这样做的后果也很严重,那就是灵山不得不推迟了取经计划,为什么会这样呢?就是因为续命问题,蟠桃没了,众佛只能自救。也正是如此,在盂兰盆会上,如来佛祖请了好多人,甚至也请了拥有人参果树的镇元子,希望大家想办法提供续命良方救灵山。也正是这次会议,如来的二弟子金蝉子主动提出来,牺牲自己,保全大家,这也是大鹏鸟为什么知道唐僧肉怎么吃的原因所在。当然,这次会议也有人提出反对意见,比如毗蓝婆菩萨,为此不惜离开灵山,从此不问政事,隐居度日。而卷帘大将可就惨了,玉帝勃然大怒,将他打下了凡间,并叫飞剑七日穿胸。他气得不是玻璃盏被打碎,也不是里面的蟠桃汁洒出,而是卷帘大将竟然是卧底。但玉帝并不敢杀掉卷帘大将,毕竟找不到一个合适的罪名,以打碎玻璃盏为由贬他下凡已经是最大的惩罚了。而卷帘大将到了流沙河,也没有忘记两位天尊的嘱托,一心一意阻拦取经,并接连吃掉了九个取经人。至于这九个取经人是不是唐僧转前世,我觉得不是,估计那是西天设立的障眼法,用来迷惑两位天尊的,而真正的金蝉子已经被灵山吃了。十三、而两位天尊虽然让灵山取经计划推迟了五百年,可是后来他们还是成行了,为什么却不主动出击阻拦呢?那不行啊,那不就等于撕破脸了,毕竟名义上三界主宰是玉帝啊,而且西天取经是人家唐王李世民主动派人去的,没有理由阻拦。而灵山这边,明知道派出的几波取经人,都被流沙河的沙和尚吃掉了,为什么却不想办法除掉他呢?不能啊,玉帝都不敢动沙和尚,灵山当然不敢造次啊。所以,明知道派一波被吃一波,他们还是接连派了九波取经人。可是一直这样吃下去,也不是办法啊,毕竟等到真正的金蝉子启程了,还是过不了都是弱水的流沙河啊。正因如此,才有了观音菩萨想拉沙和尚进取经队伍的想法,甚至不惜欺骗他,提出了优厚的条件:“教飞剑不来穿你,那时节功成免罪,复你本职。”观音菩萨收小白龙的时候,还知道禀报玉帝,收沙和尚,可是连玉帝都没禀报,之所以这样做,原因如下:第一个原因就是,取经队伍怎么绕也绕不过流沙河,这里是西牛贺洲跟南赡部洲的连接处,连她自己都感慨:“取经人浊骨凡胎,如何得渡了。”十四、一方面不能杀掉沙和尚,另一方面流沙河又是取经必经之路,况且连鹅毛都浮不起,她只能收了沙和尚。更重要的是观音菩萨断定了,两位天尊虽然对取经有意见,但也不会直接出面干涉。毕竟明着跟如来佛祖和玉皇大帝作对,两边都是掌握核武器的人物,真打起来,三界尽毁。而且,取经成功,并不代表大唐就信佛了,佛家的香火就多于道家了,毕竟没到这一步,还不至于冒险干涉。当然,这里还有一个疑问,那就是观音菩萨不怕沙和尚找准机会,直接干掉唐僧吗?其实一开始沙和尚确实想一下子干掉唐僧,也就万事大吉了,别人问起来,自己就说不认识取经人。可是真等到加入了取经队伍,他再干这种事,那就是自寻死路了。先不说那么多神仙在天上看着唐僧,单就两位天尊来讲,唐僧真被沙和尚拍死了,证据确凿的前提下,他们会保沙和尚吗?当然不会啊,沙僧欺师灭祖,佛家完全可以干掉他,天王老子来了也有理。而两位天尊见杀掉唐僧,阻拦取经的目的达到,又怎么会在乎一枚小小的棋子。沙和尚又不傻,自然得想办法保全自己,这也就导致了整个取经路上,他是一点力都不出啊,连担子都不肯挑。只要留下他保护师父,铁定连他一起,保准都被妖怪抓去。只要孙悟空不在队伍里,猪八戒又离开一会儿,他百分百会去找八戒,专门给妖怪制定机会。成功了,自己大功一件,佛家还不好说什么,失败了,那自己也没过错,也好给天尊交代,你们也看到了,自己实在没机会啊。等到取经结束,佛祖仅仅封了沙和尚为金身罗汉,却没有让他官复原职,使得观音菩萨食言了,为啥会这样呢?其实就是因为西天佛家根本就没有实力让玉帝改变心意,他们瞒着玉帝收沙和尚,已经让玉帝不满了,还想官复原职?而沙和尚自己也清楚,自己是不可能再回天庭了,自然也不会针对此事追问观音菩萨。况且,观音菩萨可不是那么好找的,毕竟这么狠的人,沙和尚也怕啊。
1.黄果树瀑布还记得孙悟空的根椐地花果山水帘洞吗,这里成群的猴子猴孙。花果山水帘洞就取景于贵州的黄果树瀑布,白水河段系是黄果树瀑布群中规模最大的一级瀑布,也是世界著名的大瀑布之一,瀑布的高度有77.8米,瀑布宽有101米。2.吐鲁番火焰山当年唐僧师徒取经路过火焰山受阻。孙悟空像铁扇公主三借芭蕉扇的故事,也是西游记中非常经典的一幕,火焰山是新疆吐鲁番最出名的景点,也是古丝绸之路。火焰山也是中国最热的地方,夏季最高气温能达到48度,地表最高温度高达89度。现在有人到他火焰山的时候还能够看到唐僧师徒路过时的拴马桩。3.九寨沟瀑布师徒4人取经路上长途跋涉历尽艰辛,翻山越岭跋山涉水,牵着白龙马走在悬崖瀑布上的画面,也是西游记中一个非常经典的画面,很多人都对这个画面记忆犹新,而这个经典画面的取景地就是九寨沟国家自然保护区。现实生活,是一幅风雨阳光交织的画面;大多数的时候,骨感而不温柔,也很薄凉!但能用自己内心的强大,温养自己,在漫漫人生前行的路上,用艰辛不易来升华自已,终有一日会宠辱不惊地,站在那属于自己的舞台上!人生当如西游记,艰难险阻不畏惧。风里雨里昂首走,且歌且行且珍惜。我来讲一个埋藏在唐僧身边的卧底吧,他就是沙和尚:(长文警告,大约8000多字,读完估计要10分钟)在我们的印象中,沙和尚一直是以一个忠厚老实的形象示人,虽没有什么大本事,但也任劳任怨,十年如一日地护送唐僧西天取经。在央视《西游记》中,更是把他塑造成了一个沉默寡言,只有几句经典台词的人物:“大师兄!师父被妖怪抓走了!”“大师兄!二师兄被妖怪抓走了!”“大师兄!师父和二师兄都被妖怪抓走了!”“师父,放心吧,大师兄会来救我们的!”但是看完西游记原著后,我要告诉大家,沙和尚老实憨厚,真的是观众们的一厢情愿,他其实是隐藏最深的取经破坏分子!一、看央视《西游记》,觉得取经团队中,除了唐僧外,也就沙和尚还像个人,然而,这种印象真是大错特错了。事实上,沙和尚在取经团队里面,是长得最凶,打扮最时髦,最另类,最让人胆战心惊的一个:“一头红艳发蓬松,两只圆睛亮似灯。不黑不青蓝靛脸,如雷如鼓老龙声。身披一领鹅黄氅,腰束双攒露白藤。项下骷髅悬九个,手持宝杖甚峥嵘。”就类似于上图中的形象,还得让眼睛再大点,皮肤再蓝点,脖子上的铁链再换成骷髅头,就是那个样子。沙和尚第一次跟取经团队见面,就是在流沙河,而且其行为让人十分不解:“那怪一个旋风,奔上岸来,径抢唐僧,慌得行者把师父抱住,急登高岸,回身走脱。”在这里,沙僧是直接冲着唐僧来的,这个袭击发生得非常突然,连孙悟空都来不及阻拦,急忙抱着唐僧飞到高地,这才躲过去。要知道,在这之前,观音菩萨可是跟沙和尚说好的了,让他在此专等取经人:“菩萨方与他摩顶受戒,指沙为姓,就姓了沙,起个法名,叫作个沙悟净。当时入了沙门,送菩萨过了河,他洗心涤虑,再不伤生,专等取经人。”你说,这么一个大光头在那里亮着,他说没认出唐僧是取经人,也说不过去啊!况且,他也向菩萨保证过了,不再伤生,那么为什么还要这样干呢?二、有人说,沙和尚这样做,其实是为了给孙悟空一个下马威,让他知道沙师弟也不是好惹的。若真是如此,那又跟后面取经路上沙和尚的行为不符了,毕竟,他这个目的并没有实现,而且他想给孙悟空下马威,也不能采取这个方式啊。若是为了让孙悟空高看他一眼,或者表明自己本领强,那他也得冲着孙悟空去啊,他们俩一较高下,干嘛冲老和尚下手呢?而且整个流沙河降服沙和尚的过程中,他可是一直躲着孙悟空的,根本就不敢跟孙悟空交手,所以,这个结论就不成立。由此可知,沙和尚冲着唐僧去,并不关孙悟空的事,而是他真的想伤生!在观音菩萨收服沙和尚的时候,他曾经解释过自己脖子上戴着的九颗骷髅头:“菩萨,我在此间吃人无数,向来有几次取经人来,都被我吃了。凡吃的人头,抛落流沙,竟沉水底。这个水,鹅毛也不能浮,惟有九个取经人的骷髅,浮在水面,再不能沉。我以为异物,将索儿穿在一处,闲时拿来玩耍。”要知道,唐僧可是十世转世的和尚,这里偏偏吃了九个取经人,哪里有这么巧合的事?当然,这里的取经人到底是不是唐僧,我们后面会解开。我们先来解释一下,作为一个常年吃人为生,又接连伤害取经人的水怪,观音菩萨完全可以将其诛杀,为什么还要把他弄进取经队伍呢?甚至不惜撒谎,骗他可以官复原职:“教飞剑不来穿你,那时节功成免罪,复你本职。”三、观音菩萨之所以这样做,一是因为沙和尚的背景很强大,不能轻易诛杀,二是因为,若不把他收入取经队伍,唐僧根本就过不了流沙河。沙和尚表面答应菩萨,要保唐僧西天取经,还保证自己不再伤生,回头就食言了,这跟猪八戒是完全不同的:“遂此领命归真,持斋把素,断绝了五荤三厌,专候那取经人。”猪八戒皈依了佛家之后,人家就离开荒郊野外,来到高老庄,不再伤生,不再吃荤。后来唐僧跟孙悟空到达高老庄后,人家高员外也是这样形容的猪八戒,说他:“一顿要吃三五斗米饭,早间点心,也得百十个烧饼才彀。喜得还吃斋素。”而且,人家猪八戒听孙悟空说,他是取经人之后,二话不说就撂下耙子,喊大师兄。而沙和尚呢,即使木叉代替观音菩萨亲自来了,他还是不服气,答应好好的事,他就要撂挑子不干:“这个主子,是他的帮手,好不利害!我不去了。”其实猪八戒的反应才是正常的,有个这么厉害的大师兄,自己应该庆幸才对。而且,整个取经路上,沙僧一直在打酱油,出工不出力,若不是因为气愤猴精变他模样,估计一个像样的妖怪都没打死过。这也导致封赏的时候,如来佛祖绞尽脑汁才讲了这么一句:“诚敬迦持、保护圣僧,登山牵马有功,加升大职正果,为金身罗汉。”四、下面我们就来详细分析一下,如来佛祖说的这句话,到底有多大的水分?思想上的东西佛祖难以判断,但毕竟走到了西天,而保护圣僧,勉强也算吧。牵马就有点说不过去了,毕竟那是龙马,牵不牵,它都走,除此之外,没别的功劳啦!有人说,沙僧啊,人家是有自知之明,毕竟实力也不允许他去降妖除魔,干点力所能及的活就行啦,比如挑挑担子。我们千万不要被央视《西游记》给忽悠了,其实片尾曲就已经告诉我们了,你以为是谁唱的,是沙僧唱的:“你挑着担,我牵着马……”真正挑担的是猪八戒,其实猪八戒也不傻,话里话外也在向孙悟空抱怨:“似这般许多行李,难为老猪一个逐日家担着走,偏你跟师父做徒弟,拿我做长工!”你以为,他这是说给孙悟空听的?当然不是,他其实也是说给沙和尚听,只是他干不过沙和尚,也不想撕破脸,没有明着说而已。即使这样,孙悟空其实也听出来了,回他一句:“呆子,你和谁说哩?”猪八戒能说啥,只能说跟哥哥说呗,孙悟空才不鸟他呢,反正他只管保护师父,行李啥的,猪八戒和沙和尚你俩商量去。猪八戒一计不成,又生一计,开始打白龙马的主意,其实也是为了刺激唐僧,希望唐僧替他说句公道话:“但师父骑的马,那般高大肥盛,只驮着老和尚一个,教他带几件儿,也是弟兄之情。”五、可惜猪八戒又失算了,唐僧选择沉默不语,孙悟空倒接话了,说这可是龙马,哪能随便驮行李!正在此时,沙和尚突然发话了:“哥哥,真个是龙么?”所以说啊,这个沙和尚蔫坏蔫坏的,明明一直在听猪八戒跟孙悟空说话,就是装傻卖楞,假装听不懂,自然也不肯挑担。这之后,猪八戒也放弃了幻想,挑担就挑担吧,沙和尚是指望不上的。等到了后期,孙悟空关心小猪猪,问他担子重不重时,他还说不重:“哥哥,这行李日逐挑着,倒也不知有多重。”沙和尚担子不挑,降妖除魔也不去,那么保护唐僧总可以吧?还是刚才我们分析过的那样,沙和尚根本就不想去取经,也不想让唐僧取成经。平时孙悟空在队伍中,他不敢表现出来,但孙悟空有两次不在,他就两次弄丢了唐僧。一次是三打白骨精之后,当然,在孙悟空被唐僧赶走时,沙和尚就一句挽留的话都不说,仿佛透明人似的。这也导致后来孙悟空回来后,反讽刺沙和尚:“你这个沙尼!师父念《紧箍儿咒》,可肯替我方便一声?”他其实巴不得唐僧赶孙悟空走呢,只有把孙悟空赶走了,他才好施行自己的阴招。但毕竟天上还有诸多神仙看着呢,像六丁六甲,五方揭谛啥的,那就必须要做到神不知鬼不觉才行。六、我们看整部西游记,只要是孙悟空和猪八戒俩人一起去降妖,留沙和尚保护唐僧,基本上再想见师父,就得到妖怪洞府里去见,还连带着个沙僧。而孙悟空不在的两次,一次是在黄袍怪这里,猪八戒去化缘,躲一边睡觉去了。而孙悟空走之前明明嘱咐过沙和尚,让他看好师父,结果他也溜了,后果就是唐僧进了黄袍怪洞穴。第二次孙悟空不在,则是真假美猴王时候了,那次又是猪八戒去打水,沙和尚再次溜了,说去找八戒。结果给了六耳猕猴机会,一棒子下来,差点没揍死唐僧。在这一点上,孙悟空最有发言权,他们不是不知道,唐僧的西天路是:“步步有难,处处该灾。”三个徒弟都在场的情况下,妖怪还敢明抢呢,更何况一个徒弟都不在的时候了。也只有这样,沙僧才能悄无声息地把唐僧交到妖怪手里,自己还以不在场为证据,进行开脱。当然,你要说这是巧合,也能解释,可是在七只蜘蛛精那里时。面对唐僧执意要自己化缘的想法,孙悟空和猪八戒都极力阻止,偏偏一向沉默寡言的沙和尚说话了:“师兄,不必多讲,师父的心性如此,不必违拗。若恼了他,就化将斋来,他也不吃。”还有一次,在唐僧被蝎子精抓走后,孙悟空去救了一次,没救出来,还伤了头。猪八戒一直在担心唐僧会破戒,到时候这个经就取不成了,没曾想沙和尚又冒出来了:“不须索战。一则师兄头痛,二来我师父是个真僧,决不以色空乱性,且就在山坡下闭风处,坐这一夜,养养精神,待天明再作理会。”七、由此可见,沙和尚每次都能悄无声息地,别人还察觉不出来的,把唐僧送进妖怪的洞府。有人说,不对啊,在奎木狼那里,就是沙僧求孙悟空救师父的啊!要不说沙和尚隐藏的深呢,当时他都被百花羞公主救出来了,结果没想到孙悟空从天而降,倒把他吓了一跳:“哥哥,你真是从天而降也!万乞救我一救!”搞笑不,你都跑出来了,还向猴哥求救,至于求孙悟空救师父。这就是多此一举,不救师父,孙悟空有病,从花果山不远千里跑来这里?还有人说,真假美猴王的时候,不也是沙和尚跑去花果山找行李嘛!别提花果山,一提这里,孙悟空就来气,整个取经路上,沙和尚从来就没打死过像样点的妖怪,偏偏跑到花果山耍威风,弄死一只猴精。说白了,他的行为本身就充满着矛盾,他这样做,何尝不是为了激怒美猴王,更加破坏取经的继续进行。要知道,整个取经路上,六耳猕猴这里,是相当地惊险,处理得稍有不慎,满盘皆输。连观音菩萨都按着真悟空在落伽山别动,自己去想办法处理,而取经十多年都不出手的沙和尚偏偏选择这时候贸然出击,其动机何在?三打白骨精,该出头挽救取经团队时,他选择沉默,到了团队没啥事的时候,他又一番假意表忠心,其心可诛啊!由此可知,沙和尚在流沙河这么多年,专门吃人,还专门吃取经人。第一次遇到唐僧,也是直接下死手,若不是孙悟空反应快,还真难说。再到取经路上,也是出工不出力,能躲就躲,甚至还会使点手段,陷唐僧于危险而不顾。可是,沙和尚这样做,对自己有什么好处?而观音菩萨明知道沙和尚不想保唐僧,为什么还给他开这样的条件?而沙和尚为什么非要耍这种小动作,直接把唐僧干掉不行吗?如来佛祖又为何纵容他呢?那就涉及到沙和尚的身份了!八、在沙和尚身上确实藏着太多的谜题,就连他作为卷帘大将的被贬,也是疑点重重!按照沙和尚自己的说法,他曾经是卷帘大将,因为打碎了玻璃盏,才被贬下凡间,成了这幅模样:“我本是灵霄殿下侍銮舆的卷帘大将,只因在蟠桃会上失手打碎了玻璃盏,玉帝把我打了八百,贬下界来,变得这般模样……”关于这个问题,我需要强调一下,不要被电视剧迷惑,沙和尚打碎的并不是琉璃盏,而是玻璃盏。而且,玻璃盏并非什么特别贵重的物品,也并非有人讲的跟宝莲灯里面的灯一样,有多大的法力。其实在整部西游记中,这个物品还多次出现,不仅天庭有,凡间一样也有。比如在东土大唐,唐僧师徒取经回来之后,唐王李世民就摆了一大桌美味佳肴:“门悬彩绣,地衬红毡。异香馥郁,奇品新鲜。琥珀杯,玻璃盏,镶金点翠;黄金盘,白玉碗,嵌锦花缠……”女儿国国王招待唐僧师徒的时候,也是同样桌子上摆着有玻璃盏,就连款待唐僧师徒的寇员外处,也是有玻璃盏的:“玻璃盏,净水澄清;瑠璃灯;香油明亮。一声金磬,响韵虚徐。”所以,沙和尚“失手打碎了玻璃盏”,这个问题的水太深了。玉皇大帝再吝啬,玻璃盏再金贵,也不至于就打了卷帘大将八百大板,还贬下凡间吧?九、所以,这个问题的关键不在于玻璃盏,而在于打碎他的人,以及他所在的职位!沙和尚在天庭的时候位列卷帘大将,有人讲,咳,就是个卷帘子的,不是什么特别重要的职务嘛。这种理解是不对的,历史上有个人物叫侯景,曾经饿死了梁武帝,还逼死了梁武帝的儿子,并自封“宇宙大将军”,难道他真的掌管整个宇宙?还有灵山那边,伏虎罗汉,降龙罗汉,这罗汉,那罗汉的,难道他们只管伏虎和降龙?所以,这个卷帘只是一个称号,就跟骠骑将军、荡寇将军、虎威将军、伏波将军差不多一样的意思。关键还得看这个将军,究竟掌握多大的权力,像骠骑将军属于一等将军,左将军是二等,而荡寇将军就已经是杂牌将军了。但卷帘大将权力还是相当大的,沙和尚曾经有一次介绍自己的武器,说到:“只因官拜大将军,玉皇赐我随身带,也曾护驾宴蟠桃,也曾随朝居上界。”平时看《三国》也就清楚,大将军已经是将军之首了,而且卷帘大将还可以随身携带武器。玉帝参加蟠桃宴,他得跟着,玉帝回宫睡觉,他也得跟着,显然,这是御前带刀侍卫的职务。作为御前侍卫,第一条标准就是对玉帝要绝对的忠诚,并可称之为心腹重臣。历史上,很多朝廷重臣也有很多就出自御前侍卫,拿清代举例子,比如明珠、索额图、和珅,均是侍卫出身。十、而卷帘大将,作为玉帝的心腹,就因为打碎了一个玻璃盏,不仅被打下凡间,还有一个酷刑在折磨着他!在观音菩萨寻访取经人的过程中,遇到了沙和尚,沙和尚解释自己的痛苦,玉帝除了将自己打下凡间,还:“又教七日一次,将飞剑来穿我胸胁百余下方回,故此这般苦恼。”确实,玉皇大帝在《西游记》中的性格比较严苛,比如对待凤仙郡的百姓,就相当残酷。但若仅仅以这个嫉恶如仇的性格来解释卷帘大将的遭遇,多少还是有点说不过去的,那么真相是什么呢?显然,打碎玻璃盏事件,只能说是一种官方的说法,类似于公开的通报,真正导致卷帘大将被贬的原因另有隐情。这件事是发生在蟠桃宴上,蟠桃宴,顾名思义,就是给天庭众臣发俸禄的日子,也是续命的日子。那么这场宴会上,最重要的东西,莫过于蟠桃了。而且根据卷帘大将被贬下凡的时间推算,这次宴会就发生在孙悟空大闹天宫之后。而孙悟空大闹天宫后,最遭殃的还是蟠桃的产量,这也就导致这次宴会,蟠桃数量并不够。再加上,玉皇大帝跟灵山佛家如来佛祖达成协议,这必然会触动到天庭道家的利益。这也是为什么太上老君得知蟠桃大片被毁之后,故意放孙悟空偷吃仙丹的原因之一,他也是故意降低续命良方的供应。十一、这样一来,天庭内部各派的关系,就变得十分微妙了。玉皇大帝虽然号称三界之主,但其实天庭属于政教合一的朝廷,在道家内部还有三清在玉帝之上。玉帝想要打破这种格局,这才引进了灵山佛家势力,但此举必然引起元始天尊和灵宝天尊等人的不满。虽然《西游记》中没有表这二位天尊的态度,但想来,他们也铁定不怎么痛快!不管任何一个朝廷,总会拉帮结派的,天蓬元帅承蒙太上老君赏识,赐他九齿钉耙,还推荐他上天做官。同样,卷帘大将也是得遇高人,不仅上天做官,还被安排在玉帝身边做事。而能有这本事安排到玉帝身边工作的,只能是三清,太上老君这里没表,那么就剩下元始天尊和灵宝天尊了。面对灵山势力往天庭渗透,而且还听说他们跟玉帝达成协议,要把佛经传到东土大唐(那时候应该是东汉)。再想到西牛贺洲被如来佛祖统治成那个鸟样,以及看看富裕的道家传统领地汉朝,怎么可能袖手旁观?这也就导致,这次蟠桃大会,卷帘大将不小心暴露了卧底的身份。刚才也讲了蟠桃数量不够,那么为了让每个人都能吃上蟠桃,一些低级神仙就只能合吃一枚了。而合吃最好的办法,就是把桃子榨汁,然后用玻璃盏装好,每人一杯。而两位天尊,显然不想让每个神仙都吃上蟠桃,尤其是灵山的人,这才有了卷帘大将“失手”打碎了玻璃盏,这才有了:“天神个个魂飞丧。”十二、也只有这样,才能解释这之后天庭有些神仙不明不白地没了,比如披香殿侍女,而灵山则为此推迟了取经计划。正因如此,才有了文殊菩萨纵容狮子精进攻南天门,其实就是为了表达没有蟠桃吃的不满。而大鹏鸟更过分,甚至跑到狮驼国,吃光了一国的百姓,就这样,天庭也不敢表态。但这样做的后果也很严重,那就是灵山不得不推迟了取经计划,为什么会这样呢?就是因为续命问题,蟠桃没了,众佛只能自救。也正是如此,在盂兰盆会上,如来佛祖请了好多人,甚至也请了拥有人参果树的镇元子,希望大家想办法提供续命良方救灵山。也正是这次会议,如来的二弟子金蝉子主动提出来,牺牲自己,保全大家,这也是大鹏鸟为什么知道唐僧肉怎么吃的原因所在。当然,这次会议也有人提出反对意见,比如毗蓝婆菩萨,为此不惜离开灵山,从此不问政事,隐居度日。而卷帘大将可就惨了,玉帝勃然大怒,将他打下了凡间,并叫飞剑七日穿胸。他气得不是玻璃盏被打碎,也不是里面的蟠桃汁洒出,而是卷帘大将竟然是卧底。但玉帝并不敢杀掉卷帘大将,毕竟找不到一个合适的罪名,以打碎玻璃盏为由贬他下凡已经是最大的惩罚了。而卷帘大将到了流沙河,也没有忘记两位天尊的嘱托,一心一意阻拦取经,并接连吃掉了九个取经人。至于这九个取经人是不是唐僧转前世,我觉得不是,估计那是西天设立的障眼法,用来迷惑两位天尊的,而真正的金蝉子已经被灵山吃了。十三、而两位天尊虽然让灵山取经计划推迟了五百年,可是后来他们还是成行了,为什么却不主动出击阻拦呢?那不行啊,那不就等于撕破脸了,毕竟名义上三界主宰是玉帝啊,而且西天取经是人家唐王李世民主动派人去的,没有理由阻拦。而灵山这边,明知道派出的几波取经人,都被流沙河的沙和尚吃掉了,为什么却不想办法除掉他呢?不能啊,玉帝都不敢动沙和尚,灵山当然不敢造次啊。所以,明知道派一波被吃一波,他们还是接连派了九波取经人。可是一直这样吃下去,也不是办法啊,毕竟等到真正的金蝉子启程了,还是过不了都是弱水的流沙河啊。正因如此,才有了观音菩萨想拉沙和尚进取经队伍的想法,甚至不惜欺骗他,提出了优厚的条件:“教飞剑不来穿你,那时节功成免罪,复你本职。”观音菩萨收小白龙的时候,还知道禀报玉帝,收沙和尚,可是连玉帝都没禀报,之所以这样做,原因如下:第一个原因就是,取经队伍怎么绕也绕不过流沙河,这里是西牛贺洲跟南赡部洲的连接处,连她自己都感慨:“取经人浊骨凡胎,如何得渡了。”十四、一方面不能杀掉沙和尚,另一方面流沙河又是取经必经之路,况且连鹅毛都浮不起,她只能收了沙和尚。更重要的是观音菩萨断定了,两位天尊虽然对取经有意见,但也不会直接出面干涉。毕竟明着跟如来佛祖和玉皇大帝作对,两边都是掌握核武器的人物,真打起来,三界尽毁。而且,取经成功,并不代表大唐就信佛了,佛家的香火就多于道家了,毕竟没到这一步,还不至于冒险干涉。当然,这里还有一个疑问,那就是观音菩萨不怕沙和尚找准机会,直接干掉唐僧吗?其实一开始沙和尚确实想一下子干掉唐僧,也就万事大吉了,别人问起来,自己就说不认识取经人。可是真等到加入了取经队伍,他再干这种事,那就是自寻死路了。先不说那么多神仙在天上看着唐僧,单就两位天尊来讲,唐僧真被沙和尚拍死了,证据确凿的前提下,他们会保沙和尚吗?当然不会啊,沙僧欺师灭祖,佛家完全可以干掉他,天王老子来了也有理。而两位天尊见杀掉唐僧,阻拦取经的目的达到,又怎么会在乎一枚小小的棋子。沙和尚又不傻,自然得想办法保全自己,这也就导致了整个取经路上,他是一点力都不出啊,连担子都不肯挑。只要留下他保护师父,铁定连他一起,保准都被妖怪抓去。只要孙悟空不在队伍里,猪八戒又离开一会儿,他百分百会去找八戒,专门给妖怪制定机会。成功了,自己大功一件,佛家还不好说什么,失败了,那自己也没过错,也好给天尊交代,你们也看到了,自己实在没机会啊。等到取经结束,佛祖仅仅封了沙和尚为金身罗汉,却没有让他官复原职,使得观音菩萨食言了,为啥会这样呢?其实就是因为西天佛家根本就没有实力让玉帝改变心意,他们瞒着玉帝收沙和尚,已经让玉帝不满了,还想官复原职?而沙和尚自己也清楚,自己是不可能再回天庭了,自然也不会针对此事追问观音菩萨。况且,观音菩萨可不是那么好找的,毕竟这么狠的人,沙和尚也怕啊。神话小说“西游记”,经典中的经典,几次翻拍成电视连续剧,深受中外观众喜爱,剧中人物神化形象生动,演译人世间真、善、美,恶、丑、假,正义与邪恶的较量,唐僧师徒四人经过种种困难,智斗勇战妖魔鬼怪,团结一致最终取得真经修成正果,此剧深刻说明正义必将战胜邪恶,只有持续努力奋斗,遇到困难决不退缩,最终胜利属于勇往直前、迎难而上的勇者智者。
1.黄果树瀑布还记得孙悟空的根椐地花果山水帘洞吗,这里成群的猴子猴孙。花果山水帘洞就取景于贵州的黄果树瀑布,白水河段系是黄果树瀑布群中规模最大的一级瀑布,也是世界著名的大瀑布之一,瀑布的高度有77.8米,瀑布宽有101米。2.吐鲁番火焰山当年唐僧师徒取经路过火焰山受阻。孙悟空像铁扇公主三借芭蕉扇的故事,也是西游记中非常经典的一幕,火焰山是新疆吐鲁番最出名的景点,也是古丝绸之路。火焰山也是中国最热的地方,夏季最高气温能达到48度,地表最高温度高达89度。现在有人到他火焰山的时候还能够看到唐僧师徒路过时的拴马桩。3.九寨沟瀑布师徒4人取经路上长途跋涉历尽艰辛,翻山越岭跋山涉水,牵着白龙马走在悬崖瀑布上的画面,也是西游记中一个非常经典的画面,很多人都对这个画面记忆犹新,而这个经典画面的取景地就是九寨沟国家自然保护区。现实生活,是一幅风雨阳光交织的画面;大多数的时候,骨感而不温柔,也很薄凉!但能用自己内心的强大,温养自己,在漫漫人生前行的路上,用艰辛不易来升华自已,终有一日会宠辱不惊地,站在那属于自己的舞台上!人生当如西游记,艰难险阻不畏惧。风里雨里昂首走,且歌且行且珍惜。我来讲一个埋藏在唐僧身边的卧底吧,他就是沙和尚:(长文警告,大约8000多字,读完估计要10分钟)在我们的印象中,沙和尚一直是以一个忠厚老实的形象示人,虽没有什么大本事,但也任劳任怨,十年如一日地护送唐僧西天取经。在央视《西游记》中,更是把他塑造成了一个沉默寡言,只有几句经典台词的人物:“大师兄!师父被妖怪抓走了!”“大师兄!二师兄被妖怪抓走了!”“大师兄!师父和二师兄都被妖怪抓走了!”“师父,放心吧,大师兄会来救我们的!”但是看完西游记原著后,我要告诉大家,沙和尚老实憨厚,真的是观众们的一厢情愿,他其实是隐藏最深的取经破坏分子!一、看央视《西游记》,觉得取经团队中,除了唐僧外,也就沙和尚还像个人,然而,这种印象真是大错特错了。事实上,沙和尚在取经团队里面,是长得最凶,打扮最时髦,最另类,最让人胆战心惊的一个:“一头红艳发蓬松,两只圆睛亮似灯。不黑不青蓝靛脸,如雷如鼓老龙声。身披一领鹅黄氅,腰束双攒露白藤。项下骷髅悬九个,手持宝杖甚峥嵘。”就类似于上图中的形象,还得让眼睛再大点,皮肤再蓝点,脖子上的铁链再换成骷髅头,就是那个样子。沙和尚第一次跟取经团队见面,就是在流沙河,而且其行为让人十分不解:“那怪一个旋风,奔上岸来,径抢唐僧,慌得行者把师父抱住,急登高岸,回身走脱。”在这里,沙僧是直接冲着唐僧来的,这个袭击发生得非常突然,连孙悟空都来不及阻拦,急忙抱着唐僧飞到高地,这才躲过去。要知道,在这之前,观音菩萨可是跟沙和尚说好的了,让他在此专等取经人:“菩萨方与他摩顶受戒,指沙为姓,就姓了沙,起个法名,叫作个沙悟净。当时入了沙门,送菩萨过了河,他洗心涤虑,再不伤生,专等取经人。”你说,这么一个大光头在那里亮着,他说没认出唐僧是取经人,也说不过去啊!况且,他也向菩萨保证过了,不再伤生,那么为什么还要这样干呢?二、有人说,沙和尚这样做,其实是为了给孙悟空一个下马威,让他知道沙师弟也不是好惹的。若真是如此,那又跟后面取经路上沙和尚的行为不符了,毕竟,他这个目的并没有实现,而且他想给孙悟空下马威,也不能采取这个方式啊。若是为了让孙悟空高看他一眼,或者表明自己本领强,那他也得冲着孙悟空去啊,他们俩一较高下,干嘛冲老和尚下手呢?而且整个流沙河降服沙和尚的过程中,他可是一直躲着孙悟空的,根本就不敢跟孙悟空交手,所以,这个结论就不成立。由此可知,沙和尚冲着唐僧去,并不关孙悟空的事,而是他真的想伤生!在观音菩萨收服沙和尚的时候,他曾经解释过自己脖子上戴着的九颗骷髅头:“菩萨,我在此间吃人无数,向来有几次取经人来,都被我吃了。凡吃的人头,抛落流沙,竟沉水底。这个水,鹅毛也不能浮,惟有九个取经人的骷髅,浮在水面,再不能沉。我以为异物,将索儿穿在一处,闲时拿来玩耍。”要知道,唐僧可是十世转世的和尚,这里偏偏吃了九个取经人,哪里有这么巧合的事?当然,这里的取经人到底是不是唐僧,我们后面会解开。我们先来解释一下,作为一个常年吃人为生,又接连伤害取经人的水怪,观音菩萨完全可以将其诛杀,为什么还要把他弄进取经队伍呢?甚至不惜撒谎,骗他可以官复原职:“教飞剑不来穿你,那时节功成免罪,复你本职。”三、观音菩萨之所以这样做,一是因为沙和尚的背景很强大,不能轻易诛杀,二是因为,若不把他收入取经队伍,唐僧根本就过不了流沙河。沙和尚表面答应菩萨,要保唐僧西天取经,还保证自己不再伤生,回头就食言了,这跟猪八戒是完全不同的:“遂此领命归真,持斋把素,断绝了五荤三厌,专候那取经人。”猪八戒皈依了佛家之后,人家就离开荒郊野外,来到高老庄,不再伤生,不再吃荤。后来唐僧跟孙悟空到达高老庄后,人家高员外也是这样形容的猪八戒,说他:“一顿要吃三五斗米饭,早间点心,也得百十个烧饼才彀。喜得还吃斋素。”而且,人家猪八戒听孙悟空说,他是取经人之后,二话不说就撂下耙子,喊大师兄。而沙和尚呢,即使木叉代替观音菩萨亲自来了,他还是不服气,答应好好的事,他就要撂挑子不干:“这个主子,是他的帮手,好不利害!我不去了。”其实猪八戒的反应才是正常的,有个这么厉害的大师兄,自己应该庆幸才对。而且,整个取经路上,沙僧一直在打酱油,出工不出力,若不是因为气愤猴精变他模样,估计一个像样的妖怪都没打死过。这也导致封赏的时候,如来佛祖绞尽脑汁才讲了这么一句:“诚敬迦持、保护圣僧,登山牵马有功,加升大职正果,为金身罗汉。”四、下面我们就来详细分析一下,如来佛祖说的这句话,到底有多大的水分?思想上的东西佛祖难以判断,但毕竟走到了西天,而保护圣僧,勉强也算吧。牵马就有点说不过去了,毕竟那是龙马,牵不牵,它都走,除此之外,没别的功劳啦!有人说,沙僧啊,人家是有自知之明,毕竟实力也不允许他去降妖除魔,干点力所能及的活就行啦,比如挑挑担子。我们千万不要被央视《西游记》给忽悠了,其实片尾曲就已经告诉我们了,你以为是谁唱的,是沙僧唱的:“你挑着担,我牵着马……”真正挑担的是猪八戒,其实猪八戒也不傻,话里话外也在向孙悟空抱怨:“似这般许多行李,难为老猪一个逐日家担着走,偏你跟师父做徒弟,拿我做长工!”你以为,他这是说给孙悟空听的?当然不是,他其实也是说给沙和尚听,只是他干不过沙和尚,也不想撕破脸,没有明着说而已。即使这样,孙悟空其实也听出来了,回他一句:“呆子,你和谁说哩?”猪八戒能说啥,只能说跟哥哥说呗,孙悟空才不鸟他呢,反正他只管保护师父,行李啥的,猪八戒和沙和尚你俩商量去。猪八戒一计不成,又生一计,开始打白龙马的主意,其实也是为了刺激唐僧,希望唐僧替他说句公道话:“但师父骑的马,那般高大肥盛,只驮着老和尚一个,教他带几件儿,也是弟兄之情。”五、可惜猪八戒又失算了,唐僧选择沉默不语,孙悟空倒接话了,说这可是龙马,哪能随便驮行李!正在此时,沙和尚突然发话了:“哥哥,真个是龙么?”所以说啊,这个沙和尚蔫坏蔫坏的,明明一直在听猪八戒跟孙悟空说话,就是装傻卖楞,假装听不懂,自然也不肯挑担。这之后,猪八戒也放弃了幻想,挑担就挑担吧,沙和尚是指望不上的。等到了后期,孙悟空关心小猪猪,问他担子重不重时,他还说不重:“哥哥,这行李日逐挑着,倒也不知有多重。”沙和尚担子不挑,降妖除魔也不去,那么保护唐僧总可以吧?还是刚才我们分析过的那样,沙和尚根本就不想去取经,也不想让唐僧取成经。平时孙悟空在队伍中,他不敢表现出来,但孙悟空有两次不在,他就两次弄丢了唐僧。一次是三打白骨精之后,当然,在孙悟空被唐僧赶走时,沙和尚就一句挽留的话都不说,仿佛透明人似的。这也导致后来孙悟空回来后,反讽刺沙和尚:“你这个沙尼!师父念《紧箍儿咒》,可肯替我方便一声?”他其实巴不得唐僧赶孙悟空走呢,只有把孙悟空赶走了,他才好施行自己的阴招。但毕竟天上还有诸多神仙看着呢,像六丁六甲,五方揭谛啥的,那就必须要做到神不知鬼不觉才行。六、我们看整部西游记,只要是孙悟空和猪八戒俩人一起去降妖,留沙和尚保护唐僧,基本上再想见师父,就得到妖怪洞府里去见,还连带着个沙僧。而孙悟空不在的两次,一次是在黄袍怪这里,猪八戒去化缘,躲一边睡觉去了。而孙悟空走之前明明嘱咐过沙和尚,让他看好师父,结果他也溜了,后果就是唐僧进了黄袍怪洞穴。第二次孙悟空不在,则是真假美猴王时候了,那次又是猪八戒去打水,沙和尚再次溜了,说去找八戒。结果给了六耳猕猴机会,一棒子下来,差点没揍死唐僧。在这一点上,孙悟空最有发言权,他们不是不知道,唐僧的西天路是:“步步有难,处处该灾。”三个徒弟都在场的情况下,妖怪还敢明抢呢,更何况一个徒弟都不在的时候了。也只有这样,沙僧才能悄无声息地把唐僧交到妖怪手里,自己还以不在场为证据,进行开脱。当然,你要说这是巧合,也能解释,可是在七只蜘蛛精那里时。面对唐僧执意要自己化缘的想法,孙悟空和猪八戒都极力阻止,偏偏一向沉默寡言的沙和尚说话了:“师兄,不必多讲,师父的心性如此,不必违拗。若恼了他,就化将斋来,他也不吃。”还有一次,在唐僧被蝎子精抓走后,孙悟空去救了一次,没救出来,还伤了头。猪八戒一直在担心唐僧会破戒,到时候这个经就取不成了,没曾想沙和尚又冒出来了:“不须索战。一则师兄头痛,二来我师父是个真僧,决不以色空乱性,且就在山坡下闭风处,坐这一夜,养养精神,待天明再作理会。”七、由此可见,沙和尚每次都能悄无声息地,别人还察觉不出来的,把唐僧送进妖怪的洞府。有人说,不对啊,在奎木狼那里,就是沙僧求孙悟空救师父的啊!要不说沙和尚隐藏的深呢,当时他都被百花羞公主救出来了,结果没想到孙悟空从天而降,倒把他吓了一跳:“哥哥,你真是从天而降也!万乞救我一救!”搞笑不,你都跑出来了,还向猴哥求救,至于求孙悟空救师父。这就是多此一举,不救师父,孙悟空有病,从花果山不远千里跑来这里?还有人说,真假美猴王的时候,不也是沙和尚跑去花果山找行李嘛!别提花果山,一提这里,孙悟空就来气,整个取经路上,沙和尚从来就没打死过像样点的妖怪,偏偏跑到花果山耍威风,弄死一只猴精。说白了,他的行为本身就充满着矛盾,他这样做,何尝不是为了激怒美猴王,更加破坏取经的继续进行。要知道,整个取经路上,六耳猕猴这里,是相当地惊险,处理得稍有不慎,满盘皆输。连观音菩萨都按着真悟空在落伽山别动,自己去想办法处理,而取经十多年都不出手的沙和尚偏偏选择这时候贸然出击,其动机何在?三打白骨精,该出头挽救取经团队时,他选择沉默,到了团队没啥事的时候,他又一番假意表忠心,其心可诛啊!由此可知,沙和尚在流沙河这么多年,专门吃人,还专门吃取经人。第一次遇到唐僧,也是直接下死手,若不是孙悟空反应快,还真难说。再到取经路上,也是出工不出力,能躲就躲,甚至还会使点手段,陷唐僧于危险而不顾。可是,沙和尚这样做,对自己有什么好处?而观音菩萨明知道沙和尚不想保唐僧,为什么还给他开这样的条件?而沙和尚为什么非要耍这种小动作,直接把唐僧干掉不行吗?如来佛祖又为何纵容他呢?那就涉及到沙和尚的身份了!八、在沙和尚身上确实藏着太多的谜题,就连他作为卷帘大将的被贬,也是疑点重重!按照沙和尚自己的说法,他曾经是卷帘大将,因为打碎了玻璃盏,才被贬下凡间,成了这幅模样:“我本是灵霄殿下侍銮舆的卷帘大将,只因在蟠桃会上失手打碎了玻璃盏,玉帝把我打了八百,贬下界来,变得这般模样……”关于这个问题,我需要强调一下,不要被电视剧迷惑,沙和尚打碎的并不是琉璃盏,而是玻璃盏。而且,玻璃盏并非什么特别贵重的物品,也并非有人讲的跟宝莲灯里面的灯一样,有多大的法力。其实在整部西游记中,这个物品还多次出现,不仅天庭有,凡间一样也有。比如在东土大唐,唐僧师徒取经回来之后,唐王李世民就摆了一大桌美味佳肴:“门悬彩绣,地衬红毡。异香馥郁,奇品新鲜。琥珀杯,玻璃盏,镶金点翠;黄金盘,白玉碗,嵌锦花缠……”女儿国国王招待唐僧师徒的时候,也是同样桌子上摆着有玻璃盏,就连款待唐僧师徒的寇员外处,也是有玻璃盏的:“玻璃盏,净水澄清;瑠璃灯;香油明亮。一声金磬,响韵虚徐。”所以,沙和尚“失手打碎了玻璃盏”,这个问题的水太深了。玉皇大帝再吝啬,玻璃盏再金贵,也不至于就打了卷帘大将八百大板,还贬下凡间吧?九、所以,这个问题的关键不在于玻璃盏,而在于打碎他的人,以及他所在的职位!沙和尚在天庭的时候位列卷帘大将,有人讲,咳,就是个卷帘子的,不是什么特别重要的职务嘛。这种理解是不对的,历史上有个人物叫侯景,曾经饿死了梁武帝,还逼死了梁武帝的儿子,并自封“宇宙大将军”,难道他真的掌管整个宇宙?还有灵山那边,伏虎罗汉,降龙罗汉,这罗汉,那罗汉的,难道他们只管伏虎和降龙?所以,这个卷帘只是一个称号,就跟骠骑将军、荡寇将军、虎威将军、伏波将军差不多一样的意思。关键还得看这个将军,究竟掌握多大的权力,像骠骑将军属于一等将军,左将军是二等,而荡寇将军就已经是杂牌将军了。但卷帘大将权力还是相当大的,沙和尚曾经有一次介绍自己的武器,说到:“只因官拜大将军,玉皇赐我随身带,也曾护驾宴蟠桃,也曾随朝居上界。”平时看《三国》也就清楚,大将军已经是将军之首了,而且卷帘大将还可以随身携带武器。玉帝参加蟠桃宴,他得跟着,玉帝回宫睡觉,他也得跟着,显然,这是御前带刀侍卫的职务。作为御前侍卫,第一条标准就是对玉帝要绝对的忠诚,并可称之为心腹重臣。历史上,很多朝廷重臣也有很多就出自御前侍卫,拿清代举例子,比如明珠、索额图、和珅,均是侍卫出身。十、而卷帘大将,作为玉帝的心腹,就因为打碎了一个玻璃盏,不仅被打下凡间,还有一个酷刑在折磨着他!在观音菩萨寻访取经人的过程中,遇到了沙和尚,沙和尚解释自己的痛苦,玉帝除了将自己打下凡间,还:“又教七日一次,将飞剑来穿我胸胁百余下方回,故此这般苦恼。”确实,玉皇大帝在《西游记》中的性格比较严苛,比如对待凤仙郡的百姓,就相当残酷。但若仅仅以这个嫉恶如仇的性格来解释卷帘大将的遭遇,多少还是有点说不过去的,那么真相是什么呢?显然,打碎玻璃盏事件,只能说是一种官方的说法,类似于公开的通报,真正导致卷帘大将被贬的原因另有隐情。这件事是发生在蟠桃宴上,蟠桃宴,顾名思义,就是给天庭众臣发俸禄的日子,也是续命的日子。那么这场宴会上,最重要的东西,莫过于蟠桃了。而且根据卷帘大将被贬下凡的时间推算,这次宴会就发生在孙悟空大闹天宫之后。而孙悟空大闹天宫后,最遭殃的还是蟠桃的产量,这也就导致这次宴会,蟠桃数量并不够。再加上,玉皇大帝跟灵山佛家如来佛祖达成协议,这必然会触动到天庭道家的利益。这也是为什么太上老君得知蟠桃大片被毁之后,故意放孙悟空偷吃仙丹的原因之一,他也是故意降低续命良方的供应。十一、这样一来,天庭内部各派的关系,就变得十分微妙了。玉皇大帝虽然号称三界之主,但其实天庭属于政教合一的朝廷,在道家内部还有三清在玉帝之上。玉帝想要打破这种格局,这才引进了灵山佛家势力,但此举必然引起元始天尊和灵宝天尊等人的不满。虽然《西游记》中没有表这二位天尊的态度,但想来,他们也铁定不怎么痛快!不管任何一个朝廷,总会拉帮结派的,天蓬元帅承蒙太上老君赏识,赐他九齿钉耙,还推荐他上天做官。同样,卷帘大将也是得遇高人,不仅上天做官,还被安排在玉帝身边做事。而能有这本事安排到玉帝身边工作的,只能是三清,太上老君这里没表,那么就剩下元始天尊和灵宝天尊了。面对灵山势力往天庭渗透,而且还听说他们跟玉帝达成协议,要把佛经传到东土大唐(那时候应该是东汉)。再想到西牛贺洲被如来佛祖统治成那个鸟样,以及看看富裕的道家传统领地汉朝,怎么可能袖手旁观?这也就导致,这次蟠桃大会,卷帘大将不小心暴露了卧底的身份。刚才也讲了蟠桃数量不够,那么为了让每个人都能吃上蟠桃,一些低级神仙就只能合吃一枚了。而合吃最好的办法,就是把桃子榨汁,然后用玻璃盏装好,每人一杯。而两位天尊,显然不想让每个神仙都吃上蟠桃,尤其是灵山的人,这才有了卷帘大将“失手”打碎了玻璃盏,这才有了:“天神个个魂飞丧。”十二、也只有这样,才能解释这之后天庭有些神仙不明不白地没了,比如披香殿侍女,而灵山则为此推迟了取经计划。正因如此,才有了文殊菩萨纵容狮子精进攻南天门,其实就是为了表达没有蟠桃吃的不满。而大鹏鸟更过分,甚至跑到狮驼国,吃光了一国的百姓,就这样,天庭也不敢表态。但这样做的后果也很严重,那就是灵山不得不推迟了取经计划,为什么会这样呢?就是因为续命问题,蟠桃没了,众佛只能自救。也正是如此,在盂兰盆会上,如来佛祖请了好多人,甚至也请了拥有人参果树的镇元子,希望大家想办法提供续命良方救灵山。也正是这次会议,如来的二弟子金蝉子主动提出来,牺牲自己,保全大家,这也是大鹏鸟为什么知道唐僧肉怎么吃的原因所在。当然,这次会议也有人提出反对意见,比如毗蓝婆菩萨,为此不惜离开灵山,从此不问政事,隐居度日。而卷帘大将可就惨了,玉帝勃然大怒,将他打下了凡间,并叫飞剑七日穿胸。他气得不是玻璃盏被打碎,也不是里面的蟠桃汁洒出,而是卷帘大将竟然是卧底。但玉帝并不敢杀掉卷帘大将,毕竟找不到一个合适的罪名,以打碎玻璃盏为由贬他下凡已经是最大的惩罚了。而卷帘大将到了流沙河,也没有忘记两位天尊的嘱托,一心一意阻拦取经,并接连吃掉了九个取经人。至于这九个取经人是不是唐僧转前世,我觉得不是,估计那是西天设立的障眼法,用来迷惑两位天尊的,而真正的金蝉子已经被灵山吃了。十三、而两位天尊虽然让灵山取经计划推迟了五百年,可是后来他们还是成行了,为什么却不主动出击阻拦呢?那不行啊,那不就等于撕破脸了,毕竟名义上三界主宰是玉帝啊,而且西天取经是人家唐王李世民主动派人去的,没有理由阻拦。而灵山这边,明知道派出的几波取经人,都被流沙河的沙和尚吃掉了,为什么却不想办法除掉他呢?不能啊,玉帝都不敢动沙和尚,灵山当然不敢造次啊。所以,明知道派一波被吃一波,他们还是接连派了九波取经人。可是一直这样吃下去,也不是办法啊,毕竟等到真正的金蝉子启程了,还是过不了都是弱水的流沙河啊。正因如此,才有了观音菩萨想拉沙和尚进取经队伍的想法,甚至不惜欺骗他,提出了优厚的条件:“教飞剑不来穿你,那时节功成免罪,复你本职。”观音菩萨收小白龙的时候,还知道禀报玉帝,收沙和尚,可是连玉帝都没禀报,之所以这样做,原因如下:第一个原因就是,取经队伍怎么绕也绕不过流沙河,这里是西牛贺洲跟南赡部洲的连接处,连她自己都感慨:“取经人浊骨凡胎,如何得渡了。”十四、一方面不能杀掉沙和尚,另一方面流沙河又是取经必经之路,况且连鹅毛都浮不起,她只能收了沙和尚。更重要的是观音菩萨断定了,两位天尊虽然对取经有意见,但也不会直接出面干涉。毕竟明着跟如来佛祖和玉皇大帝作对,两边都是掌握核武器的人物,真打起来,三界尽毁。而且,取经成功,并不代表大唐就信佛了,佛家的香火就多于道家了,毕竟没到这一步,还不至于冒险干涉。当然,这里还有一个疑问,那就是观音菩萨不怕沙和尚找准机会,直接干掉唐僧吗?其实一开始沙和尚确实想一下子干掉唐僧,也就万事大吉了,别人问起来,自己就说不认识取经人。可是真等到加入了取经队伍,他再干这种事,那就是自寻死路了。先不说那么多神仙在天上看着唐僧,单就两位天尊来讲,唐僧真被沙和尚拍死了,证据确凿的前提下,他们会保沙和尚吗?当然不会啊,沙僧欺师灭祖,佛家完全可以干掉他,天王老子来了也有理。而两位天尊见杀掉唐僧,阻拦取经的目的达到,又怎么会在乎一枚小小的棋子。沙和尚又不傻,自然得想办法保全自己,这也就导致了整个取经路上,他是一点力都不出啊,连担子都不肯挑。只要留下他保护师父,铁定连他一起,保准都被妖怪抓去。只要孙悟空不在队伍里,猪八戒又离开一会儿,他百分百会去找八戒,专门给妖怪制定机会。成功了,自己大功一件,佛家还不好说什么,失败了,那自己也没过错,也好给天尊交代,你们也看到了,自己实在没机会啊。等到取经结束,佛祖仅仅封了沙和尚为金身罗汉,却没有让他官复原职,使得观音菩萨食言了,为啥会这样呢?其实就是因为西天佛家根本就没有实力让玉帝改变心意,他们瞒着玉帝收沙和尚,已经让玉帝不满了,还想官复原职?而沙和尚自己也清楚,自己是不可能再回天庭了,自然也不会针对此事追问观音菩萨。况且,观音菩萨可不是那么好找的,毕竟这么狠的人,沙和尚也怕啊。神话小说“西游记”,经典中的经典,几次翻拍成电视连续剧,深受中外观众喜爱,剧中人物神化形象生动,演译人世间真、善、美,恶、丑、假,正义与邪恶的较量,唐僧师徒四人经过种种困难,智斗勇战妖魔鬼怪,团结一致最终取得真经修成正果,此剧深刻说明正义必将战胜邪恶,只有持续努力奋斗,遇到困难决不退缩,最终胜利属于勇往直前、迎难而上的勇者智者。除了长得比九头虫英俊之外,小白龙几乎没有任何的其他优势。谁都更喜欢有本事又会讨自己欢心的另一半,单纯长得好看虽然是个优势,但时间长了也没什么意思,尤其是对那些不在乎外表的人来说。万圣公主选择九头虫而没有选小白龙,其实是非常正常的,不管是从地位、本事与性情等诸多方面来说,九头虫都要比小白龙更有吸引力。龙族地位低下,远远比不上九头虫在绝大多数人的印象之中,龙都是至尊无上的象征,再没有比龙更加尊贵的动物,不管凡间的帝王还是天界的玉帝,都以龙的图案为标志。不过《西游记》当中的龙,尤其是水族中的龙,是非常尴尬的存在。玉帝王母请客的时候,龙肝被当做是寻常的珍馐美味,而如来佛的娘舅金翅大鹏雕,每顿饭都要吃掉五百条龙,就像吃面条一般。小白龙乃龙王之子,但四海龙族的地位也没高哪儿去,他还只是个西海龙王三太子,从这方面来说的话,小白龙的地位也只是高于碧波潭龙族而已。比起小白龙吗,九头虫的来头可非比寻常,在原著之中,九头虫的真身并非是虫,而是长着九个脑袋的妖鸟,也就是九头凤。在传统的神话之中,九头鸟是一种极其凶悍强大的妖鸟,战斗力惊人。《西游记》原著之中,明文写到九头鸟的气力,连大鹏也胜不得他,而实际战斗中,也的确是出动了孙悟空、二郎神、猪八戒还有梅山兄弟等一大群神仙。小白龙虽然听上去很威风,是西海龙王三太子,但实际上与作为妖界大佬的九头鸟相比,要差得很远,完全就是不能相提并论的。小白龙并不得宠,万圣公主嫁过去没前途原著中,小白龙因为纵火烧了殿上明珠,被其父亲西海龙王告上了天庭,说他忤逆不孝,最后玉帝直接判了小白龙受鞭三百,然后问斩。虎毒不食子,西海龙王对小白龙的做法,完全看不出小白龙是个受宠的太子。更何况,西海龙族始终也是水族中的皇族,可小白龙娶亲,对方居然只是碧波潭的公主,完全就是个杂龙,万圣龙王父女都只是龙精而已。俗话说门当户对才是好姻缘,万圣公主嫁给小白龙看似高攀,可小白龙在家也不是受宠的,万圣公主娘家本就不如西海,嫁过去必然受气。而九头虫就完全不同了,九头虫乃是妖界中有头有脸的,法力很高,并且他做了驸马,并不是万圣公主嫁过去,而是入赘到碧波潭。万圣公主招赘九头虫,这对于整个碧波潭是有很大好处的。碧波潭的龙原本就不是龙族正统,但作为水族,终究要受制于龙王,万圣公主要真成了西海龙王的儿媳妇,那万圣龙王就更加没有出头之日。而万圣龙王结交法力通天的牛魔王,又招赘九头虫为驸马,在实力上俨然已经可以和四海中的任何一方抗衡,做个自在逍遥的一方之王,当然更好。九头虫的做派性格,比小白龙更适合万圣公主在原著之中,万圣公主的主要“事迹”就是与驸马九头虫合谋,下了一场血雨,然后盗了祭赛国宝塔上的舍利子。而万圣公主本身也没闲着,直接盗了王母的九叶灵芝草。这夫妇二人,都不是什么正经的,并且可以说都不是好东西,正所谓臭味相投,相反小白龙虽说叛逆,但西海家教森严,怎么都容不得万圣公主这种儿媳妇。与正派出身的小白龙相比,万圣公主当然是更喜欢懂得讨好,而且行事作风与自己如出一辙的九头虫,两者都不是仙,身份也更合。如果只是看长相,九头虫确实没有小白龙长得好看,可耐不住万圣公主并不是外貌协会的,对于她来说,夫婿的样貌其实并不重要。更何况,九头虫乃是妖鸟,其人形可以幻化,英俊与否都是可以随心所欲的。此外,还有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原著之中万圣龙王初次出场就是在祭赛国那段,很可能就是因为当年小白龙被罚,碧波潭才重新找了女婿。换句话来说,万圣公主并不是不喜欢小白龙,而是因为小白龙当初受罚,原本的婚事也就作罢了,在这种情况下,万圣公主才嫁给了九头虫。
1.黄果树瀑布还记得孙悟空的根椐地花果山水帘洞吗,这里成群的猴子猴孙。花果山水帘洞就取景于贵州的黄果树瀑布,白水河段系是黄果树瀑布群中规模最大的一级瀑布,也是世界著名的大瀑布之一,瀑布的高度有77.8米,瀑布宽有101米。2.吐鲁番火焰山当年唐僧师徒取经路过火焰山受阻。孙悟空像铁扇公主三借芭蕉扇的故事,也是西游记中非常经典的一幕,火焰山是新疆吐鲁番最出名的景点,也是古丝绸之路。火焰山也是中国最热的地方,夏季最高气温能达到48度,地表最高温度高达89度。现在有人到他火焰山的时候还能够看到唐僧师徒路过时的拴马桩。3.九寨沟瀑布师徒4人取经路上长途跋涉历尽艰辛,翻山越岭跋山涉水,牵着白龙马走在悬崖瀑布上的画面,也是西游记中一个非常经典的画面,很多人都对这个画面记忆犹新,而这个经典画面的取景地就是九寨沟国家自然保护区。现实生活,是一幅风雨阳光交织的画面;大多数的时候,骨感而不温柔,也很薄凉!但能用自己内心的强大,温养自己,在漫漫人生前行的路上,用艰辛不易来升华自已,终有一日会宠辱不惊地,站在那属于自己的舞台上!人生当如西游记,艰难险阻不畏惧。风里雨里昂首走,且歌且行且珍惜。我来讲一个埋藏在唐僧身边的卧底吧,他就是沙和尚:(长文警告,大约8000多字,读完估计要10分钟)在我们的印象中,沙和尚一直是以一个忠厚老实的形象示人,虽没有什么大本事,但也任劳任怨,十年如一日地护送唐僧西天取经。在央视《西游记》中,更是把他塑造成了一个沉默寡言,只有几句经典台词的人物:“大师兄!师父被妖怪抓走了!”“大师兄!二师兄被妖怪抓走了!”“大师兄!师父和二师兄都被妖怪抓走了!”“师父,放心吧,大师兄会来救我们的!”但是看完西游记原著后,我要告诉大家,沙和尚老实憨厚,真的是观众们的一厢情愿,他其实是隐藏最深的取经破坏分子!一、看央视《西游记》,觉得取经团队中,除了唐僧外,也就沙和尚还像个人,然而,这种印象真是大错特错了。事实上,沙和尚在取经团队里面,是长得最凶,打扮最时髦,最另类,最让人胆战心惊的一个:“一头红艳发蓬松,两只圆睛亮似灯。不黑不青蓝靛脸,如雷如鼓老龙声。身披一领鹅黄氅,腰束双攒露白藤。项下骷髅悬九个,手持宝杖甚峥嵘。”就类似于上图中的形象,还得让眼睛再大点,皮肤再蓝点,脖子上的铁链再换成骷髅头,就是那个样子。沙和尚第一次跟取经团队见面,就是在流沙河,而且其行为让人十分不解:“那怪一个旋风,奔上岸来,径抢唐僧,慌得行者把师父抱住,急登高岸,回身走脱。”在这里,沙僧是直接冲着唐僧来的,这个袭击发生得非常突然,连孙悟空都来不及阻拦,急忙抱着唐僧飞到高地,这才躲过去。要知道,在这之前,观音菩萨可是跟沙和尚说好的了,让他在此专等取经人:“菩萨方与他摩顶受戒,指沙为姓,就姓了沙,起个法名,叫作个沙悟净。当时入了沙门,送菩萨过了河,他洗心涤虑,再不伤生,专等取经人。”你说,这么一个大光头在那里亮着,他说没认出唐僧是取经人,也说不过去啊!况且,他也向菩萨保证过了,不再伤生,那么为什么还要这样干呢?二、有人说,沙和尚这样做,其实是为了给孙悟空一个下马威,让他知道沙师弟也不是好惹的。若真是如此,那又跟后面取经路上沙和尚的行为不符了,毕竟,他这个目的并没有实现,而且他想给孙悟空下马威,也不能采取这个方式啊。若是为了让孙悟空高看他一眼,或者表明自己本领强,那他也得冲着孙悟空去啊,他们俩一较高下,干嘛冲老和尚下手呢?而且整个流沙河降服沙和尚的过程中,他可是一直躲着孙悟空的,根本就不敢跟孙悟空交手,所以,这个结论就不成立。由此可知,沙和尚冲着唐僧去,并不关孙悟空的事,而是他真的想伤生!在观音菩萨收服沙和尚的时候,他曾经解释过自己脖子上戴着的九颗骷髅头:“菩萨,我在此间吃人无数,向来有几次取经人来,都被我吃了。凡吃的人头,抛落流沙,竟沉水底。这个水,鹅毛也不能浮,惟有九个取经人的骷髅,浮在水面,再不能沉。我以为异物,将索儿穿在一处,闲时拿来玩耍。”要知道,唐僧可是十世转世的和尚,这里偏偏吃了九个取经人,哪里有这么巧合的事?当然,这里的取经人到底是不是唐僧,我们后面会解开。我们先来解释一下,作为一个常年吃人为生,又接连伤害取经人的水怪,观音菩萨完全可以将其诛杀,为什么还要把他弄进取经队伍呢?甚至不惜撒谎,骗他可以官复原职:“教飞剑不来穿你,那时节功成免罪,复你本职。”三、观音菩萨之所以这样做,一是因为沙和尚的背景很强大,不能轻易诛杀,二是因为,若不把他收入取经队伍,唐僧根本就过不了流沙河。沙和尚表面答应菩萨,要保唐僧西天取经,还保证自己不再伤生,回头就食言了,这跟猪八戒是完全不同的:“遂此领命归真,持斋把素,断绝了五荤三厌,专候那取经人。”猪八戒皈依了佛家之后,人家就离开荒郊野外,来到高老庄,不再伤生,不再吃荤。后来唐僧跟孙悟空到达高老庄后,人家高员外也是这样形容的猪八戒,说他:“一顿要吃三五斗米饭,早间点心,也得百十个烧饼才彀。喜得还吃斋素。”而且,人家猪八戒听孙悟空说,他是取经人之后,二话不说就撂下耙子,喊大师兄。而沙和尚呢,即使木叉代替观音菩萨亲自来了,他还是不服气,答应好好的事,他就要撂挑子不干:“这个主子,是他的帮手,好不利害!我不去了。”其实猪八戒的反应才是正常的,有个这么厉害的大师兄,自己应该庆幸才对。而且,整个取经路上,沙僧一直在打酱油,出工不出力,若不是因为气愤猴精变他模样,估计一个像样的妖怪都没打死过。这也导致封赏的时候,如来佛祖绞尽脑汁才讲了这么一句:“诚敬迦持、保护圣僧,登山牵马有功,加升大职正果,为金身罗汉。”四、下面我们就来详细分析一下,如来佛祖说的这句话,到底有多大的水分?思想上的东西佛祖难以判断,但毕竟走到了西天,而保护圣僧,勉强也算吧。牵马就有点说不过去了,毕竟那是龙马,牵不牵,它都走,除此之外,没别的功劳啦!有人说,沙僧啊,人家是有自知之明,毕竟实力也不允许他去降妖除魔,干点力所能及的活就行啦,比如挑挑担子。我们千万不要被央视《西游记》给忽悠了,其实片尾曲就已经告诉我们了,你以为是谁唱的,是沙僧唱的:“你挑着担,我牵着马……”真正挑担的是猪八戒,其实猪八戒也不傻,话里话外也在向孙悟空抱怨:“似这般许多行李,难为老猪一个逐日家担着走,偏你跟师父做徒弟,拿我做长工!”你以为,他这是说给孙悟空听的?当然不是,他其实也是说给沙和尚听,只是他干不过沙和尚,也不想撕破脸,没有明着说而已。即使这样,孙悟空其实也听出来了,回他一句:“呆子,你和谁说哩?”猪八戒能说啥,只能说跟哥哥说呗,孙悟空才不鸟他呢,反正他只管保护师父,行李啥的,猪八戒和沙和尚你俩商量去。猪八戒一计不成,又生一计,开始打白龙马的主意,其实也是为了刺激唐僧,希望唐僧替他说句公道话:“但师父骑的马,那般高大肥盛,只驮着老和尚一个,教他带几件儿,也是弟兄之情。”五、可惜猪八戒又失算了,唐僧选择沉默不语,孙悟空倒接话了,说这可是龙马,哪能随便驮行李!正在此时,沙和尚突然发话了:“哥哥,真个是龙么?”所以说啊,这个沙和尚蔫坏蔫坏的,明明一直在听猪八戒跟孙悟空说话,就是装傻卖楞,假装听不懂,自然也不肯挑担。这之后,猪八戒也放弃了幻想,挑担就挑担吧,沙和尚是指望不上的。等到了后期,孙悟空关心小猪猪,问他担子重不重时,他还说不重:“哥哥,这行李日逐挑着,倒也不知有多重。”沙和尚担子不挑,降妖除魔也不去,那么保护唐僧总可以吧?还是刚才我们分析过的那样,沙和尚根本就不想去取经,也不想让唐僧取成经。平时孙悟空在队伍中,他不敢表现出来,但孙悟空有两次不在,他就两次弄丢了唐僧。一次是三打白骨精之后,当然,在孙悟空被唐僧赶走时,沙和尚就一句挽留的话都不说,仿佛透明人似的。这也导致后来孙悟空回来后,反讽刺沙和尚:“你这个沙尼!师父念《紧箍儿咒》,可肯替我方便一声?”他其实巴不得唐僧赶孙悟空走呢,只有把孙悟空赶走了,他才好施行自己的阴招。但毕竟天上还有诸多神仙看着呢,像六丁六甲,五方揭谛啥的,那就必须要做到神不知鬼不觉才行。六、我们看整部西游记,只要是孙悟空和猪八戒俩人一起去降妖,留沙和尚保护唐僧,基本上再想见师父,就得到妖怪洞府里去见,还连带着个沙僧。而孙悟空不在的两次,一次是在黄袍怪这里,猪八戒去化缘,躲一边睡觉去了。而孙悟空走之前明明嘱咐过沙和尚,让他看好师父,结果他也溜了,后果就是唐僧进了黄袍怪洞穴。第二次孙悟空不在,则是真假美猴王时候了,那次又是猪八戒去打水,沙和尚再次溜了,说去找八戒。结果给了六耳猕猴机会,一棒子下来,差点没揍死唐僧。在这一点上,孙悟空最有发言权,他们不是不知道,唐僧的西天路是:“步步有难,处处该灾。”三个徒弟都在场的情况下,妖怪还敢明抢呢,更何况一个徒弟都不在的时候了。也只有这样,沙僧才能悄无声息地把唐僧交到妖怪手里,自己还以不在场为证据,进行开脱。当然,你要说这是巧合,也能解释,可是在七只蜘蛛精那里时。面对唐僧执意要自己化缘的想法,孙悟空和猪八戒都极力阻止,偏偏一向沉默寡言的沙和尚说话了:“师兄,不必多讲,师父的心性如此,不必违拗。若恼了他,就化将斋来,他也不吃。”还有一次,在唐僧被蝎子精抓走后,孙悟空去救了一次,没救出来,还伤了头。猪八戒一直在担心唐僧会破戒,到时候这个经就取不成了,没曾想沙和尚又冒出来了:“不须索战。一则师兄头痛,二来我师父是个真僧,决不以色空乱性,且就在山坡下闭风处,坐这一夜,养养精神,待天明再作理会。”七、由此可见,沙和尚每次都能悄无声息地,别人还察觉不出来的,把唐僧送进妖怪的洞府。有人说,不对啊,在奎木狼那里,就是沙僧求孙悟空救师父的啊!要不说沙和尚隐藏的深呢,当时他都被百花羞公主救出来了,结果没想到孙悟空从天而降,倒把他吓了一跳:“哥哥,你真是从天而降也!万乞救我一救!”搞笑不,你都跑出来了,还向猴哥求救,至于求孙悟空救师父。这就是多此一举,不救师父,孙悟空有病,从花果山不远千里跑来这里?还有人说,真假美猴王的时候,不也是沙和尚跑去花果山找行李嘛!别提花果山,一提这里,孙悟空就来气,整个取经路上,沙和尚从来就没打死过像样点的妖怪,偏偏跑到花果山耍威风,弄死一只猴精。说白了,他的行为本身就充满着矛盾,他这样做,何尝不是为了激怒美猴王,更加破坏取经的继续进行。要知道,整个取经路上,六耳猕猴这里,是相当地惊险,处理得稍有不慎,满盘皆输。连观音菩萨都按着真悟空在落伽山别动,自己去想办法处理,而取经十多年都不出手的沙和尚偏偏选择这时候贸然出击,其动机何在?三打白骨精,该出头挽救取经团队时,他选择沉默,到了团队没啥事的时候,他又一番假意表忠心,其心可诛啊!由此可知,沙和尚在流沙河这么多年,专门吃人,还专门吃取经人。第一次遇到唐僧,也是直接下死手,若不是孙悟空反应快,还真难说。再到取经路上,也是出工不出力,能躲就躲,甚至还会使点手段,陷唐僧于危险而不顾。可是,沙和尚这样做,对自己有什么好处?而观音菩萨明知道沙和尚不想保唐僧,为什么还给他开这样的条件?而沙和尚为什么非要耍这种小动作,直接把唐僧干掉不行吗?如来佛祖又为何纵容他呢?那就涉及到沙和尚的身份了!八、在沙和尚身上确实藏着太多的谜题,就连他作为卷帘大将的被贬,也是疑点重重!按照沙和尚自己的说法,他曾经是卷帘大将,因为打碎了玻璃盏,才被贬下凡间,成了这幅模样:“我本是灵霄殿下侍銮舆的卷帘大将,只因在蟠桃会上失手打碎了玻璃盏,玉帝把我打了八百,贬下界来,变得这般模样……”关于这个问题,我需要强调一下,不要被电视剧迷惑,沙和尚打碎的并不是琉璃盏,而是玻璃盏。而且,玻璃盏并非什么特别贵重的物品,也并非有人讲的跟宝莲灯里面的灯一样,有多大的法力。其实在整部西游记中,这个物品还多次出现,不仅天庭有,凡间一样也有。比如在东土大唐,唐僧师徒取经回来之后,唐王李世民就摆了一大桌美味佳肴:“门悬彩绣,地衬红毡。异香馥郁,奇品新鲜。琥珀杯,玻璃盏,镶金点翠;黄金盘,白玉碗,嵌锦花缠……”女儿国国王招待唐僧师徒的时候,也是同样桌子上摆着有玻璃盏,就连款待唐僧师徒的寇员外处,也是有玻璃盏的:“玻璃盏,净水澄清;瑠璃灯;香油明亮。一声金磬,响韵虚徐。”所以,沙和尚“失手打碎了玻璃盏”,这个问题的水太深了。玉皇大帝再吝啬,玻璃盏再金贵,也不至于就打了卷帘大将八百大板,还贬下凡间吧?九、所以,这个问题的关键不在于玻璃盏,而在于打碎他的人,以及他所在的职位!沙和尚在天庭的时候位列卷帘大将,有人讲,咳,就是个卷帘子的,不是什么特别重要的职务嘛。这种理解是不对的,历史上有个人物叫侯景,曾经饿死了梁武帝,还逼死了梁武帝的儿子,并自封“宇宙大将军”,难道他真的掌管整个宇宙?还有灵山那边,伏虎罗汉,降龙罗汉,这罗汉,那罗汉的,难道他们只管伏虎和降龙?所以,这个卷帘只是一个称号,就跟骠骑将军、荡寇将军、虎威将军、伏波将军差不多一样的意思。关键还得看这个将军,究竟掌握多大的权力,像骠骑将军属于一等将军,左将军是二等,而荡寇将军就已经是杂牌将军了。但卷帘大将权力还是相当大的,沙和尚曾经有一次介绍自己的武器,说到:“只因官拜大将军,玉皇赐我随身带,也曾护驾宴蟠桃,也曾随朝居上界。”平时看《三国》也就清楚,大将军已经是将军之首了,而且卷帘大将还可以随身携带武器。玉帝参加蟠桃宴,他得跟着,玉帝回宫睡觉,他也得跟着,显然,这是御前带刀侍卫的职务。作为御前侍卫,第一条标准就是对玉帝要绝对的忠诚,并可称之为心腹重臣。历史上,很多朝廷重臣也有很多就出自御前侍卫,拿清代举例子,比如明珠、索额图、和珅,均是侍卫出身。十、而卷帘大将,作为玉帝的心腹,就因为打碎了一个玻璃盏,不仅被打下凡间,还有一个酷刑在折磨着他!在观音菩萨寻访取经人的过程中,遇到了沙和尚,沙和尚解释自己的痛苦,玉帝除了将自己打下凡间,还:“又教七日一次,将飞剑来穿我胸胁百余下方回,故此这般苦恼。”确实,玉皇大帝在《西游记》中的性格比较严苛,比如对待凤仙郡的百姓,就相当残酷。但若仅仅以这个嫉恶如仇的性格来解释卷帘大将的遭遇,多少还是有点说不过去的,那么真相是什么呢?显然,打碎玻璃盏事件,只能说是一种官方的说法,类似于公开的通报,真正导致卷帘大将被贬的原因另有隐情。这件事是发生在蟠桃宴上,蟠桃宴,顾名思义,就是给天庭众臣发俸禄的日子,也是续命的日子。那么这场宴会上,最重要的东西,莫过于蟠桃了。而且根据卷帘大将被贬下凡的时间推算,这次宴会就发生在孙悟空大闹天宫之后。而孙悟空大闹天宫后,最遭殃的还是蟠桃的产量,这也就导致这次宴会,蟠桃数量并不够。再加上,玉皇大帝跟灵山佛家如来佛祖达成协议,这必然会触动到天庭道家的利益。这也是为什么太上老君得知蟠桃大片被毁之后,故意放孙悟空偷吃仙丹的原因之一,他也是故意降低续命良方的供应。十一、这样一来,天庭内部各派的关系,就变得十分微妙了。玉皇大帝虽然号称三界之主,但其实天庭属于政教合一的朝廷,在道家内部还有三清在玉帝之上。玉帝想要打破这种格局,这才引进了灵山佛家势力,但此举必然引起元始天尊和灵宝天尊等人的不满。虽然《西游记》中没有表这二位天尊的态度,但想来,他们也铁定不怎么痛快!不管任何一个朝廷,总会拉帮结派的,天蓬元帅承蒙太上老君赏识,赐他九齿钉耙,还推荐他上天做官。同样,卷帘大将也是得遇高人,不仅上天做官,还被安排在玉帝身边做事。而能有这本事安排到玉帝身边工作的,只能是三清,太上老君这里没表,那么就剩下元始天尊和灵宝天尊了。面对灵山势力往天庭渗透,而且还听说他们跟玉帝达成协议,要把佛经传到东土大唐(那时候应该是东汉)。再想到西牛贺洲被如来佛祖统治成那个鸟样,以及看看富裕的道家传统领地汉朝,怎么可能袖手旁观?这也就导致,这次蟠桃大会,卷帘大将不小心暴露了卧底的身份。刚才也讲了蟠桃数量不够,那么为了让每个人都能吃上蟠桃,一些低级神仙就只能合吃一枚了。而合吃最好的办法,就是把桃子榨汁,然后用玻璃盏装好,每人一杯。而两位天尊,显然不想让每个神仙都吃上蟠桃,尤其是灵山的人,这才有了卷帘大将“失手”打碎了玻璃盏,这才有了:“天神个个魂飞丧。”十二、也只有这样,才能解释这之后天庭有些神仙不明不白地没了,比如披香殿侍女,而灵山则为此推迟了取经计划。正因如此,才有了文殊菩萨纵容狮子精进攻南天门,其实就是为了表达没有蟠桃吃的不满。而大鹏鸟更过分,甚至跑到狮驼国,吃光了一国的百姓,就这样,天庭也不敢表态。但这样做的后果也很严重,那就是灵山不得不推迟了取经计划,为什么会这样呢?就是因为续命问题,蟠桃没了,众佛只能自救。也正是如此,在盂兰盆会上,如来佛祖请了好多人,甚至也请了拥有人参果树的镇元子,希望大家想办法提供续命良方救灵山。也正是这次会议,如来的二弟子金蝉子主动提出来,牺牲自己,保全大家,这也是大鹏鸟为什么知道唐僧肉怎么吃的原因所在。当然,这次会议也有人提出反对意见,比如毗蓝婆菩萨,为此不惜离开灵山,从此不问政事,隐居度日。而卷帘大将可就惨了,玉帝勃然大怒,将他打下了凡间,并叫飞剑七日穿胸。他气得不是玻璃盏被打碎,也不是里面的蟠桃汁洒出,而是卷帘大将竟然是卧底。但玉帝并不敢杀掉卷帘大将,毕竟找不到一个合适的罪名,以打碎玻璃盏为由贬他下凡已经是最大的惩罚了。而卷帘大将到了流沙河,也没有忘记两位天尊的嘱托,一心一意阻拦取经,并接连吃掉了九个取经人。至于这九个取经人是不是唐僧转前世,我觉得不是,估计那是西天设立的障眼法,用来迷惑两位天尊的,而真正的金蝉子已经被灵山吃了。十三、而两位天尊虽然让灵山取经计划推迟了五百年,可是后来他们还是成行了,为什么却不主动出击阻拦呢?那不行啊,那不就等于撕破脸了,毕竟名义上三界主宰是玉帝啊,而且西天取经是人家唐王李世民主动派人去的,没有理由阻拦。而灵山这边,明知道派出的几波取经人,都被流沙河的沙和尚吃掉了,为什么却不想办法除掉他呢?不能啊,玉帝都不敢动沙和尚,灵山当然不敢造次啊。所以,明知道派一波被吃一波,他们还是接连派了九波取经人。可是一直这样吃下去,也不是办法啊,毕竟等到真正的金蝉子启程了,还是过不了都是弱水的流沙河啊。正因如此,才有了观音菩萨想拉沙和尚进取经队伍的想法,甚至不惜欺骗他,提出了优厚的条件:“教飞剑不来穿你,那时节功成免罪,复你本职。”观音菩萨收小白龙的时候,还知道禀报玉帝,收沙和尚,可是连玉帝都没禀报,之所以这样做,原因如下:第一个原因就是,取经队伍怎么绕也绕不过流沙河,这里是西牛贺洲跟南赡部洲的连接处,连她自己都感慨:“取经人浊骨凡胎,如何得渡了。”十四、一方面不能杀掉沙和尚,另一方面流沙河又是取经必经之路,况且连鹅毛都浮不起,她只能收了沙和尚。更重要的是观音菩萨断定了,两位天尊虽然对取经有意见,但也不会直接出面干涉。毕竟明着跟如来佛祖和玉皇大帝作对,两边都是掌握核武器的人物,真打起来,三界尽毁。而且,取经成功,并不代表大唐就信佛了,佛家的香火就多于道家了,毕竟没到这一步,还不至于冒险干涉。当然,这里还有一个疑问,那就是观音菩萨不怕沙和尚找准机会,直接干掉唐僧吗?其实一开始沙和尚确实想一下子干掉唐僧,也就万事大吉了,别人问起来,自己就说不认识取经人。可是真等到加入了取经队伍,他再干这种事,那就是自寻死路了。先不说那么多神仙在天上看着唐僧,单就两位天尊来讲,唐僧真被沙和尚拍死了,证据确凿的前提下,他们会保沙和尚吗?当然不会啊,沙僧欺师灭祖,佛家完全可以干掉他,天王老子来了也有理。而两位天尊见杀掉唐僧,阻拦取经的目的达到,又怎么会在乎一枚小小的棋子。沙和尚又不傻,自然得想办法保全自己,这也就导致了整个取经路上,他是一点力都不出啊,连担子都不肯挑。只要留下他保护师父,铁定连他一起,保准都被妖怪抓去。只要孙悟空不在队伍里,猪八戒又离开一会儿,他百分百会去找八戒,专门给妖怪制定机会。成功了,自己大功一件,佛家还不好说什么,失败了,那自己也没过错,也好给天尊交代,你们也看到了,自己实在没机会啊。等到取经结束,佛祖仅仅封了沙和尚为金身罗汉,却没有让他官复原职,使得观音菩萨食言了,为啥会这样呢?其实就是因为西天佛家根本就没有实力让玉帝改变心意,他们瞒着玉帝收沙和尚,已经让玉帝不满了,还想官复原职?而沙和尚自己也清楚,自己是不可能再回天庭了,自然也不会针对此事追问观音菩萨。况且,观音菩萨可不是那么好找的,毕竟这么狠的人,沙和尚也怕啊。神话小说“西游记”,经典中的经典,几次翻拍成电视连续剧,深受中外观众喜爱,剧中人物神化形象生动,演译人世间真、善、美,恶、丑、假,正义与邪恶的较量,唐僧师徒四人经过种种困难,智斗勇战妖魔鬼怪,团结一致最终取得真经修成正果,此剧深刻说明正义必将战胜邪恶,只有持续努力奋斗,遇到困难决不退缩,最终胜利属于勇往直前、迎难而上的勇者智者。除了长得比九头虫英俊之外,小白龙几乎没有任何的其他优势。谁都更喜欢有本事又会讨自己欢心的另一半,单纯长得好看虽然是个优势,但时间长了也没什么意思,尤其是对那些不在乎外表的人来说。万圣公主选择九头虫而没有选小白龙,其实是非常正常的,不管是从地位、本事与性情等诸多方面来说,九头虫都要比小白龙更有吸引力。龙族地位低下,远远比不上九头虫在绝大多数人的印象之中,龙都是至尊无上的象征,再没有比龙更加尊贵的动物,不管凡间的帝王还是天界的玉帝,都以龙的图案为标志。不过《西游记》当中的龙,尤其是水族中的龙,是非常尴尬的存在。玉帝王母请客的时候,龙肝被当做是寻常的珍馐美味,而如来佛的娘舅金翅大鹏雕,每顿饭都要吃掉五百条龙,就像吃面条一般。小白龙乃龙王之子,但四海龙族的地位也没高哪儿去,他还只是个西海龙王三太子,从这方面来说的话,小白龙的地位也只是高于碧波潭龙族而已。比起小白龙吗,九头虫的来头可非比寻常,在原著之中,九头虫的真身并非是虫,而是长着九个脑袋的妖鸟,也就是九头凤。在传统的神话之中,九头鸟是一种极其凶悍强大的妖鸟,战斗力惊人。《西游记》原著之中,明文写到九头鸟的气力,连大鹏也胜不得他,而实际战斗中,也的确是出动了孙悟空、二郎神、猪八戒还有梅山兄弟等一大群神仙。小白龙虽然听上去很威风,是西海龙王三太子,但实际上与作为妖界大佬的九头鸟相比,要差得很远,完全就是不能相提并论的。小白龙并不得宠,万圣公主嫁过去没前途原著中,小白龙因为纵火烧了殿上明珠,被其父亲西海龙王告上了天庭,说他忤逆不孝,最后玉帝直接判了小白龙受鞭三百,然后问斩。虎毒不食子,西海龙王对小白龙的做法,完全看不出小白龙是个受宠的太子。更何况,西海龙族始终也是水族中的皇族,可小白龙娶亲,对方居然只是碧波潭的公主,完全就是个杂龙,万圣龙王父女都只是龙精而已。俗话说门当户对才是好姻缘,万圣公主嫁给小白龙看似高攀,可小白龙在家也不是受宠的,万圣公主娘家本就不如西海,嫁过去必然受气。而九头虫就完全不同了,九头虫乃是妖界中有头有脸的,法力很高,并且他做了驸马,并不是万圣公主嫁过去,而是入赘到碧波潭。万圣公主招赘九头虫,这对于整个碧波潭是有很大好处的。碧波潭的龙原本就不是龙族正统,但作为水族,终究要受制于龙王,万圣公主要真成了西海龙王的儿媳妇,那万圣龙王就更加没有出头之日。而万圣龙王结交法力通天的牛魔王,又招赘九头虫为驸马,在实力上俨然已经可以和四海中的任何一方抗衡,做个自在逍遥的一方之王,当然更好。九头虫的做派性格,比小白龙更适合万圣公主在原著之中,万圣公主的主要“事迹”就是与驸马九头虫合谋,下了一场血雨,然后盗了祭赛国宝塔上的舍利子。而万圣公主本身也没闲着,直接盗了王母的九叶灵芝草。这夫妇二人,都不是什么正经的,并且可以说都不是好东西,正所谓臭味相投,相反小白龙虽说叛逆,但西海家教森严,怎么都容不得万圣公主这种儿媳妇。与正派出身的小白龙相比,万圣公主当然是更喜欢懂得讨好,而且行事作风与自己如出一辙的九头虫,两者都不是仙,身份也更合。如果只是看长相,九头虫确实没有小白龙长得好看,可耐不住万圣公主并不是外貌协会的,对于她来说,夫婿的样貌其实并不重要。更何况,九头虫乃是妖鸟,其人形可以幻化,英俊与否都是可以随心所欲的。此外,还有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原著之中万圣龙王初次出场就是在祭赛国那段,很可能就是因为当年小白龙被罚,碧波潭才重新找了女婿。换句话来说,万圣公主并不是不喜欢小白龙,而是因为小白龙当初受罚,原本的婚事也就作罢了,在这种情况下,万圣公主才嫁给了九头虫。相信大家都看过《西游记吧》!每年的暑假都会重播的。《西游记》是四大名著之一,有很高文学价值,由于经费紧张,但是很多人看了好几十没能看出穿帮的镜头。我来给大家说一下有哪些镜头穿帮的。唐僧一个镜头,镜头里的唐僧慈眉善目双上合十,如果仔细不看看不出有什么问题。问题是他穿的衣服,里面既然穿着一件白衣衬衫,唐朝时候有白衣衬衫吗?然人有点想不出。还有偷吃人参果那集,两个道童走在走廊上,如果不注意看这个镜头会错过。那里有一根水管,难道是镇元子用法术变的吗?还有就是孙悟空一个镜头,本来没什么特别,但是远处有个信号塔,毕竟古代是用不上电话,要信号塔干什么呢?是吧!
1.黄果树瀑布还记得孙悟空的根椐地花果山水帘洞吗,这里成群的猴子猴孙。花果山水帘洞就取景于贵州的黄果树瀑布,白水河段系是黄果树瀑布群中规模最大的一级瀑布,也是世界著名的大瀑布之一,瀑布的高度有77.8米,瀑布宽有101米。2.吐鲁番火焰山当年唐僧师徒取经路过火焰山受阻。孙悟空像铁扇公主三借芭蕉扇的故事,也是西游记中非常经典的一幕,火焰山是新疆吐鲁番最出名的景点,也是古丝绸之路。火焰山也是中国最热的地方,夏季最高气温能达到48度,地表最高温度高达89度。现在有人到他火焰山的时候还能够看到唐僧师徒路过时的拴马桩。3.九寨沟瀑布师徒4人取经路上长途跋涉历尽艰辛,翻山越岭跋山涉水,牵着白龙马走在悬崖瀑布上的画面,也是西游记中一个非常经典的画面,很多人都对这个画面记忆犹新,而这个经典画面的取景地就是九寨沟国家自然保护区。现实生活,是一幅风雨阳光交织的画面;大多数的时候,骨感而不温柔,也很薄凉!但能用自己内心的强大,温养自己,在漫漫人生前行的路上,用艰辛不易来升华自已,终有一日会宠辱不惊地,站在那属于自己的舞台上!人生当如西游记,艰难险阻不畏惧。风里雨里昂首走,且歌且行且珍惜。我来讲一个埋藏在唐僧身边的卧底吧,他就是沙和尚:(长文警告,大约8000多字,读完估计要10分钟)在我们的印象中,沙和尚一直是以一个忠厚老实的形象示人,虽没有什么大本事,但也任劳任怨,十年如一日地护送唐僧西天取经。在央视《西游记》中,更是把他塑造成了一个沉默寡言,只有几句经典台词的人物:“大师兄!师父被妖怪抓走了!”“大师兄!二师兄被妖怪抓走了!”“大师兄!师父和二师兄都被妖怪抓走了!”“师父,放心吧,大师兄会来救我们的!”但是看完西游记原著后,我要告诉大家,沙和尚老实憨厚,真的是观众们的一厢情愿,他其实是隐藏最深的取经破坏分子!一、看央视《西游记》,觉得取经团队中,除了唐僧外,也就沙和尚还像个人,然而,这种印象真是大错特错了。事实上,沙和尚在取经团队里面,是长得最凶,打扮最时髦,最另类,最让人胆战心惊的一个:“一头红艳发蓬松,两只圆睛亮似灯。不黑不青蓝靛脸,如雷如鼓老龙声。身披一领鹅黄氅,腰束双攒露白藤。项下骷髅悬九个,手持宝杖甚峥嵘。”就类似于上图中的形象,还得让眼睛再大点,皮肤再蓝点,脖子上的铁链再换成骷髅头,就是那个样子。沙和尚第一次跟取经团队见面,就是在流沙河,而且其行为让人十分不解:“那怪一个旋风,奔上岸来,径抢唐僧,慌得行者把师父抱住,急登高岸,回身走脱。”在这里,沙僧是直接冲着唐僧来的,这个袭击发生得非常突然,连孙悟空都来不及阻拦,急忙抱着唐僧飞到高地,这才躲过去。要知道,在这之前,观音菩萨可是跟沙和尚说好的了,让他在此专等取经人:“菩萨方与他摩顶受戒,指沙为姓,就姓了沙,起个法名,叫作个沙悟净。当时入了沙门,送菩萨过了河,他洗心涤虑,再不伤生,专等取经人。”你说,这么一个大光头在那里亮着,他说没认出唐僧是取经人,也说不过去啊!况且,他也向菩萨保证过了,不再伤生,那么为什么还要这样干呢?二、有人说,沙和尚这样做,其实是为了给孙悟空一个下马威,让他知道沙师弟也不是好惹的。若真是如此,那又跟后面取经路上沙和尚的行为不符了,毕竟,他这个目的并没有实现,而且他想给孙悟空下马威,也不能采取这个方式啊。若是为了让孙悟空高看他一眼,或者表明自己本领强,那他也得冲着孙悟空去啊,他们俩一较高下,干嘛冲老和尚下手呢?而且整个流沙河降服沙和尚的过程中,他可是一直躲着孙悟空的,根本就不敢跟孙悟空交手,所以,这个结论就不成立。由此可知,沙和尚冲着唐僧去,并不关孙悟空的事,而是他真的想伤生!在观音菩萨收服沙和尚的时候,他曾经解释过自己脖子上戴着的九颗骷髅头:“菩萨,我在此间吃人无数,向来有几次取经人来,都被我吃了。凡吃的人头,抛落流沙,竟沉水底。这个水,鹅毛也不能浮,惟有九个取经人的骷髅,浮在水面,再不能沉。我以为异物,将索儿穿在一处,闲时拿来玩耍。”要知道,唐僧可是十世转世的和尚,这里偏偏吃了九个取经人,哪里有这么巧合的事?当然,这里的取经人到底是不是唐僧,我们后面会解开。我们先来解释一下,作为一个常年吃人为生,又接连伤害取经人的水怪,观音菩萨完全可以将其诛杀,为什么还要把他弄进取经队伍呢?甚至不惜撒谎,骗他可以官复原职:“教飞剑不来穿你,那时节功成免罪,复你本职。”三、观音菩萨之所以这样做,一是因为沙和尚的背景很强大,不能轻易诛杀,二是因为,若不把他收入取经队伍,唐僧根本就过不了流沙河。沙和尚表面答应菩萨,要保唐僧西天取经,还保证自己不再伤生,回头就食言了,这跟猪八戒是完全不同的:“遂此领命归真,持斋把素,断绝了五荤三厌,专候那取经人。”猪八戒皈依了佛家之后,人家就离开荒郊野外,来到高老庄,不再伤生,不再吃荤。后来唐僧跟孙悟空到达高老庄后,人家高员外也是这样形容的猪八戒,说他:“一顿要吃三五斗米饭,早间点心,也得百十个烧饼才彀。喜得还吃斋素。”而且,人家猪八戒听孙悟空说,他是取经人之后,二话不说就撂下耙子,喊大师兄。而沙和尚呢,即使木叉代替观音菩萨亲自来了,他还是不服气,答应好好的事,他就要撂挑子不干:“这个主子,是他的帮手,好不利害!我不去了。”其实猪八戒的反应才是正常的,有个这么厉害的大师兄,自己应该庆幸才对。而且,整个取经路上,沙僧一直在打酱油,出工不出力,若不是因为气愤猴精变他模样,估计一个像样的妖怪都没打死过。这也导致封赏的时候,如来佛祖绞尽脑汁才讲了这么一句:“诚敬迦持、保护圣僧,登山牵马有功,加升大职正果,为金身罗汉。”四、下面我们就来详细分析一下,如来佛祖说的这句话,到底有多大的水分?思想上的东西佛祖难以判断,但毕竟走到了西天,而保护圣僧,勉强也算吧。牵马就有点说不过去了,毕竟那是龙马,牵不牵,它都走,除此之外,没别的功劳啦!有人说,沙僧啊,人家是有自知之明,毕竟实力也不允许他去降妖除魔,干点力所能及的活就行啦,比如挑挑担子。我们千万不要被央视《西游记》给忽悠了,其实片尾曲就已经告诉我们了,你以为是谁唱的,是沙僧唱的:“你挑着担,我牵着马……”真正挑担的是猪八戒,其实猪八戒也不傻,话里话外也在向孙悟空抱怨:“似这般许多行李,难为老猪一个逐日家担着走,偏你跟师父做徒弟,拿我做长工!”你以为,他这是说给孙悟空听的?当然不是,他其实也是说给沙和尚听,只是他干不过沙和尚,也不想撕破脸,没有明着说而已。即使这样,孙悟空其实也听出来了,回他一句:“呆子,你和谁说哩?”猪八戒能说啥,只能说跟哥哥说呗,孙悟空才不鸟他呢,反正他只管保护师父,行李啥的,猪八戒和沙和尚你俩商量去。猪八戒一计不成,又生一计,开始打白龙马的主意,其实也是为了刺激唐僧,希望唐僧替他说句公道话:“但师父骑的马,那般高大肥盛,只驮着老和尚一个,教他带几件儿,也是弟兄之情。”五、可惜猪八戒又失算了,唐僧选择沉默不语,孙悟空倒接话了,说这可是龙马,哪能随便驮行李!正在此时,沙和尚突然发话了:“哥哥,真个是龙么?”所以说啊,这个沙和尚蔫坏蔫坏的,明明一直在听猪八戒跟孙悟空说话,就是装傻卖楞,假装听不懂,自然也不肯挑担。这之后,猪八戒也放弃了幻想,挑担就挑担吧,沙和尚是指望不上的。等到了后期,孙悟空关心小猪猪,问他担子重不重时,他还说不重:“哥哥,这行李日逐挑着,倒也不知有多重。”沙和尚担子不挑,降妖除魔也不去,那么保护唐僧总可以吧?还是刚才我们分析过的那样,沙和尚根本就不想去取经,也不想让唐僧取成经。平时孙悟空在队伍中,他不敢表现出来,但孙悟空有两次不在,他就两次弄丢了唐僧。一次是三打白骨精之后,当然,在孙悟空被唐僧赶走时,沙和尚就一句挽留的话都不说,仿佛透明人似的。这也导致后来孙悟空回来后,反讽刺沙和尚:“你这个沙尼!师父念《紧箍儿咒》,可肯替我方便一声?”他其实巴不得唐僧赶孙悟空走呢,只有把孙悟空赶走了,他才好施行自己的阴招。但毕竟天上还有诸多神仙看着呢,像六丁六甲,五方揭谛啥的,那就必须要做到神不知鬼不觉才行。六、我们看整部西游记,只要是孙悟空和猪八戒俩人一起去降妖,留沙和尚保护唐僧,基本上再想见师父,就得到妖怪洞府里去见,还连带着个沙僧。而孙悟空不在的两次,一次是在黄袍怪这里,猪八戒去化缘,躲一边睡觉去了。而孙悟空走之前明明嘱咐过沙和尚,让他看好师父,结果他也溜了,后果就是唐僧进了黄袍怪洞穴。第二次孙悟空不在,则是真假美猴王时候了,那次又是猪八戒去打水,沙和尚再次溜了,说去找八戒。结果给了六耳猕猴机会,一棒子下来,差点没揍死唐僧。在这一点上,孙悟空最有发言权,他们不是不知道,唐僧的西天路是:“步步有难,处处该灾。”三个徒弟都在场的情况下,妖怪还敢明抢呢,更何况一个徒弟都不在的时候了。也只有这样,沙僧才能悄无声息地把唐僧交到妖怪手里,自己还以不在场为证据,进行开脱。当然,你要说这是巧合,也能解释,可是在七只蜘蛛精那里时。面对唐僧执意要自己化缘的想法,孙悟空和猪八戒都极力阻止,偏偏一向沉默寡言的沙和尚说话了:“师兄,不必多讲,师父的心性如此,不必违拗。若恼了他,就化将斋来,他也不吃。”还有一次,在唐僧被蝎子精抓走后,孙悟空去救了一次,没救出来,还伤了头。猪八戒一直在担心唐僧会破戒,到时候这个经就取不成了,没曾想沙和尚又冒出来了:“不须索战。一则师兄头痛,二来我师父是个真僧,决不以色空乱性,且就在山坡下闭风处,坐这一夜,养养精神,待天明再作理会。”七、由此可见,沙和尚每次都能悄无声息地,别人还察觉不出来的,把唐僧送进妖怪的洞府。有人说,不对啊,在奎木狼那里,就是沙僧求孙悟空救师父的啊!要不说沙和尚隐藏的深呢,当时他都被百花羞公主救出来了,结果没想到孙悟空从天而降,倒把他吓了一跳:“哥哥,你真是从天而降也!万乞救我一救!”搞笑不,你都跑出来了,还向猴哥求救,至于求孙悟空救师父。这就是多此一举,不救师父,孙悟空有病,从花果山不远千里跑来这里?还有人说,真假美猴王的时候,不也是沙和尚跑去花果山找行李嘛!别提花果山,一提这里,孙悟空就来气,整个取经路上,沙和尚从来就没打死过像样点的妖怪,偏偏跑到花果山耍威风,弄死一只猴精。说白了,他的行为本身就充满着矛盾,他这样做,何尝不是为了激怒美猴王,更加破坏取经的继续进行。要知道,整个取经路上,六耳猕猴这里,是相当地惊险,处理得稍有不慎,满盘皆输。连观音菩萨都按着真悟空在落伽山别动,自己去想办法处理,而取经十多年都不出手的沙和尚偏偏选择这时候贸然出击,其动机何在?三打白骨精,该出头挽救取经团队时,他选择沉默,到了团队没啥事的时候,他又一番假意表忠心,其心可诛啊!由此可知,沙和尚在流沙河这么多年,专门吃人,还专门吃取经人。第一次遇到唐僧,也是直接下死手,若不是孙悟空反应快,还真难说。再到取经路上,也是出工不出力,能躲就躲,甚至还会使点手段,陷唐僧于危险而不顾。可是,沙和尚这样做,对自己有什么好处?而观音菩萨明知道沙和尚不想保唐僧,为什么还给他开这样的条件?而沙和尚为什么非要耍这种小动作,直接把唐僧干掉不行吗?如来佛祖又为何纵容他呢?那就涉及到沙和尚的身份了!八、在沙和尚身上确实藏着太多的谜题,就连他作为卷帘大将的被贬,也是疑点重重!按照沙和尚自己的说法,他曾经是卷帘大将,因为打碎了玻璃盏,才被贬下凡间,成了这幅模样:“我本是灵霄殿下侍銮舆的卷帘大将,只因在蟠桃会上失手打碎了玻璃盏,玉帝把我打了八百,贬下界来,变得这般模样……”关于这个问题,我需要强调一下,不要被电视剧迷惑,沙和尚打碎的并不是琉璃盏,而是玻璃盏。而且,玻璃盏并非什么特别贵重的物品,也并非有人讲的跟宝莲灯里面的灯一样,有多大的法力。其实在整部西游记中,这个物品还多次出现,不仅天庭有,凡间一样也有。比如在东土大唐,唐僧师徒取经回来之后,唐王李世民就摆了一大桌美味佳肴:“门悬彩绣,地衬红毡。异香馥郁,奇品新鲜。琥珀杯,玻璃盏,镶金点翠;黄金盘,白玉碗,嵌锦花缠……”女儿国国王招待唐僧师徒的时候,也是同样桌子上摆着有玻璃盏,就连款待唐僧师徒的寇员外处,也是有玻璃盏的:“玻璃盏,净水澄清;瑠璃灯;香油明亮。一声金磬,响韵虚徐。”所以,沙和尚“失手打碎了玻璃盏”,这个问题的水太深了。玉皇大帝再吝啬,玻璃盏再金贵,也不至于就打了卷帘大将八百大板,还贬下凡间吧?九、所以,这个问题的关键不在于玻璃盏,而在于打碎他的人,以及他所在的职位!沙和尚在天庭的时候位列卷帘大将,有人讲,咳,就是个卷帘子的,不是什么特别重要的职务嘛。这种理解是不对的,历史上有个人物叫侯景,曾经饿死了梁武帝,还逼死了梁武帝的儿子,并自封“宇宙大将军”,难道他真的掌管整个宇宙?还有灵山那边,伏虎罗汉,降龙罗汉,这罗汉,那罗汉的,难道他们只管伏虎和降龙?所以,这个卷帘只是一个称号,就跟骠骑将军、荡寇将军、虎威将军、伏波将军差不多一样的意思。关键还得看这个将军,究竟掌握多大的权力,像骠骑将军属于一等将军,左将军是二等,而荡寇将军就已经是杂牌将军了。但卷帘大将权力还是相当大的,沙和尚曾经有一次介绍自己的武器,说到:“只因官拜大将军,玉皇赐我随身带,也曾护驾宴蟠桃,也曾随朝居上界。”平时看《三国》也就清楚,大将军已经是将军之首了,而且卷帘大将还可以随身携带武器。玉帝参加蟠桃宴,他得跟着,玉帝回宫睡觉,他也得跟着,显然,这是御前带刀侍卫的职务。作为御前侍卫,第一条标准就是对玉帝要绝对的忠诚,并可称之为心腹重臣。历史上,很多朝廷重臣也有很多就出自御前侍卫,拿清代举例子,比如明珠、索额图、和珅,均是侍卫出身。十、而卷帘大将,作为玉帝的心腹,就因为打碎了一个玻璃盏,不仅被打下凡间,还有一个酷刑在折磨着他!在观音菩萨寻访取经人的过程中,遇到了沙和尚,沙和尚解释自己的痛苦,玉帝除了将自己打下凡间,还:“又教七日一次,将飞剑来穿我胸胁百余下方回,故此这般苦恼。”确实,玉皇大帝在《西游记》中的性格比较严苛,比如对待凤仙郡的百姓,就相当残酷。但若仅仅以这个嫉恶如仇的性格来解释卷帘大将的遭遇,多少还是有点说不过去的,那么真相是什么呢?显然,打碎玻璃盏事件,只能说是一种官方的说法,类似于公开的通报,真正导致卷帘大将被贬的原因另有隐情。这件事是发生在蟠桃宴上,蟠桃宴,顾名思义,就是给天庭众臣发俸禄的日子,也是续命的日子。那么这场宴会上,最重要的东西,莫过于蟠桃了。而且根据卷帘大将被贬下凡的时间推算,这次宴会就发生在孙悟空大闹天宫之后。而孙悟空大闹天宫后,最遭殃的还是蟠桃的产量,这也就导致这次宴会,蟠桃数量并不够。再加上,玉皇大帝跟灵山佛家如来佛祖达成协议,这必然会触动到天庭道家的利益。这也是为什么太上老君得知蟠桃大片被毁之后,故意放孙悟空偷吃仙丹的原因之一,他也是故意降低续命良方的供应。十一、这样一来,天庭内部各派的关系,就变得十分微妙了。玉皇大帝虽然号称三界之主,但其实天庭属于政教合一的朝廷,在道家内部还有三清在玉帝之上。玉帝想要打破这种格局,这才引进了灵山佛家势力,但此举必然引起元始天尊和灵宝天尊等人的不满。虽然《西游记》中没有表这二位天尊的态度,但想来,他们也铁定不怎么痛快!不管任何一个朝廷,总会拉帮结派的,天蓬元帅承蒙太上老君赏识,赐他九齿钉耙,还推荐他上天做官。同样,卷帘大将也是得遇高人,不仅上天做官,还被安排在玉帝身边做事。而能有这本事安排到玉帝身边工作的,只能是三清,太上老君这里没表,那么就剩下元始天尊和灵宝天尊了。面对灵山势力往天庭渗透,而且还听说他们跟玉帝达成协议,要把佛经传到东土大唐(那时候应该是东汉)。再想到西牛贺洲被如来佛祖统治成那个鸟样,以及看看富裕的道家传统领地汉朝,怎么可能袖手旁观?这也就导致,这次蟠桃大会,卷帘大将不小心暴露了卧底的身份。刚才也讲了蟠桃数量不够,那么为了让每个人都能吃上蟠桃,一些低级神仙就只能合吃一枚了。而合吃最好的办法,就是把桃子榨汁,然后用玻璃盏装好,每人一杯。而两位天尊,显然不想让每个神仙都吃上蟠桃,尤其是灵山的人,这才有了卷帘大将“失手”打碎了玻璃盏,这才有了:“天神个个魂飞丧。”十二、也只有这样,才能解释这之后天庭有些神仙不明不白地没了,比如披香殿侍女,而灵山则为此推迟了取经计划。正因如此,才有了文殊菩萨纵容狮子精进攻南天门,其实就是为了表达没有蟠桃吃的不满。而大鹏鸟更过分,甚至跑到狮驼国,吃光了一国的百姓,就这样,天庭也不敢表态。但这样做的后果也很严重,那就是灵山不得不推迟了取经计划,为什么会这样呢?就是因为续命问题,蟠桃没了,众佛只能自救。也正是如此,在盂兰盆会上,如来佛祖请了好多人,甚至也请了拥有人参果树的镇元子,希望大家想办法提供续命良方救灵山。也正是这次会议,如来的二弟子金蝉子主动提出来,牺牲自己,保全大家,这也是大鹏鸟为什么知道唐僧肉怎么吃的原因所在。当然,这次会议也有人提出反对意见,比如毗蓝婆菩萨,为此不惜离开灵山,从此不问政事,隐居度日。而卷帘大将可就惨了,玉帝勃然大怒,将他打下了凡间,并叫飞剑七日穿胸。他气得不是玻璃盏被打碎,也不是里面的蟠桃汁洒出,而是卷帘大将竟然是卧底。但玉帝并不敢杀掉卷帘大将,毕竟找不到一个合适的罪名,以打碎玻璃盏为由贬他下凡已经是最大的惩罚了。而卷帘大将到了流沙河,也没有忘记两位天尊的嘱托,一心一意阻拦取经,并接连吃掉了九个取经人。至于这九个取经人是不是唐僧转前世,我觉得不是,估计那是西天设立的障眼法,用来迷惑两位天尊的,而真正的金蝉子已经被灵山吃了。十三、而两位天尊虽然让灵山取经计划推迟了五百年,可是后来他们还是成行了,为什么却不主动出击阻拦呢?那不行啊,那不就等于撕破脸了,毕竟名义上三界主宰是玉帝啊,而且西天取经是人家唐王李世民主动派人去的,没有理由阻拦。而灵山这边,明知道派出的几波取经人,都被流沙河的沙和尚吃掉了,为什么却不想办法除掉他呢?不能啊,玉帝都不敢动沙和尚,灵山当然不敢造次啊。所以,明知道派一波被吃一波,他们还是接连派了九波取经人。可是一直这样吃下去,也不是办法啊,毕竟等到真正的金蝉子启程了,还是过不了都是弱水的流沙河啊。正因如此,才有了观音菩萨想拉沙和尚进取经队伍的想法,甚至不惜欺骗他,提出了优厚的条件:“教飞剑不来穿你,那时节功成免罪,复你本职。”观音菩萨收小白龙的时候,还知道禀报玉帝,收沙和尚,可是连玉帝都没禀报,之所以这样做,原因如下:第一个原因就是,取经队伍怎么绕也绕不过流沙河,这里是西牛贺洲跟南赡部洲的连接处,连她自己都感慨:“取经人浊骨凡胎,如何得渡了。”十四、一方面不能杀掉沙和尚,另一方面流沙河又是取经必经之路,况且连鹅毛都浮不起,她只能收了沙和尚。更重要的是观音菩萨断定了,两位天尊虽然对取经有意见,但也不会直接出面干涉。毕竟明着跟如来佛祖和玉皇大帝作对,两边都是掌握核武器的人物,真打起来,三界尽毁。而且,取经成功,并不代表大唐就信佛了,佛家的香火就多于道家了,毕竟没到这一步,还不至于冒险干涉。当然,这里还有一个疑问,那就是观音菩萨不怕沙和尚找准机会,直接干掉唐僧吗?其实一开始沙和尚确实想一下子干掉唐僧,也就万事大吉了,别人问起来,自己就说不认识取经人。可是真等到加入了取经队伍,他再干这种事,那就是自寻死路了。先不说那么多神仙在天上看着唐僧,单就两位天尊来讲,唐僧真被沙和尚拍死了,证据确凿的前提下,他们会保沙和尚吗?当然不会啊,沙僧欺师灭祖,佛家完全可以干掉他,天王老子来了也有理。而两位天尊见杀掉唐僧,阻拦取经的目的达到,又怎么会在乎一枚小小的棋子。沙和尚又不傻,自然得想办法保全自己,这也就导致了整个取经路上,他是一点力都不出啊,连担子都不肯挑。只要留下他保护师父,铁定连他一起,保准都被妖怪抓去。只要孙悟空不在队伍里,猪八戒又离开一会儿,他百分百会去找八戒,专门给妖怪制定机会。成功了,自己大功一件,佛家还不好说什么,失败了,那自己也没过错,也好给天尊交代,你们也看到了,自己实在没机会啊。等到取经结束,佛祖仅仅封了沙和尚为金身罗汉,却没有让他官复原职,使得观音菩萨食言了,为啥会这样呢?其实就是因为西天佛家根本就没有实力让玉帝改变心意,他们瞒着玉帝收沙和尚,已经让玉帝不满了,还想官复原职?而沙和尚自己也清楚,自己是不可能再回天庭了,自然也不会针对此事追问观音菩萨。况且,观音菩萨可不是那么好找的,毕竟这么狠的人,沙和尚也怕啊。神话小说“西游记”,经典中的经典,几次翻拍成电视连续剧,深受中外观众喜爱,剧中人物神化形象生动,演译人世间真、善、美,恶、丑、假,正义与邪恶的较量,唐僧师徒四人经过种种困难,智斗勇战妖魔鬼怪,团结一致最终取得真经修成正果,此剧深刻说明正义必将战胜邪恶,只有持续努力奋斗,遇到困难决不退缩,最终胜利属于勇往直前、迎难而上的勇者智者。除了长得比九头虫英俊之外,小白龙几乎没有任何的其他优势。谁都更喜欢有本事又会讨自己欢心的另一半,单纯长得好看虽然是个优势,但时间长了也没什么意思,尤其是对那些不在乎外表的人来说。万圣公主选择九头虫而没有选小白龙,其实是非常正常的,不管是从地位、本事与性情等诸多方面来说,九头虫都要比小白龙更有吸引力。龙族地位低下,远远比不上九头虫在绝大多数人的印象之中,龙都是至尊无上的象征,再没有比龙更加尊贵的动物,不管凡间的帝王还是天界的玉帝,都以龙的图案为标志。不过《西游记》当中的龙,尤其是水族中的龙,是非常尴尬的存在。玉帝王母请客的时候,龙肝被当做是寻常的珍馐美味,而如来佛的娘舅金翅大鹏雕,每顿饭都要吃掉五百条龙,就像吃面条一般。小白龙乃龙王之子,但四海龙族的地位也没高哪儿去,他还只是个西海龙王三太子,从这方面来说的话,小白龙的地位也只是高于碧波潭龙族而已。比起小白龙吗,九头虫的来头可非比寻常,在原著之中,九头虫的真身并非是虫,而是长着九个脑袋的妖鸟,也就是九头凤。在传统的神话之中,九头鸟是一种极其凶悍强大的妖鸟,战斗力惊人。《西游记》原著之中,明文写到九头鸟的气力,连大鹏也胜不得他,而实际战斗中,也的确是出动了孙悟空、二郎神、猪八戒还有梅山兄弟等一大群神仙。小白龙虽然听上去很威风,是西海龙王三太子,但实际上与作为妖界大佬的九头鸟相比,要差得很远,完全就是不能相提并论的。小白龙并不得宠,万圣公主嫁过去没前途原著中,小白龙因为纵火烧了殿上明珠,被其父亲西海龙王告上了天庭,说他忤逆不孝,最后玉帝直接判了小白龙受鞭三百,然后问斩。虎毒不食子,西海龙王对小白龙的做法,完全看不出小白龙是个受宠的太子。更何况,西海龙族始终也是水族中的皇族,可小白龙娶亲,对方居然只是碧波潭的公主,完全就是个杂龙,万圣龙王父女都只是龙精而已。俗话说门当户对才是好姻缘,万圣公主嫁给小白龙看似高攀,可小白龙在家也不是受宠的,万圣公主娘家本就不如西海,嫁过去必然受气。而九头虫就完全不同了,九头虫乃是妖界中有头有脸的,法力很高,并且他做了驸马,并不是万圣公主嫁过去,而是入赘到碧波潭。万圣公主招赘九头虫,这对于整个碧波潭是有很大好处的。碧波潭的龙原本就不是龙族正统,但作为水族,终究要受制于龙王,万圣公主要真成了西海龙王的儿媳妇,那万圣龙王就更加没有出头之日。而万圣龙王结交法力通天的牛魔王,又招赘九头虫为驸马,在实力上俨然已经可以和四海中的任何一方抗衡,做个自在逍遥的一方之王,当然更好。九头虫的做派性格,比小白龙更适合万圣公主在原著之中,万圣公主的主要“事迹”就是与驸马九头虫合谋,下了一场血雨,然后盗了祭赛国宝塔上的舍利子。而万圣公主本身也没闲着,直接盗了王母的九叶灵芝草。这夫妇二人,都不是什么正经的,并且可以说都不是好东西,正所谓臭味相投,相反小白龙虽说叛逆,但西海家教森严,怎么都容不得万圣公主这种儿媳妇。与正派出身的小白龙相比,万圣公主当然是更喜欢懂得讨好,而且行事作风与自己如出一辙的九头虫,两者都不是仙,身份也更合。如果只是看长相,九头虫确实没有小白龙长得好看,可耐不住万圣公主并不是外貌协会的,对于她来说,夫婿的样貌其实并不重要。更何况,九头虫乃是妖鸟,其人形可以幻化,英俊与否都是可以随心所欲的。此外,还有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原著之中万圣龙王初次出场就是在祭赛国那段,很可能就是因为当年小白龙被罚,碧波潭才重新找了女婿。换句话来说,万圣公主并不是不喜欢小白龙,而是因为小白龙当初受罚,原本的婚事也就作罢了,在这种情况下,万圣公主才嫁给了九头虫。相信大家都看过《西游记吧》!每年的暑假都会重播的。《西游记》是四大名著之一,有很高文学价值,由于经费紧张,但是很多人看了好几十没能看出穿帮的镜头。我来给大家说一下有哪些镜头穿帮的。唐僧一个镜头,镜头里的唐僧慈眉善目双上合十,如果仔细不看看不出有什么问题。问题是他穿的衣服,里面既然穿着一件白衣衬衫,唐朝时候有白衣衬衫吗?然人有点想不出。还有偷吃人参果那集,两个道童走在走廊上,如果不注意看这个镜头会错过。那里有一根水管,难道是镇元子用法术变的吗?还有就是孙悟空一个镜头,本来没什么特别,但是远处有个信号塔,毕竟古代是用不上电话,要信号塔干什么呢?是吧!多读几遍,一遍可能看个热闹,两遍可能发现玄机,三遍可能理解奥密,……
1.黄果树瀑布还记得孙悟空的根椐地花果山水帘洞吗,这里成群的猴子猴孙。花果山水帘洞就取景于贵州的黄果树瀑布,白水河段系是黄果树瀑布群中规模最大的一级瀑布,也是世界著名的大瀑布之一,瀑布的高度有77.8米,瀑布宽有101米。2.吐鲁番火焰山当年唐僧师徒取经路过火焰山受阻。孙悟空像铁扇公主三借芭蕉扇的故事,也是西游记中非常经典的一幕,火焰山是新疆吐鲁番最出名的景点,也是古丝绸之路。火焰山也是中国最热的地方,夏季最高气温能达到48度,地表最高温度高达89度。现在有人到他火焰山的时候还能够看到唐僧师徒路过时的拴马桩。3.九寨沟瀑布师徒4人取经路上长途跋涉历尽艰辛,翻山越岭跋山涉水,牵着白龙马走在悬崖瀑布上的画面,也是西游记中一个非常经典的画面,很多人都对这个画面记忆犹新,而这个经典画面的取景地就是九寨沟国家自然保护区。现实生活,是一幅风雨阳光交织的画面;大多数的时候,骨感而不温柔,也很薄凉!但能用自己内心的强大,温养自己,在漫漫人生前行的路上,用艰辛不易来升华自已,终有一日会宠辱不惊地,站在那属于自己的舞台上!人生当如西游记,艰难险阻不畏惧。风里雨里昂首走,且歌且行且珍惜。我来讲一个埋藏在唐僧身边的卧底吧,他就是沙和尚:(长文警告,大约8000多字,读完估计要10分钟)在我们的印象中,沙和尚一直是以一个忠厚老实的形象示人,虽没有什么大本事,但也任劳任怨,十年如一日地护送唐僧西天取经。在央视《西游记》中,更是把他塑造成了一个沉默寡言,只有几句经典台词的人物:“大师兄!师父被妖怪抓走了!”“大师兄!二师兄被妖怪抓走了!”“大师兄!师父和二师兄都被妖怪抓走了!”“师父,放心吧,大师兄会来救我们的!”但是看完西游记原著后,我要告诉大家,沙和尚老实憨厚,真的是观众们的一厢情愿,他其实是隐藏最深的取经破坏分子!一、看央视《西游记》,觉得取经团队中,除了唐僧外,也就沙和尚还像个人,然而,这种印象真是大错特错了。事实上,沙和尚在取经团队里面,是长得最凶,打扮最时髦,最另类,最让人胆战心惊的一个:“一头红艳发蓬松,两只圆睛亮似灯。不黑不青蓝靛脸,如雷如鼓老龙声。身披一领鹅黄氅,腰束双攒露白藤。项下骷髅悬九个,手持宝杖甚峥嵘。”就类似于上图中的形象,还得让眼睛再大点,皮肤再蓝点,脖子上的铁链再换成骷髅头,就是那个样子。沙和尚第一次跟取经团队见面,就是在流沙河,而且其行为让人十分不解:“那怪一个旋风,奔上岸来,径抢唐僧,慌得行者把师父抱住,急登高岸,回身走脱。”在这里,沙僧是直接冲着唐僧来的,这个袭击发生得非常突然,连孙悟空都来不及阻拦,急忙抱着唐僧飞到高地,这才躲过去。要知道,在这之前,观音菩萨可是跟沙和尚说好的了,让他在此专等取经人:“菩萨方与他摩顶受戒,指沙为姓,就姓了沙,起个法名,叫作个沙悟净。当时入了沙门,送菩萨过了河,他洗心涤虑,再不伤生,专等取经人。”你说,这么一个大光头在那里亮着,他说没认出唐僧是取经人,也说不过去啊!况且,他也向菩萨保证过了,不再伤生,那么为什么还要这样干呢?二、有人说,沙和尚这样做,其实是为了给孙悟空一个下马威,让他知道沙师弟也不是好惹的。若真是如此,那又跟后面取经路上沙和尚的行为不符了,毕竟,他这个目的并没有实现,而且他想给孙悟空下马威,也不能采取这个方式啊。若是为了让孙悟空高看他一眼,或者表明自己本领强,那他也得冲着孙悟空去啊,他们俩一较高下,干嘛冲老和尚下手呢?而且整个流沙河降服沙和尚的过程中,他可是一直躲着孙悟空的,根本就不敢跟孙悟空交手,所以,这个结论就不成立。由此可知,沙和尚冲着唐僧去,并不关孙悟空的事,而是他真的想伤生!在观音菩萨收服沙和尚的时候,他曾经解释过自己脖子上戴着的九颗骷髅头:“菩萨,我在此间吃人无数,向来有几次取经人来,都被我吃了。凡吃的人头,抛落流沙,竟沉水底。这个水,鹅毛也不能浮,惟有九个取经人的骷髅,浮在水面,再不能沉。我以为异物,将索儿穿在一处,闲时拿来玩耍。”要知道,唐僧可是十世转世的和尚,这里偏偏吃了九个取经人,哪里有这么巧合的事?当然,这里的取经人到底是不是唐僧,我们后面会解开。我们先来解释一下,作为一个常年吃人为生,又接连伤害取经人的水怪,观音菩萨完全可以将其诛杀,为什么还要把他弄进取经队伍呢?甚至不惜撒谎,骗他可以官复原职:“教飞剑不来穿你,那时节功成免罪,复你本职。”三、观音菩萨之所以这样做,一是因为沙和尚的背景很强大,不能轻易诛杀,二是因为,若不把他收入取经队伍,唐僧根本就过不了流沙河。沙和尚表面答应菩萨,要保唐僧西天取经,还保证自己不再伤生,回头就食言了,这跟猪八戒是完全不同的:“遂此领命归真,持斋把素,断绝了五荤三厌,专候那取经人。”猪八戒皈依了佛家之后,人家就离开荒郊野外,来到高老庄,不再伤生,不再吃荤。后来唐僧跟孙悟空到达高老庄后,人家高员外也是这样形容的猪八戒,说他:“一顿要吃三五斗米饭,早间点心,也得百十个烧饼才彀。喜得还吃斋素。”而且,人家猪八戒听孙悟空说,他是取经人之后,二话不说就撂下耙子,喊大师兄。而沙和尚呢,即使木叉代替观音菩萨亲自来了,他还是不服气,答应好好的事,他就要撂挑子不干:“这个主子,是他的帮手,好不利害!我不去了。”其实猪八戒的反应才是正常的,有个这么厉害的大师兄,自己应该庆幸才对。而且,整个取经路上,沙僧一直在打酱油,出工不出力,若不是因为气愤猴精变他模样,估计一个像样的妖怪都没打死过。这也导致封赏的时候,如来佛祖绞尽脑汁才讲了这么一句:“诚敬迦持、保护圣僧,登山牵马有功,加升大职正果,为金身罗汉。”四、下面我们就来详细分析一下,如来佛祖说的这句话,到底有多大的水分?思想上的东西佛祖难以判断,但毕竟走到了西天,而保护圣僧,勉强也算吧。牵马就有点说不过去了,毕竟那是龙马,牵不牵,它都走,除此之外,没别的功劳啦!有人说,沙僧啊,人家是有自知之明,毕竟实力也不允许他去降妖除魔,干点力所能及的活就行啦,比如挑挑担子。我们千万不要被央视《西游记》给忽悠了,其实片尾曲就已经告诉我们了,你以为是谁唱的,是沙僧唱的:“你挑着担,我牵着马……”真正挑担的是猪八戒,其实猪八戒也不傻,话里话外也在向孙悟空抱怨:“似这般许多行李,难为老猪一个逐日家担着走,偏你跟师父做徒弟,拿我做长工!”你以为,他这是说给孙悟空听的?当然不是,他其实也是说给沙和尚听,只是他干不过沙和尚,也不想撕破脸,没有明着说而已。即使这样,孙悟空其实也听出来了,回他一句:“呆子,你和谁说哩?”猪八戒能说啥,只能说跟哥哥说呗,孙悟空才不鸟他呢,反正他只管保护师父,行李啥的,猪八戒和沙和尚你俩商量去。猪八戒一计不成,又生一计,开始打白龙马的主意,其实也是为了刺激唐僧,希望唐僧替他说句公道话:“但师父骑的马,那般高大肥盛,只驮着老和尚一个,教他带几件儿,也是弟兄之情。”五、可惜猪八戒又失算了,唐僧选择沉默不语,孙悟空倒接话了,说这可是龙马,哪能随便驮行李!正在此时,沙和尚突然发话了:“哥哥,真个是龙么?”所以说啊,这个沙和尚蔫坏蔫坏的,明明一直在听猪八戒跟孙悟空说话,就是装傻卖楞,假装听不懂,自然也不肯挑担。这之后,猪八戒也放弃了幻想,挑担就挑担吧,沙和尚是指望不上的。等到了后期,孙悟空关心小猪猪,问他担子重不重时,他还说不重:“哥哥,这行李日逐挑着,倒也不知有多重。”沙和尚担子不挑,降妖除魔也不去,那么保护唐僧总可以吧?还是刚才我们分析过的那样,沙和尚根本就不想去取经,也不想让唐僧取成经。平时孙悟空在队伍中,他不敢表现出来,但孙悟空有两次不在,他就两次弄丢了唐僧。一次是三打白骨精之后,当然,在孙悟空被唐僧赶走时,沙和尚就一句挽留的话都不说,仿佛透明人似的。这也导致后来孙悟空回来后,反讽刺沙和尚:“你这个沙尼!师父念《紧箍儿咒》,可肯替我方便一声?”他其实巴不得唐僧赶孙悟空走呢,只有把孙悟空赶走了,他才好施行自己的阴招。但毕竟天上还有诸多神仙看着呢,像六丁六甲,五方揭谛啥的,那就必须要做到神不知鬼不觉才行。六、我们看整部西游记,只要是孙悟空和猪八戒俩人一起去降妖,留沙和尚保护唐僧,基本上再想见师父,就得到妖怪洞府里去见,还连带着个沙僧。而孙悟空不在的两次,一次是在黄袍怪这里,猪八戒去化缘,躲一边睡觉去了。而孙悟空走之前明明嘱咐过沙和尚,让他看好师父,结果他也溜了,后果就是唐僧进了黄袍怪洞穴。第二次孙悟空不在,则是真假美猴王时候了,那次又是猪八戒去打水,沙和尚再次溜了,说去找八戒。结果给了六耳猕猴机会,一棒子下来,差点没揍死唐僧。在这一点上,孙悟空最有发言权,他们不是不知道,唐僧的西天路是:“步步有难,处处该灾。”三个徒弟都在场的情况下,妖怪还敢明抢呢,更何况一个徒弟都不在的时候了。也只有这样,沙僧才能悄无声息地把唐僧交到妖怪手里,自己还以不在场为证据,进行开脱。当然,你要说这是巧合,也能解释,可是在七只蜘蛛精那里时。面对唐僧执意要自己化缘的想法,孙悟空和猪八戒都极力阻止,偏偏一向沉默寡言的沙和尚说话了:“师兄,不必多讲,师父的心性如此,不必违拗。若恼了他,就化将斋来,他也不吃。”还有一次,在唐僧被蝎子精抓走后,孙悟空去救了一次,没救出来,还伤了头。猪八戒一直在担心唐僧会破戒,到时候这个经就取不成了,没曾想沙和尚又冒出来了:“不须索战。一则师兄头痛,二来我师父是个真僧,决不以色空乱性,且就在山坡下闭风处,坐这一夜,养养精神,待天明再作理会。”七、由此可见,沙和尚每次都能悄无声息地,别人还察觉不出来的,把唐僧送进妖怪的洞府。有人说,不对啊,在奎木狼那里,就是沙僧求孙悟空救师父的啊!要不说沙和尚隐藏的深呢,当时他都被百花羞公主救出来了,结果没想到孙悟空从天而降,倒把他吓了一跳:“哥哥,你真是从天而降也!万乞救我一救!”搞笑不,你都跑出来了,还向猴哥求救,至于求孙悟空救师父。这就是多此一举,不救师父,孙悟空有病,从花果山不远千里跑来这里?还有人说,真假美猴王的时候,不也是沙和尚跑去花果山找行李嘛!别提花果山,一提这里,孙悟空就来气,整个取经路上,沙和尚从来就没打死过像样点的妖怪,偏偏跑到花果山耍威风,弄死一只猴精。说白了,他的行为本身就充满着矛盾,他这样做,何尝不是为了激怒美猴王,更加破坏取经的继续进行。要知道,整个取经路上,六耳猕猴这里,是相当地惊险,处理得稍有不慎,满盘皆输。连观音菩萨都按着真悟空在落伽山别动,自己去想办法处理,而取经十多年都不出手的沙和尚偏偏选择这时候贸然出击,其动机何在?三打白骨精,该出头挽救取经团队时,他选择沉默,到了团队没啥事的时候,他又一番假意表忠心,其心可诛啊!由此可知,沙和尚在流沙河这么多年,专门吃人,还专门吃取经人。第一次遇到唐僧,也是直接下死手,若不是孙悟空反应快,还真难说。再到取经路上,也是出工不出力,能躲就躲,甚至还会使点手段,陷唐僧于危险而不顾。可是,沙和尚这样做,对自己有什么好处?而观音菩萨明知道沙和尚不想保唐僧,为什么还给他开这样的条件?而沙和尚为什么非要耍这种小动作,直接把唐僧干掉不行吗?如来佛祖又为何纵容他呢?那就涉及到沙和尚的身份了!八、在沙和尚身上确实藏着太多的谜题,就连他作为卷帘大将的被贬,也是疑点重重!按照沙和尚自己的说法,他曾经是卷帘大将,因为打碎了玻璃盏,才被贬下凡间,成了这幅模样:“我本是灵霄殿下侍銮舆的卷帘大将,只因在蟠桃会上失手打碎了玻璃盏,玉帝把我打了八百,贬下界来,变得这般模样……”关于这个问题,我需要强调一下,不要被电视剧迷惑,沙和尚打碎的并不是琉璃盏,而是玻璃盏。而且,玻璃盏并非什么特别贵重的物品,也并非有人讲的跟宝莲灯里面的灯一样,有多大的法力。其实在整部西游记中,这个物品还多次出现,不仅天庭有,凡间一样也有。比如在东土大唐,唐僧师徒取经回来之后,唐王李世民就摆了一大桌美味佳肴:“门悬彩绣,地衬红毡。异香馥郁,奇品新鲜。琥珀杯,玻璃盏,镶金点翠;黄金盘,白玉碗,嵌锦花缠……”女儿国国王招待唐僧师徒的时候,也是同样桌子上摆着有玻璃盏,就连款待唐僧师徒的寇员外处,也是有玻璃盏的:“玻璃盏,净水澄清;瑠璃灯;香油明亮。一声金磬,响韵虚徐。”所以,沙和尚“失手打碎了玻璃盏”,这个问题的水太深了。玉皇大帝再吝啬,玻璃盏再金贵,也不至于就打了卷帘大将八百大板,还贬下凡间吧?九、所以,这个问题的关键不在于玻璃盏,而在于打碎他的人,以及他所在的职位!沙和尚在天庭的时候位列卷帘大将,有人讲,咳,就是个卷帘子的,不是什么特别重要的职务嘛。这种理解是不对的,历史上有个人物叫侯景,曾经饿死了梁武帝,还逼死了梁武帝的儿子,并自封“宇宙大将军”,难道他真的掌管整个宇宙?还有灵山那边,伏虎罗汉,降龙罗汉,这罗汉,那罗汉的,难道他们只管伏虎和降龙?所以,这个卷帘只是一个称号,就跟骠骑将军、荡寇将军、虎威将军、伏波将军差不多一样的意思。关键还得看这个将军,究竟掌握多大的权力,像骠骑将军属于一等将军,左将军是二等,而荡寇将军就已经是杂牌将军了。但卷帘大将权力还是相当大的,沙和尚曾经有一次介绍自己的武器,说到:“只因官拜大将军,玉皇赐我随身带,也曾护驾宴蟠桃,也曾随朝居上界。”平时看《三国》也就清楚,大将军已经是将军之首了,而且卷帘大将还可以随身携带武器。玉帝参加蟠桃宴,他得跟着,玉帝回宫睡觉,他也得跟着,显然,这是御前带刀侍卫的职务。作为御前侍卫,第一条标准就是对玉帝要绝对的忠诚,并可称之为心腹重臣。历史上,很多朝廷重臣也有很多就出自御前侍卫,拿清代举例子,比如明珠、索额图、和珅,均是侍卫出身。十、而卷帘大将,作为玉帝的心腹,就因为打碎了一个玻璃盏,不仅被打下凡间,还有一个酷刑在折磨着他!在观音菩萨寻访取经人的过程中,遇到了沙和尚,沙和尚解释自己的痛苦,玉帝除了将自己打下凡间,还:“又教七日一次,将飞剑来穿我胸胁百余下方回,故此这般苦恼。”确实,玉皇大帝在《西游记》中的性格比较严苛,比如对待凤仙郡的百姓,就相当残酷。但若仅仅以这个嫉恶如仇的性格来解释卷帘大将的遭遇,多少还是有点说不过去的,那么真相是什么呢?显然,打碎玻璃盏事件,只能说是一种官方的说法,类似于公开的通报,真正导致卷帘大将被贬的原因另有隐情。这件事是发生在蟠桃宴上,蟠桃宴,顾名思义,就是给天庭众臣发俸禄的日子,也是续命的日子。那么这场宴会上,最重要的东西,莫过于蟠桃了。而且根据卷帘大将被贬下凡的时间推算,这次宴会就发生在孙悟空大闹天宫之后。而孙悟空大闹天宫后,最遭殃的还是蟠桃的产量,这也就导致这次宴会,蟠桃数量并不够。再加上,玉皇大帝跟灵山佛家如来佛祖达成协议,这必然会触动到天庭道家的利益。这也是为什么太上老君得知蟠桃大片被毁之后,故意放孙悟空偷吃仙丹的原因之一,他也是故意降低续命良方的供应。十一、这样一来,天庭内部各派的关系,就变得十分微妙了。玉皇大帝虽然号称三界之主,但其实天庭属于政教合一的朝廷,在道家内部还有三清在玉帝之上。玉帝想要打破这种格局,这才引进了灵山佛家势力,但此举必然引起元始天尊和灵宝天尊等人的不满。虽然《西游记》中没有表这二位天尊的态度,但想来,他们也铁定不怎么痛快!不管任何一个朝廷,总会拉帮结派的,天蓬元帅承蒙太上老君赏识,赐他九齿钉耙,还推荐他上天做官。同样,卷帘大将也是得遇高人,不仅上天做官,还被安排在玉帝身边做事。而能有这本事安排到玉帝身边工作的,只能是三清,太上老君这里没表,那么就剩下元始天尊和灵宝天尊了。面对灵山势力往天庭渗透,而且还听说他们跟玉帝达成协议,要把佛经传到东土大唐(那时候应该是东汉)。再想到西牛贺洲被如来佛祖统治成那个鸟样,以及看看富裕的道家传统领地汉朝,怎么可能袖手旁观?这也就导致,这次蟠桃大会,卷帘大将不小心暴露了卧底的身份。刚才也讲了蟠桃数量不够,那么为了让每个人都能吃上蟠桃,一些低级神仙就只能合吃一枚了。而合吃最好的办法,就是把桃子榨汁,然后用玻璃盏装好,每人一杯。而两位天尊,显然不想让每个神仙都吃上蟠桃,尤其是灵山的人,这才有了卷帘大将“失手”打碎了玻璃盏,这才有了:“天神个个魂飞丧。”十二、也只有这样,才能解释这之后天庭有些神仙不明不白地没了,比如披香殿侍女,而灵山则为此推迟了取经计划。正因如此,才有了文殊菩萨纵容狮子精进攻南天门,其实就是为了表达没有蟠桃吃的不满。而大鹏鸟更过分,甚至跑到狮驼国,吃光了一国的百姓,就这样,天庭也不敢表态。但这样做的后果也很严重,那就是灵山不得不推迟了取经计划,为什么会这样呢?就是因为续命问题,蟠桃没了,众佛只能自救。也正是如此,在盂兰盆会上,如来佛祖请了好多人,甚至也请了拥有人参果树的镇元子,希望大家想办法提供续命良方救灵山。也正是这次会议,如来的二弟子金蝉子主动提出来,牺牲自己,保全大家,这也是大鹏鸟为什么知道唐僧肉怎么吃的原因所在。当然,这次会议也有人提出反对意见,比如毗蓝婆菩萨,为此不惜离开灵山,从此不问政事,隐居度日。而卷帘大将可就惨了,玉帝勃然大怒,将他打下了凡间,并叫飞剑七日穿胸。他气得不是玻璃盏被打碎,也不是里面的蟠桃汁洒出,而是卷帘大将竟然是卧底。但玉帝并不敢杀掉卷帘大将,毕竟找不到一个合适的罪名,以打碎玻璃盏为由贬他下凡已经是最大的惩罚了。而卷帘大将到了流沙河,也没有忘记两位天尊的嘱托,一心一意阻拦取经,并接连吃掉了九个取经人。至于这九个取经人是不是唐僧转前世,我觉得不是,估计那是西天设立的障眼法,用来迷惑两位天尊的,而真正的金蝉子已经被灵山吃了。十三、而两位天尊虽然让灵山取经计划推迟了五百年,可是后来他们还是成行了,为什么却不主动出击阻拦呢?那不行啊,那不就等于撕破脸了,毕竟名义上三界主宰是玉帝啊,而且西天取经是人家唐王李世民主动派人去的,没有理由阻拦。而灵山这边,明知道派出的几波取经人,都被流沙河的沙和尚吃掉了,为什么却不想办法除掉他呢?不能啊,玉帝都不敢动沙和尚,灵山当然不敢造次啊。所以,明知道派一波被吃一波,他们还是接连派了九波取经人。可是一直这样吃下去,也不是办法啊,毕竟等到真正的金蝉子启程了,还是过不了都是弱水的流沙河啊。正因如此,才有了观音菩萨想拉沙和尚进取经队伍的想法,甚至不惜欺骗他,提出了优厚的条件:“教飞剑不来穿你,那时节功成免罪,复你本职。”观音菩萨收小白龙的时候,还知道禀报玉帝,收沙和尚,可是连玉帝都没禀报,之所以这样做,原因如下:第一个原因就是,取经队伍怎么绕也绕不过流沙河,这里是西牛贺洲跟南赡部洲的连接处,连她自己都感慨:“取经人浊骨凡胎,如何得渡了。”十四、一方面不能杀掉沙和尚,另一方面流沙河又是取经必经之路,况且连鹅毛都浮不起,她只能收了沙和尚。更重要的是观音菩萨断定了,两位天尊虽然对取经有意见,但也不会直接出面干涉。毕竟明着跟如来佛祖和玉皇大帝作对,两边都是掌握核武器的人物,真打起来,三界尽毁。而且,取经成功,并不代表大唐就信佛了,佛家的香火就多于道家了,毕竟没到这一步,还不至于冒险干涉。当然,这里还有一个疑问,那就是观音菩萨不怕沙和尚找准机会,直接干掉唐僧吗?其实一开始沙和尚确实想一下子干掉唐僧,也就万事大吉了,别人问起来,自己就说不认识取经人。可是真等到加入了取经队伍,他再干这种事,那就是自寻死路了。先不说那么多神仙在天上看着唐僧,单就两位天尊来讲,唐僧真被沙和尚拍死了,证据确凿的前提下,他们会保沙和尚吗?当然不会啊,沙僧欺师灭祖,佛家完全可以干掉他,天王老子来了也有理。而两位天尊见杀掉唐僧,阻拦取经的目的达到,又怎么会在乎一枚小小的棋子。沙和尚又不傻,自然得想办法保全自己,这也就导致了整个取经路上,他是一点力都不出啊,连担子都不肯挑。只要留下他保护师父,铁定连他一起,保准都被妖怪抓去。只要孙悟空不在队伍里,猪八戒又离开一会儿,他百分百会去找八戒,专门给妖怪制定机会。成功了,自己大功一件,佛家还不好说什么,失败了,那自己也没过错,也好给天尊交代,你们也看到了,自己实在没机会啊。等到取经结束,佛祖仅仅封了沙和尚为金身罗汉,却没有让他官复原职,使得观音菩萨食言了,为啥会这样呢?其实就是因为西天佛家根本就没有实力让玉帝改变心意,他们瞒着玉帝收沙和尚,已经让玉帝不满了,还想官复原职?而沙和尚自己也清楚,自己是不可能再回天庭了,自然也不会针对此事追问观音菩萨。况且,观音菩萨可不是那么好找的,毕竟这么狠的人,沙和尚也怕啊。神话小说“西游记”,经典中的经典,几次翻拍成电视连续剧,深受中外观众喜爱,剧中人物神化形象生动,演译人世间真、善、美,恶、丑、假,正义与邪恶的较量,唐僧师徒四人经过种种困难,智斗勇战妖魔鬼怪,团结一致最终取得真经修成正果,此剧深刻说明正义必将战胜邪恶,只有持续努力奋斗,遇到困难决不退缩,最终胜利属于勇往直前、迎难而上的勇者智者。除了长得比九头虫英俊之外,小白龙几乎没有任何的其他优势。谁都更喜欢有本事又会讨自己欢心的另一半,单纯长得好看虽然是个优势,但时间长了也没什么意思,尤其是对那些不在乎外表的人来说。万圣公主选择九头虫而没有选小白龙,其实是非常正常的,不管是从地位、本事与性情等诸多方面来说,九头虫都要比小白龙更有吸引力。龙族地位低下,远远比不上九头虫在绝大多数人的印象之中,龙都是至尊无上的象征,再没有比龙更加尊贵的动物,不管凡间的帝王还是天界的玉帝,都以龙的图案为标志。不过《西游记》当中的龙,尤其是水族中的龙,是非常尴尬的存在。玉帝王母请客的时候,龙肝被当做是寻常的珍馐美味,而如来佛的娘舅金翅大鹏雕,每顿饭都要吃掉五百条龙,就像吃面条一般。小白龙乃龙王之子,但四海龙族的地位也没高哪儿去,他还只是个西海龙王三太子,从这方面来说的话,小白龙的地位也只是高于碧波潭龙族而已。比起小白龙吗,九头虫的来头可非比寻常,在原著之中,九头虫的真身并非是虫,而是长着九个脑袋的妖鸟,也就是九头凤。在传统的神话之中,九头鸟是一种极其凶悍强大的妖鸟,战斗力惊人。《西游记》原著之中,明文写到九头鸟的气力,连大鹏也胜不得他,而实际战斗中,也的确是出动了孙悟空、二郎神、猪八戒还有梅山兄弟等一大群神仙。小白龙虽然听上去很威风,是西海龙王三太子,但实际上与作为妖界大佬的九头鸟相比,要差得很远,完全就是不能相提并论的。小白龙并不得宠,万圣公主嫁过去没前途原著中,小白龙因为纵火烧了殿上明珠,被其父亲西海龙王告上了天庭,说他忤逆不孝,最后玉帝直接判了小白龙受鞭三百,然后问斩。虎毒不食子,西海龙王对小白龙的做法,完全看不出小白龙是个受宠的太子。更何况,西海龙族始终也是水族中的皇族,可小白龙娶亲,对方居然只是碧波潭的公主,完全就是个杂龙,万圣龙王父女都只是龙精而已。俗话说门当户对才是好姻缘,万圣公主嫁给小白龙看似高攀,可小白龙在家也不是受宠的,万圣公主娘家本就不如西海,嫁过去必然受气。而九头虫就完全不同了,九头虫乃是妖界中有头有脸的,法力很高,并且他做了驸马,并不是万圣公主嫁过去,而是入赘到碧波潭。万圣公主招赘九头虫,这对于整个碧波潭是有很大好处的。碧波潭的龙原本就不是龙族正统,但作为水族,终究要受制于龙王,万圣公主要真成了西海龙王的儿媳妇,那万圣龙王就更加没有出头之日。而万圣龙王结交法力通天的牛魔王,又招赘九头虫为驸马,在实力上俨然已经可以和四海中的任何一方抗衡,做个自在逍遥的一方之王,当然更好。九头虫的做派性格,比小白龙更适合万圣公主在原著之中,万圣公主的主要“事迹”就是与驸马九头虫合谋,下了一场血雨,然后盗了祭赛国宝塔上的舍利子。而万圣公主本身也没闲着,直接盗了王母的九叶灵芝草。这夫妇二人,都不是什么正经的,并且可以说都不是好东西,正所谓臭味相投,相反小白龙虽说叛逆,但西海家教森严,怎么都容不得万圣公主这种儿媳妇。与正派出身的小白龙相比,万圣公主当然是更喜欢懂得讨好,而且行事作风与自己如出一辙的九头虫,两者都不是仙,身份也更合。如果只是看长相,九头虫确实没有小白龙长得好看,可耐不住万圣公主并不是外貌协会的,对于她来说,夫婿的样貌其实并不重要。更何况,九头虫乃是妖鸟,其人形可以幻化,英俊与否都是可以随心所欲的。此外,还有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原著之中万圣龙王初次出场就是在祭赛国那段,很可能就是因为当年小白龙被罚,碧波潭才重新找了女婿。换句话来说,万圣公主并不是不喜欢小白龙,而是因为小白龙当初受罚,原本的婚事也就作罢了,在这种情况下,万圣公主才嫁给了九头虫。相信大家都看过《西游记吧》!每年的暑假都会重播的。《西游记》是四大名著之一,有很高文学价值,由于经费紧张,但是很多人看了好几十没能看出穿帮的镜头。我来给大家说一下有哪些镜头穿帮的。唐僧一个镜头,镜头里的唐僧慈眉善目双上合十,如果仔细不看看不出有什么问题。问题是他穿的衣服,里面既然穿着一件白衣衬衫,唐朝时候有白衣衬衫吗?然人有点想不出。还有偷吃人参果那集,两个道童走在走廊上,如果不注意看这个镜头会错过。那里有一根水管,难道是镇元子用法术变的吗?还有就是孙悟空一个镜头,本来没什么特别,但是远处有个信号塔,毕竟古代是用不上电话,要信号塔干什么呢?是吧!多读几遍,一遍可能看个热闹,两遍可能发现玄机,三遍可能理解奥密,……西游世界,是一个神、妖、人共居的世界。表面上看起来好玩、热闹,其实是一个生存极其艰难的世界。生存难,发展更难。最为艰难的,无疑是最庞大、最底层的人与妖的群体!他们每天为了生计忙碌,朝不保夕,并且命不由己,一切被仙界掌控,翻手为云、覆手为雨:让你今日为人、为妖,明日成仙,也可以今日是仙,明日让你为妖,或打入轮回,甚至会在你全然不知的时候,给你重创!这又是强者纷纭的世界:人间到处有逍遥自在、内心笃定的樵夫,有叱咤山林猛兽间的猎人刘伯钦,有在人间位居高位,又可通达于天庭、地府的魏征,也有自带前世光环,一步步走完漫长而凶险的取经路,而成佛的唐僧;妖界,有美猴王这样的不惧一切威权,上闹天庭,下捣地府,踏遍万水千山,最后走向巅峰的英雄,也有称霸一方,势力雄厚,终被仙界招安的牛魔王;仙界,则是一群神仙大咖,玩众生于股掌之间,相互间有合作、有博弈,为了占有更多的资源,达到与天同寿的终极目标,同样在拼搏、奔忙!在这个世界,真正的强者,既要有本领、有胆量,还要有智慧,以及也许更重要的笃定而澄明的内心,比如悟空和唐僧!而像八戒和沙僧这样首鼠两端、畏手畏脚,只能止步于他们的后尘。最后,西游世界,人居于中心。妖怪靠吃人存在,神仙靠人的信奉发展、壮大,人则在此夹缝间求生存、求安康!人,既是渺小的,又决定和改变着神、妖的演化方向!所以,是人造就了这个精彩纷呈、生生不息的世界!
1.黄果树瀑布还记得孙悟空的根椐地花果山水帘洞吗,这里成群的猴子猴孙。花果山水帘洞就取景于贵州的黄果树瀑布,白水河段系是黄果树瀑布群中规模最大的一级瀑布,也是世界著名的大瀑布之一,瀑布的高度有77.8米,瀑布宽有101米。2.吐鲁番火焰山当年唐僧师徒取经路过火焰山受阻。孙悟空像铁扇公主三借芭蕉扇的故事,也是西游记中非常经典的一幕,火焰山是新疆吐鲁番最出名的景点,也是古丝绸之路。火焰山也是中国最热的地方,夏季最高气温能达到48度,地表最高温度高达89度。现在有人到他火焰山的时候还能够看到唐僧师徒路过时的拴马桩。3.九寨沟瀑布师徒4人取经路上长途跋涉历尽艰辛,翻山越岭跋山涉水,牵着白龙马走在悬崖瀑布上的画面,也是西游记中一个非常经典的画面,很多人都对这个画面记忆犹新,而这个经典画面的取景地就是九寨沟国家自然保护区。

大家去过哪些西游记的取景地有哪些旅游攻略可以分享

4,传奇世界攻略

最主要的是做任务吧 你一出来连续的任务 升级蛮快的 你如果肯花钱 去买灵符来就公主 你就会升的更快

5,找本西游记世界小说主角从小妖开始的

僵尸西游,挺好看的,不过结尾不太好。还有带着商城混西游,也挺不错的。
低品少爷极品仙,绝对是这个,不是可以打我。望采纳。

6,西游世界

一、关于西游天下轮回卡如何获得,在人间攻略网在这里详细告诉游戏玩家,玩家可通过网上购买,淘宝网、拍拍网等等,一个轮回卡有的卖家只卖10几块钱,或者参加官网活动也能获得,或者加入各大公会家族,也能获得西游天下轮回卡。 二、玩家获得西游天下轮回卡的时候,请尽快使用,西游天下轮回卡里有:神宠小悟空一个,雪山行者坐骑一个,轮回套装(紫色)一套,西游天下轮回卡兑换npc在凌霄城福星那里兑换物品。 注册《盛大》通行证时,请填写推广员帐号:hbking871022可直接升级为白金

7,为何暗黑西游记里 我已有两个紫色的50级神将 小龙女还是不能生橙色

关键字:暗黑西游记猪8戒进化 暗黑西游记神将猪8戒怎样进化 暗黑西游记神将猪8戒满级 问:暗黑西游记猪8戒50级为何不能进化? 答:猪8戒是1星武将,满级50,...
还需要另外一种材料才能转
2013年12月24日-紫色品质以上设备才能镶嵌宝石,20级设备有两个... 在宝石镶嵌与合成的时候,最好根据神将的属性...比如小龙女,作为37wan《暗黑西游记》中主力输出...
只有出阵的神将可以转橙色,然后转化时候你看下提示
2014年1月15日- 暗黑西游记副本系统,小火伴们是否是已迫不及待的想了呢,赶快来...神将的攻击力,是50级前新手阶段最好的辅助型神将,建议品质提升到橙色...
最好答案: 2014年1月9日-暗黑西游记红色神将怎样得 进阶需要哪些材料问:暗黑西游记红色神将怎样得?是不是是需要两个橙色神将合成,那材料需要哪些呢?求大头指教。答:...

8,西游记天王殿全攻略加点法宝

本人全加 力量 因为本人喜欢冲锋第一线 天王加力量会提高 物攻 血量和物防的.(不管你是主修天王三大系任何一系.) 当然你可以玩偏门 全加耐力也就是全血型 没攻那种.   天王技能:   天王分大三系: 兵器系防御系骁勇系   兵器系特点: 减速 单攻伤害高   防御系特点:高防的(说实话我没看出来)有两种 技能 一个厚甲 加满点减少伤害40%持续时间20秒能做什么CD时间90秒 另一个是70级技能不说也罢.   骁勇系: 天王中的控制系 攻也不错建议主修   本人是 主修骁勇系副兵器和防御 技能加点基础技能(11点,因为只有加满10点,30级后你才能学其它技能):系统自动给普攻加了1点.强攻: 加满3点 有持续流血技能 虽说是个垃圾技能 如果不加 你到30级学不了后面技能改版后确实天王改弱了,这可能是其他职业的福音吧。不要抱怨什么没法玩了,别的职业没改版之前直接被你们天王秒杀,那时候人家怎么熬过来的啊! 废话少说,切入正题。基础技能,问题就是放弃了流血这个技能,先锋这个技能可只加一点,强悍加满。下面是兵器,也许有人会问了为什么是兵器不是骁勇,呵呵,改版后我相信兵器才是王道,碎羽满,流血技能满,断流过渡技能不满。震川在晕技能大幅度减弱以后成了主要限制技能,满。瀚海满,这年头血多就是王道,兵器就练到这里,下面是骁勇。 狂斩过渡技能,狂攻可满可不满看自己喜好,乱舞过渡技能不满,前面已经学了一个兵器的群了,要是选择刷怪升级的话可满。利刃过渡技能,就增加那么点攻击,不满。镇魂斩满,晕人技能,恐怖;神翼斩满了,主要输出。 这就是我的双修加点,大家不要放弃天王,一样很强大。下面是PK连招问题,先锋是第一招是不可否认的,在这么短的时间你就要先放碎羽然后在放50级晕,再用50技能攻击两下,然后放震川,震川以后再50技能A两下然后放乱舞,乱舞后能打就打,注意走位,这样一套连招下来基本就秒掉敌人了。 希望对您有帮助,希望采纳我哦~ .

9,西游记世界怎么划分

在西游记中,把世界分为四大部洲,分别是:东胜神洲,南赡部洲,西牛贺洲,北俱芦洲。花果山在东胜神洲,东土大唐在南赡部洲,西天在西牛贺洲,北俱芦洲西游记提及不太多。这所有全归天庭玉帝掌管。今天咱们的话题,就是聊一聊这四大部洲。西游记开篇是讲东胜神洲,此洲可以算是西游记最好的风水宝地,因为花果山在此地,孙悟空也是出生在此地,要知道花果山乃十洲之祖脉,三岛之来龙。小易大胆推测,此洲应该极易修仙,从孙悟空出生就可以看出,一块石头都能成妖,可见此地风水确实不简单。看完东胜神洲,在看下南赡部洲,此洲乃西游记最太平的地方,因为道教发源在此地,东土大唐也在此地。要知道道教是西游记里面实力和权利掌控最大的教派,三界一切事物都归他掌管,妖怪们断不敢此地撒泼,确实如此,西游记对南赡部洲妖怪记载确实非常少,而且东土大唐在凡间的实力也很强,此时正逢唐太宗贞观之治,国泰民安,军事强盛。小易从这两点判断,南赡部洲乃西游记最为太平之地。以上两个部洲,在西游记中,还算太平,下面要讲的这两个洲,就没有这么太平了。首先讲下西牛贺洲,此洲乃西游记中妖怪最多的地方,灵山和如来也在此地。为何说西牛贺洲乃西游记妖怪最多的地方?因为此地是唐僧西天取经必经之地,一路上的妖魔鬼怪甚多,而且有些妖怪实力甚强,并且还拥有自己的山头,可谓是妖怪们的天下。要知道此洲乃佛教发源地,如来可以算是此地诸侯,这么多妖怪,肯定会影响佛教的扩张和统治。如来为了解决西牛贺洲妖怪们的威胁,于是安排了西天取经,通过唐僧肉长生不老作为诱饵,引出这些妖怪,然后一个个皈依,从而达到自己对西牛贺洲的统治,并且还能让佛教扩张到东土大唐,可谓是一举两得。当然这一点只是小易的推测。西牛贺洲是西游记最不太平,妖怪最多的地方毋庸置疑,其实西游记中还有一个地方可以和西牛贺洲相比,它就是北俱芦洲。此洲在西游记中虽无什么记载,但是可以通过一件事情反映,此地绝非太平之地。真武大帝在西游记中,曾说过这么一句话:“我当年威镇北方,统摄真武之位,剪伐天下妖邪,乃奉玉帝敕旨。”通过这句话可以看出,真武大帝乃威震北方之神。要知道真武大帝一生的事情,都是在和妖邪做斗争,可谓是妖怪们的克星,玉帝把这么一位大神安排镇守北方,可见北方妖怪不简单。这里的北方极有可能就是指北俱芦洲,因为西游记中,四大部洲就是按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划分。总的来说,西游记中,东南乃太平之地,西北乃妖魔之地。作者吴承恩通过西天取经这件事,还世间太平,倡导三教合一的理念。易西游原创文章

文章TAG:西游记世界攻略视频大全  西游记全球销量达多少  西游  西游记  游记  

猜你喜欢

关于帝一应用 | 联系方式 | 发展历程 | 版权声明 | 下载帮助(?) | 广告联系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11-2022 帝一应用 www.diyiapp.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晋ICP备2023025288号-1

帝一应用所有资源均来自用户上传和网络收集整理,版权归原公司及个人所有。如有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网站编辑和QQ联系,我们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谢谢!
本站点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